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区域经济发展机制范文

区域经济发展机制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55:1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区域经济发展机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区域经济发展机制

篇1

关键词:区域创新系统;演化;区域经济发展;互馈机制

一、引言

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区域创新系统成为区域竞争力提升与经济发展的源泉和重要动力。区域创新系统支持并产生创新,在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促进区域人才集中、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形成区域竞争优势等方面起到明显推动,因而构建区域创新系统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手段。而区域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为区域创新系统演化提供物质保障,并经过创新系统内各主体的相互影响与作用,产生持续的激励创新的动力,进而提升系统的创新效率,促进区域创新系统向最优方向演化。现有研究应用多种方法对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交互关系和交换机制从不同视角进行富有成效探讨,但这些研究在系统整体性上缺乏对它们之间互馈机制的关注。为此,本文把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创新系统演化看成互馈的循环整体,并建立互馈模型以揭示它们互馈发展的内在决定机制和关键因素。

二、区域创新系统演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加速机制

区域创新系统通过强化与激发系统内各主体的创新意识,不断促进与增加创新行为的有效供给,以及通过提高创新系统演化效率和加强系统主体的合作创新动力降低区域经济发展中阻滞因素,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其加速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区域创新系统最优演化能增强企业竞争优势。企业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其产品和服务的独特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当企业产品和服务具有独特性时,才能吸引顾客,占领市场,赢得市场竞争的胜利。首先,区域创新系统通过技术创新与服务创新使区域内企业在性能、质量、制造工艺、品种、包装和售后服务等方面体现出企业竞争优势。其次,区域内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替代旧产品,延长企业产品和其核心技术的生命周期,使企业竞争优势得以持续。

第二,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是指区域产业通过技术进步以及技术、知识创新使其由劳动与资金密集型向资金技术与知识密集型转化的过程。首先,区域创新系统通过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能源的发明、扩散、应用与产业化,打破创新系统原有平衡,扩大创新活动空间与范围,使得原有产业部门与产业分解形成新兴产业部门和新产业。其次,创新系统还会利用创新资源配置方式不断改进产业间投入产出联系,使得区域内上下游产业间过程和产品创新加速,促进区域内产业间联合与创新扩散。最后,创新系统利用技术创新扩散使区域内传统产业不断更新换代,从而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综上分析,区域创新系统通过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推动区域企业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不断优化区域内产业结构,实现其产业结构的升级。

第三,区域创新系统最有演化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快速提升。依据区域内经济资源总量和分别情况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将有限资源配置到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优势行业中去,从而实现区域经济资源配置优化。其次,创新加快技术进步,促进资源利用率的提升、节约资源使用,从而增加资源和能源总量,实现区域资源可持续利用。区域创新系统通过创新人才管理方式,吸引了优秀人才的涌入,凸显了区域内人才优势和价值。再次,区域创新系统有机整合了区域内创新资源,促进了区域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和谐、可可持续发展。区域创新系统最优演化能提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区域经济发展对区域创新系统最优演化的激励机制

区域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为区域创新系统动态演化提供了物质基础保障,促进区域内经济发展资源得到更有效利用,推动各创新主体的互动与相互作用,激发了创新主体创新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提升了区域创新效率。激励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市场需求为区域创新提供内在动力。区域经济快速、稳定发展产生巨大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市场需求,通过市场机制的内在功能使市场需求信息被真实、完整的输出给科研机构和企业等主体,诱发他们创新动机和创新行为。区域创新主体通过对市场信息准确地捕捉来确定市场和创新需求方向,推动区域创新并提高其创新收益。区域创新活动不仅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市场需求,而且进一步丰富、扩大了市场需求,从而形成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和融合。

第二,各类主体间竞争与合作是科技创新的外在压力。区域经济系统中各种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其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它们为获得更多经济利益与市场份额益必然在市场经营中形成全方位的竞争格局。而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其产品和服务必须具有独特性,因而企业必然投入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等创新活动提升其竞争优势;反之,企业若不进行创新,则必然在市场竞争中淘汰。因此区域系统主体之间竞争压力迫使区域企业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不断地开展各种创新活动促进其市场竞争优势提升。

第三,区域经济增长促进了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区域经济高速、稳定发展为区域创新提供充裕的物质、资金、人才等重要创新资源,通过创新资源配置方式使创新资源得到最优效率使用。首先,创新资金筹措渠道的优化增加创新资金投入总量;其次,创新投入成本约束和创新收益激励将使区域企业把创新投入转向创新研究、成果转化以及技术服务等方面,实现创新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优化创新资金投入结构。再次,区域经济高速增长使得创新资源得潜在收益大大提高,引导创新资源合理流动,增强了区域创新资源保障。

