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发展的趋势范文

经济发展的趋势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5:27:4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经济发展的趋势,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经济发展的趋势

篇1

关键词:房地产 经济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a)-0229-0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发展的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发展同城镇化力度不断加大,从而引发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房地产领域所涉及到的范围面较广,与房地产行业相关的产业也较多,因而,房地产经济对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房地产行业已经发展成为了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为提高我国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直接制约着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利的影响。因此,本文针对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发展的趋势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论述,旨在为改善房地产发展的现状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1 目前我国房地产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缺乏科学合理资源分配与利用。现阶段,我国的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多表现为粗放型发展,这种形式主要体现在经济效益的增长是依赖于土地、水或者能源等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费,而空间资源往往被忽视,对科学合理利用与开发缺乏足够的重视和专业的整理等。我国现在的国情是人口数量多,而可利用的土地与资源相对匮乏,这种房地产开发利用过程中对资源的应用率较低直接影响了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

第二,我国房地产行业市场相对不健全。我国的房地产经济飞速发展,现阶段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还很不健全,很多大中型城市目前都存在着房地产的泡沫现象,房地产价格大幅度的上涨,居民的生活水平已经与房地产价格严重不符,这种高房价不健康的房地产市场会大大的影响人们生活。此外,房地产行业发展所带来的巨额经济利润,一些具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加入的房地产行业中去,对体制不完善、发展不健康的房地产市场会形成更大的冲击。

第三,我国的房地产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资源浪费的现象。我国房地产经济主要采取的是粗放型发展,这种类型的经济发展会造成土地、水和能源等资源的过度浪费,缺乏对空间资源科学利用,房地产发展过程无法高效的对资源进行利用,因此,我国未来的房地产发展过程中更应该加强对社会资源和成本的科学合理应用,避免造成过度浪费。

第四,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普遍存在房价过高的现象。近年来,我国各个城市的房价定位与之前相比涨幅较大,特别是一些发达的大型城市,例如北京、上海、深圳等的房价已经到了十分不合理的地步。此外,房地产市场供应与需求存在严重的比例失调问题,很多城市的定位在高端住房的房子供应量较大,商品房目前已经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而具有较大福利的保障房却严重供应不足,这主要是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房地产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2 目前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的趋势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飞速发展,房地产经济已经成为了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一席,房地产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对我国居民的日常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改善和提高,另一方面,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前行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我国房地产经济在未来的走势应该是会朝着良性和健康之路前行。第一,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逐渐走向成熟。目前,尽管我国的房地产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平台期,许多问题还在摸索中解决,然而,我国的房地产经济从整体看仍然处于一个较为繁荣的发展阶段,房地产市场仍然保持着一股上升的势头。我国未来的房地产市场发展,会发挥出市场的调节作用,同时依赖国家相关政策的改革和调整进行健康的指引,从而使得房地产经济朝着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第二,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房价在未来会出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房地产价格增长速度过快,不仅为城市居民的居住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还会严重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不过,我们还应发现,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房价是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成正向比例的关系,当国民经济维持在一个稳定增长的状态时,政府采取合理的调控措施,则对百姓最为关注的房价一定会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因而,我国房地产市场房价在未来将趋于稳定。第三,我国房地产行业在未来发展中对加强对保障低收入群体居住环境的改善工作。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在宏观经济政策调控下,房地产业发展会遵循一些规律,未来的房地产市场在宏观调控的要求下比较对低收入群体居住环境的改善工作加大力度,并且发展成为一个节约资源,同时与环境良性发展行业。第四,我国的政策应对房地产市场和发展方向进行积极地调控。国家依据房地产经济发展的情况,必将出台一些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从而确保房地产业良性发展阶段。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前行,我国房地产经济在经过了飞速发展阶段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发展瓶颈期,虽然,我国房地产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但是通过对我国房地产市场问题的分析和探讨,我国未来房地产业发展趋势的推测定能培养出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房地产行业。

参考文献

[1] 王春华.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中国房地产金融,2012(10).

[2] 杭东.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J].中国房地产业,2012(9).

篇2

摘要:对于今年乃至“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选择,本文从5个基本性问题展开讨论:一、要不要或者能不能由投资主导转变为消费主导,以形成消费主导的基本趋势?二、能不能或者要不要从工业主导转变为城市主导,以形成城镇化时代的发展趋势?三、要不要或者能不能从公共产品短缺向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转变,初步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趋势?四、要不要或者能不能从从中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发展转变,形成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五、要不要或者能不能放弃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形成政府转型下的发展趋势?

今年是保增长的一年,也是一个战略选择年。这个选择极为关键,将直接影响到未来的改革发展趋势。也就是说,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的战略选择将会对未来的5年、10年、20年、30年产生重要影响。我认为,今年乃至“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选择涉及5个基本性问题。

一、要不要或者能不能由投资主导转变为消费主导,以形成消费主导的基本趋势

1.消费主导应不应当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基础性的问题?这里有一个大的判断是重要前提,就是消费率长期偏低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第一,从消费与投资的关系看,长期以来消费增长明显滞后于投资增长;第二,与历史上比,现在的消费率是改革开放30年较低的一个阶段;第三,同国际上比,与发展水平相同的“金砖四国”比,我国的消费率至少有10%左右的差距。总体上说,消费相对滞后是一个基本事实。

2.能不能说投资就是消费,投资等于消费?有人说,基础设施投资都是为了消费。应当说,过去30年,由于私人产品严重短缺,基础社会建设仍处在建设改善阶段,投资促进消费有阶段性特点。问题是当总体上解决了私人产品短缺的突出矛盾,当产能过剩已经开始出现,不能说今天的投资就能等于消费,有些投资可能造成产能过剩,形成经济生活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应当说,今天我国已进入以消费需求拉动投资的新阶段。

3.未来5年我国能不能形成一个以消费为主导的趋势?我的看法是,在“十二五”时期,我国可以初步形成消费主导的基本格局。从理论上来说,人均GDP在3000-4000美元间,应该是一个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转变的拐点;从现实而言,城市由住房和汽车刺激拉动消费提升,农村在多种作用刺激下消费潜力开始释放,并且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未来几年农村潜在消费释放的水平会更高。但这个趋势不是自然形成的过程,关键取决于两条:一是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需要调整;二是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在改变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快推进相关方面的制度改革上有一些重要的举措,这对于形成消费主导的趋势十分重要。

二、能不能或者要不要从工业主导转变为城市主导,以形成城镇化时代的发展趋势

1.城镇化对于发展方式转型到底会有哪些影响?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说了很多年,有一些进展但缺乏实质性的突破。第一,强调提高服务业比重。服务业发展的比重和城镇化的发展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调整结构,提高服务业的比重的主要出路在于推进城镇化进程;第二,过去30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工业化主导,城镇化相对滞后。这必然引起结构不合理,尤其服务业比重长期徘徊在较低的水平。当前,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是一个基本现实。

2.未来5年左右是否有可能形成一个城镇化主导的格局?我对此很乐观,我认为未来5年左右,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是完全有可能的。就是说城镇化率每年增长至少1%-1.2%,搞得好1.3%-1.4%是很有可能的。这是因为:第一,“十二五”是我国改变城乡两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重要的5年,3年左右把中小城市的户籍基本放开,大概5年左右能解决大中城市的户籍问题,这将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突破。这个突破提高我国城镇化贡献率至少有10%左右的空间;第二,我国正处在城镇化率快速发展的时期。无论从东、中、西部看,“十二五”城市群、城镇化、城市圈都将呈现全面快速发展的态势。这将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有决定性的影响。当然,形成城镇化主导的趋势取决于相关改革的突破,比如城乡两元结构能不能有实质性的突破,行政体制能不能做一些重要的调整等。

三、要不要或者能不能从公共产品短缺向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转变,初步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30年我国解决了私人产品短缺的问题,温饱问题总体上得到解决,现在什么问题比较突出呢?就是公共需求突出,全社会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与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基本公共产品短缺,越来越成为一个突出矛盾。在这个特定背景下,需要充分估计基本公共服务对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影响。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实现城乡服务基本化对于我国公平可持续发展,也就是对我国发展方式转型带来的重大的影响。

其次,基本公共服务有一个经济水平承受力的问题,更有一个制度安排的问题。到现在为止,农村养老和城镇养老还没有统一起来,我国要统一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建立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所以,在强调经济水平制约的同时,更需要重视制度的安排问题。

四、要不要或者能不能从从中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发展转变,形成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低碳经济是未来发展方式的选择。我国有节能减排的巨大压力,从中长期来看,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发展方式的选择可能更为关键、更为重要。我认为,低碳经济将带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场深刻的变革。首先,将是一个技术革命;其次,也会引起生产方式的变革;第三,将带动社会与生活方式的革命;第四,就是一个制度性的革命。高度重视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发展方式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

五、要不要或者能不能放弃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形成政府转型下的发展趋势

篇3

[关键词]低碳经济;新能源;低碳技术;碳源碳汇

气候变化和能源短缺对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已成为世界和我国关注的焦点,目前各国都在寻求新的发展模式,以缓解经济发展和环境恶化间的矛盾,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的有效途径。

2010年3月15日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屡次提到,要重视低碳发展,主张从以消耗换发展的增长方式向低碳经济转型,建立宜人居住的生存环境,这是低碳经济时代必须具备的应对能力,这既关系到我国产业繁荣和国家竞争力提升,也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存、健康和未来。

一、低碳经济的背景及认识

1. 低碳经济的产生背景。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业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在此背景下,全球能源及经济结构逐步迈向生态文明正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2.我国对低碳经济的认识。2007年6月,中国正式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07年12月,我国发表《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着重提出能源多元化发展,将可再生能源发展列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再提以煤炭能源为主。

二、低碳经济在我国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

1. 低碳经济发展困难缓慢。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低,能源主要靠煤、矿产资源的消耗,温室气体排放量高于其他国家,经济发展与减排目标双重压力矛盾突出,我国当前处于高能耗阶段,同时也是高碳经济时期。由于国际分工,发展中国家成为能源消耗大国。为了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的高碳经济仍将继续保持下去。应用在低碳经济的低碳技术的特点是涉及面广、难度大。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由于低碳技术涉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领域,以及社会再生产过程,由于一些低碳技术难以实现,严重制约低碳经济发展。

2. 低碳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首先,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人口大量增长、消费结构升级和城市基础设施扩大建设,使得对能源的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长。其次,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然存在,经济发展对能源和资源依赖度较高。再次,能源资源禀赋的特点。在中国能源探明储量中,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结构特点,决定了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将长期存在。煤的碳密集程度较高,必然会产生较高的排放强度。所采用的能源基础设施的技术、设备能长期影响温室气体的排放,采用低碳的燃煤发电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3. 低碳经济发展瓶颈。我国在采取的减排行动中缺乏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仅仅依靠降低能源消耗中的碳排放。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低碳技术,加快低碳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我国相应建立健全相关市场和监管体系,进入碳总量控制时代。我国设定行业的准入门槛,以及经济的激励政策,扶持低排放行业发展,减排技术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生存能力。对高能耗企业,这种高耗能低效率的生产方式将不复存在。技术和资金将成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瓶颈。

三、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

1. 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全球经济向着可持续的低碳经济发展,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低碳经济,有必要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低碳技术将成为国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标志。制定低碳技术战略规划,以及制定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近、中、长期的规划,其内容包括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布局、低碳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建设。

2. 资金支持低碳技术创新。我国尽快发展低碳经济,就必须增加资金投入来使低碳技术创新。碳捕集与封存技术是一项具有大规模减排效应的技术。国家应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以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同时,促进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技术转让,增强低碳技术的国际引进吸收、消化利用和二次创新。

3. 低碳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低碳经济发展需要进行制度创新,消除制度障碍,推动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制定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以提供法律保障。制定完善的碳排放贸易制度,促进碳贸易发展;强化低碳能源开发和利用的鼓励政策。加快我国能源体制改革,推动能源结构、价格体系调整,推动再生能源发展机制的运行,健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市场环境和制度创新。

