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icu常用的护理知识范文

icu常用的护理知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5:27:3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icu常用的护理知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icu常用的护理知识

篇1

资料与方法

2007年1~12月我院icu共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1320例。其中,全麻病人837例,腰麻或硬外麻醉210例,急诊科收治的危重症、昏迷病人273例(见表1)。出现并发症59例,其中,首次穿刺失败20例,套管针脱落及局部渗漏11例,套管折叠10例,套管针阻塞12例,静脉炎6例(见表2)。

讨 论

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首次穿刺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操作者穿刺的血管选择不当,技术上不够熟练,或患者不配合,从而造成穿刺过深,针头穿透血管壁,使血管破裂导致失败。对策: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取得配合。血管要平直,弹性好,进针速度宜慢,且应直接刺入血管,穿刺成功后退出针芯时速度不易过快,用力勿猛,以防留置套管针随针芯一起滑出血管外[1]。

套管针脱落及局部渗漏原因:穿刺后敷贴固定不牢,尤其是全麻患者或是昏迷患者经常出现烦躁的情况,致使患者将针自行拔出。另外血管弹性不好,以及一些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导致的血管受刺激而使套管针脱落以致出现局部渗漏。对策:穿刺成功后用特有无菌透明敷贴固定,局部保持干燥,应多巡视观察。推注化疗药物时速度一定要缓慢,若局部肿胀应立即拔掉套管针,重新更换穿刺部位。

套管折叠原因:发生折叠处常为套管与皮肤接触处,因患者活动肢体,或敷贴固定不平整,导致套管折叠。对策:穿刺部位避开大关节,告知患者减少留置侧肢体活动量,固定敷贴时从中间向四周逐渐展平确保与皮肤贴紧。

套管针阻塞原因:输液后以及采血后,未及时推注肝素稀释液造成血液凝固而堵塞血管。另外,抗凝液的量不足,推注速度过快,也会导至血液回流至套管末端,凝固堵塞血管。对策:用生理盐水100 ml加低分子肝素钠12 500U肝素液封管。在使用过程中每次接管时要注意,必须认真检查肝素帽有无松动和异常,若延长管内有回血,色鲜红并远端渐淡为肝素化的血液,可直接接输液管进行输液,若回血色暗,无稀释状,应慎重,切勿强行推注[2]。庞溯槟等[3]研究结果提示,输入高浓度或刺激性药物后应静滴生理盐水20 ml左右,再行肝素盐水2~5 ml封管,对降低静脉炎,延长留置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有着重要的意义。

静脉炎原因:可因局部细菌污染(敷料潮湿)机械性刺激(留置针所造成的)和化学性刺激(药物和高渗液体)等因素引起。对策: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输注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同时严格执行留置针常规留置时间。临床上常用的七叶皂苷钠因对黏膜和肌肉组织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注射部位局部疼痛肿胀经热敷可使症状消失。

总之,静脉留置针技术日臻完善,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护理人员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其使用技术并做好观察及护理,以有利于促进病人尽快康复。

参考文献

1 孔秋寒.小儿静脉留置中临床应用的问题及护理.齐鲁护理杂志, 2003,9(4):310-311.

篇2

重症监护室(ICU)是以救治急危重症患者为中心的医疗组织形式,是现代急诊医学及危重病医学发展的产物。健康教育是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1]。我校护理专业自1999以来,在大专和本科护理专业的实习中,安排实习生有一个月的时间在ICU病房实习。因为ICU的患者、病情以及管理的特殊性,护生普遍反映在实习中有关健康宣教存在不少问题。笔者就实习护生健康宣教带教中常见的问题做以下总结。

1 存在的问题

1.1 对在ICU中健康宣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护生普遍认为ICU病房是危重患者医疗集中与加强处理的场所,它的最大特点是危重患者的集中和现代化监测与治疗仪器的集中。护生初入ICU,目及之处是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各种他们从未接触过的先进的监护仪器和各种仪器发出的警报声。大部分同学认为能及时的抢救生命是最主要的,只要能及时地实施各项治疗和护理措施就可以了,而健康宣教可以在以后其他科室的治疗、康复护理中进行,忽略了在ICU健康宣教的重要性。

1.2 健康宣教的手段、方式单一 护生在实施整体护理的健康宣教时,宣教的方法单一。护生所针对的ICU患者有别于其他的患者群体,他们病情重,病情可能瞬息万变;而且患者在ICU的周期短,转入其他科室的时间快。护生与患者接触的时间有限,影响了健康宣教的实施。同时由于护生本身普遍年龄偏小,社会经验和人际交往能力有限;知识水平及其运用语言能力也存在着不足,影响了宣教的实施。ICU的工作需要兼具监测、治疗重要脏器功能状态的两大职能。一个合格的ICU护士需经过正规的训练,同时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对于实习期的学生,我们只要求他们能基本了解ICU的工作性质,学会基本的监测,掌握基本的急重症护理操作,同时尽可能的实施健康宣教。

2 对策

为提高护生在ICU病房健康宣教的实施效果,我们考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2.1 提高认识 如果宣教者,即护生本身都不重视ICU的宣教的重要性,那么,认真地实施就是一句空话。我们除了在理论上加强教学,同时通过各种案例教学,加深同学对宣教重要性的理解。在普通病房的护理工作中,健康宣教就是一个薄弱环节。在ICU,护生忙于各种监护和操作,健康宣教更易流于形式。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案例教学的效果较为理想。随着多媒体在临床教学的应用,我们可采用综合模拟教学,利用多媒体网络,配以声音、图像,让学生身临其境,在其中体会健康宣教的重要性。而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非常受学生欢迎。

2.2 加强护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 要实施好健康宣教,离不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技能。试想,一个没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坚实理论基础的护生,怎样能建立护患间的信任,又怎能很好地实施健康宣教呢?护生在学校里学习过《急救护理学》,但未系统学习过《急重症护理学》。而且因为课时有限,急救护理的内容只是粗略地介绍相应急救的内容,与实际的ICU工作还有很多的差距。我们在护生进ICU之前,安排几次系列讲座,由ICU病房资深护士或学校临床教师担任授课。内容包括内、外等急危重症的救护理论,急重症患者的主要监测项目,常用监护仪器的基本操作,主要监测项目的常用参数,临床常用的急救技术操作项目。系统化的讲解仅仅是加强知识、技能体系的第一步,这些知识和技能需要实习生在实习中不断地加强和巩固。

2.3 注重沟通技巧,采用多样化教育方式 护生在了解了健康宣教的重要性后,我们在临床带教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她们的宣教能力。总的原则是因人施教、因时施教、因需施教[2],采取灵活多样的宣教方式,加强宣教效果,重视信息沟通双向性。健康宣教形式应体现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生活特点、医学科普知识掌握和渴望程度不同,因人而异、因病而异。灵活机动地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比如做治疗、护理时,可以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除采取一对一的口头宣教外,还可在每个床位前放置健康教育手册,方便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随时取阅。也可采用书面指导等形式进行宣教。同时注意了解患者的接受情况,在宣教工作中应努力激发患者自身的积极性。我们还要求护生明确ICU的特殊性,宣教的对象不仅局限于患者本身,还需对家属做好相应的宣教工作。同时注意患者病情一旦稳定,在转科前也需做好相应的健康宣教,为下一步的康复治疗做好准备。这种技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要让护生在不断的自我实践中,总结经验,积累经验。

2.4 加强知识宣教的同时,加强心理上的健康宣教 ICU病房因其管理的特殊性,原则上不允许家属陪伴,清醒患者易产生孤独、恐惧、寂寞感;昏迷、麻醉苏醒后的患者时常出现对时间、场所的认知障碍,患者对医护人员依赖性很强,所以心理上的健康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患者认为医生和护士大多关注各种监护仪器的使用,关注多种监护和治疗,而忽略他们本身。我们在带教中要求护生在做各种治疗和护理时,尽可能在患者的视野内活动,说话时靠近病床,语态亲切、自然,以增加他们的安全感;要花时间了解患者的理解与语言交流能力,在做治疗、翻身等操作时,通过神情、言语、动作给患者积极的心理暗示,随时将对患者有积极意义的信息透露给患者,让患者感受到在这特殊的环境中有医务人员在关心、帮助他们,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5 加强临床教师队伍、带教教师的建设管理 临床带教是培养素质型、多向型、创新型护理人才的关键阶段[3]。护生的理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已有一定的基础。但ICU的重症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健康宣教又是一门技巧性很强的工作。我校要求临床教师必须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下临床,及时掌握临床一线的护理知识和技能,了解最新的护理动态。在前期的教学中,就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实习过程中,护生的临床实习效果与带教教师的作用密不可分。一位称职的带教教师不仅言传身教,以实际行动来感染护生,潜移默化地灌输给他们良好的护理道德,同时要教会他们怎样利用好的方法、方式,帮助他们迅速成长。将健康宣教融入临床护士的工作职责中,建立健康教育考评指标,并列入护理质量管理体系[4]。

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把护生造就成为具有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科研和管理能力的高级护理人才[5]。针对专业的特殊性,我们需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护生健康教育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王丽英,刘雪琴.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实用护理杂志,2000,16(3):12.

2 张静,陶红.急救护理学的综合模拟教学.南方护理学报,2002,9(6):53.

3 王翠丽,王克芳.护理本科临床教学情况调查分析.护理学杂志,2002,17(4):304-305.

4 左月燃.对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思考.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25-327.

