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老龄化社会的利与弊范文

老龄化社会的利与弊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26:2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老龄化社会的利与弊,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老龄化社会的利与弊

篇1

目前,我国社会的老龄化速度越来越快,现有的养老服务已不能满足老龄化的速度。在2006年,在机构养

>> “以房养老”的模式及其问题分析 以房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以房养老: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 “以房养老”:探寻中国养老模式的蓝海 现行养老体制下“以房养老”模式的探讨 以房养老的中式分析 “以房养老”的民法分析 以房养老:理念\模式和经验 以房养老的困扰 “以房养老”的利与弊 “裸奔”的以房养老 “以房养老”的难度 养老金融的“以房养老”视角养老金融的“以房养老”视角 从养老主体的选择意愿浅谈“以房养老”的发展趋势 美国"以房养老"模式的经验及启示 我国以房养老模式的探索研究 我国“以房养老”的模式及困境 浅谈以房养老保险模式的基本理念 “以房养老”模式探讨 以房养老模式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范子文.以房养老—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国际经验与我国的现实选择[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21。

[3]孟晓苏.论建立“反向抵押贷款”的寿险服务[J].保险研究,2002(12):44。

[4]涂永红,刘柏荣.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28。

[5]刘云生.中国不动产法研究(第 2 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110。

[6]欧永成.商业银行客户知情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4:27。

篇2

关键词:老龄化;养老模式;比较分析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老年人口已经成为一个有其特殊需求的庞大群体。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如何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长久以来,中国传统的养老模式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化养老为补充。具体的养老形式中使用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居家养老、自我养老、机构养老、集中养老、分散养老等分类。根据对养老的理解,我们把一切能够从老年人生活、精神和经济上满足老年人需要的方式和手段称为“养老模式”。

一、几种养老模式概念及分析

(一)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是我国传统的养老形式,是指以家庭为主进行的老年人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养老支持力,其居住方式有独居、与配偶居住、与未婚或己婚子女居住等形式,其特征是分散养老。

从目前情况看,家庭养老模式仍然是我国养老的主要模式,虽然老年人对生活场所有多重选择,如家庭、养老院、老年公寓等,但家庭仍然是老年人的第一选择。这是因为养老不单是物质上的还包括精神上的。不仅老人在生活上有保障,老年人在家养老可以经常看到自己的儿女和孙子女,进行情感上的交流。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历行计划生育政策所导致的家庭结构的变化,年轻人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工作上,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老人的生活,家庭养老的方式出现弱化。在这种状况下,老年人的生活照料、日常保健、心理诉求,疾病护理等问题日渐突出,即使选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也不得不把各种需求的满足从家庭转向社会和社区,从而导致近年来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减弱。

(二)社会养老

社会养老是指老年人晚年生活的经济来源和生活服务由社会提供,而不是由家庭提供。社会养老主要表现形式是机构养老的模式,在机构养老中,老人需要按月交纳规定的费用,就可以获得专门为老年人提供护理、食宿、照料的各种福利院和敬老院的照顾。机构养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家庭养老的压力,也能使老人得到较为集中的照顾和有序的生活。但是,就我国目前经济水平的情况以及福利发展水平,满足大部分老人的养老需求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传统的观念使老人和子女对于机构的照顾都存在着许多顾虑。随着老年人口的增长,老龄化的加剧,社会养老的问题也日益显现:第一,我国财力不足,现有的养老机构严重缺乏。第二,养老机构的服务方式、管理水平等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社区居家养老

社区居家养老就是要在家庭养老的基础上,以社区为依托,充分利用社区现有的各种资源,使老人住在家里或家庭附近,接受社区的养老或托老服务,以满足老年人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文化、权益保障等多种需求的一种养老服务方式。社区是除家庭之外老年人最熟悉的生活环境,由社区来扶助家庭、提供养老支持便成为目前条件下最适宜的养老方式。社区居家养老可让老年人仍生活在他们熟悉的社区中,保持老年人的社会网络不断裂,而且社区养老服务可以减轻家庭的生活负担,改善老人的护理条件,进而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社区居家养老可以充分利用社区养老资源,减轻政府负担。在国家无力兴办全社会福利性养老机构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社区的财力、物力资源,建设老年活动中心、社区医院等设施,从而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二、社区居家养老的优势与问题

与传统的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相比,社区养老具有独特的优势。

第一,有利于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减轻家庭和政府的负担。老人在家中养老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形成互助网络,还可以利用已有的家具、房屋等设施,这样既避免了重复建设,也减轻对政府投入的依赖。此外兴办各类养老服务,还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吸纳下岗人员再就业。

第二,有利于老年人自身的身心健康。通过保持老年人“正常化”的生活方式以及在社区环境中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服务的理念,实现社会工作“以人为本”的价值信念和“助人自助”的目的,促进人的发展的工作目标。

第三,有利于城市社区建设。加强对老人的照顾,有针对性的开展老人服务项目,有利于改变社区居民对社区建设的看法,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参与社区的建设和发展。

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未富先老,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周期非常短,养老服务业发展滞后,社会的养老意识落后等方面的原因,所以社区居家养老也面临许多的发展困境。

第一,现有的社区硬件设施难以支撑居家养老。由于一开始政府对人口老龄化问题认识的不足、应对经验的缺乏,所以在城市社区规划与建设的过程中,完全没有考虑到住宅的适老性与宜老性,这使得居家养老的开展一开始就存在先天的缺陷。

第二,服务的非专业性与非体系性。居家养老的本质其实就是社区照顾,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社区照顾服务提供的主体主要是家庭妇女、离退休人员、下岗待业人员,真正接受过专业化训练的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很少。

第三,无法解决老年人的安全保障问题。从目前来看,绝大多数的所谓的居家养老服务主要是指提供餐饮及上门医疗服务。这虽然可以满足老年人的最低生活需求,但是却无法满足老年人最迫切的养老需求,即老年人的生活安全保障问题。

养老模式的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提升而变化的。中国的文化背景使家庭养老成为我国的主要养老模式,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以及计划生育等政策的实施,养老问题已经不能单纯的依靠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已经越来越占据主要地位,新的模式的应用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和矛盾,我们应该充分了解养老模式之间的利与弊,更好的服务于老年人群。

参考文献:

[1]周云,陈明灼.我国养老机构的现状研究[J].人口社会学, 2007,(4).

[2]熊必俊.加强理论和市场研究以人为本发展老龄产业老龄问题研究―――第三届全国老龄产业理论与政策研讨会论文集[D].2004.

篇3

关键词: 标志性知识 地理思维 教学实效

所谓标志性的地理知识是指教学中遇到的核心知识点、核心地理原理、最基本的地理思维方式与方法。它是地理思维的基础与核心方法,是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出发点与关键点。将标志性知识内化,对于地理知识的掌握、地理思维方式的形成、地理原理的应用乃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有很大帮助。

1.抓标志性知识,有利于减轻师生负担

笔者认为读书可分为“书越读越薄”和“书越读越厚”两个阶段。其中“书越读越薄”的过程就是去繁就简的过程,而“书越读越厚”的过程,就是学会举一反三、学会迁移的过程。

1.1抓标志性知识,有利于去繁就简将书读“薄”。现行各版本教材都是编写者根据自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编写的,在编写中既要考虑课标要求,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故而运用大量的图、表、文字等各种方式对相关知识加以解释说明。广大教师在教学中认真研读课标的同时还要考虑高考、学业水平测试等应试需要而钻研考试说明。课标与考试说明对知识的要求往往说得比较笼统,这就使得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翻阅教参、上网搜索,查阅大量资料,希望面面俱到,生怕哪个知识点有遗漏。学生在学习和复习时往往也是这种感觉,希望面面俱到。于是,师生会在教材的基础上补充大量的文字、图表等,使书变得很厚,致使师生倍感疲惫,学习效率低下,成绩也不理想,造成事倍功半。如果教学中能抓住标志性知识,则有利于将书读“薄”,减轻师生负担。如教学《城市空间结构》(鲁教版必修二)时,只要抓住城市功能区及其成因这一标志性知识:综合地租水平和付租能力,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住宅用地(也就是说在城市功能区中住宅区分布最广泛);商业区(付租能力最高)多分布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地租最高)和街道两侧;工业区(付租能力最低)一般分布在城市(地租最低),并沿交通干线分布。抓住了这一标志性知识,其他的不必细究,这一节就没有什么可讲了。

1.2抓标志性知识,有利于知识迁移将书读“厚”。学会迁移是对学生地理应用能力层面的要求。课本上知识很多,而且在考试中的呈现方式也是千变万化的,只要抓住标志性知识,无论是怎样的情境,也不论是怎样的呈现方式都将云开雾散,剩下的将是核心知识的考查。如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0%或≥65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7%,则该国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65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0%,则严重老龄化。抓住这一标志性知识,所有有关老龄化问题的题目都将迎刃而解。

如读“某省人口年岭结构变化图”(下图),回答第(1)题:

(1)该省开始进人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A.1990年以前B.1990~2000年之间

C.2000~2004年之问D.2004年以后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止2010年11月l日零时,我国总人口数达到13.71亿人,比10年前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数增加了约7400万人。人口年龄构成变化如下表所示。据此回答第(2)题:

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单位:%)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正处于人口加速增长阶段B.青壮年比重上升,劳动力过剩

C.我国已进入老龄化行列D.我国应大量接纳海外移民

很明显第(1)题选B,第(2)题选C

2.抓标志性知识,有利于地理思维方式的形成

地理思维方式是认识地理事物、地理规律及地理原理的一般方法与过程,是相对固化的思考方法。在教学中或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具备良好的地理思维方式,对我们分析地理现象、探究地理规律、解决地理问题等都将带来很大帮助。如在分析某地理现象的成因时,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分析。在分析地理事件的影响时,通常要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方面分析,在教学中教师要强调,今后学生只要看到影响马上能从利与弊两方面分析。对于动态地理现象或事件的影响,要强调对源头与终点的影响(当然也是从利和弊两方面分析)。笔者曾在教学《人口迁移》(鲁教版必修二)一节时给学生归纳时就从人口迁移对迁出地与迁入地的有利和不利影响进行归纳,而且将其作为标志性的知识在黑板上做了如下板书,并强调要掌握这种地理思维方式。

人口迁移的影响对迁出地有利影响不利影响?摇对迁入地不利影响有利影响?摇

而在教学《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鲁教版必修三第四单元第三节)时,在读过P101知识窗后,笔者让学生思考“产业转移的影响”时,许多学生马上想到要分别从产业转移对输入区和输出区两个方向考虑其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的影响。姑且不说他(她)们的答案是否完整、准确,单从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来看,在必修一关于“人口迁移的影响”的教学中,抓标志性知识,无疑是成功的。

3.抓标志性知识,有利于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篇4

(1.宿州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2.淮北师范大学 科学技术处,安徽 淮北 235000)

摘要: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美好安徽建设,加快建立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本文通过对安徽省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近10年缴纳的现状调查,分析影响养老金缴纳的因素,结果显示人口老年化是影响本省养老金缴纳的重要因素.运用统计方法,归纳出安徽省养老保险缴纳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 :基本养老保险;养老金支付安全系数;替代率

中图分类号:F84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5-0076-04

在养老保险实务的研究中,养老保险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龄人的生活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心的主题.此时,养老金缴纳的现状调查,可以揭示养老保险发展变化的本质,对于预测未来,以及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状况严重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都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从现状调查中得到一系列数据,并从中反映当前面临的问题是本论文重点要分析的问题.

1 养老金的概述

1.1 养老金的概念

养老金,亦称退休金,是由政府、公司、金融机构等向因为年老或疾病而失去劳动能力或基本退出社会劳动生活的人按月支付的资金,作为生活来源由失去劳动收入者定期领取的资金.当我们年轻工作的时侯,将我们所创造财富的一部分用于投资养老金计划,以保证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在现实情况中,养老金计划多指公司为雇员提供的福利,主要是年老退休福利和病退福利.我们称雇员为得到这些福利而缴纳的保费为“投入金”,通常,投入金由公司和雇员共同分担,比例由公司确定.

1.2 养老金计划现状

为促进美好安徽建设,加快建立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安徽省政府制订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虽然目前我省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老年人需求相比还不适应.至2010年底,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991万人,占总人口的14.5%.预测到2015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075万人,约占总人口的15.2%.

