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混合式学习及其教学设计范文

混合式学习及其教学设计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54:5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混合式学习及其教学设计,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混合式学习及其教学设计

篇1

【关键词】资源;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4―0042―06

一 前言

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学习方式,在教育信息化广泛提倡和迅速推进的背景下,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学习资源,改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既是教育实践的探索点,也是信息时代的呼唤。在网络教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混合式学习,李克东教授将其定义为:是人们对网络学习进行反思后,出现在教育领域、尤其是教育技术领域中较为流行的一个术语,其主要思想是把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两种学习模式有机地整合,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教学方式。[1]混合式学习不仅能扩大学习者参与学习的机会,延伸课堂教学时间,弥补课堂学时不足引起的教学效果不佳情况,而且能支持学习者运用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美国滨州大学校长认为,单纯的课堂讲授和网上个别化学习都不能达成预期的效果,而在线学习和课堂教学融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不仅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可以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2]然而,混合式学习的优势并非自然而然产生的,它离不开精心地设计和实施,因而关于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设计相应的成为了混合式学习研究的重点和关键所在。教学是在一定资源条件下的行为,那么如何基于资源进行有效的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设计呢?

二 基于资源的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在一个“Blended Learning:What Really works”的课程中,Matt Donovan和Melissa Carter[3]指出:开发混合式学习方案的关键因素在于确定在适当的时候(Right Time),使用适当的混合方式(Right Mix)为适当的学生(Right Audience)施行教学。运用适当的混合方式需要考虑学习地点的设置,信息传输技术,时间的安排,教学策略和绩效援助策略等。

Badurl Khan[4]提出的混合式E-Learning结构(也称Khan八边形结构,如图1所示)阐述了混合学习设计中要考虑的因素。他认为,影响混合式学习的主要因素有教学机构、教学要素、教学技术、学习界面设计、评估、管理、资源支持、伦理。从这八个维度可以看出,影响混合式学习的因素是多元的,因此,在设计混合式学习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这个模式可以指导混合式学习课程的设计、开发、实施、管理和评价。

Josh Bersin[5]认为混合式学习过程主要包含四个基本环节:(1)识别与定义混合式学习需求;(2)根据学习者的特征,制定学习计划和测量策略;(3)根据实施混合式学习的设施(环境),确定开发或选择学习内容;(4)执行计划,跟踪过程并对结果进行测量,该过程是混合式学习的最后阶段,主要是执行学习计划,跟踪学习过程,并对学习结果进行测量,以确定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

分析国外关于混合式学习设计的原则、方法、过程和要考虑的因素,可以看出混合式学习设计的核心是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运用合适的学习和教学方式,利用教学内容传输技术和方法来呈现教学信息。笔者认为在高校教学中,混合式学习要为学习者创立一种积极、有效的学习环境,而资源属于学习环境的一种,因此混合式教学设计应该关注到如何为学习活动(主要指课堂和在线学习活动)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基于此,本论文结合上述国外学者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资源的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如图2所示。

前期分析包括:学习需要、学习者特征、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分析。通过学习需要分析和学习者特征分析可以了解学习者的需求、初始能力和学习风格,而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的分析又可以使设计教学的人员得出达到混合式学习效果所需的资源,尤其是关注到在线学习所必需的资源。

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主要针对前期分析中得出的混合式学习中所必需的资源进行设计和开发。在线学习资源的设计要体现出多媒体化原则,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基于资源的混合式学习活动设计:开发出为达到学习目标所需的资源后,就需要设计运用这些资源传递教育信息的教学活动了。在课堂教学中,要设计好教师运用资源开展教学的活动,学生借助资源完成课堂目标的学习活动,而在在线学习环境中,则要设计出教师提供资源指导学生学习的活动,学生运用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活动。基于资源的混合式学习活动的设计要把传统学习的优势和在线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混合式学习实施、评价和修改:混合式学习实施后,需对其实施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然后把信息反馈到前期分析、资源设计与开发、活动设计中,再对整个学习模式进行修改。

三 混合式学习在“多媒体设备使用和维护”实验中的实践探索

华中师范大学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加强 “985教师教育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建设,进一步推动教学信息化进程,启动了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设项目,《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即为首批入选的课程。《现代教育技术》是面向全校大三本科生的公共必修课,分为理论课和实验课,每周各一次,为时共8周。

本研究以该课程实验课的一个专题“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和维护”为个案实践对象,按照图1的过程模式基于资源进行了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探究。

1 该实验基于资源的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

(1)前期分析

教学设计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并对其进行评价、试行和修正的一种理论和方法。[6]教学设计的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促进学习者的有效学习,因此在按照图1基于资源的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开展设计时,作为该模型的第一个环节――前期分析,我们以调查问卷的方式来了解该实验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和学生沟通的方式分析来自于全校不同专业学生的特征和学习风格,然后依据学习对象的特点对教学目标进行了调整,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划分和重组。

学习需求分析:2010年11月份对《现代教育技术》14班50名学生进行了学习需求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以往实验学习现状、本实验学习现状、实验学习需求。调查结果:①67.9%的学生想在本次实验课的学习中掌握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提高实验学习效果,培养实践操作能力;②46.4%的学生认为以往实验课的学习效果一般,原因是实验课时短,希望通过网络学习延伸课堂教学时间;③60.7%的学生对混合式学习感兴趣,希望以课堂和网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学习本实验;④71.4%的学生希望在网络学习时能提供充足的多媒体化资源。根据学生的需求本实验可采用混合式学习方式。

学习者特征分析:本实验的学习对象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由于是公共必选课,因此50名学生来自于语文、数学、计算机、英语、美术等十几个专业,学生的学习背景差异较大。这里,将从文科、理工、艺术三类学生的一般特征、初始技能和学习风格进行分析。

1) 文科学生

文科学生的感性思维强于理性思维,逻辑思维偏弱,动手能力相对较弱;在学习过程中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学习努力程度往往被教师鼓励或别的暗示所决定;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熟悉网络交流工具,有些学生会对复杂的操作知识有些排斥。

2) 理工科学生

理工科学生的理性思维强于感性思维,逻辑思维较强,动手能力相对于文科学生来说较强;理工科学生惯于独立思考,在学习中不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多运用理性思维,从自己的感知出发去获得知识、信息,能够较快理清各知识点间的关系;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熟悉网络交流工具,对操作性知识非常感兴趣,愿意主动探究,但对理论知识重视不够。

3) 艺术类学生

艺术类学生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但理想信念淡薄;个性鲜明,感情丰富,但组织纪律性不强,集体主义缺乏;艺术类学生学习风格在学习过程中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善于与他人合作;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熟悉网络交流工具,学习个性化较强,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不感兴趣的知识不愿意投入;由于有大量实践活动,如比赛、训练等,影响了其课堂学习时间。

学习内容分析:本专题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使用;二、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维护。主要介绍标准型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构成及其功能,具体的使用流程和不同情境下各种设备的操作使用方法,并会简单介绍简易型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构成部分。

学习目标分析:本实验专题将从混合式学习目标分析出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①知识与技能

a.能说出简易型和标准型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构成及功能

b.能正确开启和关闭系统中的各个设备

c.学会调节液晶投影机的梯形失真、光圈大小以及聚焦

d.能使用视频展示台将透明胶片、正片、负片以及书本等材料正常投影出来

e.会使用控制面板将电脑、影碟机及视频展示台三路信号切换,分别投影到银幕上

②过程与方法

f.通过课前观看本实验教学视频和实验指导书,能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一般过程

g.通过在线学习、传统课堂学习和学习支持卡片使用,能体验到混合式学习的一般过程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h.能够意识到混合式学习的意义,培养自主在线学习的习惯

i.通过课上自由练习环节,培养动手能力和小组合作精神

(2)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

通过前期对学习需求、学习者特征、学习内容的分析,为了传递教育信息并达到理想的学习目标,设计和开发了本实验专题混合式学习所需的资源,如表1所示。

(3) 基于资源的混合学习活动设计及实施

在设计学习活动时,学习环境是必需考虑的一个因素,它包括信息资源和工具。前期设计的资源是课程内容的载体,而课程内容是开展教学并达到学习目标的基础,因此必须合理有效的运用设计好的资源。在本实验中课前教师通过QQ群平台上传预习资源,学生借助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教师通过QQ答疑解惑;课中教师简单讲解实验,学生自由操练;课后教师通过QQ群上传复习所需的巩固资源,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借助博客工具写关于本实验学习的反思日志,把隐性知识显性化,活动设计流程如图3所示。

本实验基于资源的混合式学习活动设计将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应用的资源及设计意图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1) 课前:教师提供资源,学生在线自主预习。

教师通过QQ平台上传视频类资源(多媒体教学课堂实录、多媒体综合教学平台操作、多媒体综合教学平台的使用)、Word资源(实验指导书);学生运用教师提供的资源,在线自主学习,提前预习本实验。本活动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提前熟悉实验内容,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2) 课中:教师讲解实验,学生自由操练。

a.问题导入

教师针对本实验学习内容,运用先行组织者策略通过PPT资源展示要导入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问题:作为一名教师,现在你要给学生上一节课,本节课你需要向学生展示一张照片,一张DVD光盘,一个多媒体课件和一张负片胶片,在多媒体教室环境下,你要如何使用多媒体设备去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根据老师的介绍,明确要解决的问题。设计意图是:借助具体的问题,驱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活动需2分钟。

b.告知学生实验的学习目标

教师运用PPT资源介绍本实验课的学习目标及要求,学生了解本次课学习要达到的目标,并对其要有清醒的认识。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学习目标。本活动需2分钟。

c.教师运用学习卡片,以引导、讨论的方式讲解实验

教师借助图片资源(学习卡片),以引导的方式讲解本实验的3个知识点:简易型和标准型多媒体教学系统构成及功能;标准型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使用流程;多媒体教学系统中各种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及简单维护方式。并在讲解中和学生穿插讨论3个问题:投影出来的画面模糊应该怎么办呢?视频展示台画面无法显示什么原因呢?如果在教学中教师发现中央控制主机已不能使用,仅有视频展示台、手提电脑与投影能用,但又想展示电脑中的课件资源,怎么办呢?学生对照学习卡片听教师讲授实验知识,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设计意图是:教师的系统讲解可以使学生了解相关实验知识;应用学习支持卡片有助于学生对照实物识记和理解;讨论能集思广益并拓展学生思路。本活动需30分钟。

d.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操练

学生运用图片资源(学习卡片),结合上述讨论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有目的的动手练习教师讲授的实验知识。教师辅助学生自由操练,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难。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切身体验到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操作过程和维护方法,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本活动需21分钟。

e.总结

教师运用PPT资源总结本实验内容,并针对课堂最初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谈谈他们的解决办法。学生认真听教师总结,并讨论关于所提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意图是:使学生对本次课的知识有整体性的认识。本活动需5分钟。

3) 课后:学生在线自主复习并反思

教师提供Flash资源(实验自测题),学生进行自我测试,针对学习不足进行巩固复习,并在博客中写关于本实验的学习反思,内化知识。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在线答疑解惑。设计意图是:巩固学生对多媒体实验的知识。

(4) 混合式学习评价

本专题实验学习对学生的评价采用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进行评价,而且让其对自己的在线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以此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后能改进学习习惯,如表2、表3所示。此外教师也可以运用教学反思表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以改善教学,如表4所示。

2 该实验混合式教学设计实施效果调查

本实验学习结束后,针对混合式教学设计应用效果对任课教师进行了访谈,表5是部分访谈记录。通过访谈发现任课教师对基于资源的混合式学习还是比较满意的,因为它延伸了课堂的教学课时,课下学生借助资源进行的自主学习能缓解课堂中教师的教学压力。

此外,实验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了调查,以问卷的方式罗列出本实验中涉及的8个知识点,设计成选择题进行测试。调查结果:8道题中的5道题正确率超过了60%,学生的整体掌握情况还是不错的。浏览学生的博客也会发现学生还是比较喜欢这种混合式学习方式的,因为课堂上没有掌握的东西,在课下借助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可以弥补。

四 结束语

混合式学习并不是将在线学习和传统学习简单地结合在一起,而是要考虑如何将学习所需的元素进行适当的化合,以产生想得到的反应,[7]因此混合式教学设计成为了研究的热点,Miehael E. W.(2002)认为好的学习效果需要一流的教学设计。在高等教育信息化逐步深入的背景下,本论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混合式学习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个基于资源的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过程模型,以提高混合式学习设计的可操作性;并针对《现代教育技术》一个实验专题“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和维护”开展了其应用效果的行动研究。实证表明本研究提出的基于资源的混合式学习设计过程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能够较好地指导混合式学习实践的开展,但也要指出,相关成果是否具有普遍应用价值还需进一步地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7):1-6.

[2][5] 刘志文.混合式学习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3] Matt Donovan, Melissa Carter.Blended Learning: What Really Works[J].CLASTD.2004,(2).

[4] 田世生,傅钢善.Blended Learning初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7):7-11.

[6] 杨九民,范官军.教学系统设计原理[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4-16.

[7] 吴东醒.网络环境中面向混合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8,(6) :72-75.

Instructional Design of Blended Learning Based on Resources

BAI Wen-qianLI Wen-haoCHEN Bei-lei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Wuhan,Hubei 430079,China)

Abstract: Blended learning is a learning model which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face to face instruction and online learning. It not only expands opportunities for learners to participate in learning and extends teaching time of classroom teaching, but also supports the learner’s self-learning and individualized learning. However, the advantages of blended learning is not just happen, it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carefully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So, this paper presents a instructional design process model of blended learning based on resources. Then author uses this mode to do instructional design for "multi-media teaching equipment’s using and maintaining"special topic of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Course, and carries out action research of this mode’s application effect. Empirical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model has a certain rationality and feasibility, and this model can be used to guide blended learning practice’s carring out.

