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5:53:3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市场监管典型案例,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电网运行;常见故障;安全运行;管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6-0119-01
1 导言
电网安全运行以及管理中最为基础的就是电力供应,当前形势下,我国的电网结构越来越复杂,导致我国电网调度控制越来越难,所有电网调度工作人员想要克服这一困难,必须要加强对于电网调度相关知识的学习,提升自身电网调度的能力,将电网调度安全操作在我国电网运行过程中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尽最大可能避免产生失误,有效提升电网运行的效率,使我国电网稳定、安全运行。针对我国电网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管理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保证我国电网调度安全操作已经成为了整个社会民众实现稳定生活生产以及安居乐业的重要指标。
2 关于继电保护运行管理环节的分析
一是通过对电网调度模式的优化,可以保证日常电网工作的稳定运行,从而实现对电网调度安全管理模式的优化,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性的提升。并且随着这几年我国城乡电网运作模式的改变,城乡电力网络规模不断得到扩大,这有赖于其不断发展的电网技术设备及其技术水平。通过对上述几种模式的应用,保证了电网调度的现代化、自动化发展,确保电网的整体运作稳定性的提升。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三个条件是:合理的电网网架结构;可靠的继电保护;高素质的调度人员。结合工作实际,在现有电网的结构下,加强调度管理,特别是加强继电保护和运行方式的运行管理,提高调度人员的素质水平,杜绝误调度、误操作事故的发生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关键。通过对继电保护模式的应用,可以进行电网事故的有效控制,这样能够一定程度的降低国家经济损失,实现国家社会运作环境的稳定。通过对继电保护装置的深化应用,确保其运作管理综合效益的提升,实现其继电保护装置的自身应用效益的提升。使继电保护装置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才能确保其正确动作。运行管理的关键是坚持做到“三个管好”和“三个检查”。管好控制保护设备:控制保护设备不同单元用明显标志分开,控制保护屏前后有标示牌和编号,端子排、信号刀闸有双编号,继电器有双编号且出口继电器标注清楚。便于运行中检查。
二是在工作过程中,我们要进行各个直流系统及其各个分支保险的检查,确保直流系统的有效检查,实现其储能元件的工作状态的优化,确保其保险环节的优化,进行保险编号的正常应用。在此模式中,我们也要进行保险后直流电压的检查,进行压板的有效控制,这需要我们进行压板投切表及其压板图的编制,确保其核对环节的正常开展。在此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做好抽查工作,确保其下序工作环节的正常开展,这对管理人员的自身应用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需要做好保o校验工作,针对异常情况展开积极分析,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应测量压板两端是否有电压,以防止投入压板时保护误动。“三个检查”:送电后的检查:送电后除检查电流表有指示,断路器确已合上外,还需检查保护、位置灯为红灯,正常送电瞬时动作的信号延时复归。停电后的检查:除判明断路器断开的项目外,还需要检查位置灯为绿灯,正常停电瞬时动作的信号延时复归。事故跳闸后的检查:除检查断路器的状态、性能外,还需要检查保护动作的信号、信号继电器的掉牌情况、出口继电器的接点、保险是否完好,必要时检查辅助接点的切断情况。
3 加强电网运行安全操作的对策
3.1 加强方式安排的科学性
在调控运行工作中,电网设备的检修和由此带来的方式安排占据重要地位。而为了能够确保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必须制定科学、有效的运行方式,进而为电网系统的检修工作安全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在确保电网系统调度安全性的前提下,可以分阶段编排检修计划,比如说日计划和与周计划等。另外,还应该针对电网设备检修时的危险点和薄弱环节,合理制定方式、保电预案和风险点分析,从而加强设备检修管理和事故处理速度,确保电网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3.2 改进调度体系,规范电网调度操作
制定科学、有效的电网调度体系,使电网调度能够有据可循,而规范电网调度操作,可以加强电网调度工作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另外,改进与完善电网故障预处理计划,加强电网调度相关指令的规划性,并且严格执行所有规章制度,防止发生误调度与误操作,确保电网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3.3 加强数据分析能力,熟练掌握电网调度的自动化系统
电网调度必须以及准确的信息数据分析作为依据,因此必须加强电网信息数据的研究和分析。在电网信息数据的分析过程中应该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依据正确的信息数据分析,加强电网调度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现阶段,电网调度的自动化系统已经普遍运用在电网调度中,因此,调度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调度自动化系统,合理运用调度自动化系统功能,这样才可以在电网调度过程中实现电网的科学、合理调度。
3.4 事故判断
目前,对于电网调度的自动化系统而言,开关事故报文上传一般是运用开关跳闸相应变位信息与事故总信号的相关变位信息完成。在电网系统中大量应用信息技术,在判断事故和预警处理手段方面有了一定突破。首先,可以根据变电站特点进行判断,如果无人值守的变电站发生开关跳闸,而且开关没有进行遥控操作,就必须依据开关的状态、故障报文和该开关负荷的变化完成事故的判断。其次,依据开关的保护信息进行判断,在发生错误信息之后,应该认真观察事故的保护信息相应开关,主要检查其是否发生分闸变位,并根据各种信息数据对事故进行判断。
3.5 应用在线监测系统
通常在电网系统进行调度操作过后,应该妥善处理电网系统运行模式的变换,同时对电网系统有关工作进行模拟与调整,然后利用在线检测系统完成电网系统的实时监控,充分了解电网系统具体运行情形,若是发现问题必须要及时利用相应措施进行处理,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电网系统的运行效率,确保居民日常生活与生产的正常开展。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电网调度过程中,事故处理以及倒闸操作存在的安全风险最大,更加是最容易导致责任事故发生,因此,工作人员必须要对怎么样在最大程度上将安全风险降低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文中,笔者主要从电网运行线路开关故障及调度安全操作、电网运行母线故障及调度安全操作以及电网运行变压器故障及调度安全操作这三个方面对电网运行常见故障及调度安全操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邓达力.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常见故障及处理[J].低碳世界,2016,04:46-47.
[2] 陶文伟,张海波,丁坚勇,王俏文,张东英,王素英,江伟,秦建光.大型地区电网安全运行多层次综合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J].电网技术,2010,08:80-86.
[3] 刘志贤.从调度运行角度提高电网运行安全的有效措施研究[J].广东科技,2014,24:34-35.
【关键词】电子装备;外场试验作业;安全管理模型
一般试验工作场所主要分为临时试验场所以及固定试验场所两种。其中固定试验场是指企业为了进行科研生产所建设准备的试验场,这种试验场有测试电子装备电性能所需的所有设施,而且建筑的建设也是为了满足试验的需求;临时试验场是在企业租借其他企业的场所或者是在野外临时搭建的试验场所。在进行电子装备外场试验作业时,往往会由于实验人员缺乏安全意识、试验环境条件不佳等问题而导致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导致试验作业延误或者是延误、财产损失。所以,通过分析探究外场试验作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探究试验作业过程以及安全管理之中的安全核心要素,与各种相关的安全管理经验相结合,共同探讨分析安全管理模型的构成建设,有计划的进行安全管理模型构造与建设,可以有效提高外场试验作业(电子装备)的安全生产力度。
1 安全生产事故出现原因
电子装备在开展外场试验作业时,事故危险的出现往往和有害因素有关,而有害因素又存在于很多方面。站在事故预防视角来看,事故的主要种类有: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火灾、高处坠落、车辆伤害、坍塌、中毒和窒息、起重伤害、容器爆炸或者是灼烫等等。在开展试验作业时,相关实验人员需运用各种应急、技术以及管理资源,以有效评价、辨识以及控制重点事故类型。根据有害因素以及危险因素的特征类别分布,影响因素主要有相关制度不健全、化学品危害、员工或者是机械的健康状况异常、电危害、员工的紧张情绪、采光不佳、作业水平交叉、辐射危害、员工存有冒险心理、间距不足、三违作业、防护缺陷安全管理存有缺陷、环境恶劣等等。如果上述因素的控制方法实效,不仅会导致机械设备受损,甚至会严重威胁到试验人员的生命。在真正开展外场试验作业时,又会出现一些较为特殊的风险,主要有:员工疲劳作业、员工安全素养水平不一、试验项目交叉、不能提前预知或者是分散风险聚集情况、员工作业心理不适应、试验工种交叉、员工疲劳作业、试验企业交叉、制度或者是规程执行没有有效监督、多工种同岗、环境变化大等等,提高了验现场的试验安全管理。所以,要就分析电子装备外场试验作业安全管理模型,将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管理的理论以及现场管理经验有机的结合起来,才可以开展外场试验作业(电子装备)安全管理工作。
2 外场试验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要素
安全生产管理可以解决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安全生产管理能够充分的利用各种科学管理手段,控制或者是消除各种有害或危险因素,避免事故出现,有效的提高了外场试验工作人员的生命生命健康安全,保护了周围环境,降低了设备设施遭到损坏的几率。外场试验(电子装备)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要素主要有人员、环境以及设备等等。
3 外场试验(电子装备)安全生产管理模型的构建
3.1 管理控制
(1)应急管理。在开展外场试验作业之前,企业需要建立应急救援部门。该部门需要在事故发生时,根据外场试验实际的作业环境、有害因素等内容,制定针对性强的应急救援预案,并不定的进行演练。
(2)安全保障。试验企业需通过试验危险危害程度大小、事故后果影响以及项目大小制定各种确保试验顺利进行的投入的制度,一般该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费用台账、全经费预算以及使用规定等等,同时场试验作业所需的安全费用需要做到专款专用。
3.2 企业的各级人员需重视安全生产管理
(1)企业外场试验主要负责人需重视安全生产管理
企业外场试验主要负责人需指定专门的安全经费预算;需要明确所有的安全生产工作具体的要求;如发生安全生产事故,需将安全生产事故如实的、及时的报到上级,同时组织员工进行处理或者是抢救工作;需要开展全方位的安全生产检查,指定专门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监督,协调解决各种关系到安全生产的问题,及时处理或者是消除各种安全隐患;需要根据公司实际指定各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同时组织相关员工开展预案演练以及培训工作,亲身参与监督以及指导企业指定相关的专项预案。
(2)安全员需重视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员需协助技术主管、项目主要负责人以及有关负责人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安全员需组织召开各种关系到安全的会议,同时建立安全档案,办理全方位的安全管理事宜,整理记录各种关系到安全事项的安全资料;安全员需协助相关人员指定各种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安全方案、规章制度以及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组织员工开展各种关系到安全教的教育培训工作。
3.3 环境安全管理
(1)自然灾害防控
如果外场试验需要在野外进行,需提前制定好各种自然危害的预案。在开展试验作业之前,需通过试验开展的地理位置以及具体时间,提前落实各种应急物资,以防止在发生灾害时手忙脚乱,有效的保护参试人员的健康安全。
(2)场地评估。一般外场试验需首选交通便利以及气象、地形、地质、水文等都相对来说较为安全的地带,同时避开所有的压输变线路,远离人群密集区域,避开油库以及高层建筑物。
4 总结
针对电子装备开展外场试验作业,首先企业需积极进行准备各种试验安全管理,提前预防安全事故出现,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出现的几率,确保所有的参试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外场试验安全、顺利进行。与此之外,相关人员还要充分考虑试验风险特点,细致、认真做好电子装备外场试验作业的风险控制以及事故预防工作,以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于潞,唐金元,王思臣.虚拟仪器技术及其在电子装备故障诊断系统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8(35).
