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财务风险管理体系范文

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26:3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财务风险管理体系

篇1

[关键词]大数据;财务风险管理;管理模型构建

引言

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系统,能够帮助企业在面临任何风险时做出准确及时的预测和决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应对大数据时代下的市场经济走向,应对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成为当下企业财务管理中应该关注的重点问题,而防范财务风险,完善风险管理系统,提高防范政策的实施力度等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1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构建的重要性

1.1有利于为企业内部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依据

企业的财务状况能够准确地反映出企业内部的经营状况、盈利情况,管理者通过财务系统所反映出来的经营状况的好坏来决定下一步的经营决策。同时,企业财务系统管理者通过分析企业人员的工资体系、绩效管理体系等了解员工的工作状态,其对企业运营所做出的贡献,也成为企业人事调动的依据,成为企业高效管理的重要辅助信息。

1.2有利于企业应对新时期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

大数据时代是各种信息爆炸的时代,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各种新的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因素,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也成为企业财务风险存在的必然因素,企业获取市场信息的速度和准确性,做出经营决策的有效性成为影响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环节,而应对这种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也是企业构建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模型的重要原因。

1.3有利于帮助企业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通过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能够帮助企业应对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应对企业内部、外部面临的各种潜在的挑战和竞争,能够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力,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依据,还能够在资金流动的过程中进行适时的监督和预警机制,从而帮助企业在第一时间发现财务危机和预防财务危机,并能够在遇到危机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风险最小的方式进行解决,将企业可能的风险和损失降到最小,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大数据时代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2.1财务风险管理程序老旧、不完善

一个成熟的企业需要有一套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作为支撑,以应对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潜在危机。然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市场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各种不可预测的风险成为企业发展中的潜在威胁,而此时,有些企业依然沿用传统的财务风险管理模式,没有将新的风险划分到管理系统中,给企业发展造成威胁。另外,很多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只是一个空壳子,系统中的各个机构人员设置都不到位,没有专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人员作为支撑,这样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运行起来会产生重重的困难。

2.2财务风险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够

大数据时代下很多企业都具备了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有着丰富的财务风险管理经验,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只停留在了制度方面,基于制度而制定出的各种运行政策都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公司有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有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只是因为执行力度不够,而将企业置于非常危险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不利于企业的健康成长。

2.3对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实施的监督力度不够

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是相辅相成,共同完善的,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行,各种企业经营政策的实施还需要严格的监督机制作为保障,而对于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来说,只有更加完善、严格的监督体系,才能把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置于一个更加公开透明的环境中,才能及时发现财务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然而,大数据时代下的企业忙于应对各种新的经济形势带来的挑战,而忽视了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的监督和管理,导致各种财务问题的产生,对企业的发展造成威胁。

3大数据时代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模型构建的途径

3.1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在企业运行中的地位

大数据时代下的市场经济发展环境越来越复杂,有一个良好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提高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执行力度,将此体系真正贯穿到企业管理中的各个方面,对不按照财务管理制度运行的人员进行严厉的惩罚,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进行相应的惩罚,提高财务风险管理制度的威信力;其次,企业要对本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力度进行大力宣传,做到人人懂,进而人人尊重,人人能够自觉地按照此风险管理体系的要求管理自身的行为;最后,管理层应该意识到财务管理体系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从而能够积极构建完善此体系,逐渐形成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使其真正发挥在大数据时代应该有的作用。

3.2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运行监督机制

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是相辅相成的,是一个企业良好发展过程中所最需要具备的。因此为了提高企业在大数据时代下的竞争力,首先,就应该建立起完善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以大数据时代为背景,以市场经济发展现状为依据,积极引进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体系,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现状,建立起完善的风险管理体制,提高财务管理能力,提高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其次,建立起完善的监督机制,形成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完善的监督体系,内部监督主要通过将财务情况公开透明,形成员工与其他部门对财务管理的监督,而外部监督主要是通过各种审计机构对企业进行定期的审计、检查和监督,发现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外部监督关系到企业在社会上的形象和声誉,因此企业更应该加强重视,完成企业从内而外的各种财务风险管理制度的构建和完善,帮助企业进行科学决策。

3.3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队伍作为辅助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队伍也至关重要,因为人才才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

4结语

大数据时代对企业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整个企业的运营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数据时代下市场经济发展迅速,企业只有建立起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完善企业内部的各种监督机制,才能有效应对我国经济发展转型时期可能出现的各种潜在的经济威胁,才能壮大企业实力,增强发展动力,才能在新时代下发展成为更优秀的企业。

主要参考文献

[1]宋彪.基于大数据的企业财务预警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中央财经大学,2015.

[2]汤谷良,张守文.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挑战与变革[J].财务研究,2015(1):68.

篇2

关键词:钢铁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我国钢铁企业中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愈发多样化、复杂化的财务风险成为了当下钢铁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此外,随着我国越来越多钢铁企业上市,资产经营上这些钢铁企业原有的管理逐渐的转变成资本经营管理,在管理模式上也逐渐的买入到以财务为主导方向的阶段,而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风险管理也愈发显得重要起来。因此,对财务风险管理制度的创建和完善在目前众多钢铁企业中也越来越重要。

一、钢铁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建立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的钢材供应量已经逐渐的超过了需求量,从而使得在生产能源上很多的钢铁企业都无法做到完全解放,钢材在价格上也出现了非常巨大的浮动。价格上不断上涨的各种钢铁材料,特别是不断上涨的有国外引进的铁矿石价格,使得在利润上越来越多的钢铁企业出现增长和下跌现象,甚至一些企业还出现了非常巨大的损失,我国钢铁材料市场的竞争力也越来越强烈起来。而想要生存和发展,国内钢铁企业就必须对自身的管理进行加强、对效率进行提升、对经济规律进行遵循,从而让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提升,完善自身的机制体系。

二、钢铁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中预警系统的构建

(一)财务控制体系

钢铁企业财务控制体系的基础就在于财务管理体制,企业整个财务管理体制的核心就在于财务决策管理权限的划分。因此,在对钢铁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制度建立的过程中应该时刻注意:在控制能力上对钢铁企业中的主公司进行提升;应积极的将良好的控制环境给营造出来;建立钢铁企业中的信息系统,并加以完善;对企业中内部审核计算的作用力量进行强化,建立合理、科学的员工激励约束机制。例如我国的鞍钢集团,已将建立了全面的预算管理制度,并且也对其进行了完善和实施。集团公司使用资金、筹集资金、资金分配以及分属公司的成本预算、资金预算以及利润预算都得到了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详细规范。同时,鞍钢集团也将成本费用预警机制进行了全面实施。从而使公司成本费用的实际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并且还能自动报警超出全面预算管理成本费用对应项目的预算金额。而这些制度的落实和贯彻,很大程度的加强了鞍钢集团对线下公司的控制。

(二)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设计和选择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在钢铁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其建设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资金结构预防报警指标、赔偿能力预防报警指标以及资金运用效率和盈利能力预防报警指标是钢铁企业中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三大组成部分。可以有效的对集团经营的可靠程度进行监测,从而对其信用状况进行判断。

三、钢铁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中防范与控制系统的构建

(一)防范和控制好筹资风险

所谓的筹资风险主要是指由于资金市场和当下进行环境的不断变化,造成企业在进行资金筹集的过程中对企业财务情况所带来的不确定因素。而为了防范和控制筹资风险,就必须对企业中债务和自有资金、长期和短期资金之间所存在的比例关系合理的进行确定。在筹资方法上要选择正确,在筹资的时机上要适当,同时还要通过运用不一样的方法对筹资结构进行确定,要让筹资结构选择上找到最为合理的结构。只有这样才能让筹资的风险得到有效的防范和控制。

(二)防范和控制投资风险

所谓的投资风险是指企业通过相应的活动而取得了足够的资金后,资金的投入使用的实际情况和预期情况出现不一样现象的可能性。为了使投资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就应该对投资方案的可行性研究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强。通过对投资组合理论的运用,在投资上进行合理的组合,从而使投资风险得到最大程度的分散。

(三)资金营运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将资金的进行使用到资金使用后收回来的过程就是钢铁企业的经营运转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钢铁企业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是现金、应该收到账款。因此,为了很好的控制这种营运风险,就需要在日常资金的需求量上以及资金的支付时间上对企业中的各个部门进行及时的掌握,从而可以对现金余额的合理进行确定,并借此来对现金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此外还应该不断的分析企业所拥有现金的机会、短缺以及管理成本,将企业所拥有成本最低的现金持有量找出来。还应该对应收账款的规模进行合理的控制,在应该收回债款的收回上采用最为适合的催促方式,并将其力度进行加快,从而使企业坏账损失得到减少,让资金营运的风险得到很好的把控和预防。

(四)防范和控制收益分配风险

所谓的收益分配风险主要是指钢铁企业在方式、时间以及金额上的存在不同比较和取舍的收益分配,从而使得企业在相关收益上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因此,为了对钢铁企业的收益分配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防范,首先要对企业收益分配政策进行合理的制定;其次让企业良好的形象得以树立起来,让投资者进行投资朔造一定的信息。

四、建立钢铁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中反馈系统

(一)后评价的财务风险管理系统

钢铁企业对财务风险管理方法进行实施后的一段时间中,让相关的财务风险管理部门进行相应的回访工作,对钢铁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上实施财务风险管理方案后的变化进行考察,并且系统、客观的分析钢铁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全过程,这就是钢铁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后评价。后评价的步骤主要有六个组成部分:首先是创建后评价部门;其次是对评价项目的确定;接着是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科学、合理建立;然后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数据;再分析和比较所收集和整理的数据;最后进行总结和反馈。

(二)修正财务风险管理系统

所谓的财务风险管理的修正系统是指在对后评价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时,保留下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措施,并对指标、决策以及措施等一系列要求上的不合理之处提出相应的完善方案,并将其向所有有关的企业部门进行及时的反应,从而让钢铁企业中全面财务风险管理的模型得到不断完善和创新。总而言之,就是通过对财务风险预警的主要目的进行明确,并通过对当下社会中的同行水平、平均水平、企业特征或者钢铁企业自身进行参考,将预警指标体系进行制定,使其能够适合钢铁企业的财务特点,从而使得财务风险管理预警系统的先进性、有用性得到有效保持。

五、结束语

综上所诉,钢铁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需要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全面性,通过对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可以很好的帮助钢铁企业去应对财务风险,让钢铁企业能够对一系列风险做到及时发现,并做到有效的防范,从而让钢铁企业中良好的财务环境得以营造。

参考文献:

[1]大型钢铁企业集团重点监控全面预防的立体式风险管理体系构建[J].冶金管理,2014,10:10-17

[2]郝维,黄凡.财务二重性视角下的企业集团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7,08:101-103

[3]杜先英,邹静.新形势下中小型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05:120-122

[4]张晓玲.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企业集团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研究[J].财会通讯,2009,06:147-149

[5]杨志军.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框架初探——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分析[J].财会通讯,2013,02:114-115

篇3

一、集团企业财务风险概论

(一)集团企业概念及财务特征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的“企业集团”概念为:由一个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优势企业为核心,由多个拥有独立法人的企业参与,在互相持股等资金关联基础上构建的,其成员企业具有统一的领导架构,并在资金、人力、技术、产销渠道等方面资源共享、利益共分、风险共担而形成的统一企业联合体。从财务角度分析集团企业特征,有如下几方面:(1)财务活动主体相对独立。集团公司和各子公司之间虽然有资金交流和利益关联,但各自有相对独立的财务体系,独立运营;(2)多层次的财务结构增加财务管控难度。集团企业的财务结构包括母公司的财务体系及各分公司的财务体系,同时各公司之间互相融资、互相持股、共同承担风险和分配利润,就这使集团企业的财务管控层面更广,影响因素更多;(3)集团产业形式多元化,风险收益相关影响因素复杂。集团公司通常都是跨产业、跨地区甚至是跨国界、跨文化的,其内部盈利方式也是多品种、多层次、多结构,多渠道,再结合集团企业的投资、融资、财务管理等,使得企业财务风险收益更加具有不确定性,涉及层面更广。