Keywords: blended learning; instructional design; resources

篇2

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在线学习的方式在教育领域日益受到重视。虽然在线学习具有学生可应用的丰富的网络资源,享受便捷的互动交流等优势,但也要肯定,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教师的教学引导作用明显、人格魅力影响突出、学习方法渗透显著等优势。近年来,如何把传统课堂学习和在线学习有效混合,实现优势互补,是中学教师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混合式教学就是要将课堂教学的优势和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融合为一体,既突出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领、启发、指导的作用,同时又发挥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角色。[1]

目前混合式教学在中学物理学科的应用实践中,大部分践行者只是停留在课堂教学和多媒体课件教学、网络教学资源库使用形式上的结合,却忽略了混合式教学的内涵和本质。在教学设计中,到底如何实现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两种学习方式在各个层面上进行有效混合,如何充分利用两种学习方式的优势互补来提高学生的认知效果等,都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中学物理学科的特点,对基于网络资源的中学物理混合式教学设计进行初步探讨。

1 混合式教学过程

混合式教学过程主要由教学分析、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在线教学、教学评价等主要环节构成(如图1所示)。[2]

2 混合式教学设计的原则

混合式教学设计中应遵循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程序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反馈性原则等。结合混合式教学自身的特点,混合式教学设计还应强调以下三条原则。

2.1 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知识的主动获得者,教学设计的执行者。在混合式教学中,学生是否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在物理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认知、技能水平等特征,给出合理的教学目标,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活动空间更广,给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在教师必要的引导和督促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确保中学物理教学效果的提高。

2.2 主导性原则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是指教学过程中的方向、内容、方法和组织都要由教师来设计和决定。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自学,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要向学生直接传授知?R,施行言传身教。教师要对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负责,学生主动积极性的发挥也要依靠教师来引导。教师受过专门的培养和训练,了解教学的目的、内容,掌握教育教学的方法与技巧,教师的主导地位具有客观的必然性。同时,在混合式教学实践中常常出现教师的参与度不够,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学习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也要求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够指明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方向。

2.3 评价性原则

教学评价是指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给以价值判断。教学评价方式主要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在混合式教学设计中,要坚持在评价性原则的基础上设计好具体的评价策略,利用科学的评价工具和评价方法,把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整合在一起。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做到逐一进行评价;要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调节作用。

3 混合式教学设计探讨

3.1 混合式教学中教学方法的设计

混合式教学在教学关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方面,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存在许多不同。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所特有的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和开放性,精心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以达到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目的。混合式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3]

课堂讲授法:通过教师系统的讲解,使学生获得大量知识的教学方式。它偏重于教师的活动,学生往往被动地接受,其优点是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知识。在混合式教学中,课堂讲授法仍是最基本、最主要的一种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明确的任务驱动下,经过自主探究、亲身体验、协作交流,最后完成任务,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方法。

问题探讨法: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相互学习、合作交流、集思广益;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方法。

课堂演示法:教师把课前收集的视频,制作的微课、课件、动画等展示给学生,便于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把握,并从中获得启迪,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成果展示法:学生通过对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收集的材料,整理和内化而形成的学习成果,如学生制作的网页、微视频,电子相册、小论文、小课件、小实验、小制作等;通过成果展示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以上各种教法中,教学目标都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而教学目标的实现都必须通过问题设置来完成,可以说问题的设计是混合式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的设计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是教学内容的深化与拓展;问题的设计要考虑学生固有的学习基础,能够形成逐步深入的认知阶梯;问题的设计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等等。

3.2 混合式教学中教学环境的设计

在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课程整合过程中,应该说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虚拟环境确实给物理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但应该明确,无论是传统课堂学习环境还是虚拟网络学习环境,在培养学生的物理技能和学科素养方面都存在各自的局限性。提出创设虚实融合的混合式学习环境的设计,目的是使教师和学生在两种不同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虚实环境的共存互补的有机融合。传统课堂学习环境在面对面的课堂氛围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真实情感的互动与交流,让知识的建构更加人性化。网络化学习环境主要包括课件、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库等知识吸收平台,邮箱、微博、博客、QQ、飞信和微信等交流互动平台。学生通过平台进行学习,实现个性化定制,学生沉浸在虚拟的物理学习环境中,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最终实现有效学习的目的。

3.3 混合式教学中教学资源的设计

教学资源是指为了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素材等各种可被利用的条件,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也包括从网络上获取的各种有关资源。教学资源的设计是指确定学生学习主题所需的信息资源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主要包括应从何处获取、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等问题[4]。网络教育资源形式多样、种类繁多,但很多教学资源的建设都是盲目追求数量,在设计中缺乏对师生需求的分析,缺乏教学的针对性。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设计中,一方面要重视教材及其配套练习等文本材料的重要性,同时要注意收集各种形式的网络媒体素材,对素材进行整理,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让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3.4 混合式教学中教学媒体的设计

媒体是承载信息、传播信息的手段;教学媒体指教学过程中用以运载信息、传递经验的物质手段和工具。传统的教学媒体主要包括课本、挂图、录音、录像带、黑板、实物等;现代教学媒体还应包括多媒体教学系统、计算机网络教学系统等综合操作媒体。在教学设计中针对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考虑选择使用哪些教学媒体,这些媒体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这些媒体能否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要求相符合,教师自身能否熟练驾驭这些媒体等问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要求现代课堂教学必须综合利用多媒体教室教学、网络互动教学平台等优势,以丰富的多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系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教师通过与学生展开积极的互动和情感交流,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学习的态势,优化教学过程,提高中学物理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3.5 混合式教学中教学重、难点突破的设计

教学重点是指教材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具有统摄性、概括性,能举一反三、广泛迁移的知识;教学难点指的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课程中的重、难点内容的突破,是保证学生快速掌握课程知识结构的重要措施。教师在课堂上使用预先设计好的教学媒体资源,从各个方面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从而达到突破教学重点、难?c的目的。物理史实的回顾、经典实验的展示、物理规律的探究、物理公式的推导、物理实验的操作过程等,特别是一些无法用肉眼观察到的微观粒子模型等,都可以通过视频、Flash动画等动态地展现出来。

3.6 混合式教学中课外在线学习的设计

混合式教学是基于班级规模进行设计的,教师的课堂讲授只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的一般学习需求,对于那些课堂教学无法解决或没有时间解决的问题,只有靠课外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来进行研究解决。网络互动交流有良好的异步交互的优良特性,通过邮箱、微博、博客、QQ、飞信、微信等网络互动方式,可以有效地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弥补课堂讨论由于时间、空间限制而造成的不足。

3.7 混合式教学中教学评价的设计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按照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测量,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教学评价包括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和进行课程评价。中学物理混合式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可分为课堂评价、网络评价两大方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听课回答问题的情况、课堂讨论交流情况、实验参与表现情况、课堂测验考试情况等,教师进行逐项评定,这有助于教师有效把握各阶段每位学生的学习成效,了解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能够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而在线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教学任务,对学生网上作业、学习成果展示、网上测试等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以便及时督促和引导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总之,中学物理混合式教学评价必须遵循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实行阶段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为教学策略的随时改进、实施个别化教学提供了依据,真正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教学目标。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3-116-03

一、混合式学习概述

(一)混合式学习的产生背景

教育信息化发展到今天,已经给教育领域带来从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模式等的一系列变化。E-Learning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已经在全球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是,随着对E-learning的研究的日渐深入及实践结果的广泛分析,人们发现,E-learning并不是对所有的教学对象、学习内容都适合采用的学习方式,它缺少了教师的深度参与,学习效果也并不是特别理想。所以,国外教育技术界和企业培训界开始试图改造和完善传统的E-Learning,而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因为正好可以弥补单纯的E-Learning学习方式中的不足而开始受到重视及应用。

(二)混合式学习的内涵

其实,混合式学习的说法本来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存在,其意指多种学习方式的结合――例如视听媒体+传统授课、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的模式。但近年来,混合式学习更多的是被定义为:传统学习方式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结合。但是这种定义仅仅是对表面特征的描述,其应用内涵恐怕更适合于Sing&Reed的说法,即混合式学习是“在‘适当的’时间,通过应用‘适当的’学习技术与‘适当的’学习风格相契合,对‘适当的’学习者传递‘适当的’能力,从而取得最优化的学习效果的学习方式”。

所谓的“适当的”,即指不能一味追求两种学习方式的平均使用,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选择。

二、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目标分析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泰勒教授提出,教育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是教育过程的三个重要因素,体育教育当然也不例外。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直接指向高职学生,这就要求:首先,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目标必须具备其独有的、高度的职业性特点,以提高学生职业方面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为主要教学目标。同时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将单纯的课堂学习延伸到学生今后的生活、工作当中,为全面发展学生的职业素质做出贡献。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尤其是采用混合式学习方式进行教学,要更加精准地描述教学目标,分门别类,然后依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

三、基于混合式学习的体育教学设计问题分析

目前,北京师范大学黄荣怀教授已经提出了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课程教学设计理论。本文就是采用他的设计论理框架对体育教师在混合式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为了方便阐述,笔者会以自己任教的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太极拳教学为例进行说明。

(一)前端设计分析

1.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习者特征分析是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分析教学基本矛盾的主观因素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为了了解影响学生学习的学生自身的能力、特征和风格,为将来教学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它包括学生对学习科目的知识及技能基础、情感态度、学习风格及影响学生学习的心理、生理和社会因素。

高职院校的学习者处于对直观、形象、感染力强的客观事物的兴趣比较浓的阶段,他们乐于接受。混合式学习中的网络学习采用的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教学恰恰会满足他们的这种兴趣,并且能适应他们理性思维不强、学习的持久力弱的等特点。但同时也要注意到,高职学生也存在着诸如意志力薄弱、自控能力差、自我中心等一系列心理行为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网络学习阶段并不能“放羊吃草”,必须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制定相应的监控策略以确保学习的有效进行。

2.基于知识分类的学习目标分析

这一阶段是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确定学习应当达到的目标。太极拳教学要达到以下目标:

(1)运动技能目标:掌握太极拳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学习有关太极拳的理论知识。

(2)生理健康目标:通过太极拳练习,有效地改善身体各系统的功能,使身心得到全面而均衡的发展,使大多数学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达到良好以上。

(3)心理健康目标:长期的太极拳练习,不仅达到修身养德的教育作用,而且能得到愉悦的体验和美的享受,培养学生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4)社会适应目标:通过理论教学加深对太极文化的了解,使学生掌握健身锻炼的医务监督方法和能力,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结,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混合式学习的环境设计分析

环境设计阶段要确定学校是否具备网络学习所必需的外部环境。在信息化极度发达的今天,环境要求已经阻碍不了教学活动的执行,小到QQ、博客等非正式学习手段,大到学校学习平台,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随意选择。总之,前端分析阶段是对教学情况以及教学起点进行分析,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

(二)活动与资源设计分析

活动与资源设计阶段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是课程设计中最能够体现混合式学习课程特点的环节。它由学体设计、单元活动设计、资源设计与开发等三个环节组成。

1.学体设计

总体设计环节必须不断追问的问题是,究竟哪些活动和资源适合让学生自学,还有哪些适合典型的教室情境。

在体育教育中,动作的教授并不适合于全部用网络教学呈现,因为这样的教学要求学习者具有高度的学习自觉性,这与高职院校学习者特征不符,而且完全的网络教学缺乏师生互动交流,这对于动作技能的学习目标而言是很大的弱点。但是,体育理论及情感培养却更适宜网络教学呈现,因为在体育课上,学习者很难静心坐在教室听教师传统的课堂讲授,而优美的多媒体呈现显然要比教师单纯讲授更能吸引学习者,其教学效果一定更佳。

在太极拳教学中,一般以较为简单的24式简化太极拳为切入点。太极拳基本技术与技能的掌握比较适合用传统课堂教授法,因为教师可以与学习者面对面动作示范,并进行精细的分解、讲解,让学习者理解、模仿。另外,教师直接观察学习者的动作,纠正学习者的错误动作,强化正确动作,传统课堂授课对于动作技能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然而要学好太极拳,必须掌握身形、身法的要领和运动规律,这一目标处于动作技能领域的高级阶段,靠单纯的模仿很难实现,需要学习者自己探索、发现原理,以多媒体的方式展示教学动作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支持,同时,其精准、规范的动作又可为学生提供学习标准。太极拳教学的社会适应目标(学习者情感、态度的培养)及基本理论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缺乏适当的教学法,学习者缺少学习兴趣及学习动机而被忽视。运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网络教学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即通过教学视频等多方式的展现让学生了解太极拳基础知识,同时,好的教学软件也可以陶冶学习者的情操,加深学习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结。所以,教师要对学习内容进行仔细的分类,然后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呈现教学。

2.单元(活动)设计

这一环节是对总体设计的具体量化,即对每一节课、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精确设计,包括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学活动的组织顺序等一系列设计,这是教学设计的重中之重,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然而却不是本文的关注焦点,因此不做详细分析。

3.资源设计与开发

这里的资源主要是指网络教学资源。体育教育毕竟不像其他文化课的传递那么复杂,其要相对简单,所以对教学资源的要求也不是特别高,有条件的教师可以自行制作,没有条件的可以在网络上找到很多备用资源,有些甚至比自己制作的更要精美,更具文化内涵,更能吸引学习者。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保证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多样性。丰富性是指资源数量要多,这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积累过程,不必一蹴而就;而多样性是指数据类型的多样性,可以含有视频、动画、文本、音频等不同的类型供学习者选择。

(三)教学评价设计分析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也就是说,教学评价的评价内容包括教学活动过程和教学结果。而不同的学习方式有不同的学习过程,所以其评价方式也要有所区别。

在混合式学习中,不同的教学内容以不同的教学方式呈现,从而得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以,必须多种评价方式混合使用。

