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7:26:2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即时通讯技术,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WEBIM为一类基于网页的即时通讯工具,其代表如webQQ,是对传统即时通讯服务的一种改革。网页版即使通讯产品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无需下载、安装客户端软件。用户不再需要经常更换通讯软件的版本而不停下载安装新的客户端,节约电脑的空间。聊天记录无论在任意电脑上都可以查看。传统的即时通讯软件一般把聊天记录保存在客户端的电脑上,用户换了电脑再使用的时候,往往就查看不到聊天记录。但是网页版的即时通讯软件是将聊天记录保存在服务器中,因此,无论在哪台电脑上使用都可以看到聊天记录。可以和社区网站无缝结合,进一步提高用户之间的交流互动。
2即时通讯技术应用方向分析
即时通讯技术作为网络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目前在石油勘探开发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在本文引言中提到的石油仪器远程诊断等等。以下从即时通讯技术与石油勘探开发融合的角度出发,分析其在今后石油领域中的应用方向。
(1)远程技术支持随着即时通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油田引入即时通讯技术作为用户沟通、技术支持的重要手段。目前各大油田的技术支持手段除现场服务外主要为电话、短信、邮件,即时通讯手段主要为腾讯QQ,传统手段在即时性、直观性上有所欠缺,腾讯QQ在即时性上可胜任现有需求,但是在组织架构设置、企业用户分类管理、专业化形象建立方面有所欠缺。因此建立油田专属的即时通讯工具,丰富其远程技术支持手段将更为高效。该系统除具备基本的远程即时通讯功能外,也需具备专门的用户管理、组织架构设置调整功能。
(2)仪器远程服务对于各石油仪器制造商来说,随着石油勘探开发的不断提速,仪器维修的快速响应已经成为产品销售的重要保障。除常规的现场服务外,远程诊断与远程维修逐渐被油田用户接受和认可。石油仪器制造商可利用即时通讯技术实现各类仪器设备状态的监控,完成状态信息从钻井现场到仪修中心的实时传输。各类传感器或其他设备可提供对外的设备状态监测接口,通过即时通讯客户端可实时了解设备运行情况,在出现问题时可辅助判断症结所在。这将大大提高仪器维修效率,减少现场与仪修中心的频繁交互。
(3)远程辅助作业石油勘探开发远程化的终极目标将是实现井场的无人值守和自动化作业,这就要求各类设备操作的远程化和仪器维护的远程化。此两者的实现也可依靠远程即时通讯技术将现场的作业数据、设备信息实时传回油田基地或仪器技术支持中心,作业指令也将通过即时通讯技术实时发送到作业现场。目前来看,实现完全的勘探作业远程化从技术实现和管理手段上尚有较大差距,但即时通讯手段的加入将一定程度上实现远程辅助监控,减少现场操作人员和现场服务人员的工作量。
3即时通讯即时开发模式分析
(1)自主开发模式自主开发模式可实现底层代码控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但是开发难度较大,开发周期较长。即时通讯的普通文字聊天功能可以用Socket简单实现,满足几十人上百人的文字通讯,但若要商用,或者在互联网上运营,系统运行会碰到瓶颈。通过本阶段技术调研,主要存在以下较大的技术难点:复杂性互联网作为异构网络综合体,从底层物理传输介质上看具备光缆、无线、卫星等多种传输媒介,从网络结构上看多个运营商网络、多个自建网络互相交织,数据交换需跨越多种网关,解决此问题需多种技术综合应用。比如底层传输协议优化、网络地址转换协议研究、语音视频压缩算法研究、数据加密算法研究、中转服务器集群建立等。安全性在互联网上自建公网服务器在安全性上具有较高要求,需自建软硬防火墙、NAT地址转换服务器等网络设备。经济性自建公网服务器或者服务器集群成本较高,除中转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及相关网络设备硬件成本外,也存在较高的日常运营成本。
(2)二次开发模式二次开发模式基于现有即时通讯产品对外接口完成,开发周期较短,基本功能已提供,稳定性较有保证,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主要集中在产品选择方面。开发必须基于一款成熟稳定长期的即时通讯产品,该产品必须具备较大的用户群基数,以备本项目的持续改进需要;产品二次开发接口需能够满足本项目的功能需求,服务器端、客户端均需具有对外接口;系统性能需有所保障;网络性能需适用于勘探开发现场地域分布较广的特点。基于以上对比分析,基于现有商用平台二次开发更为符合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的行业特点。例如可针对RTX、IMO或者目前一些较主流中小公司的远程即时通讯产品进行二次开发,在保证开发质量和降低研发成本的前提下,实现远程交互、远程维修、远程作业等具有油田特色的专属功能。