(二)集团企业财务风险概念及特征 在财务风险定义的基础上集合集团企业特征分析“集团企业的财务风险”概念,即集团企业在整个集团的财务活动中可能面临损失的风险,由于集团公司的利益风险共担性,因此这种风险既包括集团母公司的财务风险,也包括各成员企业的财务风险。由此定义进一步分析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的特点,有如下几方面:(1)不确定性。集团财务活动所产生的效益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有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受集团各相关层面因素影响,导致实际收益并不会同预期收益完全吻合,甚至没有收益造成亏损;(2)可控性。通过对风险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论证,可以采用前瞻性的方法控制和预防集团企业财务风险;(3)关联传导性。这是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特有的特征,由于集团企业是由众多独立法人企业组成,虽然各法人企业有各自相对独立的财务体系,但是他们却通过股权等方式形成一个利益统一体,一旦其中一个成员企业出现财务风险,就会不可避免地传导到其他企业成员,从而形成连锁反应甚至多米诺骨牌效应影响整个集团的财务运营安全。

二、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影响因素

(一)集团企业融资风险 融资风险是指企业在筹措资金中由于政策环境或者偿债能力不足导致的融资困难或者债务违约风险。具体到集团企业,融资风险可以分为以下两个层面:(1)母公司及子公司之间存在频繁的融资活动,当借入一方出现财务运营困难导致无法按时偿债时,会使出借公司资金运营出现问题,由此产生传导联动,给整个集团财务状况带来风险;(2)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会作为担保方为集团成员企业进行第三方融资担保,一旦资金贷入方的财务出现困难,担保方同样会受到牵连,由此给集团带来财务风险。

(二)集团企业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指企业在对项目进行投资时,由于对影响因素及突发状况预估不足或处置不当导致的预期收益同实际收益之间的偏差。具体到集团公司,同样需要分两个层面论述:(1)集团管理层投资决策风险。因为集团企业是以母公司统一制定规模化战略作为发展手段,一旦母公司管理层投资决策失误,则会给整个集团财务状况带来巨大风险;(2)由于母公司及子公司之间存在互相持股关系,股票也是一种投资方式。一旦发股方运营不善,则持股方也会面临收益不足或投资亏损的风险。

(三)集团企业财务运营风险 是指企业原料采购和成品销售过程中出现的财务活动风险,如应付账款资金不足、库存积压、应收账款逾期无法收回等。由于集团企业各成员之间存在生产、流通及销售的业务往来,一旦其中一个环节发生风险,如一方成品积压无法变现,则会给产品链条上的所有相关企业带来一定财务风险,进而影响整个集团的财务安全。

(四)集团企业收益分配风险 这一风险对集团企业财务安全影响尤其巨大,同样分两个层面阐述:(1)由于集团企业各成员之间属于统一的战略体系,利益风险共担,有时为了整个集团的战略发展,其中子公司会牺牲自身利益推动集团目标达成。此时集团母公司就必须要做好利润在各成员企业间的合理分配,由此确保整个集团各企业成员间的高效合作,目标一致,否则会导致企业成员各自为战,甚至使整个集团人心涣散;(2)集团企业的利润分配应确保资金利用的高效,“好钢要用到刀刃上”,避免利润分配后的资金闲置和浪费。

三、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原则

(一)集团战略下稳健原则 这一原则一方面要求集团企业在进行财务活动时,要本着整个集团的利益制定财务制度规范和战略规划,另一方面集团的财务活动,尤其是投资活动,一定要充分评估项目的风险收益比,并在具体分析时更倾向“风险”层面因素从而做出决策,这是确保企业长远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原则,尤其对母公司在制定关乎整个集团的战略决策时,尤其意义重大。

(二)价值最大化下风险适度原则 市场经济活动一定程度上属于风险活动,同时企业从事经济活动的终极目的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因此集团企业在充分发挥其强大的市场风险抵御能力和竞争力、确保企业获取最大利润的前提下,应充分评估自身风险承担能力,在适度的风险范围内进行经济活动。既要考虑各成员公司的风险适度,也要考虑整个集团的风险适度,由此确保整个集团企业的财务安全;

(三)层级控制下权变原则 集团企业应该发挥其规模优势及资源优势,充分分析各个财务影响因素的性质及程度,建立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风险预警系统;分级管理架构;监控审核流程。同时这些体系并非一成不变,应在具体实施中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调整、完善风险控制策略,由此最大限度地控制集团企业财务风险。具体到集团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及管理体系原则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图1表述。

四、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内容

(一)财务风险定性识别 即集团企业对财务活动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初步的定性判断,运用预测学等相关知识从客观环境因素和主观管理因素上分析各因素对财务活动影响的性质,为集团决策做出初步的指导。依据以上集团企业财务风险四大影响因素,可以通过表1所示的矩阵表格方式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定性识别。

表1中,对于面临着高概率、高风险的财务活动,一定要本着稳健运营的原则进行坚决否决。而对于其他性质的风险,则分别依据风险层级采取不同应对策略:完善对策,即确保有完善的对策可以控制和规避此类风险,否则取消项目;专门对策,即需要对风险因素制定详细的解决方案,并跟踪实施,必要时调整项目策略或目标;需要预防,即需要制定对策对风险因素加以预防和控制;有条件预防,即保证项目顺利运行的前提下,对风险因素进行预防。

(二)财务风险定量评估 在定性识别的基础上,对每种可能造成财务运营风险设置指标进行定量分析,通过统计学、概率学等数学方法对数据及模型进行评估,便于集团决策的价值权衡。结合四大财务风险影响因素,可以对企业财务风险定量评估指标做如下设计:偿债能力指标、获利能力指标、资产运作能力指标。这三大指标又可以细分为具体的指标体系,具体可以通过图2对财务风险评估指标进行设定及评估。

下面引述2013年某大型集团公司的财务指标具体说明财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应用。

从表2中可以看出,某集团公司资本实力雄厚,有足够的偿债能力,不足之处是产品获利能力极低,甚至出现亏损,而资产运作能力则处于一般水平。由此可以评估该集团公司的财务风险主要集中在投资风险的获利能力上,因此应该对投资风险加以重点防范及改进。同时该公司的优势在于负债能力,说明该公司有足够的资本及信贷授信,应予以充分利用,大胆进行技术升级或新产品开发方面的项目投资。

(三)财务风险预防 集团企业在做出决策之前,充分参考财务风险因素的识别和评估结果,结合自身的财务运营状况及风险承担能力,对项目可行性以及项目实施方式进行决策,选择适合集团发展的项目,以及适合集团特点的项目运作方法。

(四)财务风险控制 在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通过严格的内控制度确保项目运作的合规性,防范突发风险,同时根据环境和风险因素的变化,及时调整项目发展策略,确保风险可控。

以上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内容同样可以通过图标的方式表达如图3。

五、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本文引述两个具体的案例分析集团企业在战略发展项目规划和实施过程中,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所发挥的决定性作用。笔者选定两家案例主体“长虹集团”和“联想集团”有共同的特点:(1)同为电子行业,同是所在行业的领军企业;(2)同在本世纪初国内市场发展遭遇瓶颈,急需拓展新的战略发展模式,开拓国际市场资源;(3)同是21世纪初的投资项目和财务活动。以上共同点更加能体现出本文研究的主旨,两个相似的集团企业由于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实施上的差别,最终导致两个项目截然相反的结果。

(二)案例一 长虹集团进军国际市场巨亏案。长虹集团是我国大型家电企业集团,主营彩电业务,在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间得到充分发展,集团实力位居行业领先地位。然而随着电子行业的飞速发展和电子产品市场日新月异,长虹集团的国内市场销售业绩遭遇了极大压力。在这一背景下,长虹集团决定调整集团发展战略,开拓国际市场。之后在没有对合作伙伴的财务资信做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即同美国进口商APEX公司签订协议,并于2001年开始向APEX公司销售贴牌彩电。然而自2001年到2004年的4年间,APEX始终以各种借口拖欠长虹集团货款,最高拖欠货款高达38.38亿元人民币,占长虹集团总应收账款的96.4%。高额的应收账款风险直接导致长虹集团遭遇巨大财务危机,不得已于2004年年底宣布亏损财报,并拟对APEX公司的应收账款46750美元做坏账计提,如果按照计提3.1亿美元以及考虑长虹集团当年获利能力,长虹公司需要10年时间才能还清这些债务。这对长虹集团的发展可谓灭顶之灾,直接导致长虹集团股票价格大跌30%,市值蒸发30亿元人民币。现在回顾当时长虹集团此次财务危机,对现代集团企业有深刻的教育和警醒意义。分析其案例可以得到如下几点教训:

(1)长虹集团在施行项目之前,未能对项目进行充分的风险因素识别和评估。事实上在同长虹集团合作之前,APEX公司已经有过拖欠中国其他企业货款的不良记录,同时国际资信评估机构对其资信评估仅仅为3A4,属于资信风险较高的级别。这些明显的、高概率和高风险的财务影响因素获取渠道相当简单,然而长虹集团却对这些风险因素置若罔闻,盲目上马进军国际市场项目,最终导致亏损。

(2)长虹集团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未施行有效财务风险控制。在长虹集团同APEX签订协议的第一年,APEX就开始以各种理由拖欠和拒付货款。在这一形势下,长虹集团的财务预警、审核、应急等内控体系集体失灵,继续冒着巨大风险持续地向APEX公司供货长达4年,直至累计近40亿元的应收账款无法变现,此时该部分应收账款竟然高达公司总应收账款的96.4%――这对任何一家集团企业正常的财务运营而言都是不可想象的。

长虹集团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缺失直接导致其进军国际市场项目铩羽而归,并对集团未来发展带来沉重负担。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当初同APEX公司签订协议并供货的是长虹集团旗下的子公司四川长虹,之后长虹集团出于整个集团战略考虑,背负了这笔巨额债务,这也说明了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的关联传导特性。

(三)案例二 联想集团成功收购IBM公司PC业务案。项目实施前的联想集团同长虹集团有许多共同特点,不同的是联想集团在项目实施之前做了充分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通过系统的财务风险管理策略使得这一并购案成为国际跨国并购中的经典案例。

(1)在项目实施之前,联想集团对合并对象IBM公司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财务风险因素识别及评估。为此联想集团聘请了世界顶尖的评估公司和审计公司对IBM的财务指标进行审核,发现IMB公司PC业务虽然亏损严重,但近几年表现却有复苏迹象,其当年营业收入达5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9%;其利润率为24%,远远高于联想集团自身的主营业务利润水平。其资产负债额为16.15亿美元,净资产-6.8亿美元,在联想集团可承担范围内。通过以上财务数据分析,联想集团确定项目风险属于可控范围内,而项目风险收益比却值得期待,由此确定立项。

(2)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联想集团通过多种融资渠道将集团融资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付款方式为自有现金4亿美元、收购负资产5亿美元、银行借贷6亿美元、股票融资3.5亿美元。通过这样的支付结构使得集团成功规避了财务危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同时在投资风险控制方面,通过制定循序渐进的发展策略,确保项目获利能力。

通过以上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实施,联想集团股票市值当年就大幅上扬,项目实施第一年集团综合营业额年比增长359%,主营PC业务销量年比增长11%,股东收益增加0.22亿美元,之后几年业绩更是连年飘红。

参考文献:

[1]张继德:《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篇4

关键词: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

一、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一般而言,风险管理是具有完整的内部自动循环流程,而且在内部流程当中的各个环节都是息息相关,紧密相连,所以,在构建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时候就必须遵守整体性原则,绝对不能遗漏任何一个环节,此外,集团在进行风险管理的过程当中,需要将管理内部所涉及各个部门的工作的人员都联系起来,使得成为一个整体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因为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让风险管理的整体性得到保证,进而达到集团企业所预期的效果,最后促进企业的良好健康的发展。

(二)根据集团的发展战略的稳健原则

这个原则对集团的主要要求有以下几点:第一,集团在进行内部财务活动的时候,要以集团的整体利益为基础来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和制定相关的企业发展战略计划,第二,集团在开展相关的财务活动时候,特别是投资活动,必须对项目的风险收益比进行充分评估,而且在进行实际分析的时候就需要考虑风险的因素,从而做出相对应的决策,这也是对于企业进行长远规划和发展基本原则。

