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学的特征范文

经济学的特征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53:5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经济学的特征,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经济学的特征

篇1

[关键词] 数学 经济学 特征 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学方法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尤其是在经济学领域更为明显。数学逻辑的严格性,以及它的结论的确定性,应用的广泛性都是经济学所必需的东西。因此,现代经济学将数学作为研究工具、并使经济学研究日趋“数学化”。

一、数学的本质和经济学特征

1.数学的本质

数学本质上是从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两个层面去认识客观世界的工具。实际上,人们在有意识地认识和改造世界之初,就是通过对数的认识和思考开始的,在此基础上逐渐产生了数学。早在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把数作为认识世界的基本概念,认为“数是万物的原理”,数学本质上不是为了应用,而是为了认识世界。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也逐渐体会到,客观世界本质上可以通过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来认识,于是,近代数学大师笛卡尔得出了“数学是科学之母”的结论。

2.数学是揭示经济客观规律的有效工具

事物及其变化规律的客观性,主要通过与事物有关的各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来表现,而数学又是用以揭示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专门工具,因此,数学无疑是揭示事物客观性的有效工具,这就决定了现代经济学选择数学作为研究工具。数学是贯彻理性精神最彻底的科学,当然也应该是以理性假设为前提的现代经济学的研究的必然选择。

3.数学是一种理论信念和方法论

数学的经济学特性还体现在其思想性上。数学作为一种理论信念、方法论和研究手段,十分明显地体现在经济学的基本特征中。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作为市场经济运行描述的基本理论,对我们经济学研究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从学习和研究的角度看,可以明显感觉到,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和推理方式的特征之一表现在其数学性方面。在整个社会科学中,经济学的理论形式、研究方法是公认为最接近自然科学的。按传统流行的科学观,一门学科达到科学的一个重要标准是看它能否充分运用数学方法。而在经济学中,对于经济现象、经济运行及其规律的描述与研究,正需利用要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从而使它达到科学性。

二、数学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作用

1.数学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工具

科学观认为,一门学科达到科学的一个重要标准是看它能否充分运用数学方法。运用数学知识做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可以减少无用争论。同时,由于经济活动的多样性,研究中存在许多变化的因素,数学作为经济研究的基础工具,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利用数学语言我们可以将经济学中的某些问题描述得非常清楚,并且逻辑推理严密精确,可以防止漏洞和错误,应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我们还可以推导新的结论,得到仅凭直觉无法或不易得出的结论。而在经济学中,对于经济现象、经济运行及其规律的描述与研究,正需要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从而达到它的科学性。

2.数学使经济学理论更为严谨推理

数学方法为经济学理论的突破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它的运用大大拓展和加深了经济学科,使经济学的推理和分析过程更加严谨。数学推导具有数理逻辑性,运用数学模型结合经济模型来研究经济问题,可以使经济学的推理和分析过程更加严谨。数学方法是使经济学向科学迈进的重要工具,数学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应用使得经济学的理论逻辑更为严谨,条理更为清晰,在经济学的理论更新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3.数学提高经济学理论的实用性、科学性

数学方法不仅能对经济关系和经济现象进行数量方面的定量分析,而且还能对经济现象进行定性的质分析。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经济现象也不例外。运用数学方法对事物的本质进行研究,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考察对象从量到质的转化,从而加深对质的认识。数学方法的运用有助于提高经济理论的实用性,以及经济政策的科学性。数学的逻辑性和严密性更使得使经济学的结论具有明确性,如只需用一个简单的公式即能直观地表述出各种经济因素之间的关系,可以分析各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为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可操作的理论依据。

三、科学地使用数学研究经济学

数学方法是使经济学向科学迈进的重要工具,但经济学毕竟不是数学,经济学是社会学科,其研究需要掌握除数学以外的多方面的知识,仅仅使用数学方法,经济学研究不可能取得进展。只有合理地运用数学方法,科学地使数学与经济学融合,才能使两者相得益彰。过分强调数学方法在经济学分析中的作用、把数学方法作为经济学研究惟一科学的研究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滥用数学,或者不赞成使用数学方法、或者很少用数学方法研究经济问题都是不可取的。

参考文献:

[1]贾根良徐尚:经济学怎样成了一门“数学科学”――经济思想史的一种简要考[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5).

[2]刘颖华:经济数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商场现代化, 2007,(25)

[3]董玉龙王宇红韩振芳:试论数学对经济发展的作用[J]. 商场现代化, 2007,(26)

篇2

[关键词]本土化 经济学范式 中国经济学 经济思想史

[中图分类号]F01;F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8)10―0052―07

共同荣获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两位经济学大师――缪尔达尔和哈耶克,尽管在学术主张上截然不同,但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上却罕见地表达了他们之间的共同观点。缪尔达尔指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存在重大差别:社会科学的研究者永远也得不到常数和普遍适用的自然法则;也即,在我们的社会领域中,对事实以及事实与事实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所涉及的事物,比物质的宇宙间的事实与事实之间的关系要复杂得多,而且变化多端并充满流动性和不确定性。究其原因在于,社会科学所研究的问题是关于人的行为的问题,而人的行为,不像自然物质一样具有永恒不变的性质,人的行为有赖于并取决于生存其中的生活条件和组织构成的错综复杂的复合体;人类的行为表现为不同的、千变万化的可变性与僵化的东西的各种组合,因而即使是在某一时点上和在某种特殊情况下,这些现象确实是难以把它们作为事实而定义、观察和衡量的。同样,哈耶克也指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存在着这样的不同:一方面,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上是“单一”现象,很容易观察到各因素之间的规律性,而社会科学把资料分类和确立其规律性并非根据它所具有的共性,而是基于我们所作的关于个人行为的假设;另一方面,自然科学所研究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涉及到的是相对简单的现象。而社会科学所研究的人与物或人与人的关系涉及到生活、精神和社会中更为复杂的现象,因而社会科学具有非常强的主观性,它并不是按照客体所具有的共同属性,而是根据个人对经济现象以相同的方式所作的主观反应去对经济现象分类并找出其规律性的。这也意味着,社会现象中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情,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同样的行动产生的后果完全不同;因此,我们就不能从中归纳总结出公理性的经验规律,而只能对个体现象、个体行为和个人性质作出假设和概括。

一、社会科学离不开心理文化的基础

经济学本质上属于社会科学,一方面,经济学所研究对象――经济现象――本身就是人类行为的产物,不仅主体的行为构成了经济现象的一部分,而且主体的认知也构成了经济现象的一部分,因而主体对经济现象的认知也不是脱离自身的经验和感觉的,即经济学的研究本身就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另一方面,人们对社会现象进行探究并不是像自然科学那样仅仅是应用不可变更的原理,相反是试图对不合理的现状进行改造以促进人类社会更为良性地发展,从而使社会科学的研究本身具有强烈的规范性。正因如此,经济学的理论探索本身就充满了主观性和规范性:主观性体现了个体的私人知识和传承的社会习惯,规范性体现了个体的社会关怀和立场视角。Ⅲ正因为经济学本身具有强烈的人文性,经济学的科学性也体现在如何理解真实而具体的社会关系下人的理性内涵问题:显然,具体社会中的人类理性具有丰富的社会性内容,而不仅仅是自然主义的先验理性。事实上,经济学根本上是要通过剖析人们的行为机理来探求提高人们的福利的途径,因而经济学不仅是要研究物,更重要的是要研究人,也即,经济学的研究必须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人面对着自然物时如何行为,如何最大化地使用自然物;二是人对着他人或社会时如何行为,如何充分运用人的理性以实现社会需求的最大化。前一个内容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的知识,但并不需要像目前这样复杂化;而后一个内容根本上是心理学和文化学的内容,需要分析具体环境下人的行为方式和偏好。而且,根本上说,社会现象都必然涉及到后一个内容,因而需要认真研究内在经济现象中的“人”的因素;譬如,米塞斯就把经济学视为研究人类有意识的行为的科学,研究人如何达到他的目的。

而且,即使现代主流经济学把经济学视为研究理性人如何行为的科学,但理性本身也是具体社会关系下的产物,从而也具有明显的社会人文性。事实上,经济学所意指的理性主要集中于在人们的目的与选择的手段之间的关系上,本意是强调达到目的的合理手段的选择;但显然,目的本身只不过体现了人们愿望,从而具有主观性和多样性,因而目的本身没有所谓的理性与非理性之分。正是基于这一角度,“每个人的行为总是有理性的”,这表现为两点:“(1)它指向某一目的;(2)在他眼里,它的收益必须超过它的成本,否则他便不会采取这一行动。”这意味着,对理性的理解和判断与人的具体目的有关,如果仅仅因为从自己的评价角度看行动的目标是不值得追求的而把它们称为非理性的,这显然是无根据的。进一步地,人的目的与心理和文化有关,因而不同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下人的目的是不同的;特别是,受不同文化所熏陶的人之社会性也是不同的,因而其行为机理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正是因为社会现象是由人的互动行为产生的,而行为又受人的心理支配的;因此,有的学者就指出,心理学实际上是任何社会科学出发的基础,所有根本性的解释都要以此为基础,分析具体社会关系下人的理以及人类行为造成的经济现象。也正是由于不同社会环境下人的行为方式的不同,因而要真正探悉社会现象产生的内在机理,要探究人类有效的理性行动,则必须搞清楚行为主体的需求特点以及行为发生时的条件或背景;正因如此,经济学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本土性,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也必须建立在本土行为机理的契合性基础之上,而“所谓‘本土契合性’,就是指研究者的研究活动及研究成果与被研究者的心理与行为及其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的脉络密切或高度符合、吻合及调和的状态”。

其实,正如帕累托指出的,“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心理的活动,根据这一观点,不仅经济学的研究,而且还包括人类活动的所有其他部门的研究,都是心理学的研究,并且所有这些部门的事实,都是心理学的事实”;显然,这一观点也得到穆勒、波普尔等人的认可,而且,许多经济学现象的经典解释也依赖于心理主义。譬如,主流经济学有关价格变化的解释就是建立在假定一个或多名个人的偏好变化的基础之上,现代经济

学对人类行为中互动均衡的理解也是建立在心理学定律的帕累托有效的概念之上;可以说,从微观经济学的“戈森三大定律”到宏观经济学的凯恩斯三大心理基础都与心理学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以致长期以来学界也往往把经济学的思想视为心理学或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当然,由于现代经济学产生、成长并壮大于西方社会,从而也就是建立在西方个人主义行为心理的基础之上的;特别是,随着20世纪30年代之后主流经济学在美国最终形成,从而导致现代经济学也深深地打上了美利坚民族行为的烙印。基于此我们认为,现代主流经济学也就是真正的“西方”经济学,而且,即使已经为广大非西方国家所广泛传播和接受的马克思经济学,它也是“西方”非主流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们都是建立在西方人行为心理之上的,并体现了西方社会基本的自然主义思维(尽管与主流经济学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正因为经济学本身存在强烈的人文特性,需要与具体的文化心理相结合;事实上,经济学探究的是社会主体行为所产生的经济现象,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行为动机是不同的,从而建立在人类行为机理之上的经济学理论也有所不同。例如,中国人的思维就与西方社会截然不同:在中国,人一直被视为思维和认知的主体,中国社会本质上也是人本主义的,它首先关心人类社会,儒家文明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共生关系;因此,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就是由人而物、由内而外、由社会而自然,将从对社会秩序的探究中获得的知性逐渐反思到自然社会中,这是天人感应乃至于天人合一哲学的基础。正如杨国枢指出的,“所谓美国心理学,无非是美国人的本土心理学:所谓德国心理学,无非是德国人的本土心理学:所谓法国心理学,无非是法国人的本土心理学。但在近代史的不同阶段,中国心理学却曾先后将这些国家的本土心理学当作‘世界心理学’或‘(全)人类心理学’,甚至将之视为可以照样适用于中国人的心理学。试问,任何单一国家的本土心理学能够置诸天下而皆准吗?能直截了当地成为世界心理学或全人类心理学吗?美、英、德、法大都是属于基督教文化圈的国家。然则,基督教文化圈之人民的本土心理学能代表人类的心理学吗?它能适用于儒家文化圈(中国、日本及韩国)的人民吗?”显然,这里把心理学一词换成“经济学”一词,意思同样存在;杰宁斯就强调,文化不仅保证了人类社会行为和社会内在安排的连续性,而且也意味着,社会过程不是由一个普遍规则所支配而是互动和历史地决定的。

因此,经济学本质上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科学化、客观化和通用化,而是具有强烈的本土化色彩:特别是,随着经济学研究对象从原先狭隘的物质资源配置领域转向更为广泛的社会关系领域,经济学本土化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了,现代经济学根本上面临着一个本土化的问题。然而,尽管早期的古典经济学本身就包含工程学和伦理学两方面内容,但自新古典主义以降,经济学日益局限于稀缺性资源配置的探究,而“人”这一因素在经济行为中的影响逐渐被主流经济学所忽视了;相反,它开始盲目地接受自然主义的思维方式,刻意模仿物理学等自然科学以求研究的“客观”和“科学”,从而逐渐形成了与工程学的研究内容相适应的抽象化方法论。特别是,迄今为止的经济学理论仍然建筑在西方的科学主义基础之上,从而抹煞了经济学的人文性和本土性,也使得经济学理论与不同社会的具体制度安排相脱节。哈耶克就感慨,“20世纪肯定是一个十足的迷信时代,其原因就在于人们高估了科学业已取得的成就;所谓人们高估了科学业已取得的成就,并不是说人们高估了科学在相对简单现象的领域中所取得的成就,而是意指人们高估了科学在复杂现象的领域中所取得的成就,因为事实业已表明,把那些在相对简单现象的领域中被证明为大有助益的技术也同样适用于复杂现象领域的做法,是极具误导性的”。为此,本文通过对经济学说史中的本土化现象来对当前中国经济学的走向作一分析。