4结束语
【关键词】 教学 即时通讯 作用
即时通讯具有多种功能,如影音播放、电子邮件、短信传输、视频通话、即时通讯、文件共享等,解决电子时间延时、复杂等问题和电话的局限性问题[1]。即时通讯具有快捷、自由、内容多样等优点。即时通讯常见的软件如雅虎通、微软MSN、腾讯QQ、新浪UC和网易泡泡等。
一、即时通讯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现代教学中,即时通讯具有以下特点:(1)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实时、自由、间接、主动的通过技术软件进行交流;(2)多名教师和多名学生都可以通过技术软件进行实时交流,具有多样性;(3)教师和学生在技术软件交流过程中具有平等性;(4)技术软件交流的多媒体信息易保存,可供教师和学生及时查看;(5)教师和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交流方式多种多样,灵活多变;(6)交流通道可拓展,具有独立性[2]。
1、改变学习模式
即时通讯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下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实现协作学习。协作模式包括四个方面,即教师、学生、协作小组和学习环境。利用即时通讯在分组协作、分工协作、奖励机制和资源共享等方面体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协作性。分工协作是指在各个协作小组内,每个学生都有特定的分工,能够相互合作,共同进步,增加学生团结性和集体责任感。分组协作是指教师根据每个学生之间的性格、成绩、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对学生进行分组。通过小组内相互竞争,提高全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率。教师应当定期对学生进行测验,评价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和协作能力,对学习情况较好、协作能力较高的小组进行鼓励、表扬,提高各个小组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协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即时通讯软件进行实时交流、互动,实现资源共享,利用即时通讯软件易保存的特点,可以随时查看资源信息。即时通讯可以使学生实现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学生可以按照自己对知识的需求通过即时通讯软件进行查询、浏览和注释等,打破常规教材学习思路和过程,有利于学生养成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培养创新能力和思维。
2、改变学习环境
即时通讯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传统教学学习环境下,授课方式讲究整齐性、完整性,不能全面实施因材施教。应用即时通讯的教学学习环境能够实现因材施教,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自由选择的学习氛围,根据每个学生之间的不同需求和差异,实现异步教学,打破传统教学步调一致的教学理念。学生在即时通讯教学中,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需求情况、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等选择学习内容,决定学习进度,掌握教学活动的主动权,充分发挥主体地位。
3、实现平等交流
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严肃,教学环境比较封闭,教学方式较为呆板,缺少活力,使学生造成紧张、恐惧的心理压力,即使有问题也不敢向教师反映,造成学习能力下降,产生厌学心理,对学习存在恐惧、厌恶和枯燥的错误观念,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即时通讯具有角色平等的特点,教师和学生在即时通讯软件中进行信息交流时可以维持互助平等的朋友关系,教师作为信息知识的提供方,学生作为信息知识的分享方,不再有学生和教师的身份和区别。学生可以随意发问,教师也可以通过即时通讯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二、结束语