(三)根据环境来进行分析的原则

集团企业在进行构建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时候,需要企业的内外部环境进行深度的分析,并以这类环境为参考依据来构建财务风险管理体系,而且在实际上,诸多集团企业都是以企业内外部环境为基础来进行运营活动,所以,在对集团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条件进行分析的同时就是对根本上管理财务风险。此外,集团企业在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主要目的便是为运营目标的成功实现,而且在制定运营目标的时候还是以集团企业的内外部环境为参考依据,从而使得财务风险和集团企业整体的运营目标之间产生一种良好的关系。

(四)针对性原则

我们却不能盲目的吸纳这些经验,毕竟我国的国情和外国不一样,因此我国的集团企业的运营方式也是和外国具有不同,所以,集团企业在构建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时候,就需要遵守针对性原则,根据集团企业的实际财务管理情况和运营状况出发,以及结合相关的理论方面的知识,进而构建出具有针对性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而且还需要注意的是要保持体系具有可变性,即根据集团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在不断改变的同时,也是使得财务风险管理体系能够随之调整,进而能够满足集团新的管理需求,此外,针对性的深层次含义是指所构建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应当具备对于集团企业的发展来进行自我调整的作用,最终才能保证财务风险管理的效果和质量,以及提高集团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效率。

二、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体系结构的阐述

1.目标层

目标层是作为整个集团企业内部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最高层,对于集团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引导的作用,而且目标层不仅具有为其他的层面的工作进行指导的作用,还能够为财务风险的效果和效益进行考核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因此目标层主要是对于集团企业的环境进行综合风险,进而为集团企业制定出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和挑战性的目标,此外,由于集团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目标和财务管理目标是相一致,那么就需要将集团企业的资金运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提升,为集团企业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资金基础,对于具体目标,就需要将总体目标进行不断细化,才能够提出。

2.管理层

管理层是集团企业内部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中间层,它和管理体系当中上下层面都具有紧密的联系,是上下层面进行沟通交流的桥梁,而且管理层不仅在一方面来接受来自于目标层管理目标,又要在另一方面将这类管理目标进行不断的细化,从而传递到下个层面,因此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管理层不仅需要将执行层的财务风险管理信息及时反馈给目标层,又要将目标层的对于财务风险管理的规范及其要求传达到执行层。

3.执行层

执行层是集团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最底层,也是各个目标的实践者和执行者,执行层是根据管理层所下达的财务风险管理目标来执行其任务,而且还需要按照集团企业所制定的各类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来完成各类目标,此外,执行层是整个风险体系当中的基础层,也是最为重要的风险管理层,若是根据集团企业所制定各项要求来开展工作,那么集团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的效率将会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升。从而促进集团企业的良好健康的发展。

(二)体系的构建要素

1.管理目标

管理目标是集团企业来开展整体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根本因素,也便是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目的,具有理性思维的人做出的任何行为都是具有一定的动机,那么集团企业也是毫不例外,因此集团企业在构建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时候就需要以管理目标为基础,而且管理目标是集团企业在对自身内外部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和结合自身的整体发展战略所制定出,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集团企业的风险偏向和可接受程度,此外在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当中,需要将管理目标进行不断细化,并将其不断落实到集团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当中,也是作为将来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

2.责任主体

集团企业在构建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时候,就必须明确各方责任主体,因为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保证将管理目标进行细分之后都具有执行者,一般而言,理是具有三要素:主体,行为以及控制系统,,因此集团企业也想要开展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就无法离开这三要素,而且主体是这三者当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但是,在实际上集团企业是属于营利性的企业,所以集团企业的内部职员是其基本的组成部分。此外,责任主体是财务风险管理的根本动力,对于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效率的提高有着关键性的影响,而且在目标层里面,股东大会是集团企业当中最为高层的责任主体,也是成为企业所有者的代表,通过行使相关的财政权力来有效管理财务风险,其次便是董事会,它作为集团企业的指挥中心,可以制定集团企业的总体的经营和发展战略,以及制定相关的财务管理和财务风险管理目标,进而通过反馈到的相关信息来对财务风险管理状况有着一定程度上的了解,还可以随着集团企业内外部环境的逐渐发生变化,来对财务风险管理目标有着及时的改变和不断完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接下来便是监事会,其主要作用便是检测董事会所制定的相关的经营决策和制定目标是否具有科学性,还是否有助于集团企业的总体发展。最后便是管理层,总经理在管理层当中是属于最高级别的人物,主要职务便是负责整个管理层和执行层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不仅需要详细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而且还需要制定相关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定和熟悉业务操作程序,以便于为执行层的员工的工作进行一些指导。

3.程序方法

集团企业在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时候必须遵守一定的程序和方法,绝对不能盲目的开展工作,因此在进行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时候,就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辨认识别财务风险,也就是根据风险的影响因素的改变来发现集团企业在运营的过程当中将要面对各类的财务风险,其次,科学有效评估财务风险,也就是准确的评估出财务风险出现后对于集团企业所造成的影响,最后进行理智的评价,也就是集团企业需要对财务风险管理的整个过程进行理智的评价,以便于能够及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避免对集团企业的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

三、结论

总而言之,对于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来讲,是一项较为繁琐的工作,其中涉及的方面很多,比如管理目标,责任主体等都是具有特殊性,那么为了实现提高集团企业的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系统性,便是将整个体系不断细分为目标层,管理层,以及执行层,并对这三要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而且这三要素之间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共同促进集团企业的良好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迎华.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建设[J].会计之友,2013(3):102-104.

篇5

关键词:财务风险;管理系统;利益

财务风险,实质是一种经济风险,是企业理财活动风险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现代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财务实践中,企业往往会由于管理不善而蒙受财务风险所带来的经济损失,甚至会破产倒闭。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指企业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内外部环境的要求和变化,建立一个有效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同时结合具体的措施与方法防范和控制企业财务风险。最终,以最小的财务风险成本实现企业的目标。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企业理财环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财务风险对企业造成的危害程度也日益加深。

一、构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企业的理财环境发生着急剧变化。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企业已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竞争极为激烈,企业财务活动中客观的存在着财务风险。并且此时的财务风险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对企业造成的危害程度也日益加深。事实上,任何风险的产生和突发都必须经历一个蕴藏、生成、演化、临近、显现和作用的过程。只不过人们缺乏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与防范,忽视了财务风险背后积累已久的问题。所以企业应该切实加强对财务风险的管理,全面构建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为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企业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企业全面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

企业全面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是在适应新时期形势需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的基本要求就是在“全面”上下一定的功夫,从不同的角度把握财务风险管理。

(一)整体优化要求。企业全面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是由各个子系统组成的,各个子系统有着自身的具体目标。但根据系统原则,必须把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只有整体的目标才是体系的最高目标,只有整体的最佳才是体系的最佳。

(二)长远发展与当前利益相结合的要求。企业全面财务风险管理体系要从长远效果与当前利益相结合的角度控制和监督企业财务风险,以保证企业长期有效的发展。一方面,企业理财活动中要考虑当前的利益,同时也要考虑长期的发展,在长期活动中注意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另一方面,根据环境的变化监督未来活动财务风险的变化,使企业的未来发展在尽可能低的财务风险上进行。

(三)弹性原则要求。任何企业都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而都运行在管理人员无法有效控制的某一环境中,财务活动也不例外。因此,企业全面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必须保持合理的弹性,各个子系统中必须保持可调节的余地。

三、企业全面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具体构建

(一)加强企业管理层的风险意识。只有企业管理层的风险意识加强了,管理层才能领导全体员工搞好风险防范工作。管理层有责任把企业财务风险意识深化到企业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角落中去,甚至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搞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

(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内部财务制度是企业管理当局制订的用来规范企业内部财务行为、处理企业内部财务关系、协调企业与相关利益主体财务关系的具体规则,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防范财务风险发生的最为基本而重要的内容。

(三)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强化审计监督。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科学地设计财务会计岗位,制定相应的岗位责任制,并赋予各岗位权责,使之相互牵制,减少工作失误,提高工作效率,强化分工与协作。同时,要通过强化审计监督及时发现和改善企业会计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通过强化企业内外部审计对企业会计控制系统所实施的监督,及时发现企业会计控制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企业会计控制系统的措施与对策,从而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及决策的有效性,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四)选择合理的资本结构,维持适当的负债水平,即债务资本和自有资本的比例要适当。企业既要充分利用举债经营这一手段获取财务杠杆收益,同时也要注意防止过度举债而引起的财务风险的加大,避免企业陷入财务困境。随着企业生产的变化,资本结构应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管理过程中。当企业规模大,经济实力、竞争能力、抗风险能力强时,企业的偿债能力也相应较强,可以增加债务资本;当企业获利能力强,财务状况良好时,企业有较强的偿债能力,能负担财务风险,可以适当增加债务资本。

1.注意长短期债务资本的搭配,债务资本的还本付息期不要过于集中。同时,企业要建立多元的筹资渠道,选择多种筹资方式筹资。企业筹资应广开渠道,不能过多的依赖于一个或几个资金渠道,要进行多元筹资,使之相互配合,趋利避害,降低筹资风险。由于筹资方式的风险大小不同,企业筹资要注意各种筹资方式之间的转换能力,以避免或减轻风险。例如:发行股票、债券、从银行或非金融机构借款、充分利用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等商业信用。

2.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无论是自有资金,还是债务资金,只有资金使用效益提高,才能保障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

(五)加强投资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企业投资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从投资方式上分为直接投资风险的防范与控制、证券投资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1.直接投资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企业如果能够在投资之前对未来收益情况进行合理预测,将风险高而收益低的方案排除在外,只将资金投向那些切实可行的方案,对防范与控制投资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是在资金运转良好或有剩余资金的情况下,才考虑获取额外报酬的对外投资。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为防范投资风险,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企业投资前要拟定严谨的投资计划,进行科学的投资回收评估,选择最佳的资金投入时间。在决策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对各种可行方案要认真进行分析评价,从中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以避免造成资金短缺或运转不灵。

2.证券投资风险的防范与控制。证券投资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主要通过投资组合理论合理进行投资组合来实现。“证券投资组合又叫证券组合,是指在进行证券投资时,不是将所有的资金都投向单一的某种证券,而是有选择的投向一组证券。”如企业进行证券投资时,可购买不同行业的证券以降低风险,如果购买同一行业内的证券,应尽量避免全部购买同一家公司的证券。投资组合追求的是一种收益性、风险性、稳健性的最佳组合。

(六)规避资金营运风险。资金的营运过程是指从资金投入开始到资金收回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主要面临现金、应收账款和存货的风险。

1.现金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现金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现金持有量过少不能保证企业的正常支出,影响企业的信誉;而现金持有量过大又会增大机会成本,降低企业的利润率,两者都会对企业造成损失。因此,企业财务部门要掌握各部门对资金的日常需求量及资金的支付时间,确定合理的现金余额以达到防范与控制现金风险的目的。

2.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大量的应收账款会妨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应收账款由于长期无法收回而成为坏账,严重影响企业的安全性。为了防范与控制应收账款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后果,应当合理控制应收账款的规模,在采用各种信用政策的时候,注重评估对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信用状况,评价其偿债能力和信誉,谨慎签订合同,综合衡量各种得失,选择效用最大的方案。

3.存货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企业要使存货量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尽可能避免存货产生的风险。存货的管理和现金的管理比较类似,但更加复杂多变,要求企业派专业人员管理。

参考文献:

[1]张春颖、张颖,《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09期;

篇6

现代企业在经济市场中所面临的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也越来越大。因此,企业必须要做好财务风险控制,避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财务出现较为严重的风险,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

财务风险;内控体系;模式分析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需要做好发展工作,从企企业的内部入手,提高企业的内控管理水平以及风险防范效果,从而确保企业在具体运行过程中能够得到稳定的发展。现阶段,国际上的经济格局不断变化,我国的经济市场也变化莫测,企业要想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必须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规避风险。

一、财务管理与内控机制

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内部控制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

(一)使会计、管理、信息的准确性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确保其真实性能够满足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实际需求。企业在具体管理过程中,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全面掌握企业中的各项信息,从而为企业的各项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维护企业中各项资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企业中的财产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对企进行内部控制过程中,必须要采取合理的方法与方式,处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采购与货币收支等方面遇到的问题,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科学合理控制,避免挪用公款和贪污等情况的发生,最终确保企业中资产的完整性与安全性[1]。

