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业现代化前景范文

农业现代化前景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55:1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农业现代化前景,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关键词:农村循环经济;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

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不能脱离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大背景,只有在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大背景下,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定位才能更准确、视野才能更开阔,提出的发展对策才能更有效。因此,本文对农村循环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一、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强大的支持体系

1.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物质支持

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即用现代工业来武装农业,实现机械化、水利化、电气化、化学化。农村循环经济是建立在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的基础上的,具有集约、高效、持续的特点。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使农村循环经济的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农民能够从中获得比较收益,也就具有了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动力,从而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2.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持

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即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在农业生产上广泛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化学技术、耕作与栽培技术以及饲养技术等。测土施肥技术、化肥深施技术、生物肥料的应用、农药的科学施用技术、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微生物农药的应用、适时揭膜技术、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等等,在这些技术的应用中都体现着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对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持作用。正是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使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具备了技术可行性。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农村循环经济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3.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服务支持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农民,一头连着千变万化的市场,为农民提供培训、技术、资金、信息等等方面的服务。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可以为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使农民能够在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过程中降低成本、提高收益,是农村循环经济得到发展的必备条件。

4.农民素质提高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能力支持

农民素质的提高能够为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一方面,农民思想观念的提高使农民认可、接受农村循环经济,并且具备较强的现代市场意识。另一方面,从生活消费角度考虑,农民可持续消费的意识和观念的培养和确立以及可持续消费知识和消费技能的掌握,必将对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5.农民收入提高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经济支持

农民收入提高,农民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经济能力就逐步增强,农民就有经济实力购买相应的机械设备、建造相应的设施、采用相应的技术。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的抗风险能力也大大增强,有意愿去尝试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生产设备、新的生产技术,以期从中获得更大的收益。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就会更加关注生活的质量,环境意识会逐渐增强,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意识也会逐渐增强。

二、农村循环经济使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迈向更高层次

1.农村循环经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传统农业劳动生产率极低,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现代农业资源得到了有效配置,具有很高的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现代化就是要把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现代农业虽然由于其高度发达的农业生产力而有效地改造了环境从而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但却常常由于急功近利而破坏了农业持续发展的资源条件。农村循环经济把可持续发展融入到了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使现代农业具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而成为更高层次的现代农业。

2.农村循环经济促进农业产业链延长

按照循环经济的观点,废弃物只不过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一方面使原有产业链中的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另一方面变废弃物为资源,把原来的废弃物纳入到新的产业链中。把循环经济的理念应用在农业生产中,通过化肥农药的科学合理使用、立体种养达到资源的高效利用,保护资源、减少污染,通过农膜的回收利用、秸秆和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达到变废为宝。农业生产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使农业产业链延长,而且新形成的产业链藕合到原有的产业链中,使农业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

3.农村循环经济促进农民收入及其生活质量提高

农村循环经济使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废弃物得到资源化利用,资源的高效利用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废弃物的资源化可以创造新的收益,农民的收入势必因此而获得提高。农村循环经济使农村的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资源、环境得到了保护,农业的持续生产能力也得到了保护。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现代化和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力长期持续稳定地提高,势必使农民收入长期持续稳定地提高;生态系统或生态环境长期持续稳定地改善,也势必使农民的生活质量长期持续稳定地改善。

三、农村循环经济与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协同推进

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强大的支持体系,而农村循环经济使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迈向更高层次,他们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农村循环经济与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在发展顺序上不存在先后的问题,而应该协同推进。没有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农村循环经济只不过是以传统农业为基础的农村经济,没有农村循环经济的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只有农村循环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协同推进,才是最优的选择,也才能真正推动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长安:循环经济问题讨论综述[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4,(12).

篇2

引 言

农民思想观念变化是当代中国农民一系列变化中最显著的,它对农村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而农民生产经营观念尤为重要,它不仅是农业科技推广的前提和基础[2],同时对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我国甘肃[3]、陕西[4]等多省区地方政府已经着眼于通过改变农民观念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同时我国学者对此也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如刘平洋认为农民市场化是农民现代化的核心和实质,因此应该着力培养农民观念的市场化转向[5]。李凤海研究认为目前我国农村仍然存在着因循守旧、对科学种田的思想意识淡薄、对农业新技术难以接受等现实问题[6]。赵洁茹通过对河南地区农业生产情况调查发现,由于信息通信、文化普及在农村发展缓慢是导致部分村庄生产观念落后的原因[7]。对于这些存在的问题,学界普遍认为应该加强农业科技、农业发展理念教育[8],以及农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与现代性教育[9],同时通过健全人力资本成长的教育机制等方式促进农民生产经营观念转变[10]。但关于目前我国农村农民生产经营观念如何变化,为何转变,以及如何引导农民生产经营观念转变等相关研究仍然缺乏。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关中4个村庄的调查,对目前农民生产经营观念进行相应地了解,对其变化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样本村介绍

