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工程技术质量管理范文

工程技术质量管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55:0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工程技术质量管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工程技术质量管理

篇1

关键词:质量;体系;施工现场;奖励;材料

1 质量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面对林立企业单位,客户是怎样从他们中间挑选合适的单位呢?是质量。而企业面对这么多的竞争对手,靠什么才能打败竞争对手,从他们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呢?是质量。面对市场的优胜劣汰,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面对身边诸多同行的倒闭,无数的血泪史告诉我们质量的重要性。君不见那些百年的老企业他们是靠什么屹立在行业的顶峰,质量,永远是质量。如何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质量,还是质量。如何实现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质量,还是质量。所以说,质量一直是一个企业运行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如何提高质量一直是企业决策者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并且,由于时代在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眼光也越来越高,对于产品质量的要求自然也越来越高。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建筑产品的质量可以从以下及几个方面来说:①建筑产品自身的结构质量,分别为建筑产品本身的牢固性,安全性和耐久性;②建筑产品外观上的质量,室内装潢符合客户的审美要求;③建筑产品在使用功能上的质量,一定要满足客户的日常生活需求,这一部分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就不是设计上原因,而是施工时的质量方面导致的。建筑企业如何避免这些建筑产品的最普遍的问题,提高工程技术和产品的质量,这是企业赢得客户口碑,争取市场份额,是企业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的核心问题,因此必须把提高建筑产品的质量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到底如何提高质量呢?这时候就需要质量管理了。

2 建立健全质量体系是质量管理的前提

事实证明,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了各个管理部门的合作联系,使各个部门共同合作解决问题能够非常高效快速的解决问题。因此,建立健全质量体系是质量管理的前提。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怎样做呢?①要在建筑产品在形成的过程中分析所有影响建筑产品质量的各个因素和环节,实现对整个产品流程的质量控制盒管理,分析建筑产品在形成的过程中分析所有影响建筑产品质量的各个因素和环节是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②要对组织的结构进行研究;③要对所有管理的对象进行文字记录,形成文件存储起来;④企业的最高决策者要对所有管理人员进行统一的培训,这一点对于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是非常重要的;⑤在整个质量体系建立的过程中,要对质量体系的监理进行审核。

3 强化施工现场的管理

毕竟,施工现场的管理才是建筑产品最终好坏的直接影响因素,因为建筑产品是在施工现场产生的,施工现场的问题是最繁琐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施工现场的管理,包括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管理,施工生产的组织和实施管理,技术质量管理的实施管理,技术质量管理的检查的管理,技术质量管理的复核管理,技术质量管理的监督管理,物料进场管理,物料检验的管理,物料实验的管理,物料使用的管理,预算管理,统计管理,核算管理,施工现场治安管理,施工现场消防的管理,施工现场的卫生管理,施工现场分包队伍的管理等等。在施工现场的这些所有的管理类项中,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是最重要的,是施工现场管理的核心,是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重点。在所有的质量控制里,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是得到优质的建筑产品的关键。

4 运用激励机制是质量管理的有效手段

为了企业能更好的进行质量管理,激发鼓励所有管理人员积极的参与到质量管理中来,让管理人员创造出更具有创新意识的、能提高建筑产品质量的思想出来,企业应该建立和运用一定的激励奖惩机制,驱动全体的管理人员积极的参与管理。在心理学中,当有明确的目标和动力时,人们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出色。如果企业建立起了一定的奖励机制,奖励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管理人员的动力源泉,因此建立起合理的奖励机制是非常重要的,是企业提高质量管理的有效手段。人的动机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怎样才能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呢?这就需要企业的最高管理者深入了解企业全体人员价值取向,什么程度的奖励才能够促使全体的管理人员积极地参与管理。给出的奖励一定是

要与受到奖励的人的期望值相符的东西,不能低于他们的期望值,也不能过高。健全合理的奖励制度能有效的促进全体管理人员积极的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中来,进而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也使企业能够健康迅速的发展壮大,而且生命力极其顽强,发展具有长效性和稳定性。因此,企业运用激励机制是质量目标管理的有效手段。

5 施工建筑材料的管理

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建筑产品的质量好坏,施工的建筑材料的管理要从两个方面来说,施工中的建筑材料的管理和施工后的建筑材料的管理。施工中材料的管理包括对采购建筑材料的管理和建筑材料的储存,要严格对采购途径进行监督,选用正规的采购途径,这样采购回来的建筑材料才有质量保证,并且面对多个采购选择时,要遵循质量第一,价格第二,也可加入竞标机制,选出质量和价格相互平衡的材料。严格对材料进行抽样检验,做好验收工作。对于建筑材料的储存工作,要多存储材料的质量和价格方面的资料,以及采购途径方面的资料,少储存实体材料,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施工后的建筑材料要进行防水、防火、防腐处理,建立合理的仓库管理制度,并联系材料的输出工作,能卖就卖,严禁出现余下的建筑材料长期积压成为废料。

6 结语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提高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工作的重点,本文结合市场现状和多数企业的现状,分析了提高工程技术与质量管理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彭辉,王文君.新形势下如何抓好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j].科技广场,2011(4).

篇2

关键字:建筑工程;地基工程;混凝土工程;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TU201.2文献标识码:A

引言:建筑工程的周期长,施工复杂,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加之建筑业是一个密集型产业,建筑工程涉及的范围较广,因此要对其施工技术进行管理。整个建筑工程施工包括基础工程、混凝土工程、砌体工程、屋面防水等,文章就基础工程和混凝土工程对施工技术管理展开探讨。

一、技术质量管理的内涵

对施工项目而言,技术质量控制就是为了确保合同、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的质量检测的方法、监控措施等,在进行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第一要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原则,建筑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要始终把“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作为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第二以预防为主的原则。以预防为主,就是要对质量的事后检查把关转移到对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从对产品的质量检查转移到对工作质量的检查,对工序的检查和对中间产品质量的检查;第三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的原则。质量标准时评价产品质量的尺度,数据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和依据,对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必须通过严格的检查,用数据说话;第四贯彻科学、公正、守规的职业规范。在处理质量问题的过程中,应当尊重客观的事实,尊重科学,实事求是。

二、建筑基础工程技术质量管理

首先,对于土方工程施工前的质量准备工作。土方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这是保证土方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主要的内容有:工程定位与放线的控制与检查,要根据城市坐标基准点或者建筑物的相对位置设置基准点桩以及水准点桩,要定期的进行复检和检验。按设计平面图,认真检查建筑物的定位桩或者轴线桩。按照基础平面图以及放坡的宽度,对基坑的灰线进行轴线以及尺寸的复核,并认真检查工程的朝向、方位等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其次,对施工的区域内以及周围或者地下的障碍物的清理工作进行检查,做好周边环境监测初读数据的记录。

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对于中控项目,桩基础案总数抽查10%,但不少于5个,每个不少于2点;对于基坑,每20取1点,且每个坑不少于2点;对于一般项目,表面平整度应该每30--50取1点;对于基底的土性,要全数进行检查;对于验槽,要进行全面的检查验收,观察土的分部,走向情况等是否符合勘察报告,坑底的颜色是否均匀,并结合地基的钎探情况,如果有异常情况会同设计等单位进行处理。同时,要填写验槽的检查记录、地基处理记录以及地基的验收记录。

土方开挖时,要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在用机械进行开挖时,应留基底标高以上150―300mm厚的土层,采用人工清除,避免超挖现象的出现;在开挖过程中,要经常监测与核对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等,并随时监测周围的环境变化;最后,要严格控制基底的标高,倘若某个地方出现超挖,严禁使用虚土进行回填,对于处理方法要经得监理单位的同意。

对于素土以及灰土地基,施工过程中首先要保证验槽后方可施工;施工前要检查基底是否有积水、淤泥,要将其进行清除干净后方可施工;对于灰土土料、石灰等材料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的要求,对于灰土,要搅拌均匀,至少搅拌3变;施工过程中应检查分层铺设的厚度、分段施工时上下两层的搭接长度、夯实时 的加水量、夯实遍数、压实系数等;对于分段施工的灰土地基,留槎位置应该避开墙角、桩基以及承重的窗间墙位置。上下两层灰土的接缝间距不得小于500mm,接槎时应该沿槎垂直切齐,接缝处的灰土应充分夯实;在灰土回填每层夯实后,应根据规范进行环刀取样,测出灰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才能进行上一层灰土摊铺。

对于砂石地基,在施工进行前,首先要对砂、石等原材料质量、配合比等进行检查,砂、石的搅拌应均匀;铺设前应进行验槽,清除基底的表面浮土、淤泥等杂物;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检查分层的厚度,分层施工时搭接部分的压实情况、加水量、压实遍数等;在对垫层铺设完毕后,应立即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严禁人员以及车辆在砂石层面上行走,必要时应在垫层上铺板行走。对于砂石地基的质量检查,其检查结果必须符合设计所要求的标准,检验数量,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3点,1000以上的工程,每100至少应有1点,对于3000以上的工程,每300至少有1点。

三、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首先,混凝土现场拌制时应对原材料计量进行检查,并进行检查塌落度,严格控制水灰比。应对混凝土的拌制时间进行检查,并在混凝土搅拌后以及浇注地点分别抽样进行检测混凝土的塌落度,每班应进行至少的两次检查,评定时应以浇注地点的测值为准。混凝土施工前应检查施工缝以及后浇带处理的施工技术方案,检查施工缝、后浇带留设的位置是否符合规范以及设计的要求,其处理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其次,在混凝土施工前应对混凝土的运输设备、道路是否通畅良好进行检查,以保证混凝土的连续浇注以及良好的混凝土和易性,在运输浇注地点时的混凝土的塌落度应符合规定的要求。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模板表面是否干净,防止拆模时混凝土表面粘模,出现麻面,对木模板进行浇水润湿处理,防止由于木模板吸水粘结或者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等导致的露筋;再次,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应防止浇筑的速度过快,避免在钢筋的上面以及墙与板、梁与柱的交界处出现裂缝。要避免浇筑的不均匀,或者接槎的处理不好形成裂缝等。混凝土的浇注应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浇筑的高度不宜超过2m,竖向结构不宜超过3m,否则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混凝土一次浇筑的厚度,并保证混凝土的连续浇筑。在浇筑与墙、柱连成一体的梁以及板时,应在墙、柱浇注完毕1―1.5h以后,在进行梁和板的浇注,此时,应同时进行梁与板的浇注。在浇注墙、柱混凝土时应保护钢筋骨架,防止墙、柱钢筋产生位移,在浇筑混凝土时,施工缝的留设位置应符合有关规定。最后,在混凝土浇筑时应对混凝土的振捣情况进行检查,保证混凝土的振捣密实情况,应防止振捣棒撞击钢筋。避免钢筋的位移,合理的使用混凝土的振捣机械,掌握正确的振捣方法,控制振捣的时间。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查,在混凝土浇注地点随机的留取标准的养护试件,其留取的数值应符合要求。