二、经济学说史及流派中的本土化现象

关于经济学的本土化问题,我们可以从经济学说史的发展以及各个流派的特性中窥见一斑:正是基于经济学的这种本土性,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所形成的经济学往往具有较大的差异,而这些不同特质的经济学流派共同推动了经济学的发展。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英国和法国,这两个国家在历史上形成了两种相差很大的理性传统:一是经验的和演化的理性传统。一是先验的和建构的理性传统:即为盎格鲁的经验主义传统和高卢的唯理主义传统。其中,法国受启蒙主义时期的百科全书派学者以及卢梭等的建构理性主义影响较大,充满了笛卡尔式的唯理主义;相反,英国传统主要是由一些苏格兰道德哲学家所明确阐明的,他们当中的杰出者首推大卫・休谟、亚当・斯密和亚当・福格森,这些思想家所利用的资源主要是那种根植于普通法理学中的思想传统。正因为两个国家在思维特质上存在差异:从英国传统发展的是演进理性,而法国发展的则更凸显建构理性的特点;因而这两个国家产生的经济思想、理论和政策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法国的经济学特别重视均衡和数理的分析,这一点显然不同于与英国传统强调演化和连续性的思想。事实上,在从重商主义向古典经济学的过渡方面,英国就采取了较为温和的方式,继承和接受了重商主义重视商业和贸易的传统:而法国的重农主义则是18世纪法国的资产阶级在对重商主义的激励批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把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因而更有效地探讨财富的增加问题,并开始思考整个宏观经济的均衡问题。而且,在古典时期形成强调供给等于需求的萨伊学派与强调演化的斯密学派也存在很大不同,也正因如此,在边际效用兴起之后,瓦尔拉斯开创的洛桑学派主张与古典经济学断裂,也正是在继承这种建构理性主义的思维传统的基础之上拓展了一般均衡的分析;相反,以马歇尔为首的新古典经济学则强调经济的“连续原则”和信奉“自然不会跳跃”的格言,充分将边际分析与较早的以李嘉图和穆勒为其冠冕的英国经济学早期传统结合起来,并基于演化理性主义的传统构建了在特定域里的封闭性的局部均衡模型。

经济学本土化现象更为突显的例子是德国,德国本土孕育出来的经济学说与英国的古典经济学存在很大的不同,它特别强调历史的意义和国家的作用,这主要源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文化上具有强烈的集体主义和文化主义色彩;二是历史进程上的落后状态使它无论是思想上还是经济形态上都深受中世纪的影响。事实上,德国承袭了日耳曼部落人的民主政治传统和立约、守约精神,在早期的日耳曼公社制度中就有民众大会以及民选王的制度:民众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它有权决定部落中的一切重大事务,包括立法等事项,并具有审判的功能;在日耳曼部落的民众大会开会时,所有成年男子均全副武装参加,由王来主持,但在开始时王的权力并不大,王由民众

大会选出。随着氏族贵族和军事贵族势力的增强,在日耳曼部落中也曾出现过“贵族议事会”,有关战争、媾和、土地分配以及对外交涉等重大事务,都先由贵族议事会审议,然后再在民众大会上讨论。这种形态也在神圣罗马帝国中得到继承:当时众多邦国林立和封建主地方割据,为了解决教会的神权与皇帝的王权、国王与邦主之间的利益冲突,德意志皇帝、教皇以及大封建主之间经常进行争斗,而每次较量的结果都会制定一项“诏书”、“条例”或“合约”之类的性法律性文件。因而帝国皇室的权力实际上很小,并形成了德国通过封建领主选举方法产生君王的独特历史传统。也正因如此,德意志地区长期以来都处于诸侯割据的状态,直到18世纪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政治实体,德国的思想家也尚未经历过市民社会的生活:因此,德国的启蒙运动在康德那里达到了其顶峰:但并没有成熟就开始消逝了,而他的学生海德格尔将康德的启蒙思想扭向了另一个方向,成为启蒙运动的批判者,代表了前浪漫主义运动观念的最初发展,其关注的焦点问题是文化差异观、民族精神、各民族在历史中的地位等。同时,为了快速提升国家和民族的力量,德国社会又特别赞颂国家的作用,认为个人是附属于国家的分子。个人财富不仅依赖、而且必须服从整个民族国家的福利和权力;因此,德国的经济学思想深深地打上了历史主义和国家主义的烙印,这不但与英国存在着差异,敌视孕育斯密思想的世俗化自然法则,而且与法国也有很大不同,敌视功利主义和强求来自理性的一般规则。

事实上,这种区别自从德国的官房学派就已经表现出来了,后来的历史学派则更深刻地体现出了这一点;而且,即使二战后受到了英美制度的改造,但德国的弗莱堡学派的经济思想依然残留着历史主义和国家主义的特征。其中,关于德国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的差异突出地体现在古典时期,当时以李斯特为代表的德国历史学派就强调德国人的行为和社会环境与英国的不一致性,并以此出发认为,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这种普遍的经济规律,而只可能有适用于某特定国家的经济规律:从而尝试建立以国家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学,提出需要确立一些新的适合于经济落后的或正在兴起的国家的原则,而且根据这种思路,李斯特等又将古典经济学视为“英国的国民经济学”。譬如,李斯特就认为,“政治经济学或国家经济是由国家的概念和本质出发的,它所教导的是,某一国家处于世界目前形势以及它自己的特有国际关系下,怎样维持并改进它的经济状况”:因此,经济学的任务就是将经济现象加以历史的经验的叙述。从德国的民族立场出发开始着手建立德国的国民经济学,李斯特强调,国家经济学的任务是“研究如何使某一指定国家凭农工商业取得富强、文化和力量”,并研究“国家为了改进它的经济状况所应该遵行的政策”:而且,基于历史发展的事实,他提出了经济发展阶段说,认为在不同的时期应该有不同的政策,相对于当时工业化程度最高的英国,相对落后的德国就应采取保护政策。特别是,尽管德国的历史学派是根基于本国的历史,但它对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影响了本国的经济学发展,而且派生出了美国的早期制度学派等。

正因如此,尽管20世纪30年代后美国逐渐把英、法两大经济学传统合流起来,但德国经济学却仍然作为一个重要思想流派或泉源而存在着;直到现在,德国仍乐于将经济学称为国民经济学,推崇自由市场的同时仍然偏好国家干预的弗莱堡学派仍然以新自由主义旗帜飘扬在当今世界经济学界。显然,这种经济思想存在着明显的历史渊源和连续性传统,如弗莱堡学派的创始人――欧根早期就比较倾向于历史学派,只是由于面对一战后魏玛政府时期空前严重的通货膨胀,历史学派却束手无策,欧根才放弃历史学派的传统,而走向经济理论的研究;但不管如何,欧根的思想却深受历史学派的影响,他和他的追随者反对概念式的经济理论研究,而主张重视现实世界的经济分析,而这被视为是历史学派的精粹。而且,弗莱堡学派推崇的“奥尔多秩序”这一词汇就是从中世纪欧洲基督教会关于“ordo”的观点中直接脱胎而来的,它强调的是一种合乎人和事物本质的秩序,体现为一种有用和公平的秩序,从而具有较强的规范性色彩。事实上,根据中世纪基督教会的观点,世界秩序是神授的秩序,这种秩序是“本质秩序”、“自然秩序”或“奥尔多秩序”,是合乎理性的人和事物的自然本性的秩序;而且,这种秩序特别强调连续的或适当的顺序、有规则的排列,所以政治上往往用于指公民的等级、阶级级别等,而教会也用来指教会内部的等级。此外,德国历史学派的一些方法论和政策主张对经济学的发展也作出了积极贡献:一方面,目前绝大多数的经济学家都已认识到历史经验研究对于解释现在、检验旧理论、发展新理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历史归纳法也已经被普遍接受并成为抽象演绎法的补充;另一方面,历史学派认识到不加限制的自由企业不一定为整个社会生产出可能的最佳产出,因此对自由放任的批驳也已经成为经济学的一般共识。

三、本土化现象对中国经济学范式的启示

当然,尽管西方经济学说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历史发展界定和特殊文化的差异而产生出不同的流派,但是,整个西方文化的基本特质是大体相通的:都是发源于希腊理性和希伯莱信仰,并且都受到基督教文明的长期洗炼;正因如此,西方社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机理也大致相似,这为西方经济学的趋同提供了相应的文化心理基础:英、法两大经济学传统逐渐被统一在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旗帜下,德国学派的很多思想也不断地被吸收进主流经济学中。其实,李斯特并未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基本行为基础,仍然把英国的古典经济学称为“世界主义经济学”:但是,他认为,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经济理论是不同的,英国的古典经济学不适合德国的实际经济状况,因而主张德国要建立更适合自己经济发展背景的经济学,并基于历史发展阶段提出了国民经济学。也正因为如此,当西方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开始趋近以后,原来具有浓郁本土化倾向的各流派就开始逐渐统一起来;当然,这种统一也是建立在西方文化也更趋同化的情况下的(如德国社会的个体主义意识已经明显增强)。与此同时,这种统一也与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日益集中在资源配置领域有关,这可以更好地引入自然主义思维,并以物理学和生物学为效仿的榜样;正因如此,我们说,以美国为中心的现代主流经济学实际上是源于西方各国的理论和思想之综合,并逐渐用数学分析和经济计量学来作为经济学的统一语言。正如斯皮格尔所说,“尽管很多不同的民族都对经济思想作出过贡献,但大体上说,经济思想是整个西方文明遗产的一部分”。

然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人的行为却与西方存在很大的差别,即使像日本这样已经高度西方化的国家。在一系列的社会制度上也与西方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经济学的东方化就不像李

斯特所讲的那么简单。这需要对经济学基本的微观行为机理进行修正。事实上,我们知道,尽管日本的经济实力已经非常高,且社会制度也与西方存在如此的差别,但在经济学领域并没有取得相应的成就和声望;究其原因就在于,当前的经济学话语权还为西方社会所掌握,而东方社会迄今也没有提供一个相应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尽管日本学者也正在朝这方面努力。杨国枢说,“时至今日,儒家、佛教、伊斯兰教三大文化圈的心理学者大都仍在东施效颦,以盲目模仿基督教文化圈的本土心理学为能事,所发展的只是一种西方本土心理学(特别是美国本土心理学)的复制品――西化心理学”;显然,经济学更是如此,因而经济学更自诩为客观的一般化的科学,这种一般化实际上也就是将西方经济学一般化。正因为经济学基本研究范式,特别是其基本微观行为基础是西方的,那么,当前的经济学也只能是“西方”经济学,没有以自身的行为机理为基础,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本土化理论。显然,目前社会上流行的那些本土化口号也仅仅是肤浅的将研究对象本土化而已,而其研究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思维也都是西方的,也必然无法真正搞清楚中国社会现象的内在机理。

篇3

目前,国内对休闲体育产业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大多数的研究都还处在产业模式、产业发展现状等一些基本概念的定性描述上,或者从产出比研究具体企业的核心产品或核心竞争力,而很少有学者从决定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的消费者,消费者本身所具备的可见的经济能力、消费条件,强大消费潜力进行研究。所以,结合现在我国的政策、区域划分和对人们的意识导向及国家对不同产业的重视与投入研究,从人口经济学特征和其它一些关联指标并以行政区域划分研究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无疑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角度,有其研究的价值,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和切人点。 

而对于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的评价问题研究也还处在起步阶段,国内目前从这个角度去研究的学者还很少。所以,本文运用经济学相关理论建立了适合休闲体育产业特性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用统计学方法对13个省市休闲体育产业的竞争力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它的理论意义在于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抓住了我国正在研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热点议题;实际意义是为13个省市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建立了实际的指标体系,各行政区域可根据白身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的休闲体育竞争力水平。 

1 人口经济学特征及其相关指标 

人口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口与经济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它的任务就是揭示人口经济关系运动的规律性,而这种规律性是用人口经济学的一些具体特征描述,比如人口的数量与经济总量的关系,人们的种种需要以及各种需要变动的相互联系,人口质量影响经济过程以及社会经济如何影响人口质量的发展,人的专业化分工和经济结构的多元,人的不同时期需求催生出多样化的产业。而所有的人口经济学特征又可用与之相适应、可量化的人口经济学指标体现,如:以一定区域为单位(国家、省、地区)的人口数量、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区域内产业结构、产业竞争力,各产业就业人数、恩格尔系数、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本课题是研究一定区域内人口与经济中一定产业(休闲体育产业)的相互关系,所以与这些人口经济学中的特征指标密不可分。同时,本文是从消费者角度研究产业的竞争力,决定消费者能力的是区域内一定数量的人口应有的余暇时间,一定的经济能力和区域内休闲体育产业所具备的产业基础,通过人与经济互为运动,相互发展,提高其产业竞争力。所以,本文根据休闲体育产业的特点以及决定其竞争力的消费者两层面,有针对性地选取极具相关性的人口经济学指标体系: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恩格尔系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休闲体育产业就业人数、居民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居民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生产总值等。 

2 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 

产业竞争力是一种生产力,它通过为国际或国内市场提品或者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表现出来,其产品或者服务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即为该产业竞争力的强弱。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某产业的竞争力不仅表现在国内不同区域间的竞争,还表现在全球范围内的国际间竞争。 

