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乡村治理方式范文

乡村治理方式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53:3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乡村治理方式,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乡村治理方式

篇1

关键词:乡村治理;治理主体;乡村精英;农业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1-0067-02

20世纪末,治理一词才逐渐为大家所了解。学术界关于治理的概念和定义是这样的: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者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物的诸多方式的总和[1]。一方面体现公共权力的多元化,政府,非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自身都可以作为权力的主体。另一方面,各治理主体之间是一种互相依存,互相协调的关系。而乡村治理界定了治理的主体和范围,很多学者对乡村治理都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和雪峰认为,乡村治理是指如何对中国的乡村进行管理,从而实现乡村社会的有序发展;党英国把乡村治理看作一种制度和系统,涉及选拔优秀干部,变更政府行政规程、监督政府廉政建设等,是多个乡村主体在协商合作的基础上共同管理乡村事务的自主管理,提高村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将村民纳入乡村治理的管理体系融合多方力量对乡村进行共同治理的过程;吴克伟认为,乡村治理主要是运用公共权威对乡村社区进行组织管理,构建乡村秩序,推动乡村发展。简言之,乡村治理是针对广大农村地区,由国家和社会共同作用形成公共权威,实现对乡村社会的调控、引导和管理,以求最大限度地增进共同利益,实现农村发展的动态过程。

一、乡村治理的概念与内涵

对于乡村治理的定义和概念的不同解读,实质上都包含了以下的共同点:第一,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是乡村治理的重要条件,国家,政府,社会组织能够获得广大村民的信任与支持,尤其是能够吸引社会与乡村精英参与管理。第二,治理主体能够在思想上与时俱进,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理方式化解矛盾和危机,做出实质性的工作,构建良好的服务体系。第三,乡村治理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发展现代化农业,使占9亿人口规模的广大农村成为我国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而不是阻力。

二、乡村治理的时代特征和困境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现代化进程,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乡村的治理不同于一般的地方治理,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三农”问题历来是国家和政府关注的焦点。本文先从现有的乡村治理模式出发加以分析,试着探究新的治理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针对三农问题,政府打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业现代化的口号,在乡村治理采取村民自治的模式,设立村民委员会,民主程度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也得到鼓励,乡村治理的水平和质量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村建设有了一定的进步,然而,在新的形势下乡村治理又面临着新的危机和困境。

1.联产承包责任制存在缺陷。联产承包制是改革开放后农村的主要制度,虽然带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村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与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对比之下,小规模,小户生产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物质的要求,因此出现很多空心村现象,很多劳动力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农村里只剩下了妇女、老人和儿童,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乡村正在被遗弃,急需发展农业现代化来弥补小规模生产的缺陷。随着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城市,社会出现了很多问题,留守儿童数量多,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农村资源闲置,城市拥挤,资源紧缺,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为农村发展寻求新的出路。只有让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缩小城乡差距才能发挥农村的潜力。所以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就显得特别重要。农村的资源很丰富,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都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农业发展未形成大规模产业时,政府应该鼓励农民积极进行尝试,养殖业,畜牧业,零售业,旅游业等防止产业单一化,并给予指导和培训。近年来,很多乡村的旅游产业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旅游产业可以带动交通运输业,饮食,娱乐等服务业的发展,旅游产业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农村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政府应该给予合理的指导和鼓励,让农民动起来,让农村活起来。

2.城乡二元现象严重。二元现象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障碍,若不尽快解决,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将会停滞不前,甚至中断。城市居民、发达地区居民与农村地区居民收入差距加大,会引起农村居民的愤怒和不满,导致社会不稳定,为现代化建设埋下隐患。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二元现象的重要手段,仅靠农村本身的力量来促进农村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乡村治理不应该走单纯的“以农治农”“以乡治乡”,乡村与城市在发展模式、生存习惯、生活方式,自然环境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二者是互相依存的关系,乡村治理离不开城乡的统筹发展。城乡的统筹发展需要国家强有力的制度支撑。统筹城乡发展,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第一,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主要指的是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的基础设施简陋,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的倾斜,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让农村居民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重视,从而加强对党和国家的信任。第二,统筹城乡文教卫生事业,城市的文教卫生事业在稳步发展的同时,农村的文教卫生工作由于先天的薄弱更需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与卫生工作要依靠国家政府的监管,让农村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一样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农村居民能够和城市居民一样在家门口就医,加深农村居民对乡村的归属感。第三,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国家收入再分配维护社会公平,让农村居民能够免除后顾之忧,聚精会神搞建设。

3.乡村治理主体存在缺陷,治理资源匮乏,主要包括治理主体单一,农村精英流失。民主建设需要重点加强,要听取多方意见,完善农村选举提拔制度,现在的农村治理中,政府处于主导地位,农民处于被动地位,农民积极性低,导致农村公共事务瘫痪,乡村不能作为一个整体齐心协力搞建设。

治理主体单一,农民民主政治素质亟待提高。很多农村中的党委书记连任很多年,农村居民对农村选举比较冷漠,参与民主建设的热情也比较低,这就使得干群之间隔膜加深,不容易团结起来干大事。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较低,没有自主意识,不能够较好地履行义务行使权利,发挥主人翁作用。还要积极发挥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乡村治理的影响,引进社会资金和管理经营体制,为乡村建设积累经验和资金。

乡村精英外流。乡村精英在乡村社会发展和乡村治理中起着关键作用,这不是盲目夸大精英的作用,而是重申人才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贺雪峰指出,精英在农村社会中扮演重要角色,他们一方面对国家的政策有理解能力,另一方面与普通村民联系密切,所以农村精英是沟通干群关系的桥梁[2]。我们知道华西村、的乡村治理奇迹,我们在想到华西村的时候就想到了吴仁宝,的发展离不开王宏斌,所以无论什么样的农村社会,无论多特殊的情况,精英的角色都对农村的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在过去的二十年间,由于农村经济状况差,农村精英流失严重,这些接受了高等教育有思想的人更愿意去城市打拼,不愿意留在村里担任干部或留在村里发展,精英人群的流失是信息、知识、观念、技术的流失,如何吸引精英人群来建设乡村,减少精英人群流失,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虽然近年来国家政策鼓励大学生回乡村担任干部,即我们说的大学生村官,在部分地区有了一些影响,但具体情况与预想相差甚远,很多大学生因为农村的条件太差,只是挂名,并没有实质的工作和乡村建设的热情,村民只知有大学生村官,却不知姓名,一年也见不到几次面,乡村精英急需回归。

三、乡村治理的建议和对策

在当前情况下,乡村治理的推进需要做出如下调整。

首先,最重要的是乡村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主体多样化在乡村治理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使得乡村发展可能性增多。政府、非政府组织、社会组织、村民自身都是乡村建设的主体,村干部要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建立完善的干部选拔、培训、激励机制,从全局考虑,为村民的利益着想。村民也要提高自身素养,提升自己的主人翁意识,履行自己的义务,享用自身的权利,提高乡村民主建设水平;要发挥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乡村治理的影响,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使得社会资金投入农村,可以借鉴这些组织的管理体系,以及吸收农村劳动力,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新的活力。未来的乡村治理将呈现由乡村主导到市场主导转换的趋势。

其次,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村继联产承包制后的又一大变革[3],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使得我国的农业发展及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并将有着长远的生命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农业产业结构是一个有机整体,要对乡村产业结构进行整合和调整,提高乡村的资源利用率。农业现代化要转变只有第一产业的传统,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最后,在广大农村地区,农民文化素质逐渐提高,产业发展刚刚开始,各方面逐渐起步的时刻,政府的指导和政策倾斜是必需的,政府应在乡村治理上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发挥城市对农村的拉动作用,充分发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

乡村治理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各地的情况也各不相同,我们要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以理论指导实践,从实践中寻找规律,在国家政府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乡村居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乡村治理情况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各因素的发展速度不同,我们只能先从紧要处着手,然后逐渐铺展开来。同时寻求多个方面发展的可能性,从而推进新农村建设,影响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M].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23.

篇2

竹园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奉节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奉节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奉节府办[2016]98号)文件精神,全面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切实改善我镇农村居住环境,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领会《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实施方案(2015—2018年的通知》(渝府办发[2015]203号)、《奉节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奉节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奉节府办[2016]98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加快建设整洁卫生、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美丽农村。

(二)工作目标

按照县上“五个一”的统一要求,完善管理机制,完成我镇农村存量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目标任务,确保我镇90%以上农村生活垃圾得到集中处理。

2016年1月至2月底,完成农村生活垃圾工作机制建设和摸底调查,制定2016年度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启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

2016年3月至6月底,完成辖区内60%存量垃圾治理。

2016年7月至11月底,完成辖区内所有存量垃圾治理,50%以上农村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完成3个贫困村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2017年年底前,所有农村居民聚集点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70%以上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全面完成贫困村农村生活专项治理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2018年年底前,除偏远散居农户外,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全覆盖,90%以上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

二、主要任务

(一)目前现状

1、九龙村、无山村、建设村、红马村、龙潭村、五龙村、高治社区的河道、主干道两旁未发现明显暴露生活垃圾;亭子村、百步村、邓坪村、义和村、丰竹村、高治社区、建设村主干道两旁未发现明显暴露生活垃圾。

2、岔河村岔河子至岔河3组1.5公里河道地段、市场社区上拱桥至下拱桥1公里河道地段有明显暴露生活垃圾,规划区龙潭山庄桥下,马口湾堰塘外至赵大祝房前800米河沟地段、草坪村办公室及小学区域、摇钱沟至马口湾区域、市场社区、竹园社区、华吉村、亭子村、食品组公路外河坎坝边有较多存量生活垃圾,收运困难较大。

(二)工作任务

1、对目前存在存量生活垃圾的村(社区)立即进行清运处理,以后按照县上“户集、村收、乡镇转运、区域处理”的模式,建立“五有”长效机制,不断完善我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网络体系。

2、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农村居民增加环境保护意识、社会公德意识,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三、工作步骤

(一)筹备启动阶段(2016年1月至2016年2月)

2016年1月底,按照县上通知要求,成立奉节县竹园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领导小组,完成竹园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实施方案。2016年2月底,我镇全面启动宣传动员工作,同时也启动了存量生活垃圾治理和设施设备采购建设相关工作。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6年3月至至2018年6月)

加大人财物投入,全面启动我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逐年完成治理目标任务。基本建成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体系,全面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完成我镇所有存量垃圾清运处理工作。

(三)总结评估阶段(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

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进行自检评估,总结经验,提出下一阶段工作目标和计划,形成长效管理机制,顺利迎接县上验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我镇成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解决我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中出现的难题,必要时将召开镇领导班子集体办公会进行研究讨论解决。

各村村委是本次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责任主体,应高度重视,要把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纳入到重要日程上来,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落实责任,确保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顺利推进。

(二)加强经费保障

按照县上要求,县财政从2016年起将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镇财政办应该相关程序每年向县财政申请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资金,以确保我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顺利开展,完成县上规定工作目标任务。

篇3

第一条为加强对我市农村环境连片示范项目和其他农村污染防治设施的管护,提高环保设施的使用效率,规范环保设施管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农村基础环保设施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经营和使用的单位和个人,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农村污染防治设施包括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在内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人工湿地净化工程、饮用水源地保护实施、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设施以及项目到户设施等,不包括农村工业企业污染防治设施。

第二章工作职责

第四条各镇(街道)是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建设和管理主体单位,负责辖区内农村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和维护管理;

市公用事业局负责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有偿技术服务工作;

市环卫管护中心负责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有偿技术服务和执法监管工作。

市水务局负责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设施的的有偿技术服务和执法监管工作;

市畜牧局负责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设施的有偿技术服务工作;

市环保局负责畜禽养殖和农村污水治理设施的执法监管工作。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环保设施的义务,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有权进行制止、检举和控告。

第三章农村环保设施运行及维护管理

第六条固定资产管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经县、市、省三级考核验收合格后,由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将建设档案和固定资产等整体移交项目所在镇(街道),移交工作结束后由接收单位负责该项目的日常运行和维护管理。

第七条日常运行和维护管理。本着“谁产生、谁负责、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各镇(街道)是农村污染防治设施运行和维护管理的责任主体,具体做到:

1、安排专人负责农村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管理,制定运行管理制度和年度运行维护管理计划,并做好记录;

2、管理人员应每日对农村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记录,随时关注出水流量和水质;发现污水处理系统有淤泥堆积堵塞、人工湿地水生植物凋谢、管网和窨井盖破损、处理池开裂渗漏、出水流量和水质不正常等现象时,应立即反馈信息,并及时联系维护单位进行维修;

3、定期对农村污染防治设施环境中的杂草进行清理,保持环境整洁和卫生;

