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特色课程体系建设范文

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26:3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特色课程体系建设,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特色课程体系建设

篇1

关键词:地方院校;民族教育;课程特色

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是各民族发展之本。在全球化和工业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面临濒危。凯里学院作为贵州省黔东南州唯一一所民族地方院校,一直秉承民族文化特色办学之宗旨,几经发展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和经验积累。但随着社会转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如何架构具有民族特色的课程体系已成为学校的重要课题。

一、凯里学院民族特色课程建设的基础

1.办学定位与发展目标

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必须明确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由于地方高等院校地处经济相对落后中小城市,所以其生源有限,且学生毕业后一般都就近择业。为此,凯里学院办学定位概括为“三性三型”,即:地方性、民族性、师范性,应用型、教学型、开放型,立足黔东南,面向全省,放眼全国,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努力把凯里学院建设成为一所全面合格的地方本科院校。

2.学科专业基础

专业是学科承担人才培养职能的基地,学科是专业发展的基础。在“十一五”期间,凯里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本科专业及方向达到30个,专科专业调整为23个,涵盖文、史、法、教、理、工、农、管8个学科门类;通过了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评估和首批6个本科专业的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逐步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的办学格局;建设了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植物学、旅游管理、民族学、基础数学5个重点学科和民族传统体育、民族民间音乐、民族民间工艺3个重点扶持学科。就专业而言,真正涉足于民族文化领域的有汉语言文学(民族文化)、舞蹈学和音乐教育三个专业。具有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学科主要分布于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旅游学院的一个专业或几个专业中,其课程筛选如下,见表1-1。

表1-1 2012年各专业民族文化学科课程设置一览表

续表

值得一提的是,凯里学院很早就关注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的问题。自2003年始,学院音乐系首次面向全州中学招收五年制大专生,共招生60人。此后5年,学校仍不断招收五年制大专生,但招生规模逐年减少。这方面生源皆来至苗乡侗寨的少数民族子女,可塑性强,民族文化知识底子好。

3.师资队伍和生源构成

教师是课程开发和实践的核心力量。凯里学院2012年开设的民族文化教育课程有46门课程,主要集中于艺术学院、旅发学院、人文学院等,授课教师约23人,仅占专任教师5%。此外,经调查,绝大部分任课教师非科班出身,很多中途“转行”,有的基于师资分院师资短缺缘故,有的抑或是结合校情开发的校本课程。譬如,学院音乐、舞蹈在校生597人,分2个专业3个层次(本科、专科、五年大专),共计班级19表班,师生比例为1∶24,专业课教师严重紧缺。此外,学院在人事安排上,往往呈现一师多职的问题,所以,在课程教学中势必影响教学质量。

除此之外,近两年来,学院生源已不局限于本省,生源的扩大给学校注入活力,形成跨文化教育的背景。黔东南州主要是苗侗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民族文化学科也应凸显地域特色。为了让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生于斯而长于斯”的本地生源自然是最佳人选。长期以来,本地生源是学院主要来源,但真正能在民族文化领域能挑起大梁,实现民族文化创办初衷的屈指可数。就传承班而言,每年招生100名,但报名率逐年下滑,而且学生参差不齐。即使偶尔能挖掘到具有天赋的学生,有时也会发生“被挖墙脚”的事件。绝大多数学生因参加高考没上录取分数线而选拔来的,所以,文化知识基础差,大学文化课学起来很吃力。

4.课程体系构思模块

2010年,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本科教育“质量工程”,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高等教育发展目标要求,进一步规范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总体目标,按“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生涯教育+特色教育+实践教育”五合课程模块对各专业课程结构设计提出以下原则性要求。(如表1-2)在课程模块结构中,必修课程学分控制在总学分的70%~75%范围,选修课程学分控制在总学分的25%~30%范围。必修课包括公共基础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实践教育课程;选修课包括公共选修课、职业生涯课、特色教育课和专业方向课、专业任选课。

表1-2 课程基本结构学分比例

二、完善民族特色课程体系的思考

1.加强服务地方经济特色专业建设――拓展民族教育课程资源

高校人才培养是以专业为单位,专业是课程的组织形式,而课程以专业为依托。由此,民族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需特色专业的创设来拓展。只有地方院校准确而灵敏捕地捉到市场经济的动向,才能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所需知识结构人才。黔东南州以旅游业、生态畜牧业、民族特色食品产业、特色农业及绿色产业等十类重点产业和行业类别为主,对此,学院做出了相应的专业和学科调整,在民族文化学科上也有建树,但仍有一些地方尚未完善。其一,加强对专业人才需求状况调研,科学的专业论证,培养地区经济发展特需的专门人才。其二,在发挥传统学科优势的同时,联合企业发展新兴学科。其三,学校特色专业的发展要立足于“我有你无,你有我精”,办出自身特色,而民族文化学科无疑是最佳候选之一。可以说,只有将特色专业落实到位,才能为民族文化课程建设提供平台,进而促进学科发展。

2.加强学校民族文化学科建设――拓展民族教育课程体系

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三者相辅相成,密切相关。高校除了要以专业建设为依托,更要以学科为龙头,以课程为基础推进其发展。加大学校民族文化学科发展,应分别从物力、“课程人”和学科自身建设――跨学科着手。第一,学校在优化馆藏结构的基础上,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加强民族文化文献的采集,尤其特色文献的数字化建设。第二,在“课程人”方面,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实施高层人才培养计划,根据专业课程设置,广纳贤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二是进一步做好在编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为民族文化学科的跨学科方向提供专业支持。三是高校是高层次人才聚集的地方,走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在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等领域打造高水平的学科带头和专家,促进自身发展,为地区发展尽绵薄之力。其次,近三年来(2009年、2010年、2011年)在校少数民族学生数所占比例分别为57%、56%、51%,有下降趋势,所以,学校在扩大生源的同时,注重本地生源的录取,这一点在民族文化传承班上尤为重要。其三,跨学科可以促进高校不同学科间融合和综合发展,能取长补短、相互补充,而民族文化学科作为凯里学院的地方特色,本身具备跨学科的特质。若要使之成为学校发展的契机而顺利展开,要树立学科发展系统论和整体论的观念,使其可持续发展。

3.加强校本课程研究――丰富民族教育特色课程体系

校本课程是在国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基础上,以学校为基地进行的课程资源开发。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来研发民族文化特色课程体系,实现特色办学是可为之举,思路有三:首先,立足黔东南本土资源,彰显地域性。民族文化校本课程以发掘和利用黔东南州本土体育资源为重点,实现了课程资源的多样化。这需将黔东南州苗侗族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搜集和剖析,按照课程开发程序,研发出富有黔东南州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其次,提炼黔东南州民族文化,以多门类课程为载体。民族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主要有食物、服饰、建筑、生产工具、文学、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和传统等。然而,由于融入生活中的民族文化是个整体,这就需要专家和教师对其进行分类,将其归入某一学科专业,站在学科专业的高度进行剖析,研发出具有地域性特征的课程。最后,与上述专业设置同理,课程开发是去传承传统民族文化,是在当下实践的“动态”中,而非定格于历史的某一时刻的民族文化。因此,民族文化进入校本课程是一个有甄别、不断更新的过程。当然,民族文化课程体系的建构一定不能离弃对内核的追溯和把握,否则,只会变成一个没有灵魂的空壳。

4.完善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促使民族教育特色课程成效最大化

华东师范大学高文教授一语道出:“教学是能产生最基本的课程效果的一种社会环境,它以最深刻的方式影响着课程。”教师通过对学生、教材、校情及地方资源备课,在课堂环境中师生通过任务的制定与完成就地产出并共同构建课程的过程。因而,为实现民族文化特色课程体系效果,教学可尝试从两方面着手:首先,给常规教学赋予民族文化的元素。第一,在教学内容上,教师依据教材教学的同时要超越教材,应结合自身实际科研情况反映学科领域的最新动态,减少“高级”知识与“低级”知识之间的差距,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尤其涉及民族学或人类学方面知识时,可用黔东南州丰富多彩苗侗族民族文化作为案例娓娓道来,尽量让一切知识再现于现实生活中。第二,在教学方法上,一反教师在课堂中主导一切的作法,相信学生具有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鼓励积极主动地调查研究,用事实说话。

篇2

关键词:特色课程;特色课程体系;特色课程建设

中国音乐学院是我国唯一一所以中国民族音乐教育和研究为主要特色的高等音乐学府。自1964年建院伊始,学院就在特色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积极有益的探索。进入新世纪,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艺术教育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中国音乐学院的特色课程体系建设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学院在本科课程体系和学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根据中国音乐学院办学定位与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建设了一批能够引领民族音乐发展方向、体现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具有鲜明中国民族音乐教育特质的特色课程。这些课程是对民族音乐课程体系的进一步充实与完善,是对现有学院总体课程体系的有益建构和补充。经过多年的建设,中国音乐学院已经形成了理论课程、技能课程和实践课程“三位一体”的,具有鲜明学院特色、结构合理、内容完善的课程体系。

一、中国音乐学院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的背景及思路

王光祈先生在《东方民族之音乐》一书中,将世界音乐体系划分为“中国乐系”、“希腊乐系”、“波斯-阿拉伯乐系”三大体系。各个体系有与之相应的哲学、思想和文化。中国音乐教育的课程体系主要是借鉴自欧洲音乐教育体系。经过百余年的实践反思,如何构建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音乐课程体系成为当前中国音乐教育实现体系创新的迫切任务。从课程性质来看,高等音乐学院课程大体包括理论类、技能类和实践类三种类型。从授课形式来看可以分为个别课、小组课、集体课和研讨课。

从专业设置角度看,目前国内高校音乐类设置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三个专业。三个专业分别包括若干专业方向。如音乐学专业有中外音乐史、民族音乐学、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美学、音乐声学、乐器学、音乐艺术管理、录音与扩声。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有作曲、电子作曲、和声学、复调、配器、视唱练耳等。音乐表演有民族声乐演唱、歌剧演唱与表演、中国乐器演奏、管弦乐器演奏、钢琴、合唱指挥和乐队指挥等。与专业设置相应,各专业及方向都有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

中国音乐学院特色课程体系是以专业知识为主线的宏观课程体系。特色课程体系严格遵循逻辑性的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课程依据专业培养目标,按照由基础到专业、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逻辑地组成一个体系,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构成了课程设置的基本顺序。从课程性质来看,中国音乐学院“三位一体”课程体系是包含特色理论课程、特色技能课程和特色实践课程。特色理论课程包括中国音乐史、传统音乐、中国乐理、五声调式和声、作曲等基本理论和技术理论课程。特色技能课程包括民族声乐、民族乐器、工尺谱、民族管弦乐队排练、民族室内乐等演奏演唱技能。特色实践课程包括各类音乐会、专业演出等课程。其色理论类课程是使学生掌握学习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特色技能课程使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和能力,特色实践课程是要求学生将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实际的舞台演出、毕业设计(论文)、作品等,进一步巩固、提高和锻炼专业能力。

