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5:55:0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高等教育智慧教育,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7.001
1 智慧管理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信息数据时代,教育管理应及时进行教育管理改革,特别是高等院校,更应在管理理论方法和思路上进行颠覆式革新,这是当前信息时代教管事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和主要研究课题。当前高等院校的教育管理在改进和提升方面,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教育管理决策提供高效、专业化的实现平台。信息型、智慧型教学管理,一来可以大幅节约各项管理成本,二来可以有效提高教育管理从业者的管理效率,实现教育的科学和可持续性发展。通过充分利用新兴技术,运用科学智慧的管理方式,可以全面准确地掌握校内各项杂乱的动态的数据,对于切实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具有划时代的、突出的现实意义。
2 教育管理信息化现存问题
(1)管理的信息化标准不统一、不严谨。信息的规范化、标准化以及相关管理的严谨性、有序性会直接影响教育业务发展及管理效能的信息化水平,影响到信息的传输、共享和汇总分析水平,进而影响到教育管理的科学决策,然而限于历史发展背景,传统教学管理模式的藩篱,我国当前多数高校的管理信息标准并不完善。通常情况下,同一所高校内的不同学院常常各自为政,建设出不同标准的信息系统,此类系统数据之间的兼容性较差,格式也不规范和统一,在造成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浪费的同时,也给系统问的信息交换、整合和共享造成难度,直接影响到了整个院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持续性和规范性发展。
(2)智能化管理的程度较低,处于简单的数据统筹管理阶段。我国当前各大院校在信息化管理工作方面暂处于偏重管理过程的电子数据化,距离人性化与智能化较远,一切以“数据”为中心,智慧管理所注重的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尚未形成。对多数信息管理系统,相关管理人员也仅仅是进行大量的数据输入输出和简单的统计、报表汇总等浅层操作,海量数据使管理人员无法从繁杂的操作性工作中解脱出来,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
(3)管理数据基础缺乏精准化、精细化的管理,无法对教育决策提供准确参考。简单的数据输入、搜索和统计不是教学管理信息化工程,各类数据的统筹只是信息化的信息基础,最终目的是通过数据来提供高效率的、智能的各项管理服务,然而目前各大高校的数据库建设尚处于起始阶段,对数据的应用较为简单,就连数据分析也仅仅是得出一些简单的统计量或者分类数据,尚未看到或者尚未能发掘出数据中所隐含的管理型信息,无法对教育决策提供准确参考。
以上各类问题的存在呼唤着智慧管理、职能管理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为管理的信息化提供了技术和信息支撑,智慧管理,将切实引领教训管理的发展。
3 智慧管理特性和内涵分析
智慧管理的智慧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够到达对数据的深层级发掘,为教育管理者的决策提供参考。智慧型的教育管理能掌控学习环境、识别各类教育者和学习者的特征、全方位监测教学过程,并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进行科学的统计和分析,从数据中搜寻核心信息并运用到管理中,以辅助提高教育教学的科学性。二是实现教学管理的自动化,有效较低管理人力物力成本。通过智慧管理系统,能够自动处理各种信息数据,得出精准的结论和反馈,精简了各项管理流程,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成本,同时更能有效避免因人为因素所带来的管理错失。三是能够对教育教学全流程实现全方位的监测和管控。对各个管理环节和教学过程进行识别和分析,实现对各类信息的智能化对比,实现对各项教学管理的智能诊断,有效解决教育业务开展过程中、教育装备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诊断的基础上,进行挖掘分析,实现对教学管理安全状况的实时预警并提出针对性处理措施,保障教育教学的高效、稳健、有序进行。
4 智慧管理工作总体思路
(1)提高对智慧管理发展的重视程度。当前形势下各项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云计算等技术应用水平日新月异,各行各业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发展智慧产业,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力争快速实现智慧化发展,智慧行业的发展前景愈加向好,也必将成为未来主要而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教育教学管理也要紧跟时代步伐,切实提高对指挥管理发展的重视程度,尽可能投入足够的资源,摒弃传统的管理思维,颠覆惯常的发展理论,多做调查研究,充分认识和理解智慧管理的内涵和优势,结合高校实际,快速、有序推进信息化建设,向智慧化教育时代迈出前进步伐。
(2)充分发挥教师在智慧管理中的作用。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一直被视为高校工作的瓶颈。积极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成为当务之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教育管理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要求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在理念、模式与方法上必须与之相适应。本文旨在通过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另一主体角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来探讨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学习一点管理的智慧,实行必要的智慧管理,这是现代教师理想的选择。
(3)切合实际,有效发展。实现信息化管理已经将要投入大量的资源,智慧管理更将对成本投入提出更高的要求。各大高校应结合本校实际,以点带面,逐步推进智慧管理。可以在个别学院进行试点,重点推动,实现局部的智慧管理。在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控制成本,在不对学校正常运转带来负面影响的情况下逐步推动全校的信息化和智能管理水平。
(4)确保信息安全。在信息化时代,最大的风险就是信息安全问题,各类信息均有着一定的私密性,安全的疏忽,往往导致重大的泄密风险,对他人带来严重影响。高等院校的各类信息,一方面会涉及学术技术、专利信息等重要信息,另一方面也涉及教师学生的个人隐私,这些信息均需要严谨严格的保密措施来保障安全。要保证各类信息的安全,需要考虑到信息管理的全过程,从信息的收集整理、传输和处理到实际运用多个环节。所以不论是基础的信息建设,还是后期的智慧化管理发展,要始终提高信息安全保密意识,将之放在信息管理工作的首要位置,通过建立完善的保密体系,保证智慧管理发展的安全运行。
5 智慧管理实施意见
(1)首要开展智慧校园建设,搭建智慧管理环境。智慧校园建设的目标是为高校师生提供实时高效、一站式与个性化的校园信息化服务,帮助高校实现各类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配置,深化高校信息化进程。大数据环境下的智慧校园建设思路应是在原有的数字校园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增强其智慧性,从而形成服务、管理更为完善、师生体验更为人性化的智慧校园。一是制定智慧校园的数据标准与应用标准,以及各应用系统之间的接口标准,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实现校园各类数据共建共享。二是整合贯通业务系统。在智慧管理系统的构建要注重对现有系统的升级改造,注重与其他系统的兼容,以在保障系统衔接性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建设成本。三是统一管理与维护。在信息化校园建设中提高效率,智慧校园的建设应对业务系统进行统一规范管理与维护。
(2)切实提高大数据采集效率及在科学决策中的应用水平。决策工作是管理工作的核心关键,决策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高校的长远发展。在高等院校智慧管理工作中,管理者通过各类信息搜集和分析系统、现代化的网络系统等各类信息平台,尽可能全面地采集各类教学管理数据,全面统计,细致分析,深度挖掘,为管理决策提供精确的科学的数据支持,进而推动高校的可持续、均衡发展。
(3)加强教育的可视化管理。可视化,是指通过设置多方位的信息采集和展演系统,对教学管理过程中各项教学活动、人员情况等信息予以搜索、采集和统筹分析,并通过某种形式最终进行可视化处理并展演给特定的使用者。从当前形势看,可视化将成为信息时代数据产业的发展必然,是学校开展智慧教育的必备条件,也是高校智慧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创建此类系统,各级使用者可以直观地查看与之相关的各类经处理过的有效的可利用的信息数据,为使用者得工作提供直接支撑。
(4)强化远程督导,提高智慧管理管控和考核力度。各大高校应建立起教学管理远程监督评价机制,强化对教学管理质量和效率的考核和引领,不断推动教学事业良性发展。远程督导是对教育教学管理的各环节加以监督,进行运行和风险评估,确定指导方向的工作,以保障各项教育管理得到有效执行。智慧管理体系下,教育管理人员可以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全方位、实时远程检测,使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不断接近理想目标,达到最优化水平。
关键词:高等教育公平;教育机会;内在逻辑;制度实现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这既是一个转型发展期,又是一个矛盾凸显期。因此,教育公平问题日益成为一项重要的议题,并演化为教育政策发展的一条主线。2014年9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将促进高等教育平等权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进一步指出“加强宏观调控,完善法律法规,健全体制机制,切实保障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对社会公众而言,教育机会公平不仅承载着他们在教育领域的切身利益和民生诉求,也成为衡量几乎所有教育改革合理与否、改革举措能否接受的一个核心标准。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公平、实现高等教育的权利平等,对于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意义重大。
一、机会公平是高等教育公平的逻辑基点
高等教育公平内涵广泛,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化解教育机会的矛盾和不平衡问题。教育机会公平与否,是考量和提升高等教育公平的重要场域,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国家对高等教育公平治理的效能和效果。因此,充分认识高等教育机会公平问题,是设计高等教育制度、推进教育公平的实践以及研判教育公平实现程度的一个前提。
首先,高等教育机会公平本质上是对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性分配,是学生教育权利的体现。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机会是指客观环境为个体提供的生存和发展的可能性,是个体主观条件同这种客观可能性的耦合。机会为每一个社会成员带来一种生存和发展的资源。既然如此,机会平等就应该成为社会成员机会分配时予以确立的价值目标和实施标准。教育机会公平的核心是接受某种教育的可能性和权利。高等教育作为个人发展和整体社会发展的交叉连接点,个人未来的职业、收入及社会地位都与高等教育这种鉴别和选择功能密切相关,因此,高等教育机会必然涉及到根据一定的智力、能力、兴趣、特长等社会标准对学生进行筛选的过程。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的意义在于它以个体人为基本出发点,保障了社会成员平等的教育权利并通过相关法律得以确认,它力图消除高等教育对于个人发展的不公平对待,主张确立一种自致性的努力方向以保障每个社会个体进入高等教育系统的机会均等。高等教育机会公平受制于制度设计的理性逻辑,关键在于通过社会的系统建构和教育制度体系的调整,达到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更加合理配置的目标。
其次,高等教育机会公平寓于对教育起作用的基本因素之中,是高等教育公平的逻辑基点。高等教育公平是一个统合概念,它是以机会公平为逻辑基点,逐步实现向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的拓展。机会公平是所有公平的起点,没有机会公平的保障,后续的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就是画饼充饥。特别是当前阶段,入学公平成为教育公平的基准点,也是社会反映最强烈的教育问题。人们通常把机会公平理解为教育公平的下位概念,然而在推动高等教育公平上,不H需要对机会公平进行深入思考,而且需要用机会公平的方式推进高等教育公平的整体发展策略。从一定意义上说,高等教育公平就是要在教育领域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种能够拓展高等教育机会的体系结构,进一步探索教育机会的有效供给形式,并相应地完善教育机会的调配和补偿机制,确保高等教育机会分配的公平正义。因此,机会公平应成为高等教育公平研究的重点。
最后,高等教育的机会公平具有复杂的社会根源,通过教育系统外部公平与内部公平的统整而体现出来。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但又注定相互缠绕与印证,两者总有着剪不开、扯不断的联系。一方面,高等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它使人们通过教育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从而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公平离不开社会公平的支撑和保障,因为教育公平本身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体现,而当今中国实现高等教育的公平,也离不开城乡差距、区域差距、阶层差距等的缩小以及机会、资源的再分配过程中对原有利益格局的触动,这些都离不开社会公平的背景和环境,而非教育界一家的责任。从现实情况来看,高等教育领域仍缺乏完善的机制,无法抑制社会发展不平衡对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的损害。世界银行的研究者把这种现象称为“不平等陷阱”,这种社会不平等的制度化会导致部分群体错失个人发展和成长的机会。从这个意义来讲,高等教育公平既有形塑机会均等、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精神意蕴,又具有基于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异质化中“弱势群体”教育权益保障的价值意蕴。
二、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的生成逻辑与条件审视
理解复杂的高等教育机会公平问题的重要前提是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的理论分析框架。高等教育领域的不公平缘何产生,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如何消解,由于多元主体确有不同的利益关切,导致在既有的实践和理论阐释中无一例外地遭遇到困境,从而使高等教育机会公平成为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本文基于社会学的分析范式将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因素归结为个人禀赋、自致因素、先赋条件三个关键变量,并对其运作机理与逻辑进行理论阐释;基于教育机会影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将教育公平细化为平等原则、差异原则、补偿原则三个不同层面,并探讨了相关制度保障问题。以此为基础,形成了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的整体分析框架。
(一)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因素、作用逻辑与公平原理
高等教育机会分配的机制十分复杂,既受到学生个人禀赋与努力程度的直接影响,也受到家庭、社会等先赋条件的支持与干预。这些因素的个体差异及其交互作用是影响教育机会公平的关键变量。在现实世界中,关于先赋条件与自致因素的思考,也总是深深地渗透和蕴含于教育公平问题的讨论范式之中。
1.自然禀赋与差异原则
自然禀赋所基于的是人的自然赋予、生而俱有的能力及特质。不同个体间存在某些遗传导致的天赋差异,卢梭将其称之为“自然的或生理上的不平等”,它是基于“健康、体力以及智慧或心灵的性质的不同而产生的”。自然禀赋的差异蕴涵四个主要方面,即身体条件的差异(构成教育活动的起点)、能力类型的差异(对个体能力分化起着定向和调节作用)、个性品质差异(具体个体开展学习活动的具体方式)、优势领域的差异(表现出个体禀赋优势和发展归趋)。[1]“自然禀赋”成为个体获取教育成就的一个前置性条件,具有自然性和差异性。个体发展必须尊重与生俱来的自然禀赋差异,并以此为根基促进个体向多元的、独特的、丰富的可能性发展。
阿马蒂亚・森以“可行能力”这一概念来说明个体独特的身心基础以及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和丰富性,他认为,可行能力即“个体有可能实现的,各种可能的功能性活动组合”。从现实来看,可行能力就是在“个人禀赋”的基础上由自在性向自为性提升、由自发性向自觉性的转变过程。实际上,我们强调教育公平也并非旨在实现教育结果的绝对公平,并非要让所有适龄儿童和青少年达到同样的发展程度以示平等,而是基于个体天赋、潜力的公正对待与充分挖掘,实现天赋素质向现实素质的自然转化和个性的全面发展。教育需要认肯与维护人格平等基础之上所包含的天赋的个体性以及资质的无限差异性,这种差别是平等人格及自由权利的现实存在。人必须通过教育过一种有价值的生活,这是教育的全部意义之所在,这也意味着一个人必须拥有发展的机会和自由选择的过程,这也就是所谓的实质自由。
不同主体“先天禀赋”的多样性以及教育需求的多元化,指向了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原则――差异原则。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由传统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并初步具备了向普及型教育转型的基本条件,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教育价值理念的全面转型,即由“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转向“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这一愿景呼唤着个个成才教育理念的觉醒。学生潜能的多样性呼唤着教育的多样性,而现实中整齐划一要求的教育显然是遏制人的发展的。教育要包容不同主体的差异与不同需求,尊重学生的多样化选择,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禀赋得到充分发展。只有教育过程设计、教育机会配置、教育模式选择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并趋向公平、有效和持续的发展。
2.自致因素与平等原则
自致性因素是个人通过自身努力而获得的后天能力或资质,是个体可发挥能动性的因素。随着社会加速转型以及市场经济日趋明显,个体的自致因素日益成为主导其个人生活机遇的决定性变量。个人成功与否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人的后天努力,这也成为现代社会对于公平价值研判所普遍遵循的逻辑。在传统社会,“公平性缺失”体现在唯身份论、唯出身论等标志着社会区隔的重大制度和政策方面,现代社会已远离了那个以财富、阶级、地位等因素为前提预设了个人在社会中的等级秩序的时代,自致性因素使个体从特定的社会结构、等级秩序中抽身而出,成为实现自我价值与人生意义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自致因素论”已成为学术界关于社会机会获得的重要分析框架。
自致因素的逻辑设定和目标是自明的,它引导着人们遵循自觉逻辑实现个体发展。现代化的开放社会即在于形塑自主的、自由的、平等的社会流动机制,而自致因素影响的不断增强是社会公平的表现。自致因素强调主动性、专注性、努力程度等个人可控性变量,即后天努力的结果之于机会获得的重要性,这是自致因素所反映的深刻内容和所内含的深层动因。通过构建一种纯粹自致路径使内生动力、自觉逻辑、自组织发展贯穿于人的发展过程中,引导社会向合理化方向发展。社会公平的意义和价值只有在自致因素与个体的成就、地位的持续关联中才可获得。个体在所栖息的社会坐标中唯有通过个人努力能够寻求到自我的“上升通道”之时,才能获得公平感和公正的价值体验。
