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外语理论教学与实践范文

外语理论教学与实践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55:5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外语理论教学与实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外语理论教学与实践

篇1

英文名称: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上海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4-1234

国内刊号:31-1964/H

邮发代号:4-325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81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篇2

论文摘要: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CALL)模式的实践已成为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焦点。然而,由于对这种教学模式的曲解,致使其在近两年各高校的教改实践中尚未充分发挥其作用,并产生了一些问题。文章剖析了这些问题,并详述了CALL的概念、发展过程、理论依据及应用原则。

2004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要求“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基于这一要求,多媒体和网络的语言教学模式成为外语教学的新趋势。许多英语教师和学者纷纷发表文章、出版专著,从各个角度探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对于英语教学的意义及其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然而笔者发现许多论述中所提到的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概念、理论基础以及应用原则等并不一致。笔者根据自己对CALL(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的认识和教改实践经验,谈谈CALL的理论依据及应用原则。

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的相关概念

目前,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的相关概念中,比较流行的有CAI(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CALI(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Instruction)和CALL。这几种概念因其提出时的技术背景、理论基础不同,在内涵和侧重上有着本质的不同。

CAI和CALI从教学的角度出发,强调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并使教学手段多样化、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很大程度上把教师从繁重的机械性重复中解放出来,降低了教师的工作强度。这两种模式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主体——学生的反映考虑不够。近年来,有多份调查报告表明学生对CAI和CALI的反映远远低于预期效果。CALL则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上,通过学生上机自学和教师检查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将以教师为主导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能力培养型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认知的主体、语言的积极构建者。

由此可见,上述几种概念在外语教学中的意义及实际应用大相径庭,不可混为一谈,本文旨在详述CALL。

CALL的发展过程及理论依据

早在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刚刚兴起的时候,就有语言学家尝试着将其运用到语言学习中去。在4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根据技术基础和教育学理论的不同,CALL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基于行为主义和大型计算机的CALL阶段、基于认知主义和个人计算机的CALL阶段和基于建构主义和网络技术的CALL阶段。

基于行为主义和大型计算机的CALL阶段由于早期的计算机体积庞大且造价昂贵,对CALL的尝试只能停留在一些名牌大学的教学试验阶段。这一阶段的CALL主要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认为语言学习过程是一个刺激—反应—巩固的过程,语言熟练使用者可以向学习者传递语言系统的知识,学习者通过反复模仿、操练形成自发的语言习惯,掌握语言结构。

计算机被看成一个不知疲倦的操练导师,教学软件多为“句型—操练”工具及语言测试程序。在学习过程中,计算机能迅速提供肯定或否定的反馈意见,促使学习者反复操练、巩固所学内容,直至达到满意的机器评估结果。例如,当时非常有名的Plato教学系统,包含了词汇练习、语法的讲解及练习和阶段性翻译测试练习,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典型应用。这种教学方式确实有其独到之处,凭借计算机的海量储存能力和强大的计算分析能力,Plato教学系统能够提供大量的针对性练习,并能即时提供准确客观的答案与详尽的解析。同时,由于Plato教学系统能提供面向个人的词汇、语法、句型等训练程序,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调整学习内容和时间分配,大大节省了原先在一个班级中为训练一个句型而耗费的时间,提高了效率。同时,也是从集体学习转向个性化学习的初步探索。

基于认知主义和个人电脑的CALL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小型计算机出现,CALL的应用规模和范围便得以扩展,但基本模式没有发生质的变化。随着80年代个人电脑的风行和软硬件环境的不断优化,计算机语言教学迅速发展。大量的音视频资源被运用到了语言教学上,专门为语言教学设计的软件也开始出现。认知主义理论成为这一时期CALL的主要理论依据。认知主义者全面否定了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语言行为的模仿和语言习惯的形成并非获得语言能力的基础,因为语言系统并非自发形成的,而是人运用认知能力,在脑海中积极构建而成的。学习者面对大量的语言输入材料,运用内在认知能力,对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归纳等认知活动,逐渐在脑海中形成一套语言知识系统,并运用这些语言知识实现个人的交际目的。因而,语言教学重在培养学习者对语言机制的内在构建,而非灌输具体的语言习惯。在教学中,提供大量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尤为重要,它是学习者认知、构建语言系统的前提。基于该理论的各种多媒体语言学习光盘开始盛行。这些CALL软件巧妙地融合了声音、文字、图形和动画,并使用了超文本链接技术,能将学习者带进一个仿真的微观语言环境,自由出入各空间,甚至与虚拟人物交谈。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可运用已有的语言知识,分析语言材料,解决问题,验证推测,更新理解,在脑海中逐步构建新的语言知识系统。相对于早先的CALL教学方式,专门为语言教学而设计的软件内容更加丰富、精彩,令学习者耳目一新,能够极大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同时,教师直接干预学习的时间进一步减少,开始真正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教学策略的制定者和教学结果的评估者。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极大增强。

基于建构主义和网络技术的CALL阶段进入20世纪90年代,许多人对认知主义理论提出了置疑,认为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理论对语言教学的认识过于片面和极端,因为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外部环境的刺激和内在认知能力的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两面,它们相辅相成且同等重要,此时建构主义应运而生。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即学习者的知识应该是他们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自行建构的,而不是被灌输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这一阶段迅猛发展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也为基于建构主义的CALL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网络独特而便捷的方式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使跨时区、地域的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

目前运用CALL的问题

目前,人们对CALL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致使CALL在我国高校的开展还存在许多现实问题。

理论层面上目前,许多教师、学者以及教学管理者对于CALL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初级的层面,一般只承认CALL对于传统英语教学的辅助作用,而不承认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致使CALL在实施时只得到了片面的采纳和利用,不能充分发挥其功效。许多教师认为CALL就是以网页或课件替代黑板,结果传统的“一言堂”现象非但没有解决,还因为课件所含信息量过大、课堂展示时间有限等因素使学生接受和理解语言知识的难度加大;在个别院校甚至出现了教改试点班教学效果不如传统班级的情况。

政策层面上虽然各高校对英语教学改革的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很大,却普遍忽视了CALL模式下教师角色从讲授到指导、评价的转变,以及相应的教师工作方式和强度的变化,因而,对于教师课外所作的教学、评价设计等工作不予承认,极大地影响了英语教师试验新教学模式、转变自身角色的积极性,使教学改革效果大打折扣。

教学设计层面上由于多种方面的原因,目前还无法将教学情境、协作、会话与学生的语言能力构建有机结合起来,甚至出现了断层,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对新的教学改革产生了疑虑。

技术支持层面目前,国内CALL硬件建设和软件制作多为商业行为,各自独立,相对封闭,且没有可依照的共同标准,因此,出现了各个系统教学功能重复,系统间无法进行数据交流,系统扩展性不强的问题。与此同时,几乎所有的软件在设计时都忽略了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的主导作用,教师无法就教学内容进行自主修改、删减和控制学生的学习进度。单纯的人机对话虽然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吸引学生参与,但模式化的章节设置及教学内容很容易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甚至最终导致学生对整个教学系统丧失兴趣。

教师素质层面目前,大多数教师对先进的教学设施和教育技术的了解还不够,更不要提在教学中熟练应用了。要真正实现CALL,还要对教师就CALL理论依据及教学设计、相关软硬件应用等进行系统培训。

CALL模式应用原则

教学模式实施方面要真正将CALL与传统教学模式区分开,明确CALL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并将其落实到相关政策中去,使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有章可依,真正实现教学模式的完全变革。同时承认教师在课外进行的课程设计、各阶段测试、评估准备的工作量(特别是在教改前期),并给予一定的补贴,以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和角色转变。

相关技术支持方面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优化教学环境和软件设计,保证学生在任何地方、任意时间只要具备上网条件都可以通过网络自由地学习,不受时空和其他因素限制。同时通过网络上海量的信息、图文并茂的媒介、多样化的交流方式营造良好的语境。重视互发E-mail、即时聊天、留言板留言等交互学习方式的运用。使学生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浏览、聆听、阅读、感受语言和文化。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从语言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语言知识的主动获取者。与此同时,还应制定出共同的开发标准,以利于各种教学平台的交流和资源共享,切实减轻教师负担。

教师素质提高方面组织教师系统学习相关理论和教学法,并切实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学设施及手段的能力和水平。同时采取集体备课、专题教研等方式,组织教师进行有意识的教改研究,帮助其顺利实现角色转换,真正把握好新的教学模式。

总之,基于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支撑下的CALL将成为英语教学的主流教学模式,成为外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要使CALL真正展示其魅力,就必须加强教学工作者对CALL理论及应用原则的认识,提高对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驾驭能力。

参考文献:

[1]章国英.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与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2]桂诗春.信息社会·互联网·外语教学[J].外语教师上网手册(现代外语增刊),1997.

篇3

[关键词] 多媒体手段 语言教学 课堂 课件 误区

近年来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引入了课堂教学过程。语言教学的改革也由过去的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和应试能力的培养向重视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学习兴趣的激发、有效学习策略的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等多元化的教学目标过度。教学内容也由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既学语言又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学习科技知识,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培养人文精神。因此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书的语言教学方式已经远远的不能满足现代语言教学的要求了。然而电脑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其丰富的教学资源、多层次、多维度地展现教学内容,互交式综合处理文本、图像、图形、声音的多媒体信息,使多种信息之间建立连接,把计算机技术、声讯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有机融为一体的能力,理所当然的进入了中学英语教书的课堂。如何很好的把这种新兴的技术和英语教学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考验。

一.多媒体技术对英语课堂教学的意义。

1.多媒体技术是英语课堂教学的方向

多媒体技术便于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它以新颖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声型兼备,动静结合的方式全方位的刺激学生的感官。形象生动地显示教学内容,调动有意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形象思维能力。多媒体教学提高了教学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状况,把课堂教学的主体由教师转向学生,更好的体现了新的课程改革的方向。多媒体教学手段还能减轻学生的负担,增加课堂信息容量,提高学习效率。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帮助分解教学的复杂性,降低知识难度。减少学生的认知负担,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2.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语言教学的方式的改进提供了广阔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为更多形式的交互学习创造了条件。同时社会的发展对语言教学的要求也有了更高的层次。语言教学将更注重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传统语言教学中的应试模式已远远落后与时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仅在教学方法上和培养目标上对语言教学做出的本质的改变,而且为语言学习者的终生学习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导。

3.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有较大的功能优势

多媒体为学生亲自参与掌握知识创造了有利条件,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实现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探求的转变。它还具有及时反馈学习效果,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有利与开发智力,又有利与培养能力。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形成新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师职能,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多媒体教学活动中教师从知识的传播者转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从而走出传统的教育模式,进入一个全新的语言学习模式。多每天技术的运用可以全面优化课堂教学,体现新的教学思想。互动式教学模式配以多媒体课件演示,大大增强了教学内容繁荣表现力,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学形式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表演欲化被动为主动。多媒体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知识传授与训练,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节省课堂时间。

二.如何运用多媒体优化语言课堂教学

1.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出自好奇。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选择贴近生活、具有时代特色、和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和话题制作出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设计优秀的情景课件,让学生置身其中。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语言的浓厚兴趣,引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有关运动的话题时,制作有关奥运的一些课件。首先让学生就这些他们熟悉而又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引出新的语言项目,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触并掌握新的语言表达方式。

2.运用多媒体化简知识难度,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传统的教学中往往是以抽象的语言讲解更为抽象的语言知识,使的一些重点难点往往不易解决。运用计算机技术中的图形处理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生动。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表达方面的障碍在计算机的帮助下可以很容易的被化解。从而降低学习难度,顺利解决教学重难点。如时态教学中可以把各种时态制作成不同的动画图片,把抽象的讲解变成具体的情景。形象直观的展示出来。轻而易举的就能突破时态难点。

3.运用多媒体扩大课堂教学的容量,减少母语影响,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课堂上知识传授的密度,优化处理大量的信息,以图片、动画、音像片段等形式,使抽象的语言直观、化形象化,减少母语在学习外语过程中的运用,从而降低母语的负面影响。以文字的闪动、色彩的变化、图像的移动缩放等手段增加课堂知识传授的密度,加强视觉和听觉刺激的强度,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传统的语言教学中对有些无法用实物表达的词汇和句子教师往往用比较抽象语言去解释,甚至不得不用母语去解释。即使有些可以用实物或图片展示的词汇和句子,由于条件的限制,教师往往不能每节课都带大量的教具。这样课堂教学的容量、语言的生动和直观性大大降低。例如,在学习有些食物的名词,如pizza, hot dog, salad, hamburger 等时,学生们根本没有见过,学起来当然枯燥抽象,难以记住。如果能够配以相关的图片或音像,就能加深学习者对语言和实物的直接联系。避免了用抽象语言或母语解释的麻烦。还能加深学生对这些词汇的印象,加强记忆效果。

4.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兴趣

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提高了对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要求。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好奇心,以问题为向导,在老师的精心组织下学生高度的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学生能够针对学习中的疑难,通过采用自主讨论的方式进行探究,并对多种意见进行整理、记录、分析、归纳、对比,从而得出真确结论。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讨论、探究。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体运用过程中可以准备和本节课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或音像资料让学生进行现场讨论、分析、总结、汇报。也可以准备与下节课有关的资料让学生在课外进行调查、搜集资料、分组讨论,并尝试写成短文。在下一节课前进行汇报。这样大大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语言教学课件的制作和资源的筛选

