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范文

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54:4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关键词:经济危机的演变 原因 启示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普遍的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从未摆脱过经济危机的冲击。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体制的必然结果,其爆发也是存在一定的规律。

一、在经济危机的原因分析方面:制度因素和有效需求不足因素占主导

西斯蒙第把经济危机的总根源归结为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即资本主义大生产和它不合理的分配制度造成的生产无限扩大和消费不足的矛盾。他认为消费不足是经济危机的前提,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破坏了生产和消费的平衡,造成了生产和消费的尖锐矛盾,这是爆发经济危机的根源。

凯恩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也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在凯恩斯看来,资本主义之所以经常出现失业和危机,那是由于在通常的情况下,社会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有效需求不足,即需求不足造成了失业和经济危机。

需要强调指出,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是相对的,即社会生产的产品同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要相比而言是过剩了,而不是绝对过剩。但不管是相对过剩 ,还是绝对过剩 ,都是过剩。这是马克思和凯恩斯的共识之处。

熊彼特把创新作为他研究和解释经济危机波动的基石,从而把各种经济周期波动统一起来,以创新活动去加以说明,创造西方经济学中统一研究各种经济危机波动的理论体系,开创了研究经济危机波动的一大流派。熊彼特热衷探索商业周期中萧条走向繁荣的基本动因。

二、分析经济危机角度方面:矛盾分析法和心理分析及边际分析的较量

马克思运用矛盾分析法进行深刻的制度分析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与马克思相反,凯恩斯避开了矛盾分析法,避开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采用心理分析和边际分析解释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根源。

在凯恩斯看来,资本主义爆发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凯恩斯认为总需求是消费和投资之和,把总需求或有效需求不足说成是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的结果。马克思的矛盾分析和制度分析要优于凯恩斯的心理分析,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表现在流通领域,而根源于生产领域,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

此外,熊彼特对经济危机的分析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是从理论分析、历史过程和统计资料三个方面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进行分析;第二,以创新活动为中心,对经济周期的起因和过程进行实证分析:第三,不给出任何有关对策的建议。

三、在经济危机的特点方面:周期性是一大亮点

西斯蒙第断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永续不断的、永久性的经济危机而不是周期性的,因为今年的产品是用去年的收入购买的,只有今年的生产与去年的收入相适应才不会发生生产过剩,但资本主义下生产年年扩大,今年的产品总是超过去年的收入,这就发生了一种永恒的收入不足因而经常存在着过剩的产品,所以资本主义经济会永远处于生产过剩的危机中。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并非持续存在,而是每隔一定时间爆发一次,具有周期性。马克思写到"大工业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部门的这个生命周期现在平均为十年。在周期性的危机中,营业要依次通过松弛、中等活跃、急剧上升和危机这几个时期。"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把经济周期分为高涨、恐慌、萧条、复苏四个阶段。凯恩斯认为,在经济周期繁荣阶段的后期,资本家对资本品之未来收益作乐观的预期,故使资本品逐渐增多,其生产成本逐渐加大,俱不足阻遏投资增加。由于资本家不能对"资本资产的未来收益作出合理的估计",使得资本边际效率突然崩溃,投资大幅度下降,于是经济危机就降临了。

在经济周期性的研究方面,熊彼特的四阶段模式把经济周期分为"繁荣"、"衰退"、"萧条" 和"复苏"四个阶段。繁荣阶段和萧条阶段分别由创新和诸如投机、恐慌、经济政策不当之类的外生的、非实质性的现象所引起。同时熊彼特还指出,不同的创新活动,所需要的时间可能是不同的。

四、对摆脱经济危机的设想

西斯蒙第认为这一途径是回到小生产去,发展小生产。因为小生产是为消费而生产,生产不是无限的;其产品就近销售或为人定做,最能了解市场需求状况,不会发生生产无限扩大和消费不足的矛盾。而作为革命家和旧制度的批判者,马克思认为克服经济危机的途径只能是用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让全社会占有生产资料,生产在社会的统一计划指导下避免盲目性,从而避免经济危机。

凯恩斯以有效需求不足理沦为依据,得出国家必须干预经济的结论。通过国家干预经济,使总供给等于总需求, 资本主义经济就恢复均衡了,经济就能发展 ,资本主义则能坚持下去,就不能灭亡。熊彼特并没有对周期现象提出什么政策建议,但从他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冒昧地推断出,他可能承认人为的政策干预会有助于缓解或消除来自外生振源的影响,但除非禁止创新活动,来自内生源的振动将不能被任何人为政策加以消除。

五、对次贷危机的反思

从制度的层面进行考察可以发现,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依然是马克思当年分析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所导致的生产过剩,这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剖析:

首先,尽管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了历史性的变革,但资本对剩余价值贪婪的本性没有变,其结果造成在社会财富不断膨胀的同时,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为了实现资本的贪婪本性,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采用信息技术等技术革命成果,并运用企业并购重组等组织创新实现规模经营;另一方面,通过相对减少员工的工资和社会福利支付以更快地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积累率。这样,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在财富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社会财富分配的差距持续扩大。

其次,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体制强化了资本对剩余价值贪婪的本性,导致在私人经济利润率持续提高的同时,工人实际报酬持续下降。新自由主义经济体制强调自由市场的存在与扩张,削弱政府宏观调控;强化自由竞争和资本对劳动的控制,主张减少社会福利支付等等。这些政策主张在实践中使资本对剩余价值贪婪的本性得以进一步强化。为维护私人经济利润率的持续提高,形成了"工资挤压"和"工资崩溃"趋势,工人实际工资(报酬)持续下降。

