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德育原则的概念范文

德育原则的概念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54:1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德育原则的概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德育原则的概念

篇1

科学教育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具有多方面的目标。除了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外,认识和理解科学知识一直以来都是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几乎所有的科学课程标准都会花费很多的精力来明确学生应当掌握的科学知识和概念,形成“科学知识的内容标准”。而这项工作背后也蕴涵了科学教育研究工作者和课程标准制订者们长期审慎的深思熟虑和良苦用心。

2010年,国际科学院联盟(IAP)科学教育项目组总结多年的实践和研究成果,以探究式科学教育为基础撰写出版了《科学教育的原则与大概念》一书,详细地分析了科学教育的十个原则和十四个大概念,给世界各国的科学教育以明确启示。

科学教育的十个原则

《科学教育的原则与大概念》一书中提出科学教育需要遵循的十个原则。

在这些原则中,有近半数的原则提到了科学概念。其实科学发展至今,早已形成庞大的科学体系,拥有多样的科学领域和分支,产生和建立了大量的科学概念,这些概念来自不同的领域,分属不同的表述层次,概念间存在多样的复杂联系,并且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不断发生变化。

我们当然不可能期望小学生学习如此多的科学概念,而应是当学生完成义务教育时,达到对科学的概念和过程有一个基本的理解。在小学的课程中,科学活动都是从周围的事物和事件开始的,这样可以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兴趣。因而,小学的科学活动并不缺乏能使学生感知的内容,而在于难以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使得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学到对他们一生都有用的知识和能力。

故而,如何在如此广博的动态发展的“科学概念库”中选择一小部分最精炼、最重要的科学概念,构成最适合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有限时间里学习的“科学知识的内容标准”,这不仅是小学科学教育要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科学教育工作者一直以来研究工作的重点。

科学教育的大概念

何为大概念,为什么需要大概念,如何选择大概念,如何从小概念到大概念等一系列围绕科学教育中的科学概念展开的论题在《科学教育的原则和大概念》一书中做出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书中指出:

为什么需要大概念

在构思科学教育的目标时,在知识方面不是用一堆事实和理论,而是用趋向于核心概念的一个进展过程。这些核心概念及进展过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与他们在校以及离开学校以后生活有关的一些事件和现象。我们把这些核心概念称为科学上的大概念(Big Ideas)。

目前很多国家的科学教育都采用基于探究的教学。真正实现探究的教学会使学生理解和时常回顾已经学到的知识,以使新的概念从以前学到的知识中发展而得。探究教学会大大增加理解的深度,在时间的限制下,内容的广度必须要减少。因此,在推进基于探究的科学教育的同时,必然需要选定一些大概念。

如何选择大概念

大概念是指可以适用于一定范围中物体和现象的概念,与此对应,将只运用于特定观察和实验的概念称为小概念。

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的活动、观察和思索,儿童在进入学校时已经形成了有关世界的一些概念,这就是科学教育要达到的知识理解、能力和态度方面目标的起点。为了有助于学生逐步进展到最终的目标,了解进展的方向和特性是很重要的。

为了确定概念的进展过程,一方面需要逻辑分析,以找出更为复杂的概念是如何基于较简单的概念开始建构的(例如,在学习密度以前,需要建立质量和体积的概念);另一方面也需要依靠来自对思维发展的实证研究。科学的概念经常是复杂的,理解它的进展过程取决于多种内部和外部的因素,因而不同学生之间的概念进展将会因学生在校内和校外所遇到的情况不同而各不相同。想要得到一个适用于所有学生的、对进展的精确描述是不现实的,但是可以对一些共同的趋向进行大致的描述,说明我们对他们从学前到中学在不同教育阶段中进展的预期。

确定大概念是困难的,我们不可能把科学的整个内容都放到课程目标中去,在总结了各种建议之后形成了大概念应该具有的标准:

・能够用于解释众多的物体、时间和现象,而它们是学生在学校学习和毕业以后的生活中会遇到的。

・提供作决策时所遇到问题的理解基础,而这些决策将会关系到学生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与幸福,以及环境和能源的使用。

