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小学音乐教学内容范文

小学音乐教学内容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53:2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小学音乐教学内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小学音乐教学内容

篇1

关键词:小学音乐 双课题 教学

一、“双课堂"的统一宗旨

“双课堂”的统一宗旨是:在音乐教学课堂和音乐活动课堂中都要最大限度的激发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双课堂"是音乐教学课堂与音乐活动课堂的统称。在“双课堂”的教学活动过程中,音乐基础知识的传授和音乐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及音乐情感的培养都应该建立在激发和培养小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的基础之上,让小学生在“双课堂”中充分得到音乐的滋养。

二、小学音乐“双课堂”教学内容设计

1、通过音乐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在音乐课上进行有意识的节奏训练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个环节。老师启发学生根据所学歌曲的情绪和特点,让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为歌曲伴奏,可以提示学生用自己的身体为歌曲伴奏,如:拍手、拍肩、跺脚等。教师也可以根据所学歌曲的内容,提供适当的打击乐器或者是让学生利用身边的学习用具敲一敲打一打,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些打击乐器或文具发出的音色特点并选择合适的乐器为所学的歌曲伴奏,学生一旦自己能用乐器同学的演唱伴奏,就会对其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愿意继续学习下去,使学生的音乐技能得到更好的巩固。在音乐活动课中鼓励学生同样用自己的身体或打击乐器或学习用具为同学们自己创编的歌曲伴奏,并鼓励他们自创适合歌曲的伴奏型,音乐教师要给予及时准确的评价,指导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得以顺利进行;或者可以让学生模仿老师所拍出的节奏型,这也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个活动。小学生对节奏训练非常有兴趣,音乐教师就要抓住这个兴趣点,把歌曲中不好掌握的节奏,当做“节奏”训练的素材,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掌握它们,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利用有趣的游戏练习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所谓音乐游戏就是将学习音乐和做游戏紧密结合起来的一种活动”,它把音乐学习渗透在游戏过程中,将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以及对音乐的情感体验与游戏活动融为一体,通过音乐游戏发展小学生的音乐记忆力、音乐创造力和音乐表现力,促使其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1)我们可以利用简单易做的教具、学具进行再塑造来感知音乐。如:利用矿泉水瓶子、玻璃杯、易拉罐、铅笔、纸等物品,来辨别音的高低、长短、强弱,也可以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这样,既满足了小学生的好奇心,又激发了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引导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来,使学生处处留心生活,时时关注生活,做个生活的有心人。让他们充分感受到音乐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引导他们在生活中找寻音乐,在音乐中体现生活,以此来加深小学生对生活的认识。

(2)学生平时喜欢玩的普通游戏中蕴涵着丰富的节奏、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等,在音乐课堂中引入学生所熟悉的游戏来帮助音乐知识的学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剪子、包袱、锤”的游戏,它是:2/4剪子︱包袱︱嘿呦呦呦︱锤—。游戏中的节奏有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二分音符,正是最基本的三种音符。在音乐课堂上,学生边玩游戏边读节奏,在简单的游戏中感受三种音符的不同时值,学生对这样的学习很有兴趣。接下来,把节奏练习运用到歌曲的学习中,进行按节奏读歌词的练习,学生很快就能掌握好歌词的节奏。根据所学音乐知识的难易还可以增加难度,变换不同的节奏型,如:增加附点音符就变成:2/4剪子︱包袱︱嘿呦呦呦︱锤—;加快速度就变成了:2/4剪子包袱︱嘿呦呦呦锤,在“嘿呦呦呦”这里出现了十六分音符。由此可见,这样的小游戏在“双课堂”中适时应用,提高了小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使教学任务得以圆满完成。

3、通过引入生活化的内容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音乐教师要从小学生的需要出发,根据他们的生活环境设计教学,增加与现代社会生活关系密切的流行音乐、影视音乐、网络音乐等内容。我相信在音乐教师的积极、正确的引导下,小学生会从自己有兴趣的体验中获得知识与能力,并把学习音乐看成是愉快而有意义的事情。让小学生真正成为音乐学习的主人,音乐教师是他们的学习伙伴和忠实的合作者,从而使音乐教学焕发无限生机。例如,三年级的教材中大部分都是既难学篇幅又长的歌曲,有时一节课下来老师和学生都身心疲惫。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喜欢唱《放飞》,而且会乐器的同学在音乐活动课上还自己翻译了曲谱,有的用小提琴演奏、有的用长笛演奏,于是,我请他们把乐器带来,上音乐课时到各个班去为大家伴奏,和同学们一起来演唱这首歌曲,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教师要善于把课堂音乐教学与大众音乐生活结合起来,采用多种形式,把那些好的时尚元素引入到音乐学习中来,从多角度上培养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三、小学音乐“双课堂”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1、在音乐教学课堂上培养学生兴趣

