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世界经济发展的特征范文

世界经济发展的特征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54:3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世界经济发展的特征,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世界经济发展的特征

篇1

关键词:科技;经济全球化;经济结构;市场化

中图分类号:F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007-01

一、济全球化突出表现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货币和跨国公司等领域的发展上

其表现主要有:

第一,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一环。

第二,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带来了资本国际化。到了80年代末,发国家的资本输出额超过3万亿美元,其中3/4是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

第三,金融国际化。国际金融活动规模空前,大大超过了全世界生产和商品交易。

第四,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跨国公司是当代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它把世界经济全球化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第五,全球贸易规则日趋统一和完善,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在其中起到了重大作用。

二、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不断加剧

具体表现在:

①各国把经济安全确定为对外战略的重点。

②积极调整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

③各国竞相调整科技战略和政策。

④争夺科技人才成为高科技竞争的焦点。各主要国家都在调整国家战略,把争夺经济和科技优势作为主要目标。

三、新科技革命产生深远影响,经济信息化加速发展

科学技术进步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战后出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到70年代又掀起了新的,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在这次科技革命中充当“火车头”的作用。科技知识空前快速地生产、传播和转化,对世界经济、各国经济增长方式以及国际经济竞争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巨大影响。一方面科学技术对传统产业的高度渗透和改造,另一方面以知识为基础的新兴产业兴起,各国经济信息化加速发展,对世界经济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影响将会逐步表现出来。

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这一全新概念被广泛接受,在知识经济时代,资源配置以智力资源(包括科学技术及其一切成果和信息)为第一要素,对智力资源的占有比工业经济中对自然资源的占有更为重要。经济信息化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点之一。

四、各国经济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市场经济是指时常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它是商品经济的发达阶段。市场经济属于经济运行方式的范畴,是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手段,与社会制度没有直接关系。但是由于市场经济最早根植于资本主义社会,因此长期以来,它一直是资本主义的同义语,受到非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抵制。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场大规模的市场化浪潮席卷全球,这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又是推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一方面,世界市场的人为分割被消除,全球统一市场得以出现;另一方面,世界各国普遍接受了市场经济概念,并以此为目标进行经济改革。然而,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部分国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的运行,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体制方面的条件。进一步完善不同市场经济模式的运行机制和效能,将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长期任务。

五、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这种不平衡既是指经济发展速度上的差距,又指发展水平、经济实力的差距。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1)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衡。美、日、欧三足鼎立,美国经济实力仍居首位。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衡。南北差距愈来愈大。

(3)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展不平衡,致使南北经济关系更加错综复杂。

六、世界各国经济调整经济结构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普遍进行了重大的经济改革与调整,不断调整经济结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调节机制的调整与改革

(2)所有制实现形式的改革

(3)国有经济的地位、结构的调整与改革

(4)企业的现代化改造

(5)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

七、跨国公司的作用

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中最重要的非国家行为主体,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同时进行经营活动的公司企业,它包括母公司及其在国外设立的分公司,是世界经济舞台上集投资、贸易、金融、服务等经济功能于一身的特殊主体。

就实质来看,跨国公司是高度国际化的垄断资本组织,经营目标是最大限度地追求国际高额垄断利润。从作用来看,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扩展,特别是90年代以来的跨国投资与兼并,不断改变着国际经济分工协作关系,推动生产向全球一体化发展。跨国公司生产经营所到之处,努力与本土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习俗融合,从本土化出发进行企业制度创新,在使企业适应地区市场竞争需要的同时,将新的竞争规则带到了本土文化中,逐渐把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或地区都纳入全球经济竞争中来,促进了全球市场的一体化。而且,跨国公司越来越独立于某个确定的国家,与多国经济竞争与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意义上市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国家与市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博弈产生了重要影响,并通过企业制度创新革新市场竞争规则,不断推进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市场化。它推动了国际分工的深化,加速了先进技术的转移,促进了生产结构的调整,弥补了资金的不足,客观上成为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的推动者,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科学技术进步的日新月异是当代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基本趋势和特征,对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中国来说,这一国际环境既是历史的发展机遇,又是现实的严峻挑战。

参考文献:

[1]光明日报,2000,1.

[2]光明日报,1999,10.

篇2

一、跨国直接投资的国际格局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跨国直接投资流入量显著下降,2008年投资总额达1.74万亿美元,比2007年1.97万亿美元的历史峰值减少了11.66%。2009年跨国直接投资延续了下降态势,缩减至1.18万亿美元,标志着从2004年开始的国际投资增长周期的正式终结。随着世界经济缓慢复苏,以及世界生产和贸易活动的恢复,全球跨国直接投资也从低谷中走出。2010年全球各国跨国直接投资增长9.3%,总额达1.29万亿美元,但远低于2007年的历史高点。尽管2011年全球经济持续动荡,但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实现了17%的增长,达1.5万亿美元。具体来看,跨国直接投资的国际格局主要具有以下三大特征:

(一)跨国直接投资流入的整体格局没有显著变化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达国家依然是跨国直接投资流入最多的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次之,跨国直接投资对初级产品出口国(包括石油、天然气输出国和矿产资源的主要输出国)的流入相对较少。从总量的角度看,2000年以来,发达国家吸引的外资大约在4000―13000亿美元之间波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在1000―3000亿美元之间,而初级产品出口国大约在200―2300亿美元间波动。

分工格局中不同地区受危机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发达国家吸引外资受危机的冲击较大,从危机前的1.3万亿美元降到2009年的6028亿美元,2011年恢复至7532亿美元;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的跨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已恢复,高于危机前水平,而主要初级产品出口国虽有所回升,2010仍低于危机前水平。

(二)跨国直接投资流入格局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内部均出现一些变化

从发达国家内部来看,欧洲地区的流入量在持续下降后强劲反弹,美国增势不稳。欧洲地区和美国的跨国资本流入格局受其经济复苏的不同态势影响,呈现出不同的特征。2011年流入欧洲地区的外资增长23%,美国的跨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在2011年出现下降,降幅达8%。流入欧洲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强劲反弹,主要是欧元区国家受债务危机的影响,金融市场动荡,经济增速下降;一方面,受公司重组、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和降低成本等因素的驱动,另一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欧元贬值情况下的机会主义交易,导致对欧元区国家的跨境并购增多,2011年对欧洲地区的跨境并购增长55%。

从发展中国家内部看,拉美地区资源型国家的跨国直接投资流入较为活跃,增幅超过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2011年流入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增长不再主要依靠南亚、东亚和东南亚,拉美、加勒比地区以及转型经济体增长显著。流入亚洲发展中经济体(不包括西亚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较2010年增长11%,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分别吸引外资2090亿美元、920亿美元和430亿美元。而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增长34.6%,达2160亿美元。

(三)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的跨国直接投资流入连续两年高于发达国家

发展中经济体受内部需求强劲、经济加速增长和南南投资上扬影响,2010年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上升12%,高于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5%的增速,达5740亿美元,占当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总量的52%,首次超过发达国家。而2010年流入发达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下降了7%。2011年发展中经济体吸引外资继续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一半以上;而流入发达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虽呈强劲反弹态势,较2010年增长18%,但仍略低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外资流入量。

二、美、日发达国家和印度跨国直接投资的主要特征

(一)美国的跨国直接投资复苏缓慢

整体上看,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对美国的直接投资的复苏,慢于美国经济的复苏步伐,并且在结构上出现了一些新趋向:

一是从跨国直接投资的流量看,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对美国直接投资的流量均低于危机前水平。危机后跨国直接投资的流入出现下降,回升趋势不稳,2009年大幅减少50%,2010年上涨49.3%,但2011年又出现了8%的下降。跨国直接投资的流出也受危机影响出现显著下降,虽出现回升,但仍低于危机前水平。

二是从跨国直接投资头寸的收益率看,对美国直接投资头寸的收益率已高于危机前水平。对美国直接投资头寸的收益率在2009年降为4.18%后,2010年已恢复至6.12%,高于2007年6.07%的水平。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头寸的收益率则有所下降,2009年降到9.45%,2010年略升为10.48%,但仍低于2006年的12.26%。

