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固定资产盘点建议范文

固定资产盘点建议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55:0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固定资产盘点建议,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固定资产盘点建议

篇1

关键词:资金控制 固定资产

一、资金控制

1.国家颁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明确要求:“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而实际工作中不相容职责未分离现象屡见不鲜。由于人手问题,企业经常存在一人担当多角的情况。比如出纳进行收、付类帐务凭证编制及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不相容职责未进行恰当分离可能导致舞弊发生。尤其是出纳做账将使得敏感度很高的现金和银行存款管理出现漏洞。

笔者认为公司应通过增设人员或改变分工的方式解决不相容职责的分离问题。如条件允许,各个公司可以增设财务人员。如条件不允许,则可通过调整分工的方法。如出纳不能接触现金及银行存款账务处理,但是可以接替其他财务人员不涉及货币资金的账务处理,如固定资产,存货等。

财务部编制收入、费用、债权债务帐目凭证均应由财务会计负责。在取得银行对账单之后,每月由财务部会计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勾对未达账项,并查找原因。

2.结账流程没有书面规范及检查机制。缺乏书面的结账流程将导致结账工作没有具体时间安排,结账时间无法保证。没有具体负责人和复核人的设置,将导致结账流程缺乏有效监控。

因此建议企业应以书面文件形式对结账流程作出规范,由财务部下发正式文件或工作指令,规范各个分公司的财务结账流程,同时编制正式的关账检查清单下发各分公司财务部,由相关执行人员填写。关账清单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关账方法,财务软件的操作规则,每一个关账环节的执行负责人,审核负责人,执行和审核时间点,完成关帐流程出具报表的日期。为做好监督,财务科长每月一次核查,检验执行人员结账时间和签字确认。全部事项完成后由财务部负责人对关账清单进行复核并最终签字确认。

3.未保留书面的现金盘点记录。虽然出纳核对现金日记账并盘点现金库存。但是未登记现金盘点表,也没有留下正式书面证据不利于现金实物管理。建议财务出纳进行现金盘点之后登记现金盘点表,并签字确认;财务会计每月监盘现金盘点也登记现金盘点表,并分别签字确认。

4.票据管理有待完善。通过查阅公司《财务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及《会计岗位责任制度》等相关财务制度,其中未要求出纳定期盘点票据,登记票据盘点表。票据管理制度不完善,会因日常工作缺乏统一的规范指引,导致工作混乱。对应收应付票据缺乏有效的管理,可能导致资产损失。

建议财务部完善相关财务管理制度中对资金、票据的管理规定,要求出纳严格执行票据盘点:每月核对已领用及作废支票及空白支票的数量,定期盘点汇票,并登记保存票据盘点表,确保票据的安全。并由财务主管会计现场监盘盘点,且在盘点表上签字确认。

二、固定资产流程

固定资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对企业运营和财务核算有重大作用。企业通常会对资产的购买审批有比较规范的制度和流程。但是细节不完善会导致管理失效和财务核算的混乱。

1.公司对固定资产入账的及时性没有预防性和检查性控制,有可能导致固定资产入账不及时。通常固定资产的购置和审批是由企业专门的设备管理部门发起申请经领导审批同意后财务付款。财务人员并不直接掌握固定资产的使用状态。何时入账通常是根据收到发票时间。对于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而又未及时入账的固定资产,会对财务报表的资产分类列报产生影响,同时会导致折旧费用的计算错误。

公司应在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中加入保证固定资产及时入账的措施,并要求固定资产采购部门根据运输单,验收单或试运行报告等凭证确定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形成书面报告,交由财务部门,于当月记账。

同时,公司要每季度对新增或新转固的固定资产进行检查,结合运输单、验收单等检查固定资产转固的及时性,如发现转固晚了的固定资产,及时进行账务调整。

2.没有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实物盘点,而仅是定期进行账面盘点。这可能存在账实不符的情况无法及时发现。也无法对资产运行状态,有无丢失或毁损进行有效地监测。企业应每年对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盘点,并按季度进行抽盘,制作盘点表和盘点差异汇总表。盘点工作应有生产部人员和财务部人员同时在场进行。如有需要,有技改部专家对固定资产的运行状态进行评估。盘点结果应包括数量,运行状态是否良好,技术指标是否正常等描述。盘点结果应由参与盘点各方签字。如发现数量差异或由于损坏造成的减值迹象,生产部应查明原因,并对上述差异进行汇总汇报,经生产部部长签字后交由财务部进行会计处理。对于有减值迹象的固定资产,应结合外观和技术淘汰问题评估,确认减值损失。使资产账面价值正确体现实际价值。

此外,企业还可以每年出具一份是否有市场因素和技术因素导致出现固定资产减值迹象的报告。

篇2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物资编码;对策建议

前言

固定资产管理的核心是从物资的购置、领用、转移、盘点、清理到报废等环节利用有效的管理工具进行准确监管,最终实现“账”“卡”“物”三者相符。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利用专业软件工具科学建立物资编码,其主要涵盖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的“资产编号”与财务系统中的“物品序列号”。固定资产卡片示意见图1。

1现状

目前医院即将引入HERP系统重新对固定资产信息进行更加标准化、统一化、专业化管理。预计将现有的固定资产基础数据库直接导入HERP系统,然而因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长期未更新,管理工具滞后,固定资产出现大量账、物混乱、价格不符,物资名称、型号规格不统一、同一物资名称多样,以及物资管理人员责任划分不明确等一系列问题。

2问题分析与对策实施建议

以问题为导向,围绕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核心做出分析,其主要由第一,从“资产编号”即“一类一码”引出的问题分析解决;第二,从“物品序列号”即“一物一码”所引出的问题分析解决。

2.1关于“资产编号”引出的问题与对策实施建议

“资产编号”是医院财务科为便于在物资购置上账时能有效区分某一类物品,根据其名称、规格、型号等相关因素由软件生成的编号,简称“一类一码”,意义在于如果把物品A形成一个资产编号,在以后同一款物品A购置上账时找出这一物品A的原始编号并录入财务系统,做到账、物名称规范统一。目前医院采用的是流水编号,物资录入系统时自动按照顺序累加生成资产编号。然而医院的固定资产编号方法产生了两个问题:问题1:编号、名称录入不规范,无规则条例可循;问题2:编号方法过于简化,编号过于细化、目录复杂不便于物资编号录入。2.1.1问题分析固定资产编号(名称+规格+型号=资产编号)是由财务系统自动流水编号生成的。例如:办公桌+实木+(1.5米×0.8米×0.9米)资产编号30000001办公桌+实木+(1.6米×0.8米×0.9米)资产编号30000002办公桌+合成板+(1.5米×0.8米×0.9米)资产编号30000003从举例中看出,同是办公桌,但因规格、型号中的某一项发生变化,系统就会生成一个新的资产编号,导致财务系统中物资种类过于细化,资产编号纷繁复杂,从而使得资产管理人员在每次物质购置上账时不能快速的找出这一款物品的资产编号,继而在数据庞大且复杂的系统里生成一个新编号,最终在固定资产盘点时出现同一规格型号物资有多个不同的名称和不同的编号,导致账、物不符,加大固定资产盘点工作量。2.1.2对策实施建议对固定资产编号进行规范,建立相关淘汰现有的固定资产“流水编号方法”,改用其他有效的编号方法将物资详细划分,并最终形成固定资产录入准则,为财务人员上账时对物品的编号提供参考和依据。例如建立固定资产一级、二级、三级……目录,将固定资产“类别化”,先将物资划分为“一类一码”。根据国家《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及医院财务科具体要求,对固定资产进行编号。常用编号方法有“流水编码法”、“分组编号法”、“数字分段法”、“后数位编码法”、“实际意义编码法”、“暗示编码法”,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参照目录择优选取编号方法进行资产编号,并将编号方法流程形成准则,以作为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执行标准。建议在对物资进行目录划分时,应尽量避免物资目录过于细化,编号过于复杂,数据库过于庞大,同时达到优化固定资产管理流程,也在物资购置录入系统时便于操作,避免录入错误且导致资产编号不断增加。建议将物资编号控制在三、四级目录范围内,且在划分第三级目录时,可尽量选取同类物资的“共有属性”作为划分标准,以便于减少资产编号的数量及复杂程度。例如在冰箱在划分三级目录时可选取容积作为冰箱类物资的“共有属性”,而不以品牌作为标准,因冰箱是按照国家标准统一制造,具有相同容积,使得在建立目录时更加具有包容性和可操作性,继而资产编码更加准确。2.1.3建立资产编号规范根据医院自身资产编号方法和具体情况,建议科学制定资产编号规范。

2.2关于“物品序列号”引出的问题与对策实施建议

“物品序列号”是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为便于资产管理、盘点在建立卡片时为每一个物资设计编写的号码,物品序列号具有“物品身份证”的作用,简称“一物一码”。其编码原则应具有:①“唯一性”,即每个编码对象只有一个代码,既一个代码只代表一个物资;②“简易性”,即代码结构应尽量简单,以便于记忆,同时减少代码处理中的差错,提高信息处理效率;③“扩充弹性”,即为将来可能增加的物资留有扩充编号的余地;④“充足性”,即所采用的文字、记号或数字应足够用来编号;⑤“安全性”,即编码应具有安全特性,应具有防止公司机密外泄;⑥“一贯性”,即每一种物资都有一种代码来表示,而且必须统一,具有连贯性;⑦“计算机易处理性”,即便于计算机处理是物资编码的重要原则,只有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才能真正提高物资信息传递与处理的正确性,提高物资盘点效率。现在单位物品序列号编写遇到的主要问题有:问题1:实物与序列号不能一一对应,不便于固定资产盘点及管理。问题2:物品序列号过于简化,导致物品在转移、报废等过程中不能快捷操作。2.2.1问题分析与对策实施建议单位采用流水编号方法对每一个物资按照购进的先后顺序采取顺序编号,编号依据仅是该物资的购置顺序,没有物资的相关信息,如类别、型号、使用部门、存放地点、领用日期等。为更好地将物资的所有信息呈现在物品序列号内,便于在物资清查、转移、报废等处置流程时快捷简便的进行操作,建议在设定物品序号时赋予一定的功能作用。例如:数字X1X2X3X4X5X6X7X8X9X10,其中X1X2X3为使用科室编号,X4X5X6X7为物资购入批次号,X8X9X10为本批次物资顺序号。2.2.2建立物品序列号编写规范根据医院自身物品序列号的选用方法和具体情况,建议科学制定物品序列号编写规范。

