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拓宽德育途径范文

拓宽德育途径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54:3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拓宽德育途径,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拓宽德育途径

篇1

一、实行学生干部轮流制,进行有效的学生自我教育

学生干部源于学生,又置身于学生之中,他们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赋予他们自知、自律、自我管理等职能,对全体学生的影响、带动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以往学生干部的选拔,只注重少数学习优秀学生,而与绝大多数学生无缘,这就使大多数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处于被动地位。实行学生干部轮流制,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体现学校管理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人”意识,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收到较好的管理效果和自我教育效果。要积极培养、精心指导每一届班委会确立任期目标,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圆满完成任期任务,使每个同学从参与管理的实践操作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实现自我认识,自我规范、自我教育等管理功能,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二、树立榜样,典型引路,以正面教育为主

当代青少年学生是敢想敢说敢做的一代,他们知识面宽广,社会信息量大,对变幻莫测的客观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他们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年龄阶段,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定型,面对社会种种现象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甚至良莠不分。为了有效地教育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我们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持之以恒地开展“一周之最”“文明班级”“文明中学生”等竞赛活动,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学生,影响学生,使其逐步懂得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些竞赛活动,体现在全体中学生,体现在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德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能激励全体学生去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挖掘自己的智慧潜力,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涌现出了各科最佳学生,而且涌现出了文明礼貌,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爱护公物等方面的先进典型,形成了团结协作,勤奋努力的良好校风,净化了学校育人环境,起到了榜样示范,典型引路的教育作用。

三、走出去,请进来,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增强责任感,增加紧迫感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学生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素材和条件。学校德育要打破封闭式的教育模式,善于捕捉信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与见识,不失时机地进行理想、品德教育。走出去,组织学生参加大型庆典、义务劳动、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等活动;请进来,就是请当地领导、英雄模范、司法人员进校做国情乡情、英雄事迹、法制教育等报告。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从社会实践中,从亲身感受体会中,萌发爱国、爱社会主义、爱劳动,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培养了热爱生活,热爱学习,遵纪守法,珍惜劳动成果等良好品质,把今天的学习和祖国四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增强了建设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

四、开展主题活动,实现活动育人

学校各项活动都是德育的载体,每个活动的开展都要使学生在心灵上受到启迪,受到震动,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达到活动育人的目的。因此,学校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时期的教育目标,确定切合实际,富有兴趣和教育意义的主题活动,尽最大努力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培养创造能力的空间。一年一度的“文明中学生”“文明礼仪”知识竞赛,不仅使学生在能力上得到锻炼,更使他们明确了中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陶冶了情操,培养了良好的品质。

五、优化校院,环境育人

美的校园自然环境、文化环境,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催人奋进,使学生在和谐优美的校园环境中,不知不觉升腾爱校意识,从而激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为创造美好的人生努力奋斗。我们根据农村学校实际,力求风景树与常青树相间,花草相间,使校园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焕发出勃勃生机。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充分利用每一空间,竖立起校风校训牌,挂起名人名言,设立评比表扬设施,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努力使静态的物变成“活”的教育内容,使学生在校园各个角落通过耳濡目染,受到熏陶和启示,促进优良品质的形成。

篇2

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那么,作为资源短缺、相对封闭的农村中学能否突破自身局限,将地域文化中所包含的优秀品格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拓展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来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呢?

我们将当地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深入探究整理,从红色文化、历史人文、孝老传统、古村落保护四个层面开展德育工作,通过实践探究活动、开展志愿服务、开设校本课程、校园文化育人等不同形式对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思想品德教育,初步形成了彰显地域文化、贴近学生生活的特色德育体系。

我校地处风景秀丽的淄川东南山区的马鞍山脚下、淄河河畔,学校所辖区域位于古齐鲁两国交界处,拥有丰厚的历史人文资源,马鞍山抗战遗址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德育资源得天独厚。因此,我们结合本地地域文化特色,着眼于德育活动的目标、活动内容和实施方法三个维度进行设计。

一、依托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红色抗战文化是革命先烈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以此作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的活教材,更具教育意义。淄河中学依托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马鞍山抗战遗址,将“弘扬马鞍山抗战精神,做英雄传人”作为学校德育主题。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感受革命前辈不畏强敌的革命斗志和英勇献身的无私精神。每年的清明节,学校都组织学生到马鞍山抗战纪念馆举行缅怀革命先烈的仪式。学生通过参观展室、听取讲解、敬献花圈、活动感受征文等形式接受教育。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学校还聘请了当地驻军参与学校国防教育。通过军训、参观军营等活动,优化了行为习惯,增强了纪律意识,加深了爱国情感。

二、挖掘人文资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淄河地区民风淳朴,人文历史厚重,地处古齐鲁两国交界处,其辖域内存有大量古齐长城等遗迹,民间流传有“孟姜女哭长城”、“孙膑梦泉”等传说。淄河地区是被专家认证的孟姜女哭长城传说的起源地,而孟姜女哭长城传说被列入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这些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人文资源,是开展人文素养教育的天然宝库,有丰厚的群众基础。淄河中学深入挖掘整理这些资源,编写校本教材《魅力淄河》,建立校园地域文化系列文化长廊。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开展“孟姜女小调传唱”等活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通过耳闻目染,让学生感受地域文化、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学校还聘请了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专家巩曰国教授为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讲座。

三、巧用孝老文化资源,进行孝老美德教育

淄河地区自然居住环境好,民间多有长寿者,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曾报道淄河地区多有长寿老人,这与当地良好的自然环境有关,也与当地孝老敬老的美德传承有关。“孟姜女”、“顺天姑”孝老爱亲的民间传说在当地广为流传,学校将这些民间故事等进一步挖掘,编入校本课程《魅力淄河》,并配以开展“关爱老人――走进敬老院”、“青年志愿者慰问孤寡老人”等活动。使孝老爱亲这一传统美德在淄河中学蔚然成风。

学校每学期都组织学生赴淄河敬老院开展慰问老人活动。为老人们打扫房间,用自己的零用钱为老人们买样慰问品成为同学们的学期必修课。同学们怕老人们外出走失,还为老人们定制了印有电话的特制“证件”。淄河中学校外德育基地在淄河敬老院挂牌,孝老敬老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对于散居在各村的孤寡老人,由学校政教处牵头,分片分组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活动。

四、保护传统村落文化,进行热爱家乡教育

2014年,山东省住建厅等三部门联合评选出的山东省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中,我市共有16个,学校所在的太河镇就有9个村落榜上有名。这些传统村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如何引导学生积极认识到这些价值,从而积极行动起来,保护传统村落文化,学校做了各种形式的探索。

学校成立探究小组和古村文化志愿保护团队。引导学生对辖域内的古树、古碑、古井、古桥、古庙等古迹进行探究和保护,将探究和了解到的情况汇总形成调查报告,并查阅和寻求保护措施。通过古树、古碑等调查保护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环保意识。

篇3

关键词:课外活动;英语能力;分享阅读;自主学习

英语能力又包含哪些内容呢?它的范围当然很广泛,也可以是无所不包的。简而言之,就是听、说、读、写、思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英语教师该如何从课外活动入手提高中职学生的英语能力呢?下面就分别从听、说、读、写、思和创新上来谈。

一、以课外活动提高中职学生听的能力

课外活动的听,一般有听广播电视、听故事、听报告、听演讲、欣赏歌曲、品味诗歌等等,总的来说,就是听别人讲话。要听懂对方说话的内容含义和辨别其表达方式,作出恰当的反应。听是口语交际中的基本环节,要做到耐心专注,领会意图,抓住中心和要点。教师可安排中职学生在课外听一些新闻、故事、歌曲、笑话、朗诵等,能够听懂而且能够明确别人说话的中心思想。

1998年,电影Titanic风靡全球,它的主题曲My Heart Will Go On更是让许多年轻人传唱。借此机会,我充分运用录音机的暂停功能,每天抽一定的时间,让中职学生听写两句并跟唱直至学唱完毕。从此,应中职学生的要求,我推荐中职学生学唱了Old Mcdonald Has a Farm等经典儿歌和一些经典电影主题曲。中职学生在学唱英语歌曲的过程中,听力得到了提高,学英语的兴趣更浓了。

二、 以课外活动提高中职学生说的能力

说的能力包括与人交流思想、朗读背诵、演讲、辩论等。说,要态度自然,尊重对方,注意对象和场合;准确、流利地讲英语,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心情,努力使对方理解,进而说服、感动对方;说,还要做到语言简洁、生动。说要与听结合起来,互相配合,协调发展。

教师可引导中职学生先模仿,再实践。模仿教师、电视台播音员、电影卡通录音等,多看新闻、演讲会、辩论会,多做朗读、背诵训练,从迷你对话和片段练习开始,抓住一切可以和人对话的机会,不断提高说的能力。

三、以课外活动提高中职学生读的能力

读,就是阅读。读的能力对中职学生的要求是:用一定的速度阅读文章,掌握泛读和精读的方法;整体感知文章,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路,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在阅读中加强对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理解;欣赏文学作品,感受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熟练使用工具书,学会使用多种媒体。教师应特别指导中职学生掌握读书看报的方法和习惯,提高阅读效率,扩大阅读面。另外,还要教会中职学生有选择的读,不要让坏东西侵蚀了中职学生幼稚的心灵。

读,还可以上升到对事物的感悟。如对书画作品的读,对山水风景的读,对人品的读等等,这是高一层次的读,是对人或事物的精神、品质的理解、感悟。

四、 以课外活动提高中职学生写的能力

写的能力,一是指写字的能力,二是指写作的能力。写字上要培养正确、规范、美观写字的习惯,并上升为硬笔书法。课外活动中,可以办课外书法兴趣班,从铅笔字抓起。中职生在写字训练上与小学脱了节,应重视写字训练,利用课外进行训练,逐步提高中职学生的写字水平。写作上,可指导中职学生参加各种征文﹑作文比赛,还可以向各级报刊投稿,教师作好辅导,使中职学生加强对各种文体文章的写作训练,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养成勤动笔﹑多修改的习惯。

五﹑以课外活动提高中职学生思的能力

通过课外活动对中职学生的指导和训练,不断提高中职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能够解决问题,用思想去指导自己的语言和行动,用英语去思维,不断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听﹑说﹑读﹑写和思是互为促进的。如办墙报、做剪贴本,除了写的能力外,还需要对版面进行布局﹑装饰等,这些都需要与思想配合作周到的打算,并用英语思维,用思指导写。笔者所带的中职学生中有几届集体订阅过English Coaching Paper、English Weekly等报刊。一般情况下,报纸杂志看完做完,中职学生就会束之高阁,这些报纸就成了一堆废纸。我会要求中职学生利用假期把它们进行剪贴,开学后再进行评比。这样既让中职学生复习了英语知识,又帮他们积累了一手资料,真可谓一石二鸟。

六﹑以课外活动提高中职学生创新的能力

以课外活动提高中职学生的英语能力,不是简单的事,需要英语教师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和付出巨大的努力。我觉得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一)处理好听﹑说﹑读﹑写﹑思几方面的关系

