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5:53:4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农业农村的产业发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首先,发展农村林业产业,能够有效引导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发展,丰富广大农民的经济收入来源,对于提高农民自身收益,以及加快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而言都具有着十分积极地作用。其次,通过加强农村林业产业链建设,还能够有效的推动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吸引林业资源深加工企业入驻农村地区,从而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此外,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也使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通过农村林业产业发展能够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林业生产及以林业资源为基础相关工业领域转移,解决了农村劳动力闲置的问题,也为农民职业化转型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贵州农村林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林业产业规模小,产品科技含量低
贵州省有着占全国总量1.8%的森林资源,在全国各地区森林资源占有量中排名第十六位,但在林业产业的发展水平上却相对较为落后,尤其在农村林业产业方面,不仅产业规模普遍较小,极少有规模型的龙头企业,同时在林业生产技术水平上也相对较低,工艺技术更新缓慢,林业产品缺少技术含量,深加工企业匮乏,产品附加价值低,对林果等产品的价值挖掘不够深入,且名牌产品数量不足,整体市场竞争力较弱,也无法有效的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
2.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限制林业产业发展
贵州农村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观念落后以及对短期效益的盲目追逐,导致在林业栽植过程中不注重混交林的培育,并且普遍选择易成活、易管理、生长周期短、效益回收快的林木品种,导致林业结构较为单一,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林业病虫害大面积爆发的隐患。同时,从产业结构来看,林业第一产业所占结构比重始终较大,第二产业发展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且第二产业仍以木竹加工等初级阶段为主,技术水平落后,第三产业虽然生态旅游业发展速度逐步加快,但与之配套的服务业发展仍旧较为缓慢,整体来看林业产业结构存在较大的不合理性。
3.融资渠道狭窄,行业管理与服务水平较低
贵州农村林业产业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还面临着融资渠道狭窄和行业管理与服务水平较低的困境,一方面,国家及地方政府在对农村林业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方面仍然较为乏力,所能够投入的资金有限,而作为农村林业产业经营主体的农民由于对市场化环境下融资意识较差,以及缺乏科学的信息指导,通过社会金融手段获取发展资金的能力也相对不足,导致农村林业产业资金链普遍较为薄弱。另一方面,针对农村林业产业相关的管理与服务体系仍然不够完善,许多地区甚至未能建立针对林农的信息服务机构,加之林农在文化水平偏低,对现代信息获取渠道了解运用较少,使得林农在市场信息的获取上存在很大的滞后性,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更加制约了农村林业产业的发展水平。
三、促进贵州农村林业产业发展的有效策略
1.加强技术改造,扩大农村林业产业规模
当前贵州省农村林业产业规模小、发展缓慢与林业技术落后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应在着力加强农村林业产业的技术改造,通过更加科学的生产技术的运用,充分挖掘疏林地和宜林地的生产力潜力,同时加大力度改造低产低效林分,以适应林板、林纸等工业用材林的需要。此外,还应鼓励广大林农大力种植当地珍贵树种,在增加林农收入的同时,提高贵州省林业产业的经济效益。此外,还应加强对林业产品深加工技术的发展,吸引高新技术型加工企业到农村建厂,运用新型加工技术,深入挖掘林业产品的深层价值,增加最终产品的科技附加值,并着力打造名优林业产业品牌,同时扩大产业规模,增加规模型龙头企业数量,全面推动贵州农村林业产业的发展。
2.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林业产业科学化发展
基于贵州农村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应进一步加快对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一方面,应针对第一产业发展中林木种类单一的问题予以改进,加强混交林的建设与树种的改良,降低纯林比重,同时兼顾短期效益与长远利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合理选种栽培,提高林业结构的合理化水平,降低林业病虫害大面积爆发几率,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协调好林业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在发挥贵州林业第一产业优势的同时,加强对第二三产业重视与投入,多渠道着手提高林业产品加工的技术水平,以技术创新为推动力,促进第二产业的发展,从林业资源的初级加工向高级精深加工方向迈进,使林业加工产业向科技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此外,还要充分发挥贵州省农村地区自然环境、植被景观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打造森林生态旅游及配套服务一体化的第三产业发展模式,通过旅游业带动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并以服务产业满足旅游业发展的各方面需求,从而实现林业产业的科学化发展。
3.加强对农村林业产业融资指导与信息服务
贵州省应在农村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加强针对林农市场服务与技术服务,可在农村设立专门的服务网点,给与农民融资方面、市场信息方面以及林业生产技术方面的指导,充分发挥服务职能,帮助农民利用社会金融机构等渠道进行融资,为林农提供新鲜准确的市场信息,并指导农民如何应对和化解市场风险,通过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有力的支持农村林业产业的发展。总结:农村林业产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以及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都具有着积极的作用,当前时期贵州在农村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应加强对现代林业科技与生产工艺的运用,并结合实际与市场变化趋势,对贵州农村林业产业就够进行科学优化,同时做好对林业产业融资、市场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指导工作,激发农村林业产业发展的潜力,为新时期贵州经济的全面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作者:杨清群 单位:沙包堡办事处林业站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农村文化;文化发展;引导;支持
[中图分类号] G12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1-067-3
一、农村经济机制影响着农村文化
(一)我国农村文化的现状和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文化,滞后于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步伐
究其原因,虽有许多方面,但最重要的原因是经济原因。它包括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用于文化发展的资金水平,但更重要的是农村经济机制问题,经济机制的运行会影响上层建筑的文化。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从经济体制模式上来看,经历了天然经济、自然经济、集体经济(计划经济)等阶段。我国农村自实行承包制改革以来,经济模式逐渐转向商品经济,但是不完全,因为从农田、农业经营里的收获大都是自给自足的。我国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农村经济没有完全进入市场经济的轨道。农村家庭既是社会机体中的一个元素,又是一个生产单位经营实体,在外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农村却以农户为基本单位从事经济生活。农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说,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生产力集团,没有形成优势互补、资源整合、人财物得到合理配置的经济运行模式。
(二)农村经济机制制约着农村文化发展,农村的劳作方式、休闲方式、居住环境与城市相比有很大区别
农民的文化生态跟农耕习惯密切相联,市场经济往往会打破传统农耕习惯,这样就会给农民在节庆、祭祀、休闲期间的文化活动造成影响;市场经济带来的新文化意识也和农民传统的文化意识发生碰撞,比如竞争意识、个性意识、利益意识等都会给传统的乡风民俗造成影响。
二、发展农村文化产业需要政府引导、扶助和支持
(一)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有关部门的引导、扶助和支持
引导、扶助、支持最重要的应该体现在文化意识上,“文化下乡”送去作品,活动和服务是必需的,但文化意识是直接送给农民的“造血”功能。如果兴办文化产业振兴农村文化发展的意识深入到农民的心坎里,必然会爆发出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和创造力。除了文化意识之外,文化部门的引导、扶助、支持最好的途径是典型示范。农民是讲实惠的,同时农民最相信亲眼看到的东西,当农民群众目睹到文化产业既能带来经济实惠,又能使人们享受到愉悦的文化生活,就会迸发出高涨的热情,积极参与文化产业的创办。在信息、人才、物力方面,文化部门应该对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帮助选项目,立项目,想方设法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在文化产业的起步、举办过程中,文化站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文化站是国家最基层的文化机构,最了解本乡本土的文化资源,熟悉乡情民俗,掌握文化人才的状况,能够代表政府规划具体目标和事项。在挖掘乡村文化资源,选准优势产业项目,协调政府与村民之间的关系等具体事项中尽职尽责。
(二)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最需要政府给予政策的宽松环境
农村文化建设本来就是政府的应有之责,它无疑成为农村文化建设中有突出成效的举措。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应该大力提倡农村文化产业。政府的支持从很大程度讲是政策的支持,政府应该出台一系列有利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政策,鼓励农民企业家和城里的企业家在农村广阔天地兴办文化产业,鼓励农民群众自己筹资举办文化产业,同时在税收等方面给予规模小的产业、个体户减免等优惠。基层政府还应在资金、土地、房屋建筑使用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切实帮助农村文化产业的兴起、发展和壮大。
(三)农村社会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才标志着我们党提出的宏伟目标真正实现
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之一是文化,农村文化建设得怎么样,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农村社会不仅源源不断地为工业为城市提供着生活资料,还源源不断地提供着精神文化生活养料。街头巷尾的腰鼓、秧歌、舞龙,节庆、婚庆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场面和仪式,从其本源看,都是来自农村广阔土地滋生出来的文化。我国申奥成功的宣传片许多镜头是中国的群众文化场面,其中不少是乡间民俗文化的聚焦。因此,农村搞文化产业前景大有前途。
三、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有效途径
(一)农村文化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条件,在坚持公益性事业的前提下,努力尝试文化产业途径
农村文化产业化,既是适应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状况,又是适应农村经济历史发展状况的一种正确的选择。农村文化产业化建设,不同于一般定义上的文化产业化。它是以产业为手段,适应目前的农村经济状态和今后发展趋势,以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为目的,焕发农民自身的积极性,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家园。鉴于此,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二)市场经济对农村文化的影响孕育着机遇,也开辟了农村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我们可以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看到农村文化蓬勃开展的景象,他们的传统文化活动不仅延续发展,还不断增添新的文化活动项目,诸如乡间舞会、趣味竞技、产品演示、农艺赛事等。那里的农民不仅有着文化生活的欢悦,还吸引着城里人感受乡村文化的乐趣。事实证明,是市场经济把农村经济引入了产业化、规模化,并从文化观念到文化活动运行模式都适合了农村经济体制。而我国农村经济同全社会的市场经济相比,还没有达到完全的市场经济运作模式,从农村经济的模式程度看,还没有达到产业化、规模化。但我国农村经济实现完全的市场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经济的产业化、规模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农村文化要发展,我们应该把眼光既放在农村经济目前处于市场经济与原有的经济模式相互衔接融合的背景和条件下,也要放在农村经济完全市场化的条件下看农村文化如何发展。
(三)以产业运作方式,挖掘、搜集、整理、再现民俗民间文化的作品和活动
事实上,我国的民俗民间文化通过产业的方式展开已有了许多成功的先例,比如剪纸、年画、各类民俗文化艺术节等,都是通过产业的方式保持了民俗民间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在我国的农村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民俗民间文化的产品和活动,如果将这些产品和活动以产业的方式运作起来,不仅会给农村的文化经济带来勃勃生机,更重要的是丰富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使民俗民间文化的瑰宝得到保存和发扬广大。如果我们以产业的方式运作,许多民间艺人和精熟的制作者,必然焕发出他们的艺术热情,从而带动了一个村落一个乡镇的文化生活活跃和兴旺。民俗民间文化作品和活动非常受社会各界的欢迎,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的潜力,我们农村文化建设应该抓住机遇,以产业的方式使我们的民俗民间文化得到弘扬。
(四)旅游文化已成为我国的经济增长点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
把农村文化活动与当地旅游文化结合进来,这不仅有利于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也有利于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也能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现代化的要求。在农村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对城里人来说,了解农村只不过是沿途的乡村风光或乡镇政府所在地的乡村景象,其实秀山秀水田园风光都在乡间的深处,“白云深处有人家”,恰切地反映了真正的农家秀美风光其实在那僻远的深山幽谷、村寨田间。农村的旅游文化前景广阔,农家游的庭院民宅风土人情,生态游的山水林木景深曲径,美食游的大铁锅煮出的饭、炒出的菜,风俗游的民风香淳奇妙天然等等。旅游是人们的天性所致,是人在工作繁忙中放松自己,去领略风光世界,去感悟大自然,与多姿多彩的世界交汇是非常恰切的文化形式。我们的农村文化为什么不充分发挥旅游文化形式,使农民的文化生活有新的亮点和突破呢!
