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5:53:5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档案文献管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 数据来源与处理
以《管理》为数据源,在CNKI中检索获得2004年~2013年3111条数据,剔除新闻、通讯、卷首语、文苑、休闲等,得到2343篇论文,参照《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通过自编程序在SPSS19.0中输入参考文献相关数据,得到参考文献引用次数5679次。
2 统计结果与分析
2.1 篇均引用及普赖斯指数(整体)。《管理》2343篇论文中被引总数660篇,引文总量5679次,平均被引率28.17%,篇均引用2次,低于王文统计的同期《通讯》和《研究》的篇均引用7.49与6.74次[1]。根据表1中的年度变化,除2010年外,整体上《管理》呈现稳健上升趋势。普赖斯指数(引用文献中5年内引文量与总引文量之比)是评价期刊新颖度的数量指标[2],10年《管理》总引文量5679次,5年内引文量2619次,普赖斯指数平均值为46.12%,其中2005年达到64.05%,说明2005年引用文献的内容新颖度最高,《管理》作者在档案学领域新信息的吸收与使用,引文新颖度的提高方面仍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表1 2004年~2013年载文被引及引文量情况
2.2 文献类型分布(整体)。《管理》的引文按照中文、译文、外文划分,统计出中文5332次,译文171次,外文176次,占比分别为94.3%、2.6%、3.1%,说明《管理》的主要参考来源也是中文参考文献。比较而言,《管理》译文外文5.7%的引用低于《通讯》《研究》12%与14%的引用量[3]。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将无法归类和未说明的文献统一归为“Z”,并将中文参考文献单独统计。表2可见,中文与整体,其J、M、OL的比例和均超过了92%,其他类型差别不大,这与《通讯》《研究》的比例相当。在中文中,期刊文章和专著占比85.18%,明显主导着参考文献的比例。此外,网络文献OL占比8%左右,明显高于除J和M外的其他类型,说明网络在文献引用中的作用逐渐显现。
表2 文献类型分布
2.3 期刊文章(中文)。期刊被引3468次,涉及463本期刊,为便于与王文比较,排名前15见表3,排名前10高被引论文见表4。从统计数据可知,一是《管理》对排名前15的期刊引用2452次,占比70.7%,集中性强,其中对《通讯》《研究》《中国档案》的引用占比30.7%,虽略低于《通讯》《研究》的35.91%和36.53%[4],但仍占引用总量的三分之一。二是在463本期刊引用中,仅引用1次的有283本,占比61.12%,低于《通讯》《研究》的64.48%和63.97%[5];引用9次以上的有35本,仅占7.6%,略高于《通讯》《研究》的5.72%和5.65%[6],分散性大。三是《管理》自引率13.75%,介于《通讯》的20.96%和《研究》的11.29%之间[7],同时,排名前10高被引期刊论文有7篇来自《管理》,自引率高。四是《管理》对《通讯》《研究》的引用高达13.52%和8.13%,但《通讯》《研究》对《管理》的引用仅为3.16%和3.03%[8],互引率不对等。五是《管理》排名前15的高被引期刊均为档案学专业期刊,且与《通讯》《研究》有12本期刊相同,学科独立性强。
表3 高被引期刊分布(前15)[9]
表4 高被引期刊论文(前10)
2.4 图书(中文)。中文图书被引1074次,涵盖492本图书,其中仅被引1次的图书有343本,占69.72%,高于王文图书被引1次的66.11%[10]。其中,冯惠玲、周雪恒、吴宝康、何嘉荪、陈兆?、邓绍兴等6人7本专著位列《管理》《通讯》《研究》高被引专业书籍的前10,说明此6人的书籍在档案学领域影响力很大;非专业书籍排名前10的无一相同。详见表5。
表5 高被引图书(前10)
2.5 学位论文、报纸、报告等其他类型文献(中文)。学位论文、报纸、会议集、标准等在参考文献中有372次,占6.98%,详见表2。(1)学位论文。涵盖30所高校,仅被引1次的有18所(60%),高于王文25所(43.1%)高校被引1次的数据;被引5次以上的集中在苏州大学(18),黑龙江大学(7),安徽大学(6),中北大学(5),其中苏州大学与安徽大学在王文统计中亦位列前六[11]。(2)报纸。涉及24份报纸,其中,中国档案报(19)、中国青年报(9)、光明日报(8)、人民日报(8)排名前四,仅被引1次的报纸有15份,占62.5%,与王文61.22%相差无几[12]。(3)会议论文集。54次被引涉及35个会议,其中17个涉及历届档案工作年会,9个属于档案工作文集、文选,9个无法核实到具体会议;被引频次最高的是“曾三档案工作文集”,其次为2010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4)标准。排名前2的是GB/T18894-2002《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与GB/T20988-2007《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其他类型数据甚少,不再赘述。
2.6 网络文献(整体)。《管理》网络文献引文有507篇,占8.93%,篇均数不到0.4,低于《通讯》《研究》的23.34%、24.48%[13],虽所占比例很小,但整体数量上在逐年增加。按照丁敬达的档案学期刊网络引文类型分类[14],《管理》10年间网络引文以静态类网页(244)为主,占48.13%,其他网站类(164)占32.35%,动态类网络(99)最少,占19.52%;整体可访率为41.8%,而动态类网络可访率最低仅为21.21%,说明动态类网络稳定性和持久性较差,作者在引用时要更加审慎[15]。从网络引文域名来看,《管理》引文集中分布在.com(168)、.gov(139)、.org(34)、.edu(32)、.net(31)中,占79.68%,与丁敬达统计的2002年~2011年《通讯》《研究》的数据一致[16]。
2.7 译文、外文文献(整体)。在171次引用中,图书引用 121次,涵盖50本,只被引1次的有36本,最高被引的为谢伦伯格的《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高达52次;期刊35篇,仅被引1次的有13篇,高被引前3的均为(加)特里?库克
表6 网络文献引用年度变化表
的文章,即:“铭记未来――档案在建构集体记忆中的作用”“档案学与后现代主义:旧意新解”“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观念:后保管及后现代主义社会里信息与档案管理中面临的一场革命”,与王文统计一致。
表7 译文类型分布
外文被引共176次,表8可见。整体上外文引用呈上升态势,平均篇引用为0.07次,低于《通讯》《研究》的最低值0.1[17]。引用主要集中在网络文献(88)和期刊(43)上,说明作者对外文的获取主要依靠网络渠道。其中,43次期刊被引中涉及27本期刊,高被引外文期刊与王文统计相同的有《Archival Science》《The American Archivist》《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18]。
表8 外文引用年度变化表
3 结论与探讨
3.1 加强参考文献著录规范性。参考文献作为一种引证凭据和对他人成果尊重的表达,其著录规范性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作者的学术研究水平。5679次引用中存在“四缺”,即:缺作者(561次)、缺标题(178次)、缺来源(124次)、缺时间(250次);“五错”,即:作者名字错,如“刘东斌”标成“刘斌东”,类型错,如“N”标成“J”,文献标志码与期刊位置放错,出版时间标错,刊名写错;“两不规范”,即:多名作者间的标注符号用“、”“,”不一,文献标志码“M”“C”“G”混用。
3.2 增强档案学科开放性。参考文献主要分布在“理论探讨”(2798)、“业务研究”(1153)、“争鸣”(362)等19个栏目中,从学科内交流来看,高被引论文前10中有5篇来自“争鸣”,作者就同一主题探讨较多,档案学科内、作者间的交流较多,开放性较高;从学科间来看,档案学科与关联学科、交叉学科、工具学科的交流甚少;“海外采风”(104)采的多,批判、移植、“本土化建设”寥寥无几。
关键词:组织管理 档案 文献遗产 保护技术 推进 作用
客观上,长期以来我国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十分重视保护技术的开发,形成了以技术研发为主导的基本特征,却忽视了如何组织实施技术的研究。当代文献遗产保护及其研究工作也暴露出一些缺陷,诸如对文献遗产的结构与分布研究不够、对保护基础工作的重视不够、部门各自为政、部门间保护工作失衡、专指性保护法律缺位、专门性教育匱乏、技术研究项目重复、科研机构设置不合理等。这些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影响到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技术推进的成效。如何科学地认识档案文献保护技术推进过程中组织管理的地位和作用,并在实践过程中通过组织管理的优化使得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技术推进的成效最大化,这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1.对组织管理在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技术推进中作用的正确理解
“组织”含有多种含义:是社会实体;有明确的目标;有精心设计的结构和协调的活动系统;与外部环境相联系。管理是存在于社会中的一种目标责任活动过程,它以人为中心,以决策为基础,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手段协调组织活动中的各项关系和工作,以期达到预期的目标。可见,组织与管理的含义是不同的。组织管理,相对于档案文献保护的技术层面而言,是影响技术推进的各种因素的总称,是档案文献遗产技术性保护以外的各种因素的统称。以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标准为例,不论是国际标准还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它们本身并不是技术,但直接影响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技术的实施,故将其归纳到组织管理层面。
《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第4条规定,遗产保护需要各国竭尽全力,最大限度地利用本国资源,必要时利用所能获得的国际援助和合作,特别是财政、艺术、科学及技术方面的援助和合作。这体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遗产的总体思路和基本框架是技术层面与组织管理层面的有机结合。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指出,要用十七大精神推动当前的文物保护工作,一是要积极结合文化遗产保护实际开展调査研究,着力思考研究各项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矛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讨新思路新举措,力争取得一批富有成效的调研成果。二是要抓住文物保护法修订颁布五周年的时机,大力开展宣传贯彻文物保护法活动。三是要推进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査工作。目前各地都积极启动普查工作,但是工作进度还不平衡。调査研究是推动文物保护工作的基础,而法律宣传、组织以及人财物的保障,都是文物保护技术房面之外的部分,归属于文物保护的组织管理层面。
