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范文

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26:1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

篇1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管理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巨幅增加,使得煤炭的生产能力越来越大,有一部分煤矿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往往忽视安全工作,超能力违规开采。由于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领域存在诸多的管理问题,使得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频繁发生,造成了巨大的国家财产损失和人员的伤亡,制约着我国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也抹黑了我国的国际形象[1]。一次又一次的惨痛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告诫我们,加强煤矿的安全监督管理,是一项长期而且艰巨的任务,不能马虎大意[2,3]。煤矿企业在“国家监督,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安全监管格局下[4],如何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监督管理能力,将煤矿事故发生的几率降到最低具有重要的意义。

1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产煤大国,同时也是煤矿事故多发国。我国煤炭资源赋存的地质开采条件相对复杂,自然条件复杂多变,瓦斯灾害严重,地下水防治难度大,采、掘、机、运、通各大系统新技术与新设备开发相对落后、中小煤矿多,这是煤矿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然而,深挖我国煤矿事故频发的深层次原因,煤矿企业重生产轻视安全工作,安全管理滞后;管理机制不健全,安全监督相对较弱才是我国煤矿事故多发的关键原因。我国煤矿安全监督机制不健全和监督管理不力,使得在检查中的一些小隐患不收到重视,导致了一些不被重视的小隐患积少成多,不及时解决,变成了大隐患,导致事故频发。因此,加强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

2.1加强安全生产意识

为确保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平稳状况,为减少煤矿安全事故、建设本质安全型煤矿,必须要强化煤矿安全工作的责任意识,要不断提高煤矿管理者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这就需要煤矿的企业管理者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

2.2加强安全培训教育

由于目前在煤矿进行作业的人员有很多都是文化程度不高,安全意识淡薄的农民,为提高矿工安全意识,要加强煤矿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要经常组织职工学习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的文件、安全知识等,大力宣传学习安全理念,深化对安全工作的理性认识,突出抓好特殊工种、重点人物的培训教育工作,突出加强对一线职工的职业培训和思想教育,消除安全生产中的不良心理和不安全行为。同时要开展安全警示教育,通过宣讲典型事故案例,使职工知道安全事故的危害和严重性。

2.3建立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作为高危行业,煤矿生产管理必须制定严格的管理标准和措施。制度是生产的基本准则,要全面推行安全责任追究制度,使企业领导在安全方面增加责任心。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健全和考核落实,可以安全使每一个管理者明确自己的安全管理责任,使安全生产责任制具体化,责、权、利要明确,增强其安全管理的责任心。另外,安全生产制度不只是建立的问题,还要防止安全责任制和各种安全措施挂在墙上成为摆设,必须做好其执行和落实工作。

2.4加强作业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

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点还应重视现场的监督检查,做好现场状态的安全监督管理。煤矿企业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煤矿企业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目标的实现,也关系着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和形象,因此必须抓好煤矿的现场监管工作。抓好现场监管工作,必须规范矿工的操作行为,要将作业现场的监管工作常态化,不能只是阶段化的监督管理,应该不定时间、不定地点的进行现场检查和监督。查找出现场的安全隐患,同时要针对查出的隐患要及时进行消除整改,并进行安全教育。

2.5提高安全生产检查的水平与质量

全面提高煤矿的安全监督管理水平与质量,根据煤矿自身特点,确定生产过程中薄弱环节以及重点部位,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安全检查,解决形式主义的现象,充分了解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存在的问题与隐患可以及时的解决,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中。坚持做到检查、建立档案、整顿改革、监督考察四个方面,环环相扣,增加治理隐患的力度。同时,要有步骤地实施重点监管、专项监管、定期监管,把安全生产监督工作发展到每一个角落。

3结语

安全是一种无形资产,安全就是最大的效益。煤炭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企业形象。煤矿企业一旦发生特大安全事故,不但抢险排险困难重重,而且可能因此造成毁灭性的灾害。煤矿安全生产,事关职工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煤矿和谐稳定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和保障。因此,煤矿企业的管理者无论在意识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必须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的位置,建设和谐煤矿,建设本质安全型煤矿。

作者:王静 单位:六盘水师范学院 矿业工程系

参考文献:

[1]杨彩娜.煤矿安全监督管理策略探析[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3,19(03):87-89.

[2]魏向东.把好安全监督关促进企业安全发展—从安全监督角度浅谈如何搞好安全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0):275.

篇2

关键词: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一、煤炭行业安全管理的特点

煤炭行业是一个特殊行业,它与其他行业在安全管理上有相同的地方,但是作为高危行业,它在安全管理上有自己的特点:

1、从管理实体来看。随着煤炭行业的深化改革,大中型煤炭企业集团格局已基本形成,各企业之间形成了既松散又紧密的特殊关系,安全管理实体越来越大,涉及面越来越广,管理越来越复杂。

2、从管理结构来看。在安全管理职能分工与合作方面,由原来主管、统管转化为各企业自主管理与主管职能部门监督、检查、指导相结合的特点。

3、从管理方式来看。传统的管理方式渐渐被现代系统管理方式所替代。

4、从管理观念来看。在部分煤炭企业中,现行安全管理观念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没有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也能创造效益、创造利润,没有完全理解安全管理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5、从管理力度来看。在某些地区的煤炭企业和行业监管部门,特别是对煤炭产业依赖较强的地区,还存在安全管理力度太弱、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职工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等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力度。

二、煤炭行业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

我国煤炭工业经过多年的建设,依托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安全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进,但井下伤亡事故仍较严重,重大恶性事故时有发生。造成这种结果除历史因素、自然因素及社会经济因素外,我国煤矿安全管理落后还是一个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

1、缺乏全企业、全员、全过程的相对独立的安全保证体系,安全监察从属于且受制于生产;

2、习惯于事后式的传统管理,缺乏对前级诱发因素的研究和对策,预防为主流于“程序”;

3、缺乏信息的、指挥的、执行的网络,察无反馈,察而不监,以至于监、察都不落实,法规多而不认真执行;

4、只有局限于生产环节及短期行为的模糊目标,而没有整体的、长期的战略目标;

5、事故的发生涉及人的心理、情愫、素质、社会家庭及其他诸多因素,对此研究不多;

6、没有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管理科学成果;

7、没有建立科学的安全评价体系。概括地讲,伤亡事故的发生,不仅取决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生产环境的不安全因素,而且这些直接原因的背后还隐藏着若干层次的背景原因及深层次的本质原因,即管理原因。管理的优劣是决定事故多少的首要条件。如果仅是就事论事的要求事故责任者该这么做,不该那么做,应付了事;或者不能对造成管理缺陷与混乱的管理者从上到下的依法严肃处理,只是“用会议贯彻会议,用文件贯彻文件,用讲话贯彻讲话”的方式代替事故的查处或措施的落实与隐患的整改。甚至进行权钱交易,帮助事故隐患单位、事故单位或事故责任者隐瞒事故或事故隐患,必然形成事故不断的局面。

三、加强煤炭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的方式

1、强化现场管理,确保安全管理各项工作到位。严格落实“四位一体”的现场安全管理措施,落实领导带班作业及值班制度;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及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加大安全检查力度,组织一定次数的夜间突击检查。对重点建设项目环节必须进行跟踪复查,严防带着隐患和“超能力、超定员、超强度”突击生产,各个建设项目小组要配齐配足各种特种作业人员,严防顶岗、串岗、脱岗、空班漏检现象的发生,认真抓好每个生产环节、工作细节的检查,及时排除隐患。

2、大力做好安全管理培训工作。煤炭建设项目企业要科学合理安排好安全培训和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主要负责人在培训期间,必须指定专人负责,搞好煤矿安全管理,坚持入井跟班带班制度,抓好隐患排查,确保安全管理不断档,切实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煤矿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及安全监测监控人员的界定从《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规定,培训内容分别执行煤矿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及安全监测监控人员的培训大纲,各类人员应分别在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进行培训。总之,相关负责人要全面掌握安全培训工作现状,明确下一步安全培训工作重点,更好地促进煤矿安全培训工作。

3、硬化机电设备管理措施。各煤矿要切实完善井下机电设备“三大保护”和“三专两闭锁”,完善低压双回路供电,提高井下供电电压等级,推进高压下井,巩固机电设备“三率”,杜绝失爆、不合格、非标设备下井和井下违规带电检修电气设备。

4、硬化提升运输管理措施。煤炭企业要完善使用“一坡三挡”,定期检测钢丝绳、安全闸,提升信号必须具备声、光功能,实行专人把钩、持证上岗,在部分矿井安装绞车后备保护装置,保证绞车、电机车和钢丝绳不带病运行。井下机车运输的矿井必须做到前有照明、后有尾灯,紧急制动灵活可靠。适时调整检修运输线路,杜绝跟车行人,违规运输。

5、建立健全安全制度体系来加强安全管理。加强安全管理不仅仅是靠嘴上说的,也不仅仅是靠提出安全理念,它还需要完善的安全制度体系作保障,只有有了健全完善的制度,才能保障安全理念的推广和深化,才能加强完善安全管理。

