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区域经济发展机制范文

区域经济发展机制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55:1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区域经济发展机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区域经济发展机制

篇1

关键词:区域创新系统;演化;区域经济发展;互馈机制

一、引言

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区域创新系统成为区域竞争力提升与经济发展的源泉和重要动力。区域创新系统支持并产生创新,在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促进区域人才集中、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形成区域竞争优势等方面起到明显推动,因而构建区域创新系统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手段。而区域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为区域创新系统演化提供物质保障,并经过创新系统内各主体的相互影响与作用,产生持续的激励创新的动力,进而提升系统的创新效率,促进区域创新系统向最优方向演化。现有研究应用多种方法对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交互关系和交换机制从不同视角进行富有成效探讨,但这些研究在系统整体性上缺乏对它们之间互馈机制的关注。为此,本文把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创新系统演化看成互馈的循环整体,并建立互馈模型以揭示它们互馈发展的内在决定机制和关键因素。

二、区域创新系统演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加速机制

区域创新系统通过强化与激发系统内各主体的创新意识,不断促进与增加创新行为的有效供给,以及通过提高创新系统演化效率和加强系统主体的合作创新动力降低区域经济发展中阻滞因素,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其加速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区域创新系统最优演化能增强企业竞争优势。企业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其产品和服务的独特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当企业产品和服务具有独特性时,才能吸引顾客,占领市场,赢得市场竞争的胜利。首先,区域创新系统通过技术创新与服务创新使区域内企业在性能、质量、制造工艺、品种、包装和售后服务等方面体现出企业竞争优势。其次,区域内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替代旧产品,延长企业产品和其核心技术的生命周期,使企业竞争优势得以持续。

第二,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是指区域产业通过技术进步以及技术、知识创新使其由劳动与资金密集型向资金技术与知识密集型转化的过程。首先,区域创新系统通过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能源的发明、扩散、应用与产业化,打破创新系统原有平衡,扩大创新活动空间与范围,使得原有产业部门与产业分解形成新兴产业部门和新产业。其次,创新系统还会利用创新资源配置方式不断改进产业间投入产出联系,使得区域内上下游产业间过程和产品创新加速,促进区域内产业间联合与创新扩散。最后,创新系统利用技术创新扩散使区域内传统产业不断更新换代,从而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综上分析,区域创新系统通过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推动区域企业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不断优化区域内产业结构,实现其产业结构的升级。

第三,区域创新系统最有演化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快速提升。依据区域内经济资源总量和分别情况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将有限资源配置到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优势行业中去,从而实现区域经济资源配置优化。其次,创新加快技术进步,促进资源利用率的提升、节约资源使用,从而增加资源和能源总量,实现区域资源可持续利用。区域创新系统通过创新人才管理方式,吸引了优秀人才的涌入,凸显了区域内人才优势和价值。再次,区域创新系统有机整合了区域内创新资源,促进了区域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和谐、可可持续发展。区域创新系统最优演化能提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区域经济发展对区域创新系统最优演化的激励机制

区域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为区域创新系统动态演化提供了物质基础保障,促进区域内经济发展资源得到更有效利用,推动各创新主体的互动与相互作用,激发了创新主体创新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提升了区域创新效率。激励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市场需求为区域创新提供内在动力。区域经济快速、稳定发展产生巨大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市场需求,通过市场机制的内在功能使市场需求信息被真实、完整的输出给科研机构和企业等主体,诱发他们创新动机和创新行为。区域创新主体通过对市场信息准确地捕捉来确定市场和创新需求方向,推动区域创新并提高其创新收益。区域创新活动不仅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市场需求,而且进一步丰富、扩大了市场需求,从而形成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和融合。

第二,各类主体间竞争与合作是科技创新的外在压力。区域经济系统中各种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其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它们为获得更多经济利益与市场份额益必然在市场经营中形成全方位的竞争格局。而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其产品和服务必须具有独特性,因而企业必然投入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等创新活动提升其竞争优势;反之,企业若不进行创新,则必然在市场竞争中淘汰。因此区域系统主体之间竞争压力迫使区域企业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不断地开展各种创新活动促进其市场竞争优势提升。

第三,区域经济增长促进了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区域经济高速、稳定发展为区域创新提供充裕的物质、资金、人才等重要创新资源,通过创新资源配置方式使创新资源得到最优效率使用。首先,创新资金筹措渠道的优化增加创新资金投入总量;其次,创新投入成本约束和创新收益激励将使区域企业把创新投入转向创新研究、成果转化以及技术服务等方面,实现创新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优化创新资金投入结构。再次,区域经济高速增长使得创新资源得潜在收益大大提高,引导创新资源合理流动,增强了区域创新资源保障。

第四,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创新环境的优化。区域经济增长增进了创新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新相关政策的完善,有效改善了创新制度环境。首先,创新成果产权的明确界定以及其交易行为规范化使创新者的利益得到有效保护,极大激发创新人才的积极性,为充分发挥创新人才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区域经济发展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重塑了创新型人才的创新精神、进取心和创新积极性。

四、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互馈模型构建和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表现出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为了准确反映二者之间的互馈关系,本文拟采用LOGISTIC方程为工具,构建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作用模型,以全面反映二者动态互馈与相互作用关系。

1.模型假设

(1)选取区域经济增长潜力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选取区域创新潜力代表区域创新系统演化的整体情况。

(2)区域经济增长潜力与区域创新潜力都是时间t的连续、可微函数。

(3)单位时间区域创新潜力的增加对其经济增长潜力的反馈系数为α1,单位时间区域经济增长潜力增加对区域创新潜力的反馈系数为α2,其中α1>0,α2

(4)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都满足LOGISTIC演化规律。

2.模型建立

科技创新对区经济发展与增长具有强大的引领和支持作用,建设区域创新系统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区域创新系统通过在区域经济系统中引入新要素或要素的新组合而促进区域经济资源有效配置,使得经济源得到更为合理利用,推进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和升级,增强区域经济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因而区域创新系统的最优演化能有效助推了经济增长。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区域创新潜力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假设其影响因子和系统创新效率有关;区域经济增长潜力对区域创新潜力有重要影响,假设其影响因子值和经济实际增长有关。区域经济发展与其创新系统动态演化相互作用模型可用以下微分方程组表示:

3.模型稳定性分析

上述微分方程组(1)本质上一个2维分线性动力系统,其本质属性是由系统的定态决定,而系统定态常用系统的不动点方程来刻画,它是由系统中所有状态变量对时间的导数为0的点组成。当系统处于定态时,系统状态不再发生变化,即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系统(1)的不动点方程为

由表1可知,系统(1)共有4个局部均衡点,其中均衡点E1,E2,E3是系统(1)的不稳定点且无意义,E4在α1α2

综上分析可知,α1α2

五、仿真分析

由上述对系统(1)稳定性分析可知,系统(1)的稳定条件α1α2

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互馈机制仿真图

从仿真图可以看出,初期(0-12时间单位)由于受知识、技术、服务、市场、资金、制度、政策等各种条件限制,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互馈性不强,因而区域创新

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规模也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虽呈正相关,但是发展水平和规模都较为缓慢。黄金期(13-25时间单位)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仍正相关,但是发展水平和规模都有非常大的提高。这说明在黄金期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形成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动态均衡的互馈关系。较高水平创新能力可带动区域经济较快增长,而较快区域经济增长也推动区域创新能力迅速提升。因而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具有很强互馈机制。

仿真分析表明: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之间不仅存在着复杂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互馈关系,而且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强度也是变化的,随着它们演化、发展水平的提高,其作用强度也逐渐增强。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正是在二者相互作用、共生演化过程中,实现其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跃迁演化。仿真分析也说明,本文所建立的理论模型能够科学、客观的描述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互馈机制。

六、政策启示与建议

通过理论和仿真分析表明: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是互馈的循环整体,不仅要强调区域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加速机制,而且强调区域经济增长对区域创新以及创新能力提升激励机制,有效发挥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先导作用,实现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循环共生演化。因而二者之间的互馈机制有深刻政策含义,对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和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完善区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人才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创新系统最优演化间互馈的关键要素,因而要建立多种形式的创新人才互动模式,实现了各类精英人才在产学研项目中良性互动与合作,以提高创新成果转化率。同时也要加大区域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科技人才和创新型企业家队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第二,完善创新协同机制。创新协同机制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以及创新系统最优演化的关键。区域创新系统是一个多主体的复杂系统,他们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既可能存在一致性也可能存在矛盾性。打破区域中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中人才交流制约因素,实现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完善和健全创新协同机制,才能真正实现区域经济和区域创新系统的循环共生演化。

第三,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区域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因而政府应通过政策创新、服务创新以及制定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相互补的产权制度、专利制度、税收制度、奖励制度等来推进区域创新环境优化,健全激发创新的机制,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第四,完善区域创新投入机制与创业风险投资机制。发挥区域创新投入中政府引导作用,拓宽创新投入的渠道,通过产业、信贷、税收等政策激励企业大幅度增加创新投入以及引导多元化的社会资本参与创业风险投资推动区域自主创新,让科研机构和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加速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进而推进区域创新系统建设。

参考文献:

[1]王祥兵,严广乐.区域创新系统动态演化的博弈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12,33(11):1-8.

[2]张宇,王蒲生,李平.深圳市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 27(5):52-54.

[3]张战仁,杜德斌.研发产业与上海经济增长的协整与因果互动机制研究[J].软科学,2009,23(10):91-94.

[4]孙捷,王斐波,朱艳,杜威漩.市场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及其互动机制[J].商业研究,2006,15:42-45.

[5]洪进,余文涛,郭韬,朱云浩.区域创新系统的AIITD演化模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12):94-101.

[6]张振刚,田帅,陈志明.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0,28(5):89-94.

[7]王祥兵.金融监管信号传递与金融市场有效运行[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5,36(9):2-9.

[8]王祥兵,张学立.货币政策传导系统协同演化机制研究[J].管理评论,2014,26(11):55-65.

[9]王祥兵,严广乐.货币政策传导系统分形特征研究[J].管理评论,2013,25(4):59-68.

[10]王祥兵,严广乐.货币政策传导系统稳定性、脆性及熵关系[J].系统工程,2012,30(4):10-17.

[11]王祥兵,张学立.货币政策传导系统混沌特征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2015,55(1):1-9.

