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5:55:1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科研课题研究背景,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校长;教学管理
一、引言
自2001年秋季_始,我国中小学教育领域开启了如火如荼的新课程改革,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新课改背景下,基础教育阶段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态度、方式的主动性教育,在课程管理体制、结构、内容、教师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了显著变化。而新形势下,如何直面变化,采用与时俱进的思维,去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对我国各级小学校长来说,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本文重点归纳了几种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校长教学管理中凸显出的新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现阐述如下。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校长教学管理的新问题剖析
(一)教学安全管理问题
新课改大力推进的十余年时间中,我国各级小学,特别是城镇小学的在校生数量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学生数量的增加,不仅给正常的教学质量管理带来了考验,同样衍生出了教学安全管理的很多新问题。近年来,由于正常教学时间内,教学安全管理疏忽所引发的安全事故也不胜枚举,对教师和学校都带来了负面效应,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反思上述教学安全管理事故的发生,大多与校长或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疏忽日常的安全教育,不注重教学安全管理有很大关系,因此,如何针对新课改背景下,学生人数日益增多,学情日益复杂这一现状,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安全管理,自然成为了摆在各级小学校长面前的首要课题。
(二)科研学术管理问题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管理,不仅仅包含传统体制下的课堂内常规教学管理,还包含对教师科研学术能力的教学管理。换句话说,教师的科研能力是否过硬,是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学管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检测指标,目前,全国很多地方的教育、人事主管部门都出台了针对中小学教师科研学术能力管理的具体政策,例如,2016年5月份,江西省教育厅联合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同出台了《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办法的通知》,《通知》中明确规定:“将教师的数量质量,科研课题的承担数量、专利授权数量等纳入针对中小学教师的考核中”。然而,受制于传统管理观念的束缚,很多小学校长在教学管理中,仅注重常规教学的管理,并不注重对教师科研学术能力的培训管理,导致小学教师的科研学术能力变成“短板”,“上课能力一流,科研能力三流”的教师,可谓人数众多。
(三)评价指标管理问题
新课改推行以来,针对教学质量的评价考核也由传统的“单一”向“多元”转变,即:更为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多元质量评价,其中包含学生综合学习素养、教师教学创新性、教学质量、教学导向等。为实现对新课改背景下教学质量的有效评估,需要在传统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创建新的教学评价管理指标,并引入更为有效的评价方法,然而,目前很多小学校长的思想观念并没有及时转变,在教学管理过程中,依旧采用“分数至上”“考试取胜”的方式,去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使得教学管理陷入“穿新鞋走老路”的窘境。
三、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校长教学管理的对策
(一)注重引导宣传,提升课堂教学安全意识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校长是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首先应该评论它的校长。”新课改背景下,针对教学安全问题的管理,是评价校长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认为,为做好上述工作,各级小学校长应注重日常的引导宣传,不断提升师生双方的课堂教学安全意识,例如,借助“互联网+”的理念,利用微博、微信、校园官方网站等互联网平台,宣传校园教学管理安全的知识,同时,定期在校园内容组织教学安全的相关活动,让师生亲身参与其中,获取教育安全的知识。此外,在日常的管理中,及时构建起系统性的教学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实,多管齐下,齐抓共管,提升师生的教学安全意识。
(二)注重激励培训,强化教师科研学术能力
菲律宾著名教育家赫查曾经说过:“从来没有见过拙劣的校长能管理好学校,在学校的管理中,必须加强对教师素养的管理。”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师的科研学术能力是衡量教师素养的关键,也是教学质量能够实现恒稳的保障,为有效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在平常的教学管理中,各级小学校长应注重激励培训机制的构建,例如,将教师的数量、发表刊物级别、论文写作质量、课题研究数量等,纳入到学期、年终考评中,以此激励教师去从事教学研究。此外,还应在教学管理中,通过校内讲座、外出培训等途径,为教师提供形式多样的科研技能培训,切实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三)注重量化评估,构建精细教管评价体系
新课程改革下,实现教学管理的精细化评估,应成为校长教学管理的主要改革方向。为此,各级中小学校长应与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做好沟通,及时构建起针对新型教学的量化评估体系,该体系应包含学生学习体验性评估、家长教学帮扶性评估、教师自我教学评估、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抽查评估等多个方面,且在量化评估体系中,需要引入精细化的权重打分项目。此外,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各级小学校长还应组建起针对教学管理量化评估的专属部门,深入到每一堂课中,开展切实有效的教学管理。
四、结语
总而言之,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学管理中涌现出了很多新的问题,而针对新问题的有效教学管理,则需要各级小学校长发挥自身的智慧,借助集体的力量,通过制定有效的政策,强化落实,开展管理工作。本文仅提出了三个方面的管理思路,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激起更多小学校长关于新课改下教学管理问题的探索。
参考文献:
[1]蔡振树.新课程改革下的现代教学管理[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7(S3).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评价理念;评价标准。
【中国分类号】G420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2013年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3--jsjyyb--150)
1.引言
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拉开了素质教育的序幕,虽然素质教育已唱响多年,其观念也早已深入人心,然而,调查发现,不少中小学校的学生只是头戴“素教”的光环,仍过着应试教育的生活!对于这种现状,究其原因,是缺乏与素质教育相应的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落后的评价机制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步伐、制约了课改的深入!特别是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它直接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些弊端,致使我们的教学改革被引入迷途。建国以来的历次基础教育改革,皆因为没有把握住“教学评价”在课程改革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致使课改的效果打了折扣。
2.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我国的课堂教学评价现状看,我们并没有真正领会其神意,而只是机械地理解了新课程的评价,导致在我们的课堂教学评价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2.1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观念转变不大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仅仅关注了对知识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情感、个性品质、价值观以及学习方式的评价.一直以来,课堂教学评价的立足点都是教师,在评价中体现“以教为主,以学为辅”的观念。把课堂看成是教师的课堂,把学生看成课堂教学评价的次要因素。即使有些评价关注到学生的行为表现,也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把学生的反应、表现作为教师的教学策略成果的参照物。这样的评价方式忽略了学生作为有能动性的学习主体的特点,是有违新课程的理念的。
2.2教师的评价语言太单一,没有起到激励性和引领性的作用。
目前我们课堂教学评价语的现状表现为:单一、模糊、缺乏激励、引领、提升作用。我们教师课堂中用得最多的评价语是:“好”、“对”、“很好”、“不错”。可是学生好在哪里?对在哪里?一个简单的“好”字,“对”字是不能给学生起到激励和导向作用的。
2.3课堂教学评价主体单一,几乎是教师一统天下。
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还存在这样一个问题:课堂中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学生评老师等十分少见。即使偶尔有学生之间的互评,他们在进行评价的时候,往往有的学生只挑同学的缺点,否定优点,这和上面说到的我们教师的评价没有起到激励和导向的作用有很大的关系。
3.改进和完善课堂教学评价的对策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主要渠道之一,课堂教学的成败直接决定新课程实施的成败。而教学评价又是新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并且教学评价在新课程实施中不但具有激励作用和导向性作用,而且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能。因此,如何建立具有科学性、导向性和人本性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基于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以及鲜明特点,我认为在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中要充分注意、准确把握新课程的理念和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基础上应做以下改变:
3.1重新确立评价的立足点,评价的立足点从教师转向学生。
新课程改革再一次重申: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等,即关注学生是怎么在老师的引导下、建议下学习的。
3.2改变单一的评价形式,评价形式从单一变为多元。
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课程不断完善”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多的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潜能的开发。这种“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思想,要求对课堂教学的评价重点必须由结果向过程、由成绩向态度、由显性指标向隐性指标转移。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重视规范、量化和评比,评价标准一般由一系列量化指标体系构成。而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应关注任课教师在教学上的优势与不足,关注任课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这对传统的量化指标体系提出了挑战。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表现去把握二者相互作用、促进发展的机制,抓住了教学中最有意义的、最根本的内容,是一种描述性的发展性评价。质化评价的方法正以其全面、深入、真实的再现评价对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的人性化优点,适应新课程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根本需要。
3.3改变评价的主体,重视教师的自我评价。
从新课程对教师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发展,以及创新能力发展的要求衡量,有必要让教师进行自我评价。通过自我评价,可以促使教师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虽然自我评价常常会有夸大自己的价值、评定等级偏高的嫌疑,但是这并不妨碍教师会在内心上客观地评价和分析自己的工作和业绩,作出如何改进和如何完善的决策。促进教师的自我评价其实也是促进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通过评价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学的质量,这实际上也是课堂评价的一个最重要的意义。
3.4展示教师素质,塑造教师形象 。
新课程的实施,向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为新课程突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做好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是教材的代言人、知识的权威。课堂上,教师除了组织和谐有序的秩序、表述精彩悦耳的语言、展现漂亮美观的板书、呈现敏捷准确的思维外,还必须增加对课堂情况的灵活应变、网络媒体的合理使用、知识背景的广泛引用等。另外,教师还必须设计完美的提问,让思维延伸到课外。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住本节课的绝大多数内容,而且还要让学生能学到其它的内容,同时,也要让学生在上完这节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仍然在研究那节课的内容,感觉回味无穷。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评价课堂教学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又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充分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学生乐于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今后在课堂教学中,还要不断探究和反思课堂评价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题[M].北京:北师大出版社出版
关键词:体验;兴趣;社会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257-03
“我们听了,就忘记了;我们看了,就记住了;我们做了,就理解了。”华盛顿图书馆墙壁上这句话足以说明了亲身实践的重要性,因此体验性学习才是真正地学习。下面谈点自己的实践。
一、通过兴趣培养激发学生的体验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感兴趣
的东西,便会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学习态度,不仅有利于学习质量的提高,而且极有利于学生的人格培养。一般而言体验与兴趣成正比,兴趣越浓,体验越深刻,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走近学生,换位思考。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学生认可老师,这是最起码的一步,一旦学生认可了你,也就认可了这门学科。很多学生对科学不感兴趣的根本原因不在于课程本身,而是老师教学理念的落后和方法的呆板。要想得到学生的认可,除了理念更新和方法灵活外,最主要的还是多了解学生,知道学生在课堂上需要什么?想什么?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审视我们的课堂。
2.趣味引入,培养兴趣。青少年往往好奇心特别强,所以我们可以在教学中适当加入些趣味实验。
案例:如浓硫酸遇水放热的趣味实验:将温度计伸入浓硫酸中,拿出之后(温度计下方仍留有浓硫酸),转移到投影仪处,观察温度的变化。温度计马上显示从室温攀升到40℃以上。学生带着恐惧,好奇讨论起来。为什么温度会上升?(当教师提示,空气中有水分,同学们都想要试着来解释这是为什么)当温度计下方的浓硫酸滴落时,同学们都很紧张,这时我将事先垫在下方的餐巾纸打开展示给大家时,一片哗然。“这么多洞!”“黑忽忽的!”“怎么洞越来越大了?”浓硫酸的脱水性自然引出。
评析:在课堂上多做一些趣味实验就是很好的抓住了学生好奇心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必然会事半功倍的。从而就很容易让同学自觉的去体验科学的知识和技能。
二、通过情景设置引导学生的体验
体验具有明显的情景性,可以说任何体验都是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产生的,学生学习时的烦恼、快乐、讨厌、认同、成功感都需要一定的情景,情景的设置是我们科学所不可缺少的。
1.问题情景,切入体验。在实践中可以通过问题设置作为体验性学习的切入点。但是我设计问题不仅仅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通过问题让学生感受教材,交流看法、讨论问题、尝试回答、分享成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深刻的体验,所以我设计问题时更注重过程。
案例:如密度是科学的重要概念之一。不少学生在学习密度概念时常常会产生某些误解,如认为“在某一物态下物质的密度是随着物体体积的增大而减小的”,“在某一物态下物质的密度是随着物体质量的增加而增加的”,“物质的密度是随着位置的改变而改变的”。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1)关于物质密度与物体质量有无关系的辨析设问(图1)。
A.如图是a、b两个铜柱,质量哪个大?