最后,在居民有支付能力需求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美国为了避免引发生产过剩的危机,只得通过无限度扩大消费信贷(如"次贷")的办法来刺激需求,结果无可避免地导致严重金融危机。扩大消费信贷的办法就是为劳资双方共同认同,并为政府肯定的"透支消费"。从本质上说,它只是为相对过剩的生产创造"虚拟消费"条件,因而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所以,21 世纪初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其根本原因看似一些人所认为的"消费过度",实则还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所导致的生产过剩。

参考文献:

[1]曹苏红、王立强.运用理论方法透析当前西方经济危机.研究.2009年第4期

[2]孙仲涛.对这次"百年一遇"全球经济危机的思考. 科学社会主义. 2009年第3期

篇2

关键词:经济危机 金融危机 原因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时提出的理论。在政治经济学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一种与资本主义制度与生俱来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中也出现了各种困难,我国经济所发生的危机是否属于类似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过剩性经济危机,这一问题的研究对于我们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困难,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之区别

(一)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Economic Crisis)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也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体制的必然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依靠开拓国际市场来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不惜发动世界战争,历史证明这一条道路是走不通的。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转向寻找、开拓国内市场,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的困扰。但是却无法解决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因此,无法从根本上找到解决经济危机的办法。

(二)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The Financial Crisis)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例如短期利率,证劵,房地产,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恶化。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经济危机直接造成生产者、劳动者的贫困,社会消费能力太低,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资金无法周转。金融危机则是因为金融资本没有找到正确的投资方向,造成大量资金、资本的浪费,以至于资本、资金无法周转,社会经济崩溃。

解决的办法:首先,要弄清楚社会较高的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是从哪来的,表现在哪些人群中;其次,投资高科技领域,把高科技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不断开辟新的生产领域,为社会加速发展铺平道路;最后,把资本应用在提高生产力的研究上,生产服务于普通民众。[1]

二、我国存在爆发金融危机可能性的原因

(一)我国不存在爆发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经济危机不同于金融危机。在马克思看来,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的产物。经济危机的根源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过剩,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属于过剩性危机。从根本上说,我国不存在爆发类似于资本主义国家过剩性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首先,从制度上讲,我国的经济体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这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制度存在根本的区别。宏观调控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使我国的经济在全社会范围内有效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发展生产,使经济活动符合人民的利益。

其次,社会主义国家企业所得的利润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中资本家所得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虽然现在资本主义国家各种福利待遇有所提高,但是却无法解决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社会主义国家的利润通过税收的方式最后归属于人民。

(二)我国存在发生金融危机可能性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高速的经济增长时期,但这不能代表中国经济运行中不存在诱发金融危机的因素。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出现过金融风险,但由于当时中国整体环境相对闭塞加上四大国有银行的绝对控制地位,并没有演变成金融危机。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国内环境的改变,一些潜在的问题有可能成为诱发金融危机的因素。

1.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主流趋势,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也逐渐融人了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全球经济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因金融经济危机而陷入衰退,这将会通过降低对中国出口产品的需求而对中国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金融经济危机的发生也会减少外商在中国投资的力度与规模。

2. 我国经济发展中内部存在的问题

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首先,银行体系脆弱。银行是金融系统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现阶段,中国银行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其次,汇率制度不完善。主要体现在汇率形成机制非市场化、汇率制度缺乏弹性。再次,外债结构不合理。外债是支持一国经济发展一项不可或缺的资金来源。我国外债结构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短期外债不断攀升、商业贷款比例偏大等方面[3]。

三、总结

通过以上各方面的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爆发危机的可能性,但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危机不同与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即不是过剩性的经济危机。我国存在爆发金融性危机的可能性,这是内外两种因素影响的结果。我们应从国内外两个方面来防御我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主要是从我国内部着手。对于防范未来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中国需要在可控的范围内稳步推进国内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仅仅靠加息、升值等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化解深层次的经济矛盾。中国现阶段需要从增加内需,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等多个方面,改变目前的经济不平衡状况。

参考文献:

[1]郭书江.论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的形成原因与遏制[J].经济评论,2004(1):80-81.

[2]马克思.资本论[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657.

篇3

关键词: 基本矛盾 经济危机 生产过剩 资本金融化 资产证券化

一、引言

在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美国经济经历了低通胀高增长的黄金时期。西方学者们乐观的认为,通过金融体制改革可以避免了经济危机的发生,使资本主义制度再次焕发了活力。他们认为,金融深化理论的发展使投资不再受到资金流通情况的制约,消费也不会受到收入水平的限制。即使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 信贷也不会完全枯竭,即使收入骤减,也可以凭借信用贷款继续消费,这样就打破了“收入和消费之间僵化的关系”。这样的改革确实达到了短期内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平稳增长的目标,但最终却没能阻止经济危机的发生。

基于此次危机的教训,西方学界将危机爆发的原因归罪于金融信用领域。有“金融期货之父”之称的梅拉梅德认为此次危机的根源在于信息的不透明和政府监管缺位。在08年“中美金融高峰论坛”上,经济学者将灾难归因于资产证券化所导致的金融衍生品的快速创新。而格林斯潘在为自己的辩护中指出,危机的根源在于经济的高速扩张导致投资者过分乐观,低估了风险。这些问题只是引发经济危机的表面原因的解决只能缓解、延迟危机的爆发,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资本主义自我调控能力有所增强,但它却无法摆脱经济危机的阴霾,因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内生的,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

