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7:26:2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商务经济运行分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今年1-10月,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47亿元,同比增长18.94%,增速同比加快1个百分点,为近几年以来较高水平。
2、受国家出口宏观调控影响,区内外贸企业完成出口1769万美元,同比下降25.55%。
3、旅游总收入完成6.13亿元,同比增长35.00%。
4、招商引资完成到位资金7100万元,完成任务的118.33%。
二、消费品市场运行主要特点
1、消费需求持续扩大,增幅保持较高水平。一是居民收入增长加快。随着我区富民政策的不断落实,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稳步提升,社会保障范围扩大和保障标准的提高,经济发展为广大市民带来更多的经济实惠,使居民的消费能力进一步增强。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正日益减弱,对未来的预期进一步改善,居民的购买力也得到了逐步的释放。二是政策力度加大。上级政府及区委、政府对促进流通业发展、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加大了推进流通现代化和开拓城乡市场的力度,对消费增长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
2、旅游、休闲消费的发展促进餐饮业持续快速发展。餐饮服务快速增长,市场容量不断扩大,销售势头强劲,成为餐饮消费市场的亮点之一。1~10月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1亿元,同比增长23.63%,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增速高4.69个百分点。居民饮食消费逐步走向社会化,在外用餐消费明显增多。
3、城乡市场协调快速发展。商品流通繁荣活跃,农村市场持续升温,对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提升较大。今年以来,我区积极配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开拓了农村市场,积极推动农村商业网点的拓展,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工程”,快速提升了农村商品流通水平,到年底已建成农家店196家,近150个行政村设立了连锁门店,覆盖率达40%,这些举措对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1~10月份,我区城市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1.62亿元,同比增长19.87%;农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83亿元,同比增长9.12%。农区市场消费增幅仍低于城市增幅10个百分点。农村市场虽增幅喜人,但消费仍然只占全区总量的8.47%,增加农区商业网点建设,提升农区商品经营质量,仍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
4、副食品价格变动明显。今年1-10月我区副食品价格上涨明显,特别是8、9、10三个月几种主要副食品涨幅超过20%,成为拉动食品类价格涨幅攀升的核心力量。猪肉涨价后的比价效应继续带动同期鸡蛋、家禽、水产品、植物油等副食品价格出现普遍上涨。其原因:一是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的结果。去年上半年我区主要畜禽价格持续走低,家禽、家畜养殖业的盈利大降,有些养殖户甚至亏本,农民的饲养积极性受到较大挫伤;二是生猪养殖成本增加,加大了成品猪的饲养成本;三是由于城乡居民收入提高等因素,所形成的全社会物价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使猪肉等副食品价格也“水涨船高”。
三、外贸出口
我区对外贸易出口形势是一般贸易出口增势强劲,加工贸易出口持续下滑。1-10月出口仍然以清谷新禾、万顺达淀粉、福耀集团、五丰公司、霍宁炭素等五家公司为主,占全区外贸出口总值1769万美元的95.14%,且后2个月仍保持强劲的出口势头。产品出口地仍以亚欧市场为主,其中对欧出口比重明显上升
四、旅游业
1-10月全区完成旅游总收入6.13亿元,同比增长35%。共接待游客62.7万人次。随着我区景点、景区建设的快速发展,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特别是“创建优秀旅游城市”活动的深入开展,呈现出对旅游业的强势拉动作用。
四、影响市场消费的因素分析
有利因素:
一是政策拉动效应持续加大。国家继续把扩大内需、大力推进流通业的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我区进一步加大对商贸流通项扶持力度,支持商贸流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为消费品市场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进一步提高,居民消费预期有了较大改善,购买力进一步增强。全区开展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工作,有效提升了农村商业网点的档次和水平,农民人均商品消费支出增长7.7%,农村消费品市场不断发展,消费品零售总额不断增加,增长幅度大大提高。二是节会消费对市场影响显著。在元旦、春节、五一以及名目繁多的其他节日期间,商品市场和餐饮业呈现明显的节日活跃,从“*”黄金周当月全区城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来看,同比分别增长20.78%和16.44%。特别是在商家节日举办的各类促销活动中,节会刺激消费的特征明显。三是是消费理念进一步更新。家庭劳动日益社会化,拉动餐饮业进一步持续增长。
总体情况
上半年,上海信息服务业实现经营收入1713.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5%。其中软件产业966.8亿元,互联网信息服务业298.98亿元,电信传输服务业343.97亿元,广电信息服务业68.9亿元。实现增加值578.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占第三产业比重达到10%,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上半年,上海有2家信息服务业企业成功登陆资本市场,使得上海在海内外上市的信息服务业企业数量增加到了44家(见下图)。
2012年上半年信息服务业与其他服务业的增加值对比情况
运行特点
软件业:上半年,上海软件产业实现经营收入966.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8%,增速趋于平稳。新增认定软件企业290家,登记软件产品1197个。截至目前,全市有213家企业获得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其中一级的12家、二级的33家、三级的99家。中国银联、宝信软件、贝尔软件等6家企业列入国家软件百强名单。上半年,软件企业的盈利较一季度有所提高,但仍处于近年来较低水平,共实现利润总额120.8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1%。从重点软件企业监测数据看, 2012年上半年工业软件企业增速较快,如宝信、卡斯柯等企业的增速都在20%以上;系统集成服务类软件企业也保持了20%的增长速度;受通信产业不景气的影响,通讯类软件企业则出现较大下滑, 平均较上年同期下降了20%以上,但跌幅较一季度有所收窄。
互联网信息服务业:上半年,上海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实现经营收入298.9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8%。在网络游戏领域,从事MMORPG类游戏的网络游戏企业的增速进一步放缓,整体保持在10%左右,而从事网页或手机类游戏的企业收入则呈几何倍数增长;在网络视听领域,随着影视剧版权的非理性购买逐渐缓和,网络视频行业进入比拼内功修为的阶段,各视频网站开始差异化内容竞争,使得视听行业的盈利能力有所提高,部分企业已实现盈利;在第三方支付领域,随着央行第四批第三方支付名单的公布,上海共有49家企业获得了51块第三方支付牌照,全国排名第一。
同志们:
关于今年的经济形势,各经济部门作了综合分析,农口、税务、财政等部门和开发区分别作了专题发言,分管副区长也讲了各自的看法。下面,我结合大家的分析,就—月份经济形势和当前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全面认识和正确把握—月的经济形势
今年—月,我区经济运行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从积极的因素看,体现在七个方面:
一是主要经济指标与去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增长。—月,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占年计划的。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财政收入完成亿元,同比增长,占年度预算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同比增加元,增长,占年计划的。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元月末,同比增加元,增长。
二是工业经济持续增长。—月,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实现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占年计划的。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实现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占年计划的。户工业企业产值同比上升的有户,下降的有户。增长幅度较大的企业有鄂尔多斯羊绒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东友羊绒衫有限责任公司、精诚高压电瓷有限责任公司、万利煤炭、鄂尔多斯酒业、宏业人造板等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分行业来看,煤炭采选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纺织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增加值万元,同比增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原煤达到万吨,增长;供电量达到亿千瓦时,增长;白酒千升,增长;羊绒衫万件,增长。
三是投资和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加大。—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从投资构成看,主要靠重点建设项目的支撑,—月,生产性投资的比重明显加大,施工项目达到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占年计划的,同比增长,位居全市第位。—月,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占年计划的,同比增长,位居全市第位。消费市场热点突出,消费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汽车销售异常火爆,各种汽车销售量达到辆,实现零售额万元,同比增长,燃料用油销售量达到万吨,实现零售额亿元,同比增长倍。消费品价格涨幅较大,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达到,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达到。