篇3

所谓煤矿安全管理,是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利用煤矿安全生产要素,为实现煤矿安全生产,提升生产效益,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协调、有控制的一系列活动,以保证煤矿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生命财产安全和集体利益不遭受到损失,实现煤矿安全管理效益的提升。

2影响煤矿安全管理的因素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改造大自然推动社会进步的三大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关系,其中劳动者是最主要的因素,能够发挥最积极的作用,是改造大自然、推动社会进步活动过程中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劳动对象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利用生产工具将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劳动关系是劳动者、劳动对象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能够为劳动者在改造大自然、推动社会进步活动过程中提供保障,推动劳动者在改造大自然、推动社会进步活动过程中的进程。在煤矿生产中,影响安全管理的环节及因素有许多。从煤矿安全管理过程来看,煤矿安全管理环节分为产前、产中和产后:煤矿生产前所做出的一系列作业计划、部署和安排;煤矿生产作业过程中的作业步骤及对出现事故的处理;煤矿生产任务结束后的工作总结等。从涉及的因素来看,主要包括人、物和环境:对“人”来讲,就是指职工本身及其意识和行为;对“物”来讲,主要有工程、设备、材料等硬件方面和技术、工艺、流程等软件方面;对“环境”来讲,主要分为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两部分:硬件环境是指由装备、技术等构成的生产、作业环境,软件环境是指由安全思想教育、安全文化宣传等构成的思想文化氛围。综观煤炭安全管理全过程,在“人、物、环境”三大因素中,“人”是最积极的因素,是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的主体,煤矿技艺革新的积极推动者,煤矿生产作业过程的实施者,应急处突事故的帮手;“物”是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客体,是人进行安全生产的工具,是被利用、被组织、被实施者;“环境”是人和物在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的第三位因素,是两者进行有机协调的承载物。我们只要处理好这三大因素,煤矿的安全生产就有保障,煤矿的安全管理就能出效益。因此,如何处理好这三大因素的关系,事关煤矿安全生产秩序的稳定,事关煤矿安全生产效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3做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

3.1坚持以人为本的煤矿安全管理思想

以人为本的煤矿安全管理思想是现代管理理念的主要载体。所谓以人为本的煤矿安全管理思想,就是在遍及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都要坚持以人为中心,坚持以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中心,把提高职工的素质、劳动技能、职工之间协同作业的能力,以及满足职工自身和工作需求,调动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放在首位。从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角度讲,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由事物的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职工是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的主力军,是内部因素,要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效益,就应立足于职工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以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秩序的稳定和煤矿安全生产效益目标的最大化。

3.2以人为本的内涵

在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就应从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两方面入手,达到煤矿安全管理效益提升的目的。

(1)强化对职工安全意识、安全理念和安全思想文化的宣传教育。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地利用宣传工具和一系列科学合理而又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加强职工对安全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使职工深层次理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个人、安全与家庭之间辩证关系的意义,从而调动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职工的创造力,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稳定和效益最大化。

(2)强化职工安全操作技能,提升职工应急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加强对职工进行《煤矿安全操作规程》《开采工艺》等专业技能培训和相关资格的考核认定,坚持职工持证上岗,严格按照岗位操作规程作业,严禁违规操作,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确保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3.3严格的监督制约机制

严格的监督制约机制和有效的奖惩激励制度,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实现煤矿安全生产效益最大化的保证。职工在自我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提升的前提下,不仅应具备岗位职责的坚守水平和能力,同时还应配备相应的监督制约及奖惩机制,使职工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安全生产中,并一以贯之地照章作业,实现安全与效益同行。

(1)加强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的考核和落实。针对不同工种和岗位,建立不同的岗位责任制,使每个职工都能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并与绩效考核挂钩,同时发挥职工的互纠作用,挖掘安全隐患死角,对发现的每一处隐患或违规操作,都要进行相应的奖惩,形成风险共担,传递正能量的安全管理考核机制。

(2)建立对职工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机制。通过一定的物质奖励,使职工的物质利益需求得到满足,通过建立精神激励机制,利用典型事故案例分析、亲情感化、标兵和模范奖励等方式,使职工在精神层面上实现共鸣。

4结语

篇4

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较为系统,需要对人员素质、机械完好程度和生产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考量。在开展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活动时,需要进行一系列活动的组织、协调和控制,以便使煤矿生产的安全问题得到顺利解决。而之所以进行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其实就是为了对煤矿的生产事故进行预防。因此,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以预防煤矿事故为出发点。

2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研究

2.1井下安全问题检测管理

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构成井下安全问题检测管理模块。利用该模块,安全岗的人员可以将检查到的安全问题录入到计算机中,并对安全隐患处理意见和安全隐患的处理是否得到落实进行检测。同时,利用该模块也可以完成对安全问题的信息的综合查询,并且可以通过检测煤矿生产设备故障来防止漏电和短路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因为,该模块可以利用传感器对井下各种环境参数进行实时检测,然后将井下温度和瓦斯分布情况等参数传递给控制部门,从而协助管理人员进行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而一旦发生事故,该模块也能够对煤矿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正确记录,并完成对事故原因的查询和事故处理情况的分析[1]。所以,利用该模块可以真正了解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从而给员工的安全生产作业提供警示作用。此外,该模块也能够对计算机病毒进行防治,从而确保井下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2.2井下作业监控管理

在井下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中,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进行井下作业监控管理模块的设计,从而对井下作业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控,继而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保证。利用该模块,可以对生产人员的交接班过程进行监控,从而督促人员按照规定流程完成交接工作,继而避免生产过程中出现人员违规现象。同时,利用该模块,也可以真实记录井下安全事故的发生过程,从而帮助管理人员找到事故发生的真正原因,并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此外,利用该模块也能够对人员进行定位查询。而在此基础上,煤矿安全管理人员就能够及时掌握入井人员数量、身份和工作的位置,从而避免超人员入井和煤矿超能力生产的现象出现[2]。一旦发生突发事故,利用该模块可以对事故现场的人员位置进行查询,从而为人员救助提供科学依据。

2.3生产信息管理

利用计算机技术,也可以进行煤矿生产信息管理模块的开发。而利用该模块,可以对煤矿生产的信息进行综合管理,从而为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①利用该模块可以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而管理人员通过使用该模块,就可以进行生产过程发生过的事故信息和人员信息的查询,从而及时进行问题的解决。而进行相应的控制点的查询和确认,则可以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得到跟踪管理。②利用该模块可以为相关人员学习和查询煤矿生产的安全规章制度提供便利,从而使人员能够按照规章制度完成生产问题的处理。同时,模块中也记录了煤矿所有的安全生产标志,并且记录了标志的定期检查和维护信息,可以为管理人员了解标志的安装地点和使用情况提供便利。③利用该模块可以对煤矿生产的安全信息进行汇总,并且完成对煤矿安全情况的综合分析。而利用该系统进行安全综合报表的提供,也可以使煤矿管理人员及时了解煤矿的总体安全情况,从而通过制定相应的计划进行现有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3]。此外,根据模块中的信息,管理人员也可以了解各部门和个人的安全生产情况,从而通过采取合理的奖惩措施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继而使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得到加强。

3结论

篇5

关键词:行为安全管理;煤矿安全生产;生产管理;应用研究

引言

煤矿作为我国的基础能源,在我国经济稳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其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近年来,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而人为导致的安全事故所占比例不断加大,这就说明安全行为管理已经成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必须对其加以规范和管理。

一、行为安全管理的意义

行为安全管理可以对预期的行为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规范和纠正,从而有效地提高煤矿安全生产中的管理水平,加强对于煤矿生产中的安全管理控制,进而促进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安全行为的形成和应用。一般来说,安全行为管理对于生产员工的参与更加的注重,通过对其进行安全管理的培训和教育,可以提高其安全生产的意识,有效地减少工作人员在实际的煤矿开采生产过程中不规范、不合理、不严谨的错误行为,并且还可以对生产中不安全的因素进行预测和监控,加强对于整体生产的安全管理,提高煤矿生产中的安全性。

二、行为安全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1、行为安全管理在前期准备阶段的应用

在进行煤矿的开采工作时,需要在施工前期进行合理的安全管理小组的分工,明确各小组的安全责任,并由组长组织行为安全管理工作。通常情况下,小组的成员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行为和规定,以此来规范和维护整个小组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并且按照行为安全管理的程序来对煤矿的开采生产工作进行有效地监督,对整个开采过程进行系统的管理分析,掌握煤矿生产中的关键数据和重要信息,并提交有关的管理部门进行统计。另外,想要使得安全行为管理能够在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取得最好的成效,相关的管理人员就应当在平时的煤矿管理工作中加大对于行为安全管理小组的培训和教育,使其掌握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流程,提高对于煤矿中遇到的危险情况的应急处理能力,并且不断地改进煤矿生产人员的安全行为,创造安全、和谐的施工氛围。