小学生,从情感上看,他们情绪容易冲动,多随情境的变化丽变化,并且具有很大的冲动性,他们不善于掩饰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从意志上看,他们意志自觉性比较差,缺乏耐心和毅力,缺乏一贯性。从总体上说,其意识品质还是较薄弱的。因此,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是音乐教师的重要任务。首先,教师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在美的感受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在音乐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音乐活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营造快乐愉悦的教学氛围看着孩子们听音乐而主动做律动,闻声蓊起舞的神态,足以证明他们对音乐的兴趣。首先,创编表演,激发兴趣;其次,自制打击乐器,激发兴趣。学习打击乐器的演奏,不仪可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识谱麓力,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最后,恰当评价,激发兴趣。

参考文献:

[1]周世斌.音乐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篇2

 

关键词:引导 兴趣 情感体验 生活态度 新课改的要求 创新精神 

当今,素质教育问题已成为全世界教育界所共同关心的问题,提高人才素质是我国迈向21世纪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战略决策。小学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小学音乐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及其基本要求 

小学音乐的教学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学习音乐的良好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2、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意识,促进和谐发展。使学生具有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欣赏音乐的能力;3、学习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文化视野。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4、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启迪智慧,培养共处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小学音乐教学内容总体包括唱歌、欣赏、器乐、识谱等。首先从唱歌方面来说:1、学习中外优秀歌曲。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能够独立地、有感情地歌唱,并积累和背唱一定数量的歌曲;2、学习轮唱和二声部合唱。提高与他人共同歌唱的能力,做到声音和谐、均衡,能够理解指挥的意图;3、在小学基础上,进行唱歌基本技能练习,提高歌唱表现力。了解保护嗓音的常识,防止喊叫和用嗓过度。其次从欣赏方面来说:1、欣赏中外优秀音乐作品,重视学习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2、进一步了解人声分类和演唱形式、常见乐器和演奏形式,听辨常见乐器的音色,了解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和常见的音乐体裁。再次从器乐方面来说:1、根据不同条件,可选学简易的乐器。所选乐器,应注意音准和音色。鼓励师生自制简易乐器;2、在小学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所选乐器的演奏方法;3、提高演奏表现力,能演奏并积累一定数量的简单乐曲。最后我们从识谱技能的掌握来说:1、在小学基础上,继续学习简谱或五线谱知识。五线谱教学用首调唱名法;2、通过音乐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听辨节奏、旋律和视唱乐谱的能力。 

二、我们在音乐课堂实践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 

然而今天我们反思课改以来的音乐教学,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我们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这样才能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改进我们的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通过实习的几个月实习时间,发现主要有如下几个问题应引起我们的反思: 

1、音乐课的内容设计虽形式多样,但缺乏目的性。教师们应该想一想,每一个教学环节你想达到什么目的?教师应该做到心中有数,不能在各个环节上图有虚名,摆花架子,不管教学每一个环节的目标达成的怎样,最后草草收场。如:音乐欣赏课,在引导学生学习与聆听的环节上学生还没有静下来,没有更多关注学生的感受,教师就急于让学生用各种形式去表现,结果影响了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赏习惯,适得其反。 

2、歌曲的学唱,教师应该清楚学生完的怎样,或怎样来完成。教师要关注和引导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过程,挖掘歌曲歌词与旋律所包含的美的情感表达,挖掘与音乐作品相关的文化背景,使得音乐课更加生动、吸引学生,做到以情激情,以情动情,这样才能有效地完成好音乐教学任务。 

3、课改后使用新教材情况。小学应掌握的简谱、线谱知识程度是否达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设计有没有过于简单,或者有没有过于难唱,超出标准的要求? 