二、资本主义对抗性分配制度决定的劳动者贫困化

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生产条件的分配就是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生产资料归谁所有,谁就能支配生产过程并占有生产成果,所以,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了个人消费品的性质。因此,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根本特征的资本主义分配制度必然使分配方式有利于私有制基础上的有产者。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创造的财富未必会被劳动者享用,财富的分配取决于生产资料的所有制。

美国从1996年至2007年,美国经济持续扩张,实际GDP的增长迅速,达到每年3.3%的水平。与此相对应的是个人收入的增长却低于GDP的增速,而且作为个人收入重要组成部分的个人工资收入的真实值在2001年和2002年连续两年出现了负增长,分别是-0.48%、-0.81%。

经济发展了,国民收入增长了,以上的数据却表明劳动者分享的经济发展成果的份额在不断的降低。在美国,过去的二十年中最贫困的40%的人的人均财富下降了59%,同时,最富有的1%的人占到收入增长总额的33%;处于金字塔顶端最富有的1%的人掌握着34.3%的家庭净资产,最富有的10%的人掌握着将近71%的国民家庭资产,而处于金字塔底层最贫困的80%的美国家庭仅占总资产的15.3%,而处于最底层的40%的家庭只占有0.2%。

三、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使资本主义通过促进消费缓解生产过剩的危机

剩余价值的积累与实现,内在的要求消费需求相应比例的增加,而资本主义对抗性的分配制度导致劳动者由于贫困化而消费萎缩,这就不可避免地引发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资本主义生产本身只是为资本而生产,表现为生产的起点与终点,表现为生产的动机与目的”。这一趋势使得资本主义生产脱离了社会需要而呈现出无限扩张的态势。而与此形成明显对照的是,以广大劳动者为主体的社会需求却相对萎缩。加速扩张的生产规模最终在狭窄的市场中无法获得市场实现,不得不面临着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剩余价值的实现之间的矛盾――一个与需求相对的潜在生产过剩问题。

在美国,由于有效需求的不足,致使生产能力过剩,表现为实际工业产出始终低于潜在工业产出。美国工业能力利用率从94年的峰值80%逐年下降,直到01-02年的低谷63%,虽然工业能力利用率在04年伴随着固定投资的迅猛增长回升到了70%,但仍然低于90年代平均76%的历史记录。为满足生产无限扩张的要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得不促成消费在绝对数量上的增加来缓解剩余价值生产与实现之间的矛盾。

美国的GDP中消费占到了2/3,消费是推动GDP增长的主要动力。近十年中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始终高于投资、进出口和政府支出。网络泡沫的破灭造成了美国经济发展的停滞,2001年GDP增速只有0.8%,其中一季度和三季度出现负增长,分别是-0.5%和-1.4%。与以往经济出现停滞或衰退不同的是:消费支出并没有随之大幅下降,反而增长了2.5%;在当年投资与进出口均出现下滑的情况下,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达到了1.74个百分点。2002年,消费支出增长了2.7%,贡献率1.9个百分点,高于GDP实际增长率。2003年消费支出增加2.9%,略高于2.7%的GDP增速,它为增长贡献了2.05个百分点,占全部经济增长的76%。消费成为阻止美国经济下滑和推动之后又一轮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四、借贷消费的现实根源是:劳动者维持艰难的劳动力再生产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消费的增长应该是以收入的增长为前提的。从此次经济危机发生前几年的统计数据来看,个人收入在1999和2005年增幅明显小于GDP,消费支出的增速在这几年始终高于个人收入增速。同时,个人储蓄占可支配收入比例呈下降趋势,且出现负储蓄率。2002年个人收入仅增长了0.2%,但是消费支出却增加了2.7%;2005年个人收入增长了2.2%,消费支出增加了3.0%。

在收入增长缓慢,且呈现“零储蓄”的情况下, 对消费支出和个人收入的解释,只能到家庭债务中去寻找答案。从2000年开始,美国家庭债务与可支配收入的比率从91%上升到120%,家庭负债与家庭资产的比率从13.3%升为16.9%,债务实际支付比率从12.6%升至13.7%。截至2007年底,居民债务(不包括房地产贷款)总额达2.9万亿美元。其中37%为信用卡,63%为汽车贷款和学生贷款。住房贷款余额在2007年已超过13万亿美元,与GDP规模相匹敌。加上房地产贷款,居民债务总额将达到16万亿美元之巨,平均美国每个公民要担负50000多美元的债务,而根据美国人口统计局2007年调查显示,美国中等家庭的年收入为50233美元。虽然各种形式债务的快速增加在短期内推动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增长,但是这样的经济增长是难以维系的。债务的不断增加不仅会加剧金融信用的过度膨胀,同时也会使金融信用机构因不良贷款增加而面临巨大的经营风险。

五、信用制度的发展强化和加速了危机的出现

金融信用体系的基本职能是动员社会闲散资金用于企业的积累扩大。而在当代,由于对产业性投资进行充分融资的机会减少,导致消费信贷和住宅融资的重新启动,以劳动大众为融资对象的贷款得到扩大。在具有广泛分工的市场经济中,由于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市场的不确定性日趋增大。金融机构纷纷利用资产证券化来分散经营风险,降低运营成本,同时提高非流动性资产的流动性。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金融机构创造了种类繁多的信用衍生品。

