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大气污染如何防治范文

大气污染如何防治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53:4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大气污染如何防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大气污染如何防治

篇1

【关键词】大气;污染;治理;预防

一、大气污染的原因

所谓的大气污染就是指人类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气体和气温,以致环境不能承受,大气质量变差,影响到人们正常生活的现象。

我们常说的大气污染主要是包括了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其实自然污染发生的频率远没有人为污染发生的频率高。这是因为,自然污染主要是来源于自然的一些灾害,这些灾害使得自然界产生一些污染物,而这些污染物进入到大气之中,从而对大气产生污染。就像火山爆发、地震灾害,它们都会对大气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这些自然污染我们是几乎不能防范的。而人为污染才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人们开车产生的汽车尾气、工厂施工产生的废气等,这些都被排放到大气中,造成大气污染。而要对这些污染进行治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我国目前对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二、如何治理大气污染

1、主要途径

治理大气污染的措施有很多中,其最常使用的就是措施就是对能源进行清洁和对生产工艺进行清洁,当然,有时还要对煤矿资源进行一定的管理,要合理使用。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要对大气环境进行一定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证环境的质量。

(1) 调整能源战略,采用清洁能源。大力开发水利资源,有步骤地发展核能,努力利用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我国水能资源仅开发5%,还有95%待开发,大力开发利用水利资源是调整我国能源战略、改变能源结构的首要任务。

(2) 推行清洁生产工艺是实现清洁生产、减轻大气污染的重要途径。

(3) 采用高新技术,合理利用煤炭资源,推广型煤,改进燃烧方式。

(4) 依法强化城市大气污染管理,进行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

2、对大气质量进行有效地监测

上文曾经说到,大气污染物成分复杂,有害物质非常多,因此,对大气污染物进行监测是一项必要的工作,而如何进行监测就成为了重心。因此,有关部门可以在大气污染较严重的地方进行设点监测,以便发现污染物成分的变化,从而及时有效地处理污染问题。

颗粒物质的测定:颗粒物质是大气污染物中数量最大、成分复杂、性质多样、危害较大的一种,它本身可以是有毒物质,还可以是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的运载体、催化剂或反应床。在某些情况下,颗粒物质与所吸附的气态或蒸汽态物质结合,会产生比单个组分更大的协同毒性作用。

所以,对颗粒物质的研究是控制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内容。大气中颗粒物质的检测项目有: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及粒度分布的测定、降尘量的测定、颗粒中化学组分的测定。其中。颗粒物浓度的测定最常用的是重量法。二氧化硫的测定:大气中的含硫污染物主要有H2S、SO2、SO3、CS2、H2SO4和各种硫酸盐。它们主要来源于煤和石油燃料的燃烧、含硫矿石的冶炼、硫酸等化工产品生产排放的废气。

作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指标之一,二氧化硫在各种大气污染物中分布最广、影响最大,因此,在硫氧化物的检测中常常以二氧化硫为代表。

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可分为化学法和仪器法两类。

化学法中最常用的是Saltzman法15435-95、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法、三氧化铬-石英砂氧化法。其中Saltzman法仅适于测二氧化氮的含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法和三氧化铬-石英砂氧化法可以检测大气中氮氧化物总量。

3、综合整治

综合整治主要是根据城市的大气质量情况和未来大气质量的发展进行规划治理。这类整治要求考虑到城市的一些能源结构、交通状况等因素,并根据当地状况采取最合适的治理措施,也就是说,在治理大气污染的时候,一定全局考虑,并且做到因地制宜。

要治理大气污染,首先就需要了解清楚该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什么,其次就是根据该城市的交通状况以及城市能源结构进行合理选择治理措施。这种因地制宜的方法能更快更有效的治理该城市的空气状况。我国目前大多数城市的大气污染主要汽车尾气排放和燃烧可燃物造成的,于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就是总悬浮颗粒和二氧化硫。找到了大气污染的根据就需要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要有效地减少城市大气污染就需要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和污染物的燃烧。其具体表现有:尽量使用气体燃料、型煤、太阳能、地热等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实行区域集中供热、消灭千家万户的小烟囱,提高道路硬化率,通过强化污染源治理和提高污染控制技术等手段创建无烟控制区。调整工业布局,根据大气自净规律科学便理的利用大气环境容量;强化污染源的治理,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通过技术和行政的手段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提高城市绿化率、选择抗污染性好的树种,大力发展植物净化。

三、结语

大气污染已经成为了环境污染中最主要的一个部分,那么如何对其进行预防与治理就成为了保护环境的关键。本文对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做了一个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总结出了一些治理大气污染的经验,这些治理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甚至解决大气污染问题。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清洁能源与清洁生产工艺,这两个因素能够从根本上消除产生大气污染物的可能,也能够节约能源,起到很好的保护环境的效果。因而,我国目前正着手于此。

其实要从根本上治理大气污染并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这需要相关部门对大气污染情况进行长期地监测,从而方便技术部门进行综合整治。不管如何,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我们能够尽可能地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从而降低污染物产生的可能性。这样就能够逐步地治理大气污染,从而保护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宾.几种常见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10)

[2]高鹏,张秀荣,李涛.浅析大气环境与健康、疾病的关系[J].油气田环境保护,2009(01)

[3]刘文仲.环境与健康系列谈(之五) 大气污染物种类及来源[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08(05)

[4]胡晓东.内江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

[5]孙锦华.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研究与案例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8

[6]武欣鹏.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

篇2

关键词:大气污染;防治;环境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也在发生变化,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也在变化甚至在呐喊。当我们抬头展望时不难发现,蓝天白云渐渐蒙上了一层灰色,青山绿水间也夹杂着灰暗的影子。由此可反映出大气环境在逐渐恶化,土壤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也在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优劣与人类关系密切,我们实则是最大的承受者、破环者。环境的好与坏我们都承受着,我们也在不断破坏着,影响着其质量。由于环境质量的恶化,其污染程度对我们的身体同时也在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危害。

1大气污染的概念

大气污染是由于一些人为原因如人们生产、生活活动或自然原因向大气中排放污染物,超过了大气环境的最大承受能力,使大气成分变化,而且增加了一些具有毒性和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使环境质量下降、恶化,影响到人们日常的工作生活、健康以及生态环境等遭到严重破坏。

其污染源可分为天然和人为两类。天然污染源主要是自然界向大气中排放污染物的地方地点,如活火山向空气中排放灰尘、硫化氢等污染物以及发生森林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地区。人为污染源按污染源空间分布方式的话,可分为点污染、面污染和区域性污染源;按人们的社会活动则能够分为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和交通污染源等;若按污染源存在的形式又可分为固定的和移动的污染物。

2大气污染的防治

2.1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关于大气污染的防治,必须以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二者为出发点,对该地区所排放的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做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控制污染物的最佳方案[1]。例如:考虑工业布局时,应采取工业生产均衡分布的方法,尽量不要集中在局部或固定大城市等地方。这样一来,只要单位面积上排放的污染物减少了,让其自然净化就变得容易了很多。其次,工厂的地址选择也应与工厂的性质相符合,比如工业生产区应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还有,工厂与城市居民生活的区域应当保持一定的距离,并营造城市绿化带,从而减轻大气污染的危害性并能够吸纳粉尘,以减少人们的粉尘吸入量。

2.2加强交通运输中废气的排放量控制

工业生产活动产生的污染物占比很大,其实交通运输所产生的污染物的量也不容小觑。根据数据统计,随着我国每人汽车的拥有量的上升,各个区域不同用途车辆的数据也在随之上涨,只考虑其排放的尾气量,对环境来说就已经是一个不小的问题了。所以,交通运输行业中废气的排放量应该引起重视并之恰当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

首先,合理科学规划道路网,不仅可以缩短居民出行距离,还能够减轻道路交通压力,何乐而不为呢。其次,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缓解交通拥堵,在提高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和能源有效利用率,降低污染物排放方面有着很大的作用,同时也增大了人们出行时选择公共交通工具的频率。除此之外,加大鼓励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也是另一种程度的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人们思想意识觉悟的提升也有利于交通环保。交通和我们的日常出行及生活关系非凡。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能够使得环保的出行方式成为人们的选择,在使用交通运输设备时,更加注重其环保[2]。

2.3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

我国目前工业燃料主要还是煤炭,而它燃烧时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悬浮颗粒等污染物。还有一点就是因为对煤炭不高的有效利用率,导致其很大程度上使我国的大气污染愈发严重。其次,结合当前情况看,我国的能源结构仍然以煤炭为主,这也反映出短期内这样的结构不会有很大的变动。因此,提高煤炭的有效利用率,减少对煤炭资源的使用是目前能够采取的最有效的方法。比如,可以采用高新技术,使煤炭资源得到最大程度上的有效利用;大力推行型煤和低硫等煤的使用,并改进煤炭的燃烧方式,降低其污染物的排放量。当然,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大气污染方面的问题,还得从改变能源结构着手。如使用天然气、石油液化气能源、大力开发水利资源,发展核能。加大对太阳能、风能、地热、潮汐能、生物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等

2.4实行区域采暖和集中供热

人们用来烹煮或取暖的燃煤炉灶,特别是到了冬天使用得更加频繁。其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硫和烟尘也是造成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下降甚至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区域采暖集中供热,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一问题。一它可以提高热能利用率,减少燃料消耗;二它是采用的是高烟囱排放;三方便使用高效率除尘设备,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粉尘的排放量。四是减少燃料的运输量,达到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作用。

2.5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的树立,植树造林

人们环保意识的树立和加强也是一个对环境保护强有力的措施。当人们环保意识有所提高时,相当于是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比如:用步行或公交车代替私家车出行、垃圾分类入桶、选择环保可降解类材料的生活用品等。人们的生活方式、出行习惯都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大气环境,从这个方面来说我们既是环境获益的一方也是环境污染破坏的始作俑者,所以我们更应该积极参与到环境治理污染中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以影响身边的人,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此外,绿化造林是大气污染防治的一种低成本高反馈的举措。因为绿色植物有吸收大气中毒害的气体,更新大气中的氧气含量,调节空气成分,净化大气的功能。植物是自然界中天然过滤器,是大自然忠实的守卫者和效忠者。还有森林能够使风速减慢,让其挟带的灰尘下降。比如通过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一些树叶表面很粗糙,还有很多绒毛,甚至有一些树叶摸起来粘粘的,这是因为它们会分泌粘液,而这些粘液恰巧能够吸附空气中飞舞的尘灰。下雨时,经雨水冲洗,它们又能够重新进行下一轮的吸附和阻拦,如此循环以往,达到了净化空气的效果。

2.6完善环境监管,加大执法力度

现实中一些企业利益熏心,为了追求最大化的盈利,对其工厂排放污染物不管不顾。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相关部门对此类企业加强监督和管理,并严格根据相关规定,对此污染现象进行严惩。还有,对大气质量的监测和对超标的污染物进行及时的排查和治理也至关重要。并制定一项既有针对性又有成效的办法[3]。此外,还要加大对排放大量污染物的企业的惩罚和监管,使其向规范化经营和良性竞争的方向发展。同时也离不开公众的参与监督,毕竟有一句话说得好: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3 结束语

我国是一个有13 亿人口的大国,这同时关系着我国的能源消耗量的上升趋势。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依然是以煤炭为主,这对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来说依然存在很大的威胁和破坏,但从现实角度来说想要从很大程度上提高治理城市大气污染是一个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在大气污染未得到全面控制之前,我国大气污染的防治主要还是得依靠法律法规手段。同时发挥群众的力量也同等重要,雪山的崩塌每一片雪花都有责任,面临大气污染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影响着每一个人甚至全球,要想从根本上让这一个问题得到解决,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整个社会共同坚持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黄成.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黄成科技信息,2018(21):136,137.