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是以特色课程建设为抓手,以优势学科专业为依托,以新建专业课程为主要任务,以培育优势创新为重点,以模块化课程为试验点,鼓励和引导各专业建设一批与中国民族音乐教育深度融合,反映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具有鲜明民族音乐教育特色,引领民族音乐教育发展方向的课程。以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切入点,增加特色课程模块,构建包含专业主干、特色课程、学科基础、人文社科自然、实践、讲座为内容的总体课程结构。一方面,推动和激励专业教师在将课程建设与民族音乐学术研究相结合方面进行积极的思考与探索,另一方面,不断积累搭建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的经验和成果。分“搭建特色课程体系框架、完善特色课程结构、充实特色课程内容”三个阶段,加强引导、改革创新、扎实推进、逐步实施。

从操作层面来看,特色课程可以从课程性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不同维度予以划分。特色课程的建设可以是理论层面、操作层面或实践层面的课程。从课程开发的主体及权限来看,特色课程可以是学院教师自主开发设计的与民族音乐教育紧密结合的课程,也可以是采纳校外的相对成熟的课程。从课程设计来看,特色课程可以是既强调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培养与个性自由发展,更要重点强调和考虑学院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课程。从层次上来划分,可以划分为学院层面特色课程和系部层面特色课程。从类型上划分,可以划分为专业骨干类特色课程和学科基础类特色课程。从课程属性上划分,可以划分为理论类特色课程和实践类特色课程。从修读方式上划分,可以划分为必修特色课程和选修特色课程。设置必修特色课程的最低要求,鼓励开设大量选修特色课。以最低6学分为限,其中必修课程不少于2门,4学分。

二、特色课程体系建设获得的成果

多年来,中国音乐学院特色理论、特色技能和特色实践“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取得一系列的成果。我国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受西方音乐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影响较大,音乐专业基本上是沿用和照搬西方经典的教育教学模式。中国音乐学院在建院近五十年来,始终坚定不移地把构建中国民族音乐教育体系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在引领中国民族音乐理论研究、民族音乐风格作品的创作与民族音乐表演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民族声乐教学体系引领着中国民族声乐发展方向。由民族声乐教学团队经过长期的理论探索与教学实践,博采众家之长,创立了一套较完整的民族声乐教学体系,目前,正在逐渐形成更具特色的中国声乐学派。中国乐器演奏专业已成为国内外同行所公认的中国民族器乐表演专业最具代表性的教学和学术基地,成为学院构建中国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重要力量。民族音乐学、中国音乐史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专家学者荟萃,学术优势明显,科研成果累累。黎英海教授的“汉族调式及其和声”、张肖虎教授的“五声性调式和声手法”、李西安教授的“中国民族曲式”(与军驰合作)、樊祖荫教授的“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理论与方法”、杜亚雄教授的“中国乐理”等均为中国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奠基之作,对中国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构建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近年来学院新建的音乐教育、艺术管理、钢琴、管弦、指挥、音乐科技等专业也都在民族音乐教育体系建设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这些优势与成果大部分已经成功纳入到现有的课程体系,为提升学院办学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进一步总结提炼、充分利用学院形成的传统优势和产生的研究成果,发挥专家学者汇集和科研学术成果众多的作用,不断加强特色课程建设,是未来特色课程建设的重要路径之一。

不断巩固课程体系中的传统优势课程,如中国乐器、五声性和声、民族配器、中国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等课程。以中国传统音乐为例,这门课程含民歌、戏曲、说唱、民族器乐、少数民族音乐等内容,包括民间音乐、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和宗教音乐四大部类,其中民间音乐是其最重要、最基础的部分。中国传统音乐基础课程针对全院各系本科一年级学生开设,是传统音乐系列课程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教学环节。课程的设置希望达到如下目的:(1)通过对汉族民歌与歌舞、少数民族民歌与歌舞、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民族器乐五种传统音乐门类的主要类别、主要艺术风格的介绍,使学生初步掌握我国传统音乐的基本概况。(2)通过对各类别经典曲目的模唱和听辨,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感性认识,掌握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风格。(3)通过课堂教学示例,使学生初步掌握并运用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分析方法。本课程有助于多元音乐文化观念的形成,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对人才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的修订,在各专业建立了以特色课程模块为载体的特色课程群。如音乐学专业方向的宗教音乐、工尺谱常识与演唱、数字音频技术;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的民族管弦乐法、中国戏曲音乐模唱与模写、世界音乐、民族乐器;民族声乐专业方向的曲艺、豫剧、京剧、昆曲;美声方向的中国歌剧表演赏析导读;民族器乐方向的乐种学、民族乐器声学概论;管弦乐器演奏方向的新作品视奏、中国作品演奏;钢琴演奏方向的中国钢琴作品演奏、钢琴伴奏艺术、民族声乐钢琴伴奏;艺术管理方向的艺术管理学、艺术市场营销学、音乐鉴赏与批评;音乐教育方向的中国音乐教学法、器乐组合演奏与教学、中国钢琴作品演奏与教学、中国声乐作品演唱与教学;音乐声学专业方向的音乐声学概论;乐器学方向的乐器学概论等。以工尺谱常识与演唱为例,这门课程的先修要求是具备初步的民间音乐基础和乐理视唱基础,采取集体授课方式。工尺谱是西方乐谱传入中国以前,流传使用最广、影响较大的汉族传统谱式,其所运用的符号及其背后所蕴含的“音无定高、拍无定值”,“大字”记录框架、“啊(e)口”彰显风格等文化特点,是西方谱式所不具备的。本课程以通行的工尺谱为主要对象,介绍工尺谱的谱字(音高)、板眼(节拍)、谱式、腔格(装饰音)、调门(调高)等主要内容,结合演唱和做题实践,一学期内达到视谱即唱的水准。

“实践出真知”,艺术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不断完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艺术实践和科学研究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理论教学协调融合的,具有音乐学院特色的,“全程化、层次化、全方位”的本科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开展每年一次的“艺术实践周”活动,发挥“艺术实践周”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积累艺术实践经验方面的独特作用。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方法和灵活的考核方式,细化实践教学方案配套环节设计,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建立院内外的实践教学平台和基地,更新实践教学内容,突出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

三、特色课程体系建设取得的经验

一是立足探索民族音乐教育体系建设。在特色课程体系建设中,深入学习和研究民族音乐的规律和本质。在挖掘、整理和传承民族音乐传统文化的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践行创建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理念,并在课程中予以实践,进一步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做出基础性的探索与贡献。

二是立足凸显学院总体办学特色。特色立校,更要特色兴校。以特色求发展、以特色构筑核心竞争力。中国音乐学院根据自身办学历史、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确定特色鲜明的民族音乐办学定位、发展规划、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设置,并努力在形成自身的办学理念和风格的基础上,办出特色,争创国内一流、国际知名。

三是借鉴国内外民族音乐研究的优秀成果。深入理解特色课程模块建设的目的与意义,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避免保守、僵化的思想,力戒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故步自封、不求进取的观念,以开放、融通、创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指导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秉承“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原则,立足国内、放眼世界,以广阔的胸襟与气魄,深入研究国内外音乐院校、综合艺术学院、综合大学艺术院系以及研究机构在民族音乐研究和探索中的成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国内外民族音乐研究的一切优秀成果,只要是有利于学院发展、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皆为我用”,将其吸收和充实到特色课程的体系中来,把最新的研究理论和成果呈现到课堂上来,使学生能够在本科阶段即学会以国际视野和横纵比较的方法思考和看待问题。

四是积极引导、注重特色课程教师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是特色课程建设的根本保证,特色课程需要配备有与之相匹配的师资队伍,使之在教学和科研方向上与特色课程的培育相呼应。特色课程建设是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也是教育师资成长,积淀学院历史文化的重要举措。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1)在学院教师队伍的建设中,招聘和留用能够讲授特色课程模块课程的专业教师。(2)在学科科研建设与研究生计划中,主动招收和培养能够讲授特色课程的博士和博士后,以学科科研建设带动师资培养。(3)在现有专业教师中,有目的、有计划地予以培训和扶持。

五是加强特色课程的开发与教材建设。特色课程建设是系统庞大的工程。特色课程建设具有长远性、规划性与灵活性的特点,需要逐渐完善课程教学目标,有效搭建评价体系,逐渐规范过程管理,进而完成整个特色课程的建设工作。以特色课程建设项目招标制的方式,有计划地建设一批学院层面规划的特色课程,同时,鼓励教师自我研究、自我开发和自我建设。另外,在新开课和开新课的资格审核中予以特别支持,使之能够优先开课,甚至可以采用边试边讲等激励措施。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是进行教学的最基本环节和工具,也是深入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特色课程的设计最终要落实到教材的编写上。需要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充分体现特色课程教材建设的自身特色,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与教学相结合。

六是加大投入,加强特色课程的管理。从教学科研立项、教学经费和教学条件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加大投入比例。成立特色课程建设的专门领导机构,加强特色课程过程的建设与管理,全面负责课程的建设、指导、实施、评价及资源的整合,切实理顺课程实施的流程,形成动态性、常态化的课程实施与过程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 王光祈. 东方民族之音乐[M]. 北京:音乐出版社,1958:15.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3] 崔雅. 对地方高校音乐专业设置特色课程的思考[J]. 陕西教育·高教,2012(12).

篇3

关键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课程体系建设 财经类院校 高级应用型人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一个跨学科的专业,内容涉及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目前,全国大约有80多所本科院校开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该专业本科教育重在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够在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等各类组织中从事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在财经类院校中,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的目标应该是将经济学基础知识、管理学基础知识、劳动与社会保障的专业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同时通过培养和训练,学生能具备本专业应有的各种基本能力,包括专业应用处理能力、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协调和组织能力、筹划能力、获取新知识和创新能力。要体现专业培养目标,财经院校应结合自身的特点,扬长避短,确定自身专业培养的特色,走专业特色培养之路,而不是大众化的培养模式。

一、利用财经类院校的学科优势,确立专业培养特色

为确定财经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一是财经院校整体环境和整体优势。一般来讲,财经院校不同于综合性大学,专业设置、教师专业背景、科研背景、学术氛围主要是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经济学和管理学是财经院校的优势。在这种环境和背景下,财经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应该依托学校的整体优势,充分利用财经院校的学科优势,建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特色。

二是本院(系)教师的专业结构。本院(系)教师的专业背景、专业研究方向对专业特色也起到关键作用,即使财经院校的整体环境和优势能够得以体现,但若专业的院(系)师资不能得到反映,就会影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的发挥。

三是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要了解市场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专业人才。目前,我国专业化的劳动保障人才缺口较大。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日益完善,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大体分为三类:一是进入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科研活动,这类学生往往需要进一步深造,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二是进入劳动和社会保障政府部门,成为各级政府公务员。三是进入企事业单位人事部门或人力资源部门从事具体业务工作。财经院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应主要为政府人力资源、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培养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人才,为企事业单位培养从事员工福利管理的人才,为保险公司培养从事企业年金管理、人寿保险等商业性保险的人才。

基于此,财经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特色可以确定为以下几个方向。

一是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特色方向。该特色主要利用财经院校金融专业、会计专业和财政专业的优势,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与会计、金融、财政等专业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成为既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又能掌握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的专业人才。该特色的培养需要专业教师有雄厚的经济学功底,须有财政、投资、会计专业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师的支撑,毕业生能够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从事社会保障资金的预算管理、资金的收支管理、基金的投资管理、资金的监督等工作。