日趋增长的养老需求与相对滞后的养老服务体系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随着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老年人口的经济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的相应提高,养老服务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城乡、区域之间养老服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养老床位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加速向城市流动,农村老年人向家庭以外寻求养老服务的需求将明显增加.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对社会养老提出新的挑战.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空巢家庭不断增多,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对专业化养老机构和社区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

在面对挑战的同时,我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越来越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关心,社会广泛关注,群众迫切期待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随着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日益完善,城乡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公共财政更多地投向民生领域,为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 养老金的产生

2.1 养老金的形式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养老保险双轨制的歧视性退休制度,即企业职工实行由企业和职工本人按照一定标准缴纳的“缴费型”统筹制度.关于养老金的形式,现在主要有以下几种:

(1)年老退休金,是指因达到退休年龄而获得的福利,它是一种延期的年金,通常从退休时开始支付.这种计划有两种形式:一是确定投入金计划,雇员和雇主对该计划的投入是确定的,福利的给付则视投入金的投资状况,投入金投资收益高,福利就高.二是确定福利计划,雇员可得的福利是确定的,投入金的多少根据福利的多少来定.

(2)疾病退休福利,通常是基于疾病发生年的薪水,一般会有一个最低的福利额,也只支付到某一年,比如说65岁.我们设病退福利金是病退年内薪水总额的x倍,最低的病退福利金为疾病发生年薪水的10倍.雇员必须已有至少5年的服务期,且在65岁前发生疾病,才有资格领取病退福利金.

(3)辞职福利金,分为两种:一是在雇员服务一定年数后辞职,比如说10年后,雇员就有资格得到从正常退休年龄起的生存年金,即一个延期年金;二是在雇员自己投入部分金额购买养老金计划的情况下,若雇员在有资格获得退休金前辞职,则雇员可一次性得到已缴纳投入金的返还.

(4)死亡福利金,养老金计划中的死亡福利金一般都采取一次性给付的形式,有时也采取继承年金的形式,即把死亡保额支付给雇员的仍存活家属.

目前,我国城乡的养老金差距还很大,企事业单位与机关事业单位的差距最明显,要解决这些问题仍然很不容易,但是我们一定要努力减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幸福生活.

2.2 养老金计划

目前,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尚不发达,为了使养老保险既能发挥出保障生活和安定社会的作用,又能适应不同经济条件的需要,以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养老金计划是全国各省市普遍采用的社会保障模式中的一种,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起到绝对主导的作用.

一般来说,养老金计划是由国家或企业主发起的,这些发起人负责养老基金的管理及支付,他提供参加者因老、病、伤残、亡等方面的基本生活上的保障.养老金计划作为对参加者的保障计划,养老基金由计划的发起人单独承担或发起人与参与者共同承担,每月按参加者工资的一定比例来缴纳.养老金计划所筹集到的养老基金可用于投资,本金及投机回报用于对参加者未来的给付.

一般的养老金计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固定给付计划和固定缴资计划.在固定给付计划汇总,参加者退休后所得到的退休金的额度是固定的,这一额度可利用退休金公式来确定.退休金的计算是基于参加者的工资水平及参加计划的年限来进行的.

在固定缴资计划中,发起人或参加者需要向养老基金缴纳约定的额度.而参加者将来所得的退休金额取决于养老基金未来的投资回报情况.投资回报越高,参加者得到的退休金也就越高.这种方式中参加者自身也需要承担一定的投资风险.

3 养老金的计算办法

3.1 基本计算方法

在我国,凡是参加市、城镇、企业等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人员,在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实际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满15年以上的,应按月计发基本养老金.

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即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而不再是统一的120);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注: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养老金的领取是没有规定的期限的,只要领取人一直生活在世上,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使个人帐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来的标准计发.例如:根据上述公式,假定某男性企业职工在60岁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为4000元,则有

(1)当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

①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

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②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

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2)当累计缴费年限为40年时

①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

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0.6)÷2×40×1%=1280元;

②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

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1.0)÷2×40×1%=1600元;

③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

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3.0)÷2×40×1%=3200元.

个人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139

例1 假如某公司职工赵某今年55周岁,每年选择缴1200元,到60周岁再一次性补足10年,每月能领取的养老金计算方法为:[1200元(正常缴费)×5年+70元(政府补贴)×5年+100元(补缴金额)×10年]/139=52.90元/月,再加上70元基础养老金和30元缴费年限养老金,合计152.90元.

基本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负担,企业按本企业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总额的20%缴纳(部分省市略有调整),职工个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的8%缴纳.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以个人身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按20%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例如,2010年4月份安徽省公布的2009年度全省社平工资为30293元左右,因此2010年缴费金额=30293×20%=6058.6元.

关于企业养老缴费基数确定,职工缴费工资高于所在省上年度社会平均工300%的,以所在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职工缴费工资低于所在省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60%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以个人身份参加养老保险的应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作为个人缴费基数,可选择的档级分为60%、80%、100%,基于目前社平工资逐年提高,考虑到个人承受能力,部分省市增加40%的档级.对于多地参保的情况,实行养老金计算全国统一.

3.2 常见的给付方式

与x岁加入养老计划的个体,现在的年龄为x+h岁.用R(x+h)表示个体在t年后退休时可以得到的退休金额,并且假设退休后每年给付的退休金水平相同.在实际情况中,退休金一般是按月发放的,但是每个月给付一次的养老金模型可以用连续模型来近似[10].

考虑退休金连续给付计划,在t时刻退休的个体所得到的总的退休金给付额的精算现值可以表示为

R(x,h,t)arx+h+t

如下为固定给付计划中常见的退休金给付方案.其中,退休金额依据参加者的工作年限及工资水平而确定.

(1)退休金为退休前最后一年的年工资乘以某百分比d,

R(x,h,t)=d(ES)x+h+t;

(2)退休金为退休前最后几年的年平均工资,通常是最后5年的年平均工资.令k为t的整数部分,假设退休发生在当年的年中,则最后5年的年平均工资可以表示为

R(x,h,t)=(AS)x+h5Zx+h+t/Sx+h,

其中,5Zx+h+t为退休前最后五年的年平均工资比例系数,根据退休在年中的假设,有

(3)退休金为工作工作年限乘以某比例d,

R(x,h,t)=d(h+t);

(4)退休金为退休前最后5年的年平均工资与工作年限及百分比 三者的乘积.

4 影响养老金缴纳的因素

4.1 人口老龄化程度

安徽省的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和增长速度,占全国平均水平的前十位.预计到了2020年,安徽省六十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1097.1万,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5.1%;2045年安徽省六十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2276.6万,老龄化水平将进一步推进到30%以上.安徽省人口老龄化程度与全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对比情况的具体数据见表1.

安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严重扭曲是从21世纪才开始的,它的突出特点主要表现为:(1)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加快;(2)老年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多;(3)农村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大;(4)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失去平衡.除此之外,老年人口还具有明显的分化,在2000年时,高龄老人(年龄大于80岁的)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8.8%,而低龄老年人口的比重却高达57.60%,占一半以上.通过这一数据可以预知,在未来十几年,安徽省的老龄人口将更加严峻.而且,安徽省不同性别的老年人口的年龄结构也存在大不相同,女性老年人口的年龄普遍要高于男性老年人口.

要改善这一问题,政府部分仍然需要下足功夫,解决老龄人口的问题刻不容缓.如果问题不得到解决,那么安徽省未来的发展很是问题,因为老龄人口的增多,能够从事劳动力的人口就越少,劳动力会明显不足.同时,年轻人既要忙于工作赚钱,又要忙于照顾老人,会承受不了这样的压力.所以,政府一定要解决老龄人的养老问题.

安徽省人口老龄化程度受到空间结构的影响.空间结构主要是指城乡结构和地区结构.老年人口的分布由于受到城乡总人口比例结构的影响,使得安徽省老年人口分布农村老年人口明显大于城镇老年人口.安徽省人口老龄化空间结构的不均衡还表现在地区之间的差异上,各个地区之间的人口分布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也为未来的发展设了障碍.2005年,全省17个市的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差异如下表所示,见表2.

从表2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全省范围内,除了淮北(7.38%)、铜陵(6.78%)两个城市没有达到老年型标准外,其他的城市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均超过7%,已经步入老年型的城市.老龄化程度最高的黄山市与程度最低的铜陵市相比,老年系数差值就达到了1.96个百分点.但是我们还可以发现,高龄老年人比重较高的地区与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存在着不一致性,如全省老龄化程度最高的黄山市,80岁及以上老人所占的比重仅仅为12.11%,而尚未进入老年型城市的淮北市的高龄人口比例却上升到了14.87%.从这些分析中都可以看出,安徽省的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的扬中程度在各个地区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要“对症下药”,只有找到了正确的方法,才能迎刃而解.

5 养老金缴纳的现状

5.1 养老金缴纳的性别差异

从古至今,我国都有男尊女卑,养儿防老,男女有别等思想.如今,在养老保险方面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与男性相比,女性在养老保险待遇上处于劣势已是共识,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养老保险的覆盖面以及养老金额方面.社会保障在性别方面并非是中性的,我省的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主要以男性为主,女性老年人大部分还处于社会安全网之外.根据中国城乡老年人口养老保险缴纳状况的一次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在2000年城市男性老年人占离退休人员的88.6%,而女性老年人口中只占了54.7%;但是,在农村的调查中却又得到这样的结果,男性老年人占9.0%,而女性老年人仅仅占2.2%.无论城乡,男女之间在养老金的覆盖面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而这种情况在农村中更为严重.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出,政府应该更加注重城乡差距的缩减,努力扩大城乡养老保险的覆盖面.

5.2 养老金收入不平等问题

养老金,即离退休金,是老年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受城乡经济发展水平、退休前单位性质、文化程度等因素影响,致使老年人之间的收入差距较为明显.将家庭养老金或离退休金收入平均分配给家庭离退休人员,再保留60 岁及以上人口的样本,来分析家庭内部再分配后的养老金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可以得到如表3所示结果.

从表中可以看出,即使在同一地级市内,不同区、县、镇等之间的收入水平也存在巨大的差异.从一般意义上说,养老金作为老年人收入的主要来源,象征着老年人的社会地位,养老金水平越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老年人的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其可享受的医疗等社会服务越多且质量越好,从而更加健康.养老金通过在家庭内部老年人口中的再分配,发挥的作用更加明显.2007年养老金对健康影响作用已远远超过其他家庭人均收入,对于保障老年人的健康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收入来源及收入差距都会对老年人的健康产生不容忽视的作用.同时,老年人的居住方式会通过上述两方面进一步影响健康状况.由于单独居住的老人越来越多,传统的家庭保障模式受到冲击,而作为老年人主要收入来源的养老金,对健康的保障作用越来越显著.

6 结束语

养老金计划是处理我省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的一种方法,为了避免给老龄人的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人们在年轻工作的时候就可以参加养老保险,为以后的晚年生活做准备,这样既可以减轻家中儿女的负担,也可以保障自己的晚年生活幸福安康.目前,安徽省的养老计划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绩.虽然在养老保险体系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我们相信未来会得到更好的解决,使得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缩小乃至完全消除,这样每一位安徽人都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参考文献:

〔1〕李娟.养老金分配中性别差异的研究综述[J].兰州学刊,2007,9(168):131-132.

〔2〕刘华,徐锦文.养老保险基金有效运营探讨[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20(2):23-28.

〔3〕贾洪波,李国柱.养老金适度水平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7(4):366-367.

〔4〕张航空.养老金性别差异影响因素分析——以上海城镇“老人”为例[J].南方人口,2010,25(2):22-26.

〔5〕张勇,陈耕云.中国基础养老金的支付能力研究[J].财经论坛,2008,2(4):63-69.

〔6〕张晓为.安徽省养老保险金危机之我见[J].华东经济管理,2002,16(5):101-102.

〔7〕杨欣然.推迟退休年龄的利与弊及时机分析[J].现代经济,2008,7(11):45-49.

〔8〕王桂清,葛开明.完善养老金个人缴费制度研究[R].上海: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08.