B.a与b的密度是a大吗?
C.同种材料其密度与质量有关吗?
D.可得出什么结论?
(2)关于物质密度与物体体积有无关系的辨析设问(图2)。
A.铜柱哪个体积大?B.a与b的密度是a大吗?
C.同种材料其密度与体积大小有关吗?
D.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3)关于物质密度与物置有无关系的辨析设问(图3)。
A.图种的物质的密度变化了吗?B.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4)关于物质密度与物体状态有无关系的辨析设问(图4)。
A.图种发生了什么变化?B.什么变了?
C.什么没变?D.物质的密度改变了吗?
E.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如果物质的质量不变,其密度会改变)
(5)总结性设问。
A.用怎样一句话概括上面四个结论?B.这句话表明了什么?
评析:通过的问题一步步深入,学生的体验也逐步得到深化,从而更有利于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
2.巧设比赛,强化体验。即通过一定的趣味性比赛,创设出较好的学习氛围,体验快乐学习的过程。
案例:讲压强时,让一男一女两个同学比赛顶铅笔,由于女同学顶的一端粗,女同学蠃了。从而请同学自己提出:女同学为什么能蠃男同学?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有关?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测?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应用呢?
评析:比赛尤其是以弱胜强、以小胜大的、以少胜多的比赛更富有了趣味性,就更能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深入研究打好了情感基础。
三、社会实践活动深化学生的体验
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指研究性学习的社会参观、调查活动。研究性学是课题研究,旨在遵循与模仿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结合起来,真正的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体验主动学习与探索的过程与经历,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获取知识的方法与渠道。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活动中他们会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生活,并积累一定的感性认识与实践经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结合学校所在地区的地理、历史、人文、风俗、特产,以及社会问题等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比如我们选择一个课题是《家乡的土特产──萝卜干的制作过程的调查研究》,先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回家去调查做萝卜干,而后写出制作过程、问题研究和心得体会.再通过课堂展示与交流,学生不仅获得了很多很多课本与课堂学不到的东西与能力,而且在研究过程中更深刻的感受与体验到学习科学一定要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的重要性,同时也对劳动人民的节俭、勤劳的品质产生共鸣,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劳动和科研意识。具体如下。
(一)分组准备,布置任务
1.分组:以4至5人为一组(可按家的远近为依据,以便于研究)。
2.取组名:让学生为自己的研究小组取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名字和写一句座右铭。如:冲锋组、栋梁组,前进组等。
3.调查研究: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回家去调查做萝卜干而后写出制作过程、问题研究和心得体会。
(二)课堂展示,讨论升华
1.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并从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了解学生的能力和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于及时适当的调整课堂节奏和讨论的问题。(1)请用简洁的词组概括萝卜干的制作过程。(2)请问鲜萝卜是晒干点再腌好,还是直接腌好呢?为什么?(3)依你的口味,盐放多少?盐有何作用?如果要粗略的测定萝卜干中盐的含量,你怎样测定?写出简单测定过程.(4)为什么在腌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水产生呢?我们把它叫什么过程?最后,老师还可问在调查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惑吗?
2.实例分析。师生共同体验典型性成果的成功与不足,并从中学习及巩固有关的科学知识。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的反馈程度,适当的把问题进行展开,让学生进行思考。具体要求如下:先请学生通读两实例,而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每则实例的优点和需改进的地方,并让同学讲讲他更喜欢哪一则及理由。这个过程是非常自由的,关键要看学生的反应情况,如情况较好的,问题可以再升华。比如说:每则实例举的问题与讨论你有什么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如果请你来设置问题你会怎样设置?又会怎样解答呢?
实例一:(2班栋梁组)
(1)萝卜干的制作过程。A.选择优良的种子。B.将土翻松,再把选好的种子均匀地撒在地上,并撒些钾肥。C.等到叶子长出3至4片后,把萝卜排列紧的地方,拔掉一些萝卜菜。D.等到萝卜长大后,选择较大的萝卜,洗净再用。E.切萝卜时,最好横切,切成片,切时也要注意均匀,不能一块大一块小。F.切好后,在阳光下预晒几日,不得晒得太干。G.晒后,就用盐腌,注意在腌时,要边放萝卜,边撒盐,而且撒盐时要均匀,以防止腌好后的萝卜一处很咸,一处很淡。H.等大致腌4至5天后,在拿出来晒,这样,美味可口的萝卜干就做好了。J.进袋储存或放于干燥的缸中并封口。(2)问题与讨论:A.如何选择优良的种子?B.为什么要翻土?钾肥有何作用?C.萝卜紧了为什么要拔掉些?(3)问题自我解答:A.饱满的种子。B.翻土有利于保持土壤空气流通,含氧量多些。钾肥有助于萝卜菜杆坚挺些。C.能使剩下的萝卜长的大些。
实例二:(1班冲锋组)
(1)制作过程。A.选材:要选择颜色洁白,形体粗大,且没有空心的萝卜。B.腌前准备:把萝卜洗净切成均匀的条,接着就可以进行腌制。C.腌制过程:切好的萝卜不能马上拿来腌必须晒上1至2天之后才能腌,腌制容器最好是一只较大的缸,先在缸底铺一层1分米厚的萝卜条,再加适量的盐,再铺同样厚的萝卜条,依次放好,且每放一次盐都要用脚踩实,然后在上面压上重物。D.晒制过程:大约过4至5天,在缸里就有许多的水,就可以把萝卜条挖出,进行晒制,通常如果天气好的话,要晒4至5天。E.配料及保存:每斤萝卜干可加红辣椒一两,菌香粉半两,加花椒、丁香和防腐剂少许,层层渍入缸中,装满缸并压紧,最后注入白酒及红塘半碗,并加盖密封。经过15至20天,香气扑鼻的萝卜干就制成了。F.保存:萝卜干制好就需要用密封的袋子装起来。(2)问题与讨论。A.为什么切的萝卜条不能太粗也不能太细呢?B.新鲜的萝卜条为什么不能马上腌?C.为什么在腌制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水呢?(3)问题自我解答:A.因为太粗盐难以渗透,且不易晒干;如太细晒好后就非常细了,太难看。B.因为新鲜的萝卜条很脆,马上腌,脚一踩易踩断。C.因为大量的水分都被腌出来了。
3.课堂讨论、展示及研究的结果。大部分同学认同了制作萝卜干的过程及注意点,具体如下:(1)种萝卜:A.选种要饱满无虫害B.翻土要翻松C.钾肥要施足D.种子播下要轻压一下土壤;(2)拔萝卜;(3)选萝卜:要选择个大,且无伤疤的萝卜为佳;(4)切萝卜:要切的大小均匀些;(5)晒萝卜、腌萝卜:要求在一星期内晒和腌循环2至3次;(6)配萝卜;(7)存萝卜:要放入干燥的袋子或坛子密封保存。对持有不同观点的同学,我允许他们保留意见,并鼓励他们可以继续去调查比较研究,争取有更好的方法,做出更好的萝卜干。
(三)理论实践,品尝成果
以小组为单位对萝卜干的制作过程再实践,萝卜干做好后,大家再召开萝卜干品尝大会,体验自己的劳动成果。
总之,体验是伴随着积极心理活动、寻求未知的实践过程,是获取直接知识、形成学习能力、唤起创造潜能的基本途径,符合教育教学的本真。通过以上教学实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到了提高,学习能力也得到了相应提升。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课程;传统;教学观念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4-0053-02
根据新课程要求,初中体育教学应当以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体质和心理素质为教学目标。这就要求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引进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使学生热爱锻炼,热爱体育,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突出教学主题和教学目标
初中体育教学不管是教学过程还是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都有一定误导。在我们现在的初中教学中,体育教学得不到重视的观念盛行,而且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也只是简单地引导,不注重学生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应该从主导转变成引导的角色,而学生应该变成课堂的主体。在日常的教学中,应以学生的身心得到锻炼为目的,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为突破口,多方面地满足学生在这一特定阶段对体育教学的需求。由于初中体育教学课堂主体的特殊性,造成课堂的特殊性——教学对象数量多,课堂的开放性强,学生对体育教学的需求多样,所以能否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就决定了体育教学中课堂的效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应当建立起平等的关系,由于初中学生处于身心发育阶段,逆反心理严重,体育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应以交流为主。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加强自身教学方式方法的探讨、研究,多掌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技能。为了激发学生的情趣,教师应以教给学生更多的以体育锻炼为目的的技能,而且要给学生以选择的空间,不能强制要求,更不能以掌握程度对学生进行差异的评判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师生之间“平等、友善”的情感
新课程要求,学生和教师之间应该建立“平等、友善”的关系。这种平等、友善的关系有利于教学更接近学生,且与学生形成心灵上的沟通和共鸣。教师在日常教学时,应该转变那种严肃、死板的形象,只有改变教师在学生中的固有形象,以更加亲和的态度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长久下去才能增加学生和教师的默契感,才能在学生和教师和谐相处的氛围中完成教学。
教师和学生的正常交往,也能培养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这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与那些体育技能和相关知识同样重要。加强师生关系,也能够让教师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心理,能够全面调动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积极性,使初中体育教学在关心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能够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要利用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来全面激发学生的认知性和能动性,打破传统教学中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正真体会到主动学习的乐趣。
三、体育教学要与时俱进地引进新的教学模式
面对时展,体育教学应当不断努力引进和创新教学观念,努力使学生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能够被社会所接受和认同。在引进和创新教学模式时,除了向学生传授必要的体育基础技能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在日常教学中,要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使体育教学摆脱课堂的死板,使体育教学更具有灵活性和游戏性,从而增强初中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不断强化学生的集体观念,增强班级凝聚力。
只有这样的初中体育教学,才能在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又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具有集体荣誉感,最终达到自觉服从教学规范的目的,既愉悦了身心,又完成了教学任务。
四、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因材施教和区别教学的关系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差异的具体情况,进行区别对待,这些表现为学生个人的喜好、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和教师的引导等。由于学生存在个体的差异,要想使他们达到锻炼身体和愉悦身心的目的,就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尽量满足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需要。也只有这样才能立足于学生差异,最大化地取得教学成果。
在初中体育教学进行“因材施教”,就是要既专注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又要注重学生的特点。在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后,要更多地给学生足够的自由活动空间和时间,同时还要挖掘学生的特长,并善加引导,给予具有针对性的意见,使特长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和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
此外,初中体育教师还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应变能力,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及时有效的处理,以确保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趣味性和恰当性。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领会以及技术技巧的掌握。这样的教学方式方法才能够调节学生的心理变化、减轻压力负荷,使教与学的效果都能达到最大化。
