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机电设备行业范文

机电设备行业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26:1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机电设备行业,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机电设备行业

篇1

关键词:焦化行业,机电设备,维修管理

 

1. 机电设备的特点

焦化行业装备的机电设备类型繁多,各种设备性能参数差别很大,不论在质量、功率、价格等方面,很多相差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以上,有的小型机电设备还不如大型机电设备的一个组合件。在其对生产的重要程度上也有很大的差别,有些单一的关键设备,损坏后将影响全局,有的损坏后容易得到替换,对生产影响较小。在使用要求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设备更新加快,淘汰率提高。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焦化企业的生产率水平也不断提高,对各种机电设备的装备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和更新。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着现代设备功能的增加,各工作单元的关系越来越复杂。。

2. 机电设备的现行维修方式

目前,焦化企业的修理制度,主要是执行计划预防维修制度。它是在“养修重、预防为主”的思想指导下,根据各种机电设备的损坏和零件磨损的规律,规定级定期保养和大、中修的间隔期,以及作业项目和要求。在机电设备运转达到规定隔期时,进行规定级别的保养和修理,以防止机电设备的损坏事故和零件的早期磨损使机电设备经常保持正常的技术状态,延长使用寿命。它的基本内容是“定期保养,计划修理“,设备的保养和修理是两种性质的技术措施。保养是降低零件的磨损速度,预防事故故发生,为延长机电设备寿命而采取的预防性维护措施。修理是在机电设备达到极限磨损后,修正出现的故障或失去工作能力的零件总成,为恢复机电设备良好技术状况而采取的技术措施。由于它们的目的不同,因此执行的条件也不同。前者是强制执行的预防性措施,后者是按计划视需要的恢复措施。实践证明,做好了定期保养,就能极大的减少机电设备的损坏和延长修理周期。同样,通过修理,恢复了机电设备的技术状况和使用性能,才能保证定期保养制度的执行。

焦化专用的机电设备采用的维修方式具有维修策略的含义。现代设备管理强调设备维修应遵循设备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在保证生产的前提下,合理利用维修资源,达到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的目的。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维修方式如下所述:

事后维修。事后维修就是将一些未列入预防维修计划的生产设备,在其发生故障或性能、精度降低到不能满足生产要求时再进行修理。采用时候修理(即坏了再修),可以发挥主要零件的最大寿命,维修经济性好。。它作为一种维修策略,不同于原始落后的事后修理。时候维修不适用于对生产影响较大的设备。一般使用范围是:①故障停机后再修理不会给生产造成损失的设备;②修理技术不复杂而又能及时提供配件的设备;③一些利用率低或有备用的设备。

预防维修。为了防止设备性能、精度劣化或为了降低故障率,按事先规定的修理计划和技术要求进行的维修活动,成为预防维修。预防维修主要有以下维修方式。(l)定期维修。定期维修是规定时间的基础上实行的预防维修活动,具有周期性特点。定期维修根据零件的失效规律,事先规定好了修理间隔期、修理类别、修理内容和修理工作量。它主要适用于己掌握设备磨损规律且生产稳定、连续生产的流程式生产设备、动力设备、大量生产的流水线设备或自动线上的主要设备以及其他可以统计开动台时的设备。(2)状态检测维修。这是一种以设备技术状态为基础,按实际需要进行修理的预修方式。它是在状态检测和技术准断基础上,掌握设备劣化发展情况,在高度预情况下,适时安排预防性修理,故又称预知的维修。这种维修方式的基础是将各种检查、维护、使用和修理,尤其是诊断和检测提供的大量信息,通过统计分析,正确判断设备的劣化程度、发生故障的部位、技术状态的发展趋势,从而采取正确的维修类别。这样能充分掌握维修活动的主动权,做好修前准备,并且可以和生产计划协调安排,既能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又能充分发挥零件的最大寿命。因受到诊断技术发展的限制,它主要适用于重点设备以及利用率高的精、大、稀类设备,即值得投入诊断与检测费用的设备,以使设备故障后果影响最小和避免盲目安排维修。它是企业经后的发展方向。

改善维修。为了消除设备先天性缺陷或频发故障,对设备局部结构和零件设计加以改进,结合修理进行改装以提高其可靠性和维修的措施,称为改善维修。设备的改善维修与技术改造的概念是不同的,主要区别为:前者的目的在于改善和提高局部零件(部件)的可靠性和维修性,从而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和减少维修时间和费用,而后者的目的在于局部补偿设备的无形磨损,从而提高设备的性能和精度。

3. 机电设备维修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机电设备种类型式繁多,设计制造质量各有差异,使用维修水平各有不同,零件磨损千差万别,各种机电原厂要求的技术保养又不一致。要按统一的间隔期和作业项目来定期进行保养与修理,就显得不尽合理。因为统一的结果,对有的机电设备合适,有的就不合适,特别是进口的机电设备,差别就更大了;不合适的就会造成人力、物力上的大量浪费,以及种种不良后果。

确定机电是否需要大、中修,主要依据应该是机电的实际技术状况。而预维修制度的修理计划,主要是根据大修间隔期和预计的工作时间编制的。尽管送修前要鉴定机电技术状况,但因时间长,变化大,计划很难切合实际,执行也有困难。有的安排了计划,因使用维护得好,可以延期;有的没有安排的,间隔期未到,而实际状况需要大修,以致年计划的实现率较低,年度修理计划只起到了平衡修理力量和坐好物质准备的作用,对于知道设备修理尚存在一定的缺陷。

机电设备是由大量零件、组合件及总成等装配单元构成的,他们本身的使用

寿命互不相同,在客观条件影响下,变化更大。即使机电设备到了需要大修的程度,其零件达到极限磨损的亦只是一部分,而仍有大部分零件仍在容许磨损的范围内。由于大修要求恢复机电设备的原有技术性能,并能达到下次大修间隔期,就不得不把大量尚在允许磨损范围内、还有不同程度使用价值的零件就更换下来,因而造成大量的浪费。并且,由于大修要全部解体,致使一些磨合良好的零件,经修理组装后,其良好的接触面,反而受到破坏。

4. 总结

我国焦化行业的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水平不高,且管理模式落后,管理效益低下,与国际通行的管理模式无法接轨。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国内焦化企业设备维修成本居高不下,从而大大制约了该行业内各企业的发展。。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改进焦化行业设备维修管理模式来适应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促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乃斌, 赵卫斌. 智能化机电设备维护系统研究[J]. 中国交通信息产业, 2008, (06) :44-47

[2] 王石峰. 维护人员短缺应对措施探讨[J]. 空中交通管理, 2008, (04) :56-57

[3] 傅桂生. 可靠性在设备维修中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 1994,(03) .

篇2

关键词:电解铝冶炼行业;机电设备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一、当前机电设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管理机构与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首先,想要做好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一定要监理一套完善以及可行的管理机构,将各机构人员的职责有效的明确,这是保证机电设备管理工作正常运行的基础。但是,近些年来,因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造成很多商品的销量都在不断下降,我国国内的大部分电解铝企业为了能够生存下去,不断的进行精简机构,甚至有着还不设置设备管理部门或者管理员。最后就造成设备管理水平有效的降低,人员不固定,往往出现调动频繁的现象。还有的企业在认识上也存在错误,只是强调工艺,对设备因此而忽略,只是认为只要电解冶炼技术经济指标能够得到了保证,降低成本是关键,机电设备的管理属于电解生产现场的范畴,管理部门与基层单位只负责联系备品备件的采购及其服务,由于他们的这种认识,使得管理层与操作层之间发生了严重的脱节,服务较多,而管理控制却很少,设备管理水平难以有所提高。

(二)管理及维护理念非常过时

现在,对于机电设备的管理及维护方面来说,公司管理人员所具备的理念非常过时,绝大部分公司仍旧认准过去的那种突然性事故发生以后加以维修或者提防类定期维护观念。此次是,突然性事故发生以后加以维修一般是在机电设备出现问题以后才实施的维护与修理,此类维护与修理手段对公司生产的安全度形成巨大影响,同时还形成了非常大的安全威胁;而提防类定期维护就是指依据某一时间节点作前提,根据经验开展具备次序的、存在一定计划的维护,此类维护手段往往对那些无需修理的设备实施了反复的、无用的维护工作,极大地影响了公司的平常正常运作。

(三)理论知识认识极其缺乏

在中国,研究机电设备的统计以及真实性分析等出现的时间较迟,最早兴起是在上个世纪,现在最普遍的研究手段一般是建立数学模型,此种理论一般相对简单,其基本资料分析探究针对性极差,所以在许多生产单位里还极其缺乏有关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的理论知识,如此导致了其认知及实施如“无头苍蝇”。

(四)相应管理与维护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水平不够优秀

在电解铝冶炼行业中,开展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修理的工作者所具备的文化水平都极其低下,绝大部分的在岗人员都只有初中、高中或者是高职文凭,而且还有许多工作者并不是专门的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专业毕业,到岗后又未组织及参加过与实际情况极其贴合的专门技术培训,如此导致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的整个领域均具备着极高的安全威胁。

二、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力度的措施

(一)引进先进人才、提高管理队伍素质

为了保证电解铝冶炼行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确保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公司必须要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技术的人才。对于电解铝冶炼行业的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企业必须要引进当代的管理人才,在工作人员上岗之前一定要做好人员培训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优异的工作人员,公司应该注重培养,进行专业培训,同时,还需要对优秀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授课,力争将他们培养成技术过硬的优秀管理人才。通过多种方式,保证工作人员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经验进行结合,从而全面、实效的保证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此外,电解铝冶炼行业还可以通过技术职称的评定工作实现工作人员的激励作用,以企业的经济发展为基础,不断的提高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

(二)完善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

为了完善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电解铝冶炼企业首先,做好正常的设备检修工作。电解铝冶炼企业必须要做好机电设备的定期检查工作,特别注意易损器件的检修工作,对于容易出现故障了部位,需要加强管理工作。如果工作中的机电设备出现表面变形,需要及时维修。在机械装备投入使用之前,必须要做好带负荷实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其次,做好机电设备的验收。企业工作人员需要做好电气设备工作验收工作,不管是在验收工作中,还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对机电设备都需要做好技术测定工作。

最后,机电设备的入井工作。在电气设备正式入井之前,企业需要做好入井实验,在此之前,设备必须要有入井合格证,如果缺少入井合格证,不允许下井,如果违反规定,必须严格处理。