篇4

关键词 经济模式 国民经济 低碳排放 供需市场

一、引言

我国处于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体系快速完善、能源消费总量逐渐提升的工业化初级阶段,不仅能源消费结构、工业发展结构不合理,而且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产出较低,碳排放控制水平也处于较低的水平。关于我国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的实证、定量关系研究开展较早,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我国碳排放总量和经济增长成正相关的关系,并且认为经济发展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总量提升的重要来源。基于这一时代背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模式的走势将如何,下文将展开探讨。

二、当前国内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出现的问题

(1)贸易出口形势日渐严峻。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是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参与全球贸易,形成以出口为导向的战略模式。但是,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以及经济危机余波的影响,以大量廉价劳动力为代价的低端制造出口型经济难以为继,许多国家的进口需求、居民消费能力等都在逐渐减小,大大影响了我国产品出口。具体表现在这两方面:第一,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许多国家的进口需求大幅减少,导致我国出口规模不断下降,传统出口型经济难以维持。第二,伴随着我国出口成本的不断攀升,贸易保护主义、知识产权争端、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因素对我国的出口形势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国外出口市场的过于集中、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等因素都使我国出口型经济的发展遇到了更大的阻力。

(2)环境资源压力不断增大。作为经济总量大、经济增速较快、工业体系和工业规模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攻坚阶段,无论是能源消耗还是各地区每年的碳排放总量都处于快速上升的趋势。在国内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资源代价、环境代价严重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尽管政府已经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并提出了以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生态发展目标,但是取得的成效仍然有限。因此,在新的历史阶段,我国必须改变原有的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格局。

(3)经济增长模式出现断层。为了有效解决经济发展的难题,政府投入了大量精力来拉动经济的增长,虽然在短期内这种发展模式有一定的合理性,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伴随这种模式形成的产业结构体系越来越不合理等矛盾日益突出,以投资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方式将难以为继。有的地方政府为了追求以GDP为纲的地方经济快速增长,盲目地吸引投资、扩大生产,在逐年的积累下,造成部分行业产能的严重过剩;还有的地方政府作出过多的行政干预,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市场条件下配置资源的合理性。

三、国内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前景

(1)构建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全球化是全球资源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整合、一体化的动态过程。我国作为世界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以及国际生产分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有效地参与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摆脱过去的以依附型增长模式为主的弊端,必须有效地把握这个关键的战略调整期,及时对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定位,不断更新对外开放的观念,以便完成发展模式的顺利转型。同时,经济全球化也使得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影响,为了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政策措施,积极探索一条自主发展的道路,国内经济发展必须更加注重改革基础上的开放,通过不断深化开放的水平,形成开放型的自主经济发展模式。

(2)尝试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没有自主创新为支撑,即使用市场也换不到核心技术,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也不会提高。单纯地依靠技术引进、技术模仿和技术移植绝不会成长为一个有强大竞争力的国家,只有依靠自主创新、技术支撑和创新体系建设,才能在世界的舞台上有所作为,国际地位才会不断提升。须知,创新不仅是技术成长的动力,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过去,为了提高国家的技术水平,我们采取的是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但效果并不理想。所以,构建创新型国家要在创新环境建设、创新保护机制和创新体系建设上下功夫。

(3)协调低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低碳循环经济视角下的经济发展过程是能耗小、污染小、排放小的新型经济模式,低碳经济以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能源技术优化和能源产业优化为核心,是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经济发展和能源经济革命的新方向。低碳循环经济通过能源技术创新和传统工业模式创新,不仅提升了能源利用效能和能源利用效益,也减少了碳排放,优化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可见,低碳经济的发展与循环工业体系、工业生态价值观密不可分,是实现资源节约目标、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经之路。所以,低碳经济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经济发展理念创新的有效结合,我国应积极采取产业结构整体优化、推动知识经济发展、健全碳排放管控制度等一系列措施,提升经济发展的碳环保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于2014年召开的全国政协会议出台相关议案,根据国内的经济发展实际和整体工业结构制定了低碳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措施,并阐明了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路线和基本途径,为今后低碳技术创新和新能源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四、总结

近些年,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环境恶化等问题成为影响全球政治经济关系的关键因素之一。据相关研究报告指出,中国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将提升0.36%。在短期内,这种定量关系可能存在波动性,但是从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长时间尺度来看,这种关系是协整和均衡的。因此,推动低碳产业和低碳技术的快速发展,成了“十三五规划”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笔者也认为,低碳经济的推广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协调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关系、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因此,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应遵循自然循环之道,积极推广与发展低碳经济理念,设立减少碳排放的目标,提升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在工业生产、汽车能源消费、民用能源消费环节中的碳排放总量,并制定符合经济发展战略的节能减排制度。

(作者单位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杨建龙.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状况、趋势和政策取向[J].经济研究参考,2003(01).

[2] 叶春荣.浅谈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J].科技致富向导,2013(35).

[3] 刘长灏,张凯.我国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探讨[J].环境保护科学,2014(03).

[4] 杨新年,董丹红.建设创新型中心城市 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03).

篇5

美国金融市场已相对稳定,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也将相对减弱,相对于2012年,影响世界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在增多。但是,未来一段时期世界经济发展仍将面临一些不利因素,

发达国家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将持续存在,

贸易摩擦也仍将持续。因此,2013年世界经济增速

将快于2012年,但仍处于低速增长状态。

一、世界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1.同2012年相比,债务危机的影响将有所减弱

影响2012年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是欧洲债务危机,该地区的债务危机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预期。但在9月6日,这一局面出现标志性的转机,欧洲央行宣布将在二级市场无上限购买重债国短期国债,虽然这一救助计划附有严格的约束条件,但债务问题继续向其他国家蔓延的可能性将因此大大减低,并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解决债务危机的思路,从而增强了各经济主体的信心,降低了不确定性。

2.美国金融市场稳定,次贷危机的影响逐步消除

美国金融市场趋于稳定,银行业盈利改善,次贷危机的影响逐步消除。贷款损失准备金下降、贷款及其他资产增长是美国银行业盈利改善的主要因素。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FDIC)的最新季度报告显示,2012年全美7246家银行及储蓄机构二季度共计实现利润34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7%,至此美国银行业已连续12个季度实现盈利同比增长;同时,二季度62%的银行盈利实现同比增长,仅有10.9%的银行未实现盈利。与此同时,二季度美国“问题银行”数量已经连续五个季度实现下降。截至6月底该公司统计的“问题银行”数量从3月底的772家进一步降至732家,为2009年年底以来的最低水平,“问题银行”总资产规模从2920亿美元下降至2820亿美元。

3.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更加重视实体经济发展

再工业化不仅是奥巴马政府口号而且也是其重要的政策基点,即使政府的计划目标不能完全实现,但美国去工业化趋势已经停止。从现实条件来看,美国也具备再工业化的可能。一方面,美国的劳动生产率较高,在发展中国家工资上涨的情况下一些商品在美国制造业已经或将具备一定成本优势;另一方面,美国还具有大量剩余产能,2012年10月美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7.8%,低于1972-2010年美工业设备80.4%的平均开工率,这意味着在不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成本的情况下仍可提高工业产出。

4.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将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

从政策方面看,新兴市场国家尚有较大的放松空间。首先,当前印度和巴西等国的基准利率仍保持8%及以上的水平,还有一定的下调余地。其次,新兴市场国家财政赤字水平较低,财政政策还有放松的空间。最后,经济体制的改革将释放出巨大的经济增长动力。

从实体经济方面看,当前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仍处于资本积累快速增长的周期,在技术上又可发挥后发优势,人口众多且年轻,消费意愿和能力在不断增强,这也是新兴市场国家历经全球金融危机和发达国家债务危机仍然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原因。上述因素在短期内不会消失或减弱,并将继续推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都处于转型时期,均需要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这也带动了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因此,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将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

5.供给改善减轻通胀压力

首先,2012年美国干旱导致粮食产量下降,这必将促使世界各国更加重视粮食安全,加大农业投入,从而提高2013年粮食供给,在此情景下食品价格将不会大幅上涨。其次,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更强调结构调整和供给管理,从而抑制物价上涨。比如,印度政府在“十二五”(2012-2017年)经济发展规划中,强调发展重点放在产品及服务的供给方面,意在防范通胀的同时满足未来五至十年经济快速增长的需求。俄罗斯和巴西也采取了类似措施。最后,各国对页岩气开发和利用也将增加能源供给,抑制国际石油价格进一步上涨。

二、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1.欧洲和日本经济仍将低迷

欧洲债务危机虽现曙光,但现在的政策依然是治标不治本,多年累积的矛盾,如财政赤字问题在短期内难以化解。与此同时,实体经济的低迷和僵化的用工制度将继续影响欧洲国家的就业水平。由于人口老化等问题,日本经济内生动力匮乏,中日经济关系降温也将继续影响日本经济,预计2013年日本经济将会负增长,继续低迷状态。

2.技术进步推动的经济增长短期难以实现

一方面,从全球范围看,仍然缺乏能够引领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的新技术革命出现,导致发达国家不可能出现技术推动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从国际合作来看,发达国家不积极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先进技术设备,资金缺乏导致对外援助下降,贸易壁垒却在不断加强,技术进步对发展中国家的促进作用也在降低。在此情景下,世界经济将继续低速增长。

3.贸易保护影响经济增长

受经济增长放缓和失业率居高不下等因素影响,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贸易保护有不断加强的趋势。贸易保护的领域由传统的战略型产业向金融、高新技术和新能源等行业延伸,贸易保护措施变的更加隐蔽、复杂且难以量化。经济理论和实践都表明,贸易保护不仅不能解决增长和就业问题,反而是实现世界经济全面复苏的绊脚石。

4.流动性泛滥导致通胀压力长期存在

篇6

关键词:服务经济;服务业;现状评价;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3-0066-07

服务经济是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在工业化中后期开始出现并在后工业化时代日益成熟的以服务业为主导、并使国民经济整体日益服务化的高级社会经济形态,这种新经济形态突出表现为以拥有知识、技术、信息的人力资本要素作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服务业大发展是服务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内涵,但服务经济不仅表现为服务业自身的高度发展,更突出表现在服务业与农业、工业的融合、协同、互动发展以及国民经济整体的服务化,其本质特征主要体现为产业结构服务化、中间投入服务化、价值创造服务化和最终需求服务化。从发达国家走过的历程和当今世界产业发展趋势看,服务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国民收入水平、社会分工深化程度、城市化进程、市场经济制度完善程度、人力资本积累和虚拟经济的作用。本文结合上述特征与我国实际,进行我国服务经济发展现状评价和中长期发展趋势预测,提出促进我国服务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以期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我国服务经济发展现状评价

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研究,比较公认的判断是总体上进人工业化中后期。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完成工业化,然后迈向后工业化阶段。

(一)服务经济处于培育阶段,尚未成为主导力量

1 服务业呈快速发展态势,支撑服务经济的产业基础仍显薄弱。改革开放以来,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1978~2010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3.9%上升到43.1%,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的比重从12.2%上升到34.6%。但是支撑服务经济的产业基础仍然比较薄弱,服务业产出占比自2000年达到40%后,至今仍在略高于40%的水平徘徊波动,经济增长仍主要依靠工业推动。

2 制造业服务化趋势初现,服务业支撑、引领作用不强。当前,我国一些制造业企业依托其核心产品,向上下游服务环节延伸产业链条,或发展与主业相关的服务业务,呈现了较为明显的服务化趋势。但是生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服务业对制造业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不强。基于投入产出分析表明(见表1),2002年、2007年我国第二产业对生产业的依赖度低于第三产业甚至第一产业对生产业的依赖度,而且生产业对三次产业的支撑作用均在减弱。

3 消费服务化趋势明显,服务消费水平还有待提高。2000~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比重不断提高,分别由40.79%和29.66%上升到43.72%和33.82%。但与发达国家现阶段服务消费比重高达50%甚至60%相比,我国服务消费水平还有待提高。由于我国服务业领域市场化改革滞后、公共服务体系缺失,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医疗、教育、电信等服务消费有效供给不足、价格过高,服务消费支出的提高相当程度上是由价格因素所致。