篇2

    出主体功能区建设的问题。然而,从目前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实施效果上看,我国主体功能区建设还存在明显不足,主要表现为主体功能区理论基础薄弱,现有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对主体功能区形成机制缺乏有力解释。事实上,主体功能区作为现有区域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其实质是将环境约束、人地关系等具有区位特征的生产条件重新作为要素纳入理论分析。因此,只有从空间视角出发,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发展所需各种要素的区位特征,我们才能进一步探寻主体功能区的理论基础,并对主体功能区蕴含的客观规律做出更加符合现实的理论判断。

    一、非正式约束与经济适宜度

    (一)非正式约束与要素区位属性

    不同区域所拥有的特殊环境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客观基础。作为在漫长历史演进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地区性特征,非正式约束对其区域内经济主体的价值趋向、道德规范、行为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哈耶克(Hayek)等新制度经济学者认为,在长期的经济活动中,那些无意识而成的价值观念、道德理念、风俗习性对于经济主体的行为选择具有重要作用。这些人文因素区别于制度、法律等强制性约束,而是一种非正式的行为约束[1]。同样,诺斯(Douglass C.North)等学者也认为,非正式约束作为生产活动不可或缺的一种要素而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符合现代精神的约束环境对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传统保守的约束环境则会阻碍经济发展[2]。

    虽然经济学一直关注非正式约束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经济学者却对经济增长理论是否应该引入非正式约束分析远没有达成共识。这种争议,其本质是非正式约束的区域性特征使其显着区别于传统经济性要素而具有明显的区位属性,正是这种区位属性使得非正式约束无法纳入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分析中。一般认为,新古典经济学凭借其严谨而周密的数理分析,标志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研究范式的数理变革。正如克鲁格曼(Krugman P.)所说,“边际主义分析使新古典经济学可以将经济学与数学有效地结合起来,……这种边际分析的凸性假设明显区别于过往的任何经济学[3]。”凸性假设是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分析的逻辑前提,然而这种凸性假设无论是在生产领域还是在消费领域却都无法兼容要素的区位属性。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区位因素的引入无法保证消费的凸性假设,如果存在凸性假设,那么消费者则在追求最大效用的诉求下会在整个经济空间进行均匀消费,显然这与现实经济表现明显不符。同样,区位因素的引入也无法保证生产的凸性假设,如果存在生产的凸性假设,那么生产活动也会在不损失效率的情况下在经济空间均匀分布,从而聚集会因为地租的上升而不复存在,世界也将是一个“无城市的世界”。因此,在无法解决凸性问题时,新古典经济学倾向于舍弃要素的区位属性以便保证其形式上的科学表征。

    尽管新古典经济学舍弃了要素的区位属性,但经济学家们却一直没有忽视对要素区位属性的研究。一般认为,现代经济学可以溯源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那么当我们研究要素的区位属性时,是否也可以回到斯密那里寻找启示呢?实际上,在《国富论》中斯密认为要素及要素禀赋是经济活动的起点,所有影响经济主体行为的因素都是要素的范畴,要素既包括(劳动、资本等)经济要素,同时也包括(宗教、道德等)非经济要素[4]。如果像斯密所说,宗教、道德也是影响经济主体行为的要素,那么这就意味着,复杂经济活动的构成必然包括区位因素的影响。然而,尽管经典作家已经注意到了经济活动中的区位影响,但是对于经济活动区位内涵的认识和理解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经典作家们曾做出过这样一种判断:任何经济地区都不可能赋存其生产中所需的全部要素,生产要素克服区域障碍从而进行区域间流动就成为生产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前提。因此,在生产的初级阶段,人们开始有意识地促使着经济要素的区域间流动。在这种努力下,尤其是随着高速运输工具的普及,经济要素在不同区域间流动的运输成本不断降低,区域间经济要素转移的空间成本对于生产的影响也已经开始大大减弱。但是与此同时,随着我们对要素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的日益严重,我们对要素的流动   性也有了新的判断。有些要素只在特定区域存在,它们不能在区域间进行流动,这部分要素在生产活动中表现为较强的区位特征。尤其是不同区域所拥有的非正式约束环境,其作为在漫长历史演进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地区性特征,其他区域无法通过移动或复制来获得这种生产中的环境支持。可见,要素的区位属性是我们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研究时所无

    法规避的问题,对于经济活动的分析,我们只有充分考虑要素的区位属性,才能准确地辨析经济活动的空间特征及其客观的演进规律。

    (二)经济适宜度的定义与研究内容

    如果我们意识并承认要素具有区位属性,并且从区位的角度上看,非正式约束又是特定区域显着区别于其他区域的重要特征,其他区域无法通过复制或模仿来获得这种经济活动所必须依赖的环境因素,那么生产过程中非正式约束与其他经济性要素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就成为接下来需要我们关注的问题,换句话说,我们此时面临着如何从非正式约束视角解释主体功能区形成的问题①。正如前文所说,非正式约束和经济性要素的共同作用,是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如果非正式约束环境与该区域经济性要素能够相互匹配,区域生产自然能够实现其经济目标;而如果非正式约束环境与经济性要素不能相互匹配,区域生产就很难达到理想的状态。此时,无论是增加经济性要素质量上的投入,还是增加它们数量上的投入,区域经济仍可能会面临严峻的状态。这是因为,造成区域经济面临严峻状态的原因,既不是经济性要素“质”的问题,也不是“量”的问题,而是其与该区域非正式约束环境适宜与否的问题。因此,以非正式约束条件为基础,充分考虑非正式约束与经济性要素的相互匹配,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经济秩序,就是我们目前要研究的重点。这种新的经济秩序我们称之为经济适宜度。  EADi=(■?棕jEUDij)(■?棕jECij)-1

    其中,EAD为经济适宜度水平,EC反映的是非正式约束条件,EUD反映的是经济性要素的利用度,i是不同区域的序号,j代表不同的经济性要素种类,ω是权重系数。非正式约束条件是指特定区域的经济活动在科学、合理的安排下所能达到的最大社会经济总量;而经济性要素利用度则是在既定的非正式约束条件下,如何最高效率地对各种经济性要素进行配置以获得更高的产出。经济适宜度是衡量要素配置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来讲,非正式约束条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基础和客观条件,区域经济发展必须以其非正式约束与经济性要素科学、合理的匹配为前提,如果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不能与其非正式约束环境相互适应,那么尽管该区域短期内可能获得发展,但是从长期来看,区域经济未来发展潜力必然会因为非正式约束环境的排斥而面临严峻的状态。另一方面,非正式约束对经济性要素具有明显的效率选择性。特定区域的非正式约束条件往往可以和不同的经济性要素相结合,但其生产效率显着不同。换句话说,在既定的非正式约束条件下,特定区域可以通过对经济性要素进行效率选择,从而使得区域经济活动绩效向帕累托最优状态进一步逼近。

    二、经济适宜度与主体功能区形成机制

    虽然经济适宜度以度为其形式表征,但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非正式约束与经济性要素之间科学合理的经济秩序却是其研究的深层次内容。因此,当我们对经济适宜度进行解析时,主体功能区形成的理论基础也逐渐开始清晰。“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各地区要“根据承载能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形成规范的空间秩序,……。”[5]从规划纲要所反映的国家发展战略的出发点来看,广义的“承载能力”必然包括不同区域在其漫长历史演进中逐渐形成的非正式约束环境,不同的主体功能区的建设和发展必须与其非正式环境相适应。此外,规划纲要中所要求形成的“规范的空间秩序”也进一步强调了非正式约束条件与区域内经济性要素要形成高效率的配置,经济适宜度水平较低的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具竞争力的、是不可持续性的。如果区域经济的发展不能确保各种要素之间的合理配置,区域经济发展必然会因为其配置效率损失而丧失未来发展的潜力。可见,从主体功能区宏观规划来看,基于经济适宜度视角探寻主体功能区理论基础,确实是一条可行路径。那么接下来,经济适宜度对主体功能区的形成动力又能有何种程度的解释呢?

    (一)经济适宜度与分工、专业化

篇3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经济发展 进出口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外贸易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其作用更为突出。一系列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已表明,对外贸易与一国经济增长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概括起来,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基本功能是扩大总需求, 通过扩大进出口贸易规模和净出口,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快速增长,并间接增加国内就业与税收。同时, 一国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扩大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出口、增加比较劣势产品的进口,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和利用率,最大限度地促进本国经济增长。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进口与出口结构上的不同,使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发展又具有资源转移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功能,即通过初级产品和一般加工产品的出口和投资品的进口,实现国内资源在不同产业之间的间接转移,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工业化进程,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1对外贸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实现机制

1.1对外贸易与企业竞争力

区域的对外开放特别是对外贸易,实际上就是把本地区的企业直接或间接纳人与外国企业的竞争之中。对区内企业而言,可以通过来自进口和出口两个方面的市场竞争提高企业竞争力。从进口的角度分析,对区内生产质次价高商品的企业来说,通过开放进口市场,面对来自国外产品的激烈竞争,为保持其市场份额,将刺激这类企业努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即使是那些生产效率较高、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甚至在国内市场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面对来自外部的市场竞争压力,也会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而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因此,进口产品在区内市场的竞争压力是促进区内企业提高技术与管理的重要动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进而打破原有的产业结构,促进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带来经济的动态增长即经济发展。从出口的角度分析,出口贸易的拓展,一方面使出口企业能够获得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使企业的生产规模得以扩大,实现规模经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使出口企业不得不同外国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展开国际竞争。为了保持扩大在国外的市场份额,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迫使出口企业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加强经营管理,并不断根据国际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调整产品结构,按国际标准生产、按国际营销惯例办事。这无疑会刺激企业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率的不断提高和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

1.2对外贸易与资本积累

李嘉图在分析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关系时指出,一国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是资本积累,而对外贸易由于可以增加用收入购买的物品的数量和种类,并且由于使商品丰富和价格低廉而为储蓄和资本积累了刺激力。因此,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可以通过对外贸易促进资本积累机制实现。对外贸易对资本积累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

第一,对外贸易具有资本积累和创造投资的功能。首先,对于大多数地区而言,由于要素察赋的差异,使各地区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闲置资源,根据比较优势原理,通过对外贸易出口这些丰裕要素或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可以获得外汇收人,积累外汇资金。其次,从出口角度分析,出口部门的要素收益一般高于进口竞争部门的要素收益。出口部门的这种较高的收益水平必然会引致一部分区内资金流入出口部门,导致出口部门的投资增加。这部分投资部分来自效率比较低的进口竞争部门和非贸易部门,也有一部分是创造出来的额外资金,从而产生新增投资。出口贸易除了带动区内投资的增加外,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出口部门的迅速发展还将吸引部分国外的投资者进入该地区的出口部门,这部分国外投资可以形成纯粹的投资增加。另外,外资的流入,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区内投资(资金)不足,更重要的是促进先进技术、管理知识和经验的引进。再次,从进口角度分析,通过进口相对稀缺要素或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特别是资本品,相当于国民收入流入投资部分,等同于增加投资。

第二,对外贸易具有引资的功能。对外贸易往往同外商直接投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的快速稳定发展为引进外资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担保。因为,一方面,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偿债能力,最终由其出口能力决定。出口规模越大,外汇收入越多,外汇储备就越充裕,可以增强外国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从而增强该国或地区吸引外资和在国际资本市场筹措资金的能力;另一方面,出口规模的扩大,不仅表明该国或地区的出口产业或产品在国际市场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而且说明出口国的产品或产业已达到一定水平,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一些外国企业更有信心以独资或合资方式主动进入;再次,进口特别是资本品的进口往往同国家之间或地区之间的借贷关系联系在一起,采用这种方式既可以增加资本流入,又可以利用外国的资金来引进技术和设备等,从而提升产业结构。

