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可视化物流管理范文

可视化物流管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54:0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可视化物流管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可视化物流管理

篇1

对于任何一届奥运会,奥运物流对于成功举办奥运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奥运村客户群体比较复杂,物资需求品种多、数量大,奥运村内的空间单元多、物资进出频繁、作业集中程度高、运行周期长等诸多因素使得该项工作变得并不是那么轻松。从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始,历届奥运会的主办者就在不断加大对物流的管理力度。但是,单纯地增加管理人数并不能从本质上简化这一繁琐的任务,因此在这次北京奥运会上,为保证奥运村物流项目的高效有序运行,做到物资进入、移动、运出的准确、高效、有序,库存的合理控制和管理。

北京奥组委采用一种全新的数字化的方式来对奥运村的物流和空间规划进行管理,帮助奥组委后勤保障部门能够最快速的响应,满足来自各个国家运动员、官员,来自入住方面的要求和需求,并且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奥运村管理更具挑战性

奥运村共有42栋公寓楼、1万多间客房,它要在奥运会期间接待来自于204个国家接近16000名运动员和官员,而这204个国家的16000名运动员和官员,因为他们、生活习惯的不同,对很多房间具体的布置都有一些特定的要求。

残奥会运动员代表是7000多名。奥运会结束之后,整个奥运村要从奥运会居住环境转移到适合残奥会使用的环境,而残奥会运动员因为不同的身体情况,他们的要求更加复杂。这就意味着整个奥运会后勤保障部门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几千多间客房实现快速的转换,进行物资的移入和移出。

运动员整个入住的时间其实是非常短,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需求是实时的变化。他们一旦提出更改需求之后,后勤保障部门要能够根据他们的要求快速地响应。比如说房屋内设备的变更,移入移出,这后面将产生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大量物资变更的要求。

另外,各个职能部门在奥运村里面的空间需求不一样,布局、物资需求也不一样。各代表团和运动员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这些信息怎么把握?这是一个难题,要把它记录下来,如果需要修改也可以修改更新,并且能够实时的反映到数据库资料里,就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做录入工作和统计工作。原北京奥组委奥运村部物流副经理吴绍连告诉记者,这些情况在每届奥运会都能够遇到,无论悉尼也好,雅典也好,他们的转换期都不低于一周,而我们却只用了26个小时。

北京东经天元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汪逸告诉记者,北京奥运村管理的挑战还在于,参与各方面的项目的人很多,工作人员的构成来自各行各业,所以需要一个非常直观、非常简单的信息交流系统。

全新的数字化体验

整个奥运村有12个居民服务中心,各个代表团和运动员有了需求就到居民服务中心去提。村里设有一个后勤客户服务中心,负责收集由各居民服务中心上传到客户服务中心的需求信息并向后勤各运行团队下达工作单指令。

当某个运动员发现房间的桌子坏了需要维修时,到居民服务中心告诉工作人员,居民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再电话通知后勤客户服务中心;接到电话后,后勤客户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录入一个工作单,并自动的发送到相关的职能部门,职能部门会派人做服务,服务完之后在工作单里会消掉。

这一看似简单的过程,但是奥运会这种环境下,要确保“零投诉”背后却有很多复杂的工作要做。“而这一切在以往的历史上实现起来是有困难的,而且难度非常大,中间不可避免的造成一些需求的不能满足,或者一些物资错误的部署。”欧特克中国区工程建设行业总监李邵建如是说。

面对复杂的奥运村物业管理的需要,奥运村空间规划和物资信息管理系统采用了Autodesk最新的3D设计及数据库技术和协同作业技术,将奥运村空间规划及设施以3D图形方式创建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数据,实现了在虚拟的世界中进行现实的奥运村的物流管理,显著提升了庞大物流管理的直观性、降低了操作难度,得以让奥运村物流管理在物资品种多、数量大、空间单元复杂、空间单元及资产归属要求绝对准确、物资进出频繁、作业集中度高的情况下高效、有序和安全地运行。

吴绍连介绍说,这个系统的核心功能是图形与数据库同步联接,自动生成数据表。比如前期的移入工作,一万多个空间单元、几十万件家具电器,这些物件需要一个完备的信息和方案,这就是通过这个系统完成的。每个空间单元一图一表,每一张图都是三维立体图,对应一张数据单,然后安排人贴在相应的空间单元上,家具供应商据此做移入的工作,后面的核查也按照这个查,统计数据自然生成。

李邵建告诉记者,这些工作单不是简单示意图,而是根据真实环境模拟的三维模型图。三维信息模型核心点是,所有的数据都是数字化导入的,比如说房间的格局,房间的模型,所有物资器材信息都是数字化导入进去。如A厂商生产的办公桌和B厂商生产的写字台在这里面体现是不一样的,所有的物资都被数字化的导入到真实的基于真正奥运村房间布局和楼宇布局的三维模型中去。这里有一个协同的平台,他们是需要协同完成,不同的管理方,比如水电的,设备的,其他后勤部门,不同的管理方必须通过这个平台交换数据,通过各个部门的协作,最终让这房间无论从各个方面都符合代表团官员和运动员的要求。

奥运“遗产”可以复制

奥运村空间规划和物资信息管理系统已经不是所谓传统意义上的信息管理系统,它可以让非专业人员非常直观、可视化地看到所服务目标的各种变化带来的影响和要求。

由于数据中心、建筑规划信息、建筑模型的信息都数字化在这个系统当中整合在一起,可以根据对这个活动或者整个物业的要求去模拟它,模拟动态情况。例如,运动员大概会提什么样的要求,如果提出这样的要求能否应对,怎样调整后面物资的配比,如何安排物资的分布、物资的配送,等等。奥运村服务人员在可视化的界面下,根据模拟出来的结果做实时的分析,大大提高了判断的能力和响应的速度。

篇2

奥运物流是指为举办奥运会所消耗的物品(包括商品和废弃物)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奥运物流的内容可以从服务的客户群、与奥运赛事的关系、地域范围、时间范围、服务形态、服务项目内容等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分析。从而形成奥运物流的多维立体架构,也说明奥运物流管理的复杂性。

为精确、准时完成奥运物流。2008年北京奥运物流采用“奥运精益物流系统”具体实施管理运作。“奥运精益物流系统”主要特点之一是物流信息化,而其精髓是可视化。奥运物流可视化智能监控信息平台的系统结构分为三个组成部分:1)可视化仓库管理系统:是对计划存储、流通的有关物品进行相应的可视化监控管理,主要包括对存储的物品进行接收、发放、存储、保管等一系列管理活动;2)可视化在途货物监控系统:指对在途物资进行可视化监控管理,主要包括对运输车辆路线优化和物资的跟踪、管理、查询等一系列活动;3)查询监控系统:是对奥运物资的状态进行查询监控,主要包括物资的跟踪和查询等一系列活动,以满足奥运物流服务及时性、安全性、准确性的需要。

奥运物流可视化智能监控信息平台,可准确定义奥运物流信息平台的边界、合理划分奥运物流信息平台与其他信息系统的合作关系、确定奥运物流信息平台的控制功能和信息流向,实现与奥运物流活动中各物流单位之间的实时信息交流和宏观监控协调。通过可视化的系统管理可以更加简明、直观地对物资进行监控。

北京奥运物流中心可视化仓库系统

2007年3月8日,位于顺义空港物流园的北京奥运物流中心(OLC)正式启动。奥运物流中心将为奥运物流提供五方面服务:众多奥运物资的仓储基地;实施奥运物资安检的场所;奥运会各种物资、各种运行车辆的编制、调度中心;北京奥组委实施物资追踪、资产管理的重点区域;奥运物资通关、检验检疫的场所。

在奥运会期间,UPS公司将通过这座奥运物流的“中央枢纽”为奥运会所有的竞赛场馆、非竞赛场馆以及众多训练场馆提供物流保障服务。届时UPS将代表北京奥组委进行货物的接收、存储、出库,以及各场馆之间及场馆内的运输配送和赛后反向物流的运作。

比赛地物资的仓储与比赛器材配送管理是奥运物流中心的核心业务之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27个项目的比赛集中于北京的5个赛区。根据不同的配送方向和配送量,各种体育器材、比赛用品、技术设备、医疗设备、安保设备、通讯设备、电视转播、新闻报道设备和奖牌、奖章等物资的仓储发放必须采用精确、准时、智能化、可视化的仓库管理模式进行支持。

可视化管理系统是一套全方位的仓库管理工具,一方面,它作为仓库管理系统,按照常规和用户自行确定的优先原则来优化仓库的空间利用和全部仓储作业;另一方面,实现了仓库管理的可视化,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物品的位置、状况、活动等信息,实现仓库供应保障辅助决策,从而提高仓库管理水平和质量。它可以与企业的计算机主机联网,由主机下达收货和订单的原始数据,通过无线网络、手持终端、条码系统和射频数据通信(RFDC)等信息技术与仓库的员工进行联系。

可视化仓库系统的设计

面对繁多的出入库流程和信息,以及仓库错综复杂的货区和货物的码放,如何提高仓库存储效率、提高仓库操作人员工作效率,成为管理者所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运用可视化管理系统,有助于提高仓库的存储和作业效率,达到高效物流系统的要求。

1 系统设计目标

可视化库存信息系统的设计目标通常是:实现库存信息可视化、库存货物及其状态的可视化跟踪、可视化查询结果的输出、自动生成库存操作单据、为管理者提供多方位、直观的统计信息。

2 主要功能模块

(1)数据管理。对整套可视化系统数据进行安全加密、维护、备份及灾难性恢复等功能,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

(2)标准化管理。统一进行标准化代码管理,包括物品代码、货位代码和人员代码。

物品代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标准进行物品定义和维护,使用时根据实际情况在该标准的基础上进行细化与补充。整个系统应用统一的物品代码,并具有物品代码增加、修改、查询、删除等功能。

货位代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货位代码定义和维护,并具有代码增加、修改、查询、删除功能。

人员代码:提供建立不同岗位人员简明人事档案功能。为每个人员设置不同的代码,并根据岗位或职务设置不同的使用功能权限。

(3)模型管理。提供各种库房、物资及附属设施设备等的模型及相关数据、信息,让使用者能够清晰直观地了解到库房内所有设施设备的基本情况与库房内部情况。

(4)日常业务管理。对物资出入库和存储阶段进行优化管理,如自动查找满足作业要求的物资,直观显示其所在位置,提供较为合理的出入库建议,自动生成作业单据,提高物资的流转效率。具体分为以下几个子模块:

入库作业与优化:根据不同的管理策略、货物属性、数量以及现有库存情况,自动设定货物堆码位置、货物堆码顺序建议。从而有效地利用现有仓库容量。提高作业效率。

在库管理:在库管理主要是指物品在库期间的日常管理、清查盘点、保管养护、存储时间检查,以及为了便于管理物品和更有效利用仓库容量而进行的并库、移库操作。

出库作业与优化:根据不同的管理策略、货物属性、数量以及现有库存情况,自动组合、确定货物位置、货物拣选顺序建议。支持紧急拣选,对超过一定时间的产品进行优先拣选。盘点管理:提供实盘数量与账面数量对比调整功能。

(5)查询统计分析。对物流中心仓库物品所处状态进行查询,并可提供相关报表、进行可视化货位显示和库存图表统计,为管理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数量信息,并能自动生成和打印报表。