4 服务贸易持续增长,但总体竞争力不强。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保持年均16%的增长速度,但占当年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额比重则从1997年的14.14%降低到2010年的11.14%。运输、旅游和其他商务服务等传统项目仍是服务贸易的主要内容,金融、计算机和信息、咨询、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等新兴服务虽有所提升,但占比偏低。总体来看,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弱,不仅服务贸易占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下降,而且与世界服务贸易的比重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

5 创新要素推动作用日益增强,要素流动和配置机制尚不健全。近年来,我国金融保险业、信息传输业、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较快,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对服务业发展的贡献作用日益显现。但现阶段我国发展服务经济急需的高素质人才仍然匮乏,知识、技术、人才等高级生产要素还不能在更大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重组,创新成果的开发利用机制不健全,创新要素配置效率和方式亟待改善。

6 服务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逐渐优化,改革任务依然艰巨繁重。近年来,我国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制度环境不断改善,但是金融、电信、航空、铁路等垄断行业以及教育、医疗、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攻坚任务仍然艰巨繁重,服务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亟待完善。

(二)制约我国服务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1 对原有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依赖。由于认识不到位和体制机制尚未根本破除,政府和企业尤其是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对原有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仍然普遍存在很强的路径依赖。一是热衷于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大项目和暴利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对长效性的人力资本投入和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的研发创新投入缺乏兴趣和热情。这既不利于现代生产业的发展,又制约了消费业的发展。二是许多地方仍然囿于西方传统工业化在中期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理论教条和实践模式,忽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和及时转向以精深加工化为主导,不利于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及产业分工深化,从而制约了生产业的发展。三是长期以低水平加工贸易方式为主,来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扩大出口,核心关键技术和高增值的服务环节被外资、外商控制,这对国内生产业的发展难免产生抑制作用。

2 城乡二元分隔的体制障碍。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二元分隔体制至今尚未完全破除。改革开放以来逐步放开农民进城务工创业后,又在城市内形成了农民工与“城民工”、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同城不同制”的新二元结构矛盾。这种双重二元分隔体制是工业化、城市化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严重阻碍,明显弱化了城市化与服务业及服务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效应。

3 收入分配格局失衡。收入分配体制不合理以及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原因导致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分配格局日渐失衡,宏观分配中的普通居民和微观分配中的劳动要素报酬占比持续下降,目前已明显低于合理水平。政府、企业和资本要素报酬占比偏重,本能地不断扩大投资,使投资率持续高位攀升;居民和劳动要素报酬占比过低,相对削弱了消费基础;高投资率形成的过剩产能只能靠不惜代价扩大出口来消化,由此造成内外需和内需中投资、消费失衡不断加剧的不良循环。尽管我国居民收入也在持续较快增长,但近十多年一直低于经济增长速度,尤其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制约了消费业的发展。

4 创新要素投入不足。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到2010年才达到1.75%,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原本提出在1999年就应达到4%,推迟到2012年才实现,可即使如此,也比2007年世界平均水平和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低1个百分点,比高收入国家低1.6个百分点。此外,对创新成果、创新要素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机制尚不健全,人才、技术、知识产权等创新要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效率偏低,产权交易市场、技术交易市场等高级要素交易市场规范化建设滞后且缺乏有机融合,创新要素配置效率和方式亟待改善。

5 服务业改革错综复杂。当前,我国服务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从某些方面看,其难度之大甚至超过一、二产业改革。服务业改革不单纯是经济体制改革,还涉及科技、教育、文化、医疗、社会管理等多方面的体制改革,有的还会涉及意识形态问题,尤其是消费业和公共服务业领域的改革与民生直接相关,其社会关注度和敏感度很高。突破制约服务业发展和向服务经济转型的体制瓶颈,不仅需要有更大的决心、魄力和胆识,还必须有更科学、周密的顶层设计,更强而有效地驾驭全局和统筹协调的能力,更妥善地处理好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

6 促进服务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不完善。当前,我国促进服务业和服务经济发展的部分政策设计不够合理。如,以生产性增值税为主的税收格局,导致地方政府为增加税源而更注重发展制造业;服务业企业多征收营业税,由于不能抵扣其进项所包含的增值税,实际税负可能高于制造业。此外,现行政绩考核办法也不利于服务经济的发展,GDP总量和增速实际上仍是评价地方政府的首要指标。

二、加快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加快向服务经济转型的必要性

1 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内在要求。“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强调要“促进生产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推动生产业加速发展”,要大力发展生活业,满足多样化需求,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步伐,既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也是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必然推动社会经济形态高级化的体现。

2 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迫切需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但要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充分发挥服务业及其支撑和促进一、二产业加快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扩大就业的重要作用,实际也提出了在工业化中后期加快向服务经济转型的跨越式发展要求。信息化与服务化是相伴相生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这意味着要超越西方传统工业化模式,把继续完成工业化与推进经济服务化有机结合起来,加快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

3 是构建国家竞争力新优势的迫切需要。发达国家已经步入服务经济成熟发展阶段,构成国家竞争力的各种传统要素已在很大程度上被知识、技术、信息等服务要素改造更新和替代,竞争优势产业已由传统制造业转向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其仍然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传统产业也主要依赖品牌影响力、商业模式创新、供应链管理等服务要素支撑。而我国人口红利期已临近结束,劳动力和物质资源要素成本持续上升趋势明显,传统的低成本竞争优势日益消减。国际竞争压力迫使我国必须加快服务经济发展步伐,构建我国全面、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国家竞争力新优势。

4 是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迫切需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使广大人民群众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必然要求大力发展公共服务业和各类新兴的消费业,同时从加快发展现代生产业切入,推进产业经济服务化,从而为社会、为市场提供更高质量、更加安全、更能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物质文化产品。

(二)加快向服务经济转型的可能性

1 国际经验表明,从工业经济转向服务经济具有加快转型的趋势。从工业经济转向服务经济,发达国家都经历了较长的历史阶段。但国际经验表明,由于时代条件的变化,普遍存在着后发工业化国家转型期缩短趋势。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正日益向纵深发展,新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更是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根本改变了传统的时空概念。这使得新兴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压缩式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日韩等国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速度明显快于欧美国家,亚洲“四小龙”也表现出同样的加速趋势。我国作为最具活力的新兴发展中国家,显然也具有加快向服务经济转型的可能性。

2 我国已经基本具备了加快向服务经济转型的物质技术基础。我国的工业化过程从一开始就不同于西方传统工业化路径。目前,我国已建立起独立、完整并有一部分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制造业规模巨大,2010年已有220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其中许多是重化工产品,有的已大大超过发达国家工业化时期峰值。这意味着我国工业化中期不必完全重复发达国家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传统模式,至少无须再着重扩大重化工业的数量规模和比重,从而也有条件及早确定以精深加工化和服务化为主导,把继续完成工业化与加快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结合起来。

三、我国服务经济中长期发展趋势分析

(一)未来10~20年是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

1 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将促进产业结构和最终需求服务化。未来10~20年,我国经济有条件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如按7%测算,经济总量将达到2015年的55.8万亿元、2020年的78.3万亿元,人均GDP将达到2015年的45771元、2020年的67252元。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10000美元,进入中上收入国家行列,具备了支撑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发展的收入水平。根据国民收入水平与服务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有可能在“十二五”打破波动徘徊局面,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十三五”有可能突破50%的临界点,初步确立服务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再下一个十年,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仍可能达到5%左右,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开始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服务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支撑作用将稳固确立。

2 城市化水平提高和实质性推进,将为服务经济发育成长创造广阔平台和强大动力。“十二五”时期,我国将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按照保守估计,我国城市化率将达到2015年的51.5%、2020年的55.5%,未来十年内将有1亿多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破除双重二元结构体制已经成为改革攻坚的重点任务,农民工“市民化”可能在5~10年内逐步实现。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实质性推进,对生产性、消费和公共服务的需求将大量增加,必然会有力推动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并首先在大中城市形成以较为发达的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带动全国加快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

3 人力资本积累和创新战略的实施,将有效支持要素投入和价值创造服务化。2020年我国将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建成创新型国家。届时,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和主要劳动年龄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将分别达到13.5年和11.2年;我国综合入学率达到83%,超过目前中上收入国家约76%的平均水平,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总量将比美国高出80%;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到30%以下、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5位。人力资本积累和创新战略的实施,将有效推动现代服务业大发展和要素投入服务化,尤其是促进知识密集型生产业与技术密集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合互动发展,从而大大加快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步伐。

4 体制改革攻坚取得突破和政策体系日益完善,将为加快服务业发展和向服务经济转型创造更有利的环境。“十二五”是深化改革开放的攻坚时期,我国将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包括服务业领域的改革,着力突破深层次的体制,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包括加大服务业开放力度。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可以期望,体制和政策环境的不断完善,将为服务业大发展和加快向服务经济转型提供更强有力的保证。

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我们判断,今后10~20年应是我国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服务化、价值创造服务化、中间投入服务化和最终需求服务化将取得长足进展,2020年之后我国总体上将步入服务经济社会。

(二)服务经济发展趋势预测

1 关于产业结构服务化的预测分析。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未来我国服务业比重进行预测表明,我国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化将经历三个阶段(见表2)。

第一阶段是“十二五”时期。在最终需求结构调整带动下,加以要素驱动结构逐步变化的推动,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步伐加快,将带来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生产业快速发展。同时,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提高居民和劳动报酬“两个比重”,加快农民工市民化,加强民生建设,推进基础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举措,将促使商贸服务业、文化产业、家庭服务业、旅游业、体育产业等消费业和各类公共服务业快速发展。在此阶段,预计服务业年增长率将达到8.9%,超过GDP和第二产业增长速度,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再波动徘徊,将呈现持续上升态势,有条件的大城市将会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第二阶段是2015~2020年。随着工业化基本完成,服务业增长速度可能有所降低,但仍将高于GDP和第二产业增长速度,服务业占比将继续上升并突破50%的临界点,服务经济形态初步确立。由于服务企业显著增多,加之事业单位完成分类改革,经营性事业单位转成企业,服务市场竞争加剧,将导致服务业内部调整和加快结构升级,高端生产业和新兴消费业将日益成为服务业和服务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传统服务业占比下降但通过改造提升逐步实现现代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显著提高。

第三阶段是2020~2030年。随着我国进入后工业化阶段,服务经济形态稳固确立并逐步趋于成熟,服务业仍可保持高于第二产业和GDP的增长速度,服务业占比继续稳步提高(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服务业占比一般要达到70%以上才趋于稳定),制造业服务化将成为普遍趋势。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服务业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也相应成为较为发达的服务经济国家。

2 关于就业结构服务化的预测分析。选取与我国同为“金砖四国”的俄罗斯、巴西作为参照国,依据这些国家在服务业达到与我国未来时期相似比重时的就业情况,推测我国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见表3)。首先,我国服务业吸纳就业人数始终呈现增长趋势,与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基本一致。其次,随着服务业占比上升及其吸纳就业潜力的逐渐开发,在“十三五”末期服务业将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部门,即其吸纳的就业人数将超过50%。第三,受到人口峰值的影响,“十二五”时期仍是我国就业压力较大的时期,“十三五”时期尽管人口高峰已过,吸纳就业的压力仍主要由服务业承受。第四,我国就业压力将在2030年后得到缓解,随着就业总需求下降和服务业结构升级,虽然服务业仍是吸纳就业的主要部门,在就业总量中的占比还会继续上升,但其吸纳新增就业人数和就业增长率都将下降。