4、定期对农村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情况进行考核,记录考核检查情况,作为年底考核依据。

第八条污泥处理。镇(街道)负责对污水处理运行中产生的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综合利用。

第九条技术服务。按照部门职能和行业管理的原则,市公用事业局、环卫管护中心、水务局和畜牧局分别负责责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农村生活垃处置、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设施的有偿技术服务工作。

第十条设施维护管理程序。污染防治设施管理人员发现设施运转出现异常,应该查找原因并立即解决;影响达标排放的及不能现场解决问题时报镇(街道)环保工作分管领导,由镇(街道)环保助理员进行现场核实后报市环保局备档,同时联系市公用事业局、环卫中心、水务局或畜牧局等相关技术服务队伍进行维修,做好实施维护管理记录。

第十一条设施更新报废程序。各镇(街道)及其它到户设施的单位和个人,对各自管理的污染防治设施应当定期保养、维护和检修;严重影响使用的,应当及时改造或者更换。环保设施需新建、改建、扩建、关闭或者停用的,应当由资产管理使用单位上报市环保局进行审批,根据审批意见组织实施。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十二条根据环保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市环保局环境监察大队负责对全市畜禽养殖和农村污水治理设施的监督管理,市环卫中心、水务局等部门执法监管科室分别负责农村生活垃圾处置、饮用水源地保护等设施的执法监督管理。

第十三条工业废水不得擅自排入镇(街道)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各镇(街道)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污水排放口出水水质应当符合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十四条环境监管人员定期对镇(街道)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进行检查,每年不得少于2次,并做好记录,并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之一。

第十五条环境监察队伍接到应急报告或执法中发现问题应立即依法采取相应措施保障设施正常运转,不能立即解决时联系技术服务队伍进行维修。

第五章考核及奖惩

第十六条按照“市乡村共担、市场运作”的原则,每年由市财政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单体项目实行以奖代补,补偿标准为1至3万元,确保我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长效运行资金落实到位。

第十七条由市政府负责组织环保、财政等相关部门每年度对各镇(街道)环保设施运行、维护及保养等管理状况进行集中考核检查,对在建设和维护环保设施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十八条惩罚标准。对不履行工作职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每次扣除补偿金1000元,扣完为止。对长期不正常运行、超标排放、整改不力的处理设施,由市环保局协调相关部门实施挂牌督办;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责任。

1、未制定环保设施日常运行维护管理制度、执行制度不严的,设施运行维护记录及档案资料不全的;

2、污水处理设施无进、出水或进出水质不合格,经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

3、环保设施出现问题不能及时维修、停用设施2天以上,人为进行断电及破坏设施的;

4、造成群众3次(含)以上有效投诉,或被媒体曝光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

第十九条盗窃、故意损坏污染防治设施或者阻挠环保执法人员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篇4

【关键词】 现浇箱梁 预应力施工 防治措施

1 预应力施工常见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分析

1.1 常见问题

现浇箱梁预应力施工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在预应力管道定位、穿束、张拉、压浆、锚固等五个环节。常见的问题有:孔道移位,穿束困难,孔道漏浆,孔道堵塞,压浆不饱满,预应力筋断丝、滑丝,张拉应力损失过大,伸长量不足等。

1.2 产生原因分析

1.2.1 孔道移位

孔道移位往往是施工不认真、固定点焊接不牢固和操作不当造成的,主要原因有:(1)固定点间距过大,没有按设计间距固定,转角和弯道加密区未加密;(2)固定点焊接不牢,浇筑砼时管道上浮或横向移位;(3)弯道防爆钢筋方向不对;(4)浇筑砼时没有对称下料,导致振捣时腹板截面变大和钢束孔道横向移位;(5)施工放样定点错误,完毕后没有逐一复核。

1.2.2 穿束困难

由于在现浇箱梁中往往是几跨为一联,预应力束很长,可以上几百米,这无疑给穿束工作带来困难,通常有以下原因:(1)设计原因,设计成孔管道直径与预应力束直径不匹配,直径差过小;(2)牵引头选择不当,牵引头有采用镦头式、锚固式、钢筒楔头式等,导致牵引头过长在幅度区穿束困难或破坏管壁;(3)穿束机械选择不当或机械牵引力过小。由于管道长,管道摩阻力较大,选择的机械牵引力过小,同时,对于有坡度的预应力穿束,一般选择从高处向低处方向穿束。

1.2.3 孔道漏浆、管道堵塞

由于管道在砼浇筑前被破坏或接头包裹不严,导致砼浇筑时水泥浆进入管道,其产生的主要原因:(1)施工工序不当,未穿预应力束便进行侧模加固,致使穿束时管道局部破损而没有仔细检查和发现;(2)管道接头处包裹不牢、接头过短或接头内外管不匹配,在穿钢束时接头脱节。(3)焊渣烧坏管道或固定管卡时不小心灼伤管道而没有被发现。(4)管道材质不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5)对于半径较小的管道在刚束穿束时未选择合适的牵引设备,导致在穿束过程中造成管道破坏。(6)锚垫板根部与波纹管处没有包裹好、锚孔没有填塞和压浆孔没有堵塞。(7)排气孔处管道处理方法不当或包裹不严、排气孔不小心埋入砼中等而进砼浆导致堵塞。

1.2.4 断丝、滑丝

断丝的主要原因:(1)钢绞线材质不符合要求,有断头、刻痕或严重锈蚀。(2)操作过程中没有做到孔道、锚圈、千斤顶三对中,造成钢丝偏中,受力不均,个别钢丝应力集中。(3)张拉油表失灵或千斤顶未按规定进行校验,导致在张拉时张拉应力过大。(4)预应力束没有编束或编束方法错误,使得钢束长短不一或发生交叉,造成钢束受力不均。(5)预应力刚束和锚具硬度不匹配,夹片或锚塞的硬度过大而切入钢丝表面过深,导致钢丝断裂的现象。(6)锚具几何尺寸的影响。锚环内圆锥两端出口处倒角不够(R

滑丝的主要原因:(1)锚圈锥孔与夹片之间有夹杂物。(2)预应力筋和千斤顶卡盘内有油污。(3)锚下垫板喇叭口内有砼和其它残渣。(4)锚圈偏离锚垫板止口。(5)钢绞线直径的影响,锥形锚具锚塞的角度和锚圈内孔的锥形角度均是按钢绞线的公称直径设计的,钢绞线直径偏差大,必将造成锚具各组装件间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显然直径不均的钢丝组装在一起,直径小的钢丝就容易滑丝。(6)锚具(锚圈、锚塞、夹片)质量不符合要求。(7)动力作用的影响,锥形锚受到动力作用时,有可能松动,造成滑丝。(8)限位板限位深度过大而引起的滑丝。

1.2.5 张拉应力损失过大

张拉应力损失过大的主要原因:(1)锚固损失:锚具变形引起预应力筋的回缩、滑移。(2)摩阻力损失:在预应力筋张拉过程中,后张法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3)砼的收缩和徐变引起的损失。(4)松弛损失:长度不变的预应力筋,在高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产生松弛,会引起预应力损失。(5)弹性压缩损失:砼弹性压缩,后张法中后拉束对先张拉束造成的压缩变形而产生分批张拉损失等。

1.2.6 伸长量不足

伸长量不足的主要原因:(1)预留管道不顺直,致使预应力钢筋与管道壁的摩阻力增加,虽控制应力未变,但平均张拉应力降低,而使伸长量不足。(2)所采用的预应力筋力学参数与理论计算所采用参数有差异。(3)张拉设备标定时或油表读数换算为拉力的数据不准确。(4)管道漏浆使管内某段处钢束固结,导致伸长量不足。(5)管道发生位移使钢束线形发生变化以致预应力筋变短而伸长量不足。(6)对于曲线连续箱梁在计算伸长量时没考虑平弯对钢束的影响。

1.2.7 压浆不饱满

孔道压浆不饱满产生的主要原因:(1)孔道压浆时未按照由低处向高处的方式进行压浆。(2)水泥浆配合比不当,泌水率太大,造成水泥浆离析,管道内形成游离水。(3)水泥浆的膨胀率和稠度指标控制不好。(4)孔道漏浆、堵塞导致压浆困难。(5)压浆时压力不够或封堵不严密。(6)管道压浆前未进行清理。(7)管道较长时未设置排气孔或排气孔设置不恰当。(8)注浆孔、排气孔堵塞。(9)管道周围砼不密实,在压浆过程中管道出现漏浆。(10)孔道串孔,内漏,封堵不严密,不能保持压力持荷。(11)孔道空隙较小,水泥浆不易压入。

2 防治措施

2.1 孔道移位的防治措施

(1)在进行孔道定位时要仔细核对相应固定点的坐标位置,正确后固定。电焊固定时点焊要牢固,并不得烧伤孔道壁;固定点间距严格按设计,在转角、变弧和弯道处应比设计适当加密。(2)弯道防爆钢筋方向要放置正确。(3)浇筑砼时腹板砼要对称下料,下料高度和砼堆料高度基本一致,振捣时要对称均匀振捣,防治腹板内侧模位移而截面变大和钢束孔道横向移位(没有对拉杆的腹板)。

2.2 防治穿束困难的措施

(1)在施工时先要核对和计算图纸上相应的预应力束与对应的孔道内径,要求孔道的内径要比预应力束的外径大5-10mm,且孔道面积应大于预应力束截面净面积的2倍,否则应提请设计修改成孔材料规格。(2)根据孔道长度和曲线弧度变化缓急选用相应的牵引头方式,一般讲尽量选择牵引头相对较小和较短的,以便于在曲线区穿束容易和不会破坏管壁。(3)穿束机械选择要正确,一般超长束、特重束和多波曲线束,一般选择牵引型机械作牵引设备,如卷扬机,要求卷扬机的速度宜慢些(10m/min),且电机功率为1.5-2.0kW,才有足够的牵引力,对于有坡度的预应力穿束,一般选择在高处方向牵引。

2.3 孔道漏浆、堵塞防治措施

(1)对每批进场的波纹管材料进行取样、检测,使用的波纹管必须具备足够的承压强度和刚度。有不合格或破损的管材不得使用。(2)严格按正确的工序施工,每道工序完成后经检验合格方可进行下道工序。(3)管道接头长度为20-30cm,采用大一号的同型螺旋管,接头两端包裹牢固,避免在穿钢束时接头脱节。(4)钢筋电焊和固定管道管卡时应防止电焊火花灼烧波纹管的管壁,同时每完成一个管卡时仔细检查该处有没有烧伤现象,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5)锚垫板根部与波纹管接头处要包裹好,排气孔、灌浆孔及泌水孔要位置留设正确,锚孔要填塞和压浆孔堵塞。排气孔、泌水孔及中间灌浆孔要开口向上,要露出砼面至少500mm上,并包裹好防治进浆堵塞。(6)在砼浇筑前先进行孔道钢绞线穿束,穿束过程中跟踪检查管道是否受损,对被已破坏的位置及时进行处理。(7)遇到孔道堵塞时,首先根据预应力筋曲线坐标,标注漏浆孔道堵塞的位置,在避开梁的主筋位置,采用冲击钻缓慢进行开孔,清除波纹管中的水泥浆块,然后待张拉完毕后用高一等级微膨胀砼封堵孔洞。

2.4 压浆不饱满防治措施

(1)孔道压浆时严格按照由低向高、先下后上的方式进行施作,张拉完成后应及时进行管道压浆。(2)根据孔道形式、压浆方法、材料性能及设备等因素,选择配合比,一般宜采用纯水泥浆;空隙大的孔道,水泥浆中可掺入适量的细砂,优化水泥浆的配合比既能保证足够的强度,又能有效地控制泌水率及有效膨胀系数。(3)水泥浆的拌制:水灰比宜为0.40~0.45,稠度控制在14~18s之间,水泥浆拌和时,先下水后下灰,拌和时间不少于2min,水泥浆自拌制到压入孔道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40min。(4)严格控制水泥浆的泌水率及有效膨胀系数,泌水率最大不超过3%,拌合后3h泌水率宜控制在2%,24h后泌水应全部被浆吸收。水泥浆的流动性不超过6s。水泥浆中所加入的外加剂通过实验进行确定。(5)孔道压浆前用压力水冲洗,以排除孔内粉渣杂物,保证孔道畅通。冲洗后用空压机吹去孔内积水,但要保持孔道湿润。在冲洗过程中,若发现有冒水,漏水现象,则应及时堵塞漏洞。当发现有串孔现象不易处理时,应判明串孔数量,安排几个串孔同时压浆。或某一孔道压浆后,立即对相邻孔道用高压水彻底冲洗。(6)采用真空泵压浆工艺。压浆前,先用真空泵抽吸管道中的空气,使管道的真空度不小于-0.08Mpa,然后在管道另一端用压浆泵以一定的压力将搅拌好的水泥浆体压入预应力管道并产生一定的压力,由于管道内只有极少数空气,浆体中很难形成气泡;同时管道内和压浆泵之间的预应力差,大大提高管道内浆体的饱满度和密实度,从而减少浆体的离析、泌水和干硬收缩。(7)对较长的管道在管道最高点处设置排气管,使在压浆过程中将管道内的空气及时排除。(8)保证压浆压力。压浆使用活塞式压浆泵,压力以保证压入孔内的水泥浆密实为准,压力从小逐步增加,最大压力一般为0.5~0.7Mpa。每个孔道压浆至最大压力后,应有一定的稳压时间,压浆应达到孔道另一端饱满和出浆,并应达到排气孔排出与规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浆为止,应保持不小于0.4~0.6Mpa的二个稳压期,该稳压期不宜少于5min。稳压力应保持在0.6~0.8Mpa之间。