第四,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创新环境的优化。区域经济增长增进了创新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新相关政策的完善,有效改善了创新制度环境。首先,创新成果产权的明确界定以及其交易行为规范化使创新者的利益得到有效保护,极大激发创新人才的积极性,为充分发挥创新人才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区域经济发展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重塑了创新型人才的创新精神、进取心和创新积极性。

四、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互馈模型构建和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表现出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为了准确反映二者之间的互馈关系,本文拟采用LOGISTIC方程为工具,构建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作用模型,以全面反映二者动态互馈与相互作用关系。

1.模型假设

(1)选取区域经济增长潜力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选取区域创新潜力代表区域创新系统演化的整体情况。

(2)区域经济增长潜力与区域创新潜力都是时间t的连续、可微函数。

(3)单位时间区域创新潜力的增加对其经济增长潜力的反馈系数为α1,单位时间区域经济增长潜力增加对区域创新潜力的反馈系数为α2,其中α1>0,α2

(4)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都满足LOGISTIC演化规律。

2.模型建立

科技创新对区经济发展与增长具有强大的引领和支持作用,建设区域创新系统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区域创新系统通过在区域经济系统中引入新要素或要素的新组合而促进区域经济资源有效配置,使得经济源得到更为合理利用,推进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和升级,增强区域经济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因而区域创新系统的最优演化能有效助推了经济增长。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区域创新潜力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假设其影响因子和系统创新效率有关;区域经济增长潜力对区域创新潜力有重要影响,假设其影响因子值和经济实际增长有关。区域经济发展与其创新系统动态演化相互作用模型可用以下微分方程组表示:

3.模型稳定性分析

上述微分方程组(1)本质上一个2维分线性动力系统,其本质属性是由系统的定态决定,而系统定态常用系统的不动点方程来刻画,它是由系统中所有状态变量对时间的导数为0的点组成。当系统处于定态时,系统状态不再发生变化,即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系统(1)的不动点方程为

由表1可知,系统(1)共有4个局部均衡点,其中均衡点E1,E2,E3是系统(1)的不稳定点且无意义,E4在α1α2

综上分析可知,α1α2

五、仿真分析

由上述对系统(1)稳定性分析可知,系统(1)的稳定条件α1α2

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互馈机制仿真图

从仿真图可以看出,初期(0-12时间单位)由于受知识、技术、服务、市场、资金、制度、政策等各种条件限制,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互馈性不强,因而区域创新

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规模也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虽呈正相关,但是发展水平和规模都较为缓慢。黄金期(13-25时间单位)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仍正相关,但是发展水平和规模都有非常大的提高。这说明在黄金期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形成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动态均衡的互馈关系。较高水平创新能力可带动区域经济较快增长,而较快区域经济增长也推动区域创新能力迅速提升。因而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具有很强互馈机制。

仿真分析表明: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之间不仅存在着复杂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互馈关系,而且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强度也是变化的,随着它们演化、发展水平的提高,其作用强度也逐渐增强。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正是在二者相互作用、共生演化过程中,实现其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跃迁演化。仿真分析也说明,本文所建立的理论模型能够科学、客观的描述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互馈机制。

六、政策启示与建议

通过理论和仿真分析表明: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是互馈的循环整体,不仅要强调区域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加速机制,而且强调区域经济增长对区域创新以及创新能力提升激励机制,有效发挥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先导作用,实现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循环共生演化。因而二者之间的互馈机制有深刻政策含义,对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和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完善区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人才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创新系统最优演化间互馈的关键要素,因而要建立多种形式的创新人才互动模式,实现了各类精英人才在产学研项目中良性互动与合作,以提高创新成果转化率。同时也要加大区域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科技人才和创新型企业家队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第二,完善创新协同机制。创新协同机制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以及创新系统最优演化的关键。区域创新系统是一个多主体的复杂系统,他们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既可能存在一致性也可能存在矛盾性。打破区域中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中人才交流制约因素,实现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完善和健全创新协同机制,才能真正实现区域经济和区域创新系统的循环共生演化。

第三,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区域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因而政府应通过政策创新、服务创新以及制定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相互补的产权制度、专利制度、税收制度、奖励制度等来推进区域创新环境优化,健全激发创新的机制,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第四,完善区域创新投入机制与创业风险投资机制。发挥区域创新投入中政府引导作用,拓宽创新投入的渠道,通过产业、信贷、税收等政策激励企业大幅度增加创新投入以及引导多元化的社会资本参与创业风险投资推动区域自主创新,让科研机构和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加速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进而推进区域创新系统建设。

参考文献:

[1]王祥兵,严广乐.区域创新系统动态演化的博弈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12,33(11):1-8.

