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传媒职业道德范文

传媒职业道德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54:4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传媒职业道德,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传媒职业道德

篇1

[关键词]传媒人员;道德价值取向;职业道德行为;调查分析;对策

道德价值观是“主体根据自己道德需要对各种社会现象是否具有道德价值作出判断时所持有的内在尺度。”道德价值取向是由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产生的心理和行为的稳定倾向,对个体的道德行为抉择和实际道德行为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在当今传媒化生存时代,大众传播的“道德规范是建立在普遍价值观基础上,诸如反对仇恨,反对暴力,反对侵犯人权……发表不偏不倚的报道。”作为“把关人”的传媒人员,其职业道德行为直接影响传媒功能的实现和社会的发展。所以,“从事媒介的人对社会的道义责任应得到特殊的强调。”鉴于此,本文立足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对中国传媒人员道德价值取向与职业道德行为的现状及两者的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以期为提升大众传媒行业综合品质提供科学基础和理论依据。

一、被试选择和研究方法

本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全国除港、澳、台之外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95名传媒人员进行抽样调查。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095份,其中男578名(52.8%),女517名(47.2%),大城市550名(50.2%),中小城市545名(49.8%)。调查群体范围较大,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研究取样的代表性和调查结果的科学性。

采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课题《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与对策研究》课题组统一编制的《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问卷》作为调查工具。每份问卷都统一编号,并按照统一标准对资料进行编码,结果用SPSS11.0进行统计。

二、结果与分析

1.传媒人员的道德价值取向。

调查显示(见表1),传媒人员总体保持积极的道德价值取向。大多数传媒人员最看重的三种品质或关系依次为“诚信”、“关爱”和“宽容”。对于自由的理解,79.2%的传媒人员认为,“自由”是“在一定约束中,有自己的行为和精神空间。”这既符合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执两用中”),也符合中国传媒行业一直强调的自由与“社会责任”必须高度结合的理论。

但是,传媒人员对“负责任”与“沟通”这两项积极的道德品质重视还不够,有少部分人对“相互利用”、“不负责任”、“欺诈”等消极的道德品质还比较看重。对于自由的理解,有7.5%的人选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反映了少部分传媒人员的道德价值取向尚存在较大偏差,从而导致当今传媒的各种弊端:媒体审判、新闻寻租、浅薄粗俗、侵犯隐私、娱乐至死……

2.传媒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

调查结果(见表2)显示,67.6%的传媒人员会“想办法把工作干得最好”,73.2%的传媒人员对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的工作会“自己加班加点完成”,这说明绝大多数传媒人员爱岗敬业,这也推动了中国传媒的迅速发展,使之成为中国的“朝阳产业”。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传媒人员对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持抵抗态度。如30.3%的人只会把工作“做到合格为准”,24.3%的人对未完成的工作只“按上级要求加班”。这导致传媒的不少问题: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新闻报道失实;欠缺深度挖掘和哲学性思考……

3.传媒人员的道德价值取向与职业道德行为的相互关系。

职业道德行为是“在一定的道德信念支配下所表现出来的有利于或有害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本文对传媒人员的道德价值取向与职业道德行为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3。首先,从道德价值取向的5个积极道德品质与职业道德行为关系看,“关爱”与“想办法干得最好”呈显著正相关,与“对付过去就行”呈显著负相关;“宽容”与“拒绝加班”呈显著负相关;“诚信”与“自己加班加点完成”呈显著正相关,与“对付过去就行”、“按上级要求加班”和“拒绝加班”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显著水平均为P

上述分析可以表明,传媒人员的道德价值取向与其职业道德行为的关系大致呈现以下趋势:积极的道德价值取向与积极的职业道德行为呈正相关,与消极的职业道德行为呈负相关;消极的道德价值取向与消极的职业道德行为呈正相关,与积极的职业道德行为呈负相关。

三、对策

本调查显示,中国传媒人员道德价值取向和职业道德行为在总体趋势良好的同时,也出现一定程度的滑坡,从而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道德的代价已经成为传媒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公众对传媒人员“突出表现为对于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的质疑”。针对上面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参考性对策:

1.培养正确的传媒道德价值体系,加强自律机制。

道德社会价值是通过道德认识、调节和教育等功能来实现的。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首先,应该着手培养为社会普遍接受的传媒道德体系,该体系应该既保留传统优秀美德,如爱国爱民、仁义诚信、春秋笔法,又应加入新的时代因素,如民主法制、市场意识与社会责任相统一。其次,借鉴欧美国家经验,开展道德培训,设立媒体记者、调查员、内部评论员,加强审查制度,设立纪律委员会等相关组织,使传媒人员在道德义务中做出最佳抉择。

2.加强各个环节的他律机制。

首先,加强受众监督,“受众即市场”,受众的监督反馈在当今传媒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要培养受众良好的反馈意识,畅通反馈渠道,及时处理反馈意见,从而形成良好的受众监督机制。比如去年央视热播的《红猫蓝兔七侠传》,就是因为观众强烈反对其庸俗的道德取向而被紧急停播。其次,将传媒人员的资格授予和道德规范相结合,他们“应当像医生和律师一样领取执照,如果他们表现欠佳,就应当被吊销执照”。

3.加强法律机制。

传媒部门的道德问题,防腐倡廉任务不应该只由本单位纪检部门及主管主办单位的纪检部门完成,而应该纳入国家法律体系。同时,尽快建立《新闻法》为主体的独立的新闻传媒行业法律。在此之前,应该通过各种途径,逐渐完善与新闻传播有关的法律法规(比如《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著作权法》、《广告法》),建立起有效的惩处机制, 加大传媒人员违反职业道德的法律代价。

4.加大传媒体制改革步伐和力度。

现阶段我国的传媒体制改革还主要是国有产权框架下的供给主导型改革,这有悖于市场经济改革的基本要求,造成资金匮乏。因此,几乎所有媒介都受制于商业化的“集体无意识”,从而形成不合理的考核方式,促使传媒人员违反职业道德,“内部考核压力可能使记者为了发稿、上稿而改变和制造新闻事实,……在写作中故意放大、夸大事实,误导受众。”传媒体制改革,第一,应该从根本上改变宏观管理制度和采编运作制度,打破行政壁垒和区域市场封锁;第二,开拓多元融资渠道,允许国有资本、外来资本、民间资本的合理搭配;第三,改革考核方式,实行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条腿走路,增强内部激励机制,加强“社会公器”作用,使传媒成为社会良心“安全阀”。

[参考文献]

[1] 黄希庭,张进辅,李红.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与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14.

[2] [法]克劳德―让・贝特朗.媒体职业道德规范与责任体系[M].宋健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37―38.

[3] [美]克里斯蒂安等.媒体伦理学――案例与道德论据(第5版)[M].蔡文美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1.

[4] 陈绚.新闻道德与法规[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4.

[5] 初广志.组织因素与传媒伦理道德建设[J].现代传媒,2006,(3):149.

[6] 吴廷俊.转型期新闻职业精神的缺失与重建[J].新闻前哨,2006,(2-3):17.

[7] [美]罗恩・史密斯.新闻道德评价[M].李青藜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13.

篇2

[关键词]煤炭产业链;价格传导机制;VEC模型

1引言

随着自然资源存量的消耗以及人力成本的提高,中国制造价格节节攀升,工业品国际价格也随之增长。国内生产资料价格已成为国外市场十分关心的话题。工业按照生产流程可分为能源燃料、初级原材料、初级中间投入品、中间投入品、产成品五大类。能源燃料作为工业活动的基础,对于整个行业体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工业生产中能源消耗90%以上都是来自于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煤炭的比例一直保持在70%左右。虽近些年通过能源结构调整该比重有所下降,但长期来看对于煤炭的高需求未变。主要有以下三条产业链存在:一是煤炭用于黑色金属铁、锰、铬及其合金的冶炼和加工,主要作为还原剂,钢铁冶炼是最主要的用途,随后钢铁用于金属制品业,制造成各种机械设备、交通运输设备,还作为建材应用于建筑业中。由于下游机械、交通运输设备品种复杂,受技术、品牌等因素影响多,所以这条产业链只分析到金属制品业。二是煤炭可以作为燃料应用于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这也是消耗煤炭量最大的行业,占到了煤炭消耗量的50%以上。三是煤炭通过气化,可以用于合成氨等化工制品,但较前两者而言,这部分消耗的煤炭量很少,本文不做分析。

2煤炭产业价格链传导机制实证分析及结论

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涵盖原材料、半成品和工业制成品的价格信息,是衡量工业产品出厂价格的重要指数,对行业的分类较科学,涵盖工业产业中上下游多个行业。本文以PPI中39个工业行业分类为依据,划分出了煤炭的产业链。使用的数据为PPI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月度价格指数,样本区间为2007年1月到2015年2月,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为尽可能消除异方差,取对数形式,四个指数按顺序依次计作LMT、LHJ、LJS、LDR。使用ADF和PP检验考察变量平稳性,发现4个变量均为一阶单整,接着使用Johansen协整关系检验来考察是否存在长期稳定关系。

2.1产业链一:煤炭―黑色金属―金属制品

协整的最优滞后期由信息准则确定为3,根据Pantula准则选择模型四作为Johansen协整模型,得到结果:存在一个协整方程。据此建立VEC(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结果显示,三个方程中误差修正项系数都为负,说明当价格偏离长期均衡时,误差修正项会调整其收敛于长期均衡。根据该结果,做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见表1和图1。

首先,煤炭价格对黑色金属价格无传导,但黑色金属对煤炭价格存在逆反馈。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主要指铁、锰、铬冶炼加工,铁占最主要部分。钢铁是基建中最重要的材料,国家会采取措施对其价格进行调控,且我国钢铁目前供过于求,上游价格变化迅速被超额供给弥补,无法传至下游。反过来,钢铁冶炼使用的焦炭和喷吹煤是煤炭产业的重要产品,价格逆向传导力度较强。其次,煤炭与金属制品价格不存在正传导存在逆反馈。金属制品业中,钢铁处于绝对重要地位,正向传导不显著,钢铁冶炼作为煤炭的重要用途,需求量变化拉动作用可顺畅传导至煤炭。最后,黑色金属与金属制品价格双向传导顺畅。两者均以钢铁为主,相同核心品种使这两个产业间的相关性强,价格存在联动性。综上,该产业链价格逆向传导顺畅,黑色金属与金属制品之间存在双向传导,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作用均明显。

2.2产业链二:煤炭―电、热

根据信息准则,协整检验最优滞后阶数为1,Pantula规则选择模型二作为协整检验模型,结果显示LMT与LDR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因此,对二者差分后,建立VAR模型。以VAR为基础进行Granger检验,结果见表2和图2。

可知,两者价格正负向的传导均不显著。电力是国力民生的重要资源,我国对其价格严格把控,电力改革前电力发、输、配、售电一体化国家垄断经营,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电改,允许独立办电,后逐步推动了政企分开,电网拆分等措施,2015年3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更明确指出了要还原电力的商品属性,但实际上电改进展依然缓慢,短期很难改变现状。虽然电力、热力生产与供应业消耗了50%以上的煤炭,但已经近乎脱离了供需关系影响。

3政策建议

市场经济时代,不顺畅的价格传导将不利于资源合理配置,因此引导正常价格传导机制的形成势在必行。一是完善市场运行机制。煤炭价格与黑色金属价格、金属制品价格在2008―2009年大幅跳水,金属制品价格也受到了一定冲击。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下,本国与世界经济联系密切,其他国家的经济动荡会通过实体经济或金融市场影响本国经济正常运行。政府需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加强市场监管,密切关注重要进出口产品,建立其价格波动预警机制,防范输入性通胀通缩。二是将电力的定价权交还市场。煤炭价格与电力、热力价格脱离了市场的经济规律,两者之间相关性较弱。电力行业属于保障社会正常运行的基础性行业,国家一直保持着对电力价格的严格控制。上下游产业的价格脱节,使资源价格长期处于扭曲的状态。国家需加大电改的推行力度,逐步破除行业垄断,将电力的定价权交还市场。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大数据 传媒 突围

近两年来,“大数据”一词日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但传媒业谈论大数据时却很少提及对其自身所带来的影响,以及未来传媒业的发展趋势。2012 年2月,《纽约时报》发表《大数据时代(The Age of Big Data)》一文,通过大量的事实案例说明大数据对社会多个部门产生的影响,特别是对商业领域的影响,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和推进作用。文中却没有涉及新闻业乃至整个传媒业会受到的影响,未来发展趋势如何。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大数据时代对传媒业的影响,以及未来传媒业如何应对和发展。

大数据时代对传媒业发展的冲击和影响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对传媒业的影响首当其冲。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认为,新闻业是第一个真正感受到互联网影响的行业。在他看来,过去新闻业的力量来自它们对生产工具的垄断,传统新闻业的“灾难”主要是由互联网造成的。由信息传播快速和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支撑下的大数据时代,传媒业的内容来源、产品生产方式、信息传播模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传媒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数据冲击和挑战。

从媒体的内容来源看,社交媒体与智能手机成为重要的新闻内容来源。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日益发达,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人人都是记者”的新闻社会,手机便是媒体,只需通过上传图片和文字等简单操作就可以生产新闻内容,新闻报道、信息已经不再是媒体人的专利。大数据时代,互联网的网民和各种电子记录设备散布在社会各个角落,不断观察和上传实时情况,在经过网民的“分布式”集体选择后,形成热点新闻。成都公交车失火、卡扎菲被杀,都说明最有时效的新闻来自“在现场”的人,而不是“到现场”的人。如今,真正的“独家新闻”已越来越少,媒体追求的首发也只能抢到分、秒间的优势。

