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通信及信息技术范文

通信及信息技术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26:3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通信及信息技术,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通信及信息技术

篇1

摘要:什么是移动通信,顾名思义,就是移动用户对移动用户或固定用户的通信。近年来,市场竞争激烈,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大,使得信息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从而加速了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移动通信技术之所以得到了高速发展,是因为它的满足了人们随时通信的需求,掌握移动通信将如何发展是移动通信不断发展的必要过程,这对整个移动通信运行商以及人们的生活都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本文简述了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并分析在专利的申请上中国4G移动通信的的发展趋势以及4G移动通讯的发展前景,具体展现了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关键词:移动通信;信息技术;发展前景

信息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带来通信产业的高速发展。移动通信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大大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也因此,人们对移动通信的需求越来越大。当今时代,3G移动通信技术已经完全被4G移动通信技术取代,并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1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简述

总的来说,移动通信技术总共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是现在移动通信的起步时期。在这个阶段,移动通信具有系统专用和工作频率较低的特点。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带六十年代出这个阶段,移动通信开始出现了公共通信的业务,这个时期的移动通信采取的是人工接续的方式且网容量比较小。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期间是移动通信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这个时期,移动通信技术已经实现了对公共电话自动连接以及自动选择频道的,还开始使用了更高的频段。此阶段的移动通信已经开始采用中小容量的和大区制,并且也开始使用了四百五十赫兹的频段。移动通信技术得到繁荣发展的时期是上个世纪七十到八十年代期间,这时期,美国建成了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网络和系统的容量实现了一个很大的提升。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直到今天,是整个移动通信网络发展的第五个时期。这个阶段移动通信技术已经发展成熟,通过数字化的传输手段有效的提高了系统容量的大小,并且开始增加了多种多媒体服务功能。现阶段,移动通信技术朝着4G技术、宽带固定无线接入技术、WIMAM技术、WLAN技术以及超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发展,且移动通信技术的系统呈现出多元化、一体化的趋势。

2在专利方面,中国的4G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分析和统计

中国在4G移动通信方面的专利申请具体数额,可以得出我国的4G移动通信领域大致的发展情况以及发展的前景。我国在4G移动通信领域中申请专利的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阶段。

2.1开始进行4G领域的专利申请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到2005年期间,我国开始了4G领域的专利申请,这个时期的我国的移动通信行业的专利申请数量还不多,并且发展的速度也很缓慢。在十年间,我国专利申请数量只有四十二件。不难看出,在整个4G移动通信领域我国的起步较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较晚,并且起点较低。

2.2专利申请迅速增长

从2006年一直到今天,我国的移动通信技术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并且在全国范围内,4G通信技术已经在我国开始得到推广和普及。从2006年到2012年期间,据统计得出,我国的专利申请总数已经将近五千件。这从侧面可以看出,我国的4G移动通信技术得到迅猛的发展,并且也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效。将我国的专利申请量与美国相比,可以得出结论,我国在移动通信技术的专利申请上得到了很好的成果并且在技术迅猛上升的情况下,我国在移动通信技术的专利申请上保持较好的优势。

3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前景分析

3.1良好的市场前景

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4G技术在市场上已经占据了很重要的作用。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的其他地区,4G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推行和运用。很明显,4G技术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服务,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并且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面有很好的推动作用,不断向前发展的4G技术,在市场上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3.2应用障碍分析

如果说4G技术中存在什么缺陷,那无疑就是技术的高成本。高成本也反映出高消费,不论在高速传输速度方面还是在视频通话的使用方面都不是目前的用户在生活中必须的。用户在花费较高的费用之后并不能得到所需要的服务,给人们造成了很大的落差,这也是人们探讨的一个关键点。

3.3在4G发展道路上的问题解决

只有明确了4G服务的具体目的,才能有效的解决4G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关于费用和服务不对等的情况,供应商应当对用户群体进行一个仔细的划分,对每个群体的提供特定的服务,只有做到服务好群众,才能真正解决4G的发展的具体问题。

4结论

想要发展移动通信技术,除了运用各种手段对移动通信技术的综合管理和布局,还要采用一体化的网络建设和规划,解决不同群体的用户和不同区域的用户具体要求。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要求供应商推行符合人群市场的移动通信技术,这要求在降低能源消耗的同时,要保持通信设备的稳定运行,这对我国的通信行业发展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在通信技术系统中涉及了很多的内容,只有思想上有一个好的服务理念,才能促进我国的移动信息产业的高效发展,才能提高移动通信的综合能力,展现移动通信的的总体实力,早日建成满足广大用户需求的移动通信网系统。在激烈的市场条件下,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满足了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对移动通信的需求。本文对4G技术的运用展开了探讨,旨在不断提高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子杰.专利信息分析下的我国4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13):180-181.

[2]王广增.关于5G移动通信关键技术的分析及其未来发展前景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5(19):56.

[3]丁疆辉,刘卫东.信息技术应用对农村居民行为空间的影响——以河北省无极县为例[J].地理研究,2012(04):733-744.

[4]赵法彬.移动互联造就精彩生活,无线融合开创美好未来——“2011中国无线网络融合大会暨第二届无线通信及卫星应用设备展”在京成功举办[J].数字通信世界,2011(05):22-56.

篇2

英文名称: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

主管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4-1285

国内刊号:11-5650/TN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7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信息通信技术》(双月刊)创刊于2007年,是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英文科技期刊。办刊宗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反映国内外信息通信技术最新研究成果,提供信息通信技术交流平台,推广先进信息通信业务和应用,为我国建设信息社会和创新型国家服务”。

篇3

关键词:信息管理;数字化;通信传输资源

通信站是当前信息传输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之一,其主要作用是负责单位和本地区所有的通信任务。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类型的逐步增多和对信息业务需求的逐步增大,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信息的保障要求也在日益的增高。由于当前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对各种设备管理的不到位,使得馆办理和维护信息化水准不够,对作为一个地区的通信任务负责单位,负责管辖该地区的所有通信任务。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通信传输资源的维护 及管理仍停留在原来的被动、手工操作水平;没有将当前先进的智能化控制技术融入其中进 行统一的传输资源管理,对管理系统造成了极大的难度。

1、通信传输资源构成及其特点分析

通信传输是通过某种媒介对信息进行传输与交换的过程,主要目的在于传输消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传递消息的要求逐步的提高,通信传输的资源也在随之变化。通信传输资源主要指通信传输网中的传输机房、配线机房和外线三大部分数据实体。通信传输网是通信系统的神经中枢,对通信传输资源的管理,国内部分高校、科研单位及相关部门的学者进行过 研究 ,相关单位也应用GIS技术实现了室外管线、管网资源的信息化管理,但鲜有对整个通信传输网资源进行管理。其中,传输机房包括各类光端设备,PCM设备,光、数字、音频配线架以及各类设备卡位之间的拓扑连接关系;配线机房主要有内、外主配线架以及配线卡位之间的逻辑连接关系;外线资源主要指光缆路由、电缆路由以及路由上的人井、管孔等信息。

2、基于信息技术的通信资源管理系统设计及其实现

在对通信传输资源数据进行分析,掌握通信传输资源的属性特征及连接规律基础上,本项研究拓展了传统地图的概念,应用数字化技术,根据机房设备布局平面图进行数字化,得到数字化的矢量机房专题图,从而以“所见即所得”的方式基于专题图应用GIS技术实现了对设备信息的可视化管理。同时,基于城市电子地图,应用GPS定位完成了外线人井、光电缆路由的专题图。在弄清系统数据及系统业务逻辑流程之后,利用计算机、GIS等技术,MIS与GIS融合,基于局域网络设计并实现了通信传输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实现了基于城市电子地图和数字化的通信机房专题图对通信传输资源的信息化、可视化管理。系统研制的主要意义在于改变通信站现有工作管理模式,把数字化工程纳入到日常通信管理中。

系统与一般GIS应用系统不同之处在于:一般GIS系统注重于直接对地图进行读取、查询,所处理的信息大部分是地图本身固有信息;而本系统所涵盖的不仅仅是一般常见的GIS应用,它更侧重于基于电子地图,进行通信传输业务的数据处理与维护。

2.1 系统开发方法 通信传输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研制是一项典型的复杂工程,系统数据种类繁杂,研制涉及到通信、数据库、GIS、网络等技术领域。在实际研制过程中,由于用户与开发人员之间对技术和实际工作业务流程的理解偏差,系统中一些需求以及通信传输资源之间复杂的业务逻辑关系在系统实现之前不能够精确地定义,而且用户对系统需要完成哪些功能(即系统目标)也不明确,甚至在进行系统研制过程中经常会提出一些新的需求。因此在短时间内很难仅仅依靠需求分析确定出一套完整、一致、有效的系统开发方案,并且这种方案也很难适应用户需求不断变化的情况。

