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学的特征范文

经济学的特征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53:5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经济学的特征,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经济学的特征

篇1

[关键词] 数学 经济学 特征 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学方法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尤其是在经济学领域更为明显。数学逻辑的严格性,以及它的结论的确定性,应用的广泛性都是经济学所必需的东西。因此,现代经济学将数学作为研究工具、并使经济学研究日趋“数学化”。

一、数学的本质和经济学特征

1.数学的本质

数学本质上是从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两个层面去认识客观世界的工具。实际上,人们在有意识地认识和改造世界之初,就是通过对数的认识和思考开始的,在此基础上逐渐产生了数学。早在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把数作为认识世界的基本概念,认为“数是万物的原理”,数学本质上不是为了应用,而是为了认识世界。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也逐渐体会到,客观世界本质上可以通过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来认识,于是,近代数学大师笛卡尔得出了“数学是科学之母”的结论。

2.数学是揭示经济客观规律的有效工具

事物及其变化规律的客观性,主要通过与事物有关的各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来表现,而数学又是用以揭示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专门工具,因此,数学无疑是揭示事物客观性的有效工具,这就决定了现代经济学选择数学作为研究工具。数学是贯彻理性精神最彻底的科学,当然也应该是以理性假设为前提的现代经济学的研究的必然选择。

3.数学是一种理论信念和方法论

数学的经济学特性还体现在其思想性上。数学作为一种理论信念、方法论和研究手段,十分明显地体现在经济学的基本特征中。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作为市场经济运行描述的基本理论,对我们经济学研究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从学习和研究的角度看,可以明显感觉到,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和推理方式的特征之一表现在其数学性方面。在整个社会科学中,经济学的理论形式、研究方法是公认为最接近自然科学的。按传统流行的科学观,一门学科达到科学的一个重要标准是看它能否充分运用数学方法。而在经济学中,对于经济现象、经济运行及其规律的描述与研究,正需利用要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从而使它达到科学性。

二、数学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作用

1.数学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工具

科学观认为,一门学科达到科学的一个重要标准是看它能否充分运用数学方法。运用数学知识做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可以减少无用争论。同时,由于经济活动的多样性,研究中存在许多变化的因素,数学作为经济研究的基础工具,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利用数学语言我们可以将经济学中的某些问题描述得非常清楚,并且逻辑推理严密精确,可以防止漏洞和错误,应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我们还可以推导新的结论,得到仅凭直觉无法或不易得出的结论。而在经济学中,对于经济现象、经济运行及其规律的描述与研究,正需要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从而达到它的科学性。

2.数学使经济学理论更为严谨推理

数学方法为经济学理论的突破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它的运用大大拓展和加深了经济学科,使经济学的推理和分析过程更加严谨。数学推导具有数理逻辑性,运用数学模型结合经济模型来研究经济问题,可以使经济学的推理和分析过程更加严谨。数学方法是使经济学向科学迈进的重要工具,数学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应用使得经济学的理论逻辑更为严谨,条理更为清晰,在经济学的理论更新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3.数学提高经济学理论的实用性、科学性

数学方法不仅能对经济关系和经济现象进行数量方面的定量分析,而且还能对经济现象进行定性的质分析。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经济现象也不例外。运用数学方法对事物的本质进行研究,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考察对象从量到质的转化,从而加深对质的认识。数学方法的运用有助于提高经济理论的实用性,以及经济政策的科学性。数学的逻辑性和严密性更使得使经济学的结论具有明确性,如只需用一个简单的公式即能直观地表述出各种经济因素之间的关系,可以分析各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为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可操作的理论依据。

三、科学地使用数学研究经济学

数学方法是使经济学向科学迈进的重要工具,但经济学毕竟不是数学,经济学是社会学科,其研究需要掌握除数学以外的多方面的知识,仅仅使用数学方法,经济学研究不可能取得进展。只有合理地运用数学方法,科学地使数学与经济学融合,才能使两者相得益彰。过分强调数学方法在经济学分析中的作用、把数学方法作为经济学研究惟一科学的研究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滥用数学,或者不赞成使用数学方法、或者很少用数学方法研究经济问题都是不可取的。

参考文献:

[1]贾根良徐尚:经济学怎样成了一门“数学科学”――经济思想史的一种简要考[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5).

[2]刘颖华:经济数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商场现代化, 2007,(25)

[3]董玉龙王宇红韩振芳:试论数学对经济发展的作用[J]. 商场现代化, 2007,(26)

篇2

[关键词]本土化 经济学范式 中国经济学 经济思想史

[中图分类号]F01;F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8)10―0052―07

共同荣获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两位经济学大师――缪尔达尔和哈耶克,尽管在学术主张上截然不同,但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上却罕见地表达了他们之间的共同观点。缪尔达尔指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存在重大差别:社会科学的研究者永远也得不到常数和普遍适用的自然法则;也即,在我们的社会领域中,对事实以及事实与事实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所涉及的事物,比物质的宇宙间的事实与事实之间的关系要复杂得多,而且变化多端并充满流动性和不确定性。究其原因在于,社会科学所研究的问题是关于人的行为的问题,而人的行为,不像自然物质一样具有永恒不变的性质,人的行为有赖于并取决于生存其中的生活条件和组织构成的错综复杂的复合体;人类的行为表现为不同的、千变万化的可变性与僵化的东西的各种组合,因而即使是在某一时点上和在某种特殊情况下,这些现象确实是难以把它们作为事实而定义、观察和衡量的。同样,哈耶克也指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存在着这样的不同:一方面,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上是“单一”现象,很容易观察到各因素之间的规律性,而社会科学把资料分类和确立其规律性并非根据它所具有的共性,而是基于我们所作的关于个人行为的假设;另一方面,自然科学所研究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涉及到的是相对简单的现象。而社会科学所研究的人与物或人与人的关系涉及到生活、精神和社会中更为复杂的现象,因而社会科学具有非常强的主观性,它并不是按照客体所具有的共同属性,而是根据个人对经济现象以相同的方式所作的主观反应去对经济现象分类并找出其规律性的。这也意味着,社会现象中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情,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同样的行动产生的后果完全不同;因此,我们就不能从中归纳总结出公理性的经验规律,而只能对个体现象、个体行为和个人性质作出假设和概括。