可见,保护遗产并非只是“技术“一枝独秀,需要百花齐放,多方合作。在档案文献遗产保护过程中,技术的应用是硬性的,技术应用过程中的组织管理是软性的。只有硬性和软性的有机结合,即技术的应用及其组织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技术推进才会产生成效。也就是说,在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技术推进的过程中,技术性保护的优先使用具有必然性,而树立以技术为主、多方兼顾的基本思想,才能取得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技术推进成效的最大化。
2.组织管理在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技术推进中的作用从定量的方面进行研究
为了定量分析组织管理各个因素在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技术推进中的作用,有必要对影响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因素进行剖析。
因素是构成事物本质的成分,决定事物成败的原因或条件。在档案文献保护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必然存在各种复杂的因素影响着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成效。按照视角的不同,这些影响因素既有社会方面的,也有机构方面和个人方面的;既有行政管理方面的,也有业务工作方面的;还可以分为人、财、物方面的,物质的、能量的和信息的,国内和国外的,保护系统内部的和外部的等。对这些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全面地考察与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技术推进相关的各种因素,从中发现组织管理所起的作用。
一般认为,影响保护档案文献成效的因素可以分为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内因方面,与之相关的因素包括管理机构、业务机构、科研机构、教育机构、保护法律法规建设、保护物质条件与经费投人等。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根据,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运动的源泉和动力,它规定着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基本趋势,直关档案文献保护的效果。外因方面,档案文献保护系统与外界有着密切的相互联系。相互联系的实质是系统各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发生着广泛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这些外界因素不仅包括宗教、政治体制、经济实力和技术条件等社会环境因素,也包含人为因素,毕竟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遗产保护意识和行为。因此,社会保护意识的强弱、
相关法律法规是否健全、遗产保护信息传播通畅与否、经费保障是否得力等都直接决定着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发展步伐,影响着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未来。由此可见,不少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制约着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水平和速度。其中,组织管理方面的因素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因此,在实施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技术过程中,需要加强组织管理方面的工作。
3.组织管理与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技术推进之间的定量关系
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过量化研究。层次分析法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家萨蒂创建,是对问题所涉及的因素进行分类,然后构成一个各因素之间相互连接的层次结构图。因此,对于因素的分析与判断是层次分析法的重要步骤之一,也是其基本要求和逻辑起点。
在实际应用方面,层次分析法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正是由于能够将复杂问题中各种因素通过划分成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并使之条理化,它不仅在旅游资源评价方面有突出的应用,而且被广泛地应用于经济管理规划、能源开发利用与资源分析、城市产业规划、人才预测、交通运输、水资源分析利用等多个方面。应用层次分析法时,需要将各种有关因素分为目标、准则和措施三个层次。其中,目标是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希望达到的目的;准则是衡量目标能否实现的标准;措施是实行目标的方案、方法、手段等。
参考文献
[1]马建华,管华.系统科学及其在地理学中的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在《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规定》当中有明确指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社会保险业务过程中形成的记录、证据、依据,按照《社会保险业务材料归档与保管期限》进行收集、整理、立卷、归档,确保归档材料的完整、安全,不得伪造、篡改。对于进入医疗档案管理内容的类别可以划分为永久性和定期性两大类,其中定期保管类当中又分为10年、30年、50年、100年等几小类。而对于上述的各种社会保险业务的档案在管理过程中都是具体依据国家所颁布的《社会保险业务材料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相关要求进行执行。因此,一名从事医疗档案管理的从业人员,要想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及服务水平,就必须要明确自己所从事行业的相关工作内容是什么。通过认清与掌握自己的工作范畴,工作内容,才能更为有效地提高社会服务水平。
二、以对医疗档案前期文书的处理为切入口
从医疗档案管理的角度来看,档案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是实现有效档案管理的重要前提。要使档案规范、标准,必须先解决好公文制发。而完成这一环节,做好前期的文书处理是重中之重,也是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实现的重要基础。医疗保险档案管理主要是对参保单位或者个人权益的真实记录,是参保个人所能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记录一生、跟踪一生、服务一生、保障一生”是我们医疗档案管理的核心目标,也是反映社会保险事业不断发展的宝贵资料与重要的历史凭证。公文本身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档案质量,也将制约日后档案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因此,我们在公文制发中必须要注意解决好规范化、标准化问题,以提高档案实体质量,为档案工作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打下牢固的工作基础。对于将成为档案的公文文本载体的质量上一定要注意,其中幅面的尺寸规格上就要求统一化,这样做的好处便于装订。另外,文书的标题是否是准确的,主送单位与抄送单位是否准确齐全与否,还有落款是否与公文一致,签发的手续有无。以上所提到的种种都是提高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有效性所应该关注和重视的内容。
三、以医疗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发展为切入口
案卷质量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推进。实践证明,案卷在材料的收集过程中能否做到准确、具体及系统性,都将影响我们医疗档案管理工作有效性的提高。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都试图利用这种新技术推动自身的发展。医疗档案管理工作也同样如此,未来的档案管理必将是以信息化模式为主体。目前,越来越多的案例已经证明传统意义上的档案管理已经暴露出其所存在的弊端,例如手工的收集、整编、管理与查阅上呈现出的工作量大、效率低、费时费力等问题。相反,实施信息化的档案管理之后,我们的工作人员就可以从繁重的工作中脱身,而不在充当打字员与保管员的角色了。
四、以对档案管理工作正确的认识为切入口
关键词:电子档案文件;安全管理;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G27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864(2015)06-0195-02
作者简介:夏忠球(1964-),男,江苏太仓人,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网络安全、软件技术、数据库技术及应用。
随着电子政务的迅速发展,电子文档成为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体现数据流的主要表现形式,其流程中的浏览、复制、修改、打印过程中,存在着极大安全隐患。目前国内对于电子文件风险管理研究正在深入,经过,对于电子文件的风险类型和风险识别的研究,最早是在《电子文件物理归档完整性风险检测研究》一文中提出。目前,国内对于信息化平台中电子文件风险管理研究停留在比较初级阶段,在《识别电子政务系统中的文件风险》一文中,分析了电子文件管理平台的特点及各阶段存在的基本风险。根据安全调查机构的数据显示,有超过85%的信息泄密来自于企业内部,追溯源头发现,电子信息的明文存储和无控流转是泄密事件频发的根本。档案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薄弱,对电子文件的完整性、可读性、可鉴别性等概念认识不足。电子文档安全管理中具体的保护实施,是广大档案管理工作者亟待研究的课题。。
一、电子档案文件保护的特点