2.2 使用的主要技术

GIS应用的基础是数据,没有大量的数据支持就不可能得出丰富的查询分析结果。通信站现存的人井资料只有纸质的位置示意图,而且由于工作人员的频繁变动等原因造成部分资料丢失,即便现有的资料也无法直接提供系统使用。基于上述分析,采用GPS手持定位的方法,根据人井位置示意图上的信息进行人井实际地理位置信息(经纬度坐标)的采集,在得到所有的人井地理位置信息后将其转换到GIS软件中进行处理,再次根据人井位置示意图结合实际情况修正由于测绘而带来的误差,从而得到系统可用的数字化人井专题图层。 系统应用数字化技术根据机房设备布局情况进行数字化,得到数字化的机房专题图。该方法拓展了传统地图的概念,将现实中的通信实体虚拟进计算机中,使得机房设备、端口卡位等在机房专题图上具有了空间位置信息,从而对其基于GIS技术实现信息的录入与维护。由于设备图形具有了矢量信息,因此在专题图上可以表现各类设备之间的复杂拓扑连接关系。图形化的操作平台在保证良好的性价比及可拓性的前提下实现了对大量不易见、不可见的通信传输资源的可视化管理,保证了机房设备信息录入的正确性及直观性。

2.3 系统实现 系统设计向商业化软件靠近,用户界面设计参考了Windows的界面设计风格,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系统基于城市电子地图和数字化机房专题图,实现了某通信站在其管辖地区的通信传输资源信息化管理与维护。

系统研制设计同时存在两个地图坐标系统——经纬度坐标系为GPS提供数据导入通道,大地坐标系可改观地图浏览的视觉效果,缓解同一坐标系下进行测距与经纬度定位不能同时存在的矛盾,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

系统可进行传输资源空间与属性信息的查询,通过设置查询条件,选择查询符合条件的记录,并以列表形式显示其详细信息。在直观准确反映传输资源属性信息同时可迅速定位其地理位置,提供用户更多的浏览信息,提高了通信值勤质量和处理突发故障的效率。

系统的实施,解决了通信站设备维护、值勤管理等方面由于通信业务量增大而带来的诸多困难,降低了传输系统资源的管理难度和强度,提高了值勤人员的日常工作效率,使各部门业务人员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和数字化管理,满足了通信站对该系统的使用要求。

篇4

1.1电力通信专网支撑智能电网信息传送信息通信、智能管理、采集控制是发展智能电网不可或缺的三大要素。电力通信专网中传输了大量的电网信息,生产自动化、电力营销业务、调度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等电网业务都需要依靠高速、实时、双向的信息通信,为电网的基础设施建设、先进工艺引进、智能设备应用创建出最优环境。随着国家电网公司建设“三集五大”体系目标的提出,为了提升电网的精细化、智能化管理与决策水平,信息与通信服务也逐渐向着一体化方向发展,与智能化的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相配合,为电网提供更加智能化的移动式服务。

1.2对传统电网的智能化改造需要信息技术智能电网发展本质就是新型能源的大量接入以及大量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在对传统电网的智能化改造中,信息技术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智能电网、物联网、三网融合、数字家庭、智慧城市等概念,无一不与电力通信有着密切关系。传统的高频通信、电力载波通信已经逐渐被电力光纤通信所替代,电力通信向着数据实时性更高、网络更加稳定、体系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电网数据将为更多领域提供支撑作用,形成规模效益。

1.3智能电网各项业务需要发展信息技术在智能电网发展中,包括电力生产部门、调度通信部门、行政部门、信息部门、电力营销部门在内的各个业务应用部门,都是由各类信息技术构架的电力信息通信网来进行信息传输,以光缆为代表的智能电网数据传输方式,经过PDH/SDH同步数字序列和同步技术,经过数据包交换后上送网络,最终进入应用业务层,为继电保护自动化系统、视频监控、行政电话、电网管理业务、电力ERP系统、电力营销自动化、远程抄表、负荷控制等业务服务。

2电力信息和通信技术推动智能电网建设

2.1电力一次网与通信网的两网融合电力一次网与通信网密不可分,随着智能电网推进,电力一次设备也在逐步智能化,大量智能断路器、智能开关等一次设备投入使用,数字化变电站的蓬勃发展,在简化了电力二次接线的同时,也使得变电站对通信系统的依赖性更加增强。大量的合并单元和级联装置的使用,以及IEC61850标准的推行,使得数字化变电站的信息化、自动化程度进一步增强,市场信息、电网信息、用户信息、网络通信在通信系统中传递,电网设备的数据获取、继电保护、电网控制业务都需要通信网络的支撑,进一步促进了电力一次网与通信网的两网融合。

2.2电网相关的增值业务随着各种特种光电复合缆技术的发展,电力光纤到户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基础,智能电网下的光纤技术与电力线路相结合,有利于促进电力的业务网与信息网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一旦实现电力光纤到户,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能够融合发展,为电网提供多种增值服务,构建更加开放和共享的信息交互平台。通过电力光纤技术,实现智能电网与用户的实时双向互动,为用户的精细化用电、智能小区发展、阶梯电价定价、智能充电桩提供信息平台数据库,并可以更好的实现电力营销、电费征缴、用电信息通知、商业信息推广等、用电安全知识等服务,实现电网业务与电信、交通、物流、金融等信息的全面融合,以及“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互动。

2.3电力信息和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2.3.1发电领域在发电领域,智能电网的重要特征就是新能源的接入和消纳,清洁能源接入电网后,必然对电网的电能质量、潮流计算、谐波成分等运行特性产生影响,必须要通过电力通信技术实现信息的采集和传输,实时传送遥测、遥控、遥调、遥信等信号。此外,新能源并网后,与传统电网的协同工作需要电力通信提供支撑作用,实现两网的无缝对接,新能源电站的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调度自动化系统等关键电网安全管理业务必须具备两条相互独立的通信信道,以提高信息传送的安全性,同时有效的平抑并网波动,为新能源接入后电网的监测、运行、控制提供高速、稳定、可靠的通信平台。

2.3.2输电领域智能电网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交直流混联、各级电网协调发展,为了确保电能大容量、远距离、低损耗的电能传送,我国提出西电东送、建设“三华”同步电网等战略规划,我国的特高压交直流输电获得了大规模发展,特高压再造中国能源大动脉,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特高压输电电压等级最高的国家。在特高压输电的发展过程中,大量的新设备和新元件投入使用,电网的控制特性更加复杂,以电力电子元器件为例,为了提升特高压直流输电的灵活性,大量的晶闸管、无功控制、补偿器等元件投入使用,这些元件的接入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对电网通信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速发展的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成为电网发展的关键技术,通过建立双向、实时、高速的通信系统,为智能电网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3.3变电领域在变电领域,智能电网的特征集中体现在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随着对传统电网的改造不断深入,我国新建的220kV及以上变电站均为数字化变电站,而数字化变电站的三个关键特征就是数字化一次设备、数字化二次设备和统一的IEC61850规约通讯平台,通过信息和通信技术实现对变电站的电气设备状态分析、电网调度管理、电能质量控制、精细用电管理。在数字化变电站中,所有的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都通过通信网络来完成,以光纤通信取代了复杂的二次电缆接线,提升了信号传输效率,减少了二次接线工作量;通过合并单元和级联设备实现信号的高速传送,减少了通信误码率,并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稳定可靠的通信传输为数字化变电站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此外,统一的IEC61850通信平台解决了电力设备间通信规约不一致、设备兼容性差等问题,实现了设备间统一的信息模型和通讯接口,提高了设备的互操作性。

2.3.4配电领域在配电领域,国家电网公司将投入大量资金用于配电网的升级和改造。智能配电网发展对通信技术的可靠性、可扩展性等都有着较高要求,由于配电网运行环境较为恶劣,运行设备和通信信道相对老旧,且电力通信网的组网方案相对缺乏,还面对规划不统一、信道不稳定、标准不规范等问题,通信环节已经成为智能配电网发展的瓶颈。目前采取多种通信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智能配电网的通信,通过光纤传输来实现配电网关键数据的传输,结合载波通信实现调度电话、远动信息、配电自动化、调度继电保护信息等。

篇5

关键词: 信息技术;通信改造;操作平台;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2)0220036-01

1 信息技术的运用状况

信息技术的研究包括科学,技术,工程以及管理等学科,这些学科在信息的管理,传递和处理中的应用,相关的软件和设备及其相互作用。信息技术的应用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网络和通讯技术,应用软件开发工具等。计算机和互联网普及以来,人们日益普遍的使用计算机来生产、处理、交换和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如书籍、商业文件、报刊、唱片、电影、电视节目、语音、图形、影像等)。在企业、学校和其它组织中,信息技术体系结构是一个为达成战略目标而采用和发展信息技术的综合结构。它包括管理和技术的成分。

