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5:55:1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探究能力的培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内在动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由“好”和“乐”所产生的探索知识的迫切愿望是克服一切困难的内部动力。在教学中,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利用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不知不觉进入学习研究状态。
例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我讲了一个小故事导入新课。猴山上有一只既贪吃又自作聪明的小猴子叫多多。猴王就利用分饼的机会教育帮助他。猴王分别给每个猴子8块饼,要它们平均分2天吃完。许多小猴子都拍手表示满意,唯独多多大叫着说:“8块饼太少了,不够吃。”猴王说:“那好,我给你16块饼,平均分4天吃。”话音刚落,多多又叫又跳:“不够,不够。”猴王又说:“那我给你32块饼,平均分8天吃完。”多多还没等猴王说完又嚷道:“太少,太少,还是不够吃。”猴王最后说道:“那我给你64块饼,平均分16天吃,怎么样?”多多得意地说:“够了,够了。”猴王和其它小猴子都笑了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呢?学完商不变的性质你们就知道了。
通过“猴王分饼”的故事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情境,十分自然地引入新课,促使学生带着问题乐意、自觉地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并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通过口答列式组成一组有内在联系的算式,使学生发现猴王四次分饼,看起来分的饼是越来越多,其实平均每天能吃到饼的块数都是一样的。隐含着量的“变”与“不变”,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感知商不变的性质。接着提出问题:猴王是运用了什么知识来帮助教育这个既贪吃又自作聪明的小猴子的呢?从而揭示课题。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和思考算式间的内在联系,归纳出商不变性质,使整堂课自始至终在这个情境的基础上发生、发展并得出规律。
2 合作交流,还给学生主动探究的时间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一个人的智慧是微小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展示才能的机会和条件,把学生分成相应的小组,让他们以组为单位进行探索、研究,不仅能调动中差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时,先让学生在第一行摆4个,然后提出问题:第二行摆,比多2个,应怎样摆?请小组同学互相研究一下。学生都积极地思考、交流,最后汇报研究的结果,从而得出要先摆和同样多的4个,再摆比多的2个。然后我又设计了一组拍手游戏:①女生拍6下,男生比女多拍3下;②男生拍10下,女生比男生多拍4下。
在此基础上,再出示例题:美术小组做黄花7朵,做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5倍,做红花多少朵?提问:怎样求红花有多少朵?再次引导小组同学讨论,学生根据前面的基础,很快就会解答了,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3 启发点拨,帮助学生实现思维升华
让学生自主地合作研究、解决问题,并不是一味地“放”,教师要在重点、难点、关键处进行启发性点拨,疏通性点拨,帮助学生领会知识,解决疑难,实现思维的升华,做到“放”中有“收”。
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我先放了一段一个小朋友没钱买东西的录像,说明钱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大的作用,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从而导入新课。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人民币。之后,教师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小组同学互相研究一下,可以怎样分类。当学生说出是按面值大小分的时候,教师说明:这也是按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来分的,使学生认识到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然后师生共同认识分币,并进行爱惜人民币的思想教育。接着,让各小组同学用认识分币的方法自己来认识角币或元币,然后汇报。教师出示一块糖(标价1角),引导小组同学讨论:怎样用正好的钱来买它?学生经过讨论,有的说用2个5分币来买,有的说用5个2分币来买,有的说用10个1分币来买……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想,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多少个1分是1角?学生很自然地会得出1角=10分。紧接着我又讲了一个小故事:在美丽的大森林里有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它平日十分节俭,最近它攒了10个1角币,可是携带起来十分不方便,它就去找山羊伯伯想办法,山羊伯伯想了想,收下了它的钱,给了它1个1元币,小白兔觉得很吃亏。然后引导学生想:小白兔吃亏了吗?学生马上就会说出小白兔不吃亏,因为1元=10角。我接着追问:那么1元等于多少分呢?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知识很轻松地得出1元=100分,实现思维的升华。
关 键 词:原生态 歌唱 能力
“能力”,就广义上来讲,是指人做事的本领,在这里特指歌唱能力,就是指我们演唱歌曲的本领。我们知道,任何能力的培养,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对歌唱能力的培养来说,就过程来看,它是一个长期的养成教育的培养过程;就培养的内容而言,它涉及的面非常广,内容也十分丰富;就培养的方法来看,在目前的声乐学科中,可以说是千姿百态;从实际情况来看,不论国家艺术教育的宏观指导,学校教育的理念、培养模式等方面,单从声乐教学“师傅带徒弟”的教学形式上看,经验教学成分比重较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规范性、严谨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导致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一些声乐教师,特别是一些年轻的声乐教育工作者,在声乐训练的初级阶段,常常存在“见子打子”、就事论事的现象。对声乐人才的培养,往往局限于解决训练中出现问题的表面现象上,不能很好地处理当前与未来、当时课堂效果与今后发展前景及内在的必然趋势,时常出现走极端的情况:夸大自己作为一个声乐指导者的作用,或是过分注重每次训练时学习者完成练习的质量和效果的表象。多数时候,这种情况就导致了不能很好地利用声乐教学“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统揽声乐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能很好地运用科学、发展和综合的人才培养观,正确处理好现在与将来、声乐初期训练时期、当时课堂效果与未来发展的必然联系,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声乐教学及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片面追求当时的质量,过分强调每次训练的效果。常常因要求过高,使学习者不能很好地在现有声乐认知和能力的基础上,松弛、自然地完成好每一次声乐训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歌唱能力的培养。
我们认为,在声乐的学习中,无论是进行有效的发声技术训练,还是声乐作品的练唱,都是提高歌唱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整个声乐训练的初级阶段中,二者均是培养歌唱意识、歌唱状态,建立歌唱通道、训练人体机能、提高歌唱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知道,声乐教学的这种基本模式,是千百年来在总结世界各民族中早已存在的、被现代人称之为“原生态”唱法各流派精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声乐学习中要研究这一课题,势必就需要我们再对今天仍然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那些民族民间的“原生态”唱法的各流派进行分析和研究,从中吸取营养。
一、“原生态”唱法与歌唱能力
在声乐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如何培养和提高歌者的歌唱能力,就自然成了声乐教学和学习的重要内容。这里,文化知识的学习暂且不论,在专业的学习方面,除了一切与声乐演唱相关知识的学习以外,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对人体机能进行有效的训练,实际上就成了培养和提高歌者歌唱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性工作。我们认为,无论专业歌手,还是业余歌手,甚至包括民间歌者。只要他们的演唱做到气息畅通、声音流畅,并能坚持长期的练唱,他们的歌唱能力总是会逐渐提高的。不过对于业余歌手,特别是民间歌者来说,这些歌手们的演唱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由于人爱美、追求美的本能而产生的,他们往往是自娱自乐,一般不受外界的影响。因此在他们的歌声中,总是洋溢出表现美、赞美生活、歌唱人间真善美的愉悦心情。很多时候,民间歌者的演唱往往是借助山歌、小调抒发对异性的爱慕,传达爱的真谛,歌唱美好的幸福生活。他们的演唱常常是为了给人们的婚丧嫁娶烘托气氛,营造喜庆氛围或是寄托哀思。总之,他们这些自娱自乐的歌唱,从专业发声技术训练的要求上来看,由于他们基本上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歌唱往往是自觉的行动,所以他们的演唱不像专业训练时那种纯粹为了提高歌唱能力时的练唱一样,有极强的严谨性、规范性、科学性和目的性。专业训练概念中提倡的发声训练、人才培养等观念,往往在他们的演唱中悄无声息地进行着。经过调查分析得知,他们的那些演唱,虽然不如专业训练那样总是需要对歌者进行一整套的、规范的、科学的训练,需要提高歌唱能力的发声练习和作品练唱,并伴随着很多的要求和严格的程序。也正是因为在各个方面都没有专业训练中那样多的要求和目的,所以在他们的演唱行为中,基本上都是他们自觉的行动。而实际上,他们的那些歌唱行为基本上是符合声乐发声技术训练,和声乐人才培养“循序渐进”客观规律的。因此,许多民间歌手都是随着演唱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歌唱机能得到训练,歌唱能力逐渐得到提高。当然,许多民间歌手的成长,并不是完全没有受过前辈们“口传身教”“师傅带徒弟”式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但在他们的成长中,自然的成分和自发的行为总是居于主导的地位。实际上,在声乐人才培养工作中,这样的发声技术训练等方面是值得我们探究和借鉴的。