(6)实时监控。利用安放在库房内不同方位的摄像头,对库房内部实时进行监控,确保物资存储的安全。

可视化仓库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如图1所示。

在可视化系统主体功能的支持下,对系统进行出入库作业时,首先对每个货位赋权值。根据货位权值从大到小的顺序将仓库划分为不同的区域。结合各种货物的数量。将货物分配到不同的区域。进行入库操作时。先找到该货物所在的区域,然后从状态为空的货位中选出权值最大的货位进行入库操作;进行出库操作时,同样先找到该货物所在的区域,然后从状态已满的货位中选出权值最大的货位进行出库操作。在对系统进行可视化设计时,主要考虑方便仓库管理人员以及管理者了解仓库内货位的存储结构及货物的存储位置。查找仓库内风险控制点。根据每个货位的存储量,系统将数据库中各货位货物存储数据文件以不同颜色映射在每个货位上,并可根据需要显示每个货位的详细记录,使仓库中的各货位信息显示更加直观、形象。此外,结合系统的库存统计查询功能,便于管理人员及时准确地掌握仓库货物的详细情况。

篇3

关键词:化工物流方向;课程体系构建;典型工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1 物流管理专业(化工物流方向)课程体系构建实施背景

纵观全国,目前很多中职校为了迎合当地家长和学生的需求,都开设了物流专业,但是其专业建设基本上是沿用其他专业的学科建设模式和经验,导致课程体系存在许多问题。上海市利用2004~2007年这四年的时间,开发了中职学校多个专业的教学标准,其中包括物流专业。

上海化工物流产业园坐落于金山区,作为上海市重点推进建设的四个专业化物流基地之一,建成后将逐步实现与上海化工区的供需对接,形成生产业的集聚区,打造与世界一流化工区相匹配,集产业、市场、信息为一体的有影响力和辐射力的专业化工物流基地。化工物流基地的迅速发展导致化工物流人才需求行业范围扩大的状况。化工物流人才技能的培养需要专门化、系统化的学习,2009年在上海市教委的统一部署下,上海石化工业学校实施了专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工作,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确定了错位发展战略,专业培养方向被定位为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化工物流专门化方向。尽管物流专业错位发展战略得到了上海市教委肯定,但是专门化方向的课程体系、实施方案、课程标准等一系列后续工作尚未跟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石化工业学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开始着手进行化工物流方向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

2 物流管理专业(化工物流方向)课程体系构建与课程开发工作过程

经过市场调研与人才培养论证后进入课程阶段,课程开发总体经过三个步骤:(1)开发专业技术课;(2)调整公共基础课、拓展课、第二课堂;(3)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2.1 开发专业技术课

开发专业技术课通过四个步骤三次转换,实现课程体系专业性与职业性的融合(见图1)。

2.1.1 市场调研,进行实际专业岗位工作分析,提炼职业岗位能力并编制分析表,邀请行业企业专家论证

在确定开发化工物流专门化方向的前期,学校物流专业教师及学校招毕办(招生就业办公室)教师进行了前期的通过走访化工物流企业、利用暑假到化工物流企业认识实习、邀请企业专家加入学校办学指导委员会,邀请企业领导及一线班组人员到校与教师做交流讨论,组织已毕业在化工物流企业工作的历届毕业生到学校讲述他们实际工作情况等。通过以上多种方式的市场调研,学校物流教师将化工专业岗位工作按照化工物流管理流程,将实际工作中的各关联任务所需的技能进行归纳整合,形成具有职业特征、体现任务综合性、富有教学价值的理想工作,即提炼出岗位职责、具体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工作对象、工作方法、使用工具、使用方法、劳动组织间的相互联系、知识能力素养要求等方面。

2.1.2 校企合作团队开发典型工作任务,实现第一个转换,即实际工作向典型工作的转换,并行业企业专家论证

典型工作是指按照生产管理流程,将完成实际工作中的各关联任务所需的技能进行归纳整合,形成具有职业特征、体现任务综合性、富有教学价值的理想工作。

典型工作的开发应本着专业管理与应用能力递减原则,可以分三个层次:

(1)开发顶层典型工作群:具有设计规划与控制的综合能力。物流专业顶层工作群包括:如物流市场营销、国际物流货代与报关、物流财务管理、定制物流个性化方案等。

(2)开发中层典型工作群:具有运作、沟通管理的专向技能、专向能力。物流专业中层工作群包括:如编制配送计划并实施运输与线路的确定、仓储与配送作业、物流信息系统管理等。

(3)开发底层典型工作群:具有操作、服务、收集等基本能力基本技能。物流专业中层工作群包括:化工物流设施设备操作、化工商品养护与管理、物流方案执行与客户服务等。

2.1.3 对“典型工作”进行教学加工,开发课程(解决课程如何来的问题),实现第二个转换即典型工作向课程的转换

教学加工应本着专业管理与应用能力递增的原则:首先,根据底层工作群设置底层课程,底层课程包括:信息技术基础、物流业务流程、物流数据录入;第二,根据中层工作群设置中层课程,中层课程包括:仓储作业实务、配送作业实务、集装箱作业实务、物流信息技术应用、外贸单证缮制、化工物流设备使用与维护、集装箱作业实务、物流信息技术应用;最后,根据顶层工作群设置顶层课程,顶层课程包括国际货运、物流软件操作、物流作业实训、HSE实训、顶岗实习。

2.1.4 实现课程向学习情境的转换

学习情境是学习领域内的“小型”学习单元,它要在职业的工作任务和行动过程的背景下,按照学习领域的目标和内容,进行教学转换,它是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是学习领域的具体化,以及与职业紧密相关的行动领域职业任务在教学中的反映。以上的课程根据完整思维及职业特征将大的教学目标分解为学习领域的主题学习单元即进行学习情境的设计,一个学习领域表现形式即由若干个学习情境构成。

2.2 调整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

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技术课程要求设计公共基础课与专业技术课接口部分内容,包括体育、德育、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信息技术基础。

专业课的构建原则要遵照职业成长规律与认知规律,由浅至深,从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任选课。

2.3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以能力为本位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专家论证)

课程体系的设置要体现能力的基础性、连续性、支撑性和递增性。

2.3.1 制定基于规格教育的课程群即公共基础课:包括体育、德育、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信息技术基础等。

2.3.2 制定专业课,包括:

(1)基于支撑与关联的课程:是关联性与支撑性的知识,主要用于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能力的课程群。包括化学工艺概论、物流地理、物流业务流程、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物流实用英语、物流法律法规。

(2)制定基于功能的课程:是系统化应用知识,用于培养学生专项技能和能力的课程群。包括仓储作业实务、配送作业实务、物流信息技术应用、外贸单证缮制、物流数据录入、化工物流设备使用与维护、集装箱作业实务。

(3)制定基于经验到形成策略的课程:系统化应用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课程群,包括国际货运、物流软件操作、物流作业实训、HSE实训等。

2.3.3 制定专业拓展课包拓商务礼仪、顶岗实习等。

3 条件保障

3.1 师资条件

学校搭建了一个校企合作平台,邀请了众多企业包括多家化工物流企业加入学校的办学指导委员会,企业吸引学校学生实习、就业,学校邀请企业专家直接参与学校教学,教师利用寒暑假到企业参与到实际工作,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初步形成。一般而言,由校内专任教师讲授理论课,校外兼职教师教授操作实践课、或者企业制定科目。其中,共有专任教师8人,以富有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为主,全部物流教师都具有物流行业的职业资格,学校十分重视校企合作,共聘请到5位化工物流行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作为兼职教师,教师队伍实践能力强。

3.2 实训室条件

实践教学是本专业培养技能型人才和实施“工学结合”特色教学的关键环节,主要通过校内实训室与校外实训基地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目前,物流管理(化工物流方向)专业即将建成的校内实训室9个:集装箱港区实训室、化工国际物流实训室、物流营销实训室、液态料收发实训室、化工运输模拟仿真实训室、化工物流仿真实训室、化工储运设备使用维护实训室、化工物流HSE实训项目、化工仓库操作管理实训室。在上述实训室里,学生可以按照化工物流岗位技能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另外,一些有一定危险性和难以在校内完成的实践教学主要通过校外实训企业完成,目前,与专业紧密合作的化工物流企业有上海中石化工物流、金石化工物流、中外运、孚宝、华谊天原化工物流等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平台组织实践教学,提高实践课程开出率,增强实际操作能力,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使实践教学充分体现工作过程的完整性。

4 体会与思考

目标所构建的物流管理专业(化工物流方向)课程体系开发与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企业调查为前提,加强专业建设;以岗位目标为基础,找准人才培养定位;以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确定教学内容;以工作项目和任务为载体,开发“理实一体化”的新课程;以技能为核心,整合对应知识;并在职业情境中把“学会做事”的工作标准落实为“把事做好”的教育标准。该课程体系经过教学实践及企业检验尚需时日,因此今后对所构建的课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根据企业及学生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课程科目及内容,真正达到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结构优化、内容先进、能适应岗位需求和将来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 史晓原.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研究[J]. 学理论,2010(8):272-274.

[2] 孙巧玲. 论技工学校物流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科技信息,2011(17):443.

[3] 田博坚. 中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开发实践研究[D]. 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篇4

关键词:手术室;骨科内植入物;器械;科室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433-01

随着骨科患者的不断增,骨科内植入物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治疗。由于骨科内植入器械属于高风险产品,其安全使用和规范管理是关系患者预后及医疗安全的重要问题。我院年手术量约22000余台,其中20000余台需要使用外来器械, 了确保外来手术器械的使用安全,遵照国家有关规定并结合医院实际,我院自2005年3月启用层流手术室后,对其进行了流程再造管理,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各项流程

1.1 准入流程:在准入方面,医院招标委员会对通过政府集中招标的植入物医疗器械按规定程序进行再次筛选,中标的商必须向医院提供所有资质证明文件及相关资料,其中标产品则须由商提品合格证或出厂检验合格单、产品报价单。对于有多 名称的器械,为避免在使用中出现差错,在医院登记时,应将注册证产品名称、临床应用名称 一登记。

1.2 外来器械送入流程:手术室在接到临床科室手术申请单后,由手术室器械护士首先审核(当手术申请单信息不全或错误时,应及时与临床科室沟通),并报医学工程部,由医学工程部通知相关器械供应商提供内固定植入器械。器械供应商在规定时间内将器械送至手术室,并提供植入物合格证及器械清单一式两份。医学工程部主管人员和手术室护士按器械清单查验内植物生产批号、产品编号、产品标签及合格证,查验合格后分别在器械清单上签名。

1.3 清洗流程:彻底清洁是保证灭菌成功的关键,我院实施了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运作,为确保清洗流程畅通,供应室护士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干燥,保证了清洗质量。

1.4 包装流程:依据手术通知单、器械清单,由两人共同核对器械 量、内植物型号、数量,包内放灭菌指示卡,然后再规范包装。

1.5 植入物及相关器械的放行流程:所有内植入物集中灭菌,每锅生物监测结果为阴性时,所有器械方可放行, 送入手术室无菌间存放。

1.6 手术室护士核对与使用流程:(1)手术 天,由两名夜班护士按照手术通知单逐项核对手术器械包,发现信息不符、错误或缺失等问题,及时报告手术室器械管理护士,由其负责处理。(2)手术当日晨会结束,各手术间器械护士、巡回护士凭手术通知单领取该间手术器械包,并逐项核对,确保无差错。(3)手术开始前由器械护士、巡回护士按器械包内清单共同核对, 并经术者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手术。(4)手术结束时,由器械护士、巡回护士与术者共同核对所使用的内植入物名称、规格、数量等,巡回护士填写器械清单及手术室器械交接本,同时将手术使用内植入物的合格证、器械包外3M化学指示胶带贴于手术护理记录单背面。

1.7 外来器械取走流程:使用后的器械经清洗处理,由器械供应商凭有效证件从手术室污物通道领取,并在器械清单和手术室器械交接本签名确认。因故暂停手术的器械,为减少资源浪费,可与器械供应商约定,在有效期内暂存于手术室,用于其他手术。

1.8 内植入物取出后回收流程:为了保证医疗安全,杜绝植入物被再次使用,从患者体内取出的内植入物,经过终末处理后,注明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日期、术者、巡回及器械护士、取出内植入物的名称和数量,在手术室进行封存。如患方有特殊情况索要取出内植入物时,必须由医教部书面通知,手术室方可在履行相关手续后交与患方。

