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工程管理主要内容范文

工程管理主要内容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54:1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工程管理主要内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工程管理主要内容

篇1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主要内容;控制措施;创新

一.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

1、材料管理。建设单位应成立专门管理建筑材料的材料科进行材料管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首先要对施工材料进行管理,通过材料供应商资质审核、对进场材料的符合、材料存放管理等保障施工用材料符合设计要求,为保障工程施工质量打下基础。尤其是建筑所用钢筋、水泥必须严格检查,进场钢筋直径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钢筋、水泥存放环境是否符合规定。以此保障高层建筑施工所用钢筋、水泥质量符合要求,保障工程施工质量。

2、施工人员管理。人是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严格执行施工管理规定,有效进行施工人员管理,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督促施工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人员管理体系。以完善的规章制度、健全的工程组织机构、提高专业技术人才比例等方式为工程施工质量奠定基础。在进行人员管理过程中,主要针对工程施工操作、安全规程执行等进行管理。严格要求施工人员执行施工安全措施,按规定佩戴安全帽、高空作业使用防护用品等。

3、设备管理。机械设备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使用。建设单位应设置专门的安全监管人员会同监理公司共同督促施工单位建筑工程施工设备的管理。建筑工程施工设备管理要从设备的保养与维护抓起,通过设备的保养与维护,保障施工设备能够稳定的运行,以此保障工程施工进度。同时注重施工设备操作人员管理,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降低违规操作造成的设备损伤与事故的发生率。避免由于违规操作造成设备损伤而影响工程进度,同时也通过设备管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施工企业施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进行设备管理时,严格执行“人机固定原则”定机、定人、定岗,以此确保设备管理工作的职责明确,避免非设备操作人员操作设备造成不必要的事故。

4、成本管理。建筑工程成本管理是建设单位管理的重点,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根据现代施工成本管理理念,建设单位实施成本管理必须建立成本管理体系,以明确的责任制度促进成本管理的实施。将施工过程各个部门与人员按照施工组织架构与成本管理的关系明确职责与成本管理责任,使施工过程的全体人员明确自身的成本管理责任,达到怎样的成本控制目标,以此促进施工成本管理的实施。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费用要严格执行审批制度,根据施工情况核实费用审批的科学性。

二.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控制措施

1、了解熟悉建筑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对工程项目所在位置地形地貌、气象条件、道路、管网线路、标高、工程地质等均要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对设计施工图要求的基础型式、主体结构、建筑布置、节点构造、给排水管网、线路照明、暖通、通信等均要逐一了解核对。对设计图纸中涉及安全、使用功能、进度、造价、设备选型安装的主要问题和各专业间的冲突或错漏问题,要通过建设单位向设计单位提出书面意见和建议。因此,必须要通过事前控制协商解决,才能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与培训。建筑施工中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管理的质量,只有不断加强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提高综合管理能力,才能整体提升管理水平。但是建筑施工人员数额庞大,且年龄、文化、技术水平良莠不齐,相差甚多,无疑为强化其知识技能的实施带来了难度。为每个级别的施工人员量身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和目标,比如对于新入职的施工人员首先要灌输安全第一、认真负责、遵纪守法的思想,还要进行专业技术的培训,防止出现严重的施工差错及事故。

3、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质保体系的完善与否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保证质量控制的重要措施。施工现场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必须由总承包单位项目经理部负责在其承包施工的工程范围内建立,并统一协调管理。各分包项目经理部应结合分包工程的范围、特点,以及总包单位项目经理部的具体要求,建立相应的施工现场工程质量保证子体系。目前,有的施工单位由于自身质保体系不完善,缺少专职检查人员,导致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混乱,具体工作没人管,出现互相推诿,最终导致质量事故的发生,这种不正常的现象亟待扭转。

4、加强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上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剖析。一方面要求各级政府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对于建筑单位的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对于安全生产管理不能应付了事,要求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另一方面是作为建筑自身单位要加强安全保障制度的建立,要求人员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施行,从而保障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发展。作为施工企业要配备相关的安全设施,提高其储备量。

三、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

1、创新建筑工程的管理理念。建筑工程管理的改革与创新,首先需要企业高层领导的重视与支持,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改变以往传统、守旧的管理思想与计划管理模式,树立创新意识,积极引进、培养现代化管理人才,充分体现项目管理创新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为各项管理活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与保障。此外,施工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与经营、发展需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与市场发展趋势,以企业的长期发展为根本目标,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创新工作的顺利实施、落实到位,最后制定具体的管理创新方案并通过长期的实践、分析与总结,不断加以改进、完善,以此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

2、实行信息化管理。在市场经济下,建筑工程的实施,不仅需要具备现代化、专业化的施工技术与工艺,同时还需要采取各种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手段来提高项目管理工作的效率、质量。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中,运用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网络系统进行辅助管理,能够及时获取、传达、输送各种反馈信息、指令、数据,以便及时做出调整,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各种财会处理软件、监控系统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财会信息处理的质量,同时也实现了项目施工的实时监控,进一步提高了项目管理的水平。

3、实行项目管理责任制。目前,建筑工程的施工规模较大、施工技术与工艺较为复杂,从而大幅增加了项目管理的难度与工作量。对此,施工企业必须优化组织结构、减少管理层次,同步实行项目管理责任机制与绩效考核制,将管理责任充分落实到各个生产岗位,明确不同环节、不同工序的管理任务与目标,通过定期开展的绩效评估、考核,调动、激发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与责任心,从根本上提高项目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结束语

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促进了建筑业的高速发展。 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管理措施,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从而促进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资建生,探讨如何提高房屋建筑施工工程管理[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1.07

[2]胡朝探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6)

篇2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内容;水利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对于水利工程进行高效而科学的管理,是保证工程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我们常说的工程管理,是对某一工程而言,从最初的方案制定开始,一直到工程完工的整个过程中对建设项目及相关附属建设进行管理。对于水利工程而言,加强管理不仅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效益的有效手段。然而在进行水利工程管理中,由于涉及的问题较为复杂,管理工作内容也比较繁复,所以,要首先对水利工程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进行梳理,从而有条理、有计划、有目的的展开水利工程管理工作。

1.水利工程管理概述

目前,我国的水资源由于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日渐紧缺,与此同时工业和农业生产给水资源带来了诸多的污染,造成了水环境的严重恶化,这一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水利工程建设是缓解水资源紧缺,解决水环境恶化的重要手段,而对水利工程加强管理是保证水利工程发挥作用的重要手段。一般而言,水利工程管理的主体是水利工程的管理单位,管理的对象是水利工程涉及到的生产过程、资金、材料与工作人员,在管理中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结合工程的实际展开合理的组织与计划,确保水利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使用,从而达到通过水利工程获取效益的目的。

2.水利工程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

展开水利工程管理的主体是水管单位。水管单位在水利工程管理中承担着组织生产活动的职责,同时也能反映社会中的生产关系。水利工程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可以分为水利工程的经营管理和生产管理两方面的内容。

2.1水利工程经营管理

水利工程管理中的经营管理内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科学的组织生产力。在进行生产力的组织管理中,又可分为对劳动力、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及生产力中的要素进行综合的组织管理。第二个方面就是正确的处理水利工程中包括政府、水管单位、员工和用水单位在内的生产关系。水利工程管理中的经营管理,使合理处理生产关系与科学组织生产力有机结合在一起,协同发挥作用。在实际的生产实践中,经营管理体现在对于经营活动进行组织计划、协调关系并给予正确的指导、加以有力的调控等方面。在水利工程管理中进行周密的计划并做出正确的决策,是明确管理目标的重要基础,而实现管理目标的手段就是对生产力加以组织。管理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复杂的关系,必须加以协调解决,以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要以正确的指导为手段,建立起管理工作的秩序。最后,还要对计划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出现的偏差及问题进行有力的调控,将水利工程管理的各方面工作落到实处,使决策和计划真正在经营活动中发挥指导作用。

2.2水利工程管理中的生产活动管理

2.2.1建立管理机构并形成管理制度

在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管理机构是展开管理活动的基础,也是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责任方,要建立相应的职能机构,明确管理层次,并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同时,还要进行相关管理制度的制定工作,建立明确的责任负责制度,对生产技术也要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真正做到有据可依。另外,还要注意建立质量责任制度,对工程的生产管理思路加以创新。要加强监理工作制度的建立,明确监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并将审核程序加以规范,严格审批过程。

2.2.2加强技术管控,展开质量管理

水利工程管理的技术管控主要包括对水利工程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组织观测检测工作、进行生产调度、科学技术、物资及机械管理和信息管理等内容。对于施工的质量要加强管理,尤其要加强对生产目标落实的管控。在这一管理内容中,包括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计划的编制、技术方案的制定、安全检查组的成立等。

2.2.3对工程成本进行管理

对水利工程的成本进行管理,依据的是工程的预算定额,要根据水管单位自身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坚持科学合理的基本原则,对工程的施工成本进行定额,形成对成本管理有指导意义的文件与资料,并根据指导文件对项目进行评估。在施工过程中,要以可控性为基准,按照实际需要对费用中心及成本中心进行科学的划分,并在成本及费用的总体考核中以此为对象。在水利工程完工后的运营中,还要对供水的成本进行测算,以确定水价,并对水费额度进行确定与管理。

2.2.4对工作人员的管理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与监理人员的素质最为重要,要加强对于二者的管理。首先,可以展开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使施工人员的技能得以提高,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与警示教育促使施工人员责任感的建立与提升。同时要在内部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使监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能够保持思想上的高度统一,共同服务于水利工程的建设。最后还要明确施工中的奖惩制度,促使施工人员及监理人员对工程的质量加以重视。

2.2.5对安全生产的管理

在水利工程生产中要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的力度,建立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与相应的生产规范标准,建立档案库对违规行为进行公布并存档,在招投标过程中对所有投标单位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对于特殊工种的施工人员必须在其持有相应的特种作业证时才可允许上岗,并加强对于工程负责人、施工人员安全知识的考核工作。

3.结束语

水利工程是我国水资源保护及合理利用的重要手段,对于水利工程进行管理,是保证水利工程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作用的基础。在展开水利工程管理中,明确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是管理工作开展的前提,同时,还要注意在各个环节加强管理,及时解决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推动我国水利工程的稳健、快速而高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兆安.浅析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1(5):234-235

[2]王达惠.浅析水利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A].吉林农业.2011,3(9):210-211

[3]赵文.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华章.2012,3(4):219-220

[4]柯俊,吴淑静.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不足及相关改进策略[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6(9):518-519