电子文档的使用频率已经超过了纸质文档,给日常办公带来了极大方便。电子文档是由文件内容信息和保存描述信息的元数据二者共同构成,以计算机硬盘、光盘、U盘等物理存储介质为载体的文字、图片、音视频材料。电子文档资料可以通过网络传输,通过计算机系统存取。电子文档主要包括电子文书、电子信件、电子报表、电子图纸、纸质文本文档的电子扫描版、记录活动的影音文件等。但与纸质印刷品文档相比较,电子文档具有更易复制、更易修改、更易删除和损坏的特点。电子档案文件具备三个特征:(1)电子文档真实一致性,是指电子文件的内容、结构和背景信息与电子文件形成时的原始状况一致,没有被非法篡改;(2)电子文档完整性,是指文件的结构、内容、数据等无缺损,可以正常打开阅读使用;(3)电子文档有效性,是指电子文件具备法律法规的保障,应用电子签名与数字证书,嵌入国家认证的数字证书中心颁发的证书,实现文件和载体的完好。根据电子档案的特征,应从三个方面加强对应的文件保护措施:(1)从电子文件产生、运行、消亡的整个生命周期,加强电子文件运行环境的保护;(2)从电子文件的载体角度,加强对计算机硬盘、网盘等电子文件的存储介质的保护;(3)从电子文件信息内容的保护出发,加强电子文件信息数据内容的可获得和可读取性保护。
二、电子档案文件管理中的安全风险
当前,电子档案文件在数据的访问控制和存储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其安全风险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电子档案在网络传输中的安全风险
电子档案的在线利用是通过网络开展,在提供便捷利用的同时,也存在各种安全风险。目前网络上用户管理权限漏洞导致存在许多不可预测的安全风险,网络数据被盗取等诸多安全事件越来越多。
(二)电子档案文件在访问控制中的安全风险
在电子档案利用权限方面,给用户授予的权限过大,导致权限划分不清、越权行为的发生。失去对电子档案的监护控制行为,产生诸如电子档案文件的二次传播问题、非法删除和篡改问题,严重的会导致电子档案的丢失。
(三)电子档案文件在信息存储中的安全风险
电子档案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存储格式一般以常见的Office办公文档格式(如doc、xls、pdf、wps)存在,此类可编辑格式的电子档案如果未经过严格的加密防范措施,在信息存储和利用过程中就可能存在被篡改的风险。
三、电子档案文件的安全存储管理
(一)电子档案文件的归档要求
实施电子文件登记检验制度,把带有归档标识的电子文件集中,制成归档数据集。电子文件拷贝至耐久性的介质载体上,最好一式3份,一份封存保管,一份异地保存,一份供查阅使用。
(二)电子档案文件的安全存储
在电子文件的媒介存储方面,应采用带有备份功能的文件存储服务器、磁带、光盘等。存储电子文件的存储介质及包装盒上要贴上包含编号、保密级别、名称、软硬件环境、保管期限等描述性标签,以方便日常的安全管理。电子档案文件的存储安全管理具体要求。
四、电子档案文件安全管理防范措施
(一)使用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对电子文件进行安全归档
严格按照我国指定的《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档案局令第6号)、《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国标GB/ti18894-2002)等法规,规范用户角色分配、介质存储管理和文件访问控制等手段对电子文件进行过程控制。在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中,设计系统管理员、安全管理员、安全审计员三种角色,符合三员权限及职责的有效分离,实现三方管理的相互制约机制及监督机制。其归档流程,按照以下步骤:使用用户名登录档案管理系统—在线录入文件归档表—按照目录进行归档分类提交保存—档案部门在线审核办理档案移交手续完成归档。
(二)电子档案文件的加密及跟踪保护
对电子文档提供数字标密,并生成电子标签功能。电子文档拥有者可在电子文档生成时,进行实施审批手续制定秘密等级。标密后的电子文档可识别电子文件的创建者、创建时间、秘密等级等信息,能够记录文件的复制、打印和删除等行为,实现动态跟踪保护。在设置文件的授权访问控制方面,可以按照用户和文件两个维度,建立二维矩阵式的内部权限控制体系,提供文件的标准授权、文件的定向授权和文件的向上授权这三种授权方式,给予用户相应的权限。
(三)电子档案文件的安全传递及文件恢复管理
在电子文档的两个关键阶段:文件定密阶段和文件外发阶段,引入流程审批管理手续,实现对电子文档使用过程行为的全程追踪管理。电子档案传递过程中,引入数字指纹技术和数字水印技术实现的安全传递管理。在数字指纹和水印中通过嵌入的是信息拥有者的信息和传递流向的相关信息,实现跟踪监控,能够防范解密后的电子文档被不明身份的用户非法篡改。另外,不同城市之间的异地存储技术目前正应用于电子文档的保护中,当发生档案数据丢失时,可以使用备份文件完成数据恢复,保障档案文件的安全。
五、结束语
总之,电子文档的安全环境是信息安全范畴的薄弱环节,是防范的重点。在电子档案文件的形成、积累、鉴定、归档及保管方面,需要从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数字指纹物理技术等有效的物理安全防范措施,确保电子档案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曹文雁.浅析电子文件风险管理的必要性[J].山西档案,2013(S1):89-91.
[2]钟奕思.我国档案风险管理研究现状述评[J].兰台世界,2011(18):36-38.
[3]杨凤梅.关于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风险控制方法探讨[J].才智,2013(16):121-123.
[4]金凡。浅谈电子文件之风险管理[J].科教导刊,2013(8):22-24.
关键词:文书处理;档案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1
一、前言
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是各企业、公司档案工作的核心内容,文书处理整体工作质量对档案管理服务发挥着重要影响作用。优质的档案管理工作则离不开公文科学、有效处理的完善支持。因此,作为通信精英企业的铁通公司,只有秉承系统、科学、规范原则,优化文书处理,开展现代化档案管理,才能真正提升实践工作水平,令优质的档案工作有针对性地令铁通辽宁分公司在铁通公司的持续发展中作出相辅相成的重要贡献。
二、提升文书处理规范性,优化档案管理
良好的文书处理需要依据规范程序开展各项工作,针对辽宁分公司经营规模庞大、业务丰富广泛、涉及较多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的现实特征,文书处理工作更应依据科学规律,统筹安排工作流程,推进各个工作环节的良好衔接、文件档案在公司内部的顺畅流转、共享传递,进而综合应用于细化管理。辽宁公司应由文书工作具体形式进行处理流程的科学设计,确保各类档案文件的高效处理,有效利用,提升工作效率,规范工作秩序。文书处理具体流程包括内部发文、编撰、收文、日常档案管理等流程。其中收文与发文处理又划分出更周密的处理程序,并体现了各个工作环节的紧密联系、互相渗透、有效制约与环环相扣。不同分公司对具体的档案管理、文书处理环节则会呈现不同做法,而基本的处理环节却不应随意的增减或省略,应遵循客观规律、流程安排进行规范处理,只有这样才能优化档案管理。确保文书档案的合理快速运转,并在公司内部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与畅通的工作秩序。
三、科学制发公文,优化文书处理
公文是档案形成的基础,其制发科学性对于自身质量与整体档案水平均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制发实践应秉承科学标准原则,摒弃注重公文内容、忽视制发形式的不良意识。应科学依据我国公文格式相关要求,针对行文目标、发文权限、行文关系,合理选择公文类别,体现文种应用的合理时效性。其具体内容应包括发文机构、秘密级别、文号、签发方、具体题目、主送方、内容、印章、抄送机构、时间以及附件等。同时应注重的原稿公文的有效整理与科学收集,令其良好的映射文件形成公文的具体流程,并做好原始凭证归档保存。工作人员对于经过几次修改的文稿均应全面收纳,良好保存。对于字号的编制,应依据文件形式进行统筹编制,不应出现某某字或第的字样,同时不应编制字号虚位。对于主题词内涵的解析应体现准确规范性,即应依据词表规定进行选择,对于特殊应用的自拟词则应用三角符号进行清晰标识。为体现公文制发的良好时效性,应按行文公司负责人具体的签发时期进行编制。作为正文内容的有效补充并提供一定参考依据,公文附件也不可缺少,不应将其随意略去。应位于正文后进行附件题目及顺序的标注,体现公文制发完整有效性,进而为优质的文书处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人性化实施归档立卷,契合现代化档案管理目标
现代化档案管理目标要求,对于相似公文不应重复归档立卷,同时应实施有序化的组合归档管理,这样才能体现档案信息的广泛利用价值、令其发挥优质应用效果,体现立卷管理的规范整体性,便于工作人员的个性化检索应用。因此,辽宁分公司在开展归档立卷工作中,应基于自身发展需求,面对庞大丰富的档案信息、文件、资料科学把握以我为核心的实践工作原则,有效区别各类资料与文件,注重内容、核心价值与具体形式的有效划分,进而明确核准各类高度相似的资料与文件。同时应确保卷宗处理的一致完整性,应依据铁通公司发展特征、经营业务类别、经济发展形势明确主次,树立人性化管理目标,将不应归档文件合理筛除,并注重预防价值化文档信息的不良丢失,进而科学实现现代化档案管理目标。
五、引入现代化文书档案管理手段,提升工作效率
为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应科学引入现代化文书档案管理手段,借助网络系统平台、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技术,创建文书档案优质管理体系,实现前文后档单次录入、广泛应用的科学目标。应借助计算机系统、自动化管控手段,一体化开展文书处理、档案管理工作,利用往来平台,实现文件档案的快速、稳定传输。同时可将档案文书之中具有一定联系、性质同样的工作做一体化连接,实现数据共享与高效转储。再者,可引入多媒体实践技术,采用图文并茂、声像具备的手段令档案文书工作灵活开放,实现自动化的信息整理、文档分类、档案立卷、文书鉴定、规范录入、细化标引、综合统计与快速打印,进而令工作人员可由机械化的操作管理中脱离出来,有精力从事更高技术含量的文书档案工作,发挥核心服务价值。
六、结语
总之,基于文书处理、档案管理科学重要性,互相作用影响特征,我们只有依据铁通公司经营业务特征,开展规范性文书处理、科学制发公文、实施人性化归档立卷、引入现代化档案管理手段,才能优化文书档案管理实践效果,提升工作水平,令优质的档案信息管理、文书处理为促进铁通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优质保障。
参考文献:
关键词:档案;文件中心;管理模式
Abstract:Manypeopleinquestionsandsoondocumentandfileconceptanddocumentlifecycletheoryhavethedifferentview,Ithoughtthatnomatterthedocumentorthefilearethedocumentmovementdifferentperiods,isonlythedifferentperiodhasthedifferentmodeofadministration.Byformstheunitinourcountrypresentdocumenttomanage,halfpresentdocumentbyvariousbasicunitsarchiveofficemanagement,thenon-presentdocumentmanagesbythearchives.Thiskindofloosemanagementpatternalreadycouldnotfollowthesocialdevelopmentthedemand,themanagementmalpracticetobegettingmoreandmoreprominent,alreadybecamethefileworkdevelopmenttheshackles.