(五)让民间艺人成为农村文化产业运作的团队
在农村有许多节庆、民间庆典仪式和民间文化仪式,这些活动大都由一些老艺人、匠人来主持,许多群众都愿意参加这类活动。如果将农村中的文化人才资源聚集起来,形成产业运作的团队,这既能使农村文化有经常性的活动组织,又方便和促进农民文化生活和谐健康的发展。农民的节令庆典,农村政府及各部门举办各种主题的庆典活动和宣传活动,农户的婚娶、生日庆典,农村企业、个体户的开业庆典等,这都需要文化团队以文艺的形式张扬声势渲染气氛。在农民群众中有不少会吹拉弹唱,能歌善舞的人,有不少善于组织、主持能写会说的人,他们热衷于文化活动,他们希望能组织、协调起来。如果把农村的文化艺人巧匠组织起来,以产业经济的方式运行,不但保证了这些人的经济收入来源,文化团队的稳定和文化活动的连续持久,还能使民间文化活动的规模扩大,农民群众自然会得到文化生活的充实。
(六)开辟文化产业项目要适应科技进步的步伐
运用科技进步是开辟农村文化产业领域的一大成功经验。近几年来,我国农村发展较快,也尝到了实惠。近几年,许多青年农民群众用数码摄像机为当地政府举办的各种主题庆典活动、文化部门举办的民间艺术活动、农户婚娶、生日庆典等。拍摄MTV、DVD、VCD片,不但深受广大群众欢迎,而且也赚了不少钱。在拍摄秧歌、腰鼓、春节社火、地方小戏中,农民群众不请自来,义务当演员,场面十分热闹。为购置拍摄设备,许多农民还自愿捐款捐器材。从这一事例中我们得到启示: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青年一代新的文化时尚,会给农村文化带来新的视野,同时也为农村文化产业开辟了新途径。科技带给农村的不仅是经济的进步,同样也给农村文化注入了新的发展生机。
另外,如工艺美术厂,电影流动放映服务,文化艺术培训班或学校等,都是很好的文化产业模式。通过以上几种模式,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农村文化产业是可行的、有效的,只要重视是容易兴办发展起来的。农村文化产业适应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社会,能够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能够促进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能够为巩固和壮大农村社会主义阵地起到促进作用。农村文化产业必然会成为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历史性创举,我们应该从现在起精心培养,呵护支持,使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农村文化建设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备内容。农村文化产业化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举措,适应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社会的现状和发展,能够使我国的农村文化取得历史性的突破和成绩。随着农村文化产业向农村大地兴起、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必将充满活力和生机。
参考文献:
[1]刘吉发.文化产业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7).
[2]邹广文,徐庆文.全球化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8).
[关键词] 农村文化 创意产业 发展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026-01
文化创意产业不受地域的限制,不仅在城市发展迅速,在农村也得到了发展的空间。文化创意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它解决了许多的就业难题。在美国,文化创意产业成为了解决就业问题的主导力量。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是一个农村人口占60%的农业大区域,农村文化创意这一新兴的产业,成为了农村新经济新的突破口,成为农村经济结构转变的重要途径,成为培养新一代中国农民的重要支柱。
一、良好的文化政策优势
乌鲁木齐市在经济不断加快发展的情况下,已经开始大力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了实现打造经济强市和文化强市这两大目标,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视程度不提高大,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在政策和经费上努力为农村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保障。而且,国家也十分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十期间,我国确定了农村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到2015年将基本实现各个基层都有自己的文化站。政府的其他惠农政策也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在农村举办的百日文化广场等活动给农村人学习科学、文化提供了物质基础,一些对农村文化方面的补贴也对农民学习文化起到关键作用,这些都是国家关心农村文化发展的体现。
二、农村信息化发展
促进农村信息化发展,培养新一代中国农民,营造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氛围,建立农村互联网,让村民都有机会接触新鲜事物,在网上获得信息;使农村居民学会在网络上传播当地文化,塑造文化品牌,开拓外界文化市场。农村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加快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村居民素质的双赢作用。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完善、农民文化素质的增强,是发展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前提条件。农村信息化得到大力发展,营造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宽松氛围。农村信息化不仅开拓了村民的眼界,也改变了当代农民的思考方式,通过网络农民可以更加直接的了解日益变化的世界,从而了解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作用和发展的前景,用新的思维方式,不断改变当地发展路径,这样才能开拓出更多的潜在文化市场。
三、转变观念,增强创意意识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为文化市场开辟更大的空间。米东区农村有着丰厚的文化资源,其潜在的市场无法估量,这是当地发展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前提和基础。但是目前米东区的农村文化资源发掘不够深入,认识不到位,难以形成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同时,米东区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处于原始阶段,还需不断的探索,其主要原因在于:
1.很大一部分村领导的思想没有解放,没有认识到文化也是一种推动农村发展的力量,而文化创意产业的效能也被许多人忽视,这种思想的局限性造成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缓慢,如果想进一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必须解放思想,吸收一些先进的理念。
2.不重视自身特点,没有因材施教,完全照搬照抄其他地区的发展模式。米东区虽然乡村文化底蕴深厚,但是有的地区有的还存在一些限制农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因素,如交通不畅、经济落后、资金短缺、土地不集中,同时还存在农民收入较低、城市与乡村差距大等问题。乌鲁木齐市各级政府和相关领导要提高职业修养,为农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给予政策的优惠,创造一切有利条,因地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
四、充分挖掘和整合农村丰富的文化资源,树立品牌意识
要开发米东区的地理人文特色和的农村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文化创意的新农村。乌鲁木齐各县,各乡,各村具有不同的乡土人情和农村文化资源,我们要因地制宜,取长补短,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积极调研米东区农村文化资源现状,创造一个特色鲜明、独树一帜的文化创意品牌。为了改变米东区农村文化发展的格局,突破现有模式,提高文化资源的利用率,我们可利用米东区农村文化中人文景观、民风民俗、生态农业、地域特色旅游、乡村风情探索、农家乐等特有资源,打造属于米东区的特色农村文化创意产业,以此帮助村民提高收入,使大家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努力打造农村文化品牌,发挥艺术的商业经济价值
在如今的社会,文化产业的头牌军是文艺。米东区农村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艺术种类,各具特色,相互彰显。但是传统思想和思维方式限制了这些艺术的发展,这此艺术还未发挥出它的潜力,这急待我们加大精力的投入来整合这些资源,加快米东区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比少数民族民歌舞、民间曲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花样繁多。据记载,目前主流的米东区当地的地方舞艺就有几十种。因此想要打造好米东区的乡村文艺品牌,首先得延续文艺的传统方式,其次也促使艺术发挥的市场价值和文化艺术的魅力。成功打造农村文化创意品牌至关重要,好的品牌会名声大震,继而带来好的经济效益。
六、结论
总之,研究米东区农村文化创意产业为米东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及其相关的理论基础,为米东区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不一样的思考方式。有利于实现米东区地域特色和农村文化资源的发展和发挥。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具有米东区的农村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步伐。加强以人为本的观念,让农民成为主体,提供自由宽松的环境,让村民在愉悦的环境下潜移默化的接受这种新的发展模式,为未来米东区的发展指明道路。发展中应该结合经济的发展,是经济发展更加生态,更加和谐,更加快速,十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指示,我们应该坚定不移的在党的指导下,发展好农村文化创意工作。
参考文献
[1]张振鹏. 我国农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初探[J]. 华东经济管理,2013,02:62-67.
刘连根 陕西省紫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摘要:本文从体制、机制、农业信贷风险分担机制、农村金融配套政策入手,全面分析了县域农村金融主力军农村信用社支持农
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农村信用社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五点建议。
关键词:农信社;支持;农业产业化;问题与建议
党的十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
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 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
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根本途径就是要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进程,而要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在于:培育壮大农业龙头
企业、规划区域化产业发展、实施品牌战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
组织、发展外向型农业经济、创新金融投入机制等。为此,笔者
对紫阳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金融支持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
行了调查,以寻求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切入点。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及金融支持情况
紫阳县位于陕西南部,汉江中上游,大巴山北麓,属亚热带
湿润季风气候区,境内万山综错,河溪密布,从而形成了“三山
两水一川”的地貌特点。紫阳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素有“茶乡、
歌乡、桔乡、板石之乡”和“笔石圣地”之称,被文化部和省文
化厅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陕西省民歌之乡”,
紫阳民歌还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自 1998 年
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及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相继出台了《关于加
大信贷投入,强化信贷管理,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通知》
等一系列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政策,农业和农村经济
获得信贷服务的面有所拓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民“贷款难”
问题得到缓解。重点支持了我县茶叶、畜牧、药材等支柱产业的
发展,并带动了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迅速发展壮大,有力地推动
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农业产业化“链条”运行。