1.选择合适的课件制作途径

课件制作的途径不但要能够辅助教学,而且应该让老师能够承受的起。所以需要选择一种叫省时、省力的课件制作途径。首先应该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创作工具。目前使用较多的有PowerPoint. Authorware, Founder, Author Tool, Animator Pro等。其中Power Point最容易掌握,易学掌握,易学易用,操作流畅,稍有电脑知识的人都可以自如使用。当然具体选择还需看自己的爱好。无论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应当精通一种,达到运用自如就行。制作过程尽量自制为主,充分体现自己的教学思想。其次教学课件是教学经验、教学思想与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不能单独追求制作的技巧,和多媒体的运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是为了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而服务的。

2.课件的设计与资源的选择

制作课件前首先应该认真研究教材和教法,着重分析每节课的重点难点之所在。对于有必要运用多媒体表现的部分和没有必要过于强调的地方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然后设计课件的大概轮廓。课件的制作要有利于教学,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决不能以展示课件为制作课件的目的。

制作课件的资源应该进行认真的筛选,可以通过搜集扫描相关的图片,自拍音像资料, 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所选资源首先应该实用,教材由于本身容量的限制,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往往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我们可以通过网络中有关英语学习的网站选择与本课话题相关的大量的语言材料,来充实课件。其次应该生动有趣,寓教于乐。学习的主动性来源于兴趣。课件材料一定要选择生动活泼的呈现形式,内容要精彩,图片、音像、动画要精致清晰,容易理解。要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精彩的生活片段,经典的影视剧片段,著名艺术作品,名胜古迹图片等,都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和兴趣。

四.多媒体在语言教学中运用的几个误区

1.违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现代语言教学要求课堂的主题是学生,教师发挥指导和组织作用。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而有些教师的课件把课堂大部分时间用多媒体控制起来,教师成了多媒体工具的操作者,学生成了观众。教学程序模式化。师生之间的交流被机器阻断。把生动的语言课变成了冷冰冰的课件展示课。让多媒体成为了课堂的中心和主体,违背的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辅,更违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2.语言课变成了“图片、音像、音乐欣赏课”

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为了展示自己娴熟的电脑制作技术,追求课件的美观,为课件配上过多漂亮的图片、精美的动画、优美的音乐,使整个课件看上去十分生动优美。但是在课堂实际教学中才发现过于漂亮精美的课件对学生的听觉、视觉器官产生的强烈刺激一方面的确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另一方面,学生对课件中众多的音影材料的好奇,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课件本身,而不是语言学习。冲淡了教学主题。

3.过量使用多媒体设备

有的教师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多的运用多媒体手段,误以为多媒体运用越多,学生参与率就越高,所授语言材料就越容易让学生掌握。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都以多媒体课件没主要手段,一会儿展示这个片段,一会儿展示那个片段,忙的不亦乐乎。把原本简单的东西复杂化。把语言的交流变成了教师玩花样,学生看热闹。不但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违背了多媒体的辅助原则,更弱化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

4.过分注重使用多媒体,弱化了对教材、教法以及对学生的研究

有些教师为了赶时髦,无论什么类型的课都追求使用多媒体手段,过分以来多媒体,成了电脑的俘虏。为了制作好的课件,化去大量的时间,而真正花在研究教材上的时间并不多,没有真正吃透教材内涵,没有真正研究教学方法,没有认真考虑学生学习中的困难。有些教师为了上好一堂多媒体课,请别人制作课件。教学方案的设计和课件制作思想脱节。有的教师直接下载网上现成课件,不加任何修改,上起课来课件不符合自己的教学思路,上起课来别别扭扭。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篇4

关键词:错误分析;错误;外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288-03

一、引言

随着语言学的发展和对语言错误的进一步研究,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Chomsky对语言能力(language competence)和语言行为的区别,使人们对语言错误的认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错误分析就是对学习者在学习外语过程中所犯的错误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以探索和研究所犯错误的性质和产生原因,进而防止或减少语言错误的过程。

错误分析理论首先将错误(error)与失误(lapse or mistake)进行区分。考德(Corder)认为错误是因为对某种语言规则的无知而出现的语言使用上的偏差,而失误是指由于偶然的疏忽而没能正确应用已知规则而造成的语言行为上的错误。倡导错误分析理论的功能派对待外语学习者所犯错误的态度较为宽容,认为错误是学习语言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路碑,学习过程中产生错误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因此对学生的错误顺其自然。理由是熟能生巧,只要多说就能慢慢自我克服。这种态度强调的是学习者使用语言的流利性,其结果虽然使学生克服了怕犯错误的心理,但是过于放任自流完全不注重语言的准确性。

二、外语学习错误类型及错误原因的探究

外语学习中的困难和所出现的错误除了母语干扰之外还有其他因素,有错必纠的教学方式也有其局限性,容易造成学生心理上的压力,学生怕犯错误,回避和尽量少说,反而影响了其语言能力的发展。于是研究焦点便转向了对学习者的错误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以期发现、了解、解释语言学习策略和过程。以功能派的认知理论为基础的错误分析理论就是在这一时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著名的语言习得理论专家R.Ellis在“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一书中谈到了心理语言分类的问题,并列举了这种分类的主要项目:

(1)过度概括或称泛化规则(Overgeneralization and Ignorance of Rule Restrictions)

(2)忽略规则(Ignorance of Rules and Forms)

(3)错误假定(False Concepts Hypothesized)

(4)随意遗漏(Omission)

(5)有意添加(Additions)

(6)简化规则(Incomplete Application of Rules)

(7)配合不当(Archi-forms and Alternating Forms)

然后将错误产生的原因大致归为三类:

(一)语际语言错误(Inter-lingual Errors)也即是由于学习者把母语习惯带入目的语的学习和运用中造成的语言负迁移。

(二)语内语言错误(Intra-lingual Errors)这类错误是因为学习者对目的语的规则理解不对或学习不全面而引起的。

(三)其他方面的错误(Other Errors)其中包括因教师的教学或教材的不恰当而使学生产生的不正确的假设而犯的错误。

还有就是由于不熟悉目的语的文化习惯而在用该语言交流时产生的语用错误(Pragmatic Errors)。如在餐桌上,中国人会对别人的夸奖谦虚地用“where,where”这套客气话回答,会让西方人莫名其妙。一些英语教师谈到错误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条:

1、语法概念不清。

2、语言知识不足。

3、汉语习惯的干扰。

4、语言表达的熟练性不够。

5、日常交际经验不足。

应当说所有这些说法都涉及到了错误的原因,但它们并没有触及错误发生的内在原因。

三、对外语教学实践的启示

外语教学的改进和提高依赖于对外语学习者学习过程的了解,而错误分析理论正是通过分析外语学习者所出现的言语错误揭示了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并从理论上进行阐述。因此可以说,错误分析理论的建立是外语教学的一大发展。它一方面丰富了外语教学理论研究的成果,并已成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为在外语教学实践中如何对待学习者的言语错误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启示。以下我们仅就它对外语教学实践活动所提供的三个方面的启示作些讨论。

(一)正确认识学习者的言语错误

外语学习中,学习者在口语或笔头表达时常常会出现一些错误。对于学习者的这些言语错误,教师传统的做法是“有错必纠”,以求得学习者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其结果是,在外语教学中教师紧紧抓住学生的错误不放,对学生的言语错误的讲评和更正成了课堂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这种对待学生言语错误的方法是一种消极的方法。从科德(1979)对学习者言语错误所描述的三种不同类型来看,“有错必纠”的方法只有可能对“系统的语言错误”(systemetic errors)会产生一定的效果,而对那些“形成系统前的错误”(pre-systemetic errors)和“形成系统后的错误”(post-systemetic errors)则起不到什么作用或起的作用相当微小。此外,过多地纠正学生的错误会使得他们产生一种“怕犯错误”的心理,而不敢大胆地去进行用目的语交际的尝试,这极不利于发展学生的目的语交际能力。

错误分析理论向人们提示:学习者的言语错误是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学习者在言语交际活动中,首先考虑的是意义的表达,在他们的语言规则没能内化的时候,语言形式上的错误在所难免,而且有些错误是语言学习中的必经阶段。应用语言学家杜雷和贝特(1974)曾说过:“不犯错误是学不会语言的。”可见学习者是在言语错误中学会语言的。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对学习者的言语错误不必大惊小怪、过分挑剔,而应采取宽容一点的态度,并告诫学生,错误的出现是前进中的问题,只有大量的实践才能逐渐减少。这种将学习者的错误从需要避免、需要纠正的地位提高到作为认识语言学习内部过程的向导的地位的积极作法,十分有利于促使学生在外语的运用中逐步走向完善,达到掌握外语的目的。

(二)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言语错误

外语学习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认知过程,它牵涉到诸多不同的因素,因此外语学习者在运用目的语时所犯的言语错误也是多方面的。虽然错误分折理论在目前还不可能全面地将外语学习者所犯的各种言语错误进行准确的归类,为教学的各个方面提供依据,但是根据错误分析理论研究的成果,在外语教学实践中对以下几种不同类型的学习者错误加以区别,并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这对提高外语教学效果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1、区别语言行为错误和语言能力错误

“语言行为错误”(performance errors)指的是学习者由于疲劳、紧张、粗心、激动或注意力分散等,在说话和写作时所犯的言语差错,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口误”、“笔误”。例如:

(1)He is my sister.

(2)It didnt bother me in the sleast. ——Sorry, I mean “slightest”. (正确的用词应是slightest)

例(1)中说话者因“口误”将She说成了He;在例(2)中说话者原本想用的词是slightest,结果由于某种原因说成了“sleast”,而后自己又予以更正。

语言行为错误是偶然的,不是反复性的言语差错,是由于没有正确使用已知的语言系统而造成的。任何人在使用本族语或外语时都会发生语言行为错误。这类错误是没有规律的,往往可以由学生自己发觉并改正。

“语言能力错误”(competence errors)指的则是外语学习者的话语中那些不同于操本族语者的特殊之处。即学习者因尚未掌握所学外语的体系而犯的那类系统性错误。这类错误会在学习者运用语言时反复出现,它反映出学习者的外语水平。这种错误一般不能由学习者自己发觉和改正。例如:

I very like to read the novels.

We practice to speak English with them every afternoon.

2、区别全局性错误(global errors)和局部性错误(local errors)

贝特和凯巴斯基(Bert and Kiparsky,1972)从语言的可理解性的角度将学习者的言语错误区分为全局性错误和局部性错误两类。所谓全局性错误是指违反了有关句子的整体结构,从而影响整个句子意义解释的那类错误(如错用或漏用连词、主要词组语序颠倒、对句法规则的过度概括等);而局部性错误指只对诸如从句或短语等一部分句子意义的解释有影响的错误(如错用或漏用某一动词或名词的词尾形式、冠词或助动词的错用或漏用等);而这种影响往往不会妨碍正常的交际。例如:

The soldiers had been shooting when they are blindfolded.

那些士兵是蒙住眼睛被枪毙的。

例句中有两个错误:一是在该用shot之处误用了shooting,这类错误影响了整个句子意义的解释,有可能导致对句子意义的误解,属全局性错误;另一个错误是从句中的动词时态的误用,即该用were而误用了are,这类错误是局部性的错误,因为它不影响说话者想表达的意思。

在传统的外语教学中,对待学生的言语错误普遍存在着一种倾向,即:只要学习者在使用目的语时,其语言形式结构有偏误或用词造句不符合规则,便一概而论地加以指出和更正。其实在外语教学中,尤其是在外语教学的基础阶段,区别对待全局性错误和局部性错误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运用目的语,不要怕犯语言错误;对于那些不会造成交际过程中断或误解的局部性错误应尽可能避免过多地去指出和纠正,以免挫伤学习者运用目的语的积极性。贝特和凯巴斯基(1975)也说过:“全局性的错误,即第二语言习得者普遍犯的错误,并对交际造成很大干扰的错误,应该予以重视。局部的错误,随着语言学习的发展,自然会逐渐解决。”

3、区别对待学生的口语和书面语错误

口语和书面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交际媒介,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在口语交际中,人们一般不可能事先准备好一大套,然后滔滔不绝地说下去,更多的情况是边想边说,经常改变话题和说话方式。此外,意义的传达往往还伴随着一些非语言手段,如手势、面部表情等。而在书面语交际中,人们通常有较多的时间去斟字酌句,使自己的意思表达得更加充分。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根据口语和书面语的不同特点,区别对待学生在这两种不同的语言交际形式中所出现的错误是符合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规律的。

在书面语表达中,应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语言系统方面的知识来监察和修改语言输出,少出或不出语言形式方面的错误,做到防患于未然。一旦出现了书面表达错误,教师首先应区别其类型,以便分别对待。对有的错误可以在错处做一些提示性的标记,然后让学生自行更正,这有助于学生在自我更正的过程中积极地思考出错的根源,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有的错误,尤其是学生因根本不懂得某一规则或某一规则学得不全面而犯的错误,教师可作一些适当的解释和更正,这样可以使学生从错误中学得一些新的语言知识,以指导以后的语言实践。

学生口语中出现的错误,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由于规则运用得不熟练或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应用所学规则来监检语言输出而造成的。对这一类错误教师应采取宽容一点的态度,特别是当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思想的表达、意义的传递上时,教师更不应打断他们的交际来修正语言形式上的错误,否则将不利于发展他们的口语表达的流利性。外语教学实践的经(下转第291页)(上接第289页)验表明,在学生的口语交际过程中,教师留意观察学生出现的错误,并将那些典型的、普遍性的错误记录下来,作为调整以后教学重点的依据,对提高外语教学效果是有益处的。

(三)教学安排应遵循外语学习的规律

科德(1975)指出:“语言学习是发现语言中底层的规则、范畴和选择体系的过程。这些规则、范畴、体系学生是通过教师向他提供的语言资料进行某种处理活动而发现的。错误乃是这一过程性质的反映。”也就是说,外语学习者的言语错误提供了学习者如何学习或习得语言的证据,展示了其在学习过程中所使用的学习策略和步骤。因此,对这些言语错误进行分析和研究有可能帮助教师预见到在某一教学阶段中学生会碰到的困难,从而在教学中采取主动,做到心中有数。

另外,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普遍存在的言语错误是对教师所使用的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提供的一种反馈。通过对这些言语错误进行系统的分析,教师可以找出现行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从而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订出新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并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四、结语

错误分析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外语教学研究的重要手段。错误分析理论使人们改变了对错误本质的认识:把错误从需要避免、需要纠正的地位提高到了作为认识外语学习和二语习得内部过程的向导地位。另一方面,外语教学的改进和提高依赖于对外语学习者学习过程的了解,一定意义上说,外语习得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犯错误的过程,而错误分析理论正是通过分析外语学习者所出现的言语错误揭示了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因此,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借助错误分析理论,外语教师可以发现、总结外语学习者语言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常见的错误类型,了解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进而预测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困难,以便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并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促进外语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Corder S.Error Analysis and Inter-languag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

\[2\]Ellis R.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

\[3\]戴炜栋,束定芳.对比分析、错误分析和中介语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外国语,1994,(5).

\[4\]李永才.错误分析与外语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1994,(3).