本次调查对陕西关中的斜上、新集、蒋家寨、夏家沟4个村庄的土地、人口以及现代农业的改造情况作了初步了解,基本情况见表1。4个村庄目前基本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同时4个村庄村民的年龄性别结构、文化教育水平、思想观念以及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接近。

现代农业在这4个村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农业现代化呈现出以政府为主导,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逼民致富”的特征。第二阶段,政府强制力的放松,农民各种方式的抵抗,使农业现代化发展停滞。第三阶段,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农民自发种植经济作物,现代农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农业现代化在村庄的发展经历体现了农民生产经营观念的变迁,农民思想观念在前期阻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而在后期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二、农民生产经营观的变迁

(一)农民生产观的变化

1.由“低投低产”到“高投高产”的投资观。通过表2可以发现,传统粮食作物生产所需要的投入及产出远低于经济作物。农民在面临“低投入低产出”与“高投入高产出”的投资选择时,更倾向于选择减少农业投资以降低生产风险。这种选择是由于长期以来粮食作物为主的生产方式,形成了农民对农业进行少量投资的投资观念。同时,农业改造初期,农民家庭经济条件差,农民无力进行大量的农业投资。农民将土地视为生活的保障,因此农民不愿冒着粮食短缺的风险而种植现代经济作物。基于以上原因,传统农业改造之初,经济作物种植仍然是低投入低产出的生产模式,虽然种植作物已经改变,但农民生产观念仍未改变,因此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的投入都处于较低水平。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投资观念逐渐改变。具体表现在农民对农业生产投资的数量及态度上。首先,在果园建设上,农民敢于以每亩地近万元的价格对果园建设投资,并以每年每亩地投入4 000元用于农业生产。其次,在态度上,农民认识到农业投资的重要性,投资的数量与产品的产量与质量密切相关,因此注重对农业生产的直接投入。此外,部分农民自费到山东寿光等地方进行考察学习。现代农业生产前期的基础设施投资、生产过程中农业资料的大量投入都反映了农民经由传统低产低投的生产观向高产高投生产观的转变。

2.由“粗放经营”到“精细耕作”的管理观。现代农业发展初期,农民仍然按照传统的耕作方式进行现代农业生产,农业管理水平较低。农民轻视农业管理的主要原因有:(1)在以粮食生产为本的村庄内,种树是“不务正业”思想观念广泛存在;(2)农民对陌生的现代作物存在着天然的不信任,因而将其作为强制摊派“任务”而敷衍;(3)受客观技术水平和农民认知能力的影响,农民缺乏相关的管理能力。因此农民仍然以粮食种植为主,轻视经济作物种植,由此也导致了果树产量低、质量差、病虫害多等问题,并形成了农民排斥现代农业的恶性循环。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对农业管理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近年来农民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有了明显的转变。具体表现为:(1)农民田地里劳动时间大量增加,农忙季节的雇工也明显增多。(2)部分村民由长期在大城市打工向就近打工兼顾农业转变。(3)依靠经验向依靠科技转变,农民通过村委会培训、大学老师指导,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在生产过程中农民通过比较发现,精耕细作的收益远高于粗放管理。因此在思想上接受现代科技管理,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已成为了农民的共识。调查中,新集村、斜上村等多位村民讲到:“现在没有不好的土地,只有不好的管理”。

3.由“封闭保守”到“积极进取”的开放观。传统农村的封闭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观念,造成了农民思想上的保守。这种保守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生的创新动力不足,二是对外来事物的排斥。这种保守观念在农业生产中则表现为,农民农业生产以经验为主,习惯于过去沿袭的生产方式,采用传统的种植品种,农民没有变更其现有行为的动机。对于新品种、新作物、新生产方式首先抱有怀疑的态度,并存在着排斥的心态而拒绝接受。现代农业发展之初,农民这种保守性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农民的这种心态也得到了巨大的改变,具体表现在:第一,从农业生产方面看,在种植作物方面,农民不再按照传统习惯,拘泥于种植粮食作物;第二,在品种选择方面,不再只种植传统品种,而敢于接受新品种;第三,在方法方面,主要采用专家、技术员所教授的新技术。在新技术引进后,有29%的农民能领先使用新技术,60%农民在2年内能够使用到最新技术,77%的农民能够在4年内使用新技术(见图1)。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时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接受新事物的态度。

