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7:26:3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煤矿安全管理存在问题,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安全管理;煤矿企业;应对措施
安全问题一直是煤矿企业发展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也是全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随着煤矿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开采工艺的进步,煤矿安全事故数量大幅减少。同时近年来煤矿开采尤其是深部煤矿开采的条件更为复杂,这对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否则将可能产生巨大的安全隐患。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煤矿安全管理仍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与我国安全生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研究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相应的应对措施对于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效率、推进煤矿生产安全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1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安全意识薄弱
安全生产的未来被党和国家所重视,也是煤矿生产中一直强调的问题,近年来煤矿企业安全意识不断提高,但仍有一些煤炭生产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一些管理人员片面的认为安全生产的管理的目标就是阻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因此在工作中也没有认真的去检查各项细节措施,这对部分人员违规作业的情况视而不见。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因为煤矿企业管理人员安全意识薄弱,也会对煤矿施工作业人员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1.2责任体系不健全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一旦出现一些小问题,常常会出现难以追责的情况,由于无法追踪到相关责任人,对于直接责任人惩处不到位的现象也大大降低了煤矿工人对于安全生产与管理的认识,从而加剧了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形成恶性循环。出现这些现象反映了部分煤矿企业责任体系不健全的问题,部分煤矿企业领导现阶段采用以包代管的管理方式,没有明确划分各个作业区的责任,也没有将各项责任落到每一位人员的身上,责任体系不健全导致事故发生后无处追责。与此同时,部分人员履责方式单一,责任分解照抄其他文件,一些领导不知如何落实主体责任,责任考核常用方式是听取工作汇、个别谈话等方式,责任考核不够深入,难以真正发现问题。
1.3设备检修力度不足
部分煤矿生产备比较落后,尤其是对于中小型煤矿企业而言,由于缺少安全资金投入的问题,这一现象更为普遍,这进一步增加了煤矿生产的风险。小型煤矿面临复杂的开采条件,原有的设备难以满足新煤矿的开采需求,而管理人员也没有及时更新生产设备,所以部分采煤设备存在带病作业的情况。与此同时,管理人员也没有定期检查与维护生产设备,一些生产设备在长时间连续运转后缺少对设备必要的维护保养、超能力生产,从而增加了煤矿生产的安全隐患。
1.4安全监控系统不完善
近年来,不少煤矿企业将信息技术用于煤矿安全生产监控中,但是由于对现代信息技术不够了解、缺乏信息技术人才,因此在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煤矿安全生产监控中存在着应用范围不广的问题,在监控过程中部分系统会出现故障的问题,这有待煤矿企业改进。
2应对煤矿安全管理问题的有效措施
2.1提高安全管理意识
意识指导人的行为,要想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就必须要强化煤矿企业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应该让其认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从而使其在工作中能够自觉遵守操作规程,积极配合安全管理工作。首先,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通过现场会议、煤矿安全事故案例讲解、微信公众号宣传等方式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同时在微信群内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等内容,使作业人员可以熟知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要求与规范,还可以利用工余时间组织作业人员参与有意义的文体活动,强化其安全意识。其次,煤矿企业应该鼓励作业人员相互监督,加大对安全管理工作资金投入力度,同时要求安全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加大对生产过程中“三违”行为的检查力度,一旦发现“三违”人员立即制止及纠正、对多次出现的“三违”人员要从重处罚。
2.2健全安全管理责任体系
要想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还需要健全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加大问责力度。首先,需要增强主体意识,加强领导干部以及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真正将煤矿安全管理纳入日常管理工作中,将主体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通过组织领导以及管理人员集中学习等方式,强化其责任意识,在此基础上细化主体责任,根据管理部门岗位分工,进一步细化主体责任内容,每一位管理人员明确自身负责范围,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应该怎样履行责任,同时通过示范引领,落实责任报告等方式实现安全管理层层落实的责任体系。其次,完善问责机制,倒逼管理人员担责尽责。在对煤矿安全管理人员工作进行考核时,煤矿企业需要细化考核指标,应该根据各个管理人员所负责的工作内容将管理任务进行分解,细化考核分值与具体要求,尽可能地采用量化指标考核管理人员的工作,保证考核结果的科学、客观以及公平。对于责任履行不到位、安全管理意识薄弱的管理人员应给予公开通报批评,严重的依法依纪追责,避免以问责代替法纪追究。
2.3加强生产设备检修工作
机电设备是煤矿企业生产环节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机电设备能否正常运转、使用年限的长短都会直接影响煤矿生产安全,因此管理人员必须重视生产设备检修工作。煤矿企业应该加强对检修人员教育,强化其责任意识,要求检修人员必须每日检查生产设备,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并按照工作要求详细登记数据,保证机电设备等生产设备能够处于高性能状态。对于维护保养欠缺或使用年限较长的生产设备,必须及时修复或更换,如遇特殊情况,还可以利用远程检测系统检测机电设备,及时发现问题。除此之外,有条件的煤矿企业还可以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使煤矿生产朝着智能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例如,煤矿企业可以采用智能化采掘作业面,降低作业人员劳动强度,也可以减少煤矿工人尘肺病等职业病发生率,提高作业安全性。
2.4健全煤矿网络监测平台
在互联网时代下,煤矿企业应该积极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运用互联网技术构建网络监测平台,根据生产实践结合重点部位做好网络监测工作;通过与同行的交流积累管理经验,运用大数据技术自动分析煤矿作业薄弱环节,降低煤矿作业安全风险。
3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生产作业环境复杂,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必须加强煤矿安全管理。针对现阶段一些煤矿企业安全意识薄弱、责任体系不健全、设备检修力度不足等问题,需要通过宣传以及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提高全体职工安全意识,同时完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与监管机制,保证煤矿生产安全进行。
参考文献:
[1]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应对措施[J].金永飞,靳运章.煤矿安全.2015(04)
[2]浅谈煤矿采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高臻.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9)
[3]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闫祖平.技术与市场.2014(08)
关键词:安全管理 安全隐患 对策 问题
中图分类号:TD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b)-0151-01
煤矿安全管理是煤矿日常管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煤矿安全管理能够保障煤矿的正常运行。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频发,不仅影响我国煤炭企业的正常运行,更严重的是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所以煤矿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提高煤矿安全也成为当前我国社会关注的问题。我国在煤炭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安全管理中总结出了一定的经验,也取得了相应的成绩,但是由于各种影响因素的变动,煤矿安全管理还存在一些漏洞。
1 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安全管理意识缺乏
煤炭行业是一个高危行业,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比较高,所以全体人员应该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但是从目前我国煤炭行业的实际运行中看,安全管理意识缺乏,很多煤炭企业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了解安全管理与煤炭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虽然在当前国家也对煤矿安全管理有了进一步的加强,但是煤矿管理中存在的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是,对安全管理很多企业说起来重要,但是做起来不重要,管理工作往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投入不够,没有真正重视安全管理,从而削弱了安全管理效果。
1.2 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不完整
在近年来,虽然我国对煤矿行业做了进一步的调整,但是煤矿运行管理相对还比较混乱。一些煤矿企业实行以包代管,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不健全,很多安全负责人员没有经过正式的手续确认,安全管理落后,发生安全事故的时候并不能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另外一些煤矿企业的领导者安全责任意识不强,安全管理责任目标不明确,也没有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度,使得煤矿安全管理的实效性不强,最终引发煤矿安全事故,给煤炭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1.3 安全检查力度不够
在当前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中,安全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煤矿自身的安全监督中当前还使用的是传统安全检查方法,安全检查人员依靠自己的经验、技术以及责任心深入煤矿生产现场进行安全检查,但是这种检查过程中主观性过大,没有很强的量化指标,安全检查人员的素质也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另外一方面,政府部门在进行煤矿安全检查的时候,相关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思想道德存在问题,发现安全隐患没有及时采取处罚措施起到惩戒的作用,而且,导致安全检查流于形式,给煤矿安全生产埋下隐患。
1.4 培训实效性不强
煤炭企业进行员工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和安全意识,每年我国煤炭企业花费在员工培训中的费用是非常庞大的,但是职工安全意识和工作技能却没有本质性的提高,浪费了大量的资金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效果。
2 煤矿安全管理问题的有效解决对策
2.1 加强安全培训工作
煤炭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要按照我国安全生产法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做好安全培训工作。安全培训中要注意培训内容要全面,在培训过程中要对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等进行明确,同时要对矿工的个人权利和义务进行宣传,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最重要的是在安全培训工作中要加强对各种安全操作程序和安全工作方法的培训和教育,帮助职工掌握正确的工作方式,一切活动都要按照既定的程序进行。另外,在安全培训中还应该加强职工的各种自救能力的培养,在发生安全事故的时候能做到自救,从而减少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
2.2 建立安全责任体系
煤炭企业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要建立安全责任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只有煤炭企业的各级领导和职工对安全生产真正重视起来,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完善的安全责任体系就是相关的领导要各司其职,认真落实自己的安全管理责任。企业的最高领导要对煤炭企业的所有安全负责,他们也是安全责任的第一负责人,各生产班组长要对本班组的安全生产负第一责任,各岗位职工要对本岗位安全负第一责任,这样将安全生产责任层层落实,从上而下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从而保证煤矿安全管理的实效性。
2.3 加强安全和技术投入
在煤矿运行过程中各种技术与安全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煤矿要加强对技术的投入,什么样的技术就决定了什么样的安全状况。煤炭企业在运行的时候要设置专项的技术改善资金,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为职工工作创建安全的环境。另外,还要加强安全投入,改善井下工作环境,给职工配备完善的安全保障装备,完善保障职工安全的设施,保证他们在工作中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同时在发生安全事故的时候安全保障设备可以尽量的减轻事故对他们的伤害,从而减少人员伤亡,提高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
2.4 完善煤矿安全监督机制
安全监督人员在工作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各种安全问题要及时指出,并且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安全监督人员还应该保证公正廉洁,对于舞弊行为要坚决制止。不仅是要加强安全监督人员的工作,也要做好安全监督基础工作,建立有效的安全监督沟通机制,使得安全监督人员能及时的掌握安全状况,同时可以及时发现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另外,在安全监督过程中重点是要保证监督的实效性,在制定各种完善的安全监督制度的基础上,保证各项制度的顺利实施。
3 结论
对于煤炭这个高危行业来说,工作环境比较差,各种安全隐患比较多,所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也就更加的突出。当前我国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相对比较多,煤炭企业要想保证自己的安全运行,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就需要提高安全意识,重视安全管理工作,通过各种制度规范煤矿日常生产,找出安全管理中的难点,制定针对性措施。
参考文献
[1] 韩培科,王国辉.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生产问题和员工的关系[J].科技资讯,2009(32).
