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企业资本战略范文

企业资本战略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54:0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企业资本战略,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企业资本战略

篇1

摘要:资本运营是一个具有多维度的系统工程,它与企业的未来发展息息相关,需要企业进行系统规划。从资本运营的战略内涵出发,通过对资本运营战略制定工具的描述和资本运营战略执行团队组成的分析,试图为企业的决策者建立一种企业资本运营的思维模式,从而促进企业资本运营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资本运营 战略 战略制定工具 团队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6-0036-02

资本运营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而逐步形成的一种经济现象。在《简明经济词典》中,“资本运营”是指以资本最大限度增值为目的,对资本及其运动所进行的运筹和经营活动。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运筹”有制定策略、筹划之意;“经营”有筹划并管理之意。笔者认为,资本运营是资本的所有者通过一定的精心筹划将资本投入到生产或流通等领域,使之创造新的财富,从而获得更大的资本增值或收益,并且对其产生的结果进行管理的过程。

从世界上著名企业发展史上看,资本运营是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法宝。譬如,美国波音公司在创业阶段正是通过公司上市实现了飞速发展;运用资本运营手段不仅实现了企业分拆、专业化发展,而且为以后的整合并购奠定了基础。正如马克思所说“假如必须等待积累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①资本化运营使金融和实业在产权上实现了血脉交融,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虽然企业的目标是增强核心竞争力、发展壮大,但如果不具有资本运营的能力,就必然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由于资本运营是一个具有多维度的系统工程,它与企业的未来发展息息相关,需要企业进行系统规划。本文从资本运营的战略内涵开始,通过对制定资本运营战略制定工具的描述和资本运营战略执行团队的组成,笔者试图为企业的决策者建立一种企业资本运营的思维模式,从而促进企业在资本运营的顺利实施。

一、资本运营战略的内涵

笔者倾向于战略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观点,其核心是决定企业朝着哪一方向发展。因此,企业的资本运营战略应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选择何种资本运营途径寻求发展;二是资本运营方式的实施;三是资本运营后的整合和有效的管理以达到预期的战略目标。从资本运营的实际操作过程来看,第一阶段制定企业的资本运营战略是关键。

企业的战略是确定和权衡企业优势和劣势的过程。企业的资本运营战略是企业总战略的一个分支,要服从总体战略的部署。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企业的战略主要表现为扩张、收缩和转型等三种形式。为此,资本运营战略则围绕着这三种形式展开,其目的是通过资本运营后选择那些能够增加优势、弥补劣势的产业或公司。

扩张型资本运营战略是指企业处在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中,通过兼并和收购等方式,实现扩大自己的产能或巩固在市场中的某种地位。收缩型基本运营战略是扩张型资本运营的逆操作,通常是放弃规模小或贡献小的业务,放弃与公司核心业务无协同或协同较少的业务,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收缩型资本运营战略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资产剥离、业务重组、公司分立、分拆上市等。转型资本运营战略是运用扩张型资本运营战略和收缩型基本运营战略的方式,把企业的资本实力界定在多个主要产业内发展,形成多个核心事业,最终实现多元化发展。

二、资本运营战略制定的方法

由于企业资本运营战略分为资本扩张型战略、资本收缩型战略和转型资本运营战略三种类型,笔者挑选以下几种制定资本运营战略的工具进行简述,期待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综合利用,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资本运营战略。

1.波士顿矩阵(BCG矩阵)

波士顿矩阵是1970年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设计的,基本思路是把企业经营的全部产品组合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从成长性和相对市场份额两方面考虑企业的产品是否合理,帮助企业确定战略。企业具体的战略模式是发展明星业务,稳定金牛业务,促使金牛业务成为明星业务,而瘦狗业务则应逐步剥离或关闭。

2.SWOT分析

SWOT分析是当前最实用也最流行的一种分析方法。所谓SWOT分析法,就是以分析企业内部的强项(Strengths)和弱项(Weaknesses),以及外部环境的机遇(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为基础制定企业的战略。基本思路是:企业的战略制定必须使其内部能力(强项和弱项)与外部环境(机遇和威胁)相适应,以获得成功。