[2]张宇,王蒲生,李平.深圳市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 27(5):52-54.

[3]张战仁,杜德斌.研发产业与上海经济增长的协整与因果互动机制研究[J].软科学,2009,23(10):91-94.

[4]孙捷,王斐波,朱艳,杜威漩.市场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及其互动机制[J].商业研究,2006,15:42-45.

[5]洪进,余文涛,郭韬,朱云浩.区域创新系统的AIITD演化模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12):94-101.

[6]张振刚,田帅,陈志明.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0,28(5):89-94.

[7]王祥兵.金融监管信号传递与金融市场有效运行[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5,36(9):2-9.

[8]王祥兵,张学立.货币政策传导系统协同演化机制研究[J].管理评论,2014,26(11):55-65.

[9]王祥兵,严广乐.货币政策传导系统分形特征研究[J].管理评论,2013,25(4):59-68.

[10]王祥兵,严广乐.货币政策传导系统稳定性、脆性及熵关系[J].系统工程,2012,30(4):10-17.

[11]王祥兵,张学立.货币政策传导系统混沌特征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2015,55(1):1-9.

篇2

    出主体功能区建设的问题。然而,从目前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实施效果上看,我国主体功能区建设还存在明显不足,主要表现为主体功能区理论基础薄弱,现有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对主体功能区形成机制缺乏有力解释。事实上,主体功能区作为现有区域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其实质是将环境约束、人地关系等具有区位特征的生产条件重新作为要素纳入理论分析。因此,只有从空间视角出发,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发展所需各种要素的区位特征,我们才能进一步探寻主体功能区的理论基础,并对主体功能区蕴含的客观规律做出更加符合现实的理论判断。

    一、非正式约束与经济适宜度

    (一)非正式约束与要素区位属性

    不同区域所拥有的特殊环境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客观基础。作为在漫长历史演进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地区性特征,非正式约束对其区域内经济主体的价值趋向、道德规范、行为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哈耶克(Hayek)等新制度经济学者认为,在长期的经济活动中,那些无意识而成的价值观念、道德理念、风俗习性对于经济主体的行为选择具有重要作用。这些人文因素区别于制度、法律等强制性约束,而是一种非正式的行为约束[1]。同样,诺斯(Douglass C.North)等学者也认为,非正式约束作为生产活动不可或缺的一种要素而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符合现代精神的约束环境对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传统保守的约束环境则会阻碍经济发展[2]。

    虽然经济学一直关注非正式约束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经济学者却对经济增长理论是否应该引入非正式约束分析远没有达成共识。这种争议,其本质是非正式约束的区域性特征使其显着区别于传统经济性要素而具有明显的区位属性,正是这种区位属性使得非正式约束无法纳入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分析中。一般认为,新古典经济学凭借其严谨而周密的数理分析,标志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研究范式的数理变革。正如克鲁格曼(Krugman P.)所说,“边际主义分析使新古典经济学可以将经济学与数学有效地结合起来,……这种边际分析的凸性假设明显区别于过往的任何经济学[3]。”凸性假设是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分析的逻辑前提,然而这种凸性假设无论是在生产领域还是在消费领域却都无法兼容要素的区位属性。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区位因素的引入无法保证消费的凸性假设,如果存在凸性假设,那么消费者则在追求最大效用的诉求下会在整个经济空间进行均匀消费,显然这与现实经济表现明显不符。同样,区位因素的引入也无法保证生产的凸性假设,如果存在生产的凸性假设,那么生产活动也会在不损失效率的情况下在经济空间均匀分布,从而聚集会因为地租的上升而不复存在,世界也将是一个“无城市的世界”。因此,在无法解决凸性问题时,新古典经济学倾向于舍弃要素的区位属性以便保证其形式上的科学表征。