keyword:File;Documentarycenter;Managementpattern
一小而全的管理模式,浪费严重
市县绝大多数立档单位规模比较小,文件、档案形成数量比较少,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每个单位都要设立档案室,这样就需要至少占用1-2间办公室,添置设备、配备人员,建立-整套的管理程序和方法。仅以石景山市为例,目前共有170多个-、二级档案室,档案室面积3970多平方米,190名档案工作人员。各个单位都要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投入,这种多方面投入形成了分散的、小而全的管理模式,造成的是人力、物力、财力的重复投入,浪费严重。
二市县档案局、档案馆工作压力大,很难提高工作水平
由于基层单位档案工作队伍不稳定,专业素质有待提高,档案局不加强培训和具体的指导就无法开展工作。因此基础业务培训和业务指导挤占了档案局绝大部分时间,使他们无法深入开展业务工作,提高工作水平。同样由于档案工作队伍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很大一部分重复和价值不大的档案被划定为进馆范围,因此,档案馆在接收进馆档案时工作压力非常大。
三工作不到位,管理水平低
从目前情况看,档案室工作的水平完全取决于该单位领导者的档案意识、重视程度和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档案工作是-门专业,但绝大多数的档案员是兼职的,缺少档案专业知识,工作队伍不稳定。如石景山市93%的档案工作人员是兼职的,99%的档案员无专业知识,专业素质有待提高,虽经多次专业培训,但距工作要求仍相差甚远,工作人员经常调换,每年调换率均在20-30%左右。这些因素造成了档案工作水平较低。现代化管理是档案工作的必然趋势,但目前状况对实现现代化管理阻力很大。
四现代化管理进程缓慢
文件、档案现代化管理需具有“同一性”和“互换性”,只有工作水平基本统一才能达到资源共享。而分散管理,各单位档案室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要达到资源共享难度非常大,且需要的时间也很长。
五文件社会化难度大
随着社会不断前进,人们的档案意识不断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加深,这些都会促进文件、档案利用需求的不断增加。分散管理给社会利用工作增加很多麻烦和不便。管理分散,也很难达到科学管理的要求,因而不能满足利用者优质、快捷的服务要求。
建立文件中心,半现行文件脱离形成单位,直接由文件中心管理,能做到人员专业化、经费专项化、设备专门化、管理科学化;既能减少文件形成单位多方位投入,又能满足方便利用;既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又能减少档案局、档案馆的工作压力,使档案局、馆的工作正常开展;既能实施科学的鉴定、合理分流文件,又能保证档案馆收藏档案的质量,将管理活动真正按其规律纳入科学管理轨道。文件中心突出的优势是符合高效、精简、节约的原则,能将松散的“小而全”的机关档案室管理模式迅速向具有集约化、科学化、社会化、规模化的管理模式转化,大大提高工作质量,为档案工作更广泛地为社会服务创造了条件。文件中心还可以通过各市域网,逐步实现档案信息网络化,达到资源共享,并可为今后电子文件网络传输做好准备。
档案工作生命力的所在就是利用,因此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必须是档案的利用工作。旧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需要,就应该建立新的模式。建立文件中心逐步取代各单位档案室是市县档案工作的发展方向。
二、市县文件中心的体制、职能
一文件中心的体制
文件中心应为政府职能。当初美国建立文件中心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上的节约,是-种政府行为,而今我们建立文件中心仍应为政府行为,这也与当前我国现行和半现行文件档案管理体制相吻合。市县文件中心应是政府直属机构,在市县政府的领导下,接受市县档案局的监督与指导。
二文件中心的职能
文件中心负责现行文件和半现行文件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鉴定、销毁、向档案馆移交等项工作,具体包括:
1、文件中心的收集工作
文件中心的收集工作面对的是全社会,不仅包括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等立档单位,还应包括不同所有制企业及个人所形成的不同门类、不同载体的现行文件。
2、文件中心的整理和管理工作
文件中心负责将接收的文件进行编目、排列、上架、保管等工作。其整理、管理条件和要求应与档案馆的要求一致。
3、文件中心的鉴定和销毁工作
鉴定和销毁工作指对已到保管期限的文件进行鉴定和销毁,其鉴定和销毁工作由文件中心和文件形成者共同完成。
4、文件中心的利用工作
文件中心的利用工作应面对全社会,遵守我国文件、档案利用的规定和要求,面对机关、团体和个人。利用的形式也应是多样的,但主要取决于文件中心发展的规模和工作水平。
5、文件中心定期向档案馆移交文件
向档案馆移交文件是文件中心的义务,文件在文件中心保管10-20年后向档案馆移交。究竟多少年移交更合适,可根据文件中心的发展和社会的利用需求逐步确定。
三、市县建立文件中心的步骤
市县建立文件中心取代各基层档案室,可以说是档案工作管理体制的改革,必然要有-个过程,我认为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建立文件中心取代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市纪检五套班子的档案室,开展市首脑机关的档案工作。
第二步:取代市委、政府下属局处单位的档案室,为市委、市政府工作服务。
第三步:面向社会、企业、个人,开展全方位的服务,并考虑有偿服务。
任何改革都会有一个痛苦的过程,从眼前利益看,建立文件中心政府要投入一笔资金。过去是各单位分散投资,现在将分散资金、多方位投资变为统一投资,看似一笔大投入,而实际上比分散投资要节约得多。
文件中心取代档案室,各单位不再配备档案员,而档案员大多是兼职,从眼前看,也没有减少工作人员,但工作量减少了,工作人员可以统筹安排。总之,工作专一了,质量提高了,工作面更广了,现代化水平高了。
过去那种人工管理方式,在没有通过管理人员允许的情况下,少数教师自由出入档案室,随意支取相关档案,这种散漫、随意的管理模式,会造成一些档案资料的流失。二是正确性不高,管理成本较高。庞大的工作量,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反而工作效率不高。三是查询档案、更新维护档案难度较大。在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下,若档案积累的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查询档案较为困难,更新维护档案更不能做到准确科学。
二、创新学校档案管理是提升现代学校档案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
管理创新的过程将至始至终地贯穿着观念创新的思想,观念创新就是使管理创新得以成功的保证。管理创新必须确立现代化管理意识,特别是档案管理知识化、网络化、社会化,把知识和创新作为档案工作的管理目标。本着“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把满足全社会用户和学校的需求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和价值走向,以创新理念和创新行为来加强档案管理,开辟档案管理发展的新途径。不能单纯地以场所、设备和室藏为标准去评价档案室的管理水平,而应主要以服务效果和开发利用程度为标准。档案室的管理工作重点,应当从过去的设备、资料管理逐步转变为对档案室工作人员的管理,加大对档案室用户的服务力度。
成都市市、县两级社保经办机构按照《规定》的要求,通过制定业务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方案、档案管理实施办法、实施细则等措施,不仅将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工作纳入了年度工作计划和发展规划之中,而且纳入了目标管理。市、县两级社保经办机构还成立了由局领导为组长、相关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业务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组织单位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工作。根据工作方案和管理办法,结合社会保险业务档案工作实际,各单位都配备了政治可靠、忠于职守、熟悉业务、相对稳定、文化水平高(大专以上学历)的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建立了档案管理网络和业务档案工作流程,明确了分管领导和业务档案人员的岗位职责,并将业务档案工作列入社会保险业务经办工作程序,与业务工作同布置、同落实。在实际工作中,则由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和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对各处(科)室业务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各处(科)室兼职档案管理员负责对本部门形成的业务档案材料进行收集、整理。此外,成都市档案局、市社保局、市医保局联合成立了社会保险业务档案规范化管理验收工作领导小组,由双方领导为组长,相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指导开展全市社会保险业务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
二、以制度建设促进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的设施建设
