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医学教育培养范文

医学教育培养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55:0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医学教育培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医学教育培养

篇1

1.1农村基层卫生资源状况

《2009年福建省卫生事业发展情况》显示,2009年末,我省卫生机构总数6984个(含个体诊所,不含村卫生室),卫生机构床位总数104189张,卫生技术人员12744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51957人,注册护士47604人。全省共有乡镇卫生院877个,床位22013张,占全省卫生机构床位总数的21.13%;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20646人,占全省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16.20%,其中执业(助理)医师8966人,占全省执业(助理)医师总数的17.26%;注册护士5752人,占全省注册护士总数的12.08%;其中中心卫生院153所,床位7273张,卫生技术人员6356人。我省共有村医疗点19627个,执业(助理)医师1717人,注册护士266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28192人。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农村基层卫生资源的普及率较低,卫生人力不足问题突出。

1.2农村基层卫生人才构成情况

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2008年,我省乡镇级卫生机构的人员以中专学历为主,占54.83%,大专或高职学历的占19.91%,无学历人员占21.52%;乡镇级卫生机构的人员以初级职称为主,占63.53%,乡镇卫生院取得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仅占14.85%,无职称人员占20.62%。全省卫生人员以年龄在40岁以下的为主(达60.95%),省级和地市级卫生机构年龄在40岁以下的卫生人员占65.00%左右,而县区级和乡镇级卫生机构卫生人员的比例在58.00%左右,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乡镇级卫生机构学历层次和职称等级偏低,无学历和无职称人员还占有相当比例,整体素质较低,人员队伍相对老化。

2原因分析

2.1城乡二元差距致使卫生资源分布不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陆续出台,农村基层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各项基础条件大幅改善,交通、生活日益便利,城乡差距越来越小。但城市聚集优质资源的效应,致使优秀人才在农村基层“留不住”[3],城乡卫生资源的差别依然很显著。

2.2医学生自身定位不准确,就业期望值过高

虽然我们在招生宣传、新生入学和就业指导时一再强调,临床医学专业专科教育主要培养的是面向农村基层的医学专门人才。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多数医学生择业观念陈旧,追求优越、舒适、便利的城市生活,择业定位在城市、医院及经济效益好的单位,有的医学生宁愿放弃所学专业,也不愿到农村基层就业,人为造成医学生“下不去”。

2.3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缺乏配套的人才培养措施

刚走出校门的医学生充其量只能是“半成品”,临床知识技能不熟练,普遍缺乏临床工作经验。而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本身就缺乏高水平的临床带教医生,且病源、病种及基本医疗设备也相对不足,这就无法给这些刚毕业的医学生提供继续教育和培养的条件,即使把新毕业的医学生招进来了也“用不上”,还可能影响这些医学生的成长、进步和发展。

3建议

3.1坚持政府主导,建立面向农村基层临床医学生订单定向培养制度

2010年6月,国家发改委、卫生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决定从2010年起,连续3年在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免费医学生培养工作,重点为乡镇卫生院及以下的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卫生人才。这是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从现阶段农村基层卫生事业发展情况来看,这一政策的覆盖面还必须进一步扩大,并且延续推行较长一段时间,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才匮乏、素质不高的问题,确保惠及广大农村基层。这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贯彻落实好这一政策措施,结合区域卫生规划,研究制订农村基层卫生人才培养计划,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出台相关优惠政策,组织实施好农村卫生人才的订单定向培养工作,为农村基层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适宜卫生人才。

3.2建立全科医生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基层临床医生规范培训

面向农村基层的临床医学生要按全科发展方向培养,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突出临床能力培养,以适应农村卫生工作的需要[4]。各级政府要设立全科医生培训专项经费,保证全科医生培训工作的经费投入,依托二级以上医院建立一批功能完善的全科医学教育实践教学基地,对农村基层现有临床医生实施全科医生岗位培训、骨干培训,同时组织开展全科医生培养,保证新毕业医学生经规范培训后进入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提高农村基层临床医生的能力素质和水平[5]。

3.3推行县乡联动、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拓宽农村基层

医务人员交流发展空间针对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乡镇卫生院在编人员人事关系收归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按职责负责乡镇卫生院人员、业务和经费的管理,在县级机构编制、人事行政部门宏观管理、指导和监督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乡镇卫生院人员进行调配和交流。乡镇卫生院依照卫生行政部门的委托履行本辖区内卫生管理职责,在向农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等综合服务的同时,承担对村卫生所的业务管理和指导职责。

篇2

    1.1农村基层卫生资源状况

    《2009年福建省卫生事业发展情况》显示,2009年末,我省卫生机构总数6984个(含个体诊所,不含村卫生室),卫生机构床位总数104189张,卫生技术人员12744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51957人,注册护士47604人。全省共有乡镇卫生院877个,床位22013张,占全省卫生机构床位总数的21.13%;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20646人,占全省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16.20%,其中执业(助理)医师8966人,占全省执业(助理)医师总数的17.26%;注册护士5752人,占全省注册护士总数的12.08%;其中中心卫生院153所,床位7273张,卫生技术人员6356人。我省共有村医疗点19627个,执业(助理)医师1717人,注册护士266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28192人。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农村基层卫生资源的普及率较低,卫生人力不足问题突出。

    1.2农村基层卫生人才构成情况

    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2008年,我省乡镇级卫生机构的人员以中专学历为主,占54.83%,大专或高职学历的占19.91%,无学历人员占21.52%;乡镇级卫生机构的人员以初级职称为主,占63.53%,乡镇卫生院取得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仅占14.85%,无职称人员占20.62%。全省卫生人员以年龄在40岁以下的为主(达60.95%),省级和地市级卫生机构年龄在40岁以下的卫生人员占65.00%左右,而县区级和乡镇级卫生机构卫生人员的比例在58.00%左右,两者具有显着性差异。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乡镇级卫生机构学历层次和职称等级偏低,无学历和无职称人员还占有相当比例,整体素质较低,人员队伍相对老化。

    2原因分析

    2.1城乡二元差距致使卫生资源分布不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陆续出台,农村基层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各项基础条件大幅改善,交通、生活日益便利,城乡差距越来越小。但城市聚集优质资源的效应,致使优秀人才在农村基层“留不住”[3],城乡卫生资源的差别依然很显着。

    2.2医学生自身定位不准确,就业期望值过高

    虽然我们在招生宣传、新生入学和就业指导时一再强调,临床医学专业专科教育主要培养的是面向农村基层的医学专门人才。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多数医学生择业观念陈旧,追求优越、舒适、便利的城市生活,择业定位在城市、医院及经济效益好的单位,有的医学生宁愿放弃所学专业,也不愿到农村基层就业,人为造成医学生“下不去”。

    2.3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缺乏配套的人才培养措施

    刚走出校门的医学生充其量只能是“半成品”,临床知识技能不熟练,普遍缺乏临床工作经验。而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本身就缺乏高水平的临床带教医生,且病源、病种及基本医疗设备也相对不足,这就无法给这些刚毕业的医学生提供继续教育和培养的条件,即使把新毕业的医学生招进来了也“用不上”,还可能影响这些医学生的成长、进步和发展。

    3建议

    3.1坚持政府主导,建立面向农村基层临床医学生订单定向培养制度

    2010年6月,国家发改委、卫生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决定从2010年起,连续3年在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免费医学生培养工作,重点为乡镇卫生院及以下的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卫生人才。这是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从现阶段农村基层卫生事业发展情况来看,这一政策的覆盖面还必须进一步扩大,并且延续推行较长一段时间,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才匮乏、素质不高的问题,确保惠及广大农村基层。这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贯彻落实好这一政策措施,结合区域卫生规划,研究制订农村基层卫生人才培养计划,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出台相关优惠政策,组织实施好农村卫生人才的订单定向培养工作,为农村基层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适宜卫生人才。

    3.2建立全科医生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基层临床医生规范培训

    面向农村基层的临床医学生要按全科发展方向培养,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突出临床能力培养,以适应农村卫生工作的需要[4]。各级政府要设立全科医生培训专项经费,保证全科医生培训工作的经费投入,依托二级以上医院建立一批功能完善的全科医学教育实践教学基地,对农村基层现有临床医生实施全科医生岗位培训、骨干培训,同时组织开展全科医生培养,保证新毕业医学生经规范培训后进入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提高农村基层临床医生的能力素质和水平[5]。

    3.3推行县乡联动、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拓宽农村基层

    医务人员交流发展空间针对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乡镇卫生院在编人员人事关系收归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按职责负责乡镇卫生院人员、业务和经费的管理,在县级机构编制、人事行政部门宏观管理、指导和监督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乡镇卫生院人员进行调配和交流。乡镇卫生院依照卫生行政部门的委托履行本辖区内卫生管理职责,在向农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等综合服务的同时,承担对村卫生所的业务管理和指导职责。

