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德育原则的概念范文

德育原则的概念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54:1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德育原则的概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德育原则的概念

篇1

科学教育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具有多方面的目标。除了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外,认识和理解科学知识一直以来都是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几乎所有的科学课程标准都会花费很多的精力来明确学生应当掌握的科学知识和概念,形成“科学知识的内容标准”。而这项工作背后也蕴涵了科学教育研究工作者和课程标准制订者们长期审慎的深思熟虑和良苦用心。

2010年,国际科学院联盟(IAP)科学教育项目组总结多年的实践和研究成果,以探究式科学教育为基础撰写出版了《科学教育的原则与大概念》一书,详细地分析了科学教育的十个原则和十四个大概念,给世界各国的科学教育以明确启示。

科学教育的十个原则

《科学教育的原则与大概念》一书中提出科学教育需要遵循的十个原则。

在这些原则中,有近半数的原则提到了科学概念。其实科学发展至今,早已形成庞大的科学体系,拥有多样的科学领域和分支,产生和建立了大量的科学概念,这些概念来自不同的领域,分属不同的表述层次,概念间存在多样的复杂联系,并且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不断发生变化。

我们当然不可能期望小学生学习如此多的科学概念,而应是当学生完成义务教育时,达到对科学的概念和过程有一个基本的理解。在小学的课程中,科学活动都是从周围的事物和事件开始的,这样可以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兴趣。因而,小学的科学活动并不缺乏能使学生感知的内容,而在于难以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使得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学到对他们一生都有用的知识和能力。

故而,如何在如此广博的动态发展的“科学概念库”中选择一小部分最精炼、最重要的科学概念,构成最适合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有限时间里学习的“科学知识的内容标准”,这不仅是小学科学教育要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科学教育工作者一直以来研究工作的重点。

科学教育的大概念

何为大概念,为什么需要大概念,如何选择大概念,如何从小概念到大概念等一系列围绕科学教育中的科学概念展开的论题在《科学教育的原则和大概念》一书中做出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书中指出:

为什么需要大概念

在构思科学教育的目标时,在知识方面不是用一堆事实和理论,而是用趋向于核心概念的一个进展过程。这些核心概念及进展过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与他们在校以及离开学校以后生活有关的一些事件和现象。我们把这些核心概念称为科学上的大概念(Big Ideas)。

目前很多国家的科学教育都采用基于探究的教学。真正实现探究的教学会使学生理解和时常回顾已经学到的知识,以使新的概念从以前学到的知识中发展而得。探究教学会大大增加理解的深度,在时间的限制下,内容的广度必须要减少。因此,在推进基于探究的科学教育的同时,必然需要选定一些大概念。

如何选择大概念

大概念是指可以适用于一定范围中物体和现象的概念,与此对应,将只运用于特定观察和实验的概念称为小概念。

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的活动、观察和思索,儿童在进入学校时已经形成了有关世界的一些概念,这就是科学教育要达到的知识理解、能力和态度方面目标的起点。为了有助于学生逐步进展到最终的目标,了解进展的方向和特性是很重要的。

为了确定概念的进展过程,一方面需要逻辑分析,以找出更为复杂的概念是如何基于较简单的概念开始建构的(例如,在学习密度以前,需要建立质量和体积的概念);另一方面也需要依靠来自对思维发展的实证研究。科学的概念经常是复杂的,理解它的进展过程取决于多种内部和外部的因素,因而不同学生之间的概念进展将会因学生在校内和校外所遇到的情况不同而各不相同。想要得到一个适用于所有学生的、对进展的精确描述是不现实的,但是可以对一些共同的趋向进行大致的描述,说明我们对他们从学前到中学在不同教育阶段中进展的预期。

确定大概念是困难的,我们不可能把科学的整个内容都放到课程目标中去,在总结了各种建议之后形成了大概念应该具有的标准:

・能够用于解释众多的物体、时间和现象,而它们是学生在学校学习和毕业以后的生活中会遇到的。

・提供作决策时所遇到问题的理解基础,而这些决策将会关系到学生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与幸福,以及环境和能源的使用。

・当人们提出有关自身和自然环境的问题,他们能以愉快和满意的方式回答或寻求回答。

・具有文化上的意义,例如对人类自身有关的观点――回顾科学史上的成就,来自研究自然的灵感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科学具有多个方面,包括有关世界的知识和与获得这些知识的过程有关的知识。在科学教育中这两方面应结合在一起,这样学习者能够了解科学活动的过程,以及通过科学活动过程产生的概念。

基于以上的考虑,书中给出了科学教育中的14个大概念,包括10个科学概念、4个关于科学的概念。

如何从小概念到大概念

大概念是复杂的,它们的抽象程度远超出了年幼儿童能掌握的水平。因而,并不是直接把它们教给学生,否则他们不能将这些词汇和自然界相关事件相联系,只会导致对词汇的死记硬背。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教学所涉及的探究活动应与学生的生活相关,特别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对教材开发者和教师而言,关键是要保证教学能让学生从学习特定的课题出发建立的小概念能逐渐发展成较大的概念。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必须了解儿童的早期科学概念。已经有大量的对儿童概念的研究表明,当儿童进入学校时已经形成了关于周围世界许多方面的概念。由于这些概念是儿童自己形成的,这对他们很有意义,所以不容易被改变,特别是“科学的”概念常常与人的直觉相反,因此儿童的概念经常包含不科学或不确定的成分。

教学需要将儿童的概念作为起点,以进展到更为科学的概念。如何帮助儿童改变他们的概念,取决于如何看待概念发展的过程。目前有三种可供考虑的进展形式,包括爬梯子式、拼图式和螺旋训练式。因为涉及到儿童已有的概念,每一种模式都需要有将它从较小的概念进展到较大概念的方法。这些方法会依据概念本身的特性不同,以及引导概念进展的经验不同而变化。

把概念的进展看作一个从特定事件或物体开始,逐渐扩展到能解释更广范围经验的概念的过程,这将对科学教学法有明显的指导意义。

总结

篇2

关键词:数学作业;布置原则;批改原则;有效性

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等慢慢发展的阶段,数学这门学科可以给学生十分广阔的遐想空间。在这里,教师对于数学作业的有效性布置可以称作是一个桥梁,可以连接数学与生活中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因素;那么,教师对数学作业的有效性批改则可以让教师把握学生对于学习目标的了解程度,也可以得到一个反馈,检测自己的教学结果。

一、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作业质量不高

小学高段的数学作业的逻辑性较之小学低段已经明显提高,对于学生的做作业的要求也是大幅度提升。基于这一点,部分学生在上课时集中思维、努力听讲,在课后能够较好处理教师留下的课后作业。但对于大部分上课不集中精力或是马虎的学生来说,数学作业可就太难了,简简单单的题就是不会做,或者越做越错。小学生处于好玩的阶段,集中力并不强。并有大量学生为了多一点休息玩乐时间,草草做完作业,并不会过多检查其作业的质量,这就造成学生的作业质量普遍不高。

(二)存在抄袭

小学高段的数学作业难度不断加大,部分学生由于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或是偷懒等其他原因,不愿意通过自己思考完成数学作业,去抄袭别的同学的作业或者上网搜索数学题的答案。如:在批改学生的数学作业之中常常发现有些学生作业错误情况完全一样,有的作业更胜于是整篇答案一模一样。这种抄袭状况常常让教师非常头疼。教师为了挑战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出一些难度不大,但需要多动脑经的题留给学生应对。如“明明和花花用同一个数做除法,明明用12去除,花花用15去除。明明除得商是32余数是6,花花计算的结果应是多少?”令人惊讶的结果是全班答案一样。其结果则是部分学生能做;部分学生利用手机等可以上网的工具查答案;部分学生直接抄袭。

(三)字迹混乱,不整洁

部分学生在做作业时会注意语文作业是否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但是对于数学作业则十分忽视字迹的问题。存在这样的情况也许是学生认为数学是单纯做题,教师只重视学生作业的步骤是否完整,答案是否正确。从而忽视了对字迹公正的要求。

二、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数学作业布置难度大

这主要是由两个因素导致的。第一,小学高段的数学作业的布置不在简简单单让学生做一些加减乘除法的各种运算了,而是让学生由初步到深入的掌握数学应用题以及一些简单的奥数题。第二,作业布置太简单,思维能力较强一点的学生觉得做作业无聊;布置作业太难,思维能力发展较慢的学生不会做。这既对学生上课认真听讲有了一个明确的要求,也对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思维发展能力等各方面素质提出了一个要求。在教学中要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所以要针对全班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一份统一的数学作业是有难度的。

(二)数学作业的形式单调

在小学高段,学生的数学作业一般分为三大类型,第一,课后练习题、练习册等课辅资料中的题目;第二,教师补充的奥数题;第三,没有作业。这三类作业的布置往往是没有经过教师深思熟虑的,第一类作业对于学生来说,基本上是毫无疑问的,有的学生甚至会提前做好这些简单的作业。第二类作业,对于学生来说,则是爱思考学生欢喜,懒惰的学生愁了。第三类“没有作业”出现的几率则是少之又少,多数数学教师不会不布置家庭作业。

(三)数学作业的布置与教学目标脱节

布置给学生的数学作业目标不明确,小学高段的数学作业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还是为了巩固新知识;是为了弥补学生的知识缺陷,还是为了使理论联系实际,等等,都必须做到心中有数。为此,教师必须下功夫研究习题,弄清哪些是巩固概念和法则的基本题,哪些是加强理解的发展题,哪些是复习已学知识的,哪些是培养综合运用能力的。只有这样,才能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学生水平,恰当地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作业的目的性愈明确,才愈能达到练习的目的。

(四)作业批改形式单调

教师布置的作业,学生按时按量的完成。然而教师每一天有大量作业需要批改,对于学生作业的评价也仅仅只有“√”“×”来决断。这样的效果并没有给题作对的的学生以鼓励,也没有告诉做错的学生哪里需要修改。

三、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的有效性布置原则

(一)要有典型性

作业布置应少而精,应筛选最典型的间题让学生解答,使学生通过做一道题,掌握一类题的解法。布置作业时切不可单纯追求作业的数量而忽视其典型性。

(二)要有多样性

兴趣往往由于内容和形式的新颖与多样而引起。单一的作业形式,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时间过长,也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因此,布置作业时,要注意口答、笔写、思考、操作等作业形式的相互结合.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兴趣,而且可以从多方面发展学生的才能。

(三)要有适度性

包括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数量、难易程度要适当,二是布置时间要合理。在布置作业时,对于题目的数量、难易程度都要考虑,既要考虑到学生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训练,又要考虑到学生的负担;既要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完成,又不妨碍学习其它课程。作业量过重,学生会疲惫,作业少则不能巩固知识。

(四)要有充裕的时间布置作业

最好不要下课铃响以后才布置作业,因为匆匆忙忙布置作业对于为什么要做、怎样去做、有哪些要求、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等都来不及向学生交待,学生已急于下课,对老师的指点往往充耳不闻,以至造成作业质量不高的现象。

(五)要有持久性

小学高段数学作业必须天天布置、天天检查。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所学知识才能当天消化,及时巩固。切不可集中几夭以后布置一次.知识是日积月累,逐步提高。今天不完成要的作业,就会影响明天新课的听讲,老师不及时检查批改,就不能及时反馈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便不能及时纠正、辅导。

四、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的有效性批改原则

(一)家长批改原则

简单的作业交给家长批改,家长简单的批改有利于督促学生自己完成自己的数学作业,这样提高了作业的完成效率,也使得家长与教师之间得到了更多的交流与沟通。

(二)教师批改原则

教师批改作为评价方式的主流,主要有三点,分别是教师抽查、师生共同批改、教师全批全改。这三个批改方式相互结合,不仅简化了教师的批改任务,也让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教师评价方面,还得注意批改时恰当的评语标注,这样可以更多的沟通交流师生感情,也有利于培养好学生的做作业习惯。

篇3

【关键词】关联理论 概念合成理论 认知语境

引言

概念合成理论最早由G.Fauconnier在《心理空间》一书中提出,也称为心理空间理论或空间合成理论。2002年他们将心理空间定义为“人们思维或交际中为局部理解或行为而构建的小的概念组合。”心理空间在工作记忆模块中运行,但也可通过激活储存于长时间记忆中的结构而构建。同年,他们又将概念合成理论的九条原则概括为五条,而其中的“关联原则”具有更基本的功能,这个原则给整合的成分分配不同的重要性,以此来决定整合按哪种方向发展。把这个原则应用到“在胳膊上打针”这个整合,这就意味着把新董事长映射到医生这一角色的原因就是关联。换句话说,关联就是实际语境中整合背后的主要动力。