二、制约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程度与效能,离不开农村金融整
体所处的发展水平和阶段。当前,农村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困难和障碍,其根源既在于农村金融体制、机制内部因素制约,
也与农村金融市场环境、配套支持体系等外在影响密切关联。
(一)从体制方面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功能性障碍
一直以来,部分国有商业银行追求利润的目标与农业高风
险、低效益特点的不对称性及经营战略的不同,使其对农业发展
的支持没有太大的积极性;邮政储蓄银行业务刚刚拓展对农业信
贷支持, 但相对于其资金流出总量, 支持农业发展力度明显偏弱;
作为主要服务“三农”的农信社由于受县域资金总额被多家金融
机构“瓜分”的影响,其自身资金规模受到限制,无法提供更多
的金融服务,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发展需求。
(二)从机制方面看,信贷资金管理与农村发展资金需求存
在矛盾
一是经营决策和管理权逐级上收;二是内控机制趋严,贷款
发放除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外均强调抵押担保;三是信贷责任与信
贷考核制约了农贷投入。为规避信贷风险,金融机构对信贷人员
实行贷款“三包”责任制,即包放、包收、包效益。基层信贷人
员往往采取宁可少放或不放的作法来避免风险,使有的农户正常
资金需求得不到及时解决。而同时信贷人员所承担的风险与收益
不对称,影响了信贷人员的积极性;四是小额信用贷款额度控制
与农户资金需求存在矛盾。金融机构按照等级条件给予农户的资
金额度不能满足规模种养殖农户的需求,导致农户发展受限;五
是贷款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脱节。由于现代农业已打破传统农业
的春种秋收模式,向反季节、长周期发展,一些特色农业生产周
期延长,而目前金融机构仍采取传统的农业贷款发放办法,无论
贷款种类、用途均实行 1 年以内的贷款期限,已不适应现代农业
经济的发展模式。
(三)从环境方面看,农业信贷风险分担机制缺位制约金融
服务
一是农业保险市场发展滞后。农业保险面临供给和有效需求
的双重制约:一方面,农民普遍对农业保险认识不够,参保积极
性不高。另一方面,由于农业保险风险大、回报率低,各保险公
司不愿涉足农业领域,即使有开设的,险种设置也不尽合理,农
民选择保险品种的余地很小;二是农业信用担保机构缺位,致使
涉农小微企业受信贷瓶颈制约。紫阳县仅涉农企业就达 67 家,
这些企业很难办理符合要求的抵押担保,而能够有效解决其融资
难担保难的农业信用担保机构还仍处于缺位状态,造成大企业贷
不足、中企业难贷款、小企业贷不到,其信贷需求满足程度较低。
金融部门对涉农民营企业投入不足,减缓农业结构调整步伐。
(四)从政策方面看,农村金融配套政策不齐,激励不够,
滞缓了创新步伐
由于政府部门在农村金融体系和农村金融市场建设中的巨
大能动性,其提供配套政策的种类、方向与力度对农村金融创新
有着很大影响。但目前农村金融相关配套政策存在以下几方面问
题: 一是外部环境不够宽松, 政策扶持和风险规避机制相对滞后。
地方政府总体仍停留在撮合贷款、“口头契约”等指令式阶段,
未能在市场风险补贴、信用建设、融资中介担保、农业保险等方
面为金融安全运行提供支持;二是政府配套措施明显滞后。如林
权抵押因采伐政策过严,商品林采伐指标偏少,加之一些地区林
业部门对采伐指标分配不透明,容易造成抵押贷款林因无采伐指
标而拖欠银行贷款现象。一些中介评估机构对抵押物的评估价值
尺度不一,难免出现评估失真或人情评估的现象,不利于银行合
理掌握贷款标准。 由于缺乏有效的信用担保体系, 农村种养大户、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微小企业贷款办理抵押的评估等费用还比
较高。同时,林权抵押品变现涉及诸多手续及交易费用,处置到
位存在较大困难;三是对农村金融创新的鼓励不够,部分银行业
机构在创新活动中放不开手脚。
三、推动农村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一)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加大对农村的资金投入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的有关政策。
全面落实农村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投放的考核机制,启动《县级
财政专项资金存放商业银行管理改革实施方案》,对设在农村的
各类银行应确定一定的比例发放农业贷款,加大信贷的支持力
度,缓解农村资金严重外流的局面;其次,要改进信贷管理体制
和抵押担保方式,增加农户贷款品种。要根据农村金融需求的多
元性,不断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满足农户除存贷款业务以外的金融服务需求。要开展具有农村特色的金融服务,切实提高服务水
平,让农民真正得到金融服务的实惠;再次,农村金融机构要扩
大和延伸支农服务领域的宽度和深度。 一是变 “等贷” 为 “引贷” ,
变小农业为大农业。金融机构应树立市场营销理念,改进支农服
务水平,变小农业为大农业,对符合农村产业政策、资金投放安
全、还款有保证的都要予以积极支持。二是积极引导,加快农村
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把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业综合效益放在重
要位置,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为其想点子、找路子,让
市场农业、科技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避险农业成为当地
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农民致富的好法宝。三是培植农村产业
化龙头企业,培养优良的信贷载体。积极寻找和培植高效金融载
体和生息源,优先支持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发展,逐步
壮大龙头企业群体,建立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
种养加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现代农业新格局。四是加快城镇
化建设。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
增加农民收入。
(二)构建风险补偿机制,合理分散支农贷款风险
一是借鉴国家助学贷款财政贴息的办法。对农业贷款也实行
财政贴息政策,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逐步引导银行信贷资
金向农业领域配置;二是通过制度和财力扶持,培育一批专业性
的农村信用担保组织。通过多种途径筹集农村担保基金,积极拓
展符合农村特点的担保业务,并完善农户联保制度,切实解决农
民贷款担保难的问题。如可以县、乡(镇)两级政府财政出资为
主,以龙头企业等经济主体筹资为辅,组成农业贷款担保基金,
主要面向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服务,解决农户及农村个体私营经
济大额融资担保难的“瓶颈”问题。这同时也使金融机构信贷资
产得以有效保全,免除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支农的后顾之忧;三是
建立农村支农贷款保险机制。农业保险同样大有潜力可挖。针对
农业投资风险较大的现实,由农户、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三方协
商,在农户贷款时向保险公司投保,试行农业保险贷款,既拓展
了保险业务领域,又消除了农民投资和银行贷款的后顾之忧。
(三)搭建信贷支农信用平台,降低农业融资成本
一是营造信用政府。政府应加速实施信用环境建设,将信用
建设的目标、步骤分解细化,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考核内容,与政
绩挂钩,形成强大的压力和促动力。司法部门要公正审理金融债
权纠纷案件,不偏不倚,维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以自身的公信
力带动全社会的信用建设;二是创建信用金融。各农村金融机构
要牢固树立“信用立行(社)”思想,严格规范经营行为,遵守
信贷合同;三是培育信用客户。客户树立“信用为本”的观念,
切实履行合同条款,按时还本付息;此外,为降低农业融资成本,
改善农业融资软环境,着重解决贷款中介收费门槛过高问题,建
议政府专门就此作出规定,根据各农村经济主体的承担力制定与
之相关的抵押、评估、公证、登记程序和收费标准,减轻融资双
方成本负担。
(四)营造良好的金融创新外部环境,完善配套政策,激发
创新动力
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的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配
套政策的支持和外部环境的完善。为此,一要大力发展各类中介
组织。政府部门应积极培育社会化、竞争化的中介机构,在贷款
抵押物价值评估、登记、过户、资信证明、信用评估等方面发挥
与银行业机构的衔接作用。同时,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府和中介服
务,切实降低确权、登记、过户等中介服务成本,以有效降低金
融产品创新成本;二要建立有效合理的经营管理及监管机制。各
银行业机构上级行应制定更加灵活的信贷管理、责任考核措施,
在落实信贷风险控制责任制的基础上,适当放宽基层银行业机构
信贷产品与服务创新权限;三要进一步发挥监管部门对金融创新
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稳步推进农村金
融产品创新业务的健康发展。
(五)切实发挥农信社支农主力军作用,全面启动实施“金
融服务进村入社区”、“阳光信贷”、“富民惠农金融创新”三
大工程,助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农信社与“三农”同根、同源、同成长的鱼水关系,无疑使
农信社支持“三农”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精耕“三农”
市场,实施“三大”工程,就是要构建与“三农”紧密互动,互
惠共荣的新型客户关系,全面支持“三农”科学发展。一要把富
民惠农作为实施“三大工程”的根本出发点;二要通过推动服务
网络多元化、手段多样化,使金融服务触角延伸到乡村、社区、
贴近到农户;三要通过全面实行信贷过程公开化管理,提高信贷
业务透明度,提升贷款公平性和可得性;四要通过建立全面的创
新体系,顺应市场变化和“三农”需求,开发“量体裁衣”式的
金融服务产品,提高客户需求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安翔.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浙
江大学,2004年.
[2]阮小莉.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体制创新问题研究[D].西南财
经大学,2000年.
[3]张汝安.从农村经济工作的全局引导农业产业化的发展[A].
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
会文集[C].2000年.
[4]罗南旺.论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与发展方向[D].湖南
大学,2001年.
[关键词] 河北省 文化资源 文化产业
作为传统文化大省的河北省,具有丰富的农村文化资源。其中有太行山和白洋淀自然风光、西柏坡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承德木兰围场、沧州运河文化等一系列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兼具武强木版年画、蔚县民间剪纸、衡水内画、以及各地传统戏曲歌舞等物质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宝库。河北的农村文化以其丰厚的底蕴,丰富的表现力和多姿多彩的形式,千百年来滋润着一代又一代在河北大地上生活的人们,陶冶着他们的性情操行。
然而如今河北农村文化的现状和发展却不容乐观,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文化活动的开展同城市相比差之甚远,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文化遗产因为缺乏传承和保护在逐步消亡,原有农村民俗文化活动在萎缩甚至消失。究其原因一方面现有农村经济机制对农村文化发展制约,另一方面农村的劳作方式、休闲方式、居住环境不利于文化活动开展,加之市场经济带来的新文化意识和农民传统的文化意识发生碰撞,都给传统的乡风民俗的继承和发展造成了影响。
河北的农村文化要走出困境,就必须根据实际条件,在坚持公益性事业的前提下,努力尝试文化产业开发途径。利用河北农村的大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性的、创新的产业开发,可以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使文化产业成为河北省农业发展一个非常有潜力的经济增长点,并可为农村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起到助推作用。从农村的经济发展角度讲,实现完全的市场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经济的产业化、规模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农村文化发展的角度讲,一方面必须认识到农村经济目前还相对落后的状况,另一方面也必须从经济高速发展的前瞻性视角规划农村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
第一,以产业运作方式挖掘、搜集、整理、再现民俗民间文化作品和活动。河北省的民俗民间文化通过产业的方式开展已有了许多成功的先例,比如杂技艺术、剪纸、内画的宣传,各类民俗文化的艺术展演等,都已经通过如“吴桥杂技节”这样的平台以及对外文化交流等各种形式保持了民俗民间文化旺盛的生命力。我省农村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民俗民间文化的产品和活动,如果将这些产品和活动以产业的方式运作起来,不仅会给农村的文化经济带来勃勃生机,更重要的是丰富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使民俗民间文化的瑰宝得到保存和发扬广大。比如井陉的“拉花”、保定地区的“旱船”、吴桥的杂技等民间表演形式,武强民间年画、蔚县民间剪纸、衡水内画等通过一定方式的产业运作,使民间艺人和精熟的制作者得到经济收益,必然焕发出他们的艺术热情,从而带动一个村落一个乡镇的文化活跃和兴旺。