(三)优化设备水平

电解铝冶炼企业需要加大机电设备的资金投入力度,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益,在设备上的资金投入需要花大力气。对于机电设备的更新换代工作,企业高层领导需要高度重视,对于那些老旧设备,需要及时更新高科技设备,当然,更不能使用报废的旧设备。在更新设备的过程中,必须要符合国家的《企业安全规程》要求,旧设备需要使用新技术进行更新,对于设备上的保护装置需要及时更新。

(四)坚强管理制度的落实工作

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是电解铝冶炼企业安全生产的先决条件。因此电解铝冶炼企业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科学创建管理制度,对各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其次,对于企业的安全生产规范,工作人员需要认真实施,如果发生安全事故,企业需要根据生产责任,追究其工作责任,要求工作人员时时抓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工作。

最后,严格落实几点管理制度,完善管理制度,实现机电管理制度的顺利实施,确保各项规范制度的落实。

(五)制度化机电管理制度

首先,根据国家对机电设备的管理规定,以及结合电解铝冶炼企业的实际情况,电解铝冶炼企业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拟定井下机电设备的防爆标准,并完善检修制度的巡回工作。制度化机电设备的技术工作人员,对于规章制度的实施,需要监督人员的严格监督,对于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必须要做到程序化、制度化以及规范化。

其次,各电解铝冶炼企业在保证自身经济效益前提的情况下,需要逐步淘汰老旧设备、落后机械,避免这些设备对工作人员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对于先进技术,需要及时引进,从而确保工作的安全、可靠、顺利的进行。最后,制度化矿井检修计划。在电解铝冶炼企业中,每个月都会对各机电设备进行检修工作,每年需要对其进行四次大修工作,检修计划中包括的项目比较多,比如内容检修、组织施工、技术更新以及安全运行等。对于管理制度的制度化,有利于机电设备的检修工作顺利进行,而且可以提高机电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六)建立质量与安全监督体系

对于电解铝冶炼企业机电设备的安装工作,不但要保证设备的工作质量,而且要保证设备的顺利验收工作。在安装过程中,遇到关键程序,需要对其进行阶段性验收。机电设备完成安装以后,在进行检修之前,需要编写检修规程。对于重点工程,需要高层领导严格把关。机电设备检察员,需要学好专业知识,严格执行《企业安全规程》和相关规定。

结语

总之,机电设备管理属于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企业全员应共同参与、良好的配合。要时刻将设备运行高效、资源配置高效作为最终目标,做好维修、保养、管理工作,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只有这样,机电设备管理工作水平才会真正提高,才会使得电解铝冶炼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从而推动企业完全成本核心竞争力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刘极锋.关于电解铝冶炼行业机电设备管理的若干思考与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2,20:348+428.

篇3

关键词:冶金建筑 施工工程 机电设备 质量控制

引言

冶金行业 建筑工程机电设备的安装施工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管理工作,其关键在于组织与协调的作用,同时还包含了其他专业的管理内容。冶金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优劣将决定建筑和设备的使用质量高低。

1.冶金行业建筑施工与机电设备安装质量控制的现存问题

1.1.土建设计人员问题。在设计时缺乏足够的调研,土建设计人员对需安装设备的外形尺寸及受力情况没有进行全面的掌握,导致土建完工后,所到货设备的底脚与土建基础不符、预埋螺栓不能满足设备受力等情况发生。比如在我们公司第三原料场的设备安装过程中心就发生过,翻车机下部双联给料机在安装过程中与土建的一根横梁干涉,最后不得以将给料机原有支架割掉一半,将一般垫高,长度缩短,经过费力费时的改造后才得以安装到合适的位置。发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土建设计人员的粗心,设计之初缺乏对未来现场的宏观掌控。这种设计深度的不足,导致设备可用性低,在建筑和施工成本上也是一种浪费。

1.2.土建施工技术人员的粗心导致实际与图纸不符,造成后期设备安装存在问题。我们的现场就实际存在着一根完全没有用的大梁,就是由于施工时技术人员看错图纸导致的施工冗余,虽然我们现场的梁没有对设备安装造成影响,但是对于建筑单位的施工成本造成了浪费。

1.3.设备制造厂家随意改动,不遵从标书和设计要求。这种现象在实际中也存在着。

1.4.还有一类问题是属于安装时技术问题。比如:1设备的螺栓连接问题,螺栓联接过紧时,螺栓在机械力与电磁力的长期作用下容易产生金属疲劳,发生剪切或螺牙滑丝等联接过松的情况,使部件之间的装配松动,引发事故。对于电气工程传导电流的螺栓、螺母联接,不仅要注意其机械效应,更应注意其电热效应,压接不紧,接触电阻增大,通电时产生发热- 接触面氧化- 电阻增大的恶性循环,直至严重过热,烧熔联接处,造成接地短路、断开事故。2设备的找平、找正问题,对于传动设备电机和减速机底脚不平或联轴器没有找正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振动大,振动超标,时间长了有可能发生轴承暴死、断轴、底脚松动等问题,最终导致设备事故。3电气设备安装问题,比如,在安装隔离开关时动、静触头的接触压力与接触面积不够或操作不当可能导致接触面的电热氧化使接触电阻,增大,灼伤、烧蚀触头,造成事故;断路器弧触指及触头装配不正确插入行程、接触压力、同期性、分合闸速度达不到要求,将使触头过热、熄弧时间延长,导致绝缘介质分解,压力骤增,引发断路器爆炸事故;有载调压装置的调节装置机构装配错误,或装配时不慎掉入杂物,卡住机构,也将发生程度不同的事故;等等。属于安装技术问题的还有很多。

1.5.各部门之间若缺乏协调配合,也会导致施工错误。比如在防雷避雷工作中,常见的做法是利用建筑物中的结构钢筋来做引下线、防雷接闪器、等电位与接地端的联结装置,按照相关规定,电气施工图纸与文件中需要准确标出联接点与预埋件,详细说明技术措施(例如具体的焊接要求)与敷设方式。实际上,我国当前的大部分施工文件或图纸中,只有在电气图中才会加入防雷接地的相关信息,同时,标注的说明则非常简略,通常在土建施工图中是没有无任何相关的标注或者说明的。这样的情况给工程监理的工作和具体的施工过程都造成了较大的困难,如果施工单位缺乏经验,就比较容易出现因为工种、工序的配合失当造成的施工错漏等问题。最为常见的问题就是接地钢筋的网间连接点出现漏焊、错焊,以及作为外引接地的检测点、联结点预的埋件漏设。特别是建筑物的结构转换层中,柱内、墙内的主钢筋调整、防雷引下线钢筋的错焊、错接等情况,格外容易出现。

2.机电安装的质量控制措施

2.1.严格施工组织设计及设备、设施选择

施工组织设计和设备、设施选择是经有关科技人员共同研究商定的,通过技术计算和验算,既有其使用价值,又可保证良好的经济效益,不要随便更改选用设备,否则会影响基础工作的进展。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少的提出设计变更,以免顾此失彼。

2.2.对安装工作要总体布置、统一安排,工作要主次分明,按计划开展安装工作

对大型安装工程,由于设备多,安装环节多,因此对每一项安装都必须有总体布置,做到统一安排,施工队中必须有一个统一指挥的机电队长(或项目副经理)对各项工作进行协调处理,集思广益,多征求职工的工作意见。每一项机电设备安装工作顺序都有其科学性。一个安装工程的计划排队是经过多方面的考虑,经过技术论证排出的,是有科学根据并有一定指导性的,不要随便改动, 以免造成背工窝工,工程进度连续不上。

2.3.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每一种设备的安装,都有很严格的技术要求,只有按设计技术要求施工,才能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流失和材料消耗。一种设备的基础是经过设计部门的计算设计出来的,按要求施工,才能保证质量,保证安全。

2.4.提高机电工人整体素质

机电工素质低是造成安装速度和安装质量低的人为因素。机电工在安装时必须经过岗前培训,掌握一般安装知识,熟知安装标准,该找平的必须找平,该柔性连接的一定要柔性连接,不能为了省事直接焊接,该穿地脚螺栓的部位必须一条不少;电工在设备供配电上应做到按规程规范接电,对供电设备开关、控制盘应做到提前检修,接好电后必须对设备进行试运转。

篇4

【关键词】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模块化;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

0 前言

关于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热点。教育部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已明确提出了“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目前以此文件为蓝本的如“基于工学结合”[1]、“基于工作过程”[2]、“教学做一体化”[3]等各种人才培养模式已逐步形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各高职院校在实践过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难,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尚未紧密结合共同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

本文针对高职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进行“模块化递阶式”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与研究,重点将本专业的大学课程分成三个特征阶段,包括每阶段的专业课程的教学计划和相关课程标准的设计。解构原有的基于知识储备的学科体系架构课程,重构基于知识应用的行动体系架构课程,凝练工作过程要素,在现实的职业资格基础上,培养学生普适的职业资格,为未来的职业资格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图1 “基于工学结合的模块化递阶式”人才培养模式

1 推进“基于工学结合的模块化递阶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1 专业技能模块化,职业能力逐级递阶

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进程中,机电装备不断升级,对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相关岗位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职业岗位能力递进特点和机电设备技术的差异性,将本专业的知识技能分为普通机电设备装调与维修、数控设备装调与维修和自动化生产线装调与维修三个核心模块,通过分段式工学交替,逐级递进,构建“基于工学结合的模块化递阶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推进素质教育。“基于工学结合的模块化递阶式”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通过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开发课程,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在普通机电设备和数控设备装调与维修模块,引入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在自动化生产线装调与维修模块,引入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实施第三方考核。试行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形式,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人才培养。

1.2 解析职业能力,重构“模块化递阶式”课程体系

借鉴学校在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中已形成的533课程开发方法,构建本专业的课程体系。通过工作任务归并法实现典型工作任务到行动领域转换,通过工作过程分析法实现从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转换,通过工作任务还原法实现从学习领域到学习情境转换“三阶段分析法”,采用“机电设备维修行业专家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学校专家归并行动领域机电设备维修行业专家论证行动领域学校专家开发学习领域校企专家论证课程体系”的“五步工作机制”,获得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教学方案“三项主要成果”。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初步方案如图2所示。

图2 模块化递阶式课程体系构建

1.3 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优质核心课程

推进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与重庆长安汽车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恒特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开发《机械结构与机械传动》、《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数控设备安装、调试与维修》、《自动线的装调实训》4门基于工作过程的优质专业核心课程。