二是企事业单位员工福利(人力资源管理)特色方向。该特色主要利用财经院校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优势,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成为既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又能掌握企事业单位员工福利管理的专业人才。该特色需要专业教师有雄厚的管理学功底,须有企业管理,特别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师的支撑,毕业生能够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员工福利的筹划和设计、员工社会保险的管理等工作。

三是社会保险特色方向。该特色主要是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和保险专业结合起来,利用财经院校保险专业的优势,适应社会保障主体多元化趋势的需要,特别是商业保险成为社会保险的重要补充形式,培养学生成为既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又懂商业保险管理和精算的专业人才。该特色需要专业教师有雄厚的保险学知识,特别是保险精算等专业知识,须有保险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师的支撑,毕业生能够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及保险公司从事与社会保险相关的商业补充保险管理和运营工作。

二、立足实践性、应用性的专业特点,培养应用型人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具有知识性、政策性、应用性相结合的特点,要求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的同时,能从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具体工作。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独特作用,实践教学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活动中占据着极重要的位置。因此,在专业建设上,要保证学生在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根据专业方向,突出社会实践,强化实际操作技能,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各种基本能力,才能提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整体素质,才能够使我们的学生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这一思路将贯穿我们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在课程体系和结构、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都应体现出来。

三、财经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特色课程体系设置的目标

首先,知识、能力与素质相统一。在劳动与社会保障特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不是平行的关系,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是基础,只有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基础知识,才能培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各种基本能力,才能提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整体素质,因此,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的设置要体现层次性、结构性和系统性,立足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培养,使专业特色建立在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基础之上。

其次,学以致用。夯实基础、精通专业、强化特色是劳动与社会保障特色专业的培养目标,也是课程体系设置的关键。整个特色专业课程的设置也应该围绕这个目标开展。坚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以专业知识教育为主线,以特色专业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因而专业课程的设置既要强调基础知识教育,又要重视专业知识理论的传授,更要突出专业特色课程的技能培养。

最后,专业相融合。所谓专业相融合,就是指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应该融合,吸收其他专业知识,扩充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由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社会适应能力不强,特别是在我国公务员制度改革的今天,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能够进入政府相关部门的比例很小,绝大部分毕业生将在企事业单位,包括保险公司从事员工福利、企业年金管理等工作,因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的设置要适应这种社会需求,吸收相关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扩大学生就业面。

(二)特色课程体系的设置

财经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主要体现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是“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根据这个原则,可以将课程体系设置为三个模块:

基础模块。基础模块是教学的基础,其中的课程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必修的课程,其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需要的一些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知识。这些课程主要是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社会学概论、人口学原理、统计学、公共政策分析、金融学、经济应用数学等。

专业主干课程模块。专业主干课程模块是专业教学的基础,也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专业知识,这些课程主要是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等。

专业特色方向模块。专业特色模块是各院校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而选择开设的相关课程。

首先,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特色方向可以开设以下课程:会计学、社会保险财务会计、证券投资理论、国际金融、资本市场与养老金、社会保障预算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毕业生可以到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从事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工作,包括社会保障资金会计工作、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工作、社会保障资金预算管理工作、社会保障资金征缴工作等,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其次,员工福利管理特色方向可以开设以下课程:人力资源管理、员工福利、薪酬管理、人力资本投资、劳动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毕业生可以到大型企业、事业单位从事员工福利的管理,特别是员工社会保险的管理工作。

篇4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特色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11—0066—04

数字媒体以其高效优质的信息制造与传播能力,推动媒体从形态、属性到内容产生巨大变革,全面渗透到人们的文化生活中,彰显出主流强势媒体的姿态,展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魅力。以文化创意为核心、技术创新为动力,以计算机游戏、影视动画、网络娱乐、虚拟现实等为具体代表形式的数字内容产业正在全球蓬勃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具有先导性、战略性和支柱性的新兴产业,是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发展数字内容产业急需高素质的数字媒体专业人才。通过研究借鉴国外高校数字媒体专业的教育状况,我国诸多高校新增开设了数字媒体专业。为了推进高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紧密结合,教育部从2008年起实施了针对紧缺专业人才培养的“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计划,在全国高校择优建设、优先发展一批国家特色专业,为国家培养紧缺专业人才。该项计划引发了高校对特色专业建设内容和方法的广泛讨论。课程体系构建是特色专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数字媒体技术特色专业的建设过程中,正确拟定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充分利用自身的办学优势,在深入调研数字内容产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广泛吸纳用人部门对人才培养意见的基础上,面向人才培养目标,邀请国内外高校教授和产业专家共同研究培养计划,构建与数字内容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特色鲜明、操作性强、能有效服务特色专业建设的课程体系。回顾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剖析课程体系的结构和内容,分析课程体系的演变特征,总结课程体系的实施经验,凝练形成有效的课程体系建设观,对于继续推进特色专业建设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推动特色专业的持续稳健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 正确拟定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

为了使课程体系能够在人才培养中有效发挥作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专业特色,拟定了以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1 紧密结合数字内容产业对紧缺型人才的需求

深入调研我国现阶段数字内容产业的现状,了解数字内容产业对紧缺型人才需求的具体内容。既充分尊重现状,又理性、适度地前瞻构建课程体系的结构和内容。使得所培养的人才,既能掌握现阶段数字内容产业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又具有推动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的潜能和知识储备。

2 充分利用自身办学优势

客观审视办学环境,了解自身办学优势,扬长避短,充分利用自身办学优势进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将学科优势和专业特长,结合进课程体系的内容中,体现在课程体系的实施上。

3 保持课程体系内容的先进性

不断跟踪数字内容产业的技术变革,分析数字内容产业的演化趋势。充分了解国内外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的动态,及时调整课程体系的内容,始终保持课程体系的先进性。在强调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同时,把数字内容产业的前沿知识介绍给学生。

4 推动人才培养的特色形成

面向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特色,设计与特色培养相适应的课程科目、教学内容、实践项目,形成方向鲜明、结构合理的课程群。建设与特色培养相适应的教学资源,探索与特色培养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促进形成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

5 强调课程体系的操作性

充分了解生源情况,结合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构建课程体系的内容。厘清课程科目知识内容之问的循序渐进关系,建立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结构。通过有序组织,推动层次递进的课程教学。结合师资建设情况,及时更新课程科目,革新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

二 面向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特色设计课程体系内容

通过调研现阶段我国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借鉴吸纳国内外高校培养数字媒体人才的经验,结合自身的办学优势,拟定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即“围绕我国现阶段数字内容产业对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培养学生的数字内容作品的设计、制作和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通过与国内外企业和高等院校的紧密合作,突出特色和个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较高文化艺术修养,理论基础扎实,工程技能娴熟,专业方向明确,技能特长鲜明,适应性强,善于合作,能够熟练运用数字媒体技术手段进行数字内容作品的设计与制作,具有创新和研发数字内容产业新技术能力的复合型工程人才”。

面向上述人才培养目标,设计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和内容如图1所示。课程体系采用矩阵式的结构,其特点是以课程群为知识结构单元,形成层次分明的组织形式。在课程体系结构上,垂直方向自底向上分为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等几个层次,循序渐进地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技能路线。课程体系强调宽厚的基础培养,以此实现“理论基础扎实”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多种类型课程的层次之间,设计了课程实验、技能专题实训、综合项目实训和集中就业实习等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递进培养学生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实现“工程技能娴熟”的工程型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结构上,水平方向自左向右是以网络游戏、计算机动画和虚拟现实为专业方向的并行课程群。学生在研修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之后,选修专业方向课程,从而兼顾人才培养的共性和个性,实现“专业方向明确,技能特长鲜明”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 推动课程体系演化,促进特色形成

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过程中,为了保障人才培养的有序高质运行,结合不断改善的教学环境和动态演变的人才需求,审视课程体系的实施效果,修订课程体系内容,推动课程体系的良性演化,先后产生了4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课程体系。版本1为专业筹备期间提交给专家论证的课程体系。版本2是在2007年首批入学的学生培养中执行的课程体系。两年之后,对版本2课程体系修订产生了版本3。版本4是在2011年第一届学生毕业,人才培养完成了一个完整周期之后修订所得。以下通过数据,对比分析4个版本课程体系的演变特征,直观阐明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特色之间的关联关系。

1 调准文艺和理工课程融合的尺度

数字内容产业是基于深厚文化艺术底蕴,融合先进科学技术的创意产业,迫切需要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素质兼备、工程技术特长鲜明的复合型人才。利用华中科技大学学科齐全,在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等一级工程学科上的优势,开设文艺和理工课程,并逐步摸索调准文艺和理工课程融合的尺度。表1显示了4个版本课程体系中文艺和理工两类课程的比例。通过逐步调整两类课程的比例,探索出一套能有效地对理工类学生进行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的课程科目、教学内容和实施手段,满足了“文理融合、工程技术见长”人才培养特色的要求。

2 构建层次分明的体系结构

人才培养讲究循序渐进,欲速则不达。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不仅有利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而且有利于教学的组织实施。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核心、专业方向几个层次的课程构成。表1显示了4个版本课程体系中不同层次课程的学分比例。通识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的学分总和保持高于50%,符合“重素质,厚基础”的人才培养特色要求。专业基础、专业核心和专业方向课程的比例形成金字塔结构,并逐渐增加了它们的学分总和,从而有利于实现“专业方向明确,技能特长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

3 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含有课程实验、技能专题实训、项目创作实践、企业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表1显示了实践教学学分比例的演变情况。实践教学的学分比例在不断提高,目前稳定在1/3左右,以此加强学生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实现“工程技能娴熟”的人才培养特色。

4 执行方式多样化

充分利用自身条件,开发企业可用师资,遵循三三制师资建设原则,组建多样性的师资队伍,获取多样性的知识来源,形成多样化的执教方式。表1显示了学院全职老师、从其他学院和高校外聘来的老师和来自产业界的老师执教的学分比例情况。多样性的执教方式保障了课程体系的实施效果,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有利于培养“适应性强,善于合作”的人才。

四 创新课程体系实施方法,保证人才培养效果

课程体系需要通过良好实施才能充分发挥作用。为了强化实施效果,采取的具体措施有:

1 持续进行课程内容更新和教学资源建设

数字内容产业是日新月异的创意产业,必须通过持续的课程内容更新和教学资源建设,才能保持知识内容的时效性和先进性。通过自编讲义,引进英文原版教材,改编企业培训教材,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从产业实际作品和科研项目成果中抽取素材,剪裁后形成教学案例,建立共享案例库。邀请来自产业的专家共同拟定专题技能实训、项目实训和就业实习的内容。

2 坚持教学方法改革

除了课堂讲授之外,大力推动演示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专题讲座、研究启发式教学、项目型教学。推动教与学的互动,进行教学方法讨论,引导学生进行项目作品交叉剖析和评价,指导学生进行新技术的探索和研发,营建生动活泼、求实上进的教学氛围。

3 强化实践教学

建立多样化、层次性的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实践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建立包含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成果案例等内容的成套实验教学资源。建立联合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建立学生到企业或实践教学基地实习的有效机制。由企业自带项目来学校,全真模拟企业生产的过程和形式,进行毕业设计训练。