第二,旅游文化已成为我国的经济增长点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把农村文化活动与当地旅游文化结合进来,这不仅有利于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也有利于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现代化的要求。河北省的秀山秀水田园风光大都在乡间深处,“白云深处有人家”。如承德木兰围场、张家口的坝上风光旅游、邢台大峡谷、白洋淀自然风光、以及有过动人革命故事的狼牙山等等,或是峰峦叠嶂,或是深谷悠悠,处处令人叫绝。随着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将带来十分广阔的农村旅游文化前景,农家游的民宅庭院风土人情,生态游的山水林木曲径通幽,美食游的农家饭农家菜,风俗游的民风淳厚奇妙天然等等,都是大文化产业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产业的发展是和经济发展速度密切相关的,河北省的农村文化必须紧紧依托当地的旅游文化资源,使农民的文化生活和经济收入有新的突破。
第三,让民间艺人成为河北省农村文化产业运作的团队。在农村有许多节庆、民间庆典仪式和民间文化仪式,这些活动大都由一些老艺人、匠人来主持,许多群众也热衷于这类文化活动。如果将我省农村中的文化人才资源聚集起来,组成产业运作的团队,在农民的节令庆典,政府及各部门举办各种主题的庆典活动和宣传活动,农户的婚娶、生日庆典,农村企业开业庆典等仪式上,以文艺的形式张扬声势渲染气氛。有了经济收入来源,才能保证文化团队的稳定和文化活动的连续持久,使民间文化活动规模扩大,从而促进农民文化生活和谐健康的发展。
福建茶产业的发展对农村二三产业的带动作用明显,经过加工、销售等环节以后,增值迅速。广大茶区都把种好茶、加工出好茶作为生产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推动了福建茶叶生产的持续增长,极大地推进了福建省茶业经济的发展。在许多地方,茶产业已成为地方财政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南平]红袍红天下
2007年,南平市毛茶总产值5.1亿元。现有茶叶加工企业500余家,获ISO9000、HACCP国际认证体系认证9家。QS认证170余家,自营出口企业3家。2007年全市茶叶出口8945吨,出口创汇2607万美元。近年来,南平市明确了以武夷山大红袍为主导品牌,带动其他地方优势品牌共同发展的品牌发展思路。武夷山市主打大红袍品牌,注册了“武夷山大红袍”证明商标,目前正着手实施《“武夷山大红袍”证明商标的使用管理规定》;建瓯主打建瓯水仙;松溪主打松溪绿茶;政和主打政和白茶、政和工夫。政和白茶已获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并制定了《政和白茶》国家标准。
南平市政府注重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大招引引资、内引外联力度,使一批诸如凯捷、星愿、国宏、盛世君汉等港资、台资、内资茶叶龙头企业纷至沓来。星愿(中国)茶业有限公司已连续两年入选中国百强茶业企业。投资3000万元的邵武市“香江茶业公司”、投资1500万元的松溪县“双龙茶业公司”等在建工程正在紧锣密鼓中进行。
南平市建立了多个标准化生产示范片区,其中名优茶产量0.76万吨,占总产的19.1%,名优茶产值3.19亿元,占总产值的76.5%。全市无公害标准以上茶园面积28万亩。2005年起,每年在建瓯、武夷山等茶叶主产县开展大型茶叶质量安全生产培训活动。星愿公司和福建农林大学合作,在天心、曹墩等茶叶主产村成立了4个有机茶生产合作社,实行农用投入品配送制,目前加入合作社并按有机茶标准管理的茶园面积达8000多亩。
2006年建成的“邵武茶叶专业市场”已经成为辐射周边产区,促进产销衔接的重要平台。2007年市场交易额已突破1亿元。武夷山在福州、北京等地成立了武夷大红袍推广中心,并加强旅游、茶叶营销网络整合,实现营销网络资源的共享;武夷山市的星愿、永生等龙头茶叶企业已在北京、广州等大中城市发展连锁专卖店20余家。武夷岩茶全国营销网点已达3600余个。
[武夷山]科技导航武夷茶发展
第二届海峡两岸茶博会的举办地武夷山市近年来茶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武夷山市的一项支柱产业。2007年,武夷山市茶叶加工厂家100多个,茶农2.2万户,涉茶人员近10万,茶园面积达10.6万亩,茶叶总产量4700吨,其中出口量1580吨,茶叶市场价比上年增长30%,占全市工农业总产值的13.9%。
目前,寻找岩茶产业做精、做久之道,推动产业升级已成为摆在武夷山人面前的一项新课题。武夷岩茶制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经验茶学”状态,众多茶农、制茶者遵循世代相传的传统技艺。但随着中国茶业市场的变化,家庭式、纯手工的传统制茶方式日渐不能适应市场,武夷岩茶应时而变,积极注入先进科技元素,谋求武夷茶产业的发展。
从软件方面提升武夷茶的科技含量,在茶农中普及茶叶科学栽培与制作技术。武夷山市每年都会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茶农培训班,茶农逐渐从原来依赖经验做茶转变到依靠科学技术不断提升茶叶品质。硬件方面则是积极推广使用现代机械加工设备。自2007年起,全省将采茶机和修剪机列入农机具补贴目录,给予总价的15%补贴以来,在武夷山,采茶机得到普及,目前已有近千台。做青时使用综合摇青机,利用无极变速、快慢挡等技术解决了手工制作茶叶品质不稳定的问题。
2007年7月,财政部、科技部共同确立武夷山市为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资金扶持县(市),重点扶持武夷岩茶产业发展。
“推动岩茶的生产技术革新,保护岩茶种质资源,优化产业发展的服务体系,使岩茶产业走上良性、可持续、优质发展的轨道。”武夷山市科技局局长应杭军这样告诉记者。目前这3个攻关课题和相关配套资金均已分配到企业,具体由武夷山市科技开发中心牵头组织,联合武夷山市永生岩茶厂、正山茶业有限公司,星愿(中国)茶业有限公司、武夷世家茶叶有限公司等4家重点龙头企业和省农林大学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共同展开实施,至2009年11月底全面完成攻关任务。
传统的武夷岩茶制作技艺,插上科技的翅膀,将载着武夷茶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安溪]“先锋”转变为“主人”
因茶致富的安溪县,目前有80多万的人口受益于茶产业,直接从事茶产业的就有30多万人口。2007年,安溪茶园总面积50万亩,生产茶叶5.2万吨,约占全国乌龙茶总量的1/3、福建省的1/2。2005年至2007年的3年间,安溪茶业分别实现45亿元、50亿元、57亿元的行业总产值,年增长率达到两位数。农民人均纯收入6435元,其中茶叶收入达3560元,占55%。可以说,茶业已成为安溪最重要的民生产业、富民产业,极大地推动了安溪全县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2002年以来,安溪四进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两度成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首次进入全省经济实力十强县,并成为全省两个“双优”县(市)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安溪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茶业作为安溪县的民生产业和支柱产业,列为全县农民脱贫致富的“一号工程”,根据茶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适时提出不同的发展思路,采取不同的发展措施,推动安溪茶业不断发展进步,引领国内茶业界新潮流。
2000年至2002年,安溪县提出“建基地、提品质、拓市场”发展思路,实施著名的“2112”工程,即建设20万亩无公害示范基地、10万亩优质铁观音基地、10万亩绿色食品基地和2万亩有机茶基地,保证茶叶质量卫生、安全、优质,为日后做大做强茶产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003年,确立并实施“茶业产业化推进工程”,及时引导安溪茶农走“基地建设规模化、产品加工专业化、质量监督标准化、市场管理规范化、服务保障社会化”之路。大幅度提高茶业生产的集约化水平。2004年,提出“以生态化思维抓茶叶生产、以工业思维抓产业链延伸、以品牌化思维抓市场营销”的发展思路,在茶业产业化的实践上下工夫,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使茶业经济成为农民收入的最主要增长点。
2005年,顺应国际绿色饮品消费潮流,提出“绿色、品牌、诚信、文化”发展思路,创立绿色品牌,坚持诚信立市,丰富文化内涵,促进安溪茶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006年,树立“安溪铁观音和谐健康新生活”全新兴茶理念,新理念涵盖“生态、健康、文化、品牌、素质”五大工程。2007年,茶业发展着重从四大方面实现突破:一是组织管理上突破;二是产业链延伸上突破;三是品牌自我保护上突破;四是提高茶叶质量上突破。
跨越发展的安溪茶业引起“共振”效应。安溪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包装印刷、机械制造、交通运输、餐饮旅馆、房地产、茶文化旅游等关联行业的发展,形成“一业兴、百业旺”的可喜局面,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安溪人固有的传统思想观念,丰富了新时期安溪精神内涵。
如今,安溪茶农不断超越自我,把铁观音茶店开到世界各地,完成由传统茶农向现代茶商的角色蜕变。据统计,安溪人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开设的茶庄、茶店、茶行、茶艺馆达3万多家,在全国各地营销茶叶的安溪人达到10多万人,全国市场占有率从2000年的5%提高到2007年的8%左右,实现了“哪里有茶叶市场,哪里就有安溪人”的目标。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茶叶质检中心主任骆少君认为,安溪茶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全国茶产业发展的“先锋”。很多做法和经验走在了全国前列。安溪茶产业发展到现在,应该从“先锋”转变为“主人”,要起一个“导航仪”的作用,即引领整个中国茶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此外,安溪还应当对中国茶产业发展起到一个“加油站”的作用,不断为中国茶业的发展提供新动力,注入新活力。
[福鼎]百年珍品的复兴行动
福建是白茶的主产区,产量占全国的90%以上;而福建白茶80%产于福鼎。福鼎现有茶园15.6万亩,是全国十大产茶大县(市)和主要的白茶出口基地。2007年,全市茶叶总产量达1.6万吨,实现毛茶产值4.6亿元;茶青价格比上年提高10%~15%,茶叶销售价格比上年上涨15%~20%,全市茶农实现增收1.3亿元,增幅达39.4%;涉茶产业年总产值达12亿元以上,其中白茶产量4000吨,产值达4.66亿元。
在茶业发展中,福鼎市委、市政府坚持正确地处理好 “变与不变”的关系。“不变”的是:始终把“茶业”当作富民牌来打,实施“茶业富民”发展战略;“变”的是:适时转换茶业发展思路,采取打造“福鼎白茶”公共品牌的发展措施,推动全市茶业的不断发展。
为了倡导健康的白茶生产,福鼎在建设生态茶园方面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当地政府部门和茶业企业都非常重视生态茶园的建设。全市现已推广无公害茶园15万亩,建立了1.1万亩的有机茶生产基地、绿色食品认证基地和3.8万亩的无公害认证基地,是全国“三绿”工程茶叶示范县(市)、“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县(市)”。
茶农素质关系茶叶质量。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福鼎每年投入近百万元,分期分批请专家到每个乡镇对茶农进行无公害栽培知识培训,目前已有6000多个茶农接受系统培训,这些人再把所学传授给周边农户。福鼎的每个乡镇都设立茶叶生产指导站,站里配1~2名茶叶技术员,加强科学管理茶园和安全施肥的指导。2007年,福鼎市顺利通过了农业部“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市”验收。目前全市共推广无公害茶园15万亩。在所有农资供应点张贴严禁上市的化肥、农药黑名单,并加强工商检查,依法对出售高残农药的经营网点进行打击。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形式,充分发挥全市21家省市级茶业龙头企业、400多家茶叶加工企业的作用,鼓励它们建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市已建立无机茶叶基地2.8万亩。
福鼎市通过积极提倡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开辟绿色通道等措施,大大提高了福鼎白茶质量。几年来,福鼎白茶的茶青合格率达到97%以上,福鼎因此被评为2003~2005年度全国无公害茶叶示范县。从1998年至今,全市抽检1万多批次茶叶样品,有98.5%批次符合欧盟标准。
[华安]在蜕变中茶香四溢
华安历史上就是漳州的茶叶主产区之一。茶叶作为华安县的一项传统产业,10多年来,县委、县政府根据县情的实际,高度重视茶业发展,提出了“兴茶富民”的发展思路,使全县茶叶栽培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
华安茶叶栽培历史悠久,既有“明前茶”,又有“冬片茶”,形成“清香型五季茶”特色。全县现有茶叶总面积达13.5万亩,其中去年冬天今年春天新植茶叶面积达1.5万亩,已成为我国第二大铁观音茶生产基地,预计今年总产1.2万吨,产值可达10亿元。现有5000多家茶叶初制加工厂,50多家精制加工企业,茶叶加工、营销龙头企业20多家,茶叶营销网络遍布全国各地,培育出了哈龙峰茶业公司、漳州茶叶批发自选总汇、二宜楼茶叶有限公司等一批具有一定生产规模、辐射带动能力较强、集产供销为一体的龙头企业,构建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茶产业成为农民增收主渠道,初步构筑产业化格局。
华安铁观音在加工工艺上全面推行空调控温做青制茶技术,使茶叶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华安铁观音”茗茶色香味形俱佳,品质上乘。为提高优质茶知名度,县政府实施了统一品牌的政策,全县统一冠以“华安仙都铁观音”品牌,各企业可以在“华安仙都铁观音”的统一名称下,使用不同的注册商标,扩大了华安县铁观音的知名度。华安县在用地、用电、信贷等方面的扶持,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加大对茶叶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壮大了位于华安仙都的“华仙茶都”为农业部第12批定点专业批发市场;仙都镇和湖林乡建设万亩标准化、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华安“漳州光照人茶业有限公司”通过有机茶生产、加工、产品认证,全县QS认证13家以上,绿色食品认证5家,无公害基地认证2家,申报省级以上名牌产品2个,注册商标26家,省级著名商标1个。
[漳平]大陆阿里山茶香飘两岸
一到漳平,你问人家:“大陆阿里山在哪里?”人人都会告诉你同样一个答案:“永福!”