金融机构在将原始的金融产品分割、打包、组合开发各种金融衍生品的过程中,原始的金融产品被变形为高出自身价值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金融衍生品。从这些金融衍生品的本质来讲,它并没有降低投资的风险,而是将风险分化转移,而且风险在分散的同时,也变得越来越隐蔽。随着金融衍生品的不断推出,金融交易链条也在不断拉长,由于信用杠杆的作用,不但使金融产品的价格成倍上涨,而且也使面临的风险成倍增加。至2006年,美国的金融票据和证券规模已经达到129万亿美元,是当年GDP的9.7倍,其中债券占28万亿美元,住房按揭贷款占12万亿美元,消费贷款占2.5万亿美元。而且与消费贷款相关的信贷违约掉期市场的估值已达到60万亿美元。至2007年上半年,美国次贷余额为1.5万亿美元,在按揭贷款市场所占份额从2001年的2.6%增加到15%,连同中间级贷款,非优质贷款所占份额已达到46%。次贷余额通过杠杆作用产生的影响也超过了10万亿美元。如此规模的贷款利益链条,一旦借款人违约,则风险将沿着利益链条逐步蔓延,其后果不堪设想。

2004年至2006年7月,为对抗通胀,美联储通过17次提高利率,使联邦基金利率从1%上升至5.25%。利率的升高、房价的下跌,使次贷借款人越来越难以承受房贷的负担,至2007年,次贷拖欠60天的比率超过15%,是2005年同期的3倍。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显示,截止08年10月,美国17家大型信用卡托管机构逾期30天未还款的违约账户已经激增26%,信用卡坏账率上升18%。信用贷款机构的坏账激增与信贷市场的流动性紧缺已经使美国5大投行以及12家商业银行倒闭,金融危机爆发了。

六、金融危机成为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

纵观过去这一百年资本主义体系下发生的几次重大的经济危机,都是由股票、外汇、债券等金融市场发生,并最终导致了以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企业大规模倒闭为标志的经济危机。因此,很多学者认为,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已经过时,危机的根源已经从生产领域转移到了金融领域。当危机来临的时候,他们总是在金融领域里去寻找经济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在最近二十年推进的以金融深化为核心的金融自由化改革,要求消除资本流动的障碍,利用市场机制进行资本的自由配置,其实质就是要减少政府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和干预。而政府对金融市场监管和干预的缺失必然会导致市场的过度投机,过度的投机必然使金融泡沫迅速膨胀。但是当泡沫破裂,经济学家又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归因于市场的过度投机和政府的监管缺失。这在逻辑上是自相矛盾的,因此这些背弃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经济学家始终无法找到现代经济危机的真正根源。

在市场经济空前发展的当代,金融深化所造就的具有吸引力的各种新型金融衍生工具提高了其吸收这些资本的能力。金融深化一方面为资本开拓了增殖的空间和市场,另一方面也使资本家可以以很低的成本从金融市场中获得资金。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金融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金融信用已经深入到了整个经济的各个领域,因此以前以工业经济为主要内容的资本主义经济贴上了金融经济的标签。“在再生产过程的全部联系都是以信用为基础的生产制度中,只要信用突然停止,危机显然就会发生。所以乍看起来,好像整个危机只表现为信用危机和货币危机”。虽然危机发生在金融信用领域,但是其根源还是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参考文献:

[1][澳]尼克.比姆斯.资本主义的世界性危机和社会主义前景[J].国外理论动态,2008(11),第10页.

[2][7]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第273页、第555页.

[3][美]大卫.M.科茨.新自由主义进入危机和终结阶段[J].国外理论动态,2007(12),第10页.

[4]黄树东.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对中国的启示,2008年11月25日.

[5]闫立良.60万亿CDS会否扩大次贷危机[N].证券日报,2008年5月19日.

[6]雷曜.次贷危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第15页.

篇4

关键词:《资本论》;经济危机;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F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1-0106-02

经济危机是指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者整个世界经济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不断收缩,是资本主义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危机。《资本论》中有这样的叙述:“一切现实危机的最后原因总是群众的贫穷和他们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比的是资本主义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发展的界限。”[1]而直接导致经济危机爆发的便是资本的本性,认识和理解经济危机及其理论是我们应对当代金融危机的必然选择。

一、《资本论》中关于经济危机理论的阐述和分析

1.《资本论》中关于经济危机理论的直接诱因分析

首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出了资本的本性是经济危机的直接诱因。那资本的本性是什么?正如我们所知,资本是一种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是一种能够生产钱的工具。资本家对于金钱的追求是无限的,也就意味着资本对于利润的追求是无限的,由此推动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但绝大部分的资本是掌握在资本家的手里的,留在劳动者手里的资本会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而减少,劳动者的购买力会随之变弱,这样一来商品卖不出去,资本就无法运转,随之而来企业就会闲置生产力,这样便导致了危机的爆发。

其次,由于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而导致的社会生产的增长超过了社会购买力的增长,资本所有者卖不出去产品就不能给员工发工资,这样购买力就会更弱,陷入一种恶性循环。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很快就超过消费。结果,生产出来的商品卖不出去,所谓商业危机就到来了。”[2]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生产相对过剩,即消费者有购买意愿却没有购买力,就是说这种生产过剩不是生产的增长已经超过了社会实际需要的一种绝对意义的过剩,而是相对于劳动者的无支付能力的一种过剩。