篇5

人们最初关心中国人口问题主要是关心它的数量问题,因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快速增长的人口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妨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的人口政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偏重人口数量的控制。这种偏重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即使在今天中国人口的总和生育率已经下降到更替水平的情况下,由于人口基数庞大,加之人口发展的惯性,使中国仍面临着巨大的人口数量压力。然而,正当人们讨论如何控制中国的人口数量,为每年新增加的1000多万人口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而担忧时,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也正在悄然地老化。它使中国又面临另一个挑战:人口老化问题。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1998年底,中国的总人口已经达到12.48亿,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占总人口的9.7%左右。与其他已经成为老年型国家的人口老化历程相比,中国的人口老化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人口老化速度和老年人口的绝对数增长快;二是人口老化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而提前出现。以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为基础按中位方案所进行的中国人口预测的结果表明,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正在迅速地老化,年龄结构正在由成年型转变为老年型,但各个时期的老化速度有很大的差异。中国的人口老化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0~2000年,中国人口由成年型向老年型转变;第二阶段为2000~2020年,这时中国将变成典型的老年型人口的国家;第三阶段为2020~2050年,这一阶段将是中国人口老化的严重阶段。令人担忧的是,在中国人口总体老化的同时,老年人口内部也在不断老化。据人口学家预测,下世纪上半叶高龄老人每年平均增长速度是51‰,而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9‰,总人口在达到峰值前每年平均增长速度可能只有7‰。毫无疑问,高龄老人是增长速度最快的人群,而老龄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高龄老人,因为大多数60~70岁的老年人尚有生活自理能力,而80岁以上的老年人最需要照料,带病生存甚至卧床不起的概率最高。庞大的“中老年”和“老老年”人口无疑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如果分地区考察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问题,这一问题则更为迫切。中国人口年龄结构老化总的格局是农村地区快于城市地区,汉族地区快于少数民族地区,东部地区快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到1998年底,已经有近一半的省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本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超过或基本接近10%,率先成为中国首批老年型省区。从中国人口老化的地区差异上看,中国人口目前已经自东向西开始老化,而且速度将越来越快,在不久的将来,这一“灰色浪潮”就将席卷全国。从这一点上看,中国的人口并非到2000年前后才突然地成为老年型人口,老年人口问题也并非到下个世纪的某一天才突然严重起来。人口老化本身是个动态的过程,它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也是动态的。就中国的整体情况而言,目前人口老化的社会经济影响还没有显性化,但就局部地区的情况而言,形势已经相当严峻。如1993年上海人口开始负增长,目前上海最主要的人口问题并非生育水平问题,人们更关心的是人口结构问题,尤其是人口的老化问题。

正如人们关心人口数量一样,人们之所以关心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出自对人口与发展之间关系的关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人们考虑的主要是人口总量变动与发展之间的关系,而对人口结构特别是年龄结构的变动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没有予以充分的重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人口老化的出现,人们逐渐认识到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比人口总量变动对发展的影响更大,因为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同人口数量的增长一样,会给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远比人口数量的增长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要复杂得多。如果我们只考察人口总量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将所有不同年龄的人都视为具有相同特征的“同质”的人,这样的考察方法会抹煞不同年龄的人不同的社会经济含义。事实上,不同年龄的人具有不同的社会经济特征,是“异质”的人。中国目前约有1.2亿老年人口和3.2亿未成年人口,从数量上看,同作为消费人口的老年人口和未成年人口,二者的负担孰轻孰重,一目了然。但如果我们考虑到这两个不同年龄组的不同的社会经济特征,我们就会发现,老年人口和未成年人口并不是简单的1:3的关系,中国赡养其目前的1亿老年人口也并不一定比抚养其3亿未成年人口简单。因此,考察年龄结构的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研究,它会使我们能更准确地把握人口变动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世界及中国人口年龄结构正在老化的事实,要求人口学界、经济学界和社会学界对人口老化的原因、过程、特征、社会经济后果进行分析研究,并在扎实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寻求解决人口老化所带来的后果问题的对策。国外对人口老化问题的大量研究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956年,联合国出版的《人口老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总结了以往对人口老化问题研究的成果,标志着对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此后,由于西方国家人口老化问题日益严重,加之人口理论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进步,使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有关人口老化问题的文献也在不断地丰富。 同国外关于人口老化的研究相比,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更晚,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人口学研究的复兴是从70年代末期才开始,当时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才刚刚进入成年型,人们关注的重点不在人口老化上,即人口老化问题不是人口学领域优先考虑的课题。只是随着中国人口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和人口老化速度加快的客观事实才使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心人口老化问题。

近几年来,中国很多部门和机构对人口老化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积累了一批文献和数据。然而,当我们仔细回顾这些数据和文献后,我们会发现,对中国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目前多偏重于考察人口老化的人口学效应和社会学效应,也就是说对中国人口老化的现状、特征、原因、过程,以及人口老化的人口学和社会学的后果的论述较多。但弱点是,对现实情况的描述多,而理论上的创新少。

随着中国人口年龄结构老化这一不可避免的客观现实的到来,对人口老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已经迫在眉睫,搞清这种关系对于制定中国下一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阶段的中国来说,正确认识中国人口老化发生的原因、运动的过程、发展的趋势以及将会产生的社会经济后果至关重要。中国在制定下一世纪的产业政策、分配政策、交换政策、消费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时,必须考虑到未来中国人口老化的客观事实。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全面、稳定、协调、健康地发展。

二、几个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老年人、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年龄界线

“老年人”是指达到或超过老年年龄界线的人,这里的关键在于老年年龄界线,因为确定这一界线是统计老年人口的前提条件。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对老年年龄界线的定义是不同的。1900年桑巴德在其《人口年龄分类和死亡率研究》一书中将人口按年龄划分成不同的类型,实际上,他是将50岁作为老年年龄的下线;1956年,联合国发表的《人口老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中将65岁定义为老年年龄的下线;而1982年在维也纳召开的“世界老龄问题大会”又将老年年龄界线定义为60岁。国际上之所以将老年年龄界线从1956年的65岁增改为60岁,这是因为1956年联合国发表的报告主要是针对发达国家出现的人口老化问题,而当时发展中国家还谈不上人口老化问题,将65岁定义为老年年龄界线是根据当时发达国家人均预期寿命的情况而设定的。而到了80年代初,人口老化已经不仅是发达国家的问题,发展中国家同样面临人口老化问题,而发展中国家的人均预期寿命比发达国家的人均预期寿命低得多。因此,考虑到全世界的人均预期寿命的情况,将老年年龄的界线定义为60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和人们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老年年龄的标准应是不断变化的。一般说来,发达国家老年年龄的起点应高于发展中国家老年年龄的起点。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尽管人均预期寿命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但还是比发达国家的人均预期寿命水平低很多,因此,将60岁作为中国老年年龄的界线是合理的选择。

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对未成年人的年龄界线也是不同的,界线范围在15~20岁不等。一般说来,发达国家未成年人的年龄界线高于发展中国家未成年人的年龄界线。国际上一般将15岁定义为未成年人界线,即0~14岁的人口均为未成年人口。

在给出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的年龄界线后,我们就很容易确定成年人的年龄界线了,即成年人的年龄界线是15~59岁。 (二)人口年龄结构的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的划分

同老年人、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年龄界线的定义一样,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划分也是因时期和地区而有所不同的。1956年,在联合国发表的《人口老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中,将人口年龄结构的类型划分如下:

年轻型 成年型 老年型 65岁及以上

老年人口的比例 4%以下 4%~7% 7%以上

而后,随着世界人口特别是发达国家人口的进一步老化,国外又提出一些新的划分方法。例如,1975年美国人口咨询局的划分方法如下:

年龄结构类型 年轻型 成年型 老年型0~14岁人口 40%以上 30%~40% 30%以下

65岁及以上人口 5% 以下 5%~10% 10%以上

老少比 15%以下 15%~30% 30%以上

年龄中位数 20岁以下 20~30岁 30岁以上

而1982年在维也纳召开的“世界老龄问题大会”将老年年龄界线定义为60岁后,各国又采用了如下的划分方法:转贴于

年轻型 成年型 老年型

60岁及60岁以

上老年人口的比例 5%以下 5-10% 10%以上

对人口年龄结构的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的划分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和人们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特别是随着老年年龄标准的不断变化,对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划分也是要相应改变的。一般说来,对老年型人口的定义通常以60及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在10%以上,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在7%以上的人口称为老年型人口。 (三)人口老化和人口老化问题

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来说,由于人口的出生、死亡和迁移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人口的年龄结构是在不断变化的,即未成年人口、成年人口和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构成是不断变化的。在总人口中,如果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提高,而其他年龄组人口的比例不断下降,我们就称这一动态过程为人口老化;反之,如果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下降,而其他年龄组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我们就称这一动态过程为人口年轻化。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人口可能出现老化,也可能出现年轻化,人口的老化与年轻化是可逆的;而对个人来说,从他或她一出生就开始进入了老化的过程,这是不可逆的。 人口老化问题是指在总人口中,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提高,而其他年龄组人口的比例不断下降的动态过程给社会经济带来的调整问题。由于在人口老化的过程中,各个年龄组的人口都在发生变动,所以人口老化问题不仅有老年人口给社会经济带来的调整问题,而且有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给社会经济带来的调整问题,而老年人口问题是指老年人口这一特殊的群体给社会经济带来的问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不论是老龄化还是年轻化,都会存在老年人口问题,即存在老年人口问题不一定存在人口老化问题,而存在人口老化问题则一定存在老年人口问题。 三、关于人口老化研究的主要观点综述

国外早期对于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多数是对老年人口特征的探讨,主要是回答老年人口面临的实际问题。然而,对实际问题的研究离不开一些基本的理论假设。不同的学者在特定的条件下提出不同的理论假设,而这些理论假设又为后人所演变发展,进而形成了一些人口老化理论。 国外对人口老化问题的大量研究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956年,联合国出版的《人口老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总结了以往对人口老化问题研究的成果,标志着对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此后,由于西方国家人口老化问题日益严重,加之人口理论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进步,使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人口老化问题的文献也在不断地丰富。1969年,在二十四届联大上,马耳他率先提出了老龄问题,呼吁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关注老年人口迅速增长的趋势及随之出现的一些问题。

国外关于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和老年事业的经验为研究中国人口老化问题提供了借鉴的成果。但中国的人口有其自己的特殊性,中国人口老化问题的背景既有别于其他的发展中国家,更与发达国家的情况不同。因此,国外的经验虽然可以借鉴,但终究难以适应中国的国情。我们的问题要靠我们自己去解决,中国人口老化的科学研究要靠我们自己去探索。

1982年,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的老龄问题世界大会揭开了中国的老年事业的序幕。随着中国人口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和人口老化速度加起快的客观事实使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心人口老化问题。近些年来,中国相关部门和机构对人口老化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积累了一批文献和数据。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有北京大学人口所张纯元主编的《中国老年人口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所田雪原等主编的《中国老年人口》、《中国老年人口经济》、《中国老年人口社会》、吉林大学人口研究所曲海波的《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武汉大学人口所徐云鹏等主编的《人口老化和老年人口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熊必俊主编的《老年学与老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杜鹏的《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研究》、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于学军的《中国人口老化的经济学研究》,复旦大学王爱珠的《老年经济学》,天津学者的《1988年中国九大城市老年人状况抽样调查》和上海学者的《上海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等。这些著作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人口老化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此外,大量的有关调查数据为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准确的依据,如中国社会科学人口所组织的“中国1987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1992年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组织的“中国老年人供养体系调查数据”等。所有这些文献和数据都为进一步研究中国人口老化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关于下世纪上半叶中国人口老化趋势的预测

人口老化的理论和实际证明,人口老化的速度和程度主要取决于人口的生育水平和死亡水平,但在人口老化的不同阶段,生育水平和死亡水平对人口老化的作用是不同的。在人口老化的前期,生育水平占主导作用;而在人口老化的后期,死亡水平占主导作用。无论如何,生育水平和死亡水平是人口预测的两个最重要的参数。基于中国70年代和80年代生育水平下降的趋势,当初人们在进行人口预测时,普遍倾向于中国人口生育水平会急速下降的乐观估计,估计到2000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会下降到1.8,甚至于1.5的低水平。很普遍的一种预测方案的参数假定是:总和生育率从1981年的2.63到2000年的1.8,随后不变直到2050年;人口平均出生预期寿命从1981年的67.88岁上升到2050年的80.20岁。事实上,近年来, 中国的生育率并未沿70年代末的趋势继续大幅度地下降,而是在80年代出现了波动徘徊的局面。1980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曾下降到2.24的较低水平,而后回升到1982年的2.86的较高水平;1985年再度下降到2.20,1987年又回升到2.59;1987年以后至今,总和生育率的下降的速度较快。对国家计生委规统司1992年10月进行的“38万人口抽样调查”的结果,国内外争议较大,大多数人认为此结果偏低,极少数人则认为实际的结果可能会更低。人们对目前总和生育率的水平众说纷纭,低的低到1.3左右,高的高到2.3左右。因此,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际工作部门对此莫衷一是,无所适从,给人口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也造成了学术界的混乱。

表1 各种中国人口预测方案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的参数比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单位或个人 平均出生预期寿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联合国(中方案) 1990~1995=70.0

2010~2015=73.5

2020~2025=75.0

(2)世界银行 1980~2005=69.4

2005~2030=74.1

2030~2055=78.3

(3)宋健等 1980~1985=68.9

2030~2035=76.3

(4)七一0所 1982=68.0

2100=81.0

男70.5 (5)曾毅(中方案死亡率) 2000=│

女74.0

男77.4

2050=│

女80.3

(6)王慧炯等 2000=80.0

男69.0 (7)杜鹏(高方案死亡率) 2000=│

女72.4

男73.2

2030=│

女77.0

男69.4 (8)于学军(中方案死亡率) 2000=│

女72.5

男76.7

2050=│

女8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来源: (1) United Nations,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1950~2025", version 1990.