(三)确保企业的正常经营,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企业的内部部门,需要通过合理的措施,对企业内部部门的权限和职责进行科学划分,依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一套合理的规章制度,对各项手续内容和审批环节进行完善,从而确保企业生产与管理的合理进行,找出解决各项问题的合理措施,使得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能够得以实现。

二、财务风险管理内控模式的构建

(一)加强对财务制度建设的重视程度,采取财务权限分层配置

构建环境风险控制制度:在企业内部构建一套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财务风险管理方法、财务风险控制方法、预算结构,以及职责权限表等。构建监控风险控制制度:企业在运行过程中需要针对企业在运行过程中涉及到的各项内容建立相应的安全监督方法、企业财务预警指导、效能监察实施方案等各项内容。与此同时,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为了确保各项内容的合理运行,对过度权限财务风险进行有效防范,企业需要对各个财务部门资金的审批及权限进行合理优化。在具体操作过程需要从管理合同、可控费用、审批权限等各项内容入手,依据费用类型、部门的权限、金额的大小等多个方面,采取分层配置的方式,形成与公司实际情况相符的一套制度,并且利用信息化软件对各项内容进行科学管理,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各项申请资金设定相应的控制范围,从而确保财务内控工作顺利开展。

(二)预控经济危险点,加强资金管理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确保企业资金的安全性,企业应当在内部构建经济危险点预控监督委员会,。以电力企业为例,其组织结构如下:在组长下应当设立营销信息、违约金、营业资金风险、预收费等多个管理组[2]。济危险点预控监督委员会,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起到的最关键的作用是,对电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涉及到的资金情况进行安全监督,通过查找相应的制度,对于工作中涉及到的薄弱点和危险点进行管理控制,尽早对企业中的资金进行安全管理,避免出现风险,导致企业出现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加强风险量化管理,提升风险评估的精准性

在企业的内部构建一个预警指标库,其中应当包括可控成本费用的实际完成情况与竣工项目的按期转换率,以及多项企业需要关注的指标内容。依据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财务风险管理和业绩考核指标的需求情况,配置一套合理的风险预警指标,其中主要包含的内容有:指标名、预计区域、指标公式等。构建实时监测财务风险机制。第一,利用前端风险检测指标以及对各项风险可能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确认,对相关的信息内容进行搜集,在信息的采集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指标内容,依据季、月定期采集信息,同时要完成相应的计算工作。第二,通过计算指标,与企业之前设计的预警区间进行详细对比,从而对风险危险点能够有一个提前的预判,避免企业在风险处理上出现慌乱。第三,通过对科学内控手段的利用,尽量避免未来各种不同类型风险的发生,或者采取有效的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避免企业无法控制的风险出现。

(四)全员参与,构建标准化内控流程从企业的日常财务入手,编写财务业务索引,财务索引需要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实用性,索引所对常规的财务业务分类,明确各项业务所具备记账条件、审核要点、凭证规范等多项内容,从而帮助企业业务部门能够清晰的掌握各项业务的标准与规范,满足业务部门在具体操作中的各项需求。

2.降低财务风险,有效减少由于财务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各项风险,推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对企业的全面覆盖,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结束语

企业要想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提高自身对风险的防范能力,就必须做好财务风险管理内控体系模式的构建。在模式构建过程中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做好对企业内部情况的分析,掌握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具体情况以及在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各项风险,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一套符合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内控体系模式。

参考文献:

[1]唐明祥.关于医院财务管理内控体制的建设和风险防范措施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4,35:75-76.

篇7

【关键词】财务风险 风险管理 体系建设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仅要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且还要面对各种风险的挑战,其中,财务风险就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面对的一种客观存在。目前,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已日益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高度重视,并逐渐成为企业风险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深入研究企业的财务风险,健全风险管理机制,科学构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不仅是保持企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企业增强竞争能力、系统化解经营风险的内在需求。

一、财务风险的内涵

对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被视为财务风险的基本属性。目前,学术界对于财务风险内涵的认识基本趋同,只是从狭义和广义两个维度对财务风险进行了不同阐述。狭义财务风险(亦称“传统观”)指因企业融资所引发的,因企业借入资金从而增加了对未来到期偿债能力以及与此相关联的对未来收益的双重不确定性。融资额度的大小与财务风险的高低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广义财务风险(亦称“现代观”)观点认为,在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内外部环境及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存在造成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本文阐述的财务风险观点指的是广义财务风险。

二、财务风险的类型

企业财务风险类型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企业的风险源,应作为风险因素统筹纳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体系建设之中。

(一)融资风险

企业融资风险指由于融入资金而导致未来企业偿债能力与盈利能力与预期目标之间所存在的不确定性,因融资方式不同,具体可划分为直接融资风险和间接融资风险,其主要表现是融资成本过大、投资失败、债务规模过度膨胀而导致企业过度负债,到期偿债能力下降,诱发企业财务风险。因此,企业在制订短期经营目标和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时,有必要将企业融资规划、融资活动、融资方式、融资过程管控、融资结果及评价等与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密切结合起来,作为一项风险体系建设的子系统加以完善和强调。

(二)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指企业由于受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致使所投资的项目达不到预期投资收益率的风险。投资风险的发生直接影响企业的预期盈利目标,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可能诱发融资风险。

(三)现金流风险

现金流是企业运营的血液,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许多企业被迫破产往往并不是因为资不抵债,而恰恰是因为现金流出了问题,导致企业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不相适应,现金流入不敷出,企业没有足够的现金或资产变现能力差,一时无法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对资金流动性的即时需要,由此直接引发企业财务风险,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所以,企业在设计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时要特别关注负债的偿还期和流动资产的流动性相互匹配这个问题,否则将给企业造成很大的财务风险,甚至导致企业破产。

(四)收益分配风险

收益分配风险是指由于收益分配可能给企业的后续经营和管理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收益分配主要包括留存收益和分配股息两个方面,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企业如果经营效益好,利润高,但对股东的股息分配低于预期,将会影响股东投资的积极性和社会响应度,进而影响企业股票价值。而如果企业大幅度提高职工福利待遇,增加薪酬,给股东的股息分配过多,又将使企业承担过高的生产和资金成本,从而对企业持续性正常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引发财务风险。所以,企业的收益分配必须要在加强财务风险的科学监测基础上,审慎掌握风险平衡点。

除以上财务风险类型外,有学者还提出了“关联交易风险”和“对外担保风险”等类型。本文认为,随着全球一体化和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的经营机制和运营模式将日益呈现多元化趋势,与此相伴而生的财务风险类型还会不断衍生,无论财务风险形式如何多样,抓住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才是有效化解财务风险的基本前提。

三、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定位不清晰,权责不明确

风险管理组织的权责没有规范,企业总部及下属机构虽设有部门对风险进行控制,但缺乏组织职责的统一规范。

(二)尚未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及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

缺乏对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风险环境评估及有效识别和防范的能力,特别是对于企业不能承受的风险没有及时进行识别及预警,不能及时排除风险隐患,从而降低了企业防范风险能力。

(三)尚未建立全面的财务检查机制

由于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及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影响了企业财务制度的执行力。

(四)企业外部宏观环境的影响

企业所面临的复杂多变的经济、法律、市场、社会文化及资源等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也是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之一。

(五)企业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导致的财务风险

(六)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带来的财务风险

业内普遍认为,目前,在我国有些企业凭经验决策的主观臆断现象比较普遍,导致财务决策失误频繁发生。

四、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尽管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类型多种多样,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但风险是可以管理的,其中,构建科学、系统、稳定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不失为一条有效的解决途径。

樊良等人(2004)认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地控制企业财务活动和资金活动的行为,其目的在于将企业因各种风险所导致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确保企业能顺利实现其既定目标,并保证其发展能力。”

随着企业财务风险研究的不断深入,如何构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已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研究和探讨的热点,相关理论和方法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深入研究。因此,本文提出的构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建议是以财务治理理论为基础,依次递进地包括了“财务风险的识别财务风险的计量财务风险的处理财务风险的管控体系建设财务风险控制评价”几个部分,力求形成具有内在逻辑的整体框架。

(一)财务风险的识别

风险识别是指从纷繁复杂的各种可能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不确定因素中找出诱因,是一个对这些不确定性诱发财务风险因素的判断、分析、筛选、归类和鉴定的过程。能否准确识别财务风险是进一步对财务风险进行计量、对财务风险进行处理,进而科学有效完成财务风险管控体系建设的前提和基础。由于各企业所处行业不同、企业自身特点各异,企业需要根据这些内外部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财务风险识别活动,有效建立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风险识别机制。

(二)财务风险的计量

财务风险计量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已锁定的、影响财务风险的基本因素进行正确量化计量的过程和行为,是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对财务风险进行处理的前提和基础,是科学构建企业财务风险管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企业正确识别、把握和处理财务风险能力的检验。财务风险的计量通常采用质化和量化相结合的处理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对企业财务指标进行分类计量,进而对影响企业的财务风险等级进行优先级排序,找出带有共性的、影响重大的风险源,重点进行处理。

(三)财务风险的处理

财务风险处理是指结合企业的自身实际和特点,按照企业既定的财务风险管控治理机制,通过有针对性的风险处理方式和手段对已筛选确定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化解的过程和行为。财务风险是不能消除的,其主要处理方式包括财务风险转移、财务风险回避和财务风险保留三种。

对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自身无法承受、或即使承受将付出巨大成本的风险可以考虑采取风险转移的方式加以规避。

财务风险回避是指企业在风险识别和计量基础上、对可能或即将发生的财务风险所采取的主动规避的行为。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既无法转移也无法回避的财务风险,对此,企业只能被动接受这种风险的存在,即财务风险的保留。对于这种风险,企业必须立即启动有效的风险管控机制把这种对企业有可能造成损失的风险降低到最小。

(四)建立企业财务风险管控体系

上述财务风险的识别、计量和处理是建立企业财务风险管控体系的基础性工作,既是前提也是必要条件。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核心是建立企业财务风险管控体系。主要包括:

1.建立企业财务控制体系

该体系的建立是有效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机制保证。财务控制体系应根据企业财务治理结构及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量身定做、对标设计,要切实符合企业实际。企业财务控制体系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从宏观层面讲,企业必须着力解决好财务治理结构和财务治理机制问题。李悦(2010)认为,“财务治理结构是企业财权在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的分配,既是企业所有权配置的核心内容,也是企业治理结构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财权配置是财务治理的核心。财权在公司治理中是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力,而财权配置可以说是公司治理的“纲”。财务治理机制是企业财权基本配置框架下,基于财务治理结构安排和一定制度设计,能够自发对企业财务治理活动进行调节、规范的机制。微观层面主要包括财务人员控制系统、财务制度控制系统、财务目标控制系统和财务信息控制系统等几部分。

2.强化企业资金集中管理

资金集中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与监督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化解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途径。资金集中管理的重点是建立内部资金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现金控制系统、融资控制系统和投资控制系统等。

(1)现金控制系统。在公司总部按照商业银行模式设立总部级内部资金池,充分发挥企业全系统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有效控制或规避资金风险,各所属成员单位在总部开设账户,其经营收付结算一律通过内部银行办理。

(2)融资控制系统。在现金控制系统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企业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企业对外融资统一由总部负责,对内建立有偿内部资金调剂机制,做到资金的筹集与使用相结合,与企业的综合偿债能力相适应。

(3)投资控制系统。内部投资管理是企业财务控制系统的重要环节,应遵循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相结合原则,事前定目标、定制度、定操作程序;事中严格遵循制度要求进行;事后进行跟踪、考核,并反馈结果。

3.加强企业财务监督控制

企业的财务监督与控制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风险管理的整体架构,明确风险控制的目标,以及各级财务部门的职责分工,建立财务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的系统性管理制度和流程。进行统一的风险定义、分类,描述风险具体表现、确定风险衡量指标并评估风险等级。建立规范的定期风险报告制度。明确各类主要风险的应对策略,设计应对措施。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及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制定并不断修订、完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策略;提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中要集中精力抓重大风险、重大事件和重大决策,要采用压力测试、返回测试等多种方法对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进行检验;要努力建设一套刚性的企业全面预算管控体系,健全预算管理组织,建立标准的预算管理流程,搭建全面预算管理编制模型,预算执行中,对于预算内事项及预算外事项的管控处理、授权体系、流程等进行严格界定,建立完整的预算分析模型及预算预警反映机制,进一步明确预算调整的范围、依据、原则、授权等方面的规则,使其充分发挥为经营活动服务的作用,逐步建立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企业系统内的业绩考核指标体系。

(五)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价

定期进行财务风险管理评价。这是企业实施财务风险管理措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主要包括建立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流程,及时收集财务风险的初始信息,并对其进行必要的风险辨识、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

建立风险评级模型,借助该模型,反映企业财务风险水平的高低,为发现问题和寻找差距提供线索,对风险水平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财务风险水平,综合考虑潜在风险损失和风险发生概率,确定风险级别。

构建EVA(Economic Value Added)风险控制系统。EVA 是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有效工具。基于EVA 自身性质,其应用于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可以有效规避企业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治理结构风险、战略风险、决策风险、人力资源风险、资本市场风险,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统一的风险控制系统,使企业在有效规避风险的情况下正常运转。

主要参考文献:

[1]樊良,樊利平.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财会通讯,2004(1).