2、行为安全管理在安全观察阶段的应用

想要减少煤矿生产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就需要相关的管理人员能够加大安全观察的力度,及早的发现危险因素并且对其进行规避。首先,要减少煤矿开采工作中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就要对煤矿工作人员的一些不安全行为进行明确,并且通过对工作环境以及人员心理素质的观察,加强人员的可度量行和可控性,从而根据这些不安全行为制定相应的保护制度。其次,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组长及班长需要定期的进行煤矿安全交流学习,积极向基层的员工传达行为安全管理的相关细节,不断的加深煤矿工作人员对于安全施工的了解和认知,从而能够保证煤矿基层工作人员对于行为安全管理的掌握。最后,要将管理人员观察所得的工作环境、施工设备以及煤矿开采工作人员的心理素质等资料数据进行综合的分析和整合,在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处理方式进行相应的统计,加强管理人员对行为安全管理的了解。

3、行为安全管理在生产阶段的应用

想要切实有效的实施行为安全管理,还需要对煤矿的开采工作一定的组织和预防工作,对于煤矿开采生产阶段来说,生产中的操作人员、机械设备等都是煤矿安全管理的范畴。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工序安全管理是整个煤矿生产的关键工作,因此,对于工序的安全管理则是严格按照施工操作的标准进行煤矿的生产,且相应的工作人员对于材料、机械的使用必须经过严格的过程控制,这种过程控制可以实现煤矿开采中的事前控制,即对于生产中的动态控制,这种方式可以在事故还未发生之前就及早的发现并且进行处理,从而保证煤矿开采工作的安全进行。除此之外,在煤矿开采工作工序管理中,控制生产工序的要素可以有效地将事故的事后管理转变为事前管理,从而消除引起事故发生的安全隐患。现在的煤矿矿井的设置都是环环相扣,每一道生产工序都会对后续的生产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只有将每一道工序都进行安全行为的管理才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煤矿开采工作受到影响,从而才能够提高煤矿开采工作的效率,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4、建立相应的安全行为保障体制

由于煤矿的开采工作的安全管理存在很大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因此想要提高安全行为管理在煤矿生产中的作用就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安全行为保障体系,这样能加强煤矿生产过程中的系统化管理,极大地提高了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另外,相关部门通过建立煤矿生产中的安全行为保障体系,可以使得煤矿开采工作人员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煤矿的生产工作,即可以有效地调动煤矿生产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安全行为保障制度还可以对职工进行相应的行为约束,避免其因自身的原因而造成安全事故。同时,安全行为保障制度的建立也是为了贯彻和落实相应的安全管理和监督制度,加大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力度,尽可能的减少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结束语

煤炭行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因此对于煤炭开采过程中的行为安全问题不容忽视。煤矿的安全开采不仅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煤矿需求,还能够加快煤矿企业在转型升级中的安全生产管理的发展,强化行为安全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作用,进而加强经营管理者在生产中的安全意识,保障煤矿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且,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行为安全管理能够提高煤矿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科学度量能力和对于危险的判断和认知,可以有效地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栗继祖,陈新国.ABC分析法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4(07)

[2]魏乾柱.煤矿安全管理中行为安全理论的运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5(1):148.

篇6

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实施安全生产管理的目的就是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是煤矿企业永续经营的基础。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其安全生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人们带来幸福,确保社会的稳定,并且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持续发展。但是,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人们往往轻视、忽视,甚至藐视安全生产思想。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正确的认识和掌握安全生产的规律,同时需要意识到随时可能形成事故条件,为了确保生产的安全性,需要长期保持高度的警惕性。通过组织开展安全教育,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企业工人的安全操作技能,确保其在生产过程中做到按规程操作,不违章。组织班组长以上的企业干部进行教育培训,帮助其培养科学、稳定的,同时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决策能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确保安全管理的全方位性、全过程性。对于企业干部来说,在生产过程中,实施安全管理,这是法律赋予的责任;煤矿企业的全体职工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接受安全管理,进一步满足自身的需要;领导干部要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管理的方针政策,这是自身素质的表现。安全生产是生产的各个环节相互作用、共同努力的结果,安全管理存在的弊病总是通过事故得以暴露。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直接实践、间接实践等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不断提升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其中,所谓间接实践就是学习相应的理论、规范、标准等知识,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准备相应的管理知识。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我们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所谓直接实践是归纳总结事故的经验和教训,在生产过程中,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2 认识规律,掌握安全生产主动权

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以下因素影响并制约着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①操作人员按规程操作,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听从指挥,忠于职守,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勇于同一切危险行为作斗争。②煤矿企业实施安全生产,设备是基础,对于施工作业过程中使用的一切设备来说,都有自身的使用期限,如果超期服役就会增加发生事故的几率,并且设备发生故障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一定的规律性。③物料:煤矿企业在日常生产的过程中,涉及的原料主要包括:材料、备品、工具等,这些都是维持煤矿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④环境:煤矿企业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其环境因素通常情况下涉及时间、空间两个方面,其中,空间主要指煤矿职工作业的环境,对于施工作业的时间通常情况下需要考虑夜班、节假日等因素。⑤科学与技术:任何先进的技术都有自身的不足和弊端,在生产过程中,选择生产技术需要重点考虑其安全可靠性,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研究安全技术就是针对安全事故开展研究、分析,并且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危险现象等进行研究分析等。⑥管理:煤矿企业在日常管理中,安全生产管理是重点,通常情况下,管理就是决策,对于企业来说,管理不善是导致其失败的重要原因。

3 管理者抓好安全生产的措施

在企业的组织机构中,干部处于决策地位,影响和制约着决策的执行,在与事故进行斗争的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为了避免、预防事故,通常情况下需要树立科学的安全生产战略思想。事故与安全是永恒的矛盾,煤矿企业在安全生产过程中,需要树立积极的预防思想,为此,安全生产管理要坚持以下原则:

①方针。安全作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石,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前提,同时也是增强企业凝聚力、吸引人才的关键所在。

②技术。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高科技、新技术等予以解决,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做到即使出现误操作也不会发生事故。

③结果。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人员、设备及管理是确保生产顺利进行的必备条件,为了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各相关设备需要处于最佳状态。安全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借助系统的理论、方式方法等对相应的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

篇7

①要抓好安全管理工作,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是首要任务。在生产工作中,根据不同生产部门的工作性质和内容,制定出与之对应的安全生产制度和规程。针对六大系统中的重点环节及部位给予更多的重视,提出更加确切详细的操作办法譬如要做好矿井通风、顶板防护、提升运输、瓦斯防治、入井人员防护用品等多项措施,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及自身防护的安全。要实行安全例会制度和隐患排查制度,严格实行控制指标制度,杜绝各种超标现象。对于工作不到位的现象要给予批评或惩罚,完成工作好的要给予奖励。各大系统制定出相应的安全评价标准,定期对系统进行评价,排除隐患。每月根据煤矿自身的生产条件制定合理的工作目标,促进煤矿加大安全投入,彻底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不断的夯实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

②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对于事故的控制,除了要积极的预防,还有同样重要的一点就是事故的应急措施。因为受技术水平、经济条件等方面的限制,有些事故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事故发生后通过及时的抢救、疏散、抑制等手段,控制事故的蔓延,把事故的损失减少到最小是控制事故的第二种手段,同时也是安全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即针对不同的事故类型制定出相应的应急措施,确保事故发生后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购买各类财产、工伤、责任等保险,以保险补偿的方式,保证企业的经济平衡和在发生事故后恢复生产的基本能力,从而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③强化基层干部的责任心教育,提高员工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干部的责任心教育,严肃整治只讲效益不讲安全的老作风、坏习气,要使安全工作责任意识到位,加强领导干部遵章指挥的意识,杜绝凭个人经验随意指挥调度,不认真熟悉管理制度、忽视规程措施,给员工错误的指导。强化现场验收标准,要求干部严格按照要求对现场作业进行把关,不能因为个别人、个别现场松懈验收标准马虎了事,只有把住现场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关键部位,才能保证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

重视安全生产的思想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要定期的对员工进行安全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事故案例教育以及安全生产技术法规教育等等,使得员工自觉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做到执法、懂法、守法。对员工进行安全责任感教育,使其正确认识自己在整个企业中的作用,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作用,保证能够不伤害自己的同时在其他人受到伤害时给予及时的救助,能够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不仅是对企业的负责对社会负责、更是对自己及家人的负责。加强员工对于安全技术知识的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员工整体素质,使其能够更加熟练的展开自己的工作,并熟知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从而严格的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尽量的减少可能造成的伤害,减少对于企业及自身的各项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也提高了安全管理的层次。

篇8

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主要任务是收集、整理、归纳、分析及保存煤矿区内相关信息,实现机电设备的管理及设备运行安全保障,其系统主要由故障管理、维修管理、巡检管理、管理、资料管理、台账管理、安全管理等模块组成,煤矿企业生产过程、设备管理、工厂管理及决策支持实现数字化,具体的工作原理是以工业标准OPC为基础,系统接口函数规范化,使用Web实时系统把煤矿区内所有不同类型的通讯设备相互连接在一起,用矢量图形数据拓扑系统将自动的图形拓扑、矢量图形和实时显示等以绘制的形式生成生产监控图和分析决策图,在线监控煤矿工厂生产。在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监控中如果发现机电设备出现故障,可以通过系统专家决策及系统恢复功能自动判断和恢复故障,并根据设备实际效能指数提出分析报告,以提高机电设备维修和保养水平[1]。