成都市根据《规定》的要求,结合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等工作的需要,近年来加大了对社会保险业务档案设备设施的投入,为业务档案的安全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档案用房配置上,市社保局业务档案库房250余平方米,做到了档案库房、档案查阅室和办公室三分开。大多数县(市、区)社保经办机构档案库房也达到了40平方米/万卷的标准,能够容纳近期应接收的社会保险业务档案。其中,龙泉驿区人社局建立了档案管理中心,集中统一管理社会保险业务档案,中心建筑面积达400余平方米,除做到“三室分开”外,还设置了档案整理等业务用房。在档案设备设施配置上,各社保经办机构均配备了符合国家要求的档案柜(架)和档案装具,并按照档案安全管理的“九防”要求,配备了温湿度计、空调、除湿机、灭火器、防盗门窗等设备设施;配备了计算机、打印机、刻录机、复印机、扫描仪等现代化办公设备。这些设备和设施,从物质上确保了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的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
三、以制度建设促进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的业务建设
为提升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的专业化水平,成都市本着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的宗旨,按照《规定》和四川省人社厅、四川省档案局对社会保险业务档案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有关要求,市人社局和市档案局联合印发了《成都市〈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规定(试行)〉实施细则》,要求市、县两级社保经办机构通过建立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收集、整理、保管、保密、统计、鉴定、销毁、移交等制度,加强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业务建设工作。在收集方面,该《实施细则》要求各社保经办机构定期对各种门类、载体档案和相关资料进行收集,确保各种业务档案材料归档及时、完整。在整理方面,按照《实施细则》的要求,全市统一制定了社会保险业务档案分类整理工作方案和具有操作性的整理流程,并通过市、县两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加强督促指导,严把业务档案整理质量关。在保管方面,《实施细则》要求全市各社保经办机构对各门类、载体业务档案材料进行集中统一管理,除了按照保管期限、年度、类别排列外,还要做到业务档案存放位置的指引标识清楚。同时,各社保经办机构档案管理人员还须定期对业务档案的保管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档案的规范、安全管理。
四、以制度建设促进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的利用服务
为方便群众查阅利用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成都市市、县两级社保经办机构按照《规定》的要求,修订完善了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查阅利用制度。目前,全市社保经办机构已全部使用统一的文档一体化管理系统对社会保险业务档案进行管理,都建立了业务档案目录数据库,编制了规范的业务档案检索工具,实现了快速、准确查阅业务档案的目的。成都市人社局还开通了社会保险业务网上经办系统,参保单位和个人不仅可以在网上办理参保登记、信息变更、网银缴费等业务,还可以查询社保信息、历年缴费标准、业务办理情况等。
五、以制度建设促进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的问题整改
关键词:文书处理;档案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1
一、前言
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是各企业、公司档案工作的核心内容,文书处理整体工作质量对档案管理服务发挥着重要影响作用。优质的档案管理工作则离不开公文科学、有效处理的完善支持。因此,作为通信精英企业的铁通公司,只有秉承系统、科学、规范原则,优化文书处理,开展现代化档案管理,才能真正提升实践工作水平,令优质的档案工作有针对性地令铁通辽宁分公司在铁通公司的持续发展中作出相辅相成的重要贡献。
二、提升文书处理规范性,优化档案管理
良好的文书处理需要依据规范程序开展各项工作,针对辽宁分公司经营规模庞大、业务丰富广泛、涉及较多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的现实特征,文书处理工作更应依据科学规律,统筹安排工作流程,推进各个工作环节的良好衔接、文件档案在公司内部的顺畅流转、共享传递,进而综合应用于细化管理。辽宁公司应由文书工作具体形式进行处理流程的科学设计,确保各类档案文件的高效处理,有效利用,提升工作效率,规范工作秩序。文书处理具体流程包括内部发文、编撰、收文、日常档案管理等流程。其中收文与发文处理又划分出更周密的处理程序,并体现了各个工作环节的紧密联系、互相渗透、有效制约与环环相扣。不同分公司对具体的档案管理、文书处理环节则会呈现不同做法,而基本的处理环节却不应随意的增减或省略,应遵循客观规律、流程安排进行规范处理,只有这样才能优化档案管理。确保文书档案的合理快速运转,并在公司内部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与畅通的工作秩序。
三、科学制发公文,优化文书处理
公文是档案形成的基础,其制发科学性对于自身质量与整体档案水平均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制发实践应秉承科学标准原则,摒弃注重公文内容、忽视制发形式的不良意识。应科学依据我国公文格式相关要求,针对行文目标、发文权限、行文关系,合理选择公文类别,体现文种应用的合理时效性。其具体内容应包括发文机构、秘密级别、文号、签发方、具体题目、主送方、内容、印章、抄送机构、时间以及附件等。同时应注重的原稿公文的有效整理与科学收集,令其良好的映射文件形成公文的具体流程,并做好原始凭证归档保存。工作人员对于经过几次修改的文稿均应全面收纳,良好保存。对于字号的编制,应依据文件形式进行统筹编制,不应出现某某字或第的字样,同时不应编制字号虚位。对于主题词内涵的解析应体现准确规范性,即应依据词表规定进行选择,对于特殊应用的自拟词则应用三角符号进行清晰标识。为体现公文制发的良好时效性,应按行文公司负责人具体的签发时期进行编制。作为正文内容的有效补充并提供一定参考依据,公文附件也不可缺少,不应将其随意略去。应位于正文后进行附件题目及顺序的标注,体现公文制发完整有效性,进而为优质的文书处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人性化实施归档立卷,契合现代化档案管理目标
现代化档案管理目标要求,对于相似公文不应重复归档立卷,同时应实施有序化的组合归档管理,这样才能体现档案信息的广泛利用价值、令其发挥优质应用效果,体现立卷管理的规范整体性,便于工作人员的个性化检索应用。因此,辽宁分公司在开展归档立卷工作中,应基于自身发展需求,面对庞大丰富的档案信息、文件、资料科学把握以我为核心的实践工作原则,有效区别各类资料与文件,注重内容、核心价值与具体形式的有效划分,进而明确核准各类高度相似的资料与文件。同时应确保卷宗处理的一致完整性,应依据铁通公司发展特征、经营业务类别、经济发展形势明确主次,树立人性化管理目标,将不应归档文件合理筛除,并注重预防价值化文档信息的不良丢失,进而科学实现现代化档案管理目标。
五、引入现代化文书档案管理手段,提升工作效率
为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应科学引入现代化文书档案管理手段,借助网络系统平台、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技术,创建文书档案优质管理体系,实现前文后档单次录入、广泛应用的科学目标。应借助计算机系统、自动化管控手段,一体化开展文书处理、档案管理工作,利用往来平台,实现文件档案的快速、稳定传输。同时可将档案文书之中具有一定联系、性质同样的工作做一体化连接,实现数据共享与高效转储。再者,可引入多媒体实践技术,采用图文并茂、声像具备的手段令档案文书工作灵活开放,实现自动化的信息整理、文档分类、档案立卷、文书鉴定、规范录入、细化标引、综合统计与快速打印,进而令工作人员可由机械化的操作管理中脱离出来,有精力从事更高技术含量的文书档案工作,发挥核心服务价值。
六、结语
总之,基于文书处理、档案管理科学重要性,互相作用影响特征,我们只有依据铁通公司经营业务特征,开展规范性文书处理、科学制发公文、实施人性化归档立卷、引入现代化档案管理手段,才能优化文书档案管理实践效果,提升工作水平,令优质的档案信息管理、文书处理为促进铁通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优质保障。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企业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现代化
Abstract: The personnel file management is highly professional, archives management department should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management theory and method,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author's practical experience, analyzes the problems the current personnel archive management in enterprises, proposes the path to the personnel file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should take the informationization, modernization management.