1.9 不良事件报告流程:当植入物出现磨损、断裂、变形及型号不全、器械性能欠佳等情况时,由手术室前台护士负责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及时通知器械供应商或不定期组织由主管院长、医学工程部、器械供应商、手术室护士长共同参加的座谈会,及时反馈信息,以便器械供应商等不断提高供货质量和服务质量。

2 体会

外来手术器械的管理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科学的管理手段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通过对外来骨科内植入物、器械的规范化管理流程的再造,杜绝了不合格产品进入手术室,确保了外来手术器械的使用安全,减少了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通过对骨科内植入物及器械的清洗、灭菌的规范管理,保证了器械及内植物灭菌的合格率,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率;对骨科内植入物术前、术中、术后核对管理,有效杜绝了因器械不全、型号错误而延误手术;加强交接环节管理, 有效杜绝了内固定材料及器械丢失现象;对不良事件汇总分析及处理,有效促进了商对备货品种、质量的提高。总之,对确保医疗安全,使患者得到及时而有效的治疗,减少医疗纠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新生化颗粒; 出血量; 阴道出血时间; 药物流产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5.071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49 d内妊娠已广泛用于临床,通过长期观察,效果肯定,有效率可达90%~95%[1],但与手术流产比较,存在完全流产率低,孕囊排出后阴道出血量大、出血时间长等。笔者于药物流产时加服新生化颗粒,使药物流产出血量和出血时间方面收到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8月~2010年7月来笔者所在医院门诊自愿要求药物流产,并见完整孕囊排出者120例,平均27.8岁,平时月经周期正常,尿hCG、B超检查确诊为宫内非带器妊娠,停经<49 d,无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的禁忌证,如曾患、正患较重的全身性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过敏性体质,心脏病,高血压,严重贫血,哮喘,青光眼,妊娠期皮肤瘙痒,怀疑宫外孕,长期大量服药,每天吸烟10支以上,嗜酒,内分泌疾病(如肾上腺疾病、糖尿病等),血液病或血栓性疾病等。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组年龄、孕龄、孕产次、身体状况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服用流产药物方法相同,均于每日10:00、22:00时用凉开水服用米非司酮片50 mg、25 mg,连服2 d,第3日6:00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0.6 mg,观察组在出现下腹痛、阴道流血等流产先兆时加服新生化颗粒(西安兆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9 g/包),1包/次,3次/d,连续服药3 d。对照组不加服任何药物。两组患者如短时间内出血量超过200 ml,行清宫处理,并分别在服药后7、15、30 d复诊。停药7 d应常规B超检查,阴道持续出血者应及时做B超检查,若有组织残留应及时清宫,当阴道大量出血来不及做B超时应立即清宫,及早止血。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1)出血量:阴道出血与自身平时月经量相比,分为接近月经量、明显大于月经量;(2)出血时间:指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至完全干净的总天数。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药物流产又称药流,是指息隐(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药物口服终止早期妊娠,近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是近二十年来的最新发展。目前常用的药物是米非司酮片(RU486)和前列腺素类联合应用,前者使子宫蜕膜变性、坏死,宫颈软化。后者使子宫收缩,促使胚胎排出。其优点是达到有孕止孕、无孕催经的目的,但同时有它的缺点,如有些患者在药流后阴道出血时间较长,出血量较多,少数人可能流产不全仍需要手术清宫。

药物流产应用方便,不做手术,痛苦小,可避免一些人工流产所引起的并发症,如子宫穿孔,手术刺激引起的心律紊乱,甚至昏厥等,特别是对瘢痕子宫、子宫畸形更安全,但是药物流产也有一些弊端,如大约20%的药物流产患者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较长,最长可达1~2个月,最后还是得清宫,而且增加了感染机会,其他不良反应还有一过性的下腹痛、恶心、腹泻等,所以配伍应用新生化颗粒,探讨减少药物流产后的出血量和缩短阴道出血时间显得较为重要。

药物流产的出血原因有:(1)子宫收缩乏力:常用量的前列腺类药物(米索前列醇)引起的宫缩力量不能将组织全部排出所致,因此在胚胎组织排出后及时注射缩宫素10~20 U或服用新生化颗粒1包,3次/d,可减少流产后出血,促进子宫恢复;(2)绒毛、蜕膜组织残留: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超过3周,宫腔内有组织残留,应及时清宫;(3)感染问题:由于阴道出血时间过长,可导致宫腔感染,而宫腔感染又加重出血,延长出血时间。故对于出血时间长的患者,应给予适当的抗生素预防感染,若已经存在感染的患者,可选择适当的抗生素,兼有针对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抗生素联合用药疗效佳;(4)药物流产后,加用新生化颗粒等活血化瘀的中成药,可帮助子宫收缩和复旧,从而减少子宫出血。

药物流产是一种安全有效、可接受的非手术终止妊娠的方法,由于药物流产阴道出血多且时间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药物的临床推广。药物流产过程中,米非司酮作为类固醇抗激素制剂,通过与孕酮受体结合而起到阻断孕酮的作用,主要作用于子宫内膜的孕酮受体,引起蜕膜和绒毛变性,导致出血和体内hCG水平下降,引发黄体溶解;内源性前列腺素释放,促进宫缩和宫颈软化。米索前列醇是前列腺素药物,可兴奋子宫肌,并抑制宫颈胶原合成,对宫颈有明显扩张和软化的作用。米非司酮与前列醇在促进细胞凋亡、兴奋早孕子宫肌、扩张和软化子宫颈等方面有协同作用[2],能引起蜕膜和绒毛剥脱。但由于药物吸收代谢存在个体差异,影响绒毛及蜕膜的剥离速度和效果,引起药物流产后出血量及出血时间长短不一甚至不完全流产。

药物流产后子宫内组织残留,阴道淋漓出血,属中医产后恶露不绝(血瘀)之范畴。新生化颗粒具有活血化瘀、理血归经之功效。方中当归养血活血,祛瘀不伤正;红花、益母草、桃仁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炙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现代药理证明,当归、桃仁、红花都有兴奋子宫平滑肌,加强子宫收缩,促使子宫内残留物排出,促进子宫复旧之功效。观察组加服新生化颗粒,弥补米非司酮半衰期短、作用消失快的不足,加速蜕膜绒毛组织由宫壁剥离并迅速排出,从而减少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且流产效果明显加强。总之,新生化颗粒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可作为临床治疗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多、出血时间长的首选药物。

参 考 文 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34.

篇6

关键词:物流信息处理;新媒体技术;物流管理

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到来,中国经济的崛起给物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物流业中普遍存在的效率低、安全性差和服务内容单一等问题仍然突出。新媒体技术在信息服务方面有先天优势,在新媒体技术下对物流信息处理进行优化,对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有积极意义[1]。

1我国物流业在物流信息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1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相对落后

物流的合理化是物流管理追求的总目标。达成物流合理化的手段包括了规模化、共同化、服务化和社会化,其必然要求物流资源的共享,当然包括了最重要的物流信息资源的共享。但是,目前物流行业里企业和企业之间一般是各自为政,还处于物流信息数据资源分散、信息交流不佳的状态。企业相互之间形成了信息化的孤岛,缺乏互通互联的物流信息共享机制[2]。

1.2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和设备的应用水平较低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的数据,中国现有物流相关企业已超100万家。但是,除了头部的几家企业,大部分物流公司对先进的物流信息化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并不高。总体上,各种不同的中小型物流企业都存在着信息技术应用层次低,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不高等相同的问题。

1.3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软件更新滞后

随电子商务相关订单的激增,物流管理效率仍有很大的待提升空间,其中关键的因素在如何用物流信息统筹规划运输、仓储、包装、流通加工、装卸搬运和配送整个物流过程。此过程需要强大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但是,目前中国大部分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仅处于能够用的状态,并没有形成主动更新的态势。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和更新需要相关软件供应商的投入,软件和平台的开发需要“因地制宜”,根据行业和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直接套用国外的成熟的系统。结合目前我国物流企业大部分是中小企业且物流信息技术和设备的应用水平较低的情况,并不能很好地与物流信息化供应商互利互惠而形成良性的发展状态,最终结果是相关软件供应商技术欠缺和管理系统软件更新落后于行业实际需求。

2新媒体技术对物流信息处理的影响

以条码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物流管理软件等为基础的物流信息技术是物流技术当中发展最迅速的,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新媒体技术的加入使得物流信息技术在综合应用的时候更加顺畅。

2.1移动终端数字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使物流信息处理更加高效

移动终端具有无线性、便携性、简单性、移动性、连通性和个性化等特征,在提高工作效率方面作业十分明显。在主要为个人服务的快递行业,利用移动通信技术,物流管理系统的管理中心可将收件单传输到各个正在移动的快递业务员的移动终端上,业务员可以根据信息到达收件点,通过移动终端,业务员可以将采集到的发件信息通过无线终端上传到物流管理系统;在企业方面的物流配送中心,办公区利用物流管理系统可以将收货单通过无线网络传到收货员的移动终端上,通过移动终端的扫描可以完成入库作业。在运输方面,每个物流节点的工作人员可以移动终端采集货物的数据,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时更新物流信息,管理中心可以随时掌握实时数据,物流管理系统能实时调配数据反馈给以智能手机为移动终端的客户。

2.2信息安全技术使物流信息的传递得到保障

物流信息在产生、储存、传递到利用的过程都需要保证不能被泄漏和破坏。首先,物流是服务行业,强调一切以客户为中心,物流信息必须十分强调保密性,信息加密技术通过专门的密钥算法,能确保物流信息得到有效保护。其次,准确性是物流信息处理的根基,准确性本质上是需要保证信息的完整性,防火墙技术和病毒防治技术等信息安全技术能确保物流信息在储存和传递的过程中受到保护而不会被蓄意篡改,保持原来的状态,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再有,为了明确发货人、收货人和物流方三方的权利和义务,需要保证物流信息的不可抵赖性,网络存储技术可以让信息在使用和传递的过程中在系统中留下既定的痕迹,保证物流信息的不可抵赖性,利于物流业务的发展。

2.3数字视听技术促使物流信息可视化

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使得物流、商流和信息流需要面向所有用户,使得物流信息的可视化非常必要。利用GPS、GIS和数字视听技术,物流信息的传输、处理和控制在整个物流过程已经基本实现可视化的转变。针对发件人,上门取件信息图像可视化、发货数据图像可视化提高了物流前端的服务质量;针对面向客户的物流业务员,客户交件信息图像可视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针对物流系统管理中心,订单调度数据图像可视化保证了物流管理过程中的有效运作;对于收件人,上门派件信息图像可视化提高了物流后端的服务质量;对于所有参与角色,物流运输信息图像可视化都对其工作安排有所帮助。

3新媒体技术下物流信息处理优化分析

3.1增加物流信息技术和物流移动手持终端的使用

物流信息技术是物流信息处理的基础。BarCode技术结合物流手持终端能快速写入和读取货物的详细信息,能快速处理收货、入库、盘点、出库、派送等多种物流信息的变化。RFID技术通过无线射频的方式,采用非接触式的数据通信手段,对电子标签或射频卡等记录媒体进行读写,能短时间完成批量的数据交换,能无视各种障碍建立数据连接,物流手持终端也能成为简便的RFID阅读器。GPS、GIS和移动手持终端的结合,能让物流管理中心及时了解每个物流业务员的位置,便于利用运筹学完成物流资源的调度。此举能提高物流管理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也明显有利于物流信息标准化的建设[3]。