一、社会科学离不开心理文化的基础

经济学本质上属于社会科学,一方面,经济学所研究对象――经济现象――本身就是人类行为的产物,不仅主体的行为构成了经济现象的一部分,而且主体的认知也构成了经济现象的一部分,因而主体对经济现象的认知也不是脱离自身的经验和感觉的,即经济学的研究本身就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另一方面,人们对社会现象进行探究并不是像自然科学那样仅仅是应用不可变更的原理,相反是试图对不合理的现状进行改造以促进人类社会更为良性地发展,从而使社会科学的研究本身具有强烈的规范性。正因如此,经济学的理论探索本身就充满了主观性和规范性:主观性体现了个体的私人知识和传承的社会习惯,规范性体现了个体的社会关怀和立场视角。Ⅲ正因为经济学本身具有强烈的人文性,经济学的科学性也体现在如何理解真实而具体的社会关系下人的理性内涵问题:显然,具体社会中的人类理性具有丰富的社会性内容,而不仅仅是自然主义的先验理性。事实上,经济学根本上是要通过剖析人们的行为机理来探求提高人们的福利的途径,因而经济学不仅是要研究物,更重要的是要研究人,也即,经济学的研究必须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人面对着自然物时如何行为,如何最大化地使用自然物;二是人对着他人或社会时如何行为,如何充分运用人的理性以实现社会需求的最大化。前一个内容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的知识,但并不需要像目前这样复杂化;而后一个内容根本上是心理学和文化学的内容,需要分析具体环境下人的行为方式和偏好。而且,根本上说,社会现象都必然涉及到后一个内容,因而需要认真研究内在经济现象中的“人”的因素;譬如,米塞斯就把经济学视为研究人类有意识的行为的科学,研究人如何达到他的目的。

而且,即使现代主流经济学把经济学视为研究理性人如何行为的科学,但理性本身也是具体社会关系下的产物,从而也具有明显的社会人文性。事实上,经济学所意指的理性主要集中于在人们的目的与选择的手段之间的关系上,本意是强调达到目的的合理手段的选择;但显然,目的本身只不过体现了人们愿望,从而具有主观性和多样性,因而目的本身没有所谓的理性与非理性之分。正是基于这一角度,“每个人的行为总是有理性的”,这表现为两点:“(1)它指向某一目的;(2)在他眼里,它的收益必须超过它的成本,否则他便不会采取这一行动。”这意味着,对理性的理解和判断与人的具体目的有关,如果仅仅因为从自己的评价角度看行动的目标是不值得追求的而把它们称为非理性的,这显然是无根据的。进一步地,人的目的与心理和文化有关,因而不同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下人的目的是不同的;特别是,受不同文化所熏陶的人之社会性也是不同的,因而其行为机理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正是因为社会现象是由人的互动行为产生的,而行为又受人的心理支配的;因此,有的学者就指出,心理学实际上是任何社会科学出发的基础,所有根本性的解释都要以此为基础,分析具体社会关系下人的理以及人类行为造成的经济现象。也正是由于不同社会环境下人的行为方式的不同,因而要真正探悉社会现象产生的内在机理,要探究人类有效的理性行动,则必须搞清楚行为主体的需求特点以及行为发生时的条件或背景;正因如此,经济学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本土性,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也必须建立在本土行为机理的契合性基础之上,而“所谓‘本土契合性’,就是指研究者的研究活动及研究成果与被研究者的心理与行为及其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的脉络密切或高度符合、吻合及调和的状态”。

其实,正如帕累托指出的,“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心理的活动,根据这一观点,不仅经济学的研究,而且还包括人类活动的所有其他部门的研究,都是心理学的研究,并且所有这些部门的事实,都是心理学的事实”;显然,这一观点也得到穆勒、波普尔等人的认可,而且,许多经济学现象的经典解释也依赖于心理主义。譬如,主流经济学有关价格变化的解释就是建立在假定一个或多名个人的偏好变化的基础之上,现代经济

学对人类行为中互动均衡的理解也是建立在心理学定律的帕累托有效的概念之上;可以说,从微观经济学的“戈森三大定律”到宏观经济学的凯恩斯三大心理基础都与心理学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以致长期以来学界也往往把经济学的思想视为心理学或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当然,由于现代经济学产生、成长并壮大于西方社会,从而也就是建立在西方个人主义行为心理的基础之上的;特别是,随着20世纪30年代之后主流经济学在美国最终形成,从而导致现代经济学也深深地打上了美利坚民族行为的烙印。基于此我们认为,现代主流经济学也就是真正的“西方”经济学,而且,即使已经为广大非西方国家所广泛传播和接受的马克思经济学,它也是“西方”非主流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们都是建立在西方人行为心理之上的,并体现了西方社会基本的自然主义思维(尽管与主流经济学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正因为经济学本身存在强烈的人文特性,需要与具体的文化心理相结合;事实上,经济学探究的是社会主体行为所产生的经济现象,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行为动机是不同的,从而建立在人类行为机理之上的经济学理论也有所不同。例如,中国人的思维就与西方社会截然不同:在中国,人一直被视为思维和认知的主体,中国社会本质上也是人本主义的,它首先关心人类社会,儒家文明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共生关系;因此,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就是由人而物、由内而外、由社会而自然,将从对社会秩序的探究中获得的知性逐渐反思到自然社会中,这是天人感应乃至于天人合一哲学的基础。正如杨国枢指出的,“所谓美国心理学,无非是美国人的本土心理学:所谓德国心理学,无非是德国人的本土心理学:所谓法国心理学,无非是法国人的本土心理学。但在近代史的不同阶段,中国心理学却曾先后将这些国家的本土心理学当作‘世界心理学’或‘(全)人类心理学’,甚至将之视为可以照样适用于中国人的心理学。试问,任何单一国家的本土心理学能够置诸天下而皆准吗?能直截了当地成为世界心理学或全人类心理学吗?美、英、德、法大都是属于基督教文化圈的国家。然则,基督教文化圈之人民的本土心理学能代表人类的心理学吗?它能适用于儒家文化圈(中国、日本及韩国)的人民吗?”显然,这里把心理学一词换成“经济学”一词,意思同样存在;杰宁斯就强调,文化不仅保证了人类社会行为和社会内在安排的连续性,而且也意味着,社会过程不是由一个普遍规则所支配而是互动和历史地决定的。