四是重点项目进展顺利。今年确定的项重点建设工程,已有项开工建设,完成投资亿元,进展较好的项目有:
——富兴羊绒工业园区现已入驻企业户,其中户已投产,户正在安装设备,户在建;
——中正陶瓷项目土建工程已全面动工;
——鄂尔多斯市电业局输变电工程征地工作已经完成;
——蒙泰煤焦热电联产项目完成投资万元;
——国电集团×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总投资亿元,项目建议书已上报国家发改委,正在进行建议书的调研论证,拟于月开工建设;
——“总部经济”现已引进外地企业注册户,注册资金亿元;
——引黄供水工程已争取到国家开发银行亿元贷款,月份即可动工;
——民生市场拆迁正在进行;
——天骄南路和郝兆奎瑞典生态项目区道路建设的初设工作已经完成,其中郝兆奎瑞典生态项目的道路建设已进入拆迁征地阶段;
——准格尔路、达拉特路罩面改造工程全面开工;
——环城路的建设进入征地阶段;
——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初设已完成,正在征地;
——新开工房地产开发项目万平方米,已完成投资万元,同比增长;
——满世商贸城主体工程即将完工;
——大兴步行街拆迁工作基本结束;
——东胜大酒店扩建工程主体已完工;
——中蒙药科技产业化项目和蒙泰热电联产项目已开工建设,
五是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月,新增各类水井眼,新增水浇地亩。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万亩,其中粮食作物万亩、经济作物万亩、优质牧草万亩。保护地建设顺利推进,已种植保护地蔬菜亩,各种蘑菇万棒。落实人工种草面积万亩,青贮玉米万亩,已调回牲畜万头只,其中肉羊繁殖母畜万只、奶牛多头、肉牛多头。在生态建设方面,完成砒砂岩沙棘种植万亩,完成造林面积万亩,种植柠条亩。
六是财政收入平稳增长。—月,全区财政收入完成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同比增长,位居全市第位,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同比增长,上划中央税收收入完成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同比增长。在地方财政收入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万元,同比增长;基金收入完成万元,同比下降,。主体税种增值税完成万元,同比增长;营业税完成万元,同比增长;企业所得税完成万元,同比增长;个人所得税完成万元,同比增长;城市维护建设税完成万元,增长;其他税种同比有所增长。
七是招商引资为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月,引进项目个,到位资金亿元,占年计划的,同比增长。其中:引进辽宁企业新建鄂尔多斯摩力圣汇俱乐部项目,占地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到位资金万元,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月开始运营;鄂尔多斯市腾图煤业有限公司引进北京资金万元,已到位资金万元;九洲同泰工程机械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引进江西、山东资金万元,到位资金万元。宁夏热电机组项目总投资亿元,正在争取探矿权;包头鹿城机械超市,总投资万元,正在选址。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客观分析我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一是工业经济优势不突出。我们曾经引以为豪的工业经济,在后有追兵的情况下,已经出现了极大的隐忧。主要是在建工业项目较少,产业单一,很难形成新的增长点。工业经济的增长点主要体现在原有企业和传统的能源产业、制造产业上,新的明星企业和增长亮点没有形成。工业经济结构深层次矛盾较为突出,原有的工业企业普遍存在产业链条短、产业附加值不高的弊端。企业自身发展能力不强。同时,今年确定开工的重点项目中涉及到企业建设的还有相当部分项目没有启动,说明企业筹资难度大,发展后劲不足。
二是财政收支形势严峻。全区财政收入虽然保持较快增长,但财政收入的形势不容乐观,财政增收的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月,我区财政收入列全市第二,与准旗相差近万元。其中,上划中央税收收入亿元,欠工作进度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亿元,增长,欠工作进度个百分点。从速度看,似乎增幅不小,但在全市排名最末位,鄂旗增长,杭锦旗增长,准旗增长。达旗增长。在收入增长并不十分乐观的同时,历史债务包袱沉重,还债高峰期已到,目前我区财政支出压力相当大,支持经济建设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三是农牧业产业化程度低。尽管区政府代缴了农民的全部农业税,但农牧业生产投入不足。各乡镇税源缺乏。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作用不强。农民增收的渠道不多。
四是建设资金不能按时到位。在个自治区、市重点项目中,开工项目只有个,且工程进度缓慢。未开工项目个,当年计划投资亿元,占个重点项目投资总额的。重点项目完成年初计划难度较大。
二、对下一步经济走势的基本判断及重点工作安排
综观前五个月的工作,成绩不小,但问题也不少,要完成年初确定的任务,困难很大,形势非常严峻。今年的经济工作虽然我们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压力,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综合大家从各个角度所作的分析,今年以来总体经济运行态势好于预期、好于上年,经济增长速度、质量和各个主要指标增幅明显。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增强,增幅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月末比月末又提高个百分点。从现在情况看,只要抓好后几个月的工作,按照正常的速度运行,完成全年的奋斗目标不是没有希望。首先,从我区的实际看,通过近几年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全区公路、交通、通迅、服务等软硬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支撑经济发展的供电、供水、供气等基础条件将进一步改善,特别是几个大型变电站的建设、引黄工程的建设和天然气进城,使全区的能源和自来水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为经济发展增强了后劲。其次,一批在建的和新开工的重大项目,将继续拉动投资保持较高速度增长。引黄供水、国电项目、高速、环城线、快速通道、青春山和东胜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等项目均已进入投资高峰期,投资量将明显增大。第三,我区第三产业发展稳中有升,势头正旺,成为我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城乡居民购买力进一步增强,消费需求出现逐步升级的势头。今年全区在岗职工工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幅较大,新一轮消费热正在形成。同时,民生广场、购物中心、满世商贸城、大兴银街等几大商贸中心的改造建设,对于改善购物环境、集聚人气、刺激消费,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经济运行的形势已经明朗,在年初确定的奋斗目标不变的情况下,需要全区上下集中精力,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抢抓进度,扎扎实实做好下一步工作,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工业经济工作
继续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努力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抓重点项目和园区建设上。一是明确责任,狠抓重点工程进度。各重点工程责任单位,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压力感,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倒排工期,加压紧逼,促使在建项目尽快建成,拟建项目早日开工。区委、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该竣工的必须按时竣工,该开工的必须如期开工,该加快进度的必须加快进度。尚未开工的项目,要逐个调查核实,看看还存在哪些问题,属于部门职责范围内的,有关部门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主动服务,促其早日上马;属企业自身原因的,要督促有关企业加大工作力度,克服各种困难,确保按时开工。二是要搞好开发区的建设。开发区规划得再好,没有项目作支撑是不行的。开发区管委会要结合发展规划,加快项目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必须做到不断有新项目、不断有新变化,将宏伟蓝图变为现实。
(二)农村经济工作
在年初农村工作会上,关于农村经济工作的目标、任务、原则、措施都已经非常明确。农口各部门要按照会议要求认真加以落实,促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稳步发展。在抓农业方面,我们重点要抓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积极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培育龙头产品,建设龙头基地,发展龙头企业,开发龙头产业,变特色经济为规模经济、优势经济。食用菌种植项目要抓紧实施,争取完成万棒任务。另外,有关部门和乡镇、街道要积极行动,鼓励和引导农村人口有计划、有秩序、有组织的转移。搞好扶贫开发工作,增加农村贫困人口的收入。通过多方努力,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元的目标。
(三)财政税收工作
要按照健全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强化征管,开源节流,有效整合财力资源。一是努力培植地方财源。虽然近几年我区财政收入增长较快,总量盘子也在增大,但“吃饭”财政的状况仍未改变。从今年预算安排和前个月预算执行情况来看,财政增收的压力相当大。今后要不断优化财政收入结构,努力培植财源。围绕开发区建设、重点工业和商贸流通企业的发展,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积极“放水养鱼”,不断壮大财源。要严厉打击偷、骗、抗税行为,做到应收尽收,确保地方财政收入明显增长。二是要充分发挥财政对经济社会的调控职能,实行“零基预算”,控制不合理开支,加强行政事业经费的管理。要大胆探索建立健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机制,通过部分国有资产的资本运作来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筹集发展资金。三是从严控制财政支出。按照“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合理安排各项支出。各部门各单位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支出管理,厉行节约,千方百计减少开支。