篇3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管理内容;质量;进度

前言

市政公用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有效的控制工程质量,应从影响工程质量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市政工程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是一门科学,质量是永恒的主题,搞好项目施工质量,是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不断探索发展的新途径。项目质量管理中要以人为本,要以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和质量意识为前提来抓工程质量。

一、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

1、市政施工管理应从项目合同管理开始

市政公用工程造价较高,施工单位必须要依法签订合同,并严格履约。从工程投标开始,合同的签订、履行和进度都要进行专项管理。合同管理过程可能涉及对国内、国际相关的法律条文的掌握,更要对合同细节条款、合同要件有较强的解读能力,施工单位要重视合同管理,合同管理要有专业的人才来进行。

2、施工现场管理

主要包括生产要素优化、施工地点的检查安排与布置、清场等内容,要严格遵守《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这里的生产要素主要包括材料、设备、施工人员、资金等各个方面,要掌握每种生产要素的特性,并依据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动态管理和优化配置。

3、随时检查施工进度与施工计划、施工目标是否相符

施工前,施工单位确定的阶段性目标和最终目标,在管理过程中要周期性的检查和调整,通过组织协调和风险管理来保证各项目标的实现。因此,应当坚持以控制论原理为指导,进行全过程的科学控制。

4、组织协调

组织协调的含义是通过组织的形式,疏通项目管理中的关系,排除影响和干扰工程进程的因素。在控制与管理的过程中,随着时间推移和外部环境的改变,施工进程可能会受一些因素的干扰,使原计划的实施产生困难,这就必须进行协调。协调要依托一定的组织,并针对干扰的种类和关系的不同而分别对待。

二、把握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1、对市政公用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要有明确的目标

为实现市政公用工程总的质量目标会设有许多的分目标,一步一步实现分目标可被视为是实现总目标的一些具体步骤。所谓已经确定好的目标实际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要求被管理的对象要按照预定的目标和方向进行作业;另一方面是控制管理活动不能够超越现有的资源条件。因此在明确了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目标之后,项目的管理人员在制定具体的质量管理计划时,就要以具体的行业技术标准为依据,对过程中的各主要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高效的计划措施。

2、加强对市政公用工程建设项目基本内容的质量管理

市政公用工程质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对于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的影响最明显也是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工作质量。市政公用工程建设的工人流动性大,管理人员管理行为的随意性,监理人员工程质量监理的无所谓态度等都会对工作质量造成致命的后果和不可挽回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做好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稳定性工作,同时实行竞争、激励、奖惩并存、共同作用的有效机制,这样达到保证工程质量的目的。市政公用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必须严格按照预定的计划和技术标准实施。管理活动的实质其实就是对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与事先预定的计划和技术标准之间两相对照,看在相比较之下是否存在偏差,这样的偏差能否容忍,即是否在可以允许的范围之内。一旦得出的结论为“否”,那么就要决定是否要采取整改措施,采取什么样的整改措施,如此一来,工程就必须停顿下来,所以是否有计划和标准,决定了工程是否能够进行管理控制。

3、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中最基本的内容对工程的工序质量的控制,目的就是要发现偏差和分析影响质量的制约因素,并消除,使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确保质量。工序质量既不稳定、也不确定,不稳定性是因为人工操作,难以完全调整步调,不确定性是指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工程量很大,施工人员交叉施工的情况普遍存在。

三、保证市政进度控制

1、组织协调机制

现场协调的主要任务是按照计划的要求对现场进行日常的、系统的、全面的控制,及时消除进度计划执行中的各种障碍和矛盾,协调各方面的工作,进行综合平衡,从而保证进度计划的实现。采取的主要手段是及时召开现场调度会或碰头会,进行日常进度中问题的调节,保证问题及时解决。各种会议需要形成正式的会议纪要,通过会议沟通各方意见,及时消除影响进度的隐患。

2、利用合同措施控制施工进度

在合同签约阶段,监理工程师应协助业主制定出合同中有关进度的条款,明确合同工期及界定工期延期或延误的条件,规定承包单位对项目施工进度的责任及相应的经济条款,以减少在合同执行中的纠纷。在合同执行阶段,严格按合同的条件对施工进度进行检查,有效地督促承包单位按期完成各阶段施工任务。严格进度款拨付签署制度,核定进度报表中的完成情况,确保进度款拨付数额与实际完成相吻合,既要保证承包单位的合理收益,又要防止超报、重报。严格合同管理,正确区分工期延误或延期的条件和责任,合情合理地办理工程延期申请。

严格执行工程合同中的进度奖罚条件,根据设定的进度目标奖励政策,当实现目标后及时兑现,予以鼓励,以促进工程的施工进度。在施工高峰阶段适时组织劳动竞赛,激励施工人员的劳动热情,根据工程的具体进展情况,必要时组织一些突击性活动,以保证关键线路上的各项工程正点“到达”。

3、通过加强技术管理加快施工进度

及时组织好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使施工人员做到事先心中有数,尽可能地消除设计缺陷,尽量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设计修改,有效地保障施工的连续性。优化施工技术方案,提高劳动生产率。要求承包单位应在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及时编写施工技术方案。承包单位必须按批准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在实施中不得随意改变。积极推广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依靠技术进步,加快施工进度。积极为承包单位提供新技术信息、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组织专题技术研究,攻克技术难关;协助解决技术难题,同时检查技术培训、上岗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技能,以全员技术素质保证施工进度。

四、加强对施工单位监督

1、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现场施工质量的监控与考核

采用定期检查和现场临时抽查等方式对施工质量的整体运行情况和关键部位的质量状况进行监督与控制。这样的监督与控制应由业主、监理、质检站等联合控制。对监控与考核的内容应根据不同的工程内容和要求详细讨论研究制定。考虑到当前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管理的水准和难度,质量检查应着重于重要和关键的质量工序,甚至可更深地介入这些工序的施工控制。

2、对施工单位的施工投入、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的检查与考核

重点考虑对承包人是否有合同违法行为、承包商的组织机构及主要负责人的到位情况、主要施工设备的投入情况、质量控制程序的遵守、材料质量控制情况、施工方案、现场实体质量控制情况、内业资料等方面进行检查考核。

结语

总之,市政行业的管理要紧跟时代的脚步,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有效的运用各种现代化手段,不断提高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水平,与时俱进,早日与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主要内容;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工程造价结算与审核的管理对于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所涉及的知识和技巧十分广泛,需要建筑管理人员的不断学习和总结,不断进步,从而使得建筑工程的造价得到有效地控制,降低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

1、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审核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是建筑工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贯穿于建筑工程的始终。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对于能够在达到建筑规定标准后,降低建筑成本,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这样来看,合理的编制建筑工程造价文件,是合理控制建筑工程经济成本,获得更大经济利益的重要任务。通常来讲,编制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之后,为了保证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科学与合理性,必要的工程造价预算审核十分重要。

2、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主要内容

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主要是通过对建筑工程进行科学、系统、全面的审查、核算,确保工程造价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有效性,从而更好的保障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顺利开展。它的具体工作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2.1、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具体内容

在进行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工作时,主要从三大方面对建筑工程的造价情况进行审核,即:

2.1.1、工程套用单价审核

(1)审核换算定额单价。其内容主要包括:①换算方法的正确性;②换算定额的具体项目和数量;③定额基价以及定额消耗量的准确性等。

(2)审核直接套用定额单价。其内容主要包括:①施工材料价格套用的合理性;②工程项目在价格套用上是否存在重复性;③施工设计图纸同实际项目施工的一致性。

(3)审核补充定额。其内容主要包括对编制方法和依据正确性的检查以及对材料预算价格、定额消耗量、机械台班单价、人工工日等合理性的核查等。1.

2.1.2、工程量的审核

在审核工程量时,主要是关注工程量的计算方法和规则,即:

(1)对计算范围的划分进行审核明确。包括主梁与次梁划分、墙身与基础划分、标高划分等。

(2)对图示尺寸和实际计算尺寸进行详细核对,确保审核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对限制范围进行审核,明确具体的核算限制范围和内容等。

2.1.3、费用计取审核

建筑工程的取费费率通常是依照工程当地相关管理部门颁发的规定、文件以及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等经过综合考虑确定的。在对它进行审核时,主要内容包括:价差调整是否在规定许可范围内;费率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取费文件的时效性;取费基础的具体内容;取费表同工程性质的一致性以及费率的浮动情况等。

2.2、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核算方法

2.2.1、对比分析法

预结算审核中常用的方法就是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的实质就是将现有的信息、规定、标准作为一个对比标准拿预结算审核对象与其进行对比从而发现预结算中所存在的不合理性,判断预结算的准确与否。

2.2.2、联合会审法

这里所说的联合会审法指的是项目工程造价部门邀请相关有经验的专家对现有的预结算结果进行审核,并且提出建设性意见供项目建设部门参考,然后由设计单位认真反思会审专家提出的预结算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且认真考虑专家的意见,核实原预结算存在的问题。

2.2.3、对比审核法对比审核法是所有审核方法中的高效者,此法选取同地区建筑结构、项目建设用途基本相似的工程作为对比标准,结合该地区工程建设的预结算资料,对比分析受审核的预结算编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这种方法之所以快,主要原因是容易找出投资中不符合投资规律的部分,能够快速的抓住重点。

2.2.4、筛选法

筛选法的前提是通过对工程造价的实践分析得出标准基本值表。在未来的预结算审核工作中只需要通过相关的计算和分析得到新的价格、用工、工程量基本值表,拿它来和标准基本值表比较,确定预结算编制是否需要调整和审核。

2.2.5、全面审核法

全面审核法是目前得到大范围认可的方法,该方法相比于其他方法而言更加全面并且更加有效。

2.2.6、重点审核法

有全面审核法也就有重点审核法,与全面审核法不同,重点审核法致力于对整个工程预结算过程中的最主要的部分进行审核,显然,相比于全面审核法而言,这种方法的工作量小,效率高。

2.2.7、手册审查法

手册审查法虽然能够简化编审工作但是适用范围却十分的有限。它的主要内容是按照以往工程预结算中的实践经验将工程中经常使用到的配件、构件进行整理成册,然后在日后的预结算过程中就可以按图索骥。

3、当前建设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存在的问题

3.1、送审资料不完整,不真实

建筑工程预结算的送审资料必须完整真实,这是对工程预结算进行审核的基本条件,也是做好审核工作的前提。一般而言,工程预结算审核所需要的资料要包括:工程建设有关合同、工程预算资料、施工进行的各种交底、各种签证资料、会审记录以及工程竣工图和竣工验收报告等。但是施工方在送来的审核资料中常常设置陷阱,而建设单位对施工方送来的各种签证资料未进行认真审查。