(二)农民经营观的变化

1.由“注重产量”到“注重品质”的商品观。粮食作物有着耐储存、质量差异小的特点。由于产品差异小,改善粮食的品质对于农民最终收益影响较小,相比较而言,粮食作物产量的增加对于农民的收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相对于提高质量,农民更关注产品的产量。由于粮食易于储存,农民能够囤积粮食,因此与经济作物相比,农民并不急于出售。即使质量差,最终仍可自己使用,通过减少出售量,降低商品率来消除影响。

由于经济作物销售的目的性较强,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作物急于在果实成熟后进行销售,因此需要根据市场需求,提高产品的质量。在这个过程中,可持续发展观、产品的品质观念逐渐为农民所接受。如新集村村民在葡萄生产中通过使用催熟药物虽能使水果提前上市,但容易导致销售时水果脱落,不利于村庄水果产业的长期发展;夏家沟农民呼吁政府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控制化肥、农药使用,提高产品质量。

2.由“规避风险”到“利益优先”的市场观。虽然现代经济作物效益远高于粮食作物,但在农业推广时却遭到了农民的拒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民不愿承担市场所带来的风险。农民规避风险的观念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1)以各种形式拒绝改变作物种植;(2)在不得已时则选择少量种植,农民将质量差、面积小的地块用于经济作物,其他仍以粮食种植为主;(3)农民减少经济作物的投入,将经济作物当做“任务”来应付。农民以各种形式抵抗都反映出了“有粮可吃”“减少风险”的小农思想。

随着粮食供给日渐稳定,农民无粮可吃的忧虑逐渐消除。对挣钱的渴望消除了对风险的忧虑,农民开始逐步接受现代农业,并逐渐扩大生产规模,在短时间内便实现了种植作物的转变。现代农业也由原来无人种植变为了全员参与,种植比例由最初的少量种植变为了全部种植,农业生产的投资也明显上升。通过图2可以看出,在调查的农民当中,除日常生活费用外,生产投资成为农民主要投入。农民的参与数量、种植比例以及投入资金都反映出了现阶段农民愿意参与市场竞争,承担市场的风险并从市场获得利益。

3.由“土地情感”到“经济计算”的土地观。乡土社会中,农民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不仅因为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生存保障,同时对土地的情感已融入到农民的精神当中。土地对于农民不仅有着生活工具的意义,在此基础上也赋予了其强大的文化意义。随着现代文化对乡土社会的冲击,农民对土地的情感在快速下降,从情感角度讲,对土地的保有意愿必然随着农民土地情感的下降而降低。

然而在对土地流转意愿进行调查时却发现,64.7%的农民表示不愿流转土地,农民对于耕地的流转意愿仍然偏低。总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经济效益好。由于种植经济作物后经济效益好,农业收入已成为家庭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家庭劳动力足够。老年男性在无法外出打工后,仍然可以在家务农;由于妇女工价较低,妇女可以通过务农增加家庭收入。(3)土地可以作为农民最后的保障。在无其他收入时,土地可以保证农民最基本的生活。部分农民表示愿意流转土地,由于土地面积小,农业收入不仅对家庭收入没有太大贡献,反而制约着家庭成员外出打工,影响了家庭收入。无论是保有土地还是放弃土地,农民都是从经济利益出发,根据利益最大化原则来决定土地的去留。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土地由原来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部分变了农民获得收益的盈利工具,农民土地观实现了由“价值理性”向“工具理性”的转变。

(三)农民学习观的变化

1.由“消极被动”到“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调查发现,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农民的学习态度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有着低学历、高年龄的特点。4个村庄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中78.9%的学历为初中及以下,91.1%的农民为40岁以上。由于年龄高、学历低,因此更依赖经验而非技术,使得农业技术的推广在农村中难以进行,农忙时间与培训时间的冲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参与。因此,在早期技术培训中,村委会采取发放洗衣粉的方式吸引农民前来听课。

经济作物在农村逐渐推广后,农民的经验已不足以应对新的农业生产,在无传统经验可循的情况下,农民不得不通过参加科技培训学习。通过学习比较,农民认识到现代科技的重要性,学习态度也由原来的被动变为主动。农民也不再以“没时间”为理由拒绝培训。通过表3我们可以看到,农民每年参与科技培训的人数占总人数的63.5%,人均参与培训约2次。

2.由“生产技术”到“经营管理”的学习需求。

科学技术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础,在现代农业推广初期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因此,在现代农业发展早期,农民对农业生产的技术需求较高,我国目前主要集中于农民技术的培养。随着技术的发展与推广,以及农民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加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逐渐形成,农业技术的研发、推广、应用周期不断缩短,农业科技的制约性已逐渐下降。因此农业技术培训与学习的边际效率逐渐递减。