三、抓好几项具体工作
一是认真督查政府承诺的八件实事完成情况。八件实事是区委、政府向全区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言必行,行必果,件件做出满意的交待。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倒计时”强力推进。尤其要针对性采取强有力措施,集中力量突破薄弱环节,加快进度。
一、经济运行调度组织机构
建立区经济运行调度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管成密同志任组长,区发改局局长同志任副组长,成员单位包括区发改局、区科技局、区财政局、区建管局、区商务局、区统计局、区招商局、区服务业发展局、区交通商务办、区现代商贸办、区生态商住办、工商分局、区国税局、地税分局等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发改局。各成员单位指定一名具有较强经济分析能力的业务骨干为经济运行调度联络员。
二、经济运行调度工作职责
(一)区发改局负责对我区工业经济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提出问题和对策建议。对全区经济运行总体情况进行汇总分析,通过《经济》刊发,供领导决策参考。
(二)区科技局负责对我区企业科技创新情况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和对策建议。
(三)区财政局负责对我区各类财政收入规模、结构,财政政策变化及支出投向等情况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和对策建议。
(四)区建管局负责对我区建筑业、房地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和对策建议。
(五)区商务局负责对我区外资企业及内外贸情况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和对策建议。
(六)区统计局负责及时提供相关统计数据,并对有关数据作出说明,对数据的异常变动情况和产生的重要影响作出分析。
(七)区招商局负责对我区招商引资工作情况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和对策建议。
(八)区服务业发展局负责对我区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和对策建议。
(九)区交通商务办、区现代商贸办、区生态商住办负责对本区域内招商引资及重点项目推进等情况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和对策建议。
(十)工商分局负责对我区民营经济等各类经济体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和对策建议。
(十一)区国税局、地税分局负责对我区税收规模、结构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和对策建议。
三、经济运行调度工作机制
(一)经济运行分析例会制度
分析例会每季度举行一次,由区经济运行调度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各成员单位于每季度次月召开,并适时邀请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参加。主要内容:
一是各成员单位分别对本领域当前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
二是对本系统国家、省、市已出台实施和即将出台的重要政策进行分析,研究这些政策对我区的影响及拟采取的具体对策。
三是剖析热点、难点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四是视情况邀请市发改委领导作经济形势分析。
(二)经济形势监测报告制度
对于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和突发性事件,各成员单位应及时向有关领导和区经济运行调度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根据领导的要求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区经济运行调度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各成员单位开展专题调研,深入分析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措施,为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四、经济运行调度工作要求
(一)各成员单位要认真准备经济运行调度会分析材料,全面、及时、准确地对本领域经济发展形势进行判断和分析,按要求准时参加会议。
*年我省工业商贸经济总体上面临较好的发展环境:世界经济整体保持平稳增长的发展态势;我国经济仍处于较快发展阶段,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结构性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我省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协作、对接东盟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重化工业发展加快以及一批品牌企业优势为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奠定基础等。同时,我省经济运行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煤电油运供应紧张仍未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国家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和人民币升值将对出口产生影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增加;企业流动资金偏紧,效益有继续回落趋势等等。
为确保今年我省工业增加值增长15%,经济效益稳定提高,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有所下降,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的预期目标,今年经济运行工作基本思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济大运行调节机制,强化工业商贸经济运行调节职能,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效益,确保全年工业增加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今年经济运行工作要继续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并将省委开展以“三个走在前面”为主题的排头兵实践活动的部署和要求,切实落实到确保我省工业商贸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工作中。着力提高五种能力:一是科学判断形势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能力;二是统筹兼顾和综合协调煤电油运能力;三是驾驭复杂局面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能力;四是加强开拓创新和正确制定政策能力;五是依法行政和公共服务能力。
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信息平台建设,提高监测分析水平
(一)建立完善省、市、县(区)以及跨省市信息交流平台
建立与县(区)级经贸系统信息交流平台。从今年开始,我委的经济运行月度和季度分析报告将发至县(区)经贸部门,要求各县(区)经贸主管部门的月度分析报告和重要经贸信息向我委及时报送。
建立完善与各市经贸局信息交流平台。今年着手建立全省联网的实时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系统,实现省市资源共享;完善现有的月度信息交流制度,要求各市经贸局不断改进经济分析方法,进一步提高分析水平,及时提交各类报告和材料,规范报送内容,每月中旬向我委提供月度分析报告电子版;计划上半年举办业务培训班对各市经贸局有关人员进行培训。
建立与省有关部门信息交流平台。上半年前完成与省府发展研究中心、统计局等有关部门信息交流平台建设,共同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并向省政府提交专题报告,每季度就一些关注的问题提交动态简报。
建立完善与国家有关部门的信息交流平台。通过全国经济运行调度信息网络系统,以及国家发改委运行局内部网站等加强信息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国家经济信息动态。
建立完善与山东、江苏、浙江、上海等五省市信息交流平台。从今年开始,按照去年底建立的五省市经贸委信息交流制度,每月交流经济运行基本情况,重点热点问题及时交流。
(二)完善月报、季报、简报、信息新闻会和要情专报制度
继续完善以月报、季报、简报、新闻会为主要形式的信息制度,及时向社会通报经济运行情况,就经济运行中的热点问题及时给予正确引导。其中,月报在每月15日前后,简报根据具体情况不定期,新闻会每季度第一个月下旬召开,通报上个季度我省工业商贸经济运行情况,以及国家和省产业政策、金融信息、市场信息、国际能源供求状况等内容,引导企业调整结构,做好应对工作。
继续完善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的动态监控,要求各级经贸部门加强与专业镇、重点(龙头)企业联系,与统计局共同完成我省4134家大中型工业企业联网直报工作,直接收集各联系点有关经济运行和经济效益等情况,及时了解、反映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问题。请有关专业镇、重点企业积极配合及时反映企业情况。对突出问题各级经贸部门要形成要情专题报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
(三)加强商贸经济运行监测分析
针对目前我省存在的商贸经济运行指标统计难、监测分析不到位的问题,各级经贸部门要与统计局共同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统计局组织实施的《社会物流统计制度及核算表》填报工作,落实商务部与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出的《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场监测工作的通知》,切实做好《重点流通企业基本情况统计年报表》、《重点流通企业综合情况统计半年(年)报表》、《重点批发零售企业商品类值统计月报表》、《重点流通企业商品零售数量统计月报表》、《餐饮行业重点企业经营情况统计月报表》、《重点流通企业集团基本情况统计年报表》等报表的填报工作,尽快建立适合我省实际需要的流通行业数据库和监控体系,建立直报监测系统。建立和完善月度商贸流通形势分析会制度,每季召开一次商贸分析会,定期市场监测月报。对春节、国庆、劳动节等重大节日作市场监测分析,对市场异常波动进行专题调研。
二、加快预测预警系统建设,提高经济分析科学性