篇5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是当代西方最为流行的学习理论,它给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种审视教学问题的全新的教育心理学视角。然而,我国绝大多数教师对其蕴涵的教学思想还较陌生。因此本文旨在对建构主义教学观的理论基础做扼要的总结,并探讨其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

在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建构主义理论(constructionism)独树一帜,以其特有的全面而综合的视角审视了传统知识观的症结,从微观社会关系水平上提出了知识的本质,对当今教育改革中如何正确认识师生关系和进行教学设计都有着重要的启示。

一、建构主义教学观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教学观是在批判和发展传统教学观的基础上形成的。本世纪60年代初,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斯基(Vygotsky)的历史文化心理学理论(1964),奥斯贝尔(Ausube1)的意义学习理论(1969)以及布鲁纳(Bruner)的发现学习理论(1970)等为建构主义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早在1968年奥斯贝尔就提出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头脑中已的知识,并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来教他们。他还认为,学习分两种:机械性的学习和有意义的学习。机械的学习就是囫囵吞枣,死记硬背;有意义的学习是认知学习。他反对外语学习中无意的模仿和操练,主张在理解基础之上的操练。后来,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基本结构”和“学习者为中心”的理论。

他认为教授必须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这样有利于学生长期记忆,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学习者为中心”就是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是指导者,不是主宰者,由学生自己去观察、分析、归纳,去发现规律,这就是所谓的“发现学习”(discoverylearning),但是奥斯贝尔和布鲁纳却没有说清楚如何确定学习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怎样知道学习者的知识结构这两个问题。而皮亚杰创立的认知发展理论就是研究知识是怎样形成的。他从儿童认知发展的角度指出儿童认知结构的发展既不是先天决定的,也不是后天经验的,而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儿童心理、思维和智力的发展过程是不断地对客观世界进行同化(a~imi—lation)和顺应(accommodation)的过程,同化是个体“将新的知觉行为和概念融人已经存在的图式中”(乐眉云,1994:31),即同化是已有图式对外来刺激或输入信息的加工改造过程。顺应可以看作是改变已有图式以适应新物体的过程。当外来刺激无法适应已有图式时,要么改变已有图式要么创造全新图式,这一过程就是顺应。学习过程就是经由同化和顺应,不断产生新图式的过程。所谓图式就是“个体理智地适应和组织环境的认知或思维结构。”(乐眉云,1994:31)总之,同化和顺应这两个互补过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引起图式的不断更新,使认知能力得以逐步完善。他认为获得新的知识是一种智慧活动,而每一种智慧活动都含有一定的认知结构。皮亚杰还认为个体的每个心理活动,不管是外部的身体活动还是内在的思维,都是一种心理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对于外界环境的平衡(equili—bration)。也就是说,同化和顺应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平衡,即“将儿童已经学会与正接受的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组成连贯的思维体系的一系列想法”。

(Gibson&Chan—dler,1988:74)儿童的思维就是在同化、顺应、平衡与再平衡的过程中发展与成熟起来的。根据皮亚杰的观点,既然知识的建构过程是人与自然的适应过程,人对于知识的建构就存在着一个自我重组的问题。维果斯基(1964)从历史文化学的角度出发,认为人对其社会文化内在化的能力决定了他(她)的高级思维活动。所以,人的高级思维系统不是无限的、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人的社会生活模式的变化而变化。他还认为人的社会化、文化本身的发展和个人的生长发育促成了儿童的思维急剧发展。儿童的文化内在化是通过他(她)与大人的接触,使其低级的思维过程向高级思维过程转变。

维果斯基强调社会文化决定人的思维活动。他还认为,当成人与儿童联合起来共同探讨问题时,学习才是最有效的。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理论从三个方面为建构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人的认知能力是发展变化的,思维的形成是经验的,与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外部世界不仅可以认识,也可以建构。建构主义不只是一个哲学概念,而且是一种教学观念。

从认知论的观点看,实证主义强调主体与客体相分离的二元论观点,而建构主义强调主体与客体相互影响的一元论观点,在建构主义看来,任何事物都是共建的。在认识论的层面上,建构就是指把已经存在的、零乱无序的东西,有规律地组建起来。人对知识的建构过程是一个联系体(continuum )。在这个联系体中,人对一种知识的理解是建立在前一个建构行为的结果之上的。“建构”作为建构主义理论的第一规则,由冯·格拉瑟斯菲尔德(Von. Glasersfeld)在1984年提出。他认为人对知识的获取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这一观点表明“知”的过程是“主动的”,是个体或个人的。另外,人的观念和见解的形成不能从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个人,而只能是学习者主动积极地去发现,并在这一基础上进行知识的重建,使之变成自己的知识。这种有意义的学习只能是根据个人的先前知识或经验,通过个人积极地探索来完成。也就是说,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经历和社会环境建构个人对世界的理解。

二、建构主义教学观与传统教学观的区别

经过30多年的理论探索与教学实践,建构主义总结并批判地继承了不同认知学派的教学理论,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其教学观与传统教学观念的区别涉及到教育理论的各个层面。传统教学观认为,教育是通过教师对客观世界进行再现与描述。

知识被看成是固定不变的,学生的意识被看成是“一个空桶”,“一张白纸”和“一面镜子”,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等待教师用理性的结论把空桶装满或把美丽的图画印到纸上。传统教学观否定学生学习的能性和主动性,并往往忽视对学习者本身的认知方式、学习动机、情感和价值观的影响。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观采取的是教师传授模式,教师是理性的代言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则是被动地接受。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是机械的和被动的。建构主义则认为人的意识是一个建构客观世界的概念体系,人有能力观察与解释世界。而人对社会现实认知的结果是独特的,不能以任何所谓“客观”的方式所共有。 思维的发展与个人的亲身经历相连,扎根于认知者对于世界的观察和建构。认知者的思维能力取决于其自身生理发展和社会经历。由于个人经历、成长过程和所处的社会环境的不同,人们对世界的观察和理解也会不同。因此,个人知识的形成不是取决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而是取决于个人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而形成的理解。由此看来,人与人之间的知识结构是不同的,评价学生对知识建构的标准往往是看其对事物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教学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知识、能力、个性、社会性等方面得到发展。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

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也就是说,学习者能积极主动地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这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是指学习者为了创造自己对事物的见解所采取的主动与周围沟通的方式。建构主义认为,如果让学习者积极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以这种方式建立的新知识结构不仅不易退化,而且还能给生以主动学习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主动参与、发现、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和活动组织者。建构主义教学观承认由于个人的经历不同,对于客观世界会有不同的理解,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对于事物的理解不可能完全相同,它主张学习者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结合个人先前的经历和已有知识来加深对事物的理解;教师的职责是促使学生在“学”的过程

中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实际上就是强调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传授知识,给予指导,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启示

通过以上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归纳总结,不难看出,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由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新发展。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通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反应间(stimulus-response)的连接链,它根本无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理解和心理过程。认知主义则认为学习是使知识及其结构内化为学习者内部的认知结构。而建构主义强调的是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它重视学习过程而反对现成知识的简单传授;是批判性思维,而不仅仅是对知识的记忆;是促进合作学习、互动和分享,而不是无益的竞争。

毫无疑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对我国传统课程和教学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我国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审视教学问题的全新的教育心理学视角。根据笔者的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当前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更加注重学习者的主体作用,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者为中心,改变长期以来教师“一言堂”的局面。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语料和语境,促成和帮助他们自己完成关于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建构,而不只是向他们“填灌”有关目的语的现成知识。

第二,除了提供丰富的语料和语境外,外语教师还应尽可能地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合学习者认知发展水平,并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任务,引导学习者对有意义的刺激做出适当的反应,帮助他们理解任务的意义和目标,给他们创造适宜的心理氛围,使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协作交流,以促进他们形成控制自己行为的意识、信心和能力。

第三,现实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要求我国外语教学在不忽视语言准确性的同时,更加重视对学习者语用能力、交际能力、思想的深刻性以及思维的严密性等语言能力的培养。而已往主要依赖记忆和模仿的语言学习不可能使学习者产生深刻的思维。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外语教师应尽量在模仿型的课程中增加一些启发学生思考的练习和操练,并开展一些带有一定任务的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四,外语教学要富有教育性。外语教学必须使学习过程充满真实的个人意义。外语教师要学会理解学习者个人,了解和尊重他们的个性与需求,因为只有那些与学习者自己的背景经验和现实处境有关系的信息和意义才有价值。这一点是我国外语教师尤为需要注意的。

第五,外语教学的教育性还应体现在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上。我国已往的外语教学偏重于语言本身的学习,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积极的情感因素以及健康人格的培养。因此,在今后的外语教学中我们要坚持学习者的认知和情感并重的原则。

篇6

论文摘要:本文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将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以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为例,探索信息教育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模式,认为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与方法的研究与实践,有助于外语教学改革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信息化教育的概念是上世纪90年代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而提出来的。它指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是建构主义理论与先进的技术(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形成全新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变革和实现教育信息化,迎接正在到来的信息社会对教育的挑战,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指导下的“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由瑞士学者让·皮亚杰江Piaget)最早提出来的。建构主义者认为每个人都是在自身认知结构的基础之上建构知识的,学习者在学习新的知识单元时,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而获得知识,而是在自己的经验基础之上将知识转变成自己的内部表述(李其维,1999)。学习过程并非是一种机械的接受过程。在知识的传递过程中,学习者是一个极活跃的因素。知识的传递者不仅肩负着“传”的使命,还肩负着调动学习者积极性的使命。由于每一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认知结构,对现实世界有着自己的经验解释,因而不同的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会不完全一样。因此,教学评价应该侧重于学生的认知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学习是一种真实情境(context)的体验,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才能使学习变得更为有效。学习者如何运用自身的知识结构解决实际问题,是衡量学习是否成功的关键。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现代教育学家们以学生主动建构为指导思想,形成了“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适当的教学设计,使学习者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任意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各种工具。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完成的,真正实现了个别化的教学。如果学习中遇到了问题,可以通过协作学习,通过学生与教师或学生与学生,甚至与认知工具之间的交互得到解决(何克抗,1998)。

二、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及其与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的比较分析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观念、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过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在一般的教学过程中包含教师、学生、教科书(教学信息)和媒体(教学环境)等四个因素,这四个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稳定的结构形式便称为教学模式。

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教科书、板书及其它教学媒体作为教学手段与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则像海绵吸水般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在这种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学生处于被支配的地位,是外界刺激被动的接受者和输出对象;教科书是学习内容的载体;教学媒体则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方法与手段。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介人,尽管许多外语教学课堂采取了多媒体教学方法,但新的媒体仅仅成为教师向学生灌输的方法与手段。新的媒体的介人使“书灌”变成了“电灌”,新瓶装老酒,并没有引起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

那么,在建构主义指导下的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又是怎样的呢?我们把学生、教师、教学信息、学习环境作为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的四个要素,这四个因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成为稳定的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结构(Dr.Micheal D.Williams,2000),如下图所示:

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可描述为: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J性,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并用其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祝智庭,2000)。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运用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与组织者、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和帮助者;信息所携带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客体);学习环境包括“情境”、“协作”、“会话”等要素。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学习小组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协商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这种模式中,信息技术不仅用来帮助教师进行众体教学(如呈现教学信息),而且用来帮助学生查询资料、搜索信息、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意义建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认知工具(张屹,1999)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教师给予学生引导和帮助;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吸收到许多新的信息,正所谓“教学相长”。

三、信息化教育对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启示

“英美文学史”是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必选课程,旨在使学生对英美两国文学形成与发展的全貌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并通过指导阅读具有代表性的英美文学作品,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水平,增强对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和人物思想感情的理解,逐步培养学生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鉴赏水平。

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方法基于认知主义学习论,教学主要是靠教师事先的安排、控制来达到教学目的。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教师发起、运行、评价的,学生只是教师的控制对象。教师在课堂上讲授英美文学发展史,评析作品主题思想、内容梗概、主人公形象、语言特色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介绍作品的欣赏方法等等,教师在教学中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教学材料基本是以教材为主,很少涉及其他教学资源。这种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方法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被动地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而英美文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其知识点的繁杂,从中世纪到现代几百年的浩瀚历史长河中,涌现了繁星般灿烂的文学巨匠及无数的优秀作品,这些巨匠与作品受其所处年代历史、文化、宗教等影响,分属不同的文学流派,呈现出精彩纷呈的复杂的思想性,在短短一个学期的时间内,很难得其精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尽管被文学史生动有趣的内容及作品所具有的不同寻常的魅力所深深吸引,陶醉于教师的讲授,但在课后,往往被那些复杂的外国人名、作品名、人物搞得晕头转向。有些学生则将学习重点放在识记大量的知识点上,对于作品的理解、分析、欣赏如雾里看花,似懂非懂,“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些都是传统英美文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近年来,许多教师针对出现的问题,对英美文学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讨。然而,长期困惑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的两个问题是:一是课程内容的改革限于在文学史范围内进行修改;二是认为文学史课程的教学手段不象其他实践性强的课程,难以做到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化,在思想上人为地限制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