4 注重校企合作教学

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大学进行合作,外聘教师进行课程讲授、专题培训和前沿讲座。将企业引入教学,协同进行课程实验和实训。建立由学院专职老师和企业老师构成的毕业设计双导师制度。有计划、有步骤、有尺度地推动企业定制式的人才培养机制,在校企紧密合作中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无缝接轨。

5 推动学生自主学习

数字内容产业是一个十分强调创意和创新的产业,自由创意的培养十分重要,为此在实施选修课程和创意实践课程的教学中,大力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辅助指导的模式。建立了“数字内容作品自主创作实践工作室”,学生自主管理,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参与项目创作或作品大赛。创作成果和大赛作品,可按相关规定折算为学分,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创意、自觉创新的求知习惯。

6 跟踪评估实施效果

通过学生调查、专家监督、合作高校和企业反馈等多种形式,跟踪评估教学体系的实施效果。不仅对每门课程进行独立评估,还对课程群和教师课程组进行综合评估。关联分析评估数据,推动教学的纵深融合,促成课程群建设产生大于简单叠加的教学效果。通过用人单位跟踪了解学生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与产业要求之间的差距,优化调整课程体系。

通过有效的实施,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2011年第一届55名毕业生为例,其中13人在国内攻读研究生,10人出国攻读研究生,5人在国企就业,3人在三资企业就业,17人在私营企业就业,4人自主创业,3人因申办出国延滞就业。一次就业率达到了95%。在数字媒体技术特色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形成了“发挥优势,培育特色,注重内容,强化实施”的课程体系建设观,满足了现阶段人才培养实践的需求,促进了人才培养特色形成,产生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肖永亮.美国的数字媒体学科发展[J].计算机教育, 2006,(51:47-50

[2]沈琦,于学军,张丽,等.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特色专业复 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理 论),2010,(8):162.163

[3]李俊龙,林江辉,胡锋.对高校如何开展特色专业建设的认识 和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8,(4):59-61

[4]张灵,禹奇才,张俊平.专业特色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Ⅲ.中国 大学教学,2012,(9):28-30

篇5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可见,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为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

在校本课程原则指导下,我校拟开发 “积极心理教育”特色课程,践行学校尚善教育理念。着眼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满足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整合和补充作用。

一、课程背景

我校学生是珠三角新型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学生,学生主要来自农民家庭、农民企业家庭和拆迁补偿家庭,有少数是外来务工子弟。他们有着城市认同的强烈需求,但又摆脱不了农村生活习惯和文化影响。他们特别需要有人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

我校的团体心理辅导已具有一定的区域影响力。从2002年起就对农村初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干预进行实践探索,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尝试,至今已自主开发团体心理辅导课程。在高校心理专家的指导下,学校开展大中小型团体心理辅导共达170多期,初步形成了有本校特色的团体心理辅导课程体系。

二、课程内涵

(一)尚善教育

我校“尚善”的内涵包括以下三层含义。

第一层:崇善――懂得做人善。像许海、许铭先生一样,从善、行善,宽容、善待他人,善待自己的爱心美德。

第二层:修善――懂得做事善。像许海、许铭先生一样,勤奋拼搏,发挥潜能,积极进取、实现自我,超越自我,追求完美的善。

第三层:创善――善教善学。学校为师生搭建平台,在德育管理、教学管理上让师生充分发挥所长,形成乐教、乐学、善教、善学的氛围。

我们的“尚善”教育既是一个理念,也是一种手段、一个过程,是我校追求的愿景。

(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教育”是一切从“积极”出发,用积极的内容和途径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用积极的过程诱发积极的情感体验,用积极的反馈强化积极的效果,用积极的态度塑造积极的人生的一种理念。

“弘扬人类美德,激发积极情感”是我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它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和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品质,使每个人实现自我并超越自我,保持生命生活的最佳状态。这与我校“尚善”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我校践行“尚善”教育理念的重要助推剂。

我校“积极心理”特色课程的构建,是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思想,以“系统化、层次化、多元化”为策略,以“学生、教师、家长心理潜能激发”为目标,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抓手,以“团体心理辅导+个性辅导”为手段,建立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以此践行我校“尚善”的教育理念,创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品牌学校。

三、课程意义

构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课程,践行尚善教育理念,有利于激发学生、教师、家长的潜能,促进学生、教师、家长三位一体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培养师生的感恩之心、从善之心,帮助他们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从而形成更健全的人格。有利于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提升其品牌价值,为其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四、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构建系统全面、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的校本课程体系;激发师生心理潜能,使之形成崇善、修善、创善的品质和校园文化氛围;打造富有凝聚力的学生团队、教师团队和家长团队,实现学校管理水平、教育科研水平、学校内在凝聚力的大幅度提升。

(二)具体目标

构建“三二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打造一支积极向上、业务精良、一专多能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开发一批团体心理辅导案例;

转化一批学习焦虑学生。

五、开发措施

(一)开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实现“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开展

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围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师生心理潜能激发”的目标、“团体心理辅导”的手段,拟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方面开发和完善。

1.课程目标体系

心理素质是个体整体素质的基础,学生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一般不同年级学生在智力方面是有差别的,即获得知识有多有少;一般不同年级学生在个人经历方面也是有差别的,即初中新生都有“中小过渡现象”,初二年级学生有“八年级现象”,初三年级学生有“升学择业现象”。因此,我们在初中三个年级里构建如阶梯式上升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在初中各年级依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来实现不同年级的教育目标。

初一年级目标:认识自我――积极的自我感觉、自我概念和自我分析。

初二年级目标:悦纳自我――积极的自我评价、自我接纳和自我完善。

初三年级目标:超越自我――积极的自我突破和自我创造。

2.课程内容体系

学生课程是核心内容,由“三二六”板块构成。

“三”――三个台阶,即初一、初二、初三三个年级。

“二”――两种类型,即全员参与的普及课程,可供选择的个性化课程。

普及课程,写进学校课程计划安排表,全体学生都必须参与,如每周一节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每月一次的大型团体心理训练等。

开展个性化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心理状况、学习能力和兴趣选择不同主题的心理辅导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如同质人群的小组团体辅导。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张适合自己发展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表”。

“六”――六大模块,即智慧、勇气、爱心、正义、克制、卓越。

3.课程实施体系

为有效落实课程开展,实现课程的预期效果,我们从“四大课型”和“四种形式”两方面实施课程。

四大课型分别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团体心理训练课、心理主题班会课和学科渗透课。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课堂采取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等活动形式进行,最大程度地预防学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及行为问题。每周每班1课时,专职心理教师授课。

开设团体心理训练课,以年级为单位进行,打造教师团队、家长团队和共同体团队,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团结合作精神。每月每年级两个课时,专职心理教师授课。

开设心理主题班会课,主要指导学生在情、意方面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每周每班1课时,班主任授课。

开设学科渗透课,全体科任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挖掘教材中蕴藏的适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有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种形式“如下:

以情境为载体的校内团体心理训练和社会情景下的团体心理训练;

以内容为载体的不同群体的主题团体心理训练;

以对象为载体的主题式督导团体心理训练(包括单一人群和复合人群);

以规模为载体的团体心理训练(包括年级大型团体训练、班级团体训练和小组团体辅导)。

通过不同情境、不同人群、不同主题、不同规模等的全方位的团体心理辅导体系,让全体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4.课程评价体系

对课程的评价。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目标要求科学、合理、细致,具有教育和发展功能;内容要符合学校办学思想和育人目标,体现学校的学校特色,体现学生发展的多元化、生动化;实施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对教师的评价。在全体教师绩效考评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内容。评价内容包括“五有”:有课程目标,有课程计划,有科学可行的教学设计,有实施方法,有评价办法。

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核实工作,纳入月常规检查、期末终结性考核,成绩优秀者评先、评优优先。建立教师心理成长档案,追踪教师个人心理健康水平发展。

对学生的评价。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即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含第三方访谈)等形式进行,同时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学生最终得分=心理健康活动参与(60%)+其他活动参与(20%)+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20%)。学生得分折合登记入学生心理成长档案。

5.课程管理体系

组织管理: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课程计划管理:依学校的课程目标和师生情况确定课程内容。

课程实施管理:强化动态管理,根据课程实施情况,适时调整或删减;有机地运用预设和生成策略。

教材管理:由教务处统筹管理,包括教师用书和各种道具器材。

人员管理:制定《许海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方案》,明确课程的操作、交流、奖励、监督等制度,激发师生参与课程建设的热情。

课程评价管理:建立和完善课程评价制度,每学年修订一次校本课程,以不断改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二)建设团体心理辅导的阵地,搭建积极心理搭建教育大舞台

建设校内团体心理辅导主阵地。在原有心理场室基础上,升级、改造场地场室,清晰划分功能。

建设校外团体心理辅导阵地。与户外拓展培训基地合作。户外拓展基地提供了校内无法比拟的自我挑战环境,能进一步实现学生潜能的激发。

引进先进的心理测量工具、统计分析软件。引进一套先进的、科学的、适合学校心理辅导的专业心理软件,满足大规模的测试、测量并及时反馈的需要以及个人信息动态更新的需要。

开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网络平台。该平台有选课功能、咨询功能、自测功能和讨论功能。

(三)组建教师培训团队,提高“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执行力

构建“2+28+n”的团体辅导教师队伍模式。即以2个专职心理教师为核心,28个班主任为主体,n个科任教师、高校专家、外校骨干、家长等各方面的社会人士为支持力量的队伍。

构建“六步走”教师培育计划。“六步”即问题清单、目标导向、专家引领、校本培训、伙伴互助、共同体支持。同时通过行动研究――“问题+方案+行动+结果+反思”的螺旋式循环研究过程培训师资队伍。

(四)提炼精品项目,打造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力

把“三二六”课程体系打造成为精品课程,充分开发师生的心理潜能,促进师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充分彰显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特色。

六、开发保障

(一)组织保障

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该项目的总体推进和组织落实,全程跟踪指导项目实施,保证整个项目科学、有序地推进,提升项目实施效果。

成立创建工作执行小组。主要职能如表1所示。

(二)制度保障

建立计划、总结、交流制。制定项目总规划,把项目建设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中,定期交流、互相借鉴。

建立指导、监督制度。教学部门每学年要安排专题指导、检查,指导、监控教师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具体工作情况,做出科学的评价。开课情况将在评选优秀教研组与备课组时做重要参考。

建立激励制度。把校本课程教师的工作考核纳入到日常考核与期末考核之中;有关校本课程的相关资料学校给予优先办理;担任校本课程的教师,参加评优、评先、晋级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作为评选校级骨干教师和优秀课的优先条件。

七、总结

以上是我校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体系的主要做法。可见,开发校本课程,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要结合当地生活实际选择对学生实用的、具备研究基础的课程,确定课程目标。其次,要规划和建立校本课程的活动场室,作为活动开展的场所。

第二,要成立校本课程开发管理中心,专门负责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校本课程开发管理中心有三个职能,一是全面统筹校本课程开发的各项工作;二是协调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课时设置;三是设置各种管理和奖励制度,激发课程教师的积极性。

第三,校本课程的开设和实施。根据校本课程的性质,可以设置普及课程和个性化课程。普及课程即写进学校课程计划安排表,固定时间上课。个性化课程即学生根据自己的心理特点、学习能力和兴趣,选择不同主题的课程,满足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篇6