中职学生的能力是一个综合的东西,几方面的能力需全面发展,不是偏废哪一项:当然根据兴趣和爱好可在某些方面多花些时间和精力,但千万不能放掉任何一项。

(二)处理好校内和校外的关系

教师要引导中职学生把学校﹑家庭﹑社会联结起来,把英语活动的范围扩大延伸到家庭和社会,使中职学生全方位吸收﹑运用,提高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用学校课堂教学指导课外活动,用课外活动促进课堂教学。

(三)符合实际,确定内容

教师要根据学校的条件和中职学生的实际(如兴趣爱好等),每学期确定几个主要内容,不求全面,着重培养中职学生的习惯。这样几年下来,中职学生在听﹑说﹑读﹑写﹑思等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和提高。

(四)持之以恒,讲究方法

任何事情都贵在坚持,不可半途而废,遇到问题和困难要及时解决。教师首先要做到这样,也要教育中职学生这样做。

再有,要注意中职学生的吸收能力等,循序渐进,不一蹴而就。方法要灵活多变,主要是要符合中职学生的性别﹑气质﹑性格等特点。

总之,英语教师若能科学合理地组织和管理生动活泼的英语课外活动,便能拓展中职学生的英语学习渠道,从而有助于激发和提升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丰富语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和塑造性格。

篇4

一、优化教学内容,利用教学中的体育因素进行教育

新编的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材,思想性很强,如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部分,教学中只要教师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懂得身体好与工作好、学习好的关系,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意义,就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再如教材中游戏部分,绝大多数有主题,有生动的情节,有严格的规则,思想品德教育内容较为明显。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游戏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组织教法,就可以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团结友爱、互相合作、爱护集体、爱护公共财物、遵守纪律等思想品德教育。

二、针对教育对象,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教育

低年级的学生特别喜欢带情节的游戏和竞赛性活动,对具体事物感兴趣;随着年级的增高,体育知识的增长,运动技能的不断提高,他们开始对新颖的、有一定难度的练习感兴趣,但对理论知识还是不太感兴趣。另外,儿童情感很不稳定,控制能力差。具体表现在进行游戏或比赛时,胜利了就喜形于色,失败了就垂头丧气,意志上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坚持性比较差。

针对儿童在体育与健康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这些特征,体育教师可适时开展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如根据儿童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感兴趣,对理论知识兴趣不大的特点,把所讲的体育与健康知识、体育新闻故事化、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乐于接受,从中受到教育。在练习枯燥的耐力跑时,一方面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延长跑的距离。另一方面用走跑交替、比赛或集体跑步等方法鼓励学生坚持到底,从而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等。

三、优化教学方法,通过精心组织进行教育

体育与健康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果方法单一,会导致组织松弛,纪律涣散,这样不仅大不到教育的目的,而且还会出现不安全的隐患,更不利于学生优良品质的培养。因此在体育与健康教学方法上要灵活多变,精心组织,以促进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教法灵活,手段多样,形式活泼,不仅可以直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还能使学生更快地学会动作,调动积极性,培养优良品质。如上投掷课,在教师必要的讲解、示范、讲评外,可以通过对墙投掷小皮球、沙包进行分组练习。在反复练习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个人、小组对空抛降落伞的游戏练习,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互相评价,敢于自我表现,勇于克服困难。在教师辅导下用胶皮管,小木棍投过一定高度的横绳,投向一定远度目标的集体练习,教育学生听从指挥,发扬勇敢顽强的精神,认真练习,培养同学间相互合作的精神。这样既给学生创造了更多的活动机会,又贯穿了思想品德的教育内容。

四、强化教学管理,运用课堂常规进行教育

在体育健康教学管理中,一些通常的要求与规定都要制度化、规格化。建立科学合理的课堂常规,不仅有利于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严密的教学组织,同时对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优良品质,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课堂常规是教学管理中的一项主要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可用时间,通过各种方法进行宣传,严格执行,严格训练,严格考察,严格考核。只有严格要求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手段。严格要求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严得适当、严得合理、要严而有度。提出的要求只有经过努力才能实现、才有效,严格不是严厉,更不是训斥、体罚。亲切关怀、耐心诱导,多鼓励多表扬也是“严”的一种方式。当然批评也是严的一种方式,但是批评教育要出自关心和爱护,真诚地指出缺点和错误,切不可借题发挥,以免挫伤自尊心,打击积极性。

此外,在利用常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充分发挥体育骨干和集体舆论作用。教师更应是常规的带头执行者,常规中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都应首先做到。这样才能保证常规顺利地贯彻执行,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也会更大。

五、注重自身修养,用“身教”对学生进行教育

教师的榜样既是无声的命令,又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要教育好学生,首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不断更新知识,注重个人形象,这样对学生的教育才有更大的说服力。如冬季上体育课前,教师衣着适当,情绪饱满,不畏严寒,事先到操场等待学生,上课时口令洪亮,动作规范,坚定果断,举止言行充满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所有这些对学生将产生极大的鼓舞和激励作用。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全方位、多渠道地进行和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的有机过程。只要我们善于把握时机,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融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将会培养出一大批思想情操高尚、道德品质优良和身体素质良好的合格接班人。

篇5

论文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发严峻,本文在分析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寻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的途径。

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数据,2008、2009、2010年各类高校毕业生分别达到559万、610万、630万人。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就业率的高低和就业质量的好坏已经成为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杠杆。就业工作的好坏已经成为高校生存发展的根本所在。

一、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1.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情况突出

大学生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高校扩招之后,存在着大学生供大于求的现象,超过了我国社会经济增长对大学生这一层次数量的需求;二是目前大部分大学生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不能够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其中由于高校专业设置的滞后和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严重、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等原因所带来的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情况尤为突出。

2.毕业生就业观念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

高校毕业生就业方式已经从“统招统分”转变为“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就业市场也由以学历为主导变为以能力素质为主导。就业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就业观念随之变化,但是大多数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还停留在“统包统分”的时代,主要表现在缺乏竞争意识,不能主动寻找就业机会,而是消极等待机会的来临,或是过分依赖家长,等待家里帮助找工作;缺乏忧患意识,不能理解社会的激烈竞争,在校期间不能打好专业基础和锤炼自己的职业能力;就业定位存在偏差,片面地理解工作岗位的性质,追求教师岗位、公务员岗位等稳定工作以及追求薪酬高、名气大的岗位的心理,非某些单位不去,耽误了自己对就业时机的总体把握。

3.高校毕业生知识和能力无法直接达到就业岗位的要求

首先,由于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内容的滞后性,难以适应就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

其次,高校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偏重于理论和科研的现象,毕业生动手能力较弱,操作性差,专业知识单一,缺少实践能力,与用人单位实践性、复合型的人才要求尚有较大距离。

最后,由于高校大学生缺乏正确的就业意识,使在大学学习期间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仅没有踏实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关注本专业前沿知识,而且也缺少就业岗位对自身其他能力要求的认识,不能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职业技能。

4.高校就业工作体系有待完善,就业指导工作效果有待加强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发严峻,高校就业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许多高校都开展了就业工作研究,从而指导和推动本校的就业工作。但是,从总体上来看,目前高校的就业工作体系还不够完善,仍是比较薄弱的环节,存在着在研究中侧重于理论研究,可操作性较差,难以形成有效的指导,不能产生较好的实际效果的缺点。

二、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的实现途径

就业门路不仅仅是指毕业生的具体就业途径,还应该包括为毕业生寻找就业途径的一切工作准备和创造的有利条件。在国家以及各级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有利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和措施的情况下,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加强高校专业设置管理,更新课程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1)高校应结合自身办学定位,面向市场办学,主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一是根据地区产业经济特点,增设和建设品牌及特色专业;二是加强新老学科的整合调整,大力扶持适应新的产业结构的新兴专业,调整或是暂停或是减少就业困难的专业。

(2)高校课程的设置和高校专业设置一样,要适应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应该以市场需要为导向,根据应用性、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时调整课程结构和内容,确保课程设置尽量符合当前发展的需求,实现专业学习和就业的顺利接轨。

(3)要注重增加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不仅要重视基础理论知识,还应该与时俱进,兼顾甚至是加大实用性知识和技能所占的教学比重,在课堂教学中也能达到增强学生实践性能力的培养。

2.完善高校就业工作体系,切实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成效

(1)完善高校就业工作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首先,要完善高校内部的就业工作组织机构,就是要有统一的就业工作领导机构,要理顺各级就业工作机构关系,明确目标、任务以及明确的工作步骤,增强就业工作的组织性。其次,要完善就业制度建设,包括就业目标管理、就业工作队伍管理、就业激励机制、就业工作保障等,使就业工作的各个环节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加强就业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就业工作能力。要注重一线就业工作队伍,特别是政治辅导员的就业工作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就业工作的能力,提高高校就业工作的成效。一是要注重政治辅导员的培训,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交流学习机制,拓宽辅导员的就业知识面,锤炼其解决实际就业问题的能力和就业指导的实际工作能力;二是重视辅导员在学生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工作努力,切实落实奖励机制,并在地位上和职业发展上给予一定的机会。

3.更新就业观念

就业观念的更新,不单单是指学生就业观念的更新,还应该包括学生家长、高校以及就业指导老师就业观念的更新。

(1)毕业生应该端正就业态度,以积极的心态,主动了解就业信息和参加应聘活动,改变寻找终身职业、非国有单位不去的想法,依赖家人等找工作,盲目追求高薪以及过分要求专业对口的误区。 转贴于

(2)学生家长要改变以往的就业观念,如过分重视到政府、事业单位等部门就业;缺少对孩子的了解,按照自己的意愿单方面主导孩子的就业方向;缺少就业的长远规划和前瞻性眼光,只关注当前的焦点工作岗位等等。要从整体上了解就业市场的形势,树立起灵活就业的观念,及时与孩子沟通,掌握孩子的就业情况。

(3)高校也要更新观念,特别是在学校办学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专业建设以及就业管理机制等方面,以市场为导向,创新工作思路。

同时,就业指导老师,如政治辅导员,不应把自身的就业工作仅仅停留在上传下达、解答政策性工作上,而是应该积极、主动地了解专业学生的就业动态、心理情况,真正为学生的就业做出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4.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是关键。

(1)夯实毕业生的专业基础,适应社会分工细化的要求。就是在校期间,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要使毕业生能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行业知识,解决学生专业不对口,或是对口专业学生能力不足的情况。

(2)增强毕业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注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专业实习效果,在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中培养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得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增强毕业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3)注重毕业生职业能力培养,强化职业技能培养,增强职业素养。在夯实大学生专业知识,提高其知识运用能力的同时,还应该注重毕业生语言表达、人际交往、组织管理、创业以及创新等方面职业能力的培养。

另外,高校还可以引进包括秘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指导师、心理咨询师等多种形式的国家职业资格考试项目,加强项目培训质量管理,强化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获取就业门槛资格,增强就业竞争力。

5.积极通过各种措施,大力开拓就业市场

首先,高校就业管理部门应该根据本校的专业设置情况,开展市场调研,选择适合本校毕业生就业的目标区域和行业,增强就业工作的针对性。

其次,应该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如采取“走出去”的方式,积极主动地联系目标区域和行业用人单位,建立合作联系;加强与各地人才市场和人力资源市场的联系,发挥其资源优势,获取有用的就业信息,组织单位到校举办专场咨询会;通过高校的校友资源、毕业生资源,构建就业资源网络等等。

最后,高校在进行就业市场开拓的同时,应注重学校的整体形象宣传,在用人单位中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为用人单位提供周到热情的服务,主动吸引用人单位到校选聘毕业生。

6.加强就业信息管理工作,增强信息的有效使用,注重就业资源的积累

及时、准确将有效的就业信息、就业政策传达给每一名毕业生,是促进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手段。因此,应该对就业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首先,高校就业管理部门和人员应通过正规、权威的渠道,获取符合高校专业和学生特点的就业信息,并对获取的就业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归纳出就业信息的主要内容;其次,要通过高效的信息渠道,如高校网络平台、就业信息员、QQ群等,及时通知到毕业生;再次,要注重对就业信息进行跟踪,建立就业信息反馈制度。对于有效的或是产生了工作成果的就业信息,还应该建立优质信息资料库,方便以后就业工作联系。此外,还可以通过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强化高校就业指导,重视实习实践平台的建设等途径和方式拓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门路。

参考文献:

[1]洪环.对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的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11).