1.3对外贸易与技术进步

对于一个区域而言,实现技术进步的途径的获得不外乎有三:区域内自身的研究和开发即技术创新;国内其他区域的引入和国外引入即技术贸易;对外贸易则是促进区域技术进步的桥梁和纽带,为技术进步创造条件。对外贸易促进技术进步的机制主要表现为:

从进口的角度分析,贸易是一个地区获得技术的重要渠道。首先,通过进口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工艺或情报资料,可以提高区内总体的技术水平,增强区域的生产能力和研发能力,进而提高区内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生产效率。其次,通过对进口产品的研究,可以获得很多先进的技术或信息,即通过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和“干中学”效应获得进步,实现模仿创新。第三,通过技术进口,提高区内传统要素的使用效率,增强区内的总体技术能力,推进区内产业结构的深化和高层次化。第四,对外贸易通过国际竞争为技术进步提供强大的动力。“对外贸易是国际竞争所形成的各种刺激与压力的原因,而国际竞争又被视为实际掌握技术和赶上国外竞争者的主要动力,……同样,进口竞争也能有利地促进产品性能的改进”。因此,对外贸易在一个地区技术进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出口的角度分析,出口的扩大可以刺激出口企业加强对新产品的研发,从而推动技术进步。另外,通过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可以把在一个地区己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的技术产业输出到其他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不仅能获得那些国家的相对成本优势,延长产业或产品的生命周期,实现比较优势的再造,而且还有助于输出地区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完善。

2政策建议

基于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为充分发挥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提出几点建议:从宏观上来说,应该积极推进出口产业集群和出口基地建设,扩大紧缺资源和关键装备的进口培育更多外贸主体,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改善投资环境合理利用外资,扩大对外贸易总规模。从微观上来说要想扩大对外贸易规模,重点在于调整对外贸易结构。

参考文献

[1] 刘用明.对外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4.

[2] 黄卫平,彭刚.发展经济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篇4

关键词:区域经济;创新;高职院校;管理机制

高职院校一般由地方或行业主办,主要培养满足区域经济和行业需要的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但高职院校现有的管理机制基本上雷同于普通高等院校,体现不出高等职业教育突出技能培养、贴近生产第一线的特色,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合格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唯有创新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院校管理机制,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管理机制,才能使高职院校的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区域经济发展更好地服务。

一、目前高职院校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1.组织结构问题

高职院校的部门设置基本上按行政管理模式设立,分为行政部门和教学部门,行政部门包括办公室、人事处、财务处、教务处、学生处等,教学部门由不同的院、系组成。传统行政管理体制下的高职院校的这种组织结构,是以教学为中心,生产和科研是独立于教学之外的活动。在这种组织结构中,教学、生产和科研这三条线各自发展,相交而不相融,难以发挥对高职人才能力培养的综合保证作用。对于必须面对企业、市场进行广泛服务,才能提高竞争能力的高等职业院校来说,这种组织结构影响了高职院校提高效能、效率的要求。

高职院校组织结构的设计方式雷同于普通高等院校,这种组织结构,机构臃肿、职能重复,突出体现为党政、后勤部门庞大,负担沉重,僵化的机构和职能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和地域经济发展要求,缺乏对市场化办学的快速反应;各层次管理幅度小,自主性差;决策过程取决于领导层成员意见,往往导致独断专行现象,教职工自主意识和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2.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问题

许多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脱离市场经济的需求和企业岗位的需求,不顾学校现有的办学条件和师资,盲目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缺乏以市场为导向的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资金投入预决算机制及监督保障体系,导致有限资金浪费,甚至投资失误等问题。

3.教学质量管理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中,还存在一些片面的、错误的质量观念:首先,不少高职院校还是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在培养计划中,理论课时过多,没有做到“必须”和“够用”,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其次,大多高职院校的办学层次、形式、学制、课程等弹性不足。第三,不少高职院校还是过分强调目标管理而忽视过程管理,造成了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和地域经济发展“适量、够用并能立即上岗”的要求。

二、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院校管理机制创新研究

1.构建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管理机制

高职院校的发展,离不开行业、企业的参与和支持。高职教育作为一种与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教育类型,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与产业结构、行业企业的岗位变化相适应。市场化和企业化将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决定了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将不再也不应完全依赖于政府措施,而是在更大程度上与区域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相适应。因此,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管理机制,按照职业岗位去开发课程与教学,应是高职院校未来的发展方向。

2.构建扁平式管理组织结构

(1)实现高职院校管理从科层化向专业化的转变,加强职能部门的专业化建设,加强体现高职院校特征的校企合作管理组织的专职化建设。扁平化组织结构是以“地方为主”的,其成员管理是以“自主管理”为主。从本质上讲,学校并不是典型意义上的科层组织,多半应归为专业组织。因此,学校管理必须弱化科层化取向,强化专业取向,建立平等对话的制度和平台,让教职工广泛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以使学校组织得以健康有序地发展。

(2)充分发挥系部的作用和功能,加重系部责任,转变学校角色,促使系部主动开发产业,抓教研、找市场,找准本系产学教研的结合点。

(3)完善管理机构的设置制度,弱化精简非专业的行政组织机构。要综合考虑高职教育事业的特点,对整个管理制度系统都要做出新的制度安排,减少中间层次,提高工作效能,使机构设置更加科学化和高效化。

3.低成本动态目标管理

(1)降低目标使用成本。变学科型教学设施投入为职业技能岗位设施投入,建立适应区域岗位需要的以技能培训教学为重点的职业教育实践体系;变单纯高学历、高职称师资的投入为技能型师资的投入;与劳动保障部门合作,建立技能考核培训基地,缓解投入压力。

(2)降低目标管理有效成本。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体现在高职教育评价上,应注重适应企业岗位要求的培养过程和就业结果。可由系(部)或二级学院决定其资源有效使用,通过学院监测其执行成果以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以激励系(部)或二级学院自主管理资源的积极性。建立以系(部)为主的二级管理机制,由系(部)根据学院职能和经费划块管理,最大限度地减轻学院管理压力,避免造成职能重复和人力资源浪费,提高管理效率。

(3)实行动态管理机制。建立灵活的、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运行机制,必须充分激发系(部)办学的潜力,建立动态竞争机制,以学院目标监控和管理为依托,实现系(部)自主确定培养过程、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系(部)自主确定招生计划、发展规划,学院建立与此相适应的招生与就业导向机制和目标评价标准。通过引入动态目标管理机制,充分挖掘二级管理的内在潜力和部分资源的有效使用,推动学校各部门在一个高效、协调、有序、不越轨的状态下共同竞争和发展,实现学校预期总体目标。以上机制的建立取决于下列因素:院、系两级管理的分权和管理压力大小的问题;系(部)参与决策的环境和参与意识;院领导层的正确决策和改革意识;院系(部)组织机构与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等。

4.创新校企合作办学的管理模式

(1)“协议式”合作框架。与学校合作办学的企业大多签有合作办学框架协议,这个协议框架使合作双方形成了一种契约的关系,能使合作关系更加稳固。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共同体“友嘉模式为例”,框架协议有如下几个要点:①以项目为基础。校企合作以具体的项目为基础,如订单培养毕业生、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训等。②以合作委员会(或者其他组织形式)为纽带。双方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协商合作事宜。③互惠互利、责权利明确。从法律的范畴约束合作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履约及违约责任等。

(2)“订单式”培养模式。重点强调校企双方的“双向介入”,特别是注意了企业对学校为其定向培养人才各个环节的介入。其他合作的企业都派有专人负责与学校联系,从学生的招募到教学计划的确定,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从实训基地的建设到师资的培训,双方共同参与培养的各个环节,确保“订单”的规格与质量。

(3)“全程式”合作管理。从招生、组班、教学实施到日常管理,校企双方始终紧密合作,并按照企业相应的要求进行细而全的管理,努力做到管理到位,管理到人。而且能根据企业的特点,开展相应的各项活动。

(4)“互惠式”责权纽带。双方在合作中形成一个互惠互利、责权利明确的合作机制。作为学校一方,既有利用自身教育资源的优势,努力为企业提供合格人才的义务,同时又有从企业一方获得投资的回报和要求企业为其获得的人才“埋单”的权利。同样,作为企业一方,既有为所需人才教育付费并提供相关支持的义务,又有要求学校按质量与数量提供合格人才的权利。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企业购买培训成果机制,这个机制的形成,不仅使学校获得了发展所需的经费,而且使企业主动介入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之中,从而促进了培养人才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5.可持续发展与管理决策

(1)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对目前高职院校的超常规发展和资金短缺,应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资源配置。根据地方区域市场需求和学校固有条件,调整自身的专业发展规划,突出特色专业,这在一程度上可以形成和挖掘高职院校自身潜在的竞争力,形成规模效应,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学院资源和经费的浪费。另外,通过专业教学设施竞争优先权,可以保证学院设施的有效利用。

(2)目标效能评价与激励机制。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体制是高职院校适应市场的重要目标之一。过分强调规范管理,讲究教学过程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往往有悖于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定位,因此必须建立和正确评价系(部)办学效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评价和激励机制,以充分发挥系(部)办学的创新意识和潜力。

参考文献:

[1] 高福廷.建立新机制注入新活力[N].光明日报,1998-12-02(4).

[2] 杨和平.论高职院校经营[J].教育与职业,2005,(9).

[3] 史慧武.改良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设想[J].教育探索,2009,(2).

[4] 陈嵩.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5).

[5] 邵.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比较与借鉴[J].科学教育,2007,(11).

篇5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 地方经济管理 创新

自从国家提出统筹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以来,国家就高度重视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性和效果,不断推出各项配套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地方政府必须迎合时代潮流,不断创新经济管理机制,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区域发展新趋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层次将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发展将呈现出现新的态势:不同区域之间的产业分工更加明确,产业特色更加明显;各地区协调发展,东部地区处于优势地位,新的增长即将在中西部出现;经济一体化程度更高,区域合作趋势更强,资本流动更加自由;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交流日益频繁,相互合作更加密切。

地方经济管理就是要在区域统筹发展的背景下不断发展,但是目前地方经济管理存在着脱离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的问题,在地方经济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必须不断理顺政府与市场、各个经济体之间的关系,推动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地方经济管理创新的基本要求

(一) 政府要转变职能。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入,市场越来越注重各个经济主体的能动作用,鼓励各个经济主体主动加入到市场竞争中,这就要求地方政府为企业创造一个平等、和谐的发展环境。政府要不断转变职能,使政府成为高效、廉洁的政府,为企业提供更优质地公共服务,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各领域协调发展。

为了更有效地进行地方经济管理创新,就必须发挥各领域、各层级的力量,政府要统筹协调各方力量,促进平衡发展。不断建立健全科学的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和服务机制,使经济主体的成熟程度与经济发展程度相适应,促进各区域的协调发展。

(三)注重发挥特色优势。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不断走向成熟,地方经济管理创新越来越注重经济主体发挥自身的地区优势和产业优势,发挥出自身的特色经济和特色产业,政府相关部门要集中力量,建立自身的品牌,不断做大做强,推动优化经济发展结构,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本地区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的深入发展。

(四)注重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不是盲目地发展,更加注重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地方各级政府要做好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协调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推动本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着重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注重技术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

