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5:53:5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学前儿童德育,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 德育 学前教育 作用
德育是社会共有的教育现象,具有社会性,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幼儿德育的内容主要是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文明的习惯和性格,由幼儿教师依据社会主义的道德教育的要求,指导幼儿掌握具体的浅显的道德要求,并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未来道德品质的形成打下基础。由于幼儿家庭氛围层次结构不一,个体接受能力差异较大,因此在实施幼儿品德教育的过程中,不能以同样的教学方法、手段,教育的途径、原则应根据实际安排,这样才能让德育效果渗透到幼儿的内心,影响其一生。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永安市贡川中心幼儿园。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研究初期,为了得到更多的理论依据,我查阅了近年来关于幼儿学前教育德育方面的书籍及刊物,并且对收集的信息进行了分析总结。关注、研究前人对于幼儿德育方面的研究案例与成果,进行归纳分析,为本课题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
1.2.2视频录像观察法。
在研究过程中,通过网络与教材录像,观看一些名师在德育方面的上课录像与视频,从中得到了很多启发,在观看视频的同时,可以更细微地观察出幼儿的德育教学对幼儿发展的帮助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处理方法。通过观察法帮助自己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
1.2.3榜样教学法。
在日常的研究教学中,通过讲述伟人的典范、教师在平时的言行举止及突出同龄人中的优秀学生等教学方法引导幼儿对自身日常行为、品德进行分析鉴别。施教者在教学时应注意防止消极影响。同时在选择榜样时要注意幼儿的年龄特征、接受能力、社会氛围和时代特点,在适当的时候激发学习榜样的动机,见之行动,使榜样教学能有效影响幼儿。
1.2.4测试法。
以永安市贡川幼儿园中班的30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初期、中期、后期分别对幼儿进行一些品德、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小测试,及时记录幼儿在德育教学中的具体情况。
2.结果与分析
2.1德育对学前儿童的重要性
2.1.1增强幼儿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集体的情感。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意识必须从幼儿抓起,只有让孩子从小就把“祖国母亲”铭刻在心里,才能使他们成长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接班人。为此,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是幼儿园德育的重要目标和内容之一。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孩子从爱父母、爱家庭逐步扩展开,爱周围一切美好的事物。平时通过收集儿歌、故事、游戏,或是与孩子谈话的形式,教育孩子们爱护、关心同伴,热爱幼儿园和周围环境,初步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集体的情感。
2.1.2塑造幼儿不说谎、敢承担、有错必改的品质。
教育幼儿做人要诚实、做事要踏实,教育幼儿说真话、不说假话,做错事敢于承认和改正。遇到困难不退缩、不放弃,没经过别人同意,不私拿别人的东西,借了东西需要归还。这些环节应渗透到德育教学中,使幼儿在对待事物、对待他人、对待困难、对待错误这些方面应用正确的处理方式。
2.1.3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有礼貌、守纪律。
习惯贯穿于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人生活、卫生习惯好,就有益于身心健康成长,有益终生。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幼儿园和家庭共同努力配合,幼儿园和家庭都应该重视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同时,培养幼儿有礼貌、守纪律的习惯是需要同步进行的,在恰当的时机、恰当的背景融入恰当的教育,对于教师的能力是一个较高的要求,需要教师爱护幼儿、了解幼儿、观察幼儿,才能让幼儿在各个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
2.1.4提升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学会互助、合作和分享。
人总是需要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幼儿交往对象有同龄的,不是同龄的,与不同年龄层的幼儿交往能体现出幼儿的交往能力,幼儿在交往过程中,获得的乐趣和潜在的好处是难以想象的。幼儿最初是不善于与他人交往的,往往表现出排斥、害怕的行为,这时就需要家长与幼儿正确的指导,而在德育教学中教师融入体育活动、团体协作的活动,让幼儿树立正确的观念,学会与人交往的能力,学会互相帮助、团结合作的能力,建立与他人分享的思维。在幼儿在交往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与家长应积极鼓励,不要随意干涉,应该鼓励并放开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与小朋友交往,让幼儿找到适合的社交方式。
3.结语
作为幼儿学前教育中德育的施教者,教师应科学、系统、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德育教学,充实自身知识。在德育教学中,教育知识要广博,教学内容要多样化,教学内容涉及政治、自然、体育、社会、时事等众多方面,因此幼儿教育的德育工作触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教师重点研究如何关注、发现、保护和引导天性中固有的品质,建立幼儿发展的内部动力机制,将德育要求转化为幼儿的活动需要,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放大教育资源,利用多种途径使每一个幼儿都能成为未来优秀的社会成员,让正确的教育信念落实在幼儿德育教育过程中。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4月第一版
[2]曹能秀.关于幼儿德育的若干理论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6(9):19-21.
[3]邵宗杰,主编.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学前儿童;体育;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239.2 文献标识码:A
学前儿童体育教育具有特殊的育人功能,它可以使学前儿童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产生身心交互影响的作用,对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教育价值,广大幼儿教师应把学前儿童体育作为学习体育知识、运动技术、增强体质的课程,同时也应该把它作为终身体育思想教育、健康教育、美育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的载体,使体育、智育、德育、美育贯穿始终。
一、健身价值
体育对幼儿身体形态发展起到促进作用。适宜的体育活动能加快幼儿机体血液循环,增进骨骼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刺激骨细胞的生长,有利于身高的增长;能使骨密质增厚,骨径变粗,使骨骼更加粗壮和坚固;可促使幼儿肌纤维增粗,使肌肉变得逐渐结实,使幼儿肌腱和韧带增粗,肌力增强,加强关节稳固性;使心壁增厚,心容量增大,心脏搏动有力,心脏功能增强;能促进肺泡的生长发育,提高肺的弹性,使呼吸肌逐渐增强,从而增大肺通气量,促进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呼出;能提高幼儿神经系统的反应能力,使之灵活、迅速、准确、协调;能改善神经传导的不均衡性,促使大脑皮质的抑制加深,使之兴奋和抑制更加集中。
二、健心价值
情感是指人对其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内心体验。体育运动是极富情感色彩的活动,可以提供复杂多样的情感体验。学前儿童年龄阶段的行为最具情绪色彩,只要运动得到满足,他们就会产生快乐、兴奋等积极的情绪。学前儿童参与体育活动时,除了身体各系统参与工作之外,还伴随着心理活动的变化,能促使其愉快、活泼、开朗、积极和充满信心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研究表明:运动游戏能激发学前儿童愉快的情绪,明显改善其身体各器官的机能状态,并有助于形成积极的心态。学前儿童阶段长期体验积极情绪和情感体验将有助于身体和心理的正常发育与健康发展,同时体育活动可以转移学前儿童的注意力,使其不良的情绪得以释放和消除。因此,体育游戏或活动是增加学前儿童良好情感体验、消除不良情感的最佳手段之一。
三、德育价值
道德健康是现代健康概念中新增的一项,主要指个人能够按照社会道德行为准则约束自己并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具有辨别真伪、善恶、美丑与荣辱的是非观念和能力。学前儿童体育活动具有丰富的品德教育内容。例如户外活动能对学前儿童热爱自然、热爱劳动等思想教育;在体育活动中的竞赛活动可以培养学前儿童竞争意识和顽强拼搏精神;体育规则可以规范学前儿童行为,培养其诚实、友爱、自制和守纪律等良好品质;在集体活动中可以培养学前儿童的友谊感、集体感、互助互谅、尊重他人等优良品质;学前儿童在不断克服困难的游戏中可以锻炼勇敢、坚强、毅力等意志品质。
四、智育价值
智力活动是脑神经的机能之一,脑神经发育状况和机能水平是智力发展的物质基础。身体运动是由脑神经支配肌肉活动而实现。适量的身体运动特别是手的运动可以为大脑中相应的区域提供丰富的刺激,增加大脑皮质的厚度,提高学前儿童的时空知觉、运动知觉、注意力、灵活性、均衡性及大脑的分析、综合能力,建立多种复杂的神经联系,促进大脑的生长发育,为智力的发展提供生物学基础。
体育活动对幼儿智力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以下三点:
(一)为学前儿童智力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前儿童经常参加适宜的体育锻炼,能提高心肺系统的功能,加速血液循环,改善大脑供氧状况,提高机体对氧的利用率,改善脑的营养供应,促进脑神经的发育,从而为学前儿童的智力发育提供良好的生理基础。
适宜的体育锻炼还能使幼儿体力充沛,精神饱满,情绪愉快,在这种良好的状态下,更利于他们积极的思维活动。
(二)有助于学前儿童智力水平的提高
体育锻炼能使大脑获得大量的信息刺激。身体运动时产生各种动作,通过运动器官末梢感受器传入大脑,提高了大脑皮质神经细胞活动强度、灵活性、均衡性以及综合分析能力,建立起各种复杂的神经联系,使整个神经系统的功能得到加强,有益于智力水平的提高。如快速灵活的动作,能提高大脑神经细胞信息传导的速度;助跑、跨跳、跳绳、角色体育游戏等,能使神经细胞之间建立起各种复杂的神经联系。
(三)有助于丰富学前儿童知识和运动经验
学前儿童在体育活动时伴有大量的认知活动,如他们需要认识并记住身体部位的名称或运动器具的名称;需要理解并学会开展各种体育游戏活动的方法和规则;需要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并形成一定的运动表象;需要通过想象去模仿和表现大千世界的事物、人、动植物的活动和姿态;需要学习理解并运用基本的空间概念(前、后、左、右、上、下等),时间概念(快、慢等)和多方面的知识;需要对体育活动中的多种变化迅速做出判断等等。所有这些体育活动都与他们的认知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都会促使他们的观察更加准确细致、知觉更加敏捷、知识日积月累更加广泛、运动经验更加丰富。从而使学前儿童的注意力、理解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得到发展。
五、美育价值
一、学前儿童在道德启蒙教育中的主体意识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必须是自觉的主体,具有主体意识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前提。
1.学前儿童主体意识与学前儿童道德意识
人先天不同于动物,在基因中就获得主体性遗传,具备主体潜能。皮亚杰认为认知结构是人主动建构起来的;蒙特梭利认为幼儿具有人的完全意义,还具有自发的吸收性能力和创造性能力即吸收性心智,这是人类的一种自然性。儿童的认知是儿童作为实践主体,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教育实践中,学前儿童的主体性是不容置疑的。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实践,现代媒体和信息化交流方式更拓宽了其视野,尤其进入幼儿园,接触到伙伴、教师、集体、环境等社会实体后,以学习的方式经验、以直观的方式认识,初步理解自然与社会,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尽管不是自觉意义上的。他们以自己接受与否,选择对人对事的态度,用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要求自己、要求他人。学前儿童比其他任何时期,都更迫不及待地表现自己的存在、力量和价值。其实,学术界虽然没有明确承认学前儿童拥有主体意识,但是,在方法论和教育实践中却鲜明主张双主体理论、主体性教育思想,呼吁实现学前教育中儿童主体地位的回归。