・当人们提出有关自身和自然环境的问题,他们能以愉快和满意的方式回答或寻求回答。

・具有文化上的意义,例如对人类自身有关的观点――回顾科学史上的成就,来自研究自然的灵感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科学具有多个方面,包括有关世界的知识和与获得这些知识的过程有关的知识。在科学教育中这两方面应结合在一起,这样学习者能够了解科学活动的过程,以及通过科学活动过程产生的概念。

基于以上的考虑,书中给出了科学教育中的14个大概念,包括10个科学概念、4个关于科学的概念。

如何从小概念到大概念

大概念是复杂的,它们的抽象程度远超出了年幼儿童能掌握的水平。因而,并不是直接把它们教给学生,否则他们不能将这些词汇和自然界相关事件相联系,只会导致对词汇的死记硬背。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教学所涉及的探究活动应与学生的生活相关,特别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对教材开发者和教师而言,关键是要保证教学能让学生从学习特定的课题出发建立的小概念能逐渐发展成较大的概念。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必须了解儿童的早期科学概念。已经有大量的对儿童概念的研究表明,当儿童进入学校时已经形成了关于周围世界许多方面的概念。由于这些概念是儿童自己形成的,这对他们很有意义,所以不容易被改变,特别是“科学的”概念常常与人的直觉相反,因此儿童的概念经常包含不科学或不确定的成分。

教学需要将儿童的概念作为起点,以进展到更为科学的概念。如何帮助儿童改变他们的概念,取决于如何看待概念发展的过程。目前有三种可供考虑的进展形式,包括爬梯子式、拼图式和螺旋训练式。因为涉及到儿童已有的概念,每一种模式都需要有将它从较小的概念进展到较大概念的方法。这些方法会依据概念本身的特性不同,以及引导概念进展的经验不同而变化。

把概念的进展看作一个从特定事件或物体开始,逐渐扩展到能解释更广范围经验的概念的过程,这将对科学教学法有明显的指导意义。

总结

篇2

关键词:数学作业;布置原则;批改原则;有效性

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等慢慢发展的阶段,数学这门学科可以给学生十分广阔的遐想空间。在这里,教师对于数学作业的有效性布置可以称作是一个桥梁,可以连接数学与生活中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因素;那么,教师对数学作业的有效性批改则可以让教师把握学生对于学习目标的了解程度,也可以得到一个反馈,检测自己的教学结果。

一、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作业质量不高

小学高段的数学作业的逻辑性较之小学低段已经明显提高,对于学生的做作业的要求也是大幅度提升。基于这一点,部分学生在上课时集中思维、努力听讲,在课后能够较好处理教师留下的课后作业。但对于大部分上课不集中精力或是马虎的学生来说,数学作业可就太难了,简简单单的题就是不会做,或者越做越错。小学生处于好玩的阶段,集中力并不强。并有大量学生为了多一点休息玩乐时间,草草做完作业,并不会过多检查其作业的质量,这就造成学生的作业质量普遍不高。

(二)存在抄袭

小学高段的数学作业难度不断加大,部分学生由于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或是偷懒等其他原因,不愿意通过自己思考完成数学作业,去抄袭别的同学的作业或者上网搜索数学题的答案。如:在批改学生的数学作业之中常常发现有些学生作业错误情况完全一样,有的作业更胜于是整篇答案一模一样。这种抄袭状况常常让教师非常头疼。教师为了挑战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出一些难度不大,但需要多动脑经的题留给学生应对。如“明明和花花用同一个数做除法,明明用12去除,花花用15去除。明明除得商是32余数是6,花花计算的结果应是多少?”令人惊讶的结果是全班答案一样。其结果则是部分学生能做;部分学生利用手机等可以上网的工具查答案;部分学生直接抄袭。

(三)字迹混乱,不整洁

部分学生在做作业时会注意语文作业是否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但是对于数学作业则十分忽视字迹的问题。存在这样的情况也许是学生认为数学是单纯做题,教师只重视学生作业的步骤是否完整,答案是否正确。从而忽视了对字迹公正的要求。