传统教学的教学活动、教学方式、教学环境等有较大的局限性,学习空间和时间受限制较大,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影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逐渐认识到即时通讯的特点和在教学中应用的可实现性,将即时通讯引入教学,可以改变学习模式、学习环境,转变学习方式、交互方式和角色,实现因材施教和平等交流,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本文主要分析即时通讯的几大优点,研究教学中即时通讯起到的重要作用。关于即时通讯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作用等仍需要广大学者深入研讨。
参 考 文 献
[1] 吴安艳,甘睿. 即时通信软件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韶关学院学报. 2012,14(12):58-59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即时通信;整合
目前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基础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要完善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把握其相关应用技术是至关重要。它所涉及的领域其实几乎覆盖了信息技术的各个方面,当前的数字图书馆需要的不仅仅是数字化和检索,还包括资源整合与服务整合的互操作性技术、海量存储技术、综合集成技术等等。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推动了相关技术的发展,同时,相关技术的应用也互作用于数字图书馆,促使两者共同发展。
1.数字图书馆与即时通讯平台整合与应用研究现状
数字图书馆与即时通信平台的整合开发及推广应用,将有力提高数字图书馆的使用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促进数字图书馆又好又快发展。即时通讯(IM)是指能够即时发送和接收互联网消息等的业务。我国自行开发的即时通讯软件1998年面世,近几年的迅速发展,即时通讯的功能日益丰富,逐渐集成了电子邮件、博客、音乐、电视、游戏和搜索等多种功能(以腾讯QQ为代表)。即时通讯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聊天工具,它已经发展成集交流、资讯、娱乐、搜索、电子商务、办公协作和企业客户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化信息平台。数字图书馆平台融合即时通讯综合化信息平台,是读者对文献资源需求日益增加的需要,是实现读者个性化需求的需要,但相关的研究文献几乎是空白。
2.数字图书馆与即时通讯平台整合与应用研究意义
目前正在成为应用主流的数字图书馆,多数是以数字源建设为中心,大量采购各电子资源商的数据,有计划地开展内部资源的加工建设,开设读者论坛,网上咨询服务等,能够实现读者一般的公共文献资源的需求,因针对性不强,个性化不足,往往使用率不高,造成不同程度的浪费,急需要一种能够进行信息实时推送平台推送优质资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信息传播延时太长,实时信息交流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2)信息资源传输功能需要进一步加强;(3)语音视频服务急需进一步开发和使用;(4)读者个性需求无法有效提供。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近年来,高校数字图书馆系统的发展,在内部资源的管理调配,各种业务交流方面,急需新的技术来解决。这些都出于图书馆进行以上工作处理过程实时性和及时性的强烈需求,本文介绍数字图书与即时通讯技术的无缝嵌合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在遇到突发问题和使用困难时,对数字图书馆平台能够在第一时间快速反应有着最根本的要求,对于这一点,无论从效率还是成本方面考虑,最合适的解决方案莫过于与即时通讯技术的整合。与即时通讯技术集成是近年来的热门技术,它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为网络信息的处理提供了更加高效、稳定的解决方案。
3.数字图书馆与即时通讯平台整合
即时通讯平台以统一信息为基础,无缝集成了文本、图像、消息、语音、视频、短信、电话、传真等多种通信方式,同时实现与业务系统的集成,以及与读者密切相关的信息通信工具的嵌入,形成了以即时消息、通讯平台、系统门户、消息中心、扩展应用等模块的综合信息化建设应用。加速数据传递,沟通统一实时,是传统信息化建设的革命,基于此,即时通讯平台将大大提高数字图书馆管理、利用效率和反应速度,创造更高的价值。
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主页为例,实现了数字图书馆与即时通讯平台系统集成,一次登陆可使用统一检索、外网远程利用、OPAC查询和即时通讯交流等功能。