二、科学发声训练与歌唱能力
专业训练中,歌唱能力的培养始终要遵循声乐人才成长这一循序渐进规律的客观要求。由于专业训练的目标性、时间性和目的性等因素,往往使我们的学习者在漫长的训练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正确认识声乐基础训练中发声练习在歌唱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和地位,往往忽视发声技术训练在培养人体机能,提高歌唱能力中所处的前提和基础地位,或者片面扩大发声技术训练在提高歌唱能力中的作用。训练中,总是出现耐不住发声练习的寂寞这一问题。一些人认为,唱好了几首练声曲,掌握了几个发声知识点和技能,就能够去演唱分量很大、程度很高的声乐作品,结果往往出现事倍功半,甚至是功败垂成的情况。
我们说,科学的发声训练是根据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大幅度降低音乐技术难度的前提下,把歌唱中音乐和文学等方面很多规律性的知识点和技能,设计成为比较规整的,便于学习者在训练中按照声乐技术训练成分的要求,掌握发声技术的各要领,从而比较容易完成练声曲的学习,并以此为载体,学习和掌握歌唱所具备的技能和知识。发声练习对歌唱能力的培养,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对机能的锻炼和歌唱能力的提高,却远远不如歌曲作品。但是,任何一位优秀歌手的成长,他们在掌握娴熟技术的过程中,无不是经过很长时间的发声曲的练习。我们知道,对科学发声技术的技能和要领,也需要循序渐进地学习和认识。通过每天完成练习曲的过程,逐一认识和领悟,对机能进行科学的训练,对歌唱知识和技术逐一学习和把握。这一阶段的声乐训练,其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习者的专业歌唱意识,培养科学的歌唱状态,从而把握科学发声的技术要领。总的来说,就是以苦练歌唱的基本功,对机能进行训练为前提。所以,在这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歌者完成每一次练习的每一个环节的要求,都必须符合歌唱基础训练阶段的实际,严格遵循声乐人才成长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这时,任何不切实际、操之过急的盲目行为,都将给训练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甚至使训练步入死胡同。这里要指出的是,在训练中有一种情况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那就是在基础训练阶段中,从数量上来说,歌者对发声技术练习曲熟悉的还很少;从歌唱的知识面上来看,还比较狭窄;对歌唱的能力而言,他们实际上都还很弱。这时,如果硬要他们去完成和他们认识、能力不相符的练习曲,硬要让他们达到难以达到的程度,那么,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就会造成他们即使对启迪认识领悟得非常到位,但由于歌唱能力还不能满足他们完成练习的要求,所以练习中,首先受到影响的就必定是歌唱的气息。而我们都知道,气息不畅通的练习和演唱,对声乐训练来说是有害无益的。
声乐的基础训练就是苦练内功。在声乐人才的成长中,科学的发声基础训练阶段是一个漫长而又不能跳越的重要阶段。只有在这一阶段,经过漫长的苦练,经过一首首练声曲、一首首歌曲的练习,才能锻炼好歌唱的机能,增长歌唱的文化和专业才能。实际上,歌唱的基础训练可谓是非一日之寒,只有不间断的学习和把握,并且是长期完成了相当数量的练声曲和作品练习,歌唱能力才能随之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这里的学习和训练,不能只是一味地追求歌唱能力的提高,而更应该注重发声训练的科学性,对学习效果的要求要具有合理性、适度性,使学生经过长期的刻苦练功后,感受到完成基础训练阶段的任务后那种“功到自然成”的乐趣。
三、实践性教学与歌唱能力
在浩瀚的艺术世界中,声乐艺术被称之为表演艺术。声乐演唱中,人们所发出的那些美妙、悦耳的声音之原理,就是我们的气息吹击声带的结果,而气息的动力源泉就是我们的呼吸。而在声乐的训练和声乐的演唱中,科学发声要求我们的气息始终要在松弛、自然的状态下,保持气息自然的属性。也就是说在歌唱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声乐实践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在声乐的教学活动中,声乐实践教学可谓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可以说,它渗透于声乐教学的全过程。声乐的教学内容始终要通过声乐的发声训练、作品的练唱和对声乐艺术作品的演绎来完成。在这些环节中,都包含着声乐教学的实践性环节。声乐人才的培养正是需要通过这些途径,对歌者进行音乐知识、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的传授,以及声乐的理论学习与技术训练,实施对机能的训练和歌唱能力的培养。从声乐教学的实践性来看,应该注重抓住课堂和舞台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歌者驾驭作品、演绎作品的能力。
1.课堂教学实践性环节与歌唱能力
声乐课堂教学,始终应遵循声乐人才的培养规律和学科本身固有的属性,采用启发性教学,让歌者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去感受、领悟、把握声乐演唱的真谛,避免说教式、灌输式教学,充分体现声乐实践性教学的魅力,有效地培养歌者演唱作品的能力。
2.舞台实践性教学与歌唱能力
学校声乐教学活动,始终是围绕培养声乐教育工作者和演唱者来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今天的声乐学习者,无论将来担负声乐教育工作还是声乐演唱工作,对他们来说,歌唱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都是非常重要的。笔者认为,在对歌唱能力的培养上,舞台实践性教学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一般来说,人天生都具有表现的欲望,声乐学习者更是如此,声乐艺术被称作是表演艺术。因此舞台的实践性教学,更符合声乐人才成长和声乐教学的客观要求。研究分析表明,绝大多数歌者在他们的课堂实践教学中,对声乐作品的演唱同他们在舞台实践中的演唱,差距是很明显的,效果也是不同的。由于歌者与生俱来的,以及后天专业学习和训练中培养起来的表现欲,加之音乐和文化修养的驱动,在舞台上,他们真情实感的演唱更加能够调动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所以舞台实践对歌唱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其效果是更佳的。
总之,歌唱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获得的。实际上,它是一个综合、长期和科学的系统工程。歌唱能力的培养,始终是无法离开声乐训练和演唱的实践活动来进行的,就学校教育而言,歌唱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势必要紧紧抓住声乐教学中课堂的发声训练、作品练唱和作品的联唱,以及舞台表演的实践教学环节等。当然,歌唱能力的培养,同声乐理论知识学习、文化知识的学习等也是密切相关、缺一不可的。因此,为提高歌者的歌唱能力,必须要注意加强对学生歌唱综合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周晓燕.声乐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关键词】新课程;美术;自主探索
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点拨与帮助下,带着一种积极主动的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与心情,用探索研究的方法,自主参与学习,解决疑问、掌握相应的知识与能力的全过程。自主探究学习不是让每个学生各学各的,而是要激发起全体同学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去探索、去学习,同时自发地加强交流,少走弯路,可以说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的核心,它是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学生自行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与学习方法策略,调节和控制各种学习任务的创造性学习活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对美术教师提出的一个新课题,教师要切实领会新课程理念,认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重要性,积极创设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平台,使学生把学习美术的行为变成自发的、主动的、探索性的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具有广阔的空间,需要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不断探索,选择最优方案,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领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自主探究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如果没有教师的主导,学生的探究活动很可能就像“无头苍蝇――盲目乱撞”,也就谈不上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探究也就起不到良好的效果。自主探究不是学生单方面的学习状态,而是教学双方在全新的观念指导下高度协调统一的一种新型组合。美术教师的主导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强大的内驱力;指导学生分析现状,确立发展的方向与目标;指导学生设计、规划学习程序,探索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实施学习计划、突破障碍、攻克难点,完成深层探究;指导学生回顾反思学习过程、总结经验教训、进行自我调整,巩固探究成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自主探究的促进者。