在漳平,大家都知道,永福是大陆的阿里山。因为那里有从台湾阿里山带来的茶叶,那里还有很多台湾的农民开荒种茶;种茶的台湾人说,永福的气候、土壤、地形跟台湾的阿里山很相似,于是,他们就把这里叫大陆阿里山。这个叫法让漳平人很乐意接受。大陆阿里山这个词就成了时下永福的代名词。
近年来。漳平市充分发挥台商联谊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服务好永福300多个台商个体,通过举办两岸农业交流合作论坛,以台引台,增加民间的往来,使台湾农民创业园成为两岸人民交流的一块热土。
随着漳平市打造“大陆阿里山”各项举措的不断实施,品牌效应日益呈现,“大陆阿里山”的品牌,在台湾农业界形成了很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引起了台湾茶叶界的高度重视,两岸农业特别是茶产业的交流活动频繁升温,加速了创业园高山茶产业的发展。
去年9月,福建省茶叶学会、台湾茶协会在永福举办高山茶产业发展与合作研讨会,海峡两岸茶叶教授、专家对创业园茶产业的发展及两岸茶叶的合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今年漳平应在创业园投资的35家高山茶台商要求,请来专家教授,为台商进行为期一个星期的中级评茶员职业技能培训,100多位台湾农民在参加培训后获得中级评茶员证书,使创业园内台农投资的信心进一步增强。至目前为止。创业园内今年新植高山茶6000亩,新发展花卉基地500亩,新建茶叶加工厂2个,引进资金2000多万元。
关键词:农村产业集群;共性;形成机理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4-0065-03
一、引言
当前,我国农业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很多地方政府和学者提出了以农村产业集群来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力和农产品竞争优势的发展战略。在我国这样的农业大国,农业是绝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主要产业,在将产业集群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一种战略时,理应选择以本地农业产业为出发点的农业产业集群,但是,从国内外的成功案例我们可以发现目前的农村产业集群大多是生产要素可以“自由落脚”型的产业,而以土地为主要要素投入的农业产业难觅踪迹。因此,在各农村地区选择发展何种产业集群时,研究农村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本文实证分析所选取的两个乡镇――戴南和丁伙,分属在历史、经济、社会及文化等方面具有众多相似之处的泰州和扬州两地,但二者在产业集群成功发展的路径选择上却迥然不同,即在产业属性上分属于第二与第一产业,因而选择戴南镇的不锈钢产业与丁伙镇的花卉苗木产业进行实证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指导意义。
二、两种农村产业集群典型形式的比较
(一)戴南与丁伙的产业集群概况
1.戴南的非农产业集群
泰州兴化市戴南镇位于江苏中部泰州市域,经济上号称“苏中第一镇”,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不锈钢之乡”。该镇乡村工业起步早、基础好,1990年以来工业产值平均以32%的速度增长。区内目前已聚集工业企业1 200余家,其中不锈钢企业达800多家,年产不锈钢及制品达200多万吨,产品涉及日用、化工、建筑等领域,品种多达2 000多个系列,且拥有全球第三、亚洲最大的汽车轮胎钢帘线生产企业兴达公司,年成交额达48亿元的不锈钢交易城,年产不锈钢制品占全国总产量的1/7,初步形成以不锈钢产业为特色的产业集群经济体系。
2.丁伙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花木之乡”的丁伙镇,花木产业在全国花卉产业发展大潮中逐渐焕发生机,成为该镇的支柱产业和面向国内外市场的特色产业,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该镇过去一直以粮食种植为主,改革开放后,涌现了不少乡镇工业企业,但是企业经济规模一直没有上去。至1995年,全镇共有人口2.41万,农民人均纯收入1 888元,发展速度明显偏缓,而且缺乏自己的特色产品。经过思考,丁伙镇决定从本地的资源优势入手,抛开过去传统的唯有第二产业才能带动经济发展的陈旧观念,将花木栽培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增长点来抓。与此同时,由于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众多家庭开始养花种树,以及城市正在进行的大规模建设改造,急需大量的花草树木对市区进行绿化。因此,该镇花木产业的发展与城市的建设刚好吻合,全镇经济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特别是2000年的乡镇合并,该镇经济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壮大,经济实现了质的腾飞。到2001年底,全镇共有总人口5.01万人,有近6 000人从事花木的生产、经营或服务,占农村劳动力的30% 。全镇耕地面积6.2万亩,现有花木面积4万亩,占65%。花木品种有常绿地景、花灌木、彩色苗木、行道树、盆花盆景等五大类400多个品种,并远销东北、华北、西北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年销售达1.5亿万元。
(二)两种形式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的共性
虽然戴南不锈钢产业、丁伙花木产业这两种典型的产业集群在产业属性上有着明显的差别,即分属于第二与第一产业,但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其在形成机理上仍然存在着共性。
1.地理区位优势。人类经济活动并不是均匀分布在地球表面的,而通常是在局部地区进行。因为不同的场所有着不同的区位条件。区位条件好的地方,意味着经济主体在获取资源能力和产品市场上具有优势。因此,地理区位条件的好坏或地理区位优势是否明显,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经济主体竞争优势的来源。明显的地理区位优势,对农村产业集群成功顺利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交通运输优势对产品市场的供给上。从产品价值实现的角度看,农业产业集群生产的高附加值农产品和农村非农产业生产的非农产品很难通过本地的农村市场来实现产品价值,这些产品价值实现主要体现在城市和国外市场上。便利的交通运输优势为农产品占据有利的消费市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并有利于农村产业集群持续稳定的发展。
江都市地处苏中平原,南临长江,西傍京杭大运河,宁通一级公路,328国道、淮江高速公路交汇于此,是苏北重要的水陆交通咽喉,交通的快速发展使得整个江都的经济版块融入了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圈中。京沪高速、扬州西北绕城公路和宁启铁路穿越丁伙镇,丁伙镇也借助于交通的快速发展,为花卉的快速运销提供了先决条件。
戴南镇隶属江苏省兴化市,地处江苏省中部,南临长江,北接淮水,水陆交通尤为便捷。境内河道纵横,水网交织,境内省级航道盐靖河直通国家级口岸泰州港。宁盐一级公路穿镇而过,宁靖盐高速公路在戴南设有互通口,经江阴大桥至上海,南京仅需两个多小时;距新(新沂)长(长兴)铁路兴化站20公里。便捷的交通为其原材料引进和产品输出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独特的商业文化环境和产业传统。历史在产业集群形成中的作用并不在于其发生,而在于其不断的累积过程,既包括本地化的知识基础――生产工艺、市场或技术等的累积,也包括本地化的不可流动的特质劳动力和产业氛围的累积。非农产业集聚发生的地方往往具有悠久的商品经济历史,有着“走出去”的传统,历史上往往能工巧匠居多。兴化市的戴南镇,解放前该镇五匠(指金匠、银匠、铁匠、铜匠、锡匠)的足迹就走遍大江南北,世代相传的专业技能,加上头脑灵活、善于经营的个性,构成了特殊的人力资本优势,久远的工商传统孕育了当地人们的商业头脑和务实品性。这种“文化基因”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极大地推动了戴南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成为区域内产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客观上,由于农业产业集群缺乏聚集优势、规模经济、强关联性等这些非农产业集群具备的核心因素,所以其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特定性知识、技术、劳动力和文化氛围等,主要体现在差异化比较明显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上。江都栽培花木有1 300年以上的历史,境内的卉木寺、花家荡均因种花得名,该地区群众以花卉苗木为业,具有花卉盆景生产的传统习惯和丰富技艺。丁伙镇双华村340个农户家家培育花木,全村耕地及自留地全部种植花木,并跨村发展花木面积1 700多亩,2005年全村花木销售收入达6 000万元以上,成为远近闻名的专业村。
3.政府的适当支持与引导。农村产业集群的发展除了内部动力外,还需要政府适当的支持。集群过程是自下而上的市场诱导过程,由于市场机制固有的缺陷和区域经济的空间特性,单纯依靠市场力量很难保证区域经济始终沿着最优路径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政府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第一,消除集群外部负效应。企业空间聚集的结果,在带来诸多聚集利益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比如废水、废气、废渣排放的增加影响周边生态环境,必须有政府干涉、控制负外部性,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为有效解决群众长期反映强烈的环境污染问题,近三四年来,戴南在治污上合计投资达到3亿元,并从基础抓起,避免重复“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老路,于2004年,由镇政府与上海市环保集团公司合作,在南北各建一座污水处理厂,并限期整治78家烟尘超标排放企业,取得初步成效。截至目前,全镇510家污水排放企业旧池全部破除,破除率达100%。丁伙镇在不断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也积极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几年来,该镇先后投入400多万元,努力构筑融洽的生态环境。到目前,该镇已有9家单位达到市绿化先进单位要求,全镇绿化覆盖率达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标准。
第二,提供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形成聚集的物质承载者,是控制区域聚集规模的关键因素。公共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服务越完善,质量越高,该区域或局部地区的聚集效应就越大;戴南政府在大力治污的同时也在努力营造优美的宜居环境。2007年,该镇投入5 800万元,新增绿化面积9 000亩,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41%;对96条河道进行了全面清理;投资2.3亿元分三期改扩建水厂,确保全镇群众吃上放心水;投资1 500万元的镇文化中心已破土动工;投资10亿元的15个便民项目已全部实施。政府在丁伙花木产业的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也一直发挥着扶持、培养、规范及服务的作用。例如:以花木科技示范园区为载体,建立花木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推广基地;与南农大、南林大等科研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加强对花木从业人员的培训;成立市级花木研究所,建立江都花卉信息网;将全市较大的花木企业联合起来,成立一个省级花木集团,以加强全市花木产业内部的联合和协作;建立规范的花木合作社,以一定数量的花木生产户及一定面积的花木户为基础,由政府引导,适当扶持,依法登记造册,组建一批组织完善、运转高效的花木合作社,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等。
三、农村产业集群的选择原则
虽然由于农村文化与农业生产的密不可分性,在以农业文化为主要文化的农村地区,农业生产、种植、加工等“特定性要素”文化理应构成农业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的一个方面,但通过上文的对比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特定性要素的文化根植性在农村非农产业集群中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对中国大部分农村地区来讲,农业资源是农村的主导性资源,农村资源要素创新整合在农业产业集群中的作用,同样适合非农产业集群的发展。
成功的农村产业集群是区域资源要素状况、区位条件状况和区域制度背景等区域要素创新整合的结果,不可盲目复制和模仿,因为不同区域的要素禀赋引致地区间非均质特征是产业集群发展空间差异的根源。因此,在各农村地区选择何种产业发展产业集群时,应该遵循以下数条产业集群选择的一般原则。
(一)产业关联度原则
产业关联度是指社会生产中不同产业部门、不同行业之间相互扩散和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程度。从产业集群的角度看,首先需要强调区域优势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关联程度,因为产业集群的实质就是以区域优势产业为主导,按照产业链条多向延展而串联在一起的关联产业的地域集中。通过区域优势产业部门与其他产业部门具有广泛而密切的关联,带动或推动周围一系列部门进一步发展,产生广泛而深入的“乘数效应”,促成整个地域经济的全面成长,并最终形成以优势产业为核心,结合各相关产业共同发展的企业集群格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
(二)经济效益比较原则
产业经济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最佳经济效益是区域优势产业选择的最终目标。企业集群是区域非均衡发展的一个增长点,要求能够较好地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比如利用区域资源条件、增加国民收入、解决劳动就业等。经济效益比较原则就是通过对各产业部门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来选择经济效益好的产业部门作为优势产业,使它们在区域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上升。
(三)市场导向原则
在波特的“钻石体系”中,市场需求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前者要考虑资源要素的供给,后者要考虑产品的需求。所以区域优势产业的选择不仅要分析供给结构状况,更重要的是预测区内、外市场需求状况,要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量和产品需求结构。巨大的市场需求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也是优势产业迅速增长的出发点和前提条件。
(四)动态比较优势原则
产业发展是一个前后相因的动态过程,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某些区域现在的弱势产业,只要符合区域发展方向,着力加以培育之后也可能会成为未来区域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不同阶段产业发展能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企业集群由萌芽、成长、成熟、衰退直到下一轮升级这样一个不断循环进行的生命周期演变。因此,在确定区域优势产业的时候,不但要看到产业的现实表现,更应该看到产业对经济发展趋势不断跟进而具有的潜在生命力。
【关键词】 农村商业银行 地理标志农产品 农村经济发展
引言
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指标示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1]。我国广阔的地域,多样的资源与地理环境,使许多以原产地名称闻名于世的传统农产品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保护价值。
但由于保护开发原始资金短缺,科技人才缺乏、市场品牌影响力弱等原因,使我国绝大多数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高,认可度低。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地方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金融机构,在支持地方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发挥农商行的作用,推动城乡经济和谐发展,服务地方农业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我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现状
截至2011年11月,国家质检总局已经公告对国内1200余个地理标志产品实施了专门保护。涉农地理标志产品占1100多件,达总件数的92%[2]。实施地理标志保护以来,地理标志产值过亿元,农产品地理标志有力推动了当地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改善了农业的发展格局。在现代农业中,要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就要重视对地理标志产品进行保护与发展,但目前我国地理标志农产品整体发展较好,地区间却呈不平衡发展趋势。以重庆地理标志农产品为例,到2012年4月止,重庆市已核准地理标志达84件,其中,丰都肉牛、石柱长毛兔、涪陵榨菜等16种地理标志产品出口国外,实现出口额13.65亿元。全市地理标志产品共带动了658.8万农村人口就业。在未来5年内,重庆市还将注册多件地理标志商标,并让长寿沙田柚、石柱黄连、酉阳青蒿、永川秀芽、武隆高山蔬菜等农业品牌商标,发展成带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3]。
然而,同样注重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的其他地区,地理标志农产品却出现了“注而慎用”“大标志、小市场”的尴尬处境。以山西地理标志农产品为例,截止2012年2月,山西省已拥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45个,包括沁州小米、太谷饼等。但除少数品种外,其他地理标志农产品体现出较差的经济效益[4]。
2. 制约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的因素
2.1农户对地理标志价值意识淡薄,地方政府关注不够
虽然被合理开发利用的地理标志农产品产值都普遍较高,由于受传统观念和经济发展水平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多农户乃至一些基层政府无法正确认识地理标志的经济价值,对其意识淡薄,以致于没有对地理标志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发展和利用,也没有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利用地理标志对农产品市场进行创新和发展。
2.2地理标志农产品科技含量低
一方面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产业发展多采用成本领先战略,创立在劳动密集型的低成本优势之上,创立企业的科技基础差,没有相关的研究与开发机构,对市场商机敏感性不强,创新能力较低,无法进一步挖掘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潜在价值。另一方面农村自身人才的流失,由于传统因素的影响,许多出身农村的知识分子都流向城市,且大量人才不愿意投身于农村发展,使农村经济发展缺乏先进思想与活力。
2.3不注重地理标志龙头企业培育
虽然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拥有很多发展潜力高的地理标志农产品,但其产业带或产业群都处于初始发展阶段,没有一批龙头企业带动经济发展。一方面不注重培育地理标志龙头企业,导致农村低水平的集群产业中龙头企业的联系松散,信息交流少,生产结构趋同,难以融为一体[5],另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缺少保护开发资金,无法对地理标志农产品提供根源上的支持,两者严重阻碍了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的快速发展。
3. 农村商业银行支持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的对策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户和农村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不断变化,升级。作为服务“三农”、中小企业、县域经济的金融主力军,农村商业银行便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本文从农村商业银行如何有效支持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角度,探析以下对策:
3.1银行扩大经营范围,增加对农村地区贷款
为扶持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开发利用,农村商业银行应发扬其标志,致力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增加对企业和农户的贷款及优惠。例如有些农产品产量巨大,农户对地理标志商标的购买可能会有政府补贴,但金额小农民不愿接受。银行便可加强与本地政府沟通,一方面银行单独增设对地理标志商标购买贷款业务,以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为目的,降低农户购买成本,简化购买程序,并免费为农户提供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咨询业务,为其规划合理理财方案,让农民得到更实惠、更便捷的金融服务,,并提高农户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发展潜力意识。另一方面政府下达相关指示,并积极做好地理标志的宣传工作,鼓励农业生产者购买标识,促使地理标志商标使用率增加,同时实现农户与银行互利共赢。
3.2为农产品地理标志科技进步提供资金支持
要提升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综合生产能力,就必须提高农产品标志的科技创新水加大资金、人才等投入,使产业从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型转化。农村商业银行应该根据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发展规律,并结合农村经济的发展特点、及对资金需求特性进行体制改革创新,完善地理标志农产品金融服务机制,加大对其科学技术的资金支持。只要有利于改进和提高地理标志农产品技术的合理项目和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有市场潜力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开发项目,银行都应该通过无息或低息贷款等方式大力支持。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提高金融服务质量以不断满足农村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3.3完善地理标志农产品开发与经营的龙头企业贷款担保体系
地理标志农产品如果缺少企业合理的带动发展,整个产业结构容易涣散,市场竞争力会面临大幅下降。农村商业银行应强化对地理标志品牌建设的投资,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特点与需求,提供地理标志品牌主体相关的资金服务,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信贷投放,完善相关的贷款担保体系,逐步提高涉农贷款的比例,为“三农”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例如农村商业银行可采取对使用地理标志的龙头企业,提供分等级的资金支持。对规模和效益水平都比较高、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提供一级企业金融服务,差的列为三级服务企业,以促使当地企业和农户注重自身实力的培育、自身资源的优化组合,逐步形成联合的生产环节[5],建立“政府+地理标志+龙头企业+银行+农户”的经营模式,从而加快转变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模式,提高市场占有率。
3.4增设或加强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相关的农业保险业务
虽然地理标志农产品市场潜力大,但由于农业自身的特性,容易受到自然环境和市场两方面的风险,因此,更好地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需要保险的支持。但基于农业的双重风险和不稳定的收益,许多商业性的保险机构不愿投保。在此,建议我国政策性保险机构加强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相关的农业保险业务,同时,农村商业银行应发扬以振兴地方经济为己任、主动参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目标的宗旨,积极深化改革,扩大业务范围,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增设或加强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相关的农业保险业务,以更好地化解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经营风险和信贷风险,确保农业发展的根本实效性,全力配合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化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 天津知识产权网.什么是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管理工作由谁负责?2011-04-12.