从媒体的产出成品看,大数据时代海量的实时数据极易淹没媒体数量有限的新闻报道和深度评论。网民以极低的成本,快速通过微博、微信、QQ等便利的社交媒体共同产生以EB计的文字、音频、视频内容,如火山喷发的熔岩般四处蔓延,而一家百年老报所积累的所有文字和图片信息也不过数十个GB,量级上的巨大差异让新闻淹没其中。相比于海量的数据,媒体的各类报道、评论的存储也不过是沧海一粟。新闻报道是重要的数据,但同时也是数量微小的数据,媒体如何生产收集大量的、有影响力的数据是大数据时代无可回避的挑战。

从媒体从业人员能力素质来看,面对庞大的数据,记者编辑该如何着手应对成为直接的挑战。以往只要同文字、图像打交道,而在大数据时代,记者编辑不仅要熟练使用文字、图像,还需要懂得如何收集、整合、挖掘和分析数据。媒体从业人员面临着如何适应大数据时代需要的挑战。大数据时代,最重要的是数据的开放性,数据被垄断的可能性很小,公共“云”、公共数据库到处存在。媒体既要生产自己的数据,更要会用、用好公共数据。

从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来看,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在传统单一媒体的传播方式受到互联网、新兴媒体的巨大冲击。大数据时代,有了高度发达的互联网和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工具,信息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数据的和存储更加方便、及时和有效。广大受众接收信息的方式和途径不再受到限制,迎面而来的是源源不断的海量数据。传媒业如何拓展自身的信息传播方式和平台,如何借鉴和吸引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的信息传播优势,成为当前十分现实的问题。

当然,媒体在大数据时代如何经营、赢利是更为根本性的挑战。传统媒体长期形成的“依靠优质新闻产品获得良好信誉受众广泛覆盖大量广告”的赢利模式,在向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正面临难以持续的困境。在大数据时代,什么样的赢利模式最适合媒体业呢?这是传媒业不断思考和探索的新课题,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不断发展,相信传媒业会找到适合大数据时代赢利的模式,我们拭目以待。

大数据时代,传媒业大有可为

大数据时代,各领域皆可量化。而量化的核心是使信息准确描述,包括模糊性的准确,目的是使我们认知不清晰的方面变得清晰,帮助我们去判断现状和趋势,确定未来战略,在记录、描述,并分析、重组后让它带来效率、效益。就传媒业而言,要融入这个时代,顺势而为,利用大数据来发展自己。

首先,信息来源更加多样,数据内容更加丰富。传媒机构可充分利用数据资源,搜集、整合、加工、传播各类信息。大数据时代,媒体要有强烈的数据意识,要善于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使用数据。媒体业本身是信息产业,并且是信息业的前沿,在大数据时代拥有先天优势。麦肯锡全球研究所曾对美国17个行业拥有的数据量做了估算,离散式制造业居首位,拥有966PB数据总量;美国政府居第二位,拥有848PB的数据总量;传播与媒体业居第三位,共有715PB数据量。可见,媒体在大数据时代是有数据优势的。

媒体在做好社会记录者与信息传播者外,更应定位成社会解读者和分析预测者,深度解读和去伪存真本是媒体的重要职责,而大数据赋予的全面深刻的洞察恰好能为传媒再添一双慧眼。媒体数字化转型正在进行中,从采集、处理、储存、传播到完全数字化后,媒体产生的数据量将急速增大,成为大数据的重要生成与应用行业。

其次,受众需求把握更加准确,有利于实现精准营销。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将更有针对性,更精准,传播将更有效果。大众传播是粗放型、广种薄收的传播,把所有的新闻信息向所有人传播,缺乏针对性、精确度。受众必须从众多新闻信息中寻找自己需要的、感兴趣的内容。新闻媒体自产生以来,都是以大众传播为主,综合性报纸、综合性的广播电台电视台都是传播界的王者。能做大做强的,都是面向大众的综合性媒体。大数据时代,情况将发生变化,人们上网浏览都会留下“足迹”――各种数字化记录,即浏览数据。对一位受众――固定IP地址或同一终端浏览器上的所有浏览数据或相当长时间的浏览数据进行分析,便可获知其上网习惯、喜好等。根据这些数据,在最合适的时间以最恰当的方式向他推送最感兴趣的新闻,这就是精准传播、“长尾营销”,这样的新闻不仅不会被当做垃圾,还很可能被定制。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精准传播会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受欢迎。

同样,将所有的新闻信息、广告、贴文的浏览数据与内容、方式、表达方式、表现形式等进行对应、对比分析研究,还可以发现什么新闻、什么表现方式,什么样的广告,对什么人能达到最优的传播效果,从而做出有效的改进、调整。

第三,新的数据化、图视化传播方式,增强信息传播的活力。大数据时代,将带来传播方式方法的改变改善,新闻数据化、数据图视化将成为受欢迎的传播方式。在现有的图文、音视频传播之外,将会出现数据的可视化。2010年10月,《福布斯》杂志对100多年来各项诺贝尔奖的获奖情况做了一个可视化的展示,作了一个以时间为横坐标、以大奖得主的国籍为纵坐标的散点图。从图上可以看到1940年以前,德国是世界科学和文化的中心,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取代了德国。这个可视图显示:美国的崛起首先在物理领域,其次是医学,接着是经济学。1970年以前,没有美国人获得经济学奖,1970年后,美国人几乎囊括了全部的经济学奖。有了这个可视图,历史的发展一目了然。

最后,传播效果反馈更加全面,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大数据时代,媒体的受众可以通过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针对媒体的新闻报道表明自己的态度、发表自己的观点。因此,传媒机构必须通过不断地收集市场中受众的各种反馈数据,建立自身的数据库平台,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大数据理念,对其进行大量深入、可靠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再根据得来的反馈数据,及时调整自己的内容和策略,获得受众的支持,吸引更多受众的参与,不断扩大受众规模,从而提高媒体自身的品牌影响力。

总之,不可否认的是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传媒业正在遭受着由大数据带来的各方面的巨大冲击和影响。但是,大数据时代也给传媒业的转型和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和良好的机遇。传媒业只有积极顺应大数据时代的潮流,充分挖掘和利用大数据的传播力量,建立起传媒自身的数据库,融合新媒体平台,顺势而为,在大数据时代引领时代的潮流。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栏目责编:邵满春

参考文献:

1.官建文,刘 扬,刘振兴:《大数据时代对于传媒业意味着什么?》,《新闻战线》,2013(2)。

2.赵 晶,徐 矗骸洞笫据时代:媒体的发展现状及其趋势》,《今传媒》,2013(9)。

篇4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审美文化研究逐渐成为中国当代文化研究热潮中的一个焦点。对“审美文化”概念的界定,曾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有着不同的见解。在这里,主要采用仪平策先生的界定。“审美文化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之间审美关系的一切历史文化成果的凝结和显现,是介于人类感性的、物质的文化活动和理性的、精神的文化活动之间的所有审美化活动、审美化事象的总和。”“它超越了现实文化明确的社会性秩序和外在功利目的,而以内在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享受为特征,以生命的诗意和身心的自由为境界。”[2]

综合以上概念,在此主要从传统审美文化视域对高职教师专业道德建设做一考量。高职教师专业道德建设应从传统审美文化中汲取营养,传统是根基、是关键、是内在之体、是核心之内核。

一 传统审美文化在高职教师专业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1 传统审美文化是高职教师生命价值观形成的源头

价值观建设是高职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的基石,传统审美文化是高职教师生命价值观形成的源头。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儒家和道家的观点颇有差异。儒家是倡导积极入世的现实哲学,认为“天道贵生”,《孝经》云:“天地之性,人为贵。” 基于贵生精神,儒家反对任何轻类生命的行为。如《孝经》就明确反对自杀轻生的作法:“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但儒家又强调生命的伦理向度,讲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伦理秩序,甚至为此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并极力褒扬之。所以才有了“舍生取义”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儒家精神。在这个意义上,儒家是淡化生命的个体性而强调生命的社会意义和伦理价值的。

道家不然,道家非常注重个体生命,主张“养生”,《庄子》亦有《养生主》篇。“……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庄子反对人为、反对有心,主张人要顺应自然、蓄养生命之主。他认为,生、死都是天地自然运行中的一个阶段,对于死亡不必恐慌。“生者,假借也;假之而生,生者尘垢也。死生为昼夜。” 庄子认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死生是没有截然界限的,人不必为生而喜,也不必为死而忧。所以才会有其妻死而“方箕踞鼓盆而歌”的迥异常人之举。由此观之,道家对于生死是超越的、悟道的。

总之,无论是儒家的积极入世精神的“贵生”,还是“舍生取义”的社会伦理的大义观念,抑或是道家对于生死的超越态度,都是高职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的生命价值观的源泉。如果高职教师能正确看待生死、有着正确的生死观,就会处理好人与自身的关系、达到人与自身的和谐,善待自身生命,爱岗敬业,从而让心灵和谐、让职业生涯绽放异彩。

2 传统审美文化是高职教师社会价值观奠定的要义

高职教师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关于“知识分子”,20世纪30年代的卡尔・曼海姆做过一个经典的界定:知识分子是一个自由漂流的群体,而非一个有自己特殊利益诉求的阶级或阶层。其关键特征是“自由漂浮”与“非依附性”。可以超越阶级或阶层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局限,掌握普遍真理并做出公正的判断。[3]这个界定与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中的有着强烈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社会道德责任感的“传统文人”非常接近。

有学者曾对“知识分子”这一概念做过梳理。结合萨义德、许纪霖等人的观点,最后归结为三个精神特征:(1)社会的良知,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2)智慧的传播者,是传统审美文化思想和新文化思想的传承者和拥有者;(3)对真理与神圣的亵渎与怀疑者,敢对权势说“不”。可是在消费主义、商品拜物主义、物质主义、技术至上理念的冲击下,高职教师应如何认定自己的社会价值呢?

高职教师应脱离传统职业教育“技术性文化”的窠臼,立足于传统审美文化的深厚土壤,坚守儒家社会价值观,注重职业教育的“人文性文化”性质,从而使职业教育走上和谐之途。儒家社会的价值观即伦理观、道德观、良知观,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特别是‘良知’一词,不仅成了心学家的主要理论范畴,其为学深入人心,也成了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4] “良知”亦是人作为唯一有意义的“存在物”并区别于动物的道德本性。若人不顾道德本性,一味追求“生物性”,整日昏昏而累于物,那又与禽兽何异?

有人把人分成三性界:社会性、生物性和精神性。社会性是人的存在的基本形态,生物性更多地表达的是人的物质性和生物性(指称人的兽性),精神性所描述的是人的神性。生物性只是人得以维持生存和生活的低层价值,而精神性才应该是人、尤其是高职教师追求的终极价值。“人之生也,不能只在百年生死处看,不能只将此身做一介躯壳看,而应从天地万物一体处看出大身子,看出浑然一体之气象。唯于此处看得透,识得破,时时理会,处处体认,心地有觉,粹然止于至善,方养得出真道德与真性命。” [5]

二 高职教师专业道德建设对传统审美文化的继承

1 爱岗敬业与精业勤业

正如韩愈在《进学解》一文中曾谈到的:“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国子先生教诲太学生们的话,同样适用于我们每一个高职教师。

高职教师的专业道德建设无外乎几种关系的和谐构建:高职教师与职业、专业,高职教师与自身,高职教师与学生,高职教师与学校、社会。其中高职教师与职业和专业的和谐关系即爱岗敬业是和谐诸要素中重要内容。试想,教学和做研究是你一生所要从事的职业或事业,如果你对此不敬不爱,那将多么痛苦。我国近代的思想家梁启超说:“敬业与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是中国职业道德的两大准则。”这意味着做好一项工作,不反需要敬之,还要达到乐之的境界。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和无比的热爱才能做好。[6]高职教师”不是个普通的职业,它具有社会性和神圣性。而从事这一职业的人――高职教师也是要有使命感的。较之其他行业,高职教师的爱岗敬业尤为重要。黄炎培先生关于职业道德教育的理论丰富,其中“敬业乐群”为其教育思想核心。并将其作为中华职业学校的校训,明确列入学校《职业道德教育标准》。规定认识职业教育的真义在于服务社会,养成责任心,养成理性的服务美德,养成对所从事职业之乐趣等等。 [7]

2 教书育人与因材施教

美国的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教育艺术是一切人类艺术中最困难和最重要的一种。”高职教师不是一般的职业岗位,因为其工作对象都是实实在在、有血有肉、有不同思想、有个性差异的人。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对高职教师专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育教学中,高职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更应注意对不同学生的引导和培养。而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它不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使学生学得一技之长,为社会培养人才。并且还应注重学生职业素养软件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健康的职业道德、职业情感。关于这一点,邹韬奋先生早在20世纪20年代的见解可谓真知灼见。“职业教育之精义,在使受教育者各得一艺之长,藉以从事有益于社会之生产事业,俾获适当之生活。同时更注意于共同之大目标,即养成青年自求知识之能力,巩固之意志,优美之感情,不特以之应用于职业,且能进而协助社会国家,使成健全优良之分子。”[8]

关于因材施教,教师的祖师爷孔子的言论可谓数不胜数了。孔子认为如要教书育人先要知人即了解学生:“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来施教:“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孔子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至今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值得我们每一个高职教师学习。唯有因材施教,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教育的目标也才能顺利实现。这也是高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达至和谐的基础。一个不了解学生、不研究学生特性、不了解职业教育、不研究职业教育特性的高职教师是无法达到教书育人的专业道德要求的。