    论文摘要:课程群建设是相对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建设所提出的一个新理论,该理论对于高职教育院校的专业建设和长远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课程群建设理论的分析,论证课程群建设在课程体系本土化和课程建设群落化上,对高职教育院校的专业建设和特色办学所具有的重大作用。 

    为了提高院校的发展能力,更好地满足培养对象的任职需求,适应当今高职教育院校教育的发展趋势,增强院校专业的特色建设,巩固课程体系建设的成果,扩大课程建设的规模效应,课程群建设将会成为高职院校突破瓶颈、谋求发展的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1 课程群建设与课程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的分析 

 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主要包括基础课、专业课、通识课、选修课、科研活动课和实践课等。它是从宏观的角度进行规范,对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比例和要求构建模式,通过明确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材等,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国家的培养目的、院校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是基于宏观层面,顺应社会、学生以及学科发展的需求,针对国家教育目的和院校办学目标而进行的提高教育质量的建设,对于院校专业建设有着规范性的积极作用。 

 相对于课程体系和课程建设,课程群建设位于中观层面的建设。课程群建设以增强人的竞争能力、提高人才培养素质、增加教学效率和专业建设中的特色办学为目的,通过将相关的课程科学地整合,删除重复和过时的内容,产生新的课程群,从而优化教学资源,实现课程建设的规模效应,创办出颇具特色的院校教学。 

2 课程群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课程群建设是一个新鲜事物。在实践中,课程群建设应根据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院校的教学资源实际状况和人才培养的任职需求,在课程体系建设本土化的过程中,注重课程建设的群落化,即课程群。在课程群建设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1 注意课程群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区别 

 课程群建设是对用于教育对象相同而内容具有一定相关性和重复性课程群体的建设,其建立的基础就是对一些相关和重复课程的优化整合,打破不同教研室教学资源的壁垒,删除重复性的内容,节约没有意义的资源消耗,着眼于提高培养对象的素质能力,创立教学新课程,创办有特色的教学活动,彰显不同院校的发展潜力。课程体系建设则注重范式上的要求,规定具体课程建设的原则、方法和目标,体现出来的主要是指导意义。课程建设讲究单门课程的系统性,以深挖、细化、完备等为特点,不重视课程之间的重复性,不能产生的新的课程。 

2.2 重视课程群建设的科学性,避免课程群组合的任意性 

 课程群是由一组相关课程组成,一般包括三门以上课程。目前课程群建设缺乏相应的规划和考评体系,没有具体的理论指导,因此在课程群建设中要避免组合的任意性。同一专业课程群组合时,要注意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区别,要重视课程体系的总体要求,要顾及课程群组合的系统性。在科学论证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认真考虑培养对象的任职需要,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创办特色教学。 

2.3 课程群建设不应过于宽泛 

 课程群建设实质上就是在专业建设中对所含课程的新设计与新组合,在实践中,不能扩大课程群的作用,应把课程群建设的目光聚焦在课程目标选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尤其要从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基本建设、课程管理、课程实施、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评价,以利于课程群建设内容的科学性,提高课程群建设的积极作用。 

3 课程群建设对于高职教育院校的作用 

 课程群建设不仅针对不同专业建设中的相关课程,而且也可以对同一专业下的不同课程进行组合,从而创办特色教学。对于高职教育院校来说,课程群的这一特点无疑具有巨大的现实作用。 

3.1 促进特色办学的实现 

 尽管各个高职教育院校在专业建设中存在目标、要求、规范等相同之处,但在具体课程的建设中也具有教学资源相异的特点,而这个特点恰恰为高职教育院校发展特色办学提供了有利基础。充分利用各自的教学资源优势或者调动相关资源,在服务于课程体系建设大目标的条件下,积极探索能够发挥院校教学特点的课程群建设,以此促进专业发展和专业调整,建成特色专业,实现特色办学的目标。这样,不仅可以彰显院校存在的必要价值,而且也为院校的长远发展拓展了空间。 

3.2 加强教学资源的开发和优化 

 如何充分利用院校自主安排的教学时间,各个院校做法并不统一,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外聘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以此扩展学员的知识面,增强其对专业前沿知识的了解。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方案和院校的实际做法,客观上会带来某些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下降,甚至出现闲置的局面。课程群建设着眼于专业的原有课程,在创新课程的过程中开发、调动、优化已有的教学资源,可以造成教学资源的最大利用。同时,为了适应新的课程实践,已有的教学资源必然也进行相应的调整,客观上也打破了课程之间森严的壁垒,增强了教学资源的竞争力。 

3.3 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质量是教学活动的生命所在,最终体现在受教育者的素质和能力上。课程群建设通过删除重复的课程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还可根据经验的课程进行科学的课程群建设。既能打破单一课程的框条束缚,增强教学资源的竞争力,也能使学员在学习中形成系统的专业理解。课程群建设中把最新的动态和研究成果内化到课程群中,能够使课程群建设和专业建设互相促进,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篇7

对于此类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的财经院校,属于工学学科性质的软件工程专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如何结合西部软件产业的发展现状,在满足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和突出特色之间找到本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结合点和平衡点,按照“面向西部,服务基层,培养信得过、用得上、干得好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总体人才培养模式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结合院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建设

软件工程专业是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课程体系的建设不仅需要计算机科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也需要把工程经济学领域的知识包括进来,课程设置应始终以软件开发的整个流程为主线,培养学生良好的软件编程思想、软件项目管理和软件开发的团队合作精神。财经类院校的课程体系建设应该避免照搬其它工科院校的培养方案,应该以教育部的软件工程专业建设指导思想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特点梳理软件工程系列课程之间与其它相关系列课程之间的关系,合理衔接,避免重复。课程设置要突出软件工程的重要地位和价值,专业模块的划分要突出行业特点及行业市场的需求。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互相衔接的课程教学体系,通过增加案例教学、添加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专业技术课程,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课程体系的作用。

1.1课程体系在专业建设中的位置

通过调研、走访、学习名牌大学、重点大学、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的经验和做法,总结财经类院校软件工程专业的建设,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依托财经类院校在经济、会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建设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总的建设方案指导思想是:“整体设计、分布实施、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建设的内容包括师资配置与建设、实训环境建设(包括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和课程体系建设。对于课程体系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梳理课程关系、夯实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建设、课程教材建设和实践体系建设。为保证软件工程专业建设质量,构建质量保障与反馈体系,总体建设结构如图1所示。

1.2课程体系主要建设内容

(1)梳理课程关系。通过划分课程群,梳理以软件工程为主线的课程之间的关系,重新梳理和制定大纲,确保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特色专业课知识衔接合理,保障知识体系的连贯性,避免知识点缺乏或知识点重复,以及知识体系不连贯等问题。

(2)夯实课程内容。通过梳理好的课程关系,筛选课程内容,保障课堂内容充实。为增强对课内内容的巩固,在课外开展“软件工程设计大赛”、“数学建模大赛”以及认证类课程等作为补充,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软件开发素质。

(3)教学方法建设。按课程群划分,组织同类课程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研究。改革现有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精炼教案内容。以培养兴趣、激发创新激情为出发点,加强案例教学和实践环节,通过增加案例教学、添加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专业技术课程,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实践实训课程的作用,真正使学生体会和做到学以致用。

(4)课程教材建设。以软件工程为主线的课程群体系研究的同时加强教材建设。目前采用“内编外引”的方式,做好教材的自编与挑选工作。在软件工程类课程中的教材都要求是重点教材,规划教材或原版外文类教材,选择质量高、特色鲜明的教材。

(5)实践体系建设。建立起更加完善的、与课程群体系相适应的实验、实训、实践教学体系。实践训练课程划分五个层次,分别为基本训练、基础理论训练、专业训练、工程训练和创新训练。使实践类课程涉及到的理论由浅入深,程序规模由小到大,开发队伍由个体到团队。实训环节中还考虑了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将企业的资源优势与学校的理论知识优势充分结合,共同设计和建设课程群中的实训项目。

2解决的关键问题

(1)把握主线与特色的关系。目前已有多个示范的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根据目标不同,有向高层次培养也有的向国际化目标培养。如何地足于地方,结合财经类发展特色,对课程群内容进行筛选和改革是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特色软件工程专业建设的方针是首先确立以软件工程为课程群的主线,保障基础内容的涵盖和衔接。另一方面,结合财经学院特点,在开发案例、管理项目和课程选择上体现特色,如面向金融软件开发实践,因材施教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开设《软件项目管理与工程经济学》等课程内容。

篇8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实践

作者简介:李伟娟(1978- ),女,河南开封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2-0046-02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办学规模日益扩大,2010年全国共有高等职业院校1246所,比2009年增加31所,在校生平均规模为5904人[1]。高等职业教育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形式也日趋多样化,而课程体系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乘着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东风,以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为载体,强化课程改革与建设,努力探索适合我院院情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体系。但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在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亟需我们去解决。因此,我们必须加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构建合理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地发展。

一、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原则

课程体系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建设的重要内容。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体系的构建要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学生自身的发展,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调整和修改,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校企合作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的建设必须坚持校企合作,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和学生学习效果考评办法;共同开发工作任务、教学方法和教材等资源;利用校企双方所有的教育资源,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学习情境和课程实施条件。在企业的运行环境下进行人才培养,校企互相兼职,共同管理课程教学、岗位培训等相关工作,互惠互利,共同谋求发展[2]。

(二)以学生为本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要以完善学生个体人格,提高学生的个体素质为首要目标,并着眼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让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学会发展”,逐步完善学生的人格[3]。

(三)以就业为导向

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体系建设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按照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合理设置课程体系的结构,注重学生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学习,把用人单位的需求转化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并在课程体系建设中体现出来[4]。

(四)实用性

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仍偏重于基础文化知识和理论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的技能和从业能力的培养观念还是比较薄弱,学生毕业后面临的就业问题还是比较严峻。高等职业教育着重培养实用型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学生,必须经过实践锻炼,能够成长生产、建设、管理等服务第一线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可课程设置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突出实用性,而不是以学科体系为中心。

(五)实践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应强调实践性,需整合跨学科设计,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职业技能培养为主要目标,增加实践性教学,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到校内外参加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懂得如何做,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适应性[5]。

(六)调适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不仅能满足当前某一岗位的要求,还要满足就业者转岗之后的需求,也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就业,而且应使学生可持续发展[6]。

(七)开放性

国家政策的变更、国际形势的变化和行业企业的变动都会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从而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必须保持开放的、动态的,并具有一定的弹性,对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的需要做出快速反应,及时更新课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性[7]。

(八)国际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国际化步伐也随之加快。因此,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也要突出国际化的特色,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力度,强调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另外,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国际化程度还体现在高等职业院校的语言教学上,外语作为一种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应该得到高度的重视。高等职业院校应采用外语进行教学,并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能熟练应用外语。同时,高等职业院校还应开设具有国际文化背景的相关课程,并引进国外课程,培养双语教师,从而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以满足经济全球化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知识和文化的需要[8]。

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主要是从普通高等教育移植而来,继承了高等教育的办学体系,培养目标深受高等教育的影响。但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同。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第一线所急需的高等技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而普通高等教育是培养理论型、知识型人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应与普通高等教育有所不同。但目前,大多数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与普通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大同小异,仍然是模仿甚至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的内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甚至教材也挪用或套用普通高等教育,这种课程体系并不能很好地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缺乏高等职业教育应有的特色[9]。