认知语境,听话人依据说话人的字面意义结合语境,推出一系列语境假设。语境假设或存在于记忆中或直接感知或由推理获得。语境假设即认知语境。交际是明示-推理行为,说话人通过明示行为(言语的或非言语的),向听话人传递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听话人依据明示行为进行推理,推理的过程就是寻求关联的过程。关联体现知识经济性。个人关联与正面认知效果和话语理解时所付出的努力程度相关:正面认知效果越大,获取这些认知效果所付出的努力越小,关联性 就越强;认知效率与付出的努力之间成反比关系。

一、关联的寻找和认知语境概念

对关联的寻找很大程度上控制和主宰着人类对语言和非语言交际事件的理解。人们在面对一段正在进行的对话却显然不连贯的情况时会禁不住问“为什么在此时此地对我说这些?”比如广告的文本和图画放在同一页呈现,人们就会自动地假设,它们在一起出现一定是有某种原因的,并会寻找它们之间某些合理的关系。同样,对话人通常会在前面的话语语境中寻找这一句话的关联;即使他们没有立即意识到某个成分是如何结合的,也会尽力建立一种令人满意的联系。

二、明示-推理行为和知识经济性

关联理论中除了言语表达的手势、表情、非言语表达等被称为“明示-推理行为”(ostensive-inferential behavior)。而从认知语言学的观点看,用主体-背景分离来理解:所谓的明示理论刺激从所有那些没有被语言或非语言显性编码的潜在假设构成的概念背景中突出出来,成为了突显的主体。

关联还受制于两个补充要求:一方面,关联依赖于一个优先处理的假设在互动的一个参与者身上所能尽量取得的积极认知效果;另一方面,关联和认知效率有关,而认知效率要求积极地处理资源。1978年Rosch提出“知识经济性“用来证明基本层次范畴在对现实世界进行概念化过程中的优势地位,定义为关于一个对象的最大量信息可以用最小认知努力获得。而概念整合显然把关联,按定义也包括认知效率,融合为它的一项控制原则。

三、假设,重要关系和压缩

关联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都注重认知处理的在线特征,但是它们使用不同的方式处理问题。在关联理论中,认知环境的变化被看作是由一个明示推论行为所触发的,这种行为引起了各种各样的假设――以一串语音已经发出这一事实为基础的假设和以这个语音链的语义内容为基础的假设。假设系统植根于语用推理的传统,似乎为处理认知输入提供了一个颇为系统的、逻辑的方法。在概念整合理论中对认知材料的处理看起来自由得多,但也模糊得多。认知输入的来源通常未真正得到探讨,但这些来源包括语言的、视觉的和听觉的刺激。认知输入集合到心理输入空间中,并得到以认知模型形式从长期记忆中抽取的材料和另外的语境材料的支持。在输入空间中,材料的构建和输入空间之间的跨空间投射依靠重要关系,尤其是依靠同一性关系、时空关系、特性关系、原因-结果关系以及部分-整体关系这些重要关系。重要的是这些关系没有形成一个连贯一致的系统,而作为整合空间中新生结构基础的压缩也不连贯一致。

四、结语

综上,通过分析D. Sperber& D. Wilson关联理论中的认知语境,明示-推理行为和知识经济性,从而对比了关联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中的关联原则。关联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中的关联原则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总之,关联理论与概念整合理论互相补充,共同促进了认知语言学的发展。

篇4

1.教育基本原理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学习教育学的意义;什么是教育;教育产生于生产劳动;奴隶社会教育的特点;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封建社会的教育;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教育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能动作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为什么学校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条件;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目的的意义;教育目的是主观的吗;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明确理解和处理好德育,智育,体育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师的社会作用;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的职业素养;义务教育的含义;怎样加深理解义务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基本内容。

2.教学工作

什么是教学;教学的任务;什么是课程;课程设计工作包括什么内容;编写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基本要求;什么是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重要特点;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环节;什么是教学原则;科学性知识和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启发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什么是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班级上课制及其优点;课的类型及其结构;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备课的方法;学生学业成绩检查的方法;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国际教学改革的趋势。

3.德育工作

德育的概念;道德与思维;德育过程的概念;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心理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德育过程是引导学生在活动和人际关系交往中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过程;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德育原则的概念;正面疏导为主的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热爱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在集体中进行教育;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德育工作的途径;德育常用的主要方法。

4.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工作的任务和职责;班主任主要工作及其方法。

5.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的特点;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的意义;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的任务;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的基本要求;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的内容;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的形式;组织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的方法。

二、中小学教育心理学

1.学习概论

学习的含义及其三个要点;学习活动的构成要素;学习的分类;学习的动机;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学习的迁移。

2.知识的学习

学习知识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概念形成概念同化;解决问题与创造性的含义;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解决问题的过程;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提高知识保持效果的重要条件;造成学生学习成绩不良的心理因素。

3.技能的学习

什么是技能;技能的种类;技能形成的阶段和特点;培养技能的基本途径及有效方法;给学生提供有效练习的条件。

4.品德及其形成

品德的定义和品德的构成;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与条件;品德不良的转化过程与条件;自我教育在学生品德形成中的作用;造成学生品德不良的心理因素。

5.教师的心理

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师威信形成的基本条件;形成“尊师爱生”的新型师生关系。

篇5

德育,也称道德教育,重在养成道德信念,形成道德行为的习惯。宽泛地说,全部人生都是德育的阵地。狭义的德育是指学校的道德教育,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活动、社会实践、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为基础,同经过选择的人类文化,特别是一定的道德观念、政治意识、处事准则、行为规范相互作用,经过自己的感受、判断、体验,从而生成道德品质、人生观和社会理想的教育[1]280。其中,道德典范可以把道德观点和行为具体化、形象化,产生一种感染力和影响力,有效促进德育。但康德对道德典范的伦理价值提出了批评,实在是有悖于我们的常识。在这里,从学校德育角度,结合康德的伦理学对道德典范进行先验分析,考察道德典范在大学生思想政治课中的伦理价值与作用。

一、中西德育观之别:西学中用

我国教育向来重视德育,黄济认为:中国的传统教育,可以认为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伦理本位教育,因而道德教育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2]。例如,儒家经典《论语》就是一本孔子和弟子们的对话录,其中大部分内容涉及道德教育内容。再如,《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文治武功同样突出的王阳明认为“古之教者,教以人伦……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3]。概言之,中国传统教育一直强调政治、伦理、教育的三位一体,具有强烈的道德色彩。

西方教育不是一种伦理本位教育,德育和智育、美育、体育等是并列的。黄济认为,西方道德教育主要有理性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存在主义几种思潮。其中,背后的支撑是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分殊。理性主义属于唯理论,功利主义偏向于经验论,实用主义旨在调和唯理论和经验论,而存在主义过于强调个人自由,偏向非理性主义。理性主义道德观注重道德自律,功利主义道德观强调他律。这和中国哲学中“义”和“利”的分殊是基本一致的。

中西德育定位的差异源自其哲学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哲学主要思考的对象是人,这个人指的是社会的人,“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其核心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即社会秩序,这其中大部分涉及伦理道德。反之,西方哲学的思考对象在于物,核心问题有两个,一个是人和物之间的统一关系,通常叫认识论;另一个是物的本源的探讨,通常叫本体论。进一步而言,中国伦理,特别是儒家,核心理念“孝”和“仁”都和人情有关,强调伦常感情、情理协调,这是以世俗生活为本的体系;反观西方伦理,诸如柏拉图、康德,尤其是基于基督教义的体系,则强调高于人世间的关系、律令和规则,注重理性和感性的分离,甚至是理性控制感性。因而,中西伦理差异在于,一个强调情(欲)理交融,一个强调情(欲)理差别[5]86。

两种哲学传统的差异性,显示其有互补性的可能。我国现代教育立足于中华文明传统,重视伦理的教育,但很少对道德模范的伦理价值进行形而上学的思考以及严谨的逻辑论证,这是我们的一大缺憾。西方人重视理性分析和论证,对道德模范进行过系统的思考和分析,诸如康德的学说,对我们的德育工作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

二、道德典范具有伦理价值吗

康德哲学是西方哲学的一颗明珠。他认为,道德模范的作用远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其伦理价值是存疑的。这种观点对于盲目推崇道德榜样的行为,无疑是一剂清醒剂。其观点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道德典范的正面作用仅在于经验层面,没有上升到形而上学层面。“好的样板(示范性的转变)不应当充当典范,而只应当充当合乎义务的东西的可行性的证明。”[6]也就是说,榜样只有对道德原则进行证实的作用,并不能确立道德准则。例证只能起鼓舞作用,把道德律先天规定的东西用经验的方式表达出来,变成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以此增强道德信念。但是,确立准则的应当是理念,即形而上的道德自律,而不是经验现实中的道德榜样,因而道德典范没有什么伦理价值。

其次,道德典范通常没有现实的可行性,哪怕是至善的化身――耶稣。即使耶稣“把这些人从永恒的堕落中拯救出来,这样的思想必然会引起我们的心灵对他的赞叹、爱和感激……但是,他自身却不会是作为可供效仿的榜样,因而也不会是作为一种对我们来说如此纯洁的、高尚的、道德上的善之可行性和可达到性的证明。”[7]因为至善的概念来自于理性所先天设定的道德完满性概念。一方面,完满性是个超验的东西,超验的东西不在经验范围之内,不具备认识论价值,因而,没有可效仿性。另一方面,康德意义上的上帝,属于道德神学的范畴,道德推导出神学,而非由神学推导出道德,至善化身耶稣是道德理论的结果,而非促进道德的原因,因而,没有现实的可行性。

再次,道德典范有时候反倒具有消极作用。“对于道德,没有什么比举例说明更为有害的了。因为,任何举出的例证其本身在事前就须对照道德原则来加以检查,看它是否值得当作原始例证,也就是当作榜样它并不增加道德概念的分量。”[8]此处表达了两个观点,首先,道德例子有可能起反作用,引起被教育者对道德典范的反感。其次,道德原则是道德榜样的前提条件,没有道德原则在先,根本不能提出合适的道德例子。道德典范并不具有促进道德概念的力量是因为道德原则属于理念,是先天的,而道德典范属于经验,是后天的,后天经验的东西在理论上当然不能促进理性理念。

最后,道德的力量是由内至外,而非由外至内。换言之,道德动机不是来自于外,即榜样的作用,而是来自于内,即内在的道德动机,也称之为道德义务概念。“为儿童树立一些行动作为高尚、慷慨和值得赞扬的模范,以为通过灌输某种热忱就会获得他们对这些行动的好感,这完全是适得其反”[9]213。因为儿童还没有明确的道德原则,未接受良好德育的成年人也是如此,想利用情感来唤起其道德义务,没什么作用,因为,“原理必须被建立在概念上,在一切别的基础上只能造成一些暂时的冲动,它们不能使人格获得任何的道德价值……”[9]213更为严重的是,感性冲动往往是易变的,一旦道德原理建立在感性经验上面,极有可能使得道德标准变成模棱两可。

三、对道德典范的先验分析

那么康德何以会提出这种看似违反直觉的观点?这跟康德的元伦理学或形式伦理学立场有关。

首先,形式伦理学不在经验讨论范围中。形式伦理学独立于经验,讨论普遍的、必然的道德规律,超越具体的历史条件和族群,适合于全人类。其基本道德法则为“要这样行动,使得你的意志准则任何时候都能同时被看作一个普遍的立法原则”[9]39。这个法则之所以具有普遍性,是它立足于理性的逻辑的一致标准,而不是借助于经验而有效。相对而言,经验的东西都是特殊的、具体的东西,往往难以具备普遍性,强行对之进行归纳,由于“休谟问题”的阻碍[10],其可靠性也是存疑的。康德以绝对律令的先验形式突出了理性主宰、统治、支配人的感性作为、活动、欲望、本能这一道德行为的特征[5]66。在形式伦理学体系内,道德典范是经验个例,不具备普遍必然性,因而没有重要性。