篇3

【关键字】大气污染;城市;治理措施

近些年来,我国大部分城市被雾霾席卷,有的城市甚至遭遇6级以上的严重雾霾。随着城市大气污染的加剧,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城市空气质量,严重威胁着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也给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观念敲响了警钟。因此,要分析导致城市大气污染的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为人们创造宜居城市。因此,本文首先分析大气污染的概念和成因,接着就如何做好大气污染治理展开论述。

一、大气污染的概念以及成因

大气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要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就要分析成因,制定完善的大气治理措施,改善空气质量,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空气环境。

1.大气污染的概念

所谓大气污染是指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或自然界向大气排出各种污染物,其含量超过环境承 载能力,使大气质量发生恶化,使人们的工作、生活、健康、设备财产以及生态环境等遭受恶劣影响和破坏。污染源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天然污染源是指自然界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地点或地区,如排放灰尘、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污染物的活火山、自然逸出的瓦斯气,以及发生森林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地方。人为污染源则又可按不同的方法分类:按污染源空间分布方式可分为点污染源、面污染源、区域性污染源;按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可分为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等;按污染源存在的形式可分为固定污染源和移动污染源。

2.大气污染的成因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在创造大量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污染了大气环境,导致城市雾霾现象不断加剧。下面就针对大气污染的成因展开论述。

(一)燃料燃烧。随着工业行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大量的能源和燃料,尤其是在工矿地区和工厂比较集中的崎岖,污染浓度很高。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的企业没有采用新的节能技术,仍然采用高硫煤作为燃料,尤其二氧化硫,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还有一些化工企业,产生了大量有毒气体,造成了严重空气污染,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二)交通运输,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交通行业的迅速发展,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私家车数量出现成倍的增长,不仅造成了交通的阻塞,而且车辆排放的尾气,同时夹杂着大量的可吸入颗粒,对大气产生极为严重的污染。

(三)生态环境破坏。随着人口不断增加,需要更多的生存空间,就会无休止的破坏自然环境,出现很多滥砍滥伐的情况,植被遭到破坏,增加了水土流失,导致有的地区出现扬沙和扬尘,对人的身体也会造成损害。

(四)工业布局不合理。在有的城市,是依托资源建立起来的,但是整体布局不合理,导致市区空气污染严重;还有的新型的城市,没有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环保绿化没有跟得上城市发展的步伐,绿化标准远远达不到城市实际发展的需要。

(五)环境意识薄弱,经济发展没有做好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很长一段时期里,一些地区的政府部门只顾盲目的追求区域的经济发展,在进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或者在进行城市或者产业规划的时候,往往会忽视对大气环境保护的内容,造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快速发展。这造成的环境危害和损失是难以挽回的。

二、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

为了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环保部门要协同其他部门,认真分析大气污染出现的原因,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结合城市发展,制定出长远的控制防治规划,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下面就如何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展开论述。

1.做好大气防治的措施

就目前而言,治理大气污染的途径和方法很多,具体包括调整能源战略、采用清洁能源、推行清洁生产工艺、合理使用煤炭资源、强化大气环境管理、进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应用绿色植物净化大气等。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使用清洁能源,比如风能、太阳能以及水能。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要不断采用高新的节能技术,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煤炭燃烧方式;还要健全城市大气污染管理法律,对大气污染进行监控。

随着城市空气污染不断加剧,大气含有很多有害物质。因此,为了更好的控制空气污染,要根据大气污染的程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大气环境进行监测。大气常见的污染物主要包括悬浮颗粒、浮沉、可吸入式颗粒、一氧化碳、二氧化硫、铅、氟化物等。

2.综合整治方法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制定完善的大气污染整治计划,控制好最大排放量和削减量,从而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科学合理的大气污染治理方案。同时要根据城市发展结构和交通情况,确定污染城市大气的污染物,做到有的放矢和对症下药。因此在实际治理过程中,要改进落后的燃料方式,广泛普及气体燃料、太阳能以及地能等能源,通过综合治理的方法,建立无烟控制区;另外,要做好城市发展规划,调整工业布局,加强城市空气污染源的质量,降低尾气和废气的排放量;还要做好城市绿化工作,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净化城市空气。

3.利用气象条件防治大气污染

在污染源变化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大气污染状主要取决于气象条件。在实际过程中,污染物在大气中的稀释和扩散受气象条件的支配非常明显,因此,利用气象条件来制约污染源是防治大气污染现实而又有效的途径,而污染气象条件预报则是其中的关键。气象部门不仅要提供大气污染预报,还可以为政府规划部门搞好城市建设的合理布局和城市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所以气象部门可以通过人工增雨、增雪、消雾等技术来净化大气、消除污染。

参考文献:

[1]杨晟朗,李本纲. 基于遥感资料的北京大气污染治理投资对降低PM_(2.5)的效能分析[J]. 环境科学学报,2015,01:42-48.

篇4

此次雾霾污染天气,影响、覆盖范围之大,污染程度之高,公众关注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历史少见。如何通过此次事件,让政府、企业和公众反思环境污染,并提出解决之道。为此,《能源》杂志专访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

《能源》:近一两年,我国空气污染呈现了出了怎样的特点?

柴发合:在我国113个重点城市,按2010年空气质量的标准,达标率是80%多,如果按照新的空气质量标准,不达标率为80%多。我国的污染越来越凸显出复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复合性表现为,空气中不光有大量的一次性污染物存在,且有大量的二次污染物。区域性指的是有着明显的区域之间的影响。同时,影响的区域面积在扩大,按照整个污染的宏观态势看,我们说的“区域”,涉及到整个东部地区。环境污染现状比较严重,治理面临的压力比较大。

《能源》:面对发展经济和环境之间的矛盾,如何抓住治理环境污染的机遇,实现污染的有效治理?

柴发合: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尽快建立一套适应目前发展理念和保护思路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大气法”)。现在执行的大气法是2000年修改的。12年过去了,我国大气的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原来的单一煤源性污染,转变成煤源性和机动车性以及工业性、自然的污染排放相混合的复合性污染。

以往,我们主要关注一次污染物,随着PM2.5和臭氧进入公众的视线以后,我们不光关注一次污染物,更加关注二次污染物的前体物。另外,公众对空气质量的要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迫切。从这些方面来说,目前实行的大气法已经非常不适应了。所以希望大气法能够尽快修改,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机制,面对现在多种污染物共存的局面和区域性、复合性的大气污染特征,来解决大多数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的问题。

《能源》:您认为,《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中,哪些问题需要特别值得强调?

柴发合:“区域污染”问题原来在大气法中并没有体现。所以,怎样把区域防治污染方法很好地纳入到大气污染防治的制度安排中去,包括联防联控机制的建立等内容,是大气法修订需要值得注意的方面。

在城市污染中,机动车尾气污染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机动车污染防治怎么深化,如何做好对移动源污染的防治仍需探讨,包括机动车以及非道路的移动源,从范围上和强度上都应该在法律上得以保证。

再一方面,则是制度如何深化。2000年,我国已经在法律上规定要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但从目前的情况看,虽然各个地方都在试点做示范项目,有些地方也颁布了地方性的法规,但在国家层面上,排污许可证管理条例仍未颁布。

面对目前的大气污染形势,大气法的修订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特别是重污染天气的应对措施,在原来的法律上并没有很好的规定。应该怎么应对,如何制定预案、动员社会,都需要国家法律来保障。目前,光靠一些行政的文件,缺少法律依据,反而执行起来比较困难。

《能源》:“松花江”事件推动了我国成立“水专项”,此次事件能否推动成立“大气专项”。如果“大气专项”能够成立,该注意哪些方面?

柴发合:大气专项不同于一般的科研项目,面对的不仅是科学问题,而是要解决改善环境质量中的科学和技术瓶颈,以及管理政策方面的瓶颈。是为了改善环境质量,而不是为了单纯的科研。我们在大气专项里设计了科技工程,就是要把研究的共性技术,运用到目前区域复合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其他的一些重点地区。然后通过科学工程的实施,来直接改善区域环境的质量,并且要见到实效。

所以,做大气专项是非常有意义且必要的。希望国家在目前水专项的基础上,尽快确立大气专项工作,来解决严重的污染问题。之前,我们已经为大气专项做过充分的工作准备,到现在为止,这个项目还没有着落。希望能够早日启动,科学家、政府、相关环保设备企业、公众一些联合起来,推动整体的环境改善。

《能源》:除了在法律上的保障,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国家加大支持力度,以确保污染防治的有效进行?

柴发合:科技支撑是非常重要的。要认清目前的污染问题,污染的形态、空气中包含的成分、整个国家的污染时空分布态势,实际上都是需要了解的。还必须对污染物的来源,产生污染的原因,对污染的责任方有足够的认识,才能有效地去控制。了解这些,需要我们建立来源解析的方法,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

另外,还需发展对污染控制有效的技术,以及能源减排技术。目前我国的减排技术都在一步步推进,比如对于火电厂,首先是控制烟粉尘,然后是脱硫,再到脱硝、脱汞,采取一个个阶段推进的方式,但是却没有考虑总体的优化设计。所以,如何实现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的同时,实现能源消耗优化,还需开展技术研究。

《能源》:即使火电厂实行了很严格的排放标准,在我国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中,燃煤对大气污染的贡献率仍旧很大。怎样才能进一步的推进污染防治工作?