2.5 预应力断丝防治措施

(1)对每批进场的材料进行抽检、全检,对质量不稳定的产品,严把质量关,必要时应逐片检查夹片的硬度。(2)应按规定要求进行锚具外观尺寸检验和锚固性能试验。(3)加强进场材料防护,锚束在张拉前应有专人和专门的措施保护,以免因人为或自然的因素造成钢绞线刮伤、烧伤、松散、锈蚀及孔道进入杂物等事故,穿束完成后及时用帆布将锚束两端遮盖。(4)严格控制顶楔力。按规范规定顶楔力不应超过张拉控制应力的60%。(5)对钢绞线和钢丝进行认真编束。(6)若施工中刚束出现断丝情况,但断丝数量在设计及规范范围内的,可采取提高其它钢丝束的张拉力作为补偿。但在任何情况下最大超张拉力不得超过设计的规定。凡反复张拉已经超过三次,或张拉力超过钢丝的抗拉极限强度标准值,则整束更换。(7)限位板限位深度过小,张拉时工作夹片不能充分后退导致钢束被夹片刮伤,钢丝截面变小而引起的断丝。通常限位板槽深5-7mm,根据不同锚固体系和生产厂家有所不同。

2.6 预应力滑丝防治措施

(1)预应力施工的人员必须经过专项培训,掌握机械性能,熟悉张拉程序和技术要求,杜绝误操作。(2)张拉过程中若发生异响和不正常现象时,应停止张拉,缓慢回油,再对工作锚、工具锚、夹片、预应力筋进行仔细检查,必要时予以更换。(3)应严格对锚具和预应力筋材料供应商的资质审查,并按规定数量进行复验。必要时应对钢丝(或钢绞线)极限强度上限值予以规定,并对钢丝表面硬度进行检查。(4)根据预应力筋直径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的浮动量,合理选用限位板槽深。(5)限位板限位深度过大,张拉时工作夹片后退过大,导致自锚时不能完全回缩锚固而滑丝。通常限位板槽深不大于7mm,根据不同锚固体系和生产厂家有所不同。

2.7 预应力张拉损失过大防治措施

(1)所使用的锚具必须与使用的刚束配套,对进场的锚具的各项力学性能进行检测,对不合格的锚具严禁投入使用。(2)改进钢束孔道施工工艺,使孔道线形符合设计要求,必要时可使用减摩剂,以减少管道摩擦力对应力的损失。(3)通过对刚束进行超张拉方式减少应力的损失,对于应力损失较大的刚束可适当超张拉3%~5%。(4)选择合理的张拉方法,对于曲线预应力筋和长度大于30m的直线预应力筋,宜采用双端张拉。(5)预应力筋在持久不变的应力作用下会产生随持续加荷时间延长而增的蠕变,如果把预应力筋张拉到一定的应力值后将其长度固定不变则应力将会随时间延长而降低。因此选择低弛的钢绞线可有效减少应力损失。(6)减少砼收缩、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应减少砼收缩及徐变变形。所用砼采用高标号水泥,减小水泥掺量,降低水灰比;采用级配较好的骨料,加强振捣,提高砼的密实性;加强养护,张拉前应定期浇水养护,以减少砼收缩;延长砼的受力时间控制砼的加载龄期。(7)增加预应力筋张拉至设计应力时的持荷时间。

2.8 预应力筋伸长量不足防治措施

(1)在张拉前仔细验算其刚束的伸长量与设计是否相符,计算时所取的预应力筋的各项参数应根据设计及规范提供的数据进行计算,必要时通过实验来确定其管道的摩阻系数及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等参数。(2)张拉前,应根据刚束的控制应力、孔数等要求,选用合适的张拉设备。(3)张拉所用的设备必须通过有资质的计量单位进行标定,张拉时张拉油表和千斤顶必须配套使用。(4)张拉时,按照0%―10%δcon―50%δcon―100%δcon(持荷3~5分钟锚固)的顺序进行,并及时记录、计算该阶段的伸长量。(5)伸长量的量测根据测定钢绞线直接伸长值,钢绞线伸出千斤顶尾端10cm。测定钢绞线直接伸长值比测定千斤顶的伸长量更准确,减少操作误差对刚束伸长量的影响。(6)对于半径较小的连续箱梁在计算其伸长量时不仅要考虑刚束的竖弯角度还应考虑其平弯角度对刚束的影响。

3 结语

预应力工程本是较复杂和施工要求精细的工作,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预应力施工质量,可导致工程质量事故而无法挽回,为此本文简要分析了现浇连续箱梁预应力施工容易出现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对类似工程施工起指导作用,同时也可对其他预应力桥梁工程起参考作用。

篇5

【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食道癌放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在接受治疗前,两组随机分配的患者生存质量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在护理干预12周后,对照组与观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字】食道癌 化疗 护理干预

食道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它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非常高,居世界榜首。据有关调查显示,食道癌患者确诊后90%为中晚期,70%以上只能通过放化疗手段进行治疗。已确诊中晚期食道癌患者和接受放化疗以后的患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如恐惧、绝望等,不利的负面情绪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大大下降[1]。为此对食道癌放化疗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下面是40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的实际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40名患者男31例,女9例,年龄41-68岁,平均年龄57岁。其中贲门癌6例、胸上段食道癌5例,胸中段食道癌20例,胸下段食道癌9例。病理类型:鳞状细胞癌31例,腺鳞癌9例。

化疗方法。(1)用药方法。术后使用顺铂、替加氟、依托泊苷、多西他赛等药物化疗,21天为一疗程。(2)营养支持法。癌症患者代谢旺盛是一种消耗性疾病,特别是食道癌化疗患者不能进食情况下,更应保证患者摄入足量的营养物质,以确保身体的正常代谢。主要包括胃肠道营养和静脉营养。

护理干预。对照组使用一般治疗方法和必要的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一般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的方法。以下是护理干预的主要内容:

(1)建立健康教育模式。健康教育是指在食道癌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对其进行的心理疏导教育,包括问答式教育、示范教育、口头讲解等。由于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以及社会背景不同,所以在进行教育时应根据对象的不同因地制宜,尽量用平和的语气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教育患者。癌症患者往往负面心理较多,不配合治疗,对医护人员发脾气的事情非常多见,对此医护人员不可一走了之,应尽最大努力向患者讲明食道癌的相关知识,告诉他们化疗的效果及副作用,同时还要通过鼓励、介绍成功病例等方法提升患者治愈的信心。健康教育对患者配合治疗的作用非常大。

(2)善于使用心理辅导。接受放化疗治疗的患者都会自然而然的产生负面情绪,往往对外界环境更加敏感,对别人的言行举止会产生更多的疑惑,这些心理的产生对治疗是十分不利的。为此护理人员应关心和体贴患者,对待他们就像对待自己的朋友一样,用心护理,用心消除他们的芥蒂。具体来讲在巡视的时候主动问寒问暖,询问病情,在闲暇时与病人多聊些家长里短,并不时宣传肿瘤知识,从而逐渐降低病人的焦虑、紧张、绝望和戒备等心理。抓住患者的心理,对症下药,不仅可以有效缓解食道癌患者的负面情绪,还可增强患者早日康复的信心,增加在化疗过程中的耐受性和抗毒副作用。

(3)音乐疗法和配合想象。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可以缓解人的疲劳和紧张心理。在进行护理干预时,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喜好多放些清幽、平和的音乐。有关研究表明,癌症患者每晚睡前听上一曲自己喜欢的音乐,对其放化疗后的情绪有很大帮助。应特别注意不宜放一些节奏较快,容易亢奋的摇滚类音乐,这样会加速人体代谢不利用病情的控制。同时可以带患者到环境清幽、安静的地方,让他们畅想一下自己的目标,畅想一下自己是一个坚强的战士,患者主动去和病魔斗争是最好的治疗促进剂[2]。

争取社会支持。食道癌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应同其家属、亲戚等人员建立起良好的关系,通过知识教育或闲聊使他们摒弃对患者病情的负面认识,让他们在看护患者当中尽量给予最大的鼓励和支持[3]。

营养教育。手术后的化疗患者因进食疼痛而拒绝从口进食,这是非常不科学的。通过胃肠道营养和静脉营养虽可维持病人的正常代谢,但只是权宜之计,病人营养的吸收不够全面。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充分的营养教育,通过合理的进食方法减少患者的疼痛,争取让患者从口进食。患者应以流食为主,忌辛辣、生硬食物,可鼓励患者多食牛奶。牛奶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十分利于食管损伤黏膜的修复。

(6)疼痛与睡眠干预。疼痛可直接导致疲劳,疼痛得不到缓解将直接影响患者的睡眠,睡眼不好不仅加剧疲劳还对病情不利。为此,在治疗时应事先做好细致评估,各种操作严格按照规范,力求“稳、准”,平时应多加强巡视,做好舒适护理。对患者睡眠无法得到缓解的可遵医嘱使用强制睡眼药物[4]。病房的温度18℃~24℃为宜,温度50%~60%,尽量保持安静,减少噪音。

二 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没有大太差异,在一疗程后观察组患者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负面情绪与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变。

三 讨论

食道癌是发生率和死亡率非常高的消化道疾病,大多数患者被确诊后已经是中晚期。目前,同步放化疗是治疗食道癌较理想的办法,它可以有效清除癌变部位的亚临床病灶,从而减少了癌变局部的发生率和远处转移率[5]。由于是在同步放疗的基础上结合化疗,所以它的毒性反应更加明显,实际临床也证明,同步放化疗在取得较好治疗效果的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更多的负面情绪。癌症患者的病情不仅与医疗方法有关,还与患者的精神状态有关,因此通过护理干预影响患者的精神状态是非常科学的。通过干预使患者更积极主动配合放化疗治疗,取得最佳疗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子键,刘强.食管癌患者同步放疗及化疗的营养支持及护理[J].中国实用药,2010,5(4):98-99.

[2] 孙红梅,王子林,肖晴.护理卫生评定标准浅谈[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2008,44-46.

[3] 白立娟.同步放化疗对患者精神状态的影响[J].中国医学,2009,12(4):256-258.

[4] 陈凯,刘风兰.中晚期食管癌放化疗临床观察与护理[J].临床医学,2010,10(2):44.