【关键词】电力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质量控制;安全管理
对于建筑业而言,建筑的工程质量是其永恒的主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安全。由于电力建筑工程均具有周期比较长,需要较多的露天作业和高空作业的特点,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可控因素的情况较多,这些都对电力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能否做好电力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不仅关系到电力工程建设能否得到正常的发展,也关系到电网技术装备水平与节能降耗水平的提高。本文结合具体实际情况,对电力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管理措施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一、电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和管理措施
对于实际操作而言,电力建筑工程能否正确合理的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对质量的有效监控是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合理有效的质量监控能够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从而促进施工质量的不断提高,降低整个工程的成本。
1.建立电力施工现场的安全保障体系
由于电力建设施工现场是一个拥有多个工种共同作业的群体,因此不断的健全和完善对施工现场安全的保护体系是保证施工安全的重要基础与保障。对于安全生产保障体系而言,其主要的管理思想是要实现权利和职责分明、在掌握重点的基础上以预防为主、封闭性管理和有始有终的目标。在实际应用中,就是要引导电力建设施工单位在建设的过程中依照各种安全法律和法规的要求,无论是管理层人员还是基层操作人员都能够树立安全生产的意识,转变只重视物资投入而忽视管理投入的传统落后观念,通过一系列的策划,将事后处理转变为提前预防,并且制定出全方位的安全保护计划,从而从根本上面扭转以往电力施工过程中施行的安全措施缺少针对性的局势,确保各项安全保护措施能够得到合理有效的实施。
2.电力施工过程中相关应急预案的确立。
首先要明确建立相关应急预案的目的,其是为了能够有效的控制与预防在电力施工现场中出现紧急情况和危险,当意外发生时,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和速度内对事故进行及时的解决和控制,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财产的损失与人员的伤亡。目前通常制定的主要预案包括:火灾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机械设备故障处理应急预案、食品中毒应急预案、自然灾害处理应急预案等当面。
3.对安全技术措施的有效编制
所谓的安全技术措施,是指在电力建设的施工过程中要始终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通过运用一系列的技术手段来不断的改善劳动环境和劳动条件,从而减少失误的出现,消除安全事故隐患。因此一份准确完整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安全技术措施是实现安全合理电力建设的重要前提,要根据变电站及电力线路的电压等级、地理位置和目前所采用的技术设备等方面制定切实有效的施工方案,实现对电力工程项目监督的合法化和规范化,从而有效的提高电力施工建设的安全性和科学性。
二、电力建设施工现场存在的具体问题
由于在目前国内市场里,拥有电力施工资质的企业还不是很多,因此电力市场缺乏有效的竞争。对于一些企业而言,自身的能力和素质都比较低,无法独立完成电力作业,于是就采取将工程分包给其它单位而自己收取管理费的方法。这样不仅导致电力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管理,而且还造成了许多不应该出现的失误和事故。
比如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直线塔基础面不够平整而导致直线塔倾斜;转角塔基础没有预偏而导致铁塔向内角倾斜;灌注桩的基础断桩和导线的液压不合格;不依照图纸进行施工而导致导线对地距离不足;铁塔的螺栓没有紧好就紧线而致使铁塔弯曲;不打反方向就对消拉线紧线而导致铁塔横担变形等电力工程质量问题。
建筑工程质量主要集中在墙体,楼地面,门窗,屋面等方面。表现为空鼓、裂缝、麻面,安装不牢开启不灵活,渗漏等问题。
由于将监理和施工统一为一体,而使施工单位很难及时掌握在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因此大大的增加了施工管理的工作量。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对原材料设备的质量把关不严,不执行相关的手续,以及托运人员代交货物而供应部门没有人进场等现象的发生,不仅为假冒伪劣产品混入施工现场提供了有力的帮助,而且造成了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不当,由业主发现时才解决问题的不良情况。
三、电力施工现场质量监控和安全管理的具体方法与手段
质量监控是电力施工现场的重要监控对象,一般来说,分为事前监控、施工中的监控与分项完成的监控。对于设计图纸和原材料半成品以及成品的监控要在分项施工之前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合理的实现事前监控。
针对一些在施工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应该加强建筑现场施工过程中的监控,争取做到实时发现实时纠正,从而把质量问题消灭在施工的过程中。在现实操作过程中,有些分项工程虽然已经完成,可是离整体的交工还需要一段时间,要加强这段时间的产品保护,一直到交工为止。
随着经济的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质量监控的方法和手段必然会朝着更加科学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充分的发挥现有的技术与质量管理方法,进行有机的协调和结合,使整个工程质量处在受到控制的状态,从而达到实时监控的目的。在建筑现场施工的过程中,还要详细的研究每一项工序有可能发生的危险性,充分的了解每一项工序的运作方法,利用鱼刺图或者事故树等科学的研究分析办法,来让施工人员真正的明白和了解其所从事的工作的危险性,根据预测的结果来制定符合实际的预防政策和操作方法,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安全事故的频率与强度。
结束语
综合上文所述,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能否确保科学合理的管理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是社会化和企业化的重要问题。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电力建设管理水平同国外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对电力建设施工建设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是管理人员和从业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为了预防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比如严格的执行项目法人制度、扩大内涵、缩小外延的做法,或者开展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宣传活动,不断的改进新工艺,采用新材料,从而把以上都归入建筑现场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的范围内。与此同时,要调动一切可以发动的积极因素,采取切实有效的手段来进行实时监控,将各种有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的状态内,从而实现生产和质量安全的良性循环建设,加快电网技术的升级,提高电网的技术装备水平与节能降耗水平。
参考文献
[1]邹泓荣.建筑病害诊治实例与工程质量保证[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5(6):23.
[2]梁世连,惠恩才.工程项目管理[M].东北财经出版社,2008,8(6):27.
[3]郭武林.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探讨[J].广东建材,2010,8(5):37.