3 关于中间投入服务化的预测分析。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在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阶段,生产业增速明显超出服务业平均水平。目前,我国生产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必然会有力推动生产业大发展,使制造业对生产的需求持续扩大,并由此加快中间投入服务化进程。制造业与服务业将以三种方式融合互动发展(见图1):一是制造企业自有服务功能的完善提升,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的实时服务。二是通过将服务外包,以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并使企业自身能够专注于提高核心竞争力。三是制造服务化或转型成为服务型企业,如龙头企业只掌握品牌培植、研发设计、技术标准和营销授权,将其他生产经营环节都扩散外包出去。

4 关于价值创造服务化的预测分析。全球化条件下国际分工使我国处于价值链低端环节的不利地位,将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进程中逐步改变。向服务经济转型与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紧密结合,人力资本提升的正向动力、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反向压力、物质资源的高投入与高消耗难以为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制约等等各种条件,将迫使和推动我国产业与企业向价值链“微笑曲线”两端攀升,加快价值创造的服务化。

5 关于最终需求服务化的预测分析。在扩大内需战略实施、调整国民收入格局、提高居民消费份额、城镇化向纵深发展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居民的消费服务化趋势将明显加强。基于对历年经济增长率和人均消费支出之间相关度的计量分析,以及城乡居民服务消费支出的历史数据分析,并结合相关机构对我国经济增长率和城镇化率的预测,表4给出了未来我国消费服务化趋势预测。2020年,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服务消费支出占比将分别上升到55%和41%,全社会服务消费支出占比将上升到49%。如果按照总人口14.5亿、城镇化率60%计算,2020年我国居民服务消费支出总额将达到15万亿左右。

四、结论

我国服务经济尚处于培育阶段,对原有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依赖、城乡二元分隔体制障碍、收入分配格局失衡、创新要素投入不足、服务业改革难度加大和政策体系不完善等因素制约着服务经济的发展。我国加快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构建国家竞争力新优势、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迫切需要。后发工业化国家普遍存在着转型期缩短趋势,而且我国已基本具备了加快向服务经济转型的物质技术基础,因此,今后10~20年将是我国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

参考文献:

[1]程大中,中国服务业的增长与技术进步[J],世界经济,2003(7):35-42

[2]白仲尧,依绍华,服务业与综合国力的关系[J],财贸经济,2004(8):75-80

[3]周振华,服务经济的内涵、特征及其发展趋势[J],科学发展,2010(7):3-14

[4]陈宪,殷凤,韩太祥,服务经济与贸易[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5]任旺兵,刘中显,我国制造业发展转型期生产业发展问题[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6]李相合,中国服务经济:结构演进及其理论创新[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7]刘世锦,任兴洲,王微,关于服务经济发展的若干认识[J],科学发展,2010(8):3-17

篇7

[关键词] 世界经济 经济全球化 经济发展 国际分工 国际产业

一、引言

世界经济格局是世界各国或国家集团间通过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形成的一种世界经济结构。传统的世界经济格局主要描述各类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及其演变,如20世纪90年代之前,经济实力最强,人均生活水平最高,对世界经济事务影响力最强的美国、欧盟和日本三“极”之间的经济权力分配关系是世界经济格局的主要内容。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全球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由于各国或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上的差距,各国的知识经济发展水平和进度出现较大的差异。在知识经济发展水平各异的前提下,各主要国家经济出现了不同的发展趋势,各国之间在国际分工、贸易、金融和投资关系上也发生了较大改变,它们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也因此发生显著变化,世界经济正形成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新的经济格局。

二、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和各国国内经济发展之间矛盾运动的产物

区域集团化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深的情况下不断加强的,这种现象绝非偶然。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必须结合经济全球化的背景来探求区域集团化发展的原因。二战以后,亚、非、拉各洲落后国家纷纷独立,曾主导世界经济发展的西欧已雄风不再。美国作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开始在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推动其经济自由的理念;各国也吸收战前高贸易保护、以牺牲他人利益来获取自己利益的零和竞争方式的教训,客观上也有减少贸易壁垒,促进经济合作的要求。这样,经过布雷顿森林会议,全球层次的各种经济协调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等逐步建立。这些组织的一个基本宗旨就是推进全球范围的经济自由。这些组织对促进经济的全球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全球范围的经济自由和国家经济发展之间有着深刻的矛盾。幼稚产业论、保护就业论、平衡国际收支论等许多保护贸易理论为一国贸易保护提供了充分的论据。这样,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为了在和发达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的竞争中获得优势,落后国家纷纷联合起来,组建各种形式的区域组织;西欧发达国家各自的经济实力有限,同样为了共同利益,与美国和苏联竞争,也纷纷组建起各种形式的区域组织。于是,在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末,第一次区域集团化浪潮就开始了。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整个世界出现了市场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正是市场经济在世界范围的一体化,才真正使世界经济出现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规律在全球范围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这样,经济全球化趋势第一次是在全球范围,而不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展开,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全球性经济竞争大大加剧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国要发展,必须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资源,不开放是不行的,这方面,自由贸易理论提供了充分的论据;但在一国经济实力较弱的情况下,这种开放又必须是有条件的,这方面保护贸易理论提供了同样充分的论据。这样,一国既想利用世界资源,又不想使自己的竞争力受到损害,和有共同文化渊源、地理位置相近、生产力发展程度相当或经济结构具有互补性的国家结盟,在一定范围内享有更高程度的经济自由就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选择。这种情况使区域集团化趋势再次得到加强,于是,区域集团化的第二次浪潮就开始了。由此可见,区域集团化不过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国家经济发展之间矛盾运动的结果。

三、中国参与国际分工延长了国际产业链,提高了世界经济的整体效率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化引发了世界价值体系的组合重构和产业链的跨国延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范围内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和逐步完善,各国贸易壁垒逐渐降低,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趋势不断加强,产业链的众多环节越来越具有了空间上的可分性。处于主导地位的厂商,出于资源优化配置的考虑,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有利的区位进行相关产业链环节的生产布点,使得传统的主要以产业或产品为界限的国际分工,逐渐演变成为同一产业、同一产品内某个环节或某种工序的国际分工。产业链国际分工作为全球化经济本身发展出现的新特点,即使没有中国的参与也会发展,但中国的积极参与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际产业链的延长,从而进一步深化了国际产业链分工。中国无与伦比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大大延长了产业链条上的劳动密集型环节,中国相对廉价而数量增长惊人的科研人员,进一步延长了产业链条上的技术密集型环节和产品的研发环节,现代服务业中的一些环节也在中国国内得以延伸。可以相信,随着中国的发展和更为深入的融入世界体系,国际产业链会得到更大的拓展效率要求以最少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社会分工或专业化的不断深化是效率提高的主要途径。相对传统的以不同产业或产品为对象的国际分工,产业链国际延长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公司利润,发挥了各国的比较优势,因而更能够促进世界经济整体效率的提高。而中国通过对国际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深化了国际分工,为世界经济整体效率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总结

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贸易多年持续顺差。但是客观地分析中国经济实力可以看出,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各国要求人民币升值,是富有的工业化经济大国不愿意为治理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承担相应的责任。全球经济是世界的,各经济大国应通过协商和妥协,各自承担相应的合理的责任,不仅有利于各国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技术转移;区域经济发展;特点;趋势;作用

[中图分类号]F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0-0090-02

技术转移理论最初作为解决南北问题的重要战略,提出于1964年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按照联合国的定义,技术转移是指“关于制造产品、应用生产方法或提供服务的系统知识的转移,但不包括货物的单纯买卖或租赁”。普遍意义上,技术转移指的是技术知识在国家、地区、行业内部或之间以及技术自身系统内输出与输入的活动过程,包括技术成果、信息、能力的转让、移植、引进、交流和推广普及。

但在早期,技术转移还是无意识行为,是发达国家打破南北僵局、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策略工具。而今,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低碳发展趋势的到来,实施环境友好型技术对全球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日益增强;伴随技术创新、技术进步日益加快的步伐,先进的环境友好型技术的应用,需要通过有效的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来发挥其巨大作用。技术转移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研究机构及政府都关注并参与的战略性选择。技术创新与技术转移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产生着巨大的影响,通过促进技术转移来催化技术创新、发展高技术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速区域经济和科技发展,也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势和主流之一。因此,充分认识技术转移的国际新特点和新趋势,对有效发挥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国际技术转移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科技经济进入全球一体化进程以来,国际技术转移不断呈现新的特点和趋势。

(1)随着国际技术转移的速度逐步加快,规模逐渐扩大,领域不断拓宽,其发展趋势已由梯度式发展进入到跳跃式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技术贸易额平均每十年翻两番,已接近世界贸易总额的1/2,其增长速度之快为一般商品贸易所望尘莫及。

(2)国际技术转移的结构正在快速升级。技术转移载体趋向软件化、技术转移内容趋向信息化、技术转移传播趋向网络化、技术转移渠道趋向多元化、技术转移形式趋向多样化。形式由单一的国际间技术转移,向包括有技术含量的国际商品进出口贸易、国际技术转让(或称许可证制度)、外商直接投资、合资企业在内的正式市场媒介模式;及包括企业联盟、分包、反工程、出口、通过人力资源的流动实现的技术转移、技术援助在内的非正式的市场媒介模式转换,日益形成当前知识形态技术和技能形态技术两大类别的软技术转移以及人才引进和技术培训为主要形式的技术转移模式。

(3)技术来源的多极化趋势加强,国际技术转移由单向性向双向性发展。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转移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技术转移,日益成为国际技术转移的两大主要方向。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一些具有长期工业发展经验的发展中国家,也日益成为当今南北技术转移的桥梁。

(4)技术转移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高技术产品成为世界贸易发展的主导力量。以高技术产品和高技术为贸易对象的现代技术贸易的扩展,以技术服务和信息交换为内容的国际技术服务贸易的形成和发展,构成世界贸易结构变化的基础。

(5)科学技术全球一体化,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不断加强,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国际技术摩擦加剧,各国在高技术领域的竞争和合作趋势同在。

(6)技术转移受到越来越多的法规、法律的管制,知识产权制度的国际准则逐步完善、趋向成熟,产权对象日臻完备、范围不断扩大,产权保护趋向广泛、严格和国际化。知识产权制度成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核心问题,世界各国很早就制定自己的《专利法》或类似法规,这使技术的转移受到一定的限制。

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各国政府对技术转移的干预比对普通商品贸易的干预程度更大。政治和外交因素对技术转移的影响正在加强,技术转移与技术外交成为国际政治舞台的一项重要活动内容。

2 国际技术知识转移与流动呈现的新特征

国际技术知识的转移与流动是国际技术转移的关键环节,近些年来也不断呈现新的特征。各国政府和企业在加强自主开发能力建设的同时,也日益注重国际技术知识网络的构建,国际技术知识的转移和流动的数量快速膨胀、质量也有所提升。在技术知识,特别是产业技术在日益走向综合化和集成化的同时,产业技术本身发生了演变和分化,出现了核心技术知识和一般技术知识。另一个现象是,创新主体在日益推进核心技术知识向精深方向发展的同时,也日益注重核心技术知识的体系化建设,并以体系技术构筑新的技术壁垒。但由于体系化和标准化的核心技术知识具有较大的粘滞性,不仅成为拥有者极力保护和封锁的对象,也由于较高的掌握和逾越难度而具有较大的流动阻力。

当前归纳起来,国际技术知识转移与流动,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国际转移主体将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技术转移客体不断向高级化方向发展;亚太地区将成为国际转移的新兴市场;技术反向转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技术转移对东道国影响日益增强;国际技术转移由单纯技术转移向研究开发的战略转变;技术输出国对核心技术的控制有增强趋势;互联网对国际技术转移产生了深刻影响。

3 新时期技术转移的贡献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能脱离科技创新和技术提升来谋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技术转移作为科研和技术成果转化的途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与促进作用呈现出越来越强劲的态势。分析国际技术转移的新特征、新趋势,结合国内的工作实践,技术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了各国和区域的经济发展。随着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光电子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的兴起和日益成熟,新科技革命已经摆脱了资源禀赋的制约,各国科技优势在国际分工中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随着技术在新的国际分工格局中转移,加速了科学技术的传播,国际技术转移迅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各国和各地区经济的发展。无论是技术的提供方还是接受方都得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技术转移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2)优化了区域产业结构。通过技术转移能够大大提高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产业的整体水平,推动产业的起飞与转换。通过对主导产业、优势产业进行优先技术转移,可以使主导产业真正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带头作用。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传统产业,通过技术转移实现改造,从而使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