其次,具有伦理价值的是道德法则或道德律。道德律令必须具有四个特征,(1)不能借助于经验的感受性,感受性没有普遍性。(2)进一步而言,一切经验(质料的而非形式的)原则最终可追溯到感受性上。(3)道德法则只能是形式的(先天的),而不能质料的(或经验的),这样方可达到一种普遍性。(4)形式的法则出自自由意志的德性,这实质上是一种自律,与之对应,幸福原则求助经验,是一种他律。“幸福原则……永远也不能充当意志法则的那样一些准则……因为,对这种幸福来说,它的知识是基于纯粹经验素材上的,因为这方面每个判断都极其依赖于每个人自己的意见,加之这意见本身又还是极易变化的。”[9]48因而,道德典范会指向一种感受性,由(1)和(2)可知,道德典范是一种自爱或幸福准则,不符合伦理法则的要求(3)和(4)这两条。

最后,形式道德律的前提是先验自由。自由概念是批判哲学的拱顶石,自由构成了理性人的德性基础,也是伦理价值的基石。自由分为两个方面,消极的自由指的是独立于经验因果链条,积极的自由是一种自由意志或者自律。自律适应于经验意义上的人吗?答案是:不适应。具有自律的人不是针对思辨理性来说,而是针对实践理性来说,对应于思辨理性是现象的人,而实践理性是本体(智性)的人。康德揭示了人之为人在于具有“自由意志”,其“伦理本体”地位远在任何个体感性幸福、功绩和事业之上。具体到道德典范,其伦理价值取决于自律的意志,而非意志的结果,因而其伦理价值不是依据其效应或结果,而是依据自律的动机。自由概念推导义务概念,义务概念推导动机概念,动机概念推导德性概念,所以,以道德典范来谈德性无异于缘木求鱼。

四、重新定位道德典范的德育功能

康德侧重于从道德动机来讨论德性行为,这种观点往往被称之为道德动机论。与之相反,功利主义则善于从道德行为的后果来谈德性行为,又被称之为道德效果论。道德典范更适合于效果论而非动机论,那么如何调和动机论与道德典范的冲突?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要分析大学生道德心理发展状况。

依据道德心理学理论,道德心理发展有三个要素: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先知后行,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后果,所以,道德认知在德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起源于皮亚杰发生学认识论,并由柯尔伯格加以完善的道德认知理论认为,青少年在后习俗水平阶段,也就是第6阶段,已经能够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可以根据良心做出相应的行为[1]293。以此类推,作为已经成年的大学生,完全具备接受抽象形式思维的道德认知能力,更容易接受普遍必然的伦理原则。由这个道德心理事实,我们可以对大学生德育中的道德典范的价值做出如下评价。

第一,依据大学生道德认知状态,大学生具有接受抽象伦理原则的认知条件,进行道德认知教育的条件是十分成熟的。所以,可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康德的形式伦理学的理论教育,一方面可以锻炼大学生的形而上学思辨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树立一种客观、全面的伦理价值体系。这在当代功利主义价值观大行其道的教育环境中尤为重要。

篇6

关键词:关心;德育管理;关心型德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2-0088-02

德育管理,重在德育,它的目的在于培养一个心灵健康的人。为此,笔者在德育管理领域内引进了关心理论。关心,才是一个教育者应该持有的最根本的态度。

一、关心型德育管理的概念界定

1.关心的含义

要对关心型德育管理进行概念界定,我们首先必须了解关心这一概念。何谓关心?

诺丁斯认为“关心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的关系性”。关心意味着一种关系,“它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两个人(作者注:关心者与被关心者)之间的一种连接或接触”。而且关心者与被关心者必须具有如下的条件才能构成关心关系:(1)W关怀X。在这一过程中,关心者即W的心理状态是以专注和动机移位为特征的。专注是指关心者对被关心者的开放的、不加选择的接受;而动机移位则是指关心者感受到了被关心者的需要,同时也感受到一种要帮助他的愿望。(2)X承认W关怀X。在这一过程中,被关心者即X显示了接受(接受他人的关心)、确认(显示接受了关心)、反馈(这种确认反过来又被关心者所认知)的心理状态。只有满足这样两个条件,关心的关系才能得以完成。

为了实现这样一种关心,诺丁斯认为应该“把关心作为线索,贯穿生命最本质的部分,连接那些我们真正重视的东西:激情、态度、连续性、忧患和责任感”。在组织这些不同形式的关心时,必须注意关心的“目的的连续性、地点的连续性、人的连续性、课程的连续性”。

2.关心型德育管理的含义

在明了何谓关心之后,笔者尝试这样来界定关心型德育管理:关心型德育管理是指教育者以关心为指导思想,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组织、指导和协调,在管理过程中,学生接受了关心并反馈给教育者,最终的目的在于提高德育效绩,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关心型德育管理的原则

1.关心主导原则

这是关心型德育管理的核心原则,它必须贯穿整个管理过程之中。目前德育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以党代政、德育与行政管理互相脱节、教育的不一致、信息反馈不灵、管理方式单一封闭、管理上重形式轻效果等缺点都是管理过程中缺乏关心导致的。

2.多层次原则

关心也是有层次的。诺丁斯认为关心应该由近及远,首先是关心自我,然后关心最亲近的人、关心所有与自己有关系和没有关系的人。关心非人类的生命,关心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关心环境,到最后才应该关心意识形态的知识。根据此理论,笔者认为,我们在实施关心型德育管理时也应该有层次,不能要求学生一开始就有崇高的理想。可以遵循多层次原则,首先做到爱自己,而后逐渐的提升自己的德育情操,做到爱他人,爱环境,爱学习。

3.互动原则

关心最根本的特征是一种关系,是一种互动的关系:(1)W关怀X;(2)X承认W关怀X。这就要求关怀的双方必须进行互动,及时了解对方的想法。放到关心型德育管理中来,就需要领导层面互通有无,需要领导者和学生及时沟通。

4.连续性原则

关心是个连续的过程,教育中的关心必须建立在一种牢固的信任的关系基础之上。这就决定了在德育管理中必须保持连续性,包括目的的连续性、地点的连续性、人的连续性以及课程的连续性。

三、关心型德育管理的方法

1.榜样

诺丁斯认为榜样是实现关心的关键因素。“教育学家和学校管理者不能以讥讽和威胁的手段迫使教师去关心他们的学生”,只能通过“向学生展示在自己的社会关系范围内怎样去关心”。这种方法同样适合德育管理。

在德育组织的过程中,我们要确立目标、组建机构、组建队伍、制定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学科渗透德育目标、通过活动补充学科教育的不足、通过家校合作确保教育的一致性。无论哪一个环节,我们都不可避免地成为榜样。而当我们成为榜样的时候,就要时刻提醒自己的言行必须是以关心者的姿态出现,我们所面对的对象是学生。“以关心者的身份对学生的需要做出反应,这是源于我们内心的道德反应”。

2.对话

所谓对话,参与者在对话的开始并不知道对话的结果,是一种开放性的交流。它的作用在于能够帮助人们养成一种习惯,就是在做出任何决定之前,必须充分地占有信息。因此,它可以让对话者双方建立一种充满关心的关系。

在德育管理过程中,我们要确立德育目标,就必须了解学生到底能达到怎样的目标,对话是最好的途径;我们要制定制度,就必须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制度,同样需要对话来实现这种沟通;我们要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目标,对话仍然是很好的教学方法;我们要进行课外活动渗透德育管理,还需要对话来协助;家校合作,同样是由对话来沟通学校家长的关系。“对话是双方共同追求理解、同情和欣赏的过程”。

3.实践

“关心的实践活动应该有助于变革学校并且最终变革我们的社会”。如果时间囿于现行的学校结构,那这种实践就失去了它的关心意义。

我们在进行德育管理时,无一不是实践。但我们必须时刻记住我们的关心主旨,让我们的行为充满关心,否则,实践就会扭曲。假如我们制定目标只是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而不考虑受教育者的水平,那这种实践就不是关心;假如我们通过学科来渗透时,通过考试打分这种形式,很有可能让本来蕴含着关心的课程变成了竞争,从而失去了关心的本来含义。总之,实践活动应该在新的理念下进行。

4.认可

在德育管理的过程中,当学生做出关心行为时,教育者还必须鼓励他发扬光大,这就是认可他的做法。但是假如学生做出了本来应该受到谴责的行为时,教育者是不是还能够体现出关心呢?我们可以试图通过对话了解他这么做的动机,这才是我们关心的开始。教育者应该传递一个清楚的信息:我不赞成你的做法,但是我肯定你的动机,这是另外一种认可。学生从这种认可中能够感受到关心:他知道我的本质是好的,我只是这次的行为不合适,我还能够改正。

必须说明的是,这几种关心型德育管理的方法并不是在德育管理的某个过程中单独的出现,而是贯穿于整个德育管理过程之中,在某一个环节中可能会同时运用几种方法。它们的共同点就是体现出对学生的关心,促进学生的心灵健康。

参考文献:

[1]赵翰章.德育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

[2]胡守.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篇7

[关键词]制度德育;内涵;特征

Abstract:Thestudyoftheconnotationofthemoraleducationofinstitutionshasimportanttheoreticalsignificance.Takingsomenewtheoriesofmoraleducationasthebackground,thepaperstudiestheconnotationofthemoraleducationofinstitutions.Thenitpointsoutthatthemoraleducationofinstitutionshasfourcharacteristics:participation,institutionjustice,fairprocessandcriticalfunction.

Keywords:themoraleducationofinstitutions;connotation;characteristic

制度德育是我国青年学者杜时忠教授提出的新德育理念。从新的德育理念到新的德育理论,有必要对其基本问题进行提炼,比如对其内涵与特征进行追问。由于篇幅限制,杜教授对制度德育内涵只做了概括性的论述,本文试图对制度德育内涵进行较为详尽的分析讨论。

一、制度德育定义简析

欲讨论制度德育的内涵,就必需对其定义进行探讨。目前德育理论中存在比较多的定义混淆,根据著名分析派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一书中对三种类型的定义的划分与分析谢弗勒认为定义有三种类型:规范型定义、描述型定义与纲领型定义,具体说来:规范型定义是指对某个概念或词语下定义时,将它规定在特定的讨论领域或特定的讨论形式中,并以特定的方式作出特定的解释;描述型定义是指用已有的含义和既定的用法适当地描述被界说的对象或使用该术语的方法;纲领型定义是指它的提出者为了使用某一概念发挥特定的功能而制定的一种实践纲领,它明确地或隐含地告诉我们事物应该怎样。规范型定义和描述型定义反映的是现存的实践状况,但是它们有时候反映的是歪曲了的现实或错误的实际状况。而纲领型定义反映了现存实际状况的不满,反映了一种改革的要求。纲领型定义是反思规范型定义和描述型定义为基础的,往往包含“是”和“应当”两种成分。制度德育概念提出本身是对当前德育现状的批判,反映德育的应然状态,体现德育的理想。因此,笔者使用的是制度德育的纲领型定义。

杜时忠教授提出:“制度德育是通过道德的制度来培养道德的个人。”[1](P11-13)具体分析这个定义,它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作为手段的“道德的制度”与作为目的的“道德的个人”。在此,我们可以对目的与手段的关系进行思辨。从辨证的观点来看,目的是相对于手段而言,手段也是相对于目的而言。脱离手段,言说孤立的目的,或是强调手段而轻视目的,其思维方式都是违反辩证法的。因此,当我们强调“通过道德的制度来培养道德的个人”时,同时应该看到,离开了道德的个人,道德的制度也建立不起来。正是因为道德的个人的努力才使道德的制度得以建立。但是,我们强调用道德的制度培养道德个人,是针对当下道德建设之中有忽视制度建设的倾向而言。更深一层说,当下我国的德育困境的根在于整个社会的道德沦丧,而道德沦丧的根又在于制度不完善。

为了进一步把握杜时忠教授提出的制度德育的内涵,那么就不能不追问何谓“道德的制度”,何谓“道德的个人”。杜教授对此没有作进一步阐释。笔者认为“道德的制度”即正义的制度,合乎制度伦理的制度,蕴涵并保证自由、民主的制度,能够切实保障人权的制度。“道德的个人”即具有主体性道德人格的个体。这种个体具有独立、理性、自为、自由的道德人格。他们是具有特立独行、清醒从容、有所执着、敢于担待特征的个体。从公民道德教育的角度看,“道德的个人”即公民。“公民是理性地通过自己的言行而为公共生活造福的自由而平等的个人。自由、平等和充分介入社会合作是公民的特征”[2]。

需要进一步指出,当我们说通过道德的制度培养道德的个人,并没有否定道德的制度与道德的国家、道德的社会、道德的政府的联系。相反,我们在关注个体道德的发展的同时,始终对国家伦理、社会伦理、政府伦理予以深深关切。因为这些始终是培植个体道德的土壤。离开了土壤的改造,个体道德的“胚芽”不能生长,个体道德的“种子”永远长不成参天大树。对此,张奚若先生早在1935年就指出“要有健全的国家须先有健全的国民”、“国家就是人民的返照”。[3]也就是说,有怎样的人民便有怎样的国家,有怎样的人民便只能有怎样的国家。回想我国人民在和等历史悲剧中的狂热,笔者就更能理解刘晓东教授强调道德教育的文化使命的深刻意义。