3.2、虚报材料价格或材料用量

由于材料的价格和用量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很大,经常会出现施工企业在编制造价时对材料价格和用量进行虚报。施工时用低等级材料,但造价时却套用高等级材料。或是施工期较长的工程,并不考虑价格的高低变化,只提供价格最高的发票。

3.3、虚设施工费用

在工程不需要抢时间进度,但竣工造价中却列入夜间施工的费用;在施工现场并没有使用一些大型机械但造价中列入机械费用;施工单位自身原因造成返工但要求建筑单位买;工程量重复计,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某一分项工程在某个定额项目中已经被列入结算,但是在结算的其他定额项目中,却仍然能看见此项工程量。

3.4、变更联系单

这份变更单是施工过程中图纸改变的依据,但有的建设单位把关不严,变更联系不及时,最后使得内容模糊不清,办理了有利于施工方的联系单,最后多计费用,给建设单位造成损失。

4、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管理措施

4.1、建立健全预结算审核制度。建设单位要根据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标准规范,制定全面、完善的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制度,明确审核各环节、各步骤的具体制度要求,从而有效加强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制度化、系统化、法制化和规范化。常见的制度内容包括有:审核工作流程、预结算编制、审核标准、奖惩制度以及其他注意事项等。

4.2、提高造价预结算审核人员素质。当前需要进一步提高造价预结算审核人员的技术水平。一方面引进一些高素质的造价预结算审核人员,可以对整个施工项目进行科学合理分析,制定出相对完善的造价预结算审核策略,提高造价预结算审核水平。另一方面还需要对本部门原有的造价预结算审核人员进行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整个造价预结算审核团队的素质。

4.3、加强施工组织的审查。合理核定造价,施工图纸是工程项目的缩影,实现图纸转变为一个现实的物体,需要完成大量的工作,每项工作都包含着施工组织者的智慧。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优劣,是影响整个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审价人员,不单要熟悉施工组织,认真核对送审的结算,在定额标准允许调整的条件下,合理核定造价,还要结合设计方案,按定额规定的常规施工方法计价。然后对比两者的差异,仔细分析,属于施工单位为了保证质量或加快工程进度而采取措施的,差额部分不予认可;属于特殊施工环境或其它客观因素造成无法按常规或原施工组织施工的,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共同商定后方可认定其费用。

结束语

进行工程结算审核的时候,审核人员应该做好审前调查工作、收集相关资料、注意沟通技巧,与被审核方进行完美的配合,从而合理确定工程造价,严格管控工程成本,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成.浅谈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管理的有效措施[J].门窗,2013,03:75+78.

篇5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管理内容;质量;进度

前言

市政公用工程不同于一般的工、农业产品,它是一种投资巨大、生产过程复杂、涉及面广的特殊产品。其工程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危,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工作。

一、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

1、市政施工管理应从项目合同管理开始

市政公用工程造价较高,施工单位必须要依法签订合同,并严格履约。从工程投标开始,合同的签订、履行和进度都要进行专项管理。合同管理过程可能涉及对国内、国际相关的法律条文的掌握,更要对合同细节条款、合同要件有较强的解读能力,施工单位要重视合同管理,合同管理要有专业的人才来进行。

2、施工现场管理

主要包括生产要素优化、施工地点的检查安排与布置、清场等内容,要严格遵守《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这里的生产要素主要包括材料、设备、施工人员、资金等各个方面,要掌握每种生产要素的特性,并依据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动态管理和优化配置。

3、随时检查施工进度与施工计划、施工目标是否相符

施工前,施工单位确定的阶段性目标和最终目标,在管理过程中要周期性的检查和调整,通过组织协调和风险管理来保证各项目标的实现。因此,应当坚持以控制论原理为指导,进行全过程的科学控制。

4、组织协调

组织协调的含义是通过组织的形式,疏通项目管理中的关系,排除影响和干扰工程进程的因素。在控制与管理的过程中,随着时间推移和外部环境的改变,施工进程可能会受一些因素的干扰,使原计划的实施产生困难,这就必须进行协调。协调要依托一定的组织,并针对干扰的种类和关系的不同而分别对待。

二、把握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1、对市政公用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要有明确的目标

为实现市政公用工程总的质量目标会设有许多的分目标,一步一步实现分目标可被视为是实现总目标的一些具体步骤。所谓已经确定好的目标实际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要求被管理的对象要按照预定的目标和方向进行作业;另一方面是控制管理活动不能够超越现有的资源条件。因此在明确了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目标之后,项目的管理人员在制定具体的质量管理计划时,就要以具体的行业技术标准为依据,对过程中的各主要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高效的计划措施。

2、加强对市政公用工程建设项目基本内容的质量管理

市政公用工程质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对于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的影响最明显也是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工作质量。市政公用工程建设的工人流动性大,管理人员管理行为的随意性,监理人员工程质量监理的无所谓态度等都会对工作质量造成致命的后果和不可挽回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做好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稳定性工作,同时实行竞争、激励、奖惩并存、共同作用的有效机制,这样达到保证工程质量的目的。市政公用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必须严格按照预定的计划和技术标准实施。管理活动的实质其实就是对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与事先预定的计划和技术标准之间两相对照,看在相比较之下是否存在偏差,这样的偏差能否容忍,即是否在可以允许的范围之内。一旦得出的结论为“否”,那么就要决定是否要采取整改措施,采取什么样的整改措施,如此一来,工程就必须停顿下来,所以是否有计划和标准,决定了工程是否能够进行管理控制。在实际的施工中,常常会发生这样、那样的情况,计划与标准二者缺一不可。

3、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中最基本的内容对工程的工序质量的控制,目的就是要发现偏差和分析影响质量的制约因素,并消除,使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确保质量。工序质量既不稳定、也不确定,不稳定性是因为人工操作,难以完全调整步调,不确定性是指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工程量很大,施工人员交叉施工的情况普遍存在。要把握好工序质量,就要对每道工序都严格执行检查制度,使每一道工序都在合理的控制之下进行。

三、保证市政进度控制

1、组织协调机制

现场协调的主要任务是按照计划的要求对现场进行日常的、系统的、全面的控制,及时消除进度计划执行中的各种障碍和矛盾,协调各方面的工作,进行综合平衡,从而保证进度计划的实现。采取的主要手段是及时召开现场调度会或碰头会,进行日常进度中问题的调节,保证问题及时解决。各种会议需要形成正式的会议纪要,通过会议沟通各方意见,及时消除影响进度的隐患。

2、利用合同措施控制施工进度

在合同签约阶段,监理工程师应协助业主制定出合同中有关进度的条款,明确合同工期及界定工期延期或延误的条件,规定承包单位对项目施工进度的责任及相应的经济条款,以减少在合同执行中的纠纷。在合同执行阶段,严格按合同的条件对施工进度进行检查,有效地督促承包单位按期完成各阶段施工任务。严格进度款拨付签署制度,核定进度报表中的完成情况,确保进度款拨付数额与实际完成相吻合,既要保证承包单位的合理收益,又要防止超报、重报。严格合同管理,正确区分工期延误或延期的条件和责任,合情合理地办理工程延期申请。

严格执行工程合同中的进度奖罚条件,根据设定的进度目标奖励政策,当实现目标后及时兑现,予以鼓励,以促进工程的施工进度。在施工高峰阶段适时组织劳动竞赛,激励施工人员的劳动热情,根据工程的具体进展情况,必要时组织一些突击性活动,以保证关键线路上的各项工程正点“到达”。

3、通过加强技术管理加快施工进度

及时组织好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使施工人员做到事先心中有数,尽可能地消除设计缺陷,尽量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设计修改,有效地保障施工的连续性。优化施工技术方案,提高劳动生产率。要求承包单位应在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及时编写施工技术方案。承包单位必须按批准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在实施中不得随意改变。积极推广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依靠技术进步,加快施工进度。积极为承包单位提供新技术信息、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组织专题技术研究,攻克技术难关;协助解决技术难题,同时检查技术培训、上岗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技能,以全员技术素质保证施工进度。

四、加强对施工单位监督

1、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现场施工质量的监控与考核

采用定期检查和现场临时抽查等方式对施工质量的整体运行情况和关键部位的质量状况进行监督与控制。这样的监督与控制应由业主、监理、质检站等联合控制。对监控与考核的内容应根据不同的工程内容和要求详细讨论研究制定。考虑到当前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管理的水准和难度,质量检查应着重于重要和关键的质量工序,甚至可更深地介入这些工序的施工控制。

2、对施工单位的施工投入、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的检查与考核

重点考虑对承包人是否有合同违法行为、承包商的组织机构及主要负责人的到位情况、主要施工设备的投入情况、质量控制程序的遵守、材料质量控制情况、施工方案、现场实体质量控制情况、内业资料等方面进行检查考核。

篇6

关键词:水利工程; 创新策略; 科技含量; 资金投入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是贯穿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想保证水工程的顺利进行,必须加强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因此,如何搞好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确保工程质量是摆在工程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从中国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出发,讲解水利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中国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创新策略方法。1 水利工程管理的内容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水利工程的使用,水利工程的养护工作,水利工程的检测工作,水利工程的防汛抢险工作,水利工程扩建和改建工作。1.1 水利工程的使用

水利工程与河川往流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河川往流一样其变化是随机的,具有多变性和复杂性,但往流在一定范围内有一定的变化规律,要根据其变化规律,对工程进行合理运用,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发挥最大效益。工程的合理运用主要是制定合理的工程防汛调度计划和工程管理运行方案等。1.2 水利工程的养护工作

由于各种主观原因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水工建筑物在规划、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存有薄弱环节,使其在运用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和问题。特别是水利工程长期处在水下工作,自然条件的变化和管理运用不当,将会使工程发生意外的变化。所以,要对工程进行长期的监护,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消除隐患,保持工程的完好状态和安全运行,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1.3 水利工程的检测工作

水利工程的检测工作也是水利工程的重要工作内容。要做到定期对水利工程进行检查,在检查中发现问题,要及时的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尽快进行整改,以此来提高工程的运用条件。从而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管理水平。1.4 水利工程的防汛抢险工作

防汛抢险是水利工程的一项重点工作。特别是对于那些大中型的病险工程,要注意日常的维护,以避免危情的发生。同时,防汛抢险工作要立足于大洪水,提前做好防护工作,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1.5 水利工程扩建和改建工作