[2]李悦.公司财务治理:理论与实证研究分析.国际商务财会,2010(4).

[3]大卫・格拉斯曼,华彬.EVA革命:以价值为核心的企业战略与财务、薪酬管理体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年.

篇8

关键词:风险管理;企业内控;体系构建

一、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内控体系概述

(一)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必须承认其客观存在性的,也是所有企业在成长发展过程中一直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之一。企业管理人员在面对财务风险时,应认真分析财务风险中的可能因素和其他不确定因素,除此之外,其还包括各种难以预料和非人为可控因素,这些都难以完全规划到位,因此造成财务风险。由于这些因素,使得最终财务成果和公司收益与其经营目标发生偏差,企业可能盈利过少甚至亏损倒闭,这样一来,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造成非常不好的结果,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内控管理

内控管理即内部控制管理,是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管理工作的效率,在充分利用市场信息资源的情况下,通过在内部实行调控体系来调节企业各项生产活动的一种制度。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是企业基于财务风险管理所使用的的重要手段之一。合理的控制结构管理可以减少因为工作混乱而带来的大大小小不计其数但可以避免的失误。此外,在加强公司所有各部门间沟通交流联系的情况下,公司决策者更应该注重把握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以及保证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和执行力度。

二、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联系

相对于单单就企业而言,内部控制体系可以十分有效的加强对风险的控制管理,是一种非常有效且强有力的措施,能够严格控制约束和监督企业本身,执行力度大的情况下是可以保证企业的后续基本发展的,并很大可能程度上挖掘企业自身潜力,并且为企业的未来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它与企业未来是捆绑在一起且息息相关的。所以在企业中构建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这一举措刻不容缓,迫在眉睫且意义深远。其次,深化体制改革,细化内部控制体系规章制度也能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完善构建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企业内控体系可以对企业的发展有科学的预测和判断。基于以上叙述,其实可以看出,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两者其实是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联系的,甚至可以说是相互关联和影响的。简单来说,内部控制的最大目的就是对风险的规避管理,而风险管理所带来的最大成效就是对内部控制实施效果的最佳反馈。两者其实是相互依存,相互发展,共同进步的。这两者的共进效应来为企业尽可能的减少损失,争取企业利益最优化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财务风险专业人员

很多企业并没有安排专业的财务人员,或者是具有完备财务风险专业知识的人员,来从事企业内的财务风险管理分析工作。很多企业存在的问题都是,大多数财务决策都是没有一定专业素养的非专业人员分析,甚至是没有分析就做出来的非科学性决策。这样的情况所带来的后果当然不言而喻,如果持续这样的情况的话,财务决策失误率会大幅度上涨,是非常不利于公司朝着良好的方向进行发展的。

(二)缺乏财务风险意识

部分企业并未意识到,只要财务活动存在,就一定会存在客观风险,这就是财务风险的客观实在性。但在现实工作中,很多业务人员是难以意识到这点的,尤其是基层公司工作人员很少有财务风险的意识,更加缺乏财务风险识别意识。因为大多数人员都没有经历过系统培训和相关正规专业素养教育。因此想让这些非专业人员来正确对风险进行分析,规避和管理更是无稽之谈了。

(三)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管

虽然许多公司已经制定了大量的监督管理制度和相关规范,但实施下来,这是另一种情况。系统在实施过程中始终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导致了各种管理系统的开发只是一个装饰品,但并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究其原因,首先是企业从上到下的管理不严格,没有起到有效的控制,使得企业员工的失误总是存在运气。同时也暴露了监督管理体制还没有得到有效实施,使工作人员不认真执行。

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

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千里长绵延的大堤,往往崩溃于其基础被一个蚁穴腐蚀。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是一个企业的成长的重要条件和因素。而现在很多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着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的诸多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内部控制意识

很多企业人员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意识非常单薄,不能很好的意识到内部控制体系对于企业的未来和发展的重要意义。规范内部管理,构建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对于更好的进行企业监督和员工自我监督。

(二)缺乏相应的执行力

大多数企业内部并未设有对员工进行关于内部控制体系相关知识的专业培训和定期讲座,使得他们大多数人包括决策者对其基础内容并没有清晰的了解和掌握,因此,无论是基层人员还是决策者亦或是执行者,都缺乏相应的执行力,对其控制管理的程度执行力度不足,造成对于控制管理所要达到的效果远低于预期结果。

(三)缺乏信息的及时反馈

内控管理涉及到的不仅仅是一个部门或者说一个环节,它是串联了公司日常运作的所有部门和所有环节,和公司所有的运营都息息相关,目前很多公司结构过于繁冗,使得有效沟通的概率大大下降,沟通交流的不及时就会导致信息无法及时有效的收集和传递,信息共享性大大下降,也使得很多隐患难以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有效作用也大大减弱。

五、加强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企业内控体系构建的具体措施

根据以上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和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一些加强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企业内控体系构建的一些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

财务人员在企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关系的每一个记录,所以,企业应重视会计人员继续学习,培养金融人才,不仅有良好的财务管理能力,必须有能力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企业还可以拓展多元化培训,估计风险评估、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是使改进的能力,以确保每个员工有一个良好的风险管理和财务管理的意识,为了在内部控制管理的日常工作,与企业财务形势发展的客观分析,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财务风险,进一步突出企业发展的独特优势。

(二)加强财务风险防范意识

无论是决策者还是企业员工,都应加强培养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充分了解财务风险防范工作对于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现实意义,是一个企业能够长远发展的指明灯。首先应提升专职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平时在企业日常工作中多增加一些关于财务风险防范意识的宣传指导,定期发放宣传册,开展知识讲座,让员工们都真正从心底重视起来,认真完成相应任务。安排专职专业的管理人员对其进行基本企业内控体系构建,使其又好又快的稳定运作起来,利用科学规范的管理来保证最优化的有效规避风险。

(三)完善内控管理体系

在清晰的了解和掌握相关内部控制体系的知识和基础内容以后,应开放员工们的意见窗口,集思广益,广泛听取不同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推动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改革有重大促进作用。其次细节来说就是要完善风险预警和快速应急机制,及时识别处理并解决,以实现风险监控、预警以及后续的风险应对、内控措施改进等,最终形成财务风险的闭环管理,建立起有效和循序渐进的财务风险管理内控环境,尽可能高效保障企业的日常运营不受干扰。企业逐渐重视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同时,企业自身要加强内部控制,做好风险规避。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风险管理以及内部控制,然后阐述了当前存在的一些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最后对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各自提出意见性建议。

参考文献:

[1]翁祖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探析[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4).

[2]邵国华.浅谈企业如何加强财务风险管理[J].东方企业文化,2015(21).

[3]程禹录.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6(02).

[4]李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6(17).

[5]陈程.铁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探析[J].财会学习,2016(21).

篇9

关键词:财务风险管理;企业;内部控制;策略;研究

目前,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着不可忽视的行业地位,已经得到了企业内部高度的重视与关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着诸多的财务风险,一定程度上阻碍着企业的长远发展建设。因此,企业必须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内部体系,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提升企业经营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生机与活力。

一、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企业内控体系的可行性因素分析

科学完善的财务内控是企业生存发展建设的重要建设内容,可以避免企业承受过重的财务风险,更好地监督和控制企业的财务活动,以免企业承受过重的财务风险。1.企业内控体系有利于保证企业财务活动的顺利进行企业在内部控制构建过程中,要对不同岗位加以必要的协调与调整,推动企业各个环节的合理运行,可以定期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监督,去报企业日常财务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内控体系可以将内部控制活动与管理目标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增强二者的相互融合,进而推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顺利实施。2.企业内控体系有利于识别财务风险企业内部体系可以帮助企业正确分析市场环境,预测企业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在市场环境中,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隐蔽性[1],很难被有效识别出来,企业经营管理者很难做出有效地决策,严重情况下还会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但是,内控体系的建设却可以有效识别企业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

二、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企业内控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缺少先进科学的风险管理观念

现阶段,企业普遍缺少长远发展的建设眼光,过于注重眼前微薄小利,严重缺少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使企业财务风险与日俱增,甚至带来严重的财务危机。究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莫测,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财务风险,而且企业内部监督与管理力度不强,财务风险由此产生。与此同时,部分企业在投资建设中,过于盲目、随意,存在着认为扩大企业规模能够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心理误区。在实际经营管理中,由于受到人力和财政等方面的限制,盲目投资现象屡禁不止,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财务风险。一些内控人员欠缺高度的风险防范意识,很难判断出企业的发展趋势。

2.监督管理工作存在着较多缺陷

(1)一些企业在监督管理工作执行中,难以体现出一定的时效性与可执行性,虽然制定了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遇到了重重阻碍。其中,一些企业的工作人员缺少严谨的工作态度,监督管理工作的热情有待于进一步提升;而且监管人员缺乏较强的专业水平,进而无法保证监督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2)在财务监管过程中,并没有设置相对独立的审计部门,财务工作的监管工作难以得以有效地落实,缺少对财务风险控制制度的评价与指导。在会计工作方面,也没有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全面地监管,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时常发生,企业管理者的决策真实性与准确性难以保障。3.信息反馈不够及时有效内控管理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一些企业内部结构较为复杂繁琐,缺乏有效地沟通与协调,进而使重大事项的信息很难有效地进行反馈,无法实现信息资源实时性、共享性目标,内控作用持续锐减。

三、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企业内控体系优化策略

1.构建良好的企业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氛围

风险防控与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企业内控管理、风险防范是良好内部环境的基础,产生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企业要深入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推进风险防范与内控管理的发展。在内部环境的构建中,企业相关管理人员要树立科学先进的管理观念,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充分认识到企业内控管理与风险防范的重要性;要开展一系列的业务培训与指导工作,强化相关人员的风险防范与管理意识。此外,在涉及到企业重大事项决策过程中,可以制定年度预算方案和签订合同等形式,提倡集体决策形式[2],避免决策的盲目性与随意性。

2.提高财务风险的预测能力,完善内控管理体系

(1)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详细记录财务收支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市场经济发展趋向,树立良好的风险防范意识,以免在风险发生时猝不及防,将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降至最低。与此同时,企业要开展多元化、全方面的培训与指导,不断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评估与预估能力,将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推向新的广度和深度。(2)在企业内控体系建立的基础上,要广泛社会各界专业人士的意见和想法,虚心接受,深度反思,推进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变革。细节之处更是不容忽视,制定科学完善的风险预警和应急预案机制[3],做到正确识别风险、防范风险,促进财务风险闭环管理模式的形成,确保企业管理运营的正常进行。

3.增强筹资投资防范风险的能力

在企业债务融资过程中,在无法偿还债务的情况下筹资风险由此产生,而投资风险通常都是由于资产投资经营不当而出现的。根据企业在筹资投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内部控制制度要发挥出特有的作用,制定出规范合理的规则流程,对企业资本结构和债务情况等方面要进行深入的全方位、多角度领域地分析,财务审计要发挥出自身的职能优势,最终确保筹资投资的正常运转。此外,在财务内控体系中,要加大对财务资金的监管力度,严格按照相应的程序来进行,甚至专门的筹资监管与投资决策的项目机构,以便于充分发挥出内控体系中决策监督效力。

4.实施财务风险全过程控制

企业在财务管理的内控体系建设中,要建立起全过程的财务风险控制机制,尽可能地控制住企业财务风险的蔓延。在事前控制上,企业管理者是深入规划方案的可执行性,确保投资决策的正确,要做到同时兼顾项目收益和风险,设置风险基金,增强企业防范财务风险水平。在事中控制上,企业要实时监督各项财务活动的实际情况,做到及时有效地识别财务风险,并且予以完善和应对。

5.注重财务内控的收益分配风险控制

一些企业不合理的收益分配策略会大大加剧企业财务的分配风险程度,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内部资金匮乏和分配不合理等现象较为恶化,甚至会造成企业内部资金的大幅度减少。因此,要想最大程度地满足股东的实际需求,内控体系要充分结合内部资金流通的具体情况,避免估价大幅度波动而引发企业的收益分配不合理现象的发生,要安排专人结合实际收益来做好企业资金定项,保证企业财务管理的收益分配环节的正常进行。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企业内控体系建设势在必行,可以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确保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占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因此,企业要提高对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为内控体系的建设予以强有力的保障。在企业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要不断完善财务风险控制制度,加大对财务风险的监督管理力度,确保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水平的不断提升。同时,要将财务风险管理与内控体系充分结合在一起,使二者成为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进而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胡金秋.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6,(21):228.