2 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强化实践育人

依托院系和企业合作平台,在深度合作的基础上,学校与企业联合建立三个递阶式服务站(普通机电设备维修与服务站、数控设备装调与维修服务站、自动化生产线装调与维修服务站),建立两个面向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研究所(工程机械设备研究所、机电工程应用技术研究所)。其组织架构如图3所示。

2.1 建立维修服务站――“校中厂”

包括:普通机电设备维修服务站、数控设备装调与维修服务站、自动线装调与维修服务站,能提供200个工位。服务站按工厂企业常规要求布置设备、设施,规划功能分区;严格按企业工作规范要求进行实训各环节的管理(如统一着装、劳动保护、安全卫生等),营造企业化的工作环境,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强化学生行为规范、技术规范、安全操作和质量意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突出其职业性的特点。

2.2 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厂中校”

与行业企业(如重庆长安汽车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建设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恒特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等)通过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使校外实训基地成为校企深度融合的“厂中校”,共享企业设备、技术人员、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并按照企业生产周期、人员需要,实施生产与教学节奏同步的灵活学期,实现企业与教学空间、人员和内容的融合,将部分教学环节的“教室”搬到校外实训基地,理论教学主要由学院教师负责,实践教学主要由企业兼职教师承担。采用“课堂车间化,车间课堂化”模式,使实践教学始终贴近生产实际,提高动手能力,获取职业经验。

图3 “双主体机电设备维修服务中心”组织架构

3 转变培养方式,探索多种教学模式

本专业的培养方式中,主要采用四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立足于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发展,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模式,相互补充,形成良好的整体结,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水平。

3.1 虚实结合,项目驱动

在电子技术应用、机械传动等学习领域,可运用虚拟仿真软件(如:Multisim、CAD等),以项目驱动的形式组织教学,并穿插一定数量的实际动手项目,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3.2 教学做一体,项目进阶

对维修电工、变频器应用等技能应用型学习领域,将项目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依托双主体机电设备维修服务中心,通过专兼职教学团队,引入难易程度由浅入深的项目,实施“教学做一体、项目进阶”的教学模式。

3.3 真情实景,现场实做

在机械装配与检测、数控设备安装调试与维修等岗位特色鲜明的学习领域,在双主体机电设备维修服务中心下设的相应服务站,构造职场氛围,按工厂企业常规要求布置设备、设施,规划功能分区,重现工厂实际工作情景,以师徒制开展教学工作,配置真实的机电设备,设计相应设备检修与维护的工艺,制定符合工厂实际的管理制度。通过“真情实景、现场实做”的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

3.4 技能竞赛,激发潜能

开展维修电工、数控机床安装调试、自动线安装调试与维修等职业技能竞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通过竞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职业技能。举办机械创新设计,机电应用创意设计,选题来自于合作企业的实际问题或校内研究所在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时提炼的项目,通过这类比赛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生涯的发展水平。

4 结语

本文针对高职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解构原有的基于知识储备的学科体系架构课程,重构基于知识应用的行动体系架构课程,凝练工作过程要素,在现实的职业资格基础上,培养学生普适的职业资格,为未来的职业资格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力争在全国高职院校中起到龙头作用,为我院其它专业的能力建设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兴辉,王克太,张伏龙.高职化工类专业“五位一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体系探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7).

篇5

关键词:培养规格;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工学结合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陈思义(1954-),男,重庆市人,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机械设计与制造。

课题项目: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度院级专业改革研究项目“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编号:11SA07),主持人:陈思义。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4-0068-05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原四川省轻工业学校)在2001年升格为高职学院之前就开办了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在50多年的办学历史中,依托轻工行业,面向地方经济社会,为省内外制浆造纸、酿酒、食品、卷烟、包装、印刷等企业培养了大量从事轻工机械设备及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操作、维修和技术改造的专业技术人才,为这些企业的发展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

而近年来,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毕业的学生所具备的专业技能滞后于快速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往往要经历1~2年或更长的岗位适应时间。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不高,认为技能、技术优势不明显,实际工作能力不足。有的毕业生也认为自己所学未用、所用未学,就业后难以适应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职业针对性不强,教学与应用之间的脱节较严重,工学结合还没有成为本专业人才培养的主线和主流,依附于理论学习的格局还没有从根本上动摇。

针对上述问题,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组建了高职《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课题组,旨在构建该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和相应的课程新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为高职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人才培养工作开创新的局面。

一、以就业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规格

当今 “以就业为导向”已成为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指导思想,要求所培养的毕业生要能找到相应的专业岗位,并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即岗位设计及其应用技能的培养已成为高职教育的主要课题。实践证明:科学地选择支撑一个专业的技术,构建合理、有效的课程体系,才能满足教学规律的要求,达到培养目标。因而,寻求社会需求与专业支撑技术的最佳结合,是准确定位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建设―个专业的首要任务。根据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的内涵设计明确的岗位及人才培养规格是当前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这也是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知识能力构筑的切人点。

为了准确把握人才培养方向,课题组成员于2011—2012年开始深入四川省内外相关的制浆造纸、酿酒、食品、卷烟、包装、印刷等多家轻工企业,调研行业发展情况、人才需求状况、职业岗位(群)的需求及专业人才教育等方面的情况。

调研显示,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轻工行业企业为了实现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转变,走高效益发展的道路,引进了大量高效率、连续作业的带自动上下料装置的自动化单机、联动机组和自动流水生产线等。这些进口或国产的现代化轻工机械设备及自动生产线其特点是:结构复杂化、装置系统化,机能高级化,融机械、电器、液压、气动、高科技自动检测以及微机控制技术应用为一体。这些现代化的智能化设备对安装、调试、运行操作、维修管理人员的外语水平、使用电脑控制管理的技能、机电一体化技术及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相关企业不仅需要更多从事机电设备安装、运行与维护的高技能人才,而且要求毕业生一到企业,就能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实现“零距离上岗”。高职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应是机电设备安装、操作、维修、检测及管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

根据调研结果,课题组在充分了解专业、行业企业现状、技术需求和跟踪专业方向前沿的基础上,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步,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当前企业急需的毕业生,才能提高就业率[1]。由此,将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面向企业生产第一线的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与创新精神,熟悉轻工机械设备及自动生产线的结构、工作原理、工作性能,具备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维修及运行管理,及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以岗位群为基本依据,构建专业教学模式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单位将面向轻工行业的制浆造纸、酿酒、食品、卷烟、包装、印刷等企业。主要职业岗位:①对新建厂或引入新设备的安装、调试及投产前的一般性技术工作;②从事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及备品备件的制造工作;③为提高产量、调节产品品种能对机械设备选型、配套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的一般性技术工作;④对全厂(重点为车间)生产线机械设备的运行管理工作。

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群的任职需要,课题组与相关企业专家、职业教育专家就专业教学改革座谈,重新审视本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深入研究分析了本专业职业能力,特别是关键职业技术能力,并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能力,面向社会需求,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体系。高职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如图1所示。

新构建的专业教学模式以职业岗位和工学结合为导向,强化岗位实践锻炼,以学生技能训练和提高实际技能为主,教师主要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如何打好理论基础和提高训练技能。最后,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均得到提高,并带着岗位工作经验就业,实现本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高技能人才需求准确对接[2]。

篇6

关键词:继电保护、自动化设备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行业发展概况

随着国家智能电网以及新能源建设的启动,继电保护及自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设备产业发展分析自动化设备行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选取行业代表性企业77家,以2010年数据为例。2010年度共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20.7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59%,实现利润总额为40.77亿元,同比增长30.45%。全行业资产总额为564.01亿元;行业全部职工人数40445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0192人,约占全部职工人数的一半。

二、行业结构分析

77家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有11家,民营企业有59家,外资企业为7家;国有企业规模较大,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完成184亿元,占总收入的57.35%;民营企业盈利能力较强,利润总额占总利润的49.63%,相比主营业务收入比重高了11.31个百分点;三资企业数量相对而言较少,更多的则是和国内巨头合作参与市场竞争,占较小的市场份额。77家企业中,主营业务收入在3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有15家,共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73.84亿元,占总收入的85.36%;主营业务收入在3000万元和3亿元之间的中型企业有44家,共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5.73亿元,占总收入的14.26%;主营业务收入在3000万元以下的小型企业有18家,完成主营收入1.22亿元,占总收入的0.38%。按照“贝恩思分类法”,行业为寡头垄断型,行业集中度较高。具体企业规模构成情况见表3。77家企业中,分布在全国19个省、直辖市。和行业整体分布相似,2010参与行业统计的77家企业集中分布在东部的几个经济发达地区,其中江苏、广东、上海、北京、河北、浙江、山东等企业最多的7个地区集中了54家企业,特别是江苏有14家、广东有11家企业分别进入统计名单。中部地区的河南虽然只统计了3家企业入选,但由于有行业龙头许继集团,其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接近120亿元,占总收入的37.40%,并且盈利能力高于行业平均值。

三、市场竞争分析

电力自动化行业的市场竞争格局可分为两个不同的领域,分别是高端市场(22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以及中低端市场(11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虽然在高端市场国外厂商享有一定份额,但近年来,由于国产设备更适合国内的运行环境已经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目前,南瑞继保、国电南自、深圳南瑞、北京四方、国电南瑞、许继集团等大厂家在电网系统和发电系统高端市场(各大网局、省局及大容量机组发电系统)形成相对垄断的局面;技术难度相对较低的11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的产品,目前有包括万力达、积成电子、金智科技、磐能科技、德威特、东方电子等在内的数量众多的厂家参与,竞争相对激烈。

1.继电保护装置

近些年来,国产保护因技术水平高,产品质量好,售后服务佳,运行业绩优秀,在电网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占据主导地位。±500kV及以上直流系统保护已实现全部国产化。至2010年底,220kV及以上交流系统国产保护市场占有率为93.17%,相比2009年底的93.19%乃至2007年底的93.24%。可以说最近几年220kV及以上交流系统国产保护出现了稳中微降的趋势,说明某些地区对全盘采用国产交流保护仍有顾虑,进口保护有了抬头的倾向。特别是500kV交流系统保护国产化率最低,2007年底为76.38%,至2010年初降为74.58%。主要国内厂家保护市场占有率为:南瑞继保、许继集团、国电南自、北京四方等国内四大家占有85.12%,国内其他公司占14.88%。主要国外厂家保护市场占有率为:ABB公司占进口保护的56.68%、ALSTOM公司占20.54%、GE公司占9.45%、国外其他公司占13.33%。

