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5:55:0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科研诚信问题,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图分类号G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3-0011-02
党的十报告提出了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其中对诚信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指出要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千百年来,诚信一直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各行业的诚信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问题。科研活动的特殊性,其诚信问题更需要引起重视。
什么是科研诚信?“科研诚信也可称为科学诚信或学术诚信,指科研工作者要实事求是、不欺骗、不弄虚作假,还要恪守科学价值准则、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活动的行为规范。”[4]科学研究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反应现实世界客观规律的伟大事业,要求实事求是不能存在半点虚假。因此诚信显得格外重要,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石,更是科学研究的生命。
目前,我国政府对科研相当的重视,对科研的资金是大幅度的投入,使中国现在的科技发展处于欣欣向荣的趋势。但是,在这样繁荣进步的景象背后,有一些科研工作者为得到成果不择手段,科研诚信问题开始浮现,学术不端和欺诈行为频发。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1)学术氛围浮躁,研究目的不纯。现在一些科研工作者在投入科研时往往有强烈的个人功利的色彩,并不是为追求真理解决具体问题,而是被某一些利益所诱惑。从而在选题方面缺乏新意、反复研究已出成果的题目,只是单纯为了自己功利的目的。为了选题能够立项或发表,就出现了“送礼走后门”等不正当的学术手段;2)重数量不看质量,虚假夸大科研成果。现在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评价机制与论文、项目的数量挂钩。使研究者为了发表文章的数量,就出现了一稿多投、截取发表等一些投机取巧的手段。或者夸大研究的重要性,申报项目时过度包装,对研究结果不完全的报道,这些做法都严重扰乱了学术环境;3)科研态度不端正。一些科研工作者没有严谨务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反而急功近利、信口开河。对待科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积极解决,反而得过且过,认为责不罚众;4)缺少批评性学术交流。学术交流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目的是为科研人员搭建批评、合作、交流的平台,使科学观点、思想得到沟通和发展。现实中开展的学术会大部分过于形式化,缺少批评的声音,没有百家争鸣的局面。学术交流的作用并没有真正的展现出来。
“科学之所以称之为科学,是因为它容不得半点虚伪和造假,它是完完全全建筑在诚信基础上的一种事业,而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自然也应该以诚信为本。”[5]爱因斯坦曾说:“大多数人说,是才智造就了伟大的科学家。他们错了,是人格。”我国著名科学家华罗庚教授曾讲过:“科学之道诫之以空,诫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以实为终。”纵观科学的发展史,科学家们都是秉承着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伟大的贡献。这种的科学精神既是科学发展的源泉也是发展的动力,它更像一盏明灯照指引着科学发展的方向。
全球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已经启动,科技的发展势必是国际竞争中胜负成败的关键所在,这要求我们必须尽快占据未来发展制高点。科研诚信正是科学的根基,科研诚信影响着科技创新,没有科技创新科学事业就无法前行。加强我国的科研诚信建设迫在眉睫。
如何加强科研诚信的建设?1)高校要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学校的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科研诚信建设,要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科研诚信对于提升大学科研的综合实力和大学前景发展的重要性。比如,在大学里开设关于“科研伦理”方面的选修课,通过大量的教育来告诉学生科研精神以及从事科研工作者必备的职业道德。从学生的作业开始监督,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学生的道德培养是保证科研诚信的有力途径。学校里的诚信教育至关重要,是为学生踏入社会从事科研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道德基础。重视伦理道德教育的大学定会培养出大量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为中国的科学事业奉献一份力量。
2)建立科研诚信制度、重视科研文化建设。
科研诚信的建设离不开科研文化的制约。科研文化观念对科研责任的认知有着深刻的影响,而科研责任决定着工作者能否将科研诚信的行为准则在科研活动中实现。在高校或研究所等机构,各个部门要对科研诚信建设工作给予重视,建立全方位工作体系,使有关职能部门互相协调,一起进展这项工作。首先,要对政策进行调研和考察,然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根据情况制定合理的科研政策。大学要以优秀的科研诚信理念为指导,成立专门针对学术道德管理的这样的工作部门,通过各个部门的沟通协商,制定出相关管理办法,全面化的构建科研活动诚信制度。以科研诚信制度为基准,全面建设科研文化。
3)推进科研诚信法治化建设。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仅仅建立管理机构,或依靠科技界和科学家本身的自律,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科研诚信问题。”[6]从根本上解决科研诚信问题还需要法律手段的支持,仅仅依靠自律和诚信规范是治标不治本的。我国科技基本法《科学技术进步法》中针对科研诚信建设以及对科研不端行为的处罚都略显单薄,应把科研诚信立法作为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完善科技基本法律法规制度体系。法律的权威和强制力不仅对科研工作者有约束作用,也使科技工作者对科研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科研不端行为的依法严格处理,对科研工作者也会起到一个警示作用。有法律作为科研诚信建设的保障,从源头是杜绝科研失信行为的发生,为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保驾护航。
4)改进重视数量的评价机制。
目前,我国的一些科研机构对科研工作者的学术评价、职称评定和业务考评等,是通过的数量以及发表刊物的等级来评定。这种评价机制导致科研环境浮躁、功利化。论文的数量变成了科研工作者追逐和关注的焦点,忽略了科研的真正目的。要改进这种以量化为主的评价体系,给科研工作者一个公平积极的科研氛围。应建立科学的合理的考核评价制度,健全具有权威性的会议和专家以及同行的认可机制。同时也为优秀的年轻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个施展才能的平台。
5)科研需要允许失败的环境。目前,科研成果的成败关系着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等,这就为投机取巧的不端行为埋下种子。科学研究的本身决定了科研的过程是充满艰辛和阻碍的,成功是来之不易的。实验一千多次,或许只有一次成功。科研工作者的正经受着自身的精神压力以及外界给予的压力。正是这种特殊的工作性质,更需要科研工作者脚踏实地的追寻成功。我们要允许科研的失败,给予科研工作者鼓励和支持。科研需要的是一种不惧怕失败、承担风险的气魄,严谨务实、实事求是的态度,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精神。
6)发挥社会舆论的督导力量。道德规范之所以具有约束力,很大程度上归于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应该充分利用媒体的力量,对不诚信不道德、恶劣不端的学术行为,要及时在媒体上曝光,将其案例最大化的透明让公众知晓。社会舆论会给予及时的警告,并施加强大的社会压力,可以及时的制止或者将损害降到最小化,也对科研工作者敲响了警钟。媒体对科技工作者科研状况的监督,可以对一些大型的新的科研项目进行追踪报道,不仅可以对科研工作者的行为准则进行约束,也为群众了解科学工作架起了桥梁。现在互联网消息传递的速度之快之广,大众自己可以通过网络等传媒手段对科技工作者的科学工作状况及时的进行反映、评价和监督。在对不端的科研行为报道的同时,也应该宣传优秀科研工作者的事迹。还科研一个积极向上、洁净的氛围。
科学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的今天,科研工作者对社会责任也越来越重。诚信对科研活动尤其重要,加强科研诚信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
[1]刘辉.科研诚信问题研究[J].吉林大学,2001(5).
[2]曹南燕.大学科研中的诚信问题[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3]张晓安.试论构建以创新为核心的科研文化[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6).
[4]余晶.对科研诚信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2011(11):18-19.
关键词:新课改;课程实施
Abstract:A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round experiment of basic education reform,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problems about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is drawing more and more people's attention. The study on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is a relatively broad field, which must be based on the fiveyear practice of the new curriculum, take problems as starting point, analyze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the new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from the main scope and basic approaches of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study,and make reflec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ers'curriculum consciousness, the valueorientation of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differences, contents and forms and the methodology of curriculum research.