3总结

因此,医院后勤固定资产管理在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上应该不断深化完善,建立完备的制度体系,紧跟时代步伐,逐步提高管理水平,及时更新管理工具,落实管理人员责任,从而形成一套固定资产管理的长效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1]史爱翠.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2]张海成.条码技术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篇3

关键词:资产清查;审计;管理

为全面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效益,进一步推动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财政部组织开展了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本次资产清查以2006年12月31日为清查基准日,资产清查工作2006年12月—2007年7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这次资产清查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摸清行政事业单位的“家底”,为编制部门预算和建设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基础,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进一步促进和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同时,针对在资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断完善资产管理制度,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需要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对于这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中暴露出来的资产管理问题,资产盘盈、损失形成的历史原因和存在问题,以及出现的会计差错调整情况,我们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以提出改进建议,探讨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资产损益原因分析

(一)资产盘盈原因分析

第一,购置时只列费用支出,未计入固定资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不规范,账务处理不到位,忽视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缺乏规范的购置、验收、保管和使用制度。购置后只列费用支出,不能及时登记固定资产的台账、卡片账,或一些单位根本没有设置固定资产台账、卡片账,本次资产清查中实际盘点数大于账面数,造成资产盘盈。

第二,政府及上级部门划拨、配置的固定资产未入账。在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政府无偿划拨的土地长期未入账,这种情况在乡卫生院中尤其突出,乡卫生院多成立于五六十年代,卫生院占用土地多为成立时无偿划拨,多年来未估价入账;上级部门划拨、配置的电脑、打印机、汽车、家具用具、变压器等在收到实物时未做账务处理,未及时计入固定资产账,造成账面未登记而实物已在用。

第三,自行建盖、接受转让的固定资产未入账。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自行建盖的办公楼等固定资产已交付使用,由于未进行决算或未取得发票等原因未计入固定资产。在资产清查审计中还发现有部分事业单位自行建盖的房屋、围墙、伙房等固定资产建盖时未计入固定资产,支付的工程款长期挂在往来账中,本次资产清查时才发现这些固定资产已被拆除或重建,由此可见其资产管理的混乱。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取得转让的固定资产所有权后,未办理过户手续,也未入账。

第四,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未登记入账。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接受捐赠的家具及电子设备等在受赠时未计入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也不对这些资产进行管理。

(二)资产盘亏原因分析

第一,已报废毁损资产未做账务处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使用年限较长,已无修复价值或已损坏无法修复的汽车、电脑、传真机、打印机等电子产品及无法使用的软件、仪器仪表、家具用具等资产,长期未进行清理、申报报废并进行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中实际盘点数小于账面数,造成资产盘亏。

第二,已转让、出售资产未做账务处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转让、出售汽车等固定资产,转让、出售收入已入账,固定资产未做减少的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中实际盘点数小于账面数,造成资产盘亏。

第三,已被拆除资产未做账务处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房屋因鉴定为危房已拆除,或因新建房屋拆除原建筑物,单位未作减少固定资产账面值的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中实际盘点数小于账面数,造成资产盘亏。

第四,划拔资产及对外捐赠资产未做账务处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划拔给下属单位或其他单位的资产,实物已调走,单位未作减少固定资产账面值的账务处理;赠送给扶贫点或其他单位的电子产品及家具用具,实物已调走,单位未作减少固定资产账面值的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中实际盘点数小于账面数,造成资产盘亏。

第五,其他原因。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电脑等资产被盗,或人员调动带走电脑,单位未作减少固定资产账面值的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中实际盘点数小于账面数,造成资产盘亏。

二、资产清查中出现的会计差错调整情况

第一,已进行房改的职工宿舍未进行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有两个事业单位已进行房改的职工宿舍,产权已属于职工所有,固定资产未作减少的账务处理。资产清查审计中作为会计差错进行了调整。

第二,固定资产重复入账。本次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设备、房屋等资产重复计入固定资产。资产清查审计中作为会计差错进行了调整。

万平: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审计第三,历年清仓盘盈挂账未进行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事业单位存货项目出现会计差错,存货清仓盘盈及进销差价多年未作处理,本次清查出现较大金额的存货盘盈;或者历年清仓盘盈挂账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中长期不作处理。以上情况主要出现在乡卫生院

第四,收入长期挂账未进行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部分事业单位的事业收入或房租收入挂账在其他应付款中,长期未进行账务处理。资产清查审计中作为会计差错进行了调整。

第五,账表不符。本次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部分事业单位账面上事业结余为负数,在年终决算报表中将事业结余反映为零,同时空增其他资产项目,造成账表不符。资产清查审计中作为会计差错进行了调整。

第六,未能规范使用会计科目。本次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部分事业单位未能规范使用会计科目,例如向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贷款计入了“其他应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未按规定计入“借入款项”科目核算。

三、在资产清查审计工作中提出的有关改进建议

第一,鉴于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各种资产存续状态的动态管理存在一定的缺陷,对资产的现状掌握的信息滞后,建议每年年末对资产进行清查盘点,以及时掌握本单位资产的实际情况。

第二,由于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漏记固定资产及固定基金的情况,建议在“事业支出”科目中设置“设备购置”明细科目用于专门核算固定资产的购入,便于在年末及时查对账目,避免固定资产出现漏记。

第三,在资产清查专项财务审计工作中发现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未办理有关的房产证、土地证,或房产证、土地证不齐全,这种情况在乡级行政事业单位特别突出,建议单位应及时办理有关土地及房屋的产权证书以便于明晰产权,更好地明确本单位的不动产状况。

第四,对上级配给或外单位捐赠的实物,应建立同时向财务部门报备的机制,及时将此类资产纳入管理;建议在今后对划入划出固定资产,应完备划转手续,根据相关文件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第五,对已完工建设项目及时办理决算手续,对已交付使用固定资产及时根据相关结算手续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第六,现行行政单位财务制度规定了固定资产的核算起点标准,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为固定资产。对于单位价值虽未达到标准,但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列为固定资产管理。建议在今后会计处理中严格划分固定资产及低值易耗品,对符合固定资产入账条件的资产,及时计入固定资产。

第七,通过本次资产清查以后,建立并完善固定资产卡片制度,落实资产管理责任制度,加强对各科室固定资产的管理,确保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建议今后对资产进行严格管理控制,该入账、该报损的资产,要及时处理,做到账实、账帐相符。

第八,有些单位往来款项较多,有些款项账龄较长,本次清查审计中未能取得所有往来询证回函,建议今后清理往来款项,对挂账时间较长款项及形成坏账损失的款项及时取得发生损失的相关证据,报财政部门申报损失处理。

第九,对损毁固定资产及时报财政部门作损失处理,建议在今后会计处理中对已报废损毁的固定资产应及时取得报损材料及批复文件做账务处理。

参考文献:

[1]闫向军.从清产核资看行政事业单位的不良资产[J].中国农业会计,2006,(01).

[2]刘国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财政与发展,2006,(05).

篇4

关键词:资产清查;审计;管理

为全面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效益,进一步推动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财政部组织开展了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本次资产清查以2006年12月31日为清查基准日,资产清查工作2006年12月—2007年7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这次资产清查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摸清行政事业单位的“家底”,为编制部门预算和建设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基础,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进一步促进和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同时,针对在资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断完善资产管理制度,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需要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对于这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中暴露出来的资产管理问题,资产盘盈、损失形成的历史原因和存在问题,以及出现的会计差错调整情况,我们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以提出改进建议,探讨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资产损益原因分析

(一)资产盘盈原因分析

第一,购置时只列费用支出,未计入固定资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不规范,账务处理不到位,忽视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缺乏规范的购置、验收、保管和使用制度。购置后只列费用支出,不能及时登记固定资产的台账、卡片账,或一些单位根本没有设置固定资产台账、卡片账,本次资产清查中实际盘点数大于账面数,造成资产盘盈。

第二,政府及上级部门划拨、配置的固定资产未入账。在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政府无偿划拨的土地长期未入账,这种情况在乡卫生院中尤其突出,乡卫生院多成立于五六十年代,卫生院占用土地多为成立时无偿划拨,多年来未估价入账;上级部门划拨、配置的电脑、打印机、汽车、家具用具、变压器等在收到实物时未做账务处理,未及时计入固定资产账,造成账面未登记而实物已在用。

第三,自行建盖、接受转让的固定资产未入账。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自行建盖的办公楼等固定资产已交付使用,由于未进行决算或未取得发票等原因未计入固定资产。在资产清查审计中还发现有部分事业单位自行建盖的房屋、围墙、伙房等固定资产建盖时未计入固定资产,支付的工程款长期挂在往来账中,本次资产清查时才发现这些固定资产已被拆除或重建,由此可见其资产管理的混乱。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取得转让的固定资产所有权后,未办理过户手续,也未入账。

第四,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未登记入账。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接受捐赠的家具及电子设备等在受赠时未计入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也不对这些资产进行管理。

(二)资产盘亏原因分析

第一,已报废毁损资产未做账务处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使用年限较长,已无修复价值或已损坏无法修复的汽车、电脑、传真机、打印机等电子产品及无法使用的软件、仪器仪表、家具用具等资产,长期未进行清理、申报报废并进行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中实际盘点数小于账面数,造成资产盘亏。

第二,已转让、出售资产未做账务处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转让、出售汽车等固定资产,转让、出售收入已入账,固定资产未做减少的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中实际盘点数小于账面数,造成资产盘亏。