数字图书馆与即时通讯平台实现稳定一体化的应用,操作易用、实用、适用,保证架构稳定性、开放性、伸缩性、扩展性,最终实现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集中化、沟通统一实时化、业务功能一体化,扩展应用桌面化、精确管理数据报表化。
3.1 数字图书馆与即时通讯平台整合实现点对点的即时信息交互,实时互动传递文献信息
3.1.1 即时消息进行文献信息咨询和交流
即时会话,是即时通讯最常用的功能之一,读者可以向所有联系人发送文字消息、传递表情图释、传输屏幕截图、发起语音交流、进行视频对话,也可以向离线的读者,发送离线留言,进行文献信息交流。
3.1.2 文件传输进行原文传递
电子图书馆有海量的电子文献,读者通过馆员的咨询后,馆员通过文件传输,把文献传递给读者。即时通讯平台系统不仅仅提供在线的点对点的文件传输,而且可以实现离线文件传输,同时向多个联系人发送文件——群发文件。文件传输,支持断点续传,自动接收功能,可保存文件传输的历史记录。
3.2 数字图书馆与即时通讯平台整合实现一对多、多对多的群组互动,快速传递、知识共享
3.2.1 广播消息及时主动服务读者
通过即时通讯平台广播消息,实现读者可以同时一次性给多个联系人发送广播消息,包括消息标题、消息内容、广播附件,可以实现图书馆活动通知公告、放假通知、培训通知等功能。
3.2.2 群组互动加强交流
群组互动,实现读者在一个群组中相互交流讨论,可以文本、图片、表情等多种方式交流。交流学习心得,促进文献流通。
3.3 一体化应用,加速办事进程,提升文献利用效率
即时通讯平台提供一目了然的组织结构,多层次树状形式的体现,把馆员和各类读者按组织结构显示,方便给馆员查看,实名制的体现,能快速定位到您要找的联系人,并能迅速利用各种手段发起沟通。高效、快捷、提高效率。
即时通讯平台系统的应用程序接口为其它系统提供集成的可能。它能够将所有的业务处理类的、办公类的等系统无缝的被融合到即时通讯平台,实现登录即时通讯平台就可以开展所有业务,实现在即时通讯平台客户端上单点登录。
3.4 全方位服务,轻松便捷有效,服务人性化
即时通讯平台,融合了即时消息、语音、视频、邮件、短信、电话、传真等手段,通过通讯手段的融合以及利用数字图书馆资源深度集成,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体现多样化、人性化服务。
3.5 通讯手段大融合,研究和提高价值无限
即时通讯平台还可实现与固网电话的无缝结合,实现电话和电脑的对接,电脑管理您的桌面电话,来电弹屏,呼入呼出历史记录保存。也可利用现有的互联网资源,实现互联网通话、短信单发、群发,可以根据手机号码,进行的收发功能。可实现无纸化传真、电话会议、视频会议、数据可报表、权限管理细化。
4.数字图书馆与即时通讯平台整合与应用的研究价值
数字图书馆平台系统是数字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数字图书馆平台系统的即时通讯平台的建设能够完善目前学校数字图书馆平台系统在实时信息传播、交流方面的不足。数字图书馆平台系统与即时通讯技术的融合,弥补了目前数字图书馆平台系统在实时交互方面的不足,解决了读者信息交流不方便、不习惯的问题,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应用性、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信息资源服务。
数字图书馆平台系统与即时通讯平台的集成能够进一步提高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效果,方便读者进行信息交流,充分利用资源,使图书馆信息资源网络流通更有效,是完善图书馆服务重要途径之一,能够大大提高数字图书馆的利用效率,进一步为读者的通畅的网络阅读环境,是对图书馆智能化服务的一个有益的补充。
对比腾讯QQ即时通讯平台在网络各领域的应用和阿里旺旺在电子商务方面的应用,本文对数字图书馆与即时通讯平台整合与应用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数字图书馆与即时通讯平台各功能的整合还需要改进,同时即时通信软件层出不穷,但是大部分免费的即时通信软件都缺少数据加密功能,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网络安全隐患。希望学者加强数字图书馆与即时通讯融合技术的关注和开发,共同推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冯建福.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策略的探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1).
[2]董智勇.大学生利用即时通讯工具的现状分析[J].网友世界,2013(6).
[3]王森.即时通讯工具对人际关系的影响[D].成都理工大学,2009.
