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9 15:27:5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安全教育基本知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 安全力 本质安全 影响因素 DEMATEL
一、煤矿本质安全及“安全力”的定义
煤矿的本质安全化是将本质安全的内涵经过扩展而得到的,它已不是单纯的指设备构造的本质安全设计,而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煤矿具有一定的安全可靠性,具有完善的预防和保护功能,具有良好的安全文化和安全风气,以及科学的安全管理体制,从而使事故、灾害降低到规定的目标或可以接受的程度。
借助物理学中力的含义,本文引入了“安全力”的概念。“安全力”理论的基石是“事故三因素”理论。三因素理论认为:事故发生的原因不尽相同,但每一特定事故的发生取决于一些“本质”的要素,即人、物和环境。“安全力”理论对此进行了扩展:人的因素除了包括一般员工外,还应包括各级管理者,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的高低对提高煤矿安全管理具有重要影响;机具的因素应扩大到物的范畴,一切影响安全的“物的因素”都应加以控制。在实际工作中,应全面考虑三方面的因素,遵循“木桶”理论,“三管齐下抓管理,方方面面都要硬”,保证安全管理的持续创新。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质安全和“安全力”都强调找出影响安全的本质因素抓管理,发掘导致事故的深层原因找出路,建立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因此两者的出发点和目标是统一的。鉴于此,本文基于“安全力”的视角,分析了煤矿本质安全的影响因素,为建立煤矿安全的长效机制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基于“安全力”的煤矿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1、基于“安全力”的煤矿安全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1)人控力。包括理论知识学习力:员工持续学习安全知识的能力;安全行为自治力:员工对安全生产行为的自我控制能力;责任分解落实力:将安全责任分解、具体到每一个员工的落实情况;安全承诺兑现力:煤矿员工对自己自愿遵章作业、按章操作等做出承诺的可信程度;绩效考核推动力:与员工绩效考核有关的安全奖惩制度和措施对员工安全行为的影响力;三违教育感化力:对“三违”人员通过各种方式实施帮助和教育,从而达到感化他们,减少“三违”人数,减少“三违”发生次数目的的实现程度;防灾抗灾反应力:煤矿员工预防灾害、抵抗灾害的能力和熟练程度。
(2)物控力。包括质量标准保障力:主要指质量标准化建设保障工程质量的程度,包括安全质量标准化、产品标准化、工作标准化和服务质量标准化等;设备管理规范力:矿井安全设备、设施的规范化管理程度;隐患排查防控力: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隐患,形成科学规范、层层落实、逐级排查、快速整治的隐患排查治理闭合管理机制;薄弱环节监控力:对煤矿生产过程中薄弱环节的监控能力;安全设施保障力:煤矿企业安全设施、设备对安全生产的保障程度;科技兴安带动力:通过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增强矿井抗灾能力的程度;安全信息共享力: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安全生产信息畅通,形成上下沟通、反应迅速的网络。
(3)环控力。包括安全思想渗透力:通过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文化教育等各种方式,使广大煤矿员工(包括非生产人员、生产人员及其家属等)真正树立安全第一、关爱生命的意识;安全管理决策力:煤矿高层管理者领导煤矿员工正确处理与安全生产相关事宜、保障安全生产顺利进行的能力与水平;安全措施贯彻力:煤矿安全管理者参与、落实和执行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的程度;基础管理固本力:“三基”管理对安全管理基础稳固的保障作用;公共环境监督力:各种有关安全的法律制度、规则规范对安全生产行为的监督作用;安全文化感染力:安全文化氛围营造情况;生活环境和谐力:通过人性化管理理念,尊重和满足煤矿员工的个性化需求,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程度。
根据上述分析,本文构建了基于“安全力”的煤矿安全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2、煤矿安全影响因素的DEMATEL分析
(1)煤矿安全影响因素间的直接影响矩阵。本文采用Delphi法确定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此次调查遴选的调查组成员由高校安全工程及安全管理专家、国有大型煤矿安全矿长、省级煤矿安监部门工程师等组成,共发出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46份,专家积极系数为92.00%。
通过汇总调查问卷,分析相关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直接影响矩阵X(略)。
(2)煤矿安全影响因素间的综合影响矩阵。根据直接影响矩阵数据,使用Matlab软件计算得出煤矿安全影响因素间的综合影响矩阵,如表2所示。
3、结果分析及建议
从表2可以看出,原因度大于0的影响因素(即原因因素)有:F1,F2,F5,F10,F11,F12,F13,F15,F16,F20和F21。其中,安全行为自治力、安全设施支持力和理论知识学习力位居前三位,对其他要素的影响程度最大。原因度小于0的影响因素(即结果因素)有:F3,F4,F6,F7,F8,F9,F14,F17,F18和F19。其中,防灾抗灾反应力、质量标准保障力和基础管理固本力位居后三位,受其他因素影响的程度最大。通过中心度可以看出,安全措施贯彻力、责任分解落实力是最核心的两个因素。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抓住最根本的因素:安全行为自治力。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决不仅取决于严密的制度管理,而且还取决于全体员工的参与意识和自主管理水平。实施自主管理,以员工个体人生价值的实现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基础,以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及管理素质为目标,使安全管理的中心从依赖制度管理向遵从安全主体管理转移,达到员工自我约束、自我学习、自我创新、自我超越的目的。
(2)突出最直接的因素:防灾抗灾反应力。通过演习等事前手段使煤矿员工熟悉各种常见灾害的发生规律,以掌握抗灾、救灾手段和措施,提高煤矿员工的防灾抗灾应变力。
(3)控制最核心的因素:安全措施贯彻力。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的重心在基层区队,重点是井下现场,关键是基层管理干部,只有牢牢抓住基层不放松,紧盯工作现场,充分发挥各级管理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才能从根本上堵塞安全管理的漏洞,保证安全措施的执行力和落实力。