篇6

【关键词】 德育教育;回归生活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提出:“那种永远为自身而不为它物的目的是最完满的、绝对最终的目的,是最高的善。”善对人类意味着幸福,“善是最高的幸福。”而人的善就是合于德性而生成的灵魂的现实活动。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传统,生活的目的是其自身的善。善的生活构成人类的幸福;德性是内 在于生活并走向好(善)生活的途径,德性的完满本身即是好生活的重要部分;德性是一种获得性品质,它的养成离不开生活。

由此我们提出,德育的功能就是培养人的完满的德性;德育过程是引导个人合于德性的现实生活展开的过程;德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的好生活,是生活的幸福。

1 现代德育的困境――与生活疏离

1.1 生活对德育的疏离。社会发展至今,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物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人不知不觉就陷入了铺天盖地的物质世界。不仅如此,人们对物质的欲望也越来越大,这使得人陷入物质主义的泥坑而难以自拔。有用性成了生活的唯一尺度。与物质主义密切相关的是工具理性的扩张与技术的至上。物质主义与工具理性的高扬造成了德性在生活中的失落,大大削减了德育在生活中的地位,削减了德育之于生活的吸引力。个性的张扬与共性的失落则意味着尽管德性已越来越远离生活,恨铁不成钢的德育又无可奈何,它必须尊重个人的自由。这样的结果是生活越来越疏离德育。

1.2 德育对生活的疏离。在生活逐渐疏离德育的同时,德育并没有积极应对,反而出现了背离生活的倾向,这样就加大了德育与生活之间的距离。现代德育过分地强调外在功能,德育活动本身过多地着上了功利色彩。受外在功利制约,德育活动便不能按其当下应有的内在方式深入,从而不能使活动过程本身有效地充盈与愉悦。德育更多地进行的是与个人真实生活并无关联的活动,这样德育并没有改善个人当下的生活状态,个人不可能获得因德育展开的过程而带来个人生活的充盈与完满,德育影响与个人生活异质,德育影响会自然地受到个人当下生活的拒斥从而使德育在个人生活中趋于失落。

困境是客观存在的。现代德育必须面对物质主义,工具理性与个性滥觞的事实,此构成德育的外在困境;必须面对远离生活而自身乏力的事实,此构成德育的内在困境。如果德育不能在解决以上问题中找到突破,德育将不可能走出失落。

2 走出困境――德育向生活回归

2.1 回归生活――德育外在困境的突破。生活的目的在生活自身,在生活的善。物质在走向个人生活幸福的过程中只是外在的基础与手段。物质本身是非自足性的。德性作为手段与目的内在地统一于生活之中。这样,有用性作为手段的手段便不再是生活的尺度,德性就可能重新渗透生活。所以,德育应该的指向乃是个人的幸福生活,德育只有把个人引向生活,引向好生活,引向对好生活的追求,才可能摆脱以手段取代目的,以生活手段作为生活标准的歧途。

科学技术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是多了而是少了科学的精神。问题在于,对科技的盲目崇拜支配了个人生活,使个人生活迷失了方向。在崇拜科技的信条下高喊要弘扬价值性必然是微弱的。要突破工具理性独尊的地位,必然要回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共同的指向――生活世界。个人的生活世界原本是整体性的、不可分割的。完整的生活世界离不开完整的经验,“生活是经验的生活” 只有经验的整体性,才可能建构生活的整体性,才可能实现人、生活的完整性。单纯依靠科技理性显然无法获得个人完整的经验。

个性解放乃是人类发展的表现,是人类长期力争的结果,强调个性的发展是时代的潮流。现代社会已很难建构一套统一的客观的非个人的标准,事实上已不可能再重新恢复古典时代的德性传统。强调个性意味着尊重个人的选择自由。个人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个人可以选择高尚无私的生活,也可以选择在不违法乱纪的前提下平庸自私的生活。不管是高尚还是平庸,都是你自己的生活,你必须对你自己的生活负责,德育引导你去选择而决非强迫你去选择――强迫之下实际上不存在选择。德育不可能让人彻底放弃他当下的生活来接受另一种规范的生活,选择总是自愿的,个人只可选择他可能接受的生活。德育必须先尊重真实的个人生活,在此基础 上逐渐拓宽个人的生活视野,拓宽更广地践行个人生活意义的途径,从而更多地践行人类生活的共性,逐步提升个人的生活境界。只有尊重个人的生活,才可能赢得生活的尊重。

2.2 回归生活――德育内在困境的突破。内在困境的关键在于德育偏离了其本意的目的。强调德育的外在功能未尝下可,问题在于,如果其内在功能都未能很好的实现,那么它怎么可能充分地实现其外在功能?个人的生活本并非为了成就政治、思想、道德 品质;相反,成就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亚里士多德曾把生活分成三种:享乐的生活、政治的生活、思辨的生活,在他看来,德性比荣誉更能成为政治生活的目的,故政治活动本身亦内在地指向个人生活的完满。德育在引导牵涉政治思想品质的现实活动展开的过程上,应使之成为个人生活进一步拓展的活动,是内在于个人整体生活的,个人在此过程中能感受到生活意义的相应拓展与生活的充盈,个人能领略因其有关政治思想品质活动的展开所带来的生活的富足。德育不可能劝导人真诚地去做与其当下真实的个人生活毫无关涉的活动,去献身于个人生活世界之外的某个目的―― 除非该目的成为了一种生活的精神内含于个体生活世界――既如此,则该目的已经成为个人生活世界的一部分 。

现代社会强调角色行为与职业行为的正当与合理,并不强调把完整的个人投入于角色与职业之中,使得人与行为分离,职业规范与个人德性分离。“不同人从事不同的工作,偏重于不同的活动,具有不同的生活经历 ,但作为生活中的每个人,他是整体性的,不可分割的。他不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一活动中,他的生活不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一特定的狭隘的范围。”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他首先是人,然后才是特殊的人;他首先是生活中的人,然后才是从事某项特殊活动的人。个人的德性是角色规范与职业规范的基础,只有以个人德性来统整人的职业规范,才可能使职业规范内化为个人整体德性的一部分,并真正成为个人真诚的行为准则。

3 回归生活的德育途径

3.1 从德育走向生活――德育途径之一。要实现德育向生活的回归,德育要先改变自己疏离生活的形象,主动关怀生活,建立与个人生活世界的广泛联系,拓宽德育影响与个人之间的对话语境,赢得生活的尊重,有效地渗透个人整体生活,改善自身对生活的软弱乏力。

爱祖国不是空洞的。真正的爱国之情必然牵涉个人的生活世界,是源自个人生活世界的内在的情感积累,是个人生活的精神支柱。不是因为祖国本身可爱就会自然地产生一种深厚的祖国之爱,不是因为你是祖国之子你就得无条件地去爱祖国,而是因为祖国与个人生活世界发生了有意义的牵涉,个人在此意义牵涉中内在地发生祖国之爱。只要这种牵涉永在,则个人对祖国之爱便永不消失。意义牵涉的改变也必然会引起祖国之爱的改变。所以,德育的关键在于把外在的目的转化为内在的目的,把德育内容转化成与个人生活世界的意义牵涉 ,并引导个人理解、丰富、践行这种“牵涉”,在此“牵涉”中获得德性的发展。个人需要的不是理论的生活 ,而是生活的理论,即作为生活精神的理论。任何德育影响如果不能给生活以启迪,增进生活的理解与智慧,勇气与力量,那么它就只是说教――谁会需要空洞的说教呢?

我们认为,德育走向生活的关键是还原德育的外在目的,实现德育的内在目的,促进德育过程的生活化。

3.2 从生活走向德育――德育途径之二。德育把个人带入人的真实生活中,激励个人去交往、创造、劳动,激励个人去生活、去经历、去体验,拓 宽个人的生活视野和整个生活世界的内涵,激励个人不断去追求好的生活,在对好生活的追求中获得生活的完 满,提升个人的生活境界,与此同时也获得内含于个人好生活的德性的完满。

人需要有意义的生活。德育引导人去追求生活的意义,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意义,来自于人在其世界 中的’牵涉‘……人在世界中的’牵涉‘使得他的生活成为有意义的。”德育把人引向与环境的积极的 对话,引向与周遭世界的广泛交流,拓宽并践行人与世界的生动、活泼、丰富的关系,拓展实现个人生活价值 和践行生活意义的可能途径,为个人走向好生活、生活幸福拓宽道路,个人得以践行充实而富有意义的人生。人不仅生活,而且指导自己的生活(格伦)。苏格拉底提出,“没有省察的生活不是人的生活。”人以其生活历程为背景,来理解、省察个人的生活历程,从而获得德性的深入与完满。

个人是个人生活的主体,德育在此过程中必须尊重个人的选择,让个人感受到自由――他可以自由地选择 ,凭着他的现实的德性――而不以祈使性的规范语句去试图控制、约束人的选择行为。那样,人就失去了自由感,就会对德育对其生活的引导产生厌恶与排斥。“一个人自由选择了某种责任,就是自由地选择了不自由。”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从生活走向德育,是一条间接实现德育目标的有效途径,是一种非德育的德育。德育要大胆地激励个人去生活,去追求好(善)的生活,去践行好的生活品质。好生活本来就是德育的目的。诚如雅斯贝尔斯所言:“ 教师要唤醒人的潜在本质,逐渐自我认知知识,探索道德。一个正直的人,他同时就会是一个正直的公民。”一个拥有好生活品质的人一定会是一个好的公民;一个每个人都拥有好生活的社会,一定是好的社会。

参考文献

[1] 亚里士多德,苗力士译:尼各马科伦理学[M],中国社科出版社;1990版,第1、2、10、9卷

篇7

关键词:德育工作 创新 教育

心理学表明:道德行为是人们在道德规范的调节下,在行动上对他们、对社会做出的反应,德育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要把道德原则、道德要求化成学生自觉行动,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要增强常态化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必须努力拓宽德育途径,形成齐抓共管德育工作局面。同时,要以教学为中心,在学科教育和活动中积极渗透德育知识,再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出更多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为此,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四个方面的德育工作:

一、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渗透课程意识

我们首先在全体教职工中树立全员德育观。许多教师错误地认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和班主任是实施德育教学和德育的主体,其它教师不是德育的实施者,忽视了全员德育的功能。全员德育在新课程中的具体体现在于:各学科的课程标准里都明确提出了“情感和态度”的课程目标,例如:语文教学通过典型的文学作品,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数学教学既可以训练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也可以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科学学科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在教案中的教学目标里必须有“情感和态度”目标,在学生管理中,我们建立“教师联系学生制度”,每名教师包干几名学生,负责他们的学习、思想、生活指导。包干对象中,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杜绝教师出现“喜欢优生,嫌恶差生”的行为。每名教师都要留有帮扶记录,详细记录每个学生的成长情况。在学生的《成长记录》中,必须有每名任课教师的评价意见。通过这些举措,把每名教师纳入到德育工作的队伍中来,壮大了德育队伍的力量。

其次,我们保障了课堂渗透这一德育主渠道的畅通。为落实教学目标中“情感与态度”目标的落实,我们在教学常规检查中,把缺少“情感与态度”目标的教案定为不合格教案。我们还把“情感与态度”目标做为听评课的一个重要内容,明确要求“情感与态度”目标体现不明显、落实不到位的课不得评为优质课。在教学工作学生评议中,也把“课堂教学中能否合理渗透德育目标”做为一项重要评议内容。

二、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强化资源意识

德育教育要形成自己的创新和特色,更要强化课程资源意识,努力发掘资源优势,建设学校独有的德育工作新特色。我们一是从学校师资上挖资源。我校的英语、美术、音乐等学科有专业的教学人员,我们充分利用这些人力资源,组建了美术特长小组、音乐特长小组、书法特长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并把优秀作品挂在宣传橱窗里展出,即充分展示、发展了学生的特长,又起到了怡情励志的作用。二是从学校文化、乡土文化上挖资源。我校有悠久的历史,有丰富的民族文化积淀。特别是作为平阳县唯一一所以少数民族命名的学校,我们运用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装扮校园,培养了学生爱学校、爱家乡、爱民族大团结的高尚情操。三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挖资源,使学生了解社会、融入社会。

三、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贯彻人本意识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其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它要求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终生发展的能力。

首先给学生以充分的尊重。我们制定了教师忌语,规定教师对学生不许说“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你这样的还能……”、“自己看书去吧”等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话。对每个学生都给予真切的关爱,每名教师对包干的学生,每两个周必须至少谈话一次,并留有谈话记录,要让学生感受到在老师的眼里每个人都是一视同仁的。

最重要的,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对学生进行大人生观教育。在这种人生观的教育中,我们不是对学生讲大道理,而是把深刻的人生道理蕴涵在点滴小事中,使学生真正从生活中受到教育,而不是死记一些人生教条。比如,当学生考试失利时告诉学生,“每一次创伤都是一次成熟”,让他们坦然地去面对挫折;当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时告诉学生,“忘却的同时意味着心灵的净化”,教育他们要“君子坦荡荡”;尽管这些忠告揭开了生活表面美丽的面纱,对心理还不成熟的学生来说甚至有点残酷,但它告诉了学生应该怎样面对生活。这对他们人生的成长是大有益处的。

四、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努力拓宽德育途径,创新德育教育

努力拓宽德育途径,就要充分发挥家庭、社会教育的作用。学校与家庭只有相互沟通,紧密配合,形成合力,德育工作才能取得实效。要努力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长自身素质,让他们懂得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哪怕是微小的细节都会给孩子带来影响。其次,家长要讲究道德教育艺术,对孩子既要严又要爱,对孩子的错误,应认真疏导,正面教育,要尊重孩子,善于倾听孩子的意见,真诚地帮助孩子解决社会认识上的偏差,帮助孩子树立自尊、自律、自强的意识,增强辨别是非能力。

德育工作是一项育人的工程,要使常态化德育工作正常运转,不仅要努力提高管理者的自身素质,还要敢于创新德育工作,讲究工作方法,拓宽德育途径,齐抓共管,让儿童健康成长。我们决心为建立以学校、家庭、社会参与的全体互动的常态化德育工作管理的新局面而不懈地努力。我们要进一步更新观念,摸索创新,以更新的姿态和饱满的热情去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健康发展,去迎接学校德育工作的春天。

参考文献:

[1]林福兰.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工作改革的几点思考.教育发展研究[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2

篇8

由此我们提出,德育的功能就是培养人的完满的德性;德育过程是引导个人合于德性的现实生活展开的过程;德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的好生活,是生活的幸福。

(一)生活对德育的疏离社会发展至今,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物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人不知不觉就陷入了铺天盖地的物质世界。不仅如此,人们对物质的欲望也越来越大,这使得人陷入物质主义的泥坑而难以自拔。有用性成了生活的唯一尺度。与物质主义密切相关的是工具理性的扩张与技术的至上。“20世纪是第一个技术起决定作用的方式重新确定的时代,并且一开始使技术知识从掌握自然力量扩转为掌握社会生活,所有这一切都是成熟的标志,或者也可以说是我们文明危机的标志。”

现代社会强调个人利益,越来越多地赋予个人以独立和自由,非个人的标准已不再成为个人认可并乐于接受的生活基本准则,个人自由决定自己生活的方向。

个性得到了极大的张扬,个人不再刻意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共通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德性传统无法为继。人们越来越多地被赋予选择道德与选择何种道德的自由,共性的追求不再成为德育的庇护,个人可以自由决定是否接受德育影响。这既是一种进步同时又不可避免地消解了德育的力量。

物质主义与工具理性的高扬造成了德性在生活中的失落,大大削减了德育在生活中的地位,削减了德育之于生活的吸引力。个性的高扬与其性的失落则意味着尽管德性已越来越远离生活,恨铁不成钢的德育又无可奈何,它必须尊重个人的自由,这样的结果是生活越来越疏离德育。

(二)德育对生活的疏离在生活逐渐疏离德育的同时,德育并没有积极应对,反而出现了背离生活的倾向,这样就加大了德育与生活之间的距离。

现代德育过分地强调外在功能,德育活动本身过多地着上了功利色彩。受外在功利制约,德育活动便不能按其当下应有的内在方式深入,从而不能使活动过程本身有效地充盈与愉悦。德育更多地进行的是与个人真实生活并无关联的活动,这样德育并没有改善个人当下的生活状态,个人不可能获得因德育展开的过程而带来个人生活的充盈与完满,德育影响与个人生活异质,德育影响会自然地受到个人当下生活的拒斥从而使德育在个人生活中趋于失落。

现代社会分工的加剧与现代生活变化的加快,使个人的整体生活为自身不同的角色分割,现代生活难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们在不同角色中履行不同的责任、完成不同的任务、遵循不同的准则。“现代把每个人的生活分隔成多种片段,每个片段都有它自己的准则和行为模式。”与此同时,现代德育并没有表现出对个人整体生活与内含于整体生活之整体德性的关注,过分地强调角色道德与职业道德,更准确地说是角色规范与职业规范。它强调的乃是角色行为和职业行为本身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而非个人整体生活的德性。个人遵循规则的行为是一种“创制”而非个体的道德“实践”。这样就加剧了个人整体生活与角色行为、职业行为的分离,大大削减了道德的内涵,淡化了德性的内在精神,最终意味着德育对个人整体生活的软弱无力。

困境是客观存在的。现代德育必须面对物质主义,工具理性与个性滥觞的事实,此构成德育的外在困境;必须面对远离生活而自身乏力的事实,此构成德育的内在困境。如果德育不能在解决以上问题中找到突破,德育将不可能走出失落。

困境的焦点在于德育与生活的疏离。“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德育同样也要而且必须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德育。

现代德育走出困境的关键在于回归生活。

(一)回归生活----德育外在困境的突破现代社会容许且尊重个人对物质的追求。问题在于盲目与过份。在四处高举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德育提倡个人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要注重精神追求,在实际中此两手抓便很难避免一手硬一手软的结局,德育流于空泛。要从根本上突破物质主义的樊篱,惟有指向物质之上的更高目的----生活的幸福,好生活。生活的目的在生活自身,在生活的善。物质在走向个人生活幸福的过程中只是外在的基础与手段。物质本身是非自足性的。德性作为手段与目的内在地统一于生活之中。这样,有用性作为手段的手段便不再是生活的尺度,德性就可能重新渗透生活。所以,德育应该的指向乃是个人的幸福生活,德育只有把个人引向生活,引向好生活,引向对好生活的追求,才可能摆脱以手段取代目的,以生活手段作为生活标准的歧途。

科学技术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是多了而是少了科学的精神。问题在于,对科技的盲目崇拜支配了个人生活,使个人生活迷失了方向。在崇拜科技的信条下高喊要弘扬价值性必然是微弱的。要突破工具理性独尊的地位,必然要回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共同的指向----生活世界。个人的生活世界原本是整体性的、不可分割的。完整的生活世界离不开完整的经验,“生活是经验的生活”,只有经验的整体性,才可能建构生活的整体性,才可能实现人、生活的完整性。单纯依靠科技理性显然无法获得个人完整的经验。个人只有让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共同进入自己的经验,才可能获得经验的完整,才可能实现生活的完整与充盈。幸福的生活离不开生活的完整。德育应该把人引向人的生活世界,引导人去积极建构个人完整的生活经验,追求生活的完整性,在完整生活的建构过程中同时获得德性的完满,实现德育的目的。

个性解放乃是人类发展的表现,是人类长期力争的结果,强调个性的发展是时代的潮流。现代社会已很难建构一套统一的客观的非个人的标准,事实上已不可能再重新恢复古典时代的德性传统。强调个性意味着尊重个人的选择自由。个人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个人可以选择高尚无私的生活,也可以选择在不违法乱纪的前提下平庸自私的生活。不管是高尚还是平庸,都是你自己的生活,你必须对你自己的生活负责,德育引导你去选择而决非强迫你去选择----强迫之下实际上不存在选择。德育不可能让人彻底放弃他当下的生活来接受另一种规范的生活,选择总是自愿的,个人只可选择他可能接受的生活。德育必须先尊重真实的个人生活,在此基础上逐渐拓宽个人的生活视野,拓宽更广地践行个人生活意义的途径,从而更多地践行人类生活的共性,逐步提升个人的生活境界。只有尊重个人的生活,才可能赢得生活的尊重,个性总是再现于个人生活,表现为个人生活的特性。扼杀个性意味着扼杀个人生活的丰富性与独特性,现代德育决不应该如此,而是保护个人的个性,引导个性更好地展现并充盈于个人的生活,获得当下生活的充盈,并在此过程中寻求人类生活的共通性。

(二)回归生活----德育内在困境的突破内在困境的关键在于德育偏离了其本意的目的。强调德育的外在功能未尝下可,问题在于,如果其内在功能都未能很好的实现,那么它怎么可能充分地实现其外在功能?个人的生活本并非为了成就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相反,成就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亚里士多德曾把生活分成三种:享乐的生活、政治的生活、思辨的生活,在他看来,德性比荣誉更能成为政治生活的目的,故政治活动本身亦内在地指向个人生活的完满。德育在引导牵涉政治思想品质的现实活动展开的过程上,应使之成为个人生活进一步拓展的活动,是内在于个人整体生活的,个人在此过程中能感受到生活意义的相应拓展与生活的充盈,个人能领略因其有关政治思想品质活动的展开所带来的生活的富足。德育不可能劝导人真诚地去做与其当下真实的个人生活毫无关涉的活动,去献身于个人生活世界之外的某个目的----除非该目的成为了一种生活的精神内含于个体生活世界----既如此,则该目的已经成为个人生活世界的一部分。