因此,经济学本质上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科学化、客观化和通用化,而是具有强烈的本土化色彩:特别是,随着经济学研究对象从原先狭隘的物质资源配置领域转向更为广泛的社会关系领域,经济学本土化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了,现代经济学根本上面临着一个本土化的问题。然而,尽管早期的古典经济学本身就包含工程学和伦理学两方面内容,但自新古典主义以降,经济学日益局限于稀缺性资源配置的探究,而“人”这一因素在经济行为中的影响逐渐被主流经济学所忽视了;相反,它开始盲目地接受自然主义的思维方式,刻意模仿物理学等自然科学以求研究的“客观”和“科学”,从而逐渐形成了与工程学的研究内容相适应的抽象化方法论。特别是,迄今为止的经济学理论仍然建筑在西方的科学主义基础之上,从而抹煞了经济学的人文性和本土性,也使得经济学理论与不同社会的具体制度安排相脱节。哈耶克就感慨,“20世纪肯定是一个十足的迷信时代,其原因就在于人们高估了科学业已取得的成就;所谓人们高估了科学业已取得的成就,并不是说人们高估了科学在相对简单现象的领域中所取得的成就,而是意指人们高估了科学在复杂现象的领域中所取得的成就,因为事实业已表明,把那些在相对简单现象的领域中被证明为大有助益的技术也同样适用于复杂现象领域的做法,是极具误导性的”。为此,本文通过对经济学说史中的本土化现象来对当前中国经济学的走向作一分析。

二、经济学说史及流派中的本土化现象

关于经济学的本土化问题,我们可以从经济学说史的发展以及各个流派的特性中窥见一斑:正是基于经济学的这种本土性,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所形成的经济学往往具有较大的差异,而这些不同特质的经济学流派共同推动了经济学的发展。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英国和法国,这两个国家在历史上形成了两种相差很大的理性传统:一是经验的和演化的理性传统。一是先验的和建构的理性传统:即为盎格鲁的经验主义传统和高卢的唯理主义传统。其中,法国受启蒙主义时期的百科全书派学者以及卢梭等的建构理性主义影响较大,充满了笛卡尔式的唯理主义;相反,英国传统主要是由一些苏格兰道德哲学家所明确阐明的,他们当中的杰出者首推大卫・休谟、亚当・斯密和亚当・福格森,这些思想家所利用的资源主要是那种根植于普通法理学中的思想传统。正因为两个国家在思维特质上存在差异:从英国传统发展的是演进理性,而法国发展的则更凸显建构理性的特点;因而这两个国家产生的经济思想、理论和政策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法国的经济学特别重视均衡和数理的分析,这一点显然不同于与英国传统强调演化和连续性的思想。事实上,在从重商主义向古典经济学的过渡方面,英国就采取了较为温和的方式,继承和接受了重商主义重视商业和贸易的传统:而法国的重农主义则是18世纪法国的资产阶级在对重商主义的激励批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把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因而更有效地探讨财富的增加问题,并开始思考整个宏观经济的均衡问题。而且,在古典时期形成强调供给等于需求的萨伊学派与强调演化的斯密学派也存在很大不同,也正因如此,在边际效用兴起之后,瓦尔拉斯开创的洛桑学派主张与古典经济学断裂,也正是在继承这种建构理性主义的思维传统的基础之上拓展了一般均衡的分析;相反,以马歇尔为首的新古典经济学则强调经济的“连续原则”和信奉“自然不会跳跃”的格言,充分将边际分析与较早的以李嘉图和穆勒为其冠冕的英国经济学早期传统结合起来,并基于演化理性主义的传统构建了在特定域里的封闭性的局部均衡模型。

经济学本土化现象更为突显的例子是德国,德国本土孕育出来的经济学说与英国的古典经济学存在很大的不同,它特别强调历史的意义和国家的作用,这主要源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文化上具有强烈的集体主义和文化主义色彩;二是历史进程上的落后状态使它无论是思想上还是经济形态上都深受中世纪的影响。事实上,德国承袭了日耳曼部落人的民主政治传统和立约、守约精神,在早期的日耳曼公社制度中就有民众大会以及民选王的制度:民众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它有权决定部落中的一切重大事务,包括立法等事项,并具有审判的功能;在日耳曼部落的民众大会开会时,所有成年男子均全副武装参加,由王来主持,但在开始时王的权力并不大,王由民众

大会选出。随着氏族贵族和军事贵族势力的增强,在日耳曼部落中也曾出现过“贵族议事会”,有关战争、媾和、土地分配以及对外交涉等重大事务,都先由贵族议事会审议,然后再在民众大会上讨论。这种形态也在神圣罗马帝国中得到继承:当时众多邦国林立和封建主地方割据,为了解决教会的神权与皇帝的王权、国王与邦主之间的利益冲突,德意志皇帝、教皇以及大封建主之间经常进行争斗,而每次较量的结果都会制定一项“诏书”、“条例”或“合约”之类的性法律性文件。因而帝国皇室的权力实际上很小,并形成了德国通过封建领主选举方法产生君王的独特历史传统。也正因如此,德意志地区长期以来都处于诸侯割据的状态,直到18世纪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政治实体,德国的思想家也尚未经历过市民社会的生活:因此,德国的启蒙运动在康德那里达到了其顶峰:但并没有成熟就开始消逝了,而他的学生海德格尔将康德的启蒙思想扭向了另一个方向,成为启蒙运动的批判者,代表了前浪漫主义运动观念的最初发展,其关注的焦点问题是文化差异观、民族精神、各民族在历史中的地位等。同时,为了快速提升国家和民族的力量,德国社会又特别赞颂国家的作用,认为个人是附属于国家的分子。个人财富不仅依赖、而且必须服从整个民族国家的福利和权力;因此,德国的经济学思想深深地打上了历史主义和国家主义的烙印,这不但与英国存在着差异,敌视孕育斯密思想的世俗化自然法则,而且与法国也有很大不同,敌视功利主义和强求来自理性的一般规则。