Key words:new curriculum reform;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伴随着新课改实验不断向纵深发展,课程领域的研究也呈现出活跃的态势,其中,关于课程实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课程的实施既不等于简单的课程方案的重复,也不是课程方案的机械照搬,也不是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线性展开,课程实施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是课程环节中最复杂、最难于控制的阶段,它受制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不可能完全事先预定,许多问题必须在实施中才能实现,也只有在实施中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1]笔者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新课改中的课程实施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积极性的建议。
一、课程意识对课程实施的影响
新课改实验以来,广大教师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有了一定的课程意识。所谓课程意识,就是教师对课程系统的基本认识,是对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反映。它包括教师对课程本质、课程结构与功能、特定课程性质与价值、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课程设计、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的基本看法、核心理论以及在课程实施中的指导思想。 [2]由于受传统教学论影响,“课程”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这些规范性的教学内容又按照学科进行编制,所以课程也就成了学科或各学科课程的总和。这就是说,课程是由政府和学科专家规定与编制的,教师无权也不必考虑课程的问题,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无权过问课程的问题。因此,长期以来,在教师的意识中只有“教学”的概念,而缺少“课程”的意识。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更多使用教学论术语,很少谈论课程论话题。新课程提出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就是要求教师要有课程理念、课程意识,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研究教学问题,更要关注课程问题。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广大教师是尝试用新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理论来解释和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当然,当前的教学改革是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在课程的话语范围进行的,因此,在两者关系中,课程首次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课程成了主导因素,课程观决定了教学观。
正是由于长期受传统课程与教学论影响,在新课程实施中,曾经一度出现了从教学论角度去解释课程实施中的问题,给课改实践带来许多困惑。比如,在对新课程目标的理解上,常常混淆了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区别,希望在一堂课上充分体现课程的“三维目标”,所以使课堂教学目标欠缺了学科特点及课型特色,目标欠具体,内容重点、难点不清楚,把理想的课程目标当成标签,使教学陷入困境。又如,“综合实践活动”这样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没有统一要求的教材,教师便不知道该怎样“教”这样的课,实质上仍然是用“教学”的话语与思维去解决课程领域的问题,出现了两者的错位。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们应该让教师们确立这样的课程意识:关注课程而不仅仅是局限于所教学科,把所教学科放到整个课程结构中去思考、去衡量,再不能把课程分为“大三门”“小三门”等等。在课程实施中树立起一个整体观念,全局观念,而不是“目中无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可以把自己的教学工作放到一个“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高度去认识,去处理好教学中各种矛盾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另外,教师只有确立了课程意识,才可以使自己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体,不再是机械的被动的课程方案计划的忠实执行者。
二、课程实施中三种价值取向的选择与平衡
在国外课程实施研究文献中,课程实施研究反映出三种价值取向,即精确或忠实化取向,相互适应或调适取向,参与或创生取向。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学大纲和教材都是统一编写的,教材成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来源以及硬性的教学指标,是教师设计教学的主要行动纲领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这样,课程实施就是一个直线的过程,其理想结果就是教师根据教学计划来落实教学活动,并以其活动接近计划的距离来衡量其实施的水平,所以就形成了教师对教材的依赖,“依纲靠本”就是最基本,也是最严格的要求,甚至教研活动要“三个统一”“四个一致”等,要求教师有统一的教学进度、统一的作业、统一的测试,教学成了一种机械化的活动,加上很多以纸笔为主要方式的标准化考试,就更加助长了这样僵化、呆板的课程实施方式。为了改进这种完全忠实取向的课程实施方式,课程实施的调适取向、创造取向便应运而生。调适取向认为:课程实施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是一个由课程设计者和执行课程的人共同对课程进行调节的过程。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可能根据具体条件和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对课程的某些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造,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是师生以预定的课程计划或具体的教学材料为媒介,通过创造性的课堂实践联合创造有意义的教育经验的过程;课程实施不再是一个技术化、程序化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创造与建构教育经验的过程。事先设计的课程计划、课程方案以及外部提供的教学材料,只是供师生创造教育经验,获取独特意义体验的一个资源。在这里,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与创造者。
今天,我们在新课程实施中如何对待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呢?笔者认为,千万不要把三者对立起来,而是应该根据不同形态的课程及其目标要求来选择。比如,以系统知识为内容的课程应以“忠实取向”为主流,根据具体情况辅之以调适取向,教师应发挥自主性并创造性地使用材料。又如,综合实践活动这类课程都应该以“创生取向”为主流,发挥师生的创造性,建构师生的教育经验与生活经验,而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相互错位。我们在观摩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时,常常看到教师仍然用与学科教学相同的方式去“教”学生,仍然以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衡量自己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活动结束时,我们常常会听到教师总结性的提问: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这节“课”你知道了哪些?所以,我们的教师就是由于不能分清不同取向的课程功能与实质,一方面在学科类的知识性教学中因为“创生”而耽误了有效的教学时间,另一方面又会在活动、实践性的教学中放不开手脚,同样难以实现活动目标。从总体上看,课程实施是一个忠实执行文件课程的过程,又是一个课程调适与创生的过程,不可能存在绝对的忠实,也不会有纯粹的创生。课程实施是一个课程设计者与课程执行者、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调适和共同建构的过程,不应该在一种取向下去探讨不同取向的课程实施问题,而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只有依据“是否满足学生的需要并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这样一个标准,才能对课程实施进行价值判断。也就是说,一方面要分析课程实施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吻合度,另一方面要对教师实际教学操作与文件课程之间差异进行合理的判断。只有结合学生的发展才能形成判断教师课程实施优劣的标准。
三、课程实施中“落差”的产生与调控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学科结构运动”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只要课程方案足够完善,就能自然而然得到实施,而且无论哪位教师实施的效果都一样。因此,教师、学生与家长等无缘于课程决策过程,甚至负责编写教材的学科专家与教育学院和中小学之间也极少联系。改革方案的这种“防教师”属性和缺乏参与,被学者们认为是导致该运动失败的原因之一。如果说教师的决策权力只限于教室层面,他们对课改方案、课程标准、教材编写等仍然缺乏发言权,那么在课程实施中的“落差”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
课改中的“落差”,是任何国家和地区的课程改革都必须面对的问题。“落差”话题来自于课程专家古德莱德的观点中,他认为,课程分为五类不同层面的课程:(1)理想课程;(2)文件课程;(3)感知课程;(4)执行课程;(5)经验课程。 [3]这种分类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是课程设计到实施之间的必然流程。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课程实施中的“落差”问题。“落差”理论研究和回答的问题是:“落差”为什么会发生?在哪里发生?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解决的方法和途径是什么?这是课程设计者、实施者和管理者不能不思考和回答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去思考这些问题。
转贴于 第一,“落差”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落差”过大,就会使课改目标大打折扣。控制落差,减少课改实验中的失误就成为课程实施中的关键问题。控制“落差”的方法无非是缩小理想课程、文件课程到执行课程以及学习成果之间的距离。从课程实施者来说,首先是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与把握,深入钻研教材,比较不同版本教材之间的特点,树立起以课标为依据,以教材为基本素材,充分利用多种课程资源来进行教学的观念。其次,研究学情,分析实际条件与背景,精心设计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改革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并根据不同学生特点进行分层、分类教学,关注特长生的同时关注学习困难学生的发展,使教学更有针对性,保证大面积教学质量的提高。再次,与课程专家对话,直接了解课程设计者、教材编写者的意图与背景条件,在课程实施中尽量促进课程设计者、教材编写者的沟通与对话。目前,不少地区是由教材出版部门来牵头,进行教材培训以及编者与教师的交流,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补救方法。
第二,从课程实施的调适与创生取向观念出发,我们还要充分利用不同层次课程之间的“落差”。这样“落差”可以留给广大教师一定的课改自主权和自我发展空间。在课程实施三种价值取向研究中,我们对“忠实化”取向比较熟悉,所以现有课程实施研究文献中基本上在精确忠实取向下探讨课程实施问题,研究成果也主要集中在通过量化研究测量实现预定的课程计划程度以及对影响课程实施因素的确定和探讨上。对于创生取向的探究,大家正在进行尝试,也有不少成功的个案。对于创生取向的探讨,目前大多停留在国外资料的介绍层面,在教师层面对此还比较陌生,在实践中的尝试也就微乎其微,对其中涉及的一些基本问题也少有思考与探索。比如,哪些课程内容需要创生,创生的经验是什么,哪些因素对创生的课程产生影响,实际创生的课程对学生有怎样的影响,创生课程与实施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等等。我们相信,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深化,课程理念不断更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关于不同层次课程之间关系及其规律的研究一定会得到加强。