其实,建构主义者所倡导的“教师不应该以传播知识与控制学生为主要任务,要求教师以‘导’代‘教’、提倡对话性教学”,这一教学原则同样适应于英美文学教学,为英美文学的教学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而现代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蓬勃发展为本课程的改革提供了基本的物质保障。英美文学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与先进性、现代化、多媒体化相联系是完全可能并可行的。

四、信息化教育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一)教学目标。引人信息教育技术,打破传统教学单一讲授英美文学史知识的模式,在跨学科的平台上整合课程内容,把电影改编、美术、音乐歌剧、西方文化、中国文化等各种学科知识整合在一起。按照文学发展规律重新建构英美文学史教学的体系结构,突出学科整合知识点,主要内容可分为:文学史、文学思潮、文体分类、重要作家、作品分析等。

(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将传统课堂教学与信息化教学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课程的讲授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超越课本内容,开拓学生视野。另一方面,通过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自主探索学习,通过教师提供的多媒体课件、互联网上的资料和自己从其他资源收集的资料,进行深人的学习,并以撰写论文和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形式来呈现其学习成果,促使学生开拓视野,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手段。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文学知识变为具体的图像,使隐含的思想变为直观把握;把枯燥呆板的文学史资料变为生动活泼的视觉、听觉艺术;将“视、听、读、写、做”融为一体,为学生提供精彩纷呈的视觉和听觉享受。视:充分利用根据英美文学作品搬上银幕的电影改编视觉资源、西方美术视觉资源、西方历史文化视觉资源,以及中国文化视觉资源,将传统文字的英美文学史教学转变为视觉英美文学史教学。听:充分利用音乐、诗歌朗诵、歌剧改编、戏剧等视听资源,改变传统英美文学史教学的无声世界,营造外国文学艺术殿堂的氛围。读:按照英美文学史的演化规律,阅读经典名著,把握英美文学精髓,掌握其思想精华和艺术奥妙。写:从视、听、读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撰写英美文学论文,为深人研究打下学术基础,为写作毕业论准备。做:学以致用,人人动手,制作多媒体作品,课堂展示,协作学习,增强实际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素养。

五、结论

(一)在建构主义教学理念下,我们强调的是“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因此,应该很好地将这二者有机地融合起来,勇于尝试,互相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的“学教并重”。而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与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必然会对教育、教学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也必将推动外语教学改革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篇7

关键词:监察模式 语言习得 假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128-01

1 “监察模式” 理论诞生的背景

早在20世纪初,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将言语看成是由言语器官活动组成的习惯系统。后来的斯金纳用操作条件反射来解释言语行为和儿童语言的习得。之后,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实验认为不同年龄有不同层次的语言学习的认知能力,他的认知发展论为语言习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0世纪50年代,乔姆斯基通过对转换生成语法的形式特点的分析,形成了言语生成理论。他将语言习得分为两个层面,即能力和表现。能力就是指目标语的语言知识,包括本族语言中天赋的和习得的全部语言知识;表现是指语言知识的实际运用,包括创造和理解句子的原则,以及分析语法错误和错用的原因。

深受乔姆斯基言语生成理论的影响,Krashen早在20世纪70年代便对“监察模式”进行了首次描述,强调了语言学与心理学的关系,探求语言行为的内在心理机制。这一模式包括了五个假说,分别是习得与学习假说,监控假说,自然顺序假说,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

2 “监察模式”理论的具体内容

2.1习得与学习假说

Krashen将“习得”和“学习”这两个术语进行了对比。他认为,就像儿童牙牙学语一样,当我们完全沉浸在外语环境中,所听所看的都是这种目标语材料时,这种过程应是“习得”。而一旦我们特意注意所学语言的形式及语法规则时,这一过程就变成了“学习”,两者是存在差异的。

2.2监控假说

“监控”是学习者对白己语言输出的质量进行有意识的监

督,它可以发生在语言输出之前、期间或之后。

2.3自然顺序假说

自然顺序假说提出,第二语言规则的习得是以一种可预示的顺序逐步掌握的,某些规则的掌握往往要先于另一些规则的掌握,这种顺序具有普遍性。

2.4输入假说

输入假说是“监察模式”的核心内容,Krashen把当前的语言知识状态定义为i,把语言发展的下一阶段定义为i+1。这里的1就是当前语言知识与下一阶段语言知识之间的距离。只有当学习者接触到属于i+1水平的语言材料,才能对学习者的语言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语言输入的作用就是激活大脑中的习得机制,而激活的条件就是恰当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

2.5情感过滤假说

Krashen试图以情感过滤假说来解释为什么学习者的学习速度不同,他们最终达到的语言水平也参差不齐。学习者差异的存在不仅是由于他们接受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的量不同,还在于不同的情感因素在语言习得过程中产生的影响。不恰当的情感 (如学习动力不够、过度焦虑等) 会对语言输入产生阻碍,使其无法进入语言习得机制,当然也就不能进行语言习得。

3 “监察模式”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3.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形成以任务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尽管母语已足以帮他们解决在一般社会活动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但随着社会活动空间的扩大,异族文化的交流,学生有学习第二语言或外语的需要。

3.2建立愉快的学习环境

在课堂上,教师在言语、表情、姿态等方面都应表现出关怀、欣赏、肯定、鼓励学生,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减少学习压力,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3.3模拟真实的语言情景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基础阶段的外语学习往往远离现实生活,难以创造真实的生活情景。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并不是没有真实性情景可依。一切与教学活动有关的因素都是体现真实情景的语料库。教师必须模拟真实程度不一的情景,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上述“语境库”的局限性,形成多层次情景。

3.4运用综合的信息源和媒体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单一媒体传递单源信息,结果学生难以提高各种语用能力,获得真正的语言能力。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各种语言软件的开发,我们完全有条件为学生创立一个多媒体,多信息源的教学体系,使学生在仿真的语言习得环境中学习外语。

3.5提高语言的接触频率

外语学习同母语习得一样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它不但需要真实程度很高的活动空间,也需要一定量的活动时间。从某种角度来说,外语学习活动经历三个阶段:理解语言材料(信息输入);丰富语言认知结构(知识积累);运用语言实践(加工输出)。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保证信息输入、语言操练和实践活动的密度。

4 “监察模式”理论的局限性

“监察模式”理论为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它的历史地位是不容置疑的。然而,这一理论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人们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几项基本假设上。

如“习得”与“学习”的区分在理论上似乎是可行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很难确定某一过程到底是“学习过程”还是“习得过程”,也无法确定学习者掌握的知识是来自“学习过程”还是“习得过程”。实际情况很可能是两种过程交织在一起,无法截然分开。

Krashen的自然顺序假说主要是建立在词素习得顺序研究基础上的,而这些研究从有限的语言现象推导出普遍的语言习得顺序,在方法上是站不住脚的。Krashen提出了自然顺序假说,却又无法解释为什么语言习得会存在这种顺序。

他强调“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在语言习得中的重要性,强调语言输人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却又没有准确定义“可理解的”到底是具有什么样特征的语言输人。

他试图用“情感过滤”来解释学习者差异,似乎也过于简单化。“情感因素”是如何过滤掉语言输入的?为什么这些因素能过滤掉某些语言输入而放过另外一些输入呢?

总之,“监察模式”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的确缺乏科学性,在实践中也很难操作。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虽然Krashen的理论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间题,它的积极意义却是不容抹煞的,特别是它强调语言输入的重要性,强调注重意义的语言交流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对第二语言的学习和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Pasty M. Lightbown and Nina Spada. How languages Are Learned[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hird Edition. 2010.

[2]王甦,汪安圣. 认知心理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篇8

2008年1月23日我国颁布的《护士条例》别指出,在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完成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普通全日制3年以上的护理专业课程学习,包括在教学、综合医院完成8个月以上护理临床实习,并取得相应学历证书者就可以参加护士执业考试,这也就意味着毕业生于毕业后2个月即可参加毕业考试,考试合格后取得资格证书即能就业,因此,护士执业考试不仅是衡量院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指挥棒[3]。我校护理课程采用的是混合课程模式,即在原有疾病分科护理的基础上,按护理程序授课。打破课程界限,教学内容优化整合,保证教学质量,强化能力培养,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护理为主线组织教学,形成整体优化、突出护理特色的外科护理学课程内容体系[4]。

2淡化学科课程界限,优化教学内容

混合式的课程模式由于各门课程都为了强调系统性、完整性而各自成体系,忽视了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课程之间不必要重复现象较多,许多内容在医学基础课和其他护理临床课中学习过的,在外科护理学中又出现。因此,将外科护理学中这部分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在保证整个护理专业教学内容系统性、完整性的基础上,适当淡化学科课程界限,而不要求外科护理学这一门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以“必须、够用、实用”为度,是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体优化,避免课程教学中的重复。

2.1落实新教学计划,保证教学质量

在教学整合中,整合思路要清晰,具有全局观念,改革方案切实可行,积极适应教学计划调整后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的整合不能采取局限单纯删减、压缩的方式,要保证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学到全面、系统的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保证整体护理专业教学质量。

2.2不同课程共同涉及的内容,相对集中讲授

对疾病护理中有同性的问题,根据课程特点精选教学内容,整合相关课程具有共性的教学内容,集中到一门课中。如营养:基础护理学中已有了营养状况评估的内容,可将外科护理学外科营养中的相关内容省略,将重点放在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制剂的特点、优缺点、配制要求、患者在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将重点放到并发症的预防、观察和护理上来。通过集中调整,使不同课程中重复的内容大大减少,避免了一个内容在不同课程中反复重复已经讲过的内容,而没有新内容,即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解决了无限增长的知识和有限的教学课时之间的矛盾,也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通过整合将课程教学内容重点放在外科专业护理上,真正突出外科护理学科特点,增加了课堂教学新内涵。从而实现:教学重点突出、知识掌握牢固、考试负担减小。

2.3调整授课时间和顺序,使相关课程有机衔接

对于课程内容相近、侧重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调整授课时间和顺序的做法,使内容相关的课程能够有机衔接。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病人护理,内、外科护理均有讲述,但护理侧重点不同,将病因、身心状况、辅助检查等内容放在内科护理中重点介绍,安排外科护理有关内容紧接其后,以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为重点、直接讲授外科治疗病人的护理,这样不但使学生了解到内、外科疾病病人护理的内在联系,而且使学生掌握了内、外科病人的护理重点和区别点,保证了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与完整。这样的调整和安排不仅避免了教学内容的重复,而且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同一类问题,有助于学员在学习新的知识点的同时,复习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3课程整合效果及存在问题

3.1课程整合效果

课终教学反馈授课效果均较好;通过对上述各门课程考试成绩分析,在试卷内容分布、试题难度、试题类型未做大的调整情况下,学生的考试成绩保持了正常水平,与往年成绩相比,统计学分析差别无显著性;接收学生实习的医院反映,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好,知识面广。

3.2主要问题

篇9

第二语言教学理论与方法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学习理论发展变化的影响,继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后,出现了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中的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因其借助,快速发展的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支撑,影响越来越大,成为当代西方最为流行的学习理论,该理论同样给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教学问题的视角,基于该理论的教学与学习模式同样给对外汉语教学诸多启示,如何有意识地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值得对外汉语教师思考的课题。

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与最初的认知主义相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更加注重对学习者学习过程内部的动态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协作与会话,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知识的过程;学生的知识是通过其自主学习获得的,而不是教师传授的。在这个学习环境中,情境的创设必须尽量真实,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建构包括两方面:一是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二是对原有经验系统和认知策略的改造或重组。

此外,学习必须处在有利于新信息建构的情景中,这种情景不是简单抽象的,而是真实世界的情景;学习的目的不是使学习者懂得一些知识,而是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建构性学习还是一种自我调节的学习,学习者要通过自我监控、自我测试、自我检测等活动,以判断自己在学习中的目标、进展、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采用哪些有利于学习的策略等,也就是说,学习者要具备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原认知水平。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强调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同时,认为教师是帮助学生建构意义的主导者,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符合教学内容的情景,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线索,以此帮助学生构建当前所学的知识的意义,有效地组织、引导协作学习,使学生朝着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与第二语言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第二语言学习者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再是知识意义的被动接受者和单纯地、机械地去模仿教师;教师通过设置相关的情景,成为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再是简单的、消极的传授者、灌输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教师充分利用媒体的手段、方法创设情境,让学习者有效地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媒体成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人们之间的很多协作是通过语言沟通完成的,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的四大要素与第二语言教学学习环境非常吻合,在一定的情景中,教师有效地组织学习者通过协作、会话,利用所学的词汇、句型、语法知识完成意义的建构,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四要素彼此相互作用成为一个高效、有机的整体,使第二语言教学活动进入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至今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Instruction)、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和随机进入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三种主要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本文分别就这几种教学模式如何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相结合进行初步探讨。