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是产业竞争力的具体化,它是为国际或者国内市场提供休闲体育产品或者服务的竞争能力,它比较的是休闲体育产业的生产效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及消费者的经济能力。由于各个区域的政府政策、经济结构、资源优势、居民的消费习惯、消费能力等不同,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任何区域也不可能把休闲体育产业各个方面都发展到最强作为最终目标,应该集中力量去发展其他地区不具有但本地区拥有的休闲体育产业特色和优势,做出选择性的竞争,扬长避短,发挥区域特色和优势,最终提高休闲体育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从研究的规范和严整,本研究有针对性的认为: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是指区域内休闲体育产业相关的部门和企业及消费者能够持续有效的提供和消费休闲体育产品和服务,并具有强大消费潜力的能力。 

3 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建立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从人口经济学特征和其它一些关联指标看,能够反映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的指标有区域内人的经济因素、人口因素、人均休闲体育资源因素、相关产业与政府投入因素等四个方面来设计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3.1.1 区域内人的经济因素指标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础,人的经济因素指标选取:人均地区生产总值(X1)、恩格尔系数(X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3)。

3.1.2 人口因素指标人是生产力的主体,人是社会各个活动进行下去的必要条件。人口的数量与质量直接影响着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人口因素指标选取:居民闲暇时间(X4)、休闲体育产业就业人数(X5)。 

3.1.3 人均休闲体育资源因素指标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种客体资源的支撑。资源因素是整个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最主要的部分。休闲体育资源因素指标选取:健身和户外俱乐部数量(X6)、居民人均体育场地面积(X7)、居民人均公园绿地面积(X8)、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健身器材数(X9)、每年休闲体育的研究成果数(X10)。 

3.1.4 相关产业与政府投入因素指标休闲体育产业在我国还属于新兴产业,该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与其相关的其他产业发展紧密相连。休闲体育产业要想做大做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还需要政府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政策上的支持,因为政府对该产业的态度将对本地休闲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相关产业与政府投入因素指标选取:体育彩票收入(XII)、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生产总值(X12)、交通密度(X13)、政府支持力度(X14)。 

交通密度=(公路总里程+铁路总里程)/土地面积 

政府支持力度=政府在文教事业的财政支出/政府财政总支出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方法 

选取中国13个省市作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从消费者的人口经济特征对区域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水平进行评价。因子分析法(Factor Analysis)是主成分分析法的延伸和扩展,就是在评价某一问题时,把影响这一问题的关联性强的指标划分在一起,这些指标就总结归纳为少数几个因子,这几个因子能够反映出评价问题的全部信息,这样就在压缩各个分析指标的同时,又保存了这些分析指标与所总结的几个因子之间的联系性。通过因子分析法,可以综合评价某地区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水平的高低,以及在选取样本中的具体排名,同时还可以把指标数据归纳总结为少数的几个影响因子,从而为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4 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根据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13个省市2011年、2012年、2013年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指标数据收集和整理(当年的经济数据都是一年半后公布,所以没有2014年),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对因子分析的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得出13个省市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反映在12个具体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优劣势,为各省市在休闲体育产业做顶层设计时提供具体细分而又量化的指标依据,强优改劣,有针对性的调整体育产业结构,真实的做到把休闲体育产业作为“拉动内需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国家战略层面上来。 

4.1 数据的收集 

本文选取了我国13个省市作为研究的样本区域。主要是选取东南沿海省,因这些省从地域上相似,都是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4个直辖市选了3个,同时,选取3个相邻的内陆省,因为这些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近,因为一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这个地区经济的发展,这样才具有可比性(主要是通过每年各省市GDP进行比较,相对讲其它省与选取的省市相差太大,不适合做因子分析)。由于居民闲暇时间、健身和户外俱乐部数量这两个指标的数据难以获得,因此,在实证研究中,将其从指标体系中删除。剩余12个指标重新调整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X1(万元)、恩格尔系数X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3(元)、休闲体育产业就业人数X4(万人)、居民人均体育场地面积X5(㎡)、居民人均公园绿地面积X6(㎡)、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健身器材数X7(个)、每年休闲体育研究成果数X8(篇)、体育彩票收入X9(亿元)、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生产总值X10(亿元)、交通密度X11(%)、政府支持力度X12(%)。上述12个指标数据值直接从中国统计年鉴、地方统计年鉴、中国体育年鉴以及各种统计网站中获取。 

4.2 计算过程 

4.2.1 公共因子的确定 用因子分析法进行产业竞争力分析时,必须首先确定能够解释变量指标值之间相关关系的最少公共因子的个数。 

表2为变量共同度表(Communalities),变量共同度表示公共因子对原始变量的信息反映程度。由表2可知,大部分变量的变量共同度分布于0.7-0.9之间,表示公共因子比较充分的反映了原始变量的信息。 

4.2.2 因子得分的计算 计算样本的总得分如表4、表5、表6所示。 

第一个公共因子F1主要包括人均地区生产总值(XI)、恩格尔系数(X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3)、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健身器材数(X7)、交通密度(X11)等5个指标。这些指标主要反映了影响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因素,这个公共因子为经济社会发展因子。 

第二个公共因子F2主要包括休闲体育产业就业人数(X4)、居民人均体育场地面积(X5)、政府支持力度(X12)等3个指标。这些指标主要反映了影响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的政府相关行为因素,这个公共因子为政府行为因子。 

第三个公共因子F3主要包括居民人均公园绿地面积(X6)、体育彩票收入(X9)、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生产总值(X10)等3个指标。这些指标主要反映了影响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的相关产业与设施因素,这个公共因子为相关产业设施因子。 

通过整理表4、表5、表6得到2011-2013年的13省市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综合得分排名及平均得分,如表7所示。 

5 实证结果分析 

5.1 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的公共因子得分分析 

通过表4、表5、表6的分析得到3年来13个省市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水平的具体情况,即某地区在哪些因子上得分比较高,在哪些因子得分上比较低;哪些因子对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具有较大影响,哪些因子对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影响较小。

        从表4来看,2013年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排名第1的是上海,它的F1在当年也排第1位,虽然F3排第13位,F2第4位;北京排第2位,它的F1也排第2位,而F3排第8位;再看第3位的山东,F1排第3位,可F2排到了第12位;广东F2排第1位、F3排第3位,但是F1排第10位,所以它的竞争力排名在第6位。四川F2虽然排第3位,但F1排在第13位,它的竞争力水平排在第12位。所以F1是决定一个区域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子,因为这个因子是代表本区域居民的经济指标,反映居民所具备的消费条件。同时,各省市F1因子在连续3年内的排位没有变化,这表明一个特定区域内人的经济因素不能在短时间内会有明显的改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所以F1占优的省市无疑在发展休闲体育产业上具备了竞争力的优势。 

第4、5、6位的是浙江、江苏和广东,浙江F1、F2排第5位,F3排第4位,3个因子数平均,决定它的综合排名也不俗;江苏F1第4位,F2第10位,F3第2位,综合起来排第5位;广东虽然F1在第10位,但F2排第1位,F3排第3位,所以它的综合排位在第6位(从表5、6分析2012年和2011年也存在类似的现象)。所以除了F1关键指标因子外,F2、F3在发展、培养和决定本区域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时的重要性也不可小视,应均衡对待。 

从连续3年各省市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综合排名看,三年来,排名几乎没有大的变化,一般也就是上一个或下一个名次,说明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的培养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政府要有长期的政策、规划和布局,不能急功近利,搞形像或面子工程。但是,从表4、5、6中各因子数据的变化可以看出政府行为的急迫性、任务性及不连续性(不知是好是坏?)。按表的顺序依次往下探讨:四川省,2011年F3因子排第3位,到2013年就下降到了第9位;北京2011年F2在第13位,到2013年到了第2位,F3从第4位到第8位;上海,2011年,F3第1位,到2013年排第13位了,而F2从第10位排到第4位;浙江,201 1年F3在第1 1位,到2013年排在第4位;江苏2011年,F2在第2位,到2013年就下到第10位;山东,201 1年F2排第1位,到2013年就下降到第12位,而F3从第7位上升到第1位;云南2011年F3在第12位,到2013年排在了第7位。F2、F3因子在许多省市3年中上下波动较大,而这两个因子主要体现是与政府行为有关的指标体系,如:休闲体育产业就业人数、居民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政府支持力度、居民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体育彩票收入、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生产总值。 

综合这3年的13个省市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在3个公共因子上的得分情况,可以得知各省市的因子得分在连续3年内都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象,存在着所谓的“短板”,影响了各省市休闲体育产业整体竞争力水平,部分省市休闲体育产业没有实现质与量的协调发展,各具体区域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5.2 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分析 

通过对表7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我国13个省市2011-2013年3年来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水平的整体情况及发展趋势。我国13个省市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水平整体上保持着越来越好的发展水平。 

根据2011-2013年的竞争力平均得分可以将这13个省市划分为3个等级:竞争力强劲省市、竞争力中等省市、竞争力落后省市,如表8所示。 

竞争力强劲省市都是经济发达地区,竞争力落后省市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由此可以得出,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水平很大程度上和该区域内居民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 

我国13个省市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水平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竞争力强劲省市与竞争落后省市之间的综合得分差距还是很大。 

6 结论 

(1)F1(经济社会发展因子)是决定一个区域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子,F1占优的省市无疑在发展休闲体育产业上具备了竞争力的优势。同时,各省市F1因子在连续3年内的排位没有变化,这表明一个特定区域内人的经济因素不能在短时间内有明显的改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2)连续3年F2(政府行为因子)、F3(相关产业设施因子)指标数据上下波动大,表明各省市政府的行为表现出急迫性、任务性及不连续性特征,不利于该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违背了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需要长期性发展和培育的特点,切记不应搞形像或面子工程。 

篇4

一、地方院校办学特色的基本特征

1.独特性。

办学特色独特性是一所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和区别于其他大学的发展成就,并达到了其他大学不可替代的效果,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但是,并非独特的东西都能称之为办学特色。从哲学意义上说,特色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即大学办学特色不能离开大学本质属性,而要与大学基本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联系在一起,在此共性基础上形成的个性,才能称之为大学独特性。

2.先进性。

办学特色的先进性是指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在独特的基础上具有较高的质量和水平,符合大学办学规律和社会需要,走在时代前列。这是对办学特色在“质”上的要求,即不仅是独特的,而且是优质、先进的。如果某个学校的办学特色仅仅是独特的,但目前已被淘汰,尽管其项目独特,也不能称其为特色。如苏州大学开设过苏州评弹专业,其专业确有独特性,但随着评弹行业逐渐被时代所淘汰,该专业已不是优质和先进的了,也就不能称之为特色了。

3.发展性。

办学特色应反映时代要求,推动社会发展。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其生存、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影响和制约。一方面,它需要政府、社会的资源供给以求得生存,另一方面,要通过社会服务的方式与社会进行资源交换,以获取更多资源促进更大的发展。因此,一个学校办学特色的培育与建设,必须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并在发展中不断更新完善。一个学校办学特色的凝炼,要跟学校自身办学历史和办学实际结合起来,并随着外部办学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

4.评价尺度的社会性。

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不是自封的,而是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并被社会认可后形成的。大学是需要环境认同的,即学校培养的人才如何,学校办学实力怎样,学校校园风气如何,学校对社会所作的贡献怎样,等等。在美国,大学公众形象常常被作为中介机构评估学校的主要指标之一。因此,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必须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形成,其价值主要取决于其为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的大小,离开这一指标谈大学办学特色是没有价值的。

二、地方院校办学特色的建设路径

1.面向地方,培养区域特色人才。

(1)以“地方性”为主线,合理设计人才培养目标。一是要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确立自己的标准,不迷信、不盲从。与“985”、“211”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不同的是,地方院校人才培养主要是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即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是为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服务的,其人才培养目标应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确立,而不是盲目跟风,求全、求大。

(2)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来看,由于社会分工不同,存在着不同的职业岗位,这就意味着社会需要不同规格的专业人才。伯顿・克拉克说过,实施高等教育最差的办法就是把所有鸡蛋都往一个篮子里装――高等教育最忌讳单一的模式。杨福家教授也指出:不同的学校要构成一个系统,就好像是一架钢琴一样或者是一支交响乐队,你要奏出动听的音乐来,必须由不同的键或不同的乐手发出不同的声音。如果大家都发同一个音,这个交响乐就奏不出来了。地方院校如果在社会发展中找不准自己的定位,就不可能办得好。

(3)根据社会需要找准自身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生态位。如果学校在发展中生态位定位不准,学校在确定办学定位时容易“冒进”,这不但不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反而极易导致学校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错位,失去自身提高优势与特色的机遇。因此,地方院校必须找准自身生态位,准确定位,才能走出一条富有区域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在2002年全国高职高专“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被中国工程院院长、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充分肯定的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便是抓住了当地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理论适度、技术应用能力较强,能在生产、管理第一线服务的高等应用型人才的机遇,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坚持将培养本科“压缩型”专科知识型人才和中专低层次应用人才转变为培养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技术人才,走出了一条永州特色发展之路,成为地方院校成功办学的一个典型案例。

2.以区域经济结构为基点,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1)保持与发展传统优势,强化特色学科。每个学校在其发展历程中都会形成一些特色优势学科,继承并强化这些特色优势学科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高校还应结合区域发展条件和现实需要,对特色优势学科进行调整重组或改造升级,优势特色学科群,以增强学科的社会适应性和办学活力。如苏州大学的蚕丝学科是一个传统优势学科,它是目前全国唯一实现了从种桑、养蚕到丝织、印染、服装设计和制作等一条龙的特色学科群,因其“全”且“特”,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