2.变电站自动化

变电站自动化市场主要包括:国电南瑞、许继集团、北京四方、国电南自、东方电子等。其中220kV-500kV电压等级的高端市场主要被国电南瑞、许继集团、北京四方、国电南自等占有。

3.电网调度自动化

我国电力系统调度分为五级调度,即国调、网调、省调、地调、县调。在国内网省调系统中,国电南瑞市场份额比较大;在地调和县调市场中,主流设备供应商依次为国电南瑞、东方电子、积成电子、电科院和银河科技等。

四、市场预测分析

智能电网涉及领域较宽,发、输、变、配、用等各个环节皆有涉及,对产业的拉动有显著作用,存在巨大市场潜力。继电保护和自动化设备行业作为电力装备造业为关系国民经济的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有利于各行业产业升级的发展技术进步的推行,更集中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实力。

1.电网市场领域扩大

受益于国家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的需要,未来三年电网领域计划投资1.5万亿,比前三年投资总额增加70%以上。

2.新能源发电

目前,环境、能源、气候变化问题日趋严重。为了适应世界能源发展的新趋势,我们应该开发清洁能源,发展 “绿色”电力,进行能源资源的战略转型。

3.国际市场领域分析

我国电力装备出口的市场大多集中于亚洲、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由于对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对电力装备的需求不断加大。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设备行业相关的电力装备出口总额在未来三年中每年都应保持在20亿美元以上。

4.继电保护装置数量增长迅速。 2007 年国家电网公司拥有10156台 220kV 及以上系统投产的继电保护装置, 在全部装置中占有16.4%。的比重。

5.设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微机保护拥有运行维护便捷、计算速度快及可靠性高等一系列特点,广泛应用于电网中,不仅新建的保护设备,技改的保护设备也都采用微机保护。 国家电网公司拥有58299台 220kV 及以上系统的微机保护装置, 微机化率高达 94.16%,微机化率最高的则属于线路保护,达到 98.31%。

6.良好的设备情况。

电网公司各网省之间保护装置比例比较平衡, 比例大体一致, 为保护的可靠性运行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7.国内继电保护厂家生产的继电保护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绝对的优势。

通过对技术研究开发强度的增加,广泛推广应用先进的适用技术,大大地提高了国产继电保护设备的技术水平,而且技术也日趋完善,使其在国际处于领先地位。

8.光纤通道的广泛应用。 由于光纤通道拥有传输容量大、 衰减小、 不受电磁干扰、 通信质量好、适合长距离传输的作用, 采用光纤通道进行纵联保护的模式开始被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特别是基于光纤通道的线路分相电流差动保护使用广泛。

结论:铅酸电池开始出现于19世纪,虽然至今已有 150 年的历史, 但在当下仍拥有顽强的生命力。 由于科技的发展的推动,不仅完善了电池制造技术, 也提高了电池的性能, 铅酸蓄电池所拥有的的在强放电、大容量、 使用安全性方面的优势是难以被其他各类电池所代替的。 因此,铅酸电池的市场份额始终保持着稳定的增长。 在对 20 世纪末技术市场的展望中, 不少技术专家曾预测铅酸蓄电池市场可能会因更多新型电池的市场进入而出现萎缩。但过去几年的市场检验则证明, 铅酸电池每年都保持10%以上年增长率的强猛势头,继续在各类电池同步发展时起独当一面的功能,在行业领域中独占鳌头。同时, 高新技术的持续发展,有力的推动了铅酸蓄电池的更新换代,使其具有更顽强的生命力。

结语:综上所述,通过对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设备行业的统计分析,我们将不断认识到目前我国电力事业中存在的问题及我们拥有的机遇。目前,新型能源的发展及利用也在改变电力发展的模式,因此我们需要更充分的认识我国的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设备。

参考文献:

[1] 罗晟.110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改造相关问题之探讨[J]. 广东科技. 2009(18)

[2] 王宪军.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 大众标准化. 2006(S1)

篇7

1企业电气设备可靠性概述

各个工业企业在发展进步期间,需要应用很多的电气设施,这主要包括与电动机和变压器等有联系的各种设施,而这一系列的设施对于电力系统的正常高效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一定程度上说,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质量就取决于电力设备性能的好坏。现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各个行业的竞争都已经趋近于白热化,这使得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并且电气设备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而有一部分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一味的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盲目的节省成本、降低成本,没有定期的开展设备的检修工作,并且不注意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认为生产的安全性不会因此而受到多大的影响。比如:有一个企业从未开展过电气设备的检修工作,这便会使得企业的电流互感器绝缘性大大的降低,导致热击穿单相接地,引起电压升高,最终引起了42kV烧断,给同一线路上的其他用户和企业造成了较为严重过的损失。上述的两个案例只是对各种企业电气设施工作状况的一个缩写,要想真正的提高企业电气设施工作的可靠性,防止以后再次出现这一问题,国务院早就推出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对企业开展了电气设备可靠性的专项整治。要求企业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检查,防患于未然。

2企业电气设备可靠性的诊断措施研究

电气设施可能出现的问题有许多类型,进行可靠性分析工作的难度也很大,并且设备出现问题所需的周期是很长的,而这一周期是无法提前预测的。所以,工作者要积极的寻求故障发生的原因,并根据电气设施的本身特征开展设施的可靠性分析工作。企业多开展电气设施可靠性诊断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评估电气设施工作的可靠性,并以这一评估结果为有效依据来确定设备制造、安装工作的质量,评价设备的性能高低,促进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通常条件下,电气设施在发生问题之前都会在工作过程中发生一定的异常,这一变化可能会很小,电气设施的顺利工作不会受到多大的影响,可是这一问题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尽早的使用有效的方式来及时发现这一问题,并第一时间维修,防止问题进一步的扩大。现今,电气设施的故障检测方式和检测指标都还很不完善,在不断健全的过程中,现今所广泛使用的检测方式和检测指标主要有:首先,稳定性能指标的测算;其次,要经常性的对检测方式及检测时间进行预估;再次,要事先确定问题的种类以及具体的特征;最后,检查电气设备运行的稳定性。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还应该具备较高的故障检测方面的专业知识。实际开展故障检测工作时,要想使设备顺利的工作,实现企业的生产目标,就一定要保障实验方式的科学性,有条件的可以将检测放到企业专业检测实验室中进行,对于必须在现场进行的测试方法,要特别注意现场环境对诊断的影响以及检验人员的人身安全。

3企业电气设备维护分析与建议

企业在进行电气设施的维修工作时,一定要将提高设施的可靠性作为重点工作,并以系统工程的眼光来看待这一问题。维护工作中应遵循的准则有:确定好故障的成因和可能导致的结果;检测整个系统的性能;事先制定好事故的预测方案;在对现场的各种状况实行统一的评估检测后,还要建立故障库,并邀请专业水平较强的专业工作者来使用统计方法开展评估工作,还要使用定量化的数学建模等有效方式,来提高设备运转的性能,保证设备生产的安全性,以有效的促进企业实现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3.1企业要建立通过行政规章制度来监督设备维护工作。要安排好各个电气设备维护工作者的具体任务,并严格的进行管理工作,以保证设备维护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企业电气设备的维护工作者一定要依照有关规定来开展工作,并依照企业电气设施的相关说明书来开展工作,并定期的进行高质量的维护保养工作。此外,企业还要不断健全检测分析系统,以提高设施的工作性能和适应能力,保证设备自检工作的质量。

3.2改进传统的企业电气设备维护模式,寻找现代化的维护方法。对企业的各种电气设施进行操作和维护工作时,必须依照设备的性能来选择最适宜的工作方式,切忌一味的使用旧有的工作方式。并结合设备的工作状况和企业的运营状况来制定科学、高效、合理的检修方案,这样能更好的保证电气设施的性能。通过不断的实验和模式,提高检修计划的准确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逐渐采用一些智能化的检测方法,对电气设备进行远程监控、故障诊断甚至远程维护,进一步降低劳动成本,提高劳动效率。

3.3定期对电气设备维护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在选择工作人员上岗进行工作前,必须开展科学的培训工作,并保证维护工作者有较高的专业工作能力,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保证高度的责任感。

4结语

篇8

广电行业属于设备密集型单位,从节目制作、录制、播出,需要大量不同类型的音频、视频、录制播出设备。广电行业在当期自媒体时代,为更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积极进行集团化改革建设。各广电集团设备是其主要生产工具,是核心竞争力的一个方面。集团企业业务范围在地域上、规模上迅速扩展,其设备种类、数量也同步扩展,大量采购新增,造成设备实物与设备价值分离,采购部门、设备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统计口径各异,设备数量不明、位置不清,账物不符、账实不符、账账不符。迫切需要加强设备管理,优化固定资产配置,提高设备使用率,减少设备重复购置,降低设备维修费用,从本质上起到降本增效作用,提高集团营收。加强设备管理可以从多方面进行,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就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广电行业集团设备信息化平台,实现设备从采购、实物、价值三态管理,涵盖计划、采购、使用、维保、转移、折旧减值、报废清理等全生命周期管理。

二、广电行业集团设备管理现状

广电行业集团设备管理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大型广电集团信息化水平较高;信息化平台整体较落后,CS架构集成性差,扩展性能不高;信息化平台功能单一,未形成采购管理、实物管理、价值管理一体化管理;信息孤岛,不能实现设备采购、入库、使用、退役的全寿期管理;个别单位还未建立设备的采购管理平台,采购库存管理扔处于手工EXCEL表统计阶段;设备实物管理未通过信息化平台管理,设备的领用、借用、归还、退库扔沿用手工统计手段进行。广电行业集团设备管理信息化亟需一套整体解决方案,实现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三、广电行业集团设备管理方案

(一)构建设备的三态管理总体方案

设备的三态管理指设备采购态、设备实物管理态、设备价值管理态即固定资产态。设备的三态,分别以物资编码、设备编码、固定资产编码进行管理。同一个物资编码可以对应多个设备编码,一个或多个设备编码可以对应一个固定资产编码。