2 信息技术体系的核心构成

对于信息技术,我国在早期已经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将其运用到国内产业结构发展中。但是受到企业经营管理条件的限制,信息技术的功能并没有得到最大发挥,反而阻碍了企业正常经营或生产的便捷性。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通信部门对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功能有了明确的认识。至今,我国把通信技术的核心构成集中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

1)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是企业运用最为广阔的技术形式,其不仅具有高科技的操作系统,还能通过建立计算机网络服务模块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方便。信息时代背景下的计算机技术,更多的是运用于企业的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生产、自动化监控等模式,并且发挥了十分理想的服务效果。2)通信技术。通信技术的主要功能是为人们提供数据信息传递的平台,保持了社会通信网络的畅通性。现代通信系统基本上从有线通信转变为无线通信,这种结构上的优化升级提高了用户传输信息的便捷性。短时间内即可接收来自各地的信息内容,这促进了用户与用户、用户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3)传感技术。利用传感器把用户发出的信号准确传输到目的地,使接收方能及时获取相关的信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感技术的功能也快速升级。从最早的小范围、小流量传输,逐渐演变成大范围、大流量、高效率的传输模式,适用于未来各个企业的改造发展,并且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收益。

3 通信改造引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通信工程改造涉及到多方面内容,其不仅是对原始通信模块的重新组合,也是对传统通信网络的优化升级。为了降低通信改造的作业难度,方便现场施工人员的交流沟通,把信息技术运用于通信建设是未来行业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的推广运用也发挥了多方面的优势。

1)快速通信。工程改造现场,管理人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建立多功能式的控制中心,方便了现场人员的实际作业交流。快速通信体现于短时间内生成信息内容,并且定点、及时地把信息传输给接收方,协调了通信改造工程的现场作业。2)便捷交流。信息技术最强大的功能是对原始数据进行综合处理,从而保证数据信号的稳定传输,为用户之间的交流沟通提供了更多的方便。如:为每个施工人员配备通信设备,现场负责人不需要到达施工现场则可指挥人员完成作业任务。3)提升效率。设计人员在规划通信工程改造阶段,可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对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分类处理,从而获得最佳准确的参考数据。用户通常把工程改造信息输入计算机操作系统,再利用操作平台自动化处理数据,可保证工程改造方案的准确性。

4 基于信息系统下的3G技术

在经历了一个高速崛起期并初步形成通信网络后,我国通信业有意识地进行了软环境的相关调整。首先,网络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我国通信业参与者对通信网络硬件、操作系统、应用程序、数据安全以及用户安全等层面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并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其次,通信业网络管理更多地采用综合管理和策略管理,让网络管理者能够把相关的策略和理念映射到网络中去,由后者来控制网络行为,c0RBA标准就是其中的典型。通过这些努力,我国通信业的实力不断加强,随时准备迎接下一次的升级改革。

4.1 以3G技术为标志的我国通信业的高速成长期。时间已经到了21世纪初,随着消费市场的扩大及技术的提高,我国通信业迎来了高速成长的黄金时期。此时高速传输技术以光纤通信为主,并向更高速率、更灵活的组图网方向发展。而与我国广大网民息息相关的宽带接入技术也日益多样化,并有建立综合接入系统的趋势,以此在最大程度上满足用户对不同业务的需求。也就是在这个阶段,3G通信技术迅速崛起。目前我国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在内的三大移动通信运营商已全面普及3G业务,仅在北京、上海等就拥有数千个站点并在不断增加。3G通信的发展无疑成了我国通信业近十年最值得关注的一幕。

4.2 3G背景下我国通讯业的未来。在3G通信技术的支持下,经过通信业各界的努力,可以在更多方面实现又一次质的突破。首先,未来无线接人宽带化将能给互联网用户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服务。其次,卫星通信不断向移动和宽带发展,使卫星通信这一高科技工具在通信业中效用最大化,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仍在积极研究、不断寻求突破。再者,用户终端将越来越智能化和人性化,使人与机器之间的互动变得更为自然。随着3G通信的不断普及,人与人之间的通信最终将演变为机器与机器之前的通信,通信主体的改变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社会的组织架构,反过来又会对通信业自身产生深远的影响。3G通信就如同当下我国通信业的一个窗口,透过这个窗口我国通信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就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里发展最迅速的行业之一,我国通讯业在3G通信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面对日益壮大的市场及不断提高的技术,必将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取得更为瞩目的成就。

5 结论

总之,目前,全球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基于信息技术的多个信息产业也得到了稳步的发展。鉴于信息技术强大的功能优势,在工程改造阶段将其运用于通信系统中可发挥多方面的优势。3G技术是信息技术引导下的先进模式,将其用于通信改造对通信系统运行效率的提升大有帮助。

参考文献:

[1]曹美萍,信息技术的核心构成及功能对比[J].电信网规划,2011,20(6):55-57.

[2]丁磊,市场经济发展趋势下的通信产业链[J].通信产业技术,2010,17(14):32-34.

[3]向华冬,接入网技术在通信工程改造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1,39(17):59-62.

篇6

关键词 :信息技术 ;通信系统 ;管理

Abstract: in today's society is a information society, with the computer and network system of rapid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material and cultural lif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rich and colorful, the communications industry also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And how to follow the pace of The Times, the use of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ols, and improve communication syste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in order to make people growing needs are met, and it has become the communication industry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the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this paper,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cluding the function module and system mainly describe the interface, and analyses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low, structure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Key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system;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TN9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系统包含的主要模块及功能

根据使用情况,可将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分成几大模块,主要包括审计、工程、立项、设计、资源调配、需求管理等六大模块。需求管理的功能是对需求进行审批,并在需求完成后负责录入工作。主要是在综合调度室、工程建设室、安装维护部门使用。资源调配管理模块的功能是受理需求部门上报的各项需求,通过设置调配室主任,签发和审核各种需求调配单,最后由调配管理岗接受各种反馈的结果。设计模块的功能主要是由所长分配各项设计任务,进行工程的审核和设计工作,最后由投资项目计划室来接收各种设计上报的文件。立项管理模块主要是受理没经审核的由投资计划室上报的项目,然后由采购室采购材料,计划室进行审核,最后由施工单位或工程建设室发放项目任务书。工程管理模块的功能主要包括受理工程项目任务,同时对任务进行下达,并负责结算、审核、变更、延期、停工等各项管理工作。审计管理模块功能主要是对施工单位编制的结算文件进行审批,并做好内部结算工作。

二、系统的主要接口

通过分析系统结构,我们可以看出系统的主要接口包括:资源系统、响应系统、绘图软件、设计平台、 与办公系统 OA以及与 ERP系 统相连的接口等。与设计平台的接口是对上级下发设计任务进行接收和提取,通过对设计软件的调用等一系列环节,直接将设计数据进行上传,为各个岗位提供查询服务。通过采取同样的方式,施工单位可利用电子接口,将最终编制的结算结果回送到项目管理系统。设计员将绘制的施工图纸通过制图软件接口上传到项目管理系统,以提供快捷的查询服务。按照同样的方式,可将竣工图纸中的相关信息进行传送。与ERP系统的接口主要是自动生成材料申请单和订单,同时对材料差额和库存情况提供相应的查询。与办公系统 OA的接口主要是将审批流程转移到OA系统,同时进行相关处理工作,通过OA系统进行数据的提交、处理和存储,最终实现生产、办公及决策数据间的转换,也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实现资源的共享。与客户响应系统的接口主要是对通信工程项目信息进行及时、准确的反馈,规避数据的重复录入。信息资源管理接口是根据资源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三、通信工程项目信息管理

实施策略

主要战略是建设项目信息门口网站。

(2)核心任务是建立信息系统的数据流程。

(3)重心和主线是项目信息管理中的财务、质量管理、合同进度、通信工程造价。

(4)建立质量、费用、进度三者之间的项目划分编码的统一关系。

(5)成功运作的关键是单位的管理者首先应用项目信息管理系统。

2、结构与处理流程

和其他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区别包括:通信工程项目信息系统的规律、特点、效率性能及内部结构,同时还包括外部环境。

(1)处理流程和外部结构

通信工程建设项目的信息管理,往往要包括众多的信息源,如材料供应、技术设计、施工单位、项目业主等参与单位,由于有各自不用的工作性质,所以各个信息源所对应的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和外部结果也不一致。

(2)内部结构

主要包括项目图档、项目办公与决策、项目物质、设备、项目合同及项目造价等等管理功能。作为大型的通信工程建设,其信息系统的目标和核心功能针对不同的项目周期阶段,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在实施阶段,业主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目标是合同管理、造价、质量及项目进度一体化的集成处理。而在规划阶段,项目设计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是处理图档。