第三,已被拆除资产未做账务处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房屋因鉴定为危房已拆除,或因新建房屋拆除原建筑物,单位未作减少固定资产账面值的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中实际盘点数小于账面数,造成资产盘亏。

第四,划拔资产及对外捐赠资产未做账务处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划拔给下属单位或其他单位的资产,实物已调走,单位未作减少固定资产账面值的账务处理;赠送给扶贫点或其他单位的电子产品及家具用具,实物已调走,单位未作减少固定资产账面值的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中实际盘点数小于账面数,造成资产盘亏。

第五,其他原因。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电脑等资产被盗,或人员调动带走电脑,单位未作减少固定资产账面值的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中实际盘点数小于账面数,造成资产盘亏。

二、资产清查中出现的会计差错调整情况

第一,已进行房改的职工宿舍未进行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有两个事业单位已进行房改的职工宿舍,产权已属于职工所有,固定资产未作减少的账务处理。资产清查审计中作为会计差错进行了调整。

第二,固定资产重复入账。本次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设备、房屋等资产重复计入固定资产。资产清查审计中作为会计差错进行了调整。

万平: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审计第三,历年清仓盘盈挂账未进行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事业单位存货项目出现会计差错,存货清仓盘盈及进销差价多年未作处理,本次清查出现较大金额的存货盘盈;或者历年清仓盘盈挂账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中长期不作处理。以上情况主要出现在乡卫生院。

第四,收入长期挂账未进行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部分事业单位的事业收入或房租收入挂账在其他应付款中,长期未进行账务处理。资产清查审计中作为会计差错进行了调整。

第五,账表不符。本次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部分事业单位账面上事业结余为负数,在年终决算报表中将事业结余反映为零,同时空增其他资产项目,造成账表不符。资产清查审计中作为会计差错进行了调整。

第六,未能规范使用会计科目。本次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部分事业单位未能规范使用会计科目,例如向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贷款计入了“其他应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未按规定计入“借入款项”科目核算。

三、在资产清查审计工作中提出的有关改进建议

第一,鉴于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各种资产存续状态的动态管理存在一定的缺陷,对资产的现状掌握的信息滞后,建议每年年末对资产进行清查盘点,以及时掌握本单位资产的实际情况。

第二,由于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漏记固定资产及固定基金的情况,建议在“事业支出”科目中设置“设备购置”明细科目用于专门核算固定资产的购入,便于在年末及时查对账目,避免固定资产出现漏记。

第三,在资产清查专项财务审计工作中发现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未办理有关的房产证、土地证,或房产证、土地证不齐全,这种情况在乡级行政事业单位特别突出,建议单位应及时办理有关土地及房屋的产权证书以便于明晰产权,更好地明确本单位的不动产状况。

第四,对上级配给或外单位捐赠的实物,应建立同时向财务部门报备的机制,及时将此类资产纳入管理;建议在今后对划入划出固定资产,应完备划转手续,根据相关文件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第五,对已完工建设项目及时办理决算手续,对已交付使用固定资产及时根据相关结算手续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第六,现行行政单位财务制度规定了固定资产的核算起点标准,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为固定资产。对于单位价值虽未达到标准,但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列为固定资产管理。建议在今后会计处理中严格划分固定资产及低值易耗品,对符合固定资产入账条件的资产,及时计入固定资产。

第七,通过本次资产清查以后,建立并完善固定资产卡片制度,落实资产管理责任制度,加强对各科室固定资产的管理,确保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建议今后对资产进行严格管理控制,该入账、该报损的资产,要及时处理,做到账实、账帐相符。

篇5

(一)资产盘盈原因分析

第一,购置时只列费用支出,未计入固定资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不规范,账务处理不到位,忽视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缺乏规范的购置、验收、保管和使用制度。购置后只列费用支出,不能及时登记固定资产的台账、卡片账,或一些单位根本没有设置固定资产台账、卡片账,本次资产清查中实际盘点数大于账面数,造成资产盘盈。

第二,政府及上级部门划拨、配置的固定资产未入账。在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政府无偿划拨的土地长期未入账,这种情况在乡卫生院中尤其突出,乡卫生院多成立于五六十年代,卫生院占用土地多为成立时无偿划拨,多年来未估价入账;上级部门划拨、配置的电脑、打印机、汽车、家具用具、变压器等在收到实物时未做账务处理,未及时计入固定资产账,造成账面未登记而实物已在用。

第三,自行建盖、接受转让的固定资产未入账。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自行建盖的办公楼等固定资产已交付使用,由于未进行决算或未取得发票等原因未计入固定资产。在资产清查审计中还发现有部分事业单位自行建盖的房屋、围墙、伙房等固定资产建盖时未计入固定资产,支付的工程款长期挂在往来账中,本次资产清查时才发现这些固定资产已被拆除或重建,由此可见其资产管理的混乱。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取得转让的固定资产所有权后,未办理过户手续,也未入账。

第四,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未登记入账。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接受捐赠的家具及电子设备等在受赠时未计入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也不对这些资产进行管理。

(二)资产盘亏原因分析

第一,已报废毁损资产未做账务处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使用年限较长,已无修复价值或已损坏无法修复的汽车、电脑、传真机、打印机等电子产品及无法使用的软件、仪器仪表、家具用具等资产,长期未进行清理、申报报废并进行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中实际盘点数小于账面数,造成资产盘亏。

第二,已转让、出售资产未做账务处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转让、出售汽车等固定资产,转让、出售收入已入账,固定资产未做减少的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中实际盘点数小于账面数,造成资产盘亏。

第三,已被拆除资产未做账务处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房屋因鉴定为危房已拆除,或因新建房屋拆除原建筑物,单位未作减少固定资产账面值的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中实际盘点数小于账面数,造成资产盘亏。

第四,划拔资产及对外捐赠资产未做账务处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划拔给下属单位或其他单位的资产,实物已调走,单位未作减少固定资产账面值的账务处理;赠送给扶贫点或其他单位的电子产品及家具用具,实物已调走,单位未作减少固定资产账面值的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中实际盘点数小于账面数,造成资产盘亏。

第五,其他原因。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电脑等资产被盗,或人员调动带走电脑,单位未作减少固定资产账面值的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中实际盘点数小于账面数,造成资产盘亏。

二、资产清查中出现的会计差错调整情况

第一,已进行房改的职工宿舍未进行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有两个事业单位已进行房改的职工宿舍,产权已属于职工所有,固定资产未作减少的账务处理。资产清查审计中作为会计差错进行了调整。

第二,固定资产重复入账。本次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设备、房屋等资产重复计入固定资产。资产清查审计中作为会计差错进行了调整。

万平: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审计第三,历年清仓盘盈挂账未进行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事业单位存货项目出现会计差错,存货清仓盘盈及进销差价多年未作处理,本次清查出现较大金额的存货盘盈;或者历年清仓盘盈挂账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中长期不作处理。以上情况主要出现在乡卫生院。

第四,收入长期挂账未进行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部分事业单位的事业收入或房租收入挂账在其他应付款中,长期未进行账务处理。资产清查审计中作为会计差错进行了调整。

第五,账表不符。本次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部分事业单位账面上事业结余为负数,在年终决算报表中将事业结余反映为零,同时空增其他资产项目,造成账表不符。资产清查审计中作为会计差错进行了调整。

第六,未能规范使用会计科目。本次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部分事业单位未能规范使用会计科目,例如向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贷款计入了“其他应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未按规定计入“借入款项”科目核算。

三、在资产清查审计工作中提出的有关改进建议

第一,鉴于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各种资产存续状态的动态管理存在一定的缺陷,对资产的现状掌握的信息滞后,建议每年年末对资产进行清查盘点,以及时掌握本单位资产的实际情况。

第二,由于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漏记固定资产及固定基金的情况,建议在“事业支出”科目中设置“设备购置”明细科目用于专门核算固定资产的购入,便于在年末及时查对账目,避免固定资产出现漏记。

第三,在资产清查专项财务审计工作中发现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未办理有关的房产证、土地证,或房产证、土地证不齐全,这种情况在乡级行政事业单位特别突出,建议单位应及时办理有关土地及房屋的产权证书以便于明晰产权,更好地明确本单位的不动产状况。

第四,对上级配给或外单位捐赠的实物,应建立同时向财务部门报备的机制,及时将此类资产纳入管理;建议在今后对划入划出固定资产,应完备划转手续,根据相关文件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第五,对已完工建设项目及时办理决算手续,对已交付使用固定资产及时根据相关结算手续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第六,现行行政单位财务制度规定了固定资产的核算起点标准,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为固定资产。对于单位价值虽未达到标准,但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列为固定资产管理。建议在今后会计处理中严格划分固定资产及低值易耗品,对符合固定资产入账条件的资产,及时计入固定资产。

第七,通过本次资产清查以后,建立并完善固定资产卡片制度,落实资产管理责任制度,加强对各科室固定资产的管理,确保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建议今后对资产进行严格管理控制,该入账、该报损的资产,要及时处理,做到账实、账帐相符。

第八,有些单位往来款项较多,有些款项账龄较长,本次清查审计中未能取得所有往来询证回函,建议今后清理往来款项,对挂账时间较长款项及形成坏账损失的款项及时取得发生损失的相关证据,报财政部门申报损失处理。

第九,对损毁固定资产及时报财政部门作损失处理,建议在今后会计处理中对已报废损毁的固定资产应及时取得报损材料及批复文件做账务处理。

参考文献:

[1]闫向军.从清产核资看行政事业单位的不良资产[J].中国农业会计,2006,(01).

[2]刘国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财政与发展,2006,(05).

[3]曹丽丽.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J].北方经济,2007,(01).

[4]任献伟.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研究,2006,(02).