    尽管新古典经济学舍弃了要素的区位属性,但经济学家们却一直没有忽视对要素区位属性的研究。一般认为,现代经济学可以溯源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那么当我们研究要素的区位属性时,是否也可以回到斯密那里寻找启示呢?实际上,在《国富论》中斯密认为要素及要素禀赋是经济活动的起点,所有影响经济主体行为的因素都是要素的范畴,要素既包括(劳动、资本等)经济要素,同时也包括(宗教、道德等)非经济要素[4]。如果像斯密所说,宗教、道德也是影响经济主体行为的要素,那么这就意味着,复杂经济活动的构成必然包括区位因素的影响。然而,尽管经典作家已经注意到了经济活动中的区位影响,但是对于经济活动区位内涵的认识和理解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经典作家们曾做出过这样一种判断:任何经济地区都不可能赋存其生产中所需的全部要素,生产要素克服区域障碍从而进行区域间流动就成为生产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前提。因此,在生产的初级阶段,人们开始有意识地促使着经济要素的区域间流动。在这种努力下,尤其是随着高速运输工具的普及,经济要素在不同区域间流动的运输成本不断降低,区域间经济要素转移的空间成本对于生产的影响也已经开始大大减弱。但是与此同时,随着我们对要素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的日益严重,我们对要素的流动   性也有了新的判断。有些要素只在特定区域存在,它们不能在区域间进行流动,这部分要素在生产活动中表现为较强的区位特征。尤其是不同区域所拥有的非正式约束环境,其作为在漫长历史演进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地区性特征,其他区域无法通过移动或复制来获得这种生产中的环境支持。可见,要素的区位属性是我们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研究时所无

    法规避的问题,对于经济活动的分析,我们只有充分考虑要素的区位属性,才能准确地辨析经济活动的空间特征及其客观的演进规律。

    (二)经济适宜度的定义与研究内容

    如果我们意识并承认要素具有区位属性,并且从区位的角度上看,非正式约束又是特定区域显着区别于其他区域的重要特征,其他区域无法通过复制或模仿来获得这种经济活动所必须依赖的环境因素,那么生产过程中非正式约束与其他经济性要素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就成为接下来需要我们关注的问题,换句话说,我们此时面临着如何从非正式约束视角解释主体功能区形成的问题①。正如前文所说,非正式约束和经济性要素的共同作用,是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如果非正式约束环境与该区域经济性要素能够相互匹配,区域生产自然能够实现其经济目标;而如果非正式约束环境与经济性要素不能相互匹配,区域生产就很难达到理想的状态。此时,无论是增加经济性要素质量上的投入,还是增加它们数量上的投入,区域经济仍可能会面临严峻的状态。这是因为,造成区域经济面临严峻状态的原因,既不是经济性要素“质”的问题,也不是“量”的问题,而是其与该区域非正式约束环境适宜与否的问题。因此,以非正式约束条件为基础,充分考虑非正式约束与经济性要素的相互匹配,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经济秩序,就是我们目前要研究的重点。这种新的经济秩序我们称之为经济适宜度。  EADi=(■?棕jEUDij)(■?棕jECij)-1

    其中,EAD为经济适宜度水平,EC反映的是非正式约束条件,EUD反映的是经济性要素的利用度,i是不同区域的序号,j代表不同的经济性要素种类,ω是权重系数。非正式约束条件是指特定区域的经济活动在科学、合理的安排下所能达到的最大社会经济总量;而经济性要素利用度则是在既定的非正式约束条件下,如何最高效率地对各种经济性要素进行配置以获得更高的产出。经济适宜度是衡量要素配置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来讲,非正式约束条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基础和客观条件,区域经济发展必须以其非正式约束与经济性要素科学、合理的匹配为前提,如果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不能与其非正式约束环境相互适应,那么尽管该区域短期内可能获得发展,但是从长期来看,区域经济未来发展潜力必然会因为非正式约束环境的排斥而面临严峻的状态。另一方面,非正式约束对经济性要素具有明显的效率选择性。特定区域的非正式约束条件往往可以和不同的经济性要素相结合,但其生产效率显着不同。换句话说,在既定的非正式约束条件下,特定区域可以通过对经济性要素进行效率选择,从而使得区域经济活动绩效向帕累托最优状态进一步逼近。

    二、经济适宜度与主体功能区形成机制

    虽然经济适宜度以度为其形式表征,但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非正式约束与经济性要素之间科学合理的经济秩序却是其研究的深层次内容。因此,当我们对经济适宜度进行解析时,主体功能区形成的理论基础也逐渐开始清晰。“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各地区要“根据承载能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形成规范的空间秩序,……。”[5]从规划纲要所反映的国家发展战略的出发点来看,广义的“承载能力”必然包括不同区域在其漫长历史演进中逐渐形成的非正式约束环境,不同的主体功能区的建设和发展必须与其非正式环境相适应。此外,规划纲要中所要求形成的“规范的空间秩序”也进一步强调了非正式约束条件与区域内经济性要素要形成高效率的配置,经济适宜度水平较低的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具竞争力的、是不可持续性的。如果区域经济的发展不能确保各种要素之间的合理配置,区域经济发展必然会因为其配置效率损失而丧失未来发展的潜力。可见,从主体功能区宏观规划来看,基于经济适宜度视角探寻主体功能区理论基础,确实是一条可行路径。那么接下来,经济适宜度对主体功能区的形成动力又能有何种程度的解释呢?