二、制度德育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1.制度德育与希望德育等新德育理论的关系

随着我国德育理论研究不断深入,最近国内出版了较多以《XX德育论》命名的德育理论著作。笔者认为只有将制度德育理论置于这样一个理论背景之中思考,才能更好地理解制度德育的合法性,进而寻求德育理论共同体对制度德育的认同。朱小蔓教授在其主编的《当代德育理论新丛书》的序言中写道:“这套丛书是社会转型时期中国道德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本丛书主要以建构和阐发新的道德教育理念为基本内容。”这套丛书由《道德体验论》、《希望德育论》、《生命德育论》、《幸福教育论》、《德性教师论》、《品格教育论》、《情感德育论》组成。这些德育理论著作或多或少都对自己的核心概念作了说明。笔者选取道德体验教育、希望德育等概念作为制度德育的平行概念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

刘惊铎博士在《道德体验论》中对道德体验教育作了如下说明:“道德体验教育并不追求某种实体性存在,它既不与现行的学校-课堂教育相对,也不是五育之外的单独一育,而是作为教育意识、教育思想渗透于整个学校教育之中,旨在强调道德教育要深入到学校、家庭、社区、大社会生活和自然之境中,向生活世界、自然之境和体验者的心灵世界全面开放,引起人的生命感动,诱发人的道德体验。”[4]刘惊铎博士对道德体验教育的说明对理解制度德育是有启示的,制度德育同样不追求实体性的存在,而是作为一种教育意识、教育思想影响着教育实践。

薛晓阳博士在《希望德育论》中对希望德育也作了说明,他指出:“本书在反复思考和谨慎研究之后提出希望德育的概念,然而,虽然提出这一概念,但并不以建构希望德育的理论体系为宗旨。本书并未提出所谓的希望德育目的、内容、方法等体系性话语。本书对这一概念的定位是:一方面,谨慎地使用这个概念,只把它限制在作为一种伦理价值或道德哲学的范围内使用。希望德育是一个价值性概念,而不是一个结构性概念,在这一概念中不包含理论的体系和具体的知识逻辑,主要是关于德育价值的哲学澄清。文中任何时候所讨论的希望问题,都不是独立于道德教育之外的只属于希望德育自身的问题,而是属于整个道德教育问题。”[5]薛晓阳博士对希望德育概念的说明,对我们理解制度德育也是富有启发性的。首先,在探讨制度德育的过程中,不宜将制度德育作为一个结构性概念理解,应该尽量少用体系性话语。要将制度德育更多地作为一种价值性概念去把握,凸显一种新的德育价值。其次,制度德育问题总是与整个道德教育问题联系在一起。用联系的观点看待这种关系,既能拓宽制度德育的理论视野,又能将道德教育问题开拓得更为深入。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当前这些论著中提出的新的德育理论都没有按照经典种属定义方法对新的德育概念作出定义,而是做一些理论上的说明和阐释。这种做法并非否定种属定义方法,而是看到这种经典逻辑定义程序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可用。其应用范围仅仅限于那些特征性概念、分类性概念等。因此,我们不必过分拘泥于种属定义方式。

那么,希望德育、体验德育、生命德育、制度德育等德育理论在德育理论体系中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笔者认为,可以借鉴音乐学的术语“复调”来解释这种关系。复调音乐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曲调以对位法的法则结合在一起的多声部音乐。主要特点在于各声部都有独立性;有别于主调音乐(主调音乐虽也是多声部音乐,却仅以一个声部为主,其它声部只是陪衬作用)[6]。在我看来,如果把德育理论体系比作复调音乐,那么制度德育和希望德育、生命德育等各种新的德育理论就像复调音乐中的各个声部,都具有独立性。随着制度德育、希望德育研究的深入,整个德育理论体系的复调音乐就会更和谐、更美妙。

2.制度德育与德育制度的联系与区别

制度德育是相对于希望德育、生命德育的独立的德育理论,而德育制度是指有关学校德育的规范体系。有学者将学校德育制度界定为“观念形态的规范体系,仅仅包括正式的、理性化的、系统化的、行诸文字的行为规范,如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习制度(考勤制度、课堂常规、考试制度、图书馆规则)、生活管理制度(作息制度、宿舍规则、食堂规则、卫生清洁制度等)、学生礼貌常规和品德评价制度等”[1](P11-13)。这样看来,德育制度是正式的规范体系,是规范德育的准则。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比较清晰地将德育制度与制度德育区分开来。

当我们看到制度德育与德育制度的区别时,应该进一步思考二者之间的联系。笔者认为,德育制度是实施制度德育的中介,离开了德育制度的制度德育,只能是水上花、镜中月。但是,当我们看到德育制度对实施制度德育的价值时,又不能把目光只停留在对德育制度的关注上,而忽视社会体制、教育制度对制度德育的影响。

三、制度德育的特征

制度德育在我国的德育理论中可以说是一种全新的探索,没有先例可援,因此,本文论述的制度德育特征,一方面是受经典教育理论的启示,另一方面是笔者教育实践经验的归纳。具体说来:

1.制度德育是重视参与性的德育

制度德育主张让学生参与制订学校德育制度,让学生来选择学校德育制度;主张以学生为主体对其生活有关制度进行合理性论证。所谓参与,从内涵来说,指的是,“每个公民都有权利、义务或责任和能力参加社会的经济、社群、政治和文化各领域的事务及其决策与管理工作”。从外延来说,“参与是大众参与、民主参与和直接参与的统一”[7](P109)。

把政治学中的民主参与观念引入制度德育是富有价值的。从宏观上说,制度德育引导学生以社会成员的身份直接地、民主地、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社会各个领域的生活、活动及其变革过程中,从而接受社会生活的全面影响与全面教育,获得主体性道德素质的全面、整体发展。从中观上说,在制度德育中,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活动,引导每个学生参与,以主体身份民主地、直接地参与班级、学校和社会各领域的决策与管理工作,既主动接受班级、学校和社会变革的影响,又通过自身的变化促进班级、学校和社会的发展。从微观层面来说,制度德育在具体德育活动中,使每个学生都意识到自己是权利和义务的主体,从而直接地、民主地、主动地参与德育活动。

制度德育是民主政治的需要,也是培养公民民主参与素质的有效途径,同时有助于公民道德素质的全面发展。制度德育正是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发展他们的行为能力,促进他们对民主制度的认同。因而,著名教育家杜威强调,“要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师生双方都是作为平等者和学习者来参与的”[8]。“在这种共同参加的活动中,教师也是一个学习的人,学生虽自己不知道,其实也是一个教师,师生愈不分彼此愈好”[9](P44)。这样,“我们学校不再是脱离生活,专为学习功课的场所,而是有关雏形的社会团体,在这个团体里,学习和生长是现在共同参与的副产品”,“一切能发展有效的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的教育,都是道德的教育”[9](P375-377)。道德心理学家科尔伯格也指出,“从教育上看,促进成熟的道德推理这一目的就是发展一种对公正的意识,而这最终意味着创造公正的学校,在其中,学生是完全参与学校事务的。因此,除了促使学生公开参与课堂道德讨论之外,有必要考虑学校的整体气氛”[7](P137)。

反观我国传统和现行的学校班干部制度,从小学低年级起,大多是在教师的绝对控制下,指定、推荐和“选举”出各级学生干部;在大多数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的班级里,甚至在大学的班级里,班干部大多数是从小学低年级就开始当“干部”。与此相反,班级里大部分学生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一直是“群众”。这种传统的班干部制度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在本质上由领导做主,缺乏学生的民主参与;二是只有少数学生有机会担任班干部。这种制度的消极后果表现在:第一,缺乏学生的民主参与,大部分学生的民利被有意或无意地剥夺了,大部分学生民主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被压抑。第二,大部分学生缺乏以主体的身份参与班级、学校事务管理的机会,从而缺乏主动参与意识与能力。这样最终影响了个体道德的发展。

正是基于现实德育中的问题,制度德育重视德育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制度德育建议通过建构班干部推荐、选举、轮流三轨并行的制度来改造现行不合理的班干部产生制度。在新班干部产生制度中,贯彻大众参与、民主参与和直接参与三个原则[7](P308-312)。

2.制度德育是重视制度正义的德育

制度德育是以制度正义为前提条件的,离开了制度正义,制度德育便没有可能。因此,实施制度德育必然要重视制度正义。正确把握制度正义,首先要认识正义的内涵。在西方思想史中,正义的内涵有个演变的过程。梭罗认为正义就是给每个人应得的;柏拉图认为正义就在于各得其所,各取其份;亚里士多德认为正义在于比例平等;罗尔斯认为正义在于“所有的社会基本价值——自由与机会,收入和财富、自尊的基础——都要平等的分配”[10]。这样看来,正义的核心是给人应得的。思想家们对“应得”的不同理解导致他们对正义的认识不同。笔者认为正义的着眼点在于权利和义务的分配,正义意味着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因此,如果把制度理解为通过权利与义务来规范主体行为和调整主体间关系的规则体系,那么制度正义意味着个体的基本自由权利得到有效的制度保障,个体的权利和义务得到统一。

制度正义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制度本身的正义;二是指把正义的价值转化为制度的要求。第一层含义强调制度本身的正义,要求用正义的标准评价现存的和将存的制度。如果制度不正义,就要变革不正义的制度。如果制度正义,就要维护制度正义,并促进制度正义的发展。第二层含义指正义的制度化,强调把正义的价值转化为具体的制度,将正义作为一种制度加以定型。这样,制度正义从实质上和形式上达到统一。从动态的角度看,已有的制度会向不正义转化,但又在正义的标尺下趋于正义,因此,制度正义的两层含义是相互贯通的。

制度是人们交往的社会规则。正义的制度不仅有效地规范人的行为,而且深刻影响人的价值取向。从道德心理学上看,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揭示,个体责任感形成有两个前提条件:外部命令和对发令者的敬重。制度正义能够有效地提供这两个前提条件,因而有助于个体责任感的发展,进而有助于个体正义感的形成。从伦理学上看,伦理学家罗尔斯在思考社会成员正义感形成时认为,一个组织良好的社会是社会成员正义感形成的前提。一个组织良好的社会必然是尊重制度伦理的社会。制度正义意味着为个体道德发展提供正义的制度环境。在正义的制度环境中,个体成员能够从社会生活经验、自身利益的切身感受来体会制度的公正性和权威性,进而产生对制度伦理的认同感,经过感悟、陶冶,对制度及其存在的意义系统产生自豪感与热爱。因此,“公正的社会结构是个体美德的前提,在基本公正的社会制度体系中,社会成员更可能是成为善的”[11]。进一步说,正是由公正的社会结构构成的正义的制度环境,滋润着个体道德的发展。

3.制度德育是重视正当程序的德育

制度德育以制度正义为前提,正当程序是制度正义的应有之义,因此,制度德育必须重视正当程序。正当程序是保障人权的根本原则,因此,在德育管理中重视正当程序,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尊重人权的德育。正当程序的核心思想是以程序制约权力,要求国家机关在处理公民权益时必须遵循正当、合法的程序,以防止国家权力的恣意和专断。这对德育管理的启示是,要防止德育管理过程教育者的恣意和专断,造成德育暴力。

正当程序包括两个基本原则:一是避免偏见原则,要求案件的裁判者不得对案件持有偏见或与案件有任何利益关系,裁判者必须在案件中保持中立;二是听证原则,要求所有其利益可能受到裁判影响的利害关系人,都有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提供证据和进行辩护的权利,而裁判者也有义务平等地倾听各方的意见,并且告知其有关的程序和交涉权利[12]。制度德育尊重正当程序,因而在德育管理中必须遵循正当程序。正当程序既保障学生的权利,也使学生在正当程序环境中得到民主的锻炼和熏陶。