(二)重理论、轻实践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应与工作实践相关联。但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的实验设备和实训基地比较紧缺,导致实践课所占比例较少。高等职业院校由于受普通高等学校的影响较大,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在教学中,往往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结合职业需要的实际操作缺很少,体现不了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培养的特色。

(三)职业定向不清晰

目前大多数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开发还是以高等职业院校为主,行业企业并没有深度参与到课程开发中;职业情境、学习领域的创设与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并没有将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形式体现出来,也没有将知识和工作相结合起来,这种课程体系很难满足行业企业的需求[10]。

(四)目标定位存在偏差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实际上,高等职业在人才培养反面只注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的层次培养,而忽视了“职”的特色培养,使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这一本质要求并未落到实处。

(五)课程的设置比较盲目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实施很少考虑生源文化基础的差异。高等职业院校对不同生源采用了同样的人才培养方案。选修课的课程设置也只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相应的学分,能够顺利毕业,但在课程内容上并没达到开设这一课程的要求[11]。

(六)课程内容比较陈旧

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核心问题,但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和教材建设仍旧比较薄弱,教学内容非常陈旧,新技术、新工艺等新知识很难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没有建立课程教学内容遴选机制,不能及时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也不能及时更新教材,更新图纸,学生所学的知识跟不上行业企业发展的需求。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迫切需要改变目前课程建设体系和教学内容落后于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状。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已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提出了新要求[12]。

三、改革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对策

(一)树立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观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应按照行业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来设置,依据职业能力要求组成课程模块进行教学,根据岗位的要求重组教学内容,突出职业特色,使学生获得实践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13]。

(二)行业企业参与课程体系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行业企业所急需的具有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新工艺的复合型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课程体系的建设必须有行业企业参与,坚持校企合作。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校企双方共同进行职业分析,共同制定课程体系建设。由于行业、企业的参与,使得生产一线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标准不断地充实到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设备中;适时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强化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行业企业的技术人员与专业教师进行交流与合作,使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课程的优化,使培养的学生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生涯发展,适应未来经济发展需要[14],并为技术变迁、经济重组的新职业做好长期准备。

(三)明确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目标是要满足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性质和为劳动者的职业生涯更好的发展为目的,从而实现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目标,就要通过职业分析对职业岗位、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对人才规格的要求进行调查,还要考虑学生自身的素质、课程开发专家的意见以及教育方针、政策和学校的条件等,根据这些条件来确定课程体系的建设目标[15]。

(四)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的力度,引进国外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教材,提升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水平。及时反映本行业的国际最新动态的专业课程和教材经过一定程序的提炼和吸收,使之转化为最新的课程和教材。

(五)重视课程评价

目前,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还没有开展对课程的评价工作,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非常不利。不对课程进行评价,就无法知道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无法诊断教师和学生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因此,高等职业院校急需构建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评价体系,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从而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16]。

(六)体现生产性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特别是工科类的专业必须及时关注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的更新,及时在课程设置方面作出反映。教学内容要突出生产一线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标准。尽可能为实训室、实验基地配备最先进的设备,使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以学会和使用本行业先进的技术[17]。

(七)重视特色课程

经济的结构、发展水平不同,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类型、专业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要创建特色课程,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定要求[18]。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Z]http:///edu/2011-07/06/c_121629066_4.htm

[2]孟坤,卢润彩.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9):84.

[3][4][6]李秀娟.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16):79.

[5][7]吴湘.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设置原则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9(25):79.

[8][17]卢金昊.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30(2):86.

[9][15]肖福玲.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改革路径[J].池州学院学报,2009,23(5):148.

[10][13]李怀珍,等.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刍议[J].教育与职业,2010(21):126.

[11]李桂霞,钟建珍.对构建合理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7(6):58.

[12]郑群英.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策略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1(1):28.

[14]蔡炯炯、葛惠民.《变频器应用与维修》课程设计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9(2):81.

篇9

关键词:电气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生教学;人才培养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国家人才储备的主要支柱,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研究生教育出现了普及化的趋势,由此产生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引发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毕业生不具备独立科研能力、无法胜任常规电气工程工作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如何应对新形势下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已显得非常迫切,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

1当前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现状

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是增强学生理论基础、拓展专业知识面的最佳途径。教育部相关文件指出[1]:研究生课程教学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内涵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拥有学科单位的高校要高度重视课程体系建设,强化研究生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并将两者有益结合。然而,当前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存在以下不足。

1.1学科建设单位对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

教育体制的改革首先应落实到课程的变革上。理论教学始终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需要在课程的清理、革新与重构方面加大力度。长期以来,多数高校对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投入的经费偏少、硬件资源欠缺等方面。学校往往更加注重学科点的多少、知名教授数量、科研成果质量等,忽视了课程体系建设[2]。

1.2研究生素质教育尚未落到实处

近年来,研究生教学创新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并没有在理念和内涵方面有所突破。例如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立体化、全方位的授课提升了教学效果,但这些并非教学创新。实际上,学生作为认知的主体仍然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基于此,素质教育在于知识本身,在于从根本上改革现有的教学观念、教学管理模式、课程体系建设模式。

1.3实践平台与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离不开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理论创新需要实践支撑,实践创新需要理论指导。且满足上述两类创新均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和教师的主动行为。由于教育经费紧张,导致实验条件不够、平台不足,多数实践类课程的设置流于形式,教师的精力仅用于课堂教学,而教育的创新工作很大一部分需要在实践中完成。因而,这种实践平台与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制约着师生的创新思维[3]。

1.4课程结构单一

师资力量欠缺工科类研究生的培养需要从工程方法、教学案例出发引导。但分析授课方式发现,目前仍然以课堂授课为主,缺乏实践性、交流性和前沿性。这样的育人环境难与现代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相匹配;同样,师资力量也亟须提高,目前的部分教师不具备国际化视野,对工程发展的前沿技术了解不深,对电气工程的发展方向和关键技术问题把握不准确,教学过程没有活力。

2研究目标

围绕国家对专业硕士的培养要求,考虑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实际现状,针对工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形成了我校电气工程学科研究方向培养目标(见表1)。即:AUTO-Academic—United—Tackle—Original。专业联合实践创新型人才模式,上述人才目标的实现需要加强课程体系建设,要明确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笔者在梳理国内工科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内蒙古科技大学的办学特色,提出了自己的培养目标预期:第一,树立好自己的“三观观念”,瞄准“国家和地方需求”,以课程结构调整为重点,以内容创新为突破,发扬西方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推进课程的国际化进程。第二,树立好先进的课程观,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革新教学理念,促进研究生教学过程的互动和研讨氛围,建设优质课程。第三,注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加大力度强化课程建设的评价体系,构建中国特色的“双一流”高层次建设内容,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4]。

3课程体系建设内容

3.1总体思路

研究生培养是创新研究和工程实践研究的高级阶段。内蒙古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学科紧紧围绕电气工程领域的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形成了基于分布式发电、绿色供能等领域的学科优势,凝练了电力系统分析与优化控制、新能源发电与智能控制、新型电力电子技术3个学科方向,并设置了研究生课程体系。3.1.1完善课程体系。增加创新教学比重研究生培养是本科生的延续和升华,研究生课程的设置需综合考虑学科发展趋势、动态及最新研究成果[4]。学科负责人及硕士生导师需要将课程体系建设作为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点[5-7],并开展以下工作。第一,完善课程内容,优化课程学时。针对现代电力系统分析、高压电网继电保护原理与技术、可再生能源发电及智能控制等学位课程的建设,在保障主要课程授课内容深度的基础上,加大新能源发电实践实训、分布式发电智能控制及现代电力系统分析等实践类课程的创新案例教学内容。第二,建立课程群授课机制,整合教学资源。依据电气工程学科最新发展需求,结合凝练的学科方向设置相关课程群,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工作需要进行选择。每个方向又分为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两部分,在此基础上开设“前沿知识”专题,丰富教学内容,拓宽知识体系。第三,大力开展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工作,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在教材的选用过程中增加电气工程热点和焦点内容,以充实研究生教材。3.1.2专业学科团队为课程体系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科研团队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发挥各自优势,团队成员将多年积累的研究成果以“传帮带”方式进行研究生培养,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按照综合实训内容划分导师团队,凝练研究方向,带动学生了解前沿技术、尽早加入团队的课题研究工作中。3.1.3充分发挥自治区实验平台功能。提升实践课程学习效果依托“太阳能光热与风能发电”自治区重点实验室这一科研平台,以培养高层次、高水平研究生和青年骨干教师为目标,做好科研平台的开发、利用及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另外,可以通过参与企业项目研究进行工程项目训练,培养研究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3.2课程体系的结构

面向“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视角,加强实验基地、科研平台建设,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完善研究生知识结构。预期设计的课程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课程设置注重了基础性、前沿性和实践性,体现了本学科发展的新内容和新特点,突出了本学科的优势和特色。

4课程体系建设方法

4.1优化培养方案

体现学科动态在课程设置上,拓宽基础理论,加强学科前沿;在教学模式上,增加设计性实验、实物半实物仿真实验,加强课堂互动;在拓展知识面上,开展专题和热点知识的分析和讲解工作。

4.2创新教学内容

实现“理论—实践”融合提高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培养工程硕士专业研究生的首要任务。根据培养方案整合教学内容,立足学科前沿,以培养“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面向工程应用设计开发实训内容及平台,建立以工程项目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4.3改善科研条件

建设创新实践基地针对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任务,围绕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需求,依托现有省级重点实验室,重点建设创新实践基地,进一步开展校地、校企的产学研合作,创建新的实践基地、合作园区,为培养高层次、高水平研究生和青年骨干教师提供实践支撑。

5结语

篇10

>> 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探索 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研究 本科院校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独立学院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 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探索 高职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实验实践改革研究 面向区域特色经济的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研究 基于物联网方向的嵌入式系统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 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与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教学研究型大学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研究 物联网工程专业课课程体系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物联网专业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 以“三线并重”为核心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面向机械装备制造业的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高职院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及教学实施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姜颖,刘国丽,刘佳.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研究[J].时代教育,2013(9):127-128.

[3] 朱金秀,韩光洁,,吴迪.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探索[J].课程教材改革,2012(16):67-68.