五、注重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同时,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新时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然而,初中体育教学长期忽略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致使很多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发展水平处于较低状态,心理素质高低层次不一。由于现代社会独生子女很普遍,父母的疼爱也忽略了子女心理素质的培养,所以体育教学对心理素质的培养也就成为当务之急。在中小学中有15.8%,大学生有20%以上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这也是我们初中体育教学要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原因之一。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该以体育项目作为心理素质培养的手段。例如,篮球运动项目,受篮球自身特点的影响,原地投篮是篮球运动教学的必要内容之一,但是投篮过程中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其中心理因素非常重要。为此,就可以进行篮球对抗赛,挑选学生作为选手,让他们进行对抗演练,这样的比赛既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还能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六、多举行体育比赛
初中体育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为目的的,学校应该举行更多的体育比赛,来促进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而体育运动是体质、思想和技能三者的有机结合,少了任何一项都不能算是完整的体育运动。而学校举办的体育比赛就是以各项比赛项目为基础的,这也有利于学生对体育课堂产生更深层次的了解。
参考文献:
[1]江启灿.初中体育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新课程(教研版),2011,(4).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我国的传统初中体育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促使初中体育教学在诸多的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而对初中体育任课教师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本文就从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初中体育教学内容的组织等几个方面做出了简要论述,以期为新课程标准在初级中学的实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体育教学教学观念教学内容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我国的初中体育教学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其核心理念和指导思想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和终身体育观的树立,初中体育任课教师是初中阶段体育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是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践者。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体育任课教师只有迅速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堂内容组织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执教能力,才能保障新课程标准在我国初级中学的顺利实施。
一、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观念的转变
(一)由体育成绩首位的教育观念转变为“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念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传统的体育教学活动,往往将重点放在学生的体育成绩上,这样的教学观念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味追求成绩的提升,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成绩首位”的教育观念转变为了“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念,学生的健康问题已经成了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关注的重点,“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念,不但关注学生运动技能水平的提高、体质水平的提升还同时关注体育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作用,有利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和意志力品质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协调发展的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由教学活动以教师、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核心理念,要求体育任课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从而使教学活动由以往的以教师、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了以学生为中心。传统的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要求教学活动以体育教材的内容和要求为主,以教师为主,而忽视了学生的需求和个性特征,导致了教学活动的枯燥和低效。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则要求把学生的需求和全面发展放在教学活动的首要地位,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现有的体育运动水平,确定教学目标,灵活组织教学内容,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且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并根据学生反馈对课堂组织作出科学的调整,从而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为学生终身体育观的树立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有重视教学结果,向重视教学过程转变
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任课教师一般只关注教学的结果,而不注重体育教学的过程,这样的教学观念导致任课教师会在无意中压缩学生学习新知识、自我思考以及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空间,不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而重视教学过程的教学观念,则会引导教师去注意学生学习、接纳新知识的过程和规律,从而发现学生体育教学活动中的思维过程和心理变化,并作出及时科学的引导,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和身心全面发展。
由重视教学结果,向重视教学过程的转变,还体现在教学评价的环节。传统的教学评价是终结性的教学评价,即:根据学生的期中或期末体育达标测试成绩作出评价的方式,这样的教学评价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将不同天赋、不同体质水平、不同运动能力的学生置于同一个评价标尺下,在这样的评价方式中,体质水平好、运动能力强的学生无需付出太大的努力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绩,而体质水平较差、运动能力不强的学生,即使付出双倍的努力,有时也很难达标或只能勉强达标。所以,这样的教学评价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也很难真正反映学生的进步程度。而过程性的教学评价方式,则更加关注教学的实施过程,会根据学生的现有体质水平来有针对性的衡量和反应学生的努力和进步程度,除此之外,还在评价内容上增添了出勤情况、学习态度等,所以过程性的评价方式更能够真实的反应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利于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激发。
二、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内容的组织
(一)新课标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内容的组织标准
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内容的组织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新课程标准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所以,初中体育教学内容的组织也要以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为主要依据,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来区分学生的学习水平,设置学习目标,并据此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内容;其次,在组织和选择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内容的实效性,即,此教学内容,在现有的情况下,是否能够得以实施、是否适合、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据此标准可以剔除一些过时的和不切实际教学内容,而只要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而有能在现有条件下得以顺利实施的内容又均可列入选择范围,从而大大增加了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最后,教学内容的组织要关注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体育运动兴趣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前提条件之一。只有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并同时具备教育价值和健身价值的教学内容,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新课标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让初中体育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更加多元和多样,体育任课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计划的安排,合理的进行选择。一般说来常用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有以下几种:首先,辩证的运用传统的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并不是让我们完全丢弃传统的、已有的教学内容,而应该是对传统教学内容的进行再认识和再思考,在重新认识和思考的基础上,剔除陈旧过时的内容,吸取积极有效的内容,从而达到对传统教学内容的辩证运用;其次,改造简化现有的内容。体育教学活动与现代的竞技化、成人化的体育运动有着诸多的联系,在初中体育教学内容的组织过程中,体育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现有运动技能水平和其它情况,对现有的竞技化、成人化的体育活动进行改造和简化,降低其难度要求,使之符合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从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加以运用;第三,选择生活化、特色化的教学内容。在组织初中体育教学内容时,可注意选择生活化的内容,由此而来的教学内容,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生活中所需的其它能力,改变传统体育技能学习的单一性。另外,还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特色化的教学内容,如选择民族体育项目、民间传统的体育项目等,这样的教学内容极易引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此类教学内容时,可根据体育活动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直接引入课堂或经过一定的梳理、改编之后再引入课堂教学。
三、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模式的选择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实施要求,现有的初中体育教学模式也发生了一定了改变。新课程标准更注重学习的互动性、创新性以及学生的主体性,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常用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1)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探究式教学模式;2)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的问题式学习模式;3)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为目的的合作式教学模式;4)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为目的的资源型学习模式5)面向全体学生,按照学生的已有水平和教学要求将学生置于各个层次的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的分层教学模式等等。实际上,在实际教学中,只要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理念、能充分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模式都是可以选择的,但是在选择过程中,任课教师要注意没有任何一种模式是完美的、是绝对最优的,所以,体育教学工作者,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总结经验,让已有的教学模式不断得以优化提升。
参考文献:
[1] 伏广才.新课标的体育教学与传统体育教学的分析与比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6(12).