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明确指出:“我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如在《桥》这一课,笔者在课堂上先用八双筷子演示搭建了一座桥,然后要求学生分组用筷子搭桥竞赛,看哪个组搭得又快又好,最后利用卡纸设计并制作一座有创意的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们兴奋着、充满热情地策划着,有的小组甚至为选择哪种颜色发生争执。对于课业的知识点:如竹桥、石桥、木桥、藤桥、铁索桥、钢筋水泥桥等材料种类;桥的桩、墩、拱、梁、架、柱、索等支撑部分结构;桥面的交通部分、安全与装饰的护栏部分等方面的知识,学生自然能自觉地去探究与领悟。当然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与自主探究的能力也同时得到了培养。充分利用美术课程特点,拓展多种教学活动,全方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新课程体现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强调美术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与社区活动、学生生活紧密相联,服务社会,服务生活。教师要尽可能地发挥美术学科特点,利用这种特点,拓展多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二、课外美术兴趣小组是培养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良好途径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原动力,是激励、推动学习的最有效的动力之一。因此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直接影响到自主学习的水平、进程和效果。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是进行自主探究的必要条件,因为这往往是促使学生进行发现和创造的萌芽。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才有动力。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巧妙地创设问题,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和动机。课外美术兴趣小组,学习内容丰富又广泛。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经验、意向、需要、情感、兴趣等,采取不同的形式,选择不同的内容,开设不同的学习课程,如书法、绘画、篆刻、电脑平面设计等兴趣小组。这些成员往往来自于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年龄阶段,或许此前他们根本不曾相识,但大家都怀着一份共同的热情走到了一起。他们的心愿都是一样的,对于这样的兴趣小组,学生热情高,兴趣浓。所以在这种强烈求知欲的环境中,只要教师做好点拨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潜能一触即发,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各种课外美术设计与制作活动是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重要载体
课外美术设计活动,常常贴近社会生活,形式多样,题材广泛。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常常没有机会派上用场,若在此时创设平台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成功,必将使他们信心倍增,变被动的接受学习为主动的探究学习。实践证明,知识技能只有通过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才能得到不断的拓展。而且,课外美术活动还可以弥补许多在课堂中无法掌握和领悟的知识。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创设机会让他们参与各类课外美术设计活动,如为社区出宣传栏、为球赛和文艺晚会做海报、为商家的促销活动与展销会做广告、绘制POP、帮助设计规划与布置各类展厅、参与家居环境摆设或家庭小装饰的设计与制作等等。也可以通过写生风采活动、黑板报等学生生活中的实用美术活动。我们知道,凡是能够参与这些设计与制作的学生往往都是因为存在某些方面的强项,才能得到老师的认可,老师才同意他们参与这类活动。尤其是一些美术特长生,他们专业精,能力强,往往能够想我们所想,急我们所急。因此,这些学生自身有成就感,在同学间也有优越感和自豪感,也就乐于参与,甚至还可以带动一批同学,他们一旦介入必然全身心投入,探究能力也定能“立竿见影”。
当然,在课余设计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实践、收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也挖掘他们的潜能。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既能感受成功的乐趣又掌握了知识与技能。
四、各级各类的展赛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必要形式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课算是好课呢?我认为,评价一节课是否成功的标准,应从教与学两方面来衡量。对教师的教来说,要看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否能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是否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去学;对学生的学来说,要看是否学得积极主动,充分动手、动脑的机会是否多而适当。现就如何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构建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导学机制谈点认识:
一、设计高质量的问题,创设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情境
对于相同的课堂教学内容,有的教师采取的是就题论题、机械传授、照本宣科,往往是讲得很详细,出力不少,但教学效果不佳。有经验的教师则能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情境,用问题组成能力主线,课堂效果显著提高。
设计问题时要注意设计的问题必须是高质量的,衡量问题质量高低的标准应包括难易程度、思维容量大小、思维强度、刺激强度等。只有设计的问题具有足够的思维量,坚持运用让学生“翘脚摘果子”的原则,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当然,也要注意设计的问题不能太难或偏易。如果难度过大,超越了学生的基础和理解能力,学生将茫然无知而失去信心,甚至干脆放弃不学;如果问题偏易,又会使学生养成懒得动脑的陋习,就会泯灭他们求知的欲望。
二、创设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情境,并非教材内容简单的习题化
有些教师认为,创设自主探究式学习情境,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教材内容习题化,只要把教学内容编制成习题,并让学生答完这些题就算完成了任务。要在探索中学,克服简单答题、死记硬背、机械地去找答案的不良现象。这样的问题情境既是旧知识与新知识的结合点,又是新知识的重点,学生学得灵活,理解深刻,掌握得扎实,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然而,有的教师教学设计不合理,如在新课上过多地安排复习旧知识,结果耽误了学习新内容的宝贵时间。还有的因问题安排不当,把学生思维引向了歧途。
三、创设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情境,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每个学生都要提高
受传统教学思想和应试教育等方面的影响,有些教师两眼只盯着“尖子生”,设计教学方案总是以少数优等生为标准,起点较高,难度偏大,结果抓了少数人,丢了一大片,很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尤其不利于中差生的发展与提高。因此,创设自主学习情境,要尽可能为全体学生创设适宜的自学情境,按照全体学生的认知情况,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有一定梯度。
四、创设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情境,要为学生提出问题创造条件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疑问是思维的导火线。学生只有善于质疑、提出问题,才能形成善于动手和动脑的好习惯。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学生创造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和条件。如在学习工业革命中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时,提问:为什么说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蒸汽时代”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变化?这样的设问,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积极思维,使他们提出了不少问题。
教材中有很多素材可以挖掘,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给学生留一方质疑问难的天地,让他们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和讲解,久而久之,不但使学生养成了敢于标新立异、敢于推陈出新的独立性品格,而且还大大活化了他们的思维方法,激发了创新意识,提高了创造能力。
五、创设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情境,要为学生的知识迁移应用创造条件
学习知识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储存知识,而是应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但从目前教学实际情况看,把学生视为储存知识的“容器”,偏重传授,忽视对知识迁移应用的现象还相当普遍。这主要是人们往往将知识的应用看成了纯粹的“用”而不是“学”。其实,用的过程也是学的继续,不仅是改变了形式的学,而且“用”的过程本身就是学,通过“用”而使学生学得更具体、更深刻、更有效。
具体说要做到:
一是注重知识应用的训练。即对所学知识要多举应用的实例,如学习某一原理或概念,不能仅停留在学懂了的水平,更重要的是对其进行具体应用。试想,如果对知识仅是学会了,而不具体应用,能达到举一反三吗?
