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7:26:2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地下水过量开采
德惠市的总面积大约为3458.75平方公顷,而用于农业的种植面积达到了281965公顷,因此所需要的水资源是非常巨大的。由于天气干旱、节水措施不够完善等原因,地表水的总量已经大幅度缩减,因此地下水就遭到了过度的开发。从地下开采情况来看,超采区拥有较好的补给条件、水质较好、水量十分丰富,但是过度的开采已经出现了水位下降、土地营养流失、土地塌陷等现象,环境的逐渐恶化可能会导致土地无法种植农作物,而且可能会形成大面积地下水降落漏斗。
(2)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引起地面沉降
市内各个招商引资企业肆意采用地下水,各类大中小洗浴场所仅仅市内就达到40多家,没有规范化的节水措施,每年浪费的何止千万方。要知道我们特殊的地质结构取用的可是第三纪水。这样使得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引起地面快速沉降因为过度抽取地下水,使得水位已经有了明显的下降,而土地中的含水层水的浮托力与松散岩层孔隙水的支持力消失,此时粘性和砂性土壤的压缩性就会变大,在自然状态下的水的流流向、水力坡度也会随着改变,地下水对土壤的侵蚀和搬运能力大大增加,这样就会有土地下沉、裂痕、塌陷等情况的出现。
二、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对策
科学合理的开发和使用地下水资源是防止资源流失的最佳方法,除此之外还需加大对现有资源的保护,这样才能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针对地下水资源缺乏保护及不合理开发利用的现状,必须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来控制事情的恶化,这已经是相关部门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
(1)加大宣传和科普力度
地下水的概念较于地表水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其存在的污染、匮乏、流失等问题不具有很强的直观性,所以大多数人对于地下水的认知程度是比较浅显的。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提高人们对于地下水的了解,加强宣传和科普力度,让人们认清现在地下水所面临的形式,了解它对于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提升人民群众的责任感,也为更好的开展地下水治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水资源的管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也是建立在管理工作基础之上的,因此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具体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调度、合理配置,城市用水与农村用水统一协调,生活用水、生产经营用水与生态环境用水统一协调,严格地下水取水许可管理、凿井许可管理和机关、企事业单位自备井管理,严格节约用水。除此之外,还要按照地下水的开发程度来建立分区,每一个分区都有明确的采取管理制度,这样才能最大限度节约和利用地下水资源。
(3)运用经济杠杆,加大调控力度
在加强水资源管理的同时,还需要借助市场经济的力量来对地下水的开发进行一定的调控。例如,在地下水开采较为严重的区域,必须提高相应的用水费用,以此来控制对于地下水的消耗;而地下水位较高、土质偏盐碱性的区域,就需要将地表水的使用价格提高降低地下水水价或给予补偿。利用市场经济的刺激手段来调动地下水的合理开发的方法是十分有效的,建立合理的地表水与地下水差价比例,实行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调度,优化配置,应成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主要手段之一。
(4)提高地下水开发利用和科学管理水平
开发地下水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对资源的一种有效利用,因此政府以及相关部门需要投入足够的资金来鼓励地下水的合理开发。通过政府的财政拨款,聘请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地下水监测、管理系统,用于地下水的情况分析、合理开采、正确管理,并能精确的掌握地下水性质,从而制定出地下水管理制度和措施。利用新科学、新技术来开发利用地下水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同时也是保护重要的地下资源的一种有效手段。
(5)积极寻找新水源,从根本上解决缺水问题
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只是一种缓解资源紧张、暂时维护生态环境的一种方法,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需要寻找到新的、能够利用的水源,或者是其他来源水的处理再利用,这样才能遏制住地下水的流失,从而生态环境也会因此而恢复正常。
三、结束语
一、转变水利发展工作思路
水利是指人类社会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对自然界的水进行兴水利、除水害的各项事业和活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水利的内涵也随之不断充实扩大,在人类文明发展到生态文明时代的今天,水利的内涵也应随之扩大到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范畴。在水利发展的各个方面和水利建设的各个环节,要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的方针,加快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
(一)在洪旱灾害防治方面。要逐步实现从全面战胜向合理控制的转变,逐步建立起人与水和谐相处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和完善的洪旱灾害风险管理制度。洪涝和干旱灾害主要源于降水的丰枯变化,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对人类生存发展造成很大危害,因此要正确对待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处理好人与水的关系。一方面要牢固树立洪涝灾害不可避免、干旱灾害不能根治的观念,不断加强洪旱灾害风险管理;另一方面要合理增强洪旱灾害应对与综合防御能力,努力减轻洪涝损失、缓解干旱问题。在将水多、水少对人类造成危害降低到人类可以承受程度的同时,尽可能降低人类活动对水体循环的影响,实现洪旱灾害可控和水体循环正常。
(二)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要逐步实现从过度开发向可持续利用的转变,逐步建立起人与自然合理分配的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水既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资源,也是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控制性要素,因此要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正确处理人类取用水与自然界用水的关系。一方面要牢固树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观念,不断加强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强化节约用水管理,严格控制人类取用水总量、提高用水效率;另一方面要优化水资源配置,全面增强水资源合理调配与高效利用能力,努力保障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用水安全。在确保人类饮水安全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的同时,尽可能将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控制在水体能够保持基本功能、水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实现水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三)在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要逐步实现从事后治理向优先保护的转变,逐步建立起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和最严格的水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兴水利、除水害既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优良的水生态环境既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内在要求,因此要高度重视水生态环境保护,正确处理治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一方面要牢固树立水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的观念,不断强化水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科学安排兴水利、除水害等人类活动,努力将其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控制在水资源承载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和水生态系统承受能力所允许的范围内,在此基础上全面采取各种水生态环境保护舒缓措施,进一步将其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另一方面要加大水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实施重大水生态修复工程,强化水污染防治,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努力改善水生态环境。在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的同时,努力减轻人类活动对水生态环境的伤害,实现经济社会和水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四)在涉水事务管理方面。要逐步实现从分散向统一的转变,逐步建立起人与人和谐共生的涉水事务分级统一管理体系和涉水事务综合管理制度。各种水问题和治水活动都存在内在联系,且带有明显的流域特征,因此要牢固树立统一管理和综合管理理念,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一方面要稳步推进国家和地方行政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国家、流域、地方三级涉水事务统一管理体制,实现涉水事务分级统一管理;另一方面要加强流域机构的职能,逐步实现流域综合管理。通过民主、科学、协调、权威、高效的涉水事务统一管理和综合管理,实现公共福利最大化。
二、重视水利建设生态环境保护
水利建设包括水害防治、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生态环境保护等各种人类活动,在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要求的同时,也会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水利建设的各个环节,应遵循“在保护中促进开发、在开发中落实保护”的原则,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好治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在努力减轻水利工程对自然生态系统影响的同时,充分发挥其生态环境效益。
(一)科学布局治理开发工程。应正确处理好治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科学规划工程布局。应在系统调查水生态环境状况、全面复核和确定水生态环境优先保护对象与保护区域的基础上,制订治理开发与保护分区和控制性指标,科学规划水害防治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布局,使治理开发等人类活动严格控制在水资源承载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和水生态系统承受能力所允许的范围内,避免对水生态环境系统造成依靠其自组织功能无法恢复的损害。
(二)全面落实水利工程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应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水利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行各个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努力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小到最小。在工程设计阶段,要吸收生态学的原理,改进水利工程的设计方法;要重视水利工程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结合,发挥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效益;要考虑水生生物对水体理化条件的要求,合理选择水工结构设计方案;要针对所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全面制定水生态环境保护舒缓措施。在工程建设阶段,要根据环评要求安排专项投资,全面落实各项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在工程运行阶段,要科学调度,维系和改善水体理化条件,满足水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努力将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三)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益。水利工程不仅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还应该兼顾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需求,因此水利工程建设应在有效发挥水利工程兴利除害功能的同时,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效益。例如水土保持工程应考虑发挥对面污染源的防治作用,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应考虑结合景观营造和水环境改善,河道整治工程应考虑满足水生生物对其生境蜿蜒连续、断面多样的要求,护岸护坡工程应考虑采用生物技术,治涝工程应考虑结合湿地保护需要留足蓄涝水面,水资源配置工程应考虑结合河湖连通改善水环境,各类水工程应考虑满足人类对文化景观和娱乐休闲水环境的需要等等。
三、加强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水生态系统是由水生生物群落与水环境共同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动态平衡系统,分为淡水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包括动水的河流、溪流、水渠和静水的湖泊、沼泽、池塘、水库等两种类型,不仅是人类的资源宝库,而且是重要的环境因素,具有调节气候、净化污染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淡水生态系统出现了河道断流、水体污染、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应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的方针,不断强化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逐步实现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长期维护水生态系统健康。
淡水生态系统中,主体是淡水,其他各种水生动植物都属客体,只要主体的淡水环境不被破坏,客体一般不会出现太大问题,淡水生态系统也就基本上能够保持平衡。因此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应以水环境保护与修复为核心,针对造成水生态系统退化和破坏的关键水环境因素,采取顺应自然规律的保护和修复措施,修复已破坏的水环境、维护优良的水环境,在此基础上加强物种和生物资源保护,充分发挥水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使水生动植物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恢复。
