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券商的投资价值范文

券商的投资价值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54:2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券商的投资价值,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券商的投资价值

篇1

关键字:券商行业;PEST分析;投资价值;券商股;券商创新大会

一、券商及券商股的概念

“券商”,即经营证券交易的公司,或称证券公司。在中国有申银万国,银河,华泰,国信等。它们其实就是上交所和深交所的商。目前我国共有合规的券商106家,其中有16家进入了2011年度的AA级券商行列,此外其余的分别分为B、C等级。

券商股主要有三类:一是直接的券商股,如中信证券、宏源证券等;二是控股券商的个股,如陕国投、爱建股份等;三是参股券商的个股,如辽宁成大、通程控股吉林敖东、亚泰集团、豫园商城和泰达股份等。

二、我国券商行业投资价值的PEST分析

影响券商行业投资价值的因素非常多,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一般来讲,影响券商行业投资价值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公司净资产、盈利水平、股利政策、股份分割、增资和减资以及资产重组等因素;影响券商行业投资价值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因素、券商行业因素及市场因素。为了更清晰明了地判断我国券商行业的投资价值,本文将用PEST分析方法对我国券商行业进行分析。

PEST分析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P是政治(Political System),E是经济(Economic),S是社会(Social),T是技术(Technological)。

(一)政策环境分析

1.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指示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我国要全面推动金融改革、开放和发展,构建组织多元、服务高效、监管审慎、风险可控的金融体系,不断增强金融市场功能,更好地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券商行业是我国金融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金融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积极推动券商行业的大力发展是我国证监会响应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战略选择。

2.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的目标

2011年8月,经过反复征求意见和修改后,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共同参与制定的《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已经成型,并上报国务院。

在 “十二五”期间,我国金融业将加大改革步伐。在市场化建设方面,选择部分具有硬约束的金融机构进行利率市场化试点,将实现资本项目的基本可兑换,建设香港离岸中心和资产管理中心。虽然《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没有正式出台,但这些重点方向将表明,我国在接下来的几年内会大力改革和发展金融业,这将带动券商行业的前进,香港离岸中心和资产管理中心以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将为我国券商行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前景。

3.证券公司创新发展研讨会出台措施为券商“松绑”

2012年5月7日和8日,证券公司创新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2004年,证券行业经历综合治理后,监管层陆续实施了保证金第三方存款、净资本管理、牌照与业务创新的严格审批手段,这些政策有利于我国证券业的规范发展,但也把券商的手脚全部都给捆绑起来,限制了券商的发展空间。而此次券商创新大会的基调就是为券商松绑,最大限度地放松管制。

此次大会上,监管部门还拟定了《关于推进证券公司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思路与措施(征求意见稿)》,在11个方面出台了措施支持券商行业的发展。这11条政策,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围绕资本市场建设,涉及直接融资结构债券市场的大力发展、期货等衍生品市场发展以及场外市场建设;二是涉及证券行业的监管放松。这些措施主要有:提高证券公司理财类产品创新能力、加快新业务新产品创新进程、 放宽业务范围和投资方式限制、扩大证券公司代销金融产品范围、支持跨境业务发展、推动营业部组织创新、鼓励券商发行上市和并购重组、鼓励券商积极参与场外市场建设和中小微企业私募债券试点、调整完善净资本构成和计算标准、人才激励机制和适当性管理要求等举措。此后,我国将加大券商行业产品创新,扩大投资范围、允许产品分级、降低投资门槛、减少相关限制。我国还对券商实行业务创新,逐步扩大证券自营投资品种范围,支持证券公司开展市值管理等各类中介服务;放宽报价回购,约定购回和融资融券业务限制,扩大三项业务的市场覆盖面。另外,营业部组织创新“逆周期调节机制”的完善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券商行业的投资价值。

(二) 经济环境分析

1.国民经济和金融业的快速发展

虽然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我国国民经济在近几年一直处于快速发展中,以后还将继续发展。经济危机发生以来,中国政府通过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保证了经济平稳发展,近几年GDP增长一直保持在8以上,显示中国经济复苏稳固。经济的复苏,为证券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我国的金融业虽然不是很发达,但也展现出了强烈的发展势头,金融业各项指标逐渐好转,各项制度逐渐规范。图1显示的是我国国民经济各项指标的发展趋势,图2显示的是我国金融业各项指标的发展趋势。

2.市场成交量和股票筹资额的大幅度增长

1992年时,我国的股票成交量只有3795亿股,而2010年成交量已达到4215198亿股,是1992年的1110.72倍。市场成交量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券商类及为券商服务相关软件与硬件企业的发展。在成交量快速增长的同时,股票筹资额也在飞速增加,从1992年的94.09亿元,到2010年时为11971.93亿元,为1992年的127.24倍。市场成交量和股票筹资额的大幅度增长将为我国券商行业的发展带来充足的动力。图3为我国股市成交量和和筹资额的变化图。

(三)社会与文化环境分析

篇2

一、上市公司质量是证券市场投资价值的源泉

对大多数的投资者来讲,在证券市场中能取得投资回报的关键在于大力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和业绩,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的基石,只有上市公司的质量与业绩不断提高,才能为证券市场源源不断地提供利润。可以说,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的利润源泉。投资者进入证券市场投资,首先应该是共同分享上市公司创造的利润。只有如此,证券市场才能成为以投资型为主导的市场,社会的资金和资源才能够合理地进行配置。如果上市公司不能为证券市场提供利润,那么证券市场的源泉就要枯竭,投资者在市场中只能冒着很大的风险去博取差价,这种状态的市场只能是一种以投机型为主导的市场。而在以投机型为主导的市场中,由于存在价格的严重扭曲,根本无法实现社会资金与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影响到资本市场功能的发挥,也影响到证券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质量是保证整个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要使我国证券市场保持较快发展,必须进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强规范运作,不断提高上市公司整体质量和盈利水平,为证券市场提供利润。

二、努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增加证券市场投资价值

1、完善发行机制,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在我国资本市场上,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基本要靠政府审批。审批制弱化了市场的功能,损害了投融资双方的利益。审批制不会形成规范的市场,不会导致信用经济的建立,也不会使上市公司质量提高。审批制不能作任何的承诺,经过批准发行债券或股票的公司的资信、业绩和质量未必就一定有保证,即便批准时是质地优良的好公司,几年后也可能出现亏损而变成不好的公司。因此,要改革发行审批制,实施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推动发行制度完成实质性改革,为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提供了制度保障。所谓上市保荐制,具体是指由保荐人(券商)负责发行人的上市推荐和辅导,核实公司发行文件中所载资料的真实、准确和完整,协助发行人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不仅承担上市后持续督导的责任,还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也就是让券商和责任人对其承销发行的股票负有一定的持续性连带担保责任。保荐制的实施将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2、推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完善再融资政策,支持优质上市公司做优做强。要通过并购重组切实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优化上市公司结构,加快资本市场的发展。近年来部分公司因为经营管理不善而沦落为ST,这部分公司又占用良好的“壳”资源,而其他一些质地优良的企业却只能望“壳”兴叹,因此,要加快推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在这过程中,必须转变观念,改变过去纯粹“保壳、保牌”挽救型重组和地方保护主义色彩,要立足于地方产业发展规则,以培育资本市场蓝筹、地区经济发展龙头企业为目标,鼓励上市公司进行以市场为主导,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实质性并购重组,坚决杜绝报表重组、盲目重组。要鼓励和支持绩优公司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收购,充分发挥重点企业的行业地位,争取在重点行业培育大盘蓝筹股,同时加快“国退民进”步伐,对大部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在上市公司股权民营化上大胆突破。资本市场要扶优限劣,继续深化发行上市及再融资体制改革,支持优质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加快发展。