(二)支持设备三态管理组织结构划分及功能权限设置

设备采购库存管理部门、设备使用和管理部门、设备价值管理部门。广电行业设备采购部门负责全集团(全台)设备的采购管理,主要包括供应商管理、采购计划管理、采购合同管理、到货管理,行使采购管理权和库存管理权。设备使用和管理部门主要行使设备的实物管理权,负责进行设备实物的验收、信息登记、领用、借用、归还管理、维修维护管理、设备处置管理(转移、捐赠、报废等),主要行使设备的日常使用管理。设备价值管理部门指财务会计部门,主要进行固定资产增加、资产减少、设备使用费管理、固定资产折旧管理等。

(三)囊括广电行业集团设备管理全部业务功能

广电行业集团设备管理业务主要包括采购预算及实施计划管理、采购申请管理、采购过程管理、设备实物管理、设备处置管理、固定资产价值管理。

(四)支持广电行业集团设备管理核心业务流程化、电子化

广电行业集团设备管理主要包括设备采购申请和使用部门、设备采购部门、设备管理部门、设备价值管理部门,系统功能支持采购申请流程电子化,购置计划、到货、预入库、入库全过程图形化状态跟踪。对于设备实物管理,系统支持使用部门网上发起领用申请、借用申请,依据领用或借用申请生成领用单或借用单,实现领用、借用流程电子化。以设备编码与固定资产编码关联关系,设备实物管理联动固定资产价值管理,设备占用费自动计提。设备处置直接触发资产减少。

四、总结

篇9

关键词:风力发电行业 发展现状 设备 维护

中图分类号:TM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a)-0134-01

在社会的发展之下,整个社会的运转消耗的能源也越来越多,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增加可再生资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风力发电正是基于此发展而来,风能资源具有可预测、可再生的特征,因此,逐渐成为新能源领域的一枝新秀。但是,就现阶段而言,我国风力发电行业的兴起时间还较短,技术水平还不够成熟,在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尚未解决的问题,下面就针对风力发电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设备维护工作进行深入的分析。

1 风力发电机的原理与组成

实际上风力发电机的原理就是利用叶轮的旋转实现风能与机械能之间的转换,风力发电机由机舱与叶轮组成,叶轮与机舱的齿轮箱之间采用的是传动轴形式,近几年来,风力发电机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单机功率已经从250 kW达到了3 MW,很多单机功率已经可以达到5 MW,从某种层面而言,风力发电机已经逐渐成为复杂控制系统、空气动力学设计与高性能材料的结合系统。

在风力发电行业的发展之下,出现了大批的风力发电机制造商,截止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现了Vestas、GE Wind、GAMESA、ENERCON、SUZLON等几家大型制造商,近年来,国内也涌现出一批风力发电机制造商,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风力发电行业的快速发展。

风力发电机有水平轴式风力发电机与垂直轴式风力发电机等类型,其中,水平轴式风力发电机的应用范围最为广泛,该种类型的发电机主要由叶轮、塔筒、发电机、控制系统、增速齿轮箱、偏航装置等设备组成。

2 风力发电机部位

大型风力发电机塔筒高度多为50~100 m,叶片长度多在30~50 m,风力发电场也多建立在风能资源丰富的海边以及海拔较高的地区与荒漠地区,风力发电机的造价高昂,设备有一定的高度,工作环境十分的恶劣,因此,维修与保养起来有着较大的难度,为了保障风机可以正常的运转,因此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其中基础的工作就是维护工作。风力发电机的位置较多,包括主轴、发电机轴承、变桨轴承、增速齿轮箱、偏航轴承、液压刹车系统等等。

2.1 主轴的方式

风力发电机对于轴承的运行有着较高的要求,由于主轴的长度很长,需要承受较大的荷载,因此,其转动速度较慢,很容易出现变形的情况,因此,在选择滚动轴承时,比需要选择调心性能理想的轴承。根据轴承布置差异,主轴包括油以及脂两种形式,为了保障主轴的防腐性与承载效果,目前多使用美孚、嘉实多、长城、克鲁伯、壳牌、SKF等品牌的油。

2.2 发电机轴承的方式

风力发电机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承受较多的振动荷载,这些振动荷载均会影响轴承的稳定性,就现阶段来看,风力发电机发电机轴承主要使用圆柱滚子轴承与深沟球轴承两种方式,定期可以有效降低轴承的噪声。此外,考虑到轴承需要在高温、高速的条件下进行运行,因此,需要尽量选择寿命较长的合成型油脂,目前常用的性油脂有美孚脂、长城脂与克鲁伯脂。

2.3 偏航系统和变桨系统的方式

风力发电机组多使用偏航系统进行调节,偏航系统主要由偏航电机、风向标、回转体大齿轮、偏航行星齿轮减速器等组成,虽然偏航系统电机运行速度不高,但是却需要承受较大的负荷,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油具备良好的低温性能、防腐蚀性能、抗磨性能与黏附性能,在国外发达国家,多使用低温油,这种油即使是在零下40℃的环境下依然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2.4 液压刹车系统的方式

风力发电机组在运行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暂停、停机与紧急状态,因此,就需要设置好液压刹车系统来保证系统的运行安全,从某种意义而言,液压刹车系统对于降低事故发生率,保障发电机组正常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液压刹车系统主要包括气动刹车与机械刹车两种形式,从工作环境来分析,刹车系统要求液压油有良好的过滤性能、黏温性能、防腐性能,这样才能够适应沿海的潮湿环境与高原的寒冷环境。就现阶段来看,应用在风力发电机液压刹车系统的油主要有壳牌、美孚、长城、加德士、道达尔几个品牌。

例如,在新疆某风力发电厂,由于植被覆盖率低、空气质量差,因此,发电机对于油的黏度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黏度过大,就会导致机件阻力增加,有效功率降低;如果黏度过小,就会导致机件表面油膜厚度低,机件不能得到足够的。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就选择磁流变体进行,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3 结语

总而言之,风力发电行业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发展,风力发电行业在我国的发展也遇到一些阻滞,为了保障这一行业可以得到稳定、健康的发展,必须要为其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做好设备的与维护工作,这样不仅能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也可以提升风力发电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电力企业;一次设备;检修运行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电力的需求增加,对供电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电力企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即怎样才能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平稳地运行。对变电一次设备进行检修,无疑成为了最有效的方式。

一、变电一次设备概述

(一)变压器

在电力系统的整个运行中,变压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参与电力系统的整个运行中,变压器的关键性作用在于可以将一个数值的交变电压,通过合理地处理,在不改变频率特征的情况下将其转化成另一个数值的交变电压,以利于电力资源得到更好的传输和使用。除此之外,变压器还可以改变交流电的表现数值,可以合理转换阻抗以及相位。目前,在技术允许下得变压器有很多类型,它们有着基本一样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二)电压、电流互感器

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在整个供电系统中的工作原理,与变压器基本上是一样的。它们的主要功能是把较大数值的电压与电流以较小的数值进行转化,既可以保护电力设施,又利于配电使用。

(三)开关设备

这里我们所说的开关设备,包括对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进行保护的断路器。按照其使用的范围,断路器可分为高压断路器和低压断路器两种。它的主要作用一方面是保证线路电流在正常状态下进行运输,另一方面就是在发生线路短路或者断路的故障情况时,通过开关、断开等方式对电力系统进行保护。而隔离开关是在高压开关设备中被广泛使用的电器元件。它的作用是用来隔离高压电流,确保检修人员的安全性,保证检修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我们要知道,隔离开关没有灭弧功能,不能对电力系统中的负荷电流和短路电流进行断开处理,在实际生活中常常要与断路器配合着使用。

二、变电一次运行中常出现的问题与原因简析

(一)变压器

针对变压器来说,渗漏和漏油是最常见的问题故障。在这种情况下,变压器外部会出现黑色的液体。而有时候,在小型的变压器中,变压器位于配电柜装置内部,渗漏出来的黑色液体并不容易被发现,这就留下了隐形的安全隐患。下面,我们分析下变压器装置容易出现渗漏和漏油问题的原因。我们认为,最为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变压器的油箱部件与零部件连接位置的密封性能不好;零部件的焊接和铸造都存在着问题;再加上其在运行过程中遭受到了外部的负荷压力。另外,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还可能出现接线柱松动、引线烧断、接触不好等引线部分的故障,这些同样是电力企业在变电一次设备检修中应该关注的重点内容。

(二)电压、电流互感器

首先,我们说电压互感器,它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最为频繁的故障就是回路断线问题。一般在一次设备检修中,首先要看高低压熔断器的运行是否正常,并以此为基础去判断电压回路到底存不存在接头松动或断头问题。其次,要说的是电流互感器,它在运行中很容易受到较低的二次阻抗因素影响,铁芯部件的激磁参数基本上倾向于零。

(三)开关设备

首先说断路器装置,这是一个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起到关键性作用的部件。它经常性出现的故障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绝缘性降低或者老化;二是电气控制或辅助回路的故障;三是传动系统和操动机构出现故障;四是绝缘器件和材料选择不当。在这些问题中,绝缘性降低或者老化是出现的最多的情况。在生活中,必须认真做好检修工作,断路器出现严重故障时,往往要伴随着燃烧甚至爆炸的风险,危机人们的生命,造成不可挽救的后果。开关本体、蓄电池容量、操动系统运行以及合闸接触器接触状况这几方面,在电力一次设备检查中必须予以关注。而对于隔离开关来说,它由于自身设计方面的缺陷,再加上运行环境的影响,隔离开关经常出现接触面过热现象。此外,接触不良的问题也是它经常出现的故障,检修中应该给予特别重视。

三、电力设备检修中的解决方案

(一)对变压器的检修

出现漏液是变压器出现问题的外在表现,因此,我们应该做到及时察觉。但要减少这种问题,还是要从根源上入手,那就是提高变压器的密封性能。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可以采用在线检测的办法。随着新的技术发展和新的设备的投入使用,传统的检修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电力的发展需求,这就决定了必须采用新的电力设备检修模式。在这里,我们要肯定的是北美各电力公司投入使用的在线监测与诊断技术。据有关的调研了解到,北美各电力公司投入使用的在线监测设备,使用目的和对象有所不同。以变压器为例,应用在其中的是油色谱在线监测,有全分析的,也有单组分析的。主要应用于老旧的、有缺陷的或者很重要的变压器上,目的是为了事故预警。但要强调的是,这种在线装置并不是完全代替了人工分析,只是为了辅助人工分析,排除人工取样的误差,使得数据更为及时、准确、可靠。截止到目前,已经排查了数台变压器的内部故障。北美电力公司在检修中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电力企业学习和借鉴。

