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7:26:1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市场规制法市场失灵相关性
市场机制往往是看不见的,但政府的干预措施却可以看到它所发挥的作用。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是必然的选择,所以在此转型期之间,市场失灵的情况不时发生,它的诸多表现都有一定的特殊性,而相关人员也应该正确认识这一阶段的市场失灵与经济法之间的关系,从而推进我国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
一、市场失灵的含义
19世纪末,经济学家们正式对外提出了市场失灵这一概念,那时将市场失灵归结为个人选择的结果。之后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加深层次的研究得出,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就是“垄断竞争”,在垄断竞争下,通过考察各个生产者的一些经济行为后,市场失灵的范围逐渐从内向外扩展,逐一出现了信息不全面、不对称等问题。而市场失灵现象与政府的干预一直都是个对立的问题,引起了较多争议,但是很多经济学家都普遍认为,能够干预市场失灵职责的只有政府行为,而且市场失灵的结果导向必定是政府干预。那么综上所述,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面对市场失灵问题,要正视且联系相应法制法规进行不同途径、不同措施的干预和解决,以及协调好我国经济法与市场失灵之间的相关联系。
二、市场失灵的原因和其发展过程
从市场失灵的概念和出现的角度出发,这主要因为在某个行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导致行业内原本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难以发挥,在一些公共产品方面,也导致其在定价方面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从而导致了市场失灵。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市场失灵主要指的是在市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因为微观市场的原因,导致了社会资源的配置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整个市场的经济效益降低。比如:最为人熟知的垄断就是市场失灵的一种具体表现。因为市场失灵会导致市场上的商品无法按照既定的价格进行销售,影响了企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还会使得许多的公共物品出现严重的短缺现象。
总体来看,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在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其主要强调的是对社会资源分配的研究,并且将社会资源分配和使用效率最大化作为了市场发展和作用发挥的具体任务。因此在经济学中,其所研究的市场失灵问题的核心便是如何通过正确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市场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经济的发展效率。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在部分学者的经济学理论中还着重强调了政府利用法律手段和相关的政策来有效地解决市场发展变化中面临的失灵问题,从而更好地避免出现经济效益下降和经济效率降低问题。比如:在解决市场垄断的问题时,政府便可以有效的发挥其积极作用,通过宏观调控的方式,严格的把控市场上流通物品的价格,有效解决恶意竞争现象,更好的保障相关的企业和商人的经济利益;又比如在进行界定产权和减少交易成本问题时,政府可以通过建立相关的法律制度或者规章制度,有效地调节市场。通过外部控制的方式,有效避免市场失灵现象的发生,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综上所述,根据相关学者的概念和市场发展过程中的实际状况得知,经济学中的市场失灵可以被概括为在发生一些市场经济效率的状况时,国家政府部门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作用,有效解决相关问题的举措和其行为。同时,经济法也是各个国家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所制定的针对性举措。
三、市场规制法及其与市场失灵的关系
(一)市场规制法的基本内容
从市场规制法律制度的出现和产生来看,这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针对垄断资本出现而产生的一种新管理制度,作为经济法的一种重要代表,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作用。在市场规制法律制度出现以前,资本主义国家在进行市场关系的协调和企业利益的协商时,多是采用一些私法或者其他的商法,这些法律基本上只能够保障某个利益方的要求。然而在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各个利益方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为了更好地的稳定社会正常发展,保障各项生产活动的有序开展,就需要相关法律规范。