    (一)经济适宜度与分工、专业化

篇3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经济发展 进出口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外贸易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其作用更为突出。一系列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已表明,对外贸易与一国经济增长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概括起来,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基本功能是扩大总需求, 通过扩大进出口贸易规模和净出口,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快速增长,并间接增加国内就业与税收。同时, 一国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扩大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出口、增加比较劣势产品的进口,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和利用率,最大限度地促进本国经济增长。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进口与出口结构上的不同,使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发展又具有资源转移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功能,即通过初级产品和一般加工产品的出口和投资品的进口,实现国内资源在不同产业之间的间接转移,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工业化进程,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1对外贸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实现机制

1.1对外贸易与企业竞争力

区域的对外开放特别是对外贸易,实际上就是把本地区的企业直接或间接纳人与外国企业的竞争之中。对区内企业而言,可以通过来自进口和出口两个方面的市场竞争提高企业竞争力。从进口的角度分析,对区内生产质次价高商品的企业来说,通过开放进口市场,面对来自国外产品的激烈竞争,为保持其市场份额,将刺激这类企业努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即使是那些生产效率较高、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甚至在国内市场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面对来自外部的市场竞争压力,也会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而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因此,进口产品在区内市场的竞争压力是促进区内企业提高技术与管理的重要动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进而打破原有的产业结构,促进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带来经济的动态增长即经济发展。从出口的角度分析,出口贸易的拓展,一方面使出口企业能够获得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使企业的生产规模得以扩大,实现规模经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使出口企业不得不同外国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展开国际竞争。为了保持扩大在国外的市场份额,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迫使出口企业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加强经营管理,并不断根据国际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调整产品结构,按国际标准生产、按国际营销惯例办事。这无疑会刺激企业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率的不断提高和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

1.2对外贸易与资本积累

李嘉图在分析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关系时指出,一国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是资本积累,而对外贸易由于可以增加用收入购买的物品的数量和种类,并且由于使商品丰富和价格低廉而为储蓄和资本积累了刺激力。因此,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可以通过对外贸易促进资本积累机制实现。对外贸易对资本积累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

第一,对外贸易具有资本积累和创造投资的功能。首先,对于大多数地区而言,由于要素察赋的差异,使各地区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闲置资源,根据比较优势原理,通过对外贸易出口这些丰裕要素或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可以获得外汇收人,积累外汇资金。其次,从出口角度分析,出口部门的要素收益一般高于进口竞争部门的要素收益。出口部门的这种较高的收益水平必然会引致一部分区内资金流入出口部门,导致出口部门的投资增加。这部分投资部分来自效率比较低的进口竞争部门和非贸易部门,也有一部分是创造出来的额外资金,从而产生新增投资。出口贸易除了带动区内投资的增加外,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出口部门的迅速发展还将吸引部分国外的投资者进入该地区的出口部门,这部分国外投资可以形成纯粹的投资增加。另外,外资的流入,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区内投资(资金)不足,更重要的是促进先进技术、管理知识和经验的引进。再次,从进口角度分析,通过进口相对稀缺要素或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特别是资本品,相当于国民收入流入投资部分,等同于增加投资。

第二,对外贸易具有引资的功能。对外贸易往往同外商直接投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的快速稳定发展为引进外资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担保。因为,一方面,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偿债能力,最终由其出口能力决定。出口规模越大,外汇收入越多,外汇储备就越充裕,可以增强外国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从而增强该国或地区吸引外资和在国际资本市场筹措资金的能力;另一方面,出口规模的扩大,不仅表明该国或地区的出口产业或产品在国际市场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而且说明出口国的产品或产业已达到一定水平,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一些外国企业更有信心以独资或合资方式主动进入;再次,进口特别是资本品的进口往往同国家之间或地区之间的借贷关系联系在一起,采用这种方式既可以增加资本流入,又可以利用外国的资金来引进技术和设备等,从而提升产业结构。