篇3

【关键词】军队基层;灾难医学;教育;岗位培训

【中图分类号】R2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004-02

在汶川大地震等重大灾害的救治中,突显了我国公共卫生机制、应急能力的缺陷,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是“现场及高水平急救的现场”难于实现,究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基层的救援医学专业人员配合实施“第一现场急救” [1]。担负一线抢救重任的军队基层医务人员灾害救援医学知识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对军队基层医务人员进行灾害救援医学知识教育培训迫在眉睫。但包括我军在内我国目前灾害医学教育体系还是空白[2],国内也罕见有对军队基层医务人员的灾害医学救援的教育培训的研究。本研究拟对军队基层医务人员的灾害医学救援教育的途径、形式和内容进行调查,以为制定军队基层医务人员灾难医学教育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次调查54个旅团卫生队747名卫生工作者(包括医生、医技人员),均为男性。年龄24岁-48岁,平均年龄33.48±5.85岁;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191人,占25.6%;大专学历者377人,占50.5%,中专学历者179人,占23.9%。115名(15.4%)为高级职称,212名(28.4%)为中级职称,420名(56.2%)为初级职称。医生占484名(64.8%),医技人员占263名(35.2%)。

1.2 研究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54个旅团卫生队工作者(包括医生、医技人员) 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747份。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和军队基层人员灾害救援医学教育培养方式、途径、意愿等。

1.3 统计方法:用Excel软件统计分析数据。

2 结果

2.1 军队基层医务人员灾害救援医学培养途径 由表1可见,有超过一半的人认为军队基层医务人员灾害救援医学应采用岗位培训的培养方式,26.9%的人认为应采用短期培训班的方式。

2.2 军队基层医务人员灾害救援医学培训形式69.87%的被调查者主张采取脱产学习方式,30.13%主张采取函受学习方式;85.01%主张面授教育,14.99%主张远程教育;选择学历教育的占31.19%,68.81%选择非学历教育。

2.3 军队医务人员参加灾难医学救援知识教育培训意愿有4.69%的被调查对象不愿意参加教育培训,90.23%的被调查对象愿意参加教育培训,而5.08%的被调查对象不知道(未定)是否参加教育培训。

2.4 军队基层医务人员灾害救援医学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结果(见表2)90%以上的基层医务人员认为对于灾害的伤员的检伤分类、现场急救基本技术及一般传染病的防治已有较好的掌握;而近50%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对灾难医学的特点掌握较差,65%以上的人员对灾难医学救援的组织管理、各类灾难的救治原则及72.1%的人员对各种灾难心理障碍的诊治则是一般掌握或掌握较差。

2.5军队基层非医务人员灾难医学知识教育培训80%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包括卫生员在内的军队基层官兵也应该参加灾难医学知识的培训;应结合我军基层官兵的战伤救治训练,以实践训练为主的方式,使其熟练掌握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止血、包扎、搬运伤员等各项急救的基本技能。

3讨论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包括SARS、手足口病、各种矿难、冰雪灾害、洪灾,特别是汶川特大地震在内的一系列灾难凸显我国灾难医学建设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军事救援在中国这样一个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很不完善的国度里,显得极为重要和不可或缺[3]。在我国灾害医学救援体系中,军队总是担负第一线的抢救重任。故对军队基层人员进行灾害医学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培训,对于提高我国灾害医学救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调查发现,基层部队卫生技术人员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均偏低,大专学历及中专学历占近3/4,初级职称所占的比例超过一半,总体结构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形态。从军队基层医务人员灾难救援医学救援知识调查结果看,军队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在灾害的伤员的检伤分类、现场急救基本技术及一般传染病的防治方面掌握较好,但在灾难医学救援知识结构和能力的掌握上欠佳,难以很好地履行党和人民赋予我军的灾难医学救援使命。因此急需在我军基层进行灾难医学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培训,重点使他们掌握灾难救援医学的基本知识和组织管理,提高各种灾难的紧急医学救援能力。

在灾难医学教育的培训形式上,56.3%的调查对象选择了岗位培训。规范化的培训及学历教育无论时间上和数量上,都难以满足我国灾难医学救援的需要,只能作为长远的计划内容,而短期培训形式在训练时间和效果上难以得到保证。故现阶段应把岗位培训作为重点,采用脱产的方式,面授教育为主,对于与实践结合不密切的理论课程,也可采取远程教育方式。灾害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故开展灾害医学教育,除了在课堂上讲授灾害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到灾害现场去学习。但真正的灾害现场不可能成为灾害医学教育的训练基地,最好的办法就是组织灾害医学救援的卫勤演练。军队基层为未来军事斗争准备经常进行卫勤演练,故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只要在卫勤演练中增加灾害医学救援的演练科目,即可达到教学目的。由于灾害医学的很多内容在军事医学的课程中都有所涉及,两者关系十分密切,故灾害医学教育完全可以结合军事医学教育来开展[4] ,使军事医学人才与灾难医学人才互通,从而建立一支稳定的军队灾难医学救援人才队伍。

调查还表明,有90%以上的被调查对象愿意参加灾难救援医学教育培训。因此,应把灾难救援医学知识教育与技能培养作为一项基本任务,积极将灾难救援医学理论教育和技能培养融入我军军事斗争的准备工作中;同时,根据现代灾难医学的“人人参与急救”、“第一目击者施救”、“先救后送”的理念,还必须重视开展基层官兵的灾难救援医学的普及教育,使其掌握现场急救的基本技能。总之,要健全和完善我军灾难救援医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基层灾难医学教育培训,以更好地完成党和人民赋予我军的灾难救援任务。

参考文献

[1]徐,李曼霞,周发春. 我国救援医学教育改革探索. 西北医学教育,2008,16(5):835-836

[2] 姚卫光,徐建军,王冬. 关于构建灾难医学教育体系的思考. 西北医学教育,2005,13(5):468-469

[3] 邓海潮,王文利. 中国灾害的军事救援及其机制研究. 自然灾害学报,2003,2(1):84-90

[4] 姚卫光. 军队医学院校加强灾害医学教育的探讨. 医学教育探索,2004,3(1):63-64

篇4

一 以我校医学留学生教育为范本,透析全国医学教育改革的现状

我校大规模招生始于2004年,经过八年的艰苦创业,我校留学生规模已实现较大突破,长期学历学位留学生数量位居医学高等院校前列。截止到2011年底,我校在校长期学历学位留学生已接近1400人,国别数达到82个,博士生、硕士生比例逐年上升,留学生规模、层次结构调整初见成效,生源国实现多元化,打破了印、巴、尼等南亚国家为主的格局,开始向非洲、欧洲等其他大洲辐射;教育层次中高层次学历留学生比例明显增加;实现了本科教育专业的拓展,为实现我校医学留学生教育的有规模、高水平、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多年来,我校医学留学生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医学留学生教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校积极响应医学教育改革的号召,通过不断创新,着重在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各方面大胆尝试、不断改革,以适应国际医学留学生的需求。近十年来,全国医学留学生教育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多所院校都在留学生教育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部分院校积极尝试改进现有的英文授课模式,逐步实现单一授课模式向多种授课模式的转变,医学教育改革已见雏形。

二 按照国际化办学要求,我国医学留学生教育目前存在的不足

随着我国医学来华留学生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医学来华留学生教育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教学理念、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及教学方式与手段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未能达到国际化办学的要求。

1.教学理念相对落后,大多数学生缺乏国际化视野

教学理念直接影响着留学生教育质量的高低。目前,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仍不能摆脱因循守旧的思想,按照中国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培养留学生。培养出的学生大多缺乏国际化视野,有悖于培养国际化医学人才的目标。因此,我们有必要改变陈旧的教学理念,以全新的国际化教学理念,培养更多的国际化医学人才。

2.医学教育培养模式单一,仍需进一步创新

教学模式是医学来华留学生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仍以单一的英文授课或汉语授课模式为主,仅能满足部分医学留学生的需求。留学生培养模式仍沿用我国传统的本科、硕士、博士的培养方式,不能与国际接轨,采用弹性培养方式。因此,我们有必要改革现有的医学留学生教育培养模式,逐步与国际接轨,培养国际化医学人才。

3.课程设置陈旧,有待进一步实现国际化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在留学生的课程设置上,一直沿用与中国学生相同的三段式课程模式。即基础课程、临床课程、临床实习三个阶段。各阶段缺乏紧密的联系,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之间不能更好地融会贯通。课堂教学仍以授课教师讲授为主的形式,缺乏小组讨论式启发性教学,无法与国际接轨。因此,我们有必要改革现有的课程设置,引入国际化课程,培养更多高质量的医学人才。

4.培养目标和教学手段相对落后,未达到培养高质量人才的要求

医学留学生的培养应以国际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而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仍沿用培养中国学生的教学目标与手段,不能满足留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培养出的学生很难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留学生的教育质量更未达到相应的标准。因此,我们有必要改革现有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手段,以国际化的标准,重新设置留学生的培养目标,更新教学手段,不断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为国际市场培育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