(2) 世界银行,《1984年世界人口预测》。

(3) 宋健等,《人口预测和人口控制》,人民出版社,1982年。

(4)《人民日报》,1986年7月30日。

(5) 曾毅,1994年。

(6) 王慧炯,杨光辉,1984年,《迈向2000年的中国经济》,气象出版社,北京。

(7)杜鹏,1994年,《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

(8)于学军,1995年, 《中国人口老化的经济学研究》,中国人口出版社,北京。

综合考察国家计生委规统司1992年10月作的“38万人口抽样调查”的结果和1993年国家计生委对河北、湖北等地的抽查结果(见“当前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喜与忧:由几则信息引发的思考”,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计划生育情况》增刊(9)期)以及国家统计局1990~1998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的结果,我们认为,目前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在1.9左右是合理的估计。就中国的全国平均水平而言,中国的生育率水平不大可能降低并长期保持在西班牙、西德,甚至日本现在这样低的生育率水平。因为即使像美国这样发达的国家,其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仍然为2.1,而且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和生育率长期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同样会带来许多问题。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中得到一定的启示。比如,人口老化程度过高,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过重等问题。因此,2020年倘若中国的总和生育率果真能低到1.5的低水平,政府则应采取干预政策,抑制总和生育率的进一步下降。

1973~1975年“全国人口三年肿瘤死亡回顾调查”资料表明:当时中国的男性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为63.6岁,女性为66.3岁(中国计划生育年鉴 1993)。1982年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时,中国男性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为66.4岁,女性为69.4岁,男女合计为67.9岁(姚新武,尹华 1994)。1985年,国家统计局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则表明,当时中国人口平均出生预期寿为68.9岁,其中男性为67.0岁,女性为71.0岁(中国计划生育年鉴 1993)。1998年,中国人口平均出生预期寿命上升到71岁,其中男性为69岁,女性为73岁。目前,中国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已经远远超过了世界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尚有一定的差距。1998年,世界人口平均出生预期寿命为66岁,其中男性为64岁,女性为68岁。不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平均出生预期寿命为61岁,其中男性为59岁,女性为62岁;而发达国家人口平均出生预期寿命为75岁,其中男性为71岁,女性为79岁(PRB 1994)。

从1973~1975年到1982年,中国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提高了近3岁,平均每年提高近0.5岁。从1982年到1985年的3年间,中国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提高了1岁,平均每年提高0.33岁左右。而从1985年到1998年的13年间,中国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提高了2岁多,平均每年提高近0.16岁。毫无疑问,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卫生和营养保健状况的不断改善,中国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还会有所提高。但是,平均出生预期寿命的提高的速度是“边际递减”的,即当平均出生预期寿命较低时,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会使平均出生预期寿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而当平均出生预期寿命较高时,相似的社会经济条件只能使平均出生预期寿命有相对较小幅度的提高,在达到一定阶段后,平均出生预期寿命甚至可能出现停滞不前的状态。中国人口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的提高的历程证明了这一点:从每年提高0.5岁下降到每年提高0.33岁,进而又下降到每年提高0.16岁。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中国人口的人均出生预期寿命会逐渐提高,但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人口粗死亡率会逐渐提高,每年老年人口死亡的绝对数会逐渐增多。目前,中国每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死亡人数为550万左右,而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上升为1130万左右(世界银行 1993)。

表2是中外单位或个人对中国下一世纪前半期老年人口规模的预测结果。

表2 中外单位或个人对中国下一世纪前半期老年人口规模的预测 单位:亿

预测单位或个人 2000年 2025年 2050年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60+ 65+ 60+ 65+ 60+ 65+

(1)联合国(中方案) 1.27 0.85 2.70 1.85 -- --

(2)世界银行 1.37 0.95 3.20 2.10 3.61 2.91

(3)中国老龄委员会 1.32 0.92 2.73 1.88 3.3~4.2 2.84

(4)宋健等 -- 0.94 -- 2.21 -- 4.05

(5)杜鹏(方案一) 1.28 0.87 2.80 1.83 4.12 3.07

(6)于学军 1.29 0.88 2.73 1.88 3.84 2.9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资料来源:(1)United Nations,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1950-2025", version 1990.

(2)世界银行,《1984年世界人口预测》。

(3)中国老龄委,《中国老年人口发展预测》,1986年全国老年学术讨论会参考材料之二。

(4)宋健等,《人口预测和人口控制》,人民出版社,1982年.

(5)杜鹏,1994年,《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

(6)于学军,1995年, 《中国人口老化的经济学研究》,中国人口出版社,北京。

从表2我们可以看到:中外单位或学者对中国未来老年人口数量的规模的发展预测是非常接近的。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下世纪前半期老年人口数量的规模的发展取决于现存人口的死亡率和预期寿命,而与今后出生的人口数量没有关系。在上述的各种预测中,联合国的预测略低一些,而在宋健等人的《人口预测和人口控制》中,对下世纪老年人的预测又相对较高,但无论如何,从以上的各种预测结果中,我们可以作这样的判断,即到2000年,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1.3亿左右,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0.9亿左右。转贴于

需要说明的是,预测毕竟是预测,任何自认为是以合情合理的假设条件为依据的预测都难以断言其所预测的内容会成为现实。对发展中的中国来说尤其如此,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变动受政府政策的影响较大,我们不能肯定中国政府在某个时刻不会改变其经济政策和人口政策。倘若如此,结果会迥然不同。更重要的是,中国目前尚缺乏权威、精确的人口和经济方面的统计数据,这为我们的预测在一开始就造成了障碍。因此,我们的预测大致只能说明一般的趋势,而不能将其视为对未来的客观描述。 (二)对人口老化问题研究主要观点

中国人民大学邬沧萍认为,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看,中国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不发达的背景下发生的,中国未来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并非名列世界前茅。中国老年人口有40年的高速增长期,人口老龄化速度将超过一些发达国家。中国人口转变快,但人口增长尚未得到完全控制,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受人口政策的影响甚大。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邬沧萍提出的最新观点是: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主要是老年人口的数量问题,而非老年人口在总人口的比例高低,因为无论比例多高或多低都是相对的,而数量是绝对的。据此,他指出,人们要从新的视角审视计划生育在老龄化过程中的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田雪原认为老年人口学研究的重点在于老年人口变动,而老年人口变动同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紧紧连在一起。在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和过程进行分析之后,他认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表现在:一是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比较快,达到的水平比较高;二是老龄化发展在时间上具有阶段和累进的性质;三是老龄化在空间分布上不平衡。 北京大学袁方对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老年人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人口老龄化将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解决中国老龄问题要依靠国家、社会、集体和家庭相结合的方式。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徐勤认为人口转变速度将决定人口老龄化强度。人口转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任何人口随着社会的发展或迟或早总要发生,只是由于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速度不同,导致人口转变的速度不同,从而人口老龄化的强度也不同。一些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人口转变速度快得多,因而在人口转变的后期将出现老年人口比重急剧增长的时期。 中国人民大学乔晓春通过对人口老化模型研究认为,在分析人口老化影响因素时不能只看到出生率、死亡率,而看不到现实人口年龄结构对人口老化的巨大作用。从现实看,年龄结构对人口老化的作用可能比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作用还要大(虽然历史上年龄结构最终也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过去往往只重视出生率、死亡率对人口老化的影响,而忽视了现实存在着的年龄结构的作用。

史菁的研究认为,运用稳定人口模型研究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是不恰当的,因为中国人口处于急剧转变之中。以往根据稳定人口理论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死亡率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对老年人口比例的增长的作用是不重要的,可以忽略,在人口老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生育率的下降。然而通过对9个方案人口动态模似的结果分析,史菁却得到了这样的结论:死亡率下降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它的作用与生育率下降的作用同样重要。由于生育率的下降并不是促使人口老化的唯一因素,中国的人口老化不能简单地归因于计划生育政策。

曲海波以中国1964年人口年龄结构为基础,运用人口预测方法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论是生育率的下降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根本原因,死亡率下降并没有使中国人口老龄化,反而使其年轻化。他还认为人口年龄结构发展的惯性也是年龄结构变化的一个原因。

杜鹏在《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研究》一书中认为,对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表现在:(1)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过程重新加以认识,这对认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特点以及制定今后的人口政策、社会福利制度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资料为这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可能性,它除了能使我们分析过去40年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之外,以1990年人口数据为基础所作的人口预测也使我们得以对未来的人口老龄化趋势重新进行估计。(2)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生育率、死亡率和年龄结构,但是这些因素在过去40年的人口发展中各起了多大作用还没有从数量上加以全面分析;这些因素在不同时期的作用是否一样?差异有多大?这些问题都有待进行量化分析才能回答。我们可以利用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用比较预测方法对过去40年和未来40年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来回答上述问题。(3)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老年人口本身也在不断地更替,新进入老年人口的队伍逐渐取代了原有的老年人口。因此,即使在两个不同时期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并未改变,甚至老年人口数也一样的情况下,都不能避免老年人口自身的更替。由于这种更替的存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老年人口的特点及由此产生的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都会有所变化,这是人口老龄化过程中以往未被广泛认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这里将运用第三、四次人口普查数据对中国老年人口的更替规模和更替率进行分析。(4)人口老龄化过程并不只是总人口的老龄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老年人口自身也在不断老龄化。对这一特点的了解是随着老年人口的迅速增加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而出现的,但还未被广泛认识(杜鹏 1994)。

于学军认为,无论采取那种方案对中国未来的人口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都会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中国在下个世纪将面临人口老化的巨大挑战。面对下一世纪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的挑战,我们既不能采取不承认的态度,视而不见或有意回避,也不能一提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就“谈虎色变”,盲目悲观,凡是不尊重客观规律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人口年龄结构老化问题,以积极的态度迎接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的挑战,积极采取对策,充分利用人口老化前期总抚养比较低的有利形势,大力发展社会经济,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我们又要认真研究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的消极后果,尽量避免或减缓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对中国社会经济的消极影响。因此,从战略的高度认识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老化问题,从宏观上看清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的趋势,及早地制定人口发展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总体战略规划,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十分必要。特别要注意的是,各个年龄组的人口群体是抚养和被抚养的关系,所以,在考察人口老化的过程和解决老年人口问题时,要全面系统地考察整个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老年人口是整个人口的一部分,老年人口的比例变化必然引起其他年龄组人口的变化。因此,老年人口不是孤立的群体,必须与未成年人口和劳动力人口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察。在制定政策时,要考虑到不同年龄组人口群体的不同需求和作用(于学军,1995年)。

以上列举了部分对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的代表性文献,这些研究对认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和在分析中所要注意的问题都有重要的发现和建议,为以后的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中国人口老龄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其过程及影响的认识需要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此外,人口发展往往并不能按已有的人口预测的方式变化,随着新的人口数据的取得和人口老龄化分析技术的发展,使我们有可能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过程和特点重新进行认识,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从而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 (三)人口老化对社会经济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始于6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人口老化过程,是人口转变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如上所述,人们之所以关心中国人口老化的过程,是因为会产生所谓的人口老化问题,而人口老化是会否构成人口老化问题,以及人口老化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可能是人们最为关心的。在过去的20多年中,中国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人口老化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产生了一些学术上的争鸣,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的马赢通和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的乔晓春之间的交流。