现代社会强调角色行为与职业行为的正当与合理,并不强调把完整的个人投入于角色与职业之中,使得人与行为分离,职业规范与个人德性分离。“不同人从事不同的工作,偏重于不同的活动,具有不同的生活经历,但作为生活中的每个人,他是整体性的,不可分割的。他不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一活动中,他的生活不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一特定的狭隘的范围。”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他首先是人,然后才是特殊的人;他首先是生活中的人,然后才是从事某项恃殊活动的人。个人的德性是角色规范与职业规范的基础,只有以个人德性来统整人的职业规范,才可能使职业规范内化为个人整体德性的一部分,并真正成为个人真诚的行为准则。只有使人的德性渗透于生活全过程,才可能保持生活的整体性与统一性。这样,职业规范的遵循就不仅仅是个人职业行为公正合理的保证,而且是当下个人生活完满的重要内容。当个人倾其身心入于职业行为中,此行为即是个人的生活行为,个人生活由此而统一起来。这样,德育不是在加剧个人生活的分离,而是在增进并维护个人生活的完整与统一性,从而实现人之为人的统一与完整。

(一)从德育走向生活----德育途径之一要实现德育向生活的回归,德育要先改变自己疏离生活的形象,主动关怀生活,建立与个人生活世界的广泛联系,拓宽德育影响与个人之间的对话语境,赢得生活的尊重,有效地渗透个人整体生活,改善自身对生活的软弱乏力。

爱祖国不是空洞的。真正的爱国之情必然牵涉个人的生活世界,是源自个人生活世界的内在的情感积累,是个人生活的精神支柱。不是因为祖国本身可爱就会自然地产生一种深厚的祖国之爱,不是因为你是祖国之子你就得无条件地去爱祖国,而是因为祖国与个人生活世界发生了有意义的牵涉,个人在此意义牵涉中内在地发生祖国之爱。只要这种牵涉永在,则个人对祖国之爱便永不消失。意义牵涉的改变也必然会引起祖国之爱的改变。所以,德育的关键在于把外在的目的转化为内在的目的,把德育内容转化成为与个人生活世界的意义牵涉,并引导个人理解、丰富、践行这种“牵涉”,在此“牵涉”中获得德性的发展。个人需要的不是理论的生活,而是生活的理论,即作为生活精神的理论。任何德育影响如果不能给生活以启迪,增进生活的理解与智慧,勇气与力量,那么它就只是说教 ----谁会需要空洞的说教呢?

现实德育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德育活动过程之于个人的乏味。“最完美的感觉就是那种处于良好状况的、指向自身最好对象的感觉。快乐使现实活动变得完美”,“使生活变得完美,使我们去追求它。”德育过程时刻指向当下的个人生活,引导个人生活的展开与充盈,积极影响个人当下的生存状态,使德育过程自身充实饱满、为快乐所充溢的过程。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助人乃是他充实他当时当地的生活状态的最佳途径,换任何一种行为他都无法享受到困这种方式而带来的充实与快乐,助人与他的好生活密切相连,助人就是他的好生活。很难想象,如果以助人为苦,是否能成就一种真正的雷锋精神。为什么说雷锋每年三 月来四月去,根本就在于雷锋式的行为并没有真正内化为个人生活状态并作为充实个人当下生活过程的快乐途径。人们只是在做一种表浅行为的模仿,而没有触及真正的雷锋精神。

我们比较一下两种德育视角。以教导“诚实”为例。一是你应该诚实,诚实对社会和他人有利,你若欺骗别人,对人不利,你会失去别人的信赖,陷于孤立。

一是诚实是个人的好品性,它使个人心怀坦荡,既得人情之平又得我心之安,是个人好生活的重要品质。第一种乃是规范型的德育,“你不遵守A就会出现B,B对社会和你不利,所以你必须遵守A”。假设个人通过此过程遵守了A,但此人并非作为人整个地接受了A,而是出于B的利害关系贮存了这一规则。个人获得的是A的形式非A的精神,一旦条件许可个人就可能放弃A。显然这没有构成真正的德育,因为没有实现真正的内化。第二种始终立足个人及其生活,德育的展开与个人生活的展开相统一,个人不仅在践行某种德性,而且在获得生活的完满。正因为个人需要好的生活,所以他无法背离好生活的品质。个人获得的并非简单行为规范,而是内在的德性。个人既践行品质又获得了生活的完满。德育既实现了内在目的,又实现了外在目的。

我们认为,德育走向生活的关键是还原德育的外在目的,实现德育的内在目的,促进德育过程的生活化。

(二)从生活走向德育----德育途径之二 德育把个人带入人的真实生活中,激励个人去交往、创造、劳动,激励个人去生活、去经历、去体验,拓宽个人的生活视野和整个生活世界的内涵,激励个人不断去追求好的生活,在对好生活的追求中获得生活的完满,提升个人的生活境界,与此同时也获得内含于个人好生活的德性的完满。

人需要有意义的生活。德育引导人去追求生活的意义,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

“意义,来自于人在其世界中的‘牵涉’……人在世界中的‘牵涉’使得他的生活成为有意义的。”德育把人引向与环境的积极的对话,引向与周遭世界的广泛交流,拓宽并践行人与世界的生动、活泼、丰富的关系,拓展实现个人生活价值和践行生活意义的可能途径,为个人走向好生活、生活幸福拓宽道路,个人得以践行充实而富有意义的人生。

人不仅生活,而且指导自己的生活(格伦)。苏格拉底提出,“没有省察的生活不是人的生活。”人以其生活历程为背景,来理解、省察个人的生活历程,从而获得德性的深入与完满。

篇9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拓宽视角;社会生活;探究认知

教师的教学视角思维决定着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及质量的优劣。教科版《思想品德》教科书,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全新的思维编排了思想品德学科的内容和教与学活动,对教师提出了时代性的挑战。如果我们“穿新鞋,走老路”,用传统的思维认知新课改,无疑会阻碍教育改革的发展,影响教材的有效实施。作为一名多年从事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老教师,应反思过去,解读现在,设计未来,用宏观的社会大背景、大教育观、大视角思维提高思想认知,研究教育对象,把握教材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拓宽教学途径。

一、拓宽认知学生视角

思想品德教学不仅要重视了解学生主观意识行为的表现,而且更要重视探究影响学生发展的客观因素。

1.家庭教育的因素

首先是家庭父母的因素。家庭教育始于父母,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师。常言道“一个母亲,胜过100个老师,一个父亲胜过100个校长”。因为父母的言行举止、思想动态直接影响着孩子品德行为的成长和发展。故而,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位学生家长的思想意识、生活习惯、兴趣爱好、职业精神等综合性素质,及时协调、引导、教育家长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

其次是家庭环境的因素。现实社会中生成了很多“特殊家庭”,如“单亲家庭”,“留守监护家庭”,“隔代抚养家庭”,“寄养家庭”,“重组家庭”等,教师面对“特殊家庭”的学生,多研究他们的情绪、性格、人际交往、学习态度、志趣爱好等心理问题,适时与家长进行联系、交流、合作,探究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

2.学校的因素

学校是学生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德育教育的缺失,导致或影响学生德育个体的健康发展和群体的不全面发展。若学校忽视师德师风教育,致使教师不尊重学生,只教书不育人;若学校忽视或放松德育教育,只重视升学率的提升,致使部分学生成为思想行为上的困难生;若学校只重视校内德育教育而忽视对校外德育教育的延伸和落实,致使学校德育教育不能全面,不能巩固。由此可见,学校应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重视师德师风教育,重视既教书又育人的双线教育。重视社会、家庭、学校相结合的教育,使学生的德育思想行为正确地、全面地发展。

3.社会的因素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教育环境呈现多元化,致使教育空间更广阔。面对社会生活纷繁现象,西方不良习潮、就业压力、文化市场的浑浊等影响,构成的是未成年学生无能明辨是非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作为思想品德教学的教师要了解学生社会生活和学习环境,针对问题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呼吁建言社会,优化育人环境。

总之,认知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对象,要多视角综合性研究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处境,既要面对全体学生和学生的共性去认知,又要面对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和学生的个性去认知。以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主题,力求使认知他们的过程成为他们生命存在和成长的过程。

二、拓宽内容视角

1.教材整合科学化

首先,教科版《思想品德》教材具有科学的整合性。一是人本化指导思想,坚持育人为本的思想,生活育人的理念,引导学生自觉、自愿、自主学习的目标三者的结合;二是教材内容适应性的整合,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需求,既满足不同区域和城乡学生的不同的教育资源需求,又力求使不同区域和城乡学生交融了解,享用不同的教育资源,调节了教育不平衡发展的现状,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三是教材始终贯穿着对学生认知、情感、能力等方面的均衡发展,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的教学在每册、每单元、每课中有机结合。

其次,教科版《思想品德》教材实施目标多维性的统一。一是将课程目标、德育目标、教育目标横向发展;二是将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目标纵向发展;三是将认知目标、情感目标、价值观目标交替发展;四是将感性目标、理性目标、内化目标升华发展。总之,教科版《思想品德》教材能在科学整合的基础上以多维目标统一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全面发展。

2.教学内容学科网络化

教科版《思想品德》教材,将社会、自然、人文等学科综合化,把道德、伦理、法律、政治、经济人文、国情、历史、地理、技能、艺术、心理等学科知识与思想品德学科有机结合。将学科之间孤立的零散的知识科学地渗透在整个义务教育教材之中,体现了生活的全息性和知识的全面性,突破了以往学科编排内容的局限性。

3.教学内容外延化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很具综合性的社会学科,是一门理论与实际联系非常密切的学科,是具有时代特色的学科。教学应将小课堂与大社会相结合,充分利用社会中的鲜活内容,将静态书本知识与动态的社会知识相结合,将非生命知识活化成有生命的物象。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编排的内容、素材、活动手段挖掘校本教材,可要求学生关注国家时政大事、节日纪念等,培养健康的德育意识;可要求学生走访孤寡老人、贫困户、残疾人,凸显学生道德需求;可要求学生学习身边感动的人,了解身边感动的事,提升道德素养;可要求学生参加社会公益募捐活动,进行道德体验;可要求学生参与班级和社区管理建言献策,升华德育价值。通过上述诸多社会教学内容的开发和落实,既落实了思想品德教学内涵,又使学生德育养成在认知、明理、感悟、内化、践行过程中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生成发展。

4.教学内容能力化

思想品德教学要重视能力的过程化,力求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整体生命投入的过程。

一是引读、依事寻理。学生将教材中所读的典型事例和材料与相关的理论和观点相联系,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论证理解其理论和观点,寻觅合乎逻辑规律的理性结合,在过程中体验,提高归纳和演绎能力。

二是引理、由点到面、连面成体。教科版《思想品德》教材,在单元主题、课题、主要内容的结构上,是点线面的结合,综合渗透知识点,能力点和教育点内在要素之间的联系,将德育知识、能力、情感统为一体。在概念与原理的内在联系中,着眼培养学生认知因果的联系能力。

三是引析、解析求真。思想品德课要解析贵懂,价值求真。教者要引导学者,学会通过多种形式的解析,将识记的内容融会贯通,获取真知、真情、真法。培养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