(3)加快了企业的技术进步。通过技术转移可以加快企业的技术进步。企业是技术进步、技术创新的主体,通过技术转移可使企业掌握并应用高技术,进而使企业建立起自主开发的技术与人才储备,从而增强企业技术进步的动力和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延长了技术的生命周期。实践证明,通过技术转移还可延长技术的生命周期。随着技术生命周期日益缩短,发达国家将在本国的已处于成熟期的技术转移到需要这些技术的国家和地区,继续发挥这些技术的作用,使供需双方都能从中得到益处,收回的成本还可继续投入新技术的研发,带动了全球的技术进步和升级。

4 结 论

长期以来,技术转移在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始终是一个很薄弱的环节,缺乏良好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成为提高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障碍。近些年来,为了加强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积极发展技术市场,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科学技术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从2007年开始实施“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2008年启动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试点工作,各地纷纷建立省级示范机构。技术转移已经逐步成为推动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已成为我国加速区域经济和科技进步的主要动力和源泉。目前,我国的技术转移工作已经形成由政府推动、以企业为主体、高校及科研院所与科技中介组织多方积极参与的发展形态。紧跟国际技术转移发展的新动态,准确把握新特点,在大力倡导和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的同时,重视和加强地区技术转移工作,对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今后我国在制定区域技术转移战略时,也应积极建立区域间工作联系机制,搭建区域间工作合作平台。政府应积极组织推动,建立区域技术转移联盟、产学研办公室、技术转移合作中心等。区域间技术转移,还应联合调研重点技术项目,相互了解技术需求,从而制定区域间技术转移计划。

参考文献:

[1]王新新.我国技术转移的发展趋势及相关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08(12):88-90.

篇9

[关键词] 贸易顺差 成本 减缓

一、我国贸易顺差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的贯彻实施,我国的贸易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1981年~1989年贸易逆差为主的起步阶段,1990年~1996年较小贸易顺差的发展阶段以及1997年至今以较大贸易顺差为特征的成熟阶段。特别是自2002年中国加入WTO以来,我国贸易顺差持续大幅度增加(图1),2006年为1774.8亿美元,2007年达到2622亿美元,同比增长47.7%,对我国GDP的贡献率为8.1%。然而,伴随着巨额的贸易顺差而来的是我国所需面对的国际贸易摩擦日益增多,以及以G7为代表的国家不断向中国施压,促使人民币升值幅度不断提高。甚至有的国家认为,人民币币值低估是我国贸易顺差不断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回顾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要素禀赋,以及国际分工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面对中国廉价的劳动力成本、良好的投资环境,世界各国厂商纷纷在中国投资建厂。根据2007年的对外贸易数据的分析,我国对外贸易有以下几个特征;(1)从贸易方式来看,加工贸易额占出口贸易总额的50.7%,占进口贸易总额的38.5%,其贸易顺差额占我国总差额的72.1%,充分说明了附加值低的加工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从进出口企业的性质来看,外资企业的出口额占我国出口额的57.1%,其进口额占我国进口总额的58.5%,其贸易顺差额占我国贸易顺差总额的51.9%;(3)从贸易顺差的来源地来看,欧盟占51.2%。美国占62.3%,但是这两个地区与我国的贸易摩擦不断加剧,贸易技术壁垒也不断增多;(4)从商品种类来看,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服装及附件,以及纺织纱线及制品等方面。

二、结合多种因素的变化分析我国贸易顺差的趋势

1.十七大报告指出的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将从政策上减缓我国贸易顺差的增长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要快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从2007年的统计数据看,我国消费总额占GDP的比例为36.1%,而该指标在发达国家均为70%以上,甚至在与我国同等类型的国家巴西、印度也能达到70%。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414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786元,同时我国城市消费品零售额60411亿元,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8799亿元。而我国居住于乡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例为57.1%,除去城镇以上的消费,乡村居民消费仅占我国总消费额的20%~25%之间,因此我国农村还存在巨大的消费空间。而我国大量出口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甚至服装、纺织品,以及家具等日常商品在我国目前的农村市场却非常有限。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在不断提高,2007年实际收入增长率达到9.5%,在我国三农政策以及各项社会保障政策、教育政策日益健全的前提下,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的提高将会强力拉动内需的增长,实现我国经济转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局面,从而减缓贸易顺差的持续增加。

2.新劳动法的实施,以及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我国企业的生产成本

我国出口的商品绝大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低廉的劳动成本大大增强了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2006年我国在岗职工平均日工资为83.66元,远远低于欧美国家的工人工资,同期美国制造业工人平均小时工资为16.8美元。而新劳动法的出台,要求企业要给员工提供更多的福利保障措施,这将会直接增加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生产成本。另外,最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实行最低工资制,每年几乎都有调整和提高。根据十七大的政策要求,2008年以后在劳动者的劳动条件方面、在社会保障建设方面,企业会承担更多的成本,这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的一点。受这些法律政策影响最大的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朱明春),而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福建五个地区的出口额占我国出口总额的70%以上。在劳动力成本日益提高的条件下,民营企业会受到相当程度的影响,而相当一部分外资企业可能会因为投资成本的变化相应地将一些加工制造业转移至别的东南亚国家,从而最终导致我国出口增长速度的减缓。另外,有的学者分析,新的《劳动合同法》使劳动力市场的交易成本大大增加,将会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核心竞争优势,对中国经济会产生根本性的冲击,加快了全球制造业向其他国家转移(陈志武)。

3.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将会减弱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从2005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不断加大。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显示,人民币在2008年头3个月,就升值了近4%,它意味着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几乎每个月都上升1%,如果这种局面持续下去,将对我国的大多数出口企业造成重大的打击。部分专家指出,对于人民币升值,受影响最大的将是纺织、家电、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全球产业的大转移,我国家电产业已逐步发展成为全球主要制造中心,超过三分之一的产品销售到国际市场。 2007年仅仅家用电器产品(不包括消费类电子产品)出口额就达到300亿美元以上,这表明中国家电行业对出口贸易的巨大贡献。然而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导致家电行业的出口利润空间不断缩小,从而最终导致其出口能力的下降。与家电行业形似,占我国出口商品绝大部分比例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也会因人民币的不断升值而受损。

4.我国面对的国际贸易环境不断恶化,贸易壁垒不断增多,导致我国出口增长困难重重

据商务部资料显示,2007年,中国遭遇反倾销、反补贴,以及特保和保障措施等“两反两保”贸易摩擦将近70起,已连续12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其中反补贴案件首次出现,2007年我国共遭受8起反补贴调查,成为遭受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美国是我国的第一大出口贸易国,2007年竟连续对我国发起7次反补贴调查,而之前的23年里,没有对我国发起过一次反补贴调查。另外,2007年我国所经受的贸易摩擦还有一些新的情况。以前,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借口反倾销来保护他们的夕阳产业。而现在,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为了保护他们拥有的良好发展势头的产业,对我国提出的反倾销案数量急速上升,逐渐成为对我发起反倾销调查的又一大族群。更为严重的是,发达国家又开始设置更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所生产制造的产品所含的各项指标提出重重质疑。2007年的中国玩具召回事件很好地诠释了这一壁垒,该事件对我国的玩具出口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总体而言,我国面临贸易摩擦形势越来越严峻,对我国的产品出口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另外,由于受次级债的影响,美国经济放缓,消费需求开始显著下降,美联储也多次降息以求能刺激国内消费的增加,增强消费者信心,但并没能取得明显的效果。次级债究竟会给美国经济带来多大的损失,目前还无法确定。但是,自次级债爆发以来,我国各项产品对美国的出口额开始呈下降趋势,应该说,美国经济在将来一定时期内的放缓会对我国的外贸出口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5.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进一步遏制贸易顺差的增长

2007年我国又一次进行了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据财政部负责人表示,为了缓解贸易顺差过大,促进外贸平衡,政府需要利用多种政策工具,出台一揽子政策措施,这次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作为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抑制外贸出口的过快增长,缓解我国外贸顺差过大带来的突出矛盾。此次出口退税调整在2007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据江苏省统计,2007年,原出口退税为13%、8%的商品受退税取消影响,出口明显下降,出口额分别为2.9亿美元、2692万美元,降幅分别为37.9%、67.9%。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于简单的依靠以价格为主要竞争手段的中小企业造成很大的威胁,而对于以质量和品牌为主要竞争手段的大中型企业则是发展的机遇。但是,就我国目前的出口商品结构而言,有相当一部分商品是靠低价格取胜,利润率相当低,如服装、纺织、玩具,以及一些加工贸易产品等等,此次调整无疑会制约这些行业的出口增长。

6.其他因素对我国贸易顺差的影响

除了上述因素,我国贸易顺差还受一些其他的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主要包括:第一,我国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投资力度不断增强,一定程度缓解了大量农民工涌进城市务工的趋势,这有可能会造成劳动力供给的下降,间接造成企业劳动力成本的提高;第二,十七大报告提出,我国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实现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那么在政策上也将向服务业倾斜,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遏制一些制造性或加工性企业的发展,进一步降低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第三,我国原有的对外资投资企业的优惠政策也在逐步取消,实现内外资企业的公平竞争,这样可能会造成一些不能在我国获得明显成本优势的外资企业将部分产业向别的国家转移。由于外资企业在我国的出口贸易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对外资企业优惠政策的逐步取消难免不会对我国的出口造成影响。

三、对我国贸易顺差趋势的总结

根据以上因素分析,在我国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条件下,我国的出口会受到一定的制约。然而,我国的现在的贸易地位主要由当今的国际分工格局所决定的,而且产业结构调整等政策效用的发挥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我国的要素禀赋结构状况在很长的时间内很难得到改变,那么在市场经济和国际分工的体系下,我国要改变在国际生产中的地位还面临很大的困难。另外,我国的贸易出口优势并不会因为上述因素的作用而彻底改变,反而因为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我国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会具备更大的竞争优势。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条件下,我国制定多项调整政策来促进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发展,强化品牌建设,增加研发投资,大力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以求实现我国在国际分工生产中获得更高的附加值,真正促进我国人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2008年及以后的发展阶段中,我国将进一步完善进出口贸易的激励机制,在努力提高我国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前提下,更好地发挥进口对加快转变经济和外贸发展方式、促进消费多样化的作用,缩减贸易顺差。

参考文献:

[1]陈志武:《对改革路径的再思考》,中宏网

[2]梁福涛:《缩小贸易顺差关键要转变要素禀赋结构》.上海证券报,2008/01/17

[3]尚广东:《中国贸易顺差的原因研究》.财经界,2007年01期

篇10

关键词:金融危机;复合型企业;新趋势

一、复合型企业的概念及特点

复合型企业是指其某种特定产品通过技术创新在销售市场上占据稳定的份额后,不是通过简单的规模扩大,而是通过围绕其核心技术继续投资并研发其他种类产品的企业。它在每种产品上进行专业化生产,又在相关的多种产品上拓展市场。其特点主要表现在:

第一,复合型企业一般建立在已有的核心竞争力基础之上。产品从某一种类拓展到另一种类都是围绕核心竞争力进行的。

第二,企业创造的是产业链效益而不是规模效益。当企业的产品已经占领稳定的市场份额,面临继续扩大规模生产,还是选择将核心技术延伸到相关产品,通过开辟新的市场来谋求发展时,企业选择的是通过缩短产业链来减少中间成本,通过在多种产品上延伸核心竞争力来抵御金融风险。

第三,企业同时具有专业上和整体上的优势。从专业上看,企业在每种产品的生产中都进行创新和研发,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竞争力。从整体上来看,企业沿产业链进行了核心竞争力的延伸,通过生产多种产品,降低了产品种类单一的风险性。