(2)寻求学科与区域结合点,发展特色学科。社会需要是学科发展的主推动力。学科发展取决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本学科的需求程度。地方院校学科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区域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有所作为、有所创新,才能办出特色。例如,与广西蔗糖相关的知识生产、积累和传播都在广西蔗糖所产地高校及其他研究机构进行,而域外的其他院校涉及该学科的很少,甚至从未涉及,广西大学顺势依托广西糖业支柱产业优势,建设了制糖工程特色学科群,其中甘蔗糖业工程学科的糖品系列加工及甘蔗(渣)纤维综合利用等学科方向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依据区域社会发展趋势,打造特色新学科、新专业。地方院校要充分利用与地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之间已有的地缘、亲缘关系,全力发展重点高校没有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并积极主动与其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实施错位经营,着力打造特色新学科、新专业。如浙江工业大学始终以浙江社会需要为导向,合理规划专业布局。该校三分之一以上的本科专业(机、电、化、药类)和一半的硕士学位点直接与浙江的四大主导产业,即机械工业、电子工业、化学工业和医药工业相关,并且在这些领域已形成强势专业群,为浙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立足地方,研究区域特色课题。

(1)利用“亲缘”关系,找寻区域经济发展现实课题。一是要做好地方政府参谋助手,促进软科学研究区域性特色的形成。地方院校可通过干部培训、政策研究及技术服务等方式间接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并在支持地方发展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地方院校还可通过关注地方政府改革发展中的社会热点问题,采取发表文章、出版著作、举办论坛等方式,充分发挥高校人才“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2)面向区域实际提供科技服务,促进区域性特色形成。地方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在科技、人才方面的优势,通过参与科研攻关、进行技术推广和开展科技咨询等形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务。如天津农学院与天津静海县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在静海县双塘镇西双塘村与农业科技企业结对子,并为该村养殖户进行现场技术咨询、开办科技讲座。天津农学院的这一科技服务得到了当地领导和群众的高度赞誉,并被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以《专家教授到我家》为题予以报道,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3)利用“地缘”关系,推进产学研合作。一是要与当地企业联合开展科研,促进区域性科研特色的形成。如扬州大学与扬州制药厂共同组建的江苏科阳转基因工程研究中心,就是以扬州大学为技术依托,采用基因工程和胚胎工程手段,研制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蛋白质药物的新药开发基地,旨在将江苏省基因工程药物的生产推进到一个新水平,也推动了该校生命科学研究特色的建设。二是依托当地高新技术开发区,哺育高新技术产业。可以说,美国没有斯坦福大学、伯克利等高校,就没有“硅谷”的出现;没有杜克大学、北卡州立大学和北卡大学查柏岗分校三所高校,就没有“研究三角园(RTP)”的诞生。因此,地方院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人才、科技密集的优势,以科技园区为中心,以高新技术产业群为基础,形成产学研结合的科技研发基地,缩短高科技由创造加工到传播应用的周期,增加地方经济的科技含量,提高地方企业整体竞争力。高科技园区的发展也有助于推动地方院校科研模式的转变和科研特色的形成。

4.贴近地方,提供区域特色服务。

(1)发展继续教育,提升区域劳动者素质。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在不同岗位工作的劳动者都面临着知识更新的要求。因此,接受继续教育成为各类人才完善自我、提高工作能力、争取更好就业机会的内在需求。为此,地方院校可通过在职培训与脱产学习、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传统课堂教学与现代网络教育相结合的形式,构建不同目标、层次和类型的课程体系,满足区域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提高区域劳动者素质,从而提高自身服务能力。

(2)发挥文化优势,促进区域文化发展。地方院校的实验室、图书馆、报告厅和体育设施等,除了供本校教育与科研使用外,应尽可能地向社会开放,并充分利用自身学术文化优势,推动学习化社区、社会建设,实现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的共享,使地方院校真正成为辐射本地区的文化中心,凸显院校的文化服务特色。如宁波高教园区院校在园区的中心大道旁规划建设了一条文化绿化带,建有“宁波名人园”、“服装博物园”等人文景观。“宁波名人园”中树立了74名宁波籍两院院士的群体雕塑,通过这种“乡指先贤”形象来激励园区学生和社区居民,“服装博物园”则致力于展现宁波“红帮裁缝”悠久的历史和高超的技艺,凸显宁波服装大市的风采,这些人文景观使园区成为宁波休闲、旅游观光区域和文化长廊。

(3)利用人才信息优势,推动区域社会全面进步。高校学科齐全、人才荟萃,信息来源广泛、及时迅捷,这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因此,地方院校应充分利用自身人才、科技、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开展社会服务,推动社会进步,打造特色服务:一是可通过为本地区创建新企业、吸引外来企业、保留和扩建现有企业等方面提供新信息、新思想、新技术等信息咨询服务,二是可以发挥社会实践的桥梁、纽带作用,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种学以致用的社会公益活动,如法律宣传、心理咨询、信息收集、社会调查等,把校内与校外有机结合起来,搞好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刘智运.高等学校办学特色研究.大学教育科学,2003,(1).

[2]2002年中外大学校长论坛课题组.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发展战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3).

[3]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4]刘华蓉.火把・钢琴・大观园――听中科院院士、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教授谈教育.新华文摘,2000,(6).

[5]闵春发.一流大学应该是特色大学.求是,2002,(1).

[6]余瑾.特色办学:地方大学发展的必然选择.高教论坛,2004,(12).

篇5

摘 要 所谓的竞技体育不是单指哪一种运动,而是一个比较宽的范围,不同层次又有不一样的竞技方式。竞技体育在学校教学内容中通过教材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教授。学校里面的竞技教育要有适宜的强度,目的是健身,这些都是竞技体育必须学习的内容。本文首先介绍了竞技运动教学课程的改革,然后说明了它在高等教学中的作用,之后阐述了对竞技运动项目教材化的思考。

关键词 竞技性体育 教学内容 特征

高等院校的体育相关教学的改革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的,与其它专业相比,提出的比较早。在改革的过程中,一直对“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有很大的分歧,,因为这个与学校体育的基础理论内容密切相关,也就是体育教学内容的事情。由于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教授课程实现的,那么竞技运动相关的项目可不可以教授,怎样教授,这些问题造成了体育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的步伐停滞不前。

一、竞技运动教学课程的改革

体育教学课程的改革的渠道之一是形式和实践,相关的定义解释应该让理论界探讨,而相应的实践者要将更多的经历放在实际成效方面,这样才能够提高效率。不管是体育教学改革还是其他专业的改革,只要初衷可以展现出时代的特点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只要能够得到大部分的师生的认可,就可以去根据自己的方式去实践,不要把太多的思虑放在专家们的讨论和那些所谓的争论,众所周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社会一直在进步,一切都在社会会改变,体育教学改革同样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目前我国正在大范围的推广全面素质教育,每一个学生都要铭记健康第一,应该将体育在人才素质中的教育展现地淋漓尽致,对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比如可以对传统的教学内容、项目、教学方式进行重新调整和安排。如果研究的理论基础不同,则他们的看法也就不同,那么相应的做法也就相当不同。不过要要尤其注意的是根据同一个问题,应该彼此启发和补充,不应该彼此排斥,这样才可以体现立体思维研究教学的特征,不然的话就没有什么准则可说。

二、竞技运动在高等教学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于上述的有关的“竞技体育” 与“学校体育”地争论,它们是两方面的内容,不应该将它们混为一谈。事实上,它们本来是同一出处,但是之后才产生分歧导致成为两方面的内容。学校是一个教育单位,应该将继承与发展包含竞技运动的人类出色的文化遗产作为自己的责任与义务。竞技运动同其他文化一样源远流长,内容颇多,群众基础比较雄厚。竞技运动作为一种健身方式,在很早以前就是学校体育的必须内容。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竞技体育在学校里的地位与学校的教育内容不谋而合。因为竞技运动不但可以提高人们的身体健康程度,而且也可以使学生的行为更加规范,陶冶学生情操,提高竞争意识等等,竞技运动对学生的影响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三、有关竞技运动的相关解释

学校体育的本质就是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学习阶段应该练习的体育活动,换句话说就是通过身体锻炼进行教育。所谓的社会体育、少儿体育、老年体育指的是各个阶段的人们为了自身的健康、娱乐和恢复正常活动而进行的身体运动。竞技体育是有一定的标准,但是又带有特定的娱乐性,而且也附有某种挑战性、竞争性,总之只要进行比赛就可以称之为竞技体育。

竞技体育只是一种泛指,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目的,也就会产生不同阶段的竞技体育活动。比如奥运会、残奥会、冬奥会以及大学生运动会等等各种各样的竞技体育比赛。学校里开展的丰富的体育活动的目的并不是职业化的以争夺前几名为目标的活动,而是指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普通竞技体育活动。

体育娱乐性也是如今高等学校体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有点,体育的优势之一就是它的娱乐特点。但是目前的体育教学课程仅仅有较少的学生喜欢主动锻炼,还是有很多学生不想参与其中,就是因为它的娱乐特征不明显,这样的体育运动很难收到大学生的喜欢。

四、竞技运动项目教材化的思考

有关竞技运动项目教材化的问题,大部分觉得7个人打篮球和5个人打篮球是相同的,并没有特别地不同,不应该将前者视为改革之后的教材,而后者是竞技运动不可以使用。根据竞技体育本质可以看出,竞技运动不但可以使人们的潜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也可以使人们的身体更加健康。学校应该选择适合学生的运动项目,教师应该因材施教,找到适合学生的方法,选择强度适中的方式,掌握锻炼的目的,从而达到更高的健身效果。

五、结论

在新的形势下,体育的含义一直在改变,但是要始终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清楚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发展、全面地发展,教师应该理论联系实际,将创造性的竞技运动应用到课程中,掌握健身的主要目的,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选择相应的竞技运动。

参考文献:

[1] 贾齐等.论体育学科教学内容的双重性特征及实践性意义.体育与科学(南京).2000(4).

[2] 周爱光.试论竞技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中国学校体育.1998(4).

篇6

论文摘要:大学德育人际环境在本质上是一种人际交往与人际心理氛围以及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现象。德育人际环境作为一种文化现 象,表现出人际环境的文化特征,这就是大学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本质特征、文化形式特征、文化结构特征和文化功能特征。

大学德育人际环境是指围绕在大学生周 围,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 、发生作用的一切人际关系因素的总和,它是大学德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德育人际环境在表现形式上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人 际交往与人际心理氛围以及共 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现象。德育人际环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表现出人际环境的文化特征。

一、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本质特征

人既是文化的存在,也是社会的存在。处于共同体之外的无论什么人都不是一个人。费希特曾说过:“只有在人群中人才成为一个人。如果人要存在 ,必须是几个人。”回把人放到与他人的关系中来研究,即需要研究他所处 的社会以及该社会的文化。人只是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同他人建立一定的社会关系,只有人创造的特定形态的文化才能决定人们社会关系的内容和性质,因此只有“文化”才能准确地把“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揽括在内。鉴于人与文化的互动构成人的社会关系这一点 ,有学者甚至认为 “我们可以说,人 、社会、文化一开始就是三位一体地出现的。人虽然有先天道德本性,但也表现为社会文化的本质”。

从个体社会化的角度看,德育就是要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即个体如何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掌握社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它是一个学习社会角色与道德规范的过程,只有经过社会化才能使自然人变为社会人。圈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很多,其中人际环境是重要因素之一。人际环境对于个体的影响,是通过各种直接或者间接的途径进行的。一方面,离不开个体的自主的 、积极的学习,另一方面,通过与之有关系的其他个体及团体的相互作用而实现。个体接受社会道德规范与个体社会角色的教育或者学习,实际上就是掌握并遵循社会交往的道德规范,实现社会生活环境的秩序与和谐。从社会(主要指政府)对德育目的设定来看,德育就是要培养适合一定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特点的公民,其前提是事先已经设定了公民的素质与道德品质的标准。德育就是培养受教育者这些素质与道德品质。两者虽然出发点不同,但是他们有共同的指向。

这个指向就是实现国家的秩序与和谐 和实现社会生活环境的秩序与和谐 。不管从个体社会化还是国家设定德育目的来看,两者都不能脱离一个核心的东西就是道德与思想政治规范。道德规范与思想政治规范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一个社会的时代精神与传统文化,而这恰恰是德育人际环境的本质所在。

二、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形式特征

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形式特征可以归结为共 同的价值观念、和谐的心理氛围与道德行为规范。共同的价值观念是指在大学校园中,由无数大学教师、学生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在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价值理念与价值特征。这些价值观念的外延比较广泛,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如教师的教育教学观、人才观、知识观等,学生的学习观、生活观、消费观、荣辱观、纪律观等,还有师生关系的理念。虽然在大学校园中,具体到个别的教师和学生的身上 ,这些是有一定差异 的,但是形成这些共同的价值理念,对于大学的德育活动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而且,在大学德育活动中,大学生也容易接受大学群体的共同价值观念,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与道德品质。

和谐的心理氛围是指在德育活动 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非学校内的个体与群体 的交往实践中的心理状态与态度等。心理氛围往往与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具有紧密的联系。首先,在师生关系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立状态,这本就是一种心理氛围的表现。而在我国古代,孟子就强调 ,“亲其师,而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在现实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却出现相反的情况,由于目的差异、经验差异与知识水平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与学生之间很少形成融洽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疏远,因此教师的教学、个人的人格魅力与学术水平等对学生影响很小。另外心理氛围与情绪一样,还具有弥漫性。某一个大学生生活在不 良心理环境中,就 自然会产生心理保护机制,甚至形成个人的心理封闭与对外的敌对心理。这样 的心理氛 围还能影响到周 围的其他学生的心理状态,甚至是教师心理状态 ,导致在整个教育情景中,产生不良的人际关系。而在良好的人际心理氛围中,就会产生良好的人际关系 ,保证德育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及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道德规范本来就是人类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约束作用的文化遗产。道德规范首先是一种约束机制,它的作用是对大学生形成制约,指导大学生形成 良好 的行为习惯,同时道德规范还是一种理想的社会模式的追求 。由于有比较多的关于道德规范的性质与作用的研究,这里我们不再作过多的讨论。