进行混凝土的泵送时,也要进行技术管理,确保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首先,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职业素质,并能够及时的处理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其次,应保证泵送的地点联络畅通,并且在浇筑前应先用水灰比为0.7水泥砂浆进行管道湿润,同时应避免对水泥砂浆集中地浇注;再次,在泵送混凝土的过程中应严禁加水,当需要增加混凝土的塌落度时,应加入与混凝土相同品种的水泥,水灰比相同的水泥浆;最后,应配备专人进行管道巡视,在发现异常时应及时的处理。另外在梁、板上铺设的水平管道泵送时振动大,应采取相应的防止损坏钢筋骨架措施。

四、综上,笔者从基础工程、混凝土工程对施工技术管理展开讨论,从土方开挖、混凝土施工及泵送中严格控制施工技术,确保施工质量,以期给同行以借鉴。施工人员应不断进行新技术的研发,提高施工技术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刘伟.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

[2]陈俊.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

篇3

【关键词】基础隔震工程,技术质量,管理

一、前言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国家之一。中国处在全世界最活跃的欧亚地震带和闻名世界且同样活跃的太平洋地震带之间。如何经济、高效、合理地提高建筑工程抗震能力,已成为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问题。

二、基础隔震的工作原理

基础隔震结构体系,就是指在结构的底部与基础面之间,设置某种隔震装置而形成的结构体系。主要包括上部结构、隔震装置和下部结构三部分。在基础和上部结构之间设置的隔震装置,能够使结构在基础面上柔性滑动,从而使得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得到加长,进而远离场地的卓越周期。最终把地面震动隔开,有效地降低了结构的加速度反应。地震发生时,通常地面运动加速度的卓越周期在之间。传统抗震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一般是在之间。传统抗震结构的基本周期正好处在地震输入能量最大的频段上,因此其加速度反应比地面运动放大若干倍。基础隔震结构的自振周期一般可延长到4.Os左右,这样就会更远离地震动卓越周期,使得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会明显减小。因为基础隔震结构的反应主要是以第一振型为主,该振型不与其他振型耦连,所以整个上部结构类似于一个刚体,加速度沿结构高度的分布是接近于均匀的。但是,当周期延长后,建筑物的位移也必然会增大。这就必须要采用适当的阻尼元件,来增大整个结构的阻尼,从而来控制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的相对位移。通俗的说,因为隔震结构具有相对较长的基本周期,所以能将较大的相对位移集中在底层,来达到减小上部结构的加速度反应的目的。这种隔震理念通过将大部分地震能量反馈回地面,或由发生在柔性底层的变形来吸收,以减少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的传递,使上部结构始终保持在弹性工作状态。这样既可以提高结构的安全可靠性,也可使上部结构的设计更加灵活自由。

三、隔震技术应用情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建筑物抗震设计的安全性和适用性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工业向高精度技术发展,采用传统的抗震设计方法有时不能适应工程的实际需要,这样,隔震体系、耗能减震体系及其它结构控制体系就应运而生了。隔震技术确能为结构控制提供崭新的有效、经济、简单、可靠的抗震方法。

四、隔震技术的优点

隔震技术是指在建筑物与地基之间设置隔震层,从而减少地震动发生时对上部结构的影响,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抗震对策,采用隔震技术的建筑在强烈地震时,隔震房屋自身变形很小、只作轻微平动,不仅建筑物不会破坏,房屋装修也基本保持完好,室内设备、贵重物品、信息系统安然无恙,基本不中断人的正常生活与工作。

五、基础隔震技术的主要分类

1、橡胶支座的基础隔震技术

对于橡胶支座基础隔震技术而言,其支座通常上使用的有普通的叠层橡胶支座、铅芯的叠层橡胶支座、较高阻的尼叠层橡胶支座等等。这些支座大都利用了叠层橡胶支座对阻尼材料有相应的约束力这一作用,使建筑结构产生剪切变形,这样就能够充分的发挥阻尼材料的良好吸收性能,从而更有效地吸收发生地震时发出的能量。虽然此技术的隔震效果很好,结构又比较简单,性能还很稳定,但是这种技术的造价很高。

2、滑动摩擦的基础隔震技术

滑动摩擦的基础隔震技术指的是在建筑隔震的结构中添加相应的摩擦阻尼器再进行隔震作用。这种技术是在基础面上边设置滑动层,通过滑动层的作用使得建筑结构与基础解耦之间产生一定的摩擦力。在建筑物发生很小的地震时,这种摩擦力就可以很好的对上部的结构起到一个阻力作用;而当建筑物发生很大的地震时,滑动层受到的地震作用就很大,甚至比摩擦力还要大,这样就使得滑动面会出现滑移现象,通过这种滑移现象就能够有效的消耗并且阻止了地震能量的传输,从而有效的起到了隔震的作用。

3、复合型的基础隔震技术

复合型的基础隔震技术主要分为并联型复合基础隔震技术和串联型复合基础隔震技术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都是由滑动摩擦基础隔震体系和橡胶支座的基础隔震体系进行并联和串联组成的。这种基础隔震技术充分的体现了前面两种隔震技术的优点,隔震的结构比较简单,隔震的效果很强。因此被广泛的应用。

六、基础隔震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

基础隔震工程是一项新的技术,在施工期间,监理在质量控制方面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

1、编制了隔震工程的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实施细则是监理规划的深化,是监理工程师的工作守则。在隔震工程施工期间,编制了叠层钢板隔震支座验收,安装方案,安装施工的监理实施细则,在实施细则中明确了质量控制点和质量控制标准。

2、严格设置质量控制点,对隔震工程进行旁站监理:

本工程采用的隔震支座为叠层钢板隔震支座,是北京市三兴和顺隔震材料厂生产的,由华中理工大学结构试验中心出具基本力学性能检验报告,符合设计要求。

由于隔震工程在我国尚处推广应用阶段,既没有现成施工规范和验评标准也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因此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要求施工,作为监理单位要充分了解设计意图,认真审查安装方案,方案不仅要简便易行,还应符合设计要求。

在安装施工中质量控制点是设计支座底标高、轴线位置、以及隔震支座下底座的平整度。设计文件规定:隔震支座下的混凝土表面必须保证水平、平整,其水平度要求控制在1/300以内;隔震器的平面定位应准确,轴线偏差不得超过+3mm;隔震器下的混凝土表面必须处于设计所要求的水平面上,其标高允许误差在±4mm,并且相邻支座的绝对高差不得超过6mm。为保证底座位置准确,在审查施工方案时要求轴线控制必须以原始定位轴线基准点为准,一次整体校验,避免累计误差,标高控制点间距不大于3m,底座上口浇筑至设计标高还有40mm时,改用高标号细石混凝土,压实抹平。为保证底座钢板固定螺栓孔误差不超出允许范围,先把钢板上螺栓孔位复制在木模板上钻孔,对应编号,在预埋螺栓时,用对号木模板固定栓位,校正轴线标高后焊接固定在钢筋骨架上,保证浇筑后预埋螺栓位置准确无误。

隔震支座安装前,应将混凝土表面清扫干净,隔震器应精确定位放在上下两块钢板的预留圈内,保证隔震器在钢板内的设计嵌固深度,隔震器上下表面直径不同,安装时应注意小头向上。

3、加强隔震工程的成品保护:

隔震器连接钢板时螺栓均经过镀锌防锈处理,安装搬运时必须注意轻拿轻放,不得损坏、划伤镀锌层;隔震器的上下表面刷有防锈漆或包覆橡胶保护层,侧面涂有防老化涂层,必须注意不得磕碰、破坏。保证上钢板在托梁混凝土振捣时,不发生水平位移和转动。

七、隔震工程的监测

为了对隔震工程施工期间的质量进行控制,同时也为了总结经验,为今后的设计与施工积累数据,隔震工程施工完毕后,监理配合施工方,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隔震工程进行监测:

(1)观测桩基承台的顶面的沉降情况。

(2)观测上部结构柱下表面的沉降情况。

(3)观测隔震支座的压缩量,及变形情况。

八、结束语

在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前提之下,对于高层建筑中的基础隔震设计也有了很大程度上的进步,该技术的使用和推广标志着人们对于地震中确保建筑安全的意识不断提升。通过对隔震工程的施工质量的控制,结合后期对隔震工程的监测,有效地控制了隔震工程的质量,为隔震工程有效地发挥作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TV5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水利工程是一项复杂且工程量较大的施工项目,其中施工技术既多又难,科学地分析水利工程中几项基础施工技术,并强调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希望未来我国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在保障国家与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基础上获取最高利益。

一:概述水利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

1、预应力锚固与其他的施工技术相比较,预应力锚固作为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技术,它应用广泛,具有显著地效益与特点,还有着传递拉应力的作用。预应力锚固既可以是对已有的建筑物加固,也可以是在新建的建筑物中发挥其独有的功效,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它以其独特的作用引起了业界的关注。预应力锚固是预应力拉锚和预应力岩锚的总称,它是一种在预应力的混凝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锚固技术。根据水利工程的设计要求,预应力锚固从方向、大小和深度入手,将加固、改善建筑物和基岩作为受力条件,对其施加预应力。预应力锚固在建筑物或基岩发生变性前,可以主动地施加预压应力,同时预应力锚固还可以传递拉应力,这是其他施工技术无法比拟的优点。不同种类的预应力锚固,其结构也不同,但是从总体上看,其结构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锚束和锚孔,这两部分互相作用,锚孔为锚束设置钻孔,锚束作为主体,通过设置的钻孔施加预应力。预应力锚固主要分为五个基本施工步骤完成,第一,造孔,主要包括钻孔、测量控制、扩孔、灌浆、扫孔五道工序,造孔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标准进行,不同的工程,锚固形式不同,不可盲目套用;第二,编束,这道工序的技术要求比较高,例如在施工中,锚束要捆绑好,不能散乱,使用前需保护其表面,以防生锈;还有三个步骤分别是放束、锚固和张拉与防护。