三 提升我国医学留学生教育质量的对策

为培养国际化、高质量的医学人才,必须以国际化的医学教育理念,全面改革现有的教学培养模式,深刻认识教育质量的保证是留学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纳入与国际接轨的教学、管理理念和方式,使留学生的教学管理走向国际化。

现就我国医学留学生教育存在的不足,提出以下提升我国医学留学生教育质量的对策。

1.以国际化医学教育理念为核心,全面推进医学来华留学生教育改革

以国际化医学教育理念和医学精英教育的理念为核心,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应用到医学来华留学生教育中,全面提升医学留学生教育质量,为推进我国医学来华留学生教育改革奠定基础,也为全面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医学人才提供保障。

2.实施多元医学教育培养模式,促进国际化教学模式的形成

为推进医学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改革,我们应改变以往单

一的授课模式,形成以英文授课为主,汉语、双语授课为辅的多元教学模式,以满足不同语言层次留学生的求学需要。同时,应深入改革和创新医学留学生教育培养模式,实施留学生预科教育、双学位(双专业学位、双校学位)、本硕连读(临床硕士、住院医师)、硕博连读(针对优秀硕士生)等多元化教育培养模式,促进国际化教学模式的形成,推动我国医学来华留学生教育改革的发展。

3.实施与国际接轨的留学生课程设置体系,促进课程的国际化

在深入研究医学留学生课程设置体系的基础上,积极吸纳国外医学的教育优势,通过建立网络平台等各种方式寻找真正适合留学生教育发展的新思路。同时应积极引入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参照生源国医学教育培养要求,修订留学生培养方案,制订适合于留学中国学生的教学计划,全面修订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使来华留学教育更加符合国际医学生培养要求,推进医学教育体制改革,为培养国际化、高质量人才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4.改变现有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

篇5

[关键词] 创新人才;医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8(a)-104-02

培养医学创新人才是21世纪高等医学教育的战略目标,而创新的教学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所谓教学模式是在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优化教学过程而形成的稳定、系统、简明的教学程序以及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教学模式可表现为特定的课堂结构,也可表现为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程序[1];既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系统概括,由教学理论、教学目标及教学程序等组成,呈现动态变化的过程。

医学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历史使命,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新世纪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随着医学教育的迅速发展,未来的人才需要拥有更高的综合素质,强调专门性、综合性以及学科融合[2]。因此,改革医学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21世纪医学从“生物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从“治疗型模式”转变为“预防、保健、群体和主动参与模式”,医学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呈现出多样化、现代化、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3]。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依据学校培养研究型人才的总体目标,对培养医学创新人才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医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是课堂“灌输式”,教师讲,学生等待接受,形成了接受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强调教师为中心,可确保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可较好地体现教学大纲、教材的中心地位。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模式,应整合不同的理论和方法。近些年来,按照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的教学要求,我院在教学中逐渐将“教师为主体”转变为“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和实践。在教学过程中贯穿“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以学生为主体,以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互动、学生主动思维等,将教师为主导转变为学生为主体;实验教学中开展的Seminar教学模式也是“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的重要体现,首先由教师提出Seminar课题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分组讨论提出问题学生解答,课堂的主体完全由学生担任,教师只作必要的总结。Seminar教学方法的引入,不但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特点;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也改变传统的灌输教学模式,通过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对自己得出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学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踊跃辩论,形成师生互动、平等交流的平台,课堂气氛活跃,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2学科群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医学教育中重视学科建设,实行“分学科教学”的课程体系,其缺点是专业口径过窄,多演示现象、验证理论,导致课程或学科之间缺乏交叉融合,验证性实验多而综合设计创新性实验少。为适应21世纪医学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从1999年起我院率先在机能科学实验中心进行课程整合,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及药理学“三理”的实验教学课程优化重组为机能实验学,实施学科群“三段式”不同层次的教学模式,即第一阶段为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实验教学,在此阶段将“三理”学科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等对学生进行综合培训,使学生奠定参与机能实验的基础;第二阶段为综合性实验教学,有机融合“三理”的实验内容,如生理学开设“平滑肌的特性”实验,而药理学开设“药物对离体平滑肌特性的影响”实验,在形成学科群教学模式中将两项实验综合,这样可使学生在一次实验中观察到离体平滑肌从健康到疾病以及药物治疗“整体性”的主线,淡化了学科界限,使学生灵活地掌握“三理”理论及实验技能,并将“三理”理论与临床实际相结合。目前“三理”的综合性实验开出率已达50%以上,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解决了一直以来各学科分散重复授课、实验单一简单以及实验教学资源浪费等缺点;第三阶段为自主设计性实验与科研技能训练,在“三理”实验教学的后期引入科研思维,采用自主命题或教师命题的方式,学生经过查阅文献自主设计选题开题报告动物实验结果统计分析等过程完成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了学生参与科研工作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这样系统性、层次化的课程训练,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了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搭建了探究性学习的平台,形成创新的教学模式,全面提升了学生创新能力及科研能力的水平,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我院已建立了学科群的实验教学模式,并于2001年正式成立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将原有的17门实验教学学科重新整合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其下设4个分中心,即机能科学实验中心、形态学实验中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心以及病原微生物细胞免疫遗传学实验中心,实行了实验课程体系的优化重组,并由此引发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深层次的实验教学改革,主编实验教材13部,其中获省级和校级优秀教材奖4项。

3研究型的教学模式

研究型教学是当前国际教育界倡导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模式,它以学生探究式学习为主体,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体现了指导与自主、规定与开放、统一与多样、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的教育指导思想。研究型教学是本世纪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对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性教学即为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教师引导学生开展研究型思维和探究性学习[4]。在“三理”实验教学的第三阶段机能实验学开设自主设计性实验与科研技能训练,即为融入科研思维的实验教学模式;我院自2001年开始对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设8周的科研技能训练也为研究型教学模式的体现。训练采用导师负责制,学生直接参与导师的科研工作,在导师研究方向范围内自行选题、设计实验,导师负责指导及修正,学生按照实验设计自行完成实验,并进行结果的统计分析及论文的撰写。近年的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以及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等的开展均通过学生的研究型学习,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研作风,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高等医学教育中教学与科研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教师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学过程及教材建设,是我院开展研究型教学的又一模式。药理学科在教学中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制定研究型药理学课程教学模式的课程纲要,通过优化药理学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引入科研思维、融入新药研发及学科前沿知识等方面进行课堂教学的实践;在实验教学中融入本学科分子药理学、临床药理学、心脑血管药理学、肿瘤及中药药理学研究方向的科研工作,增加探究性实验、自主设计性实验内容进行实验教学的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呈现被动思维,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挥,阻滞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5]。基础医学教育的目的是为临床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时展的要求。我院在教学中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如多学科打破基础和临床的界限,以临床问题引入教学内容,通过教学去解决临床问题,实现临床与基础的互通及融合,使学生将基础知识提升到临床实践的高度理解,缩短了理论知识与临床应用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学生通过临床实际真正掌握基础医学理论及实验技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意识,使他们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可能的结局有了系统的了解,为医学生架起一座由基础医学通向临床医学的桥梁。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处于解决问题的境遇,通过敏锐的观察、深入的思考以及反复的实践,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为临床实践服务,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

目前我院已形成了包括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校级精品课程5门的高层次、高水平相互有机衔接的优秀课程群;教师主编各类教材47部,其中全国规划教材19部;副主编、参编教材240人次;主编的全国规划教材《病理学》、《药理学》及《组织胚胎学》分别获得国家级优秀教材奖,《微生物学》等4部教材获省级优秀教材奖。

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学模式也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呈现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因此,我院已建立了创新人才培养的长期机制和发展规划,采用激励政策及措施,鼓励进行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以实现培养高水平研究型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旭远.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曲晓娟,林子彬,王松华,等.综合性大学医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05,26(6):47-49.

[3]宋汉君,姜思政,罗佳滨,等.新形势下医学教育培养模式和目标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3):7-9.

[4]曾志嵘,周增桓,文民刚,等.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创新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3):4-6.

篇6

>> 五年制临床医学卓越医生教育培养中医学人文教育的探索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远郊定向)能力进阶培养的实践探索 浅析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物理课教学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实施“3+1.5+0.5”培养模式研究 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探索 五年制护理医学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中山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前期课程设置的调研分析 TBL结合LBL模式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心理学心理干预各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人才培养模式在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改革的研究 五年制临床专业卓越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五年制全科医学专业学生妇产科学试卷分析 让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早期接触科研训练 临床医学五年制学生实习出科考核方法研究 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生的科研素质现状调查 五年制高职医药学校临床医学概论教学探讨 五年制临床医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卓越医生”视域下五年制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全过程服务性学习模式研究 “卓越医生”背景下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教学改革与探索 五年制高职医学专业数学课程的现状思考与建议 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中医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

[3] .

[4] 郭劲松,张东华,薄红,等.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的建立和实践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0):77-79.

[5] 线福华.医学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医学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3):1-2.

[6] 黄琛.浅谈如何做好个性化的临床教学工作[J].医学信息,2010,(10).