(二)对断路器的检修

要解决断路器问题,主要是靠电压调节装置,让可利用电压保持在平稳水平。断路器故障主要分为机械类故障和电器类故障,在处理时一般要先解决的是机械类故障。对断路器进行检修,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定期测量电铁磁和接触器上的最低动作电压,把它的额定操作电压值保持在30%-60%之间;测量主回路的导线电阻,检查触头的磨损以及腐蚀情况;采用局部放电法,检查高压开关柜内部的绝缘部分以及导电连接部分,看其是否存在老化和接触不良问题;做合闸耐压的实验,检查真空断路器灭弧室的真空情况。

(三)对电压、电流互感器的检修

电流互感器在运行中很容易受到较低的二次阻抗因素影响,铁芯部件的激磁参数基本上倾向于零。如果电流互感器出现了发热或者是异常的响声,应该做停机检查的处理。尤其要对负荷参数、二次侧开路放电、部件漆的涂刷是否均匀等方面重点检查。而电压互感器出现故障,有时会有放电声,伴有烧焦的气味,严重时还会伴随火花,极其危险。当电压互感器出现故障,首先也要停止运行,在拉起它的隔离开关后,检查外部是否有明显的故障,同时也要检查二次保险,以保证安全。所以,对电流、电压互感器进行检修,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故障,对保证整个供电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转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探索和创新检修模式

说到创新检修模式,近年来江西赣西供电公司正在积极推行的“检修+状态检修”模式取得了实效,这在实质上是对“检修”模式的一次探索与创新。随着着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改革的不断深入,赣西公司及所属各县公司按照“大检修”和“大运行”工作要求,依据专业化标准成立运维检修部,主要包含输电线路运检班组、变电运维及检修班组、配网运检班组等主要组成部分,将专业优势和人员优势汇集起来,为实现状态检修奠定了专业和人员基础。赣西公司通过实现“一停多检”,减少了512小时的电网非正常停电时间;减少180小时的人员现场作业时间;还减少了252小时的倒闸操作时间。赣西电网的可喜成绩,对各地都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在完成“三集五大”机构改革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赣西公司及各县公司输变配设施停送电时间明显缩短,检修过程安全、高效、顺畅,检修效果明显,有力的提高了公司电网安全运行水平和可靠供电。

篇11

关键词:电气设备;防雷;接地

Abstract: in the electrical system operation process, because by lightning, operation, mistake, static causes endanger electric equipment such as insulation overvoltage, serious damage to the electrical system security, so need to electrical equipment, grounding and static electricity protective lightning protection. At the electric equipment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electrical grounding quality related to personal and construction safet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adio and TV industry electrical equipment lightningproof grounding technology are also discussed analysis, technical exchanges for counterparts.

Keywords: electrical equipment; Lightning protection; grounding

中图分类号:F407.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通常所谓的雷击是指一部分带电的云层与另一部分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者是带电的云层对大地之间迅猛的放电。这种迅猛的放电过程产生强烈的闪电并伴随着巨大的声音。云层之间的放电主要是对飞行器产生危害,对地面上的建筑物和人、畜没有很大影响。然而,云层对大地的放电,则对建筑物、电子电气设备和人、畜危害甚大,这是电气防雷设计的主要对象。电气设备的任何一部分与大地(土壤)之间作良好的电气连接称为接地。接地装置是为了确保电气设备正常运行工作和使用安全防护的重要措施。电气设备的接地是通过接地装置实行,接地装置又由接地体和接地导线两部份组成。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金属体称为接地体;连接电气设备与接地体之间的导线(或导体)称为接地线。防雷与接地是统一的,二者缺一不可。只有防雷措施而无接地,无法迅速泄流放电,反之,设备将直接遭受强大电流的冲击,无论哪种情况系统都将受到破坏甚至瘫痪。只要通过合理配置,使之融为一体,就能有效确保系统的稳定工作,从而发挥出系统防护工作的最佳效果。

二、 接地的种类和目的

(一)安全保护接地。

主要包括:为防止电力设施或电子电气设备绝缘损坏、危及人身安全而设置的保护接地;为消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静电积累,引起触电或爆炸而设的静电接地;为防止电磁感应而对设备的金属外壳、屏蔽罩或屏蔽线外皮所进行的屏蔽接地。其中保护接地应用最为广泛,它将机(外)壳接地。此种接地的目的是为了安全。

(二)系统接地。

这种接地给电路系统提供一个基准电位(参考电位),同时也可将干扰引走。此种接地目的是为了抵制外部的干扰。

(三)防雷接地。

为防止雷电过电压对人身或设备产生危害,而设置的过电压保护设备的接地,称为防雷接地,如避雷针、避雷器的接地。

(四)重复接地。

在低压配电系统的系统中,为防止因中性线故障而失去接地保护作用,造成电击危险和损坏设备,对中性线进行重复接地。系统中的重复接地点为:架空线路的终端及线路中适当点;四芯电缆的中性线;电缆或架空线路在建筑物或车间的进线处。

(五)防静电接地。

为了消除静电对人身和设备产生危害而进行的接地,如将某些液体或气体的金属输送管道或车辆的接地。

(六)屏蔽接地。

为防止电气设备因受电磁干扰,而影响其工作或对其他设备造成电磁干扰的屏蔽设备的接地。

三、广电行业电气设备接地的必要性

1.安全接地:使用交流电的设备必须通过黄绿色安全地线接地,否则当设备内的电源与机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变小时,会导致电击伤害。

2.雷电接地:设施的雷电保护系统是一个独立的系统,由避雷针、下导体和与接地系统相连的接头组成。该接地系统通常与用做电源参考地及黄绿色安全地线的接地是共用的。

3.电磁兼容接地:出于电磁兼容设计而要求的接地,包括:

屏蔽接地:为了防止电路之间由于寄生电容存在产生相互干扰、电路辐射电场或对外界电场敏感,必须进行必要的隔离和屏蔽,这些隔离和屏蔽的金属必须接地。

滤波器接地:滤波器中一般都包含信号线或电源线到地的旁路电容,当滤波器不接地时,这些电容就处于悬浮状态,起不到旁路的作用。

噪声和干扰抑制:对内部噪声和外部干扰的控制需要设备或系统上的许多点与地相连,从而为干扰信号提供“最低阻抗”通道。

电路参考:电路之间信号要正确传输,必须有一个公共电位参考点,这个公共电位参考点就是地。因此所有互相连接的电路必须接地。

四、广电行业电气设备接地技术应用

1.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是为防止绝缘损坏造成设备带电危及人身安全而设置的保护装置,它有接地与接零两种方式。按电力规定,凡采用三相四线供电的系统,由于中性线接地,所以应采用接零方式,而把设备的金属外壳通过导体接至零线上,而不允许将设备外壳直接接地。这在广电系统的配电房中的开关设备,中央空调机、发射机等电源开关设备和大耗电设备中尤为常见。在规划设计时,应从地网中引出接地母线至各设备上,再将机器外壳用导体连至接地母线上。值得指出的是:接地线应接在设备的接地专用端子上,另一端最好使用焊接。

2.屏蔽接地。

为防止电磁感应而对视、音频线的屏蔽金属外皮、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屏蔽罩、建筑物的金属屏蔽网(如测灵敏度、选择性等指标的屏蔽室)进行接地的一种防护措施。在所有接地中,屏蔽地最复杂,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因为屏蔽本身既可防外界干扰,又可能通过它对外界构成干扰,而在设备内各元器件之间也须防电磁干扰,如大家熟知的中周外壳、电子管屏蔽罩就是例子。屏蔽不良、接地不当会引起干扰,这些干扰主要有交流干扰:这主要由交流电源引起。高频干扰:这类干扰来自各类无线发射台的变频或超变频信号,它们窜入电子设备后在机内得到非正常解调而形成声频干扰。屏蔽及其正确接地是防止电磁干扰的最佳保护方法。可将设备外壳与PE线连接;导线的屏蔽接地要求屏蔽管路两端与PE线可靠连接;室内屏蔽也应多点与PE线可靠连接。

3.信号地。

各种电子电路,都有一个基准电位点,这个基准电位点就是信号地。它的作用是保证电路有一个统一的基准电位,不至于浮动而引起信号误差。信号地的连接是:同一设备的信号输入端地与信号输出端地不能联在一起,而应分开;前级(设备)的输出地只有与后级(设备)的输入地相连。否则,信号可能通过地线形成反馈,引起信号的浮动。这在设备的测试中,信号地的连接尤其要引起注意。不然就会造成测试结果的不准确。

四、接地装置运行维护

对地面的电气设备,规程都明确规定了大小修周期,即使实行状态检修,也要定期检查和测试设备的各种性能,如不能满足要求就会及时安排大修或小修。但是由于接地装置常被埋在地下,不便于检查,也很少受到人们的重视,即使试验也仅仅是定期测量接地电阻,这样就使许多接地装置带故障运行,有时直到事故发生后,才引起重视。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气接地工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系统工程,必须加以重视,统筹并认真分析已发现的以及有可能存在的各种接地问题;同时,还应根据具体的地形、地质情况,综合对比分析各种防腐、降阻措施,在功能、成本以及运行维护等方面的特点,从中选择最优方案,并灵活采取多种措施,将接地电阻降至规程规定,从而最终确保变电所的人身和设备安全。

参考文献:

[1]GB14050-2008《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

篇12

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4(a)-0000-00

在电力系统当中,作为电气设备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的运行状态会影响到系统的安全系数。由于电气设备一般会受到自然因素以及人为作用的影响从而引发故障,因此,所出现的故障会给人们从生活到生产均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发生在工业企业当中,则会给企业的生产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失。所以,工业企业的电气设备,其重要的可靠性则是影响企业安全用电的重要条件。

1简述电气设备的可靠性

电厂以及电网、用电设备以及输电设备在它们之间均是串联的关系,然而在生产当中再到用电的过程中如果任何的环节发生意外,都会对供电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中断,导致不能正常用电。而在工业企业当中,其电气设备一般指的就是电动机以及变压器等相关设备,而这些设备也是作为电力系统当中的核心基础部分,它运行状态的好坏也会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对此,长时间以来,电力行业的主要目标方向就是应提供更为可靠、更为安全的供电给用户。从试验再到实施的过程当中,其检修则是最重要的关键环节,而对于检修计划则是根据要求规定的周期进行的,以到期必修的时间安排,却没有考虑电气设备是否存在问题,没有根据实际状况,因此,就很容易对设备造成过渡检修以及检修不足的矛盾问题,在浪费的同时也未能得到良好的检修。