柴发合:首先是要保证目前的减排设施能够持续、高效、稳定运行,达到排放的限值。一些燃煤单位,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技术改造,以达到标准。

另外,要真正解决问题还需要进行大的能源结构调整。我们欣喜地看到,核电、风电、太阳能都在我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我觉得能源结构改变的步伐还太慢。

实际上,目前一个很大的污染问题是低空的污染,包括小锅炉、公众的采暖、餐饮等,以及汽车尾气。和电厂比起来,这部分污染分散度大,很难控制,但是对城市污染的责任巨大。所以,要做能源结构调整,实现能源清洁化,应先从城市推进,从民用能源推进。首先要解决的是分散的低空污染,把城市能源的清洁化,特别是城市民用能源和工业能源的清洁化,作为首要问题来抓。其次,才是工业方面的清洁化以及发电行业的清洁化。而发电行业的清洁化,需要慢慢调整。比较好的方式是,要在地理上有一个先后的安排,先把市区范围电厂的清洁化问题解决,再慢慢的往一般普通电厂上转变。

篇5

关键词:大气污染 ; 污染现状 ;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X51文献标识码:A

目前,城市大气污染问题严重,已成为城市建设进程中的制约瓶颈,同时对居民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在当前的形势下,如何深入了解大气污染的现状,结合社会发展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防治,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课题。下面本文在分析城市大气污染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

一、城市大气污染现状分析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要通过经济的发展逐步推动城市化进程,但是过去我国的发展模式没有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相结合,出现了很多污染情况,下面本文就对大气污染的现状进行分析。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城市废弃物的随意排放污染空气,空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含量很高,尤其是最近经常提到的PM值,很多城市都出现了爆表的现象,雾霾严重,由此可见城市的大气污染较重。

其次,工业布局不合理,能源结构发展不完善,进一步加剧了城市大气污染的现象。由于我国很多城市的工业布局,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应用不合理,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导致大量的烟尘粉尘以及其他有害物质排放到空气中,加大了污染的程度。

再次,我国的大多数城市空气污染以煤烟型污染为主,即污染物为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及烟尘,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占据了76%以上,在工业能源结构当中,以煤炭资源为主要原料的工业占据到近74%,这种大比例的情况给我国的大气污染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根据资料显示,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1%,大气中废气的排放量就将会增加6%左右,经济发展的同时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

最后,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使用量逐年增加,汽车尾气的排放也给大气的承受能力带来了挑战,在大多数城市,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占据到了60%以上,这已成为污染的主要原因。

二、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前文中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当前我国的大气污染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特提出如下几点措施加以防治。首先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限制废弃物的随意排放,减少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并且在此基础上对污染物进行集中治理,加强环境的监督力度,缓解城市大气污染的情况。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要实现全员参与,政府要对城市内部和周边能耗大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综合治理,采取法律和行政手段相结合的方式,促进这些企业污染物的排放达到标准要求。

其次,社会公民则需要从自身做起,增强环保意识,减少生活废气的排放,尤其要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上文中指出,汽车尾气已经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我国的城市机动车数量大幅度上升,但是道路的建设远没有跟上机动车增长的步伐,导致交通拥堵,尾气污染的程度增加,要改变这一情况,作为公民,要尽量的选择公交出行或者是步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频率,这样能够缓解汽车尾气的污染程度,从而改善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

其次,加强宣传,提升公众环境意识的同时深入发挥环境监督管理单位的作用。环境保护工作是全民的责任,需要每个公众参与其中。但是当前人们环保意识欠缺,要想有效的开展大气保护工作,就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培养城市居民的大气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先从意识领域提升人们对大气污染治理和防护的观念,这样有利于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提供思想支持。在充分发挥每个人作用的基础上,要重点加强环境监督管理单位的作用,加强其对污染点、污染物以及污染源的监测,为有效的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作为环境监督管理单位的工作人员,也需要不断的进行培训,提高其依法保护大气环境的水平技能,以便能够更好的开展工作。

最后,要想改变城市大气污染的现状,还需要优化城市工业布局,尤其是对污染严重企业的重点管理工作,减少大气环境空间的过度使用。相关者需要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和企业自身的情况,分析各类污染源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城市工业废气排放源、排放量的实际情况,进行核算,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制定大气环保目标,进行科学调节,并且充分的利用城市主导风向,确保污染较重的工业分布在主导下风向的位置或者是离城区和居住区较远的地方,确保城市环境空气的优化。

结束语:

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很多,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环境问题。在当前,大气污染是环境问题中的核心,本文以此为出发点,结合工作经验,对大气污染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的措施,希望能够对解决城市大气污染问题有所借鉴。

参考文献:

[1] 郭杰 大气与水污染的防治 中国环境管理丛书,2008年第03期

[2] 李晶 刘清华 丁大伟 浅谈城市大气污染现状及其综合防治 云南环境科学,2000年第01期

[3] 杨治国 浅谈城市大气污染及防治措施 内江科技,2013年第34期

篇6

(2021年5月专项调查)

 

 

 

 

 

 

浙 江 省 审 计 厅 制 定

浙 江 省 统 计 局 批 准

2021年5月

本调查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本制度由浙江省审计厅负责解释。

 

 

目     录

 

一、2021年度大气污染情况公众满意度调查方案·································2

二、2021年度大气污染情况公众满意度调查问卷·································7

 

 

2021年度大气污染情况公众满意度调查方案

 

一、调查目的

客观反映社会公众对大气污染防治成效的评价和意见建议,准确揭示存在的问题,为大气污染防治情况审计提供民意参考依据。

二、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社会公众对我省大气质量现状和大气污染防治成效的总体评价、认知度及意见和建议等。(详细见附件1调查问卷内容)

三、调查手段

本次调查使用CATI(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系统对6个设区市(温州市、嘉兴市、绍兴市、金华市、舟山市、丽水市)的社会公众实施定量调查。采用代填式问卷调查方法。问卷调查以封闭式问题为主。

目前国际上90%以上的民意调查都是采用CATI系统开展的,具有以下优点:

1、访问覆盖面广高,样本分布均匀。

2、调查周期短,调查效率高。

3、调查更客观,调查过程可监控,调查结果可追溯。

4、调查结果代表性强。

5、抗干扰能力强,容易得到更为坦诚的回答。

四、抽样过程

1、目标总体定义:

个 体:年龄在18~70周岁之间,能独立表达自己意见的个人。

2、抽样单位:户

范围:浙江省行政区划内。

3、抽样框

固定电话调查以全省城、乡6位电话局号为抽样框。

手机调查以全省11地市前7位手机号码段为抽样框。

4、抽样方法

采用“概率抽样”技术中的“分层抽样”。

分层抽样是一个两阶段过程,首先将总体(全省)按照所在地归属被分割成子总体(11个设区市),然后用随机方法(SRS),从每一层(设区市)中选择个体。

5、抽样具体实施

以固定电话调查为例,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导入每个乡、镇、街道的六位电话局号,由计算机自动生成电话号码库。

第二步:在生成的电话号码库中随机抽取访问号码,由于随机拨号访问过程中有忙线、空号、无人接听、传真、拒访等情况,抽取的电话号码数须放大数量。本次访问抽取的访问号码数与实际成功样本数的比例约为10:1。

第三步:计算机自动拨号。由服务器随机从访问号码库中选取号码,分配到各个工作站,由工作站接通电话的“家庭”为抽中户。

手机调查抽样实施步骤基本同上。

五、调查规模及样本量

根据调查安排,确定在6个设区市(温州市、嘉兴市、绍兴市、金华市、舟山市、丽水市)各采集600个成功样本,共计采集3600个成功样本;其中,固定电话样本和手机样本数量比例为4:6,城乡样本配比根据当地最新城市化率确定。根据相关经验,上述样本分配基本上能满足市一级总体的代表性和一些主要分组的代表性。

注:按照统计学随机抽样原理,对于比例型变量,调查所需的样本(仅对大样本框而言)符合下列公式:

 

其中:n :所需样本量

Z:置信水平的z统计量,如95%置信水平的Z统计量为1.96。

p:目标总体的比例期望值

d:置信区间的半宽

拟设定置信水平为95%,允许抽样误差为4%,p值取最大变异系数为0.5,理论计算为n=1.962* 0.52/4%2≈600个样本。本次调查抽样理论误差可控制在4%以内。

 

六、满意度计算

 根据调查结果,对6个设区市的大气污染防治情况公众满意度总分进行测算。

1、指标的量化

满意度指标的量化采用态度量化方法。使用李克特量表,即分别对5级态度“满意、较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不满意”赋予“100,80,60、40、0”的值(其他5级态度量化同此标准)。

2、权重设计

每项指标在测评体系中的重要性不同,需要赋予不同的权数,即加权。设区市调查的权重设定如下:

二级指标(权重)

三级指标(权重)

大气质量现状评价(40%)

对本地大气质量现状的总体评价(20%)

对本地大气质量改善情况的评价(20%)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评价(50%)

对大气污染防治成效的评价(20%)

对大气污染防治宣传工作的评价(10%)

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视度(10%)

对大气污染是否做出预警(10%)

大气质量问题关注度(10%)

对大气质量的关注度(10%)

3、计算方法

公众满意度(CSI)采用样本测评直接获得,计算的方法是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公式如下:

     CSI —满意度;

      — 第i项指标的加权系数;

   

 — 受访者对第i项指标的评价。

七.质量控制

1、访问员管理

从访问员管理库中选择普通话标准、语音优美、能吃苦耐劳、做事认真的访问员担任本次调查工作。访员的培训和试访问指导由浙江省统计局民生民意调查中心项目管理员和督导完成。

2、现场督导工作

1)后台监控(监听、监视)及录音系统

Ø 服务器可以随时提供整个调查的进展,以及每个访问员完成工作的具体情况。

Ø 主机可随时切换画面,监看、监听、录音每个工作站的工作情况。

Ø 在不打扰访问员的情况下,由督导通过计算机键入文字信息,提醒访问员访问过程中注意的问题如语速、开放题没有充分追问等。

Ø 自动控制配额,如服务器上自动显示配额的执行情况,访问员根据屏幕上的提示,筛选符合条件的被访对象。

Ø 访问过程全程录音,便于事后核查。

2)现场监控系统

Ø 督导现场巡视,每10名访问员配备1名巡视督导。

Ø 现场有4个工作站,由专人负责抽听录音,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事后审查系统

为了确保整体质量,减少调查过程中的误差,须仔细做好每天调查后的复核工作,做到对每位访问员的抽查率为30%。

八、数据整理、分析方法

1、数据的整理:

Ø 每天的调查结束后,对当天调查样本的完整性和访问质量进行数据检查;

Ø 调查数据进行有效性、一致性和分布性审核;

2、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根据此次研究的目的和性质,使用相应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九、调查进度安排

项目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调查方案设计期:对整个调查工作方案进行详细的策划,设计各类调查指标,调查方案问卷等。

第二阶段,调查工作准备期:完成访员培训、试访问、抽样框准备等一系列调查准备工作。

第三阶段,数据采集期:使用CATI(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系统)实施定量调查,获取评估数据。

第四阶段,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期: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提出调查报告。

第五阶段,报告提交期:2021年6月

 

 

2021年度大气污染防治情况公众满意度调查问卷

 

表    号:浙审计1表

                                                            制定机关:浙江省审计厅批准机关:浙江省统计局

                                                            批准文号:浙统制 〔2021〕 15号

有效期至:2021年8月

                                                                             

 

【导语】您好,我是浙江省统计局(民生民意调查中心)的访问员,受浙江省审计厅的委托正在进行大气污染防治情况的调查。占用您3-5分钟问几个简单的问题,可以吗?