[2] 松际农网.地理标志成农产品敲门砖 权威性受市场可.2012-02-27.
[3] 严薇,田晓艳.搭地理标志顺风车 农产品变金凤凰[N].重庆商报.2012.04.19.
[4] 黄河新闻网.山西“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申请不易 使用遇冷[N].2012-02-12.
[5] 江盈婷.培育地理标志商标 带动三明经济发展. http:/// 2012.10.05.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农业产业化 农民收入
一、农业产业化概念的提出及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
结合实践,可看出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即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基础上,实现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的方法,是突出发展当地支柱农业和特色农产品,在空间上,实行区域集中――形成适度规模经营,在生产上,专业化生产,在时间上,产供销紧密结合,形成“一条龙”,在管理上,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农业产业化的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产业模式的转变。因此,本文:肾农业产业化定义为,在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支柱农业和主导农产品实行集中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经营,把产供销紧密结合起来,形成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
二、产业经济学是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
产业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发展的特殊矛盾关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经济学科,它是指构成国民经济的各产业间的关联关系和产业内企业问的关系。现代经济学主要研究单个的抽象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在其理论体系中,产业以及产业之间的关系的具体形态都不出现,因此,微观经济学在理论逻辑上并不需要产业这一概念。产业经济学正是在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上,出于对现实经济情况的分析和研究的需要,向“产业”这一中间层次的延伸和拓展而形成的应用经济理论。从产业结构经济学来看,在农业产业分化的同时.农业与农业关联产业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依赖性越来越强。一方面,农业已从独立的生产部门变成了一个与现代工业、服务业密切联系的经济部门。另一方面,农业关联产业部门对农业的依赖性也大大加强。这客观上要求农业和农业关联产业必须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协调发展。
由此可见,农业产业化的研究的实质是揭示农业与其关联产业间的关系以及产业化农业内部的企业间关系。因此,产业经济学为研究产业化农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内部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主导产业的选择、产业的区域分布和空间结构等提供了理论依据。明确这一点,对农信社如何支持农业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三、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壮大与宗旨
目前,农村信用社发展迅速,机构网点遍布全国城乡,从业人员较多,农信社已经成为支持农业发展的主要金融机构。2007年末,全国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4.7万亿元,占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12%;各项贷款余额3.1万亿元,占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12%,其中农业贷款余额1.43万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农业贷款总额的80%以上。近年来,河南省农信社各项业务发展较快。截至2008年7月末,各项存款余额达2694.9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1891.92亿元,资产规模位居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第六位。
随着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壮大,其支农实力也逐渐增强,为了充分发挥农信社支农主力军作用,农村信用社就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区域,突出特色,优化信贷资金投向,积极支持城乡统筹发展,力促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四、农村信用社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虽然农村信用社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但是在支持农业产业化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农村资金需求与支农资金矛盾突出。由于受地域经济、结算渠道等因素影响.农信社资金组织工作艰难,随着农业银行重返农村,邮储及村镇银行的建立,农村存款市场竞争加大,而对农业资金的支持几乎由农村信用社一家承担,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对资金的需求。
二是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欠佳,社会信誉观念淡薄,骗贷、赖债现象严重。农业产业化支持项目不易把握,在项目可行性分析上难度极大,稍有不慎便会造成信贷决策失误,进而导致有限的信贷资源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三是小额信用贷款难以“撬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目前农村信用社贷款发放以小额信用贷款为主,但想投资十万元以上搞规模较大的产业化经营的,借款比较难,信用社大额贷款需要有效抵押,而农民的一般房屋、动产设备不能作抵押,形成了贷款“两难”。
四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欠缺。县域龙头企业少,管理水平低,辐射带动能力弱,且效益欠佳,经营困难,无法真正形成“产业带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化格局。
五、解决资金紧缺难题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
首先,支农观念要提高。转变传统的支农观念.确立为现代化农业服务的思想,是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前提。农村信用社要进要紧跟市场、开拓市场、占领市场,要不以项目大小论风险.要抓大顾小,既要支持龙头企业,又要兼顾中心企业发展,以形成遍地开花,共同繁荣的局面。
其次,贷款营销力度要加大。要充分发挥资金的信贷杠杆作用,选准关键的环节、项目和企业,进行重点支持,力促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
再次,龙头企业要扶持。龙头企业规模大小、发展水平高低、竞争力强弱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兴衰。
六、充分发挥资金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导向作用
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要依托当地资源优势,选准切入点,加大对区域性传统农业、特色农业的扶持力度。
一要明确信贷政策,围绕产业政策,调整贷款投向,把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作为信贷支农的主要目标来抓,抑扬结合,运用资金杠杆,引导农业产业化发展。
二要着力支持传统农业生产。传统农业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和依托,要适时投入信贷资金,支持区域主导粮食、油料、蔬菜等种植业的发展。
三要实行资金相对集中,推动特色产业的形成与发展。特色农业是资源条件、传统习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和较高的投入产出比。
四要支持农业科技开发和推广,提高农产品的利技含量。充分利用信贷杠杆把农业资金与技术粘台起来,发挥“催化剂”和“助推器”的作用,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
农村信用社在充分发挥信贷资金支持农业产业化导向作用的同时,还要坚持以下“四个原则”,防范信贷风险。
一要坚持循序渐进原则。支持农业产业化不能急于求成,一
蹴而就,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从支持培育主导产业、市场体系、商品基地、龙头企业等关键环节人手,推动农业产业化由点到面,由低到高,循序渐进,逐步发展。
二要坚持效益优先原则。讲求经济效益是市场经济的重要法则,也是农业产业化的归宿。因此,应坚持有保有压的信贷支持原则,重点支持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附加值大的产业发展。
三要坚持集约经营原则。选择重点区域、产业和项目,增加有效信贷投入,促进农村经济向规模化、产业化、商品化发展,进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七、结束语
总之,要做好农村信用社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作,首先要提高金融综合服务水平,做好服务是金融业的首要原则,服务客户是农信社的首要价值观。在支持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尤其重要,要把科技、品牌和态度作为服务客户的手段,在全员中树立一种“客户至上”的意识。要推行阳光信贷,规范信贷流程,公开贷款利率,公开办贷程序,接受内外监督。
二要积极创新品种。农村信用社应适应产业化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设计推广适合农村市场各层次资金需求的金融品牌.为农民群众提供个性化、层次化的信贷服务,以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一、引言
现代旅游业在向传统农业延伸的过程中,吸引了城市居民对乡村宁静的田园生活和美好乡村景观的向往,推动了生态文明为主题的乡村生态产业发展。尤其是在推动多功能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塑造了乡村地域的多功能景观,改变景观生态的斑块-廊道―基质等景观空间基本格局,促使乡村景观开发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较大的发展潜力。作为我国乡村经济在新时期实现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乡村旅游成为以农业为基础,以旅游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这种基于传统农业的服务性产业,是一种多维度及多层面的旅游体验活动,它除了包括基于农业的休闲度假旅游外,还包括自然旅游、生态旅游;在乡村间步行、登山和骑马等活动,成为野外探险、打猎和钓鱼,文化与传统旅游等一些区域的乡村民俗旅游活动。
二、洛川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分析
(一)洛川县果业概况
洛川县位于延安市南部,由境内有洛河穿过而得名。洛川县原辖5个镇、14个乡;2000年,调整为6个镇、13个乡。属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秦开阡陌,汉主限田”,洛川是黄河流域农业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洛川现代果业建设成效显著,苹果精深加工、农资产品加工、饲料肥料加工等果畜配套产业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发展提速。相思川森林公园及旅游环线建成投用,万凤塔祈福纳祥景区开工建设,洛川会议红色旅游项目申报立项。
全县苹果从1947年至今已有苹果面积50.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1%。洛川人均占有苹果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5倍,名列全国榜首。果农人均年纯收入在2011年已超出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14%,是陕西省人均纯收入的1.3倍。2011年,国家农业部与陕西省合作,在洛川县建设全国唯一的国家级产地苹果批发市场,共同打造引领中国苹果产业的“航母”。 2013年,编制了《洛川苹果标准》,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新建苹果出口基地2万亩,有机苹果基地1万亩,高标准果园1.46万亩,挖除弃管残败园6570亩,建成现代苹果标准园31个。全县苹果产量达76万吨,产值40亿元。
(二)洛川苹果产业的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1、国际市场现状。
通过积极实施名优品牌战略,洛川苹果先后荣获国家及部省名优奖170多项,获得了英国、加拿大、阿根廷、墨西哥、智利、泰国等7国及欧盟有机苹果出口认证。品牌的创建,有力地提升了洛川苹果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洛川也是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作为主导产业的“洛川苹果”,品质好,口感佳,已经成为我国苹果主产区陕西苹果的代表符号和聚焦点,更是市值超过40亿的“金字招牌”。
2014年3月25日,美媒称洛川苹果征服美国市场,美国农业部数据:美国人消费的苹果汁有60%从中国进口。来自陕西洛川的苹果征服了当地市场,而这为苹果原产地的果农们却带来了可观的收益。美国果农面对中国洛川苹果的来袭失去了传统竞争优势。
洛川苹果种植面积50万亩,无工业污染,是世界最佳优生区,洛川苹果已获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指定苹果冠名权20多个,同时,洛川海拔平均1100米,秋高气爽,是休闲避暑的最佳去处。搭乘中国陕西(洛川)国际苹果博览会(已举办七届)东风,推出“来洛川采世界最佳苹果”赏果采摘月活动。
2、国内市场现状。
洛川发展苹果产业的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是举世公认的苹果最佳优生区。先后被确定为国家优势农产品(苹果)产业化建设示范县、优质无公害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食品安全(苹果)示范县和陕西省唯一的“一县一业”示范县。
2012年9月21日至23日中国陕西(洛川)国际苹果博览会将在洛川隆重举行。恰逢洛川苹果成熟季节,广袤洛川大塬呈现“红果满园”景色。为此,特决定举办“苹果之都,休闲胜地”金秋赏果采摘月活动。
因此,洛川苹果现有相当的产业基础和规模,能够为后续打造以苹果资源为主导的农业旅游提供足够的支持和保障。
(三)现状分析(SWOT分析)
优势:洛川苹果种植面积广,全面采用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产量大,品质优秀,色泽红润,口感极佳。并且洛川已举办多届国际苹果博览会,在国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劣势:产业发展模式单一,产品线宽度过分狭窄,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尚未形成完整的苹果产业体系。乡村旅游不发达,对外宣传力度小。
机会:近几年,我国政府对旅游业越来越重视,出台政策大力支持旅游业的发展,这为洛川苹果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由此开始扩张产品线,优化产业结构,整合各类资源,正是迎合、满足了旅游者的这一需求。
威胁:同类型的乡村旅游较多,竞争力较大。产品的差异化程度低,容易被替代。
(四)洛川苹果产业在发展乡村旅游中的问题
1、资源与环境约束加剧,果业发乡村旅游发展方式有待转变。
目前,洛川苹果生产高度专业化,土地资源消耗严重,依靠规模扩张已无潜力,常规的生产和旅游经营方式难以持续,传统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旅游者的体验感和满足感,同时对于当地居民的增收和农村经济加快发展也存在巨大挑战,迫切需要转向提质增效的内涵式发展轨道。
2、自然灾害频发多发,果业基础薄弱的问题更加突出。
受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影响,自然和生物灾害更加严重,保证苹果产量、质量基础上发展果业相关产业旅游要素,需要完善果园基础设施,提高果园装备水平,强化科技支撑保障,使当地苹果产业的乡村旅游开发涵盖一定的高科技要素。
3、乡村旅游市场消费升级,苹果生产、产品、工艺等更受旅游者的关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品种的优质和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洛川苹果专业化,商品化程度高,工艺化水平精高,这些都是现代都市居民热心关注和积极体验的重点。因此提升苹果质量的任务越来越重,确保产品安全,满足旅游者体验感和消费力度的难度越来越大。
4、乡村旅游富民强县的目标,迫切需要拓展产业价值空间。
洛川县重点打造苹果加工物流,文化创意,关联农资服务为核心的产业园区,挖掘县内为资源,开发国内外市场,农业旅游已经势不可挡。
三、洛川苹果产业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及现状分析
(一)洛川苹果产业开发模式
2014年以前,洛川苹果一直都是以简单、单一的模式在发展,根本没有合理的利用这个优势资源,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严重的阻碍了洛川苹果的发展。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旅游业,而中国也是个接待量很大的国家,所以在旅游方面,政府更有责任和义务来满足来自四方的游客,并且旅游产业与农业存在高关联度,随着产业的高度化,产业融合能使旅游业与农业进一步的发展、升级。
(二)洛川苹果产业的乡村旅游开发对策
洛川苹果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势, 生产的低成本又使洛川苹果具有价格竞争优势,强大的科技依靠和政策支持又为陕西苹果加强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因此,洛川苹果有着优越的内部发展环境;但另一方面,洛川苹果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又存在着品牌形象差等一系列的问题,以至于影响了自身优势的发挥,不利于建立有利的竞争地位。所以,如何有效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发展自身能力,如何建立并改善陕西苹果的品牌形象, 优化产品品种结构,加快陕西苹果的产业化步伐不可避免地 成为洛川苹果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认为,陕西苹果农业旅游产业产业可以重点从以下几方面推进发展思路