加快我委工业商贸经济预测预警系统开发进度,争取上半年首先完成工业经济运行预测预警系统项目开发并投入试运行。通过经济模型量化分析,探索经济运行各因素的相互影响状况,结合以专家座谈会等方式进行的定性分析,增强经济预测分析的及时性、科学性、准确性,把握全省经济发展的走势和趋向,实现对全省经济运行状态的即时预警,变事后纠正为事前、事中预测纠偏,为有关政策和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系统运行正常后,拟组织向全省各市推广,在全省经贸系统建立即时交流、科学分析的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平台,实现全省经贸信息资源共享,以提高经济运行工作科学性及效率、质量、水平。
三、完善大运行机制,强化运行协调工作
今年主要任务是完善跨省(区)、跨部门、系统内和委内四级协调机制:
充分发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优势,建立跨省区煤电油运协调制度。与贵州、广西合作开辟煤炭运输的“贵港通道”,加大西部省份的西电东送力度等。
由我委牵头,电力、铁路、交通、海运、港口、重点企业组成的跨行业生产调度委员会,共同综合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每月召开一次。
健全全省经贸系统半年度工业商贸经济运行分析协调会制度。参加会议单位有各市经贸局、省工业企业50强、省现代流通25家龙头企业。会议内容主要是通报全省工业商贸经济运行以及电力、交通运输、原材燃料供应情况;分析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应对措施;交流经济运行工作经验。会议时间在每年4月和10月中下旬。
健全省经贸委内工业商贸经济运行季度分析协调会制度。由委领导主持,有关处室参加,共同研究、分析、应对近期经济运行存在的突出问题。每季度第一个月中旬召开一次。
四、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掌握经济运行出现的突出问题
针对今年存在较多影响经济运行的不确定因素,各级经贸部门要加强对经济运行热点问题以及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调研,分析差距和薄弱环节,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同时,关注今年新增经济增长点情况,对一些重大项目要跟踪调查,并将进展情况及时上报。我委争取每季度进行一次分片区的有针对性调研;对一些热点问题、重点问题,联合有关单位共同分析研究。
今年要加强对以下热点问题的调研:
一是我省煤电油运供需形势对经济运行情况的影响及对策;
二是水泥、钢铁、汽车等产能过剩行业的产销情况及存在问题;
三是加工贸易政策、汇率政策调整和国外贸易保护壁垒对我省主要出口行业及企业的影响和对策;
四是工业经济效益和企业资金供应情况,重要影响因素及对策;
五是主要行业及重点企业的情况与先进地区及企业的差距、改进措施及意见。
五、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经济运行的协调和指导,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我委将统一部署,不定期组织调研组,到各市了解经济运行情况,加强对重点地区的协调和指导,推广有关市保持较快增长速度的工作经验,协调解决各市存在的突出问题,指导经济加快发展。要求各市认真分析本地经济形势,找出差距和薄弱环节,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工业商贸经济良好发展势头。
为积极应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出现的新变化、新情况、新挑战,促进工业企业快速做大做强,确保全县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特通知如下:
一、强化工业经济运行指挥部职能作用
在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非常时期,我县及时建立的工业经济运行指挥部机制,对准确把握企业经营和项目建设动态、有效缓解制约瓶颈,促进工业经济健康运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发挥工业经济运行指挥部的作用,组织领导全县工业经济在“十二五”期间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崛起,现对工业经济运行指挥部的工作职能和工作机制进行加强和完善,进一步加强对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调度,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会议制度,开展“问企业要政策”活动,强化预警预测分析,切实解决企业发展制约问题,促进全县工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并根据工作需要和人动情况,对工业经济运行指挥部成员单位和组成人员进行调整。
二、加强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调度
根据经济运行调度需要,设定运行情况调度表格,对重点企业、重点产品、重点项目、生产要素变化情况实施月调度、季分析制度,对涉及的统计、财政、税收、供电、人行、人社、商务等部门和企业必须按时报送有关数据和信息。办公室进行整理汇总后,以简报形式进行通报。
三、建立会议制度
县工业经济运行指挥部实行指挥部联席会议、指挥部专题会议、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议制度。
1、指挥部联席会议: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召开,指挥长负责召集和主持,指挥部所有成员单位参加,会议主要传达贯彻国家、省、市和县委、县政府的重要指示、决定和会议精神;研究重大工作部署,讨论制定保障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总结指挥部阶段性工作。
2、指挥部专题工作会议:根据情况不定期召开,由指挥部办公室召集,相关指挥部成员单位参加。会议主要任务是研究专题工作和突出问题,通报工作完成情况,安排工作任务,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3、季度分析会议:每季度定期召开,指挥部办公室组织,指挥长主持召开,部分指挥部成员单位和各乡镇街道、园区参加。对全县工业经济运行、项目建设、重点企业运行情况进行分析预测,并形成会议简报报送县领导。
四、开展“问企业要政策”活动
对纳入骨干企业培植计划的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和成长型企业,由指挥部部分成员单位组织调研组进行调研活动,了解企业遇到影响经营发展或制约项目建设而自身无力解决的困难,需要县政府制定出台的政策措施等。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以下措施:
1、指挥部协调:由指挥部办公室召集有关部门进行专题研究,进行协调解决。
2、指挥长现场办:对指挥部难以解决的问题,由指挥长召集相关部门在企业现场办公,研究具体的解决办法,指挥部办公室做好筹备组织工作。
3、县长(书记)现场办公:对涉及县政府有关政策、影响重点企业跨越发展的突出问题、影响服务环境的普遍性问题等,立即呈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审阅,并通知相关部门作好准备,根据领导工作安排一起到企业现场办公解决问题。
【关键词】中国经济 信息技术 促进作用
“信息技术是指能够扩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一种技术”,其“帮助人类完成信息的获取(收集、识别、提取)、传输(交换、存储、传递)、加工(处理、检索)、再生(分析)和利用”。信息技术起始于20世纪40-50年代世界近代史上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信息技术不但创生了以其为技术支撑的信息产业,而且被广泛应用于政府、企业等传统经济部门运行之中,成为全球发展最快、渗透率最高、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最大的科学技术。在中国,以信息技术为技术支撑的信息产业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支柱性、先导性产业,同时信息技术及产品已支持中国政府、企业逐步实施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及其他电子应用服务,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已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变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一、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中国网络经济快速发展导致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信息技术及产品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促使中国互联网信息网络建设及应用的快速发展,为中国的网络经济提供了发展的平台和基础,推动了中国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引用乌家培教授对网络经济的定义“广义的网络经济是指以信息网络为基础平台的、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应用为特征的、信息与知识起重大作用的经济活动。”网络经济活动依赖于高知识、高资本密集性的信息网络、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及高知识、高技术人才资源,对自然界物质性资源和能源消耗较低;而且,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带动传统经济领域信息技术及产品的应用,促使传统经济活动和经济产品中蕴含的信息技术及信息含量逐渐增加,减少了传统经济运行中产值对物质和能源的依赖程度。因此,信息技术及产品在中国经济运行中的应用,已逐渐导致中国经济从以物质与能量为重心的消耗型增长方式向以信息与技术为重心的知识支撑的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方式转化。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信息产业的高倍型增长导引中国经济结构调整
基于信息技术及产品高速创新和快速产业化形成的供给推动和全球信息化对信息技术及产品需求的拉动,信息产业在中国呈现出高倍增性发展。据统计2005年中国信息产业从总量上来说已是一个名符其实的信息产业大国,位居世界第二;信息产业目前在国内所有的工业部门中占第一位。因此,信息产业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支柱性、先导性产业,其对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作用日益显现出来:1、缘于信息产业的高技术、高知识、高资本密集性,在其发展过程中大量引进了国外资本、技术和企业,逐步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内外结构状况;2、构成信息产业的国内新创企业大多属于民营企业,其不断发展改变着中国经济的所有制结构比例;3、信息技术的快速创新与信息产品的广泛应用引发的信息服务业的超常增长,已成为近年来中国第三产业比例不断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优化了中国经济产业结构;4、信息技术的群集效应创生出的中国四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东部沿海地区网络应用集聚区域,以其快速发展创新及其高附加值实现促使所在区域经济迅速发展,形成了中国新的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地带。