篇6

论文摘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体制,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提高固定资产利用效率的几点建议。 

 

医院固定资产具有价值高、移动多、损耗大、更新快以及品种繁杂和科室共用等特点,这就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管理不当造成的医院固定资产多头购置、设备利用效率不高、核算不清、账实不符等问题在很多医院都层出不穷,屡见不鲜。 

因此,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明确各级管理者责任权利关系,促进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增强医院发展活力,已成为医院管理者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建立健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机制。 

 

1 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不健全的主要表现 

 

(1)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职责、权限不明确,内部控制缺失。整个医院缺乏统一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使固定资产管理职能分散,权责分界不清,容易出现管理上的盲区,造成固定资产购进、领用、保管等环节出现脱节问题。 

(2)缺乏严谨的固定资产核算机制。按照现行《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采用历史成本法计价,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在使用期间不减值。医院资产负债表上固定资产项目的金额只反映原值,未能反映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的实际消耗,造成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的严重背离,无法体现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和新旧程度,不利于了解固定资产的真实状况。尤其是医疗设备大多数为高科技设备,更新淘汰周期快,医院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与资产的减值准备,造成固定资产价值严重失真。 

(3)清查、盘点制度不严密。医院不按规定进行定期清查、盘点,前清后乱,边清边乱的现象比较普遍,有些单位在盘点后延期生成盘点表甚至连盘点表也没有生成。 

(4)固定资产报废环节不严格。在医院的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生不该报废的固定资产报废、报废的固定资产却没有及时进行账务处理的情况,这就会造成资产账面数不实。同时,有些固定资产由于资产使用部门无专人保管财产,使财产流失或视为废物丢弃,造成固定资产亏损。 

(5)管理方法落后。现在很多医院虽已经实施信息化管理,但只是简单的静态管理,大量的数据仅靠手工录入,远远不能满足高层次动态管理的要求。 

 

2关于建立健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机制的几点建议 

 

(1)健全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明确管理工作。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应实行“统一领导、综合监督、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原则,资产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资产管理制度、审定资产采购计划、组织和领导清产核资,审核大宗资产报废时向上级部门呈送的报批手续等。归口管理部门负责资产的采购、领用、调剂、维修、报废、清理的核算与管理。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总账的管理,筹集采购资金、监督控制资金的使用情况,对固定资产利用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参与固定资产清理工作。设备部门负责设备的购置审批、验收、调剂、维护、修理工作,做好闲置资产的检测、维护工作,办理报废鉴定,做好大型设备购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审核工作,总务部门负责房屋、建筑物的建设、管理维修、保养和报废工作等。 

(2)完善固定资产核算制度。实行固定资产三账一卡管理。医院财务部门要设置固定资产总账和二级明细账,分类反映单位固定资产总价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总务科和设备科设置三级明细分类账,按照固定资产类别分设账页,按照保管、使用单位设置专栏,每月对各项固定资产的增减日期序时登记,反映各类固定资产的实际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固定资产卡片一式三联,第一联交医院财务科;第二联交设备科和总务科作为明细账;第三联随物交使用部门保管。固定资产的卡片要做到物在卡存、物转卡移、物毁卡销。按照收入与费用相配比的基本原则,对医院高新医疗仪器设备,可采用加速折旧法,以保证医院储备足够的设备更新资金。 

(3)严格资产清查和盘点制度。医院应定期清产和盘点。清查时,除了点清固定资产数量外,还要检查固定资产的使用和维护情况。清查完毕后,认真填写实盘数,对于盘盈、盘亏及出现异常的固定资产,要在备注栏里注明并及时处理。对于盘盈的要及时入账;对于盘亏的,写出书面报告,分清责任原因,做好先报批后处置的程序,待集体讨论决定并报上级领导和相关国有资产部门履行审批手续后方可做调账处理。 

(4)加强固定资产报废环节的管理。固定资产已经达到或超过规定使用年限且无法修复,主要结构陈旧、性能落后、严重影响安全的,由使用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技术管理部门鉴定、提出处置意见,填写《固定资产报废申请表》,并经医院领导批准后报主管部门和当地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进行审批。财务部门建立相应报废备查账,在资产处置、变价收入收到后核销,调整账卡,保证账账、账物、账卡三相符。并经常同管理部门核对备查账上的报废资产,以保证医院资产的真实性。 

(5)加大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力度。应将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并入医院综合管理网络系统,通过网络系统把各科室、职能部门、财务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连接起来,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使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能掌握固定资产增减变动、库存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合理组织资产购置和调配闲置的资产,而且也有利于使用部门核对和管理本科室的资产,同时网络信息系统还可以随时提供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为全成本核算和绩效考核提供详实、可靠的基础数据,实现固定资产动态管理,能够为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发展规划提供有效的依据。 

 

3结论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可以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减少资金的浪费,节约病人的费用。建立健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机制,是真正实现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科学化的基础。有了合理的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才能保证与维护医院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并保证资产的保值增值,使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提高,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费有勇,姜林.新时期如何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j].中国现代医生,2009(28). 

[2]王莉.浅谈医院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j].商业经济,2009(10). 

篇7

【关键词】 固定资产 管理 事业单位

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68号)第四十条: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意识淡薄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主要由财政拨款投入形成,管理者通常只看重本单位固定资产的总量,对于固定资产使用、报废、增减变化等日常管理并不重视。多数单位没有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由于没有规章制度的约束,加上管理者责任意识薄弱,难免造成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不明确、国有资产流失等不良现象。

2、固定资产内控制度不完善,会计核算不规范

第一,固定资产采购的审批、执行、验收等不相容岗位没有做到有效分离,一个人同时兼任几个相关岗位工作,容易造成舞弊现象的发生。

第二,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发生变化以及固定资产使用人员发生变动,没有及时办理相应的固定资产移交手续。单位资产通常按照购入时确定的分配方案登记使用部门和人员,在资产使用过程中需要在各个部门之间调剂时没有办理相应的变更手续。单位内部人员调动、退休等情况没有按照规定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造成固定资产账目混乱,账实不符,一些贵重资产长期被私人无偿占有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第三,对于单位固定资产采取静态管理。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只在固定资产购进时登记相关的基础信息,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进行的改扩建增加部分通常没有按规定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导致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不符。而且,由于采用的是静态管理模式,决策部门无法及时掌握本单位固定资产的动态信息,一方面导致资产重复购置,另一方面闲置的固定资产又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容易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

第四,固定资产毁损、报废、调拨、变卖、转让时,没有按照规定的程序报相关部门审批,在单位内部自行处理,没有严格履行国家财务制度规定的程序,账务处理不规范,容易造成“小金库”现象。

第五,对单位固定资产没有组织定期的清查盘点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单位由于人手少、盘点工作繁杂等原因长期未对本单位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固定资产的账目就是一本糊涂账,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现象频频发生。盘盈盘亏资产没有及时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造成账实不符的现象。而且长期没有对本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盘点,不能及时发现一些闲置的固定资产,不利于充分发挥资产的使用效率,不能有效盘活已有的资产,造成浪费现象。

3、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效率低下

单位不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没有采用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对资产进行科学管理,而是采用电子表格的方式登记流水账,这种方式无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不利于对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

4、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人员多是兼职

很多单位没有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对于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多是依附于单位的财务部门或办公室等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相互推诿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多数是兼职人员,不熟悉资产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对设备的性能、技术参数等专业知识了解的也有限。在对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上无法向单位领导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1、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提高管理者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必须建立起一套完整有效的规章制度,实现对固定资产从投资形成、使用、维护到最后处置各个环节的有效管理。各单位应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出适合本单位的,有可操作性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单位的管理者必须牢固树立依法管理国有资产的观念,进一步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建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责任机制,实行单位主要领导全面负责,各级各部门分工协作,责任到人,定期考核的制度。将固定资产管理作为考核领导干部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提高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自觉性。

2、加强内部管理,加大监督力度

第一,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本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对于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资产采购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对于固定资产报废、毁损、调拨、变卖、转让等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

第二,强化财务人员的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财务人员应该有强烈的责任感,廉洁奉公,不谋私利。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规范账务处理,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重视财务人员后续教育工作,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准确判断会计事项,恰当进行会计处理。

篇8

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高等教育的物质基础,也是衡量高校办学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高等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教学、科研的发展速度,以及办学的经济效益。

为进一步摸清医学部后勤系统固定资产资源配置,摸清家底,笔者于2005年12月6日至12月23日对北京大学医学部后勤与基建管理处(以下简称“后勤处”)截止2005年12月9日的固定资产进行清查。本次固定资产清查的范围包括后勤处管理使用的所有固定资产。本次固定资产清查以设备处和后勤处提供的固定资产明细单为基础,对实际使用的实物资产进行现场盘点,将盘点结果与资产明细单核对,对盘点减少的盘亏的资产在资产明细单中进行标注,并在清查报告中说明,对资产明细单中没有的盘盈资产列出明细清单,说明在报告中披露其盘盈的原因。

第一部分:清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建议

通过对固定资产清查发现,固定资产增加、减少的手续不健全、不及时;固定资产未进行定期盘点;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设备处与固定资产使用部门之间未进行定期核对;使用部门对自有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和捐赠取得的固定资产未进行登记。因此造成设备处和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提供的固定资产资产清单与实际清查结果出入较大。其主要差异原因说明和建议如下。

一、资产清单中有但实物已不存在的主要原因

(一)报废资产未及时清理:经对固定资产的清查发现,有部分固定资产已经报废或更新,未及时办理清理报废登记手续,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设备处提供的资产清单中有列示。

(二)部分资产已调拨到其他部门,但未办理相关调拨手续,未进行变更登记。

(三)其他原因产生的盘亏。

二、资产清单以外盘盈资产的主要原因

(一)实体自有经费购入的固定资产,未到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登记。

(二)学校拨入资产,未及时办理调入登记手续。

(三)捐赠资产未登记入账。

(四)其他原因产生的盘盈。

三、其他

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提供的 “固定资产明细单”中,无资产编号,数量填写不全,无资产的规格型号,部分资产金额和数量与财务购入的金额及数量不符,造成资产的盘亏或盘盈。

四、对固定资产清查后续工作的建议

本次后勤基建处固定资产清查是在医学部设备处和后勤基建处提供固定资产清单的基础上,对后勤基建处机关及所属实体使用管理的固定资产进行清查,但清查结果与所提供的固定资产明细表列示的结果差距较大,对本次清查的后续工作建议如下:

(一)建议后勤基建处在本次清查的基础上,后勤基建处机关和使用部门及实体分别指定专人负责对实有固定资产进行登记、核对,完善固定资产卡片(或固定资产明细记录)的登记工作。

(二)完善固定资产增加、调入、调拨的登记手续。

(三)各部门实体自有经费购入的固定资产应按照医学部固定资产的登记办法补办固定资产登记手续。

(四)捐赠取得的固定资产,应按规定记入相关部门的财务账面,同时按照医学部固定资产的登记办法补办固定资产登记手续。

(五)对本次清查中发现已损失的固定资产、盘亏固定资产应查明原因,按照医学部固定资产的登记办法办理相关固定资产报废、损失、盘亏的登记手续,同时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

(六)在本次清查登记的基础上,建立固定资产的预算管理制度,根据后勤基建处的需要,统一安排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和投资;规范固定资产的管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各项管理制度;完善各类资产的增加、减少的登记手续;实施固定资产的定期核对和盘点制度。

第二部分:结论

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高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显现,从而促进了各个高校的快速发展,使其自身所拥有的固定资产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明显增长和提高。至此,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者只有认识和分析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才能谈得上考虑如何管好、用好固定资产;才能谈得上更好地发挥作用,确保固定资产保值增效。

一、账实不符、家底不清

长期以来,许多高校对固定资产不清查。实物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没有坚持开展经常对账,会计账面余额与台账余额―直不符,造成账卡之间、账账之间、账实之间的不符。更为突出的是,在固定资产进入、使用和退出的各个环节没有置于有效的财务监督之下,有的先交付使用,办理入账手续滞后;有的已报废,未及时销账。上述种种不规范的做法,直接造成了固定资产存量不明,家底不清。

二、缺乏固定资产的经营理念,资产使用效益不高

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缺乏有效的管理,则导致在转化过程中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具体表现为:

(一)在产权关系上,既未对投入经营的资产进行资产评估,没有核准高校投入经营使用的价值量,也未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批及有关资产转移手续,造成高校对转入经营的资产产权归属不清,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

(二)在国有资产保值上,缺乏有效的监督,国有资产流失严重,有些高校盲目投资,资产使用单位各自为政,缺乏对转为经营性资产的统筹安排,投资方向分散,资产配置不合理,并无偿占有高校国有资产进行创收和经营活动,资产保值目标无形中被置于次要地位,监督约束机制也就明显缺位,使被投资单位一开始资产效益观念就淡薄,对其使用缺乏统筹安排,造成转为经营的资产经营效益差,甚至发生严重亏损,无法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的目标。

(三)在管理体制上,对转为经营的资产没有建立完善的经营管理体制,其经营管理尚未从高校管理体制中分离出来。造成投入资产该提折旧的不提折旧,该交纳资产占用费的不交纳,该收缴的收益未及时收缴,使得该部分资产长期被占用,甚至变成企业的净资产,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四)在资产收益分配上,对转入经营的资本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收益分配不合理,在确定收益分配办法时简单确定一个固定指标,缺乏严肃的科学论证,与现代企业分配制度相背离,将利用学校资产创收所得过多地向个人分配倾斜,使得投入的资产无法得到应有的补偿。

三、高校成本核算还没有尝试,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被忽视

过去高校资产靠政府投入,学校只管用,不管效益,使用权和所有权相分离,债权划分不明确,使用部门只管用,人员更换调离时,其名下的物品也就随时间而不知去向。反应到财务上的资产也不及时、全面,有的资产购置多年却未到财务部门和设备管理部门入账,有的早已报废却仍挂在资产账上。

四、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

资产管理观念淡薄,措施不力。高校对资产的管理更多的是讲究社会效益,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应注重经济效益,以便为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开辟筹资渠道,充分、合理利用资源弥补教育事业经费之不足和改善办学条件。或非经营性资产存在被无偿占用,不提折旧,不计盈亏的现象;缺少成型的资产增值增效管理措施,经营管理者与管理承包人及职工个人利益挂钩;有的资产闲置不用,导致资产低效,没有发挥出资产应有的效能,造成资源设施的浪费,固定资产无偿使用。

五、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建章建制,实现固定资产的制度化管理

高校的资产实行制度化管理,就是要根据高校自身的实际,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完善资产采购、登记、保管、赔偿、核算、报告制度,要通过建立资产账目,对有实物形态的资产登记建档,更要弄清来源,理顺关系,合理分类,有偿占用。

(二)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固定资产管理观念,提高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资产管理机构,提高管理队伍和人员的素质,确保管理工作的规范、有效。管理机构配置具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明确管理人员的责任分工,建立岗位责任制,还要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对管理业绩突出和管理混乱造成损失的人员分别予以奖励和处罚。

(三)加强固定资产清查工作

资产清查就是根据资产管理的需要,有目的地定期开展清查盘点工作,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卡相符。

(四)加强对经营性资产管理

高校在保证学校正常工作的前提下,积极促进学校闲置或不需要的非经营性资产向经营资产转化,优化高校的资产配置,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同时,加强高校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的管理,规范高校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的行为,维护高校资产的合法权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资产使用效益,使之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严格执行审批制度。将学校的、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必须按照《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管理实施办法》规定进行,凡是国家规定不准作为经营使用的资产,一律不准投入经营使用。同时还应严格投资方向的审查,对投资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以保证转为经营性资产的经营效益和高校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2.按规定进行资产评估。高校的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要按《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规定对其进行价值评估,经评估核定的资产价值量,作为投入经营单位的资本金,并以此作为占有使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的基础。

3.建立专项管理制度。高校对转为经营性资产的应按照非经营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分类核算的原则,建立专项管理制度。

篇9

【关键词】固定资产 管理 财务处理

固定资产在生产型企业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固定资产的多与少,往往可以成为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和规模的衡量指标。目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的财务处理出现的各种问题,比如出现乱摊乱列、弄虚作假现象等。这就需要企业加强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工作,从而提高固定资产管理。

一、现有企业固定资产财务处理特点

(一)增减固定资产业务发生账务处理不及时且方式多

在企业中,固定资产的增减往往不能做到及时、正确地处理,致使账物脱节。有些企业购买或接受捐赠固定资产不及时入账;变买、报废的固定资产应核销的又不及时核销。另外,企业的固定资产价值一般较大,增减变化方式也比较多,相应的财务处理的方式也比较多,比较复杂。例如固定资产的增加就有自行购置、建造、接受捐赠、融资租入、更新改造以及以非货币易换入等多种方式,不同的增加方式,账务处理也不一样。

(二)不能正确计算或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影响固定资产的折旧金额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折旧基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等,不能正确地计算固定资产的折旧,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此外,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也很多,不同的方法,计算方式也有所不同。很多企业是从计算的简易程度来选择折旧方法,而没有从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和损耗的规律来选择适当的折旧方法。例如企业大多选择直线折旧法计算各种固定资产的折旧,因为这种方法计算最简单,然而加速折旧方法由于计算相对比较复杂,很少被企业采用。

(三)缺乏对固定资产定期的清查, 账实不符现象突出

目前很多企业对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工作意义不明确、重视程度不够、盘点工作走过场,缺乏对固定资产的定期清查盘点制度,甚至部分企业长期不对账、对固定资产不清点,存在严重的监管不力现象,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现象较多。另外,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账、物管理工作脱节,经常也会出现存放地点或使用部门与实际不符,待报废资产长期得不到处理等由于疏忽盘点工作而形成的账实不符现象,都致使直接影响了固定资产计算的准确性。

(四)财务人员专业水平及素养不高,影响固定资产财务处理的准确性

一些企业的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有限,不能正确处理各种不同途径造成的固定资产的增加或者减少。例如融资的租入的固定资产和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的折旧处理问题,又如自己使用的写字楼和对外出租的写字楼在账务上的处理问题等,如果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有限,对于上述复杂现象都不能做出正确的财务处理,这些都将影响固定资产核算的准确性。另外,很多企业的账务部门并没有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出发做好工作,也影响固定资产核算的准确性。例如资产管理部门对无调拔手续增加和减少固定资产的做法,不能及时提出纠正意见和采取补救措施等。

二、完善固定资产财务处理的基本方法

(一)加强固定资产清查力度,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根据我国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应进行定期清查(至少每年一次)。每个企业都应认真对待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坚决杜绝走过长,搞形式的做法,必须认真落实,从小从细抓起,对盘点过程中发现的账实不符等历史性遗留问题应该及时进行整改处理,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在实际工作中,财务部门应对固定资产的清查应填制“固定资产盘点明细表”,详细各种固定资产的实际数量,并与固定资产账面数核对,做到账务、实物以及固定资产卡片相一致。如出现盘盈或盘亏现象,应及时编报“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报告表”,填写其原因和责任,报部门经理、生产部门经理、财务部和总经理批准后,财务部门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切不可随意进行账务处理。同时,管理部门也应对相应的固定资产台账和卡片内容进行变更。

(二)注重固定资产折旧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固定资产通过折旧方式以达到更新改造的目的,而固定资产折旧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折旧方式,对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影响是不同的。一般企业采用直线折旧,减轻工作量,计算简单,但是这种折旧方法往往不符合收入和费用的配比原则。笔者建议在技术和条件成熟的企业应该应采用加速折旧法,固定资产在使用的前期,生产效率比较高,应该多计提折旧。随着固定资产使用时间的增长,其效率逐渐下降,产生的经济效益也逐渐减少,应少计提折旧费。这样做比较符合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原则。因此正确的折旧方法的选择可以使投入的资金更快地收回,减少企业的隐性损失,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三)建立健全财务控制制度,提高固定资产核算的及时性

固定资产的核算是企业财务核算的一部分,要想完善固定资产的核算,加强对其控制,应从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入手,加强会计监管力度,建立健全资产管理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使得固定资产从计划、采购、验收、保管、使用、维护、修理、处置以及报废直至退出企业整个管理流程都能做到科学合理,从制度上确保固定资产业务操作的规范化和秩序化,对于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依据相关法律制度及时处理。