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能否对所学知识进行顺利的迁移应用,关键在于能否迅速地发现新知识的本质特点,准确地进行归类,把它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这就要努力提高对已有知识的概括水平,概括水平越高,就越能用已有知识去理解当前的新课题。因此,教学中要开创一切条件,培养学生高度概括的能力。如学习某一新的原理或概念时,一般不要讲出来,或不全讲完,而应引导学生学,多让学生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养成善于总结规律、寻找正确答案的良好习惯。另外,根据教学内容,经常让学生写知识性小论文、学习心得等,也能提高概括能力。
一、感受乐趣,让幼儿乐于探究
农村的孩子虽然经常看见绿豆、红豆以及小麦等各种不同农作物的种子。但孩子们对这些平时司空见惯的实物,其实了解得并不多,甚至常常混淆不清。于是我们便利用小麦、玉米等等这些农作物精心设计了“批发种子”这一教学活动,在活动中老师扮演种子批发商,幼儿扮演来批发回去卖的小老板。通过买卖这一灵活的手段和语言的交流让幼儿在游戏中观察和比较,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得出了不少的经验,如:南瓜籽、丝瓜籽可以通过形状、大小的不同来区分,黄豆、绿豆、红豆等豆类的种子可以从颜色、形状的不同来区分等等。在比较这些种子的不同之处时,孩子们对它们的各种形状、颜色、大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我们还生成了《种子的聚会》这一课,孩子们乐此不疲地在种子的外面贴上标签,布置成一个“种子的聚会”。放置在科学角,孩子们在活动之余都可以来看看说说,交流自己认识的种子。让幼儿通过对实物的观察、了解、比较得出了结果。就这样让幼儿在玩中总结了经验,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欲,培养了幼儿探究的兴趣,激发了幼儿探究的主动性,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变得生动活泼,富有趣味。
二、把握好奇心,让幼儿易于探究
记得在一次中班的活动区,我投放了一些种子让孩子们去观察。谁知班上的张可抓了一把黄豆就放进了水里,随即就有孩子来报告。于是我就问张可:“你为什么要把黄豆放进水里呢?”张可说:“我想让它长大,结很多黄豆。”“哦!是吗?那放在水里能让它长大结黄豆吗?”我的问题一出来,其他的孩子都纷纷说出自己的答案。我没有马上给予肯定或否定。孩子们这个时候都变得很好奇,于是我就提议让他们去做实验。经过分析有的孩子跟张可一样将黄豆放进了水里,也有的用杯子到外面挖了泥土回来放在自然角,将黄豆种在里面,还有的直接将黄豆丢在了外面的泥土里。没几天孩子们就兴奋地发现:丢在外面的黄豆长得最快最好,水里的黄豆才发了芽,自然角杯子里的黄豆还没有动静。接着我又提问:“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就这样一步一步激发幼儿自己去探究、发现,最后得出了结论:外面的黄豆有土有水还有阳光,所以才能长得又快又好!这里我抓住这个突发的“黄豆发芽”事件,让个体的探究行为变成群体探讨的热点,鼓励他们从多角度发现,幼儿之间的这种互动探究更加扩大了,引导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转化为进一步探究的动力,逐步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
三、树立自信,让幼儿敢于探究
对幼儿来说,年龄小更依赖于其他人,尤其是重要人物,如老师、父母。因此,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尤为重要。作为幼。儿教师应当以关爱的态度、赏识的手段保护、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使其健康的成长:鼓励幼儿有各种想法、做法。幼儿在活动中刚开始的想法往往是很稚嫩的,但是却有着极大的创造力。我们要给幼儿充分的自。让幼儿按自己的方式去探究;让幼儿有充足的探究时间,不急于介入,即使需要教,也尽量不作直接指导,以间接指导为主,稍加点拨,给幼儿自己探究的机会,让幼儿敢于探究。
“活”表现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室里所发生的一切不可能都如教师所预设,学生的思维常常迸发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智慧火花。
“动”表现为学生真正的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是探究实践活动的集中概括。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正因为如此,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的几点特征:
1.物理问题情境特征
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和基本特征。初中物理中的“科学探究”必须努力创设物理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物理问题情境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例如,在学习“物态变化”时,我们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大雾、雪山、雾凇等自然景观,创设“雾、雪、冰、霜的形成原因”等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产生疑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思维开放特征
“科学探究”是通过发现问题、研究探索,从而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学习形式。因此,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教学,必须具有思维开放特征,必须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
例如: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首先启发和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猜想,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的体积、液体的体积、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物体的密度、液体的密度等因素有关。接着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网上查阅资料、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最后老师总结得出结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体现了“科学探究”思维的开放性。
3.实践探索特征
实践是“科学探究”的灵魂。实施初中物理“科学探究”,必须加强实践探索活动,让学生围绕研究的问题,在实验、观察、统计、读书、查阅资料、搜集信息、访问、调查、分析现象和数据等大量实践探索活动中,提高实践能力。
例如,在“简单机械”的教学过程中,我带学生走进社区的健身场所,让学生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探索简单机械的知识。把“科学探究”延伸到广阔的生活实践中,学生探究的兴趣浓厚,个人能力也得到提升。
4.学生主体特征
在初中物理“科学探究”中,应体现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特征,让学生成为这种研究活动中的主体和受益者。
例如,在“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的教学中,我选择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猜想影响因素,再设计验证方式和途径,然后进行实验,最后写出实验报告。学生做了“比较湿毛巾折叠晾晒与展开晾晒”“比较一杯开水和一杯冷水蒸发”“比较一杯水和一桶水的蒸发”等大量实验,教学活动全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特征。
二、老师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角色和任务
教师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担当设计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并必须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任务:
1.精心设计“科学探究”活动
教师是“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者。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设计创设物理问题情境,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调查研究,收集和分析资料,最终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并进成果交流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认真组织“科学探究”活动
在整个“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的组织作用主要体现在:
(1)指导学生确定探究方向。探究方向通常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确定探究方向。
例如,在引入“压强”概念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引导学生明确探究方向,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做到有的放矢。
(2)指导学生的科学探究过程。①指导学生设计实验,进行实践活动。②指导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③指导学生写好“科学探究”报告,及时记载研究情况和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
(3)指导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科学探究”的成果。
(4)指导学生对知识和能力进行扩展和巩固,养成探究习惯。
3.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
教师本身也是“科学探究”的积极参与者,教师的积极参与本身就是对学生的最大鼓励,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进师生情感,便于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4.对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作出评议
评议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
例如,在教学中,我把学生 “科学探究”活动的文字性材料及时在班级或小组内分析评议,让学生在积极自主参与评议的过程中提升探究能力。
总之,教师应成为 “科学探究”过程中信息交汇的枢纽,成为交流的组织者和建议者。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
三、在 “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物理“科学探究”过程中,切忌单纯从应试角度片面关注探究的过程、模式和思维方法。要积极关注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发展,从而使科学探究活动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例如,在和学生共同探究了“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式和实例后,我对“热传递”的知识进行适当的扩展,让学生思考:“冬天和夏天吹空调时风栅的角度问题”,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物理的实用性和无穷的智慧。学生会伴随着知识和能力的获得,变得越来越有爱心、有集体意识、有责任感、有智慧、有方法、有教养。