(一)加强水行政管理。加强规划符合性论证及规划同意书签署管理,严格控制不合理的治理开发行为。加强河湖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影响评价及行政审批管理,严禁侵占河湖水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健全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指标体系。加强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及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坚决遏制不合理新增取水,严格用水总量控制;加强用水定额和用水计划管理,坚决杜绝用水浪费,严格用水效率控制;加强水功能区和入河湖排污口监督管理,严格限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加强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及行政审批管理,有效抑制人为水土流失。
(二)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应按照“全面节约、有效保护”的原则,把节水工作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生产生活活动的全过程。加大节水宣传力度,提高全民节水意识。坚持“以水定产、量水而行、因水制宜”,不断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形成有利于节水减污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抓好灌区节水改造,推进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逐步降低农业用水比例。做好钢铁等高耗水行业节水减排改造,提高工业用水的循环利用率,促进节水减污。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强化生活和服务业用水管理,大力推广节水生活器具,减少城镇用水总量。加强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积极开展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回用,促进雨洪资源利用,科学开发空中云水资源。
(三)保障生态系统用水。科学确定河流生态系统用水总量和过程,以及湖泊、水库、地下水等生态系统用水总量和水位。通过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和增强水资源调控能力,保障生态系统用水总量需求。通过强化水利水电工程调度管理、河湖取用水管理、地下水开采管理,加强江河湖库水系连通、生态补水,保障河流生态系统用水过程和湖泊、水库及地下水等生态系统水位需求。
(四)强化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工业、城镇生活等点污染源治理,重视农业面污染源、船舶流动污染源和底泥内污染源治理,使污染物排放满足水功能区纳污能力的要求。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治理,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提高保土保水功能,控制面源污染。强化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积极开发水电清洁能源,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强江河湖库水系连通,促进水体流动和水量交换。开展调水引流、排污口整治、河湖清淤、生态修复等水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改善水环境质量。加快城市生态河道建设和农村沟塘综合整治,建设亲水景观,提高城乡生活宜居程度。严格水源地保护,进一步强化水源地应急管理。制订主要江河水量调度方案、应急调度预案和调度计划,全面实施水资源统一调度。深入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采取综合措施积极应对。
(五)加强生境保护与修复。通过维持和恢复江湖连通性、保持和改善水体理化条件、保护和重建栖息地等措施,加强生境保护与修复。尽可能保持通江湖泊的良好连通状况,积极推进江河湖库水系联通,通过调度等措施逐步恢复已不通江湖泊的季节性连通;新建拦河水工程应根据需要采取适合的过鱼设施,已建拦河水工程应积极采取恢复及补救措施,以恢复江河连通性。通过采取设置分层取水、优化泄水建筑物运用和生态调度等相关措施,减缓下泄水温较低、气体过饱和及水流减缓导致河流自净能力下降等问题,以保持和改善水体理化条件。通过控制主要水生生物栖息地的治理和开发活动,推进河道再自然化,加强湖库清淤及环湖库湿地植被恢复,重视水工程建设中采取生物措施,以保护和重建栖息地。
(六)重视湿地保护与恢复。加强湿地类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加大河流、湖泊、沼泽、海岸、滩涂等自然湿地的保护。加强江河湖库连通工程建设,实施人工补水,维持湿地面积和功能。大力开展河流、水库及湖泊岸边生态修复和湿地重建,尽可能恢复自然湿地生态系统。
(七)加强地下水保护与治理。开展地下水利用与保护区划,划定限采区和禁采区范围,严格控制地下水超采。采取禁采、回灌等措施加强地下水超采区和海水入侵区综合治理。严格禁止向地下水排污,确保地下水水质。建立地下水监测网络,强化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监督管理。
(八)做好物种和生物资源保护。建设濒危物种基因库、细胞库等,保存其种质资源。采取物种保护措施,强化濒危物种的保护和救护。建立禁渔区、禁渔期制度,规范捕捞行为,有效保护渔业资源。开展人工增殖放流,促进水生生物资源的恢复。
四、强化水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措施
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健全工作机制、出台经济政策、建立评估制度、促进公众参与和夯实工作基础。
(一)健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建立部门间联动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多元的投入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水生态文明建设。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实现水生态共建和利益共享格局。完善水价形成机制,鼓励开展水权和排污权交易,运用经济手段促进水资源节约和保护。
(二)出台经济政策。将水生态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战略,融入到水利发展的各个方面和水利建设的各个环节。科学制定水利发展规划,合理布局水害防治和水资源开发行为,不断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抓紧制定和出台有利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价格、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经济政策,使鼓励水害防治、水资源开发的政策和鼓励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有机融合。
(三)建立评估制度。将水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贯穿于规划编制、项目论证、工程建设及运行调度等各个环节。建立和完善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评估制度,明确评价标准、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完善有利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制、体制和机制。积极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尽快形成符合我国水资源、水生态条件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模式,以逐步实现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1.1水利工程对水体的影响
在水利工程中一个最大的影响主体就是水体。大型的水利工程修建后当地的水体分布发生了改变,这对当地的水体有着很大的影响。第一,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影响了地下水体的流动。在一个地区地下水的流动有着自己稳定的流动方向和流速,当一些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对当地地下水造成了来自水利工程中水体压力的影响,将会改变地下水体原有的流动方向和流动速度,这对当地的饮用水的取用是不利的,可能造成一些地区因此而缺水。第二,水利工程的建设改变了地下水的补给方式。在一个地区地下水和河流水有着稳定的补给方式,这能对洪涝灾害的控制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些像水库这样的大型水利设施的建设,将改变原来地下和河水的补给关系,这将导致一些地区产生严重的洪涝灾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河流周边农业的发展。
1.2水利工程的建设将严重影响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
水利工程的建设最直接的影响是改变当地的水生生物生存环境。在一些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中改变了河流的流向、一些大型水库的修建改变了原来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并引入了一定的外来物种。这些都将对当地的水生生物造成严重的影响。水生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将导致一些原有的水生生物因为不能适应生存环境的改变而灭绝,而一些适应性较强的水生生物物种存活下来并大量繁殖。这种改变就导致当地稳定的食物链产生破坏,威胁当地生物的生存。另一方面水利工程的建设还会对陆生生物产生影响。水利工程建设改变了当地水资源的分布,造成一些陆生生物的大量繁殖。一些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阻碍了生物的迁徙路线,造成一些陆生生物的直接灭绝。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将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导致生物间稳定的生态关系被破坏。
2、加强生态水利工程建设
为了解决水利工程建设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国家提出了生态水利工程。生态水利工程是一种在原有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之上,采用新的建设方法达到对生态环的保护。生态水利工程符合我国生态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2.1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是达到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利工程建设的和谐。我国的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是在原有技术基础之上,采用更多的环保生态型技术和方案达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所以在生态水利建设当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加强对水利工程所在地的河流生态系统的保护原则。在我国几乎每条河流都有自己的生态环境特点,在对河流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时候要根据具体的生态环境特点采用不同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从而更合理的对河流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第二,加强对整个水体系统的保护。一个地区的水体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整体,所以在水体保护当中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从而达到对水体的整体保护。第三,要加强对水利工程周边生物物种的保护。在水利工程建设当中要根据生物多样性原则,采用更为合理的方法对生物物种达到更好的保护,在各项工程开始建设之前要对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
3、生态水利工程的作用和价值
3.1加强生态工水利工程建设可以对河床岸坡进行更加有力的保护
生态水利工程的一个重点是生态和谐,在生态工程建设中采用更加生态的技术手段,对河床的岸坡进行更加合理的保护。同时生态水利工程采用更加先进的材料对河床进行加固,从而避免由河床岸坡的局部透水造成河流堤岸的溃堤。所以采用生态水利工程可以对河流坡岸有更好的保护。
3.2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可以保护河流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当中,水利工程的建设者对河流周边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整体全面的调查,然后根据调查的具体情况对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进行有效的技术改进。这样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利工程建设中可以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收。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生态多样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3.3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可以节约土地资源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在建设之前对水利工程的整体情况进行了有效的评估,所以采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可以减少水利工程的占地面积,增加土地的有效利用率。而且减少水利工程的占地面积可以减少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实现对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
4、结束语
在美国开发中西部进程中,有两个大规模集中开发的时期:一是1860-1890年,这一时期开发西部的主要动力来源于皮货贸易、土地投机以及奴隶主庄园的扩张。二是1930-1970年,在大规模开发时期内,美国联邦政府陆续出台了有关中、西部开发的法律和政策,极大地加快了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农业开发的速度。
19世纪中叶,美国联邦政府为了鼓励西部农业开发者,除制定了灵活多样的土地开发政策外,还陆续颁发了《沙漠土地法》、《鼓励西部植树法》等法律。以法律和政策的形式明确了只要在西部地区植树、种草或修筑灌溉沟渠达到一定面积和一定时间,就可以免费或低价获得一定面积的土地。这些法律和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美国西部的土地开垦和农业的发展。从1836年到1985年,美国中西部新开垦的耕地面积为2.45亿英亩,相当于原有耕地面积(1.6亿英亩)的1.53倍。随着耕地的增加,粮食产量倍增;玉米由1934~1938年期间的平均每年1061.3万t,增加到1989年的1亿9120万t,增加了约17倍;小麦由1934~1938年期间的平均每年389.5万t,增加到1989年的5540.7万t,增加了14.2倍;大豆由1934~1938年期间的平均每年23.3万t,增加到1989年的5244万t,增加了224倍。使美国成为世界主要的粮食出口国;美国主要畜产品的平均年产量:1961~1965年期间,肉类335.28万t,牛奶1139.9万t,鸡蛋78.4万t。到了1989年,肉类(不含鸡肉)、牛奶、鸡蛋的平均年产量,分别增加到1818.9万t、6543.2万t、397.4万t,分别比1961~1965年期间增加4.43倍、4.74倍、4.07倍。
但是,大规模的垦荒活动,在中、西部开发初期,一些农场主为了获得更加丰厚的农牧业利润,对那里进行了掠夺式的开发,使该地区的农地、水等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土地荒漠化加剧,生态失去平衡。
2农业生产与资源、生态环境问题
在美国,由于农业的开发而引起的资源、生态、环境问题,如,土壤侵蚀,水资源枯竭,盐害,水质污染,生态系统失衡,等等。
下面讨论在美国由于农业开发引起的土壤侵蚀、水资源枯竭、盐害、水质污染4个方面的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
2.1土壤侵蚀
美国联邦农业部的最新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引起农业生产力低下的土壤侵蚀面积达6900万英亩,约占耕地总面积3亿4500万英亩的20%。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长期不断地种植较单一的农作物的耕地,即不实行轮作、不实行休耕的农地,机械化大农场。此外,美国政府以往的农产品价格扶持政策、增加农户收入的各项优惠政策,导致农户以垦荒的途径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农产品产量,维持较高水平的收入。
由于对土地、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由于受风和水的侵蚀,美国全国的农地每年土壤流失量高达27亿-31亿t;造成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耕地面积达1亿1800万英亩。