篇3

关键词:细节管理;ICU;护理;方法 ICU是现代医疗技术发展的产物,具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先进的管理体制、高超的医疗水平与医疗护理技术,为病情危重患者提供及时、准确的救治措施。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是ICU医护人员的重要工作内容。将细节管理引入到ICU护理管理中,能够为患者提供细节化服务,及时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根源,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途径。现结合我院ICU护理中强化细节管理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3年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入住重症监护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6例,女94例;年龄35~78岁,平均(56.8±18.2)岁。原发病情况:脑出血45例(22.5%),脑梗死66例(33.0%),重症颅脑损伤55例(27.5%),大型手术34例(17.0%)。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大体一致。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ICU常规护理,即基础护理和急危重症疾病护理,包括病情监测、用药护理、饮食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强化细节管理,具体如下:

①制定细致的相关护理管理制度。细节管理主要着眼于以流程作为导向进行护理管理,护理管理人员要与医疗人员在ICU原有的各种工作流程和制度基础上,重新修订ICU内的工作制度和护理流程,包括各项常规护理工作制度、护理操作流程、专科护理流程、应急预案流程等。

②搜寻隐患的细节根源。搜集相关资料,总结护理缺陷,并分析我院护理工作检查中发生的隐患,整理并总结护理隐患的细节根源,如ICU内患者因卧床而发生压疮,由此需要护理人员注意皮肤细节护理,进入ICU时就要评估压疮发生率,做好预防护理措施。最后,为常见的隐患制定针对性细节管理措施,装订成册,定期进行培训学习,要求每位护理人员熟练掌握。

③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ICU常见疾病的救治知识,定期检查和考核其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定期培训新来的护理人员并考核常用设备器械的使用,鼓励其继续接受教育,提升自身专业水平。

④抢救物品与仪器设备的细节管理。护理人员要时刻保证抢救物品和仪器设备处在完好状态,缺失的抢救物品要及时补充,抢救仪器与设备要定期检查和维修,做好交接工作。

⑤改善病房环境。护理人员要保持病房内清洁、安静、整齐,充分保护患者隐私。工作人员之间减少谈话和走动,护理操作时尽量轻柔,维持病房环境。医院护理管理部门每季度进行检查、评价ICU护理管理质量、文件书写质量、基础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等相关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护理文件书写质量评分、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患者满意度四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

3讨论

在现代医疗实践中,ICU的监护水平代表了一个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在ICU病房中配备了最先进的医疗设施(包括监护仪器、多功能呼吸治疗机、麻醉机、心电图机、除颤仪等各种先进的医疗器械)和技术精湛的医护技术人员,为危重患者提供最及时、最有效的救治方法,以期得到最好的救治效果。尤其适用于严重创伤、大手术后患者、需要心肺复苏患者、脏器功能衰竭患者、器官移植患者等。

研究发现ICU护理管理中有效的医患沟通能提高救治效果,主要包括:

①语言流。护理人员可向神智清楚的患者介绍ICU住院环境,讲解病情及治疗情况,解释因为避免交叉感染等原因不能有家属陪伴,争取患者的理解和配合。间断性询问患者需求并在规定制度允许范围内尽可能满足患者;

②非语言流。对于气管插管或气道切开患者,可使用手势、标有常用需求词语的方格、常用需求的图片等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需求。

另有研究表明,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对ICU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要求护理人员做到以下几点:

①在条件允许时合理安排医疗操作,避免在患者休息期间进行;

②医护人员巡视时要步态轻盈、减少谈话,避免影响患者的休息;

③尽可能调低监护设备运转噪音,拉上窗帘,帮助患者入眠;

④对紧张或躁动的患者必要时给予镇静剂,保证充足的睡眠。

4结语

ICU护理管理中强化细节管理实施的保证在于严格落实规章制度和安全管理,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专业水平。本文结果显示,强化细节管理的观察组各项护理管理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显示强化细节管理不仅能提高ICU的医疗救治效果,还能促进护理人员自身专业水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占荣贵.细节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9):94-95.

[2]卢秀英,王路,李星.细节管理在手术室内镜器械清洗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8):149-150.

[3]刘楚霞,瓮琼英,黄柳华,等.细节管理在颈椎骨折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11):1701-1702.

[4]郑益娇,吴件姿.细节管理在ICU护理工作中的作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10):

篇4

【关键词】 护生;带教;现状;ICU

1 ICU护生带教的现状

1.1 广东省人民医院在综合ICU护生带教中推行首问负责制,科室首位接护生咨询的护士作为首问负责人,当场回答,不能及时给予答复者,指导寻求相关部门或相关人员进行解答;每批护生实习结束前,征求意见并及时反馈。研究显示,这样的带教方式增加了科室的凝聚力,提高了科室的整体带教水平和护生的满意度。

1.2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ICU应用医护合作带教法,在实习的过程中由护理人员和医生共同带教,制定重症医学护理教学理论目标和技能目标,注重护生理论联系实际,采取“问题为基础、病例为中心”的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每周由实习小组长召集一次病例讨论会,带教老师参加,就临床工作和教学方面进行双向评价。经研究发现,医护合作带教法优化了师资队伍,提高了教学水平,改进了教学方法,增强了能力培养,双向评价,教学相长。

1.3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将PDCA 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处理)循环引入ICU带教管理工作中。具体做法:设一名总带教,下属多个带教老师,实习生由带教老师指导实践,实习过程遵循PDCA循环原则,以动态、向上的循环为特点,环环相扣。通过这种带教方式,带教老师的自身理论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而且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1.4 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ICU采用读书笔记的方法进行带教,要求进入ICU的护生把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及临床实习心得体会,及时做笔记,碰到疑难病种提醒护生回去查阅相关资料,并做好病情观察重点和主要护理措施的记录。带教老师2~3天批改一次护生的笔记,针对护生笔记以及平时实习时遇到的问题,由带教老师结合ICU常用的护理知识和技术操作规范进行精心示范。经过实践证明,读书笔记不但督促了护生多学习、多思考,同时也增加了带教老师与护生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促进了带教老师不断学习新业务、新技术,提高了自己的知识水平,提高了临床护理的教学质量。

1.5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ICU应用阶段性目标教学法,根据护生在ICU的实习计划,将整个临床实习分为了解评估、熟悉练习、强化提高及考核评价4个阶段进行。这样的带教方法更加明确了护生学习目标,减少了学习的盲目性,充分发挥护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护生对危重患者的整体观察和抢救应急能力,同时规范化管理,加强了带教老师的责任感,提高了带教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质量。

2 制约ICU护生带教的因素

2.1 护生在ICU实习时间短 短护生参加ICU实习是临床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医院安排护生在ICU实习时间为2~3周 ,大家都知道ICU是一个病情复杂、集中高精尖的生命监测仪器和设备,3周的时间对于护生来说太短,尤其是在教材中没有专门的重症监护课程,这样给我们的护理带教工作增加了难度。

2.2 带教与工作的矛盾 ICU作为一个封闭的环境,没有家属的陪护,仅有护理人员,患者的所有事项都要由护士来管理,一个护士看护1~3名重症患者,这样的工作量是大家不可想象的,从患者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到病情观察记录,每一个环节都是至关重要的。ICU护士的眼睛、耳朵和手都是不停地运转,这样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致使带教老师没有太多的精力和时间来顾及护生。

2.3 ICU护生学习的盲目性 ICU收治病种繁多,患者病情危重,需要护生必须有过硬的综合素质。在ICU,护生需要掌握的操作比较多,如心肺复苏、呼吸机的使用、各种微量注射泵的使用、简易呼吸器的使用、心电监护操作、吸痰技术等,要求护生短时间内熟悉并掌握这些操作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大部分护生惧怕操作,在紧张的工作环境中无所适从。

2.4 ICU护生的心理压力大 危重患者较多的ICU工作,应急性较大,重点是患者的综合护理及各种护理技术的应用,会增加护生的压力,病人病情的严重性形成一种压抑的气氛,同样会护生造成很大压力,不熟悉操作过程,不明确物品的陈列,对工作本身和学习目标感到紧张,现实与理想的反差均使护生出现各种心理压力,影响护生的临床实习。

3 对 策

3.1 增加护生在ICU实习时间并将ICU作为护生的最后实习科室 笔者认为护生在ICU的实习时间应该延长为6周比较适宜,护生到ICU后需要时间去适应熟悉环境,熟悉基本护理流程,熟悉各种抢救仪器以及抢救技术,掌握危重患者的监护要点。若是6周的时间,带教老师就可以充分安排好护生的实习计划,因材施教,护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圆满完成ICU的实习。另外,ICU是集危重、抢救、大手术患者于一体并对其进行集中监护的治疗场所,病房集中了医院最危重的患者,他们随时需要抢救,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因此,尽可能安排护生先去大外科、内科轮转,结束后再到ICU实习,这样护生基本熟悉了各种疾病的护理常规,也熟悉了护理技术规范,可以更充分地学习危重患者的各种监护技术。

3.2 提高带教老师素质,加强业务学习 作为ICU护士,必须有敏捷的反应、敏锐的观察力并且具备评判性思维,把患者第一手情况及时反馈给医生,医护默契配合,严格执行护理核心制度,保证患者得到最优质的护理;还要有丰富的业务知识和过硬的操作技术;要不断学习,平时多参加医院及科室组织的业务学习,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有利条件,多读书,读好书,保持平和乐观的精神状态,调整心态,正确面对工作中多种角色的压力,加强工作责任心,为护生树立良好的角色榜样。

3.3 制定合理的实习方案 每批护生到ICU后由总带教老师进行环境介绍,发给护生已制定好的“ICU实习计划”,让每位护生详细了解在ICU实习过程需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护士长统一排班,将护生安排到各带教小组,带教老师结合实纲,合理安排实习计划,根据护生学习进度,注重培养护生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带教老师应鼓励护生提问题,经常询问其感受,从易到难,循序渐进。

3.4 搭建与护生沟通的平台并给予护生心理支持 在面对各方面压力的情况下,始终调整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显得尤为重要。鼓励护生倾吐,并加以疏导,以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提高心理素质。定期组织护生以聊天等形式,耐心解答护生在ICU实习中最关心关注的问题。多方面了解、关心护生,鼓励护生及时、实时对临床带教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经常换位思考,站在他们的角度多思考、多反思,做护生的良师益友。带教老师及时了解、关注护生的身心健康,对消极的心态及时提醒、指导,因材施教,缩短护生对ICU的适应过程,建立稳定的心理状态,便于带教计划的落实,从而提高了护生的实习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华,谢银均,陈文玉,等.首问负责制在综合ICU护生带教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9,9(8);32-33.

[2] 蒋仕银,李素玲.医护合作带教法在重症监护病房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0,8(1);73-75.

[3] 周小香,陈昕,冯丽钦.PDCA循环在ICU护生带教管理中的应用的探讨[J].医疗保健器具:2008,15(8):35-36.

篇5

Zhang Yan;Cheng Xiaohong; Wu Jing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无锡 214002)

(Wuxi No.2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Wuxi 214002,China)

摘要: 通过对近2年新入科的护士采用ICU新护士工作指引手册进行分阶段系统带教,结合严格挑选的优质带教老师队伍和及时完善的考核体系,大大缩短了新护士培养周期,提高了新入科护士专科业务能力,使新入科护士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护理管理要求和护理操作标准,能独立完成工作。

Abstract: Work instruction manual is applied in systematical guiding and teaching for new nurses of ICU in past two years, combining with high-quality teachers and improved evaluation system. The results shows that it greatly reduced the new nurse training cycle, improved their ability of completing the work independently, and made them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nurse management and operating standards inside short time.