1、加强产品品质, 强化品牌战略。品牌可以给产品带来超越其功能的附加价值或附加利益,可以吸引消费者,创造消费者忠诚,可以给产品带来价格优势。对于农业旅游这一项产品也是如此,名牌产品可以赢得更多的市场,可以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不论是在国内市场销售还是出口到国际市场,陕西苹果要想快速发展,取得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必须采取有效手段,提高产品品质, 扩大宣传力度,争创名牌产品。
2、调整单一结构, 深化产业发展。合理的品种结构、苹果产业化的发展有利于充分占有并开发市场,使苹果这一季节性产品突破季节限制,平衡市场供求,延长产品创利时间, 增加创利范围。使农业旅游突破季节性、单一化的特点。比如说, 加工用苹果的价格就远高于食用苹果,深加工的果汁、果酱等产品就不受季节影响。我们可以将这项制作引入我们的农产品观光之中,加深农业旅游的深度。
3、增加知识投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才、知识、信息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把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应用于苹果产业资源的的生产、加工、管理,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成为苹果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也是提升苹果产业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4、改善营销管理,拓展发展思路。市场营销和营销管理对产品的推广和销售的作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随着市场的变革,国内外农业旅游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往传统的营销方式已不再适应新的多变的市场形势了,进行营销管理的创新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就需要不断加强和改善以苹果为核心农业旅游的的营销管理,拓展新的发展思路。
四、总结
一、永川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情况
永川耕地面积101.2万亩,其中,基本农田87.9万亩。现有农业人口75万人,农村劳动力42万人。是传统农业大区,是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产粮大县、生猪外调大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试点项目区,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区”,重庆市最大的“早熟梨”、“晚熟龙眼”、“食用菌”生产基地,重庆市城市发展新区,重庆市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区县之一。有市级现代农业园区3个(圣水湖、黄瓜山、八角寺)。 “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认证100个,“永川秀芽”、“黄瓜山梨”、“永川莲藕”、“永川豆豉”等获得国家地理标识认证认证的农产品品牌7个。茶叶产业,全区现有茶园面积达6.2万亩,茶树无性系良种化率达43.5%,茶叶年产量4400吨,年产值2.2亿元。水果产业:全区现有水果总面积21万亩,年总产量14万吨,年总产值4.2亿元,其中名优水果面积8万亩,年总产量7万吨,产值2.6亿元。粮油产业:全区粮食播栽总面积104.07万亩、粮食总产50.26万吨,基本建成绿色无公害优质稻生产基地20万亩,全区50亩以上规模种粮大户达到139户、规模种粮面积2.37万亩。水产产业:全区现有各类宜渔水面(含稻田养鱼)308305亩,已养鱼水面187245亩,30亩以上规模化养殖大户(不含稻田养鱼)626户,养殖面积42465亩。
二、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服务功能不完善。在园区建设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为了保障园区今后能够平稳快速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不可缺少的;此外,服务功能的完善也将是园区发展的助力之一,但部分园区只看到眼前利益,放弃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园区服务功能的完善,使得园区发展根基不稳,为今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二)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与此同时,各类协会、专业合作组织甚至包括集体经济组织作用发挥不足。在基层虽有各种协会,近年来又成立了100余个专业合作社,也有数量不少的龙头企业,但其作用发挥不足。
(三)由于受资金政策等因素制约,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速度还需加快步伐。与渝西地区其他区相比较来看,我区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扶持力度还需加大。如用电、用地、用水等优惠政策还没有完全落实,地方税收优惠、财政资金扶持、金融服务等措施难以到位,企业负担过重。
(四)发展不平衡,休闲农业档次低。近年来,我区突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各镇街因地制宜地发展“一镇一品”特色农业,取得了显著成就,镇街特色农业纷纷崛起。但我区发展极不平衡,地理条件较好的东南部发展较快,龙头企业也多(如朱沱、松??),而地理条件较差的西北部,发展缓慢。没有形成整体发展效应。
三、几点思考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园区服务功能。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从园区的建设初期抓起,它是园区发展的物质根基,各园区应充分重视其基础作用,务必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监督与管理,为园区今后的发展夯实根基;同时,园区应该具备齐全的服务设施,可为园区内工作人员提供完善的服务,为其解决工作中的后顾之忧,使其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园区的建设当中来。
(二)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投入力度。通过整合各类支农资金并逐年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集中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的重点产业、重点项目,改善基地水利、交通等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扶持龙头企业,扶持农产品深加工、农业良种工程、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科技示范等环节;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农业产业化,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集中投入协调机制。
(三)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的力度。一是发放农业产业化财政贴息贷款。制定统一的产业化贷款贴息标准,实行市场化运作机制,鼓励商业银行参与产业化贷款的发放,给与同等的政策待遇。二是加大农户小额信贷的发放力度。制定小额信贷相关法律和法规,确立民间专业小额信贷机构的金融机构地位,逐步建立由商业银行以外的专业小额信贷机构为主的小额信贷发放体系。
关键词:集中连片 农村产业 转型升级 武陵山区
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加快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是提升发展质量与竞争力的重要着力点。武陵山区等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增长相对粗放,传统农村产业升级相对缓慢,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水平、经济效益相对较低,其产业发展转型升级问题值得深入探究。
一、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背景
农村经济发展是农业科技不断进步,农村产业不断转型升级的过程。19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减贫放缓的重要原因在于增长质量下降与收入分配不公平导致的贫困人口受益比重下降以及获取收入机会的减少。中国经济过去30年增长有其特点,收入差距扩大带来的问题及挑战需要通过实现共享式增长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选择。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面临产业发展有关农业核心技术欠缺、资源环境约束等诸多问题,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其产业发展转型升级。中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政策与宏观经济背景密切相关。当前全国正以农村工业化为重心,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进一步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区域层面转型升级的关键是优化发展环境与平台。学者们在以下方面达成一致:只有提高中国农村产业整体效率,关注不同区域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才有可能使农村产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和观念创新的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创新战略的实施将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在国外,许多国家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都有一个农村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法、德、韩、日取得了一定成效。法德从土地、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农村劳动力培训等方面建立了强有力的制度与运行机制;日韩充分激活农村的各种生产要素,调动农民积极性,农民主导农村内源性发展逐渐壮大。而巴西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中,过分依赖市场机制,简单地用牺牲农业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此类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武陵山区国土总面积17.18万平方公里,2011年国务院批复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明确行政区域范围为湘鄂渝黔4个省市的71个县(区、市)。该区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跨省交界面积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2011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把武陵山区等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今后十年新一轮扶贫攻坚主战场,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并在武陵山区率先开展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这种形势下,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选择武陵山区作为分析重点,深度探究武陵山区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进而探索中国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转型升级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二、 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热点关注
以武陵山区农村为分析重点,探讨我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实质、原因、主体、特征,关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注包容性增长,并提出相应的路径选择,成为关注的热点。具体研究过程中,以中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问题为主线,以武陵山区为研究重点,分析该地区农村产业发展的历史进程,解读农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实质,并通过国内外的比较,验证研究的理论预设,提出相应的应对路径。
农村产业转型升级非一日之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及其要素空间演化具有时空差异。产业转型升级的非农化、服务化响应强度及其空间绝对差异都呈扩大趋势,非均等化程度高。西部大开发推进,地处西部的贵州产业面临大发展和大调整。产业承转对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发展产生影响,需要采取政策措施来应对。传统农村产业不断根据当地及外界市场变化和国内外产业政策导向,进行转型升级。随着要素价格上升、资源和环境压力增大等推动农村传统产业新一轮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中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转型升级,需要解决城乡发展不协调的一系列突出问题。实践中,将其置之于经济增长的视域中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构农村的组织载体等,形成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长效机制,彰显包容性发展新要求。
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有其近中远期目标、发展重点、路径选择、政策支持等,需要系统探究当地农村产业的演变、转型与升级,并认识其基本特征。武陵山区作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其农村产业发展态势不同于中东部地区,需要探索农村产业发展科学道路进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具体如下:一是从体制机制、资源环境、地理区位、各级市场等方面,对当地农村产业转型升级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一系列相应的措施;二是针对武陵山区这一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特殊性,积极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产业化,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利用好武陵山区独特资源,积极培育农村合作社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倡导产业特色化、产品品牌化,实现武陵山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三、 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路径的宏观探究
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路径需要宏观上的探究,其转型升级的实质是整体贫困环境下的城乡良性互动中的产业发展与农村发展耦合运作的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其原因在于农村产业发展与城市产业发展存在不统筹协调,农村一、二、三产业不协同发展等问题。就武陵山区来说,其转型升级关键在于构建现代农村产业体系,需要处理好可持续发展与包容性增长、科技支撑上的资源配置与产业特色结合、城乡统筹与良性互动的关系。其转型升级的主体在于农民,需要政府主导、市场推动、社会的多元参与。具体实践过程中,加快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变,增强农村产业发展的协调性;推进农村产业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增强农村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推进农村产业整体素质由低端型向高端型转变,增强农村产业发展的竞争性,提升农村产业高附加值,凸显当地特色。具体涵盖加快以农业品牌创建、乡村旅游产业提质增效为重点的农村产业转型;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绿色食品、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凸显生态、安全、养生特点;外力推动内力,用好财政增量资源,鼓励社会资源进入农村,激活农村闲置资源;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专业技术协会,发挥各种合作组织、农村致富带头人、经纪人等在带动贫困农户和协调企业方面的纽带聚合作用,促进企业和贫困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构建具有武陵山区特色、富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农村产业体系等。
总之,立足武陵山区为代表的中国集中连片贫困农村地区实情,着眼十二五规划与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审视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史,关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注包容性增长,在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视域中把农村的一二三产业与城市产业衔接,破解农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性难题,构建可持续发展与包容性增长、科技支撑上的资源配置与产业特色结合、城乡统筹与良性互动的现代农村产业体系。
参考文献:
[1]林毅夫,庄巨忠,汤敏等.以共享式增长促进社会和谐[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2]胡鞍钢,胡琳琳,常志霄.中国经济增长与减少贫困(1978—2004)[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3]熊勇清,侯玲玲.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政策的变迁及特征分析——政策文本计量分析视角[J].软科学,2013(5).