道德意识潜能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人的自然禀赋,人的生物性中包含着合作和自我牺牲的倾向,人在最原始的内心深处就有与人联系的迫切渴望。可以说,道德意识作为潜能存在于每个人的自然机体中,是人的社会性本能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原始的道德意识占道德意识的一小部分,而且只是一种潜能,必须经过社会实践才能实现。学前阶段是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教子当在幼,养正当于蒙”,应该及时让生物学意义的道德种子萌发、生芽,生成社会意义的道德之树。
2.学前儿童主体性在道德启蒙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第一,学前儿童的主体性构成了学前儿童参与道德启蒙活动的本质特征和根本属性。思想政治教育以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为教育内容,以指导人们形成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为目标,也就是塑造思想,因此它的对象必须具有主体意识。否则,就丧失了实践根据和实践价值。
第二,学前儿童的主体性构成了道德启蒙教育的本质。道德启蒙教育是学前儿童道德意识的自我确立和自我完善。道德意识是主体意识与对象意识在道德世界的统一,它的确立与完善只能由主体自身完成,其他都是条件准备。
第三,学前儿童的主体性决定了道德启蒙教育的思维方式、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教育模式。道德启蒙教育必须以学前儿童为中心,以他们的主体性特点作为开展工作的依据。在道德实践中,要尊重学前儿童的主体地位,强化其主体意识,发挥其主导作用,从而形成主动的、有责任的道德意识。
第四,学前儿童的主体性造就了道德启蒙教育的学科意义和社会价值。在主体与客体的对象性关系中,主体既有肯定,也有否定。前者表现为主动,即主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体会自由、快乐;后者表现为自制,即克制自己做他人否定的事情,体认责任、规则。道德启蒙教育就是帮助学前儿童模仿与学习寻找肯定与否定在社会道德规范下的内在统一。
二、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养成
道德意识建构于主体的习惯,既是社会风俗习惯的普遍化和一般化,也是个体自身习惯的养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①
1.学前儿童的人格养成
人格是道德主体对自我的定义,以区别于其他的道德主体。它是道德启蒙教育的心理基础和内在根据,独立存在于精神文化维度里,从心理层面构筑个体的道德规定性。在道德实践中,主体根据自己的人格归纳、整理道德体验的表象材料,形成有序的道德意识。人格潜伏在思想最深处,是隐性的、原始的道德意识,而道德意识则是显性的、成熟的人格表现。人格以其稳定性主导着道德意识的倾向,养成学前儿童理想人格是道德启蒙教育的首要任务。人格养成首先在于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根据结构心理学理论,外在的言谈举止可以直接转化为内在的人格特征,所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②。个人的生活习惯还会引起他人评价,反过来影响个人的人格。中国传统“小学教育”就是从洒扫、应对、进退开始,从劳动、接人待物、日常礼节方面培养儿童人格的自觉性。其次,在于生活方式的养成。正如生产方式决定社会意识,生活方式决定人生观、价值观。“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③箕子认为商纣王有了象牙箸就会想犀玉杯,用牙箸玉杯当然不可能吃普通饭菜,必然追求豹胎美味,吃到豹胎的人当然不可能穿朴素的衣服、住简朴的房屋。为了锦衣珍馐、玉殿高台,必然要搜刮民脂民膏,为祸百姓。“故箕子见象箸以知天下之祸”。④再次,在于心理倾向的养成。良好的心理倾向,要求勤于主动学习,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还要有独立意识和思考能力。同时,良好的心理倾向要与遵守社会规则、服从社会规范结合起来。最后,在于人际习惯的养成。人际习惯有天然性趋向,表露出一种内在自然力。但是,环境影响、后天矫正,一样会改变先天趋向。尤其要养成学前儿童和谐习性,消除对抗性心理习性。对抗心理成为人格习性,人际关系就会不可逆转地恶化,最终可能会仇视社会。
2.学前儿童的道德素质养成
相对于人格的混沌状态,道德素质则表现出清晰的理性特征。道德素质是道德主体对社会环境的根本承诺,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水平的综合反映。学前儿童道德素质教育主要在于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的养成。家庭美德是个人全部道德素质的基础,培养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必要条件。弘扬家庭美德是养成道德素质的关键,对社会安定团结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私德”相对,人在社会公共生活中还必须遵守社会公德,遵守人与人之间在公共生活领域交往的规则。只有遵守社会公德,才会被社会接纳。儿童的学习就是塑造“社会人”,社会公德的养成显然是学前儿童的必修课。
3.学前儿童的行为规范养成
社会出于稳定与秩序的需要,衍生出行为规范,调整成员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具体地体现和延伸着社会关系和社会价值。行为规范是道德主体的自我约束,是人对社会规则的客观实践,在个人的现实性上就是主体对自己行为的选择。行为规范有成文的,以法的形式强制要求人们必须严格遵守;有不成文的,如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甚至部分法律规范和宗教规范,也要求人们遵照执行;还有的只反映了社会情绪的喜爱或厌恶,没有上升到道德、准则的高度,仅作为“应该”或“最好”的建议,并不给人以外在的压力或束缚。无论哪一种行为规范,人都不可能先天认知,只能后天养成。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主要是针对后两种不成文行为规范的养成。
三、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
学前儿童处于生理和心理的成长黄金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富有学习和创造能力。教育的责任就是协助儿童发挥自身潜能进行自我发展,这就是教育的真谛。学前儿童抽象思维尚不够健全,囿于感性认识。对于他们而言,词语与其说是逻辑概念,不如说是符号,而且是感性的、可经验的符号。启蒙教育不能成人化,抽象的道德和社会理念只会造成儿童思维混乱,灌输只能教会孩子撒谎。经验直观是学前儿童的主要认知手段,他们直接通过感知认识事物,通过实践把握世界。儿童是最积极的“实践者”。实践会帮助他们完成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识过程。同时,学前儿童的认识直接、孤立、静止、片面,反思仅停留于直接的、表面的因果。他们只能接受启蒙式教育,而且必须是直白的正面教育。学前儿童倾向于借助想象力把思维与存在统一起来,用简单的认知结构暂时应付复杂的外部世界。拟人性是幼儿认识过程最为有趣的特点,他们仿佛信仰万物有灵论,赋予万物思想和灵魂,想象一切事物都和自己一样有知觉、有意识,也赋予世界以人性的尊严与人性的光辉。学前儿童比成年人更加遵从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反而造就了丰富的想象力和自由创造性。
2.情感过程
在认识的过程中,客体一定会引起主体意识的波动和感染,出现情绪、态度等情感过程。学前儿童知觉与感情尚未完全分化,总是以情感的经验直观世界、把握世界,表现出无遮掩的人性。情感过程最能够激荡学前儿童的心灵,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在本体论上应该是一种情感存在和情感力量。学前儿童在认识过程中会用主体意识灌注对象意识,直接地让世界统一于自己,实现与世界的情感交流。针对学前儿童情感过程的教育应该是正面的教育、爱的教育,而不能让他们通过否定恨来反思爱。否则,我们就在不善于反思的儿童心中培育了恨的种子,儿童将来的情感走向会令我们大吃一惊,就像马克思感叹的:“我播下的是龙种,而收获的却是跳蚤。”
3.意志过程
意志是主体对自由的实现,反映了主体运用本质力量对客体施加作用,创造新的价值。自由是道德的基础。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而是被约束。自由是对享有权利的尊重,但不是放纵。自由必须被限制在义务里面,以不侵害他人的自由,换取他人尊重自己的自由。所以,真正的自由是有规则的自由。自由还是自我约束。自由意志在选择时,遇见了这样的二律背反:我是自由的,自由是无限的,所以我选择;可是选择的对象和结果都是有限的,所以选择不是自由的。选择是自由的也是痛苦的,意志侵犯了自己的自由,减少了自己的自由。所以,意志是自我意识,也是自我控制。道德启蒙教育的意志过程最关键的就是让学前儿童学习选择,并学习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
4.审美过程
审美是人把握自然、把握社会尤其把握自己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知、情、意的统一,是一个评判的过程、主观的心理过程。在审美过程中,主体与客体形成一种超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上追求真理、追求发展。在这个主观的心理过程中,主体对客体不再强调客观的认识,而偏重于主观的理解。所以,审美过程同时也是一种预期、理想和超越,从而促使人生超脱世俗的平庸和鄙陋,“诗意般地栖居”①。学前儿童知、情、意等心理过程的特点,使其审美过程倾向于直观的优美,很难理解反思践踏生命的丑陋而获得的崇高。在儿童看来,战士英勇杀敌与恶狼吃羊,都是对生命的践踏,并没有本质的差异。
四、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引导艺术
德育是主体的心理体验和意识生成,学前道德启蒙教育应该以引导为主要方法。
1.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传统理论与传统方法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视儿童为被动的教育对象,视儿童心灵是可以任意涂画的白板,灌输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手段。教师向儿童传达思想戒律,儿童则像机器一样录制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整个教育缺乏民生与科学精神,严重制约了儿童的自由发展,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形而上学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割裂了自身与其他学科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也把思想政治工作从生活中孤立出来,学校(幼儿园)独自承担起儿童的教育工作。教师的教育经常与家庭或社会的价值观相左,儿童迷惑于其间的矛盾,无法从中取舍,最终形成不正确的道德观。
2.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创新性思维
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应该既独立于其他教育学科,又与其他学科相互交融。因此,需要重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用合理的内涵和相应的外延,指导我们探索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新思维。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说,就是培养主体性道德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有序地引导清理道德体验的无序性,以理性思维整理感性道德经验,以自觉的道德意识替代自发的道德表象。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协助孩子发挥自身生命潜能,健康地发展。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必须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尊重主体的自由意志。理性的、抽象的道德理念要让位给经由反省的生活经验以及人的自我建构。教育尤其要将个人转型为主体,觉醒其自我的自由和责任。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必须还原德育的学科本质,将其置于历史进程中,尊重自然、尊重社会,去除物化的非历史的概念,转换到批判、反思、自由等人性的历史的概念。恢复学前儿童主体地位,尊重其主体意识,使其自觉体认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学习社会批判、权利意识和公共参与,坚持自我价值和社会正义,朝着道德觉醒和人性尊严方向发展。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要统合思想与行动、理论与实践,让他们在道德实践中领悟道德力量和道德真谛。因此,要积极统筹各类主体,分析并批判压制学前儿童的社会结构,让学前儿童生活、生长在真实、统一、开放、公正的社会环境中,不会因为学校(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的分歧而导致儿童思想的迷茫和人格的分裂。