(四)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固定资产核算的准确性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聘请专家到企业进行讲学,或是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等方式,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从而提高对固定资产核算的准确性。对那些业务水平低、工作不负责任、缺少大局意识的人员,应及时调整,对于在固定资产财务核算中出现的违规操作,企业要及时排查,视其情节根据相关法规做出合理处理。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医院 固定资产

一、医院管理盘活固定资产的现状

固定资产是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固定资产是医院开展医疗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发展卫生事业、保障人们健康的重要条件,如何加强医院管理盘活固定资产对医院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然而目前医院的固定资产的管理不容乐观,存在固定资产的购置缺乏计划、管理观念落后、对其管理不够重视等不良现象。我单位的资产很久没有进行盘点,科室对已经报废不再使用的固定资产没有申报报废,单位许多已不存在的资产还在账面上反映。

二、医院管理盘活固定资产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层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不够重视

我国大部分医院属于国家所有,所拥有的固定资产也属于国有资产。近年来,一些医院实行对科室分别核算,由于一些卫生材料的消耗与个人收入直接挂钩使得材料得到了充分的使用,遏制了浪费材料的现象,但医院没有将固定资产与科室或个人进行挂钩。科室在使用固定资产时没有管理的意识,不按照规定管理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发生增减时没有登记,保管人发生变动时没有执行交接手续,从而导致账实不符的情况发生,使得国有资产流失。有些管理层注重收入、支出,在购买的时候注重价格,但购买后忽略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没有使得固定资产发挥其拥有的价值。

2、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科室之间借入借出固定资产时没有进行相关的登记,导致管理部门记载的情况与实际不符。一些医院的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脱节,没有完整的记录全部的固定资产。对于价值大的固定资产,没有规定专门的人员管理。缺乏移交手续等管理制度,导致固定资产的流失。一些设备虽然有所损坏,但没有达到报废的程度,有些人员却将其报废。一些人为了私利,将固定资产报废收入转入自己的“小金库”。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使得固定资产管理无章可循,造成其管理的不规范和混乱。虽然在管理中人为因素很重要,但完善的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不可缺少。一些医院没有很好的建立三级管理制度,没有明确相关人的责任,即使发生固定资产的损失也无法追究责任。

3、固定资产的核算不够正确

一些医院对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核算不及时,导致账实不符,固定资产的数量不清。有时没有将接受社会捐赠的固定资产入账,也没有把调出的固定资产进行账务处理。部分医院没有对固定资产设置三级明细账和卡片,只对其设置了总账和明细账,这样不利于确定其数量。即使发现账实不符,也无据可查,不利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当前,大部分医院采用历史成本法核算,并且不计提折旧。随着技术的发展,设备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相应医院的设备老化的程度越大,不计提折旧使得其价值无法真实的反映。医院固定资产的更新淘汰快,却没有资产减值准备,导致其相关的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大修理的固定资产应计入“修购基金”,但有些医院直接将其计入成本。

4、固定资产的购置较为盲目

有些负责人在某些利益的驱动下,没有进行效益分析和科学的论证,盲目的购置固定资产,使得购入的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较低或设备不实用、质量较差。没有集中固定资产购置的权限,导致出现多头购买固定资产的情况,给管理固定资产的购买增加难度。虽然部分领导在申请购买固定资产时列举了其丰厚的收益和其对工作的帮助,但缺少科学的严谨论证。大部分医院将经营自下放到科室,虽然有利于各科室根据自己的安排来开展工作,但也会造成各科室争先购买先进的医疗设备,互相攀比,结果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给医院带来了损失。有些设备买回来后,由于病人的减少,设备只能闲置。产生不了经济效益。

三、加强医院管理盘活固定资产的建议

1、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的管理需要从购入直到报废整个过程有详细的管理计划。

在固定资产的购置阶段,医院应根据各自的资金状况和需求情况,制定本医院应购置计划,并报有关领导批准。对于大型的医用设备,在购买前一定要进行科学的论证,切勿盲目购买,以免造成重大的损失。有些固定资产的购买可以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使得所购的固定资产质优价廉,在公开招标的过程中,要保证公开、公平、透明,这样才能保证所购固定资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固定资产日常的核算、保养和维护阶段,对其进行账务处理时要职责分工明确。价值大的固定资产要有专人进行保养,与其无关的人员不能使用固定资产。保管人在调离本科室时,要与接班人办好交接手续,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科室要使用固定资产时,要做登记手续,归还时也要进行相关的登记。把固定资产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类别进行不同的管理,例如房屋与仪器设备就应分别派不同的人员进行管理。还应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

在固定资产的处置阶段,包括出售、报废、投资转出等阶段,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对于达到使用年限,或应技术进步导致淘汰的固定资产进行报废处理,并把报废收入进行账务处理。

2、建立健全固定资产三级管理模式

在固定资产的三级管理模式,第一级是固定资产的高层,也是其管理中心,负责编写固定资产管理条例或制定固定资产购买计划;第二级是设备科、基建科、总务科等职能管理部门,这一级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关键环节,这级应准确记录固定资产的折旧发生、购入价、报废时间等情况;第三级是是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一般为基层科室,负责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平时进行固定资产盘点,做到账实相符。通过对固定资产进行三级模式的管理,可以明确相应的责任。在平时固定资产核算的工作中,要确保固定资产的总分类账、明细账、卡片账、实务都相符,也就是做到帐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建立健全固定资产三级管理模式,对加强医院管理盘活固定资产有重大的意义。

3、利用计算机来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

由于固定资产的规模较大、数量多、种类多种多样,对其管理仅靠传统的人工管理已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随着的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计算机的运用对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提供了很多帮助。一方面医院可以通过购买固定资产管理软件来加强对其管理。例如我所在的医院现在已经购买了一套固定资产软件,先录入账面上的资产数,然后让各科室先盘点,我们再组织人实地盘点,全部统一清理,使得固定资产得以盘活。使用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可以节省人力,也可以确保设备从购入到使用最后报废,都能及时了解其已提折旧和设备状况。另一方面利用网络来加强医院管理盘活固定资产。实现信息沟通、资源共享,使医院的领导对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账面价值很了解,从而有利于制定医院的相关计划。医院不仅要建立计算机系统,还要用在实处,不能流于形式。

4、强化内部审计的监督

医院应该设置内部审计机构,配置内部审计人员。审计部门要对固定资产的购买价格、折旧方式、报废收入等进行监督,也要对固定资产产生的经济效益、是否充分使用、固定资产的流失状况进行监 督。事前的监督可以检查固定资产的采购预算,事中的监督可以检查其管理状况,这样可以及时的发现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可以根据医院各自的特点建立一些关于固定资产的考核指标,优化固定资产的使用,使固定资产发挥最大的作用。内部审计的监督还可以起到防止贪污舞弊的作用,保证医院资产的完整和安全。

四、结语

综述所述,文章从医院管理盘活固定资产的现状出发,对医院管理盘活固定资产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医院管理盘活固定资产是一项基本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相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制度的健全,以及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随着法律制度的完善和监管不断增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将更加完善、其经济效益也将提高。

参考文献:

[1]肖高峰.《刍议医院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其对策》,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

[2]赵 景.《浅谈我国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2

[3]孙桂梅.《新形势下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管理科学,2009.1

[4]李尊奉.《如何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财税纵横,2008.6

篇11

关键词:企业 固定资产 内部会计控制

内部会计控制是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规范运作和经济效率、效益的提高,企业进行的内部会计监督与管理。而内部会计控制对强化固定资产的监管,实现固定资产保值增值目标尤为重要和紧迫。同时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我国很多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分离,但是由于新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刚刚建立和运行,许多问题仍待进一步研究和界定。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内部会计控制在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情况,现报告如下。

一、基于固定资产管理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以内部会计控制为核心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制度在立法上已初步规范和确立。但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多。具体如下。

(一)会计信息质量不高

近年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总体上有所提高,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仍然存在,少数企业甚至存在严重的会计造假行为。主要表现为虚增固定资产利润、掩盖亏损;侵占流转税款;隐瞒固定资产利润、逃避企业所得税;基础管理薄弱、财务管理混乱。

(二)总会计师制度上的欠缺

目前我国总会计师不到位问题较为突出,大体表现为管理不到位、组织不到位、职能不到位和素质不到位。

(三)会计核算质量不高

一些企业存在固定资产未纳入固定资产科目核算的违规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购买的办公桌椅、卷柜、电脑、打印机、复印机、摄像机、照相机等, 只列经费支出,不增加固定资产。以上问题已经违反了固定资产管理有关规定,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领导离任交接时责任不清,容易出现套取现金,形成小金库的后果。

二、内部会计控制在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一)建立固定资产的控制机制

程序是企业一切业务活动的流程,是为了确保各项经济业务活动顺利进行。固定资产控制和管理程序的设计主要从业务控制程序和记录控制程序两方面来考虑。固定资产记录控制程序主要涉及原始凭证和记录系统控制。原始凭证记录是经济业务发生的证明文件,也是进行控制管理经济业务的必要手段。对固定资产记录系统控制的关键就是要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卡片,落实资产经济责任。因此,为加强固定资产的运用及动态管理,要求相关职能部门根据有关的动态变更的文件或命令填制相应的原始凭证、调整技术履历簿和档案,并及时通知财务部门按规定手续进行账务处理,做好记录控制,确保固定资产的账、卡、物相符。比如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且在合同中规定的付款期限比较长,超过了正常信用条件时,应当以折现值入账。比如甲公司于2009年初购入一台生产用设备,总价款为1000万元,分三次付款,2009年末支付400万元,2010年末支付300万元,2011年末支付300万元。税法规定,增值税在约定的付款时间按约定的付款额计算缴纳。假定资本市场利率为10%,无其他相关税费。相关会计处理如下:首先计算固定资产的入账成本:该设备的入账成本=400÷(1+10%)+300÷(1+10%)2+300÷(1+10%)3=836.96(万元);

2005年初购入该设备时:

借:固定资产

836.96(现)