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教学方法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词是语言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句子是语言中能够表达相对完整意义的最小单位。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人们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将一个个词组合起来造出句子进行交际。词汇反映着社会发展和语言发展的状况,也标志着使用这种语言的社团的人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一种语言的词汇越丰富越发达,语言本身也就越丰富越发达,表现力也越强。现代汉语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语言之一,首先是因为它的词汇非常丰富。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人掌握的词汇量越大,他的表达能力,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表达也就越强,他的语言水平也越高。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必然体现在汉语言的词汇中,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困难。长期以来词汇学习,特别是中高级阶段的词汇学习,一直是制约外国人汉语水平从低向高飞跃发展的瓶颈,下面笔者将从理论、实践两方面探讨如何将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教学方法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相结合。

建构主义的学习主要建立在原有经验系统和认知策略上,而对外汉语属于第二语言教学,学习者除了要学习目的语外,还需了解与目的语相关的社会、文化等背景知识。通常情况下,汉语学习者起初对汉语一无所知,不具备汉语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策略,因此可以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完全适合对外汉语的初级阶段教学,更适合中高级阶段的教学。

1.支架式教学与词汇教学

篇10

关键词 政治理论课 内外一体化 教学模式

随着军队院校教学任务的转型,岗位任职教育已成为军队院校教育的主体。短时间、多层次是任职教育的主要特点,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新颖性和实用性,是岗位任职教育的主要任务。如何在短暂的时间内,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是任职教育院校必须研究的课题。因此,探索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政治理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显得非常必要。

一、政治理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含义

政治理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有针对性地把部队所需要的相关内容整合成专题,以课内专题讲座为主体,课外研究探索为补充,将课内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课内课外浑然一体。课内教学精讲主要知识点,采用案例式、研讨式等教学方法,将主要的理论融会贯通。课外针对专题的内容,利用图书馆、校园网等,查阅资料,研究讨论,开阔思维;还可以带着问题亲临部队“实战”,“实战”中应用理论,消化知识,提高能力,从而达到强化理论、拓展知识、创新发展的目的。

二、政治理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点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要以学员为主体,充分发挥学员主观能动性。政治理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正是体现这一特点,能够充分发挥学员来自部队,具有丰富任职经历和实践经验的优势。

(一)创造了学员潜能发挥的氛围

岗位任职教育针对性强,需求的知识多、内容新。政治理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提倡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索学习,突出教学训练的研究性、试验性,让各种思路、方案、概念、设计碰撞交汇,让人的创造潜能在允许失败、允许反复的良好氛围中激发成长。

(二)改变了“灌输式”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未来战争是信息化战争,信息时代的指挥军官,应以具备整合高新技术装备及多种作战因素的能力为基础,以提炼有创意的指挥概念并形成系统设计为素质能力的最高形态,这种智慧和能力的获得,创造精神的激活,需要有适应的教学模式和环境加以培育。政治理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改变了过去教员“灌输式”教学方法,留给学员自主开发的空间,激发他们的智慧和创新能力,使课堂向“实战”拓展延伸,使知识向创新型发展。

三、政治理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按照政治理论课内外一体化专题教学模式的要求,在实施过程中,应提高分析解决部队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员能够胜任拟任岗位需要。

(一)整合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整合,是实施政治理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步骤,内容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模式的实施内容的整合。一是要选取部队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教学分析内容。要经常关注部队武器装备发展动态和使用管理以及军事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找准支撑解决问题的相关理论,通过专题讲座,引导学员进行分析。二是要结合军事斗争准备选取研究探索内容。选取现代高技术战争的经典战例进行分析,设置未来战争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从实战的角度进行研究探索。三是要根据学员任职岗位需要提炼补充内容。在学员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针对任职学员拟任岗位的特点,搜集现职岗位学员的成功经验和体会,提炼补充专题内容。

(二)设计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的设计,是保证政治理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的关键。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各个环节的衔接。一是要准备好教学过程。在教学内容整合之后,实施中精讲哪些内容、自学哪些部分、研讨什么问题、学员扮演什么角色,教员都应当提前设置。二是要恰当处理聘请教员与自身授课的关系。教学实施中,自身教员授课是主体,但存在有一定的局限性,“请进来”作为一种必要的补充,对于一些知识前沿和跨学科的问题等,需要聘请专家教授进行讲座。三是要合理安排参观见学活动。“走出去”是拓展知识的必要环节。“走出去”看什么?学什么?回来后干什么?这些问题,都要在教学实施中提前安排,使学员做到心中有数,提前准备。

四、政治理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采用政治理论课内外一体化专题教学模式,不仅适应了岗位任职学员的特点,而且也充分开发利用了各类资源。在内容选取上,采用前伸后延的方法,前伸到学员部队实际生活中去,收集困扰部队的难题,收集典型的案例,收集学员急需的知识。后延到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的发展前沿上,后延到学员将来的任职岗位上。在教学实施中,我们在自身讲课的基础上,聘请了其他院校和部队的专家教授进行了专题讲座,采取了研讨式、案例式等方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也证明了政治理论课内外一体化专题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一)更新了学员知识,提高了理论水平

通过政治理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学员有自己的学习兴趣,有自己的创新空间。结合课堂精讲内容,针对某些理论或某项新技术,进行深入细致的钻研,开阔了思维,拓展了知识。一些学员就某项问题专门写出了非常有见解的研讨论文,有的论文已在相应刊物或研讨会上发表,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

(二)丰富了课堂内容,补充了教学资料

经过理论总结,通过在课堂上的研讨发言,提出了新的观点和看法,补充了课堂教学资料,丰富了教员部队实践经验。我们在两期的教学中,已收集教学案例30余个,进一步掌握和熟悉了部队情况,为更好的讲授类似班次的课程奠定了基础。

篇11

关键词:高校 拉拉队课内外一体化 能力培养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日趋激烈的科技竞争以及人才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高等体育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体育工作者不断寻求实现“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育目标和理念的有效途径。拉拉队近几年走进高校课堂课,通过构建拉拉队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寻找突破传统的体育课学习评价模式,建立新理念,形成合理的学习评价体系。为促进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培养健康的高素质人才,为校园人文教育提供有意义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

一、研究方法与目的

1.研究方法

(1)调查访问法 对广西大学、广西财经学院、广西右江医学院、广西农业技术职业学校、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国际商务学院进行调研的同时,与有关专家、教师、教练以及教学管理者等进行访谈。

(2)文献资料法 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基本了解我国体育教改的现状。

(3)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对广西医科大学一、二年级拉拉队班和健美操班以及校拉拉队员发放了800份“你最向往的拉拉队教学模式的调查问卷”,回收800份,有效率达到100%。

2.研究目的

突破传统的体育课学习与评价模式,建立新理念,形成合理的学习与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试图构建一个符合现代高校教育特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拉拉队课程教学模式。

二、理性分析现代高校体育教育理念

1.树立素质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重新界定了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应具备的功能,转变了在传统教育中只重视传授知识与吸纳知识的教育思想,更注重在教育过程中知识转化为工作能力、社会能力、创造能力内化为人们的优良素质,重视知识、能力与素质在人才整体结构中的相互作用、辩证统一与和谐发展。现代素质教育理念更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训练,主张能力与素质是比知识更为重要、更为稳定、更为持久、更具发展性、更具有竞争力的要素,把培养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作为高校教育教学的核心工作来抓,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和强化素质为基本教育目标,旨在全面开发学生的素质潜能,使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提高人的整体发展水准。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育不得不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评定的多样化与素质教育联系起来。利用体育教学不断地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培养综合素质的平台,将培养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心理素质、配合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及社会能力等融入到高校体育教学。

2.树立创造性教育理念,培养复合型人才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传统教育理念向现代教育理念的重要转型之一,就是实现由单纯的知识性教育向创造性教育转变,这个教育理念的转变更是证明人类对“知识是有限的,创造是无限的”认知的转变。高校体育教学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纯生物的身体教育,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等具有很强的隐性教育功效,更是创造性能力培养的有效实践活动过程。奥运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强”,“更新”则是体现这个精神的重要因素。

3.树立开放性教育理念

当今时代是一个开放性的、国际性的时代,信息的网络化、经济的全球化使得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更加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原有的封闭教育理念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开放的、包容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的开放性使我国民族教育能够广泛吸收世界优秀的教育思想、理论与方法。开放性的教育理念,使我们民族教育与世界优秀的教育思想、理论与方法有机结合,成为适应全球发展的新型教育,其中包括了教育资源、教育内容、教育评价。由于体育文化的国际性,体育运动的国际性,奥运精神的国际性,高校体育教育更容易建立国内外文化交融的平台。拉拉队是美国原生态文化,所以在拉拉队教学活动过程中必定将它的精神交融到我国的传统文化精神中,使两种文化精神碰撞出新的火花,促使我们建立起多元化的富有弹性的教育评价体系与机制。

三、对当今拉拉队教学模式的分析

拉拉队作为高校体育教学内容进入课堂以来,逐步完善了课程设置,丰富了教材内容,形成了一定的教学模式。目前广西高校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2009年广西教育厅编订的拉拉队规定动作组合、2010年国家体育总局编订的拉拉队规定动作组合。这两个由官方编订的教材内容已经在广西高校推广,成为主要的拉拉队教材内容。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区大部分高校的拉拉队教学模式还没有脱离传统的以传授技术为主的教学方法,老师教什么就考什么,而设有自编任务的只占3.4%。大部分教学方式没有切合实际与现代教育理念接轨,没有与教育目标接轨。教学模式的设定,在很大程度上确定了教师与学生在这个双边活动中的角色。如果学生仅仅是被设定在一个被动的位置,那他们的收获仅仅是初级的获得,那就是模仿。在拉拉队教学中,没有引导性的实践活动,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受到限制,也无法在课外活动中建立运动爱好与习惯。没有对知识进行自我认识与运用,学生将缺乏对拉拉队文化精髓的理解与获得,也无法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激发创造性思维。没有得到与其他同学智慧碰撞的机会,学生的合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将受到限制。

四、高校拉拉队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创建特点

随着“阳光体育”的开展,对校园体育教学和体育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拉拉队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创建体现了该项目与校园体育文化的完美结合,全面体现以人为本现代教育精神,此模式的创建为学生的学习与认知、体会与反思、合作与创新提供了积极的氛围。更注重教与学的多方位发展,注重学生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更注重挖掘和开发学生的潜能,为学生提供实现自我和完善自我的平台,更注重对学生艺术涵养提升的培养,完善对美的追求、塑造美的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对提高体育素养、激发健身意识,掌握终身体育锻炼的方式方法以及保持拉拉队教学的持续性和有效性,是拉拉队在高校发展的必然性。该模式的创建将给现有教学模式带来深刻的改变,一方面拉拉队教学必须适应社会发展对体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另一方面,更能够体现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文素质的要求。该模式的建立,更能满足学生利用拉拉队的运动减轻学习和生活压力,通过与同学的交流及时消除心理的不良因素。尤其是该项目的国际性、娱乐性、现代感等因素,更是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性,使校园体育文化多元化。

五、拉拉队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运行研究

1.实施模式方法的研究

该模式为学生提供实现自我和完善自我的机会,教学方法更科学,注重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注重学生在拉拉队学习过程中明确学习目标,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和全面发展。

该模式的组织形既即注重学习过程也注重最终评价,有分有合,有课堂内和课堂外,形成一体式。课内,以学习拉拉队文化起源、项目特点、基本技术、裁判规则、发展趋势为主,体现了合。课外,以自我练习、自我提高、小组合作创编、教学比赛为主,体现了分。

学生在课外进行创编,必须大量收集相关信息和素材,经过模仿和创编最后形成自己的作品。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运用和创新生成对任课老师产生较高的预期,要求任课老师为了满足学生不断了解和吸收该项目新技术,新信息。

2.模式评价的研究

学习成果评价应体现拉拉队课内外一体化教学规定与创新相交融原则、强制性与自主性相交融原则、教师主观与学生主观相交融原则。

评价方法包括:基本技术(课内所学国家拉拉队规定组合)占35%,由任课老师独立评分;小组创编与演示占35%,由任课老师与每个小组派出的一名同学组成评判小组,对学生的日常学习态度给出客观的评价,还对学生课外参与活动作出考勤评价,考勤由各个小组长监督记录,老师不定期辅导检查。

拉拉队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创建符合我国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追求的最终目标,改进了现有教学模式,激励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改进学习方法,让学生在理想的学习氛围里担任适合的角色,培养社会能力,挖掘潜能,发展个性,尤其是学会运用知识进行创新,在很大程度上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职业创新素质要求。问卷调查显示,该模式优于其他模式受到学生的欢迎,更符合学生校园教育、校园生活的需求。另一方面,更能调动任课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知识更新积极性,使师生在学习的双边活动中有效互动。

六、结束语

随素质教育和健康教育的全面推进,以及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的要求,体育教学在高校教育中担任了重要的角色。拉拉队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创建体现了体育教学的完整性、连续性,也体现了学生学习和评价的多元性和客观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整理―创新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并形成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的专业学科学习。另一方面,也形成了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组织能力,从而使高校拉拉队教学改革能满足素质教育和健康教育目标的需求,满足拉拉队在高校进一步推广和发展的需求。该研究已被立项为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课题。

参考文献:

[1]许明荣.高校体育课实施俱乐部制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研究.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4)

篇12

【关键词】课内外一体化;高校羽毛球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校在以往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日益显现:学生被动参与体育,个性发展受到抑制,课外体育形同虚设,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严重短缺,体能和心理健康水平有所下降。这就需要以“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为宗旨,构建符合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具有时效性和可操作性的更科学、更有效的体育教学模式,为高校羽毛球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高校羽毛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1.体现人本主义思想的需要

人本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是重视人的“主体性”,人本主义认为,教学的基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各种潜能的充分发展,满足人多层次的心理需要,从而造就一代人格更为健全,发展更为均衡的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顺应了发展的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些都是对人本主义思想的体现。