传统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一般采用测验,即考试的方式进行,可以由教师自己组织、设计、实施,通过观察学生的动作技能依据教师的标准进行评价。而对于网络学习的评价较为困难的是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评价,这就要求教师在学校之间进行网络学习时予以监控、观察,详细记录学习者的学习情况,为以后评价提供依据。除了教师评价,还可以适当采用学生互评、学生自评量表等定量评价方式与定性评价方式多种方式结合来进行评价。如果在教学中还有小组合作等学习形式的参与,在评价过程中也不能忽略评价小组合作中学习者的学习表现情况。

虽然在一般的教学设计中,评价环节总是放在设计最后进行讨论,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评价仅在教学之后进行。实际上,教学评价按照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也被称为教学前评价或前置评价,主要用于对学习者个人情况的“摸底”,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进行的,为了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结果、学习者存在的问题等而及时反馈、改进教学;总结性评价是结果性评价,即通常我们所采用的期末评价,同样,它除了能检测教学效果、评价学习者学习情况,还可以为教师继续改进教学服务。

由此可以看出,教学评价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而多种评价方式的混合使用,既可以兼顾到结果性、过程性的等多种学习成果的特性,全面地、发展性地检测学习者的学习成果,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服务。

四、结论

篇4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 教学模式 任职培训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在高等教育领域的逐步流行,一种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 Model)开始进入高等教育研究者的视野。将MOOC和翻转课堂结合起来,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个性化学习,对任职培训来说,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混合式教学的内涵及优势

(一)混合式教学的内涵

所谓混合式教学(Blending 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员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员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混合式教学的主流形式是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是自2007年开始在美国及世界各地教育领域流行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员在课堂上讲课,学员课后完成作业;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则是学员先在课前通过看视频完成知识学习,然后到课堂上做作业并和大家讨论。具体做法是:教员先创建短视频并提出问题,学员课前通过网络自主学习视频内容,查找资料并进行自学;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学员汇报学习成果,通过小组讨论深化理解,教员引导、点评和答疑解惑。

从本质上看,混合式教学是学习理念的一种提升,这种提升会使得学员的认知方式发生改变,教员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角色也都会发生改变。这种改变不仅只是形式的改变,而是在分析学员需要、教学内容、实际教学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在线教学和课堂教学的优势互补来提高学员的认知效果。混合式教学强调的是在恰当的时间应用合适的学习技术达到最好的学习目标,翻转课堂让学员成为学习的主角。

(二)混合式教学的优势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及优质教学资源库来开展混合式教学,实现了“学员学习从被动到主动、从个别到小组以及教员授课从传授式到探究式”三大转变,既可以发挥教员的主导作用,又可以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兼顾了班级制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的教学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个性化学习,优势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在线教程可以反复学习,避免教师重复机械劳动,有助于解决学不懂的问题;学员自主安排学习进度,自主决定学习难度和内容,课余学习时间得到高效利用;授课和学习效果透明化,教学质量可监控、可追溯;课堂授课以研讨为主,学员的表达和思辨能力得到锻炼,有利于培养学员能力。

二、任职培训开展混合式教学的意义

任职培训具有培训对象杂、专业层次多、岗位应用强、实践教学多、教学轮换快、培训周期短等特点,在任职培训引入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对解决学员需求不一、教学内容庞杂、教员重复劳动量大等教学矛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更新教学理念:从“以导为主”到“以学为本”

尽管“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目前比较流行,但从任职培训的实际情况看,无论是教学专家组的督导焦点还是机关人员的检点,依然是强调教学效果,关注的还是教员的“教”,对学员学得怎么样、学习效果如何关注不够。而混合式教学则强调一个“学”字,学员可以根据需要或兴趣自主学习、重复学习、互动学习,把“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本”的教学设计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避免了现行课堂模式的满堂灌,巩固了学员的学习自。这种由“教”到“学”的权利关系的转变,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以学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的逐步确立”。

(二)有助于转变教学方式:从“讲解传授”到“教学交互”

传统的课堂教学有利于教员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员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有利于系统学科知识的传授和教学目标的完成。混合式教学强调学员对学习的体验和互动,其中体验是学员学习的静态,它强调的是学员对学习的独立认知、感受和领悟;互动是学员学习的动态,它强调的是学员对学习的诠释和交流。混合式教学为师生提供了多种教学交互渠道,既有课堂上“直接式”的面对面交流,也有网络上通过交互工具、认知工具的“间接式”在线交流;既有教员与学员之间的师生互动,也有学员与学员之间的生生互动,突破了传统教学无法实施有效沟通和交流的局限,对弥补课堂教学中面对面教学的不足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培养学员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

(三)有助于端正学习态度: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

传统的集体讲授式课堂教学,教员对教学活动有绝对话语权,教什么、怎么教和教多久基本上由教员掌握,较少顾及到学员的感受,学员只能被动地接受,尽管充分发挥了教员在教学中的主导和监控作用,但是不能很好地发挥学员的积极主动性,使得长期以来学员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一直不理想。混合式教学采取课堂教学和在线教学相互补充的模式,充分发挥了学员的主体地位,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得到更大的鼓励,不仅有利于学员知识技能与创新能力的训练,对于学员健康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也大有好处。

(四)有助于拓展学习空间:从“单一课堂”到“多维空域”

传统课堂的校园、教室、教员、学员,包括教学内容、方式等都相对固定。现在许多任职培训院校仍以专业教室、实验室、训练场、实习基地等“单一课堂”为主,虽然都建设了校园网,但是除了开通数字图书馆和部分学科专业网站外,大部分应用停留在通知公告信息、教务管理、信息资源浏览、学员成绩统计等教育行政管理层面,没有真正应用到教学当中来。混合式教学倡导的自主学习理念则打破了这一现状,除了传统的“课堂”这一学习空间外,混合式教学还利用网络为学员拓展了新的自由开放的学习空间,不仅有助于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开阔学员视野,满足学员对知识的需求,而且有助于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和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三、任职培训开展混合式教学实施策略

推行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仅可以转变教员的传统教学观念,提高学院整体教学质量水平,也可以为院校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健全混合式教学的激励机制

进行混合式教学需要付出大量的额外辛勤劳动,除了进行正常的备课、试讲、授课外,还要制作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微课堂”短视频、设计能够反映授课内容的互动问题等教学信息资源,参与网上互动答疑,相当于教学从课堂扩展到了课外,可能还要占用部分休息时间。如何调动教员参与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积极性,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建议由主管教学的院领导亲自挂帅,教务处、组织处、财务处、信息管理中心等单位共同协作,出台推行混合式教学的具体步骤,在为教员提供各种便利的同时,制定行之有效的激励政策和管理方法,促使广大教员投入到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浪潮,推动教学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

(二)规范混合式教学的运行流程

混合式教学的实施,通常由“在线自主学习课堂交互讨论实践情景训练在线交流提升”四部分运行流程有机构成。一是在线自主学习――由学员在课前通过网络环境(尤其是网络教学平台和教育教学资源库)在线完成相关教学模块内容尤其是讲解型内容的学习,学员通过自学可以学会大部分知识,对于没有弄懂的部分和需要教学交互的内容,则留到课堂上与教员共同完成。二是课堂交互讨论――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员带着问题和疑问,通过与教员面对面交流互动和相互讨论,共同完成教员提出的作业练习,培养学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三是实践情景训练――对于需要动手操作与现地实践部分的教学内容,由教员在相应的教学场地设置实装实案实例等情景,供学员实践训练,巩固验证所学到的知识。四是在线交流提高――对课堂上或实践训练中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学员可以通过校园网交互平台,与教员或其他学员进行在线交流探讨,直至完全学会。

(三)设计混合式教学的学习环境

首先,选择满足需求的网络教学通用平台。平台要能够支持在线课程学习、在线自测、在线资源浏览等自主学习策略和智能答疑、在线讨论、即时通讯、学习笔记、布置作业等多方教学交互,能够进行个性化学习定制。目前较流行的有清华教育在线、安博在线以及国外的Udacity、Coursera、edX等。其次,建设丰富的在线课程“微课堂”资源库。根据不同的专业设置,对现有的网络课程资源进行优化和有效整合,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把知识点分成不同主题的教学模块,把传统每节课50分钟的课堂切分成3~5个10~20分钟不等的短视频或微课件,既可以是讲解型和教学交互型的内容资源,也可以是用于教学评价的试题、试卷等资源,还可以是一些用于扩展学习内容范围的文献目录索引等。再次,安排合情合理的教学活动实施步骤。参照已经设计好的课程教学目标、内容及其呈现形式,并按照教学进度有针对性地设计探究性问题解决、小组协作问题解决、分组交流讨论、常见问题解答、在线智能答疑、作业练习、自我测试等教学活动,提出疑问并在一定程度上给出相关提示或提供一些材料,为学员创造具体的学习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四)打造混合式教学的教学团队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员应具备网络教学应用能力、系统化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交互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课程教学不再主讲教员一个人的“单打独斗”,而是由辅助教员、教学设计者、课件设计者、资源提供者等教学团队共同完成的“团队协作教学”,教员必须从传统角色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重塑与混合式教学模式相适应的新的角色。具体包括:一是以课程教学组为基础建立主讲教员队伍,全面负责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和教学实施;二是以课程为中心组建专职教学辅导团队,主要负责课程在线导学与助学、协助作业与试卷批阅、参与资源研发等工作;三是依托信息管理中心建立教学信息资源开发队伍,主要负责协助主讲教员完成相关课程教学资源的设计、制作、上传、维护及运用等。

四、应注意的几个认识误区

误区之一:混合式教学削弱了课堂教学的作用。恰恰相反,混合式教学不仅没有削弱课堂教学的作用,反而对课堂教学的利用更加充分,效率更高。实际上,混合式教学更多地是把讲解型内容由学员自己在线学习并提出问题,课堂教学的时间用来与学员互动交流,解决学员疑问,提出解决对策。

误区之二:混合式教学的在线学习可以随意学习。实际并非如此,学员需要根据教员的指导制订自己的自主学习策略并逐步落实,才能达成教学目标的实现。要做到三点:一是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员的主动性,体现出学员的首创精神;二是要让学员有机会在实践情景训练环节应用所学到的知识,提到岗位应用锻炼;三是要让学员之间实现自我反馈,由学员自行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误区之三:混合式教学的发展趋势使教员角色能够被取代。尽管在线学习的方式具有丰富的多媒体资源、便捷的协同交流、友好的互动等独特的优势,但在线课堂不能完全替代教员的课堂教学,混合式教学也离不开教员的深度参与,否则学习效果并不会像预期的那么理想。如何充分体现在线学习的主动参与性,以及如何充分发挥主讲教员的引导作用,已经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五、结语

在任职培训院校校园网内部,网速基本上达到了千兆到桌面,具备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基础条件。推广混合式教学理念,并不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否定,而是在与传统课堂教学的碰撞中逐步融合,在融合中不断补充和完善。可以说,混合式教学并不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或理论,而是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逐渐得到了普遍关注,主张把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和网络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二者优势互补,从而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4,(3).

[2]尚俊杰.MOOC:能否颠覆教育流程?[N].光明日报,2013-11-18.

[3]杜杨.“慕课”对高校体制的五大挑战[N].光明日报,2013-8-21.

篇5

混合式教学是在互联网事业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一种综合性较强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信息化时代下在线教学的优势,并将其与线下教学进行有效融合。混合式教学多被应用在高校教学或其他成人教学过程中,主要是由于混合式教学是建立在成人教学与学习特点的基础上构建的教学模式,其优势在于教学活动的高度灵活性、教学内容更为精炼、教学形式更为丰富,也正是由于这种优势的存在,其被广泛的应用在各高校以及其他领域的开放式教学活动中,并获取到良好的成效。本文中选择以电大开放式英语教学为基础,分析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路径,主要是电大开放式英语教学活动具备了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基础,促使这种全新教学模式的落实具备了可行性。另外,就电大开放式英语教学的特点来看,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参与到实际教学活动中,也必将会提升整体教学效率,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概述 

1.混合式教学概念界定。混合式教学是一种将传统教学观念与现代纯技术环境学习理念进行融合的全新教学模式,结合不同教学问题,合理的选择传统教学方式或多媒体教学方式,经由两种教学方式的充分协调,解决教学活动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核心观念是根据不同的教学问题与教学要求,选择不同的方式去解決,在教学活动中落实也就是选择不同的媒体或信息传递方式进行解决。 

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的混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习资源的混合。学习资源所指的是各种学习材料的来源渠道,包括互联网、教材、光盘、电视等,经由这些资源的混合应用充实学生的学习资料。第二,学习环境的混合。学习环境包括传统教学活动开展的课堂、在线教学中的各种互联网平台等,将这些教学环境进行融合,并针对不同教学问题选择性的应用。第三,学习方式的混合。学习方式包括传统教学中的授课、独立阅读、在线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等,将这些方式进行融合,有助于实现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 

2.混合式教学的实现基础。 

(1)混合多元学习理论的指导。混合式教学模式不是基于一个特定的学习理论作为基础,而是以构建为基础的多种学习理论的融合,属于多元化理论作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就整体上来讲,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包括了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育传播理论、虚实交融理论等。这种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所关注的是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与发现,教师的定位也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与灌输者,而是意义构建的辅助者与指导者。 

(2)构建性的学习环境支持。就构建主义而言,教学活动的意义在于学习者充分利用环境所提供的工具与资源构建一个自己对知识理解与认识的过程,因此,可将教学认知为是学习环境。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础便是以构建为主的多元学习理论混合,为此,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的教与学可以认知为构建性的学习环境。构建性学习环境需要包括信息资源、认知工具、自主学习策略、帮助与指导几个要素,如此才能够确保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顺利实现。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电大开放英语教学中应用可行性 

1.符合成人英语学习的实际需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电大开放式英语教学活动中应用,能够满足不同成人英语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就当前教学情况来看,电大开放英语课程教学中所应用的是《开放英语》系列教材,所服务的对象包括所有非英语专业的在线成人学习人员。 

在线成人英语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需要符合在线英语教学模式可能存在的差异性;第二,在线英语学习者对英语学习资源形式以及学习支持服务的使用频率所存在的差异性;第三,在线成人学习者之间存在的基础以及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在线成人学习者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差异性;第四,学习期间缺少沟通所形成的孤独感。 