二、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数学作业布置难度大

这主要是由两个因素导致的。第一,小学高段的数学作业的布置不在简简单单让学生做一些加减乘除法的各种运算了,而是让学生由初步到深入的掌握数学应用题以及一些简单的奥数题。第二,作业布置太简单,思维能力较强一点的学生觉得做作业无聊;布置作业太难,思维能力发展较慢的学生不会做。这既对学生上课认真听讲有了一个明确的要求,也对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思维发展能力等各方面素质提出了一个要求。在教学中要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所以要针对全班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一份统一的数学作业是有难度的。

(二)数学作业的形式单调

在小学高段,学生的数学作业一般分为三大类型,第一,课后练习题、练习册等课辅资料中的题目;第二,教师补充的奥数题;第三,没有作业。这三类作业的布置往往是没有经过教师深思熟虑的,第一类作业对于学生来说,基本上是毫无疑问的,有的学生甚至会提前做好这些简单的作业。第二类作业,对于学生来说,则是爱思考学生欢喜,懒惰的学生愁了。第三类“没有作业”出现的几率则是少之又少,多数数学教师不会不布置家庭作业。

(三)数学作业的布置与教学目标脱节

布置给学生的数学作业目标不明确,小学高段的数学作业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还是为了巩固新知识;是为了弥补学生的知识缺陷,还是为了使理论联系实际,等等,都必须做到心中有数。为此,教师必须下功夫研究习题,弄清哪些是巩固概念和法则的基本题,哪些是加强理解的发展题,哪些是复习已学知识的,哪些是培养综合运用能力的。只有这样,才能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学生水平,恰当地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作业的目的性愈明确,才愈能达到练习的目的。

(四)作业批改形式单调

教师布置的作业,学生按时按量的完成。然而教师每一天有大量作业需要批改,对于学生作业的评价也仅仅只有“√”“×”来决断。这样的效果并没有给题作对的的学生以鼓励,也没有告诉做错的学生哪里需要修改。

三、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的有效性布置原则

(一)要有典型性

作业布置应少而精,应筛选最典型的间题让学生解答,使学生通过做一道题,掌握一类题的解法。布置作业时切不可单纯追求作业的数量而忽视其典型性。

(二)要有多样性

兴趣往往由于内容和形式的新颖与多样而引起。单一的作业形式,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时间过长,也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因此,布置作业时,要注意口答、笔写、思考、操作等作业形式的相互结合.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兴趣,而且可以从多方面发展学生的才能。

(三)要有适度性

包括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数量、难易程度要适当,二是布置时间要合理。在布置作业时,对于题目的数量、难易程度都要考虑,既要考虑到学生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训练,又要考虑到学生的负担;既要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完成,又不妨碍学习其它课程。作业量过重,学生会疲惫,作业少则不能巩固知识。

(四)要有充裕的时间布置作业

最好不要下课铃响以后才布置作业,因为匆匆忙忙布置作业对于为什么要做、怎样去做、有哪些要求、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等都来不及向学生交待,学生已急于下课,对老师的指点往往充耳不闻,以至造成作业质量不高的现象。

(五)要有持久性

小学高段数学作业必须天天布置、天天检查。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所学知识才能当天消化,及时巩固。切不可集中几夭以后布置一次.知识是日积月累,逐步提高。今天不完成要的作业,就会影响明天新课的听讲,老师不及时检查批改,就不能及时反馈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便不能及时纠正、辅导。

四、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的有效性批改原则

(一)家长批改原则

简单的作业交给家长批改,家长简单的批改有利于督促学生自己完成自己的数学作业,这样提高了作业的完成效率,也使得家长与教师之间得到了更多的交流与沟通。

(二)教师批改原则

教师批改作为评价方式的主流,主要有三点,分别是教师抽查、师生共同批改、教师全批全改。这三个批改方式相互结合,不仅简化了教师的批改任务,也让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教师评价方面,还得注意批改时恰当的评语标注,这样可以更多的沟通交流师生感情,也有利于培养好学生的做作业习惯。