三、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结构特征

德育人际环境系统的文化结构主要表现为德育模式 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取 向。简单说 ,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结构是由教师、学生与非校园内的社会个体与群体相互作用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的系统 。德育环境系统中的文化环境是有特定意义的,它指大学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与精神的财富的总和。德育环境中的文化环境是一种纯粹客体性文化,其存在方式与内容是由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实践 中形成的。而德育人际环境却是由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与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其结构最大特征在于自主性。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 ,往往会根据环境的变化选择人际交往的对象与人际交往的方式,这就是说德育人际环境是不断在变动的过程之中。我们说德育人际环境具有文化属性 ,并不是把它归类到德育环境中的文化环境这一类别中。

大学德育的人际环境的文化结构还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这种开放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结构内部的要素不断吸收外界的信息,不断地完善德育活动场域内涵 ,使德育活动更具有实效性;二是德育主体随着时间推移会发生变化 ,处于中心地位的大学生个体完成学业后离开大学校园 ,则对于该个体来说,大学德育活动结束 ,而且人际环境系统在吸收外界信息后,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也会适当地引导整个系统内涵发生变化。另外作为德育对象的大学生个体所朝夕相伴的大学生个体、正式群体乃至非正式群体都会通过不断地改变自身进而完善组织的功能,而且交往对象的变化也会导致人际环境系统各要素的关系状态发生变化。

四、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功能特征

德育人际环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于大学德育来说 ,就是校园文化。西方研究者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群体成员处理周围事情的方式 ”,它包括群体的标准、价值、信仰、礼仪和传统,它是学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的,是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校园文化的基本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首先是潜在的规范作用。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校园环境和全校师生员工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它是在学校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形成的。就学校来说,各个学校,尤其是历史悠久的学校,它们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已的特点和传统,这些特点和传统一旦被创造出来就会被历史地承袭下去,形成一种环境气氛和集体舆论。逐步形成以学校群体的荣誉感、自豪感和集体的意志作风为主的环境氛围和集体舆论,从而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对群体中的每个成员产生教育作用,以潜在的规范性影响着每个成员的行为,使生活在这个群体中的成员不断调节自已的心理和行为方式,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接受这种环境熏陶;使一些不能适应这种环境要求的人和事,受到群体的批评甚至谴责,而改变原来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培育出各类优秀人才来。

其次是非强制性 的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是非强制性的。校园文化对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习惯具有潜在的规范性,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它通过特定文化心理氛围的熏陶和有 目的地传播信息及文化知识内容,以主动地选择代替简单地全盘接受或盲目斥责,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校园文化虽然对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习惯具有潜在的规范性,但除了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外,一般来说,它并不具有强制性,而只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

再次是个性发展的塑造作用。在 良好的校园氛围和校园环境中形成的群体需要、目标对受教育者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激励总是 由尚未得到满足的需要引起的,对大学生来说,大学时期正是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形成的时期,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制约其人格及“三观”形成的重要因素,会给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打上深刻的烙印,具有持久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伟强.高校德育人际环境刍议[J].职业与教育,2006,(35).

[2]转引自[德]米夏埃尔·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I.张乐.天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220.

[3]冯青来.文化与教育——教育理念的文化哲学沉思[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4]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9.

篇7

[关键词]医院;医疗服务市场;市场失灵;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F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4-0014-02

在许多国家,医院最初是作为慈善机构出现的,主要向穷人提供服务,很大程度上靠捐赠维持。如美国的医院在19世纪仍是慈善机构,医生大多是在医院提供无偿服务。但现在,医疗技术的发展使医院变成了医生的工作场所――为包括穷人和富人在内的所有人提供医疗服务。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医院产业已成为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部门,有关医院产业运行效率的问题也开始出 现。

1 医院的经济特征

1.1 医院、医疗服务与医院组织

卫生经济学中一般将“医疗服务”定义为这样一种商品或服务,其目的是提高健康水平或预防健康的恶化。医疗服务作为一种商品具有以下四个特征: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是一种派生的需求,消费者需要获得的商品是健康而非医疗服务本身;医疗服务具有外部性;在供给者与需求者之间存在信息的不对称;对医疗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及医疗服务有效性的不确定性。这四个特征中的每一个在其他商品中都能见到,但除了医疗服务,也许没有一种商品同时拥有所有这些特征。

1.2 医院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在很多行业中都存在。从理论上说,如果厂商选择使其单位成本最小的规模,社会福利会得到改善。由于医院市场并非完全竞争的市场,竞争的力量未必能使它们在最有效的规模上运营。

有关规模经济的实证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一般的观点是认为医院市场呈现出有限的规模经济。以往的实证研究认为,医院的最优产出从150张病床到900张病床不等。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多数人仍认为医院需要250张病床以达到规模经济,但更多的实证研究并不支持规模经济的论断,甚至支持规模不经济的提法。

2 医院市场及医院市场失灵

一个完全竞争性的市场需满足多种条件,而医院市场显然不是竞争性的市场。医疗服务市场因其特殊的技术与经济特点,导致市场机制在卫生资源配置中存在一般意义上的市场失灵。具体表现为:一是在医疗卫生服务产品中,有一部分如预防保健、卫生监督等具有边际收益递增特性和自然垄断倾向的公共物品属性。二是医疗消费具有供方主导性,医患之间存在委托关系和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缺陷。信息不对称直接导致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的出现。三是医疗服务产品的需求弹性和替代性较差,其垄断性又限制了市场机制的发挥。四是医疗服务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医疗服务并非可以自由进入市场交易的服务,对于提供医疗服务的主体,有特殊要求。五是市场在追求效率时,难以兼顾医疗服务的公平与可及性等。

3 医院市场失灵的后果

3.1 供给诱导需求

供给诱导需求是指医疗服务的供给者们拥有并利用他们的信息优势去影响需求以谋取利益。正是医生(医院) 作为者和供给者的双重角色使供给诱导需求成为可能。医疗服务供给者具有双重角色:一方面是病患的人,提供各项诊断的信息与治疗的建议;另一方面又是实际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在医疗服务提供者与患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供给者的双重角色使其面临患者利益与自身利益冲突的情况,医疗服务供给者有可能运用其所享有的信息优势诱导患者的需求,以满足自身的利 益。

3.2 病人就医时的需求弹性低

一是因为消费者认为购买医疗服务是必需的,购买的医疗服务几乎没有替代品;二是消费者在几个医疗服务供给者之间进行选择时,通常考虑一些非价格的因素,他们常常忠实于更有经验的供给者,不愿意因为小幅度的价格下降而改变供给者;三是由于消费者有保险,不必承担所有的价格成本,这降低了在供给者选择中价格相对于其他决定因素的重要性。

4 医院市场失灵与应对措施

医院市场主要采用三个措施来克服市场的不完善,包括采用非营利医院的组织形式、医疗保险组织的形式以及医院市场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管制。

4.1 非营利医院

非营利机构的特点在于没有哪个人对其盈余有合法的要求权;同时,非营利机构一般没有股东,组织的运作需要借助董事会等其他机制。正因为没有对盈余的要求权,非营利机构的目标就可能与营利机构有所不同,政府也往往规定非营利机构可以免缴所得税、财产税及其他一些税赋。非营利机构在医院市场的盛行可能有四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为了满足未能从私人市场或政府那里得到满足的对公共物品的需求。经济学家认为,市场失灵时我们需要政府机构,在政府机构失灵时则需要非营利机构,因为自发的利润驱动的市场活动不能提供足够的有外部正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第二,由于医疗系统中的购买者无法轻易察觉到所购买产品的数量或质量,即发生了契约失灵,而非营利机构是对契约失灵的一种反应。在契约失灵的情况下,营利性厂商更有动机通过违约来增加利润,非营利机构就显得十分重要。第三,根据利益集团理论,医院中的医生作为一个利益集团对医院的管理施加控制。由于非营利性医院可以让医生发挥较大的影响力,而借助对医院各项决策的掌控,医生可以增加自己的收益,因此医生更偏好非营利性医院。第四, 在信息不对称与第三方付费的特征下,营利性的组织形式无法使医院产业的交易成本最小 化。

4.2 医疗保险组织

在一般异质的寡占市场中,厂商所展现的市场力量主要是以价格控制为主。但在医院产业中,医疗保险所造成的第三方付费方式,使价格的控制权转移到政府或保险公司手中,个别的医院通常不具备价格的主导能力。因此,医院产业展现市场力量的方式,取决于保险提供者所设定的支付制度方式。在传统的以成本为基础的按服务收费的支付制度下,高成本意味着医院能获得更高的补偿,医院不需要通过价格竞争来吸引患者。费用补偿的方式使医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不受一般竞争规则的制约。

4.3 医院市场的自我管理

医院市场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因此,医院在平时的自我管理中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来弱化医院市场的失灵。医院的自我管理主要是针对医疗质量和医院的微观运行效率。如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要求专业技术人员具备相应的岗位任职资格。

医院市场自我管理的必要前提是医生行业的自我管制。由于医疗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当医疗服务供给者的行为被认为与公共利益不一致时,非专业人士并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来判断医疗服务供给者的行为是否恰当。因此,政府通常规定医疗服务的供给者有一定的自我管制的权力。自我管制通常由医生协会负责。医生协会由各类专业医生组成,负责管制医务专业人员的操守和执业事宜。医生协会为其会员订立职业守则和专业道德操守,并制定处分机制。如果医务人员行为失当,医生协会可以向其发出警告,甚至撤销其执照。行业协会的介入会使从业人员队伍更加规范,由于医生协会的专业人员掌握了患者所不具备的专业知识,因此在自我管理制度下,医院市场的市场失灵现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5 小结

孤立地了解医疗市场的每一个特征并不能帮助我们理解医院市场,正是因为医院市场是拥有这些特征的集合体,医院市场才显得如此特殊。在医院市场所有这些特征中,信息问题是所有问题的关键所在。需注意的是,即使所有的经济学家都认为医院市场不同于一般的竞争性市场,但经济学家对于医疗服务偏离标准商品的程度、医院市场不同特征的相对重要性以及这些差异对于公共政策的含义,他们的理解并不一致。也正因为这些原因,政府如何制定正确的医疗政策成为一项富于挑战性的工作。

篇8

关键词:意境 起源 分类 特征

一、“意境”说的起源及发展

“意境”说渊源于道家在“虚静”、“空灵”、“心斋”、“守静”、“坐忘”中而能显现“玄通”、“玄览”、“神遇”、“意致”的能力和能传道、悟道的思想,使中国古代诗学一直贯穿、围绕着一条以意境说、境界论为核心的主线。境界一词在先秦就有了,诗经就有“疆”、“境”等字眼,《国语》、《左传》、《列子》等出现了,毛诗序就有境,疆也,从逻辑上产生的“境”是疆土,是空间上的概念,以后就变成了“境”,在许慎之前就产生了,说明“境”产生得比较晚,起源可以追溯到《庄子》。庄子曰:“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庄子・秋水》)这里的意致指的就是无法用言语表达,需要用心去思考的那些精妙和无形的东西。另外,庄子在《庄子・天地》中还提出了“象罔”的说法,就是一种虚实结合、空灵、玄妙的结合。其实意境的主要内涵也就在于“意致”和“象罔”。只有达到言辞无法描绘,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状态,才能真正达到认知与审美统一的至高境界。总之,老庄认为传道、悟道贵在一种自我领悟、思考,这种境界没有具体含义,无法用语言交流。这也是“意境”最玄妙的精神源头。

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中第一次用“境”这个词来评价嵇康和阮籍的诗,说他们的诗“境玄意淡”,这可以被看做是文学意境论的开端。到了唐朝鼎盛时期之后,意境的概念全面形成。在王昌龄的《诗格》中,首次出现“意境”二字连用,当然,这里面的“意境”只是指诗有三境。一是指:物境。想要写好山水诗,必须要用画笔把山水风物中精深微妙的蕴涵点染出来,使读者获得直接的审美感受,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二是指:情境。将个人的喜怒哀乐,皆由诗表达出来。三指的是:意境是虚与实,主观与客观,乃至自我与世界的平衡,偏重于意,偏重于自我,以我观物,则是有我之境。可见刘勰客观上分析了创造意境的三个层次。“意境”的创设,离不开作者发自肺腑的情感抒发,真善美的性格、细微的观察力,贴近生活,这样的“意境”才能打动人心。继王昌龄之后,诗僧皎然提出了诸如“文外之旨”、“缘境不尽曰情”、“取境”等重要表述,又把对意境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之后,刘禹锡又提出了“境生于象外”的说法,晚唐司空图提出“味外之旨”、“韵外之致”等观点,都逐步扩大了意境论的研究范围。宋代的严羽提出了“别材”、“别趣”的说法,划定了意境论的研究范围;明朝的陆时雍侧重于研究意境的韵味;清代的王夫之深入探讨了情与境的关系问题。王国维集大成,他将已经分为“有我”“无我”两个境界,“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总而言之,意境是中国历代文论家、诗学者所提出的有关“神韵”、“气韵”、“兴象”、“心物”、“虚静”、“动静”、“虚实”、“含蓄”、“兴趣”、“妙悟”、“中和”、“味象”、“物化”、“形神”等内涵,将佛老关于“境界”说的哲学宗教内涵在美学上加以发挥,形成了内蕴丰富深远、意味无穷的完备的“意境”说。