3 关爱学生与有教无类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多注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优点和长处,使孩子们在赏识中、在爱中得到自我积极的肯定。我国赏识教育第一人――周弘,一个普通的父亲,用其20年的生命探索出的赏识教育,不仅把双耳全聋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留美博士生,而且改变了成千上万孩子和家庭的命运。

据笔者在本校调查了解,大多数学生进入高职院校都是迫于无奈(中考分数低,不能进入好高中),或是偶然的选择。他们在以分数为主要衡量标准的初中阶段很少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赏识,因而普遍缺乏自信。进入高职院校前,对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及专业特点不甚了解,只是随便胡乱选择个专业,只求有个学上。也没有对所学专业和自己将来的职业规划做准确定位和理性分析,因而缺乏目标、混日子的学生大有人在。高职院校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对高职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人的聪明是多元的,不同的人其聪明表现不尽相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高职教师要以爱心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注意发现、赏识并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他们发挥潜能,成功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拥有奋斗目标,享受成功的快乐。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而,教育的艺术性就在于以爱心赏识每一位学生,拨开学生眼前的迷雾,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帮助学生体味到积极上进的成就感、快乐感,引发学生的责任心和荣誉感,使他们顺利健康地成长。

关爱学生也是情感教育的重要体现。朱小蔓认为:情感教育就是关注人的生命机制之一的情绪机制,如何与生理机制、思维机制一道协调发挥作用,以达到最佳的功能状态。[9]关于这一点,孔子的确有真知灼见。子曰:“有教无类。”是的,教育没有分别。每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每个高职教师都应关爱所有的学生,让他们的生命焕发光彩。这也是高职教师与学生关系达至和谐的关键所在。

4 终身学习与博学知新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他有关国际机构的大力提倡、推广和普及下,“终身学习”的理念渐入人心。1994年11月在意大利罗马、1997年3月在加拿大渥太华召开的两次世界终身学习会议,都提出了“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的思想。2001年5月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的讲话明确提出:“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面对科技迅猛发展、世界日新月异的21世纪的到来,终身学习是社会每一个成员的必修之课。对于高职教师而言,终身学习的意义更为深远。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是高职教师专业道德构建的重要内容,这也是我们常说的“一碗水”和“一桶水”关系的道理。

关于此点,古人早有经典论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可见,在古代,无论儒家的思想家还是道家的思想家都深知生命的有限、终身学习的重要。

另外,职业教育亟需双师型教师队伍。这就要求高职教师既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又应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及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美国学者史密斯认为善于吸收最新教育成果,将其积极运用于教学中,并且有独到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的教师,才能称之为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10]由古观今,推人及己,在知识和文化更新迅猛,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文化反哺的21世纪,高职教师应通过终身学习具备创新能力,从而适应时代需要,培养创新人才。

清华大学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梅贻琦曾以水、大鱼和小鱼来比喻教师和学生以及学校的关系:“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如果没有终身学习的意识,高职教师这条“大鱼”如何拥有带动学生这些“小鱼”前进的力量?如果没有终身学习的坚持,学校这一池“水”恐怕早晚枯竭,又如何任鱼儿自由畅游?

参考文献

[1][10]马庆发.中国职业教育研究新进展2009[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仪平策.中古审美文化通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3]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段江.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浅析[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5).

[5]司马云杰.中国文化精神的现代使命[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

[6]刘彦文.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J].继续教育研究,2014(2).

[7]米靖.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篇5

【关键词】 川芎嗪注射液; 腹膜间皮细胞; 高糖; ⅰ型胶原; 基质金属蛋白酶?1;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体外实验

zhu gs, he js. j chin integr med. 2009; 7(1): 65?69.

received june 18, 2008; accepted july 22, 2008;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15, 2009.

indexed/abstracted in and full text link?out at pubmed. journal title in pubmed: zhong xi yi jie he xue bao.

free full text (html and pdf) is available at .

forward linking and reference linking via crossref.

doi: 10.3736/jcim20090110open access

effects of ligustrazine injection on high glucose?induced type ⅰ collagen,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 and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 expressions in human peritoneal mesothelial cells in vitro

gui?song zhu, jin?song he

department of nephrology, the affiliated drum tower hospital, nanjing 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210008,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ligustrazine injection on type ⅰ collagen,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 (mmp?1) and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 (timp?1) expressions in human peritoneal mesothelial cells (hpmcs) cultured in high glucose conditions.

methods: hpmcs were isolated from human omenta by trypsin digestion method and subcultured. then, the hpmcs were divided into normal control group, high glucose group and high glucose plus low?, medium? and high?dose ligustrazine (10, 20 and 40 mg/l ligustrazine respectively) groups. semi?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s of type ⅰ collagen, mmp?1 and timp?1 mrnas in hpmcs. proteins of type ⅰ collagen, mmp?1 and timp?1 in culture supernatants were measur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cell protein concentration was measured by trace bicinchoninic acid method to correct the elisa assay results.

results: ligustrazine injection could significantly decrease high glucose?induced type ⅰ collagen and timp?1 expressions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both in protein and gene levels (p<0.05, p<0.01). in addition, medium? and high?dose ligustrazine injection coul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mmp?1 expression which was inhibited by high glucose concentrations (p<0.05).

conclusion: ligustrazine injection does not only decrease type ⅰ collagen synthesis, but also promote its degradation by modulating unbalanced mmp?1/timp?1 expression in hpmcs cultured in high glucose conditions.

keywords: ligustrazine injection; human peritoneal mesothelial cells; high glucose; type ⅰ collagen;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 in vitro

腹膜纤维化是腹膜透析治疗的主要并发症,最终导致腹膜功能衰竭,这是腹膜透析患者退出治疗的主要原因[1]。腹膜纤维化以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的过度沉积为特点[2]。研究表明,ecm的过度沉积是由于ecm合成与降解失衡而引起[3]。ⅰ型胶原是腹膜纤维化中主要的ecm[4],其降解过程受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 mmp?1)及其特异性抑制剂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 timp?1)调控[5]。有研究证实,高糖能上调腹膜间皮细胞(human peritoneal mesothelial cells, hpmcs)ⅰ型胶原和timp?1的表达,降低mmp?1活性[3]。本研究通过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对高糖刺激下hpmcs ⅰ型胶原、mmp?1和timp?1表达的影响,探讨川芎嗪在防治腹膜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剂和主要仪器 川芎嗪注射液(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准号为国药准字h20020630);50%葡萄糖注射液(江苏方强制药厂,批号为200710111)。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olution, pbs)、胎牛血清(fetal calf serum, fcs)、trizol和rpmi?1640粉剂等(gibco公司);胰蛋白酶和琼脂糖粉等(promega公司);ⅰ型胶原、mmp?1和timp?1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试剂盒(adl公司);二喹啉甲酸(bicinchoninic acid, bca)蛋白含量检测试剂盒(南京凯基生物科技公司);ⅰ型胶原、mmp?1、timp?1和β?actin引物,m?mlv第一链cdna合成试剂盒和taq酶等(invitrogen公司);抗细胞角蛋白抗体、抗细胞波形蛋白抗体、第ⅷ因子抗体和抗白细胞cd45抗体(北京中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nu?2500e二氧化碳培养箱(nuaire公司);全自动酶标仪(biobank公司);生物电泳图像分析系统(上海复日科技有限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 hpmcs的培养与鉴定 取来自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普外科择期腹部手术患者(排除尿毒症、腹膜炎)捐献的大网膜组织,按文献[3]方法原代培养hpmcs,按1?3传代,第3代细胞用于实验,每次实验均由来自3个患者的标本进行3次独立实验。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hpmcs呈多边形,似铺路鹅卵石样外观;免疫组化鉴定抗细胞角蛋白抗体和抗波形蛋白抗体染色阳性,抗第ⅷ因子抗体和抗白细胞cd45抗体染色阴性。

1.2.2 实验步骤和分组 hpmcs用含1%fcs的rpmi?1640培养液同步培养24 h后分为5组(每组设3个样本):正常组(完全培养液)、高糖对照组(2.5%葡萄糖)和高糖(2.5%葡萄糖)加低、中、高剂量川芎嗪(10、20和40 mg/l)组。各组完全培养液均为含有15% fcs的rpmi?1640培养液。细胞置于37 ℃、5% co2培养箱培养48 h。

1.2.3 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ⅰ型胶原、mmp?1和timp?1含量 分组干预48 h后,离心收集上清液,按elisa试剂盒说明书检测ⅰ型胶原、mmp?1和timp?1表达水平。用0.1 mol/l naoh溶解细胞沉淀,bca蛋白检测试剂盒测定细胞沉淀中蛋白质浓度,用相应蛋白质浓度结果校正检测结果。

1.2.4 半定量rt?pcr 分组处理同上。采用trizol一步法提取总rna,2 μg总rna进行逆转录合成cdna,50 μl反应体系进行pcr扩增,以β?actin作内参照(引物序列及反应条件见表1)。1.5%琼脂糖凝胶电泳(110 v,15 min)进行pcr产物鉴定,电泳图像分析仪扫描分析,mrna相对含量用其pcr产物吸光值(absorance, a)与β?actin a值的比值表示。引物及pcr反应条件见表1。

1.3 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用x±s表示,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lsd?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表1 ⅰ型胶原、mmp?1、timp?1和β?actin引物序列及pcr反应条件

2 结 果

2.1 上清液中ⅰ型胶原、mmp?1和timp?1蛋白质水平 与正常组比较,高糖对照组上清液中ⅰ型胶原和timp?1含量显著升高(p<0.01),mmp?1含量显著下降(p<0.01);与高糖对照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川芎嗪组上清液中的ⅰ型胶原和timp?1含量显著降低(p<0.05, p<0.01),且两者均呈量效关系,中、高剂量川芎嗪组上清液mmp?1含量显著增加(p<0.01)。见表2。表2 各组上清液中ⅰ型胶原、mmp?1和timp?1蛋白质表达

2.2 hpmcsⅰ型胶原、mmp?1和timp?1 mrna的表达 与正常组比较,高糖对照组hpmcs ⅰ型胶原/β?actin mrna和timp?1/β?actin mrna分别上升(15.43±0.83)倍和(4.19±0.09)倍(p<0.01),mmp?1/β?actin mrna下降(86.9±0.44)%(p<0.01);与高糖对照组相比,低、中、高剂量川芎嗪组ⅰ型胶原/β?actin mrna和timp?1/β?actin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0.05),两者均呈量效关系,中、高剂量川芎嗪组mmp?1/β?actin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5)。见图1和图2。

3 讨 论

高糖透析液导致ecm过度沉积是腹膜纤维化的病理基础[2],研究表明,高糖不仅增加hpmcsⅰ型胶原的表达,并且引起ⅰ型胶原降解酶系mmp?1/timp?1的表达失衡[3]。我们的研究结果与之基本相同,此外我们发现,川芎嗪能显著对抗高糖的上述作用。

在生理条件下,hpmcs可以产生一定量的ecm和mmps/timps[3, 6]。mmps是降解ecm的蛋白水解酶系,几乎能降解全部ecm成分。timps是内源性分泌蛋白,作为mmps的特异性抑制因子,其n'端可与相应的mmps催化活性中心的锌离子结合而抑制其催化活性[7]。本实验通过研究川芎嗪对hpmcs在高糖刺激下主要ecm ⅰ型胶原及其降解酶系mmp?1/timp?1分泌及表达的影响,旨在探讨川芎嗪对hpmcs在高糖环境下ⅰ型胶原的合成和降解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结果显示,川芎嗪能显著降低高糖所致的ⅰ型胶原的过度合成,同时显著下调timp?1的表达,增加mmp?1的表达,提示川芎嗪亦能通过调节mmp?1/timp?1的平衡,从而促进ⅰ型胶原的降解,减少ecm沉积。由此我们推测,川芎嗪可能具有预防或延缓腹膜纤维化的作用。

川芎嗪是中药川芎的有效成分之一,属酰胺类生物碱,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药理实验证明,川芎嗪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调节免疫和钙离子拮抗的作用[8]。目前川芎嗪抑制ⅰ型胶原、timp?1和增加mmp?1表达的机制尚不清楚。以往的研究发现这可能与抑制转化细胞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表达有关[9, 10]。tgf?β1是重要的致纤维化细胞因子,参与了腹膜纤维化的病理过程[2]。tgf?β1可增加ⅰ型胶原的合成,并且抑制mmps的活性而激活timps,使ⅰ型胶原降解减少[3, 11]。有研究报道,川芎嗪能降低多种细胞如心肌细胞、肝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胶原合成和timp?1表达,而增加mmp?1的分泌和表达,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smads信号传导通路继而抑制tgf?β1表达的结果[9, 10, 12]。我们前期研究证实,川芎嗪能下调高糖致hpmcs tgf?β1的表达(文章待发表)。因此我们推测,川芎嗪抑制tgf?β1的表达可能是其抑制hpmcs ⅰ型胶原合成和调整mmp?1/timp?1表达平衡的机制之一,其具体机制将是我们下一步要研究的内容。

综上所述,川芎嗪能抑制高糖致hpmcs ⅰ型胶原的过度合成,并且通过调节mmp?1/timp?1的平衡,促进ⅰ型胶原降解,从而减少ecm的沉积,防止腹膜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因此,川芎嗪可能具有预防或延缓腹膜纤维化的作用,这对腹膜纤维化的机制及其防治的研究有一定借鉴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plum j, hermann s, fussh?ller a, schoenicke g, donner a, r?hrborn a, grabensee b. peritoneal sclerosis in peritoneal dialysis patients related to dialysis settings and peritoneal transport properties. kidney int suppl. 2001; 78: s42?s47.