篇7

关键词:现代医学;医学模式;医患关系;医学人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160-0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医学教育的进步,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重大转变,医务工作者除了为病人提供必需的诊疗技术之外,还需要为患者提供精神、文化、情感服务,以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1]。与此相对应,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临床教师除了要教会学生“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等医学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向学生灌输人文医学教育,更何况在当今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大环境下,多所医院的医务工作者惨遭患者杀害的事例屡见报道,更加需要加强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因此,医学院校一定要充分重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力争为社会输送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一、附属医院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称“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世界卫生组织90年代曾提出,现代的医生应该是五星级医生,即健康的提供者、医疗的决策者、健康的教育者、心理上的交流着、社区的领导者以及组织的管理者。显然现代医生,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素质和医学技术外,人文修养及道德情操也是现代医生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某种程度上,人文素养甚至比专业的医学技术更为重要。作为一名好医生,绝不仅仅是有高超的技术,还必须重视病人的心理、精神、外界环境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这就要需要医生具有较好的人文素质。目前国内、外医学教育标准明确强调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20世纪80年代,美国医学会医学教育委员会(CME)及英国医学委员会(GMC)提出要加强医学生人文社会学教育,2002年国际医学教育研究所(IIME)公布《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MER),提出7种核心能力,其中4项与医学人文素质有关。近年来,我国出台的一系列制度规范都对医学生医学人文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由此可见,医学教育不但强调临床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还特别注重人文修养和健全人格的养成。

二、现阶段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1.医学院校人文教育课程建设不完善。国外医学院校非常重视人文知识向人文精神的转化,并且很好地将人文教育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然而,目前国内大部分高等医学院校一直存在重视专业知识讲授和临床技能的培训,漠视人文课程的设置,把其仅仅看成医学专业课以外扩大学生兴趣的课程,并且往往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授课学时数相对较少,加之授课内容较抽象概念化,大多以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学生课堂上往往“开小差”,注意力相当不集中。同时学生也明白选修人文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拿学分,以便完成学习任务,更进一步滋生避重就轻的思想。此外,医学院校的人文课程设置缺乏系统规范性,与专业课程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性,学生在学习时难以形成有序的体系来提升人文精神[2]。

2.临床教师人文素质教育意识淡薄。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医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医疗技术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然而,临床教师由于平时医疗工作相对繁忙,教学工作往往成为医务人员的“额外负担”,根本不愿意承担临床带教工作,更无暇顾及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加之在市场经济的直接影响下,各项临床工作都与经济效益直接挂钩,为了获取自身劳动价值的体现,个别医务工作中就出现“开大处方、收红包、吃回扣”等不良现象[2]。换句话说,个别临床教师自身的人文精神意识就较淡薄,缺乏对患者的同情和怜悯心,更不合适来指导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这些不良医疗行为都对医学生人文教育产生较多的负面影响。

3.医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不够。在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下,医学生始终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对人文知识的吸收,对人文精神的认识一直停留在肤浅层次。虽然部分同学选修了人文教育课程,但学生始终认为这门课程学习的好坏与毕业后就业的关系不大,不需要占用太多的时间去认真学习和消化,并坚定地认为医学生仍应该以医学基础和临床课程学习为主,因而几乎所有学生都埋头专研于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以期待大学毕业后能找到满意的工作或者为后续继续再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就产生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培训。显而易见,这种在大学阶段重视医学科学知识而轻视人文素质教育的观念和行为是导致医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重要原因。

三、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措施

反思我国医学教育中人文关怀缺失的现状与原因,借鉴与扬弃国外医学人文教育的经验与启示,为此笔者尝试着提出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对策与举措。具体方法如下:①时刻灌输医学人文教育理念,把医学人文教育纳入学校重点建设内容,形成医学与人文教育并重的办学氛围;②调整医学人文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传统的灌输式医学人文教育教学的方法与手段,加强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如在见习或实习课程中加强人文精神的培训;③强化医学人文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强化医学人文师资队伍建设,如:邀请文史哲功底深厚的临床医师到学校开设课程作专题讲座,不断加大对临床教学医学人文精神的专题培训,不断提升道德品质素养。④营造浓厚的医学人文环境,将医学人文理念渗透到校园每个环节和角落,如经常在学校、医院的黑板报上宣传相关医学人文知识,这一工作主要由学习部成员完成,老师可给予相关专业指导工作。

众所周知,医学教育面向社会,面向未来,我们现在所培养的学生是需要拯救未来人类健康的主导者。事实也充分证明,对于把学生培养成顺应时展的复合型医学人才,人文素质教育应当视为高等医学院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门必修课。因此,我们应该在教书育人和临床实践工作中,注重医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有机整合。但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需要经过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作为每一位医学教育工作者都有责任和义务在临床教学过程程中时刻灌输人文素质教育理念,为提高我国高素质高水平的优秀医务工作者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李云涛,石琳煦.在临床医学见习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1):68~71.

[2]卢书明,李春艳,李艳霞,等.临床教学中强化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4):441~444.

篇8

【关键词】 高职教育;专科;实验;教学

高职教育是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根据不同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具体要求来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的[1]。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实验教学贯穿始终。全面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是实验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标。自2001年以来,我院已独立或与其它中等卫生学校联合招收五届初中起点的五年制高职类学生,专业涉及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和护理学。那么,在确定高职教学计划时,是否考虑到实验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实验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究竟应发挥什么作用,如何发挥作用,如何针对不同的高职教育对象设置实验教学内容,均是教育工作者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本文从分析各高职专业的实验课设置比例着手,谈谈对高职医学教育实验教学的认识。

1 各专业实验课设置比例分析

根据目前实施的教学计划,我们将各专业的课程分为基础文化/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医学和专业课三大类,其中政治思想教育按一门课计算,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合并计为病原学一门课。总课时不包括体育课,也不包括第五学年实习课学时。药学类专业的基础化学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并入专业课统计。各专业三类课程占总学时的比例及实验课所占比例见表1。表1 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分析

2 讨论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近年来新兴的高等教育类型,它既不同于大学本科和专科教育,也有别于中等职业教育,它重在培养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专门人才[2]。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科学素质、思维方法的基础环节,对于实现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实用型、市场需求型专门人才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的分析发现,各专业基础文化/人文社科课程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大,反映了当前各校对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同时还发现,基础医学课程所占的比例仅占总课时的12%-20.4%,而各专业的专业课程所占比例相对较高,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校对专业课程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四个专业基础医学课和专业课的实验课所占比例多不足1/3,即实验课与理论课的学时数的比例不足1:2,远未达到高职教育对实验课与理论课学时数的比例为1∶1的要求[2]。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对实验教育的意义认识不足,没有综合科学地考虑实验课的设置形式和内容;②近年各类学校基建投入大,实验教学投入相对滞后;③各专业的专业课实验教学须有实习基地作支撑,尤其是临床医学和中西医结合的专业课见习需要以相当规模的教学医院为依托,在当今各类学校扩招的情况下,教学资源显得不足,难以满足临床见习教学的需要;④教师匮乏。我们还必须看到,初中起点的高职学生有明显的特点:一是文化知识起点低;二是年龄小,心理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三是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弱;四是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对“动手”的兴趣浓。因此,要从提高认识入手,加大对实验教学的投入,加快实验教学改革的步伐,加快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实验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是培养学生观察、认识和理解实验现象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严肃的实验工作作风和创新精神,让他们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和职业技能。如何针对初中起点高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如何根据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若干个职业能力,构建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如何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精选与整合,编写与高职教育相适应的教材,如何将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学习有机地联系起来,如何体现高职特色、学科特点,将技能与知识融为一体,如何培养高职教育的师资队伍,如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都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科间相互渗透交流,有利于校内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有利于促进实验教学队伍的整体建设与发展,加快实验室改革的步伐,促进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只有成功构建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将技能与知识融为一体,才能真正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临床医学教师;职业精神;职业能力;培养

在医学生的培养体系中,医学生是医疗卫生事业的后备人才,通过有效的教育方法,让医学生在将来可以迅速成长为既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又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同时还具备高尚的医德品质、崇高的敬业精神的现代化的医务人员。现代教育学观点认为良性的医德心理和医德观念的形成需要良好的医德教育环境和氛围,临床医学教师可以运用感染、暗示、趋从等教学手段来引导医学生医德心理发展和医德观念的形成[1]。学生在校学习阶段即为医德形成的关键时期,高尚的师德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感,同时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医学院校应该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主动性、自觉性和计划性的优势,使医德教育不仅体现在道德知识的传授上,更重要的是有良好医德教育环境的建立及环境课堂的研究与应用上。

1临床教师职能

作为大学附属医学院的一名医学教师,在课堂面对济济一堂的大学生通过讲授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讲述临床工作中的奇闻轶事,填充着大学生对临床的向往。该研究认为临床教师有如下职能。