四是引通、贯通致用。教学中能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自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分析实际问题,能自用道德思维规范自己的行为,使之教育引导和影响具有实效性,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五是引深、灵活创新。思想品德教学过程,要以“灵活”设计教学流程,以“自创”作为教学的延伸。教师要灵活自主创设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灵活引导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多样性的活动,灵活组织学生进行生生、师生、生校、生社之间的互动对话及思想精神的讨论交流。只有如此多视角、多方位、多手段地提供给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活动、自主探索、自主创新的展示平台,才能培养学生灵活自主的创新能力。

三、拓宽空间视角

拓宽空间视角,是指将德育教育目标化,德育教学效能实践化,德育教学课堂外延化,在社会生活大空间里认识和教学思想品德课,使德育教育成为一个完整的德育。

1.拓展目标空间

德育教育的目标不仅是学生自身德育成长的教育,而且是人回归于社会服务的教育。思想品德课教学源于社会生活,依于社会环境,又回归于社会服务,应植根于社会生活之中。故而要以学生的建康成长为出发点,以学生回归社会服务为落脚点,密切联系社会现实生活进行教学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了解社会,感知社会,认知情感,提升能力,从而达到回报社会的目的。

2.拓展效能空间

思想品德课效能的落实具多维性,据其社会学科而言,着力点应放在如何把握教材内容与社会生活的结合度上,将教材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社会生活经历选择性地联系起来,让学生的求知欲和对社会生活的认同感相融,亲近生活,体验生活,借助社会生活的教育效能,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开启学习动力的钥匙,在参与社会活动时激活运用已有的社会生活技能,用大自然的奥秘和社会物象诱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拓展课堂空间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课堂具有外延性。教师在灵活调整好教材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将学生带出教室,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社会生活,走进农家社区,工厂企业,各类市场,行政部门,爱国教育基地等社会大课堂。在大视角,大思维,大背景,大空间中进行调查、参观、考察等实践学习活动,把感性认知付诸在实践中进行理性认知,使德育教育成为个人与社会相融的完整的德育,使教学课堂具有丰富的空间生命力和吸引力。

四、拓宽途径视角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途径与其它学科的教学途径具有共性之处,但更具其特殊性及其特殊要求。下面就其谈几点认知:

1.学科特殊性及要求。思想品德学科就其职能是学生成长的基石学科。要让学生成其才,必先立其身。故而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应当育人为先。

2.任课教师的特殊性及要求。思想品德教师负有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德育发展和民族精神传承发扬的重任,必须具备优于其他教师的厚德范行素质,以德垂范,以行作表,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3.学校德育教育地位的特殊性及要求。学校教育“五育并举,德育为首”,要重视师德教育,重视活动育人环境的优化,扭转思想品德课为副课的观念,不要阴差阳错,张冠李戴地对思想品德课进行补位,坚决杜绝无德有才之师任思想品德课教学。应重师德,优先配备思想品德课任课教师,保证思想品德教学质量。

4.素质教育中的特殊性及要求。素质教育是人人发展和全面发展人。思想品德教育为素质教育之首。国家应规定在各大院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均开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并作为其它专业的必修课进行教学,从而培养更多的思想品德课教育专业人才,普及思想道德教育。教师应加大思想品德学科教师的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专业水平。总之,国家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要重视思想道德教育者的专业化,要重视思想道德教育者素质的不断更新和提高。

5.社会育人环境中的特殊性及要求。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中存在着负面性、消极性、不公正性、不公平性、不合理性、虚假性、伪劣性等现象,均致使社会、家庭、学校以及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处于尴尬境地。故呼吁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应尽其能,履其职,躬其身,净化社会育人环境,保障未成年人在生活和学习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胡兴松.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篇10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提出:“那种永远为自身而不为它物的目的是最完满的、绝对最终的目的,是最高的善。”善对人类意味着幸福,“善是最高的幸福”。而人的善就是合于德性而生成的灵魂的现实活动。〔1〕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传统,生活的目的是其自身的善。善的生活构成人类的幸福;德性是内在于生活并走向好(善)生活的途径,德性的完满本身即是好生活的重要部分;德性是一种获得性品质,它的养成离不开生活。

由此我们提出,德育的功能就是培养人的完满的德性;德育过程是引导个人合于德性的现实生活展开的过程;德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的好生活,是生活的幸福。

一、现代德育的困境——与生活疏离

(一)生活对德育的疏离

社会发展至今,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物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人不知不觉就陷入了铺天盖地的物质世界。不仅如此,人们对物质的欲望也越来越大,这使得人陷入物质主义的泥坑而难以自拔。有用性成了生活的唯一尺度。与物质主义密切相关的是工具理性的扩张与技术的至上。“20世纪是第一个技术起决定作用的方式重新确定的时代,并且一开始使技术知识从掌握自然力量扩转为掌握社会生活,所有这一切都是成熟的标志,或者也可以说是我们文明危机的标志。”〔2〕

现代社会强调个人利益,越来越多地赋予个人以独立和自由,非个人的标准已不再成为个人认可并乐于接受的生活基本准则,个人自由决定自己生活的方向。个性得到了极大的张扬,个人不再刻意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共通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德性传统无法为继。人们越来越多地被赋予选择道德与选择何种道德的自由,共性的追求不再成为德育的庇护,个人可以自由决定是否接受德育影响。这既是一种进步同时又不可避免地消解了德育的力量。

物质主义与工具理性的高扬造成了德性在生活中的失落,大大削减了德育在生活中的地位,削减了德育之于生活的吸引力。个性的高扬与共性的失落则意味着尽管德性已越来越远离生活,恨铁不成钢的德育又无可奈何,它必须尊重个人的自由。这样的结果是生活越来越疏离德育。

(二)德育对生活的疏离

在生活逐渐疏离德育的同时,德育并没有积极应对,反而出现了背离生活的倾向,这样就加大了德育与生活之间的距离。

现代德育过分地强调外在功能,德育活动本身过多地着上了功利色彩。受外在功利制约,德育活动便不能按其当下应有的内在方式深入,从而不能使活动过程本身有效地充盈与愉悦。德育更多地进行的是与个人真实生活并无关联的活动,这样德育并没有改善个人当下的生活状态,个人不可能获得因德育展开的过程而带来个人生活的充盈与完满,德育影响与个人生活异质,德育影响会自然地受到个人当下生活的拒斥从而使德育在个人生活中趋于失落。

现代社会分工的加剧与现代生活变化的加快,使个人的整体生活为自身不同的角色分割,现代生活难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们在不同角色中履行不同的责任、完成不同的任务、遵循不同的准则。“现代把每个人的生活分隔成多种片段,每个片段都有它自己的准则和行为模式。”〔3〕与此同时,现代德育并没有表现出对个人整体生活与内含于整体生活之整体德性的关注,过分地强调角色道德与职业道德,更准确地说是角色规范与职业规范。它强调的乃是角色行为和职业行为本身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而非个人整体生活的德性。个人遵循规则的行为是一种“创制”而非个体的道德“实践”。〔4〕这样就加剧了个人整体生活与角色行为、职业行为的分离,大大削减了道德的内涵,淡化了德性的内在精神,最终意味着德育对个人整体生活的软弱无力。

困境是客观存在的。现代德育必须面对物质主义,工具理性与个性滥觞的事实,此构成德育的外在困境;必须面对远离生活而自身乏力的事实,此构成德育的内在困境。如果德育不能在解决以上问题中找到突破,德育将不可能走出失落。

困境的焦点在于德育与生活的疏离。“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5〕德育同样也要而且必须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德育。现代德育走出困境的关键在于回归生活。

二、走出困境——德育向生活回归

(一)回归生活——德育外在困境的突破

现代社会容许且尊重个人对物质的追求。问题在于盲目与过份。在四处高举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德育提倡个人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要注重精神追求,在实际中此两手抓便很难避免一手硬一手软的结局,德育流于空泛。要从根本上突破物质主义的樊篱,惟有指向物质之上的更高目的——生活的幸福,好生活。生活的目的在生活自身,在生活的善。物质在走向个人生活幸福的过程中只是外在的基础与手段。物质本身是非自足性的。德性作为手段与目的内在地统一于生活之中。这样,有用性作为手段的手段便不再是生活的尺度,德性就可能重新渗透生活。所以,德育应该的指向乃是个人的幸福生活,德育只有把个人引向生活,引向好生活,引向对好生活的追求,才可能摆脱以手段取代目的,以生活手段作为生活标准的歧途。

科学技术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是多了而是少了科学的精神。问题在于,对科技的盲目崇拜支配了个人生活,使个人生活迷失了方向。在崇拜科技的信条下高喊要弘扬价值性必然是微弱的。要突破工具理性独尊的地位,必然要回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共同的指向——生活世界。个人的生活世界原本是整体性的、不可分割的。完整的生活世界离不开完整的经验,“生活是经验的生活”〔6〕,只有经验的整体性,才可能建构生活的整体性,才可能实现人、生活的完整性。单纯依靠科技理性显然无法获得个人完整的经验。个人只有让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共同进入自己的经验,才可能获得经验的完整,才可能实现生活的完整与充盈。幸福的生活离不开生活的完整。德育应该把人引向人的生活世界,引导人去积极建构个人完整的生活经验,追求生活的完整性,在完整生活的建构过程中同时获得德性的完满,实现德育的目的。

个性解放乃是人类发展的表现,是人类长期力争的结果,强调个性的发展是时代的潮流。现代社会已很难建构一套统一的客观的非个人的标准,事实上已不可能再重新恢复古典时代的德性传统。强调个性意味着尊重个人的选择自由。个人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个人可以选择高尚无私的生活,也可以选择在不违法乱纪的前提下平庸自私的生活。不管是高尚还是平庸,都是你自己的生活,你必须对你自己的生活负责,德育引导你去选择而决非强迫你去选择——强迫之下实际上不存在选择。德育不可能让人彻底放弃他当下的生活来接受另一种规范的生活,选择总是自愿的,个人只可选择他可能接受的生活。德育必须先尊重真实的个人生活,在此基础上逐渐拓宽个人的生活视野,拓宽更广地践行个人生活意义的途径,从而更多地践行人类生活的共性,逐步提升个人的生活境界。只有尊重个人的生活,才可能赢得生活的尊重。个性总是再现于个人生活,表现为个人生活的特性。扼杀个性意味着扼杀个人生活的丰富性与独特性,现代德育决不应该如此,而是保护个人的个性,引导个性更好地展现并充盈于个人的生活,获得当下生活的充盈,并在此过程中寻求人类生活的共通性。

(二)回归生活——德育内在困境的突破

内在困境的关键在于德育偏离了其本意的目的。强调德育的外在功能未尝下可,问题在于,如果其内在功能都未能很好的实现,那么它怎么可能充分地实现其外在功能?个人的生活本并非为了成就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相反,成就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亚里士多德曾把生活分成三种:享乐的生活、政治的生活、思辨的生活,在他看来,德性比荣誉更能成为政治生活的目的,故政治活动本身亦内在地指向个人生活的完满。德育在引导牵涉政治思想品质的现实活动展开的过程上,应使之成为个人生活进一步拓展的活动,是内在于个人整体生活的,个人在此过程中能感受到生活意义的相应拓展与生活的充盈,个人能领略因其有关政治思想品质活动的展开所带来的生活的富足。德育不可能劝导人真诚地去做与其当下真实的个人生活毫无关涉的活动,去献身于个人生活世界之外的某个目的——除非该目的成为了一种生活的精神内含于个体生活世界——既如此,则该目的已经成为个人生活世界的一部分。