(3)处理流程

因为通信工程项目信息系统存在着功能目标和系统结构上的差异,所以具有不同的内部处理流程。通过总结大型项目建设经验,可以将信息管理系统内部处理流程归纳为:

①在质量、费用和进度上,建立信息管理控制系统项目编码和项目划分上的对应关系。

②系统控制是以施工工具、人力资源、设备及材料等自动产生的需求为计划,以施工图设计及概预算数据库为基础,以进度计谋网络图为工具来实现其预期的基本目标。

③必须确保概预算划分编码和财务科目设置、在连接点上财务科目编码和采购合同、采购合同编码和物质需求计划的一一对应关系。

④保证文件包编码、图纸档案立卷及质量验收项目范围的对应关系,真正建立数字化项目技术档案。

3、信息流路线分析

(1)项目管理模式要以信息流为核心,信息流处理流程包括信息的产生、传递、处理、反馈以及再传递和再处理,最后储存信息。从施工单位角度出发,信息的来源主要包括雇主、工程师、以及工程项目本身,通过对工程项目进行设计,进而提供大量待处理信息,主要涵盖了验收、测量信息、往来文函、图纸信息、变更信息、质量安全信息机施工信息等等。而如何传输和储存这些信息呢?这是项目管理模式所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主要包括设计组织结构、进行工作的WBS分解等等。而作为工作路线,通信工程项目信息路线主要包括三种路线类型:横向信息、自下而上的信息、由上而下的信息:

①横向信息

主要是指处于同一层的不同的两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关系,除非发生紧急或特殊的情况,为了将时间尽可能的缩短,才会发生横向信息关系。所以针对线性工程管理组织系统,如果规定不能进行横向流,则为了实现时间上的信息关系,则只能按照由上而下或由下向上的关系来进行,从间接上增加了信息流的时间。

② 由下而上的信息

作为最基本的渠道,为工程项目经理提供了大量的可供参考的下层项目进展和执行情况。通信工程项目经理,必须要对项目目标的实现情况及约束条件熟练掌握,同时充分了解干扰项目完成的因素及资源计划的变化情况,对通信工程项目内部工作人员工作及所涉及的部门和单位,以及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熟悉和了解。

由上而下的信息

主要是指上级通知下级的信息,主要包括三种信息:既下级想要了解的、应

该了解的和必须了解的。

下级必须了解的信息具体包括:工程项目规章制度及相关标准、内部相关任务及职责、项目开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对项目的约束条件及目标和目的。

下级应该了解的信息包括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发现的问题,工作的进展情况及目标的变化情况和项目的约束条件。

下级想要了解的信息包括一些发生的特殊情况,与工程项目有直接关系,着重指的是近期工程项目的工作安排。

结语:本文通过分析通信工程的特点,同时针对通信工程项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管理和项目建设中难点和重点问题进行研究,集中探讨了在通信工程项目中各种优化措施及具体的指导方案,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质量及项目进展的平衡、稳定的发展,提供快捷、安全、可靠的服务,促进这个通信工程的建设,同时促进社会科技、经济、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维忠;王慕维;冀为民.河南电力通信网同步系统的优化 [J].电力系统通信, 2008.11

篇7

敏感系数的定义对干扰噪声计算的关联

OTN技术在Mesh拓扑网中的测试研究

电力线载波高频通道阻抗匹配的分析

基于Hadoop架构的电能质量监测云模型研究

智能变电站信息提取的研究与实现

陶建地面区域时问同步监测系统的研究

基于海迅数据库的应用开发方法的研究

我国电网企业风险信息测度研究

IPv6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展望

能源电力企业辅助决策信息技术探讨

电网企业信息系统运行方式模型研究

一级部署系统性能优化研究

电网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信息化研究

低误码率的无线双信道模型研究

智能变电站状态监测系统站内IO接口研究

PLC中OFDM应用及DSP代硬自动生成

新一代电力线载波通信关键技术探讨

电网企业高效信息化项目管理模式探讨

电力系统企业服务总线改进模型研究与设计

基于重要度的电力通信业务路由分配算法

基于可信计算的电力可信云终端设计

省地一体化调度管理系统建设

基于ZebOS的分布式网管软件设计

桌面终端远程运维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

电能质量在线监测数据库的设计与优化

电力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测评体系研究

信息化对标框架和指标分析研究

江苏打造坚强智能电网带来用电新体验

信息系统全业务集中运维的实践

基于三层交换机端口IP地址配置方法的分析

以大信息建设全面推进深化应用

湖北电力ERP数据仓库的研究与应用

“保护膜”技术系统应急恢复软件应用分析

华为全球首款200G高速路由器线卡

基于一致哈希算法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研究

电力生产业务综合分析与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在宁波电力的应用研究

一种支持异构数据库的同步与交换方法

浙江海盐智能服务网络覆盖全社区

数据级容灾系统的研究与实施

电力企业VPN管控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贵州电网公司过程管理体系建设

信息化深化应用给电力企业财务带来的影响和变化

建立卫星通信网和设置使用地球站管理规定

基于IP接入实现桌面终端安全准入控制管理

实现电网智能规划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

调度自动化系统中数据库的安全防护策略

篇8

一、信息资源传输的结构及特征

信息资源在传输中,主要是通过传输机房、机房的内线网络和外线网络三大部分构成。机房内的传输设备有数字音频配线器、PCM设备和光端设备等。机房的内线网络结构一般为星型拓卜结构。

机房的配线主要有内部和外部的配线架及配线卡位等设备,这些设备根据通信协议的设置进行逻辑链接起来。外线网络主要由光缆路由器以及电缆路由和路由器上的人井、管孔等设备构成。这些通信设备相互之间的链接关系如图1所示。

二、信息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前面对于信息资源传输的结构和特征的深入分析研究,文章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现已比较成熟的空间定位信息系统(GPS)和管理信息系统(MIS),进行系统整合。在基于局域网络设计并实现了通信传输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实现了基于城市电子地图和数字化的通信机房专题图对通信传输资源的信息化、可视化管理。系统研制的主要意义在于改变通信站现有工作管理模式,把数字化工程纳入到日常通信管理中。信息通信系统就是利用GPS、GIS和MIS三者,结合计算机技术,在软件上实现对信息通信的合理管理。

(一)信息通讯系统的设计

(1)数据库的设计。本系统涉及到的数据库共有两个,一个是存放系统的用户信息的,另一个是资源表。用户信息库的设计较为简单,用户的信息不外乎用户名,密码,和一个有关权限的标识。

资源表的设计相对来说复杂一些。由于我们这个系统不单是一个能查询的系统,还是一个能对设备资源进行分配的系统,所有资源表的整体结构还是要以设备的端口为主,要让用户的资料来与设备的端口来匹配。所以数据库中的每一个表项应设计成某台设备的一个端口,这个表项中还应包括的有对端端口,与之对应的DDF端口,这些在设备开局时就确定了。还有就是当这个端口被分配给某条电路后需要加上客户的信息,电路的类型等一些其它的信息。

(2)主要界面的设计

①登陆界面。登陆界面主要完成用户的鉴权和登陆。首先设计好登陆页面的布局,而后用Dreamveaver按照设计布局设计一个静态网页,在静态网页中加入两个文本输入框接收用户的登陆信息。用户确认登陆后系统将登陆信息和用户信息数据库做比对,如果合法则将页面跳至首页,如果不合法则返回登陆页面重新进行登陆。②查询界面。查询界面的功能就是接受用户发送过来的查询条件后,跟据条件在资源数据库中进行检索,而后将满足条件的所有记录进行显示。通过我们长期的实践,日常工作中查询的方式不外乎按设备端口查,按DDF查,按客户名查和电路带号查,前两种是基于设备的,后两种是基于用户的。查询功能的实现对于查询的条件要求很高,因此一定要将接收条件与数据库中的项目进行对应,为了辟免由于用户输入不规范而造成的错误,我们采用了下拉菜单的单选形式,这样就保证了与数据库数据格式的完全对应。查询的结果采用列表的形式进行显示,为了使显示的信息便于查看,只对重要的项目进行显示,这就相当于列出一个提纲,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相关电路的全部信息可以将相关客户名作为条件查询全部路由,这就是后面将要说到的显示页面。③显示界面。由于初次查询得到的简单结果不对单个电路信息进行完整的显示,所以在每个查询界面中的结果后增加一个链接,链接将该条信息的用户名送至显示页面,而后通过此用户名对资源库再次检索,由于电路名是唯一的,数据库的返回值即是该电路的详细信息。④调度页面。调度页面接收用户输入的所需电路的始端局和终端局,用户完成提交后,系统计算始端局和终端局都需要哪几个局做跳接,而后搜索数据库,逐段的找出空闲资源进行分配并将分配结果显示于页面当中。同时还需设计一些文本输入框,使其出现在分配资源的下方,用于输入电路和端口的详细信息,在用户确认之后,系统将这些信息添加在数据库当中。