关键词:科学探究活动; 科学探究能力; 激发兴趣; 潜移默化
传统教育的培养目标更多地关心学生学到什么,只注重学习的结果而忽略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的培养,更忽略了人的发展,人的发展立意为能力的发展。课标突出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即与物理学相关的自然、生活和社会中的事实、现象等为内容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初中物理教材以科学探究为编写主线,科学探究活动灵活地贯穿始终。苏科版物理课本中活动安排有138次,其中课堂中的学习活动占了130次,包括观察、实验、探究、讨论等。今年暑假有所领悟,知足常乐,知不足者成长。本人报名参加《自然的恩典》西安欧亚学院青少年心灵成长夏令营,热心为学员服务成为了营中一位优秀义工,梦想着成长为一名更优秀的物理教师。夏令营里有着强有力的讲师团队,一位陕西省著名的教育心理专家伽南老师讲:“一件事情重复21次进入潜意识,重复100次成为习惯。"我们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经过130次的课内活动,其成效是显而易见的。
物理教学中,我觉得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主要的是:
首先,要激发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现行教材在130多个实验中,都千方百计的从学生兴趣入手。活动1.1 探究声音的产生:一张纸、一根橡皮筋、一个笔帽、一杯水,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怎样使它们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与众不同?在这个环节让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用“试一试”给学生勇气完成“比比看,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与众不同?”譬如一张纸就有多种发声方法:单手晃动,手指弹纸,双手搓揉,双手猝拉,撕纸片等。具体、直观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究欲,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发展。下一个环节是问题的提出:想一想,上述物体发声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特征?学生日常生活的声现象集中展示,经过思考提出问题。学生把自己的发现,通过思考,演变为一个具体、明确的物理问题,从‘物体发声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到‘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特征?’明确了探究方向。通过‘做一做’让学生体验声音的产生,把手指放在喉咙发声处,讲话时,声带在振动吗?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音叉在振动吗?走下去就是结论。此次活动内容简单,活动环节简单,从活动中能否感觉到老师的和蔼可亲是最关键的,从心理学角度看‘试一试’、‘想一想’、‘做一做’在课堂活动中由老师适时说出来引导学生完成探究声音的产生,是多么好的鼓励性话语,更能激发兴趣和勇气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去。初二学生刚接触物理,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法拉第曾经说过:“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发现诞生于仔细的观察之中”。对于初学物理的初中学生,尤其要重视对物理现象的仔细观察。因为只有通过对物理现象的观察,才能对所学的物理知识有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只有通过仔细、认真的观察,才能对所学物理知识深入理解。例如:活动3.5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观察与思考:图3-35是一张令人惊讶的照片,茶色玻璃板后有一支蜡烛,它竟然能在‘水中燃烧’!激起了观察兴趣,‘浇不灭的烛焰’成为观察的目标。请展开你想象的翅膀,说说你提出的问题和猜想。‘这是怎么回事?也许…’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猜想。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有什么关系使探究过程有了明确的方向,平面镜所成的像就是学生确定的观察目标,实验环节的重点观察:物的像是在镜前还是在镜后?观察并比较物的像与物的大小,把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卡片上能否出现物的像恰是所学物理知识重点。又如:学习运动的相对性,老师讲参照物时,许多同学都会联想到:坐在火车上的人,会观察到铁路两旁的电杆、树木都向车尾飞奔而去。这个生动的实例使我们对运动的相对性有了形象的认识。预先的细心观察形成学生的感性认知对学生学习有积极意义。
最后,更要重视物理实验探究。8-9年级的物理课程是在小学科学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在小学阶段已经进行了科学探究的初步实践,并培养了学生的初步科学探究能力。8-9年级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要注重把所学的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现象相结合起来,其中也包含与物理实验现象的结合,因为大量的物理规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更要让学生更多地参与科学探究实践的过程中来,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作为一个刚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中生,要重视课堂内的探究活动。这类活动主要由老师与学生一起,精心设计探究方案,指导学生在课堂内进行。认真观察老师的开示性实验,并鼓励学生课内自己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实验。实验是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它对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出问题能力、信息收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信息交流能力,提高实验技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物理学家进行科学探究一般进行以下环节:发现并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评价证据是否支持猜想和假设,得出结论并提出新的问题。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交流与合作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其中一要素或若干要素在130次课内活动中,一丝丝一点点嵌入学生的学习习惯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问题是各个探究环节的核心。猜想不是胡猜乱想,猜想是有一定依据的对问题可能的解释,是科学结论的先导,使探究过程有了明确的内容和方向。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虽然是科学探究的前提但也是薄弱环节,应择机引导练习。科学探究是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每次探究活动,学生能学习、了解某一探究要素所涉及的知识和方法。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选择好的方法、确定的实验器材、规范的操作、有了科学事实,推理得到科学结论,评价证据发现新问题。
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在学校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并非是轻而易举的事。以下我就谈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探究活动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依据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兴奋感和自信心。
要让学生通过亲身探究,从中获得知识,对自然界的有些现象,学生经过亲身探究才能产生认识,才能提出新解释,新假设,新概念,才能做出超越前人的举措。
学生通过亲身探究,思维才能受到锻炼。亲身探究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能得到培养,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通过亲身探究,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批评性思维以及创造力也得到了最有效的培养。
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也需要合作。探究活动中,学生肯定会发现新问题,当一人难以解决新问题时,就需要大家的合作,交流,向别人去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审视和改正自己的观点,相互接纳,赞赏,分享所获得的成果,这样就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具体做法:
1.注意观察周围事物,做到假设与搜索证据。
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头脑去想、用自己的双手去做、用自己的嘴巴去说……十分珍惜孩子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注意观察周围事物,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问题提出来后,教师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设计好实验和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和相互讨论。在教师引导和建议下,孩子们自己动手做实验、搜索证据、观察、提问、设想和验证。孩子们要用自己的语言记录下实验过程中的想法、活动情况,与正确答案相比较。
假设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问题所做的可能性回答。例如,对“物体遇冷会收缩吗”这个问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生活经验提出各种假设:“物体遇冷会收缩―人冷了就会缩起来”,“物体遇冷不会收缩―教室里的桌子就没有因为冬天而变小”,再如:“把纸和球同时从高处放手,猜哪个先落地”的假设活动,是想让学生分析自己的假设,并在假设的过程中发现:根据经验提出的假设有时是错误的,经验也可能造成假象。我们再用两张同样重的纸(其中一张揉成团)重复上面的实验”是一个拓展活动,同样说明根据经验提出的假设不一定可靠。而搜索证据是通过观察、实验、测量或从可靠信息源那里获取用以回答问题或验证假设的数据及资料的活动。许多重要的科学结论都是建立在假设与搜索证据的基础上的,如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达尔文的进化论等。因此做为一位科学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时要注意做好下面的工作:
提出问题,而不是直接建议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就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的机会;提供一个适用于学生的计划方案,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考虑;经常比较计划和实际的探究过程,认识到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预见;在教学上或活动结束时要经常讨论,提议学生去思考如可改进探究方法。
2.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合能力,我在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通过阅读、研讨自己设计实验。具体做法是:把实验的目的、名称、器材、步骤、现象、结论等要素设计成空白实验报告提供给学生。学生在自己的小组中阅读、思考、研讨,共同填写实验报告,等于是自己设计实验,自己进行操作、观察、分析。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认真阅读了教材,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他们互相补充,互相帮助共同填写有关内容。教师巡堂只做启发和点拨。在确定了实验步骤后,各小组按照自己确定的方法独立地操作、记录和分析。
3.做好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工作。
一、课堂中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种认知过程,也是一种探究过程,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上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达到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比如,学习《背影》这篇课文,我给学生们扫除读音障碍后,就开始让学生自学。我在黑板上出示思考题:1.课文写了几次背影?哪一次写得最具体细腻?2.文中的第二、三段在全文中起何作用?3.文中的五句话、四次流泪,表现了怎样的感情?我在巡视中发现,学生在探究问题时,强烈的求知欲已让他们战胜了被动、依赖、害羞的心理,谁都想尽快把问题解决,于是不知不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接下来师生共同解决问题,这一环节主要是教师让学生畅所欲言,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讲不到位的地方教师再做补充,学习效果良好。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的开放性
教师要充分挖掘,注意知识的延伸,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常用设计疑问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积极鼓励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1.提出课前预习题,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潜在的能力,通过看书、思考,独立寻找答案,让他们在分析中获得知识。比如,学习《细柳营》,我提出这样的预习题:课文从哪些方面看出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本文塑造周亚夫的形象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2.课后提出问题﹙拓展延伸﹚。如,学习完《细柳营》后,我向学生提出问题:周亚夫的精神有什么现实意义?3.学生质疑中提出问题。比如,学习《海洋是未来的粮仓》这篇课文,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果有一天海洋干涸了,哪我们的生活又怎么办?于是我设计了几道开放性问题:当前,海洋生态环境如何?我们应如何保护好海洋?写几条关于关爱海洋的广告语。我们知道,每个人的思维都是从产生疑问开始的,“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支点。学生只有开阔自己的思维,勇于去探索,他们的各种能力才能提高。我们应多给学生思考问题的空间,可以在学生朗读时设疑,在学习中设疑,在学生质疑时设疑。不管在哪一种情况下设疑,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与探究的能力,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三、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启发思维
学生自主学习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我采用相似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练习”的教学模式进行。先学﹙自主﹚——教师简明扼要地提出学习目标,提出相关要求后,由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合作﹙小组讨论﹚——把个人自学获得的知识,发现的问题在小组交流,最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后教﹙探究﹚﹙师生互动﹚——全班讨论、教师指点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一模式是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巡堂,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发动学生讨论,质疑,交流等来解决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当堂训练”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进行的。举一反三,做与所学知识相关的习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研讨、解决存在的疑难问题。“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以变“教我学”为“我会学”为核心目标的,它的教学理论建立在“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组织、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基础之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学习方式也体现了课改的要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目的就是将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化为“主动学习的探究者”。采用这种模式我认为有几个好处:1.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2.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3.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培养。
总而言之,为了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适应课改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就要改变过去的“学生被老师牵着走”的做法,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教学要服务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去解疑,教师只在其中担任引导者、组织者、指导者。同时,课堂上应构建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活跃、敢想、敢问、敢于发表意见,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柳海民主编.现代教育原理[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6).
【关键词】激活;动员;创设;引导;启发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问题情境进行积极思考,独立探索,这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作用,增强其独立性和自信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亲自去探索思考,激励学生智慧与潜能的发挥,从而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初读时应注重激活
自主学习要求教师把学习的自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随之而来的就是预料之外的因素明显增加,需要教师提高应变意识和应变能力。但这些并不影响教师在学生初读前“激活”作用的发挥。众所周知,阅读教材只是教师用来教学的工具。教材只有回到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体之中,死的东西才能被充分激活,知识才会活起来,成为学生的发展资源。因此,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必须让它成为“活性因子”。
(一)动员阅读背景。学生阅读文本之前,对阅读材料并非一点都不知晓,他们可能熟悉阅读材料中的部分内容,也可能对阅读材料的表达方式有所了解……教师通过鼓励学生质疑,了解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教师将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学习经验的基础之上,可以对即将展开的新学习活动进行有目的的准备和有创意的安排。
(二)创设问题情境。如果教师的课堂提问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就容易形成问题情境。因此在学生初读文本时,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质疑之后,经过分析筛选,将问题集中在“节骨眼”上。教师围绕重点内容设计“节骨眼”问题指导阅读,目标自然会很明确;学生带着“节骨眼”问题去阅读,自然兴趣盎然。如教学《诚实和信任》就是围绕“纸条”、“电话”这两个“节骨眼”。
A、围绕“纸条”,研读课文1—3节。(“纸条”在文中是一个重要的物件,虽然没有出现具体内容,但我们可以设想一下,“纸条”是怎么写的)1.试写“纸条”,交流并评价。2.各自默读1—3节,思考并讨论:作者为什么会撞坏小红车的反光镜,原因有哪些?3.设问:责任不全在作者,又无人知晓,作者却主动留下纸条,我们从中能体会到什么?(诚实、勇于承担责任)4.猜想:开始,小红车主人看到……怎样?后来,看到……怎样?(的确,小红车主人和我们想的一样,可隔了三天,他主动打来了电话……)
B、围绕“电话”,研读课文4—10节。(这次通电话的内容,文中写得比较具体,但开头好像少了一句,我们能否把这句补上?)1.口头补充电话第一句,交流并评价。2.同桌练习对话(课文4—10节,加开头)3.小红车主人为什么要感谢我?4.小结:是啊,一张小小的纸条,几行不起眼的字,一次普通的电话,却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友好。(让我们读一读深深印在作者脑海里的那句话)5.齐读后提问:你觉得小红车主人说得对吗,为什么?6.拓展:生活中,还有哪些品质比金钱更重要?