事实上,这种区别自从德国的官房学派就已经表现出来了,后来的历史学派则更深刻地体现出了这一点;而且,即使二战后受到了英美制度的改造,但德国的弗莱堡学派的经济思想依然残留着历史主义和国家主义的特征。其中,关于德国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的差异突出地体现在古典时期,当时以李斯特为代表的德国历史学派就强调德国人的行为和社会环境与英国的不一致性,并以此出发认为,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这种普遍的经济规律,而只可能有适用于某特定国家的经济规律:从而尝试建立以国家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学,提出需要确立一些新的适合于经济落后的或正在兴起的国家的原则,而且根据这种思路,李斯特等又将古典经济学视为“英国的国民经济学”。譬如,李斯特就认为,“政治经济学或国家经济是由国家的概念和本质出发的,它所教导的是,某一国家处于世界目前形势以及它自己的特有国际关系下,怎样维持并改进它的经济状况”:因此,经济学的任务就是将经济现象加以历史的经验的叙述。从德国的民族立场出发开始着手建立德国的国民经济学,李斯特强调,国家经济学的任务是“研究如何使某一指定国家凭农工商业取得富强、文化和力量”,并研究“国家为了改进它的经济状况所应该遵行的政策”:而且,基于历史发展的事实,他提出了经济发展阶段说,认为在不同的时期应该有不同的政策,相对于当时工业化程度最高的英国,相对落后的德国就应采取保护政策。特别是,尽管德国的历史学派是根基于本国的历史,但它对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影响了本国的经济学发展,而且派生出了美国的早期制度学派等。

正因如此,尽管20世纪30年代后美国逐渐把英、法两大经济学传统合流起来,但德国经济学却仍然作为一个重要思想流派或泉源而存在着;直到现在,德国仍乐于将经济学称为国民经济学,推崇自由市场的同时仍然偏好国家干预的弗莱堡学派仍然以新自由主义旗帜飘扬在当今世界经济学界。显然,这种经济思想存在着明显的历史渊源和连续性传统,如弗莱堡学派的创始人――欧根早期就比较倾向于历史学派,只是由于面对一战后魏玛政府时期空前严重的通货膨胀,历史学派却束手无策,欧根才放弃历史学派的传统,而走向经济理论的研究;但不管如何,欧根的思想却深受历史学派的影响,他和他的追随者反对概念式的经济理论研究,而主张重视现实世界的经济分析,而这被视为是历史学派的精粹。而且,弗莱堡学派推崇的“奥尔多秩序”这一词汇就是从中世纪欧洲基督教会关于“ordo”的观点中直接脱胎而来的,它强调的是一种合乎人和事物本质的秩序,体现为一种有用和公平的秩序,从而具有较强的规范性色彩。事实上,根据中世纪基督教会的观点,世界秩序是神授的秩序,这种秩序是“本质秩序”、“自然秩序”或“奥尔多秩序”,是合乎理性的人和事物的自然本性的秩序;而且,这种秩序特别强调连续的或适当的顺序、有规则的排列,所以政治上往往用于指公民的等级、阶级级别等,而教会也用来指教会内部的等级。此外,德国历史学派的一些方法论和政策主张对经济学的发展也作出了积极贡献:一方面,目前绝大多数的经济学家都已认识到历史经验研究对于解释现在、检验旧理论、发展新理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历史归纳法也已经被普遍接受并成为抽象演绎法的补充;另一方面,历史学派认识到不加限制的自由企业不一定为整个社会生产出可能的最佳产出,因此对自由放任的批驳也已经成为经济学的一般共识。

三、本土化现象对中国经济学范式的启示

当然,尽管西方经济学说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历史发展界定和特殊文化的差异而产生出不同的流派,但是,整个西方文化的基本特质是大体相通的:都是发源于希腊理性和希伯莱信仰,并且都受到基督教文明的长期洗炼;正因如此,西方社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机理也大致相似,这为西方经济学的趋同提供了相应的文化心理基础:英、法两大经济学传统逐渐被统一在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旗帜下,德国学派的很多思想也不断地被吸收进主流经济学中。其实,李斯特并未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基本行为基础,仍然把英国的古典经济学称为“世界主义经济学”:但是,他认为,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经济理论是不同的,英国的古典经济学不适合德国的实际经济状况,因而主张德国要建立更适合自己经济发展背景的经济学,并基于历史发展阶段提出了国民经济学。也正因为如此,当西方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开始趋近以后,原来具有浓郁本土化倾向的各流派就开始逐渐统一起来;当然,这种统一也是建立在西方文化也更趋同化的情况下的(如德国社会的个体主义意识已经明显增强)。与此同时,这种统一也与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日益集中在资源配置领域有关,这可以更好地引入自然主义思维,并以物理学和生物学为效仿的榜样;正因如此,我们说,以美国为中心的现代主流经济学实际上是源于西方各国的理论和思想之综合,并逐渐用数学分析和经济计量学来作为经济学的统一语言。正如斯皮格尔所说,“尽管很多不同的民族都对经济思想作出过贡献,但大体上说,经济思想是整个西方文明遗产的一部分”。

然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人的行为却与西方存在很大的差别,即使像日本这样已经高度西方化的国家。在一系列的社会制度上也与西方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经济学的东方化就不像李

斯特所讲的那么简单。这需要对经济学基本的微观行为机理进行修正。事实上,我们知道,尽管日本的经济实力已经非常高,且社会制度也与西方存在如此的差别,但在经济学领域并没有取得相应的成就和声望;究其原因就在于,当前的经济学话语权还为西方社会所掌握,而东方社会迄今也没有提供一个相应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尽管日本学者也正在朝这方面努力。杨国枢说,“时至今日,儒家、佛教、伊斯兰教三大文化圈的心理学者大都仍在东施效颦,以盲目模仿基督教文化圈的本土心理学为能事,所发展的只是一种西方本土心理学(特别是美国本土心理学)的复制品――西化心理学”;显然,经济学更是如此,因而经济学更自诩为客观的一般化的科学,这种一般化实际上也就是将西方经济学一般化。正因为经济学基本研究范式,特别是其基本微观行为基础是西方的,那么,当前的经济学也只能是“西方”经济学,没有以自身的行为机理为基础,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本土化理论。显然,目前社会上流行的那些本土化口号也仅仅是肤浅的将研究对象本土化而已,而其研究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思维也都是西方的,也必然无法真正搞清楚中国社会现象的内在机理。

篇3

目前,国内对休闲体育产业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大多数的研究都还处在产业模式、产业发展现状等一些基本概念的定性描述上,或者从产出比研究具体企业的核心产品或核心竞争力,而很少有学者从决定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的消费者,消费者本身所具备的可见的经济能力、消费条件,强大消费潜力进行研究。所以,结合现在我国的政策、区域划分和对人们的意识导向及国家对不同产业的重视与投入研究,从人口经济学特征和其它一些关联指标并以行政区域划分研究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无疑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角度,有其研究的价值,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和切人点。 

