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5:53:3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新课标新阅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新课标的理解与认识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理念,无疑对新时期的语文教育,对具有创新素质人才的培养有着指导和促进作用,它提出阅读教学的目标:(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达到新课标指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要求。新课标较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新课改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教师既无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也不可能沿用传统教法照本宣科。用理性的眼光审视存在的差距,充分利用积极有利的因素和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和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多渠道,多方式,多层次地渗透新课标理念,实施新课改还是有章可循的。
二、具体的做法与尝试
阅读教学的理想状态应该是:学生带着课文和自己的初步理解与感受向教师求教,而不应该是教师带着已经准备好的对课文的理解走向学生,把结果讲解给学生听。因此,学生和课文的直接对话是阅读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要让学生充分地与课文直接对话,在对话过程中获得对课文的个性化理解;使文章的意义处于不断的,被创造性的理解流动之中。基于这一点,教师要认真地加以引导,首先就是学生要有充分的时间保证,不能仅仅是敷衍地预习一下。其次,要有计划地提供一些必需的阅读背景资料(作者情况,写作时间,写作缘由,写作意图等等)。为此,阅读期待,自由诵读,应该成为阅读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起始环节。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渗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协同合作,乐于探究和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注重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要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是很全面的,不仅对阅读方式,阅读内容和阅读量等都作出了规定,而且要求学生要对阅读理解所得发表自己的看法,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谈感悟,谈体验。
【关键词】新课标 教学 阅读
阅读教学向来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无论是在文本所占比重上,还是教学时间的分配中,甚至语文评价的份量里,阅读都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阅读教学“教什么”?尤其在新课标下,阅读教学何去何从,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阅读教学既要有基础的积累,基础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还应有单元意识、整体意识,在此基础之上体现探究能力,但我认为,阅读教学的“教什么”的最高目标是“怎样写”。
一、阅读教学不应淡化基础知识
某些人认为:阅读教学应淡化基础知识,甚至不提基础知识,不培养基础能力,认为这与新课标格格不入,甚至会淡化新课标要求,又会回到传统课堂的灌注时代课堂肢解文本。这是走向了极端的观点,新课标仍然强调工具性,甚至更加强调工具性对人文性的基础性贡献。如果离开基础知识与基础能力、离开字词、文法的积累与培养,提高阅读教学只停留在所谓的探究上,那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
如教学徐志摩的不朽之作《再别康桥》,难道就围绕诗中到底表达了哪些感情,诗人当时的背景而进行教学探究吗?当然,这些探究是要的,而且也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在这首名诗中那些重要词语,如“畔”的读音,“漫潮”的用法,再比如诗中反复咏叹丰富的联想,想象等重要手法,难道就不要提了吗?我认为,不仅要提,而且要精心地处理,使之与文本的解读,探究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紧密相联,使之成为下几步教学的展开的重要序幕、精彩的而且必要的过渡。
二、阅读教学还应有整体意识,尤其是单元意识
新课标高中课程与初中课程的设计都很强调新课标的标准与要求,每个单元的体现更加突出,其中每个“单元提示”,编者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先从人文性角度解说这个单元来体现人文性的特点,再从工具性来提出学习目标,这是工具性的特点。因此,单元内的每篇课文也就是每一个文本都要完成其教学目标:人文性与工具性。
如高中语文必修2中第一单元,这个单元文本内容为写景状物散文,这个单元在人文性上要完成的目标是:领略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彩多姿,其中三篇选文《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篇篇都是散文名篇,教学这些文本,应该围绕这个人文主题而展开。而这个单元工具性目标是:展开想象的翅膀,力求身临其境,感受作者心灵搏动,体会作品所描述的美景,对文中精彩语句赏析,熟读成诵美妙段落。这应该成为这个单元教学的始终不忘的准线。
三、阅读教学应该实事求是
在前面两个目标完成基础上,阅读教学应该实事求是,遵照学生实际地提升――探究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笔者认为的实际情况,是循序渐进的探究实际,基于学生基础知识,能力不同的实际;基于学生个体理解能力不同的实际。