1.1医学理论的讲授者

与其他专业的专职老师一样,作为临床医学教师,也必须具备深厚而透彻的医学理论知识,掌握医学发展的前沿,让学生们能接触到最新的医学理论知识。

1.2专业技能的领路人

临床实践是医学生培养的很关键过程。在临床医师的带领下,具备了一定医学常识的学生们要在这个过程中接触患者,对学生们来说既新奇又充满挑战,他们既跃跃欲试,又手足无措,需要临床老师悉心指导。通过该阶段的学习,医学生们逐渐适应临床工作,还培养了神圣的职责使命感。但如果老师认为实习同学的到来仅仅是又多了个干活的帮手,带教过程敷衍,让同学们产生挫败感,可能会影响到将来的职业选择。

1.3医学人文的身教者

医学不同于其他专业的自然科学,医疗过程中,需要接触患者,患者的家属及其他一些可能影响疾病转归的自然及社会因素。专门知识的系统学习始终是高等教育基本的、核心的任务,但它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引领[2]。一个德才兼备,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的临床带教老师的每一举手投足都会深刻映入每一个医学生的心底。《医学生誓言》对他们来说是空泛的,在身边带教的老师才是他们将来的楷模。

2影响医务人员临床教学工作原因

而同时作为一名医生,在医院还需面对着繁重的临床工作,各项考核,以及科研论文等。在医疗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既要做到一个让“群众满意的医生”,同时也要成为一名让“学生满意的老师”。在目前的医学教学过程中,下列因素影响医务人员潜心临床教学工作。

2.1多重身份属性

目前附属医院临床医学教师同时拥有医生、科研人员、教师等多重身份,承担着教学、科研、医疗等3项基本任务。因此个人时时都面临着需要平衡医、教、研3项工作,作为每个非专职教师,首先定位是服务于患者的医生,其次才可能是教师。不像专职教师有充裕的时间进行授课准备,繁重的医疗任务挤占了教学准备工作,不可避免地会影响教学效果。

2.2教学与科研的平衡

医疗行业中科研工作能力和质量是衡量一个个人及单位的重要标准。在教学医院,各级课题、科研成果及SCI论文等成了医院考核医务工作者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个人的职称评定和晋升。而教学工作的成果很难被科学评价,也不能有助于个人的发展,尤其是处于事业上升期的青年医务工作者更是认为,参与教学工作只是锦上添花的行为。

2.3学生数量与质量的变化

在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我国的医学教育也不是像欧美实行的是精英教育,导致医学院校学生数量迅猛增加,同时,由于对医学职业的不认同,很多品学兼优的高考生没有选择进入医学殿堂。当前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求知欲已不同以往。进入临床实习期间,学生常常将宝贵的临床实践机会让位于找工作与考研复习,这也严重影响了的医务人员的临床教学热情。

2.4教学环境变化影响临床带教

在法治日益健全的社会,一系列的法律及部门规章陆续出台,规范了每一个医疗活动都需要相应的资质。而且,现阶段的医患之间缺乏足够的信任,实习医生们无法获得更多的动手机会,而临床带教老师迫切需要的是书写病历的学生,这些学习环境的改变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让临床技能培训不能得到落实。

2.5人生价值的迷失

受到市场经济的激烈冲击和深刻变革,医务人员的价值观朝着更加自由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3]。医学生的职业理想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致使一些人物质利益观念增强,而奉献思想弱化。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些道德无序现象不断冲击着传统的医学道德观念,影响着医生与医学生的医学道德评价标准。

3教学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作为临床医学教师,既有丰富的临床实践,是医疗活动的主导者;也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他们的言行对培养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从事医疗职业的决心会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医学美德是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支撑和体现[4]。因此,作为教师的临床医生,应该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以下几点。

3.1掌握高等教育学的一般规律,实施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学理念

教师要做学生的引路人,教会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以问题发现为课堂学习的起点,以问题探究为学习的进程,以问题解决为学习的归宿。从知识中心转向能力中心,教师要使知识充满活力,这也是创新教育的核心问题[5]。

3.2提升个人素质整体水平

医务人员是临床教学的执行者,是高等医学教育培养医学后备人才的“工程师”,加强其职业道德教育是提高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作为医生基本职责是治病救人,而教书育人则是教师的主要职责,所以更应强化临床医生也同时需要具有教师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使临床医学教师具有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职业情感,把教学带教工作,放在与临床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探索提高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教师职业道德精神及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3.2.1努力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及专业修养

高校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要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以博爱的精神对待每一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思想及行动的榜样。

3.2.2强化教师的反思与自我激励精神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教活动中不断进行自我反思、自我修炼、自我激励的过程,提高的过程呈螺旋型的上升,没有顶点,只有更高点。刚走上讲台的临床医学教师更应以优秀教师为榜样,揣摩教学方法,品读人格魅力,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学生热爱的教师。

3.2.3培养个人的“叙事”能力

医师和教师是与人打交道的职业。医生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就必须有良好的叙事知识和叙事能力;而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全面的交流,也必须懂得叙事知识,提高叙事能力[6]。具备良好叙事能力的教师,既可以有效地与学生交流,同时可以将晦涩的医学知识通过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呈现出来,还能传达医疗行业的正能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坚定他们的职业选择,也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叙事能力,有助于在将来的临床工作中取得良好的沟通技能。

3.2.4提升个人人文素质

医学教育应以培养同时具有高水平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人才为目标,传授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知识[7];丰富的人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强烈的敬业精神及高效的医患沟通技能[8]。而作为教师的临床医生,需要不断加强自己的人文素质培训,对患者、学生具有同理心,于教于无形地感染着医学后备人才。

3.2.5持续学习的能力

医学科技及医学技术的发展要求临床医生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教学对象的心理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停发生改变,教学方式在科技的推动下也更为丰富,所以临床医学教师应该具有吸收、创新教学方法的能力。

3.3协调好临床与教学工作

作为临床医生,医疗服务任务本来已很繁重,只能利用业余时间来完成备课、命题等教学任务。而且,部分临床医学教师走上讲台的动力并不完全契合于教学工作要求,由此常会导致医务人员对教学工作难以投入更多的精力。因此,教学、科研、医疗有机组合,部分释放临床医生的压力,让有兴趣的临床医生能更投入到医学教育过程中,使临床教学成为医务人员肯定自我、施展个人才能的另一片舞台。而作为医学院校,也应加强师德培训、完善考评及监督机制。借助多种形式,开展灵活多样的师德培训活动,向学生、教师及社会传递正能量,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使每一位高校教师在无形中感受到身为教师的光荣感及使命感。同时,要不断完善对教师的考评和监督机制,将师德纳入考评范围,通过各种奖励和惩罚的形式激励教师践行良好的职业道德[9]。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他们将要继承和发展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他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将直接影响着我国卫生行业健康发展的步伐,关系到整个社会持续地进步和发展。而作为工作在临床第一线的临床医学教师,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患者的不理解、抱怨,各种媒体对有关医疗行业纠纷的报道也会不断刺激医生的神经。将要走上医学之路的医学生也会在这种形式下对自己的最初志愿产生动摇,甚至会导致他们在毕业后放弃医疗工作,所以,作为临床医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真善美,用仁爱之心观察社会,用慎独之心要求自己,用责任心回报社会对医学的信任,用良好的医学职业精神推动医学教育事业[10]。医学大家裘法祖院士以“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自省,终身以治病救人和培养人才为己任,深获医者敬仰。临床医学教师要深刻明白“教学相长”的道理,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能提升自己的能力。因此,需要不断加强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能力与职业道德修养,掌握医学教育特点,了解医学生的需求,培育出更多适应当前人民需求的医务工作者。

[参考文献]

[1]孙华峰,鲁超.论内隐学习对医德教育的影响[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6):77-78.

[2]方红萍,张继平.论学生本位的高等教育目的价值取向[J].继续教育研究,2013(9):4-7.

[3]肖冬梅,李嫩柳,钱瑞卿,等.市场经济下医务人员价值观的现状研究与实施策略[J].现代医院,2013,13(10):1-2.

[4]何翠媛,杨耀防,郑美蓉,等.医患冲突升级背景下对医学美德论的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34(5):651-654.

[5]肖莉华,杨素清.,曾庆良,等.影响教学医院医务人员临床本科教学积极性的因素与解决思路[J].临床医学工程,2010,11(17):153-154.

[6]满强,杨晓霖,王宏.临床医师的基本功:叙事医学知识和能力[J].医学与哲学,2016,37(6A):32-36.

[7]俞春利,冯修猛,王志刚,等.新时期医学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质探析[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0,24(5):452-455.

[8]瞿秋,计畅,高璐莎.浅谈新形势下医学生人文素质与职业道德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5):12-13.

[9]李晶,范玉陶,鲍晓宁.浅析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存在的问题及提高途径[J].山海经(故事),2015(5):40-41.