本文试图以终身教育理念、成人学习理论为指导,依托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对构建开放的统计教育
培训模式加以探讨。
一、对基于网络技术的统计教育培训模式的认识
教育培训作为一项社会功能,直到上世纪40年代末期,才逐步成为很多组织的一项常规活动,成为开发人力资源的基本手段。本文所称的教育培训,是指以成人为对象,以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或取得职业资格为主要取向的学校后教育培训。
培训模式是指在一定的培训观念、教育理念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培训活动的稳定结构形式。培训活动包含培训者、培训对象、培训教师、教材和媒体等要素,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稳定的结构形式称为培训模式。
网络技术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被认为是互联网发展的第三阶段,它把互联网上分散的资源(高性能计算机、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专家资源等)融为有机整体,实现资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机协作,使人们能够透明地使用资源并按需获取信息。
网络技术与教育培训相互融合,传统的培训模式、理论乃至体制需要进行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改革。基于网络技术的统计教育培训模式,是以统计从业人员为中心,以先进的培训理念为指导,网络为环境,在线学习为特征,将学员、教师和培训者组成网络化的学习组织,注重学习的效率,强调发挥学员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使他们能够进行自我指导的学习,并引导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统计工作中去的教育培训模式。
二、创新统计教育培训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分析
目前的统计教育培训大多仍是单一的面授培训,培训对象在指定的时间、地点参加集中面授。培训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培训部门的组织能力和责任性;二是培训教师的个人魅力、业务水平和责任性;三是学员的构成特征(年龄、受教育程度、职务、阅历等)。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培训对象的差异性。统计教育培训的对象均为成人,他们在构成特征、工作压力、工作可离度,甚至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差异很大,对教育培训的认识和需求也就千差万别。培训对象(统计从业人员)兼职多、流动性强的现象也十分突出。依然延用传统的材、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的集中面授形式,忽视了层次结构、专业结构因素,容易使培训流于形式。
2.培训过程的短期性。在职成人培训决定了培训只能是短期的。学员从工作到培训的过渡期短,不利于对培训内容的消化、吸收。
3.培训师资的动态性。在师资上,统计教育培训往往是一事一聘,教师多为兼职,他们在教育培训上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有限,大多数还缺乏相应的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4.培训主体的多元性。有些地方,培训是以统计机构牵头,委托院校或中介机构具体承办方式实施的。培训主体的多元性往往会导致多头利益,继而影响培训效果。
5.培训内容的狭窄性。目前,统计教育培训的内容大都以国家统计局统计教育中心配发的教材为基础,以统计实务为主,选择范围有限,有些地方已连续多年培训选用同一教材。在这种情况下,部分业务水平较高或从事统计工作年限较长的学员易对培训产生厌倦情绪,也限制了他们了解、追踪统计领域新成果、新知识的意愿。
以上分析说明,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和技术,创新统计教育培训模式非常必要。基于网络技术的培训模式有助于弥补目前统计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一些缺陷。
(二)可行性分析
2.近几年各地参加统计教育培训人数和统计从业资格考试人数逐年上升的事实表明,各级统计机构对教育培训的重视程度在提高,统
计从业人员参加教育培训的意愿在增强,创新统计教育培训模式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 3.统计系统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工程建设,硬软件条件和网络设施条件有明显改善,应用水平极大提高,同时也培养了一批既精通统计业务又掌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骨干力量,为各级统计机构开展基于网络技术的统计教育培训提供了较好的人力和物力保障。
4.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设远程开放教育项目(成人学历教育)已多年,现已通过教育部的总结性评估。目前,全国各级电大基本上以该项目为主要业务。将该项目与我们研究的对象相比较,我们发现两者在教育理念、管理机制和技术层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可以说,基于网络技术的教育培训模式在实践上是可行的。
三、基于网络技术的统计教育培训模式的实现
构建基于网络技术的统计教育培训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教育培训运作机制的重建,各级培训部门、教师作用的再定位和利益再分配,培训部门、教师与学员三者关系的调整,以及与运作机制相配套的应用系统功能设计等诸多因素。