4、让学生创编舞蹈动作。教师的任务是:组织创编一一提炼一一再表演,给学生以美的感受,给学生一个美的启发。舞蹈语汇的积累很重要,教师的提炼与评价也同样重要。将学生们好的舞蹈创意或简单的舞蹈语汇汇编成一个新的、完整的小舞蹈,再还给学生。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分享美的快乐。 

三、根据当今音乐教学中的现状,结合音乐新课改的基本要求,对其加以完善与补充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孩子们喜欢什么样的音乐课?新世纪的音乐课,应该教给孩子们什么?音乐教师应该向什么样的趋势发展呢?通过这几年对音乐的学习和在实习期间课堂上的的实践与分析,我以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现

代教育强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不仅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敢问、敢于发表意见,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要想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我们必须明确音乐教师虽然是音乐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和音乐的桥梁,但是音乐课程不再是一个简单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以参与艺术实践和探索、研究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师生平等互动的交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从无限主体转化为有限主体,把课堂的主体地位真正还给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地位,给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学习活动和发挥潜能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并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生活的乐趣。 

(二)创设充满音乐美感的课堂教学气氛。音乐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参与各种音乐实践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使他们在音乐活动中获得美感和享受。为学生终身音乐学习打好基础。从教育的本质上看,音乐教学中不但要注重音乐实践的结果,更应该注重实践的过程,让学生在不同的过程中享受音乐带来的美。

1、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媒体种类不断丰富。要想使先进的教学手段更好地运用并服务于教学,我们不仅要努力学习掌握操作相关技能与使用方法,还应该掌握或初步掌握一些音乐软件的使用和音乐课件制作的常识。教师在选择使用录音带、光盘、电脑软件时,应该精心挑选,细心操作,将最优质的声音效果与完美的画面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在美妙、愉悦的气氛中学习。 

2、音乐要与其他学科相结合。音乐是人类创造的文化现象之一,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因此把枯燥的音乐知识趣味化、生活化、形象化,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用每个学科之间横向联系,相互配合,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全面发展。 

a.音乐与美术课相结合,可以增加了音乐课的活力。如:我在教初二年级上册的《青藏高原》一课时,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描绘出歌词中所表现的场面和意境。同学们兴趣很高,有的学生画出自己站在青藏高原上;有的画青藏高原周围的风景等等。同时我又及时调及一些青藏高原的风景图片供学生们观赏,再进一步调动学生绘画积极性,促使学生开动脑筋,认真学习歌曲,不但加强了各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而且也达到了教歌育人的目的。 

b.音乐与语文课相结合。今年我在盐城某个中学担任临时老师时涉及到初一《渴望春天》一课时,我就结合季节顺其自然激发学生对春天事物、人物的变化进行观察、歌颂,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热爱生活的教育。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音乐的美,也感受到了语言的美。 

(三)爱护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统一。我认为,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前提下,首先,音乐课要变得充满了生机,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激活了音乐课堂,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变得更有趣味、才能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其次,在课堂上学生改掉往日的沉闷与被动,取而代之的是学生活泼与开朗,他们积极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查找与音乐相关的背景资料,动手制作小头饰、小道具,制作打击乐器,编写小音乐剧本,扮演不同的角色,认识了五线谱,学会了简谱。学生愿意上音乐课,喜欢音乐课。给学生创设一个愉悦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地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使趣味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就是音乐教学的最佳手段。目前,新课改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让我们乘风破浪,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深化改革,为新课改的顺利进行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总之,一位优秀的音乐教师应不断反思,调整自己的状态,不断地学习、掌握本学科与教学领域的前沿信息与知识,更好地全身心投入课程改革中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音乐课堂内容标准》[m] 

[2] 齐易,张文川.音乐艺术教育[m] 

[3] 王世德.美学辞典[z]. 