立足于自致性因素的公平观是建立在平等原则基础上的,要诉诸于现实的制度安排的规范性,撇开了这一起码的规定与要求,公平性则无法判定。所谓高等教育机会公平,更倾向于竞争机会的公平,“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成为高等教育阶段具有普遍主义的价值标准,高等教育应努力创造一个“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制度体系。现实的教育制度要能够为高等教育机会的获得提供清晰一致的规则保障和价值指引,让更多的人能通过自致性努力,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机会,使影响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个人自致性因素大于先赋性条件发挥的作用,让高等教育逐步作为决定社会流动的重要因素,显示其在调节社会公平、公正性方面的重要作用。
3.先赋条件与补偿原则
先赋条件集中体现为家庭背景、户籍制度、家庭的单位制资源等与个人发展有关的外源性因素,它一方面反映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社会关系,即无需选择,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另一方面将身份、地位等社会化标签作用于社会成员的发展与成长过程,从而对每一个体产生隐性而强烈的影响。人与社会禀赋,“犹植物与所栽的泥土:植物的生长,与泥土的厚薄、肥瘠及日光、水分有密切关系,人的生长之过去与将来,也与之有密切关系”[2]。当以社会禀赋为中心讨论教育公平问题的时候,所牵出的是整个社会结构、教育制度的正当性问题。也就是说,如果教育机会的差序格局是由于身份、地位等家庭单位制资源、教育分配体系、机会结构等制度因素乃至外生的经济社会资源造成的,而与个体禀赋、能力差异、努力程度等主观因素无关,那么,这种教育不平等就成为整个社会结构、分配制度之差异的一种反映。
社会禀赋影响教育机会获得的模式可分为三类:一是文化再生产模式,其特征是父辈的文化教育水平通过教育期望、文化资本等机制潜移默化地传递并弥散性地渗透在子女成长过程中,影响子女的学习动力、学习表现及教育机会获得,即子女的教育机会与父母教育程度高度相关;二是资源转化模式,其特征是家庭将其经济收入、政治地位、社会网络等资源势转化为子女教育机会竞争上的优势,从而实现不平等的代际传递的过程,即子女的教育机会与家庭阶层地位及社会经济资源多寡高度相关;三是结构授予模式,其特征是通过城乡户籍制度、分省定额招生等制度干预方式,使人们因处于某种社会结构中,便自然地被授予附着在该位置上的资源与机会,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制度性区隔,这种通过制度性因素来规定不同人群的教育机会的方式使高等教育机会呈现显著的区域差异,从而影响到高等教育的公平。
恰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公平是弱者诉求与维护自身正当利益的武器。从社会禀赋出发,补偿原则应成为审视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的重要视点之一。补偿原则是从社会发展失衡的现实出发,衡量高等教育的现实公平程度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不平等的补偿性政策措施。通过制定更为精细化、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育公平政策,给予弱势群体一定的机会补偿,克服社会禀赋的局限以保证每个社会成员有一个相对公平起点,从而拓展个人自由发展的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和能力。要从社会禀赋固有的外源逻辑中解放出来,需要遵循制度伦理的路径,关照弱势群体的教育权利,强化制度伦理的规范作用。
(二)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的制度性条件分析
高等教育机会公平问题是社会发展失衡与制度供给不足双重叠加的结果。其中,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的制度保障,仍然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主题。根据上述高等教育机会获得影响因素的分析,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在特定社会环境中高等教育公平能否有效地形成有赖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制度条件。
一是高等教育能否为切实增强适龄儿童与青少年的教育选择提供现实条件。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的核心是怎么样满足更多、更好、更合理的教育需要,这需要通过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增加教育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需要制定和完善能够促进教育公平的教育政策和制度体系,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选择性需求。当我们追求高等教育机会的公平时,既要尊重人们受教育权力的平等,也要正视个体禀赋、能力、兴趣、爱好的差异性,实现学生有选择的个性化教育。“教育的多样性是教育中差异性的表现和教育对于差异性的尊重和适应”,“教育多样性是个人完善发展所必须的”[3]。整齐划一的同质性、标准化的人才筛选标准无法有效满足个人发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了充分发展人自身多方面的因素和特性,需要持续、深入地推进制度层面系统改革,保障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禀赋得到充分发展,而且从终极意义上讲,这也是最公平、最有效率的教育机会配置的方式和结果。
二是现实的制度体系能否为高等教育机会的获得提供清晰一致的价值指引和规则保障。高等教育机会公平作为一种差异性公平,试图将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整合起来,努力形成既能够有效选拔人才又促进教育公平的制度安排。在差异性公平价值诉求的前提下,高等教育机会对于每个适龄儿童与青少年都是开放的、自由的、可竞争的。差异性公平的中心指向规则与制度的构建,即通过公正的制度性安排,努力创造一个能够为高等教育的机会晋升提供清晰的规范、引领和保障的制度体系;要以高等教育公平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对“供给障碍、价值问题、实施困境”等制度缺陷予以反思及回应。通过恰当的制度安排,增加自致因素在教育机会获得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经过一系列竞争性选拔方式,从工具性、技术性和价值规范的角度为不同社会阶层提供一个凭才能晋升的渠道,实现在高等教育选拔机制和教育机会的分配机制等方面遵循“同一个标准”“同样的对待”的公平准则
,以天赋和努力程度为依据使有才能的人得到发展机会。如果个体之间的机会不平等,只是个人努力程度不同所造成的能力分化,以及个体根据自身的能力条件而做出选择的结果,这也正是高等教育公平中具有普遍价值认同的“机会均等、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基本精神。
三是高等教育制度伦理能否为弱势群体打破教育机会困境提供清晰的价值导向和实践环境,从而为高等教育在促进社会公平方面提供积极的社会认知和现实可能。我们在将教育公平的理念应用于教育实践的时候,应考虑到现实社会更丰富的条件,以及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更复杂的环境。当前,我国教育公平机制的弊端在于缺乏完善的机制,不能协调经济不平衡发展所带来的两极分化现象,抑制某些制度性因素对教育公平的损害。因此,在制度设计上对弱势群体的教育权利、教育机会进行补偿是维系高等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如果通过加强处于不利位置的弱势群体的利益补偿,保障生存不利者接受教育的权益,使社会底层的群体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寻求地位提高的出路,也是朝着实质平等的方向,体现一种形式上的结果平等。高等教育公平的复杂性在于,既要从同一性出发,追求的是同等对待;又要从差异性出发,追求的是区别对待。两者看似矛盾,实则是高等教育公平的一体两面,互为补充。高等教育制度设计和安排既要使每个个体都得到平等对待,同时要保障那些处于不利位置的个体得到利益的补偿。
三、理想图景: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的制度建构
制度作为教育实践的导向,是关乎教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根本在于制度的失衡。解决的路径在于制度领域的顶层设计与改革创新,即从“平等原则”、“差异原则”、“补偿原则”出发,建立并完善高等教育公平发展的制度体系,注重制度改革的系统性及配套措施,实现完善制度与优化制度伦理的和谐统一。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持续增长,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却趋于下降,这几乎是所有国家面临的问题,现在也没有几个国家能够单靠国库来支持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因而必须寻找资金来源。因此,作为高等教育受益者的学生或其家长支付一定的教育成本是完全合理的。然而在这些年实施过程中却造成了教育机会不平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的教育起点不平等、教育过程不平等和教育结果不平等三方面。
1.从教育起点来看。自1989年实行收费制度以来,我国高校的学费呈现逐年快速上升的趋势。1989年的收费标准是100~300元,1993年普通高校生均缴纳学费610元,到1996年翻了一番,达到1319元,1999年则又翻了一番,达到2796元。扩招后学费又大幅度上涨,2000年比1999年上涨28.2%,2001年达到生均3895元。直到2001、2002年教育部等部委先后两次发文规定高校不得提高学费标准,学费快速上涨的趋势才得到缓解。面对沉重的学费负担,贫困家庭子女在同样的学习成绩面前,可能会因交不起学费而放弃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或者选择收费较低、生活费用较低的学校(如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学校、农林地质类学校、非重点学校)和能够减免学费、政府能提供较多经济帮助的专业。这就造成了贫困家庭子女在接受高等教育起点上的不平等。
2.从教育过程来看。一方面,贫困家庭子女在想尽办法跨入校门以后,由于其所选的学校在师资、经费、仪器设备等方面较重点院校处于劣势,处于十分不利地位,这样,使其在享受教育资源的质或量方面与所选重点院校(收费一般较高)的学生存在非常大的差别;另一方面,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可以不考虑学费、杂费、生活费等经济方面的问题,于是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贫困家庭子女却不得不花费较多的时间用于勤工俭学,筹措经费,因此可能只有较少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甚至在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前者可以凭借自己的经济和精力优势提前选修课程,这些无疑都会影响到贫困家庭子女在参与高等教育过程中的不平等。
3.从教育结果来看。教育起点、教育过程的不平等必然导致教育结果的不平等,因为贫困家庭子女所选的这些学校和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大不如那些重点院校和热门专业(这些学校和专业的收费一般较高)的毕业生。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大学生就业日趋紧张,一些非重点院校的毕业生甚至会找不到工作,或者找不到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较高的工作,就使得这些家庭的成员很少有机会改变自己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但是,那些重点院校和热门专业的毕业生却可以轻易地谋到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位。此外,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提前选修了课程,就可提前修完所有的学分,那就可能会比贫困家庭子女早毕业,这样就业机会就会比贫困家庭子女多,可能会找到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较高工作。这些无疑都会进一步加剧生活前景机会上的不平等。
二、高等教育收费制实施中的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原因探讨
我们必须对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实施中存在的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原因进行理性的分析,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科学的依据。我认为这其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的不平等一度是机会不平等的主要根源。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城乡二元结构更是凸现,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在我国现阶段,农民仍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2002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低于500的占2.16%,低于1500元的占28.31%,低于2500元的占59.4%,低于3500元的占77.64%,低于4500元的占87.08%。如果“三农”问题不能很好解决,农民的收入无法提高,其他事业的发展都将受到根本性的限制,高等教育也不例外。
2.辅助措施不完善。要确保每个学生不因财力不足而辍学,国家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助学措施,而我国目前的奖、助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还难以承担此任。例如,据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李文利博士提供的来自全国学生贷款管理中心的数据显示,从全国范围来看,到2001年5月底,全国有53.4万名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16.9万名获贷,获贷率仅为31.6%;到2002年6月底全国累计申请贷款的学生为112.5万,获得贷款的人数累计为35.1万人,获贷比例比2001年略有提高,但依然很低,约为32.1%。这说明,还有大量的贫困学生没有申请到国家助学贷款,助学贷款制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3.收费标准平均化。国家没有相应的高等教育收费的支持系统,反映在学费标准上,通常考虑的是一个平均值,对城乡家庭子女收取同等的学费,缺少分层研究。
4.人们认识上的原因。现在人们仍然停留在对过去免费上学的留恋与对缴费上学的抱怨之中,这是因为从高等教育免费到收取高额学费的转变,西方国家经历了战后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社会各方势力之间的反复斗争。而这种转变在我国只用了10年不到的时间,而且几乎没有任何阻力,短时间的巨变带给人们心理上的打击自然也大。
三、对策与建议
本文第一、二部分分别分析了高等教育收费对教育机会平等的影响以及存在的原因,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和建议:
1.收费应适合居民承受能力。确立高等教育收费必须以付出费用的人的经济承受能力为基础,不应超出居民平均最大承受能力。家庭年收入和可承受能力应是主要依据。
2.完善学生资助体系。目前,我国高校的学生资助体系包括“奖、贷、勤、俭、免”几项制度,但奖、勤、俭、免的数量还不充分,在学费上涨时,它们还不足以支持学生继续接受高等教育。因此,在提高收费水平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投资的资本市场,并在奖、勤、俭、免等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以便更有目的地为低收入水平家庭的学生提供更有效的支持,帮助他们克服由学费上涨所造成的消极影响。
但是以上几项制度中除“贷”之外的几项都难以成为确保贫困家庭学生“不因经济原因而失去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首选之策。国家助学贷款作为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的配套措施,是目前我国学生资助体系中最主要的方式,自1999年伴随高校扩招,学费水平提高而推出,获得很大发展。但近来由于个人信用制度不完善,银行害怕贷款回收困难,恶化经营状况,贷款积极性不高。从目前情况看,我认为可以尝试以下改革:第一,对家庭困难的新生来说,报到的路费、开学的书费、最初几个月的生活费以及独立生活的装备费等,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若学生能在开学前持录取通知书到当地银行贷款,就可以避免入学时的窘境;第二,实行对提前还贷者一定比例的折扣优惠,以提高借贷者的还贷积极性;第三,除了继续改革现行贷款制度外,可以考虑在社会信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后,建立与个人收入挂钩的贷款制度,将银行的管理职能由收贷合一改为收贷分离,由社会保障或税收机关代为回收银行的贷款,降低拖欠率。
3.建立对贫困家庭的补偿制度。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对处于不利地位的贫困家庭问题,应该逐步解决,以体现公平原则。教育资源的分配应优先考虑物质条件上较为欠缺、处于“文化贫乏”环境下的学生,使其得到补偿文化经验不足的机会。同时,政府还应制定各种有利于发挥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投资社会公益事业的政策和制度,在税收等相关政策方面提供优惠条件,引导社会资源流向,鼓励资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建立一个政府功能主导的、全社会资助高等教育的助学机制、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营造一个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证全体公民接受高等教育权利的社会环境。
一、中等职业教育与社会需要相统一的意义
1.中等职业教育与社会需要相统一有利于社会发展
社会人才类型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社会的教育类型也随着人才类型的不断发展而发展。职业教育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经济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职业教育学校与当地的工业发展息息相关,以便适应因生产不断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
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经济发展靠科技,科技运用靠人才,如果没有中等职业教育人才,而空有高端的科技人才,其科技也无法转化为生产力。
2.中等职业教育与社会需要相统一有利于学校发展及学生就业
技术型实用人才严重缺乏,高级蓝领成为社会用工的一大缺口,技工特别是高级技工严重短缺,几乎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条“短腿”。 只有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接轨,职业教育才有生源、有出路。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毕业后,就可以直接选择就业。现在的中等职业教育随着当地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可以使毕业生能够与职业岗位进行零培训接轨,避免学校资源浪费和学生精力、物力的浪费。在此二者完成良好统一的同时,社会、学校与学生三者之间可以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促进学校更好的发展。
二、目前中等职业教育与社会需要脱节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随着劳动力市场需求加大,国家对中职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是,在中职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仍然存在脱节的问题。
1.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被轻视的现象仍很普遍。在现实生活中,鄙薄中等职业教育的观念仍根深蒂固。许多人并不把进入中专或技校就读视为有前途的学习途径。人们对于社会对中职教育人才的需求并没有很好的认识,从而无法从根本上认可中职教育。
2.学生观念没有转变