篇6

(1)消除砖强度不足,砌体尺寸不符合设计的弊病

①对来料进行严格控制,选取边角整齐、色泽均匀的砖块。

②对现场砖的尺寸进行抽样实测,以便确定组砌方法及调整竖缝及水平缝宽度。

(2)消除砌筑砂浆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弊病

①砂浆配合比的确定应根据现场的材料情况进行试配,控制砂浆强度。

②建立施工计量工具校验、检修、保管制度,以保证计量的准确性。

③塑化材料为湿料,计量称量更为主要。

④施工中,不得随意用增加各种附加剂的方法来改善砂浆的和易性。

⑤砂浆搅拌加料顺序应符合规定。

(3)消除砌体组砌不合理的弊病

①应使操作者了解砖墙组砌形式不单是为了清水墙美观,同时也是为了满足传递荷载的需要。

②砖柱的组砌方法,应根据砌柱断面各实际使用情况统一考虑。

③砖柱横竖向灰缝必须饱满,每砌完成一层砖都必须进行一次刮浆塞缝工作,以提高砌体强度。

④在同一幢号工程中,应尽量使用同一砖厂的砖。

(4)消除水平缝砂浆饱满度达不到要求的弊病

①改善砂浆的和易性。

②改进砌筑方法。

③严禁用干砖砌墙。

④冬期施工时,在低温度条件下须将砖面适当润湿后再砌筑。

钢筋混凝土工程

(1)消除钢筋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弊病

①钢筋必须有合格证(质保单),经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②表面无锈蚀、无混料,原料不得大范围曲折。

③成型后弯曲处不得有裂缝,截面不得扁圆。

(2)消除混凝土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弊病

①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在和易性良好的条件下控制混凝土强度。

②应熟悉外加剂的品种及特性,合理选用,并要制订使用管理规定。尽量缩短混泥土拌和物的停放时间,减少坍落度损失。

(3)消除混凝土构件断面、位置、轴线,尺寸不符合要求的弊病

①严格控制混凝土板厚薄不一致,表面不平整,甚至有凹坑、脚印等。

②基础中线对定位轴线的位移,墙、梁、柱轴线的位移,以及预埋件等的位移不得超过允许偏差值。

③柱、墙、梁等混凝土外形竖向偏差,表面平整不得超过允许偏差值。

屋面、厕浴间、外墙面防渗漏

(1)消除房屋渗漏

①改进节点防水设计及构造。

②屋面防水构件在制作、运输、吊装过程中应采取防裂措施。

③与防水油膏接触的混凝土表面必须平整密实,不得有蜂窝、露筋、起皮,起砂和松动等现象,否则必须消除修补后方可涂刷冷底子油,嵌填油膏。

④伸缩缝必须洁净、干燥,嵌填油膏前消除并用鼓风机吹净浮灰、杂物,随即满涂冷底子油,稍待干燥后即灌嵌油膏。

⑤选用质量稳定、性能可靠的嵌缝材料。

⑥热灌油膏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施工,并尽量减少接点数量。

⑦冷嵌油膏宜采用嵌缝枪进行。

(2)消除厕浴间渗漏

①厨卫防水均匀应遵守疏堵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②合理安排工序:由于厨、卫管道多,建筑小件多,相对增加施工难度。所以施工中应遵守先下后上,先里后外,先局部后大面的原则。

③局部防水处理:厨、卫墙脚其砌筑灰缝防水性差,又有不饱满的可能,容易发生沿缝渗漏的质量事故,因此该缝应进行防水油膏嵌缝处理。

(3)消除外墙渗漏

①在窗台、阳台、压顶、突出腰线等部位抹灰时,应做好流水坡度和滴水线槽,并作为一道主要工序认真去做。

②外墙窗台抹灰前,窗框、缝隙必须用水泥砂浆填实,防止雨水渗漏,抹灰面应缩进框下1~2cm,慢弯抹出圆挡及泛水。

楼、地面

(1)消除地面不平倒泛水的弊病

①阳台、厨厕间的地面标高设计应比室内地面低20―50mm。

②施工中,首先应保证楼地面基层标准准确;抹地面前以地漏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冲筋,找好坡度,用刮尺刮平;抹面时,注意不留洼坑。

③水暖不安装地漏时,应注意标高准确,宁可稍低,不可超高。

④加强土建和管道安装施工的配合。

(2)消除水泥地面起砂空裂

①严格控制水灰比。

②掌握好面层的压光时间。

③水泥地面压光后,应视气候情况进行洒水养护或用草帘锯末盖住,然后再洒水养护。

④合理安排施工流向,避免上人过早。

⑤在低温条件下,抹水泥地面应防止早期受冻。

⑥严格清理基层垃圾。

⑦注意结合层施工质量。

(3)消除板材地面空裂的弊病

①地面基层清理必须认真,并充分湿润,以保证垫层和基层间的良好结合,其间的纯水泥浆应液化涂刷均匀,水灰比要准确。

②板的表面杂物要干净,并用水湿润,等表面干后,再进行铺设。

③板块铺设后应洒水养护,以补充水泥砂浆硬化过程的水分。

④养护期间禁止人走动。

(4)消除现制水磨石地面空裂、缝格不整齐的弊病

①首层地面室内回填应分层养护,不得含有较大杂物及冻块。

②混凝土垫层浇筑后应有一定的养护期,使垫层基本收缩再做面层。

③做好基层表面清扫工作,保证上下层粘结牢固。

④做好基层水泥石子的铺设厚度。

⑤施工前应准备足够数量的磨石子机,避免开磨时间过迟。

⑥浇水量不要过大,使面层保持一定浓度的磨浆水。

内外墙及顶棚抹灰

(1)消除粘结不牢固空裂的弊病

①抹灰前的基层处理是确保抹灰质量的关键之一,必须认真做好。

②抹灰前墙面应浇水。

③抹灰用的砂浆必须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并具有一定粘结强度。

④抹灰用原料和使用砂浆应符合质量要求。

⑤底层砂浆与中层砂浆的配合比应基本相同。

⑥门窗框塞缝应作为一道主要工序由专人负责。

(2)消除表面不平整的弊病

①抹灰面层时要注意衔接部位操作,避免发生高低不平,色泽不一等现象。

②衔接位置应留在分格条外或阴阳角、水落管等处。

③阳角抹灰应用后贴八字尺的方法操作。

(3)消除阴阳角不方正不顺直的弊病

①消除阴阳角两边,在抹灰前要认真挂线,做好灰饼和部筋、保证阴阳角的垂直。

②样板引路,各阴阳角应依据事先施工好、核定通过的样板做。

面砖粘贴工程

(1)消除嵌贴不牢固的弊病

①由于镶贴面砖的饰面层次重大,使各层之间产生较大的错动。

②砂浆配合比不准,稠度控制不好,砂子含泥量过大。

③饰面长期受大气温度的影响、表面到基层的温度梯度和热胀冷缩,使各承重层中产生应力,使面层受到破坏。

(2)消除排砖不合理不美观的弊病

施工前应根据设计图纸尺寸,核实结构实际偏差情况,决定面砖铺贴厚度和排砖模数画出施工大样图。一般要求横缝应与窗台相平,竖面要求窗角处都是整砖。如分格按整块分匀,确定缝子大小做分格条和划出皮数杆。

(3)消除缝隙不均匀,顺直套割不合理的弊病

①按实际情况划出每块砖的竖缝。

②缝子必须顺直,用皮数杆先确定砖的尺寸后用墨线弹出。

③控制因质量不好、规格尺寸偏差较大、施工中没有选砖加上操作不当等,造成分格缝不均匀,墙面不平整。

门窗安装

(1)消除安装位置方向不正确的弊病

①无论大小工程如图纸对门窗框无明确规定时,施工负责人应根据工程性质及使用具体情况,明确开启方向、标高及位置。

②在装门窗框时,墙面要先冲标筋,安装时依标筋定位。

③二层以上建筑物安装门窗框时,每层框的位置要用线坠等工具与下层框吊齐、对正,在同一墙面上有几个窗框的每层都在拉通线,找平窗框的标高。

④安装门窗框要考虑筒子板、窗台板的位置与尺寸。

⑤清水墙木砖位置统一,以墙面往里送12cm,立门窗框由外往里返11.5cm。

⑥一般窗框上层次不低于梁10mm―15 mm,如预留门窗口高低不一致时,就低不就高,上面的空隙填砂浆或灌细石混凝土。

⑦门窗框安装先用木楔固定嵌牢。

(2)消除开启不灵活的弊病

①装扇前应检查框的立挺是否垂直,如有偏差待修正后安装。

②保证合页的进出、深浅一致,使上下合页保持在一条垂直线上。

③选用五金要配套,螺丝安装要平直。

④安装门窗扇时,扇框之间要留适当的缝隙。

(3)消除关闭不严密的弊病

①有混凝土遮阳板的门窗,在浇筑混凝土支模板时底模板应高出窗框20 mm。

②安装门窗时,先用木楔在窗框四角受力部位临时固定,然后用水平尺和线坠验核水平和垂直度,使门窗横平竖直,高低进出一致试验开关灵活,没有阻滞回弹现象,并将铁脚置于预留孔内,用水泥砂浆填实固定。

③洞口尺寸要留准确,门窗四周灰缝一致,抹灰不得抹去框边位置,边框及边框合页应全部露出。

给排水管道安装

(1)消除管道渗漏堵塞、坡度倒泛水的弊病

①安装时严格操作、丝扣松紧合适,试压规定时间内不渗漏,仔细观察认真检查接口处无渗漏隐患。

②安装前先清洁管内污物,操作时甩口部分加装临时堵、排水管道作全数通球试验。

③先严格控制起止点标高,准确无误后,拉线断料设止。

(2)消除卫生器具安装不牢固的弊病

①加强现场管理和成品保护,减少人为破坏。

②各种零配件必须配套,材料规格准确。

③按标准采购合格产品。

④固定用铁螺栓不得使用木塞、尼龙螺钉等。

(3)消除器具不统一、质量差的弊病

①指挥部统一指定规格型号、厂家。

②加强原材料进场检验关和中间施工监督关,发现不合理、不统一的设备必须调换。

电器设备安装工程

(1)消除产品质量不统一、不一致、材质差的弊病

①整个试点小区由指挥部考虑生产厂家,统一指定专门生产厂家,并经建设部试点小区办公室推荐产品认可的单位。

②进场材料及产品须经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③使用中出现材料质量问题及时提出更换。

(2)消除电器安装不牢固的弊病

①严格按图纸施工,该做预埋铁钉的必须预埋不得事后用射钉等代替预埋。

②开关盒必须用水泥砂浆嵌补密实。

③各种螺栓必须齐全有效。

(3)消除安全不可靠的弊病

①杜绝假冒伪劣产品进入施工现场。

②各接线头子必须有双层绝缘胶布封头。

篇7

【关键词】准时制;存货;零库存

在全球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国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一方面,原材料、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过去赖以生存的低成本竞争优势行将丧失,原有的生产经营模式难以持续;另一方面,存货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不合理的存货标准会占用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使资金周转速度放慢,从而影响企业利润。与此同时,作为一种强调“准时”、“准量”的先进生产方式,准时制不仅有助于降低企业的各类存货水平,而且可以全面提高生产经营的效率,它的出现对于优化中企业的存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创新存货管理体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良好思路。

一、准时制生产方式的基本涵义

准时制是目前世界上备受企业界瞩目的一种先进的现代库存管理方法,它将企业管理者的视角从企业内部生产拓展到整个供应链及物流系统,极大地创新了存货管理的理念和管理方式。

(一)准时制的基本概念

准时制生产方式(JIT)的理论思想起源于美国,由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70年代后期成功应用而使之成为闻名于世的先进管理体系。其含义是:“在需要的时间和地点生产必要数量和完美质量的产品和零部件”。准时制的出现对企业的生产、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并积极推动企业实现“消除生产中断,使生产系统更具柔性,经营过程零库存”的经营目标。

(二)准时制生产方式下的存货管理理念

资源的闲置就是库存,它的存在势必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一般情况下,库存占企业总资产30%左右,其管理、利用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产运作效率。存货管理就是对企业的存货进行管理。主要包括存货的信息管理和在此基础上的决策分析最后进行有效控制达到存货管理的最终目的提高经济效益。

准时制是一种追求消除任何浪费和不断提高经营效率的管理思想,就是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库存数量,向着“零库存”的极限挑战,从而减少社会劳动占用量和提高物流运动的经济利益。实际上,在企业的内部供应链中往往存在着三种不同形式的存货: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而准时制不仅将存货视为一种浪费,而且还努力消除生产过程中一切不必要的时间、资源的浪费,不断降低存货水平,全面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效率。

二、我国企业的存货管理模式

企业作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不可预料的发展潜力。一个企业拥有存货量的多少,反映了其资产运作效率,故对企业而言,加强存货管理与控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企业在存货的管理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存货保管问题

存货管理意识薄弱,浪费现象严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以物换物,不结算不入账,如用生产资料换取生活资料、劳务或个人生活福利。其次,监守自盗、虚报损失,如存货保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涂改账目,偷盗财物。最后,移花接木、调包计,如将库存或采购物资进行调换,以次等品偷换优等品。

(二)存货管理模式问题

中小企业先行的存货管理体制对内、外部物流系统的整合力度不够,也没有充分重视对存货的价值管理,因此难以满足现代企业存货管理的要求。此外,由于存货的储存方法不科学导致存货的损坏。保存环境差,许多中小企业存货摆放紊乱,导致存货的存取难度大大提高,浪费时间降低效率。同时,因不注重存货的储存环境及保存期限,又不经常清理仓库,致使一些材料因存储时间过长存货的积压及浪费。

(三)内部控制问题

存货内控管理是企业内控的重要环节,但大多数中小企业既无规范的存货管理规则,也没有相应的存货盘点制。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管理机构不健全,岗位职责不明,人员流动性强,往往导致内部控制制度缺失或执行不严,使得账实不符、信息失真的现象经常出现。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生产规模和资本实力的限制,往往难以建立科学、高效的存货管理信息系统,不能对存货的流动情况进行及时、有效地跟踪管理,从而使得存货成本不断上升。