2.2一些主要农业生产地区水资源枯竭
根据美国联邦农业部的统计资料:1949年美国可灌溉耕地面积为2500万英亩,到了1978年则增加到了5000万英亩,稍后减少到了现在的4500万英亩,其中包括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1200万英亩可灌溉耕地和1340万英亩地下水位下降的耕地,分布在北部平原、南部平原、丘陵地区、太平洋沿岸的17个州;例如,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中央的溪谷地区,地下水位的降低,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另据美国联邦农业部的调查,1980-1984年,有1400万英亩的可灌溉耕地的地下水位每年下降0.5~5.0英尺。
2.3盐害
美国西部的干旱地区,是“灌溉农业区”,引起盐害的危险性极高。在这里不但有钠盐,还有钙盐、镁盐等各种盐类。加利福尼亚州受盐害最严重,加州的中部及南部帝国峡谷等主要农业区,降水极少,在那里若不进行灌溉,进行农业生产是不可能的。那里灌溉用水的水源是:地下水、圣礼河水、科罗拉多河水。因为科罗拉多河水含盐,加州中部、南部地区的土壤也含盐,所以,用含盐的水灌溉农田导致了耕地表面盐分过度积累,农作物因受盐害而枯死,耕地也逐渐变成了荒漠。现在,对此采取的对策是:用自动撒水器撒大量的水来希释盐分,使盐分流入地下。但是,这样做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时间一长,地下水盐分含量增高,当盐分含量高的地下水位上升到农作物的根系部位时,就会导致农作物枯死;或用盐分较高的地下水灌溉农田使农作物枯死。为解决这些问题,也曾采用抽水机抽取地下水的方法,来降低地下水位。但是,盐分较高的水,向何处排放?这一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解决。例如,为降低地下水位,曾将盐分较高的地下水排放到Gustafson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发生了水鸟和水生植物受害事件,如水生动、植物生长畸形,以水生动物为食的水鸟因吃了这里的畸形动物也生长畸形,水鸟不下蛋,或生了蛋也孵不出小鸟。由于发生了这类事件,排水处于被禁止状态。如果在今后的10年中,这里仍禁止排放地下水,随着含盐分较高的地下水位的上升,将有100万英亩的耕作,因盐害而充耕,变为荒漠。到目前为止,含盐分较高的地下水的排放问题仍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解决办法。
2.4水质污染
由于农业开发、生产活动而引起的水质污染,是众多损害大而且涉及范围广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之一。水质污染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活动而产生的地表土流失,这些流失的地表土沉积在湖底或河底,恶化有关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此外,美国的农民为扩大耕作面积,将湿地转化为农田,也使那里的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就农业生产而言,大量使用氮和磷随地表水流失到河流及湖泊中,使河水及湖水产生富营养化问题,给动植物的生存带来负面影响;杀虫剂会使水生动、植物产生畸形,乃至死亡。据美国联邦农业部的调查资料显示:在美国,流入河流湖泊地表水的水质污染物约有50%来自农业生产活动,主要是由土壤侵蚀、水土流失造成的。其中有50%-70%为氮和磷,主要来源于耕地上的化肥与围栏育肥方式所聚集的家畜粪便。水质污染不仅使地表水质恶化,而且对地下水资源的水质也有重大影响。如果农业生产上使用的化学物质一旦污染了地下水,就会污染整个地下水水脉。地下水质污染,危及着农业生产地区人口总数的97%,占美国总人口50%的居民健康。因为,这些居民要饮用地下水,所以水污染问题的严重性是不言而喻的。
3美国的农业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面对农业生产、开发资源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美国联邦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注重与农业生产、开发相关的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制定了一系列旨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护耕地、水等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的法规和长期计划,特别是联邦政府1985年制定的“农地保护计划”,大规模地实施退耕还草、退耕植树、或休耕;到1990年共将1亿1800万英亩的农地纳入,发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1农业立法与资源、生态环境保护
美国联邦政府于1985年修订了农业法,修订后的农业法的主要内容是:①为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出口,政府对农民支付农产品出口补助金;②为减少农产品库存积压,扩大农户对农产品市场的选择权(交易条件、方式等);③通过实施农地保护计划(CRP),贯彻对农地进行保护的方针。此外,该法还包含了有关资源、环境保护的条款、草地保护、沼泽地保护等条款,制定这些条款的目标是:持续地提高农业生产的劳动生产率,保护土地和水等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为实现该目标,政府制定了长期性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计划,即与该法相辅相成。
1990年美国联邦政府再次修订了农业法。修订后的农业法的目标是:通过实施农地、水等资源的保护及水质改善、湿地的生态环境系统保护、食品安全性保障对策,以保证农业生产力的持续提高,保证向消费者供给“绿色”的农产品。为实现上述目标,在农业法中还增添了关于“持续农业”和推行新的耕作方法的条款。
修订后的《农业法》,沿袭了食品安全保障法的方针,增加了对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该法的主要政策目标是:市场理论的应用;提高美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农地、水资源)。该法由9项条款组成,有关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条款是第2项和第7项。
3.2农地保护计划
就其内容来看,可以说是荒漠化防治计划。其主要内容是:针对农业生产给土地、水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在容易发生荒漠化的地区,实行有计划的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及休耕(如种植以改良土壤为目的的豆科植物等),即在美国联邦农业部的监督下,对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耕地,实行为期10年的休耕或永久性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同时,作为补偿,由联邦农业部每年向该计划的参加者(农户),支付一定数量的补助金(按每英亩一定的单价乘以退耕、休耕地面积的方法计算,并被称为地租,下同):联邦农业部退耕还草或退耕还林的农民支付树木和草的种植费用总额一半的补助金(一次性的补助)。
农地保护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农地土壤侵蚀量,防止荒漠化蔓延。除此之外,还有以下五个较具体的目的:①通过农地保护计划的实施,长期保持美国农业的食品及天然纤维的生产能力;②减少由农业生产而产生的环境污染物质的数量;③改善水资源质量;④保护野生动、植物;⑤通过减少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方法,抑制农产品生产过剩,通过总量控制来保证农户增加收入(稳定和提高农产品价格)。
根据联邦政府统计,1989年联邦农业部对大约6300万英亩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耕地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管理,每年减少土壤侵蚀量达8亿t;到1990年,联邦农业部对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1亿1800万英亩耕地,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管理。
在美国,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管理,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常常会遇到阻力。例如,是参加会减少收入的农地保护计划(CRP)、还是维持以前那种较大耕作面积的农业生产活动之间进行选择时,农民更偏好后者。
在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的区域内,如果农户不参加农地保护计划,则取消该农户享受政府扶持及参加联邦农业部“农产品计划”的资格。
到了1996年,最初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的耕地(休耕、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已经过了10年的保护期,也就是说已经失去了向农业部领取地租的资格,一部分休耕的农地可以从新进行农作物种植了。但是,拥有这些耕地的主人,必须严格遵守1985年及1990年修改后的农业法中有关农地保护的条款来耕作。否则,他们将不得不同农业部的“农产品计划”说“再见”了。那些退耕还草、退耕还林的农地,则永久地退出农作物的生产。
3.3防止水质污染对策
1987年美国颁布并实施的《水质法》、《水质净化法》,根据该法的规定,各地方(州)政府有义务每年向联邦政府报告关于缓解农业水源水质污染问题的对策及成果。1988年美国联邦农业部公布了“土壤、水资源保护全国计划”及“区域水资源水质净化计划”,并通过该计划的落实,管理着全国22个区域性水资源水质净化计划的实施。现在看来,全国各地的农地、水等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证明,上述各项法律和计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4耕作方法的资源、环境保护对策
3.4.1可持续农业
所谓“可持续农业”,一般是指“能够持续地利用资源进行农业再生产或能够进行资源的再利用,把农药、化学废料的投入量控制在必要的最小限度,在实现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生产安全农产品(食品)的同时,保持较高水平的农业生产力和收益性的耕作方式及其农业管理体系。”
实现可持续农业的手段是:①改革现行的农业种植、养殖体系中不利于农地、水等资源保护的部分;②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方式;③促进家畜粪尿等农家有机肥料及豆科植物等绿肥的利用;④实施保护农地、水资源的保护性耕作方式;⑤采用种植业和畜牧业相结合的复合经营模式。
通过上述手段来防止土壤侵蚀、荒漠化蔓延、水资源水质污染的目的,并且在保护农地、水等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农业生产,提供安全的(卫生的)农产品。
3.4.2关于“保护性耕作方法”
集约型持续单作经营方式农业,容易发生土壤侵蚀,导致农药使用量的不断增加、水质污染。
在美国开发中西部进程中,有两个大规模集中开发的时期:一是1860-1890年,这一时期开发西部的主要动力来源于皮货贸易、土地投机以及奴隶主庄园的扩张。二是1930-1970年,在大规模开发时期内,美国联邦政府陆续出台了有关中、西部开发的法律和政策,极大地加快了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农业开发的速度。
19世纪中叶,美国联邦政府为了鼓励西部农业开发者,除制定了灵活多样的土地开发政策外,还陆续颁发了《沙漠土地法》、《鼓励西部植树法》等法律。以法律和政策的形式明确了只要在西部地区植树、种草或修筑灌溉沟渠达到一定面积和一定时间,就可以免费或低价获得一定面积的土地。这些法律和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美国西部的土地开垦和农业的发展。从1836年到1985年,美国中西部新开垦的耕地面积为2.45亿英亩,相当于原有耕地面积(1.6亿英亩)的1.53倍。随着耕地的增加,粮食产量倍增;玉米由1934~1938年期间的平均每年1061.3万t,增加到1989年的1亿9120万t,增加了约17倍;小麦由1934~1938年期间的平均每年389.5万t,增加到1989年的5540.7万t,增加了14.2倍;大豆由1934~1938年期间的平均每年23.3万t,增加到1989年的5244万t,增加了224倍。使美国成为世界主要的粮食出口国;美国主要畜产品的平均年产量:1961~1965年期间,肉类335.28万t,牛奶1139.9万t,鸡蛋78.4万t。到了1989年,肉类(不含鸡肉)、牛奶、鸡蛋的平均年产量,分别增加到1818.9万t、6543.2万t、397.4万t,分别比1961~1965年期间增加4.43倍、4.74倍、4.07倍。
但是,大规模的垦荒活动,在中、西部开发初期,一些农场主为了获得更加丰厚的农牧业利润,对那里进行了掠夺式的开发,使该地区的农地、水等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土地荒漠化加剧,生态失去平衡。
2 农业生产与资源、生态环境问题
在美国,由于农业的开发而引起的资源、生态、环境问题,如,土壤侵蚀,水资源枯竭,盐害,水质污染,生态系统失衡,等等。
下面讨论在美国由于农业开发引起的土壤侵蚀、水资源枯竭、盐害、水质污染4个方面的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
2.1土壤侵蚀
美国联邦农业部的最新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引起农业生产力低下的土壤侵蚀面积达6900万英亩,约占耕地总面积3亿4500万英亩的20%。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长期不断地种植较单一的农作物的耕地,即不实行轮作、不实行休耕的农地,机械化大农场。此外,美国政府以往的农产品价格扶持政策、增加农户收入的各项优惠政策,导致农户以垦荒的途径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农产品产量,维持较高水平的收入。
由于对土地、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由于受风和水的侵蚀,美国全国的农地每年土壤流失量高达27亿-31亿t;造成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耕地面积达1亿1800万英亩。
2.2一些主要农业生产地区水资源枯竭
根据美国联邦农业部的统计资料:1949年美国可灌溉耕地面积为2500万英亩,到了1978年则增加到了5000万英亩,稍后减少到了现在的4500万英亩,其中包括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1200万英亩可灌溉耕地和1340万英亩地下水位下降的耕地,分布在北部平原、南部平原、丘陵地区、太平洋沿岸的17个州;例如,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中央的溪谷地区,地下水位的降低,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另据美国联邦农业部的调查,1980-1984年,有1400万英亩的可灌溉耕地的地下水位每年下降0.5~5.0英尺。
2.3盐害
美国西部的干旱地区,是“灌溉农业区”,引起盐害的危险性极高。在这里不但有钠盐,还有钙盐、镁盐等各种盐类。加利福尼亚州受盐害最严重,加州的中部及南部帝国峡谷等主要农业区,降水极少,在那里若不进行灌溉,进行农业生产是不可能的。那里灌溉用水的水源是:地下水、圣礼河水、科罗拉多河水。因为科罗拉多河水含盐,加州中部、南部地区的土壤也含盐,所以,用含盐的水灌溉农田导致了耕地表面盐分过度积累,农作物因受盐害而枯死,耕地也逐渐变成了荒漠。现在,对此采取的对策是:用自动撒水器撒大量的水来希释盐分,使盐分流入地下。但是,这样做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时间一长,地下水盐分含量增高,当盐分含量高的地下水位上升到农作物的根系部位时,就会导致农作物枯死;或用盐分较高的地下水灌溉农田使农作物枯死。为解决这些问题,也曾采用抽水机抽取地下水的方法,来降低地下水位。但是,盐分较高的水,向何处排放?这一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解决。例如,为降低地下水位,曾将盐分较高的地下水排放到Gustafson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发生了水鸟和水生植物受害事件,如水生动、植物生长畸形,以水生动物为食的水鸟因吃了这里的畸形动物也生长畸形,水鸟不下蛋,或生了蛋也孵不出小鸟。由于发生了这类事件,排水处于被禁止状态。如果在今后的10年中,这里仍禁止排放地下水,随着含盐分较高的地下水位的上升,将有100万英亩的耕作,因盐害而充耕,变为荒漠。到目前为止,含盐分较高的地下水的排放问题仍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解决办法。
2.4水质污染
由于农业开发、生产活动而引起的水质污染,是众多损害大而且涉及范围广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之一。水质污染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活动而产生的地表土流失,这些流失的地表土沉积在湖底或河底,恶化有关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此外,美国的农民为扩大耕作面积,将湿地转化为农田,也使那里的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就农业生产而言,大量使用氮和磷随地表水流失到河流及湖泊中,使河水及湖水产生富营养化问题,给动植物的生存带来负面影响;杀虫剂会使水生动、植物产生畸形,乃至死亡。据美国联邦农业部的调查资料显示:在美国,流入河流湖泊地表水的水质污染物约有50%来自农业生产活动,主要是由土壤侵蚀、水土流失造成的。其中有50%-70%为氮和磷,主要来源于耕地上的化肥与围栏育肥方式所聚集的家畜粪便。水质污染不仅使地表水质恶化,而且对地下水资源的水质也有重大影响。如果农业生产上使用的化学物质一旦污染了地下水,就会污染整个地下水水脉。地下水质污染,危及着农业生产地区人口总数的97%,占美国总人口50%的居民健康。因为,这些居民要饮用地下水,所以水污染问题的严重性是不言而喻的。