与此同时,农业经营因素的重要性在逐渐提升。农业经营因素的重要性既体现在农业具体生产中,又体现在现代农业宏观发展历程中,即每年农业生产中,农业信息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导向,市场价格直接决定了农民的最终收益。在宏观发展中,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经历由种、肥、机械等物质水平转变,到生产技术向经营技术的转变。从表4可以看到,除了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实用技术与病虫害防治外,农民对与市场信息、收购与销售等与农业经营相关的知识有着较强的需求。然而目前针对农民的培训仍然以技术性培训为主,与农业经营相关的培训却相当缺乏。

三、对农民生产经营观念变化的反思

(一)由生存理性向经济理性转变

斯科特认为,小农的行为选择是一种生存的理性:处于生存边缘的小农,安全问题是其首要考虑因素,为了维持最基本的生活,宁可减少可能的收益。这条“安全第一”原则,体现在前资本主义的农民秩序的许多技术的、社会的和道德的安排中[11]。受这种生存理性的影响,农民在日常实践中采取种植粮食作物、减少市场参与等方式,降低市场变动可能带来的风险。在农民这种生存理性没有改变的情况下,要求农民改变作物选择极其困难,这也是现代农业前期发展缓慢甚至中断的重要原因。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与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粮食供应的日渐充足,农民物质条件也随之发生了质的变化,生存问题已经不再是农民考虑的首要问题。而此时,农民开始考虑如何盈利。无论是农业作物选择、生产投资选择、市场参与选择,以及土地保留与否技术学习等,实现收益最大化已成为重要考虑因素。在对农民改变种植的原因调查时,68.8%的农民表示出于经济动机而改变作物生产。由此可见,以经济理性为基础的农民,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生存工具变为了盈利工具,从“土地里掏出钱”成为了无其他资本又急于致富的农民唯一的渠道。因此,转变生产经营观念,通过土地获取收益,成为农民的必然选择。

(二)新要素的投入与村庄变化

经过长期发展,农业生产呈现出了一种均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生产要素配置已经达到最优。此时,改造传统农业便需要寻找一些新的生产要素[12]。4个村庄农民生产经营观均在新要素投入的情况下发生了变化:

1.政府的扶持政策。本地政府通过修建水利道路等公共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通过农机直补的方式提高机械化水平,以及通过无息贷款等方式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2.社会多方加大教育要素投入。本地区通过园区办对村庄负责的方式,定期安排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培训,同时通过村庄与大学对接,运用高校的先进技术服务于农业生产。

3.经济利益的诱导。现代农业自身有着良好经济效益,当市场需求较大价格稳定时,农民将根据市场的引导而做相应的改变。

通过外生性的要素投入最终促使农民内在的生产经营观的变化:通过政府的财政补贴,促进了农业设施建设与农资购买,规避市场投资风险的观念得到转变;通过利益刺激,轻视经济作物生产的管理观念得到了转变。在比较了专家教授的耕作方式带来的差异后,农民对科技知识的态度也有了重大转变。此外经由农业推广机构及新闻媒体的长期宣传,以粮食生产为基础的保守的生产经营观念逐渐被农民抛弃。在多个新的要素的影响下,农民生产经营观念最终发生了质的变化。

(三)社会环境的压力与动力

农民生产经营观念的转变与社会的总体变化密不可分,具体表现为外部社会环境即产生了迫使农民观念转变的压力,同时也创造了相应的社会条件[13]。

1.社会压力方面。首先,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剧,第一代农民工呈现出大龄趋势。由于农民工在50岁之后已经难以在城市找到工作,因此不得不返乡从事农业生产。其次,在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的背景下,普通农民工城市就业难度加大,农民工需要在返乡后通过农业生产来增加家庭收入。同时,由于粮食生产投入与产出不对等,粮食生产经济效益差,农民生产积极性低。因此,在社会的压力下,农民不得不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与理念,通过加强学习,接受新的生产经营观念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

2.社会动力方面。我国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导致了农业结构的转型。传统的粮食、蔬菜、肉食消费结构由8∶1∶1向4∶3∶3转型[14]。蔬菜水果在农业消费中所占比重加大,花卉苗木等农产品的需求也在大幅提高,不断稳定发展的消费需求为现代农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此外,现代农业生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资料的供应网络、技术支持网络与销售网络逐渐形成和稳定,为农民思想转变创造了社会基础。因此社会环境从压力与动力两个方面促使了农民观念的转变。

四、强化农民生产经营观培育的建议

(一)完善农村教育服务网络

我国农业发展已经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方向发展。科技、知识对于提高农业发展、促进农民观念转变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应该推动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持续性强的知识密集型农业发展。在具体工作中,首先需要加强高校、科研机构在现代农业研究方面的力量。加快对农作物品种研发,生产方式的更新与完善,农业生产工具发明与升级。其次,需要完善技术推广网络,通过改变农业推广人员的工作方式,激活农业推广部门的获利;充分发挥村委会作用,提升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创新技术培育方式,根据农业生产需要,采取定期长效与不定期灵活的培训方式,针对性地解决农民在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此外,在健全农业生产服务网络的同时,加强金融、保险、卫生等方面的知识服务体系,通过服务网络的建立,促进农民整体素质的提升。