(五)注重经济合作交流。

区域经济发展不是孤立的发展,各个经济主体必须不断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合作。各地方政府更要打破地区壁垒,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传统观念,逐渐形成互动合作、良性竞争、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新模式。建立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平衡机制,使市场主体之间能够协调配合、共同发展。

三、地方经济管理创新的路径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经济管理机制的创新越来越重要,地方政府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不断改善创新方向,拓展创新道路。

(一)创新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为了保证区域经济的统筹发展,地方政府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经济统筹、人与自然统筹。地方政府要不断创新地方经济管理机制,使其能够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增强经济体的活力和竞争力,逐渐形成互利共赢、合作竞争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合理规划城市内部的产业布局,统筹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

(二)创新区域经济增长模式。

创新区域经济增长模式就要不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建设和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注重区域内产业结构改造升级,适应国内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推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同时要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培养和发展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使企业能够在创新的引导下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三)创新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为了提高区域经济的质量和效益,经济主体就要结合自身发展实际不断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合作,不断创新合作形式、深化合作层次,通过合作交流扩大自身的发展规模,实现资源共享,并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不断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实力,创新经济协调机制,加强经济体之间的沟通协商,实现利益最大化。

(四)创新区域政府管理模式。

对地方政府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逐步建立服务型政府,使政府从经济活动的管理者转变为经济活动的服务者,为企业的投资发展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不断发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减少政府干预,真正做到简政放权、转变作风、优化服务。同时还要坚持市场手段与法治手段相结合,不断规范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合理调节矛盾和冲突,不断规范市场环境。

(五)创新区域经济调控模式。

地方政府要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编制和执行经济发展计划。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使经济主体的发展趋向平衡。真正发挥市场的作用,减少政府干预,使生产要素和资源在经济主体间自由流动,使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加和谐。逐渐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使公共服务能够在不同区域之间都能得到应用。

四、结语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联系日趋紧密,地方政府必须不断创新经济管理机制,不断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将地方经济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更高层次。

参考文献:

[1]鲍丰彬.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山东大学,2009.

篇6

关键词:园区经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动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4-0040-02

目前,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不断加大,在全球各地经济快速发展的区域,当地的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已经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园区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增长高地,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又反哺园区经济,为园区经济提供更好的发展条件。互动是主体之间相互影响及作用的交往活动,或是交互主体对其他主体的行动与反应过程。而互动得以发生的基础,是交互主体在相互理解基础上共同利益及各自利益之间的相互关系( Simmel,1908;Coser,1956)。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动力机制是指园区与区域系统内各动力因子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这种动力来源于两者生存、发展、盈利等共同目标的驱使。

一、要素集聚与扩散

要素集聚与扩散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经济园区作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强烈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集聚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李小建,1999)。聚集经济是园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各种要素资源和经济活动在特定空间集聚,主要源于外部经济效益、规模经济效益、范围经济效益等效益的吸引;扩散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与过程(李小建,1999)。扩散主要源于产业结构优化、技术创新等的促进作用,也由于土地价格上涨,生活费用攀升等外部不经济的推动作用。

要素集聚与扩散既是园区经济产生的根源,又是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基本动力。园区是生产要素和产业活动的聚集高地,能够产生强大的外部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吸引各类企业及相关机构聚集在一起。园区内产业集聚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强大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促使该地区经济加速发展。在园区产业集聚的初始阶段,集聚效应大于扩散效应,促使周边地区人口、资金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园区集聚发展;当园区产业集聚发展到高级阶段时,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的集聚达到一定规模,就会产生外部不经济效应和拥挤效应,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或夕阳产业逐渐向周边地区转移。此时,扩散效应占据主导地位,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产业、人口等向周边地区的转移和扩张,构筑更大空间的经济协作体系以及扩散了园区的资金、技术、管理、加工体系等优势,从而确立园区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直接促进了周边地区的发展。

二、技术创新与扩散

技术是在商品生产和劳务生产中所积累的知识、技巧和熟练程度,而技术创新是人类在经济活动中,因有效的技术变化而提高技术系统在经济生产中的总体效能的动态过程(从林,2002)。20世纪50年代,瑞典著名学者哈格斯特朗(T.Hagerstrand)从空间角度对技术创新的扩散进行了研究,他认为由于一项创新的优势,使在创新者与周围的地理空间中产生“位势差”,为了消除这种差异,一种平衡力量会自动促使创新活动向外传播和扩散。

在社会生产网络化的环境下,园区内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信息、技术、管理方法和企业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创新和成果,会被迅速地被周边地区共享和仿效。知识和信息迅速而大规模的流动,会产生一种技术的自溢出效应。技术创新形成后,随着其不断的成熟,就要开始向周围地区传播扩散。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主要表现为企业之间的技术关联关系,这种关联关系的形成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垂直技术关联,即由上游企业的创新技术向下游企业扩散;另一种是水平技术关联,即由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间相互模仿形成的联系。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和其他的非正式互动关系成为知识流动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形式。由于这种技术关联性,一项新技术或新产品出现后,会在不同企业甚至不同产业之间进行扩散,导致其他企业利用或模仿这项新技术进行相关的创新,那么在一定的时期内,围绕这项特定的创新技术就会形成一定的技术创新知识链,从而产生强大的关联创新效应。技术创新与扩散不仅带来区域竞争力的提高,而且进一步强化了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联系,有效地推动了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

三、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

产业结构是指各类产业及其内部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与相互联系,社会生产各产业部门及产业细分内部依一定的生产技术联系互为供给和需求,从而构筑了既定的产业联系链条即产业结构(杨万钟,1994)。同样的生产要素在各产业之间的分配比例不同,经济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产业结构决定着经济活动主体参与产业分工和接受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辐射的程度,对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其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各不相同,进而制约和影响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互动的过程。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能实现资源在各产业间的优化配置,是促使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重要条件。因为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可以使各个产业之间紧密联系、协调发展,具有较强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进而增强经济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增强,促进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加速了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意味着产业的空间布局更加合理,而合理的产业布局为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互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互动的主要内容就是各产业部门生产的产品,因此,不同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互动的内容和形式。

四、经济空间结构网络化

经济空间结构网络化指的是使各种经济活动主体构成一个有序化的关联系统及其运行过程,并通过这个过程获得一种特有的网络组织功能效应。经济空间结构网络化使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网络设施完备,产业内在联系密切,要素流转通畅,组织功能完善,并构成一个维系园区与区域网络系统共生共长的空间过程。园区内产业的快速发展、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大和产业竞争力的日益增强,推动着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变,进而推动产业功能布局的调整,促使地区经济空间结构发生转变。经济空间结构由初期的地区低水平平衡阶段,逐渐发展成为典型的“核心―”二元结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地区差异拉大;进而随着园区经济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加强,核心和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逐渐缩小,经济空间表现为“核心―城乡边缘区―”三元结构;最后,随着扩散作用的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空间将逐步实现一体化,整个区域社会经济处于高水平的均衡状态。园区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载体,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对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演进产生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演进又反哺园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五、基于产业链的产业整合

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互动建立在产业联系的基础上,产业联系从内容上不仅包括各主体之间的物质联系,而且还包括非实体的信息和知识联系。产业整合是指为了谋求长远的竞争优势,按产业发展规律,以企业为整合对象,跨空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重新配置生产要素,调整和构筑新的资本组织,从而形成以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为核心的优势主导产业和相应产业结构的过程(吕拉昌,2004)。产业整合包括横向整合、纵向整合和混合整合。产业的横向整合是指产业链条中某一环节上多个企业的合并重组;产业纵向整合是指处在产业链中,上、中、下游环节的企业合并与重组。基于产业链的产业整合改变了产业的区域布局,同时,产业整合的过程也就是产业集聚的过程,这一过程必然导致产业空间分布与区域关系的改变,加强了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因为产业整合有利于加强区域分工深度,在园区与园区之间、园区与区域之间,通过市场配置形成垂直和水平分工的产业整合,可以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形成网络化的复合分工体系。这不仅有利于密切园区与区域之间的联系,使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相互作用强化,更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六、制度变迁与创新

制度是影响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它的基本功能是提供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这种框架制约着人们的选择集合,从而构成社会经济秩序中的合作与竞争关系。以罗纳德・H.科斯(Ronald. H. Coase)和道格拉斯・C.诺思(Douglass. C. North)为代表的西方制度经济学派认为,制度是重要的,它对经济行为的相关行为应该居于经济学的核心地位。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制度因素,有效率的制度安排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无效率的制度安排则会抑制甚至阻碍经济发展。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之间的有效互动,同样与制度安排及其变迁密切相关。如果缺乏有利于各类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制度安排,则不能形成这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财税、教育、户籍、就业、社保等制度对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制度创新也就是指在这些方面的改革。在制度创新的推动下,人口、资本、技术、信息等经济要素更健康、高效地在园区与区域之间流动和重组,促进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

七、结论

通过分析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动力机制,我们可以看到:园区内生产规模的扩大,带动了生产要素的流动,促进了产业集聚发展,提高了产业竞争力。而伴随着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园区能够吸引集聚更多的生产要素,获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促进园区内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因此,通过动力机制的作用,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之间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有助于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向世聪.园区经济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2] 李培祥.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3] 李敦瑞.产业集群发展与区域城市化的互动作用[J].经济导刊,2007,(10).

[4] 吕拉昌.关于产业整合的若干问题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2004,(8).

篇7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驱动机制

从概念层面分析,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是指对相邻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系统性分析,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各个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共同富裕的有效措施。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将各个区域放在平等的位置,坚持客观公正,通过内部子系统与外部系统的互动,推动相互协作,实现整体发展。

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理论依据

协同理论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可能独立进行,任何一个区域想要获得长远稳定发展,就必须对外开放,推动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的自由流通;二是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对区域之间的良性竞争与合作关系进行维持,另一方面需要确保各个区域的高度自主性,对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进行强化和巩固;三是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需要满足客观事实,不能盲目进行,通过合理有效的措施,实现经济的有序发展,提升经济运作效率[1]。协同理论为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深入探究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于相关部门而言,想要真正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进行明确和完善,就必须做好全面细致的分析,尊重驱动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分析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的序参量,提升驱动机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因素