关键词: 新入科护士 工作指引手册 ICU带教质量

Key words: new nurse;work instruction manual;quality of guiding and teaching in ICU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32-0289-01

0引言

ICU是危重病医学的临床基地,是医院中危重患者集中治疗的场所。ICU的护士通常要求具有抢救护理急危重患者的扎实的理论、娴熟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随着危重症学科的不断发展,对ICU的人员配比要求也越来越高,2009版卫生部“危重症学科建设指南”的要求综合ICU的床护比调整为1:3。为了进一步加强危重症学科的建设,近2年我ICU新入科护士共13名,对临床带教工作带来了挑战。虽然这些护士有3-5年的他科工作经历,可是由于ICU的特殊性,还是需要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全面培训和带教,才能把他们打造成一支高素质、技术精湛的ICU专科护士队伍。科室针对此特制定了新入科护士工作指引手册,严格按照手册来分阶段培训和考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带教方法

1.1 新入科护士工作指引手册的制定我们结合ICU的专科特点,在最初的3个月内制定了每周详细的工作指引。第1-2周:由带教组长或护士长统一组织进行岗前培训,学习ICU的人员结构、建筑布局、常用物品的放置、抢救仪器和设备的配置、各项规章制排班模式及各类人员职责、抢救小组的人员配备及分工等;第3-4周:学习危重患者各系统的监护要点、ICU常见危重症的护理常规、ICU常见停电、呼吸机故障、意外拔管等风险预案的防范及汇报制度;第5-7周:专科基础护理的培训,如危重病人更换床单、气管插管的口腔护理、气管切开护理、压疮的评估和护理、输液泵注射泵等一些常用仪器的临床使用,患者的转入、转出和外出检查流程;第8-10周:专科技能的培训,如CVP和ART的监测护理、呼吸机报警的处理和简易参数的调节、冰毯机和震动排痰仪的使用等,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11-12周:急救技能的培训,如最新CPR的熟练掌握和除颤仪、心肺复苏机、转运呼吸机的应用等。

1.2带教老师的选择带教老师我们采用自荐和临床考核制度,择优录取,与个人奖惩挂钩。要求本身是护理部统一考核具有资质的带教老师,专科工作经验不得低于5年,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工作经验丰富、理论扎实、知识面广、精通本专业业务、技术操作娴熟等基本素质[1],起到榜样作用,采取“一带一”的带教方法。相对固定的带教让老师能逐步了解学生的特点,因人施教,循序渐进,保持带教的连续性。

1.3 加强入科教育:ICU不同普通病房,病人的病情复杂多变,极其危重,患者身上各种侵入性的管道多,抢救生命的高端监护仪器和设备也多。患者无家属陪伴,一切治疗、护理(包括生活护理)均由护士完成,这就要求护士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慎独精神[2],要求新入科护士要有爱心、耐心、认真学习与患者以及家属的沟通技巧和各项规章制度:养成能把核心制度和护理常规落实到临床工作中的好习惯。

1.4 3个月后将新入科护士随带教老师进入滚动轮班,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可独立分管1-2个病情相对于稳定的患者,带教老师负责对其工作质量和护理记录等进行监控,对工作中的不足及时予以指出以不断提高其专科护理水平,使其能逐步过度到能独立当班。

1.5 护士长加强监控和考核护士长每月动态关注工作指引的进度,对已经完成的工作指引对新入科护士进行考核,根据其掌握技能情况,与带教老师沟通,不断改进带教方式方法,也可可以根据各带教老师的特长,阶段性适当地调整带教老师,以吸取不同带教老师的长处,迅速提高工作技能。

2效果

2.1 ICU新入科护士工作指引手册做到了新护士的带教有计划,有目标,各阶段有重点,对学生和老师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改变了以往传统带教中存在的一些缺陷,确保了带教效果。

2.2 明确的考核体系。由于有工作指引的参考,护士长可以更好的结合培训内容进行考核,促进教学相长。

2.3 提高了新护士的综合能力。通过初期3个月的带教,全部新护士ICU现有监测技术,常用抢救技术和理论,巩固了带教效果。

3体会

ICU是一个医院的心脏部门,是危重病人集中的场地,ICU具有医院最先进的医疗设备,需要有一支过硬的医疗护理队伍才能保障患者的安全。我科通过对新入科护士采用专科工作指引手册结合高素质的带教队伍和完善的监控和考核体系,大大提高了新入科护士的培养周期和专科业务能力,取得了教学双赢的效果,为新护士的快速成长提供了平台。

参考文献:

[1]梁泽平.ICU新护士带教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3):467-468.

[2]陈菊珍.ICU轮转护士带教管理[J].中国中医急诊,2005,4(14):388-389.

[3]洪铭.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在职教育[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

[4]吁英.PBL教学方法在ICU专科护士培训的应用体会[A].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0.

[5]吴娟.ICU专科护士培训及使用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07,(10).

[6]肖菊青,魏艳,张慰伦.新毕业护士培训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6,(07).

[7]陶,张亚君.护士长如何做好新入科护士的培训[J].中国医药导报,2010,(30).

篇6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疼痛评估;治疗进展;危重症;疼痛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8(c)-0030-02

疼痛是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将疼痛定义为“由真正存在或潜在的身体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舒服的知觉和心理感觉”,其往往由自身基础疾病或需要接受的各种侵袭性操作所造成,若临床上处理不及时,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1-3]。目前,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可确定疼痛的性质、分类、部位以及范围等特点,其评估方式主要有主观性评估、客观性评估以及家属代诉或诊断性镇痛治疗评估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近年来,镇静剂和镇痛剂对于疼痛的治疗显示出了一定的优势[4-5]。因此,本文就ICU危重症患者的疼痛评估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1 ICU危重症患者的疼痛评估

1.1 疼痛的主观性评估

对于ICU危重症患者疼痛的主观性评估,主要通过患者主诉来完成,这也是疼痛评估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其中,对于语言畅通的患者,一般选用语言评分法(verbal rating scale,VRS)进行评分,0分表示不痛,10分满分表示疼痛剧烈,随着分值增加,疼痛度随之增加,由患者自己对不同分值来量化疼痛程度;还可以适当采用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NRS)进行评估,其有效性和可靠性均较高;对于那些有语言障碍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视觉模拟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评估,使用水平直线量化疼痛强度,由患者按照自己的疼痛度在不同的地方进行标记;此外,还可以使用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aces dainscale,FPS),对于老年患者急慢性疼痛均非常有效[6-7]。

1.2 疼痛的客观性评估

对于某些ICU患者,无法和医生进行交流,医生无法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因而主诉效果无法达成[8-9],可以采用有效、客观和程序化的工具来评估患者对不利事件的反应,如疼痛行为量表(the pain behavior scale,PBS)和危重症患者疼痛观察工具(the critical care pain observation tool,CPOT)等均有较好的效果。其中,PBS对重度疼痛患者的敏感性较低,而CPOT可用于无法交流的ICU患者的客观疼痛评估。临床大量研究表明[10],ICU中有不利刺激因素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增高(P

1.3 家属代诉或诊断性镇痛治疗

患者家属在一定程度上能提供患者的疼痛信息,因而对于ICU危重症患者的疼痛评估,可以进行代诉,但可靠性不高。有研究表明,代诉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9.7%和67.6%,除非特殊情况,否则不建议采取此法进行疼痛评估[11]。另外,诊断性镇痛治疗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对于那些无法反映疼痛以及可疑疼痛的ICU患者,此法非常有效,不但能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还可在一定程度上作为镇痛治疗的基础。

2 ICU危重症患者的治疗进展

2.1 镇痛镇静治疗概况

目前临床上对疼痛的治疗主要包括两方面,即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其中,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阿片类镇痛药、非阿片类中枢性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以及局麻药等。另外,镇静药物的应用也可显著减轻应激反应,辅助治疗患者的紧张、焦虑及躁动,提高患者对机械通气、各种ICU日常诊疗操作的耐受能力,使患者获得良好睡眠等。理想的镇静药不但起效快、半衰期短、无蓄积、对呼吸循环抑制小,而且价格低廉,但目前尚未发现这种药物,临床上主要以使用苯二氮■类和丙泊酚等镇静药为主。当然,除了药物治疗外,非药物治疗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其手段主要包括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等,因而对于患者的疼痛情况,在设法祛除疼痛诱因的同时进行非药物治疗,不但能显著提高疗效,还可减少镇痛镇静药物的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12-13]。

2.2 程序化镇静治疗

近年来,随着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程序化镇静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主要是指在镇痛的基础上,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调节镇静剂用量的系统性镇静,措施包括方案的设计、监测、评估与撤离,不但可以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住院天数,还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死亡率。程序化镇静的核心是对镇静镇痛深度进行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的结果来调节镇静剂的使用剂量[14-16]。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镇静镇痛评估方法是Ramsay评估法,其镇静评分的应用远比选择重要,镇痛是镇静的基础,程序化镇静必须联合镇痛治疗,且需要医生护士的密切配合才能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2.3 药物的联合应用

临床上对于ICU危重症患者的疼痛治疗,常采用联合药物进行治疗,其中以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最为常用。咪达唑仑起效快,半衰期短,对呼吸循环抑制作用小,是一种水溶性较好的苯二氮■类药物,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其适当结合阿片类镇静药物应用,可增强疗效。芬太尼不但镇痛作用强,而且无毒,不良反应小,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是常用的一种人工合成的阿片类激动剂。临床大量研究数据表明,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使用比单用咪达唑仑药物疗效更为显著,且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临床上ICU危重症患者的疼痛情况越发严重,因而对其疼痛的评估必不可少,适当而可靠的评估可为本病的治疗打下基础,而ICU内药物镇痛、镇静治疗可以协助危重症患者克服焦虑、紧张、恐惧、不安等不适心理状态以及躯体疾病、手术切口的疼痛,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忽新刚,佘守章.疼痛评估在ICU危重症患者中应用的新进展[J].广东医学,2010,31(6):665.

[2] 徐建国.疼痛药物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3.

[3] Puntillo K,Pasero C,Li D,et al.Evaluation of pain in ICU patients[J].Chest,2009,135(4):1069.

[4] Herr K,Chen P.Postoperative pain assessment with three intensity scales in Chinese elders[J].J Nuts Scholarsh,2009,41(3):241.

[5] 刘雪琴,李漓.老年人疼痛强度评估量表的选择[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65-169.

[6]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6.

[7] 童新勇,朱跃科.入ICU时机对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22(6):351.

[8] Payen JF,Bosson JL,Chanques G,et al.Pain assessment is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duration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a post Hoc analysis of the DOLOREA study[J].Anesthesiology,2009,111(6):1308-1316.