三是从跨国直接投资的国别结构看,基本格局没有发生变化。美国的跨国直接投资主要来源于欧洲、加拿大和亚太地区,2009年跨国直接投资的流入量下降50%,主要来自欧洲地区和亚太地区的直接投资大幅下降,2010年来自两个地区的投资出现增长,涨幅分别为87.97%和220.66%。美国跨国直接投资的流出也以欧洲地区为主,占一半以上,拉美和亚太地区各占20%左右,国际金融危机后,对欧洲地区的投资出现大幅下降,2010年有所回升。

四是跨国直接投资的流入和流出都出现了逐渐集中于制造业的迹象。2011年前三季度,制造业领域的流入量占总额的41%,而金融和保险行业的流入量仅占10%。美国的跨国直接投资流出,金融和保险业受危机影响下降非常显著,制造业的冲击较小。金融和保险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从2007年821.7亿美元直降至2010年的135.1亿美元,2011年三季度跨国直接投资流出量转为负值,制造业领域的对外直接投资受金融危机冲击也出现大幅下降,但降幅小于金融和保险业。

(二)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受危机影响较大

一是总体上看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从2009年以来下降较为明显,对外直接投资在2011年有所增长,而引进外资形势仍然严峻。首先,2010年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继2009年下降42.03%后,下降23.35%,2011年前三季度逐季度增长,一至三季度累计值已超过2010年全年水平,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增加成为主要的带动力量。其次,日本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在大幅下降后继而出现净资本流出,集中在非制造业领域,这意味着日本作为主要的发达国家,引进外资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形势。

二是从三大洲的分布来看,对亚洲的投资基本上较为稳定,对北美洲和欧洲的投资波动较大,对北美洲的投资大幅下降,而对欧洲地区的投资在大幅下降后2011年出现较大增加。从2011年的初步估计数据看,对欧洲地区的直接投资为399.86亿美元,占比34.6%,略大于亚洲地区34.0%,而北美洲地区仅占比13.4%。并且,日本对外投资的大幅增加主要来自对欧洲地区直接投资的增加,对欧洲地区165%的增速远高于亚洲地区77.4%的增速。

三是从亚洲的布局看,中国仍然是日本在亚洲最大的投资国,泰国仅次于中国,对新加坡和韩国的投资也有较大规模。近年来,对中国的直接投资持续增加,而对印度尼西亚、越南和印度的直接投资出现较显著的增加,但对这些国家的投资总量仍然较小。

(三)印度跨国直接投资的流入和流出均出现较明显的下降

印度跨国直接投资的流入自国际金融危机后持续下降,2009年和2010年分别下降1.04%和33.5%(数据来源于印度央行提供的财年数据,本段所提的年份均为财年)。从国别结构来看,自由港和发达国家仍是其主要的资金来源地。从行业结构看,服务业仍是跨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流入领域,但2010年大幅减少45.5%,其中,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的降幅较大,计算机服务和通信服务部门的流入量也出现下降,而制造业有所下降,降幅相对较小。

印度对外直接投资危机前快速增长,国际金融危机对其产生的冲击较为显著。2006―2008年从29.8亿美元增加到193.9亿美元,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2009年和2010年分别出现17.9%和8.19%的下降(数据来源UNCTAD数据库)。进入21世纪以来,印度的对外直接投资,尤其是跨国并购已经历了从发展中国家为主向发达国家为主的过程。从行业结构看,印度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制造业领域的生物医药产业和汽车业,以及软件行业和通信服务业。

从印度引进外资的政策看,进一步扩大自由化的同时,加大了对战略性产业的监管。印度了更新的FDI名单,其中很多的产业领域FDI实行自由化,包括生物技术、医药和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性和应用性的研发,以及教育部门的建筑活动,印度还允许外国投资者对单一品牌的零售贸易的投资比例限制从51%扩大到100%,但是对于投资比例超过51%的FDI中,要求销售总额中至少30%的商品来自国内供应商,印度政府还决定,外国投资者对医药领域的并购申请提案只能实行政府批准,不再实行原先自动审批的模式。

三、跨国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

预计2012年或近几年,跨国直接投资可能会呈现出以下主要趋势:第一,根据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形势,以及跨国公司的运营情况,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对2012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保持谨慎乐观,预计全球FDI将温和复苏。第二,跨国直接投资流向可能在地区之间调整。第三,世界经济整体增长乏力,在资金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能源资源领域必然成为资本争夺的领域,而新兴技术领域对各国培育新竞争优势具有战略性意义,因此,对能源资源领域和新兴技术领域的跨国并购可能增多。

全球经济调整背景下,跨国直接投资的发展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国际跨国直接投资的格局在短期内不会发生大的变化,这将意味着我国面临的国际分工格局较为稳定,短期内我国面临的国际跨国直接投资的形势将不会发生显著变化。因此,一定意义上说,我国跨国直接投资政策具有一定的延续性,根据世界经济形势和跨国直接投资的发展,可适时地、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改进。

二是未来几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可能趋于放缓,人民币也将保持对美元相对稳定升值的态势,预计未来我国跨国直接投资的流入将趋于稳定,甚至会有所下降。一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取决于一国的要素禀赋和经济发展潜力,外商直接投资的引进,必须服务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目标。因此,我国在积极引进外国接投资的同时,要以理顺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为前提,顺应经济发展规律,稳定并积极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

篇3

关键词:人均GDP10 000美元;工业化后期阶段;北京市

中图分类号:F1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1)01-0019-04

一、人均GDP10 000美元的经济学意义

钱纳里等人将工业化过程划分为工业化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由于钱纳里研究的是20世纪60~70年代的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所反应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考虑到数据的可比性,我们需要借助GDP平减指数将美国经济增长的物价波动因素予以扣除,以此来准确反映1970年美元折合成现值的水平。根据《美国统计概要(2009)》公布的物价指数变动情况,2007年美元与1970年美元的换算因子为5.34,由此,对应工业化不同阶段的标志值发生变化(见表1)。从中可以看出,人均GDP达到10 000美元后,一国和地区就开始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表2给出了世界银行划分不同收入阶段的判断标准,从中可以大致判断出,人均GDP达到10 000美元后,一国和地区就开始进入上中等收入经济社会发展阶段。

有鉴于此,人均GDP10 000美元在经济学上是一个重要的发展临界点。2009年,北京市人均GDP达到10 314美元(当年价),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和上中等收入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为促进“十二五”时期北京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需要深入研究探讨人均GDP10 000美元后发达国家和国际大都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征,为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二、发达国家和国外大都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征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资料,以2000年美元价格计算,20世纪50~80年代,主要发达国家的人均GDP达到10 000美元,直到2008年,仅有美国、日本的人均GDP超过30 000美元,见表3。通过研究发现,进入人均GDP10 000美元发展阶段后主要发达国家和国际大都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以下特征。

(一)产业结构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

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知识产业发展为主要标志的知识经济使西方社会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推动力。发达国家在进入人均GDP10 000美元发展阶段后,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具有显著优势。1970年,日本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仅为47.2%,到1993年,该比重上升至57.6%。1980年,法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62.0%,到2004年,该比重上升至75.8%。1970年,美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64.0%,1997年,美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也已经达到71.7%。1970年,德国和英国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40.6%和52.4%,到2004年,该比重分别上升至69.8%和72.7%。

同时,为适应后工业社会国民经济服务化的转变,国际大都市的城市功能逐渐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产业结构开始进入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阶段。研究发现,进入人均GDP10 000美元阶段后,纽约的服务业产值居主导地位,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数量也显著增加,1970年,纽约的服务业就业比重达到62.4%,2005年,纽约的服务业就业比重上升为89.3%,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上升为88.4%。1965年,东京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就已经达到57.0%,2000年增加到74.2%。国际大都市的服务业类型也由初期的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业、公共管理业逐步扩展到信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经营管理咨询业等新兴服务业,表4。1977年,伦敦的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业所占比重已经达到20.7%,2001年,该比重增加为34.3%。

(二)结构升级以科技引领为主导

进入人均GDP10 000美元发展阶段后,国际大都市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力以科技引领为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工业结构的深加工化趋势,由以原材料工业为主逐步转向以深加工工业和组装工业为主,工业增长对能源、原材料的依赖程度逐步下降,越来越多地依赖于资本和技术投入,特别是高新技术投入(刘长全,2005);二是现代制造业地位呈上升趋势。随着传统制造业的衰落,一批现代都市产业(如服装、印刷出版、食品等)和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兴起,进而带动技术密集的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的上升;三是技术集约化趋势。知识、创新和科技水平是后工业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动力,一方面,所有制造业部门不断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提高科技含量和技术集约度,同时以技术密集为特征的新兴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刘长全,2005);另一方面,服务业,特别是与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密切结合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