目前的中职学校仍然面临着生源危机的问题。生源危机不单单是指学生数量,还有一个更主要的方面是学生的生源质量差。学生的观念没有转变,绝大多数的中职学生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自己的求职志向而选择就读中职学校。普通高等学校扩招,淘汰分流机制下的中职学校考生分数偏低,常常是为了初中毕业后不至于无事可做而选择就读中职学校。“考不上普高到职高”的无奈选择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心理和人格的发展,导致学生提不起学习热情,也无法更好的热爱并投入到该方面的社会需求中去。
3.教育经费投入不够
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既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又拥有较强职业能力的技术工人,从而能够胜任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这就需要大量教育资源的投入。而就教育资源而言,培养一个合格的技术人才就要远远高于培养一个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因为高等中学毕业生对于实训方面的培养基本没有要求,而中职学生在实训技能方面的要求很高。与此同时,对于中职学校的教师,其本身素质不但要达到普通高中教师的水平,在技能方面还要有一技之长,这就要求中职学校的教师是“双师型”人才,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中职学校教师的薪资却不如普通高中教师的薪资,从而影响中职学校教师体系的建设,也影响了中职教育跟进社会需求的能力。
4.企业软环境配合不足
目前社会上对招收中职教育人才关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宣传力度逐渐加大,对技术类人才的缺口非常重视,但是,现实的情况与宣传仍有一定差距。企业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但对技术人才的重视程度仍远远不够。学生就业率高,但往往是技术含量不高、稳定性差、劳动力廉价的职位,企业并没有为这些技术人才提供足够良好的就业软环境,很难让从中职学校走出去的人才从根本上被认可,从而导致了中职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脱节。
三、中等职业教育与社会需要相统一的具体做法
1.从宏观上把握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
中职教育学校应准确有效的把握人才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找准自己培养人才的定位。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一定要紧跟市场的需要,使培养的目标在素质上和技能上都能够达到社会的需求。优化结构,认真研究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的精神,根据社会需求对培养的专业统筹规划,统筹政策,统筹资源,保证专业结构和专业方向与当地发展方向、市场需求相适应。
2.将中职学生的培养落实到实处
中职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找准自己的优势,下功夫培养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专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宽度和深度上的延伸,使培养的人才既优质又实用,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避免资源浪费,无序竞争而导致的所培养人员质量低下,从而影响学校的声誉。要跟具社会需要及时的调整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实训经验等,使中职教育实时与社会需求接轨,根据市场需要及时调整培养重点。
3.中职教育教师自身素养要不断提高
中等职业教育完善的一个主要因素是中职教育教师的师资力量提高。中职教育教师在中职教育与社会需求相统一的问题上肩负着沉重的担子。“双师型”人才不仅要求教师在自身素质方面,更要求教师在个人技能方面达到一定高度。要给教师足够的资源完善自己,使教师队伍能够及时的与社会需求接轨,从而指导学生达到社会的需求,本着“宽进严出”的原则,使学生在中等职业学校受教育的过程中转变观念,找准自己的定位,学习过硬的专业技能,毕业即能服务于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与企业建立良好的联系
中职教育学校要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做好企业与人才之间的沟通,通过多种渠道了解社会的需求,与企业建立良好的联系,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学生就业和企业选人的过程中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最大限度的开放信息,互通有无。
四、大连市房地产学校的经验
一是学校积极探索大连地区社会对中职学生的需求方向,总结出适合本校资源的如土地资源调查、房地产营销与管理、楼宇智能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供热通风与空调、电梯安装与维修、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造价等专业性极强又十分热门的专业,并积极开展相关的培训认证工作,实行“订单式”办学,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入学即就业,招生即招工,在校的学生就是某个单位的职工。学校坚持“一切为了成才,一切为了就业”的办学宗旨,实现了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的完美结合,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深受用人单位及主管部门的认可。同时,学校结合社会需求及自身能力,在做好现有专业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新的热门专业,拓宽了招生就业渠道,更好的服务于社会需求,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二是学校在对教师队伍的选拔和培养方面非常重视。本校教师在选拔时严格审查专业技能,坚持把好考试面试关,在选拔初期就要保证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及个人素养情况。同时学校根据社会需求的发展,大力支持教师的进修和学习。坚决执行教职部门对“双师型”模式的要求。首先使教师能够跟社会需求接轨,从而进一步使培养的学生能够与社会需求相统一。
三是中职教育在保证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够用的同时,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和设施的建设,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型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中职院校要做大、做强,就必须紧跟市场,以行业和企业科技发展的先进水平为标准,以学校发展规划目标、所设专业教学和科研开发的实际需求为依据,在教学环节中,必须有具备专业特色的实训基地,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训基地建设是体现中职教育培养实践能力、应用技术能力特色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我校积极争取国家、省、市财政下拨资金,支持学校建设房地产行业教学实训基地。例如我校申请的专项资金用于学校教学实训电梯的教学管理,对我校的电梯安装与维修专业的实训教学起到很大的助力作用。另我校申请的实训楼建设项目正在立项审批。这些项目为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学校办学能力的增强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为今后职业教育整合发展打下有利的基础。
关键词:知识社会 高等教育公平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教育公平,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坚定不移追求的目标,也是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任务。在知识社会,知识、创新成为社会的核心,人民的受教育水平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知识社会中的职业在很大程度上要求某些或更高程度的高等教育。而知识发展水平在区域竞争中存在着的诸多差距,集中体现在高等教育上。高等教育领域的公平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2009年12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北京益派市场咨询有限公司和民意中国网,对全国30个省、市、区2952名公众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中,56.5%的人表达了他们对当下教育现状的担忧——“越来越不公平”。[1]因此,实现高等教育公平,促进高等教育自身健康发展是知识社会的诉求。如何最大限度地实现高等教育公平,满足社会公众的合理需求,成为一项重要的理论与实践课题。
一、高等教育公平与知识社会诉求相契合
(一)高等教育公平的内涵界定
公平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理想和目标,也是社会稳定、发展的不懈动力。而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追求教育公平也是人类社会古老的理念。1866年马克思明确提出了“教育是人类发展的正常条件和每个公民的真正利益,教育是每个公民都应该拥有的一项平等权利”。[2]然而教育公平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现今教育公平理论认为,教育公平包括:第一、教育起点的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受教育机会面前应受到同等对待。第二、教育过程的公平,是指教育制度平等地对待每一个社会成员,让每个社会成员有机会享受同样的教育。第三、教育结果的公平,是指每一个学生在接受教育后,都能获得学业上的成功,并得到发展。而在高等教育领域内,学术界对于高等教育公平涵义的界定,大多也都是以对教育公平概念的认识作为基础的。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高等教育公平“即高等教育权利平等或机会均等”、“是教育利益分配的合理公正”、“是对高等教育现象的评价或价值判断”。这些观点基本上是从法律、经济或伦理等角度作出的考察和界定,都具有其独特视角和合理成分。笔者认为,作为社会公平一个组成部分的高等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在以人为本的今天,从高等教育对象的角度看,高等教育公平可以界定为:处在同一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下的个体,享有平等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获取均等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享有共同的高等教育资源与过程,最大限度地获取期待的高质量的高等教育结果。
(二)知识社会的鲜明特征
“知识社会”的概念诞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对于知识社会的特征,众多学者给予了阐释。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校长陈乃林在《知识社会与成人学习》专题中作了如下概括:知识社会是坚持以人为本及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以知识经济为主体的社会;是以知识管理为纽带的社会;也是学习社会。鉴于此观点,具体来讲,知识社会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知识社会是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知识只有满足人的需要,才谈得上有价值。而人的生存和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依托自然和社会的发展。知识社会是一个高度文明、高度理性的社会,必然会在深刻总结、提升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更加科学地促进并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2)知识社会是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任何社会形态必然以一定的经济形式作为基础,知识社会的基础是知识经济。科学技术或者说知识是生产力的首要决定力量,是社会变革的最终决定因素,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导。知识成为创造财富的主力,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力量。(3)知识社会是一个创新成为社会主要驱动力的社会,知识和创新成为社会的核心,知识社会的经济以大众创新、共同创新、开放创新为特征。[3]知识社会经济和社会特征都清晰地告诉我们,知识社会的最鲜明的特点和最具主导性的因素是创新。创新是产生知识、创造财富的源泉,是知识社会发展进步的灵魂。
(三)高等教育公平在知识社会的体现
如前所述,知识社会是一个高度文明、高度理性的社会,它要求着推进社会发展的主体通过终身学习去不断完善,而高等教育则成为完成这一环节的重要体系。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各项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行,特别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提出,高等教育公平性问题更引起了全社会广泛的关注,并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在知识竞争激烈的今天,社会越来越建立于知识之上。人民的受教育水平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知识社会中的职业在很大程度上要求某些或更高程度的高等教育,及中等以后教育。管理大师彼得•F•德鲁克指出:“知识的生产率将日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行业、一家公司竞争的决定因素。”因此,知识社会更加要求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要求每个人都要学会在信息海洋里来去自如,培养认知能力和批评精神,以便区分有用信息和无用信息,拥有新知识,从而最大程度提高人民的整体素质。在知识社会里,高等教育公平面临极大的机遇与挑战。
二、知识社会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
(一)知识社会影响教育理念,促进高等教育公平
审视古往今来的教育,我们发现“统一化”是一个非常突出的教育情结。这样的教育理念中往往潜藏着对受教育者主体性和个体性忽视和不尊重,不易激发其发展自身优势的能动性,使得学生在被动学习中,难以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社会生活实践,从而在就业过程中难以实现高质量就业。这从公平的视角来看,意味着教育过程与结果的不公平。进入21世纪后,西方学术界便提出了“给每一个人平等的机会,并不是指名义上的平等──机会平等,而是要肯定每一个人都能受到适当的教育,而且这种教育的进度和方法是适合每个人的特点的”的观点,这也就意味着教育公平是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并突出学生作为个体所具有的个性、差异性。面对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者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重视学生的主体自觉性,积极激发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才能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使之更加符合时代要求与学生的需要,真正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当今时代所需要的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应用型和开拓型人才,这样才真正符号教育公平目标的要求。#p#分页标题#e#
(二)知识社会影响教育过程,促进高等教育公平
知识社会归根到底是人们理想追求在现实中的具体体现,知识与创新是知识社会的核心。而知识教育则成为一种创新与理想实现的重要途径。可见,知识社会当然对高等教育产生影响与作用。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形式是教育过程的几大主要构成要素,高等教育过程亦然。而知识社会对高等教育过程的影响主要也表现在这些过程要素上,体现在:教育者的教与受教育者的学互动凸显,受教育者个体主体性更加注重;教育内容上更加贴切学生的合理需求,重视核心能力的培养;教学形式将由传统的人与人面对面经典的学习形式转向现代新兴媒体下的多样化学习形式;教育服务管理向以人为本模式转化,教育管理的行政规定取向向学习过程导向的转化,教育网络的建立、知识物化的途径、长效教育管理体制的建立等。[4]在知识社会的影响下,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是高等教育过程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从而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
(三) 知识社会影响高等院校结构,促进高等教育公平
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要素的比例关系,大致可分为形式结构、布局结构、层次结构、能级结构、学科专业结构、科类结构、管理体制结构等宏观结构,和队伍结构、学科专业结构、教材结构、课程结构、各类人员的知识结构等微观结构两部分。社会的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对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高等教育结构也会带来较大的影响。在科技进步发展的知识社会时代中,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更多地依靠核心知识和人才的支撑。所以,知识社会条件下的产业结构升级不断需求核心技术人才、现代服务业人才,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内部结构做出方向性调整,促进高等教育的公平。
三、知识社会实现高等教育公平的对策探析
2008年4月,OECD了“面向知识社会的高等教育”研究报告,从管理、财政、质量保障、平等、研究创新等各角度对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报告指出,高等教育发展呈现趋势: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供给方式多样化;增加了更多的异质性学生群体;治理结构发生变化;高等教育全球网络化、互动化和合作化的趋势逐渐增强。而在不断面对教育公平问题,解决教育公平的今天,虽然从教育机会的扩大、资助体系的不断完善等,教育公平问题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高等教育依然面临极大的挑战,在满足公众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中仍存在差距。近期,重庆市中长期城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重视教育机会、过程公平,满足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这表明,高等教育领域内,不仅要重视教育机会的公平,更重要的是教育过程中的微观教育公平,着力促进学生全面充分发展。因此,要积极采取对策发挥政府、社会、高校的合力,确保高等教育体系多样化,完善学生资助体系,整合内部与外部质量保障机制,以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
(一)政府与社会要优化高等教育公平的制度环境