1.区域比较优势。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自然资源、技术、土地、劳动力、资金等共同构成了区域比较优势,是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2]。在区域经济协同演变的过程中,不同的演化阶段所对应的区域比较优势也有所不同,其演化特征包括:(1)静态向动态的转变。初级阶段的区域比较优势为核心层、中心层和层的静态比较优势,高级阶段的区域比较优势则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应性变动,属于动态比较优势,能够依照大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整体效率要求,对子区域的资源配置进行即时调整。(2)资源向知识的转变。资源型比较优势主要是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知识型比较优势则是通过能够体现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高级要素,如信息、技术、经验等,带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与自然资源等初级要素相比,高级要素和核心带动作用更强。同时,在初级阶段,区域经济一般都是依靠自然资源进行产品的开发,比较优势的核心是自然资源,信息、技术等高级要素的作用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具备较大的提升空间,同时也需要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状况进行改善;在中级阶段,依靠区域比较优势,各个区域都加强了对于产业分工的重视,加强了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推动了经济发展结构的持续调整,使得大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环境更加稳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资源等初级要素的作用逐渐被知识、信息等高级要素所取代,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状况有了很大改善[3];而在高级阶段,区域经济的发展逐渐稳定,需要做好发展要素的合理规划和配置,形成区域自身的区域比较优势,确保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动态调整,从而使得经济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大大增强。2.区域经济联系。一方面,区域经济联系的强度和能量损耗直接决定了其演化阶段,对应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不同阶段,从整体层面分析,区域经济联系在不断的演化过程中,表现出了几个比较显著的特征,一是强度的提升,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越发紧密和牢固,子系统之间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的程度大大提升;二是损耗的降低,区域经济联系的效果越好,能量的损耗也越少,实现了对于有限资源的充分利用,减少了资源浪费问题。另一方面,区域经济联系使得信息的交流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完善的信息支持也使得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加合理,逐渐由初级协同向着高级协同的方向转变,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趋势越发显著。如果区域逐渐能够形成完全通畅的要素流动,则不仅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降低能量损耗,还可以实现对区域经济的高度整合,完成协同跃升[4]。3.区域产业分工。在演化过程中,区域产业分工呈现出几个比较显著的特诊,一是持续优化的分工模式,从原本的杂乱无章变为规则有序,产业分工更加明确也更加合理;二是持续增加的子系统数量,各个区域基本上都开始融入到了大区域经济的分工协作中,需要明确的是,子系统始终都处于大区域产业分工中,并不存在逐步加入产业分工的情况;三是持续弱化的个体特征。与网络整体不而言,子系统的个体特征在产业分工过程中逐步弱化,更多地突出了整体效率[5]。

三、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

针对上述三种主要驱动因素,虽然明确了其各自的演变特征和动态作用机理,但是从构建完善驱动机制,推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角度分析,需要深入研究系统序参量的识别问题。1.驱动因素间的序参量识别。三种驱动因素都可能成为系统序参量,而实际上,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不同阶段,系统序参量会出现动态变化,遵循区域比较优势—区域经济联系—区域产业分工的动态演变规律。在初级协同阶段,子系统之间尚未建立起紧密的联系,产业分工也没有形成,子系统个体特征显著,区域比较优势是决定子系统发展的关键因素。换言之,在这个阶段,系统序参量是区域比较优势。在中级协同阶段,子系统之间的经济联系逐步加强,个体特征持续减弱,区域经济联系与区域产业分工在大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越发凸显,也使得系统序参量产生了动态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系统序参量相对模糊,既可能是区域经济联系,也可能是两种或者三种驱动因素的融合。在高级协同阶段,经济子系统的区域比较优势更加明显,区域经济联系也得到了强化,区域产业分工成为了系统序参量,这也是实现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的关键驱动[6]。2.驱动因素间的协同作用。伴随着区域经济协同阶段的变化,系统序参量也会发生相应的转变,而无论系统序参量是三种驱动因素中的哪一种或者哪几种,驱动因素之间的协同作用始终是实现序参量与相关变量可靠连接的重要纽带,不仅充分体现了协同学伺服原理的经济学内涵,同时也成为了决定系统协同演变的关键环节。驱动因素之间的协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区域比较优势与区域经济联系的相互促进。区域比较优势是由资源禀赋决定的,能够推动不同区域之间区域经济联系的建立,而可靠的区域经济联系又会反过来锐化区域比较优势。在区域间,要素的交流主要用来商品贸易,而在利益的驱动下,各个区域会加强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与此同时,区域经济联系使得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得到了更好的发挥,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2)区域经济联系与区域产业分工的相互引导。子系统之间的信息传输使得反馈的数据量不断增大,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加强必要的引导工作,实现对经济系统的优化和改善,以保障了分工的合理性和科学性[7]。不仅如此,通过对区域产业分工的优化,可以提升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实现资源的科学分配,对子系统的要素流动可以得到持续改进,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实现区域经济联系与区域产业分工的共同升级和转变。(3)区域产业分工与区域比较优势的相互依托。区域产业分工与区域比较优势是相互提托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保障,后者则是前者的依据。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想要切实提升区域产业分工的水平,需要以区域比较优势为依托,确保其能够参与到产业分工中,使得区域在经济系统中发挥出最为高效的节点作用,而保证节点的稳定性,则是实现大区域经济系统高效性的关键。区域产业分工可以为节点的规划设置提供指导,并且为区域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提供良好的保障。可以说,区域产业分工和区域比较优势互为基础,相互依托[8]。

总而言之,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构建完善的驱动机制,针对不同的协同阶段,采取差异化的发展策略。在发展初期,应该强调区域比较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发展中期,应该完善要素流动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强化区域经济联系,构建起高校的信息交流机制;在发展后期,应该优化区域产业分工,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不同的区域应该结合自身特点,选择相应的产业转移模式,从改进大区域经济的整体效率出发,构建区域间产业协调机制。

作者:梁卫平 单位: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参考文献:

[1]刘莹.基于哈肯模型的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驱动机制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4.

[2]孙菲,罗杰,王梓群,等.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驱动机制研究[J].价值工程,2013,(35):1-2.

[3]李琳,刘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探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5,(5):67-73.

[4]张燕.产业协调发展驱动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6,(12X):14-15.

[5]杨玉梅,杨俊生.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行政运行机制探析[J].改革与战略,2011,(10):106-108.

[6]周绍杰,王有强,殷存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功能界定与机制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41-148.

篇8

关键词:高职 英语教育 区域经济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5.117

1 引言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我国与国际接轨的程度也日趋紧密。企业对英语人才的要求也越发有针对性和专业化。因此,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基础的高职英语教育受到社会的密切关注。高职英语与区域经济发展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如何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制定恰当的英语教学方案呢?这些就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

2 区域经济发展对高职英语教育的影响

2.1 经济发展对高职英语培养目标提出更高要求

调查表明,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对高职毕业生的英语水平要求越高。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信息化,技术化也越强,与国际接轨的程度也越密切。因此,企业对毕业生对英语材料的阅读能力以及灵活运用英语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需求不断提高。这便对高职英语教学的教学方向有直接的影响,高职英语教育向着增强实用性的方向发展。“实用为主,够用为度”成为高职英语教学的指导原则,“学多少,用多少”成为高职英语教学风向标。在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方面也纷纷向实用性靠拢,重视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尤其是岗位英语,专业英语的运用。各大高校也以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制定了独特的英语人才培养计划及专业的课程体系,培养英语应用型人才。

2.2 地方经济的发展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产生影响

高职英语是直接面向社会、企业、大众的英语教育,高职英语教育事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往往有直接的关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技术的更替和时代的变换,有的职业会逐渐被社会淘汰,相应的专业英语人才需求也会萎缩;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和产业链升级,一些企业逐渐从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向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企业,这种变化随之而来的就是相关英语专业人才需求的增加。因此,地方经济的发展状况,对高职英语教育有直接的影响,高校应根据不同的人才需求设置不同的专业培养模式,使其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2.3 高职英语教育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事物的影响是相互的,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着高职英语教育的同时,英语教育也反过来促进着地方经济的发展。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加强了区域经济和英语人才培养的关系,在高职英语教育为企业输入合格专业人才的同时,也可以利用专业人才的优势,参加社会经济文化交流,提高区域影响力,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河北廊坊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近年来,廊坊市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了很多外资企业进入投资,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廊坊地区的高职院校满足了企业的需求,为企业输入了大量合格的英语专业人才,得到了企业的认可,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帮助,也吸引了更多的外资企业进驻廊坊;此外,在经济文化交流中,英语专业的学生们通过发挥本地英语特色,将本地的经济优势进行介绍,将廊坊推出中国,走向世界,起到了很好的广告作用,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1]

3 如何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制定高职英语教学模式

面对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职英语教学也应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因此,英语教学的改革很有必要。

3.1 校企联合,共同培养

为了培养更多的英语专业人才,我们可以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从各个方面展开合作,加强人才培养,主要可以下从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建立联合实训基地,集学校的骨干教师和企业的行业专家为一体,共同实施人才培养,使学生受到学校专业教育的同时,在实用性方面又可以从企业的专家处学习借鉴;

第二,可以由学校和企业选出各自的专业人员,组成管理委员会,通过委员会实现资源,成果共享,人才共育;

第三,针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英语课程的设置也需要通过指导小组研究,实地走访调查等方式来完成。通过校企联合,可以很好地了解企业需求,从而对相关课程进行优化设置,实现“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理念;

第四,遇到问题时,可以建立保障机制,通过双方管理层的协商指导,以责任公担为原则,统一协调解决问题;

通过这种合作模式,既满足了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又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方法。[2]

3.2 改进教学课程,优化人才培养

第一,及时更新课程,紧跟时代脚步。

学校培养的人才最终是要服务于社会的,因此,及时了解社会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动态,对高职英语人才培养可以有很好的导向作用。学校在校企联合的基础上还可以每年组织学校指导老师和企业代表会谈,对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等进行修改和完善。同时,对本专业职业能力培养和英语实用性体现方面需要重点讨论,并联合校企,共同开发课程,以顺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二,鼓励学生参加相关活动。

对于一些英语能力好,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学校可以组织安排他们参加本专业的相关活动,加强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并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为日后参加工作打好基础,增加筹码,实现因材施教,突出尖子生的重点培养。

3.3 教学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学校可以对外承接各类企业业务,形成“校内企业”的形式,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真正的业务,从而真正提高其英语实用性。在从事业务过程中,学生应采用上班制,业务活动与教学活动交替进行,实现实景教学和实地教学。通过“校内企业”的形式,为学生增加从事业务的机会,使其在就业之前受到充分的训练,熟悉业务流程,完善业务能力,提高实践性和实用性。

4 结语

通过“校企联合”,“校内企业”等形式,积极完善课程,改进教材,紧跟经济发展的脚步,实现人才培养的实用性与专业性结合。这便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笔者高职英语教育的几点建议。各大高校应酌情制定教学改革方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最终为社会输入有用的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郭红霞.浅谈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2).

[2]商珍,刘杰英.区域经济背景下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初探[Z].