现代社会强调角色行为与职业行为的正当与合理,并不强调把完整的个人投入于角色与职业之中,使得人与行为分离,职业规范与个人德性分离。“不同人从事不同的工作,偏重于不同的活动,具有不同的生活经历,但作为生活中的每个人,他是整体性的,不可分割的。他不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一活动中,他的生活不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一特定的狭隘的范围。”〔7〕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他首先是人,然后才是特殊的人;他首先是生活中的人,然后才是从事某项特殊活动的人。个人的德性是角色规范与职业规范的基础,只有以个人德性来统整人的职业规范,才可能使职业规范内化为个人整体德性的一部分,并真正成为个人真诚的行为准则。只有使人的德性渗透于生活全过程,才可能保持生活的整体性与统一性。这样,职业规范的遵循就不仅仅是个人职业行为公正合理的保证,而且是当下个人生活完满的重要内容。当个人倾其身心入于职业行为中,此行为即是个人的生活行为,个人生活由此而统一起来。这样,德育不是在加剧个人生活的分离,而是在增进并维护个人生活的完整与统一性,从而实现人之为人的统一与完整。

三、回归生活的德育途径

(一)从德育走向生活——德育途径之一

要实现德育向生活的回归,德育要先改变自己疏离生活的形象,主动关怀生活,建立与个人生活世界的广泛联系,拓宽德育影响与个人之间的对话语境,赢得生活的尊重,有效地渗透个人整体生活,改善自身对生活的软弱乏力。

爱祖国不是空洞的。真正的爱国之情必然牵涉个人的生活世界,是源自个人生活世界的内在的情感积累,是个人生活的精神支柱。不是因为祖国本身可爱就会自然地产生一种深厚的祖国之爱,不是因为你是祖国之子你就得无条件地去爱祖国,而是因为祖国与个人生活世界发生了有意义的牵涉,个人在此意义牵涉中内在地发生祖国之爱。只要这种牵涉永在,则个人对祖国之爱便永不消失。意义牵涉的改变也必然会引起祖国之爱的改变。所以,德育的关键在于把外在的目的转化为内在的目的,把德育内容转化成为与个人生活世界的意义牵涉,并引导个人理解、丰富、践行这种“牵涉”,在此“牵涉”中获得德性的发展。个人需要的不是理论的生活,而是生活的理论,即作为生活精神的理论。任何德育影响如果不能给生活以启迪,增进生活的理解与智慧,勇气与力量,那么它就只是说教——谁会需要空洞的说教呢?

现实德育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德育活动过程之于个人的乏味。“最完美的感觉就是那种处于良好状况的、指向自身最好对象的感觉。快乐使现实活动变得完美”,“使生活变得完美,使我们去追求它。”〔8〕德育过程时刻指向当下的个人生活,引导个人生活的展开与充盈,积极影响个人当下的生存状态,使德育过程自身充实饱满、为快乐所充溢的过程。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助人乃是他充实他当时当地的生活状态的最佳途径,换任何一种行为他都无法享受到因这种方式而带来的充实与快乐,助人与他的好生活密切相连,助人就是他的好生活。很难想象,如果以助人为苦,是否能成就一种真正的雷锋精神。为什么说雷锋每年三月来四月去,根本就在于雷锋式的行为并没有真正内化为个人生活状态并作为充实个人当下生活过程的快乐途径。人们只是在做一种表浅行为的模仿,而没有触及真正的雷锋精神。

我们比较一下两种德育视角。以教导“诚实”为例。一是你应该诚实,诚实对社会和他人有利,你若欺骗别人,对人不利,你会失去别人的信赖,陷于孤立。一是诚实是个人的好品性,它使个人心怀坦荡,既得人情之平又得我心之安,是个人好生活的重要品质。第一种乃是规范型的德育,“你不遵守A就会出现B,B对社会和你不利,所以你必须遵守A”。假设个人通过此过程遵守了A,但此人并非作为人整个地接受了A,而是出于B的利害关系贮存了这一规则。个人获得的是A的形式非A的精神,一旦条件许可个人就可能放弃A。显然这没有构成真正的德育,因为没有实现真正的内化。第二种始终立足个人及其生活,德育的展开与个人生活的展开相统一,个人不仅在践行某种德性,而且在获得生活的完满。正因为个人需要好的生活,所以他无法背离好生活的品质。个人获得的并非简单行为规范,而是内在的德性。个人既践行品质又获得了生活的完满。德育既实现了内在目的,又实现了外在目的。

我们认为,德育走向生活的关键是还原德育的外在目的,实现德育的内在目的,促进德育过程的生活化。

(二)从生活走向德育——德育途径之二

德育把个人带入人的真实生活中,激励个人去交往、创造、劳动,激励个人去生活、去经历、去体验,拓宽个人的生活视野和整个生活世界的内涵,激励个人不断去追求好的生活,在对好生活的追求中获得生活的完满,提升个人的生活境界,与此同时也获得内含于个人好生活的德性的完满。

人需要有意义的生活。德育引导人去追求生活的意义,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意义,来自于人在其世界中的‘牵涉’……人在世界中的‘牵涉’使得他的生活成为有意义的。”〔9〕德育把人引向与环境的积极的对话,引向与周遭世界的广泛交流,拓宽并践行人与世界的生动、活泼、丰富的关系,拓展实现个人生活价值和践行生活意义的可能途径,为个人走向好生活、生活幸福拓宽道路,个人得以践行充实而富有意义的人生。

人不仅生活,而且指导自己的生活(格伦)。苏格拉底提出,“没有省察的生活不是人的生活。”人以其生活历程为背景,来理解、省察个人的生活历程,从而获得德性的深入与完满。

个人是个人生活的主体,德育在此过程中必须尊重个人的选择,让个人感受到自由——他可以自由地选择,凭着他的现实的德性——而不以祈使性的规范语句去试图控制、约束人的选择行为。那样,人就失去了自由感,就会对德育对其生活的引导产生厌恶与排斥。“一个人自由选择了某种责任,就是自由地选择了不自由。”〔10〕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从生活走向德育,是一条间接实现德育目标的有效途径,是一种非德育的德育。德育要大胆地激励个人去生活,去追求好(善)的生活,去践行好的生活品质。好生活本来就是德育的目的。诚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教师要唤醒人的潜在本质,逐渐自我认知知识,探索道德。一个正直的人,他同时就会是一个正直的公民。”〔11〕一个拥有好生活品质的人一定会是一个好的公民;一个每个人都拥有好生活的社会,一定是好的社会。*

注:

〔1〕〔8〕亚里士多德,苗力士译:《尼各马科伦理学》,中国社科出版社,1990版,第1、2、10、9卷。

〔2〕转引自何中华:《回到自身:世纪之交的哲学重建》,《学术月刊》,1995年第10期。

〔3〕麦金太尔,龚群译:《德性之后》,中国社科出版社,1995版,译者前言第16—19、22页,第257页。

〔4〕亚里士多德说,“实践不是创制,创制也不是实践”,“只有有所为的思考才是实践性的。”《尼各马科伦理学》第6卷第2、4章。

〔5〕《陶行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67页。

〔6〕〔7〕金生@①:《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教育研究》,1995年第8期。

〔9〕H.P里克曼:《狄尔泰》,中国社科出版社,1989年版,第209、121页。

〔10〕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58页。

〔11〕雅斯贝尔斯,邹进译:《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第269页。

篇11

一、在中学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义

一是中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渠道。从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方面来说,中学生志愿服务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的有效途径。13~18岁的中学生既处在叛逆期,也处在品德形成的关键期。故在中学阶段将德育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发动学生无偿地为他人提供服务,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自我教育、优化社会环境等目的。中学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自身的青春活力和生命力,在传递志愿精神中也实现了文明的传递。通过志愿服务,引导中学生用具体的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是中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中学德育工作的新载体。就学校德育工作而言,不仅需要传播知识与技能,更要塑造学生良好的品德。德育工作是中学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而志愿服务活动能使德育形式多样化,这主要表现为四个“转变”:德育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学生,德育过程由单向传输转变为双向互动,德育方式由被动灌输转变为主动接受,德育内容由枯燥的理论转变为实际操作。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能为学生提供道德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体验、沉淀,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和能力,完成道德“思、行、意”的完美结合,而且拓宽了中学德育的空间,将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有效地渗透到志愿服务全过程。

三是中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提高综合素质的新途径。就教育方面而言,中学生志愿服务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实践育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抓手。学生在奉献爱心的同时,深入接触到社会实际和人民需求,感到自己“被需要”,唤醒了道德情感和奉献精神,促使自己自觉地承担起社会责任。志愿服务过程,实际上是学生自主参与德育的过程,能达到帮助他人、提升自己、服务社会的效果。学生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提升了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甚至提升了承受压力的能力。志愿服务能充分调动起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方位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 在中学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途径

一是整合校内资源,全方位开发志愿服务岗位。在校内设立中学生志愿服务岗位,拓展各种类型的志愿服务项目,调动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从教学活动、日常管理、体育艺术等方面开设学习辅导岗、心理疏导岗、图书管理岗、信息技术岗、教师助理岗等岗位,各岗位统一管理、各司其职,达到了“处处是志愿服务,时时是学习机遇”的效果。

二是整合校外资源,共建社会志愿服务基地。发挥区域化团建优势,完善供需对接机制,为中学生走M社区、走进企业、走进社会开展志愿服务提供项目支持。走进社区:配合街道办、社区服务中心做好学校所在地的环保宣传和环卫清洁工作,大力倡导垃圾分类,及时劝解乱扔垃圾、乱吐痰等不文明行为。走进企业:与学校附近的地铁站、公司联系,建立志愿服务基地,利用周末、寒暑假开展乘车指引、生产线体验、定岗实习等志愿服务。走进社会:与图书馆、交警队、老人院等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充分挖掘学校周边景区的优质资源,建立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实现资源共享、品牌共建,为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良好的实践基地。

三、在中学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方法

为高效地开展中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更好地为学生提供特色志愿服务项目,探索切实可行的志愿服务方法尤为重要。

一是管理注重制度化。为了使中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能有效开展,必须有良好的保障机制,这一机制主要分为招募、选拔、培训、评价和激励四大板块。招募机制:包括信息、营造氛围、申请人报名、志愿者面谈、岗位确认等。选拔机制:综合考察动机、技能、知识、经验、特长,以及爱心、恒心、责任心等。培训机制:主要有集中面授、实践培训和远程培训等,旨在了解志愿服务理念和提升服务技巧。评估和激励机制:依据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认定记录的服务时间、服务成效进行必要的激励表彰,将志愿服务经历作为开展团内评选表彰的重要条件。

二是管理注重长效化。志愿服务活动不是某个时间段的特有活动,也不是仅仅针对某个年级、某些群体开展的活动,而是一届一届传承下来的校园文化,更是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也能自觉投入的活动。这种志愿服务精神已和校园文化深度融合,和学生个人的理念相融合。学校要把志愿服务活动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重要内容,要求每个学生每学期都能参与一项志愿服务活动,让志愿服务成为学生的必修课,让参与志愿服务成为学生的行为习惯,乃至使志愿服务成为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方式。