3 美国的农业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面对农业生产、开发资源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美国联邦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注重与农业生产、开发相关的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制定了一系列旨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护耕地、水等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的法规和长期计划,特别是联邦政府1985年制定的“农地保护计划”,大规模地实施退耕还草、退耕植树、或休耕;到1990年共将1亿1800万英亩的农地纳入,发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1农业立法与资源、生态环境保护
美国联邦政府于1985年修订了农业法,修订后的农业法的主要内容是:①为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出口,政府对农民支付农产品出口补助金;②为减少农产品库存积压,扩大农户对农产品市场的选择权(交易条件、方式等);③通过实施农地保护计划(CRP),贯彻对农地进行保护的方针。此外,该法还包含了有关资源、环境保护的条款、草地保护、沼泽地保护等条款,制定这些条款的目标是:持续地提高农业生产的劳动生产率,保护土地和水等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为实现该目标,政府制定了长期性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计划,即与该法相辅相成。
1990年美国联邦政府再次修订了农业法。修订后的农业法的目标是:通过实施农地、水等资源的保护及水质改善、湿地的生态环境系统保护、食品安全性保障对策,以保证农业生产力的持续提高,保证向消费者供给“绿色”的农产品。为实现上述目标,在农业法中还增添了关于“持续农业”和推行新的耕作方法的条款。
修订后的《农业法》,沿袭了食品安全保障法的方针,增加了对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该法的主要政策目标是:市场理论的应用;提高美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农地、水资源)。该法由9项条款组成,有关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条款是第2项和第7项。
3.2农地保护计划
就其内容来看,可以说是荒漠化防治计划。其主要内容是:针对农业生产给土地、水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在容易发生荒漠化的地区,实行有计划的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及休耕(如种植以改良土壤为目的的豆科植物等),即在美国联邦农业部的监督下,对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耕地,实行为期10年的休耕或永久性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同时,作为补偿,由联邦农业部每年向该计划的参加者(农户),支付一定数量的补助金(按每英亩一定的单价乘以退耕、休耕地面积的方法计算,并被称为地租,下同):联邦农业部退耕还草或退耕还林的农民支付树木和草的种植费用总额一半的补助金(一次性的补助)。
农地保护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农地土壤侵蚀量,防止荒漠化蔓延。除此之外,还有以下五个较具体的目的:①通过农地保护计划的实施,长期保持美国农业的食品及天然纤维的生产能力;②减少由农业生产而产生的环境污染物质的数量;③改善水资源质量;④保护野生动、植物;⑤通过减少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方法,抑制农产品生产过剩,通过总量控制来保证农户增加收入(稳定和提高农产品价格)。
根据联邦政府统计,1989年联邦农业部对大约6300万英亩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耕地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管理,每年减少土壤侵蚀量达8亿t;到1990年,联邦农业部对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1亿1800万英亩耕地,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管理。
在美国,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管理,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常常会遇到阻力。例如,是参加会减少收入的农地保护计划(CRP)、还是维持以前那种较大耕作面积的农业生产活动之间进行选择时,农民更偏好后者。
在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的区域内,如果农户不参加农地保护计划,则取消该农户享受政府扶持及参加联邦农业部“农产品计划”的资格。
到了1996年,最初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的耕地(休耕、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已经过了10年的保护期,也就是说已经失去了向农业部领取地租的资格,一部分休耕的农地可以从新进行农作物种植了。但是,拥有这些耕地的主人,必须严格遵守1985年及1990年修改后的农业法中有关农地保护的条款来耕作。否则,他们将不得不同农业部的“农产品计划”说“再见”了。那些退耕还草、退耕还林的农地,则永久地退出农作物的生产。
3.3防止水质污染对策
1987年美国颁布并实施的《水质法》、《水质净化法》,根据该法的规定,各地方(州)政府有义务每年向联邦政府报告关于缓解农业水源水质污染问题的对策及成果。1988年美国联邦农业部公布了“土壤、水资源保护全国计划”及“区域水资源水质净化计划”,并通过该计划的落实,管理着全国22个区域性水资源水质净化计划的实施。现在看来,全国各地的农地、水等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证明,上述各项法律和计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4耕作方法的资源、环境保护对策
3.4.1 可持续农业
所谓“可持续农业”,一般是指“能够持续地利用资源进行农业再生产或能够进行资源的再利用,把农药、化学废料的投入量控制在必要的最小限度,在实现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生产安全农产品(食品)的同时,保持较高水平的农业生产力和收益性的耕作方式及其农业管理体系。”
实现可持续农业的手段是:①改革现行的农业种植、养殖体系中不利于农地、水等资源保护的部分;②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方式;③促进家畜粪尿等农家有机肥料及豆科植物等绿肥的利用;④实施保护农地、水资源的保护性耕作方式;⑤采用种植业和畜牧业相结合的复合经营模式。
通过上述手段来防止土壤侵蚀、荒漠化蔓延、水资源水质污染的目的,并且在保护农地、水等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农业生产,提供安全的(卫生的)农产品。
3.4.2关于“保护性耕作方法”
集约型持续单作经营方式农业,容易发生土壤侵蚀,导致农药使用量的不断增加、水质污染。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生态水利工程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人口的迅速增长,我国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缓解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部分地区水资源严重缺乏的问题,国家开始实施大型水利工程建设。这些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和部分地区饮用水严重缺乏的现象。但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这些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有的是十分严重的,所以在水利工程建设当中要寻找生态水利建设的方法,减少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水利工程对所在地气候的影响
在我国,许多地区的气候都是比较稳定的,稳定的气候对农业等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一些大型水利工程在一些地区建设,一些地区的气候被改变。例如一些大型水库的修建,改变了所在地的空气湿度,进一步使当地的降水量发生改变,这些改变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的甚至可能影响当地农作物的种植,造成一些生态物种的灭绝。
1.2水利工程对水体的影响
在水利工程中一个最大的影响主体就是水体。大型的水利工程修建后当地的水体分布发生了改变,这对当地的水体有着很大的影响。第一,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影响了地下水体的流动。在一个地区地下水的流动有着自己稳定的流动方向和流速,当一些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对当地地下水造成了来自水利工程中水体压力的影响,将会改变地下水体原有的流动方向和流动速度,这对当地的饮用水的取用是不利的,可能造成一些地区因此而缺水。第二,水利工程的建设改变了地下水的补给方式。在一个地区地下水和河流水有着稳定的补给方式,这能对洪涝灾害的控制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些像水库这样的大型水利设施的建设,将改变原来地下和河水的补给关系,这将导致一些地区产生严重的洪涝灾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河流周边农业的发展。
1.3水利工程的建设将严重影响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
水利工程的建设最直接的影响是改变当地的水生生物生存环境。在一些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中改变了河流的流向、一些大型水库的修建改变了原来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并引入了一定的外来物种。这些都将对当地的水生生物造成严重的影响。水生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将导致一些原有的水生生物因为不能适应生存环境的改变而灭绝,而一些适应性较强的水生生物物种存活下来并大量繁殖。这种改变就导致当地稳定的食物链产生破坏,威胁当地生物的生存。另一方面水利工程的建设还会对陆生生物产生影响。水利工程建设改变了当地水资源的分布,造成一些陆生生物的大量繁殖。一些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阻碍了生物的迁徙路线,造成一些陆生生物的直接灭绝。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将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导致生物间稳定的生态关系被破坏。
2、加强生态水利工程建设
为了解决水利工程建设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国家提出了生态水利工程。生态水利工程是一种在原有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之上,采用新的建设方法达到对生态环的保护。生态水利工程符合我国生态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2.1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是达到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利工程建设的和谐。我国的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是在原有技术基础之上,采用更多的环保生态型技术和方案达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所以在生态水利建设当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加强对水利工程所在地的河流生态系统的保护原则。在我国几乎每条河流都有自己的生态环境特点,在对河流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时候要根据具体的生态环境特点采用不同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从而更合理的对河流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第二,加强对整个水体系统的保护。一个地区的水体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整体,所以在水体保护当中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从而达到对水体的整体保护。第三,要加强对水利工程周边生物物种的保护。在水利工程建设当中要根据生物多样性原则,采用更为合理的方法对生物物种达到更好的保护,在各项工程开始建设之前要对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
3、生态水利工程的作用和价值
3.1加强生态工水利工程建设可以对河床岸坡进行更加有力的保护
生态水利工程的一个重点是生态和谐,在生态工程建设中采用更加生态的技术手段,对河床的岸坡进行更加合理的保护。同时生态水利工程采用更加先进的材料对河床进行加固,从而避免由河床岸坡的局部透水造成河流堤岸的溃堤。所以采用生态水利工程可以对河流坡岸有更好的保护。
3.2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可以保护河流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当中,水利工程的建设者对河流周边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整体全面的调查,然后根据调查的具体情况对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进行有效的技术改进。这样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利工程建设中可以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收。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生态多样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3.3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可以节约土地资源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在建设之前对水利工程的整体情况进行了有效的评估,所以采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可以减少水利工程的占地面积,增加土地的有效利用率。而且减少水利工程的占地面积可以减少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实现对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
4、结束语
水利工程对我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水利工程在建设中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我国河流周围的生态系统造成了影响、改变了部分地区的气候、对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为了减少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要加强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加强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可以达到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和谐,达到我国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洪浩波.浅谈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生态水利工程[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 (5):56-57.