2.优化课程结构的需要

我国教育大辞典认为“课程是为实现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总和,包括学校所教的各学科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并进一步阐明,课程不仅是正规的课堂教学的内容,还应包括学生课外学习的内容,应当把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内容有机统一起来。上述课程的阐释为高校羽毛球课内外一体化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高校羽毛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1.高校羽毛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概述

教学过程的核心是创设一种环境,学生在这个环境里通过相互影响,学会如何学习。在概念体系理论中,亨特强调了环境和发展的关系,即环境允许人们在各个阶段有效地活动,以便于取得下一阶段的成长。亨特还明确地阐明了不适是成长的先兆,为了刺激发展,我们应该有意的使学习者和环境不相适应。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为其提供“课内教学—课外训练—校外实践”三种教学环境。即通过课外高校羽毛球训练强化课内高校羽毛球教学,通过校外实践对课外高校羽毛球训练的效果进行检验,然后把在校外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反馈到课堂里。让学生在不适中快速成长。具体见下图。

(1)课内教学模式

①教学目标

课内教学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高校羽毛球的基本技能和战术,另外,一些常见的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要了解并能熟练的处理。在技能方面,学生在课内需掌握高校羽毛球发高远球、正手后场高远球、后场吊球、后场杀球、正反手发网前球、正反手挑高球、正反手接杀球等动作要领。在进行发高远球、正手后场高远球、后场吊球、后场杀球、正反手发网前球、正反手挑高球、正反手接杀球等专项技术多球练习时要达到60%以上的击球成功率,动作的准确率要达到85%以上。

②实施过程

课堂教学部分共有五个阶段的活动组成:导向、讲解、组织练习、指导练习和独立练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提出课程目标,明确学生的学习任务。然后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对新概念或技能进行讲解,并做示范。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注意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强化正确动作,并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练习时间,对所学技能进行进一步的强化巩固。教师在学生完成练习之后,对学生练习结果的精确度是否保持稳定进行评估,为需要的同学提供反馈,从而确保学生的进步。

③实施条件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现有12块室内塑胶羽毛球场地和4块水泥羽毛球场地,硬件设施完备。图书馆内有关高校羽毛球技能学习、战术学习、高校羽毛球赛事欣赏、高校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史等图书和杂志有三十余种,可供学生业余时间翻阅学习。另外羽毛球课的老师有三位,副教授一名,讲师一名,还有一位教师是省体工队退役运动员均拥有丰富的教学和比赛经验。这些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基本的条件。

④教学评价

考虑到学生的自身素质的差异,为了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保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评价过程中我们会运用到激励性评价。对后进生,中等生做自身纵向比较,设立后潜能生进步表,中等生提高表,优秀生荣誉表,使每一个同学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提高。这一部分的分数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进步程度直接打分,占总分数的5%。另外,我们会根据学生学习过程的努力程度、学生的出勤情况,结合绝对评价的部分内容,进行综合评价。

(2)课外教学模式

①教学目标

通过团体活动,帮助学生逐渐掌握用科学的方法去改善与人交往和与社会交往的能力。另外,在技能掌握方面,要求学生掌握技能的准确程度达到90%以上,各种专项技能的发球成功率要达到80%以上,准确掌握作为高校羽毛球裁判的基本能力。为进行校外实践做好充足的准备。

②实施过程

在课外教学阶段,我们通过学生建立的高校羽毛球协会这个小型社会团体对学生进行管理。学生在进入院羽毛球社团以后,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在小组内安排一帮一互助学习队,然后给各小组设定目标。为了使小组获得好的成绩,学生必须尽快的适应并且进行合作学习,如:有些同学反手技术较好;有些同学擅长高压;有些同学理论知识掌握全面,但实践不行。小组要通过对各人的长处进行研究并融合,以取得进步。在这一教学阶段,老师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技能指导,并起到一定的组织管理作用。

③实施条件

学生通过申请成立了院羽毛球社团,社团的招收对象是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的全体学生,学生自愿参加。协会里设有会长、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等职务。羽毛球课的老师共有3位,3位老师会利用课外时间轮流义务对学生的技术进行指导。另外,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共有标准高校羽毛球场地16块,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硬件设施。

④教学评价

在课外社团体育教学评价中,教师除了定期进行系统的测试,还要利用各种机会对学生进行观察,了解并记录学生认知发展的情况。日常观察,不仅有利于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总结性评价,还是进行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收集必需信息的一种手段。在课外训练中,体育教师只有认真地做好日常观察工作,才能比较真实的把握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学生的认知变化情况,为真正地做好相对评价提供前提条件。

(3)校外教学模式

①教学目标

在校外实践阶段,我们要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来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更加积极地融入社会,使学生更加成熟,更加自信。另外,学生通过校外实践能够更好的进行自我整合,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校外实践环节帮助学生认清自身的需求,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自己学会有效地做出与自己有关的教育决定,逐渐培养起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实施过程

校外实践阶段,我们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安排学生在健身场所做健身指导、教练员或者陪练员。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如果碰到技能或情感方面的问题需及时和教师进行沟通,寻求帮助。这一阶段对教师进行角色转换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什么时候做一个纪律严明的教师,什么时候是指导员,什么时候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

③实施条件

为了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温州市区,我们联系了国际会展中心,具有高校羽毛球场地的温州大学,以及医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贸学院等共35个含有高校羽毛球场的健身区,共有高校羽毛球场地350块。安排学生在课外、双休日或节假日长期做健身指导或羽毛球陪练和教练。另外,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在健身场所竞聘自己喜欢的或擅长的工作,发展自己的特长,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④教学评价

在校外实践阶段运用外部评价和学生自评相结合的原则。外部评价包括学生所在实习单位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和学生之间的互评。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中,我们往往会忽视学生间的互评,尤其是对学生的自我评价不够重视,但是在学习过程中,有许多方面是学生自己看不到的,必须通过他人的评价才能发现,并做出判断。因此,我们通过要求学生建立个人学习档案、书写个人学习小结等方式,来发展学生的独立性及自我教育等现代社会要求学生具备的重要品质。

2.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运行及评价

(1)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的运行

首先,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学周期设为一个学年。第一个学期安排学生进行课内学习和每周两次的课外训练。技术是根本,学生必须准确牢固的掌握了高校羽毛球的基本技能之后才能有效地发展自身各方面的能力。第二个学期,实行“三手”一起抓,“三手”都要硬的教学原则。在保证学生完成课堂任务的前提下,安排其进行校外实习。实习阶段遇到的技能问题可以回归课堂,重新进行学习。

其次,就是教学环境的变化,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提供了有利于学生进步和能力提升的一切有利条件,使高校羽毛球场地设施及温州市含有高校羽毛球场地的健身区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2)课内“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评价

课内“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评价应充分体现考评制度对学生参与运动的引导作用。具体体现在,考试方式上运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考试内容上就是期末技术考试+平时表现+业余锻炼+实习单位评价+体育知识相结合(根据本学期开课的内容进行具体调整,如第二学期增加了校外实践部分);考核的方法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另外,提出以下设想:只要学生参加课内教学的出勤率达到90%,业余锻炼的出勤率达到规定次数,就可以获得60分基础分。

三、小结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学生的技术、身心、交往能力得到全面发展。这不仅能为社会培养专业的高校羽毛球健身指导,而且还能培养出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专门人才,为我国大众体育、养生健身、休闲娱乐等相关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社会体育专业高校羽毛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目前在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每一个教学模式都有一定的适应范围,“高校羽毛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也不例外,各高校在实施过程中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参考文献】

[1]邹继豪.面向21世纪中国学校体育[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200-203

[2]李伟.体育课程园区模式教学影响大学生体育价值取向强度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2,(5):67-70

篇13

关键词:外语教师;自身素质;提高

        近年来,外语教学理论研究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组织原则。随着学习者“自主学习培养模式”在高校外语教学中的确立,这也对高校外语教师的职业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外语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成为高校外语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所在。从高校外语教师职业发展的角度,探讨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发展:(1)掌握二语习得规律,研究外语教学法;(2)进行教学反思。

        1 掌握二语习得规律,研究外语教学法

        对于每一为高校外语教师来讲,要想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外语教学理念,首先必须从外语教学理论上武装自己。用外语教学理论来指导外语教学实践。目前,许多在教学一线的外语教师对外语教学理论不甚了解,其教学实践基本上是“老师以前怎么教我的,我也怎么教学生”。这些教师一方面因教学工作繁重,而无暇顾及外语教学理论;另一方面,他们觉得外语教学理论离他们太遥远了,根本不能直接指导他们的教学实践。这些教师的想法主要源自对“理论指导实践”的误解。这里我们所说的“理论指导实践”,并不是指教师应把理论直接拿到课堂上去应用,而是说,教师应该具有外语教学相关的理论意识,应该始终关注外语教学理论的发展,应该不断吸取相关理论的合理成分,在相关理论的启发下,或在借鉴他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所教学生的特点,结合学校的教学条件,探索符合教学实际的有效教学方法。

        1.1掌握二语习得规律

        从语法—翻译法到交际法,第二语言教学研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这期间,教学理论、教学流派层出不穷,语言教学界似乎一直在致力于寻找一种最佳方法以解决语言教学中的所有问题(Richard2001:167)。二语习得研究着眼于学习者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起始于是20世纪70年代。二语习得30多年的研究历史为外语教师专业研究提供了一个比较清晰的理论框架(文秋芳,王立非2004)。二语习得研究表明外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灌输和语言技能的操练,还应包含认知和感情在内的全人教育;语言学习者在学习动机、认知风格、学习策略及个性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没有一种方法能适用于所有的学习者。

        当然,借鉴和应用二语习得研究成果并不意味着生搬硬套。教师在对二语习得规律和教学原理的掌握虽然不能直接解决所有教与学的问题,但确能帮助其减少教学盲点,在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往中最大限度地促进学习,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过程真正的指导者(instructor)、帮助者(helper)和评价者(evaluator)。

        1.2重视外语教学法研究

        外语教学法是一门探索和揭示外语教学规律的科学。它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多元化的概念。外语教学法研究的对象是外语教学的理论、原则、方法和手段,其范围包括外语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内容。

        外语教学法研究不是一门孤立的科学。从其横向结构看,与外语教学法关系密切的相关学科有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心理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等。这些相关学科大大丰富了外语教学法的内容。近20年来外语教学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从外语教学只重视语言能力培养到交际能力的培养;从知识的传授到智力和情感的发展;从重视教师教学法到重视学生学习和习得的研究;从错误分析到中介语、言语交际能力研究;从外语语言教学到建立外语跨国文化的渗透;从外语教学到外语教学心理学的研究;从课堂教学到课堂教学评估体系的研究,以至外语教学到第二语言教学”等等(章兼中1993:6)。

        从其纵向结构看,外语教学法包括理论与实践两部分。外语教学法的主要理论依据是:语言理论和语言学习理论。如曾经在20世纪60和70年代风行一时的听说法,就是以结构主义语言理论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依据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具体手法、手段。

        处于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中介”地位的教师“应当自觉地把理论原则与实践相结合,应当将认识清楚地、明白无误地表述出来并不断进行检验,从而保证认识的不断深化、越来越符合客观规律”(孙俪1994)。能否将理论联系实践,能否积极地参与教学法的研究,这对外语教学法的深入发展,对外语教学改革都具有决定性作用。

        此外,从外语教学本身来看,外语是外语教学的内容,也是目的,但不是唯一的目的。现代外语教学要求我们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还需要考虑下列教学因素:学生的学习方法、自学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文化素质的培养,思维力、想象力和记忆力等智力因素以及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开发等等。而要做到这一切,需要外语教师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法理论水平。

        总之,外语教师,特别是高校外语教师必须具备较高层次的理论水平。从事教学法研究不仅仅是教育事业上的需要,同时也是外语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重要手段。

篇14

关键词:范式;学科;论纲;外语教学;教育技术学;外语教育技术;外语教育技术学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95(2013)02-0003-0010

进入新世纪以来,基于信息技术的外语教学已经成为当前高等学校外语教学的主要实践方法。

外语教学是语言教学,语言与信息有着天然的关联性。信息技术与外语教育的内在共生性、本体性和封闭性,使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课程)产生了交融与整合的学理基础和逻辑基础。

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整合,形成外语教育研究的技术化范式。

外语教育研究技术化范式的产生,使外语教育(教学)研究这一学科产生了质变或飞跃的可能性。这种有别于传统的新范式的形成和转换,按照科学史学者库恩(T.S.Kuhn)“科学革命”(Kuhn.1959,1962)的条件来衡量,是一种新兴学科成立的前提,这就是外语教育技术作为学科产生的逻辑基础。

外语教育技术具有自身基本的学科构成要素:理论体系、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有其学科发展的实践支撑:专业设置、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研究成果以及相关学术研究期刊、学术会议、学术组织等。外语教育技术研究从理论到实践都严格体现了科学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证明已经基本形成了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学科雏形。

这是本论纲的主题结构和思路。

本文从科学发展史的高度,尝试通过元理论分析和思辨的方法,来论证当今信息技术语境下外语教学这一学科转型的必然逻辑,总结和归纳外语教育技术这一新兴学科的基本属性和基本内容,并力图为教育技术学与学科教学论的具体结合勾勒出一条最佳方向和途径。这是本论纲的主旨。

既属于论纲,则很多数据、观点囿于篇幅无法一一展开,仅以论纲形式呈现。希冀能抛砖引玉,引起更多批评指教,以繁荣外语教学的学科理论研究,促进外语教学实践发展。1问题的由来

1.1 现实因素的考量

技术的进步使现代生活、生产和学习方式等都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信息技术对教育领域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产生着巨大影响,是新一代大、中学生习以为常的生活和学习工具。信息技术不仅仅是用之于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更是被教育的课程对象之一。外语教学必须顺应技术发展的形势,适应新的技术范式。