(二)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

实现国家的现代化重点在于人的现代化[15],实现农业现代化重点在于农民现代化,对于农民现代化而言,则应体现在农民生产经营观念的现代化[16]。根据农业发展的现实情况进行调整,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首先,应该培养农民在网络化时代下的现代市场观念。通过新型市场教育,使农民能够运用现代网络了解市场行情、调整种植结构、拓阔销售渠道。其次,应加强农民政策解读能力学习。通过学习国家的政策方针,准确把握农业发展方向,降低生产风险。第三,进一步改变农民的投资与金融理念。通过了解金融市场,运用已经建立的社会金融网络提高生产经营水平。此外,关于农民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精神等方面的培养也需要纳入农民培养的范畴。

篇3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资金困境;基层政府职能;金融财政体制;财政分权化改革

中图分类号:F3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2)05-0061-03

一、欠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资金困境

近年来在农业市场自身发育、国家政策扶持、政府引导等因素综合作用下,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进展迅猛。这对协调城乡和区域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和国家整体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制约欠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不利因素仍然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农业企业和家庭经济缺乏资金自我积累能力,农业现代化资金缺口大。西方各国的农业现代化是靠农业企业自身的资本原始积累逐步完成的,我国东南部发达地区的很多农业企业主要是依靠农村集体经济和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提供资金积累。不同于前两者,欠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自我资金积累却严重不足。河北省沽源县有一定代表性。2006年以来农业产业化发展对金融信贷需求持续增长,一般种养户资金需求量年均递增10%,规模种养户年均递增30%。农户生产信贷资金需求年均增量6 000万元,个体私营企业每年增加信贷需求8 000万元,县城道路改造、城镇居民小区建设等每年的贷款需求量达1.5亿元,2008年县区金融机构年均可调度资金9 000多万元,不足资金需求量的30%。2000—2008年信贷资金需求量增加了3.5倍,金融机构年均满足率仅为55.6%。①

2. 欠发达地区基层政府财力严重不足。国家取消农业税后,进一步缩小了县乡财政税源;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成为县财政税收的减收因素。2009年沽源县增值税收入减收390万元②。 微薄的中央财政转移支持难以满足县乡政府庞大的支出网络,中西部省市县乡财政困难,赤字加剧,有的地区负债甚至相当于当年可用财力的数倍,且近年来有增无减,居高不下。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很多新问题靠农民和企业的确难以解决,不足的财力影响基层政府引导和服务农业现代化职能的发挥。

二、欠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资金困境成因

篇4

【关键词】甘肃省 新型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金融创新 路径选择

一、金融创新在甘肃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中发挥重要作用

实现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农村土地流转与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像城市转换必不可少的。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中各种民生、文化建设,是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单靠政府财政投资难以满足,并且由于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特点,更多体现的是社会效益与长期的经济效益,因而对民间资本的吸引力较小,更多的需要金融部门的支持。这些都体现了金融创新在其中不可或缺的巨大作用。在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民会向城市流动,并且完成向城镇居民的转换。

在多样化的现代金融服务条件下,如若甘肃省可以使农村居民逐步接触、接受、学习和运用各种现代金融服务培养他们的金融意识和金融能力,使其逐步增强在城市生存生活的能力,使得甘肃省农村居民在生活意识上转换,增加甘肃省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过渡。新型城镇化意味着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除了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外,还离不开金融系统社会资源再分配功能的持续推动。由于甘肃省经济底子薄弱,抗风险能力差,农村金融机构必须在创新的过程中加强涉农信贷风险管控,保障涉农业务可持续发展,平稳推动甘肃省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二、甘肃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的金融创新发展概述

20世纪70年代,世界金融业出现了一次大规模的创新浪潮,金融创新这个词语应运而生。改革开放至今,中国金融业在经历了种种挫折之后,也开始了真正的发展,上世纪末,金融创新方法也流入国内,相关学者也做了一系列的研究,他们发现金融创新不仅是一个技术性的概念,还是一种可以指导实践、应用于实践的方法。金融创新方法可以通过对金融融资渠道的拓宽,以及金融工具的变革,完善当地的金融体系,陈东平1等(2006年)提出,西部地区应当利用金融创新方法变革现有的金融工具和投融资方式,打通城市化建设资金供给和长期资金需求之间的通道。金融创新在西部地区现代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甘肃省运用金融创新的观念,于2012年7月10日,建立了生物医药、现代农业两支创业投资基金,该基金以武威市和定西市为主要投资地域,运用股权投资形式,重点培育一些具有上市潜力的中小型企业。此项举措将金融创新和甘肃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的发展紧密的联系了起来,为“多规合一”这项政策在甘肃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甘肃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的金融创新发展的问题分析