篇3

摘要:我们在新课标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当前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所领悟的实践原理,用于音乐教学之中,从而使小学音乐教学变得更加全面和完善。   

 

关键词:引导 兴趣 情感体验 生活态度 新课改的要求 创新精神 

当今,素质教育问题已成为全世界教育界所共同关心的问题,提高人才素质是我国迈向21世纪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战略决策。小学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小学音乐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及其基本要求 

小学音乐的教学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学习音乐的良好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2、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意识,促进和谐发展。使学生具有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欣赏音乐的能力;3、学习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文化视野。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4、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启迪智慧,培养共处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小学音乐教学内容总体包括唱歌、欣赏、器乐、识谱等。首先从唱歌方面来说:1、学习中外优秀歌曲。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能够独立地、有感情地歌唱,并积累和背唱一定数量的歌曲;2、学习轮唱和二声部合唱。提高与他人共同歌唱的能力,做到声音和谐、均衡,能够理解指挥的意图;3、在小学基础上,进行唱歌基本技能练习,提高歌唱表现力。了解保护嗓音的常识,防止喊叫和用嗓过度。其次从欣赏方面来说:1、欣赏中外优秀音乐作品,重视学习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2、进一步了解人声分类和演唱形式、常见乐器和演奏形式,听辨常见乐器的音色,了解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和常见的音乐体裁。再次从器乐方面来说:1、根据不同条件,可选学简易的乐器。所选乐器,应注意音准和音色。鼓励师生自制简易乐器;2、在小学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所选乐器的演奏方法;3、提高演奏表现力,能演奏并积累一定数量的简单乐曲。最后我们从识谱技能的掌握来说:1、在小学基础上,继续学习简谱或五线谱知识。五线谱教学用首调唱名法;2、通过音乐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听辨节奏、旋律和视唱乐谱的能力。 

二、我们在音乐课堂实践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 

然而今天我们反思课改以来的音乐教学,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我们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这样才能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改进我们的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通过实习的几个月实习时间,发现主要有如下几个问题应引起我们的反思: 

1、音乐课的内容设计虽形式多样,但缺乏目的性。教师们应该想一想,每一个教学环节你想达到什么目的?教师应该做到心中有数,不能在各个环节上图有虚名,摆花架子,不管教学每一个环节的目标达成的怎样,最后草草收场。如:音乐欣赏课,在引导学生学习与聆听的环节上学生还没有静下来,没有更多关注学生的感受,教师就急于让学生用各种形式去表现,结果影响了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赏习惯,适得其反。 

2、歌曲的学唱,教师应该清楚学生完的怎样,或怎样来完成。教师要关注和引导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过程,挖掘歌曲歌词与旋律所包含的美的情感表达,挖掘与音乐作品相关的文化背景,使得音乐课更加生动、吸引学生,做到以情激情,以情动情,这样才能有效地完成好音乐教学任务。 

3、课改后使用新教材情况。小学应掌握的简谱、线谱知识程度是否达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设计有没有过于简单,或者有没有过于难唱,超出标准的要求? 

4、让学生创编舞蹈动作。教师的任务是:组织创编一一提炼一一再表演,给学生以美的感受,给学生一个美的启发。舞蹈语汇的积累很重要,教师的提炼与评价也同样重要。将学生们好的舞蹈创意或简单的舞蹈语汇汇编成一个新的、完整的小舞蹈,再还给学生。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分享美的快乐。 

三、根据当今音乐教学中的现状,结合音乐新课改的基本要求,对其加以完善与补充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孩子们喜欢什么样的音乐课?新世纪的音乐课,应该教给孩子们什么?音乐教师应该向什么样的趋势发展呢?通过这几年对音乐的学习和在实习期间课堂上的的实践与分析,我以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构

编辑整理本文。

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现代教育强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不仅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敢问、敢于发表意见,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要想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我们必须明确音乐教师虽然是音乐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和音乐的桥梁,但是音乐课程不再是一个简单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以参与艺术实践和探索、研究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师生平等互动的交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从无限主体转化为有限主体,把课堂的主体地位真正还给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地位,给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学习活动和发挥潜能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并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生活的乐趣。 

(二)创设充满音乐美感的课堂教学气氛。音乐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参与各种音乐实践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使他们在音乐活动中获得美感和享受。为学生终身音乐学习打好基础。从教育的本质上看,音乐教学中不但要注重音乐实践的结果,更应该注重实践的过程,让学生在不同的过程中享受音乐带来的美。

1、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媒体种类不断丰富。要想使先进的教学手段更好地运用并服务于教学,我们不仅要努力学习掌握操作相关技能与使用方法,还应该掌握或初步掌握一些音乐软件的使用和音乐课件制作的常识。教师在选择使用录音带、光盘、电脑软件时,应该精心挑选,细心操作,将最优质的声音效果与完美的画面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在美妙、愉悦的气氛中学习。 