(二)信息通信系统的实现

通信传输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研制是一项典型的复杂工程,系统数据种类繁杂,研制涉及到通信、数据库、GIS、网络等技术领域。在实际研制过程中,由于用户与开发人员之间对技术和实际工作业务流程的理解偏差,系统中一些需求以及通信传输资源之间复杂的业务逻辑关系在系统实现之前不能够精确地定义,而且用户对系统需要完成哪些功能(即系统目标)也不明确,甚至在进行系统研制过程中经常会提出一些新的需求。因此在短时间内很难仅仅依靠需求分析确定出一套完整、一致、有效的系统开发方案,并且这种方案也很难适应用户需求不断变化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本系统实际采用原型法进行研制,其开发过程是一种用户可以完全参与的过程,通过逐步设计的原型进行用户真正需求的开发,同时逐步完善系统功能,最终得到目标系统。根据前面的分析,结合现有的成熟技术。利用Vc++ 6.0结合Mapinfo9.0软件和SQL Server 2000作为底层通信传输的数据管理。这里使用Mapinfo9.0是用用于制作GIS数字地图,Vc++6.0在Map X的协助下,调用Mapinfo9.0制作好的GIS数字地图。所有处理的数据通过Vc++ 6.0的ADO控件来实现对SQL Server 2000数据的管理。系统的实施,解决了通信站设备维护、值勤管理等方面由于通信业务量增大而带来的诸多困难,降低了传输系统资源的管理难度和强度,提高了值勤人员的日常工作效率,使各部门业务人员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和数字化管理,满足了通信站对该系统的使用要求。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该系统实现了文件系统管理、GIS 图层管理、GIS地图操作、视图窗口管理、系统的维护、专用业务和信息通信管理等功能。在软件的左边以树状结构列出了各个GIS信息的管理数据,双击目标数据即可弹出查询结果的窗口,能让信息技术通信管理人员快速得到信息资源的详细数据,对数据的管理有着直观、充分、明晰的特点。该信息技术通信传输资源管理方法值得大家借鉴学习,能很好的将通信传输数据进行有序的管理,该系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在通信传输领域加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任沂军,戴吾蛟.基于GIS的电信传输资源管理系统[J].计算机应用,2002,06:74-77.

篇9

【关键词】铁道通信;通讯技术:改革

引言

2015年,教育部了新的高职专业目录,专业铁路通信信号一分为二,通讯和信息技术为铁路维护和铁路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和其他企业,把握铁路通信专业知识,从事铁路通信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管理、建设、技术改造和工作能力。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专业的核心是课程,沟通技术课程在这个专业中扮演基石的角色,有基本的和介绍性的[1]。目前,铁路通信技术课程的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在通信专业知识更新速度,现有教材的内容难以理解的最新发展的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结合实际的工程应用有不紧,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的职业能力并不完全由,虽然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逐渐发展,课程的对接和位置仍在探索。因此,迫切需要探索通信技术课程的集成。

1通信技术专业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改变固有观念。教师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重点,教学理念,企业需要人才,学校是什么样的人才培养,人才培养适应企业的需要。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没有完全实现。(2)课程设置、教材选材未能反映“专业”,是本科课程的使用,教科书的一个小版本采用的是简化版的本科教学材料,轻量级理论实践。(3)在教学方法上,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也是一种循规蹈矩,不符合现代通信工程人才的行业。(4)教学评价机制未能体现“实用性和实用性”。

2课程教学设计

基于客观分析就业岗位铁路的通信技术可以分为两类,分别是操作类(铁路、城市轨道等)和施工企业中国铁路通信工程的工作类型;操作类从事铁路通信设备(通讯、传输、访问、数据通信、调度通信、集成视频监控、会议电视、电源和环境监测,等等),日常维护和维修领域的铁路建设类通信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此外,还需要注重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文化在专业文化中。整体设计与高职院校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的方式评估单独招生考试的一般基本录取完成每年4月,大学的5个月时间成为关键时期从高中到大学的学生。首先,我们将利用通信技术网络资源共享课程,引导学生提前学习专业课程。第二段,我们将了解铁路交通专业的特点和企业文化,并通过教师来确定利益切入点。第三段,使用专业实践,深入企业,熟悉沟通工作人员的工作(包括建设和经营)。教学过程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将把教室带到教室进行教学、教学和案例教学,作为一个核心课程,将是“教学、学习、成为一体”。注重调动和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实践和实践、锻炼和培养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方面发挥作用。课程考试的评估是基于学习、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能力。评估的多样化、评估应内容多向度,充分体现了企业工会的课堂评价和评价、教师的自我评价、过程和考核结果。学生们将参加两个班级的活动,参加国家、省、医院的比赛活动来得分,评分原则基于学生手册。

3基于职业技能竞赛和岗位导向的课程改革

技能竞争是由于与生产实践相关的技能竞争项目设置,能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而促进职业教育人员培训模式的变化发挥着重要作用。每年的竞争都吸纳了行业的前沿技术,这也给专业教学带来了新的意义。与国家铁路交通专业比赛“华为杯”数据通信规程、“计算机网络”事件以及“4g技术导向的网络建设技术”等进行了相应的通信技术竞赛。学科分析“华为杯”数据通信学科的主机国家铁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学科设置的参考铁路公司2015年“数据通信”竞争,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主要设备和竞争环境、竞争环境来模拟整个铁路数据通信网络的物理环境。国家游戏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涵盖了企业交换路由的所有内容,并考虑了云计算和集成布线技术。国家“4g全网络建设技术”项目紧密整合了中国移动通信产业和铁路移动通信发展规划的发展方向,充分利用了对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的竞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道德。与此同时,它也吸引了制造商积极参与。竞争作用:(1)竞争不仅促进学生对通信技术,尤其是铁路通信技术的深入理解,加强铁路通信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2)铁路通信技术课程建立了铁路的能力目标和技能方向。通过企业的参与来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融合,同时加强教师专业商务交流类院校之间的铁路通信,形成一个高标准的铁路通信教学方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教学行业整合教学行业的能力是技能人才需要具备的核心素质,课程是培养专业行动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实践教学实践中,专业行为的能力可以体现在三个指标上: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集中在课堂教学上,方法注重实践能力,社会能力集中于专业经验,三种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上的对接。对于铁路特殊类型的工作,建立外部培训实践基地和与人才培养模式紧密结合的铁路通信和信息技术尤为重要。(3)以专业的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基础,与操作单位和施工企业紧密合作,建立一个稳定的实践基地,以确保正常的通信技术课程。选择道路局的培训基地,建设项目作为培训基地。(4)企业共同建立实践基地,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相应的协议,包括培训基地可以接受培训项目数量,内容,时间,接受学生,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截止日期,等。其所在单位根据实际培训基地管理有关规定和措施的执行,但必须建立质量,确保教学任务,提高系统和措施。学生在实践基础上应根据本单位的规定和对需求管理的措施实施,教师将负责统一管理,将单位与相关兼职教授负责分配学生的实践内容。培训后,考试小组对学生和教师进行综合评价。(5)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培训团队。企业有一个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或技能的工程师、技术员及以上资格作为兼职教师,专业技术人员,熟练的工匠结合双重结构的教学队伍,努力增加兼职培训、实践指导教师的培训,使其明确的专业教学要求,良好的专业教育教学方法。

4实践教育改革

(1)基本实验。通过对炎的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提高实践能力。(2)综合设计实验。以集成电路和可编程设备为主,由学生自己设计、装配、调试、培训学生工程设计能力、激发学生创新设计理念、提高创新能力。(3)设计研究实验。突破课程线、综合性、研究性的学习设计,主要是为了深入学生的理论进行研究性实践,提高综合能力。(4)根据通信技术专业工作的需要“学徒”校企合作领域工作,每个老师带着几个学生在多个实际的实习工作实践,逐渐熟悉的职业能力需求,专业,同时在实习完成毕业设计,打破传统课堂完成毕业设计模式。

5结束语

从铁路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为基础,从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方案入手,提出了对通信技术的深入思考。指导和对接后整合教学技能的竞争,使学生“学习”在“使用”期间,真正成为企业沟通的工作,毕业后“使用”来留住新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唐笑林,董武.项目驱动、赛练结合理念下“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J].宿州学院学报,2012(5):116~119.

[2]冷雪锋,任爱珍,蒋正炎.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4):18~23.