同时,SWOT分析还可以作为选择和制定战略的一种方法,即SO战略、WO战略、ST战略和WT战略。SO战略是依靠内部优势去抓外部机会的战略;WO战略是利用外部机会来改进内部弱点的战略;ST战略是利用企业的优势,去避免或减轻外部威胁的打击;WT战略就是直接克服内部弱点和避免外部威胁的战略。

3.波特方法

美国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创立了五力模型、价值链。

五力模型是迈克尔・波特对竞争环境结构作了研究之后,认为五种竞争力量决定某一行业的吸引力。这五种力是:进入行业的障碍;替代产品的威胁;买主侃价能力;供应商的侃价能力和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它是研究和检查企业竞争的结构化的方法。

供应链是迈克尔・波特用来弥补以往的竞争战略分析中只考虑了市场结构对企业赢利能力的分析,缺少企业对自身分析不足的缺陷。供应链由差额与价值活动构成,差额是企业创造的总价值与进行价值活动的总成本之间的差值。价值活动包括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辅助活动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迈克尔・波特认为,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的价值,它可能来自价值活动本身、价值链内部联系和价值链的纵向联系。因此,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办法可以分为重构企业的价值链、重构上下游价值链、寻求战略协同、专一化等方法。

三、资本运营战略实施的保障

为了保障资本运营战略的有效实施,建立一支高效的项目团队必不可少。笔者认为,企业的资本运营项目确定后,应采取矩阵式的组织管理模式。

企业的董事会作为决策机构,在权限范围内按法定程序对资本运营事宜做出决策。企业的经营层受董事会委托,从战略层面与合作方高层进行合作项目的建设性规划商谈,指导和检查项目团队的工作。

企业经营层负责,根据具体项目的特点以及对相关专业背景和工作经历人员的需求,从其他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抽调人员组建项目工作团队,负责资本运营项目的方案策划、项目论证、商务谈判等业务。

项目团队具体可以从事以下四方面工作:第一,负责进行市场分析,提出资本运营方案;研究资本运营项目的组织架构和运营模式;对项目进行可行论证;起草必要的商业协议等。第二,负责对项目的技术方案的研究。第三,负责对项目效益评价、资金筹措、会计核算等工作。第四,与合作方进行法律事务的谈判。因此,成功的资本运营需要企业有一个好的资本运营战略规划和一个执行战略的项目团队。

总之,企业资本运营是一项复杂的交易过程,风险极大,在资本运营之前必须做到知己知彼确定战略,同时要有一个专业团队进行研究与实施。

① 马克思著,《资本论》第一卷,724页,人民出版社,2004。

收稿日期:2011-07-06

作者简介:张宁(1975-),男,辽宁沈阳人,投资管理处项目经理,硕士,从事投资管理与资本运营研究。

参考文献:

[1] 尹伯成,袁恩桢.简明经济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2] 黄嵩,李昕.兼并与收购[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3] 李曜.公司并购与从组导论(第二版)[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The strategic thinking of the enterprise capital operation

ZHANG Ning

(China navigation industry Shenyang airplane industry (group)co.,ltd,Shenyang 110034,China)

篇2

关键词:石油企业;资本运营;并购(M&A);战略

一、实施资本运营战略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人们对资本范畴有了新的认识,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按照资本运营的思想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寻找现代企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尽管资本运营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在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却已成为非常普遍的经济现象。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如何认识资本运营,怎样实施资本经营,既是我国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也是整体提高我国企业资本运营效率的重大问题,它对于提供国家主要能源的石油企业也同样非常重要。

1、通过资本运营培植大石油企业,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确保国家石油安全的迫切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加入WTO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石油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已处于无可选择的地步。目前,世界大石油跨国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后一块尚未完全开发的消费市场,国际竞争国内化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而我国的石油企业受传统计划体制的束缚,长期走的是一条封闭式自我积累的扩张道路,发展缓慢,规模过小,目前还没有一个石油企业可以和外国的跨国石油公司的实力相抗衡。在这个关键阶段,研究制定中国石油资本运营战略以及能源政策,既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增强我国的国家竞争力。因此,要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让一批大的石油企业脱颖而出已经刻不容缓。