系统框架(见图1)反映了教育培训的参与者与主要活动间的内在关系。其中虚线所围部分是由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数据库、程序代码和教学资源等组成的应用系统及其可扩充的功能模块。应用系统以省或具备条件的市为单位构建。应用系统的开发和功能实现在技术层面已不存在任何问题,不再展开。这里主要对前面提到的其他方面加以探讨。
(一)培训部门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创新统计教育培训模式,培训部门首先要摆脱每年发个通知,办几期培训班的传统定势,工作思路和主要职责也要随之调整。按照统计教育培训部门在基于网络技术的统计教育培训中所起的主要作用,可以将其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目前直接承担培训任务的市、县级统计培训部门,其主要职责是:围绕统计工作中心任务,结合本地在各项统计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在从业人员、企事业单位和统计机构业务部门中开展调研,了解他们对统计教育培训的需求,向第二类建议;结合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掌握本地从业人员基本信息和变动情况,建立、维护培训档案数据库;宣传发动从业人员参加培训。第二类是履行教育培训组织指导和协调职能的省级或具备条件市级培训部门,其主要职责是需求分析与论证、制定培训政策(包括编制培训规划、教学目标、考核标准和教师评价标准等)、组织开发教学资源;教师培训;应用系统的技术保障和功能优化;听取第一类培训部门、教师和学员的意见和建议,改进服务与管理。两者之间以共同的利益为纽带,在分工明确的基础上相互协作,共同促进统计教育培训工作和谐发展。
(二)培训教师的作用
在基于网络技术的统计教育培训模式下,教师的讲课作用弱化,取而代之的是以流媒体为代表的各种课件。因此,有条件在更高的层次上聘请一批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与技术、统计理论,了解统计实务,责任性强的优秀教师参与到统计教育培训的各个环节。他们的作用不仅仅是备课、讲课、参与开发教学资源,更主要是起到引导、启发、监控学员学习的指导作用,工作重心侧重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根据教学目标,充分利用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和博客等现代技术手段,指导学员自主学习,开展个性化辅导,及时解答学员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引导学员将所学知识服务于统计工作。这是培训教师的首要职责;二是调动学员参加培训的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发挥统计教育培训应有的作用;三是注意收集学员对统计教育培训工作意见和建议,以及在培训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及时向培训部门反馈,以便培训部门不断改进工作。
(三)学员的任务
在基于网络技术的统计教育培训模式下,学员成为教育培训关注的焦点,他们在培训活动中不再是一个被动者、被管理者,他们的培训意愿、学习习惯都可以得到尊重。对他们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唯一的要求,就是必须按照有关的教育培训法规和政策,在一个培训周期内,完成规定学时的在线学习,参加考核。这样,学员可以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工作需要,自主选择适合的教学资源,随时学习。学习中(甚至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可以实时或非实时地向教师请教,寻求帮助。学员之间可以在网上讨论和评价所学知识,相互交流实际应用的体会,共享经验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学员将感到他们是在“拥有”知识而不是仅仅参加培训。
(四)应用系统管理功能构思
基于网络技术的统计教育培训模式实现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运作机制做保障。在系统框架构建时,要将运作机制作为应用系统的核心融入到应用系统的功能设计中,实现培训部门承担的大部分事务性工作交由应用系统自动完成。
1.学员培训档案数据库管理。学员培训档案数据库是应用系统的基础,它记录学员的基本信息、历次培训情况、考核结果等数据。初始建库时,可以导入现有的统计从业资格认定数据库数据。首次参加培训学员的基本信息在报名注册、缴费模块自动采集,添加到数据库中。学员参加在线培训后,各环节产生的数据均记入数据库。
2.学员学习过程动态跟踪、监控。主要功能是通过跟踪、量化学员的在线学时、访问课程次数、考核等过程,并将结果记入培训档案数据库。对在一个培训周期内未按规定参加培训的人员或培训学时不达标或未通过考核的学员,系统自动生成通知单,以电子邮件或手机短信形式告知他们。
3.教师评价。跟踪、量化教师的在线时间、答疑响应速度,作业批阅响应速度等,以此作为教师评价的一项客观依据。培训部门据此,并结合学员对教师的主观评价意见,最终给出综合评价和整改意见。
4.学员考核。从学习内容的设计开始,结合教学标准,系统中嵌入单元化的作业、自测和考核模块。学习过程中,学员按要求在线完成作业或自测,系统自动批改或转发教师。完成
规定学时的自选课程学习后,学员方可参加在线考核。系统根据学员所选择的学习内容,从试题库中随机选择试题生成试卷,学员在线答题,系统自动判卷(非标准化考题自动转发教师批阅)、评分,记入学员培训档案。以此保证培训的质量被社会和行业认同。
5.统计分析。根据学员参加培训各环节产生的数据,对课程选择、访问课程次数、平均学时、最多(少)学时、平均在线时间、最多(少)在线时间、在线间隔时间、作业、自测和考核成绩等反映学员学习意向、习惯、效果的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培训部门根据分析结果开展调研、论证,修订教学目标,为学员提供更好的服务。