三、结语
本文在煤矿安全事故致因理论的基础上,从“安全力”视角分析了煤矿本质安全的影响因素,并运用DEMATEL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最后得出影响煤矿安全事故的关键因素,为煤矿本质安全化进程提供参考和依据,有助于建立煤矿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提高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的水平。
(注:基金项目: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12RK
B01383)。)
【参考文献】
[1] 刘海滨、李光荣、黄辉:煤矿本质安全特征及管理方法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4).
[2] 欧晓英、杨胜强、孙仁科、孙正恩、王义江:煤矿本质安全化管理体系建立及其应用的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1).
[3] 袁清和、侯艳辉、郝敏:基于“安全力工程”的煤炭企业本质安全化探索[J].软科学,2007,21(4).
被教育单位:
姓
名
身份证编号
工
种
进
场日
期
三级安全教育内容
教育人
受教育人
一
级
教
育
进行安全教育基本知识、法规、法制教育,主要内容是:
1、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
2、安全生产法规、标准和法制观念;
3、本单位施工过程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纪律;
4、本单位安全生产形势及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故及应吸取的教训;
5、发生事故后如何抢救伤员、排除、保护现场和及时进行报告。
签名:
签名:
年
月
日
二
级
教
育
进行现场规章制度和遵章守纪教育,主要内容是:
1、本单位施工特点及施工安全基本知识;
2、本单位(包括施工、生产现场)安全生产制度、规定及安全注意事项;
3、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4、高处作业、机械设备、电气安全基础知识;
5、防火、防毒、防尘、防爆知识及紧急情况安全处置和安全疏散知识;
6、防护用品发放标准及防护用品、用具使用的基本知识。
签名:
签名:
年
月
日
三
级
教
育
进行本工种岗位安全操作及班组安全制度、纪律教育,主要内容是:
1、本班组作业特点及安全操作规程;
2、班组安全活动制度及纪律;
3、爱护和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装置(设施)及个人劳动保护用品;
4、本岗位易发生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对策;
5、本岗位的作业环境及使用的机械设备、工具的安全要求。
6.跨高速公路施工注意事项。
签名:
签名:
年
一、基本思路
1、加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意识教育。安全意识教育就是通过对员工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员工端正事项,提高他们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的认识。在提高思想意识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理解并积极贯彻执行相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自身的保护意识,不违章操作,不违反劳动纪律,做到“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同时对我局领导班子及各科室人员也应加强安全思想意识教育,确保他们在工作时做好带头作用,从关心人、爱护人的生命与健康出发,重视安全生产,做到不违章指挥。
2、将安全教育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中,加强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和安全教育的长期性。做到“全员、全面、全过程”的安全教育。因为生产与安全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哪里有生产,哪里就需要进行安全教育。
3、开展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形式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灵活多用,尽量采用符合人的认识特点的、感兴趣的、易于接受的方式。
4、严格执行企业三级安全教育制度,杜绝未经三级安全教育就直接上岗的现象。对于新进企业的工人,应严格要求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学习内容包括安全技术知识、设备性能、操作规程、安全制度和严禁事项,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操作岗位,考核情况要记录在案,三级安全教育时间不少于24学时。
二、主要的培训内容及形式
㈠、主要的培训内容
1、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2、消防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专业知识;
3、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事故防范、应急管理和救援组织以及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
4、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劳动保护及职业卫生知识;
5、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6、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及职业危害的调查处理方法;
7、应急管理、应急救援预案编制以及应急处置的内容和要求;
8、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9、企业安全生产诚信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10、其它需要培训的内容。
㈡、主要的培训形式
1、会议形式。主要有: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安全例会、月度工作会、事故案例分析会等。
2、张挂形式。主要有:消防安全宣传条幅、标语、安全宣传栏等。
3、影像形势。主要有:消防安全教育光碟、安全讲座录象、课件等。
4、现场观摩演。
三、要求
1.具体的培训方案应在培训的前一个月制定出来,并报领导审批,及时通知培训涉及的相关人员做好准备。
2.培训结束后,要对培训的效果进行全面的总结。