[2] 尹林.谈新课标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1).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逐步提高,范围和领域渐渐扩大,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甚至旅游外交在民间及国家交往中也占据重要角色。《旅游法》出台以前,旅游业的体制漏洞较为突出,传统跟团游的市场相当混乱,游客的合法权利常常得不到充分保障,满意度普遍较低,引起了我国政府、旅游管理部门、社会各界和学术界的关注。经过30多年的酝酿,历经多次审批,《旅游法》终于在2013年10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旅游法》作为国家大法,使我国旅游业有了专门的法律保障,但其实施与落实效果如何,作用是否充分发挥等,仍有待于实践检验。《旅游法》虽然明文规定了旅游相关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但该法的落实,在对旅游市场及旅游活动等方面的调控中,是否对游客满意度产生了影响,以及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
二、文献综述
《旅游法》颁布至今,产生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对游客、旅行社、旅游业、导游的影响等方面。其中,对游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游客合法权益的保护,对集中体现其实施效果的游客满意度研究却相对较少。而在旅游市场中,旅游经营者提品和服务、游客购买产品和服务、游客的满意度高低等是衡量旅游质量的重要标尺,直接关系到旅游目的地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游客满意度研究综述
鉴于满意度本身的主观性,大多定义都是重复和模糊的。符全胜认为,保护地的游客满意是游客对基础设施、环境、风景以及服务项目等进行旅游或游憩活动时的感知质量与预期间的差异,当感知质量达到或者超过期望时为满意,反之则不满意。陈淑君、赵毅认为,游客在购买旅游产品时达到之前的期望值时才表现出对服务的认可。田金霞认为游客满意度是游客对目的地的期望和到目的地后的实际感知相比较后,所形成的愉悦或失望的感觉状态。
游客满意度本质复杂,影响因素较多,如硬件设施、软件服务和游客自身因素。郭燕等认为,游客对景区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可进入性、讲解服务、旅游安全、环境卫生、游客容量、管理服务、观景设施、购物及娱乐、旅游资源吸引力和门票价格的质量感受等。王晓丹等根据期望―差异理论发现,影响游客满意的因素不仅包括旅游地的设施和软件服务因素,还包括游客的个人因素,如身体素质、文化背景、职业、消费水平、感知期望和先前经验等。
鉴于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复杂性,相关测评也是多维的、动态的和难以量化的。靳书芳和王淑华指出,游客满意度指标体系是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能敏感地反映游客满意状态及存在问题的指标的有机构成体。为了准确地测量游客满意度,在从流程的关键环节中筛选反映游客满意度的因子时必须遵循因子敏感性、内容代表性、范围全面性、指标可测量性、数据效用性和体系稳定性等原则,以构建测评游客满意度的指标体系。
(二)《旅游法》研究综述
《旅游法》对行业发展的影响十分巨大。在对游客的影响研究上主要集中于游客的合法权益,认为它使游客的基本权益得到了法律保障。蔡振京认为,《旅游法》从立法上明确了旅行社虚假宣传行为的非法性,保护了游客在实践中的合法法权益。史秋霞从人文关怀和人本思想方面肯定了《旅游法》对游客、旅游安全及权利救济的保障。张丙英就有关游客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的条款进行了分析,肯定了《旅游法》的魄力。刘莉在全面分析了《旅游法》中涉及游客权益的条款,对游客的权利和义务间关系作了详细说明。
《旅游法》中旅行社的条款方面,旅游购物和自费项目的限制规定对旅行社冲击颇大,打破了旅行社传统的经营模式。戴学锋对“低团费”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指出当前团费价格上涨是价格正常回归的结果。胡抚生剖析了《旅游法》中关于旅游价格监管的重点,深入分析了旅游价格监管的新思路,并提出了贯彻落实旅游价格监管工作的建议。学者们对导游的探讨主要集中于薪酬体系和服务质量上,张丙英认为《旅游法》看似对小费控制严格,实则是鼓励导游通过高质量的服务获得游客的认可和服务报酬。
综上所述,我国学者对《旅游法》研究十分关注,对游客满意度及游客满意度提升的研究也有诸多成果,但对《旅游法》对游客满意度提升的研究仍未触及,相关研究亟需进行。
三、《旅游法》对我国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以北京游客为例,对《旅游法》实施前后游客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设计中,主要有性别、年龄、学历、频次、目的等基础变量,并根据《旅游法》中与游客满意度相关条款中的因素设计了26个影响变量。样本数据的基本变量分布符合游客群体的一般特征,数据整体上反映出的游客满意度变化可以代表《旅游法》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
(一)游客满意度调查问卷分析
根据北京旅游景区的主要类型,选取颐和园、什刹海和7988艺术区三处作为调研地,在颐和园、什刹海和798艺术区三地,共发放15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7份,回收率为64.7%。使用SPSS软件,对有效数据进行录入、整理、分析。问卷数据的获取来源基本涵盖各种类型、各年龄阶段的游客,代表性较好。此外,在问卷调查的同时,对相关旅游从业人员,包括典型景区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和导游进行深入访谈,作为问卷调查的补充。然后借助SPSS18.0,对问卷调查所获得的基础数据进行录入、整理和分析,然后对个变量在《旅游法》出台前后游客满意度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方差分析和卡方分析对比分析,以找出《旅游法》中对游客满意度在哪些方面产生了影响。数据分析结果如下:
经数据分析,整体上,问卷主体26项指标的平均满意度均有所提高,表明《旅游法》的出台及实施确实提高了游客满意度。2012年26项指标的平均满意度为52.66%,2015年的为67.87%,平均提升15.21%。26项主体数据的分布图如下:
由上,游客满意度提升幅度较大的前十位因素中,旅游服务、旅游市场秩序、旅游行程及信息咨询服务、自主选择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权利等4方面的满意度提升幅度很大,且方差小、前后不变或下降,说明此4项满意度稳定提升;旅游经营者承担责任和义务的满意度提升幅度较大,虽方差较小但却有所增加,说明此项满意度确实显著提升,但并不稳定;购买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旅行社的告知情况或程度、事故中经营者必要的救助和处置措施、旅游经营者的交易行为、以明示的方式事先向游客作出说明或者警示等5方面的满意度提升幅度较大,但方差也较大,说明此5项的满意度并非稳定上升。
游客满意度提升幅度较大的后十位因素中,除旅游经营者按约提品和服务和受到尊重2项2015年的方差低于20%以外,其它均高出20%,说明这10项满意度提升不仅低,而且变化前后的方差也都较高,说明游客对这10项的满意度并不稳定。在旅游市场上,这10方面给游客带来满意度的感知存在很大的差异,这10项可能在旅游市场中,普遍做得不太好,《旅游法》对这10方面的影响并不显著。此外,在经营者提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景区定价、合理解除合同时的提前通知、遇有危险时获得救助、请求救助和保护的权力等5项方面,游客满意度不仅提升幅度非常小,且方差非常大,说明《旅游法》对这5项的影响非常不显著。在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委托过程的合理性、享受便利和优惠等3项方面,游客满意度提升幅度较小,且方差较大,说明《旅游法》对这3项的影响较不显著。在旅游经营者按约提品和服务、受到尊重等2方面,游客满意度提升幅度较小,且方差比前面8项要小,且2015年的方差比2012年有所减小,说明《旅游法》对这3项的有一定影响,但仍不显著。
(二)访谈验证游客满意度提升情况
在对游客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基础上,也对导游、景区工作人员进行访谈,进而从其他视角对《旅游法》的实施效果进行验证和补充。访谈分析发现,导游一般对《旅游法》了解较浅,但旅行社的新规定和条款十分熟悉,而《旅游法》对这些规定和条款的改变具有直接影响。感知到旅行社近两年变化很大,以前带团相对混乱,而现在各方面更加规范。规范化对导游确有益处,精力普遍从购物和自费项目转移至提供服务,不仅与游客的相处更愉快,导游形象也有所改善。在报酬方面,《旅游法》不仅促进劳动合同的签订,也首次明确了导游的劳动报酬,使正当收入有了合法保障;尽管不能索取小费,但好的服务自然会得到更多主动给予的小费。导游对自身工作的变化关注更大,发现《旅游法》实施后导游满意度显著提高,服务游客时也更尽心尽力和真诚相待,游客满意度也大大提高。
此外,旅游区管理人员普遍认为《旅游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投诉量的提升与游客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有关,而投诉与反馈比较正常。游客在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社会秩序等方面的素质确实明显提高。《旅游法》对旅行社的影响大于旅游区,尽管许多条款对旅行社的经营活动进行了限制,但从导游角度来看,团队游市场的秩序、导游的服务、与游客的融洽程度等确实明显好转。访谈结果与问卷调查结果中旅游服务、旅游市场秩序、旅游行程及信息咨询服务、自主选择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权利等的满意度提升幅度最高比较一致。
由此,两种研究方法均证明《旅游法》对游客满意度提升的积极影响,且二者存在较高契合度,访谈结果验证了调查问卷中《旅游法》对“游客满意度提升”的积极影响。
四、结论及讨论
通过对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了游客满意度的变化情况,再以方差来验证其变化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得出《旅游法》出台前后,普遍且显著变化的指标,明确《旅游法》对游客满意度产生显著影响的具体方面。《旅游法》出台前后,游客满意度总体上有所提升。根据调查问卷对各项指标满意度的分析,2012年与2015年的各项指标相比较,每一项的满意度均有所提升。
《旅游法》的出台,一方面,对某些方面游客满意度提升的促进作用显著。《旅游法》的出台与实施对旅游服务、自主选择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权利、旅游行程及信息咨询服务、购买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旅游市场秩序、旅行社的告知情况或程度、事故中经营者必要的救助和处置措施、旅游经营者的交易行为、旅游经营者承担责任和义务的状况、以明示的方式事先向游客作出说明或者警示等10项的游客满意度提升有显著影响,其中,对旅游服务、旅游市场秩序、旅游行程及信息咨询服务、自主选择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权利等4项的游客满意度提升不仅显著,而且非常稳定。
另一方面,对某些方面的游客满意度提升促进作用不明显。《旅游法》的出台与实施对景区定价、受到尊重、经营者提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请求救助和保护的权力、旅游经营者按约提品和服务、遇有危险时获得救助、享受便利和优惠、委托过程的合理性、合理解除合同时的提前通知、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等10项的游客满意度提升幅度较低,对这些方面的游客满意度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新课程 高中物理 解题规则 解题方法