(三)产业布局呈现新型产业分工格局

进入人均GDP10 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后,国际大都市的产业布局演变表现出两个主要趋势:一是制造业郊区化趋势。随着工业企业内部分工的不断细化,很多企业按照产业链的要求,将处于产业链中间环节的大规模生产活动向大都市区或其他地区转移,同时把公司总部、研发、设计和销售中心留在市中心,大都市更多地表现为研发设计中心,而不是生产中心,逐步形成在近远郊及周边重点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在中心城区建设现代都市产业基地的新型产业分工格局(魏后凯,2005);二是都市产业在旧工业区的重新繁荣。现代建筑技术和生产技术的发展,提高了空间利用效率,为以服装制造业和印刷出版业为主的都市工业在城市中心布局提供了可能。经验表明,都市产业往往集聚于衰落的旧工业区。如曼哈顿区是纽约服装业最集中的区域,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制造业中心之一(刘长全,2005)。

(四)城市空间结构从“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

进入人均GDP10 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后,国际大都市以建设“新城”来替代“卧城”,城市空间结构从“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二战”后,由于工业城市的拥挤、高犯罪率以及生态环境恶化,加之高速公路与家庭小汽车普及,美国联邦政府对新购房子的减税与贷款等优惠政策,大量城市中产阶级为追求自然生活而迁移到郊区,产生了大量的“卧城”。这些“卧城”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对通勤交通也造成了很大压力。后来这些“卧城”在原有单纯居住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产业、基础设施、社会配套服务设施等很多原来只有“中心城市”才具有的职能,从而形成了一种具有相当独立性的、功能齐全的新型城市即“新城”。“新城”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疏解了美国在工业化后期城市中心区所承受的压力。以东京都等为代表的“CBD―远郊区集合居住区―公共大交通”空间发展模式,以巴黎、伦敦等

为代表的“中心城+新城(或卫星城)”空间发展模式,都反映了从工业社会的“单中心”向后工业社会“多中心”的演变。

(五)社会民生注重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福利水平

进入人均GDP10 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总体消费水平显著增加,1959―2000年,美国的个人消费开支年均增长3.6%,消费开支在国内总需求中的比重达到65%,同时,美国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升级,食品消费支出由1960年的24.4%下降到1998年的13.5%,而以发展、享乐为主的消费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住房、汽车休闲娱乐、投资、旅行和教育等方面的消费。住房消费支出所占比重一直占绝对优势,从1960年的29.0%增加到1998年的33%。与此同时,技术革新和进步极大地推动了新产品和服务的普及,有线电视、电脑、电子玩具和游戏、移动电话服务、网络服务以及新开发的医疗服务等成为消费者热衷的新领域。

同时,国际大都市的发展重心也开始转向社会发展为主,市民生存资料的支出比重明显下降,享受和发展资料比重上升,住房、轿车、教育、保健成为新的消费热点。1998年,纽约市居民支出结构中,住房、交通、医疗健康和娱乐等方面的支出比重分别为36.8%、15.8%、4.2%和4.6%。1996年,东京居民消费结构中,住房、娱乐、教育和交通通讯的支出比重分别为11.6%、11.2%、7.7%和9.1%。

政府更加关注民生、提高居民的福利水平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到20世纪80年代末,英国形成了包括退休养老保险、医疗卫生保险、失业保险和国民保健服务等在内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日本在20世纪50-60年代建立的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险制度,是以不同职业为基础来区分的,社会成员缴纳和接受保险金额依据职业和收入情况而定。美国的公共补助、社会救济都是针对特定对象(贫困者)而设计的,如医疗补助和食品券等。

(六)生态环境建设崇尚人与自然和谐

进入人均GDP10 000美元发展阶段后,纽约、伦敦等国际大都市在优化生态环境方面有以下经验:力促各领域节能、节水;推行资源和废弃物减量化,提倡污染预防;积极促进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和应用。重视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如伦敦规划中明确绿化的目的在于“限制都市膨胀,保护农业,保存美和休闲”,1969年伦敦绿化带扩展为31万公顷,绿地总面积达800公顷。大伦敦还有一条面积达2 500km2的绿化地带环绕。此外,一些大城市还注意以天然的自然景观为依托形成城市绿化的基础,如伦敦形成了泰晤士河沿岸的绿化系统,德国科恩利用森林和水边地形形成绿化系统。

(七)中产阶级“空洞化”现象明显

进入人均GDP10 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后,发达国家的社会阶层中,中产阶级的“空洞化”现象日益明显。1998年,美国最上层1%人口的最低收入是23万美元,而中产阶级的年收入通常在25 000-99 999美元之间。以这个标准来看,上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中产阶级的状况比10年前更糟,在纽约、加利福尼亚、康涅狄格州和华盛顿特区,中产阶级的收入明显下降。许多中产阶级的家庭被迫迁出这些地区,而另一些收入较低的家庭移进来,导致这些地区的中产阶级数量越来越少,出现“空洞化”的现象。而1979―1997年间个人破产案例增加了400%,其中多数属于中产阶级。美国中产阶级“空洞化”的直接原因是失业问题。

三、借鉴与启示

2009年,北京市人均GDP为10 314美元,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和上中等收入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在“十二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北京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应该借鉴发达国家和国际大都市的发展经验,同时高度重视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规律性问题。

(一)着力改善民生

国际经验表明,进入人均GDP10 000美元发展阶段后,发达国家和国际大都市的发展重心由经济发展为主转向社会发展为主。因此,未来北京应将改善民生作为促进社会发展的着力点,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加大政府用于改善民生的财政支出,解决好与居民的生产生活、福利改善密切相关的教育、医疗、住房、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问题,特别关注弱势群体,让更多的百姓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二是要继续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探索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效途径,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公共服务质量,提高市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三是运用数字信息技术手段和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了精细、高效、优质的城市综合管理。

(二)产业发展走高端化、低碳化、服务化道路

纽约、伦敦、巴黎等国际大都市在进入人均GDP10 000美元发展阶段后,基本形成城市中心区重点发展总部经济、研发、营销以及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高效都市产业,而在近远郊及周边地区重点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现代都市产业基地的新型产业分工格局。因此,北京的工业发展要抓住两个环节:一是北京市中心区要着力发展总部经济、研究与开发、市场营销环节,打造成中国的区域性国际管理控制中心;二是把加工制造业转移至近远郊及环京地区,在转移梯度上,将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及高附加值的现代都市工业基地转移至近远郊,将一般的加工制造环节转移至环京地区(魏后凯,2005)。北京市要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作为新时期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此外,北京还要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形成现代服务企业集聚发展的制度环境,利用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聚集的优势,大力发展包括现代金融服务产业、科技服务产业、信息服务产业、现代教育培训、服务外包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专业服务产业、房地产业等现代服务业。

(三)以“新城”作为打造多中心空间结构的载体

国际经验表明,“新城”的开发和建设对疏解城市中心区的交通和人口压力效果显著。2009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已经达到1755万,职住分离导致的“钟摆式”通勤流使得北京市的交通状况日趋恶化,因此,北京市应该将“新城”建设作为打造多中心空间结构、疏导城市中心区功能、缓解城市中心区人口和交通压力的重要的空间载体。为此,北京规划了通州、顺义、亦庄、大兴、房山、昌平、怀柔、平谷、密云、延庆、门头沟等11个新城,确定通州、顺义和亦庄为重点新城,河北省也提出打造京东、京南和京北三座新城,新城建设要具备健全的产业支撑和充足的就业岗位,同时要集居住、就业、教育、休闲、卫生、娱乐、商业、福利等于一体,特别是将名院办分院、名校办分校落到实处,切实解决居民关心的就医难、入学难、入托难等问题,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疏解中心城人口和部分功能的作用。