为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整顿和规范地理信息市场秩序工作方案的通知》(*政办字【20**】98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在全县开展整顿和规范工作,有效遏制未依法取得测绘资质或超越资质等级许可范围擅自采集、加工、提供、使用地理信息数据的行为,依法查处各种地理信息泄密、窃密案件和非法提供互联网地图和地理信息服务,基本杜绝地理信息市场中各种涉外、涉军非法测绘活动,进一步提高地理信息市场监管能力和水平,使地理信息市场秩序明显好转,推动地理信息产业健康发展。
二、工作重点
(一)组织市场检查。对从事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加工、处理、提供和保管以及从事导航电子地图制作、互联网地图和地理信息服务等活动的单位集中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查找问题和漏洞,督促整改,完善制度,从源头上消除各种隐患。
(二)查处违法案件。查处未依法取得测绘资质或超越资质等级许可范围非法从事地理信息生产、加工、处理和使用的行为;查处各种地理信息在提供、使用、生产、出版和传输过程中的、窃密案件和非法提供互联网地图出版行为;查处涉外、涉军非法测绘活动。
(三)开展警示教育。深入开展测绘、国家安全、保密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警示教育活动,选择部分典型违法案例予以通报并曝光,深刻剖析成因和危害,通过“以案说法”的形式,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警示教育功能,不断把整顿和规范地理信息市场秩序工作引向深入。
(四)建立长效机制。针对整顿和规范地理信息市场秩序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健全部门间信息通报和联席会议制度,互通信息、明确责任、协同配合,形成统一监管、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监管机制。
三、时间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20**年8月)。
1、全面动员部署。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国土资源局等部门关于整顿和规范地理信息市场秩序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对专项整治工作作出周密部署和安排。
2、制订具体工作方案。各相关部门按照要求联合制订具体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工作责任。
3、印发整顿和规范地理信息市场秩序工作法律法规文件。
(二)组织实施阶段(20**年8月至20**年10月)。
1、组织自查。20**年8月,组织地理信息产业各从业单位开展自查和整改工作,摸清地理信息市场基本情况。
2、组织抽查。20**年9月,县整顿和规范地理信息市场秩序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自查情况组织抽查工作,对抽查中发现的问题,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处理。
3、开展督查。20**年10月,县整顿和规范地理信息市场秩序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自查、抽查情况,组成工作组进行督查。对督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或重大隐患,依法严肃处理。
(三)落实整改阶段(20**年11月至20**年1月)。
1、督促落实整改。针对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明确整改重点,制订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督促各企事业单位总结经验教训,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市场行为。
2、通报典型案例。根据案件查处情况,集中处理、通报一批地理信息市场违法案件,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开展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力,发挥警示和教育作用。
3、扩大典型经验。总结、交流工作经验,树立先进典型,加强宣传推广,进一步推动整顿和规范工作。
(四)总结验收阶段(20**年2月至20**年3月)。
1、总结工作。县整顿和规范地理信息市场秩序领导小组组织有关单位对本次整顿和规范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分析、总结并形成阶段性成果书面总结,书面材料报市整顿和规范地理信息市场秩序工作领导小组。
2、表彰奖励。总结整顿和规范工作取得的经验,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人员予以表彰。
3、建立长效机制。针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研究提出进一步深化地理信息市场监管工作的意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完善地理信息市场监管措施,建立部门间联合工作机制,提高地理信息市场监管能力。新晨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成立整顿和规范地理信息市场秩序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国土资源局,具体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二)突出工作重点。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和本部门、行业特点,抓住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围绕重点地区或重点企业,明确具体要求,坚持集中整顿、健全监管制度和加强日常监管相结合,务求取得实效。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对网络市场监管带来新挑战
新技术对各级网监部门的技术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网络经营企业不断推出新技术,网络经营主体也持续推出新应用。诸多前沿技术的应用不仅扩大了网络企业与监管部门之间的技术水平差距,而且导致传统的监管技术发展模式难以沿袭和更新。数据挖掘是发展人工智能的关键因素,数据的存在形式不断改变,从最初的声音、文字、数字,到现在的图像、语音、视频,每一次鼠标点击、手指滑动,皆已成为数据。同时,网络经营企业在网络交易过程中产生的商品数据和交易数据,数量大、维度广。海量数据的收集、储存、处理和应用,对于监管部门而言困难重重。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市场监管亟须相应的法律法规配套跟进。 网络经营企业往往视交易数据为战略资产,不主动向任何部门提供,而市场监管部门也缺少向相关企业获取数据的高位阶法律依据。一些商家利用法律上的漏洞,依靠人工智能技术收集买家的个人隐私数据,现有的法律法规难以适应监管部门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实施监管的需要。当出现人工智能应用的重大缺陷或安全隐患时,监管部门无法合理规避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风险。只有制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法律法规,才能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跟上时展的步伐。
监管理念转变迟缓。不少大型网络经营企业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提升到战略层面,大力引进人工智能技术人才,建立研发团队。与其相比,市场监管部门受困于监管人员不足、监管思路陈旧、行动迟缓等,对于网络市场新行业、新业态只能被动跟进,疲于应付,难以有效履行维护市场秩序、营造公平交易环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工作职责。
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网络市场监管的必要性
网络市场主体数量的快速增长,网络交易新业态的不断涌现,给网络市场监管工作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人工智能的机器学习特性特别适用于网络市场监管,可帮助市场监管部门认识和把握网络市场行为特征,发现网络市场交易中的违法违规线索,增强网络市场监管执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网络市场监管能力。
精准监管的客观要求。网络市场具有跨地域性和隐蔽性特点,任何一个地方的监管部门都面临“地域性监管对应全网级市场”的难题。而人工智能技术是处理海量信息、挖掘违法违规网络商品和交易信息的先进方式,能使监管部门更便捷地依据更多数据信息作出决策,减少出错的概率,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分配和利用,提高监管效率。监管部门可以设定相应的算法需求,对全网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提炼,对于违法违规网络交易商品和行为进行有针对性监控,从而明确监管重点,实施精准监管。
公正监管的本质要求。公平公正是网络市场监管遵循的一个根本原则。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以及消费者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社会公众和企业对于公平、公正执法的诉求越来越高。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一方面,可以推动网监执法数据的充分应用,帮助执法人员作出高效、公正的决策;另一方面,可以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助推执法人员强化法治意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市场监管职责。人工智能的机器学习可以在海量网监案例中挑选典型案例和相关法律法规,不仅解决了执法人员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使执法更加透明,还可以对执法人员进行监督,实现程序公正、办案公正,结果公平,从而营造公平竞争的网络市场环境。
增强研判能力的迫切要求。法律总是滞后于损害,只有当主观过错促生了具体行为并造成实际损害之后,法律才能介入,介入的目的也是恢复以前的状态。而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结合就能改变这一现象。只要将网络市场易发违法违规行为动机融合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算法中,便有可能通过搜索全网数据预测违法行为,并提前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和制止,从而将现有的被动式监管转变为研判式监管,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时效性,做到知变在前,有效降低执法成本。
积极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网络市场智慧监管
2016年5月,国务院《“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7年和2018年,“人工智能”被两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正式从国家战略层面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这一系列举措无疑将加速人工智能发展的进程。市场监管部门更应树立时不我待的精神,抓住契机,积极在网络市场监管领域探索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网络市场智慧监管。
加快监管立法进程。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传统市场监管带来重大机遇和挑战。而相关监管原则、监管体系尚处于空白,可能造成人工智能的无序发展。市场监管部门应顺势而为,积极推动网络市场人工智能应用的立法工作,填补法律空白。立法工作必须高度重视数据安全,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为出发点,给网络经营企业发展人工智能设置原则底线,加大对网络经营者利用人工智能实施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并充分考虑处罚的可操作性。立法要把握社会共治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监管、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等多方面作用,确保对网络经营企业人工智能应用全时段、全领域、全覆盖的监管,做到不虚一时、不隙一处、不漏一地。
建立统一的网络市场人工智能监管平台。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当网络经营主体涉足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时,监管难度也不断增加。如果不迎难而上革新技术,下大力气夯实技术基础,势必会丧失对新兴领域的监管能力。因此,必须自主建立统一的网络市场人工智能监管平台,自主完善、自主更新,主动将新技术融入监管执法工作,在实践应用中提升技术水平和监管能力。
第一,依托人工智能平台归集市场主体信息,将监管部门内部的登记注册、监督管理、行政处罚、投诉举报、商标发展、商品质量抽检等各类业务数据以及有关网络交易数据全部归集到网络市场主体名下,并将这些数据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索引,梳理成以网络市场主体为核心,关联人员、商品、行业、区域等维度的全景信息视图。