3.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创新性方法
一、坚持家庭教育的原则
1.一致性原则。指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家庭、社会、学校之间要协调一致,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决不能各行其是、唱对台戏,或是前后矛盾、出尔反尔。
2.两不原则。指再穷不能穷孩子。再富不能富孩子。
3.三为主原则。一是以正面教育为主。父母要鼓励孩子。给他正面积极的教育,切忌给孩子头目中灌输恐怖、迷信之类的东西。二是以赏识教育为主。对孩子的奖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方法,本质在于善待生命、尊重生命。采用赏识教育,如给孩子一个拥抱,亲亲孩子的脸。当然不是容忍每一个错误,也不是溺爱,而是发现他们的长处,挖出他们的潜能,引导他们走向成功。三是以细节教育为主。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在学习和游戏过程中,善于捕捉具有教育意义的细节,及时对孩子进行生动形象具有启发性、说理性的教育。让孩子在玩和学习过程中就自然而然地接受了教育。快乐地收获了知识。
当然,适当的反面教育、计划教育和批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也是必要的。
4.四尊重原则。一是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好规律,遵守好这些规律。实现教育能取得佳效。二是尊重孩子的权利。要相信自己的色孩子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的小天地,不能把孩子当成自己的财产,孩子有平等交流、玩等的权利。三是尊重家庭成员的意见。温馨和睦的家庭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在教育孩子方面,要尊重每一位家庭成员的意见,形成教育孩子的孩子的合力。一些重要问题上.可事先达成一致,避免当孩子的面唱反台戏。四是尊重家庭教育的特点。要取得家庭教育的成功,必须了解和掌握家庭教育的特点,采取适用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5.全面发展原则。
指在培养孩子的德、智、体、美和劳动技能这五方面全面发展,不可偏废。德育在儿童个性和谐发展中应居首位;美育是教孩子从周围世界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体育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劳育是培养孩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态度、良好的劳动习惯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使儿童获得工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智育必须全面发展,防止偏科。个性的全面发展,是各方面都达到基本素质,并能相互促进,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个人的优势。
二、家庭教育切记误区
1.心理误区。由于我们未完成的梦想或由于社会压力逐渐加大,我们希望从孩子身上得到补偿,希望越大,那么我们的孩子压力越大。压力超出负荷,造成的后果不仅是身体,还有心理和社会的不适。我们不可以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强加给孩子。
2.教育误区。知心姐姐卢勤把溺爱归纳为三种类型:代替型、看管型、满足型,即鸡妈妈似的溺爱。爱,不能只是看管、代替和满足,我们的孩子还需要放开,如果说孩子是风筝的话,父母应是那根风筝线,起着引导、鼓励、再鼓励,并把握好度的作用。让他们去实践,有一天他们会创造比我们更强的未来。
3.形象误区。言教也要身教,父母的形象本身就是孩子的榜样。要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要做好自己。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播撒一粒种子,生长出来的的确还是瓜和豆,关键在于他们有什么作用。
4.行为误区。耳濡目染,定型思维,驱之不去。父母的行为,每天都影响着孩子的感受,影响着他的思维意识、价值观念、习俗好恶、道德品质和社会公德的形成及其心理健康。父母要以身作则,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培养他们成为明天社会所需要的一代。
5.语言误区。家庭教育是靠家庭语言来完成的,父母的语言是孩子成长的营养,爱的语言多了,有一天会有爱的成果收获。肯定的语言,是孩子成长的信息,让他们相信自己,才会有迈出前脚的一步。
三、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并丢掉不健康心态
l.父母要提高自身的人格素质。一是提高自身的人格的修养,要自尊自爱自强,充满自信心和责任心。
二是要提高自身的家庭教育素养。父母家庭教育需要一定的人际关系、心理学、知识等和不断学习。如归因方面,父母对孩子应有正确的归因。避免归因偏见,例如行为中心偏见在知觉他人时。是因为“他就是这样的人”.而不是认为许多情景因素在影响他的行为:自我暴露方面,可适当向孩子暴露一些父母也有的不足之处,也需不断学习,让我们的孩子和我们是同伴是朋友。合作方面,要想孩子和父母合作,平常注意做到和孩子沟通,做到榜样效应,让孩子知道回报;学习方面,没有天生做父母的父母,只有学去做怎样做父母的父母。
2.丢掉不健康心态。一是丢掉补偿心。二是丢掉反常心。三是丢掉虚荣心。四是丢掉惧怕心。
四、家庭教育中的健康关注
1.衣与健康。如新衣服上有大量病菌,新买时,应先洗后穿,且孩子的衣服单独洗涤护理,衣服注意储存,出现霉斑会伤害到孩子;服装原料为棉、麻等,种植中使用杀虫剂、化肥和草剂等,导致农药残留于纤维中。伤害宝宝的皮肤:储存面料时使用的防腐剂,会导致过敏,呼吸道疾病。
2.食与健康。合理膳食应遵循三条基本原则:即全面供给、平衡供给、合理烹调。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音乐教育 品格 统一
中图分类号:G613.51 文献标识码:A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在于,唯有人类才懂得通过教育改进自己。“教育”不仅是“教”,还是“育”;不仅是教授知识技能,还要培育人的品格。杜威提出:“教育者最重大的任务在于帮助塑造人的品格”。而音乐的审美功能与教育功能,使音乐教育可以作为品格教育的一种途径。西方自古希腊起,以柏拉图为代表的思想家把教育作为国家的建设基础,把音乐作为教育的基础。古希腊创建的音乐德学和古中国的儒家的“礼乐”思想有着许多共同点,如重视音乐的德育,把音乐当作教育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由此看出,音乐教育与品格教育存在一定的统一性。
英国哲学家、教育家罗素认为: 六岁以前的幼儿期是进行品格教育的最佳时期。这是由于六岁以前的学龄前儿童极易受到外界的塑造。蒙台梭利的研究发现,幼儿具有一种“有吸收力的心理”,他们下意识的感受能力会积极地和有选择地从外部世界中进行吸收,成为他自己心理的一部分。因此,在人类可塑性最强的学龄前阶段,把音乐作为一种手段,利用音乐教育与品格教育的统一性,培养出高尚品格的人才,是教育者的重要职责。
1学龄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学龄前阶段的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这个时期儿童所接受的教育将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音乐教育者的目标应该使儿童热爱音乐,学会倾听音乐、理解音乐,从听觉到心灵都沉浸在音乐之中。让儿童真正感受到音乐中流淌的智慧和人格的力量,真正被音乐的魅力所打动,从而使灵魂得到升华,变得更高尚、更有智慧。在学龄前儿童的音乐启蒙教育中,努力摸索、探寻教育的方法,创造出富有启发、卓有成效、富于美感的音乐活动形式,包括欣赏音乐、乐器演奏、歌曲演唱、节奏活动、身体律动等等,让孩子通过这些有趣的活动,体会音乐的美感,并学习表现这种美。通过音乐教育的途径,培育儿童的优秀品格。
音乐教育家铃木曾说过:“教音乐不是我的主要目的,我想要造就良好的公民。如果让一个儿童从降生之日起就听美好的音乐并学着演奏,就可以培养他的敏感、遵守纪律和忍耐性格,使他获得一颗美好的心灵。”他始终把“培养孩子成为优秀的人”,作为自己音乐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应该明确的是,早期音乐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要把每个人都造就成为专业的音乐家,而是让每一个儿童的音乐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的同时,培养品格完善之人才。
2早期音乐教育对品格教育的影响
我国对早期教育的重视已有悠久的历史,从古代文献《大戴礼》、《礼记》和魏晋南北朝时期颜之推所著的《颜氏家训》。近代的康有为主张:“婴儿能歌,则教仁慈爱物之旨以为歌,使之浸渍心耳中。”说明教育婴幼儿唱有关接人待物的歌曲,使之受到熏陶。1912年2月,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提出“五育”并举思想,认为尽管五育各自的作用不同,然而均是培养“健全人格”所必需的,是统一的整体而缺一不可的。陈鹤琴指出,技术陶冶不能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音乐教育“应利用音乐来改善儿童的意志,陶冶儿童的情感,使儿童表现真实的自己,导向于创造性的发展。”他认为“我们要凭着音乐的生气和兴味,渗透到儿童生活里面去,使儿童无论生活工作、游戏或劳动的时候,都能有意志统一、行动合拍、精神愉快的表现,使儿童生活音乐化。”
3学龄前儿童音乐教育与品格教育的重任
我们二十一世纪的音乐教育研究者应当遵循音乐艺术自身的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启蒙教育的理念,深入研究适用于我国学龄前儿童的教育。我们要重视对教育自身规律的探讨,用儿童所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进行音乐教育,在提高儿童的音乐能力的同时,促进其品格的发展。抓住六岁以前幼儿敏感性和接受力最强烈的黄金时期,把音乐作为一种手段,通过音乐教育的途径使人的品格得到更好的发展。作为音乐教育研究者,背负着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使命,为教师和家长们提供具有参考价值和可行性的教育方法,担当起培育优秀品格之人才的重任。
总而言之,音乐教育者通过学习古今中外的儿童教育理念与研究成果的精髓,有选择性地借鉴适于学龄前儿童成长需求并符合我国国情的儿童音乐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合理的根据音乐教育与品格教育的统一性,为学龄前儿童研究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的教学方案,以教育人的品格为目地。在学龄前儿童处于“精神胚胎”的阶段,进行音乐教育与品格教育的统一践行。有意识地将音乐教育作为手段,对高尚人格和伟大理想的培育,才是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尹爱青,曹理,力.外国儿童音乐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2] 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3] 王懿颖.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 曹理著.普通学校音乐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5] 廖乃雄.论音乐教育[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
关键词: 问题行为 成因 教育对策
一、对儿童问题行为的界定
许多专家和学者都在此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行为”进行了界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如下六种:(1)在心理学中,问题行为泛指那些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行为,一般包括那些使他人不可理解的行为及那些的、破坏性的、分裂性的或明显顺应不良的行为。(2)指不符合社会规范并引发某种社会控制的行为。(3)指所有显著异于常态而妨碍个人正常生活适应的行为。(4)问题行为是指任何一种引起麻烦的行为(干扰学生或班集体发挥有效的作用),或者说这种行为所产生的麻烦。(5)问题行为是儿童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6)问题行为是指给家庭、学校带来麻烦,妨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容易导致品德不良,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不正确行为。
二、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
(一)引起儿童问题行为的内在因素
Eysenck提出,遗传在学生的问题行为上产生的重要作用。陈安福在《德育心理学》一书中,将儿童问题行为产生的内因(不涉及遗传或生理方面的因素)概括为:(1)个性社会化过程迟缓、社会成熟度低、对学校、社会适应不良;(2)问题行为常由情绪紧张的心理冲突而产生和加剧;(3)问题行为的引起和加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许多学生在学校生活中遭到挫折和失败的结果;(4)从小形成的某些性格弱点可能容易导致某些问题行为的产生;(5)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特点也可能成为产生问题行为的一个内部原因。
(二)引起儿童问题行为的外在因素
1.家长过多保护。