笔者认为,针对不同的学生实际情况,应有针对性地选择探究问题,对基础较低的学生应选择基础知识能力探究。如字词用法,语言赏析,手法运用等方面的深入与探究,即使对同一个问题的探究,也应针对基础不同、理解能力、水平不同的学生提要不同的探究要求,而且探究要以鼓励为主,才能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不至于畏难退却。
四、阅读教学的最高目标是“教”“怎样写”
阅读教学的最高目标充分体现语文课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完美结合。解决了怎么写的问题,不仅是对语文元素的最好检验,更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当然,由于学生实际情况的不同,能力水平的高低不同,阅读教学要完成“教”“怎样写”更应谨慎选择,选择方向、内容,选择占时分量,选择方法方式,否则,教学就会成为课堂作秀,这方面,还值得我们更深入的探讨,完善之,运用之,反思之,愿向各位同仁前辈学习,望不吝赐教。
【关键词】阅读 写作能力 培养 提高
我所在的是一个县级的农村高中,很多的学生到了高中,可在朗读课文方面还是结结巴巴,课文难以流畅地读下去,回答问题,也总是言不达意,写起作文来,东拼西凑,没有中心,罗列现象,凑足字数了事。总的来看,诸如此类的现象还是因为读书少而语文基础薄弱,从而形成一种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差的问题。那么,在新课标背景下应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呢?
一、对新课标中加强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理解
从现行的高中语文新课标必修课结构设置的“阅读鉴赏”和“表达交流”两个主要部分来看,选文篇篇精彩,课课经典,每篇文章都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典型案例,阅读教学所占的时间比例达到百分之六七十。可以说,新课标注重了教师引导和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新课标的目的就是要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改变课堂上教师主导、“满堂灌”的现象。新课标重视学生的阅读,使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先从阅读课起,让学生通过阅读来演绎自己的理解,实际上就是让阅读、理解、鉴赏的过程更生动,更有效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阅读教学和语言表达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阅读和写作属于学生的语文能力,只能通过学生自身的练习和实践才能得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学好语文,必须在读书上下功夫,发展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重视培养鉴赏能力。教师要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审美力,通过阅读鉴赏活动,在学习品味评价作品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语文新课标必修课设置的“阅读鉴赏”和“表达交流”两个主要的部分,注重了学生阅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二、重视必修课中经典文章的阅读,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首先,作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调动学生主动的学习热情,指导好学生更好地读好高中语文新课标必修课“阅读鉴赏”部分的课文,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阅读学习的课堂效率。在老师的指导下,设置一些重要的、具体的问题,让学生目标明确,带着问题读书,如理解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内容和结构等等。先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阅读、思考和讨论交流、回答。再通过教师对这些问题的指导,把握读书需要解决的关键,增强阅读的信心。使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先从阅读课起,然后将阅读范围延伸到课外经典和高品位的读物。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学会读书,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如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选编的四首中国诗歌都是广为传颂的经典之作。四首诗都可用什么来概括呢?意象如何?表达什么情呢?通过阅读鉴赏,学生讨论,教师指导,把握了四首诗都可用一个“情”字来概括:《沁园春·长沙》中的革命豪情,《雨巷》中的朦胧爱情,《再别康桥》中对母校的绵绵别情,《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对“母亲”大堰河的赤子之情。教师引导学生用“情”这根线串起这些看似各不相关的诗歌“珍珠”,学生有了情感上的收获,思想的启迪。并通过学生的反复诵读,探究,教师的引导,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诗中运用的意象,以丰富心灵,陶冶性情。
其次,注重读书方法的指导,对许多具体的文章的阅读理解,可采用理解、揣摩、熟读、联想的四步读书法。让学生自己去揣摩去联想,千万不要越俎代庖,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加深理解的阅读过程。具体问题的理解还可采用“勾”“点”“圈”“划”的方法,让学生抓重点词句揣摩训练。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段落等,运用多种感官体会语言含义,与课文情感产生共鸣,探究语言规律,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读懂哪些语句,文章为什么这样开头、结尾?课文写了什么?怎样写?这样写好在哪里?所有的这些让学生自己体味出来,把握了要点,使问题清晰可见,迎刃而解。而且将这种方法一以贯之,把这种阅读能力的训练坚持到底。