2对于测试可靠性的方法措施

(1)应用保证的试验方法。这种方法的应用一般是产品在出厂以前把对产在相应的标准要求下做无故障的试验工作,也就是烤机。由于所研究的电控设备一般都是由很多元器件所组成的,所以在出现故障时,其模式是一种而不是某几种的故障,可以通过随机多样化的形式而显现,所以,所出现的故障一般都是服从于指数分布。通过这种试验方法主要就是测试可靠性的保证试验,但时间较长,如果对大量的产品,就只能应用在样本当中,如果是小量,并且大系统产品,则可以应用所有的产品。通常应用这种方法只是针对电路较复杂并且可靠性较高、数量较少的自动化设备。

(2)应用试验室的试验法。进行试验时,可以应用规定要求的可控条件,从而模拟在现场应用的条件,在这种条件下,被测设备就好像在现场应用时所遇到的环境一样进行试验,并通过计算时间以及计算的失效数等方面的数据的统计从而得到相应的可靠性指标。由于这种试验的条件与方法是非常容易控制的,并且得到很高的数据质量,试验结果也可以分析,然而,它也会受到试验条件的一定约束,所以得到的数据也存在一定的偏差。与此同时,由于这种试验的费用比较高,会需要很多的试品,因此,在进行试验时也应考虑被试产品成本的因素,所以这种方法一般是适用在大批量的生产当中。

(3)通过应用现场的测试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对设备在现场进行使用时的可靠性以及测试各种数据的可靠性,再通过数理的统计方法所得出其可靠性的具体指标。应用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就是在试验时所需的设备较少,并且具有真实的工作环境,而测试的数据也可以反映出真实性,并且在应用当中的可靠性以及维护性等,只需很少的费用,就要对受试设备进行正常使用。而它的缺点也反应在几个方面,如果是在受控条件下它便不能接受进行试验,不能受到外界的影响,不可控,同时,由于试验的条件再现性会较差于试验室再现性。在试验室进行测试与现场测试的最大区别就是设备不易连接和安装,因为线路板是封闭在机箱当中的,所以它的测试信号线就难以引入,并且需要很长的信号线,所以,在现场测试时在线仿真器就无法应用。

3诊断电气设备可靠性

在对电气设备的可靠性进行诊断时其主要管理任务就是通过分析电气设备以及电网安全运行的可靠性,再根据各种可靠性的指标从而进行检验规划设计、基建的安装、设备制造以及安全运行等各个环节所要达到的目标,同时也作为提高技术以及改进的关键因素。在制定和研究可靠性的目标时,必须要提高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能力,并要做好其可靠性,这主要包括对于各种故障以及检修数据的统计评价,同时又要做好指标预测,必须要把评价与预测相结合进行对比,从而分析出可靠性的重要原因以及薄弱环节,再对其技术进行改造。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工业企业的电气设备其可靠性,会涉及较为广泛的知识,并且也是相对复杂的工程,所以必须要得到一定的重视。同时在另一方面,由于电气设备的维修是把可靠性作为中心的,所以在当前的维修制度中其主要思路就是通过对系统的功能和故障进行分析,并且要明确各项故障的后果,再以规范的逻辑方法确定故障的后果以及对策,再根据现场的故障统计等方法,并在确保完好性以及安全性的基础上,把维修停机时的损失做最小的量化,形成维修策略,把可靠性作为维修的中心。因此,只有有效地进行电气设备可靠性的维修从而才能提高确保电气设备安全的运行以及环境的完整性,并且也可以提高设备的运行能力,降低维修成本,也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4提高可靠性的几点建议

(1)由于部分电气运行的操作人员缺乏管理经验以及操作技术,所以对电气设备没有及时的发现初期存在的故障,同时也把极易解决的问题从而复杂化了,对此,必须要提高操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培训。而另一方面,对设备进行选用时,也应考虑到其易用性。

(2)在可靠性的监测工作当中,由于没有相应的统一管理,所以在测试电气设备的可靠性分析时,则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会较弱,就必须要进一步的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并研究其实际的应用能力,也应加强设备的自检能力。

(3)由于在有一定强制性要求的电力设备的预防性试验与可靠性的诊断状态会出现矛盾。因此,把经济效益作为主要追求目标的工业企业应从非重要的电气设备再逐渐过渡到可靠性的诊断与维修,当积累到一定的经验以后再进行推广。

5结论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快速发展,工业企业在规模上也会有所增加,因此,对电力设备也有着更高的要求。由于在工业企业的内部,电力设备是较为复杂的一个结构,它的可靠性会影响到企业是否可以安全稳定运行。所以,工业企业必须要保障电气设备要定期进行检修和诊断,从而确保在生产周期内可以稳定安全的运行,同时也保障了企业生产以及经营的发展,并且为企业创造出一个持续稳定的用电环境。

参考文献:

篇13

【关键词】机电设备;管理;物业管理;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TU85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开始了城镇化道路,越来越多的居民区、写字楼等被不断建设,这些建筑物都需要物业管理,因此物业管理公司的到了极大地发展,为了更好地提高现代化的物业管理水平,笔者就机电设备的管理方面对物业管理进行介绍。

二、现代物业设施机电设备管理的特点

现代物业管理中设备管理和发展主要有以下特点:

1.维修技术综合性强

物业设施机电设备包括给排水、电气、运输设备、燃气、供热、通风、通信、计算机等多项功能,在这些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维护过程中。牵涉到十几个技术工种,其中工种与工种之间、班组与班组之间的分工与合作、交叉与配合等构成一个复杂的系统。若组织不当,往往会出现各种问题,因此,管理这支队伍要付出比其他部门更大的努力,而不同的设施设备管理,必须配备各自的专业技术人员,这也是物业设施设备管理技术含金量高的主要原因。

2.维修成本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新兴的建筑更多地将以大型建筑,高层建筑和智能建筑为主,建筑设备工程技术更是趋向于集建筑设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为一体的方向发展。目前建筑设备工程在建筑工程基本建设投资中的比重增长很快,一般工程占工程总投资比例20~30%,对于大型建筑,高层建筑,智能建筑中的设备工程占工程总投资比例达到了40~50%。至于住宅,设备投入虽比写字楼要少一些,但也不可忽视,因为设备设施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了物业的使用功能,直接决定了业主对于物业管理好坏的评价。

而相对于建筑本身而言,物业设施设备的使用年限要短很多,房屋的使用期限为70年,而设备的使用寿命却很难有这么长。它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必然会产生有形损耗。此外由于新技术、新设备的出现,也会引起物业价值的无形损耗。这些有形和无形损耗,都会引起房屋设备维修更新间隔期的缩短,从而使设备维修更新成本增加。另外,新型的、使用效能更高、更舒适方便、更节能的设备一次性投资较大,维修更新这种设备的成本就更高。

3.突发性事故损失大

在传统的事后维修为主管理模式下,物业设备的故障发生有很强的突发性。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业设备的依赖也在增加,尤其是智能化、网络化较高的物业,一旦发生突性故障,将会给业主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

三、机电设备管理的内容

机电设备的正确使用、精心维护与科学检测是设备保持良好状态,实现正常运转的关键环节,也是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必须坚持管理、技术与培训并重的原则,也就是坚持“人的行为与物的状态的和谐统一”。

1.设备使用与维护

各种规章制度与检修标准的制定是正确操作、精心维护的依据。设备处于何种状态为正常、何种状态为非正常,检修后的设备应达到什么状态,这需要操作、维护人员的工作严格遵循一个标准。在各项标准的执行中,还要不断充实、修改,使之日臻完善。设备的日常点检是维护的基础,同时可以取得第一手资料,作为制定预修计划与维修作业的依据。对设备的工作状况、性能、安全保护装置以及关键部件进行定期科学检查、测试、诊断,可以为日常维护和关键部件维修提供可靠信息,避免突发事故、故障的发生,充分发挥设备效能。

2.多种检修方式相结合

准确地掌握设备的实际技术状况,按计划对设备进行的日常保养、检验、检修可以有效避免停机故障,这是贯彻预防为主的维修方式;重要设备的预防维修与一般设备的事后维修相结合,既保证了设备正常运行,又节约了成本。在设备通过正常维修不能从根本上改善运行性能,就应采取改善性维修,从根本上消除故障因素。增加监测手段,采取预知维修,对设备运行状态连续监测,可以决定维修具体时间,使设备充分发挥其效能。

3.原始记录的管理与应用

认真分析利用设备运转、维护的原始记录,可认识设备一生的变化和运转规律。分析事故、故障原因是故障记录的首要目标,利用大量此类原始记录,可判断哪些设备、部件故障较多,哪些设备故障停机影响时间长,还可判断分析故障性质、原因,摸清规律,制定预防措施,解决主要矛盾,避免同类故障或事故的再次发生。

4.包机组与包机制

现今的设备技术含量高,专业面广,许多大型设备是机、电、液一体化的有机整体,单纯的包机人制度难以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同时,包机组也是实现全员管理的基层组织。包机组内部的定期合作与交流,可使全体维护人员对设备的整体性有一个很好的把握,可有效促进各专业有机融合,不断提高维护人员综合水平。

四、物业管理中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现代物业的价值不但取决于坐落位置、建筑结构、空间布局和室内外装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配备设备的品质性能、系统结构和运行状况。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竞争机制的引入,物业对现代化设备的需求和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物业设备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事实上,设备管理几乎涉及到物业管理企业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归纳其功效与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关系到声誉和生存

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物业设备管理的好坏对企业的社会声誉乃至生存有着重要意义。物业设施一直处于良好状态,人们能安心方便地生活和工作,企业被认可,社会地位逐渐提高,竞争力得以加强,企业发展前景广阔。反之,如果一些设备经常处于性能不良或停机待修状态,直接影响整个物业的功能发挥,降低物业的使用价值和社会声誉。甚至无法再取得人们的承认,丢掉市场,丧失生存的根本条件。