2、阐述水利工程之土方工程

土方工程是水利工程的基础部分。按照施工技术的不同.土方工程主要分为水中填土式土方工程、水力冲填式土方工程、定向爆破式土方工程、干填碾爪式土方工程四种类型。从应用程度上看,干填碾压式土方工程是我国目前水利工程应用最广泛的施工技术通常情况下.土方工程有着严格的质量要求.不仅要求工程强度和密实度达到国家相关的规范标准.而且要求堤坝的稳定性高、沉降量小、防渗性好铺土、平整、洒水、压实、细节处理、检验是土方工程的主要工序在完成这些工序的过程中,需要高质量的材料、设备作保障就堤坝施工而言,它的工序复杂,工种繁多,作业面狭窄,机械设备庞杂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土方工程质量,需要采取“按需申报、定点卸料、随卸随用、责任到人、插杆检查”等各项质量保障措施,严格把控各道工序。

3、水利工程技术之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的碾压是水利工程施工中的一项新兴技术,通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这项技术在我国发展迅速,并在各类水利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运用。该项技术主要是通过大量的运输充填土坝石,并对于硬的混凝土混合物进行碾压,通过强有力的大面积碾压,对其进行浇注的方法。该项施工技术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等其他大面积施工技术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当前这项技术主要碾压对象为高于5sV c的混凝土混合物,它的作用和优势在于既能保障混凝土原有的混凝度,还能够有效地改善混凝土的层面。碾压混凝土的优点主要包括:薄层铺料、零塌落度、碾压面坚实、混合物干硬等。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运用碾压混凝土技术能够在缩短了工期的同时为工程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就目前而言,碾压混凝土还是一种较为新兴的工程建筑材料,其构成的材料主要有贫辗压混凝土、高粉煤灰掺和混凝土、砂卵石水泥掺和混凝土这三类。这三类混凝土是目前粘稠度最高的,必须经过大面积碾压才能压实,因此可成为各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的首选混凝土材料。

4、导流是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在修建闸坝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工程措施。

在进行导流技术前,首先要策划出精密的方案,这是因为导流方案的设计直接关系到整个水利工程的工期、造价、质量和安全性。导流工程是指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全面部署控制河床的水流,它是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性措施,导流工程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防洪、发电、航运、灌溉以及其他部门的利益,关系到其他建筑工程的施工条件好坏以及工程进度的快慢。因此,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导流工程。此外,由于河流具有周期性的洪枯季节,所以水利工程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导致水利工程施工的不均衡性,因而在施工的安排中,一定要综合平衡施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及施工强度。

二、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1、做好水利工程项目编制方案

设计工程方案,要确定如何部署和管理。要全面考量,如何编制计划,从比较基本的施工手段做起,进行工程时间段的细划。要对设备,原材料,人员等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统筹。这些工程应该在开工之前进行周密的计划。在施工开始之后,要细化施工阶段,比如整体框架,结构,装修等等,要进行好的调整。制定好的设计和编制要选取专业技术人员,由各个负责的部门真正参与,提出各部门困难的问题,集中解决,使其更加标准规范。

2、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有了标准的施工设计,就要灵活的处理如何进行施工。首先要按照符合工程的标准进行设计:同时要符合各地的标准,选择最优化的经济指标,并且满足灌水,减少农田占用面积。并且对平面图上的沟、路,同时尽量杜绝安全上的问题。必须截弯取直,为未来更高标准的水利设施进行铺垫。同时要准确计算地下水,沟渠灌溉,进行最优化的处理。

3、不断优化工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优化水利工程的关键是在三项工作,一是招投标,二是订立合法有效的施工合同,三是监督管理。第一个环节招标,要保证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择优选择资质好的承包单位。第二点是要订立合理有效,对于投资方和施工方双赢的合同,并且在合同订立后,严格按照合同中所提到的条款进行施工。第三是要定期监督管理,有条件的话要培养专门的监督管理人员,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并且训练有素,讲究纪律,能够及时发现并上报工程质量上的问题。我们应该意识到,水利工程质量问题最容易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因此要规避工程的漏洞风险,必须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就做好监控工作,确保能及时发现工程的质量问题并且消灭这些隐患。

事后监控的范围和工作量都比较大,其中包括:(1)对工程技术的再次审查;(2)材料质地试验;(3)班组自检;(4)安排监控人员抽检;(5)验收隐蔽工程项目;(6)使用前全面检查;(7)设置质量管理点等等项目。其中设置质量管理点既属于事后监控也属于事前监控,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提高新技术、质量难点或者是薄弱环节产品生产的质量。在这些重点难点环节设置质量管理点可以进行事前监控,使一些安全问题迎刃而解。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有效的质量监督检查是提高工程质量的有力保障。充分发挥质量监督职能,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建立健全水利质量/管理体制,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的质量问题,是保障国家与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锡东.浅谈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I]今日科苑,2010(23).

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V523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10-

1.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企业的信誉,前景,利益,甚至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质量管理的基础是建立在节约以及保证施工质量的双重原则下的,两种原则缺一不可。不然会造成不可计量的损失。在实践过程中,必须保证内部生产要素的综合管理和外部要素的管理的正确性。从总体上说,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质量管理是整体中上下衔接,相辅相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样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质量的好坏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拙劣的工程技术或者是恶劣的施工质量都会是整体工程上的毁灭性打击。没有建筑工程技术支持的施工过程是不可想象的,同理,没有好的施工质量,再好的工程技术也是纸上谈兵。低劣的技术管理会使得整个项目陷入一片混乱,劣质的施工质量也会使得项目陷入无尽的损失。

管理作为一个永远不会被遗忘的话题,是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不注重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质量管理的话,将是一件极其错误的事情。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不在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下淘汰下来,就必须对建筑工程技术和施工质量的管理提高警惕,加强管理,提高效率。因此企业务必要对建筑工程技术和施工质量管理予以足够充分的重视。

2.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质量管理的作用和任务

(1)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质量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结合管理的原理和职能,运用科学的方法,促使工程的发展,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和相关指标,科学的严谨的组织各项技术与施工工作,建立起一套完整可行的管理途径。(2)根据工程的重点,难点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法,对施工组织的总工作作出调整,作出使工程经济,高效,先进的施工方案。下面是几条制定方案的原则,做到全面可靠,适用可行,科学合理。(3)施工前的准备,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前文已经提及,制定好的技术,质量管理制度,明确每一级,每一个部门,每一个施工人员的岗位急速责任职责,制定质量计划,并且组织人员学习熟悉图纸,并且对图纸的质量进行把关,并且集思广益,提出合理的检疫,加快工程进度,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成本,提出综合合理的建议或意见。根据工程情况制定施工安全准则,对技术工人进行考核,手机各种生产要素的信息,为后期施工做好铺垫准备。(4)施工阶段,在施工阶段,各部门各工序,分项,分次序的制定工前编制,审核施工技术措施,施工的技术方案,保证工程进行的经济且合理,安全,效率。对分包,或者承包的人员进行监督,质量考察,保证质量。在施工进程中,对施工产品进行监督,检查,验收,尤其是要加强一些隐蔽性比较高的工序的监督工作。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事故要予以更大的关注,对事故进行分析,找出根本原因,并且尽快找出解决方案,并且对事故的资料进行整理存档,从事件的产生,过程,极其结果都要进行合理的归档,建立一套案例体系,对以后有类似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可以更大的提高企业的办事效率。建立生产资料的详细账目报表,对每一种,每一个生产资料进行管理,备注。严查偷工减料的行为。在施工阶段的管理重点在于对质量的动态把控,对突发事件的灵活处理,提高管理层次的人员的素质。(5)竣工后阶段,竣工后阶段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工作进行总结,归档,对项目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总结,做的好的,或者有待提高的,都要予以指出,在不断的总结,创新,和经验的积累升华中,不断的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而这也是提高建筑工程与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途径之一。

3.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质量管理途径的要点分析

3.1 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质量管理的文件的管理

在项目开工之前,工程管理的部门要颁发有效文件的清单。各个施工单位要记录表格,技术性文件要实行标准化的管理,并且得到监理的认可,确保项目工程技术资料的统一,便于管理。对于资料的使用,存取都要进行实时的管理。及时组织好图纸的检验工作,做到来有登记,去有登记。

3.2 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的管理

做到根据项目的目标任务,确定合理的组织机构,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和工作准则,明确的指出各部门的人员的职责,按照不同的职责进行工作的关系的确认,确保各项工作都能按照指标进行。施工前要对从事项目的特殊人员进行严格的核查,做到每一个员工都是持证上岗,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效益。

3.3 施工机械和检验设备的管理

施工前要对施工的各项器械,机具进行认真的检查,并且保持完好的状态,对施工仪器进行常规检查,都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执行,检验不合格的器材不允许施工使用,保证施工器具的质量。

3.4 物资的管理

严格的按照管理手册及相关的程序文件要求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材料生产资料的质量符合工程要求。物资的采购过程中,要加大检查力度,对物资的供应厂商的各项能力进行评定,严格要求供货的质量,对供货的产品信息要加以了解,可以实现对其有效的控制。严格的执行资料的验收工作,杜绝不过关产品入库,积极主动的配合监管部门,做好检查工作,确保工程的质量。

3.5 环境的管理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做到文明施工,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根据施工图纸,进行区域的划分,明确责任区,对各单位和个人进行明确的分工,每个工作区域要做到整齐,美观,做到道路通畅,消防设施齐全。安全大方。

4.结语

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质量管理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标准和要求,是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大问题,更是设计到群众的切身利益的问题。时时谨记施工管理重于一切的主要环节,针对施工工程做好提前的准备,可以全面的提高工程的质量。总而言之,做好基层施工人员的思想工作,保持统一战线,不仅要求大家实事求是,一切去实际出发,要落实到位工作要求,也要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为创造出更好的施工环境而努力。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质量管理途径的好坏对工程质量造成的直接影响不容置疑,怎么样使用科学的方法,有效的管理措施,使得工程达到预期的完美的效果,是每一个管理人的重要课题,激励施工人员的斗志,大胆实践创新,必将给施工质量带来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6

本文阐述了水电安装工程中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水电安装工程的质量管理,从而为水电安装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水电安装;工程技术;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53.3 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建筑工程总体的质量与水电安装工程的质量有着紧密的联系,其质量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近几年来,由于一些施工单位只是单纯的缩短工期,而忽视工程的施工质量,使得建筑工程的质量有很大程度上的降低。比如住宅的排水渗漏、电气工程的预埋管堵塞等问题,都对建筑的使用功能有一定的影响。而且这些问题对建筑的使用寿命有一定程度的缩短,并浪费的资源。下面将简要分析水电安装工程的技术问题,并重点介绍水电安装工程因如何加强质量管理。