对于原有水工建筑物不能满足新技术、新设备、新的管理水平的要求时,在运用过程中发现建筑物有重大缺陷需要消除时,应对原有建筑物进行改建和扩建,从而提高工程的基础能力,满足工程的运行管理的发展和需求。2 加强中国水利工程管理的创新策略方法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并结合相关的资料,总结出如下强化中国水利工程管理的创新策略方法:转变工程管理人员的观念,提升水利工程管理科技含量,强化工程管理的认识,扩大资金投入力度和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培养。2.1 转变工程管理人员的观念

转变工程管理人员的观念对于强化水利工程管理水平至关重要,为此,我们要从以下几点着手:1)转变水利是单纯的公益事业、福利事业的观念,树立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观念;2)转变无偿供水的观念,树立不是商品,征收水费是实现以水养水,自我维持的观念;3)转变水利事业只姓“农”的观念,树立水利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服务、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观念;4)转变等靠要、吃皇粮的观念,树立试闯冒,依靠自己的观念;5)转变安于现状、守摊子的观念,树立开拓进取,大胆创新的观念;6)转变安于贫困、讲义不言利的观念,树立义利并重、脱贫致富的观念。

2.2 提升水利工程管理科技含量

我们必须科学对待水利工程管理,不断提升水利工程管理的科技含量。为此,我们要做到:第一,建成后的水利工程要及时交到相关部门进行管理,使得水利工程进入良性的运行轨道。第二,搞好水利工程的配套设施工作,以此来发挥最大功效。第三,根据具体的情况,对相应的水利工程采取更加具体的科学管理策略,增加管理的科技含量。2.3 强化工程管理的认识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想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必须强化工程管理的认识。这是每位工程管理人员的责任。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建立健全管理机构,第二,加强财务的监管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提升管理水平。2.4 扩大资金投入力度

篇7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创新

1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

详细来说,计算机软件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员工管理,对于软件工程来说,主要任务就是通过编制各个项目的后续处理工作,并找到需要的信息,而员工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对于计算机软件工程来说,主要内容就是根据各个岗位的需求而设定不同的工作员工,并分配不同的工作内容。在员工管理方面,应该综合考虑工程的规模大小和性质,对员工职责进行合理安排,确保将不同优势和技能的工作人员用到位,员工管理与实际情况相一致。对于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来说,员工不仅仅是一个团队,而是各个行业的工作人员共同工作。第二,用户管理,因为计算机软件工作的目的就在于为广大用户提供软件服务,因为在开发软件过程中应该做好调查的相关工作,根据用户的需求而设计软件。另外一方面,为了确保软件更加人性化,应该在软件设计环节尽量减少外界的干扰,并获得用户的诚挚反馈意见,切实考虑用户的需求,设计更为科学合理的软件。软件设计应该遵循实用性和潜力性等原则,要满足用户的可操作性,并且具备改进的潜力,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为便利的服务。第三,组织管理,这一管理就是为了确保软件信息能够更为准确传达到对方,从而进行明确的分工,在组织管理过程中应该注重组织结构的完整性,采用更为合理的组织分配原则,降低人员简单的集合发生率。组织管理应该根据项目的具体要求而设计不同的系统模式,避免统一系统模式。

2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国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也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详细来说主要包括:一方面,计算机软件需求与实际生活存在一定脱节。需求分析和业务处理是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但是我国在这方面的管理并没有考虑二者的衔接性,导致整个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都没有达到理想的目标。在需求分析阶段,一些软件开发人员没有全面调查业务数据,也没有全面调查开发和测试等活动,所以其作用就比较有限,只能局限于软件框架开发层面,也没有业务经营和规划等方面,这样就会导致很多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不按照一定的业务规则工作,也不能深入分析需求,结果必然会造成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终端产品不符合实际需求的情况。另外一方面,目前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不能正确评估其工作量,而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本身就属于业务比较复杂、工作量比较大的管理业务,并且各种人为因素会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员工的个人素质、综合技能、理论知识等,但是现在很多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中都没有对人的因素给予足够重视,造成不能准确估算软件开发工作量大小。因此本文认为应该在管理过程中持续改进和研究评估工作量问题,不断探索更为准确的数据处理软件和方法,从而能够准确实现管理目标。因此可以看出,我国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还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存在一定的问题,而造成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方面是由于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在我国还处于比较新的开发项目,很多关于计算机软件工程的问题都处于刚刚发现的阶段,并没有有效的防治措施。另外一方面,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在运行时会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并且这一管理工程本身就是特殊的技能,涉及到各个学科的理论知识,所以有效管理计算机软件工程属于比较困难的事情。

3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创新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而本文认为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创新对策主要包括:第一,建立健全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体系。首先应该重视各种人为因素,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注重计算机人才在软件工程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建立健全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人才体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软件工程管理目标。其次应该鼓励软件工程管理人员学习计算机软件相关理论知识,加强管理技能培训,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掌握的计算机软件理论知识应用于管理实践中。最后是应该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机制,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格执行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人员给予一定奖励,而对于表现不合格的人员应该进行惩罚,并加强这些操作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保障整个工程顺利完成。第二,重视软件工程的风险管理。通过上文分析我们能够知道,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比较复杂,涉及到各个环节和工作,其中不可避免着各种风险。从整个阶段来看,风险主要包括需求、成本、技术和进度。详细来说,需求就是客户没有按照软件工程的相关要求表达自己的需求,或者操作和管理人员没有按照客户提供的需求进行设计,导致软件与预期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而客户要求重新设计,造成很大的成本浪费,影响整个管理工作的进度。对于有效防治软件工程管理中的各种风险,本文认为风险管理的主要对策可以包括:首先是建立健全相应的风险管理体系,形成一定的风险意识,并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加强培训工作,及时进行风险信息反馈,解决软件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风险问题,并提交风险报告。其次是加强风险识别工作,准确辨别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风险,采用转移、减缓等具体措施开展风险管理工作,降低经济损失。最后是准确把握软件开发工作的进度,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完善管理制度,实时监控软件工程进度,解决各个阶段的风险问题,确保整个工作的进展。第三,创新软件工程管理工作理念,转变传统管理理念,掌握更为先进的管理办法,提升管理效率。在软件工程管理过程中应该加强对需求的分析,明确其基本功能和约束条件,并编制用户使用指南,方便用户使用。为了准确获得用户的需求,可以组建需求调研小组,考虑各个群体的差异性,并选择最为经典的案例作为需求决策的基本依据,加强后期用户交流,从而获得用户的认可。另外一方面,还需要统筹规划软件开发平台,也就是形成统一系统操作平台,保证在既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任务,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此类的平台,因此需要加大该方面的研究力度,尝试形成统一平台,应用于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中。

4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在工作中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我国正处速发展的阶段,各个领域都可以看到计算机网络的身影,而计算机软件工作管理有效运用是网络运用的基础,所以目前各个行业都在应用计算机软件工程。另外一方面,计算机软件对校园也产生了很大影响,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授课、传递知识,而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统计信息等。总而言之,21世纪就是信息化的社会,计算机软件为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化提供了技术支持,也推动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根据实际工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不断改进,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用理论来指导实践。

参考文献:

[1]石晓山.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创新与完善[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4):102

[2]于文龙.关于如何创新和完善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探讨[J].网友世界,2014,16:1

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系统;需求分析;功能模块;信息模块

建筑工程管理系统在实际工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的服务对象为工程招投与工程造价[1]。建筑工程管理系统能够为各个阶层的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提供大量的帮助,从而降低了整个工程体系的工作量,节约工作时间,因此,系统性能设计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的稳定性。同时,通过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各个环节的公平性与公开性,并且实时共享招投标信息,为招标提供更加安全、透明的服务。

1 建筑工程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1.1 权限需求分析

在建筑工程管理系统的多任务需求中,权限需求是首要的,文中针对磁卡权限以及信息管理权限的具体需求进行分析。

(1)磁卡权限需求。系统中磁卡的是用于信息存储与识别的最重要工具之一[2],因此,卡信息的管理权限成为系统权限分析的重点。一般地,磁卡信息的权限包括两部分:施工单位权限与建造师权限。对于施工单位而言,其权限的具体要求为磁卡操作,比如磁卡的发放、补充、续期、退还等。磁卡中主要包含施工单位的项目信息,并规定了其使用的限制日期(截止日期与延长日期)。当卡中的限制日期超出设定范围时,截止日期将置为无效状态,但卡中的项目信息不丢失,能够在规定范围内使用,此时,只有向相关部门进行续期,才能获取全部功能。当磁卡丢失时,卡内信息将自动屏蔽,施工单位与建造师的磁卡均将失效。

(2)信息管理权限需求。在建筑工程管理系统中,信息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其中,信息管理的主要任务为注册与备案。注册的主要功能为明确施工过程中的隶属机构及相互关系,通过机构的级别进行权限的约束;备案的主要功能为确定添加注册信息后执行施工,其不仅可以本系统中直接进行,也可以通过中间转换完成。

当管理员需要对施工单位隶属下的建造师进行信息查询时,需要根据权限条件进行,比如,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有权限进行注册信息的修改与注销操作,而其它机构无法执行。权限合理设定不但能够保证系统的安全性,而且能够提升建筑项目的工程效率。

1.2 数据库需求分析

对于大多数管理系统而言,数据库是关键的数学模型,支持对数据的各种处理与反馈功能[3]。在数据库中,管理员能够根据系统的约束条件进行需求数据的设定。良好的数据库设计具有较高的范式,既能够实现完整、高效、无冲突的数据交换,又易于维护。在建筑工程管理系统中,数据库的需求分析主要分三个方面:

(1)造价站的信息维护。造价站所包揽的信息较多,包括施工单位信息、招投标备案信息、竣工决算备案信息、中介机构信息以及建造师信息等。造价站对于数据库的功能要求较为严格,一些表单数据是保证系统稳定工作的前提,比如建设单位表、招投标备案表,竣工决算备案表、中介结构表等信息表单,对于建造师的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2)施工单位网络报名。在数据库中,施工单位的网络报名信息主要以表单数据规定,包括建造师表、施工单位信息表、施工单位卡信息表、建造师卡信息表、报名工程信息表等。建筑施工项目中的施工单位磁卡信息与建造师磁卡信息是网络报名是否符合条件的关键,在进行网络报名操作时,数据库将根据报名的条件判定其是否有效,当满足所有限制条件时,才能报名成功。

(3)系统管理。系统管理的权限要求主要为登陆操作,其主要内容包括用户表、组织机构表、菜单表、权限表、功能表和部门表等表单数据。不同权限的管理员具有不同的管理操作范围,从而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2建筑工程管理系统设计