四、课程实施中形式与内容关系的思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可见,新课改突出强调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大力倡导开展活动性的、合作的、探究式的学习,这为课程实施尤其是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和可能性。然而,在课改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片面理解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意义与作用,把自主变成自流,有的课堂教师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喜欢哪段就读哪段;学习方式自己选,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课堂乱哄哄,有了活动但缺乏真正的体验。二是在摒弃“满堂灌”的做法之后,换成了“满堂问”,问题缺乏启发性,缺乏思考深度,不少教师在运用“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组织学生开展活动的时候,忽视课程内容、教学任务和学生学习的需要,不顾学习目标的实现和学习内容的特点,不加区别地一律把“探究”“讨论”“互动”派上用场,割裂了学习内容与学习形式之间的联系,出现了形式主义的倾向,同时也出现了课程实施中过分强调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弱化了教师指导作用的倾向,影响了课程实施的实际水平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上述问题之所以出现,关键还在于有的教师对于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变革缺乏深刻的理解与精神实质的把握,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根据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不同的学习内容、教学任务去选择相应的学习方式,而是一种贴标签式、形式化地运用所谓的自主、合作、探究诸如此类的学习方式。其实,人类的学习方式有许多,各类学习方式无优劣之分,它们之间可以互为补充。儿童的学习方式应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运用什么学习方式是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与要求而定的,而且在学习中经常是综合运用的。为了说明这个道理,我将四类主要学习方式各自指向的目标取向以及基本学习流程列表如下。
以上根据不同目标要求所选用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是经常用到的,新课程提出课程的“三维目标”也必然需要有相应的学习方式来支撑。只有灵活地、有效地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才能真正提高教师驾驭课程实施的能力,使教学活动进入到一个较高的境界,很多好的课程理念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落实。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需要从课程层面去理解与运用学习方式,不同形态的课程在选择学习方式时会有所侧重。比如,经验性的课堂常常侧重于自主探究、实践体验;而对于学术性较强的课程,接受式仍然是主要的学习方式,尤其是有意义的接受能够使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五、课程实施研究中方法论问题的检讨
为了更好解决课程实施中的矛盾,课程实施中的方法论问题已成为课改取得实效的重要因素。首先是以哲学为指导,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最有力的武器。在新课程实施中,由于新旧思想、方法的更替,往往使人们误入一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之中。比如,将知识获得结果与知识获得过程对立起来,以为新课程强调知识获得过程,结果就变得不重要了;将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对立起来,以为新课程主张探究性学习,接受式学习就完全失去意义了;将学习主动性与教师主导作用对立起来,以为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不重要了;等等。在这种对立中,新课程被简单化、片面化、形式化了,很多课程实施活动变得有形而无“神”,丰实而深刻的课程理念在一些肤浅而热闹的场面中走了样。这中间就反映出人们对待新事物而产生的两极对立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看不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割裂了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将问题简单化、绝对化。因此,我们今天有必要重提学习马克思哲学中的辩证思维,看到对立事物的相反相成的关系。很多对立范畴的事物实际上是相伴相生、相辅相成的。生活与课堂、接受与建构、自主与引导、多样与优化、认知与情感,这些看似对立的范畴之间都有着内在的一致。过去我们过分强调课堂教学中的间接经验学习,割裂了教学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不仅局限了学生的认知视野,也限制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所以需要生活与直接经验来补充,但这种补充不是替代。学生的学习毕竟仍然是以间接学习为主,学生个体生活阅历与生活世界不仅是有限的,而且缺乏普遍意义。再有,新课程实施中如何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问题,这涉及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的运用。新课程确实是站在一个国际化的视野,借鉴了世界课程改革经验与理念,但是在借鉴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忽视国情机械搬用的现象,必然会水土不服,所以,我们要用历史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客观分析我们的过去与现在,需要肯定我们民族自己优秀的文化与传统,认真研究我们国家历史上,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课程改革与课程实施中的成果与不足,在继承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不能割裂历史,不能不顾国情,在课程实施研究中一定要把条件适应性作为理论指导实践的前提。另外,课程实施研究还要考虑不同地域、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学生的差异。所以不能搞“一刀切”“齐步走”,要从实际出发,强化“条件意识”,加强课程实施中有关所需条件的研究,才能提高课程理论指导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在课程实施研究的方法论体系中,系统科学的方法是尤为有效的一般方法。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的系统工程,在课改实验中各种关系、矛盾错综复杂,分析课改工程中系统与要素、要素与结构的关系,正确认识整体与局部、共性与个性、当前与长远、全面实施与分步推进的关系,以整体的、全局的观念,着眼于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在此基础上根据问题先后、重要程度、进展的快慢,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确立可行的推进策略。再下一个层次的方法便是课程实施研究的具体方法,如观察、调查、实验、访问、测量、个案分析、叙事研究等等。根据课程实施中不同问题的性质、解决问题的思路来选择不同的研究方法与手段,在现代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还可以运用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系统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工具与技术支持。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将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方法有机结合,有效进行课程实施研究。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课程实施的研究一定要提倡研究主体的多元性,也就是更多地让一线教师参与进来,当然也需要广大一线教师主动投入到研究活动中来,以本职工作为基地,以每天自己的教学活动为对象,运用理论审视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反思,验证理论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准。只有教师积极参与到课程实施的研究中来,成为课程实施的研究者,课程实施研究的结论才是丰满的、真实的、有效的,课程实施研究才能得以深化和科学化。
参考文献
[1]孟凡丽,于海波.课程实施研究二十年:检讨与启示[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2):128—131.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给学生传授相应的知识,还要把重点放在对学生的启发上面,根据学生的自身发展规律,采用相应的提问策略,教会学生怎么去学习课堂知识,怎么去进行问题研究,并给予指导。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学习,提高了学习积极性。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语文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用短暂的课内学习来增补无限的课外学习。这样就强化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
一、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应把握的重点
(一)把握好问题的开放性
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来说,不管是在学习过程上,还是在问题设计方面都要体现开放性的特征。首先,在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时候可以从课堂内扩展到课堂外部,教学空间也逐渐从封闭走向开放,关注学生问题解决的过程,解决途径既可以是调查研究,也可以是参观访问等,组织形式既可以是个人探究,也可以是小组合作等。其次,教学问题设计方面也具有很大的开放性,不只是局限在物理教材本身,还可以综合历史、政治和文化等。
(二)把握好问题的驱动性
矛盾和问题是进行思考的起点,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思维主动性,也能勾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问题的提出人员既可以是语文教师,也可以是学生。这些问题既可以是学习中遇见的,也可以是生活中碰到的。当学生产生了问题之后,而且解决问题不是学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实现的,就赋予了学生进行探究的欲望,这种疑惑促使学生逐步地进行思考和学习,从而进行问题的解决,这些就是课堂提问驱动性的表现。
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
(一)教师层面的因素
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来说,主要是从疑问教学开始的,之后在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探索,从而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提出让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进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样就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提问的时候,要保证提出的问题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还要适度,这是教学是否取得良好效果的一个重要的条件。比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的时候,为大家设计这样的问题进行探究:“你从这篇课文中体会到‘虚伪’的弱点么?以后我们怎么去克服这个弱点呢?你能从课文中找出几句心理描写么?这些心理描写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呢?”再比如,在学习《芦花荡》的时候,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探究课题:“在这个文章中,老头子的‘奇’表现在什么地方?课文中‘三个不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老头子的哪些特点?老头子主要害怕什么?这篇课文是怎么对英雄故事进行渲染的?对这些问题发散思维,你能找出描写老头子英勇行为的心理活动吗?”之后让班内各个小组的成员进行思考并讨论,找出不明白的地方,老师再进行总结。
(二)学生层面的因素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制定为了解决问题而实施的方案。要尊重学生的问题需求愿望,在课堂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原来的“逼迫学习”到后来的“我要学习”,提高了语文知识学习的自主性,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兴趣。要善于总结学生提出的那些高质量的问题,根据学生提问的方式进行问题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要让学生克服害怕说错的心理,教师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多给学生灌输一种思想:语文学科属于人文性质的学科,答案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答案不是唯一的,在课堂上需要大家积极地思考,只要勇于回答,这行为都是值得肯定的。
(三)问题层面的因素
问题是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连接学生跟教师的一条重要的纽带,要重视这根课堂的主线。问题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能够很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相互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比如,在学习《背影》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教师给学生提出“在你印象中父亲的背影是什么样的?你能用一句话描述出来么?”这个问题之后,让学生分成小组,让小组成员进行明确的分工,让每个人都带着目的去合作解决这个问题,总结哪个小组想出来的描述习语比较多。在问题解决的时候,还可以穿插小组,让他们进行竞争,提高语文知识学习的氛围。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把握好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抓住教师、学生和问题这三个关键因素,运用有效的提问策略,让学生进行问题的谈论,从而让语文教学氛围变得更加融洽。
参考文献
[1]宋秋前.课堂提问行为的临床诊察与改进[J].当代教育科学(课程与教学),2012(13).