二、意境在中国古代产生的原因

1.中国古代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思考,是古代人和万物一体,先秦儒道就有这个说法。儒家:孟子,万物皆备于我。周易的本体论,就是生命的本体论哲学,他们认为天地之间有“道”,“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道”存在于天地万物,却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人是宇宙中的生命体之一,由天地而生,因此,人跟宇宙是相通的,这种观念代代相传。因此可说,意境,即人和客观世界的相互融合。道家不宣扬自我,庄子强调人要变成自然状态的人,万物与我为一,人生需有随伴,只有有人在旁与你分享,还有美妙的万物,才会产生兴致。“仁”在老庄哲学中代表的是一种血缘关系,“二”则代表一种符号,象征某种关系。

2.中国以东方农业经济为主,人对自然环境四时八节有依赖,所以自然与人为一体,没有用敌视眼光打量自然,中国人生存处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具有亲密的关系。在生存发展上就会产生意境。中国人的存在方式,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亲和关系,西方人重视个人撞荡,从小就培养如何脱离家庭的控制。中国人:人与社会关系,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亲和关系,中国人看社会也是用看自然的眼光去看。

3.境界的构成是多维的,西方人也有多维思维,但是是“双重二元对立的”。第一个对立是主客二元对立,主客关系天生就是缺乏感受的关系,科学精神是凌驾一切的;第二就是理性与感性的对立,西方认为人生是理性与感性的统一,事实上这两者之间可以分离的,感性划归到生命中;第三,本体与现象的对立,中国则是一体连融的,西方在讨论诗、文学等也是用这个框架。中国则是在整体构架中作多层划分,王国维所以有“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象外之象,是在场与不在场之分,没有本质与现象的对立。境的层次,一是有和无的层次,最重要的是无,无不出现就没有境界,中国讲“无”,不是有一个“无”的东西,这个“无”就是道。“无”就是自由,无的解释就是无对象,无限制,没有他律。无对象就是不能用具体的对象来描绘。道,非常道。一切可以描绘就不是无,无就是由自己决定的,自由就是由自,即由自己决定。中国讲“无”,由在场牵挂出不在场的,才能有境界。

三、文学意境的分类

关于意境的分类,在理论上尚待深入。中国古代文论为我们提供了两种分类方法:一是刘熙载分类法。清朝刘熙载从意境的审美风格上提出了分类方法。他说:“花鸟缠绵,云雷奋发,弦泉幽咽,雪月空明,诗不出此四境。”“花鸟缠绵”指的是明亮艳丽的一种美;“云雷奋发”指的是高尚热烈的一种美;“弦泉幽咽”指的是凄美悲凉的一种美;“雪月空明”则是一种平静庄严的美。这四种意境美都是中国抒情文学的具体表现,无论哪种美写得漂亮都可谓是佳作。也就是说,文风无高低之分,只是个人喜好罢了。

二是王国维分类法。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提出一种分类方法。他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其中的“有我之境”,指的是感情直白、方向明显的一种意境。而“无我之境”,则是指表达感情含蓄的,不露声色的意境画面。

四、文学意境的艺术特征

1.时间性。来自人生的实践,体现人生实践,因为境界不可能产生人的认识活动。认识活动是主客二分和现成性的,主客二分的意思是把人作为活动的主体,事物中的客体,人与事物是主客关系,认识论往往忽略了人与时间的关系。现成性,人天生就是个主体,事物天生就是客体,人没有形成发展意识,裸的主体,事物也没必要被放在人的关系中考察。主客二分引导现成性,现成性强化了主客二分,认识论解决问题的本质,就是人凭什么达到事物的本质,就是要形成知识论体系。自然主义就是“看”,现实主义就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深入生活,反映生活规律),他们都从认识论的角度考虑文学创作,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没有达到生活的本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作家要深入到人民大众的生活。不同实践产生不同人生,不同的人生产生不同的境界,真正的境界来自于实践,表达了境界来源于、形成于、体现于实践,而只能在实践上产生。王国维的人生三种境界就是实践的产物,道家讲生命境界,人相忘乎道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境界。

2.当下性。指不是两个现实的东西相碰而形成的,而是人在与现实世界的交往中产生。境界是人在实践当中,当下生成出来的。现成的情感与外物相互交织而形成境界。物、境、景,物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用认识论来看,就是客观实在。景是要与人发生关系的物,且一定发生关系,与情感发生关系。境,比景扩大了,景往往是自然的景物,境则包括自然景物,同时也包括社会人生、喜怒哀乐,所以能与境的人能写景。境与景都是当下生成的,因此才有触景生情,没有触目生情。只有成为人生意义对象,才能成为艺术对象。艺术常变常新,当下生成,境界就是当下生成的。

3.二重性。情景心物二重性,情感与外物总是交融在一起的。审美是什么?是追求暂时性的感性精神愉悦的活动。意境:到了唐代,在禅宗思想的推动下,意境的理论就诞生了。这种理论的出现和禅宗的影响有重要联系,佛教传入中国,把“心”所游履攀缘者称为境。禅宗的境界,意味在普通日常生活和作品中可以直接呈现宇宙本体,形而下的东西可以直接呈现形而上的东西。中国古代山水画家在构图上喜欢“远”,高远,深远,平远,中国山水画为什么喜欢“远”?因为山水本来是有形体的东西,而远突破了山水的形体,使人的目光伸展到远处。从有限的时间空间进到无限的时间空间,所谓“象外之象”。同样,中国古代诗人也都喜欢登高望远,因为从有限的时间空间进到无限的时间与空间,从而引发了一种人生感和历史感。中国园林也不是一片孤立的风景的美,而是有意境,就是突破小空间进入无限的大空间。

五、我国在意境研究方面的不足之处

1.仅仅注重空间角度忽略了时间性,境界是表示空间概念。《说文》中这样表述:“境,疆也,境界相通,从土竟声”。表示一定范围内的空间。但我们忽略了境可作时间概念,《说文》中,境的说法就是乐曲终就是意,竟表示时间上的完成,如今天未完的事业。这导致两种不同的思维结果,没有注意境界与人生过程的关系,没把其与人生联系起来。

2.只从客观上研究,而少注意其主观情感上的联系,把境和景等同起来。一般人把意境看成是情景交融。把境看成是外界的界入,导致境界与人的性格与精神隔绝。

3.只注意艺术里的境界而不注意人生境界,把艺术与人生割断。

参考文献:

[1]张同铸.论“叙事性意境”及其建构[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

[2]张利华.浅析古代文学中的意与境[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07).

[3]傅惠敏.中西艺术表现论的诗学比较――从“意境”与“有意味的形式”说起[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

篇9

关键词 生态伦理学 特征 背景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1 环境伦理学及其特征

1.1 生态伦理学的科学定位

对于生态伦理学的科学定位,学术界一直存在着分歧。“有人认为环境伦理学是生态学、环境科学与伦理学交叉的学科,或是介于生态学与伦理学之间的独立学科;也有人认为环境伦理学把道德关怀对象从人际领域扩展到自然的领域,是人际伦理的应用和拓展。”

环境伦理学需要把生态学和环境学两者结合起来作为它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出发点,但它实际上是关于人对自然的态度和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规范的学科。可是,传统的伦理学认为伦理关系只适用于人与人之间,并不适合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从表面上看,它绝不可能将道德对象扩展到人际关系之外,更不可能让人对自然讲道德。环境问题是一个时代性的问题,它是在环境保护的现实要求中发展起来的,是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深层反思。当环境保护要求人们以新的观念和方式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那么环境伦理学就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美国环境伦理学家汤姆·雷根(Tom Regan)在《环境伦理学的性质及其可能性》中指出,只有满足了两个基本条件才能算得上是一门真正的环境伦理学:第一,必须承认某些非人类存在物拥有到的地位;第二,必须主张拥有道德地位的存在物不仅局限于拥有意识的存在物。如果不能满足这两个基本条件,再好的理论也不是环境伦理学,甚至连虚假的环境伦理学也算不上。如果一种伦理学声称,只有人的利益才与道德有关,保护环境仅仅是为了使人(包括后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那么,这种伦理学只能算得上是一种“利用环境的伦理学”;真正的环境伦理学“要求我们承认非人类存在物的道德地位。”按照这种说法,环境伦理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伦理学,传统的伦理学只关注人与人的关怀问题;而环境伦理学则试图用伦理道德来约束人对自然存在物的行为。

环境伦理学不仅把对非人类存在物的义务纳入了伦理学研究的范畴,而且把传统伦理学关注的人际关怀扩展到人对自然的关怀,突破了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由此可见,作为一种新兴的新道德观和价值取向的理论表现方式,环境伦理学不是对现有的伦理原则的简单沿袭,而是对传统伦理学的批判和创新。

1.2 生态伦理学的特征

(1)扩展性。“古典主义伦理学探讨的主要是人际义务,而且主要是存在于同一个时代中的人之间的义务。环境伦理学从两个方面拓展了伦理学的视野,一是使伦理学的关注领域从共时性的人及义务扩展到了历时性的代与代的人际义务,一是把对非人类存在物的义务即种际义务纳入了伦理学的关注视野。”

(2)交叉性。不光是生态伦理学,许多学科都关注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像环境科学、环境美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政治学、生态神学、浪漫主义文学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这些科学的研究视角和方法都对环境伦理学产生了不同程度影响。同时,这些学科也从环境伦理学中吸取了许多合理性因素,他们之间往往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

(3)整体性。环境伦理学的全人类性与其文化表现形态的多元性是相适应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一体化进程日益加深,地球村正在实现。因此,全人类要想维持我们美好的家园,保护我们的环境,彼此之间就要相(下转第71页)(上接第51页)互合作,达成共识,并结合自己的民族特点,找到适合自己国情的环境保护措施。环境伦理学的全人类性的另一个意思是,环境伦理学是地球上每一个人都应遵守的公共伦理。自然环境是人类文明的生存源泉。

2 生态伦理学的发展背景

2.1 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

“1980年3月5日,一份重要的文件——《世界自然资源保护战略》同时在中国、法国、前苏联、联邦德国等国家的主要报纸发表。该文件是由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联合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以及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组织定的。为了宣传这一文件,它的主编罗伯特·艾伦等人写了一本名为《如何拯救世界》的小册子,用通俗、生动的文笔阐述了文件的基本思想。翻开这本小册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么一段文字:地球是我们所知道的宇宙中能够维持人类生命的唯一星球,但人类的活动却逐渐使得地球很难适合人类继续生活下去。”

生态危机是人类生存方式的危机,主要表现有人口膨胀、资源枯竭、环境恶化。

(1)人口膨胀。全球人口数量过大和人口增长速度过快,造成了人口膨胀的局面。由于人口数量太多,世界已经显得十分拥挤,且由于人口分布不平衡,许多国家与地区更是人满为患。像中国和印度,两国人口增长速度很快。随着人口的增加,消费需求也会相应的增加,这就使得人口赖以支撑的国民经济体系,以及支撑国民经济体系的生态体系不堪重负。

(2)资源枯竭。首先看耕地。我们这个地球的表面是由陆地和海洋构成,其中海洋占了大部分,而陆地只占一小部分,而陆地适于耕种的土地所占比就更小了。由于种种原因,世界人均耕地占有量就很少了。其次看森林,森林对于人类来说太重要了。它能够调节地球的空气,保护其中的动物,调节水源,保持水土流失,是大地的保护者,总之,森林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没有了森林,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会寸步难行。

(3)环境恶化。环境的恶化是指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像我们生活的美好家园——地球,它已不如以往了,环境遭到了大量的污染和破坏,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当然,最严重还是大气污染,特别是温室效应和臭氧空洞,对人类威胁最大。随着工业的发展,排入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的提高会导致温室效应。而二氧化碳至吸收太阳光中的长波,使大气升温。如果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速率得不到控制,使气温升温速度加快,将导致两极冰层的滑动,是海平面升高,淹没沿海城市,其后果可想而知。

2.2 现代文明条件下的精神危机

篇10

/

1 创设校园及周边环境的问题场景

在各种生物课程资源中,学校提供的课程资源是首位的,也是最贴切学生实际的。学校提供的生物课程资源不仅仅是生物教材,还包括教具、教学媒体、图书资料以及校园和周边环境等方面生物教学资源。因此,教师应当把学校和周边环境里的动、植物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生活习性作为一项最经济的生物教学资源。因为学生对校园及周边环境中的动、植物最熟悉,也最亲近。例如,在讲生态系统成分、营养结构时,城市中的学校可要求学生课前分组调查校园中的一个小池塘、一座小山丘或一片灌木丛。农村中的学校可调查一个小河流和一片农田等。学生实地考察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课堂上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① 校园的植物、昆虫与鸟类三者的数量、生物量哪一个多呢?

② 这些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分别起什么作用呢?

③ 这些生物的数量变化又受哪些生态因子的影响呢?