在资本主义市场出现垄断问题之后,相关的垄断集团得到了迅速壮大,并且成为了一种不可控的社会趋势,传统的法律已经难以对垄断集团的生產活动进行调节。这些集团在逐步的形成了一种新势力后,开始了对中小型企业打压。并且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垄断集团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利益,在生产过程中,偷工减料、掺杂售假的现象时有发生。从其影响来看,不仅对消费者的健康和利益产生了严重影响,同时,也使得这些垄断集团的社会信誉下降,从而导致经济效益的下降。
在此背景下,相关的资本主义国家充分的认识到仅依靠传统的民商法和经济法进行内部协调已经无法解决社会生活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在垄断资本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导致民众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如果在此状况下,仍然是按照传统的契约法,只会让强者的利益得到保障,弱者的利益被剥削。为此,经济法这种追求社会公共价值的法律便应运而生。伴随着该法律的不断发展,还出现了其他一系列的相关法律,比如:消费者权益法、产品质量控制法等,保障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市场规制法的基本功能
从市场规制法律的特点和基本功能来看,主要有两个较为明显的特征:首先,该法律出现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障社会的公平竞争和自由发展。在垄断资本不断发展过程中,政府层面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这种利益集团对社会健康发展带来的影响。因此,为了有效地避免恶意竞争现象的出现,相关的立法者还提出了反垄断法的概念,用于保障市场秩序。同时,为了进一步保障市场的健康发展,稳定社会秩序,避免其他一些不合法行为的出现,相关的立法者还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竞争法法规。
在充分认识到企业的法律效益时,还需要着重的考虑到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弱势群体的正当权益,并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有效保障其合法权益。为此,立法者制定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该法律在进行相关的义务和权力制定时,更加倾向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并为其带来了众多的便利。在该法律中,还对经营者的相关行为进行了限制,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侵犯消费者权益和其他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
(三)市场规制法与市场失灵理论所涉及的内容存在相互交叉却不重合
根据市场规制法和市场失灵理论的相关概念结合,并对其进行简单的对比和分析之后发现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从市场规制法的角度来看,在这两个理论中都明确地提到了和垄断方面相关的内容。但是在市场规制法中,垄断是其中的重点内容,在法律体系中得到了充分的彰显。但是从市场失灵理论的角度来看,该重要性并未得到充分的彰显。同时,在该理论中也未提出要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相关论述;其次,从市场失灵理论角度来看,对市场正常发展和相关交换行为正常开展的影响因素都应进行明确的规定。同时,在市场的发展过程中,还涉及到众多的公共性物品的规定,需要对其进行明确规范。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理论和市场规制法研究的角度不同,在相关具体操作方面也缺乏对其的具体规划和指导。为此,在开展市场管理的工作中,并不能仅依靠市场失灵理论对相关的工作进行完全指导,还需要结合经济法的优势和相关的举措对其进行针对性地调整。
(四)在经济法中,市场失灵的实质意义
从经济法的角度来看,该法律着重强调了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干预支配对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产生的影响。在整个宏观调控的过程中,不受个人意志的支配,更好地保障中小型企业的利益。
四、我国现阶段市场失灵的几种表现
(一)不成熟性市场失灵存在的问题
1.我国目前的传统农业市场也正面临着市场失灵的情况。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即使处在一个经济转型时期,也仍然要将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但是相对目前来说,传统农业仍然居多,农业在经济体制下要高度重视市场失灵问题。