篇9

(一)顺应区域经济结构化转型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不断发展,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基本作用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而高职教育则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中,增强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提升区域经济产业竞争力。人才是关键,而产业的转型与发展离不开人才,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向,迫切需要从技能型、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引进中来推进科技的导向作用。高职教育作为人才培养阵地,在构建技能型专门人才实践中,有助于引导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为此,加大对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对接研究,从区域经济人才需求上来优化高职教育改革方向,着力从人才供应上为区域经济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二)高职教育为区域技术服务提供人才保障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转化是推动区域生产力升级的重要力量。当前高职院校要从校企联盟上凸显学科与区域产业结构的衔接,尤其是从校企合作中发挥高职教育科技研发优势,推进区域经济技术创新发展。高职教育作为技术人才的集散地,在明确科技发展重要导向上,积极从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来实现成果转化,推进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高职教育社会服务职能的延伸,从与区域经济关系对接中来深化合作,更好的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三)区域经济对高职教育自身学科建设与优化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作,特别是从校企合作发展中来优化高职院校办学方向,推进高职院校自身发展。从服务区域经济过程中,结合区域产业结构及人才需求方向,着力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院校转型上,强化对高职教育学科建设与区域社会产业结构的对接,促进信息、知识、技能、思想等双向流动。由此可见,区域产业在高职教育科研优势资源的补充下获得师资、技术的保障,而高职教育从人才培养模式上拓宽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也从高职师资与企业实践衔接中提升了教学质量,改善了高职办学方向。师资上的交流与互助促进了企业人才的稳定,也增强了教师自身实践能力的提升,校企合作深度发展,反过来又促进高职院校研究方向及教学内容的转变。因此,从区域经济服务上,从高职教育转型上,建立两者的有效对接是增强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同时促进高职院校自身办学方向转型的重要保障。

二、当前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对接中的问题

强化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合作与对接,在相互影响和促进中来推进双方的可持续发展。但在面对区域经济社会转型中,对于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带来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被动性和滞后性问题,主要表现以下方面。

(一)高职院校在服务区域经济中积极性不强

从当前高职院校自身发展来看,尽管高职教育在校企合作上进行了多年的发展,尤其是在区域产业结构与高职人才培养关系梳理中也做出了较大的调整,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成为高职教育面向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变。然而,在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结构对接上,作为技术创新为主的区域经济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高职教育形成了鲜明的落差,对于带动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出现动力不足,意识不强。

(二)高职人才定位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不一致

尽管教育部在高职教育发展方向上提出了专门性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而对于高职教育实践中,在人才培养上难以从社会需求上进行开发,也难以从满足企业生产方式上来调整教育方案。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的矛盾制约了高职教育的规模与发展水平的提升。特别是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对于高职教育与现实人才需求上的差距是难以均衡协调的。再加上校园形态与高校具有相似性,教学方式还多以课堂教学为主,在知识结构与多学科知识融入中难以真正促进就业导向。最后是教学层次相对较低,办学特色不明显,当前的“2+1”将“1”作为放羊式顶岗实习,不利于学生从岗位上增强职业技能,导致学生思维逻辑不足,创新精神欠缺。

(三)高职学科设置与区域经济结构不一致

对于高职教育学科建设与改革来说,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尤其是从满足社会发展人才上来优化专业结构,才是顺应时展,体现社会服务功能的必然选择。但当前高职教育中的学科设置多存在同质同构现象,与区域经济不对接的专业还较多,学生从中并不能获得既有的能力。如电子商务、会计、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不仅就业率低,薪资水平也较低;而相对的是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专业,人才却相对短缺,如新材料技术、新产品、新能源等专业,在高职院校又缺乏相应专业设置,造成人才培养结构性失衡现象严重。

(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对接机制不完善

从各省及地方高校发展政策来看,尽管从宏观机制上颁布了促进高职教育与产业结构协同的政策,但这些政策过于框架性,难以实现对接工作的深入,特别是对于高校自身调整办学方向上,由于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产业脱节现象较多,在学科组织结构上、在师资队伍能力上、在教学方法创新上、科技成果转化上等方面显得薄弱,缺乏有效的校企合作良性互动。还有对于校企合作中的体制建设不完善,高职毕业生在实训、实习工作中难以凸显学科专业特点,在实践性及实践能力上缺乏与职业岗位的胜任力,导致毕业生总体水平欠佳。

三、构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对接的有效路径和策略

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的良性对接,需要地方政府、高职院校、以及区域产业经济、企业等方面的协同。为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对接路径。

(一)高职教育要明确办学方向及教育观

从高职教育的发展上来融入区域经济,特别是从高职院校办学方向上面向企业,凸显区域经济在高职教育中的开放性和互动性。高职教育不能封闭教学,更不能脱离社会发展。而校企合作更要从高职教育的自身优势上深化合作方向,结合区域经济特点,从合作中来育人,从合作中来推进就业,吸纳各方社会力量参与到办学中,平衡产业、行业、企业、院校间的关系。一方面从相互协作上来树立发展理念,凸显地方政府在宏观政策及高职教育方面的优惠措施,强化高职教育资源的配置合理化,调动区域产业,尤其是企业的参与积极性,以政府为主导、以学校为主体,从企业参与中来深化办学体制,构建“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机制,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从高职教育改革上,结合国家教育发展纲要思想,从构建高职教育体系上深化自身改革,积极探索与区域企业协作共建的路子。

(二)注重区域产业结构与高职学科的协同与对接

对于高职院校学科建设来说,要凸显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尤其是从就业导向上优化课程组织、学科建设,增强高职院校专业与区域产业岗位的对接。如加大对区域产业岗位的调研和预测,积极从现有学科结构中进行调整。如针对区域工业发展需要来凸显相应学科的设置,从师资队伍建设上引进专业人才,强化学科专业性。同时,在高职院校人才队伍培养上,专业建设要围绕“一个结合”、“一个配套”上来落实好“产业、岗位、能力、课程”的全面融合,并从“基地、师资”相配套上来推进可持续发展。如开放办学体制,主动与区域企业建立关联,从校企产业联盟、校企人才培养上发挥区域人才培养优势,着力从高职院校自身学科结构与设置上,主动与企业合作办学,共建课程资源、优化师资上的交流,拓宽校企合作基地建设,发挥高职育人目标,促进高职毕业生稳步就业。

(三)强化高职院校“立地式”科研服务范围

篇10

【关键词】区域经济;金融;理论;构建

一、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探索

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探索主要分为三个时期,分别为金融指标绝对模式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探索、金融体系及结构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探索、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关系探究。

第一时期:1993年King和Levine等通过西方计算学经济内容对金融指标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从四项指标开始对数据回归分析,证实了同期金融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呈正相关。除此之外,2005年Howitt对发展数据整合后了解到金融发展水平与国家经济增长率状况呈正相关。

第二时期:1998年,Levine在原有研究基础上排除了股市规模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认为规模只是其驱动因素。2004年Beck和Levine使用GMM技术对股票市场和中介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进行分析,证明了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具有密切的关系。随后Atje发现:低收入发展中国家股票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增长,但股票市场作用较为明显。

第三时期:1997年Arestis和Demetriades认为金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技术效率从而改善经济增长。2002年Nourzad认为金融通过提升生产效率改善了区域经济效益,并从金融对资源配置的优化、对成本监督的强化、对风险系数的控制、对经济规模的拓展、对服务交易的改善五方面内容对金融与区域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Rioja和Valev使用动态矩阵分析,在上述基础上证实:金融与区域经济TFP(区域经济增长量)相关。

二、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体系构建

1.组织结构内容完善

组织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区域的主观能动性,要保证区域经济与战略状况协调一致,层次分明:(1)以央行为核心,形成商业银行联合组织。该组织要把握好区域经济动态,依照产业指标及产业发展趋势,对经济增长项目金融分配进行明确,形成银行统筹规范;(2)以区域市场为主体,形成特色金融机构组织。该组织要依照区域经济特征合理构建,要保证金融机构特色,吸纳资金,进行区域开发,平衡区域经济;(3)以金融机构分布为框架,调整区域组织布局。该部分内容要依照东部、西部、中部、北部等不同区域金融机制状况,形成针对性金融组织机构,降低经济风险。

2.中央调控政策实施

中央调控政策是提升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体系运行效果的关键。在该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人员要加大对区域性指标的分析,从区域经济状况和特征入手,对金融支持理论进行全面研究。该过程中可以建立区域货币政策,依照区域经济指标实施货币控制,建立横纵交叉的央行监管体制,完成货币兑换利率、回收利率等的控制。与此同时,在上述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人员还要充分发挥央行宏观调控作用,依照理论基础构建新的支持体系,确保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地发展。

3.区域金融合作规划

规划区域金融合作的过程中要实现从金融企业自身合作的规划和区域内金融企业合作的规划两方面完成。自身规划中要做好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调整企业产业结构,确保结构内容与区域经济协调一致;区域合作规划中要做好区域内经济协调建设,调整企业资源配置,确保资源与外部区域经济一致。要做到在原有金融核心基础上形成优质合作项目,例如建立区域信用体系、区域联合银行等,形成区域金融合作区,为区域经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4.区域金融业务创新

在进行业务创新的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1)不断更新区域经营理念,从区域经济出发,形成全面化金融市场意识。尤其是在研发产品的过程中,银行机构要结合区域信息,坚持以客户需求为主,形成正确金融业务方向,从而提升经济质量;(2)在区域特色上融入创意元素,以动产抵押、开发贷款、担保贷款、联保贷款等多种区域性个方式提升金融服务水平。要不断改善信贷资金控制,将金融服务推陈出新,保证金融服务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为金融下的区域经济增长打下坚持的基础。

三、总结

金融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石,是保证区域经济宏观调控顺利进行的关键,在提升区域经济效益中势在必行。在构建金融支持喜爱的区域经济发展体系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坚持以金融控制为主体,丰富信贷投放,完成金融深化。要在保证区域性经济增长的前提下不断转换金融事业,深入挖掘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完善发展体系,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效益。

参考文献:

[1] 孙勇智.黑龙江涉农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篇11

新形势下,要实现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政府主导,企业参与,以深度对接为主线,以“五个对接”为抓手,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充分调动地方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等各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共生共荣,互惠共赢,实现高职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1.理顺高职教育规划与区域发展规划的关系

根据产业发展体系的新要求,建立区域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同步规划制度,将职业教育发展纳入产业发展规划。科学预测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超前培养和储备人才,使产业结构调整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结构调整保持同步。将职业教育纳入区域城乡建设规划和产业园区建设规划,使得职业教育布局必须与产业布局有机结合,满足社区功能完善的需要。高职教育的规划要与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一致,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不断优化培养规模,建立动态高职教育发展机制。

2.理顺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关系

建立校企共同规划、共同治理、共同培养、共同教学的机制,实行多种形式的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促进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产业布局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推动行业、企业和社区参与职业院校治理,引进优秀企业管理者担任职业院校领导干部。高职院校要坚守“有为才有位”的理念,不断提高校企合作。建立以工学结合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制度,推动学校把实训基地建在企业,企业把培训基地建在学校。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建立新型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组成由学校、行业等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机构。

3.理顺高职院校与市场的关系

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要以区域劳动力市场指挥棒,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全方位对接,高职教育要充分面向市场自主办学。建立专业建设预警机制,引导高职院校根据区域经济需求和毕业生就业等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布局,改革人才培养,主动适应市场需求。

4.理顺高职院校与行业(协会)的关系

加强行业指导能力建设,有效发挥行业(协会)在建立健全行业人才需求预测机制、行业人才规格标准和行业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改革机制等方面的指导作用。

5.理顺高职教育改革与区域经济改革的关系

将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作为区域经济改革的突破口,优化区域高职教育发展环境。积极发挥示范院校在服务区域经济中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鼓励示范院校围绕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加快发展。优先支持校企合作示范基地、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等建设项目。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集团)投入建设校企合作示范基地。鼓励行业(协会)开办高职教育,组成高职教育集团,促进高职教育资源与行业的共享。