马赢通(1987)指出,多年来,人口老化被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消极因素来论述,研究的重点是探求人口老化的对策。这无论对认识未来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景,还是对深入开展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都是不利的。他认为,从各方面的相关分析看,人口老化是好事而决不是坏事。人口老化是人口发展的必经阶段,主观上抗拒是无济于事的,人们在其面前的选择,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超脱。只有按规律办事,促进其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马赢通指出,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必然形成少儿人口远大于现时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同时上升的“两头沉”的现象,而人口老化过程起到了减轻一头负担的作用。因此,只有通过计划生育降低生育水平,加速人口老化,才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将有利于中国四化建设的全局。

乔晓春(1988)不同意马赢通的上述观点。他指出,人口老化并不是指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与近年来的计划生育没有关系,但人口老化系数的变化与计划生育确实有关系。这一点是任何人也回避不了的。他认为,人口老化、计划生育、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出生人口数量减少及老年人口数量增加会导致人口老化;由于作为人口老化系数分子的老年人口数量是相对确定值,而出生人口为未定值,控制人口增长只能使出生人口减少,从而加速人口老化;计划生育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虽然人口老化也是由于计划生育引起的,但从逻辑关系上看,不能直接推出加速人口老化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乔晓春进一步指出,出生人口的减少直接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导致了人口老化,但由此并不能引出人口老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直接关系,人口老化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之间没有直接的和必然的联系。

马赢通和乔晓春之间的学术交流是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下的讨论,既交流了学术思想,也深化了学术研究。笔者认为,马赢通和乔晓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问题:老年人口问题和人口老化问题。他们之间的辩论没有使用同一个概念和标准,讨论的结果自然不会达成共识。

在随后的十多年间,中国的学者没有间断对这一问题的探讨。田雪原(1987)认为,中国人口从属年龄比的大幅度降低,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口方面的有利条件,未来二、三十年是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黄金时代”,总的来说利大于弊。曲海波(1988)指出,人口老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反过来,人口老化又对社会经济的运行产生相应的影响。人口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作为生产者是有条件的,而作为消费者是无条件的。人口老化是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必然涉及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从而使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于学军在《中国人口老化的经济学研究》(1995)一书中认为,伴随中国人口转变过程中出现的人口老化是必然的,但是人口老化是否构成人口老化问题,以至于整个国家的人口问题要看它的发展程度和速度是否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影响而定。因此,人口老化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要区分不同的阶段来看。从长期的趋势上看,中国的人口老化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多于积极的影响。但如果分阶段看这一问题的话,我们会发现,中国的人口老化问题大致以下世纪20年代为过渡期,在此之前,由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会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许多有利的条件,这一阶段是利大于弊;而在此之后,由于人口老化速度加快,程度加深,许多“利”将逐渐转化为“弊”,这一阶段是弊大于利。需要说明的是,利与弊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利与弊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只要我们能利用这二、三十年的有利时机,在大力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注意人口老化的动向,采取相应的对策,及时调整社会经济结构,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我们就可能将人口老化给社会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四、未来中国人口老化的研究

我们对中国人口老化原因和过程的研究已经比较充分了。过去,我们的研究主要以宏观为主,视野主要局限于人口学和社会学领域;今后,我们应进行一些微观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并将我们的视野放远于更多的交叉学科之中。我们应将人口老化问题提高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从多角度审视人口老化问题。我们都预感到人口老化会对中国的社会关系、经济发展、文化传统、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各方面产生影响,人们想知道这些影响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影响?在这些影响中,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如何引导积极的影响而减缓消极的影响?只有把这些问题说清楚,让人们意识到人口老化问题不仅是老年人口问题,而是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的问题时,人们才会关注和重视人口老化问题。

在进行人口老化问题研究时,我们应该借鉴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研究成果,因为他们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为解决老龄化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有严格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理解和掌握这些理论和经验会使我们少走弯路,节省很多时间。但遗憾的是,对他们成熟的理论和经验,我们知道的还很少。

参考文献

北京市老龄委编.1990.北京老年人口论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

陈卫.1994.城市化、国内迁移和人口老化.中国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新人口问题及其对策学术讨论会论文

杜亚军.1988.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与就业问题.人口研究,(3)

.1985.社会学的探索.天津人民出版社

韩良诚.1992.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国行政管理,(8)

黑田俊.1993.亚洲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学刊,(3)转贴于

胡逢云.1994.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上海市改革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经济日报,(8.2)

胡伟略.1990.关于中国老年人口经济收入问题的城乡比较分析.中国老年人口文选.经济管理出版社

胡伟略.1993.中国家庭的社会保障和人口控制.家庭经济与生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

胡伟略.1994.论家庭保障的社会化.人民日报,(10.5)

黄勇.1992.中国人口老化的若干思考.益阳师专学报,(2)

李荣时.1993.计划生育与社会保障.大思路-90年代中国人口形势与对策.科学普及出版社

李澍卿.1987.中国社会养老的现状与趋势.人口与经济,(3)

刘铮.1984.人口理论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吕荣侃.1991.中国老龄人口再就业问题.人口研究,(2)杜鹏.1994.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马赢通.1987.加速人口老龄化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国人口科学,(2)

穆光宗.1994.老年人需要精神赡养.中国生育率下降后果与对策研究组咨询报告第四号胡立群.1994.大力改革中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老龄论坛,(1)日本社会发展研究所.1991.日本社会保障成本1990(英文版)曲海波.1988.论老年人口学的基本范畴及其理论框架.中国人口科学,(1)

乔晓春.1988.对加速人口老龄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一文的几点看法.中国人口科学,(2)

乔晓春.1994.对中国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人口老化与老年人口问题的认识.第六次全国人口科学讨论会论文选

曲海波.1990.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

田雪原,胡伟略.1991.中国老年人口经济.中国经济出版社

田雪原等.1992.独生子女与父母养老保险的理论和实践.四川大学出版社

王树新.1991.论开发利用轻龄老年人口资源.中国人口科学,(4)

王文英.1987.关于人口老龄化若干问题的探讨.人口与经济,(2)

王芸.1993.退休制度与退化年龄.老龄问题研究,(7)

邬沧萍.1987.调整人口年龄结构是计划生育的社会职能.中国人口科学,(2)

邬沧萍.1986.以战略眼光对待老龄问题.北京市老龄问题委员会编.首都老龄战略问题研究

邬沧萍,徐勤.1990.对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和特点的新认识及对战略对策的新思考.中国人口科学,(2)

香玲.1993.西方部分国家社会养老保障措施考察.中国国情研究,($$$$

肖振禹,郭平.1994.人口流动与老龄化.中国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新人口问题及其对策学术讨论会论文

熊必俊.1986.人口老龄化的宏观经济影响与对策初探.北京市老龄问题委员会编.首都老龄战略问题研究

熊必俊.1987.国外的老年社会保障与退休制度.老龄问题研究资料,(78)

熊必俊.1987.老年经济学初探..老龄问题研究资料,(83)

徐勤.1994.中青年在家照料老人的调查与研究.中国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新人口问题及其对策学术讨论会论文

于学军.1994.老龄化·祖父子·四二一.中国青年报,(9.3) 于学军.1995.中国人口老化的经济学研究.中国人口出版社

于学军.1995.中国人口老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人口研究,(4)。

于学军.1995.中国人口老化与代际交换.人口学刊,(6)

于学军.1996.中国人口老化对消费需求的宏观影响.人口学刊,(5)

于学军.1996.中国人口老化与储蓄.人口与经济,(3)

于学军.1999.中国老年人口健康研究.中国人口科学,(4)

袁方.1987.中国老年人与家庭赡养.家庭结构与人口老化国际研讨会论文

袁方.1988.论人口老化对策.北京老年人口论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

曾毅.1994.从海南的实践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第六次全国人口科学讨论会论文选

曾毅.1994.关于中、长期人口预测的课题研究报告.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中长期人口预测课题组内部报告

篇6

1、海事执法上缺乏严谨性,趋利思想严重

虽然在海事执法、服务上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执法制度,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在行政处罚上“挑三拣四”,趋利主义思想严重,对水上交通顽症,比如超限超载、船名标志标识不全等,仅以处罚了事,而基本无纠正等行为,无法消除水上交通隐患。轻管理、重收费、轻纠正、重处罚等现象屡禁不止。

2、现场管理上缺乏规范性,少了“啃硬骨头”勇气

受多年的“啃老本”、经验主义影响,在现场管理上缺乏创新和勇气,对存在的非运输船舶扰乱航行秩序、超限等行为缺乏有效管理手段,一些水域通航环境依然不好,治理水上交通隐患决心不够、措施不够。

3、行风廉政上缺乏制约性,存在着廉政风险

虽然经过多年的整治,水上“三乱”现象基本已经杜绝,但是由于现场“保吃饭”、海事自由裁量权过大等因素,或多或少存在收小费等问题。同时,对海事现场人员的投诉向更高层次渠道转移,投诉增加,层次上升,比如省委书记信箱、厅长信箱等,行风廉政压力越来越大。

4、海事服务上缺乏主动性,以民为本意识不强

船民是海事部门的衣食父母,但是极少数海事人员存在着一定的强势心理,站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角度,而不是服务与被服务的立场,态度嚣张、语气生硬,执法不规范,服务意识不强,导致了服务对象的抗拒心理,也是造成投诉多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归其原因,基层海事队伍对依法履职要求认识不够,过多依赖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可以说是重指示轻法律;对执法代表政府形象认识不够,重硬件建设轻队伍建设、重使用轻培养、重眼前利益轻长远打算。当前内外形势变化,是推进海事

所规范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复杂多变的水运形势是推进海事所规范化建设活动的客观需求。从大局上讲,内河水运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从中央到地方,从交通运输部到省交通运输厅,加快航运建设已经成为共识。但从自身角度上说,带给我们的水上交通监管压力越来越大,责任风险越来越大,毋庸置疑,重点工程施工不办理许可造成事故、撞桥、危化品泄漏等,随时都可能把海事人员摆上风口浪尖。以扬州市为例,水上业务量剧增,截止2011年9月底,全市拥有船舶3421艘、17.89万吨。年均进出船舶6万艘次,货物量1亿多吨,业务量已经较10年前有了近3倍增长。内河航道建设进一步加大,运河航道“三改二”和船闸“二改三”陆续建成,将进一步完善了扬州市以京杭运河为主骨干的内河航道网络,船舶流量、吨位将进一步增长,水上交通监管任务将随之加大,需要提升现场海事监管力量和能力。通过规范化建设活动,可以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有记录、有程序,即使出了事,经得起查,那也不存在失职、渎职行为。

相对滞后的海事队伍是推进海事所规范化建设活动的主观需要。由于历史和体制等原因,地方海事队伍建设缺乏后劲和活力,队伍结构不合理,老龄化趋势严重,造血功能不足,想进来的人进不来,不想进的人却进来了,加之近年来在职职工的教育培训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载体和内容,吃老本的现象严重,人员素质得不到很好的提高。同时,一些海事执法人员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受到趋利思想不同程度的影响,出现了“权力商品化”侵入队伍肌体、“利益驱动”渗入执法活动等复杂情况,使少数海事执法人员在得与失、利与弊、荣与辱、是与非等道德评判标准发生偏差,名利意识浓了,为民信念淡化了,因此开展规范化建设活动,对于提升队伍素质、改善执法手段和保护海事人员具有一定作用。

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是推进海事所规范化建设活动的迫切要求。扬州在建设“三个扬州”中提出建设“幸福扬州”的理念,致力于把扬州建设成为“人人崇文尚德、家家安居乐业、社会公平正义、追求创新创造、充满人文关怀”的幸福城市。扬州交通运输部门这几年开展的“双建”活动,每年都列出十件为民办实事工程,可见各级政府部门对于民生的重视。地方海事部门虽然与社会打交道少、影响力不强,但是通过这几年的努力,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领导的重视。每年的运博会花船巡游保障、汛期枯水期保安全护畅通和保障电煤运输,也起到了很好宣传的效果。但是,海事一线窗口设施简陋、执法随意、服务对象的投诉,也一直对海事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推进海事所规范化建设活动对于提升海事服务社会的能力、秉承服务的宗旨,对于树立海事队伍形象也是形势所需、众人所求、群众所盼。

推进海事所规范化建设活动的相关设想

“为全面履职而行动”既是当前形势的必然要求,也是海事长远发展的内在需求。履职作为海事价值理念体现、精神文化内涵展示,在推进海事所规范化建设活动方面要做到三个字,概括为“新、严、好”:

――新:就是面貌新。“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要通过海事所规范化建设,做到面貌有改变,从执法环境、执法装备、队伍士气、服务对象满意度,各方面都体现了新。

――严,就是执行严。“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要制订一整套实施方案和考核标准,执行要做到严,到位、不走样,进一步规范海事执法行为。