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学习者能够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选择最佳的学习方式,利用不同形式的英语学习资源完成学习过程。同时,学习者也能够随意支配自己的学习时间,或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而经由面对面所授课以及学习者之间的网络平台中讨论能够有效的消除单纯在线学习的孤独感。 

2.符合第二语言的学习规律。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将语言的习得与学得进行有效融合,经由多媒体或网上社区等多种形式所营造的真实的语言情境,促使学习者能够在一个真实的语境中,频繁的接触语言,在自然的情境下自然的学习语感。经由面对面授课与在线答疑以及讨论等教学形式的应用,能够辅助学习者进一步解析语言学习规律,更有针对性的学习重要的语言点与知识点,实现有意识性的语言学习。有一种第二语言假说中认为,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会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情感因素可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可能起到阻碍作用。针对这一点,合理的应用混合式教学能够规避常规教学中所形成的挫败感与心理障碍等,维持一个积极参与的情绪,有助于提升整体学习效果。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电大开放英语教学中应用 

1.教学设计环节。教学设计环节是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特点以及教学目标等设计合理的教学环境与教学活动,经由此为学习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以确保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开展。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环节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其价值主要体现在电大在线教学平台的实现过程中。电大在线品台能够为开放英语教学活动提供一个适合的网络教学平台,能够充分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管理以及教学辅导信息的实时,为远程教学活动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另外,在线教学平台可以充分的利用课程的有机组合实现课程说明、教师讲解、教学方案、直播课堂等课程教学内容的编辑与。整个在线平台中的讨论区与在线答疑模块就有较强的交互性与导航功能,能够更有针对性的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支持,学习者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想要进入的模块或学习形式,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与学习计划。 

2.课堂教学环节。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中最为主要的环节,同时也是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的重要环节。拟定课程方案对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具有重要意义,就电大开放式英语教学课程而言,能够将重点词汇、听说读写的对应任务到互联网品台中。学习者可登陆客户端及时的查看教学计划以及教学评价等内容,对整个学习流程进行掌握,便于学生在学习前做好准备。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充分明确学生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需要充分的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可选择小组讨论、情境构建等形式促使学生参与其中。同时,在教学活动开展期间,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给予鼓励,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合理的指导,发散学生的学习思维,同时提升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兴趣。另外,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还应该充当指导者的角色存在,辅助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并对学生产生误区的地方及时的给予纠正。 

3.在线教学环节。电大开放英语在线教学的开展形式包括网上教学、网上答疑、视频会议、在线讨论等,此种在线教学方式有助于优化以及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并充分发挥各种现代多媒体教学工具以及認知工具的价值。在线教学活动中,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一个自然且真实的语境,经由师生之间的互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感,进而在自然的状态中掌握语言规律。 

在视频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够经由在线观看等形式实现开放英语学习。在线视频教学中融合了文字、图片、图像、声音等元素,并合理的搭配英语教材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英语语言交流情情境。在模拟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能够实现虚拟互动,有助于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进而有助于改善学习者不敢表达或不敢说英语等情况。在讨论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定时参与到在线教学活动中,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直接进入到讨论区,与其他学习者进行讨论,有助于提升学习者的主动性以及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评价环节。教学评价是对一个阶段性学习成果的考核,包括终结性测试与形成性测试两种实现方式。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过程中,针对教学评价所关注的是将两种评价方式进行融合应用,例如,形成性测试能够经由学习者参与面对面授课时的情况、参与在线讨论时的情况、开放英语作业完成情况的观察进行综合评价。另外,合理的利用学习记录卡能够记录学生课堂学习、在线学习的时间与学习成果,能够为教学评价提供重要参考数据。电大开放式英语教学针对教学评价,所关注的是评价的过程性与动态性,也就是全面的衡量最终的结果与过程,给出一个更为客观的教学评价。 

四、结论 

文中以电大开放式英语教学课程为例,分析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的可行性以及实际应用路径。经由全文分析可知,电大开放式英语教学课程具备了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成人英语学习需求、第二语言学习规律等可行性条件,能够借助于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升整体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混合式教学模式可应用在电大开放式英语教学课程中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在线教学、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中,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充分掌握多种教学方式的适应范畴,进行合理的选择,避免弱化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姜彩霞,崔维响.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赤子(上中旬),2016,02(21):70. 

[2]赵丁玲,李永才.基于TPACK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外语教学,2016,06(05):59-65. 

[3]王春妮.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6,09(17):71. 

[4]宋晓星.基于微课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在成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6,07(02): 50-52. 

[5]郭燕青.混合式学习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公共艺术系为例[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07(03):60-62. 

[6]刘跃辉.“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商务英语函电》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09(04):9-10+14. 

篇6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6C-0080-02

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赋予高等教育新的内涵和要求。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也将随之发生变革。面对信息化浪潮给教育提供的机遇和挑战,许多国家政府都提出了相应对策。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分别提出了用信息化技术促进高效、灵活的教学及课程改革等命题,并进行了探索。以信息化技术为主要载体的慕课(MOOCs)出现,开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时代,并迅速席卷大部分国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2014年教育部办公厅下发《201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MOOCs是近两年快速兴起的一种创新教育模式,它的迅猛发展正影响全球教育的格局,也将影响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事业,它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理念的跨学科创新,同时也为当前教育管理和运行模式提出全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职业教育信息化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优势互补既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以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混合式教学模式已经成为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和趋势。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具有丰富的学习资源、便捷的协同交流、友好的互动等独特优势。它通过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一方面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打破了时空限制,使“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成为现实,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有所提高,使课堂有更多的时间开展探究研究和项目协作,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构建在线课程,解决传统教学中诸如课堂学时有限、内容拓展不够、自主学习缺乏、师生之?g缺少交流等问题,并可以实践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注重教学过程的监督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因此,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充分利用了在线教学和课堂教学的优势互补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通过不同学习方式与不同学习技术的综合运用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实践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值得尝试、推广的教学新模式。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现状

网络辅助教学自2000年兴起以来,已经发展为MOOCs、翻转课堂等热点模式,互联网及新媒体已广泛地被应用于课堂当中,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逐渐成为教学改革的主流。近年来各大院校都在努力推进混合式教学改革,一些院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院校往往对信息化硬件设施投入较多,相适应的信息化资源建设和应用却相对滞后,缺乏统一的信息化规划和管理,限制了信息共享与信息整合;教师难以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对混合式教学的了解不够深入,而学校也缺乏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政策,使混合式教学在教师层面的应用难以有效推进;与院校层面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相配套的相关人力资源与培训体系、政策与支持保障机制以及研究与发展政策等一系列管理策略尚未健全,不能有效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因此,当前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管理体系的构建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二、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的管理体系

通过顶层设计和系统推进,构建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的管理体系,鼓励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充分利用网络在线教学优势,强化课堂互动,探索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建设,以此保障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序运行,从而更好地推进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全面提升高职教育的信息化、现代化水平,进一步适应经济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一)通过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重构适应混合式教学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体系

混合式教学改革是一场以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为表征,反映时代精神的教育革命,它绝不是用一种教学技术去更换另一种教学技术,而是包括教育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思想以及教学管理制度在内的全方位变革。当教学组织机构、规范体系、内在激励机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混合式教学改革才不会流于形式,半途而废,才会持续深入。可见,教学制度重建既是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外在保障,又是混合式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通过立项建设混合式课程并试点实施的实践,探索建立有效协调教学管理、信息管理、学生管理、系部管理的混合式教学改革推进组织机构,逐步构建线上、线下课程建设规范,混合式教学课程实施管理规定,混合式教学课程评价标准,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师教学评价标准与激励机制,学生学习成效评价标准,以及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学生管理规定等系列制度,以保障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职业院校能顺利地整体推进,突出“互联网+”技术对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优势。

(二)通过混合课程教学的要素分析,开发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教学文件模板及标准

课程与教学论的学者提出了课程教学的七要素:一是学习目的,强调数字化时代所需的信息化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以及虚拟空间中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塑造。二是学生,真正成为数字化时代的学习者,从被动的信息受体、接受者和被支配者变为主动支配自己的行为、方法、偏好,甚至参与学习内容的构建。三是学习内容,从形式上体现为多种媒体的呈现方式,在知识结构上,从固定的、以课程大纲为准绳的结构化知识变成包含静态结构化和动态非结构化的各类知识。四是学习方法,混合教学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从“听讲+练习”变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种模式。五是教师,从主讲教师到专业化的教学团队,同时还可引入在线的E-Tutor和E-Expert,教师资源得到丰富和拓展。六是学习环境,从传统教室、实验室、实习/实践场地和工作场所,延伸到学习者完全可以自己掌握的网上学习环境、虚拟仿真实验室、虚拟实习/实训基地和基于物联网工作场景等技术支撑的线上环境。七是学习反馈,借助大数据的线上评价方法,除了学习成绩外,还可以实现学生满意度、学生学业成就、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形成学生学习档案袋和学习分析,从而促进教与学的及时改进。

通过以上七要素的分析,开发出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教学文件模板及标准。

(三)教师培训和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设计

针对教师的培训,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技术服务于教学的意识。教师要改变自己的动机、信念、态度和价值观,才能发展新的技能。要使教师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业成就和知识、技能、能力的全方位发展。

二是技术运用的技能,这是进行网上教学的技术基础。

三是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的能力与经验,这是取得混合教学效果的关键。

(四)在调研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在线课程开发、翻转课堂实施、系部管理推进”组成的基本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现代职教课程线上、线下两部分的特点,构建了涵盖开发、实施两个环节的评价体系,分别构建指标体系。课程开发环节主要观测其课程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情况,包括教学视频形式、内容、质量,以及在线测试、在线作业、在线讨论、学习笔记等教学活动设计及其对面对面教学的支撑度等。课程实施环节又分在线实施、面对面实施两个方面。在线实施主要观测其在线教学活动的完成率;面对面实施主要观测教学活动的设计(细化分析),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实战项目的成果、分组情况、课堂氛围等。

篇7

【关键词】函授教育 混合式学习 自主学习 协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7-0001-03

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决策。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成人教育同样面临着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变革,目前成人教育办学形式呈现出远程教育、业余函授教育、自学考试等多种办学模式并存的态势。但成人教育的面授学习与网络学习、自主学习未能有机结合、缺少交互,网络学习缺乏教师的深度参与,函授教育网络化改革还未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对于提高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尝试从混合式学习的角度来思考和探索基于远程网络技术函授教育混合式学习模式教学改革,构建基于远程网络技术函授教育混合式学习模式管理平台并加以应用实践,促进函授教育科学、健康地可持续发展。

一 混合式学习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这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的问题,混合式学习模式正是适应当前教育信息化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混合式学习是指综合运用不同的学习理论、不同的技术手段和不同的应用方式来实施教学的一种策略,它通过有机地整合面对面的课堂学习和数字化学习这两种教学形式而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应用的主要趋势,其目的在于融合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综合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集体教学形式、基于合作理念的小组教学形式和以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形式。也就是说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二 基于远程网络技术的函授教育混合式学习模式

随着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发展,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和便捷的信息技术已改变了当代人的学习环境,成人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函授教育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基本思想是在线学习与面授教学的混合。其更深层次包含了基于不同教学理论(如建构主义、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教学模式的混合、教师主导活动和学生主体参与的混合、面授学习和自主在线学习的混合、个人学习与协作学习的混合等。运用好混合式学习模式的理论和方法是推进成人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函授

教育混合式学习模式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到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学习资源的深度整合。教师不仅是引导者,更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教学过程设计者和监督者,学生不仅是学习者、还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创造者,也是教学内容选择者和教学效果的评价者,更是协作学习的主力军。本文提出以下“网络自主学习——集中面授——网络协作学习”的函授教育混合式学习模式,见图1所示。三 基于远程网络技术函授教育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实施

传统函授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是我国成人教育的两个重要分支,它们各具特点,为适应不同学习者的需要发挥了各自的作用。但是,这两种教育模式在发展中都遇到了各自的困境与发展瓶颈。一方面,由于优质师资紧缺、函授教育教师派出率不足和学员工学矛盾突出、学生课堂出勤率持续低下导致函授教育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下降;另一方面,目前远程教育虽然解决了学生学习资源和时间利用等方面的问题,但由于缺乏集中面授和指导,过于强调自主学习而缺乏学习的系统性和全面性,教学效果也不理想。混合式学习模式正符合函授教育教学改革和远程教育发展的需要。基于现代远程网络教育技术的混合式学习模式通过“教师引导、设计——网络自主学习——课堂面授——网络协作学习”来实现成人业余、函授教学全过程的实施和管理。包括教学计划的设计、课程进度的安排、学习活动的组织、课程学习、辅导、答疑,课程的考核与评价等。本文基于Web构建了成人业余、函授教育远程教学管理平台,建立了网络课程资源库、习题库、试卷库,推动成人教育教学信息化改革,提高成人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在教学网络管理平台和网络课程的建设和完善过程中,始终坚持混合式学习理论的运

*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成人教育研究会2011年成人高等教育研究课题重点项目(编号:1721420001)

用,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1.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根据成人学习的特点和要求制订指导性规划,决定着教学内容的总方向和总结构,它规定了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时对教学活动作出全面安排。混合式学习理论根据成人教育教学要求,坚持系统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学期制与学分制相结合,强调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坚持必要的必修课程,扩大选修课程,学制和进度可因人而异。在坚持学科课程系统性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函授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教学计划和安排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学分制与学期制相结合。注重学习进度的统一性,同时兼顾学生自主学习的特殊性,各教学环节明确学习时段、进度要求、学时要求、考核要求以及学分分值大小。第二,课程学习方式的混合。强调面授辅导、网络课程学习、自学进度安排、辅导答疑和小组讨论协作学习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设定一定的学时比例范围,学习方式选择和混合方案在教师集中面授指导下由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程度和状况自主完成。第三,建立函授教学远程管理网络平台。对函授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实时、动态管理,全面实行函授教育教学信息化、网络化、远程化,使得函授混合式学习过程管理纳入信息化轨道。