关键词: 基于问题学习定义与特征教育价值
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 Based-Learning,简称PBL)是在传统课堂教学不能满足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背景下提出的。它克服传统教学中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弊端,强调以问题为主线展开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问题学习让学生在“问题”中求知,在“主动”中发展,在“协作”中增智,在“探究”中创新。
一、PBL的定义与特征
(一)PBL的定义
PBL最初由Barrows提出,他对PBL的描述为:“PBL既是一种课程,又是一种学习方式。作为课程,它包括精心的选择与设计问题并要求学习者进行批判性思考,熟练解决问题,获得自主学习策略与团队协作技能;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学习者要具备使用系统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以及处理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难题的本领。”[1]分析这一定义我们可以归纳出:首先,它是一种通过问题解决来达到学习目的的方式,Barrows强调以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中心组织课程教学,异于传统教学方式;其次,他强调锻炼学习者自主学习策略与小组学习的技能。
(二)PBL的特征
1.PBL始于问题
以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并作为学习的驱动力:以问题为基础组织教学,问题是教学的起点,以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进一步的学习。这些问题并不是对技能的检测,而是辅助技能的发展。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基于问题学习的最终目的。
问题是基于真实情境的、劣构的:PBL将学习所关注的焦点转移到学习的主客体所共同营造的具体情境中。这种问题情境为使学生今后的迁移性学习获得实际成效而准备了三种条件:一是学生先前学习并建构的知识被激活;二是学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能获得许多应用知识的机会;三是学生当前新知识建构的背景与他们以后实际运用知识的背景会非常接近。与此同时,问题又是劣构的,这意味着问题不只是一个答案或者一种解决方法、途径,且随着对问题理解的进一步加深,问题的解决方法可能也会随之改变。学习者正是在体验这些劣构性问题的解决过程之中获得能力的提升。
2.PBL注重学习者的主体性学习
以学生为中心:在基于问题的学习中,不再单纯是由教师讲授知识,而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时刻处于主动地位,而且被赋予越来越多的责任[2](responsibility),他们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独立性变得越来越强。基于问题的学习塑造了独立的学习者,使他们具备了终身学习的能力。
3.PBL是一个多向互动的过程
基于问题学习的互动观是建立在对现有教学互动观反思的基础上的,是对现代教学互动观的一种发展。基于问题学习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互动的过程。从现代教育信息论的角度来看,教学中的互动方式大致呈现为四种类型:一是单向型,视教学为教师把信息传递给学生的过程,教师是信息发出者,学生是信息接受者;二是双向型,视教学为师生之间相互作用获得信息的过程,强调双边互动,及时反馈;三是多向型,视教学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强调多边互动,共同掌握知识;四是成员型,视教学为师生平等参与和互动的过程,强调教师作为小组中的普通一员与其他成员共同活动,不再充当惟一的信息源。在基于问题学习中,教学是一种人际交往,是一种信息互动,其间必然涉及上述四种信息互动过程和模式,缺一不可,而且基于问题学习把互动的中心更多地聚焦在了生生之间的活动的拓展上。
4.PBL支持学习者的高水平思维
1956年Bloom在《教育目标分类》一书中提出,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可以分为6个层次,即了解、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对知识的了解、理解和应用属于基本认知能力,包括了解定义、记忆事实、解决给定问题,而分析、综合和评价属于高级认知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与决策能力甚至创新思维相联系。
在PBL中,学生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知识、发展能力,在认知水平上属于分析、综合、评价的层次,它能够有效地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属于高级认知能力的锻炼。
二、PBL与其他教学方式的比较
(一)PBL与传统讲授式教学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教师的讲授过程获取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教师凭借既定步骤的教学活动直接教授学生学习一些预设的学习内容。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处于权威地位,学生仅是被动的接受者,未能真正地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简言之,传统教学采用的是一种“由外向内”的灌输。
而基于问题学习则是学生在老师的协助下,亲自探索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围绕解决焦点而主动探究。教师通过引导、建议等方法,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想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分析、综合、判断等高层次思维能力。简言之,基于问题学习采用的是一种“由内向外”的探究。
我们利用表1将PBL与传统讲授式教学作一比较[3]。
表1PBL与传统讲授式教学比较
(二)PBL与基于项目学习
基于问题学习和基于项目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所描述的都是一定的教学方法。他们各自定义的范围和概念都有很大相似之处,都可以缩写为PBL,人们很容易把这两个概念混淆起来,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两者的异同进行适当的阐述。
基于项目学习的典型特征就是,学习是以开发最终作品或“手工作品”为出发点的。基于问题学习始于问题,通过该问题的研究能够提升学习者面对实际情境中相关问题的解决能力。通常,问题是一种“劣构性”问题,并且是对复杂的现实情境的一种概括和提炼。
就实施过程来讲,基于问题学习和基于项目学习采用两种不同模式:[4]
1.基于项目学习采用的是生成模式
它首先要求学习者明确创造的目的和最终产品的形式,而这种产品可能是有形的物质形态,也可能是一种无形的精神产品,比如恢复一种惯性的秩序或创造一种新秩序,形成一种新理论或突破一种传统认识,从而使社会生活更便利;然后要求学习者为学习流程制定计划,针对该项目学生开展的相应探究活动,通过在探究的过程中解决项目中所出现的问题,完成作品的制作,最后抽出一定的时间来对他们的作品进行反思和评价。
2.基于问题学习采用的是探究模式
首先,学生基于问题,将先前所学知识与问题联系起来。其次,在“母题”的基础上产生一些次级问题或附加性的问题,学生弄清楚哪些是他们还不懂的问题,还需要获得哪些信息来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然后,学生做好获取信息的计划,并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最终解决问题。虽然基于问题学习依赖于问题的驱动,但是它更注重于用不同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旨在帮助学生清晰地界定问题,形成假设并解决问题。
实际上,基于项目学习和基于问题学习之间的界限比较模糊,在实际学习活动中,通常会将这两种方法互补地结合起来使用。两者的联系就是问题是项目组织的核心,一方面项目是从一个清楚的、特定的问题或许多问题开始的,另一方面在基于项目学习中学生被要求具备问题解答的技能以完成他们的项目。
(三)PBL与基于案例学习
基于案例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起源于德国的“范例教学”流派,瓦根舍因极力倡导这种教与学的方法。在案例教学中,每个案例都同时反映学科的整体与学习者的整体。案例教学是开放性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案例的讲解,使学习者能够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通过特殊了解一般,从而达到加强学习的迁移效应。
1.两者的共同之处
两者均运用基于事实、问题为中心的材料。在PBL中,这些材料被作为问题来描述,而在案例法中,它们被当作案例来对待。两者都强调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问题的框定能力和问题的解决能力。
2.两者的不同之处
(1)两者在内容表达上不同。在PBL中先有问题后开展学习。而如果内容在案例法中出现,则是理论或者概念性的资料呈现在先,学生被期望将这些概念应用于已选定的案例,因为这样便于用先前引入的概念性材料来分析问题。
(2)学生评价的性质不同
PBL评价是为学习服务的,而且集中在学生在其未来专业角色中将要面临的方方面面的表现上。他们实际上是在一种逼真的(或人为创设)情境下实施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体验与他们所偏爱的行动方针相关联的结果。而在案例法中,学生一般要准备一份有关如何应付情境的书面陈述、分析与推理。他们通常不会将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付诸行动,也不会体验到与实践方案相关联的结果,教师也只是评价学生的分析和解决方案而已。
两种教学方法的异同可利用表2进行区分:
表2PBL与基于案例学习比较
三、PBL的教育价值
从上述对PBL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它给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的发展创设了宽松的环境。在一定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主动探究、相互协作,最终达到知识获得、能力提高的目的。通过开展基于问题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到各教学要素发生了变化,如图1。
我们在以上图形中列出了教学过程中的三个主体要素,从以上对教学要素的描述中,我们看到,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来说,在PBL中已经实现了三个本质的转变。
(一)教材――问题
实现了以教材为中心的被动接受式学习到以问题为中心的主动探究式学习的转变。
传统讲授式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开展一般是以教材为中心,在教师的详细讲解下,学生严格按照教材章节目的内容编排循序渐进地学习。这种教学方式优点之一就是学习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强,但是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学生只能进行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而基于问题学习以问题为起点,学生以问题解决为内驱力,积极开展探究式学习。
(二)学生――问题解决者
实现了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者到主动的问题解决者的转变。
在PBL中,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学生真正以主体的身份参与到学习中来,通过自己主动地搜集信息或实验操作,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达到问题解决的目的。学习者由传统讲授式教学中被动学习的学生转变成为一个真正的问题解决者。
(三)教师――指导者
实现了教师由教学的控制地位到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地位的转变。
传统讲授式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动的地位,是教学的权威,孜孜不倦地为学生传播知识。而在基于问题学习中,教师已从课堂讲授转变到从多方面支持学习者的探究,包括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指导学习者学习的内容和方向等,因此对教师的称谓自然也逐渐由教师转变为学生学习指导者。
注释:
①马红亮,杨冬.网络环境下PBL的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2,(3):17-21.
②Cordeiro&Campbell,1995;Gallagher,Sher,Stepien&Workman,1995;West&Watson,1996.
③Katz&Chard.fed.cuhk.edu.hk/~asp/Essay/ProjectLearn/,1985.
④刘景福.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2.5.
参考文献:
[1]马红亮,杨冬.网络环境下PBL的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2,(3):17-21.
[2]Cordeiro&Campbell,1995;Gallagher,Sher,Stepien&Workman,1995;West&Watson,1996.
[3]Katz&Chard.fed.cuhk.edu.hk/~asp/Essay/
ProjectLearn/,1985.