[4]温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述评[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
[5]林玉妹,林善浪.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与路径分析[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关键词:农村公路;产业发展;吸附效应;投弹效应
Abstract: Rural highway construction possesses the adsorption effect and bombing effect for rur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finition of rural highway, the basic situation and construction scale of the rural highway in Hangzhou, and futher analyzes that the accomplishment of rural highways in Hangzhou has the contribution to promote the local and overseas resources, element gathered to the highway along and intersection, change the production, life layout, and then integrate, evoked the creative demands to pull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along;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contributed to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ocal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furthe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industries, and directly promoting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and structure upgrade of the local industry.
Key words: rural highway; industry development; adsorption effect; bombing effect
中图分类号:[U4-9] 文献标识码:A
交通运输产业与农村经济的关系,是近期引人注目的课题。如何直接利用对经济影响巨大的“交通产业”,尤其是同广大农村发展联系紧密的“公路产业”与农民、农村、农业发展的关系,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研究其长效的、根本的、稳定的机制,是一个崭新的交叉研究领域。在扶持发展经济顾问迈克尔•M•塞尼(1998)在对农村公路项目的研究中,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公路对农村社会结构的影响,但尚未对其经济影响和关系进行分析。
2003年开始实施“乡村康庄工程”以来,杭州农村公路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为促进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经济建设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交通运输基础。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农村公路产业对启动当地经济所产生的多重效应,进而解释公路与产业发展的关联机制。
1 农村公路定义
农村公路的概念是随农村的发展而发展的,在交通部2000年底的《农村公路发展规划说明及编制方法指南》中指出,农村公路主要分两个层次县道系统和乡道系统,具体包括县道、乡道、村道(乡通行政村)。因此我们可将农村公路定义为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按照国家规定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修建,经县级以上交通主管部门验收的县道、乡道和村道。
县道是指具有全县旗、县级市政治、经济意义,联结县城和县内主要乡镇、主要商品生产和集散地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国道、省道的县际间的公路。
乡道是指主要为乡镇内部经济、文化、行政服务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县道以上公路的乡与乡之间及乡与外部联络的公路。
村道是指经县交通主管部门批准,直接为一个或几个行政村群众生产、生活服务,并且与乡道以上公路相连接的公路。
2 杭州农村公路基本概况
目前,杭州基本形成了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截至2011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为15417.793公里,其中农村公路里程为 13893.087公里(县道3961.348公里、乡道2259.526公里、专用道60.173公里、村道7612.04公里),农村公路里程占公路总里程比例为90%。乡镇公路通畅率为100%,行政村公路通达率为100%。
2011年全市农村公路技术等级分布
3杭州农村公路建设规模
2003年~2011年,杭州市共建成农村康庄工程路基3246.9公里,路面3982.5公里。农村联网公路1430公里。总投资达30多亿元,覆盖4340个行政村,等级公路通村率从2002年的62%提高到100%,通村公路硬化率从2002年的53%提高到100% ,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和省交通厅提出的“村村通公路”目标,被农民们喻为“农村脱贫路、农业致富路、农民小康路”的农村公路,惠及全市400多万农民群众,为杭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升全市城乡居民的生活品质做出了应有贡献,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评价和广大群众的交口称赞,被农民亲切的称为农村的“第四次革命”。
4 农村公路建设规模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
根据研究资料,农村公路建设规模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继而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随着时间推移呈“鱼嘴型”变化趋势,在一定时期内公路建设规模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保持超前发展特征(如图1所示),公路里程曲线上凸,增长速度递减,GDP曲线下凹,增长速度递增,这说明在一定时期内,农村公路建设应该先行,在发展速度上适度超前于经济发展。由此可见,杭州市农村公路发展规模对国民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的推动作用是显著的。
图1农村公路建设里程与国内生产总值关系曲线图
5 农村公路建设对产业经济发展的吸附和投弹效应
5.1吸附效应:诱导经济单元的空间集聚,创造需求
关键词:泉湖二月八;文化产业;经济发展
文化,不仅是一座城市不灭的印记,更作为一种软实力,在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凸显重要作用。在我国,习惯上总是把“县”与农村和农业联系在一起,离开了农村和农业就不称其为“县”。严格的说,农村文化产业又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以农村居民为主要目标消费群的文化产业;第二类是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消费群的文化产业。在本文的论述中,农村文化产业就是指第二类———以农村文化为主要依托、在农村发展的、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消费群的文化产业,因为第二类农村文化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2017年,衡南县县委、县政府以“聚合优势、创新升级、挺进十强”为主线,以补齐工业经济、农业产业化、现代服务业、城镇化、发展环境五大短板为抓手,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县经济在新常态下保持“稳中有进”。从总体上看,文化产业程度仍然偏低,基于此,衡南县把文化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统筹谋划文化产业发展,采取制度先行、品牌打造、项目带动等有效举措,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活文化产业发展内生动力。而作为神龙农耕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衡南县泉湖镇则依靠“泉湖二月八”这个衡阳农耕文化源,带动当地经济迅猛发展。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泉湖二月八”历经风雨,洗尽六百年历史尘埃,重新焕发了夺目光彩,成为对外宣传的新名片。
一、资源挖掘,打造品牌
“泉湖二月八”地方文化特色鲜明,经过六百多年的不断演绎,现已发展为集农耕、商贸、科技和传统民俗于一体的综合文化品牌。挖掘其资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商贸特点。“泉湖二月八”以农耕物资交易为主,明朝时期,泉湖二月八农耕贸易集市主要产业支柱有茶、盐、瓷器和丝绸棉布。民国以后,泉湖二月八遗留传承下来的主要经济支柱有四大农贸集市:竹木器市、牛市、种苗市、草药市。交易108样农具的“竹木器市”位列首位。尽管在工业化自动化发展的今天,已经不需要这些手工化的农具,但泉湖二月八市场依然有卖;牛市位居第二,牛是农耕文化的标志性符号,牛的耕作可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以致五谷丰登。过去的牛市不仅卖牛,还有骡、驴等牲畜交易。随着科技的进步,机械化的铁牛、插秧机、播种机、收割机、打谷机等已成为农机具交易的“新宠”;位居第三的是种苗市,品种繁多,涵盖五谷种子、林木种子、药材种子、百色花卉、各种园林绿化苗木及盆栽剪艺等;第四位是草药市,基本都来自云贵川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本土衡山草药、常宁草药、樟树脚草药和安仁草药等药号。一年一度的商贸集市,吸引了当地及周边乡镇和常宁、祁东、邵阳、广东、广西、江西、福建等地群众和客商,上世纪末流动人口突破20万,交易额突破千万。从2011年树立品牌意识以来,交易额更是节节高升,以2014年赶二月八的统计为例,商贸人口达20万,交易额超过6千万。二是民俗特色。四大民间习俗:拜庙、唱戏、走亲相亲、特色小吃。它起源于寿佛庙会,本地干旱无雨,得到寿佛爷救助,因此每年的二月八烧香感恩寿佛爷之后,还要举行求雨的仪式,祈祷寿佛爷再次显灵,年年显灵,普降恩泽。泉湖二月八的祭祀仪式是借助一出戏的表演,由演员与观众共同完成,这出戏叫《满江红》。求神的“苦戏”演完之后,便是娱人的“乐戏”登场了,压台戏总归是《莲花落》,艺人大多唱的是《十二月古人》。古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通过庙会宣传弘扬,而现在的“泉湖二月八”,每年则由衡南县委、县政府组织县宣传部、县农业局、县文化馆等多个部门搭台,给七里八乡的乡亲们献上了一出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花鼓戏、渔鼓、皮影等戏曲曲艺表演类节目轮番上演,新时代赋予的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一首首作品中流淌,让人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拜年不歇客,拜到二月八。泉湖的春节拜年习俗也很特别。泉湖本地人以及他们在全州、郴州结的老亲,都会在二月八赶来拜年。走亲在二八,相亲娶亲谈恋爱也在二八。如今随着通讯时代的高速进步,微信、QQ和各种聊天软件的发展,已经再也看不到泉湖老街的馆子里那双双对对坐着前来交定情信物的年轻男女,只有那一声声青春的呼唤,还在洋溢着季节的喜悦。泉湖自古为歇马充饥带粮的官镇驿站,小吃品种丰富多样,麻园、包点、油圈、烧饼、糄粑、麻花、米豆腐、豆腐、鲜藕、湖之酒等地方特产温暖着四面八方宾客的肠胃。三是文化价值。“泉湖二月八”农耕商贸,体现了和气生财、诚信为本、公正务实的传统商业道德,延续六百余年不间断,体现了当地百姓接纳外地商贾“开放、包容、合作、共享”的古代思路人文精神。其文化内涵主要体现为:和善、祈福、感恩、笃行、务实,追求社会和谐,饱含勤政爱民、知恩图报、生产自救、民族自强等人文要素,由此延伸出的民俗民风,更是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是人民群众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拓展内涵,加强品牌
泉湖二月八有着得天独厚的农耕文化资源,为了打造极具冲击力的文化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必然要加强文化品牌的推介与研究,扩大影响、吸附资金,带动产业发展。从2011年起,泉湖二月八变民间自发为政府主导,树立文化品牌,除了农贸交易,还开展品牌升级,开展项目申报,艺术打造与宣传推广。同时在泉湖二月八节会上,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主题活动,为群众提供党的十精神宣传。文化、科技、卫计、交通旅游、农业、人社等众多县级单位,现场开展了志愿服务、政策宣讲、“春风送岗”专项招聘会,义诊服务,科技下乡等多项惠民活动,给基层老百姓送上更多实用农用资料,给群众送文化送欢乐送关怀送春风。2016年泉湖二月八集市商贾游人的人数达到30万人次。2017年泉湖二月八农耕庙会开幕当天,还请来了《中国诗词大会》亚军得主彭敏,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诗词互动见面会。用“泉”“湖”为主题字的飞花令,也使泉湖文化更加深入人心。这种弘扬传统的媒介,提升了人们的审美,侵染了灵魂,使泉湖二月八的湖湘文化内涵进一步得到提升。
三、生态多元,深化品牌
当今世界提倡的是环保,绿色产业是大势所趋,要加快发展创意产业,形成多元文化生态创意服务产业链。在大力发展文化主导产品的同时,做长产业链,向其他产业渗透、提升相关产业竞争力。2017年,新一届泉湖镇党委政府为进一步挖掘农耕文化,先期将泉湖文化站打造为小型“泉湖二月八”展览馆,向普通民众免费开放。同时投资1.2亿,规划“泉湖二月八”农耕文化体验园,规模为“一中心四线路八区域”,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向观光、休闲、体验的旅游方向转变。推进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农产品粗加工业和旅游产业融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经营。按照每年接待40万游客,旅游消费每人100元计算,年旅游收入将达到4000万元,除去各项开支,年均收入达2500万元,按此效益6年即可收回全部投资。目前衡南县文体广新局、衡南县文化馆、衡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在备战“泉湖二月八”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明录。曾经赶二月八的人数不断减少,市场凋敝,2010年跌至4万人。从2011年泉湖二月八由民间自发组织改为政府主导,打特色,打品牌,2012年商贾游人超过10万人。之后不断的发展创新,摆脱了经济困境,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2013年二月八流动人口达15万,交易额突破4千万;2014年更是超过6千万;2016年泉湖二月八的商贾游人高达30万人次。“泉湖二月八”的产业化发展,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许慧宏.论民俗文化的产业开发———福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