2、音乐要与其他学科相结合。音乐是人类创造的文化现象之一,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因此把枯燥的音乐知识趣味化、生活化、形象化,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用每个学科之间横向联系,相互配合,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全面发展。 

a.音乐与美术课相结合,可以增加了音乐课的活力。如:我在教初二年级上册的《青藏高原》一课时,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描绘出歌词中所表现的场面和意境。同学们兴趣很高,有的学生画出自己站在青藏高原上;有的画青藏高原周围的风景等等。同时我又及时调及一些青藏高原的风景图片供学生们观赏,再进一步调动学生绘画积极性,促使学生开动脑筋,认真学习歌曲,不但加强了各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而且也达到了教歌育人的目的。 

b.音乐与语文课相结合。今年我在盐城某个中学担任临时老师时涉及到初一《渴望春天》一课时,我就结合季节顺其自然激发学生对春天事物、人物的变化进行观察、歌颂,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热爱生活的教育。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音乐的美,也感受到了语言的美。 

(三)爱护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统一。我认为,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前提下,首先,音乐课要变得充满了生机,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激活了音乐课堂,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变得更有趣味、才能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其次,在课堂上学生改掉往日的沉闷与被动,取而代之的是学生活泼与开朗,他们积极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查找与音乐相关的背景资料,动手制作小头饰、小道具,制作打击乐器,编写小音乐剧本,扮演不同的角色,认识了五线谱,学会了简谱。学生愿意上音乐课,喜欢音乐课。给学生创设一个愉悦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地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使趣味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就是音乐教学的最佳手段。目前,新课改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让我们乘风破浪,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深化改革,为新课改的顺利进行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总之,一位优秀的音乐教师应不断反思,调整自己的状态,不断地学习、掌握本学科与教学领域的前沿信息与知识,更好地全身心投入课程改革中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音乐课堂内容标准》[m] 

[2] 齐易,张文川.音乐艺术教育[m] 

[3] 王世德.美学辞典[z]. 

篇4

一、小学音乐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及其基本要求

小学音乐的教学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学习音乐的良好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2、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意识,促进和谐发展。使学生具有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欣赏音乐的能力;3、学习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文化视野。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4、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启迪智慧,培养共处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小学音乐教学内容总体包括唱歌、欣赏、器乐、识谱等。首先从唱歌方面来说:1、学习中外优秀歌曲。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能够独立地、有感情地歌唱,并积累和背唱一定数量的歌曲;2、学习轮唱和二声部合唱。提高与他人共同歌唱的能力,做到声音和谐、均衡,能够理解指挥的意图;3、在小学基础上,进行唱歌基本技能练习,提高歌唱表现力。了解保护嗓音的常识,防止喊叫和用嗓过度。其次从欣赏方面来说:1、欣赏中外优秀音乐作品,重视学习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2、进一步了解人声分类和演唱形式、常见乐器和演奏形式,听辨常见乐器的音色,了解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和常见的音乐体裁。再次从器乐方面来说:1、根据不同条件,可选学简易的乐器。所选乐器,应注意音准和音色。鼓励师生自制简易乐器;2、在小学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所选乐器的演奏方法;3、提高演奏表现力,能演奏并积累一定数量的简单乐曲。最后我们从识谱技能的掌握来说:1、在小学基础上,继续学习简谱或五线谱知识。五线谱教学用首调唱名法;2、通过音乐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听辨节奏、旋律和视唱乐谱的能力。

二、我们在音乐课堂实践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

然而今天我们反思课改以来的音乐教学,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我们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这样才能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改进我们的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通过实习的几个月实习时间,发现主要有如下几个问题应引起我们的反思:

1、音乐课的内容设计虽形式多样,但缺乏目的性。教师们应该想一想,每一个教学环节你想达到什么目的?教师应该做到心中有数,不能在各个环节上图有虚名,摆花架子,不管教学每一个环节的目标达成的怎样,最后草草收场。如:音乐欣赏课,在引导学生学习与聆听的环节上学生还没有静下来,没有更多关注学生的感受,教师就急于让学生用各种形式去表现,结果影响了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赏习惯,适得其反。

2、歌曲的学唱,教师应该清楚学生完的怎样,或怎样来完成。教师要关注和引导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过程,挖掘歌曲歌词与旋律所包含的美的情感表达,挖掘与音乐作品相关的文化背景,使得音乐课更加生动、吸引学生,做到以情激情,以情动情,这样才能有效地完成好音乐教学任务。

3、课改后使用新教材情况。小学应掌握的简谱、线谱知识程度是否达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设计有没有过于简单,或者有没有过于难唱,超出标准的要求?