2、水电安装常见的技术问题

2.1、电气安装问题

在安装输电线路方面,存在管壁厚度较薄的钢管。没有将PVC—U电管粘结牢固,且在进盒(箱)部分,有一定程度的倾斜。没有采用穿管将天花板上的导线保护起来,而且在金属线槽以及支架接地方面,有较大的风险,没有相应的可靠度。其PVC-U预埋管没有一定的标志,有些初装修的住宅在配管方面,只是安装了分户箱,该种做法与我国建设部的《住宅工程初装饰竣工验收办法》规定有很大的冲突,这在很大程度上对电气线路的安全使用造成很大的影响;另外在安装开关、插座、配电箱以及电器具时,没有进行正确的连接,造成线路的错误。

2.2、供排水管安装问题

在安装水管方面,工程包头没有提供质量良好的水管,其存在较大的质量问题。比如没有采用厚度适当的管壁,选择较薄的管壁,造成其镀锌管的锌层厚度不够厚,甚至有直接采用冷镀锌管的方式。在PVC—U管中, 存在管材标志不一致现象,其管材、配件具有不一样的色泽。甚至在建筑工程的铸铁管中,出现使用普通排水管的现象,其存在较粗的外壁,没有足够的管径,且难以与接口合理承接。对于建筑商提供的大便器以及排水器件也有较大的问题,其材质较差等。初装的坐式大便器排出口预留位置不正确等。最后就是地漏的安装方面,由于铸铁排水管检查口本身质量差,设置的位置不正确等。

3、水电安装工程质量管理

3.1、审核施工图纸

在建筑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做好技术准备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其中包括对水电安装设计图的详细审核。审核工作的质量与安装工程的正常进行有着紧密的联系。只有做好审核工作,才能发现设计图中的问题,从而做好改正工作。审核图纸的过程,一般是以水电安装工程的特点作为参考基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审核。

一是,按照国家及相关的技术规定,审核设计图纸是否满足要求。

二是,检查设计内容是否存在矛盾点,比如在建筑、结构、设备以及管线方面,是否出现不恰当的设计。

三是,施工技术装备条件要满足一定的要求,因此该点也是审核的内容。

四是,以一定的标准对所使用的材料进行审查,观察其是否满足要求。

五是,是否完整地说明图纸内容,保证其图纸的尺寸、坐标、标高等与规定相符合。并且要检查结构的牢固性,能够具有准确的试压、测试以及检验的相关标准。

六是,按照工程的分项内容进行审核,能够对分部工程的矛盾进行查找。最后,将所检查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3.2、技术交底

在建筑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项目施工人员能够熟悉施工对象的设计情况、结构特点、施工工艺等,需要进行技术交底工作。保证工作人员对技术有一定的掌握度,从而减少施工错误。在进行技术交底工作时,要注意将工程设计中的意图、要求、特点、以及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并介绍施工制定的相关方案,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比如。如排水系统,电气预埋管安装、预留洞,管道距墙的距离是指距墙净尺寸还是距结构墙净尺寸,卡子形式和距离,管道坡度,垂直度,连接方式、要求达到的质量目标等都要具体。这样就使得施工人员明确各自施工任务要求做到心中有数,确保工程质量。

3.3、施工方案的设计

在建筑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水电安装工程具有一定的功能系统性,与普通的建筑工程相比,存在多方关联性。只有保证设备材料的质量,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工程具有良好的质量。在工程方面,其工程交叉有一定的复杂难度。对施工作业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因此在说明工程所使用的管材、附件、设备以及连接敷设的方式时,需要遵循“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能够利用工程施工的特点进行执行。并对工艺流程、质量的相关标准、偏差的允许范围、调试要求等进行说明。

3.4、加强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控制

工程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设备材料质量的影响,在安装施工过程中,是无法改正设备所存在的问题。因此在施工前,要选取良好的设备材料,做好采购工作,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施工人员要对进场的管材进行抽样检测工作,对其原材料及设备的型号、规格、厂家等进行审查,做好验收、复试工作,将不符合要求的设备淘汰掉,不准进场。比如,管道应无裂纹、砂眼,壁厚在允许偏差范围内且均匀一致,丝扣不得有损坏现象;防止管材厚薄不均,塑料管使用再生原材料,镀锌管内部未镀上锌,闸阀阀门关不严,卫生器具接口不合要求等现象。对材料检验不合格的应予及时纠正,不合格材料坚决拒收或退货,对合格材料迟迟不能及时进场,造成工期滞后,坚决进行索赔。

3.5、严格按标准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

在建筑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只有对施工质量进行合理控制,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水电工程的安装质量。而在保证施工质量的过程中,要检验并控制好组织质量,并将不合格的安装产品进行纠正。相关的施工人员要根据相关的施工规范以及要求进行执行,能够明确各工程的质量划分,将工程的质量验收作为施工的重点。

(1)电气施工质量标准

第一,在安装吊平顶内的电话线时,要根据配置管的施工工艺相关要求进行施工,不能在吊架以及龙骨上配置管。将灯位处接软管时,要能保证期软管长度小于0.5mm,并用专用接头的连线盒将软管两端连接起来。并且在整个过程中,要保证灯具能够连接牢固,做好金属软管的接地保护工作。在吊顶内要有各种强弱电的导线。

第二,在可燃构件上不得安装大功率用电器。

第三,要将开关、插座、灯具等器件进行牢固安装,确保其位置端正。

第四,盒内导线应当有余量长度宜为150mm 接线时火线进开关,零线进灯头,螺口灯头火线不得接触到外壳;

第五,面对电源插座,左插座孔为零线接口,右插座孔为火线接口;有接地孔的插座,地线孔应接在正上方;

第六,将涉及高度进行严格的统一管理,保证开关、插座的高度误差小于10mm。

第七,要保证开关插座灯具的可靠连接,且其连接线缆是正确的,与地面的距离要不超过200mm,并用保护盖板将落地插座进行牢固连接。

第八,导线与燃气管道间的间隔应不小于50mm,电气开关接头与燃气管间距离应不小于150mm。

(2)给排水管道质量验收标准

第一,管外径在25mm 以下的给水管道,在转角、水表、水龙头、角阀、管道终端100mm 处及螺纹连接处应设管卡,管卡安装必须牢固;

第二,管道与器具、管道与管道连接应严密,不得有渗漏现象,管道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第三,水管安装与电源和燃气管道的距离应不小于50mm;

第四,给水管道在隐蔽前,必须经压力试验,压力0.6MPa,保10 分钟无渗漏。

【结语】

建筑安装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电安装工程,建筑工程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水单安装工程质量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国家的相关规范以及各地管理部门的相关要求进行工作。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做好水电安装工程中的质量管理,从而保证工程具有良好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荣淑萍。建筑水电安装工程技术问题与解决措施。工程技术,2010

[2]叶龙海.浅谈住宅工程的水电施工质量控制[J].福建建设科技,2005,(03).

篇7

一、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工作是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利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技术、现场施工情况进行监督与检查。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工作在执行期间,是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其调控,以保证在建筑施工中的各个要素、各个生产部分之间能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而降低施工中的影响问题,促进施工的安全运行,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建筑企业的运行效率,还能以最低的经济成本提高建筑工程的实施质量。在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工作中,要实现专业的技术使用,并构建合理的实施方案,利用合理的解决措施不仅能够促进各个程序之间规范运行,还能提高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

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低

施工人员的自身技术水平一直是影响施工技术质量提升的主要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与建筑施工的技术水平存在关联。所以,建筑企业应重视对施工人员综合素质的考核工作,并促进施工人员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但在实际施工工作中,很多施工企业为了实现较大的经济效益,选择一些技术水平比较低的人员,甚至选择一些没有经验的施工人员,所以说,技术水平比较低的施工人员根本不能保证施工技术质量的有效控制[1]。

(二)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

我国在建筑工程技术质量管理制度建设中,根本没有体现出完善性。制度的建设能够促进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但在当前的施工建设过程中,一些制定的制度还体现着较大的松散问题,从而降低了整个工程的有利实施。如:管理制度中存在的缺陷性,在较大程度上都制约了建筑工程的有效实施。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施工单位只考虑自身效益的提升,一些施工管理人员对专业知识也不够熟练,与下阶层人员的沟通不到位等,都引起了施工方式的不规范执行[2]。

(三)建筑材料质量差

建筑施工中的材料是整个建筑工程中的主要部分,施工材料的质量与工程实施的质量存在较大关系。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相关的施工单位为了在工程实施期间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常常使用价格低、质量低,也没有符合国家标准的施工材料,从而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施工质量,降低了人们财产的安全性。而且,在对相关施工材料进行采购期间,也没有对其严格监督、检查,导致在施工中出现严重的偷工减料等现象,从而出现了质量差的工程建设。

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主要根据相关原则对其有效提高,一般表现在:第一,促进建筑工程中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使相关人员的技能与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第二,要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根据科学发展观倡导的相关原则,在保证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下,促进施工中各个环节、各个工作的科学性、安全性。第三,要提高施工材料的质量,在能够保证施工技术质量前提下,不仅要降低施工成本,还要提升建筑工程的生产效率。所以说,应对建筑工程中的施工质量管理合理控制,并在以下几方面积极优化[3]。

(一)聘请技术水平高的施工人员

根据建筑工程在建设与发展中形成的不同需要,对施工人员的不同技能与水平进行合理选择。在考核期间,可以严格按照制定的相关标准对其考核,以保证能够聘请到技术、能力都比较合适的人员,同时,还要严格禁止出现施工人员滥用技术的情况。而且,还有对建筑工程中的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技能考核以及相关的技术培训工作,使工程中的建设人员能够达到较高的施工水平以及形成成熟的建设程度。其次,可以针对施工人员的实际建设情况,制定合理的赏罚制度,并对一些表现优秀的人员、技术水平高的人员予以奖励,从而在整体上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4]。

(二)加强施工管理制度

在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中,要促进工程实施的规范性,建筑企业可以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并对其进行不断的改善与优化,这样才能在总体上提高工程施工技术质量。建筑工程中的相关管理人员在对管理制度进行制定期间,要对多种因素进行有效实施。如:实现施工管理制度的人性化发展,为了保证技术人员在施工中的安全性,可以利用相关的惩罚制度对其制约,以促进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实施。在整个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制定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能够在其中发挥较大作用,是控制施工质量的核心部分。因为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能够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保证施工的质量建设,从而提高企业的自身信誉。在这种建设形势下,企业还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以及安全培训工作,根据合理的技术规范以及安全责任,保证建筑工程中的每个部分、每个环节都能符合工程建设的质量标准,从而促进施工管理制度的积极建设[5]。