而对于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的评价问题研究也还处在起步阶段,国内目前从这个角度去研究的学者还很少。所以,本文运用经济学相关理论建立了适合休闲体育产业特性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用统计学方法对13个省市休闲体育产业的竞争力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它的理论意义在于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抓住了我国正在研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热点议题;实际意义是为13个省市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建立了实际的指标体系,各行政区域可根据白身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的休闲体育竞争力水平。 

1 人口经济学特征及其相关指标 

人口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口与经济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它的任务就是揭示人口经济关系运动的规律性,而这种规律性是用人口经济学的一些具体特征描述,比如人口的数量与经济总量的关系,人们的种种需要以及各种需要变动的相互联系,人口质量影响经济过程以及社会经济如何影响人口质量的发展,人的专业化分工和经济结构的多元,人的不同时期需求催生出多样化的产业。而所有的人口经济学特征又可用与之相适应、可量化的人口经济学指标体现,如:以一定区域为单位(国家、省、地区)的人口数量、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区域内产业结构、产业竞争力,各产业就业人数、恩格尔系数、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本课题是研究一定区域内人口与经济中一定产业(休闲体育产业)的相互关系,所以与这些人口经济学中的特征指标密不可分。同时,本文是从消费者角度研究产业的竞争力,决定消费者能力的是区域内一定数量的人口应有的余暇时间,一定的经济能力和区域内休闲体育产业所具备的产业基础,通过人与经济互为运动,相互发展,提高其产业竞争力。所以,本文根据休闲体育产业的特点以及决定其竞争力的消费者两层面,有针对性地选取极具相关性的人口经济学指标体系: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恩格尔系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休闲体育产业就业人数、居民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居民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生产总值等。 

2 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 

产业竞争力是一种生产力,它通过为国际或国内市场提品或者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表现出来,其产品或者服务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即为该产业竞争力的强弱。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某产业的竞争力不仅表现在国内不同区域间的竞争,还表现在全球范围内的国际间竞争。 

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是产业竞争力的具体化,它是为国际或者国内市场提供休闲体育产品或者服务的竞争能力,它比较的是休闲体育产业的生产效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及消费者的经济能力。由于各个区域的政府政策、经济结构、资源优势、居民的消费习惯、消费能力等不同,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任何区域也不可能把休闲体育产业各个方面都发展到最强作为最终目标,应该集中力量去发展其他地区不具有但本地区拥有的休闲体育产业特色和优势,做出选择性的竞争,扬长避短,发挥区域特色和优势,最终提高休闲体育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从研究的规范和严整,本研究有针对性的认为: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是指区域内休闲体育产业相关的部门和企业及消费者能够持续有效的提供和消费休闲体育产品和服务,并具有强大消费潜力的能力。 

3 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建立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从人口经济学特征和其它一些关联指标看,能够反映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的指标有区域内人的经济因素、人口因素、人均休闲体育资源因素、相关产业与政府投入因素等四个方面来设计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3.1.1 区域内人的经济因素指标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础,人的经济因素指标选取:人均地区生产总值(X1)、恩格尔系数(X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3)。

3.1.2 人口因素指标人是生产力的主体,人是社会各个活动进行下去的必要条件。人口的数量与质量直接影响着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人口因素指标选取:居民闲暇时间(X4)、休闲体育产业就业人数(X5)。 

3.1.3 人均休闲体育资源因素指标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种客体资源的支撑。资源因素是整个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最主要的部分。休闲体育资源因素指标选取:健身和户外俱乐部数量(X6)、居民人均体育场地面积(X7)、居民人均公园绿地面积(X8)、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健身器材数(X9)、每年休闲体育的研究成果数(X10)。 

3.1.4 相关产业与政府投入因素指标休闲体育产业在我国还属于新兴产业,该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与其相关的其他产业发展紧密相连。休闲体育产业要想做大做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还需要政府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政策上的支持,因为政府对该产业的态度将对本地休闲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相关产业与政府投入因素指标选取:体育彩票收入(XII)、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生产总值(X12)、交通密度(X13)、政府支持力度(X14)。 

交通密度=(公路总里程+铁路总里程)/土地面积 

政府支持力度=政府在文教事业的财政支出/政府财政总支出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方法 

选取中国13个省市作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从消费者的人口经济特征对区域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水平进行评价。因子分析法(Factor Analysis)是主成分分析法的延伸和扩展,就是在评价某一问题时,把影响这一问题的关联性强的指标划分在一起,这些指标就总结归纳为少数几个因子,这几个因子能够反映出评价问题的全部信息,这样就在压缩各个分析指标的同时,又保存了这些分析指标与所总结的几个因子之间的联系性。通过因子分析法,可以综合评价某地区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水平的高低,以及在选取样本中的具体排名,同时还可以把指标数据归纳总结为少数的几个影响因子,从而为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4 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根据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13个省市2011年、2012年、2013年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指标数据收集和整理(当年的经济数据都是一年半后公布,所以没有2014年),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对因子分析的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得出13个省市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反映在12个具体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优劣势,为各省市在休闲体育产业做顶层设计时提供具体细分而又量化的指标依据,强优改劣,有针对性的调整体育产业结构,真实的做到把休闲体育产业作为“拉动内需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国家战略层面上来。 

4.1 数据的收集 

本文选取了我国13个省市作为研究的样本区域。主要是选取东南沿海省,因这些省从地域上相似,都是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4个直辖市选了3个,同时,选取3个相邻的内陆省,因为这些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近,因为一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这个地区经济的发展,这样才具有可比性(主要是通过每年各省市GDP进行比较,相对讲其它省与选取的省市相差太大,不适合做因子分析)。由于居民闲暇时间、健身和户外俱乐部数量这两个指标的数据难以获得,因此,在实证研究中,将其从指标体系中删除。剩余12个指标重新调整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X1(万元)、恩格尔系数X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3(元)、休闲体育产业就业人数X4(万人)、居民人均体育场地面积X5(㎡)、居民人均公园绿地面积X6(㎡)、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健身器材数X7(个)、每年休闲体育研究成果数X8(篇)、体育彩票收入X9(亿元)、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生产总值X10(亿元)、交通密度X11(%)、政府支持力度X12(%)。上述12个指标数据值直接从中国统计年鉴、地方统计年鉴、中国体育年鉴以及各种统计网站中获取。 

4.2 计算过程 

4.2.1 公共因子的确定 用因子分析法进行产业竞争力分析时,必须首先确定能够解释变量指标值之间相关关系的最少公共因子的个数。 

表2为变量共同度表(Communalities),变量共同度表示公共因子对原始变量的信息反映程度。由表2可知,大部分变量的变量共同度分布于0.7-0.9之间,表示公共因子比较充分的反映了原始变量的信息。 