3、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切实提高上市公司规范化运作水平。公司治理是上市公司有无投资价值的一个标准。如果投资者对于公司治理有信心,他才有可能去投资,或者说投资者愿意出更高的股价,这就会降低公司的资金成本,给公司增加效益。要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真正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要强化董事和高管人员的诚信责任,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建立健全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要规范控股股东行为,对损害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的控股股东进行责任追究。强化上市公司及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的责任,切实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要引入国际会计公司的经验,实现会计与国际接轨,缩短建立良好公司治理的时间进程。

(1)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实行权力制衡机制。独立董事制度是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方面的一项重要举措,对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公司规范运作有着积极的作用。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和“内部人控制”并存,而董事会成员中缺少外部监督力量,导致董事会独立性不强,易受大股东和内部人的控制。独立董事的引进,不仅在数量上改变了以往外部董事在董事会中的劣势,而且由于独立董事的相对独立和被赋予特别职权,从而在董事会内部形成了可以制约内部董事的力量,强化董事会内部的制衡机制,有效减少了大股东操纵和内部人控制带来的问题。建立对大股东的制衡机制。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应当确立大股东对公司及少数股东的诚信义务,而且在基于其多数股东资格对公司业务执行行使其影响力时,亦负有诚信义务。使上市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真正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

(2)积极倡导公司治理评价。要积极倡导公司治理评价,要建立一套公司治理结构评价体系,对董事会治理、信息披露、经理层治理等方面进行评价。评级结果将显示出公司在哪些方面做得较好,而在哪些方面尚存在不足。上市公司应根据存在的问题,应积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要大力倡导上市公司聘请国际独立评级机构,用国际标准进行公司治理评级。

4、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拓宽企业长期资金来源渠道,促进企业长期发展。长期以来,在我国的金融市场中,大量的社会资金积压在货币市场,而资本市场却存在着严重的资金不足,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出现十分严重的发展失衡现象。从企业资金的需求结构上看,最重要的是长期资金的需求,但是在资本市场欠缺发展的情况下,企业只能在货币市场进行融资。企业从货币市场取得的资金主要是短期性的,从而导致企业普遍出现短期经营行为。这种状况严重地影响着企业长期持续的发展。因此,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场所应当是资本市场,而不是货币市场。只有通过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才能满足企业对于长期资金的需要,才能实现市场对资金乃至对整个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发展失衡,不但不能支持企业的合理发展,而且有可能造成全方位的金融风险。因此,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将社会资金有效地转化为长期投资,提高直接融资的比例,完善金融市场结构,这是关系到金融市场协调发展,企业健康发展,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战略。

篇3

关键词:长期股权投资 价值分析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企业初始确认时即被认定可以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包括股票、债券、可转换债券等,以及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作为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贷款和应收款项的金融资产以及持有至到期投资。自2007年沪深两市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以来,上市公司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所持有的被投资单位的法人股都可以转化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这些限售股具备了在沪深交易所上市交易及变现的能力。这类持有限售法人股的股东当中,大部分为控股上市公司,它们因参股其他上市公司而获得较多利益,受到股票投资者的关注。此外,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在每年的上市公司年报中,要对上市公司以前年度在长期股权投资会计科目下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加以披露,并说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对企业股东权益的影响。股票投资者可以依据上市公司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对这些法人股进行价值重估,挖掘出一些持有较大股权投资其价值又被市场低估的控股上市公司,选择性购入这类上市公司股票,可以获得较好的投资回报。

一、股权重估价值被市场低估的根本原因

在股权分置改革以前,在原会计制度核算模式下,类似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通过持有优质上市公司的股权获得股票资本升值带来账面收益的模式难以实现,上市公司所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被投资上市公司的股权增值无法体现在其财务报表中。这是因为上市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投资的股权份额的多少,采用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即成本法或权益法进行核算,并不计算所持有上市公司股权市价变动的“公允价值”。具体表现为:企业对被投资交易市场不具有重大影响、共同控制或控制,且在沪深证券交易市场没有上市交易、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可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在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不受被投资单位盈亏的多少和其他权益份额变动的影响,在取得被投资单位分配的现金股利时,才确认投资收益。不论被投资单位的业绩高低,如果被投资单位不进行现金分红,股权的投资收益就无法体现在投资方的利润表中。反之,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控制或共同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可采用权益法核算。在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根据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变动份额的多少而变动。只要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动,投资方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就要进行相应调整。在被投资单位实现盈利时,所有者权益的留存收益增加,投资方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需要调增,确认为投资收益;发生亏损时,所有者权益的留存收益减少,投资方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需要调减,应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其核心是投资方在被投资单位拥有多少净资产,被投资单位实现多少净利润、出现多少亏损、分派现金股利的高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上下变动都会引起投资方净资产份额的相应变动。

但不论控股公司采用成本法还是权益法进行会计核算,其所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不会因为会计核算方法的不同而发生改变,上市公司潜在的实质价值并不受影响。例如,上市公司所持有的股权如果以每股1元的价格买入,当期市场交易价值上涨为每股10元时,上市公司无论是采用成本法还是权益法核算,公司财务报表仍然将其长期股权投资以每股1元的价值反映,每股增值9元部分,并不计算股权资本的市场增值,因此,在原会计制度核算模式下,在股权分置改革以前,上市公司所持有被投资单位股权的潜在市场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正因如此,上市公司股权投资的潜在价值被证券市场所忽视而被低估。

二、股权分置改革所带来的市场机遇

会计制度就像一根纽带,会计政策的变更将上市公司和其所投资的上市公司联系在一起。股权分置改革后,长期股权投资所具备的潜在市场价值,成为投资者分析上市公司价值的重要参考因素,自2007年以来,因会计政策的变更,证券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上市公司之间互相持有股份的现象相当普遍,上市公司按控股份额的不同分为三类:

第一类,绝对控股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占被投资上市公司总股本的比例达到51%以上,处于绝对控股水平,限售股流通后大规模套取现金的可能性较低。如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这类控股股东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属于现行会计准则中规定的投资方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

第二类,上市公司控股比例较大,属于相对控股水平,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或共同控制。此类公司属于现行会计准则中规定的按照权益法进行计量和核算的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如东方集团、新希望、辽宁成大、吉林敖东等上市公司,此类公司所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市价高低的变化,会对控股公司的净资产和净利润产生相应影响。

第三类,上市公司持股比例较小的股票投资,目的是取得股票短期差价,会计核算上以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理,期末按股票交易价格计量,以股票收盘价作为公允价值计价入账。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影响公司的净资产。如两面针、雅戈尔、太极集团等上市公司通过沪深证券交易市场购入的股票。

上述三种类型的上市公司按照现行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所持有的股权将出现在“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三个会计科目中,而且必须以公允价值入账计入资本公积。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限售法人股进入全流通领域,第一、二类控股股东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可以将此类持股确认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应当计入投资收益。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应将取得价款与该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的利得或损失,计入投资损益;同时,将原直接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对应处置部分的金额转出。