未确认融资费用 163.04(未来利息费)

贷:长期应付款 1 000(终)每年利息费用的推算表:

(二)加强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

当前很多企业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为此企业发生固定资产购入、调入、调出、清理、报废、出售等增减变动业务时,要及时到核算中心报账,核算中心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并登记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但对物品不能及时进行核对、检查和管理。因此各企业都要建立建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企业在核算中应保留固定资产备查登记簿和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备查登记簿、卡片由企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管理。按照固定资产的类别分设账页、账内按照保管、使用企业设置专栏,每月序时登记固定资产的使用、保管和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同时目前的会计核算软件主要还停留在基础的财务核算上,缺少完善的财务统计、分析功能,很难适应目前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需要,所以在目前财务核算的基础上拓展财务软件的功能十分必要。长远而言,会计部门要与企业实现联网,通过中央控制,适当给予企业一定的终端操作权-有限的查询和输入操作权,会计部门可以在企业的工作站上在线参与固定资产的部分账务处理,会计部门也具备了远程账务处理能力,双方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实时化的高效互动,从而能更加完善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和实物管理工作。

(三)积极开展企业固定资产盘点

在盘点过程中,各部门派出兼职固定资产管理员全程参与,确保盘点工作顺利,取得实效。盘点工作的重点为:一是核查各部门分台帐、平面放置图,发现不 符情况要求立即整改到位;二是核对现场实物的铭牌、标识及存放地点,存放地方发生变更的各类办公类资产在盘点表上的痕迹化记录及时、详细;三是重点核查资产报废、移位的处理手续是否齐全及在分台帐、资产平面图上是否及时更新。盘点工作结束后,各部门按时上报资产变化月报表及更新后的资产平面放置图,分台帐、铭牌标识和资产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真正做到帐帐相符、帐物相符、铭牌标识醒目、资产平面放置图与实物存放地点一致。

总之,在市场经济下,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要强化对企业固定资产的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和约束,保证固定资产保值增值为最终目标与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 陈韶君,郑敏.论会计法与相关法律制度的协调与对策[J].财会通讯,2009(9):85.

[2] 江萍.加强内部会计控制的几点建议[J].山西财税,2011(12):38.

[3] 汤谷良,王仲兵.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几个理论认识[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9(5):35-43.

[4] 崔学刚.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政府功能与角色定位[J].会计研究,2010(1):114.

[5] 史晓江.对工业企业库存存货清查账务处理的建议[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6(2):75-76.

[6] 李勇.财产清查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J].财会月刊,2007,10:74-75.

篇12

(一)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不到位

在生产运营过程中,企业对于固定资产的购置和管理工作不能很好地予以重视,固定资产不能优化配置,不必要的浪费等情况屡屡皆是。比如在资产的购置上,许多企业都会经常出现事前监控差、预算编制随意、资源浪费等情况,有的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采购时,既没有提前进行规划决策分析,也没能很好地明确采购的责任人,造成固定资产的采购效率低下。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不规范

在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资产的使用部门、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缺乏沟通,各行其是,尤其是在管理部门将资产交付使用部门后,对资产使用的管理制度明显欠缺,资产的具体使用情况得不到有效控制,导致固定资产出现闲置甚至丢失现象,随意报废和重新购置等资源浪费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

(三)企业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不完善

在日常对固定资产使用上,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固定资产管理的职责无法落实,如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人权责不明晰,无法明确职责分工;又如固定资产没有专职人员管理,管理工作无从落实等。

二、现代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建议

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我们可以从动态与静态两方面来理解。从动态的角度看,固定资产管理强调资产增加、减少等变化形式,包括:购建和移交、借用和租赁、闲置和停用、报废和清理等。从静态的角度看,主要指固定资产相对保持稳定的形态反映,包括:固定资产编号,固定资产卡片管理,固定资产档案管理,固定资产相关报表等。根据固定资产管理的内涵,结合企业经营管理需求,现代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强化。

(一)加强固定资产购建与验收管理制度

固定资产的购建应采用预算管理制,企业对年度固定资产投资制定计划,根据计划进行预算,并采用相关指标予以考核,以有效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增强资产的使用效率。通过制定计划、编制预算,可以避免投资的盲目性,使固定资产投资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同时又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购置固定资产时,必须严格办理验收,可由多个相关部门人员组成验收小组,认真履行实物数量核对、所附备件检查、设备性能察看、价格核查等职责。

(二)实行固定资产的归口分级管理

即由企业财务部门统一规划、协调,区分固定资产的不同类别进行归口管理,企业的各相应职能部门履行资产管理职责,再按各项固定资产使用的具体单位,由各级使用班组和个人负责日常保管和使用,并同岗位责任制相结合,以便做到层层负责,落实到位,强化固定资产的安全保管,保证有效利用。

(三)坚持固定资产定期盘点

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盘点工作是确保资产数量与质量的重要环节,应由固定资产的使用单位定期对实物进行盘点、清查,确保账实相符,避免资产流失。必须明确,固定资产盘点不应停留在简单的账实核对上,而是要认真进行固定资产的逐项核查。通过盘点确认固定资产实物状况,还可据此准确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对盘盈和盘亏的固定资产,要落实责任人和原因,按规定报批后,由财务部门进行账务处理,管理人员相应地调整固定资产的卡片记录。

(四)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

完善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入账、验收、分配、使用、处置等制度,处理好清产核资,记录清晰,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提高资产运营效率,盘活闲置资产,通过租赁、承包、转让等各种形式,促进闲置固定资产保值、增效,以不断提高固定资产总体质量。对固定资产管理设置不同考评指标,针对固定资产卡片的一致性、资产增减变化记录的及时性、资产盘点的周期性等,对相关指标进行考评,从而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五)实现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篇13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4―0033―01

1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管理制度不健全。因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大部分是由国家财政拨款来购买,所以存在重购置轻管理,资产管理不够规范,资产的使用缺乏监督。没有指定专职或兼职的资产管理人员。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流于形式,对本单位国有资产的采购、验收、维修和保养等日常管理不及时到位,易造成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家底不清,难以保证资产的完整和安全。

(2)对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不够规范、及时和全面。包括以下方面:①许多单位对购入的固定资产只是凭发票进行简单登记,当发票记载不完整时,固定资产的入帐价值就不够准确、完整。②对固定资产的变更没有及时入帐,有的单位购入固定资产时没有及时根据入库单登记固定资产帐;早已完工的固定资产滞留在帐外没有入帐;一些应该报废、报损处理的资产,没有及时报资产管理部门核销处理;一些单位在将房改房卖给职工后没有及时减少固定资产中的房屋价值。③资产核算不规范,有的单位只设固定资产总帐,不记明细帐,根本就不知自己单位有哪些明细资产。有的单位总帐和明细帐、帐簿和资产报表不符。

(3)固定资产价值与实际价值不一致。按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除经营支出外,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事业单位对购置、新建、捐赠的固定资产的财务处理是按历史成本计价,使用了几十年的资产,账面上仅反映当初的原值,在资产的使用过程中不提取折旧,一些资产早已报废,但只要资产实物形态存在。末按规定办理报废手续,资产就按原值反映在帐面上。这样使得单位的资产包含了相当大的“水分”,造成会计严重失真。另一方面,由于事业单位对资产不进行评估,很多单位的房屋建筑物是按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前的建造成本入帐,而且多年以来的装修支出也没有增加房屋的价值,所以与资产的实际价值相差甚远,帐面上所反映的固定资产价值无法体现固定资产的现状和新旧程度。

(4)对固定资产缺乏定期的清查盘点。很多单位忽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没有定期清查盘点固定资产,仅仅是从会计记录上看其资产的情况。实际上由于对固定资产的盘点不及时,可能许多固定资产早就已经报废或损失了,却还挂在帐上。所以帐面反映的固定资产与实物不符、有账无物和有物无帐的现象较多。如果不对固定资产的状况进行及时检查。就无法发现现存资产中存在的问题,不利于及时更新设备、处置旧资产,实现单位工作效率的提高,

(5)对一些大批量购置的单位价值较小,但整体数量较大且易损耗的资产的固定资产,如图书、家具等的管理不够规范。仅仅在固定资产购置时批量记录其原始价值,在以后资产增减及清查时很难做到准确无误,极易造成单位的固定资产不清,造成资产的严重流失。

(6)随意处置资产的现象普遍存在。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国家所有,它的性质决定了任何人不能私自占有和使用。有的单位对固定资产的转让、出售、处置等活动非常随意,末按国家规定报相关部分进行审批及资产评估,仅按照部门领导个人的意愿进行任意处置和定价,可能会出现私自低价转让、出售固定资产的现象,极易造成对国家权益的侵蚀。

(7)资产管理方法不科学。工作效率低下。目前。许多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上还是采用传统的手工或半手工的操作方式,造成对账困难、监控不严,效率低下。不能及时提供各类资产使用状况等信息,无法实现实时在线信息。

2 事业单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针对以上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提高思想认识,是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前提条件。首先要提高单位负责人对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使其高度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并纳入议事日程,常抓不懈,将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落实到有关部门和个人。其次要提高全体职工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明确以备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国有资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并由财务科长、会计、后勤科长、资产管理员、实物保管员、修理维护人员等组成国有资产管理队伍。提高管理人员的法制意识,明确落实资产的管理责任,增强并牢固树立依法管理有资产的意识。