2.对于我国的国情和管理体制来说。用行政手段来强制干预市场经济的例子屡见不鲜,常常通过国家政策倾斜的形式来扶持本地的企业和产品。但这样的手段往往就造成了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情况。
(二)公平性市场失灵
1.随着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拉大,普通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在总收入分配中占比偏低。这样的情况往往造成了垄断行业的收入偏高,收入来源没有得到有效合理的规范,违反我国现有分配政策的现象也在频频发生。
2.我国区域性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已经是长久以来存在的现象,再加上我国经济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这样的不平衡趋势更加明显。
(三)缺陷性市场失灵表现突出
1.负外部性问题有待及时解决。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实力与水平日益提高,但很多产权制度的界定还不完善。因此,负外部性问题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需要合理地解决措施。
2.我国目前已经进入公共产品需求量与日俱增的时期。如今人们的要求也不再是吃饱穿暖这么简单了,转而对教育、医疗等公共的需求增多。但目前,我国在高等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公共产品供给方面还不够全面,仍然存在着提升空间。
3.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导致了严重的污染、损耗问题。例如我国现有的许多公园开放式博物馆,以及著名的人气旅游胜地等,由于吸引着大量的人流前来参观游玩,从而造成了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在一些开放景区,由于商业入驻量增多、经营设施增多、游客大量聚集,从而造成的城市景区污染化严重。
五、市场失灵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法律手段
我国应该深刻落实法律制度,完善法律法规,在市场失灵的同时,积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基于经济法下的处理手段,打破经济法领域的桎梏,在政府的强制性干预下,发挥最大作用。另外,法律法规的重新制定和对现有法规的删改也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同步进行,不能随意开展,要有一定的合理性和适应性。同时在司法方面,为了保护市场主体,维护相应的社会秩序、市场经济秩序,要对市场失灵的不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惩戒,为经济环境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二)行政手段
政府部门应当建立一个更加民主的机制来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监督机制为的是打击和清除一些权钱交易的违法行为,同时在更多的方面维护公正公开的竞争机制和各个行业领域的绩效评估。这样既可以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也为实现经济社会的价值提供更广阔的渠道。此外,还要建立更加完善的责任制度,并且提高追责的执行力度,不能松懈也不能放任违法乱纪行为。最后,要持续支持和推进政府部门内部改革,建立更加高效、公正的职能部门。
(三)经济手段
对于一个有效的经济手段,无疑是要自觉的依据价值规律来宏观调控。当然也要借助经济杠杆的重要作用。政府作为整个经济市场里最大的消费者,同样也是公共资源提供者,它的經济行为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大影响。基于此,就需要政府正确的把握市场的一举一动,准确高效地提供公共产品,同时政府也要合理的运用货币手段和财政政策来调节整个经济市场的走向。在经济法的支持下,为微观经济的运行提供一个良好、健康的宏观调控环境,增强市场抵御风险的能力,避免市场失灵的现象出现,使得市场经济得到正常的运转和发展。
关键词:经济增长;股票市场;分析
(一)变量和数据的选取
为了检验证券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性,我所选取的指标有:一是经济增长的指标;二是股票市场发展的指标。
本文分别采用了经济增长指标、证券市场发展的指标(市场资本化率、换手率、交易率、股票市场依存率、上市公司数量)来进行分析。
(二)实证检验
利用stata软件分析国内生产总值与上证指数和深证指数之间存在的关系,分析情况如下:
本文采用2005-2015的年度国内生产总值与上证指数和深圳指数的年度数据进行计算,如表3.1所示的,使用stata软件计算得出国内生产总值与上证和深圳指数存在正相关,但是由于相关系数数值只有0.0924和0.2369,表示国内生产总值与两者之间的存在的相关性不太显著,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券市场中的那些变量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增长。由图3.1我们可以看出上证指数与深证指数的走势基本相似,然而利用stata软件算出上证指数与深证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9263,说明上证指数与深证指数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1.经济意义检验
由表3模型估计结果说明,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资本化率(CAP)每增长1%,平均来说国内生产总值(GDP)会增长4335.84元;当换手率(TOR)每增长1%,平均来说国内生产总值会增长266.2441元;当交易率率(VAL)每增长1%,平均来说国内生产总值会减少311.3249元;当市场依存率(SDR)每增长1%,平均来说国内生产总值会减少39724.65元;当上市公司数量(GS)每增长1%,平均来说国内生产总值会增长240.6668元。
2.统计检验
由表3中的数据可以得到可决系数 R2=0.9784,修正的可决系数为2=0.9712,这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很好,回归效果比较好。
F检验:针对:=====0,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在F分布表中查出自由度k-1=5和n-k=15的临界值(5,15)=2.90。由表3.7中得到F=135.71,由于F=135.71>(5,15)=2.90,因拒绝原假设:=====0,说明回归方程显著,即“资本化率”、“换手率”、“交易率”、“市场依存率”、“上市公司数量”等变量联合起来确实对“国内生产总值”有显著影响。
t检验:分布针对:=(j=1,2,3,4,5,6),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查t分布表得到自由度为n-k=15的临界值(n-k)=2.131,由表3.7中的数据可得,与、、、、对应的t统计量分别为-4.06、3.86、3.22、-0.96、-2.90、9.17,只有的绝对值小于于(n-k)=2.131,这说明在显著水平α=0.05下,分别应当拒绝:=(j=4),也就是说当在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情况下,解释变量“资本化率(CAP)”、“换手率(TOR)”、“市场依存率(SDR)”、“上市公司数量(GS)”分别对被解释变量“国内生产总值”都有显著影响。“交易率(VAL)”所对应的t统计量为-0.96,从图3.7中可得P值为0.350,表明在α=0.05下,“交易率(VAL)”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不显著,但是在α=0.10下,可不拒绝“换手率(TOR)”对“国内生产总值”有显著影响。
最后通过回归分析,由表7可以看出,可决系数 R2=0.9784,修正的可决系数为2=0.9712,模型的拟合优度高,F检验显著,P
变量CAP、TOR和GS的回归系数为正值,三个变量都显著地进入回归模型中,并且与GDP呈现正相关关系,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资本化率、换手率和上市公司的数量对经济增长起着积极作用;股票市场依存度SDR的回归系数为-39724.65,说明股票市场依存度对我国经济增长有不利的影响,但是CAP、TOR和GS对GDP的影响比SDR对GDP的影响显著,所以本文最后的结论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总体上是正相关。
参考文献
关键词:肠内营养;机械通气;胃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机械通气是ICU用于抢救和治疗各种原因所致呼吸衰竭不可缺少的一种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肠内营养则是机械通气综合治疗的重要部分,其与VAP发生的预防和治疗密切相关。肠内营养传统方法留置胃管的长度是45~55 cm,此长度在胃镜直视下显示的尖端在食管末端或胃喷门处,胃液易反流至口、鼻腔、气管内,增加VAP的发生。目前部分大医院使用一次性液囊空肠管,但价格昂贵,基层医院危重症患者在营养支持方面难以承受。本研究使用普通的胃管[如皋市恒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规格:5.3 mm(F16),总长度110cm]在胃镜下十二指肠置鼻饲管与传统方法留置胃管对机械通气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时肠道耐受性与VAP发生率的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ICU 100例,接受机械通气在48h以上,无肺部感染,胃残留量