2.1 功能模块设计

在建筑工程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中,要求管理员能够执行相关隶属机构与部门的个人信息创建操作。针对建筑工程项目中不同的单位,系统管理员需要将相应的功能进行定义和指派,在功能模块中,下级人员的权限受限于上级机构,比如,高级的管理机构在管理模块的菜单中能够修改本单位中的个人功能信息,而个人只能够进行自身信息的定义以及密码修改能操作,这种方式的功能模块保证了系统的控制级别[4]。

权限的要求对于功能模块有着直接的影响,当管理员进行级别定义时,其控制能力主要体现在菜单的开放性。文中对于功能模块的定义采用树枝状结构,即高级别权限保持主体功能分类,低级别权限为具体的功能的子节点,根据系统的要求,逐步扩展树枝状的功能结构。建筑工程管理系统的使用者主要包括用户与管理员,其中,用户的所有权限由系统管理员定义,其对于系统使用的主要区别为功能的开放性,管理员代表着最高机构的意愿,其赋予的各种功能均有上级的部门监管,权限之间无法越级操作,下属机构不能够跨越或者违背上级机构的权限操作。

2.2 信息模块设计

在建筑工程管理系统中的信息模块中,用户能够基于实际工程条件添加或者修改机构信息,在信息模块中,需要添加的基本信息有:单位名称、单位地址、联系电话、联系人等,基本信息为必填信息。信息添加过程中单位名称不能重复,在进行信息查询时,用户可根据自身的卡信息查看本单位或机构的相关信息,比如招标、投标备案信息等。

在实际工程中,要求一些机构,执行信息任务。信息的主要内容有机构名称、地址、资质等级、法人等信息,用户能够采用多条件筛选的方式进行查询,比如,以机构名称、资质同时进行查询,能够获取双条件下的全部造价员信息,包括本机构下的其他相关信息。

在建筑工程接近完工时,管理员需要进行竣工信息的处理。在竣工信息中,需要添加的主要内容有:项目编号、工程项目名称、结构类型等。管理员可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备案信息的相关操作,比如对工程项目进度的备案,这对于机构的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3结语

文中通过当前建筑工程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可知,对于施工单位而言,其权限的具体要求为磁卡操作,信息管理的主要任务为注册与备案,数据库中,管理员能够根据系统的约束条件进行需求数据的设定,包括造价站的信息维护、施工单位网络报名、系统管理等。在建筑工程管理系统中,功能模块与信息模块协调作用,完成系统主要功能。

参考文献

[1] 陈宁鹏. 工程招投标管理问题剖析[J]. 陕西建筑,2005(11):39-40.

[2] 傅元宏,牛德雄等. 基于角色的用户权限系统设计[J].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7,35(09):96-98.

篇9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财务分析报告;撰写方式

我国经济水平提升后加大了对水利行业的投资力度,对水利管理单位的经济核算情况有了高度专注,与此同时,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财务分析报告有了全新的要求[1]。高质量水利管理单位会计报表的编制属于小型经济活动分析。水利管理单位会计报表能够将单位当前经济状况、经济数据等财务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与归类,从而形成有理有据的文字说明,并为管理层意见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但是,一直以来,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存在重视建设轻视管理、财务核算单一的问题存在,并无法将财务报表的真正作用展现出来。此外,财务报告撰写过程中存在信息量不足、材料不足等问题,成型的财务报表无法作为决策处理参考意见,且报表内容不全面、不能将重点表达出来,信息表述不清,财务数据运用错误,报表内容过长,且用词过于术语化,不够通俗易懂。除此之外,水利管理单位会计报表中还存在结果分析过于简单、说服力不足的问题。上述问题对水利管理单位财务工作的开展及经济水平的提升有消极的影响。

一、积累素材、为财务分析报告撰写做准备

(一)创建数据库会计核算是会计报表、会计账簿与会计凭证形成的依据,当时财务分析报告的编写仅依靠会计报表、账簿、凭证中的数据是远远不够的。例如,在对营业收入比率及经营费用进行分析时,通常情况下,要对不同产品、负责人、项目与费用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但是其中需要的数据无法直接从报表中得知,在此情况下,财务工作人员就需要开展数据统计工作,以责及短期偿债能力的分析,短期偿债能力分析的主要内容是资产变现能力及流动资产情况与流动负债之间存在的关系,长期偿债能力主要内容包括单位变现能力、资本结构及财务管理现状等;营运能力分析指的是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实现资本资质及资产驾驭的能力。单位的营运状况与资本增值程度及单位经营水平有直接关系;成本费用分析指的是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营运成本费用。从财务会计角度出发,是对三项期间费用、公益成本费用的反应,详细的说,就是营业费用、财务费用及其管理费用。在此基础上,通过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其中主要包括管理费用表、经营成本表、利润分配表及表格中数据的横纵向对比,以及企业财务比率的衡量,通过上述报表计算出与财务评价指标相符的结论。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方式有因素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及趋势分析法。财务管理人员应熟练掌握上述分析方法的优劣势,只有这样,才能够对指标变动因素进行有效掌控,从而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在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时,应将不同分析方式的数据进行有效结合,从而得出更加具有说服力的结论。财务报表分析应详细、有可靠依据,还应对各项指标进行分解细化,因为部分报表数据不够详细,存在含糊、笼统、模棱两可的情况。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应熟练的运用相关表格及文字,将重点表达的内容与结论突出出来。在对问题进行分析时,要抓住重点,将单位极易忽视的问题反映出来,例如,资金条块分割管理松散、财务考核无法进行量化管理等问题。(5)财务状况分析完毕后,应对单位盈亏情况、财务管理现状及当前经营情况给予公平、公正、客观的评价及预测。财务评价应中肯,不可似是而非,模棱两可,并且应从正反两方面开展评价,可对独段任人、月度、季度、类别、用途等为依据对项目进行分析,并创建台账,为日后财务报告的撰写提供便捷性。此外,应对财务会计相关的软件进行充分利用,创建完善、全面、便捷的数字存储系统,为报告的撰写提供最大的便利性。

(二)定期整理内部报表财务工作人员应定期对会计核算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还应对劳动工资、经营管理、物资管理等部门的价值性报表进行收集整理。与此同时,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应对上述部门的报表进行审核,做好横纵向对比,从而为财务分析报表的撰写提供有利条件。

二、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

(1)简明扼要的对报表编制的意义进行阐述。(2)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工作情况进行概括说明,使读者通过报告对单位有大概的认识。其中可以包括:单位注册地、隶属关系、业务性质、经济活动、会计制度、盈亏情况、在职工作人员数量、退休工作人数量、报告申请者、批准者及批准日期等。(3)说明单位各项目开展进度及完成情况,对单位当前运营情况及财务管理情况进行详细介绍。在对上述内容进行表述时,应表述清晰,且恰当的将相关数据引入其中,在说明单位经济指标时,可以采用绝对数、复合指标数及比较数进行描述。(4)着重分析单位当前经营情况,在对当前单位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时,应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寻找导致问题的原因,从而为管理人员的决策提供参考意见。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及成本费用分析。其中偿债能力分析指的是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该能力的分析能够对单位财务现状进行真实反馈,对管理人员的工作开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偿债能力分析包括长期进行评价,也可以进行总体评价。(6)财务分析报告中的建议应详细具体,不可太抽象,应起到参考性作用。

三、撰写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财务分析报告的注意事项

首先,财务分析报告内容应与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经营现状相符,对财务数据代表的业务背景进行深刻领会,将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真实的反馈出来。财务数据不是数字的拼凑及运算的结果,每个数据都形象地代表着资金的增减及盈亏。财务分析工作人员应提升对单位业务的了解程度,并以此为依据对财务数据进行职业性评判,详细的说,就是对数据的合理性进行评判。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有价值的报告;其次,财务管理人员应对相关法律法规有准确的把握,从而发挥引领作用;其次,财务管理人员不可对分析报告妄下结论,因为报告中的任意一项数据将会对阅读者的思想及决策产生一定的影响,极易出现误导。因此,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应有严谨的工作态度,认真的对待每一项数据;最后,报告内容应精练、明了、通顺、流畅,应起到实际作用,不可华而不实。

篇10

经过10年实践,二级坝水利枢纽工程维修养护管理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目前,形成了五大类别、14项主要制度以及若干技术标准组成的管理制度体系框架。管理制度体系纵向贯穿上级单位、主管单位和水管单位,横向涵盖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工作的职责界定、计划编制、合同签订、维修养护实施、质量管理、项目监理、项目验收、责任追究、经费管理和技术标准等多个方面。管理制度体系框架构成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五个大类:①基本制度:主要包括项目管理办法、经费使用管理有关规定、价款结算办法、验收管理规定、合同示范文本、管理责任和责任追究制度等;②实施细则:主要包括检查考核细则、内业资料管理标准和验收细则等;③管理细则:主要包括工程管理细则和维修养护管理细则;④技术图表;⑤其他技术规定。基本制度是对维修养护管理各阶段工作原则性的规定,是开展维修养护管理的基本依据和基础性文件。实施细则和运行管理细则是结合工程现状和管理实际,对基本制度的深化和细化,重在日常管理的可操作性。技术图表和其他技术规定是维修养护管理的技术性指标,为维修养护实施和验收提供科学、标准、规范的工作标准。