2 yung s, liu zh, lai kn, li ls, chan tm. emodin ameliorates glucose?induced morphologic abnormalities and synthesis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 and fibronectin by human peritoneal mesothelial cells. perit dial int. 2001; 21(suppl 3): s41?s47.

3 kim jj, li jj, kim ks, kwak sj, jung ds, ryu dr, yoo th, choi hy, han sh, kim hj, yoon sy, han ds, kang sw. high glucose decreases collagenase expression and increases timp expression in cultured human peritoneal mesothelial cells. nephrol dial transplant. 2008; 23(2): 534?541.

4 perfumo f, altieri p, degl'innocenti ml, ghiggeri gm, caridi g, trivelli a, gusmano r. effects of peritoneal effluents on mesothelial cells in culture: cell proliferation and extracellular matrix regulation. nephrol dial transplant. 1996; 11(9): 1803?1809.

5 wang yd, yan py. expressi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 and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 in ulcerative colitis.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6; 12(37): 6050?6053.

6 visse r, nagase h.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and 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s: structure, function, and biochemistry. circ res. 2003; 92(8): 827?839.

7 fujisaki k, tanabe n, suzuki n, mitsui n, oka h, ito k, maeno m. the effect of il?1alpha on the expressi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plasminogen activators, and their inhibitors in osteoblastic ros 17/2.8 cells. life sci. 2006; 78(17): 1975?1982.

8 huang y, chen sq, zhang g, chen rh. effect of tetromethylpyrazine and aminoguanidine on express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in kidney of diabetic rats. j chin integr med. 2004; 2(1): 39?41.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

黄焱, 陈少强, 张更, 陈瑞华. 川芎嗪联合氨基胍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4; 2(1): 39?41.

9 lin yz, xu cx, deng yl, chen l, huang h, du j. effects of tetramethylpyrazine on fibrosis of atrial tissue and atrial fibrillation in a canine model of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induced by ventricular tachypacing. j chin integr med. 2006; 4(1): 35?38.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

林亚洲, 许春萱, 邓玉莲, 陈林, 黄海, 杜建. 川芎嗪对心室快速起搏心力衰竭实验犬心房颤动及心房纤维化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6; 4(1): 35?38.

10 hua hy, li yy, ge sw. study of tetramethylpyrazine in treatment on liver fibrosis and mechanism in rats. zhong yao yao li yu lin chuang. 2007; 23(5): 60?62.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

华海婴, 李艳瑛, 戈士文. 川芎嗪抗大鼠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作用及机制研究.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7; 23(5): 60?62.

篇6

职业道德是新闻记者的最本质的要求,作为新闻记者,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够将真实的新闻献给观众。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多种价值观的冲击,越来越多的新闻记者职业道德丧失,所报道的新闻不符合事实,与真实性原则背道而驰。下面,本文就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底线的失守以及对此进行探究。

一、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底线失守现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关新闻记者造假、有偿新闻、利用记者特殊职业敲诈勒索等违背职业道德的事件经常出现在媒体的报道中。这些负面现象不是个人或者个别情况出现,而是频繁出现。

新闻的关键就是真实,实事求是,一旦新闻记者失去了基本的职业道德底线,新闻就会失去真实性,就无法真正给观众奉上完美的精神食粮。从本质上来说,记者的职责就是老老实实反映实际事物,而上述提到的新闻记者造假、有偿新闻、利用记者特殊职业敲诈勒索等现象都违背了新闻记者行业发展的原则。

二、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底线失守的原因

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底线失守是当今新闻界需要避免的一个重要问题。实际上,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底线失守有一定的原因。下面,笔者就从社会原因、行业原因以及记者自身原因就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底线失守的原因进行阐述。

首先,是社会原因。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发展的社会,也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新闻传播也开始作为一个行业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很多单位为了更好地宣传自己,不惜重金聘请记者宣传其形象,即便这形象仅仅是伪装出来的。一家单位这么做,多家单位都会跟着这样做。这就形成了一种不良的社会风气。

其次,是行业原因。行业缺乏关于这方面的规章制度,对于新闻记者道德失守的行为没有明确的监管制度与对策。以传媒行业中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为例来说,该准则虽然对记者的职业素养提出了规定,但是其仅仅提到了一些原则性、理论性和概念性的东西,不具有法律的强制性,更谈不上影响新闻记者的活动。

最后,是记者自身原因。新闻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面临诱惑没有一定的抵抗力。造成记者自身原因的是两种情况:第一,是记者自身本性不良,其受到经济利益以及社会利益的诱惑。第二,就是记者缺乏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当前来看,我国很多传媒单位都有短期培训,则往往不够系统,包括职业责任心、职业良心、职业荣誉感、职业作风在内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的缺失是导致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底线失守的重要原因。

三、关于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底线失守的对策

为了进一步确保新闻记者队伍的质量,提高新闻记者对职业道德的认知,下面,笔者从三方面就如何坚守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底线进行说明。

(一)加强新闻记者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新闻记者职业道德教育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是新闻记者自身。作为一名新闻记者,要主动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新闻记者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做好本职工作。面对诱惑的时候,新闻记者依然可以坚守道德底线,抵住诱惑,确保新闻线索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另一方面就是传媒单位。传媒单位不仅要重视新闻记者的专业技能水平,也要重视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加强新闻记者职业道德教育。新闻传媒单位必须对广大新闻记者补上职业道德底线教育这一课,要让新闻记者从内心深处意识到新闻记者的工作内涵以及职业道德底线。

(二)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

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主要是指将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加以法律化管理。目前来看,我国没有专门的法律针对新闻记者违背职业道德的事件进行处罚,这就给部分缺乏职业道德的记者带来了一定的机会。因此,从法律角度对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缺失的行为进行规定,对于职业道德缺失的记者给予法律制裁,根据事件的具体情况来追究其相应责任很有必要性。

另外,身为一名新闻记者,也要拥有法律意识,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好新闻节目的采编,真正做好本职工作。

(三)加强榜样带头作用

篇7

先说说傅彪患病事件的炒作。这些年来,娱乐新闻已成为众多媒体炒作的主料,绯闻、车祸、吵架、患病、搬家、露点、婚育……这些被视为隐私的内容,一旦发生在艺人明星的身上,立即就成了“重大”新闻,谁都惟恐别人抢在了前面。娱记们为了更加职业地追求独家,必须冥思苦想别人没有报道过的事件或“角度”以显示自身的“新闻素养”。因此,“狗仔队”应运而生,而且煞费苦心;因此,从真实报道到匿名报道,再到呼吁尊重隐私的“人文关怀”,再到关心傅彪生死的医院查访,以及最后倡议让傅彪安心养病……大家都在拿傅彪患病这个事件来炒作,你有你的来源,我有我的角度。如果单独就某一家媒体的行为进行评价,好像都在追求着职业操守,充满了爱心,可实际效果呢?傅彪安心了吗?他的家人远离痛苦了吗?在这里,真实报道有侵人隐私的嫌疑(好在有“公众人物”的筐盛着) ;而匿名报道虽显示了“人文关怀”,却被指责放弃了真实性的新闻价值追求;换个角度的独家评论似乎很“职业”,却又有炒作的嫌疑;哪怕是“安心养病”的呼吁也显得虚情假意,倒不如什么都不报道显得合乎情理,可又恐失了“维护”公众知情权的职责。

真是一堆道德悖论,让媒体左右为难!

再看新兴医院事件,那种“人格分裂”也印证着道德悖论的逻辑。广告对媒体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非常的意义,一旦生存和责任在广告商的利益驱动下“势不两立”,这种面对“分裂”的道德抉择也就在所难免。一位国外的媒体伦理研究者认为:“从本质上讲,广告是有目的性的传播,它力求改变接受信息者的思想和行动,使之有利于广告主。”这也使得媒体的抉择变得复杂,面对责任和利益,其取舍便难上加难。在目前的体制下,任何一个媒体都做不到完全拒绝广告,那么,这种“分裂”和煎熬,也会继续以道德悖论的形式不断拷问媒体。

最后说说央视的“死亡竞猜”事件。赢利模式一直是媒体为了更好生存的论题,手机短信、有奖竞猜与电视的结合就是这种模式求索的成果之一。这次事件最不能让人容忍的是把人质遇难数目当作竞猜游戏的主角,于是这种模式本身也受到了牵连,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限制和严格管理。是这种模式本身有问题吗?我想不是,但有关禁令给人的感觉就是这种模式不可取。其实,问题的根源在于媒体从业者的职业素养和操守出了问题。如果媒体在这种利益和责任的悖论问题上没有明确具体的底线标准加以规范的话,类似的错误很难避免再次发生。在以往对媒体的管理中,我们多强调政治觉悟。许多传媒人把“不犯政治错误”作为惟一的职业约束,显然这是不够的。其实,除此之外,传媒人在现实中面对的是更广阔的道德问题和伦理空间。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人们有了更多利益选择的需求和可能,道德冲突也变得复杂和生动,传媒人也会不断遇到新的职业问题和道德悖论的考验,这些是传统的职业道德范畴所难以准确界定和回答的现实问题。有调查表明,我国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意识与职业行为间存在较大的反差,是非“清楚”而行为“出轨”形成鲜明的对照,如近八成被访者不同意或非常不同意“可以接受被采访单位的现金馈赠”,而又有半数承认这种现象普遍存在。

职业道德的内容一般而言却都是明确的、稳定的,而媒体伦理的成果却是动态的,是在相应程序中经过充分论辩、交往和周密权衡的结果。媒体伦理应对的问题要超出传统的职业道德的适用范围,它不将新闻职业道德能够解决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而是首先视职业道德为一种理所当然的预设或前提。有关调查显示,从业者对《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在提高新闻职业道德水准方面作用的总体评估是“一般”。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尚缺乏科学有效的媒体伦理评判机制;另一方面,说明对媒体伦理的研究并不深入,缺乏可操作性的成果,这其实都反映了对媒体伦理的忽视和轻视。

篇8

近年来,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无论中央传媒还是地方传媒,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职业道德失范现象。

媒体公信力的缺失,直接反映出媒体工作者的道德素质,因此,人们又把道德失范现象叫做“道德腐败”。

一些新闻媒体长期以来被视为党政机关的一个部门,发挥着“喉舌”的职能,无形中给新闻媒体和新闻人披上了“权力”的外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新闻行业的职业规范和约束机制尚需完善,无形中的“权力”资本,客观上造成了那些缺乏职业操守的新闻记者利用手中的特权谋取私利的机会。新闻从业者职业道德的失范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当代新闻人要尽量把它往好的方向引导,最终营造一个运行良好、社会责任感强的传媒环境。

在市场经济社会里,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对日益强烈的受众知望和不同受众群体的要求,传媒人如何掌管自己的口,把握手中的笔,取决于自身的价值取向。坚定的信念、明辨是非的眼力、对于复杂局面的掌控能力、敏锐的感知力和准确的判断力,这些都源于价值取向的正确性。一个新闻道德价值取向崇高的传媒和新闻工作者,必须明白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时代责任、历史责任。

传媒和新闻从业人员所担当的社会责任,就是对所反映事件的真实性以及报道所产生的效果负有社会责任,就是要对所报道事件的真实性负责。正是因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驱使,新闻工作者才可能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另一方面,新闻报道又不能成为引发社会矛盾的“导火索”。记者不能当社会事故的“肇事人”,既要及时报道社会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又不能因为新闻报道而引发社会矛盾,造成社会动乱。社会责任是前提,没有社会责任,就谈不上时代责任和历史责任,也就失去了现代传媒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传媒和新闻从业人员所担当的时代责任,要求传媒和新闻工作者应该有高屋建瓴的视点,站在整个时代高度看待、思考现存的一切,而不是一叶障目、捕风捉影,把新闻工作者混同于一个普通的老百姓,甚至混同于一般看客。时代责任要求现代传媒既要真实记录所处时代的社会实况,又要担当起引领时代精神、倡导健康风气的重任。时代责任要求新闻人要有观察家的细心、思想家的头脑、历史学家的眼光,站在时代的制高点观察事物。这样,就不会被一些云里雾里的复杂表象所迷惑,就能避开眼前零碎的、杂乱的现象,抓住问题的本质。从时代大背景下观察、思考、分析问题,就能将事,随看得更真切、更透彻、更准确。失去了时代责任,传媒就失去了观察和分析事物的放大镜。

基于此,新闻道德价值取向崇高的传媒和新闻工作者要正确认识当前新闻道德失范的客观存在和复杂背景,切实肩负起社会责任、时代责任、历史责任的重担。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国家利益、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至高无上。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以“八荣八耻”为新闻道德建设的新标杆,追求新闻传播真善美的统一。

如何加强新闻道德建设,提高媒体公信力呢?笔者认为:

首先,要加强教育,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素质。新闻道德价值取向的实现,需要新闻从业人员不断在实践中学习和积累相关知识,需要深刻地认识新闻道德的意义、内涵和范围的界定,在工作中自觉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加强诚信教育,加强政治、业务素质教育,使新闻工作者树立新闻观,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掌握正确的方法论,进行自我约束,自觉地遵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其次,要根据客观实际,制定科学的新闻道德规范。与国外一些媒体相比,我们的新闻道德自律信条还不够具体。许多信条局限在方向性的原则上。这些信条固然有用,但是一些更具操作性和约束力的信条必不可少,因为,信条是要人们以实际行动遵守的,而不是仅仅当作口号。