1.2 外语科学研究的考量

外语教育研究往往将实践中几乎无处不在的技术化研究方法边缘化。外语学术界极力强调各种“主义”、“理论”或“学说”,忽略对“教育技术”的研究,使得教育技术学体系中的“学科教育技术”也找不到自己的归属和根基。两个学科的研究都亟待创新。

1.3 学科自身发展的必然需求

外语教学研究和教育技术学研究这两个学科的发展缺乏生机和活力。

一方面,中国外语教学研究本身就是一门尚未发展成熟的学科。其中关于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关系问题、信息技术的地位问题等至今没有成熟的研究。

另一方面,教育技术学科立足于教育学理论和信息技术学,已经发展成为教育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外语教育技术的开发和研究成为其学科体系里面最重要的代表性学科教学实践活动。外语教育技术研究亟需进行跨学科整合,从分离、多头的研究状态走向融合、统一的的学科研究。

1.4 CALL发展实践的要求

CALL研究者普遍认为它已经是一门学科性实践研究(顾日国,2004,2005)。国内外CALL研究证明,CALL已经发展成为一门规模庞大的实践性学科(Robert Debski,2003;Bax,2003;Chapelle,2000;Hubbard,P.2009;Dick,W.,Carey,L.,&Carey J.2001),但缺乏完整系统的学科理论体系建设。CALL研究的丰富实践经验,要求摆脱其单纯技术辅助角色的定位,应该对CALL进行科学定位,形成一门具体学科知识体系(Hubbard P.2008;Warschauer M.,1996;Robea J.Blake,2007;Mike Levy,Glenn Stockwell,2006,2010)。

世界CALL研究给中国外语教育技术的启发:第一是其积极吸收和消化各种教学与学习理论,第二是积极关注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第三是把CALL研究和教育技术研究结合起来,进行跨学科的研究。

1.5 意义

探讨外语教育技术的学科性,能够丰富和完善我国教育技术理论体系,更好地总结教学实践,补充学科教学技术研究的空白,摆脱一直以来其理论研究被边缘化的尴尬处境,更加丰富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教学理论体系,促进“外语教学研究”这一学科的发展、成熟和完善。这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而又超越实践的自觉的理论总结和升华,是认识论意义上的学科变革。

2 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的整合是外语教育技术化范式产生的基础

2.1 信息

信息与语言天生具有本质的同一性。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本质的关联性为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交融、整合提供了逻辑可能。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的整合成为外语教育技术化教学范式形成的理论依据。

2.2 技术

技术哲学视野中的外语教学与技术有着本质的关联,该关联性是从技术向学科过渡的必经之地,也是历来研究者最易忽视的、一个必须解释的理论盲区。

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必须高度重视(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在教育领域,技术不仅用于完成现有的模式和方法,而且要推动技术时代的教育革新。

2.3 外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本质关联性是其整合的基础

信息是个多面体概念,一头联系着思想和社会,一头联系着物理的或者叫技术的世界。语言之所以能完成这一任务,是由语言符号内部语言和信息之间的这些自然相关性所决定的。语言完成信息传达任务的过程就是符号系统激活这些功能的过程,在完成激活的同时,这些语言本身就被赋予了“生命”,如同人具有了思想,语言也就变成了信息的一部分,这就是信息和语言的同体共生性。

语言和信息的关系就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当形式和内容不可分割甚至形式超越了内容时,形式本身也就成为了信息的一种。

信息识别一般只有文字、语音与图形三种形式,归纳起来主要可以分为视、听、说三大功能板块,即图像(静止或动态)、文字以及声音三个基本“谱系学”形态(程东元,2008;戴正南、黄光远,1988)。因此信息技术的表现形式就囊括了语言或语言教学的所有内容,为语言教学活动和信息技术的整合创造了前提条件。

佩维沃(Paivio)的双重编码理论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同时用视觉和语言的形式呈现信息,来增强信息的回忆与识别(刘儒德、赵妍等,2007;何克抗,2005)。语言教学技术化就是语言教学信息化的过程。语言的信息模块、信息传递的技术路径和学习者的信息接受路径三者之间的同一性完成整个语言信息“族谱”基因的对比认证,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传递圈,完成语言信息化教学过程。这就为人机“有机交汇融合”找到根据。

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二者在融合过程中体现出本体性、封闭性、信息化、整合性等特征。

语言教学的所有内容、过程和环节都可以并且仅仅只需借助于信息手段完成,而不需进行额外的物化辅助。语言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组成部分,信息的交流和转换,就是语言材料的交流和转换,而语言教学就是语言材料信息的交换和生成的实践活动,因此,语言在这一过程中先被信息化——如文字和声音的信息化、艺术化、技术化加工,再被交互传达。

信息技术手段从使用功能上完全吻合了语言信息交际、交流的需求,能充分完成语言教学和学习的任务。在这个信息化、技术化教学行为中,信息技术和信息本身产生良性互动,互为本体,互为依存,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如文字的音、画处理),达到彼此有机整合的程度。

信息、语言、信息技术与语言教学之间的本质关联性是其相互整合的基础。

2.4 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的整合形成外语教育的技术化范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大致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即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CAI)、计算机辅助学习阶段(CAL)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IITC)(何克抗,2005)。

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的整合是基于网络生态的整合。计算机不再仅仅是辅助工具,整合后的计算机系统成为整个课程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根本上改变了课程的本质。要对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诸要素作系统的考虑和操作,也就是要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来认识、研究教学过程中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

整合首先是技术范式形成的逻辑基础。外语课程与信息技术有机整合的过程就是外语教学信息化范式形成和转换的过程。信息技术和外语课程整合的直接结果就是外语教学新范式一外语教育技术范式的形成。

换言之,外语教育技术范式的形成过程就是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的整合。

2.5 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整合的本质

整合有自己的技术机制,其实质是一种“基于设计的研究”。

外语课程的所有环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材编写、课程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体系的内容,都可以经过信息技术软硬件的加工处理,完成信息转换和传达过程。这一技术化过程主要并且必须表现为遵循教育学规律的“教学设计”,否则就无法实施。

2.6 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运用的原则和作用

正确恰当地运用教育信息技术必须有一种基本的共同的原则,一种具备可行性的教育技术理念,理想的境界应该是运用技术而又看不见技术。要寓技术于教学之中,让学生既运用技术完成学习任务,又没感觉到技术所带来的学习障碍。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非常复杂而又丰富,它既是工具,又是环境,还是手段和要素,所以其所起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是潜移默化的,它体现出一种“技术酶”的催化作用,可以渗透在外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信息技术对外语教学的最大的作用,是优化外语教学,包括教学设计、教学管理、开发、评价,以及教材的研发和教师技能的培训、学生学习技巧和熟练程度的提高等各个环节。

3 外语教育技术范式形成和转换的标志——外语教学研究新“共同纲领”的发展和演变

3.1 中国高校外语教学大纲的“技术化”发展进程

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和《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为代表的中国高校外语教学大纲的发展和演变,标志着中国高等外语教学的技术化范式的形成。

首先,是基于技术化范式的外语教学“公共纲领”的颁布。

20世纪80年代设计编写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大学理工科英语教学大纲修订组编,1985)首次提到了要开展“计算机辅英语教学的研究和实验,加强各种教学软件的开发和使用”。

1999年,教育部又推出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明确提出要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非常明确地肯定了计算机信息技术手段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和地位。

2004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大学外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教学要求》),2007年正式推出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正式版。大纲最为明显的特色是,要求各地各学校“采用基于信息技术和课堂的教学模式,……各高等学校应根据本校的条件和学生的英语水平,探索建立网络环境下的听说教学模式,直接在局域网或校园网上进行听说教学和训练(教育部。2007)。”

其次,是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制定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颁布。新《大纲》强调现代教育技术将为现有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提供重要的补充(教育部,2000)。

再次,大学外语教学具体模式的推出(图略)。为了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施,《教学要求》直接给出具体的教学模式作为大学外语教学的指导和参考,教学模式的构成有两部分: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和基于计算机的英语学习过程。

《教学要求》代表的是国家的教学意志,展现高等外语教育的战略,体现了充分利用教育技术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外语教学领域所有教育技术专家、外语教育专家们多年来共同研究所达成的外语教学理念,是共同认可的“信念、信条、价值观和方法论”,为大学外语教学提供了范式转变的充分依据和证明。

3.2 新范式的实践过程及最终成型

从2000年《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颁布和2002年《教学要求》(包含草案)颁布后的几年时间里,中国以大学外语教学为代表的教学实践发生了巨大的结构性变化,外语教育技术范式异军突起,成为高校外语教学研究的主流(下表数据包括外语专业和公共英语教学研究)。

量变促成质变。数量的巨变,说明2002年新“教学要求”提出以后中国大学外语教学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生着变化。这一过程的发展和成熟,深刻地体现了教学要求的基本指导精神,是对外语教学学科新“共同纲领”的积极“呼应、反馈和证明”。它再一次用实践证明了“教学基本要求”作为纲领的“共同体”性质,也反证了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信息化外语教学发展方向的正确性(王守仁,2009)。数据事实充分表明技术化范式的产生和转换速度,不仅证明跨学科研究越来越灵活,也证明了中国外语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自主性、创新性和特色化发展。

中国外语教育界对基于计算机的信息化外语教学模式几十年的努力研究,最终使一种外语教学研究的新“共同纲领”完成蜕变,脱颖而出。这种外语教学研究的技术化发展过程,就是外语教学学科新范式形成的过程。新范式的转变证明高校外语教学研究在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过程中,已经演变成外语教育技术研究,并促成了一门新的学科教学论——外语教育技术学的产生。

4 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属性探讨:学科理论研究

4.1 学科构建的背景和条件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产生是范式转换的产物,也是学科实践发展的自然结果和逻辑必然。它首先具备自己的逻辑起点。依据教育技术的产生思路以及外语教学的主体属性,我们可以推定外语教育技术的逻辑起点应该是“借助教育技术的外语教学”活动。其次,具备知识基础。外语教育的知识基础,包括教育学、语言学等众多相关学科的知识。再次,学科交叉基础。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即交叉学科研究,是外语教育技术学形成的动力,也是外语教育技术学形成的方法论基础。外语教育技术学在学科交叉研究方法的推动下,将教育学、教育技术学、信息技术学和语言教学等各门学科进行交叉、渗透、融合,从而催生出一门新兴分支学科,它是传统语言教育研究中科学性与技术性的进一步整合。

学科是科学知识体系的分类。一般认为,作为一门新学科,必须具有独立理论体系,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学科创始人和代表作等。

4.2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理论要素

理论来自于经验实践,理论的目标是对经验现实作出解释。外语教育技术学有自己的理论体系以及理论形成的基础条件,有自己的概念、假设、变量、命题以及归纳和演绎等方法。

首先外语教育技术学有自己独立的学科概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整合、教育技术、教学设计、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教学模式等等。

外语教育技术学研究有自己的变量考察,如课堂教学中教学技术的使用、教学时间的控制、教学策略的使用、教学环节的设计、学习情感的控制、学习态度的监控等等;也有自己的许多命题和假设,关于教学任务、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等等。

外语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主要是以分析、演绎和模型理论为主。分析、归纳以及演绎主要用于解释外语教育技术研究中的疑难现象,属于从理论到实践的应用;而模型理论主要用于建构外语教育技术模式,属于从实践到理论的推演或验证。从深层次考察,外语教育技术学是建立在系统论基础上的一门教育学科。从表面结构来考察,外语教育技术学又是一种研究语言教育行为的学科。

4.3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知识基础

语言学、外语教学论和教育技术学理论等是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基础。媒体学、传播学等视听教学理论及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等是其学习理论的基础;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赞科夫的“发展教学理论”、巴班斯基的“最优教学理论”、布鲁纳的“发现教学理论”、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加涅的“指导教学模式”等是其教学理论基础;新兴的多元智力理论、分布认知理论、联接主义理论以及生态学理论、课程整合理论等为其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4.4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

除了上述一些理论和知识基础之外,外语教育技术学还深受另外一些哲学思潮的影响,如来自社会学视角、文化视角、技术视角、生态学视角等后现代思想。在教育技术日益进步、教学观念日益更新的今天,这些影响因素不断折中、融合,成为一种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生态化整合”理念和模式,构成外语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主要理论特征。

4.5 外语教育技术的概念界定

外语教育技术的定义与教育技术的定义将保持理论内核上的一致性。

外语教育技术就是在外语教学实践中,以教育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理论为指导,以语言教学为目标,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外语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以及提高外语教师和学生的教育信息技术素养等手段,来促进外语学习和改善外语学习绩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活动。

外语教育技术作为一门教学实践活动具有如下本质和特点:外语教育技术是教育技术与外语教学理论相结合的一门跨学科的教学实践和理论探索活动。因此,外语教育技术是一种语言教学研究方法或范式,而不是一类技术形态。

外语教育技术是创造、使用和管理外语教育资源和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这一活动的本质过程是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的整合,是外语教学全过程——从教材、教法、课堂、教师、学生到教学内容的整合。

整合的具体体现和过程,就是基于教育信息技术的外语课程设计,而不单纯是教育信息技术的研发。

整合的目的是改善和提高外语教学效率。

整合的原则和标准,如前所述,是最优化地利用技术,是看不见技术的隐性整合。

4.6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定义和属性

外语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外语学习,对外语教学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但是孤单、割裂、自发和零碎的外语教育技术实践并不是科学。外语教育技术学是关于外语教育技术研究的一门学问,是由关于外语教育技术的一系列概念、原理和方法等构成的,能反映外语教育技术内在规律并且具有严密逻辑性的一门新兴学科知识体系,是一种教育学性质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又是一种应用语言学性质的综合应用学科。