2.函授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实践

函授混合式教学坚持集中面授、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相结合,每门课程都配有主讲教师和辅导教师,教学平台一方面建立多媒体网络课件的课程资源库,通过平台选课后纳入每个学生的学习计划,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学习。另一方面坚持组织线下的面授辅导,并通过在线布置作业、定期答疑等方式,达到协助学生学习的目的。

第一,课前准备。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在老师的引导下实现课程预览的学习和测试。教师在课前预习阶段主要扮演引导者和决策者的角色,一方面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适当的引导,另一方面通过对学生在线测试的监控和与学生交流等方式来确定学生的预备知识的水平,为进行因材施教提供依据。平台还提供精品课程网站给学生网络学习以个性化支持。

第二,面授辅导。教师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反馈情况进行教学设计,通过课堂对学生开展有效的面授。依据教学目标和大纲要求以及课程的专业特性,充分利用教材、自学指导材料、网络课程及资源实施混合式教学,设计由课堂集中面授引导、自学进度安排、分组专题探讨、网络在线互动等活动组成的混合式教学方案,学生既是接受者,也是参与者,教师应从讲授者逐渐过渡到指导者、监控者,着力引导学生如何选择和应用多种媒体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以牢以牢固掌握所学知识第三,协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在教学网络平台上建立网络学习社区,以利于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教师设计任务情境,在学习社区给定主题设计开放性任务,并通过定期推送提示信息来为学生搭建必要的平台,引导学生顺利完成任务;学生通过学习社区围绕既定的主题开展探究式学习,学生之间通过互动平台进行交流和同伴互助,就自己对某个知识点或事件的理解与同伴分享,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四,课程考核。学生通过平台自测系统地了解学习程度,并根据个人情况申请进入考试环节,考试成绩作为课程总成绩的一部分,与平时作业、考勤、实验等成绩进行汇总后得出总成绩。考核评定标准为互动式的设定,可以为每一门课程设定考核比例标准。

第五,实践环节与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设计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函授学生由于分布各地,短期集中难以完成,教学平台采取远程虚拟实践、远程指导与现场辅导相结合的方式,逐步解决这一难题,在毕业设计指导和评审中,我们采取电子邮件书面指导、评审与远程视频答辩的方式,取得了良好效果。四 结论

在混合式学习理念指导下,应用远程网络技术手段实施函授教育教学改革,既强调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又注重学生“学”的主体地位,真正体现双主体教学原则。不仅如此,函授混合式学习模式改革实践还从根本上解决了教师资源紧缺问题,同时,学生通过混合式学习模式也解决诸如工学矛盾、面授答疑不充分、教材参考资料不丰富带来的不便。在函授教学方案设计和教学过程管理中将现代远程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进混合式学习模式,为函授学习营造一种理想教学环境,实现能支持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等方面要求的新型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函授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4(4)

[2]李恬.论网络环境下“混合式学习”课程设计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3]张伟.Web 2.0及其教育应用展望[J].中国电化教育,2006(1)

[4]黄荣怀、周跃良、王迎.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篇8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中学教学;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比较年轻的课程,它是由“微机课”“电脑课”演变过来的。课程教学只是单纯的技术型教学,以传统的“讲授式” 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技术。这些知识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不难,但是有些枯燥乏味;而且这样的教学方法不太符合这个阶段孩子的学习特点。如何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如何提升学生们的信息素养,对信息技术课程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有合理和高效的课堂,就必须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设计方案,本文基于混合式学习方式, 对中学信息技术课程进行了教学设计的探究。

一、混合式学习

混合式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可能找到的“最好”方法去改善学习。在我们探讨混合式学习的教学理念之前,有必要先对学习作出基本的说明。按照Wood 的观点[2],学习有两种,一种是以记忆为特征的浅层学习,另一种则是深层学习,强调获得并理解新知识,使新知识和个体已有知识相耦合,整合到个体已有的知识框架(结构)中去。浅层学习仅仅关注信息的回忆,只能是一种低效的学习;而深层学习则包含了学习者的领悟过程并因此是一种问题解决的学习。显然,混合式学习期望能够有助于深层学习。为促进深层学习的实现, 混合式学习强调情境学习和活动学习。在混合式学习中,鼓励学生参加到小组的实践学习活动中, 并和同伴们一起以学徒的身份完成实践活动,观察同伴的行为,由此使自己的习惯、信念、个性以及技能得到发展。

何克抗教授认为,“所谓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3]只有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混合式学习是对网络化学习的超越与提升。采取混合式学习方式的课程可能组织的活动形式包括:讲授、阅读、协作交流、任务驱动、问题解决、教学评价、互动讨论等多种方式。

二、前端分析

(一)学习者特征

学习者已经具备了学习本节课所需的基本技能,他们对学习利用photoshop软件给人物替换背景的知识有浓厚的兴趣,他们想通过学习photoshop软件的相关技能来修饰自己或他人的照片,他们对于自己学好相关的技能充满信心,并且学会利用photoshop软件为人物替换背景会使他们满意。

(二)学习对象分析

本课时教学分成两个教学单元:

(1)抠取照片中的人物。利用魔术棒抠取纯色背景照片中的人物,利用抽出滤镜抠取复杂背景照片中的人物;

(2)为人物替换背景,即合成照片。运用移动工具合成照片或者运用快捷键合成照片。

三、活动与资源设计

(一)学习资源的设计

1.课前资源

以视频、word文本为主,供学习者自己自主预习。资源主要介绍photoshop界面、基本工具及作用、学习者技能的前侧试卷,其教学作用为提供事实、建立经验。

2.课中资源

以PPT、图片为主,供教师在课中播放、提问、讲解。资源主要是课堂教学课件、学习支持图片,其教学作用是呈现过程、提供事实、建立经验。

3.课后资源

以flash为主,供学习者课后复习。资源主要是自测题,其教学作用为归纳总结、复习巩固。

(二)学习活动的设计

(1)课前:教师提供资源,学生在线自主预习。

教师通过QQ 平台上传视频类资源(介绍photoshop界面、基本工具及其作用)、Word 资源(对学习者技能的前测试卷);学生运用教师提供的资源,在线自主学习,提前预习本次课程所需的技能。

(2)课中:教师讲解操作,学生自由操练。

a.问题导入

利用辅助设备-数码相机,在教室里为学习者拍摄一些纯色背景和复杂背景的照片。利用事先制作好的电子相册(内容为自己的照片,有不同的背景),引起同学们的怀疑(三天之内不可能玩这么多地方)。从而借助具体的问题,驱动学习,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行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b.告知学生学习目标

教师运用PPT 资源介绍本课时的学习目标及要求,学生了解本次课学习要达到的目标,并对其要有清醒的认识。

c.教师运用学习卡片、视频、PPT,以引导、讨论的方式讲解操作

①魔术棒的图标形状:给学习者呈现一段网络课程――介绍photoshop软件的工具箱的视频,视频中既会讲解各种工具的功能,也会呈现出各种工具的图标。

②以ppt的形式呈现容差,消除锯齿,连续,对所有图层取样的概念以及在“魔术棒”工具选项栏中设置“容差,消除锯齿,连续,对所有图层取样”的方法,同时加以讲解和演示。

③以ppt演示的方式向学习者呈现扣取图片背景的方法:选择魔术棒工具,设置魔术棒工具选项栏,用魔术棒工具单击背景,增加选区(若人物没有全部选中时),再请同学上前操作,其他学生纠正错误,教师予以相应的指导,便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④以演示的方式向学习者呈现扣取图片人物的方法:选择魔术棒工具,扣取图片中的纯色背景,设置羽化,进行反选。

⑤以实际演示的方式向学习者呈现执行抽出命令的方法,选择“抽出”命令,单击“抽出”命令。

⑥以ppt的形式向学习者呈现“抽出”滤镜对话框工具栏中各个工具的作用,重点介绍“填充高光器”工具,“油漆桶”工具和“橡皮擦”工具;通过演示的方法向学习者介绍勾画人物边缘的方法,以及擦除的方法。

⑦通过演示的方法向学习者介绍用油漆桶工具填充选取范围的方法,演示用抽出滤镜抠取人物的整个过程。

d.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操练

学生运用图片资源(学习卡片)、视频资源,以小组为单位有目的的动手练习教师讲授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教师辅助学生自由操练,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难。

e.总结

教师运用PPT 资源总结本实验内容,并针对课堂最初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谈谈他们的解决办法。学生认真听教师总结,并讨论关于所提问题的解决方案。

(3)课后:学生在线自主复习并反思

教师提供Flash 资源(自测题),学生进行自我测试,针对学习不足进行巩固复习,并在博客中写关于本实验的学习反思,内化知识。并通过qq群分享自己的作品,同伴间进行互评,并可提出自己的意见及疑惑,教师针对学生的发言在线反馈。

四、混合式学习评价

本课时学习对学生的评价采用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进行评价,而且让其对自己的在线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以此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后能改进学习习惯。

1.自评

课前预习:能积极主动的预习课前教师提供的全部资源,对操作技能形成一定的形象认识,并有自己较为完善的理解。

课后在线复习:能积极主动的完成课后教师提供的自测作业,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且遇到疑难问题能够反过来借助课前资源进行探究学习,自主解决问题。

课后在线反思:能积极、主动、认真的在博客上写关于本课时的反思日志,内化知识。

2.互评

互评主要涉及到小组合作能力和情感两个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评价。

(1)小组合作能力

帮助:组员之间互相提供帮助。

倾听:组员在工作过程中吸取其他组员的观点。

参与:每个组员在项目中都有所贡献。

讨论:组员之间互相影响,参与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尊重:能鼓励并支持他人的观点和努力。

共享:组员之间能交流自己的发现。

责任: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自己明确的角色;小组成员有效行使自己的角色。

(2)情感

主动:形成积极主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

道德:能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

影响:能正确地认识信息技术的影响。

五、结束语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目的并不只在于让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而是要通过本门课程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即对信息的获取、认知、处理、分析的能力并且将此素养融入到今后整个的学习和工作中以更好的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混合式学习模式通过对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各种学习资源的优化和整合,能够使学生在同一学习过程或周期中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符合了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和初衷。混合式学习模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更加有利于学生今后在其他学科领域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双语教学;教学设计;混合学习;多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7―0067―06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既精通专业知识,又通晓外语,同时能够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成为了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人才要素。为此,教育部[1]在2001年颁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高教[2001]4号)中明确要求高校开展双语教学,高校双语教学的大规模探索之路就此开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高校的双语教学实践仍处于起步阶段,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尽管在理念上受到了应有的重视,但在实践中却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在这一方面,已经有相关文献[2][3]就此做了较为详尽的论述,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学目标定位不清,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双语教学活动及评价设计不足等等。而这些问题都大大制约了双语教学的质量,影响到双语教学的良性发展。本文从教学设计的视角,对双语教学的目标、活动和评价做全面分析,初步构建起“专业―语言―信息素养”三维目标体系;并依据此目标体系,进一步论述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混合式双语教学活动的设计;建立起一套多元化的过程性评价方案,以期明晰双语教学的目标定位,丰富并充实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双语教学活动及其评价,为新时期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良性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 双语教学的目标――三维目标体系

教学目标是经过具体的教学过程而期望学生发生一定的变化。构建教学目标体系就是要围绕“在什么时候,于什么领域,对什么内容,应达到什么样的要求”这几个核心问题来进行[4]。双语教学是高等教育国际化、信息化的要求。双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利用外语学习专业知识、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同时又注重学生外语水平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双语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以外语为工具获得专业知识和能力,而且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为将来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1 新时期双语教学三维目标的由来

从世界范围来看,全球化和信息化已成为两大发展趋势,新时期的双语教学必须跟随这个趋势来确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新时期的双语教学其特点在于教学的语言环境为双语环境(通常是母语同英语的结合),并深受所处信息技术环境的影响。我们将这三者的关系用图1来表示。

(1) 专业领域,它是双语教学探索的领域,学科专业知识是核心,无论是否双语教学,保障其学科教学目标的实现是首要解决的问题。教学时采用双语形式,并配以信息技术手段,以使教学更好地符合国际化和信息化的要求。

(2) 双语语言环境是教学交流的环境以及专业知识未来的应用环境。将教学置身于该环境中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用英语学习专业知识,进而学会用英语去思考专业问题,表述思想,最终获得用英语作为工作语言的能力。因此,英语既不是摆设也不是装饰品,而是一种思维工具。

(3) 信息技术环境,它是一个基础环境,信息技术虽不属于双语教学本身的研究范畴,但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它在双语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方面,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可以辅助老师和学生获得获取丰富的双语学习资源,用双语表达和交流思想,并开展合作与交流。与此同时,学生在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处理和表达双语知识的同时,其信息素养得到提升,这与双语教学培养符合国际化与信息化要求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的总目标相吻合。

2 “专业-语言-信息素养”三维目标体系

新时期的双语教学虽然其实质仍然是专业教学,但由于其语言教授环境与所处的信息技术环境的影响,其教学目标不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专业技能领域,而应该是一个包含了专业、语言和信息素养的三维的立体结构体系。如图2所示。

培养符合国际化与信息化发展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是双语教学的总目标,教学中的任何活动都围绕这一总目标进行。为了实现这一终极目标,有三个子目标支撑着这一总目标的实现,即专业技能、英语能力及信息技术素养,同时这三个子目标并非孤立存在,它们三者中以专业技能的培养为核心,且三者相互联系,相互支撑。

新时期英语环境下专业技能的培养在总目标体系中占有绝对重要的位置。从专业学习的教学目标来说要求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与英语语境中得到相应的专业训练,掌握专业知识,运用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这一子目标还可以根据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特点进一步细化为形成双语概念、运用双语规则及运用双语解决专业问题。