篇9

行业自律,应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途径。但是,由于我国传媒行业组织天生的软弱无力,现在能够被执行的对传媒职业行为的约束,是由众多的行政规章和政策规定构成的一类他律,以及一些行政运动(例如行业纠风)、政治学习运动(例如三项教育)。传媒职业道德意识的提升和对职业规范的熟悉,应由传媒自律解决。党政部门管理属于传媒自律的事项,反映了我国的传媒仍然被视为公权的代表。在这种情况下,传媒的职业道德意识较难形成。因此,传媒的自律建设,首先要从观念的转变做起。

一、将传媒工作的“权力”意识转变为“权利”意识。鉴于我国传媒职能从单一转向多样化,对于直接附属于党政机关的传媒记者而言,认识到自己拥有的采访权和报道权是一种“权利”而非“权力”,是确立自己职业意识的第一步。你的工作服务于公民的言论出版的权利,因而才拥有了记者的工作权利,你的权利归根到底是人民赋予的。对于直接服务于大众的传媒记者而言,谨防商业主义对新闻业的侵蚀,是树立职业意识首先要克服的障碍。

眼下较为紧迫的是,记者首先要知道你的位置在哪里,需要有基本的职业价值的底线。由于诱惑太多,一些记者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想干什么,缺少思想。其次,确立传播是“分享”的信念,不仅要满足传播者的需要,更要满足受众的需要,尤其不能牺牲受众一方的利益来满足另一方。再次,要把握记者在社会中的角色,传媒的责任是观望者、监测者,而非参与者,切记不要把记者的“权利”变成“权力”。

因而,记者的责任、权利、利益要统一,并且得到准确落实。经营部门和编辑部门的职能是不同的。记者永远无法照顾到与其报道内容利益相关的所有方,这是记者产生“道德两难”(moraldilemma)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因而,按照一定的职业自律的程序做,是记者最合理的选择。

二、立足于行业内控制,职业角色通过职业道德意识的内化而形成。我们的社会对记者们寄予的希望比任何国家都大,因而记者的形象、记者是否意识到自己的职责,自觉遵循而不是由外在力量控制自己的职业行为,就成为社会瞩目的事情。一般说来,对于传媒职业道德和工作规范的控制有三种模式:受众控制、第三方控制、同行控制。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是从业人员对其自身的控制。以自律求自由,可以为传媒赢得较多的有弹性的活动空间。为了避免较多的他律,就需要更多的自律。“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马克思)这个道理,传媒业界应当深思。进行新闻专业主义的教育,使记者内化自己的职业角色,才是长远之计。

各种违规的传媒行为,多数表现为传媒或记者的职业角色与利益的冲突,即作为社会公器的角色与作为市场竞争主体角色之间的冲突。在生存焦虑的驱动下,传媒或记者有可能淡化职业责任感(包括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单纯追求利益。如果缺乏基本的职业意识,遇到新情况,在很短的时间内作出的决断往往反映的是当事人的逐利本能。就此,有学者指出:“从事媒介这种职业要求很高,这一行业中充满了模棱两可的情景和相互冲突的效忠对象。从事新闻的人必须迅速地作出决定,没有多少仔细考虑的时间。”(克里斯蒂安等《媒体伦理学》第8页,华夏出版社2000年中文版)在这里,记者是否具有内在的职业道德意识显得非常关键。

三、明确一系列具体的职业规范。我国目前的新闻职业规范偏重于相对抽象的职业道德原则的概括,而且过于简略,缺乏可操作的具体职业规范的细致约定。因而要进行细分,以制定具体的、可感知和可执行的规范条文,从而提高传媒职业规范的水准。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组织的课题(组长徐迅)已经完成《广播电视节目审议标准》的建议稿。想必在不久的将来,这方面能够出现一批可参照的有操作性的自律文件。我编的《自由与责任:国际社会新闻自律研究》(2006年9月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提供了2005年欧洲传媒组织这方面的调查和许多自律文本,也可以作为我们工作的参考。

当我们谈到记者的职业意识的时候,想到设立诸多明确的规范(自律)和如何保证这些规范的执行,落实到确切的奖惩上,这些是当前必须的,也有些无奈,因为问题似乎太多而得不到解决。但是从长远看,一种行业的专业化程度较低,其职业行为才需要更多的由外部控制而非来自内部的压力。而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它的职业角色通过职业理念和精神的内化而形成,从而每个个体能够在从业的过程中自觉担当社会道义和服务公众的责任。

四、提升新闻伦理学的学术质量。我国的传媒伦理研究处于初级阶段,现有的论著尚停留在阐发较为抽象的原则和党建语言的层面,缺少新闻传媒的专业特征和可操作性,与传媒业实践之间存在着一定距离。现在我国已有多个课题组在做传媒职业规范的研究,而且已经产生了部分成果,想必不久的将来在这方面会出现一批有质量的研究成果。

篇10

“纸馅包子”事件与新闻职业道德的缺失

新闻职业道德是指新闻传播职业和职业群体长期以来形成的有关新闻传播的社会职能、传播的技术方法、职业纪律或习惯、职业精神典范、职业技能以及对待其他社会公众的态度和方法等职业行为规范。主要表现为客观记录重要历史事实、传播有用的服务性信息、塑造精神文化等。北京电视台的“纸馅包子’事件不但摒弃新闻“真实、客观、准确”的原则,向公众传播了假信息,而且无视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党的新闻纪律,置新闻报道社会效益和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于不顾。这与新时期新闻职业道德缺失所体现出的种种矛盾性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

1.“用人考核制度”与“追假专业户”

近年来,随着媒体用人制度的改革,大量新闻单位聘用编外员工,同时不少媒体为了在激烈的新闻资源大战中求生存,纷纷推出“末位淘汰制”。在这种考核制度下,媒体更多关注的是“量”。收视率(阅读率)至上成了部分媒体的第一追求。在这样的背景下,类似“纸馅包子”这样的虚假新闻的出笼也就成了必然结果,这种过分强调专业技能而忽视新闻伦理培养的用人模式,势必会造就一批以赚稿费为目的的“造假专业户”。

2.“个人利益”与“社会责任”

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信息活动,是人们主动地对事实进行的非盈利再现和传播,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信息传播活动。然而,随着媒介市场化的推进,各种利益体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传媒的作用,从而有意识地对传媒施加影响。此外,由于我国市场机制的不完善,人们对传媒的“市场经济”机制还存在着误解;同时,各种违背市场经济规则的行为也被带入传媒的经营活动中。长此以往,有些传媒和记者在习惯于看重市场效应的氛围中,逐渐失去了基本的社会道德的观察视角和职业的社会责任感,甚至把追逐各种个人利益放在首位,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追求名声和经济利益,从而编造虚假新闻,置社会责任于不顾。

重构新闻职业道德的途径

1.坚持新闻观,加强新闻职业道德教育

新闻观是一个开放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具有真理性、科学性,是我们从事新闻工作的行动指南。当今,引导广大新闻从业人员自觉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宣传纪律,牢固树立崇高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始终把社会效益作为最高准则,进一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坚决杜绝虚假新闻,自觉维护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2.完善职业道德监督机制,加强新闻媒体管理制度

我国虽已制定《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各新闻媒体也都有关于职业道德的规范和准则,但在职业道德的监督制度上却还不完善,社会大众的监督手段缺乏,监督渠道单一、狭窄而又难以顺畅。如果仅靠一些媒介机构和新闻工作者的自省,自查和自纠,许多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行为往往得不到有效的制止和纠正。因此,当前我国的新闻职业道德的重构,就当在完善和加强监督机制上下工夫,建立国外许多国家成立的诸如报业荣誉法庭等相应的具有中国特色、又能发挥实际作用的监督机构;在新闻媒体内部设置专职的监督人员或道德顾问来加强自律工作。

3.提高新闻工作者的待遇,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

“衣食足而知荣辱”,只有合理地提高新闻工作者的待遇,尤其是公平地对待体制外人员,才是重构新闻职业道德的良好办法。此外,新闻媒体还应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以人为本,奖惩并重。在坚持和完善现行的考核计分制度的同时,媒体还应该强调对记者编辑全年的综合考核,这样的全年考核也应该尽量做到量化,也应该将记者编辑在本年度是否写(编)了虚假新闻列入其中,若有,应当严肃处罚。

篇11

关键词:变形计;社会伦理;职业伦理;媒体责任

中图分类号:J9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5-0125-02

近年来,真人秀类的节目火热荧屏,各种类型的真人秀节目不断出新出奇。作为地方电视台领军的湖南卫视在2006年9月策划了一档全新的民生真人秀节目《变形计》,这档以“纪录片+真人秀”为模式的“新生态纪录片”一经推出,便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与讨论。

一、《网变》概述

《变形计》是湖南卫视借鉴了欧美真人秀节目的创意和元素,并将其进行本土化改造的一档季播节目。将两位生活、成长、教育背景相差极大的主人公进行七天的角色互换,体验不同的人生。节目全程跟拍,粗加剪辑之后以原生态形式向观众播放。《变形计》之所以能够引起社会上强烈的反响与讨论,是因为他关注的都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其创新点就在于“在社会热点中寻找题材”,创作者希望通过节目使受众关注时下的热点问题,挖掘出问题中带有社会普遍意义的内涵,通过对节目内容的设计将这些问题和内涵放大,并寻求出某些解决之道,这其中的社会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作为本文例子的《网变》关注的就是当前子女的教育问题,受到了广大家长与教育学者的关注与思考。两位主人公一位是长沙富裕家庭长大却执意辍学的网瘾少年魏程,另一位是青海大山里的贫困却好学上进的农家孩子高占喜。两个孩子互换七天,各自体验之前不曾经历过的生活,一南一北,一城一乡,一富一贫,节目期望通过七天的变形可以让厌学的网瘾少年找回自我,重回校园。心理学认为"体验"是能够使人们互相理解的最佳途径,节目的设计者希望通过交换双方在体验对方生活的过程中,对自己原本的生活有更深的认识与反思。

二、对《网变》的解读

《网变》一播出便引起广泛的关注与强烈的反响,在社会上受到了教育工作者与家长的一致赞赏,认为是一档对青少年有很好教育意义的节目。但笔者通过对节目以下三点的解读,从伦理学角度试分析当社会伦理与职业伦理相碰撞时孰为先。

(一)关注视角不平衡

两个主人公一个来自城市,一个来自深山,但媒体所给予的关注角度却不尽相同。对于魏程,是期望他从网络回归现实,从回校园,将他塑造成一个回归真善美的好孩子形象。但对于高占喜,人们所关注的则更多是他是否能抵制住来自都市的诱惑,是否会失去原本平静的生活心态。

(二)媒体议程设置有差异

虽然节目在推出之时就强调是“新生态纪录片”,但在节目中却不难发现有媒体策划的痕迹存在。节目按照策划的预期发展向前推进,对观众产生了“议程设置”,隐蔽的将策划思想灌输给观众。例如:在节目中安排热线电话进行投票,选项内容分别设置为:猜想魏程互换后愿戒除网瘾;猜想高占喜互换后不愿离开城市。在设置上就引导观众关注的焦点为魏程有坏变好,而高占喜则是由好变为无法抵挡城市诱惑而产生变质。

(三)对弱势群体缺少人文关怀

对于魏程来说,七天的变形生活是让他体验了一下贫困的生活,由此激发出对现有富裕生活的感激和满足,回到原有的生活中时,他会带着一份感激更积极的生活下去。但是对于从未走出过深山的高占喜来说,七天的生活不过是为他编织了一个虚幻的美梦,让他在这个美好的城市中无忧无虑的生活七天后,再将他送回现实,这对于一个孩子是否过于残酷?