三、抓住心灵的触发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很多学生在写作文时,由于缺乏对社会和对生活的感悟,加之平时读书较少,看到作文题时总是头脑里茫然一片,不知从哪里入手,更抓不住心灵的触发点。针对这些情况,学生在训练作文时,所写内容最好是既密切联系范文,又紧紧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的事,如:必修课本的“表达交流”部分的事例范文及其讲解和设置的作文题等等,引导学生抓住范文中可能触发自己思想和情感的地方,引导学生联想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写出自己所受的感悟。但这恰恰是学生写作中最大的困难,每次写作时,很多学生总感到肚里无货,写不出东西来,原因是什么呢?主要就是没有用心去观察和感悟生活,没有抓住心灵的触发点。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写心灵触发点的事呢?教师可具体指导学生按以下的方法来训练作文。
第一、找出感动点 感动点就是触发学生心灵感动的地方,它可以是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也可以是一件物品,如一封信,一支笔等。总之,不论是什么,自己一定要被它感动过,把他的细节形象地再现出来,并将你的感情融合进去。
第二、提炼素材 根据你对生活或人生的看法与领悟,选择材料。所写的人和事触动了你的心灵,它让你体会到了什么感情,明白了什么道理,你一定把它们写出来,因为这些才是你写文章的目的。
第三、确定立意,组织材料 如果写人,就要想想,写他的哪些事,哪些详写,哪些略写,这些事与自己的感情与认识是不是相吻合;如果写事,又如何开头,如何结尾,重点应放在哪个环节,是用顺叙,还是倒叙等等,也可先拟一个作文提纲。
当然,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很多,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贵在能抓住心灵的触发点,有可写、想写的东西。写作能力的培养要落脚在学生会写、爱写,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上。
人的智力中最重要的是理解和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主要表现为听和读,表达能力主要表现为说和写。提高学生的阅读与表达能力就是对教师语文教学能力和方法的研究和探索,
一、重视阅读的“生活性”
这里所谈的“生活性”并不是以往所说的阅读材料从学生的生活体验而来,而是说阅读体裁关注学生的生活实践。
2011版语文新课标“学段目标与内容阅读”部分新增加了“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以及“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一语,加重了对新闻等常见文体的倾斜。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重视的是散文及小说教学,这类文学样式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培养他们对文学的鉴赏能力。但是语文是兼具文学性和工具性的,对某些学生来说,通过这类文章学习到的一些语文知识与能力并不能解决他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作为一个普通人,在生活中遇到的最多的与语文有关的无非是新闻、说明书等形式。因此,新课标的改革使初中语文学习与生活联系更加紧密了,这是有意义的。
从7年级到9年级只有一个新闻单元,从中考卷面上看,与新闻的有关内容大约占2分,一般是要求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新闻的内容,大多有字数要求。我认为,这样的题目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
此外,另一种题型同后一种改动相关,一般是给出几则材料,让学生提炼观点或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启示。相较于新闻内容的概括,学生对这种题型掌握得不是很好。究其原因,在于大部分教师在新闻单元的教学中重视消息的结构,只要教会了学生在消息中找导语就解决问题了,而没有教会学生概括消息内容的方法。同时这也与教科书的内容有关,课本只是为学生呈现多样的新闻形式,因此,教师还应该结合实践,从报纸、网络等媒体上找材料,进行补充教学。
二、重视自主阅读
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主动与文章作者形成对话、交流的关系,以引起共鸣,产生感悟,从而达到阅读活动真正的目的,考虑教材与学生的因素,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大量地进行自主阅读,能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促进学生发展。
在学习过程中,很多人习惯于跟着老师的思路,随着老师的问题去解读文本,我认为,这并不能体现新课标对阅读提出的“自主”要求。现在比较通行的教学方法是小组合作。2011版新课标关于阅读教学,提到了“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这说明编者看到了现今教学实践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存在的问题。在语文课堂中,我们经常看到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有“小组合作”的环节,教师的初衷是好的,是想通过这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主动积极地学习,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在集体的学习中获得灵感,有所收获。但是这种学习模式的问题,在于不能保证学生的参与度,也就是说,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讨论中来,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我们要更多地关注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尤其要关注学生个体,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享受阅读的快乐,体味生命的意义。