关键词:柴窝堡湖;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
柴窝堡湖位于欧亚大陆腹地新疆乌鲁木齐达坂城区,流域为典型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均气温5.0℃,年降水量64mm,年蒸发量2716mm,蒸发量明显大于降水量[1]。柴窝堡湖南北两侧均为强烈上升的褶皱断块山地,北侧博格达山最高处达5445m,为流域最高点,南侧伊连哈比尔尕山,最高处海拔4483m[2]。由于流域降水减少,地下水开发利用过度,湖泊水位出现快速下降,湖泊不断萎缩。的干涸湖床含有大量的细颗粒物质,在大风的作用下,容易形成沙尘天气,流域生态环境脆弱[3-5]。在区域经济发展,水资源需求不断增加和气候变暖背景下,作为乌鲁木齐生态屏障,柴窝堡湖面临着水量减少、水质下降和水环境生态系统退化的风险。该研究利用近年来柴窝堡湖水资源、水环境质量和水生态等方面的数据资料,分析了柴窝堡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现状及存在问题和成因,提出了相关管控措施建议,以期为柴窝堡湖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技术参考。
1数据资料与评价方法
为了解柴窝堡湖水质状况,收集整理了2019年湖东北、湖东南两个监测点位水质监测数据,来源于乌鲁木齐市生态环境局,监测项目包括水温、pH、溶解氧、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氟化物、铜、锌、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硫化物等。柴窝堡湖水资源数据来源于乌鲁木齐柴窝堡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和相关文献。水质评价和综合营养指数计算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中的评价方法,各水质类别划分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2结果与分析
2.1柴窝堡湖水资源现状与主要问题
柴窝堡湖为封闭型的山间集水洼地湖泊。由于湖区年蒸发量远大于年降水量,湖泊水量主要来自山区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渗流补给。地表径流主要来自天山博格达山南坡的白杨沟、三个山沟、柳树沟和苏拉夏沟等4条季节性河流以及天山喀拉乌成山北坡的乌什城沟、张家沟和小东沟等地表水体。受季节性冰雪融水影响,河流入湖水量少并且呈季节性变化,其入湖水量占柴窝堡湖补给水源的比例低。由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形成的地下径流从四周汇入柴窝堡湖,是柴窝堡水量的最重要来源,占入湖水量补给的90%以上[6]。流域南北两侧的山区降雨较为充沛,是区域地下水的补给区[7]。湖泊水资源及水量的收支变化可以通过水位、水面面积的变化反映。柴窝堡湖面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本世纪前10年基本稳定在29.5km2左右[6],2010年开始湖面面积出现萎缩,2013年急剧缩小,相比于历史平均面积缩小了52.3%。2014年枯水期首次完全干涸,湖面面积缩小至6.97km2,湖面水位下降了2~3m。城市生活和农业生产用水消费量的增加,导致生态用水被挤占和自然补给水量减少,是造成柴窝堡湖水面面积萎缩、水位下降和水资源减少的重要原因。位于柴窝堡湖区域的柴西和柴北两个水厂,为保障城市居民饮水,持续高强度开采湖区地下水,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过度。同时湖区域周边分布农业用机井,用于农田耕地、人工林地的浇灌,农灌水利用系数较低,水利用率较低。随着农田耕地和人工林地浇灌用水需求增加,都明显减少了柴窝堡湖入湖补给量,造成生态水位严重不足。自2017年以来,随着湖区周边农用机井关停、休耕农田补湖、种植生态防风林以及乌鲁木齐河分洪补湖等水资源恢复工程实施,柴窝堡湖水量补给持续增加,湖面面积持续扩大,至2020年达到20km2左右。但与柴窝堡湖全年平均生态水位为1093m,对应湖面面积为29.5km2,生态环境需水量(耗水量)为4804.61×104m3的目标相比,柴窝堡湖生态水量满足程度虽逐年增加,但尚未完全保障生态需水要求。
2.2柴窝堡湖水环境质量状况与主要问题
柴窝堡湖是洼地型湖泊,受水位下降和水资源减少的重要影响,柴窝堡水体流动性减弱,交换能力不强,湖泊自净能力低,水环境容量小,易发生湖泊水质污染。2019年柴窝堡湖水质为重度污染,湖泊营养状态属于轻度富营养级。柴窝堡湖主要污染物指标为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和总磷(TP)(如表1所示),其中反映有机物污染的化学需氧量和五日生化需氧量超标达到4.3~5.2倍。湖水矿化度在升高,属强咸水。从空间分布看,湖东北、湖东南这两个监测点位的水质均为重度污染,水质状况差异不显着。柴窝堡湖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是自然补给水量锐减,导致湖水水位明显下降,蓄水量显着减少,湖泊自净能力变差,湖水中污染物逐渐浓缩富集所致,并不是入湖污染物的持续排入。
2.3柴窝堡湖水生态状况与主要问题
柴窝堡湖水位和面积明显下降之前,柴窝堡湖浮游植物种类丰富,具有藻类植物92种,群落结构属于硅藻-绿藻-蓝藻型,夏秋季节进水区和岸边区浮游植物生长优势较为明显[8]。柴窝堡湖湖东区及湖北岸沿岸沼泽区的进水区及流水水坑中分布有新疆高原鳅和小体高原鳅等土著鱼类,存活状态差。主要原因是柴窝堡湖面积萎缩、水位明显下降,生态结构脆弱,湖泊水源涵养功能、生态服务功能差。目前,柴窝堡湖水位和面积都没有达不到最小生态水位和相应面积的要求,近年来柴窝堡湖的生态需水量满足程度为零。生态水位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水资源配置不合理。由于地下水超采严重,柴窝堡湖补给量锐减,生态水位不足,湖水矿化度极高,造成水域生态环境恶化,水生生物栖息生境丧失,原有的水生生物种类消亡并出现向咸水种类演替的趋势,水生生态功能大幅度降低,湖区已不适宜水生生物栖息繁衍。
2.4柴窝堡湖水生态环境问题的管控对策
随着湖泊水位下降,湖面面积减小,湖泊水质污染和周边地区土壤碱化、沙化、植被退化等水生态环境问题愈发突出,动植物资源锐减,水生生物多样性破坏,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9-12]。2.4.1水资源恢复与保障措施继续实施柴窝堡湖周边农用机井关停、休耕农田补湖和乌鲁木齐河分洪补湖工程,持续增加柴窝堡湖水量补给,保障湖面面积持续增加,湖泊生态系统不断好转,生态水量得到保障。推进调水工程,为保护地下水资源,保障生态基流,推进头屯河和白杨河调水工程。逐年减少柴西和柴北水源地地下水开采量,依据经济发展规划,结合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社会需求,进一步完善功能区划,满足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对水域保护功能的要求,实现水域生态环境系统良性循环。2.4.2水环境质量保障与控制措施持续增加柴窝堡湖水量,提高湖泊自净能力,有效降低污染物浓度。柴窝堡补给水源水质良好,柴窝堡湖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是自然补给水量锐减,湖水水位明显下降,蓄水量显着减少,湖泊自净能力变差,污染物逐渐浓缩富集所致。要继续采取关停机井、休耕补湖和调水补湖等措施,持续增加柴窝堡湖水量补给,改善湖泊生态系统,提升湖泊自净能力。开展水环境监测工作,对柴窝堡湖水环境质量、水生态系统进行采样监测,及时掌握湖泊水环境质量变化,积极采取有效的水污染防治措施。2.4.3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针对柴窝堡湖水生生态系统完整性被破坏,生态结构脆弱,湖泊水源涵养功能、生态服务功能差的问题,须通过关停机井、休耕补湖和调水补湖等项目持续增加柴窝堡湖水量补给,保障湖面面积持续增加,水位上升,湖泊生态系统不断好转,生态水量得到保障。在柴窝堡湖流域干流、重要支流和附属水体,调查鱼类、底栖动物、水生植物、浮游生物等物种的组成、分布和种群数量,对水生生物受威胁状况进行全面评估,明确亟需保护的生态系统、物种和重要区域。建立水生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掌握重要水生生物动态变化情况。加强湖岸带生态保护及修复,科学指导休耕农田土地修复,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实现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问题逐步解决,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改善。
参考文献
[1]吴敬禄,马龙.新疆干旱区柴窝堡湖沉积记录的150年来气候环境特征[J].第四纪研究,2010,30(6):1137-1144.
[2]王苏民,窦鸿身.中国湖泊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557-561.
[3]蔺卿.新疆干旱区水生态文明建设探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20(10):43-45,134.
[4]杨梅花.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7.
[5]常玉婷,范武刚,安海燕.新疆干旱区地表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分析[J].干旱环境监测,2021,35(2):75-81.
[6]李均力,胡汝骥,黄勇,等.1964—2014年柴窝堡湖面积的时序变化及驱动因素[J].干旱区研究,2015,32(3):417-427.
[7]蒋显忠,夏平.乌鲁木齐市柴窝堡湖水文地质条件分析[J].地下水,2020,42(2):41-42.
[8]马晓东,陈亚宁,黄适,等.新疆柴窝堡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4):191-195.
[9]马龙,吴敬禄.30多年来柴窝堡湖演化特征及其环境效应[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11(4):649-653.
[10]王天娇,胡潇涵.柴窝堡湖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探索及对策建议[J].新疆环境保护,2020,42(3):46-50.