1.2分组 按入住时间的单、双日分A、B组,单日为A组50例为传统法插胃管(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平均年龄(66.2±12.2)岁,其中,严重多发复合伤6例,大面积脑梗塞8例,心肌梗死5例,脑出血10例,颅脑损伤6例,慢性肺部疾病合并呼吸衰竭9例,心肺复苏后6例。双日为B组50例为胃镜下十二指肠置胃管(观察组),男,30例,女,20例,平均年龄(65.3±11.6)岁,其中,严重颅脑损伤10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合并严重呼吸衰竭12例,多发性严重损伤合并呼吸窘迫征12例,重度有机磷中毒8例,心肺复苏后8例。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基础病情和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方法 A、B组均采用的胃管是如皋市恒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规格:5.3 mm(F16),总长度110 cm。
1.3.1置管方法
1.3.1.1对照组(A组) 采用常规经鼻腔置胃管方法,到达胃腔后,用听诊法或吸出胃内容或胸X线确诊。
1.3.1.2观察组(B组) 患者左侧半卧位,躁动者给以咪达唑仑或丙泊酚镇静,胃管经鼻腔到达咽喉部即在胃镜的引导下送达胃腔进至十二指肠降部,退出胃镜到胃腔查看胃管有无打折或盘旋,从胃管注入温开水20 ml,通畅,小心退出胃镜后固定胃管,并做好刻度标识,腹部X线确诊。
1.3.2c内营养方法 两组均采用相同的肠内营养方法:
1.3.2.1当日插胃管成功后,即给以鼻饲米汤100~150 ml,让胃粘膜有一保护屏障,并使胃肠道有一适应过程。
1.3.2.2请院营养科会诊,根据患者身高、体重、疾病情况、当日生理需要量进行计算所得每日的热卡而配置,即为该患者的日肠内营养液,4餐/d。
1.3.2.3肠内营养过程中做到 营养液温度38℃~40℃,量150~200 ml,床头抬高30℃~45℃,每个班次必须检查胃管位置,每次鼻饲或注药前后用温开水冲洗胃管。
1.3.3痰标本采集和床边X线胸片检查 分别在插胃管后第3、6、9、12 d进行咽喉部、肺部痰细菌培养,即用无菌吸痰容器采集或利用床边纤维支气管镜下采集痰标本。
行床边X线胸、腹片检查,以确定肺部有无感染及胃管末端的位置。
1.4观察指标
1.4.1两组患者肠内营养实施过程中:第3、6、9、12天内出现胃液反流/呕吐、胃残留量、X线胸片改变和痰培养阳性例数,比较两组患者VAP的发生率。
1.4.2诊断标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标准的诊断,参照文献[1]。
1.4.3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及住ICU的时间。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两组鼻饲肠内营养液出现胃液反流/呕吐、误吸、胃液残留量≥200 ml等不良症状的比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患者X线胸片、痰培养阳性、VAP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住ICU病房及机械通气时间对比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3 讨论
胃-肺途径[2]被认为是VAP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危重症患者在应激情况下,胃多因处于胃动力障碍状态,而出现返流/呕吐、误吸。不过小肠的吸收功能多数情况下仍然存在,而且胃肠道蠕动功能的恢复以小肠最快。幽门后营养可降低肺炎发生率[3],因此,置胃管于十二指肠降部行肠内营养可以降低食物返流/呕吐的发生率,提高肠内营养的耐受性,早期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代谢并发症,在肠道黏膜形成保护膜,减少其通透性,防止细菌和内毒素易位。
本研究对两种不同的鼻饲途径进行肠内营养,其结果显示,在胃镜下十二指肠置鼻饲管的方法进行鼻饲的患者发生反流/呕吐、误吸、胃液残留量≥200 ml等不良症状比传统置胃管方法的患者明显减少(P值
由此得出,传统置胃管方法可作为短期的鼻饲途径,对于危重症患者或胃肠道功能衰竭、反流、胃排空延迟则需进行长期的肠内营养的患者,可将鼻饲管置入幽门后进行鼻 饲[5],即可以使用普通的胃管在胃镜引导下置于十二指肠降部进行肠内营养,操作过程生命体征稳定,置管成功率100%,保证肠内营养实施的治疗,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营养途径,有利于减少呼吸机使用时间及VAP的发生,进而缩短了住院日,减少患者的费用,对于基础医院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罗运山,万献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0,9(3):335-340.
[2]卜宝英,孙德俊,杨敬平.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06,1(4):50.
[3]Doig G S,Heighes P T,Simpson F,et al.Early enteral nutrition reduces mortality in trauma patients requiring intensive care: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J].Inju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Care of the Injured,2011,42(1):50.