(2)建立健全单位内部资产管理制度。①事业单位应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资产管理政策制度的同时,结合本单位的特点和实际,制定和完善资产的购置、验收、保管、使用、处置、报废和资产评估、资产清查、政府采购管理、档案移交和交接手续制度等各个环节的控制制度,细化各个环节的管理。同时通过完善事业单位内部的使用管理责任制,从制度上保障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②完善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通过层层落实,责任到人。把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纳入到对单位负责人的业绩考核和经济责任制审计中,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进行评价。明确领导、财务人员、资产管理人员和资产使用者的责任,并对各部门、个人的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定期考核。强化资产管理意识,加强检查和监督力度。③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清查盘点,建立资产专人负责制,不定期对资产的安全完整进行检查,至少2年1次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的清查盘点。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监管,落实资产管理责任,对在固定资产使用和清查盘点中发现的问题,应查明原因,对管理失职问题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妥善处理和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3)加强财务监管,规范国有资产管理行为。①在对资产进行全面清查,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利用信息化设备和网络系统,根据要求建立单位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实行资产管理计算机化,实现资产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及时、准确、全面、高效、科学地记录和反映单位资产及其变动状况。为预算编制提供参考数据,实现对资产从形成。使用到处置全过程的有效监管。②单位会计人员应加强资产日常管理工作,把好采购、登记、使用、报废等关口,对资产的日常增减变化情况及时进行财务处理,做到账表、账帐、账卡、账实相符。

篇14

关键词:城际铁路 委托运输管理 固定资产管理

为提高城际铁路运输效益和效率,加强城际铁路的专业化管理,目前新建城际铁路均实行委托运输管理。城际铁路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委托运输管理的有关规定,经公司内部决策程序,将城际铁路运输设备设施、运输移动设备委托国铁和国铁控股等具有较高铁路运输专业管理能力和丰富管理经验的铁路运输企业进行管理。委托运输管理模式下固定资产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城际铁路公司作为委托单位拥有投资所对应的铁路设施、设备及相关资产,国铁和国铁控股企业作为受托单位按《委托运输管理协议》约定将城际铁路资产按专业分别下达到所属站段,由站段在运输生产过程中使用和进行日常管理。固定资产是城际铁路公司主要的生产资料,是城际铁路运输生产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在委托运输管理模式下,如何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效能,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某城际铁路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浅谈几点建议。

1.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城际铁路建成运营后,城际铁路公司的管理体制由基建模式转向运营模式,运营管理处于起步阶段,固定资产管理按照“统一核算、归口管理”的原则由财务部门负责统一核算,工程部门管理建设的线路,车站房屋、建筑物资产,技术装备部门管理购建的信号设备、机械动力设备、运输起动设备、传导设备、电气化供电设备等资产,物资部门管理采购的仪器仪表、工具及器具、信息技术设备等资产,征地拆迁部门管理沿线征拆的土地、物业等资产,综合部门管理其他管理用固定资产。国铁和国铁控股企业所属站段按专业管理类别对受托管理的运输资产进行实物管理和使用、日常维修、保养。根据城际铁路公司目前的管理体制、机构设置、部门职责以及委托运输管理后固定资产管理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固定资产核算不完整

城际铁路通过初步验收后,由于各种原因,线路正式开通运营后一直未能办理竣工财务决算,资产管理部门没有及时完成固定资产建账资料的整理、审批,财务部门按照规定要对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进行入账处理,由于没有竣工决算和正式验收,只能根据工程预算或者工程实际成本对固定资产按分类进行预估入账,根据资产类别按分类折旧率和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由于征地拆迁费用办理结算滞后,征拆取得的土地等物业无法分摊或者单独计入固定资产。签订《委托运输管理协议》后,跟运营相关的固定资产大部分已经交付受托单位管理使用,资产的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已经分离,城际铁路公司对委托管理的固定资产的现场情况不熟悉,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对资产台账的管理,由于对固定资产没有全部按明细进行核算,部分固定资产无法建立卡片,只能按资产类别笼统登记固定资产台账,实际没有全面掌握委托管理固定资产的明细情况和现实状态,对整个委托运输管理和生产经营情况的掌控带来很大不便。

1.2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城际铁路公司将固定资产委托管理后,由于《委托运输管理协议》中没有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条款,委托单位也没有与受托单位制定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细则,对固定资产的购建、更新改造、验收交接、转移使用、日常维护、定期清查、损失报废等管理流程没有明确的规定,对双方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的职责权限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托管的资产在管理程序和管理制度上不完善,双方的权利义务不明晰。与运营相关的固定资产委托给国铁和国铁控股企业后,实际由国铁和国铁控股企业的所属站段对受托管理的运输资产进行使用、日常维修和管理。国铁和国铁控股企业往往重视自有资产的管理和考核,不自觉的产生 “内外有别”的意识,忽视或者放松对受托资产的管理,站段与委托单位没有直接管理关系,对受托资产的管理自上而下的形成“外单位的资产,跟我没有关系,管理好坏都一样”的消极思想,因此要加大固定资产管理力度,确保资产安全、完整,充分发挥资产效能,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就必须建立固定资产管理考核机制,制定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措施,树立和调动站段管理受托资产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1.3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不到位。

由于托管固定资产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分离,相关管理和考核机制不健全,城际铁路公司无法实时掌握固定资产的使用状态、技术状况和使用效率。在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委托单位与受托单位按各自需求建立固定资产台账,从不同角度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但从管理情况看,委托单位固定资产台账与受托单位固定资产台账没有经过相互核对,不一致的问题突出。固定资产发生使用状态变更,一般由城际铁路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根据动态变更的实际情况办理相关手续,并调整技术履历簿和档案,及时通知财务部门进行账务处理,确保固定资产账卡物相符。由于受托单位只负责资产的实物管理和使用,不负责资产的会计核算,容易出现不及时、不准确地向委托单位提供固定资产变动信息,导致固定资产动态管理不到位。受托单位在托管城际铁路运营资产的同时,也管理着自身国铁或国铁控股铁路的运营资产,在资产使用过程中,存在将城际铁路的运输移动设备在未告知委托方的情况下,无偿用于国铁或国铁控股铁路的现象,严重影响托管资产的自身使用效率。城际铁路公司每年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由于委托单位与受托单位日常沟通协调少,管理部门衔接不上,资产清查基本没有落实,委托单位无法发现已毁损、遗失的资产,无法了解应报废、已闲置的资产,对受托单位资产管理的漏洞不清楚,这对受托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带来极大风险。

2.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2.1加强固定资产会计核算

2.1.1及时办理竣工财务决算。办理竣工财务决算是准确、完整核算铁路建设期间形成固定资产的重要先决条件,城际铁路公司要加强对竣工财务决算的组织领导,组织专门机构和人员,尽快完成竣工财务决算的编制工作。财务部门根据竣工决算对已按分类预估入账的固定资产和其他未入账资产进行调整和核算,准确计提折旧,建立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完善各项固定资产卡片,进行账账、账卡、账实核对,确保账卡物相符。

2.1.2积极运用铁路固定资产管理系统。铁路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是铁路财务会计管理系统的子系统之一,是铁路企业财务人员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和计提折旧的重要工具。城际铁路公司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将铁路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尽快运用起来,在系统中建立固定资产基础数据,登记固定资产卡片和台账,及时完成资产动态处理,完整登记资产大修记录,按时进行资产折旧处理,准确进行凭证编制,根据实际情况完成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和会计变更,熟练运用资产统计查询功能,提高财务人员对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效率。

2.2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在委托运输管理模式下,城际铁路公司要理顺固定资产管理关系,明确管理责任,就需要因地制宜的与受托单位制定固定资产管理细则,对双方的权利义务予以明确,并建立和完善管理岗位责任制度与考核奖罚制度,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激励和约束。在管理流程上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更新改造预算制度,固定资产日常维护制度,固定资产移交、处置制度,固定资产清查制度;在管理考核上建立健全科学可行的管理考核体系,对固定资产的经济效益和使用效率进行分析和评价,制定固定资产考核指标,对管理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管理人员责任心及业务能力以及账实相符率、维护成本率、资产利用率、资产闲置率等指标进行定期考核,使固定资产管理有章可循,有责可究,使委托管理的固定资产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2.3加强固定资产日常管理

2.3.1对固定资产购建、更新改造实行预算管理。为规范固定资产购建、更新改造管理,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率,需要对购建、更新改造项目实行预算管理,明确纳入预算管理的资产范围和委托单位、受托单位的职责权限,保证项目资金来源和用途,对项目方案进行充分论证,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效益。在预算管理程序上,实行建议预算管理、年度预算管理、调整预算管理、应急项目预算管理,项目的立项、勘察设计、概预算审查、招投标、实施等建设管理工作由受托单位按照预算管理程序执行,工程结(决)算由委托单位按预算规定办理,委托单位对受托单位的建设管理过程及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查、监督、不定期检查和后续评估工作。

2.3.2强化固定资产动态管理。在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委托单位与受托单位要按专业分类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动态反映固定资产购建、移交、使用、维修、调拨、拆除、报废、价值变化等情况、并定期进行相互核对。新建、改建、扩建和购置的固定资产验收交付使用,委托单位与受托单位根据“新建(购置)固定资产验收交接记录”和其他结算资料办理交接手续,委托单位列账建卡。盘盈、盘亏固定资产,委托单位与受托单位应查明原因,分清责任,由受托单位编制“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理由书”,按审批权限经批准后由委托单位列账处理。拆除、报废固定资产,委托单位与受托单位应组织人员进行鉴定,由受托单位编制“固定资产拆除、报废申请单”,按审批权限经批准后由委托单位列账处理。固定资产使用状态及保管地点发生变更,委托单位与受托单位应组织人员进行确认,由受托单位编制“固定资产使用状态及保管地点变更申请表”,按审批权限经批准后由委托单位调整固定资产账项。委托单位要积极运用铁路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及时完成资产动态处理,确保固定资产账、卡、物相符。

2.3.3加强固定资产定期清查管理。为保证受托管理的固定资产安全、完整,城际铁路公司必须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度,明确受托固定资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年度内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对受托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年度终了前,必须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盘点。清查盘点可以结合设备检查和春、秋季鉴定进行,移动使用的受托固定资产应重点检查,确保可移动的固定资产设备不被挪用至其他线路。固定资产清查小组由委托单位与受托单位的财务部门、固定资产归口管理部门以及受托单位的固定资产保管、使用部门组成。各个部门在资产清查过程中将各自的账、卡与固定资产盘点清单进行核对,根据盘点结果填写“固定资产盘点报告表”,清查盘点发现固定资产账实不符或者闲置的,各个部门应及时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权限批准后作出相应处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