(四)维护中产阶层的稳定性

和谐稳定的社会结构应该是“橄榄型”,即中产阶层占到整个社会的60%以上。据北京工业大学和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的《2010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公布的数据,北京市中产阶层在社会阶层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超过40%。约540万人,但是其中68.5%的中产阶级属于中下层中产阶级,意味着这类人的抗压能力极弱,稍有不慎就会滑出“中产阵营”(陆学艺等,2010)。失业率是造成美国等发达国家中产阶级“空洞化”的主要原因,与此不同的是,可能诱发北京市中产阶层不稳定的因素是多元化的,涉及房价过高、收入增长过慢、教育、医疗以及其他生活成本过高等方面。因此,必须加强对住房、医疗、教育等领域的调控,加快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形”分配格局,壮大中产阶层,维护中产阶层的稳定性。

(五)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借鉴国际经验,未来,北京市要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一是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环保产业,实施“绿色北京行动计划”,创建垃圾分类体系,使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真正落到实处;二是注重生态文化和生态民主,大力宣传生态道德教育,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促进消费方式的生态化;三是全面建设绿色人居生态城区,注重市内绿色空间、郊野公园、环城绿色隔离带和绿色居住区建设。

参考文献:

[1]刘长全,国际大都市产业结构与工业布局演变趋势[J],上海经济研究,2005,(12)

[2]魏后凯,北京国际大都市建设与工业发展战略[J],经济研究参考,2005,(24)

[3]朱晓龙,王洪辉,巴黎工业结构演变及特点[J],国外城市规划,2004,(05)

[4]陆学艺,张荆,唐军,2010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篇4

关键词:国际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区别联系

一、国际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区别

(一)国际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概念不同

国际经济一体化主要是指各个国家之间的国民经济相互联系,取消限制和歧视,不断开放,最终形成使各个国家彼此依赖、相互协调的有机整体。各个国家之间让渡一定的国家,政府之间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制度,并建立统一的机构对各个国家的经济行为进行管理,最终使资金、商品、劳务、服务等要素可以自由流动,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更协调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指经济活动中,经营者对利益的追求推动市场的不断扩大,超越国界的限制,通过信息、资金、技术、服务等要素是世界经济活动成为紧密的整体,与国际经济一体化相比较,不同的是经济全球化主要是表现在经济领域的发展趋势,使整个世界的经济贸易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

(二)国际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推进的主角不同

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主要是各国政府和相应的统一组织进行协调和推动。各国政府和联盟组织作为行为主体,进行经济活动的管理和经济政策的协商和制定,将各国共同利益作为工作目标和要求,顾全大局,努力做到同时增加各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促进经济发展,让其享受更多的经济福利。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跨国公司扮演重要角色,出于对利益的驱动和追求,对扩大海外市场,增加全球的市场占有率都有强烈的愿望,在实现在其利益获取更多的利润的过程中,跨国公司主动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为经济全球化做出突出贡献,成为全球化的主角,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是资金、服务、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增强。

(三)国际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不同

国际经济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各个国家放弃了部分国家,同时为顾全大局,遵守互利共赢的原则,还要让渡经济的,强制解除海关门槛,实现零障碍等,给政府和国家等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国际经济一体化也给各个国家的居民带来很多有利的方面,使各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不仅经济资源可以得到更大程度地利用,在其他方面,如旅游、留学、出差等各方面都简化原来货币兑换等程序,使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关系更加密切,为世界和平与和谐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经济全球化使跨国公司和合资公司发展更加迅速,只是在一些经济权力方面与原来相比有些许削弱,但是经济全球化的过程还是主要由公司自然地去完成和推进,并不影响政府和国家的权力,也不受到国际组织的统一管理和指导,其实现方式主要是依靠跨国公司的生产力的推动,市场作为媒介让各个国家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使经济发展的历程走向更崭新的一个阶段。

(四)国际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不同

国家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和未来趋势,它们都在目前经济发展的状态下进行推进,但是发展的进程不尽相同。国际经济一体化在狭义的理解层面上,是指区域经济一体化,目前大部分“一体化”的范围都比较小,所以国际经济一体化在当前阶段只是萌芽的阶段,并没有具体实现这一状态,并且距离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完全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与国际经济一体化相比,经济全球化已经逐渐展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跨国公司的发展壮大、进口商品的不断增多等现象都提醒人们,我们处在开放的经济时代,也已经处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当中,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状态在不断向经济全球化的“完善”和“深入”方面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现实的阶段和重要里程碑,不断为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教训,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做贡献。

二、国际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联系

国际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并不等通,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它们之间既存在差异也存在很大的必然联系。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实现国际经济一体化提供了经济基础,为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实现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成为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必经阶段。同时,国际经济一体化从政府、政策、制度等方面也为经济全球化的的深入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为经济全球化提供方便,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全球化更好地发展,国际经济一体化也是经济全球化的最终理想和最高奋斗目标,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既定方向和最终结果。所以国际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两者之间在目前发展阶段具有必然的联系,并且不断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二者相辅相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深入和改善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牵动整个世界经济发展格局,提高资源优化配置率,协调世界经济发展的状态,促进世界经济及各方面的科学地、长期地发展,使世界经济相互融合,为世界和平和和谐发展带来更多的动力。

三、结束语

国际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既有差别又有必然联系,二者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会并存,虽然国际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都会给国家带来一定的挑战和风险,但是更应该看到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合作与融合给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带来的积极意义,各国经济的发展都与外部经济市场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认清经济发展的形势,把握时机,加强合作与交流才能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经济特征。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市场营销 体制确立 问题讨论 发展对策

一、市场营销的作用及其所担任的角色

人类迈入21 世纪,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技术革命方兴未艾,知识经济席卷全球,正在成为新千年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国际关系中随着美苏两大阵营的“冷战” 在9 0年代初期的结束,经济因素在国际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各国之间围绕综合国力的竞争展开一场激烈的较量,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包含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都不得不加入到这一潮流之中。重视经济,发展经济,成为世界各国在2 1世纪发展中最主要的发展目标。处在消费观望期的中国,市场营销是作为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和策略。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的主要特征除了生产全球化、资本全球化外,就是市场全球化。在现代经济展中,市场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基础,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目前,国际市场、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市场对商品和服务的吸纳力增长已经超过了生产力的增速,已经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的关键动力。因此,中国经济要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快车道,想成为世界经济主流发展的重要成员, 就必须要抓住即将加人世界贸易组织的契机,重视市场、研究市场,并通过市场营销去实现中国经济的腾飞。

二、市场营销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从20世纪初开始,西方对市场营销的研究成果最早是通过中国在欧美的留学生传递到国内的。1936年,美国较早的一批市场营销学教材开始逐渐的传入中国,并在清华、复旦等国内少数重点大学内有相关教程。但由于当时中国长年战乱,企业数量极少,而且大都是国外资本和国内官僚垄断经营,市场营销的内在动力和外在环境都不具备。

从50年代到70年代末,市场营销在中国根本没有发展的基础,甚至不能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建设,几乎没有相应的科研成果,也不可能建立起相应的学科体系。自1978年起,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正确道路,开始重视发展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尤其是在1995年后,随着中国经济调整与改革都取得显著效果,长期存在的经济通胀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社会物质产品得到极大丰富。

三、中国市场营销的问题探讨

过去,由于缺乏相应的经济环境和实践条件,尤其是市场体制没有在根本上得到确认,因此,我国的市场营销理论难以得到深人研究和发展,大多停留在引进、消化和普及阶段。现在,两个转变的实施已经开始,市场营销所面对的环境正在发生根本性转折。正是这种转折,给我们的市场营销研究带来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新问题、新课题。因此,可以说中国市场营销正面临着一次前所未有的契机。我们所面临并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1.企业营销组织结构与功能统一问题。即如何使一些根本或不完全具备市场营销功能的企业培育和形成这一功能。

2.市场营销深化问题。即中国的市场营销如何从追求形式转向追求实质性内容、如何从单纯的产品促销转向企业的系统营销活动。

3.营销能力与效率问题。即企业如何考虑营销效率问题。

4.营销方式的变革问题,即我国企业如何真正面向市场。

四、中国市场营销的发展趋势

中国市场营销面临快速发展的机遇,中国的市场营销从20世纪80 年代开始建立,走过了一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程。进入21世纪初,中国市场营销的发展具备了良好的环境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好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营销在中国的发展面临良好的经济环境。

2.市场营销在中国的发展面临良好的政治环境。

3.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为中国的市场营销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4.知识经济的到来为市场营销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科学技术环境。

五、中国市场营销发展的战略调整

进人21世纪,中国的市场营销必须面对新时代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实况,勇敢地从企业发展的幕后站到前台,形成新的营销战略思路,还应抓住国内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国际环境和知识与科技环境给市场营销创造得良好机遇,推进市场营销理论的研究和市场营销策略的实施,促使我国的营销理论研究和实践水平进入崭新阶段,要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市场营销必须进行战略性调整和转变。

六、中国市场营销发展的对策与途径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走市场化、国际化的道路,给市场营销提出了相当艰巨的任务,进人21世纪初,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经济即将进入又一个高涨期,这就要求有与此相适应的市场营销对策的研究和制定,要有前瞻性,更要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腾飞反战。从另外角度出发,又考虑到中国经济的实际,我对中国市场营销发展的对策和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1.要引导整个市场向深层次方面发育和完善.