3.2建设可视化智慧物流管理系统

可视化物流管理平台的搭建,在监控层,可以利用5G通信技术和视频监控设备,完成现场可视化和作业可视化。在展示层,运用3D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物流设施、设备建模,结合GPS、GIS等信息技术,可以完成身临其境的可视化建设。在信息层,将收集到的物流需求信息、物流资源信息和物流控制信息等转换成图形图像的形式,完成问题可视化、状况可视化和管理可视化。可视化智慧物流管理系统在主动方面可以利用可视化的技术进行各项物流业务管理,被动方面可以设置预警和报警,能及时防范风险。此系统的目标是做到安全、智能和高效,对物流信息的查询、统计、分析和管理更加有利。

3.3在信息安全和便利之间取得平衡

据菜鸟网络统计,约70%的物流行业风险与技术有关,如系统有漏洞,账号的权限分配不当等。因此,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的使用是保障物流信息安全的重点。账号安全是业务安全的基本,利用大数据、深度学习等新的技术建设一套身份认证和授权的系统,能增加信息处理的安全性。在此,我们应该尽量确保信息安全,也希望可以不牺牲便利性。但用户的生理特征也属于个人隐私,除了在用户自愿的前提下,信息必须满足不能被随意调取的储存条件,区块链技术是能派上用场的一种新技术。对于物流行业纸质面单上的用户信息,通过既定的格式简化,把信息显示在电子面单上,配送员联系收件人时,用户的联系方式可以通过系统的算法加密处理,由系统直接联系。物流管理在信息安全方面的最终目标是做到让管理“无感”,令“安全”有感。

3.4善于利用新媒体技术,敢于进行服务创新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消费升级需求逐年增大是中国的消费新趋势,网上销售增势良好,优质商品的销售继续保持增长,“品质消费”成为了人们的必然选择。因此,物流追溯就成为了热门的增值服务。物流追溯系统结合BarCode技术和区块链技术,可以做到防伪、货物追踪、产品追溯、提升品牌形象等。与如海康威视之类的视频监控行业的企业合作,还能做到货物的可视化溯源,能提供在线状态查看、视频回放、录像下载等服务。在5G通信技术的加持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货物在整个物流过程的直播也是一种不错的可选增值服务。在电子商务物流方面,快递公司应该随时能响应收件人的物流信息的反馈,能提供收货地址的更改服务,并且能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寄件人。在新媒体技术下物流业给社会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时应该提供多种信息渠道和方式,在用户的移动端要有官方网站、APP、各种软件的小程序等方式;其他端口方面,如:天猫精灵、小米音箱等各种AI语音助手网络终端也可以成为很好的信息处理手段。

4结语

综上所述,以数字视听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为主的新媒体技术给物流信息处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在新媒体技术下对物流信息处理进行合理的优化,可以提高物流管理效率和物流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白.新媒体在现代物流管理中的应用浅析[J].新媒体研究,2018,4(21):43-44.

[2]胡胜楠.我国物流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9(5):71-72.

篇7

关键词 中职 物流服务与管理 课程体系优化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A

在2010年11月出版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中正式规范地提出了“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是为了顺应工贸企业和大型制造业订单教育模式而开创的。该专业成立不久,因此在精品课程创设方面存在很多局限性。

1 确定中职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目标

1.1满足学生自我发展需求

中职学生主要来源于九年义务教育之后的,为继续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学生,这些学生有一定的特点,在社会交际方面存在自卑心理,在思维活跃性欠佳,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个人行为与素质不高,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他们选择中职院校的原因是多样的,例如,家庭经济条件,个人兴趣爱好,学习成绩差异等。选择中职院校的目的是相同的,希望通过中职院校的学习能够发展自我和实现自我价值。为此,在中职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目标设定上,要偏向于对学生学习与自我发展方面,例如,通过开设心理咨询课程和团队合作的合成,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累。

1.2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当前学校对中职人才实现了订单化教育模式,几乎在学生进入学校的时候,就基本上确定了工作岗位,然后学校根据企业的要求,开设不同的课程,以帮助学生尽快地适应岗位需求。企业对中职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的需求主要有基本能力、社会能力、技术能力三个方面。三者构成了中职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工作能力,对此,在课程设置上要以技术培训为主,以基本能力为基础,以社会能力培养课程为辅助。

1.3满足社会进步需求

从历史宏观的角度来看,社会进步大多基于科技的创新。随之我国物流行业发展不断加快,物流行业加快了各地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但是随之伴随着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在物流运输链条当中,物流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的好坏, 直接决定了人们对物流行业的观念。当前物流公司良莠不齐,配送速度和配送质量差异较大,为了进一步提高物流行业的服务水平,从培养基层工作人员工作技能和业务水平开始,是行业的需求也是社会进步的需求。因此,中职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课程应当设置一些宏观角度的课程,让物流服务与管理人才对行业有整体的把握,从而反馈到工作态度当中。

2 中职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内容设定

2.1以企业需求为核心

以企业需求为核心,通过对某中职学校2008-2012年物流专业学生主要就业企业及工作岗位统计分析,仓储业、快递业、零售业及生产企业是学生主要就业方向;库管员、理货员、拣货员、搬运员、制单员、客服人员、车辆调度、材料员是主要就业岗位。在筛选课程内容时,商品储藏、养护、出入库、拣货、理货、补货、配货、盘点、单证制作、物流设备操作、车辆管理、客户管理等内容应该作为主要内容。

2.2关注“四新”知识

关注行业前沿的“四新”知识。我国物流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新设备在现场应用越来越普遍。主要有:以数据库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条形码、电子标签、GPS/GIS、EDI等为代表数据采集与交换技术;自动化分拣系统、自动立体化仓库、AGV等为代表的新装备等。中等职业教育选择“四新“内容要适合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习的特点,应该结合实际,通俗易懂。

2.3满足学生综合发展

物流业是劳动密集型服务性行业,一线作业工作条件较差,工作对象是“人”和“物”。根据企业调查,物流作业人员必须具备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职业素养、良好的气质形象及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在筛选课程内容时,职业道德的养成、公共关系、交流表达、社交礼仪、形体训练等内容也应是课程的主要内容。

3 物流服务与管理课程的组成

3.1基本素质课

政治经济学、哲学与人生、英语、体育、职业生涯规划、语文、数学、化学、英语、哲学与人生、物流法律与职业道德。

3.2关键能力课

普通话、交际英语、计算机基础、网络与数据库、办公自动化软件、公文写作、社交礼仪、形体训练、创新能力。

3.3专业能力课

物流设备、市场营销、商品学、仓储实务、采购实务、运输实务、配送实务、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

3.4实训项目

(1)专业基本能力:装卸搬运堆码实训;物流设备操作实训;商品检验实训;(2)专业方向能力:采购作业实训;仓储作业实训;配送作业实训;电子商务实划;(3)专业综合能力:企业物流管理实训;物流实战推演实训;3PL实训;联锁经营实训。

参考文献

[1] 刘辉,姚亚力.实践教学模式在中职学校物流专业中的应用[J].企业导报,2010(12).

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 驱动式理论 实践与思考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我市全面推广实施的六模块教学模式是围绕“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拔、矫正反馈和迁移运用”六个环节将教案、学案、巩固案进行有效融合,促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围绕学案中的学习目标,进行自主学习,尝试知识建构,基本解决学案中的学习问题、提出质疑,在教师引领下通过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等环节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作能力,让数学课堂逐渐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传授走向探究。

一、自学质疑与驱动式学习理论的融合

驱动学习是指教师提供具体教学任务和程序,由学生按照提示自己探寻结论的学习活动,它是任务驱动式学习的低级阶段,是“准”任务驱动学习。而“六模块”中的“自学质疑”环节正是老师指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阅读相关学习素材进行自主学习,尝试知识建构,基本解决学案中的学习问题,提出疑难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主要给学生提供所需的学习材料,起到辅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如教学《圆柱体表面积计算》这一课时,师生共同提出学习任务,学习活动的过程是学生在任务驱动下的探究性实验活动,教师虽然也有指导性的步骤引导,但只是给出了活动线索,并没有将圆柱的本质特征显现出来,给出的学习材料也没有凸显圆柱侧面和两个底面的本质特征,学生是在自己的反复“琢磨”中发现了圆柱体的基本特征和本质特征,这是学生亲身体验并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反映了师生在自由任务驱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

二、学案与驱动式学习活动的融合

任务驱动型学习强调学生的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给学生提供的学案应有明确的目标,需要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预设,便于有效地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

1.处理好“三案”与“六模块”之间的关系。

教师在解读教学内容与设计“三案”时,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教学目标与任务的实施确定一个整合点。

进行“六模块”实施时应具备以下特点:

(1)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能够激发学生互动探究的刺激主要来源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因此,要处理好情境与任务的关系,情境要呈现出有效的任务,同时又能支持学生的数学学习。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迁移运用应具有开放性和思考性。开放性可以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或者是结果的多样性;思考性就是任务要能让学生经历一个思考的过程。在任务中,教师可以伴随着呈现一定的线索,线索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学生面临的任务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是让学生可以通过已经建立起来的分子式和经验进行新的学习。

2.突出教师教与学方法的引领价值。

(1)掌握搜集资料的方法。让学生针对课题进行搜集资料,指导学生从各种资料中敏锐地发现有价值的信息,教会学生一些收集资料的表示方式,如图文结合记录式、表格式、影象记录式、剪贴式等。在此基础上,教师要选择学生收集的资料,要引导学生根据资料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从而进行自主性、协作性的探究学习。

(2)掌握数学学习方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习的灵魂,指导学生掌握“转化”、“对应”、“变与不变”等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在知识迁移中产生了一个个新的数学问题,面对新的数学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先进行大胆的猜想,再自己想办法加以验证。这样学生在研究发现规律的同时,受到了一次科学研究方法的启蒙。归纳思想、类比思想受到了熏陶。

(3)掌握表达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对学习过程的概括表达方法,使学生能顺畅地表述自己的见解,并与他人交流,这个过程是回顾反思的过程,不仅是培养学生用数学化的语言进行数学交流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过程。如用数学日记的形式记录学习过程;或以小组沙龙的形式相互对话、相互质疑,提高表达能力和思辩能力;或借助一些特殊的方式(图文、游戏、表格)等帮助表达……

3.在学生学习活动及时给予支持性的评价。

篇9

【关键词】物联网;智能物流;供应链;管理

1 概念概述

1.1 物联网及其技术

物联网的概念最先由麻省理工学院提出。主要的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的结合来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这些主要的信息设备有:全球的定位系统、射频识别装置、红外线遥感技术、以及激光扫射装备等。目前比较常用的主要物联网技术有:EPC技术以及RFID技术等。EPC技术就是电子产品代码技术,其主要的作用就是降低供应链的成本以及提高物流供应链管理的水平,作为一种编码系统,在物流中的主要应用就是在商品标签的时候加上这样的编码就可以将与其连接的动态数据进行识别,从而确定产品的状态。RFID技术适合用于比较灵活化、自动化的简单却实用并且易于操作的技术,不仅可以支持可读模式,还支持读写的工作模式。其主要的组成部分包括标签、读写器以及天线等。

1.2 智能物流供应链

对物流供应链进行管理主要的围绕企业核心展开,主要管理的内容包括各种信息流、资金流以及物流等。对供应链进行管理可以有效的驱动企业的采购、销售、生产以及财务信息等活动。目前的物流供应链主要面临的问题包括成本控制、供应链的可视性、用户需求的增加、全球化以及风险的管理等。供应链目前无法满足与成本的波动同步的需求。并且在供应链的可持续性、与用户的亲密程度等方面都做得不够好,使得目前的物流企业在成本方面逐渐的上升。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好的实现物流管理的的自动化和便捷化。智能化的物流供应链的管理可以更好的降低物流在仓储上面的成本,实现在物流的时候主动的获取信息,并且在货物运输的途中实现对其主动的监控。主动的分析相关的物流信息,让储集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实现货物和物流的跟踪和管理,最终实现信息流和物流的同步。