篇10

[关键词]社会服务苏北医学院校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李元栋(1981- ),男,江苏沛县人,徐州医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刘慎军(1972- ),男,江苏邳州人,徐州医学院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副研究员,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高等教育管理;蔡红星(1962- ),男,江苏启东人,徐州医学院副院长、司法鉴定所所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法医学、医学教育管理。(江苏徐州221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社会服务视角的苏北医学院校发展战略研究”(项目批准号:2012SJD880045)的阶段性成果和2010年徐州医学院科研课题“苏北地区高等医学教育资源优化研究”(项目批准号:2010KJ33)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5-0037-02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高校职能的内涵必将随着高校与社会关系的日益密切逐渐向深层次拓展。20世纪初,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Charles Richard van Hise)提出了非常著名的“威斯康星思想”(Wisconsin Idea),认为大学应成为灯塔,积极促进社会发展,成为社会服务必不可少的工具。这一思想强调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密切结合,拓展了高校的职能。国外很多专家和学者都认为,区域高校社会服务的动力来自知识经济的内在需要。有学者认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区域高校的发展具备了内部的发展张力。区域高校加强社会服务,具有适用性和必然性。

地方医学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地方高等医学教育既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承担为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事业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因此,应当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培养大批优秀人才,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服务。地方医学院校能否认清自己在知识经济中的地位,及时调整自身办学目标与发展策略,为社会培养顺应时展需要的优秀医学人才,直接关系到地方医学院校的生存和发展。

一、苏北医院校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分析

1.高等教育与区域协调发展是适应知识经济时展的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当前,我们面临的艰巨任务是:如何使高等教育适应知识经济需要,并通过与区域的互动发展,实现我国社会综合实力的跨越式发展。同时,区域发展对医学人才的需求加大,高等医学教育对区域发展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高等医学教育为区域发展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为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做出了积极贡献。

2.国家提出“坚持医学教育优先”的发展战略。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医学对于人类的生存、健康和发展,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愈发重要。人类自身的复杂,使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各种顽疾的威胁日益凸现,这些决定了医学需要高层次的人才。医学人才的培养非一日之功,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早投入、大投入,方能奏效。发展高层次高质量的医学教育,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2008年年初,教育部和卫生部在北京联合召开全国医学教育工作会议。周济同志曾经指出,要“努力建设医学教育强国”“把医学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推动我国从医学教育大国向医学教育强国迈进”。

3.加快医学人才培养是振兴苏北的需要。近年来,江苏省提出从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迈进。要实现这两大目标,必须大力发展苏北高等教育,特别是医学教育。医学教育培养模式的特殊性,决定了要实现医学教育强国、教育强省的战略目标就必须优先发展医学教育。作为人均GDP位居全国前列的江苏省,理应率先加大对医学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地方医学院校承担着促进地方小康社会建设,为地方培养医药人才、开展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的职能。无法稳定人才,难以留住人才,更难引进人才,严重影响了苏北及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整个苏北地区医学人才流失严重,高层次医学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该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根据笔者2009年的调查,苏北各大医院的医技人员中,博士生人数与苏南、苏中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苏南地区三甲医院医技人员中,博士比例平均为6.12%,其中江苏省人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医技人员中,博士比例均已超过10%,而苏北地区三甲医院医技人员博士比平均仅为1.44%。由此可见,不论是从苏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分析,还是从作为本地区医学教育机构发挥的作用分析,苏北地区医学院校培养更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适应苏北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并通过辐射作用带动该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必要性、特殊性和适应性。

二、苏北医学院校人才培养适用性调查――以徐州医学院为例

1.徐州市及周边地区的卫生状况。徐州市现有各类卫生机构121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56个,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2所,各类卫生机构床位3.05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2.78万张。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3.24万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1.18万人、注册护士1.2万人。全市有乡镇卫生院156个,床位0.62万张,卫生技术人员0.85万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04万人。总体来看,城镇居民有较充足的医疗保障。但是,徐州是个农业大市,辖区内农业人口众多,广大农村和乡镇医疗卫生水平低,农民的就医服务水平比较低下,就医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农村和乡镇卫生人才匮乏,总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人才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和乡镇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徐州医学院人才培养的适用性分析。高校首先要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积极培养符合本地区发展和社会需要的人才,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江苏省提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为高等医学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经济保障,也在规模和质量上对江苏的高等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徐州医学院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着力强化社会服务功能,利用丰富的临床和预防保健资源,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保障和促进人民的健康。培养五年制本科医学人才,是地方医学院校的主要任务,也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点。徐州医学院长期以来坚持面向苏北卫生事业发展,积极扩大办学规模。从2005年起,徐州医学院连续6年本科招生规模位居江苏省医学高等教育第一位,目前医学本科教育在我省规模最大。据2008年调查显示,苏北五市二级以上医疗单位中,有56.0%的医疗骨干本科毕业于徐州医学院;2009年的调查显示,在苏北地区工作的省内高校毕业的医学硕士中,59.27%的人来自徐州医学院。苏中、苏南高校的医学毕业生虽然数量较大,但能到苏北工作的很少,徐州医学院为苏北地区卫生事业发展做出的贡献显而易见。建校五十多年来,徐州医学院已为苏北地区培养出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适用性医学人才。

三、苏北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策略选择

1.转变观念,培养社会服务意识。据全国性的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地方高校对社会服务的认识有了一定提高,认为高校应该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者并举的占71.74%;关于地方高校是否应开展直接为地方社会服务的活动,选择“应该”的占91.3%,选择“不应该”的占8.7%①。这些调查充分说明,地方高校的大多数干部和教师认同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高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内容,是贯彻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推进高校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如果地方医学院校能为地方开展有效的服务,政府和社会就会在财政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虽然高校与社会的联系、合作日趋紧密,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但是部分医学院校的干部和教师对高校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缺乏必要的认同,不能正确处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之间的关系,服务社会的热情不高,缺乏主动投身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的意识,因此,必须破除影响高校服务社会的观念,提升高校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充分发挥苏北医学院校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坚持差异化战略,培养适用型医学人才。差异化战略应成为苏北医学院校区别于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的独特性品质。苏北医学院校不能和综合性大学的医学教育进行同质化竞争,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医学教育产品需求的多样性,也主要体现在办学层次、服务面向、学生就业去向等方面。因此,苏北医学院校必须通过培养目标的差异性和学科建设的差异性发展,形成和凸显自己的竞争优势,合理设计人才培养层次,不断适应苏北的卫生服务需求。如针对社区和农村卫生人才不足、学历普遍较低的现状,组织专家开展城乡卫生人才现状、未来需求等方面的调研,据此做好卫生人才培训的规划。

苏北医学院校要根据实际,适度增加专科层次人才的培养,为社区和农村培养急需的专业人才。从2007年起,为加强农村和城市社区的卫生工作,根据中央和省市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紧紧围绕江苏省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和建设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总体要求,徐州医学院选招苏北地区生源的学生作为苏北地区定向生进行培养,定向生须与培养学校和定向地区卫生行政部门签订定向培养、就业协议。如果定向生毕业后定向到农村和社区卫生机构服务5年以上时间,凭就业单位出具的证明,经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由地方财政为其支付在校规定学制期间的培养费。这种“订单式”培养方式,受到地方及考生的大力欢迎,为农村基层培养不少“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医学人才,逐步缓解了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但是,目前的培养层次尚停留在专科层面,未来可以积极探索本科甚至研究生层面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实现苏北地区卫生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3.优化培养方式,服务区域发展。在人才培养方式上,可以从“开门”“出去”“合作”等几方面入手,促进人才培养与苏北地区发展的相互协调。

第一,“开门”办学。人才培养培训的形式要多样化。以国家计划内学生的培养为中心,兼顾各种形式的学历培训和非学历培训、全日制培训和业余培训、校内培训和校外培训等。同时,利用学校的各种教学及科研资源,积极为苏北地区发展服务,如利用实验动物中心为苏北地区医药企业服务,建设并开放生命科学馆进行中小学生科普教育,等等。

第二,“出去”办学。坚持建立基地,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各级各类医药专业人才,如农村、社区的全科医师培训等。党的“十七大”提出:“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高等学校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负有重要职责。由于普通高等教育体系相对比较稳定,不可能及时满足学习型社会的诉求,这就需要高校积极通过其他各种形式,及时而灵敏地满足“全民学习”的需要。生命科学是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医学人才的培养又是一个漫长的连续性学习过程,不能通过学校教育一次完成。对于广大医务工作者而言,终身学习尤为重要,地方高等医学院校有责任、有义务承担医学继续教育这一重任,为本地医务工作者的终生学习创造良好条件和提供各种帮助。苏北医学院校应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探索为基层、广大农村培养培训医药卫生类高层次实用人才的具体形式和途径,如各种委托培养、集中培训等,为地方社会提供更大的人才支持。

第三,“合作”办学。利用现有办学条件以及与其他大学建立的合作关系,积极为苏北各级卫生管理机构和医药相关企事业单位开展高层次研究生学历教育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教育。例如徐州医学院可以和中国矿业大学合作,利用中国矿业大学MPA平台和徐州医学院医学资源,设立苏北地区公共卫生硕士培养中心,招收MPH硕士生,适应学习型社会的要求,提高医学人才素质,提升医疗卫生事业的管理水平;可以利用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学科的优势,开设并加强医学救援培训基地的建设,突显学科特色,争做国内灾害急救医学的领跑者。总之,苏北医学院校应进一步整合资源,切实提供咨询服务,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医药卫生领域的重大问题,发挥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而可行的政策支持。同时,针对自然灾害等应急专项医药卫生需求,在国内率先开展医学救援培训基地的建设和研究工作,拓展相关合作,提供智力支持。

四、结语

苏北地区医学院校应该积极针对医疗卫生基础薄弱、缺医少药严重的情况,坚持“扎根苏北”的办学理念,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根本任务的思想,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狠抓内涵建设;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努力探索和推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内化三者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总之,苏北医学高校要寻求大的发展,应该立足苏北,准确定位,积极拓展发展空间,抢打地方品牌,主动将自身发展与苏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紧密结合,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更好地为地方建设和发展服务。

[注释]

①莫光政,李忠云.高等学校社会服务实证分析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01(4):22.