2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意义

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和保障设备运行安全是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主要任务,通过信息化和数字化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系统使用权限的形式明确分工工作人员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在安全生产前提下整合故障管理、维修管理、巡检管理、管理、资料管理、台账管理、安全管理等模块,高度共享机电生产相关信息,规范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从根本上降低机电事故发生的可能,而且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能有效减少技术人员的工作量,让机电设备的管理实现有序规范化。

3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应用

3.1管理机电设备相关信息

收集管理机电设备相关信息,并反馈在统一的系统平台上以供工作人员查询管理机电设备信息,提高信息管理是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优势之一。在引进新机电设备后,工作人员可以将设备的厂家、参数、检修时间、换油日期及故障的查找等信息记录在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中,并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实时更新,在设备运行过程中,管理系统会根据所录入的信息及时提示管理人员维护和保养设备,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只要输入故障情况,系统会帮助分析故障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从而有效提高机电设备管理水平及处理故障的效率。

3.2监测机电设备运行状态

机电设备是否能正常运行关系着煤矿区内生产施工的安全性,一旦机电设备运行出现异常情况并未能及时发现解决,则会给煤矿企业带来难以预料的损失。监测机电设备运行状态,传统方式是由检测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如敲击、目测和触碰等检查,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故障,但是这种监测方式并不能全面检查出机电设备运行情况,如设备电缆、电路温度出现异常、设备轴温、高压开关柜里的道闸温度过高等,这些部位的异常传统监测方式无法检测到,不仅如此,设备因磨损或过度工作造成的事故传统监测方式也无法及时检测出来。因此,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使用便格外重要,现如今机电设备中都会安装传感仪器,如高压开关柜中的无线测温装置可实时监测开关触头温度,当触头因接触不好发热时,装置会发出警报,提示管理人员检查、维修;钢绳芯输送带电磁在线X光透视综合检测系统,能够实现对输送带内钢丝绳芯锈蚀、断绳、接头抽动、镀锌层老化等工况的高速、在线、无损监测,最终打印文字报告并可实现局域网数据共享。快切装置能在线监测煤矿双回路电源,当一回路发生故障时,能提前预判失电,并快速、正确地合上备用进线开关,使得煤矿负荷不停电,保证供电的连续性,有效防止因停电造成的停风、瓦斯超限等事故的发生,实现煤矿生产“零停电”。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还可对煤矿重要负荷(如风机、水泵、皮带及井下各区域的气体浓度)实现在线监测,并通过网络汇集于调度指挥中心,以便生产管理人员协调、指挥矿井整个生产系统。例如:有一煤矿2013年1月1日7:22:28发生主通风机双停事故,地面运行的2#主通风机发生负载过流跳闸,通风机房值班人员发现2#主通风机停止运行,立即人工切换至1#主通风机,在1#变频柜操作,合QS2隔离开关发现合不上,没有时间检查合不上闸的原因,于是查看2#风机的各项监测数据均正常,果断决定启动2#主通风机运行。经调查1#合不上闸的原因是高压带电存在电磁闭锁,不能直接合闸,需停掉高压电源,合上QS1、QS2隔离开关,然后再合KM1、KM2断路器送电运行,然后在8:10切换至1#主通风机运行,调查2#主通风机负载过流调整原因,主通风机双停时间为8min,导致井下部分工作地点瓦斯超限,装载硐室瓦斯浓度为1.5%、工作面瓦斯浓度达到0.5%~1.3%。事故原因就是主通风机无电源异常检测系统不能实现自动切换,需升级改造。

3.3监测机电设备运行环境

除检测机电设备内部情况,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还能有效检测设备运行环境。由于煤矿企业的生产施工环境恶劣,CO、瓦斯及CH4等易燃、易爆气体会使机电设备的运行出现隐患,甚至危及人员生命,因此必须要检测其浓度。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能通过安装在煤矿井下各处的传感器实时检测施工地点的各种数据,当监测发现某个区域瓦斯超限时,系统会自动切断施工地点电源,以防止瓦斯爆炸;井下风机开停传感器会监测局扇开停状态,当井下风机发生无计划停机,为避免井下巷道中易燃易爆气体浓度过高,系统就会自动切断电器设备电源,避免电器设备再使用时产生电火花,引爆易燃易爆气体。由于施工场地不同,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设置的报警浓度、复电浓度、断电浓度和断电范围都会有所不同,为方便监测,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施工场地实际情况设置,同时安全监控仪器都应该使用由专用电缆连接而成的馈电状态传感器,避免在设备出现故障时无法及时了解施工地点的环境情况。如果是机电硐室或进风口下面的位置,则传感仪器应该设置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控施工地点温度[2]。例如:太原东山煤电集团李家楼煤业公司,在各工作面及硐室将瓦斯的预警浓度值为0.6%,环境瓦斯浓度0.6%达到时系统将自动切断工作电源,防止事故发生,保证安全生产。

4机电设备管理改进

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能有效监测机电设备运行情况,保障施工安全,因此在实际的机电设备管理过程中煤矿企业应该积极做好自身的监测工作以配合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运行,令系统发挥最大的监测效力。对于新引进的机电设备,企业必须严格检测其性能,保证引进的设备符合国家规定的防爆要求,从根本上确保设备运行安全,同时对机电设备的巡检也必须与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监测同时进行,在发现设备存在明显的故障时及时解决,及时更换老化或失灵部件,特别是对机电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应该重点监测,每周至少检查两次,一旦发现重大问题则必须立马断电维修,而对于煤电钻,每个班次都应该进行一次接地试验。虽然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能实时监控施工环境,当易燃、易爆气体超标时及时断电和启动风电闭锁,但是技术人员必须检测施工地线路或相关监控仪器,确保在出现情况时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能及时断电,保障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有效地监控施工环境[3]。

5结语

篇9

能源是工业化发展的基础,在我国也是工业化进程中的薄弱环节,长期以来一直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制约瓶颈。安全生产又是煤炭企业的薄弱环节和制约瓶颈,一旦发生特大事故,抢险排险困难重重,一般具有毁灭性和不可逆性,往往造成人员群死群伤和经济损失无法挽回,导致生产经营企业瘫痪,短时期内很难恢复生产。

二、对于安全生产的深刻理解

安全生产是一项极其广泛复杂的工作。目前我国安全生产的现状有经济、社会、文化多方面的深刻背景,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多年来积累沉淀的大量问题,短期内不可能全部解决,因此,可能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高危态势,仍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自觉把安全生产置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思考和落实。

三、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一)发挥好理念先导作用

心态安全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最能体现人本思想。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只有心态安全才会行为安全,才能保证安全制度落到实处。以安全价值观为核心的安全理念是心态安全文化建设的灵魂。追求健康是人基本需求,可是为什么在一些单位“三违”现象屡禁不止?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观念问题,就是没有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比如说,一些企业盲目追求效益,迫使或诱发本单位职工拼设备、拼体力,违章冒险蛮干;又比如,上级组织安全大检查是帮助下级查出隐患,预防事故,这本是好事,可下级往往百般应付,恐怕查出什么问题,查出问题便想方设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上述错误观念不破除,正确的安全理念不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建设就永远是一座空中楼阁。

(二)发挥好宣传教育作用

企业安全管理的落脚点在班组,防范事故工作的终端是每一位员工,目的是要努力保证人身安全。因此,如何认真地确立每一位员工的安全意识,使之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性转变,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方针,营造“人人关注安全”良好氛围,必须拓宽宣传教育形式,建立起整体性的,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安全环境。通过电视、报刊、板报、标语、读本等媒体和安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歌咏文艺演出等活动,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攻势,做到寓教于乐,使安全生产意识深入人心,安全知识广为传播,潜移默化地规范人的安全行为,培养人的安全心态。

(三)发挥好亲情感染作用

从理论上讲,促使全员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宣传教育。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适应了职工群众对安全生产的内在需求,从主观上讲职工是愿意接受的。但是以往的安全教育大多是“你说我听,你打我通”,不是大道理满堂灌,就是家长式的训斥。要解决安全问题入心入脑的问题,还应注重情感投入,可采用亲情教育法,如在会议室设立“全家福”牌板,把每个家庭对亲人的安全企盼写在照片的下面,时时提醒职工牢记亲人的嘱托;如为职工过生日,送警句,恳谈会,兄弟交心等方法,不失时机、潜移默化地向职工宣传安全思想;再就是开展安全共保活动,基层单位定期向职工家属发出安全承诺书,号召家属发挥好安全第二道防线作用,真诚邀请家属参加到安全共保活动中来。

(四)发挥好管理规范作用

职工安全素质的高低与安全管理者的方法有直接联系。过去,管理者抓“三违”更多依赖批评教育和经济加处罚。不可否认,批评和罚款能使违章职工的思想受到触动,但仅仅通过经济手段控制“三违”现象是不现实的。尤其是个别管理人员在执行制度过程中方法简单粗暴,很容易使职工感情上受到伤害,进而对安全管理人员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使经济处罚的有效作用大打折扣。为了增强管理效果,管理者应该在严格执行刚性制度的同时,注重柔性管理方法的使用。企业管理人员要发挥示范作用,当生产条件达不到安全标标,危害员工健康时,不得盲目指挥和违章指挥。尤其当威胁到员工生命安全时,要把保障员工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此外,要为员工创造优美,舒适的工作环境,确保员工心情舒畅、精力充沛地去工作。