2.《资本论》中关于经济危机理论的根源说明

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这对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竞争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是两个长期并存的规律,这两大规律作用的结果便是生产力的盲目提高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社会化的程度会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越来越高。它内在地要求各部门、各企业之间及生产和消费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以使得整个社会再生产能够顺利进行。但资本主义的生产是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各部门各企业之间及生产和消费之间不可能建立起有利于经济良性运转所需要的适当的比例关系。因此,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尖锐的矛盾就产生了。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就是单个企业生产活动的有组织性同整个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单个企业的生产,在资本家或其人的统一指导下是有组织、有计划的;而整个社会生产却基本上陷于无政府状态,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比例的失调,特别是生产与需要之间的比例的失调,是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的结果,也是引起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二,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快速增长和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所有资本家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都拼命发展生产,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其结果是使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落后于整个社会生产的增长,商品卖不出去从而造成生产的相对过剩,这是引起经济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

3.《资本论》中对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的分析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只要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这就决定了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危机常爆发于资本主义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各种矛盾极其尖锐。危机首先会在某一环节或者部门出现,然后蔓延开来。危机之后是萧条阶段,这一阶段矛盾有所缓解,生产不再继续下降,失业问题也有所减少,但社会购买能力还是十分低下,社会经济呈现出一种停滞状态。这一阶段过后市场情况有所好转,生产开始逐步回升,经济开始复苏,在复苏阶段,市场开始扩大,经济开始回升,随着生产的不断扩大,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也会逐步加快,进入周期高涨阶段,这是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呈现出一片繁荣。但这种繁荣只是短暂的,随着社会生产的扩大,各种矛盾会再次尖锐,下一周期的危机就会随时爆发。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危机是周期地重演的,危机与危机之间的间隔表现了一定的规律性。

二、对于《资本论》中经济危机理论现实意义的分析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对于当今经济危机具有极强的解释能力,同时对于当今我们如何应对经济危机也有着现实的意义。

1.当今世界,生产过剩仍然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而后席卷全球的这次经济危机破坏力极其强大,究其本质,仍然是生产的相对过剩。较之于1929年的经济危机,只不过是把问题从供给方转给了需求方,从表面上看表现为有效需求过于旺盛,但透过表面现象从本质上看则是房地产业的生产过剩,是由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的。为了缓解房地产业出现的生产过剩,通过“透支”来刺激消费者以实现扩大需求的目的,使一些不具备还款能力或者信用低的人通过透支来满足自身的过度需求。这样一来,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张,消费也进一步膨胀,从而出现了不负责任的廉价信用所导致的房地产过度膨胀的恶性循环。这也正是马克思经济危及理论对于时下这场经济危机的解释。

2.经济危机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每次危机都使生产倒退几年甚至几十年,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灾难,危机使社会财富遭到巨大破坏。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就依然存在,而经济危机的爆发也是随之而存在的。美国盛行借贷消费,这种消费实质上是社会大众的“相对贫困”与“绝对贫困”而导致的社会购买力的日趋萎缩,而资本为了获取更多利润,就会生产出远远超过大众购买能力的消费品,为了将这些“剩余产品”转化成利润,他们又会再生产出许多金融衍生品,以销售给那些购买力日渐萎缩的民众。这恰恰是《资本论》所强调的生产的无限扩大与大众购买力萎缩这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体现。可以这么讲,只要这种“透支消费”不停止,经济危机就随时可能会爆发。

3.当今的经济危机仍然会周期性的爆发,虽然政府会采取一些干预措施,包括对经济危机的某些调解和福利政策等使得危机爆发的具体情况有所变动,危机爆发的周期性各个阶段也不像以前那么明显,但危机仍然是周期性爆发的。

关于经济危机的周期性需要研究周期性的原因和周期长短的原因。危机周期性的原因,要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变化中去寻找。这一矛盾以波浪式的状态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始终。这一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后产生了经济危机,然后再通过对生产力的破坏强制地缓解了这一矛盾。一次危机过后,随着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其基本矛盾又会逐步被激化起来,另一次危机便不可避免。至于周期长短的原因,二战前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还没有占统治地位时主要是由固定资本的更新周期决定的,因为它的更新是周期的物质基础,这样必然会引起对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需求量的大增,生产资料生产就会得到恢复和发展。由此一来就会增加就业以提高劳动者的购买能力和扩大消费市场,从而促进消费资料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因此,资本主义经济走出危机需要的物质条件就由固定资本的更新为其做好了。同时,下一次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也会因为它引起新的一轮的生产过剩的贮备待续。固定资本更新的周期是决定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为经济危机的间隔时间创造了物质基础。

通过上述分析,对于如何消除危机我们就有了一些建设性的主张,就像马克思所说的:我们要破除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度而实行生产资料的全民所有制,按照社会需求有计划地调节社会各生产部门,统一地组织与管理全社会的生产,校正社会财富与收入分配的不平等问题,对产品实行按劳分配。只有这样,生产关系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保证社会化大生产按比例协调发展,以便从根本上消除生产过剩的根源。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篇5

[关键词]马克思;凯恩斯;经济危机;危机;资本

[中图分类号]F0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187-(2013)04―0090―05