[4]刘景福.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2.5.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相关的问题等。通过对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1课程开设的起点不同,内容重复建设
查看中小学学生的信息技术开设的时间发现:有的学校小学二、三年级开始,有的学校小学四、五年级才开始,这就导致了不同地区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时间起点上是不同的。对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材内容的讲述,通过调查统计发现,像Word、Excel、PowerPoint这些内容分别有84.14%、28.28%、39.31%的初中生在小学阶段都学过。看来升入初中后仍要重复学习这些内容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在访谈中得知许多被采访者认为重复学习是没有必要的。编写教材时为照顾起点低的,导致不同学段教材内容上的反复,教材建设的不合理。
1.2信息技术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随着我们国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各中小学都相应开设了《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但是由于这门课程在初中开设的时间还很短,使得有些学校的领导以及相应的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在意识上不够重视。1.2.1教学观念的滞后从和教师的交谈中就能感觉到他们的观念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他们始终将学生的成绩、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从而并不重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建设。这在问卷统计中也有所体现,只有15.91%的学生认为学校很重视信息技术课,并能经常举办有关信息技术知识方面的竞赛。84.09%的学生认为,学校只能保证信息技术课按时按量完成,重视程度还是不够。比如在小学组的问卷调查中,42%的学生认为,在期末复习阶段信息技术课通常是让给其它主课、自主自习等。而通过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的走访得出,由于初中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学校只将注意力集中在考试的主科科目上,大多数的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师在讲完每节课程内容后都会留出10多分钟让学生做其它课的作业。由此可见,由于信息技术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和阻碍了其发展。1.2.2机房配套设施的不完善有24.3%的初中学生认为学校机房机器配置太差,有的甚至都开不了机,30.56%的学生反应电脑上安装的软件基本都过时了,更严重的是有9.03%的学生选择不怎么上机,机房就是一个摆设这个选项。这就说明学校的硬件设施并不完善。
1.3信息技术教师受到多方面限制
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对信息技术这门课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与使命.但是,在很多中小学里,他们的地位和现状却令人担忧,甚至被视为“弱势群体”。在这样的情境下,他们很难在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方面做出创新和改善。1.3.1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质低、师资力量薄弱通过对问卷调查的总结,有35.66%的学生认为其学校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技能仅仅是一般水平,4.2%的表示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是中途转岗过来的,没有专业知识技能,甚至有22.08%的学生说在上信息技术课时,教师都不讲课,只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或上网。1.3.2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单调通过调查发现,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讲课方式仍然是传统古板乏味的方式,甚至板着脸,教师的教学模式单一。有14.8%的学生认为自己都是被动地听课,仅有30.34%的教师使用“讲练结合”的方法。1.3.3评价的体系单一不健全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前提下,主要还是以考试作为评价的主要手段,但是从问卷调查中发现,15.28%的学生反应信息技术课程每学期都不考试,这就造成了不考试的科目难以发展的局面。而在访问中发现,有的学校的即使是考试,其评价方式也只是停留在上机考试或考卷考试。评价的体系单一不健全。
1.4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存在差异,提不起兴趣
1.4.1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存在差异初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初中生来自于不同小学,由于在小学的课程中没有统一的要求和规范,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运用能力等等都不相同,这也使得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不同。1.4.2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提不起兴趣在小学组的问卷调查中显示,很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的占69.4%,但有38.8%的小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讲课刻板无聊,对这门课不感兴趣。教师的教学方法无疑扼杀了学生最初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有4.29%的初中生对信息技术课程没有兴趣。这只是以200份调查问卷为基础,似乎数据的比例不高,但是若把受访者的数量扩大,想必会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所以培养学生的兴趣成了当下刻不容缓的事。
2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分析
针对影响和阻碍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下解决策略。
2.1统一中小学阶段的教材
编写教材时,从小学到初中阶段要有统一、明确的教学大纲。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编写教材,统一信息技术课程开课的起点。即便有些内容需要重复,但要保证这些内容是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的加深巩固,而不是没有意义的重复。
2.2转变教育观念
首先,要实现观念的转变,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工具,而不仅仅是学习的对象。信息技术的应用要与其他学科课程进行整合,让学生们能学以致用,并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以促进其它学科的学习。其次,配备齐全完备的机房设施,及时更新计算机上安装的软件,定期维护计算机。最后,各学校应当把信息技术课程列入学校的正式考试科目,从而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3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养
学校应加强信息技术教师师资培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这样,可以使信息技术教师及时地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教学能力。学校还可以招收计算机能力很强的专业人员进校,并对在校的信息技术教师进行定期的信息技术培训,通过培训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2.4采取差异教学模式,满足学生的需求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等因素,根据课程本身的特征,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采取差异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在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中有所得所获。在初中学生入学时,可以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摸底考试或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信息技术掌握程度,了解他们的兴趣和动向。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程度不同的组,为不同程度的学生安排难度不同的任务,满足每位学生的需求,对学生进行差异教学,从而激发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兴趣。
2.5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
评价过程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可以使评价方式多样化。比如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书面作业、实践作业、课题讨论、小型调查研究等以各种形式进行考评。这种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可以为学生与教师之间客观有效的反馈提供了保证。
3结论
一、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方向
信息技术和人们的生活如今已分不开,人们利用计算机从事生产劳动、销售亦或者学习知识、了解新闻等信息,还可以接收信息。这不仅仅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也使人类社会发展得更加快速便捷。
学生学习信息技术非常重要,这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到信息技术对现今社会的影响而且可以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培养更多的兴趣。老师可以利用计算机对学生进行授课,以动画或图片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提起他们的兴趣。以达到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目的。
信息技术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知识及操作计算机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会不断地接触到。例如。通过计算机我们可以了解更多的文学知识、资料收集、新闻信息、少儿节目、音乐娱乐等等。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练习英语读音,可以通过视频教学学习知识,遇到学习中的难题。可以通过计算机向老师求助或者在电脑中搜索相关解题方案。
中小学生学习了信息技术知识,就能通过计算机解决生活中、学习中遇见的问题。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培养兴趣爱好,通过视频教学学习如何下象棋、围棋等等。
二、中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内容
中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大致内容有:
(1)中小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学习打字;
(2)中小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阅读增长知识;
(3)中小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解决问题;
(4)中小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学习画图;
(5)中小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培养兴趣爱好,例如网上象棋、围棋等在线教程等;
(6)中小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了解更多的信息化知识。
中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多种多样,如利用不当,也会给小学生带来伤害。如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耽误学习等,但是如果利用得当,将会使小学生受益匪浅。老师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计算机搜索有关唐诗或者故事、谜语等,在班会上开展学习交流会,然后让同学把在网络上了解学习到的唐诗、故事等进行交流,让学生共同学习了解。对于说得好的同学,老师可以给予相应的表扬与鼓励,这将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特征
(1)学习内容获取的便捷性;
(2)学习内容探究的全面性;
(3)学习内容的实效性;
(4)学习内容的多样性;
(5)学习内容的可更新性。
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特征广泛灵活多变、快捷方便。当学生在家写作业时,遇到难解的问题时,如父母不在家或者不会做这类题型时,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了解题型、分析题型,解决题目中的问题所在。也可以通过网络联系自己的老师,老师可以通过网络给自己讲解题目,这样问题不仅解决了,而且自己也掌握了对计算机的利用。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不同于以往的传统课程。它着重于对中小学生进行初步的信息意识、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的培养,集知识性和技能性于一体,体现出如下几个特点:基础性、实用性、工具性、发展性、实践性、整合性、兴趣性。
教师上课的时候可以通过计算机事先做好相应的PPI、图片资料的收集等,在课堂上通过幻灯片的形式播放给学生看,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培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需要培养的,更是探索的一种求知欲,这是积极的。学生一旦对某些事情没有兴趣就无法更深地了解这些事情,发觉其中的奥秘和从中获取知识,也无法从学习中获得快乐,这样学生会厌倦学习。只有培养了兴趣,学生才能持之以恒地学习。老师要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当学生利用电脑能打出很多字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夸奖,比如说:“你真厉害,这些字这么快就打好,打字速度比其他同学快好多呢,要继续努力。”再或者当学生在电脑上打开了一段音乐,你可以这样说:“你真厉害,同学都不知道怎么操作,你居然知道。”学生在受到老师的表扬后,心里非常开心、非常舒服,他们就想再次受到老师的表扬,这样他们就会专注于某项事情,这样兴趣有了、有了兴趣自然就会更好更专注地学习,学习中问题有了,就会找老师问,老师可以说:“这个问题问得真好,其他同学还没发现呢。”在学习中不断地受到老师的表扬,会使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更浓。就更想知道得越多。所以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中老师的表扬与鼓励是促使学生产生兴趣的关键。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也大大增添了学生的求知欲。
五、信息技术课程对中小学生的影响
中小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了解更多的信息和知识。增长自己的阅历和见识。当老师在课堂上提出“每个同学可以在网上找一些不会做的习题,然后课堂上大家一起讨论研究”时,同学可以通过电脑搜索习题,完成任务。当老师布置作文时,如“今晚回家写份植物的生长过程及习性,不了解所写植物的生长过程及习性的可以通过网络查找”,同学可以通过电脑查找资料完成写作。平时没事的时候也可以从网上了解更多的知识,从网上多看看习题,多学习,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水平有所提升,也使学生从中学习了不少知识。