第二,通过人工智能平台构建相应的模型,及时掌握网络市场主体经营活动的规律与特征,及时发现违法违规线索,提高预测预判能力,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理,减少和防止无效监管,增强网络市场监管执法的针对性。而后,通过信用约束和联合惩戒,增强网络市场监管执法的有效性。
重视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市场监管部门而言,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市场监管中的应用,人才是决定性因素。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把人才作为网络市场监管工作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切实加强人才培养,特别要注重人工智能应用人才的培养。
要加大培养力度。采取多种形式教育和培养一批能设计、懂算法、会应用的监管技术人才,使之成为掌握人工智能理论、方法、技术和应用知识的行家里手。
为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国土资源局等部门关于整顿和规范地理信息市场秩序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在全县开展整顿和规范工作,有效遏制未依法取得测绘资质或超越资质等级许可范围擅自采集、加工、提供、使用地理信息数据的行为,依法查处各种地理信息泄密、窃密案件和非法提供互联网地图和地理信息服务,基本杜绝地理信息市场中各种涉外、涉军非法测绘活动,进一步提高地理信息市场监管能力和水平,使地理信息市场秩序明显好转,推动地理信息产业健康发展。
二、工作重点
(一)组织市场检查。对从事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加工、处理、提供和保管以及从事导航电子地图制作、互联网地图和地理信息服务等活动的单位集中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查找问题和漏洞,督促整改,完善制度,从源头上消除各种隐患。
(二)查处违法案件。查处未依法取得测绘资质或超越资质等级许可范围非法从事地理信息生产、加工、处理和使用的行为;查处各种地理信息在提供、使用、生产、出版和传输过程中的、窃密案件和非法提供互联网地图出版行为;查处涉外、涉军非法测绘活动。
(三)开展警示教育。深入开展测绘、国家安全、保密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警示教育活动,选择部分典型违法案例予以通报并曝光,深刻剖析成因和危害,通过“以案说法”的形式,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警示教育功能,不断把整顿和规范地理信息市场秩序工作引向深入。
(四)建立长效机制。针对整顿和规范地理信息市场秩序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健全部门间信息通报和联席会议制度,互通信息、明确责任、协同配合,形成统一监管、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监管机制。
三、时间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2009年8月)。
1、全面动员部署。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国土资源局等部门关于整顿和规范地理信息市场秩序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对专项整治工作作出周密部署和安排。
2、制订具体工作方案。各相关部门按照要求联合制订具体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工作责任。
3、印发整顿和规范地理信息市场秩序工作法律法规文件。
(二)组织实施阶段(2009年8月至2009年10月)。
1、组织自查。2009年8月,组织地理信息产业各从业单位开展自查和整改工作,摸清地理信息市场基本情况。
2、组织抽查。2009年9月,县整顿和规范地理信息市场秩序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自查情况组织抽查工作,对抽查中发现的问题,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处理。
3、开展督查。2009年10月,县整顿和规范地理信息市场秩序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自查、抽查情况,组成工作组进行督查。对督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或重大隐患,依法严肃处理。
(三)落实整改阶段(2009年11月至2010年1月)。
1、督促落实整改。针对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明确整改重点,制订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督促各企事业单位总结经验教训,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市场行为。
2、通报典型案例。根据案件查处情况,集中处理、通报一批地理信息市场违法案件,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开展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力,发挥警示和教育作用。
3、扩大典型经验。总结、交流工作经验,树立先进典型,加强宣传推广,进一步推动整顿和规范工作。
(四)总结验收阶段(2010年2月至2010年3月)。
1、总结工作。县整顿和规范地理信息市场秩序领导小组组织有关单位对本次整顿和规范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分析、总结并形成阶段性成果书面总结,书面材料报市整顿和规范地理信息市场秩序工作领导小组。
2、表彰奖励。总结整顿和规范工作取得的经验,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人员予以表彰。
3、建立长效机制。针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研究提出进一步深化地理信息市场监管工作的意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完善地理信息市场监管措施,建立部门间联合工作机制,提高地理信息市场监管能力。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成立整顿和规范地理信息市场秩序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国土资源局,具体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二)突出工作重点。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和本部门、行业特点,抓住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围绕重点地区或重点企业,明确具体要求,坚持集中整顿、健全监管制度和加强日常监管相结合,务求取得实效。
一是开展消费维权社会宣传活动。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特种设备安全法》、《广告法》等与广大消费者切实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及配套法规、规章为重点,多种方式开展普法宣传;采取政务访谈、专版专栏等形式,与新闻媒体合作开展宣传活动,展现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亮点和工作成效;充分利用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型媒体快速高效、信息量大、覆盖面宽的特点和巨大的影响力,传递市场监管正能量,引导舆论导向,引导和支持广大消费者理性安全消费,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是开展网络交易平台教育宣传活动。重点宣传《网络交易管理办法》、《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履行社会责任指引》等法律规定,适时2016年《天津市网络商品交易市场分析报告》,强化网络交易平台主体责任,倡导企业重诺守信、诚实经营,督导第三方交易平台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和法定义务。
三是开展《网络购买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暂行办法》宣传活动。在新闻媒体公开解读国家工商总局《网络购买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暂行办法》,对相关企业负责人集中进行宣传培训,扩大新规章的社会知晓度。
四是开展学校食品安全宣传培训活动。会同市教委组织召开学校食品安全业务培训会,学习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提高食堂人员素质和意识。
五是开展特种设备宣传活动。发放电梯安全宣传材料,加强特检人员服务意识教育,做好特检技术支持保障工作。
六是开展妇女儿童消费安全宣传活动。以关注妇女儿童消费安全为主题,组织区市场监管局开展消费维权进校园、进景区、进社区、进超市、进商场宣传活动,提升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关注度。
七是开展计量知识宣传活动。开放天津计量博物馆,举办“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让计量走进你我身边”公众开放日活动;依托天津计量院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平台、计量院电子显示屏等载体,滚动播放紧扣3·15主题的法律法规、典型案例、维权小常识、标语等内容,提高广大消费者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意识。
八是开展纺织纤维制品宣传活动。对销售絮用纤维产品商户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制作宣传单并发放企业,对纺织品、纸制品等开展产品质量简易辨别、法律法规讲解等宣传活动,开放纺织纤维所实验室,让报检客户更加了解产品检验的流程。
九是开展走进“食检院”主题宣传活动。组织食品生产企业开展“了解食检院、认识检验室”讲解宣传、“开放实验室,走进食检院”参观活动;聚焦食品消费维权热点问题,开展研讨、座谈活动,推动形成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工作格局。
十是开展质检免费咨询服务活动。拟在和平区和平路百信珠宝城、国家金银饰品质检中心(天津)分场点开展质检免费咨询服务活动。
十一是开展农资示范店授牌及相关宣传活动。召开现场会,开展天津市农资经营管理示范店授牌暨红盾护农行动宣传咨询活动。
十二是开展消防产品监管执法活动。落实《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防范工作实施方案》,加强生产、流通领域消防产品质量监管,依法查处生产假冒伪劣消防产品违法行为。
十三是开展计量监督专项抽查活动。组织对金银饰品店和眼镜店电子天平和电子验光仪、焦度计进行检定抽查,对部分区域种子、化肥、饲料等农资产品组织开展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监督专项抽查。
十四是开展药品质量提升活动。组织区市场监管局针对2016年量化分级管理评级B级以下企业、高风险企业和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检查和风险排查抽验,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药品安全事件。
十五是开展食品生产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督导活动。公布我市食品生产企业监督抽检信息,召开大型食品生产企业工作座谈会,听取企业意见建议,推动企业带头落实食品安全制度,发挥行业引领示范作用。
十六是开展餐饮服务“名厨亮灶”示范建设现场观摩活动。拟在北辰区组织现场观摩小餐饮示范一条街名厨亮灶建设情况,邀请记者和消费者代表参加。
十七是召开消费维权联席会。召开消费维权联席会议,通报2016年度消费者投诉举报情况,加强内部横向沟通,形成维权合力。
十八是召开推动企业完善自律制度座谈会。座谈交流企业建立小额消费纠纷快速解决暨无障碍退换货、消费环节经营者首问和赔偿先付制度的落实情况,研讨工作难题,增强企业消费维权主体责任,促进消费和谐。
十九是召开对接街镇便民服务中心维权工作座谈会。进一步掌握区市场监管局推进街镇消费维权服务站工作流程、运行情况、存在问题,研究制定工作规范,统一对接实施标准,不断提升消费维权服务站工作水平。
二十是开展消费维权服务站食品安全培训活动。以食品安全为重点,针对投诉举报的热点,对大型商场、超市等消费维权服务站进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培训,规范食品企业诚信守法经营。
二十一是开展“局长接线日”活动。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的工作安排,适时在市政府便民服务热线开展12365局长接线日活动。
二十二是开展投诉举报平台开放日活动。邀请本市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消费者代表等现场观摩投诉举报中心,主动征求意见建议,提升投诉举报平台服务水平。
二十三是开展全国首个消协团体标准活动。落实《天津市消费品和装备制造业标准和质量提升实施方案》,联合检测机构、行业组织、相关企业共同速干衣团体标准,设置售后服务条款,展现消协团体标准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并积极引导企业产品升级和消费者品质消费。
二十四是开展电动自行车比较试验活动。引入“公证”环节对20件电动自行车进行抽样,试验比较淋水性能、耐燃等检测指标,将比较试验结果向社会,指导消费者科学合理选购电动自行车。