2、通过资本运营培植大石油企业,是实现规模经济、保持石油企业长期成长的需要。在大部分制成品生产中存在着规模报酬递增的现象,即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来源于大规模生产的好处,如分工深化所造成的生产率的提高、市场交易费用的内部化等。保持企业长期成长的基本条件是企业所占有的市场份额。企业市场份额越大,企业的长期成长就越可靠。一个能够阻止竞争者进入的市场份额有赖于企业雄厚的实力,而相当的规模是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

3、通过资本运营培植大石油企业,是我国石油公司实施全球战略的需要。世界各大跨国公司冲破国界,把整个世界看作是一个统一的经济单元,将其产业链上的各增值环节定位到最能实现其全球化战略的目标上。上世纪90年代特别是1993年以来,在石油市场竞争加剧的新形势下,西方许多跨国石油公司如埃克森、英荷壳牌石油集团、莫比尔、英国石油公司等正在向全球化阶段迈进,从跨国公司演变为全球公司,着眼于全球战略。采用“联盟”、“联合”、“兼并”、“收购”等方式增收节支、提高公司经济效益,已经成为各跨国石油公司发展战略的首选。我国的石油公司正在艰难地向国际化迈近,通过资本运营培植大石油企业,制定国际化、全球化战略已成为必然。

二、石油企业实施资本运营的方式

1、盘活资产的合理流动。一是变无效资本为有效资本。要通过严格的清产核资,对经营性、非经营性、闲置性资产进行划分归类。对非经营性资产要尽量压缩,控制其投资规模;对闲置性资产采取调出、租赁等方式发挥其效益;或将资产运营效率不等的资产整体,按照高效、低效和无效进行分离,对低效和无效资产或转让、或租赁,使资产最终全部进入高效或有效运营状态。二是以存量资产吸引增量资本。用存量资产(闲置的土地、厂房等)吸引增量资本(或外资等),企业可以把原有的存量资产折成股份,拿出一定的比例作为资本进行投资人股、控股、参股中小企业,改组成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企业资产构成的多元化。

2、面向金融资本市场融资。资本运营实现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通过股份制这一特有的组织体制和管理机制,促使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提高经营效益。这种方式还有一个更直接的目的——融资。一要抓住当前国家鼓励优势企业兼并危困企业的有关政策,通过兼并收购危困企业,盘活资产存量,形成规模效益;二是通过增资、合资、交叉投资、股票债券等多种形式,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学会用小资本控制大资本,实现低成本、高质量的扩张;三要探索国有企业债务重组、债权转为股权的途径,加快集团实力的扩张;四是立足石油产业,选择其他行业中成长性较好的企业,进行更大范围的联合,加快大公司、大企业之间的联合、合并的试点。

3、通过招商引资实现资本运营国际化。与外国经营者共同投资、共同经营管理,按股权享有相应的利益分配并承担风险,能够使企业实现产品结构的优化组合;提高产品的水平使其达到世界一流,企业管理跨入国际先进水平行列;同时获取政策优惠,扩大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量,这是“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最佳途径。

4、实现无形资产有形化。资本运营有利于石油企业充分利用无形资产、开展无形资本运营,使无形资产实现有形的市场价值。一是要利用石油企业良好的社会信誉和产品优势进行筹资,加快筹资速度,拓宽融资渠道。二是要利用自身的名牌效应、管理优势和营销网络等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通过联合、承包、租赁、参股、控股、并购(M&A)等形式实现资本扩张。

转贴于

5、下决心调整结构,实现产业优化升级。解决结构性矛盾有两种方法,一是消除企业亏损,二是消灭亏损企业。对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它的最后出路就是破产或被兼并。因此,我们要敢于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劣汰就是建立破产机制,对救治无望的企业实施破产,防止国有资产的再流失,转移残留资产,使丧失竞争力的企业退出市场。如何将破产与结构调整、转机建制与“三改一加强”相结合?具体方法有:分立破产、“活一块、死一块”;“先破后股”;整体破产、整体出售;整体破产合股收购、整体破产分块出售等。