关键词:化学;安全;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1-0179-01 一、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化学实验教学的不断加强,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日益显得重要,教师要尽可能地避免一些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以免对学生造成身心的伤害。因此,教师要制定必要的实验安全守则,加强安全教育,使学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肃的科学态度来学习化学实验,充分了解注意事项,熟悉实验内容,掌握仪器使用应注意的问题,严格药品用量等。对学生进行防火、防意外伤害等基本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将不安全的因素加以预防,努力把它们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如何进行实验安全教育
1、提高思想认识是前提
如何把安全教育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是关键。这就需要强化外在的刺激,并进行合理的引导,激发个体内在的需求,形成内化过程,成为学生实验时自觉的行为习惯。在实践中可采取如下方法:
⑴制定具体的实验安全守则,并组织学生学习,引起学生对实验安全的注意
⑵指导学生进行动物毒性试验来进行体验,如含铜、汞、镉、铅等重金属离子对鱼和水生生物的毒性反应,通过体验强化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使学生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⑶教师要正确引导,实验前都应提醒学生具体的安全事项,把安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2、懂得安全知识是保证
为安全地进行化学实验教学,要让学生明白在实验时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⑴在实验前应了解仪器的性能和药品的性质,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该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
⑵在实验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并严格遵守实验安全守则,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⑶要懂得一般的救护措施,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可进行及时处理。
3、教师把关是关键
安全教育离不开教师积极导向。教师除了要向学生渗透安全意识、传授安全知识外,还要把好安全关。创造一个安全的实验环境,消除实验室存在的不安全隐患。
探究实验离不开实验设计,由于学生本身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就决定了他们不能离开教师的“导”的作用而完全独立地进行探究。
三、化学实验不安全隐患的预防
为了使实验达到预期的效果,保护实验者的人身安全以及保护仪器和周边环境,实验时必须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1、注意化学药品的保存方法
⑴实验室许多物质易在空气中因反应而变质,保存时应注意:①密封或用后立即盖好瓶盖,如石灰水用后立即盖好瓶盖,防止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②加入还原剂防止其氧化,如二价铁溶液中加入铁屑;③隔绝空气,如活泼金属K、Ca、Na保存于煤油中,白磷保存于水中。
⑵许多见光或受热易分解的物质,保存时应注意:如AgNO3溶液、浓HNO3等,用棕色瓶保存在阴凉处;如NH4HCO3等,加塑料袋密封保存。
⑶玻璃仪器中含较多的SiO2,强碱能与之反应,产物具有粘性。如:保存强碱(如KOH溶液、NaOH溶液)时只能用橡皮塞而不能用玻璃塞。
2、实验装置要做到规范化
⑴用试管加热固体时,试管底部要略高于管口防倒流,如做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⑵易溶于液体的气体经导管进入液面时出现倒吸现象,实验时应注意:
①管口只贴近液面或管口倒扣漏斗、干燥管;
②气体导管中间装一个干燥管或安全瓶,容纳倒吸的水,使之不倒吸人气体抽取装置中;
③加热固体制取气体,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完毕后,要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再撤酒精灯。
⑶加热固体物质时防导管堵塞。如:加热KMnO4晶体制O2时,为防止KMnO4粉末进入导管而引起导管堵塞,要在管口放一团棉花。
3、实验过程要细化
一、指导思想:
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在项目部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全面提职工的安全素质,确保项目的安全顺利的竣工。
二、教育和培训的目的:
使各级人员都认识到:
1.遵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和工作程序,以及符合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2.与他们工作有关的重大安全风险,包括可能发生的影响,以及其个人工作的改进可能带来的安全因素;
3.偏离规定的工作程序可能带来的后果;
教育和培训的目标:
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提项目全员的安全意识。
三、教育和培训内容:
1.安全思想教育。包括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劳动保护法规,劳动纪律、安全与效益、安全与个人利益的利害关系等方面教育。
2.安全基本知识和技能教育培训。包括一般劳动安全、卫生知识、专业安全技术和安全常识等方面的教育。
3.安全规章制度教育。包括劳动保护、安全生产、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程、规则以及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等方面的教育。
4.典型经验和事故案例教育。包括国内外、企业内外安全生产先进经验学习,促进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不断提高安全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并通过典型事故的剖析,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同类事故的发生。
5.各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6.高处作业、临边作业、机械设备、用电安全基础知识;
7.防火、防毒、防尘、防爆及紧急情况安全防患自救;
8.防护用品发放标准及防护用品、用具使用的基本知识。
四、培训时间安排:
每月至少一次安全教育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