例: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相对控股的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法人股10.67亿元,2015年12月31日民生银行的股票收盘价为9.64元/股,2015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日,东方集团如果按照原会计准则计算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10.67亿元,按现行会计准则计算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92.19亿元,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增值92.19亿元(即10.67×9.64-10.67×1),同时,东方集团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相应增加了92.19亿元。假如东方集团所持有民生银行的限售股开始流通,并出售持有民生银行股票的10%,即1.067亿股,按民生银行的股票市场交易价格每股9.64元出售,则东方集团将取得投资收益9.22亿元(即1.067/10.67×92.19),同时,“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相应减少9.22亿元,仅出售部分股权,每股收益0.55元。

也就是说,上市公司控股其他上市公司的股权价格的变动,影响着控股公司的净资产,出售时将影响控股上市公司本身的盈利,沪深股市股权的市场价值得以体现,这就意味着一批股权重估增值的上市公司将浮出水面(见表1)。

三、股权投资价值分析

在现行会计制度下,控股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持有优质上市公司的限售法人股股权,获得股权升值所带来的账面收益,使巴菲特所掌管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盈利模式成为现实。笔者认为,从上市公司所拥有股权潜在增值的视角,可以动态市净率、动态市盈率两个指标分别分析对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影响。

(一)市净率。市净率是指股票价格与净资产的比率。一般来说,市净率较低的股票投资价值较高,相反,则投资价值较低;它有助于投资者以较少的资金投入获得较高的资金产出。对证券投资机构而言,它能够帮助其辨别股票投资风险。每股净资产是标的股票的账面价值,它是用初始投资成本计量的,而每股市价是资产负债表日这些标的股票资产的现在价值,它是证券市场上投资者交易的结果。例如:浦发银行、南京银行、工商银行等银行类的股票市净率低于2倍,而创业板类股票的市净率远远高于2倍。这类现象,在我国沪深股票交易市场中屡见不鲜,股价的高低与其净资产不匹配,究其原因,这与股本结构、股本大小以及投资者偏好密切相关,同时,也反映了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成熟,以及投资者投资理念的不成熟。通常情况下,股价是净资产的2倍左右,对该股票投资较为安全。对发展前途有良好预期的上市公司股票市净率可以达到2倍以上,甚至远远超过2倍。该股票股价与其净资产的关系具有密切的正相关性,更多的是体现投资者对于投资标的股票的未来预期,假如现在的投资标的股票能够在未来给投资者带来较高的投资回报,那么现阶段该投资标的股票的市场需求也会增加,从而推动投资标的股票市场价格的走高。如上页表1所示,东方集团2016年3月31日的收盘价为每股6.84元,每股净资产为6.29元,计算出的市净率为1.08倍(即6.84/6.29);若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计算,股权投资总溢价为92.19亿元,每股溢价5.3元,溢价后每股净资产为11.82元,溢价后的动态市净率仅为0.58倍(即6.84/11.82),投资该股票比较安全,若股价按净资产的2倍计算,该股票市价应为23.64元(即11.82×2),而该股票2016年3月31日的收盘价仅为每股6.84元,因此,该股预期具有近17元的上升空间。同样,新希望、吉林敖东、辽宁成大、北京城建等上市公司潜在的股权增值对其每股净资产的贡献分别高达6.33元、22.02元、12.85元、3.38元,这类股票价值的被低估程度可见一斑。

(二)市盈率。市盈率是股票价格与股票收益的比率,用来比较不同价格的股票是否被高估或者低估。一般认为,一家公司股票的市盈率如果过高,那么该股票的价格存在泡沫,股价被高估。市盈率的高低反映了对该股票投资相对成本的高低,同样也体现了对该股票的投资风险。一般情况下,市盈率越高,表示投资该股票的风险越大,市盈率越低,则表示投资该股票的风险就越低。例如:浦发银行、南京银行、工商银行等银行类的股票市盈率低于20倍,而创业板类的股票市盈率远远高于20倍。这种现象在我国沪深股票交易市场中较为常见,股价的高低与其收益不配比,究其原因,同样与股本结构、股本大小以及投资者偏好相关,反映了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成熟,以及投资者的不成熟。通常情况下,20倍的市盈率,表示投资该股票较为安全。具有良好预期的股票市盈率远远高于20倍以上。股价与收益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性,如果现在投资的品种能够在未来给投资者带来好的收益,投资者对于该投资品种的未来预期趋于乐观,它的市场需求也会增加,从而进一步推动该股票的市场价格走高。反之,投资者对于投资品种的未来预期则趋于谨慎,股票的市场价格走低。例如:东方集团2016年第一季度每股收益为0.139元,2016年12月31日收盘价为每股6.84元,计算出的市盈率为49.2倍(即6.84/0.139),表面上看投资该股票风险较大;但是,从其持有民生银行10.67万股股票中出售股份的10%,即1.607万股,若以2016年3月31日民生银行的收盘价每股6.94元计算,1.067万股的套利,将给东方集团带来近9.22万元的巨额投资收益,仅此一项公司每股收益将达到0.55元,按预期收益计算出的动态市盈率仅为9.91倍(即6.84/0.69),若股价按每股收益的20倍市盈率计算,该股票市价应为13.8元(即0.69×20),而该股票2016年3月31日的收盘价仅为每股6.84元,因此,该股票预期具有7元的上升空间。同样,新希望、吉林敖东、辽宁成大、北京城建等若按10%的比例出售其所持股票,潜在的股权增值对其每股收益的影响分别高达0.63元、2.20元、1.29元、0.34元,新希望、吉林敖东、辽宁成大、北京城建一季度每股收益将分别为0.32元、0.41元、0.19元、0.11元,其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6.75倍、10.10倍、10.91倍、27.53倍,若按20倍的市盈率计算,该类股票同样预期具有巨大的上升空间,该类持股对该公司业绩有着重大的积极贡献。

综上所述,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以及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控股上市公司所持有的被投资单位的限售法人股所潜藏着的巨额增值将得以实现,选择一些持有较大股权投资而其价值被市场低估的控股上市公司进行投资,可以取得较高的投资回报。S

参考文献:

篇4

各区县财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财政分局、各外商投资企业:

为了规范外商投资企业提缴、使用中方职工权益资金的管理,维护中方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根据财政部财外字〔1999〕735号《关于加强和改进外商投资企业提缴使用涉及中方职工权益资金管理的通知》和我市深化社会保障及职工住房改革有关文件的规定,现就改进和加强外商投资企业提缴、使用中方职工权益资金管理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经市政府同意,1986年北京市人民政府的《北京市实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劳动管理规定〉的补充规定》(京政发〔1986〕43号)中涉及企业中方职工7.5%医疗费、20%日常劳保福利费用、20%养老储备金的提取口径、比例和列支渠道,以及结余资金的处理,从2000年1月1日起,改按本通知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外商投资企业招聘职工应当按规定办理招聘备案手续并依法订立劳动合同,依法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保险登记,参加社会保险,并按时足额地为中方职工提取、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一)基本养老保险费和补充养老保险费。按照《北京市企业城镇劳动者养老保险规定》(北京市人民政府令1998年2号)执行。企业按全部被保险人缴费工资基数之和的19%按月提取、缴纳。企业提取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计入管理费用。经济效益好、经营管理状况稳定、民主管理制度健全的企业,可在建立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建立补充养老保险,所保险种应适用全体中方职工,不得只有少数高级管理人员享有。企业建立补充养老保险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二)大病医疗统筹费。按照《北京市地方所属城镇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的规定》(北京市人民政府令1995年第6号)执行。企业以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5%,按企业中方在职职工人数按月提取、缴纳。企业提取的大病医疗统筹费,计入管理费用。原提取7.5%中方职工医疗费的办法停止执行。新的医疗制度改革办法颁布后,按新的办法执行。