6、纵向一体化经营,横向规模化扩张。由于一体化石油公司上游业务的利润高于下游业务,石油公司长期偏重于上游业务的发展,使之对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十分敏感。在1998年低油价的冲击下,石油公司缓冲低油价压力的空间极为有限,因此应通过从外部进行资产结构和战略的重组,加强上下游一体化的经营。通过同行业横向并购,可实现扩张所要求的资本迅速集中和1十1>2的经济效益。并购后规模的迅速扩张所产生的效益十分明显,如埃克森同美孚合并后,裁员减薪、减少重叠业务、提高机构效率而节约短期成

本28亿美元,并在世界各地经营石油勘探、原油生产加工、石油设备制造等各项业务,上下游业务均得到了加强。

三、我国石油企业实施资本运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应构建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建立层次分明的母子公司管理体制,明确母子公司的职责,建立规范、高效、有序的投资中心、责任中心、成本中心、利润中心等管理机构,保证资本经营的有效运转。

2、应建立高效的管理制度。要形成和实现总体发展战略以及规模经济、经济规模,必须形成和实现权威性的统一管理,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协调各种纵向关系,强化内部经营机制,才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要建立健全资本运营、资产经营管理制度,既保证资本运营的可操作性,又保证资本运营的质量,并规避经营风险。

3、应充分发挥集中资本的作用。“购、并、联”是资本集中的主要方法,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资金优势、管理优势和文化优势,把劣质资本变成优质资本,进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篇3

一、企业资本运营当中所发生的财务战略问题

(一)企业资金筹备方式单一

资金筹备对于企业而言非常重要,直接决定企业的资金流畅性。但是因为各种原因的影响,我国大多数企业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普遍使用的方式以及路径都较为固定,以向银行借贷款作为主要并且唯一的方式,而非使用其他类型的筹集模式。这样的现象直接决定了企业自身在筹集资金时的不合理以及约束性,对于企业的改革,资金优化、流动、分裂、组合都有明显的阻碍性。

(二)企业项目投资选择的盲目性

企业项目投资是大型企业的常事,其选择的投资项目有潜力则必然会带来相应的经济利润,但是,如果选择错误,也必然会形成相应的经济损失。我国许多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在选择企业项目时都较为随意,对于项目没有适当的深入了解,对企业资本管理普遍呈现过于粗放的现象,对企业产品的水平、质量控制力度上比较低。

(三)会计核算问题

财务战略问题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企业对资金的把握情况不实时、不准确等,会计的核算工作便是决定性因素。在资金优化、流动、分裂、组合等情况时,企业是根据会计所核算出的财务状况进行抉择,但是会计核算工作本身如果存在问题,也就代表企业所决定的战略决策不符合当前企业的实际情况,最终结果必然会导致财务战略发生关键性问题。

二、企业资本运营中财务战略问题的应对对策

(一)开拓全新筹资方式,优化筹资渠道

开拓全新的筹资渠道、方式对于企业筹集资金而言有着显著的帮助。在当前高风险的市场之下,在市场经济背景之下,尤其是国有企业,更是应当采取多种筹资资金的方式。笔者经过调查,整理出以下几条改善路径:一是完善货币、资本相链接的市场。筹集资金时,不应当只筹集软货币,应当按照市场的实际情况适当考虑软、硬两方面货币。例如,当前市场中,软通货币的升降值现象较为严重,便可以考虑硬通货币。除此之外,对于货币市场的分析以及扩展,企业尽可能的组建专职团队,必须保障分析以及扩展的方向、方式正确,否则会适得其反;二是完善企业深入改革。对于当前大多数企业而言,科学的企业现代化管理制度都是行之有效的,例如推行科学管理、产权分明、责权明确等,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则应当做到政企明确、互不相干等。只有如此,才能够保障企业内部能够真正实现财务战略,促使企业的管理模式多样化、易变性,保障企业具备较为灵活的管理模式,能够应变各类管理模式的变化。

(二)建立项目选择专责团队

首先企业管理者应当重视投资项目的选择重要性,其次,笔者建议采取建立专责团队调研并选择投资项目,如此来保障企业资本的安全性,降低资本风险。企业财务管理核心必然是资本,这也代表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必须以理财部门为核心,对此,就必须在财务部门中建立专门的理财部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之下,企业还能够给予财务部门建立专责的投资选择小组或团队,并明确相应的职责。与此同时,财务经理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财务经理必须要提出财务决策建议,其中需要具备资产调度、资金筹集以及项目投资等决策建议。