丁玲在《论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价值取向与对策》中讲到:“我们在政策抉择中,应完善高等教育体制,改善高等教育过程,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及关注弱势群体,建立有效补偿机制,以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和谐共生。”的确,要实现人人都有权利接受高等教育,人人都有权利享有平等的高等教育过程,人人都获取预期的高质量高等教育结果,还必须尽可能地缩小教育的差距。而缩小教育差距的关键是在现有状态下政策构建和制度建设。在知识社会条件下,政府与社会都有责任不断完善利于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高等教育体制和政策保障体系,优化高等教育公平的外部教育环境。因此,在促进教育公平问题上,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明确各级政府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完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建立健全弱势学生群体贷款资助体系等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不断优化高校教育公平的制度政策环境义不容辞。其次,促进教育公平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还要充分调动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积极性,开拓社会资源进入教育的途径,丰富社会力量兴教办学的形式,扩大人民群众对教育事业的参与度,把全社会的热情和力量都凝聚到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心上来。
(二)高校要创新高等教育过程要素
当然,政府在制度环境的完善上,主要是制定的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和群体之间的高等教育公平的一系列宏观层面的政策措施。而这些制度的效果如何,外部影响作用的大小,最终还具体体现在微观层面的应用,即高校在微观教育过程中践行教育公平理念的程度。要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就要重视教育过程要素的创新,促使微观教育过程中的高等教育公平。1.牢固树立正确的高等教育公平观念。高校教育者应意识到教育公平与教育平等的差别,强化正确的教育公平理念,深入理解教育公平的本质内涵和内容要求,并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还应充分认识教育公平与学生个性差异的关系,现同中有异、和而不同的教育公平观;同时,应该看到教育公平是具有历史性和相对性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教育公平会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具体制度的制约,我们应该意识到现阶段的教育公平只能是在现有条件下相对的机会均等和公平,它是需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完善的[5]。2.教学形式、教学内容贴近学生个体。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天赋条件、不同的个性特征,其发展程度也有着不同。所以在教学形式、内容上,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性特长,采取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对具体的学生在具体教育内容、教育方式、要求程度等上实施一些不同的教育措施。一位学者说“虽然给强者以不利条件是不公平的,但给弱者以补偿却是可能的,相对公平的”。另外,知识社会下的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新兴媒体教育技术,不仅有效地缩短了知识传递的时空距离,而且实现了同一知识的多维呈现,增强了知识的可感可知性。新兴媒体教育技术的充分应用为教育者实施公平教育提供了可能。教育者作为教育公平理念的直接践行者,应正视自己教育媒体运用能力的局限性,主动学习并借助现代化新兴媒体创新教育中介,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每个学生提供在同一起跑线的发展机会,使每位学生充分享有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各种教育资源获取最大程度的发展,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3.提升教育者素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育者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设计者,教育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过程状态中受教育者是否充分受教育的权利,关涉到教育公平的实现程度。所以,一所高校首先要有一批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教育者。对于队伍的建设,可以大胆采取“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引进高级人才的同时,加强活跃在第一线上的教育工作者的培训,使他们掌握先进的教育手段、教育理念,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增强教育公平执行 能力,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其次,加强师德教育,秉承民主、公平、公正的教育理念。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真心、用心对待自己的教育事业,在关爱每一位学生中,保障他们的学习权与发展权的实现。同时,教育者还应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不仅注重学生主体性的树立和个体能动性的发挥,还尽心营造相互理解尊重、相互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每位学生在个性发展同时感受教育公平的意义。#p#分页标题#e#
(三)学生要提高公平意识,争取公平教育权利
高等教育公平不仅需要社会构建公平实施的平台,高校提供学生享用优质教育资源的过程,教育者树立公平应用的理念,同时也需要广大学生提高公平的意识,积极争取教育公平的权利。所以,首先要提高学生争取接受高等教育的公平意识和权利,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应该从自身利益出发,向社会、学校、教育者提出公平的合理化建议,使自己在教育过程中能够获得全面而和谐的发展。其次,学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学习,争取教育结果的公平。目前,从教育实践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坚持实行全国统一考试按考分录取的高校招生制度,基本实现了“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但这并不能保证进入的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受到公平的教育。或许受到公平的教育,但因客观存在的某些特定差异,也较难获取公平的教育结果。因此,受教育者——学生主体应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学习,力争使自己不断符合社会的人才需求,成为知识社会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年报,北京.2009-12-15
[2]隋献福.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0
[3]宋刚,张楠.创新2.0: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创新民主化[J].中国软科学,2009,(10)
[论文摘要]高等教育公平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价值尺度。实现高等教育公平,政府应该承担主要责任。高等教育公平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助于政府行政能力的提高,有助于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有助于公民权利与个人发展得到保障。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公平 社会价值
一、高等教育公平的内涵
高等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公平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延伸。归纳起来,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内涵与本质的认识,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三种:
1 高等教育公平即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和高等教育权利平等。著名学者胡森将教育机会均等分为教育起点的平等、教育过程的平等和教育结果的平等。1998年8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首次高等教育大会上通过了《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宣言,该文件指出:“能否被高等院校录取应根据那些想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的成绩、能力、努力程度、锲而不舍和献身的精神,而且一个人在一生中的任何时候均可被录取,其以前所获得的实际能力应得到应有的承认。”简言之,高等教育应该对一切人平等开放,使更多的人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权利。我国《高等教育法》第九条明确规定:每个公民都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我国学者杨东平也认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主要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方面。
2 高等教育公平是教育利益分配的合理公正。美国学者斯蒂芬·海纳曼认为,机会均等的实质可以归纳为:享有公平使用教育资源的机会,不一定因为就读机会的不平等就应该减少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刘复兴教授认为,教育公平的基本内容是实现教育利益分配的公平。对于每一个受教育者及其家庭来说,教育利益分配并不直接体现为物质、权力和地位的分配,而体现为个人的发展机会、发展权利、发展条件的获得和发展水平与资格的认定。陈玉琨认为,从本质上说,教育公平是和教育资源的享受联系在一起的。他还指出,教育资源分配经历了能力公平、权利公平和金钱公平三个阶段。
3 高等教育公平是对高等教育现象的评价或价值判断。高等教育公平是人们主观价值判断的产物。张应强认为,教育公平从实质上反映了人们对既存利益(教育资源、教育机会等)分配平等与否及其产生原因、标准等的价值评价和判断。李润洲认为,教育公平是指人际间教育利益关系以及非利益关系的反映、度量和评价。
二、高等教育公平是社会的责任
【关键词】实践教学 改革探索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2-0047-02
一、引 言
服务社会、促进就业和社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是高等职业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实践教学是高职高专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环节,是人才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校围绕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学生专业技能明显提高,在大学生技能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通过率明显提高,大多数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适应期短,上手快,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为提高我校就业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作者曾多次主持或参与本校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收到了不少的启迪,下面就实验实训室建设、实践教学方法创新、实训教学考核等三方面谈几点体会,供相关专业的人员参考。
二、实践教学改革的成效和体会
1.建设高质量的实验实训室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
在学校各级领导的重视下,实践教学的投入不断加大,新的实训室不断增加,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的硬件平台逐步改善。在实验实训室建设时,本人的体会是:必须认真、细致的调研、规划,合理的购置设备,充分考虑实验实训室的系列性、先进性、多项性(多专业、多学科)和实用性,在有限的建设费用内,避免设施重复建设、利用率不高的现象。建设的实训室应能达到:让学生尽可能多受到实践训练,接受到更新的知识,学到更实用的技术。例如,我校电力工程系目前就电力二次方面,已具有发电机、变压器、10KV线路、35KV线路、110KV线路及220KV线路等相对应二次系统的实训设备,实训设备已形成系列且利用率极高。如电力二次系统实训室,每学期担负着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电力系统微机保护等课程的实验教学及继电保护综合实训、电力二次系统实训等实训教学任务,涉及的专业有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供用电技术、电气自动化、电力系统继保及自动化等我校有关电力类专业;同时,每年完成多期的专业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任务。尤其是在基于工作过程一体化专业课的教学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2.“实训设备――现场资料――两者对比”三步教学法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举措之一
尽管近年来学校对实验实训室建设投入较多,实验实训设备与生产现场的差距不断缩小,但是由于电力二次设备技术更新快、价格贵等特点,现有电力二次方面的实训设备种类和数量仍然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经过实践,我们采用“实训设备――现场资料――两者对比”的三步教学法(简称三步教学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三步教学法”的第一步是首先利用现有的实训设备、实训教材进行教学,在教师的讲解下使学生通过实物学习,对设备的结构、原理、操作、调试达到脱开教材能够讲解与操作;“三步教学法”的第二步是对生产现场(现场某一变电站)的图纸资料进行学习,选择的图纸资料与第一步学习的内容相似(但有一定的扩展)。这一步的学习只有图纸资料,没有文字解释,教师根据资料提出问题,学生同小组讨论、自己总结完成,本步骤的教学目标是在扩展知识的同时,主要训练学生分析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步教学法的第三步是教师将实训设备与现场的图纸资料对比,进行讲评总结,本项的目标是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达到逐一旁通的效果。“三步教学法”第一步教学是通过实物教学,直观性好,学生边学边做,很快能够达到学习目标;在第二步教学时,由于采用真实变电站的图纸资料,学生有一种亲临现场的感觉,对问题的讨论、学习兴趣更大,教学目标总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在第一、第二步的基础上,教师采用启发、对比实施第三步教学,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更深刻,对今后知识的学习欲望更加强烈。
总之,“实训设备――现场资料――两者对比”三步教学法,经过继电保护实训、电力二次系统实训、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实训等实训教学的反复实践,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该教学方法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举措之一。
3.加强过程监督,实施完善的考核制度是提高实践教学的必要手段。
在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中,我们将实训课程考试与职业技能鉴定的技能实操考试合二为一,考试按照技能鉴定考试的方式进行。在实践中发现实训过的内容,甚至是多个实训环节曾经练习过的内容,一部分学生在考试时仍然不会操作或者不能完全正确操作,经过分析并与学生座谈,发现问题出在实训过程中监督力度不够,实训考核制度不够完善。经过反复实践,建立了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的新型考核体系:①日考核:主要检查学生当天训练任务的完成情况和技能掌握情况,本考核由实训小组组长考核,指导老师抽考。②模块考核:每一实训环节,由若干个训练模块构成,每一个训练模块完成后,由组长考核,老师抽考。③技能鉴定:完成某一实训环节实习后,组织学生参加技能鉴定。④整个环节总考核:当整个实训环节完成后,根据日考核、模块考核、实训报告、技能鉴定及整个环节中的考勤、值日等多项成绩,给出本实训的总成绩。这一考核体系保证了学生训练中的过程控制,加大了实训过程的监督和考核,实施后实训教学的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三、结束语
现实表明,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而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关键,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是高等职业教育本身和提高学生就业、创新能力的需要。只有重视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上创新,才能更好的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人才。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任重而道远,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加强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是必备的基本素质和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货币收益与经济领域的收益含义类似,如受教育者的工资、收入水平等。非货币收益的范围则比较广泛,是基于非市场化的角度上,如教育给受教育者带来的心理方面、认知方面、行为方面等的积极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非货币化收益可以具体从受教育者自身、受教育者的家庭成员(配偶、直系亲属等)、国家社会层面等来进行探讨。高等职业教育是为了培养兼具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对其的投资占据了国家及社会教育投资的重要一部分。根据笔者对部分高校在校生及毕业生的访谈与调查分析,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所带来的非货币收益,从受教育者个人来讲,可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其在社会生存的技能和信心等。对受教育者家庭成员来说,也有积极的正面作用,如正确的认知、坚强的意志、良好的生活水平等。对国家及社会层面而言,越多的人受到高等教育,人们的幸福水平会越高,主要体现在一是人们正确的价值观念令其精神层面的满足感较高,二是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促进经济的繁荣、人们物质层面的满足,三是人们正确的道德观念促进社会整体更加的民主、文明、和谐。当然,高等职业教育的非货币收益对社会层面的影响还包括相当多的内容,即所谓的“社会溢出效益”,如对计划生育的影响、对子女健康的影响、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对国家凝聚力的影响等等,这些从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幸福水平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教育回报观点,高等职业教育同其他类型的高等教育一样,能够为受教育者带来符合一定预期的货币收益与非货币收益。那么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确实如此吗?根据课题组对几所高校的学生、教师、毕业生进行的问卷调研及深度访谈,结合教育回报理论观点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笔者发现以下问题:
一、有较大一部分高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表示在货币收益和非货币收益方面,并没有达到其入学前的预期。一方面,在择业过程中较难找到与其专业学历相符合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即便是找到了相符合的岗位,所获得的工资收入、发展空间等也低于其预期,无法提供满足其入学前预期的生活水准。这主要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制度政策不健全、专业设置不合理、课程及教学体系不规范所致。例如,会计专业的高校毕业生从业后连基本的支票填写都独自完成不了,试问哪家企业会招聘这样的学生?