正当程序一般可以分为程序性正当程序与实质性正当程序。程序性正当程序要求,任何其权益受到判决结果影响的当事人,都享有被告知和陈述自己意见并获得庭审的权利[13]。程序性正当程序主要包括:(1)告知适用规则;(2)送达书面通知,说明提出的具体指控;(3)及时送达通知并给予足够时间以准备辩护;(4)举行公正的听证;(5)对听证过程进行记录;(6)告知上诉权。实质性正当程序要求,在对权利进行法律程序的规范和限制时,除非对所有人都一样,这项权利将不受任何限制。主要包括:(1)适用规则不得不当,不得模糊;(2)不得依据非书面的规则进行惩戒;(3)决定应有实质性论据得出的结论予以支持;(4)重要证人的身份应予公开;(5)应受控方要求,应举行公开或私下的听证。总之,在德育管理过程中,只有重视正当程序,才能真正落实制度德育。离开了正当程序,制度德育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4.制度德育是凸显德育批判功能的德育

制度德育主张通过道德的制度培养道德的个人。面对现实制度中存在的不合理,制度德育正视不合理的制度,并在对不合理制度批判的基础上展开制度德育过程。它“通过对制度合理性的诘问,培养现代人的公民意识,塑造现代人的公共精神”[14]。与此同时,制度德育反思以往德育理论对德育批判功能的忽视,进而强调德育对现实的批判作用。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很长时期以来,我们的德育理论不敢批评社会,总是把社会提出的要求当作天经地义来接受。不仅不敢批评,而且总是为这些要求辩护。德育堕落成现实制度的附庸品,根本不能起到点化人性、提升德性的作用。德育完全沦为为升学考试保驾护航的境地[15]。明乎此,我们更能体会制度德育强调德育批判功能的现实针对性。

制度德育将德育批判功能与学生的道德理性批判力培养结合在一起,因为,学生只有具有良好的道德判断力、理性批判力,才能实现德育的批判功能。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现实生活中存在较多的不道德制度。不道德的制度可能迫使,甚至促使人们做出不道德的行为。因此,学生只有具有一定的制度批判意识和制度批判能力,才能作出理性的抉择。然而,良好的制度批判意识和制度批判能力,总是有赖于制度德育过程中对学生道德判断力、道德选择力和理性批判力的培养。

具体在学校制度德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有关学校制度的讨论活动,引导学生对学校制度进行制度伦理评价,评判学校制度的合理性。在讨论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激发学生的道德思维,发展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推理与判断选择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比较、判断、选择中形成良好的制度批判意识和能力。需要指出的是,良好的制度批判意识和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制度德育过程中逐渐实现。

[参考文献]

[1]杜时忠.制度德性与制度德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1).

[2]金生鈜.规训与教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24.

[3]夏中义.大学人文读本:人与国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54.

[4]刘惊铎.道德体验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78.

[5]薛晓阳.希望德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3.

[6]缪天瑞.音乐百科辞典[Z].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211.

[7]魏贤超.德育课程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

[8]约翰·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M].赵祥麟,王承绪编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432.

[9]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44.

[10]廖申白.论西方主流正义概念的嬗变与综合[J].伦理学研究,2002,(2):55-62.

[11]高兆明.制度公正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117.

[12]杨海坤.关于听证制度若干问题的讨论[J].江苏社会科学,1998,(1):74-82.

[13]尹力,黄传慧.我们离“正当”程序有多远?[J].清华教育研究,2006,(2):109-115.

篇8

[关键词]制度德育;内涵;特征

Abstract:Thestudyoftheconnotationofthemoraleducationofinstitutionshasimportanttheoreticalsignificance.Takingsomenewtheoriesofmoraleducationasthebackground,thepaperstudiestheconnotationofthemoraleducationofinstitutions.Thenitpointsoutthatthemoraleducationofinstitutionshasfourcharacteristics:participation,institutionjustice,fairprocessandcriticalfunction.

Keywords:themoraleducationofinstitutions;connotation;characteristic

制度德育是我国青年学者杜时忠教授提出的新德育理念。从新的德育理念到新的德育理论,有必要对其基本问题进行提炼,比如对其内涵与特征进行追问。由于篇幅限制,杜教授对制度德育内涵只做了概括性的论述,本文试图对制度德育内涵进行较为详尽的分析讨论。

一、制度德育定义简析

欲讨论制度德育的内涵,就必需对其定义进行探讨。目前德育理论中存在比较多的定义混淆,根据著名分析派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一书中对三种类型的定义的划分与分析谢弗勒认为定义有三种类型:规范型定义、描述型定义与纲领型定义,具体说来:规范型定义是指对某个概念或词语下定义时,将它规定在特定的讨论领域或特定的讨论形式中,并以特定的方式作出特定的解释;描述型定义是指用已有的含义和既定的用法适当地描述被界说的对象或使用该术语的方法;纲领型定义是指它的提出者为了使用某一概念发挥特定的功能而制定的一种实践纲领,它明确地或隐含地告诉我们事物应该怎样。规范型定义和描述型定义反映的是现存的实践状况,但是它们有时候反映的是歪曲了的现实或错误的实际状况。而纲领型定义反映了现存实际状况的不满,反映了一种改革的要求。纲领型定义是反思规范型定义和描述型定义为基础的,往往包含“是”和“应当”两种成分。制度德育概念提出本身是对当前德育现状的批判,反映德育的应然状态,体现德育的理想。因此,笔者使用的是制度德育的纲领型定义。

杜时忠教授提出:“制度德育是通过道德的制度来培养道德的个人。”[1](P11-13)具体分析这个定义,它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作为手段的“道德的制度”与作为目的的“道德的个人”。在此,我们可以对目的与手段的关系进行思辨。从辨证的观点来看,目的是相对于手段而言,手段也是相对于目的而言。脱离手段,言说孤立的目的,或是强调手段而轻视目的,其思维方式都是违反辩证法的。因此,当我们强调“通过道德的制度来培养道德的个人”时,同时应该看到,离开了道德的个人,道德的制度也建立不起来。正是因为道德的个人的努力才使道德的制度得以建立。但是,我们强调用道德的制度培养道德个人,是针对当下道德建设之中有忽视制度建设的倾向而言。更深一层说,当下我国的德育困境的根在于整个社会的道德沦丧,而道德沦丧的根又在于制度不完善。

为了进一步把握杜时忠教授提出的制度德育的内涵,那么就不能不追问何谓“道德的制度”,何谓“道德的个人”。杜教授对此没有作进一步阐释。笔者认为“道德的制度”即正义的制度,合乎制度伦理的制度,蕴涵并保证自由、民主的制度,能够切实保障人权的制度。“道德的个人”即具有主体性道德人格的个体。这种个体具有独立、理性、自为、自由的道德人格。他们是具有特立独行、清醒从容、有所执着、敢于担待特征的个体。从公民道德教育的角度看,“道德的个人”即公民。“公民是理性地通过自己的言行而为公共生活造福的自由而平等的个人。自由、平等和充分介入社会合作是公民的特征”[2]。

需要进一步指出,当我们说通过道德的制度培养道德的个人,并没有否定道德的制度与道德的国家、道德的社会、道德的政府的联系。相反,我们在关注个体道德的发展的同时,始终对国家伦理、社会伦理、政府伦理予以深深关切。因为这些始终是培植个体道德的土壤。离开了土壤的改造,个体道德的“胚芽”不能生长,个体道德的“种子”永远长不成参天大树。对此,张奚若先生早在1935年就指出“要有健全的国家须先有健全的国民”、“国家就是人民的返照”。[3]也就是说,有怎样的人民便有怎样的国家,有怎样的人民便只能有怎样的国家。回想我国人民在和等历史悲剧中的狂热,笔者就更能理解刘晓东教授强调道德教育的文化使命的深刻意义。

二、制度德育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1.制度德育与希望德育等新德育理论的关系

随着我国德育理论研究不断深入,最近国内出版了较多以《XX德育论》命名的德育理论著作。笔者认为只有将制度德育理论置于这样一个理论背景之中思考,才能更好地理解制度德育的合法性,进而寻求德育理论共同体对制度德育的认同。朱小蔓教授在其主编的《当代德育理论新丛书》的序言中写道:“这套丛书是社会转型时期中国道德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本丛书主要以建构和阐发新的道德教育理念为基本内容。”这套丛书由《道德体验论》、《希望德育论》、《生命德育论》、《幸福教育论》、《德性教师论》、《品格教育论》、《情感德育论》组成。这些德育理论著作或多或少都对自己的核心概念作了说明。笔者选取道德体验教育、希望德育等概念作为制度德育的平行概念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

刘惊铎博士在《道德体验论》中对道德体验教育作了如下说明:“道德体验教育并不追求某种实体性存在,它既不与现行的学校-课堂教育相对,也不是五育之外的单独一育,而是作为教育意识、教育思想渗透于整个学校教育之中,旨在强调道德教育要深入到学校、家庭、社区、大社会生活和自然之境中,向生活世界、自然之境和体验者的心灵世界全面开放,引起人的生命感动,诱发人的道德体验。”[4]刘惊铎博士对道德体验教育的说明对理解制度德育是有启示的,制度德育同样不追求实体性的存在,而是作为一种教育意识、教育思想影响着教育实践。薛晓阳博士在《希望德育论》中对希望德育也作了说明,他指出:“本书在反复思考和谨慎研究之后提出希望德育的概念,然而,虽然提出这一概念,但并不以建构希望德育的理论体系为宗旨。本书并未提出所谓的希望德育目的、内容、方法等体系性话语。本书对这一概念的定位是:一方面,谨慎地使用这个概念,只把它限制在作为一种伦理价值或道德哲学的范围内使用。希望德育是一个价值性概念,而不是一个结构性概念,在这一概念中不包含理论的体系和具体的知识逻辑,主要是关于德育价值的哲学澄清。文中任何时候所讨论的希望问题,都不是独立于道德教育之外的只属于希望德育自身的问题,而是属于整个道德教育问题。”[5]薛晓阳博士对希望德育概念的说明,对我们理解制度德育也是富有启发性的。首先,在探讨制度德育的过程中,不宜将制度德育作为一个结构性概念理解,应该尽量少用体系性话语。要将制度德育更多地作为一种价值性概念去把握,凸显一种新的德育价值。其次,制度德育问题总是与整个道德教育问题联系在一起。用联系的观点看待这种关系,既能拓宽制度德育的理论视野,又能将道德教育问题开拓得更为深入。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当前这些论著中提出的新的德育理论都没有按照经典种属定义方法对新的德育概念作出定义,而是做一些理论上的说明和阐释。这种做法并非否定种属定义方法,而是看到这种经典逻辑定义程序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可用。其应用范围仅仅限于那些特征性概念、分类性概念等。因此,我们不必过分拘泥于种属定义方式。

那么,希望德育、体验德育、生命德育、制度德育等德育理论在德育理论体系中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笔者认为,可以借鉴音乐学的术语“复调”来解释这种关系。复调音乐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曲调以对位法的法则结合在一起的多声部音乐。主要特点在于各声部都有独立性;有别于主调音乐(主调音乐虽也是多声部音乐,却仅以一个声部为主,其它声部只是陪衬作用)[6]。在我看来,如果把德育理论体系比作复调音乐,那么制度德育和希望德育、生命德育等各种新的德育理论就像复调音乐中的各个声部,都具有独立性。随着制度德育、希望德育研究的深入,整个德育理论体系的复调音乐就会更和谐、更美妙。

2.制度德育与德育制度的联系与区别

制度德育是相对于希望德育、生命德育的独立的德育理论,而德育制度是指有关学校德育的规范体系。有学者将学校德育制度界定为“观念形态的规范体系,仅仅包括正式的、理性化的、系统化的、行诸文字的行为规范,如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习制度(考勤制度、课堂常规、考试制度、图书馆规则)、生活管理制度(作息制度、宿舍规则、食堂规则、卫生清洁制度等)、学生礼貌常规和品德评价制度等”[1](P11-13)。这样看来,德育制度是正式的规范体系,是规范德育的准则。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比较清晰地将德育制度与制度德育区分开来。

当我们看到制度德育与德育制度的区别时,应该进一步思考二者之间的联系。笔者认为,德育制度是实施制度德育的中介,离开了德育制度的制度德育,只能是水上花、镜中月。但是,当我们看到德育制度对实施制度德育的价值时,又不能把目光只停留在对德育制度的关注上,而忽视社会体制、教育制度对制度德育的影响。

三、制度德育的特征

制度德育在我国的德育理论中可以说是一种全新的探索,没有先例可援,因此,本文论述的制度德育特征,一方面是受经典教育理论的启示,另一方面是笔者教育实践经验的归纳。具体说来:

1.制度德育是重视参与性的德育

制度德育主张让学生参与制订学校德育制度,让学生来选择学校德育制度;主张以学生为主体对其生活有关制度进行合理性论证。所谓参与,从内涵来说,指的是,“每个公民都有权利、义务或责任和能力参加社会的经济、社群、政治和文化各领域的事务及其决策与管理工作”。从外延来说,“参与是大众参与、民主参与和直接参与的统一”[7](P109)。