甄别部分

S1、请问您的年龄段是(周岁):(单选)

A.18~29   B.30~39   C.40~49   D.50~59   E.60-70   

F.70周岁以上  G.18周岁以下(邀请其他家庭成员接受访问)

访问员注意:只要能清楚表达个人意见建议的18周岁以上公民,都可接受访问。

S2、请问您是否居住在XX市超过六个月?

A、是  B、否(结束调查)

S3、请问您的常住地属于?

A、城镇  B、农村

S4、请问您的常住地周边是否有工业园区?

A、是  B、否

 

问卷部分

一、大气污染防治认知情况

Q1. 您平常关注空气质量吗?

A、关注   B、一般   C、不关注   D、说不清(不读出)

Q2、您认为大气污染防治的责任主体是?

A、政府职能部门  B、企业  C、居民  D、不清楚(不读出)

Q3.根据您的切身感受,您认为本地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可多选,最多选三项)

A、道路及工地扬尘 B、汽车尾气  C、工厂异味   D、餐饮油烟   E、露天焚烧垃圾和秸秆  F、使用煤燃料的锅炉、煤炉  G、其他(请注明)

二、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Q4.您对本地空气质量的总体感觉如何?

A、满意 B、比较满意  C、一般  D、不太满意  E、不满意  F、说不清(不读出)

Q5.与近几年相比,您认为本地的空气质量有什么变化

A、明显改善  B、有所改善  C、差不多  D、有点变差  E、差得多  F、说不清 (不读出)

三、政府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评价

Q6.您认为近几年本地政府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成效如何?

A、成效明显   B、成效较好   C、一般    D、不太有成效   E、没有成效  F、说不清(不读出)

Q7.您认为本地政府是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A、重视   B、比较重视   C、一般    D、不太重视   E、不重视  F、说不清(不读出)

Q8.您对本地政府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宣传工作满意吗?

A、满意 B、比较满意  C、一般  D、不太满意  E、不满意  F、说不清(不读出)

Q9.您了解当前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措施或行动计划吗?

 A.了解 B.一般 C.不太了解  D。说不清

Q10.当遭遇重污染天气时,本地政府是否能及时预警?

 A、能  B、不能  C、说不清(不读出) 

四、应对措施

Q11.您认为现阶段政府应当采取哪些措施改善大气污染问题?(限选三项)

A、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

B、加大大气污染治理执法检查力度

C、加快推进机动车排放标准提升

D、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主体责任

E、完善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F、推动大气污染防治社会共治

G、其他(请注明)

 

背景资料

B1.您的文化程度是:

A. 小学及以下   B.初中   C.高中(中专)   D.大专   E.本科及以上

B2.您的职业是:/您从事什么职业?

A.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B.企业从业人员    C.科教文体卫专业人员

D.自由职业者              E.个体商贩        F.离退休人员     G.农民

H.学生                    I.失业,无业人员    J. 其它(请说明)  

B3.受访者性别(访员根据声音进行选择)A.男B.女

 

【结束语】访问到此结束,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祝您生活愉快,再见!

篇7

[关键词]大气污染;现状;危害;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X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6-0214-01

引言

大气污染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已被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如何防治城市大气污染,减轻其危害的影响,是当今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在我国,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在各级政府几十年的不断努力下,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质性成果,在环境污染控制的效果上较为理想。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突飞猛进,生态环境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问题。近年来,大气污染已作为一个突出的环境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它不仅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会拟制生产的发展。

1 我国的大气污染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大气污染状况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城市大气污染更为突出,从全国范围看,在2011年的环境报告中显示,国内城市的空气质量能够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所占的比例仅为3.1%,达到二级标准的比例为85.9%,另外三级标准的为11%,其中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分布在云南、内蒙古、重庆等几个省市自治区。目前我国大气污染仍以煤烟型污染为主,一些大城市已呈现出以机动车尾气污染为主的趋势,SO2气体和ODS(消耗臭氧层物质)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一,CO2气体排放量也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在其他的各类大气污染的排放量上也始终位于世界前列。大量的有害物质排放加剧了我国城市的热岛效应,同时大量有害气体进入大气中,与水蒸气发生凝结形成酸雨,对于人们的生活以及农业的发展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如果污染继续加剧甚至会对社会的稳定造成严重后果。

2 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危害

大气环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大气污染的程度对人们生活的健康、生存空间的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目前,大气中主要污染物是指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总悬浮颗粒物(TSP)、温室气体、光化学氧化物。

2.1 二氧化硫(SO2)

我国是一个煤燃料使用大国,在煤矿在产量和使用量上长期位居世界第一。SO2气体是煤燃烧过程中最主要的产物,也是酸雨形成的最主要的物质之一。SO2气体有很强的刺激作用,很容易对人体的眼结膜和鼻咽粘膜造成刺激,在人体吸入SO2气体后会被上呼吸道和支气管面膜的粘液吸收,从而导致一系列的疾病产生,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鼻咽炎等,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而且SO2气体会与大气中的水蒸气发生反应开成亚硫酸,空气中的亚硫酸与氧气结合发生氧化反应形成硫酸,也就是酸雨的主要成分,酸雨对于建筑以及农作物的生长都有着严重的破坏性。

2.2 氮氧化物(NOx)

氮氧化物主要有NO、NO2、NO3等,氮氧化物对人体的呼吸道深部的细支气管和肺泡产生影响,长期地摄入会对细支气管的纤毛皮上皮细胞和肺泡细胞造成损坏,引起肺水肿。并且氮氧化物与水结合后会形成亚硝酸盐,在血液中与血红蛋白结合产生高铁血红蛋白,从而降低了血液对氧气的吸收能力,对心、肝、肾等器官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2.3 总悬浮颗粒物(TSP)

总悬浮颗粒物是指空气中粒径小于100μm的固体。主要有粉尘、烟雾、PM10等,在能源燃烧、建筑施工中都会随之形成。TSP会在人进行呼吸的过程中随之进入肺部,在肺中形成沉淀累计,从而造成呼吸系统的疾病产生,而且这些颗粒物上大多都附有有害物质,有些甚至可以致癌。这些颗粒物也会沉积在绿色植物的表面,对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一定的抑制,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另外厚重的颗粒为会杀死大量的微生物,造成食物链的破坏,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都会造成影响。

2.4 温室气体

温室气体主要有CO2、CH4、氯氟烃等,在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和日常的生活中都会产生,其中主要的危害在于影响了热量的传递和流动,造成城市的热岛效应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就直接导致了大规模洪水、风暴以及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同时氯氟烃等物质还会与大气中的臭氧层发生反应,使得臭氧层变薄,进一步恶化了温室效应。

2.5 光化学氧化物

光化学氧化物是指一些大气污染物质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形成的二次污染物质,其中以臭氧为主,在一些工业生产以及家用设备中都会形成。其中低空臭氧是一种氧化性很强的物质,几乎能和所有生物发生反应,在浓度很低时就会对橡胶、油气等材料造成影响,高浓度的甚至可以杀死一部分的大型生物,比如在高速公路的沿线上就能经常看到树木的枯死,这其中就有臭氧的一定作用。对于人体而言,臭氧会对眼睛和呼吸系统造成伤害,加重哮喘和过敏症的发作概率。

3 大气污染的防治对策

为了对大气中的污染进行控制,从而达到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还原自然生态环境的目的,需要在多个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污染物的形成和排放进行管理控制。

3.1 大气污染防治的宏观调控

在大气污染物的宏观处理上,可以分为几个方面来进行:全面规划,对于不用地区的污染排放要有足够的把握,对于污染源所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时间分布要有详细的调查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具体分析总结出该地区控制污染排放的最佳方案,比如将工业生产区设置在城市导风向的下端,工业生产与人们生活区域建立适合的绿化带等;区域集中供能,将燃煤等能源的供应集中起来,尽量避免小烟囱、小工厂生产,建设大规模的热电厂和供热站,这样既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也使污染物的排放相对减少;绿化工作力度加大,绿色植物是天然的过虑器,加大绿化工作的开展,可以十分有效地控制污染物的量,也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创造更加舒适的空间;能源结构的改善,提高能源利用的效率,利用现代的先进技术改善当前的能源结构,对于太阳能、风能等无污染能源利用的增加。

3.2 颗粒污染的处理

颗粒污染主要是固体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的处理方法有:利用干法去除,干法是通过对颗粒自身的重力和离心力加以运用,让颗粒污染物自然沉降,主要的方法有利用重力沉降室、填料塔等进行重力除尘、离心除尘等工艺;湿法除尘是利用水或其他液体对颗粒进行湿润,然后进行捕集;过滤法去除,是利用毛细孔设施来将颗粒污染物进行过滤,利用袋式过滤器或有颗粒层的过滤器来进行;静电法去除,对于颗污染物进行电场设置,在静电的作用下将颗粒污染物进行聚合然后收集。

3.3 雾气污染物的处理

雾气污染物是大气污染中的气体物质,其处理方法与颗粒污染物有很大的差别,对于雾气污染物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吸收法处理,即根据不同的污染物质采用不同的化学吸收试剂,与污染气体进行有效结合从而发生充分的化学反应,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吸附法理,吸附法是利用多孔性的固体吸附剂来处理气态的污染物质,通过固体吸附剂表面的分子引力作用或者化学键作用来对污染物进行吸收。

结束语

大气污染对人类的生命活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如何对现如今的大气污染进行有效的防治就需要对污染物质进行分析,然后总结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本文通过对我国现在的大气污染进行分析,总结归纳了一定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对环保工作者们起到一定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金南,宁淼,严刚等。实施气候友好的大气污染防治战略[J]中国软科学,2010.32(10):28-36.111

[2] 王慧滢.大气污染防治的法律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4,20(9):67.

[3] 李青.对国际大气污染防治主要法律文件的研究--完善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制度[D]重庆大学,2011.19(34):81.