二、在几所调查的高校中,每年录取的新生未报到的以及在校生因故退学、休学的比例并没有下降的趋势。由于受当前高校学生就业形势等原因的影响,有些家庭会改变其教育投资的行为,如已经被高校录取而选择放弃的家庭每年都会有一定的比例。此外,有些学生是出国留学,有的是选择先就业,有的则是选择学习数控机床、厨师等职业技能。这些情况的发生跟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定位的缺失不无关系。
三、多数高等职业教育学校的毕业生会跨专业择业,甚至在入校时就做好了跨专业择业的准备。即便是热门的专业,如会计学、酒店管理、机械设计等的毕业生,也会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不选择本职专业。究其原因,一方面,高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不合理,与企业实际偏差较大,另一方面,学生或其家庭对入学专业的选择没有结合学生自身实际,而是更偏向于“热门专业”,导致学生学习没有兴趣、就业没有保障。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课题组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及探讨,提出了以下思路供相关部门及人员参考:
一、健全高等职业教育制度及相关政策。例如,专业的选择要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像机械设计等理科专业对学生的数学等科目要求适当提高,酒店管理、文秘等对外交际的文科专业对学生的形象等综合素质要求适当提高,具体操作可以采取初、复试相结合的形式。
二、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体系,具体专业要结合具体行业实际,与时俱进。规范专业的课程设置,避免出现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发生,要保证兼具“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双重特征,办有特色的专业,办有特色的学校。
以“促两化融合发展信息产业、实现沿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为主题的“长三角首届县域信息产业发展论坛”10月29日在江苏省如皋市举行。
论坛就宏观经济形势对信息产业短期及长期影响、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带来的新机遇、全球信息产业技术及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中国信息产业发展前景、长三角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长三角信息产业未来的发展机遇、如皋市信息产业发展展望、智慧如皋等内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江苏省如皋市人民政府和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承办这次论坛的目的在于通过促进工业与信息化融合来发展信息产业,从而带动沿江经济的发展,并实现沿江经济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微软面向企业用户抛出七套解决之道
11月5日,微软在Tech Ed2009上,面向企业级市场推出了Windows7、Windows Server 2008 R2、Ex-change Server 20L0、Forefront、Sys-tem Center、微软企业桌面优化套件(MDOP)和Windows Embedded Stan-dard 2011七款产品和解决方案。
在以“创新效,揽新机”为主题的TechEd上,微软还演示了针对开发人员的下一代开发工具和平台Visual Studio 2010的预览版。微软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念坚表示:“经过15年的积累、成长,TechEd已发展为全亚洲IT专业人士、开发人员体验新技术、了解行业最新趋势的平台。微软希望通过这个平台,与业界一同探讨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下,企业如何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实现节省成本、提高效率,从而促进中国IT产业发展和行业的信息化建设。
瞻博变革网络体验及网络经济模式
瞻博网络未来10年发展愿景,即未来的网络将是开放的、可扩展的、简化的,安全的和自动化的,可以应对爆炸式增长的个人及商务互联网服务。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遭遇社会认同危机
近些年,媒体关于我国高职院校遭遇生源危机报道不时见诸报端。如2012年光明日报《高职招生难更需“冷思考”》文载:山东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12年高考录取情况显示,虽然高职录取线已降到180分,但仍有96所学校三次投档无一人报考。招生再度“感受到了阵阵寒意”。更可怕的是,这种生源危机已经蔓延至全国,根据各地招考部门陆续公布的数据,广东、河南、河北等省份均出现了招生难现象[1]。“现在五年制大专班铺天盖地,这些大专班好像跟高职校没啥两样,要想念大专,初中毕业时就随便可以挑。既然上了高中,目标就是大学,高中多上了三年,再去高职校当自己初中同学的学弟,那样多没面子!”永泰三中的高三应届生小李说,他从上高中的那一刻就定好了自己的目标,虽然现在成绩不理想,但如果考不上本科院校,他的首选还是复读[2]。学生家长的“职校歧视”也根深蒂固:“我这几天再看看,有没有学校能降分,只要能上本科什么学校都行,不行就复读,上个职校,说出去多丢人。”[3]
高职招生遇冷、高职招生难的呼声似乎越演越烈。在高职院校招生难背后,原因复杂多样,如国家政策导向问题、生源数量问题、高职教育质量问题、高职学生就业质量问题、社会传统文化偏见问题,等等。高职教育仍然没有被社会完全认可,更多的还是被作为低于本科层次的教育,社会存在“职校歧视”,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低仍然是制约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个体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理论是社会心理学用来解释群体行为的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社会认同是由社会分类(social-categorization)、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和积极区分原则(positive distinctiveness)建立的。特纳(Turner,1985)对泰弗尔的社会认同理论进行了补充,进一步提出了自我归类理论(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他认为人们会自动地将事物分门别类;因此在将他人分类时会自动地区分内群体和外群体[4]。社会认同理论强调了社会认同对群体行为的解释作用。在此,运用泰弗尔的社会认同理论来解释人们如何选择高等职业教育。
(一)社会分类:高等职业教育对个体的社会意义
社会是由若干个社会层级(社会分层)体系形成的一个有机的社会共同体。社会分层(Social stratification)是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因社会资源占有不同而产生的层化或差异现象。就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而言,美国学者特雷曼(D. J. Treiman)指出:“在现代社会中,教育是社会流动的动力机制。在我们能获得数据而加以分析的所有工业化或正在工业化的国家中,对‘谁走在最前面’这一问题的最好回答,就是‘那些获得了教育的人’”[5]。高等教育是促进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重要因素,是社会底层向上流动并获得更高的社会层级如职业地位、社会声望、经济财富的重要途径[6]。同时,高等教育对促进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层的影响效应有很大不同。传统的精英教育模式下,接受高等教育几乎等同于“鲤鱼跳龙门”,高等教育对促进个体的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层具有巨大的影响。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这种影响效应在个体间产生了巨大差异性,处于高等院校金字塔顶端的一流高校毕业生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精英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数量庞大的普通本科和高职院校毕业生面临更为严峻的就业市场化竞争,他们需要整合更多的资源和资本才能挤进精英群体,而文凭就是重要的竞争资本。高职教育在与普通本科教育无硝烟的文凭竞争中败下阵来。
尽管社会对高职教育的文凭认可度不如普通本科,不过,对于社会资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都有限的家庭而言,在选拔性的高考竞争中没有取得优势的情况下,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仍然是个体在结构化社会中向上流动的重要途径,高职教育为更多高考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给社会底层百姓向上流动创造了机会,进入到“大学生群体”阶层。同时,同为“大学生群体”,群体之间也存在明显的阶层差异,如“985”大学、“211”大学、地方本科高校、高职高专这种高校分类体系上的差异。从培养目标看,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技术性与传统精英教育有本质区别,其就业目标定位于一线技术工人,属于社会“蓝领阶层”。
(二)社会比较:个体对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情感意义
群体间社会比较会使个体产生不同的情感意义。尽管教育可以正向影响个体的向上社会流动,但个体的向上社会流动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除了个体的智力水平、能力因素、努力程度等以外,还受到家庭经济文化社会背景的制约。布尔迪厄在分析学业分类体系时指出:“事实上,正是通过这个分类体系,学业分类活动建立了行动者的社会属性和学业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而学业位置本身又根据教学、教学机构、学科或专业的等级而等级化了”[7]。个体选择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既与个人优秀和努力程度有关,也可能与家庭社会经济文化背景有关,还可能与学校教育制度有关。这种群体间阶层文化比较及获得学业成功的难易程度比较,使得接受高职教育的个体产生客观的情感体验。
从社会比较的角度看,人们对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的社会比较是关注的重点。一是学校层次的比较。由于教育与社会分层存在直接关系,接受更高等级的教育、获得更好的大学文凭和学位成为获得和巩固社会阶层地位的重要且有效途径。因此,接受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等教育的个体之间,也存在群体间社会比较。无论社会对大学基于等级的“垂直分类”,即根据重点大学、地方本科院校、高职高专的分类法,还是基于类型的“横向分类”,即根据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从由学生高考成绩决定大学院校选择权的视角看,社会普遍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处于“大学生态链”的末端。二是占有的高等教育资源的比较。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大学赋予学生的文化资本(如文凭和名校效应)和社会资本(如校友关系网络)有着客观的差距,在生源质量、教育财政资源投入、优质教师资源、优质就业资源等方面也有很大区别。从这种意义上来看,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个体与接受其他类型和层次高等教育的群体之间存在比较,也导致个体不同的自尊、自信等情感意义。三是社会声望的比较。影响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同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社会声望比较。个体在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后获取的客观职业资源越多、职业社会声望越高,越能促使个体做出积极的高等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和评价。人们凭借其社会经验和主观感觉对人群进行的分类,主要依据三个方面的标准:即是否有钱(收入高低或拥有财产多少)、是否有权(在政府或企事业组织中担任的职位高低)、是否有文化(学历文凭高低)[8]。相对普通本科教育而言,人们普遍认为高职教育文凭社会认可度低,毕业后所从事的一线技术类职业的社会声望较低,工作待遇较差。这是我国社会传统官本位思想和社会攀比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并最终影响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同。
第一,是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学历层次竞争的公平。学生应该有平等选择接受普通本科教育或高职本科教育的权利。现在的事实是,高职教育属于专科层次的教育,而专科要升本科需要继续学习2年,这样时间成本大大增加。高等职业教育因其学历层次的原因,失去了很多参与社会流动性竞争的机会。因此,对高职教育而言,既要突破学历社会的樊笼,消除社会歧视,主动参与社会流动性竞争;也要提升自身内涵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果,获得积极的社会评价,以学生职业技术能力和全面发展的素质重新赢取社会竞争性流动的更大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政府必须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资源配置,应该探索建立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给职业教育与现有普通本科教育更为公平的竞争起点。如果高等教育系统内不同类型的高校竞争的起点不公平,那么便无法保证竞争的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
第二,应该鼓励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的差异化竞争,提升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同。我国社会流动性竞争的表现形式外显为学历社会与能力社会的博弈。学历社会是以文凭为中心、学历至上的社会,是以学历作为选拔、使用和评估人才的社会普遍评价标准[15]。能力社会是工作能力为评价导向的社会,它是以综合运用其掌握的知识、技能解决各种工作情境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评价准则。高职教育在提升学历层次,即努力探索建立本科层次高职教育的同时,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差异化竞争上。差异化竞争的核心是能力差异化。高职学生要在专业技术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职业胜任能力上与普通本科学生形成差异化竞争,扬长补短,发挥自身的优势。在专业技术能力上,高职学生需发挥技术优势,与普通本科学生重理论、重学术研究之间形成互补。在实践动手能力上,高职学生不仅要会思考、懂技术,还要掌握如何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解决实践问题中来,这样可以弥补自己学术能力相对不足的弱势。在职业胜任能力上,高职学生应该发扬能吃苦、能担当、会创新、懂团结的优良作风,扎扎实实地在工作岗位上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高职教育要不断在差异化竞争中找准自身定位,在竞争中取胜并获得社会认同。
(三)社会贡献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
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以及高职人才培养是满足产业需要、保障社会就业、促进社会稳定、改善民生福祉的国家教育战略,肩负重大的历史使命。如何出色完成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赋予其的历史使命,是高等职业教育获得社会认同的关键。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并且努力提升高职教育的质量,形成若干所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力和高职教育特色的高职院校,对国家的高等教育政策而言是一大贡献。在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必然要求下,高等职业教育要准确定位,坚持质量为本与特色发展的有效统一,坚持教学改革,完善制度建设,改进师资结构,促进专业发展、更新课程内容,以保证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生产的动态衔接,在国家高等教育宏观调控和高职院校自身内涵式发展的推动下,创建符合中国国情的高等职业教育学科体系和学位体系,努力把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建设成具有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为社会提供专业化强、更丰富的、更有选择性的高等教育类型,满足不同智能类型、不同发展需求的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需要。
关键词:高等教育;协会组织;政策行动
中图分类号:G5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3.02.018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 第26卷 第2期 徐自强:高等教育协会组织的政策行动分析