[9] 姚宝莹.中医医院里的ICU[J].首都医药,2010,11(5):45-49.

[10] 罗月荷.疼痛管理培训对提高ICU护士疼痛知识、态度及判断能力的影响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3):378-379.

[11] 王秀霞.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呼吸道管理[J].医疗装备,2010,13(3):69.

[12] Erstad BL,Puntillo K,Gilbert HC,et al.Pain management principles in the critically ill[J].Chest,2009,135(4):1075-1086.

[13] Ahlers SJ,van der Veen AM,van Dijk M,et al.The use of the behavioral pain scale to assess pain in conscious sedated patients[J].Anesth Analg,2010,110(1):127-l33.

[14] 路春丽.有创血压在ICU中监测与护理探讨[J].医疗装备,2010,11(3):12.

[15] 张菊英,邹瑞芳,叶家薇.五指法在疼痛强度评估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6):409-411.

篇7

1评估护生特点

很多护生在家都是独生子女,因为家庭的影响及本身具有的优越感,导致其缺乏敬业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1]。而且进入ICU实习的护生生源不同、学历层次不同、年龄不同、护生的个人素质不同、护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不同、已轮转科室不同、对待临床实习的认知和态度各不相同。

2确定教学目标

与护生互动,共同制定带教计划,确定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的带教目标并制定标准。让护生了解ICU的相关概念,收治病人的原则,工作制度和管理方法,熟悉各班次工作程序;掌握呼吸机、监护仪、除颤仪、输液泵等仪器的操作程序;掌握心肺复苏术和动脉血气标本的采集方法;基本掌握血液动力学监测方法;掌握内,外科常见危重疾病的护理要点;掌握ICU常用药物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制定教学计划

3.1熟悉病房环境

详细介绍病房的布局(治疗室、配制室、仓库以及病房病床的布局);然后介绍各种物品及急救药物的放置;并介绍各班职责以及各项规章制度等,使护生对实习环境有全面的了解,让其尽快了解并熟悉ICU的工作性质,融入ICU的工作氛围。

3.2根据对护生的初步评估,了解护生的基本心理需求,可通过以下问题初步了解。

护生的年龄学历;护生已轮转的科室;护生对护理的基本理解;护生基本的家庭状态;护生最想学的知识;通过观察护生与病人基本交流和态度初步了解护生的性格;通过提问ICU基本知识理论了解护生的理论基础。

3.3按照护生存在的问题排出首优问题,次要问题,根据存在问题给出相应措施。

3.3.1对自己从事的专业不热爱从事护理职业的社会认可程度较低传统观念对护理人员缺乏理解和尊重,认为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医生是关键、决定因素,而护理人员从事的是简单、机械的执行医嘱。包括病人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态度,使护生产生不平衡心理,认为护理工作无出路、没奔头,被人瞧不起,挫伤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2]。对于这种护生就算有再好的带教计划和带教措施也无济于事。作为带教老师,要用事实让护生了解护理行业的服务理念和存在的社会意义。善于表扬这样的护生、激励护生、引发其内心的进取心,注意发现其身上的优点,给予真诚的肯定。让其在实习过程中找到成就感,对护理工作产生兴趣。

3.3.2表现出强烈的逆反心理现在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容忍力和耐力较差,经不起挫折和批评。表现对在自己不喜欢的人和事上刻意的不听安排。因此,在日常带教中对于护生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应客观分析原因,针对学生的心理需求,选择合适的批评方式;同时要给予正确的示教。在实际带教中以引导护生的正确行为方式为重点,适当地忽略其不当行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更易于培养其正确的行为。善于倾听护生的意见,对护生情感的释放和表达应以真诚、理解和霭的态度去对待。尊重护生的个性需要,给护生提供发挥其学习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的机会。同时,带教老师还应成为护生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帮助者和朋友,正确指导护生掌握获得知识经验的有效途径。

3.3.3理论与临床实践较差基础文化知识较薄弱,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在工作中多数护生不能将学校所学的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对临床相关基础理论和专科知识掌握不全面。ICU繁多的设备,护理操作,开展的许多专科护理新技术、新项目使护生望而生畏。对这样的护生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

4实施教学计划

4.1第一周帮助护生适应ICU环境,了解ICU的文化和特点。带教老师与护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获取护生对老师的信任和尊重。了解护生的年龄学历,已轮转的科室,护生对护理的基本理解,护生基本的家庭和生活状态,通过观察护生与病人基本交流和态度初步了解护生的性格;通过提问ICU基本知识理论了解护生的理论基础。根据所了解的内容满足护生的心理需求,与护生共同制定学习方案,告知护生ICU的教学目标。

4.2每天学几点,把ICU的教学目标分解成二十至二十五个小点,每天掌握一二点。下面以吸痰为例:2010-8-24安排护生下班后从教材中了解吸痰的目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2010-8-25示教吸痰的标准操作,让护生评价整个操作的优缺点,由带教者说明其评价存在的问题和可取之处。再由护生动手练习吸痰的标准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带教者放手不放眼,及时指出护生操作过程中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给予适当的鼓励和纠正。在临床操作中应该给护生足够多的机会练习所学的内容。2010-8-30经过反复练习,可由护生再次总结吸痰的目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表达出操作练习后对吸痰的不同理解。以这样的一个学习方案,应用于其它知识点的学习。每周一次小讲课,每周一次给护生机会提出对带教老师的的希望和要求,在科内组织一次护理查房,书写一份完整的护理病历,在出科前进行一次综全性的理论和操作考核。

5带教计划实施效果总结

5.1在整个带教过程中运用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所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和自我实现。充分信任、尊重和理解,激起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内心的强大动力,使他们自觉自愿地与老师配合,努力完成实习任务。

5.2在知识传授中把学生和带教老师放在同等的地位,创造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氛围。激发护生的创新能力,但是通过带教老师的指导减少其创新的盲目性。

5.3在带教过程中运用了理论的理论-实践-理论的循环,让护生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根本上认识一项操作和所学理论知识的本质,在临床上能更好的灵活运用。

5.4建立在一带一的基础上,运用了整分合的原理。整体把握护生的状况,分步解决护生存在的问题,综合性的考核护生在ICU完成的学习目标。

5.5护生在与带教老师的不断互动和沟通中陪养护生的沟通能力,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避免护生产生畏惧心理,使其自由的展现所能,完成临床实习。

5.6每天以作业方式安排护生掌握理论知识,在第二天中教会在临床中应用的方法。能给护生一定的压力,陪养护生养成每天学习的习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护理干预ICU患者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R-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078-02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集中救治危重患者的特殊场所,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要比普通病房患者高5~10倍,引发重症病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内在因素、疾病相关因素和治疗因素以及环境因素[1,2]。如果一旦感染则会加重原发病,使病情恶化复杂,给治疗及护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3]。控制医院感染是医院管理的重要课题,以消毒、隔离和灭菌为主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都离不开护理操作,因此护理工作是预防和控制感染的重要环节[4]。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控制和减少ICU的医院感染,显得尤为重要。现综述如下。

1ICU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

1.1相关医疗制度不完善如消毒隔离制度、探视制度等[5]没有切实可行的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制度,是院感发生的主要原因。完善护理管理制度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保障[6]。

1.2ICU环境的原因。

1.2.1ICU工作人员不足或环境拥挤也会增加院内感染的潜在性危险。有研究显示当护患比例下降到1∶1.2或1∶2时,院内感染的相关风险分别升高为16.6到61.5。ICU重症患者集中,引起空气污染的因素较多,床间距过窄也会增加感染的机率。

1.2.2工作流程不合理,进出ICU清洁通道和污染通道不分开, 床单位配备的洗手设施和手消毒设施少,洗手设施不符合要求,增加了院内感染发生的几率。

1.3ICU护士的原因: 众所周知,医院对患者进行的各种诊疗活动都由护士完成或协助完成,医院感染控制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7]。

1.3.1ICU护士对预防医院感染的相关专科知识欠熟悉:李尚兰等调查显示,护士对VAP、CRBSI及多重耐药菌隔离防护3方面专科知识的答对率不足60%, ICU护士对这些专科知识的掌握不理想,也是引起ICU医院感染的相关原因[8]。

1.3.2护士手卫生的依从性低: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9]。护士的手常常是交叉感染的传播媒介[10], 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估计,大约有1/3的医院感染可以通过良好的手部卫生行为来控制,护士手卫生和标准预防知识的认知水平很高但依从性却较差,仅有30.4%的护士做到操作前后洗手,50.0%的护士仅在操作后洗手[11]。

1.4病人原因。

1.4.1ICU患者多因原发病而造成医院感染,这些原发病包括重型颅脑损伤、脑梗塞、脑出血等,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气道清除功能减弱,咳嗽与吞咽反射减弱甚至消失,口咽部分泌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胃液反流,发生误吸致细菌下移[12]。

1.4.2ICU患者长期卧床、机体免疫力下降、治疗性禁食等使患者蛋白质分解过多,患者处于负氮平衡状态,成为易感者,长期卧床致肺部淤血,痰液聚集在肺或气管内不易排出增加感染率[12]。

1.5侵袭性操作。大多数患者接受各种侵入性操作如血管内置管(静脉输液、中心静脉置管、动脉置管)、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留置胃管、留置导尿管、各种引流管等都是造成患者院内感染的直接因素,造成机体防御屏障的人为破坏,也是医院感染特有的传播方式,为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入口与繁殖基地,它既可以将外环境细菌带入人体,引起外源性感染,也可以将自体细菌带至身体其他部位而引起内源性感染。侵入性材料使用很容易引起细菌粘附,同时侵入性材料置入时间长短与患者的易感性成正比,有报道;使用呼吸机的患者院内感染率最高,其次是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尿管是引起泌尿道感染的重要原因[13]。

1.6抗生素的大量使用。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导致耐药菌株的增加和繁殖,而耐药菌株感染仍是目前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 ICU 病人病情危重,使用抗生素品种多,存在许多预防性用药,联合用药和较多使用昂贵抗生素等不同程度的不合理现象,破坏了正常菌群内部各种微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造成了微生物失衡,使正常情况下不致病的条件致病菌得以大量繁殖,成为病原菌,从而引起条件致病菌和真菌的双重感染[12]。

1.7胃肠外营养。完全胃肠外营养改变了肠道内的正常菌群,耐药菌株的增加,使很多常用的抗生素失去预防感染的作用[13]。

2常见感染部位

2.1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在院内感染中占第一位[8],其中以下呼吸道感染为多, ICU 病人常因昏迷、麻醉、手术、咳嗽能力减弱 、误吸,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损伤了呼吸道正常防御机能,长期使用呼吸机,管道处理不当导致细菌繁殖,气管内吸痰操作不当等[14]。