二十五是开展诚信服务单位授牌活动。在前期开展第二批诚信服务单位推荐活动的基础上,向获得推荐的保险、服装、绿色食品、老字号等行业企业授牌,并结合全运会相关要求,联动区消协开展走进企业消费体察活动,引导监督企业诚信经营。
二十六是组建新一届3·15志愿者团队。通过媒体公开招募3·15志愿者公告,通过资料审核、现场交流、名单公示等环节,组建2017届消费维权社会监督员志愿者团队,并召开成立暨培训大会。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nanbo”为你整理了这篇市场监管2020年亮点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武进区市场监管局牢记“高质量”发展要求,紧扣区委“六提工程”,以“抗疫情、守底线、保民生”为主线,全力推进市场监管领域各项工作,市场监管事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市场监管领域2020年亮点工作
1.疫情防控方面:率先在全市开展民用口罩质量监管,推动区政府召开全区口罩及熔喷布行业综合整治会议,并牵头制定《武进区熔喷布及民用口罩行业规范整治提升辅导意见》,有力的遏制了区域性产品质量风险的发生。
2.质量提升方面:新誉集团有限公司荣获2020年省长质量奖,也是2020年常州市唯一一家获得2020年省长质量奖的企业。江苏龙城精锻有限公司成为我区首个入选“江苏精品”的重点培育企业。
3.商标品牌方面:“礼嘉葡萄”获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是继2008年“阳湖”水蜜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后,我区第二件成功注册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4.知识产权方面:联合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于4月启动了“绿荷”知识产权强企行动,此项目纳入到了区委改革创新项目之中。同时,联合区法院、检察院、公安分局,出台《关于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行政与司法协同联动 民事与刑事相互衔接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了区域内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5.信用监管方面:部门联合双随机工作加速推进,全区16个部门建设了“一单两库”,开展跨部门联合抽查任务17次。通过江苏省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参与双随机工作的区级部门数达到28个,抽取主体数4107户,结果回填率达93.62%。顺利完成企业年报工作,全区企业年报率达90.8%。
6.食品安全方面:全面开展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并于今年9月顺利完成了创建工作的省级现场复核考评。
7.安全生产方面:在嬉戏谷举办大型游乐设施应急演练活动。市、区两级特种设备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以及雪堰镇、太湖湾管委会参加本次游乐设施应急演练观摩。
二、市场监管领域主要数据指标完成情况
今年以来,在疫情的影响下,市场监管领域依然保持了稳中向上良好趋势,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均在预期之内。质量品牌取得新收获。截至11月底,全区累计申请商标8900件,注册5205件,有效注册量为39940件。4家企业申报常州市市长质量奖,推荐4家“江苏精品”重点培育企业。完成12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研制工作,1家企业获得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试点立项,2项标准获得省地方标准立项。助企服务取得新成效。全区共完成专利申请11322件,专利授权9647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为63.13件。共办理动产抵押登记377件,担保主债权26.5亿元;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23件,完成质押融资3.2亿元;协助丰田等知名汽车公司开展打假维权,得到企业高度认可。民生实事取得新成绩。全年开展食品抽检5610批次,完成药品抽检150批次,医疗器械国家级、省级抽检共计58批次,总体情况平稳良好。全年新增2家“安心菜场”,新入网“阳光餐饮”单位2073家。推进医院、学校、大型商超重点领域电梯安全责任保险,目前保险覆盖率已达70%,预计年末可达85%。信用监管取得新进展。省市场监管信用平台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全区共计用户41个(区级机关31个,乡镇10个)。共录入各类信息121064条,行政处罚公示率达到94%。同时,累计将7411户(次)市场主体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清理吊销1088家长期未经营企业,共为企业开出信用证明273份。执法护航取得新突破。共查处一般程序案件288起,受理调处投诉举报16031件(全年预计约20000件)。其中,区市场监管局办理的一起网络刷单案入选长三角联动执法十大案例目录,办理的一起恶意注册“火神山、雷神山”商标案入选第二届长三角地区市场监管执法协作会议典型案例汇编。
三、市场监管领域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1.始终站在“抗疫”一线。从1月23日起,区市场监管局迅速动员,全员投入到“抗疫”之中。一是全面落实责任分工。加强集贸市场监管,杜绝野生动物及活禽交易。累计检查农贸市场及花鸟市场2886个(次),关停活禽交易的市场48家,检查各类野生动物经营户9919个(次),监测电商平台(网站)673个次。劝阻256家饭店取消宴席接待807场次,劝阻农村集体聚餐441场次。检查药械经营企业500余家(次),统计排查购买发热感冒药品2万余人次。二是开展防疫物资质量监管。率先在全市开展民用口罩质量监管,推动区政府召开全区口罩及熔喷布行业综合整治会议。疫情期间,共排查全区口罩生产市场主体892家,熔喷布市场主体数量225家。牵头制定《武进区熔喷布及民用口罩行业规范整治提升辅导意见》,受理关于口罩及熔喷布的投诉举报1200余件,并立案查处78起。三是积极助力复工复课。我局通过联合排查、实地走访、现场指导等多项举措保障疫情期间的企业及学校安全。累计检查食品生产企业近100家,现场指导企事业单位食堂近500家,学校食堂及大型商超做到了全覆盖。全区没有发生因为食品及餐饮导致的疫情传播事件。采取“兜底式”特事特办助力复工企业员工用餐,批准了7家大中型餐饮单位供应团餐,既筑牢了疫情防控堡垒,又解决了企业员工的用餐问题和缓解了餐饮业的经营困境。
2.始终保持安全监管压力。今年以来,区市场监管局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为抓手,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关于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会议精神,全力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一是夯实监管基础。制定印发了《武进区市场监管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在特种设备监管科加挂安全生产科牌子,统一协调相关条线及各分局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开展。针对安全生产领域新形势、新要求,制定《关于强化市监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指导意见》,细化有关特种设备和产品质量相关案件的裁量标准,在法定的处罚幅度内加大处罚力度。二是明确清单内容。制定了《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任务清单》,进一步梳理出《特种设备专项整治企业检查参考清单》,对涉危化品企业,大型游乐设施单位、气瓶充装单位、电站锅炉企业进行再明确,为开展监督检查提供更明确的企业信息。三是开展自查自纠。要求各企业严格按照特种设备相关管理规定和操作规程使用,真正做到“三落实、两有证、一预案”,坚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下发了《特种设备隐患自查自纠表》,收到5058企业反馈的31337台特种设备的自查情况,其中自查发现一般隐患1232个,覆盖全区79%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82%的特种设备,均已督促企业进行整改。四是强化监管力度。根据责任分工,区市场监管局积极组织开展燃气灶具及配件、特种设备、电动自行车等安全专项整治,督促企业落实隐患整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区市场监管局共组建检查组1300个,出动检查人员3188人(次),检查企业1764家次,其中涉危化品企业60家(含充装单位),涉及特种设备3973台套,累计发现隐患4133条,已整改完成3408条,开具监察指令书212份,其中对发现的42起严重隐患进行立案调查。全区特种设备超期未检率保持在0.5%以内,特种设备本体安全可控。
3.始终关注民生领域需要。一是扎实做好为民实事。以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为抓手,全力提升群众食品安全体验。加大食药风险预警力度,共抽检各类食品5610批次,已出具检测结果的4514批次,合格率为98.8%。完成食用农产品快检约5万余批次,完成药品抽检150批次,医疗器械国家级、省级抽检共计58批次,总体情况较为良好。今年全区新入网“阳光餐饮”单位2073家,基本完成全区5500家的目标任务。二是强化食药安全保障力度。在日常监管的基础上,针对食药安全重点领域,开展婴幼儿配方乳粉、冷冻冷藏肉品风险排查、中药饮片,医疗器械“清网”等各类专项检查20余次,累计检查食药经营主体近2万家(次),发现的问题隐患均已整改完毕。以区政府名义《武进区食品小作坊禁止生产经营品种目录》,全面实施食品小作坊“负面清单”管理。完成中高考、“两会”、体育赛事等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9次。着力加强疫苗质量、冷链管理等重点领域监管,先后对1家疾病控制机构、18家疫苗接种单位、医疗器械第三方平台开展检查,总体情况符合要求。三是强化市场价格保障。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区级公平竞争审查引入第三方机构评估试点工作。会同发改、司法、财政、商务四部门,在全区范围组织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清理工作。紧紧围绕“米袋子”、“菜篮子”和有关民生商品市场价格,开展价格监管。严格执行涉企收费“三不准、三确保”要求,加强水、电、气等领域价格监管,积极调动行业协会积极性,配合开展专项治理,退还电费52万元,有力的支持了全区企业的复工复产。四是强化消费权益保障。举办了以“凝聚你我力量”为主题的“3?15”线上宣传活动,通过电视台、电台、局微信公众号、报纸、企事业单位显示屏等平台,广泛开展消费权益保护宣传,取得了较好效果。进一步加强投诉举报的受理处置,累计接收、分流、转办各类投诉举报计16031件,办结15384件,办结率达95.96%,共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23.56万元。继续做好消费投诉公示工作,在区政府网站公示各类投诉信息共计10大类4073条,倒逼市场主体规范自身经营行为。
4.始终突出营商环境优化。一是积极推动信用体系建设。全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牵头开展部门联合双随机17次,完成部门内双随机任务74项。持续扩大省市场监管信用平台应用范围,全区41个(区级机关31个,乡镇10个)部门共录入各类信息121064条,行政处罚公示率达到94%。落实“列异企业”清理吊销工作,累计将7411户(次)市场主体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清理吊销1088家长期未经营企业。扎实开展企业年报工作,全区企业年报率为90.8%。积极开展信用服务工作,为企业开出征信证明273份。二是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强企行动。全区共完成专利申请11322件,专利授权9647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为63.13件。积极开展项目申报工作,共组织企业申报省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19项、省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1项、市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项目20项。积极组织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贯标备案,全区近300家企业完成备案工作。持续加强商标指导工作,礼嘉葡萄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成为我区第二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三是加大质量提升和标准化建设助企力度。加大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推广力度,组织4家企业申报常州市市长质量奖,推荐4家江苏精品重点培育企业,新誉集团有限公司荣获2020年江苏省省长质量奖,10家企业获得2020年度质量信用A级企业。稳步推进标准化建设,完成12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研制工作,1家企业获得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试点立项,2项标准获得省地方标准立项,全区今年新增自我声明公开企业的标准达1168个。四是积极强化重点领域执法工作。结合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等要求,区市场监管局围绕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制假售假、侵犯知识产权等方面加强执法,着重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全面禁售长江非法捕捞渔获物专项行动。立案查处各类案件288起,恶意注册“火神山、雷神山”商标案入选第二届长三角地区市场监管执法协作会议典型案例汇编。