4.2.2 因子得分的计算 计算样本的总得分如表4、表5、表6所示。 

第一个公共因子F1主要包括人均地区生产总值(XI)、恩格尔系数(X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3)、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健身器材数(X7)、交通密度(X11)等5个指标。这些指标主要反映了影响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因素,这个公共因子为经济社会发展因子。 

第二个公共因子F2主要包括休闲体育产业就业人数(X4)、居民人均体育场地面积(X5)、政府支持力度(X12)等3个指标。这些指标主要反映了影响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的政府相关行为因素,这个公共因子为政府行为因子。 

第三个公共因子F3主要包括居民人均公园绿地面积(X6)、体育彩票收入(X9)、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生产总值(X10)等3个指标。这些指标主要反映了影响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的相关产业与设施因素,这个公共因子为相关产业设施因子。 

通过整理表4、表5、表6得到2011-2013年的13省市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综合得分排名及平均得分,如表7所示。 

5 实证结果分析 

5.1 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的公共因子得分分析 

通过表4、表5、表6的分析得到3年来13个省市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水平的具体情况,即某地区在哪些因子上得分比较高,在哪些因子得分上比较低;哪些因子对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具有较大影响,哪些因子对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影响较小。

        从表4来看,2013年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排名第1的是上海,它的F1在当年也排第1位,虽然F3排第13位,F2第4位;北京排第2位,它的F1也排第2位,而F3排第8位;再看第3位的山东,F1排第3位,可F2排到了第12位;广东F2排第1位、F3排第3位,但是F1排第10位,所以它的竞争力排名在第6位。四川F2虽然排第3位,但F1排在第13位,它的竞争力水平排在第12位。所以F1是决定一个区域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子,因为这个因子是代表本区域居民的经济指标,反映居民所具备的消费条件。同时,各省市F1因子在连续3年内的排位没有变化,这表明一个特定区域内人的经济因素不能在短时间内会有明显的改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所以F1占优的省市无疑在发展休闲体育产业上具备了竞争力的优势。 

第4、5、6位的是浙江、江苏和广东,浙江F1、F2排第5位,F3排第4位,3个因子数平均,决定它的综合排名也不俗;江苏F1第4位,F2第10位,F3第2位,综合起来排第5位;广东虽然F1在第10位,但F2排第1位,F3排第3位,所以它的综合排位在第6位(从表5、6分析2012年和2011年也存在类似的现象)。所以除了F1关键指标因子外,F2、F3在发展、培养和决定本区域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时的重要性也不可小视,应均衡对待。 

从连续3年各省市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综合排名看,三年来,排名几乎没有大的变化,一般也就是上一个或下一个名次,说明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的培养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政府要有长期的政策、规划和布局,不能急功近利,搞形像或面子工程。但是,从表4、5、6中各因子数据的变化可以看出政府行为的急迫性、任务性及不连续性(不知是好是坏?)。按表的顺序依次往下探讨:四川省,2011年F3因子排第3位,到2013年就下降到了第9位;北京2011年F2在第13位,到2013年到了第2位,F3从第4位到第8位;上海,2011年,F3第1位,到2013年排第13位了,而F2从第10位排到第4位;浙江,201 1年F3在第1 1位,到2013年排在第4位;江苏2011年,F2在第2位,到2013年就下到第10位;山东,201 1年F2排第1位,到2013年就下降到第12位,而F3从第7位上升到第1位;云南2011年F3在第12位,到2013年排在了第7位。F2、F3因子在许多省市3年中上下波动较大,而这两个因子主要体现是与政府行为有关的指标体系,如:休闲体育产业就业人数、居民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政府支持力度、居民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体育彩票收入、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生产总值。 

综合这3年的13个省市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在3个公共因子上的得分情况,可以得知各省市的因子得分在连续3年内都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象,存在着所谓的“短板”,影响了各省市休闲体育产业整体竞争力水平,部分省市休闲体育产业没有实现质与量的协调发展,各具体区域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5.2 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分析 

通过对表7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我国13个省市2011-2013年3年来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水平的整体情况及发展趋势。我国13个省市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水平整体上保持着越来越好的发展水平。 

根据2011-2013年的竞争力平均得分可以将这13个省市划分为3个等级:竞争力强劲省市、竞争力中等省市、竞争力落后省市,如表8所示。 

竞争力强劲省市都是经济发达地区,竞争力落后省市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由此可以得出,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水平很大程度上和该区域内居民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 

我国13个省市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水平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竞争力强劲省市与竞争落后省市之间的综合得分差距还是很大。 

6 结论 

(1)F1(经济社会发展因子)是决定一个区域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子,F1占优的省市无疑在发展休闲体育产业上具备了竞争力的优势。同时,各省市F1因子在连续3年内的排位没有变化,这表明一个特定区域内人的经济因素不能在短时间内有明显的改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2)连续3年F2(政府行为因子)、F3(相关产业设施因子)指标数据上下波动大,表明各省市政府的行为表现出急迫性、任务性及不连续性特征,不利于该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违背了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需要长期性发展和培育的特点,切记不应搞形像或面子工程。 

篇4

一、地方院校办学特色的基本特征

1.独特性。

办学特色独特性是一所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和区别于其他大学的发展成就,并达到了其他大学不可替代的效果,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但是,并非独特的东西都能称之为办学特色。从哲学意义上说,特色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即大学办学特色不能离开大学本质属性,而要与大学基本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联系在一起,在此共性基础上形成的个性,才能称之为大学独特性。

2.先进性。

办学特色的先进性是指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在独特的基础上具有较高的质量和水平,符合大学办学规律和社会需要,走在时代前列。这是对办学特色在“质”上的要求,即不仅是独特的,而且是优质、先进的。如果某个学校的办学特色仅仅是独特的,但目前已被淘汰,尽管其项目独特,也不能称其为特色。如苏州大学开设过苏州评弹专业,其专业确有独特性,但随着评弹行业逐渐被时代所淘汰,该专业已不是优质和先进的了,也就不能称之为特色了。

3.发展性。

办学特色应反映时代要求,推动社会发展。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其生存、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影响和制约。一方面,它需要政府、社会的资源供给以求得生存,另一方面,要通过社会服务的方式与社会进行资源交换,以获取更多资源促进更大的发展。因此,一个学校办学特色的培育与建设,必须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并在发展中不断更新完善。一个学校办学特色的凝炼,要跟学校自身办学历史和办学实际结合起来,并随着外部办学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