[2]李芳菲,刘鹏,李桂兰,等.构建基于风险管理的上市公司内控体系[J].商,2016,(10):11.

篇10

关键词:风险管理;财务预警;风险应对

中图分类号:F40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0)07-0043-03

企业的风险是可能对其产生负面影响的不确定性因素,主要包括:战略决策风险、经营运行风险(如政策法律风险、经营环境风险、市场竞争风险)、行政管理风险(如体制改革风险、内部管理风险、财务管理风险)、安全保障风险(如食品卫生风险、公司环境风险)、人员管理风险(如人力资源风险、人身心理风险)等。企业针对风险的特性与大小,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评估、管理和控制,保证企业目标即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就是风险管理。

此次金融危机是由于金融机构无视市场风险的存在,给大量无固定收入的次优级信用人群发放无抵押品购房贷款,并将此类贷款包装成其他金融衍生品重复出售;政府也因对经济形势过于乐观而忽视了潜在风险,监管不严,造成金融投机行为大肆泛滥。美国的金融泡沫最终破裂,形成以银行倒闭为标志的金融危机,并迅速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最终演变、升级为影响全球的经济危机。

严重的金融危机警示我们:大到国家,小至企业等经济体都必须在风险控制以及承担风险能力等方面达到更好的平衡点,才能保障其生存与发展。中国企业风险意识普遍较为薄弱,风险应对现状不容乐观,因此急需建立和加强系统风险管理体系,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法对现实和潜在的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分析、控制和规避,实现提前财务预警并对风险进行适当处理。

一、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

风险管理是一个由现代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以及相关人员共同组织实施的过程,旨在识别和防范、处理可能影响企业的各种危机,应用于制定企业战略及其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风险管理体系主要包括组织保障子系统、规范标准子系统、风险评估子系统、实施执行子系统等。

1. 组织保障子系统是指,成立专业的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评估组、风险项目执行组等。风险管理委员会通常直接隶属于企业的董事会,同时设置常务机构和人员。必须明确的是,企业最大的风险来自企业的最高层,企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应分别指定风险管理责任人,独立进行风险评估、提示和管理。此外,无论风险出现或发生与否,风险组织保障子系统都必须定期提示企业风险状况。对于已超过预警临界点的或一些特别重要的事项,应及时向企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发出风险预警。

2. 规范标准子系统是指,各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管理需求和经营目标所建立的科学完善的制度体系。如风险因素标准、风险警戒标准、风险结果标准、风险评价标准和风险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等。规范标准子系统可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作相应调整、持续改进。

3. 风险评估子系统是指,建立广泛的数据收集网络、客观的风险评价平台、可靠的结果反馈机制等。风险评估是指发挥风险管理系统的评价职能和作用,运用各种评价技术手段,包括采用风险概率、期望值、均方差、风险度及财务杠杆等定量方法与幕景分析法、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等定性的方法,对所有不确定和潜在风险的成因、发生概率、危害程度、影响范围、损失大小、预期时间等要素进行系统地分析、判断与评价,得出风险评估结果,并决定是否风险预警。

4. 实施执行子系统是指,恰当的应对策略实施和高效的执行机构。风险管理实施执行子系统包括但不完全限于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风险管理的目标有四类,其中三类与内部控制一致,即报告类目标、经营类目标和遵循类目标。但报告类目标有所扩展,它不仅包括财务报告的准确性,还要求所有对内对外的非财务类报告准确可靠。另外,风险管理增加了战略目标,即与企业的远景或使命相关的高层次目标。这意味着风险管理不仅仅是确保经营的效率与效果,而且介入了企业战略(包括经营目标)制定过程。许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因投资不当造成投产企业经营的效益不好,投资资本下跌;或因股东投资强度不够,便盲目举债扩大生产经营,结果资产负债率提高,资金周转不灵,还影响到正常的还本付息,极有可能导致企业资不抵债而破产。企业在项目投资前,一定要由风险管理实施执行子系统组织各职能部门和项目评审组一起进行严格的、科学的审查和论证,不能盲目运作。对外资项目更不能作风险承诺,也不能作差额担保和许诺固定回报率。可见在战略风险实施控制方面,风险管理实施执行子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

内部控制作为现代企业的内部管理系统,也是风险管理的重要执行子系统。风险管理是在新的技术与市场条件下对内部控制的自然扩展,或者说技术及市场条件的新进展推动内部控制走向了风险管理。一个运转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保证企业经营方针和计划的贯彻执行,维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所有交易和事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确保会计报表的编制符合财经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的要求,同时能够防止、披露和纠正错误与舞弊现象的发生。

二、设置报警准则,实现财务预警

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以最少的支出达到最大限度地分散、转移、消除风险,以保障实现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稳定发展。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形:第一,损失发生前,避免或减少风险事故发生的机会;第二,损失发生中,控制风险事故的扩大和蔓延,尽可能减少损失;第三,损失发生后,努力使损失的标的恢复到损失前的状态。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做好事前控制,即损失发生前避免或减少风险事故发生的机会。

在企业陷入经营困境前,财务状况通常会逐渐恶化。为了使风险管理由被动转为主动,可以通过提前进行财务预警的方式使决策者对未来风险有所察觉,即在风险事件真正发生之前就对风险的成因进行控制,阻止风险事件的发生或使发生以后的损失降到最低。财务预警本身也是企业管理思维方式的转变。

三、财务预警体系的建立

1. 建立长期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企业财务部门作为风险实施执行子系统的一部分,通过以财务指标为基础的分析方法,量化企业财务状况,承担财务危机预警的主要任务。财务预警系统主要包含两个重要的内容:预警指标和临界点。预警指标是预先发现不测事态征兆的指标,临界点则是一触即发的时点。

2. 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财务预警指标体系通过分析单个财务比率的变化或多个财务指标加权汇总产生的数值来预测企业财务状况。因为企业的财务状况主要取决于其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所以一个全面合理的预警指标体系,应综合包括反映上述几项能力的财务指标。其中,盈利能力是决定企业经营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构建指标体系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每一个合理的指标都应选到,不能只集中在一类指标上;二是应注意选取能够提前或及时反映、预测活动变化的财务比率,以提高预警指标的灵敏性和可靠性;三是注意选取适合于本企业的对财务危机预测比较有用的财务比率。

3. 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要重视现金流量指标。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的现金流入用于弥补各种支出和支付到期债务。如果既没有足够的现金用于运营,又无法从其他途径获得资金,则企业终将破产。现金流指标以收付实现制为原则,能较为客观地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因此,准确的现金流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决策和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

4. 确定各项财务指标的标准值和标准评分值,即预警临界点。标准值一般参照行业平均数或本企业历史水平确定,并适当进行理论修正。标准评分值应根据各指标的标准值和重要程度来综合计算确定。

5. 计算比较企业实际和标准财务指标值,建立报警准则。当实际综合分值低于标准评分值时,说明企业财务状况比较差,需要及时发出警报。当然还可以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进行细分。如,当实际综合分值低于标准值80%以内时,发出初级警报;当实际综合分值低于标准值80%以下时,立即发出高级警报。

四、有效应对风险的方式

在建立了财务预警体系后,企业还要根据风险信号的形成原因及过程,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并对风险进行及时有效的应对,主要有回避、预估、转移和自留风险等几类方式。

1. 回避风险指主动避开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企业主动回避风险能从根本上消除隐患,是一种相对保守的策略。但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风险都可以回避或应该进行回避,而且无论如何小心翼翼,这类风险总是无法彻底消除。

2. 预估风险指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小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及损失程度。如企业在损失发生之前以预提等形式建立了坏账准备金、存货跌价准备金、资产减值准备金、商品削价准备金等,在损失发生后,损失额可直接从已经建立的风险准备金中列支,或分批计入经营成本,尽量减少财务风险对企业正常活动的干扰。

3. 转移风险。转移风险是指通过某种安排,把自己面临的风险全部或部分转移给另一方,通过转移风险而得到保障。企业购买充分合理的商业保险就是企业转移风险应用范围最广、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4. 自留风险指自己理性或非理性地主动承担风险。自留风险一般适用于发生概率小且损失程度低的风险。由于风险是绝对存在的,管理资源又是相对有限的,而且风险也可能给企业创造新的机遇,所以需要对剩余风险进行判断。当某种风险不能避免或因敢冒风险可获厚利时,企业可以选择风险保留,否则应进一步判断剩余风险的程度以确定企业是否愿意承担风险并有相应的承受能力。

参考文献:

[1]金,李若山,徐明磊.COSO报告下的内部控制新发展――从中航油事件看企业风险管理[J].会计研究,2005,(2).

[2]马颖.风险管理与公司治理一体化概念框架的构建[J].财会月刊,2006,(3).

[3]王鹏,张俊瑞.董事会独立性与会计稳健性关系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5).

[4]张宁.中场盘点世纪危机[J].新财富,2008,(11).

On Establishment of Business 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Early Warning System

Xu Ying1, Su Meng2

(1. Yunan Tobacco Xingyun Invest Stocks Ltd Company, Kunming 650031, China;

2. Jinqiao School,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650201, China)

篇11

一、风险财务管理的概念

风险财务管理主要是指,企业迫切要实施的有效防范风险的相关财务管理,进而对企业的财务活动相关风险做了有效防范和反映。企业风险财务管理,是建立在充分认识风险财务的客观存在的基础之上,合理运用相关科学手段和管理方法,对企业财务经营的各风险活动实施有效的控制和处理,进而确保企业能够稳定地、连续地经营,并提高企业收效的一种活动过程。其是将企业风险管理与财务管理有效结合的一门新型管理类学科,为企业提供具有实效性的服务。

二、风险财务管理的特点

1.涉及内容较广

由于风险财务管理是由企业风险管理和财务管理相结合而成,所以与其他管理进行比较,风险财务管理所涉及到的内容更广。风险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据占主导地位,决定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方向,同时,提高了企业对于风险管理和防范,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收益。

2.理财观念科学

以往企业财务并没有关注到风险的防范方面问题,忽视了企业经营管理风险的存在,这与企业只关注追求实际利益是分不开的。但企业往往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回避风险又是更加不可能的,风险恰好是与收益共同存在的。在激烈的市场经济浪潮中,在弱肉强食的竞争环境里,只有不断前进企业才能带来希望。风险财务管理,树立了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理财观念也更加的科学化,其明确地认识了企业风险的存在,又建立并完善了防范风险的相关措施,这使得风险财务管理更加适应了当前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3.管理内容完善

以往企业财务管理主要集中表现在对资金的规划、筹集和对资金的使用和控制方面,企业风险管理主要针对资金方面。而风险财务管理不但对以上内容进行管理,还对一些具体的确定性指标内容进行有效管理,风险财务管理所处理和面对的很多内容普通都具有不确定性。

4.管理方法先进

企业风险财务管理主要的经营指标和相关数据都比较复杂和具有不确定性。然而企业风险财务管理则具有完善地、系统地先进科学管理方法。只有加强企业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能力,才能有效实施企业风险财务管理,解决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内容,加快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企业风险财管管理体系的构建结构