二、复合型企业的发展

1 我国复合型企业的发展历程

(1)20世纪80年代我国复合型企业的发展

该阶段主要是建立复合型企业集团。企业开始在模仿和学习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吸收、消化并加以创新,进入复合型经营的探索阶段。此时,企业集团产品种类逐渐增加,但是技术竞争力仍然缺乏,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降低成本。

(3)20世纪90年代我国复合型企业的发展

此阶段主要是建立中小型复合型企业,目标是创造规模效益。技术创新在企业发展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企业开始向提高生产率和增加产品附加值转变。

(3)21世纪初我国复合型企业的发展

本阶段企业的发展建立在发展核心技术及创造产业链效益的基础之上。科学技术成为核心竞争力,人才战略成为企业发展的基石,通过产业链的缩短和核心竞争力的延伸来达到生产成本的降低和企业全球化发展战略的实现。

2 典型复合型企业举例

(1)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于1995年创立。2003年前主要生产电池,其在全球市场上占有镍电池60%和锂电池30%的市场份额。在此基础上,比亚迪于2003年跨行业收购陕西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并利用在电池行业的技术优势生产双模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等,将电池的核心竞争力发展到汽车行业。如今,比亚迪已经成为电动车领域的领跑者和全球二次电池产业的领先者。

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代工业务下滑时,比亚迪汽车业务已经成为二次充电电池、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的有力支撑。截至09年6月30日,汽车业务份额占整体营业额的比例从2008年上半年的31%攀升至2009年上半年的55%,首次超越二次充电电池、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成为比亚迪股份占比最大的业务板块。

比亚迪的成功是自主创新的成功,也是选择复合型生产的成功。在电池生产具有稳定的市场份额后,把电池的核心技术拓展到汽车生产上,实现了两种产品的纵深发展,从而减小了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2)云南白药集团

云南省医药有限公司前身为云南省医药公司,成立于1951年,隶属云南医药集团,是一家县有50余年历史的大型国有企业。“中药止血散剂”是云南白药的传统优势领域,但是只在“创伤药”领域发展,年销售额只有2亿多元。1999年,云南白药集团开始瞄准中国的小创伤护理市场,推出了自己的“白药创可贴”,因其具有消毒杀菌功能并能使小伤口更快地愈合,迅速打破了由强生公司的“邦迪”品牌一统市场的市场格局。云南白药于2004年推出以“防治牙龈出血”为主要诉求点的白药牙膏,独特的定位及医药领域积累的品牌效应,使得白药牙膏迅速赢得了一批忠实用户。

云南白药集团复合型经营的成功,始终离不开医药的根基,也正是围绕这一核心技术,适时推动相关产品的拓展,促进了云南白药集团的迅速发展。

三、金融危机中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第一,复合型企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一支不可小觑的新生力量。复合型企业实现了多种产品的纵深发展,从而减小了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第二,拥有核心竞争力成为各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基础。复合型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和创新,从而打开了国内国际市场。

第三,产品种类的拓展逐渐围绕核心竞争力进行。复合型企业围绕核心竞争力适时发展相关产品,有助于实现核心竞争力在相关产品上的延伸。

第四,缩短产业链成为企业发展的新方向。复合型企业通过核心技术将相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整台到一起,降低了采购和销售成本,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篇11

农业经济发展与否的关键有三个,其一是通过对本国农业经济现状的调查研究,确定整个农业经济发展的走向;其二是要大胆地进行体制改革,推动农业经济大幅度、高质量、高效益发展;其三是要靠高素质的农业从业人员。

就农业经济发展道路而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最初是依靠和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采用的是以“大包干”责任制为代表的统分结合的。但进入21世纪以来,关于的思考和创新的呼声,从理论界到新闻界、到农民自己、再到现在的中央决策层,可以说是“仙乐飘飘处处闻”。显而易见的是,中国农业经济目前的发展态势已经充分证明胜利完成了历史交付的使命,农业经济发展的舞台应该上演农业产业化合奏曲了。

什么是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 Agri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综观美、日、德、以色列等国的农业发展经验,农业走产业化发展道路的事实已经充分证明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和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那么,结合中国国情,应该以什么样的农业组织方式和生产经营模式来实现农业产业化呢?

发展道路和具体组织经营模式合并在一起,就是事物的发展趋势。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就是以制度创新寻求一种具体形式多样的能够大力推动和帮助农业走产业化发展道路,进而有效推进中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实现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崭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制度和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二、农业为主地区农村人口素质的现状

那么,制度创新也好,引进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也好,要在农业生产实践中贯彻这种发展趋势,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课题组认为,最根本的还是要依靠人、依靠农民、依靠农村人口。因此,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就在于农村人口素质的大幅度提高。

为此,《以农业为主地区农村人口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课题组做了一个调查, 本次调研以平顶山市为调查对象,调查范围为卫东区和平顶山市郏县李口乡,具体走访的有李口乡张店东村、张店南村、郭楼村、老昝庄村和平顶山市卫东区下辖的东高皇乡的观上村、小店村、上徐村,东环路街道的吴寨村,东工人镇街道的吕庄村、赵庄村。

据调查:小学、初中文化水平的人口占了全部人口总数的56%,接近六成,而高中、中专或中等职业学校学历层次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9%,不到两成,大专层次的占16%,本科层次占9%,研究生层次的没有。这说明,当前,我国农村人口虽然已经基本扫除了文盲和半文盲,但农村人口的总体文化水平依然不高,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水平不容乐观。

另外,农村人口的思维模式,也就是对待市场、对待开放、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性思考还处于比较令人担忧的传统的惯常思维模式阶段,因此,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我国内陆以农业为主地区(比如河南省)的农村人口这种传统思维模式和以这种思维模式为基础的综合素质现状,对比前文粗浅地提到的一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相去甚远,令人忧虑。

三、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对农村人口素质的要求及对策

按照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特点,结合中国国情以及农业为主地区农村人口素质,笔者认为,中国农业发展趋势对农业为主地区农村人口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农村人口应当具有较高的思想意识素质。只有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的思想意识素质,才能进一步促使农村人口摆脱旧的传统陈腐思想的束缚,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阔眼界,开拓市场,自发继而自觉地推动中国农业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实现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其次,农村人口应当具有一定的能促使其面临问题作出科学决策的文化素质。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这一条,“木桶原理”就会发生作用,想提高农村人口其他方面的素质也会变得异常困难。

再次,农村人口应当具有一定的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科技素质。这是提高农村人口综合素质的重点。科技素质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科技意识,一方面是农业实用科技,这样,农业产业化所倡导的专业化生产、形成种养加、产供销一条龙、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等目标就会在农村人口整体科技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得以快步实现。

最后,农村人口应当对“农业产业化”具有一定的认知素质。在“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认识”的调查中,选择“不知道,根本没听说过”一项的接近6成,这说明在农村人口中还有相当大一部分人口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农业产业化,还有接近4成的农村人口仅仅是“听说过,具体不是很了解”,如果是这样,我们依靠谁去建设农业产业化呢?所以,大力提高农村人口对“农业产业化”的认知素质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以上几点即是农业经济发展趋势亦即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对农村人口素质提出的要求。针对农村人口综合素质需要着重提高的这些方面,笔者以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强化分工,明确职责,划定任务归属机构。

第二,以村为主,强调并硬化村级政权在提高农村人口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利用现有的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和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在乡村文化室、广场或者田间地头举办各种培训、宣讲、科技课堂或农民夜大等文化科技活动,以提高农村人口思想意识素质为龙头,以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为主,以提高农村人口科技素质为重点,以提高农村人口对“农业产业化”的认知素质为目标,大力推动农村人口综合素质快速整体推进。

总括地看,农业为主地区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是影响农业为主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速度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一个重要的瓶颈,如果解决不好,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进程一定会受到影响,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的最终落实、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式发展战略的落实乃至全国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步伐都将会变得缓慢而艰难。

篇12

关键字:物流 货运 数量经济模型

一、我国地方物流货运与该地经济发展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我国地方物流货运发与经济的发展现状

为了能够更加具体和实际的研究地方物流货运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关系,选取我国物流货物发展较为完善的某县作为样本研究。某县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36:16:48变为31:19:50,第三产业已经成为该县的支柱性产业。

(二)我国地方物流货运发与经济展现状的研究意义

在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在“4万亿投资计划”的拉动下,开始复苏,并调整产业结构,先后颁布各项物流产业政策,为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变和升级,研究该县货运产业发展的战略和规划对未来地方物流货运与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二、地方物流货运产业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某县实地考察和调研,该县第三产业在全县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大,所以该县物流货运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着第三产业乃至全县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一)单位GDP货运量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第三产业与货运量的关系体现为,第三产业多为现代服务业,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产生的货运量也正发生着变化。用GDP整体的量与货运量的分析,更能反映出随着产业结构的发展带来的货运量的变化。单位GDP货运量的计算公式为:

单位GDP货运量 = 年货运量(万吨)/年 GDP(亿元)

(二)货运行业GDP与整体经济发展研究分析

货运行业已经成为该县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而第三产业也成为该县的重要产业,并且逐步超过第一、二产业,成为该县的主要经济支柱。从定量化的角度分析货运产业的经济产值和全县国民经济总产值之间的比例关系,更能明确货运行业对该县经济的影响程度

表1 2000--2009年GDP数据及货运行业所占比例

表2 某县货运各指标环比值

环比增长率,一般是指和上期相比较的增长率。其计算公式为:

环比增长率=(本期的某个指标的值 ―上一期这个指标的值)/上一期这个指标的值

根据上述分析,虽然随着该县的GDP和车队数、车辆数、吨位、运量、周转量的增长,其货运产业的总产值有所增长,但是与前者的高速增长相比,货运产业总产值的增长幅度明显较小。这是由于前期增长期过后产业调整所致,若以更能体现货运产业要与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

三、我国地方货运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建议

货运产业已经成为地方经济经济转型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是第一、二、三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地方经济在转型期,应注重货运产业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在定量化分析的基础上,以上述定量化分析的数据指标结果指导经济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王丽.道路货运企业发展物流的模式选择[J].物流技术,2010年第2期

篇13

[关键词]对外开放;世界经济;国际分工

[中图分类号]F1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01(2008)04-0067-06

我国对外开放已经进入了第30个年头。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推动了我国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和动力,加快了我国融入全球经济的步伐。目前,我国已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有重点的对外开放新格局。随着国际分工地位的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为扩大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一、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一)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新兴经济体迅速崛起

从世界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来看,全球经济失衡具有一定的长期性和规律性。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中国、印度及其他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经济保持较强的增长势头,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尽管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长期性还存在争议,但新兴经济力量的崛起已经显现出一定的整体性。目前,凭借着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以及日益开放和市场化的经济体制,新兴市场受到国际资本更多的青睐,开始分享国际分工和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更大利益。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秩序中独领的局面有所松动,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发展趋势逐步增强。在未来的全球治理机制中,发展中国家的力量和声音日益凸显,新兴经济大国将获得更多参与国际事务的机会。然而:国际经济关系的主导权并不单纯倚仗GDP的规模,从经济运行质量、体制的完善性以及处理国际经济关系的经验,特别是从金融领域的控制力来看,世界经济格局的变革将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发达国家仍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占主导地位,调整、重组甚至是局部的对抗将成为未来国际经济秩序演变的主旋律。

(二)国际分工形成产业间、产业内和产品内分工的多层次格局

随着全球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以及贸易、投资自由化趋势的增强,以商品贸易和比较优势为基础的传统国际分工格局迅速向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产品分工和要素分工并存的新型国际分工模式演进,形成动态、多层次、网络化的国际分工体系。在这种新型体系下,国际分工的边界由不同产业转向同一产业或产品价值链的各个增值环节,国际分工的接点由产品转变为要素。在未来的国际分工体系中,大跨国公司作为全球生产和交换的“组织者”作用将更加突出。大跨国公司对未来国际分工体系和国际贸易的控制不仅将体现在对某一技术或市场的争夺上,更反映在构建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的平台,并通过这样的平台,将内部分工和贸易的触角伸向世界各个角落。同时,尽管世界经济的多极化趋势不断增强,但由于发达国家拥有的高技术、高素质人力资本等要素具有相对稀缺性,因而,发达国家仍掌握着国际分工格局的主动,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虽然以通过引进资本和技术一定程度上改变要素禀赋结构,但迄今,发展中国家主要以劳动力要素参与国际分工,其所获得的分工利益也仍然主要是劳动要素的报酬,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劣势地位将导致其对外来资本、技术和制度安排产生一定的依赖性。