现将市物价局关于劳务市场、待业人员管理等几项收费项目和标准的批复〔京价(涉)字(1990)第007号、006号〕发给你们,自文到之日起执行,并对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各单位要加强对行政性、事业性收费的管理,严格执行市政府〔1989〕第16号令《北京市行政性、事业性收费审批管理暂行办法》和市财政局京财综〔1989〕号文《北京市行政性、事业性收费单据使用和管理暂行办法》。
二、接到本文后,要及时到区、县物价部门领取《收费许可证》。今后凡新增加收费项目,必须经物价部门批准并领取《收费许可证》。需要制定全市统一收费项目的,由市劳动局向市物价局申报,批准后下达执行。
三、证件属于按工本收费的,要严格执行物价部门规定的计算办法。证件收费中除工本费还含有管理费、手续费、服务费等费用的,要另行向物价部门申报收费项目及标准。
四、劳务市场收费及开支
(一)各劳务市场必须执行新的统一收费标准,原来自定的收费标准即行废止,新的收费项目及标准要公布于交流场所,以便于用工单位及求职人员监督执行。
(二)劳务市场所收费用的开支范围如下:
1.工作人员工资补贴及奖金,指事业编制干部工资差额部分;
2.支付临时工资;
3.职工福利费;
4.日常办公费,包括文具纸张,帐簿表册,印刷门票及宣传材料,办公杂支等;
5.会议费;
6.信息员信息费;
7.公用房租金、水电费、电话费;
8.差旅费;
9.设备购置费;
10.业务费,指为完成业务工作所需的消耗性费用开支;
11.其他费用。
(三)劳务市场收费标准适用于市、区、县、街、镇劳动行政部门开办的各类劳务市场。
附件一:北京市物价局关于劳务市场收费标准的批复
(京价(涉)字(1990)第007号 一九九年一月十六日)
全文
市劳动局:
你局京劳管函字〔1989〕33号“关于制定市、区、县劳务市场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的函”收悉。
经研究,现将审核后的劳务市场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发给你们,请自文到之日起执行。
(收费标准附后)
附:
收 费 标 准 表
---------------------------------------------
| | 收 费 | |
收 费 项 目|单位| |收费对象 | 备 注
| | 标准元 | |
--------|--|-----|-------|-------------------
1.登记费 |人 |1.00 |个 人 | 为通过劳务市场求职的各类人员进行登记、
| | | |介绍,期限一年或介绍三次。
2.洽谈会门票 |张 |0.50 |个 人 | 举办综合洽谈会所售门票。
3.报名费 |人 |2.00 |个 人 | 在洽谈会上被确定为录用对象,需填表
| | | |时向劳务市场交纳报名费。
4.招工手续费 |人 |3.00 |用工单位 | 招收待业青年;
5.转档服务费 |人 |2.00 |用工单位 | 用工单位主动提出委托劳务市场转递
| | | |有关人员档案的服务性收费。
6.招聘推荐费 |人 |20.00|用工单位 | 向用工单位推荐所需人员成功时收取的服务费,
7.洽谈场地费 |天 |20.00|用工单位 | 向用工单位提供洽谈场地。如外租场地,按
| | | |场租实际支出收费。
8.劳务交流 | | | |
服务费 |人 |10.00|双方用工单位 | 在企业之间交流富余职工,负责鉴证劳务
| | | |合同和合同争议的调解。
9.争议调解费 |人 |50.00|用工单位 | 对职工在流动中与原单位发生争议,经劳务
| | | | 市场调解,流动成功,收取的调解费。
10.档案保管费|月 |5.00 | |
| |10.00|用工单位或个人| 为单位或个人保存档案并提供必要的服务。
11.广告信息费|次 |10.00|单位或个人 | 在市《劳务信息》报中刊登招工简章或求
|月 |5.00 |用工单位 |职广告。 招工简章在劳务市场内张贴一个月。
-----------------------------------------------
附件二:北京市物价局关于待业人员管理等收费项目的批复
(京价(涉)字〔1990〕第006号 一九九年一月十六日)
全文
市劳动局:
你局京劳办函字第〔1989〕37号“关于申报部分行政性、事业性收费项目的函”收悉。
经研究,同意所报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请于文到之日起执行。
收费标准如下:
一、待业人员管理
1.求职证按工本费计收;
2.求职证年验费每证1元。
二、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管理
1.求职登记费,每人3元,指对外地人员到区县劳动部门求职登记时所收取的费用;
2.雇工登记费,每人3元,指对雇主雇工时所收取的费用。
三、外地来京务工人员管理
1.做工证每证5元;
通知
各区县民政局、财政局:
根据国务院国发<1991>18号《国务院关于调整粮油统销价格的决定》和财政部、劳动部、人事部、民政部、国家教委〔<91>财综字第44号〕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对我市由国家供应统销价口粮口油享受定期抚恤补助救济的优抚、救济对象,从1991年5月1日起给予适当补偿。补偿范围及金额见附表。因补偿而增加的经费,由市和区县财政分别负担。具体分担办法,市级单位增加的支出由市财政负担,区县级单位增加的支出如何负担由市财政局与区县财政局另行商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