[参考文献]

[1]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刘在洲.地方高校特色化的本质特征与原则探讨[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4).

篇11

1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

在英语教学中,应将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放在首位。素质教育是在教育数量、速度和规模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一种质量教育。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来,提高全民素质教育,提出了如何看待人的发展问题。应试教育以升学为目的,使教育面向少数学生,以分数高低确定学生优劣,忽视了学生整体素质,为考试而进行教学,“题海战术”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这就提出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问题。只有转变敖育观念,解放思想,改进教学考试方式,才能使中学外语教学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首先,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以其天赋为基础,在后天教育的影响下,尽可能挖掘和发挥其潜能,使其获得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

其次,素质教育以人为本,主张因材施教,发展个性,不片面追求升学率,不把学生变成考试的机器。

再次,素质教育强调教会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最后,还要制定出测量和评估素质教育的方法,全面考核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2培养学生素质的途径是改革课堂教学结构

实践证明,传统的分段教学法和语法翻译法都无法体现语言教学时间性、交际性强的特点,不重视听与说的训练,单纯地讲解和传授语言知识。教师为教而教,学生为学而学,其结果,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自学能力却很差。因此,必须改革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代之以自邕体现语言教学特点,对培养语言能力及其效果的交际法。英语教师根据教学实践创造出来的课文整体教学、情景教学、视听教学、图片教学等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语言交际功能,这些教学方式着眼于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着重于学生运用英语能力的培养,尤其强调了语言的实践性,并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在听、说、读、写诸方面的发展。

3充分利用教材,搞好复习,培养学生的语言素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传统的英语复习方法是:讲完课本后师生马上全力投入到语法的系统复习之中,这样既浪费时间,消耗学生的犬量精力,加上题材的难易程度又不符合大纲的要求。素质教育的要求一改以语法复习为重点的传统做法,而是以阅读为主线,以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核心,按计划复习。复习时仍要坚持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训练。

这种训练不是语法+句型+练习,也不是铺面盖地的习题集,应在进一

步提高听说能力的同时加强泛读训练,侧重培养快速阅读理解能力。

大量广泛的快速阅读有助于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了解英语国

家的社会文化背景。教师应指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使学生逐

步获得独立阅读的能力。

首先,复习语言基础知识时,教师应课堂上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

自学有关章节,然后配备一套由教师精选的相关练习,再由学生自己

归纳出有关规律,最后由教师适当补充,重点说明。

其次,在总复习中不可避免会碰到评析试卷或练习,这类练习可

先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教师解答,这样复习知识面可大为拓宽。

再次,英语学科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

师必须鼓励和指导学生在课外进行广泛的阅读和涉猎。实践证明,学

生平时课外阅读面越宽,语言实践量越大,阅读理解能力就越强。教

师可采用多种形式,例如写读后感或复述故事,这些方法对学生实际

能力的形式,素质的提高大为有益。

中学外语教学中素质教育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系统工程,

篇12

引言:

    作为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现阶段医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传统的高等医学教育普遍存在着对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认识不足的现象,难以适应当今医学事业的发展需求。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医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出合格的医务人才,还要培养出一批具有科学素养和创新技能的医学研究人才。科研素质培养是指对提高科研意识、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应变能力的培养,是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以何种方式启蒙基础医学学生的科研思维是我们一直关注的教学改革内容。

1.基础医学教育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形式的改变,医学教育还是会面对或者已经面对越来越多的挑战,对于这些困难和挑战我们必须清晰的认识到。

首先,随着社会医疗模式的变化相应的我们在进行基础医学教育时也要相对应的进行改变和调整。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提髙,致使医学教育内容上越来越复杂,学习难度越来越高,这就导致在基础医学教学时比以前有难度上的提髙,一旦跟不上社会医学技术的发展和改变,医学教育将会停滞,也无法教育出与社会医学相适应的医学人才。

其次,我国目前人口与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比例并不低于某些发达国家,但高质量医学人才的分布很不均衡。而全国排名在前的二十几所医学院的毕业生几乎全部瞄着城市大医院,定位为专科医生,形成“人才拥堵”。基础医学教育如何根据国家和人民的实际需求,培养出合格的临床医学生是高等医学教育面临的一大考验。

第三,基础医学的教育教学还存在着和实际不相适应的方面。如:大纲要求的水平与医学生实际工作需要和教学内容不相适应、教育系统内部对学生的基础文化素质的重视相对不够,基础医学的教学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髙,这些都使对基础医学的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基础医学教学改革及医学生科研素质培养思路分析

    2.1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完善医学教育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平台

    教学和课程是医学教育的核心,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和课程体系的深入改革,是完善医学教育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平台的重要举措。教学内容更新主要体现在课程门类的增删,知识结构的调整和教学资源的变化,“深入研究、确定不同教育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医学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更新应该关注两个议题:一是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问题;二是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互动问题。在优化医学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加强通识教育,全面提高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这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共识。关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互动问题,可以通过重点学科建设、重大课题攻关以及重要实验室搭建等方式,为更新教学内容提供丰富的资源。高度重视和积极开展课程改革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共同特点。课程体系的深入改革就是要主动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科学规划、合理定位、积极推进,努力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与医学知识相结合,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新型课程体系。

2.2构建创新实践综合平台,培养探索求知的科学精神

    培养医学生创新精神,医学院校应“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把科学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依靠产业应用来丰富教学内容。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创新综合平台,开放式接受师生参与科研和生产活动,在创新实践中培育医学生的科研素质。

2.3重视实验,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要想培养医学生的科研素养,其中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技术能力,这其中,实验教育发挥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基础医学源于实践,对于医学实验的教学要做到以学生为主题,让学生大胆尝试,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并学会在探索中自我发现问题,这其实就是科研素质的一部分。

2.4强化医学文化教育,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

    医学以人为研究对象,以追求人类健康为其出发点与终极目标,在当前“生理—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下,医学文化教育扮演着重要角色,要求医学院校强化医学文化教育,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髙质量的医药卫生人才。一方面,它旨在开阔医学生的视野,突破专业教育的狭隘性,培养融会贯通、见识广博的人才。另一方面,它又开阔了医学生的心胸,如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心理健康水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世界以及自我。

结束语

篇13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终身体育;意识

1学校体育及体育意识分析

1.1学校体育

作为教育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加强学生对运动知识了解、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重要途径,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目标,旨在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观念,实现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实践活动。一直以来学校体育学都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就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和性质来看,它隶属于社会科学体系中教育科学的范畴,不同于传统意义上抽象教学的理论科学,也区别于实践性较强的应用科学,体育学融合了二者的优点,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综合应用的科学。通过体育运动的形式,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施加计划性、组织性的影响,实现人才发展的综合培养。简而言之,体育教育就是通过对学生身体的影响来达到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此不同的是,素质教育主要是依靠科学教育途径来实现对人能力潜力的挖掘和培养,提高人整体的素质水平。它立足于学生长远发展角度,重在开发学生潜在能力,以社会长远发展为大背景,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1.2体育意识

体育意识是现实存在的体育现象在人脑中形成的对应反映,它是个体对体育活动、感觉、思维及判断能力的总体概括,是人们对体育运动的基本认识。从学生的角度,其主要是指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根据对体育运动的判断和认识所采取的相应反映,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思维意识并采取认为正确的行动方式。在学生重复多次地进行体育运动的实践和练习中就形成了固定化行为模式也就是体育习惯,它伴随并且影响学生的一生,包括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立足于心理学发展的角度来看,体育习惯是对自身心理状态的一种固定化和自动化的反射,是长期培养、训练及积累的结果。因此,只有拥有了先进的体育意识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建立良好的体育习惯,但目前情况却是:受个人修养、道德规范、家庭背景及体育基础、自身认识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家庭、学校、社会各种外部因素的制约,许多学生缺乏体育意识,仅仅重视智育教育,没有形成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体育意识淡薄,体育习惯的培养更是达不到相应标准反而成了一句空话。因此,一定要改变这种现象的进一步恶化,扭转局面,加快促进全民健身目标的实现。