把政治学中的民主参与观念引入制度德育是富有价值的。从宏观上说,制度德育引导学生以社会成员的身份直接地、民主地、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社会各个领域的生活、活动及其变革过程中,从而接受社会生活的全面影响与全面教育,获得主体性道德素质的全面、整体发展。从中观上说,在制度德育中,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活动,引导每个学生参与,以主体身份民主地、直接地参与班级、学校和社会各领域的决策与管理工作,既主动接受班级、学校和社会变革的影响,又通过自身的变化促进班级、学校和社会的发展。从微观层面来说,制度德育在具体德育活动中,使每个学生都意识到自己是权利和义务的主体,从而直接地、民主地、主动地参与德育活动。

制度德育是民主政治的需要,也是培养公民民主参与素质的有效途径,同时有助于公民道德素质的全面发展。制度德育正是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发展他们的行为能力,促进他们对民主制度的认同。因而,著名教育家杜威强调,“要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师生双方都是作为平等者和学习者来参与的”[8]。“在这种共同参加的活动中,教师也是一个学习的人,学生虽自己不知道,其实也是一个教师,师生愈不分彼此愈好”[9](P44)。这样,“我们学校不再是脱离生活,专为学习功课的场所,而是有关雏形的社会团体,在这个团体里,学习和生长是现在共同参与的副产品”,“一切能发展有效的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的教育,都是道德的教育”[9](P375-377)。道德心理学家科尔伯格也指出,“从教育上看,促进成熟的道德推理这一目的就是发展一种对公正的意识,而这最终意味着创造公正的学校,在其中,学生是完全参与学校事务的。因此,除了促使学生公开参与课堂道德讨论之外,有必要考虑学校的整体气氛”[7](P137)。

反观我国传统和现行的学校班干部制度,从小学低年级起,大多是在教师的绝对控制下,指定、推荐和“选举”出各级学生干部;在大多数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的班级里,甚至在大学的班级里,班干部大多数是从小学低年级就开始当“干部”。与此相反,班级里大部分学生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一直是“群众”。这种传统的班干部制度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在本质上由领导做主,缺乏学生的民主参与;二是只有少数学生有机会担任班干部。这种制度的消极后果表现在:第一,缺乏学生的民主参与,大部分学生的民利被有意或无意地剥夺了,大部分学生民主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被压抑。第二,大部分学生缺乏以主体的身份参与班级、学校事务管理的机会,从而缺乏主动参与意识与能力。这样最终影响了个体道德的发展。

正是基于现实德育中的问题,制度德育重视德育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制度德育建议通过建构班干部推荐、选举、轮流三轨并行的制度来改造现行不合理的班干部产生制度。在新班干部产生制度中,贯彻大众参与、民主参与和直接参与三个原则[7](P308-312)。

2.制度德育是重视制度正义的德育

制度德育是以制度正义为前提条件的,离开了制度正义,制度德育便没有可能。因此,实施制度德育必然要重视制度正义。正确把握制度正义,首先要认识正义的内涵。在西方思想史中,正义的内涵有个演变的过程。梭罗认为正义就是给每个人应得的;柏拉图认为正义就在于各得其所,各取其份;亚里士多德认为正义在于比例平等;罗尔斯认为正义在于“所有的社会基本价值——自由与机会,收入和财富、自尊的基础——都要平等的分配”[10]。这样看来,正义的核心是给人应得的。思想家们对“应得”的不同理解导致他们对正义的认识不同。笔者认为正义的着眼点在于权利和义务的分配,正义意味着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因此,如果把制度理解为通过权利与义务来规范主体行为和调整主体间关系的规则体系,那么制度正义意味着个体的基本自由权利得到有效的制度保障,个体的权利和义务得到统一。制度正义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制度本身的正义;二是指把正义的价值转化为制度的要求。第一层含义强调制度本身的正义,要求用正义的标准评价现存的和将存的制度。如果制度不正义,就要变革不正义的制度。如果制度正义,就要维护制度正义,并促进制度正义的发展。第二层含义指正义的制度化,强调把正义的价值转化为具体的制度,将正义作为一种制度加以定型。这样,制度正义从实质上和形式上达到统一。从动态的角度看,已有的制度会向不正义转化,但又在正义的标尺下趋于正义,因此,制度正义的两层含义是相互贯通的。

制度是人们交往的社会规则。正义的制度不仅有效地规范人的行为,而且深刻影响人的价值取向。从道德心理学上看,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揭示,个体责任感形成有两个前提条件:外部命令和对发令者的敬重。制度正义能够有效地提供这两个前提条件,因而有助于个体责任感的发展,进而有助于个体正义感的形成。从伦理学上看,伦理学家罗尔斯在思考社会成员正义感形成时认为,一个组织良好的社会是社会成员正义感形成的前提。一个组织良好的社会必然是尊重制度伦理的社会。制度正义意味着为个体道德发展提供正义的制度环境。在正义的制度环境中,个体成员能够从社会生活经验、自身利益的切身感受来体会制度的公正性和权威性,进而产生对制度伦理的认同感,经过感悟、陶冶,对制度及其存在的意义系统产生自豪感与热爱。因此,“公正的社会结构是个体美德的前提,在基本公正的社会制度体系中,社会成员更可能是成为善的”[11]。进一步说,正是由公正的社会结构构成的正义的制度环境,滋润着个体道德的发展。

3.制度德育是重视正当程序的德育

制度德育以制度正义为前提,正当程序是制度正义的应有之义,因此,制度德育必须重视正当程序。正当程序是保障人权的根本原则,因此,在德育管理中重视正当程序,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尊重人权的德育。正当程序的核心思想是以程序制约权力,要求国家机关在处理公民权益时必须遵循正当、合法的程序,以防止国家权力的恣意和专断。这对德育管理的启示是,要防止德育管理过程教育者的恣意和专断,造成德育暴力。

正当程序包括两个基本原则:一是避免偏见原则,要求案件的裁判者不得对案件持有偏见或与案件有任何利益关系,裁判者必须在案件中保持中立;二是听证原则,要求所有其利益可能受到裁判影响的利害关系人,都有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提供证据和进行辩护的权利,而裁判者也有义务平等地倾听各方的意见,并且告知其有关的程序和交涉权利[12]。制度德育尊重正当程序,因而在德育管理中必须遵循正当程序。正当程序既保障学生的权利,也使学生在正当程序环境中得到民主的锻炼和熏陶。

正当程序一般可以分为程序性正当程序与实质性正当程序。程序性正当程序要求,任何其权益受到判决结果影响的当事人,都享有被告知和陈述自己意见并获得庭审的权利[13]。程序性正当程序主要包括:(1)告知适用规则;(2)送达书面通知,说明提出的具体指控;(3)及时送达通知并给予足够时间以准备辩护;(4)举行公正的听证;(5)对听证过程进行记录;(6)告知上诉权。实质性正当程序要求,在对权利进行法律程序的规范和限制时,除非对所有人都一样,这项权利将不受任何限制。主要包括:(1)适用规则不得不当,不得模糊;(2)不得依据非书面的规则进行惩戒;(3)决定应有实质性论据得出的结论予以支持;(4)重要证人的身份应予公开;(5)应受控方要求,应举行公开或私下的听证。总之,在德育管理过程中,只有重视正当程序,才能真正落实制度德育。离开了正当程序,制度德育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4.制度德育是凸显德育批判功能的德育

制度德育主张通过道德的制度培养道德的个人。面对现实制度中存在的不合理,制度德育正视不合理的制度,并在对不合理制度批判的基础上展开制度德育过程。它“通过对制度合理性的诘问,培养现代人的公民意识,塑造现代人的公共精神”[14]。与此同时,制度德育反思以往德育理论对德育批判功能的忽视,进而强调德育对现实的批判作用。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很长时期以来,我们的德育理论不敢批评社会,总是把社会提出的要求当作天经地义来接受。不仅不敢批评,而且总是为这些要求辩护。德育堕落成现实制度的附庸品,根本不能起到点化人性、提升德性的作用。德育完全沦为为升学考试保驾护航的境地[15]。明乎此,我们更能体会制度德育强调德育批判功能的现实针对性。

制度德育将德育批判功能与学生的道德理性批判力培养结合在一起,因为,学生只有具有良好的道德判断力、理性批判力,才能实现德育的批判功能。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现实生活中存在较多的不道德制度。不道德的制度可能迫使,甚至促使人们做出不道德的行为。因此,学生只有具有一定的制度批判意识和制度批判能力,才能作出理性的抉择。然而,良好的制度批判意识和制度批判能力,总是有赖于制度德育过程中对学生道德判断力、道德选择力和理性批判力的培养。

具体在学校制度德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有关学校制度的讨论活动,引导学生对学校制度进行制度伦理评价,评判学校制度的合理性。在讨论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激发学生的道德思维,发展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推理与判断选择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比较、判断、选择中形成良好的制度批判意识和能力。需要指出的是,良好的制度批判意识和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制度德育过程中逐渐实现。

[参考文献]

[1]杜时忠.制度德性与制度德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1).

[2]金生鈜.规训与教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24.

[3]夏中义.大学人文读本:人与国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54.

[4]刘惊铎.道德体验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78.

[5]薛晓阳.希望德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3.

[6]缪天瑞.音乐百科辞典[Z].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211.

[7]魏贤超.德育课程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

[8]约翰·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M].赵祥麟,王承绪编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432.

[9]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44.

[10]廖申白.论西方主流正义概念的嬗变与综合[J].伦理学研究,2002,(2):55-62.

[11]高兆明.制度公正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117.

[12]杨海坤.关于听证制度若干问题的讨论[J].江苏社会科学,1998,(1):74-82.

[13]尹力,黄传慧.我们离“正当”程序有多远?[J].清华教育研究,2006,(2):109-115.

篇9

模式,易言之,即指某种事物的标准样式或者使人可以照着操作的范式。学校德育模式是指在一定的德育理论指导下,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德育范型,或者说,即在一定的德育原理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固的德育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

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德育理论来分析长期以来,我国不少德育理论研究者习惯于用所谓的辩证思维而实质上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去研究德育过程,将整个德育过程肢解为各个部分进行孤立的静止的研究,忽视对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探讨,没有对德育过程作系统的有机的辩证的研究,综观一下已出版的各种教育学和德育原理著作,通常都是分别对德育过程的规律(或特点)、原则、内容、方法、途径进行研究,割裂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或特点)、原则、内容、方法、途径之间的有机联系。①这样做的后果,导致有关概念范畴定性不明,如知行统一、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教育一致性和连贯性等,在有的论著中是作为德育过程的规律(或特点)来探讨,居于原理层次;而在有的论著中,则作为德育过程中的原则或要求来研究,降到规范层次,造成把原理阐述成规范,或者把规范论证成原理的混乱,使得广大德育实际工作者在德育理论面前分不出“必然”和“应然”,无所适从,给理论联系实际带来相当大的难度。由于概念范畴定性不明,导之逻辑推理上的矛盾混乱,难以自圆其说,为了解决这种矛盾混乱情况,许多德育理论研究者便用“什么与什么相结合”或“什么与什么相统一”之类的命题来回避矛盾,如“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多种途径和方法相结合”、“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相统一”、“理论教育与实际锻炼相统一”等等诸如此类的命题在有关论著中比比皆是。这种形式上貌似“辩证”而实质上“形而上学”的刻板机械的生硬捏合,既不利于德育研究中理论思维的发展,又不能为广大德育工作者提供具体操作的范式。德育模式的研究和探讨正是对这种研究倾向的一种冲击和反正。因为德育模式既是某种德育理论的简约化的表现形式,它要求通过简明扼要的解释或象征性符号来反映它所依据的德育理论的基本特征,又是对某些具体德育经验的优癣加工和概括,它要求起着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所以德育模式的研究和探讨可以帮助德育理论研究者从整体上去系统地综合全面地去认识和分析德育过程中诸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多样化的表现形态,有利于德育理论研究者从动态上去把握德育过程点和规律,并使之具体化与操作化,有助于德育理论研究者改变长期以来习惯的那刻板单一的甚至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有益于德育理论研究的思维空间的拓展。故研究和探讨德育模式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理论有着深远的理论价值。

从广大德育工作者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实践来考察尽管经过广大德育工作者和教师共同努力,我国中小学在德育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和进展,但是,德育理论与中小学德育实际之间仍存在着许多相互脱节的地方。尤其是当前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转型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健全,人们的道德观念正在发生日益深刻的变化,中小学德育正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德育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使广大德育工作者和教师深深地感受到德育工作的难度,特别是德育理论联系德育实际的难度,感到有关德育理论缺乏可操作性,可望而不可及,理论和实践之间缺乏某种联系的桥梁或纽带。虽然不少德育论著面面俱到地提出什么与什么相结合,什么与什么相统一之类命题,但对如何结合怎样统一却语焉不详,给广大德育工作者理论联系实际带来了许多困惑,“生活之树常青,理论总是灰色的”。

相对稳定的德育理论与时时刻刻都在发展变化的中小学德育实际总是难以贴近,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德育模式恰好能解决这个矛盾,能起到德育理论联系德育实践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因为德育模式是有关德育理论体系的具体化,是以简明扼要的形式和易于操作的程序来反映有关德育理论的基本特征,使德育实际工作者能对抽象的德育理论有一个易于理解的具体框架,有利于德育实际工作者在德育实践中把握和运用有关德育原理。故德育模式能使抽象的德育理论得以发挥其中介作用;同时,德育模式是直接来源于德育实践,是经过长期的德育实践而逐步定型的德育活动结构形式及配套的实施策略,是德育实践经验的系统概括和总结,比德育经验层次高,应用范围广,给广大中小学德育工作者提供了一套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有益于提高中小学德育实效。德育模式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者理论联系实际来说,确实有着重要的实践功能。

篇10

【关键词】高中数学 德育渗透 方法途径

德育渗透工作绝不是语文、政治、历史等科目所做的事,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事物普遍联系性、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悠久的历史文化、学生的习惯养成等方面具备其它学科所无法替代的作用。那么,怎样进行恰当的德育渗透呢?