2.2泌尿道感染:危重病人均需留置导尿,尿管留置时间长,无菌操作不严而带入细菌,操作粗暴发生擦伤,导管过粗过细,都有可能为细菌的侵袭繁殖提供条件[14]。

2.3血行感染:静脉内反复输液和给药,尤其是静脉高价营养,需行深静脉置管,从而大大增加了血行感染的机会,加上三通开关的大量使用,可将细菌带入血液循环,也会造成严重的感染[14]。

2.4各种引流管的逆行感染:ICU 的危重病人因治疗需要经常放置多种引流管道,如胸腔负压引流。脑室引流、腹腔引流等。随着引流时间的延长和操作护理次数的增多,也会因细菌的侵入而引起感染[14]。

3护理干预措施

3.1完善制度,严格管理: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降低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15]。建立健全完善的医院感染制度和院感监控管理小组,每个月对ICU环境及院内感染情况进行抽查及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寻找原因制订有效的防治对策; 制订适合ICU的消毒隔离制度和探视制度[16]。

3.2加强ICU环境管理。

3.2.1加强病区环境管理:各区域的拖把严格区分。加强物品消毒灭菌处理,有研究报道;污染的氧气湿化瓶,氧气管、呼吸机、雾化器等是造成交叉感染的重要因素。所以除对必需消毒的器械物品消毒外,对呼吸机面罩、管道、湿化瓶、雾化器等物品采用 高水平的消毒。一次性用品使用后严格管理,及时消毒、毁形、焚烧。保持病人床单位清洁,用物更换后立刻置于指定污物袋中,病人使用过的大小便器均消毒处理,对 ICU 空气、物体表面、无菌物品、工作人员的手、使用中的消毒液、紫外线强度等。定期进行微生物监测[15]。按规定对床单位进行终末消毒,引入有效的床单位消毒方法[17]。

3.2.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预防患者、家属、工作人员之间的交叉感染和医源性感染,对感染和非感染的病人要分开放置,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人实行接触隔离,严格消毒隔离制度,严格限制人员的进出ICU,进入时要换专用的衣、帽、鞋,保持室内的空气洁净,定时开窗通风,地面和物表定时用清水或消毒水擦试2次以上,病房的一切物品固定专用,禁止与治疗室内的物品混用[15]。

3.2.3改善工作流程,合理规范工作流程,进人ICU 前先经过缓冲间, 并备有更衣和更鞋柜、洗手装置。为了保证手的清洗和消毒, 洗手的设备尤为重要, 是保证洗手后不再污染的重要因素。洗手池必须数量充足, 位置合理, 便于使用, 水龙头最好用感应或肘、脚操作开关,ICU设置三通道,要求清洁物品和污染物品分通道进出ICU,每床应配有相应的洗手设施及快速手消毒液,便于护士取用,强调护理人员接触病人前后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液,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减少由护士手造成的交叉感染[14]。

3.3提高护理质量:医院应配备足量的ICU护士,护患比要达到国家卫生部要求的3∶1。组织护士认真学习和严格遵循ICU医院感染管理指南和相关标准操作规程,加强基础护理工作,加强护理人员无菌观念。进行各项侵入性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洗手和无菌操作规程[18]。杜绝护理人员成为传播媒介:护理人员常接触各种病人,几个病人的护理操作常由一人完成,护理人员应严格更衣,换鞋制度,戴好帽子,口罩,尤其强调接触病人前及操作前后洗手的重要性[15]。

3.4严格无菌操作:ICU侵袭性操作较多,在吸痰、导尿及深静脉置管操作前、后,更换输液装置和敷料前后应严格无菌操作原则,严防细菌借此“门户”而侵入体内,留置尿管应保持集尿路系统的密闭性,尽量缩短留置导尿时间,做好会阴护理;吸痰时戴无菌手套,使用一次性吸痰管;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前用洗手液洗手至少60s或使用快速手消毒液搓擦双手15s,穿刺前戴乳胶手套,穿刺处皮肤每日消毒,每日1次更换敷贴,如敷料潮湿、松脱、污染,应及时更换。密切观察穿刺处皮肤有无红肿热痛和全身症状,如发热、自细胞升高等,如有炎症出现时对导管皮下段进行细菌培养。氧气湿化瓶及管道严格消毒,使用中湿化瓶及水每天更换,湿化瓶用无菌蒸馏水,用毕交中心供应室进行终末消毒处理,呼吸机管道使用一次性呼吸机螺纹管,湿化瓶、接头每24~48 h更换消毒[18]。

3.5合理使用抗生素:较长时间不合理使用抗生索是导致真菌感染的原因之一,所以正确掌握抗生素使用指南[19],对有感染的患者及时采样做细菌培养,并按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由经验用药走向目标用药[17]。并及时停药,防止二重感染及耐药菌产生[20],护士在执行时应掌握合理用药的知识、注意给药时间、途径、配伍禁忌、及药物的半衰期。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抗生素的使用效果。在给药过程中,自觉按规定时间给药,观察疗效,及时向医生提供停药与换药的依据[15]。

3.6加强基础护理及呼吸道管理:加强基础护理预防继发感染,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基础疾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营养支持,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加强皮肤口腔护理,及时发现口腔等部位的隐蔽病灶,预防新的感染灶发生[16]。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咳嗽、咯痰,掌握正确排痰程序,定时为患者翻身扣背,及时吸痰,严格无菌操作,定期对鼻咽部进行细菌培养等监测。机械通气时尽量采取半卧位、放置胃肠减压管、应用止吐剂等以防误吸。注意呼吸道的温湿化,合理选择气道湿化液。及时清倒呼吸机管路中的冷凝水,防止流入气道诱发感染[12]。

4小结

ICU医院感染发病率高,与诸多因素有关。针对各种因素采取相应的有效护

理措施和对策进行干预,缩短ICU住院时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避免交叉感染,可提高治愈率有效降低感染率,控制和减少ICU的医院感染,从而提高危重患者救治效果和护理质量[21]。

参考文献

[1]舒建胜,孙蕾.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5,04

[2]周冬梅,马玲霞,侯瑞莲.综合ICU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现状调查及防控措施[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4(30):339-340

[3]贺婷.ICU医院感染的特点和护理对策 [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6, 12

[4]杨雪华.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06,6(6) : 44 - 46

[5]王海霞.ICU医院感染的原因和预防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19

[6]周建菊 ,于瑞英.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当代护士2011,9;128-129

[7]孙孝芹,崔 霞,程 军.发挥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7(17):852-853

[8]李尚兰,李琼,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8,15(2),198

[9]郭燕红,护士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护理管理2008-1-16(15,16)

[10]黄晓明,蒋桂娟,朱萍儿,等.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浙江实用医学,2006,03

[11]谭琳玲,李亚浩,李瑛,等.将感染控制在“手”中―手部卫生分医院感染 [J].中国医院管理,2005,25(5):21

[12]唐敏.综合ICU医院感染分析及护理对策.[J]吉林医学,2012,03(3)

[13]郝丽华.ICU医院感染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护理实践和研究,2008,

[14]袁永梅,王红,姚登福.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预防 [J].现代医药,2006,22(21):3279

[15]李夏明,王学艳,毕蓉蓉, 护理人员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角色与作用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6)

[16]胡飞燕.层流ICU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 [J].创新医学,2012,1

[17]杨巧玲,于淑琴,李晓燕.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分布情况调查 [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30.2,169-170)

[18]葛燕军.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与控制措施 [J].中国实用医药杂志,2009,13

[19]王跃群,叶吉祥,施咪娜,等,ICU医院感染状况的调查及预防对策.[J]护理杂志,2009,13

篇9

关键词:ICU;实施;健康教育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发展,护理模式也由原来“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转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过程,促使人们自觉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改善、维持和促进个体的健康进而达到精神、身体、社会交往等方面保持健全的状态。为了促进ICU病人的早日康复,提高ICU病人的护理质量,健康教育也因此被人们摆在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科护士自2006年至今,针对ICU患者健康教育的特殊性,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其总结如下:

一、针对ICU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的方法

1.1ICU患者健康教育形式的特殊性:ICU患者情危重。集体教育和板报等健康教育的形式是受到限止的。只能对病人单个的进行健康教育.ICU患者常用的健康教育形式有如下几种。

1.1.1口头讲解:是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教育方式。针对患者的病情,讲解疾病的过程、症状、处理,使用各种监测仪器的目的、注意事项,术后的指导,恢复期的锻炼等。

1.1.2提问问答:重视教育信息沟通的双向性。鼓励病人提出问题,由护士予以解答。对于不能进行语言交流的患者,如气管插管、接受呼吸机辅助治疗等病人,神志清楚,通过患者的表情、手势判断他们所要表达的意图,或在纸或手上写简单的文字进行交流。

1.1.3示教模仿:对于清醒病人。可以由护士进行示范演示。指导病人掌握一些简单的操作方法,如咳嗽、排痰、翻身、术后早期床上功能训练等。

1.1.4文字图册阅读:采取健康教育小册子、宣传卡片、图文像册等书面形式,将教育内容交给患者自己阅读,护士给予必要的解释。

1.2对ICU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家属健康教育效果的对策。

1.2.1掌握交流与沟通技巧:有效的交流与沟通有利于家属接受教育的内容。进行交流与沟通前,应对家属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充分掌握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护理计划,并注意选择恰当的交流时机和地点。

1.2.2实施有效健康教育的途径

1.2.3健康教育宣教卡:给ICU家属分发宣教卡是一种节省人力和时间,同时又具有显著效果的健康教育方法,值得推广和借鉴。

1.2.4培训专科护士:Wesson[4]认为可以通过发展ICU专科护士,专门派出人员为家属提供患者信息,回答家属提出的问题并为其提供一些指导,为家属在患者初入ICU及转出ICU时遇到的一些心理和情绪上的障碍起到有效预防和帮助效果。

二、讨论在实施过程中,得出几点关于有效促进健康教育的建议

2.1护士方面:ICU护士轮班勤,没有专门做健康教育的护士。这也给ICU病人的健康教育增加了难度,这就要求ICU的每一位护士都要重视健康教育。人人有进行健康教育的意识。并认真做好健康教育。以保证患者健康教育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2.1.1首先思想观念应与时俱进,树立现代护理观,明确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健康教育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切实使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2.1.2加强业务学习,扩大护士自身的知识面。ICU内患者健康教育内容广泛,涉及学科多,要求ICU护士要具备心理学、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通过业务学习,知识讲谈、外出培训、继续教育、订阅科技报刊等形式,以满足日益广泛的健康教育的需求。