(五)落实制度“严”字当头

人既是安全工作的受益者,又是出事故的受害者,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从我们每个人成长的艰难性,可以看到父母之心难违;从失去亲人悲痛的难忍性,可以看到交织之情亦难违;从党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高度负责性,我们深知党心民心更不可违。因此,以人为本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是每一个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一个企业搞好安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从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为基本出发点,看待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范人的行为对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极其重要。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要抓好制度的教育和落实,使广大员工懂得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是经过多少人的鲜血和生命及沉痛教训写成的,按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运作就是珍惜生命、珍惜父母的养育之恩,珍惜家人和儿女的情感。教育员工自觉用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把自觉执行规章制度变成大家的自觉行为。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范人的行为要狠抓一个“严”字,要“严”当头,要严制度、严标准,严明劳动纪律。各单位都要按照煤矿《安全管理办法》和有关标准的要求,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特别是对那些日常违章人员,在对其作到教育的基础上,利用暴光、经济重罚等措施,督促本人增强安全意识和抓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同时,还要坚持好各级管理人员现场值班制度,如不能做到,不论涉及到谁,都按规定进行考核及处罚,从而增强各级管理人员抓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

(六)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还要着眼于一个“全”字

篇10

关键词:煤矿;生产技术管理;安全生产;“桥式”管理模式

1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与煤矿安全生产的关系

1.1前者贯穿于后者整个过程

在煤矿生产技术管理项目建立和应用过程中,要积极践行更加系统化的管理机制和控制措施,才能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有效的过程化保障。对于煤矿生产技术管理项目来说,其贯穿于整个煤矿安全生产过程的主要单元,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正是煤矿生产技术功用的有效发挥,才能为煤矿安全生产过程的有序化延伸奠定坚实的基础。煤矿生产技术的安全性是维系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标准和基础,也是保证相关工作常规化开展的根本,因此,在煤矿安全生产项目中,煤矿生产技术管理至关重要。另外,正是由于煤矿生产技术管理贯穿始终,其技术结构和应用机制在矿井开拓和开采设计项目中也发挥了很大的价值。因此,在实际管理项目建立和落实过程中,要进一步研究煤矿生产技术管理的效果,主要涉及煤矿生产项目的巷道布置单元、采区划分单元、生产操作流程以及设备配置单元等。煤矿生产技术管理项目能更好地为安全生产过程提供总体规划以及安排,确保设计项目和煤矿管理效果的同步性和实效性,为煤矿生产安全升级奠定坚实基础。只有正确认识煤矿生产技术管理和煤矿安全生产的关系,才能保证相辅相成的进步和产业优化。

1.2前者是实现后者的根本

煤矿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项目中,要建立健全科学化和合理化的煤矿生产技术管理结构,保证安全生产的全面升级。技术管理是消除煤矿生产事故和安全隐患的重要机制和措施,需要相关部门结合实际问题进行统筹分析和综合处理,确保管控效果和管理模型的有效性和完整性[1]。需要注意的是,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会有很多不可抗力的环境因素对其生产流程以及生产效果产生影响,甚至会严重威胁生产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基于此,要积极建立科学化、合理化的技术模型以及生产技术管理结构,确保技术管理到位、管理力度升级等。只有从根本上提高煤矿生产技术管理的落实程度,才能对一些危害性较小的隐患给予高度重视,并且提高经济管理效果以及工作人员的安全维护水平。因为煤矿生产技术管理项目是煤矿安全生产过程的根本和基础保障措施,也是安全生产体系开展的前提,更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项目消除隐患的路径,所以,需要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给予技术管理体系更多的重视和关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管理效果。

2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优化措施分析

2.1开拓地质勘测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项目

在实际管理机制建立和应用过程中,要积极践行更加系统化的管控机制和管理措施,确保煤矿安全生产项目符合标准,也为生产结构的建立以及优化奠定坚实基础。也就是说,要想从根本上实现煤矿安全生产项目的管理目标,就要对地质勘测工作进行全面升级和系统性优化,为勘测方法以及目标区域数据信息管理的优化升级奠定坚实基础[2]。例如,煤矿管理部门在生产技术管理过程中,要利用相关措施展开数据分析,并且有效绘制数据反映出来的平面图,保证管控效果和管理机制的完整性。地质测量项目不仅仅是地质学系统的分支项目,也是煤矿施工体系有序开展以及全面优化的重要机制,其基本运行原理就是在结合矿床勘察规律的同时,测量相关数据并集中分析。需要管理人员着重关注的是勘测位置、矿产产量以及矿产的前景等,能最大化实现资源的共享以及效率的同步提升,是节省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重要途径。若从煤矿工作的实际效果出发,则要对其高危险性给予重视,对安全要求展开深度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煤矿工作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保证地质测量工作的全面优化[3]。另外,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项目落实和开展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对地质勘测的管理,充分结合GIS系统,对煤矿事故展开遥感预测,确保煤矿事故的实效性得以全面维护和优化。人们利用GIS系统实现安全生产生产技术管理效果的优化目标,确保技术管控机制和技术管理模型符合标准,也为图形处理效果以及相关功能的升级奠定坚实基础。在GIS图形处理单元运行过程中,利用三维立体参数和程序将施工区域以立体地图表现出来。另外,GIS系统具有非常庞大的数据库,其中涉及地质灾害预测模块、救援数据块模块、法律依据数据库模块以及事故案例数据库模块等,能在建立相关测试项目的同时,为项目提供预测以及救援,以保证整体应用效果和管理措施的最优化。除此之外,GIS系统还具有非常强大的生产技术管理功能,应用在煤矿产业中,能更加有效地发挥其实际价值和优势。GIS系统能实现远程预测,避免数据出现僵化问题,能结合实际情况展开灵活化的分析和解读,真正落实远程功能,对地质专家建立信息数据库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也能为预测信息共享效果的全面升级提供保障[4]。GIS系统能建立动态预测功能模块。动态预测主要是对模拟矿井动态过程和运行结果展开深度预测和集中管理,着重对危险源进行动态预测、对瓦斯进行灾害预测、对热害进行预测等,为动态化数据分析以及模拟技术环境奠定坚实基础。需要注意的是,在GIS系统中,数据的连接功能十分关键,运用VB6.0开发平台对项目中提供的组件进行系统化分析,并且实现属性和方法的综合性整合,着重联系重大危险源和应急救援数据库,从根本上显示出相关危险源信息,并模拟灾害避免路线和影响范围,着重处理灾害机制,引导相关工作人员展开深度分析和集中管理。只有从根本上减少灾害事故,才能为救援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保障。

2.2落实“一通三防”煤矿生产技术管理

在“一通三防”技术管理机制中,要构建完善的通风系统,有效防治瓦斯和煤灰,并且保证防灭火工作的常规化开展,就要结合技术升级机制,展开综合性分析[5]。

2.2.1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要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过程给予一定的关注,确保管理效果和完善程度符合预期,对设计项目、生产布局项目和措施审批项目的全面优化进行集中监督。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体系要符合标准,并且健全完整,尤其是在通风技术中,系统的建立应该符合专家评定标准,要保证专家评定效果和管控水平符合预期,真正建立健全供风和配风效果,也为生产管理效果的综合性优化提供便利。

2.2.2从基层人员管理效果出发

要从基层人员管理效果出发,确保维护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也为矿井通风系统稳定性、可靠性升级提供便利。只有确保技术结构的应用效果,才能实现整体通风系统的全线升级[6]。要积极建立相应的技术管理框架和应用体系,在最大力度保证人员安全的同时,确保安全意识培训符合实际标准,也能在统筹升级的基础上,实现事实性和法律性的综合性融合,从根本上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在优化管理效果的同时,为后续管理升级提供支撑。

2.2.3从根本上提高人员的火灾事故意识

在煤矿安全生产体系中,最大的威胁就是火灾问题,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工作人员的火灾事故意识,在积极落实相关工作的同时,提升工作人员的火灾应急意识[7]。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定期演练应急培训项目,凡是涉及火灾发生后人员逃生路径和突发性因素处理措施都要符合标准,并且实现整体管理效果的最优化。

2.2.4全面优化处理矿井的通风系统

在通风技术管理体系中,要对矿井的通风系统展开全面优化处理,提升矿井内管理人员空气呼吸质量,并且能最大化地满足需求,践行经济合理以及安全可靠的管理路径,结合矿井操作实现通风系统的独立配套,并且保证通风系统进风位置选择效果的有效性。进风井和回风井都是永久性挡风墙处理的重要单元,需要项目管理人员结合实际需求展开有效的管控和系统的整合。值得一提的是,在矿井内要合理化应用和控制通风机,保证相关操作的稳定性,也要积极优化管控措施,确保管理模型的稳定性,为项目升级奠定坚实基础。管理人员要在原有抽出式通风结构中运用多种手段对技术结构和相关设备进行优化,并通过购置通风机产品达到矿井通风系统的全面优化和综合性处理[8]。也就是说,在工程项目建立和应用过程中,要综合强化防灭火工作,升级火灾应急预防措施的实效性,不仅仅要进一步强化应急预案应用效果和制订效率,也要对应急预案的制订结构展开深度分析和集中整合,确保系统软件分析和人为分析两者能形成更加具有实效性的执行方针,确保管理体系和GIS系统的优化融合,也为地质情况危险源动态预测和瓦斯灾害预测等项目进行统筹处理,建立动态数据分析机制和控制结构,保证应用模型的完整性和有序性。只有对相关测量分析机制进行整合,才能保证管理效果和控制体系的完整程度,为全面开展测量分析实验奠定坚实基础。这些比较全面的测量分析,可以针对具体问题建立健全更加全面的应急处理预案,确保管理效果和控制措施的完整程度。