一、把握性质,巧妙渗透

1.具有原则性。数学课的德育渗透不是那样鲜明和具体的,它有时含而不露,有时非常零散、有时联系无方、有时切入无策,但不管怎样,要把握一个原则:那就是根据本节内容,要渗透什么思想,达到什么目的,获得什么效果,这是最基本的原则。否则,会适得其反,一事无成。

2.具有指向性。掌握和了解学生的思想特点及变化趋势,是数学课堂渗透德育的重要前提,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不断更新理念,以适应新形势,接受新信息,迎接新挑战。注重学生思想变化和行为变化,适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我们的德育渗透工作才会有的放矢,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指向性。

3.具有规范性。我们所说的德育渗透工作,绝不能随心所欲,信口开河,想讲什么讲什么。而是在必须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实施思想教育,这是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基本前提,而且要持之以恒的贯彻执行,杜绝随意性和松懈性,不提倡活动式。争取使德育内容既规范,又完整,而且更具体、系统。

4.具有措施性。在进行数学教学时,主要研究课程的哪些内容与思想教育有关,哪些内容属于有机结合的,哪些是直接贯穿的,哪些是间接渗透的,需要数学教师有个整体设想和措施,形成总体轮廓,只有这样,才能结合教材,按照制定的措施,有条不紊、分层递进地进行德育渗透,使德育目标得以实现。

二、看准切点,适时适度

思想教育的渗透,不是生搬硬套,直接了当的去讲,而是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点,通过创设情境,找准切入点。例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时,涉及到“合并同类项”和“移项”,从表面看很简单,究其根源,却历史悠久。其实“合并同类项”与“移项”原来的名称是“对消”与“还原”,那么这两个名词又是从何而来呢?以此为切入点,给学生介绍:公元825年,中亚西亚的一位数学家阿尔――花剌子模,撰写了一本代数书《对消与还原》,重点论述怎样解方程,其中的“对消”就是“合并同类项”;“还原”就是“移项”。通过这个历史知识介绍,使学生知道:一是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大都是古明、研究的结果;二是了解历史人物;三是让学生尊重历史,尊重科学;四是让学生继承和弘扬悠久的文化成果;五是使学生增强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情趣。这样,既抓住了时机,又把握了尺度,而且又使学生养成了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的好习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环节不同,思想各异

数学课的导入方法很多,创设情境的角度不同。有的用故事导入;有的用史实导入;有的用图形与实际问题导入等。不管怎样导入,其目的都是让学生了解历史、掌握知识的起源和悠久的文化遗产等,使学生陶冶情操,物化心境,激励学生对数学奥秘的探求欲和浓厚兴趣。

在介绍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和解法时,可采用由特殊到一般,由简到繁的思想方法。通过特殊问题,推理论证,得到一般形式。从而,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的精神。

在讲授二次函数一般形式:y=ax2+bx+c(a≠0)的时候,可以联想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一般形式:既:ax2+bx+c=0(a≠0), ax2+bx+c>0(a≠0) ax2+bx+c<0(a≠0),由此可以看出:三个形式几乎完全相同,只有等与不等的区别。再如,在讲授二次函数的图像时,我们知道,图像与x轴交点的个数,就是一元二次方程解的个数,二次函数值大于0或小于0,函数就变成了一元二次不等式,函数值等于0,函数就变成了一元二次方程。通过上述两个环节的教学,培养学生事物普遍联系的思想,向学生逐步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在进行概念教学,引入数学新概念时,可通过揭示矛盾,寻找解决矛盾的方法进行,通过新概念与相关概念之间的对比,寻找联系、区别。如在教学零指数和负整指数幂的概念时,可通过正整数幂的除法中,被除数指数不大于除数指数时产生的矛盾,引入解决矛盾的新方法,规定了零指数与负整数指数幂的定义,但又产生底数取值缩小为非零数的矛盾,这样,通过矛盾的产生、解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解决问题的主动性。

在进行知识的迁移和应用问题时,教师可利用实际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设计训练,培养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教学时,可利用事先制作的三角形教具模型,充分演示、观察三个角所处的位置与所构成的角度只和等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答案。从而对学生进行自己动手制作教具的训练。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乐趣,此可为之。

篇11

一、传统道德与德育的批判继承

如同我国现时代整个的社会文化一样,德育文化处于既有德育文化趋向消解、新的德育文化正在建构的文化转型阶段。新的德育文化的建构过程实质上便是既有德育文化的现代化过程。那么在这一现代化过程中,究竟怎样看待传统道德与德育呢?传统道德与德育体系中又有哪些因素具有现代因子经过必要的现代转换能够纳入正在建构中的新的德育文化,并为与现实的德育所用呢?在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过程中必须坚持什么原则呢?

与会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的精华,既是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建构新的德育文化的需要。我们不可能割断中国的历史,脱离国情。在急剧变改的社会中,对传统的维系与科学地弘扬对维护社会稳定、缓解因观念突变而出现的思想阵痛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新的德育文化的建设固然以对传统的扬弃为重要特征,但尤为重要的是科学地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的精华是我们赖以建构新的德育文化体系的基础。整个人类思想史的发展证明:人类思想的发展并非依据基础而创造新的思想,而是依据基础而改变传统意识。对新的德育文化的建构而言,所依据的“基础”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现实,据此应予改变的“传统意识”主要包括了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体系的精华。

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体系博大精深,虽有糟粕,更有精华,继承其精华,有利于加强学校德育及德育学科建设,这是与会的专家学者所普遍认同的观点。与会的专家学者指出,礼、义、廉、耻、信,以及孝等传统的道德观念,传统美德所体现的整体主义(具体表现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与强调集体利益)、辩证思想(具体表现在强调“为政以德”与人际和谐)以及“先义后利”等,虽然其中具有特定的历史局限,但都拥用合理内核,所蕴涵的基本价值有一定的超时代特性,经过必要的现代转换,结合现实赋予必要的时代内涵,完全可以变现实的德育及新的德育文化建设所用。在研讨过程中,有些专家还特别指出,传统道德与德育是一个有机的思想体系,它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同时也包括了儒家以外其它学派(比如道家、墨家等)的思想在内,在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儒家的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会上,有些专家学者专门就“先秦道家的德育思想”、“《周易》的道德教育思想”作了研讨,与会者对此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传道德与德育的批判继承,既是一个理论,也是个实践问题。那么,在批判继承过程应遵循哪些原则呢?经过研讨,与会的专家学者普遍认识到,在新的德育文化建构过程中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必然要遇到三大矛盾,即精华与糟粕的矛盾、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矛盾;要正确解决三大矛盾,必须区分、认识和处理这三大矛盾关系,坚持三个基本原则:1.正确区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中的精华与糟粕,坚持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2.正确认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坚持古为今用,发展创新的原则;3.正确处理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坚持以为指导,贯通古今、融汇中西原则。在对待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的问题上,“五四”以来更有着两种不同的态度度和主张:一是毫无批判兼收并蓄,食古不化;一是全盘否定,“全盘西化”。受其影响,在批判继承的实践中也多出现过国粹主义与的错误。与会的专家学者强调,我们今天仍有必要批判和警惕这两种极端倾向的出现。基于对此现象的高度关注,有的与会者提出,在新的德育文化建构过程中批判继承传统德育文化尤其需要遵循这样四项原则:1.化为现代的而非守成的;2.实践的而非体用的;3.抽象的而非具体的;4.历史的而非学理的。

二、德育学科建设

德育学自80年代初从教育学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始终受到这样一种非议,即认为它缺乏理论,没有科学的体系。与会的专家学者勇敢地面对这种非议,视之为加强德育学科建设的一种动力,站在使德育学更为完善的维度上,就德育学的学科性质、德育学的若干基本概念,既有德育原理教科书的体系编排等问题作了研讨;与此同时,运用整体辩证思维、系统论、现代全息论等现代的新思维新方法提出了新的德育学理论及体系。

究竟怎样认识德育学的学科性质,与会的专家学者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它是一门以理论为基础的应用学科。在这种观点看来,德育学是从德育的现实出发,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德育的本质问题,并运用从实践中总结来的德育规律去指导实践,其研究目的在于指导实践。另一种观点认为德育学是具有多种性质、多种功能的学科群,包含众多具体的德育学科,比如德育社会学、德育心理学、德育哲学、德育工艺学等,不同的具体学科有着不同的性质与功能。

一门学科的概念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科的科学性。德育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仍有作进一步界定的必要。在这一方面,与会的专家学者主要围绕“德育”的内涵、外延、功能、目标、任务等作了探讨。与会者认为,我们现在对德育所下的定义仅仅是自学校教育的维度出发的,因此无法涵盖社会及家庭教育中的德育的内涵:一般认德育的外延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但在教育学的各个领域的阐述过程中,却只有道德教育是贯彻始终的且有实在的内容;在表述上,“德育的功能”、“德育的价值”、“德育的作用”并存,有的专家主张用“功能”更为确切;至于德育功能的问题,有的专家认为它既有现实的一面,也有超越一面,我们强调它的现实功能是必要的,但不能忽视它具的的超越现实的功能,即按照某种超越于现实的道德理想去塑造与培养人的功能;德育的“目标”与“任务”是有区别的,“目标”是概括的、相对稳定的。任务则是根据目标所制定的具体化措施,现行的《德育原理》及德育实践中将它们合二为一是不恰当的。

德育学科建设必须走科学化之路,那么,德育学科怎样才能科学化呢?