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的素质和见识提高不少,了解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这些知识给学生的生活提供不少帮助。中小学生还可以通过电脑与同学老师互相交流学习上的问题,以及生活上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觉得不想和父母交流的可以和老师交流。老师可以通过学生与自己的对话了解学生在生活中或学习中遇见的问题并及时地给予正确的指导与开导。
随着新课程在实验区的实施,我们欣喜地看到,实验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现,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正在成为可能。然而,新课程的实施对实验区的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师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一、新课程空间自由度大与教师创造性实施能力小的矛盾,将成为制约新课程实验的一个瓶颈。 新课程的理念一经推出,广受教师认同。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力图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努力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把握学生每一个发展的契机。令教师苦恼的是,在实际的课堂上又往往深受教案的束缚,常常有意或无意地围绕传递知识的框框转,不能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发掘教材内外蕴涵的深层次的功能,就事论事。因此,教师如何在课程自由度比较大的空间,充分地展开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启蒙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需要我们去研究解决。 二、新课程课时内容安排的灵活性与传统课时时间固定性的矛盾,已开始困扰教师的具体实践。 在新课程实验的具体实践中,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有时课上到最兴奋的时候,师生互动热烈,学生生动活泼、情绪高涨,下课铃却响了,课无法结束,但又不得不结束,很“痛苦”;而有的课,不到20分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可又没到下课时间。这种课时内容安排的灵活性与传统课时时间固定性的矛盾经常出现。这除了编写教材时须考虑课时与内容安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外,也对现行的学校教学管理提出了挑战:学校可否实行长短课时结合?因此,学校管理部门只有在人财物各层面和技术手段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需要。可以想像,从“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一种没有统一上下课时间,没有铃声的学校可能会在实验区出现。 三、新课程注重方法的多样性与教学中个别学生掌握不扎实之间存在矛盾,能否解决这个矛盾成为新课程实验成败的关键要素。 新课程信息的呈现形式多样而有可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答案不惟一而有开放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发现,智力较好、反应较快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可能掌握了较多的方法,但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讲,很可能一种方法也没有掌握。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法之先进是毋庸置疑的。但对后一类学生来讲,可否让其只掌握某一种较易的方法呢?可否给这些学生安排一些单独的辅导呢?我们认为,大面积、大规模的加班加点补课是绝对违背素质教育本意的,但个别的辅导应该大力提倡,这也是个别化教育教学的一种体现。 四、新课程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学校评价方式滞后之间存在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将成为新课程实验的核心环节。 新课程实验给实验区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新变化,给教师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教师们领悟了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和内容,大胆地创造性地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努力上好每一堂课。但也不可否认,教师还是心存疑虑:新课程的实施,学生从课堂上的表现来看确实发展得很好,但考试成绩不好怎么办?如果考试,怎么考?考什么?像老教材老教法那么考,势必穿新鞋走老路。如果不考试或者改变了常规的评价方式,家长会怎么看?社会上对此又如何认识?教师心中没底,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层面的同志也在努力探索。应该承认,新课程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学校对学生评价方式滞后的矛盾是新课程改革实验中不容回避的核心问题。 五、新教材编排体例的变化与教师教学习惯的矛盾,呼唤教材编写专家与一线教师的沟通。 教师普遍认为,新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充满了时代气息。但教师对新教材编排体例的变化也有一些困惑,如一年级语文,让学生先识“红”字,再识“工”字,似乎不是由易到难,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再如一年级数学,应用题中较多的字学生不认识,似乎语文教材与数学教材的编写人员沟通不够,这种现象在不同出版社之间尤为突出。教材编写专家有什么特别的意图?教材能不能更多地使用图表和图像?能不能在数学教材中也用拼音呢?这迫切呼唤教材编写专家与一线教师的迅速沟通。 六、新教材内容的开放性和教材配套资源不足的矛盾,呼唤教材编写部门和一线教师共同努力开发课程资源。 新课程实验中,教师普遍认同新教材内容的综合性、现代性、开放性和灵活性。以音乐课程为例,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主题,每一个主题都渗透了舞蹈、戏剧、诗歌、散文、绘画等多种艺术成分。然而,教师要上好这样的课,除了必须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和专业技能外,还必须有大量配套的教参、教具、学具和音像资料等,最好还要有与之相应的社区教育资源。这些资源的短缺已成为普遍现象,语文、数学学科在这方面的问题更加突出。这迫切呼唤教材编写部门与一线教师共同努力开发好课程资源,尤其是学校和一线教师要在教学资源和资料的寻找、开发、制作、使用等方面要狠下功夫,这就要加强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实验,不断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更重要的是,教师在课程资源和资料的开发制作过程中必将体现出无限的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有可能形成独特的、富有个性的教学资源和资料体系,这才能体现出新课程实验的真正价值。 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推进,我们也将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和问题。发现问题本身也是新课程实验的任务,但解决问题更是我们的责任。当我们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意味着我们的工作又朝着新的目标迈进了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
课程体系是一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课程体系的概念,学界一般有以下两种阐述:一是课程体系是指按照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要求和学生学习心理,根据专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而设计的各门课程的系统;二是课程设置是指根据特定的教育培养目标,组织和编排课程的系统化过程,它受一定的教育目标与教育价值观的决定和制约。笔者选取了国内部分高校体育新闻专业课程设置情况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从不同的角度对课程进行分类并进行系统的分析。
我国高校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从内容上来分,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板块,新闻学理论及技能、体育运动基本理论、文学语言类知识。而各个高校的不同课程体系主要体现在不同板块的课程数量结构的区别。
(1)新闻学理论及技能类课程开设情况。作为体育新闻专业的主干课程,新闻传播类课程是各高校在课程设置中的核心和重点,这也是学生在校期间主要研习的课程内容。从数量上来看,新闻转播类课程一般为13门上下,几乎占了专业课程的50%。虽然在开设的课程科目数量上,各高校并无太大差异,但在开设的科目内容上却存在明显的不同。
很明显,在开设科目的选择上,各高校也将不同的人才培养理念融入了其中。如在北京体育大学的新闻传播类课程中,并没有出现传统的“采、写、编、评”课程,而是出现了广告学、公共关系学这样的课程。由此可见,该校并没有将新闻行业作为毕业生的唯一就业培养方向,而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向其他传媒产业发展。这与北京地区人才密集,就业竞争激烈的现实环境不无关系。与北京体育大学相似,广州体育学院在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中也加入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媒体经营管理课程,将经营类课程加入课程体系,体现了广州体育大学与其他高校不同的人才培养方向,同时也是市场经济发展较为领先的沿海地区的区域特色。
(2)体育运动基本理论类课程。体育新闻专业是新闻学与体育学的交叉学科,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体育新闻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兼具新闻类学科能力和体育类专业知识的综合型人才。在进行体育新闻专业课程设置中,几所高校都在课程体系中加入了一定数量的体育运动基本理论类课程。
从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看,体育运动基本理论类课程的开设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不同的高校对于体育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理念的区别。
在现有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体系中,各大高校的体育运动基本理论类课程主要有两种开设形式。一种是开设纯体育类课程,该类课程旨在提高学生体育类知识,凸显学生的体育特长。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北京体育大学一直以“大体育”的办学理念建设体育新闻专业,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对于学生的体育特色予以了相当的重视。在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专业的课程中,共开设有7门纯体育类课程:体育概论、体育人文社会学概论、运动人体科学概论、体育教育训练学概论、运动项目概要、民族传统体育学概论、奥林匹克运动;另一种开设形式则是将体育类课程与新闻类课程融合,形成交叉类课程。该类课程淡化了体育特征,转而将体育融入到新闻课程中。这类课程在各高校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体系中都有出现,但数量不多,课程内容也大同小异。以广州体育学院为例,广州体育学院在进行体育新闻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中,着重毕业生的媒体适应性,在课程设置中也一直淡化学生的体育特色,因此仅开设有体育媒体通论一门体育新闻类课程。
(3)在体育新闻专业开设的体育运动基本理论类课程中,我们还可以总结出一个特点:无论开设的是纯体育类课程还是体育新闻类课程,内容上基本都限于理论类课程,而且多以体育人文类的课程居多。这也反映出现在阶段体育新闻专业建设中,高校普遍将体育与新闻的结合点放在体育人文方面的现状。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我们也就不难找到专项体育记者缺乏的原因。
(4)文学语言类课程。在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体系中,文学语言类课程也是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一类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这一类课程在各高校的开设情况无论是数量还是内容上都区别不大,开设数量一般为4到6门,内容上基本以文学概论、中外文学史、古代文学和文学作品阅读为主。
在课程内容选择问题上,依上文所述,国内现阶段高校体育新闻专业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主要采用的是新闻类课程+体育类课程+语言文学类课程的结构形式。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方向主要是应用型人才,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一直将工具应用型课程放在首位。因此在新闻类的课程开设上,就不能简单的照搬本科体育新闻专业的课程,而应该将主要的课时放在能够切实提升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课程上,其中主要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相关工具软件(如排版软件、图片处理软件、视频编辑软件)。 (下转第115页)(上接第107页)
[关键词] 新课程背景 语文高考改革 “课改卷”重庆卷
进入新世纪以来,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大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语文高考命题也随之变得异彩纷呈。新课程的实施与语文高考命题已然成为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共同关注的议题。因此,在总结“课改卷”的新特点和新规律的基础上,笔者结合教育的区域特征对重庆市2013年第一轮新课改语文高考命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希望推动本地区新课改工程的顺利开展,最终达到促进语文教育发展的目的。
一、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高考改革
中学语文课程的设置总是在探索中逐渐趋于合理化,语文高考命题改革亦是如此。高考命题的变化能直观地反映课程改革的脉络,二者密切的相关性决定了我们在关注课程改革的同时也必须关注高考命题的改革。
自1985年上海、2002年北京、2004年天津、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湖北、湖南、辽宁、重庆九个省市单独自主命题以来,到2005年新增的山东、江西、安徽三省自主命题,我国已有十四个省市实行了“统一考试,分省命题”。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海南、宁夏、山东、广东四省区,江苏、福建、辽宁、安徽、浙江、天津五省分别于2007年、2008年以及2009年开始了新课改的第一轮高考。
至此,我国的语文高考命题呈现出了命题的多样化。
二、新课改试验区语文高考卷与重庆自主命题卷的比较
2010年,重庆市基础教育开始实行新课程改革,新课改的成效直观地体现在与高考的衔接上。为了对2013年“重庆卷”提供有益的参考,我们首先应该分析“课改卷”与重庆自主命题卷的异同。
(一)新课改实验区语文高考命题的新特点
1.结构和形式的创新
广东卷、江苏卷、福建卷、山东卷等“课改卷”在结构和形式上最显著的特点是现代文阅读部分设置了选做题。在文学类文本与实用类文本中任选一题作答,或是在论述类文本与实用类文本中任选一题作答,而其分值均等,既符合新课程选择性的特点,也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个人阅读体验,有利于学生展现个性化的语文能力。
2.对学生能力的新要求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在原来五个难易不同的等级基础上增添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考查。
3.选材的“经典性”
翻开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试卷,透过那些经典的阅读材料,我们感受到的是浓郁的文化氛围、文学气息。比如,2010年山东省的作文考题根据阅读“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列夫•托尔斯泰”后的感想和联想作文,等等。古今中外的传统经典出现在考题中,不仅从一个侧面透露出语文命题思路的新变化,同时也大大提升了高考语文的文化品味,对学生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有极大促进作用。