一、引言

1825年英国爆发的第一次经济危机引发了学术界对经济危机问题的不断探讨,相应地形成了解释这种经济现象的不同理论,其中尤以马克思危机理论和凯恩斯危机理论为重要的经典危机理论文献。由于马克思危机理论深刻指向资本主义制度,所以当世界经济良好运转的时候,某些人便把马克思危机理论抛至脑后,认为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危机理论才是治世良方。2008年的经济危机让人们重新审视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试图寻找不同于西方经济学仅停留于现象层面的论断,于是马克思危机理论重获人们的青睐。一时间《资本论》在各地的畅销榜榜上有名,据报道,2008年该书在柏林的销售量是过去一年销量的3倍、1990年的100倍。这种在经济运行良好时就说马克思过时主张凯恩斯,而在经济萧条时又主张马克思而批驳凯恩斯的“功利性”倾向,盖源于对这两种危机理论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尤其是对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没有准确的把握。马克思和凯恩斯的经济危机理论在研究方法、研究领域、阶级立场等方面都有根本的不同,因此在运用这两个理论来分析经济危机前,有必要对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把握。

二、马克思危机理论的基本观点

虽然马克思没有将其经济危机理论以专著的形式展现出来,但只要对《资本论》、《剩余价值理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以及一些有关信件中的“重要论点和思想加以综合”,危机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则跃然纸上。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研究并未停留在表象层面,亦未孤立于某个时代,而是将其置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加以考察分析,以获得一般性的结论。马克思是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和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的运动中,去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源、具体原因和演变趋势的。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如下。

(一)危机的可能性与实现条件

马克思认为在直接的物物交换中,买与卖是同时完成的,即消费与生产能够直接完成匹配,不存在风险。但当货币作为交换媒介引入到商品交换中,之前不可分离的相互联系的买和卖便可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完成。由于商品生产并非为了满足自身消费需求,所以为完成下一步的生产商品必须交换出去,且必须先转换为货币再交换,但是货币却不需要立马转化为商品。这种由买卖分离引发的危机可能,被马克思称为“危机的第一种形式”。伴随商品的买和卖发生时空上的分离和对立的还有货币所起的作用,它会从简单的交换媒介分别扩展到价值尺度和价值实现。如果在这两个分离的时刻,商品的价值发生了变动,就可能引发支付能力问题,进而发生危机,故马克思认为这是“危机的第二种形式”。马克思认为危机的以上两种形式共同构成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可能,且在没有第二种可能性的情况下,“危机的第一种形式”也可能出现,但“危机的第二种形式”要以第一种形式的产生为前提。

上述两种形式只是经济危机爆发的一般可能性,要将这种潜在可能转变为现实的经济危机还需要一定的条件。“危机的这种可能性要发展为现实,还需要有整整一系列的关系,从简单商品流通的观点来看,这些关系还根本不存在”。由此可见,危机成为现实所需的关系是在简单的商品流通扩展为资本流通之后,即货币转换为资本之后。也就是说,经济危机爆发所需的“一系列关系”是伴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而形成的。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货币的介入使简单的物物交换转变成资本的流通,信用制度的发展加速了资本周转和流通的速度,不可遏止的生产力的发展催生了大规模的生产,这些都为资本家实现追逐剩余价值的冲动和欲望提供了条件。在把握了单个企业资本流通的运行规律之后,马克思从宏观上对全社会资本的流通过程进行分析,将微观的流通中的矛盾扩展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资本流通的普遍矛盾。他认为,社会总资本的循环与周转不过是相互交错的单个资本循环的总和,通过这种单一到总和的扩展过程,局部的危机也就演变成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普遍的经济危机。

(二)危机的根源

通过把经济危机放置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考察,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危机绝非一种偶然事件,而有着深刻的制度必然性。他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有限的支付能力相对于无限扩大的生产规模之间的矛盾;二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马克思指出,“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这表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危机是一种相对的危机,是一种有限支付能力相对无限扩张生产的危机,即生产相对剩余的危机。它还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与劳动间的根本对立。一方面,作为资本人格化代表的资本家,为了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会不断增加资本积累扩大生产,并通过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方式压低工人工资。另一方面,作为消费者的工人创造了包括劳动力价值、剩余价值在内的价值,但得到的仅仅是劳动力价值这一部分。从全社会来看,工人只得到相当于“需要的平均水平”的工资,资本家却不断进行扩大的生产,两者间的不匹配毫无疑问地形成了供大于求的宏观经济状况。所以,在资本主义中,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激化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且这种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危机而非狭小范围内由于个体消费受限引发的经济危机。

(三)危机的周期性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植于资本主义所特有和固有的各种矛盾,当这些不可调和矛盾间的冲突达到一个极值时,经济危机就爆发了。经济危机给紧张的矛盾一个舒缓的机会,使长期积累的矛盾压力得以舒缓,也使资本主义经济暂时恢复正常。但经济危机只是对资本主义矛盾的暂时缓解,其并没有消除或触动危机爆发的社会制度,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危机爆发的可能性、现实条件和根源依然存在。由此看来,危机不过是一种缓冲剂,当缓冲效果过去之后矛盾依旧会尖锐化,到那时新的危机又会出现。经济危机的根源不消除,危机和矛盾就只能处于一个死循环当中。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亦有所体现,整个经济发展而言会经历为以危机为起点的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马克思认为危机阶段是经济周期的决定性阶段,“它既是上个周期的终点,又是下个周期的起点”。