由于独生化的社会影响,子女在家庭的地位明显提高,家长视子女为掌上明珠,对子女普遍采取“过度保护”的养育态度。父母总是注视着孩子,唯恐孩子发生意外,压抑孩子活动的愿望,易使孩子出现依赖、顺从、退缩等问题行为;一味地娇宠孩子,使孩子的欲望不断膨胀,易产生自私、任性、蛮横的不良品质。
2.家庭气氛不和谐,家庭教育奖罚不当。
家庭感情气氛是家庭气氛中最主要的方面,是家庭中占优势的一般态度和感受的综合表现。不良的家庭心理与生活气氛是造成儿童攻击、多动不安、违纪等行为及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
三、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教育对策
(一)家庭教育的策略
1.对孩子的问题行为立即给予明确的结果。
孩子行为的后果不管是正向的或是负向的,父母都必须立即作出反应,这样才能有效控制孩子不适当的行为。在这方面要注意以下两点:(1)后果要一致。后果一致性的概念是掌控孩子行为的关键。这包括要在不同情境、时间及父母之间的一致性。(2)自然与合理的行为结果。例如下雨不带伞会淋雨,父母只需在安全的范围让事情自然发展。合理的行为结果是指违法则的结果,例如走路这遵守交通规则可能受伤。当父母需要干预孩子的问题行为时,可以自己设计一套合理的行为结果。和孩子说明合理行为结果时,应该强调父母与孩子双方的权利与彼此尊重。
2.父母有效的命令。
父母应做好以下几点:(1)说话算话:当要求孩子做什么时,父母给孩子适当的反馈结果(包括正向和负向的),表示自己所说的是认真的。(2)父母不要用询问或请求帮忙的方式说出指示,要以一种认真的语气,简单明了地表达指示。(3)不要一次给太多指示。(4)确定孩子注意到父母正在给指示,确定双方有视线上的接触。(5)在给指示前先减少会引起分心的事物。
3.关注孩子,多倾听孩子的心声。
当孩子完成父母的指示或命令时,父母要用关注鼓励孩子,即父母要立即对孩子的良好表现给予回馈。(1)一旦孩子顺从了命令或要求,立即鼓励孩子的顺从行为。(2)若发现孩子自动自发地把工作或家事做完,要给孩子特别正向的鼓励。甚至可以给他一点小小的特权,让他记得而且自动遵守家里的规定。(3)在每次给孩子命令时,都给予孩子正向关注。父母要学会“停、看、听”,即当孩子说话时,暂停手中正在进行的工作,注视孩子,提供孩子表达感受的时间和空间。
(二)学校教育的策略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十分复杂,纠正儿童问题行为的教育工作是一项十分艰巨任务。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同伴是学校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他们的认知和行为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而学生的问题行为并非完全是个人缺点或不足的产物。不少问题行为是学校中人际交互作用的结果。要减少学生的问题行为,可以从改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入手。在实际的教育和生活中,必然存在教育和被教育、指导和被指导、领导和被领导的不平衡的关系,教师在师生关系中处于主导性的地位,所以师生关系的促进和改善也应该以教师为重点,建立具有以下特点的新型师生关系。
2.老师与家长密切配合。
所谓学前儿童家长教育,是指社会或学校针对学前儿童的父母所实施的一种教育,其目的是让父母了解自己的职责,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引导父母学习和掌握家庭教育的知识和方法,提高父母的教育素质和教育能力。这里所说的家长,主要是指学前儿童的父母,也包括对还在实际上履行父母职责的其他暂时监护人。
一、大陆地区关于学前儿童家长教育的现状
自2001年9月1日颁布的《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实施以来,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其中学前儿童家长教育,无论是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还是学前儿童家长接受教育的组织形式,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
1、国家关于学前儿童家长教育的政策法规
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要求:幼儿园要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要充分利用幼儿园和社区的资源优势,面向家长开展多种形式的早期教育宣传、指导等服务,促进幼儿家庭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要求关工委积极参与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要组织老同志指导家庭教育、参与社区教育,协助举办家长学校和校外教育活动基地,编写家庭与校外教育的读本和资料,开展“读书征文”、“科技扶贫”、“老园丁联系户”、“家教一条街”、“校外学习辅导站”、“双拥教育”、“文明共建”等丰富多彩的育人活动。2004年全国妇联、教育部颁布《全国家长学校工作指导意见》,要求家长学校在普及家庭教育知识,促进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还对家长学校的性质和任务、家长学校的指导与管理、家长学校的组织与领导、家长学校的检查与评估提出了具体要求。《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规划》中,对家长教育也做出了具体的说明和要求。
2、学前儿童家长接受教育的形式
一是家长自我学习。家长出于自觉自愿,或想找到相关幼儿问题的答案,通过阅读与幼儿教育相关的书籍、登陆育儿网站查阅资料、通过bbs交流育儿心得等方式,主动获取育儿教育的知识和经验。
二是幼儿园组织家长学校、家长学堂等活动。幼儿园定期或不定期地把家长组织起来,由专人进行指导,向家长传授育儿知识及教育理念。目前大陆地区家长学校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①专题讲座式。主要是聘请相关专家传授家庭教育的知识和理念、回答家长提出的问题及咨询。参加讲课的有专家、学者、学校的领导(校长或德育主任)、教师,也有家长本人、社会知名人士等。②家长会议式。教师通过家长会向家长传授家庭教育的知识,这实际上是一个学期1至2次的家长例会,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家长参与学校的形式,也是很多家长学校所采用的形式。③经验交流式。有些家长学校不定期地组织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家长们通过这种形式交流育子经验,一般选举家庭教育成绩突出的家长进行主要演讲,让家长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及经验感染和教育其他的家长,给家长们提供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④授课教育式。通过编印教材和有关家长教育指导方面的资料组织家长接受教育。⑤“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家长走进学校,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深入课堂参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使家庭与学校的教育保持一致性。
三是社会上举办的各种与教育相关的活动。目前社会上举办的与教育相关的活动形式有:①传媒教育式。一些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单位,利用大众传媒的辐射优势,通过开辟栏目或发行资料等方式举办家长学校。②社区网点式。有的地方在城市街道、大型企业等建有“家长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家长会和有利于改善家庭教育方面的活动。③网上家长学校。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网上家长学校,也就是所谓的“家校e”,“家”代表家庭,“校”代表学校,而“e”具有教育(Education )、电子信息(Electronic Information )、容易(Easiness)三重含义。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家长们可以通过邮件、博客和一线通等形式相互取得联系。
3、学前儿童家长接受教育的内容
无论是通过家长学校,还是自学或网络学习,学前儿童家长接受的教育内容,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以纠正家长的教育观念为主,主要是通过授课的形式改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不正确理解,纠正家长心中固有的错误观念,向家长介绍先进的教育理念,端正家长关于学前儿童教育的态度,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借此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家庭观、教育观,从而对家长的教育行为进行指导。另一类主要是向家长传达学前儿童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在某种教育理念的依托下,对孩子的正面、负面行为展开分析,帮助家长处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棘手问题,解答家长的疑惑,并给出指导性的建议及实操性的技巧。
另外,作为学前儿童主体的80后家长来说,相比较以往的家长,他们思维活跃,受教育程度高。尽管如此,还是有相当比例的家长对家庭教育存在认识误区,既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教育者的身份,也不能端正自己的教育态度。因此,目前对学前儿童家长所开展的教育,依旧将重点放在改善家长的教育观念,端正家长的态度上。
[关键词]学前教育;儿童;儿童的生命特征;儿童的幸福生活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07/08-0006-05
一、西部农村学前教育现象述略
农村教育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农村教育是指所有县及以下的教育,即行政意义上的农村教育。而狭义的农村教育是指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县和县以下的教育,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村教育。因为在沿海一些发达地区,许多县、乡、村已经成了以工业为主体产业的小城市,这些“农村”在性质上更像城市,而不是农村。本文所指西部农村学前教育是指中国西部省(市、区)中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县及以下的学前教育。
从2007年10月至今,笔者在四川省某市教育局挂职锻炼,利用工作之便,调研了西部农村大约50多所县级、乡(镇)、村办幼儿园及民办幼儿园(包括小学附属幼儿班)。所到之处,除了走访外,还深入幼儿园班级听课观察,同时与幼教专干、教研员、教师进行座谈,从中了解到西部农村学前教育的一些真实情况。在此简要谈感受深刻的两点。
(一)西部农村学前教育基础设施薄弱,办园条件简陋
西部农村学前教育不仅基础薄弱,而且办园条件也很简陋。大多数农村幼儿园往往只有一间活动室,所以往往被称为幼儿班。所有不到小学入学年龄的孩子共处一班。有的幼儿班室内高度不足3米,缺乏良好的通风条件和必要的活动空间:室内采光面积远远低于国家有关标准。大多数幼儿园(班)的桌子、椅凳做工粗糙,且长短高低不一。大多数幼儿园(班)缺乏基本的生活、卫生设施(如流水洗手设施,消毒、卫生、厨房设备等)。更有一些村办幼儿班的房舍、门窗陈旧破烂,严重危及幼儿和教师的人身安全。教具、玩具和大型户外游戏器械及幼儿读物奇缺。一些幼儿园缺乏最基本的活动条件,没有大型的体育设施,没有户内外活动器械、材料,没有图书,有的甚至连活动室的桌子、椅凳还是孩子自己从家里带来的。一本课本、一块黑板和几支粉笔几乎是大部分农村幼儿园教师工作的全部家当。大部分农村幼儿园“大班化”,班额在50人以上,活动室空间狭小。另外,幼儿园在人员配置方面,师生比例离部颁标准1:6~7相差甚远,国家规定全日制幼儿园每班2名教师、1名保育员,但是现在西部很多村办幼儿园平均每班只有1名教师,基本没有保育员。在被调查的245个班级中,超过40人的班级有234个,占了95.5%。一些农村小学附设的幼儿班及民办幼儿园甚至达到60~70人/班,超出国家规定的班额一倍多。
(二)教育观念落后,“小学化”“学科化”倾向严重
西部农村学前教育的“小学化”“学科化”倾向严重。所谓学前教育“小学化”是指直接向幼儿传授小学才传授的知识、技能,即读、写、算的知识和技能。所谓“学科化”是指向幼儿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如语文、数学、英语等。请看几个场景或现象片段:
场景一:走入这所幼儿园,看不到孩子开心、热闹地游戏玩耍,听到的是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孩子都在上课,而且被要求手背后面,端正地坐在位置上听老师讲课,或趴在桌子上写字……他们像小学生一样,背着大大的书包,晚上回家还有家庭作业。
场景二:某幼儿园中班家园联系栏有这样的温馨提醒:
今日家庭作业:
天、地、人、口、手,各写10遍。
《科学》(孩子们用的文本教材,笔者注)第59页计算题。
现象:某幼儿园大班的课程设有语文和数学,由于这个班的数学老师是位退休的小学教师,因此家长们踏破门槛都想挤进这个班级。
上述种种情景,在西部农村幼儿园(班)随处可见。笔者曾到一所村办小学附设的幼儿班观察过一天,发现这个班的孩子一日生活与小学生完全相同,到校后坐在教室里自习,和小学生一起做早操,按照小学的铃声上下课。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讲、幼儿听,教师念、幼儿读,教师做、幼儿看的“注入式”或死记硬背式方法统治着课堂。每周上课节数在20节以上,幼儿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不足1小时。有的幼儿园甚至还要求教师给幼儿布置课外作业,进行期中、期末考试。就这样,本应该天真烂漫的儿童过早地背上了课业负担,孩子们不堪重负。