篇3

【关键词】关联理论 概念合成理论 认知语境

引言

概念合成理论最早由G.Fauconnier在《心理空间》一书中提出,也称为心理空间理论或空间合成理论。2002年他们将心理空间定义为“人们思维或交际中为局部理解或行为而构建的小的概念组合。”心理空间在工作记忆模块中运行,但也可通过激活储存于长时间记忆中的结构而构建。同年,他们又将概念合成理论的九条原则概括为五条,而其中的“关联原则”具有更基本的功能,这个原则给整合的成分分配不同的重要性,以此来决定整合按哪种方向发展。把这个原则应用到“在胳膊上打针”这个整合,这就意味着把新董事长映射到医生这一角色的原因就是关联。换句话说,关联就是实际语境中整合背后的主要动力。

认知语境,听话人依据说话人的字面意义结合语境,推出一系列语境假设。语境假设或存在于记忆中或直接感知或由推理获得。语境假设即认知语境。交际是明示-推理行为,说话人通过明示行为(言语的或非言语的),向听话人传递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听话人依据明示行为进行推理,推理的过程就是寻求关联的过程。关联体现知识经济性。个人关联与正面认知效果和话语理解时所付出的努力程度相关:正面认知效果越大,获取这些认知效果所付出的努力越小,关联性 就越强;认知效率与付出的努力之间成反比关系。

一、关联的寻找和认知语境概念

对关联的寻找很大程度上控制和主宰着人类对语言和非语言交际事件的理解。人们在面对一段正在进行的对话却显然不连贯的情况时会禁不住问“为什么在此时此地对我说这些?”比如广告的文本和图画放在同一页呈现,人们就会自动地假设,它们在一起出现一定是有某种原因的,并会寻找它们之间某些合理的关系。同样,对话人通常会在前面的话语语境中寻找这一句话的关联;即使他们没有立即意识到某个成分是如何结合的,也会尽力建立一种令人满意的联系。

二、明示-推理行为和知识经济性

关联理论中除了言语表达的手势、表情、非言语表达等被称为“明示-推理行为”(ostensive-inferential behavior)。而从认知语言学的观点看,用主体-背景分离来理解:所谓的明示理论刺激从所有那些没有被语言或非语言显性编码的潜在假设构成的概念背景中突出出来,成为了突显的主体。

关联还受制于两个补充要求:一方面,关联依赖于一个优先处理的假设在互动的一个参与者身上所能尽量取得的积极认知效果;另一方面,关联和认知效率有关,而认知效率要求积极地处理资源。1978年Rosch提出“知识经济性“用来证明基本层次范畴在对现实世界进行概念化过程中的优势地位,定义为关于一个对象的最大量信息可以用最小认知努力获得。而概念整合显然把关联,按定义也包括认知效率,融合为它的一项控制原则。

三、假设,重要关系和压缩

关联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都注重认知处理的在线特征,但是它们使用不同的方式处理问题。在关联理论中,认知环境的变化被看作是由一个明示推论行为所触发的,这种行为引起了各种各样的假设――以一串语音已经发出这一事实为基础的假设和以这个语音链的语义内容为基础的假设。假设系统植根于语用推理的传统,似乎为处理认知输入提供了一个颇为系统的、逻辑的方法。在概念整合理论中对认知材料的处理看起来自由得多,但也模糊得多。认知输入的来源通常未真正得到探讨,但这些来源包括语言的、视觉的和听觉的刺激。认知输入集合到心理输入空间中,并得到以认知模型形式从长期记忆中抽取的材料和另外的语境材料的支持。在输入空间中,材料的构建和输入空间之间的跨空间投射依靠重要关系,尤其是依靠同一性关系、时空关系、特性关系、原因-结果关系以及部分-整体关系这些重要关系。重要的是这些关系没有形成一个连贯一致的系统,而作为整合空间中新生结构基础的压缩也不连贯一致。