2.1.3选择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把握教育时机,健康教育的渠道包括交谈、咨询、讲座、示范操作、个别指导、读书、看录像等形式。

2.2医院方面:张隆群等强调,应为ICU病人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健康教育障碍,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2.3政府方面:美、英、日等发达国家,在继续教育与护士职责中,明确规定了护士教育能力培训的目标和称职标准。我国在实施上尚没有与护士的职称、学历和继续教育要求相吻合。健康教育事业在我国尚处于发展阶段,相关政策的不完善在所难免,随着健康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也会逐步走向正规化。

三、结论

健康教育事业在我国已经开展了几十年,其作用和重要性也在逐渐被人们认识。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与完善,ICU的护理内容已从单一的技术转化到包括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在内的综合,治疗已不仅是为了保全生命,而且要使因手术所致身体和心理创伤减少到最小限度,在对ICU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我们还进行了较系统的康复指导,增强了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病人术后康复的速度和质量都有明显的提高。虽然仍有一部分问题还没得到解决,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很快会得到解决。总之,ICU病人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仍然需要政府、医院及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江素娟.ICU病人的健康教育[J].家庭护士,2008,6(2):456-457

[2]刘红敏,刘艳萍.ICU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与指导[J].中原医刊,2003,30(11):61-63

[3]韩文军,胡敏,郭成莉.ICU患者家属健康教育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6,21(12):78-80

[4]WESSONJS.Meetingtheinformational,psychosocialandemotionalneedsofeachICUpatientandfamily[J].IntCritcareNurs.1997,13(2):11-18

篇10

方法:运用循证思维方法,对我科收治的观察组80例患者与对比组80例患者进行观察,观察两组压疮发生率、压疮并发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在运用循证护理方法护理后,压疮发生率2.1%、并发症的发生率5.1%及家属满意度97.6%,均较对比组压疮发生6.4%、并发症的发生率8.7%及家属满意度77.2%,差异显著(P

结论:循证护理运用到压疮预防护理中效果明显,使患者压疮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显著提高。

关键词:循证护理 压疮 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03-02

压疮(pressure ulcer)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1]。ICU患者有长期卧床、意识不清、循环障碍、营养不良等特点,易发生压疮。如何避免压疮发生是ICU的一个护理难点。而循证护理的最终目的就是协助患者将痛苦减到最低。为了研究循证护理对预防ICU患者压疮的实际意义,本文选取了我科共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ICU 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80例患者,给予循证护理预防压疮,另收集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未给予循证护理的ICU患者80例。160例患者中,脑血管意外及脑外伤昏迷者98例(61.25%),创伤性休克21例(13.13%),多脏器功能衰竭18例(11.25%),各种大手术后13例(8.13%),四肢瘫痪10例(6.25%)。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循证护理方法。

1.2.1 正确评估。目前常用的评估方法有Norton评分法,当患者积分≤14分时,提示易患压疮;Braden评分法,分值越少,发生压疮的危险性越高。经评估对高危病人实行重点预防,可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得以合理分配和利用。

1.2.2 心理护理。压疮多发生于长期卧床的年老或脊髓损伤、肢体瘫痪等生活不能自理者,往往因病程迁延而感到痛苦,易产生焦虑、悲观、绝望等消极自卑心理,对疾病的治疗失去信心,护理人员应采取各种沟通技巧和病人进行沟通,耐心安慰积极疏导,促进身体早日康复。

1.2.3 健康教育。通过对家属讲解压疮的发生、发展及预防和护理知识,使他们也学会和掌握预防压疮的技能,积极参与压疮的预防和护理[2]。

1.2.4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潮湿,摩擦及排泄物的刺激,床铺应保持平整清洁,干燥,且厚薄适度,对大小便失禁,呕吐及出汗者,应及时擦洗干净,不可使用破损的便盆,使用时不可硬拉硬塞[3]。

1.2.5 解除压迫。是预防褥疮的首要措施。30°侧卧更换法可有效缓解骨突部位压力,提高预防压疮的效果。半卧位或坐位时间每次缩短至30min内。

1.2.6 改善营养。对长期卧床、恶病质、病重者,应注意加强营养,根据病情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膳食。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必要时给予补液、输血及静脉输注高营养物质,以增强抵抗力及组织修复能力。

1.2.7 局部治疗。压疮的治疗以采取局部治疗为主、全身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措施。目前认为在无菌条件下湿润有利于创面上皮细胞形成,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和创面的愈合,保持压疮创面湿润,有利于肉芽生长和上皮移行而加速愈合[4]。

1.3 统计学方法。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以P

2 结果

观察组在运用循证护理方法护理后,压疮发生率2.1%、并发症的发生率5.1%及家属满意度97.6%,均较对比组压疮发生6.4%、并发症的发生率8.7%及家属满意度77.2%,差异显著(P

3 结论

循证护理实施中,必须是专业机能良好以及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细心,全面准确认真的结合现阶段的研究证据以及患者的自身特点制定出最符合患者的身体、心理、意愿等各方面条件的计划,并加以实施。通过本文的总结,给予ICU患者正规全程的循证护理,不仅提高了ICU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真正提高了基础护理的质量。保障了医疗安全,减少了住院时间及患者的经济负担[5]。同时,护理人员也提高了自身的业务素质及实践能力。

总之,循证护理应用于ICU患者压疮的预防与护理工作中,可以减少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促进患者压疮的转归,增加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李爱菊,刘炜.老年住院患者压疮预防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1):69-70

[2] 王好,陈伟菊,周佩如,等.压疮管理流程的建立与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7,7(2):47-48

[3] 段晓侠.湿润疗法在压疮护理中的应用.中华全科医学,2009,7(4):429

篇11

1 口腔护理的重要性

1.1口腔卫生三要素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研究证明[1-2]:口腔卫生状况的好坏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有直接的关系。牙菌斑、口腔定植菌和口腔的免疫功能是影响口腔卫生的三个重要要素。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唾液的流动,食物的咀嚼、吞咽及刷牙、漱口等动作,牙菌斑会发生脱落,但是经口气管插管后以上动作受到限制或减少,牙菌斑逐渐增多并成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储蓄库"。

1.2经口气管插管增加了感染机会经口气管插管后,患者由于不能进食,吞咽、咀嚼功能受限,口腔处于开放状态,容易造成患者口腔黏膜干燥,唾液减少,口腔的自净作用和局部黏膜抵抗力减弱,使大量的细菌在口腔里繁殖[4]。

1.3囊上"潴留物"与感染机械通气患者即使保持适当的气囊内压,误吸同样也会发生,压力不足或未正确运用最小封闭压力以及不恰当的气囊放气等原因更容易造成口咽分泌物误吸。这些细菌通过误吸进入肺内,肺内的防御机制较弱,又不能清除病原菌,使这些细菌在肺内定植而引起感染[5]。因此,要定时检测气管导管的气囊压力,做好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

2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认知现状

陈素芝等研究表明,ICU护士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相关知识认缺乏,了解率最高的为64%,最低的为12.7%,如新的口腔护理理念认为,和海绵棒、棉球等相比,软毛刷能更好的清除牙菌斑,但调查中只有19.3%的护士回答正确,说明护士对口腔护理知识认识的程度还停留在过去的知识上。王婷调查显示,ICU护士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循证护理的认知状况有待改善,护士只是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或传统的方法进行口腔护理,没有意识去查阅验证并使用国内外不断更新且日益成熟的护理研究成果。因此,加强对ICU护士口腔护理知识的更新,对提高其专业技能具有一定重要性。同时,该调查还发现93.3%的护士所在科室,没有建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流程、干预措施或仅采取一般的护理措施。89%的护士希望得到包括评估技术、循证护理知识、口腔护理操作等方面的培训。因此,建立统一、科学的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操作规范和流程指引,加强对ICU护士的规范化知识培训是提高护理人员口腔护理质量的重要途径。

3 口腔护理液的选择

3.1醋酸氯己定 醋酸氯己定溶液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对于ICU择期心脏手术患者,醋酸氯己定能降低其呼吸道感染风险,使患者获益。但对非心脏手术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其应用价值尚有争议。Koeman等研究显示2~4次/d应用醋酸氯己定进行口腔护理可以有效去除牙菌斑。Fourrier等则认为醋酸氯己定仅可以将早期(插管后5~10d)牙菌斑发生率降低14%,在晚期(插管后11~30d)则无明显作用。目前常用的醋酸氯己定浓度是0.12%及0.2%两种规格。Beechier等分析比较了二者抑制牙菌斑形成的效果,他们的分析显示0.2%的醋酸氯己定抑制牙菌斑效果略优于0.12%的醋酸氯己定,但在减少牙龈炎方面,两组无差别,考虑到纳入研究的异质性、药物不良反应以及成本效益比在临床推荐应用0.12%醋酸氯己定是可行的。

3.2其他口腔护理液 传统的口腔护理液为生理盐水。有研究认为,生理盐水会引起口干,对患者口咽部的病源微生物只发挥着稀释和机械冲洗的作用。叶春燕等研究认为,使用2%的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口腔护理可改变口腔内的酸碱度,使之偏碱性,不利于细菌的生长,减少口腔感染的发生,从而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陈玉红等使用0.5%甲硝唑进行口腔冲洗后,再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擦洗,结果显示,能明显减少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臭和口腔炎的发生,且使牙龈脓肿、牙龈出血等牙周疾病再发生率下降。贾小青通过采用1%聚烯吡酮碘液与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对比研究,发现使用1%聚烯砒酮碘液进行口腔护理后患者出现口臭、口唇干裂、恶心,口感不舒适等不良表现远远低于生理盐水,而且前者能够释放活性碘,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同时还能起到减少液体渗出,收敛疮面,利于新生肉芽生长等优势。梁远兰等研究认为使用"白虎汤"进行口腔护理,对防止口腔感染,减少气管插管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有明显的效果。李娇娥等研究表明pH值为2.7的强酸水对导致口腔感染的细菌,如厌氧菌、白色念珠菌的杀灭率达100%。另外,也有采用制霉菌素,呋喃西林,多黏菌素液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的报道,但存在细菌耐药性的风险。

4 护理方法

4.1擦洗法 棉球擦洗是最传统的口腔护理操作方法,擦洗法可以有效去除牙菌斑,但由于插管牙垫的阻挡难以对牙内面、牙缝、舌下面舌根部咽喉部等死角部位进行彻底清洁。吴卸仙研究使用麻醉喉镜明示下进行口腔擦洗,操作过程得以在明亮清楚的状态下进行更容易达到彻底清洁上述死角区域的目的,能有效提高口腔护理的质量,减少口臭和口腔感染的发生。

4.2冲洗法 徐Z等认为冲洗法可以较擦洗法更有效地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口腔真菌感染,但在减少口腔炎发生率方面无差别,联合应用也未能进一步改善干预效果。

5 评价工具

口腔护理评价工具可以帮助护理人员了解患者口腔卫生状况,确定哪些患者需要重点加强口腔护理,并且为评估口腔护理疗效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

6 展望

近年来,关于口腔护理的研究报告不少,但没有证据说明哪一种口腔护理方法和口腔护理液是最理想的,口腔护理方法的实施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同时口腔护理的重要性在国内虽然得到了认可,但认识和重视程度仍不够。对口腔评估方法及口腔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实施的研究仍十分有限。因此,提高护理人员对于口腔卫生知识状况、口腔护理重要性的认识尤为重要。同时临床口腔护理的实施和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研究证据支持,在工作中应该运用循证观点,开展口腔护理干预和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以便制定一套适合不同疾病患者的口腔护理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国俊,刘景春,何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2例[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2,12(10):746-747.