在物理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活动过程,即帮助学生准确快速地解题。近年来在认知领域对解题的思维过程分成几个阶段,物理解题也是如此。又因物理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阶段占据重要地位,因此,高中物理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解题方法,快速精准地得出答案,而本文主要提出以下五种解题方法。
1.等效法概述及应用
等效法将复杂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合理转化为简单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并对简单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加以研究的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根据等效法引入的物理概念有很多,其中包括:合运动与分运动、总电阻与分电阻、合力与分力等。在进行高中物理题解答过程中,如果应用等效法,将很大程度降低物理题难度,并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具体实例如下:
例题: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用长为L的绝缘线悬挂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的O点,电场强度大小为E,现将小球拉开偏角α=50度,由静止释放,求小球到达最低点的时间。
在上述例题中,可以将小球的运动等效成单摆模型,利用类比法,假定小球是在重力场与匀强电场的复合场中做运动,该小球受到等效重力为G=Mg+Qe,等效重力加速度为g’=g+Qe/M。因此,本题中小球运动到最低点的时间是单摆运动周期的1/4。此题解答完毕。
总之,等效法研究问题时,并非指事物的各方面效果都相同,而是强调某一方面的效果。因此一定要明确不同事物在什么条件、什么范围、什么方面等效。在中学物理中,我们通常可以把遇到的等效分为:物理量等效、物理过程等效、物理模型等效等。
2.图像法概述及应用
图像法被广泛应用到高中物理解题中,根据题目含义将复杂的物理过程形象成物理图像,将物理量间关系转变为几何图形的关系,形象表达物理规律、直观描述物理过程及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鲜明地表示出来。但表现的形式不同,图像能够直观、形象、动态地表达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有时候,在解决一些复杂问题时用图像法解题时更明了、简捷。运用规律解决物理问题时,既可以运用公式的表现形式,又可以运用图像的表现形式。因此,实现将题目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最终目标,降低学生的解题难度,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在高中物理题解答中,让学生正确运用图像法是十分必要的。在运用图像法进行解题的过程中,抓住图像重要特征,常常能够快速简明地解答问题,在图像中有特殊含义的一般为两条线的交点,斜率或与横轴纵轴的截距。
例如:在s-t图像中,斜率直接反映出物体运动的速度,在v-t图像中,利用斜率直接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在对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进行测量的实验中,U-I图像纵轴截距能够直接表示电源电动势,相应的斜率能够表示元件电阻大小。
3.建模法概述及应用
模型是按照物理现象及条件进行建立的。不同物理模型都有自己的分析方法和使用条件。如果学生将经典的模型应用到实际解题中,解题效率将大大提高。
现阶段,高考试题一般是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但是,对于这种类型考题,考生的答题情况却不乐观,试卷得分不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生不会将试题转变成经典的物理模型。而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构建物理模型并不困难,但是还有很多复杂的情况,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具体解题中正确分析,深度挖掘题中隐含条件,合理应用建模法。
4.极端法概述及应用
高中物理题解题过程相对复杂,要考虑的因素相对较多,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很难把握物理题的变化规律,难以解答出物理试题。因此,学生应该加强对极端法的使用。极端法就是结合物理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假设极端物理现象存在,再经过科学分析解出答案,这种方法在进行物理过程分析时,使问题简单化,大大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使用极端法进行解题的关键在于采用哪一极端分析处理问题,一般采用的方法有特殊值法、极端值法、函数求值法。下面结合例题进行具体分析。
例题:物体甲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进行运动,设其初速度为v,与斜面间的摩擦系数为μ,在相同条件下,甲的下滑加速度与上滑加速度之比是多少?
A.sinα-μcosα/sinα+μcosα B.sinα+μcosα/sinα-μcosα
采用极端法对这道题进行解答:将μ作为参变量考虑,使μ为最小值0,在这种情况下,上滑加速度与下滑加速度大小一致,两者相比为1,将μ=0带入题目中的选项,就可以得出正确选项为A。
5.整体法概述及应用
连体问题在高中物理题中经常出现,这就要求学生合理应用整体法,以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运用整体法使学生减少一些复杂的计算步骤,快速解出正确答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增加此类题目的设置,使学生在考试中准确无误地应用此方法。
但是在整体法的使用过程中还需要一些特定条件,例如:看做一个整体的个体之间加速度大小相同且方向相等。使用整体法解决物理问题时还应该注意在受力分析时,不能分析整体之间的力,只能分析整体所受的外力。
学生只有计较物理解题过程,才会认真分析物理问题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是怎么样的,细心思考每个解题过程之间有什么联系、通过怎样的环节联系起来,促成物理解题周密严谨。不过,我们要反思解题过程,检查思路和方法是否正确,公式书写是否有误。只有这样,运用正确的解题方法才能在解题中拥有清晰的思路,快速解决问题。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学生理解这五种物理解题方法,并在今后的物理考试过程中合理应用,从而提高物理考试成绩。
参考文献:
[1]李志广.浅谈高中物理教学的方法和策略[J].科学中国人,2016(12).
[2]李仲鼎.浅析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J].课程教育研究,2016(02).
[3]杨晓华.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5(31).
一、多角度进行分析
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锻炼他们的数学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做题的准确率.当学生面对一个复杂多样的数学试题时,如何才能够解答正确.则第一项要做的事必须是认真地进行分析.这种分析必须是有目的性的,并且还是要有选择性的.
例如,我在教学生对这个题目“已知x,y为实数,且x2-2xy+2y2-2=0,求x+y的取值范围”进行解题的时候,并没有让学生立刻去求解答案,而是先要求他们进行多角度分析.
分析的第一个角度,是把这个式子作为x的二次方程进行求解,把其转变为x2-(2y)x+(2y2-2)=0,求其Δ=(2y)2-4(2y2-2)≥0.
分析的第二个角度,是把这个式子看作是y的二次方程进行求解,那么可以把式子变为2y2-(2x)y+(x2-2)=0,求其Δ=(2x)2-4×2(x2-2)≥0.
分析的第三个角度,是把式子进行转化,变为(x-y)2+y2=2,然后直接进行求解, y2≤2且(x-y)2≤2.
多角度进行分析,是数学解题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它要求学生能够比较快速地把数学式子,转化成易于解题的形式.多角度便是指可以从正面、侧面以及后面对式子进行审视.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学生通过正面和侧面对式子进行审视便能很快找到解题的办法了,但也存在一些题目需要学生从后面进行分析,对于这部分题目,从后面分析,通常也是解开这个题最简单和便捷的.
二、多层次进行分析
教师除了要注重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外,还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多层次地分析.例如上面的例题,通过多角度地分析,只是选择好正确解题路径的第一步,而接下来的解题,便是追求的层次性了.高中数学的题目,通常不是学生能较轻易地就解开的,而是需要学生能够透过题目的表面,进行深入的审视,从而抓住题目内部的本质,最后进行多层次的解答的.这就需要教师重视训练学生多层次的分析能力.
三、类比能力的培养
学生掌握了以上两种能力之后,教师就需要重视对学生类比能力的培养了.类比的解题策略就是让学生能够在分析的过程中,把之前做过的类似的题目调出来,与当前的题目进行对比,从中找出规律的能力.学生把之前做过的题目进行多角度与多层次地分析之后,把与当前题目相似的特征进行推测,最后验证是否正确,从而得出规律.当学生再遇到类似的题目时,便可以运用这种类比能力所总结出的规律,进行快速、准确地答题了.
四、重视方法的运用
上述所述的解题策略,需要特别提到的是,这些解题策略并不是说在某次的课堂上讲授给学生之后,便大功告成了.其实,这些解题策略也需要教师自己先吸收消化,待转变为自己的东西之后,再向学生传授.而且,更重要的是,数学的学习,并不只是通过题海战术的训练,便可以达到预想的效果.学生应该注重数学练习的方法,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以求达到熟练掌握的效果.
上述的解题策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针对这些解题策略展开相应的练习,通过不断地练习,提高学生掌握这些解题策略的熟练度.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的提问,课后的习题等方式,让学生进行相应的训练.而同时,为了使学生的练习效果得到增强,教师也要注重激发提高学生对练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以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度.
一定要让学生明白,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要培养形成数学的观察能力,提高解题能力,否则,数学学习这条道路会很难前行的.因此,一定要让学生掌握解题的策略,重视方法的运用,提高数学解题的能力.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数学观察能力的形成,是以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提高为基础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培养数学观察能力的过程中,不可过于急躁,也不要过于轻视,而是要踏踏实实的练好基本功,一步一个脚印,逐步培养且提高数学观察能力,提高数学解题能力,在高中数学学习的道路上取得好成绩.