篇7

[关键词]更年期综合征激素替代疗法中医药治疗

更年期综合征是指更年期妇女因卵巢的功能衰退,引起机体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低下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候群。临床上见烘热盗汗,月经紊乱,精神状态的变化,心血管与生殖泌尿系统病变及骨质疏松等表现,是困扰更年期妇女的主要病症[1]。更年期综合征严重影响更年期期妇女的生活质量,且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更年期妇女日渐增多,据统计,2000年,美国更年期妇女达4千万[2],我国2030年更年期妇女将约达2.8亿[3],对更年期综合征的防治研究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

1.现代医学多采用激素替代疗法(Hormone ReplacmentTherapy,HRT)治疗。HRT可以有效解除或缓解更年期综合征症状、治疗泌尿生殖系统低雌激素症状及预防骨质疏松等,其作用目前是其它药物无法替代的[4],但同时存在较多的不良反应和潜在的危险性,2002年美国国立卫生院关于妇女健康启动(Women’S Health Initiative)临床试验的中期报道结果表明:连续联合HRT组与安慰剂组比较,HRT组增加了心脏病事件、脑卒中、乳腺癌、肺栓塞等疾病的危险性,从而提前终止了HRT组的临床试验[5]。基于上述研究,越来越多的更年期综合征妇女转向另类疗法(Alternative therapies),其中包括传统中医药疗法[6]。

2.近代中医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近代各医家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以辨证分型、辨病定方、专方等多种方法来治疗该病。

2.1辨证分型: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病的特色,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根据不同证型,给予相应治疗,是临床治疗的常法。邹秀峰[7]将本病分为血虚肝郁、心肾不交、心脾两虚、心胆虚怯4型,分别对证施治,有效率91.1%;胡文凤[8]则分为阴虚肝旺、脾肾两虚、心肾两虚及脾虚肝郁证,分别予杞菊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四君子汤合二仙汤加减,四物汤合知柏地黄汤加减、四君子汤合逍遥散加减,均获良效。林慧光[9]等师从俞长荣,认为本病以情志抑郁、肝气上冲或肾阴亏虚,冲任失养为多,予奔脉汤加减和六味地黄丸加减。宋卓敏[10]则分为肝肾阴虚、肾虚肝郁、肝郁痰阻、肾阴阳俱虚四型,分别以予六味地黄丸合二至丸,一贯煎,叶氏解肝煎合甘麦大枣汤及二仙汤合二至丸加味,效果较好。

2.2辨病定方:

根据更年期综合征的基本病因病机,选用一个基本用方,随证加减之法临床也常常使用。夏桂成[11]辨证为肾与心、肝之虚火旺,以滋肾清心、安定神魂,燮理阴阳为法,自拟滋肾清心汤,药用钩藤、干地、淮山、山萸肉、丹皮、紫贝齿、合欢皮、茯神、浮小麦、莲子蕊,随证加减,疗效佳。姜坤、马圣华[12]均认为应从肝论治,肝气郁结贯穿全病,令肝肾阴虚,肝郁脾虚,肝火炽虚,肝郁气滞,肝阳上亢,肾虚肝寒。分别予柔肝、疏肝、清肝、调肝、平肝、温肝六法。刑华照[13]治用坎离互济、壮水益火、心肾交济法,自拟方,药用黄莲、肉桂、知母、茯苓、当归、远志、酸枣仁、炙甘草,随证加减,有效率为91%。柴丽娜[14]则以滋阴养血潜阳法,自拟方:百合、生地、浮小麦、大枣、炙甘草、龙骨、牡蛎、当归、白芍、丹参、五味子、炒枣仁,肾阴虚者加六味地黄丸,肾阳虚者加金匮肾气丸,肝郁脾虚者加服加味消遥丸,心脾两虚者加入参归脾丸,总有效率为95.5%。李义方等[15]认为本病肾虚挟瘀者居多,辨证时着意加入活血化瘀药治疗,亦收良效。

2.3专方:

更年期综合征系由肾虚精亏、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失常所引起,在治疗上主张痰瘀同治、气血兼调,也有主张从脏腑论治,从肝脾肾着手,也有注重清除火、瘀、痰者,凡此种种,皆不失为一法。周端求[16]用丹桅消遥散治疗脾虚肝郁湿热型更年期综合征120例,有效率80%;明显优于对照组用乙烯雌酚,安宫黄体酮治疗。戚玉华则用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全部有效。郑伟强[17]用张仲景《伤寒论》为救治外感病误下之坏,而设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本病,亦获良效。王长海等采用二仙汤原方(仙灵脾、仙茅、知母、黄柏、当归、巴戟天)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对照组使用安定、谷维素、乙烯雌酚治疗,10天后两组有效率分别为70%和21.7%,差异非常显著。史亦谦等根据吴颂康教授经验采用补肾缓急方,立方更年安,治疗男女更年期综合征,疗效显著。高纪英等[18]以复方四维灵芝液(灵芝、黄芪、党参、首乌、川杞子、川芎等)治疗本病,总有效率94.4%。

参考文献

[1] 孙艳红,金若敏.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动物模型制备的研究进展.时珍国医国药,2005,16(7):657.

[2]United States Bureau of the Census.Current population reports,Available at:census 2000.gov.Accessed January 17,2005.

[3]Hill K.The demography of menopause Mamdtas,1996;23:113-127.

[4]徐苓.科学全面地分析激素补充治疗的利与弊[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 (10):577―579.

[5]Writing Group for the Women S HeMth Initiative Investigators.Risk and benefits of estrogen plus progestin in healthy postmenopausal women:principal results from the Women S Health Initia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1.JAM A,2002,288:321-333.

[6] 聂广宁,王小云,杨洪艳.中医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评价现状. 2005, 18(10):1544.

[7]邹秀峰.辨证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56例.江苏中医,1997,18(8)∶19~20.

[8]胡文凤.辨证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70例临床观察.北京中医,1997,(3)∶26.

[9]林慧光.俞长荣教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经验.福建中医药,1997,28(1)∶16.

[10]宋卓敏.更年期综合征的辨治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8,17(3)∶12~13.

[11]汤月萍.夏桂成辨治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经验.湖北中医杂志,1997,19(2)∶6~7.

[12]马圣华.从肝论治妇女更年期综合征179例.北京中医,1998,(3)∶17.

篇8

【关键词】隔代教育 负面影响 规避策略

所谓隔代教育,是相对于亲子教养而言,主要是由祖辈担当起对孩子实施教育、抚养的责任。[1] 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婚育期的到来和社会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把抚养幼儿的责任托付给祖辈家长。一项关于“隔代教育”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近一半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的,中国是现今世界上为数不多普遍存在着隔代教育的国家。[2] 承认隔代教育的客观存在,正确认识隔代教育对幼儿的影响,已成为社会和家长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隔代教育现象产生的社会背景

关于隔代教育的产生由来已久,原来主要是存在于单亲家庭或者幼儿失去双亲的家庭里。导致当前家庭教育中隔代教育现象的普遍存在,不仅仅是上述原因,更有大社会背景因素的存在:第一,随着现代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导致人们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逐渐增大。很多年轻家长因为沉重的生活和工作负担而四处奔波,因而不得不把抚养和照顾幼儿的责任交给祖辈家长。另外,“天价月嫂”现象的存在也是导致隔代教育的原因之一。第二,由于现在年轻父母的生活环境、生活经历等原因,他们中的不少人养成了“自我为中心”的个性,缺乏担当父母责任的意识。例如有些年轻的母亲因为担心影响自己的身材拒绝给幼儿喂母乳,或者认为孩子会耽误自己的事业发展,浪费自己休闲娱乐的时间,所以就将照顾幼儿的责任托付给祖辈家长。第三,祖辈家长的时间较充裕,他们在这个阶段往往处于退休时期,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并且以抚养和教育孩子作为自己退休生活的乐趣。同时祖辈又拥有丰富的育儿经验,能够放心地让子女将孩子交给自己教养。

由此可见,隔代教育已成了中国家庭幼儿教育中的一种很自然、很普遍的现象。然而,“存在的”并非一定是“合理的”,与亲子教养相比较,隔代教养已经暴露出一些弊端,对幼儿发展起到负面的影响,这种现象不能不令人正视。[3]

二、隔代教育对幼儿发展的负面影响

与父母对子女进行的亲子教育不同,隔代教育是在祖辈家长与孙辈之间进行的,是祖辈对孙辈的成长发生影响的过程,这一影响过程实际上也是祖辈与孙辈之间的一种双向的互动的过程。[4] 由于祖辈家长拥有丰富的育儿经验和社会经验,同时又有充足的时间来照顾幼儿,因此隔代教育对幼儿积极的一面是受到肯定的。例如北京大学儿童心理研究所的黄海波教授的研究表明,祖辈家长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具有抚养孩子的实践经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父辈家长,弥补现代年轻父母育儿经验的不足。[5] 虽然研究表明隔代教育对幼儿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许多研究也表明隔代教育对幼儿的发展也存在着负面的影响,其具体表现如下。

1.祖辈家长过多的包容溺爱影响幼儿良好性格的发展

祖辈家长对孩子疼爱是天性,也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情感需要。但是溺爱幼儿则会影响其良好性格的发展。首先,祖辈家长过多的包容,增强了幼儿对家长的依懒性,容易变得娇气蛮横。有些事情幼儿完全可以自己去完成,但是祖辈家长还是抢着替幼儿做。在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祖辈家长习惯于包办幼儿的一切事情。祖辈家长的这种做法使幼儿丧失了自己动手的机会,久而久之,就会养成懒惰、依赖的不良性格。其次,祖辈家长的溺爱容易使幼儿形成双重性格。一些祖辈家长看到父母对孩子严厉管教,他们出于对孙辈的过分疼爱,就当着孩子的面和父母发生争执,不仅使处于事件中心的幼儿往往感到不知所措,同时也丧失了父母的威严。生活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孩子容易形成阴奉阳违的双重性格。

2.祖辈家长传统的教育观念干涉幼儿学习能力的发挥

首先,幼儿容易受到祖辈家长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祖辈家长由于其生活环境的影响,深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思想也较为僵化。尤其是在接纳知识信息和新兴科学技术方面比不上年轻一代,缺乏超前意识,因而容易限制和阻碍幼儿创造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和进步。其次,祖辈家长的教育方法相对陈旧。科学教育幼儿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一些祖辈家长采用僵化、不科学、落后的教育方式教育幼儿,较少考虑幼儿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比如当幼儿在全神贯注地“拆卸”玩具车的时候,老人往往不分青红皂白就制止或者训斥幼儿,他们没有想到幼儿的这种行为就是在发展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另外,一些祖辈家长往往注重识字读写和计算,并且经常会听到“这次考试要是得一百分就给你买玩具”“你要是期末考试得全班第一名奖励你一百元”等类似的话语,这种不科学的教育方式使幼儿逐渐养成攀比和私欲膨胀的心理和做法。

3. 祖辈家长落后的饮食观念波及幼儿身体发育的成长

有人说,儿童的智商是“吃”出来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此曾作了精辟的论述:“幼儿缺少蛋白质热量就会产生不可挽回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停滞。如果一个人遭受这种损害,到了成年即使耗费再多的蛋白质也不能弥补过来;而且如果这种损害在某一个国家很普遍,它就将阻碍这个国家各方面未来的发展。”[6] 随着生理学家和医学家对人类研究的深入,科学的育儿饮食方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儿童正处于身体成长的关键时期,这时候应该给与幼儿科学安全的食物,饮食的卫生、科学的膳食、营养的平衡都尤为重要。然而,祖辈家长在喂养方式上往往按照自己的传统经验行事,不太注重各种营养成分的科学合理搭配,认为只要让孩子吃饱吃好就行了。在农村,这种现象更为严重。由于年轻父母出去打工、祖辈家长自身年事已高或忙于农活等原因,很少为幼儿考虑科学的饮食,有的幼儿甚至早上没有吃饭就去学校,这种做法严重影响了幼儿的身体的健康发展。 4.祖辈家长自身的主观条件忽视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