三、存货管理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必要性

企业持有一定的库存,有助于保证生产秩序的正常、有序进行,也有助于满足客户需求,维护企业声誉,巩固市场占有率。但过多的库存,势必增大企业的资金,占用影响企业的利润。所以存货管理至关重要。

首先,加强存货管理有助于降低中小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对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它们的融资能力比较薄弱,而存货通常占其资金总量的20%~30%。存货沉积会占用物流仓储系统和生产线上的资金,这样会大大增加存货的机会成本,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

其次,科学管理存货是中小企业进行持续生产经营的重要保证。控制合理的存货水平是现代企业生产的基本要求,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与存货的流动速度,而且会使企业的生产制造系统更具柔性,从而更加灵活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最后,加强存货管理是中小企业降低成本,确立核心竞争优势的必要前提。中小企业的原有战略主要是依靠廉价劳动力所形成的低成本优势。随着目前我国劳动力、原材料成本不断上升,中小企业原有的经营模式难以维持长远,而合理控制存货水平,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对中小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四、JIT生产模式给我国中小企业库存管理带来的启示

JIT生产方式具有很丰富的内涵:在品种配置上,应保证前工序生产的品种是后工序所需要的,拒绝不需要的品种;在数量配置上,保证数量有效性,拒绝多余的数量;在时间配置上,保证所需时间,拒绝不按时的供应;在质量配置上,保证产品质量,拒绝次品和废品。有效实施JIT生产方式需要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相配套。具体包括:

(一)健全存货管理制度

中小企业要依据《会计法》、《公司法》,从规范存货采购、消耗、销售环节,建立供应、销售方的信息档案,加强对其信誉、资质等级管理,进一步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岗位职责,严格执行不相容岗位分离的原则,发挥存货内部控制制度的相互牵制作用。同时,企业要不断加强内部资源的整合力度,重点做好存货管理人员的培训及选拔工作,努力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

(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供应链管理

一方面供应链管理可以降低采购成本,还可以通过扩展组织的边界,通过后向一体化来收购供应商,或加强与供应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得供应商能够随时掌握存货信息。这样企业无必要维持较高的存货持有成本,就既能生产出需要的产品,又不会形成存货堆积,从而降低存货持有成本。还可以减少交易成本和获取信息的成本,同时还可以降低企业的仓储成本。另一方面,要面向市场的需求,搭建稳定的销售网络,提高销售预测的准确率,真正实现“以销定产,以产定购”的经营目标。

(三)合理整合内部物流资源,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

企业内部的物流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直接影响着存货的经济采购量、仓储量和存货的成本,而利用第三方物流对加强存货管理有重要作用。一是有利于降低仓储费用,运输费用,二是减少存货储存资金的占用,提高资金利用率;三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专门从事物流工作,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从而真正做到在需要的时间和地点,送达顾客需要的产品,保证最好的品质和正好的数量。

五、总结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市场竞争不以其意志为转移地纳入了世界竞争的范畴,消费者的需求也愈加突出个性化,曾经以低成本为竞争优势的中小企业也在渐变的环境中日益不支。因此,中小企业要及时调整发展思路,逐步实现从原有的粗放式发展向准时制、精细化发展的方向转变。

参考文献:

[1]朱琳静.准时制对我国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的影响[J].经济研究参考,2012,No.246953:95-97.

[2]宋宏.存货管理新思维──从EOQ到JIT[J].物流技术,1996,02:23-25+4.

[3]姚建凤.析零库存管理的主要运作方式[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6,03:43-45.

[4]陈光仙.浅析企业“零库存”管理[J].企业家天地,2007,No.31007:110-111.

[5]朱成国.基于JIT的库存管理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9.

作者简介:

林语(1992-),女,福建福州人,现就读于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ACCA专业。

赵婧(1992-),女,安徽和县人,现就读于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ACCA专业。

篇8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 作用 存在问题 整改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7(a)-0035-02

1 工程量清单的概念及组成结构

1.1 工程量清单的含义

所谓工程量清单就是发包人将准备实施的全部工程项目和内容,依据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按照工程部位、性质,将实物工程量和技术措施以统一的计量单位列出的数量清单。它是招标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工程计价方面,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已经逐渐取代传统的定额计价方式。其主要原因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优越性。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中,政府并不充当计价主体的角色,只是对工程量的计算规则、计量单位以及项目名称进行统一的规定,招标人只要在国家计价规定范围内就可以为投标人提供工程建设相应的工程量清单。

1.2 工程量清单编制的组成部分及其内容

(1)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不是对建筑进行整体建造,而是把整体工程分为若干个小工程,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主要是对若干小工程的总结,在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上通常会标注以下内容:施工名称(装饰、包管、局部吊顶等)、项目单位(主要是指项目工程的工程量,通常为建设面积、铺设管道的长度、安装门的套数)、单价(在施工过程中使用材料的单价)、总价(施工的成本)。

(2)措施项目清单。如果说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是建筑工程的细化分工,那么措施项目清单就充当规范指导的作用。因为措施项目清单主要包括:安全施工、文明施工以及对施工环境的保护。此外,一些工程为了提高建设进度,通常情况下会在夜间、雨天等情况下施工,这些都是通过措施项目清单来体现的。同时,一些工程建筑设备的维护也都是措施项目清单的范畴。

(3)其他项目清单。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招标人通常会对之前事先拟定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与措施项目清单进行适当调整、更新。这些调整、更新的内容主要通过其他项目清单来体现,因此,其他项目清单上涉及的内容通常与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措施项目清单上的内容相似,同本质上来说,其他项目清单是对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与措施项目清单的补充。

(4)规费项目清单。规费是指建设单位按照政府或者有关部门规定所缴纳的费用。通常包括以下内容:工程现场的排污费用、社会保障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以及意外伤害险)。此外,一些建设单位还要为员工缴纳住房公积金,这些都是规费项目清单涉及的范围。

(5)税金项目清单。和规费项目清单一样,税金项目清单的内容也是按照规定需要缴纳的税费,因此很多建设单位通常会将规费项目清单、税金项目清单整合成一个项目清单形式,但是它们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税金项目清单的内容主要包括:城市建设费用、项目营业费用以及其他税费。

2 工程量清单在房建工程项目中的意义

2.1 提高市场竞争性

采用定额计价模式时,投标价以及标底的确定都是以政府为主导,而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市场与政府相互结合的经济体制,定额计价模式与我国市场型与政府型相结合的市场机制不相符。此外,在定额计价模式下,政府享有绝对的权利,为了利益很多承建单位与政府人员进行暗箱操作,这种营私舞弊的方式与招投标公平、公正的原则相违背。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主要以市场为核心,虽然政府对工程量清单的制定有着硬性规定,但是在实际招投标的过程中,已经淡化了政府主导的作用,招投标的定价完全在承建单位激烈竞争中产生,在保证发包人与承包人合法权利的同时,也保证了招投标的竞争性,从而促进了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

2.2 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

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可以提高工程建设效率。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缩短招标时间。采用了工程量清单报价,投标人可以根据招标人提供的统一规范的工程量清单集中力量进行单价分析与施工方案的编写,从而减少了因投标人预算人员水平不同,素质差异而造成的不必要造价失误。投标人要做的只是根据公开的工程量清单进行竞价,发挥出了避免招投标中各方的重复劳动、缩短招投标时间和减少工程招投标成本的作用。第二,能减小结算价和投标报价之间的差距。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推出及其在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极大地缩小了结算价与投标报价间的差距,二举改变了以往定额计价中的结算价大于预算价,预算价大于概算价的状况。工程量清单计价不但提高了办事效率,也进一步提高了工程预结算的准确性,给施工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2.3 有利于我国融入世界

在国外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全部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模式,而我国由于经济水平、人工数量、国家政策等原因,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我国使用了近50年的定额计价模式,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挑战,竞争性是经济全球化最显著的特征,如果我国建设市场与国外建筑市场展开合作的话,就必须采用公平性、竞争性更强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只有这样我国才能更好地融入世界建筑市场、融入到世界经济发展之中。

3 工程量清单编制存在的问题

3.1 清单内容不全面

在招标人在编制工程量清单时将实体消耗与措施性消耗分开,投标人在编制投标报价时能够依据企业定额消耗量或参照国家预算定额消耗量、市场价格信息等各种要素,结合企业的具体实力、技术装备、施工手段、管理水平等情况自主定价。在政府主导作用逐渐降低的情况下,工程量清单编制没有完整的制度,导致清单内容不够全面。清单项目遗漏情况时有发生。工程量清单主要由五大部分组成(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措施项目清单、其他项目清单、规费项目清单、税金项目清单),然而在实际清单编制过程中,很多清单项目数量列举存在遗漏、清单不够精确、没有细化到每个工程项目。在清单汇总的过程中,项目图片、项目内容存在误差。

3.2 编制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工程量清单是招投标活动的核心,对招标人和投标人都具有约束力的重要文件,专业性强、内容繁多,对编制人员业务水平要求高。但由于清单编制是一项繁琐的工作,而且有经验的造价师数量又少,具体编制人员多数是外聘或兼职等原因,造成清单编制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另外清单编制人员对拟建项目现场勘查不够全面,在编制时容易忽略图纸设计内容以外、现场客观存在的影响工程造价的工作内容(或因素),造成清单漏项。如,拟建项目场地是否满足基坑开挖土的现场堆放;是否满足基坑开挖的放坡要求,还是需要做边坡支护;支护方案是否由甲方设计并列入招标措施清单,还是由各投标单位自拟开挖施工方案并计入投标报价。

3.3 《工程量清单规范》不够完善

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进行招标时,充满了竞争性,每个建设单位会根据自身的管理水平、建设技术以及企业实力,以竞标的方式来争夺工程的承建权。为了使工程量清单编制更加规范,我国于2003年颁布了《工程量清单规范》条例,然而随着新的建筑材料、建筑工艺的不断丰富,导致《工程清单规范》在实践过程中存在明显短板,清单项目分类不系统,导致房建项目工程不够细化。

4 对于房建工程清单编写过程中采取的整改措施

4.1 提高房建工程量清单编制的准确性

为了避免房建工程量清单编制过程计算错误,首先,要根据招标单位提供的图纸上标注的规格和数量,做出合理的计价规则和方法,然后进行详细精确的计算,编制完清单之后再进行仔细审核,对于无法进行精确计算只能用暂定金额来描述的工程项目清单,也应最大程度地提供详细的说明和注解资料;其次,房建工程清单编制者要对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的计价规范熟练掌握,对施工图纸上和图纸上的附加说明能够一目了然,能够对工程项目宏观控制,避免偏差;最后,还要合理地安排建筑工程量清单项目组,对工程进行实地考察,确保清单编制准确可靠。

4.2 提高编制团队建设

编制人员作为主观因素,在房建工程量清单编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个编制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业务水平,还应该具有良好的工作责任心以及优秀的沟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清单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然而在实践工作中,编制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1)提高人员招聘门槛。在组建编制团队时,对于编制人员的选择必须要有严格的规定,要求被招聘人员要有国家颁发的工程造价师资质,此外要对被招聘人员分别进行笔试,并且通过面试来了解编制人员的沟通水平。(2)加强专业知识培训。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编制人员的专业知识也必须与时俱进,为了提高现有编制人员的专业水平,可以对编制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并且聘请更为专业的工程造价师进行业务指导。

4.3 提高房建工程量清单审查

在工程项目建设之前,都会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预算。并且在建筑建设过程中,工程资金的筹集、流向以及施工建设方案的设定都是工程量清单作为主要参考,因此每个建设单位都对工程量清单格外重视。为了确保工程量清单无误,在编制之后都要经历严格的审查,首先要将工程项目进行详细列表,并与所列清单进行层层对比分析,对于清单遗漏、清单所列项目数量不完善,进行及时补充,努力将清单编制更加细化,最大程度地避免施工过程中的造价失控。

5 结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很多工程量清单编制软件也涌现了出来,使得在编制过程得到了简化和便利,同时还要兼顾工程量清单内容的真实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马学锋,洪岚.论工程量清单编制要求[C]//2014年4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4.