4、让学生创编舞蹈动作。教师的任务是:组织创编一一提炼一一再表演,给学生以美的感受,给学生一个美的启发。舞蹈语汇的积累很重要,教师的提炼与评价也同样重要。将学生们好的舞蹈创意或简单的舞蹈语汇汇编成一个新的、完整的小舞蹈,再还给学生。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分享美的快乐。

三、根据当今音乐教学中的现状,结合音乐新课改的基本要求,对其加以完善与补充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孩子们喜欢什么样的音乐课?新世纪的音乐课,应该教给孩子们什么?音乐教师应该向什么样的趋势发展呢?通过这几年对音乐的学习和在实习期间课堂上的的实践与分析,我以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现代教育强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不仅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敢问、敢于发表意见,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要想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我们必须明确音乐教师虽然是音乐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和音乐的桥梁,但是音乐课程不再是一个简单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以参与艺术实践和探索、研究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师生平等互动的交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从无限主体转化为有限主体,把课堂的主体地位真正还给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地位,给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学习活动和发挥潜能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并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生活的乐趣。

(二)创设充满音乐美感的课堂教学气氛。音乐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参与各种音乐实践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使他们在音乐活动中获得美感和享受。为学生终身音乐学习打好基础。从教育的本质上看,音乐教学中不但要注重音乐实践的结果,更应该注重实践的过程,让学生在不同的过程中享受音乐带来的美。

1、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媒体种类不断丰富。要想使先进的教学手段更好地运用并服务于教学,我们不仅要努力学习掌握操作相关技能与使用方法,还应该掌握或初步掌握一些音乐软件的使用和音乐课件制作的常识。教师在选择使用录音带、光盘、电脑软件时,应该精心挑选,细心操作,将最优质的声音效果与完美的画面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在美妙、愉悦的气氛中学习。

2、音乐要与其他学科相结合。音乐是人类创造的文化现象之一,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因此把枯燥的音乐知识趣味化、生活化、形象化,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用每个学科之间横向联系,相互配合,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全面发展。

a.音乐与美术课相结合,可以增加了音乐课的活力。如:我在教初二年级上册的《青藏高原》一课时,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描绘出歌词中所表现的场面和意境。同学们兴趣很高,有的学生画出自己站在青藏高原上;有的画青藏高原周围的风景等等。同时我又及时调及一些青藏高原的风景图片供学生们观赏,再进一步调动学生绘画积极性,促使学生开动脑筋,认真学习歌曲,不但加强了各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而且也达到了教歌育人的目的。

b.音乐与语文课相结合。今年我在盐城某个中学担任临时老师时涉及到初一《渴望春天》一课时,我就结合季节顺其自然激发学生对春天事物、人物的变化进行观察、歌颂,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热爱生活的教育。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音乐的美,也感受到了语言的美。

(三)爱护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统一。我认为,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前提下,首先,音乐课要变得充满了生机,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激活了音乐课堂,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变得更有趣味、才能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篇5

一、整合授课内容前应研究和分析的几个问题

教科书研究。这里所说的教科书研究不是简单地进行教科书分析,而是对教科书中某一内容进行内涵与外延的剖析。例如:单纯分析教科书中某一歌曲的调式、调性、节拍、节奏、速度、力度、曲式、情绪与情感等,还远远满足不了教学的实际需要,还应分析歌曲的内涵,如创作意图、背景,以及这一内容与本学科或是其他学科相关知识的外延联系。只有全面地研究,才能从宏观上制定出学期教学计划,从微观上对教科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取舍,进而整合形成授课内容。

学情分析。它不是对单一教学班中学生的某一方面音乐素养的笼统认识,而是就某一教学内容以教学班为单位对学生进行梯度分析与设置整合。只有了解学生的情况,才能对教学内容进行正确的选择与整合,更好地进行有梯度的教学预设。