在政策系统中,政策行动者已不再局限于传统政策理论中的“铁三角”概念,而是扩展到来自各个政府层级积极进行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参与者,以及在整个政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媒体、专家学者、政策分析人员等。在高等教育领域,活跃着一个由高等学校、研究机构和咨询公司的专家学者所组成的政策行动者,当这些拥有共同信念的专家学者聚集在一起时,就会产生高等教育协会组织。高等教育协会组织不但具有参与政策制定的行动能力,更可以作为一支相对独立的力量与政府部门分享决策权。在这方面,美国高等教育协会组织的发展是比较成熟的。研究美国高等教育协会如何作为一股独立力量开展政策行动是一个兼具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问题。
一、理念逻辑:美国高等教育协会组织的成立基础
(一)分权制衡治理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中指出:“劳动分工的最大作用并不在于功能以及这种分化方式提高了生产率,而在于这些功能彼此紧密地结合,‘使社会成为可能’,只有分工才能使人们牢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联系。”\[1\]由劳动分工带来的专业化与专门化,在美国高等教育领域内,直接反映在高等教育协会组织上。美国高等教育协会组织成立并发挥作用的根源,在于分权制衡的宪法基础及由此带来的整体社会环境。权力的分散与制衡使民间的非政府组织真正成为了一支可以在高等教育领域内发挥作用的独立力量。
美国高等教育与认证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Higher Education & Accreditation,AAHEA),原为AAHE,是美国致力于提升高等教育水平的历史最悠久的非营利性协会组织之一。AAHEA的历史源于1870年,当时的全美教育同盟(NEA)建立了一个高等教育部门,也就是AAHEA的前身。该部门于1924年解散,于1945年再次激活,并于1958年更名为高等教育协会。1968年,全美教育同盟(NEA)投票决定进入集体谈判,同时这个AAHEA的前身部门反过来投票决定要使自身成为一个独立的新的全美教育同盟的相关组织。1969年2月,全美教育同盟理事会投票决定不支持这个新组织。1969年3月,由该部门的300名会员组成的群体达成共识,通过会员资格注册的形式来筹集资金,以使该部门继续作为一个独立的组织存在。由此, AAHE在哥伦比亚特区正式成为了一个自治的非营利组织。2007年2月,AAHE正式更名为AAHEA。AAHEA总部设在华盛顿,并在哥伦比亚特区和其他地方设有许多分部。
AAHEA的成立与发展史不难看出,以独立的不受他人制约和限制的身份在高等教育领域内发挥作用是AAHEA的基石。而这个基石孕育的内涵正是来源于美国联邦宪法所蕴含的分权制衡的治理精髓。美国所有的高等教育协会组织中没有一个不是由此成立而发展至今的,这为协会组织在提升美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方面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核心价值取向
美国联邦宪法的开篇中写道:“我们合众国人民,为建立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保障国内安宁,提供共同防务,促进公共福利,并使我们自己和后代得享自由的幸福,特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本宪法。”\[2\]在高等教育领域,对民主、自由、公平的追求与向往是美国公民开展任何有关高等教育活动的核心价值取向。教育制度的目的和本质所指是美国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对教育的民利的追求成为教育领域内的核心价值取向。接受高等教育是作为一个美国公民应该拥有的一项基本的民利。
从AAHEA的组织愿景中不难看出,组织所有的高等教育的个人、机构和利益相关者进行学习,并为公共利益服务;为高等教育的共同利益提供20多个学科的认证,并将教育的标准带到一个新的高度。AAHEA是一个独立的会员制的,非营利的协会组织,致力于为高等教育构筑人力资本,并在一个民主的多元化的社会里成为人们获取与高等教育有关的重大问题的信息之源\[3\]。此外,2007年2月的更名彰显了AAHEA对于认证功能的重视,丰富和拓宽了自己的使命,预示着AAHEA对于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高度关注。AAHEA通过独特的服务,在高等教育领域逐渐找到了自身的位置和空间,并由此有针对性和实质性地对高等教育施加影响。由此可以看出,美国高等教育协会成立的核心价值观是以高等教育共同或者公共利益为指导,为公民提供高水平的高等教育服务。民主、多元、优质、共同利益一起构成了AAHEA的核心价值观。
(三)利益博弈聚合
核心价值取向的确立不代表美国没有价值冲突,因为个人主义的倾向鼓励人们站在个人的立场理解问题,而不是想当然地认为解决问题是社会的责任。因此,这些协会组织的成立同样也是多种价值冲突平衡的结果。美国的任何一个高等教育协会组织在成立之前,均是由一批带有浓厚的行业或职业色彩的个人或机构,因拥有共同利益并在经过利益的博弈之后聚合在一起的,聚合的原因或是其自身利益未得到保障,或是因为其自身利益受到侵害。以另一个美国的高等教育协会组织——美国大学教授协会为例。成立于1915年的美国大学教授协会正是因为美国的大学教师在学术自由、任职聘用等方面的权益未得到保障或受到侵害聚集在一起而成立的。作为一种职业,大学教师特有的职业及行业属性带来了其自身的独属利益。正因为这些利益未得到切实的保障或受到了侵害,使得他们聚集在一起通过成立仅仅代表他们自己利益的组织来完成自身利益的表达。
从AAHEA成员构成中可以看出,成员均是那些愿意并时刻准备同自己的同事分享经验的美国人才或精英,这些人才或精英横跨各个学科门类,来自各个层次的教育、决策者、媒体从业人员以及其他公众等。大学教员、管理人员、学生、高教机构的理事以及其他关心高等教育事业的人员均可申请成为AAHEA的会员。这一方面是分权治理制衡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平衡价值冲突的博弈选择。此外,任何一个协会组织对会员的要求都是自愿加入,而不是强制。这可以看做是组织在成立之时对每一个会员提出的自我博弈和价值平衡的要求。这同样意味着成为了组织的成员,就必须遵循组织的核心价值。正是由于美国对于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的价值冲突的准确把握和理性认知,才使得每一个高等教育协会组织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政策行动:美国高等教育协会组织的具体作为
(一)利益代言诉求整合
教育政策的根本目的,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教育利益的分配。美国高等教育的协会组织作为一种为共同目标和利益而建立的共同体,具有强烈的为其成员服务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忠实地履行着维护其成员的利益和担当代言人的职责。根据美国学者的研究,美国高等教育的协会组织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核心协会、专业或卫星协会、其他各种地方组织的小协会。这其中绝大多数协会——如前面提到的美国大学教授协会及六大核心协会——的成员构成直接反映了成员群体的共同利益,其代言诉求的属性较为清晰和独特。再如六大协会的美国教育理事会(ACE)、美国大学联合会(AAU)、美国社区学院协会(AACC)、全国州立和赠地学院协会(NASULGC)、美国州立学院与大学协会(AASCU)和全国独立学院与大学协会(NAICU),它们分别代表了大学、社区学院等不同类型的大学群体。相比其他协会组织来说,AAHEA的利益代言诉求更为特殊。AAHEA实行理事会负责制,理事会成员每届任期为4年,由协会会员选举产生,并且在成员构成中必须有1名学生成员。这说明,AAHEA的成员来源分布比较均匀,能够更好地掌握各方面的信息并代表各方的利益,尤其重视那些并未掌握资源和权力的利益群体的诉求。从理事会成员构成中可以看出,2003年共有18人,其中77.7%来自高校;2004年共有12人,66.6%来自高校。这说明高校的专业人士在代表着高校利益的同时为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谋求利益。与此同时,由专业人士集结而成的群体在组织化之后更具备了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的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争取自身和高等教育系统的利益。
(二)提供政策咨询服务
美国的绝大多数教育政策是以具体法案或者议案的形式呈现的,针对性和问题性非常强。也正因如此,才使这些协会组织有了大显身手的空间。然而,美国的高等教育协会组织在高等教育政策中发挥直接作用并不是一帆风顺和顺理成章的,也经历了一个艰难的争取过程。早期的高等教育协会组织的力量非常微弱,他们的声音未能得到美国权力机构的重视。1965年的《高等教育法》的筹备活动中,时任总统的约翰逊政府并没有重视高等教育协会组织,而是将他们排除在政策咨询之外。在1972年的修订案中,教育协会组织由于缺乏相应的政治活动能力、知识与技巧,且未能提供完整的令人信服的材料信息。以美国教育理事会为代表的各高等教育协会组织要求联邦政府增加对大学的资助,遭到了美国国会的拒绝;而作为权力机构成员的参议员佩尔提出以教育券形式给学生提供资助,学生可以将教育券带到任何一所合格的学校使用,以此来更好地实现教育计划的均等。佩尔的学生资助方案(即佩尔助学金计划)顺利获得通过。这一沉重打击和社会舆论的批评促使以美国教育理事会为代表的各高等教育协会组织进行了内部的重组改革,明确了自身的优势和特色,以非正式聚会、会议或沙龙的形式提升了自身的参与能力,并由此逐渐成熟发展成为一支独立的力量。
首先,AAHEA通过出版发行各种学术刊物及杂志的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优势,以令人信服的学术研究成果参与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乃至实施的全部过程。这些学术刊物和杂志包括《教学与学习》、《教师角色与回报》、《教育评估》、《CHANGE》等高等教育方面的刊物。其中杂志《CHANGE》是AAHEA主办的高等教育方面的一本既具有前瞻性、权威性又具有较强理论深度的学术刊物,它所发表的一些观点和对有关问题的看法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同时它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进行建设性会话与辩论的平台,并保持中立。
其次,直接提供顾问咨询服务。AAHEA的专家们通过对一些大学的考察,为他们目前和将来要进行的变革提供咨询建议,根据个人或团体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帮助。此外,AAHEA还通过召集会议和开展专项研究项目的方式,来探究高等教育发展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充当着个体、学校、州政府以及联邦等不同层面上发展变革的催化剂的角色\[4\]。
(三)直接介入政策过程
美国高等教育协会组织对于政策过程的介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能力及活动制定行业或专业的标准与规则,即成为不与其他政策子系统发生关系的独立政策子系统;二是在整个政策系统中与其他子系统相互制衡并发挥直接作用。
以AAHEA为例,在第一方面的工作中,AAHEA为美国高等教育领域内的20多个不同的学科制定标准,提供专业认证和教育信息服务。具体来说,协会会提供一系列学院水平的项目,这些项目将最大限度地激发被认证学生的能力,并使他们在正规的学习之后获得学位和证书。AAHEA认为,一个认证机构进行认证的首要职责是高水平项目所取得的成绩和高质量的保持。因此教育项目的评估和持续的改进是一种不间断的责任。随着环境和需求的变化,协会应不断重新界定制约教育项目高质量的影响因素。
例如,AAHEA的一项赞助研究项目为家庭教育的家庭教师(双亲教师)的资格和标准进行认证。家庭教育是美国的一种特殊的教育类型,目前家庭学校教育的数量在美国非常庞大,并以每年7%的速度增长,但是由于接受家庭学校教育的孩子的家长们始终没有接受正式的认证或者培训,这就使得高等教育学校系统难以接收他们的孩子。鉴于此,AAHEA将此课题作为重点研究项目为家庭教育的家庭教师进行资格和标准的认证,项目的具体内容是以半年为周期对这些家长进行强制性的课堂培训、测验和审查。具体的认证水平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委员会注册家庭教师”,所有在AAHEA注册的家庭教师都必须接受该项目的所有培训、测验和审查,这个水平较高\[3\];第二类是从业水平或入门水平,即要想作一名家庭学校教师就必须接受该计划的认证。此计划的认证有效性再由第三方来认证,即每一个教师的资格或能力认证达到何种水平,将由拥有一位教育学博士学位的教授来监督、审阅、批准,同时接受委员会的审核\[3\]。
在第二方面的工作中,由于分权制衡治理的政治体系原则设计,美国的高等教育系统呈现出“三足鼎立”的态势。高等教育的协会组织通过游说、抗议、辩论等形式利用行政机构和立法机构之间的权力制衡来争取有利的政策法案或避免不利法案。如1995年国会提出了削减联邦学生贷款的议案,以美国教育理事会(ACE)为首的高等教育协会组织联合社会其他力量,成功地游说了克林顿总统,使其行使了否决权并在国情咨文中提出了增加学生资助的措施\[5\]。AAHEA是美国除“六巨头”之外的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另一个重要的活跃分子,除了关注高等教育的一般性问题(如学生资助)之外,还重点关注影响到民间认证、评估、评价方面的立法问题。
美国高等教育协会组织对于政策过程的直接介入并不是我们常规意义理解上的直接参与政策制定,而是在包括政策制定环节在内的整个政策过程之中,让权力机构(行政机构、立法机构、司法机构)和高等教育系统(高等院校)之间相互制衡,或者竭尽全力推动有利于高等教育的政策尽快出台,或者千方百计阻止不利的政策面世,甚至可以改变政府机构的初始意图,在整个政府决策的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三、探索认识:美国高等教育协会组织的行动启示
(一)权力机构的政策行动局限
作为政策主要行动者之一,权力机构无疑享有直接制定教育政策的权力,但是由于美国三权分立的分权制衡治理本质,致使权力机构没有在高等教育政策过程中的“垄断权力”,它必须在同高等教育协会组织和高等院校的分权治理、相互制衡之下才可以发挥作用。除了分权制衡治理的因素之外,由于权力机构自身存在的特殊地位和职能,他们有着难以避免的政策活动局限。一是难以全面掌握真实准确的信息。高等教育政策涉及多元利益主体在政策实践中的政策利益派发,其中涵盖的信息是一个千差万别的复杂系统,仅仅凭借权力机构的人员及投入,很难全面掌握高等教育实践的信息。此外,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活动,涉及大量的专业信息和专业研究方法,权力机构在这一方面显然不及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士。二是缺乏不同立场的利益相关者的诉求表达和博弈。高等教育政策制定涉及高等教育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如果实际参与政策过程的只有权力机构,将使得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难以得到表达,因而也就无法形成不同立场的利益博弈,也就意味着不同取向的政策选择方案的缺失,从而降低了政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6\]。
(二)协会组织的政策行动优势
高等教育协会组织在高等教育政策中的政策行动优势对应着权力机构的劣势,它体现在:第一,可以提供较为全面、真实、准确的信息。高等教育的协会组织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不仅代表高等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而且还代表着各个方面与环节,可以提供全面的信息。协会组织大多成立于实践之中,其成员、职员的绝大多数也都来自高等教育的实践部门,广泛参与高等教育的治理实践,因此最了解和掌握高等教育的现实情况,可以提供真实的信息。协会组织还可以提供专业的信息。以AAHEA为例,其成员几乎全部都是来自高等教育第一线的专业人士,他们创办学术期刊杂志,承担研究项目,聘用专业的人员为政策过程进行大量的信息资料的研究。第二,可以形成利益相关者的互动与博弈。由于高等教育协会组织就是由一群拥有共同利益追求的人群组成的,因此各个利益相关者所持有的立场和诉求是不同的,不同的利益诉求在进入政策过程中会形成不同的政策方案,由此形成博弈。而博弈的过程增加了政策的科学性,并提高了优秀政策方案出台的可能性。此外,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和互动有利于各自利益的表达和协调,从而使各方利益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第三,可以对权力机构加以限制和制约。众所周知,美国的权力机构是限权的,没有哪一个机构可以在高等教育政策过程中拥有绝对的权力,协会组织的参与迫使权力机构不能完全随其意愿制定有关高等教育政策。权力机构是一个拥有巨大权力的外部强势集团,唯有协会组织这样一个来自高等教育内部的有组织的自主力量才能同其相互制衡。
综上所述,我国的高等教育协会组织发展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予以借鉴:首先,赋予高等教育协会组织制度性参与的权力。除了学术研究、传播和交流,高等教育协会组织还有许多可以发挥自身优势的范围和领域。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协会组织在政策行动中仍处于比较边缘化的地位,在对其政策行动能力进行准确客观的评估之后,应主动将可以完全胜任的政策空间交予它们施展。其次,科学合理地划分高等教育协会组织的责任和权限。权力的恶性行使不取决于组织的属性,任何组织的行动都要在责任和权限边界清晰的条件下才能得以良性运转。第三,搭建高等教育协会组织与政府、媒体、公众之间的沟通平台。高等教育协会组织参与政策行动绝不是“闭门造车”,日益开放的政策系统为所有政策行动者之间展开沟通与合作提供了必要和可能,这也是保障政策行动达到预期效果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 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渠 东,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2\] 约瑟夫·斯托里.美国宪法评注\[M\].毛国权,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171.
\[3\] 美国高等教育与认证协会.Home Schooling Parent-Teacher Certification\[EB/OL\].(20080914)\[20120407\]http:∥/index.htm.
\[4\] 王永林.美国高等教育协会和大学与学院联合会——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个案研究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4(10):6365.