(一)金融创新人才缺失,缺乏创新资源

在金融行业各机构之间竞争力不断加强的现在,培养综合型、创新型、素质型的人才,提高从业者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21世纪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为主要特征的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甘肃省的金融行业整体还未快速发展起来,金融从业人员的素质以及创新能力均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据统计,2006年甘肃省金融从业人员占全国金融业从业人员的1.58%,2013年甘肃省金融从业人员与全国金融从业人员的比值为1.69%,甘肃省2006年-2013年,金融从业人员的数量仍处于较低水平,甘肃省金融业的发展速度仍然较低。金融人才的缺失,致使甘肃省金融行业的发展远远低于经济发达的省份,金融创新也只能模仿经济发达地区,创造能力弱。

(二)金融体系缺乏灵活性,市场主体之间竞争力弱

随着经济的发展,甘肃省金融体系的稳健性和脆弱性日渐突出,在以银行为主导型的金融体系下,国有商业银行占据着主导地位,从而使得整个金融市场各个金融机构之间竞争力日渐下降,市场主体创新意识缺失导致金融体系的灵活性不足。

目前甘肃省的金融体系为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且重点为国有商业银行,这种市场无形中成就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使整个市场缺乏竞争性,例如2014年中国工商银行甘肃省分行的总贷款余额高达1100亿元,兰州银行的贷款余额却只有186.52亿元,只占有的17%,却已是甘肃省私人商业银行的佼佼者。甘肃省银行业的综合实力在不断的增强,服务体系日益完善,与全国相比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金融体系灵活度缺乏,市场主体缺乏创新意识。

(三)金融融资管制严格,创新渠道难以实施

众所周知,大部分的金融管制均是出于为了躲避金融管制而产生的,例如:大额可转让存单,它便是产生与美国政府的利率管制。但是对于甘肃省来讲,金融融资管制的过于严格,并没有促进金融创新,在主要原因是因为甘肃省为了规避金融风险,在融资渠道的拓宽与发展上设立了太多壁垒。

(四)金融创新产品复制性强,无针对性

目前甘肃省的金融创新产品大多仍处在复制发达地区的层次上,与本地区农村实际需求的独创性金融产品较少,无针对性,未形成有甘肃省地方特色的金融创新产品。金融产品的营销周期本身较短,易复制,例如手机银行,2000年2月14日,中国银行与中国移动正式协议开发手机银行服务,成为手机银行在中国应用的开端,此后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工商银行等相继效仿推出。各金融机构虽都具有该项便捷业务,但未结合其自身的特点,缺乏特色。在每个不同的地域,金融创新产品缺乏地域性,不具有当地特色,缺乏针对性。

四、金融创新甘肃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的对策

(一)大力开展金融创新后备人才培养项目

加大金融人才培养力度,充实基层人才队伍,推出甘肃省经济发展的金融创新产品是促进甘肃金融创新的重要举措。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金融人才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较大,高校毕业的部分金融人才“用非所学”比较突出,传统的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经受不住市场需求变化的冲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以及社会涉农金融机构应建立金融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育长效机制。虽要分层培养,仍需尊重个人的选择与才能,配合学员学习适合自己的技能。

(二)灵活变通金融体系中的主导机构,让市场发挥导向性作用

甘肃省的金融体系是以国有商业银行为导向的,因此使整个金融市场缺乏活跃性,龙头老大一定,小的私人机构只能争取不到20%的市场份额,因此缺乏竞争性,使得金融创新的浪潮不那么激烈。如若甘肃省政府可以扶持私人的金融机构,增加甘肃省小微型金融机构的竞争实力,便可以使整个金融市场活跃起来,金融创新也能够随之发展,针对甘肃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的金融创新产品也会日渐繁多起来。支持农业技术创新的金融一是要明确各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大胆探索并逐步形成分工合理、服务全面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三)借助“大数据”完备征信系统,拓宽融资渠道

作为特殊的信贷群体,农户和农村企业收入不稳定,缺乏信用衡量标准,难以提供可作为抵押或为他人担保的财产,建立一个特殊的征信系统,针对农村用户,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金融市场融资难问题。在这个“大数据”横行的时代,如若银行对于农民的信用评级可以通过指标来确认,则比担保更加便易。如:蚂蚁金融贷款的依据便是支付宝用户的“芝麻信用”积分,当芝麻信用积分超过750时,该用户便可在十分钟之内,收到自己蚂蚁金融提供的小额贷款。芝麻信用的评级,主要通过五个方面,即合同履约能力,身份特质,信用历史,人脉关系和行为偏好组成一个五维雷达图,综合测评用户的信用等级。那如若商业银行可以运用这种通过对需贷款农民的信用通过“大数据”调查,即相似的信用行为的调查,来确认他的信用等级,就可以免去农民必须通过担保的模式进行贷款的尴尬局面。且更具有安全性,可以更加直接的解决掉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四)促进金融市场的竞争,增强创新能动性