篇10

【关键词】智能电网;通信技术;问题;对策

1引言

现阶段,我国电网系统日益完善,给智能电网的发展创造了巨大条件。但是随着智能网络的发展,智能电网与通信技术之间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相关研究工作人员除了要加强技术方面的研究,还应重视智能电网与通信技术之间存在的问题,并探究解决对策,确保智能电网通信的高效运行。

2智能电网概述

2.1问题的提出

由于电网系统相对复杂,使智能化电网的实现相对困难,为了提高智能电网的精准度,首先要对智能化电网和通信技术进行优化,解决二者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实现智能电网的高效运行。

2.2智能电网特点

2.2.1安全性能高

智能电网结合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它可以有效地控制电网运行的多种设备硬件,达到高效防护的目的,从而避免由于人为失误所导致的系统停止运行情况的发生。另外,智能电网和可以实现对数据的保护,防止外来系统的侵入,保障系统数据的安全,还可以实现对数据的跟踪,以达到防止数据丢失的目的。

2.2.2稳定性强

智能电网系统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通信传输的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确保信息传输的完整。即使出现问题,智能电网也会在第一时间保障用户的正常使用。

2.2.3自愈性好

智能电网遇到故障时,可以尽快完成修复工作,从而将损失降至最低。传统的电网系统故障会造成大量的数据丢失,不仅给用户使用造成影响,而且也给电力企业本身造成困扰。智能电网可以在遇到故障时,将原有信息进行保留,传送给后台操控人员,有效避免了信息丢失情况的发生,智能电网自愈功能架构运行

3智能电网信息与通信技术存在的问题

智能电网信息与通信技术应用现状存在较多的问题,给智能通信网络系统的建立造成了困扰。

3.1质量问题

现阶段智能电网信息与通信技术之间存在的最根本问题是质量问题,即通信信息系统接入网络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这给电网的高效运行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网络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使通信信息在接入网络时一方面可能造成信息传输方面的延迟,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另一方面还可能造成数据的丢失,给智能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困扰。由此可见,对智能电网信息与通信技术的优化,首先需要对通信网络进行改革和创新,使其得到高效的维护和管理。

3.2稳定性问题

虽然智能电网系统必须保证通信信息的传输具有高稳定性,需要加强电网后台操作的稳定性能,以确保信息传输的高效进行。目前智能电网信息与通信技术的整体稳定性较低,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包括以下2点:(1)网络因素造成的信息传输缓慢,这就使得通信系统的信号不稳定,从而导致出现严重的数据运行故障;(2)智能电网稳定性能降低,使通信信息稳定传输得不到有效保障,从而给用户造成严重的困扰。

3.3安全问题

智能电网信息与通信技术的优化要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之下。目前,智能通信网络系统存在一系列安全问题,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较多,其中最关键的是网络黑客的存在,它会造成信息通信数据的丢失,从而泄露用户的信息,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智能电网通信数据传输过程中应当严格重视安全防护工作,确保数据的安全传输,从而降低企业和用户的损失。

4智能电网信息与通信技术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以下解决对策,旨在为业内人士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

4.1提高智能电网系统的可靠性

在信息运输数据的安全上要重点关注,保证信息不被破坏和丢失,通过加密等功能防止非法盗用,对侵害以及非法入侵要严格抵制。智能电网系统可靠性的提高是一项极具复杂性的工作,必须要在智能输入、短距离无线通信以及网络路由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使智能电网通信系统得到有效完善[1]。

4.2层次模型的构建以及标准体系的设计

要实现智能电网与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顺利结合,就必须构建合理的层次模型和设计标准体系。一方面,构建人员要对电网的各个模块进行详细的分析及划分,并对每一个模块的功能以及运行特点进行研究;另一方面,要想使智能电网的运行始终保持高效状态,必须不断对智能电网进行优化调整,保证电网各个环节的运行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因此,需要预先设计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

4.3对系统进行风险评估

对系统进行风险评估具体包括以下2点:(1)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需要对信息传输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并制定解决对策,确保事故发生时,可以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有效将损失降至最低。(2)加强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对智能电网系统通信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有效排查,将事故风险消灭在萌芽时期,从而有效确保通信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2]。

5结语

电网通信系统正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目前,智能电网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对二者进行优化,通过提高智能电网系统的可靠性、层次模型的构建以及标准体系的设计以及对系统进行风险评估等手段,确保通信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智能电网信息与通信技术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周崟.智能电网信息与通信技术的问题及对策[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4):37.

篇11

[关键词]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5-0308-01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日益显现出了融合的趋势。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有效融合将能够有效促进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对于实现通信技术的健康发展也非常有利。

1 通信技术概念

所谓通信技术主要指的是一种把不同类别的信息通过网络来实现快捷、准确以及安全的传递技术。近几十年来,通信技术获得了迅猛发展。传播渠道日益多样化,通信技术水平也显著提高。现代通信技术源自于1835年电报的发明,随后无线电报机、电话机、人工电话交换局、自动交换局、收音机、电视机等通信技术不断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通信技术获得了迅猛发展,数据传输技术、数据传输信道等技术都获得了快速发展。同轴电缆、光纤、越洋海底电缆、短波信道、卫星通信以及无线通信等技术都有较快发展。数据传输方面同步技术、多路复用技术、频带传输及调制等技术也日益成熟。

通信技术不断发展,对人们的影响也日益深刻。当前的通信技术已经到了具有可视图文电话、程控电话、IP电话、数字电视、多媒体技术以及移动无线通信等技术的发展程度。这些新的通信技术的出现使得人们的通信变得更加方便,人们之间的联系也日益密切。

2 现代计算机通信的特点

计算机技术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专业性技术。计算机技术本身包含多种内容。计算机系统技术、计算机器件技术以及组装技术是计算机技术的主要内容。研究计算机技术就不得不了解这些技术。

2.1 提供优质、快速的信息传递服务

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融合后,能够借助无线或者有线的形式构成计算机网路,在网络内部,各个终端之间能够实现数据的传递与互换,进而冲破了以往计算机设备信息处理的局限性,极大程度提高了信息传递的质量及效率,同时为未来数据传递提供了新的形式。

另外,把通信技术同计算机技术结合在一起还能够为人们提供快捷的数据传递服务。例如:数字传递、基带传递等都能够加大程度增强计算机网络的容量及工作效率,尤其是利用光纤进行通信,可以将信息的传递速率从MB提高到GB等级,进而更好的发挥计算机通信的作用与价值。

2.2 使用范围相对较广

目前,计算机通信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在各个领域,例如:借助计算机通信技术中的信息处理功能对网络资源和信息进行控制及管理,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从而保证决策的科学性与精准性,推动企业发展。再例如:将计算机通信技术运用在办公自动化体系内,可以加快数据的处理、传递效率,实现资源共享。

2.3 通信服务较为安全

同其他的数据体系向对比发现,以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为基础融合创建的计算机通信体系能够支持多媒体信息的传递及存储功能,也就是发送端把多媒体数据转变成二进制的编码实施传递,另一侧的接收端再将接收的编码还原成多媒体信息。在处理并保存信息期间,能够依赖计算机设备的加密技术提高数据的安全性能。同时,在传递数据期间,可以采用相应的编码技术确保信息传递的稳定与高效。综合运用以上技术能够提高数据通信服务的安全性与精确性,为人们提供优质服务。

3 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推进,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已成为未来通信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计算机技术的成熟带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而通信技术的成熟有推动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升。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已经日益融合为一体。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产生了许多新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以及蓝牙技术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了解这些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3.1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关键技术,高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内容复杂,涉及面也比较广。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它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是计算机的核心技术,计算机把搜集起来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利加工。计算机技术可以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加工厂”。通常指的信息技术内涵非常丰富,凡是与信息开发、收集以及存储、处理、传递相关的技术都可以成为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大,从统计结果来看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逐年增大的。

3.2计算机通信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融合的典型产物。计算机通信技术主要指得是通信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通信技术,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数据。在通信技术中数据通常都是通过二进制的方式表示出来的。文本文件、数据库文件、电子表格、语音、音乐等信息都可以用二进制的方式来进行表示。在数据转换之后再通过计算机来进行通信。近距离的数据通信非常简单,只需要把终端设备串行口或者是并行口联结起来就可以实现通信。对于远距离的数据通信则通常是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来实现。远距离数据通信可以通过电话线、分组数据交换网、卫星信道等内容来实现通信。通信手段的多样化最终会使得计算机用户之间能够实现有效的资源共享,能够使得单个计算机作用能够发挥大最大。数据通信的快捷性和准确性都将得到有效提升。

3.3蓝牙技术。蓝牙技术是一种短距离无线连接技术。这种技术是在1998年5月由各大通信公司共同确立的无线数据通讯技术标准。蓝牙技术能够在10m内实现单点对多点的无线数据和声音的传输。传输宽带能够达到1M。我们通常所指的蓝牙技术主要指的是蓝牙专用IC和蓝牙通信协议栈。当前蓝牙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中。蓝牙技术本身具有明显优势。加强对蓝牙技术的研究十分重要。

4 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通信技术同计算机技术相融合必定会变成社会发展的主导科技。本文详细分析了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各自特点,同时又重点论述了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互融合形成的计算机通信技术、蓝牙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因此,对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是值得深入探讨的事情。

参考文献

[1] 侯玉芬.计算机通信技术的特点和未来发展[J].中国新通信,2013(2).