(三)世界范围内产业融合趋势增强,产业升级的路径日益多样化

进入21世纪,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在传统领域的推广应用使各产业之间的技术趋同性增强,导致产业之间的边界趋于模糊,三次产业之间特别是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技术和市场重叠化程度显著提高。产业技术的融合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单一知识及其技术的产业划分标准,致使“产业融合”逐步取代“产业分立”成为产业演进的重要方式。全球产业结构在不断融合的过程中,产生强大的后发效应以及更多的学习机会。各国产业结构调整将不再简单地延续传统的“农业工业服务业”的线性升级路线,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承接服务外包和服务业产业转移,适时把产业发展的重点转向新兴服务业领域,实现服务业的超前发展,从而把产业升级带入全新的路径,提高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在国际产业转移不断深化的条件下。世界各国产业结构的关联度和开放效应大大提高,逐步形成世界产业结构的大系统,各国产业结构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在与其他国家产业结构的互动中变迁。

(四)国际货币体系不稳定,“次级贷风波”的影响仍不明朗

众所周知,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汇率制度、国际储备结构、国际收支协调机制以及国际货币体系的组织管理等方面均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随着美元不断贬值和欧元的崛起,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进一步弱化,全球金融体系的弹性也随之有所增大,而以“石油美元、亚洲各国央行、对冲基金以及私人股本”为主的新金融元素逐步成为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甚至是主导全球经济走向的重要力量。在这一大趋势下,国际货币体系的储备安全、汇率制度的稳定性以及各国收支调节的有效性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另外,在“次级贷风波”中,主要发达国家的大商业银行和投资机构损失惨重。累及全球金融业和证券业的稳定运行。目前,各国和相关国际组织对“次级贷风波”影响的判断存在一定的分歧。一些银行和咨询机构认为,目前全球金融业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而另一些观点则认为“次级贷风波”对世界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的影响远未释放。在这种情况下,主要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纷纷调低全球和各自国家2008年经济增长率,其货币政策的基调也由紧转松,而在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下,我国货币政策的走向却不断趋紧,出现与发达国家逆向操作的局面,从而将进一步加大我国宏观调控的难度,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五)能源和资源性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持续在高价位波动

受美元贬值、国际投机活跃以及生物燃料产业迅速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国际市场上石油、粮食、食用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的价格持续上涨。如自2005年以来,粮食的国际市场价格平均上涨了80%,粮食短缺已经在世界部分地区引起了恐慌。在需求保持刚性的条件下,日益脆弱的供给体系使国际市场价格持续走高。使未来资源产品的供给弹性缩小。同时,为应对传统能源价格攀升,在各国政府扶持政策的激励下,全球将掀起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然而,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在现有技术条件和产业发展模式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仍大量倚重不可再生的资

源,如太阳能电池板、稀土等,从而必将带动这些要素及其上游产品价格的上升。尽管国际市场能源和初级产品价格的波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特征,而且也不排除重大技术突破对资源性产品产生的替代效应以及资源利用效率的显著提高,但资源性产品不可再生的特点决定了其稀缺性将长期存在,未来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将呈螺旋式上升的趋势,并将在高位持续频繁波动。能源和资源性产品价格走高一方面将刺激世界范围内新能源、新技术的开发应用,迫使更多国家和地区加快转变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另一方面,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食品和能源价格的大幅攀升将部分抵消其经济快速增长的福利,加剧其宏观调控和社会保障的难度。特别是对于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大国,经济增长和加速工业化、城市化造成能源、原材料需求激增,新兴经济国家对分享世界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了对海外市场的开拓力度,对国际资源市场的原有供求格局造成一定的冲击。

(六)多边贸易体系中的利益主体多元化趋势增强

在WTO及各种区域安排的推动下,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主基调不会改变。但由于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以及国际贸易格局中新兴力量的崛起,现行多边贸易体制运行的障碍增加,WTO利益主体多元化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并将直接影响多边贸易谈判议题的设立、谈判进程以及未来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使WTO在处理一些新的贸易争端中陷入两难处境。目前,在投资自由化、农产品贸易、服务贸易等谈判议题中,新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主要表现在:一是WTO成员特别是发展中成员仍大量采用反倾销、反补贴等传统贸易保护手段:二是知识产权保护、劳工标准、环境标准也出现被滥用的趋势。另外,随着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国家国际影响力的增强以及区域经济组织的发展,未来多边贸易体系中将形成更加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不同的谈判议题会催生各种形式的利益联盟,导致超经济的谈判手段不断向贸易谈判中渗透,从而增加多哈回合乃至日后多边贸易谈判的变数。由于WTO倡导的多边协定的谈判模式一再受挫,一些国家和地区转而采取更现实的策略,积极推进双边FTA谈判。同时,也将迫使WTO加快改革进程,调整现行的谈判规则和模式。从而更好地适应多元化的国际贸易利益新格局。

(七)节能和环保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意识到节能和环保的重要性,主动参与相关领域的国际合作。2007年底,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取得了重大进展。通过的“巴厘岛路线图”明确了2012年后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目标,并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下,构筑起给全球“降温”的国际合作框架。全球发展理念和增长模式的渐变将带动世界范围内节能和环保技术的创新应用,刺激私人资本对相关产业的投入。同时,对节能和环保的关注还将对各国贸易政策产生重大影响,环境标准和“绿色壁垒”将成为未来多边贸易谈判的重要内容。目前,通过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世界共识。然而,由于各国在资源储备、技术水平以及消费理念等方面的差距,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甚至同为发达国家的美国与欧盟之间在这一领域存在较大分歧。尽管近来美国关于减排问题的立场有所松动、但美国在有害气体减排等议题上不会对国际社会做出很多积极的承诺。美国的这种态度与欧盟各国形成较大反差。以法国和德国为首的欧盟主要国家积极推动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合作,其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意愿也比较明朗。但欧盟这种作法是以其可再生能源和减排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为支撑的,主要目的是为欧盟企业进入发展中国家环保产业和减排市场创造条件。同时,发展中国家虽然意识到节能和环保的重要性,但受制于资金、技术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些领域的制度建设和投入严重滞后。并与发达国家之间在减排目标及其权利与义务安排等方面产生了诸多矛盾,而这些分歧和矛盾将直接影响未来有关国际谈判的进程。

二、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开放环境的影响

(一)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互动性不断增强

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中的“中国元素”凸显。世界银行的分析指出,2007年中国已成为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虽然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容量缩小等因素给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和结构转型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总体来看,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中积极因素居多。可以预见,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中国经济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并将在日益广泛的范围内对世界经济增长产生更重要的影响。同时,由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球经济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的风吹草动将不同程度地影响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受美国“次级贷风波”、美元贬值、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石油和粮食价格上涨等全球因素掣肘。我国经济运行的复杂性加大,出口产品成本控制的难度增大。其中,单纯利用中国低成本劳动力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外商投资加工贸易企业,将有可能遭遇撤资风潮,进而对部分地区传统出口产业的发展和就业造成一定的冲击。反过来,作为世界制成品出口大国,中国出口成本和价格的上涨也将直接影响世界制成品市场的供求关系,导致相关进口国消费者享受的“中国制造”红利减少。

(二)全球价值链的形成为我国产业升级带来新的机遇

目前,我国进入了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又一重要历史时期。价值链的全球整合为我国实现结构优化、转变增长方式带来新的机遇。一是凭借30年来确立的优势,劳动密集型产业仍是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重要领域。在这一领域。随着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我国企业将逐步由被动接单的“代工者”加快向具有完整配套体系、一定自主设计开发能力和谈判能力的合同制造商转变;二是面对结构调整、城市化和消费升级带来的巨大国内需求,我国钢铁、汽车、石化、建材、工程机械等行业的扩张势头十分强劲,企业“走出去”的意愿增强;三是在高技术领域,在充分发挥我国已拥有的组装能力和规模优势基础上,通过承接更高层级的产业转移,我国高技术产业将由最终产品加工制造逐步向上下游的研发、设计、营销、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等价值链的核心环节或高增值环节渗透和辐射;四是在新型全球价值链上,生产环节和服务环节日趋融合。雄厚的制造业发展基础和强劲的国内需求为我国发展生产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面临全方位的“软制约”

尽管我国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平衡贸易关系,但短期内出口增长出现较大幅度回落的可能性不大。随着我国出口市场份额的扩大和竞争力的提高,不仅进口国的相关企业会感受到来自“中国制造”日益明显的竞争,而且与我国出口结构相似的国家和地区的原有出口市场也受到一定冲击。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仍将是全球反倾销最大的受害国之一,资源

和制造业领域的贸易摩擦仍将频繁发生,甚至有可能出现为局部的贸易战。而在国内企业“走出去”、加快国际化的进程中,由于普遍缺乏海外运作经验,不了解国外的商业法规,在知识产权保护、定价策略、并购活动、经营方式等方面,国内企业也屡屡受限。更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服务领域开放进程的加快以及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我国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的联动性大大增强。由于我国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的对外开放和市场化程度较低,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较弱,加之参与金融领域国际协调的能力和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势必对我国相关领域的稳定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思路与政策建议

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实现的。对外开放既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顺应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分工深化、国际竞争加剧、国际经济合作日益紧密的历史潮流。我国对外开放采取了渐进式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我国各领域、各地区的开放程度并不均衡,导致政策运用能力参差不齐。其中,外贸政策和外资政策相对比较成熟,而汇率政策、资本市场政策、竞争政策以及国际协调策略则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比较成熟,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仍主要依靠优惠政策。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及其影响来看,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外部环境总体上是有利的,但也将不可避免地面临诸多不确定性。针对对外开放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对外开放的政策导向。这既是中国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理性选择。我国应在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对外开放的新模式。提高对外开放的整体水平,满足对外开放不同层次及其阶段性变化的政策需求。

基于以上战略思路,充分考虑和预判对外开放新形势下的各种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应采取以下政策措施,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

(一)逐步确立对外贸易均衡发展的政策目标,完善对外贸易管理体制

随着我国贸易顺差存量以及外汇储备的增加,我国贸易政策的目标应由单纯追求出口规模和贸易盈余。转变为优化外贸结构、提高出口效益。这不仅有利于增加国内消费者福利,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外部压力,缓和与主要贸易伙伴的摩擦。为此,需对我国的进出口制度进行全面整合,构建与WTO规则相吻合的新型外贸体制。应着眼于形成动态比较优势和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将合理的产业保护、规范的进口限制、温和的出口鼓励以及适度的贸易救济相结合,使我国贸易制度的定位趋向中性化,具体政策手段趋向弹性化、柔性化。

(二)积极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2004年以来,国家对加工贸易采取了稳定、控制、适度收缩的政策,限制低层次加工贸易的发展。尽管存在诸多问题,但不应全盘否定加工贸易对吸纳就业、扩大出口、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而应积极引导加工贸易的升级转型。一是继续采取法律和行政手段,严控高耗能、高污染的加工贸易项目。避免低水平的项目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防止中西部地区出口发展重复东部的老路;二是鼓励高端加工贸易的发展,增强国内配套能力。提高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和附加值,增强加工环节向产业上下游辐射的能力;三是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加强采购、订单、库存、交货等环节的管理,改善加工贸易发展的微观机制。