关键词:问题意识;科学教学;培养
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而探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要求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学生才能在自身内在的动机推动下,产生内在的驱动力去主动参与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来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如果说探究性学习中让学生经历过程比得出结论更重要的话,那么在某种程度上,学会并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往往比过程更为关键,因为没有问题,就不可能设计实验去经历探究过程。
一、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分析
新课程实施已有几年,但学生对问题意识淡薄的现象仍相当普遍,能主动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学生更是极少数。究其原因,除传统教学留下的后遗症之外,教师对新教材也有一个实践、适应的过程,尤其在看重升学率、教学质量评价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屡见不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无疑问。由于传统的接受式教学,学生习惯于教师给出现成结论或答案,只要知道了,听懂了,就没有问题了。也不可能怀疑教师的结论是否正确,答案是否合理,是否还有另外的答案,更不去想多种答案或更深层的问题。
2.不敢问。教师受传统思想影响,总喜欢学生提老师预设好的问题,对意外的问题或无价值的问题会受到冷落,甚至受到指责。久而久之,学生不敢轻易提问题。从学生的心理角度看,随着年龄增长,学生的“爱面子”、“自卑”心理日趋增强,他们怕问了问题被同学耻笑或受老师的冷落,也就不敢问问题。
二、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途径
(一)培养科学思想,提高题意识的认识
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要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本质。”课程标准还强调,对科学本质的教育手段为科学探究,而探究活动的起点是问题,没有问题,哪来探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自觉地通过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1.学习科学家能敏锐地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的科学精神。我们常常把那些科学巨匠称为“有学问”的人。那么也就是既要学,而且也要问。那些科学家之所以在某些领域有所建树,就在于他们有着善于发现问题的思维品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课本中的教学内容,经常向学生讲述科学家们是怎样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经过坚持不懈的艰苦探索才有了重大发现或伟大发明的。如在讲授浮力这一节内容时,先做浮力的演示实验,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学生思考后会问物体在浸入水的过程中,弹簧称的读数为什么会减小,弹簧称的读数减小与排开水的多少的关系,这时我就讲阿基米德对浮力原理的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我把材料进行整合成“戏说阿基米德”,将实验的物块比作阿基米德,将溢水杯比作澡盆,模拟阿基米德的洗澡过程。用阿基米德的口气反复问学生“在我浸入水中时,水越溢越多了,我也越来越感到轻飘飘了,这是为什么?”,由此来创设科学巨匠发现和探究问题的情景,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体会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水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科学家能敏锐地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的科学精神。
2.认识科学问题是解决不完的,也不可能为所有问题提供答案的。世界是充满着矛盾的,科学是充满着问题的。没有问题的存在就没有科学的存在。当一个旧的问题被解决时,就会有另一个新的问题等待着我们去发现探索。科学就是在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取得进步的。当前我们还面临着许多世界性的难题还不能解决,如癌症的病因、地震的准确预报、环境污染、能源的短缺等。这些问题虽然不是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解决得了的,但我们应该结合教学内容教育学生,人类在这些问题上正在进行艰苦的探索,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但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而使他们从小立志,热爱科学,树立起强烈的问题意识,带着这些问题走向社会,长大了为科学事业作出贡献。
3.明确科学思维方式的批判性,不迷信权威和课本。在“师道尊严”的教育思想统治下,教师把自己看成是高高在上、发号施令的施教者,是知识的权威,而学生则是俯首贴耳,我讲你听的接受者,课本则是绝对的真理。因此,教师应让学生知道科学从不迷信权威,对已有的科学理论要敢于怀疑,不断对它们进行质疑,从而促进有新的问题的发现。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充分肯定怀疑在科学创新中的作用,他曾说:“不怀疑不能见真理。”历史上的许多发明创造就是源于对传统和既有价值的否定。
(二)营造民主课堂,强化问题意识的氛围
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老师仍是主宰着课堂教学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民主意识的缺乏,师生关系不平等现象的存在,课堂教学气氛的不融洽是造成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要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关键仍然在老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营造民主的气氛。
1.除恐惧心理障碍,创设问题平台。由于旧的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认为“问”的内容就是指对教师讲授的新课没听懂、没学会的地方。这样一来,学习困难的学生如果听不懂也不敢问,否则就会遭到同学们的讥笑,甚至还会遭到老师的训斥:“你这么笨,连这一点也听不懂”“讲过几遍,你还不懂”等的话语,于是就造成没人提问题的尴尬局面。学习优秀的学生则认为都听懂了,没什么可问的。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状态,一方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用平等和气的话语去帮助他们解决,另一方面应向学生解释:同学们的问题不单是教师讲课的内容是否听懂了,学会了,你们首先不要迷信教师,对于教师讲课的内容可以提出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见解,甚至可以对错误的地方提出批评。其次你们不要迷信专家权威,要有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对专家得出的结论、规律要敢于质疑,大胆提出不同的看法。如果学习中遇到了问题,那也不能说明你笨,相反说明你能积极动脑筋,若你提出的问题代表了某些同学的思想,那么同学和老师还会感谢你呢,假如你一直没有问题,这恰恰说明你学习不动脑,这才是不正常。
2.营造民主、平等氛围。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敢于放下权威的架势,以参与者的姿态与学生一起探究、交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之间要营造融洽、宽松、平等、合作的民主气氛,以消除学生在学习中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可以获得充分发挥,各种奇思异想,独立见解就会层出不穷。凡是在课堂上敢于提出问题的,老师都一视同仁。对于问题提得好的学生要及时的表扬和鼓励,问题提得不够好的学生也要耐心地倾听完他们的理由,然后分析问题中合理的部分,找出不合理的原因。对于胆子小,不敢提问题或者语不达意,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让他们以写小纸条的形式或直接到办公室里与老师交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心情中学习。
3.实施开放式教学。新课程标准强调科学要用科学的独特的思维方式,而科学思维方式的鲜明特点之一是科学表现出的开放性,因此表现了教学课程内容的开放,教师教学方法的开放,学生学习方法的开放,对问题思维方式的开放。这样多角度、全方位的开放,给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拓展了广阔的空间,创造了更多的条件和机会,也给教师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位老师上初一《探索宇宙》的公开课时,及时把“嫦娥一号”成功奔月的内容补充到课堂上去。像这样的高科技信息,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我在上“导体和绝缘体”这节课时,传统的教学方法由于只注重结论,一般都是老师设计好实验方案,再演示给学生看,然后让学生记结论。在本学期我改变了教学方法,把探究过程的重点放在实验方案设计上,先让学生根据实验要求独立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行交流,归纳出以下四种实验方案,并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讨论:①你认为哪种设计方案最好?②你J为哪种方案设计上有问题?如何解决?由于这是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讨论起来也很热烈,这样就激发了他们强烈的问题意识,又拓展了知识,培养了实验设计技能,还为下一节课的教学设计起铺垫作用。
(三)创设问题晴境,激发问题意识的形成
前苏联著名学者鲁宾斯坦等人依据思维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认为思维起源于问题,并强调,思维这一能动性过程最典型的情况是问题情境。思维是由问题情境产生,而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无论是在新课的引入,还是教学过程中中间环节的过渡,都应充分利用创设问题情境这一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1.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例如:在做鸡蛋壳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中,先用一些碎鸡蛋壳与稀盐酸反应,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使学生明白是鸡蛋壳中的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接下来把一个鸡蛋放入稀盐酸中,学生不仅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更看到了有趣的现象;鸡蛋一会儿下沉,一会儿上浮。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最后在师生共同努力下顺利解决了这一问题。
2.通过生活中的误区来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受了很多没有学过的科学知识,但许多知识是认识错误的,这就妨碍了他们对新知识的接受和理解。教师如果能利用学生原有错误,非科学的知识与新接受的知识发生碰撞,就容易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如:学生认为“铅笔、铅球都是铅做的”、“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会越来越小”“沉入的物体不会受到浮力”、“稀释浓硫酸就只要往浓硫酸中加水”等。通过对这些错误的观念设置悬念,实验论证、计算求证、分析讨论等方法,让学生在错误与正确的碰撞中去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引导他们纠正错误观念,获得正确的结论。
3.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设置问题情景。科学问题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反过来又服务于社会。来自于生活中的问题学生既感兴趣,又觉得具体、实际,可以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科技的良好品质。例如:根据教学内容可渗透同步通讯卫星、宇宙飞船、超导磁悬浮列车、基因工程、杂交水稻等,来激发学生问题意识。
(四)留给思维的空间,促进问题意识的发展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和概括的心理活动,是形成问题意识的前提。没有大脑的思维过程,就不可能有学生的问题意识。而学生的学习思维活动是不能由教师包办代替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讲得过细过透,嚼烂了去喂给学生,而是应该留足学生的思维空间,由学生自己去领会、感悟研究所接受的知识的规律、道理。如在综合复习时,我利用下雪天后,同学们在上学的路上不断摔跤的事实,让学生讨论“根据这一天气现象能提出哪些问题”。结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涉及范围非常广泛,有物态变化、摩擦力、压强、速度、密度、惯性、天气等多方面的知识问题,大大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问题;教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1-028-1
一、“问题性”,教材创新的关键点
提问是创新的开始。“看过问题三百个,不会解题也会问”,通过恰时恰点地提问题,提好问题,给学生示范提问的方法,使他们领悟和发现提出问题的艺术,引导他们更加主动有兴趣地学,富有探索性的学,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二、问题式教学,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学生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性、个性受到压抑和遏制。因此,在新课改中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服务的”,通过设置具体的问题,使学生在课前积极的投入到预习中去,针对问题,分析答疑,对于难度稍大的问题,分组进行合作探究,集思广益,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去,让学生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问题式教学需要注意的方面
1.全面了解学生,把握好教材。
问题的设计是建立在了解学情,把握好教材的基础之上的,根据学情紧扣教学目的,将学习的重、难点分层设计成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问题的设计要在学生已经具备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诱导学生主动思考或用动手操作的方式取得问题的答案。