三、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中国经济快速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参与国际生产要素重组的进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而进入快车道。
一是以信息技术成就的互联网信息网络的应用实现了各经济主体经济行为的网络化运行;而信息技术及其产品标准的全球统一性,实现了互联网运行的全球性互联互通,同时也实现了互联网络信息运行的全球性,由此决定了各经济主体经济信息运行和经济行为的全球性特征,从客观上促进中国经济主体经济行为的全球性运行范围,从而推动了中国经济快速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二是全球信息化建设对信息技术及产品的需求拉动和信息技术及产品为寻求市场而呈高速扩散性的供给推动,促成了国际间技术及产品合作的不断深入与信息产品市场全球性开拓,最显著的是信息产业中某些公司逐渐将研发中心、制造基地、销售市场推向各国,或并购或进行合资、独资,直接引发了信息技术、产品、服务的全球化效应,推动了世界各国的全球化进程,也加快了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步伐。
三是信息技术及产业领域和相关应用领域的知识、技术及资本密集性特征,吸引了大量国际资本投资中国或中国资本投资海外的信息技术研发、生产、服务及因此形成的培训等,推动了中国投融资体系快速走向全球化。
四、信息技术的应用导致信息化配置资源引导中国经济资源优化配置
在经济全球化、网络化运行环境下,消费者消费需求的无限性与生产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导致经济产品个性化需求与供应特征的形成。全球化、网络化运行的互联网信息网络,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广域的低成本、高效率的获取信息和信息的渠道,实现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即时与非即时互动。
“经济产品个性化供求”的生产方式一方面实现了以需定供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减少甚至消除了生产者为满足市场需求而进行的大量原材料和产品的储备,也减少了生产者不符合市场需求的盲目生产而供过于求造成的资源和能源的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了有限资源,同时最大限度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避免了消费者低效用的被动消费所造成的消费损失,实现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另一方面,全球范围的“经济产品个性化供求”可使中国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更容易地打破地区界限和地理上的国家界限而形成广域的、国际的经济行为,使得中国区域经济的比较优势和广域范围的竞争而形成的低成本效应得以充分实现,从而改变传统经济过多的、高成本的小而全地域经济局限,参与广域范围内的资源配置,达到中国整个经济资源优化配置。
五、信息技术的应用促使中国经济网络化运行,提高了经济运行效率
信息技术及产品的高速创新性和快速产业化为中国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技术和产品支持。信息数字化技术实现了经济信息的数字化,数字化的经济信息在其网络化的传输渠道――互联网上运行,形成了经济的网络化运行手段,2005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累计已达到6785亿元人民币。
信息技术及产品在中国经济各部门的广泛应用,一方面以光速传输信息的网络化运行手段为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信息交互方式,同时促进了经济主体素质的提高和经济行为质量的提高,逐渐实现着中国经济运行的低成本、高效率;另一方面,更好地促进了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更优化统一,逐渐实现了整个经济运行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因此随着中国传统经济网络化运行的不断实现,将逐步推动整个国家经济运行成本的降低和运行效率的提高。
六、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步促使中国经济组织层级结构向网络化结构转化
基于工业化大生产中劳动分工的层级化特征,逐渐形成的工业时代具有强力控制能力的、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的、适应工业社会大规模生产的层级组织结构形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将逐步被改变。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逐步促使中国经济信息化、网络化运行的实现,使得经济组织中经济主体发出的信息可通过互联信息网络一步到达受信者,更直接、更快捷的信息传递方式使得信息传输从传统经济运行的层层递进转变为通过互联网络互动直接实现信息交互,从而可形成经济信息运行的网络化结构。经济活动信息运行的网络化结构的形成,导致传统经济运行中诸多中间层次的传输作用逐步减弱甚至消失,组织管理人员对整个组织及人员的管理将逐渐从工业化大生产中层级的、专业的、刚性的管理转变为直接的、跨专业的、柔性化的管理――网络组织化管理。
网络组织化管理方式因适应了现代经济的工作方式团队化、工作目标创新化、信息传递网络化、组织管理柔性化的在信息、知识层次上的竞争的需求而不断增加,最终将成为中国经济组织结构的主导形式,由此逐步促使中国经济组织层级结构向网络化结构趋势推进,只有这样才能既保证经济组织内部、内部与外部的信息互动,减少因组织层次过多而造成的信息传输阻滞和失真,又能提高经济组织运行效率,降低经济组织的运行成本,保障整个国家经济运行的良性发展。
七、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步促进中国经济运行环境的变化
(一)运行监测。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测预测,实施好十大行业三十家重点企业监测制度,准确把握经济运行发展态势,及早发现苗头性、趋势性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和措施,提高对经济运行调节的动态趋势掌控和参谋服务水平。
(二)要素保障。协调保障重要要素物资储备合理库存和生产要素生产运行正常良好。其中:电煤可耗7天以上,成品油10天以上,天然气40万立方米/日以上可供量,电力安全稳定有序供应、重点企业重要物资铁路运输有效衔接,最大限度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合理需求。
(三)促进增长。探索促进产业类投资项目竣工运行质效的管理模式,实行从项目开工建设、竣工投产、达产达效、入统反映一条龙管理方式,定期反映项目投达产进度,督导和促进项目如期竣工投产、达产达效。
(四)应急协调。完善落实好经济运行相关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处置机制,确保重点环节、重要时段、重点区域应急协调及时有效,努力把突发事件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重点工作及措施
(一)加强重点行业企业经济运行监测。在进一步完善煤电油气运网上直报监测的同时,着重研究制定重点行业、骨干大企业、行业龙头企业运行监测制度,拟建立全市“十大行业三十家重点企业监测预测制度”,加强对行业及重点企业经济运行情况的监测预判,力求在超前预测预警上求突破。
(二)搭建用好经济运行监测信息平台。坚持每月编发《全市煤电油气运供需监测月报》,定期报送《十大行业百强企业趋势监测》,形成生产要素、经济运行两个监测报表+专报的运行监测分析工作框架,及时调研分析经济运行问题和态势,提出针对性调节措施和建议。
(三)强化生产要素分类协调保障机制。建立煤电油运气要素分类协调调度工作机制,形成由发改,财政、交通、商务、公安、铁路部门及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等有关企业组成的生产要素协调联席会制度,采取“煤电油气运协调专函或督办函”等形式,增强协调解决问题的工作力度和效力。
(四)抓好短缺要素的协调保障能力。针对我市煤、电、运需求偏紧的状况,突出保重点区域、重要时段和重点企业,最大限度致力保障供应,重点要抓好电力保障工作。煤炭:重点抓好拓宽资源渠道和煤电企业合作两个环节,稳固山西煤炭资源,开拓内蒙、青海等地省份煤炭资源;推动电力企业与煤炭企业建立电煤供需战略合作,优先保障我市电煤供应,积极探索建立市级煤炭应急储备。电力:一是认真做好全市电力运行监测工作。密切关注电力生产供应运行态势,定期决策参考信息。二是积极推进供电服务工作前移。建立重点项目计划电力供应储备库,及时保障开工、投产项目电力供应,同时,积极协调电网建设受阻,切实保证电网顺利施工和尽快投运。三是严密组织冬夏季用电高峰期电力供应。重点抓好有序用电方案的完善和实施,加强重点用电大户的监测调控,增强有序用电应急调控能力;继续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积极争取省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补贴资金,鼓励推广使用节电设备和技术。四是持续开展电力设施保护专项活动。健全并发挥好市、县两级电力监管机构作用,切实强化电力监管组织工作。五是试行重要用户自备电源管理办法。对《市高危及重要电力用户自备应急电源管理办法》广泛争取意见,争取明年内正式出台、下发执行。运力:坚持和完善市发改委、铁路部门、重点企业三方铁路运输协调保障工作机制,坚持每季度一次协调例会,每月一次运力衔接,突出问题及时协调,发挥协调机制作用,强化组织落实,保障重点企业、重要物资铁路运输。
(五)全面调查摸清竣工投产项目情况。对全市2012年投资3000万元以上竣工投产项目及2013年拟竣工投产项目进行全面调查,包括及项目投资、行业、能力、效益、就业、税收等内容,并据此建立我市拟竣工投产项目库。
(六)建立项目投达产定期跟踪反馈制度。实行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竣工达产达效监测月报制度,及时反馈当年拟竣工项目竣工投产进度,动态跟踪新项目达产达效情况,定量分析评价所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对经济增长贡献拉动作用,定期通报各县市区项目投竣工情况,促进项目尽快竣工投产、达产达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力支撑经济发展后劲。
一、认清形势,增强信心,切实做好市场开拓工作
今年以来,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不断好转,我市抢抓国际市场回暖和国家启动内需扩大投资的机遇,积极拓展工业产品销售渠道,大力开拓市场,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持续快速增长,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呈现出销售指标好于生产指标、效益指标又好于销售指标,企业产销两旺,效益大幅提高的良好发展势头,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居全省前三位。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27.5亿元,同比增长40.31%;实现利税128.77亿元,同比增长97.4%;实现利润81.29亿元,同比增长120.89%;产销率达到99.23%,比去年同期提高0.31个百分点。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工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我代表市政府向大家表示感谢!