[2]侯冉,贾晓云.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咽部与下呼吸道菌株相关性分析[J].护理研究,2007,21(11C):2064-3056.

[3]蒋玉梅,蒋玉英,肖巧云.为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实施口腔护理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4,18(1):55-56.

篇12

关键词:ICU危重患者;压疮;预防;护理

据相关数据统计,ICU危重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为5.1%~22.1%[1]。ICU危重患者自身疾病的特点,增加了压疮的发生。一旦压疮发生,增加护理工作量,影响临床患者的正常治疗,因此ICU危重患者压疮的防治是护理工作的重点及难点。只有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才能有效防治压疮的发生,避免压疮延缓疾病的康复。如何正_识别压疮危险因素,并及时给予有效预防措施,是当前CU危重患者压疮预防的重点。本文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和文献资料,现就ICU危重患者压疮的预防和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 压疮的概念

所谓压疮又称为压力性溃疡,即皮肤和皮下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不良,以至于引起局部缺血而发生溃烂甚至坏死,一般多发生于昏迷、尿失禁、长期卧床等不能自主翻身的危重患者。ICU危重患者的压疮护理可直接反应护理质量和护理进展,是一个医院管理水平和护理水平的重要体现[2]。

2 压疮的危险因素

2.1外在因素

2.1.1压力 压力是压疮发生的重要因素,ICU危重患者需要长期卧床休息,加之使用多种检测仪器,身体连接各种导管和导线,部分患者还需要实施保护性约束,从而限制了患者的躯体移动和变化,从而使双肘、骶尾部、足跟等部位长期受压。在压力超过毛细血管平均压力时,会使皮肤血流停顿,最终促使组织发生坏死。故临床应在1~2 h帮助患者翻身,减轻压力。

2.1.2摩擦力和剪切力 摩擦力是两个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当摩擦力作用于上皮组织,会增加压疮的易感性。剪切力作用于相邻物体表面,会引起反方向的进行性平行滑动力量。通常剪切力作用于深部组织,会切断较大区域血供。ICU危重患者使用胃肠道营养、人工通气,需要取头高屈腿的,故骶尾部和足跟部承受着摩擦力和剪切力,增加了压疮的发生几率。

2.1.3潮湿的环境 潮湿环境下,压疮的发生危险性增加。ICU危重患者潮湿环境,主要是由于大小便失禁、腹泻、伤口分泌物以及发热引起多汗,造成病房内湿度过高,使皮肤处于潮湿的环境中。潮湿会削弱皮肤角质层的屏障作用,使有害物质容易侵入,并为细菌的繁殖创造了条件[3]。因此,ICU危重患者是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

2.2内在因素

2.2.1感觉功能障碍 多数ICU危重患者由于疾病或使用镇静药,存在意识障碍。感觉功能障碍会导致皮肤对损害性压迫的敏感度降低,其自我防护能力下降,甚至丧失,从而不能自我改变或控制。失去神经支配的皮肤组织代谢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其组织内的抗张力成分胶原蛋白合成减少,使皮肤不耐摩擦而容易发生破损。

2.2.2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是ICU危重患者发生压疮的主要因素之一。王雪萍[4]等研究显示,血浆白蛋白水平高的患者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血浆白蛋白水平低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3组织缺氧 ICU危重患者大多存在循环系统功能障碍,并且多应用机械通气治疗,降低了组织的供养。加之部分特殊药物的使用,例如血管活性药物、甲肾上腺素,都会使皮肤组织缺氧加重。此外,组织间隙水肿也会减少毛细血管血流,影响皮肤的供氧。

2.2.4应激 临床发生急性损伤患者早期压疮发生率较高。患者处于应激状态下,会使激素大量释放,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内分泌传导系统发生紊乱,内平衡态遭到破坏,组织的抗压能力降低,压疮发生率增加。

2.3高危人群 老年、瘫痪、麻痹、昏迷、营养不良、大小便失禁、使用支架或石膏的患者是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5]。此外,体温改变、循环不稳定、肾功能不全、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因素均与压疮的高度风险显著相关,特别是低血压更值得警惕。

3 压疮护理研究进展

压疮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临床ICU危重患者压疮护理的重担是基础护理,全面评估,早期干预,主动护理至预防压疮的重要手段。

3.1风险评估 患者入住ICU后及时进行压疮风险评估,依据评估结果筛查出现高危因素、高危人群,并针对高危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以科学的方法防治压疮。对于已发生压疮的患者要及时给予处理。

3.2减压护理

3.2.1减压方法 通过减压可以间歇性的解除压力,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尽量做到每1~2 h翻身1次,翻身时避免托、拉、扯、推,尤其是对于肢体偏瘫者在常规压疮预防护理基础上,采取翻身循环卧位。翻身应选择合适的,例如半卧位头抬高45°,患者容易滑动,增加了压疮的发生,所以头部宜保持在5°~30°。由于病情限制翻身的患者必须使用气垫床。

3.2.2减压工具 临床常用的减压工具有气垫床、全身自动翻身床;局部使用的有水垫、决明子垫、小型凉液垫等。对于有潜在局部受压危险的患者,可以自制水囊或气囊垫于局部受压部位,减少局部受压情况。在减压方面,以气垫最佳,其次是水垫、凝胶垫,泡沫塑料垫最差。

3.3营养支持 营养不良是引起压疮的内在因素,并且对压疮的愈合有影响作用。蛋白质作为机体组织修复的必需物质,临床应依据患者的具体营养状况,针对性的给予营养支持,主要以高蛋白、高维生素膳食为主,以提高机体抵抗力、组织修复能力为目的。对于不能进食患者应该给予肠外营养支持,保证患者每日机体所需营养的供给,满足机体代谢的需求。

3.4避免潮湿环境 对于大小便失禁者必要时可留置导尿管。尽量保持会皮肤的干燥、清洁,对于频繁腹泻者可使用带气囊导管。同时应选择合适型号的气管导管,将气管导管外涂石蜡油后置入患者,并给气囊充气,外接一次性腹腔镜保护套,可有效保护肛周皮肤及减轻护理工作量。

3.5局部处理

3.5.1一期创面 一期出现皮肤潮红、硬结时,应及时改变,并使用水胶体敷料,禁止按摩。由于局部组织受压变红是皮肤组织正常的保护性反应,在解除压力后会自动消退,不会形成压疮。若持续发红,则提示软组织受损,按摩后会增加损伤程度。临床可选择局部粘贴透明贴,以减轻局部受压,从而减轻局部皮肤所受压力、剪切力和摩擦力,最大化消除压疮的诱发因素。

3.5.2二期创面 二期创面无破损、有少量渗液者,可使用水胶体敷料。若创面破损,但未累及皮下组织或局部溃疡组织红润,坏死组织不多时,可给予创面清洗,即使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伤口,以彻底去除腐肉、腐皮、分泌物为目的[6]。

3.5.3三、四期创面 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并切开引流,定时换药。对于不能切开引流的,使用水凝胶与水胶体敷料自溶清创。肌腱、骨膜外露时使用水凝胶保护,必要时应给予外科手术治疗。

3.5.4伤口敷料的选择原则 依据伤口渗出量、创面大小、创面深度、创面位置选择合适的敷料,依据局部创面决定是否减压引流或者加压包扎。注意感染口不要使用密闭性敷料。

3.6心理护理 压疮的发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急躁、悲观等不良心理,对临床疾病的治疗缺乏信心。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焦虑,并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后顾之忧,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使患者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

3.7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向患者和家属讲解压疮相关知识,使其对压疮的发生、发展、治疗、转归、注意事项有深入的了解,取得患者和家属配合,并教会家属一些简单的压疮预防措施,使患者和技术积极参与到自我护理中来。

3.8注重细节 ICU危重患者需要约束时,应选择正确的方法,在约束带靠近皮肤处给予保护措施。气管切开患者应保持颈部皮肤干燥,并及时更换固定气管导管的系带。测量血压时测压袖带不能直接绑在患者皮肤上,应使用内衬,易过敏者使用低敏胶布。密切观察患者动脉压变化,注意保证组织充足的灌注量。对于使用冰毯的患者,最低湿度应控制在4℃。温度过低,血液循环会减慢,患者容易冻伤诱发压疮[7]。

4 结论

压疮是全身、局部因素综合作用所引起的皮肤组织变性、坏死的病理过程。ICU危重患者压疮的预防,需要ICU护理人员不断加强新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并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进一步提高ICU危重患者压疮护理质量。

通过本文以上的综述,认识到压力、剪切力、摩擦力是压疮的形成因素,而营养不良、丧失知觉、运动受限等是压疮发生的促成因素。因此,应对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做定性、定量的分析,并依据危险因素实施重点护理预防,在有限的医疗资源下实现合理的利用。总而言之,护理人员应正确了解压疮发生危险因素,并正确评估危险因素,从而做到有效预防,为患者尽可能的提供压疮早期预见性护理,最大化降低ICU危重患者压疮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何华英,杜峻,王素芳,等.压疮危险因素预测及预防护理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5,20(9):803-805.

[2]刘红,付小悦.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及预防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2,7(2):50-51.

[3]毕红月,王欣然,韩斌如.ICU压疮高危患者的预防[J].护理研究,2013,24(4):1086-1087.

[4]王雪萍.ICU危重患者压疮护理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2):187-188.