2主要内容

二级坝水利枢纽工程维修养护管理制度体系主要应用于维修养护内控管理,这里从维修养护项目管理角度对其主要内容加以介绍和阐述。(1)管理体制与职责: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实行统一管理与分级负责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主要对上级单位、主管单位和水管单位的职责进行了界定。职责内容主要包括贯彻落实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维修养护设计方案、维修养护经费预算、监督检查、项目验收、培训、总结应用和安全生产监督等方面。(2)设计方案及预算项目实施方案: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实行部门预算管理,纳入年度项目支出预算。主要对设计方案及预算项目实施方案编报时间、编制原则、主要内容、项目确定和定额标准等作出了规定。(3)项目实施:主要对合同签订、示范文本、任务下达、实施、检查考核、价款结算、预算调整和安全生产等进行了细化。(4)监督检查: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实行经常性经查与专项监督检查相结合的制度。主要对检查主体、检查对象、检查内容、检查时间和意见反馈等作出了规定。(5)技术资料管理:主要对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移交等作出了规定,同时通过制定实施细则对技术资料管理标准作出了示范性规定。(6)验收:主要对验收类别、验收主体、验收对象、验收时间、验收程序以及格式文件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同时通过制定实施细则对验收标准作出了示范性规定。(7)责任制度:为建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使用管理分级负责制和岗位责任制,保证维修养护经费合法、有效使用,提高维修养护经费的使用效益,制定管理责任制度。主要制度包括:项目管理与预算管理责任、资金申请与支付责任、资金使用管理责任、会计核算责任、合同管理责任、决算和验收责任、监督审计与考核责任、维修养护企业责任以及责任追究制度等。(8)管理细则:根据《水闸设计规范》、《水闸技术管理规程》、《水闸工程管理设计规范》以及上级工程管理制度办法等制定《水闸工程管理实施细则》,从运行管理角度对水闸工程管理的任务和职责、水闸工程控制运用、水闸工程检查观测和水闸工程维修养护等作出了规定。根据上级维修养护管理办法,制定《维修养护项目管理实施细则》,从维修养护角度对管理职责、设计方案及预算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实施、经常性检查与月考核、技术资料管理、价款结算和验收等作出了规定。以上两个细则分别从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两个方面,对相关工作作出了规定,是水管单位日常管理的主要依据,也是考核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成果的重要标准。(9)技术图表:主要包括水闸平、立、剖面图、电气主结线图、启闭机控制图、主要技术指标表、主要设备规格和检修情况表等。(10)其他技术规定: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属于水利工程建设领域,但其项目安排和施工技术有别于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目前,很多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尚无专门的国家或行业统一的技术标准,因此有必要针对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技术规定。目前,已初步制定并试行的技术规定仅适用于单项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主要包括标志标牌、工程观测、工器具维修养护等。

3结语

篇11

目前,各石油院校石油工程专业本科教育中均设置了工程技术经济类课程,一般为选修课,供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未来发展规划选择学习。专业选修课在本科教育教学体系中占有较大比重,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课程设置和结构不尽合理、教学内容创新不足、教材适用性差、学生对课程的认识不足、学习兴趣不高等。[2][3]具体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开设的油气井工程管理与经济评价课程,该课程主要讲授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钻完井工程风险分析与成本分析、钻完井工程投资经济评价和投标决策等内容,课堂授课以教师讲授为主。由于该课程不是石油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仅占选修2学分,因此学生对课程不够重视,这给课程教学带来一定难度。根据相关研究,大学生选课行为大多比较消极[4],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选课过程中受多种心理因素影响,其中课程的功利性是重要因素之一,即其更关心考试是否容易通过或是否与研究生入学考试有关。[5]另外,该课程没有专用教材,以《油气钻井工程经济》(1991年版)作为主要教学参考书,参考书与近年来油气井工程的发展结合不紧密。因此,该课程在讲授内容、教学方式以及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亟须进行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授课效果。

二、课程教学改革方案设计

油气井工程管理与经济评价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中定位为选修课,是学生系统学习钻井工程、油藏工程、采油工程等专业课程之后进一步学习的工程技术经济类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工程管理和技术管理方面的知识,掌握油气井工程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工程技术方案评价的基本方法,能够解决实际工程技术管理和经济评价中的一般问题。本课程教学改革面向的对象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创新班。创新班学生是从优秀学生中遴选出来的,不仅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和较好的英文水平,还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且一般都对自身有较高的要求和明确的定位。[6]针对创新班学生的上述特点,我们确定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为完善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课堂讨论、改变考核制度,最终达到吸引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一)完善课程教学内容

在教学改革中,我们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相应改革和完善,根据课程目标,增加油气井工程管理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实例,增加油气井工程技术经济评价的基本案例,使课程内容更为充实。通过补充完善,本课程包(下转第87页)含以下内容。1.课程概述。主要内容为主要课程内容简介、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与发展趋势、油气井工程在石油工业中的地位及其特点、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2.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为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效益评价体系、资金的时间价值以及工程经济分析的一般程序。3.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工程经济分析的静态和动态评价方法、备选方案及经济评价方法、不确定性评价方法和设备更新与租赁的决策方法。4.油气钻井概述与工程成本分析。主要内容为油气钻井工程技术指标、钻井工程成本的构成及预测、钻井工程成本分析,增加钻井工程成本分析应用实例。5.油气钻井工程投资经济评价。主要内容为油气钻井投资和收益估算、财务评价与不确定性分析、钻井工程投资经济评价模型,增加钻井工程投资经济评价应用实例。6.油气井工程项目管理。主要内容为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油气钻井风险管理、油气钻采工程可行性评价。

(二)改进课程教学方法

在课程教学中设计引入以问题为中心的PBL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讨论式教学,以及翻转课堂教学等模式,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参与意识与参与度。PBL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它由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查资料、讨论、归纳、论证等过程解决问题[7],或在上述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讨论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手段的有效教学方式,其通过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8]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传统学习过程反转,让学生在课外时间完成相关知识点的学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时间相互讨论、答疑解惑。[9]以课程教学内容为基础,在讲授过程中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炼有一定挑战性的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的主动式学习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从而让学生深入理解相关知识点。把理解问题作为学习目标,收集、提炼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利用互联网平台,挖掘开放性、多样化资源。学生在探索问题的学习过程中相互沟通、合作、分享不同的视角与观点,教师作为引导者支持、鼓励学生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设计和改进原有多媒体课件,使之更适合油气井工程技术的经济讲授特点。多媒体教学课件不应是课程内容的简单罗列,而应该能够解放教师在课堂上的简单劳动[10],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增加实践教学内容,邀请企业钻完井工程管理专家来校给学生上课,听取生产单位设计、管理人员对油气井工程设计、管理等方面的经验,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油气井工程管理与经济评价中的实际问题。筛选现场油气井工程实例,利用课程学习的知识完成项目规划、方案选择与钻完井设计,并将其纳入最终的考核成绩。

(三)改变成绩评定机制

传统必修或选修课程一般主要依据期末闭卷考试给定课程成绩。这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掌握课程知识,但却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与发散性思维。[11]因此,在教学改革中可以采用课堂成绩、作业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评定课程的最终成绩。其中课堂成绩主要依据学生的出勤情况和课堂讨论表现给出,占总成绩的20%;作业成绩则通过要求学生针对石油工程中的某一具体问题完成技术经济评价报告,根据完成的报告质量进行评定,这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成绩则通过开卷考试成绩给出,这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50%。新的成绩评定机制改变了以往评价学生成绩的僵化方法,能够更为全面地考查学生学习基础理论、基本概念的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改革效果分析

以上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措施在本科创新班油气井工程管理与经济评价课程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油气井工程技术近年来的发展,我们开展了单筒双井钻井、控压钻井、连续油管等技术在海洋油气钻井中的技术经济分析和应用前景讨论。在课堂讨论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则作为讨论方向的引导者,不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聘请企业专家就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油气井工程的影响、国内外钻井管理和成本预测等内容给学生授课。企业专家日常接触更多的一线工程项目,与高校教师相比,他们在考虑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方面与学校教师有所不同,聆听专家讲课能使学生在专业领域的视野获得拓宽,思路得到开拓,学生受益匪浅。作为课程学习效果考查的一部分,根据实际生产数据,学生要独立完成《油气钻完井项目工程经济分析报告》。从学生提交的分析报告质量和随机对学生的访谈来看,通过课程学习,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的完成报告编写,并且大部分学生认为此项作业有助于自己理解和掌握实际工作中的工程经济分析方法。课程结束后,我们就教学改革效果在学生中开展了问卷调查,90%以上的学生认为与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教学方法相比,各项教学改革措施均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课程;接近60%的学生对校外专家讲课最感兴趣,认为这能够让他们了解更多的现场知识;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课堂专题讨论使其获益。针对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大部分学生认为应该进一步增加工程应用实例的讲解或讨论。由此可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需求,教学改革中应对此有所侧重。

四、结语

篇12

关键词:配网建设;供电;工程管理;项目计划;项目跟踪;项目控制

中图分类号:U6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32-0140-03

发电、输电、配电构成电力系统,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三大构成之一,关系着电能应用的成效和分配质量。配网电力工程建设的管理工作关系着配网工程的进度和安全问题,只有对配网工程进行有效、全面的管理,才能避免配网工程出现技术、施工管理、安全等问题,实现配网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1 配网电力工程管理概述

1.1 配网电力工程管理现状

业主工程项目出现点多面广、人员匮乏现象。如广东缺员500多人,广西缺员约200多人,云南主网缺员100多人。前期工程滞后,施工过于集中,且配网工程进度缓慢,大部分地区的完成率达不到计划指标。配网工程不注重质量问题:工程设计考虑不周全、现场施工较为随意,电缆坑道积水严重、排水效果不良,施工现场有大量破碎混凝土的堆积,施工现场杂乱无章、部分电缆扭曲严重。配网电力工程管理不够规范:业主管理粗放、被动应付处理,设计深度不够、造价控制困难,一些配网工程的立项理由不充分、数据支撑不足,成本性项目概算的使用不规范、审计结果不够完整,一些工程资料和验收记录不完整,在线路容量不够的情况下,存在有客户接入系统的情况。

1.2 出现配网工程管理现状的原因

根据配网工程的实际管理现状,分析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2.1 工程设计、施工技术人员力量薄弱,电网工程项目、用户工程、接入工程等设计和施工交叉在一起,ERP系统经常出现问题,这些都对配网的施工进度带来一定的影响。

1.2.2 配网工程管理的力量不足,与去年同期相比,配网工程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配网管理人员不足,无法满足实际工程管理的需求。工程管理内容也新增接入工程、新建居民区配网工程的管理,配网工程管理出现了项目分成本、资本性项目、框架物资的使用和上报、ERP的上线等新课题,这些新课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管理人员有一个逐渐熟悉的过程,这些问题都给配网工程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1.2.3 配网工程的管理缺乏前瞻性、有效性、系统性。在工程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中,工程的勘查、需求和设计工作没有提前实施,工作严重滞后,造成上报项目计划和框架物资时的精确性得不到保障,影响工程施工。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项工程管理流程未能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相关部门的要求进行制定和修改,以致管理流程的各单位、各人员对各节点工作不清楚、职责不明确,出现相互推诿现象。并且相关部门对项目的资料管理和结算等工作不重视,只偏重施工,导致工程结算进度和检查效果不理想。

1.2.4 一些工作人员缺乏责任心、不怕困难的精神。配网工程管理庞大的工作量需要工程管理人员具有能吃苦、迎难而上的工作精神,而不是互相推脱的工作状态。

2 配网工程管理优化面临的挑战

科学技术的发展、用户需求的多样性以及竞争的加剧,使配网工程管理工作面临许多的挑战。例如配网工程建设难度不断上升,为了更好地完成计划目标和任务,加强对质量的控制力度,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做好预防措施,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个人。在社会和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配网工程管理建设要求向现代化发展,对配网工程管理的灵活性、标准化、有效性、系统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配网工程管理优化策略