然而,西部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精神又着实感动着我,因为我看到在那样艰苦的自然条件和工作环境下,一个教师从早到晚带着五六十个幼儿,每月的工资只有八九百元,有些民办幼儿园教师甚至只有三四百元,但他们没有抱怨,依然以积极、向上的姿态工作着、奉献着。
限于篇幅,本文只对西部农村学前教育小学化、学科化现象作一思考。
二、学前教育的立场:儿童、儿童的生命
笔者认为,西部农村学前教育的“小学化”“学科化”倾向明显反映了学前教育的成人立场,而不是儿童立场。有学者说:“我们完全是用一种固定化的,更多的以不是方便儿童而是方便大人,不是有利于儿童而是有利于大人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行为模式,包括各种各样的功利考虑――在这个时代更主要的是各种各样的功利考虑,来规定一整套的体制约束、限制儿童的日常生命状态。”“教育一不小心就有了‘反教育’的意味。”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关注什么,应该站在什么立场上来关注?笔者认为,我们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基于儿童独特的生命特征来审视学前教育的现实。
(一)学前教育必须关注儿童在学习中付出了什么代价
长期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中的“小学化”“学科化”倾向是非常严重的,这一点在西部农村学前教育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这可能与西部农村的文化、生活、教育现实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在西部农村,升学是大多数农村孩子离开农村的唯一出路。这使得中国传统教育四书五经式的说教形态,奇迹般地转换为“知识中心”形态。因而,教学中重知识灌输、技能训练,轻儿童主体意识及学习兴趣的培养,忽视儿童良好态度与积极情感培养。尽管儿童一时提前获得了一些外显的记忆性知识,但失却了很多内在的发展潜质。今天,我们必须关注儿童在学习过程中为之付出的代价是什么,他们是因此变得越来越喜欢学习了,还是越来越讨厌学习了?是变得越来越好奇了,还是变得越来越麻木了?是变得越来越热爱生活了,还是变得越来越悲观、冷漠了?是变得越来越善于独立思考、勤于思考,还是变得越来越依赖老师、懒于思考?我们还要进一步思考,儿童是静听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
技能重要,还是通过自己的探究获得汲取知识的能力重要?是记忆性的知识重要,还是有意义的经验和有发展内驱力的兴趣、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重要?一句话,教什么才能使儿童终身受益?西部农村学前教育“小学化”“学科化”的现实让我真切感受到:儿童尽管会认很多汉字,会做很多算术题,会背很多古诗……但他们消失了只有孩子才有的好奇目光、探究欲望。他们害怕学习,害怕一遍又一遍地写字,害怕一道又一道的算术题。他们不敢也不会向客人问好,不知道怎样与陌生人交往,怯于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他们已习惯于做听话的“好孩子”,他们不敢探究,也不会探究……杜威曾说:“最重要的态度是能养成继续学习的欲望。如果这方面的动力减弱了,而不加强,那么就会发生比仅仅缺乏预备更加严重的事情。”“一个人所学习的仅是他当时正在学习的特定的东西,这也许是所有教育学中最大的错误了。”
钟启泉教授曾分析过学力的“冰山模型”和“树木模型”。任何一种学力都是由知识、技能、思考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构成的。学力的冰山模型把学力比喻为一座冰山,露出的冰山一角是显性的知识、技能,而隐藏在水下的是冰山的大部分――情感、态度、价值观。学力的树木模型则借构成树木的三个部分――树叶、树干、树根,隐喻学力是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构成的统一体。看得见的学力是由看不见的学力支持的。传统的教育只关注学力的显性部分――知识、技能,而忽略了学力的隐性部分――思考力、思考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可以这样说,学前教育就是为学力的看不见的部分奠基的。学前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习惯、态度、兴趣、价值观、性格的培养。学前教育要关注儿童为学习付出的代价是什么。我们不能让儿童为了显性的学力而丢失对学习的兴趣、热爱,丢失好奇、探究的心灵及良好的习惯、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曾这样告诫我们:“最要紧的是特别当心不要让儿童在还不能热爱学习的时候就厌恶学习,以致在儿童时代过去以后,还对初次尝试过的苦艾心有余悸……要使最初的教育成为一种娱乐。”
(二)学前教育必须关注儿童独特的生命特征
儿童是一个独立、主动的人,是一个不同于成人的人。他有自己独特的生存状态、生命特征,也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有自身的发展规律。生命应当是教育的原点。了解生命每一个发展时期的特点和每一个发展时期的需要,是教育的基础。3~6岁儿童的生命是特殊的生命,作为学前教育必须关注这个阶段儿童独特的生命特征。尊重儿童独特的生命特征是教育的起点。3~6岁儿童的生命特征尽管表述起来有较大的困难,但笔者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作尝试性说明。
1、儿童不是小大人,是具有独特身心发展特点的主体
儿童与成人不仅仅在身高、体重上存在差别,更重要的是在身心发展特征上存在本质区别,儿童不是小大人,他们是与成人不同的、具有独特身心发展特点的主体。
(1)儿童的身心发展存在阶段性变化。儿童的成长可分为0~3岁婴儿期、3~6岁幼儿期、6~12岁儿童期、12~18岁少年期四个阶段。各阶段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因而需要进行不同的教育。
(2)儿童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观察、思维和表达方式。儿童总是以自己独特的眼光看世界的,因而他们观察世界的角度与方式与成人不同,对问题的理解与思考也自然与成人不同,所谓童言稚语说的就是他们不同的表达方式。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说过:“我劝告低年级老师说,给孩子们教比例、透视、相称规律这都很好,但同时也要为孩子的幻想提供广阔天地,切不可破坏孩子观察世界的那种童话语言。”
(3)儿童充满想象和幻想。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的确。与成人相比,儿童更富有想象和幻想,也正是想象和幻想才使童心不泯。难怪当老师问:“雪融化了会变成什么?”孩子回答说:“雪融化了,天气就暖和了,小草绿了,桃花红了,春天也就到了,春天是吃着雪长大的!”
2、儿童生活的存在方式――游戏
儿童与游戏从来就是不可分的。教育家罗素曾经说过:“热爱游戏是幼小动物――不论是人类还是其他动物最显著的易于识别的特征。对于儿童来说,这种爱好是与通过装扮而带来的无穷乐趣形影相随的,游戏与装扮在儿童时期乃是生命攸关的需要,若要孩子幸福、健康,就必须为他提供玩耍和装扮的机会。”游戏是儿童的天然需要,是儿童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必需。因为“任何形式的心理活动最初总是在游戏中进行的”。无论是从哲学层面还是人类学层面,抑或是儿童的主观体验层面,儿童游戏的核心价值就是愉悦。如果没有了游戏,儿童也将失去自己的生活,当然童年也就失去了幸福和快乐。
3、儿童是探索者、发现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探索和发现是儿童的天性和本义。难怪儿童会不断地探寻,“鞋底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凸凹的条纹?”“为什么水里放上一定量的盐会使鸡蛋浮起来?”“为什么把报纸贴在胸前快速地奔跑,报纸不会落地?”“为什么树叶的两面颜色不一样?”等等,这就是儿童,这就是童年,好奇、探索,不满足于固定的答案,时刻寻求意外的发现,这构成了童年的生命特征,也区分了儿童与成人。
尽管上述三点不一定能完全诠释儿童、诠释儿童的生命特征,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儿童与成人的不同,说明了儿童是不同于成人的一个独特的生命体。也正因为有这些不同,才构成了童年、童心、童真和童趣。
然而,现实的状况是“儿童身上好似到处插满了输送营养食品的管道,那些对未成年人富有‘责任心’的‘好心的’成人们,将他们认为‘有营养的’东西(外显的知识、作业等,笔者理解)不停地用外压形式灌输给儿童。在这样的高压下,儿童的生活还能悠闲自在、宽裕自如吗?还能有时间玩只有童年才能享受的游戏吗?最重要的是,儿童还有时间进行其内在生命的丰富发育和茁壮成长吗?一个不能自主地拥有童年、不能自主建构生命、不能享有童年欢乐的儿童会有一个健全的生命吗?”童年不同于其他年龄阶段的生命特点决定了学前教育价值与其他教育阶段的价值相比有听不同,学前教育应体现在对儿童个体生命的关注上。因为生命的延续,生命质量的体现不仅仅是知识的累积、能力的发展、道德水准的提高,生命是通过活生生人的存在,通过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命情态体现出来的。它包含知识与能力,却是以一种绵延的方式运行着的。在这种运行中,生命活力得以展现,生命个体获得快乐。知识、技能的获得至多只是儿童身心发展的中介,是“桥梁”,儿童获得知识技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生
命质量,享受童年生活的快乐、美好。凡违背儿童生命特征的教育都会给儿童带来灾难和痛苦。因为“教育之首要目的,不是别的,是受教育者的个人幸福,是个人的发展,是提升个人生命价值。”借用叶澜教授的话说:“人的生命是教育的基石,生命是教育学思考的原点。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西部农村学前教育的现实使我们看到这样一种越位:成人“看起来是站在儿童的立场上,但结果是儿童在儿童立场上的缺位,成人在儿童立场上的越位,最终使儿童的立场异化为成人的立场,最后只剩下成人的立场”。没有了儿童的立场,儿童的学校生活只剩下外在的目的,而没有了提升自身生命质量的内在目的。
一、健康教育观的片面性
谈到健康,人们自然会想到强壮的体魄,发达的肌肉。或者说是“吃好,睡好,不生病”,只要不生病就不看医生。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概念有了新的解释,既健康是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用这一概念对照少数人的儿童健康教育,不难看出,人们对健康知识的缺乏。如今,很多家长以高级营养品代替了体育锻炼,有的用身体的胖瘦判断是否健康,有的以每餐吃多少来衡量是否营养充足。人们似乎忘记了还有思想健康,心理健康。事实上健康的思想和心理是儿童发展必备的条件。然而,由于片面的健康观念的影响,使健康教育产生不良的后果,有的家长在家整天搓麻将赌博,有时让孩子上场玩一下,赢了还极力跨儿子比老子强,久而久之,儿子对麻将有强烈的好奇心,常常在赌桌子上露一手,赢了为之狂欢,输了为之悲鸣,这种污染孩子头脑的教育,只会使孩子养成好逸恶劳,好赌成性的恶习。
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成长的,社会生活中的各类事物对儿童的成长构成一定影响。其中安全教育是帮助孩子进行自我保护,自我解救或危险自救的一种健康教育,它能有效的保护儿童生命安全。总之,教育孩子如何保护自己是每位家长,老师的义务,不要因为孩子小而掉以轻心。毕竟失去人类生命的健康是毫无意义的。
二、家长要求和孩子兴趣的矛盾
很多父母早早为孩子设计了一系列的教育发展艺术方案,却不过问孩子的兴趣爱好,强迫孩子顺应自己的设计培养目标,又由于家长自身的教育素质,教育艺术的限制,家长制订的计划越多,越是事与违愿,不仅无益于孩子的智力发展,还会使孩子的精神负担加重,从而产生自卑感,压抑感,严重的还可导致一系列的心理疾病。例如:有的家长认为弹钢琴能开发幼儿智力,为了孩子的前程,不惜重金购买钢琴,请老师,这一经济上的重码又想在分秒必争的练琴上弥补,结果适得其反,孩子由于不堪重负,有的故意破坏钢琴,有的干脆弄破自己,更有甚者干脆和父母对抗,以头撞壁进行反抗,无论何种反抗都不是家长所希望的。
所以,只有服从孩子的兴趣才能制订出更合理更切实可行的教育发展方案,无论什么样的计划也必须服从“适可而止,量力而行”的原则,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三、片面的挫折观与劳动教育的矛盾
所谓挫折教育,是指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创造或利用某种环境,提出种种困难,让孩子通过动脑,动手来提高孩子的适应能力,从而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的意志。然而,许多家长也把挫折片面的理解为“学习困难”,当孩子不会画画时上兴趣班,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引导他们寻找答案。因此,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都得以发展。相反,在劳动方面,家长则对孩子实行责任制,包揽孩子的一切服务,同时,为了孩子舍弃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放松了对事业的追求,使孩子在生活上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丧失克服困难的意志,当然难以形成战胜困难的品质。有的父母到幼儿园帮孩子当值日,搬凳子,摆玩具;也有的带孩子路过小商店,当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家长买着买那的,父母总会满足孩子的要求,真是“退一步未必海阔天空”啊。如此的包揽和当今的挫折教育大相径庭。又何谈教育的成功呢?