二、总结

篇12

关键词:贵州区域;经济发展;制约因素

一、贵州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贵州地区通过把握发展时机,结合自身优势,使得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经济发展迅速,“一圈一带二区”经济增长基础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不断推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除此之外,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对外开放水平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2015年全省GDP突达10502.56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十二五”时期,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加1180.08亿元,年均增长12.5%。全年进出口总额761.22亿元,比上年增长14.9%。进口总额142.66亿元,比上年增长69.0%,人均可支配收入13696.6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7%。但同时也发现,贵州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重视。

(一)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通过对贵州的调查可以看到,贵州东部特色经济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比贵州西部地区经济带高出许多,这种发展不平衡同样体现在贵州城市内部经济圈,这种发展的差距是全面的差距,体现在经济、对外开放等各个方面。

(二)核心经济城市带动作用较小。贵州地区各个城市,无论是处于核心经济发展带的贵阳市还是处在其他经济区域的发展城市,当前综合实力都还不够强大,其中,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在资源、信息、产业发展等各个方面没有很好的链接,使得核心经济城市对其他区域的带动力较小,无法促进贵州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

(三)市场调控作用力较弱。一般来说,区域经济的各项活动既受到市场运作调节,即按照市场规律组织、协调各项经济要素的分配组合,又受到宏观调控的操纵。但是,当前贵州区域经济发展受行政手段影响较大,市场对资源调控能力不足,跨行政区要素分配工作效率仍较低,区域分工尚不明显,整个经济区域的特色优势无法发挥,发展目标不明确,这对于未来贵州区域经济发展是很大的阻碍因素。

(四)少数民族区域发展依旧滞后。在贵州区域内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仍较落后,少数民族区域群众在教育、医疗方面都存在一定困难,受贫困困扰的人口基数较大,扶贫攻坚任务艰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非少数民族地区的加速发展更加剧了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差距,所以,未来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点任务便是加强少数民族区域发展工作。

二、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制度因素的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想要有质的飞跃,就需要在制度上进行变革与创新。贵州地区处于远离经济发展中心的偏远地区,对于各方面的信息接收较少,近代以来,东部沿海城市不断开放通商口岸,但贵州深处内陆,在开放程度上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随着时代的转变和社会经济生活的进步,政府对于贵州发展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够,对其发展制度的制定与规划还不完善,不能根据其自身地理、文化等因素制定出符合贵州未来发展规律的制度,缺少了科学制度的保障,贵州区域经济发展仍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

(二)文化与教育发展滞后。贵州区域经济的文化与教育的欠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贵州在发展的过程中没能很好地传承文化传统,不能正确认识自身文化传统就意味着对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不能够掌握,导致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能依照各区域间传统而进行资源配置,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二是文教事业的落后也直接束缚了贵州区域经济发展。贵州区域内教育意识和氛围不够浓厚,对教育的发展重视程度不够。教育的缺失直接影响人才的培养,而人才资源的匮乏在贵州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良影响会愈发明显,在建设中没有高素质人才对决策的科学性进行把握,在先进技术的使用上也存在明显不足。

(三)传统观念束缚。传统的观念与习俗,是一个群体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的集合体现,体现着该群体的文化特色,它的存在可以将该群体的独特风格进行存留以及传承,但在某种意义上,它也具有一定的排斥性,也就是说,在接纳其他文化、规则上它具有一些障碍。贵州地区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他们大多生活在偏远的山区中,经济较为落后,信息也十分闭塞。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社会大发展的当前,部分人对市场经济是具有着排斥心理的,许多传统思维扎根于整个地域的生活观念之中,他们固守着这样的传统,不愿意外来因素将这种传统打破,所以,许多经济措施、外来资本都不能真正在这些地区投入,这也是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阻碍因素。

三、促进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完善领导机制。贵州一是要完善其领导机制,建立起专门区域经济发展协调的领导部门,专门负责协调区域内各个城市内地区的规划、资源开发、资源配置等问题,对于重大工作项目需要进行跨区域联合工作,不断缩小整个经济区域的差距。二是应建立起专门的咨询机构,对于许多问题可以通过向各个专业的专家进行资讯与商讨,对经济区域内的日常工作进行科学指导,推动区域内部经济协调发展。

(二)完善区域规划。在未来要尽快完善贵州东南部特色经济区和北部综合经济区协调发展的具体规划,“一圈一带两区”的发展模式也要根据区域内经济发展状况而作出系统调整,在未来,应当立足于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建设,突出经济发展区域特色,对资源进行整合、分配,有效延伸产业链,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内部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道路建设与水利建设。加强区域内部和区域间通道建设,通过改善物流条件,使得资源能够更好地进行配置,实现优势互补,增强了地区内部发展的效率;而水利建设则与人们饮水、灌溉等生活问题息息相关,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开展病险水库治理工作,与此同时,还应加大对地下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节省发展能源。

(四)重点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应当根据贵州不同少数民族自身发展优势,加快其特色产业的形成,对极度贫困地区加大支援力度,重点解决少数民族地区交通、教育、饮水等民生问题,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加大保护力度,不断普及先进的劳作技术和概念知识,开拓少数民族地区的视野,让他们在保有传统的基础上接受新的发展思路。

(五)加强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人才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所以要加强对于贵州区域内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一是完善基础教育。尽快在贵州区域内部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尤其是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不断贯彻教育精神和教育意义,帮助困难家庭解决教育问题。二是加强职业技能教育。根据区域内的优势产业需要对人才进行培养,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职业技能培养上的优势,为各地发展储备人才。

四、结语

贵州区域经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腾飞也不断取得惊人的成绩,在欣喜的同时也要看到,目前贵州地区的经济综合实力仍较为落后,教育、医疗等关键环节仍不能跟进,其发展模式仍较为陈旧,受到传统因素、人文环境、地理风貌等多重因素的考验,诚然,现在的贵州发展程度要远落后于许多发达地区,但通过不断改革与探索,有理由相信,未来,贵州区域经济发展将会走向更加健康和谐的道路,将通过一系列有效计划与措施让贵州的明天更加美好。

作者:闫乔华 单位: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志凌,谢宝剑.非正式制度变迁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研究———基于贵州的实证分析[J].开发研究,2005,6

篇13

关键词:职业教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职业教育发展的状况和职业教育普及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状况的重要标志。许多国家发展的经验已经证明,职业教育早已成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强大力量。职业技术教育已经成为发展经济、劳动者就业的杠杆,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教育也成为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在中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下,我国职业教育学生规模不断扩大,职业教育得到迅猛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从总体上说,目前我国许多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仍然很不适应,与东部及沿海的发达地区相比,也还存在很大差距。 由此可见,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坚持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各类高级技能人才是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赶超世界高新科技、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需要;也是大力开发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的一项战略选择。因此关注我国职业教育的状况,探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如何协调发展的问题显得尤其重要。

一、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的形式,它的兴起与发展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其发展也体现着不同的区域特点,它们大多是以本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为价值取向,与它们所服务区域的经济发展互相依赖、互为条件、互相推动,形成一种相互制约、互为推动的复合关系。

(一)区域经济对职业教育的影响的分析

1、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扩张

区域经济总量水平使职业教育规模存在差异。从全国看,我国三大经济区域的差异十分明显,2003年,中国东、中、西部地区GDP年分别为79283.40亿元、33301.08亿元、22954.66亿元,比重分别为58.41%、24.65%、16.93%。而2003年,全国平均每万人拥有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为97人,按照东、中、西部地区测算,东部地区为119人,中部为98人,西部为74人。从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增长率来看,区域差异也很大。2003年全国平均增长率为1.25%,其中天津、上海等地增长率超过10%。 由此可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职业教育的规模。

2、区域产业结构决定了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

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和发展趋势及其对劳动力类型的需求结构对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有着直接的影响。劳动力需求结构反映了产业结构对劳动力的需要,而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类型不仅反映了区域内劳动力的构成状况,也反映了区域内劳动力的供给结构状况。如唐山职业教育的传统强势专业是汽修、摩托车维修、机电技术和机械加工。这几大专业起步早、规模大,特色明显。这不是偶然的,这是与唐山市的产业结构大致上是一致的;而网络技术、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的发展就要稍缓慢一些,这也是与唐山的产业趋势相吻合的。

3、区域技术结构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

技术结构是指劳动生产中自动化的程度。区域技术结构的变动和发展及其对劳动力层次的需求直接影响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层次。我国各地、各产业间技术构成水平发展很不平衡,既有接近甚至赶上发达国家的产业和企业,也有技术水平十分落后的地区、产业和企业,因而,职业教育必然是多层次的。在中西部地区和东部落后地区还处于工业化早期。

(二)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

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1、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首先,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高新技术带来了新兴行业,如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传统农业也要走现代农业的路子;各行各业生产由劳动密集型逐渐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化。由对熟练劳动者和中初级人才的需求,转化为对中高级人才的需求,这种高素质人力资源,需要通过职业教育来提供。其次,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有大量的农村人口面临着转向为本地的第二、第三产业服务。这些人最缺乏的就是技术,他们没有受过更多教育、掌握更多的技能,不能适应城镇化建设的发展需要,要通过高等职业教育使他们转化为高素质的实用人才。

2、为继续教育提供培训场所

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将通过职业培训来实现,同时,企业内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引进,需要进一步提高企业在岗人员的素质,让他们接受继续教育,进行岗位培训。

3、为技术革命提供创造基地

职业院校还可以利用人才优势,接受企业的委托,或者主动地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合作,对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题进行研究、开发和解决,使学校和企业科技人才相互渗透,推动企业的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

二、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职业教育与企业和市场的密切程度不够

目前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缺乏创新。目前,我过许多地区的职业教育仍是以政府一家办学为主,虽然与企业也有“订单培养”等合作模式,但缺少深层次紧密的合作,既缺少像广州市那种以政府为纽带深层次的校企合作的机制,也缺少像青岛市那种校企合作、集团经营的办学模式,导致办学活力不够,职业院校的吸引力不强;职业院校学科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还有较大差距,缺少特色学校、品牌专业;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不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实训基地建设相对滞后,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培养人才质量与企业需求有不小的差距。

(二)经费投入仍然不足,一些学校实训设备缺乏,办学条件较差

虽然近年来我过许多地区教育投入不断加大,但一些学校办公经费不足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实训设备缺乏,办学条件依旧较差。

(三)专业师资匮乏,“双师型”教师严重短缺

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总量严重不足,并且专任教师学历明显偏低,缺乏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如唐山市中等职业教育2999名专业课、实习指导课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829名,占专业课、实习课专任教师的27.64%。

(四)社会上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学生素质普遍不高

近几年来,由于本科院校扩招、普通高中的规模不断扩大,对职业教育学校招生造成了冲击,使得唐山市职业教育生源短缺,质量下降。另外,社会、家长、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仍不太明晰,存在着一定的误解。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也感到信心不足,也使得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不愿报考职业院校。为了保住生源,职业院校只能降低入学标准,尤其中等职业学校的要求就更低,基本是想上就上,对入学成绩没有任何要求。生源素质低,造成学生普遍对较难的一些专业技术知识听不懂,老师也只好从教授基本的操作技能入手,再加上部分学校的实训条件落后,学生根本无法学到实际的技能,这就造成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只能从事最基本的操作,具有较高操作水平的毕业生仅占少数。职业教育学生的质量问题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