四、市场监管领域2021年工作计划
2021年,区市场监管局将紧紧围绕“一区一城”目标定位,以助力“高质量”发展为己任,全面落实“六稳六保”要求,全力履行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职能责任,为争创“美丽常州”建设的武进示范贡献更加积极的力量。
1.以系统化为目标,完善体系制度提实效。一是完善“审管联动”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与区行政审批局的“审管联动,告知承诺”工作制度,理顺审批部门与监管部门的协同机制,从源头抓好市场主体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形成体系化的“事前准入、事中监管、事后惩治”工作机制,推动市场主体责任有效落实。二是切实贯彻监管执法一体化。强化制度执行的刚性力度,破除监管与执法之间的藩篱和障碍,着重于简化程序、保障规范,把监管过程中形成的证据作为执法的基础,当场处罚和简易处罚在监管环节上就予以解决。在法定程序的前提下,在一些领域探索实施模块化、标准化程序。三是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牵头制定《武进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抽查事项清单》,系统化推进全区市场监管领域的16个部门开展联合双随机监管。真正形成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2.以科学化为指导,助力高质量发展促实效。一是积极推进质量提升行动。加大各级标杆企业培育工作,建立培育库名单。年内组织1-2家企业申报省长质量奖;3-5家企业申报市长质量奖。做好“江苏精品”认证工作和省质量信用等级AA级及以上企业评价现场核查工作。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标准的研制工作,力争全年企业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5项以上。积极申报地方标准项目,鼓励企业积极开展团体标准的研制工作,完成1项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的验收工作。二是强化知识产权助企行动。高水平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在全区高新技术企业中的覆盖率达100%。针对省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项目、中国专利奖、江苏省专利奖等,组织服务机构对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进行培训辅导,力争在知识产权重点项目和重点奖项上获得新突破。加大与行业协会、法律服务机构等的对接交流,优化“绿荷”系列培训课程,为企业提供完善的知识产权维权及援助服务。三是开展营商环境提优行动。进一步巩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年报率,2021年全区企业年报率力争达到90%以上。强化“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结果在信用联合惩戒工作中的运用,加强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持续清理长期未经营企业,并将企业征信证明、企业档案查询与市场主体年报一同纳入到信用监管之中。2021年计划召来“双随机、一公开”联席会议2次,开展部门联合抽查18次。持续推进非法金融活动广告监测排查,开展互联网广告抽查,加强开展网络交易市场日常巡查,积极维护广告行业和网络点航的市场秩序。同时,针对不公平格式合同泛滥的领域开展重点监管整治,严厉查处违法行为。四是实施重点领域执法亮剑行动。重点推进全面禁售长江非法捕捞渔获物专项行动,加大涉危化品、电动汽车(自行车)、机动车、油品等涉及市场监管领域的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开展打击假冒伪劣、打击侵犯知识产权执法行动,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食盐是人民群众生活必需品,食盐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非法经营食盐案件,使用不合格食盐、工业盐加工食品案件时有发生,全市食盐安全形势更加严峻复杂。各乡镇和市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食盐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把保障食盐安全放在重要位置,作为保障民生和落实盐业体制改革任务的重要内容。要按照依法治理、标本兼治的要求,全面加强食盐流通、使用全过程安全管理,依法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使用假冒伪劣食盐以及在食盐中掺杂掺假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保障食盐安全。
二、健全完善食盐安全管理体系
市政府成立“全市食盐安全管理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盐务局局长担任副组长,发改委、经信委、公安局、市场监管局、卫计委、盐务局分管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盐务局,盐务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联系,牵头组织实施食盐安全管理专项行动。各乡镇人民政府对本乡镇食盐安全负总责,要认真履行食盐安全属地管理职责,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领导机制,加强对食盐安全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制定具体措施,细化任务分工,坚持把推进盐业体制改革与提升安全监管能力结合起来,在力量配备、资源配置、投入保障等方面予以倾斜,确保满足食盐安全监管工作的需要。
三、着力提升食盐安全保障工作水平
1.强化我市食盐市场监管。要围绕保障全市合格碘盐供应和全市人民群众食盐安全,突出对重点地区、重点环节的日常市场巡查,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盐业市场整治行动。各相关执法部门在开展食品安全的市场检查和阶段性市场整治过程中,要将食盐市场情况一并列入检点,加大对食品流通、生产、餐饮等环节食盐抽检力度。要强化对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用盐情况的监管,督促使用合格碘盐原料。要对采购、使用来源不明、标识不清的食盐原料或工业盐(工业废渣盐)的行为进行查处。积极配合盐务部门开展盐业市场专项整治联合执法,确保全市人民群众食盐安全。
2.加强对工业盐经营环节的整治。市场监管部门要对工业盐零售单位进行一次全面清理,配合盐务部门建立登记备案管理制度,严把市场准入关。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对将工业盐直接或间接销售到食盐市场的,要及时移送公安部门立案侦查,依法从重、从严打击。对查实使用假冒伪劣食盐用于餐饮、食品加工的单位和个人,一律将其列入黑名单,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确保我市盐业市场的长期稳定。
3.健全盐业市场长效监管机制。领导小组要适时召开盐业市场管理专题会议,及时了解研究盐业市场状况,协调各相关执法部门建立健全正常的市场监管协作机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盐业市场监管。盐务部门要加强农村食盐安全访万家活动和食盐安全放心店建设,充分发挥农村食品协管员、信息员作用,将管理触角延伸到农村。
4.加强食盐安全管理的舆论宣传。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普及食盐安全知识,广泛宣传涉及盐业管理的法律法规,增强广大群众的守法意识、维权意识和科学补碘意识,提升全社会的食盐安全意识,引导消费者从正规渠道购买食盐。要及时反映专项整治成果,披露典型案例,公布制贩假盐企业“黑名单”,营造强大的舆论声势,形成对制贩假盐等违法行为的强大震慑。
2011年春节即将来临,各类市场交易活动趋于活跃,大风、干燥天气越来越多,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火灾爆炸等重特大事故进入多发时期。为确保人民群众过上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现就节日期间市场监管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节日市场监管工作。
节日期间历来是市场安全事故易发与高发时段,加之近阶段食品价格持续走高、不法分子不惜制假售假获取高额利润,使得食品安全风险增加。为此,各分局应充分认识加强节日市场监管的重要意义,以对人民群众生活和身体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统一协调内部职能机构,认真组织安排好节日期间市场专项检查和各项管理工作,做到任务明确、监管到位、督查到位、责任到位。
二、突出重点,千方百计确保节日消费安全。
各分局要结合节日市场消费特点,紧紧围绕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食用油、蔬菜、猪肉、粮食、禽蛋、乳制品、糕点、儿童食品、保健食品、酒类、小食品等重点商品,以城乡结合部、旅游景区、车站码头等为重点区域,以批发市场、集贸市场、乡村集市为重点场所,集中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短斤少两等违法行为,适时公布典型案例,及时销毁假冒产品,以此震慑不法分子、维护市场秩序,切实规范食品经营行为。
三、强化协作,严格规范春节期间市场秩序。
各分局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及时互通信息,认真履行职责:一要加强与物价部门沟通配合,严厉打击哄抬价格等炒作行为。2010年7月以来,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国内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以及蔬菜、畜禽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快,加大了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生活负担,迫切需要我们严厉打击价实不符、掺杂使假等扰乱食品市场秩序违法行为,严格按照《价格法》等法律法规,配合打击和查处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炒作行为,确保节日市场繁荣稳定;二要加强涉危市场主体管理,保障危险品经营安全。重点加强对销售烟花爆竹经营户的管理,凡烟花爆竹批发与零售企业应在登记注册地点销售,城镇农贸市场内与人员密集场所不得摆摊销售烟花爆竹,不得允许走街串巷销售烟花爆竹;三要加强与旅游部门沟通配合,确保假日旅游市场秩序。切实加强对旅游商品交易市场、旅游景区景点巡查及对旅游景点食品安全检查,严厉打击非法经营旅游业务、销售假冒伪劣旅游商品、无照经营、骗买骗卖等行为,积极创造安全放心的旅游购物环境。
四、强化监管,致力确保节日期间市场安全。
各分局要认真落实履行管理职能,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监督管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制:一要强化市场内消防安全。积极联合消防、安监部门,对辖区内所有商品交易市场进行一次全面消防安全检查,特别要进一步强化市场主办者、经营者的消防安全责任,明确市场主办者为市场消防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落实。要检查督促市场主办者切实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工作制度和应急措施,增强经营者消防安全意识。要检查督促市场内是否配备专职或兼职消防安全人员、消防设施是否符合消防安全技术规范等。各分局在组织开展节日市场检查中发现的重大消防安全隐患,请及时上报县局市场合同科和函告本级消防部门,坚决杜绝火灾事故隐患,确保市场安全运营;二要强化对市场涉及安全生产重点环节和重要设备设施的监管。地区已长时间没有雨雪天气,使得节日期间暴风雪可能性加大,需要各地进一步加强对市场内有关设备设施的安全检查,督促大棚市场主办方加固防雨、雪棚顶,坚决杜绝市场内占道经营等不安全行为,确保消防通道安全畅通。
五、重视数据采集录入,强化市场信用管理。
农产品是群众的生活之需。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农产品正常的生产流通和价格秩序,既是保持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一项民生之策,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期,一些地区的少数经营者利用发生自然灾害,部分农产品生产和价格波动之际,捏造和散布虚假的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牟取暴利;部分不了解实情的媒体报道炒作,助推价格上涨,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农产品市场秩序。由于兰渝铁路等重大项目实施,外来务工人员增多,商品供应紧张,少数农产品也出现了价格波动,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是促进价格总水平趋于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安定人民群众生活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要职责所在。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要把加强农产品价格监管和维护市场秩序作为当前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来抓,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依法查处和严厉打击各种违规行为,切实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二、进一步完善措施,全力保障农产品市场健康有序运行