由于祖辈家长生活环境的原因,他们大多心理健康意识淡薄,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不甚了解,只注重肌体健康忽视心理发展,尤其漠视幼儿的情感需要和心理需求,使幼儿的心灵成了“被遗忘的角落”。此做法有损于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7] 隔代教育使幼儿长期与祖辈生活在一起,导致其与父母的关系日益淡化。久而久之,幼儿的心里容易产生“父母不爱我”的想法,从而导致幼儿心理问题的产生,同时也影响了幼儿和父母的亲子关系。有研究表明,在婴幼儿时期,如果得不到足够的言语刺激,缺乏人际交往,其心理会出现问题,人格发展会出现障碍。[8] 此外,由于多数祖辈家长年岁逐渐增大,喜欢安静,也很少去户外活动。幼儿长期与老人生活在一起,受制于活动空间的限制,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祖辈家长言谈举止的影响,容易失去天真活泼的本性,导致幼儿视野狭小、缺乏活力、心理产生老龄化。

三、隔代教育问题的规避策略

面对成长中的幼儿,家庭的各个成员都需要作出努力,共同为幼儿的成长环境创造良好的条件,使隔代教育发挥其优势,避免对幼儿的负面影响。

1.强化父母责任,提高育儿意识

蒙台梭利认为,“人生最重要的阶段不是在大学,而是从0~6岁这一阶段,因为人类的智慧就是在这一阶段形成的。不仅是智慧,人的心理定型也是在这一阶段完成的”。[9] 因此,年轻父母应该最大限度地承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努力做到家庭、工作两不误。首先,父母应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竞争力。年轻的父母应该向祖辈学习有关生活的各种积极的经验。其次,加强自身责任感。无论父母有多忙,都应该经常与孩子保持联系,熟悉孩子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同时用教育疏导和劝慰方法消除与孩子的隔阂,这对孩子情感发展非常有帮助。[10] 再次,家长应积极参加社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常设机构或家长培训学校开展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和其他家长学习交流和实践,不断改进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从而提高家庭教育科学水平,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2.加强交流沟通,寻求一致教育

由于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不同,祖辈家长和年轻父母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不同。因此,二者的沟通尤为必要。首先,在教育幼儿方面,祖辈家长应当多听取年轻父母的意见和建议,接受新的教育观念,学习和掌握新的教育方式方法。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学会与幼儿沟通,用科学的育儿方式教育幼儿,以此提高教育效果。其次,年轻父母也要多向长辈学习丰富的育儿经验,弥补自己在经验方面上的不足。双方做到相互学习,统一认识,取长补短,择善施教,为幼儿创造尽可能科学和谐的成长环境。

3.更新祖辈观念,注重自身再教育

首先,爱要适度,关心要适度。祖辈家长不能一味地忽视或者溺爱幼儿,对幼儿的爱应该有理智,有分寸。同时在家庭教育中给幼儿规定一些必要的约束和规则,也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度和独立性,做到严宽有度。第一,祖辈家长把自己的生活经验传给年轻人的同时,还应该注重自身的再教育。尽量跟上时代的步伐,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尝试接受新事物。第二,参加隔代家长学校、祖辈家长俱乐部等类似组织。通过这样的方式,祖辈家长能够掌握科学、正确的教养方式和教育方法,同时对于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和其他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从中听取、学习有益的经验,以此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以便更好地理解幼儿和教育幼儿。

4.丰富祖辈生活,尊重其情感需求

对于祖辈家长来说,子孙满堂、子孙绕膝等这样温馨的场面是他们所向往的,也增加了他们的天伦之乐。但是由于抚养和照顾幼儿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和精力,这不仅增加了祖辈家长的负担,也不利于他们的身体健康。所以,年轻的父母要经常关心祖辈家长的日常生活,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首先,多鼓励祖辈家长多出去旅游或者参加户外的一些老年活动,以此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而丰富其业余生活。其次,对于祖辈家长帮助照顾幼儿这件事上,年轻父母要对他们心存感激,不要误以为是“天经地义”的事,也不要因为在教育方式上的不同就与祖辈发生争执。只有双方做到协调一致,相互理解与支持,才能为下一代创造和谐、欢乐的家庭环境,才能更好地克服单纯由祖辈教养幼儿的弊端。[11]

祖辈家长的经验和指导能够帮助父辈家长在教育幼儿方面减少很多负担,也使年轻的父母少走了许多弯路。隔代教育虽然对幼儿存在负面影响,但是只要我们能正视隔代教育的利与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发挥祖辈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优势,注意纠正其中的错误,隔代教育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助一臂之力。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湖北 黄石,435000)

参考文献:

[1][3][6][11]李晴霞.试论幼儿教育中的隔代教养问题[J].学前教育研究,2001(3).

[2]李径宇.隔代之间隔着什么[J].新闻周刊,2004(21).

[4]李洪曾.祖辈主要教养人的特点与隔代教育[J].上海教育科研,2006(11).

[5]王军锋.浅谈亲子教育和隔代教育对幼儿个性心理发展的影响[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3).

[7]夏玉华.家庭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J].甘肃教育,2008(8).

[8]留守老人:我们怎样做祖辈――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J].家庭教育:幼儿家长,2008(10).

篇9

(一) 紧密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这一方式是学校与企业共同签订培养协议,企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并派专业人员到学校授课,提供实训设备和场地,企业的技术人员带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为学生提供部分或者全部学费、奖、助学金,学生毕业以后就直接到该企业就业。企业在整个三年的培养过程中全方位的进行监督和参与。这种办学模式的针对性强,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缩短了学生进入企业的适应期,避免了人才培养的盲目性,节约了成本。

(二) 直接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是企业根据其行业发展和用工需求,直接到学校对在校学生进行面试选拔,确定人选,组成特定的“订单培养”班,并向学校提出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规格,由学校根据自己的教学资源和企业提出的要求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企业提供一定的培训教材,在整个三年的培养过程中,企业参与的力度不是很深,学生毕业前,企业对学生进行考核验收,对合格者予以录用。这种培养模式,由于企业的参与少,教学的针对性不是很强,学生对企业的了解不够深,缺乏对企业的适应性。

(三) 间接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是企业根据自身的用人需求,向人才中介机构提出需求的人才标准规格数量,人才中介机构再与学校联系,提供相关的人才需求信息和培养要求,学校再根据自己的教学资源和中介机构提出的人才标准和规格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教学计划。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与学校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而是由人才中介机构来进行联系和沟通,学校与人才中介机构签订“订单人才培养协议”和毕业生“就业协议”。这种培养模式,人才中介机构起到了桥梁的作用,企业、学校、学生都有较大的回旋余地,有利于学校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企业和学生都有较大的选择空间。

(四)1 +1 +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1 +1 +1”指的是:1年学校为主的基础教育+ 1年校企共同的专业培养+1年企业为主的实习;也就是第一年,学生在学校按照专业教学计划,扎实地学好专业基础知识,教学的主体是学校。第二阶段,学校与企业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按照企业的需求修改专业培养计划,制定专业课程和培养方式。第三阶段,学生直接到企业顶岗实习。每个阶段的实施主体并不相同,也不完全以时间来划分,它强调的是在学院的教育环节中,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企业对人才的培养是由浅至深的参与和全程的渗透,由于人才成长的阶段不同,在培养过程中实施三阶段过渡法来划分双方的培养任务。随着学生基础知识的加强和职业素养的逐渐增加,双方的培养重心也在发生偏移。企业参与的培养力度渐渐加强,学生将逐渐融入到企业中,毕业时将以一个成熟企业员工的状态进入岗位发挥作用。这种模式将学校教学和企业实习以及职业教育有机地融合起来,使得教育与行业发展、市场经济相协调,提高了职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和学生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利与弊分析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订单式人才培养是针对用人单位的要求培养有用人才,用人单位和院校一起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从这一点来看,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解决中国当前就业矛盾突出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促进和谐社会目标的早日实现。

(二)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保障了广大毕业生的根本利益

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出发点,就是保证在人才竞争激烈的今天,培养的人才都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从而保障毕业生的根本利益。作为一所高校,其任务是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但由于近几年大部分高校相继大幅度扩招,导致出现人才供过于求的现象,另外,人才分配模式转变成“双向选择”模式,也导致部分毕业生因不断地挑选更适合自己的工作而不去就业的局面。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因素,出现了大学生毕业就意味着失业的不良趋势,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可以避免这两方面现象的出现,保证大学生“毕业就意味就业”,从而保障了广大毕业生的根本利益。

(三) 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促进国家、学校、企业三方面和谐发展

学校的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为社会培养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从而将人才培养事业引申为国家、学校和企业三方共同关注的事业,极大地调动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面的积极性,很好地解决办学、用人和就业三方面的问题,实现学校、用人单位与学生的“三赢”。

(四)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解决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社会公平问题

当未来30年人口总量、劳动就业和老龄化三大高峰同时来临时,当我们仍按照扩大生源,忽视解决就业问题的方式去提高教育水平时,当我们仍无法解决人才在不断增多,而就业岗位数量没有明显变化的矛盾时,当就业受益者与就业岗位提供者,因分属不同群体而使社会矛盾激化时,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就显得非常迫切。假若一部分群体的人才有了就业机会,而另一部分群体的人才无法就业,必然会产生人与人之间的不公平,社会和谐就成为一句空话,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最好途径。

(五)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真正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以人为本”的理念

所谓订单,就是以人为本,根据企业的需要培养人才,做到了有的放矢,避免了培养无用之才。

(六)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理论水平不高

因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以企业需求、学生就业为导向,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指导思想就是理论够用,强化技能,适应企业的用人需求;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基础和理论课尽量压缩,有的课程甚至不上,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理论水平不高,这就会为学生以后的继续学习、深造埋下了隐患,使得学生以后的就业渠道比较窄,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有所下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人才,主要是为了适应签订协议企业的需求而采用的培养人才方式,学生学到的企业文化、生产流程、技术工艺、操作技能等都是跟该企业紧密结合,而学生对其它企业的情况了解得很少,学生学习的知识面就比较狭窄,这对于人才的流动和学生今后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篇10

日本流通管理的目标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社会福利;保障适时适量地供应;提高流通业的经济性和效率性,满足消费者的经济需求及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日本流通政策分为二类:一、根据法规和条例执行的政策;二、根据经济产业省、农林水产省、中小企业厅、公平交易委员会和地方公共团体等行政机关的权限进行行政指导的政策。

一、日本流通管理的做法

1、政府制定和实施流通政策以维护交易秩序和建设,整治流通机构及提高流通生产行为政策侧重点

(一)日本流通政策可归纳为四个类型:

(1)以提高流通生产性为目的的政策(中小零售商业振兴法等);

(2)以维护和促进竞争为目的的政策(禁止垄断和反不公正交易法等);

(3)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政策(再生资源利用推进法);

(4)以提高城市功能为目的的政策(促进建设商业中心等)。

日本流通管理体制为跨部门管理。不同行业及商品由不同部门管理,通过各种法律,使各管理部门业务既相互衔接、环环相扣,又有分工和协调配合。

(二)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通过流通机构的现代化提高流通生产性,促进竞争,构筑具有国际开放性的流通体系成为日本流通政策的主要课题。政府的管理侧重于产业政策的制定、宏观引导,微观上以经济手段管理流通,发挥促进、协调及服务作用,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主要表现为运用价格调控市场,运用税收调整所有者的经济利益关系,运用金融手段聚集民间资金,引导民间资金流向;通过直接投资和补贴政策发展市场、稳定市场。流通企业的自主性较大。

(三)日本中央政府负责流通政策的制定和解释,对地方政府进行政策指导,地方政府负责具体流通业务的管理。特别重大和敏感行业的流通业务地方政府需报中央政府审批和解决。

(四)一些大型流通项目资金主要由企业自筹,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也可视情况提供优惠低息贷款或补助金,基本为企业自筹50%、地方政府融资40%、中央政府融资10%的比例。

(五)通过民间组织尤其是行业组织下达政策,与企业进行双向对话交流等。日本流通领域存在众多商业团体和协会、联合会等,政府依靠这些组织联系广大商业、流通业企业,企业也通过行业组织与政府对话,反映情况和提出政策建议等。

2、作为经济政策,日本的流通政策突出社会政策性。日本流通行政管理随着经济发展适时调整、变化

60年代日本流通政策主要为安置过剩人口,扩大就业,鼓励发展小型零售企业为主。为避免过度竞争使中小零售企业陷入困境,当时的流通政策侧重于促进流通合理化和系统化,减轻竞争压力。60年代后期物价问题突出,流通政策转为促进中小商业企业现代化和合理化经营;进入70年代,日本商业企业出现兼并浪潮,大型超市连锁经营迅猛发展,流通政策以促进小零售企业合并重组、联合经营为主导;80年代后,迫于欧美国家要求开放市场的压力,流通政策侧重于改造流通结构和变革日本商业习惯为主。90年代以后以调整经营战略和规模,减少不良债务,实现跨国经营等为主。