上半年,围绕工业企业市场开拓,重点抓了以下三项工作:
1、创新营销方式,加大市场网络建设。根据我市实际,积极组织开展了“双进”活动。在全市筛选9大类330多种本地产品,召开企业和商场超市参加的地产品进超市对接会,有176户企业、57个系列、304种产品、131个销售专柜进入了我市银座商城、南华超市、三信超市等大中型超市,1-6月份,全市地产品销售额达到2.4亿元,为企业市场开拓降低了成本,拓宽了新的渠道。利用上半年节日较多的有利条件,引导和帮助企业制定灵活的营销策略,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促销活动。组织企业开展送货下乡、流动销售点进社区、有奖销售、买赠结合、免费试用、让利销售、增加商等便民服务和促销活动,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2、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商品展销活动。充分利用今年省财政对参加有关商品展销会给予一定补贴的有利时机,结合我市工业结构,组织企业参加了“省制造业博览会、省纺织品名牌进超市、中小企业博览会”等13个产品展销会,共签订供货合同项,合同金额亿元。
3、抓好企业营销人员的培训。加强对工业企业市场营销工作的指导,研究制定了企业厂长(经理)和营销人员培训计划,3、4月份分别组织全市120多名企业厂长(经理)和营销人员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进行了市场营销技能培训,增强了企业营销观念,提高了营销人员素质和开拓市场的能力。
虽然我市工业经济运行态势良好,但目前也面临较多的困难和问题,电力迎峰度夏、劳动力成本增加、部分原材料价格开始上涨、资金供应趋紧、经济发展能源空间不足等问题也较为突出。而工业开拓市场工作面临的形势也和全省基本一致,劳动密集型和初加工产品较多,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较少,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存在困难,这些问题都是影响全市工业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刚才王省长已经对全省的形势进行了细致、翔实的分析,各县区、部门、企业要认真学习领会,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市场开拓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大市场开拓工作力度,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圆满完成全年任务目标。
二、提高认识,扎实工作,开创市场开拓工作新局面
当前,国外发达国家市场需求下降,而我国刺激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正在逐步显现,国内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各县区、部门、企业要抓住这一机遇,立足我市企业生产实际,搞好市场调研,认真研究市场需求结构,抓好产品结构调整和产品的研发,提前部署国内市场营销策略。下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1、围绕“转方式,调结构”,抓好产品结构调整。要引导和督促企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研究工业产品结构调整方向,把握好市场发展趋势,扩大适销对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不断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要抓住中央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机遇,把开拓农村市场作为拓宽企业销售渠道的重要措施,不断开发生产满足广大农村需要的产品,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
2、加强企业营销体系建设。搞好市场细分和营销活动,围绕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调动营销人员积极性,降低营销成本,加大营销管理制度改革力度,提高营销管理水平。积极推动商业和工业企业的连锁经营规范化、上规模,通过大规模销售,推动工业生产发展;积极发展总、总经销、联营联销等工贸结合的方式,减少流通环节,降低企业库存和资金占用,促进产销结合,提高经济效益。
3、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一是针对当前产品出口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主动地研究提出推动企业扩大外销的措施办法。特别对具有自营进出口权的生产企业在技改、人才、信息、市场、渠道等方面加强协调,进一步落实自营进出口企业的各项政策,推进企业更大限度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努力扩大出口;二是从实际出发,选择在国际市场上有潜力和竞争力的产品,积极组织生产企业到国外市场进行促销;三是积极调整出口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在巩固欧美市场的同时,加大南亚、中东及非洲等新兴市场开拓力度,努力扩大我市工业产品出口。
4、拓展信息化销售平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引导企业积极应用现代信息网络,对企业和产品进行宣传推广,同时配套建设电子商务平台,推广网上交易;加大对电子商务开拓市场的宣传推广,支持和鼓励企业利用商务平台开展市场开拓和产品营销,提升企业市场营销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三、关于经济运行工作
下一步,围绕保持工业经济运行快速增长,避免运行中出现“前高后低”,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1、加大“1655”成长计划推进力度。对1655成长计划中的557户企业实行一月一调度,定期调度和不定期现场办公制度。制定出台重点企业发展考核办法,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从而形成一个促进企业发展的长效政策机制,切实促进重点企业发展壮大。加强对“1655”企业经营者的培养,通过组织参观学习等方式,不断提高其素质,使其在企业发展中拥有更加广阔的视野和开拓的精神。
2、精心组织好经济运行。把搞好煤电油及资金协调服务作为组织运行的工作重点,认真研究分析企业生产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继续大力推进银企对接,加大银企对接力度,通过组织召开多种形式的银企对接会、见面会,加强银企之间的沟通和协调,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的矛盾。积极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进入我市金融市场,鼓励银行良性竞争。推动中小企业捆绑上市,充分发挥担保公司、典当行、小额贷款公司的作用,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全力做好资金供应保障。加强煤电油监测监控,建立统一协调、反映灵敏的运行协调机制,强化应急机制,完善应急预案,坚持常规调度与不定期调度相结合、重大问题及时报告制度,努力做到供求平衡,确保经济社会发展供应保障。全力抓好电力迎峰度夏工作,制定完善电力迎峰度夏预案,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科学制定有序用电方案确保电力安全、有序供应。
可以说世界经济周期和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那么,经济周期和国际贸易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学术界有两种说法:一是经济周期影响国际贸易;二是国际贸易影响经济周期。经济周期与国际贸易相互影响。那么,国际贸易周期与经济周期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的国际贸易周期实质上是经济周期的反映。这里所说的经济周期,既包含个体国家经济周期,也包含世界经济周期。一个完整的国际贸易周期分为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四个阶段,一个国家经济运行的波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对外贸易的规律,经济运行顺畅了,对外贸易也就不成问题。事实上,经济周期是一种客观存在,它的存在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总是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当然,由于各个国家的开放程度、经济依存度、经济结构的差异等原因的存在,导致国际贸易周期和经济周期也可能不尽相同。
二、国际贸易周期与贸易政策周期
从本质上讲,每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都是为本国经济发展服务的。传统的外贸政策主要有两种:即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就是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的限制、障碍、各种特权和优待,使商品自由进出口,服务贸易自由经营。简单地说,就是国家对贸易活动不加或少加干预,任凭商品、服务等要素在国内外市场公平、自由的竞争。反之,保护贸易政策则指国家利用各种措施对进口和经营领域及范围进行干预、限制,保护本国的产品和服务在本国市场上免受他国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的产品和服务给予优待或补贴。西方国家认为,自由贸易政策可以达到资源最优配置的效果,提高贸易各国的福利水平,自由贸易政策会对收入分配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自由贸易是他们的贸易政策取向。从长期趋势来看,多边贸易协定和双边贸易协定越来越多,促使贸易政策的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但是从短期看,由于经济周期的存在,在经济衰退时,各国为了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而实行保护性的贸易政策,只有当经济运行处于周期的扩张阶段时,贸易保护的政策才有可能放松。由此,我们可以认为,由于经济周期与国际贸易周期的存在,各贸易国的保护主义仅仅是对贸易自由化的阶段性冲击,而不能中断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三、经济周期与国际贸易政策周期