[2] 谭斌,曹庆仁,岳文静.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常见组织错误及其防控途径[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4).
[3] 林杨.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难点问题及对策探讨[J].安全与健康,2010(3).
煤矿电气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可有效提高煤矿生产效率,降低煤矿机电事故率,保证煤矿安全高效生产,而煤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是降低设备故障率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实际煤矿生产过程中,受施工环境影响以及电气设备操作人员专业知识限制,煤矿电气设备故障率居高不下,对此同煤集团雁崖煤业公司电气队通过技术例会,分析了当前煤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几条整改措施,力求进一步提高煤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水平,保证煤矿安全高效生产。
煤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存在问题
煤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主要由设备的硬件管理、设备的软件管理以及人的管理三部分组成。在煤矿采掘过程中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存在很大的问题,制约着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笔者根据生产经验总结了电气设备安全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
1.1电气设备硬件管理存在的问题
电气设备硬件主要指检测电气设备的各类仪表、仪器和安装或检修电气设备时所使用的保安工具以及避免电气设备发生事故的保护器具。
由于煤矿企业对电气设备安全费用投人少,为了降低成本,煤矿通过不正当渠道购买不合格电气设备,造成电气设备质量差、不符合煤矿安全质量标准,设备在使用期间经常出现电缆损坏、各保护装置灵敏度低、隔爆开关隔爆性能降低等问题,严重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
<2)由于电气设备配套保安工具不齐全,或者为了减少费用电气设备管理部门给检修人员发放的工具不符合保安类型,当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时不能全面地对电气设备的指标、性能等进行测试。
(3)电气设备漏电、短路、过流等保护装置安装不正确,或者缺少保护装置,导致电气设备运行时出现故障不能及时反馈,经常出现设备及电路烧毁、触电等事故。
(4)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种类多且分布区域广,而多数煤矿电气设备监控系统覆盖率低或者系统存在问题,一旦某个地点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无法准确及时进行故障排除,不仅影响矿井生产,而且很容易引发重大煤矿事故。
1. 2电气设备软件管理存在的问题
电气设备软件主要指《煤矿安全规程》中关于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等技术法规、各类设备管理和安全用电检修等规章制度。
煤矿企业电气设备管理部门对井下电气设备没有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如电气设备操作规程、设备岗位责任制、包机责任制以及设备检修维护台账等,或者各制度贯彻落实不到位,制度执行不严,重视度不够,从而造成设备使用周期短、故障率高。
1. 3人员方面存在的问题
(1)由于煤矿企业对电气设备操作人员、检修人员专业知识培训不到位,使得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低,电气设备故障现场处理能力低,造成电气设备日常操作不规范,降低电气设备寿命,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时检修人员不能及时快速排除故障,从而造成电气设备检修维护费用高,并威胁着煤矿的安全生产。
(2)工作人员存在麻痹大意心理,对各种标准、制度、规则等落实不够彻底,执行力度不够。
2采取的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采取了如下措施:
<1)电气设备管理部门应根据煤矿企业自身情况,以及矿井内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状态、设备管理水平等切合实际地制定本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岗位责任制度、操作规程、包机责任制度以及电气设备隐患排查制度等,并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
<2)应加大对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力度,定期对电气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设备操作人员以及检修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并进行结业考试,对考试不合格的严禁上岗作业。
(3)应加大对电气设备安全费用投人,电气设备及其配件在购买时必须选择正规厂家,设备购买后人井前必须认真检查,进行充放电实验,所购买的电气设备必须属于煤矿隔爆本质安全型。
<4)运输期间必须对设备进行安全防护措施,以免设备在运输期间出现损坏;电气设备运输到使用地点后必须对每一台设备进行最后一次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在运输期间未出现任何损坏后方可投人使用,一旦发现电气设备零部件出现损坏必须及时更换。
(5)电气设备在进行安装时必须由专职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必须确保每一台电气设备过流、断电、短路保护装置安装正确且动作保护灵敏可靠,对于大型供电设备如隔爆开关、变压器等必须安装接地装置,在进行电气设备电网铺设、供电时必须保证每一根电缆截面及电流、电压承载能力符合实际要求,严禁出现电网负荷供电。
<6)电气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修维护,发现电气设备存在安全性能下降或出现故障时必须及时维修、更换零部件,严禁电气设备带病作业。
<7)电气设备操作人员应熟悉每一台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运行时各项安全参数指标,一旦发现电气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时必须及时切断电源并通知检修人员及时检修。
<8)组建专门的机电安全监察队伍,其工作职责是监督、检查机电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以避免人为因素引发的机电安全管理系统失控、失效。
<9)电气设备管理部门应对矿井内电气设备场所设置栅栏、隔离带等,同时在电气设备供电系统中装设漏电保护装置、接地装置等,避免人员触电事故发生。
<10)通过强化电气设备操作规范以及安装质量标准化,减少设备挤压、淋水等现象,加强电气设备及供电线路检修维护,安装保护接地装置和漏电保护装置,从而有效地避免电气设备漏电事故的发生。
<11)必须提高电气设备检修人员对设备的检修维护力度,同时通过专业培训对检修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进行提升,保证电气设备安全高效运行,阻止设备过流故障发生。
(12)管理部门应充分认识电气设备的重要性,在进行电气设备采购时须保证电气设备防爆及本质安全性能,设备在人井前通过充电、放电实验确保设备各项性能参数安全、合理,从而保证设备在运行时的本质安全性能。
关键词: 煤矿机电;管理;存在问题;改进对策
机电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起着极为关键作用。俗话说:“出炭不出炭,关键在机电。”煤炭生产企业中的煤炭开采、运输、提升诸环节都要依靠机电设备、机电人员来完成,又由于煤矿井下生产的特殊环境,对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有严格的要求,故煤矿机电系统人员素质高与低、机电设备管理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矿井的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本文就当前我国煤矿机电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与对策,以供参考。
1 煤矿机电专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1.1 机电专业队伍不稳定、人才缺乏
煤矿是高危、艰苦行业,环境差、风险大, 相比其他行业收入低,对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熟练工缺乏吸引力,有很多矿井多年来都招不到专业毕业生。煤矿只好进行人才自我培养,由于一些激励措施不到位,这些人才一旦在岗位上经过锻炼能独当一面之后,又相继跳槽到效益好的单位或者被这些单位挖走,还有一些人员把煤矿当成了人才培养基地,在学习了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后,很快又转入别的行业和单位,造成矿井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机电专业人才严重缺乏,队伍不稳定。
1.2 对机电专业管理人员培训不到位
一些煤炭企业都成立了安全教育培训机构,往往教育培训没少搞,经费没少花 , 但收效却不好。表现为:①培训方式落后,重理论轻实践,学用不结合,针对性差; ②教育形式单一、枯燥,职工不感兴趣;③考核不严格,教考不分离,只要来学习, 大家都能过,培训走过场,虽然培训了拿证了,但实际工作能力差。机电专业性很强,一名生手经过专业理论学习后要在岗位上锻炼很长时间才能熟练。一些矿井急功近利,新招工人短时培训,匆匆上岗,给岗位带来了隐患,结果是“三违”不断, 事故泛滥。
1.3 机电设备使用不规范
一些矿井有“大生产主义”思想,重生产轻机电,只要机电设备能转圈就行,“驴不死不歇磨”连轴转拼设备,超能力生产,野蛮使用设备,机电设备检修时间得不到保证,维修保养不及时,特别在生产任务吃紧时,更是如此,设备运行状况恶化。
1.4 机电管理制度不健全
一些煤矿机电设备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根据新的煤矿质量标准化标准规定,每个矿井应建有17种基本机电管理制度,但有相当矿井没有按标准去做,去建立相应制度并落实考核,或者虽然建立了,只是做个样子,实际不落实,导致现场管理混乱无序。一些煤矿机电管理监察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标准掌握不好,检查深度广度不够,井下监察走马观花,只看表面,跑不到位,查不到实质的隐患。也有的查到隐患后,执法不严、轻松放过,或者是隐患单子一开,一走了之,既无整改指导意见,也不跟踪落实,隐患整改不闭环,同类隐患反复出现,长期存在,埋下事故种子。
1.5 机电设备综合管理不到位
1) 一些矿井设备管理混乱,井口把关不严,“三无”产品、自制改造产品,随便下井。设备无规划,采购多头、选型不合理,安装使用不正确,维护检修不到位,更新报废不及时。
2) 技术管理手段落后,基础管理差,设备的账卡物、图牌板不齐全,甚至干脆没有, 或者是现场设备与地面台帐不对号;设备的技术档案、图纸资料残缺不全,更谈不上计算机管理、牌板电子化管理。
3) 一些矿井设备管理不平衡,部分设备管理人员和干部,只重视固定设备如提升、排水、压风、通风、强力皮带设备管理,对采区的流动设备管理放任自流不重视, 虽抓住固定设备这个重点却忽视流动设备面广量大隐患更多的难点,导致采区机电设备状况差、隐患多、失爆多、事故多。国内近年来几起大的瓦斯爆炸事故,就由瓦斯超限采区电器失爆、工人违章作业引发,应引起重视。
2 机电管理中存在突出问题的改进对策
2.1 采取措施稳定机电专业人才队伍
企业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作为煤炭企业引进与留住人才都不容易,企业要舍得人才投资,尽可能的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发展上有本事” 、对企业诚信的人留住。在提拔进职、待遇福利上给予较多关爱,给他们以施展才华的机会,“能翻多大跟头就搭多大舞台”,努力创造“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的氛围,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知识层次更新,引导他们树立主动工作观,培养他们的爱岗敬业精神;要引导各类技术人员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不一定都干行政干部才有出路,干好技术也一样前途光明。要树立技术熟练工人也是人才的观点,对这部分群体同样给予关注,解决后顾之忧,提高福利待遇,在深造、技师评聘、提干上,给他们同等的机会;着力从企业长远大局出发,培养一批技师、高级技师、首席工程师、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技术大拿;要综合采取措施稳定人才队伍,积极主动培养企业紧缺人才,“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进行有针对性见效快的培训,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2.2 强化培训提高机电专业人员素质
人是科学技术的载体,对机电设备能起到控制、使用、维护和管理作用,只有提高员工的素质,加强认识,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机电管理工作的好转。
1) 变招工为招生,新入矿的机电工人在上岗前应至少在专业培训机构经过一年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系统学习,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