四、结语

综上,通过分析D. Sperber& D. Wilson关联理论中的认知语境,明示-推理行为和知识经济性,从而对比了关联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中的关联原则。关联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中的关联原则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总之,关联理论与概念整合理论互相补充,共同促进了认知语言学的发展。

篇4

1.教育基本原理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学习教育学的意义;什么是教育;教育产生于生产劳动;奴隶社会教育的特点;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封建社会的教育;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教育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能动作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为什么学校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条件;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目的的意义;教育目的是主观的吗;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明确理解和处理好德育,智育,体育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师的社会作用;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的职业素养;义务教育的含义;怎样加深理解义务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基本内容。

2.教学工作

什么是教学;教学的任务;什么是课程;课程设计工作包括什么内容;编写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基本要求;什么是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重要特点;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环节;什么是教学原则;科学性知识和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启发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什么是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班级上课制及其优点;课的类型及其结构;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备课的方法;学生学业成绩检查的方法;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国际教学改革的趋势。

3.德育工作

德育的概念;道德与思维;德育过程的概念;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心理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德育过程是引导学生在活动和人际关系交往中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过程;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德育原则的概念;正面疏导为主的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热爱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在集体中进行教育;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德育工作的途径;德育常用的主要方法。

4.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工作的任务和职责;班主任主要工作及其方法。

5.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的特点;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的意义;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的任务;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的基本要求;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的内容;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的形式;组织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的方法。

二、中小学教育心理学

1.学习概论

学习的含义及其三个要点;学习活动的构成要素;学习的分类;学习的动机;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学习的迁移。

2.知识的学习

学习知识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概念形成概念同化;解决问题与创造性的含义;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解决问题的过程;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提高知识保持效果的重要条件;造成学生学习成绩不良的心理因素。

3.技能的学习

什么是技能;技能的种类;技能形成的阶段和特点;培养技能的基本途径及有效方法;给学生提供有效练习的条件。

4.品德及其形成

品德的定义和品德的构成;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与条件;品德不良的转化过程与条件;自我教育在学生品德形成中的作用;造成学生品德不良的心理因素。

5.教师的心理

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师威信形成的基本条件;形成“尊师爱生”的新型师生关系。

篇5

德育,也称道德教育,重在养成道德信念,形成道德行为的习惯。宽泛地说,全部人生都是德育的阵地。狭义的德育是指学校的道德教育,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活动、社会实践、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为基础,同经过选择的人类文化,特别是一定的道德观念、政治意识、处事准则、行为规范相互作用,经过自己的感受、判断、体验,从而生成道德品质、人生观和社会理想的教育[1]280。其中,道德典范可以把道德观点和行为具体化、形象化,产生一种感染力和影响力,有效促进德育。但康德对道德典范的伦理价值提出了批评,实在是有悖于我们的常识。在这里,从学校德育角度,结合康德的伦理学对道德典范进行先验分析,考察道德典范在大学生思想政治课中的伦理价值与作用。

一、中西德育观之别:西学中用

我国教育向来重视德育,黄济认为:中国的传统教育,可以认为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伦理本位教育,因而道德教育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2]。例如,儒家经典《论语》就是一本孔子和弟子们的对话录,其中大部分内容涉及道德教育内容。再如,《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文治武功同样突出的王阳明认为“古之教者,教以人伦……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3]。概言之,中国传统教育一直强调政治、伦理、教育的三位一体,具有强烈的道德色彩。

西方教育不是一种伦理本位教育,德育和智育、美育、体育等是并列的。黄济认为,西方道德教育主要有理性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存在主义几种思潮。其中,背后的支撑是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分殊。理性主义属于唯理论,功利主义偏向于经验论,实用主义旨在调和唯理论和经验论,而存在主义过于强调个人自由,偏向非理性主义。理性主义道德观注重道德自律,功利主义道德观强调他律。这和中国哲学中“义”和“利”的分殊是基本一致的。