2.国家应乘经济高涨之机, 培养市场动力。

3.适度刺激市场需求, 扩大市场的有效需求,

4.为市场追加和注入新的能量, 启动市场。

5.为了使市场发育在全国范围内健康进行, 还应使区域市场与全国市场协调发展。

6.利用中美签署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协议之机,重点扶植一批大企业通过国际市场营销进人和拓展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1]吴健安主编.中国市场的特点与企业营销战略. 云南民族出社1997,(4).

篇6

认清几个主要问题

首先,应认清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历史过程,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其表现为: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经济环境和经济运行。

需要指出的是,经济全球化中所谓的统一市场,规范经济的全球规则乃至由此建立的运行机制,都是为发达国家服务的,更多地体现了他们的利益。因此,它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经济贸易和金融的发展,但是,却极大地伤害了他们的利益和权益。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对它的态度应是,重视它,适应它,认真应对它;而不应抗拒它,忽视它,回避它,在构建“全球统一市场”和“全球游戏规则”中,应为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经济新秩序的建立而作不懈的努力和斗争。

其次,应认清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依存、合作、竞争、发展”这八个字是支配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正是由于世界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各国之间形成了既相互依存合作,同时又相互激烈竞争的格局。发展是人类的共同愿望,是保持社会进步、经济繁荣、持久和平、人类和谐进步的根本保证。

第三,应认清全球经济失衡的危害。如全球经济增长失衡、全球国际收支失衡、国际货币汇率关系失衡。

第四,认清我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我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经济大国,正迈入经济强国。虽然,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人均GDP只有2000多美元,经济增长中的许多指标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金融体制改革、资本市场的发展尚不完善,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条件尚不成熟。

我国的经济已融入国际社会之中,在不断深化开放的同时,我国经济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受世界经济变化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我国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取得了积极成效。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中,我国正发挥和承担着一个经济大国和经济强国应尽的责任和作用。

扩大内需是拉动经济发展之根本

篇7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一般说来,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融合。它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其推动力是追求利润、取得竞争优势和谋求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趋势。随着全球范围内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生产要素跨国界的不断流动,使得世界各国经济联系越发紧密,成为一个相互依赖的统一整体。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在提高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效率,推动世界经济的总体增长,促进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的进一步大发展的同时,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带来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总起来说,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主要有:(1)生产国际化。(2)贸易自由化。(3)金融全球化。

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生产力的发展和不断深化的国际分工,在客观上要求打破国家对资源配置的地域限制,要求对生产要素进行跨国家或地区集中生产自己具有或可以实现较大利益的商品,使生产要素配置更加合理,最终将增加产品总量和生产规模,使各国受益。各国在当代经济交往中,一直在追求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趋势,它标志着先进的生产方式,是未来社会的经济基础。全球资源可以得到最有效、最合理的优化配置。全球范围内有效的分工协作可以产生新的巨大生产力,而且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从而可以开发最先进的产品,获得最经济的成本和最贴近的市场,从而具有最大的竞争力。由此可见,经济全球化不仅是空间先进方式,而且开辟了人类更先进的生产方式的道路。它就是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经济化,主张在世界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的干预,充分发挥价格和利润在市场中的作用,建立一种完全竞争的市场模式,而全球经济通过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使各种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从而实现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配置。

三、经济全球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近十几年来,全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及其矛盾运动,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多方面质变。整个世界的经济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创造的物质财富大大增多。但是,收益分配的不公在加剧,可持续发展受到日益严重的威胁,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加剧。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比较复杂,但它们的市场经济模式不同,因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在加剧。世界经济不平衡的加剧引发了一股又一股的反全球化运动。这对于改善贫富差距扩大的不合理、不公平状况有一定促进作用。但要真正改变世界范围内的分配不公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主要应靠发展中国家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战略和策略,促进自身经济的发展。

2.推动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进程,并为世界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全球化和区域化都从不同领域和范围推动了上一世纪已经兴起的科技革命进程、全球范围的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和区域安排内的科技开发分工。具体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产业在世界高新技术发展中已成为关键。二是全球化和区域化安排实现了高新技术从发达国家向全世界的扩散和转移。三是以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为主的新技术将逐步与传统工农业结合,形成新的产业增长周期。

3.对世界经济秩序产生深刻的影响。各国、各地区间经济存在巨大差异的现实状况使全球化的进程只能是次优安排附加一系列例外。区域化方式虽然基本上解决了体制内的最优安排,但由于它严格的排它特征,使之与非成员之间又形成了新的贸易与投资壁垒。但从总体上和发展进程上,经济区域化恰恰是经济全球化的阶段性补充,而且在结果上,区域化最终将促进全球化,已有的区域化实践已经证明,区域化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的逐步消除,扩大了成员间的贸易,其进一步的结果是随着相互间市场的开放,资本、技术、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实现了利润最大化和最优效率,促进了经济增长。而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必然增加对区域外产品和生产的需求,到这时,区域内经济就需要跨越区域界限与区域外经济交流,或者是扩大区域化的范围以实现经济进一步发展。

4.全球和地区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全球化和区域化在相关领域引起了革命性变化,实现了产业的重组,并购企业跨越国界、洲界和产业界限,各种虚拟的经济形式如雨后春笋,虚拟经济使机械化大工业变得如此渺小。世界经济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经济一体化蓬勃发展,全球化和区域化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的产业结构和经济运行结构。为追求贸易与投资便利化,出现了各种区域化与全球化方式,区域化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为贸易与投资提供了相对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秩序,从而进一步推动了贸易与投资的发展。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完善,贸易与投资的相互促进将表现得更为充分。区域化和全球化要求金融自由化,也将导致金融风险加剧。为满足和适应生产与贸易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各国普遍在金融领域逐步放松管制,开放市场。金融自由化进一步加速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随着经济金融化的不断演进,国际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金融活动为生产与贸易带来便利的同时,国际金融的风险也同步增长。相对于软弱无力的国际金融监管,如果国际金融体制改革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金融危机再次发生极有可能。经济的不均衡性将会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而更加突出。在全球化中发挥核心作用的发达国家及其跨国企业,以其明显的竞争优势,通过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重组,将获得越来越多的利润和超额利润,由于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金融自由化以及新技术革命的深化,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将进一步强化和完善生产国际化,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的战略选择与回旋余地极为有限。并且,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未能在经济全球化中获益,不平等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体制则进一步加大了南北差距,世界经济的不均衡性将更加突出。

篇8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Economic Globalization)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的过程。

2、经济全球化是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货币、人员、资金、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来源:文章屋网 )

篇9

【关键词】经济 全球化 贸易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趋势。随着全球范围内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生产要素跨国界的不断流动,使得世界各国经济联系越发紧密,成为一个相互依赖的统一整体。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在提高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效率,推动世界经济的总体增长,促进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的进一步大发展的同时,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带来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学者共同关注的话题。