2完善高校体育教学及培养学生终身意识的措施

体育运动如同开展一项建筑工程项目,是对人体机能的建造,工程建筑需要优质的施工材料,体育运动也是如此,必须要有科学的运动设计及体育运动知识,而学校体育教育就是获得这些知识的基础作为终身体育锻炼培养的基础单位,学校必须要制定相应的培养目标,制订完善的学校教育计划及体育课程教学制度。学生只有在真正地掌握了相应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才能实现锻炼身体的目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体育知识的输入与输出,传授科学的健身内容以及方法。然而,在体育学习开展之前,必须要明确“健身”和“竞技”之间的区别。学校体育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健身,是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掌握学生身体发展的需要,依据学生自身特点进行课程体系以及运动计划的制订,实现体育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合理选择,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素质。公式表现为:“人体(学生身体基础)—自我锻炼(科学健身方法)—人体(学生身体得到增强)。”在一系列的反馈过程中,改善学生体制,挖掘学生潜力。

2.1学校体育教育需要融合终身体育的思想

体育教育发展的最终方向和目标就是终身体育,这种终身教育终身发展的观念是在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实现的,其根本目标是终身健身者的培养、全民素质的提高。终身体育主要指的是在人的学习发展过程中受到的身体锻炼以及各类形式体育教育活动的总和。目前学校体育教育的基本方式就是身体练习,通过形式丰富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锻炼学生心理素质,实现其身心全面发展,这种教育活动以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兴趣、习惯以及能力为核心目标,以计划性、组织性的教育活动为手段。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根本和核心,学校体育教育要充分利用学生成长时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其成长阶段培养其牢固的终身运动的意识,实现学校体育以及社会体育的有效结合。现阶段学校体育教育已经由运动技能性体育教育转向健康教育性的终身体育素质教育,可以说这是学生素质健康发展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现阶段,学校要将学生体育基础能力以及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学生长远发展考虑,实现现代人的培养发展目标。

2.2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爱好、兴趣以及习惯

对某件事物的兴趣是人们对其活动发展的积极表现,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同样体育兴趣就是人们在不断地学习和认识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积极认识。教师在学校体育教育活动中要发挥想象力,结合学生特点力求使得学生在运动中感受到快乐,找到体育运动的乐趣所在,并获得团队协作的满足感,与此同时使得学生在文化课以及专业课上的学习压力得以释放。一个人在某领域的成功与其兴趣是离不开的,兴趣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1)要建立明确清晰的教学目标。目标要细化到每一节课的教学上,有什么目标、要解决哪些问题等这些教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进行充分考虑,只有教师做到内心清晰学生才能够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2)教师还要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根据制定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自身情况选择相应的方法手段,保证教学各位环节之间的顺畅衔接,教学场地的合理布局,教师必须要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教学设计思路。(3)教师还要重视学生的信息反馈,进行教学成果的评价总结。不同于其他文化知识教师,要在不断地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找到其热爱的运动项目,不以竞赛和成绩的提高为目标,关键在于学生运动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真正认识到体育学习的真正意义,自觉树立终身锻炼的观念。

2.3高校应当加强学生自我锻炼意识的培养

在学校日常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要清晰地掌握学生的运动锻炼情况,明确学生现阶段对体育运动的态度,并对其成绩进行正确判断。这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以及锻炼热情,帮助学生制订符合自身发展条件的运动目标。另外还要针对学生的个人情况制订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督促学生在每个运动阶段制订不同的运动目标。在结束阶段练习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运动成绩进行科学检测,掌握学生锻炼情况,对其值得肯定的地方加以固定,需要改进的方面要指出问题并给予相应建议。在完成技术教学任务的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运动认识能力的培养,加深学生多运动锻炼的认识水平,真正理解运动的意义、作用,掌握相关的运动知识,培养体育学习的动力,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运动兴趣,实现积极主动自觉地运动和学习。另外,在教育过程中还要重视学生独立锻炼能力的培养,讲授运动细节的相关知识,包括运动的次数、时间、强度以及动作自我纠正等,学生只有清楚如何正确锻炼才会积极主动地去锻炼,实现运动过程中身心健康的培养,建立坚实地运动基础。在硬件设施上,学校要努力营造良好地运动氛围,创造运动便捷条件,将课堂教学任务转化为学生们自觉性地课外实践,实现体育教育的终身化建设要求。

2.4高校必须促使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2.4.1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的建设,做好学生表率工作,培养自身积极向上的思想作风以及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教师需要明确教育学生之前要进行自我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中间树立威信,形成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所以,在思想层面教师必须要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进取,紧跟时代步伐,热爱本职工作,做到谦虚谨慎,认真对待每一项教育工作,关心学生,培养正确的思想教育观念以及崇高的教育理想,加强知识水平的学习和锻炼。2.4.2教师要积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只有这样才能够形成积极的人才观、师生观以及质量观和评价观,把握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以及落脚点,关注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培养自身高度的责任感,真正做到对每一位学生负责。2.4.3积极改进教法,勇于探索,积极实践,大胆地实行教学方法改革,认真总结经验,形成带有自身特点的体育教学法。2.4.4随着电子互联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方式也要有相应的变化,体育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以及网络信息化等技术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拓展自身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在对新知识的不断学习过程中培养自身创新能力,帮助自己更加了解不同教学方式的优缺点以及适合的人权。只有教师不断地保持着对体育运动的极大兴趣,才能在无形中影响学生,培养其终身运动意识形成。

3结语

在体育教学之中应当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作为高校应当促使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加强学生自我锻炼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爱好、兴趣、习惯及体育教育需要融合终身体育的思想。

参考文献:

[1]张予鹏.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5):191-192.

[2]杨继祥.把职业技能大赛融入常规教学,推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2):150.

篇14

数学课堂是实施数学的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现在教育理论摒弃在教学中只注重结论不注重过程,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把得到结论的全部思维过程展现出来,并在这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而且提高能力.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首先要求学生要有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这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为此,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应充分让学生"动"起来.即让学生的个性表露出来,思维活跃起来,手脚解放出来,这将会极大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当今中学生由于年龄偏小,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教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在不制定学习计划,坐等上课,课前不预习,对老师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或呆坐听着,上课不得要领,没听到门道.凡此种种都是学生没有真正参与教学过程也就是参与意识差,被动学习.

一、作为数学教师要明确自己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一个教育者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是组织者、点播者,因此学生的参与意识与我们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和对学生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关系,现在的教师不能仅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者,因严守“师道尊严”的观念而无法摆脱“教”为中心的思想,与学生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距离.相反,应是一个明智的辅导员,在不同的时间情况下,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是示范者、评论者、欣赏者也可以是顾问和朋友 .

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让他们主动、自由、快乐、有效地学习

心理学家指出: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想象力只有平时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少.因此只有在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能以宽容友好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亲和的对话平台,沟通对话渠道,教师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探索意识或完成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学习成果,或对一些已有定论的问题的新的见解等,都要给予积极的肯定和表扬.让学生觉得老师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垄断者,更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一锤定音,而是可以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聆听学生的见解,并能适时的给以赞同表扬或指正他们的观点.学生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不应该仅仅是学习活动的接受者,而应该充分体现主体地位的作用,积极参与到一个新知识的思维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首先在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的给以启发,教学生如何去动脑,如何去思考,但不是在教师的思维圈子中顺着教师的思路走.如不这样,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就会妨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引发学生开动脑筋在新旧知识的联结处想;在知识的疑难处想; 在思维干扰处想.对于学生思维的结果,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说出计算的原理;说出概念的形成;说出公式的推导;说出解题的思路.这样每个学生都能深刻理解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使学生不仅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达到思有源、思有序、思有获、思有创的目的,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其次,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氛围中学习.

在数学课堂上,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就会以主动的态度和自己的方式去探究知识,会以主人的身份与教师--他们的伙伴、朋友一起切磋、探究其中的问题,即在师生、生生之间的一种民主、有序的交流.在课前,教师应先设计对哪些应作必要的启发指导,哪些应由学生自由充分地讨论 .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引人入胜的问题情景,巧妙的提问和适时的点拨,由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和探索问题,才能有新的发现,新的创造.在教学中的重难点处,由于每个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不同的学生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的方面,若能组织学生集体作分组讨论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讨论、学习,思维由集中而发散,又由发散而集中,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这样同学之间相互弥补、借鉴和启发形成交互的思维网络,对问题的解决有很大的帮助.而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间的交流活动,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不轻易表态或下结论;对学生中出现的错误不压抑而是在群体交流与讨论中让学生自我发现;对于小组讨论的结果及思维过程应鼓励学生及时展现,不要怕出错,要敢于面对问题,挫折和失败,关键是通过交流和讨论发言后知道自己的思维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及自己在理解、认识问题的缺陷.同时让每个学生亲历过程,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这种良好的课堂习惯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地位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与学生分享理解,是生命的活动,专业所长,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着自己.

最后,要鼓励学生善于动手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