“双语教学其最大的特点便是要求沉浸在英语环境中学习专业知识”[5],学生一方面可以领会相关的专业术语,用英文去理解和掌握该专业的相关概念和规则,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尝试着用英文进行思维,解决专业问题。这一子目标根据英语能力的特点进一步细化为通过双语教学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英语听力、专业表达与交流能力、专业资料阅读理解能力以及专业写作能力。

“信息素养的实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6]。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生是否能够高效地获取信息并创造性地使用信息。将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教学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一种有效的形式。在此,将信息技术与双语课程有效地整合起来一方面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学生学习双语学习的兴趣、获取海量的双语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学科创新能力,为学生将来就职于信息化社会提供了竞争力。另一方面,在双语教学中,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会使得专业技能与信息素养同步提升从而促进双语教学总体目标的实现。

我们将新时期双语教学的目标从专业技能、英语能力和信息素养这三个维度来考察,并不代表这三者是孤立,割裂的关系。它们三者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统一体。专业技能的培养是核心,英语能力的培养和信息素养的提升紧紧围绕着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展开,最终达到三者同步发展。

二 双语教学活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教学活动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本文第一部分我们已阐述了双语教学的总目标是培养符合国际化与信息化发展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该总目标则包含以下几个子目标,即新时期英语环境下专业技能的培养、新时期基于专业的英语能力的培养培养促进双语教学的信息技术素养。面对该目标体系,我们该如何设计双语教学活动呢?很显然,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活动在实现该复合的三维目标时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混合式学习“是把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两种学习模式的整合,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一种教学方式。”[7]这里的混合,既包括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的混合,也包括学习资源、学习方式的混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为了更好的实现新时期双语教学的三维目标,混合式学习成为了我们的理想选择。

混合式学习成功实施的关键“在于要实现人、技术、环境和方法等四个维度要素的混合,具体说来混合学习( Blended learning)就是要在系统观的指导下实现各种学习方法、学习媒体、学习内容、学习模式以及学生支持服务和学习环境的混合。”[8]而混合式学习设计的核心与落脚点便是活动的设计。混合式学习各种要素的混合最终都表现为某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教师需要通过设计不同的活动来解决教学问题,以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以《教学设计》这门课程为例来论述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活动的开展过程。《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该课程在多所高校都开设了双语教学,这里我们以该课程中教学策略部分为例,依据“专业-语言-信息素养”三维目标体系,分析具体的教学目标。(见表1)

针对以上分析的三维教学目标,我们设计以下的混合式教学活动。根据本章内容的特点,我们主要选取了课堂讲授、阅读、资料搜集、讨论交流、协作学习、问题解决、反思等活动形式,紧紧围绕专业技能、英语能力和信息技术支持来精心设计活动过程。

具体设计情况见表2。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按照划分好的教学单元来安排教学活动,资料搜集、协作学习等活动发生在课堂之外,为了便于观察和研究,我们借鉴了芬克[8]的方法,发展形成了如图3所示的称之为城堞图的混合式学习单元教学活动安排模板,使用该模板的好处在于能够为课堂的面授学习与课外的在线自学活动组织顺序提供一个框架。同时它还突出了学习活动的安排顺序,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在单元目标框架下,将课堂教学活动与网络学习活动构成一个连续的整体。

三 双语教学的评价――多元化的过程性评价

评价贯穿双语教学活动的始终。评价最终要促进学生完成混合式双语学习活动,达到双语教学的三维目标。在双语教学的评价过程中更需要实施多元化的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淡化不同个体的横向比较,要从个体的纵向比较中去发现学生的进步与提高。真实地评价学生以更好地促进双语学习,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1 注重过程,建立完整的学生学习记录

为个体建立档案库,收集个体进步的数据与资料,呈现学生经历过程以及掌握方法的全历程;电子学档(e-Portfolio)是指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者运用信息手段表现和展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关于学习目的、学习活动、学习成果、学习业绩、学习付出、学业进步以及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有关学习的一种集合体。教师要尽可能利用好学生的学习记录, 利用学习记录来推断可能的学习情况,及时地给予学习者以正面指导。

2 实施多元评价

多元评价的“多元”是指目标多元和主体多元。在双语教学评价中,采用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组内评价、组间评价等多元主体对学生的纵向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从不同视角对学生的整个双语学习活动进行评价,及时诊断问题,激励学习者,促进双语教学的良性发展。同时,评价应指向多元目标。评价应综合考虑专业技能、英语能力及信息素养这三维目标。针对具体的单元和教学活动,可以建立一个多元化评价体系,以课程《教学设计》为例,我们建立了课程评价体系量表、设计方案评价量表、小组演讲评价量表等一系列量表。表3便是《教学策略》这一章中关于“教学策略设计方案”小组活动的评价量表。在量表的评价指标项设计中将三维目标贯穿始终。

四 结语

双语教学对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对象的接受能力、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创新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各个高等院校而言都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双语教学体系的建设仍处在不断的探索和完善之中。我们以三维的教学目标为指引,混合式的教学活动为支撑,多元化的过程性评价为驱力的设计思路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系统设计》课程双语教学中进行了设计与实施。通过实施,该设计思路对解决双语教学教学中存在的目标定位不清、教学活动与评价设计不足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当然,双语教学体系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单门课程教学的精心设计只能解决部分问题,诸如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等制约双语教学质量的瓶颈问题,还需要将其置于一个更大的系统内审视与考查,并制定相应的对策与措施。唯有此,才能真正促进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

[2] 韩秋.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9,

(19):37-38.

[3] 郇中丹等.大学双语教学初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双语教学专刊,2007,(5):13-15

[4] 李宝强.教学目标体系建构的理论反思[J].教育研究,2007,(11):53-57.

[5] 姜宏德.“浸润式”双语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04,(6):32-35.

[6] 孙平,曾晓牧.认识信息素养[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4):

34-37.

[7] 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7):1-6.

[8] 陈卫东,刘欣红,王海燕.混合式学习的本质探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5):30-33.

[9] L.迪.芬克.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99.

[10] 王树贞,王叙果.高校双语教学系统设计的新选择[J].江苏高教,2007,(6):105-107.

[11] 阎寒冰.学习过程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12] 阎寒冰.信息化教学评价―量规实用工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3] 孔维宏.混合式学习的质量控制[J].现代教育技术,2009,19(11):29-31.

Systematic Design about Universities Bilingual teaching

WANG JingCHEN Wei-dong

(School of Media & Arts,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Suzhou; Jiangsu 215009, China)

Abstract: Aimed at the current universal problems of bilingual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analyzed the bilingual teaching under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nvironment; put forward a systematic design proposal from three aspects: objective, activity and evaluation. It initially structured the three dimensional target system “profession-language-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based on this target system, further discussed how to design and carry out the blended bilingual teaching activity.

篇10

关键词:Moodle平台;混合式学习方式;学习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20-0059-03

一、引言

1.混合式学习

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是指综合运用不同的学习理论、不同的技术和手段以及不同的应用方式来实施教学的一种策略,结合了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的优势,[1] 形式上有机整合了面对面课堂学习(Face to Face)和在线学习(Online Learning或E-learning)的两种学习方式,是在线学习与面对面教学的集合,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结合。[2]

通过学生线下自主小组探究学习,颠覆了传统意义上教师主导的课堂。现代科技支撑下学习变革得更加高效,而混合式学习的开展离不开网络教学平台的支持,将虚拟网络学习平台与真实教学环境相结合,以期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Moodle平台简介

Moodle是ModularObject-OrientedDynamic LearningEnvironment的缩写, 即模块化的面向对象的动态学习环境。[3]

Moodle平台是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设计开发的开源代码软件, 作为一个基于 Web的课程管理系统 (CMS), Moodle可以帮助教育者建立有效的在线学习社区。[4]教师不必了解其技术功能的实现,只需掌握平台上提供的功能模块的应用,就可以设计自己的网络课程。

由于其开源、免费、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开发、教育理念先进等特性,Moodle平台是世界上最流行的教学平台之一,深受全世界教育工作着的欢迎。[5]

以Moodle和混合式学习关键字检索知网上的论文,从最早2007年发表的《基于Moodle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为始,共检测到50篇相关论文。其中硕士论文16篇,期刊34篇。论文主要研究方向如图1所示。

学者们对Moodle平台下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设计研究、学习模式研究以及实践应用研究较多。但是对其效果分析研究却寥寥无几。故而探寻混合式学习在Moodle平台上的学习效果分析还是很有必要的。

二、基于Moodle平台的《电子化学习专题》混合式学习模式课程设计

1.《电子化学习专题》的课程简介

电子化学习专题是高校教育技术学研究生课程的专业选修课。电子化学习(E-learning)是指通过计算机和网络等数字化的方法来进行学习和教学活动,它拥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充分利用了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的沟通机制的学习环境。[6]这一新的学习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通过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

本课程采用混合学习方式进行授课,课程开始前学生进行分组选择专题,然后开始自主学习。学习过程中每组学生在自己专题学习周期内时以教师身份授课,其学习流程为:自主学习、小组探究、课程上线、课堂答疑以及交流讨论等等;在它组学习专题开展时则是以学生身份,其学习流程为:自主探究、在线学习、课堂讨论以及作业提交等。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完成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切换工作,还要同时兼顾本组和它组的学习任务和进度,大大考验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

2.分组专题学习

每个小组选定一个专题进行学习,教师参与指导分配。小组组长授予教师身份,在Moodle平台上有教师权限(上传资料、分配学习任务)。分配好每个小组的学习段时间,每个小组在不同时期内处理好自己的角色扮演,按时完成专题学习。

3.课程上线

在规定时间内要分配好专题学习任务,供别组成员学习。以某小组的教育学习平台专题为例,课程设计任务如图2所示。

通过Moodle平台上传学习资料,进行学习任务的设计等。在教师角色下学生能更加投入到专题学习中去。同时,为了能提高本专题的学习热度,小组成员也要去捧场其他专题学习。这样循环下来,起到了一个激励促进作用。

4.在线学习

在面对面授课之前,它组小组成员要完成本时段的专题学习任务。观看在线学习资源,完成在线学习讨论等等,同时还设有讨论区,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发散思维。

5.课堂答疑

本环节主要是小组成员课堂补充讲授,同时对他组学员进行讨论答疑的过程。教师主导完成,以学生为主体答疑讨论。

6.小组讨论

在课程设计中有后续作业以及平台上有讨论区的设计。课堂的结束并不意味着专题学习的终止。讨论区中的答疑、分享以及讨论依旧在继续。

三、多元评价方式

由于混合学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学习,因此评价方式也不能只局限于课程的考试成绩,应该是多元化、多方面的。[7]

针对本课程的实际实施过程,笔者采用了电子档案袋评价、自测题评价以及综合技能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分析。

1.电子档案袋评价

电子档案袋评价是一种面向过程的评价方式,是一种过程性评价、真实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具体实施的计划和方法。[8]

本文所使用的电子档案袋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在平台的登录次数、浏览专题的次数以及论文帖子的次数。后台数据的自动记录可以直观地反映学生对于平台的使用情况,侧面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

Moodle平台上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账户,通过跟踪记录学生的登录频次、作业完成的时间和质量、参与讨论区的热度等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

随机抽取8名同学的后台数据,提取后台数据如图3所示。

虽是随机抽取,但是毫无例外抽取的每位学生的学习活动记录图都呈现出尖峰上形式。红色线(最的线)是浏览次数。无独有偶,每个学生都在某个特定的日期红色的线达到高峰。而这个日期即是其小组专题学习周的日期。

从图3中还可以看出,在没有课程上线的日期,浏览量、活动次数以及其他活动几乎为零;在非其小组的专题课程上线时,浏览量、活动次数以及其他活动的次数的线条也趋于平缓。由此可以看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关注点主要在本组的专题学习,对于别组专题的学习热度比较低。

2.综合技能评价

综合技能评价凭借学生的综合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如小组合作度、综合作品完成情况等等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本文的总技能评价包括:小组互评和综合作业两部分。小组互评又包括组内互评以及组间互评。组内互评是在本组专题的学习结束后,由组内的学员相互打分。包括对本组组员的合作情况、分工情况、工作实际完成度等情况进行打分评价。设置如图4所示。

组间评价则是在专题学习结束后,由他组学员对该组学生进行的评价。其评价内容包括课程平台设计安排、课堂答疑情况以及对专题的了解程度等等。具体设置如图5所示。

综合作业包括专题作业的完成度,他组作业的完成度以及后续的辅助学习情况。

四、反思

通过本次的研究显示,学生的关注点主要在本组的主题学习,对于他组专题学习的热情较低,其作业完成度也比较低。

同时在课程设计时,对于如何吸引学生关注,提高其对于平台学习的热情尤其要重视。利用Moodle平台开展混合式学习,如何吸引学生主动进行在线学习,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成为下一个研究点。

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的角色转换有待提高。在课程学习时,教师主要起主导作用,为学生提供一个导向作用。在课堂答疑讨论时进行指导,在学生进行专题学习的教学设计时(在小组将课程上传平台之前)应与教师做好沟通交流。学生在进行本专题与他组专题学习时的角色转换还不够灵活,不仅要关注局部,更要着眼于整体课程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杨丽,赵冬生.基于Moodle平台的混合式学习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 6-9.

[2]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式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7):1-6.

[3]梁小晓.基于Moodle虚拟学习环境的混合式学习设计与实践[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7.

[4]张雪云,马志强.国内Moodle平台研究综述[J].开放教育研究,2007(6):96-99.

[5]林军来.基于Moodle平台的协作学习环境建构与实践探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6]电子化学习.百度百科[DB/OL].http://baike.baidu. com/link?url=kyB5SXv4byKtHigoLX5tx 21HEdEtB4 MYMgrui_n_gtrlVq8lXF2c5GFwAzksoy49EtXHLlAez TFQcRecL215_a.