6.在线报名注册、缴费。在线报名注册是建立学员基本信息和培训档案数据库的基础。首次参加培训的学员,学员需在线输入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码、从业资格证书号码、手机号码、电子邮箱、密码等基本信息。以后学员凭姓名或身份证号码和密码登录参加学习。学员通过系统内嵌的网上银行支付平台支付培训的各项费用,收据凭本人身份证原件到培训承办单位领取或邮寄到学员指定的地点。
7.在线交互平台。在线交互是教师指导学员自主学习、个性化辅导的主要途径,也是培训部门受理学员投诉和咨询,开展在线调查的主要途径。
8.自动邮件或短信服务。根据培训规划和各位学员参加培训的具体情况,应用系统自动发邮件或短信通知学员。它是培训部门的宣传发动从业人员参加培训的有效手段,具有人工投入少、费用低、快捷有效的优点。
四、基于网络技术的统计教育培训的优势
与现行的培训模式比较,从表1可以看出,基于网络技术的统计教育培训模式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
表1
特征
现行培训模式
基于网络的培训模式
培训过程
间断性的培训过程
持续的培训过程
学习方式
学员不能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只能被动接受培训内容
学员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实现个性化学习、差异化学习
教学模式
以培训者为中心
以培训对象和培训者为中心
培训理念
一次性培训
长期培训,有助于树立终身教育观念
时间、地点
必须集中时间,在指定地点培训,易产生“工学矛盾”
可以自主灵活选择培训时间,也可以选择培训地点
培训资源
由培训者提供,途径单一;内容更新不够及时
可汇集、整合全社会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内容丰富;更新及时
成本费用
教材、差旅、住宿、场租等费用
可以节省
反馈
只有集中培训阶段可面对面交流
网上实时或非实时答疑;学员相互交流
此外,基于网络技术的教育培训模式的实现,除了具有提高统计教育培训绩效和质量的直接意义外,还会对统计机构和统计从业人员更好地履行职责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有助于减轻相应的负担。在统计任务日益繁重的形势下,通过实施新的教育培训模式,可以节约有效工作时间和必要的行政成本,从而减轻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的部分负担,促进统计工作的有序推进。
(二)有助于提升统计从业人员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水平。在基于网络技术的统计教育培训模式下,信息与资源以网络为平台进行载体和内容的整合,形成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双向开放的系统,面对丰富的信息资源,学员必须经历获取、分析、评价、提炼、利用和表达信息的过程,这样才能将信息与资源转换成知识,实现自我的学习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员的信息素养随之提升,计算机应用水平也为之提高。
签订日期: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
项目名称:_________
委托人:_________
受托人:_________
有效期限: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双方就_________项目的技术咨询(该项目属_________计划),经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一、咨询的内容、形式和要求:_________。
二、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本合同自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在_________(地点)履行。
本合同的履行方式:_________。
三、委托人的协作事项:
在合同生效后_________(时间)内,委托人应向受托人提供下列资料和工作条件:_________。
其他:_________。
四、技术情报和资料的保密:_________。
五、验收、评价方法:
咨询报告达到了本合同第一项所列要求,采用_________方式验收,由_________人出具技术咨询验收证明。
评价方法:_________。
六、报酬及其支付方式:
本项目报酬(咨询经费):_________元。
受托人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论证、试验测定的经费为_________元,由_________人负担。(此项经费如包含在咨询经费中则不再单列)
支付方式(采用以下第_________种方式):①一次总付:_________元,时间:_________;②分期支付:_________元,时间:_________;③ 其他方式:_________。
七、违约金或者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违反本合同约定,违约方应当按《合同法》第三百五十九条规定,承担违约责任。
(一)违反本合同第_________条约定,_________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承担方式和违约金额如下:_________。
(二)违反本合同第_________条约定,_________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承担方式和违约金额如下:_________。
八、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
凡因本合同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一切争议,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提交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在_________仲裁,仲裁裁决是终局,对双方均有约束力。
九、其他(含中介人权利、义务、服务费及其支付方式等上述条款未尽事宜):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