2 物联网与物流管理的关系

将物联网应用在物流的管理上,一方面,体现了物联网应用于万物,实现人类和物理、信息技术的融合。高科技的物流管理技术和体系,提高了物流的管理效率,加快了业务的传输运送、方便了业务供应商和收货商,增强了企业的服务态度和素质,提升了企业的外在形象加深了企业与客户的联系,有利于方便企业与客户的合作。物联网为现代化的物流管理提供了高科技的管理技术,强化了物流管理体系的现代化和智能化,扩大了物流的服务市场和服务范围。另一方面,物流企业利用物联网对物流进行管理,既是物联网在现代化的一种应用。其可以检验物联网在业务应用上的可行性,是检验物联网技术的一个重要手段;物流管理采用物联网进行物流管理,是对物联网技术和物联网应用于万物的运作的支持。第三,物联网与物流管理的合作,相辅相成,实现两者智能化。综合地说,就是物联网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科技高智能平台实现了物物相连,物流的管理更为便捷,提高了物流管理的效率和服务素质、拓宽了物流服务的深度和广度;物流管理利用物联网操作支持物联网技术和运作,实现了三网合一的运作。

3 物联网对智能化的物流供应链的影响

物联网的技术为物流的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可以实现物流产生的更大和更专业化。还可以实现同类资源的集约化,并且实现各种横向的整合。更专业主要体现在对物流的信息进行采集的时候,通过深加工,实现商品的流程整合和优化。而物联网对于智能化的物流供应链的管理主要的影响体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实现信息的同步化和共享

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供应链中的物品的同步跟踪,并且同时向所有与该商品有关的人传输所需要的实时信息和数据,不仅可以降低信息失真出现的概率,还可以实现快速的信息传输。物联网技术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实现其对信息的及时准确的预测, 并且最大程度的降低物流企业供应链的库存成本和水平。

3.2 优化企业的物流供应链的管理水平

通过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转换,实现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可以将物流供应链的过程更加的优化,并且使得整个的物流供应链之间的管理更加的高效,同时降低人工工作中出现错误的概率,物流供应链的过程进行跟踪、管理和监控就可以更加的优化。

3.3 实现网络无缝化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更多的顾客愿意选择物流公司进行购物。而个性化多样的客户就需要物流企业加快对其进行反应的速度,保证加工和生产过程的敏捷和快速。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物流企业的成本增加。通过智能化的供应链的管理,可以提高企业对其信息流、物流以及资金流的控制力度。帮助企业再次的确定其对物资进行采购的路线、方法和计划,在降低仓库存储成本的同时,实现再造物流供应链的管理流程。

3.4 实现供应链的可视化

通过利用EPC技术,将每一个物品进行标签,在标签中加入可以对其进行跟踪的动态数据。这样就可以让任何一位与该物品相关的人员利用信息系统进行产品信息的实施追踪,了解产品的成分、制造的过程和使用的说明等。通过对物联网技术下的信息和价值链进行管理就可以实现物流供应链的可视化。

4 物联网对智能物流供应链的作用

针对物流企业的特点,物联网可以实现企业的所有相关的供应链从产品的产生供应商到客户全方位的动态化的管理。

通过将物联网的技术应用于整个的物流企业的所有供应链中,就可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将物流网运用与物流供应链的管理过程中具有很独到的作用,具体贯彻到每一个环节的作用有:

4.1 生产环节

通过在生产过程中运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对生产过程中的所有零部件以及i半成品、成品等产品的质量进行控制和辨别,这样不仅可以降低用人工的方式来鉴别的成本,还额可以有效的提高其鉴别的准确性和效率。

4.2 运输环节

通过物联网技术将所有运输的货物和车辆贴上在EPC作用下的信息技术标签,并且在运输的路线上面安装一些可以对信息进行接受和转发的设备和技术,这样就可以对货物的运输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控和跟踪,了解货物的具置和信息。

4.3 仓储环节

通过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货物物流的仓储环节,不仅一方面可以实现对活存管理的信息化以及自动化,将存货的盘点技术实现由以前的人工盘点,变换成目前的以物联网技术为依托的自动化的盘点。还可以实现对库房的存货情况机械能准确和及时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与企业的内部需求情况进行对比,以此来做出及时的补货和其他的决策,避免无效库存的产生。

5 结语

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下,物流供应链的管理可以更加的高效和便捷,并且可以在更大的程度上实现其可视化和无缝化,有效的减低物流信息的失真。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高昆,马林艺,王丽.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应急管理平台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01).

[2]左斌,姚瑶.物联网在物流产业中的推广障碍、影响与策略[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09).

篇10

 

一、智慧物流的内涵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现实物理世界的物流实体运作与网上虚拟的物流信息开始了全方位融合,现代物流进入了4.0时代。当下智慧物流被炒得很热,那么,到底什么是智慧物流?

 

要了解智慧物流,首先需要搞清楚什么是物流、什么是物流管理。物流是一个控制原材料、制成品、产成品和信息的系统。物流的具体功能中,储存、运输和配送被称为物流的主要功能,包装、装卸搬运和流通加工被称为物流的辅助功能,信息是物流的支柱功能。物流管理是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客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管理、协调与控制。

 

智慧物流是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如通过RFID、传感器、移动通讯技术等对物流网络内的物品、设施、设备、人员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实现运输的可视化、仓储的自动化、配送的智能化,使物流具备感知、记忆、逻辑、判断、决策等智慧功能的创新物流形态,具有多元驱动、情景感知、智能交互、智慧融合四个显著特征。

 

二、智慧物流的认识误区

 

智慧物流的发展离不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智慧物流将会给我们的工作及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目前,中国是物流需求大国,但还不是物流强国,物流业发展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中国物流业是滞后于工业化、信息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存在物流市场不规范、物流运作不集约、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交通运输拥堵、物流服务及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我国传统物流企业做的事情更多的是仓储和运输,总体管理水平普遍不高,真正要实现智慧物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些都值得企业管理者认真思考。

 

提到物流管理,一般我们会想到制造业企业内部物流及供应链管理、商贸流通领域物流管理、第三方物流管理等。其实物流是一个系统,物流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管理,各个系统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物流网络生态圈。智慧物流强调智能技术与物流业的高度融合,发展智慧物流首先必须在多方协同的情况下夯实技术基础,以加快物流网络开放、销售渠道下沉、信息互联共享,促进物流资源的整合利用,形成集物流信息、在线交易、数据交换、跟踪追溯、智能分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物流信息平台,进而建立健全现代物流网络体系。

 

在经济遇冷的2016年,传统物流行业正经历着从散兵游勇、单兵作战向“快速创新、专业化分工、平台化发展”的重要时期,转变正在快速进行,优质货源会进一步远离小型企业,向规模化、专业化的平台公司靠拢。其实通过平台叫车的物流公司多年前早已存在,但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大部分从事干线运输的民营三方物流企业仍采用“夫妻老婆店”式的运作方式,严重制约了物流管理能力的提升。在当前的互联网思维下,“互联网+物流”的社会化物流服务模式也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各种物流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好像都实现了智慧物流一样。但事实并非如此。笔者在近年来走访及管理过的多家物流企业看到,我国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在物流管理方面基础较差,很少有人真正懂得物流管理,对智慧物流的认识也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

 

什么是真正的智慧物流管理,值得物流企业管理者仔细思考。智慧物流管理需要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来改造传统物流管理过程,智慧物流管理中的过程管理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物流运营、物流时效、客户服务、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财务、预防管理等方面。智慧物流管理能大大降低制造业、流通业、物流业等企业管理成本,着实提高企业的利润,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三方通过智慧物流相互协作,信息共享,能更有效地节省物流成本。其关键技术诸如自动识别及追踪、无线定位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实现物流的可视化与智能调度管理,整合物流核心业务流程,加强物流管理的合理化,降低物流资源消耗,从而降低物流成本,减少流通费用,增加利润。

 

三、企业物流管理的智慧化要求

 

智慧物流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科学的管理体系,企业要想实现物流管理智慧化,需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实行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化,要有科学的发展战略及实施方案,有健全的经营、财务、统计、安全、技术等机构和相应的管理制度,能应用ERP系统或物资资源管理(物流)、人力资源管理(人流)、财务资源管理(财流)、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流)等企业管理软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四流合一”,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管理过程实现信息透明化等。总之,智慧物流管理涉及的面很广。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是人力资本之间的竞争,任何可以用金钱买到的都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设备、信息化软件可以外购,但企业的核心人才、员工在物流管理过程中各项优秀的管理能力、优秀的企业文化等是金钱很难买到的,这些才是一个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所以要推动物流管理创新,更重要的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些外企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

 

例如笔者曾经全面负责管理过的三星全球分拨中心项目。三星电子作为全球半导体产品排名第一的生产商,在全球有两个生产厂——苏州和韩国,一个组装厂,两个OEM工厂。因为两个OEM工厂不是三星的企业,不能直接销售货物到客户,只能将货物出口到韩国总部后,再次配送全球客户。这样,对成本控制和时间响应的要求都很高。为了降低总体物流成本、提高订单响应速度,三星决定在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内设立全球分拨中心,统筹管理三星(苏州)、两个OEM工厂电子产品的全球配送。全球分拨中心建立后,其物流模式为:所有工厂(包括国外三星工厂和OEM工厂)的货物首先运送到分拨中心,再由分拨中心根据订单进行全球配送。具体模式如图1。

 

项目管理过程中,涉及三星项目整个上下游的供应链管理,因此该项目将把涉及到的所有单位联合起来成立联合办公组,如:三星工厂管理团队,上下游供应商,国际、国内货代,国际、国内物流公司,以及报关公司、海关、商检、第三方理货公司等,让这些单位的信息系统进行对接。整个物流操作从三星接到来自全球各地的订单开始,通过一系列信息系统处理,如通过RFID、传感器、货物扫描、标签、称重后完成订单处理作业,并由系统出具箱单、发票等。整个项目管理过程真正实现了智慧物流管理,对物流网络内的物品、设施、设备、人员进行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实现运输可视化、仓储自动化、配送智能化以及装卸、搬运、包装和流通加工环节的自动化。

 

三星项目的特点是:时限要求很紧、安全要求很高,根据订单作业,客户遍布全球各地,实行无纸化报关、快速通关,以JIT的方式交货。通过供应链上下游协同管理、信息系统对接等软性管理技术,这个项目管理获得了不错的效果。例如:通过管理运送时间,改善了距离、频率、运输模式、空间利用率等;通过利用自动识别技术、减化审批流程等,压缩了订单处理时间;通过供应商管理库存(VMI),实现了信息系统直接对接,快速获取客户需求计划,从而实现供应链交付柔性管理等。

 

再以电商巨头亚马逊的智慧物流管理为例,其从客户下订单开始,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处理等相关技术,通过信息系统对物流数据进行分析,实现客户订单的快速响应,保证物流配送的时效性。

 

四、智慧物流管理的实现路径

 

不管时代如何进步,物流的基本功能如运输、仓储等不会改变。物流组织过程的基本逻辑就是分与合、集与散,技术的引入、组织方式的进步,是为了更好地配合制造和销售,更好地提高效率,压缩整个物流过程的时间。所以,物流管理一定程度上还是要从科学管理开始,引入制造业长期积累起来的一些基本管理方法,如全面质量控制、精益物流管理、预防管理等。

 