校情分析。这种分析不是从问题发现者的角度去畅谈学校在音乐教学方面缺少什么设备、对音乐教学产生多大的影响,而是要求音乐教师从问题解决者的立场出发,结合校情,从如何因地制宜地进行课堂教学的角度来调整授课内容,因为只有认清校情,才能充分发挥现有教学设施与设备的价值。

二、整合授课内容应坚持的原则

层次针对性原则。这一原则是指整合后的授课内容要有一定的梯度,从而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

适合发展性原则。是指整合后的授课内容应难易适度,不仅适合学生的学习,而且有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纵向自我发展。正如维果茨基所说:“布置给儿童要完成的作业,应符合他们经过个人独自努力之后方可达到的发展水平。”

发现探究性原则。是指整合后的授课内容必须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发现新的音乐问题,增强学生对某一方面音乐学习的探究兴趣。

三、整合授课内容的几种方式

内涵专题式。是指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细化与充实,从而发现有价值的材料并将其补充整合进授课内容之中。这种方式有利于延展学生的学习深度。

外延综合式。是指从某一内容出发通过多种途径去搜集与其有联系的领域或学科知识,从中精选出最具价值的材料并将其补充整合进授课内容之中。这种方式有利于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引导、开放、探究式。课前教师布置学习专题,师生共同搜集材料,整合成授课内容在课上使用。优点是可以减轻课前教师整合教学内容的压力;缺点是学生整合的授课内容具有不可预知性,会给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带来一些困难,要求教师具备很强的驾驭课堂、应对课上生成性问题的能力。

四、整合授课内容的常用方法

调整排序法。前提是教科书内容基本符合校情与学情,适合教师授课的需要。这是一种最为简单的授课内容整合方法。例如:人教版初中《音乐》第十三册第一单元“七子之歌”,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排列为:《鼓浪屿之波》《七子之歌》《东方之珠》,这样就形成了3个梯度层次———第一层:《鼓浪屿之波》;第二层:《鼓浪屿之波》、《七子之歌》;第三层:《鼓浪屿之波》、《七子之歌》、《东方之珠》。教学实践证明,这一单元教学内容顺序的调整促进了不同层面学生音乐知识的纵向自我发展。

删减归纳法。是指教科书中的某一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如同鸡肋或是难度过大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精简、归纳过于简单或是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例如:人教版高中《鉴赏》第三单元第二节,针对学情保留《光明行》、《思乡曲》、《红旗颂》、《洪湖主题随想》、《百年沧桑》、《东方红日》等内容,并将以上内容归纳为两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光明行》、《思乡曲》、《红旗颂》;第二课时:《洪湖主题随想》、《百年沧桑》、《东方红日》。通过删减归纳法整合后的教学内容更加适合学生的学习。

篇6

关键词:河南高校;民间音乐;教学模式;教学内容

我国区域广大,不同的地区形成了不同的民间音乐。传统的民间音乐文化主要按照区域划分。民间音乐是民间知识和智慧的结合,是特定区域民风民俗、宗教文化等的反映。民间音乐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并流传下来的。民间音乐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富有生活气息,保护和传承民间音乐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在河南高校的民间音乐教学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和解决,促进民间音乐的发展。

一、高校民间音乐教学的必要性

(一)民间音乐

我国传统音乐主要有四个部分,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以及民间音乐。民间音乐是普通百姓集体创造的,真实地反映了百姓们的生活场景、思想感情、美好愿望等。民间音乐包括戏曲音乐、说唱音乐、器乐、歌舞音乐、民间歌曲、综合性乐种等。民间音乐与其他音乐不同,民间音乐大多是口头传播的,音乐乐调具有变异性,创作过程具有集体性。民间音乐具有历史价值。民间音乐受到特定生活环境、地域文化的影响,具有深刻的民俗特征和地域特征。民间音乐的内容、题材、节奏、韵律等各方面都来自于群众的生活和劳动,承载着历史发展的痕迹,是一部活的历史教科书[1]。民间音乐具有文化价值,包含了文化的交流和渗透,再现了区域的文化特色。民间音乐具有民俗价值,其艺术形式来源于物质民俗生产,以及精神民俗生活,内容上来自与当地的生活民俗、生产民俗,表演上有人生礼仪民俗、节日民俗和社会组织民俗,其民俗价值是其音乐文化价值的重要部分。民间音乐具有审美价值,包含着思想美、道德美、艺术美、自然美等等,是地域文化的积累沉淀。