经过研讨,与会的专家学者普遍认为现阶段应注意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进一步清除旧观念,德育学是一门科学,有自身的思想体系,不能囿于政治气候的变化而变化;要处理好与现实德育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的关系:德育研究的任务之一是为现实德育及有关部门制定方针政策提供思想依据,而不是为现实德育及已经提出的方针政策寻找依据。

第二,德育学的研究应突出重点。首先应加强德育过程的研究,这是因为对德育过程的认识,既是德育学的理论问题,也是取行德育实效性关键;其次要加强思想品德测评和德育评价的研究。这个问题是实践中的一个难点,也是德育理论研究的一个弱项。

第三,应注意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目前的德育研究往往注意重问卷法和测量法,其实它们各有优缺点;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也都有不足之处。

如何运用现代新思维方法加强德育学科建设也是与会者所关注的一个问题。有的专家依据主体性理论、系统论及现代全息论提出了“主体参与式德育理论”,并据此提出了“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的构想。

“主体参与式德育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1.用主体参与式的教育促进学生主体性素质的发展,用整体教育促进学生主体素质的全面发展;2.使主体性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让全面发展具有主体性本质;3.将主体参与式教育落实到整体教育上去,使整体教育在本质上成为主体参与式教育。

篇12

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坚持新的教学理念和新课改实施的环境下,越来越让我们懂得德育工作在一个学校的重要性,德育乃教育之首,那在我们特殊教育学校,怎么样把教育之首——德育,抓到实处呢?凭口号?凭装装样子??……不,这些都不能适应现在的聋哑孩子和智力损伤的孩子那获取外界知识和信息的渴求欲望了。所以我们要把德育工作做仔细,做准确,必须以德育工作实效性和不厌其烦为工作准则,让我们涟水县特殊教育学校的师生健康向上发展,努力把这一群特殊的孩子培养成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好学生,为学生将来成为残而有为、受社会欢迎的社会人打下良好而又坚实的基础。

本着我校的实际情况,特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指导思想

切实落实《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积极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加强我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以班集体建设为重点的德育工作思路。面对新的形势,针对特殊教育学校各类少年、儿童的个性特点和身心发展的需求开展教育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健全人格。

二、工作思路

1、确立一种意识:以学生为主体。

2、抓住三条主线:班级管理,养成教育,安全教育。

三、工作内容

1、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各项工作。

在学校的整个工作过程中,需要学校各部门、各位教职员工积极配合做好工作,德育组将以积极、热情、认真的态度接受各项工作,并尽德育组的最大能力,完成工作任务。

2、继续做好学校的常规管理

继续不断完善学校的寝室、教室、包干区的评分制度,使其更加的合理化,科学化、规范化、透明化,真正体现评比制定表扬先进,鞭策后者的目的,通过各项工作的评比来促使形成全校班级之间进行互相的竞争,形成良好的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同时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

3、根据我校的特殊性,德育组将始终把学生安全放在德育工作的首位。

德育组将配合学校认真做好全校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把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放在德育工作的首位,时刻强调学生安全意识,做到安全工作时时讲,时时做的原则。积极检查安全存在的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德育组将会把安全工作视为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7、认真组织并开展好每一次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认识、成长和锻炼。

(1)、在校园内大力开展“行军礼”活动。切实提高师生之间乃至于与外界交往中的文明礼貌的习惯。

(2)、开展“一枝笔”随身带的活动。发挥学生写的功能,当在校园内遇到陌生人的时候,学生可以拿出笔来礼貌的询问来者:请问您找谁?……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写话能力,也可以感动来者,使来客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3)、养成“轻敲门”的好习惯。学生因为听力损伤,敲门时往往不能顾及到常人是有听力的这一客观事实,敲门声音会很大,不但影响其他办公室的工作,还给门带来一定的损坏,再说“轻敲门”也是一种礼貌,即使有急事也使自己不乱于方寸之中,学生如此,教工更应如此。大家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共同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塑造我们学校的人文环境。

(4)、让“尊师长”的好风尚在我们校园内蔚然成风。

(5)、继续开展“爱同学”的活动。让大同学帮助小同学的好习惯届届相传。

(6)、开展“祭扫烈士”的爱国教育活动。

(7)、开展“助残日”的庆祝活动。

(8)、开展“六、一”儿童节的庆祝活动。

花点时间读书,那是智慧的基础;花点时间思考,那是力量的源泉;花点时间观察,那是认识世界之路;花点时间对残疾孩子微笑,那是灵魂的音乐。

生活中,幸福既是物质生活的概念,又是精神生活的概念;既是享受的概念,又是创造的概念。而我却以自己能在特殊教育这片芳草地里,永远的耕耘而乐此不疲为幸福,这才是我追求幸福的完整的概念。

篇13

关键词:中学数学 德育渗透

1 数学教学的德育原则

1.1科学性原则

数学教学为形成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学习数学需要正确的动机和科学的思维方法,遵循认识论的规律。因此,德育渗透要符合的科学性原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数学课的本质特征,把握德育渗透的适度、力度、结合度,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1.2渗透性原则

教学中要将智育和德育融为一体,防止牵强附会,贴政治标签。要找好德育的切入点,抓住道德的基本点,由此深入、辐射,才能收效。要根据数学教学的特点将德育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相互渗透,达到课堂教学融知识性、思想性于一体的最高境界。

1.3系统性原则

科学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要经历一个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渐变过程,要根据每学期的教学内容和德育目标制定德育计划,长期地熏陶、渗透,才能水到渠成,见到功效。

1.4量力性原则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认知基础和思维发展水平,确定符合学生实际的目标,循序渐进地进行。学生能力的提高、思想品德的形成,总是因人而异,不可能是同一模式,因此,在保证共同施教达到统一要求的前提下,还要照顾不同学生的层次特点,注意个别教育与共同教育相结合。

1.5情感性原则

数学教学中德育要讲究艺术性,充分发挥情感效应。在师生交往中,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尊重学生,真诚地关心和理解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一视同仁,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领悟道理,在感情交融的情境中获得启迪,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2 数学教学的德育方法

2.1利用人格魅力,发挥德育功能。

众所周知: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举止言行、仪态仪表,学生都在细心观察,甚至效仿。教师通过讲授的科学性、思想性,严谨的治学态度,负责始终的教风,诙谐幽默的语言感染着学生,激励他们以坚忍不拔的顽强精神,向理想目标进取。

例: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教师做好充分准备,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其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教师必须身体力行,走入学生的心灵深处,用慈爱的目光、慈祥的笑容影响他们;用温柔的话语感染他们,处处做学生的表率;用人格和言论感化学生,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2.2挖掘德育素材,创造德育情境。

在中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良好的教学情境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醒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的求学信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可结合教材内容讲述趣味数学故事,如“小数的故事”、“圆周长的故事”、陈景润证明歌德巴赫猜想的故事等;在某些定理、公式的教学中,可适当补充简介发明者及发明过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让学生知道我国古代书籍中最早关于勾股定理的记载要比欧洲人的发现早几百年。

通过这些素材的挖掘,情境的创造,学生了解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了学科学、探索科学奥妙的理想和信念,培养了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

此外,借助德育素材,可以培养学生尊敬师长、遵守纪律、爱护公物、团结互助等良好品质;借助不同的组织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竞争、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借助数学知识的训练,可以养成学生认真完成作业、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2.3研究数学课堂教法,渗透德育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教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教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很大的作用的,这时候我就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

例:平面几何教学时,在完成了基础知识传授、学法指导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对一些特殊图形,如平行四边形、棱形、矩形、正方形等几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讨论比较。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学生们认识了这些图形的性质定理、判定定理的“实践第一”、“对立统一”、“运动变化”发展规律,弄清了各种概念及定理的关系,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学生也受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

2.4开展数学活动,进行德育渗透。

丰富多彩的课外数学活动,是课内教学的延伸,又是德育生动的大课堂。

例1:学习了“数据整理”一节后,我让学生回家调查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通过计算一个班所有家庭在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里使用垃圾袋的数量,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例2:学了“复杂统计”后,开展“当一回小管家”的活动,学生用一个表格把每月家庭开支的各个项目、金额记录下来和父母每月的收入进行比较,然后谈自身的想法。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让学生培养了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另外,还可以通过组织开展数学美育讨论、数学兴趣小组、数学竞赛,收集数学在社会经济中的应用实例的活

动,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数学素养,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发展。

小结

总之,德育教育贯穿于整个数学教育当中,不仅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数学教学实践的需要。教师只有认真钻研、挖掘教材,使德育教育融于教学过程中,才能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当然在数学中渗透德育时,不仅要注意它的策略性,还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就可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篇14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德育管理论》的出版,结合《德育管理论》的内容,阐述了研究和创新德育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概括了《德育管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肯定了《德育管理论》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上的突出贡献,高度评价了《德育管理论》在德育管理本质研究上的独特视角、对德育管理原则体系的科学总结和创新以及关于德育管理技术的引进和转化。

如何增强德育的实效性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人们逐步把提高德育实效性的目光聚焦在德育管理上。由我主编的《德育哲学研究丛书》现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陆续出版,《德育管理论》是其中的一部。《德育管理论》是我指导的博士研究生赵志军教授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

德育管理始终是德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德育管理问题,虽有少量著述发表,但随着近些年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前后人类世界的变化、我国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以及思想文化的深刻变动,加强系统研究和创新性开拓,仍属一个重要的前沿性迫切性课题。在我看来,德育中的“管理”乃至一切合理性管理,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规范或者说是某种社会共同体性规范,它本身就具有德育的意义。因为它总要现实地或潜在地告诉人们,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怎样做是合理的、怎样做是不合理的,因而总是蕴涵着人的价值观导向和思想道德追求。好的管理,一定会使人习惯养成好的德行。单就德育管理而言,它“根据一定的德育目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有效地利用各种德育要素”(参阅鲁杰、王逢贤《德育新论》),在这里,重要的还不在于发挥管理的约束功能和惩戒作用,而是通过管理,自觉规范、组织德育活动,不断提升德育工作的有序性、制度化、组织化的程度,使之成为德育长效机制的根本保证。实践表明,只有把广大德育工作者组织好、调动好,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只有把“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与“科学规范的严格管理”结合起来,做到“爱”与“严”、自律和他律、激励与约束的统一,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只有加强德育的整体规划、科学管理,才能增强德育的整体实力和有效性。可以说,赵志军教授创作《德育管理论》,在很大意义上就是力图解决这一重要课题。

作者认为,加强德育管理研究是实现德育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与时俱进的需要。时代的发展决定了管理思想的发展变化。从国际上看,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日趋发展,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们争夺青年一代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巨大冲击;从国内来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学生面临着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的很大考验;从教育自身来看,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人,学校德育工作在目标、任务、途径等方面必然要做出深刻变革。新的形势下,德育工作究竟应该怎样加强和改进?这是德育管理研究需要回答的课题。德育的社会条件变化要求德育管理思想、德育管理理论随之发展。

《德育管理论》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回答了德育管理是什么的问题。作者综合哲学和管理学两个研究视角,从德育资源的有限性与德育任务的艰巨性的矛盾运动中揭示德育管理的本质,揭示了德育管理的六条本质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释德育管理的价值以及德育管理的思想先导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和效益原理,从而进一步回答了德育管理是什么的问题。

作者论述了德育管理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坚持哪些原则才能使德育管理更有效的新观点,主张不能把一般管理原则简单套用到德育管理上。根据德育管理的本质和基本原理以及国家对德育的要求,结合德育的现实状况提出了坚持科学的德育发展观,即坚持德育为先原则、坚持德育目标的合理性原则、坚持德育的多管齐下原则和坚持德育工作有效性原则。 作者认为,德育管理包含许多环节,如调研、预测、决策、计划、执行、组织、指挥、协调、监督、检查、激励、教育、评价、总结等等。他将德育管理内容系统归结为五个重要方面,阐述了德育目标管理,德育计划管理,德育组织管理,德育队伍管理,德育过程管理的内涵、作用和方法,探索性地构建了德育管理内容体系。同时,从德育组织管理的角度对“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的高校德育领导体制、做了深人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领导体制的意见。

在德育管理机制的构建上,作者认为,德育管理的最高境界是道法自然、不管而管、自然而然、无为而治。为此,他提出要搭建定向驱动、自动调控、长效运行的德育管理新机制,并充分阐述了德育管理导向机制、德育管理激励机制、德育管理协调机制、德育管理约束机制的内涵及其构成,旨在联接德育管理主体、德育管理客体、德育管理目的、德育管理环境和德育管理信息等五个要素,使其构成有机整体向着实现德育管理目标的方向运行,促进学校德育协调、有效和可持续地发展。

为了帮助人们提高德育管理的绩效,作者阐述了德育管理的主要技术。主张管理是实践的哲学,德育管理技术是德育管理体系中实用性最强、最贴近实际、对管理效果影响最直接的要素,也是德育管理研究最欠缺的问题。认为德育管理最需要提高四项技术:德育管理者自我提高的技术,德育人员甄选及任用的技术,德育管理中的沟通技术,德育管理中的授权技术。对每项技术作了细致、具体的阐述,以作为德育管理研究的落脚点,为提高德育管理的实践水平、增强德育管理的实效性提供技术支持。

据我所知,赵志军教授本科是学工业企业管理的,后来又获得吉林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在东北师范大学先后攻读了思想政治教育二学位和博士学位,为其从事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并且长期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和思想品德课教学工作,有多年在高校党委宣传部、省教育科学院、省委高校工委等部门和高校领导岗位工作的丰富阅历,了解高校德育状况,积累了大量德育管理经验。同时,他曾做过知青、当过工人,勇于实践、发愤进取、善于反思、勤于著述,恐怕也是他选择这样一个课题做博士论文的重要缘由。在学期间,他就出版或发表了较多高校德育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有些还获得了省政府颁发的科研奖励。这些,都为写就这样一部著作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