(二)课改卷与重庆卷的比较
1.共同特点
(1)内容的基础性,突出语文应用能力。对语言基础知识以及语言表达的考查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重视对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2)关注热点,贴近现实。高考是检测性的考试,不仅要体现其选拔性的功能,更要充分体现学科课程评价体系的特点。“评价要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而语文高考试题中选择具有时代性和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体现了社会的发展要求和当今时代的价值体系。
2.不同特点
从结构方面来说,重庆卷没有选做的考题,全是必考题。内容上,“课改卷”更具丰富性和普遍性,广东卷、江苏卷、山东卷及福建卷,其内容都丰富多彩。“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部分致力于突破正史传记文的樊篱,在选材角度和范围上继续创新,古代诗歌鉴赏部分在选材范围和体裁方面较以往的唐诗宋词元曲又做了新的拓展。而现代文阅读部分2010年山东卷选用文体特征鲜明的《人生的四种境界》。重庆却以相对浓厚的本土色彩来体现独有的重庆精神,如2010年第20题:有人用“千里为重,广大为庆”来解释“重庆”二字,请你以此开头,续写一副对联,等等。
三、对重庆新课程背景下语文高考命题的思考和建议
(一)依据“课程观”命制试题
新课程理念中明确提出应用新的“课程观”取代旧的“教材观”,“课程”的内容比“教材”的内容丰富得多,社会人文环境、校园人文环境、教师资源、学生素质、网络资源等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在新课程教学工作中应该以课程为中心而不是以教材为中心,因此高考试题依据“课程观”来命制是必然的要求。山东卷、广东卷在这方面做出的努力尤其突出,对重庆以至全国大部分地区语文新课程改革、语文高考命题改革都有较大的借鉴作用。
(二)加大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新课改试验区语文高考命题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考查的探索已初见成效,这对重庆新一轮高考试题的命制乃至当前新课程实施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实践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三)加大对“过程与方法”考题模式的命制
《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行)》提出:应继续坚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对“过程与方法”的强调不仅要在课程目标中,也应该在课程评价中。但是在语文教学与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所以加大对“过程与方法”考题模式的命制显得极为重要。
福建省对探究能力考查的探索比较具有代表性,但探索都还只是初期的,还待所有关注语文教育、学生成长的人们付出艰辛的努力。重庆正处于新课程改革的初始过渡期,这就对探究性题型命题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高考命题是一项关系全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每年都有上千万的孩子、老师、家庭的心受之牵动。在新课程背景下,高考的功能并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命题的思路和方法。重庆在借鉴新课改试验区教学经验的同时,也当借鉴其命题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和重庆地区的区域特色进行探究和思考。路漫漫其修远兮!在已全面推进新课改的当前,唯有不断学习,取其精华,吸收经验,才能有效地推动本地区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
1 实验内容多,课堂时间不足问题
如“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的实验,有两个目的要求:①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细胞的异同点;②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实验教学中,学生在显微镜方面存在两个问题:显微镜的部件和作用不清楚;显微镜的使用操作过程不熟悉。原因:学生在显微镜方面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农村初中校,很多学校的显微镜仅供教师演示使用,学生根本就没有分组操作过显微镜。在新课程倡导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理念之下,本节实验课需完成的内容有:介绍显微镜的部件及作用、显微镜的使用操作过程、临时装片的制作、利用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问题探讨、表达交流等内容。为确保实验内容的当堂完成,提高实验课的效率,可通过如下方法处理。
1.1 课前预习。
对于初中遗漏的知识采用印发材料供学生阅读。如:显微镜的部件、作用和使用方法、临时装片的制作。课前可印发初中有关显微镜和临时装片制作的材料供学生阅读,以便缩短课堂对显微镜部件、作用和使用过程、临时装片制作过程的讲解时间,这样课堂既可腾出更多时间供学生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以比较细胞的异同点和探讨交流。
对于新的实验、探究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把实验操作过程的步骤顺序以表格图解或画简图流程表示出来。如“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在预习过程中,请学生以表格图解的形式设计出实验步骤顺序。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设计了如下三种表格(如表一、表二、表三):
一个探究实验课题,学生可设计出多种多样的实验步骤顺序。不同步骤顺序,得到的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就可能不同。但每个实验都有其最合理、最科学的实验步骤顺序。针对以上表一、表二、表三的三种实验步骤顺序,组织学生讨论:哪种方式合理科学、哪种方式不合理,预测实验现象,然后组织学生分组实验。这种教学活动学生兴趣很高,自主探究意识很强。因此,在课堂实验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设计思路,营造一个良好的探究氛围,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探究,去发现科学的真谛。这种教学活动的安排,在“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可充分利用。
实验步骤顺序的表格化或简图化使实验步骤清晰、明朗,能够很好指导课堂实验操作,有利于实验课堂效率的提高,对于当堂完成实验内容有重要的作用。
1.2 做好实验的预试工作。
预试是教师在实验课前根据实验的器材药品进行的预备实验。通过预试,确定用哪种材料、哪种方法的效果最好;哪种实验进程是最佳的方案;哪些操作观察比较困难,必须注意加以指导。通过预试,教师能够更好地控制实验课堂的节奏,保证实验内容当堂完成,以提高实验课的质和量。
1.3 采用分段实验的方式进行教学。
为保证课堂实验内容的完成和控制住课堂的秩序,课堂实验教学可采用分段实验的方式。把一个实验分成几个段落,教师先讲解或示范第一段落的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然后组织学生操作实验或观察。第一段落实验完成后,教师再讲解或示范第二段落的实验,再组织学生操作实验或观察,直到最后一个段落的实验结束。如“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的实验,可以分成两个段落:①临时装片的制作;②显微镜的操作观察。每一个段落还可细化出若干个小的段落。如显微镜的操作过程,又可以分为安放、对光、放装片、调焦、观察等几个小段落。这种实验教学方式,在教师的统一控制引导下,可以有序地进行,可以很好地完成实验的教学内容。
1.4 分组实验。
《必修1》模块教材的实验、探究大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这对于当堂完成实验或探究内容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如果每个学生均单独操作实验或探究,有的实验、探究就不可能当堂完成。如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可以把探究内容先分为两大组: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每一组再分成若干个小组。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每一不同的温度作为一个小组。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也是如此。实验课、探究课除关注过程外,还应重视对实验现象、实验结果的表达和交流。若实验课只重过程,不重视结果的表达和交流,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就难以提高。分组实验除保证当堂完成实验、探究内容外,还有助于落实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理念。
2 采用播放教学实验光碟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针对性策略;指导性意义
一、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现状
1.教师的教学目标存在误区
目前高中教师的文言文教学目标有一定问题,只是将翻译、理解和背诵作为重点,而忽略了文言文的内涵。确实这种教学模式能够确保学生获得好成绩,很多教师对文言文考试的考点和要求把握得相当透彻,但是对新课程体系下文言文的要求却不关注,没有对新课程标准给予足够的重视。
2.教师的知识库不丰富
目前很多高中语文教师的文言文知识不丰富,很多语文教师课下的主要精力都耗费在研究教材和试题上,很难抽出精力甚至根本不重视课外文献的阅读,导致他们的知识储备不够丰富,由于文言文所涉及的知识特别多,教师如果不进行足够的储备,很难满足课堂和学生的需要,致使课堂内容比较匮乏,授课效果一般,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3.教学方法比较传统
目前很多高中语文教师的文言文教学方法比较传统,缺乏创新,基本上是讲解文言文里面的字词含义和用法,逐字逐句翻译,最后理解全文,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完全是以教师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缺乏课堂活力,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不多,影响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实际理解。
4.不重视课外资源
目前高中教师的文言文教学基本上还停留在教材这一块,不重视课外资源,导致对课外资源的利用不多,不结合课外资源,课堂教学很难达到一定的高度,因此这一块存在一定的问题,应该引起高中教师足够的重视。
5.评价模式有问题
目前文言文的评价模式有问题,主要是考核文言文的字、句、段的翻译、用法等等,通过提问、考试这些途径进行评价,导致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基本是死记硬背,只是应付考试,在其他方面涉猎不多。
二、新课程体系下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
1.重视预习这一环节
预习在教学中的作用很大,尤其是文言文这一块,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引入预习这一环节,适当在课堂中进行。这就需要教师课下多下工夫,做好备课工作,课下准备好预习教案,将文言文的基础知识以习题的形式展现出来。课堂上学生通过注释获取文言文中字的含义,也可以通过查看工具书等途径获取文言文中字的含义,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感觉学习不那么枯燥,此外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采用抢答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有一定的竞争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2.重视学生需求
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师为主的授课模式,应该重视学生需求,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起点,传授给学生学习方法,让他们利用工具书自行阅读,通过这种模式,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阅读习惯,克服很多困难,这远远优于教师为主的授课模式,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不断提高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古板的教学方法,不断进行创新,针对学生特点多研究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尤其是文言文方面,如果教师一味地翻译文章,晦涩生硬的文字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上适当穿插写历史故事,绘声绘色的讲述,会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高中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需求,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自身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4.提高教师知识储备
高中语文教师要坚持学习,课下多抽出时间阅读课外读物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尤其是古代历史等方面,这对讲好文言文来说非常重要,这样在授课过程中就可以运用自如,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5.充分利用课外资源
高中语文教师要想讲好文言文,只靠语文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充分利用课外资源,生活中多关注、多思考、多积累,将课外资源展现到课堂上。如,讲到风景类的文言文时,尤其是山水方面,生活中经常能够看到的,教师可以适当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感受山水景观,这样会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外资源,让文言文教学不再枯燥无味,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6.改变文言文考评方式
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文言文考评方式,打破考试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而且要使考评方式和新课程体系保持一致,不仅要考评学生的字、句、段的翻译、用法,还要考评学生的文言文内涵理解等。总之,语文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文言文考评方式,尽量使考评开放,提高评价效率。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生物课堂;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339-01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选题背景: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一直要求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如何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通过问题去探索去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并学会学习,而在实际教学中,尤其在农村学校,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师生问、学生问的互动与交流,缺乏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主动获取知识的机会,也很少有学生能真正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更谈不上对现实情景提出自己的问题了。更有教师把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只一味地灌输教材、教案,偶有学生提问,他甚至视其为捣乱课堂秩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了应试,学生在“书山题海”中苦战,无暇也无力深入思考问题。另外现在初中学生已经习惯于教师设计问题、提问题,学生被动回答教师的问题,缺少了主动参与、主动探索,合理交流,师生互动等情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分重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它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也是各学科都在探究的话题,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很值得我们去实践中去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