要按照县政府的总体要求,高度重视农产品生产发展、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工作。农业部门要深入企业、市场了解掌握大蒜、绿豆、玉米等农产品供应、销售、市场价格等情况,正确引导农民合理种植,稳定农产品种植面积,优化种植结构。商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产销衔接,加强农产品产销信息,减少中间流通环节,确保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物价部门要密切关注农产品价格动态,加强农产品市场的监督检查,加强监测分析预警,启动重点农产品价格日监测报告制度,发现异常情况迅速向县政府和上级物价部门报告,并查明情况,必要时依法采取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确保市场供应价格基本稳定。金融部门要加强农产品交易资金监管,预防和制止社会游资对农产品进行投机炒作。
三、组织力量,集中开展农产品市场专项整治行动
要切实加强对农产品收购、流通等环节市场交易和价格行为的监管。近期,组织物价、商务、工商等部门,对农产品市场交易和价格情况开展一次全面检查,重点查处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的行为;查处市场旺销情况下,多进少售、只进不售或者囤积拒售,加剧市场供应紧张的囤积居奇行为;查处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本没有明显变化,大幅度提高销售价格,牟取暴利的行为;查处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的行为;查处垄断货源、阻断流通渠道,造成市场脱销断档的行为。对违法违规行为,要严肃查处,从重从快,严厉打击。对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社会影响大的案件,要依据《价格法》和《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没收全部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00万元以下罚款。对屡查屡犯的,要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营业执照。对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正确引导舆论,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
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客观全面报道农产品生产供应和消费情况,积极引导经营者和消费者正确认识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裕的市场形势,促进诚信经营和理性消费。新闻媒体不得随意未经证实的农产品产量和价格变动的消息,防止利用新闻报道为农产品炒作行为推波助澜。要大力宣传政府在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保障农产品生产者、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方面所采取的政策措施,扩大政策知晓面,教育引导群众理性消费,防止上当受骗。要畅通举报渠道,通过有线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安排专人值守12358价格举报电话和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电话,确保举报和投诉电话畅通,认真受理群众举报,及时调查核实。举报案件一经查实,要严肃处理,并对举报有功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
一、机制上要联动
(一)建立局局横向联动机制
要建立县区局与县区局之间协调配合的市场监管执法工作联防联动机制。在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工作中,县区局之间适时通报监管执法工作情况和相关文件资料,互相通报相关案件和市场监管信息,对本辖区范围内其他县区局管辖的案件和案件线索及时移交和通报,对其他县区局市场监管执法涉及本辖区的工作积极配合,对本局机关查办的案件涉及相关工商机关及相关部门的,召开联席会议,通报情况,强化协调配合。形成局与局之间协作配合“横向联动”机制。
(二)建立局所纵向联动机制
要建立县区局与工商所(分局)之间政令通达、高效运转的层级联动机制,在查办各类经济违法违章案件时,县区局强化指挥、督查、协调,工商所(分局)强化请示、汇报、执行,并在缺乏办案手段,遇到难以办理的案件或不宜直接参与的监管难题时,县区局派出专案组或检查组直接介入查办和调查,化解工商所(分局)的工作压力和矛盾,清除执法障碍。形成政令通达的局所“上下联动”机制
(三)建立所所横向联动机制
工商所(分局)在执法力量不足无法单独完成工作时,与邻近的工商所(分局)通过召开联席会议、互通情况,进行执法合作与配合,请求邻近工商所(分局)增援;相邻的工商所(分局)在辖区交界结合部开展联合巡查执法或交叉互查。形成工商所(分局)与工商所(分局)之间协作配合的“横向联动”机制。
(四)建立所片纵向联动机制
工商所(分局)针对片区监管执法盲点,开展全方位市场巡查,指出工作不足;片区管理人员在市场巡查过程中,遇到难以办理的案件或不宜直接参与的监管难题,作为协办提供线索,工商所(分局)市场巡查组进驻主办,清除执法障碍。
(五)建立片片横向联动机制
推行片区管理员市场监管执法责任制,实行辖区化、网格化管理,在片区查处无照经营等违法违章行为时,以案件发生地片区管理员为主,各片区互帮互动,联合执法,增强执法力量,提高执法效率。建立片区之间巡查配合机制,在片区管理员无法独立完成工作时,片区管理员与片区管理员加强协调沟通,与相邻片区进行互动式巡查。
建立横向联动机制,有利于在进行跨区域作战时,形成互通情况,通力合作的良好局面,使违法者无处藏身,使违法者得予从快绳之于法律法规的制裁。建立纵向联动机制,有利于上情下达,下情上传,政令通达,迎刃而解监管执法难题。
二、工作上要联动
1、建立互动联动的快速执法机制。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分别建立应急执法队,局所联动,对突发事件或重大复杂案件,在第一时间组织执法力量,第一时间赶赴事发现场,第一时间有效控制局面,第一时间依法妥善处置。并建立市场预警机制,时刻把握市场动态,及时掌控案源案情,加强跟踪监管,提高预警能力。
2、建立互动联动的管理机制。一是完善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科学定岗、定员、定责,实行岗酬对应,细化工作任务,明细工作职责,明确项目工作具体工作责任人,建立局、所和片区之间协调有序、职责分明的工作联系制度;二是创新工作管理机制。年初各单位根据上级工作目标要求制定工作进程表,工作中,明确工作联系人,落实责任,有效实现局、所和片区三级业务工作的互动联动。
3、建立互动联动的监督机制。一是实行监管执法定期分析制度。工商所和片区管理人员每月结合工作情况分析本部门在监管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写出分析报告,提出建设性意见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并实行优质报告奖励制度。二是实行双向检查考核奖惩制。县(区)局负责检查考核工商所,工商所负责检查考核片区,对检查出问题的,对检查单位进行奖励,对被检查单位或个人惩罚。同时,建立工商所(分局)和工商所(分局)之间交叉考核评价机制,以达共同促进,共同提高。三是实行缴费管理奖惩制。对年初下达的行政性收费预算进行层层分解,完不成预算基数的单位或个人进行惩罚,对超额完成预算基数的进行奖励。
4、建立互动联动的内外运行机制。一是完善内部联动机制。加大岗岗之间的监督管理力度,建立业务岗位或个人实施、受理、处理业务登记台账,及时登录业务发生情况,层层质量把关,提高办事效率。二是实行阳光作业。在办公场所醒目位置分别开设政务公开栏,全面公开工作职能、办事机构、工作人员身份,公开涉及本级行政许可事项项目名称、依据、条件、需要提交的文件材料目录、办理时限、收费标准和收费依据,公开行政许可结果,公开企业基本信息、典型案例,涉及工商所(分局)办理的行政许可事项项目名称、依据、条件、需要提交的文件材料目录、办理时限、收费标准和收费依据,个体工商户管理费、集贸市场管理费收费标准和收费依据,按户公开个体工商户管理费核费、收费情况。
5、建立互动联动的上下考核机制。实行层层考核
机制,县局检查考核工商所,工商所检查考核片区,按月检查考核,年终累计汇总,得出年终得分。实行考核连带责任制,改变考核单一做法,即对下级相关业务考核与上级主管业务部门考核进行双向奖惩。
6、建立互动联动的左右运行机制。建立局与局之间、所与所之间、片区与片区之间联席会议制度,联合执法制度,案件抄告制度,案件移送制度,重大情况通报制度,案件查办信息互通互馈制度。
2012年工商行政管理局认真贯彻总局、省市局部署和要求,精心组织实施,扎实开展红盾护农行动,加大违法农资案件的查处力度,全面规范农资经营行为,有效维护了农资市场秩序。但目前农资市场秩序不规范问题还很严重,假劣农资损害农民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为巩固前一阶段农资市场监管工作成果,创新工作思路,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监管效能,推动农资市场监管工作迈上新台阶,根据总局、省市局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现就2013年我县红盾护农行动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2013年全县红盾护农行动总体要求是,紧紧围绕总局、省市局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坚持标本兼治、打防结合、重在治本的原则,切实做到突出重点和整体推进相结合,加强日常监管和深化专项整治相结合,继续深化“四规范两促进”的工作措施,创新监管方式,强化技术支撑,稳步推进农资市场信息化建设,提高可追溯监管能力,提升农资市场监管效能,把红盾护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主要工作任务
要结合本辖区实际,梳理查找监管漏洞,着力解决监管空白、经营者义务履行不到位等问题,明确监管职责和监管要求,以实现经营者主体合法、质量合格、行为合规为工作目标,强化农资市场日常监管,确保履职到位。建立以经营主体信用分类监管、经营者自律、创建农资经营示范店为重点的信用管理体系,促进农资连锁经营。
1.严把农资市场主体准入关。全面清查辖区内农资经营主体,并建立台帐。切实做到农资经营主体底数清、情况明、数字准。依法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和一照多点、非法出租转让营业执照等违法行为,确保经营主体资格合法有效。
2.严格监管农资商品质量。及时跟踪消费者申诉举报和市场检查发现的农资商品质量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管执法,并将有关情况及时通报相关职能部门和行业组织,促进源头治理和行业自律。
3.严格规范农资经营行为。各分局认真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制,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依法查处经营国家明令禁止、过期、失效、变质等不合格农资商品;掺杂使假,以次充好以及伪造、涂改生产经营单位名称、地址、有效期、有关质量标识;利用境外虚假登记的企业名称并以委托加工、授权使用、监制等名义加工生产“傍名牌”产品等违法行为。
4.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开展以保春耕、保夏播、保秋种为主要内容的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下称专项行动),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
5.健全农资经营者自律制度。要强化农资经营者诚信经营责任意识,积极引导农资经营者建立健全自律机制和管理制度,把好进货关、销售关和退市关,确保供货者主体资格合法、购入商品来源正规可靠、质检合格报告真实有效,防止不合格农资流入市场。
6.推进农资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制度。要将农资经营者经济户口管理、信用分类监管制度相结合,依据经营者守法诚信情况,对信誉好的经营主体给予扶持和鼓励;对失信和具有不良记录的予以警示或限期整改,并列为重点监测检查对象;对多次违法违规、情节严重的依法严肃查处,引导农资经营者诚信经营。
7.推进农资经营示范店创建活动。要加强对农资经营示范店的监督检查,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考核,根据日常监督和消费者投诉等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对抽查发现确实有问题不符合条件的应予摘牌,确保农资经营示范店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和代表性。
8.深入推进多种形式的农资连锁经营。督促农资连锁经营龙头企业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规范化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在农资连锁经营龙头企业中开展规范化管理达标活动,提高优质农资配送率和市场占有率。
三、专项行动领导小组
为切实加强2013年红盾护农工作,现成立工商局红盾护农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负责统筹部署、协调、指导、督查全县红盾护农专项行动。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场合同科,负责协调、指导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兼任。
四、专项行动步骤