2.3融合新型煤矿生产技术安全管理模型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煤矿生产技术安全管理效果,就要结合实际发展要求,切实维护管理需求,在遵循《煤矿安全规程》原则的同时,确保管理模式符合矿井的开采条件以及经民工不断涌入建筑领域,成为建筑工程施工队伍的主体。但多数农民工从未接受过专业培训,施工技术不熟练,施工标准把握不足,容易引发施工质量问题,影响施工进度,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加之所处岗位及相承担的职责不同,对农民工进行岗前培训是十分有必要的。进行岗前培训,不仅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水平,还可以增强施工队伍的安全意识,规范施工,从而确保工程进展及质量,减少事故发生,提升安全性。

2.4减小预算误差,降低投资成本

应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人工费用、材料费用及机械费用等进行控制与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减少预算误差,使投资所需成本的预算控制在范围内,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对于企业而言尤为重要的。对于预算工作人员,必须在入职前进行严格的培训工作。

3结束语

在社会经济的推动下,我国的建筑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目前建筑业在工程管理方面仍存在比较多问题,比如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偏低、建筑施工过程中缺乏有效监督机制、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水平较低、建筑工程管理不重视核算工作等。针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现状,本文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办法,对现有的问题进行了解决,保证工程质量,最终为企业收获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作者:毛兆龙 单位:山西蒲县华胜煤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黄软鸣.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02).

篇11

关键词:煤矿技术管理;煤矿安全生产;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U415.12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煤矿生产现状

在国民经济中,煤矿是较为基础的产业,煤炭消费在国内能源生产和一次性消费结构中在市场份额中占有70%的比例。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煤炭行业已经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成就,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也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提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已经基本上得以形成,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得以完善和健全,但是在世界上,我国所发生的煤矿伤亡事故还是最多的。根据相关统计,一次性死亡人数达到10人以上的事故属于煤矿产业的占有80%比例,煤矿事故没有1人死亡,经济赔偿不得低于10万元,将更多的不幸和痛苦带给家庭,与此同时也使国家的经济遭受到严重的损失。

在此基础上,可以看出,煤矿安全生产的形势相对还是比较严峻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矿难经常性发生,国有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几率逐年递增,其中生产性事故发生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第二,开采工作地点事故较为集中,其中挖进工作面的危险性是最大的;第三,大部分事故中,瓦斯爆炸最重要;第四,职业危害较为严重;第五,地区不同的煤矿安全生产发展也会出现不均衡现象;第六,煤矿事故会出现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只有安全合理的投入,生产的顺利进行才可以得以保障,在这种情况下,事故的发生几率可以得到有效地防止,从而使企业经济效益得以提升。对于煤矿行业整体工作而言,经济效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企业生产达到的最终目的,但是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安全第一”是必须要遵循的原则。煤炭生产是煤炭效益的重要来源,若是没有安全管理,生产煤炭就无从谈起。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情况对于企业效益会产生严重的影响。企业发生事故总会或多或少地造成伤亡和经济损失,并且通过财力、物力、人力以及精力进行处理,这些都会造成经济的严重损失。除此之外,因为事故伤亡产生的影响,造成员工人心不稳,不能按时出勤,生产工作很难开展,这些都是不能估量的损失。由此可见,在煤矿生产行业中,安全生产管理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三、煤矿技术管理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想要使安全生产做的更好,运用各种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是尤为重要的。因为在煤矿生产管理工作中,煤矿安全管理所涉及的工作是各种各样的,但是煤矿生产的过程也具有着一定的复杂性,涉及环节也比较多,所以,在煤矿安全生产中,技术管理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煤矿生产管理中技术管理也全面贯穿其中,对煤矿生产管理工作进行指导,从而使煤矿生产的每一个环节进行配合,相互发挥作用,防止由于某一环节发生故障而使生产秩序无法正常进行,或者造成严重的损害。

在管理煤矿的过程中,安全生产占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煤矿的安全生产不仅与煤矿的矿产职工人身安全有密切联系,而且与煤矿的正常运营也有密切的关系,社会的稳定也会因此受到影响。煤矿在生产的过程中,会关系到每一个环节,而这每一个环节的运转与生产的稳定性也会有一定的关系。在管理煤矿的过程中,技术管理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针对煤矿的技术管理,在煤矿各项管理工作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煤矿的安全生产中也起着决定性的重要作用。煤矿的技术管理针对生产的过程中发挥着指导性的作用,对各项管理工作进行统一管理,因此煤矿的技术管理和安全生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要相使煤矿的安全生产得到有效地保障,对煤矿的技术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是很有必要的,只有正常地运行煤矿的技术管理,煤矿的安全生产才能够得以实现,而其水平则是煤矿安全生产得以实现的重要依据和条件。

四、煤矿的合理开拓开采方案设计主要取决于技术支撑

针对煤矿的开拓开采,进行一系列的技术设计方案是很有必要的,只有通过合理有效的设计,才能够在开采过程中更有计划性、规律习惯以及科学合理性。煤矿的开采,需要在科学合理的验证基础上,实施前期技术勘察,详细汇总各项数据,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分析,与相应的科学原则相结合,将合理的开采方案制定出来。在设计煤矿开采的时候,要对各项因素的存在进行充分地考虑,看其是不是会对开采造成影响。不仅要对开采前期的各项因素进行考虑,而且也需要对开采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突发事故进行考虑,一旦出现突发状况,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实施补救,才能够使损失降到最低。在开采过程中所采取的开采技术要具有先进性,利用先进的开采设备,合理配置开采工艺流程。上述的这些都需要在技术管理的基础上,运用科学合理的技术管理,统筹安排开采的各个环节,对每一个环节的流程进行合理设置。设计应该遵循集中化、机械化和技术经济合理化原则,巷道布置最好简单,每一个系统的设施和设备能力重点是要技术可行、然后是要经济实用,针对全矿性的防治事故措施要到位,上述都需要在技术支持前提下,保证充分的技术论证、技术分析和技术方案的比较,最终确定最佳方案。一座矿井的开拓设计,甚至一个采区的开采设计,与整个矿井的寿命和效益的好坏有直接关系,因此,在制定开拓、开采设计的时候,技术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五、提高对技术基础工作的认识

煤矿生产技术基础工作主要是指技术报告、工程设计以及作业规程等技术文件,看似与安全生产没有较大关联,但正是由于其工作细微,因此,可以说是安全生产的重要工作之一。煤矿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对技术报告、工程设计以及作业规程等技术性文件的指导工作重视起来,必须充分认识到“技术报告、工程设计以及作业规程均需要交予相关工作人员审批审阅,确认通过后,再交予专业的副职组织相关工作人员来进行学习和落实;井(区、段、队)的各个负责人主要负责作业落实,所有的施工操作人员以及需要进入到施工现场的人员,均必须根据作业规程中的相关要求来执行”。工程技术人员在对施工现场进行作业指导时,同时还应当结合实际所需,对规程进行修改、补充等,若施工条件或者作业面地质出现变化,则应当及时更新安全技术要求,做到万无一失。规程、设计以及报告等均属于指导性技术文件,对整个生产工程的安全、效益、质量以及效率均有非常大的关系。在对规程、设计以及报告等指导性技术文件进行编写时,要结合时代的特征,编制出更加具有科学性、创造性、可操作性以及前瞻性的文件;并坚持安全可靠、技术可行和经济合理的原则;并保证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标准要求;同时能够有针对性地对煤矿生产操作进行制约。

六、突出抓好“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

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在最近几年中,瓦斯、煤尘和火灾事故,在总事故次数中占有45%的比例,死亡人数在总数中占有62%的比例,并且很大一部分安全生产情况比较好,也具备较高技术管理水平的煤矿也陆续发生特大瓦斯、煤尘和火灾事故。例如,武乡县东庄煤矿,在1994年5月28日发生的特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造成24人死亡;沁源县黄土坡煤矿,在2000年10月13日发生的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6人死亡;郊区南村煤矿,在1999年12月21日发生的火灾事故等等。这些案例都说明煤矿对于“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思想上也不够谨慎,在此基础上,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就会更大,不能在根本上控制重大瓦斯、煤尘以及火灾事故的发生,在安全生产中就不会占有主导地位。所以,要将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彻底扭转过来,将“一通三防”工作作为安全工作的重点是很有必要的,抓好“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将瓦斯、煤尘和火灾等重大、特大事故控制在萌芽状态。想要做好“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开展:

(一)将各级领导以及各业务部门的“一通三防”管理工作责任制建立起来,并且对其健全和完善,实行齐抓共管,相互合作开展工作。对行政正职的“一通三防”工作的第一责任者进行确定,让总工程师对“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负责,并且重点把好五关:设计关、生产布局关、措施审查关、隐患处理和“一通三防”安措资金使用关。

(二)对矿井通风技术管理工作进行高度重视。它是矿井对瓦斯、粉尘和防灭火防治工作的基础,在实践工作中,要对矿井通风系统的管理进行加强,针对不合理的通风系统进行调整改造,管好用好通风设施,将完善的矿井通风管理制度建立起来,对风量进行合理供给和分配,从而使矿井通风系统合理、稳定、可靠得以保证,确保供风的充足性。

7建立技术管理体系,并且将其完善,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地发挥

“人权”在中国是很被重视的,一直以来都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因此,在发生一系列的煤矿安全事故发生之后,我国对于煤矿的安全管理也越来越重视。那么在管理煤矿安全的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应该得以充分地发挥,由于人在生产活动中占有着主导性地位,控制生产环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煤矿的技术人员在煤矿的安全管理过程中扮演着比较重要的角色,对于煤矿安全生产而言,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煤矿技术管理上,技术人员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部分,建立安全制度,执行安全规范,都需要在技术人员的帮助和引导下完成。技术人员,不仅要以身作则,严格遵循相关的规章制度,还需要针对工作过程中所出现的违章违规现象要及时制止,更好地发挥监督作用。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全面地激发出来,这就需要对技术人员给予充分的重视和福利保障。对技术人员的地位要引起重视,对技术人员的建议得以重视,在生活上和工作中要给技术人员一定的特殊待遇,将技术人员的带头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不断完善和健全管理机制,在此基础上,相应的规章制度也会得以健全,将在技术总工程师为总负责人基础上成立领导班子,在行政上形成的管理秩序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使管理流程得以完善,为我国的煤矿事业做出贡献,为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有利环境,使社会的秩序更为稳定。

参考资料:

[1]瞿芳彬.浅谈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与煤矿安全生产的关系[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23)

[2]胡文国.国内外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经验及启示[J]. 煤矿安全. 2011(05)

篇12

论文摘要:通过对安全监察与安全管理关系的分析 ,论述了煤矿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对其进行监督监察的必要性

   1 问题的提出

    《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第五条规定:“煤矿安全监察应当以预防为主,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有效纠正影响煤矿安全的违法行为,实行煤矿安全监察与促进安全管理相结合、教育与惩处相结合。”这是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在进监察工作中必须遵循的方针,所以,探讨如何实现煤矿安全监察与促进安全管理相结合,是搞好安全监察,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根本出路。

    我们进行安全监察的目的,在于依照有关煤矿的法律法规,运用法律手段,及时发现和消除现场的事故隐患,保证煤矿实现安全生产。但是,我们煤矿安全监察员不可能时时刻刻都盯在现场,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最主要的还是依靠企业自身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因此,必须着力于构建企业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和挖掘企业搞好安全生产的内部潜力。这是因为,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搞好安全生产决定性因素在于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如果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得不到提高,缺乏安全生产的自律意识,那么,任何外部的监督检查,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如何通过安全监察,促进安全管理是我们作好监察工作的新课题。

2 煤矿安全监察与安全管理的关系

    通过我们的安全监察发现,国有重点煤矿的安全管理机构比较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等管理制度比较完善,相对来说,安全管理水平比较高,但与国外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职工的安全意识、技术素质比较低下,安全装备水平普遍较低,煤矿企业领导的管理水平大多数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的粗放型管理水平上,难以适应现在安全形势的发展;与国有重点煤矿相比,地方煤矿,特别是乡镇煤矿在安全管理方面,是比较原始的,一些乡镇煤矿甚至没有起码的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人员,在安全管理制度上,有的甚至是空白,在装备上有的还停留在非常原始的生产水平上,在职工的素质方面,大多数是临时工、季节工,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非常低,煤矿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也相当落后。试想,处于这样的煤矿企业管理水平,如果煤矿的安全执法监察不与企业的安全管理相结合,单纯的安全执法力度再大,也无法实现煤矿安全的根本好转。

    对于煤矿安全来说,煤矿安全监察与煤矿企业的关系,是外因和内因的关系。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关键的因素在于煤矿企业本身。这是因为:一是煤矿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安全贯穿于煤矿一切生产活动之中,所以说日常的安全管理决不能脱离企业的经营活动而独立存在,也就是说煤矿的安全管理水平提高了,安全生产水平才会有提高;二是搞好煤矿的安全生产在于企业是否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也就是说煤矿是否有安全生产的自律意识,完全依靠外部的监督,自身没有安全的自律意识,是不会搞好安全生产的;三是煤矿生产的主体是煤矿职工,因此职工是否有较高的安全意识、技术素质成为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煤矿安全生产活动的实质是同井下现场的各种自然灾害和违章现象作斗争,提高职工的自身素质,建立安全生产自我约束机制,提高每一个职工的安全意识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四是在安全生产管理中,起决定性因素的也是最为基础的是企业安全管理机构是否完善,管理层是否具有现代化的管理意识,只有企业具有完善的安全管理机构,领导层具有较高的安全管理意识,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才能提高;五是现场的装备水平也对煤矿安全生产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煤矿安全监察不仅可在现场及时地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制约煤矿的违法行为,而且要通过行政执法,依靠法律手段,强制性地促使煤矿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管理机构,加强考核,加大对煤矿的安全投入,提高煤矿的装备水平,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从而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所以说煤矿安全监察作为外因对于煤矿安全生产实现根本性的好转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3 加强安全监察促进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1)严格监督监察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落实。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煤矿的各级安全生产管理者落实党的安全第一的方针和有关煤矿法律法规的责任制度,是企业的一项最基本的责任制度和所有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它的建立健全和考核落实,使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有关煤矿法律法规在现场得到正确答案,它使每一个管理者明确了安全管理责任,增强了安全管理的责任心,能够真正做到依法办矿、依法管矿;业务保安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是煤矿的专业部门和个人根据部门和个人专业的范围,在制度上确保专业范围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如果部门业务保安做得好,每一个人在岗位上都能够按章作业,每一个专业都能够得到安全生产,那么全矿也就做到安全生产了;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制度是落实“预防为主”的重要基础工作,它要求每一个专业和部门在一定的时间周期进行生产现场的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各专业和部门在一定的时间内根据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制定措施,落实时间、资金、人员、责任,限期整改,并进行验收,使事故隐患真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事故责任追究制是发生事故后对事故责任者根据责任的大小进行责任追究的制度,它促使煤矿管理者增强责任心,使管辖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达到标准要求,实现安全生产。

    安全投入和职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等都对煤矿安全工作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必须作为重点进行安全监察。

篇13

关键字:煤矿;机电管理;安全生产系统;人员培训

中图分类号:TU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安全生产管理系统

1.1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这个概念,一般意义上讲,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方法的和谐运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就是说,为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的,防止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设备设施免受损坏、环境的免受破坏的一切行为。

1.2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定义

所谓安全生产管理就是针对人们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涵盖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策划、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安全生产档案等方面。

1.2.1内容

生产安全事故控制指标(事故负伤率及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安全生产隐患治理目标、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1.2.2管理目标

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

1.2.3生产管理

包括安全生产法制管理、行政管理、监督检查、工艺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作业环境和条件管理等。

1.2.4基本对象

主要是企业的员工,涉及企业中的所有人员、设备设施、物料、环境、财务、信息等各个方面。

2煤矿机电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监管力度薄弱

监管力度的加强不仅需要政府监察人员的严格执法,也需要企业的检查人员随时对煤矿工作的安全性进行严格监督和监察。监管力度薄弱,追本溯源,主要是监察人员的个人素质较低。煤矿机电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十分强的领域,其所涉及的不仅是纵向的专业机电知识,还需要对煤矿管理和煤矿操作流程有着横向的了解,因此,这就要求每一位检查人员必须拥有与其岗位匹配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但就整个行业而言,很难确定一个准确的标准来衡量监察人员素质,也很难制定出一套标准去衡量整个煤矿机电工作的工作流程,这就无可避免的造成监察过程中存在漏洞,或是无知、或是人情,总之,监察工作总是有着这样那样的“尺度”,从而给煤矿管理带来了隐患。

2.2管理体系不健全

据国家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定,煤矿的矿井要建立17种机电管理制度。但是,在实践当中,诸多企业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不仅在机电管理系统上没有一个健全的体系,甚至整个煤矿生产都得不到确切保障。制定一个制度并不难,难就难在执行上,有很多企业只是拿机电管理系统做表面功夫,在操作中根本是各凭本事,这极容易造成煤矿机电事故的产生。

2.3煤矿机电综合管理不到位

在一些经济不甚富裕的地区,很多生产设备严重老化,超额工作严重透支了机器的使用寿命,但是在全国经济一片大好的诱惑下,为了追逐高额利润,很多设备竟然从购买到报废,从没有进行过保养和修理,这无疑加快了机电设备的老化程度,这也为安全事故埋下了一个隐患。生产力不断提高,设备更新换代速度很快,很多老的机电设备已经无法满足生产的需求,例如:老的114设备,可是又因为经济问题的影响,没能够及时更新换代,从而又导致了隐患的增加。