中西德育定位的差异源自其哲学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哲学主要思考的对象是人,这个人指的是社会的人,“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其核心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即社会秩序,这其中大部分涉及伦理道德。反之,西方哲学的思考对象在于物,核心问题有两个,一个是人和物之间的统一关系,通常叫认识论;另一个是物的本源的探讨,通常叫本体论。进一步而言,中国伦理,特别是儒家,核心理念“孝”和“仁”都和人情有关,强调伦常感情、情理协调,这是以世俗生活为本的体系;反观西方伦理,诸如柏拉图、康德,尤其是基于基督教义的体系,则强调高于人世间的关系、律令和规则,注重理性和感性的分离,甚至是理性控制感性。因而,中西伦理差异在于,一个强调情(欲)理交融,一个强调情(欲)理差别[5]86。

两种哲学传统的差异性,显示其有互补性的可能。我国现代教育立足于中华文明传统,重视伦理的教育,但很少对道德模范的伦理价值进行形而上学的思考以及严谨的逻辑论证,这是我们的一大缺憾。西方人重视理性分析和论证,对道德模范进行过系统的思考和分析,诸如康德的学说,对我们的德育工作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

二、道德典范具有伦理价值吗

康德哲学是西方哲学的一颗明珠。他认为,道德模范的作用远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其伦理价值是存疑的。这种观点对于盲目推崇道德榜样的行为,无疑是一剂清醒剂。其观点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道德典范的正面作用仅在于经验层面,没有上升到形而上学层面。“好的样板(示范性的转变)不应当充当典范,而只应当充当合乎义务的东西的可行性的证明。”[6]也就是说,榜样只有对道德原则进行证实的作用,并不能确立道德准则。例证只能起鼓舞作用,把道德律先天规定的东西用经验的方式表达出来,变成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以此增强道德信念。但是,确立准则的应当是理念,即形而上的道德自律,而不是经验现实中的道德榜样,因而道德典范没有什么伦理价值。

其次,道德典范通常没有现实的可行性,哪怕是至善的化身――耶稣。即使耶稣“把这些人从永恒的堕落中拯救出来,这样的思想必然会引起我们的心灵对他的赞叹、爱和感激……但是,他自身却不会是作为可供效仿的榜样,因而也不会是作为一种对我们来说如此纯洁的、高尚的、道德上的善之可行性和可达到性的证明。”[7]因为至善的概念来自于理性所先天设定的道德完满性概念。一方面,完满性是个超验的东西,超验的东西不在经验范围之内,不具备认识论价值,因而,没有可效仿性。另一方面,康德意义上的上帝,属于道德神学的范畴,道德推导出神学,而非由神学推导出道德,至善化身耶稣是道德理论的结果,而非促进道德的原因,因而,没有现实的可行性。

再次,道德典范有时候反倒具有消极作用。“对于道德,没有什么比举例说明更为有害的了。因为,任何举出的例证其本身在事前就须对照道德原则来加以检查,看它是否值得当作原始例证,也就是当作榜样它并不增加道德概念的分量。”[8]此处表达了两个观点,首先,道德例子有可能起反作用,引起被教育者对道德典范的反感。其次,道德原则是道德榜样的前提条件,没有道德原则在先,根本不能提出合适的道德例子。道德典范并不具有促进道德概念的力量是因为道德原则属于理念,是先天的,而道德典范属于经验,是后天的,后天经验的东西在理论上当然不能促进理性理念。

最后,道德的力量是由内至外,而非由外至内。换言之,道德动机不是来自于外,即榜样的作用,而是来自于内,即内在的道德动机,也称之为道德义务概念。“为儿童树立一些行动作为高尚、慷慨和值得赞扬的模范,以为通过灌输某种热忱就会获得他们对这些行动的好感,这完全是适得其反”[9]213。因为儿童还没有明确的道德原则,未接受良好德育的成年人也是如此,想利用情感来唤起其道德义务,没什么作用,因为,“原理必须被建立在概念上,在一切别的基础上只能造成一些暂时的冲动,它们不能使人格获得任何的道德价值……”[9]213更为严重的是,感性冲动往往是易变的,一旦道德原理建立在感性经验上面,极有可能使得道德标准变成模棱两可。