(三)提高建筑材料的质量

要提高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技术质量,要对施工中要消耗的建筑材料质量进行控制。例如:在对混凝土使用期间,如果使用过多的砂石或者水泥,就要严格把握材料使用的数量,保证材料的及时供应。而且,还要对使用材料的用量与存货量合理控制,保证在施工过程中能够促进施工作业的独立控制。如果期间遇到一些特殊状况,促进相互运输,能够在较大部分上提升两者之间的协调性。如果对施工中的一些大型项目,为了保证材料施工中的使用质量,还可以对其进行划分,并按照各个小细节进行控制。在材料使用期间,还要利用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以及预算制度,保证在采购期间能够合理利用资源。所以说,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期间,只有保证材料的合理使用,并充分促进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的规范性,这样才能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篇8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随着公路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路网结构的不断完善,公路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故而,加强公路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对提高公路施工技术水平,工程质量的有力保障、工程的提速、成本的节约都极为重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公路施工质量所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公路施工技术和质量监管也正在逐渐被人们所关注。

1.施工前的准备

公路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测量监理工作,其中包括:编制测量监理规划,参加开工前的交接桩,控制点的加密监理等。

1.1 测量监理的规划

测量监理规划是整个测量监理过程中的行动纲领,在施工准备阶段编制测量监理规划是为以后开展监理工作的必要准备。测量工作包括有关规范、图纸、招投标文件等。规定测量监理的内容和检查频率,应按照实施工程的内容根据依据中的有关测量需要检查的内容而定。测量监理必须坚持施工单位自检、监理抽检为原则的工作程序,同时监理认为是重点的或认为有怀疑的要加大抽检力度,必要时全面检查。

1.2 开工前的交接桩

在交接桩位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点位的完好及与交桩资料的吻合,并要做好交接记录,交接记录中应注明桩的完好性,有破损或与点位与资料不符时应注明且需各方签字认可。

1.3 控制点的复测监理工作

测量监理要认真检查施工单位的用于复测的仪器、人员数量、人员资质,同时要对施工单位的复测的技术方案认真审查,一般应要求施工单位对设计单位提供的所有点位同精度复测,以确保在施工阶段的测量精度要求。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施工单位对复测资料进行整理,同时要求施工单位提供复测原始手簿。

2.公路工程基本施工技术

在工程开工之前,需要依据实际的工程情况建立一套技术分级管理系统,并明确其职能和职责范围。与此同时各项管理制度也必须建立,只有这样才能把整个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有机的组织起来并落实到位。

工程施工相关技术标准、规范要落实到位并完善学习制度技术标准和规范是现代化施工的重要技术保证。这些规范要求对技术进行分解并使其具体化,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学习、熟悉和掌握,在具体的施工中加强技术的监督和检查,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动员其充分发挥。

做好图纸会审,落实技术交底和技术档案管理制度施工图纸需要有组织有步骤有领导的进行。对于重点、特殊工程要做好详细的技术交底工作,避免盲目施工、不文明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有关质量标准和操作质量都要严格检查,根据公路施工的特点,建立隐蔽工程验收制度等是必须的,认真执行工程验收制度是保证工程质量措施的重要方式之一。

3.公路施工中的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3.1 安全问题

公路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在平常的工作中,就要注重对职工安全生产的培训教育,让安全生产不只是个口号,使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的意识,提高生产人员的素质,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的发生。

3.2 技术问题

公路施工中,技术管理通常会影响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和施工质量。做好地质勘探调查对路线经过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详细探查,尤其对特殊路段提供详细的设计资料。在施工过程中,要按照科学的态度去办事,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去获得最高的剩余价值。

3.3 质量问题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是整个公路施工项目的核心。公路施工主要常见的质量问题,如:做好沥青砼路面接缝施工,预热已压实部分路面,加强新旧混合料的黏结,摊铺机起步速度要慢,并调整好预留高度摊铺结束后立即碾压,碾压速度不宜过快等。

3.4 控制成本问题

控制成本问题也是很重要的环节,运用科学合理、确定目标控制成本,抓好工程项目成本预测,综合考虑施工条件,施工人员素质及施工地点环境等影响因素,科学合理的预测机械、材料、人工、及其它不确实的费用。

4.公路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

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和现代特点的施工质量管理方式和质量保证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已成当务之急。应从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质检基础工作、加强过程质量的控制三方面入手。

4.1 建立以工程施工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一个严密的强有力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质量的关键,有利于工程施工工作的开展和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控制。同时,还要建立以工程施工项目为核心的检验和质管组织。

4.2 建立健全业务素质较强的监理队伍

监理单位作为一个监督管理机构,除具有相应资质、资信等级外,还应具备一批业务素质及职业道德高,有着多年施工及监理经验的人员。员工要以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对待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及时总结,对施工过程中先进的施工工艺及方法给予肯定,并通过例会的形式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从而有效的指导施工。

4.3 加强质检基础工作

计量检测工作的加强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质量检验评定的准确性。为强化检测手段,要求各地公路建设主管部门和施工单位建立健全实验室,配专职人员负责常规试验和抽验工作,公路建设主管单位对各级管理单位拨发专款配置器具。

建立和健全质量责任制,制定各级职责范围,实行联质奖惩制,做到奖罚分明,发挥经济的作用。项目建设在开工前,由建设单位、指挥部将各种原始记录表、检验记录表、测试报告表及统计表格等发至施工单位,并规定向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定期报送各种资料。

各级领导要尊重科学支持技术人员的工作,有计划、有目的地举办技术培训班,建设单位应组织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举办工程质量研讨会,总结交流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同时,要加强工程技术的继续教育,重视知识,掌握新技术、新理论、新材料、新工艺,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需要。

4.4 加强过程质量的控制

4.4.1 设计质量的控制

重大变更应严格按设计变更报批手续,按规定程序办理。对设计中不详、漏误及容易引起误解的问题,施工单位直接提出或通过监理工程师上报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以书面解释或补充规定。

4.4.2 材料质量的控制

原材料是工程实体的组成部分,与工程质量有着直接关系,因此,施工单位一是把好材料采购关;二是对各种原材料进行测试鉴定;三是严禁不合格材料和半成品进人施工现场。

4.4.3 施工质量的控制

抓好各施工阶段,以防患于未然。施工单位的各施工阶段要通过定期检查,有的放矢地对重点、突出的问题进行现场检查、评比和交流,对存在的问题,施工要点、注意事项等,施工内部质监部门以书面形式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目的是为提高工程质量。对影响质量的要害问题或普遍性问题,要坚持质量第一。对虽未发生但根据质量情报信息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要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5.结语

公路施工技术管理是一项基础性工作,针对公路施工中存在的常见问题,结合实际条件,建立起一套科学、适合我国国情、省情的行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乃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贯穿于整个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在具体的实践工程中,要不断推广新的技术和经验,克服种种技术难关,形成良性循环。好的施工技术管理,能够促使技术管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促进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企业快步和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斌.当前工程质量投诉处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工程质量.2009

篇9

关键词 建筑工程;工程技术管理;质量控制;技术措施

随着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使得建筑市场的前景变得相当广阔,随之而来的,是施工企业的大量涌入及竞争的日渐激烈,对施工企业而言,如何在日趋白炽化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是目前所有施工企业所面临的一个严峻而又现实的问题,这就要求施工企业抓好技术管理,坚持“以质取胜”的经营战略,科学管理,规范施工,多建精品工程,以此推动企业拓宽市场,赢得市场,谟求更大发展。

施工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人员、施工技术、材料和施工现场等进行管理。本文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实践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探讨。

1.人员管理

人是施工生产的主体,施工现场项目管理人员包括项目经理、施工员、技术员、质检员、材料员、统计核算员、安全管理员等岗位,他们的质量意识、生产技能、文化素养、生理体能、心理行为等到方面的个体素质,以及经过合理组织充分发挥其潜在能力的群体素质状况,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的形成和控制。

在项目施工前期,工程部对各工种进行必须的培训,培训即包括技能也包括文明施工细则的培训,合理组织、严格考核,并辅以必要的激励机制,使施工人员的潜在能力得到最好的组合和发挥,从而保证他们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发挥生产主体的自控作用。

为实施承建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和目标控制,施工承包企业必须选派有资格、能力的施工项目经理和管理人员承担领导和组织施工管理的任务。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由项目经理统一指挥,各自按照岗位标准进行工作,实行项目目标管理制度,以现场施工管理组织架构为基础,通过加强项目管理,落实管理目标责任制,并强化职能部门的指导监督作用,对施工人员的资格进行考核,严格执行规定工种持证上岗制度,从而形成具有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能力的工作系统。

2.技术施工管理

由于建设工程产品的多样性和单件性生产,所以,在很多场合下施工技术工作带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专案性特点,它对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对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1)做好工程开工前的各项技术准备工作。

(2)注重施工过程中的组织、协调、控制调整和检查,坚持通过以试验检测数据评定工程质量。

(3)做好施工技术标准。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施工技术方法是实施施工技术标准的具体手段。施工技术方法包含施工技术方案、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而施工技术方案是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部分,它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效率、质量、工期和技术经济效果,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施工技术方案的制定工作。施工技术方案应符合工程承包合同技术规范的要求,体现设计意图,要求做到技术工艺先进、经济合理,能保证工期、质量和安全。制定方案时必须结合项目现有资源和工程实际情况,确定施工方法、选择施工机械、安排施工顺序,衔接配合组织流水作业,制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等,并在工程施工前或在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时制定。

在施工总体技术方案确定的前提下,各分部分项施工展开之前还必须结合具体施工条件进一步深化和进行具体操作方法的详细交底。设计技术交底时,除应认真听取设计单位对工程技术特点的介绍和对施工的各项要求外,项目总工应根据研究图纸的记录汇总以及对设计意图的理解,明确提出对设计图纸的疑问、建议或变更意见,并对所探讨的问题逐一做好记录。对设计文件和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会同有关单位或部门协商解决并取得书面认可依据。

(4)及时进行工程竣工后的技术总结。工程在施工完成后,项目经理应组织有关人员对工程质量、工期、成本控制、合同完成情况、施工技术方案实施情况以及施工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进行全面评价和总结,为今后施工提供借鉴,使施工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3.施工质量管理控制方面

3.1 以人为核心

人是质量的创造者,工程质量过程管理必须“以人为核心”,把人作为管理的动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人的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提高人的素质,避免人的失误;以人的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促进工程质量。