四、小学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相混淆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幼儿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提高幼儿素质的途径是以《指南》《大纲》为主导的五大领域为中心,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实施素质教育不仅是教师的职责也是家长的义务。
然而,有些家长忽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对学前期的孩子过早的进行小学化教育,每天用大量的时间教孩子识字,使孩子两三岁就能看故事书,但是,这样的孩子在幼儿园集体环境中就不像别的孩子那么天真活泼,而是郁郁寡欢,不愿意参加游戏等。
我国现行的幼儿园教材中没有写字,学拼音的内容,但是,由于家长对教育的“重视”,如今,涌现了一大批“识字”儿童,表面看来,这些识字儿童似乎对图书的理解力强,兴趣也高,但是他们对绘本,看图谈话的想象力不够,对文字的理解不够,一旦遇到不认识的字,常常会卡住,不知道如何是好。相反,不识字的幼儿想象力丰富,极强的观察力和记忆力。通过图示发挥想象,续编故事能力非常强。由此可见,儿童少识字有利于素质教育质量的提高,达到提高孩子全面发展的要求。
主题教学活动是针对2~6岁不同年龄班儿童开展的学前教育的各种教学活动之一。
我不仅吸取了中国北京聋儿语言康复中心的经验,而且还结合了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主题教学,以孤残儿童学前教育的主题教学形式在儿童福利院开展起来。
一、开展孤残儿童学前教育的主题教学意义
(一)主题教学释义
主题教学是在学前教育中的一种教研活动,此方式在孤残儿童教育中能使孤儿高速度、高质量地获得知识、开发智力、提高智商,同时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得到发展。主题教学是每个不同年龄班的孤残儿童都围绕拟定中心课题综合运用游戏、美术、舞蹈、音乐、劳动等教育形式共同完成一个教学主题,但所授同一主题的内容深浅程度不同。
(二)主题教学的意义
孤残儿童就是被亲生父母遗弃后无父无母的残疾儿童,其中有的因为出生后身体等部位有不同的残疾,一般包括:聋哑、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闭锁、精神发育迟滞、脑瘫、跛脚等。
学前教育就是针对2~6岁的孤残儿童进行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他们虽患有不同的残疾,尽量开发他们潜在的智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其生活自理、语言、认知、情感等方面的能力。因为2~6岁是孤残儿童个性发展的重要阶段,尤其是他们都没有父母,所以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季节、节日、环境等来确定主题内容。另外,寓游戏于主题教学之中,把动物、植物、角色用拟人的形式寓于之中,每个主题内容应配以适当的教具,也就是情景教学,以增加孤残儿童的学习兴趣。
主题教学具有层次性、连续性,一般以一周或两周为一个时间段完成一个主题内容。主题教学是围绕每个月的教育重点交叉来进行,让孤残儿童们从中得到系统知识。同时,也要把感情、认知方面的教育融于教学中去。
在实施主题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孤残儿童的年龄特点、智力水平、残疾程度及家庭背景的不同,注意运用主题教学这一教学方法,更好地调动儿童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开发孤残儿童智力的意义非常重大。
二、孤残儿童学前教育主题教学活动的开展与实施
(一)主题教学课题内容的设置
沈阳市儿童福利院现有四个班型:小班、中班、大班、学前班。一般每两周或每周完成一个主题内容,所教的内容基本一致,但教的程度有深有浅,如:我在进行第一个主题教学时,因地处郊区,与外面的交往较少,又有一部分还刚入院的新生,所以我确定了第一个主题内容《懂礼貌》,其重点是德育教育,难点是词汇选择。经过两周的教学,全院的孤残儿童都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学前班的沈明明简直像个小大人,彬彬有礼地招呼每一位献爱心的客人,在这里到处能听得见“客人好、请进、再见、我来帮助您”等礼貌用语,每当有外来者参观学习,都夸奖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的热情、大方、懂礼貌。春去冬来,我们抓住这个机会,又开展了《认识冬天》这一主题教学,让孤残儿童到大自然中观察发现,欣赏冬天的一切变化。然后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及插图做补充,用谈话方式,告诉孤残儿童冬天来了,天上下了白白的雪花,人们都穿上了棉衣,准备迎接圣诞节……同时,还把《幼儿园教材》课本中有关冬天的内容都列入了学习的范围。
(二)主题教学课程的实验
主题教学虽然在幼儿教学中不是一种新形式,但在孤残儿童教育中却是新产物。按幼儿教育大纲可分为体育、语言、计算、常识、美术、音乐,把这六门课程都融入于主题教学中去。在明确主题内容的基础上,围绕主题先制订出每个班级每个人的教学大纲,然后根据班级、年龄、智力、残疾程度等情况来具体教,由于我班孤残儿童年龄较大,智力较高,所教的知识应是较深较难的,如:在进行《认识动物》这一主题时,积极调动每个孤残儿童学习的兴趣,动静结合,在认识猫、羊、狗、兔、鸡等动物时,以角色游戏形式出现,同时配以形象直观的教具,使每个孤残儿童在游戏中学到知识,不但认识了猫、羊、狗、兔的外形特征及名称,还使他们知道了胎生、卵生。同时还针对唇腭裂的这类儿童发音困难,进行了具体的教学,同时在教学中,还把第一周《懂礼貌》的内容贯穿在游戏中。在游戏中让孤残儿童分别扮演猫、羊、狗、兔。组织了《我去某某家做客》这一游戏,于是你好、请进、请坐、谢谢、请喝水、请吃饭等礼貌用语都用上了,孤残儿童部特别愿意去做。在教师的指导下,孤残儿童不但对前一个主题内容《认识动物》有了更深的印象,而且丰富了礼貌用语的词汇量,增强了交往的能力,使知识有衔接的过程。
(三)主题教学的分课形式
在主题教学中应分集体课、组别课。在集体课程中以常规内容为基础,让孤残儿童初步掌握主题内容,可增强孩子们的集体观念。
在集体课之后上组别课,组别课应根据年龄、智力情况、残疾程度来分组,即:唇腭裂的孩子应分在一组;弱智儿童一组;聋儿一组;正常儿童一组。然后,针对他们不同特点进行教学,重点突出,组别课在教学中更具体,使教学内容更深刻,更进一步把集体课学的内容扩大具体。组别课根据本组孩子的具体来教,如:对唇腭裂儿童的发音作为重点教学,更能贯彻主题教学的内容。
(四)主题教学中有机地把聋儿语训与音乐、美术、英语相结合
1.聋儿语训可以与音乐艺术相结合,每天集体课中的主题内容,全体孤残儿童所学的内容有深有浅。如:教认识猫、羊、狗、兔的同时,也可以用钢琴奏出Do、Re、Mi、Fa、Soi(小猫怎样叫)Soi、Fa、Mi、Re、Do(喵喵喵喵喵),让孤残儿童唱出来更加深了记忆,也增强了乐感。如:对有残余听力的聋儿进行听觉语言训练。
2.聋儿培训可以与美术内容结合起来,使学习的内容更直观、更形象。如:在学习认识小花猫的时候,老师在用头饰的同时,还可以教孩子们画小花猫,这样记忆更深,也加强了动手动脑的能力。
3.聋儿培训可以与英语内容结合起来,如:在认识动物猫、狗、猪,同时,也可以教孩子们说英语cat,dog,pig而且可以一半汉语、一半英语的儿歌形式反复强化,如:小猫cat喵喵喵,cat,cat是小猫;小狗dog汪汪汪,dog ,dog是小狗。另外,在教礼貌用语时也可以加入英语,如:您好 How do you do (Hello);欢迎您来孤儿院 Welone to the Orphanage;再见 Good bye。
三、主题教学的成果与分析
实践表明,以主题教学形式,在儿童福利院开展以来,这种形式不仅吸取了中国北京聋儿语言康复中心的经验,而且还结合了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的。
通过开展主题教学,儿童福利院的孤残儿童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不会拿笔的会拿笔了;不会写字的会写字了;调皮捣蛋的,说文明用语了;不会穿衣穿鞋的,能穿好衣服和鞋子了;不会站排的,能站排报数了;不会拼音的,会读声母韵母了;不会写数字的,能写100以内的数了;不会跳舞的,能跟着音乐跳各族舞蹈;不会拉小提琴的,会拉许多名曲了;不会说相声的,会说对口相声了;不会说英语的,能与外国人交谈了……
关键词:高职教育;学前教育;学前儿童文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139-01
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儿童教师的摇篮,在针对学前教育对学生进行培养时,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讲解和学习是必备环节,但儿童文学作品的讲解也需要一定的方法,本文将针对高职语文课堂中儿童文学的教学方法展开讨论。
一、明确儿童文学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
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就是通俗易懂,适用于幼儿进行阅读,是儿童成长的必备精神食粮,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包括儿歌、儿童诗、童话、故事、散文、戏剧等几种类型。在对儿童进行教学活动时,一名好的教师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但根据调查显示,现在全国绝大多数进行学前儿童教学的任课教师都没有接受过学前儿童文学相关内容的学习。如果一个进行学前儿童教学的任课教师对儿童文学没有基本的知识储备,那么对儿童进行学前教育的目的和行为就毫无意义,因此,在高职课堂中进行学前儿童文学的教学和作品的讲解尤为重要。
在高职的课堂中进行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讲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任课教师可以通过对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讲解加深学生对学前教育的理解,为研究婴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其次,任课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讲解,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基本文学素养,促进更多的学生投入到学前儿童文学的创作中,为研究童话对幼儿想象能力的成长和儿歌对婴幼儿语言能力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文学素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中的必备环节,任课教师可以通过在高职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讲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从而使学生可以在未来成为一名合格的文学素养的培养者,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素质提高来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的儿童。
任课教师需要让学生充分明确学前儿童文学的重要作用,才能帮助学生在今后更好的担任一名学前教育工作者。
二、针对学前儿童文学教学的方法
1、仔细研读教材,选取优良教材
在教学过程中,教材的选取也是成功教育的一个必备环节,因此任课教师在开展学前儿童文学的课堂教学时,首先要选取适当的教材,因为我们主要是研究儿歌、儿童诗、童话、故事、散文、戏剧等作品类型对婴幼儿能力的发展影响,因此要保证教材中的内容可以将学前儿童文学的特点展现的淋漓尽致,同时也能够适合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只有选取了适当的讲解教材,学生才能够对学前儿童文学的学习产生充足的兴趣,并且能够从教材和课堂的学习中学习到知识,继而才能够为研究做好充分的准备。