2) 强制培训在岗工人,熟练掌握岗位操作技能、行为规范和保安技能,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取得作业资格证。
3) 完善培训师资、教学手段和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法,引导职工树立 “培训是最大福利”的培训观,要在培养职业技能,职业道德上下功夫,要班前、班中、班后不拘一格培训,要工作学习化,学习习惯化。尽快使工人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上岗技能、保安技能得到快速提升。
4) 培训要注重实效,不能走过场,教考要分离,不合格坚决不发证、不上岗,在岗不合格的坚决退下来,切实使机电员工通过培训,达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
2.3 整章建制,完善机电专业管理组织
实践证明,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几乎所有的机电工作都可表现为制度,也几乎所有的机电工作都可以通过制度体现出来。一套好的制度可以让工作做得好的人做得更好,也可以让工作没做好的人努力把工作做好。矿井要按照新的煤矿机电质量标准化标准建立基本的17种制度,同时针对机电专业各工种岗位的实际,进一步拓展细化,制定子制度,如设备的维修、检查、验收、现场管理、经济综合管理等制度,并有计划地对现有规章制度进行系统分析和梳理,建立完善权责清晰、流程有序、内容完善的机电制度体系。要认真贯彻落实这些制度,考核到位,保持制度执行的刚性,强化执行力和兑现率。
2.4 落实包机制,强化机电设备维护检修
凡是井上下的机电设备,只要投入使用就应落实包机人,要挂牌留名,不留死角。包机人要包检查、包检修、包设备完好。生产管理部门要确保采区设备至少有 4h/d的检修时间,主系统设备至少有2h/d的检修时间,使设备性能得到恢复,保持最佳运行工况。使用单位要把机电设备当成自己的朋友,不要使之成为奴隶, 决不能不出事故就拼,出事故就抢。要加强分析找出设备运行、事故发生的规律, 加强在线监测,逐步推行状态检修,保证检修质量,确保设备不带病运行, 要杜绝零打碎敲事故,提高完好率、开机率,保证设备持续可靠经济运行,促进安全生产。
2.5 强化机电安全监察,促进隐患整改
井上下所使用的机电设备分区域划片给监察人员负责,落实检查责任,要包检查、包隐患整改。加大对机电监察人员的考核力度,提高责任心,确保跑到位、检查到位、隐患整改到位。推行隐患的检查人与被检查单位现场双鉴单确认制度,被查单位对隐患埋单制度,强化隐患的PDCA闭环管理制度。加大对甩保护、电气失爆、带电检修等严重违章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格按 “四不放过”原则追查处理,隐患与违章行为均要溯根溯源,树立制造隐患和违章就是犯罪,隐患不整改、违章不制止就是失责理念。要改变检查方式,把单纯查硬件转到硬件、软件、工作质量一起检查,要扩大检查范围,把固定设备、流动设备、特种设备,机电施工过程、工程质量、工作质量均纳入检查范围。把ISO9001质量内审工作纳入到机电管理、安全监察中去,建立机电隐患风险评估和动态检查整改机制,从“人、物、制度、系统”四大要素全面分析,找出问题,落实整改,促进煤矿机电管理的根本好转。
2.6 强化机电设备综合管理
1) 强化设备基础管理,做到图牌板、帐卡物一致,数量清、状态明。图纸技术资料完善,进入计算机网络化管理,提高设备管理信息化、现代化程度。
2) 严格执行设备的规划、选型、使用、维修、更新、改造全过程综合管理秩序, 做到正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从源头上保证有好的设备入矿、好的检修保证、好的技术支撑,要定期开展设备性能测试,持续更新改造,做到科学合理地管好用好每一台设备。
2.8 扎实开展机电质量标准化建设,推动专业创新发展
机电质量标准化是机电安全生产的基础。要保证该项工作有专门的组织和专人来抓,切实制定中长远达标目标和近期工作重点,理清思路,做到有规划、有措施、有落实。要切实抓质量升级,责任到人,抓好重大隐患的限时整改,搞好重点项目限时达标,强化考核,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转变。要推进机房硐室、采掘头面、车间班组达标升级,开展机电样板化硐室、机道、路线、头面、区队和矿井达标竞赛。做到设备一流、环境一流、管理一流,人员素质一流、成果一流。要巩固标准化成果,不断创新,持续改进,为矿井机电系统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矿工安全;问题分析;管理措施
一、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现状
(一)检查、监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工作责任、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压力与拥有的职权在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问题相当突出。安全监督力量最为薄弱的、安全生产监管最为直接、任务最重的地区,以及连应付日常的运行都十分困难的县的安监机构,国家的监察缺乏手段,有权无威。
(二)主体责任不到位
1.相当部分企业没有依法履行安全生产规定职责的主要负责人。
2.没有保证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的培训教育、企业安全生产设施、事故隐患整改所需要的经费。
3. 相当多的私营煤矿或个体主要负责人其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低下,安全生产意识差。
4.对于各类事故的直接受害者和引发者,蛮干、冒险、违章作业的现象十分普遍,企业对从业人员没有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培训教育。
(三)思想认识不到位
一切工作不到位最为深层次的根源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少数领导没有树立牢固"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思想。对安全放松要求,首先不保证安全,当安全与效率发生矛盾时。安全生产法规观念和安全意识较为薄弱的当地部门、单位和领导,消极被动应付安全生产工作态度,时有存在干部群众安全意识不强,进行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的现象。
(四)企业管理滑坡,行业管理弱化
目前,各自为政的煤矿企业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体系,取消煤炭部后,不严格执行原有体系的矿井安全质量或行业管理弱化,这给安全管理留下了隐患。分散生产,数量过多的小煤矿,不能做到对高瓦斯真正的"先抽后采",违法作业。
(五)安全投入不到位
采煤技术落后、办矿标准低、设备简陋的个体或乡镇煤矿,安全隐患多,保障安全能力差,"一通三防"、失修、设备严重老化等现象普遍存在,其生产安全系统不完善。
二、煤矿安全生产的存在问题分析
(一)安全意识不强
没有真正处理好生产、效益和安全之间的关系,没有真正理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安全生产管理的关系,没有深刻认识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能创造利润和效益,安全管理在企业管理中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二)无法满足煤矿安全管理需要的安全管理理论
缺乏矿井的管理分类依据,无法满足现在的安全管理需求,我国的危险源辨识评价技术的研究还处于理论探索阶段。井下素描、井上填图的事故调查取证方式多以专家现场鉴定为主,缺乏可靠、权威和统一的鉴定分析和模拟实证装备,许多调查分析鉴定工作零散。所以,为提高煤矿安全科学的管理,迫切需要的是鉴定技术、事故分析和开展危险煤矿辨识评价技术。
(三)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难以提高
目前,专业技术知识缺乏,文化水平普遍比较低。煤矿企业里的大多是临时工、合同工、协议工、农民工,而他们大多缺乏专业技术知识,没有集体观念,不能进行高度的机械化既集约化作业。报酬低、强度大、风险大的煤矿工作难以吸引人才。
(四)监管力度不够
现行的安全生产管理力度较弱,奖惩力度不够,职工的安全得不到保障。监管部门的监管人员自身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低,以致煤矿企业不能及时发现实质性的安全隐患。
(五)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标准落后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体系不健全,滞后于煤矿安全生产发展要求的标准化,无法真正成为煤矿安全生产的技术支持。
三、全面提高煤矿安全科学管理措施
(一)安全管理信息网络化建设
传递、采集、处理和控制系统是现代安全管理系统工作中重要的基础工程。所以,大力应用和推广信息处理系统,制定分钟检查的安全信息网络,报表进行电子化和标准化,通过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的和资源采集。
(二)强化安全生产培训教育
加强素质培训教育、安全意识培训,从源头上抓好预防,完善安全生产的培训,要提前制定好预防措施,加强矿工的培训工作,这都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关键所在。
(三)建立可靠有效的煤矿安全技术保障体系
虽然研究队伍、健康科研机构和职业安全已经逐步建立起来了,但是因为力量分散,资金不足,加快健康技术进步与职业安全是不利的。所以,要依靠进步的科技、手段、信息建立一套功能齐全和完善的全国性的安全技术保障体系,这是很有必要的。
(四)加强安全与技术投入
稳定并充足的财政预算是保证煤矿科研投入和安全检查的基础,在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的同时,建立煤矿的科研专项资金,在国家财政预算中建立煤矿安全检查账户。
四、结语
煤矿企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管理。国家提出的"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综合治理"、"安全为天"在新的形势下对煤矿企业敲响了警钟。要准确而迅速地采取措施面对安全问题,仅仅靠专业部门的一两名安全人员是不可能实现的。解决其问题需要齐心协力,上下一心,深入生产第一线。要分类排查隐患,进行调查研究,整理归纳问题要有轻重缓急,要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抓紧落实,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伤亡,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沈颂策.矿井有害气体异常预警系统及应用[A].2004年全国矿山信息化建设成果及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
[关键词]煤矿 安全管理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TD7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5-0066-01
一、现阶段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安全管理及企业的技术控制力量相对薄弱
目前,为数不少的煤炭企业管理人员往往单方面注重经济效益,在对企业生产管理时,安全管理意识极其淡薄,当效益及安全产生矛盾及冲突时,往往会降低对煤矿安全生产的严格要求。除此以外,一些煤矿在执行采掘作业中未能制定清晰地规划,也没能依照设计图纸的要求开展施工作业,当采掘接替严峻时,并运用非规范化的工作面进行开采,对过断层及石门揭煤等方面未能出台安全管理的技术性保障办法;另外,一些煤矿工作面甚至还出现无风照旧作业的情形。
1.2 煤矿安全投入的资金相对匮乏
煤炭企业对煤矿生产安全的投入一般分为作业技能培训投入和先进安管技术的投入。然而,事实上,负责煤矿管理的员工在执行生产任务时,煤矿较少对一线作业职工开展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即便是培训,也仅是流于形式,未能制定并落实安全管理考评体系,接受培训的职工仅将培训当作变相的消遣,未能严把考评关。此外,伴随煤矿开采技术的日臻完善,,矿井持续延伸会衍生一些安全灾害,例如地热等,在安全管理的技术研发费用相对匮乏,导致提升煤矿自主研发能力的可能性丧失。还不容忽视一点便是生产所需设备较为老化,未能及时投入资金采购新的先进设备,不利于安全管理的可靠进行[1]。
1.3 对煤矿从业者的各种行为控制不够,引致事故频发
据统计,目前因生产人员不安全操作所引发的煤矿事故占事故总量的七成以上,往往由于管理不善或者违规操作所致。具体而言,不少作业职工未能接受专门的安全技能培训,仅凭实践经验执行工序任务,整体素质较差,这势必增添安全风险,使由于操作失误引起的事故持续增加。
1.4 煤矿安全管理在制度层面较缺失
针对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工作,尚未设立规范化的管理部门,履行安全管理职责的人员通常是分管领导或该级别的部门负责人,管理工作在主体上发生偏差和错位。另外,广大矿井职员并未被统一纳入到安全管理的行列中,进而导致少数矿井生产职工消极应付,养成旁观、被动的错误习惯。煤炭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尚未规定有效的奖惩制度,过往推行的奖惩制度仅适用于“罚不走”的职工,已不合乎现今安全管理的客观要求。现如今,职工的频发离职在一定意义上使安全生产的后备人才缺失,直接出现技术力量薄弱、后备人才队伍匮乏的局面,长此以往,使煤矿的安全管理大打折扣。
1.5 安全管理的法制化建设和监督力度严重不足
我国目前在煤矿安全管理方面依然沿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制定的《煤炭法》,其无论在管理重点还是管理办法上均与现今安全管理工作相脱节。为此,一些地区的政府加紧制定了一批新的安全管理法律规范,然而,在法律规范落实的过程中,却未能执行到位。另一方面,监管力度不够大,尚未迈进正规化的方向。虽然安全管理中的检查频次较多,有年检、季度检、月检、自检等多种形式,但在每种方式的时长及方法均是固定的,煤炭生产企业已十分熟知安检规律,个别企业盲目追求生产效益,轻视安全检查,安全督查的效果欠佳。