(三)失业保险费。按照《北京市失业保险规定》(北京市人民政府令1999年第38号)执行。失业保险费以本单位中方职工上年月平均工资为基数乘以1.5%,按实际应参保人数按月提取、缴纳。企业提取的失业保险费,计入管理费用。

(四)工伤保险费。按照《北京市企业劳动者工伤保险费规定》(北京市人民政府令1999年第48号)执行。企业以上年度本企业被保险人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按照行业差别费率确定的标准,按月提取、缴纳。企业提取的工伤保险费计入管理费用。

外商投资企业按应缴数额提取基本养老保险费、大病医疗统筹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上缴后应无余额。

外商投资企业提取、缴纳上述各项社会保险费(大病医疗统筹费除外),应以中方职工工资总额为基数。职工工资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主要由计时工资、基础工资、职务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包括洗理卫生费、上下班交通补贴)、加班工资等部分组成。

三、外商投资企业必须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当地政府的规定,及时足额提取下列涉及中方职工权益的其他各项资金,并按规定用途使用。

(一)职工福利费。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4%提取。职工福利费主要用于职工的医药费、职工探亲假路费、生活补助费、医疗补助费、独生子女费、托儿补贴费、职工集体福利、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费、职工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职工浴室、理发室、幼儿园、托儿所人员的工资,以及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其他职工福利支出,也可用于支付中方职工的补充养老保险费。

(二)职工教育经费。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提取,用于企业职工参加在职培训,提高业务技能所需费用支出。

上述(一)、(二)项费用以企业全部职工工资总额为基数计提,但对于企业在与外籍职员签定劳动合同时,已订明外籍职员的福利费包括在其应付工资当中的,应以中方职工工资总额为基数。

(三)中方职工住房基金。按照市财政局《转发财政部关于颁发〈关于外商投资企业中方职工住房制度改革若干财务问题的规定〉的通知》(京财建〔1995〕1445号)执行。其中:企业按规定缴纳的中方职工住房公积金在住房周转金中列支,不足部分,在成本、费用中列支。企业按规定向中方职工提供的住房补贴和住房补助,在住房周转金中列支。根据市房改办、市财政局《关于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有关问题的规定》(〔95〕京房改办字第37号),外商投

资企业必须为中方职工建立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的交存率按有关规定执行。企业为职工交存住房公积金后,根据市房改办、市财政局、市劳动局《关于北京市外商投资企业建立职工住房公积金的规定》(〔93〕京房改办字第154号),不得再在成本、费用中提取每人每月30元的中方职工住房补助基金。现存的住房补助基金余额一律转入住房基金中的住房周转金。有关住房制度新的文件下发后,按新的规定执行。

(四)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按照国家有关吸收外商投资法律、法规和市财政局《转发财政部〈外商投资企业执行新企业财务制度的补充规定〉的通知》(京财合〔1994〕50号)执行。

四、中外合资(合作)企业按照《外商投资企业工资收入管理办法》(劳部发〔1997〕46号)规定,对中方高级管理人员实行名义工资与实得工资收入管理办法的,其名义工资与实发工资之间的差额部分,用于企业中方职工补充社会保险、职工福利费和住房周转金。企业中方一般职工不实行名义工资与实得工资收入管理办法。

对于本通知之前,外商投资企业合同、章程或者与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已约定中方高级管理人员名义工资中包含应付社会保险费和国家物价等项补贴,以及对中方一般职工实行名义工资办法的,应按本通知的规定协商变更企业合同、章程或劳动合同。变更后的中方高级管理人员“名义工资”中不再包含应付社会保险费和国家物价等项补贴。

五、中方职工权益资金的管理

(一)外商投资企业对涉及中方职工权益的各项资金在分别按有关财务会计规定正确核算外,还要同时设置辅助帐簿,全面反映各项资金的来源和用途。对于本通知之前,企业已按财政部门规定,对中方职工权益资金实行中方单独设帐,单独核算,单独开户,单独管理的企业,可仍按原办法执行,但必须设置专人进行规范化管理,并接受有关方面(包括外方)的监督。

(二)中方职工各项权益资金,必须按规定的用途专款专用,不得用于对外投资、企业间借款、赞助、捐赠以及购置与中方职工权益无关的财产。

(三)对现有的中方职工各项权益资金结余要进行认真清理,凡挪用、挤占中方职工权益资金的,必须及时清理收回;对不符合规定而多提的各项权益资金,应冲减成本费用。对涉及上述社会保险的各项权益资金结余,应首先用于补缴按规定应为中方职工缴纳而未缴的各项保险,补缴后仍有结余的,并入相关科目,其中:原按月提取相当于中方职工工资总额7.5%的医疗费结余,并入职工福利费;原按月提取相当于中方职工工资总额20%的养老储备金结余,并入职工福利费。今后用于离退休职工在统筹退休费用之外的必要开支,按规定计入企业管理费用。其他各项权益资金的正常结余,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四)企业工会依法对涉及中方职工权益的各项资金的提缴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六、外商投资企业的主管财政机关及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机关负责监督检查企业中方职工权益资金的提缴、使用情况。企业应将涉及中方职工权益各项资金的提取、使用、结余等情况,作为委托会计师(审计)事务所进行社会审计的内容之一。

七、企业清算时,涉及中方职工权益的各项资金以及用该项资金购置的各项财产、设施的处理,按照市财政局《转发财政部关于外商投资企业清算期财政财务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京财合〔1995〕2118号)的规定执行。外商投资企业清算时,不属于清算财产的三部分财产无法交给接受单位的,应上缴当地财政部门。

八、对违反本通知规定的企业和直接责任人,主管财政机关、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机关,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

篇5

证券公司的业务和收入来源与资本市场密切相关,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创新,推动证券公司收入结构和业务内涵不断变化,促进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持续提升。虽然次贷危机造成全球金融动荡,但这并不能否定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方向和进程,因而也就不能否定证券公司的投资价值。

证券公司具有独特的盈利和估值模式。

盈利特征一:业绩波动中实现增长。证券业的盈利特征具有业绩波动剧烈、长期回报率高、成长速度快的特征,中国证券业类似于美国和日本1980年代前期的情形,波动特征更为明显。

盈利特征二:成长初期诱人的高盈利和长期投资价值。中国证券业不乏具备持续盈利能力的优质公司。中信证券在过去10年中一直保持着盈利的记录,年度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5.97%,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到44.27%,这项纪录不仅远远超出其他券商,也超越了多数上市公司。