2、全力推进“三重一大”。继续实施重点项目月调度、季检查、年终验收制度,及时发现问题,主动帮助承建单位协调解决问题。积极与有关职能部门联系,凡未开工的,要把开工前的有关手续办理排出限期完成的时间表,紧盯每一环节,加快各项手续的办理,争取早日开工建设。进一步完善区重大产业项目电子演示版的设计,实行“挂图作战”。一是对淮海西路商业综合体、上若科技产业园等计划下半年开工的34个项目,进一步细化推进计划,成熟一个、开工一个;二是对蓝湾商务港、盾安科技产业园等在建项目和恒盛广场、欢乐世界等续建项目,进一步强化节点控制,力争早日建成运营;三是对徐矿集团2×35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韩山商业街等推进类项目,做深做细做实前期工作,为项目尽快实施创造条件;四是及早牵头谋划2014年“三重一大”项目,汇总论证,力争更多的项目列入2014年市级计划。
3、加大企业帮扶力度。一是引导帮助企业用足用活国家和省、市的各项扶持政策。积极从支持苏北发展任务中找政策、找项目、找信息,通过积极主动和上级相关部门联系,为我区企业、项目积极争取相关政策、资金扶持;二是深入开展“三服务”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为我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创造一个良好的服务环境和发展平台;三是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积极引导有意向企业进行股权融资、“新三板”和天交所上市,协调做好中矿大岩土上市前期准备工作。四是加大协调力度,促进需搬迁企业早日在经济开发区或萧泉工业园落地生根。五是加大大企业培育力度,进一步完善培育方案,争取利用三年时间培育50家企业做大做强。
4、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档升级步伐。严格按照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档升级标准要求,制定全区省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总体提档升级工作方案,同时,根据各集聚区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差异,分别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重点完成软件园、云龙湖休闲旅游中心(滨湖新天地和南湖水街)、公交大厦商务中心3家集聚区的提档升级。同时调研制定区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标准,积极培育一批新建的、规模较小的集聚区发展壮大。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important literatures about leading economic index system structuring in recent years i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reflects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and its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this area.
关键词: 宏观经济;先行指数;国民经济;区域经济
Key words: macroeconomic;leading-index;national-economy;regional-economy
中图分类号:F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5-0135-01
1先行指标体系的研究背景
先行指标作为一种指数预测方法,在预测宏观经济的短期波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经济本身在客观上存在着周期波动,同时在波动过程中,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问题可以通过一些指标率先暴露或反映出来。所以,运用这些能够显示经济体运行态势变化的先行指标来揭示未来经济的景气状况是可行的[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预警监测在宏观经济中的地位将更加重要。从80年代以来,我国也一直在研究建立先行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试算先行指数,以期更好地预测国民经济的运行态势。从以往的结果来看,国家一级在实际运行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省一级,则较少进行这项工作。我们对地区经济运行态势的把握,主要还是参考经济增长率指标。但是,经济增长率指标本身不具有先行性,而且,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要求,从2004年起,省市一级不再按月地区GDP数据。在这种形势下,编制区域性经济运行监控的先行指标体系,作为地区经济短期波动的监测依据,从而为政府、研究机构以及企业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就成为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2我国先行指标体系发展
我国景气循环问题研究基本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80至90年代中期,先行指标研究起步和发展阶段。我国的先行指标体系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先行指标的研究建立在西方成功经验的基础之上,通过将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研究基础与西方景气指数方法相结合,形成中国先行指标体系的研究方法。一些研究机构和专家在数据处理、模型建立、指标遴选、指数合成等方面开展了积极的探索。随后,国家统计局、国家信息中心等政府机构也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促进了先行指标方法在宏观和微观领域的运用和发展。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先行指标研究调整阶段。在这个阶段,先行指标研究热潮逐渐退去,部分先行指标因预测准确性较低停止,同时一些机构又开始了指标整合、遴选方法、预测范围等方面的新的尝试。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一些基础性工作中,如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数据处理方法,建立或完善先行指标信息源等。
3我国先行指标研究成果
石良平对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基本结论:中国经济存在着明显的增长型循环波动,但是这种波动不是有规则的周期性波动,也就是说波动的峰和谷不会在若干时间后固定、重复的出现[2]。
经济周期的传导机制。王洛林主编的《经济周期研究》一书,详细分析了中国经济周期产生的外在冲击与内在传导机制,特别是其中的产业关联机制,反映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前向、后向连锁效应和阻尼效应,为我们定性分析经济运行先行指标提供了理论依据[3]。
先行指标的遴选方面。李宝瑜集中介绍了目前国内关于先行指标遴选的常用统计学方法,包括峰谷对应法、时差相关分析方法、马场法和K-L信息量法[4]。
张守一、葛新权和林寅在《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新方法论初探》中,分别介绍了先行指标遴选的灰色关联度法、模糊贴近度法和判别分析法[5]。
2004年,国内先行指标研究的权威高盛公司合成了中国宏观经济监测的高盛经济活动指数和高盛先行指标。不仅考察出先行指标稳步领先宏观经济运行12个月,而且能够预测出未来经济扩张或收缩的量级[6]。
北京市统计局丁文斌博士引进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的做法,合成了北京市先行经济指数,该指数是国内第一个地区经济先行指数,在试运行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7]。
4中国先行指标体系建设展望
如今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研究和应用,其中,美国对整个先行指标体系的发展和完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在相应的基础理论、实际应用等方面一直处在世界前列。先行指标体系的发展几经周折,但其方法日趋成熟。不少专家都认为,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波动幅度逐渐减小,以及世界性大衰退危机的逐渐小时等利好因素都与宏观经济的跟踪监测和及时预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国内关于先行指标的研究都不失为有益的尝试,但同时也应看到,国内对先行指标和先行指数的研究存在明显不足。内容上,省一级经济先行指标研究严重落后于整个宏观经济运行监测体系的研究;方法上,局限于时差相关分析和K-L信息量两种方法,并且基本上没有脱开景气指数方法的框架,固定在先行、同步和滞后指标三模式联合预测上;成果上,有深度的、比较权威的论文和专著较少,且集中在介绍西方国家的指标体系上。中国的先行指标体系建设起步晚、进步快,但受统计指标规模、口径、时间跨度以及经济结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曾一度陷入低谷,时至今日仍面临较大的困难和挑战。与美国等走在前面的国家相比,中国的经济运行先行指标体系建设还有相当漫长的路程[8]。
参考文献:
[1]马立平.宏观经济监测与先行指标的设计[J].北京统计,2002(1).
[2]马良平.景气循环预警方法的理论思考[J].财经研究,1992(5).
[3]王洛林.经济周期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4]李宝瑜.国民经济统计学[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5]张守一,葛新权等.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新方法论初探[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1(8).
[6]Introducing the CEMAC-Goldman Sachs Coincident and Leading Indicators for China[J].Asia-Pacific Economics Analyst,2004 (11).