二、实现煤矿安全管理的对策
2.1 进一步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机制
(1)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着手,进一步加强监管职能部门的用人以及监督工作的力度,努力地探索煤矿企业管理和政府管理有机统一的方法,切实搞好煤矿行业管理工作。对于一些关键的煤矿安全生产问题,一定要通过强制性的解决办法来及时地予以解决,对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资格、用工规范等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
(2)进一步建立健全煤矿企业的安全监督流程。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制度,切实搞好安全监督工作。在煤矿企业的内部建立一个独立的安全监督部门,安排具备较强责任心的安全管理人员来进行安全监督工作,切实搞好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为煤矿企业职工的人身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2]。
(3)进一步建立健全煤矿企业安全责任机制,建立健全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切实将相关的安全管理责任具体落实,确保煤矿企业的管理层人员和广大的职工都密切关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推动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2.2 提高安全管理意识,优化安全管理方式
(1)采取精细化管理方式,进一步细化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出详细的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标准,进一步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度,保证每一个煤矿企业职工都能明确工作职责。
(2)进一步加强煤矿企业安全风险的控制工作,加大安全资金的投入力度,明确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事故重点,并且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应急办法。具体来说,结合煤矿企业高危作业的施工特征,切实加大安全预控管理工作的力度,明确责任人和监督人的相关职责,高度重视夜班和交接班工作。与此同时,对于煤矿企业职工要加强安全风险预控技能的培训,保证每一个煤矿企业职工都学会如何应对安全问题。在此基础上,也必须进一步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煤矿井下高危作业应急救援预案,以便在煤矿安全事故出现的情况下采取有效的应急办法。
(3)对于新建或者资源整合矿井,有必要利用业务流程再造的方法,科学有效地确定不同的部门职能的具体业务流程。将流程作为目标和导向,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组织框架[3]。
2.3 重视煤矿企业专业人才的培养
通过相关的煤矿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和安全工作方式的教育,保证每一个煤矿企业职工都可以掌握正确且合理的工作方法和岗位技能。与此同时,也必须加强对于煤矿企业职工的自救能力的培训,保证每一个煤矿企业职工在陷入煤矿安全生产事故之时,可以紧急自救,最大限度地减轻煤矿安全生产事故所导致的损失。
2.4 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制度
进一步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宣传、贯彻、学习,并要执行到位,确保煤矿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安全问题,且有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真正营造出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制度管企、制度管人的良好氛围。同时,也应该及时发现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所潜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以便推动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5 搞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宣传工作
通过定期组织煤矿安全工作会议、散发安全生产小册子等各种途径来搞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宣传工作。与此同时,通过悬挂安全生产警示语、宣传画、班前会安全宣誓以及伤残职工现场说法等各种方式,促使每一个煤矿企业职工都真正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切实有效地创设出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以及时时讲安全的良好工作氛围,促使每一个煤矿企业职工都真正转变思想意识,主动地从以往的“要我安全”转化成为“我要安全”。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形势下,切实做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重特大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率,直接决定了众多工作在煤矿一线职工的幸福,也直接决定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作为煤矿企业的管理层人员,必须真正意识到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真正将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作为工作重点来常抓不懈,切实保证煤矿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 孟洁.如何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系统的管理[J]. 信息系统工程,2013,(12).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解决措施
在产业快速发展和产量节节攀升的同时,煤矿相关单位发生生产事故导致伤亡人数也呈节节攀升的趋势。从2001年的5670人,到2003年的6434人,2005年的5986人,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系列令人触目惊心的重大事故。从2010年至2014年,国内煤矿单次事故死亡人数10人以上的发生188起。几乎每周都要发生一起。与国外相比,以2013年为例,我国煤炭产量占全世界煤炭总产量的35%,但事故死亡人数竟然达到了全世界事故死亡总人数的80%。煤矿工作人员人均产煤量为321吨,效率是美国的2.2%,而每百万吨煤炭生产过程死亡率达到美国的150倍。煤矿采矿安全管理方面的统计数字对比的结果令人触目惊心。如前所述,我国煤矿采矿作为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安全生产事故是急需改进的重要桎梏。
一、煤矿采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纵观我国频发的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管理工作和监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高
无论是煤矿管理层、监管层还是地方相关监督部门,都没有做到真正从思想上和认识上给予安全生产工作足够的重视,导致实际煤矿工作中没有把安全生产当做首要标准来遵循。生产效率和产出效益与安全工作产生矛盾时,不是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的标准和要求来进行改正,坚持安全第一,而是有意识迁就生产效益或无意识放任安全隐患。
2、管理人员工作标准较低
但凡发生了安全生产事故的煤矿工作现场,经调查后几乎全部存在管理人员工作标准低,责任意识不强,工作作风浮夸的现象。管理人员对井下已经存在的问题尚且心中无数,更何况是潜在的危险点和薄弱环节。安全管理通常仅仅停留在教育和讲话上,没有落实管理人员带头下井的工作制度,或是采取以包代管的方式,导致原本完善的安全制度流于形式。而更高层的现场监督工作也往往纪律松弛,纵容了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现象的存在。曾经大力推行的质量标准化工作名存实亡,安全生产制度成了无本之木,仅仅停留在纸上。
3、企业安全投入不足,预防工作不到位
在企业安全保障经费的角度来看,计划投入和实际投入往往存在较大差距。在煤矿生产计划预算中,应该提前到位的安全投入往往是拖了又拖,减了又减,能少就少。这样一来,安全工程、安全设备和安全装备欠账严重,即便基层安全管理人员有心,也无力保证采矿安全最基本的需求。
在此情况下,原本应该是采矿生产前提条件的事故预防设备和准备工作也难以按计划展开。又例如高强度生产的采矿工作面,通风报警装置都难以保障,回风流瓦斯超限频频出现,这些都是造成瓦斯爆炸等严重事故的诱因。
4、采矿技术管理混乱,缺乏合理统一规划
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煤矿生产现场,通常是安全隐患和问题长期存在,才导致灾难性后果的发生。甚至相当程度上是在设计和规划时就留下了不合理的技术隐患,生产过程中又没有得到及时调整和纠正。例如采取分布不合理,工作面密度太大,甚至在瓦斯密集区域内同时设置多个采掘面,导致风门过多,通风系统构成复杂,发生事故后事故极易扩大,且难以救援。
5、作业工人安全技术培训滞后
在诸多客观因素之外,还有作业工人本身的安全技术培训不足,工人素质和安全意识低下。作为生产一线的工人,尤其是文化水平较低的工人,通常都是生产事故中最易受到伤害的主体,同时也往往是事故发生的直接责任人。如果工人基本的安全技术培训能够得到保障,一线作业工人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有所提高,许多误操作导致的意外事故或许能够避免。
二、采矿安全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逐渐提高,降低事故发生率,摒弃带血的GDP等理念深入人心,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建设安全型煤矿、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势在必行。
1、处理好效益和安全的关系
安全第一应当是任何事故高发产业的基本原则,尤其是煤矿这种一旦发生事故往往伤亡惨重代价巨大的行业。安全管理应当是企业管理的基本组成部分。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生产情况应该成为企业效益的重要影响因素。绝不应厚此薄彼,或者将安全管理责任抛给政府部门,仅仅是满足于符合安全生产监督部门的最低要求。
2、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和基础上
基层的作业班组是煤矿采矿作业的基础,在产量和安全之间,一线作业班组往往会看重产量而对安全重视程度不够。存在侥幸心理,是一线作业班组普遍性的趋向。因此,在采矿安全管理工作中,一定要把基层作业班组纳入总体规划,夯实安全基础。例如建立科学的管理办法、考核机制,建立科学、规范、具体的安全管理制度,将懂安全、会管理的作业人员提拔为班组长,多指导,多关心,并鼓励班组自查自纠,以安全管理激励机制提升基层安全工作积极性。
此外,还应以煤矿中高层管理人员为主设置安全检查监督员,确保安全管理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内容的宣传和执行。严格标准,提高门槛,将质量标准化与作业人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结合起来,广泛的开展企业安全管理活动,并且深入持久的坚持下去。
3、建立岗位准入考核制度,纳入安全管理内容
一线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是避免事故发生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础。应当严格按照《劳动法》、《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切实加强一线工作人员的管理教育水平。杜绝无证上岗,建立上岗培训和岗位准入考核制度,考核不合格的不准进入一线工作。且需要对考核合格的人员定期复训,保证煤矿员工安全技术素质精良。
4、不断提高煤矿安全设备技术水平
科学技术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应当做到安全技术研究、科研成果推广和安全管理水平同步提升。
此外,企业应当保证安全生产设备的技术水平和技术状态,从技术层面有效优化煤矿安全生产基础条件。做到按标准投资,按预算使用,同时建立技术设备全寿命管理制度,责任到人,保证设备运行状态良好,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结语
煤矿行业作为目前我国的高危产业,其采矿环境通常都多变且不可预知。由于此前我国煤矿存在普遍的安全问题,严重事故时有发生,煤矿采矿安全管理工作水平亟待加强。但也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得到解决。煤矿安全管理工作需要长期的努力,需要管理层和基层共同协作。相信通过本文所述的几项措施的共同作用,能够对我国煤矿采矿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蒋家慕.《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浅议》.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年12期.