篇8

【关键词】污染转移;修订;联防联控;公众参与;立法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阳春三月,两会期间,《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又一次引发了代表们的关注和热议,与此同时,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在人们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今社会,同时也受到了瞩目。虽然,带着强烈的个人情感进行汇报却非严谨的调研报告应有的方式,哪怕作者的初衷可能仅仅只是为了渲染,为了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却难免适得其反,此外,其女儿的不幸与雾霾之间是否存在联系,作为一个严谨的法律人,这二者的关系还存在举证的问题。其次,该纪录片也存在数据缺陷,在二手数据居多的情况下一手数据也并非十分全面。再是,该纪录片的结论事实亦加大了决策风险,柴静在纪录片中所提及的产业转型、开放市场、借鉴欧美经验虽不可否认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对改革的成本和风险却缺少分析,这些举措无不深刻影响着寻常百姓家的生存与未来,任何的理由都无法将这些“弱者”以改革的名义在这个时代抛下。柴静在纪录片中提到“空气里净是钱的味道”,但笔者想说,钱并不罪恶,民生离不开钱。尽管存在上述缺陷,纪录片《穹顶之下》仅两天时间便获得数亿的点击量,毫无疑问,它让许多原本不了解雾霾的人开始了解雾霾,这方面的作用无疑值得肯定。在有限资源里做出尽可能多的努力或许是媒体存在的最大意义,它对国家治理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但它的启蒙作用却值得赞赏。雾霾的“肆虐”无疑与大气污染转移相关,例如江城武汉在每年特定的时间里都会面临来自安徽等地因燃烧秸秆造成的大气污染伴随转移带来的考验。《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改势在必行,与此同时,对大气污染转移应如何更好地进行法律规制,也日渐提上日程。

二、大气污染转移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环境主管部门的职权职能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法律依法赋予了环境主管部门在各级政府环境与社会发展综合决策上的发言权,以期达到在源头上预防环境污染的破坏。环境主管部门权利责任配置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横纵向关系上。在横向关系上,环境主管部门负责组织调查并处理重大的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即统筹规划和监督管理重大环境问题;在纵向关系即环境主管部门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上,前者统筹协调后者的环境工作,法律在赋予环境主管部门权力的同时,也明确赋予了其责任,改变了以往权责不明、有权无责的状况。毫无疑问,环境主管部门的法律地位得到提升,然而,其法律地位的提升却并不必然确保职能的有效发挥,特别是环境主管部门与协管机构的各项职能未依法明确,环境主管部门在更多情况下成为了形式管理主体,这无疑成为《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的重要内容。

(二)中央与地方环境主管机构之间决策与执行的职能未能实现有效对接

环境部的决策能否得到有效的贯彻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环保执法的效力,然而,自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城市的污染工业和污染物也在不断地向农村转移,这种“污染转移”给农村环境亦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而农民和地方政府则可能会因为经济上的弱势,急于发展经济、脱贫致富,而错误地迎合了这种转移。因而,地方环保执法的效果大打折扣。在《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草案中,人民政府权利责任配置的特点则主要呈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人民政府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的权力多为抽象的宏观上的权力,即决策权;其次,管制性征用,限制了当事人的选择,甚至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会造成对当事人人身以及财产的威胁;再是,地方政府能否达到事权、财权、人权的有机统一?特别是在乡政府,地方财政的支持从何而来?这也往往易导致地方“扩权”的冲动;然后,纵观《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案全文,草案中,法规对人民政府的授权有“应当”和“必须”之分,这种立法技术上带来的模糊性又将在司法实务中带来何种问题?没有与职权、职责相对应的制度措施,政府在面对责任,出于理性经济人的本能,选择更多的可能只是回避,没有任何人愿意给自己套上“枷锁”,责任的承担又将何去何从?这时法治政府的建设固然重要,但是否也需要添加些道德“血液”,以及必不可少的党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亟待建构

针对区域环境污染治理的困境,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无疑是中国现阶段国情下的较好的选择。然而,大气污染防治联动机制到底是什么?是联席会议制度?还是跨区域监管和执法?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细化。修订草案虽然规定了区域联防联控制度,这一点无疑是进步之处,对大气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但总体上缺乏从“分而治之”转变到“协同治理”、从“单一执法”转变到“整合执法”的制度措施,依然保留了部门分治、区域分割的思维。此外,虽然修订草案提出了区域大气环境监测等方面的举措,但是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自然属性与我国行政区域管理的社会性之间的矛盾,加上硬件缺乏或闲置,很多区域监测网络设施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社会力量需重新进行角色定位

防治大气污染转移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政府和相关部门、企业以外,需要来自社会各方的合力,其中包括有关行业组织、中介机构、社会团体、第三方组织等。国家应鼓励社会组织和公民依法参与对大气污染转移的监督和检控,充分调动社会民间资源,在加强对大气污染转移协调统筹,监督监控的同时,亦可以节省政府在环境监督方面人力、财力的财政支出。此外,为了能达到较好的社会监督效果,我们应当及时对公民的检举和控告进行及时的处理和反馈,提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在这方面,信息公开等方面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案中对这方面的规定虽有却也还不够。再是,环境保护中的奖惩制度的构建也还是十分不明确。最后,作为极为重要的第三方市场化治理的制度构建,在修订案中也尚未涉及,尤须在进一步的修订中予以细化。

三、应对环境污染转移的立法建议

我国需要为应对污染转移织一张大网,把它放置在全球环境保护的视野下,不断完善国内、地方和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有效预防污染转移。

(一)完善国内的环境法律制度

首先要健全现有环境法律制度,如战略环评、公众参与、环境标准等制度;其次,要创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法律制度,如生态补偿制度、环境税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补贴制度等。只有形成了行政指导、直接管制、经济刺激、公众参与这四大环境法律调整机制,制度之间才能形成合力,最大效果的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二)加强应对大气污染转移的地方立法

地方环境立法是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有效弥补国家环境立法的不足,使环境污染防治做到因地制宜,体现较强的地方性,促使地方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加强地方应对污染转移的相关立法,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完善地方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形成以地方环境污染防治条例为地方环境保护基本法,以污染防治、资源保护、生态保护、清洁生产为主要内容的法律体系;二是在地方立法中增加防止污染转移的相应条款,禁止污染转移,依法强制淘汰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生产能力;三是建立地方环境准入制度,规范引进产业和项目,提高电镀、化工等高污染、高环境风险行业准入门槛,防止资源耗竭、环境恶化;四是加强地方环境标准体系建设,保障地方环境质量。五是建立地方环境执法的联动机制,打破环保部门“各自为政”局面,推动地方生态文明建设。

(三)促进应对大气污染转移的行业立法

加强高污染行业的管理,有助于节能减排,对高污染行业进行法律规制,有利于应对污染转移。从世界范围来看来看,发达国家已经逐步淘汰了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但是我国有的地方特别是欠发达地区仍有盲目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的现象。为此,我国早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就提出了节能减排,加大对高污染行业的管理,同时 2007 年也颁布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防范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贷款风险的通知》。另外一些地方政府也颁布了相关规定,如山西省 2008 年颁布了《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补偿资金管理办法》,主要用于的电力、钢铁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落后产能的淘汰。从行业类型上,污染转移主要集中在高污染行业。因此,加强高污染行业的相关立法,显得尤为必要。首先要严格控制增量,遏制电力、水泥、造纸、化工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其次建立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大行业的监控。

参考文献

[1] 环境保护局译.21世纪议程[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

[2] 解振华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J].生态环境与保护, 2004(04).

[3] 方.中日大气污染总量控制制度比较及立法启示[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01).

篇9

关键词:城市;大气污染;现状;防治对策

引言

大气污染主要包括两个因素:一是自然因素,如火山爆发;二是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的排放等。其中,主要的因素是人为因素。近些年,我国的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大气污染也随之变得更加严重。当前,城市空气质量已成为人们越来越担忧的问题,大气中的固体颗粒浓度增加,导致雾霾天气频现,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生活环境。

1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现状

我国主要能源是煤炭,城市供电、工业行业和北方地区冬天取暖所需要的主要能源都是燃煤热能。当前,我国的工业生产中,以煤炭资源为主要能源的行业占据总行业80%左右比例。燃煤过程中不断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硫化物以及粉尘,都是导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在城市中,导致大气污染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汽车尾气。汽车尾气给城市带来的大气污染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城市经济越是发达,机动车的保有量以及使用量也就相应的越多,相反,如果城市经济比较落后,机动车也相对较少。

当前,我国正致力于发展新兴城市,可是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地方政府时常会忽视保护环境这一问题。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对于其给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以及对大气的污染程度没有形成充分的重视,最终导致新兴城市出现越来越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

2 造成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

一是能源利用率较低。在我国一次性能源结构中,煤炭资源大约占据了75%的比例,然而发电用煤量大概只占据煤总量的35%。不合理的能源利用方式,会导致煤炭资源出现极大的浪费现象。此外,在燃烧煤炭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对大气环境造成极为严重的污染。二是人们环保意识不强。大气环境对于人类而言是赖以生存的资源,然而长时间以来,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都没有对大气防护的重要性形成充分的认识。在制定城市、产业以及经济发展规划的过程中,没有为大气环境保护制定相关的规划,甚至会将大气环境保护视作一种可有可无的因素,对其置之不理。三是环保资金投入不足。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是一个历史性问题,虽然国家在保护环境、治理污染、使用清洁能源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可就当前的情况来看,这些资金要解决我国污染防治遇到的问题还远远不够,而且国家对企业排污费的收缴力度不够。四是缺乏适合国情的大气污染治理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自主研发以及推广应用的环境治理技术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合适的大气污染治理技术比较欠缺,尤其是在煤炭、冶金、化工等行业表现得特别明显。

3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防治对策

3.1 合理规划城市工业,调整产业结构

当前,调整城市工业规划,优化工业布局合理已迫在眉睫。各城市要根据各地的自然环境和条件,分析各类污染源分布、污染物产生、排放和发展趋势,分析城市污染物排放源、排放量,依据大气自净规律,分析核算城市大气定量、定点、定形、定时排放污染物数据,及时提出城市大气环境问题,制定城市大气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划分城市大气环境功能区。根据各功能区大气环境功能,科学调整工业布局,利用各城市主导风向和地理位置,在主导下风向和城市居住区较远的地区合理布局工业企业。

我国产业结构还存在着诸多不合理的地方,高能耗、重污染的产业依旧存在,给坏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也增加了环境治理的代价。因此,只有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产业结构由低度化向高度化转型,才能有效遏制经济发展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才有可能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要将一些产能比较落后、污染和能耗比较高的企业淘汰掉,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来对大气环境质量进行控制。此外,还需要大力宣传以及提倡一些对环境有利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高效发展。