篇9

关键词:股份制企业 财务管理 问题 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完善,对企业发展而言,创造了很多机遇,同时也对企业发展带来了更多压力。笔者所在的山西吕梁离石西山亚辰煤业有限公司为股份制企业,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其财务管理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压力,特别是当下需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环境下,股份制企业的财务管理显示的越来越重要和关键。因此,作为财务工作者,如何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优化企业财务管理显然是当前环境下的首要课题。

一、股份制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资本运营管理

股份制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对外投资、产权变更等事宜上,通过科学的研究分析,能够为企业的资本运营提供可靠的管理和决策依据。此外,还能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监督,使下属公司的财务状况朝总公司的财务总体目标发。因此,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还有助于企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二)资产管理

在股份制企业财务管理中,其资产管理能有效对各项资产的运营及消耗等情况进行控制,最终使企业资产发挥的最大能效。

(三)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股份制企业的财务管理中的基础环节,这是对财务工作的事前预控。它主要以预测和决策为前提,对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进行有效控制,通过科学的财务预算和计划,从而避免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偏差。

二、股份制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的财务观念阻碍了财务管理发展

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一定数量的股份制企业对财务管理的观念依然守旧,认为财务工作仅仅体现于记账和报账,应围绕着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来进行开展。这种传统的观念影响了财务工作者,甚至企业领导者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从而难以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无法使财务管理为企业发展服务,难以体现其价值。

(二)企业资金管理不到位竭制企业发展

资金管理不到位普遍存在于股份制企业中,资金配置不合理、资金使用收益不高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企业,遏制企业的发展。在企业筹资环节中,由于渠道单一,并且长期负债经营,使企业面临着高额的筹资成本和偿债压力,而在企业投资环节中,由于缺乏对投资方案的科学合理的论证,使投资行为出现盲目性、随意性,严重导致企业投资决策失误,加上在资金使用方面,缺乏有力监控,无法保证其资金的安全性。

(三)会计核算工作质量不高降低了财务管理质量

会计核算工作是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而目前有一部分股份制企业以会计核算工作质量不高的现象表现的尤为突出,这严重的影响到企业的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大致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管理者为实现某目标,对会计工作过分干预,使会计从业人员在管理者受益下对会计信息进行造假。第二,过分简化会计工作程序,滥用会计科目,造成会计账目混乱。第三,在正规的公开的财务会计账簿之外私设账簿,达到某种违法目的,这种“账外设账”的行为,使会计结算实行体外循环,大大的降低了会计信息质量。

(四)有待加强财务监督力度

在一部分股份制企业中,普遍存在对财务工作缺乏有力的监管,致使财务工作比较随意,财务管理工作水平难以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企业资金审批、报销等程序不严格,弱化了财务监督的作用。第二,在企业内部缺少独立的审计部门,弱化了监督工作,无法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作出相关的评价,不利于财务管理体系的完善。

三、股份制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的相关解决措施

(一)树立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促进企业发展

在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股份制企业要立足于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必须首先树立起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加快与国际接轨的速度。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给我们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指明了全新的思路与方向,企业应结合本身特点、实际情况,不断改革和创新。其次,企业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断挖掘、引进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通过企业相关激励措施,调动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二)加强资金管理,致力服务于企业

资金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源,股份制企业应加强资金管理,让资金使用效益得到提高,加大资金风险预防力度,来确保企业稳定发展。例如,在筹资过程中,股份制企业应该制定科学的、可行性的相关措施,来保证筹资工作的顺利进行。在资金用于投资过程中,应着重重视资金的使用效益,并对资金的投放加强监督和控制。此外,也要关注资金调度的管理。应该设立独立的资金结算部门,从而达到对资金流量的控制力度,并采取非集中制,来减少资金周转环节。

(三)规范会计核算工作,保障财务管理质量

股份制企业必须规范会计核算工作,强化会计管理职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因此,我们首先要规范会计工作程序,加强对原始凭证的审核,保障对原始凭证的真实、合理、合法性,并且实现会计电算化管理。其次,企业应该定期核算会计账簿,检查会计信息是否与企业资金、实物、往来账款等相符。

(四)加大财务监督力度,强化内部审计工作

股份制企业应该建立与自身特点、实际情况相吻合的的内部审计部门,保障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监督财务工作的作用。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重点对企业的计划决策进行科学审计,论证其是否存在合理、可行性,也要对计划的具体实施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从而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作用。

参考文献:

篇10

为保证国家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保护拆迁人和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经请示市政府法制办并报市政府主管领导批准,现就国家建设项目用地需拆迁集体土地上的农村房屋的有关规定通知如下:

一、农民户转为居民户的,其自住房屋的拆迁补偿、拆迁安置及补助标准,均按《北京市实施〈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及市政府京政发〔1991〕56号文关于《北京市城市房屋拆迁补助费标准》的批复的规定执行。

二、不转为居民的农民户,其自住房屋的拆迁可由拆迁人或乡、镇政府统一迁建,也可由被拆迁人自行迁建,还可由拆迁人按《细则》有关规定用公房安置。

实行统一迁建的,迁建的房屋建筑面积和建筑标准超过被拆迁人原房屋建筑面积和标准的部分,由被拆迁人负担。

迁建房屋建筑面积不足原房屋建筑面积的部分,由拆迁人按原房屋重置价格结合成新,对被拆迁房屋所有人进行补偿。

被拆迁人自行迁建的,其原房屋由拆迁人按重置价格进行结算、补偿。

由拆迁人按《细则》规定,用公房安置被拆迁人的,被拆迁人应按房屋管理部门的规定,按期交纳房屋租金及有关费用。

三、拆迁农民出租房屋补偿时,应按照拆迁房屋的重置价格结合成新进行作价,由拆迁人给予补偿。

承租农民房屋的居民户,在本市有城镇居民的常住户口,且拆迁范围以外无正式住房的,由拆迁人按《细则》的有关规定给予适当安置。

四、拆迁农民庭院前后种植的树木和各种经济作物,由拆迁人按有关规定给予补偿。

五、拆迁农民个体工商户用房及因拆迁引起停产、停业的,其经济损失的补偿,参照市政府京政发〔1991〕56号文件第七条的规定办理。

六、拆迁农村集体企事业单位的房屋,其拆迁安置和拆迁补偿,按《细则》的有关规定执行,其停产、停业期间的损失,参照市政府京政发〔1991〕56号文件的有关规定执行。

篇11

[中图分类号] R473.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14-0134-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he nursing quality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hemotherapy patients with synchronous conformal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 quality of life. Methods From April 2013 to May 2014, 10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hemotherapy in our hospital in the synchronization of conformal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52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52 cases) by digital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by routine nursing methods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were given with the high quality nursing care, and the satisfa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outcomes were compared i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t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lung original kitchen complete response ratio, total effective ratio and quality of life in the a good proportion int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all P

[Key word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Synchronous conformal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Nursing

肺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发现时通常多属晚期,已失去手术指征。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显著提高,特别是在一些工业大城市中。肺癌的主要特点为肿瘤细胞倍增时间短、进展快、恶性程度高。临床上以放疗和化疗为主要的治疗方法,但在放疗后存在毒副作用,给患者带来巨大心理压力,医务人员可通过护理干预来解除患者的消极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鉴于此,本文探讨优质护理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同步适形调强放疗患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5月我院采用化疗同步适形调强放疗的10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鳞癌42例,大细胞癌38例,腺癌24例。男61例,女43例,年龄41~78岁,平均(52.4±9.6)岁。将其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其中观察组中男31例,女21例,年龄43~78岁,平均(52.8±9.4)岁;对照组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41~78岁,平均(52.2±9.7)岁。两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咳嗽、疲乏、食欲下降等表现。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诱导化疗、巩固化疗及同步放疗。①化疗方案采用NP方案。放疗前给予1~2周期的诱导化疗,NVB(20~30)mg/m2,d1,d8;顺铂(20~30)mg/m2,d2、d3、d4。同步放疗是每周一NVB20 mg;每周二、三、四顺铂20 mg。在放疗结束后进行巩固化疗2~3周期,与诱导化疗一致。②放射治疗采用适形调强放疗,200 cGy/次,每周五次,一共6 000~7 000 cGy的剂量。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护理措施如下。

1.3.1 心理护理 患者因长期放疗治疗,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患者饱受疾病折磨,且对癌症的不可治性具有一定的恐惧性,临床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引起患者的焦虑、绝望、恐慌。因此应让患者及其家属做好放疗前的心理准备,使其配合治疗,仔细倾听患者的主诉,鼓励其说出内心想法,了解患者的心态,针对原因进行解释和疏导,治疗前向患者介绍治疗方法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使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1.3.2 对化疗不良反应的护理 化疗可能会让患者产生各种不良反应,其中包括消化障碍、骨髓抑制、皮肤受损等。化疗阶段容易引起患者消化道的不良反应,一般会出现腹痛、便秘、食欲不振等。应多食用优质蛋白、低脂肪、低盐、高维生素食物。对于骨髓抑制患者来说,化疗完毕后应进行常规检查,掌握患者的血象情况,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3.3 对放疗不良反应的护理 放疗对于患者而言容易出现黏膜反应、放射性肺炎以及放射性食管炎等不良反应。在放疗阶段,患者需保证口腔清洁,禁食辛辣、冷、硬等食物,促进溃疡愈合。对于放射性肺炎患者,应指导患者注意休息,以支气管扩张药物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促进排痰,防止肺部感染,改善呼吸道症状。

1.4 疗效评价

使用实体瘤诊断标准判断肺原始灶缓解的有效率。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放疗后肿瘤局部控制情况。完全缓解:病灶完全消退且维持1个月以上;部分缓解:病灶体积消退>50%或病灶体积范围增加

1.5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满意程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40.38%(21/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15%(11/52),不满意者占1.92%(1/5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38%(8/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2.2 两组肺原始灶缓解的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肺原始灶完全缓解有效率为50.00%(26/52),总有效率90.38%(47/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92%(14/52)、73.08%(38/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良好占比53.85%(28/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69%(17/52)。生活质量差的占比3.85%(2/5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38%(8/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3 讨论

非小细胞肺癌是属于肺癌中的一种,据资料统计,非小细胞肺癌发病率占肺癌的大部分,其主要分为大细胞癌和腺癌。早期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部胀痛、低热及咳嗽[5]。晚期患者主要变现为体重减轻、食欲下降、疲劳等,容易出现咯血、咳嗽、呼吸困难等局部症状[6]。化疗能够通过多途径增敏效应提高放疗效果,但放化疗后患者易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故需给予针对性的护理。

篇12

关键词:乡村治理;理论;综述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11.022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esearch on rural governance was in the ascendant. From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the academics studied the connotation, mechanism, mode and path of rural governance, analyzed the problems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existence of village governance, and obtained some valuable results. But there were also some disadvantages, such as the lack of systematic and holistic research, the research of rural governance mechanism and rural governance model needed to be further studied. In the research method,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studied mostly below normal. From the trend, not onl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oretical study villages, but also to focus on rural governance practices specific analysis of the problem; research methods should be diversified, especially in the use of mathematical models and advanced technical means to carry out empirical research.

Key words: rural governance; theory; summary

自20世纪20年代起,研究农村问题的专著在我国陆续面世。1998年,在治理理论的基础上,华中师范大学学者提出“乡村治理”的概念。随着该理论在乡村管理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学术研究也愈来愈深入,从现有文献来看,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治理主体、治理权力配置方式、治理目的以及治理过程等4个方面[1]。

1 乡村治理研究的主要观点

1.1 乡村治理内涵

在治理主体方面,赵树凯[2]认为,乡村治理中多种主体参与,通过协商谈判等方式来解决分歧,实现共同治理。郭正林[3]提出,乡村治理的主体应该是乡镇的党委政府及其附属机构,以及村委会等村级组织和各种民间团体。在乡村治理目标上,贺雪峰[1]认为“乡村治理是实现乡村社会的有序发展”。其中“有序发展”也就是公共利益所在。徐勇指出进行现代化乡村建设是治理的目标。

1.2 乡村治理机制

由于公共信息不透明等原因,腐败问题日益严重。陈力予等[4]提出户代表会议制度,以户为单位,成立村民小组会议,协商、监督村务。王朋琦等[5]指出新农村建设在操作机制上要走出传统误区,禁用“指标摊派”的方法,慎用“试点推广”的方式,避免“典型激励”的惯性,树立法律至上的理念。在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难方面,张恒利[6]提出要重建农村公共财政运行体制,改革农村公共产品供应机制[6]。针对当前村民选举非理性投票过多,精英政治受到阻碍的现象,盛义龙[7]提出选举机制要与乡村治理保持整体一致性,特别需要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相结合。

1.3 乡村治理模式

陈洪生[8]以村民自治实施效果为出发点,通过对影响社会自主性的发育与发展的4个基础性条件――经济发展、利益分化、公民素质以及政府控制和主导社会力量的程度的分析,提出了自觉自治乡村治理模式。龙立军[9]以广东珠海幸福村建设为例,提出构建可运转的乡村治理模式。将治理融入幸福村居建设之中,并使其机制化,使得乡村的发展更加人性化和可持续化。王海侠等[10]通过对江西分宜的乡村治理模式进行考察,提出从“党建+村民自治”的角度来进行治理探索,以党建强化乡村治理的思路的分宜模式,运用“党建+”理念,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村民自治水平。阎占定等[11]提出嵌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乡村治理模式。这种模式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乡村治理结合的产物,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到乡村经济、政治和社会建设之中。郐艳丽[12]以巴林左旗后兴隆地村为例,提出了“农民置上”的本原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农民始终作为受益和实施建设的主体,其政策效果具有扩散效应。