3.2 以预防为主

“以预防为主”,就是要从对工程质量的事后检查把关,转向对工程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对产品的质量检查,转向对工作质量的检查、对工序质量的检查、对中间产品的质量检查,这是确保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

3.3 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

质量标准是评价产品质量的尺度,数据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和依据。产品的质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必须通过严格检查,用数据说话。

3.4 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

4.材料管理方面

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材料质量不达标,工程质量就难以保证,因而要对它进行监控管理。建筑材料品种繁杂,质量及档次相差悬殊,在施工作业之前必须对进场的材料物资进行严格的检查验收,做好使用前的质量把关和预控工作,保证投入使用的材料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要求,其主要内容包括:1)控制材料设备性能、标准与设计文件的相符性;2)控制材料设备各项技术性能指标、检验测试指标与标准要求的相符性;3)控制材料设备进场验收程序及质量文件资料的齐全程度等;4)控制不合格材料、设备的处理程序。不合格材料设备必须进行记录、标识,及时清退处理或指定专管,以防用错;不合格品不得用于工程建设。

已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施工企业,施工现场材料设备质量控制,应按照质量程序文件规定,贯彻执行封样、采购、进场检验、抽样检测及质保资料提交等一系列明确规定的控制标准,报验合格的材料方能使用。对易碎、易潮、易变形、易污染的物品,在运输、堆放、安装过程等环节也须进行监控。

5.现场施工管理

施工的关键是质量和进度。对于进度,原则上按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执行。但作为一个项目而言,现场情况千变万化,如材料供应,设计变更等问题,难免会造成某分项工程工期的滞后,绝对不能模式化,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安排;所滞后的工期尽可能组织各班组进行晚间加班,弥补滞后工期,确保总工期。施工质量能否得到保证,最主要的是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国家规范和有关标准的要求来完成每一道工序,严禁偷工减料。必须贯彻执行“三检”制,即自检、专检、联检,通过层层的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允许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从而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项目的安全管理,制定确定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十分重要。它是管理的方法手段,是对生产各因素状态的约束和控制。根据施工生产的特点,安全管理也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要落实安全责任制,实施责任管理,加强安全教育和例行安全检查,发现不符合安全规定的地方,立即强制整改,以确保工程施工安全。

6.总结

以上就是我对建筑工程质量及技术管理的认识。在实际工程中,工程管理人员要站在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工程质量,坚持“以质取胜”的经营战略,科学管理,规范施工,多建精品工程,以此推动企业拓宽市场,赢得市场,谋求更大发展。才能使施工企业不断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东晖. 浅谈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J]. 科技咨询导报,2007(21).

篇10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在当前社会经济中,住宅、厂房以及其他的公共基础建筑都是人们日常的工作生活当中的一部分,同人民的生产和生活质量密切挂钩。它们的质量问题与人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本文就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阐述,从而更好的提高和促进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良性建设和发展。

一、建筑工程中的技术管理

1、建筑施工过程中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1)是建筑施工特殊性的要求。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建筑物的样式、类型复杂多样,且设计要求和规模也各不相同,再加上天气、地质等条件的影响,因此必须进行施工技术上的管理和控制。在大多数的建筑施工中,其施工的工序搭接较多、工种的交叉频繁且各项技术大多是要进行综合性的应用,这就需要对这些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进行管理和规范,从而确保施工的正常、有序开展,使施工技术达到建筑工程设计的要求和标准。

(2)是企业经营效益的要求。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其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是否顺利,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社会信誉、经营效益以及生存发展。目前,大部分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企业必须具备合格的技术装备和技术条件,而对这些技术装备和条件进行管理和控制的水平则是确保企业顺利施工建设的保证和支撑。

(3)是新时期建筑行业发展的需要。当前,建筑行业内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等层出不穷,且有些建筑工程的施工设计也更加的趋于功能的特殊化和结构的复杂化,对建筑物的装修施工也更加的新颖,因此,施工单位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必须对这些新兴的技术和装备进行管理和规范,从而确保施工建设的顺利进行。

2、建筑工程施工中技术管理的措施

(1)加强施工对企业的法制化建设。施工单位要建立和完善单位内部各级施工技术负责制以及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人员的职、权、责。同时,对全体员工尤其是领导干部在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的行为进行严格的规范,明确施工过程中各个分部、分项的施工技术标准和要求,以及施工的工艺方法、质量标准,并对它们进行严格的检查、监督、评定、验收。

(2)加强对先进管理经验和管理方法的学习。施工单位要组织员工对当前行业内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方法进行学习、培训和交流。从而不断的提升施工单位内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综合素质,加强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提高技术人员在遇到突发问题时的预见性和处理能力,从而将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质量的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进而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和质量。

(3)加强贯彻落实各项技术管理制度。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的贯彻和落实,以确保施工技术的水平。具体内容包括 :编制施工场地的总平面图以及组织设计方案 ;阅读、熟悉和会审施工图制度 ;施工质量的管理制度 ;施工图技术的交底制度 ;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试验检测制度 ;隐蔽工程验收监督制度 ;技术变更的联系单制度;工程结构的验收、检查制度;工程质量的评定检阅制度 ;工程技术的档案管理制度。

(4)长期坚持对工程施工技术的工作的管理。施工单位要对技术管理工作进行长期的严抓不懈,持之以恒的进行管理和控制,才能长久的确保企业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技术水平和质量。具体包括以下工作内容 :第一,要严格的按照国家规定的有关施工技术制度、标准和规程进行施工作业,同时还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特点,制定适时本企业建设发展的各项技术管理的制度和规范,并不断的实践中补充和完善。第二,要建立和完善统一的技术检查评定制度,对所进行的项目施工技术的成果进行总结和评比,从而促使其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建筑工程中的质量管理

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质量的管理控制时,建设施工单位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和水平,从而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使用性能。

1、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建立和完善一套科学、全面、切实、可行的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保障体系是确保建设单位在进行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水平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施工单位根据我国颁布的有关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认证的相关要求,制定和规范质量管理保障体系中的相应管理制度的标准和规则,并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以及施工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施工质量管理手册的编写。同时,施工单位还要结合各种影响因素,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施工技术目标和质量管理方针,从而确保施工质量管理保障体系的协调性、指令性、系统性、可操作性以及可检查性。

2、要严格控制工程施工的工序和环境

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非常多,且类型复杂。例如在建筑工程的管理环境中,劳动组合、作业场所等因素的改变都会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再如在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环境当中,地质、水文、气象等因素也都是常见的能够影响到建筑施工质量的因素。因此,施工单位要根据自身状况以及施工现场的条件,对施工过程中的工序和环境条件进行严格、全面的控制和管理,从而确

保建筑施工的质量水平。

3、要严格控制和管理施工过程中的建筑材料、施工机械以及人员组织等工作对于这一措施,其具体的推行措施主要有下面三个方面的手段,即 :

(1)建筑材料管理。建筑材料是建造建筑工程的基础性的物质条件和保证,可以说没有建筑施工材料就没有建筑工程的存在。因此,施工单位严格控制和管理建筑材料,确保施工质量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措施和手段。

(2)机械设备管理。在工程施工过程当中,由于某些项目施工中的操作行为无法用人力进行完成,这时就需要通过运用相应的机械设备来完成。尤其是在现代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机械设备的使用更是五花八门,各种用途、类型的机械设备被广泛的应用到工程的建设施工中来,并成为里面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同时,机械设备的使用也大大的缩短了工程的施工进度,提高了施工的作业效率。因此,施工单位必须要加强机械设备的应用和管理,并严格控制好作业人员的施工操作行为,从而不断的提高工程施工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3)人员组织管理。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过程中,人是一切施工管理活动的主体和核心,它也是施工质量管理控制工作中的中心问题。因此,施工单位应充分的调动起工作人员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感和道德素质,从而真正使企业做到“以人为本、确保质量”的施工质量管理理念。

结 语

建筑单位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同时对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从而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同时,建筑单位也要将质量当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用管理来保效益,严格的、规范化的对每一个施工项目进行技术和质量的双重管理和控制,从而促进和推动建筑施工企业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刘文莉.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3

篇11

[关键字]水利工程 技术管理 经营效益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TV5 [文献码] C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2-211-2

0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新型设备、新的施工方法、新材料、新工艺等不断出现和更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涉及到多重环节,其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水工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水工混凝土工程受其他条件如自然条件等的影响很大,冬季和雨季等自然条件影响水工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工期和工程质量。因此。对混凝土这种材料的认识和精心制造是关系到整个水利水电工程成败、优劣的关键问题。在长期的工作实践的基础上,作者分析了水工混凝土施工中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施工技术对策。

1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所谓技术管理就是强调对施工过程中各项技术工作的"管理",不仅仅是指"技术"本身。所谓技术管理工作,它是企业进行一系列技术组织管理工作的总称。

技术管理工作在水利行业各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和搞好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技术管理工作,能保证施工中按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要求,确保各水利工程项目的有序进行。

(2)重视和搞好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技术管理工作,能不断提高我们各水利施工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特别是相关技术工种中有关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从而在施工开始前或在施工过程中能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有关技术问题,特别是技术难题,把安全事故和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工程的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确保工程按期完工。

(3)重视和搞好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技术管理工作,能充分发挥施工人员特别是重要岗位上技术性较强的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及设备、材料的潜力,在保证工程在施工安全和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工程各种成本,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并提升本企业在行业中的市场竞争能力。

2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方法

2.1提高技术管理水平,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以法治企,强化各项技术管理工作的落实。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各级技术管理层的技术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级技术管理层中相关人员的责、权、利。组织全体员工,特别是技术管理干部不断学习现行规范。

(2)不断学习先进的技术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通过组织全体员工特别是技术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技术学习和技术交流。不断提高本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和广大员工技术业务素质。

(3)发扬民主,鼓励广大员工特别是技术人员开展技术革新、发明创造,通过PDCA循环,解决各项技术难题。

(4)通过加强技术管理工作,积极研究与探索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应用,在行业中甚至在跨行业中占据优势地位。

2.2 认真贯彻执行各项技术管理制度

贯彻和执行好各项技术管理制度是搞好阶段技术管理工作的关键,是科学地组织企业各项技术工作的保证。技术管理工作一般分三个环节:一是施工准备阶段的施工技术管理。这阶段主要是指安全、质量、进度等项目因素进行技术管理,是确保工程按期保质完工的先决条件。第二阶段主要是指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技术管理工作,这阶段的管理主要是指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实际投人的各生产要素,作业技术话动的实施状态和结果进行的技术管理。包括作业者发挥技术能力的过程和自控行为等和来自各自管理层的所有综合技术管理活动。第三阶段主要是指竣工验收阶段的各项技术管理活动。