对于本文的这个案例《变形计》来说,“在如何取得高收视率的同时又能起到教化功能”便是它的职业伦理与社会伦理。即是说,“取得高收视率”为职业伦理,“对受众起到教化作用”便是社会伦理。而对于当前传媒的泛娱乐化状态来说,高收视与教化作用的良好结合是众多媒体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网变》的伦理解读

(一)职业伦理与社会伦理概念界定

职业伦理是一种角色伦理,是对于从事某个职业的集体或个人的一些总体性的价值要求。职业伦理不同于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与人们的职业活动密切相联并且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一种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以及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职业中的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也是职业对社会所肩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职业伦理与职业道德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职业伦理具有总体性的特点,而职业道德则是个体性与主观性形成了对照。

本文所提出的职业伦理主要是指传媒道德。即“社会大众传媒业的职业伦理。是传媒业从业人员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或行为准则”。

社会伦理主要是“以权利-义务关系为核心”来对其“关系及其结构状况、社会公正及其实现条件”进行标识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指道德规范及其价值精神存在与演进的社会条件;另一指社会价值目标理想、交往方式、结构体制的合理性。”

职业伦理也是社会伦理的一种,社会伦理虽区别、包含着道德,却又不归结于道德,与道德互相联结并互相转化,这点在职业伦理的建设中十分突出地表现出来。职业伦理本身是作为一种反思的形式,指导并反思着职业道德的内涵和要求。职业伦理包含于社会伦理中,但又不绝对等同或从属与社会伦理。

(二)伦理困境

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是应该选择作为一个社会人先进行帮助,还是选择作为一个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的专业人士先进行工作?从传媒道德的角度来看,传播内容对人还有教化的作用,而传播人员也担负着相应的社会责任。在面对这种矛盾的时候,究竟应该如何抉择?这是一种道德冲突现象,是“行为主体在选择道德行为时所面临着的一种矛盾状态。”

以战地记者为例,为了忠实记录历史的原貌,给后人留下珍贵的史料,战地记者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职业职责。但战争中,难免出现人员伤亡等情况,首先,记者并没有对伤员进行救助的能力;其次,按照以公共利益为基准的原则,记者应迅速判断出记录战争史料与救助伤员那个更加符合公共利益,那个更加是自己的能力范围。如果按照社会人的伦理角色,记者选择首先对伤员进行救治,在没有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未必能够让伤员得到有效的治疗,同时也失去了为后人留下珍贵史料的机会;而如果选择自己的职业职责,这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可以完成自己应完成的工作与责任。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应选择以职业伦理为先。

每个人在社会中都不可能只有单一的角色,一定会有多个角色,并且每个角色都有不同的道德目的、道德信念、道德行为。所以,当个人在处理事件时,可能会面对自身不同的社会角色所带来的道德冲突。道德冲突分为两种情况:“同一道德价值体系范围内的准则冲突和不同道德体系的准则之间的冲突。”对于本文中所说的传媒工作者在社会人角色和职业角色之间的冲突是属于在同一道德体系范围内(即社会主义中)的准则冲突,是一种非对抗型的道德冲突。“同一道德价值体系内的道德冲突,要在遵守道德价值和准则的严格等级次序的基础上加以解决。”

(三)伦理选择

传媒工作者肩负着两种角色:社会人与职业人。由上述的一些例子可以看到,传媒工作者经常会处于社会人与职业人的选择之中。那么具体到本文的案例来说,七天的变形对于城市孩子的影响时间以及对于农村孩子的心理冲击,这两者直接应如何权衡?此节目立足于青少年教育,也确实对青少年起到了教育作用,也由此引起了广大家长的关注与热力追捧,但这些基本都是城市族群。而对于农村群体来说,只是给他们营造了一个七日的美梦而已。我们是否应该只关注城市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否应该让农村孩子作为改造和教育城市孩子的“工具”、是否应该在两者中只重视话语权较强一方(在这里指城市群体)的利益?这些都是笔者认为可以从本节目中延伸开去的探讨。

就本案例来讲,最具争议和矛盾的便是节目创作者对于事件双方并没有采取对等的对待方式。七天的生活体验,能否让城市孩子受到的震撼教育持续多久还有待我们的观察,但对于农村孩子原本平静的生活必然有所打破。一方面是对城市孩子的教育与节目的收视率,另一方面则是对于农村孩子的南柯一梦,两方面应该如何进行道德行为的取舍?就道德选择而言,“不仅要在多种可能性之间进行,而且要在价值冲突中进行。价值冲突表现在个人身上,是社会角色所承担的道德义务的冲突。”换言之,当节目创作者同时肩负社会角色和工作角色时,两者之间不同的道德义务产生了冲突,他必须做出选择,而让他做出选择的是他的价值取向。

在传媒工作者的工作过程中,并不能一味的以某种伦理为标准,而是应该以具体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判断和分析。在两种或更多的伦理现象发生冲突,能够进行较为准确的选择。那么同时这也就对于传媒工作者自身的修养以及工作的素养有着很高的要求。在面对需要选择的状况时,应首先判断哪站选择更可以符合较大受众群体的公共利益,同时对较小受众的群体利益损害为最低,因为并不是小众的利益就可以忽略,有时根据当时的情况可能要选择的必须是小众(如面对自杀者时应先施救后报道或不报道,而不是为了报道去放弃自杀者,这时在大众的知情权与自杀者的生命之间应选择所谓的小众)。

纵观以上论述,作为一名合格的传媒工作者,在面对实际情况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自身的能力与标准,做出合适的伦理判断。在判断及抉择时,只有以积极的社会意义为导向、正确的舆论引导为准绳,才能够把握好各个伦理之间的关系,才可以充分地发挥出传媒业应有的社会责任与群体效应。

参考文献:

[1]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朱贻庭.伦理学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篇12

【关键词】新闻记者 职业精神 职业道德

新闻记者的职业精神,就是新闻记者为了履行自己的职业使命和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所拥有并展示的一种敬业精神、勤业态度,包括对新闻传媒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认识与理解和对新闻记者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情感、职业作风的认识与理解。

当前社会的转型带来了媒介的转型,其中包括媒介功能、媒介组织以及媒介组织成员属性的转变。主要标志就是“媒介市场”的形成,强化了媒介的企业属性,弱化了它的事业属性。传媒从单纯的党政机关中的一个部门,转变为市场自由竞争中的一份子,但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和外部越来越多的诱惑,使得传媒和新闻记者维护和扩张自身利益的驱动力也越来越大,从而在从事新闻实践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涉及职业操守的问题。

“在一项调查中,84.2%的被访者认为现阶段的记者亟待提高的是‘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个人素质和自我约束能力’、‘专业知识’分别是57.2%、26.6%、和21.4%”。①统计结果表明,现阶段新闻记者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受到公众的质疑。

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新闻记者是党和国家利益的捍卫者,是人民利益的代言者,是历史的记录者,是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的营造者。在当前媒介环境下,切实加强培养新闻记者的职业精神就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而如何培养新闻记者的职业精神,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强化新闻记者职业精神的社会制约

首先,应从受众消费新闻产品的角度出发,为新闻记者培养职业精神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做到两点:一是向社会公众广泛宣传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规范,使这些规范被广大公众所了解和掌握,成为他们衡量、评价、要求和约束新闻记者的社会尺度,从而让新闻记者职业精神的培养行为置于受众的监督之中。二是在倡导对受众实施正面引导的同时,要治理和整顿新闻产品消费市场,使受众自觉地与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和不文明的消费习惯作斗争,消除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的社会土壤,使受众自觉抵制“垃圾新闻”,从而培植适于新闻记者培养新闻职业精神的社会基础。

其次,强化新闻记者职业精神的社会调控机制。一方面,要加强社会监管,增强对新闻记者的约束力。新闻记者职业精神的培养过程是社会规范与主体自律的统一,而主体自律的范围和程度又往往依赖于社会规范的确立与完善。尽管目前我国有关涉及传媒业的法规较多,但大多不够具体,可操作性不太强,对违反有关条例者也未指定明确、有力的制裁办法。因此,迫切需要完善新闻法规,使新闻记者在履行职业道德时有法可依、有规可范。对于那些违背了新闻法规、职业规范的新闻记者,不仅应该有社会舆论的谴责,更多地是要依据明确的法律规定,对其进行处置,做到违法必究。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新闻记者的激励,使新闻记者以道德信念来激发其新闻职业精神的培养。主要要通过舆论导向树立行业榜样,推崇践行道德的优秀者,让其他的新闻记者对那些道德垂范者产生心理认同和行为效仿。

第三,媒体内部职能部门应实施科学管理和完善相关人才工程。媒体内部要建立对新闻记者的管理机制,如以反腐倡廉、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为突破口,规范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深化用人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保证人尽其才,职尽其能,德尽其道;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正确处理好新闻记者的业绩和待遇的关系,处理好个人和单位的关系,个人和国家的关系,实现健康的精神功利与合理的物质利益的双重驱动,充分运用法律和经济的必要行政手段实施行业管理。

二、新闻记者职业精神的自我培养和践行

1、树立新闻观,培养正确的新闻职业精神

培养新闻职业精神,首先要明确新闻职业的责任和使命。“邹韬奋先生在《新闻记者当前的任务》中说:‘现在都必须彻底认识新闻记者所负责任的重大与工作的艰苦。知责任的重大,便不致一遇困难便心灰意冷,兴趣索然’。”②当前新闻记者的职业责任和使命就是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促进现代化建设。新闻记者需要以新闻观作指导,在学习新闻观的过程中建构正确的职业精神观念。新闻观是理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在新闻领域中的体现,是新闻工作生存发展的共同准则。“新闻观是构建和塑造新闻职业精神的理论核心,新闻职业精神是坚持和发展新闻观的具体体现。旗帜鲜明地坚持新闻观的指导地位是当前新闻界弘扬职业精神、加强自身建设的迫切要求,新闻工作者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决不能有丝毫的怀疑和动摇”。③新闻记者只有牢固树立新闻观,明确认识新闻职业的责任,才能充分发挥党的新闻事业的积极作用。也只有在明确了新闻职业的责任和使命后,才会在从事新闻实践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自己的职业精神。

2、注意新闻记者的总体人格培育

(1)端正工作态度,培养良好的新闻职业作风

培养良好的新闻职业作风,是培养新闻记者的职业精神的关键。新闻记者在新闻实践中必须有严肃、严谨、求真和务实的职业态度。这就要求我们的新闻记者要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克服守旧观念,深入新闻第一线,忠于新闻事实。同时要严谨地开展调查研究,切准时代的脉搏,全面、正确地把握社会的本质和主流,严肃、认真地考虑新闻报道的社会效果。报道新闻时要做到讲真话、说实情、抓“活鱼”。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我们还要勇于奉献、敢于牺牲,耐得住寂寞;把握规律、富于创造,推进新闻宣传工作的创新。

(2)严格恪守新闻职业道德

“新闻职业道德是指新闻记者在新闻实践中所应遵循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从业的行为规范和职业操守,用于调整新闻行业内外的矛盾关系,规范新闻传播职业行为的一种道德”。④新闻职业精神并不等于新闻职业道德,二者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前者是后者的内涵和动力,后者是前者的外在表现和保障。即一名新闻从业人员有什么样的职业精神,他就有什么样的职业道德;而他在工作中所表现出的职业态度、职业情感和职业作风,通常也是他的职业精神在实际中的一种体现和反映。

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是衡量他们社会形象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准。加强新闻记者的岗位道德培训,对新闻记者进行职业道德规范训练,避免以职业技术培训代替职业道德培训的做法,要通过严格的道德培训和岗前、岗中培养,让新闻记者要持证上岗,以德立岗。

3、提高新闻职业技能,化“技”为“道”

新闻记者在抓学习,讲整治,树正气的基础上,还要有熟练的新闻业务才能,这是培养新闻职业精神的最基本、最根本的要求。新闻工作的性质和职业特点,都决定了新闻记者要具备极强的业务能力。新闻记者不同于作家,必须和社会上不同类型的人打交道、做朋友,新闻记者必须具备相当的活动能力,才能找到线索和采访对象。不仅如此,新闻记者还要有强烈的精品意识、头条意识。不仅如此,随着现代传媒的不断发展,对新闻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记者不仅是采编一体的复合型人才还要是有特长的专用型人才。只有具备了熟练、精湛的业务才能,我们才能谈得上培养新闻职业精神,才能更好地为党和人民服务。

4、倡导新闻记者对职业道德的自觉践行

与其它职业道德一样,新闻职业道德是一种知行合一,却又知易行难的实践性道德,其实践的品格蕴含着道德主体躬行的律令。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必须努力去敬业、乐业、勤业,在新闻职业道德践行中,要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夯实职业道德根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良好的新闻职业精神。首先,在从业前应当把职业道德内化为从业者的主体素质和发自内心深处的实践愿望,是从业动机与德行品操的统一。其次,在新闻实践中,应当把职业道德融入新闻实践中,并通过新闻报道表现出来,实现人品与文品的统一。最后,新闻记者应当定期收集自己的职业行为的社会效果反馈,以便及时调整和校正自己的职业道德行为,以确保其职业道德践行的恒久势态和正确走向,实现自律与他律,个人慎独与社会约束的现实统一。

总之,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因素,切实加强新闻记者的自律是关键。同时,这又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社会也必须建立长久有效的体制和机制作为其有利的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培养好当前媒介环境下新闻记者的职业精神。

参考文献

①吴廷俊,《品德与操守――转型期新闻纸业经身的缺失与重塑》,《新闻前哨》,2006(3)

②孙小临,《人品与文品俱美――和青年朋友谈谈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中国记者》,2004(9)

③李东生:《坚持新闻观,弘扬新闻职业精神》,2005年11月9日,news.省略/zgjx/

2007-01/16/content_5612060.htm

篇13

对新闻职业道德的关注最早始于80年代初,基本是和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同步的。从那时到现在,相关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不仅产生数量庞大的论文和各类文章,而且已出版相关教材和专著10余部。

就专著与教材来看,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周鸿书《新闻伦理学论纲》、中华全国新闻工作协会编《新闻职业道德》、陈桂兰主编《新闻职业道德教程》、王军《新闻工作者与法律》、黄瑚《新闻伦理学》、王天定《新闻道德与规范》、黄瑚编《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陈汝东《传播伦理学》等。这些撰著已经涉及新闻职业道德的历史、基本理论、原则规范、内涵等各方面内容,较系统地介绍了新闻职业道德的方方面面。

就研究论文来看,仅以CNKI收录文章为考察对象,就可获得专门研究“新闻职业道德”的论文617篇和涉及新闻职业道德问题的文章近千篇,这还不包括CNKI未收录期刊上的文章及国内出版的论文集中的文章等。可以看出,研究论文数量巨大。

就研究开始的具体时间来看,1979年12月,复旦大学新闻系编印的《外国新闻事业资料》(1979年第4期)上发表的《新闻道德的准则》首次将新闻职业道德引入我国新闻学研究中。但当时新闻职业道德研究并未引起更多人关注,直到1982年,由于党的“十二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在各行各业加强职业责任、职业纪律的教育”,从而大大促进了新闻领域对新闻职业道德的研究,新闻职业道德概念随之开始在新闻界流行和普及,并为各界所认同。

总括1979年至今的新闻职业道德研究,可以看出这样几个阶段:

1、1979年—1991年:这一时期,新闻界经过拨乱反正,在理论上弄清了新闻事业的性质、社会定位等带有根本性意义的大问题,意识到了新闻事业既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是现代社会中一门具有独特的社会职能的职业。既然是职业,就必然有其职业道德要求。同时,这个时期新闻失实这种新闻实践领域的老问题依旧存在,而追求不正当物质利益的行业不正之风这类新问题又接踵而来。所有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这个时期新闻职业道德研究的逐渐兴起。当然,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相关研究内容还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反对新闻失实、虚假新闻,提倡新闻工作者追求新闻真实性等方面;也出现了少量研究美国新闻职业道德、反对有偿新闻、新闻伦理学等的论文,但数量很少。

2、1992年-1997年:这个时期,对新闻职业道德问题的研究无论从论文数量还是从研究强度来看都明显加强,论文数量每年都在增加,到1997年达到第一个研究高峰。之所以出现这样一个研究,一方面与这个时期新闻职业道德准则的出台与不断修订有关系——1991年1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出台,1994年4月、1997年1月两次修订,《准则》的出台明显推动对新闻职业道德的研究;另一方面,也与这个时期新闻界在市场化中片面追逐利润、淡化新闻报道的社会责任有关,另外,这个时期“有偿新闻”的泛滥也促使了人们对新闻职业道德研究的热潮。与此相应,这个时期,新闻职业道德研究内容明显丰富了;而且,与有偿新闻有关的研究明显成为一个重点。

3、1998年-2004年:这一阶段,有偿新闻研究在继续,但与前一阶段相比,对有偿新闻的研究大都与突发事件结合起来论述。突发事件成为促进这个阶段新闻职业道德研究不断延续的重要因素。《东周刊》事件、2003年山西繁峙矿难事件引出的受贿事件等,都促使了新闻学术界对职业道德研究的重视,新闻职业道德研究走入又一个高峰,仅2004年一年的研究论文就达百余篇。同时,从新闻专业主义角度审视新闻职业道德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其次,新闻伦理学研究也在继续:除了对国内新闻伦理问题进行研究外,对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的新闻伦理研究的介绍和论述增多。另外,对新闻职业道德观的相关研究也受到了重视。除此以外,研究者开始从新闻娱乐化、炒新闻、新闻策划等角度研究新闻职业道德。还有,网络道德的相关研究也开始出现。

4、2005年至今:这个时期,从有偿新闻、虚假新闻、炒新闻、新闻专业主义等切入对新闻职业道德的研究在继续。同时,新闻职业道德与我国的相关政策相联系(如新闻职业道德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三个代表与新闻职业道德等)的研究,也占不小比重。随着2006年网络传播研究成为热点,对网络环境下的新闻职业道德的关注度明显增大。另外,研究者对新闻自律的研究越来越重视了。

二、研究的主要视角和内容

总括20多年来有关新闻职业道德的研究,可以发现以下研究视点和内容:

1.新闻失实与新闻职业道德关系研究

新闻失实是新闻职业道德研究的一个最常见的切入点,也是从80年代初新闻学界一开始研究新闻职业道德问题至今一直持续关注的一个点。当然,随着不同时期新闻失实形式的不断变化,研究的认识和结论也在不断地更新。就内容来看,对新闻失实的研究主要围绕失实的表现、失实的原因以及如何防止失实等层面来展开;从目前来看,不同层面的研究论文数量都很庞大,所获得的认识和具体内容也较为系统、深入。从研究成果的形态和类型来看,也相当丰富和多样,有新闻理论著作中较全面、系统的梳理和阐述,有研究论文中就某一认识视点所做的深度分析与论述,也有大量来自业界的对某些失实个案的解剖和反思。

2.“有偿新闻”与新闻职业道德关系研究

“有偿新闻”在新闻职业道德研究中也占有很大比重。与“有偿新闻”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有偿新闻”的成因、后果及如何防治等方面。

关于“有偿新闻”的成因,研究者的观点较为统一,普遍认为,“有偿新闻”的成因主要分为主观与客观两方面的因素。从主观看,新闻工作者社会良知的丧失,对个人和小团体利益的追逐是重要原因。①从客观因素看,市场化背景下形成的新闻产品市场交易的不规范,为“有偿新闻”的出现提供了机制和土壤;企业或其他组织在市场竞争中的宣传需求,则为“有偿新闻”提供了买方市场。

关于如何防治“有偿新闻”,研究者主要围绕“自律”、“领导”、“监督”、“改革”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各自的对策。从近年的研究来看,加强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自律,似乎受到更多人的强调。如有学者认为,无论是监督、评议还是惩罚,起到的无非是一种修枝剪叶的功效,只有新闻职业道德教育,才是从根做起,才能夯实新闻职业道德理念的根基。②当然,也有学者提出通过提高新闻工作者的待遇的方法来杜绝“有偿新闻”。③

3.新闻炒作、新闻媚俗与新闻职业道德关系研究

90年代以来,新闻炒作与媚俗之风盛行。一些媒体迎合人们的低级趣味,一味媚俗,大肆炒作,引起许多社会公众的反感。新闻实践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引发了学界和业界对新闻炒作与新闻媚俗问题的关注。

新闻炒作与媚俗和新闻职业道德的联系在于:首先,新闻职业道德的缺失是新闻炒作与新闻媚俗的原因之一;其次,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是减少和避免新闻炒作与新闻媚俗的重要条件。一些对新闻炒作与媚俗问题的研究者正是由此出发对新闻新闻炒作与媚俗问题进行强调和关注的。

4.典型案例与新闻职业道德研究

新闻职业道德研究常以新闻界发生的某些违反职业道德的典型案例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某些案例,呈现新闻职业道德的现状与问题,并进一步提出对策。这类研究的路径一般是:案例介绍引出新闻道德缺失话题,然后就新闻道德问题的相关内容、对策进行论述。

如,著名的山西繁峙矿难中11名记者受贿事件,就曾成为新闻职业道德研究的一个典型案例,引发了许多研究文章。另外,“茶水发炎”事件、“杨丽娟事件”等也都曾引起众多学者由此出发对新闻职业道德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有学者指出,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和职业良知的记者,必须做到:绝不有意编造虚假新闻,这是新闻工作者的一条最基本的道德底线。④

5.新闻专业主义与新闻职业道德关系研究

从新闻专业主义切入来研究新闻职业道德问题,是近年新闻职业道德研究出现的一个重要特点。围绕二者间的关联,有学者指出:新闻专业主义从本质上说,至少包含三方面的理念:新闻媒介的社会功能、新闻从业者的使命和社会责任、新闻从业者的行业准则。⑤还有学者认为,新闻专业主义中的媒体社会功能、新闻从业者使命和社会责任应该对应着新闻职业道德中的职业职责和职业权利;同样,新闻专业主义中的行为准则和新闻职业道德中的职业利益也密切相关,新闻从业者只有在满足一定的行业准则前提下,才能够获得其应有的职业利益,获得别人的赏识和尊重。因此,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专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新闻成为一项专业的必要条件。同时,新闻职业道德也对新闻专业主义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⑥另外一些学者把新闻专业主义视为解决新闻职业道德缺失问题的治本之策。如陈力丹认为,通过长期的新闻专业主义教育,内化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角色,是解决新闻职业道德问题的长远之计。⑦

6.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法制关系研究

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法规,一个涉及新闻自律,一个涉及新闻他律,两者密不可分,故研究新闻职业道德必然要涉及新闻法制问题。在这方面,一个基本的认识是,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法制之间是相互作用的:新闻职业道德为新闻法规提供存在的价值基础,对新闻法规具有多方面补充;反过来,新闻法规又可以保障新闻道德规则的实施。⑧从现有研究看,学界往往是将自律和他律同时作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来看待的。如有研究者就强调:新闻传媒职业道德建设一要靠他律,二要靠自律。⑨

7.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措施研究

研究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措施者也不少,取得的认识也较为多样。如有研究者强调,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应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完善自律监督机制;二是建立健全重视职业道德修养的机制;三是完善和加强有关职业道德修养的学习制度等。⑩另有研究者则提出,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应当促使新闻职业道德内化;促使宏观管理和调控体制良性整合;优化新闻职业道德的外部监督体系;提升社会公共道德水准和道德判断力,铲除违背职业道德的社会土壤等。11

8.外国新闻职业道德状况研究

对外国新闻职业道德的介绍和研究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相关研究视角和内容主要分为这样几类:

(1)美国新闻职业道德状况研究。这方面研究相当多,有些研究也较深入。如关岩德的《美国新闻道德建设简况》一文,对美国新闻道德建设的情况作了较全面、深入的介绍,具体涉及到美国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理论基础与发展,美国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美国新闻行业的内部监督机制(如新闻评议会、媒介内部专职督察员或道德顾问的设置、新闻评价活动)等;另外还介绍了美国新闻院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情况。12

(2)各国新闻职业道德准则比较研究。这方面较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陈中原的《形象与信誉的基石——81个国家(地区)、7个国际组织的新闻职业道德准则的初步比较分析》。该文从新闻职业道德准则的出现时间、价值标准、新闻生命、采写原则、版面安排等五个方面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新闻职业道德准则进行全面比较,分析了各国新闻职业道德准则的共性和个性。13

(3)中外新闻职业道德状况比较研究。此类研究的路径一般是先介绍西方新闻自律情况,再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做说明。以肖志峰《西方新闻自律的历史演进对我国新闻道德建设的镜鉴》一文为例,文章首先介绍了西方新闻职业道德发展的历程,然后转向西方新闻自律发展对我国新闻道德建设的启示的探讨。14

9.网络媒体职业道德研究

网络媒体职业道德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网络给新闻职业道德带来的影响和网络环境中的职业道德要求等方面。就第一方面的研究来看,很多人的认识已经比较明确,如认识到网络媒体在真实性、抄袭、把关人缺失、新闻保密、隐私权等方面都更有可能出现诸多问题。15就对网络新闻职业道德要求的研究看,研究者多从强化职业责任和自我约束能力、依靠自律原则规范从业者的行为、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等方面进行强调。16可以看出,目前这方面研究的层次还比较浅,主要停留在传统职业道德理论与网络传播特点的机械对照与分析层面。

三、小结

综观近年来有关新闻职业道德问题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认识:

1、新闻职业道德问题涉及新闻传媒的公信力和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形象,因此对其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2、从现有研究成果看,研究成绩总体来看是不错的。对一些问题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也获得了不少研究成果。而且,研究视野比较开阔,涉及面比较广,研究内容也比较深入。在新的研究视角的开拓方面,研究者也较为注意。如近年来,新闻伦理学、网络环境下的新闻职业道德、新闻自律等新的研究视角被不断开掘出来。

3、从现有研究来看,问题也是明显的。主要表现为有关新闻职业道德问题出现原因和对策的研究中前后逻辑与可行性分析的缺失。具体来说:在成因分析方面,大多着重于原因的说明,而缺乏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必然联系的论证和分析;在涉及新闻职业道德缺失的后果时,偏重于情绪性的宣泄和简单层次的描述,且理论视野较为狭窄;在对策研究方面,学界提出的种种对策往往没有足够的理论支持,也缺乏可操作性,多为自说自话和拍脑袋的产物。当然,这些问题已经获得了一些学者的重视。

注释

邓名瑛:《“有偿新闻”的伦理批判》《伦理学研究》,2005年第6期。

胡忠青:《西方新闻自律的理论与实践对我国新闻道德建设的启示》,《今传媒》,2006年第6期。

曾凡斌:《新闻职业道德的缺失与重构》,《视听界》,2005年第3期。

郑保卫:《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8期。

陆晔,潘中党:《成名的想象: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新闻学研究》(台),2002年第4期。

景刚:《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专业主义》,《当代传播》,2004年第4期。

陈力丹:《新闻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国际新闻界》,2004年第3期。

黄瑚:《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

马秋枫,张晋升,王天权:《论广东新闻传媒职业道德的他律与自律》,《暨南学报》,2005年第5期。

周宗杰:《简论加强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职业时空》2007年第2期。

陈敏:《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关键性因素分析》,《新闻界》2006年第1期。

关岩德:《美国新闻道德建设简况》,《国际新闻界》,1998年第1期。

陈中原:《形象与信誉的基石——81个国家(地区)、7个国际组织的新闻职业道德准则的初步比较分析》,《新闻记者》2001年第11期。

肖志峰:《西方新闻自律的历史演进对我国新闻道德建设的镜鉴》,《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郑瑜:《互联网对新闻职业道德的影响》,《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方玲玲:《试论网络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修养》,《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篇14

关键词 新闻 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 G210 文献标识码 A

On the History and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Journalism Professional Ethics Study in China

Zheng BaoweiFan YapingShu Shu

(The Research Center of Journalis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 Beijing 100872;

School of Journalism,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School of Journalism,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730000)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history and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journalism professional ethics study in China.