1.4 乡村治理路径

张继兰[13]认为可以通过完善协商互动机制、建设服务型政府等路径来解决乡村社会自主性缺乏、乡村组织不健全、治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周朗生[14]择取较有代表性的云南乡村治理为考察对象,提出了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完善乡村的治理结构和切实解决乡镇财政困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路径开展乡村治理。唐绍洪等[15]提出在现有的基础上对各决策主体进行权力关系界定,走多元化主体治理的科学发展道路。赵艳霞等[16]在调查唐山农村新民居建设后,提出乡村治理的成功路径是开展新民居建设。兰海洋[17]认为当前要实现中国乡村善治,有三大治理路径:一是优化治理结构,政治生态和谐化;二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农业现代化;三是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

2 乡村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基层民主建设滞后

因乡镇基层民主建设的滞后性导致很难有效推进村民自治的民主化进程。在王华[18]看来,由于缺乏有效监督,腐败现象严重。贿选、不合理决策与管理现象屡有发生。高宝琴[19]提出当前村民自治组织长期缺乏有效组织形态,是治理危机出现的重要因素之一。欧阳雪梅等[20]认为基层政府缺少民主素质教育,致使村民主人翁意识不强,从而导致村民自治能力不强。

2.2 乡村治理主体混乱,机构权利分工不明

欧阳雪梅等[20]认为由于治理权力配置不明,一方面导致村委会与村党支部在权力间的冲突,另一方面也增加政府与村民在管理上的冲突,影响了治理目标的实现。郑红娥等[21]提出,国家行政权和村庄自治权的冲突是目前乡村治理困局的主要原因。在钟涨宝[22]眼里,缺乏合理有效的机构、人员改革是乡村治理面对的困境之一。

2.3 乡村债务问题突出,农民生活不够宽裕

在李文政[23]看来,乡村治理面对的困难不仅是管理及文化教育上的缺陷,经济发展落后与农民积贫积弱问题同样严重。赵艳霞等[24]提出乡村治理的制约条件包括民主化的现实制约、法律制约和经济制约。袁金辉[25]认为目前乡村仍受到小农经济的束缚,收入低,债务多。钟宜[26]提出因财政经费短缺,乡镇为发展只得过度干预村庄事务。同时基层政权缺少财政来源,村、乡两级财政缺口过大,故造成当今治理困境。

2.4 其他方面

刘勇[27]认为由于我国幅员广阔,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村民政治素质不齐。当利益受损,无法通过正常渠道及方式维护自身利益时,越级上访、申诉或暴力对抗等就容易成为他们维权的工具,这严重破坏了乡村治理的政治环境。陈柏峰等[28]认为灰色势力是治理乡村的一个恶疾。

3 完善乡村治理的对策

3.1 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完善村民自治

李文政[23]觉得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组建公共服务体系,重视村民自治,发挥村委会作用是治理乡村的路径之一。张志英[29]认为进行新农村建设需加强村民自治、大力发展创新村民组织。李莉等[30]提出乡村治理的关键是两个尊重:一是尊重村民意愿,二是尊重村民自主性。

3.2 加强乡镇制度建设,加快服务型步伐

在马宝成[31]看来,完善乡村治理一方面需要体制改革,另一方面要加强建设现代化村庄。韩冰[32]提出解决当前问题需要根据现实情况进行乡镇体制改革,完善管理模式,规范和完善有关村民自治法律法规,大力发展村民组织,建设现代化乡村。陈双鹏[33]认为减少治理危机出现的方法有改革基层组织,特别是乡镇政府;建立村民参与政治的合理机制,动员建立村民组织。

3.3 提高村民民主素质,加强政治文化学习

张晓忠等[34]认为要在尊重村民权利和自由、保障村民权益的基础上提高村民的组织化水平。刘勇[27]认为村民非理性化的利益诉求方式影响了和谐的政治环境。因此需要对村民开展政治参与培训,推动村民合法合理参与政治生活,为乡村政治和谐化发展提供有效保障。欧阳雪梅等[20]认为开展村民意识教育是完善乡村治理的对策之一。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乡村治理理论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不少学者研究了乡村治理的内涵、机制、模式、路径,分析了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一些研究还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乡村治理机制和乡村治理模式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等。从研究方法看,定性研究居多而定量研究偏少,实证研究更是鲜见。从趋势看,不但要重视乡村的理论研究,更要注重对乡村治理实践中具体问题的分析,尤其是对个案经验的总结;研究方法应当多样化,尤其是运用数理模型和先进技术手段进行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贺雪峰.乡村治理研究与村庄治理研究[J].地方财政研究,2007(3):46-46.

[2]赵树凯.新农村建设呼唤新的治理[J].中国发展观察,2006(3): 26-28.

[3]郭正林.乡村治理及其制度绩效评估:学理性案例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大学学报,2004(4):24-31.

[4] 陈力予,郑美玲.试论“村治”新廉政监督机制:户代表会议制度[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9(5):44-50.

[5] 王朋琦,洪向华.试论乡村治理结构在操作机制[J].领导科学,2009(5):14-16.

[6] 张恒利.重建乡村治理结构――后农业税时代农村公共品的供应机制改革[J].经济论丛,2009(21):218.

[7] 盛义龙.惯性心理与利益共同体:村选举机制障碍及对策分析――以江西省C县和T县若干村选举为例[J].求实,2011(9):89-92.

[8] 陈洪生.论自觉自治型乡村治理模式的生产条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9(4):1-6.

[9] 龙立军.论构建可运转的乡村治理模式――以广东珠海幸福村居建设为例[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5(1):76-79.

[10] 王海侠,孟庆国.乡村治理的分宜模式:“党建+”与村民自治的有机统一[J].探索,2016(1):127-133.

[11] 阎占定,白照坤.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乡村政治参与状况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1(5):72-77.

[12] 郐艳丽.我国乡村治理的本原模式研究――以巴林左旗后兴隆地村为例[J].城市规划,2015(6):59-68.

[13] 张继兰.乡村治理: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J].乡镇经济,2009(4):54-57.

[14] 周朗生.云南乡村治理:成效、问题与可能路径[J].经济问题探索,2009(6):186-190.

[15] 唐绍洪,刘屹.“多元主体治理”的科学发展路径与我国的乡村治理[J].云南社会科学,2009(6):38-42.

[16] 赵艳霞,王立东,尹景瑞.乡村治理的路径分析[J].前沿,2009(12):174-176.

[17] 兰海洋.中国乡村治理的善治路径取向探析[J].领导科学,2015(4):12-14.

[18] 王华.乡村治理:基层民主与社会结构[J].云南行政学院,2009(1):15-18.

[19] 高宝琴.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升:乡村治理的生长点[J].齐鲁学刊,2010(2):96-100.

[20] 欧阳雪梅,李铁明.当前村民自治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视野,2007(4):77-79.

[21] 郑红娥,吴殿朝.困厄与出路:乡村治理与新农村建设[J],云梦学刊,2008(1):72-75.

[22] 钟涨宝,高师.后税改时代的乡村治理改革[J].农村经济,2007(11):12-15.

[23] 李文政.当前中国乡村治理的困境与策略探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9(16):343-347.

[24] 赵艳霞,樊秀云.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乡村治理分析[J].领导科学,2009(11):50-52.

[25] 袁金辉.中国乡村治理60年:回顾与展望[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5):69-73.

[26] 钟宜.我国农村社会组织发展与乡村治理方式的变革和完善[J].探索,2005(6):97-100.

[27] 刘勇.社会转型时期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和乡村治理困境[J].福建论坛,2010(5):141-146.

[28] 陈柏峰,童磊明.乡村治理的软肋:灰色势力[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4):142-146.

[29] 张志英.21世纪中国乡村治理发展浅议[J].农村经济,2006(11):17-19.

[30] 李莉,卢福营.当代中国的乡村治理变迁[J].人民论坛,2010(6):60-61.

[31] 马宝成.取消农业税后乡村治理的路径选择[J].长白学刊,2007(6):59-63.

[32] 韩冰.关于完善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治理问题的思考[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5):114-117.

篇13

关键词:乡村旅游;休闲治理;休闲文化

一、乡村旅游与休闲治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一些大中型城市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放慢奔波的脚步,希望摆脱高楼峡谷、水泥森林的束缚,享受休闲生活,缓解工作高负荷的压力,通过旅游观光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和修复。乡村以其宁静优美的生态环境、天然的自然景观及纯朴的生活方式,迎合了久居城市的人们对清新环境、回归自然、心神宁静及健康快乐生活的渴求。乡村旅游把自然、民族文化和农耕文化融入到传统旅游文化中,丰富了旅游业的内涵,满足了新型的消费需求,是旅游业的一朵奇葩。

这里所说的“乡村”并非简单指从地理角度考虑的传统意义上的农村,更多的是指农业人口、农业景观、农事活动和乡村村落分布区,以及地域辽阔、人口密度及规模较小、生活节奏较慢并且安逸幽静的非城市化地区。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形式,是将场所界定在乡村地区的旅游活动,它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城市居民为行为主体、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自然风光(气候地貌、农家庭院、经济作物、森林田园等)和人文特色(民俗文化、生产形态、生活方式等)为对象,满足人们求新、求异、求乐、求知、求根的需求。人们去乡村进行休闲旅游,其行为动机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物质方面,如体验、健身、娱乐、餐饮、购物等;二是精神方面,如观赏、摄影、习作、学习等。

所谓休闲治理,就是在我们面对问题时,要从休闲学或满足人们休闲需要的角度去思考、去梳理、去分析、去研究、去解决。所谓乡村旅游休闲治理,也就是面对乡村旅游发展中的诸多问题,要从休闲学的角度或从人们休闲需要的角度去过滤乡村旅游的管理过程、设施建构和景观设计等,力求实现基于休闲的物质空间建造和精神文化构建,力图充分满足人们的休闲需要。

二、乡村旅游休闲治理的方略

对乡村旅游进行休闲治理,其重要价值和意义表现在以下几点:充分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休闲文化需要,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品牌,有利于拓展、挖掘和保护我国乡村文化的休闲特色、起到传承传统文化的功能,充分发挥乡村旅游的潜在旅游优势,促进文化旅游业创新升级。

乡村旅游与农业旅游、农村旅游、农家乐等概念不完全相同,乡村旅游有着独特的内涵和定位。为了避免休闲治理的单一性、片面性及扩大化开发和经营,在进行乡村旅游的休闲治理时,要正确认识乡村旅游的内涵、挖掘乡村旅游的特色、明确乡村旅游的定位,尤其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休闲性

乡村旅游是社会进步和旅游得以发展的产物,它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城市居民,或者长期没有生活在乡村的人。这些人到乡村去旅游,其目的有二:旅游观光(看看美丽的自然、体验传统的乡村劳作等)和休闲(感染传统的文化,得到心理心灵的安慰与慰藉等)。休闲,不仅是人们去进行乡村旅游的最终追求,而且也是去治理乡村旅游的最好结果。一种休闲方式的产生与发展总是伴随着深厚的社会基础。近些年,我国乡村旅游得到快速发展,这与我国人民休假时间的增加和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紧密联系。一方面,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日益提高;另一方面,我国人民的精神生活也日益丰富。这对传统的旅游度假提出了新的诉求。基于满足人民的物质与精神的需要,基于人民休息时间的增加,乡村休闲旅游应运而生且朝气蓬勃。也正是如此,在对乡村旅游进行休闲治理中,就要注意以下几点:旅游地建设必须将传统地域文化和现代休闲文化有机结合,将乡村的休闲景象、休闲生活和休闲风貌充分展现给游客,要增加旅游地的休闲设施和内容,提高旅游区档次,为游客提供交通、食宿、娱乐等各种便利的休闲条件,延长游客逗留的时间,提高重游率。当然,为了达到休闲的目的,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调节工作和旅游的关系,调整自己的行程和情绪,力求达到这样状态:聚精会神工作,全身心投入休闲,工作时不要休闲,休闲时不要工作。