创设与校园及周边环境有关的问题场景,最大的优点是能培养学生平时观察身边的生命现象,并提出问题的能力。因为“身在庐山不知真面目”,这些天天经过的地方,一旦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就会引起学生积极地去思考、去探究。但缺点是:由于熟视无睹的校园及周边环境问题,问题场景不具有新颖性。教师所提问题的局限性也较大。

这类问题场景主要用于观察池塘水中的“生命世界”,生态保护、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生殖和动植物生活习性等方面的教学。

2 创设家庭及社区的问题场景

学生家庭是挖掘生物课程资源的重要场所。因为有的学生家庭栽种花卉、饲养动物;农村学生在寒暑假有时会参与作物栽培、禽畜饲养、病虫害防治等活动,或者平时会听到家长谈及农业方面的知识,积累不少生活情景体验。社区的菜场、医院、展览馆、植物园、动物园、科技馆;农村学校的田野、树林、灌丛、草地、池塘、河流等都是学生生活情景体验的自然资源。

例如:菜场小商贩常常将蔬菜洒水,不仅保重,而且还保鲜,这是为什么?农民刚收割完粮食后,为什么要晒干后才入库储藏?腐肉为何会生蛆?咸味重的菜肴吃多了为什么会感到口喝?为什么卧室内不宜放置过多的花卉?冰箱里的食品为何不宜腐败?为何萝卜放久了会空心呢?……

创设与家庭及社区有关的问题场景,最大的优点是能够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提出问题的能力,并提高珍视家庭、热爱生活、崇尚科学的情感。因为这样场景的提问能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体现出生命科学。但缺点是:由于全班几十位学生各自的家庭背景不同,生活方式也不一样,设置的问题可能不会引起全班所有学生的共鸣。

这类问题场景新颖性小,主要用于化肥与池塘富营养化、微生物种类和生理特征、植物生理过程、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等方面的教学。

3 创设网络及其他媒体的问题场景

苏格拉底说过:“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维的诞生。”提出问题是探究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一个问题的产生往往比结论更重要。但问题的产生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在生活实际情景之中自然发生的。因此,教师要通过网络等多种媒体恰当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生物学,更多得是配置生活原型,创设生活中的问题引情境。例如,在讲性染色体时,教师可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场面:近处的青蛙在荷花叶上跳来跳去,远处的青蛙在哇哇地叫,池边的青蛙抱对在一起;水底下还有一对一对的红鲤鱼在相互追尾。当学生看到这种非常逼真的自然情景时,教师不妨与学生进行对话:

① 是什么决定青蛙的叫声、抱对,产卵等行为?

② 大多数动物雌性个体与雄性个体在数量上为何接近1∶1呢?

创设与网络及其他媒体的视频场景,最大的优点是培养学生瞬间捕获生物学信息的能力,并能引发学生从宏观走向微观,从可见的现象走到本质上的思考。因为现代教学内容大都可制成多媒体课件,用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展示给学生,信息量大,传输性也强。缺点:由于观察时间短,往往需要回放画面,才能引起学生注意。学生对保留下的问题记忆也不深刻。

这类问题场景应用非常广泛,新颖性强,主要用于细胞分裂和有性生殖、DNA复制、转录和翻译、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及生态工程等方面的教学。

4 创设模拟实际环境的问题场景

生活中到处有生物,到处存在着生命科学,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中生物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例如模拟动物种群密度调查的标志重捕法:开始先播放一段“校园内池塘中小金鱼在不同水域摄食游动”的录像,学生看后兴奋不已。接着教师问:“如何测出池塘中小金鱼的种群数量?”指导学生按课本表格的方法和步骤进行操作,并将表格投影在屏幕上。全班学生分成3个小组,每个小组派代表分别上讲台进行演示。

将三组学生的模拟结果与实际的乒乓球数作对照,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接着教师又问:“若在标记过程中,由于使用了有害性的标志,至使被标志的小金鱼在放回之后出现部分死亡,这将会对重捕调查结果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采用标志性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创设与模拟现实的场景,最大的优点是培养学生在资金、材料、时间、场地等不足的情况下模拟实验的能力。因为生物学实验往往需要时间长、费用高。缺点:模拟场景毕竟不是真实场景。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不深刻,对事物的可信度也不高。

这类问题场景需要充分准备,学生操作性强,兴奋性大,但全班参与率不高,所以用得很少,主要用于模拟动物种群密度调查的标志重捕法,制作“人工种子”模型、DNA结构模型、细胞结构模型等方面的教学。

5 创设实验及实践活动的问题场景

通过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操作及野外实践活动创设问题场景,具有真实、直观的特点。学生易于接受,人人参与,兴奋性最强,对问题的思考也最积极。因为学生直接地通过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了解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过程及现象,从中会产生诸多的疑问并对问题寻求解答的方法和技能。

例如,在“DNA粗提取”实验时,可让学生思考:

① 选做材料是用鸡血,是不是鸡血便宜?能否用猪血或人血代替呢?

② 在实验过程中2次用蒸馏水稀释,其目的是一样吗?

③ 为什么第二次加蒸馏水时一定要缓缓地加入,而不能快呢?若稍快一点烧杯中会出现丝状物吗?

④ 若选用的鸡血一定要新鲜,若放置久了实验能成功吗?

又如,“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学生实际观察洋葱鳞片叶细胞时,似乎只看到紫色的大液泡、细胞壁和细胞膜。因而不少学生提出问题:“老师,我们为什么在显微镜下看不到细胞质、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呢?”

创设实验及实践活动的问题场景吸引力强,最大的优点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并且能增强他们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爱好,使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力和记忆力也最强。缺点:教学时间长,也不够经济。

这类问题场景真实性最强,主要用于探究酵母菌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统计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DNA的鉴定等方面的教学。

参考文献:

[1] 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扈中平.现代教育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孙绍荣.教育信息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材研究中心,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77.

篇11

关键词: 听说教学法 翻译教学法 背景 特征对比

一、听说教学法与翻译教学法产生的背景

听说教学法(Audiolingual Method)主要指在语言教学过程中侧重及强化“听”和“说”两项语言技能的训练;以听说为主导,强调学习者对目的语的口语交流和表达。有的学者认为听说教学法主要来源于Fries所建立的结构主义教学法。20世纪初期的语言研究者在Pavolv条件反射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语言是一套习惯”(A language is a set of habits.)的说法。20世纪30年代,行为主义语言学派创始人之一Skinner(1938)认为,语言不是一种思维现象,而是一种行为(A language is a behavior.)。这两种理论为听说教学法的形成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而19世纪末的“改革运动”(Reform Movement) 使许多语言学家开始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移植于外语教学,并逐步建立起这种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体系,即“听说教学法”。而翻译教学法(Grammar-Translation Teaching Method)在所有的教学流派中具有最悠久的历史,也是外语教学界近50年来争论比较多的一种教学方法。翻译教学法通过对文本中的语言,尤其是文本中的语法结构,进行细致的研究和分析,把语法明确为研究的重点,并通过母语进行大量的翻译练习。18、19世纪的语言学家把语法看作是一种粘合剂,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对语言规律的研究和分类,他们逐步建立了“希腊―拉丁语法体系”(Greek-Latin Grammar System) 。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欧洲的一些学校便开设了“现代”外语课程。那时,人们学习外语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够阅读希腊文和拉丁文的书籍。他们需要懂得这两种文字来进行交流,能够使用这两种文字著书立说。由于他们学习语言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阅读和翻译,因此在课堂上借助文法进行教学,通过翻译来学习希腊文和拉丁文则显得非常有必要,而且颇有成效。可以说,18、19世纪的语言学家对语言的认识,以及当时人们学习外语的实际需要蕴育并帮助产生了翻译教学法。

二、听说教学法与翻译教学法的主要特征

在语言研究深入发展的基础上,根据社会的需要,以及通过教学实践,听说教学法逐步地形成以下主要特征。

1.听说为先,兼顾书面语。

听说教学法把听说能力的培养当作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这与社会和学习者的实际需要是吻合的。同时也受到语言研究的观点的影响,即语言首先是有声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书面语,因此学习语言首先应该学习讲话。听说教学法的倡导者将听说能力看作是培养读写能力的基础,并认为语言材料首先经过耳听、口说,之后才落实到书面文字上。因此,语言教学的首要任务是组织有效的听和说训练。

2.反复实践,形成习惯。

“听说教学法”强调语言学习是过渡学习的观点,要求学习者经过大量、反复的操练,达到自动化地掌握语言材料的程度。它还要求尽量避免和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反复操练的做法主要来源于“语言是一套习惯”的观点。因此,语言研究者认为语言学习主要指学习该语言的习惯,通过不断的刺激,以及给出积极的反应,可以使学习者形成这一习惯,即掌握了所学语言。

3.句型为纲,组织教学。

句子是表达意思的基本单位,句型被当作是无数句子中归纳出来的、具体化的句子模式,是语言遣词造句规律的体现。外语教学应促使学习者熟练地掌握外语的基本句型,培养他们根据这些句型类推出较多的其它句子的能力,进而达到口语交流的目的。

4.趣味性,实用性并重。

与过去不同的是在教学材料的选择上,不再采用枯燥、单一的古典文本或书面体素材,而是选择人们日常生活的素材。这些素材与人们的日常活动、社会交往紧密相连,有利于听说的操练和实践。

翻译教学法到20世纪初期才在外语教学中才逐步形成,并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这与当时人们对语言认识的局限性及学习外语的实际需要是分不开的。这一教学法的主要特点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桂诗春,1988:51):(1)语法体系的完整性和整体性。翻译教学法借助原“希腊-拉丁语法”的规则,形成了非常完整、系统的语法教学体系。这一语法教学体系对于初学者及外语学习者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教学实践证明,这一体系有利于学习者较好、较快地掌握目的语的整个结构。(2)翻译法及建立在“希腊―拉丁语法”规则上的英语语法体系有利于外语学习者认识目的语的形式、不同的词类、句子组合等。它在很大的程度上符合并顺应了人们认识和学习目的语的客观规律,有利于学习者掌握好这一体系。(3)翻译法较好地体现了外语学习的本质功能,即两种语言形式的转换,进而达到语际信息交流的实际目的。它在一定的程度上验证了学习语法和词汇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同时翻译是实现信息交流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4)翻译法重视词汇和语法知识的系统传授,它有利于学习者语言知识的巩固,有利于打好语言基础;更方便于语言教师的教学安排。人们甚至将语法规则比喻成房子的结构,词汇是盖房的砖,只要将这两者相融合,即掌握了该语言。(5)翻译法强调对书面语的分析,着重原文的学习,这样有利于学习者对目的语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参考文献:

[1]Brown,H.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 Longman,Inc.,2000.

[2]Ellis,R.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3]Howatt,A.P.R.A History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

[4]Stern,H.H.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5]桂诗春.应用语言学[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篇12

[关键词] 电子商务 经济学特征 经济结构

在电子商务中,许多产品是数字产品,包括计算机操作系统、办公生产性软件、电子图书、音像制品及信息、服务等。这些产品有区别于传统商品与服务的许多特征,生产数字产品的企业所遵循的规律也不同于传统企业,呈现出许多电子商务新的经济学特征,这些特征也必将对经济结构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数字产品就是信息内容基于数字格式的交换物。数字产品既可通过载体以物理方式运送,也可通过因特网以电子方式运送。

一、生产数字产品的电子商务企业应遵循的规律

在要素投入方面遵循边际成本递减规律。一般工业企业的成本曲线呈U字型,产量超过一个适度规模以后,随着产量的继续增加,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开始上升。而数字产品在理论上可允许无限多的人同时共享,可以零成本复制,平均固定成本随产品数量的增多呈下降趋势,平均可变成本与边际成本相同趋于零。

价值的不确定性在于企业生产数字产品的原始成本是固定的,但由于其边际成本趋向于零,销售数量的不确定性及对不同消费者效用大小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其价格的不确定性。边际效用递增性是指信息与财富在边际效用上恰好具有相反的性质,即一个人拥有的信息越多,每增加一条信息对这个人的效用就越大。

二、电子商务新的经济学特征

由电子商务而派生出的新经济特征与以往的经济形态大相径庭,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主要体现为如下经济学规律:摩尔定律、梅特卡夫法则、马太效应、边际报酬递增规律等。

1.摩尔定律:摩尔定律是网络信息技术功能价格比的变化规律,它揭示了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增长和持续变革的根源。按此定律,计算机硅芯片的功能每18个月翻一番,而价格以减半数下降。摩尔定律反映了信息技术产品的性能价格比,揭示了信息技术产业高速增长的动力源泉。该定律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依然发挥作用,并在今后会持续发挥作用。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改进与价格的快速下降导致了人类计算成本的显著下降。

2.梅特卡夫法则:根据梅特卡夫法则,网络价值等于网络结点数的平方,或网络价值随着网络用户数量的增加而呈指数增加。信息网络的扩张效应受梅特卡夫法则支配,或者说梅特卡夫法则反映了信息网络扩张效应。互联网用户大约每半年翻一番,互联网的通信量大约每100天翻一番,这种爆炸性增长必然会带来网络效益的迅速增长。

3.马太效应:新经济是以信息流组织与支配商品(包括货物和服务)流、资金流、技术流、人力流的经济。在信息活动中,由于人们的心理反应和行为惯性,在一定的条件下,优势或劣势一旦出现,就不断加剧而自行强化,出现滚动的积累效果,即所谓的马太效应。

4.边际报酬递增规律:在电子商务时代,信息资源成了新经济中的主要资源,这种资源是可再生和重复使用的,具有无排他性,它的成本不随使用量的增加而成比例增加。 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工业经济中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存在的条件,出现了要素边际报酬递增规律。在社会经济的投入产出系统中,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要素投入的持续增加,其边际报酬(即边际产出效益)呈递增的趋势。

三、电子商务新特征对经济结构的影响

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市场是一种对稀缺资源进行分配的有效机制。然而,今天有大量的商务活动是发生在大的等级制企业组织的内部。当交易成本很高时,商人就会创立企业,这种企业用一套等级制的监督和控制系统来代替在市场上的交易协商活动。尽管创立和维护一个监督和控制系统的成本可能会很高,但在很多情况下这些成本低于交易成本。

经济学家奥立弗?威廉姆森把科斯的理论推广了一步。他认为,那些生产工艺复杂、采用流水线作业的行业倾向于有更多的等级制企业,最终更容易实现垂直一体化管理。企业界的生产和管理创新大大提高了等级制监督活动的效率。流水线和其他大批量生产技术可以把复杂的工作分解成小的、易于监督的步骤。计算机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上级管理者监督和控制其下属具体活动的能力。高层经理使用的一些直接绩效测量技术甚至比一线监工的监督更加有效。