3.2 控制污染源,推广清洁能源

控制大气污染,必须要从源头抓起,控制好污染源。因此,针对工业点源、扬尘、机动车、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生活餐饮等领域,相关环保部门要加强污染监管与治理。要严厉打击重点企业在线监测数据造假、切实抓好市控以下污染源监管,确保重点污染源达标;要持续抓好对建设工地现场扬尘、道路扬尘、商品混凝土搅拌扬尘的治理;加强饮食业单位油烟治理、取缔露天烧烤;加快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扎实推进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和异味治理;要继续推进黄标车淘汰工作、加强车用成品油市场监管和机动车尾气检测监管。

当前,要改变我国城市空气污染的现状,还要逐步改变传统能源的消费结构,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充分利用风能、水能、生物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取代传统的化石燃料。在清洁能源的开发上,政府的作用不容忽视。首先,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巨额投入,仅靠市场竞争是无法满足的,政府可以集中利用政策和资金。其次,政府需引导能源研究和企业的有效结合,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为环保、节能、新能源企业创造便利的融资条件。

3.3 完善环境保护的体制,做好城市绿化工作

空气污染的产生有诸多原因,因此,政府需要不断完善环境保护的体制。一是,政府要借鉴国外污染治理经验,根据污染源制定针对性政策。二是,要制定更严格的各行各业空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是煤电、钢铁、水泥、工业锅炉、机动车等。三是,及时地修订更新相关规划、标准,此外还要加大执行的力度,完善落实规划。同时,还应关注各地政府的努力程度,即是否制定并实施了空气污染防治的政策和措施。

城市绿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治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带来的污染,同时也能减少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绿色植物能够吸收有毒有害的气体和粉尘,而且还能够有效地调节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比例,改善空气的质量。在实施城市绿化工作之前,首先应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将绿化带和城市绿地设置在恰当的地域中,才能够发挥出效用。此外,要对城市绿化景观进行严格的保护。

4 结束语

对空气质量的担忧,不过是人类对基本生存条件的焦虑。多年以来,尽管保护大气的呼声是一浪高过一浪,各地政府环保部门也使出浑身解数,但效果却不容乐观,PM指数居高不下。防治大气污染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治理大气污染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相信只要政府、群众同心协力,“蓝天碧水”将不再只是美好的愿景。

参考文献

[1]郑颖.浅谈我国大气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J].环境与生活,2014(16).

[2]丁峰,张阳,李鱼,等.京津冀大气污染现状及防治方向探讨[J].环境保护,2014(21).

篇10

摘要 大气污染影响范围广泛,日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镳性因素。并且大气污染具有极强的流动性,往往同时影响多个行政区城,因此有必要通过联防联控机制进行治理。我国在区域性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方面已有相关立法,但是存在立法体系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环保部门责重权轻、科学基础理论不成熟等缺点。结合美国和欧盟的成功经验,建议完善法律体系、建立全国联防联控委员会、进行联防联控区域划分、构勰联防联控各项制度并大力推进技术进步。

关键词 区域性大气污染;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总量控制;立法

我国建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的必要性分析

现阶段我国工业化正处于高速发展期,但仍以化石燃料的燃烧作为工业化发展的支撑,这样的能源结构导致我国工业的发展以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为代价。大气污染已经日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单纯的经济发展无法满足社会大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日益憧憬美好环境带来的愉悦感觉。因此治理环境问题,尤其是大气污染问题,成为了促进经济和社会协同发展的关键手段。

大气污染和其他污染不同,呈现出跨区域的特征,要有效治理区域性大气污染,必须先准确把握区域性大气污染的产生原因。

首先,大气具有极强的流动性,这导致了大气污染具有快速蔓延性、污染综合性和影响区域性等特点。因此,时刻处于流动中的大气使得污染物不可能只徘徊停留在污染排放源周围。随着空气流动速度的加快,大气污染会以极快的速度遍及周边各地区,因此大气污染会造成巨大的负外部性。其次,由于大气污染在某一区域内会产生极大的负外部性,同时又难以确定污染来源,区域内的各个主体很可能既是污染排放者又是污染受害者,此时很可能会产生“搭便车”的现象,导致各主体只污染不治理。从而产生大气污染领域内的“公地悲剧”。因此,大气污染的治理需要打破局部治理的牢笼,建立区域大气污染的联防联控机制。美国、欧盟建立联防联控机制的经验

美国大气污染区域管理机制

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美国采取了各种方式进行治理。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成立专门环保机构。在污染治理过程中,为了协调“联邦统一领导”和“地方自主性”之间的关系。1970年,美国国会建立了美国环保署,同时为促进联邦环保署各项职能得到有效实施,又按照地理与社会经济区域为标准,划分设立了10个区域办公室。由于这些区域办公室对本区域问题有更充分的了解,因此他们在国家宏观政策制定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关键作用。同时,这些区域办公室还能充分发挥自身的灵活性,积极与各州开展多方面的合作,不仅能够在实践中总结经验还能培养出大量具有专业能力的技术人员。

第二,设立大气质量控制区域。1970年《清洁大气法》规定:如果环保署署长认为某州际地区有必要或适合达到并保持环境大气质量标准,在与相关政府和地方政府机构协商后,应把该地区制定为大气质量控制区域。由于缺乏大气质量管理方面的经验,并且相关的科学技术尚不成熟,1990年之前环保署从来没有使用过该条款。但是人们逐渐发现,大气污染的治理有赖于各项区域机制的设立。以臭氧为例,1990年,美国国会修改了《清洁大气法》,新法不仅加强了环保署建立控制区域的权力,还通过立法建立了一个臭氧传输区域(Ozone Transport Region,OTR),该区域由12个州、环保署和哥伦比亚特区组成,1995年至1997年,另外有38个州和相关利益方自愿加入。该区域机制促使环保署制定并实施了氮氧化物州实施计划呼吁的区域监管措施。截至1990年,该监管措施效果显著,美国东部发电厂氮氧化物的排放减少了近70%。

第三,州际合作,成立区域防控协会。在美国环保署利用区域办公室发挥区域制度的同时,州政府也主动加入到了区域治理的行列之中。各州出于提高大气质量的目的,按照环保署划分的10个区域,组成了区域计划组织,并成立了区域协会。这些区域计划组织在加强各州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大气质量管理、评估污染、开展培训、提出政策建议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例如,美国东南部八州成立了一个区域计划组织,该组织重点关注大烟山国家公园的大气能见度问题,并就该共同关心的问题开展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另外,东北8州组成了东北部各州协调大气利用管理组织,该组织在大气质量相关的政策研究中起到了主导作用。

第四,制定州际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与配额交易制度。在治理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中,有些州成功控制了州内的污染排放,但是由于大气污染具有极强的流动性,来自外州的污染依然影响本州的达标情况。为解决该问题,环保署实施了《清洁大气州际规则》(2005),该规则规定了以州为单位的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与交易措施。在该项制度之下,环保署对排放源做出总量控制的规定,而保留了各州自行制定具体减排措施的权力。

污染总量控制目标的制定由环保署在考虑各控制技术减排能力和成本的基础上做出。此后,环保署将配额分配给区域内的各个州,根据《清洁大气州际规则>的要求,从2010年起,每排放1吨二氧化硫需要支付两个配额;从2015年起,每排放1吨二氧化硫需要支付2. 68个配额,同时未使用的配额可以储存起来或者进行自由交易。

欧盟大气污染区域防控机制

欧盟通过区域机制治理环境问题的历史不如美国长,同时由于欧盟缺乏强大的主权对区域进行管理,因此欧盟的区域机制缺乏一整套成熟的区域办公室体系。但是欧盟的大气污染区域机制仍然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第一,通过了《控制长距离越境空气污染公约》。1979年,欧盟数个成员国签订了《控制长距离越境空气污染公约》,该公约于1987年生效,旨在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和臭氧的排放,为成员国政府之间的合作提供一个正式的框架。根据该公约,各成员国负责制定并实施相关政策和战略,例如建立大气质量管理体系。同时各成员国之间还应该在主要污染物的减排研发,污染物排放速率、浓度的检测与测量,关键信息的分享,技术人员的培训等方面开展积极的交流合作。事实证明,该公约成为了欧盟实施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手段,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制定各项欧盟指令。欧盟推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另外一个手段就是制定包括条例、指令、决定在内的各项法规。这些立法主要包括: 《环境空气质量评估和管理指令》、 《欧洲环境空气质量和更加清洁空气指令》、 《环境行动总体规划》等。其中,2008年欧盟通过了《欧洲委员会关于大气环境质量与欧洲清洁大气的指令》,旨在采用分区域的方式管理大气质量。该指令第25条规定了成员国应当通过制定联合或者协调性的大气质量计划开展合作。同时该指令还授权欧洲委员会在区域一级采取更多行动。

从事实看来,欧盟通过众多法律规范,搭建起了一个结构合理、统筹协调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律体系。推动了大气污染的区域机制建设。我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的现状及不足

关于联防联控机制,我国已经有了相关法律规范对其进行规定,在国家层面上,有《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2012)、《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2013)等文件。

在地方性法规、规章层面上,北京、天津、河北相关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中均有关于联防联控的规定,但总体来说联防联控机制的构建尚不健全。

联防联控法律体系不完善

现行《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虽然规定了大气污染总量控制制度和排污许可等制度,但是缺乏联防联控的具体规定,这使得地方行政主体缺少上位法的立法依据。 《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2010)出台后,尽管各地方均大力推进联防联控,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作为配套支撑,缺乏强制性的“指导意见”在应对复杂的区域大气污染问题时,显得非常乏力。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等文件,在缺乏上位法支持的情况也同样难以发挥应有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 2014)在专章中对联防联控机制进行了规定,其最终效果如何,有待时间的检验。

管理模式不健全

我国是单一制国家,管理体制表现为纵向结构。首先,一般来说地方政府服从中央政府的管理,而地方政府之间互相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因此在联防联控机制上有可能产生缺乏有效沟通配合的情况;其次,地方环保部门要接受环保部和地方政府的双重领导,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地方环保部门要接受环保部的领导,但是地方环保部门在人事权、财政权等其他方面必须接受地方政府的管理。这使得地方环保部门在开展环保工作的时候有陷入尴尬处境的可能。

仅依靠环保部门治理污染,难以形成联防联控的合力

在我国,日益严重的环保问题、大气问题已经与全社会各行各业紧密联系。然而环保部门职权有限、人力物力财力难以应对环境保护的方方面面。在缺乏其他相关部门配合和广泛公众参与的情况下,仅仅依靠环保部门单独治理大气污染问题,很难取得突破性成效。