2、让学生认清学前儿童文学的地位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已经成年或者接近成年,因此学生在思想上对学前儿童文学的认识并不完备,绝大多数的学生会轻视学前儿童文学学习在幼儿教育中的关键作用,会采取一种不认真的态度进行学习。所以,任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学前儿童文学的教学和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讲解之前,需要先将学前儿童文学在学前教育乃至整个教育发展阶段中的重要作用讲解给学生。学生明确了学前儿童文学的重要地位,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前儿童文学的学习中,进而促进自身的素质提高。研究儿歌对婴幼儿语言能力成长的影响和童话对幼儿想象能力的成长起到的作用需要学生能够明确婴幼儿各项能力的基本情况以及充分把握儿歌和童话等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这就需要教师在高职课堂教育中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
3、儿歌对婴幼儿成长的影响
儿歌,又可以称之为童谣,是指针对儿童特点而特别创作的传唱性的歌谣,可以让儿童产生共鸣,激发想象的歌曲作品。儿歌不仅具有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风格和特点,还具有民歌创作的艺术风格,琅琅上口,可以让儿童很容易接受。因此,儿歌作品可以说是结合了诗韵艺术和受众年龄特点的通俗文学体裁的作品,因此儿歌对婴幼儿能力成长的影响意义深远。
(1)奠定语言学习基础。儿歌的特点是简单易学、朗朗上口,可以让幼儿在短时间内学习到一些平常接触不到的语言知识,能帮助幼儿进行学前的语言学习和相关词汇的积累,同时儿歌也可以传递部分简单的生活信息,可以为幼儿的语言基础学习奠定基础。
(2)激发幼儿语言学习兴趣。儿歌是一种具有押韵、韵律等特点的作品,通过简单的情感表达激起幼儿对日常生活模仿的兴趣,同时儿歌的创作符合幼儿世界观和认知能力的事物,通常会从幼儿身边的生活入手,让幼儿能够关注生活,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更加主动学习儿歌语言。
(3)提高幼儿的语言交流能力。儿歌是幼儿之间交流的共鸣,可以引起大多数幼儿群体说唱一首儿歌,幼儿在集体传唱中能够感受到集体感。同时在和其他同学游戏或者生活中,幼儿也可以通过对部分儿歌的传唱,相互倾听、模仿和矫正,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交流能力和情感沟通能力。
4、童话对幼儿想象能力的影响
成人世界里的绝大多数内容是幼儿无法理解和掌握的,因此成人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不能从自身的生活出发。而童话故事中的环境相对活泼、轻松、单纯,可以让幼儿很好的接受,因此,必须要重视童话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1)童话可以让幼儿更好的学习到道理。童话通常都是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向幼儿表述有利于幼儿成长的道理,让幼儿在一个相对简单、单纯的环境中感受到真、善、美、假、恶、丑,了解到是与非。童话可以把抽象的道理、是非的分明和强烈的爱憎情感更加生动、活泼的表现出来,从而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玩具;幼儿;家长
玩具伴随儿童的成长,好的玩具不仅能够给儿童带来快乐,更能提高儿童在创造力、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等,不仅仅是孩子们最亲密的伙伴,也充当儿童的良师益友,如何正确的选择适宜儿童身心发展的玩具,成为我们关心的热点话题。
根据国内相关调查,幼儿家长是玩具选择购买的直接影响者,玩具不仅是玩耍的工具,还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性、增进幼儿认知能力,促进幼儿运动技能等等。
一、学前儿童各阶段身心特点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由于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不同,幼儿的需要也不同,应该为他们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和需要的玩具,以促进其身心更好的发展。
婴儿时期语言发展迅速,喜欢探索性和操作性的活动,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在玩具的选择上,家长锻炼孩子的感觉能力、运动能力等。如玩具球、玩具车、积木玩具、大拼图玩具等。
幼儿时期的孩子随着身体的成长,动作协调性逐渐灵活,语言表达逐渐完整,已开始有具体形象思维雏形,通过玩具的伴随,引起幼儿对所体验过的事物的直接联想和想象,并引起相应的一些行动和活动,为各种游戏的开展提供了条件。这个时期的幼儿喜欢问问题、开始模仿身边一切认为喜欢的事物。幼儿借助玩具看、听、说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通过角色扮演,组建物体,搭建场景,孩子观察世界的能力得到提升,手眼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潜力都得以激发。
5-6岁的孩子善于模仿,活动性更加灵活,也有了一些自我保护意识,能够独立完成一件作品,这时家长要选择那些能锻炼孩子大肌肉运动的玩具,可以采用一些建构玩具,不同形状的厚板、三合板、胶泥、橡皮泥及一些废旧材料,让孩子进行一些结构游戏,利用这些材料造房子、搭大桥、建火车、塑动物等等,进行创造性游戏,激发孩子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发展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家长对幼儿玩具的选择与指导策略
玩具的生动的形象,鲜艳的色彩,夸张的设计等深深的吸引着孩子,成为孩子的亲密伙伴,这就是玩具的娱乐性。但是各种玩具,虽然功能不同,但都应在某种程度上对促进幼儿某一方面的发展有益,使玩具在娱乐幼儿的同时收到一定的教育效果。
1.陪伴胜于培养
如今生活压力大,大多数父母皆为上班族,购买了玩具却不能陪伴孩子游戏。另一方面,家长对亲子游戏的作用认识不足,很多家长往往认为孩子在玩玩具,自己就不必插手了,这些都导致家长一般会花费很少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玩玩具,游戏中家长与幼儿共同搭建、组装、探讨,大大培养了幼儿的协作精神和创造能力,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恰当的选择加上适当的陪伴才能事半功倍。
2.为孩子选择质量过关的玩具产品
玩具以其生动形象、色彩和声响,吸引幼儿,能激发儿童动手、动脑及身体各部分活动的积极性。看、摸、闻、咬、打玩具是儿童游戏过程中常见的现象,这就需要玩具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一些不安全的玩具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玩具的安全性是家长在挑选玩具时首先要考虑到的问题,当然,监管部门也应加大力度,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的玩具市场环境
3.重视玩具的定期消毒
玩具促进幼儿的发展工具,是幼儿的“亲密伙伴”,但是,玩具也是寄生虫的载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公共设施、早教中心、儿童娱乐场所的玩具都是共用,这种情形之下会使儿童玩具上存在大量的寄生虫,而寄生虫病又是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常见病,因此,家长一定要经常为孩子的玩具清洗消毒。
4.培养孩子整理玩具的习惯
培养幼儿样成整理玩具的习惯是慢慢养成的。在幼儿玩玩具结束时,告诉幼儿要及时整理玩具,在督促的同时要经常鼓励和夸奖幼儿,使幼儿尝到整理玩具的“甜头”,要将整理玩具成为游戏过程中的一部分,玩具整理的过程随着幼儿的成长可以慢慢进行分类,所以借助玩具不仅有娱乐性还有教育性。
5.转变观念,重视玩具的娱乐性
玩具是游戏的物质支柱,儿童通过摆弄和操作玩具进行学习、探究,从中促进儿童协调能力、智力的发展,而现实越来越多的家长们对于玩玩具的目的性寄予太高的期望,希望孩子能通过玩玩具获得更多的知识,从而更注重玩具的教育功能,玩具生产厂商也因此为了迎合家长的心理,这样很容易给孩子带来压力。因此,家长要转变观念,要重视玩具的娱乐性,不要把开发智力作为购买玩具的目的,让玩具更加真实的成为孩子们的亲蜜伙伴。
6. 对电子玩具的正确认识
随着电子产品的日益丰富,手机、网络、平板电脑的出现势不可挡地走进孩子的生活,不仅传统玩具失去了魅力,更让一部分孩子深受其害。美国学者的相关研究已持续数十年,研究指出,无论是"旧"媒介,如电视、电影、杂志;还是"新"媒介,如网络和社交网站、电脑游戏、智能手机、ipad等,对孩子的发育、行为和学习都会产生双面影响。研究发现,如果儿童每天长时间对着电子屏幕,容易出现攻击行为、过早的、吸烟酗酒、肥胖和在学校学习成绩差等。也有证据表明,电子产品通过一些教育软件能提高儿童早期语言、阅读能力,对亲社会行为也有积极的影响,虽然是有两面性,但危害的一面更加不容忽视。
三、自制玩具和民间传统玩具的优势
教育学家苏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可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是发展幼儿智力的有效手段。在物质条件不断丰富的环境下,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不断加快,自制玩具往往被不断忽略,然而在自制玩具的过程中,幼儿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创造力。
家长应对玩具有正确、全面的认识,不应把眼光局限于商店橱窗内摆设的玩具,自然中凡是能给孩子提供娱乐的东西都是玩具,手工制作玩具可以提高幼儿变废为宝的创新思维方式,如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自制的玩具,玩法、形式更为灵活、多样,让 孩子自己动手的空间相对更大,孩子对于经过自己动手制作的玩具,也是玩劲十足,这样的自制玩具可以促进孩子的想像力,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爱护他人与自己劳动成果的意识。
总之,好玩具胜过好老师!我们可以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从发展幼儿思维水平的目标出发,为幼儿提供合适的玩具,可以胜过一本好的教科书,对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引发并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探索性、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材 幼儿园游戏指导 邱学青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5.12
[2] 幼儿游戏理论 华爱华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5.10
[3] 幼儿游戏与玩具 姚伟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11.11
[4] 丁海东编著 . 学前游戏论 [M].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116-117(5).230.