4.评价尺度的社会性。

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不是自封的,而是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并被社会认可后形成的。大学是需要环境认同的,即学校培养的人才如何,学校办学实力怎样,学校校园风气如何,学校对社会所作的贡献怎样,等等。在美国,大学公众形象常常被作为中介机构评估学校的主要指标之一。因此,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必须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形成,其价值主要取决于其为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的大小,离开这一指标谈大学办学特色是没有价值的。

二、地方院校办学特色的建设路径

1.面向地方,培养区域特色人才。

(1)以“地方性”为主线,合理设计人才培养目标。一是要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确立自己的标准,不迷信、不盲从。与“985”、“211”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不同的是,地方院校人才培养主要是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即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是为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服务的,其人才培养目标应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确立,而不是盲目跟风,求全、求大。

(2)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来看,由于社会分工不同,存在着不同的职业岗位,这就意味着社会需要不同规格的专业人才。伯顿・克拉克说过,实施高等教育最差的办法就是把所有鸡蛋都往一个篮子里装――高等教育最忌讳单一的模式。杨福家教授也指出:不同的学校要构成一个系统,就好像是一架钢琴一样或者是一支交响乐队,你要奏出动听的音乐来,必须由不同的键或不同的乐手发出不同的声音。如果大家都发同一个音,这个交响乐就奏不出来了。地方院校如果在社会发展中找不准自己的定位,就不可能办得好。

(3)根据社会需要找准自身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生态位。如果学校在发展中生态位定位不准,学校在确定办学定位时容易“冒进”,这不但不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反而极易导致学校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错位,失去自身提高优势与特色的机遇。因此,地方院校必须找准自身生态位,准确定位,才能走出一条富有区域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在2002年全国高职高专“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被中国工程院院长、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充分肯定的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便是抓住了当地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理论适度、技术应用能力较强,能在生产、管理第一线服务的高等应用型人才的机遇,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坚持将培养本科“压缩型”专科知识型人才和中专低层次应用人才转变为培养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技术人才,走出了一条永州特色发展之路,成为地方院校成功办学的一个典型案例。

2.以区域经济结构为基点,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1)保持与发展传统优势,强化特色学科。每个学校在其发展历程中都会形成一些特色优势学科,继承并强化这些特色优势学科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高校还应结合区域发展条件和现实需要,对特色优势学科进行调整重组或改造升级,优势特色学科群,以增强学科的社会适应性和办学活力。如苏州大学的蚕丝学科是一个传统优势学科,它是目前全国唯一实现了从种桑、养蚕到丝织、印染、服装设计和制作等一条龙的特色学科群,因其“全”且“特”,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

(2)寻求学科与区域结合点,发展特色学科。社会需要是学科发展的主推动力。学科发展取决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本学科的需求程度。地方院校学科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区域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有所作为、有所创新,才能办出特色。例如,与广西蔗糖相关的知识生产、积累和传播都在广西蔗糖所产地高校及其他研究机构进行,而域外的其他院校涉及该学科的很少,甚至从未涉及,广西大学顺势依托广西糖业支柱产业优势,建设了制糖工程特色学科群,其中甘蔗糖业工程学科的糖品系列加工及甘蔗(渣)纤维综合利用等学科方向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依据区域社会发展趋势,打造特色新学科、新专业。地方院校要充分利用与地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之间已有的地缘、亲缘关系,全力发展重点高校没有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并积极主动与其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实施错位经营,着力打造特色新学科、新专业。如浙江工业大学始终以浙江社会需要为导向,合理规划专业布局。该校三分之一以上的本科专业(机、电、化、药类)和一半的硕士学位点直接与浙江的四大主导产业,即机械工业、电子工业、化学工业和医药工业相关,并且在这些领域已形成强势专业群,为浙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立足地方,研究区域特色课题。

(1)利用“亲缘”关系,找寻区域经济发展现实课题。一是要做好地方政府参谋助手,促进软科学研究区域性特色的形成。地方院校可通过干部培训、政策研究及技术服务等方式间接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并在支持地方发展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地方院校还可通过关注地方政府改革发展中的社会热点问题,采取发表文章、出版著作、举办论坛等方式,充分发挥高校人才“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2)面向区域实际提供科技服务,促进区域性特色形成。地方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在科技、人才方面的优势,通过参与科研攻关、进行技术推广和开展科技咨询等形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务。如天津农学院与天津静海县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在静海县双塘镇西双塘村与农业科技企业结对子,并为该村养殖户进行现场技术咨询、开办科技讲座。天津农学院的这一科技服务得到了当地领导和群众的高度赞誉,并被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以《专家教授到我家》为题予以报道,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3)利用“地缘”关系,推进产学研合作。一是要与当地企业联合开展科研,促进区域性科研特色的形成。如扬州大学与扬州制药厂共同组建的江苏科阳转基因工程研究中心,就是以扬州大学为技术依托,采用基因工程和胚胎工程手段,研制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蛋白质药物的新药开发基地,旨在将江苏省基因工程药物的生产推进到一个新水平,也推动了该校生命科学研究特色的建设。二是依托当地高新技术开发区,哺育高新技术产业。可以说,美国没有斯坦福大学、伯克利等高校,就没有“硅谷”的出现;没有杜克大学、北卡州立大学和北卡大学查柏岗分校三所高校,就没有“研究三角园(RTP)”的诞生。因此,地方院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人才、科技密集的优势,以科技园区为中心,以高新技术产业群为基础,形成产学研结合的科技研发基地,缩短高科技由创造加工到传播应用的周期,增加地方经济的科技含量,提高地方企业整体竞争力。高科技园区的发展也有助于推动地方院校科研模式的转变和科研特色的形成。

4.贴近地方,提供区域特色服务。

(1)发展继续教育,提升区域劳动者素质。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在不同岗位工作的劳动者都面临着知识更新的要求。因此,接受继续教育成为各类人才完善自我、提高工作能力、争取更好就业机会的内在需求。为此,地方院校可通过在职培训与脱产学习、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传统课堂教学与现代网络教育相结合的形式,构建不同目标、层次和类型的课程体系,满足区域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提高区域劳动者素质,从而提高自身服务能力。