篇12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通信技术

科技革命的爆发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通讯设备的出现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得沟通更加便捷;计算机的出现使得人们的工作效率更高,企业数据资源存储、搜索更加便捷。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也伴随着社会需求也开始逐渐融合,开始推动社会经济的进步。因此,对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关系进行研究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

1 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

1.1 计算机技术

在现代化社会中计算机技术是十分重要的核心技术之一,其在各个生产行业与领域都有着十分广泛的运用。计算机技术的内容十分广泛,其可以大致分为计算机系统技术、计算机器件技术、计算机部件以及计算机组装技术等几个方面。计算机技术自从被应用后持续处于高速发展中,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中,计算机技术也在持续发展以满足人们对计算机技术的各种需求[1]。

1.2 通信技术

通信技术即为将信息与数据从某一个地点传送至另外一个地点所需要的方法与手段。通信技术是电子技术中重要的部分。现代通信技术拥有通信数字化、通信容量大、通信网络系统化等特点。伴随着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同步成长与成熟,社会对计算机连接网络以实现资源共享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已经紧密的联合在一起,并且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强大的技术基础[2]。

2 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融合

2.1 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

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已经被普遍应用到社会生产生活中了,该技术不单单拥有较高的传输效率,同时还拥有高水平的抗干扰能力,呼叫等待时间短,高水平的兼容性,多元化的通信形式。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是根据网络协议,将地球上分散、相独立的计算机相互连接在一起。电缆、光纤、微波等都可以作为连接介质而存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拥有共享软件、硬件以及数据资源的功能。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正在朝着数字化、高速化与智能化的趋势发展。例如,通信网络、计算机以及多媒体组合的信息高速通道可以为人们提供数据、图形、视频、音频等数据的快速传递,进而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融合,两种技术的的融合推动了众多行业的信息化进步。经济领域、军事领域、科技领域等都被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所影响。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已经实现了高度的资源共享,人们可以任意地在办公室、在家里、在户外等区域通过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来访问网络资源,从而提升生活体验,工作效率,推动办公自动化、家庭自动化以及生产自动化的发展[3]。

2.2 现代信息技术

伴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各种不同信息的收集与处理已经成为了影响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现代信息技术就是融合了各种高科技技术,充分展现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特点。例如,计算机技术与电信技术的融合,就实现了对信号、视频、图像的获取,并且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信息进行特殊化处理,从而满足社会各个领域不同需求。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与进步也显著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生活方式,信息产业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产业,并且引领者众多行业的发展方向。

2.3 蓝牙技术

蓝牙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融合后的重要产物之一,其实现了短距离内的无线连接。利用蓝牙技术可以实现文件、信息、图片、音频的传输,而不需要消费过多的经济成本。同时,蓝牙技术还可以实现一对多的数据传输,操作步骤简单易行,传输效率高,较为人性化。蓝牙技术主要包括了两个关键技术,分别为专用IC与通信协议栈,而基带处理与射频模块形成了专用性的蓝牙,成为了蓝牙的重要硬件装置,即为传输接受装置。蓝牙技术的核心协议包括SDP以及RFCOMN等,其主要被用于主机与处理器上,可以对设备进行确认以及安全防护。就当前蓝牙技术的运用来看,其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到了计算机与手机上,蓝牙技术正在朝着通信、计算机等不同方面发展,并且已经成为了通信技术发展的最新方向之一。

2.4 多媒体通信技术

将多媒体作为形式的通信技术,其主要的控制核心为计算机,其运行手段丰富,可以获得多媒体信息的收集、整理、分类与传输。多媒体通信技术冲破了传统信息类型的束缚,实现了数据通信的统一化与规范化,给不同领域提供了专业的技术支持。其中远程教育就是其中应用程度较深的领域之一。

3 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融合发展趋势

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持续处于高速发展状态中,其两者融合的节点、界限与速度都将得到巨大的改变。现代通信技术正在往智能化、个性化以及综合化的方向持续发展,并且在通信容量、通信空间、通信效率等方面有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现代通信技术的可靠性、安全性与保密性也成为了用户关注的焦点。各种类型的通信服务,特别是多媒体服务的提供都需要计算机技术的支持[4]。纵观计算机的发展方向,其正朝着智能化、高性能、集成化的方向发展,要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对社会生产、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更加有力的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同时也需要通信技术的支持。从两个角度来看,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要获得发展,需要两者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相互推动[5]。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之间的融合实际上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现代社会发展必经之路。

4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社会经济水平持续发展的现代社会,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融合将会更加深入,更加明显,同时这也将成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在未来的发展中,要更加密切的融合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加大信息共享力度,使得其两者都能够为社会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严佳文,马小琴.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融合的实现方式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5(07):64-65.

[2]吴晶,董玉丹.网络与通信技术在计算机控制中的应用[J].电子测试,2014 (14):101-103.

[3]Osman Abdalla Mohamed Elhadi.Study on the Planning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in the River Nile State (RNS)-Sudan[D].吉林大学,2014

篇13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无线通信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06-0208-02

所谓计算机通信技术,就是一种通过多种设备的组合实现的一种顺利传输和交换信号的一种信息网络系统,也就是说在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用户可以通过计算机、终端设备、移动终端设,对数据和信息进行任意的交换以及传递,从而实现生活中信息的多样化交流以及生产中的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通信技术在应用领域和应用功能上的拓展,不仅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还推动了社会的有序发展,最近兴起的电子政务公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1 了解什么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

1.1 什么是计算机技术

所谓计算机技术,就是建立在计算机的设备和功能上的一系列技术,因此计算机技术的范围比较大,但是从总体上可以划分为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两个部门,因为计算机功能的实现主要依靠的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配合。一般来说,计算机软件技术指的是计算机运行中使用和依靠的相关程序,主要的更新和发展集中于软件接口的技术。而计算机的硬件技术则包括的是运算设备、存储设备以及控制设备等几个方面,对于计算机来说,运算设备是核心,存储设备的主要功能在于对信息和数据的有效保存,而控制设备则是对计算机的其他设备进行指令输出的部分,最主要的作用在于控制其他环节的设备运行和操作。另外,要想实现对计算机的有效控制,还需要配置一定的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所谓输入设备就是用户对计算机输入指令的设备,一般来说包括键盘和鼠标,而输出设备就是计算机将其运算结果反馈给用户的一种设备,包括显示器和打印机等等。

1.2 什么是通信技术

所谓通信技术,就是指在人们在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互相交换信息、取得联系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从远古时期就已经存在,最早的表现形式是简单的语言和符号,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形式也变得多样化,开始出现了飞鸽传输和书信等,直到现代出现了计算机和网络的通信技术。这些信息传播和交换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以及相关设备的基础上,所以是一种更加先进和高效的通信技术,现代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不仅可以实现对文字的及时交换,还能够实现对各种音频资料和视频资料的通信,大大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和速度,为人们的日常交往提供了便利。

由此可见,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单独的某项技术的影响也是不能够发挥预期效果的,应该注重对二者的结合使用,充分的发挥优势,为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作出贡献。

2 计算机通信技术有什么基本特点

2.1 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形式和种类更加丰富

也就是说,相较于传统的通信技术,基于计算机技术基础的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对多种信息形式和种类的传输,不仅包括传统的文字信息,还包括相关的音频信息和视频资料等,这样也就使得通信技术的种类更加丰富。

2.2 计算机通信技术具有更高的速度

即在使用计算机通信技术对相关的信息进行传输的过程中,大多数可以实现即时的通信,因为计算机通信是一种建立在对数字信号的转换和识别的基础上的一种通信技术,所以可以实现大约每分钟96万字符的传输速度,相较于传统的通信技术,其速度上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而随着光纤技术的发展,这种速度将进一步的提升。

2.3 计算机通信技术具体更高的安全性

通信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影响信息传输安全的因素,尤其是对于一些机密信息来说,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在采用计算机通信技术对数据信息进行传输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加密等方式,很好的实现对数据安全的保障,并且可以经一定的检验系统来检测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给计算机通信的内容上了一道安全锁。

3 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应用范围有哪些

3.1 信息处理方面的应用

所谓信息处理,就是在企业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大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加工整合,以实现对数据的统一和规范化的使用。这种情况下,大量的数据要想实现高效的处理,就可以使用计算机通信技术,尤其是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对该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3.2 多媒体方面的应用