增强甘肃省金融行业的竞争性,在各金融机构之间建立相对严格的奖惩机制,完善本身的管理制度,监管机构监管到位,促使各金融机构公平竞争,执行政策,发展与当地经济相符的金融产业和创新性产品,建立自然灾害风险补偿机制,加强农产品市场引导和监管机制。成立农业贷款担保机构。因此可以由政府组织兴办涉农贷款担保机构,由政府财政、现代农业企业、私营业主等各方共同出资,建立农村互助担保基金,为农民贷款提供担保服务,缓解农民担保难的矛盾,帮助甘肃省解决现代农业发展贷款难的实际问题。从而促进甘肃省金融行业的繁荣,进而推进甘肃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的发展。

注释

{1}陈东平,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中国农业审计学会常务理事,江苏教育会计学会常务理事,南京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中国新农村建设研究院副院长。

参考文献

[1]P.AGHION,R.BLUNDELL and petition and Innovation: An Inverted Relationship[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5.

[2]陈瑾瑞.金融地理学视角下西北五省区金融创新能力研究――以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为例[D].兰州:兰州大学,2014.

[3]蒋跃进.我国“多规合一”的探索与实践[J].浙江经济,2014(11).

篇5

关键词:延安市;农业现代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4-0025-02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并已经初步形成了设施装备现代化,采用先进科学技术的农业发展局面。延安市r业现代化建设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即对这些问题展开研究,以期找到有效解决措施,以减小这些问题对延安市农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一、延安市农业现代化推进工作现状

我国开始推行农业现代化工作之后,延安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制定了《延安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2011―2015)》,并于2011年10月11日正式启动国家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延安市农业现代化建设工作以农业现代化园区和基地建设为平台,以实现标准化生产、组织化方式、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为目标,重点发展优势特色、高效设施、生态循环和旱作节水农业,逐步实现延安市农业的现代化升级转型。农业现代化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延安市共建立了6个农业科技创新试验示范平台、122个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市级和9个县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截至2015年年底,延安市粮食生产创造了十二年连续丰收的业绩,苹果种植面积位于全国地级市排名第一位,省级优质苹果基地完成了整个延安市的全覆盖,洛川苹果批发市场(国家级)工程项目完成了一期建设,延安市农业现代化建设工作已初具成效。

二、延安市农业现代化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积极性不高,专业技术水平较差

延安市农民参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甚至认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是政府部门的工作任务,与农业生产无关。部分农民在农业现代化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态度较为消极、被动,不积极、不配合,甚至有意阻挠农业现代化的实施。农民农业专业基础知识水平较低,农业种植技术传统、落后,农民一般依靠多年积累的农作物种植经营进行农业生产,不会操作和维护现代化农业生产设备,导致设备损坏较多、生产效率不高。

(二)资源环境问题影响较大

延安市农民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意识较为薄弱,农村资源利用率不高,环境污染严重,导致土壤、水等农业生产所必需的资源较为匮乏,农作物生存条件、生长环境较差。延安市农业现代化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政府部门采取了一系列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的相关措施,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和缓解,但土壤肥力、水资源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农作物生长状况、产量、品质受环境影响较大。

(三)农业现代化管理方法落后

延安市农业生产管理方式传统、落后,虽在推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实施了部分管理方法的改进措施,但成效不十分明显。延安市的广大农民没有有效的途径去了解先进的农业生产管理方法和农副产品市场信息,对农业现代化管理方法的目的、意义不清楚、不了解,对管理方法的具体实施措施和效果就知之更少。延安市政府延安市大部分农村仍然沿用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严重阻碍了延安市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三、解决延安市农业现代化问题的措施

(一)加强农业现代化宣传教育

农业现代化宣传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可以帮助延安市农民树立农业现代化理念,提高农民参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提升农民专业技术水平,是延安市农业现代化工作得以顺利推行的基础和保障。

1.延安市农民参与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主要因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打持久战的过程,农民在短期内无法见到很显著的成效,就逐步失去了建设之初所保持的积极性和热情。延安市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强农业现代化宣传工作,坚定农民参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决心,才能始终保持主动性。延安市农业现代化的宣传工作不应只局限于张贴标语或宣传画等,过于单一、枯燥的宣传方式无法保持持久的效果。用农业现代化成功案例进行宣传教育可以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可以组织现场参观,或组织观看成功案例的介绍视频,让延安市广大农民认识到农业现代化不仅仅只是政府部门的工作,还是一项有利于提升农业产值和产量,且利国利民的有效措施,农民可以从中获得较大的收益。