3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3.1 水利工程质量控制原则性

⑴实事求是和公正。单元工程(工序、分项等)、中间产品质评表中的实测(统计)值、检验记录应如实从现场检测得来。测量、现场土工试验成果,原材料中问产品结构物质量的抽检试验报告、金结焊缝探伤、混凝土探伤、填土压实度、地基承载力、建筑物外观质量检测报告;渗漏观测、注水压水试验记录等均应实事求是、真实可靠,不可随意改变。为了保证公正真实,承包商与检测试验室最好不是同属一个单位;⑵工程进度的松紧有度。既要 格遵照施工规程规范、验收评定标准去判定,义要松紧有度、宽严适当;⑶程序先后、主次有别,时效性。质量检查内容、对象多,指标繁杂,应分清主次、先后有序地进行,如先有原地面地形地物测量,后再有建筑(结构)物布黄放样;先有工序、分项、单桩(孔、根)检测评定,后才有单元质量评定。工程质量应以内在为主,外观为辅,而不能反其道而行之; ⑷施工单位应遵守自觉性。施工承包商承担的工程施工应从准备到完工、保修到交付的全过程质量保证责任。按照"谁施工准担责"的原则对其施工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出了问题责无旁贷。因此承包商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质量标准施工,自觉做好质最白检自控,并主动接受有关质监部门的检查、监督,改进质量管理,提高质量水准;⑸设计单位应遵照先导性。设计者不仅要与承包商共同进行项目划分,将确定的重要隐蔽下,提出质量预控保证措施,对质控工作做出先导。监理单位要贯彻主动性原则。监理对质量的控制要变被动为主动,变事后检验补救为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对易产生质量问题的部位、项目有预见性,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3.2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措施

⑴加强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工程项目建设的实施者是人,对工程质量的管理也应从人员素质抓起。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工程项目管理成员应牢固树立工程质量第一的意识,在保证工程质量前提下考虑经济效益。必须坚持以"质量第一"的思想去组织和检验自己的工作,为此做好施工队伍的思想教育工作。

施工企业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政治思想、劳动纪律、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敬业精神;健全岗位责任制,建立激励制度,增强责任心,发挥创造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加强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操作水平;制定操作程序避免发生意外事故;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管理者、作业者都应该是资格的行家。严禁不惜基本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人员无证上岗。

⑵建立健全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①严格控制施工材料,各类工程材料是工程建设的物理条件,因而材料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水利工程所采用的砂、石、水泥、钢筋、土、堆石等材料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必须健全材料管理制度,进入现场的工程材料必须有产品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并应符合设计规定要求;②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控制。施工机械、设备是实现施工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对工程进度、质量均有直接影响。机械设备的选型要依据机械设备的性能和参数指标,按照满足工程需要和保证质量的要求;③仔细分析环境条件。环境条件是指对工程质量特性起重要作用的环境因素,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技术环境,施工现场作业面、劳动设施、光线和通讯条件等作业环境,及与各方关系等人文环境。环境条件往往对工程质量有一定的影响;④严格控制施工方法。应根据不同类型,不同条件下的工程项目,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方案。采用先进合理的工艺、技术,以及规范的方法和作业指导书施工,必将对组成质量因数的产品精度、清洁度、平整度、密封性等物理、化学特性方面起良性推进作用,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和提高作业效率。

篇12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工程施工的管理目的就是为了确保施工质量,从而有效地减少成本以及缩短工期,这些直接关系到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实现文明、安全、低耗、高质的生产。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安全文明生产是建筑企业的生存之本,这就取决于严格的施工管理。由于建筑工程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其投资成本大且施工技术要求高,在施工作业环节中,一旦出现问题便会直接给工程质量造成影响,以及给企业带来损失。因此,本文就这些问题展开了探讨。

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一)完善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完善施工方案的编制

施工方案是整个建筑工程的指引,没有科学的工程方案作为参照,整个施工作业是难以完成的。在施工方案编制时需要关系到的内容包含全部施工环节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策略、质量检测等等。而工程项目实施方案的有效性直接影响了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这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是最核心的部分。在编制设计方案时必须把技术作为重点参考,对于存在的施工难题、经济效益等问题,需在方案设计环节给予正确控制,全面实施有效的技术、工艺、操作、管理、经济等措施外维持良好的工程质量。

2、完善施工现场的设备管理

机械设备能够完成许多人工无法进行的施工作业,其是建筑工程必备的作业工具。

(1)保证设备运用准确。对于使用到的机械设备,操作者必须要熟悉其具体的操作标准、使用性能以及操作方式等,因此需要工程单位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不对提高人员的专业操作水平,并且对于机械设备可以及时进行调控作业。

(2)定期搞好设备维修。当一天的操作任务完成以后,应该安排专业人员对设备进行清理维护,进而促进设备的工作效率。因此,应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综合采取清洁、紧固、和调整等措施,加强设备维护调整,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时间。

3、控制建筑材料质量

材料是建筑的构成基础,只有达到质量标准的材料才能更好地达到建筑预期的效果。因此,工程单位应从源头起做好材料的质量控制管理,选择专业的采购人员进行质量把关,严格鉴别各种材料的优劣。当材料运达施工现场以后,应安排检查人员对材料的性能表格、合格证等进行核对,发现异常问题应立即申报处理。确保做到对材料的二次鉴定,一经发现不达标材料坚决禁止使用。

(二)完善施工中的质量管理

1、完善工序的质量控制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采取控制措施则需要坚持把工序质量控制当成核心,对每项施工工序积极完善的原则。这主要是由于建筑工程时由每个小部分组成,每道工序都会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而各道工序的组成结构都涉及到了人员、设备、材料、方案、环境等等,控制施工质量时也必须要围绕这些因素开展工作,从而准确把握好质量的控制点,结合工程的实际需要来加强影响质量因素的控制。并且参照科学的质量体系、质量检查制度,对不同项目的施工工序给予改善,特别是针对工序中的关键的结果与位置重点改进。对于存在的不稳定因素,我们必须要预想其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及时判断分析后实施预防措施,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把问题得到解决,维持每个工序之间的持续结合。施工时需保证良好的工序交接,对程序内容及时讲述清楚,从根本上加强质量控制。

2、加强成品保护在施工过程中,对已完工的分部或分项工程,如不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保护,就会造成损伤,有些损伤难以恢复而成为永久性缺陷,从而严重影响工程质量。产品保护工作主要抓施工顺序和防护措施两个主要环节。按正确的施工流程组织施工,不颠倒工序,可防止后道工序损坏污染前道工序,如地下管道与基础工程配合进行施工,可避免基础完工后再打洞挖槽安装管道,影响质量和进度。通过采取提前防护、包裹、覆盖和局部堵塞等产品防护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损伤、污染、堵塞。此外还必须加强对成品保护工作的检查。

3、加大检查力度

鉴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复杂性,在施工前期采取必要的准备措施能够保证操作秩序的顺利进行。工程技术、作业人员应该尽早达到施工现场,熟悉周围的环境,仔细研究工程图纸后,结合实际情况做好施工布置准备。而检查工作则是针对违章操作、设计违规、规范缺缺失、治疗过差等问题的提早发现,一旦检查出存在这类问题后在必须要及时告知处理,避免给整个建筑施工造成质量损坏的影响。而对于工程的核心环节,则需定期实施检查审核处理,尽早发现建筑质量存在的问题,维持施工质量处于标准状态。

4、控制施工环境

环境因素对于建筑工程的影响是巨大的,且环境涉及到大自然的各个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气象、温度、湿度、空气流动、太阳光照等等,这些细小的方面常会觉得施工的方案与操作技术;若根据空间学角度看,每个施工工序都是环环相扣的,这就需要施工人员能把握好各个工序的施工质量,以免破坏了下面施工的环境。另外,当工程施工处于温度过高、过低环境时也会给施工造成较大的影响,特别是严寒、炎热、梅雨等天气,工程单位必须要实施季节性施工保障策略,防止建筑物因温度过低因素造成冻害、干裂、冲刷等问题。工程单位领导需要做好责任管理制度,对施工现场的情况及时监督巡查,积极贯彻科学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引导操作者文明施工,避免施工引起太多的污染问题,这也是降低工程成本消耗的有效措施之一。

(三)完善事后验收

在工程结束施工后,要对整个工程的质量进行审核验收。工程验收包括了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以及单位工程的验收。建筑工程施工结束后要安排检验员对建筑内部的各个位置情况审查。在对工程质量进行验收时,其重点在于对建筑工程中的各个组成构件性能进行验收,应要求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建筑性能进行检测,保障建筑工程参数指标达到标准后才能正式投入使用。对于不符合标准的建筑物应及时通知施工单位进行处理,结合施工图纸详细分析原因,再从根本上处理好建筑质量问题。

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一)技术管理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

技术管理是企业进行一系列技术组织管理工作的总称。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是指以系统论的观点,对构成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素和施工企业的各项技术活动,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计划与决策、组织与指挥、控制与调节。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的施工是一种复杂的多工种协同操作、多项技术的交叉综合应用过程。由此决定着施工企业的技术活动也是多种多样的。这里所指的“技术活动”,包括了由熟悉与会审图样、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开始,到施工过程中的商洽管理、质量检验、直至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全过程中的各项技术工作。“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素”是指各项技术活动赖以进行的技术标准与规程、技术情报、技术装备、技术人才以及技术责任等等。

(二)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的策略

1、施工准备阶段的施工技术管理

理解设计意图和施工项目关键部位的质量是技术管理的关键。在工程项目中标后,我们要认真做好施工准备,特别是与建设单位委托的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三方组成的施工图纸会审。了解设计单位对施工项目的设计意图,对施工的要求。施工单位提出图纸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变的要求,通过协商,在满足建筑产品使用功能和保证工程实体质量的前提条件下,解决存在的问题。一定要通过熟悉施工图纸,了解施工项目地质勘查资料、设计图纸说明是否齐全;总平面与施工图几何尺寸、平面位置、标高是否一致;建筑结构与各专业图纸本身是否有差错及矛盾;结构图与建筑图的平面尺寸及标高是否相一致、是否表示清楚、预埋件是否表示清楚;工艺管道、电气管道线是否合理。

2、加强技术措施。

项目工程技术人员应根据施工现场的材料机具、劳动力的供应情况以及自然条件、等,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制定出最安全、经济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方案。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经由工程师审批,监理公司的批准。对于比较特殊的施工部位如: 模板施工、深基坑开挖、、现场临时用电、脚手架施工以及吊装施工等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经由工程师审核批准,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同时加大检查与验收力度,确保技术上的可行、安全上有保障。根据防洪、防雨、防触电等安全规程,认真做好现场的规划工作。保持现场道路坚实、平整、畅通,生产生活区要安放消防器材并设足够的水源, 编制消防预案,并成立义务消防队。所有施工人员必须来了解掌握消防设施的使用方法及性能。各种房屋、料场、库棚等要符合公安部门的安全距离规定。严禁在加工场和料场内吸烟以及室内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也得到更新与优化。而且伴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也得到保证,传统建筑施工中会遇到的问题也得到克服,居民也能住得放心。建筑部门应加强技术创新以及管理创新,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基础上,节约能源和资源,建设节约型国家,建设更好的建筑,人们住的放心的建筑。

参考文献

[1]马玉宝.浅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门窗,2014,(1).