盈利特征三:业绩分化日趋激烈。证券公司的业绩分化趋势并不因为牛市和熊市而逆转。在经历了前几年的熊市和综合治理阶段之后,中国证券业“第一集团”的席位已重新排列。

盈利特征四:成交量与证券公司业绩密切相关。美国大型券商经纪业务对收入贡献率不足10%,但其业绩与股票交易额的变化仍密切相关,与指数的走势关联度则相对较低。原因在于股票交易额的增长表明市场活跃,促进了证券公司其他业务收入的增长,因此“靠天吃饭”是证券公司经营模式的特性,把握成交量变化所产生的经营拐点是投资证券股的关键。

2009年市场成交量不可小觑。小非解禁对成交量和券商业绩其实是利好,储蓄分流和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将为证券市场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众多小非的解禁,对市场规模的扩容和成交金额的增长具有深远的意义。保守预计2009年日均股票、基金成交金额在850亿元以上,全年成交金额在21万亿元以上,如果市场活跃程度更高,则成交金额和全年业绩有望超过2008年。

新业务提升证券公司权益乘数。扩大权益乘数有助于提高券商应对熊市的能力,A股上市券商面临着权益乘数过低的难题,主要原因是资产管理、交易投资等非经纪类负债业务发展缓慢,总资产规模增长有限。融资融券、交易投资等业务的发展,不仅优化了证券公司的资产负债和收入结构,更能有效提升证券公司的权益乘数。

资产管理业务是券商财务稳定器。资产管理业务与二级市场的关联度较低,对于证券公司收入结构而言,具有“财务稳定器”的作用。

直接投资业务回报丰厚。如果创业板推出、股份代办市场转型,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的回报期将大幅度缩短。目前,已有中信证券、中金公司、海通证券等十余家券商获得直接投资业务资格,储备项目成熟,将使相关券商获得超额收益。

篇6

截至6月23日,共有1156家上市公司公布2018年中期业绩预告,其中594家预增、191家预降、48家预盈、80家预亏。其中预增翻倍的公司有139家。预计中期业绩增长率(净利润同比按公布区间折中计算)最高的公司有启明星辰(002439)、世荣兆业(002016)、国创高新(002377),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为12803.48%、3850.39%、2863.61%。

对投资者来说,券商股破发并不完全是坏事。有分析认为,破发可能会带来更大的投资价值。某券商人士指出:“市场上一些中小板、创业板的股票跌得很低也没人敢买,相对而言,券商股是很好的白马股、蓝筹股,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一旦市场活跃起来,最先反弹的也会是券商股。”

对于今日行情的反弹,某业内人士认为:“其实行情反弹一般是靠银行股或者券商股的上涨来带动人气,产生轮动性。先是金融、券商板块上涨,然后影响到军工、白酒、医药,接着是中小板、创业板。等到行情慢慢回温,市场交易渐渐活跃,券商的经纪佣金收入也会提升,政策面也会有所缓和,券商股的日子也会更好过。”

由于可以满足发行股票或CDR要求的创新企业数量有限,而上巿审核继续从严,德勤预计,2018年下半年,内地新股发行活动将会与上半年相若。全年大约会有120-160家企业上巿融资1,700-2,000亿元人民币。大量中小型制造、科技和消费企业在申请上巿队伍当中,这意味着今年余下时间,A股巿场的新股发行数量将会以此三类行业企业为重。

篇7

6月13日是南航权证的最后一个交易日,该权证毫无悬念地以“零价值”结束了其一年的交易历程,最后报收0.003元。从此,南航权证就退出了权证市场的舞台,这也意味着沪市的最后一只股改权证谢幕了,中国股市的最后一只股改认沽权证谢幕了。

南航权证一年的交易是短暂的。但作为中国股市最后一只可创设的股改权证,南航权证与其他所有股改权证不同,成为中国股市历史上遭遇创设最多的股改权证。南航权证的初始发行数量是14亿份,但南航权证创设的总量就达到了123.48亿份,是初始发行量的8.82倍,成为中国股市的一绝。也正是围绕着南航权证的巨量创设,南航权证这一路也充满了诸多的是是非非。创设券商因此获得暴利,而南航权证的投资者却损失惨重。南航权证无疑上演了股改权证历史上最大的一场闹剧。

南航权证就这样地走了,但它身上暴露出来的问题却还在。南航权证给中国股市以及股市里的投资者留下了太多的疑惑。也给笔者留下了这样三个疑问,这既是对南航权证的质疑,也是对股改权证这一品种的质疑。

一问:南航权证为何会被推出?作为一种股改权证,和所有的认沽权证一样,南航权证的推出明显是对A股流通股股东的一种忽悠。本来,股改是一件好事,它可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让非流通股股东通过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使非流通股的成本接近于流通股的成本,从而达到让非流通股也能上市流通的目的。但遗憾的是,在股改中以国有股为代表的非流通股股东根本就不愿意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于是,在证监会的配合下,搞出股改权证这种所谓创新的对价方式,以忽悠流通股股东。如南航权证就是南方航空的大股东南航集团为了达到不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的目的而推出来的。正是因为推出了14亿份认沽权证,因此南航集团就不再向流通股股东支付任何对价了。事实证明,南航权证在交易的一年里,从来就不曾有过理论上的投资价值,最终结局以0.003元谢世也表明,这只权证是丝毫都没有实际价值的。管理层与大股东联手用如此的手段来忽悠投资者,这就难怪如今大小非成了困扰中国股市健康发展的最主要问题,这实际上就是从股改时就埋下的祸根。

二问:为什么允许南航权证创设?南航权证的推出是一种股改对价,它的推出是经过股东大会审议,具有法律效力的。因此尽管南航权证没有投资价值,但它的投机价值也是受到法律保护的。然而,令人诧异的是,这种以股改对价名义推出的认沽权证,却居然遭到了券商的大量创设,其创设规模居然达到了123.48亿份,是初始发行规模的8.82倍,这无疑是对股东大会决议的公然践踏,是对现行法律法规的公然践踏。

不仅如此,既然允许对作为股改权证的南航权证进行创设,那又为什么只是限定创新类券商才能进行创设。在南航权证理论价值为零的情况下,创设权证分明是有暴利可图的事情,因此,只允许部分券商创设权证,这岂不是向其进行利益输送?

不仅如此,券商创设权证的规模也是严重“超标”的。券商创设权证的规模达到了123.48亿份,如果按2:1的比例行为,所对应的A股股票份额为61.74亿股。而南航A股总股份数只有32亿股,明显不够行权之所需。可见券商对南航权证的创设严重“超标”,为了到股市里抢钱,为了向部分券商进行利益输送,什么规矩都不讲了。

篇8

5月9日,大盘小幅震荡后已站上4000点,创出了新高。后市股指还会继续走高吗?牛市还能走多远?

不看指数点位高低

“没有必要去看股指是4000点还是3500点或是5000点,这没有多大意义。”兴业趋势基金经理王晓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我不以绝对点位高低去判断市场,而主要是看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能否跟上股价的上涨。”

王晓明管理的兴业趋势基金有着非常好的业绩表现。截至5月9日,该基金累计净值已达到4.097元,去年全年收益率高达160.21%。今年以来,在众多基金重仓股表现平平的情况下,兴业趋势基金已经取得了62.17%的回报率,成为为数不多的战胜业绩比较基准的基金。

预计该基金最近拆分后将会有巨额新资金进入,“在目前点位建仓,不需要过分担心。因为依然有一部分股票值得投资。”王晓明说,“目前市场由于流动性过剩导致结构性泡沫,一些大盘蓝筹股由于股价涨幅较小,其估值仍在合理范围。考虑其成长性,长期来看还有投资价值。”

钟情银行股

王晓明对银行股情有独钟,他说:“别看现往的银行股市盈率不低了,但预计中国的银行今后几年都能保持20%~30%的增长,那么到时再来看银行股的价格,可能就不觉得贵了。这样的业绩增长率在国际市场上也是很少见的。”

去年重仓银行股,让王晓明收益颇丰,但今年为什么又减仓银行股呢?