我国大多数煤矿自然条件差,地质条件复杂,煤矿机械化程度相对不高,从业人员结构复杂,综合素质和管理跟不上企业的发展。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所以煤矿的各级主管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改变安全管理理念,树立“一切为安全工作让路,一切为安全工作服务”的观念,坚持安全第一,把安全生产的方针落到实处。只有稳抓、狠抓安全生产工作,才能使安全和企业发展相同步。
一、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安全管理基础薄弱,管理混乱
近年来,由于我国煤矿生产效益不断提高,许多煤矿管理人员在经济效益面前,逐渐弱化了煤矿安全管理意识, “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煤矿安全管理文化被逐渐淡化,当生产、效益和安全之间发生冲突的时候,放松了对煤矿安全的要求。其次,安全管理混乱, “三违”现象严重。一些煤矿管理人员不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例如:潜在存在着不按设计施工作业;存在程度不同的采掘失调和水平接续紧张问题;巷道贯通、过断层和采煤工作面初采初放等不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瓦斯监测监控系统作为应付检查的工具,探头随意布置等。
2.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差,安全培训工作不到位
据国内外调查统计表明,煤炭行业80%以上的事故都是由于职工违章造成的。近几年来,随着用工制度的改革,煤矿职工队伍的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大量使用农民工、协议工、临时工,并且已经成为井下一线工作的主力军。这些工人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他们对安全规程、措施及安全知识的接受能力差,不能适应高强度的集约化、机械化采煤作业。其次,工人每天工作时间大都在l0~14个小时之间,长期超时从事高强度的劳作,势必会加大误操作的概率及发生事故的机率。此外,安全培训工作不到位。很多煤矿的培训只走形式不重实效,没有很好的管理考核制度,工人把学习和技能培训看成是一种消遣,考核关不严,混着就能过关,所以导致了虽然天天在讲安全、学安全,但是效果就是不明显。
3.安全技术及装备无法适应当前的开采需要
随着煤矿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矿井也在不断加深,就会出现以前未出现的安全灾害,比如地热、冲击地压等方面的问题,而这些安全问题在目前都还无法实现有效的预防和治理。此外,安全管理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煤矿自主科技研发能力十分有限,安全技术和设备无法适应当前的开采要求,依然存在有些设备的更新速度过慢、可靠性差等方面的情况。
4.安全监管力度不够
在我国政府体制改革之后,煤矿专门管理部门被取消,煤矿安全管理体系尚未完全建立,造成煤矿安全管理缺乏统一标准体系,特别是一些产煤省撤消了煤炭管理机构,政府对煤炭工业的行业监管都不到位,形成了一种以企业为主、行业管理为辅的安全管理模式。虽然各个地方也制定了相关的管理法规和规章,但其中出现一些繁杂问题,导致了煤矿监管部门主体责任薄弱,安全监察缺乏权威性,在安全执法过程中执法有章难循。其次,在检查形式上,各种检查的时间、路线大部分是既定的,下属的生产单位对检查的规律都已了如指掌,这样就会造成生产单位应付各种检查。
二、如何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
1.加强煤矿安全教育,明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要在生产过程中坚持生产必须安全,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作为一名干部,严禁违章指挥,工人严禁违章操作,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要合理安排生产前的各个阶段,坚持把“为生产创造最安全的条件”作为最根本的要求。严格做到“关口前移、超前防范”,为安全提供强有力保障。通过教育使职工牢固树立“生命意识”;通过设备更新提高安全技术硬件,通过采矿方法的改造,从根本上提高安全技术基础条件,通过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技术思想及技术素质;通过制度的建立和执行使其不愿违章,也不敢违章;通过环境优化把危险度降至最低。因此,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就是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坚持当前和长远的统一。
2.强化安全培训教育
煤矿是一个较特殊的行业,我国 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已规定,未经安全教育和培训合格的煤矿作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包括国家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政策、采煤作业基本安全操作程序和工作方法、安全生产注意事项,紧急情况下自救办法等。安全培训要注意培训质量要求,考核合格后才发证。在培训方式上,理论培训应与实用技术有机结合,加强岗位技术练兵,定期组织职工进行技术比武,对于优胜者给予奖励,以调动职工培训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在岗位上按标准规定作业。
3.加大安全生产的投入
煤炭企业要加大安全与技术投入。通过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不仅可以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与疲劳程度,提高工人的身心健康,还可以减少因事故造成的人员死亡、伤病所造成的停工、停产。另外重视抓好煤矿安全科学技术基础研究,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其专家学者的作用,整合和壮大安全科技资源,抓紧对煤与瓦斯突出和冲击地压等矿井突发动力的灾害机理、突水等灾害的形成与发展机理进行攻关,提高煤矿安全科技理论水平。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F42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9-0370-01
1 导言
煤矿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其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也不容轻视。近年来,我国煤炭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但在安全管理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正常的安全生产。
2 煤矿安全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安全科技人才
煤矿恶劣的作业环境,以及薪资待遇方面与其他行业相比普遍偏低,因此难以吸引高层次高水平人才来煤矿生产一线,使煤矿专业人才匮乏,使煤矿开采生产的管理水平相对较低,难以适应煤矿企业不断发展的需求;有的煤矿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相关管理人才培养缺乏投入,人才储备工作并不理想,难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煤矿开采的需求。
2.2 安全管理水平不高
据统计,国有煤矿从业人员中,高中以上文化占30.12%,初中占51.19%,小学占15.17%,文盲占2.12%,而全国中小型煤矿中,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从业者不足3成。由此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可见一斑。且大多数煤矿地处较偏远地区,教育水平偏低,离经济、文化中心较远,工作危险程度高,劳动报酬不理想,工作环境差等,缺少对高水平管理人才的吸引力,尤其在如今多数煤矿企业亏损的情况下,愿意到煤矿工作的人少之又少,并且加剧了煤矿企业人才的流失,未来安全管理情况堪忧。
2.3 安全保障机制不完善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煤炭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我国法律和行业法规都有了相应的改善和进步,而部分煤矿企业却未能紧随行业步伐,安全管理制度毫无新意,不能反应当下安全生产的需求,造成安全管理上的缺陷;也有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朝令夕改、相互矛盾,给安全管理带来不便。安全培训教育工作不到位,我国《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了煤矿安全培训的要求,而某些企业受经济利益最大化理念的影响,安全教育培训流于形式,弄虚作假,未真正地对员工进行培训,甚至有的企业出现新员工未接受安全教育培训直接上岗的现象,给安全生产埋下隐患。以上问题同时也说明,煤矿企业存在安全监管不到位现象,煤矿企业众多,安全监察机构和监察人员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煤矿企业自身和工人的安全监察作用没有有效利用。
2.4 没有充分落实安全投入
许多煤矿由于安全管理机制建设不到位,存在严重的资金问题,为了缓解资金压力,煤矿企业选择减少安全管理费用,使管理费用资金不到位,难以有效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的问题,产生安全隐患。
3 煤矿安全技术管理的措施
3.1 高度重视安全生产
煤矿开采工作的危险性非常高,一旦出现安全问题,会严重影响煤矿开采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如果出现安全事故,就会造成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极大地损害煤矿企业形象。因此,不管煤矿在任何生产阶段,都必须将安全放在首位,严格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不断强化安全知识,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2 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度
为保障煤矿开采的安全管理得以有效实施,就必须加强安全责任制度建设,为煤矿开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此外,还要加强安全责任制度的执行力度,将安全责任制度落到实处,避免其流于形式,将制度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如此才能够确保煤矿开采中存在的问题得以及时发现。在煤矿开采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与分析煤矿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同时确保制定的方案得以充分落实,使相关采煤设备操作规范化。只有充分落实安全责任制度,才能够有效解决煤矿开采过程中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
3.3 建立奖惩机制
要建立奖惩机制。对表现优异的员工,予以奖励与表扬,对犯错的员工要严肃处理,并对其予以引导与帮助,使其不断纠正自己的问题,充分发挥煤矿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3.4 加强煤矿开采安全技术的应用
要不断加强煤矿开采安全技术的应用。要加强“一通三防”工作,加强顶板管理技术、防治水技术、爆破工程中的安全技术、巷道运输安全技术及机电设备的安全防护等安全技术的应用,提高煤矿开采的效率与安全性,减少安全事故;不断改善煤矿开采作业环境,加强煤矿职业病防治技术,减少煤矿作业人员职业病的情况发生。
3.5 注重人才培养,加强职工培训
管理人员水平和职工素质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煤矿企业水平一般的管理人员较多,缺少高科技水平管理人才,因此企业应注重人才战略的实施,培养出高科技水平管理人才,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通过提高待遇, 吸引更多的人才到企业工作。如:提高薪酬待遇;对安全生产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给予晋升职务、评定职称上的优待等。同时还要加强职工培训,整体提升员工素质。煤矿企业员工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要转变过去以纯文字形式的培训教育方式,结合图片、视频等多元化的教育方式进行培训,这样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在安全意识上和操作技能上,都能使员工得到很大的提高,提升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水平。
4 结束语
总之,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煤矿行业更是国家深化经济改革的重要领域,国家对煤矿行业更是提出了“安全生产是第一位”的政策方针。煤矿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的完善更是企业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因此,大力完善煤矿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柯智选.煤矿掘进技术及安全管理[J].技术与市场,2014(11):194.