基础研究不足,联防联控机制缺乏相应的科学理论作为支撑

美国的大气污染总量控制制度中,总量控制目标的提出以相关的科学技术为基础。该成功经验表明,有效的联防联控机制之出台必须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然而我国区域污染检测、传输和影响评估综合平台尚未建立完善,对区域性污染机理的研究尚不成熟,这使得我国联防联控机制能够发挥的作用大打折扣。

完善我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的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参考国外的做法,对我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的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完善联防联控法律体系

首先,应当在各个层级的法律中加入有关联防联控的内容。在法律层面上,宜用专章规定联防联控的各项原则;在部门规章层面上,应当详细制定联防联控的各种制度、计划;在地方性法规层面上,应当详细规定地方政府在联防联控中需要履行的职责。其次,在立法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地区大气污染的特殊性、地区地理区位的独特性,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立法,从而避免法律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

成立大气污染全国联防联控委员会,下设联防联控区域办公室

要打破联防联控中各部门、各地方政府之间各自为政的情况,就需成立统筹联防联控的专门机构。建议由国务院牵头,加上环保部、其他相关部委和污染防治区域内各省级政府组成全国联防联控委员会,统一负责全国范围内各项联防联控的政策。在联防联控委员会之下,设立联防联控区域办公室,负责本区域内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区域办公室需要拥有直接调动相关各部门的权力,以确保联防联控工作的统一有序进行。

建立层级分明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区域

建议构建“国家级一区域级一地方级”三级联防联控区域等级,并单独设立大气污染重点区域。第一层级国家级以解决涉及全国性的大气污染问题为目标;第二层级区域级以解决涉及地区性的大气污染问题为目标;第三层级地方级作为最基层的等级以落实、强化前两级区域的工作为目标。单独设立的大气污染重点区域,如京津冀地区、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应强化这些区域内联防联控职能部门的职权,因地制宜地进行联防联控工作。

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建立健全总量控制制度

北京奥运会期间,雾霾治理取得良好效果。该成功经验宜向全国推广。在结合各区域污染的实际情况基础上,由全国联防联控委员会制定各区域内各污染物的总量控制目标。其次,建立完善区域补偿制度。经济发展是大势所趋,如果因为环境保护而否定经济发展,难免有因噎废食之嫌,并且为了公共环境利益而牺牲部分人的经济利益,也有损社会公平。因此需要通过区域补偿制度平衡区域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建立科学研究中心

篇11

【关键词】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一、概述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该报告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河北省地处华北平原的北部,是全国主要能源供应基地之一,素有“燕赵煤仓”之称。“十一五”期间,河北省生产总值连续五年保持平稳增长,财政收入增长超过一倍,与此同时,河北省的大气污染状况也在不断加重,这种以损害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河北省大气污染现状和原因分析

(1)河北省大气污染现状。2010年,河北省可吸入颗粒物已达到0.08mg/m3,并且已经成为首要污染物。它们本身体积很小,重量很轻,并且夹带着细菌,极易被吸入人体内,引发疾病。同时,由于可吸入颗粒不易沉降,导致阳光不易穿透这些物质,空气能见度极低。二氧化硫和酸雨的污染状况虽然有很大改善,但其污染状况仍然需要足够的重视。(2)河北省大气污染原因分析。第一,城市建设是影响河北省大气质量的主要原因。根据对河北省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进行分析,其主要来源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工业建设、燃料燃烧和尾气排放。由于河北省工业发展比较迅速,并且多为钢铁、石化企业,使得各类工业企业排放大量的工业污染物质。燃料燃烧和尾气排放会排放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人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导致疾病的发生。第二,地形和气候因素对河北省大气质量的影响。河北省全省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为丘陵、山区和高原。河北省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具有春季多风干燥,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凉爽,冬季寒冷多雪等特征。在地形和风向的作用下,河北省的可吸入颗粒物和其它污染物并不能随风扩散,而只能停留在原地。这些地理和气候因素使得河北省的大气环境面临严峻的考验。第三,负外部性的影响。负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旁观者产生的不利影响,这种不利影响带来的损失不是经济主体所获得或承担的,是一种附带影响。从可持续的角度来讲,外部性是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第四,全民环保意识薄弱。当前,人们对环境污染的认识有许多不足。如对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性、艰难性和潜伏性存在许多误区,对政府采取的各项环保措施不够理解等等;各地政府机关片面追求经济的发展,却忽略了环境资源的保护。

三、防治措施

(1)发挥绿色植物的净化作用。绿色植物具有防风固沙、加速降尘、调节气候、增加降水、吸收有毒气体等功能。在大气污染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浓度比较低的地区,可以采用绿色植物净化的手段对大气污染进行防治。因此,在河北省的主要工业城市和工矿区有选择性、有计划地扩大绿色植物的种植面积是防治大气污染非常有效的措施。(2)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流程,降低污染;改善能源利用结构,采用新能源和低污染能源(如风能、潮汐能、太阳能);改进燃烧技术和燃烧装置,提高燃料利用率,尽量减少燃料燃烧时产生的附加污染物质;全面加强企业管理,严格登记各项有潜在污染风险的物质,预防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3)政府加强宏观调控。面对环境污染,政府机关应该采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综合治理环境污染。政府应该采用“排污权交易”制度,限制各排污企业的污染物排放量,全面掌握各企业对环境污染造成的影响;实行行政许可制度,针对污染企业的开办申请等,政府机关通过行政许可限制污染物的排放;制定一些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政法规,以法规的形式确保环保措施得以真正落实。(4)充分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指自然环境可以通过大气、水流的扩散、氧化以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污染物化为无害物的能力。环境的自净能力是环境本身具有的一种特殊功能。受污染的环境,在经过一段自然的净化以后,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在充分了解气候变化规律以后,充分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可以降低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对于通风条件好、风力大、对流强烈的地区和时段,大气的扩散自净能力强,可以规划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相反,在较为封闭的地区和时段则不能接受较多的污染物,否则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

参 考 文 献

[1]肖烨,苏振民.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筑业应用的研究[J].经济师.2012(5):24~26

篇12

一、概述

大气从外观上各个组成部分似乎是固定的,然而实际上是个流动的体系。一方面,由于生物活动、放射性衰变、火山活动、人类的活动等不断地产生各种气体进入大气层中;另一方面,大气内部的化学反应、生物活动、物理过程、海洋与陆地的吸收不断的消减气体,由大气层迁出,如此构成了一个循环的体系。自然源或人为源的污染物进入大气层,参与了大气的循环过程,通过大气中的生物活动、化学反应、物理沉降等过程,使大气的组成和性质发生了变化,而当这个循环过程失衡,污染物在大气中相对累积,大气中的污染物及次污染物浓度升高,就形成了大气污染。

虽然大气污染源按污染物的来源可以分为自然污染源与人工污染源,但是绝大部分自然源造成的大气污染在经过一定的时间后都会得到恢复,而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污染恢复起来却很困难,所以一般大气污染指的搜视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污染。随着各界对大气污染化学研究关注度的提升,气候变化、酸沉降和臭氧损耗等热门研究课题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然而在大气污染化学研究方面还有一些新的领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下文就来探讨大气污染化学研究的新领域,看看哪些新的研究正在迅速的发展着。

二、室内环境污染研究

人们通常都比较关注室外环境污染问题,对室内环境污染问题则关注不多,而事实上室内环境污染的危害程度并不比室外低,有时甚至会比室外严重。毕竟现代成年人有70%~80%是在室内度过,老年人和小孩在室内的时间更是可能高达90%或以上,长时间在室内并吸入大量含有污染物的空气,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的。比如人们一直在追求装有空调设施、装修豪华并配备现代化办公设备的环境,但是有研究表明,如果对这种室内环境的污染源不加以防范和控制的话,其对人的危害是远远高于一间普通的办公室的。

影响室内环境的主要因素是建筑物的结构和材料、能源使用情况、通风换气情况与生活方式等。 总体而言,当室内与室外无相同的污染源时,空气污染物进入室内后浓度将大幅度衰减,但是当室内外有相同的污染源时,室内浓度一般是高于室外的。目前室内空气污染对大众监控的危害程度正在日渐加剧,室内环境的研究对象是某些内部具有污染源的空间,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室内环境污染物对人的健康危害以及如何防止、消除这些危害等。

虽然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检测标准和分析标准,室内环境污染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但是从总体来看,都是从理论研究方面居多,在实际的操作中仍有许多的问题,比如检测标准不统一、不齐全也不全面,很多种类的物质仍没有列入检测的范围,而且偏向于对燃料燃烧、吸烟等以及不同场合的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室内装修与家具带来的污染,这离真正做到对室内环境污染的有效控制还有很长的距离。

三、恶臭污染研究

在城市,被污染的河流、垃圾填堆不断散发出一些恶心的腐烂性臭气,一些环保设施如污水、污泥的处理设施也给周围环境带来新的臭气污染,这些都属于恶臭污染。恶臭污染是指可以引起人们嗅觉器官的各种臭感的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长期受到恶臭物质的刺激,会危害神经系统,导致嗅觉失灵、大脑皮层某些调节功能失调;遇到氨等刺激性臭气,还会使气压出现先下降后上升,脉搏先变慢后变快的变化,长此以往,人就会变得烦躁、忧郁、失眠等,极大的影响力生活品质和学习、工作效率。

恶臭污染对人体有不容忽视的危害,所以其治理技术的研究也就显得很重要,目前比较先进的恶臭处理方法是生物脱臭法,生物脱臭就是利用固相和固液相反应器中微生物的生命活动降解气流中所携带的恶臭气体,将其转化为臭味强度较低或者是无臭的简单无机物或生物质等。生活脱臭技术的优越性就体现在运行的可靠性和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只要能寻找出自然界中的高效脱臭细菌菌株或人工培育出高效的代谢恶臭物质的细菌菌种,就可望使生物脱臭技术出现新的突破。

四、大气气溶胶污染研究

从严格意义上讲,大气气溶胶是指大气与悬浮在其中的固体和液体微粒共同组成的多相体系,也称为大气颗粒物。气溶胶来源同样也可分为自然气溶胶与人为气溶胶,气溶胶自然源主要是海洋、土壤和生物圈以及火山等;人为源主要是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工农业生产活动等。虽然通常提及的大气颗粒物有一定的半径或直径,但实际上,大气颗粒并不是圆的,它们形状很不规律,只是为了方便研究,一般用等效或有效等效直径来表示。

目前对大气气溶胶的研究主要在四个方面:气溶胶的基本特性、沙尘气溶胶、气溶胶的气候效应和气溶胶对环境及人体健康的影响。气溶胶的基本特性是对气溶胶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同时也是为制定合理的空气质量标准、解析污染源、研究气溶胶对大气化学过程的影响的基础。近年来,对城市和区域环境的气溶胶特性研究的重视程度和关注度有所提升,相关的气溶胶粒子的采样和分析测试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提高。大气气溶胶的研究也已经从人为源逐渐向天然源、生物源、化学源发展。

五、小结

大气圈是地球上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气体环境,人几分钟不呼吸空气就有生命的危险,然而目前大气污染可说是无处不在,只是污染程度有所不同而已,所以各界也致力于大气污染研究,而大气污染化学是环境化学的重要部分,大气污染化学研究对大气污染治理有很大的作用,上文所述之室内环境污染研究、恶臭污染研究与大气气溶胶污染研究都是大气污染化学研究的新领域,只要继续深入的研究,距离大气污染完善治理的路就又近了一段。

参考文献:

[1]赵丽丽.中国大气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山西建筑,2011(25):97.