1.3对外贸易与技术进步

对于一个区域而言,实现技术进步的途径的获得不外乎有三:区域内自身的研究和开发即技术创新;国内其他区域的引入和国外引入即技术贸易;对外贸易则是促进区域技术进步的桥梁和纽带,为技术进步创造条件。对外贸易促进技术进步的机制主要表现为:

从进口的角度分析,贸易是一个地区获得技术的重要渠道。首先,通过进口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工艺或情报资料,可以提高区内总体的技术水平,增强区域的生产能力和研发能力,进而提高区内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生产效率。其次,通过对进口产品的研究,可以获得很多先进的技术或信息,即通过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和“干中学”效应获得进步,实现模仿创新。第三,通过技术进口,提高区内传统要素的使用效率,增强区内的总体技术能力,推进区内产业结构的深化和高层次化。第四,对外贸易通过国际竞争为技术进步提供强大的动力。“对外贸易是国际竞争所形成的各种刺激与压力的原因,而国际竞争又被视为实际掌握技术和赶上国外竞争者的主要动力,……同样,进口竞争也能有利地促进产品性能的改进”。因此,对外贸易在一个地区技术进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出口的角度分析,出口的扩大可以刺激出口企业加强对新产品的研发,从而推动技术进步。另外,通过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可以把在一个地区己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的技术产业输出到其他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不仅能获得那些国家的相对成本优势,延长产业或产品的生命周期,实现比较优势的再造,而且还有助于输出地区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完善。

2政策建议

基于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为充分发挥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提出几点建议:从宏观上来说,应该积极推进出口产业集群和出口基地建设,扩大紧缺资源和关键装备的进口培育更多外贸主体,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改善投资环境合理利用外资,扩大对外贸易总规模。从微观上来说要想扩大对外贸易规模,重点在于调整对外贸易结构。

参考文献

[1] 刘用明.对外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4.

[2] 黄卫平,彭刚.发展经济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篇4

关键词:区域经济;创新;高职院校;管理机制

高职院校一般由地方或行业主办,主要培养满足区域经济和行业需要的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但高职院校现有的管理机制基本上雷同于普通高等院校,体现不出高等职业教育突出技能培养、贴近生产第一线的特色,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合格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唯有创新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院校管理机制,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管理机制,才能使高职院校的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区域经济发展更好地服务。

一、目前高职院校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1.组织结构问题

高职院校的部门设置基本上按行政管理模式设立,分为行政部门和教学部门,行政部门包括办公室、人事处、财务处、教务处、学生处等,教学部门由不同的院、系组成。传统行政管理体制下的高职院校的这种组织结构,是以教学为中心,生产和科研是独立于教学之外的活动。在这种组织结构中,教学、生产和科研这三条线各自发展,相交而不相融,难以发挥对高职人才能力培养的综合保证作用。对于必须面对企业、市场进行广泛服务,才能提高竞争能力的高等职业院校来说,这种组织结构影响了高职院校提高效能、效率的要求。

高职院校组织结构的设计方式雷同于普通高等院校,这种组织结构,机构臃肿、职能重复,突出体现为党政、后勤部门庞大,负担沉重,僵化的机构和职能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和地域经济发展要求,缺乏对市场化办学的快速反应;各层次管理幅度小,自主性差;决策过程取决于领导层成员意见,往往导致独断专行现象,教职工自主意识和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2.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问题

许多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脱离市场经济的需求和企业岗位的需求,不顾学校现有的办学条件和师资,盲目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缺乏以市场为导向的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资金投入预决算机制及监督保障体系,导致有限资金浪费,甚至投资失误等问题。

3.教学质量管理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中,还存在一些片面的、错误的质量观念:首先,不少高职院校还是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在培养计划中,理论课时过多,没有做到“必须”和“够用”,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其次,大多高职院校的办学层次、形式、学制、课程等弹性不足。第三,不少高职院校还是过分强调目标管理而忽视过程管理,造成了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和地域经济发展“适量、够用并能立即上岗”的要求。

二、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院校管理机制创新研究

1.构建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管理机制

高职院校的发展,离不开行业、企业的参与和支持。高职教育作为一种与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教育类型,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与产业结构、行业企业的岗位变化相适应。市场化和企业化将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决定了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将不再也不应完全依赖于政府措施,而是在更大程度上与区域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相适应。因此,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管理机制,按照职业岗位去开发课程与教学,应是高职院校未来的发展方向。