(三)提高会计核算工作质量,深化财务管理

会计核算工作是整个企业的核心工作,是企业管理者、决策者了解企业状况的主要途径。在企业资本运营时,提升会计核算工作的工作质量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促使财务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对此,需要选择并培养财务专职人员,定期给予财务人员灌输当前资本运营的全新理念,适时补充企业有效管理的相关知识。除此之外,企业管理者还需要重视企业的监督体系以及投资控制体系,完善有效的管理措施以及运行措施。决策控制的重要内容是合理的投资决策,企业需要不断的完善各类资本风险保护机制。特别是国有企业,更是应当注重对资本风险的规避,当前企业大部分是针对专业化的企业经营模式,企业应当时刻分析当前行业的市场情况,在投资时选择风险较低或容易控制的项目,并由财务部门提供风险规避方式,从而实现高效的财务管理。

篇4

一、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国有企业的资本运作的重要性

(一)扩张国有企业的规模,增加国有企业的竞争优势

资本运作需要结合市场规律的要求,将企业所拥有的各种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实现有效的运作,进而实现最大限度的增值。通过资本运作能够增加国有企业的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增加对国有企业的资本控制,促使企业拥有更大的能力进行成本、价格等进行控制,从而增加国有企业的竞争力,提高国有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

(二)降低国有企业进入新行业和新市场的成本

当国有企业试图进入到一个新的行业或打入一个新的市场时,会有诸多的不良因素影响国有企业,尤其是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国有企业就需要进行合理的资本运作,进行投资、收购、兼并等方式进行,能够降低国有企业面对的障碍,还能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从而促进国有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推动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变

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国有企业的资本运作,将产权关系进行明确,清晰承担保值增值责任。最终促进国有企业经济机制进行转变,形成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权责清晰的现代企业制度,促进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国有企业的资本运作存在的问题

(一)国有企业相关管理部门缺乏对资本运作的认识和重视

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国有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缺乏对资本运作的认识,仍旧按照以往资本运作形式展开资本运作,与经济转型后的国有企业发展情况是能有效匹配,影响资本运作的效果。同时在进行资本运作时,运作人员往往按照自身经验进行资本运作,促使资本运作缺乏有效的理论知识和与现状结合,导致国有企业资本运作效果不高。同时,相关管理部门没有将资本运作与国有企业发展相结合,导致企业资本运作效果不好。

(二)企业资本运作体系不够健全

现阶段我国的社会经济转型不断推进,经济体制不断深化和完善。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国有企业面临着诸多位置的风险,这就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资本运作体系。但在实际的资本运作过程中,企业缺乏有效的资本运作体系,面对市场竞争中的融资风险和投资风险,给国有企业经营带来严重的风险因素。在进行股票发行时,规模较小,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不想符合。不够健全的资本运作体系,影响国有企业的各项流程的顺利开展。同时在资本审计工作时,也存在许多不足,违反规定的行为不少,信息存在虚假误差。还存在盲目兼收、收购、扩展等情况,不但不会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甚至会给企业带来负面的影响。

(三)财务人员职业能力素质不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转型的不断展开,国有企业也获得了不断发展,在获得发展的同时,企业需要大量的财务管理人员,这就使得国有企业出现了一些素质和职业技能不高的财务人员。同时,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转变,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也不断增加,这也就导致了现阶段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不能有效地进行资本运作工作。在进行资本运作时,由于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能力不高,必然会导致资本运作的进行不够完善。还受到员工的职业道德影响。财务管理人员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缺乏价值判断能力,还出现以自身利益进行资本运作,会导致资本运作中存在造假和违反职业道德等行为时有发生。必然会影响国有企业的发展情况。不能推动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

三、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国有企业的资本运作问题的措施和战略思考

(一)加强国有企业资本运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在进行资本运作时,需要国有企业领导认识到资本运作的重要性,并确保国有企业资本运作情况能够和企业的发展情况相结合。突出资本运作的重要性和作用。领导要起到带头作用,并将资本运作添加到企业的战略目标中,充分发挥资本运作的作用。