(五)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与急剧扩大的办学规模不相适应,就业准入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还没有落到实处。

突出表现在:一些学校教学、教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考试纪律下滑,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低下,在校生参加并通过国家各级资格考试的人数依旧不多,就业准入制度没有落到实处。

三、加快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加大投入,多渠道筹集职业教育经费

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整合教育、农业、扶贫、劳动保障等相关部门的培训资源及资金,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利用金融、税收及社会捐助等手段,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积极利用信用贷款发展职业教育;通过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和培训费补贴等多种形式,对家庭经济困难群体及其子女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提供帮助,大力提倡和鼓励社会团体、个人、企事业单位捐资助学,争取更多的资助和捐赠。

(二)全方位调整职业教育结构

.适应我国经济格局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调整专业结构。主要做法是:(1)改专业设置审批制为备案制,鼓励支持职业学校按照市场人才需求作出快速反应,及时开发新的专业。(2)引导职业学校按照市场需求改造传统专业,教育部门加强对学校专业设置的指导,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实力。(3)加强骨干和特色专业建设,重点抓好"汽车制造、建筑、旅游、电子技术、电子商务"等专业建设。(4)对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加强宏观调控。同时,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重视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的职业技能和转移就业能力

(三)转变发展重点,由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效益

1、加强特色、名牌专业建设

要瞄准市场优化专业结构,结合自身的发展优势,加强特色专业的建设;要注意坚持稳定、长效、需求量多的主体专业或名牌专业同易变、短期、需求量相对少的新专业相结合,按照社会需要,巩固主干专业,改造传统专业,创建新兴专业,发展名牌专业,从而永久保持学校的活力。

2、加强技能训练,达到“三高”,形成分流效益

高升学率,高就业率,高致富率,是渗透分流的保障,要达到“三高”,就必须扎扎实实地进行技能训练。要注意不断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瞄准对口升学,关注学生发展,使他们分得出,留得住,学得好,走得出,用得上。

3、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及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抓好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二是加大建设力度,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基地通过以下途径进行:(1)职业院校要根据专业要求自行投资建造,主要用于实训教学的实训场所;(2)围绕专业办产业。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和专业技术优势,与企业联合,创办既有教学功能,又有产业功能的实训基地。(3)招商引资联合建设实训基地,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进厂商来校联合投资建设实训基地。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点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

(四)转变办学体制,探索新的办学模式

1、办学体制由单一到多元转变

由纯粹的政府办学,过渡到民办、外(资)办、官(政府)办相结合,充分挖掘职教资源,拓宽职教市场,扩大职教容量,增加职教层次,提高职教水平,提升我国职教的国际竞争力。

2、统筹管理

要实行政府统筹,打破条块分割形成的部门与学校之间的界限,统一协调,优化资源配置,通过联合、撤并等形式,形成以专业类别为主体的新型学校,提高规模效益。

3、整合资源

如果把各类资源有机整合,利用政策杠杆和市场机制,鼓励部门之间、区域之间、公私之间、各类学校和培训机构之间打破界限,整合各类分散的职业教育资源,如教育部门的、劳动部门的、行业部门的;学校的、企业的、社会的;正规的、非正规的;物化的、无形的;提高规模效益和整体效益。利益重组、资源整合,不失为穷国大国办大职教、强职教的一个战略选择。

4、集团化办职教

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组建汽车、农业、卫生等行业引领型职教集团,依托行业背景,形成整体优势,突出专业特色。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重点,组建以地方产业为支撑的区域网络型职教集团,带动区域职业教育跨地域、跨部门、跨学校合作。

(五)改革育人模式

一要树立人才储备观念。要经常进行劳动力市场供求情况调查,主动与经济管理部门沟通,密切关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导向,对来自各方面的劳动力市场信息,进行深入分析,预测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重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二要实行校企联合,实行“订单式”定向培养。

三是由单一传授知识型向职业资格在线型转变;四是改变同一学习阶段只允许学生学习一个专业的规定,实行学分制,建立弹性学制。

(六)建立具有本地特色的职业教育网络

一要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要突出本地经济特色,二是重点实训基地建设要体现为本地经济服务的思路;三是职业教育的教学要突出针对性和适应性;四是要加大参与社会培训的力度

总之,区域经济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绝对的决定作用,同时,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较大的能动作用。职业教育要从市场经济需求出发,必须做到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加快自身发展步伐,不断调整结构、提高职业教育层次。

参考文献:

[1] 沈超.就业收入和谐——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

[2] 石伟平.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我国当前职教发展中的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1996(6).

篇14

“均衡”作为一个术语,最初来自于经济学领域,指经济体系中一个特定的经济单位或经济变量在一系列经济力量的相互制约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并保持不变的状态。沿用到教育领域,教育均衡发展是指教育各组成要素的整体协调发展与统筹兼顾,强调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本质是追求一种理想、公平、高效、优质的教育状态。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并且要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紧密相连,因而兼有教育与经济的双重属性,这就要求职业教育不仅要尊重教育的一般规律,还要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灵活调整办学思路,在职业教育需求和供给之间保持相对平衡,实现职业教育均衡发展。职业教育均衡发展关涉时间与空间、区域经济与文化、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等多个层面多种关系协调发展的复杂系统,特别是在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和产业大军过程中,职业教育与政府行为、企业行业参与态度、社会经济发展态势与人才需求情况等因素的紧密相关性,决定了职业教育均衡发展要关注职业院校内部与外部、区域内与区域间的多维度协调发展。同时,这种均衡是动态的相对平衡,均衡为理想状态,常态为非均衡,遵循着“非均衡———均衡———非均衡”的发展轨迹。基于供求关系平衡原理下的职业教育均衡发展表现在资源均衡、发展均衡和布局均衡三大表征。资源均衡指经费投入、设施设备、师资建设等方面的均衡配置。发展均衡表现为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类型的均衡,职业教育本身的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培养目标与社会经济的均衡。布局均衡是指职业院校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情况,包括城乡职业院校、区域内外职业院校以及更大范围内的东西部职业院校在数量上的布局均衡。

二、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角色错位

经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的政府角色偏离自身职责任务、活动范围和运行轨道等错位现象,反映在职业教育中,则是在职业院校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方式等方面政府对职业教育的过多干预上。具体表现在,政府对本应由职业院校根据职业教育规律确立的发展规划进行了不必要介入,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不自觉地扮演着全能者角色,政府对职业教育管得过多过死,束缚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活力。政府角色错位既与政府在计划经济体制中扮演的全能者角色一脉相承,也与现行的体制机制有关,还与职业院校自身可持续发展实力不够还必须依赖政府紧密联系。从区域经济发展上看,个别官员为个人政绩着想,总是或多或少高估政府能力,大事小事一起抓,最终既阻碍了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政府自身也疲于奔命,效率低下;从行业企业上看,有行业背景的职业院校在自身发展中受制较多,行业部门也多从自身利益出发对职业院校管得过多过死,职业院校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渐行渐远。我们认为,政府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和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具有关联性,在职业教育由外延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同样需要转变管理观念,更新体制机制,提高人员素质。

(二)职业院校:思路失衡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统一性决定了职业院校必须“请进来,走出去”,即通过与外界更加广泛的交流,以开放、灵活、发展的眼光开门办学。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相当部分职业院校过于依赖政府或主管部门政策性的规划,课程与专业建设按部就班,缺乏实效性,培养的毕业生与区域经济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职业院校本身的官僚化、行政化则越来越严重。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职业院校因为有政府近乎“溺爱”的支持,弱化了职业院校自身的免疫能力,无论是学校宏观发展思路,还是师资队伍建设,逐渐形成固有套路,上至学校领导,下至一线教师均缺乏足够创新,职业院校逐渐成为向本科输送学生并成为本科院校的附庸,“职业”内涵有逐渐淡化的趋势。

(三)企业:动力缺失

企业与职业教育的依存关系,不仅表现在人才供需上的依赖关系,还在师资队伍建设和员工培训以及师生实习实训中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接纳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学生和教师实习。由此,无论从现实发展还是法律规范方面,企业都应该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在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自己应有的积极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企业缺乏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与动力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究其原因有二,一是人才需求与评价机制上,企业内部创新机制不足,流水车间里的单纯体力活对人才的需求更多的是工作态度、反应灵敏上的要求,企业认为可以通过员工岗前培训提升工作满意度,对参与职业教育缺乏内在的支撑动力;二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上,无论是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设置,还是教学方式与培养目标,职业院校都趋向于大批量、统一化,培养的学生没有个性特征和专业标识,在促进企业发展过程中未能体现其固有的职业教育价值。

(四)政校企合作:流于形式

政校企合作作为职业院校提升自我、扩大影响的重要办学方式,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形式有余,内容不足。如前所述,政府因错误政绩观的影响,在过多的参与到职业教育过程中,不一定大事小事都能办好,最终受制于自身能力与体制机制影响。企业在参与多方合作过程中,外部因素影响大于内部自身动力,甚至因为政府“强迫”不得不参与校企合作。职业院校则由于自身协调能力及影响能力有限,在开展政校企合作中往往雷声大雨点小,宣传多实用少。

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运行机理

(一)政府在市场机制下对职业教育的宏观掌控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应该是市场而不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同理,职业院校资源配置也应在市场框架下通过自由平等的竞争实现优胜劣汰,由此,政府需要改变角色定位,从宏观而不是微观上对职业院校的发展起指导作用。在布局均衡上,政府基于信息与资源优势对职业院校在一定区域中的数量及规模进行总体把握,最大限度发挥资源利用率;在资源均衡方面,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可以有方向性的向农村职业教育薄弱地区投放,从宏观上掌控职业教育城乡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在发展均衡方面,政府依据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做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平衡,同时,应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制定职业教育退出机制,对那些缺乏办学特色和竞争力的职业院校,要通过重组、改型甚至破产等方式使其退出职业教育。使职业教育保持良性竞争发展是政府宏观调控的总体方向。

(二)职业教育非均衡发展态势下的动态过程

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理想状态,遵循“非均衡———均衡———非均衡”的发展路线。首先是区域经济发展给职业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职业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选择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的专业优先发展,同时,职业院校在地区分布上也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有差异,加上因经验不足而导致职业教育在发展水平、区域数量等方面出现差异,职业教育呈现“非均衡”态势。随着职业教育质量与规模的逐步发展,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水平和数量上有了较大提升,向社会提供的技能型人才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职业教育开始与区域经济协调并行发展,呈现“均衡”态势。但这种均衡态势在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必然会随着社会就业人口、产业结构、人才需求标准的变化而变化,职业教育必须在专业结构调整、师资队伍建设、招生就业指标等方面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作相应改变,职业教育又处于“非均衡”态势。职业教育也就在这种“非均衡———均衡———非均衡”的动态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地适应与调整,逐步成长与发展起来。

(三)“四位一体”的协同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