2.延安市农民如果不具备专业技术能力,即使配备了先进的农业生产设备也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延安市各级政府部门应根据农民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基础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教育培训,以提高农民的整体专业技术能力,专业技术教育培训内容应主要包括延安市农村使用的先进农业生产设备的使用、维修、保养技术、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先进的农业生产管理方法等。面对延安市农民开展的专业技术教育培训应以提升农民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主要目的,因此培训重点应以实操训练为主,理论知识培训为辅。培训结束时应开展实操考试以检验学习情况和培训效果。延安市农民只有自己具备了先进的农业生产知识和生产技能,才能在日常的农业生产中落实农业现代化的各项措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

(二)加快农业现代化科技创新

延安市农业现代化受当地资源和环境问题影响较大,要解决这一难题,必须围绕延安市的实际情况开展农业现代化科技创新活动,通过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设施,找到能够适合延安市农业生产环境的作物和优化生产环境、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的方法。

1.延安市已形成了传统的特色农业,例如苹果、红枣、大豆等,特色农业之所以能成为特色,就说明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是能够适宜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延安市应以特色农业为开展农业现代化科技创新的平台,利用先进的生物技术、遗传工程技术,对特色产品的适应性进行分析研究,找到能够适应延安市气候环境的原因,予以推广到其他农副产品上,以提升其他农作物应对气候环境的能力,达到提高产量、品质,降低农业生产投入的目的。同时,延安市还可以利用先进科学技术进一步改进特色农副产品的生物性能,以不断扩大特色农业的独特优势,使其产量更高、品质更好,为延安市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开展奠定基础。

2.根据延安市的资源利用现状和环境污染问题,引进先进的农业设备设施和科学技术手段,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农作物的生长、生存环境。以延安市水资源问题为例,目前,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已严重阻碍着延安市农业现代化的实施和推进。延安市各级政府应根据水资源储备状况和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引进先进的并且适宜当地农业生产使用的节水灌溉技术,例如农田滴灌技术、地膜保水技术和使用土壤抗旱保水剂等,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科技创新,找到更加适合当地农业生产的节水、保水措施和方案,进一步提高土壤的含水率和保水效果,全面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农业生产环境的优化,可以有效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果实品质,可以使更多的农作物适应延安市的气候环境,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具有延安市地方特色的农产品,与农业生产实际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是延安市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三)改进农业现代化管理方法

魍场⒙浜蟮呐┮稻营管理方法会严重阻碍延安市农业现代化工作的有效推进,妨碍延安市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只有采用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方法,才能满足延安市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需求。

1.传统的农业生产以农民自己的需求为导向,农民一般选择自己喜欢的农作物进行种植,或者根据去年农作物售卖情况选择售卖价格较高的农产品进行种植,容易造成农产品生产的扎堆种植,或因种植较少而供不应求。延安市应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现代化经营模式,聘请行业专家、学者对农副产品市场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并及时将市场分析结果告知农民,指导农民选择具有较大市场前景的农副产品进行种植、养殖。延安市各级政府部门可以以网络技术为基础,建立各层级的农业现代化信息公布平台,及时公布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信息,让农民根据市场情况进行产业调整和资源配备。信息公布平台还可以及时有关农业现代化的最新科学技术信息,为农民改进农业生产技术、方法提供技术支持。

2.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以单打独斗为主,农产品的种植、销售全由农民个人完成,产量、规模较小,风险抵御能力较弱,无法使用先进的产业化农业生产设备,农业现代化建设推行困难。延安市农业生产只有以产业化的经营管理方式去运营,才能给先进的产业化农业生产技术的使用提供平台,促进农业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形成具有品牌效应的农业生产产业链。延安市可以以农村产业园建设为契机,以特色农业、龙头企业为重点,加快农村产业链建设,形成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农业生产销售模式,合理配置各类资源,全面提高延安市农副产品的品质和质量。产业化农业经营管理方式是延安市推行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采取的管理方法,是实现产业化农业生产的前提和基础。

四、结语

农业现代化是实现我国农业高产量、高品质、高效率、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路径。延安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面推行农业现代化建设,成效明显。但在延安市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农民积极性不高,专业技术水平较差;资源、环境问题对农业现代化推进过程产生较大影响;农业现代化管理方法落后。为减小这些问题对延安市农业发展的影响,可采取加强农业现代化宣传教育、加快农业现代化科技创新、改进农业现代化管理方法等措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