篇13

关键词:建筑安装;施工技术;施工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建筑安装工程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管理工作,建筑设备安装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使用的程度,其安装质量对于整个工程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建筑工程设备安装的管理水平,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对建筑设备安装过程进行严格监控。近几年,随着我国施工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建筑安装市场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主要包括技术管理制度、档案管理、技术交底、安全技术、新技术的开发应用等。技术管理主要是完善技术标准规范、施工过程新技术的实施以及更新。施工技术管理的要求主要是从实际情况和需求出发,正确贯彻国家及地方的技术规范政策和要求,所有的施工技术都要考虑到经济效益及施工质量,要合理选择施工最佳方案,而且施工技术要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建筑施工技术优化管理措施

2.1建筑工程管理制度优化

施工技术管理中,要落实并完善相关的各种技术规范及要求。建立健全的管理机构及技术责任制度。实现和责任制度是要保证各项技术都有相应的负责人,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无人负责或责任不清的现象。

在施工中,要认真落实各项技术交底工作,对于图纸会审要经过相关技术人员有组织、有步骤、有纪律进行。如果施工前,各项交底工作没有完成,不得盲目施工,对于重要工程及重点部位,技术交底工作更应该做详细。

2.2施工阶段技术管理措施

施工前期的技术准备阶段,是为施工奠定基础,从而保证施工施工顺利进行。施工前期的准备阶段主要是全面分析工程的特点、施工技术、施工进度、和施工条件,并编制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在施工方案中,要充分做好施工技术、人力、物力的准备,确保施工项目在预定的时期内完成。因而,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在施工编制的组织工作中,要对所有的施工人员明确分工,并且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对于施工方案的编制,要严格按照统一的规定标准,最终为了实现项目质量安全,必须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

2.3对技术文件的管理

在技术管理中,要对变更文件及竣工文件进行管理,变更文件是施工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施工成本及施工利益的高低。施工变更文件关系到多方的利益、关系到是否降低成本、是否增加利润,更关乎到工程的进展如何。例如施工中是否符合图纸要求,材料是否符合规定标准,结构设置是否符合图纸规定,主要结构部分是否与图纸存在差异等种种问题。

竣工文件的管理关系到整个项目的实施情况,真实反映了施工过程中的记录情况,是对技术人员、验收结果、问题修复等问题的真实记录,因此,对竣工文件的管理是反映整个项目的依据。对竣工文件的管理必须要做到不遗漏任何技术项,并且确保各项资料的填写应做到真实、准确无误。

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做好施工中的各项准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强对施工难点的控制,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成本的控制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建筑工程设备安装过程的质量管理

为加强施工质量的管理,有关部门必须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把好质量关。

3.1项目质量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必须要严格规定施工技术及监理、技术人员的程序,要淘汰落后的施工工艺,加强对事前、事后及隐蔽工程的检测及监督,使各项偷工减料、弄虚作假的违规、违法现象处于受控状态。另外,要加强全体工作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并组织技术人员对质量较好的项目进行观摩学习,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及技术,并找出差距原因,加强与他人的质量交流与总结,从而达到技术、质量最优,以优取胜的目的。

3.2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材料管理

建筑安装设备施工材料分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两种,安装设备施工材料具有多样性、规格型号繁杂等特点,为了减小施工材料成本的管理难度,必须从材料管理入手,从材料的材质、规格型号、数量等计算出所需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的定额。另外在施工材料进场时,必须通过检查材料的质量是否与图纸要求相一致,核对进场材料的数量及厂家,避免过期或假货进入现场,以保障材料是否符合要求,确保建筑工程设备安装的质量。

3.3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中质量管理

在当今建筑市场中竞争如此激烈,建筑品牌显得非常重要,因此,管理部门不仅要安排好分工,更应该抓好质量问题。质量是生存发展的关键,质检员应负起主要责任,随时检查安装设备是否符合图纸要求,严格控制质量关,让全体人员都清楚的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

另外,工程分包单位之间各自的施工方案,互不交底,相互矛盾,没有统一的质量控制管理。有的施工单位没有真正的专业管理人员,或缺少相关的施工管理经验,再加上大多数工人文化水平低,对施工质量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入,这样就难以起到真正把关、控制质量管理的作用。

4.建筑工程设备安装未来发展的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物的增多,大量的建筑设备及城市基础设施,给我们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建筑设备安装工程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尤为重要。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是保障建筑工程设备安装质量的关键。随着建设规模的扩大,技术含量的提高,随着设备品种数量逐渐增多,在以后的建设中对设备制造和投资力度也会越来越得到国家的重视。

在以后的建设项目中,对设备的投资会越来越大。建筑技术水平的高低、建筑质量的好坏、所有项目的成套设备是否合理,质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等一系列问题,将会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和投资效益。建筑设备安装工程监理也会对建设单位、设备制造商、设备采购及安装单位等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以后发展过程中建筑设备的制造、设计、检验、安装等关乎质量问题的内容都会过渡到对设备安装全过程的监督与管理,通过监理对建筑设备安装质量进行全面有效的控制。

以上内容是对建筑设备安装过程的管理,在设备安装管理的同时,也是对监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监理人员要加强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的培养,总结过去遇到的问题及经验,以更高的技术能力来应对今后设备安装过程中出现技术含量的问题。建筑行业始终以整体建筑发展水平为目标,时刻把握住以质量管理为发展理念,全体工作人员都会全力以赴为提高建筑工程设备安装管理水平而努力,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结束语 建筑工程设备安装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化技术水平的提高,建筑设备安装市场的前景越来越好,只要通过不断的完善自我,培养自身专业技术能力,具备一定专业技术能力和加强管理部门管理力度,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建筑行业将会走向国际化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掏能先.探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门窗.2013-04-20 .

[2]梁朝松.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技术与市场.2011-02-15

[3]乔德智.浅谈建筑工程施工全面质量管理.中华民居.2013-02-25

篇14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现场管理

Abstra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under the business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corporat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dition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s governing the operation of modern enterprises,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factors of production and dynamic management, project the contract goals, project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This article briefly discusses the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Key word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sit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引 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理念的初步建立,我国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管理经验。推进了施工管理工作向规范化、程序化方向的发展, 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就。纵观公司的施工管理工作, 主要体现在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人员、施工技术、材料和施工现场等进行管理。因此,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就显得极其重要。

2施工阶段项目管理中大力推行行之有效的现代管理技术

施工阶段项目管理的重点集中在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施工企业要紧紧围绕这三个要素,进行科学的管理。

1) 质量管理:“以质量求生存,向管理要效益”。质量是企业得以生存的根本所在。在建立建筑企业质量体系的基础上,针对施工项目的特点建立施工项目质量体系,扎扎实实地推进全面质量管理,把管理的重点转移到建筑产品上,使所有影响产品质量的活动受到适当而连续的控制,使产品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并满足业主要求,对潜在的质量问题采取预防措施,对出现的质量问题采取措施及时补救,防止不合格产品重复发生。

2) 进度管理:在加强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根据施工项目的特点和实际部署编制施工项目的滚动式进度计划,采用网络计划,确定项目的总进度目标和分进度目标,确定关键施工工序及关键线路。由于施工实施过程中,情况是处于不断变化中的,进度计划处于不断调整中,但必须紧紧围绕该项目的总进度目标进行编制,以免偏离目标控制方向。

3) 成本管理:根据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和施工企业会计管理制度,加强施工项目的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动态控制、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各环节,努力在承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基础上降低实际成本,以增加经营利润。降低成本的对象重点放在人工、材料、机械设备投放费用上,应充分利用市场竞争条件,在同等施工条件和质量安全要求下形成竞争价格,减少施工项目投放成本。

4) 人员管理

人是施工生产的主体,施工现场项目管理人员包括项目经理、施工员、技术员、质检员、材料员、统计核算员、安全管理员等岗位,他们的质量意识、生产技能、文化素养、生理体能、心理行为等到方面的个体素质,以及经过合理组织充分发挥其潜在能力的群体素质状况,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的形成和控制。

在项目施工前期,工程部对各工种进行必须的培训,培训即包括技能也包括文明施工细则的培训,合理组织、严格考核,并辅以必要的激励机制,使施工人员的潜在能力得到最好的组合和发挥,从而保证他们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发挥生产主体的自控作用。

为实施承建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和目标控制,施工承包企业必须选派有资格、能力的施工项目经理和管理人员承担领导和组织施工管理的任务。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由项目经理统一指挥,各自按照岗位标准进行工作,实行项目目标管理制度,以现场施工管理组织架构为基础,通过加强项目管理,落实管理目标责任制,并强化职能部门的指导监督作用,对施工人员的资格进行考核,严格执行规定工种持证上岗制度, 从而形成具有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能力的工作系统。

3 技术施工管理

由于建设工程产品的多样性和单件性生产,所以,在很多场合下施工技术工作带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专案性特点,它对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3.1 做好工程开工前的各项技术准备工作

3.2 注重施工过程中的组织、协调、控制调整和检查,坚持通过以试验检测数据评定工程质量

3.3 做好施工技术标准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施工技术方法是实施施工技术标准的具体手段。施工技术方法包含施工技术方案、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而施工技术方案是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部分,它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效率、质量、工期和技术经济效果,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施工技术方案的制定工作。施工技术方案应符合工程承包合同技术规范的要求,体现设计意图,要求做到技术工艺先进、经济合理,能保证工期、质量和安全。制定方案时必须结合项目现有资源和工程实际情况,确定施工方法、选择施工机械、安排施工顺序,衔接配合组织流水作业,制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等,并在工程施工前或在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时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