三、对道德典范的先验分析

那么康德何以会提出这种看似违反直觉的观点?这跟康德的元伦理学或形式伦理学立场有关。

首先,形式伦理学不在经验讨论范围中。形式伦理学独立于经验,讨论普遍的、必然的道德规律,超越具体的历史条件和族群,适合于全人类。其基本道德法则为“要这样行动,使得你的意志准则任何时候都能同时被看作一个普遍的立法原则”[9]39。这个法则之所以具有普遍性,是它立足于理性的逻辑的一致标准,而不是借助于经验而有效。相对而言,经验的东西都是特殊的、具体的东西,往往难以具备普遍性,强行对之进行归纳,由于“休谟问题”的阻碍[10],其可靠性也是存疑的。康德以绝对律令的先验形式突出了理性主宰、统治、支配人的感性作为、活动、欲望、本能这一道德行为的特征[5]66。在形式伦理学体系内,道德典范是经验个例,不具备普遍必然性,因而没有重要性。

其次,具有伦理价值的是道德法则或道德律。道德律令必须具有四个特征,(1)不能借助于经验的感受性,感受性没有普遍性。(2)进一步而言,一切经验(质料的而非形式的)原则最终可追溯到感受性上。(3)道德法则只能是形式的(先天的),而不能质料的(或经验的),这样方可达到一种普遍性。(4)形式的法则出自自由意志的德性,这实质上是一种自律,与之对应,幸福原则求助经验,是一种他律。“幸福原则……永远也不能充当意志法则的那样一些准则……因为,对这种幸福来说,它的知识是基于纯粹经验素材上的,因为这方面每个判断都极其依赖于每个人自己的意见,加之这意见本身又还是极易变化的。”[9]48因而,道德典范会指向一种感受性,由(1)和(2)可知,道德典范是一种自爱或幸福准则,不符合伦理法则的要求(3)和(4)这两条。

最后,形式道德律的前提是先验自由。自由概念是批判哲学的拱顶石,自由构成了理性人的德性基础,也是伦理价值的基石。自由分为两个方面,消极的自由指的是独立于经验因果链条,积极的自由是一种自由意志或者自律。自律适应于经验意义上的人吗?答案是:不适应。具有自律的人不是针对思辨理性来说,而是针对实践理性来说,对应于思辨理性是现象的人,而实践理性是本体(智性)的人。康德揭示了人之为人在于具有“自由意志”,其“伦理本体”地位远在任何个体感性幸福、功绩和事业之上。具体到道德典范,其伦理价值取决于自律的意志,而非意志的结果,因而其伦理价值不是依据其效应或结果,而是依据自律的动机。自由概念推导义务概念,义务概念推导动机概念,动机概念推导德性概念,所以,以道德典范来谈德性无异于缘木求鱼。

四、重新定位道德典范的德育功能

康德侧重于从道德动机来讨论德性行为,这种观点往往被称之为道德动机论。与之相反,功利主义则善于从道德行为的后果来谈德性行为,又被称之为道德效果论。道德典范更适合于效果论而非动机论,那么如何调和动机论与道德典范的冲突?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要分析大学生道德心理发展状况。

依据道德心理学理论,道德心理发展有三个要素: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先知后行,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后果,所以,道德认知在德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起源于皮亚杰发生学认识论,并由柯尔伯格加以完善的道德认知理论认为,青少年在后习俗水平阶段,也就是第6阶段,已经能够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可以根据良心做出相应的行为[1]293。以此类推,作为已经成年的大学生,完全具备接受抽象形式思维的道德认知能力,更容易接受普遍必然的伦理原则。由这个道德心理事实,我们可以对大学生德育中的道德典范的价值做出如下评价。

第一,依据大学生道德认知状态,大学生具有接受抽象伦理原则的认知条件,进行道德认知教育的条件是十分成熟的。所以,可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康德的形式伦理学的理论教育,一方面可以锻炼大学生的形而上学思辨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树立一种客观、全面的伦理价值体系。这在当代功利主义价值观大行其道的教育环境中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