关键词:问题;分析;安全;管理
随着我国安全网络监督体系的逐渐完善,煤矿开采技术地不断进步,近几年来,我省乃至全国煤矿安全生产态势平稳,呈向好的趋势。但即便如此,由于我国广大的煤矿行业仍受着传统经济模式的影响与各种现实条件的制约,这直接导致了我国煤矿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这些方面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隐患和问题的背后,暴露出的是还薄弱的煤矿安全生产基础,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因此,抓好我国煤矿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不但影响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同时影响了国家与社会的安定和谐,促使国民经济与社会得以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1 事例及分析
1.1 事例
事例一:某矿井地面压风机房,当班司机刘某、张某上班,刘某巡查完回到操作室,对张某说没事。刚说完听到一声巨响,两人立刻跑出来查看,发现2#风包释压阀保护套打出将机房一角击穿。事例二:某矿井下,通防队安排张某、王某两名职工到采区皮带运输巷延接风水管路。晚12时皮带停止运转,由于管路在皮带机里侧,于是张某、王某两名职工登上皮带机进行延接管路作业。在延接第二节管子时,皮带机突然运行,由于惯性将张某拖闪在地,配合作业人员王某手持管子欲放不能,管子撞到巷帮造成王某右手扭伤,幸被及时发现将皮带停止。
1.2 事例分析
事例一:对大型压力容器设备安全防范意识教育不力,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存在麻痹心理,认为风包一次两次不排污没事,未按规定对压风机风包进行每班1~2次的排污作业,风包内油水化合物积聚造成风包温度急剧升高、风包超压,释压阀瞬间高压释放,阀杆拉断,造成保护套打出击中机房。事例二:是一起严重违章,管路工张某和王某安全意识淡薄,没认识到在皮带机上延接管子可能发生的后果,在皮带机上延接管子作业时没提前和皮带司机沟通交接好,存在习惯性违章现象。
2 事例发生的深层原因
(1)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思想认识不到位。新的用工制度实行后,煤矿企业职工队伍发生了很大改变,但煤矿企业职工队伍文化、专业技术素质较低还是事实。煤矿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法规观念仍然比较薄弱,进而导致操作技能差、存在侥幸心理、习惯性违章时有发生,其结果是给安全生产工作埋下隐患。(2)动态下的安全问题没有解决好。煤矿安全生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搞好安全生产离不开严格的现场管理。安全生产是由每一个职工内在因素产生的个人行为形成的,要解决动态下的安全问题就必须规范人的行为和操作。(3)培训实践效果低。大部分企业培训体系都是不完善的,其培训工作一般都是以企业中的一个部门进行组织与安排的。尤其是在制度上,企业尽管是有培训制度,但这个培训制度在企业所发挥的作用并不明显,同时企业的培训制度不健全,还存在这注重形式、轻视考核的误区,甚至没有健全完善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在培训过程中,企业管理者与培训者也只是将培训看作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没有看到培训的实质作用。当然,企业培训的方式也十分的单一,并不重视通过多样化的培训手段进行培训。在实际的培训活动中,只是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知识传授为主要的培训方式,可想而知其效率不高。这样的条件下,之间致使了培训的实效性低,各种的安全培训繁重而效果低。同时,企业的干部职工安全意识也没有得以提升,其自保意识不高,在作业过程中没有规范的操作,其工作具有随意性。
3 煤矿安全管理解决策略分析
3.1 构建安全管理体制
通过构建与本企业相适应的安全管理体制,从而推进“精、细、化”管理。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一般是以“经验型”与事后性管理为主,这样的管理模式只是重视经验,对于事物定性的分析比较多,而对于事物定量的分析却比较的少,一般是事后分析,而其工作流程是计划、布置、检查、总结和评比。至于现代化的煤矿安全管理是系统化管理,建立安全责任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实现“精、细、化”管理。
3.2 提升安全培训质量,提高安全培训效果
煤矿企业的每一位职工,其对于安全生产均有着重大的责任,同时煤矿企业所有的职工也是安全生产中造受事故的直接承担者与受害者。由此,企业应注重进行安全培训,切实落实安全培训工作,鼓励全体职工积极参与培训,深刻认识到安全培训的意义,促使职工主动进行安全培训工作。
在煤矿企业中“三违”现象为什么总是不断出现呢?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煤矿职工没有真正的认识到“三违”的危害,对于正确的操作方法并没有真正掌握,同时解决水平不到,职工素质不高。故而,要有效地根治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应积极进行安全基础管理工作,主要做法就是进行有效的煤矿企业职工的培训。
3.3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标准化管理水平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煤矿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和软实力,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文化建设要通过一系列的安全管理办法和安全理念的推行,一是要优化安全生产的环境。生产环境不但是干部职工的主要劳动场所,同时也是意外频发区,故而应加强现场管理的标准化。如质量标准化体系的建设,手指口述、安全确认制度及安全信息的闭合管理等,做到安全管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从而夯实安全工作基础。二是优化安全生产的“软环境”。
3.4 增强安全技术的投入
煤矿运行的过程中其各项技术和安全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技术直接影响了安全状况的发生。故而,煤矿企业应提高技术水平,加大安全技术的投入,将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引入安全管理之中,以此为职工工作营造安全的环境。同时要加强生产技术的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建立以矿总工程师为核心的技术管理体系,配齐生产技术管理人才,进一步加强对井下顶板、瓦斯、水害等地质条件因素的数据资料技术分析,规范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的编制和补充完善,把技术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3.5 加强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
切实落实隐患排查制度,如此能够及时的发现将井矿生产中所存在的隐患并予以解决,将事故中的识别、登记、评估、报告、监控以及治理的标准予以明确,并通过分级管理的原则,将隐患治理的责任与义务进行明确分工。认真按照“五落实”原则和要求进行整改与治理,增强对一些难以解决的隐患的监测监控。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以此提升矿井抗灾能力。
3.6 形成岗位安全责任制
伴随着煤矿安全管理技术的不断进步,煤矿企业也随之形成了岗位安全责任制。岗位安全责任制主要是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以此推进安全任务与责任得以一级一级的向上传递,使区队、班组与各个岗位均得到分配。而在执行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大监督管理的力度,并不是只是在表面上停留,而是具体落实与现场。
现场安全管理不能局限于表面,要把隐患当成事故对待,对排查出的隐患和问题要逐条梳理并进行分析研判,应该详细剖析发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只停留在所发生事情的表面去解决问题,就肤浅了,如同病人治病,只治疗痛、痒这些表现,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寻找病因,彻底根治,终不复发才是治病的目的。不论是违章还是事故,均不能停留在“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的现场表现,寻找根本因,杜绝现场果,才是我们管理的最终方向。找准问题存在的原因,实行安全责任追究,做到“防患于未然”。安全责任追究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进行罚款,而是通过警示教育落实责任,如此才能保障安全、切实实现安全。
关键词:煤矿企业 安全管理 现状 问题 对策
1 当前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现状介绍
新时期下,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取得了相对丰富的经验,并且也在不断地完善诸多的管理办法以及制度。然而,从整体上而言,煤矿安全管理还没有较强的针对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尤其是超前预防控制方面做得不够充分,同时,煤矿安全管理依然按照传统的思路进行,比较保守,没有创新,并且煤矿企业更加注重于通过一些行政手段对安全管理进行强制性的实施,例如下达命令、集中排查、行政处罚、专项整治等等。在处理煤矿安全事故中具有明显的滞后性,超前防控不到位,通常是产生问题处理问题,亦或是煤矿安全事故产生后,再去进行调查和分析,按照事故性质做整改工作,还具有明显的被动性,不能有效地从源头上遏止煤矿安全事故的产生。基于上述介绍可知,当前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许多值得重视的问题。
2 当前我国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2.1 煤矿安全技术以及设备不能确保安全生产
一方面,随着我国煤矿开采深度的延伸,出现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且相对严重,加之,我国目前对于此类事故还没有较为成熟的研究,还不能提出绝对有效的科学措施,这一方面,需要我们相关从业人员及理论学者关注,着重研究煤矿安全技术,完全有效遏制事故的产生。
另一方面,作为防范煤矿安全事故的一个主要手段,煤矿安全设备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煤矿企业所拥有的众多装备以及安全检测仪器普遍存在着诸如可靠性较差、稳定性差、精度低以及适应性不强等问题,还不能够很好地满足煤矿安全的需求。加之,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性在我国煤矿企业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只有安全可靠的设备,才能保障生产的安全。然而,我国煤矿企业中的设备鉴于生产周期短、批量小、品种繁杂以及专业性强等特点,给企业生产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并且煤机企业所使用的装备大多是役龄在十几年以上的旧机床,不能很好地满足煤矿企业的发展。
2.2 煤矿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心缺乏,不能有效地调动员工积极性
一方面,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诸如工作职责未能较好的去履行,管理相对混乱,人为违章时常发生等等,这些问题是当前我国煤矿安全管理人员没有进行解决的主要问题,加之,对于超能力组织生产、擅自修改设计以及井下特殊工种长期违章作业等等诸多安全隐患,煤矿安全管理者的安全责任心更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同时,煤矿安全管理归根到底就是通过建立健全制度、认真严格检查以及采取合理科学的措施等消除隐患,防范煤矿安全事故的产生,然而,从目前我国煤矿企业来看,绝大多数的管理人员并没有落实安全责任,加大了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煤矿企业对职工安全培训的力度不够,仅仅是以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即对安全规章进行制定,然后走形式的学习,将安全制度束之高阁,忽视了对一线职工时时、处处依据规章操作,使之将规章制度牢记于心的培训,因此,职工对安全制度的学习积极性不能充分地被调动起来。