3.1 配网工程管理的流程

市(区)供电局根据计划发展部的要求,对配网工程实行年度滚动计划,对于报批的项目必须填报《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表》,并附相关工程设计方案图,然后由计划发展部进行审查,对最后通过审批的工程项目要在配网工程管理系统中形成自己的项目编号。在配网工程前期的准备工作中,需要对项目进行勘查、收集完整的资料和数据、做好工程设计,然后上报项目计划和物资使用情况,对施工进行合理招标、工程监理,工程竣工后进行验收工作,最后对项目进行精确结算工作。配网工程管理流程如图1所示:

3.2 配网工程管理的有效策略

把配网工程管理的重点放在配网工程业主项目部建设和配网工程项目管理两个方面:

3.2.1 对配网工程业主项目部建设的主要内容有:树立由项目经理代表业主对工程进行全程管理、协调,并对质量、进度、安全、造价负责的管理思路;加大配网工程人员的培训力度,逐步做到持证上岗,培养一批对质量、进度、安全、造价眼光犀利,并熟悉工程管理制度的项目经理;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个项目部和项目经理进行考核,提升整体的管理水准;执行统一的项目部工作手册并对其不断改进和完善。

为了明确工程项目所包含的各项工作,使用工作分解结构WBS原理对项目进行一个分级树型结构的分解,这是一个对项目工作由粗到细的分解过程。编制WBS有基于功能的分解结构(如图2所示)、基于成果的分解结构(如图3所示)、基于工作过程的分解结构(如图4所示)。对配网工程结构进行分解有以下几个作用:能够保证工程项目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通过分解明确项目的概况和组成情况,保证项目工期成本、费用估计、资源分配、工期计划的准确进行;将项目工期、成本、质量等目标分解到各部分和各个单元,达到责权明确;工程项目的结构分解成为项目各部门和各专业相互协调的依据,工程的质量报告、进度报告、变更工作都以结构分解后的项目单元为对象进行收集、分类、整理。

为达到对项目工程每一项任务分配到个人、落实责任的目的,依据工作分解结构图和项目组织结构图,对项目实行人员责任分配矩阵,明确各单位或者个人的责任,便于工程部门在管理过程中的协调作用。此外,配网工程业主项目部的建设需要严格按照进度计划跟踪表、物资到货计划表、完全风险控制表、质量WHS监控表进行施工建设。

3.2.2 配网工程的项目管理主要有项目计划、项目跟踪、项目控制三个方面。项目计划主要是对项目所有的内容进行提前分析、安排和策划,其包括项目的报告、跟踪及控制活动的计划。项目计划的主要内容有:项目目标、项目范围说明、项目进度计划;人员组织计划、项目质量控制计划;项目风险管理计划、项目沟通管理计划、物资采购管理计划、项目变更控制、项目综合管理。项目跟踪也叫项目实施,即工程管理人员根据项目目标,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对影响项目进展的内部、外部因素进行连续、系统、及时的记录报告。主要内容包括:项目首次会议、项目的每项信息、跟踪项目进展、实施阶段性评价。项目控制是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偏离计划所采取的手段和措施,其主要分为项目总进度控制、项目主进度控制、项目详细进度控制三种类型,项目进度控制有建立基准计划、跟踪和记录项目实际进展、比较实际结果与计划、采取行动四个步骤。

4 结语

做好配网工程管理工作,不仅需要各项目单元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努力,还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和相关业务部门的积极配合。由于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作为配网工程管理的工作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努力学习专业技术和知识,更好地掌握现代化配网工程管理方法,还要端正工作态度、执行好工作职责,改变配网工程管理出现很多问题的现状。

参考文献

[1] 张利国.配网工程管理情况分析[J].2010:106-108.

[2] 李静.谈提高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J].农村电工,2011,(1):11-15.

篇13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管理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建筑工程现场规范管理的意义

民用建设工程同样是一个投入、产出的过程,无论从事哪一类建设工程,其目的均是为了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建筑工程的生产者也就是承建单位必须在一个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下才能从事最合理的生产。以一栋民用建筑物的建成过程为例,生产者通过建筑过程获得了自身的生产利润,投资者通过组织各个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取得相应的销售利润,而使用者即购房业主通过购买房屋提高了自己的生活质量。建设工程管理能够在建设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对施工方的建设行为进行约束;加之建设工程的目标实现不仅要求保质保量,而且有大幅度突破投资预算和不严重损坏环境等方面的限制,这要求整个建设工程必须从立项、论证、勘察设计、施工、竣工等过程中,参建各方均能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各项制度。实现这一目标如单纯依靠建设、施工两方的自觉行为,难以避免部分建设、施工单位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而忽视工程质量的行为。参照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彻底解决建设工程在投资、进度、质量的保证和自然、社会环境的保护等方面的问题,除必要的政府干预之外,更好的手段是引入社会咨询服务体系的参与和管理,由于这种规范管理的形式不仅体现于建设工程管理体系的内在性,而且还表现为全过程的贯穿性,使得建设工程的现场规范管理和控制功能显得极为重要,已成为我国建设工程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之一。

2、建设工程现场规范管理的内容

按规范管理的原则,管理对建设项目的参与,必须依循建设工程管理制的要求,规范地从事管理责任范围内的建设活动,其主要内容是:项目管理机构、设施的建立;制定管理规划及管理实施细则;实施施工阶段的管理;规范施工合同的管理;建立施工过程管理资料的管理体系;设置设备采购管理并参与设备的监造。

2.1项目管理部门的确认必须经过招投标

这项制度直接影响现场管理的规范性,也体现了建设单位对项目管理部门管理能力的选择权力。有了这项制度,建设单位可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等级、工期、投资数额以及技术特色等方面的要求,正确选择管理单位、总管理工程师,如有必要还可以细化到整个管理部门的基本组成和配套设施的使用。这样做有利于实现管理目标的控制、施工合同以及供货合同的管理、参建各方决策机构的建立和信息的沟通,更有利于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速公平交易有形市场的建设和建设工程管理市场行为的规范化。

2.2管理规划及实施细则应该结合工程实际制订具体内容

要按照《建设工程管理规范》及其配套的规范表格进行监督管理,其积极含义在于:能节省项目编写“规范”及“细则”的精力和时间;易于在同行中或与建设、施工单位间进行信息交流;标准规范的书写格式符合哲学上“形式上的相对,内容上的丰富多变”的范畴定义,也符合规范管理的要求。

2.3实施施工阶段的管理

施工阶段的管理工作是建设工程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本文仅就施工准备阶段的管理工作、工地例会、施工过程的控制工作、竣工验收四个关键环节的内容加以分析和论述。

一是施工准备阶段的管理工作。该阶段的工作表现为建设工程管理对施工单位和对自身的事前规范管理特征,不仅能够体现管理部门的技术管理能力,还考验了其对施工单位市场行为的控制能力。要求管理人员通过参与“技术交底”会议等活动,按各自的分工,熟悉项目的技术要求,掌握总承包单位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及质量保证体系;按照“合同管理”的相应要求,检查分包单位及施工队的资质状况;核实施工许可条件,如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准备签发“开工令”。可见,准备工作的充分与否是管理签认开工令的必要条件。

二是工地例会。这一工作内容在管理工程管理工作中已形成相应的制度。作为管理,应正确地认识到它是信息交流和关系协调的重要场合,所以要做好会前准备,列出在执行合同发生分歧的问题的动议;签发召集会议的书面通知;注意引导甲、乙双方围绕动议进行讨论,并提出协调意见;做好会议记录,并作为重要资料备档。通过例会方式解决问题是强调透明化、规范化操作的基本方式。

三是施工过程的控制工作。建设工程是一个周期长、影响因素较多的实施过程,建设单位在施工阶段引入管理机制,就是要让这一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建设工程管理的职责是在工程目标实现的同时,保证工程质量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并使投资和进度不会明显地偏离事先设计的计划范围。由于控制工作的三个对象(投资、进度、质量)的创造和完成主体是施工单位,而不是工程管理,所以控制工作只是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其工作的特点是对施工单位的工作成果加以分析、认定和考核。按照《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的要求,项目管理部门在此时的权力、职责,集中于对分项、分部施工和计划的完成情况、工程质量验收、各种报表以及各种上报资料的“签认”上。因此,控制工作是管理规范管理的主题,也是建设工程管理是否能够协助建设单位实现建设目标的基础考核依据。

四是竣工验收。该阶段工作的重点是工程质量的验收,其依据是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设计文件及施工合同,对质量不合格的分项和分部要责令施工单位进行整改:最后由总监和管理单位技术负责人对单位工程质量评估等竣工验收报告审核签字。

3、建设工程管理现场规范管理的落实与检查

3.1落实现场各项负责及管理制度

鉴于建设工程管理的高科技工作特点,要指定懂技术的专门人员开展管理工作,建设工程管理工作的核心仍是为建设项目提供质量保证,因而工程质量的监督工作是管理现场规范管理的重点。落实这一制度主要分如下三个工作内容:审查、监督施工单位质保体系的建立和执行;施工阶段各种与工程质量有关的规范表格、资料的签署和记录;通过旁站、巡视、平行检验、见证取样等职责的履行,对材料、施工工艺等质量问题的发现和整改。规范参建各方的质量行为一直是建设行业各项工作的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第六章即专为质量管理设置,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件》更是通篇为其专设,国家、省、市、县等各级政府围绕着保障建设工程质量所设置的管理规章和文件则是年年皆出、不断更新,监督、检验、验收机构可谓之是层层重叠、名目繁多。但是,能对施工现场施行具体监控且负有连带责任者,仅是建设工程管理,可见管理在工程质量保证工作中的地位之重要。要建立现场管理部门的管理制度。由于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需求和人员的技术所长各有不同,可根据具体工程的特点建立项目管理部门专设的规章制度。常见的有管理人员考勤制度、具体人员的工作负责制度,例会或其它会议的记录存放制度、文档管理制度等等,这些也是落实现场规范管理的保障。管理工作要讲求效果。对于管理工作效果的评价,主要有施工阶段的管理记录,包括对施工各类问题的发现及整改、解决措施的落实等情况;各项工作(特别是决策工作)的参与情况;项目完工备案时上交资料的完整与否。

3.2对现场规范管理的检查方法

现场规范管理的检查检查内容包括:项目管理部门形象:办公场所和设施、人员到位情况;文字资料:管理规划和实施细则,合同备案情况、法人委托书、有关质量控制及报验资料、会议纪要等;文档管理情况;反映市场行为的记录:开工报告及开工令,对施工企业的资格审查及考核记录;其它情况的备案:工程量审批、进度计划审批等。

一是入库管理检查。当项目管理部门成立、领取到项目管理证时,管理部门应派人前往相关管理部门办理入库登一记,内容包括工程项目等级,合同期限、管理内容、管理人员名单及资格状况等。

二是专项检查。由政府部门依据相关政策要求,组织临时性、拉网式的大检查,仅对办理了监理证的项目管理部门实施检查,事先确定检查内容,检查工作完毕后,由组织单位进行抽查和讲评。

篇14

Abstract: Requirements of modern shipbuilding mode is that design and project management must be a combination of design approach. By study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hip design process in modern shipbuilding mode, combining with program management functions in modern shipbuilding mode, this paper presents a shipbuilding project planning system, to achieve the management integration of design, manufacture and resources.