三、重视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对课内阅读的重要补充,没有大量的课外阅读,是不能学好语文的,没有大量的积累,也无法写好作文。
2011版新课标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教学建议”中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实施建议——评价建议”中新增:“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应根据各学段的要求,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进而考察其阅读的兴趣、习惯、品味、方法和能力。”从中可见,课外阅读已经越来越受重视,它不仅仅是对语文课本的补充,更是语文学习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对待课外阅读,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课本的“名著推荐与阅读”上,也不能靠有限的阅读课。首先,语文老师自身要有非常丰厚的阅读积累。当今的老师不能只满足于做“一桶水”,而是要做“一溪水”。其次,语文老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并通过这些活动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出指导。新版课标对课外阅读有这样的要求,相应地,应该有一本专门的补充教材供师生使用,这尚需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新课标;阅读教学;重视;引导
不久前,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公布了对天津市14135名中小学生阅读状况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仅有30.5%的中小学生喜欢阅读,而且年级越高阅读量越少,中小学生阅读量普遍不足。事实上,这种情况并不仅仅存在于天津,中国读书人口的大量锐减让全社会,尤其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都感到担忧。
那么这种现状是如何形成的呢?我想,不外乎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缺乏良好的阅读环境。时下由于教育的功利色彩浓重,竞争的压力迫使师生追求速成、速效,没有时间静下心来阅读。其次,阅读资源得不到很好的整合和利用。现在,有不少学校图书馆、阅览室不健全,即使有,也因为书籍陈旧、适合学生阅读的好书不多、学校缺乏管理而导致其形同虚设。还有,就是我们的阅读教学方法陈旧,无法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我想,首先应该改变我们的阅读教学,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践行“新课标”,明确阅读教学的要求
深入解读“新课标”,明确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新课标的阅读总目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让全体师生都能找准前进的目标和方向。
二、阅读进课堂,体现阅读重要性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让阅读走进课堂?课外读读还不够吗?”事实上,如果阅读不进课堂,学生的课外时间太少,根本没有时间阅读,而光靠啃书本上的几篇文章是远远不够的。而且,不让阅读进课堂,本身就是对阅读的轻视,让学生觉得阅读可有可无,学校才舍不得让它占用课堂时间。相反,有了专门的阅读课,师生才能更清楚地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三、优化教学方法,收到良好的阅读教学效果
1.培养兴趣,激发学生阅读热情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兴趣一旦养成,就相当于成功了一半。为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绝不能把鲜活的阅读教学变成文学常识教学、字词教学和问题解答,绝不能使阅读成为应付考试的手段,把学生变成一味接受的工具,这样只会让学生渴望阅读的火苗熄灭在枯燥的功利深渊中。我们要努力探求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让学生的阅读兴趣之火越烧越旺。
2.引导小组合作,介绍读书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课程标准也“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也要运用这种方式。可以把班级学生分成几个阅读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开展阅读活动,每个小组内共享资源,交流阅读经验、阅读体会,互帮互助,互相监督,共同进步。小组间定期汇报成果,评比选优。而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教给他们如何课堂“精读”,课外“博览”,如何圈点批注,加深理解等。
3.开展活动,促进阅读能力提升
有效的阅读不是死读书,而是要求学生活读。可以每月举办专题读书会,就一个专题展开讨论;可以举办“好书大家看”活动,推荐自己阅读中遇到的精品;还可以举行诗歌朗诵会、表演课本剧等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刺激和引导学生读出精彩,读出感想,读出成长,读出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