在互联网时代,整个市场环境、消费需求和管理体系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全世界尚无成熟的管理理论、管理思想和管理工具。在这种颠覆性的变革与创新环境下,应该尽快探索智慧物流管理方法,选择复合型的领导者,调用、储备和引进众多行业、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互联网化“T”型人才,使企业物流管理运作完全智慧地融入企业经营之中,打破工序、流程界限,打造智慧企业;建立基础数据库,对数据采集、跟踪分析并建模,为智慧物流的关键应用打好基础;同时需要推进业务流程优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最新管理理论对原有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再造;需要实现车辆人员智能管理,最终实现物流全过程可视化管理;加强仓储管理,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充分发挥数据的力量做好库存管理;智慧物流管理需制定预防管理应对机制,不仅要加强企业常态化管理,更应努力提高危机管理水平;如今还需在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管理上逐步实现平台化、网络化、智能化,以实现真正意义上与时俱进的智慧物流管理。

篇11

随着我国烟草行业不断改革与发展,行业内信息化建设逐步加强,物流作为烟草行业至关重要的环节,越来越得到行业内的重视。当前,我国烟草行业正在加紧建设现代物流体系,国家烟草局在“卷烟上水平”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全面覆盖、全程控制、全面提升”的总体要求,瞄准物联网前沿技术,加强行业内部管控能力,实现打造“面向未来”和“不可替代”的烟草物流体系,建设覆盖行业全领域、全过程的中国烟草物流网。

目前,卷烟物流信息化发展依然面临严峻的挑战,传统的卷烟工商物流在流程、信息、装备等方面对接不够顺畅,业务流转速度慢、人工成本过高、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下问题。面对物流产业的发展要求以及卷烟物流存在的问题,如何建设“不可替代性的物流企业”,除了解决体制和机制问题外,关键要看在核心技术的应用和技术创新方面的突破,物联网是目前较为领先的技术,也是最适合解决物流领域难题的技术,如何把握和使用好物联网技术,必将是行业建设不可替代性物流的关键。

本文以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和方法、提升卷烟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为出发点,针对卷烟物流存在的管理成本高、流转效率低、信息化程度不高以及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研究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覆盖卷烟物流全过程的的现代物流系统,建设智慧仓储、智慧分拣、智慧配送、智慧管理、智慧园区等卷烟物流子系统,努力实现物流作业可视化、业务流程最优化、物流管理智能化、公共信息服务全面化的网络体系,进而有效地促进卷烟物流现代化建设。

1 物联网与智能物流

2011年11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将智能物流列入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工程。物流行业不仅是国家十大振兴产业之一,也是信息化及物联网应用的重要领域,物联网技术的兴起和发展给予物流行业良好的发展契机。

1.1 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技术,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物联网技术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的重要特征包括全面感知,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理世界的信息;可靠传递,通过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智能处理,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物联网结构如图1所示。

1.2 智能物流技术

智能物流是指货物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智能移动过程,包括智能运输、智能仓储、智能配送、智能包装、智能装卸以及智能信息的获取、加工和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为供方提供最大化的利润,为需方提供最佳的服务,同时也应消耗最少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地保护好生态环境,从而形成完备的智能物流管理体系。

根据智能物流本质,智能物流主要包括感知技术体系、通信与网络技术体系、智能处理技术体系三部分。

1.2.1 智能物流的感知技术

物流行业中组建物联网,发展智能物流,需要采用先进的感知技术。在物流行业目前最常用的物联网感知技术包括传感技术、RFID技术、GPS技术、GIS技术,视频识别与监控技术、智能嵌入技术等。

1.2.2 智能物流的通信技术

现代物流作业中,常采用互联网技术、无线移动通信技术、3G技术、M2M技术、GPS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相结合,组建货运车联网,实现物流运输、车辆配货与调度管理的智能化、可视化与自动化。

1.2.3 智能物流的智能技术

现代物流系统常采用的智能技术主要包括ERP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专家系统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智能调度技术、优化运筹技术、动控制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智能信息管理系统技术、移动计算技术等。

2 物联网技术在卷烟物流中的应用研究

实现卷烟物流物联网平台的“全面感知、互联互通、智能分析”的目标,主要包括物流作业全程一体化、物流管理调度可视化、物流管理精细化以及物流决策智能化等方面。

2.1 卷烟物流物联网技术框架

根据对物流物联网的需求分析,为解决其面临的众多问题,本项目提出了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卷烟物流物联网框架模型,该框架采用分层模块化设计思想,分解了物流物联网这个复杂工程的基本实现过程,并规范了各层的基本作用及功能。该框架共包括事件源层、事件处理层、服务提供层、业务流程层五个层次,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卷烟物流物联网框架模型如图2所示。

在卷烟物流物联网中,CEP及ESB的应用,增强了应用对底层硬件控制的透明性,服务发现的透明性,用户能够智能的获取感兴趣的事件、享受通知等智能服务带来的便利。SCA的目的是简化创建合成服务的过程,通过在调用的必要细节中来解耦代码模型的编程,从而把它们装配成可用的合成服务,使得卷烟物流物联网框架模型具有通用性、智能性、快速应用部署等优点。

2.2 卷烟精益物流体系

卷烟物流精益化管理方面以精益六西格玛管理模型为基础,以PDCA(Plan-Do-Check Action Cycle)质量控制为手段,以信息化平台为技术支撑形成一套可以持续分析、持续完善的精益化物流管理体系,最终与绩效考核结合,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建设适合于卷烟物流精益化管理体系,实施精益六西格玛管理可分为定义阶段、测量阶段、改进阶段、控制阶段四个阶段。物联网技术的出现为精益物流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卷烟精益建设信息化框架如图3所示。

PDCA(Plan-Do-Check Action Cycle)质量管理理念提供持续改建思路,保证精益管理形成一个闭环改善管理体系,按照“优质、高效、低成本”的物流建设目标,初步设定卷烟精益管理模型框架包括现场管理精益化、作业管理精益化、设备管理精益化、安全管理精益化、成本管理精益化、绩效考核精益化等六部分。卷烟精益管理模型框架如图4所示。

2.3 卷烟物流物联网功能设计

卷烟物联网管理平台以卷烟物流作为切入点,打造物流流程全程可视化、关键节点可控化、信息共享化、运作协同化的全程物流网络,包括物流执行层、管理层、决策层,充分利用行业现有信息系统,加强物联网数据标准化建设,建立卷烟的物流物联网基础应用平台。

2.3.1 物联网管控平台执行层功能需求

物联网管控平台执行层围绕卷烟仓储、分拣、配送三个主要环节开展。

{1}智慧仓储。入库管理流中,系统根据到货卷烟的数量和类型分配库内货位,由固定条码扫描器获取件烟条码信息并写入托盘RFID标签,叉车将托盘放入相应的货位后,通过RFID读写器将托盘RFID信息与货位标签信息进行关联。仓储管理系统通过RFID阅读器读取库内货位的标签信息,以获取库内目前的卷烟信息。需要库内移位时,仓储管理系统生成货位调整指令,叉车司机通过RFID读写器更新货位标签信息,将托盘运送至目的货位后,修改新的货位信息。在仓库内分区域安装温度、湿度、红外、烟感等传感器和摄像器,实时监测仓库内的各种状态。出库管理中,仓储管理系统将出库指令发送至叉车终端,叉车司机根据指令找到相应的货位和托盘取出货物,同时利用RFID读写器更改货位的标签信息。

{2}智慧分拣。分拣主要体现在备货管理、分拣管理、码垛管理、包烟留档、暂存管理五个环节。在备货区安装大功率RFID阅读器,实时获取备货区货物的货物信息。在分拣区域墙体增设显示大屏,集中展示分拣作业区域的分拣量、分拣效率、分拣进度等分拣作业相关数据,提高管理的便捷性和规范性,提升整体管理水平。集货管理主要是建立线路和笼车的对应关系,提高分拣准确率和效率,提升管理水平,也为发货管理和中转站管理做好支持。暂存区数字化管理,将暂存区合理划分储位,分配分拣线对应的储位编号,并且在发货暂存区的储位LED显示屏上及时显示提示信息,协助推笼车人员快速完成发货暂存,提高效率。

{3}智慧配送。发货管理主要是配送人员根据调度管理系统查询线路对应的发货口和笼车位,及时快速找到笼车,核实卷烟包数和数量,按照顺序装车,并要求发货管理员确认,发货管理员扫描笼车,双方完成卷烟交接。在途管理主要利用手持PDA实现对卷烟在途配送过程的跟踪和监控,实现数字签收,并且实时掌握配送进度,集成GPS定位,实现配送管理的物联网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利用3G录像机实现送货司机作业实时监控,烟包存放实时监控。订单追踪通过建立物联网对于卷烟流通的感知,实现对卷烟流通过程的追踪和管理。中转站管理通过掌握中转站的货物交接、卸货进度、仓储视频、发货管理、配送在途等信息,加强中转站的配送管理水平。

2.3.2 物联网管控平台管理层功能需求

通过建立卷烟物流综合管理平台来实现对物流管理层的全面信息化,将物流的绩效、服务评价、成本、资源集成在一个平台上,实现全面、综合、可量化的信息化管理,物流综合管理平台如图5所示。

物流绩效管理模块主要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和标准,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节约、效率、服务、学习、素养等方法对物流配送中心现场各要素,使其处于良好的结合状态,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仓储分拣配送和提高服务水平的目的;物流服务评价管理模块包括服务规范管理和服务质量评价;服务规范管理为配送中心提供对物流配送中心服务规范的平台,服务质量评价可实现对国家要求的服务质量相关指标的录入、审核、统计、分析功能;物流资源管理模块包括设备管理、设施管理、人员管理、材料物资管理四部分;物流安防集成模块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与安防系统建立信息化对接,实现管理层对物流安防的管理监督,完成建设物流中心设备的能耗管理、安全监控人员状态管理等。

2.3.3 物联网管控平台决策层功能需求

物联网管控平台决策层包括物流流程监控、物流作业监控、成本绩效监控、物流标准监控以及物流运行分析,物流物联网监控调度平台如图6所示。

物流流程监控包括流程监控显示、流程预警设定以及流程接口配置三部分,流程监控显示采用图形可视化界面实现流程进度信息,并根据设定流程目标进行监控,并实时报警,显示滞后进度;物流作业监控在三维界面上实现整个作业监控,点击某个环节时,进入环节监控,实现对视频信息、成本绩效信息、实时作业信息进行集成,为管理者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撑,以便做出更准确的判断;成本绩效监控用于实现对成本、绩效、服务质量的统计分析,为领导提供第一手成本绩效信息,主要包括物流成本监控、物流指标监控和物流绩效监控三部分;物流标准监控。通过总结设定重点环节运行标准,实现对运行效率、物流成本、物流资源、物流安全、物流服务五个纬度进行标准指标的设定;物流运行分析通过对物流信息的智能分析自动生成物流运行分析报告。

3 性能分析

物联网技术的引入,卷烟物流管理可以有效地解决物流过程中信息断层问题,从而使得系统具有成本控制最优化、全程管理可视化、需求反应敏捷化、库存水平最小化、管理模式智慧化的特点。通过融入智能物流领域内相关技术,包括RFID技术,自动识别技术、GPS技术、无线传感网技术、GIS技术等,在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初步实现具有物联网特征的全面感知、全程控制的卷烟物流信息化建设新模式,使得卷烟物流管理实现物流作业可视化、智能化、自动化、精细化,推动物流管理上水平。与传统的卷烟物流管理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①建立了卷烟物流作业全流程的综合信息平台。利用智能物流技术实时动态地管理物流信息,可有效消除信息孤立和不对称现象,高效地完成各种具体业务操作,提升了卷烟物流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②实现了实物流与信息流的一致性关联,有利于物流作业的统一调度和统一指挥。在整个卷烟物流过程中,包括入库、仓储管理、出库,通过物联网技术可追踪物流实物的流转,使实物流与信息流始终保持一致性,有效降低了实物流转过程中的差错。

③延伸了物流管理的范围。物联网技术可使卷烟物流中仓储管理进一步具体到托盘、件烟,提高卷烟出入库的识别率,提高卷烟仓储服务质量,入库准确率、出库准确率,可有效提高作业效率。

④实现了在途管理的监控。通过GPS定位系统与GIS系统的利用,结合GPRS通信网络,可实时地监控配送车辆。

4 结 语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智能物流领域的发展,卷烟物流行业明确提出建设物联网的目标。本文围绕烟草精益物流管理体系构建的总体目标,结合当前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物联网技术,以卷烟物流作为切入点,充分利用行业现有信息系统,以物联网数据标准化建设为核心,研究卷烟物流物联网建设的核心技术框架以及关键技术,实现了物流整个过程的信息感知、实时监控,并利用精益物流管理理念和PDCA企业质量控制方法,将物流管理与物流技术融合,最终实现对卷烟物流业务的“全面感知、互联互通、智能分析”。

参考文献:

[1] 周旻.基于物联网的烟草物流建设应用探索[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6):31-33.