一、经济全球化的定义

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 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简单的说也就是 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生产力的发展和不断深化的国际分工,在客观上要求打破国家对资源配置的地域限制,要求对生产要素进行跨国家或地区集中生产自己具有或可以实现较大利益的商品,使生产要素配置更加合理,最终将增加产品总量和生产规模,使各国受益。各国在当代经济交往中,一直在追求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趋势,它标志着先进的生产方式,是未来社会的经济基础。全球资源可以得到最有效、最合理的优化配置。全球范围内有效的分工协作可以产生新的巨大生产力,而且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从而可以开发最先进的产品,获得最经济的成本和最贴近的市场,从而具有最大的竞争力。由此可见,经济全球化不仅是空间先进方式,而且开辟了人类更先进的生产方式的道路。它就是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经济化,主张在世界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的干预,充分发挥价格和利润在市场中的作用,建立一种完全竞争的市场模式,而全球经济通过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使各种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从而实现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配置。

三、经济全球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推动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进程,并为世界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全球化和区域化都从不同领域和范围推动了上一世纪已经兴起的科技革命进程、全球范围的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和区域安排内的科技开发分工。具体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产业在世界高新技术发展中已成为关键。二是全球化和区域化安排实现了高新技术从发达国家向全世界的扩散和转移。三是以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为主的新技术将逐步与传统工农业结合,形成新的产业增长周期。

对世界经济秩序产生深刻的影响。各国、各地区间经济存在巨大差异的现实状况使全球化的进程只能是次优安排附加一系列例外。区域化方式虽然基本上解决了体制内的最优安排,但由于它严格的排它特征,使之与非成员之间又形成了新的贸易与投资壁垒。但从总体上和发展进程上,经济区域化恰恰是经济全球化的阶段性补充,而且在结果上,区域化最终将促进全球化,已有的区域化实践已经证明,区域化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的逐步消除,扩大了成员间的贸易,其进一步的结果是随着相互间市场的开放,资本、技术、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实现了利润最大化和最优效率,促进了经济增长。而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必然增加对区域外产品和生产的需求,到这时,区域内经济就需要跨越区域界限与区域外经济交流,或者是扩大区域化的范围以实现经济进一步发展。

四、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办法

(一)积极发展国际贸易,注意控制国际资本流动

国际贸易中的产品和服务的贸易,有助于发展中国家扬长避短,一方面可以发挥自己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如中国的纺织和服装产品出口以及旅游服务),另方面可以在引进国外较高技术产品过程中争取到一个新技术消化吸收的时间,以开发出自己的新技术产品(如中国的家电业和电脑业)。这样,可以促进中国自身的资本积累和二元经济转型。只要掌握好贸易发展的进程,国际贸易是比较有利而比较安全的。相反,国际资本的流动就不一样。尽管作为发展中国家,资本短缺,不使用国际资本几乎就不可能。

(二)加快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

根据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对于工业化和信息化社会的要求,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以提高国家在应对经济全球化时的实力。在明确了国有经济必须重点驻守的产业领域以后,需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中国民间的民族产业资本。与目前经济全球化中资本过于张扬的情况相反,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以来甚至改革至今,民间资本仍受到过度的压制。资本受到各类政府机构和过时规章的歧视、排挤和随意浪费的现象依然严重,资本产权的界定工作迟迟难以完成。因此,中国的资本力没有得到应有发挥,甚至在民间资本较快积累起来的地区,资本外逃的现象相当严重。对此,中国倒是应该从政策上重新尊重资本(民间资本),给资本以应有的和合理的生产要素地位,尽快完善资本市场,保护资本所有者的正当权利。以使中国真正的民族资本迅速壮大起来,而能与市场上的国际资本相抗衡。同时,要大力加强相应的基础性经济制度建设。

参考文献:

[1]周晓梅,宋春艳. 关于经济全球化几个问题的思考[J]东北亚论坛, 2002, (02)

篇10

【关键词】会计属性 会计国际化 国际会计准则 问题研究

一、前言

会计技术的发展随着国际之间经济交流的频繁化以及国际合作的多样化,使得会计技术逐步走向国际化。会计国际化符合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适应了时展的要求。当今会计技术要求不仅仅要适合本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还要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会计国际化发展能够减少公司之间会计计算的差异,保证企业的利益,促进企业国际竞争。会计技术能够通过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经济管理,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国家的经济文化,促进经济信息之间的交流。随着世界经济交流信息的增加,国家之间会计技术之间差异矛盾显得尤为突出,它不能够满足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利于国家之间经济的交流,所以实现会计技术的国际化能够促进本国企业、本国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世界经济的繁荣。

二、会计属性的含义

会计属性是反应会计本质的特性,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性特征,它是会计内在属性的表现。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会计具有双重属性,即阶级性和技术性,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阶级观念逐步淡化,人们又将会计属性划分为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在这样的属性观念指导下,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取得了重大进步。

会计的社会属性就是指会计行业的存在需要依赖于社会环境,它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消失而消失。除此之外,会计还有明显的地域色彩,它能够反映出当地的经济、文化环境。不同的地域和公司存在不同的会计方法,拥有各自会计的特点,但是这些差异往往会给企业对外会算带来麻烦。所以会计的发展需要制定统一的规范,从而减少企业会计计算带来的不必要损失,提高计算效率。从会计发展的社会历史来看它会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而变化,它是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长期发展的产物。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 加强,各国间经济交往日益密切,所以会计发展不仅要适应地区和本国经济的需要,还要逐步进行调整,从而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需求。

会计自然属性主要指会计的方面的科学性和技术性,他们都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发现的规律。所谓的会计技术是指在会计计算中所要遵循的操作程序以及使用的计算方法等。所以会计技术在发展中具有可修改性和可交流性。世界会计国际化一般指会计标准国际化,比如成本核算指标、会计决策指标、记账标准和会计责任等都需要有一定的标准。国际标准化的会计方法能够提高会计计算效率,弥补各国会计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所以在会计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已经将各国经济纳入到世界范围内,任何国家的经济都不会独立存在,所以世界化潮流成为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人们在使用会计计算的符号以及计算方法能够被世界其他国家所接受和认可,能够实现国际会计的最终目标,所以在会计中需要引进国际标准,遵循一致性原则,提高会计国际化标准,最终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会计国际化认识

既然会计存在自然属性,也就决定了会计技术的可变性以及规范性,所以才能够实现会计的国际化。会计国际化要求贸易双方都要了解对方的财务信息,促进贸易之间公平竞争,了解投资存在的风险,从而达到企业合作的最终目的。但是当前会计国际化中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在本市场全球化导致资本流动性加强,跨国公司数量增加,而在跨国公司内需要用标准的核算信息以及同一报表。在国际贸易之间,企业还需要了解贸易信息,维护自身企业利益,各国之间经济状况要有一定的可比性,才能够保证会计数据的准确性。我国会计国际化中要想取得一定的发言权,就要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熟悉我国市场环境。国际化不仅需要与世界接轨,还需要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状况来进行会计结算,维护我国企业的正当利益,不断完善我国财会制度。所以我国在发展会计国际化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完善我国会计教育,提高会计人才专业素质。会计国际化不仅需要相应的国际化标准,还需要熟悉标准的专业人才,这样才能够促进我国会计行业进步。在会计教育中要让学生理解国际会计准则和标准,同时还要引进相应的会计理念,提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推进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建立高素质的国际化会计人才,保证我国会计国际化水平。

2.提高我国会计国际化市场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取得巨大进步,但是市场发展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所以要想更好地实现我国会计国际化,就需要不断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制度,加强对市场经济的调节。经济制度上坚持公有制为主题,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局面。加强对国有企业的改革,提高他们的竞争力,促进我国经济市场的完善,同时鼓励私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主体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要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保证我国社会经济稳定运行。建立相应的资本运营机构,实现会计国际化标准,提高我国会计行业发展进程。

3.大力发展经济,增加会计国际化标准制定权。在制定国际化会计标准的国家中一般都会以自己国家状况来进行适当调整,这样国际会计标准就会与他们国家的会计标准相差较小,减低他们在国际会计竞争中的风险。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需要加强国家经济建设,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加标准制定的话语权。同时还要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化标准的研究与讨论,维护我国的利益,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总结

会计国际化的发展符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它能够提升我国在会计方面的地位。同时会计国际化标准的执行有利于我国企业在国际中的竞争,维护企业自身利益。通过分析会计属性,找到会计发展的方向。除此之外,要想提高我国会计国际化标准需要培养专业人才,了解相应会计制度,按照标准来进行会计核算。大力发展我国经济,提高我国经济实力,在制定会计国际化标准中赢得更多话语权,从而保证我国的经济社会利益。

参考文献

[1]李冰.会计属性与会计国际化[J] .商场现代化,2006,5(08):6-7.