2.问题的设计要有启发性。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思维从对问题的惊讶开始。首先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过思考时间的长短是与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实际水平密切相关的,更与教师设计问题是否具有启发性有关,要让学生短时间内回答正确,教师要做是适当的启发引导。而启发引导要遵循学生思维的规律,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不要强制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方法和途径去思考问题,甚至让学生大胆地猜想自己认为好的方法,用学生的思路去引导学生,顺其道而行之,帮助学生思考。
3.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
问题的设计要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章节内容由浅入深,切合学生的思维流程,根据学生的基础不同,理解能力不同,思维方法也不同,因此问题可以由基本定义、定理到具体的思想方法,以及知识的迁移与推广,充分考虑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都被触动,让每一位同学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都积极的参与思考;从自学能够解决到共同合作探究进一步获得提升。因此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教师要不断地向学生提出新的、深的数学问题,为更深入的数学思维运动提供动力和方向,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持续不断向前发展。
四、问题式教学法的案例展示
教学内容:选修1—2,第二章《推理与证明》第一节第二部分内容“演绎推理”
教学目标:
双基:在学习合情推理的基础上,结合数学实例和生活中的实例,体会演绎推理的重要性,了解演绎推理的含义,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形式,了解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的联系和差异;
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运用三段论进行一些简单推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演绎推理或逻辑证明能力;
重点:了解演绎推理的含义,能利用“三段论”进行简单的推理;
难点:分析证明中包含的“三段论”形式;
学情了解:学生基础较差。
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对学生的了解,特提出如下问题:
问一:什么是演绎推理?(在自学的基础上所有同学均能回答)
问二:演绎推理与合情推理有什么区别?你可以从推理形式上分析。(启发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向,并引出接下来的重点,演绎推理的基本形式“三段论”)
问三:请同学们再观察教材引例,分析它们由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由什么特点?(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引导、总结,从而得出“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并启发学生分析“三段论”的特征及相互联系,从而解决学习重点)
问四:你能举出一些用“三段论”推理的例子吗?(学以致用,深入理解“三段论”)
问五:观察文中例1的证明过程,思考与我们平时的证明过程有什么不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证明中包含的“三段论”形式,从而突破学习难点)
关键词:移动学习;思想政治;手机媒体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08-0007-03
一、引言
手机媒体的迅速发展不断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网络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是新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真实性、交互性、个性化、情境智能等特点。手机媒体为思政课提供了崭新平台,为“教师―手机―学生”新的师生交往关系提供了隐性教育的最新载体,可以优化师生之间信息、思想的交流沟通,是思政课教学方式的创新和发展。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手机媒体的现有研究不多,特别是与移动学习结合的研究较少,造成了教育理论和实践上的局限。本文通过构建基于手机媒体的五力分析模型,探究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手机媒体移动学习的创新教学方式,在此基础上对北京高校调研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意使教师学生实现良性互动,提高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和实效。
二、基于手机媒体移动学习的五力模型
五力模型是分析企业所在行业竞争特征的工具,涉及五种作用力: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随着对五力模型认识的不断发展,五力模型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也可以应用于教育领域。本文在五力模型基础上,结合以手机媒体为介质的移动学习情况,对模型进行了演绎(见图1)。
思政课课外学习现状是思政课进行手机移动学习方式创新的背景和基础,相当于五力模型中对竞争现状的评价。了解课外学习现状有助于加深对目前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认识,从而在课外学习应用的开发推广过程中更具针对性。本文从大学生思政课学习时间构成和课外学习内容两个方面进行探究。
移动学习整体水平相当于卖方能力的反映,思政课引入手机移动学习的效果和水平,与移动学习现有的发展程度关联密切。一方面,思政课开展的移动学习需要依赖于移动学习整体平台在硬件、应用等各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手机移动学习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的方法和经验,为思政课移动学习的设计、开发提供了良好借鉴和指导方向。本文从大学生移动设备持有情况和学习应用使用状况两方面的调查中对大学生移动学习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
手机移动学习作为传统学习方式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学习起到替代作用,考察替代作用也是衡量手机移动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通过与传统学习方式的对比,可以衡量移动学习这种新型学习方式相对于其他学习方式的整体水平。现有对移动学习和传统学习的理论分析集中于学习效果、学习效率、便捷性、交互性等方面的对比,本文在学习意愿、趣味性、互动性、学习效率调查对比基础上,对移动学习在学习效率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
学习者需求程度其实质是买方能力的反映。学生是思政课教学的主体,其对教学方法和形式的主观评价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本文在整体需求态度调查的基础上,从资源类型倾向和应用形式倾向两方面对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做出具体分析。
三、基于五力模型的调查分析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六所高校的1000名在读大学生进行调查。
1.思政课课外学习现状
对大学生思政课学习时间构成的调查显示,课堂学习占68.3%,远超课外学习时间。课外学习中考前复习占比72.5%,居于主要部分,造成平时学习的比例较低。平时学习主要由时事新闻、师生互动、同学交流、复习课本和音视频学习构成,时事新闻占比较大为41.7%,其他各项比例均较小,同学交流比例最小仅为7.2%。这些事实说明目前大学生思政课课外学习缺乏,学习方式具有局限性。
影响课外学习因素的调查表明,有67.9%的同学反映缺乏学习时间。由于平时课外学习时间有限,基本上被专业课程和其他基础课程占据,进行思政课课外学习的机会较少。由此可见思政课教育真正走出课堂,需要借助移动学习移动性、碎片化的特点,帮助学生利用起日常的零碎时间,实现课程和学生双赢的局面。还有54.5%的同学反映学习资源较难获取或利用也是影响思政课课外学习重要原因。这与目前思政课在教学材料方面的局限性有关。教材是思政课教学的主要材料,但只有学习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学生学习资源缺乏,降低学生学习兴趣。目前教师虽然扩展了大量内容,但由于缺乏便利的传递途径,学生在实际利用过程中比较困难。手机移动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借助手机媒体和相关的应用程序,可以为学生提供直接、方便的传递途径和媒介,减少课外资源获取的困难,对提高学生兴趣和效率有积极作用,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思路。
2.移动学习整体情况
对大学生移动设备持有情况的调查表明,手机持有率最高,接近调查总数的100%。普通笔记本的持有量也比较大,不过在便携、移动性方面不具备优势。而综合两者特点的超极本和平板电脑的持有率却不到三成。这说明手机居于当今移动媒体的主流地位,是移动学习开发的首要选择。
对大学生移动学习具体方式的调查显示,手机阅读和英语学习是移动学习的主要方式,其中手机阅读占整体42%,英语学习由单词和听力两项组成,共占36%。浏览学习资料占比也较大,为17%。手机阅读是大学生兴趣爱好的代表形式,具有休闲特点。浏览学习资料和英语学习反映出大学生关注复习和考试,相比之下自主学习和课外拓展的成分则较少。说明大学生在课外移动学习方面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3.与传统方式对比
对手机移动学习方式和传统学习方式在学习意愿、趣味性、互动性和学习效率四个方面的对比调查中,根据调查对象按10分制的量化评分结果。在学习意愿、趣味性和互动性方面,手机移动学习得分较高,均在6分以上,并且与传统方式相比有较大领先,一般高出1.5分到2分。说明移动学习具有较强优势,也符合思政课教学创新的需求。但是在学习效率方面移动学习得分较传统学习略低。进一步调查反映,存在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手机移动学习较传统学习具有更多的潜在诱惑冲击。由于大学生将手机功能向娱乐休闲倾斜,使手机主要发挥了娱乐功能的作用,休闲娱乐类的手机应用非常广泛,容易造成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转移,造成大学生使用手机时更倾向于较多使用娱乐休闲应用而移动学习较少的情况,因此对实际学习效率造成不利影响。
4.学习者需求程度
思政课手机应用需求态度的调查中,有63%的大学生对手机移动学习持积极态度,其别期待的比例接近整体的25%,说明大学生对移动学习方式具有积极需求。不过调查中持中间态度的大学生比例也较高为32%。这些同学主要是由于对移动学习的实际效果持观望态度,有待于通过高质量应用程序的开发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更为具体的需求调查显示,在资源类型倾向方面,图片类学习资源最受欢迎,占整体近40%,其次是音频比例为24%。相对来看,视频资源的需求比例仅为19%。调查了解到,一方面视频文件体积较大是阻碍移动学习的客观弊端。另一方面,视频课程时间普遍较长且不易保存进度,不适应移动学习碎片化特点。这说明移动学习的视频资源应当向时间短、片段化、内容集中方向发展,才能充分发挥视频学习的优势。
移动学习中的应用检验可以切实提高大学生移动学习实效,也有利于教师把握和评估学生学习状况。不同的形式设计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的教学检验形式,包括答题、提问、评分等;另一类则是基于游戏思想的创新设计,主要有闯关、互动、游戏等不同形式。表1中不同设计形式的倾向度调查结果显示,闯关、互动、游戏形式居于前列,倾向度均超过60%,而答题、提问、评分形式的倾向度则较低,有的还不到30%。这一鲜明的对比说明视听语言和主体参与互动具有强烈需求,思维模式从文字化的线性向游戏化转变。移动学习应用的检验环节可以引入严肃游戏思想的新型认知方式进行创新设计。
四、思政课移动学习建议
1.高校应主导思政课移动学习应用程序开发
学习应用程序是移动学习的基础,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开发相关学习应用是推广移动学习方式的首要工作。然而由于目前学习应用使用群体有限,利润空间不大,具有较强的公益性,特别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市场调节存在很大局限,造成学习应用数量缺乏、质量低下,不易满足大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因此在思政课移动学习应用开发方面,高校需要发挥主导作用,成为思政课学习应用开发的积极推动者。高校在主导应用开发过程中,应当针对本校教学特点,围绕教学目标,充分体现实际教学的需求和特色,从而提升思政课教学的质量水平。
2.注重学习应用程序的组织实现形式
组织形式是用户体验的重要影响因素,合理的组织形式有利于内容功能的有效呈现,促进信息的广泛有效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对组织形式具有更高要求,在思政学习应用的设计上应当针对目标内容、功能和学生的具体特点进行设计。同时思政课手机应用还应当注重发挥隐性教育的组织特点,弱化教育的目的性、直接性,从学生需求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内容功能的有机统一。此外,合理的组织形式是学习应用使用效率的前提和保证,应当根据手机媒体特点,不断创新适宜的组织呈现形式,从而增强用户体验,提升学习效率。
3.开发移动学习严肃游戏
严肃游戏是指以教授知识技巧、提供专业训练和模拟为主要内容的游戏,正逐步广泛用于教育、科研、培训领域。严肃游戏以其全新的互动性、叙事性等特征构建出的新型信息传播模式,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普及和运用。思政课可以紧密结合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特点,设计开发一系列有关知识拓展及运用的模拟、社交、角色扮演类游戏,实现课程内容与游戏形式的高度融合,使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体会。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持续学习,也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在游戏娱乐方面积极良性发展。
4.组建移动学习知识库
只有丰富多样、实时更新的内容资源才能持续促进和满足学生的移动学习需求。知识库作为学习材料的有效来源是思政课推广移动学习的基础。根据调查,大学生在课外学习材料上普遍倾向于多媒体资源。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手机媒体,通过移动学习应用的有效途径,与课程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实现多媒体教学的课外延伸。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上传和推荐优秀资源,进行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分享,充分发挥知识库协作共享的优势。
5.注重师生互动交流
与一般课外学习忽视教师作用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要求教师成为积极角色,融入学生日常的课外学习中,不断引导学生在思想认识方面的成长和进步。思政课移动学习应用应当为此建设完善畅通的师生交流渠道。手机媒体中的各种非正式互动形式,如微信、微博等,可以为师生双方提供深入了解的间接视角,对克服部分学生的胆怯、隔阂心理具有良好效果,同时教师也可以借此加强对学生课外生活的针对性指导,进一步实现隐性教育的理想目标。因此在思政课移动学习应用的开发中可以合理借鉴和吸收。
参考文献:
[1]冯宜.3G时代手机阅读与移动学习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3):35-37,44.