1.加强企业人员综合能力

构建企业风险财务管理体系,应当加强企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的质量。提高管理者综合能力,不但可以提高企业内部环境建设,还可以在市场竞争环境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拓宽企业经营和市场地位。与此同时,加强对企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教育,对员工进行素质道德教育和相关职能培训,可以在企业进行风险财务管理过程,确保其有效实施,确定风险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实施效果。

2.建立并完善内部和监督制度

建立健全企业风险财务管理控制制度,并以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作为企业的基本风险管理制度,作到合理化、确实化。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加强对企业经营的监督,防范风险的发生。一个企业的健康发展不但依靠企业管理者的能力,还要依靠企业的完善监督体制。完善的企业监督机制,可以对企业起到有效的、合理的监督,特别是针对企业高级管理者的监督,可以起到防范企业非法现象的发生,降低企业内部管理经营风险的存在。

3.确保信息体系畅通无阻

在企业进行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过程之中,企业财务工作人员要严格确保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真实性、准确性,并保证会计信息体系的畅通无阻。确保企业的风险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到最有效的、最准确的风险财务管理信息。建立健全企业风险管理信息体系,确保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构建并监督企业相关会计信息。加大会计信息体系的信息公开化和透明度,使其真正的可以让企业所用,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4.打造合理企业审核体系

构建企业风险财务审核体系过程中,企业要建立并完善内部审核流程,确保企业风险管理信息和数据的安全性,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准确分析和处理。企业应当成立董事会、监事会等监督组织机构,实施派驻制并授予派驻人员相关权利和职责,让派驻人员与相关部门之间在工作方面保持平行关系,实现管理、监督两分开。打造合理的企业审核体系,监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实施风险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营收益。

5.完善企业内部文化建设

完善企业内部文化建设,应当加强对企业人员的内部文化控制,并建立起健康的、良性的风险管理内部环境。企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文化建设,文化建设也同样需要企业人员。加强企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培训,提高他们的企业责任感,充分调动对工作的热情和主动积极性,打造出和谐向上的企业氛围。让企业工作人员可以在工作过程中,感受到企业的温暖,让企业管理更加具有人性化,进而提升其文化综合素质,提高对企业的责任心和信任感。

篇12

关键词:财务风险;财务危机;财务预警

中图分类号:F4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219-02

一、中国水泥行业现状

1、水泥行业现状及特点

水泥行业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原材料工业,其产值约占统计口径建材工业产值的40%。水泥行业的上游相关产业包括能源、运输、采矿、设备制造等产业,其下游相关产业包括房地产、建筑业等产业,同时又与环保产业密切相关。另一方面,由于水泥是基础建设的重要材料,在公路、铁路、机场、水利、能源、城市设施等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同家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基本建设投资对水泥需求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近年来,受固定资产投资、第二产业、建筑业及房地产业投资高速增长的拉动,我国水泥工业市场需求旺盛,生产能力快速扩张,结构调整加快,效益显著提高,特别是新型干法水泥快速发展,大型水泥企业实力明显增强。

水泥行业由于其产品的特殊性,其生产销售也会有表现出一定的特性,比如其产品销售有一定的销售半径的限制,通常不超过200公里,所以水泥行业的营销及发展地域性很强,在生产上,受季节的影响比较大,一季度通常是水泥销售的淡季,所以一季度的产销量很低、成本较高。水泥行业属于传统的重工业制造业,所以在财务结构上也有一定的特点,比如固定资产的比重较大,存货、银行借款较多等等。另外,从水泥行业的相关产业来看,水泥行业与国民经济的诸多基础产业息息相关,这就决定了水泥行业的发展周期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周期有着密切的关系。

2、水泥行业财务现状

目前,全国水泥企业5000多家,产能16.5亿吨,2009年企业平均规模仅35万吨,规模很小。2009年前十家企业集团的生产集中度仅为20%左右,产量大于300万吨的43家企业生产集中度不到35%。由于这种低产业集中度导致我国水泥行业局部区域产能严重过剩,市场过度竞争,因此水泥企业的利润水平偏低,波动性较大,部分水泥企业尤其是中小规模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非常大,主要的财务风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过高。由于筹资决策失误等原因,我国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基具体表现是负债资金比例过高,很多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60%以上。

(2)项目投资分析不科学,投资决策失误时有发生。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由于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决策失误使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3)对外投资盲目,导致大量投资损失。由于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认识不足,决策失误及盲目资导致一些企业产生巨额投资损失,于是产生财务风险。

(4)赊销比重较大,应收款缺乏控制。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同时,由于企业在赊销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造成应收账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

(5)库存结构不合理,存货周转率不高。目前在我国企业的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超储积压。存货流动性差,一方面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另一方面企业必须为保管这些存货支付大量的保管费用,导致费用上升,利润下降。

二、水泥行业财务风险管控体系的建立

1、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经营总风险在财务活动上的集中体现,是企业财务活动未来实际结果偏离预期结果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仅指筹资风险,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包括筹资风险在内的所有由于不确定事项给企业带来的可能损失及其损失程度,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收回风险、资产贬值(或跌价)风险、收益分配风险等。本文主要以广义的财务风险为研究基础。

2、财务风险管控的范围及内容

针对我国水泥行业的财务现状及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水泥行业的财务风险管控体系可以在以下四个方面建立:

(1)筹资风险管理。由于水泥行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周期联系紧密,所以水泥行业的筹资通常会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而受影响巨大,因此水泥行业的筹资风险管理也异常的重要。筹资风险管理主要是通过对企业举债以及资本结构的控制,以及对不同筹融资工具的利用,使得企业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在充分发挥财务杠杆作用的同时,又要尽量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这个环节要重点监测企业的负债规模、银行借款的比例及结构、负债率等指标,在企业出现筹资风险问题时,及时进行调整和防范,保证企业合理的资本结构,以降低财务风险。

(2)投资风险管理。企业投资风险是指企业在进行短期或长期投资的过程中,由于对未来情况不了解或不完全了解,或由于生产经营等方面的问题,致使投入的资金不能产生预期的投资效益,导致企业盈利、偿债能力下降,甚至于出现亏损的可能性。一旦决策失误,其损失将是长远而巨大的。从微观上讲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从宏观上讲会使国家经济遭受损失。因此,企业在投资时必须要经过预测、决策,并对投资项目实施严格的审核与管理,以防范和降低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提高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在国家鼓励兼并重组以及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支持下,近几年,中国的水泥行业结构调整不断向纵深发展,一些大型的水泥集团通过并购重组、投资新建等方式,很快扩大了自身的规模,并尝到了战略重组的规模效益,然而也有一些企业对于投资管理较为混乱,很多产权不清、法律关系不畅的项目依然冒险去投资,还有一些新建或者并购项目根本无法通过可行性论证或者对可行性论证只是走形式的通过,并没有充分去调研了解情况而冒然投资,最终造成重大投资损失而影响全局。

结合水泥行业的实际情况,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控制投资风险:①树立风险意识,进行风险预测;②加强投

资项目的预测、决策分析及管理,提高投资项目的决策水平;③注重投资组合,以分散或降低风险;④要科学地对资金的投向进行预测和决策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最需要的项目和效益较好的项目上。充分发挥资金的效能;⑤必须加强对投资资金的管理,以提高投资效果要坚持集中财力、物力保证重点工程建设的原则,严防出现战线过长、资金分散的被动局面;⑥企业要提高质量意识,加强投资项目的质量管理;⑦企业要加强投资项目投产前的准备工作。

(3)资金回收风险管理。水泥行业因为其行业性质及产品特点,往往应收款项及存货余额比较高,这样企业在资金被占用的同时又承担着资产发生减值或者坏账的风险,继而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所以对于水泥行业加强资金回收风险管理非常重要,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个方面实现资金回收风险的管理:①对应收账款按照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管理的模式进行管理。事前通过对客户开展信用调查、建立信用管理制度对企业销售及客户进行风险防控管理,事中通过对客户建立信用及业务档案,定期对账及时催缴,对销售业务过程进行财务监控,实时掌握企业资金回收风险状况;事后通过财务账龄分析,确定不同客户的收款政策,对不同时期的应收账款采取不同的催收方式,进行催讨工作,防止应收账款帐龄超过两年的时效,并按照销售及财务制度对业务人员进行业务考核,实现责任到位,奖惩分明;②对存货要结合生产和销售的情况建立科学的销计划体系,以合理安排采购、优化库存。一方面,要保证完成生产计划所需的原燃材料供应,避免出现采购与生产脱节导致的材料短缺或者囤积的情况,另一方面,要加快从存货结转到产成品变现的效率,也就是企业从生产到销售过程,这要求企业要关注国家宏观政策、做好市场调查,及时分析市场行情及走势,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4)收益分配风险管理。收益分配风险的控制主要是围绕利润分配政策展开,通过对影响企业利润分配政策因素的分析。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下,决定企业到底采取怎样的利润分配政策。水泥行业收益分配管理需要考虑以下四种因素:①法律因素,法律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资本保全、企业积累、净利润、超额累计利润等四个方面的影响;②股东因素,股东因素对于企业利润分配政策的影响十分重要,它主要包括稳定的收入与避税和控制权的稀释两个方面;③公司因素,公司影响利润分配政策的因素主要包括盈利的稳定、资产的流动、债务问题、投资机会、资金成本及举债能力六个方面;④其他因素,如股东个人将股利进行其他投资的机会多少和所得报酬率的高低、国家的经济环境、通货膨胀的变动、公司股票价格走势及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平均水平的影响等等。企业应积极面对利润分配政策的影响,一方面应该利用利润分配政策因素对企业有利的影响,使之与企业分配政策相适应;另一方面要限制利润分配政策因素的不利影响,使其危害降到最小。

3、建立财务预警体系

对于整个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来说,财务预警体系是一个核心的系统,它是财务风险管控体系中识别、监测、评价财务风险的动态信息平台,在整个财务风险管控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财务预警的模式主要有定量和定性分析,其中定量分析又分为单一模式分析以及多变量模式分析,针对水泥行业的特点和现状,可以采用定量分析中的单一模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财务预警体系。结合水泥行业的实际情况,对于财务预警指标的选取可以按照时效性分为长期和短期的预警指标,长期指标的选取主要以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为主,可以继续将指标细分为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指标,短期指标的选取主要以现金流量表为主,反应企业的短期现金偿债能力以及收益的质量。另外,企业还需要结合定性分析的方法建立一套非财务指标。来判断分析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有可能导致财务风险的异常状况。

在建立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后,企业可利用其对风险信号进行监测,如出现产品积压、质量下降、应收账款增大、成本上升,要根据其形成原因及过程,指定相应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危害程度。面临财务风险通常采用回避风险、控制风险、接受风险和分散风险策略,其中控制风险策略可进一步分类,按控制目的分为预防性控制和抑制性控制。前者指预先确定可能发生损失,提出相应措施,防止损失的实际发生。后者是对可能发生的损失采取措施,尽量降低损失程度。总之,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管理目标的需要。根据预警的信息采取相应的策略方案,从而控制财务风险,防范财务危机的发生。

4、财务风险管控体系支持

企业因内外部各种原因产生的风险,如企业诚信风险、企业内部控制风险、企业生产企业技术及产品创新风险等等,最终都会表现为企业财务风险,因此,企业财务风险管控体系在确定管控范围、内容以及管控的模式后,还需要很多资源去支持、维护,以保障这套体系持续稳定的运转并发挥其作用,这主要依靠的是企业的风险管理机构和内部控制体系,所以建立企业的财务风险管控体系,也必须要加强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财务的基础是业务,只有在业务的源头上按照企业内控制度的要求控制了风险,才能最终在财务上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针对目前水泥行业的现状。企业有必要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建立合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审计,支持财务风险管控体系的运行。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63

[2]李胜,傅太平,论企业的全面财务风险管理(J],经济与管理,2004,(6)

[3]叶弟豪,财务风险规避,知识出版社,1996

[4]宋明哲,现代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3):39

篇13

一、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现状

(一)未设立财务风险管理机构,组织体系不匹配 相关调查结果表明,有41%的企业没有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其中有25%的企业从未考虑过建立风险管理组织或部门;有21%的企业认为企业组织没有该方面的职能,需要变革和重构。由于自身原因和外部环境因素,中小企业往往处于高财务风险状态,没有建立财务风险管理部门或机构,将使得其难以有效应对财务风险。