2.3 煤矿安全管理没有系统性,其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一方面,众所周知,安全管理是一门需要各行各业人员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学科,同生产实践相似,均具有规范、严格以及紧密的操作程序。但是,煤矿安全管理在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的、系统的标准,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用,加之,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模式依旧传统甚至落后,在制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时过多注重形式化,缺乏科学性,并且在操作这些安全管理制度中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更别提实现预期防范安全事故的目的。
另一方面,我国目前有关煤矿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绝大多数的法规制定都是基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同当前市场经济形势不一致,这就需要我国相关的部门尽快建立健全能够适应新时期下的煤矿安全管理法律法规。
3 结束语
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煤矿安全管理不能凭一时之力,而应循序渐进、紧跟时代步伐,采取合理、科学的措施来规范和提高安全管理。
一方面,要规范煤矿各级人员的安全行为,建立责任连带追究制度;定期对矿井安全进行检查,消除隐患,做到现场管理标准化。
另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职工安全技术素质;通过科学的管理以及先进的技术装备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投入,同时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管理预警机制。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水平,最终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玉玲.论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现状与改进[J].工业设计,2011,05:197-198.
关键词:安全目标;管理;煤矿;安全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由于经济的价格和丰富的储藏量,煤炭成为生产生活中重要的能源资源。但是煤矿开采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工作,由于开采设备不完善、工作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管理水平低等原因,导致了煤矿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危及矿工的生命安全。煤矿安全管理是煤矿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矿工的生命安全,保证煤矿企业的安全运营,提升煤矿采煤中的安全管理水平已经成为重中之重。
一、煤矿采煤安全管理概述
安全基础管理工作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国家七部联合下发的 《关于加强国家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从煤炭企业安全发展的战略高度,多方面、多角度对安全基础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诠释、界定和要求,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煤矿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和遏制重特大事故、扭转煤矿安全状况的根本好转的坚强决心。
煤矿采煤安全管理是煤矿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煤矿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之中,是制定合理设计方案的核心,是排查治理煤矿事故隐患的重中之重,也是调动工程技术人员积极性的有力保障,更是促进企业安全高效生产的最大动力。煤矿采煤安全管理是针对煤矿企业中开采、生产安全的管理,对于保证矿工的生命安全、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地质环境危险因素造成的煤矿安全问题
虽然我国煤炭储量丰富,种类较多,但是从总体上看,煤层赋存不稳定,地下煤矿结构复杂多变,给开采工作带来很大阻碍。同时,煤层中瓦斯含量很高,我国煤井很多都为高瓦斯煤井,这就造成煤层很容易发生自然现象。随着煤量的逐渐减少,开采深度和难度逐渐加大,矿井下的开采工作将会面临越来越多的安全问题。
2、机电设备不安全状态导致的煤矿安全问题
煤矿开采需要大量机械化和电气化设备,这些客观事物都存在不安全状态,并且很难被人所察觉。通过对众多矿难事故的分析可以发现,机电设备出现问题是导致矿难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在煤矿生产中要安排专门人员负责监察机电设备安全状态,控制问题,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工人自身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煤矿安全问题
煤矿生产工人是煤炭开采最主要的参与者,其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大量安全事故的分析表明,在安全事故中人的因素占到第一位,这是因为与机电设备、地质因素等因素相比,人具有主观动能性,具有主观感情,比较活跃,心理、生理容易受到客观事物的影响,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4、安全管理缺陷导致的煤矿安全问题
安全管理缺陷是人为因素的特殊情况。目前,我国众多煤矿生产企业安全管理机制存在缺陷,比如生产过程中安全监管力度不够,针对员工的安全生产知识教育欠缺,缺少相关生产技能的培训。同时,煤矿生产企业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意识淡薄。煤矿企业领导一般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很少考虑安全问题,对于已经存在但不紧要的安全问题一般选择搁置不管,减少资金投入。
三、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策略
1、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实现精细化管理
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是进行高效管理的先导。“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煤矿企业管理中也是如此。安全生产无小事,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我们要带着“放大镜”深入煤矿开采的一线去检查安全隐患。要有大局观,要从细微处入手,时刻绷紧安全生产的神经。在日常工作中,必须要严格执行相关的规章制度,注重生产的每一个细节,不让任何一条宝贵生命在这样的疏忽中失去。要使管理精细化成为管理工作中的一种习惯,切实贯彻到煤矿采煤的每一个环节。
2、认真落实煤矿开采的法律法规
目前为止,中国在煤矿产业中已经颁布了几部法律法规,如 《煤矿安全规程》、 《矿产安全法》、 《煤炭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等,这些法律法规对于企业的安全管理有极大帮助,指明了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方向。煤矿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这些法律法规,同时企业自身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也不能违背国家的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保障企业的安全健康发展,生产效率才会稳步提升。
3、加大宣传教育的工作力度
煤矿企业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在矿工工作之前要对他们进行统一的培训工作,提高专业素养,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和安全生产意识,认真落实企业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禁止在安全生产上投机取巧。定期对安全管理者进行专业培训,提升管理者安全管理的专业素养,提高管理者安全管理的能力水平。定期对其他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方面的教育培训。
4、改革安全管理技术
现代化设备和信息化管理是高效管理的必要条件。但是目前中国煤矿企业管理的技术水平还处在比较低下的阶段。要改变人工管理效率低下的状态,就要使煤矿安全管理技术实现信息化、智能化,为管理人员配备统计、计算和快捷交换信息的技术设备。要推进科学管理,加强和改进安全技术管理,实施科技兴安战略。煤矿企业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大力提高矿井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建成综合信息网络,形成公司总部、煤炭公司、煤矿三级测监控体系。煤矿企业要积极践行“无人则安”的理念,对采掘、供电、运输等设备增加多种自动化、智能化的监测监控系统,力求实现作业环境的安全可靠。以期以信息化、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减少用工人数和人工作业的环节,使系统运行更加安全可靠,提高矿井安全保障能力。
5、增加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投资
转变盲目追求眼前利益,忽略安全管理的旧观念,从煤矿企业的长远利益出发,加大在安全管理方面投资,从而更新采煤设备、更新煤矿企业管理者用以统计数据、进行信息交流及监控矿井的设备,以保证优化煤矿采煤技术,保证采煤安全。
6、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煤矿企业所有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必须完善。因此,为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煤矿企业必须严格地把安全生产责任制、业务保全责任制和工种岗位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起来,就需要每个单位、每个岗位、每个人都要负起职责范围的安全工作,从而为煤矿安全生产打好坚实基础、提供可靠保障。
7、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煤矿安全生产是一项全面性、系统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煤矿企业生产建设的方方面面,哪一个环节稍有疏忽或者事物,就可能埋下安全隐患,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导致员工伤亡[6]。如果管理不善,造成安全事故,不仅影响生产效益,更加影响职工的生命健康和家庭幸福,有的甚至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和谐。因此要实现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安全技术管理体系,可实行混合管理模式,总工程师直线领导、全面负责、分清层次、综合管理,总工程师对技术管理全面负责,分管副总在其权限内及时决策,以利于提高效率。
结束语
安全生产是现代煤矿生产的重中之重,煤矿企业不能仅仅追求经济利益,更要将安全管理引入到工作中来。现代煤矿生产为了实现安全管理,引入了安全目标管理的新模式,此模式对未来煤矿安全生产必将有大的作用,本文从现代煤矿生产仍然存在的安全问题入手,对安全目标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细致研究,希望能对煤矿生产企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岳巍.浅议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方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 (07):158.
[2]王以功,曹庆贵,张华,朱学军.煤矿安全目标管理的动态控制技术研究[J].中国矿业,2010 (09):92.