[11]马晓东,陈亚宁,黄适,等.新疆柴窝堡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4):191-195.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生态保护;实践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1-0355-01
1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着重要影响,包括移民问题,泥沙与河道的影响,气候、水文、地质、土壤、水体、和生物物种的影响,以及对文物和景观的影响、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等。一般情况下,地区性气候状况受大气环流所控制,但修建大、中型水库及灌溉工程后,原先的陆地变成了水体或湿地,使局部地表空气变得较湿润,对局部小气候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降雨、气温、风和雾等气象因子的影响。水库修建后改变了下游河道的流量过程,从而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水库不仅存蓄了汛期洪水,而且还截流了非汛期的基流,往往会使下游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甚至断流,并引起周围地下水位下降,从而带来一系列的环境生态问题。淤积带延伸到上游,两岸地下水位也随之抬高,从而造成两岸农田次生盐碱化的问题。水库、闸坝建成后,水流流速减小,自净能力降低,同样排污置条件下,水体污染加剧,水质趋于恶化。修建大坝后可能会触发地震、塌岸、滑坡等不良地质灾害。水库蓄水也会引起库区土地浸没、沼泽化和盐碱化。鱼类尤其是洄游性鱼类、水生植物、动物、微生物都可能因为洄游通道阻断、觅食产卵场消失、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日益受到关注,“怒江水电开发规划”、“溪洛渡、向家坝电站建设”、“岷江杨柳湖水利枢纽工程论证”等项目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受到社会的热切关注是这些问题的集中体现。一方面,我国的现代化需要水利水电资源的开发,另一方面,水利工程建设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关系到流域可持续发展,实现水利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是时代的要求。如何协调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未来水利工程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
2 应对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1 加强负面影响的调查、分析与评价
兴修水利工程的目的本为改造水环境使之向有利于人类生存发展的方向转化。这里所谓负面影响指的是兴修水利工程所带来对生态环境不利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往往不容易为人们正确认识,或因出发点不同而认识有很多分歧。因此必须对水利工程的副作用有正确的评估和处理的对策。这就需要积累大量观测调查资料,加强分析研究工作,对负面影响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并提出正确的处理方案。目前,在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规范中都要求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需进行严格的审批。对此应予以充分重视并加强此方面工作。
我国过去出现大量的水库移民遗留问题,主要由于国家贫困,赔偿标准过低和安置不善。在总结这些问题后,近20多年来国家通过开发性移民采取后期扶持,使不少老移民得到妥善安置。近年来国家新建的小浪底、三峡等水库移民情况已不断得到改善。目前,我国正在实现工业化进程中,城镇化程度不断提高,不少农民将转向城市打工,农业结构也在调整。还要努力提高移民素质,改善移民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并采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期望移民工作有一个新的提高,使占地移民问题不再成为修建水库的阻力。
2.2 加强生态环境观测与信息技术研究
不论是在超采地下水区还是预防水利工程引起地质灾害的地区都要加强地质观测设备的安置和记录工作。这就需要不断研究发展新的观测和记录技术以及记录资料传递到观测中心的信息技术。地下水毕竟是水资源的一个重要方面,即使在地下水超采区,不可能也不必要全部停采,而应限量开采,使采补平衡。因此各种观测、计量和记录设备非常必要。水利工程引起的地质灾害,如水库塌岸、诱发地震等,不少状况是在工程修建前难以准确预测的,更需要安设多种观测仪器和记录设备。这些设备要耐受长时期野外严酷环境的考验并能做连续的记录,还要传递到远方管理单位,使管理单位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减少或避免因之而带来的灾难。为了从宏观和大尺度研究生态环境的变化,有必要充分利用卫星遥感遥测图片长时期地追踪一些地区,以利于分析修建水利工程前后,生态与环境变化的趋势。珠江水利委员会利用遥感技术分析珠江河口变化,研究治导工程对策,已取得丰硕成果。
此外,加强多学科合作,也可以为修复或补救生态环境提供支持。在三峡工程修建时,渔业工作者曾就中华鲟保护问题做了大量工作,采取人工繁殖取得成功。南水北调工作中,生态学者对血吸虫病是否会随调水而转移也做了大量工作,明确它的寄生母体钉螺不会越过纬度33°15'线而生长。其他在湿地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方面更需要地理学、林学、生物学多学科研究。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寻找人类生存发展与环境改变最适宜的平衡点,统筹兼顾各方面的生存发展。吸取多学科的先进经验,可使水利工程建设时减少或避免对生态环境引起的负面影响。
1.1区域内水资源总体分布不均匀
松花江流域是东北地理区域内水资源总量最丰沛的地区,然而,该地区的整体工业水平则不高,大部分地区是国家所有形式的大农场,是国家主要的产粮区。而与之相比,辽河流域内的水资源总量明显偏少,但是该区域尤其是辽河的中下游地区,是整个东北地区工业水平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在这里广泛集中了大量的重工业生产基地,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十分的巨大,而该地区水资源总体偏少的情况造成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例如:辽河流域地下水资源的开发潜力已经非常有限,一些用水量较大的城市,由于过量开采地表水,致使地下水水位下降,对水资源的正常循环产生了不利影响。目前全流域共打机电井400000眼,地下水开采量达到25224000000m3,占总供水量的46.31%。因此,地域分布不均衡的状况制约了东北地区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相对应的,也造成了水资源缺乏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1.2水资源利用方式不合理
东北地区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地表水的开发利用程度和水平较低,而相对于地表水的开发相对落后的现状,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则明显的处于严重超标的的状态。例如:松花江流域地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偏低,地下水资源的开采率较高。辽河流域区水资源的各项开发利用指标均大于松花江流域地区,特别是地下水资源的整体开采率和能够开采率有的地区已接近或者超过100%,有的城市和地区的地下水已经处于超警戒值的超采状态,整个地下水资源的开发潜力已经达到了极限。
2水资源利用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2.1水质污染已成为东北地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
东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城市密集,大量的工、农业和城市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或处理未达标就直接排入江河,水污染问题十分严重。严重的水质污染使有限的水资源丧失了开发利用价值,水生生态系统破坏,严重影响城市居民集中饮用水源的质量。水污染问题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严重影响地区生态和环境质量以及人畜饮水安全。
2.2一些地区的土地荒漠化问题严重
土地荒漠化的主要类型包括沙漠化、盐碱化和水土流失等形式。东北地区近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地区因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工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造成了东北西部的科尔沁、松嫩和呼伦贝尔三大地区严重的土地沙化现象,这三大沙地的总面积约为80000km3。在地质历史时期,这里沉积了相当厚的中、细沙层,沙地被草本植被覆盖并发育形成古土壤。但由于人类活动破坏了地表植被和土壤,导致一些地方沙丘活化和土地沙漠化。近半个世纪来,东北西部沙漠化面积急剧扩大,“三北”防护林的建成,部分地区的土地沙漠化得到治理,但就总体而言,土地沙漠化仍在发展。
3东北地区应对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问题的策略
3.1科学正确的认识东北地区的整体生态和环境质量状况
东北地区的整体环境和生态状况,相对而言在全国范围内还算不错。在一些地区的一些环境领域内有一些严重的问题,但是随着现代社会国家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整体意识的提高,这些问题相信能够得到很好的治理。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本前提下,要做好生态恢复以及环境保护工作。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必须要在良好的生态条件和环境条件基础之上开展,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也要保护和恢复好东北地区的生态与环境,做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经济的发展协调可持续,从而为本地区的社会经济的整体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环境生态基础。
3.2科学合理的进行水资源的配置,确保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需水要求
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好生态和环境,根本的对策是通过建设高效、节水、防污型社会,节制社会经济用水,切实保证生态和环境需水,合理配置水资源。生态需水量的计算要跟区域的年降水量、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及社会经济条件结合起来。对于降水量小于400mm的半干旱地区,生态需水量的计算与湿润半湿润地区的生态需水量要加以区分,降水量大于400mm的半湿润地区与东部湿润地区面上(河道外)生态需水量可由天然降水满足,生态系统较为稳定。
3.3科学正确的认识东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加强环境生态质量的监测工作,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随着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及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流域治理与开发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
这一区域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已接近或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水污染问题突出;经济社会用水挤占了生态、环境用水,部分河流出现断流,河流下泄水量减少,湖泊、湿地及河口萎缩;部分城市地下水超采,水土流失依然十分严重。流域内部分堤防建设标准偏低,未达到规划防洪标准;山洪灾害防治、中小河流治理工作滞后。
《辽河流域综合规划》、《松花江流域综合规划》的相继批复,开启了松辽流域治理的新时代。与以往规划相比,本次规划修编指导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根据国家现阶段和未来的发展要求,由以往流域规划以流域治理开发、重大工程论证为主,转向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强保护、严格管理为主,更加注重协调好流域人与水的关系、人与河流的关系。
辽河流域
防洪减灾:
妥善安排防洪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既重视重点河段、重点城市防洪,也重视一般河段防洪及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灾害防治,明确了由防洪、治涝组成的辽河流域防洪减灾体系总体布局。
加强重点河段和一般河段堤防的达标建设;新建一些具有防洪任务的水库,新建、改扩建重要分洪枢纽,改扩建跨河阻水建筑物、治理河道险工并开展河道疏浚清障;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灾害防治力度;加强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以堤防为基础、以控制性水利枢纽为骨干的防洪减灾体系。
以提高治涝标准为目标,按照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原则,通过对现有涝区进行整修加固、挖潜配套,完善排水系统,使涝区达到5年一遇治理标准。有条件的地方适当提高治涝标准。
水资源综合利用:
——到2020年,以提高城乡供水保障水平为重点,在退还现状地下水超采和挤占的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等不合理用水基础上,通过现有水源挖潜配套、当地水源合理开发和大伙房输水、绰尔河引水、吉林省中部城市群引松供水等跨流域调水工程等措施,辽河流域用水总量控制在181.64亿立方米以内;到2030年,通过强化节水,用水总量控制在186.67亿立方米以内。
——加快现有大型灌区和重点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在农业生产用水不增加的原则下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减少水田种植面积,合理发展牧业、旱作农业。到2030年,流域内有效灌溉面积提高到3620万亩,其中现代高效节水灌溉农业的面积约1200万亩。灌溉率达44.9%以上。
——合理有序开发浑河、太子河等水能资源条件相对较好的河流。规划1万千瓦及以上水电站10座,新增水电装机约14万千瓦,年新增发电量3.4亿度。
——到2020年,完成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吉林省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大凌河引水工程建设,加快绰尔河等引水工程前期论证工作,适时开工建设。到2030年全流域调入水量约30.31亿立方米。
水资源与水生态环境保护:
——通过实施工程和非工程相结合的水资源保护综合防治措施,实现辽河流域水环境良性循环。重点地区包括东辽河、西辽河、辽河干流、浑太河及其重要支流,入河排污口集中的水功能区,流域重要城市,流域重要饮用水源地,供水调节水源地及输水干线。
——划定二级五类地下水功能区198个,并确定各个地下水功能区的水量、水位和水质保护目标及方案。到2020年,浅层地下水超采区超采量压减至0.91亿立方米,深层承压水原则不开采,将现状开采量0.78亿立方米全部压减;到2030年,浅层地下水超采量全部压减,深层承压水作为应对突发事件的资源储备。
——严格控制水生态敏感河段的开发活动,实现水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西辽河重点调整种植结构,强化节水措施,禁止天然湿地范围内的土地开发活动;东辽河重点实施水污染防治措施,改善河流、湖库水质,保障河道生态基流,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增加林草覆盖率。辽河干流重点强化水污染控制,加强建设河滨植被缓冲带,保障河湖、湿地生态水量,保护好重要湿地和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限制在浑太河河源区和上游河段建设拦河筑坝工程。
松花江流域
防洪减灾:
加强干支流和重点城市堤防建设,加快胖头泡、月亮泡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治理河道险工险段,扩孔改建阻水桥梁,完成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任务,加强城市防洪排涝和重点涝区治理,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灾害防治力度,建设流域防洪预警系统和山洪灾害易发区预警预报系统。
水资源高效利用:
在强化节水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吉林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呼玛河引水和文得根、毕拉河口水利枢纽等工程建设,加强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建设,构建“东水中引、北水南调”的流域水资源配置布局。大力发展现代高效节水农业,加快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尼尔基、哈达山等水利枢纽配套灌区,实施节水增粮行动。
水资源与水生态环境保护:
全面开展流域主要江河湖库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强化水资源保护措施,严格控制污染物入河量,加强饮用水水源区保护。严格控制水生态敏感河段的开发活动,科学实施重点水库生态调度,建设必要的水生态修复工程,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以黑土资源保护为重点,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流域综合管理:
关键词:水库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水库的运行和管理与水库生态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水体和底质是水库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库生态系统依赖于水体和底质而存在,与水库管理及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同时水库的发展和管理又受到水库生态环境的影响。可见水库的管理与水库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分不开的,必须两者兼顾、协调发展,才能使水库的作用更好地发挥。
一、水库管理及生态环境现状及分析
水库的发展一方面在保障人类生产、生活,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另一方面由于以前重建轻管、不注重生态保护的建设理念,致使很多地区、很多类型的水库周边的生态环境出现问题:
1、水质恶化和变化
水库库区及周边排放的工业废水、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及水产养殖中过量投饵施肥都会导致水质恶化,主要原因是排入水库及周边水域中的废水及物质中含有重金属、病原微生物、化工物质、农药、有机物及其他营养物质,破坏了水域的平衡,使水体失去了原有的自净能力。大量涌入的磷、氮等有机物质还引发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富营养化会影响水体的水质,会造成水的透明度降低,使得阳光难以穿透水层,从而影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能造成溶解氧的过饱和状态。溶解氧的过饱和以及水中溶解氧少,都对水生动物有害,造成鱼类大量死亡。同时,因为水体富营养化,水体表面生长着以蓝藻、绿藻为优势种的大量水藻,形成一层“绿色浮渣”,致使底层堆积的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分解产生的有害气体和一些浮游生物产生的生物毒素也会伤害鱼类。因富营养化,水中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人畜长期饮用这些物质含量超过一定标准的水,也会中毒致病。
2、地质灾害
山区的水库更易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由于山区水库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两边的山体下部长时间浸泡于水中,容易发生塌方、泥石流和山体滑坡,大型水库的建设也有可能增加地震发生的可能性,主要原因在于水库大坝自身重量对地壳的压迫会产生轻微地震。
攀枝花地区降雨多集中在盛夏季节,由于雨水集中。对土壤侵蚀特别严重。岸坡地表上土层以坡残积粉质粘土和碎石土为主,这些土层结构较疏松,抗侵蚀能力较低。由于降水集中,雨季在冲沟内爆发洪水的频率较高,强降雨汇集至冲沟内,沟内水流流量大,冲刷和搬运能力较强,侵蚀库岸边坡,造成冲沟两岸的坍塌。强降雨可诱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对于乱石岗滑坡与松林沟拉裂变形体来说,雨水的渗入使得滑坡体(变形体)及滑带土的抗剪强度降低,降雨渗入岩体后形成的地下水产生的静水压力一方面降低了滑动面上的有效法向应力,从而降低了滑面上的抗滑能力,另一方面结构面中的静水压力又增加了滑坡体的下滑力,从而使滑坡(变形体)的稳定性恶化。地下水作用主要表现在当库水位高于地下水位,地表水补给地下水,致使土石层迅速充水,导致土层底部浸水,强度降低,从而造成库岸的侵蚀与坍塌。
3、水域盐碱化和土地盐碱化
水域盐碱化现象在北方较为广泛,许多不耐盐的淡水生物逐渐消失,少数喜盐或耐盐种数量增长。碳酸钠型湖总碱度和pH值的升高常先于盐度而威胁生物的生存,在同样盐度下物种的丰富度远低于其他类型盐水湖。水草和鱼类对盐碱度的耐性低于藻类和无脊椎动物,在盐碱化过程中种数将首先减少。
4、库区周边工程建设对水库的影响
我国很多河流含沙量高,由于受水坝的拦截,受水势变缓和库尾地区回水影响,泥沙必然会在水库内尤其是大坝和库尾淤积,在水流入库区之后,水深沿流程增加,水面坡度和流速沿流程减小,水流的携沙能力降低,最终导致库区泥沙淤积。
二、水库管理与生态环境冲突的分析
1、对水库污染物处理不当
水库管理中对水库污染物的处理工作是极为重要的,在水库的日常运行管理中,若没有很好地对库区污染物进行处理,就会造成库区水质恶化、水域生态系统失衡,及由过量有机物质和营养盐类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水生动物大量死亡,进而危害人类。攀枝花市胜利水库作为攀枝花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不仅承担了防洪抗灾的作用,在水量富余的情况下还为攀枝花市南岸城区提供生活用水,水库水体质量尤为重要,对库区污染物处理不当不仅对库区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还会严重威胁周边居民的生命健康。
2、水库管理与生态环境治理重点不明确
在水库的日常运行和管理中,有一些重点环节需要加强,而当前我国很多水库在管理工作中对重点环节的认识和把握还远远不够,管理思路不明确,管理模式单一,没有将库区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考虑,或对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的重点不明确,使得库区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事倍功半。
3、库区管理措施不合理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经济活动和企业发展都有着很快的变化,随着人类生产、生活和建设等活动方式的不断变化,对库区及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方式和途径也不断变化,水库管理措施应及时根据社会经济及人类活动的变化做出调整,以提高库区管理效率,有效保护和治理周边生态环境。
三、水库管理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1、加强对库区污染处理的管理
严格控制库区及周边投放饲料、排放工业、生活污水以及其他有害物品行为;禁止库区及周边范围内毒鱼、炸鱼、电鱼或以其他方式盗取水库渔业资源;禁止在水库从事水上餐饮、游泳、放养畜禽;禁止在水库水源保护区内新建、扩建与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堆存工业废渣和生活垃圾;禁止在水库集雨区内从事规模养殖;坚决关闭一些污染企业和家庭作坊。在加强对库区污染的管理的同时,应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以辅助对库区污染的管理工作。
2、理清水库管理和生态治理重点,有层次地进行管理和治理工作
①加强水库水质监测工作
在水库的水质监测工作中,应有效地做好对水库的生物监测和理化监测方面事宜,首先在生物监测方面要严格把握好生物监测的方法来进行对浮游生物及植物的观察分析,以便于对其生物存在产生的水质影响,进行系列防护保护措施的出台。
②大力建设水源涵养林,强化库区水质的改善保护
在水库水质的保护中,应当将水源涵养林的大力建设提上日程,因为水源涵养林作为水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着多方面的优质效益,充分纳含了经济和生态与社会方面的三大效益,其主要的功能作用发挥是对水资源进行良性调控,增强水源的循环性能,因而用于水库的水源涵养中,具有良好的实施意义,但是在进行涵养林的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到涵养林建设的影响要素,以免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③加强对库区淤泥的处理
库区泥沙淤积会严重降低水库工作效益和工作安全,严重的甚至会使水库失去功能而报废;若泥沙淤积向水库上游发展,会造成上游地区淹没甚至发生盐碱化;淤积的泥沙容易附着一些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会引起水库中的水质发生恶化。可见库区的泥沙淤积是水库管理中的一大问题。
④重视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和谐,注重生态平衡的保持
在水库上游和周围进行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植花种草,在库区周边营造绿色植物圈;保护湿地、野生动植物,维护水库清、静、绿、野、鲜的自然特色。利用多种有效的节水方法使供水能力增强,且新技术的持续发展将会更大地提高用水效率,通过改进计划与管理,以更经济的方法保存并获取人类所需的更多的水。转变渔业发展理念,激活资源优势,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依附生态养鱼的新思路,在库区开发有机水产品生产。发展生态渔业对水质净化起到很大作用,它不但加快水质自净能力,还促进水库渔业健康发展,同时使水库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四、科学规划生态保护,做到有的放矢
保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对于自然界的存在、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水库建设是人类文明必须的活动之一,水库管理及生态保护规划应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着力抓好水利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以水库管理与生态保护为核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水库。
1、规划目的
水库生态保护规划可以采取建设库区生态林和生态湿地两种方式,提高水体自我净化能力、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达到提高水库水源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用水标准的目的,同时改善当地环境条件和小气候,完善水库的基础设施。
2、规划指导思想
加大生态环境恢复、保护与治理力度,使其更大地发挥饮水、防洪、抗旱、灌溉、生态等效益,为社会造福,为人民谋利;本着保护与开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经过有序规划开发,运用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借助日趋完善的水利工程设施,采用多元化投资发展策略,逐步开发水库生态资源。
3、规划原则
规划原则要坚持功能性、科学性、整体性、舒适性、适用性、空间感、感官化通盘考虑、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
4、规划目标
摘要:漳卫南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分析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状况的基础上,从水资源系统的角度,分析水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德州市;漳卫南运河;水环境;对策
漳卫南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河流域五大水系之一,由漳河、卫河、卫运河、南运河及漳卫新河组成,河长932km,流域面积37700km2。流域多年平均气温在14℃左右,多年平均降雨量为608.4mm。漳卫南运河流域为重要粮棉产区,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谷类,经济作物有棉花、大豆、花生等。流域内工业发展迅速,主要工业有电力、钢铁、纺织及各种化工产业。
一、研究区水资源概况
漳卫南运河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40m3,污染严重、运河断流、水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匮乏等水少、水脏等水环境问题十分突出[1,2]。漳卫南运河在德州市境内的流域面积最为广泛,德州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5.36亿m3,地下水资源量9.9亿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全国的10%。由于近年来水资源的破坏性开发,加之降水资源呈递减趋势,地表水及浅层地下水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3,4]。
二、漳卫南运河德州段水环境问题
1.河流干枯断流,功能退化
漳卫南运河德州段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由于不合理地开发利用造成大面积河床荒芜沙化,河道淤积,功能退化。四女寺枢纽以下自1965年断流以来,断流天数在300天以上的达14年;南运河已经处于断流状态,河道下游已被开垦为农田菜地,而上游河道内冬季干枯无水,夏季则蓄水成为一塘浮萍。早先的繁华运河航道现今落寞萧条,船闸等各种装备都成了废弃物。
2.地下水超采严重
德州市现已形成中心静水位埋深达19.0m,区域范围达1850km2的漏斗区,在一些地区,由于地下水资源的超采地下水开采深度达500m,有的地方甚至达到900m深。沿河地下水(生活水井,农灌井)的调查监测表明,漳卫南运河沿河2km区域内浅层地下水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5]。
3.水质恶化
该区域污染源主要有来自漳卫南运河上游的污水、城镇工业和生活废水和农业化肥、农药污染[6]。根据2007年水质调查结果,漳卫南运河除漳河外水质均为劣Ⅴ类。卫运河四女寺和漳卫新河吴桥河段的COD的最大超标倍数分别达到11.9,44.5,氨氮的最大超标倍数达到16.5,21.2,挥发酚的最大超标倍数达到18.0,38.6,属于严重的有机污染类型。
4.河道底质污染
德州市内主要河流水质均已超过农灌用水的标准,而其中有机污染物和挥发酚超标尤为突出。河道中底质主要污染物是有机质、铜、锌、镉和汞。漳卫南运河四女寺下游岔河段就属于比较明显的河道底质污染。
5.水浪费严重
农业是用水大户,全市年供水量80%以上是用于农业灌溉。但是大部分灌区为老灌区,管理落后,设施、渠道老化,又都采用传统土渠输水,大水漫灌方式,节水灌溉方式推广困难,水资源浪费严重,有较大的节水空间。
三、对策与措施
1.提高全民节水意识,建立节水型社会
要运用各种途径,包括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水资源紧缺状况,提高全社会节水意识;采取适当提高水价并对农业灌溉用水和家庭困难用水户的用水进行补贴的办法,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采取限量供水,超限加价的办法,强化节水措施;推广节水器具,减少水浪费现象。
2.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走水务一体化道路
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是实现依法治水,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有效途径。围绕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水利工程设施的保护,对水资源开发、输配、节约、保护、治理实行“一条龙”式管理,让有限水资源在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良性循环,有效地遏制水环境恶化问题。
3.建立完善的水环境保护政策制度
要治理好水污染问题,法律制度是保障,是手段。应开展流域污染治理政策法律和经济措施研究,加快生态环境保护立法步伐,尽快制定重点水生态保护和生态功能保护区管理条例,建立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综合决策机制。以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建立符合生态承载力的社会经济体系,实现经济、环境和水资源协调发展。