今年一季度,在散户主导下,市场由去年的二八、一九现象,发展为普涨格局。仅从市场指数来看,中标300指数比上证50指数走势强,而市场综合指数则强于中标300指数。

“这就是我们今年一季度适当分散持股的原因。去年每个银行股占净值7、8个百分点,有些甚至达9个百分点,但今年降低了个股的集中度,除非特别看好的股票,一般我们只持有3、4个百分点。”王晓明透露说。

改变策略、分散投资让王晓明分享了今年指数上涨带来的收益。

面对蜂拥的资金,王晓明说他不会快速建仓,也不会持仓到上限。他说:“要在控制好风险的基础上,追求回报,尽可能地去战胜市场。虽然短期内可能会受到持有人的一定压力,但基金投资更看重长期回报。”

王晓明表示,目前在建仓品种选择上除了具有成长性外,还要寻找有估值安全边际的股票。

王晓明称,仍然看好地产、银行、消费、商业、机械等板块。同时还将一些行业加入了投资组合,如电力、煤炭和通信等。

对券商股保持谨慎

对于近期涨势良好的券商股出现了回调,王晓明认为,是上涨过快后的正常调整。他认为,从短期成长性来看,按照目前的开户数和成交量分析,券商每天的佣金、交易费等收入大约是20多亿元,按照200天的成交日计算,券商的全年收入将达到大约5000亿元,这相当于去年全年所有上市公司的利润总和。

券商股上涨有其背后业绩爆发式增长的原因。

篇9

而6月15日开始的股灾成为券商股梦魇,在市场大幅下跌行情中,和之前相反的是,券商股又纷纷领跌大盘,于是才有了随后的救市。虽然中期业绩异常靓丽,但券商股在资本市场的好日子似乎戛然而止。

回顾2014年年底以来的市场走势,有太多精彩,太多唏嘘,太多无奈。可以说,以券商股为代表的金融股的大幅上涨启动了本轮稍显短暂的牛市。但在牛市正式启动后,市场风险偏好的变化导致市场风格出现明显的转换,创业板以及各类题材股引领市场。加上场内融资和场外配资的推波助澜,为市场的发展埋下了风险的隐患。

果不其然,随着监管层清理杠杆的一声令下,6月中旬大盘的连续大跌彻底改变了投资者对A股市场的预期,由于券商股的业绩与二级市场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它们领跌市场并不意外。

金融股作为维稳权重股,在此次救市中,政策维稳主要是通过金融股来实现的。总体上看,7月初,政策强力干预A股市场以来,金融股的走势与A股整体走势相反,即当市场大幅下跌时,维稳资金买入金融股,金融股跑赢市场;反之,当市场较为稳定时,投资者更倾向于高弹性的创业板和题材股等。当然,并非每个交易日都严格遵守这一规律。或许,如果市场再度出现危急情况,金融股仍会有强势表现。

时至今日,从股灾发生到救市,已持续近三个月的时间,市场似乎仍未从危机的阴影中完全走出来。相反,市场信心正面临被彻底摧毁的边缘。

8月中旬以来,在大盘再次突破4000点以后便随之下跌,券商股也不断下行。8个交易日创下32.99%的跌幅,跑输大盘20.81%的跌幅。目前来看,市场不缺资金而是缺少信心,经过此次股灾的反复蹂躏,投资者情绪波动较大,后市仍有诸多不确定性。 估值在历史低位

单就券商股而言,此前,投资者对券商经纪业务、两融业务和自营业务的担忧一直存在,而股灾和救市的反复更是加重了这种忧虑情绪。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券商的最新市净率已经处于历史相对低位,从板块的角度而言,其估值已具有较强的安全边际,投资价值或已显现。

根据25家上市券商最新公布的每股净资产,可以大体算出各家券商的市净率情况。目前,华泰证券、海通证券、广发证券等大型券商的市净率基本在1.35倍以下,已经逐步进入底部区域。其中,华泰证券的市净率最低,仅为1.1倍左右。

众所周知,券商股自2014年四季度大幅上涨之后,一直处于消化吸收估值的阶段。在2014年下半年,上证指数上涨58%,券商板块(申万行业)涨幅高达190%;在2015年上半年,上证指数上涨32%,券商板块则下降5%。

一涨一跌背后,凸显出随着6月中旬以来股市的大幅调整,市场对券商业绩的预期由“高增长难以持续”转变为更悲观的“业绩下滑不可避免”。这种悲观情绪背后隐含着市场对“后杠杆时代”券商业绩增长预期已大为减弱,机构也纷纷对2015年券商业绩增速预期进行下调。在7月4日21家证券公司开会决定采取“救市”举措之后,投资者对券商自营业务对整体业绩影响的担忧却更加强烈。

事实上,这种担忧情绪明显被市场夸大了。即使考虑券商15%净资产的自营风险敞口在3000点亏损造成的净资本下降,目前券商的市净率平均为2.55倍,5家大券商的市净率仅为1.37倍,两者均处于低位。假设出现极端情况,上证指数跌至2500点,券商净资产因自营亏损而下降。券商的平均市净率估值也为2.61倍,5家大型券商的平均市净率为1.4倍,仍处于历史低点。

中银国际对此进行了具体测算,其对25家上市券商均采用一致假设:即各家券商均按照6月底净资产的15%出资救市,将这部分资金作为自营业务的风险敞口;各家券商参与救市资金的入市点位在上证指数3600点的水平;在计算2015年底各家券商净资产时,将自营业务风险敞口在不同情境(上证3000点、2500点)的损益,计入净资产增减。

从上市券商的市净率估算情况来看,即使考虑了券商自营业务可能出现的亏损,2015年的市净率仍接近过去五年的最低水平,尤其是华泰证券、海通证券和广发证券等一线蓝筹股更是如此。几家次新券商股因为历史数据缺乏,没有可比的历史市净率低位的数据,但也均处于市净率相对低位。

如果再考虑到8月26日降息降准的利好因素,加之目前券商绝对股价已跌回本轮牛市启动之前的水平,单从估值角度来看,券商股的市盈率在1.2-1.3倍应该具有长期投资价值。同时,需要关注股市成交量及融资融券余额的情况,一旦企稳回升,将成为券商业绩转暖的拐点信号。 等待市场企稳

最近三个月,市场的大跌使券商股估值位于历史低位,长期投资价值显现。从估值角度看,券商板块已经跌出了安全边际,目前位置向下的空间非常有限。

如果从周期性角度来看,券商行业是一个典型的周期性行业,业绩随市场周期性波动明显。在一个快速发展和变革的资本市场的环境下,逢市场低谷期进行左侧布局是长期资本的投资策略,目前券商板块的长期投资价值已经较为清晰的展现。