2.构建扁平式管理组织结构

(1)实现高职院校管理从科层化向专业化的转变,加强职能部门的专业化建设,加强体现高职院校特征的校企合作管理组织的专职化建设。扁平化组织结构是以“地方为主”的,其成员管理是以“自主管理”为主。从本质上讲,学校并不是典型意义上的科层组织,多半应归为专业组织。因此,学校管理必须弱化科层化取向,强化专业取向,建立平等对话的制度和平台,让教职工广泛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以使学校组织得以健康有序地发展。

(2)充分发挥系部的作用和功能,加重系部责任,转变学校角色,促使系部主动开发产业,抓教研、找市场,找准本系产学教研的结合点。

(3)完善管理机构的设置制度,弱化精简非专业的行政组织机构。要综合考虑高职教育事业的特点,对整个管理制度系统都要做出新的制度安排,减少中间层次,提高工作效能,使机构设置更加科学化和高效化。

3.低成本动态目标管理

(1)降低目标使用成本。变学科型教学设施投入为职业技能岗位设施投入,建立适应区域岗位需要的以技能培训教学为重点的职业教育实践体系;变单纯高学历、高职称师资的投入为技能型师资的投入;与劳动保障部门合作,建立技能考核培训基地,缓解投入压力。

(2)降低目标管理有效成本。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体现在高职教育评价上,应注重适应企业岗位要求的培养过程和就业结果。可由系(部)或二级学院决定其资源有效使用,通过学院监测其执行成果以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以激励系(部)或二级学院自主管理资源的积极性。建立以系(部)为主的二级管理机制,由系(部)根据学院职能和经费划块管理,最大限度地减轻学院管理压力,避免造成职能重复和人力资源浪费,提高管理效率。

(3)实行动态管理机制。建立灵活的、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运行机制,必须充分激发系(部)办学的潜力,建立动态竞争机制,以学院目标监控和管理为依托,实现系(部)自主确定培养过程、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系(部)自主确定招生计划、发展规划,学院建立与此相适应的招生与就业导向机制和目标评价标准。通过引入动态目标管理机制,充分挖掘二级管理的内在潜力和部分资源的有效使用,推动学校各部门在一个高效、协调、有序、不越轨的状态下共同竞争和发展,实现学校预期总体目标。以上机制的建立取决于下列因素:院、系两级管理的分权和管理压力大小的问题;系(部)参与决策的环境和参与意识;院领导层的正确决策和改革意识;院系(部)组织机构与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等。

4.创新校企合作办学的管理模式

(1)“协议式”合作框架。与学校合作办学的企业大多签有合作办学框架协议,这个协议框架使合作双方形成了一种契约的关系,能使合作关系更加稳固。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共同体“友嘉模式为例”,框架协议有如下几个要点:①以项目为基础。校企合作以具体的项目为基础,如订单培养毕业生、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训等。②以合作委员会(或者其他组织形式)为纽带。双方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协商合作事宜。③互惠互利、责权利明确。从法律的范畴约束合作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履约及违约责任等。

(2)“订单式”培养模式。重点强调校企双方的“双向介入”,特别是注意了企业对学校为其定向培养人才各个环节的介入。其他合作的企业都派有专人负责与学校联系,从学生的招募到教学计划的确定,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从实训基地的建设到师资的培训,双方共同参与培养的各个环节,确保“订单”的规格与质量。

(3)“全程式”合作管理。从招生、组班、教学实施到日常管理,校企双方始终紧密合作,并按照企业相应的要求进行细而全的管理,努力做到管理到位,管理到人。而且能根据企业的特点,开展相应的各项活动。

(4)“互惠式”责权纽带。双方在合作中形成一个互惠互利、责权利明确的合作机制。作为学校一方,既有利用自身教育资源的优势,努力为企业提供合格人才的义务,同时又有从企业一方获得投资的回报和要求企业为其获得的人才“埋单”的权利。同样,作为企业一方,既有为所需人才教育付费并提供相关支持的义务,又有要求学校按质量与数量提供合格人才的权利。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企业购买培训成果机制,这个机制的形成,不仅使学校获得了发展所需的经费,而且使企业主动介入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之中,从而促进了培养人才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5.可持续发展与管理决策

(1)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对目前高职院校的超常规发展和资金短缺,应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资源配置。根据地方区域市场需求和学校固有条件,调整自身的专业发展规划,突出特色专业,这在一程度上可以形成和挖掘高职院校自身潜在的竞争力,形成规模效应,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学院资源和经费的浪费。另外,通过专业教学设施竞争优先权,可以保证学院设施的有效利用。

(2)目标效能评价与激励机制。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体制是高职院校适应市场的重要目标之一。过分强调规范管理,讲究教学过程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往往有悖于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定位,因此必须建立和正确评价系(部)办学效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评价和激励机制,以充分发挥系(部)办学的创新意识和潜力。

参考文献:

[1] 高福廷.建立新机制注入新活力[N].光明日报,1998-12-02(4).