二、细读时应注重引导
自主学习还要求教师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学生只有在充裕的时间内、宽松的气氛中,才能仔细阅读文本,有所感悟,有所体验。由于学生的阅读需要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决定了他们的阅读不能离开教师的指导,教师也决不能当“甩手掌柜”,而要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因此教师应该在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两个方面加以引导。
(一)组织认真倾听。这里的倾听主要是指学生间的相互倾听。课堂上只要教师采用一些策略,是可以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的。问题是学生的自主意识增强了,围绕一看就会的课文内容层面的交流多了,课堂气氛也浓厚了,但学生间的交流互动却少了。这是停留在表层的理解阅读,学生所得的往往是零散的、模糊的、重复的,认识自然得不到提高。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引导学生学会认真倾听,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树立更高的学习目标,静下心来参与课堂学习。
【摘 要】受到传统的应试教学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注重实验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学到很机械的知识,而对实验缺乏自己深入的见解,更谈不上什么实验探究能力。本文将主要从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动手能力、科学团队精神以及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来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 物理实验;探究能力;培养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把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目标之一。其中更强调“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在这里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一、质疑精神和提问能力的培养
质疑和提问是所有的科学探究过程的第一步,也正是人类千百年来敢于质疑和提问,才有了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在21世纪的今天,物理教师应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和自己的见解。无论是在课堂上对理论知识的疑问,还是在实验室中对实验过程的不同看法,都应该引导学生敢于、善于表达出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提出问题,把问题作为探究的出发点。通过教师有意的创设物理情境,引导学生去挖掘创设出来的物理情境所存在问题,并尝试用已有的物理知识和生活经验去解决这个问题。若无法解决,则将这个问题作为本节课探究的出发点,进行实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是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所以学生会更加有兴趣和主动性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就被调动起来了。对于能主动提出合理质疑的学生,教师应在课堂上给予当众的表扬,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例如,在学习苏科版八年级第三章《光现象》时,教师在上课时可以让学生先观察窗外的阳光,问他们看到多少种光的颜色,学生肯定会回答一种光,白光或者黄色光。然后教师再拿出三棱镜在阳光下照射,就可以看到大约七种颜色,此时学生会产生极大的好奇心和疑问,非常想去弄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种颜色。教师再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回课堂,进行光的有关知识讲解,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团队合作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培养
在新编的物理教材中设计了几十个物理实验,这些实验大部分都不是个人单独完成的,而是要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可见新课标非常注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交流与合作。因此,在实验课中,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安排,让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带动其他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而且实验的时间也要安排充足,保证有较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和相互交流各自的想法,并进行讨论。不能因为赶进度而缩短学生探究的时间,在学生还没有进行充分的思考的时候草率下结论是得不偿失的。对实验课来说,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远比实验结果重要,因为探究的过程就是学生进行思考的过程,而实验结果仅仅是个结果。
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科学态度的培养。科学的探究态度,对学生的综合思维和价值观都会有较大的影响。实验探究过程就是一个培养科学态度的过程,教师应利用好每一个机会来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详细记录实验数据。要求学生不能为了迁就统一的实验结果而修改实验数据,要有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态度。
例如,在苏科版八年级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时,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需要比较精确的实验数据,否则实验容易失败。教师在学生做实验时,一定要给予充分实验指导,帮助学生完成实验,同时要求学生实事求是,要在真实的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来做光的路线图,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精神。
三、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动手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注重物理知识对自然现象的解释以及在科学技术和生活中的运用,提高学生对物理的认识,避免让学生认为学习物理知识仅仅是为了考试分数,体现物理知识的生活价值和科学价值,激发起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课外小制作来拉近物理知识和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加深对科学知识真实性的体会,理解科学与生活,与社会的密切关系,从而大大地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动力。比如,学习《光的直线传播》时,可以指导学生制作简易针孔照相机,以此来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
探究式实验主要是围绕实践展开的,我们在设计实验时应针对学生的情况,设计一些能调动学生动手积极性的环节。实验的过程,也不是简单的由教师在台上做,学生在台下记笔记。而是教师引导学生按照实验计划动手做实验,参与实验的设计、器材的准备与组装、过程的调试、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首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提高学生在物理实验中的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做物理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实验探究形式,以此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学生的动手能力。
例如,在学习苏科版八年级第二章《物态变化》时,可以做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先由老师进行实验演示,再将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让每个人都动手做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动手能力。
总的来说,物理课程绝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肩负着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任。现代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也从单一的知识累积转变为全方位的能力发展。因此,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在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关键又在于物理实验。教师应给予物理实验足够的重视,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道荣.例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J].湖北中小学实验室,2010(05):10
一、提倡课前预习,创建和谐氛围
良好的预习习惯对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达到目的至关重要。在预习中,教师先要指导学生看,使学生初步了解要学的内容。二要指导学生想。让学生通过思考,初步掌握内容。三要指导学生记预习笔记。一种是记在书上,就是边细读,边在书的空白处或有关内容下进行批注;另一种是记在笔记本上,就是边读边把重点和不懂的内容纲要记在本上。通过课前预习研读,可以促进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叉吸引、设疑解惑,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率。
二、明确学习目标。启发学生参与
明确目标不仅可以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感知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而且可以使学生在接下来的自学活动中做到方向明确、有的放矢,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教师还要精心创设学生自学的教学情境,活跃气氛。如多组织开展一些课外活动,举办故事会、演讲赛、歌曲比赛、参加社团活动、做小导游、参加小记者站等,丰富课外生活,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增强主体参与意识。
三、鼓励大胆质疑,培养探索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要大胆引导学生求异、质疑,鼓励学生去想、去试,敢于坚持自己观点,敢于对权威的定论提出挑战。人类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由于要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而引发的。因此课堂上要让学生思考,必先教有疑,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想象,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进而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教学,激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四、开展自主讨论。倡导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是指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和支配学习过程的活动。讨论交流是一项重要的学习方法。同时探究教学的实质是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讨论为形式,减少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时间,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但由于中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水平、认知能力的不足和相关经验的缺乏,对一些问题的个人认识往往具有局限性和片面性,学生之间认识问题的角度也有所不同。因此这时可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小组内成员充分发表意见,相互交流和补充,形成新的认识。这样既能进一步证实已有结论的正确性,又对新问题做出了完美的解释,完善了每个人的认知结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各组参与讨论,并做必要的启示和点拨,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重难点。学生就是在这种独立觉悟和合作学习的探索过程中,加深了理解,进行了自主读书,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五、注重激励评价。优化师生关系
“多一把尺子,多一个人才。”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去注视学生,用热情的语言去赞美学生。注重每个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可持续性,真正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和激励者,同时使学生逐渐培养出自信,赏识自我。教学的过程是师生感情双向交流的过程。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一个对立统一体,教师应主动关爱每一个学生,把爱毫无保留地撒向每个学生。俗话说,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事实证明,师生感情越深厚。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就越浓,积极性就越高。另外,教师还要特别注意鼓励后进生主动发言,在发言的质量上不要提太高的要求,让他们减轻过重的心理负担,以轻松良好的心态投入学习。
1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知道实验目的和已知条件,设计实验方案;尝试选择实验方法及所需的装置与器材;考虑实验的变量及其控制方法;认识制定计划的作用”.其中设计实验方案是探究性学习的一个首要环节,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是探究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方案设计的成功与否如同电影剧本创作的成功与否.在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如果没有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再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再有新意的假设,也不可能进入探究活动的实质性阶段.因此,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在探究前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实验的设计方案,而要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设计.当学生在尝试设计实验方案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教师可进行适时、适度的点拨与提示,帮助学生继续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工作.即使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存在不妥之处或者偏差很大,教师也不能全盘否定,首先应该肯定学生的原创,然后再进行正确的引导,进一步完善或修正学生的实验方案,久而久之,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肯定会有明显的提升.