(二)财务风险管理制度流于形式,意识淡薄 与企业不匹配的组织体系势必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淡薄,相关调查结果也指出,即使有一半的企业设立了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有九成企业建立了或正在建立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但其每年对风险管理效果的检查不足,无法保证财务风险管理制度的落实和持续有效。中小企业财务人员素质不高,风险意识较淡薄,组织体系建设问题更容易导致企业忽视财务风险管理制度,财务风险管理效果检查态度不积极,财务风险管理效果检查得不到保障,容易导致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流于形式。

二、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总体框架——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分析

(一)借鉴《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建立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总体框架 COSO于2004年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是目前风险管理领域最具权威的文件,它提供的是一系列风险管理的思路和方法,不仅适用于大型企业,对小规模企业同样适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一个分支,同属于风险管理的范畴,完全可以借鉴企业风险管理原则、方法、流程。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应当借鉴COSO 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探索和建立适合我国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相适应的组织体系。

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包括“四目标、八要素”,将风险管理“八要素”按照静态和动态划分,可以分为组织、信息、流程三大体系。其中,组织体系包括内部环境,信息体系包括信息与沟通,流程体系包括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和监控,我国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可以概括为“一大目标,三大体系”,其中,组织体系是基础,也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二)企业生命周期视角下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框架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能持续繁荣昌盛的企业,并不总是最强大的企业,而是最能适应环境变化的企业,随着市场和客户的条件的迅速变化,企业的经营模式也应随之变化;竞争环境的加剧,经营战略也应随之变化。此外,除非企业风险管理的实施工作与经营战略的评估及制定工作紧密地衔接,否则企业风险管理的潜力就不能得到全面的发挥,面临新的变化,企业风险管理也难以适应,已在风险管理方面取得成绩的企业仍然应该定期评估其风险管理能力,适时调整其组织体系。

中小企业总是处于不同发展变化状态之中,面临的财务风险因素和财务管理目标动态变化,中小企业进行财务风险管理也应随着自身状态的变化而动态变化。中小企业所处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业务构成、总体规模复杂程度不同,使得其组织体系并非一成不变,而应当根据生命周期不同而适时调整。因此,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生命周期不同特点,借鉴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选择和建立简化又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体制是我国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必然选择。

三、基于企业生命周期动态的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框架构建

(一)初创期财务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处于初创期的中小企业显著特点是重点突出创业者的个人创造性和英雄主义。此阶段重点是强调研发,重视市场,占领市场,使企业迅速成长。创业期的中小企业团队规模很小,企业管理人员经验少,企业大多采用的是创业型组织结构,企业的所有者或管理者对下属实施直接控制。初创阶段的中小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往往高度统一,两权集中可能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最有效的方式,我国学者谢志华认为,两权集中能有效发挥企业抗风险的能力。企业所有者即决策者获得的内部信息最充分,不存在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也应该是最有效的,因此不需要太复杂的财务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企业不需要也不必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风险管理的任务可由专职人员承担,但风险管理任务必须得到有效执行。

(二)成长期财务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成长阶段的中小企业往往会透过很多专业化的经理人去管理各个部门,企业更多采用职能制组织结构,通过集中单一部门内所有同类型的活动来实现规模经济。企业的财务风险需要一个职业化的领导进行管理控制,强化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与相关信息的沟通,以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的建设。此时,中小企业应当开始逐步尝试规范公司治理结构,设立董事会、内部审计机构等决策和内部控制机构,直接领导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财务风险管理日常活动可以是创业者本人进行管理控制,也可以是职业化的经理人,如财务经理,委派其对企业日常财务风险进行管理控制,引导员工执行决策层的决定。

(三)成熟期财务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进入成熟期的中小企业规模逐步扩大,抵御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但其所在行业利润逐步降低,导致其常常进行多元化经营,内部信息传递效率降低,信息不对称情况加剧,财务风险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因此,企业应当正视公司治理问题,发挥公司治理,特别是规范的组织体系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的作用。而处于这一阶段的中小企业通常也掌握较多的资源,有能力建立而且应当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包括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内部审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职能部门、业务单位的组织领导机构及其职责。董事会就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对股东(大)会负责,董事会下可设风险管理委员会。企业总经理就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向董事会负责,设立专职或确定相关职能部门履行财务风险管理职责。

(四)衰退期财务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随着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中小企业若不调整其企业战略,企业必将步入衰退期。衰退期的中小企业面临的风险广泛波动,进行多元化的中小企业可能由于多元化经营而成功转型,现金流趋于平衡,但也可能受到多元化的拖累,消耗企业宝贵的现金流,加速企业的衰退。由于中小企业已经在成熟期构建了比较规范和完善的组织体系,随着企业步入衰退期,其面临的风险逐步加大,所以,处于这一阶段的企业更需要关注的是如何加强组织体系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企业的董事会和管理层应该在财务风险的控制中起领导作用,关注企业相关政策的执行过程。

总之,中小企业的组织体系既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小企业在经历由初创期到衰退期的过程中,中小企业的组织机构设置应该是适应其特点的。如果要求中小企业像大型企业一样在初创期就建立规范完整的组织体系,那么边际收益明显小于边际成本,不符合成本收益原则。在企业逐步进入成熟期时,初创期简单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已不能适应成熟期的财务风险管理的要求,此时的财务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成本很低,但其中忽视了机会成本,其边际成本仍然大于边际收益,不能被接受。中小企业成长的过程,也是中小企业组织体系需要不断完善的过程。

参考文献:

[1]Adizes 著,赵睿译:《企业生命周期》,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2]王凡林:《企业风险管理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篇14

关键词:煤矿企业 财务风险 因素 问题

引言

对于煤矿企业而言,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会受到市场环境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等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势必会存在财务风险问题,进而造成煤矿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与财务目标出现一定的偏差,甚至有可能造成煤矿企业出现经济损失。因此,这就要求煤矿企业结合新的经济形势,分析煤矿企业的财务风险的特点以及风险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革新煤矿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模式,提高煤矿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能力,避免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实现煤矿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的提高。

一、煤矿企业财务风险特点分析

(一)财务风险隐患存在于煤矿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

煤矿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因而生产经营活动中财务风险影响因素是客观存在的。由于风险发生的因素与企业的经济活动息息相关,风险是难以通过相应的措施消除风险,只能依靠风险控制措施对财务风险进行辨识与分析,降低风险发生概率以及风险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

(二)煤矿企业财务风险问题随机性较强,难以准确的预测控制

财务风险的发生是在煤矿企业的一定的发展阶段,在一定的影响条件下发生的,因此煤矿企业的财务风险的控制分析难度较大,难以进行量化与定性分析。

(三)煤矿企业的财务风险与利润收益具有伴生的特点

伴随着煤矿企业投资建设等经济活动所产生的财务风险,有可能给企业带来较大的利润受益,同时也有可能造成企业巨大的经济损失,这与煤矿企业的投资决策以及市场影响因素有直接的关系。

(四)煤矿企业的财务风险问题会对企业的发展起到激励督促作用

煤矿企业在生产发展阶段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会促使企业采取各种措施,改善煤矿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提高煤矿企业的财务安全性与经济效益。

二、煤矿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管理问题分析

(一)煤矿企业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重视程度不足

现阶段,煤矿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管理最突出的问题便是对财务风险危害性认识不足,这主要是由于煤矿企业由计划经济体制下虽然制度已经转型,但是管理观念尚未转变,因而导致煤矿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淡薄,造成煤矿企业频频出现财务风险问题;此外部分煤矿企业为了提高自身产量,盲目扩大煤矿生产产能,或者是在煤矿企业的扩建以及投资上,对财务风险问题认识不足,导致煤矿企业的资金链出现问题,煤矿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

(二)煤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存在漏洞,对于财务风险控制管理缺乏系统的管理

部分煤矿企业将企业管理的重点片面的认为是对开采、生产以及销售煤矿资源的管理,因而忽视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而且煤矿企业作为我国的能源产业,在前期较少进行大规模的投资扩建,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又纷纷进行转产或者是改扩建,因而缺乏对于风险进行控制管理的经验,同时也没有指定煤矿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措施。因此,制度结构的缺陷导致煤矿企业财务风险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三)煤矿企业的经营决策体制有待优化

决策的失误是导致煤矿企业财务风险问题出现的重要诱因,受到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我国煤矿企业经济决策普遍存在着主管以及经验决策的现象,决策过程没有经过辩证的分析,导致企业决策情况难以与煤矿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相结合,财务风险问题时有发生。

(四)煤矿企业对于宏观经济以及区域的微观市场形势分析不足

在新的经济环境下,煤矿企业的生产早已步入市场化,企业的经营发展效益也直接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家宏观产业政策、经济环境以及区域经济形势均会对煤矿企业的经营管理造成巨大的影响。但是现阶段部分煤矿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对于市场经济形势分析不透彻,难以为企业的投资决策提供准确的分析数据,造成财务风险管理的不全面。

三、煤矿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控制措施研究

(一)强化煤矿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体系的建设,优化煤矿企业的决策机制

强化煤矿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管理工作,首先财务部门应该结合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以及组织机构特点,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防范体系。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管理体系应该涵盖煤矿企业的财务风险指标系统、财务风险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系统、财务风险的评价系统以及财务风险防范应对体系,通过全方面的整合措施来构建财务风险防范体系。煤矿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应该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并制定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强化财务风险防范应对能力。在煤矿企业的投资决策上,可以建立投资决策模型,并综合项目投资过程中的风险影响因素,通过定量以及定性分析方法,明确煤矿企业财务风险发生概率以及有效地防范控制措施,避免煤矿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

(二)对煤矿企业的市场环境强化分析处理,为煤矿企业风险规避提供准确的依据

由于煤矿企业的财务风险问题主要是受市场经济形势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因此强化煤矿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控制,必须完善煤矿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对于市场经济环境的分析工作。通过建立相应的分析模型对煤矿企业所面的市场整体环境、国家的煤矿能源产业政策、风险多发领域以及经济形势的走向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利用分析结果作为煤矿企业决策的参考依据,并通过这种方式来规避煤矿企业现阶段发展经营可能会面临的财务风险问题,进而有针对性的采取风险防范措施,提高风险防范控制能力。

(三)完善去煤矿企业财务预算管理,通过强化预算实现风险的控制

通过在煤矿企业内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对资金的使用进行有效地控制,进而避免由于资金管理不善造成煤矿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通过根据季度或者年度制定预算计划,对煤矿企业经营的现金流进行预测,并进而在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照相应的预算计划,对资金的支出控制情况进行调整,通过预算管理措施的落实,来切实的提高资金的控制能力。此外,为了规范煤矿企业资金的管理,应该完善煤矿企业的资金监管审批制度,对资金的使用状况进行定期的检查与盘点,强化投资的审批制度以及投资项目的财务监管工作,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可靠,避免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

(四)针对煤矿企业的财务风险构建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制度

在煤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内部单独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可以及时的对企业的经营财务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风险问题进行预警,并促使煤矿企业管理部门采取措施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对于煤矿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首先应该合理的选取财务风险分析指标,通过分析指标来评价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指标的选取应该集合当前市场上煤矿资源产品的积压程度、煤矿企业的产品质量、企业的债务情况、煤矿企业的应收账款以及成本支出情况等。通过全面完善的财务分析指标,准确的把握财务风险的发生环境,来实现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五)强化煤矿企业财务审计管理,提高煤矿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控制水平

财务审计工作作为对煤矿企业财务进行监管的重要手段,通过财务审计工作可以确保煤矿企业财务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并督促财务管理部门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开展企业的财务处理工作,因而在煤矿企业内部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财务管理体系,提高风险的预测分析与规避能力。财务审计应该从内部审计以及外部审计两方面开展,内部审计由煤矿企业的审计部门,通过结合煤矿企业的经营状况选取适合的内部审计控制指标,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状况、内部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财务预算落实情况等一系列的财务工作效果进行审计核查。外部审计则是依靠具有相应资质的外部会计事务所,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细致的审查。进而通过全面的财务审计,规范财务管理工作,强化煤矿企业的财务监管,避免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

四、结束语

煤矿企业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础产业,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煤矿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管理作为煤矿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需要煤矿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协调控制,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风险防范控制措施,以提高企业的风险规避能力,实现新时期煤矿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米俊敏.浅析煤矿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现代经济信息.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