[2] 杨和平.论高职院校经营[J].教育与职业,2005,(9).

[3] 史慧武.改良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设想[J].教育探索,2009,(2).

[4] 陈嵩.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5).

[5] 邵.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比较与借鉴[J].科学教育,2007,(11).

篇5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 地方经济管理 创新

自从国家提出统筹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以来,国家就高度重视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性和效果,不断推出各项配套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地方政府必须迎合时代潮流,不断创新经济管理机制,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区域发展新趋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层次将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发展将呈现出现新的态势:不同区域之间的产业分工更加明确,产业特色更加明显;各地区协调发展,东部地区处于优势地位,新的增长即将在中西部出现;经济一体化程度更高,区域合作趋势更强,资本流动更加自由;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交流日益频繁,相互合作更加密切。

地方经济管理就是要在区域统筹发展的背景下不断发展,但是目前地方经济管理存在着脱离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的问题,在地方经济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必须不断理顺政府与市场、各个经济体之间的关系,推动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地方经济管理创新的基本要求

(一) 政府要转变职能。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入,市场越来越注重各个经济主体的能动作用,鼓励各个经济主体主动加入到市场竞争中,这就要求地方政府为企业创造一个平等、和谐的发展环境。政府要不断转变职能,使政府成为高效、廉洁的政府,为企业提供更优质地公共服务,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各领域协调发展。

为了更有效地进行地方经济管理创新,就必须发挥各领域、各层级的力量,政府要统筹协调各方力量,促进平衡发展。不断建立健全科学的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和服务机制,使经济主体的成熟程度与经济发展程度相适应,促进各区域的协调发展。

(三)注重发挥特色优势。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不断走向成熟,地方经济管理创新越来越注重经济主体发挥自身的地区优势和产业优势,发挥出自身的特色经济和特色产业,政府相关部门要集中力量,建立自身的品牌,不断做大做强,推动优化经济发展结构,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本地区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的深入发展。

(四)注重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不是盲目地发展,更加注重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地方各级政府要做好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协调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推动本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着重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注重技术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

(五)注重经济合作交流。

区域经济发展不是孤立的发展,各个经济主体必须不断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合作。各地方政府更要打破地区壁垒,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传统观念,逐渐形成互动合作、良性竞争、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新模式。建立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平衡机制,使市场主体之间能够协调配合、共同发展。

三、地方经济管理创新的路径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经济管理机制的创新越来越重要,地方政府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不断改善创新方向,拓展创新道路。

(一)创新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为了保证区域经济的统筹发展,地方政府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经济统筹、人与自然统筹。地方政府要不断创新地方经济管理机制,使其能够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增强经济体的活力和竞争力,逐渐形成互利共赢、合作竞争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合理规划城市内部的产业布局,统筹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

(二)创新区域经济增长模式。

创新区域经济增长模式就要不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建设和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注重区域内产业结构改造升级,适应国内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推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同时要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培养和发展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使企业能够在创新的引导下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三)创新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为了提高区域经济的质量和效益,经济主体就要结合自身发展实际不断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合作,不断创新合作形式、深化合作层次,通过合作交流扩大自身的发展规模,实现资源共享,并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不断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实力,创新经济协调机制,加强经济体之间的沟通协商,实现利益最大化。

(四)创新区域政府管理模式。

对地方政府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逐步建立服务型政府,使政府从经济活动的管理者转变为经济活动的服务者,为企业的投资发展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不断发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减少政府干预,真正做到简政放权、转变作风、优化服务。同时还要坚持市场手段与法治手段相结合,不断规范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合理调节矛盾和冲突,不断规范市场环境。

(五)创新区域经济调控模式。

地方政府要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编制和执行经济发展计划。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使经济主体的发展趋向平衡。真正发挥市场的作用,减少政府干预,使生产要素和资源在经济主体间自由流动,使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加和谐。逐渐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使公共服务能够在不同区域之间都能得到应用。

四、结语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联系日趋紧密,地方政府必须不断创新经济管理机制,不断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将地方经济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更高层次。

参考文献:

[1]鲍丰彬.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山东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