(一)积极开展“春季农资打假保春耕”行动(3月至4月底)。
积极开展“春季打假保春耕”行动。各分局要加大市场巡查力度,认真规范农资经营主体资格,要结合年检、验照等工作,加强对农资经营单位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无照经营和超范围经营农资违法行为。
各分局重点检查农资经营者是否建立购销台账、是否执行索证索票和销售凭证等制度;依法查处销售掺杂使假、以次充好、有效含量不足等假冒伪劣农资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虚假标识、标识不清、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依法查处“傍名牌”、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扎实开展流通环节农资商品质量监测工作,紧紧围绕群众投诉突出的、市场巡查发现的、新闻媒体披露的、进货渠道不明的、信誉差的农资商品和经营者为重点,扎实开展农资商品质量监测,对监测结果不合格的,依法严厉查处。
(二)积极开展“红盾护农保夏播”行动(5月至7月底)。
各分局要集中对种子、农药、肥料、农机及零配件市场进行整治,查处制售假劣种子、农药、肥料等违法行为。一是积极开展“肥料打假专项行动”,重点加强对复混肥、配方肥、有机肥和微生物肥料的监督检查。对肥料生产、销售相对集中的地区、乡镇和集散地,进行重点和突击检查,彻底捣毁生产销售假冒伪劣肥料的黑窝点,坚决取缔非法销售的经营单位和摊点。二是重点对叶面肥料产品进行检查,严厉打击经营伪劣农资、掺杂使假等不正当竞争和坑农害农的行为。三是重点检查农机经营门市部,对农机销售、维修门市部进行检查。对违法销售存在安全隐患的土制小型农机具、销售假冒农机及配件等违法经营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三)积极开展“红盾护农保秋种”行动(8月至10月底)。
各分局要集中对种子、肥料、农药、棉花市场进行专项整治,对农资经营户进行全面检查,清查农资经营主体资格,取缔无照经营。突出查处有效成份含量不足的化肥、明令淘汰农药、明令禁止经销的农药以及假冒他人产品商标、名称、包装、装潢等行为;制止利用广告或其他手段对产品质量、服务、功效、适用范围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等侵害农民合法权益的违法违章行为。严肃查处非法收购、加工棉花的违法行为,维护好棉花市场秩序。
五、专项行动要求
(一)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分局要利用各种形式,集中开展红盾护农行动法规政策宣传活动。一是充分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活动日进行宣传,使农资经营者和广大农民了解农资市场的法规政策,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二是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引导和舆论监督作用,广泛宣传工商开展的红盾护农专项行动工作,重点宣传专项行动工作进展、成效和典型经验,为红盾护农行动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二)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营造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各分局要结合重点地区和重要农时,充分认识开展“红盾护农”行动不同阶段的工作目标和工作内容,做到提前部署,周密安排,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不断完善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相结合的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经营秩序,将红盾护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抓紧抓好,务求取得实效。
(三)严把市场准入关,进一步加大对农资经营主体的监管力度。各分局要继续严把农资经营主体准入关,严格依照现行法律法规,认真清理规范农资经营主体资格。对不具备经营资质的,坚决停止其经营活动;对无照经营的,坚决予以取缔。构成非法经营罪或者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等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突出工作重点,进一步强化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各分局要认真履行市场监管职责,突出重点地区、重点品种、重要农时,进一步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力度。各分局要按照红盾执法服务责任要求,切实把红盾护农工作分片划段、责任到人,要把日常巡查和专项整治有机结合起来,并将巡查、检查结果及时录入二版软件系统,切实提高市场巡查的执法效能,确保农资消费安全。
(五)进一步强化农资商品质量监测工作。要结合本辖区实际,以农民群众投诉突出的、新闻媒体披露的、进货渠道不明的、信誉差的农资商品和经营者为重点,坚持检查与抽检相结合,适时开展对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具主要农资商品质量的定向监测,要加强与农业、质检部门的配合协调,实现检测结果共享,提高监管效能。要根据市场巡查、消费者申诉举报等情况,依法按程序及时市场监管预警信息,避免农民群众上当受骗。对制假售假、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要及时查处,公开曝光,全力保护农民利益不受侵害,以教育群众,震慑不法分子。
为进一步深化全市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建设与监管工作,创新市场监管机制,提高市场监管水平,促进市场持续繁荣发展,确保全市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建设与监管工作顺利进行,根据市局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市场管理工作实际,现就进一步深化全市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建设和监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三型工商”建设要求,以打造“诚信”、营造社会诚信环境、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目的,以推动市场开办者、场内经营者加强信用建设为核心,以信息化为平台,以分类监管为手段,加强诚信宣传教育,营造诚信经营氛围,建立健全信用管理工作制度体系,积极构建信用监管机制,努力形成工商监管、市场开办者管理、场内经营者自律、消费者参与的“四位一体”市场监管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市场开办者和经营者诚信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科学配置监管资源,推动商品交易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重点
市场信用建设与监管工作是推动市场信用监管的一项重要措施,实现对市场全程监管,建立激励机制、预警机制,实施四类市场的监管,督促市场开办单位、场内经营者,进一步确立“信用是市场财富之源、信用是经营之本”的理念,确保市场信用建设与监管工作落到实处。
1.指导市场开办者对场内经营者实施信用管理。一是指导市场开办者建立场内经营者信用信息征集、信用评定、信用披露与反馈、信用奖惩、信用复核与调整等信用管理基本制度,做好开展信用管理的基础工作。二是指导市场开办者整合卫生秩序、物业管理、消防安全、市场准入、商品质量、食品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等日常管理要求,建立场内经营者信用评定标准(详见附件1)《省商品交易市场经营户信用等级评定参考标准》,推动日常管理与信用评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使信用管理成为市场开办者日常管理的平台。三是指导市场开办者建立信用奖惩机制,对拥有和保持良好信用记录的场内经营者,要在经营、管理、服务等方面给予优惠或便利,使诚实守信者受益;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运用经济、舆论等手段进行惩戒,违反法律的,及时报告有关管理部门依法给予制裁,使其“一处失信,处处受制”。
2.全面推行市场信用分类监管。一是做好市场信用评定工作。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制定的《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指标》(详见附件2)开展好市场信用评定。着重把市场开办者建立和执行相关管理制度、履行市场管理责任的情况作为市场信用评定的重要指标。二是实施市场信用分类。依托信息化手段,依据信用评定情况,对各市场的信用状况进行分类。三是探索建立整体巡查制度。以市场开办者和场内经营者为巡查对象,以行政指导、行政处罚、行政奖励、信息披露为主要手段,依据市场开办者不同信用等级,实施不同频次、内容的监管方式,积极整合工商监管管理、市场开办者管理、经营者自律、社会监督等市场管理资源,建立起“四位一体”的市场监管长效机制。
3.加强商品交易市场监管信息化建设。重点建设好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系统和日常监管应用系统数据库。进一步做好现有软件优化和完善工作,完善软件功能,提升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逐步在全市建立统一的市场信用分类监管数据库。在各类商品交易市场推行的以标准化管理制度为重点的规范化管理工作,文明诚信市场创建工作,农贸市场推行的台帐登记、索证索票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作为市场信用建设的重要支撑。组织好市场基本信息、市场开办者信息、场内经营者信息等基础数据的采集、录入工作,建立健全数据质量责任制度、数据质量监督检查制度和纠错工作机制,提高数据源头采集的准确性,为实现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奠定准确的数据基础。
4.加强诚信宣传和诚信文化建设。要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诚信宣传教育活动,培养、树立各种典型,不断增强各类市场和经营者的诚信意识。积极借助新闻媒体等多种宣传手段,普及诚信相关知识,宣传商品交易市场诚信建设成果,表彰守信典型,曝光失信案例,营造“守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浓厚氛围。积极开展“文明诚信市场”、“诚信经营户”、“放心消费市场”等诚信主题实践活动,不断增强诚信宣传教育的社会影响和效果。要大力倡导“重诺守信”的价值取向,着力引导市场开办者和经营者增强诚信意识,使市场开办者、经营者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文明诚信修养有明显的提高。
三、实施步骤
1.业务培训阶段(10月份)。为强化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学习培训,努力培养一批既掌握信息网络技术又熟悉市场管理业务的复合型人才,适应全面推进市场信用建设与监管工作的需要。除市局集中培训外,各分局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采取多种形式,抓好学习,抓好培训,真正使干部职工全面把握好市场信用建设与监管工作的各项指标体系和重点内容,提高市场监管信息化应用水平。
2.实际操作阶段(11月—12月10日)。市场基本信息、经营者基本信息、市场信用分类认定信息、市场巡查信息、农副产品和农资商品价格信息由基层工商分局按“属地管理”和“谁监管、谁录入、谁负责”的原则负责录入实施。各分局要落实专人负责,认真的、完整的采集每一个数据,指导和督促市场开办单位、场内经营者,进一步确立“信用是市场财富之源、信用是经营之本”的理念,确保市场信用建设与监管工作落到实处。
12月份,城南、城西分局要完成试点市场内经营者信用考核评定体系和市场信用管理制度的建立、场内经营户的信用等级认定和信用管理措施的实施等工作。(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试点市场:市金三角工业品综合市场服务中心、江浙商业广场;农副产品及农资商品价格采集是:市粮食交易市场、市沙沟水产品批发市场、农业技术开发总公司、市金穗农药连锁配送有限公司)
到今年年底,各分局要全面完成商品交易市场及场内经营户基本信息数据库和信用分类监管数据库的构建,实现四级的数据共享、动态更新;建立起主要农副产品、食品和农资商品价格信息监测系统,初步实现市场内价格信息的统计、汇总、分析、预警功能,为领导决策和执法监管提供依据。各分局要认真、及时、准确、完整地记录好各市场的各项信用信息,按照市场信用建设与监管工作的要求,及时输入有关数据,明年起要在全市各市场全面推行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工作,确保市场信用分类监管措施的执行到位。
关于价格信用采集原则:以基层工商分局为单位,每个工商分局在辖区内确定一个农副产品市场和一个农资经营单位为价格采集点。要求:农副产品价格每周采集一次,农资商品价格每季采集一次。该名单于12月10日前报市场合同科。
四、工作要求
1.制定工作方案。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建设与监管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各分局一定要把推进市场信用建设与监管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结合监管工作实际,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和对市场主体动态监管的优势,扎扎实实地进行市场信用建设与监管工作。要结合本分局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措施办法,稳步推进市场信用建设与监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