篇11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存在问题;改进策略;研究

作者简介:郭丹(1973-),女,江苏丹阳人,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辅助教育与远程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价值审思与重构”(编号:DCA110190)和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教改课题“混合式学习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编号:JG10006)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5-0037-02

一、混合式学习的内涵解读

(一)混合式学习概念的提出

混合式学习(Blending Learning)是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人们对在线学习进行反思后,出现在教育领域的一个较为流行的术语,其主要思想是把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这两种学习模式有机整合,使二者优势互补,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将多种学习方法、学习媒体、学习内容、学习模式和学习环境等有机结合,形成较先进的教学理念,以达到1+1>2的效果。同时还可以促使高校教师充分利用已有信息技术的作用和价值,改善面对面教学课时的不足、师生课下交流不充分的现状。

(二)混合式学习内容解读

混合式学习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学习方式,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含学习理论的混合、学习资源的混合、学习环境的混合以及学习方式的混合等内容。[1]

1.学习理论的混合:混合式学习的指导思想涉及到多种学习理论,诸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育传播理论、活动理论、虚实交融理论、情境认知理论等。在实际运行情境中,为适应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类型的学习目标的需求,多倡导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探索式的学习。

2.学习资源的混合:学习资源是指可用于学习的一切资源。包括信息、人员、资料、设备和技术等。一般可分为两类:专门设计的学习资源和可利用的学习资源。混合式学习把相关资源尽可能多的整合到一个平台上,建立“一站式”的学习,形成强大的知识管理中心,以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显性知识体系化、体系知识数字化、数字知识内在化,最终实现提高学校成效的目的。

3.学习环境的混合:学生有部分的时间在真实的物理环境(如教室)中进行面对面的学习,有部分的时间将在虚拟环境(如网络平台、虚拟学习社区、移动学习载体等)中进行学习。[2]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面授和在线两部分逐渐交融,尤其是在空间、时间上达到了混合状态,以达到系统的功能最大化。

(4)学习方式的混合: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为达到某种学习目标而采取的作用于特定学习内容(对象、客体)的具体路径。[3]其常见类型有接受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四类,混合式学习可充分利用网络的力量,将网络学习与课堂面授有机结合,可实行实时与非实时、同步与异步的教师讲授,也可进行讨论学习、协作学习,基于“合作”理念的小组学习,还有传统和围绕网络开展的自主学习。

二、混合式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过度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教师角色定位不够准确。教学过程本就是个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实现的双边过程,因此,无论怎样的教学与学习方式,教师都应该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但在混合式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客观存在的原因,总是会有意或是无意的过度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而忽视教师在其中承担的主导角色,最终导致教师在教学中慢慢地沦为配角,这一点在在线学习中的表现尤为突出。教师未能较好对学生及其学习过程中的教学内容及教学媒体进行总体的指导和把握,导致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和知识建构,学生学习易出现迷茫现象;由于教师缺乏主动引导和启发意识,同时对监控学生在线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不足,学生的在线学习时产生了孤独感和非正式感,导致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二)课堂学习与在线学习并行,致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下滑。自主学习能力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所表现出的独立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面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易于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实现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强调培育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进行能动的学习,即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或不情愿地学习。混合式学习是结合课堂学习与在线学习于一体的学习方式。通常情况下,课堂教学是培养学习能力的传统渠道,而当前的课堂教学往往过多注重知识的培养,而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较弱,当在课堂学习与在线学习并行时,离开了课堂的在线学习,学生往往会受到很大的制约,例如学生掌握IT技术、学习动机、自控能力等。学生由于比较习惯于传统的讲授式的学习模式,缺乏自我规划、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能力,在不熟悉在线学习的情境下,面对计算机或网络自学,学生感到自主学习非常具有挑战性,无任在心理和行动上,都出边了偏差,从而导致学习时间浪费较大,学习效率低。

(三)学习过程的技术过于繁杂,过于偏重形式上的混合学习。混合式学习由于是结合课堂学习与在线学习于一体的学习方式,其中的在线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学习环节,所需要的相关技术很多。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大量可被用于促进个体学习的新技术,其开发者也经常会夸张地宣称借助他们的工具可以更好地促进学习。但事实证明,新技术本身并不能满足所有学习过程需要,很多教师甚至学生,仅仅因为它是新工具或其提供了新的特色而选择使用,带有很强的使用盲目性,最终导致整个的学习过程成为了一种形式上的混合。诸如学生在网络上获取学习资源也仅仅是阅读和观看的教学材料,实时讨论时基础较差的学生易被忽视,异步讨论时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等现象。

(四)盲目追求教学资源的数量,增加了认知负荷和学习压力。认知负荷是表示处理具体任务时加在学习者认知系统上的负荷的多维结构。包括内部认知负荷、外部认知负荷和相关认知负荷。[3]内部认知负荷取决于所要学习材料的本质与学生专业知识之间的交互程度,外部认知负荷是超越内部认知负荷的额外负荷,主要是由设计不当的教学引起的。在混合式学习中,为满足学生的不同层次需要,常需提供大量学习资源,以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当前常采用的形式为教师上传资源方式和学生相互推荐上传的方式。在这些繁杂的学习资源里,由于各种原因,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资源组织形式和有效的使用指引,甚至格式也有不同,导致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学习材料的本质不易把握,导致学生内部认知负荷加大,而设计的不合理性,学生疲于应付操作的细节,导致外部认知负荷加大,从而在体力和情绪上都导致学生耐心的缺失,形成注意力分散,极易造成学生学习压力加大以及好的学习资源的使用浪费。

三、提高混合式学习成效的策略分析

(一)重新定位师生双方角色[5],体现教学双边活动中主体地位。在混合式学习过程中,学生同样需要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负责,学生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接收者,而是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学生需明确学习目标及自身的需求,以便自我管理,能选择合理的学习步调,并能利用技术手段,善于在学习情境中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与交互,以便交换问题或建议并互相帮助,创造群组的动力,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教师在混合式学习过程中,也应由教学的主导角色转换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主体,教师从传统的纯粹的知识传授者和灌输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课程的开发者、群体的协作者、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和查询者、学生的学术顾问等角色,需有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力,为学生设计合适的时间框架、协调学习过程,提供与目标匹配的学习材料,提供合适的学习策略指导和学习方法,能运用合理的方式,协调学生之间的沟通。

(二)建立多维评价体系结构,重视教学过程中师生全面评价。一种学习方式或方法的好坏,关键要看最终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目标体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同时也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的凸显度,一般需考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四个度:参与学习活动的广度;参与学习活动的厚度;参与学习活动的深度和参与学习活动的有效度。

在教学过程中,需从多角度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恰当的评定。具体表现在:认知、情感、技能与习惯三个方面。

(三)创建多层面的教学环境,营造师生双方满意的学习环境。创建教学环境主要体现在选择物理环境和设计良好的学习活动情境,学习环境中的物理环境主要是指教室物理空间、教学硬件资源的安排和放置,以及支持网络学习的传输系统和平台环境。而良好的学习活动情境,需为学生营造一种可以独立思考亦可以进行合作学习的学习环境。同时需根据具体的混合式学习情境有机整合教学元素(学生、学习目标、资源、可获得的有价值的工具),学习情境需是多层面的,涵盖多媒体辅助的面对面教学到网上教学,在学习活动环境中,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如协作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等。通过生动真实的情境,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相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顺应学到新知识。

(四)搭建多形式的交流通道,提升师生双方互动交流的成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互动交流的方式涉及到教师、学生及同伴面对面的交流、基于计算机媒体的师生、同伴交流。面对面的交流机会可以提升学习的有效性,而基于计算机媒体的师生、同伴交流,往往要借助在线交流工具,在线交流工具分为同步和异步两类,同步是指视频直播、语音对话等实时交流工具,而异步是指E-mail、QQ、BBS等交流工具,使用同步工具,类似于面对面的交流,交流比较自然,创新性强,[6]但往往条理性较差,削弱学习的自主性,而使用异步交流工具,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的环境,给他们充足的时间来学习和接受难度较大、较复杂的学习材料。所以需按不同的学习内容侧重于不同的讨论和思考方式,交流工具的使用也需依情况而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教师的指导和干预,达到效果与效率的均衡。

(五)重视效果与过程的反馈,促进学生灵活运用混合式学习。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双方利用相应的教学反馈信息,不断调整各自的行为及其方式,以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教学反馈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没有教学反馈,就不是完整的教学。混合式学习需从课堂学习与在在线学习两个方面重视效果与过程的反馈。

注重课堂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和对自己的学习做一个评价,训练学生整体思维过程和思维策略,通过自我评价、自我赞赏,提高学习信心,逐步养成反思的习惯。在线作业的完成,引导学生反思自查。在线学习中,教师可以结合平时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设计教学情境,帮助学生从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的角度来剖析作业错误的原因,指导学生自觉地检验结果,培养反思能力,使学生在纠正作业错误的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理解基本概念的本质。同时通过这一反思过程,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思维逐渐朝着多样、灵活、精细和新颖的方向发展,在对问题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以促使学生形成一个系统性强、着眼于相互练习的知识结构中。

通过协作方式,让学生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反思自究。一个人对解决问题的体验是有时效的,若不及时进行总结,这种经验就会消退,从而也就失去思想方法的宝贵训练机会,失去从经验上升到规律、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机会,这是教学上的一种最大浪费。因此,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必须使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对自己的思维活动进行反思,对自己是怎样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应用了哪些基本的思考方法、技能和技巧、走过哪些弯路、从中获得哪些经验教训进行认真的剖析,逐渐培养随时监控自己学习思维活动的习惯。

四、结束语

信息时代,混合式学习融合不同学习理论与方法,取百家之长,达到了“部分相加大于总体”的混合成效,优势显而易见。必须重视的是,在实施相关策略提升混合式学习的成效的同时,必须拿捏好分寸,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特别在进行多维评价时,作为一个策略的基础,要做到评价到位,促进其他的策略正常有序开展,进而保证整个混合式学习的实施。

参考文献:

[1]黄荣怀.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3.

[2]詹泽慧.混合学习活动系统设计策略与应用效果[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17.

[3]陈佑清.关于学习方式类型划分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0(2):36-40.

[4]庞维国.认知负荷理论及其教学含义[J].当代教育科学,2011(12):23-28.

篇12

关键词:工程认证教育;电路理论;混合式教学;实践能力

一、工程教育背景下的电路理论课程混合式教学

根据工程教育的理念,以及课程与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需要制定完善的课程教学目标。在课程目标导向下,通过组织教学团队、研究教学方法、选择教学内容、建设教学资源(教材、课件、网站、视频、案例、试题库、实验等)、完善教学文件(课程介绍、课程大纲、课程日历、混合式教学设备等)、教学立项等,积极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反馈情况,对上述内容不断加以改进。反馈信息一方面来自正在上课学生的答疑、交流、作业,构成课内改进循环;课后的线上学习信息和线下作业交流等,构成课外改进循环;课内改进循环和课外改进循环,即构成了改进措施在当年的后续教学中进行改进并进行新的实施。另一方面包括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结果,构成年级循环,即改进措施需待下个年级的教学循环才能实施。在电路理论教学中,混合式教学深入到课程教学的方方面面。首先,在课堂上以雨课堂工具开展的部分翻转课堂,开展一些基础测试和简单答题;其次,在课后,同学利用慕课、微课等网上资源进行线上线下的活动,使电路理论课程的学习丰富多彩;第三,可以利用线下的学习,加强对实际物理现象、工程问题的思考,和提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办法。为此,本文混合式教学和工程教育相结合,介绍单和多、正和负、加和减的三种关系,并将工程实际电路结合到混合式教学中。

二、混合式教学的几个关系

(一)单和多的关系

当前,在理工类大学的电类专业学习中,电路理论教学仍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电路理论”作为电子、信息及电气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高校的一般学生在学习此课程时还是有些困难的。其主要原因:课程内容概念多,内容抽象,需要学生具备必要的、物理上的电磁学知识和数学基础知识;)课程内容理论较多,课堂上讲解的例题往往只注重解题过程,脱离工程实际,理论和实际脱节,不能达到“知行合一”;)课程考试往往只注重理论和方法考核,缺乏对实际物理现象、工程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办法;)授课方式比较单一,老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较少。对于上述问题,电路理论课程的专业教师需要掌握授课技巧,从而使得教师能够在教室中把电路理论教材里的知识通俗易懂地讲解出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从而完成知识传授的过程。传统教授过程的基本出发点是:教师是学生单一来源的教育资源提供者。因此,本文的“单”就是指“单一来源”,“单一来源”是指在互联网不发达时,学生除了来教室听讲之外,再无其他渠道或者方式获取教育资源。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已经或者即将进入教育资源不再稀缺的时代。另外,当今高等教育的主要学习者是“00”后学生,他们获取知识的信息方式和方法都正在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手机已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可以利用手机这个工具进行信息获取和作为学习的新工具;学生的学习规律是以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构建新的理解,即“建构主义”为主要特征。学生已经习惯于从多个不同渠道获取信息,对碎片化的信息非但不反感,反而会感到亲切。例如学生群体非常喜欢抖音的APP,以及对哔哩哔哩的网站非常关注等;学生对学习和课程的预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针对上述特征,主讲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因势利导,充分利用移动网络等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此,本文的“多”是指“多样化”。现在很多研究型大学非常注重多样化教学,立体化教学,其人才培养目标已经从单一的知识传授,逐渐过渡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的“三位一体”。工程认证教育的主要思想---“以学生为中心”,其实更准确的含义是教师利用移动互联时代所提供的工具,以学生为“客户”,从“客户”的需求和状态出发,提供针对性更强的教学服务(比如做题交互和讨论等)。在此模式下,学生上课比较活跃,老师比较兴奋,师生都在思维活跃较高水平上进行思想交流和碰撞。