独立资本家作为整个资本主义生产的重要参与成员,其自身的生产决策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危机的发生,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对固定资本安排。经济危机爆发于矛盾最尖锐的时刻,这个时刻往往是经济繁荣的时候,面对危机资本家不得不缩小生产;经济萧条时期固定资产价格相对较低,因此会以较低的成本进行固定资本的更新;当经济开始复苏时为获取更多的利润其又会更新固定资产;这种投资的冲动在繁荣时期会得到进一步加强。单一资本家更新固定资产除了利于恢复生产,还会提高资本构成加速资本积累,为下一次更新产生新的需求。所以,“虽然资本投入的时期是极不相同和极不一致的,但危机总是大规模投资的起点。因此,就整个社会考察,危机又或多或少地是下一个周转周期的新的物质基础”。

(四)危机的世界性

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资本将突破一切阻碍无限制地追求剩余价值,它一方面会冲破自身现有规模的限制,不断地扩张膨胀;另一方面,资本会冲破所在环境的局限,寻找新的土壤。随着资本在国内的发展,国内资本规模和市场都变得越加狭小,甚至成为其发展的障碍。于是,在剩余价值的驱动下资本开始突破国家的限制走上国际舞台。马克思认为,“资本一方面具有创造越来越多剩余劳动的趋势,同样,它也具有创造越来越多交换地点的补充趋势;……从本质上来说,就推广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或与资本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正如马克思所言,资本为自身的发展开辟国际市场,是资本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世界资本市场的形成,使得资本的生产和流通以及他们的每一主要因素都具有世界性,经济关系的一切矛盾也就在世界范围内展开来。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经济危机本质的阐述,不难发现经济危机只是资本主义一切矛盾扩展开来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其所固有的各种矛盾综合作用的一种结果,是其经济关系中所有矛盾的暂时缓和的一种强制平衡,将这些特征放置于一个更大范围来看正是世界市场危机。由此看来,世界资本市场的形成既为资本追求剩余价值提供了舞台,也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推向了更高阶段和更广范围。当世界经济关系中的各种矛盾激化时,就以全球性的经济危机集中暴露出来。

(五)危机的结果

通过对资本主义全面的分析,马克思认为它所特有的各种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后果的复杂性。随着矛盾的逐步激化会促使“暴力”的方式来消解冲突,危机的爆发导致劳动被暂时中断、资本被部分消灭,采用这种强制的“暴力”的方式迫使资本回复到合理水平。雇佣劳动者作为以出卖自己劳动力获取劳动力价值的经济活动参与者,受到的冲击是最直接的,他们将丧失收入来源或者收入锐减,只要危机不散去、其处境只会日益恶化。第二个受到冲击的就是资本,为了保证整个社会水平上的资本继续发挥职能,很大一部分资本会被消灭,甚至单个资本家的资本会全部消灭。当然这种以生产力的巨大浪费和破坏为代价的方式,还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那就是使资本主义经济中已经尖锐的矛盾得以缓和,已经失去的平衡得以恢复。但是马克思指出,这种解决只是暂时性的,它预示着下一次更猛烈的危机的开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如果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存在的制度基础不能消灭,那么它就会不断地周期性地出现。故而,要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离不开资本主义的制度基础,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消灭资本主义制度。

三、凯恩斯危机理论的基本观点

面对上世纪30年代爆发的经济危机,“宏观经济学之父”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在这本经典著作中,凯恩斯对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作用机制进行了详细论述,这些分析均建立于“有效需求”这一核心思想之上。“所谓有效需求,只是雇主们从决定提供的当前就业量上,所可预期取得的总所得或收益”。“有效”是针对整个社会的总供需能否平衡而言的,“有效需求是总需求上之一点,这一点之所以成为有效,因为如果就业量在该水准,则供给与需求两种情况,恰好使雇主之预期利润成为最大量”。“需求”是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之和,消费需求形成的基础是真实所得,取决于实际就业量;投资需求的基础是资本的未来收益,会影响资本家的生产规模即供给。所以,从就业的角度来看,由总需求的不足引发的危机就会以失业的形式展现。

凯恩斯以有效需求不足为逻辑起点,引入经济行为主体的心理因素,从“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心理上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以及“心理上的流动性偏好”间的相互作用解释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在这三个心理因素中,凯恩斯认为“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即“资本之边际效率”最为重要。原因有两个:其一,“长期利率基于成规,相当稳定,而资本之边际效率则变化多端,非常不稳定,故有效需求很难维持在一个高的水准,足以提供充分就业”;其二,“商业循环之所以可以称为循环,尤其是在时间先后上及期限长短上之所以有规则性,主要是从资本之边际效率之变动上产生的”。

他认为心理因素的作用机制大致如下。首先,经济危机源于资本边际效率的突然崩塌。“预期之基础,非常脆弱……故预期常有骤然而剧烈的变化”,“一个典型的恐慌,其起因往往不是利率上涨,而是资本之边际效率突然崩溃”。经济繁荣的后期,人们表现出对资本未来收益过度乐观,对资本存在过度投资,因此当资本边际效率“骤而奇烈”的崩溃时,流动性偏好增强,利率上涨,投资下降,危机爆发。其次,资本边际效率决定于人们的心理状态,并作用于消费倾向。“决定资本之边际效率者,乃是不受控制、无法管理的市场心理”。通常在这三个心理因素中消费倾向是比较稳定的,但是“若资本之边际效率降得很厉害,则消费倾向也受到不利影响”,以至于出现消费倾向的下降。其次,利率的上升可能会加剧经济危机。利率与资本边际收益率密切相关,影响着人们在资本市场的投资决策。如果利率上升发生在危机之前,那么利率的上升会使人们对未来收益的预期下降,进而导致资本边际收益率的下降和崩溃,爆发危机;如果利率上升发生在危机之后,在流动性偏好和低未来收益预期作用下,人们更不愿意投资资本市场,资本边际效率会加速崩塌。所以“要挽救经济繁荣,其道不在提高利率,而在降低利率,后者也许可使繁荣延长下去”。