[2]龙坚毅,陈泗林.手机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初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3):22-25.
[3]刘清堂,向丹丹.面向3G手机的移动学习资源交互设计与实现[J].中国电化教育,2011(11):72-75.
[4]史瑞琼.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高校手机文化建设[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3):82-84.
[5]于云荣.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开发的多维路径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5):41-42.
关键词:小学数学;练习课;研究探讨;具体措施
数学练习课是一种教师布置一定的任务,学生在固定时间内通过自主学习、研究、探讨,从而不断解决问题的学习模式。练习课是学生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必要手段,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应着重提高练习课的质量,使其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的学习与发展。
一、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意义
小学数学练习课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解决数学学习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使学生在不断的练习过程中获得实践能力,不断总结数学学习的规律。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自己的研究和思考从而解决问题,达到学以致用、学懂会用,而不是每一道题都需要教师的详细讲解。
二、练习课设计的策略研究
练习课设计有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只有有效避免这些问题,处理好它与数学课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现总结练习课设计策略如下:
1.围绕教学重难点,进行有针对的练习
作为教师要熟悉教材内容,熟知数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在练习课上有针对地布置学习任务,使学生在练习课上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了解知识的重难点。
2.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的学习距我们的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因此,相对而言,数学学习显得有些枯燥、单调。因此,应不断丰富练习课的内容,将深奥的数学知识同生活实际密切联系。把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直观,可以通过学生之间互动式的自由讨论,也可以通过具体的实践让学生不断感知、领悟知识。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练习课上不仅收获知识,同样收获快乐和学习的动力。
3.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主
数学题目变化多样,相对而言较为深奥,要求在练习课中,在有效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涉及一些难度适中的课外知识来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但题海战术往往是适得其反的。注意引导学生不断反思、总结知识,使学生融会贯通、能心应手。
数学练习课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分支,因此应有效掌握练习课设计的策略研究,使练习课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让学生在练习课上尽情地汲取知识的甘露,热爱数学学习。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提高能力、获得技能技巧。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是在新课程背景下,提出的新的学习模式,可以更好的达到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一般来说,体验式学习主要包括体验与学习两个部分。在小学语文中应用体验式学习,需要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思考、创新教学形式等方面进行入手。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活跃教学氛围,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非常重要,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深深融入教学工作当中。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对于信息进行深入的传播,更好的吸引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合理的设置多媒体内容,更好的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好的将声音、文字、画面进行具体化,将语文中的内容,进行声情并茂的展现。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好的吸引学生融入到课堂生活当中,让学生更好参与到学习当中。通过多媒体技术,将课堂内容进行生动的融合,并且做到知识点的机密联系,避免学生在学习中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体验式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并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堂讨论环境。通过对计算机、投影机等进行操作,可以快捷方便的对教学环节进行切换与展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组织角色扮演,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体验式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构建一个虚拟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切实的在教学情境中进行体验,来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与认识。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则是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到学习目标的要求的重要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良好的共鸣,提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充分的培养自身的个性。教师进行组织角色扮演时,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转化,设计喜剧内容,并且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自主的设计与改编。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更好的对于学生的想象力进行锻炼,并且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工作中,主动的进行知识的探索。角色半夜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充分的发挥自身的表现欲望,更好的融入到文本中所蕴含的情感之中,体会到语文教学内容背后的文化深意。
三、鼓励学生主动的思考和质疑,帮助学生完成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主动的鼓励学生进行思考与分析,并且通过积极的思想交流,来提高思维的深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提出相关教学问题后,让学生自主的对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对于学生学习中所产生的问题进行总结。对于学生所产生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专门的讨论环节,让学生充分的表达自身的疑问。在学生表达疑问的同时,组织学生进行数据、材料与内容的整理,让学生在相互讨论中,不断的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体验式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积极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并且组织学生进行合理的讨论,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热情。针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相互交流和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对学生思考与质疑的重视程度,是提高学生学习体验的重要基础。
四、创新教育方法,进行学法指导
在语文教学中,引入体验式教学的前提,是教师对于陈旧的教学方法进行改变,重视对学法的指导。教师要灵活的对教学方式进行安排,并且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内容,对自身教育方法进行有效的创新。体验式教学注重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配合,从而实现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的目的。体验式教学需要与其他教学方式进行良好的结合,并且通过其他教学方式的相互促进,更好的发挥体验式教学的自身优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对于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学生的学习中,教师通过对学生认识问题思路、分析问题以及解答问题习惯中存在不足进行分析,并且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活动良好的解题能力。
体验式学习,作为一种特殊的学习方式,其理念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中,要将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转变,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把握语文教学的发展脉络,更好的促进新课程改革的推广。与此同时,新课程的改革推广,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与能力的培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教师要不断的提高教学方式的科学性与时效性,突出教学创新意识,不断的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最终实现新课程的发展理念。
参考文献:
[1]蓝启杰.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09
关键词:小学语文;体验性学习;策略与途径
一、体验性学习的策略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中,强调老师是尊长,学生必须尊重老师听从老师的话,所以老师的威严的形象以及远比学生丰富的知识阅历使得其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处于主动地位。尤其小学生刚刚走出家长温暖的怀抱,面对老师的教育很容易处于被动地位。而随着外国先进教育理念的大量引入以及我国民众的民主意识的觉醒,促使我们的教育理念必须改革和发展,由此体验性学习应运而生。体验性教学所强调的以人为本和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帮助小学生更好的体会语文更深的意义,而并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章或只认准一个答案。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般,语文学习更加应当注重个性化的发展。
2.加强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由于长期以来学生的学习能力一直都是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且心理和生理尚处于懵懂成长期的小学生并不懂得如何主动和独立的去学习。体验性教学就是为了打破这种状态,强调加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体验教学对于刚刚开始进入系统学习的小学生而言,独立学习的能力尚未形成,就更加需要体验性学习来培养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只有加强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语文老师才会成为学生的辅助帮助而不是主导因素;只有加强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学生才能错充分的发挥他们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对语文的学习视为乐趣而非负担;只有加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体验性教学才能够真正的达到以学生为主的进行语文学习的目的。
3.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学习本应该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乐趣和发现未知之谜的动力,而不应像当前一样成为他们的负担。每天只是单纯的阅读课文、听写生字词是十分枯燥的事情,这样的学习极大的压抑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学习起来即便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也难以达到既定的目标。体验性学习能够极大的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每一位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二、体验性学习的途径
1.情景体验
在授课期间如果老师只是一味的纠结于枯燥乏味的文字,强调学生要学会汉字怎么读怎么写,一段话应该怎么读,这对于仍然处于爱玩爱闹时期的小学生而言是很难长时间坚持的。因此在体验性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定的情景环境。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的时候,老师可以给学生播放桂林山水的景并配上优美的音乐,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使他们用一种愉悦和好奇的心情开始学习,这种心情能够帮助他们更主动的去学习,大幅度的提高学习效率。这样在情景中学习使得学生的大脑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开发,以景导知、由知声情,从而可以更好的进行体验性学习。
2.表演体会
在现代医学的证明下,大脑的左右半球是各司其职的:大脑的右半球管理形象思维,而大脑的左半球则负责抽象思维。语言的本身是抽象的存在,记忆理解也相对困难,然而如果我们将抽象的左半球信息变为形象的右半球思维让左右半球交替工作,那么人们对于语言的理解也将会更加深刻而隽永。所以老师可以利用情景剧帮学生学习语文,在学生们在阅读完文字后,让每个人按照自己对于这篇文章的理解进行个性的发挥。如《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这篇文章,老师让同学们分角色进行表演,学生们的表现虽然幼稚,但是在这次表演中学生们表现出了很高的学习热情。在这之中不仅仅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对于学习阅读的持久性和兴趣性,而且会使得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得到许多学习中所无法获得的其他技能,如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等,使得学生们在生活中得到运用语言,体会生活的能力。
3.移情体验
体验性学习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身体上的经历,例如组织学生春游,在春游中学习,或者像上文中所说的表演体会,这些都是身体上的体验。另一种就是心灵中的体验,这种更为注重的情感上的体会,要求学生将心比心,站在某个角度来看待某些问题。例如在讲到《地震中的父与子》时,可以让学生将自己设想为文中的孩子,并提出问题:当自己和同学们被困在废墟之下,并有获救机会的时候,是把机会先让给同学还是留给自己?这样通过移情体验,将能够使学生们在体验性学习中获得全面而长足的完善。也正是小学语文体验性学习的目的和精华所在,同时移情体验也是体验性学习的有效措施之一。
三、总结
小学语文体验性学习是以学生为根本,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们的品德和性格得到完善的过程,同时小学语文体验性学习的开展也学生从小培养对于语文的热爱。对此老师可以使用情境体验、表演体验以及移情体验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体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参考文献:
[1] 陈雪芹.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实行体验性学习[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10).
[2] 崔文虎.关于小学语文体验性学习的探索[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