三是管理注重特色化。立足于学校办学特色,确立志愿服务方向,着力打造志愿服务品牌。除了在校内设立志愿服务岗之外,还要建立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尤其是校外服务活动基地。这是学生的志愿服务走向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加强与社会联系的重要纽带。校内志愿服务岗由分管校领导一抓到底,由团委教师具体负责;与校外志愿服务基地有长期合作协议,由专人负责联系。根据学校所属的街道或社区,联系当地老人院、幼儿园、医院、公园、图书馆、志愿驿站等,建立长期的特色合作项目,如“交通安全指引”“ 关爱留守儿童 ”“关爱空巢老人”“文明乘车”等。

四、结束语

篇12

然而,德育本身是一项十分复杂、难度非常大的工作,因为它是专门影响学生心灵世界的事业,又受着众多社会因素的交互影响,学生自身成长过程也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特别是当前社会正在转型期,社会生活发生着急速的多层面、多侧面的变迁,德育受到了文化和价值多元文化的猛烈冲击,学校德育的要求与现实生活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中小学德育面临许多新的严峻挑战,也出现了一些亟待研究解决的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对德育定位的认识点存在误区。认为德育是一种单独的教育,它可以脱离其他各育、脱离学生的整体生活。使学校的德育与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实际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使德育脱离活生生的人际交往,学生缺乏实际的道德体验,对德育失去兴趣,另一方面,学校德育在具体落实中大打折扣,虽然素质教育推行了多年,但不少学校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出现了德育“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二是在德育的价值取向上存在偏差。在德育的价值取向上出现过多地强调传递既定的道德规范知识,而忽视对学生基础德性、品格的培养。往往是过多地要求学生被动听从、盲目服从,限制了学生对生活中各种道德关系的敏感性,容易形成只知道背诵道德条文,把口头的道德言说与自己的生活行为分离的双重人格。三是在德育实践中缺乏实效性。一些学校德育中不同程度存在着形式主义的倾向。学校开展的一些教育活动目标目的性不明确,较少考虑学生的实际品德基础和品德需要,组织的活动缺乏吸引力。一些活动内容陈旧、方法简单,缺乏创新,留于形式。四是对德育工作的评价软化、弱化。

要尽快解决目前中小学德育中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提高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性,构建有魅力的德育,就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从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入手,大胆探索,变革思路,创新方法。

一是要更新观念,树立德育的新理念。即树立生活的德育观,要从纯粹的理性世界和理想世界中走出来,回归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世界,构建生活的德育,树立生态德育理念。树立关怀的德育理念。教育要把关怀作为德育的内在要求,去关注学生的生命,关注他们的情感世界。树立智慧的德育理念。

二是要创新思路,实现“4个转变”。即实现由约束性德育向发展性德育的转变,实现由单向式德育向双向互动式德育的转变,实现由单一德育模式向多样化和个性化德育模式的转变,实现由封闭式德育向开放式德育的转变。

三是要拓宽途径,改革教育方法,要继承传统的经过实践证明是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如说理疏导、模样示范式、情感陶冶式、品德实践式等。在学校德育实践中,应结合实际需要,根据每种途径和方法的不同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使用。

四是在学校德育实践中,要做到多种途径和方法的有机结合。各种途径和方法能否得到实现,则主要取决于教育者能否根据学校德育的具体实际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德育变量灵活机动地选择使用。

篇13

关键词:素质教育;本质;德育教育;重要性;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060-02

教育是育人的根本,传统的教育发展形式已经不能更好地适应当下社会教育的大环境,然而,素质教育的产生正是顺应社会大环境的趋势坚持了以学生为本的目的,然而,素质教育的开展更重要的是离不开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处于核心的地位,素质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是为了让中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能够有更好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在新时代素质教育的发展中德育教育有其自身的重要性。

一、认清当下素质教育的本质内涵

在当下,素质教育正在各个中学如火如荼地开展,素质教育的开展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一种趋势,传统的应试教育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中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践和创新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人才的需要,从而,素质教育的开展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方面可以更好地弥补这一方面的缺点。素质教育使得学生能够有更多的自己发挥的空间,它注重的是对学生的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教育,但是,当下素质教育的开展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这就需要在提高中学生的道德水平,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方面全面地、认真地进行素质教育的开展,然而,德育教育却是孕育其中的重要部分。

二、一个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基础

德育教育的工作在素质教育的开展中是一个复杂的工作,所以要想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第一,在软件环境方面要使是教师工作者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第二,在硬件环境方面要为学生教育的开展提供更好的硬件设备。然而,在当下所处的教育环境下这两个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软件环境方面是一些老师没有经过一些相关专业的培训,再就是在硬件条件方面没有为中学生专门设置的设施。所以面对当下的德育环境所存在的问题必须要为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德育环境才能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这就需要学校在老师的专业素养方面加强培养,加强学校的德育教育所需要的硬件设施,只有这样为中学生提供更好的软硬件条件才能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

三、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改变原有的传统德育教育模式

中学生始终是德育教育的主体,要实现对传统的教育模式的突破,从学生的本身出发进行切身教育。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中老师知识注重对课本内容的言传身教,注重的是学生的应试能力,而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方面不够重视,使得学生在学习上产生了一种固有的学习模式,这样学生在个人的德育素质方面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使得他们的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仍有很大的欠缺。面对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素质教育的开展更加注重的是对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能够在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坚持以学生为本是德育教育工作的核心,同时,也使得素质教育能够更好地开展,促进了社会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

四、认识到德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的开展关键是要正确地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良好的德育教育可以为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德育教育的真正核心是要对学生能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指引,对学生的个人能力、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方面能够有更好的提高,让他们能够在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德育教育在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的教育环境进行改善,还对老师的专业素养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学校的教育环境能够更好地改善,因此,德育教育在中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处在核心重要的位置,必须正确认识德育教育在中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必要性。

五、实时推行课程的改革,更好地拓宽德育教育的途径

面对素质教育的不断开展,课程方面必须要做出实时的改革,才能更好地拓宽德育教育的途径。在学科课程方面要对中学生的学科进行实时的改变,课程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上能够浅显易懂而且能够更符合学生本身的接受能力。其次,在环境课程方面要对学生本身的德育进行培养,同时,也要加强对家长和学校老师的德育素质的提高,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德育环境,才能让学生能够实时实地地得到更好的教育。最后,要加强德育教育中的活动课程的改革,这就需要学校及老师和家长能够有很好的配合,学校和老师要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让学生走向社区、走向社会,实现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合到社区环境、社会环境中去,从而能够更好地提高中学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结语:

本文通过论述德育教育在中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认识到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教育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行发展,素质教育的开展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使得教育环境得到了改善,但是,素质教育的开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德育教育在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只有创造出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才能推动素质教育的开展,这就需要学校、老师以及家庭的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为中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更好地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去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教师如何做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篇14

播种“火种”

学校推行以重视个体的认知、情感体验和意志行为为特征的主体性德育,将真、善、美的“火种”植入学生心田,并内化成学生良好道德行为。

序列养成教育,科学习惯培养

德育贵在养成。学校遵循“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分阶段、分层次”的原则,制定《易三实验小学养成教育序列》,横向上,将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分解为遵章守纪、文明礼仪、自理自立、勤学向上四个训导模块;纵向上,分解为一、二、三、四、五学段训导点,梯度分明。另外学校重课题引领,2011年学校《小学生诚信教育途径研究》被评为省科研成果二等奖。十二五期间,学校又承担国家、省级养成教育课题的研究,科学有效地推动学校德育教育的发展。

深化课程德育,提高育人实效

挖掘教材的德育资源。学校充分利用和挖掘不同学科所蕴涵的德育资源,努力实现课程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学校推出幸福课堂“六关注”,即关注学生、目标、学法、问题、训练、评价,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健全了人格。

开发“教师即课程”资源。学校制定并推行《易三实验小学课堂德育实施意见》,从教师道德素养、语言素养、心理素养、和谐师生关系、课堂教学管理、自主合作教学方式六个方面开发“教师即课程”资源,让教师真正走进课程,成为德育课程的要素之一。

星级少年评价,多员化全面育人

学校建构了“星级少年”育人评价体系,实行动态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在班级评选出与学生日常行为密切相关的守纪星、礼仪星、感恩星、诚信星、学习星等十颗“星星”。每周一总结、每月一评比,期末进行全校性的总结表彰。“星级少年”育人评价体系的成功经验,入选了“全国德育一百例”。

点燃“火焰”

“火焰行动”中,学校以丰富多彩的主题月活动为依托,结合传统节日,借助创新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在体验中成长。

创设校园主题月。为培养学生懂得“关爱、创造、生存、奉献、科学”,学校创设爱国、环保、理想信念、感恩、法制、读书等8个主题教育月,每周围绕月教育主题设计系列子活动,让学生在多彩的活动中陶冶性情,修德励志,提高综合素质。

深化传统文化教育。为激励学生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学校充分挖掘传统节日教育资源,把爱国主义教育、尊老敬老教育、热爱劳动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融入其中,开展各项传统节日专题教育,释放潜在德育魅力,提高德育实效。

特色升旗教育。学校以规范升旗仪式、创新升旗教育、开展升旗手序列活动为重点,探索出七环节升旗教育。开展了升旗手感怀、升旗手跟踪调查、升旗手专题会、升旗手事迹报告会等升旗手序列教育。学校特色升旗教育作为蓬莱德育模块在全国德育现场中推崇展示。

校园“四节”显魅力。读书节让校园弥漫浓郁书香,体育节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健康运动的快乐和自豪,校园“科技节”增强了学生的创新、科技、探究的意识,艺术节让每个生命都展现风采。学生在校园节日里接受道德熏陶,提高综合能力,也在此获得了承认和尊重。

幸福“典礼教育”。学校打造“典礼教育”,每个典礼场面宏大、环环相扣、隆重热烈、感人至深,极大的引导着学生自信、感恩、向上。“入学典礼”“毕业典礼”被蓬莱市教体局作为德育模块向全市推广,并多次在全国、省市级活动中宣传观摩。

炫彩校园吉尼斯。为激发学生“挑战自我,冲击极限”的参与竞争意识,学校推出校园吉尼斯特色主题活动,组织开展了一分钟跳绳、转呼啦圈、水面浮硬币等吉尼斯活动,使每个学生都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促进学生个性成长。

“燎原”社会

德育源于生活并回归生活。学校的“星火”德育燎原行动使教育最终成就学生,带动家庭,辐射社会。

优办家长学校。学校开设“父母学堂”,或聘请家庭教育专家或利用家教光盘,组织家长聆听讲座。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校级家长会,两周举办一次班级“家长开放日”,通过家长会、教师家访、家长访校、家校论坛、家校联系卡、邀请家长参与学校重大节日活动等形式,提升了家长的育子能力。

“父母大讲堂”是学校开放家长学校办学模式的新举措。学校邀请各行业“专家型”家长走进课堂为学生讲课,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了解社会和学做社会人的的能力,同时拉近了家长、教师、学校之间的距离。

拓展德育途径。为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挖掘丰富的校外教育资源,学校开展星火德育“燎原”活动。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各类校外活动场所等教育资源,学校“走进企业、走进农村、走进高校、走进军营、走进自然、走进社区”,让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关注社会,学会健康、负责、智慧、创意地生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