从工业革命到现在,随着监督手段的日益普及,企业垂直一体化的规模和层次都在不断地增加。然而,在一些大型企业里,监督系统不能适应企业规模的扩大。由于企业的整体经济可行性取决于它有效地监督各级企业业务活动的能力,问题就出现了。这些企业只好采用分权管理,让不同的业务单位像独立的企业那样运作,它们彼此之间按市场模式协商交易,而不像同一企业不同部门那样进行交易。这些分权化的方法只是简单地回归到高效的市场机制,这种机制在企业垂直化之前是行之有效的。

企业和个人采用电子商务可以改善信息的流动、协调不同活动、降低不确定性,从而降低交易成本。通过降低收集潜在买主和卖主信息的成本、增加潜在市场参与者数量,电子商务可以转移很多企业对垂直一体化的注意力。企业在销售商品和处理订单时,用电子商务可以降低销售询价、提供报价和确定存货等活动的处理成本。正如电子商务可以增加卖主的销售机会一样,它也给买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企业在采购时利用电子商务可以找到新的供应商和贸易伙伴。利用WWW可以高效地传递报价和交易条款,提高了企业间信息交换的速度和准确性,降低了交易双方的成本。 虽然现在还不清楚电子商务的广泛采用是否会使等级制组织回归到它们以前的基于市场的结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电子商务的广泛采用会对经济结构产生重大影响。

1.在市场模式方面。很多企业和战略业务单位都是在介于市场型和等级制两种经济结构之间的中间模式下运行的,这种中间模式就是网络型。在这种网络经济结构下,不同的企业根据共同的目标建立长期的稳定关系,以协调它们的战略、资源和技术组合。这种网络型的组织特别适合于信息密集的高技术行业。电子商务可以使这种主要依赖信息共享的网络更容易建设和维护。一些研究者认为,商务活动的这种网络组织形式在未来将占据主导地位。

2.在市场竞争方面。一家企业在网上做的广告可以把企业的促销信息传递到世界各地的潜在顾客的手中。企业也可以通过电子商务送达在地理上极为分散,而需求非常狭小的目标市场。因特网和WWW在创造虚拟社区方面特别有效,这些虚拟社区可以成为企业理想的目标市场。虚拟社区是指具有共同兴趣的人的集合,但这种集合不是发生在现实世界,而是出现在因特网上。电子商务企业实时生产,零库存销售及差别规模经济的运营模式,打破了大型企业的垄断地位。虚拟企业的出现和贸易环境的改变也削弱了中小企业的进入壁垒,从而增强了市场的竞争机制。在梅特卡夫法则的作用下,较好地解决了传统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商品价格不断向成本降低,在达到价格底线后便不再下降。它在这一水平的停留最终导致价格失去导向作用,市场中更多依赖的是非价格竞争。

3.在资源配置方面。电子商务这种新的运行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市场效率,资源配置将趋向最优状态。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经济运行方式中各环节的比重。经济运行的中心环节呈现出逐渐从生产和流通向设计和消费转移的趋势。传统商务体制下形成的资源配置结构,必将在电子商务状态下发生重大转变,朝着信息化和科学化的方向转变。

4.在产业结构方面。第三产业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比重将大幅度提高,特别是服务性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逐渐增加。同时,行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电子行业以及与电子产品制造业有关的行业将会取得高速的增长,其他行业的发展相对缓慢。

5.在国际经济结构方面。影响将在多个层面上产生:一是促进国际经济的一体化,各国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连接度会进一步提高;二是各国国民经济结构将在国际经济结构的整体构架下按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进行分布,由国际经济结构决定各国的国内经济结构。

参考文献:

[1]姚学礼 刘秋丽: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探讨[J].安阳大学学报, 2007,(02)

篇13

摘 要 少儿田径教学训练是为我国田径事业提供后备力量的重要体育事业,是我国体育事业长远、蓬勃发展的基础和保障。随着当前社会情况的深度变化,少儿田径训练教学实践中也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少儿田径训练的各个阶段也面临许多不同的障碍。本文就少儿田径教学训练的特点及其阶段性训练特征展开讨论,并针对少儿田径教学各个阶段的不同特征,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训练的意见和建议,旨在通过有益的探索和讨论,为推进我国的田径教学事业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 少年田径 教学训练 特点 阶段性特征

当前,在少儿田径课的开展中,少儿田径学校的体育教师面临着诸多的难题和考验,在少儿田径课堂的管理上,很多老师也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是什么原因让少儿田径课堂变得管理混乱,学生不愿意学、老师不愿意教?少儿田径教学训练的特点及其阶段训练特征又是怎样的?这是无数正在从事少儿田径教学及研究的教师和学者不断思考和讨论的问题。

一、少儿田径训练的几个特点

(一)少年运动员完成田径课程任务的能力有限,积极性不高

应试教育体系之下,各地学校对于学生的体育锻炼的重视往往不够。尤其是比较重视教育的家庭,更加强调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而不顾及发展孩子的田径特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相当多的中小学校会想方设法压缩甚至取消少儿田径课,这一方面让学生在进入正规田径学校之后,缺乏上田径课的经验,另一方面,之前求学过程中的经历,会给学生一个不好的暗示,那就是“上少儿田径课其实是一个不重要的事情”。学生主观上不具备认真上少儿田径课的心理基础,客观上也不具备上好一节少儿田径课的经验和能力,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少儿田径课堂的管理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可想而知。

(二)学生整体素质偏低。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肥胖的现象时有出现,学校生的总体身体素质逐年下降,田径学校为了不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不影响学生在校期间的正常学习生活,也在一些时候对于学生逃避锻炼的行为进行了某种程度的纵容和妥协。以此为背景,田径学校里从事体育教学的大部分老师还在延续以往的教学方法,试图在短时间里,教会零基础的学生学会田径比赛项目中专业程度比较高的运动方式,这种错误的方法,会让学生失去继续学习的信心,当然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造成学生逃课缺席的情况发生。

在当前的社会现实情况下,只有那些在正规学校中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才会选择进入田径学校,走上田径竞技训练的道路,对于这些学生来说,他们的以往的精力都没有用在学习上,对于学校已有既定的组织形式和纪律要求往往不太适应,这种漠视纪律的习惯也常常会给学校的组织管理带来相当的障碍,这一特点也应该引起从事少儿田径教学老师的重点注意。

二、少儿田径训练的阶段性特征

(一)初始阶段:学生的体能适应能力差

在开展少儿田径训练的初始阶段,应当适当调整教学计划以适应学生的体能现状。当前,田径学校学生的总体身体素质逐年下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不是简单的少儿田径课的课堂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和扭转的。但是,作为田径学校的体育教师,我们身上其实也肩负着帮助学生增强体魄、强身健体的职责,为了履行我们的职责,同时也为了适应当前的现实情况,当前的少儿田径教师应该尝试调整教学计划,不再将超负荷的体能训练强加于学生身上。在对学生的要求标准上,应该采用分梯度和批次的方法:对于那些有体能基础、有训练意愿的学生,要给予适当的专业化的指导,对于基础和体能较弱的学生,则应该放松要求,以鼓励和基础性教学为主,这样做既能保证学生的出勤率,又能让不同体能层次和基础的学生都能在少儿田径课上有所收获。

(二)进阶阶段:不同学生的进步空间不同

在学生的进阶阶段,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用更“温柔”的态度对待学生,是破解当前少儿田径课堂管理存在问题的必由之路。通过分析少儿田径老师的人员构成可知,有资格从事少儿田径教师工作的教学工作者,一般都曾经是体育特长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卓有建树。这些老师的优点是业务水平高,在教学能力上往往能够让学生信服,缺点是更倾向于将自己在过往训练经历中的标准施加于学生身上,换言之,就是对学生的要求太高。同时,经历过“铁血训练”的体育老师,在教学中往往不善于用更柔和的方法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这往往是造成学生逆反心理、不愿意上课,并且在课堂上不愿意配合老师的重要原因。

以往的少儿田径课中,评价学生的少儿田径课完成情况的标准是固定的,但是应该看到,由于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各个家庭的体育活动开展状况不同,即使是同一班级的学生其体育基础也是不同的,因此在学生的少儿田径课定成绩的时候,也应该区分层次,建立更加合理的评价体系。

三、结语

由上我们所知,体育教学的过程是双向的,在考虑少儿田径课堂上出现的种种问题的时候,也应该从师生两方面的角度入手去思考和解决,本着实事求是和为学生负责的原则,正视少儿田径课堂上出现的种种诸如学生缺课、教学效果不好等管理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力求通过加强学校生的少儿田径课堂管理,增加在校学校生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为提升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做出田径学校体育老师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孙旭,王莲.少儿体育教育发展趋势分析[J].江苏大学学报.2014(05):62-65.

[2] 周芳.田径学校管理应用系统建设思考[J].福建大学学报.2015(05):183-185.

篇14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缺勤已经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了。课堂缺勤率不仅体现了学生的素养,也体现了学校的学习氛围、老师的教学程度,同时也影响了老师的教学心情。缺勤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教学资源的浪费。所以学校管理者和老师会尽量降低这一比率。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通过问卷,专门对安徽财经大学的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

二、研究方法设计

研究工具。本文采用的研究工具为问卷调查。调查问项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通过文献调查,总结和归纳了目前相关文献关于大学课堂缺勤问题的基本结论,从中抽取相关的可能影响因素,形成相应调查问项;其二是通过面谈,对50人次的学生进行了访谈,形成访谈材料,并从中提炼出相关问题,形成调查问项。问项采取Y/N形式,Y表示“是”即确实因为此原因缺勤过,N表示“否”。

调查对象。问卷调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择安徽财经大学全日制本科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不包括大四学生)。从每个学院各个年级中随机抽取学生作为被试。一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76份,筛除无效问卷后,实际获得的有效问卷432份,有效回收率为86.4%,其中男生185人,占42.82,女生247人,占57.18%。(注:问卷调查中把学生履行正常请假手续的缺勤不算在内)

三、调查问卷形式及结果统计

四、结果总结与反思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个人背景特征因素确实对缺勤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课程考试形式和老师的要求对于缺勤率的影响也产生了很大的作用。在访谈中我们着重问了同学们对于自己的背景特征的看法,比如说:为什么同学们觉得家庭因素会影响缺勤率,50人中约有7人觉得单亲家庭或者父母离异会让自己产生消极和懒散的学习状态,他们觉得自己没有人管理,甚至有些人选择逃课是因为家庭因素让他们感到心烦,选择从电影或者游戏中寻找生活安慰与情绪解脱。另外针对家境因素,大约17人说如果自己父母足够有钱他们会选择不读书或者去国外深造,也有约22人说正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家庭不够富裕,他们才决定好好读书找一份不错的工作。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约有68.75%的同学认为政治面貌是影响缺勤的重要因素,43.52%的同学认为学生干部因素同样对缺勤有着较大的影响。从调查结果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学校教育管理因素和老师管理因素的在缺勤现象的重要作用,另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身体状况,旅游等)也有着重要作用。

反思:

个人。一些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 学业上只求及格,缺勤打游戏、睡觉,看电视剧等。甚至有一部分家庭富裕的同学,认为有钱才是一切,忽视大学教育,上学只求一张文凭;或者认为人脉资源是求职的重要资源,家里有一个过硬的亲戚或者父母,好过自己在学校努力奋斗。在大学校园里贫困学生仍然占相当的比例, 该类逃课的学生为解决学费、生活费等问题不少在校外找有兼职工作,在学习和工作发生冲突时, 缺勤行为势必发生。另外不少同学对于专业认识不清,缺乏专业学习的能力和耐心。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非常重要。首先, 应加强对学生组织纪律性的教育, 提高学生们的自律意识。其次, 学习目的与动机的教育。只有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才能有强烈的学习欲望。第三是专业思想的教育。必须不断加强学生们对专业的认识,通过专门的专业介绍、专业解读、专业教师与学生的座谈等多种形式, 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方向、特点和前景, 把最前沿的学术成果和有成就的专家介绍给学生, 使学生对专业始终充满浓厚兴趣, 从而激发学习动力源。

学校。一些院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距离较远,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完善,不少课程交叉或重复,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学大纲和教师的教学仍然习惯于面向计划,而不考虑市场的需求变化,不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无法真正吸引学生。根据调查结果发现课程的考试形式因素的影响作用约为87.27%,因此学校不仅要加大教学改革力度, 优化课程设置, 提高课程实用性。扩大选修课的范围和数量, 给学生更多时间和空间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提高自身素质。还要优化课程考试形式,课程考试形式不仅本着减轻学生压力的目的还要考虑课程考试形式的实际作用,仍然要对学生产生一种推动作用,鼓励和强制学生们去掌握课程的基本要求。

老师。老师的课程要求程度密切关系着课堂缺勤率,不少同学表示老师要求越高越严格,他们则越不会和不敢逃课,大学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但是老师的作用仍然不可忽视,老师是同学们专业学习的导向,所以老师们要加大课程要求,为了丰富专业学习,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如采用小组讨论,实验教学,实践调研等方式来提高学生们的课程参与度。同时老师们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考勤管理,严格执行学校的相关规定对于经常缺勤的同学而没有情况说明的直接向教务处上报,以确保课堂纪律性。老师的上课质量也是一大因素,因此老师们不仅要加强自身的专业深造能力还要改善上课方式,让学生们易于接受,同时老师们也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增添自身的幽默性与课堂的生动性,多贴近年轻人的思想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