Key wordsjournalismprofessional ethics

新闻职业道德研究于今已有20余年,研究历史已较长,但研究热情却始终不减。尤其是近年来,由于媒体从业者职业道德问题屡屡发生,职业道德问题因此屡屡受到社会关注,也引起了研究者更广范围、更深入的探讨。

一、对研究状况与历史的简单扫描

对新闻职业道德的关注最早始于80年代初,基本是和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同步的。从那时到现在,相关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不仅产生数量庞大的论文和各类文章,而且已出版相关教材和专著10余部。

就专著与教材来看,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周鸿书《新闻伦理学论纲》、中华全国新闻工作协会编《新闻职业道德》、陈桂兰主编《新闻职业道德教程》、王军《新闻工作者与法律》、黄瑚《新闻伦理学》、王天定《新闻道德与规范》、黄瑚编《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陈汝东《传播伦理学》等。这些撰著已经涉及新闻职业道德的历史、基本理论、原则规范、内涵等各方面内容,较系统地介绍了新闻职业道德的方方面面。

就研究论文来看,仅以CNKI收录文章为考察对象,就可获得专门研究“新闻职业道德”的论文617篇和涉及新闻职业道德问题的文章近千篇,这还不包括CNKI未收录期刊上的文章及国内出版的论文集中的文章等。可以看出,研究论文数量巨大。

就研究开始的具体时间来看,1979年12月,复旦大学新闻系编印的《外国新闻事业资料》(1979年第4期)上发表的《新闻道德的准则》首次将新闻职业道德引入我国新闻学研究中。但当时新闻职业道德研究并未引起更多人关注,直到1982年,由于党的“十二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在各行各业加强职业责任、职业纪律的教育”,从而大大促进了新闻领域对新闻职业道德的研究,新闻职业道德概念随之开始在新闻界流行和普及,并为各界所认同。

总括1979年至今的新闻职业道德研究,可以看出这样几个阶段:

1、1979年―1991年:这一时期,新闻界经过拨乱反正,在理论上弄清了新闻事业的性质、社会定位等带有根本性意义的大问题,意识到了新闻事业既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是现代社会中一门具有独特的社会职能的职业。既然是职业,就必然有其职业道德要求。同时,这个时期新闻失实这种新闻实践领域的老问题依旧存在,而追求不正当物质利益的行业不正之风这类新问题又接踵而来。所有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这个时期新闻职业道德研究的逐渐兴起。当然,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相关研究内容还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反对新闻失实、虚假新闻,提倡新闻工作者追求新闻真实性等方面;也出现了少量研究美国新闻职业道德、反对有偿新闻、新闻伦理学等的论文,但数量很少。

2、1992年-1997年:这个时期,对新闻职业道德问题的研究无论从论文数量还是从研究强度来看都明显加强,论文数量每年都在增加,到1997年达到第一个研究高峰。之所以出现这样一个研究,一方面与这个时期新闻职业道德准则的出台与不断修订有关系――1991年1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出台,1994年4月、1997年1月两次修订,《准则》的出台明显推动对新闻职业道德的研究;另一方面,也与这个时期新闻界在市场化中片面追逐利润、淡化新闻报道的社会责任有关,另外,这个时期“有偿新闻”的泛滥也促使了人们对新闻职业道德研究的热潮。与此相应,这个时期,新闻职业道德研究内容明显丰富了;而且,与有偿新闻有关的研究明显成为一个重点。

3、1998年-2004年:这一阶段,有偿新闻研究在继续,但与前一阶段相比,对有偿新闻的研究大都与突发事件结合起来论述。突发事件成为促进这个阶段新闻职业道德研究不断延续的重要因素。《东周刊》事件、2003年山西繁峙矿难事件引出的受贿事件等,都促使了新闻学术界对职业道德研究的重视,新闻职业道德研究走入又一个高峰,仅2004年一年的研究论文就达百余篇。同时,从新闻专业主义角度审视新闻职业道德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其次,新闻伦理学研究也在继续:除了对国内新闻伦理问题进行研究外,对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的新闻伦理研究的介绍和论述增多。另外,对新闻职业道德观的相关研究也受到了重视。除此以外,研究者开始从新闻娱乐化、炒新闻、新闻策划等角度研究新闻职业道德。还有,网络道德的相关研究也开始出现。

4、2005年至今:这个时期,从有偿新闻、虚假新闻、炒新闻、新闻专业主义等切入对新闻职业道德的研究在继续。同时,新闻职业道德与我国的相关政策相联系(如新闻职业道德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三个代表与新闻职业道德等)的研究,也占不小比重。随着2006年网络传播研究成为热点,对网络环境下的新闻职业道德的关注度明显增大。另外,研究者对新闻自律的研究越来越重视了。

二、研究的主要视角和内容

总括20多年来有关新闻职业道德的研究,可以发现以下研究视点和内容:

1.新闻失实与新闻职业道德关系研究

新闻失实是新闻职业道德研究的一个最常见的切入点,也是从80年代初新闻学界一开始研究新闻职业道德问题至今一直持续关注的一个点。当然,随着不同时期新闻失实形式的不断变化,研究的认识和结论也在不断地更新。就内容来看,对新闻失实的研究主要围绕失实的表现、失实的原因以及如何防止失实等层面来展开;从目前来看,不同层面的研究论文数量都很庞大,所获得的认识和具体内容也较为系统、深入。从研究成果的形态和类型来看,也相当丰富和多样,有新闻理论著作中较全面、系统的梳理和阐述,有研究论文中就某一认识视点所做的深度分析与论述,也有大量来自业界的对某些失实个案的解剖和反思。

2.“有偿新闻”与新闻职业道德关系研究

“有偿新闻”在新闻职业道德研究中也占有很大比重。与“有偿新闻”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有偿新闻”的成因、后果及如何防治等方面。

关于“有偿新闻”的成因,研究者的观点较为统一,普遍认为,“有偿新闻”的成因主要分为主观与客观两方面的因素。从主观看,新闻工作者社会良知的丧失,对个人和小团体利益的追逐是重要原因。①从客观因素看,市场化背景下形成的新闻产品市场交易的不规范,为“有偿新闻”的出现提供了机制和土壤;企业或其他组织在市场竞争中的宣传需求,则为“有偿新闻”提供了买方市场。

关于如何防治“有偿新闻”,研究者主要围绕“自律”、“领导”、“监督”、“改革”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各自的对策。从近年的研究来看,加强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自律,似乎受到更多人的强调。如有学者认为,无论是监督、评议还是惩罚,起到的无非是一种修枝剪叶的功效,只有新闻职业道德教育,才是从根做起,才能夯实新闻职业道德理念的根基。②当然,也有学者提出通过提高新闻工作者的待遇的方法来杜绝“有偿新闻”。③

3.新闻炒作、新闻媚俗与新闻职业道德关系研究

90年代以来,新闻炒作与媚俗之风盛行。一些媒体迎合人们的低级趣味,一味媚俗,大肆炒作,引起许多社会公众的反感。新闻实践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引发了学界和业界对新闻炒作与新闻媚俗问题的关注。

新闻炒作与媚俗和新闻职业道德的联系在于:首先,新闻职业道德的缺失是新闻炒作与新闻媚俗的原因之一;其次,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是减少和避免新闻炒作与新闻媚俗的重要条件。一些对新闻炒作与媚俗问题的研究者正是由此出发对新闻新闻炒作与媚俗问题进行强调和关注的。

4.典型案例与新闻职业道德研究

新闻职业道德研究常以新闻界发生的某些违反职业道德的典型案例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某些案例,呈现新闻职业道德的现状与问题,并进一步提出对策。这类研究的路径一般是:案例介绍引出新闻道德缺失话题,然后就新闻道德问题的相关内容、对策进行论述。

如,著名的山西繁峙矿难中11名记者受贿事件,就曾成为新闻职业道德研究的一个典型案例,引发了许多研究文章。另外,“茶水发炎”事件、“杨丽娟事件”等也都曾引起众多学者由此出发对新闻职业道德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有学者指出,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和职业良知的记者,必须做到:绝不有意编造虚假新闻,这是新闻工作者的一条最基本的道德底线。④

5.新闻专业主义与新闻职业道德关系研究

从新闻专业主义切入来研究新闻职业道德问题,是近年新闻职业道德研究出现的一个重要特点。围绕二者间的关联,有学者指出:新闻专业主义从本质上说,至少包含三方面的理念:新闻媒介的社会功能、新闻从业者的使命和社会责任、新闻从业者的行业准则。⑤ 还有学者认为,新闻专业主义中的媒体社会功能、新闻从业者使命和社会责任应该对应着新闻职业道德中的职业职责和职业权利;同样,新闻专业主义中的行为准则和新闻职业道德中的职业利益也密切相关,新闻从业者只有在满足一定的行业准则前提下,才能够获得其应有的职业利益,获得别人的赏识和尊重。因此,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专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新闻成为一项专业的必要条件。同时,新闻职业道德也对新闻专业主义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⑥ 另外一些学者把新闻专业主义视为解决新闻职业道德缺失问题的治本之策。如陈力丹认为,通过长期的新闻专业主义教育,内化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角色,是解决新闻职业道德问题的长远之计。⑦

6.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法制关系研究

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法规,一个涉及新闻自律,一个涉及新闻他律,两者密不可分,故研究新闻职业道德必然要涉及新闻法制问题。在这方面,一个基本的认识是,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法制之间是相互作用的:新闻职业道德为新闻法规提供存在的价值基础,对新闻法规具有多方面补充;反过来,新闻法规又可以保障新闻道德规则的实施。⑧ 从现有研究看,学界往往是将自律和他律同时作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来看待的。如有研究者就强调:新闻传媒职业道德建设一要靠他律,二要靠自律。⑨

7.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措施研究

研究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措施者也不少,取得的认识也较为多样。如有研究者强调,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应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完善自律监督机制;二是建立健全重视职业道德修养的机制;三是完善和加强有关职业道德修养的学习制度等。⑩另有研究者则提出,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应当促使新闻职业道德内化;促使宏观管理和调控体制良性整合;优化新闻职业道德的外部监督体系;提升社会公共道德水准和道德判断力,铲除违背职业道德的社会土壤等。11

8.外国新闻职业道德状况研究

对外国新闻职业道德的介绍和研究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相关研究视角和内容主要分为这样几类:

(1)美国新闻职业道德状况研究。这方面研究相当多,有些研究也较深入。如关岩德的《美国新闻道德建设简况》一文,对美国新闻道德建设的情况作了较全面、深入的介绍,具体涉及到美国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理论基础与发展,美国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美国新闻行业的内部监督机制(如新闻评议会、媒介内部专职督察员或道德顾问的设置、新闻评价活动)等;另外还介绍了美国新闻院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情况。12

(2)各国新闻职业道德准则比较研究。这方面较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陈中原的《形象与信誉的基石――81个国家(地区)、7个国际组织的新闻职业道德准则的初步比较分析》。该文从新闻职业道德准则的出现时间、价值标准、新闻生命、采写原则、版面安排等五个方面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新闻职业道德准则进行全面比较,分析了各国新闻职业道德准则的共性和个性。13

(3)中外新闻职业道德状况比较研究。此类研究的路径一般是先介绍西方新闻自律情况,再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做说明。以肖志峰《西方新闻自律的历史演进对我国新闻道德建设的镜鉴》一文为例,文章首先介绍了西方新闻职业道德发展的历程,然后转向西方新闻自律发展对我国新闻道德建设的启示的探讨。14

9.网络媒体职业道德研究

网络媒体职业道德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网络给新闻职业道德带来的影响和网络环境中的职业道德要求等方面。就第一方面的研究来看,很多人的认识已经比较明确,如认识到网络媒体在真实性、抄袭、把关人缺失、新闻保密、隐私权等方面都更有可能出现诸多问题。15就对网络新闻职业道德要求的研究看,研究者多从强化职业责任和自我约束能力、依靠自律原则规范从业者的行为、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等方面进行强调。16可以看出,目前这方面研究的层次还比较浅,主要停留在传统职业道德理论与网络传播特点的机械对照与分析层面。

三、小结

综观近年来有关新闻职业道德问题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认识:

1、新闻职业道德问题涉及新闻传媒的公信力和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形象,因此对其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2、从现有研究成果看,研究成绩总体来看是不错的。对一些问题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也获得了不少研究成果。而且,研究视野比较开阔,涉及面比较广,研究内容也比较深入。在新的研究视角的开拓方面,研究者也较为注意。如近年来,新闻伦理学、网络环境下的新闻职业道德、新闻自律等新的研究视角被不断开掘出来。

3、从现有研究来看,问题也是明显的。主要表现为有关新闻职业道德问题出现原因和对策的研究中前后逻辑与可行性分析的缺失。具体来说:在成因分析方面,大多着重于原因的说明,而缺乏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必然联系的论证和分析;在涉及新闻职业道德缺失的后果时,偏重于情绪性的宣泄和简单层次的描述,且理论视野较为狭窄;在对策研究方面,学界提出的种种对策往往没有足够的理论支持,也缺乏可操作性,多为自说自话和拍脑袋的产物。当然,这些问题已经获得了一些学者的重视。

注释

邓名瑛:《“有偿新闻”的伦理批判》《伦理学研究》, 2005年第6期。

胡忠青:《西方新闻自律的理论与实践对我国新闻道德建设的启示》,《今传媒》 ,2006年第6期。

曾凡斌:《新闻职业道德的缺失与重构》,《视听界》,2005年第3期。

郑保卫:《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8期。

陆晔,潘中党:《成名的想象: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新闻学研究》(台),2002年第4期。

景刚:《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专业主义》, 《当代传播》,2004年第4期。

陈力丹:《新闻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国际新闻界》,2004年第3期。

黄瑚:《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

马秋枫,张晋升,王天权:《论广东新闻传媒职业道德的他律与自律》,《暨南学报》,2005年第5期。

周宗杰:《简论加强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职业时空》2007年第2期。

陈敏:《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关键性因素分析》,《新闻界》 2006年第1期。

关岩德:《美国新闻道德建设简况》,《国际新闻界》,1998年第1期。

陈中原:《形象与信誉的基石――81个国家(地区)、7个国际组织的新闻职业道德准则的初步比较分析》,《新闻记者》2001年第11期。

肖志峰:《西方新闻自律的历史演进对我国新闻道德建设的镜鉴》,《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郑瑜:《互联网对新闻职业道德的影响》,《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方玲玲:《试论网络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修养》,《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国内首个研究西部报业经济发展的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西部大开发与西部报业经济发展研究》结项出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