(三)加快自主创新,进一步优化贸易结构

从长远来看,一国国际竞争力的形成和提升归根结底要依靠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掌握产业发展的关键和核心技术。在研发创新活动日益全球化的条件下,我国应实行开放、集成式的创新模式,充分利用科技要素全球流动的机遇,有效吸纳、利用、整合国际创新资源,在国际合作中改善创新机制,增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为此,应依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改进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加强自主技术创新和自主品牌的培育。同时,综合运用出口退税、进出口信贷、信用担保等政策工具,加大对自主创新产品出口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服务业的全面开放,大力发展生产业和服务贸易,发掘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

(四)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

今后,应以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为首要目标。改善利用外资的结构。首先,加强对外资并购的监管,规范外资并购活动。引导外资并购,参与企业治理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其次,以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为契机,鼓励企业开展软件、电信、金融、设计等服务外包业务,加快服务外包的人才培养,形成一批外包产业基地;再次,地方政府要根据经济发展的环境、土地、能源指标,制定合理的“招商选资”标准,明确外资项目的进入条件。对有意转移和撤资的外资企业做好法律咨询、资产清理维护、区域间政策协调等善后服务工作。同时,完善《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并购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维护外商投资的合法权益,有效遏止跨国公司的不正当竞争活动,督促跨国公司践行其应尽的社会责任。

(五)加快对外投资和国际合作方式创新,支持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

目前,政府对境外投资项目重审批、轻服务,主管部门的事后监管缺位。今后,政府应充分利用经济、政治和外交手段为中国企业海外发展创造条件,帮助企业预判和扫除国际关系中的障碍,促进资本的双向流动,全面提升我国在国际产业转移中的地位,形成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一是加快制造业和资源性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促进产品原产地和原材料供应地的多元化;二是在通过外援等方式巩固传统市场的基础上,加强市场开拓,提高劳务输出和对外承包工程的质量和水平;三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跨国并购,参与全球资源和价值链的整合,加快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跨国公司;四是积极推进外经贸主管部门、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和驻外使(领)馆等机构的联动,建立完善支持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服务体系。

篇14

关键词:会展经济;城市经济;会展行业;互动效应;影响

1新时期下我国会展经济发展现状

会展经济作为经济活动内容,是经济领域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对象。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曾经提出,会展经济未来主要将会展业作为中心,但在发展过程中还需要依托其他相关的产业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形态。会展经济具有相对广阔的外延性,在发展过程中涉及的会展活动、产品交易及相关的经济活动,都可以视为会展经济的组成部分。会展经济主要通过会展业链条的方式推动整个城市的发展,以带动区域和国家经济进步。会展经济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各个领域、各种因素的影响,最终的结果会反馈出会展经济的发展水平及对区域经济的调节。现阶段,我国会展经济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各个地区的会展业在组织和规划过程中,更加重视布局的合理性,在完善会展经济管理和发展制度的同时,更进一步地扩大了品牌发展优势。在全球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即是危机又是机遇,纵观2021年全球会展行业,中国办展数量及面积成为全球首位,超过会展起源的欧洲及长居会展行业第一的德国。在2020年疫情如此反复的情况下,国内高效率的疫情防控措施为展会行业打开窗口,成功成为全球唯一能够正常举办展会的国家,如此机会更是中国会展行业引领全球会展行业的契机。中国会展行业多元发展,形成了“线下+线上”独特且给展会带来新增涨的模式,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多的可能性,为展会行业赋能。疫情对会展业的积极方面体现在以下几点:(1)促进会展业的不断革新。在全球疫情常态化大背景下,线下展会较难开展,而展会有逐渐向线上发展的趋势,即“云展会”,线上展会是疫情下展会发展的创新途径,能够弥补疫情带来的损失,不断推动会展业态的创新。未来展会模式=线下展+线上展,线上线下联动成为未来展会活动发展的重要趋势。(2)提升会展企业管理水平。疫情对会展企业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故企业应该及时调整管理模式、梳理服务流程、完善经营机制,做好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的准备。(3)促使参展企业提高企业品牌。受疫情影响,市场出现新需求,同时供给量激增。各个会展企业品牌之间存在巨大的竞争力,所以想要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会展企业就应紧跟市场需求不断提高自身企业品牌。(4)打造会展新品牌。在全球疫情常态化大背景下,会展业出现新的需求,会展新题材也因此产生,对于会展业的发展而言,要能结合行业需求对自身进行调整,筹划新展会,打造新的会展品牌。(5)政府政策支持。疫情全球化和抗疫常态化对会展行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也引起了相关政府部门的关注,需要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支持会展业的发展,不断推动政产学研的合作,为会展业的发展提出解决之策。

2我国城市会展的发展趋势

2.1会展集聚化

现阶段,城市会展在发展过程中,集聚化的发展特征非常明显,我国大部分会展的专业场馆集中在北、上、广、深等经济发达地带,并形成了会展经济产业聚集带,经济发达地带会展收入能够占据全国会展收入的85%以上,由此可见会展集聚化的发展趋势。会展业集聚化对推动产业规模、质量、水平的提升起着积极的作用,能够发挥资源共享效应,增强会展业的创新活力,在经济发展中,赢得发展先机。

2.2会展都市圈化

会展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有着较为强烈的相互合作的要求,即会展业与各相关产业之间的相互协同发展,因此要注重合作共赢。在经济振兴发展过程中,如何做到在紧贴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立足产业,并将会展产业链条进行拓宽延伸,以服务经济结构,实现产业升级,这是会展经济发展中需要特别关注的。在立足产业的基础上,实现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资源共享及优势互补,推动会展都市圈的发展,并引发产业集聚效应,最终提高城市经济效益,促进会展经济的发展。

2.3会展品牌化

会展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着重点是要形成一种品牌效应,即品牌经济,会展行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只有树立会展品牌,打造会展品牌,并宣传会展品牌,才能加速会展行业的发展,形成品牌化。现阶段,我国的知名品牌展会在国际上的地位逐渐攀升,如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高交会)等。虽然我国会展经济的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仍旧存在盲目竞争、忽略品牌定位、盲目攀比等问题,在未来会展品牌化的发展中,要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抓住发展实质、加强自我发展培育、强化品牌战略意识、科学规划场馆等,并积极培养具有专业展览知识的综合人才,对城市特色进行定位,不断推动会展的品牌化发展。

3城市经济催生会展行业

会展行业能够将城市的独特魅力进行展现,展览是城市发展的一项重要活动,同时城市在不断发展中,规模的扩大、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功能的增强等都会直接影响会展业的发展。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职能和产业结构逐渐转向服务业,而服务业的健康、良性、稳定发展,为会展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会展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另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国家与国家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意向更强,而会展行业可以为行业交流、信息交流、技术交流等提供平台,会展业作为集多项功能为一体的行业,其发展越来越迅速,会展业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同时是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下催生而出的,城市经济的发展也在无形中提高了会展经济的发展质量。在会展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依托城市发展,并对城市的基础建设提出一定的要求,要求城市必须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工具、丰富的旅游资源等。同时,只有城市中具备以上基本要求,才能更好地发展城市会展,并不断完善优化会展服务体系、市场体系,落实扶持政策、要素供给、人才支撑等,提升会展经济水平。国际会展发达城市无一不具备上述要求,如美国的拉斯维加斯、德国的法兰克福、中国的上海、法国的巴黎等。

4会展经济与城市经济的互动效应

新时期下,会展经济与城市经济之间的互动效应非常明显,两者的相互作用,促进了两者的共同发展,不断推动着社会和经济的进步。

4.1城市经济对会展经济的影响

城市经济具体的内容即能够将城市的主体特征及相关功能进行展示的产业活动,而会展经济在城市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是现代化城市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渐兴起的。当前,各个地区城市内部的功能性与职能性特征都发生了重大的转变,部分地区城市的职能和产业结构已经从原本的工业制造领域进入了现代化的信息服务领域。各类新兴行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为会展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2会展经济对城市经济的影响

4.2.1会展业对相关产业具有带动效应会展业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产业广泛,如会展旅游业、会展餐饮业等,不断带动着相关产业的发展,所以会展业的外向性和关联性特征非常明显。会展业自身发展中所涉及的产业领域众多:在会展场馆建设中涉及房地产行业和建筑行业;在会展活动中涉及商品和劳务及刺激的消费需求;在会展举办过程中,涉及酒店业、餐饮业、零售业等;在会展举办时,还需要城市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的支持。总之,在城市中举办会展活动,对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城市中举办会展活动,对区域中的各产业都有较强的辐射作用,对经济的促进作用非常显著。据相关研究学者统计测算,会展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投入产出的直接比例关系为1:6,而间接的投入产出比高达1:9,由此可见会展业对相关产业的强大带动效应。4.2.2会展业优化城市产业结构会展业能够很好地连接第二和第三产业,而这种连接更多体现在供需平衡、带动新产业、劳动投资等方面。从第二产业的发展角度而言,会展业处在产业链的末端,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减少商品的流通,促进信息的互通交流。从第三产业的发展角度而言,会展业处在产业链的上游,是商品、资本、信息的集聚地,并高效整合了相关产业,为其提供良好的条件,不断推动各相关产业向着知识密集、劳动密集的方向迈进,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在城市中举办的专业会展活动,一般都是城市中的优势产业,而城市优势产业与城市会展相结合,实现了两者良性的互动循环,为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4.2.3会展业提高城市服务功能在城市举办会展活动过程中,由于其涉及的服务行业众多,会展的举办对会展场所、交通、信息网、酒店和旅游等服务设施都有一定的要求。城市为了取得会展的主办权,会积极进行市场运作及对各项基础设施服务进行建设和完善,从而提高城市的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由此城市的竞争力也会不断提高,最终实现会展业与城市经济两者的双赢发展。4.2.4会展业能提高城市形象城市中举办的各类会展活动,尤其是高层次、国际性、大规模的活动,是一种宣传城市形象、突出特色产业、体现科技水平、体现人文地理和旅游资源的重要方式,能够加强域外城市和国家对该城市的全面认识,对该城市形象和地位的提高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城市地位和知名度的提高,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无形资源,在城市经济的加速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5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下的发展过程中,会展经济对城市内部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不断探究以会展经济为基础,深度剖析会展经济和社会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不断强化产业之间的联合,实现优势互补,发展具有城市特色的会展品牌,以推动经济的蓬勃和健康发展。通过此种方式,可以在优化发展会展经济的基础上,对城市经济发展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兰馨.杭州会展产业园探索城市经济升级路径[N].中国贸易报,2022-01-18(5).

[2]邱湘琪.基于会展经济与城市品牌联动效应研究[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1(13):19-21.

[3]岳辉.“双循环”背景下天津会展经济加速发展对策研究[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21,9(6):27-33.

[4]兰馨.会展业竞争力城市:新经济下,谁主沉浮?[N].中国贸易报,2021-10-26(5).

[5]覃燕妮,肖创权.党媒传播要为城市会展经济助力:从2020长江·三峡建筑产业博览会得出的启示[J].中国地市报人,2021(10):32-35.

[6]邢应利.一线城市会展经济发展策略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智能城市,2021,7(18):1-4.

[7]董丹申,汤贤豪,李宁,等.城市纽带,会展公园:超大型会展经济综合体设计分析[J].城市建筑,2021,18(25):132-134.

[8]刘宇.智慧会展发展的双向驱动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J].商展经济,2021(15):6-8.

[9]张鲁.基于科技创新的会展经济持续竞争优势构建研究[J].商展经济,2021(15):12-14.

[10]汪晶晶.展览业与城市发展耦合协调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21.

[11]倪姣,孙维筠.长三角城市群会展经济发展评估与影响力格局演化特征分析[J].市场周刊,2021,34(5):66-69+114.

[12]侯晓斌.打造城市经济助推器加快发展山西会展业[N].山西经济日报,2021-03-08(8).

[13]徐嘉成,何源.中国“会展旅游”研究现状和热点分析:基于CiteSpace软件的可视化分析(2000—2018)[J].中国商论,2020(23):50-53.

[14]AuraFu.主动作为、精准服务:安全稳妥推动城市会展经济再启航[J].中国会展,2020(21):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