此外,支持券商业发展的创新和改革的趋势并未结束,尽管当前资本市场遭遇一些挫折,但市场化金融改革的大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改革创新仍是包括券商在内的金融机构向前发展的坚实基础。

此前,证监会21号文暗示市场已进入常态化,未来以不干预市场为主,监管层将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市场的内在稳定机制。这样的表述缓解了投资者对资本市场改革停滞的担忧,再结合近期管理层在汇率和利率方面的市场化改革动作来看,种种迹象表明,市场化的金融改革趋势不会发生变化。可以预期的是,等大盘指数在底部企稳后,券商业务将回归正常化发展轨迹,未来推进注册制、资本项目进一步开放、引进长期投资者以及推进衍生品和外汇产品交易等举措都将为券商行业带来增量业绩。

不过,虽然券商行业的发展大势未变,但并不说明金融改革的进程可以一蹴而就。目前券商板块估值已到历史低位,券商业务也有望在不久的将来逐渐回归正常,但券商板块仍面临着种种亟待解决的难题。

从市场走势来看,券商股或有反弹,但板块整体仍缺乏强劲的动力。如果大盘反弹,券商两融业务强行平仓的压力将大为减缓。目前,严查场外杠杆,规范场内杠杆正在带来资本中介业务的萎缩,券商下半年都将经历去杠杆的过程。

截至8月24日,两市两融余额在1.25万亿元左右,下滑速度明显。其中,8月24日融资买入额为进入8月以来的最低点,仅为581亿元,场内配资面临较大的强平压力。不过,此次降息降准的利好,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强平-低开的恶性循环。但这并不能阻止两融业务的继续萎缩,有机构预测,长期来看,两融余额将下降至9000亿元左右。

伴随着降息降准的出现,是市场流动性危机的缓解;随着流动性的释放,市场日均交易量将会增长,股基交易额也有望回升。当前券商行业经纪业务佣金率已下跌至万五左右,基本企稳。另一方面,券商自营业务的风险短期不会计入当期损益:25家券商15%资本金交由证金公司救市,券商另有套期保值等风控手段予以对冲,浮亏不计入当期损益,但对净资产或有影响。

篇10

机构投资者信心明显下滑

2月的新财富投资者信心指数调查中,券商分析师依然是最乐观群体,仅较1月调查微降2.5%,为78;机构投资者信心指数则大幅下降18%,为59;个人投资者信心指数也进一步下降,由中性偏乐观转为中性偏悲观,为46。考察三个被调查群体的信心指数环比变动情况,券商分析师基本未受政策面变化扰动,维持了年初对市场的判断。而投资者情绪向悲观转变趋势明显,尤其是机构投资者,这一变化值得关注。

预计未来一个月上证综指将上涨的全部投资者加权比例为80%,其中,券商分析师为98%,机构投资者为40%,个人投资者为80%。与1月调查结果对比,券商分析师看好2月市场的比例小幅上涨了6个百分点,几乎所有接受调查的券商分析师都看好2月市场;个人投资者的看涨比例环比下降了19个百分点;机构投资者看涨比例降幅最大,达58个百分点,从几乎一致看好1月市场到看空2月市场。机构投资者与券商分析师的观点出现了新财富投资者信心指数运行一年来的最大分歧。预计未来六个月上证综指将上涨的全部投资者加权比例为86%,其中,券商分析师为99%,机构投资者为80%,个人投资者为80%。投资者整体而言对2010年上半年仍持乐观态度。

投资者认为估值仍偏高

篇11

投资者与分析师情绪相左

8月的新财富信心指数由7月的44大幅反弹至70,分析其中不同群体的信心指数变动,主要的反弹动力来自个人投资者信心的回升,较7月增长了2倍至85的乐观值;机构投资者较7月微升7%,至64的偏乐观值;券商分析师较7月则进一步下降了25%,至45的偏悲观值。另一方面,各群体的变动情况依然延续了7月的走势,即个人投资者信心指数波动剧烈,机构和券商分析师波幅较小。信心指数的大幅反弹与个人投资者情绪由极度悲观向较乐观的反转关系密切。而机构投资者和券商分析师的变动幅度不大,主要区别在于方向相左,机构投资者有偏乐观趋势,券商分析师则仍较悲观。

预计8月上证综指将上涨的全部投资者加权比例为72%,较7月调查上涨21个百分点,其中,看涨的主体是个人投资者,比例为99%,较7月上涨52个百分点;机构投资者和券商分析师的看涨比例分别为50%和40%,较7月分别下降了17和2个百分点。预计未来6个月上证综指将上涨的全部投资者加权比例为99%,投资者几乎一致对2010年下半年至2011年初的市场走势预期较高。

机构与分析师对估值的认同值得关注

篇12

尽管“洋大小非”集中减持,尽管王亚伟等基金经理集体看空,尽管“空头”理由甚多,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银行股普遍7~10倍的市盈率仍具有较高的投资安全边际。

就在“洋大小非”集中减持中资银行H股时,证券大佬方风雷管理的私募基金,出资55.4亿元接下苏格兰皇家银行(RBS)沽出的32.4亿股中行H股。就在大家一致看空的时候,银行股底部盘整却正在完成。

2009年银行股,是牛头还是熊尾?

“洋非”减持私募进场

近期,中资银行H股遭遇“洋大小非”大规模减持。

2008年12月31日,瑞银集团(UBS)全部抛出其持有的33.78亿股中国银行H股(3988.HK);2009年1月8日,李嘉诚基金会向投资者配售所持有的20亿股中国银行H股,合共套现5.11亿美元;1月7日,美国银行转让56.2亿股建设银行H股(0939.HK);1月14日,RBS出售108亿股中国银行H股(3988.HK)4.26%的股份,套现16亿英镑。

受外资战略股东减持消息的拖累,中资银行H股遭遇了洗仓式下跌,从2008年12月31日至2009年1月14日,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H股(1398.HK)区间最大跌幅分别高达19%、22%和24%,远超同期恒生指数13%的最大跌幅。

就在RBS抛售中国银行H股的时候,国内的私募基金开始进场接盘。方风雷管理的私募基金厚朴基金(Hopu Fund),于1月14日出手接下RBS沽出的30%中行股份,相当于32.4亿股,涉及资金约55.4亿元。

此前,表示将在适当的时候购买中资银行H股的中国投资公司,或许已经进场购买中资银行H股。

受上述消息影响,中资银行H股开始反弹,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H股(3328.HK)1月15日和16日连续两天翻红。

从后市来看,中资银行H股,仍面临着较大的外资战略投资者大规模抛售压力。美国银行减持56.2亿股建行H股后,却仍有135亿股建行H股可以自由流通。今年4月28日,工商银行外资投资者安联集团、高盛集团、美国运通,即可将持有股权的半数120.92亿股H股进行上市交易,并在同年10月20日解禁完毕。

后期,外资战略投资者是否会继续大规模抛售中资银行H股?而对于已经嗅到中资银行H股具有投资价值的私募基金来说,后期是否会继续进场接手中资银行H股?中司是否悄然购买中资银行H股?悬念在胸。

预期悲观 价值仍在

如果说境外机构的大笔减持,只是引起A股市场的震惊,那么计提拨备大幅拖累银行2008年业绩,以及股份制银行2009年面临的A股市场大小非解禁潮,则让投资者“心惊胆战”。