四、两种经典经济危机理论的比较分析

(一)马克思与凯恩斯经济危机理论的共同点

1.两种经济危机理论都具有系统性。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从商品经济出发,研究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根源、推动力、周期性以及危机的后果和治理。凯恩斯的危机理论也同样论述了经济危机的根源、周期性以及危机的后果和治理。

2.两种经济危机理论中都非常强调投资在经济波动中的作用。马克思指出,大规模更新固定资本在为扩大生产提供条件的同时,也在为经济危机提供物质基础。凯恩斯则认为,投资会使企业净储蓄增加导致消费下降,从而引起有效需求不足。

3.两种经济危机理论都认为,在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证券市场通过作用于实体经济加速了危机的爆发。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信用制度的存在为虚拟资本积累和现实资本积累的分离提供了条件。当两者之间确实发生脱节时就会产生经济泡沫,当泡沫破灭的时候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也就来临了。凯恩斯则将资本市场作为三大心理因素发挥作用的媒介,消费者是通过利率、资本市场预期收益和流动性偏好在资本市场和消费之间做出选择和平衡的。

(二)马克思与凯恩斯经济危机理论的不同点

1.两者研究方法不同。马克思立足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重点运用唯物辩证法中的矛盾分析法以及抽象分析法,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流通、交换和消费构成的循环体,系统剖析了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如何引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相对于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凯恩斯运用的是唯心主义,他将经济危机的原因归结于人们的心理因素。认为危机源于人们心理上对资本未来的预期的崩溃,这种崩溃又来自于心理因素,并且利率的上升会加速这种崩溃。

2.两者的阶级立场和研究层面不同。与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不同,凯恩斯公开宣称自己是“站在有教养的资产阶级一边的”。正因为两者的阶级立场不同,决定了他们研究的层面不同。马克思从制度的层面去把握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原因、后果和治理等一系列问题,将对经济危机的整个分析放置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中,而非停留于显现表层。他通过抽象的、辩证的分析,指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伴生品,它的消失是以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为前提的。凯恩斯,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维护者,认为危机客观存在,并不是资本主义制度带来的,所以凯恩斯的危机理论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一些表面层次的调整和修正,以此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3.两者研究的领域不同。在探究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时,马克思强调生产、交换、流通、消费中的生产领域,而凯恩斯则注重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即流通领域。当然马克思也有论述商品流通、货币流通和资本流通对经济危机实现的作用,但是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真正根源在于社会再生产,“危机的一般条件必须用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条件来说明”。认为,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积累已到一定的程度,反映在流通领域当中严重的生产过剩或消费不足时,危机已是势不可免。凯恩斯也承认过剩,但他认为原因不在于社会再生产而在于人们的有效需求不足。虽然有需求,但是没有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就无法使生产出来的商品销售出去,完成流通。虽然凯恩斯提出从分析经济危机的新视角,但遗憾的是他对有效需求不足的分析没有去触及资本主义制度,不过是在现有资本主义制度框架下进行的表层分析。

4.两者对待危机的处理方式不同。研究立场、研究层面、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的不同,使得马克思和凯恩斯对危机的解决方式上产生了截然不同的观点。马克思的研究表明,在资本主义制度条件下,社会的无政府状态与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组织性、资本追求最大剩余价值与劳动者只能获取劳动价值、生产的不断扩大与有限的消费能力、信用推动下的虚拟资本积累和现实资本的脱节等一系列的对抗关系只能通过危机的方式获得暂时的缓和。矛盾对抗的结果必然只能是生产力破坏所换来的暂时的平静,矛盾进一步运动所带来的也只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这意味着,只有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代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能从根本上消灭危机。

凯恩斯依据有效需求不足理论,提出了以国家干预为核心的经济危机治理政策。他认为,要解决有效需求不足就应该利用国家的力量来进行需求管理。其政策手段有财政政策(包含财政支出和政府税收)和货币政策(由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和再贴现率三个工具组成),并以财政政策为主导,货币政策为辅助。具体来说是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刺激私人投资和消费,利用这两种力量来转变需求为有效需求,克服有效需求不足可能导致的经济危机。必要时还可以辅以以下措施:减免税收增加购买力、采用公开市场操作或其他货币政策影响利率增强对资本市场的信心。

五、小结

综上,我们认为,强调“制度是根本的”、着眼于经济制度深刻层面的马克思危机理论,与强调“运行是重要的”、致力于经济运行层面的凯恩斯经济危机理论,实际上从不同角度启发我们以马克思危机理论为基础,有分析地吸收和借鉴凯恩斯危机理论的合理成分,尝试构建起一个全面的、综合的、包括经济制度层面和经济运行层面的经济危机的理论分析和解释框架,从而为我们扩展研究、充分解释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危机现象,提供了两种理论资源和基础。

[参考文献]

[1]胡代光,魏埙等,当代西方学者对马克思《资本论》的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0,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1972,133,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1982,548,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41,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16,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