[5] 刘炎 .儿童游戏通论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家庭教育学前幼儿心理健康责任义务重任随着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人们懂得了休闲,一切吃喝娱乐的地方常常闲人云集。有的人沉浸在四四方方的麻将桌上;有的人沉浸在吆五喝六的啤酒桌旁;有的人沉缅于震耳欲聋的K歌厢房;有的人静夜上网聊天偷菜婴儿啼哭也无妨……是选择做生活的主宰者,合理地利用闲暇,发奋进取,不断地充实自我?还是忙里偷闲糜糜堕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试想想,有的家长沉浸于此中忘记了吃饭,忘记了睡觉,更忘记了自己为人父母所应尽的责任。有的父母为了喝酒导致人命伤亡,有的父母为了打麻将负债累累,有的父母彻夜放歌致使孩子煤气中毒……世人闻之痛心矣!痛定思痛之后,怎样为父母呢?笔者以为家庭是培养儿童良好性格和早期智力开发的摇篮,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和终身性的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教师,家庭教育为儿童以后的教育辅下了第一块基石,家长应认识到教育子女是自己对国家、对社会应尽的义务,是一种法定的社会责任。
幼儿健康行为的养成被视为幼儿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标,幼儿健康行为的建立、改变和巩固的规律是幼儿健康教育研究的重点。幼儿知识经验较少,对自己的身体缺乏认识,独立生活能力、自我保护能力都比较差,若家长能根据幼儿的特点抓住点滴时间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则有利于幼儿形成健康的行为模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一、通过感知讨论有关健康的知识,提高幼儿对健康的认知水平
提高幼儿对健康的认识水平不仅有利于他们形成对健康的积极态度,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健康行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与幼儿健康教育相关的信息,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善于运用周围环境中各种有教育意义、有价值的信息,通过有意识的引导,将与健康有关的信息纳入幼儿感知、关注的范围,在幼儿感知后鼓励幼儿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讨论、交流,并在这一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认知,提高对健康的认知水平。
二、通过实际操作练习,帮助幼儿获得健康的行为方式幼儿通过感知讨论知道了为什么做、应怎样做,还要通过实际操作练习才能获得相应的行为方式
家长要成为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引路人,首先应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建立真正的威信。因为学前儿童的模仿力强,可塑性大,所以学前儿童父母要注意检点自己的言行,做到身体力行,言行一致。日本心理学家大西宪明说过:“做父母的必须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进行反省,在考虑怎样对待孩子的问题之前首先扪心自问,作为一个人,我应该怎样生活?……”只有这样,子女才信赖和尊敬父母,在思想感情上与父母保持一致。
正方向发展:孩子在幼儿时期不娇惯,不放纵,教育及时得体得法,则可能形成勤、俭、勇、诚、谦、合等性格特点。勤,即勤奋、勤快。他们从小就热爱学习、勤奋、刻苦。俭,即节俭、俭约。他们在家长和教师的正确引导下,从小就不浪费一星一点儿物品。勇,即胆大勇敢,且有韧性。他们从小就不怕苦,不怕难,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也一定想办法完成。诚,即诚实。他们从小就实实在在,不说谎、不作假。谦,即谦虚。他们从小就能虚心学习,谨慎从事。合,即合伙合群。他们从小就能够跟别的小朋友合得来,友好相处,关系融洽。
具体做法如下:
1.平时引导孩子多活动、多模仿、多动脑、多动手,能自己做的,一定让他们自己做。对于他们在生活中,活动中的一些(哪怕是微小的)勤奋、勤快的表现,及时进行表扬、鼓励,以增强他们更大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2.平时教育孩子爱惜粮食,爱惜物品,爱惜一切劳动成果,养成节俭不奢侈浪费的良好品德,并使他们在生活中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
3.平时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们胆大、心细且不怕困难的良好品性。无论做什么事或玩什么游戏,一般情况下让孩子自己来,家长只是给予一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同时要引导孩子做得有头有尾,善始善终,敢于承担责任,绝不要养成他们半途而废的坏习惯。
4.平时教育孩子说话说实话,办事办实事,要实在,要诚实。这就需要我们要像《曾子杀猪》中的曾子那样,说到做到,对孩子所做的承诺,所许的愿,一定得负责到底,绝不应从一开始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而不利于孩子的良性成长。
5.平时有意识地让孩子与左邻右舍、居住区的孩子多结伙、多说话、多在一处活动、玩耍、做游戏,并且引导教育他们与别的小朋友好好相处,合玩合乐,能说到一起做到一块儿。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前根除前边所论及到的独、暴等不良脾性。而换之以合、谦等良好的脾性,以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当然这则需要我们做家长的密切配合,如教育孩子在和别的小朋友的相处之中不霸道,不任性,以礼待人,懂得温和谦让。如自己错了敢于承认,并诚心地向别人道歉,以取得别人的谅解和友善。而要做到这些,我们做家长的绝不应“近视”和护短。否则,将大大不利于自己宝宝身心的健康成长。
于是,我在这里大声呼吁家长,拿出爱心,拿出诚心,拿出真情,拿出热情来教育培养好我们的“小太阳”“小皇帝”“小公主”“小未来”。
反方向发展:如果孩子在幼儿时期娇生惯养,放任自流,则可能形成懒、奢、懦、伪、暴、独等性格特点。懒,即懒惰,懒散。他们从小就松松垮垮,不严格,拖三拉四,不愿动脑动手,学习更谈不上用功了。奢,即奢侈、浪费。他们从小就大手大脚,喜欢吃好的,穿好的,玩好的,吃或用的东西随手抛掉,一点也不心疼。懦,即胆小怕事,不敢承担责任,且无韧性。且很少把事情善始善终地做好。伪,即虚伪,不诚实、不实在。暴,即暴躁、浮夸。他们从小性情粗鲁,脾气暴躁,没有礼貌。独,即独断专横,独来独往。他们从小就脾气固执,性格孤僻,跟别的小朋友合不来,且往往吃独食,占独位,半点儿不让人。
以上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特征,必然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所以,我们应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孩子从小就进行有益有素的训练,以促使其向正方向的有益于社会的良性的发展。
家长要不断充实自己,掌握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努力学习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从而不断提高教育子女的水平。儿童的兴趣十分广泛,好奇好问好探究,家长应当有丰富的知识领域以满足其求知的欲望。父母还应掌握爱与严的分寸,正确地把握爱与严的尺度,这是家庭教育的一门艺术。热爱自己的孩子这是所有为人父母的一种天然的本能,但是,真正的爱是什么?是娇惯、溺爱、放纵吗?否,真正的爱应当表现得有节制、有分寸、有理智,既要反映出尊重孩子的人格,满足孩子的正当需要,又要能抵制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决不无原则地迁就和让步,不允许孩子用哭、闹作为满足欲望的手段。严是严格执行一定的行为要求。严决不是板起面孔,动辄训斥,打骂,处罚,长期以往,幼儿会形成逆反心理,同时起到了相反的教育作用。严要严在刀口上,要求在适当,允许孩子在一定行为范围内有决策、选择的权利,凡是儿童自己会做的事,父母不包办,凡是儿童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父母不代替。凡是会损害儿童自尊和自信的语言、行动,父母不要做。家长对儿童有爱有严、掌握恰当,家庭各个成员对孩子的教育态度一致,教育要求保持一贯,这对儿童一生都将发生良好的作用。
最后,家庭应为孩子建立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家庭应有稳定的生活日程和秩序,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对保证儿童心理健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家庭中,父妻之间应平等相处,做到互爱互助互谅。同时在事业上比冀双飞或夫唱妇随等,父母和孩子之间要保持一种和谐、融洽的民主气氛,父母要尊重儿童的意愿,从而培养儿童良好的性格和树立自信心。家庭生活要有张有驰,合理地利用闲暇时间。在周末带着孩子去大自然领略风光,或去亲朋好友家做客,这都是好的度过闲暇的方式,但父母要把握好人际交往的尺度,交往不要过频。
愿天下父母抬起头来,看看自己可爱的孩子,肩负起教育下一代的重任,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关键词:家庭教育 问题 对策
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接受的初始教育,其宗旨就是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这种发展对儿童来说是根本的、奠基性的。儿童出生时,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外部世界,与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相比,此时儿童好比一张白纸。家庭教育正是要在这张白纸上涂抹最初的色彩,家庭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奠基性作用是非常关键的。
一、现今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素质普遍偏低
家长文化、道德素质对整个家庭活动及家庭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是决定家庭教育优劣的一个重要因素。家长文化、道德素质的高低决定家长的知识水平、品德修养,家长对早期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家庭教育方式和方法的运用等。同时家长作为孩子的榜样,要切实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努力改正自身的不良品行,努力让自己成为孩子学习的正面的、积极的榜样。
(二)家长教育观念认识错误
有些家长则把儿童的发展完成看成是遗传因素决定的,是自然成熟的过程,认为家长在儿童发展的过程中起不到什么作用。这种家长在实际实施教育时,往往显得过于消极、冷漠,忽视自身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忽视对孩子的教育,经常采取放任自流的方式,或者是认为,我不是老师,不懂得教,所以我们只管生孩子、养孩子,至于教孩子,那是学校的事。这是一种“只养不教”的观点,是一种极为不负责任、推卸责任的做法。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期望高,对孩子采用“专制型”的教育方式,这种家长对孩子要求过高,要求过于苛刻和严厉;有些对孩子期望低,对孩子采用“忽视型”的教育方式,这种家长对孩子所做的事情不闻不问,任其发展。
(三)家长教育方式缺乏正确引导
在如今的社会中最为普遍是溺爱型,溺爱型的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时总是以孩子为中心,他们视子女为掌上明珠,采用一种永爱过度的教育方式。日常生活中,他们处处袒护,事事包办,使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其次放任型在现实生活中也比较常见,这类父母由于工作比较忙,没时间照顾孩子等原因,因而对孩子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他们往往无视孩子的存在,采取不管不问,放任自流、任其发展的做法,无论对孩子的优点、取得的进步,还是缺点和遭受的失败,他们都不予关注,不予反应。另外专制型的家长往往认为自己的观点、想法是对的,对孩子过于严厉,教育孩子的语言和方法过于简单,对孩子所犯的错误,他们的解决方式往往是打骂。
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对策
(一)提升家长素质
首先父母要加强自身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方面的修养,父母的品质,无时不在影响着孩子,家长有无强烈的事业心,有无积极的生活态度,有无正直的品格,有无宽阔的胸怀,都将成为子女道德行为和思想评价的标准及依据,也是教好孩子的基础和根本。其次家长必须努力学习和掌握一些文学、史学、语言、教育学、卫生学、营养学等方面的知识。既要主动辅导孩子学习,教给孩子科学的方法,又要对孩子提出的一些基本问题、常识作出较满意、正确的回答。若孩子一问家长三不知,或回答中出现知识性错误,这将对子女的学习和成才带来不利。最后家长言谈、举止、仪表是内在心灵的表现,是思想品质和文化素质的具体反映。家长要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及仪表的修养。
(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1、树立科学的儿童观
正确、科学的儿童观具体内容包括:儿童是人,但不是小大人,不是成人的简单复制;每个儿童都是独立的个体,具有独特个性;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是在不断发展着的,教育应该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儿童时自身发展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儿童的发展是生物遗传、环境、社会、教育以及儿童自身等因素多层次相互作用的结果;儿童通过活动,在活动中获得发展,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要活动,成人应当尊重和珍视;儿童应获得全面发展,其身心发展的各方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等等
2、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建立对孩子的合理期望,并进而制定合理的、适宜于自己孩子特点、发展水平和兴趣需求的培养目标,最终通过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等方式,促进孩子在自身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向前发展。具体而言,科学的教育观的内容包括:尊重儿童的本能、兴趣和需要;注重儿童发展的自然速率、规律和水平;对儿童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认识到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以游戏为主导活动;等等。
(三)采用正确的家长教育方式
在当今社会中最适用的是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这种方式是积极的,这种类型的父母总是采取们,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表现出一种冷静的热情和有克制的疼爱。他们能够充分理解子女的兴趣和要求,经常向子女提供足够而有效地信息,并且言传身教,引导子女自己作出选择和决定。他们尊重孩子的想法,使孩子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他们对孩子的要求不会过于严厉,但也不是特别娇惯,该表扬就表扬,该批评就批评,既随心所欲地支配,也不放任自流,对孩子的爱总能够适度地把握。在家庭中,孩子和父母是朋友的关系,地位是平等的。他们之间能够相互交流,相互指正。父母把孩子当成是独立的人,赋予他们同等权利和义务。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父母对孩子取得的进步给予积极的肯定,而对孩子遭受的挫折又能进行合理的鼓励。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它是其他教育方式(幼儿园教育、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教育形式。家庭教育对孩子、对社会所产生的实际效用也是其他教育方式无可比拟的。因此,家长必须高度重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并与幼儿园教育相结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丁连信:《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
[2]李朝安:《浅谈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国防教育网,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