(二)建立完善的资本运作管理制度

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国有企业也随着经济转型不断进步,也逐渐增加了国有企业资本运作的要求。因此,就需要建立完善的资本运作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地规范财务人员的各种不良行为,最终实现资本运作的高效全面地进行,并将完善的资本运作管理制度,全面贯彻到国有企业的资本运作中去,促进资本运作的各项措施和手段都有效的实施和进展下去。通过建立企业的资本运作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不断完善创新管理技术和手段,结合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措施,促进国有企业资本运作的有效性。同时严格控制企业股票情况,降低盲目兼收、收购、扩展等情况,降低资本运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促进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加强企业资本运作监督

监督制度是确保国有企业资本运作的重要保证,需要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工作,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能够有效地规范资本运作人员的行为,能够增加资本运作的效果。建立专门的资本运作监督部门,并制定合理的责任制度,一旦资本运作中出现问题,能够在第一时间找到责任人。在监督机制健全的过程中,需要建立良好的信心反馈机制,促使相关的资本信息能够第一时间达到信息需要的部门。对于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工作状态良好,认真负责的工作人员要给予适当的奖励,从而促进整个企业的工作积极性。

(四)加强人才培养提高资本运作能力

在经济转型背景下,国有企业的资本运作对于资本运作人员的素质和职业技能要求也变得越高。这就需要国有企业加强对人才的培养,通过先进的人才培养机制,增加资本运作人员的职业技能、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促进国有企业的资本运作能力,最终促进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篇5

关键词:创新战略;资本结构;企业战略

在财务领域中,虽然有大量的文献对资本结构进行研究,但大多仍无法解释管理者是如何在债务与权益融资之间做出选择的。筹资与投资决策是两个不同的过程,忽略了战略对解开资本结构之谜的潜在影响。自JensenandMeckling(1976)指出投资与筹资决策间的相互影响,才打开了研究竞争战略是如何影响资本结构之门的。战略的实施有助于理解行业内部资本结构的变动。如果竞争战略能够引导一个企业的投资决策,投资决策能够影响筹资决策(Williamson,1988),那么就应该预期不同的资本结构服务于不同的战略。

一、资本结构的传统解释

自从ModiglianiandMiller(1958)提出在特定的假设条件下,企业的价值与资本结构无关的理论后,便掀起了资本结构研究的热潮。几年后,当他们加入所得税的条件时,发现一旦利息的抵税作用被考虑进来,企业价值便会随着杠杆的增加而增大。接下来就非常有必要解释为什么企业不最大限度地使用杠杆。其主要原因来自于抵消利息税收益的债务筹资成本。如果企业不能履行到期偿还债务的责任,就有可能会导致企业原有价值的削减,损失程度取决于企业所拥有的资产类型(LongandMalitz,1985)。而且,JensenandMeckling(1976)指出,还有另一种来自于激励方面的债务成本,权益持有者会侵占债权人的利益。这将导致债权人会要求通过监督及其绑定机制来保护自己,这样债务本身就会产生一种抵消债务税收收益的成本。Jensen(1976)指出,虽然债务与成本有关,但从债务减少管理者所控制的自由现金流来讲,增加债务确实能减少企业的总成本。潜在的成本及税收收益促使研究者试图确定是否具有均衡了债务成本与收益的最优资本结构(JalilvandandHarris,1984)。对资本结构的不同解释来自于MyersandMajluf(1984),他们给出了优序模型来解释公司财务决策。根据这个模型,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没有最优的债务水平,取而代之的是信息不对称驱使企业相对于外源融资来讲,更倾向于内源融资。根据这个观点,企业通常会使用内源现金流来满足新项目的资金需求。如果留存收益不足以满足企业筹资需求,企业将会考虑发行风险程度低的债务,风险程度高的债务则作为最后的选择。相反,当利润高的情况下,管理者会用剩余的现金流来偿还债务。