[关键词] 农村经济形势 粮食价格预测 农民创业
一、农村经济运行现状
1.粮食紧平衡运行矛盾突出
当前,种粮比较效益低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农资价格上涨较快,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的压力下,粮食价格上涨的压力比较大。同时,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在目前农民生活成本加大的情况下,粮价也要求上涨,2010年自然灾害也可能会造成粮食总产量下降的情况。
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国有粮库和粮食企业夏粮收购后可能会出现垄断性提价,这是粮食价格提高的另一博弈力量。因为目前粮食的市场购销都由中储粮总公司一家负责,国家粮食储备行为极有可能由于企业利益诉求而形成新的垄断。这时候,垄断性提价发生的可能性增强。这一点,在光大期货田亚林的论述中已经明确提出。
2.中小企业生存困难和职工工资上涨,给农村劳动力流动带来压力
2009-2010年,在通胀压力、消费不足、汇率变动的多重压力下,以珠三角地区为代表的大批中小企业相继倒闭或者转移生产地。这说明了本就脆弱的中小企业,在复杂的局势下,很可能成为最先失去抵抗及生存能力的经济群体。受到冲击最严重的除了本地经济的萧条,税收的减少,还有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减缓,大批农民工面临失业。
3.土地的难题
现行土地制度无法适应农业的适度规模生产。目前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度致使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契约缺乏稳定性,土地流转的交易成本高昂,同时土地作为农民的社会保障的功能依然存在。这就导致了农村土地流转困难,农业生产难以适度规模经营。
4.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威胁我国粮食安全
国际市场调剂余缺的不确定性威胁我国粮食安全;同时如果中国的粮食需求大量依赖国际市场,世界粮价将上涨更多,也会促进中国的粮价上涨,增大经济正常运行的压力。所以即使我国耕地资源紧张、自然环境、水资源的匮乏等都制约了我国粮食生产的增长。我国仍要坚持以往的国家粮食政策,要将粮食供给立足于自身,保障自身的粮食生产能力和保护国内粮食市场。
二、农村经济运行矛盾的焦点
从上文的农村经济运行现状可以看出,目前农村经济运行矛盾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粮价有待提高,但是提高多少,如何提高难以决策。提高粮食价格,才能保障粮食总产量,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大大抵消了农民的种粮收益,农民弃耕的威胁可能性大大提高。一旦粮价提高的预期破灭,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将会对城市的生产生活秩序带来破坏。因此,合理提高粮食价格,可以维护农村和城市的稳定,保证粮食按全,也就可以减少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威胁。
另一方面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问题,也就是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和流动的问题。只有大量的农村的劳动力实现转移,才会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购买力,扩大内需;其次,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可能会实现其家庭的转移,为下一步的农村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目前农村,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是农户――农民家庭。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农业生产靠老弱妇幼来维持,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都无法得到保障。这样的一种农民生产活动实际上是非常脆弱的,它不但使外出打工人员难以实现职业和居住地的双重迁移,而且把农业生产逼到了十分尴尬的境地――规模、品质、产量、专业化等都无从实现。
综上所述,农村经济运行矛盾的焦点集中在粮价和农村劳动力两个方面,只要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其他问题就可能迎刃而解。因为,粮价关乎国家稳定和粮食安全,这是重中之重。解决好这个问题,农户才可能有能力接受新技术,才会考虑增产的新方法,采用新品种、新的生产资料等,这极有可能带动农业的健康发展,甚至是产业化发展。
三、解决农村经济运行矛盾的措施
1.提高粮食价格,科学确定涨幅
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正处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粮食市场全面引进市场经济体制,最终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粮食价格机制是大势所趋。。粮食价格体系中的市场价格必然是政府调控的目标和重点。
考虑CPI的变化,我国粮食价格指数在2010下半年到2011上半年可能会有大的变动,预计涨幅在5%-10%。为了应对粮食价格上涨的压力,国家可以考虑加大对产粮区的直接补贴和适当提高粮食收购价的同步措施,这样可以减少因粮食价格上涨过快的经济运行压力和风险。
2.建立农民创业支持平台,鼓励农民创业
改革开放以来,不少农民通过闯市场、办企业,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并形成了一支农民企业家队伍,但还远远没有达到规模化的理想效果。从国际发展的经验看,我国农民创办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为了积极鼓励农民创业,实现农民自主就业,这就需要建立农民创业支持平台。因为创业支持平台将创业者、机会(项目)和各种资源有效结合在一起,为创业者提供必需但创业者自己不容易获得的服务和信息,从而降低创业成本,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和成活率。
四、小结
通过对目前农村经济形势现状的分析,认为我国农村经济运行存在粮食低价位运行矛盾突出,中小企业生存困难和职工工资上涨,给农村劳动力流动带来压力,土地的难题和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威胁我国粮食安全等难题。通过论证认为我国农村经济运行矛盾的焦点集中在粮价和农村劳动力两个方面,只要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其他问题就可能迎刃而解。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提出了提高粮食价格,科学确定涨幅和建立农民创业支持平台,鼓励农民创业两个方案。
参考文献:
[1] 张晓山: 农村经济形势与热点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3)
大家好!
承蒙大家对我的支持与厚爱,选举我为公司贸易部经理。首先在这里我要对大家表示感谢,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我将会用最好的工作态度来帮助公司发展下去。在我不长的工作时间里,我的工作能力在公司得到了巨大的提高,我也感谢公司对我的培养。现在我也不能说什么,只能用嘴努力和工作和最好的工作业绩回报大家对我的信任。我将认真履行职责,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切实做好本部门工作,努力让自己的工作与总公司同步协调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会做到: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辟新的国内外贸易市场。公司实施“走出去”战略,更多更好地吸收外资;加快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建设,大力推广电子商务、网上招商等新型贸易和招商方式;利用俄罗斯市场和国内市场发展的有利时机,开辟俄罗斯装饰建材市场、农产品市场等,向俄罗斯出口各类产品。综合运用贸易、投资、经济技术合作、等多种方式,全面发展与俄罗斯多边、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使公司的贸易逐步发展壮大。同时规避风险。贸易回报和风险是核心问题,为了规避公司的经营风险,主要措施是双方实施零风险,与合作伙伴共同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可行的投资环境分析、投资预算、回报分析,保证民主决策的正确性,将风险规避为零。
2、储备发展后劲。公司将要大量进口废钢船,由于富锦市北方拆船公司人手少,所以贸易部应首当其冲,组织人员协助公司管理拆船工作。根据今年的拆船经验,在废船进口前,做好市场调查,把握市场价格。在拆船中严格管理,分类切割、摆放,分类销售,建立“一条龙”管理营运体系;发挥目前的客户网络,合理定价,扩大效益。在拆船中严格管理,分类切割、摆放,分类销售。在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向相关产业触伸,储备发展后劲。
3、全面协调,规范服务。协调、管理掌握各贸易公司的经济运行态势,调节经济日常运行,规范经营活动,为各个贸易公司提供在哈尔滨的全面优质服务。实施最佳运行方案,最优资源配置,增加销售渠道,减少不必要的流通环节,打开地域限制,使货物直接销售到用户手中,缩短流通周期,加速资金周转,降低流通费,节约运行成本。
4、加强贸易信息管理建设。信息是贸易是否盈利的关键,做到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交流平台、外代的公司网络搜集各方面的信息,尤其是贸易方面的信息,对其进行整理、汇集和分析,及时掌握国家进出口贸易政策、市场动态、价格变化、商业信息等,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并向公司领导提出建议和意见,做出正确的信息决策。
5、优化资金运营。资金是贸易的血脉,在贸易工作中充分利用资金,加速周转,确保资金安全运营是非常重要的,要加强对资金运行情况的监控,预防损失,创造资金的最大价值。
6、加强整体协作发展。增进各贸易分公司整体互补合作,做到互相交流,携手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以市场为中心,以扩销为目的,建立紧密的互助合作关系;共建信息通畅、产销协调、服务完善的经营贸易体系;互通信息、共商对策,做到质量与价格相符,优惠与诚信统一,承诺与兑现一致,开拓市场与规范市场并举,建立和谐、高效、文明的整体合作关系,实现公司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