2.突出乡村性

我国乡村的明显特征是不论在自然空间建构、道路交通设施,还是生产工作方式、社会文化与组织,与城市社会截然不同,存在一种乡村所独有的文化吸引力,这种吸引力是传统文化,具有有别于城市的文化差异性。乡村旅游的标识是“乡村性”。对乡村旅游进行休闲治理,要使乡村旅游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注重乡村性。否则,将使乡村旅游目的地失去个性,旅游产品出现同质化。何景明、李立华认为,“理清什么是乡村性是界定乡村旅游的关键”。乡村旅游“乡村性”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风土――特有的地理环境,如辽阔的土地与人口的稀少;风景――可供欣赏的景象,如一个特别的湖泊、一座清秀的山峰、一望无际的草原等;风物――一个地方特有的景物,如一个乡村独有的自然景观和经济活动、劳动方式等;风俗――一个地方不同于另外一个地方的民俗,如具有典型传统文化特征的文体活动等。刘德谦也认为,乡村的风土人情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内容。李开宇认为,乡村旅游的本质特征就是实现乡村性,通过乡村性的空间和景观意向去实现休闲认知。冯淑华、沙润则认为,所谓乡村性指的是地域性、旅游资源特性、社区参与性、旅游本土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等。由此可见,乡村性既包括乡村居民世代生活遗留下来的诸如建筑、村落等静态景观和风情,也包括伴随着乡民们繁衍、生息、传承的乡村文化、氛围、环境和活动。乡村旅游的休闲治理应该突出“乡村性”的发掘、保护和完善,而不是削弱或减少乡村性,不能走“准城市化”的发展道路。

3.注重参与体验性

人们之所以去一个地方旅游,不是因为这个地方有多么好的规划、多么好的开发与管理,而是因为人们去哪里能获得什么――物质的或精神的,有价值才值得人们向往,没有价值谁都不会去浪费时间。久居“水泥丛林”的城市人,备受钢筋混凝土的束缚,饱受都市生活的快节奏和工作压力,被逐渐卷入亚健康的漩涡里。于是,远离尘嚣、回归自然成了城市人日益增长的心理需求,人们向往乡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生活,去那里呼吸泥土气息、欣赏田园美景、享受宁静闲逸、感受淳朴人情。简而言之,乡村旅游的核心和人们选择乡村旅游的主要目的就是休闲体验。乡村旅游就是实现在乡村内的体验为主要目的。较之于一般的旅游来说,游客更注重参与性和体验性。为此,乡村旅游应提供基于乡村特色的差异化休闲体验。

4.彰显民俗性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农业国家,中国传统文化根生在乡村。农村的饮食、着装、礼仪、节庆、婚嫁、民谣、传说等都充满了浓郁的乡村特色。乡村旅游作为民俗文化性产品,其特点主要是具有物化民俗的体验性、制度民俗的参与性、精神民俗的感知性等。丰富性和鲜活性的民俗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推陈出新的源泉,是参与旅游市场竞争的机制与基础。因此,在进行乡村旅游休闲治理中,要注重对彰显民俗性的农家土特产、手工艺品、风俗活动等旅游资源的开发,深入挖掘和展示这些地方民俗,使游客充分体验到不同的乡村特色,接受乡村文化的熏陶,切身感受到淳朴的休闲体验。

5.维持生态性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和“绿色消费”意识的增强,旅游者越来越关注旅游环境的生态质量。乡村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根基和生命线,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就会受到制约。维持旅游地的生态性成为乡村旅游休闲治理不容忽视的任务之一。首先,应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对农田、庄园、野生动物等富有价值的乡村旅游资源进行保护,因为没有了清新悦目的田园风光、自然和谐的奇山秀水、质朴怡人的农耕景象、天地人相融入画的和谐意境、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乡村旅游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次,要最大程度地保护和改善饮食、语言、服饰、古迹等乡村人文生态资源,维持农村的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不断推出生态旅游产品。因此,在进行乡村旅游休闲治理中,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态经营的理念,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6.提升文化性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旅游的各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体现着策划、规划和开发者对文化应用、旅游产品的品味和文化的理解。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文化因素的价值作用和价值导向越来越重要,只有注重挖掘乡村旅游文化的内涵,才有可能提高乡村旅游的附加值。因此,我们在对乡村旅游进行休闲治理时,首先就要过滤文化的因素,实现文化的设计、文化的规划和文化的提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挖掘并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性:一是培养乡民基于“文化自觉”的心理认同;二是提高乡村居民的文化素质;三是促进区域休闲文化的形成,以引导人们的休闲观;四是大力营销宣传,开展品牌战略。

7.发挥产业的带动性和示范性

发展乡村旅游不能就旅游而旅游,要大力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工业、林业、商业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规划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整合旅游要素和资源,实现以点带面,让各乡村相互学习借鉴,放大示范带动效应。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休闲治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或理论体系。中国各乡村的自然环境资源、自然及人文景观资源差异很大,可以首先对乡村旅游的休闲治理进行示范,让各地农民相互考察借鉴。这样不仅可以扩大乡村旅游的市场,还可以促进农业科技交流与推广普及,推进城乡统筹、均衡发展和区域合作。因此,在对乡村旅游进行休闲治理的过程中,各地应相互借鉴、相互学习,治理有成效的地区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积极进行合作交流,以便推广良好经验,同时也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8.提高乡民参与治理的自觉性

乡村旅游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关键就在于它具有“土生土长”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而当地的居民正是这种景观的重要载体和拥有者、保护者、传承者,如果没有了当地居民的参与,旅游资源的开发难免会造成本土文化的变质和流失,乡村旅游将失去原真性和生命力。另外,当地居民的态度和热情是乡村旅游目的地重要的软环境。居民亲自参与乡村旅游的经营服务活动,可以从中获得旅游带来的经济利益,感受到发展旅游带来的乐趣并将这种乐趣和热情转移到旅游服务当中,进而扩大旅游的乘数效应,减少经济漏损,提高游客感知满意度和体验质量,满足游客的休闲需要。

如何才能提高乡民参与治理的自觉性呢?首先,要使乡村旅游治理与所在乡村形成利益共同体,要让居民从中得到切实的经济收益,拓宽居民创收和就业渠道。其次,旅游治理措施要考虑居民的多层次需求,增强居民的自我意识、认同感和凝聚力,强化参与治理的意愿。最后,建立科学、合理、公正、透明的利益共享和分配机制。

参考文献:

[1]郭丽,章家恩.关于乡村旅游概念及其内涵的在思考[J].科技和产业,2010(05).

[2]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05).

[3]刘德谦.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J].旅游学刊,2006(03).

[4]李开宇.基于“乡村性”的乡村旅游及其社会意义[J].生产力研究,2005(06).

[5]冯淑华,沙润.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测评模型――以江西婺源为例[J].地理研究,2007(03).

篇14

关键词:乡村治理;主体分析;价值研究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我国就提出了乡村治理的概念,而概念的提出也使得相关问题的研究不断开展[1]。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学界针对我国乡村治理的模式和结构等问题进行了深刻而又全面的了解,其取得了非常深入的研究成果,不过,长时间乡村治理在理论研究中还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在不断深入的考量乡村运行以及设计等相关因素的情况下,还应该研究来自主体自身因素影响。

一、乡村治理主体作用发挥模式研究

就我国目前状况而言,乡村治理的主体还有很多类型有多重的界定以及多样化的表现,在问题的实质上绝对不能一概而论的讨论乡村治理主体的研究究竟是何人。其存在的影响因素范围涉及广,而究竟应该以乡镇政府还是村委会为治疗主体,也是问题的关键,在该问题上,必须尽可能的考虑作为治理基础本土资源。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乡村不管是在经济的发展水平亦或是地方文化问题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非均质性。也正是考虑了此种均质性问题,我国很多研究学者都把村庄作为治理研究的关键突破点,根基于详细样态村庄,而乡村治理主体的发挥作用模式也有着多样化的发展,也有学者从村庄的基本秩序进行分析,区分出集中可能存在的乡村治理类型,即原生秩序型、乡村谋和型以及次生秩序型、乡村治理无序型。本文作者通过分析发现,应该从社会视角等问题为出发点,立足于村庄的秩序形态。

(一)乡村主导行政型

次种类治理结构还是传统意义上统筹治理结构,在充分代表体现社会和国家关系乡村关系中主要表现在强乡弱村,此种类型的乡村财政往往主要来自于工商业收入或者我国财政转移支配收入。因为乡镇在某种程度上说具备建立的分配型的财政制度能力,所以乡村关系中往往处在优势地位,而所谓的村集体并没有大量的受益来源,此种类型的主要结构模式往往必须来自于工商业重镇以及部分国家大量的财政转移资金。

(二)村庄主动自治型

此种类型的治理结构往往能够直接反映出该地方村民的自治实践成果。在充分代表和体现社会以及国家关系乡村上则主要表现乡村和谐以及若乡强村的格调中,该种类型的村庄往往具备非常强烈的自主生产能力,经济的发展程度能够直接体现出来,部分村庄的集体经济往往较为发达,很多村庄有着来自于村庄自己所创立的企业,或者部分土地出让的收入。也正是因为村庄集体的财力相对较弱,而乡镇乡镇相关政府对村庄的直接控制以及影响力就会更加的薄弱,主要体现在村强乡弱方面。

(三)乡村治理无序型

在此种治理结构方面,所谓的无序主要体现在没有统一的发展趋势,而在乡村的关系中则有可能体现在乡强村若等方面,而后面的各种体现则为一种常态性。因为乡镇在某种程度上没有较为稳定的外部经济来源以及来自特殊的政府拨付,往往会面临各种债务危机,在和村庄的关系上往往也只能维系一种最为基本的智能。另外存在本身因为地理环境或者人才的流失等因素,往往日益破坏。在此过程中乡村的治理运行类型只是一种形式,不能真正意义上的取得乡村治理达到繁荣的目的。

二、我国乡村治理的主体行为关系和研究视角

就乡村治理主体问题而言,需要正视的问题就是,乡村治理主体完全不相同的主体之间的关系,由于对于该问题研究,为分析乡村治理模式和绩效评价内在的机制,现阶段对于乡村治理主体的各种界定也完全不相同,所带来的治理主体行为关系也各不相同。就高角度而言可以从村委会以及村党委会等组织,把宗族当成乡村治理的主体实施研究,在分析乡村治理主体关系的过程中大多数的重点考察为两队关系,即乡村以及两委关系,实际上该关系的本质还是社会和国家之间的深层次关系,尽管在某种程度上说党领导权和村民自治权有一定关系,不过在现阶段政治格局中还是能够归于社会以及国家关系。现阶段,我国很多地方就乡村治理提出了自己不通过看法,围绕宏观主体之间的乡村关系以及两委关系研究,目前存在的观点往往从制度主义出发,从法律制定以及政治体制设计等相关角度实施研究,同时就问题提出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2]。

就微观行为者的个体角度而言,其对乡村治理主体实施界定也有一定的区别,正常情况下均把乡村治理的主体界定是普通的村民以及村干部,而同时围绕次三层的群体行为关系探讨重点分析乡村治理实践,普通村民、村干部以及乡村精英之间是怎样影响的。很多研究人员往往从选取田野的调查方式入手,从个案进行分析。在研究重点领域往往也是从乡村治理方面实施研究。

三、我国乡村治理的主体关系模式向着多中心治理发展

兴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治理理论内涵主旨为一种多种的公共或者私人的个体与机构的管理方式总和,该方式主要强调多中心的参与以及多主体的信任合作,这是此种治理模式的全新要求。我国相关研究人员最早就使用了乡村治理一词进行替换,同时被泛化使用的乡村政治发展中的村民自治一词,此种转变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涵盖了对治理模式的追求以及认可,同时也必须承认我国乡村社会政治的实践局限性,在传统理论研究以及实践的操作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情况下仍然为乡村治理传统单一的治理方式,要不就把乡镇政府、要不就将村委会默认为治理的主要客体,而未从市场、社会以及国家的宏观层次进行界定,不得不承认的是,在民族以及国家建构的统一大趋势下,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需要一定的外力推动,如果仅仅依靠单一的企业或者政府模式,往往不能直接的避免市场失灵或者政府失灵的现象[3]。在我国民主建设的基础试验场乡村社会里,相对较为单一的统筹与治理模式走向多主体的治理模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正是在这样一种发展趋势的大背景下,我国围绕乡村治理主体逐渐凸显。不可否认的是,乡村治理必须以农民组织作为主要的资源,以农民群众为主要力量的新农村建设治理模式出发。

结语

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加之民主化进程不断推进,我国乡村治理的实践也一定会日益突破为单一范本的解说空间,另外乡村治理的研究也一定要从现阶段以静态治疗为主向着动态治理转变。要以乡村治理作为主要客体的研究向着多元化的立体研究迈进。把乡村治理真正的放置于宽广与开放的市场经济下,这是我国乡村治理主体的基本关键性问题。(作者单位: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任艳妮.乡村治理主体围绕治理资源多元化合作路径探析[J].农村经济,2011,(6):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