[2]刘毅.论会计属性与会计国际化[J] .山东经济,2005,4(05):29-30.

篇11

【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突出表现是各国放宽了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本国金融市场的限制,自觉推进金融自由化,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动,国际金融市场蓬勃发展,金融活动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展和深化。

【关键词】经济发展全球化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一般说来,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融合。它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其推动力是追求利润、取得竞争优势和谋求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趋势。随着全球范围内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生产要素跨国界的不断流动,使得世界各国经济联系越发紧密,成为一个相互依赖的统一整体。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在提高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效率,推动世界经济的总体增长,促进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的进一步大发展的同时,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带来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总起来说,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主要有:(1)生产国际化。(2)贸易自由化。(3)金融全球化。

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生产力的发展和不断深化的国际分工,在客观上要求打破国家对资源配置的地域限制,要求对生产要素进行跨国家或地区集中生产自己具有或可以实现较大利益的商品,使生产要素配置更加合理,最终将增加产品总量和生产规模,使各国受益。各国在当代经济交往中,一直在追求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趋势,它标志着先进的生产方式,是未来社会的经济基础。全球资源可以得到最有效、最合理的优化配置。全球范围内有效的分工协作可以产生新的巨大生产力,而且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从而可以开发最先进的产品,获得最经济的成本和最贴近的市场,从而具有最大的竞争力。由此可见,经济全球化不仅是空间先进方式,而且开辟了人类更先进的生产方式的道路。它就是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经济化,主张在世界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的干预,充分发挥价格和利润在市场中的作用,建立一种完全竞争的市场模式,而全球经济通过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使各种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从而实现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配置。

三、经济全球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近十几年来,全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及其矛盾运动,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多方面质变。整个世界的经济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创造的物质财富大大增多。但是,收益分配的不公在加剧,可持续发展受到日益严重的威胁,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加剧。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比较复杂,但它们的市场经济模式不同,因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在加剧。世界经济不平衡的加剧引发了一股又一股的反全球化运动。这对于改善贫富差距扩大的不合理、不公平状况有一定促进作用。但要真正改变世界范围内的分配不公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主要应靠发展中国家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战略和策略,促进自身经济的发展。

2.推动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进程,并为世界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全球化和区域化都从不同领域和范围推动了上一世纪已经兴起的科技革命进程、全球范围的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和区域安排内的科技开发分工。具体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产业在世界高新技术发展中已成为关键。二是全球化和区域化安排实现了高新技术从发达国家向全世界的扩散和转移。三是以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为主的新技术将逐步与传统工农业结合,形成新的产业增长周期。

篇12

经济全球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的重要特征之一。它是超越国界的世界经济活动。世界经济活动具体是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活动。经济全球化是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它是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和经济国际化的新阶段发展生产。在发展的过程中,生产力是决定性的因素。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化程度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不断的提高,进入到了世界的舞台中。这是经济发展的自然过程,客观规律,有力地促进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进入90年代,现代技术革命在更深的层次推动着世界经济朝着全球化方向演进。世界经济活动主要由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所组成,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两大源泉。

一、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

首先是生产国际化。生产国际化是国际生产领域中分工合作及专业化生产的发展。这种分工方式在国与国之间进行,构成了国际生产网络体系。这种现代的分工方式已经不是在国家层次上的综合分工,而是深化到部门层次和企业层次的专业化分工。其次是产品国际化,也就是出口生产所占生产总额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具体表现形式是现本文由收集整理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增加。几乎所有国家的众多企业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与国际商品交换。最后是投资金融国际化,随着生产和产品的国际化不断发展,使国际间资金的流动日益频繁,从而促进了投资金融的国际化。为了适应于国际化的大浪潮,各国政府逐渐放宽了对投资金融的管制,还提出许多鼓励措施,促进本国对外投资的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负面影响

对于我国来说,经济全球化浪潮是无法回避的现实,但是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这同样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主流观点。经济全球化对于我国的经济来说,会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更快。但是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中国作为全球化进程中的后来者承受着全球背景的巨大压力,甚至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安全的因素。

三、中国地方行政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中国地方行政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进程,在这个进程中,不断的会有问题发生,因此,需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中国地方行政管理模式的主要问题如下:

(1)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不到位。政府职能在经过很多次的转变之后还是不完善,尚未完全转变到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方面上来。

(2)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无法适应行政法制建设。长久以来,对管理经济的手段主要是运用于行政手段,这就容易使行政管理体制在改革过程中缺乏法律保障。

(3)地方行政机构设置不合理。地方行政部门的层级过多,部门之间的职责不清,协调能力差。对于行政机构的设置、职权划分、运行方式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二)解决对策

健全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模式,就是要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中,适应不断发展的经济社会的需要,以转变地方各级政府职能为重点,完善经济法律制度。

(1)中国地方行政管理模式改革的重点就是转变政府职能。社会和经济的有序运行,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政府主要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有效地调控经济,做好市场监督,做到政市分开,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

(2)设置适当的规模,明确责任,结构优化的行政机构政府规模与人员应当与其担负的职能相匹配,尽可能做到规模适度。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明确各级职责,以加强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宗旨,建立适度规模的政府。

篇13

关键词:世界经济;课堂教学;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8-0258-02

一、《世界经济概论》课程的特点

众所周知,人类从地理大发现开始逐渐步入世界经济体系,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将世界各国都深深地卷入了世界市场,各国在科学、技术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中,逐渐走向一体化进程。在此过程中,世界资源的争夺和矛盾日益突出和激烈,包括人口、粮食、能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全球性经济问题。与此同时,世界各国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世界经济中心不断转移,格局不断变化,跨国公司、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也加剧了这种动荡。中国虽然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时间不长,但也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还要明确很多意识和思想,因此普及相关的知识是尤为重要的。

《世界经济概论》是经济类专业课程的基础课,作为经济学门类学生的必修课之一对于学生的知识体系的构建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向学生展示了世界经济的整体脉络和走向,客观而辩证地透视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世界经济发展框架,明确世界经济运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知悉各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形成原因,为以后其他各专业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为提高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积极性,应当对教学的形式进行改革。传统地按照教材从理论观点到数据图表演示的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要求了。比如在介绍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时,如果仅是单纯从观点上去说教,学生是很难深刻领会的。所以一般要把历史的一些经典情况进行还原和说明,再结合有关国家的发展史来说明每一个历史阶段上所发生的事件。有时许多经济事件的发生与政治、军事行为密不可分,这时也要简要地向学生介绍相关国家当时的状况和事情的来龙去脉。例如在讲授廉价石油时代结束这部分内容时,要向学生交代清楚石油危机一共有几次,每次的起因,持续的时间和最终的结果。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于所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全面认知,也才能更好地掌握将要学习的知识点。当然这种改革还不应局限于教学内容的补充,还应该包括教学方法的创新,终极目标的核心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喜欢这门课,并通过这门课夯实经济学基础知识,提高能力。

二、《世界经济概论》现有的教学方法和特点

教学方法对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具有重大意义。当确定了教学目的,并有了相应的教学内容之后,就必须有富有成效的教学法。否则,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就要落空。就一定意义来说是关系着教学成败的重要问题。

目前《世界经济概论》课程的开设虽然在国内比较晚,但发展比较快,例如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和仰恩大学都比较重视该课程的建设,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也做了不少有效的改革和尝试,使得目前该门课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已经比较完善了。如仰恩大学的刘政永主张以“把握最新发展趋势,紧密联系中国实际,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特征的教学改革思路,进行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明确的规范,还重点对教学方法和手段作了改革和探索。武汉大学已经将本门课程建设为国家级精品课。

总体上看,《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养目标多以提高学生的洞察力和思考力为主;二是授课以多媒体方式进行,以便对资料和数据进行演示;三是考核方式摆脱了以考定成绩的做法,选择能考评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方式,如通过课堂讨论、小论文写作等给出成绩。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和体现了本门课程的特点和要求。