关键词:信息技术;智慧学习系统;教育信息化;建设方案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Introduction)
近年来,“智慧”理念研究不断引起社会各界的注意,“智慧学习系统”也成为了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如何在高职教育中建设满足学生需求的“智慧学习系统[1]”是需要我们研究的问题。
2 什么是智慧学习系统(What is the intelligent
learning system)
智慧学习系统是指包括信息化教育所需的网络等硬件环境、智慧学习平台、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师资队伍、优质的教学资源库、数字化仿真实训基地等多维度一体化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它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与面对面(Face-to-Face)教学相互融合,充分利用各种现代的和传统的、个人和机构的、商业的和免费的教学资源进行全方位的教学活动。
在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推动下教学由单项传输转向多维发展[2]。在学习时间、地点方面给受教育者提供更多的方便,而课堂教学也由以教师为核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如何利用好数字化的资源引导、辅助学生学习。智慧学习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和效率,因此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在尝试进行智慧学习系统建设。
3 智慧学习系统建设意义(The significance of the
intelligent learning system)
3.1 突破时空界限
教育信息化以网络的虚拟形式最大限度把数字课堂活空间利用起来,并突破时空的限制实现随时随地上课[3]。在信息化平台的支撑下,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中学习书本知识和进行各项实验,还可以在宿舍、图书馆、实训基地、实习工作岗位等任何存在互联网络的场所获得相应的教学资源来进行以上操作,实现了真正国际化“名师名教”的教学模式。
3.2 突破传统师生关系
教育信息化也使课堂教学角色发生了改变,由传统的教师主导,转为学生为主体。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缺少主动参与课堂能力。而现在学校的信息化下新型数字课堂具有在线教学互动,将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
3.3 突破媒介限制
信息化下的多维度新型数字主要是通过电子书包、电子白板、投影仪、电子讲台等教学终端和多媒体设备教学工具构成的新型教学沟通媒介,连接网络来将需要的教学资源传递到临时的课堂教学现场,师生在临时的现场当场教学、现场演示,实现走到哪就在哪学,突破书本、黑板和粉笔的限制[2]。
4 智慧学习系统建设方案(The building programs
of the intelligent learning system)
4.1 大力加强基础环境建设
在原有硬件环境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基础环境建设。
以我们许昌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目前我校共有多媒体教室46个,共配备1576台学生电脑;视听阅览室六个,共有300台电脑;每个教师和教辅人员都配备了办公电脑;整个校园装有线网络,学生可以在教室、图书馆、宿舍上网。
我们准备将每个教室都改造为多媒体教室,与网络运营商联合,着手建立覆盖全院的免费WIFI环境,从而实现学院教学管理、教学服务和课程资源及仿真实训方便快捷的应用。
4.2 利用数字信息化平台[4],提高教育管理和教学应用
水平
在已有的基础和优势上,提高智慧学习系统内涵建设,把数字化运用于教学管理、课堂教学、和个磊实训活动中,实现教学管理的智能化、课堂教学的便捷化、实训活动的网络化,以此来推动学校跨越式发展,改善育人环境,提高教学质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建设与实践:
(1)构建智慧学习平台
通过开发或购买的智慧教学平台,将教学中的各类信息和资源通过数字化处理,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快速、完整、便捷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在教学管理中,有每学期教师任课情况、试题库、课程资源、学生成绩统计、试题分析、科研信息等,在选课系统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所需学习的课程,课程的面授地点、网上课堂、网上答疑、网上作业提交和作业反馈等。通过数字课堂平台的建设逐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信息资料库,实现课堂教学的网络化和数字化。
(2)打造数字课堂师资队伍
在智慧学习系统的建设过程中,教师即是应用推广的对象,又是应用的推广者,起着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教师的信息素养是适应数字化环境的前提,也是引领学生进入数字课堂的必要条件。教师必须和学生一起共同学习新的知识技能和信息技术,才能够满足教育对信息化技术支持的要求。数字课堂中教师良好的信息素养体现在: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信息处理能力、良好的信息问题解决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鼓励教师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及相关的应用研究,鼓励教师参加全国信息技术比赛,结合学科教学研究,不断地挖掘技术应用的潜力,促使应用与技术形成互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积极引导具备良好信息素养的教师逐渐转变为网络应用建设者,将教师信息素养的发展与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结合起来,寻求实现数字课堂的根本途径。这样,教师的应用能力和水平与网络应用建设之间就会形成良性的循环,不断推进。
(3)积极开展精品资源库建设
利用开放资源、开发和引进资源,注重实现优势教学资源的互补;同类型职业院校通过资源交流互惠互利,缩小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带来的教育不均衡;同时使资源最大化服务于职业教育事业,避免资源库成为信息孤岛,造成浪费;各类职业院校要首先打造校内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具有高水平的优质教学团队,然后在校本资源、引进资源、开放资源上应形成不同的特色,取长补短、互相补充,对促进职业院校的专业交流、教学创新发挥积极作用。选择、利用优质开放资源的同时,注意尊重和保护资源的开放许可协议,尊重版权,遵守国际公约与国内法律法规。
(4)建造数字化仿真实训基地
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是进行高职改革与建设的重要支柱,是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以校企共建、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为原则,根据不同专业的实际需要建立了一批设备生产化、环境真实化的产学结合、校企互动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结合所学专业,提高职业能力,养成职业习惯,提升职业素养。
而数字化仿真实训基地的建立则可以改善实训效果,提高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数字化仿真实训基地是面向学生、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同时也面向社会的一个超越时间、超越空间的虚拟与现实结合的实训基地。在仿真实训基地,学生可以自行安排到机房,针对所开选课程开设的实验和实训,进行网上虚拟实训。通过网络虚拟仿真技术掌握实训与实验的流程和操作步骤,在线进行虚拟实训考核,获取虚拟实训评价,然后预约进行真实环境下的实操考核。
(5)营造数字化育人环境
智慧学习系统[4]的建设会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由于网络信息资源丰富、传播速度快,而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的关键时期,一切积极的、消极的网络资源都将对学生产生十分深刻的影响,近朱则赤,近墨则黑。为此,我们在抓好常规学生思想建设的同时,还要抓好以人文文化为主的数字课堂建设,通过“一馆、一站、一台”的载体功能来教育学生提高品位,提高鉴赏力和辨别力,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利用网络去学习知识,既要成人,还要成才并发展特长,成为品行端正、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一定技能的合格的职业人。“一馆”即电子图书馆,“一站”即学院网站,“一台”即学院电台。
4.3 积极创造条件,确保数字课堂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
学院制定信息化发展规划,对信息化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建立以院长牵头、分管院长具体负责相关部门参与的学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并定期召开会议,商讨落实学院信息化工作。院长确立以信息化为平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改革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带头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和实施管理。同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从人员、资金、服务保障各方面促进数字课堂一体化的建设。
5 结论(Conclusion)
信息化平台下的智慧学习系统不仅仅是网络教学或课件教学,必须最大限度挖掘开发信息化平台下智慧学习的应用与功能,真正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全球人人共享,缩小人才培养的差距,满足人才培养的弹性和柔性需求。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熊频,胡小勇.面向智慧校园的学习环境建设研究:案例与策略
[J].电化教育研究,2015,03:34-35.
[2] 何克抗.我国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J].电化教
育研究,2009,10:23-25.
[3] 黄勇,李雅玲.课堂数字化教学测验的应用研究[C].全国高等
学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
集,2007(88):1024-1028.
[4] 王昌金.面向高等职业教育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过程管理
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2(06):43-45.
作者简介:
王淑敏(1977-),女,硕士,副教授.研究领域:网站建设,网
络安全.
论文摘要:现行高等教育教学评估及实际操作还存在自评机制不健全,重规范、轻创造,评估专家组成单一,以及课堂考察多、实践考察少等问题。要使评估更加客观、合理,我们应该把社会评估引进到高校评估中来,建立和培养社会评价中介机构,使评估标准多样化,实现评估主体社会化,这样才能更好地克服评估中的不足,促进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高等教育获得了跨越式发展。至21世纪初,国内高等院校和在校大学生数量都成数十倍的增长,高等教育已越来越普及,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这对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和文化素质,起到了巨大而深远的推动作用。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高等院校和在校大学生增加的同时,伴随而来的,也存在着一个如何提高和确保高等教育质量的问题。而要解决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开展高等教育教学评估活动,应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当前,经过多年来开展的高等教育教学评估活动,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对于推动国内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评估活动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或缺陷,存在着高校自评机制不健全、官方评估机制,特别是评估奖惩机制有待完善等方面的问题。因此,若要真正发挥出教育教学评估的作用,需要在现有评估机制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培养社会评价中介机构,实行国家和社会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以此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
本文从社会评价的角度,对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评估进行再认识,以期更大程度地发挥高等教育教学评估的作用,从而达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目的。
一、现行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自2003年实施五年一轮的本科教学评估以来,在确立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衡量指标体系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高校教学的实际运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作用与意义。但在评估实践中,也暴露和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尤其是机制设计方面的缺陷和不足,主要如下:
(一)高校的自评机制不健全
1.高校定位不准确,主体意识淡薄,处于被动地位
虽然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和要求,在开展评估时,各高等院校必须先进行自我评估。但由于我国现行高等教育教学评估,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自上而下”的基础之上,评估指标也基本上是统一的,没有根据不同的情况而有所区别。所以,各高等院校往往缺乏评估的动力,基本上是一种被动的“要我评”而不是主动的“我要评”,从而导致在实际评估中,高校自身定位不准确或不清楚,主体意识淡薄,处于被动应付的地位。一些高校认为自我评估就是为应付教育部专家组的评估而准备的,为评估而评估,准备的材料也是完全按照教育部规定的指标体系而制作,大同小异,缺少个性和特点,评估往往流于形式。
2.偏重评估材料,导致突击、作假情况
目前所实施的本科教学评估,基本上属于总结性教学评估。它是对过去一段时间以来教学状况的全面评价,只能根据过去留下的教学材料,对过去的教学状况的好坏、优劣做出基本的判断。按照国家教育部有关规定,高等教育教学的评估期限固定为五年一评。因此,不少高校在前半段三年多的时间里,对评估之事基本上放任自流,而在教育部专家组将要到来的一年多时间里则突击准备。从已经评估过的和将要接受评估的高校的实际情况看,在评估准备上基本上都将重点放在评估材料方面,参评高校无一不把准备材料当成头等大事,各种材料铺天盖地,“材料要齐全,材料要准确,材料要规范”是已通过评估高校的“宝贵经验”。学校的所有人员都调动起来了,教师也几乎没有了寒暑假,从学生到老师,从教研室、院系局部到学校总体,从教学活动本身到与教学活动有关的,“改造、补缺、造假”材料现象普遍。学生和教师都对这种“以材料为中心”的教学评估颇多微词,学校、学生苦不堪言,认为是劳民伤财的形式主义,对提高教学质量没有任何实际作用。
同时,对评估材料和回报进行鉴别和判断,也是一个令人棘手的问题。一般来说,专家可以通过避开校方安排随即考察和尽可能扩大调查对象的范围等途径来了解真实的教学情况。但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实施过程中很难操作。如何通过评估材料在短时间内考察、了解到学校的真实情况,是目前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如果能够改变将评估活动设置固定期限的做法,将评估改为不定期地跟踪到高等院校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同时开展临时抽查和加强评估复查,从而迫使各高等院校将评估标准真正落实在日常工作中,按照正常的程序去规范管理,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既避免出现评估活动后期忙乱的现象,也能够提高评估的效果。
3.自我评估的组织机构功能不健全
目前,为了应付评估,各高校都普遍组建了类似于评估中心的组织机构,专门负责评估的理论和实践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些机构往往普遍存在着专业人员少、人员的专业水平也较低的现象,基本上是仅仅做一些帮助学校领导整理、收集评估相关材料的事务性工作,根本谈不上对评估工作有什么理论研究,忙时焦头烂额,闲时无所事事,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
(二)官方评估机制有待完善
1.评估标准过于统一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省市自治区的社会发育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在教育资源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甚至于出现教育资源的严重匮乏,各地高等院校所拥有的教育资源也同样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然而,在国家教育部制定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其要求却基本上是统一的模式。这种统一的指标体系,既不能很好地体现各高校的“三个符合度”.即“办学目标与社会需要的符合度、教学T作状态和学校自身目标的符合度、教学效果与学校自身目标的符合度”,同时也难以真实地反映出各地高等院校教育资源千差万别的现状。虽然教育部后来对评估方案作了补充说明,但从整体上看,仍然是所有的院校评估都基本用个指标体系来衡量,缺乏必要的弹性和空间,从而在导向上容易使各个院校办学思路、办学模式趋同,“千校一面”,失去个性,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
2.评估等级比例不尽合理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本科教学水平的评估结论分为四个等级:优良、良好、合格、不合格。从2003年到2006年对304所高校评估的结果来看,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的分别为193、90、21和0所,所占比例分别为63.5%,29.6%,6.9%和0%,评估结论优秀和良好的高校比例高达93%以上,没有一个不合格的。不论办学水平如何,大家都在合格以上,不合格的标准似乎成了多余的标准,这种皆大欢喜的不正常现象,很自然地让人怀疑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可信度究竟有多大。
3.评估过程缺乏透明性和公开性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带有很强的封闭性,评估过程和结果的产生,基本上都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大多都是在上级(教育部)、院校领导、院校评估办公室之间开展,无论是评估程序、材料、评估方式等方面,都没有对外进行公示或披露,评估缺乏公开性和透明度,缺乏有效的监督,为作弊、造假和寻租等违纪、腐败提供了空间,影响到评估的公平和公正性。
4.评估结果的奖惩机制不健全
当初,教育部设计出台高等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初衷,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奖优罚劣”,建立和形成高等教育教学的奖惩机制,通过奖惩机制,来推动各地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然而,尽管高等教育评估已经实行多年,但随着评估活动的逐年开展,奖惩机制特别是执行机制却没有相应地建立起来或没有真正得到落实。往往是评估活动结束后,评估结果就被束之高阁,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或产生应有的作用,评估成为一种徒有虚名的形式。例如,在财政拨款方面,经过评估获得优秀的高校,并没有因为获得优秀而有所增加;在年度招生计划、精品课程、教学名师等资源分配方面,也并未与评估结果挂钩;甚至在学位授权方面,也同样没有看到二者有必然的联系。评估活动结束后,上述资源的分配,仍然按照老一套的运作机制,靠的是大学的名气和地位,很少与评估结果挂钩。“评”与“不评”一个样,甚至“评好”与“评坏”也一个样。奖惩机制在执行上的缺失,不仅使评估成为一种耗财伤神的形式,而且也大大挫伤了相关高校和老师的积极性。
二、评估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
由于前述评估机制存在缺陷和不足等因素,在本科教学评估的实际操作实践中,也随之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估结果的效度和可信度,给教学评估造成了较大的消极影响。
(一)重教学模式和规范,轻教学的创造性
教学活动,特别是高校的教学活动,是一种具有高度创造性的活动。教学的创造性,不仅是因为所传授的知识本身具有丰富性、边缘性、交叉性和动态发展性等特点,也是来自于教师和学生对学术自由和学习创造的需要。任何一种僵化的模式、方式方法和制度,都会给教学活动创造性的发挥带来不利影响甚至窒息。从理论上说,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应该对教学的创造性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倡导、鼓励和保护创造性,从制度和机制上为教学创造性提供坚实的基础。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从当前教学评估中,我们很难看到这一点,评估往往更多的是注重教学材料和教学制度的有或没有、全或不全,甚至一味注重是否按进度上课,对教学的科学性、合理性、教学与管理的创新性注重不足,对于创新性缺少必要的奖励和鼓励。评估内容上,更多的是注重过去的教学和过去的材料,对现在的教学和着眼未来的教学则关注有限甚至阙如。评估过程全国一刀切,失去了各个大学的教学个性和创造性。
(二)教学评估中教多,评少;课堂考察多,实践考黎少
这是比较突出的问题。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使主导和主体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教学效果是通过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并在多种因素作用下逐渐形成的结果。实践学习和社会实践是学生综合能力形成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学评估应该是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综合评价,是教学活动全过程的评估。然而,现行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自行组织的教学评估,基本上是终结性的总结评估,缺少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估。对实践教学的评估,也只是看看学校有多少实验室和多少实习基地,至于这些实验室是否真正发挥作用,这些实习基地是不是临时突击设立的,就很难考察了。评估时也更多地是停留在课堂教学方面,对实践考察则是很少甚至基本阙如。
(三)以评促建的效果难以达到
从道理上说,评估不是目的,而是通过评估来促进建立健全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体系。当前评估,主要是以教学工作面上评估展开的,通常按照常规教学活动和一般要求,通过观看材料和现场听课来对教学活动各个环节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对整个教学工作的评定。在实际操作中,又往往仅靠专家阅读的材料和现场听的几节课,这样容易出现以偏概全的倾向,不能够得到对学校教学做出系统完整的评定。在此状况下产生的一些以评促建的建议,很多时候只可能是华而不实的,流于走过场,缺乏以评促建的长效机制,难以到达以评促建的效果和目的。
(四)评估专家组成单一