外语教育技术学是众多学科综合发展的产物,哲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系统理论、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和生态学等理论是其学科理论基础,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则是其重要组成要素。外语教育技术实践中对外语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是外语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从学科归属上考察,外语教育技术学具有复杂的属性。首先,外语教育技术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其次,还有其社会科学属性。除此之外,外语教育技术还具有人文学科的基本属性。其行动性研究方法和课程设计本质使其具有极强烈的人文色彩。

外语教育技术的发展成就证明,它是一门较成熟的教学方法论。外语教育技术学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论,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已经初步具有一门学科的雏形。

5 外语教育技术学主要理论模型的构建

构建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理论框架和学科体系,是外语教学研究发展的现实需求。外语教育技术的学科综合性渗透了语言、教育及科学的普遍性哲学原理,深刻影响着语言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

本论纲从比较宏观的学科发展高度来展示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框架和理论模型,从文献学角度探寻、剖析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理论构建思路。

5.1 基于文献的外语教育技术研究理论发展脉络考察

国内学者程东元等(2008)都早已从教育技术学的学科视角,梳理了外语“教学技术”的基本理论框架。

Sasha等(2004)、Robert J.(2007)认为作为外语教育技术的CALL是一种基于设计的研究,基本上指出了外语教育技术研究的本质属性;Robea Debski(2003)则进一步指明CALL作为一门学科(as an academic discipline)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顾日国(2005)提出了教育生态模型,把“传统的校园称为校园教育生态环境,把通过计算机局域网或广域网所构建的学习环境称为虚拟教育生态环境。”

张红玲等(2007)搭建了网络外语教学的基本模型,梳理了理论基础、网络外语教学的相关要素以及教学系统化设计理论。

张祖忻(2008)提出了构建学科理论体系和搭建学科知识基础的基本思路。他认为外语教育技术的核心是教学设计。他勾画了外语教学技术的本质和学术思想的范围,并列举出外语教学技术领域的主要范畴和知识基础,为本领域的知识的组织提供了一个框架。他认为:外语教育技术“是一类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创新实践,是一门应用知识和发展知识的新兴学科”(张祖忻,2008)。

顾日国的教育生态模型架构、张祖忻关于外语教育技术核心的确认,以及张红玲的网络外语教学的系统化设计研究等,都站在教育技术学的立场为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建构和学科建构打开了一扇研究窗口,作为一种学科的理论铺垫,为外语教育技术学生态化整合理论的产生打下了基础。

5.2 生态化整合理论的构建

Warschauer(1996)把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行为主义阶段(behavioristic)、交际法阶段(communicative)和目前的整合法阶段(integrative);Bax(2003)从另一维度将这三个阶段分别命名为受限制的(restricted)、开放的(open)以及整合的(integrated)(莫锦国,2009)。国内教育技术研究者也把教育技术的发展分为三个清晰的阶段:第一阶段是技术媒体观。第二阶段是技术的认知工具观,本阶段的表现形式是信息技术化学科教学,即课程整合。第三阶段就是技术的生态观。前两个阶段都是针对个体来优化学习过程,生态观则从技术与人的共生关系来考察。技术促进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随着普适计算技术的实现和发展,技术将融入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的各种空间中。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将像黑板和粉笔一样融入日常教学中,形成一个良好的信息生态(余胜泉,2011),即教育生态。“教育生态信息观”要求教育信息化不再局限于技术方面,而越来越重视人、信息、技术、教育实践活动以及人与信息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和构建起一种创新性的生态圈或者学习文化。

陈坚林(2010)经过多年的探索,构建了一个综合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研究和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生态学研究观点及课程整合的理论体系(以下简称“生态化整合”)。

所谓生态化整合理论,是指基于生态学研究理论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方法而提出来的一种“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外语课程生态化整合”的理论体系。它包含基本理论框架和基本模式研究(限于篇幅“基本模式”略)两部分内容。其基本理论认为: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课程整合改变了传统外语教学中课程的构成模式、计算机在课程中的地位、教师中心的传统模式、教材的结构、教学要素等教学系统和环境,外语课程各环节产生许多变化和失调现象,因此要依据生态学的原理,考察教学系统内部诸要素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作用和影响,研究各种教学现象及其成因,探讨外语教学生态的特征和功能及其演化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对外语课程系统进行分析、建构,探索出一种使外语教学进入“兼容、动态、良性发展轨道”的科学发展思路。

生态化整合理论是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方法以及生态学研究理论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较为新颖的综合性理论体系,既是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基本学科研究思想,又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基本上代表了目前国内外语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的最新成就。

6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6.1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

外语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不是技术本身,而是在外语教育中运用技术进行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外语教育技术学其实是一种特殊的方法论或学科教学论。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一种基于技术使用理念的外语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的整合过程。这一过程最终表现为现代外语课程设计。

外语课程的设计应该处理好几个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从哲学的“价值关系学说”来考察,外语教育技术学所研究的不是具体的技术个体,而是技术个体与外语课程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因此,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就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与外语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各要素整合进程中所建立的各种生态化关系:

首先是技术与语言的关系。教育学理论和教学目的决定语言和技术之间的关系。语言是教学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技术也是教学目的的一部分。

其次是技术与教学的关系。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关系表现在教学环境的创造、教育资源开发、教学内容和课程的设计、教学过程的管理、教学效果的评估等方面。

最后是技术与教学主体的关系。教育技术与教师和学习者之间的关系,是工具和工具使用者的关系,是被动和主动的关系,技术既是教学的工具,也是教学的背景和内容。

语言、教学、技术、教育者、学习者互相之间构成一个相互需要、相互促进、互为依存的关系,任何一个要素都不是绝对地控制另一个要素,只有互为依存才能和谐存在和发展,这正是外语教育技术理想的生态化境界。

6.2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内容

外语教育技术学研究对象的具体表现就是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内容。

从教育技术学的定义来分析,外语教育技术有两大研究内容:技术化的外语教学资源和技术化的外语教学过程。

从学科视角概括,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理论、专业设置、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教材编写等学科内部要素,以及外语教育技术学的产生背景、学科地位、学科发展、学科政策、现实意义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外部因素。

从研究内容的相互影响来看,根据上述语言与技术的关系,有基于语言研究的技术,也有基于技术衍变的语言。

从教学要素来考察,还有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学生的应用技能,以及教材的信息化、立体化编写等内容。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是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构建的重要基础之一。

7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方法论探索

7.1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方法论

方法论是人们用一定的世界观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简单讲就是关于方法的理论。从哲学上理解,一定的方法论反映一定的世界观,一定的世界观决定了一定的方法论。学科方法论是指导该学科实践研究的基本观点,是该学科理论思想的具体体现。方法论是一种认识论,而不是一种实践层面的方法或技巧。因此方法论和方法是两个不同的范畴。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方法论是指导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研究和学科发展的理论、观点或思想。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方法论不等同于外语教学法。

外语教育技术学有自己的理论思想作指导,就会有自己的教学观,也会产生自己相应的方法论和各种研究方法。

外语教育技术学方法论应该包含思想基础以及研究方法。外语教育技术学方法论和所有的方法论一样,都属于哲学范畴,离不开哲学的指导。

既能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又能体现科学性、技术性、人文性的外语教学新元素、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方法,是外语教育技术学独有的生态化整合思想,也是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特色学科理论。这种生态化整合思想指导下的学科发展观,是指导外语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指导思想,是关于外语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理论,即“外语教育技术学方法论”。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理论与该学科的方法论体现着逻辑上的一致性。

7.2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基于设计的研究

外语教育技术学汲取了教育技术学及外语教学诸多有效学科研究方法的精华。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有两种趋向:一种是“向后看的”评价性研究,这是一种静态的终结性评价研究,是注重结果分析和理论总结的研究方法,是对学习者进行“学后”分析的研究范式;另一种是“面向未来”的行动性研究,这是一种动态的、形成性、探究式和构建式研究,是设计、实践、修改、提高式的研究方法,是一种为学习者提供“学中”帮助的研究范式,而不单纯是研究方法。除了各种实证研究、哲学思辨研究和人文主义研究(张文兰、刘俊生,2007)等研究范式之外,当前,教育技术学领域最近又产生一种较新颖的多元综合研究方法,这就是基于上述行动性研究理念的“基于设计的研究”(designbased research,DBR),并且这一研究形式已经变成“正在兴起的学习研究新范式”(杨南昌,2007)。

基于设计的研究其实是一种整合性研究方法。它以生态化理念整合了多种研究方法的精神内核;其次,在当今真实性学习情景变化多端的情况下,它能以生态学理念整合多种研究要素:以行动研究的立场,动态地、多层面地验证、调整、修改和完善一种潜在的学习理论、模式或方法。这是一种能动的、鲜活的,而不是死板、僵化的研究范式。另外还因为,基于设计的研究整合了外语教育技术的多种教学因素和教学环节。最后,外语教育技术学是一个跨学科的科学体系。基于设计的研究整合了众多学科知识基础,使语言学、教育学、信息技术学等各学科知识,以及教师和学生的知识素养等参数,为基于设计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和理论修正的可能。

基于设计的研究听起来更像是一种策略的设计而不是方法的研究,这种面向未来的基于行动的策略性研究是教学研究的真正内涵。基于设计的研究是一种真实学习情境中长期的、宏观的理论验证和修复的方法建构过程,不是一种细微、琐碎和孤单的细节性设计和评价。基于设计的研究还必须依赖于众多独立研究方法的帮助和支持,作为方法组群,共同支持基于设计的行动性研究方法的开展。基于设计的研究“是教育技术学核心研究取向,它将成为教育技术学领域有潜力的、具有学科自身特色的研究方法论之一”(焦建利,2008),也必将成为外语教育技术学的代表性研究方法。

8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专业建设及发展雏形

8.1 外语教育技术学产生的几个现实性标志因素

按照对科学构建的一般理解,除了学科理论要素之外,外语教育技术学的产生也必须具备几个现实条件,同时也是其产生的标志性因素,那就是作为学术研究平台的专业期刊、研究群体即研究力量,以及作为学术研究实践活动的专业学术会议等。

8.1.1 外语教育技术学研究平台

《外语电化教学》期刊成为中国外语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核心平台,通过论文、会议、科研项目、开设讲座、成立组织等活动凝聚研究力量、汇聚整合资源。不仅在学术上,而且在教学实践上促进了外语教育技术学研究的长足进步和持续发展。

8.1.2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研究群体

在中国高等外语教育领域,有几批学术力量在从事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研究。

第一批是高校外语教育领域的教育技术管理人员,也就是原来大学外语院系的电教室或语言实验室管理人员。这一批研究力量也是中国外语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基础组成部分,属于技术研发和管理学派。

第二批外语教育技术力量,来自当前全国教育技术学科专业院系的培养系统,有教育技术学教师、学生、研究机构和期刊编辑人员等,属于教育技术理论学派,主张学科建设和课程设计。

第三批力量,是来自外语教育学科本领域内的研究者。他们主要是外语教学研究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是构成外语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一批新兴力量,多数属于应用学派,是衔接和沟通上述两个学派、体验和履行外语教育技术学研究理念的骨干力量。

8.1.3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研究组织

指的是各种学术團体或学科组织。如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外语专业委员会;各省市教育技术学会的外语专业教学分会;还有新成立的China CALL(中国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研究会)等。

8.1.4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学术会议

首先是指国内外语类主要学术期刊所举办的专题学术研讨会,比如《外语电化教学》连续、定期举办的大规模的外语教育技术主题会议。其次是各类协会、机构主办的大量的分散的相关主题会议,主要分为各级协会、各种学术组织、出版社甚至有关教育部门主办的各种会议。

8.2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专业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

8.2.1 外语教育技术学作为学科和专业的建设实践

在高等院校外语院系里,外语教育技术学已经在教学需求的推动下,产生了专业和课程建设的萌芽。主要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是本科层次。指普通高校本科外语教育(师范)专业建设中开设外语教育技术学课程的尝试。如部分重点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育技术学课程的设置。

第二是研究生层次。指硕士学位培养阶段的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和专业建设。如部分师范大学和重点外国语大学外语教育硕士课程中的教育技术“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开设。

8.2.2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专业划分、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构想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人才培养任务主要落实到两个领域、一个目标。两个领域是指外语专业和教育学专业,即一个是外语专业的外语教育(师范)方向,一个是教育专业外语教学论方向;一个目标是指两个领域的培养目标都是培养合格的现代化外语教学师资力量。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师资培养,应该面向两个层次,一个是中小学外语基础教育(包括婴幼儿外语教育),另一个是大学外语教育。

高校师范外语(教育)专业,以及高校外语硕士、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里面,有必要增加“外语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这样可以切实地提高广大中小学外语教师和高等院校一般外语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素养以及外语教学、科研水平。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课程设置,首先急需要一套自成理论体系的综合性教材,作为外语教育技术学的专业基础课程。目前的课程设置目标是需要对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特质、理论基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理论框架进行继续挖掘和充实。

其次,作为一门学科的课程设置,还需要有与专业基础理论课相配套的其它实践性课程,比如语料库语言学、语言技术软件、互联网应用与外语教学、实验室操作、课件制作、机助翻译软件、机助写作与作文自动评分、机助测试、数理统计与语言分析等等,以尽快适应外语教学更加复杂化的要求。

9 结论

信息技术的进步、学习方式的转变,逼迫教育方式不得不进行相应的变革。传统理念下人工传递知识的教学方式,已经很难完成大规模、高要求的复杂语言教学任务。基于信息技术、教育技术、教育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等知识和学科基础的跨学科的外语教育技术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