1月5日,浦发银行业绩预告称,2008年净利润同比劲增近1.3倍,但四季度却较三季度环比剧降了50%,市场担心银行业绩恶化的情况,已开始显现。

1月13日,深发展A(000001.SZ)宣布,因受到大额拨备及核销的冲击,预计2008年全年净利润降至约6亿元,较2007年全年锐降77%。

也许,深发展的业绩变脸将不是特例。深发展的董事长法兰克・纽曼1月13日证实,中国监管层于2008年12月提出,国内商业银行应提高拨备覆盖率,进一步优化资产负债表,清除历史遗留问题,为2009年的业务发展做好准备。

市场人士表示,监管部门此举将直接影响多数中国上市银行2008年业绩。国信证券指出,如果按照银监会对国有大银行120%、股份制银行150%的拨备覆盖率来计提拨备,那么华夏银行(600015.SH)、中信银行(601998.SH)、民生银行(600016.SH)去年的每股收益,将分别比原来预测下降54%、37%和18%。

银行股除了H股具有较大的解禁压力和计提压力外,A股市场今年也面临着较大的解禁潮压力。

今年共有6888亿股银行限售股解禁,占A股解禁市值的58%。工商银行(601398.5H)和中国银行(601988.SH)的解禁大股东均为财政部和汇金公司,抛售压力较小,而A股的解禁压力更多地来自于股份制银行。

2009年2月27日,招商银行(600036.SH)有47.99亿股改限售股份流通上市,占其当前流通股数66%。

6月6日,华夏银行有15.56亿解禁股上市流通,占其当前流通股数71%。

虽然,市场对银行股未来预期悲观,但银行股身上显现的投资价值,已开始吸引市场资金。

以1月16日收盘价计算,建设银行的动态市盈率为8.0倍,工商银行的动态市盈率为9.6倍,招商银行的动态市盈率为7.7倍,浦发银行的动态市盈率只有6.7倍,银行股目前普遍7~10倍的市盈率,让其已经有着较高的投资安全边际。

银行股近几天的强势反弹,表示其已经引起了市场资金的关注。从1月14日至16日,浦发银行累计涨幅达11.39%,华夏银行累计涨幅为9.77%,招商银行累计涨幅为9.54%。

深发展在“计提拨备”后,出乎市场意料的连续拉出3根阳线,或许更能说明银行股目前存在的投资价值。

基金看空 券商乐观

曾经被视为基金重仓宝的银行股,为何成为基金经理们的“弃儿”?而券商又为何与基金唱反调,看好银行股?

2008年11月,华夏大盘精选基金经理王亚伟率先看空银行股,认为在经济下行区间,银行资产往往投向了盈利最差的行业,这就增加了未来不良资产逐步上升的危险,需要被填补的黑洞将大量产生。此外,在国家4万亿的资金刺激计划中,有很大一部分配套资金是从银行获得,这些银行贷款未来将可能投向资金回报率较低、坏账风险较大的领域,从而导致国内银行业收益下降、风险加大。因此在2009年市场尚未明朗、经济仍在下行的时候,银行板块应当做空。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研究总监潘江也表示,2009年银行业将面临较大压力,企业关门、房贷断供会给商业银行的坏账增加压力。2009年银行业的另一大利空来自息差的降低,目前市场普遍预期,未来央行还会进一步降息,银行的净息差将进一步减少,盈利下降。

对于基金经理们关于银行坏账大幅上升的说法,国泰君安银行业分析师伍永刚存有异议,他表示,宏观经济存在的不确定性或将导致坏账出现,但是银行股较低的价格已反映了这种预期,因此,银行股目前的估值偏低。

同时,伍永刚还表示,贷款利率单边下调的可能性在下降,银行业盈利预期被市场过度悲观放大,实际情况并没有这么糟糕。

银河证券也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存贷款组合利差收窄趋势减缓,同时,目前银行股市场估值水平普遍跌至2倍市净率以内,上述因素都说明,银行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存在一定的投资价值。

篇13

个人信心大幅下挫拖累指数

2011年2月的新财富投资者信心指数大幅下降并转向悲观,这也是投资者信心指数创建以来继2009年2月和2010年7月,第三次出现悲观值。其中,个人投资者信心指数为33,较1月大幅下降48%;券商分析师信心指数为61,环比上升了1.7%;机构投资者信心指数为62,与1月指数持平。从分项分析可以看出,2月机构与券商分析师信心指数变动不大,信心指数大幅下降主要受个人投资者信心大幅下挫拖累。

预计2011年2月上证综指将上涨的全部投资者加权比例为34%,较1月调查减少了51个百分点。个人投资者看涨比例为6%,较1月锐减92个百分点;机构投资者的看涨比例为49%,较1月下降11个百分点;券商分析师的看涨比例为75%,较1月下降5个百分点。个人和机构投资者对2月市场普遍持悲观态度。预计未来6个月上证综指将上涨的全部投资者加权比例为65%,较1月下降23个百分点,其中,个人投资者和券商分析师较1月分别下降了51和13个百分点,机构投资者则上升了25个百分点,机构投资者对2011年上半年市场积极乐观。

机构和分析师对估值信心回升

篇14

证券保险估值合理,保险股的A/H股大幅折价。广发证券研究所统计显示,截至9月24日,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华泰证券等大型券商动态PE基本处于17至22倍,中信证券A/H股折溢价为-6.18%。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动态PE分别为15、10、15和11倍,动态P/EV分别为1.07、0.87、1.10和0.97。其中,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的A/H股折溢价分别为-13.07%、-13.68%和-13.38%。

自2010年以来,证券和保险都经历过几轮深幅下跌,对应的是证券和保险基本面的持续恶化。然而自2014年以来,证券和保险基本面的情况逐渐明朗,甚至可以说是最近5年以来基本面改善最好的时期。广发证券研究所统计显示,上市证券公司前8个月累计扣非综合收益同比增长64%,2014年预期ROE为6.98%,较2013年增加1.03%。2014年上半年上市保险公司共实现净利润503.65亿,同比增20.61%。保险公司在保费收入、投资收益、销售渠道等方面都有改善。从2013年开始,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明显回升,市场普遍预期2014年全年新业务价值将会有两位数的增长。市场利率下行和权益投资趋好将大幅增加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

政策方面的利好也适逢推出。证券相关的政策催化剂有沪港通、新三板、一码通等。其中,沪港通利好证券经纪业务及缩窄A/H折价;新三板做市丰富了证券公司资本消耗型业务,有利于提升ROE水平;一码通渐进放开“一人一户”限制将有利于具备核心竞争优势的券商获取更多市场份额。保险相关的政策催化剂有沪港通、新国十条等。按照新国十条对2020年保险深度5%、保险密度3000的目标,未来行业年均增长16%-17%。随着老龄化推进和税收优惠政策实施,预计健康险、养老险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成为新一轮增长引擎。

当前市场环境下非银行金融具有相对优势。自年初以来,中证500指数、中小板综指、创业板综指有超过25%的涨幅,而中证800非银行金融仅有5%的涨幅。在非银行金融板块基本面大幅改善的情况下,非银行金融板块具有明显的估值优势。从市场博弈的角度,具有较好的相对配置价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