[2] 于山山,王斯锋.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J].软件,2012,(5):6-8.

[3] 金涧.烟草物联网的应用模式与技术瓶颈[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1,(2):60-63.

[4] 石亚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物流[J].物流技术,2011,(17):44-45,

篇12

[关键词]物联网;物流管理;模式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4.036

[中图分类号]F252;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4-00-02

0 引 言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推广普及和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物流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着更加重要的地位,同时,相关的物流需求业务也变得日益增多,且现今的物流管理模式已逐渐满足不了客户的需求。而物联网的成熟,促进了物流管理的发展,提高了物流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准确度,为现代化物流管理带来希望。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管理模式进行了相关探索。比如,张世乐从物品进入库的角度阐述了物联网对现今物流管理的优化;施先亮从射频电子编码对物流产品踪迹的角度说明了物联网相关技术对传统物流管理模式的改变;Chui Young Yoon详细介绍了RFID技术对传统零售业以及物流管理方面的相关应用。虽然有很多学者做了相关研究,但都是针对某种技术对物流管理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没有从物联网对物流管理模式的整体影响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本文结合已有的相关理论研究,在介绍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优化物流管理模式的相关理论基础上,介绍了利用物联网优化物流管理模式的方法和策略。

1 基于物联网的优化物流管理模式的相关概述

1.1 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是指利用RFID、红外射线扫描仪、GPS等各类技术和器械,按照制定的标准规则,把任意产品和网络相链接,通过对内容消息传输,达到智能化甄别、追踪、监视和管控效果的一类网络。

1.2 物联网对传统物流管理的影响

物流管理一般是指利用基础原理和科学手段,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进行规划、协管和监控的途径和手段。物联网手段对传统物流管理模式产生了重大变革。物联网技术可以对商品供应过程,增加视觉分析能力,降低供应过程的不可见性。物联网可以有效减少存储支出,增强对应库管能力。物联网可以帮助公司对整个物品供应销售过程进行可视化监控,帮助管理者有效整合资源。物联网能有效加快物流管理的F代化程度,也能够有效提高企业应对市场竞争的应急能力以及对客户的服务水平。

2 基于物联网的优化物流管理模式的途径

通过事先指定相应的应对途径,采取相关措施,可以优化物流管理模式,使各项物流服务能以最佳的状态进行协作配合,同时降低相关支出,提高物流效率。物联网技术和现今物流管理相结合的模式是信息化物流的基本模式,它利用物联网技术达到了快速、高效、准确的物流管理。本文从物联网建设、物流管理系统等多个角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优化传统物流管理模式的途径和策略。

2.1 企业管理系统严格遵守物联网通信标准

严格一致的物联网通信标准,可以帮助企业之间信息的整合和物流管理系统的整合,为进一步进行高效管理打下基础。所以,企业要积极响应国家和科研公共组织对物联网通信标准的制定,同时企业自身要严格遵守,这样在各个系统模块整合时,可以实现低耦合、高独立的管理模式,并且不影响企业之间数据的互通共享。所以,物流公司最需要做的就是遵守国家制定的物联网标准,以方便物流企业之间进行更好的管理。

2.2 建设依托各类物联网技术的信息采集端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物流模式的优化,提高了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同时全面的物流信息探测是优化传统物流管理模式的基础。全面物流感知依托物联网感知端设备,较常用的技术主要包含传感技术、互联网技术、卫星遥感技术等,这些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可以给物流管理带来巨大的变化。通过应用物联网感知技术,可以及时采集商品数据以及产品调度信息,获得这些信息后,可以进一步打造物流数据库,为进一步打造智慧物流夯实基础。较常见的应用有GPS全球定位系统在车辆输运过程中的使用,可以监控物流运输的全过程以及应对各类可能的突发状况,做到科学精细管理。

2.3 打造商品即时数据反馈系统

传统物流管理对商品输送这一块是“盲区”,企业管理者不能及时了解商品输送过程中的实时信息,这对商品的调度以及保护都是不利的。利用物联网感知端获取的实时数据,可完成对商品数量、流向以及剩余商品信息进行监控,尤其是对商品安全信息的采集,可完成对特殊商品的安全高效监管。通过商品的RFID技术和GPS技术,可实现收集商品的LBS信息,同时可实时对后台进行反馈。在物流管理全行程中,实现对每个商品的精细化数据收集分析。对产生的各个商品的实时信息,物流管理者可以对有问题的商品进行追踪和找回,对商品管理以及防范危险事件发生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2.4 基于物联网技术全面升级物流管理系统

现今的物流管理系统,仅仅具有对商品的调度功能,其已不适应现今物流管理的需要。通过使用物联网,可以实现物流管理中的资产、商品、数据以及实际物品的有效整合,所以传统的物流管理系统应基于现代物联网手段进行全面的改进和改革。基于物联网手段的现今物流管理分析系统,实现了对商品制造、存储、输运、售卖和使用的整个过程的全面、即时数据的收集和输运,使后面的信息管理系统,比如仓库管理、运输管理等,可以完成实时化的产品供应管理模式,以进一步的改进现有物流的效率低问题。

2.5 对物流业务进行全面重构升级

物流管理系统的全面升级,一定会影响现有的物流业务模式,同时也意味着需要对现有的物流业务进行全面重构升级,以此完全发挥物流管理系统所带来的好处和进步。在利用物联网手段的新物流管理分析系统前提下,传统物流业务的升级改造可以从这几点进行着手:缩减物流有效层次;实现业务模块化分离,将实地营销交给其他业务公司进行处理;物流管理科学化发展;将工作开展紧密依靠物流管理分析系统提供的数据分析结果。

2.6 构建特殊商品存储环境的及时反馈、监测系统

利用EPC、RFID技术以及Savant组件,对特殊商品进行及时数据反馈,包含温湿度、空气情况等各类数据,对商品信息反馈的频率进行人工智能调整,商品数据通过物联网设备实时传输给后台存储分析系统,系统根据反馈的内容,将分析结果发送给有关部门。同时,后台系统可以对异常数据进行预警,也可以实现智能化调整。比如,对温度的智能调整,可以防止易受温度影响的商品变质,因此,特殊商品的及时反馈、监测系统对特殊物品的监测具有关键作用。但利用物联网技术对物流管理模式进行调整是一个复杂性的工作,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

2.7 构造以云计算为核心的云端管理分析系统

物流管理过程中,通过物联网设备产生的数据将是海量的,传统的统计计算手段将不能满足对物流数据智能化分析的需要。通过构造以云计算为核心的云端智能分析平台,可以利用机器学习算法、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物流数据的智能化分析,以完成ι唐返娜面分析、预警调度,帮助管理者高效的管理调度商品,实现物流管理信息的智能化。将物流管理分析系统,打造成以云计算为核心的系统,可以大大缩短数据分析处理的时间,帮助决策者及时做出科学有效的决策,且对于优化现有的物流管理模式具有重要帮助。

3 结 语

随着互联网和经济的发展,现有物流管理模式已满足不了新时代的需要,因此,现有物联网技术是物流管理现代化的曙光。本文首先概述了物联网的基础理论,在了解物联网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描述了现有物联网技术对传统物流管理模式的重要影响。最后,本文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以及调研结果,提出了利用物联网相关技术优化物流管理模式的有效途径,促进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提高物流效率,同时帮助物流管理者可以科学高效地进行商品调度和配送管理,以期进一步促进我国产业的迅速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张世乐,吴百峰.高密度条码在现代物流业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2011(6).

篇13

关键词:GIS;数字校园;校园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0引言

随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日益完善和世界运输业的自由化,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已被认为是企业在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重要的“第三利润源”。今后物流产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将是物流内涵的拓展、过程的延伸、范围的扩大及管理的专业化、标准化与信息化。现代物流在我国才刚刚起步,管理信息化程度低,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如: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低、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流信息系统、提供基础信息和公共服务的平台发展缓慢等。为适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及物流产业信息化的基本要求,利用现代信息网络与GIS技术,建立一个集科学化、可视化、智能化于一体的物流管理系统,为物流企业科学、高效管理物流配送过程,提供方便快捷的管理决策工具。

针对目前尚不成熟的校园物流管理系统,本文以高校为研究对象,将数字校园与物流管理系统相结合,立足于国内外物流产业信息化现状和未来趋势的分析,参考借鉴国内一些典型的物流信息系统设计思想,吸收国外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在此基础上完成基于GIS的校园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以集美大学为例,构建基于GIS的现代仓储及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本文完成了系统的设计,并初步实现了物流信息管理,其包括空间定位、地图查询、物流配送、最短路径等功能。将该系统应用于校园实践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物流企业的生产效率,从而最大化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

1国内外物流产业信息化现状

我国传统的物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体制落后。我国物流社会化程度低,物流管理体制混乱,物流体系建设上长期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2)粗放经营。中国物流的基础设施和装备已初具规模,但内在质量差,运作效益低。(3)第三方物流市场发育不足。据有关专家统计,独立于供给方和需求方的第三方物流市场的比重,日本为80%,美国为57%,而中国仅为18%。面对中国物流业如此巨大的市场,第三方物流市场明显发育不足。

进入新世纪,信息化成为物流产业的支柱,物流的信息化的特点在于在物流过程中进行信息采集、管理、分析和调度,并根据反馈情况及时进行调整。与传统物流相比,信息化管理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有效信息对物流活动进行指导和管理,并能即时监控输送过程,事后及时进行反馈分析。随着客户对所购买商品或者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物流过程中,物流必须在有限的资源限制下满足顾客对速度与可获得性的需求。而以信息化为支柱的物流则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了供货速度的可获得性以及良好的服务品质,增加了客户的满意度,提高了商品销售额,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可见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现代物流业务的神经中枢。我国只有39%的物流供给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说明我国物流供给市场的信息化程度较低,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基于GIS的校园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就是为了提高物流企业的生产效率而研制开发的一个实用信息系统。

2基于GIS的校园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

2.1GIS概述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集计算机科学、地理学、信息科学等学科为一体的新兴边缘科学,它着重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应用、融合、交叉渗透,并实现各种信息的可视化[1]。GIS能将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以地理实体为主线组织起来,使其支持一般管理信息系统所不能支持的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功能,便于制定规划和决策。现代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的兴起更使其成为商业领域一种新兴的信息查询和信息分析工具,应用的范围不断拓展。

凡是涉及到地理分布的领域都可以应用GIS技术。它为用户提供了一种高度可视化的方法,显示和分析与地理位置相关的数据,从而更好地为客户服务进行决策、管理资产和运营。其特有的功能可使程序开发人员将地图化功能嵌入实际应用中[2],开发人员可在他们熟悉的环境中工作,用户则可通过应用程序访问地图数据。

2.2最短路径算法

要提高物流管理系统的工作效率,需要将GIS技术中的最短路径应用于其中,从而使得物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送到客户手中。

计算最短路径时,常采用经典图论中的Dijstra算法,也称为标号法。Dijstra算法把道路节点标主为临时性的T标号点集和最终选定的P标号点集,并把起点作为第一个P标号点集,然后根据最短路径的原则逐个选出T标号点集中的P标号点,并按P标号点扩展T标号点集,直到全部目标被标为P标号点集。从起点到终点的P标号就代表了所求的最短路径。