二、早期战略观与资本结构

在JensenandMeckling(1976)的处女作《成本》中第一次提到战略决策与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作者展示了一个简单的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一个企业的所有者(管理者)首先发行债务,然后再做投资决策。由于所有者(管理者)只承担有限责任,投资决策的不利风险就会更多由债权持有者来承担而不是权益持有者。因此,如果投资决策在发行债务后做出,权益持有者就会有动机去寻求高风险的产出战略,这种战略在情况好时会增加收益,在情况不好时会减少收益。随着企业提高其债务,从事高风险的战略也会随之提高,因此企业的资本结构会影响企业的战略。接下来的一些研究却认为企业的资本结构可能会被企业的战略所影响。Titman’s(1984)对于企业资本结构对破产决策之影响的分析中,揭示了资本结构可能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如果较高的债务水平确实与高风险战略紧密相联的话,那么那些关心企业是否会长期存在的消费者就会把高债务看作是有负面影响的,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他们更喜欢选择低债务企业的产品。BranderandLewis’s(1986)从博弈理论角度进一步验证了在确定资本结构时,战略有着重要作用的论断。作者展示了双寡头的二阶段连续博弈:企业在第一阶段选择了一个资本结构,在第二阶段确定他们各自的产出水平。如果较高债务水平增加了寻求产出风险较高战略的动机,那么两个企业都会在第一个阶段采用积极的债务水平,目的是向竞争者传递他们要在第二个阶段实施较高水平的信号(也就是寻求高风险的战略)。根据纳什均衡,相比较权益融资的情况来说,他们都会选择拥有较高的产出水平(更高的风险)。不幸的是,在这个模型中,财务结构这一战略的使用是具有杀伤性的。然而,对战略的直接考虑有助于激发在财务领域更广泛地接受“战略”的概念。Sand-berg,Lewellen,andStanley(1987)声明:只要杠杆能够有积极作用且没有阻碍企业建立有效的业务战略时,就应提高其水平。

三、现代战略观与资本结构

BartonandGordon(1987)指出:无论是在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还是在资本结构对企业价值是否有影响方面,财务领域大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虽然作者最初的兴趣在于把资本结构与企业高管的特征和期望联系起来,但它更主要的贡献则在于强调这样一个事实:杠杆及战略都对整个组织有影响。如果企业呈现战略一致性(Porter,1960),我们则预期这两个因素是相关的。后续的实证研究中,BartonandGor-don(1988)找到更多的证据,证实了不同的战略方向(被定义为多元化战略)确实会有不同的债务水平。而且,他们还发现战略与财务变量间有着多重交叉影响,预示着传统的财务变量与资本结构间的关系会随着企业战略的改变而改变。Williamson(1988)运用交易成本经济学框架来解释资本结构之谜时,强调不同性质的资产在企业内部的配置方式将会影响企业所选择的治理形式。虽然企业通常更倾向于债务筹资,因为它具有较低的治理成本,但较高专用性的资产会使得债务筹资成本升高,因为这些资产具有较低的可重新配置性因而很难用来抵押。所以,虽然较高专用性资产可能会成为一种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BalakrishnanandFox,1993;Barney,1991),但它们仍然很难成为交易物和抵押品(LongandMalitz,1985)。这种“资产专用性”问题会导致拥有较高专用性资产的企业将有较高的破产成本。以交易成本文献为基础,BalakrishnanandFox(1993)研究了无形资本是否对杠杆的变动有重要影响。如果这种关系能被找到,意味着对企业无形资产水平有着影响的战略将决定资本结构。用横截面数据及方差因素回归模型,作者证明了相对于企业异质性来说,行业及时间因素对资本结构的影响是次要的。Kochhar(1996)认为LBOs(杠杆收购)倾向于发生在那些没有专用性资产和较低投资机会的企业中,因为这些企业缺少专用性资产,就使得这些企业的债务治理成本较低,债务融资的结果会比较令人满意。而且KoehharandHitt(1998)的研究表明,企业的财务战略与它的公司多元化战略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动态的关系。SimerlyandLi(2000)对交易成本进行了延伸,他们将理论因素与环境动态相结合,指出一个企业的资本结构应该与它的环境相适应。他们认为债权人责任可能会制约企业在研发领域上的战略投资。而且,债权人是厌恶风险的,随着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加,债务筹资的成本也会随之增加。因此,这就使得对于那些不确定性较高的企业来说,可能更适合采用权益筹资。企业的资本结构如果不能与它的环境相适应,将会阻碍企业的发展。四、创新战略与资本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