Keywords: enterprise personnel file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odernization
中图分类号:G2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前言:企业在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了人事档案。它是以个人为单位,以文字的形式组织起来的一种材料,用于今后企业对个人的一些考察活动。人事档案能够全方位真实的记载员工的基本信息,反映员工的个人经历和综合能力。
人事档案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员工的成长经历、家庭情况和社会关系;学历和专业技能等材料,得到的奖励和处分的材料;员工在职务提升或工作调动的时候得到的一些评价或鉴定;政治身份的一些证明材料;聘用情况、工资待遇、离退休情况等材料。对企业来说,完整的人事档案是考察和评价员工的依据。对人事部门来说,管理好人事档案能够为企业合理任用员工提供依据。对企业员工而言,档案很好的反映出自己的人生轨迹,真实的记录着自己过去的一切。所以说,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不管是对企业还是对个人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人事档案管理面临的问题
多年来我国的人事档案由于一直处于封闭式管理之中,档案管理仅以保管为目的,以案卷不丢失为原则,再加之每个历史时期档案的整理质量要求不同,整理的规格不统一等情况形成了档案基础工作薄弱的局面,不能适应现代化管理的要求。
(一)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管理制度不完善,手段落后。企业以追求最大利润为价值取向,普遍存在档案意识淡薄的情况。
(二)企业人事档案内容简单雷同,个人材料分散。目前,仍有不少企业的人事档案仅记录了员工的姓名、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这样的内容显然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不能为选人、用人提供全面、详实、可靠的依据,进而影响人员正常晋升与轮换,挫伤员工的创新热情,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参考价值。另外,长期以来,人事档案的管理和利用局面分散。人事部门主要掌握个人履历、学历、工资任免等方面的材料,而反映员工不同岗位工作业绩的材料在档案中却没有收集和体现,在使用中缺少员工工作能力评估等方面的相关信息。这种状况不但造成管理成本增加,而且影响档案内容的完整统一,使之不能全方位地反映员工的真实面貌。
二、解决人事档案管理面临的问题的办法
(一)强化人事档案管理法规建设,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是信息化的基础。企业领导、人事组织部门领导,应强化人事档案管理意识,组织人员学习《档案法》等一系列法规文件,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制定人事档案工作发展规划,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使得人事档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档案的更新应及时、准确、完整,防止更新人员信息时没有可靠的材料依据。只有维护了人事档案的真实、严肃和有效性,才能更好地促进人才合理的流动、配置和使用,为企业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奠定基础,为企业人力资源建设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提高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意识,完善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依托专业人才是信息化的有力保证。人事档案工作者向来以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著称,封闭意识较强,要改变这种局面,关注企业发展的新形势新问题,使档案工作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档案管理应用计算机技术时,应从重管理轻利用的传统模式中解脱出来,主动面向知识经济主战场。
由传统的档案实体管理转变为信息管理,只掌握传统管理职能的档案人员是难以适应的。随着信息时代到来,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必须由实体管理者向信息管理员和者的角色转换,这对档案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管理人员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拓宽知识面,提高文字和分析能力,要加强计算机知识学习,掌握现代信息管理技术,使自己成为既熟悉档案业务,又懂得计算机管理的具有双重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
三、建设人事档案管理系统是信息化的重点
(一)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程序和方法,提高建设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基础工作水平。计算机作为高效处理复杂信息与数据的现代工具,首要特征是要求输入的原始数据信息必须是准确科学的,否则输入的是“垃圾”,输出的只会是更高级的“垃圾”。所以实行信息化管理的前提是要做好输入信息与数据的收集、整理、著录等一系列前处理性质的基础工作,使其充分满足管理的技术要求,这就要求档案管理基础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要按照统一的程序和方法来进行。
一是全面普查案卷,去糟取精。有些人事档案多年来未做全面清查加之来源复杂、鉴别不准,存在许多重份或无查考价值的材料,所以首先要剔除无用的材料,才能避免计算机管理时出现重复低效的情况。
二是重新组合案卷,实现案卷规范化。将那些组卷过厚、内容混杂的案卷进行重新组卷,对无页码、无目录、无材料标题或标题不清楚的案卷重新加工填写以保证案卷更加规范。这样既可科学保管亦可提高实行计算机管理档案后的利用效率。
三是结合实际,规范著录工作。一般来说掌握以下重点便基本可以取得“多”、“快”、“准”兼而有之的效果。首先分清轻重缓急,循序渐进。根据内容重要程度、价值大小、利用率高低和是否开放等情况对所有档案进行排队,将可开放的档案内容和利用率较高的档案进行优先整理;其次,分级著录,省时省力。将反映问题单一或参考价值不高的档案内容进行目录级著录,对一卷内几个材料涉及同一主题的档案内容进行概览级著录,而对重要材料或反映问题庞杂的档案内容则进行文件级著录。这样处理就可以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进程和提高利用的效率。
(二)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人事档案进行信息储存、查找,进而实现网络化管理,是当前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点。。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建设结构显示:企业使用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按照访问快捷准确、安全可靠的原则,建成数据库实体,通过实用、良好的操作界面,对档案信息进行分类、提取、查询,方便用户对有关材料的查借阅和使用,同时可进行统计分析,为人事决策提供参考,提高档案的利用率,降低档案管理的成本。
总之,通过该系统能实现办公自动化环境下的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档案人员通过系统随时了解文书、业务部门管理动态,掌握员工任免、技术职务变动、培训等人事动态,实现档案的超前性、预见性管理。
三 小结:总之,企业管理者应该深谙人事档案管理的意义,按照人事管理工作的规律来处理工作中的一些问题,使得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向信息化迈进,为企业在用人方面提供准确真实的依据。我们应该在企业中大力的推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使得人力资源的配置更为合理,并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效益。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电力企业;文书档案;服务
中图分类号:G2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文书档案管理作为电力企业MIS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起着很关键的作用。随着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启用,文书档案日益成为企业文件的主导形式,这就对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如何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收集、积累、整理、形成档案,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更好的为企业服务。目前电力企业的文书档案管理电子化已经得到一定的发展,但管理上还不够规范。为此,需要在进一步实现文书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同时,加强管理的规范化工作。
1.信息社会对电力企业文书档案管理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20世纪末美国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形势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战略此战略主要是为了提高网络的传输速率和宽带。该战略的施行收到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使美国的管理成本大幅度的降低、竞争力大大增强。同时许多国家纷纷效仿美国制定了相类似的信息发展工程,出现了一种争先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来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局面。可见.信息技术的开发和进步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信息化这个概念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社会的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意味着我们有加强一切有用信息的开发和管理的必要使信息的服务带动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电力企业是知识型、技术型高度密集的企业是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促进了有用信息的开发利用,要求企业文书档案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紧密结合。电力企业档案是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产生的.是企业经济活动的真实反映对企业的现状和发展规律研究、日常经营管理和战略决策等都有重要的价值。信息社会对电力企业文书档案管理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有效的发挥文书档案的作用为企业服务为社会信息管理、建设服务成为摆在信息开发和管理者面前的重要问题。当前加快信息自动化系统建设,实现文书档案工作各个环节的计算机化是实现文书档案工作现代化、提高档案系统整体功能的物质技术基础和重要手段。
2.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原则
计算机管理在各个领域的普及使企业文书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成为现实。计算机与网络进入企业文书档案管理领域,一方面,使档案信息的处理速度大大提高、档案资源的服务范围扩大、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变得更加方便,另一方面,也使我们看到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必须进行改革,才能适应当前的信息化潮流。目前,电力企业已经将计算机引入了文书档案的管理,通过应用该技术大大简化了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过程,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一个成功的企业文书档案计算机管理模式,要能够处理文书与档案部门内部各方面的工作信息,对信息加以区别和处理,并为企业提供准确的信息利用。
2.1利用快捷
企业文书档案应用计算机管理的目标是利用现代化手段、以全新的管理理念处理文书档案信息,为企业提供安全、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2.2方便实用
当前采用的计算机管理技术使得系统在一定的时期具有先进性,而不被淘汰。 要简化程序,使用方便,符合企业文书档案的应用要求,符合档案系统规范。 使用成熟的商品化软件,与办公自动化软件能够有效地接口,不能形成信息孤岛。
2.3确保信息安全
文书档案信息内容有一定的保密要求,因此,必须处理好信息保密和信息共享之间的矛盾,规定用户权限,文件须经加密处理。 单位档案的网络可以组成一个单独的局域网与企业网连接,但必须与国际互联网维持物理断开形式,从而维护信息的安全。
3.电力企业文书档案现代化管理的方法
电力企业文书档案工作现代化管理就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杨合的信息处理技术.采用科学的文书档案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档案服务,其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
3.1切实提高电力企业文书档案管理发展意识
电力企业文书档案工作者及分管领导必须树立起档案管理及档案保存的重要意识。一是要改变档案工作长期无声无息的收集整理局面.面向电力企业文书档案和科技档案管理工作.要积极参与.并应用相关档案的电子计算机管理办法和要求加强管理.’提高电子计算机管理水平为文书档案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服务;二是要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把管理档案工作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千方百计扩大服务领域只有这样才能打开电力企业文书档案工作的新局面带动电力企业档案事业的全面发展.