三、《世界经济概论》的教学改革思路探索

(一)课程内容体系扩展动态化

《世界经济概论》的授课内容包括世界经济发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一个大跨度时间段内的问题,所以基础性的内容主要是涉及过去的历史和现在的状况,前沿性的内容是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之道以及相关的争论。又由于世界经济涵盖了众多的领域,随着世界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事情都在不停地发展变化着,因此只讲历史是不完整的,只讲问题也是不全面的,只有三者都结合了才是完美的。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我们以池元吉主编的《世界经济概论》为蓝本,协调其他专业课程的授课内容的基础上,编排教学内容。不断地结合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问题,不断地补充新的教学内容。介绍前沿问题时,博采众长,不只讲一家之言,应该让同学能了解不同人的不同思想,自己进行评判。允许解放思想,各持己见。

对于某些课堂上涉猎而不能一一介绍的内容给学生列明书目或是直接提供电子版的阅读、视听材料,提倡学生自己赏析。

(二)教学方法灵活化,手段多样化

教师的教法制约着学生的学法,同时对学生智力的发展、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学生,就会把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例如教师的在教学中经常采用注入式的教学方法,老师给出知识点,学生先记笔记后背诵。这样老师讲授,学生听受,不给学生以独立思考与独立活动的机会,学生就会缺乏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就很难培养出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人才。因此,好的教学方法就应“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所获得的知识要经过“深思熟虑,融会贯通”,使学生成为具有聪明才智、科学头脑的合格人才。好的教学方法至少应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教学气氛轻松;二是知识掌握牢固;三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必要的能力。

为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教学核心以引发思考,培养思想为重。丁学良教授在北大的《何谓一流大学》的演讲中指出:“在21世纪,一个中等规模以上的国家,如果不拥有世界水平的大学,那么它就永远只能充当国际分工的小配角,拣人家的残余,当‘大脑国家’的‘手脚’。要看21世纪究竟是谁的世纪,不看别的,就看谁拥有更多世界水平的大学。”由此可见,大学是培养思想家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学生到大学里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拥有一个更智慧和更会思想的头脑。世界经济的历史已经不能重演,我们只能从过去得到一些经验和教训,为未来的发展作好准备,因此了解世界经济的过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面对未来。所以《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经济思想,养成思考的习惯和爱好,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去认知、分析和解决问题。

2.授课方式的选择应视授课内容而定。《世界经济概论》的授课内容有这样三部分构成:对历史的评述,对现状的分析和对未来的探讨。由于历史上东西现在的人基本已经有定论了,所以可以采取讲授式的教学方法,辅之以数据和视频材料,就可以让学生了解过去所发生的一切。对于现在出现的问题就应在介绍和了解时事的基础上,让同学们讨论,甚至是争论来得出结论,主要是分析这种局势的影响,然后找到对策。对于学术前沿的难点问题和热点问题,应介绍学术大家的经典文章或是组织同学们收听、收看其学术讲座来掌握学术动态,之后可以用提交论文或讨论的方式促使学生思考并拿出个人的观点。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对世界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全貌有一个完整而清晰的认识,又可以充分关注和参与具体问题,对其发表个人见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适当填充影音资料,增加感性认识。经济学的许多问题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有一些因素在教材或是学术文章中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概述,无法详细说明当时的实际背景。如果只是单纯讲授,学生没有实地调研,很难理解或是形成感性认识,因此有一些重要的历史性事件可以通过填充影音资料来帮助学生提高认知度。例如中央电视台制作的《大国崛起》、《货币战争》、凤凰卫视的《经济制高点》等都是极佳的辅助材料,可以提供给学生供其在课后观看。对于比较热点的问题还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专家学者们的讲座或是演讲视频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认知水平。

4.在校内网站上建立交流学习互动平台。为了方便学生在课下学习和复习,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公共资源,通过下载可以使用,例如课件、资料、电子书籍等。随着网络的普及化,学生上网的便利性增加,在课下复习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看到上课用的课件和其他辅材料,将极大地提高授课效果。上课时间有限的条件下,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扩展知识储备,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一对一的问答和讨论。尤其是对于当前的热点问题,可以设定题目,让学生通过留言的形式展开讨论,学生可以将自己思考成熟的观点提交上去,没有课堂上面对面讨论的拘谨,可以畅所欲言,既能加强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又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表达能力,教学效果将得到较好的提升。

(三)考评能力化

《世界经济概论》课程的成绩考评如果采用传统做法是很难考出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水平的。对此也有一些成熟的解决办法。结合教务管理部门的要求,我们将考评成绩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布置作业作为期末成绩的10%;布置一次学习论文作为期末成绩的10%;平时签到作为期末成绩10%;期末考试成绩为70%。实践证明这种考核方式较为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知之者不如乐之者”,考评方式的改革有利地增强了学生的思考意识和习惯,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世界经济概论》对授课教师的要求较高,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将知识点讲透并结合实际进行有力地分析。再进一步结合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喻教于乐,从喜欢学到乐于思考,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池元吉.世界经济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篇14

关键词:内外经济 中国经济 经济发展 发展失衡

前言

二十一世纪是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已不可避免,虽然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但经济发展中的内外经济失衡,却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如不及时进行调整,必然对我国经济增长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导致我国陷入经济危机之中。想要保障经济的稳定发展,我国必须正确认识内外经济失衡,分析失衡原因,对内外经济结构做出优化,以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中国内外经济发展失衡成因分析

虽然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但从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和现状来看,不得不承认我国经济存在严重的内外经济失衡问题。中国内部经济失衡表现为:投资过热、消费不足、贫富差异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外部经济失衡表现为:进出口不平衡、进出口收支不平衡、国际贸易不平衡等。想要治理内外经济失衡,必须探寻造成内外经济失衡的原因。下面通过几点来分析中国内外经济失衡的成因:

(一)内部经济失衡成因

中国经济内部失衡主要表现为消费不足、投资过热。消费的大小和收入有着直接关系,通过对我国资金流量表可以看出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严重失衡,居民收入普遍低下,城乡贫富差异明显,收入分配仍停留在生活自足阶段。另一方面,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配分现状来看,企业部门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上涨三个百分点,再分配中上升四个百分点。而居民部门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却下降了五个百分点,再分配降低了七个百分点,国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加大制约了消费增长,这也是造成国内消费率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消费率的下降直接造成了内部经济失衡问题的发生。除了国民收入分配存在问题外,我国劳动者报酬的降低也是造成国内消费不足的主要原因,劳动者报酬下降主要是由企业支付劳动报酬下降所引起,报酬的降低也制约了消费率增长。

(二)外国经济失衡成因

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全球化,使中国成为了世界产品加工地和区域产业分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却造成了中国外部经济失衡。第三次产业革命后,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不难看出,现今美国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最强大,是高新技术聚集地,已基本完成产业调整,经济已迈向知识经济阶段。由于中国经济发展滞后,融入世界经济较晚,技术相对落后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在世界经济中只能发挥自身劳动力成本低优势,这使中国成为了国际产业链中的主要加工国,产品加工后则多出口发达国家,这造成了中国产业结构不协调,导致中国外部经济失衡。

二、实现中国经济内外均衡的对策

通过前文分析不难看出,造成内外经济失衡的原因具有一定复杂性,想要短期内改变中国经济发展格局很难实现。为了保障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实现从根本上治理中国内外经济失衡问题,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增强城乡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需求,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预防性储蓄,加强宏观调控力度,保持内外经济平衡发展。下面通过几点来分析实现我国经济内外均衡的对策: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导致我国产业不合理,出现外部经济失衡与我国经济发展中过于追求增长速度有直接关系,虽然在这过程中我国经济确实实现了高速增长,却也造成了内外经济失衡问题的发生。想要真正解决当前我国内外经济失衡问题,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环境,将出口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协调经济模式,改变我国加工国家的定位,加强与其他国家多层面合作,促进我国经济走向知识经济阶段。

(二)扩大消费需求,调整国民收入分配

消费、投资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只有二者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增长。有消费需求才有投资,有投资经济才能流动,人们消费能力才会提高。因此,治理内外经济失衡的着力点应放在扩大消费需求上。另一方面,我国应加强对市场的宏观调控,保障工人平均工资的实现,目前我国百分之八十二的工人达不到平均工资标准,收入无法保障自然无消费能力,保障居民收入是促进消费的有效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势在必行。另外,我国应尽快调整民国收入分配制度,通过国民收入的调整,改变消费不足现状,从而逐步实现我国内外经济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