要进行实验探究首先要有明确的探究目的.在学生明确探究目的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发学生的奇思妙想,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如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与内阻”的实验方案设计中,有的学生提出伏安法,设计原理如图1、图2;有的学生提出安阻法,实验原理如图3;有的学生提出伏阻法,实验原理如图4等.学生只有通过切身设计实验方案,才能够深刻理解设计方案背后的设计原理、注意事项及适用范围等.在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的过程中,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才能够得以形成和发展.
2培养学生“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分析与论证:“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尝试根据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描述”.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否合理是进行后续分析论证的基础.只有在确认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达到实验目的.
其中“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是探究性学习的一个关键环节.“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是衡量探究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实验数据或现象并不等于探究结论,它们只是对实验事实的客观记录.探究结论是在实验数据和现象的基础上通过处理分析所得出的.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感知,再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概括,进行思维加工,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力求准确地反映实验结论.不过不少学生的实验探究过程完成得很好,数据收集也比较到位,在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尝试得出探究结论时却存在着困难.因此,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穿插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处理实验数据”能力的实验试题,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测定电池电动势与内阻”是定量的探究性实验.实验数据的处理常采用图象法来减小实验误差,更重要的是通过灵活地变换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使某一量与另一量之间呈线性关系,从而使函数图象成为直线,由此直观、快捷地获得实验结论,即线性关系下的“测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思想,体现“化曲为直”的实验思想,在高考物理中占据半壁江山.教师不妨穿插如下实验试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图5甲所示电路测量电池组的电动势E和内阻r.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如图5乙所示的R~1/I图线,其中R为电阻箱读数,I为电流表读数,由此可以得到E=V,r=.
除R~1/I图线、还有U~I图线、1/U~1/R图线、1I1~1I2等,均对线性关系下实验思想的考查体现得淋漓尽致,通过有效穿插精选实验试题,学生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必定会有所提升.
3培养学生“评估”的能力
实验评估实质是对实验探究过程的反思.实验评估也是探究性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实验改进则是实验探究的灵魂.通过实验评估可以优化实验设计方案、验证实验猜想、假设与结果之间的差异;实验改进则可以解决探究活动中未解决的矛盾,发现新的问题;可以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实验评估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优化设计方案,进行全面、合理、科学的分析和评估,做到去劣存优,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完整性.
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与内阻”的探究性实验中,“相对电源外接法”、“相对电源内接法”是两种重要的实验设计方案.由于电流表或电压表内阻的影响,造成一定的实验系统误差.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实验方案设计的角度来衡量实验方案是否合理?如何优化实验设计方案?如何改进设计实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探究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如解析法、待定系数法、等效电源法、图象法等;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但要真正考查与鉴别学生的评估能力,还得通过实验试题的方式进行考查,如某同学采用如图6甲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已知干电池的电动势约为1.5 V,内阻约为1 Ω;电压表(0~3 V,3 kΩ)、电流表(0~0.6 A,1.0 Ω)、滑动变阻器有R1(10 Ω,2 A)和R2(100 Ω,0.1 A)各一只.
(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用(填“R1”或“R2”).
关键词 新课标 培养 探究能力 主动权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做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定需要。”高中语文应“注重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应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同时,要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探究的学习方式自然进入高中语文的学习过程,探究式学习就成为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具体说来,探究式学习就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参与多种解难释疑的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学习形式。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我发现去激发其智慧,发掘其潜能,培养其强有力的内在学习动机。即把作为人的本质创造精神引发出来。我认为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从以下几点来做:
一、真正的问题意识
问题与疑问是探究式学习的起点,是探究的对象和中心,也是探究学习的一个基本特征。探究式的问题应该具有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作用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等特征。一方面,高中语文探究学习,必须努力创设语文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语文问题情境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师生先对“柳树”这个传统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依恋与牵挂的习俗。教师又进一步指出:这里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还有没有其他的意蕴?依据是什么?通过提供一系列语文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产生疑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探究式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提问中的难点,随机地将教学内容进行归类、深化。或从中发现新的值得师生共同探究的新问题。例如,在学习《迢迢牵牛星》时,学生通过自读发现了许多问题。学生提出,诗的前两句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为织女星和牵牛星相隔遥远,而为何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应如何理解这里远和近的矛盾?教师可以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培养学生真正的问题意识,进而培养其探究能力。
二、自主独立学习的能力
探究式学习提倡以人为本,它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时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每一堂课,每一个教学活动。在课堂上,围绕教学目标,学生学习什么内容,采用什么方式,哪些人在一起学习,大可以全由学生自己做主,老师只是以平等的身份,做一个导演,或作为参与者提出个人的看法。课外活动也是如此,学生想探究《水浒传》中的人物,有这一爱好的同学可以组成一组,开展研究:对本地风俗有兴趣的同学,又可组成一组,到各地收集素材,积累资料。老师要进行各种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发,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思考、分析、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重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融合。在语文课堂上的合作与交流,能使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进入更新、更高的层次,有利于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这些合作与交流的实践和经验。可以帮助学生按照一定规则开展讨论和进行沟通,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收获更为正确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等。探究式学习应把课堂讨论作为教学常态。以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引导学生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资源,达到合作解疑的目的。教师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在整个探究过程中,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探究者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在探究者的共同体中,这种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语文教学引入探究式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合作、交流过程中加强语言的感受力,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文。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向社会各界人士请教,在实际生活中学会交流与合作,使交流与合作从一种学习方式扩展成为学生的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使学生在探究式语文学习中既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又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从而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新课程改革目标。
四、信息技术整合能力
将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进行整合,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理想环境,有力促进探究式学习的实现。教师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和引导学生的讨论,使语文教学真正从“以知识为核心”转变为“以创新能力为核心”。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主动地获取由教师汇编整理并放置在网络上的相关资料以及其他网络资料,在获得基本知识之后,在课堂教学中围绕着相关的问题进行自我探究或集体讨论。
高中语文应根据学科特点和具体教学内容,努力培养学生的上述能力。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探究式学习是着眼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方式,将极大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为培养其创新能力打开了一扇窗口。探究式学习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是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语文教学,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放在怎样的高度都是不为过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应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核心来组织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