3.2加大电力企业文书档案现代化管理的软硬件投入
制约电力文书档案和科技档案现代化管理的因素有很多如资金、人才等,但起主要决定因素的是分管领导者的现代化意识管理水平。一是应投入较大的精}力关心和支持这一事业没有资金,应想方设法创造条件投入资金;没有设备,应千方百计配备先进设备;没有管理人才.应积极培养、选拔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把档案现代化管理纳入电力.建设、电力供应、电力管理工作计划,列入本单位重要达标的内容进行考核。二是各基层单位领导尤其是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要经常过问此项工作.定期听取档案工作汇报.了解档案工作现状指导档案部门依法开展工作,帮助解决工作中实际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三是要有宏观指导的总体思路.实现微观动作上管理内涵和技术手段的创新。
3.3建设高素质的电力文书档案工作者队伍
电力企业文书档案管理现代化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应具有现代意识和服务思想,应掌握现代知识和技能。档案人才是知识,管理人才。当前文书档案现代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核心就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即档案计算机管理。电子计算机以其高速运,算与极强的数据处理能力给电力档案工作者带来了科学的管理手段与先进的检索方法。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者必须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熟练和运用电子计算机以及现代化办公设备来进行电子文件的制作、使用、立卷归档和维护.胜任计算机时代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电力企业应强化训练,对档案专(兼)职工作者分层次进行基础知识培训及档案专业知识培训,培养一支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年轻的档案管理生力军培养和选拔优秀人才,使他们不仅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而且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中建设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服务优质的文书档案管一理队伍进而全面提高电力企业档案工作的服务意识和管理水平。
3.4加快电力文书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电力企业文书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中间环节。电力文书档案工作被看成是一项知识性管理工作。知识性管理档案是电力企业信息管理的延伸和发展。知识不是一般的信息而是能在信息运用中改进人的行为的特殊信息。知识管理要求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连接起来,实现知识的共享和社会化。把档案管理从信息管理看成知识管理,这是认识的又一深化,无疑也提升了电力文书档案工作的重要地位。文书档案是企业资料信息源是企业的财富、智慧的积累文书档案管理实现自动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管理,可使信息资料资源更好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工程建设;档案管理;现状问题;解决措施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工程得到了建设,从而产生了丰富的建设资料。通过建立档案加强这些资料的管理,则能了解工程的品质状态,并为工程的使用维护和后续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但就目前来看,工程建设档案管理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有关工作的开展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因此,相关单位还要加强解决问题的措施研究,以确保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开展。
一、工程建设档案管理的现状问题
(一)工程建设档案管理现状。目前,工程建设档案管理已经由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开展工作的指导,能够使档案管理做到有章可循。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建设单位基本能够履行自身职责,能够在相关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开展规范的档案管理工作。近年来,随着档案法律法规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等参与工程建设单位都能依法开展工程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现阶段,各单位已经完成了档案管理体制、机构和网络体系的建设,能够使工程建设档案的管理与工程建设保持同步。从总体上来看,有关工程建设档案管理的规范和标准大多已经能够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得到落实。(二)工程建设档案管理问题。尽管工程建设档案工作已经取得了规范化发展,但是目前仍然有一些单位不重视工程建设档案的管理工作,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将绝大多数精力放在施工管理上,忽视了档案管理工作。在这种情况下,目前工程参建单位用于进行档案制作的材料不相同,违背了档案管理的标准和规范。其次,由于缺乏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足够重视,一些参建单位建设的档案材料缺乏真实性和完整性,以至于档案的使用价值大打折扣,为后续档案的利用留下了较大隐患。最后,在档案收集和归档方面,存在签章不完备、材料缺损和突击补制档案等问题,以至于档案归档时常出现不及时的情况。
二、工程建设档案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落实参建单位档案管理责任。针对工程建设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要通过落实各项档案管理制度来解决问题。为达成这一目标,应落实工程参建单位的档案管理责任。具体来讲,就是在参建单位进行工程规划许可办理的过程中,行政主管部门应与其签订工程建设档案管理责任书,从而使各单位明确自身在档案管理中的责任,并且严格履行职责。在实际施工之前,主管部门还应检查参建单位是否按照标准和要求开展相应的档案管理工作,并且要求参建单位将档案管理标准和要求下发到各部门,进而使档案管理工作切实得到落实。再者,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城建档案管理部门还应加强参建单位的监督管理,确保其能够按照工程进度要求完成档案管理计划的制定,并严格按照计划落实档案管理工作。最后,在工程结束后,相关单位要及时完成档案资料收集、归档情况的调查,并确认参建单位提供的档案是否准确和完整。针对未达标准要求的单位,则要给予一定的惩处,进而使参建单位的档案管理意识得到提高。(二)实现档案建设的全过程管理。为使档案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得到提高,还要加强对档案建设全过程的管理。首先,应结合合同条款进行档案管理计划的制定,以便对工程建设档案进行全过程管理,进而使档案的编写质量得到提高。为达成这一目标,建设单位在与设计、施工和监理等单位签订合同时,还应进行档案工作条款的制定,然后在工程结束后按照条款内容进行档案的验收。其次,为使档案质量得到保证,还应将档案建立与经济效益挂钩,以确保负责人员能够认真进行档案的收集、整理和移交。再者,为使档案管理工作得以有序开展,并且能够与工程建设保持同步,建设单位应联合设计单位完成档案管理协议的编制,并结合工程实际建设情况完成管理流程图的绘制。最后,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建设单位还应加强对档案建立情况的经常性监督和检查,以确保档案各项管理工作能够得到落实。(三)严格规范档案管理各个环节。为确保档案管理质量,还应加强档案工作各个环节的管理,从而使档案管理工作得以规范开展。首先,在档案收集环节,还应从档案完整性角度进行工作的开展,加强对档案装订规格、纸张大小和材料字迹等内容的管理,从而使案卷的质量得到保证。针对不符合要求的档案材料,则要退回要求相关单位整改。其次,在档案鉴定工作中,还应加强档案内容的检查,确保其内容齐全。为提高档案鉴定水平,还应加快新技术的引进,并要求档案管理人才加强新技术的学习,进而使档案鉴定工作能够适应市场发展需求。最后,参建单位还应完成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加快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研究,并利用先进的档案管理软件开展相关工作。而利用该系统,则能为多方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信息交流平台,并加强对各单位档案管理情况的监督管理,进而使档案管理质量得到保证。
三、结论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工程建设档案管理工作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仍然存在较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相关部门和参建单位还应联合进行管理责任的落实,并加强档案建立的全过程管理,同时加强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以确保档案管理规范和要求能够得到落实,进而使参建单位的档案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马进江.浅谈我国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无线互联科技,2014(04):198.
[2]米晓霞.浅谈电力工程档案管理现状及解决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2(34):209.
[3]刘娟.浅谈北京市建设工程招投标档案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J].城建档案,2013(01):67-70.