为保护中小商业企业,原通商产业省出台了《大规模零售店铺法》,对大零售企业的营业时间等给予限制。汽车的出现及发达的交通体系,使消费者到郊外大超市集中购物成为可能。由于经济长期低迷,消费下降,小零售店铺纷纷向大超市集中,以求得更多客源,提高经营效益。各大超市集团间的竞争也趋于激烈,强烈呼吁放宽限制,延长营业时间等。为此,通产省于2000年6月对该法规进行了修改,允许超市等大零售企业的营业时间延长到深夜24时。

3、以市场为中心,建立和完善法律体系,通过税收等经济手段对流通活动进行调节和干预

(一)运用法律手段管理流通,建立有序、自由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持竞争、维护交易秩序”是日本流通行政管理的原则。

(1)禁止垄断。日本政府制定的《独占禁止法》(禁止垄断法)等相关法规,涵盖所有流通活动,从防止私自垄断、限制不正当交易和不公正交易方法三个方面禁止商业垄断行为。据此,日本政府禁止有实力的生产厂家控股流通企业,对生产厂家持有流通企业的股份、兼任流通企业的高级职务,以及流通企业间的兼并、转让经营权等均有明确的限制规定,禁止出现垄断市场、取消竞争、控制价格的企业;禁止出现控制产品价格、生产数量和流通途径的垄断企业集团(卡特尔)。加强对大企业的监控,对大企业集团性哄抬价格的行为,视影响处以销售额6%的罚款。根据《独占禁止法》第19条,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将拒绝交易、不当廉价销售、隐瞒性诱导顾客、抱团销售(价格同盟)、排他易条款等16种行为列为“一般指定不公正交易方式”。

(2)禁止共同拒绝交易。企业、商家可自由决定是否达成交易,但竞争者与交易方组成共同特定事业者,以不交易的方式共同拒绝交易,妨碍新的经营者进入行业内或将业已存在的经营者排除市场外的行为属违法行为。如:生产厂家为排挤廉价销售的商店,共同拒绝或限制提品的行为;销售企业为排挤新进入行业的企业拒绝提供自有商品或要求生产厂家拒绝向对方提品的行为;生产厂家为排挤进口商品共同通知销售企业拒绝销售进口商品的行为。

(3)禁止生产厂家约束批发商和零售商的批发、零售价格,限定销售地域、销售店铺和顾客等。规定实质性限制流通阶段竞争的行为为违法行为。

(4)禁止超市、百货店和大型批量销售店等流通企止滥用优势地位强买强卖,收取赞助费、低于成本廉价销售、附带销售和搭配销售等。

(5)禁止限制交易方经销竞争产品。禁止排他易。

(6)禁止盗用商号和商标的行为。

(二)对企业从事商业活动采取登记制。对重要商品和行业采取审批许可制和租税制,维护经营秩序。原运输省制定了各类运输方式的运送法、航空法和仓库法;厚生劳动省制定了《药事法》和《食品卫生法》;农水省出台了《农协法》和《生协法》、《批发交易法》、《批发市场法》和《粮食法》;大藏省制定了《酒税法》,通产省对电力、煤气天然气、石油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商品制定了具体的事业法。

(三)政府不限制企业的经营活动,不干预商品价格。商品价格由生产厂家、行业协会组织、商店根据市场供需关系自行定价、自由竞争。

(四)通过法律制定产品规格、质量标准(如:JAS、JIS)和卫生标准等,要求生产企业标明产品质量,通过品质管理保证商家的经营利益。要求流通企业明示商品的质量和价格,保障消费者利益。流通领域出现纠纷时(一般指流通企业与事业法人、顾客间),政府管理部门提出建议,进行劝告、协调,不负责监督、仲裁和处理。涉及民法的,通过司法渠道解决;价格纠纷、不正当销售等违反公平交易行为由公正交易委员会处理。但政府管理部门对企业违法经营行为具有行政处罚权。

4、通过经济立法确立中小企业的地位,引导其适应经济发展

为避免无序竞争,保护中小商业企业,原通商产业省出台了《大规模零售店铺法》和《零售商业调整特别措施法》;为帮助中小商业企业发展,出台了《中小企业基本法》、《中小企业指导法》和《中小零售商业振兴法》。规定东京都内营业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或政令指定城市营业面积超过500-3000平方米的大型零售企业开店时需向经产大臣或都道府县的知事提出开业申请,并需征求当地商工会议所及由消费者、小零售企业、有识之士组成的“商业活动调整协议会”的意见。如各方意见认为大商店会对周边中小企业产生影响,经产省或地方主管部门则要求该商店推迟开业、削减营业面积、缩短营业时间等,否则予以罚款处理。该法还规定,大型零售企业必须保证有充分的停车空间,能够保有一定停车数量;具有适当的位置和结构,对于线路和搬运方面要有充足考虑;要保证步行者通行便利;要有对于噪音的完善治理方案;在废弃物搬运处理和回收方面要有充足考虑;另外不能妨碍街道景观;对于灾难和突发事故要有足够预防对策和应急措施等。

日本政府鼓励建立商业街等商业网点,制定小店铺连锁经营、共同发展的计划。通过行政手段对中小企业进行指导。主要为:向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和进修机会;由各地方政府的中小企业综合指导所对中小企业的经营会诊;由中小企业事业团和公立试验研究机构组织技术指导、技术开发和技术进修等活动;指导中小企业调整或转换经营方向。

5、建立现代化、社会化流通和物流体系。实现流通领域经营现代化、组织化和协作化发展

50年代后半期,日本开始步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为促进京滨、中京、阪神经济带的工商业和流通业发展,原运输省组织专家学者对东海道铁路线运输能力进行了评估,最终于1958年12月确定修建东海道新干线。由于新干线能在4小时内将京滨、中京、阪神工商业经济带及中间城市连接起来,极大地改善了人员和物资流通环境,推动了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经济的高速发展又提高了新干线的运营效益,在正式运行8年后新干线就收回了全部投资。随后,日本政府开始构筑遍布全国的铁路、公路交通网,扩建港口、发展远近洋船队、大力发展航空事业和陆路运输,发展仓储、运输、保险等辅助行业,大力推进电子物流等高科技物流运营模式。2001年7月日本政府出台了《新综合物流实施政策大纲》,力争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高度发达、整体有效、可提供最便利物流服务的现代物流体系。到2010年日本铁路及海运在远距离运输中所占比率将提高到50%,货物通过港口时间将缩短到两天,十分钟之内货车由高速专用道出口到达空港和港口的比率将提高到90%。高度发达的物流体系为人员、商品、资金的流动提供了便利条件,极大地促进了包括流通领域在内的社会经济发展。

6、严格执法,对违法企业予以罚款乃至停业处罚,形成企业重视商业信誉、诚信经营的行政管理体系和社会氛围

日本社会商业交易方在相互依赖的基础上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消费者对企业的信誉十分关注,在舆论监督下,日本流通领域牢固树立起重视“用户第一、信誉至上”的观念。政府在行政管理上对丧失商业道德的企业予以罚款和停业的处罚。如:著名的乳业厂商“雪印乳业公司”因疯牛病爆发后将进口牛肉伪装成国产牛肉,冒领国家补贴而受到行政处罚,企业信誉扫地,产品遭到全社会的抵制,不得不宣布解散。

7、在自由竞争的原则基础上,对物价和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商品进行宏观调控和监控中央政府确定多种经济统计指标,由地方经济产业局等流通管理部门对大百货店和电力、煤气、汽油等大宗重点物资的销售动态、销售价格等进行监测和统计。中央政府汇总成为各类综合经济指数后确定经济动态,调整政策,保证适量适时供给,平稳物价,保障商家经营利益和消费者利益。

8、发挥行业团体的作用

根据民法,日本各行业以特殊法人、社团法人、财团法人、任意法人等形式成立有许多商会、协会、联合会、商工会议所等。日本政府借助这些团体的力量,制定行业规则、进行行业自律、收集和市场信息、提出行业政策和发展建议等。政府通过这些团体将政策意图下达到基层流通企业,一些不便政府出面的事宜也交由这些团体出面交涉或发表意见。

9、保护消费者权益

基于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消费者生活质量制定流通政策。禁止以不实、夸大的宣传广告或不正当的利益诱骗消费者消费。不得虚假标示商品的价格和服务,不得有双重价格或以“过剩包装”销售商品。必须正确表示商品的价格、数量、重量、原产地、加工期、品质有效期等。对邮售、上门推销等商业销售方式制订专项法规,对销售广告、销售价格、送货、费用支付方法、商品交货期及商品有瑕疵顾客退货等均做出明确规定。消费者协会受理消费者的投诉,对商品、销售价格、流通企业行为等进行监督。

日本流通领域已形成产业垂直分工、连锁经营和相互合作的系列化和组织化特征。分布合理、通畅便利的流通体系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推动日本成为现代化经济大国。其主要经验可归纳为:建立起公平、有序、自由竞争的流通机制,流通领域各行业内形成垂直分工和各具特色的竞争体系;政府与企业、中央与地方间政令畅通、行之有效,流通渠道和信息渠道畅通,严格执法,监控适度,既保障扩大就业,实现了社会稳定,又实现了生产资料合理有效分配和使用,繁荣了社会经济;通过法律约束和舆论监督,全社会形成诚信经营的商业道德和重信用的商业习惯;

二、日本流通管理的教训

1、小店铺过多、过小,流通环节多,造成流通业生产性低,流通成本高。1994年日本批发店43万家,零售店150万家,批发业从业人员458万人,零售店从业人员738万人。在批发、零售、运输、通讯等流通领域就业的人数占日本就业人数的34%,产值仅占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19%。近80%零售店的规模在4人以下,生产性与大零售店差距大。日本的物流成本也高于欧美国家。

2、行政管理政策过于倾向保护中小企业,加上以生产厂家为龙头的垂直分工体系造成流通行业具有强烈的封闭性和排他性,缺乏竞争。

3、批发和零售业的销售额和利润向大流通企业集中。日本大生产企业拥有专卖自己产品的批发商和零售商,大企业集团在行业内对产品的价格、流通秩序等具有约束力和组织力。大生产企业通过与大商业集团的“强强联合”,借助大商业集团的规模化经营,降低成本,扩大市场占有率。据统计,50人以上的批发企业仅占批发业企业总数的2.8%,但销售额却占批发业的51%;30人以上的零售企业占零售业企业总数的1.7%,从业人数占的31%,但营业额占全行业的31%;

4、泡沫经济时代,以八佰伴、大荣、西武等为代表的大型百货店和超市盲目扩张,向体育、房地产等多领域延伸,核心业务经营力削弱。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出现大量呆账、坏帐,不得不相继宣布破产和民事再生保护。

5、商业街陷入停滞困境。日本全国约有1万条商业街,多由街内住户经营的小零售店铺组成。大多数零售店铺为家族经营的小企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难以适应现代商业信息化发展的要求。汽车的出现及大型商业中心及连锁经营超市春笋般成长,使得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发生重大转变,尤其是随着IT技术的普及,小店铺在资金、人才、信息等软硬件方面的缺陷日渐突出。随着老龄化加剧,小店铺普遍后继乏人,经营艰难,原商业街内店铺或转废业或迁址到大超市现象增多,商业街的繁荣景象成为昔日黄花。

6、日本流通政策过多地保护本国产业和中小企业的做法形成事实上的进口壁垒,商业习惯的排外性、消费者崇尚名牌、注重包装、日常送礼的消费习惯以及高物价、高地价、高公共费用的整体经济环境,造成同一或类似商品及服务国内外价格差距大,近十年来东京一直为全球物价生活指数最高的城市。据统计,东京物价高出全球其他主要城市40%左右,约为纽约的1.41倍,伦敦的1.46倍,巴黎的1.36倍,柏林的1.3倍。

7、废弃物的流通及回收再利用问题日益突出,成为流通企业的重负。日本社会强调节约资源,注重环保,1991年日本政府出台了《废弃物处理法》,2001年4月修订并实施了《再生资源利用推进法》,明确了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分类回收产业废弃物的义务。以家电、家具、汽车、饮料为代表的商品在流通过程中产生大量塑料、包装纸等垫料和瓶罐等产业废弃物。如何减少、分别收集、处理及再利用产业废弃物成为流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妥善处理的问题。在经济低迷、企业经营艰难的背景下,向顾客支付回收费用也成为流通企业的一个负担。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