(2)发挥文化优势,促进区域文化发展。地方院校的实验室、图书馆、报告厅和体育设施等,除了供本校教育与科研使用外,应尽可能地向社会开放,并充分利用自身学术文化优势,推动学习化社区、社会建设,实现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的共享,使地方院校真正成为辐射本地区的文化中心,凸显院校的文化服务特色。如宁波高教园区院校在园区的中心大道旁规划建设了一条文化绿化带,建有“宁波名人园”、“服装博物园”等人文景观。“宁波名人园”中树立了74名宁波籍两院院士的群体雕塑,通过这种“乡指先贤”形象来激励园区学生和社区居民,“服装博物园”则致力于展现宁波“红帮裁缝”悠久的历史和高超的技艺,凸显宁波服装大市的风采,这些人文景观使园区成为宁波休闲、旅游观光区域和文化长廊。

(3)利用人才信息优势,推动区域社会全面进步。高校学科齐全、人才荟萃,信息来源广泛、及时迅捷,这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因此,地方院校应充分利用自身人才、科技、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开展社会服务,推动社会进步,打造特色服务:一是可通过为本地区创建新企业、吸引外来企业、保留和扩建现有企业等方面提供新信息、新思想、新技术等信息咨询服务,二是可以发挥社会实践的桥梁、纽带作用,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种学以致用的社会公益活动,如法律宣传、心理咨询、信息收集、社会调查等,把校内与校外有机结合起来,搞好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刘智运.高等学校办学特色研究.大学教育科学,2003,(1).

[2]2002年中外大学校长论坛课题组.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发展战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3).

[3]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4]刘华蓉.火把・钢琴・大观园――听中科院院士、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教授谈教育.新华文摘,2000,(6).

[5]闵春发.一流大学应该是特色大学.求是,2002,(1).

[6]余瑾.特色办学:地方大学发展的必然选择.高教论坛,2004,(12).

篇5

摘 要 所谓的竞技体育不是单指哪一种运动,而是一个比较宽的范围,不同层次又有不一样的竞技方式。竞技体育在学校教学内容中通过教材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教授。学校里面的竞技教育要有适宜的强度,目的是健身,这些都是竞技体育必须学习的内容。本文首先介绍了竞技运动教学课程的改革,然后说明了它在高等教学中的作用,之后阐述了对竞技运动项目教材化的思考。

关键词 竞技性体育 教学内容 特征

高等院校的体育相关教学的改革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的,与其它专业相比,提出的比较早。在改革的过程中,一直对“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有很大的分歧,,因为这个与学校体育的基础理论内容密切相关,也就是体育教学内容的事情。由于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教授课程实现的,那么竞技运动相关的项目可不可以教授,怎样教授,这些问题造成了体育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的步伐停滞不前。

一、竞技运动教学课程的改革

体育教学课程的改革的渠道之一是形式和实践,相关的定义解释应该让理论界探讨,而相应的实践者要将更多的经历放在实际成效方面,这样才能够提高效率。不管是体育教学改革还是其他专业的改革,只要初衷可以展现出时代的特点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只要能够得到大部分的师生的认可,就可以去根据自己的方式去实践,不要把太多的思虑放在专家们的讨论和那些所谓的争论,众所周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社会一直在进步,一切都在社会会改变,体育教学改革同样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目前我国正在大范围的推广全面素质教育,每一个学生都要铭记健康第一,应该将体育在人才素质中的教育展现地淋漓尽致,对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比如可以对传统的教学内容、项目、教学方式进行重新调整和安排。如果研究的理论基础不同,则他们的看法也就不同,那么相应的做法也就相当不同。不过要要尤其注意的是根据同一个问题,应该彼此启发和补充,不应该彼此排斥,这样才可以体现立体思维研究教学的特征,不然的话就没有什么准则可说。

二、竞技运动在高等教学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于上述的有关的“竞技体育” 与“学校体育”地争论,它们是两方面的内容,不应该将它们混为一谈。事实上,它们本来是同一出处,但是之后才产生分歧导致成为两方面的内容。学校是一个教育单位,应该将继承与发展包含竞技运动的人类出色的文化遗产作为自己的责任与义务。竞技运动同其他文化一样源远流长,内容颇多,群众基础比较雄厚。竞技运动作为一种健身方式,在很早以前就是学校体育的必须内容。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竞技体育在学校里的地位与学校的教育内容不谋而合。因为竞技运动不但可以提高人们的身体健康程度,而且也可以使学生的行为更加规范,陶冶学生情操,提高竞争意识等等,竞技运动对学生的影响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三、有关竞技运动的相关解释

学校体育的本质就是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学习阶段应该练习的体育活动,换句话说就是通过身体锻炼进行教育。所谓的社会体育、少儿体育、老年体育指的是各个阶段的人们为了自身的健康、娱乐和恢复正常活动而进行的身体运动。竞技体育是有一定的标准,但是又带有特定的娱乐性,而且也附有某种挑战性、竞争性,总之只要进行比赛就可以称之为竞技体育。

竞技体育只是一种泛指,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目的,也就会产生不同阶段的竞技体育活动。比如奥运会、残奥会、冬奥会以及大学生运动会等等各种各样的竞技体育比赛。学校里开展的丰富的体育活动的目的并不是职业化的以争夺前几名为目标的活动,而是指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普通竞技体育活动。

体育娱乐性也是如今高等学校体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有点,体育的优势之一就是它的娱乐特点。但是目前的体育教学课程仅仅有较少的学生喜欢主动锻炼,还是有很多学生不想参与其中,就是因为它的娱乐特征不明显,这样的体育运动很难收到大学生的喜欢。

四、竞技运动项目教材化的思考

有关竞技运动项目教材化的问题,大部分觉得7个人打篮球和5个人打篮球是相同的,并没有特别地不同,不应该将前者视为改革之后的教材,而后者是竞技运动不可以使用。根据竞技体育本质可以看出,竞技运动不但可以使人们的潜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也可以使人们的身体更加健康。学校应该选择适合学生的运动项目,教师应该因材施教,找到适合学生的方法,选择强度适中的方式,掌握锻炼的目的,从而达到更高的健身效果。

五、结论

在新的形势下,体育的含义一直在改变,但是要始终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清楚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发展、全面地发展,教师应该理论联系实际,将创造性的竞技运动应用到课程中,掌握健身的主要目的,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选择相应的竞技运动。

参考文献:

[1] 贾齐等.论体育学科教学内容的双重性特征及实践性意义.体育与科学(南京).2000(4).

[2] 周爱光.试论竞技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中国学校体育.19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