[5]苏春燕.ICU患者压疮危险因素及其评沽工具[J].护理研究,2015,19(9):1695-1697.

篇13

1治疗因素

手术方式、术前禁食时间、手术持续时间以及髋部骨折后的被迫都会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精神状态产生影响,从而容易导致术后谵妄的发生[5,13-14]。髋部骨折术后为防止脱位,患者患肢需固定放置在外展中立位;被迫会造成患者的舒适感下降,而老年患者对此往往不能理解、不能耐受,产生烦躁,从而导致谵妄的发生。有研究报道骨科大手术谵妄发生率可达13%~41%[15]。麻醉会引起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发生术后谵妄目前尚存在争议[16,18];而另一方面,有大量的研究结果认为术前用药、术中物的使用、镇痛剂和术后多种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导致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发生[6,19]。静脉吗啡泵、术中骨黏合剂的使用也会加大术后谵妄的发生风险[20-21]。RobinsonS等[22]研究证实,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实施不合理的疼痛管理与术后谵妄的发生存在联系,因此,护士必须对老年人进行非常仔细的疼痛评估管理。也有研究认为停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和其他镇静催眠药物也会引起老年髋部术后患者谵妄的发生[6]。综上所述,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实施的各种治疗护理措施均有可能成为术后谵妄的风险因素。

2谵妄的评估工具

目前临床上评估谵妄的标准是美国精神协会1994年制定的《诊断与统计手册:精神障碍》第四版(DSM-IV)[23]。而这一标准对症状的判断和分析需要具有精神科方面的专业知识,普通临床护士很难进行专业的评估。而且,此标准对于病史和检查的收集需要较长的时间,不利于临床护士的常规评估[23]。Gaudreau等[24]于2005年在DSM-IV的基础上制定了护士用的护士谵妄筛查量表(Nu-DESC)。此量表从定向力障碍、不适当的行为、不恰当的交流、幻觉和精神运动性迟缓5个方面进行评估,操作方便,花费时间较短,适用于普通病房。另外,ElyEW等[25]于2000年制出适用于对ICU患者进行评估的ICU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CAM-ICU评估内容有4个方面,包括:①意识状态的急性改变或反复波动;②注意缺损;③思维紊乱;④意识清晰度的改变。阳性判断:①和②存在,加上③或④,即为阳性,表示存在谵妄。CAM-ICU具有评估准确、使用方便、快速等特点,现已成为ICU医生和护士最常用的谵妄评估工具,并被认为是诊断ICU谵妄的“金标准”[26]。

3谵妄的临床特征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发生谵妄往往是在术后1~2d内,但有时也会在出院时出现[20]。病情经常在1d内有很大的波动,并迅速向不良方向发展[6]。有研究发现,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并发谵妄前会出现定向力异常、情绪不稳定、长期记忆有很大差异等前驱症状,然后出现烦躁不安、思维混乱、幻听、幻觉现象,同时伴有明显的睡眠障碍等大脑皮层兴奋症状。

4术后谵妄导致的结局

随着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发生概率的上升,人们越来越关注术后谵妄,并进行大量的研究。首先,术后谵妄会引发坠床、拔管、自伤等意外,从而导致一系列安全问题,对患者造成伤害,以致康复延迟[16]。其次,谵妄患者可能会因为意识混乱出现狂躁现象,无法保持髋部骨折术后要求的,导致骨折再移位;内固定松动、断裂;假体脱位等严重并发症[27,28]。这样既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和家属的经济负担,还会增加手术风险、治疗和护理难度[27]。另外,术后谵妄还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加压疮、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病死率升高。总之,术后谵妄会导致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患者住院周期相对延长以及医疗费用增加,加重了医护人员的压力及患者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13]。

5谵妄的预防

5.1术前预防措施

5.1.1正确评估谵妄的危险因素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入院时,护士应及时与患者进行接触和交流,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掌握其个体特征,了解其疾病史。有异常现象及时汇报医师,协助医生共同对症处理,尽量减少导致术后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

5.1.2纠正诱发术后谵妄的相关因素根据评估的结果,护士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患者的基础疾病。控制血压、血糖;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改善低氧血症;在可能的情况下减少精神类药物的应用;减少术后并发谵妄的风险因素。加强术前宣教。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手术方案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相关疾病知识、术前注意事项、手术方式、预后以及术后摆放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身体和心理承受力。护士应对此加强重视,多与患者交谈缓解焦虑情绪;针对性的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邀请处于康复期的同病种患者亲身示范、讲解;鼓励家属和朋友探视安慰;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使其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尽量消除因心理因素导致的术后谵妄发生[16]。

5.2术后预防措施

5.2.1护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患肢需呈外展中立位,以防止假体脱位或骨折再移位。如患者因不适、烦躁而过度活动患肢时,护士要表示理解,给予安慰,并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帮助患者采取相对舒适的;避免患者由于舒适感下降引起谵妄。同时,向患者再次说明正确摆放的重要性,使患者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增加其术后自我管理的依从性。

5.2.2正确镇痛护士仔细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实施适宜的疼痛管理措施。若患者应用连续性的镇痛泵,护士必须经常对老年患者管理泵的能力进行评估[22],并对镇痛的效果和患者的反应进行检测,防止患者因疼痛或镇痛剂的不合理应用导致谵妄。

5.2.3合理安排治疗与护理保持病室安静,治疗和护理操作尽量集中,减少仪器的声光刺激,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加强生活护理,做好口腔、皮肤、会阴及各种导管的护理,最大限度地让患者保持身体的舒适,防止术后谵妄的发生。

6术后谵妄护理

6.1提高护理人员对谵妄的认识水平早期发现和管理谵妄可以降低谵妄的严重性并且能缩短住院时间,加强护士术后谵妄知识的培训势在必行,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对谵妄相关知识及谵妄评价工具的学习,提升对早期术后谵妄的识别能力。另外,在老年患者进行髋部手术后,医务人员必须及时发现患者的行为改变、认知变化等谵妄的前驱症状,做到仔细观察,早诊断,早期治疗。

6.2谵妄护理患者一旦出现谵妄,如需要使用镇静剂,护士需严密检测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以免过量而抑制呼吸。一旦患者出现谵妄症状,护士应加强病房巡视,必要时专人守护,协助患者保持髋部的正确,妥善固定各种管道,防止管道滑脱,必要时给予保护性约束,防止自伤、坠床、髋关节脱位等意外的发生[6]。

7小结

篇14

ICU护士严格的自身防护不仅可以将各种危害降至最低,最大限度的保障自身健康,还可以减少医院感染给病人带来的痛苦。

1 危害因素

1.1 感染的危害:目前,血液传播疾病给工作人员造成的威胁已被重视。ICU护士每天接诊未完全明确诊断,不同病种的病人,其中有传染病人,ICU护士经常在病人各项辅助检查缺乏的情况下便对其进行处置和抢救,并且抢救过程中,有时接触到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从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最引起人们重视的是病毒感染,特别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在有创操作中因经皮暴露造成感染和针刺损伤[1]。

1.2 环境因素的危害:ICU病房内有很多仪器,可引起噪音。吸引器的工作声、心电监护仪及呼吸机的报警声,为病人躁动所致的嘈闹声等。躁音不仅对人体听觉系统有明显损伤,对心血管系统同样具有损害作用。它使血管平滑肌对缩血管物质的敏感性增加,使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同时,对内分泌系统也有影响,使人烦躁,精力分散,工作中容易出错。此外,由于ICU病房病种多,空气中含有多种病原微生物。

1.3 射线损伤的危害:根据病人病情需要,要进行X线机摄片及CT检查。有资料表明,少量多次接触放射线,可因蓄积作用致癌或致畸[1]。

1.4 心理因素:ICU是医院急、危、重病人集中处,病种复杂,抢救和管理任务重的科室。ICU护士不但要完成繁重的工作,还要不断充实自己的业务知识,同时还要面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包括医护关系、护患关系。在ICU工作节奏快,抢救任务重,在工作中稍有偏差,易产生冲突。护士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还必须冷静、平和、仔细的处理问题,压抑自身感受,巨大的压力给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2 防护措施

2.1 感染的防护

2.1.1 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危害,ICU护士要提高自我防护的认识,主动接受更多关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的知识,了解各种病毒的转播方式,使自己知道采取必要防护措施的重要性。对急诊或未确诊的病人一律按阳性对待,并检查自己手指或皮肤。如有破损应保护好破损皮肤,避免开放性创口被患者的血液污染。

2.1.2 严格认真洗手,加强防护用具的使用:在防护措施中,洗手和戴手套是最常用的。研究表明,将双手涂满肥皂,搓洗15~30秒,流水冲洗后纸巾擦干,可清除80%的一过性细菌[2]。接触有感染性血液或体液时,要戴好防护用具,这些不但可以防止医源叉感染,对护理人员也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尽可能戴手套一次性完成病人的所有操作,摘除手套后严格认真洗手。必要时穿防护服,戴防护眼镜。

2.1.3 防止意外损伤:在工作中尽量避免意外针刺伤、刀割伤。因职业引起的感染途径中主要危害是针刺损伤占80%,而通过黏膜或非完整性皮肤接触感染的仅占10%[3]。加强宣传教育,改变其危险的工作行为。如禁止将使用过的针头从针栓上分离或将使用过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帽,用过的针头等应丢弃到专门锐器盒里。若不慎刺伤,应立即挤出血液,用2%碘伏消毒伤口。

2.2 环境因素的防护:每日打开门窗采用自然风通气。实验证明,在空气流通的情况下,最初30分内菌落可减少77.3%~79.3%,75分内可减少96.4%~99.5%[2]。同时每日应用紫外线照射30~60分,每天3次。每月行空气检测1次,减少空气中细菌密度,减少病菌的传播。工作中尽量减少噪音,操作迅速、轻柔。各种设备要定期检查,使用剂等。护士要熟练各种仪器的性能、操作方法,掌握病人的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要在各种仪器报警前,及时给予处理。

2.3 射线损伤的防护:在摄片、摄CT过程中,护理人员暂时回避。因病人病情需要不可能回避时,应穿防射线的防护服。

2.4 减少和避免生理、心理性疲劳:要合理安排工作、学习和休息时间。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工作中要热情、关心、体贴和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医护关系。减少和避免工作中的压力。要培养健康的情绪,促使护士提高对紧张刺激的承受能力。

参考文献:

[1] 周春琴,扬小立.手术室职业性危害及护士的自身防护[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3):230.

[2] 魏红云,陈土珍.职业因素对急诊护士健康影响的分析及对策[J].现代护理,2003,9(12):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