篇11

在自然界中,人们会感受各种颜色。蓝色,海的颜色,具有沉静和理智的特性。给课程赋予色彩,需要依据和判别。蓝色课程的界定,一定从课程性质、课程内容、课程地位、课程目标等几方面考虑。一定突出体现涉海、涉水、涉渔、涉农的特点。构建蓝色课程体系,即所有蓝色课程的集合,并以类别和层次区分和联系,使其形成整体,形成合力,优势互补,产生协同效应。现行的培养计划,设置了三个层次的蓝色课程。即通识教育层次、专业基础层次、专业层次。三个层次蓝色课程之间相互紧密联系,互为支撑和递进,共同构建农林济经管理专业蓝色特色。蓝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决定的。海洋大学设置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蓝色课程群,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蓝色特色突出,定位准确,实现专业建设错位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蓝色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发展、竞争压力决定的。增加蓝色课程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比重,通过培养方案,教学实践等诸多环节实施,体现,增强本专业的核心竞争力。蓝色课程体系调整,是就业需求、服务面向决定的。通过蓝色课程群调整完善,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使之明确专业方向,就业目标,提高就业率与就业质量。

2蓝色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衔接好蓝色课程之间的关系,为此,应遵循以下原则:

2.1蓝色原则

蓝色原则是蓝色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海洋大学设置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海洋与渔业经济管理培养专业人才需要体现涉海、涉水、涉渔、涉农的专业特色。因此,在培养方案中,一定要设置与其他大学相区别的蓝色课程及蓝色课程群,支撑海洋科学和雨夜科学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2.2科学原则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其特有的行业背景和内在规律,是一门科学。蓝色课程体系构建本身,既要考量海洋大学的办学优势和区域经济、行业经济发展状况,又要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还要符合专业建设的实际,培养应适应行业经济、区域经济发展所需人才,所以,设置必须科学。

2.3创新原则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没有现成的东西拿来就用,需要创造,需要创新。创新的目的是对现行的课程体系设置进行改革,探索出一条海洋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特色建设之路,以前瞻眼光,瞄准未来学科和专业的发展趋势,在不断创新中保持优势,使特色专业前景明朗,充满活力。

2.4适应原则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对于人才培养的质量至关重要,但再好的课程体系也要适应专业特色建设及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适应学校发展的定位目标和师资队伍建设,适应学科之间、专业之间的教学资源整合优化,适应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的提升。

2.5协调性原则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首先要与国家及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提高工程要求相协调,其次与行业、企事业单位对人才需求规格相协调,再次是与海洋大学学科特色优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相协调,最后是与学院的其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等相协调。

3构建蓝色课程体系的影响因素分析

3.1培养目标问题

解读海洋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一定是围绕海洋、渔业、食品三大产业,培养专业人才和技术实用人才。如何做到蓝色课程体系设置科学合理,既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又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符合行业经济发展规律,特色突出,专业定位准确的培养目标。

3.2师资队伍问题

海洋大学的师资队伍肩负着为我国培养海洋、渔业专业人才和技术实用人才的重任。在所有学科和专业中,均设置海洋科学、渔业科学教学内容。承担海洋科学、渔业科学教学任务的专业教师人数少,年龄偏大,教学任务较重,亟需调整师资结构,引进和培养海洋科学、渔业科学教师。

3.3资源共享问题

海洋科学的迅速崛起,对人才的刚性需求大幅度增加,而海洋大学的教育资源则明显身单力薄。图书馆、科研成果、期刊、网络等资源共享问题直接影响到蓝色课程体系建设。试想海洋大学建设一个系统、全面、开放的网络教学平台,不仅实现各海洋大学间的教育资源共享,而且利于蓝色课程体系建设。

3.4教材建设问题

蓝色课程体系构建,需要蓝色教材。就目前而言,蓝色教材是缺乏的,加强蓝色教材选用及编写工作乃当前要务。首选教育部规划教材、国家级重点教材、省部级优秀教材。引进先进的、能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原版教材。编写具有海洋和渔业特色的蓝色教材,包括电子教材、多媒体教材,支撑蓝色课程体系。

3.5课程设置问题

构建蓝色课程体系,是从课程设置开始的。这些课程包括通识课(含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公共集中实践)、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集中实践四大模块,既有蓝色课程,又有非蓝色课程。如何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服务面向设置蓝色课程,并处理好蓝色课程之间及与非蓝色课程之间的关系是较难的。

4蓝色课程体系构建与应用

4.1蓝色课程设置

海洋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依据专业定位,突出特色,完善培养模式。在蓝色课程群设置上,既要科学合理,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有符合行业经济发展规律。蓝色课程的内容相互独立,但相互衔接合理,优势互补,益于本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优化,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就业质量。设置的蓝色课程有:水产专业外语、渔业概论、渔村社会学、渔业政策学、渔政学、渔业法与海洋法、水产品营销学、水产市场调查、渔业经济学综合实习、渔村渔业调查、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渔业经济学、渔业技术经济学、海洋经济学、渔村经济学、渔业管理学等。蓝色课程的总学时和总学分数占整个培养计划的总学时和总学分数的15%~20%。

4.2蓝色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体系的定义,体系泛指一定范围内或同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是不同系统组成的系统。我们设置了三个层次的蓝色课程系统。第一系统,为通识教育课程系统:包括水产专业外语、渔业概论、渔业法与海洋法、农村社会学、农业政策学课程;第二系统,为专业基础课系统:包括渔政学、农村经济学、水产市场调查、渔业经济学综合实习、渔村渔业调查、环境与资源经济学课程;第三系统,为专业课系统:渔业经济学、渔业技术经济学、水产品营销学、海洋经济学、渔业管理学等课程。三个系统的蓝色课程之间相互紧密联系,互为支撑和递进关系,共同构建蓝色课程体系。

4.3蓝色课程体系应用

构建的蓝色课程体系已经纳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开始实施应用。从应用的实际效果看,明确了专业对培养目标、突出了专业特色和服务面向。调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蓝色课程体系设置,以及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使之更趋于科学合理,凸显差别优势。蓝色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是培养蓝色人才,不会一蹴而就和一劳永逸,需要不断调整、改进、完善,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总结实施应用效果,有必要对蓝色课程群的教学大纲进行调整,对蓝色课程的课程内容进行增补和删减论证听证,使之更加符合我国海洋经济、渔业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增设蓝色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增加蓝色实践环节,补强蓝色课程体系。

5结语

篇12

(四川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四川 自贡 643000)

【摘要】课程体系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和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针对应用型地方院校车辆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并以四川理工学院车辆工程为例,从专业定位、课程体系建设目标、课程体系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和措施。

关键词 课程体系;应用型地方院校;车辆工程

0前言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是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此,构建和深化教学体系,对于增加地方院校汽车专业学生与地方经济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融合度,提高本专业的就业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应用型地方院校大学课程体系建设目标

1.1专业定位与分析

新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对应用型人才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改变以往单纯的以教师或学生为主体的观念,突出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以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如下几个方面突出专业定位:(1)专业定位的准确性和特色性地方院校车辆工程专业建设在深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同时,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地方的建设思路。专业定位的准确性主要包含人才培养、服务对象、科研方向等方面;(2)专业建设目标的合理性和持续性专业建设目标在优化结构、整合资源的、强化特色、借鉴国内外同类高校经验,同时应凝练自己专业建设目标的地方特色,注重社会发展持续性和发展性,从而形成一定影响力的地方综合型大学。

1.2课程体系建设目标

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是车辆工程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课程体系建设目标注意以下几点:(1)与时俱进,体现行业以及地方特色通过车辆工程专业相关人员进行市场调研,以社会需求为依据及时调整培养目标[2]。针对目前我国汽车行业设计和售后服务落后现状,提出了本专业具能从事设计,生产,管理等工作,重点侧重汽车生产以及销售具有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2)突出实用性和创新性针对四川汽车产业的发展,重点体现本专业实用性和创新性,提出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素质综合教育为核心”全面提高本专业毕业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并加强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与终生教育的理念。

2车辆工程的课程体系保障体系建设

2.1完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

目前,我校车辆工程的专业课程设置依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在紧密围绕专业能力的培养的同时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变化以及就业区域性质的变化作出动态的调整。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

2.1.1优化相关学分机制

首先,通过相关的市场调研结合学科专业的特点以及地方汽车人才需求,在突出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以及基础课程的同时,注重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建设。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其次,在区分的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对于专业限选课,应该注重学科的多科性和实用性,注重机械工程学科的发展以及现代汽车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

2.1.2凝练专业核心课程

以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导向,通过凝练专业核心课程,归纳总结核心的课程,凝练10门左右核心课程,诸如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电器与电子等10门专业核心课程。通过进一步凝练专业核心课程,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的建设。达到具有“宽口径、厚基础”应用型人才。专业核心课程的实施,在深化教学课程改革同时,应当注重学生人文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从而为社会建设以及社会发展输送合格的建设者以及接班人。

2.1.3专业课程实施大纲

凝练建立10门左右的专业核心课程,然后通过具体的课程实施大纲,课程实施大纲主要包含以下内容:课程的性质与目的,课程教学方式的组织形式,课程教学评价等。课程实施大纲的核心是以契约精神来规范教学活动。同时在规范教学的同时,应同发挥教师创造力和主体作用结合起来。注重课程教学的创新性和创造性,建立高效规范的课程实施体系,从而建立科学、有效的课程体系,确保教学质量,形成特色教学团体。

2.2建立与创新应用型人才实践体系

车辆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是为社会输送一线应用的工程师,而地方院校更加注重服务地方经济。注重学生综合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确定了“重基础、宽口径、强能力”、“大工程”[3]的指导思想,从而通过改革创新建立地方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实践体系。

2.2.1注重和创新课程实践

课程实践是理解课程性质、深化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一步。通过创新课程实践,坚持以学生为导向,通过不断增加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应把握新颖性和启发性。通过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形成“理解、掌握、创新”的思想架构[4]。课程实践主要包括:金工实习、工程制图综合实训以及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综合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等内容。

2.2.2建立综合的课外实践

通过逐步改革建立以比赛为载体,突出学生发现问题的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的新型综合课外实践。逐步建立“一个核心,两个基本点”,即以学生综合能力为核心,以提高实践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为基本点。

2.2.3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探索新的“3+1”联合培养模式,结合汽车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合作企业对人才知识结构以及动手能力的要求。抓住以机械工程卓越计划的机遇,创新企业中的培养内容和环节。明确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权利与责任,在充分利用社会企业资源的同时,建立良好的循环互动沟通机制。

3师资队伍梯队建设

建立一只良好的专业型师资队伍,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人的示范作用。师资队伍的培养除不但与自身定位和学校发展的目标相符合,而且要与时代特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相符合,建立一支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特色的队伍。教师队伍建设应该注意以下:(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师资建设中作为教师本人,尤其是青年教师一定要积极进取,采取自我学习与继续深造等多种途径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2)作为青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握教与学的关系,充分利用学校相关的科研平台,努力提高自身的科研与教学水平,教学相长,充分利用教学这一手段,提高实际教学的水平和技巧;(3)注重实习、实践等环节指导老师的实践技能和专业素质的培养[1],鼓励双师型队伍的建设与发展;(4)建设学科发展团队,凝练学科发展的特长,突出以学科建设为导向,从而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考评和考核机制。

4结语

深化车辆工程课程体系改革,对于提高地方应用型院校人才的综合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结合新世纪汽车专业的人才(下转第38页)(上接第40页)需求,从课程体系建设目标、保障体系以及教师团队梯队建设等方面对应用型地方院校大学车辆工程专业进行讨论分析,为地方应用型车辆工程专业建设既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琳,罗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车辆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4(12):70-72.

[2]武和全,张新,胡宏伟.车辆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导刊,2014(7):94-95.

[3]伏军,贺婧雯,唐宁.课程体系改革提高车辆工程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10):1-2.