关键词: 现代造船模式;策划体系;模拟造船

Key words: modern shipbuilding mode;planning system;simulation shipbuilding

中图分类号:U6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4-0193-03

0引言

怎样造船的内容包含的主要内容是:用什么方法、用什么工具、用什么场地、用多少工料,用什么标准和在什么时间制造等。前面几个问题随着生产设计的深化都将得到解决,而在什么时间建造好,这个项目的传统做法,凭借建造工程的经验和工艺项目,编制阶段的工程粗计划,是一种期望计划,到了阶段在编制计划,依靠大量的调度手段组织实施完成。这种计划方式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早期策划,缺乏统盘考虑,一旦几条船计划碰头就造成全局被动;其次是计划缺少量化,以概念来估计,一旦与实际出入很大,将造成具体调度时被动;第三是没有标准,完全凭借管理人员的经验多少,能力大小及水平高低来组织生产,这样势必人为波动很大。因此在造船工程前期做好造好前期策划是十分必要的。

1现代造船模式

1.1 现代造船模式的提出1995 年5 月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在广州造船厂召开“船舶总公司第二次缩短造船周期会议”,对现代造船模式做了如下定义:就是“以统筹优化理论为指导,应用成组技术原理,以中间产品为导向,按区域组织生产,壳舾涂作业在空间上分道、时间上有序,实现设计、生产、管理一体化,均衡、连续地总装造船”。自此,中国船舶行业国有大型骨干船舶总装厂开始了由传统造船模式向现代造船模式实施转型的改革大潮。

1.2 现代造船模式的内涵及实质所谓现代造船模式,就是以统筹优化理论为指导,应用成组技术原理,以中间产品为导向,按区域组织生产,壳、舾、涂作业在空间上分道、时间上有序,实现设计、生产、管理一体化,均衡、连续地总装造船。现代造船模式以成组技术(Group Technology,即GT)理论为指导,GT初期是用于工业过程管理的十分有效的分类与编码方法,它对造船领域的卓越贡献,不只是用创新的方法使材料、零件、部件和模块等保持各自正确的工艺流程,更重要的是它做到了理解造船过程和怎样提高船舶工业的生产率。GT为使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获取批量生产效益,对企业运营一切方面的工作,做出了合理的安排。GT是一个全面控制概念,使制造业的经验全部纳入系统化和综合性,强调了企业各部分工作一体化的重要性,因此,它被学者称为工业领域的系统工程。

其实质是建立在“中间产品”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建造任何类型船舶,首先按船体艏艉、中部和上层建筑等相对完整的“中间产品”划分大的区域。按作业类型和建造阶段划分各级“中间产品”―总段、分段、组件、部件、零件等。将具有相同工艺过程的“中间产品”组织定场地、定设备、定人员、定流量、定流程的专业化生产。从而使单件和小批量生产能采用大批量生产方法,建立既有柔性,又是流水生产的现代化生产方式,达到近乎大批量生产的高效率,因此,以“中间产品为导向”总装化组织生产的现代造船模式实质上是柔性化的流水生产线。

2基于现代造船模式的船舶设计过程

2.1 现代造船设计的特点现代造船模式设计方式由于纳入生产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按区域设计的特点,强调适应现在造船模式按区域组织生产,而必须按区域进行设计,以便生产与设计一一对应。

②以中间产品为导向的特点,强调在设计过程中,必须把所有的船舶产品作为最终产品,按其所划分的制造级进行逐级工种分解。

③设计、工艺、管理一体化的设计特点,强调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做好设计、工艺、管理的有机结合,从工程管理的角度提出合理要求,最终以设计形式把“怎样造船”体现在工作图和管理图表上,作为指导现场施工的依据。

④壳舾涂一体化的特点,强调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做好壳舾涂三类作业的有机结合,而这种结合是在一体化建造计划的指导下,通过壳舾涂之间的协调以最大限度满足各作业的均衡、连续的总装造船。

2.2 现代造船设计阶段船舶设计阶段的划分既反映设计的基本特点,又反映设计的基本方式。体现现代造船设计基本特点的船舶设计过程,始于船舶总体功能设计,在其生效的基础上,分系统按功能/专业进行详细设计,进而转入按系统/区域的转换设计,以便按区域/阶段/类型完成生产设计。按其过程船舶设计可划分四个阶段:初步设计、详细设计、转换设计、 生产设计。

初步设计:按船东技术任务书要求进行船舶总体方案设计。设计的基本原则按总体功能/系统/专业。设计的主要内容:规格书、型线图、总布置图等。

详细设计:根据合同的技术文件及修改意见,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按各个系统/功能/专业,对具体技术专业项目进行详细设计,以确保船舶总体技术性能的要求。设计的主要内容:图纸和技术文件,为生产技术准备提出所需材料,设备订货清单。

转换设计:是在详细设计的基础上把系统设计转换为区域设计的前奏。设计的主要内容:分段划分图、舾装综合布置图。

生产设计:是在转换设计的基础上按区域/阶段/类型进行产品作业任务的分解和组合,综合船厂施工条件规划“怎样造船”的一种设计。设计主要内容:工作图、管理图。

转换设计与生产设计是以现代造船模式组织造船生产为原则,解决“怎样造船 ” 为目的的区域设计,按上述四个阶段划分的船舶设计各阶段主要设计内容如图1所示。

3基于现代造船模式的生产策划体系构建

3.1 生产策划体系的管理思想现代造船的设计方式由于必须贯彻设计原则中有关设计、工艺(生产)、管理一体化和壳舾涂一体化,以及设计事先准备与各设计阶段相互结合的设计原则,必须采取设计与工程管理结合的设计方式。

生产技术准备阶段实际上属模拟造船。是从管理角度以正确的管理思想做指导,经工程管理的早期策划,统筹协调;于此同时,又通过正确的设计思想,经系统设计与区域设计在图纸面上模拟壳舾涂一体化区域造船。

模拟造船的方式是由工程管理提出建造方针、设计方针、订货方针、质量方针,并在计划、成本、质量明确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分阶段的进行设计,而不是与工种管理处于分离状态下的独自设计。这种设计方式不仅要求满足工程管理的要求,而且设计要为工种管理提供物量信息。

造船工程管理的主要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计划,二是控制。国内外造船企业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对造船工程计划的种类及划分基本上已趋于一致,即造船工程计划是由建造程序计划、负荷计划、日程计划这三种类型计划组成,而每种类型计划又构成基本计划、大日程计划、中日程计划、小日程计划四个等级计划。

建造程序计划是体系中的核心计划,负荷计划是体系中的保障计划,日程计划是实施计划。程序计划以经济性为前提,确定计划顺序与建造原则,包括概略建造书、建造方针书、各类型施工要领书等;负荷计划以工程线表和程序计划为编制依据,用于建造资源的能力负荷平衡,包括各主要工种劳动力平衡计划、托盘负荷平衡计划、分段搭载负荷计划、涂装工场计划、关键设备负荷计划等;日程计划是组织生产和进度检查的主要依据,包括综合进度,部门计划表单(壳舾涂日程表)和作业区计划等。

现代造船工程计划管理必须进行早期策划,即一旦造船合同签订,计划就要改动。把新签的船放在整个建造大计划中进行统船的预安排,它的结果就是建造方针书;按预安排的计划进度,当然是满足合同交货期的计划进度,进行壳舾涂一体化的建造、设计、订货等生产与准备大计划的编制工作;在次基础上编制船台合拢详细计划,再根据船台大合拢计划,按中间产品为导向组织生产的原则,倒排分段制造计划,部件装焊计划,托盘制造计划,内场地配套计划;顺着船舶下水后程序编制好按区域的码头舾装、试验及交船计划。

3.2 工程计划编制工程计划充分反映了企业造船管理模式,因此应体现出企业管理水平、发展动态与先进造船技术。现代造船工程计划内容广、信息多,形式上图表相结合而且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统计,因此必须依靠信息系统来进行工程计划编制、及运行管理。

定义1:计划函数fp的计划编制宏观管理模型是多元组(Type,Pno,Name,Definition,Gist,Constrain,PlanDepartment,Post,StartPhase,Auditing,SendDepartment,ExportMode)。

其中Type指计划分类;Pno是编号;Name是计划名;Gist是编制依据,一般是程序计划与上层计划;Constrain指约束情况,一般是体系中的负荷计划;PlanDepartment与Post指编制计划的部门与岗位;StartPhase指编制阶段;Auditing是审核人员;SendDepartment指计划发放部门;ExportMode是计划输出方式,一般有线表、文档、S曲线图及表格方式。宏观的计划编制模型可以由面向过程的工程计划功能分解表如表1所示。

3.3 工程策划体系的构建基于工程管理的思想本文提出了一种现代造船模式下的造船工程策划体系,如图2所示。

4结束语

我国造船企业与世界一流的造船厂相比,在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上存在显著差距,这种差距在生产计划组织与控制方面尤为明显。因此,深入研究船舶建造的各种先进制造技术和管理方法,尤其是在工程计划管理方面进行理论和方法上的创新,对于提高我国造船企业的工程管理水平,增强我国船舶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现代造船模式的内涵及实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在造船工程前期就进行计划的工程策划体系,为造船工程的生产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张俊毅,葛世伦,张清优.基于工作流的现代造船工程计划管理业务建模研究[J].船海工程,2009,(5).

[2]徐天松,钱慧富.造船生产计划管理的信息化研究[J].上海造船,2004,(2).

[3]王承文.现代造船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4]侯小林,苏翔.现代造船模式下工程计划体系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20).

[5]罗广基.船舶集成制造技术开发研究[J].广船科技,2001,(2).

[6]顾根南.项目管理在现代船舶建造过程中的应用[J].江苏船舶,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