1乡镇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机构不健全人员配备不足
全省除六盘水、毕节2个地区(州、市)有独立的煤炭管理局外,其它6个地区(州、市)、县(区、市)、乡(镇)大多数均无专门的煤炭管理部门,地、县两级煤矿管理部门均由乡镇企业局兼管,多数只有煤炭管理科,没有安全监察科,全省产煤乡(镇)在机构改革中,大多数乡(镇)煤管站已撤销,由乡(镇)社会事务管理站兼管。在三级煤炭管理部门人员中,大多数为聘请临时的管理人员,少数为事业编制人员,煤炭管理人员一般1~3人。
1.2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缺乏
地(州、市),县(区、市)、乡(镇)三级煤炭行政管理部门大多数没有专业技术人员,在聘请的管理人员中,虽有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和近年分配来的大、中专毕业生,仅有书本知识,没有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因此,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是全省乡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最大隐患,也是管理严不起来和安全事故隐患整改落实不到位的主要原因。在聘请的管理人员中,以前的工作均从煤矿管理费中开资(含事业编制人员),现今上级部门已不允许收取煤炭管理费。由于有的煤炭管理部门财政紧张,工资待遇低,工资发放不能按时到位,煤矿安全技术管理人员不安心、缺乏积极性,缺乏创新热情,不能主动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煤矿安全检查责任心不强,有的安全检查人员不懂,查不出问题。有的未尽心、未尽责,煤矿
安全检查工作存在死角。
1.3对如何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心中无数
全省地、县、乡三级煤炭管理部门的领导大多数均不是专业技术人员,可以说他们也想把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搞好,管理的力度也比较大,但没有人知道怎样才能把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搞好,没有长期打算和远期目标,对如何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心中无数。有的煤炭管理部门的领导对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重视不够,管理混乱,流于形式,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责任意识从上至下呈现层层衰减,逐级弱化趋势。
1.4领导调动频繁
1998年“关井压产”以来,全省地、县、乡三级煤炭管理部门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调动频繁,至今,大多数均全部更换。由于煤矿是地下作业,技术性强,危险性大,工作环境差,煤矿井下作业点受水、火、瓦斯、煤尘、顶板、运输、有害气体等灾害的危害,新领导又不是专业技术人员,难以胜任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对乡镇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只停留在一般工作布置上,管理、监督和责任制也只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会议上。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的问题仍然相当突出。
1.5煤矿安全检查和安全隐患整改落实不到位
有的煤炭管理部门未按照目标责任书要求对煤矿检查到位,有的只有检查,没有落实,有的未建立安全隐患检查和安全隐患整改跟踪落实档案。没有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颁发的《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要求找差距,抓整改。煤矿安全意识淡薄,存在着“侥幸的心理”等。
2对策及建议
2.1从人的因素上消灭安全隐患
从全省乡镇煤矿发生的安全事故和存在的安全隐患来看,可以说都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不到位和人为造成的。这就充分说明了决定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好坏因素是人。所以,要搞好煤矿的安全生产,首先要从人的安全因素上消灭安全隐患。根据全省各级(地、县、乡)煤炭管理部门安全技术管理人员较少和无安全技术管理人员的实际,建议各级煤炭管理部门配备1名主管煤矿开采技术和安全技术管理的工程师,负责指挥和指导本辖区内的煤矿开采技术和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对目前所有不是安全技术管理的人员全部组织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煤矿安全执法证书者方可从事煤矿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因此,只有消除人的安全隐患,才能消除煤矿安全事故隐患,才能有效地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2.2建立健全煤炭管理机构
建议地、县级设立煤炭管理机构和煤炭监察机构,重点产煤乡(镇)设立煤炭管理站。根据本辖区内乡镇煤矿的实际,配备足够煤矿开采技术和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人员,从事煤矿开采技术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并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规章制度,层层分解,处处落实和把关,变领导负责为全员负责,变领导关心为大家关心,真正的形成一级向一级负责的良好局面。地、县级煤矿管理部门和重点产煤乡(镇)配备一名主管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总工程师,负责指挥和指导本辖区内的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煤矿安全生产才有保障。
2.3聘用合格的领导干部
作为煤炭安全生产管事部门的总工程师或主要分管领导是各级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指挥者,必须具备丰富的采矿工程专业理论和独立解决采矿工程专业技术领域重要技术问题的能力,以及采矿工程专业相关科学技术专业基础知识的技能,有丰富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在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方面能撰写有重要价值的技术报告或提出重要价值的建议和意见。熟悉国家煤炭安全生产管理的有关规程、规范、法律、法规、以及方针政策,并应用到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实践中去。要从指导方针上、措施对策上有“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飞跃,要知道如何扭转该辖区内煤炭工业的投资环境和提高对外开放的整体水平;要知道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国内外商家的投资环境和符合国际惯例的法制政策环境 。要能够为今后该辖区内煤炭工业的发展和推广介绍引进国内外商家的煤矿建设项目、煤炭深加工利用项目、煤炭洁净技术(选煤、型煤、水煤浆、煤炭高效燃烧、煤电、煤炭气化、煤炭液化、煤炭脱硫等技术)项目,要能够为将来煤炭工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2.4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素质
随着国家对乡镇煤矿开采技术要求的提高,那些传统的煤炭开采方法将被先进的符合现代化的开采技术所取代,先进的煤炭开采技术必须要有高素质的人来管理,因此煤炭安全生产技术管理部门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专业化。所以提高各级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人员的素质是全省各级煤炭管理部门今后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依靠科学的进步和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才能促进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才能把煤矿安全事故降下来。
关键词: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1 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煤矿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也逐渐提高,这一方面提高了煤矿生产尤其是井下采掘作业的效率,但同时也对机电运输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因为机电运输环节出现问题而导致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这不仅给设备安全带来了威胁,还可能酿成巨大的人员伤亡事故。近年来,我国普遍加强了对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尤其提高了对机电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视,但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在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中还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需要引起我们充分的重视。
2 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作业人员专业素质及安全意识不过关
因为煤矿生产的特性,导致机电运输设备经常需要处于长时间、不间断的工作状态下,而这就对机电运输设备的正常使用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实却是有很多作业人员特别是一些特种作业人员存在专业素质不达标、安全意识不足的问题,表现在具体工作中就是不能严格遵守设备的操作使用规范,随意操作的现象时有发生,进而给煤矿的机电运输埋下了安全隐患。
2.2 机电运输监察力度不足
对于煤矿机电运输的安全管理工作来说,加强监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然而在现实中,煤矿机电运输的监察力度还远远达不到安全管理的需求。现实中,一些监察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存在不能严格执行相关监察制度的问题,有的甚至对一些违规操作也视而不见。此外,专业的检查人员虽然可以对机电运输设备进行细致地检查,但这种检查工作往往都是临时性质的,不能实现对机电运输设备长期、系统的监察,这些都造成我国煤矿机电运输监察的力度与实际需求之间相差甚远。最后,煤矿机电运输监察制度也存在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存在一些模糊监察界限,这会成为监察与作业人员忽视的环节。
2.3 煤矿机电运输设备老化
对于很多煤矿企业来说,其投入到实际使用中的很多机电运输设备都存在老化的问题,一些机电运输设备甚至已经使用了十几年,设备带病工作的现象更是十分普遍。此外,因为煤矿井下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再加上部分煤矿企业缺乏对设备维修养护工作的重视,致使很多新投入使用的设备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使用安全问题。总而言之,煤矿机电运输设备的逐渐老化不仅给煤矿的正常生产工作造成了制约,而且还给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必须引起我们充分的重视。
2.4 煤矿运输系统不完善
对于煤矿的正常生产来说,其运输系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涉及到的机电设备的种类和数量也非常多,需要投入足够的人力和物力来保障其能够正常运转。但我国煤矿企业以往将工作重心大多放在追求产能之上,对机电运输设备的投入存在严重不足的问题,这使得煤矿机电运输系统不能够及时得到更新改造,进而也给煤矿机电运输的安全管理工作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3 解决对策探讨
3.1 提高作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安全意识
对于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来说,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作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安全意识。首先,要加强对作业人员专业技能的考核,对于不能正确操作机电运输设备的人员要进行培训,只有专业技能考核通过的人员才允许上岗工作;其次,对于一些新型设备的操作使用而言,煤矿企业也应该对作业人员进行系统的技术培训,使他们在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的同时,也能够熟练掌握新设备和新技术;最后,煤矿企业可以结合以往发生的一些机电运输安全事故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宣传,提高他们对安全操作程序的重视程度。
3.2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在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中,还应注重相关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为具体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充分依据。具体而言,需要煤矿企业结合自己的实际生产状况,尤其是抓住自身在机电运输环节中的安全薄弱点,制定切实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此外,除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之外,还必须加强对制度的贯彻落实,要避免所建制度仅仅停留在形式层面。
3.3 提升机电运输设备的可靠性与先进性
煤矿企业应做好对机电运输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具体而言,需要加强对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工作,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要及时安排维修人员进行处理,而对于已经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的设备也要及时进行更新改造和换代升级。此外,随着机电技术的发展,机电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水平也越来越高,将更先进的机电设备运用到煤矿的运输系统中,可以在提高煤矿机电运输系统技术水平的同时,也同步提高其工作可靠性。
3.4 加大对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的投入力度
煤矿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适当提高自身在机电运输安全管理方面的投入力度。对于机电运输系统工作良好的煤矿企业,可以只稍微加强在设备维护管理方面的投入;而对于机电运输系统已经不能保障实际操作安全的企业,就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通过对系统进行更新改造等方式来提升机电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只有找出当前煤矿在机电运输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才能真正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进而也才能为煤矿企业正常生产活动的开展提供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杨明.煤矿机电运输的安全管理研究分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3):72-73.
[2]茹进锋.煤矿机电运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博览,2015(18):64.
[3]刘丹彤.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5):122.
[4]刘斌.浅谈关于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2(16):77.
[5]刘晋伟.浅析矿山机电在现代煤矿企业中的运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5):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