1、新课程:新世纪之初,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
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在学习方式上,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探究、与人合作,形成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态度。《标准》重要的理念之一,是倡导探究性学习。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分类设计,要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营造“探究”的“问题情境”。
2、高中生物:国家规定的高中学科,大多省份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有些省份也出版了不同的教材版本。但大致内容是一样的。人教版教材共6册,供高中学生使用。必修1、2、3为必学内容,选修1、2、3供学生自行选择学习,高考生物一般是除选修1、3外的5册作为考试内容。
3、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对学习文本实施自主学习之后自发或自觉地提出在学习中遇到的自己不能解决和希望集体研讨解决的问题的一种习惯。
4、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就是通过学习个案的集体解析逐步掌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方式方法,逐步养成思考思辨探究的习惯。学会科学地提出问题,进而探究问题,以期解决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的大脑处于“问题”状态时,其思维处于灵动、紧张、流动的状态之中,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见人所不见,想人所不想。有时受某一现象启发而顿悟,产生灵感。因此,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开发大脑潜能的重要途径,它直接影响着人的发展进程和发展质量,是人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不可缺的重要因素。
5、高中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高中生为对象,以营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氛围和环境为前提,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载体,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主要内容,以养成学生“敢想、善问、乐思”为归宿。
三、课题的理论依据
1、《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是课程理念之首;“面向全体学生”是指既保证全体学生共同发展,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倡导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科学探究中获取知识,更是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
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人的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地建构的。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具有主动选择、发现、思考、探究、应答、质疑的需要与可能。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要创设灵活多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地思考问题,巧妙地启发学生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自己去建构对知识的认识,建构知识的框架和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题实验目标和内容
1、课题实验目标
(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培养学生如何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增强学生质疑能力,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3)通过问题意识培养,开启学生的思维之窗,使学生在学习中,能不断形成问题,不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逐步在学习中不断发现,不断探索,成为学会学习的新型劳动者。
2、课题研究内容
(1)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调查。(2)如何树立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与能力研究。(3)学生课内外自学中问题意识萌发、发展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方法
1、运用观察法、调查法。对学生进行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问卷调查。通过在课堂中观察教师的教学行为、师生互动情况、学生学习的表现,以获得有关课题研究的资料。
2、个别访谈法。对学生进行访谈,以了解学生问题意识现状及缺失的原因。
教师的不断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各种培训,如集中培训、远程培训、校本培训等的确是学习的一种好方式,有专业的师资团队,有的快捷,有时灵活,复习资料丰富翔实,对于忙碌在一线教学岗位的教师们来说,有选择余地,帮助很大。
此次培训,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校本研修的意义和作用,懂得了校本研修的内容含义,校本研修是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在教科研部门、教师培训机构指导下,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基地,充分发挥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性,由学校和教师自主确立学习目标、内容、方式,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全面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为目标的一种教师学习方式。校本研修是在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研修”整合了培训和教研两个方面的因素,同时包含了学习、研究、进修等含义。研修一方面强调以研究教育教学问题为主要载体,以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为主要目标;另一方面,强调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必须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前提,通过专业发展去实现教育教学问题的最终解决。因此,校本研修的主旨是让教师成为教学、研究和学习的真正主人,使教师的教学质量与生命质量得到共同提高。
吴积军老师讲到,校本研修是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重要途径:
1、工作学习化—通过工作经历获得成长与进步。
2、学习工作化—把学习视作每天一项必要的工作。
3、生活学习化——生活就是成长、生活就是进步、生活需要学习、生活的质量靠学习、向生活学习、在生活中学习。
4、学习生活化——学习是生活的基本方式,学习可以改变生存状态和生存方式,学习可以促进更好地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一位快乐幸福的老师,既能干好自己的工作,也能照顾好自己及家人的生活,还能处理好与领导、同事、朋友间的关系,这一切都与老师处理事情的方法有关,更与积极的心态有关,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一切。有一句名言说到:态度决定高度,高度决定视野,视野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作为为国家培养建设者的人民教师,积极的人生态度,会给学生带来无限的收获,教会学生学以致用,教师能够通过整合教材、环境(隐性课程、校外社会文化生活)中的资源,刺激并满足(通过科学的教学方式)学生的认知与精神成长需求,使其获得更为丰富的知识经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不排斥苦、累等生理体验) ,综合素养(学科素养与人格修养)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聚焦教与学的成就感。教师教得更成功,学生学得更有效。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是在新课程背景下,提出的新的学习模式,可以更好的达到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一般来说,体验式学习主要包括体验与学习两个部分。在小学语文中应用体验式学习,需要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思考、创新教学形式等方面进行入手。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活跃教学氛围,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非常重要,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深深融入教学工作当中。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对于信息进行深入的传播,更好的吸引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合理的设置多媒体内容,更好的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好的将声音、文字、画面进行具体化,将语文中的内容,进行声情并茂的展现。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好的吸引学生融入到课堂生活当中,让学生更好参与到学习当中。通过多媒体技术,将课堂内容进行生动的融合,并且做到知识点的机密联系,避免学生在学习中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体验式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并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堂讨论环境。通过对计算机、投影机等进行操作,可以快捷方便的对教学环节进行切换与展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组织角色扮演,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体验式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构建一个虚拟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切实的在教学情境中进行体验,来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与认识。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则是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到学习目标的要求的重要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良好的共鸣,提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充分的培养自身的个性。教师进行组织角色扮演时,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转化,设计喜剧内容,并且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自主的设计与改编。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更好的对于学生的想象力进行锻炼,并且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工作中,主动的进行知识的探索。角色半夜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充分的发挥自身的表现欲望,更好的融入到文本中所蕴含的情感之中,体会到语文教学内容背后的文化深意。
三、鼓励学生主动的思考和质疑,帮助学生完成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主动的鼓励学生进行思考与分析,并且通过积极的思想交流,来提高思维的深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提出相关教学问题后,让学生自主的对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对于学生学习中所产生的问题进行总结。对于学生所产生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专门的讨论环节,让学生充分的表达自身的疑问。在学生表达疑问的同时,组织学生进行数据、材料与内容的整理,让学生在相互讨论中,不断的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体验式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积极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并且组织学生进行合理的讨论,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热情。针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相互交流和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对学生思考与质疑的重视程度,是提高学生学习体验的重要基础。
四、创新教育方法,进行学法指导
在语文教学中,引入体验式教学的前提,是教师对于陈旧的教学方法进行改变,重视对学法的指导。教师要灵活的对教学方式进行安排,并且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内容,对自身教育方法进行有效的创新。体验式教学注重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配合,从而实现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的目的。体验式教学需要与其他教学方式进行良好的结合,并且通过其他教学方式的相互促进,更好的发挥体验式教学的自身优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对于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学生的学习中,教师通过对学生认识问题思路、分析问题以及解答问题习惯中存在不足进行分析,并且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活动良好的解题能力。
体验式学习,作为一种特殊的学习方式,其理念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中,要将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转变,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把握语文教学的发展脉络,更好的促进新课程改革的推广。与此同时,新课程的改革推广,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与能力的培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教师要不断的提高教学方式的科学性与时效性,突出教学创新意识,不断的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最终实现新课程的发展理念。
参考文献:
[1]蓝启杰.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