最短路径算法可以弥补重心法的不足,比重心法更加符合实际的路网要求。此算法的判断条件不一定要是两点的距离,可以是两个在网络上两点间的任意权值(如运费,到达时间)。

2.3选址的实现

利用GIS软件选址的一般过程:(1)数字化需求点和配送中心及相关道路的数据。(2)确定配送中心的覆盖范围及预选点坐标;在确定预选点时,一般要考虑所选地点的经济因素、投资环境情况是否有现在设施可利用和其它因素(如环保方面的因素)。(3)利用GIS软件(如:ArcView,MapObjects等)里网络分析功能对预选点和需求点进行最短路径分析。即使配送的距离最短,暂忽略两节点间的运行时间及运输费用。

图1是以集美大学送餐点为例,先在图上选好一个预选点(图中蓝色圆形表示),再以500米的范围选出可进行配送的需求点,利用MapObjects2.1的路径分析功能,计算单个配送中心对多个需求点进行配送的最短路径(图中红色的实线)。

在实际的工作中,可使用组件编程,求多个预选点进行配送时的最短路径或对某个权值的最优化路径,通过比较后,获得最优的选址方案。而且可在道路网络图层的属性表里添加各种相关的属性作为网络分析时的权值,如时间,金钱的开销等。通过建立完整约束模型和利用编程进行多次的迭代求解可获得更可靠的结果。

以GIS作为基础平台进行分析,除了可使结果可视化外,还可以避免作为结果的后选点落在一些无效的点上,如山脉、湖泊。因为传统的求解过程是以纯数学模型为基础,在计算过程中并没有将所选的地址地理空间属性计算在内,所以很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方案:把地址选在一些山脉、湖泊之上。

3基于GIS的校园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3.1数据组织

采用的是ESRI公司的ARCSDE空间数据库引擎。本系统使用到的数据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系统的网络分析功能使用到的支持数据(或辅助数据),包括三个表(“道路str”,“结果表”,“道路节点表”)。第二类是物流配送系统的专题数据,它包括(配送点、学生宿舍、教学楼等)。第三类为集美大学校区1:1000背景电子地图数据表,它包括“水系”、“道路面”、“绿地”

等要素层。由于校园信息数据库不太大,为了方便用户对数据库的使用和维护,对于数据库内各表格的唯一标识符---主键的代码编制主要是采用了混合码。

3.2功能设计

基于GIS的物流信息系统是GIS技术支撑下的、通过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分发、共享、处理、分析、存储的机制构筑物流操作平台。包括系统管理、物流管理、物流配送三方面的功能。如图2所示。

4集美大学校园物流管理系统实例分析

本系统以VisualBasic6.0作为系统主控程序的开发平台,以MapObjects2.0为GIS基础软件平台,在VisualBasic6.0上添加MO的控件,利用MO的GIS分析功能完成对系统中最佳路径分析、空间查询等功能的开发。在开发之前使用ARCView作为数字化校园地图的工具,保存为Shapefiles格式。

MO的特点包括如下几点:(1)广泛的数据格式支持,包括ESRIShapefiles、ArcSDE及大量的栅格图像格式;(2)支持通过微软ODBC进行外部数据库访问;(3)支持扩展的图形数据及操作;(4)支持投影;(5)具有空间分析功能,可用于合并、交叉和缓冲区操作。

4.1系统用户管理

物品类别登记;数据维护;打印设置;退出系统。

为方便系统使用,系统将用户管理分为三个类型:(1)普通用户,可以进行简单的地图操作与所有不伤害基础数据的操作;(2)管理员,实现所有功能操作;(3)主任级管理员,用于创建用户。

管理员可以创建普通用户,修改自己的密码;主任级管理员可以实现各种用户添加功能;普通用户不能进入该窗体。

4.2物流管理

物品登记与物流处理;物品流通情况查询;物品流通情况总汇。

4.3物流配送

4.3.1电子地图的基本操作。视图放大:包括鼠标开窗放大、鼠标点击放大;视图缩小:包括鼠标开窗缩小、鼠标点击缩小;视图平移:将视图外的部分移到视野中心;坐标查询:查询电子地图图面任意一点的地理坐标。

4.3.2配送路线优化。建立校园物流最佳配送路线设计模型,在已知客户源的前提下(即知道客户源的地理位置),系统自动找到该客户源的最佳配送路径,并提供从配送中心到各配送网点的最佳行车路线,安排好送货次序,以节约企业配送成本;或者通过屏幕在电子地图上指定配送点,系统即给出从配送中心到各配送网点的最佳行车路线。超级秘书网

5结论及展望

本文是在MapObjects和ESRI公司ARCView为平台的基础上结合VisualBasic6.0开发而成,通过对集美大学校园资源数据与属性数据的连接建立区域专题地图,结合物流仓储管理信息系统和物流配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校园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实践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技术,实现现代物流配送的智能化管理。

(1)通过项目的实施,可以更好地管理与客户间的互动,提高企业效率,降低配送成本,发现新市场和渠道,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

(2)项目的价值在于利用空间信息技术,优化了企业的物流配送,降低了物流配送成本,从而最终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还可以为企业提供辅助决策,如:空间查询、行路优化等。在各种条件下(包括历史条件)的查询、统计、分析等,可以利用系统的GIS功能,方便地实现各种查询、统计结果的图文一体化,即空间信息、表格信息的一体化。

(3)该系统在基于GIS的基础上还结合物流仓储管理信息系统把产品的进、销、存统一起来,建立了自己完善的数据空间。

让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真正做到从物品进货到物流配送到最后物品销售统计的全过程。使得整个物流过程做到智能化、信息化。

不足之处:该系统如果再添加上网络WEB功能将使得物流配送更加完善。

篇14

[关键词]物联网;智能物流;供应链管理;决策能力

[DOI]1013939/jcnkizgsc201528029

随着我国物联网智能物流供应技术的不断发展,其物流公司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就使物流公司对物流供应链管理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由于物联网的智能物流供应链管理质量直接对物流公司的经济效益造成较大的影响,同时,物联网的智能物流供应链管理水平影响着电子商务信息的传递质量。因此,做好物联网的智能物流供应链管理工作显得非常重要,从而保障物联网信息传递及时、信息交换准确。进而保障我国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

1 物联网对智能物流供应链的影响

随着我国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提升,其给我国物流工作提供了很大的物流供应信息传输空间,从而使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前景更大更远,并使其物流产业发展朝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并且,物联网智能物流供应技术能将每个产业中的同类资源进行物流资源信息集中化,从而实现同类资源信息横向整合。同时,物联网智能物流供应技术能对每个物流产业中的物流资源进行专业化物流信息采集,从而实现物流资源信息的分层整合优化,进而实现物流产业中物流资源的纵向整合[1]。物联网的智能物流供应链管理是将在此供应链上的企业制造商、企业批发商、企业运输商以及企业零售商所供应的物流资源,进行物流资源、物流资金流进行信息整合,从而对企业物流供应链信息进行决策管理,进而使管理决策过程更加方便快捷。其物联网的智能物流供应链管理,体现在同步化信息共享、优化企业供应链以及供应链可视化等方面。因此,本文将对以上物联网的智能物流供应链管理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11 同步化信息共享

物联网的智能物流供应链管理目标为信息同步化与信息共享,并且在物联网智能物流供应过程中,对物流供应链中的物流资源进行资源追踪。同时,向物流供应链中所有企业进行实时的物流资源信息传递,并保证其物流资源信息的准确性,从而避免物流资源信息失真的情况发生,高效的进行物流资源信息传输,能对物流市场需求进行准确的预测,从而减少各物流企业的库存量[2]。

12 管理过程优化

在物流供应管理过程中要优化企业供应链,并将传统供应链管理中物―人―物的模式转变为物―物模式,进而使企业物流供应链得到优化。在物流供应物与物的供应传输模式运转下,能提高整个物流供应的供应链效率,同时能降低管理人员进行物流管理工作时的出错率,从而实现物流供应运行中物与物之间的直接传输,并对物流供应过程中的物流资源进行实时监控与追踪管理[3]。

13 供应链可视化

在物联网的智能物流供应链管理过程中,以物联网为基础的供应链能够实现可视化。其物联网智能物流供应链在网络运行中,可对物流中的每一个产品进行产品物件标记工作,相当于对资源产品贴“标签”,其“标签”内容为此资源产品的产品信息与互用性信息,从而使供应链管理人员通过“标签”内容便可对物流资源产品进行识别,进而使物流资源供应链实现网络内部企业资源信息共享与交换,实现零透明度供应链管理,保证了供应链管理的公开化[4]。

14 网络无缝化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其顾客的个性化需求也随之提升。这就使网络无缝化工程要进行不断地提升与完善。同时,为了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物流资源供应企业必须提升资源供应速率,并保证资源供应的灵活性与变通性。但由于这种资源供应模式,使资源供应的管理成本提升。因此,应采用智能型供应链网络,从而提升资源供应信息交流、资源资金流以及资源供应的控制水平,并使企业选择最为正确的资源供应路线,进而减少企业库存量。同时提高企业产品资源的运输效率,从而实现物流资源供应链的物流资源再造。

2 基于物联网构建智能物流系统

传统的物流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只能对各个企业的物流信息进行采集整合,不能对其有用的物流资源信息进行采集提取,致使对物流资源信息管理程度较低。现如今,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物流供应链系统会大大提升物流资源的信息采集速率与有效信息提取速率,从而保障物流资源供应运行的高效率与高稳定性,进而使物联网的智能物流供应链管理工作能高效率的进行。同时,通过物联网智能物流供应链,企业能对物流资源信息进行快速采集与提取,从而能提高物流供应链管理的决策能力与决策效力,进而提升物流资源供应信息的准确性,并能快速的对市场做出供应反应。物联网的智能物流供应系统是通过物流资源信息流动进行信息采集,同时通过运用现代物流运输配送技术、物流信息技术、信息自动化技术以及物流资源系统集成技术等,尤其是现代物流运输配送技术,其可通过物流信息优化与物流资源可控化对物流资源信息传输全过程进行信息合理采集与信息提取,从而保障物流供应链管理质量与物流供应链管理水平。

21 整体工作流程

物联网的智能物流供应链管理工作是基于物联网RFID 的物流管理系统进行的,并通过几个物流系统处理服务器对智能物流供应系统中的物流供应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其中ONS处理服务器主要对物流供应系统中物流资源产品IP进行获取分析,PML处理服务器对物流供应系统中物流资源产品的各种原始信息进行采集整合,同时通过物联网的智能物流供应中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将企业管理系统中收集到的物流信息进行分析,从而进行企业管理决策。

22 系统功能分析

通过对物联网的智能物流供应链系统进行功能分析,其物联网智能物流供应链系统运用EPC/RFID技术,并在实际物流供应配送中对物流资源的生产运输环节与存储销售环节进行物流资源供应配送,其物流供应链上的企业生产批发商以及运输零售商通过物联网智能物流供应系统,对其供应链上的产品进行动态追踪,并能对市场需求迅速地做出反应,从而降低企业产品的库存量,进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5]。同时要结合互联网中的系统信息,并实施企业产品生产销售管理与库存运输管理工作。

3 结 论

现如今,物联网的智能物流供应技术处于技术初始阶段,但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提升,其物联网的物流供应管理运行模式将不断完善与成熟,从而实现物联网物流供应智能化可视化管理,进而提升物联网物流供应管理质量与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周敏,师源,徐祯炜,等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管理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0(26):123-124

[2]戴定一物联网与智能物流[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8):122-123

[3]甘勇,郑富娥基于EPC技术的物联网在供应链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3(16):332-33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