现阶段,评估专家原则上是从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库中遴选的。2005年,教育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确定了1369名专家,作为第一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库成员。他们分别来自559所本科高校、31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其它相关单位,其中有教授职称的占95%,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下,有教育管理工作经历的约占97%.2006年7月,又对原专家库进行了扩充。在评估时,由评估中心从专家库中遴选专家委派到评估学校,专家组成员一般为9到l3人,设组长一名,副组长1到2名。由此可见,我国的评估专家都是来自高等教育系统的教授和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组成,基本上没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及其他社会机构的专家。这种单一的专家构成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一方面难以有效地诊断出一所高校的专业建设是否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同一系统的专家与被评高校之间总有一定的联系,难免出现某些人情因素,从而使得评估结果的公正性和真实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五)评估指标体系中无社会要素
虽然现行的教育教学评估名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教育系统的内部评估,但说到底还是为了提高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的人才质量如何,最终还是用人单位和社会说了算,因此在评估指标体系中,应加人一些必要的社会因素,如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工作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评价。尽管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多种多样,但社会对毕业生的评价,是各高校提高教学质量、获得有价值的反馈信息、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增强自身竞争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三、建立和培养社会评价中介机构,促进教育质量提高
社会评价中介机构是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率的措施之一。由于社会评估具有客观、公平、公正、透明、低廉、高效和可信度高等优点,当前社会评估在国外特别是在欧美国家十分活跃,承担着许多政府无法承担甚至不能承担的评估活动。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社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变化,特别是随着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换的不断深入,“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改革已日愈成为时展的趋势。在此大背景下,过去许多由政府统一管理的领域或活动,也开始转由各类社会组织来承担,社会评估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高等教育教学评估,理所当然也应该成为社会评估的一项重要组成部份。
令人可喜的是,引入社会评估已开始引起国家教育部门的重视。笔者相信,社会评估将逐步进入我国更多教育教学评估的领域中,成为整个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与自我评估、官方评估并行的一种评估形式。通过社会评估,可以衡量高校的目标定位于社会需求之间的符合程度,可以发现高校的社会认可度。
为此,笔者就如何引入社会评估,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一)评估标准应多样化
评估标准规是评估T作的主要依据,直接决定着高校的最终评估等级。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标准,是评估工作的第一步。目前,教育部开展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指导性文件,主要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但这一标准忽略了各学科及不同类型学校之间的差别,没有很好地体现出分类指导的原则,其效度和信度值得商榷。因为由于我国高校的历史背景、经济条件等原因,政府投人资金的数额差别很大,有的高校政府年投入几亿甚至十几亿,而边缘地区的高校年投入只有区区几百万。在评估中,前者轻而易举就可达到某些评估标准,而后者则很难达到。因此,为公平起见,评估标准必须要多样化,要能够体现各类高等院校的不同条件和具体情况方面的差异,如历史背景、地区差别和经济发展程度等。
(二)实现评估主体社会化,建立和培养社会评价中介
高等学校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三个符合度”的程度如何,最终要靠用人单位和社会说了算。因此,除了现行的评估机制和评估方法外,要争取逐步实现评估主体社会化,倡导和鼓励建立和培养社会评估组织和评价中介组织。通过这些社会评估组织,来协助或逐步取代现有的评估机制,真正按照“三个符合度”的原则,用社会的相关指标去客观、公正地评价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避免评估机制长期停留在自身系统中循环“自己为自己打分”的弊端。
1.积极鼓励社会团体参与学科专业评估
过去,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评估工作,更多的是属于综合性评估,是对于一个高校教学质量的整体评估。这类评估有其优点和长处,可以反映该校教学质量的总体状况。但是,这类综合性评估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缺陷和弊端,往往带有空泛抽象和大而化之的模糊倾向,被评估高校的特长学科、优长专业和科研强项,均无法得到如实反映。有鉴于此,应对现行的综合性评估机制进行必要的改革,增加学科专业评估的内容和机制。毕竟,同一学科专业、同一高等学校不同学科专业的具体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状况如何,需要通过专业评估才能说明。专业教学评估,更具同一性和可比性,准确程度更高,说服力更强。因此,要在目前实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逐步推进专业教学评估工作,探索将专业评估与专业认证、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方法和途径。由于专业评估具有工作量大、面广而且行业性较强的特点,在开展学科专业评估活动时,应考虑通过动员和倡导、鼓励各行业协会、专业学会等社会组织参与,发挥专业协会、行业协会的特点和专长,共同开展好专业教学评估工作。
2.积极发挥中介机构评估作用
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曾说过“评估要慢慢转变为由中间机构来做”。开展教育教学评估是一项成本较大的工作。如何实现评估收益大于评估成本,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管理者以及教育研究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j。所以,建立和培养社会评价中介机构,在降低国家在教育评估方面的成本、有利于促进教育质量提高方面,可以并且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当前,应通过建立和培养一批公正、透明和专业化的专业评估中介机构,依靠民间组织开展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社会评估,通过社会需求和高教服务社会的实际成效,引导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依靠社会评估影响体现评估政策,充分显示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专业方向,同时也更利用于国家宏观管理高等教育,而给学校以更大的办学自主权,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同时也降低国家在教育评估中的成本,弥补国家评估中的不足。
3.充分发挥用人单位的评估作用
关键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常德;经济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4-0299-03
一、常德市高职教育的现状
常德市目前设有两所职业技术学院,其中一所为国有公办,一所为民办,共有在校学生近20 000人,教职工1 800余人,每年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6 000多人,为常德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两所高职学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办学规模还是办学质量都有了显著的提升。但常德市的高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也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职业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受传统观念影响,人们普遍还是把“上大学”作为子女接受教育的首选,并不看重职业教育。一些部门和少数领导干部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不够重视,没有充分认清职业教育发展对经济做大做强的重要意义,对发展职业教育热情不高,支持不够。一些企业不愿花钱对职工进行技能培训。一些企业职工特别是广大农民、农民工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性不高。
2.对高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职业教育经费增长相对缓慢。由于常德市的高职学院其前身都为中等专业学校或民办中职学校,教学设施相对薄弱,发展规模有限,加上经费投入不足,高职院校办学条件得不到及时改善,实训设施设备不仅总量不足,而且比较陈旧落后,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受到严重制约,致使专业设置受到限制,人才培养质量难以保证,严重制约了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学院社会服务硬件、软件建设及资源整合建设不够完善,表现为人、才、物等资源在社会服务方向选择上有面上不到边、纵向不到位的情况。
3.高职教育发展受到机制不健全等多种因素制约。一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机制没有真正建立,学校和企业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应有发挥。二是学校用人机制不活,编制过紧。尤其“双师型”人才匮乏,问题相当突出。三是生源不足,限制了发展规模。常德市高职院校每年的招生都在普通本科院校招生录取结束后进行的,剩下可供高等职业教育招生的生源不仅数量较少,而且质量严重偏低。
4.专业发展不均衡,与地方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目前,国家在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但常德的地方高职教育却呈萎缩状态,问题还是在培养模式上。高职教育一定要坚持“准确定位,办出特色”的办学方针,学校不仅要有强势专业,更要使其他专业都得到较均衡的发展。有的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在校生人数较多,而真正与常德市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农牧类的畜牧畜医、园林花卉、生态农业、农产品加工等专业在校生人数极少,可见专业发展极不平衡,与地方经济的发展不太适应。同时在同一城市的高职院校中开设有多个相同专业,专业结构也不尽合理。
5.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不适应。在教育模式上,没有彻底摆脱普通教育的影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办学思想和办学模式体现“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职教理念不够,实训时间偏少。在服务地方方面,职业教育与本地实际需要结合不够紧密,产教脱钩问题较突出,存在一边喊就业难,另一边却喊招工难现象。在宏观上高职学院的社会服务意识落后于社会服务需求,在微观上学院的社会服务积极性又高于企业的技术需求积极性――表现为学院着急,企业不急。
6.办学没有体现地方特色,农村经济的产学研合作力度不大。常德是一个农业大市,工业化水平还不及全省平均水平,农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水平也很落后,人们的就业观念还未得到转变,对职业教育培养三农人才的意识还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轻视对农村经济的产学研合作研究;在专业设置和产学研方面忽略了农业的主题旋律。我们在对高职大学生所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其中来自农村的学生占78.8%,并且比例在逐年上升,有的院校比例则更大,因此,如何将这些劳动力培养成为新一代的城市建设者和现代化新农民是高职产学研合作所面临的新课题和就业新导向。
二、高职教育与常德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一)高职教育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1.为常德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常德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特别是为地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随着常德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升级以及高新技术向各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不断涌现,传统农业也要走“三高一优”等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工农业生产由劳动密集型逐渐转向技术密集型,由体力型为主转向智力型为主,由对熟练劳动者和中初级人才的需求转向对中高级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而这些高技能人力资源主要是通过高等职业教育来培养的。常德市高等职业院校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多规格、多层次、高质量、广适应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就能够有力地推动常德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为常德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常德市高职院校拥有一支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具有一批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大量图书资料,能够为常德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高职院校可以将自身的科技成果和发明专利通过科技中介机构向企业转移和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可以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需要来调整自己的学科专业结构和科研方向,从而增强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工作为常德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高职院校可以发挥自身的人才和科技优势,承担企业委托的横向科研项目,或者与企业联合开展科技攻关或者合作开发新技术、新产品。高职院校的教师与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还可进行双向流动,即:教师可以把自身最新科技成果带到企业,或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科技攻关、职工培训等活动,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高职院校还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智力、信息和软科学研究的优势,为常德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发展规划、发展战略、重大建设工程和重大技改项目等提供决策咨询、管理咨询和可行性论证服务,提高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从而推动常德地方经济的发展。
3.通过职业培训,提高常德地方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随着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及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新设备、新工艺的采用,社会劳动将逐步走向智力化。现有劳动者的知识素质和技能已普遍落后于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形势和要求,需要通过高职教育对企业现有职工进行在岗培训和继续教育。此外,常德还有300万~400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要向城镇转移,他们大都难以适应城镇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必须通过高职培训使之转化为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而高职教育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成为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为推动常德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知识与技能素质作出重要贡献。
(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的促进作用
1.地方经济发展为高职教育提供办学经费支持。目前,常德市民办高职教育发展还比较滞后,地方高职院校以公立为主,其办学经费也以地方财政拨款为主。常德市2009年财政总收入21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财政收入位列全省第二。一般来说,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地方财政收入越多,对高职教育的投资就可能越大。随着常德地方经济的不断发展,地方财政实力的不断增强,政府对高职教育的财政投入也会相应增加。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就可通过向企业转让科技成果、接受企业委托的横向课题、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与企业联合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等方式,获得企业的经费支持,增强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
2.地方经济发展扩大了高职院校的生源市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越多,生活水平越高。按国际一般惯例,在人均GDP超过1 000美元之后,居民消费结构会从温饱型向消费型、享受型转变。常德人均GDP已经突破1 800美元,广大老百姓在生活上满足了温饱之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特别是对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需求就更为迫切。这就意味着居民的教育支付能力越强,其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包括高职教育的比例也越高,相应的就扩大了高职教育的生源市场。这种生源市场的扩大不仅体现在职前教育上,而且表现在职后教育上。这就为高职教育发挥其再教育和培训职能提供了有利条件。
3.地方经济发展增强了对高职毕业生的吸纳能力。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内高职教育发展水平之间客观上存在服务与被服务、制约与被制约的关系。根据克拉克定律,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就业人口将发生梯度转移,而第二、第三产业对从业人员的知识与技能素质要求更高,亦即吸收高职教育毕业生的主要是第二、第三产业。常德市“三产”结构由2006年的36.1∶32.0∶31.9调整到2009年的28.4∶39.8∶31.8,三年内二产上升7.8个百分点,工业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农业基础地位更加巩固,现代服务业有新的发展。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就业结构的变化,增加了对高职教育毕业生的需求量,促进了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
三、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促进常德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对策
1.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有关部门和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抓职教就是抓经济、重职教就是重民生”的意识,从建设工业强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战略高度来重视职业教育,并加以推动。市委市政府要成立专门的职业教育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每年至少组织召开一次有政府、学校、企业参加的专门会议,学校提供设备、人才,企业提供需求人才类型,这样使政府信息对称,需求对接。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关于城市教育费附加按不低于30%比例用于职业教育的政策,保持职教经费投入稳定增长。
2.进一步完善政策,健全机制。一是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的重要保证,产学研是职业院校办学的必由之路,常德的职业院校要能培养出更好、更多的高技能型人才,必须加强校企合作,希望早日由政府部门牵头成立校企合作组织。二是建立企业接受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制度。鼓励企业接收学生顶岗实习,切实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培养企业用得上的合格毕业生。三是建立健全以市场为导向,以职业院校和科研机构为支撑,以产业化为目标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推进职业教育科研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四是建立劳动者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机制,创新职前职后培训体制。
3.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服务常德生态农业发展,服务三农主战场。常德是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占到了总人口的70%左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关系到常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而发展品牌农业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手段,是优化农业结构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的迫切要求,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为此,必须要提高农林业科技人员素质,增加农林产品附加值,这就需要在政府的指导下,实行院校主导,企业参与的科技研发与人才培养模式,将我市人口优势转变为人才优势。因此,必需在政府主导下,加强院校与龙头企业之间的合作,建设农林职业教育集团,为服务区域经济与行业发展,建设“生态常德”,培养更多的高技能、高素质劳动者,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是我们在发展中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