目前,我国的办公场所和公共区域已经实现了大面积的多媒体覆盖,这种多媒体覆盖的目的在于及时的宣传一些有效信息,方面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因此,计算机通信技术也就可以应用于具有这些多媒体设备的公共场所,实现对信息的更加优质的处理和宣传。

3.3 远程控制方面的应用

随着智能家电的快速发展,各种数字电视和家庭影院已经逐渐的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来决定对这些电器设备的控制,因此也就需要一定的的远程控制技术,而这些都可以由计算机通信技术来实现,因此,为了在家庭生活中的远程控制也是计算机通信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

3.4 即时通信方面的应用

目前的聊天软件都具备了及时的通信功能,也就是说可以在同时实现客户端对面的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为聊天提供了更加全面的用户体验,而这些都要依靠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来实现,即时通信的业务的发展也可以使用户合理的利用时间。

4 计算机通信技术的未来

综上所述,计算机通信技术经过漫长的演变,从有线到无线、由计算机单一通信到各种移动终端互联通信,已经能够实现全网兼容应用。3G业务在短短五年内得到了普及和发展,目前4G移动互联网业务已经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广泛应用,我国也处于4G业务的构建阶段。作为全球计算机通信应用人数最多的国家,未来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光明的。极具潜力的应用还是各类移动终端设备。也就是说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信息传输的媒体,都是信息、实现通信的终端,而这些终端设备的发展也无疑将加快这一进程。所以,未来的计算机通信技术必然朝着无线网络方面发展,并且可以实现更加逼真的信息通信体验。这也是适应现代市场需要和符合人们生活理念的一种趋势,因此,有关部门应该注意在通信技术的革新和研发方面的投入。

参考文献

[1]杨桂英,许桂芬.浅谈多媒体技术[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6).

篇14

【关键词】 电力配网通信 空间信息技术 应用

电力配网通信具有通信设备类型多、分布地域范围广、结构复杂等特征,这样特点导致电力系统中设备类型多样,传输协议不一致,存在比较严重的数据分散问题。对于这些问题,需要采用科学的管理措施来对数据进行整合,建立一套综合化的系统资源,实现数据的集成和分享。

一、电力配网通信资源管理的现状

配电网通信资源管理具有管理数据量大、分布范围大、资源关系复杂等特征,一直都是通信管理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为了满足电力配网的通信管理需求,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通信资源管理系统,完全实现了局站、区域、设备、线缆等相关通信资源的管理和维护,使平台具有电网设备图形维护和综合展现的功能,而且可以按照标准服务的方式提供应急指挥、生产运营等图形服务支持。不过建立的配电网资源管理系统依然还有一些问题存在,主要有以下几种:

利用通信资源管理系统可以对通信资源属性信息和管理信息进行管理和维护,并且有非常高的业务流程管理能力,但是缺乏空间地理信息的图形管理措施,不能直观的进行可视化管理,不能合理的进行通信资源空间关系和空间位置进行管理,使得通信资源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不能对应,不能将通信网络和通信设备空间地理位置之间的连接关系体现出来。

而电网GIS空间信息服务平台虽然具有电网一次设备综合展现和图形维护功能,但是却不包括配网通信资源图形管理,无法有效的对电力配网通信管理提供支持。

二、空间信息技术在电力配网通信中的应用

2.1空间信息技术

一直以来,在配网通信管理过程中,由于通信资源的数据比较多、分布范围广、各类资源关系复杂,导致配电网通信管理一直是一个管理难题,而空间信息技术的出现有助于提高电力配网通信管理水平。空间信息技术指的是通过借助空间技术、遥感技术及多媒体和虚拟技术,结合当下最热门的计算机应用、通信和互联网,按照地理信息系统将地球当作一个整体,获得、分析处理及传输和储存一些具有详细空间定位和尺度的地球科学信息。借助一些科学理论,包括地球科学理论、信息概论、控制概论及系统概论等,研究分析地球科学现状,解决一些包括地球因素互相作用而引起的地理信息时空特征变化等科学问题。

随着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无论是“数字地球”还是空间信息基础设施趋向都对空间信息技术有了较高的需求,包括多样性和时效性。因此,电力配网通信方面空间信息技术的应用就显得很有意义,

2.2 空间信息技术在电力配网通信中的应用意义

一般情况下,重大科学决策都需要海量的信息进行支撑。电力配网通信系统管理中涵盖了许多通信设备,囊括了诸多范围领域的大量信息,其中通信信息常常以文字、图表、表格等平面形式呈现出来,信息比较分散而且不是很直观,一般很难通过现象发现问题本质。此时,空间信息技术的引入大大弥补了空间信息和平面信息的空缺,有效结合当下属性资源、空间资源进而深入发掘空间信息,对信息资源进行多维度呈现,辅助与决策分析。

2.3 空间信息技术在电力配网通信中的建设思路

可视化系统功能分层包括数据层、组件层、服务层、应用层四部分,总体架构是以电网GIS空间信息服务平台的基础地理信息为通信资源的基础,将电网信息服务和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系统集成化,完成系统交互,进而实现系统功能[1]。可视化系统选取B/S架构,集成了现有系统的各个方面,包括服务、数据及应用等,通过结合服务对象的需求将系统组件化,在现有资源合理运用基础上借助计算机、网络通信、GIS、数据库等技术手段实现了空间技术应用的深度研究与实践。

三、电力配网通信中空间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

3.1 实现通信资源的专题图管理

该系统完成了管道专题图和缆井专题图的功能展示。管道专题图全景化及全方位的展现了管缆资源情况,点击地图上的任一管道即可出现详尽的管道截面图,图上包括该管道管分布信息以及管中所敷设光缆的情况。同样,缆井专题图详尽的展现了缆井中管道设置情况、管孔分布情况及敷设光缆与管道联系等。该系统功能大大帮助使用人员快速熟悉地下通信资源信息,节省了资源获取时间。

3.2 实现通信资源的合理管理

该系统完成了通信资源图形化管理,结合通信资源的具体信息,将形式多样的通信资源准确在地图上定位,使其具备空间特性,巧妙的将通信资源属性信息和空间信息联系在一起。整个图形建模过程中,系统增加了自动捕捉功能、经纬度坐标信息和通信资源台账数据的导入功能,方便有关系的通信资源快速形成空间关系及拓扑关系,大大提升了系统的图形化速率,增进了系统的便捷性。

3.3 完成空间领域的通信资源分析

在对通信资源空间进行分析后,有助于帮助用户科学的对通信资源进行分析,该功能主要包括业务导航分析、拓扑连通性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1)系统拓扑连通性的有效分析:拓扑连通性的准确判定指的是具体的指定哪些设备可以和哪些设备进行连通。借助系统的分析功能对指定设备及其他地理图中的设备进行拓扑连通性的分析,对接受分析的设备实施空间定位[2]。通过分析结果表准确平全能型系统拓扑连通性。

(2)系统业务导航的详细分析: 电力配网通信行业中,因多种因素作用通信设备出故障情况十分常见,如丢失光接头盒、光缆纤芯及光缆中断、光交接箱毁坏等,常常会导致严重的通信终端事故。此时,业务导航分析功能将开启,系统通过业务导航快速分析判定故障设备的起始点、必经点、故障点及终止点,在极短的时间内自动形成有效的导航路径,尽可能避免碰到光缆故障点。

四、电力配电网通信空间信息技术应用经验

4.1 实现资源规范化命名

由于通信资源分布范围广,而且地域性明显,为了进一步提高通信资源的管理水平,需要重点做好通信资源的规划化命名。通过规范化命名可以使资源可以一目了然,让工作人员准确的了解到地区资源的属性和特点,与此同时,还可以方便管理和当前资源存在联系的资源。

4.2 可视化系统建设经验

(1)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建设。系统建设过程中,除了要求系统功能可以达到人员的基本需求以外,还要随着使用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水平不断提升,要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逐渐对系统进行完善,将用户需求放在首位。

(2)从资源数据角度出发进行系统建设。由于电力通信资源建设过程中对数据需求比较大,并且数据比较繁琐,数据的获取、分析、处理、保存等不能一蹴而就,因此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断对系统进行完善。

4.3 提升电力配网通信系数数据质量

在电力配网通信信息管理过程中,为了保证资源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需要做好下述几个方面的工作:

(1)要从源头着手,确保所有进入系统的数据都是可用的、有效的,在收集数据时要严格根据规范要求开展工作;

(2)做好数据把控,数据在系统内部和系统间流转时,要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成性,制定相对完善的数据异动流程,确保数据的准确、一致。

(3)将收尾工作做好,并将得到的数据及时保存到数据库,为大数据的分析和研究提供支持。

五、结论

总而言之,在电力配网通信系统中应用空间信息技术有助于数据的积累,保证系统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可以提高企业内部其他系统和可视化系统功能方面的融合,减少系统的开发周期,避免重复开发,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 考 文 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