【关键词】文书档案;自动化管理;数据库管理;信息共享
正所谓“读史使人明智”,文书档案是档案贮留单位历史变迁与发展轨迹的直接记载和见证,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价值,还能够为贮存者制定当下的发展规划、解决新现的疑难问题提供追本溯源的历史依凭。然而,由于文书档案自身的机体特征较不稳定,易受风化侵蚀与各类化学腐蚀,加之数量浩繁造成的检索困难,如何恰当管理之、使其发挥应有的历史镜鉴作用,是我们应当思索的重要问题。
一、文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稳定的机体特征导致文书档案易流失。文书档案管理的困难不仅在于难“理”、更在于难“留”。由于现代化办公自动化系统在较前的历史时期还未普及,纸张是文书档案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物质载体。但纸张本身的物理与化学特征均较不稳定,易遭受各类不可逆的毁损灭失风险。从物理特征来看,文书档案易遭受水渍(浸泡)、火烧、风化等;从其化学特征来看,文书档案易遭受酸碱侵蚀及其他各类化学腐蚀。
还需注意到的是,手写档案不仅载体易灭失,墨迹本身也面临着消亡风险。无论是钢笔书写抑或是碳素笔写就,其着墨本身便存在着晕染致字迹模糊、墨水风干、墨水凝华、墨水蒸发等的可能,无论是字迹渲染抑或是变淡,都不利于文书档案记载内容的识别、确认与精读。
(二)繁浩的文书数量导致档案检索较困难。纵然图书馆学与档案管理学已经为管理和检索文书档案提供了恰切的指引与方法,也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但其仍然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在按照非自动化索引法进行非稻菘獗嗯诺姆桨赶拢人工编排、检索会在较大程度上迟滞检索与工作效率。大家似乎都有这样的经验,到图书馆借阅书籍,阅读并理解索引编排方法需要一段时间、将自己所要找寻的书目对号入座需要一段时间、找到自己书目所在的索引区需要一段时间、在堆叠的各式相近书籍中找寻到自己所需要的书目又得花费一定的时间,如此通过经验对照,该论点不言自明;这仅是检索过程,回照初始的人工编排,更加可想而知。
第二,人工编排、取阅后复原易疏误造成档案混乱。仍是借书还书的例子,我想我们都有如是的经验,即,将书目归还柜台后,下次再借阅相同书籍时,发现书目并不在同一检索区;甚或借阅其他不同类型书籍时,发现上次所借书籍竟在附近书架。这大抵是由于复原工作疏误造成的,如此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档案混乱,若联结成片甚至成为常态,则档案的检索、管理工作将会陷入无序状态。
二、文书档案现代化管理机制的构建
(一)引入数据库技术进行自动化索引与管理。为了克服上述的档案易毁损灭失以及档案难高效检索两方面的困难,引入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技术是可行的一条出路,其中,最为核心的管理技术当属数据库管理,与之相匹配的文书档案管理目标是实现自动化检索。
第一,将传统的文书档案索引规则“符码化”,作为数据库的信息处理与运行规则注入管理软件,形成自动化的索引机制。文书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并非是凭空创新,而是对传统方案的技术升级与改造。原有的文书档案索引方法能够清晰、合理地反映档案区隔与同范畴内不同文书间的内在联系,是自动化文书管理系统建构的基本依凭,也即,将传统的文书索引规则转化为C语言等数据库语言,并以“符码化”之后的索引规则为基本框架建构起能够容纳更高量级,能够进行高精度、高强度、高密度与高速度检索的文书档案管理数据库。再次引入图书馆借阅的例子,现今大多数的高校图书馆都开通了网络文献速递功能,在校内网即可远距离登录图书馆主页查找自己所需数目的索引,明晰该书的上架位置、基本特征,甚至进行部分内容的影印版试读,而熟悉自动化检索规则的用户根本无需耗费任何时间熟悉检索规则即可通过书名检索得出以上信息,这便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档案管理的效率。
一、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
近年来,社会养老保险业务的档案管理已经进行了多方面的改善。之所以对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不断地进行完善,是因为最终的目的是要避免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的不真实、不完整和不安全性。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是提高养老保险保障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为参保个人及社会有关方面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来促进社会养老保险业务的发展。有数据资料表明,在档案服务工作趋于信息化、网络化的今天,必须要对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改革,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需要。因此,在新形势下,为了不阻碍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适应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必然要对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缺少规范化的档案管理制度;二是信息化档案管理水平较低;三是档案管理人员管理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提高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完善和规范档案管理制度
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的保管要做到制度建立、专人负责、安全存放和交接衔接。社保经办机构和企业应建立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人员分工和职责,对档案建立、维护、交接等环节进行制度化管理。档案纸质材料应当排列整齐有序,储存在专门的场所,重要材料应复印备份,档案电子数据应当有比较强的网络安全性,必须做到异地备份,数据格式要有清晰的说明以便日后升级维护。这里特别要强调交接环节一定要尤其重视,严防脱节,否则会给后续工作带来无法预计的困难。
(二)对社会养老保险档案进行科学分类和有序整理
1.科学分类档案分类不仅是档案文件整理中的一个工作程序,更重要的是在整个归档文件整理工作中具有主导的作用。没有合理的分类,归档文件收集整理工作就无法开展下去。归档文件只有赋予鲜明的特征,才能加以区别和联系,便于保管和利用。所以,确定养老保险档案的分类标准,实现科学分类,是档案归集、整理和保管的基础,同时又指导着其他各项工作的有序展开。2.平时归档平时归档是立卷人员依照档案分类与范围。将已经办理完毕的文件材料,随时归入临时卷夹(卷盒)内,这就是平时归档。平时归档要“随办随归”,不得积累到第二年立卷时再归卷。这样,有利于保持文件材料之间的联系,保证归档文件材料的齐全完整。3.有序整理档案的整理,应按各类档案的归档范围,由各职能部门负责收集整理。归档文件材料的排列,要按照各类文件材料归档的范围、发生时间、重要程序分门别类地收集和整理,依次进行排列。档案在整理后,要去掉金属物,对破损的应按裱糊技术要求进行托裱。4.合理编号整卷装订的案卷其全部卷内文件要编统一的顺序页号。并以“件”为单位在文件材料的首面加盖归档章。5.编制目录归档文件目录包括件号、责任者、文号、题名、日期、所在页号(或件号)以及备注等项目。件号即文件材料的排列顺序号;责任者是指制发文件材料的组织或个人;文号即发文的字号;题名即文件材料的标题;日期即文件材料的形成时间;页数即填写一件文件材料的总页数;备注即需要补充和说明的情况,包括密级、缺损、修改、补充、移出和销毁等。6.标准化装订按照国家最新的档案管理办法,文书类档案可以不装订,可按件和保管期限直接装盒。而会计类和养老保险业务类档案必须装订成册。装订材料,必须选用经档案行政部门认可,符合档案保护要求的安全材质。装订档案,一律采用案卷左侧装订,并将左、下侧对齐,采用“三孔一线”的方法装订。7.填写卷面案卷封面项目包括:全宗名称、案卷标题、起始时间、保管期限、件、页数和归档号。案卷封面项目的填写,要求内容完整、概括准确、字迹整洁、一目了然。8.档案装盒不同类别、不同年度、不同保管期限的归档文件材料不能放入同一档案盒。档案盒的厚度与归档文件材料的厚度相适应,避免归档文件材料弯曲受损。9.定期移交按照有关规定,凡在工作中形成的在归档范围内的文件材料,均由相关责任部门进行整理、立卷、装订,并定期移交档案部门归档。各职能部门应在次年初向档案管理部门移交档案,交接双方根据移交目录清点核对,并履行签字手续。应归档的文件材料要齐全完整。10.规范排列案卷移交档案室后,管理档案人员要将一个年度、一个类别的案卷进行系统化的排列,使卷与卷之间保持一定联系,固定顺序,便于查找利用。
三、实现社会养老保险信息化、网络化
社会养老保险档案要实现数字化、网络化管理。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数据库管理功能和网络平台,建立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和网络化。这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和提高社保经办机构管理服务水平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化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不仅有存储量大、检索方便、数据传递快速便捷等优点,而且在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统筹层次方面也有现实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仍然是需要关注的一个领域。针对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中不适应当前时代需求的问题,要通过完善和规范档案管理制度、提高信息化档案管理水平以及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等途径进行改革,才能确保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作者:刘志忠 单位:承德县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