2.关系到服务的成本和企业资金的合理利用

物业设备管理对服务成本的影响,除了表现在数量和质量上外,还有设备的投资效果、停工损失、维修费用、能源和材料消耗等方面。加强维护保养,能有效地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检修周期,节省维修费用和减少停工损失。树立经济运行的意识,注意节约运行中的能耗费用、操作费用,通过严格、规范的管理来减少日常有机物料的使用量,杜绝“跑、冒、滴、漏”等缺陷,以减少相关费用开支,使设备一直处于最佳、最经济的运行状态。

随着现代化物业设备的不断发展和普遍使用,物业设备所占资金在固定资产中的比例越来越高,显然,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要设法提高资金的合理利用程度,而设备管理的科学化无疑是关键。具体说,就是取决于物业设备经济管理的一系列环节是否达到最佳水平。

3.关系到技术安全和环境保护

若物业设备的可靠性低,管理不善,在运行中发生意外,不仅破坏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秩序,同时也使国家和企业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也给家庭带来不幸。若设备陈旧落后,排放有害物质或噪声超标,就会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和生物的生存,成为社会公害。

因此,保证安全生产,消除环境污染,有效地预防设备和人身事故及社会公害,是现代物业设备管理的重要课题。物业管理企业的迅猛发展,物业建设中的科技含量在迅速上升,网络化、智能化管理服务已经成为当前物业管理企业竞争致胜的关键筹码。为保证在激烈的竞争中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就必须依靠技术进步,而先进的物业设备管理是企业技术进步的根本保证。

结语

国家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可是相对应的物业管理水平的发展速度却不尽人意,尤其是在这机电设备不断应用的现代化社会,因此,加强机电设备的管理对于物业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不断加强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进而提高物业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消费者。

参考文献

[1]刘鹏 机电设备管理与系统评审 [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1年23期-

[2]石梅 机电设备管理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年23期-

篇14

【关键词】 银行网点 设备 集中采购 资源统筹

1前言

由于集中采购能带来规模效益,这种采购方式越来越多的被现代商业银行运用到其采购活动中。作为一家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在信息技术领域的集中采购重点,过去一直放在系统软件、大型计算机及存储领域。随着数据上收的完成以及管理权限的上收等条件的不断成熟,农业银行逐渐将目光转向了分布最广、与客户关系最密切的营业网点电子化设备。下面结合工作实践,就中国农业银行营业网点电子化设备配置的现状、采取的战略及其效果以及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进行粗浅的分析。

2农业银行营业网点电子化设备的需求来源

中国农业银行拥有37家分行,到2009年底,营业网点数量达到24000余个,营业柜员数量达到16万,在四大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网点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营业网点作为农业银行对外营业最直接的实体,集中了所有与营业相关的应用系统及配套的电子化设备与网络、供配电基础设施。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对网点电子化设备的要求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网点转型对设备提出更高要求

网点转型是中国农业银行打造“世界一流银行”的工作重点之一。网点转型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网点分类、功能分区与柜员职能转变。这种改变直接导致了网点对电子化设备的分类使用需求;二是流程再造。根据打造流程银行的战略规划,网点要实现“凡是银行能做的不要客户做,凡是后台能做的不要前台做,凡是客户一步能完成的不分两步操作,凡是机具和系统能办理的不到柜面办理,凡是能集中的不分散办理”。这就要求引入扫描仪、影像仪等新型设备,要求部署更多、更先进的自助设备等。

2.2科技进步推动设备不断进步

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银行科技部门为网点引入了更为先进的设备与管理方式。包括将一些传统的“傻瓜式”设备替换为采用图形界面操作系统的智能设备、部署对智能设备的远程自动管理系统等,不但大大提升了用户的操作体验,也改变了网点设备的自动化管理水平。另外,随着大量基于开放平台开发的B/S,C/S架构程序的使用,对与应用系统连接的设备的驱动接口规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3外部监管要求

银行业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行业,与其它的行业比较,会受到更多的管理、管制的影响,在系统中安装一些强制性的应用系统,如身份联网核查和身份证核验设备。

综上所述,由于环境的变化,使网点电子化设备的更新,由单纯的业务需求推动,转变为业务需求和科技需求,内部需求和外部需求多向推动的局面。

3农业银行营业网点电子化设备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农业银行营业网点电子化设备配置的总体状况与管理水平还远不能与日益增长的需求相适应,主要表现在:

3.1旧设备面临淘汰,新设备亟待到位

一些旧型设备已不能满足业务需要,面临淘汰,但数量庞大,要完全淘汰需要一定周期,而新设备如无法及时到位,势必影响业务顺利开展。

3.2设备品牌复杂,管理困难

由于农业银行营业网点电子化设备一直采用分行分散采购的方式,使设备品牌十分复杂。以网点UPS为例,全国共有49个品牌,很多小品牌的产品,在农行存量只有几台、十几台。过多品牌的存在,容易导致无序竞争,滋生不规范的采购行为。对如此庞大数量的品牌厂商进行管理也是让管理人员头疼的事,不但设备维护效率低下、成本高,也无法进行集中管理。

3.3设备无统一技术标准,增加了应用开发成本

由于设备品牌众多,同时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要求,使一些应用程序开发时,需支持多个品牌的外设驱动,大大增加了应用开发的成本。

3.4设备配置无统筹规划

由于银行的很多营业系统都对营业网点的设备有使用要求,如果没有统一的统筹规划,各系统分别提出自己的资源使用要求,势必造成资金的重复投入,使投入的资金产生浪费,或设备闲置,利用率低。以扫描仪为例,集中作业平台、集中事后监督、信贷管理、单证中心等系统都有扫描仪需求,这就要求对这些系统的设备需求进行统筹。

4集中采购与资源统筹战略

由于网点电子化设备个体成本低,种类繁多,管理线条长,甚至财务属性亦不相同,相当一段时间以来,总行对这些设备采用的是比较粗放的管理方式。而对设备的需求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需求呈现明显的精细化趋势,这就导致了网点电子化设备配置的现状与需求的不适应。

面对网点电子化设备配置带来的挑战,中国农业银行采用了集中采购与资源统筹的战略,即通过制定设备技术标准,总行集中采购与统筹设备资源配置等手段,来实现规范全行网点电子化设备配置管理的目标。

4.1集中采购

由于农业银行营业网点电子化设备数量需求庞大,如果将品牌范围限制在有限数量以内,将使中标厂商产生巨大的规模效益,而农业银行也将从品牌减少中获得管理优势,因此,网点电子化设备十分适合进行集中采购。

集中采购分为三个阶段。前期采购需求计划的汇总整合、采购方案的统一制定,组织招投标,以及后期采购合同的督促履行、采购效益的评估分析等。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环环紧扣。为充分发挥集中采购带来的规模效应,需要在各个阶段做好以下工作:

集中采购前,一是要制定完备的设备技术标准。技术标准要紧扣业务需求,满足业务使用需要,同时除设备的电气指标外,还要格外对设备的驱动、应用开发接口提出要求,使设备应用接口与农业银行应用系统可方便的对接,降低应用开发的复杂度;二是要提出明确的服务需求。由于网点电子化设备使用频率非常高,而其分布地域又十分广泛,厂家优良的售后服务不可或缺;三是要通过市场调研,了解设备在我行及同业的需求情况,了解分行需求,总结前期分行采购经验,为后续制定采购方案提供依据。

集中采购时,要根据前期的调研情况指定采购方案,采用适当的采购策略,既充分引入竞争,又适度保护行内存量大,分行推荐使用的品牌,淘汰那些规模小,服务差的小品牌,保障农行利益。

供应商中选后,原则上按照1个一级分行1个品牌实施分配。总行只提供入围品牌与入围价格,具体采购由分行实施。分行根据实际情况与供应商签订供货合同,并分阶段为供应商评分,根据分行评分考核厂商服务水平,作为后续付款依据。

网点电子化设备的集中采购,有利于设备管理的规范化,提高设备维护效率,降低设备使用成本,也有利于全行资源配置统筹工作的开展。

4.2统筹资源配置

在设备集中采购的基础上,由于供应商、设备类型及对应的单价已明确,总行便具备条件将全行网点电子化设备的配置进行资源统筹,即由总行为分行统筹各类设备的资金,并根据每类设备的应用规划,为各类设备制订详细的配置方案。

通过总行统筹设备资源配置,一是解决了各项目所需设备的资金,有利于设备的及时到位;二是减轻了分行负担,由过去分行科技部门从零购指标当中要指标,变为了总行专项指标;三是有利于总行统一设备技术标准规划的实现;四是做到了精细化管理,避免了资金的浪费和资源的重复配置。

4.3取得的效果

通过以上网点电子化设备集中采购与资源统筹的各项措施,取得了多方共赢的良好效果。农业银行网点电子化设备设备品牌数量大幅减少,采购成本大幅降低。以扫描仪为例,扫描仪品牌数量由全国14个,减少为全国4个,其中量产型高速扫描仪采购价格,在某分行集采前已竞争较为充分的采购价格基础上,再度下降了38%。与此同时,分行由于得到了总行的专项资金支持,购买设备不再捉襟见肘,可以按照总行要求有计划的更换老旧设备;网点柜员使用的设备档次得到了显著提升:柜员终端将由字符终端替换为XPE智能终端,扫描仪由平板低速扫描仪替换为滚筒高速扫描仪,柜员认证由传统IC卡认证改为更先进的指纹认证,等等。另一方面,由于品牌收缩,一些小厂商被淘汰,入围厂商的市场份额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由于每省只分配一个品牌,使得当地厂商可以专注于本省的销售,服务水平也提升了一个档次。

5、尚待解决的问题

虽然中国农业银行营业网点电子化设备的集中采购与资源统筹战略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我们仍看到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5.1集中采购的效率问题

集中采购面临的一大问题是效率问题。网点电子化设备用途广,使用者众多,分行更新需求旺盛,而总行集中采购流程较多,周期较长,在集中采购期间,又不允许自行采购设备。因此如何缩短总行集中采购周期,加快集中采购进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5.2地区差异问题

中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很大,农业银行网点遍布全中国,东部与西部,城市与乡村,对网点电子化设备的使用需要,服务要求均不尽相同。虽然总行在集中采购的需求研制阶段,尽可能的考虑了各种因素,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会出现一些个性化问题需要解决。

5.3对分行管理要求提高

总行通过集中采购与资源统筹,实现了网点电子化设备的精细化管理。作为总行战略的具体实施者,分行需要对总行统筹资源进行再分配,对各类设备实施统一管理等,对分行的精细化管理水平要求更为严格。分行必须要努力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否则,就不能将总行的战略真正的落实。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