篇13

论文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公选课;课程体系;模式

公选课课程体系是为实现通识教育培养目标而将公选课加以排列组合,使其有机连接形成整体结构的动态系统。公选课课程体系的构建就是按照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将全校公选课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目标明确、结构合理的有机整体的过程。地方本科院校将公选课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来构建,将有利于全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公选课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学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地方本科院校是指非中央部委所属的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包括省属、市属和民办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学校的主力军,普遍属于教学研究型或教学型大学,相比较于中央部委所属高校而言,大部分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规模较小,学科门类不够齐全,办学资源较为紧张,办学基础较为薄弱。此外,地方本科院校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民办院校或刚刚“升格”的新建本科院校,其办学实力更显薄弱。我们可从办学层次上,大致将地方本科院校划分为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大学来进行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的模式研究。

一、地方本科院校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的一般模式

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规模、办学资源和办学水平等千差万别,我们不可能设计出适应于所有高校的通用模式。各地方本科院校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具体选择适合本校的模式,并视情况进行变通或改造。

1.学校推动型、院(系)推动型与教研室推动型

从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的推动力量来看,可将地方本科院校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的模式分为学校推动型、院(系)推动型与教研室推动型。

所谓学校推动型即由学校(主要是教务管理部门)发起,整合全校的人、财、物等教学资源,制定全面系统的课程体系设计方案,由各学院(系)遵照执行的自上而下式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迅速整合有限的资源,全面统筹全校各部门工作,高效构建课程体系;缺点在于由于采用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的方式,院(系)和教师的积极性不高,而且缺乏基层的科学论证和实施,导致课程体系可能需要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该模式适合于规模较小、教学资源相对紧张的院校。

所谓院(系)推动型即由学校下设的二级学院(系)发起,首先构建院系公选课课程体系,再由学校整合全校课程资源,从而完成全校范围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赋予了二级单位较大的自,院(系)成为“上传下达”的中间部门,能够比较顺利地开展工作;缺点在于各学院(系)容易形成各自为政的局面,不利于建设跨学科的“综合课程”。该模式适合于规模中等、教学资源相对比较充足的院校。

所谓教研室推动型即由学校各教研室通过调动本教研室教师的开课积极性,认真研究本学科领域的课程体系,由学院进行统筹规划,构建院(系)的公选课课程体系,再由学校整合全校课程资源,从而形成全校课程体系的自下而上式的构建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由于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教师的工作热情较高,课程体系在正式确立之前经过了比较科学的论证和检验;缺点在于学校不易进行统筹和协调,且课程体系的建立耗时较长。该模式适合于规模较大、教学资源充足的院校。

2.内涵型与外延型

从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的发展路径来看,可将地方本科院校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的模式分为内涵型与外延型。

所谓内涵型模式是指高校在进行课程体系构建时,特别注重课程质量、结构合理性和深度的发展模式。该模式是基于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适应就业市场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的理念而构建的,适合于创建时间较长,课程体系建设有一定基础的老牌本科院校。

所谓外延型模式是指高校在进行课程体系构建时,特别注重课程数量、覆盖面和广度的发展模式。该模式是基于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迅速扩大课程体系的规模,满足学校快速发展需要的理念而构建的,适合于创建时间较短,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公选课数量不足的新建本科院校。

3.拓展融合型与深化特色型

高校公选课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于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建设,学科成为课程体系的核心要素。当代科学发展最重要的特点和趋势之一是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由于学科的分化与综合,促使学科不断横向拓展和纵向深化。因此,根据高校课程设置时对于学科的整合形式不同,可将地方本科院校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的模式划分为拓展融合型与深化特色型。

(1)拓展融合型。所谓拓展融合型模式是指高校公选课课程体系中以学科横向拓展的“综合课程”为主体的构建模式。显而易见,拓展融合型的课程体系与传统的按学科专业方向纵向分割的课程体系完全不同,它是一种横向的课程结构。这种模式的基本理念就是公选课和其他课程共同构成学校课程的整体,同时二者又是相互渗透的,没有明确的界线。

交融型课程体系的特点从课程形式上看,课程更多的表现为“综合课程”、“隐性课程”、“活动课程”等形式,“学科课程”不成为主要形式。比如围绕着“教育公平”这个主题,学校可以从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以及其他学科等角度开设课程。从课程功能上看,公共选修课程和公共必修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之间的界限比较淡化,即专业教育课程要兼顾公选课通识教育的功能,公选课可兼顾专业教育的功能。

这种模式的构建常常由全校所有的学术组织和专业教师来提供,促进了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进一步充实公选课的课程内容。该模式通常需要组建一个能代表全体教师意见的公选课管理组织以负责学校公选课的开展。我国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由于师资力量较为雄厚,学科门类比较齐全,便于开展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的教学,比较适合采用这一模式。

(2)深化特色型。所谓深化特色型模式是指高校公选课课程体系中以学科纵向深化的学科课程以及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为主体的构建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理念就是追求知识的深度而非广度,强调各学科的前沿和校本特色。一般认为,现代化专门人才的最优化知识结构应当具有比较宽厚的基础知识,有一定深度的专门知识;掌握主要学科以及相邻学科的动态、趋势,也就是所谓“前沿”知识,以及必要的横向学科知识和科学方法论知识。

深化特色型课程体系具有的特点是:从课程形式上看,课程以学科课程为主,主要侧重于各门学科领域的最为重要和前沿的课程,并开设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综合课程”相对较少;从课程功能上看,公选课与其他课程之间的界限比较清晰,公选课和专业课程分别承担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功能。

深化特色型构建模式对师资、财力、物力的要求相对较低,回避了跨学科开设课程的技术问题和学术壁垒,主要是在院(系)的层面上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重组和调整,并结合本校的特点和优势学科,有针对性地开设校本课程。我国的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大学由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学科门类比较单一,比较适合采用这一模式。

二、地方教学研究型大学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模式的选择

从推动力量来看,地方教学研究型大学由于规模中等,办学资源相对比较充足,应当选择院(系)推动型模式,但最好能够设立独立的公选课管理机构,专门负责公选课的课程论证、评估与日常管理,沟通与协调各院系的关系,积极开设跨学科的综合课程等多元化的课程,增强开课的科学性。

从发展路径来看,地方教学研究型大学由于办学历史较长,课程体系建设已有较好的基础,应当选择内涵型模式。首先,地方教学研究型大学应采取各种措施,如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会、增加课时津贴、为教师提供进修与培训机会等,鼓励教师开设高水平的公选课。其次,学校应考虑将选课方式调整为限选和自由选修相结合的方式,增强课程的稳定性和针对性。

从学科整合方式来看,地方教学研究型大学由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学科门类比较单一,应当选择深化特色型模式。首先,这类高校应以开设学科课程为主,并可以利用学校自身的优势、特色学科和所在地区独特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等有针对性地开设校本课程。在这方面,一些研究型大学己经积累了一些经验,比如湖南大学利用岳麓书院来开设公选课,让学生学习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厦门大学利用靠近台湾的地理优势,开设民族精神方面的公选课。其次,地方教学研究型大学由于缺乏雄厚的资金、师资以及专门的本科生培养机构,故不宜采用哈佛大学核心课程的方式。当条件成熟时,该类大学可以考虑围绕一些主题开设不同类别的综合课程、活动课程。比如围绕着“教育公平”这个主题,学校可以从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的角度开设课程,并聘请多学科的教师共同授课,或者围绕这一主题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理论研讨等活动。

三、地方教学型大学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的模式选择

从推动力量来看,地方教学型大学由于规模较小,办学资源相对比较紧张,应当选择学校推动型。由于学校采用自上而下式的构建模式,容易产生整齐划一的局面,故应当尽可能多征询院(系)的意见,调动院(系)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可以考虑聘请各学院的领导和专家组成评估组,对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科学论证。

篇14

【关键词】小学;学校课程;体系建设

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课程体系建设工作的推进,农村小学的课程体系建设工作引起了学校管理的重视,在学校若干的管理问题中,课程体系建设工作自然是最为重要的管理问题。结合近一年多来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活动,本文试就农村小学推进学校课程体系建设谈以下五点实践要求。

一、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应基于学校课程育人现状

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和瓶颈,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与要求,涉及学校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多方面的管理工作,需要学校干部教师的积极参与,并认真分析学校的课程育人现状。通过对部分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校情分析,我们认为学校课程育人现状,主要应从三个大的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学校依托课程的实施,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与教育质量的情况分析,综合而言就是学校的办学水平或是办学实力的分析;二是学校课程开设的门类或区分的学习领域,其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密切联系程度的分析;三是学校对于课程育人效果的评价手段与评价效果的情况分析。一般来讲,对学校的课程育人现状进行校情分析,可以结合办学理念、育人目标、课程开设、质量评价四个方面进行。开展课程体系建设的校情分析或课程育人现状分析,是农村小学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可以说是一种素材的收集与心理的准备工作。

二、农村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价值取向应放到社会实践能力上

近年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已有的培养举措更多侧重于通过课外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等来进行,而很少从课程建设的角度去探求实践能力的培养路径。现行的农村小学开设的课程,在价值取向上不是以应用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目标的课程,而主要或仅仅只是从知识掌握和认知发展的角度去设计、组织、实施和评价的课程。为此,农村小学课程体系建设的价值取向我们主张应放到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上,以此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农村小学课程体系建设需要突出校本课程建设管理

新课程改革提出三级课程体系,深化课程改革又对优化国家课程,增加学生自主学习与个性学习的课程有新的要求。而作为其中的校本课程,可以说是新课程改革最灵活、最具有学校特色与资源开发性的课程。校本课程基于学校、基于教师、基于学生,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学校课程体系最富有生命力的课程建设。事实上,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农村学校教师而言,是一个提高课程建设能力,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推动校本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学校管理者或校长,如何调动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如何通过校本课程建设充实与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正是课程体系建设管理的关键性问题。目前,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能力不高,校本课程的形式化、运动化现象较为严重,凑数量,无质量,所开出的课程往往效果欠佳,能真正给学生有所收获的并不多见。加强管理,完善制度,开展培训,确定校本课程标准,组织研讨,分阶段组织实施,广泛征求完善意见,评价效果等,是管理者实在的工作内容。

四、提高学校教师课程建设力是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

新课程本身是一种学习型和开放型的课程,是以与校长、教师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对话、合作、探究为基础,并要求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正在开展的课程,它改变了传统课程编制强调“三中心”(以学科、知识和书本为中心)的做法,从社会和科技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经验等角度来组织材料和精选内容,为学生提供广博的科学知识背景和动手实践的机会与条件。教师成为了课程的建设者、课程的改变者、课程的实施者和课程的评价者,教师作用的发挥,成为了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动力与最大的资源。在农村学校,如果有几位有教育改革热情,有一定个性特长的教师,则课程建设的落实,特别是教师课程建设作用的发挥就会很具有示范引领性,就会让学校呈现出课程体系建设的最大资源开发性。许多学校的课程体系建设方案中,都将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实践问题放到重要的地位,要求教师必须成为课程研究者、课程计划者及反省的实践者。现在流行的课程行动研究,就是教师的一种自我反省式探究研究,教师作为课程的实践者个别地或合作地、系统地批判性的与反思性实践,不断提高课程建设的专业知识与各方面的能力。课程行动研究具有三个基本的特征:为课程行动而研究。对课程行动的研究,在课程行动中研究,农村小学课程改革要取得实效,最有效的方式是组织教师开展课程行动研究,有效提高课程建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