(二)正和负的关系

为了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活跃起来,主讲教师往往需要在教学设计时既要考虑“负向”反馈,又要善于“正向”激励,这就是“正”和“负”的关系。负向反馈实际上是一种反馈教学方式。以雨课堂工具中的翻转课堂为例,我们设计了负向反馈和正向激励的教学过程,图1给出该教学流程框图。我们利用雨课堂工具的翻转课堂为例,每次堂课中,在翻转课堂中设计了三种题型,即概念题、判断对错题、简单计算题等。表1给出三种题型的计算时间、数量和成绩情况。这些题是根据此前约15-20分钟听讲所掌握的知识,用手机在限定时间内(4-5分钟)完成答题,而且每道题回答得正确与否,将对学生的最后总成绩是有影响的。学生在一个学期里需要完成约100道的练习题,其完成情况占总成绩的15%。每学期期末,我们都对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反馈。通过调查发现,翻转课堂内的限时训练对同学们的学习很有意义和帮助。经过总结,我们认为有三方面的原因:约80.3%的同学认为,通过课上的小训练,可以尽快发现自己在课堂上学习中哪些知识要点掌握不足,存在哪些缺陷,提示课后可以进行重点复习;答错一道题所造成的影响对同学们的成绩影响不是很大,但促进同学们积极思考;课程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能够了解同学们的学习状况。由于课上教师会及时给出每道题答题结果情况的分布柱状图,同学们能够及时了解自己学习情况,以及其他同学对电路理论某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同时,由于及时课堂学习信息,各位同学能够实时了解其他同学的学习成效。通过负向反馈可以增加学生欲望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正向激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雨课堂工具的“投稿”和“红包”功能等。经常采用的“投稿”过程是:布置一个电路理论某个章节练习题后,学生用纸、笔将解答过程详细写出,率先做完的学生用手机拍照后,通过雨课堂中“投稿”工具进行投稿;教师在手机上,可以看到所有学生的投稿情况,对于同学的较好解答结果,将以实名制投送到课堂屏幕上和传送到学生手机上;对于错误解答,教师将以匿名方式传送到课堂屏幕并推送到学生手机上。典型采用的“红包”激励过程是:布置有限时的电路理论某个章节练习题后,教师在手机上发送“红包”;率先提交正确解答的学生,可以参加红包活动,同时学生姓名将出现在课堂屏幕和学生手机上。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由于对某个电路理论习题做得又快又好,其名字出现在正在上课同学的手机上,是一个较强的正向激励,特别是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更是这样。在混合式教学设计中,协调好负向反馈和正向激励功能,能够在课堂中同时提升不同类型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13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超星学习通;计算机基础实训一

一、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学习是传统的面对面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的混合,是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接受学习、发现学习的混合,是真实的教室环境与虚拟的网络环境的混合,是师生之间线下交流与线上交流的混合。目前,混合式教学已经成为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主流。

二、超星学习通

超星学习通是国内一款基于神经系统原理打造的知识传播与管理分享平台。它利用超星20余年来积累的海量的图书、期刊、报纸、视频、原创等资源,集知识管理、课程学习、专题创作为一体,为读者提供一站式学习与工作环境。截至目前全国500多所职业院校引进超星移动教学平台,各高校利用该平台凭借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教育等先进技术手段和教育理念,在推进教学质量提高的同时,实现职业教育的生态化发展。

三、应用超星学习通进行混合式教学实践

笔者选用计算机基础实训这门公共课程作为应用超星学习通进行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计算机应用基础在高职院校定位为通识必修公共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提高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个人的信息素养,该课程以学生实操为主,主要通过实训教学来完成,组织实训教学要取得理想的效果应该混合式教学模式。根据本课程特点,我们主要进行了如下流程的设计。1.使用超星学习通作为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计算机基础实训课程的建设。(1)课程章节按照所使用计算机基础教材课程章节在超星学习通电脑版中建立课程章节。明确各章节中学习目标及重难点。课程章节中有相关课前学习任务单,指导学生线上学习。(2)课程资料根据学生反馈,在课程资料中提供学生感兴趣的计算机基础学习参考书籍清单文档,计算机基础在线学习资源参考(如课课家网站等),以及其它适用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各种案例,完成案例所需素材,步骤文档,演示讲解视频等),用来延伸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3)考试试题库教师可建立课程理论知识考试试题库,考试通知能到学生手机端,教师能设置在电脑端口或手机端口进行考试,设置具体的考试时间,设置学生试卷题目顺序不同,选项顺序不一样等;学生在线完成考试并提交试卷后,超星学习通平台能自动改卷,并记录分数,老师可根据平台提供的学生考试成绩数据,以及学生考卷答题情况等,动态跟踪学生掌握知识情况,适时的进行试卷的讲评,并决定是否允许学生重考等。(4)主题讨论超星学习通平台的主题讨论提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助学习或者针对某一主题有组织的讨论,加强了老师和学生的联系,促进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5)问卷调查利用超星学习通的问卷调查功能,设置问卷调查发放到学习通中的教学班级,收集学生学习态度及学习体验等数据,根据相关教学反馈来进行新一轮课程教学设计,让教学更人性化,接地气,更能符合学生实际需求,进而提升教学效果。2.课程班级群聊。师生登陆超星学习通本课程即可进入到课程班级群聊,进行线上交流讨论。教师设置课前学习任务单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并设置课前测试检验学生预习情况,学生也可以在课程班级群聊中留下待解决问题,并寻求同学或老师帮助。3.课堂活动。课堂活动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讲授,老师布置好课堂任务,并给学生发放任务文档及所需素材后,学生即可自行通过学习通观看示范讲解(可以通过手机端,也可以通过电脑端),边观看演示边自行完成操作任务,每个学生都能够自己控制观看老师操作示范的进度,避免了课堂上老师讲解的时间过长,造成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白白浪费时间却一无所获,教学效果不佳的现象。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不断增强自己的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软件的使用操作技能。4.严格把控实训质量。实训前一个班级要按座位分布情况建立几个学习小组,选定把控实训质量的小组长,小组长负责检查本组成员的作业完成质量,在组长检查作业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已经通过作业检查的成员须变身为质检员,协助组长检查其它成员的作业。建立实训日志作为实训档案材料,小组长每天要在实训日志本上记录本组成员的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本组成员的出勤情况等。实行了这些措施以后,几个学习小组长成为了带队实训教师的得力助手,既能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又能加强了学生实训作业的检查力度及检查到位情况,使得一些原本想偷懒做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的学生也不敢怠慢,认真对待实训任务,认真完成实训作业,认真应用实训检查,认真做出实训成果,改变了做南郭先生的不良思想,自己通过踏实的努力获得了长足的进步。5.实训总结的创新。实训期间,要求学生每天都要写一张100字以上的PPT心得体会,每天都要把心得体会PPT作为附件发到自己的邮箱保存,待到实训结束,再从邮箱取下来汇总,别外加上三张有关“信息素养”感想的PPT(每张也是100字以上),还要把第一张PPT设置成实训总结的封面,贴上自己的照片(要求不戴帽子,不戴面具,一眼就能认出是学生本人的,学生可以从QQ空间将自己备好的照片截图等方式获取)。按这样的方式做实训总结,既锻炼了学生学会保存和获取信息的技能,熟练使用电子邮箱和百度等搜索引擎,又能让学生有意识地提高个人的信息素养,争当信息时代的排头兵,为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添彩。6.文件提交规范化。实训期间要求学生先将每天完成的作业打包保存到自己的邮箱,待到实训结束时,再分别从邮箱取下来,按每天一个文件夹的形式将所有作业存放到一个自己姓名加学号后两位命名的文件夹提交,提交之将必须经小组长或本组其它成员审核,确认全部完成作业才能提交到教师机。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学会养成整理自己文件的良好习惯,也能培养了部分学生(如学习小组长等)做老师助手,做同学们辅导员的能力,从而提升了班级的自我管理能力。

篇14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网络学习;学习效果

[DOI]10.13939/ki.zgsc.2017.06.136

1 引 言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兴起和发展,以学生为主、注重学生自主参与的网络学习在教育教学领域兴盛起来。单纯的网络学习不利于学生系统知识的掌握和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传统的课堂教学又不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混合式教学理念的出现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将传统面对面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的混合,将真实的教室环境与虚拟网络环境的混合,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发现学习能力的培养。电子商务专业属于新兴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路径是将基础理论学习和互联网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在“互联网+”环境下,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构建新型教学环境,探索出适用于电子商务专业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将这种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应用起来,这将为一线教师开展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2 “商业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

“商业图像处理”是从电子商务专业职业技能角度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该门课程对应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主要有网站美工、网店美工、产品设计和文案策划等。“商业图像处理”课程符合“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程设计开发理念,通过教师指导学生了解商业图像处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常用商业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能够从视觉营销的角度完成商业图像的设计和制作。

2.1 混合式教学前端设计

2.1.1 课程学习目标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Photoshop软件在商业图像处理中的应用领域,理解有关视觉营销和网店美工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熟练掌握Photoshop软件的基本操作,并能根据商业设计的要求应用该软件实现各种平面图形、商业海报的编辑与制作。

2.1.2 教学受众分析

混合式教学的教学受众是电子商务专业一年级学生,在此门课程开设之前已经学习过“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等课程,这些专业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对此门课程的理解,为学习“商业图像处理”课程打下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且此门课程与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直接相关,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大学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学生可以完成在网络和现实场景中进行团队协作学习和讨论。特别是学生均为“95后”的网络一代,对于网络学习环境非常适应。

2.1.3 教学环境分析

“商业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环境包括:由教师主导的现实课堂教学、实践环境;由学生自主完成的百度贴吧网络学习环境,基于QQ群的小组协作学习环境;淘宝网店的真实经营实践学习环境等。通过课堂教师讲解,课下学生网络自学,学习小组QQ流,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自我组织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发现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

2.2 学习活动和学习资源设计

2.2.1 学习活动设计

课堂学习活动主要由教师讲解、学生分享、实践操作和交流评价等组成。在线学习活动主要包括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和任务设置,自主在网络环境下完成个体的自学和小组讨论学习,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2.2.2 学习资源设计

学习资源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PPT、讲义和课程案例素材等相关书籍和网络素材资料,其他学习资源由教师和学生共建共享完成。

2.3 混合式教学评价设计

课堂学习过程评价,由出勤、学习效果、课堂提问情况、课前案例分享和课堂成果完成情况等组成。网络学习过程评价,根据学生的网络自学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成果性考核;小组团队学习讨论情况,根据小组阶段性成果汇报情况进行考评。三项共同计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根据学生个人独立完成作品的设计和制作情况考评。同时,为了评估混合式教学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满意度,在课程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学生对于这种学习方法的满意程度,以便在日后的教学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3 “商业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实施

3.1 课程导入

在课堂教学中的第一次课程完成课程导入。在正式介绍该门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和成绩评定方式之前,教师通过提问和学生讨论的形式,引出学生对于此门课程的理解、未来就业岗位的选择和对职业的理解。

3.2 学习活动

3.2.1 课前分享

在每次课程开始前,由两名学生进行课前分享。分享的内容是学生展示某一商业海报作品,并讲解其设计理念和制作方法。在学生讲解结束,教师对作品和学生的讲解进行点评。分享的作品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指定的素材来源,由学生在课下通过网络查找资料完成。课前分享这一学习活动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课前分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学习过的知识点的消化理解和融汇运用。学生在课前分享活动中,通过网络搜索设计作品、分析设计作品和讲解作品制作方法的过程,就需要去自学很多商业图像处理的知识。

3.2.2 课堂讲解和实操

在“商业图像处理”课程的混合式教学中,教师将课程的教学知识点进行拆分,通过设计教学项目,将课程知识点串联起来,如淘宝宝贝主图设计与制作、宝贝详情页设计与制作、海报设计制作等真实的教学项目。学生在学习Photoshop软件使用过程中,通过真实项目的实操,非常有利于强化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相比传统将学习软件功能使用和学习设计制作作品的分步教学法,学生的接受程度明显提升。教学使用的素材和资源,全部来源于真实网店,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环节,就可以看到自己的设计作品呈现在网店里的效果,从而获得极强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3.2.3 课后网络学习

在课堂学习内容之外,教师设计了软件基础功能和部分经典功能的教学素材,学生可以进入百度贴吧进行自学。课后网络学习采用的是小组学习的模式,小组成员共同在网络上自学,然后通过QQ群进行讨论交流。这种小组讨论学习模式,在自学和讨论过程中,大部分问题学生可以自行解决,对于没有解决的疑难问题,带到课堂上,教师进行指导答疑。这种课后的网络自主学习,对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很大帮助。

3.2.4 课堂答疑

课堂答疑在混合式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因为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出现一些疑难问题,在QQ群小组讨论中解决不了的问题,带到课堂上由教师汇总后进行答疑。在答疑过程中,不同学习小组会发现,其实部分其他小组的疑难问题,自己小组也存在,或者没有发现,或者已经解决。在教师的答疑过程中,学生可以验证自己的解Q方法是否可行,如果学生有自己的独特解决方法,可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这种网络自学后的课堂答疑相比传统答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高,效果更好,学生自主寻找问题答案的发现学习能力迅速提升。

3.3 评价反馈

“商业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在2015级电子商务专业实施以后,学生的学习热情明显提高,课程的总体平时成绩相比以往提升10%,期末考试的总体成绩提高6.7%,总评成绩提高8.35%。在课程结束后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环节,针对混合式教学的满意度问题,A同学表示,比较喜欢网络自学环节,这样可以解决课堂走神错过的知识点讲解的问题;B同学建议,在课后的QQ群小组讨论学习环节,如果教师能在群里答疑,效果会更好,但是也有C同学觉得,教师在群里学生可能会觉得拘束,发言积极性降低。

通过混合式教学,“商业图像处理”课程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学生对课程的总体满意度较高,班级总体成绩明显提升,总体学习效果较好。但是,不可避免在混合式教学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学生网络自学积极性不高,部分教学重点难点没有理解透彻和QQ群小组学习讨论流于形式等问题。这些问题和其解决方法,将成为接下来该门课程改革和研究的重点领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