4.加强污染物治理
漳卫南运河流域内水污染以工业污染为主,其中化工、造纸、煤矿、炼钢、火电等行业占工业排污总量的85-98%。因此,必须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从源头上遏制水污染。当前漳卫南运河污水处理能力6.27亿t/a,而排污总量约10.38亿t/a。此外,漳卫南运河流域内县级城市还没有建设1座污水处理厂。因此,必须加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能力。
5.遏制地下水超采
对城区深层地下水超采区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停采达到涵养水源的目的。并利用丰水年份的地表径流和黄河丰水期的来水量,对深层地下水进行回灌,以提高地下水位,遏制地面下沉。在水资源相对短缺的浅层地下水漏斗区,要大力发展大田喷灌,果树滴灌,大棚微灌等先进节水灌溉技术,逐步达到采补平衡。
6.兴建蓄水工程,提高调蓄能力
德州市内低洼地较多,可通过兴建蓄水工程解决德州市水资源分布上的时空分布不均问题,在丰水期积蓄水量,在枯水期计划用水;并充分利用客水资源,缓解水资源紧缺;同时在南水北调工程完成后发挥供水区域优势,促进水环境的改善。
7.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水生态环境改善
充分发挥流域内水库闸坝等水工程的作用,优化流域内水资源的配置,保证河流的生态水量,提高流域水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开展漳卫南运河污染物总量控制和环境容量研究,重视重大经济技术政策、社会发展规划、经济发展计划所产生的生态影响。
结语
促进人与水的和谐发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水环境治理保护工作的终极目标。漳卫南运河的水污染是流域性污染,需从漳卫南运河重点污染源治理入手,建立水环境治理的综合措施,保护水环境,治理水污染,减少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本区域水环境治理保护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 翟学军.节约保护水资源促进漳卫南运河的可持续发展[J].海河水利.2009.2
[2] 庞爱萍,李春晖.漳卫南运河水资源与水环境存在问题及管理对策[J].海河水利.2008.3
[3] 吕其英,宰维东,付静.德州市水环境状况综述[J].海河水利.2009.2
[4] 潘立云,王玉珏,谢营.德州市水资源特点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9.3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保护对策
1引言
水利工程是我国发展建设的重要工程,对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水利工程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水利工程的发展能够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水利工程的发展也对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威胁。在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发展下,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注重,即在水利工程发展建设中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水利工程施工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施工发展是建立在天然河流上的,为此,在发展过程中难免对河流生态产生不良影响,表现为对河流生态平衡的破坏,也不利于河流中水生植物的生长。另外,水利工程施工会对不同河段的河流进行拦截处理,截流会导致河流出现不同程度的泥沙淤积,导致河流水深发生变化。
2.2水利工程施工对陆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一,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会占据较大的陆地面积,对陆地植物的生长带来严重的破坏,导致很多农田、草丛、植物等无法生长。第二,水利工程的施工还会对周围局面的生活带来影响,大量废弃物的排放加重了居民居污染情况的发生。第三,水利工程施工蓄水之后,会导致地区地下水发生变化,表现为地下水位的升高。水位升高之后会导致土地被淹没,加重土地盐碱化、沼泽化的可能。大规模的水利工程灌溉会导致陆地变成水体、湿地,减少绿地实际覆盖面积。
2.3水利工程施工对局部气候生态环境的影响
大中型水库的建设严重破坏了人们赖以生存的气候环境,大规模的水利工程灌溉会导致陆地变成水体、湿地。对一些地区的气候、降水也会产生影响,表现在水利工程建设会导致水大面积的积累,在阳光下,积累的水大面积、快速蒸发,出现了降雨。长时间的降雨直接影响地区温度,导致冷空气的增多,破坏了自然生态。
3应对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不利影响的对策
3.1加强对水利工程的全面规划,因地制宜开展水利工程建设
第一,在水利工程正式施工之前,有关部门需要综合、全面分析水利工程施工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对水利工程实施可行性、必要性以及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综合分析。在综合分析之后实现对水利工程的全面规划。第二,在开展水利工程的时候,需要有关部门能够因地制宜的进行施工,在充分应用各种资源的同时在最大限度上减少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第三,水利工程施工如果涉及到居民的迁移问题,则是需要政府部门在水利工程实施之前制定完善的居民迁移制度,从而加强居民对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的支持,减少因为工程实施和民意矛盾引发的生态事故。第四,水利工程施工操作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关注。第五,在水利工程实施之后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周围的环境进行保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做好绿化工作。
3.2做好水利工程施工的生态环境保护
在开展水利工程施工的时候需要做好有针对的生态环境保护,在不同的水利工程施工中采取有针对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从而保证在发展水利工程的时候将对生态环境的危害降到最低。在签订施工合同的时候,需要对水利工程施工能够产恒的污染物进行全面的分析,结合污染物的类型制定科学的解决方案,严格限制水利工程施工中出现的各种污染。
3.3保证自然河道的天然功能
水利工程施工操作的过程中需要从施工条件、选址等方面综合采取措施来减少施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污染性较高问题的控制,要应用高端技术形式来保护当地的名胜古迹和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同时,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还需要减少对天然河道的过度开发,保证河流应用的安全、清洁。
3.4应用科学技术保护生态环境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会出现一些耕地、占地、移民、赔偿等问题。为了减少这些问题的出现,在水利工程的实际施工中需要加强对科学项目的开发和应用,结合实际合理选择水利工程施工位置,并结合实际实现对项目的针对性开发。为了减少水利工程施工对周围环境的破坏,需要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充分利用,禁止在河流的中下游开发堤坝。
3.5完善环境保护制度,加大对破坏环境行为的惩处力度
水利工程的施工需要完善环境保护制度,在制度的约束下将生态环境保护落实到实处,为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在发展水利工程的时候要加强对动植物的保护,维护生物多样和生物平衡。工程的开展要尽可能应用低碳环保材料,应用完善的生态环境影响反馈机制对周围生态环境进行跟踪调查,在发现问题的时候予以及时的解决。对于违反生态环境的行为需要加大惩处力度。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稳定进行对我国社会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能够有效改善我国洪涝灾害,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但是在发展水利工程的时候也会带来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问题。针对水利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学习和调研,在开展水利工程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维护周围生态环境,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重要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刘思琦,于思辉,刘东波.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18):55+57.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措施
生态环境的质量与人类息息相关。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所以新时期在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上和修建水利水电工程的过程中,加大保护环境的力度,做到双赢。
一、修建水利水电工程的必要性
自古以来水利工程就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具有灌溉、发电、防洪、调水、渔业、旅游、航运、生态与环境等综合作用,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水电作为可再生能源,对于缓解世界的能源危机,提高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河航运发达,非常有利于水电资源的开发。目前我国水电资源开发利用率约为26%,那就意味着还有70%以上的水电资源待开发,[1]所以我国水电的建设任务还十分繁重。
二、修建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修建水利水电工程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它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修建水利水电工程的影响主要有对气候、水文、地质、土壤、水体和生物物种的影响等,所以修建水利水电工程必须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局部气候受局部上部气流控制,修建水利设施,会使工程上部空气湿度增加,因而会对局部气候产生一定影响。第一、对降水量的影响。降水量肯定会相比原来有所增加,由于水利设施的修建,会聚积大量的水,在光合作用下,水增发的量远远高于原来的量,形成大量的降水。同时还会改变降水地区分布。积水区蒸发量加大,空气变得湿润。相关资料表明,“库区和邻近地区的降雨量有所减少,而一定距离的区降雨则有所增加,一般来说,地势高的迎风而降雨增加,而背风而降雨则减少。”[2]第二、对水文的影响。水利设施的修建对下游河水流量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以对下游的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水利设施蓄积了汛期和非汛期的河水,从而导致下游水流量大幅减少,水位下降,这个时候就会出现生态问题。例如,下游的湖泊会因此而导致水位大幅度下降,地下水位也会下降;下游水量减少,对下游的航运,养殖业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随着河水自净能力的下降,也会导致水质恶化。第三、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水利设施建成后,局部水域会出现相对静止的流动状态,为浮游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环境。在泥沙大量沉积后,水质的光合作用明显增强,水量上涨后会淹没一些地方,导致盐类和植物分解物溶于水,使得浮游植物得以大量生长。水库蓄水后,也就切断了泅游性鱼类的泅游通道,这势必会导致该种鱼类的死亡,从而引起生物多样性退化。第四、对土壤的影响。在浸没的地方,空气流通差,导致土壤中微生物繁殖能力差,土壤肥力下降,不利于动植物生长。水位上升后,地下水位也随之上升,因此,土壤出现沼泽化,过于涝的土壤使动植物难以存活。第五、对社会环境的影响。首先,对人类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很多疾病直径或间接来源于水体污染。其次,水位上涨后,可能会对某些景观古迹带来一定影响。最后,水利工程的修建肯定要产生人口迁移,对迁移人民产生了一定影响,对土地的使用造成了巨大压力。
三、环境保护的措施
水利设施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然原来的状态,使原本平衡状态受到破坏。只要遵循“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规划设计,我想大部分不利影响都可以得到控制。水利设施能否带来高质量的环境效益,能否把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小是一个水利设施建设成败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增强水利工程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应把环境问题放在第一位。深刻考虑到工程对环境的的影响,在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对工程的要求,不仅要取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更要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加强对水利工作者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程度。其次,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标准评价体系。修改评价体水利水电工程的指标体系,在施工前要全方位、科学合理的对工程地点的地质、环境进行考察、评估;进一步完善审批前履行环境影响评价和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手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引导,力求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小,我们收获的效益最大。最后,建立局部区域环境监测体系。由于我国生态与环境监测方面技术薄弱,加上资金的缺乏,导致我国无法建立庞大的环境监测系统,但是,建设局部区域环境监测系统还是可行的。建议在已有的水文和水质监测站网的基础上,选择重点水利工程区域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对水文情势、局部气候、河道泥沙、鱼类渔业、水质、水生物、岸边植被、鸟类、水力发电、当地文化等开展全面的分析”。[3]必须对工程附近局部区域的生态环境作全面地了解,对发生的或即将发生的危害采取措施能提前预警,使各方面的损失达到最小。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是我们国家在水利水电工程上必须迈出的一步。综上所述,水电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我们要努力寻求减轻不良影响的措施,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通过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水电建设的健康发展,特别是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建立与生态环境友好的水电工程建设体系,实现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作者:赵欢 单位:扬州大学
参考文献:
[1]钟华,何家华.浅谈水利工程刘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J].民营科技,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