篇13

关键词: 环境污染 环境保护

高中化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化学教育应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考试说明》在总体测试目标中指出:“考试还应力图反映出考生能够初步运用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和生产中各类有关的化学问题。”这就要求学生们能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

选修1《化学与生活》重点介绍了环境保护知识,必修1、2中也穿插了相关的内容。许多污染物的成分、特性、形成过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等,都与化学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工农业的发展导致我们周围的环境状况不容乐观,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大气污染、水污染、城市的酸雨、近海的赤潮等已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灾害性影响,因此,环境保护势在必行。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是每位化学教师应尽的义务。

在化学教育中,化学教师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1.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哪些是污染物,对环境有什么危害,如何进行防治。在高一课本中着重强调了SO 和氮的氧化物NO、NO 。教师在讲授中应给学生讲清SO 、氮的氧化物产生、特性及对人类的危害,及中毒后如何处理等;由SO 、NO 的特性讲解“酸雨”这种污染物的形成及危害。学生应能熟练书写SO +H O=H SO 、2H SO +O =2H SO 、3NO +H O=2HNO +NO;应教育少用煤作燃料,使用新能源;煤作燃料时要先经脱硫处理;知道应对硫酸、硝酸工业废气以及汽车尾气进行处理,减少污染。

氮的氧化物可导致光化学烟雾,在教学中可结合1942年的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给学生讲清其形成过程及危害,从而提高学生对环境污染的重视程度。

在教学中应讲清大气污染物种类同能源结构、工业结构有密切关系。燃煤的主要污染物是烟尘和二氧化硫,燃油的主要污染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汽车主要排放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工业生产过程因行业不同,排放各种不同的无机和有机气体及有毒金属粉尘等。

在《化学与生活》中要学生了解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讲清白色污染、赤潮、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的产生、特性及对人类的危害,及中毒后如何处理等。知道塑料垃圾不能到处乱扔,否则会导致白色污染;含磷洗衣粉不要使用,否则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致冷剂不要使用氟里昂,否则会导致臭氧层破坏;农药、化肥过量使用会导致水体污染等。

2.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进行环境教育

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或指导学生做实验时,可以切身实地地进行环境教育。例如高一必修1在讲授SO 这一节时,做SO 有毒性气体制取和性质的实验,可让学生从发生装置、净化装置、性质实验装置、尾气处理装置这几方面入手。要求学生注意尾气处理装置,以减少有毒气体排放。对实验结束后的实验废液、废物应放入指定地点。

在中学中常见气体的制备实验和以前有一定的不同,NH 的制备与原来的没有变化;有些实验在原有的基础上作一定的变化或改进,如O 、CO 、C H 、C H ;有些实验避而不提,如SO 、NO、NO 、CH ;有的实验似提没提,如H 、Cl 。对于一些避而不提或似提没提的实验,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作一定的补充。同时要注意尾气处理,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

3.在化学课外活动中加强环境教育

在年级中可成立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开展环境保护活动。

例如组织学生测定大气飘尘的浓度,测定雨水的PH值,测定附近河、湖水的酸碱度,到附近工厂进行污水排放观察及污水处理参观,利用节假日到各处收集废电池等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环境污染的程度及其危害性,增强环境观念。要教育学生敢于同污染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努力将环境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中学课本中有很多课外实验,如魔棒点灯、空瓶取烟、烧不坏的手帕、不安分的樟脑丸、鲜花变色、会游泳的鸡蛋、引蛇出洞等等。也可以搞化学专题节目:如“氮、磷专题晚会”,内容:萤光显字;揭穿“鬼火”的秘密;粉笔炸弹等等。这样的活动,活跃了学生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了化学知识的教育。

大气污染的防治要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首先要改变能源结构,合理规划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布局,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从根本上解决大气污染的问题。再是运用防治大气污染的技术治理大气污染,适当扩大城市、城镇绿化面积,植树造林,充分利用环境自净能力。还要制订大气质量标准,加强大气质量监测和预报,为大气污染的治理提供可靠的参数。

篇14

【关键词】城市;大气环境;监测;净化

目前,中国已经跃居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取得巨大的进步,GDP连年高速增长,国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环境保护的脚步没有跟上,出现了很多环境污染的现象。其中,最严重的要数城市大气污染。因为空气是人类生存不可须臾离之的必要条件,扩散又最容易,对人体的伤害最直接,影响面也最大。近年来,层出不穷的城市空气恶化的报道告诉我们,城市大气污染已经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加强城市大气环境的监测和净化力度已经势在必行。

1 如何加强城市大气环境的监测力度

要防治大气污染,监测是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只有了解当前的大气状况,才能判断它对人体是否会造成危害,是否需要采取应对措施。只有明确当前的大气污染类型,才能对症下药,采取有效的防治手段。但是,大气环境是一个流动性很强、随时都在变化的东西,并且非常容易受到人为因素和空间环境的影响。因此,大气环境监测是一项大范围长时间的工作,必须对整个环境的全过程进行全面而系统地内审,才能确保监测结果的可靠性。

1.1 建立地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健全监测质量保证体系

鉴于大气环境监测的复杂性和规模性,必须建立一个专门的监测网络,才能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且,该部门必须建立大气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体系,以确保调查分析的有效性,比如采集样品是否具有代表性,测量的数据是否完整,数据分析是否精密、准确,数据的综合评价是否具有可比性。

以上所举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监测结果的有效性。其中,最需要严格保证的是监测工作的第一项,样品采集。样品采集必须保证具有代表性和真实性,也就是我们环境监测机构所说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才能作为进一步分析研究的依据。

如何加强样品采集的监督力度,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真实性呢?第一,原始数据必须来自现场调查,记录明确的采样时间和地点,所采的点位、断面、频次和周期,经核查没有遗漏或编造,才进行录入。第二,要根据污染的严重程度,对污染源进行分类,增加重点污染源的采样频次,减少轻度污染源的采样频次。第三,采样设备必须通过国家技术监督局计量合格并作出明确的标识的设备。第四,经常对监测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质量意识。第五,设立监督员,对样本的代表性和真实性进行监督,对采集的有效样本在合理的时间和空间做出分析和保存。

1.2 设立县级监测站和监测点

大型权威机构是大气环境监测的中流砥柱,但是,一只眼睛总有看不到的地方,所以,我们要扶植小型的县级监测站和网点,加大投入走自动监测的道路。

当然,自动监测设备必须选取国内外有一定资职厂家。所谓实验室,是指获得权威机构认可,准予进行一定范围内的相关监测或检核的部门。实验室的成员需要通过国家环保机构的山岗证考核,获取相应的任职资格,同时具备分析,纠错,评判监测中所遇到的问题的处置。并配备通过国家技术质量监督部门考核通过的质量内审员,负责查找监测部门工作存在的不合理处 ,以此来确保监测结果的可靠性。

2 如何加强城市大气环境的净化力度

2.1 做好城市绿化工作

绿化是一项一举多得的措施。植物能够调节气候,吸附、过滤和阻挡大气中的粉尘;绿色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会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一些树木如柳杉等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除此以外,城市绿化也是美化城市的主要手段。

2.2 提高能源利用率

传统能源的使用,造成的废气排放,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但是我们不能废弃能源的使用,只能尽可以的减少能源消耗。减少能源消耗又要满足满足能源需求,只有提高能源利用率一条路可走。

首先,我们要调整现有的能源消费结构,多使用优质能源,少用以至逐步废弃低质能源的使用,以油代煤,以气代油,以电代气,逐级进行替换。其次,研究能源利用技术,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能源,清洁生产,节约材料,对能源进行二次利用,对废弃物进行合理回收。第三,开发新能源,尽量使用可以再生的能源。第四,调整城区产业结构,改善工业布局,在城区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型的支柱产业,对污染较严重的耗能大户,控制其发展规模,实行污染物排放总控制。加大城市污水,垃圾,油烟的综合整治工作。

2.3 减少机车污染

随着社会进步,汽车越来越普遍,交通工具的废气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减少机车污染,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发展和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和道路系统,合理增加公交地铁的站点设置,更加全面的覆盖城市的各个地区,尽可能的方便人们出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需求,在城区道路上设置非机动车专线,提倡自行车出行。第二,对汽车进行技术创新和能源改造。为充分使用燃料,可以加入催化剂,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或者将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也可以从想办法改进发动机方面的技术,最大限度的利用燃油;还可以开发生物燃料、有机燃料等新型燃料。

2.4 加强环境执法和环保宣传

被动地治理环境而外,我们更应该控制环境污染的来源。环境污染是我们人造成的,我们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是影响环境不可忽视的环节。首先,环保部门和有关单位应该建立完善的大气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对大气环境保护工作做统一的监督和管理。其次,要通过电视、报纸的大众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传播环保知识,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发动民众自发的保卫自己的家园。最后,对于破坏环境情节严重,而且不听劝告的单位或个人,应予以相应的处罚,以儆效尤。

2.5 合理安排城市布局

城市环境对人的影响主要是由城市规划决定的。合理的规划,可以尽量地将人和污染隔绝开来,将危害降到最低;错误的规划却可能将人与污染拉近,把危害增强。规划在城市设计之初和城市建设过程当中是一样重要的。在规划时,大气环境方面,主要应该考虑的是工厂的选址和建设问题。大型的供热站可以设在郊外,这样,既离城市不远,可以集中进行城市供暖,降低能源损耗,又在城市之外,对居民的影响较小。但是也要注意废气的排放,对烟囱进行规划。工业区的选址,也应该在城市边缘,要注意了解当地风向,选择下风一侧,避免将有害气体吹到居民区。

参考文献:

[1]朝鲁门,白光明,兴安.城市大气污染分析及综合防治[J].北方环境,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