3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应用

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主要负责收集、整理、分析、保存整个煤矿数字化信息,完成围绕设备管理和设备安全为核心的软件平台开发任务。其内容包含设备安装、设备维修、设备巡检、高级应用、安全、人事管理等。使用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使煤矿企业实现数字化管理,保证设备管理数字化、生产过程数字化、分析应用数字化、工厂管理数字化、决策支持数字化。总之,通过对煤矿企业的人员、设备、施工等的综合管理,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应用。

3.1提高监管人员素质,强化监察系统

煤矿机电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系统、涉及面较广的工作,其工作的首要目标就是保护矿工、管理者的作业安全。因此,每一位监察员要对自己监察系统内的专业知识进行了解,掌握必备的检测技能;其次,增强责任心,因为监察工作不仅是对自己工作的负责,更是对国家,对人民的负责;最后,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执行工作。面对安全隐患,决不手软,公正执法,以身作则,保护煤矿工作的安全实施。

3.2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强化培训系统、

首先,要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这种培训不能够仅局限于内部培训,还需要和外部进行交流,即需要请师傅进来给机电工作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也需要操作人员出去和同业人员进行探讨,全方位提高工作技能;其次,培训工作坚持现场操作和理论培训相结合;第三,设立严格的考核制度,每季度组织考核,对培训人员进行不定期检查;最后,可以设立奖赏机制,对出色的机电技术人员进行奖金奖励,以激发员工学习的劲头,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业务水平。

3.3建立完善的设备安装、养护系统

对于设备的安装要严格把好第一关,这是实现机电安全管理的第一步,也是关键工作。首先要有较高的现场安装质量;其次是主管工程师要对设备进行严格审批,将设备的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中;最后是安装方面,要确保机电设备管理员能够严格按照安装网络图进行安装,并对每一道工序进行验收。在养护方面,首先是对于停产检修一定要严格执行,在停产检修前务必制定严格的检修计划,争取对每一部分都做到丝毫不漏;其次,检修结束后,相关人员必须进行试运转,不经过试运转的设备不得投入生产,试运转不合格的设备也不得投入生产;最后,培养检修人员的责任心,确保每一台设备的检修质量,才能有效的降低设备安全事故。

3.3建立合理的管理系统

建立合理的管理系统可以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安全问题进行及时的记录、跟踪、了解处理情况,对整个生产情况实现全面的掌控。首先,物料管理方面,对整个煤矿企业的材料进行分类、编码,以及做好材料入库、库存管理,并对材料的相关信息(如价格、厂家等)进行管理,并生成相应的报表打印。工器具的管理,包括工器具的借出等操作;其次,设备管理方面,对设备进行分类,随时记录设备的运转和耗损情况,对设备的注油、换油以及更换周期要有准确的记录;最后,对隐患问题的处理方面,包括:整改管理、三违管理和安全事故报告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将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矿井人员定位系统,顶板压力监测系统等监控系统整合到数字化平台,实现从井下到地面的全方位监测。

结束语

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对于煤矿机电管理是确保零事故的重要保障。在执行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过程中,不仅要从人员方面进行严格的培训,还要指定严格的监察制度、安装制度、检修制度、事故隐患处理制度等,以此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工作有序的执行,确保煤矿生产安全。

参考文献:

篇14

关键词:煤矿;事故;技术管理;安全生产

中图分类号:TU272.1 文献标识码:A

煤矿生产中技术管理是对整个生产过程的指导以及基础,其具有很强的规划性和前瞻性。而在现代这一科技创新、技术进步迅猛的新时代新形势下,煤矿企业的发展和兴起就需要加强技术上的管理,这不但能在基础上对煤炭业的系统工程进行面貌上的改善,同时,也是一项安全生产目标实现的基础工程。

技术管理不规范是造成井下发生重大事故的因素之一,煤矿开采中井下作业的危险度很高,非常容易因为一些技术管理工作的失误而造成一些重大事故的发生。不到位的技术管理以及在管理工作中产生的漏洞就是造成这些事故产生的在技术管理上的主要原因,因此进一步强调技术管理,在煤矿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是十分必要的。其中最需要做的就是将管理基础夯实牢固。

1 安全生产的基础是技术管理

安全生产不仅仅是企业的内部高度重视的问题,同样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逐步成为现代煤矿业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煤矿的生产每个环节都十分的复杂,同时涉及到了各个技术层面的问题,因此想要保证生产的安全性同时就要将各个环节和方方面面的技术管理工作做到位,将各种生产技术综合起来,将这个复杂的过程和众多的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到位,这也是管理工作的基础重点。这种管理是贯穿了整个生产的始终,对煤矿的生产工作是起到了指导的作用的,通过这种管理将每个环节都相互呼应、相互联系、相互适应和配合,以避免因为任何一个环节的差错而影响到整个生产。

2 技术支撑是煤矿开采的基础

设计是所有活动进行前的预先考虑,安全生产是各行各业的基本要求,而煤矿矿井在开采的设计以及矿井的布置上的考虑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了煤矿生产安全与否。这主要包括了:如何合理的划分开采区域,开采的巷道在布置上是否符合标准,生产流程以及工艺是否符合规范以及设备和开采技术以及保护措施的设置是否完善。这些都需要有一个总体性的综合布置和安排。开采的布置以及开拓工作都需要一个总体的规划,这些措施的安排,就需要技术进行支撑,因此技术管理就成为了开采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工作。因此煤矿开采前的设计工作就成为了重点,需要对矿地进行勘探,对地质以及环境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对于煤矿发展以及需要使用技术以及装备进行合理的预先安排,充分了解先进的工艺和发展水平。

在煤矿的设计中应当注重三个原则:机械化原则、在经济以及技术上的合理化原则以及集中化原则,并且对于巷道的布置应当尽量的简单。并且对于各个设备以及设施在功能上的考虑要综合经济以及技术两方面,力求双向合理,做到技术可行、经济适用,并且对于可能发生事故的点要尽量的在实现进行避免,这些都需要技术方面的支持。这些方案的制定都需要对技术进行充分的分析、论证以及对方案进行多方的比较。矿井在开拓设计上以及开采区在开采设计上的合理性以及技术性和安全性都关系到整个矿区的安全和效益,是一个矿井质量好坏与否的衡量标准之一。矿井的寿命以及效益都需要以技术管理为基础,因此这项工作的进行关系到了整个开采工作,意义重大。

3 技术管理工作是有效预防安全隐患的措施

主要的煤矿事故都是由于矿井结构不合理导致的坍塌、透水等,以及通风设置不合理从而引起的窒息以及爆炸等,除了这些人为因素之外还会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诸如:水、火、顶板以及煤尘和瓦斯。这些都需要在各个开采工序中进行注意,并采取针对性安全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尤其是事前事故的预防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以确保安全生产。

4 狠抓“一通三防”技术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我国煤矿瓦斯事故频繁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这充分说明:“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决不可疏忽大意,如果稍有不甚,思想上稍有松驰就会酿成大祸,安全生产就没有保证,更重要的是会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要想把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就必须把“一通三防”工作作为安全工作的重点,狠抓“一通一防”技术管理工作,坚决控制瓦斯、煤尘等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要搞好“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应做好以下几点:

4.1 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及各业务部门的“一通三防”管理工作的责任制,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实行齐抓共管协同作战。同时要重点把好四关,即:设计关、生产布局关、措施审批关、隐患处理关。

4.2 高度重视矿井通风技术管理工作是矿井防治瓦斯、粉尘和防灭火工作的基础,在具体工作中,要加强通风系统的管理,调整改造不合理的通风系统,管好用好通风设施,建立和完善矿井通风管理制度,做到合理供风、配分。同时要教育广大员工爱护好通风防尘设施,杜绝人为的破坏,确保矿井通风系统的合理、稳定、可靠。

4.3 加大“一通三防”安全措施资金的投入,配齐通风防尘设施,也就是说在“一通三防”设施的资金使用上,该花的钱,坚决花,以确保通风、防尘设施安全可靠,做到万无一失。

4.4 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动力就是要依靠科技进步来加强技术管理

要想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改进采煤工艺,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提高广大员工的综合素质,努力改善井下的工作环境。

众所周知,煤矿安全状况整体不是很好,除受地质和开采的特殊条件制约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装备和工艺落后,安全技术管理人员素质和员工的综合素质不高而造成的。

4.5 技术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工程技术人员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有力保障。

技术管理同样应坚持以人为本,为了适应安全生产的需要,各级组织一定要从生活上关心工程技术人员,工作上帮助支持工程技术人员,工资、待遇上倾斜工程技术人员,充分把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煤矿安全生产建设中去,发挥聪明才智,更好地为煤矿服务。

总之,在实施科技兴煤战略的新形势下,煤矿安全管理体制和安全监察体制也在进行改革,要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根本好转,稳定煤矿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必须大力加强煤矿技术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文国.国内外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经验及启示[J].煤矿安全,2011(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