(二)必要性

高校是专业性教育,为社会培养各种各样的人才。高校教育具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项功能。高校与文化有着直接的联系,肩负着文化传承的使命,教育的本质是造就高素质的人才,能够继承、发展和创造人类文化的人才[2]。高校教育对民间音乐的保护和传承方面有许多优势。地方高校是区域民间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能够为区域的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二、河南高校民间音乐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资料不完善,教学内容缺乏

在河南高校民间音乐教学中,主要是通过教材进行学习,教师和学生过度依赖教材,但是很多民间音乐的具体形式,是无法用教材真正展现出来的。不少书面记录的乐谱很多已经失传或者出现偏差,失去了原本的韵味。在教学中,教学资料不完善,就会使教学内容有所缺失,不能真正地还原民间音乐的文化内涵[3]。而且在教学中,很多都是间接资料,学生没有接触到真正的民间音乐文化。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忽略了音像资料的使用,无法使学生体会到民间音乐真正的魅力,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式落后

民间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民间文化,包括乐器、舞蹈、音乐等各方面的内容和知识。要求教师有良好的专业素质以及综合技能。教师全面了解民间音乐,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民间音乐。在教学中,单纯的理论讲解过多是一个主要的问题,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没有合理的教学设计,很难增强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

(三)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

不少河南高校的民间音乐课程内容比较狭窄。一些高校的民间音乐课程,只是传授一些典型的曲调,或者民歌,其他类型的民间音乐没有涉及。民间音乐的范围很广,内容十分丰富,比如民间曲艺、戏曲等,都是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高校的课程内容中没有涉及或者涉及的很少。而且,大部分课程内容主要是我国的民间音乐,对于国外的民间音乐讲授很少或者直接没有,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的民间音乐。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学生掌握的民间音乐知识有限,不能充分了解各个地区、各种形式的民间音乐。

(四)教学中不重视实践

民间音乐来源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在民间音乐的教学中,音乐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但在河南高校中,由于各种原因,只重视理论的教学,书本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实践的学习[4]。离开民间音乐实践,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也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民间音乐的魅力需要学生亲自走出去,亲自感受,尤其是河南本地的民间音乐,局限于课堂的知识,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也影响学生的创作和创新。

三、改善河南高校民间音乐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对策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河南高校要完善民间音乐教学资料,丰富教学的内容,并且合理设置课程的内容。民间音乐的课程内容要全面,同时要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对于地方的民间音乐教材,要因地制宜,编写能够突出地方音乐特色的教材。可以邀请专家和民间音乐的继承人一起编写,注重教材的实用性。课程设置上,要包括各种形式,乐器、歌舞、曲艺、戏曲、民歌等等,同时注意学习国外优秀的民间音乐,选择有代表性地进行教学。在教学中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吸收和理解能力,教学内容要难易适中,主次分明。依照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接触到各种风格的民间音乐[5]。在特殊的民间音乐类型中,要注意避免过于理论化,要充分利用媒体技术,通过相关视频、图片或者影片等,使学生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对于教材没有涉及的民间音乐,可以设立民间音乐资讯平台,拓展学生的视野和学习的范围。

(二)改善教学模式

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要注重趣味性,避免过于枯燥的理论学习,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表演或者比赛,分配教学任务,增加课堂交流讨论,使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河南高校可以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形成本地的特色教育,组织学生去看河南的民间音乐表演,加深对民间音乐的认识。要重视教学实践,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不同的地方采风,感受不同地区、不同形式的民间音乐,将理论与知识相结合。高素质的教师是促进河南高校民间音乐继承和发展的前提,要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责任心和综合素质,重视民间音乐教学,树立文化价值平等观和文化生态意识,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组织实践教学,将教学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果,充分发挥现代教育资源的优势,组织学生实际演出,增强学生的实际音乐能力。总之,民间音乐是我国优秀的音乐文化,保护和传承民间音乐是维护民族文化的重要一部分。当前在河南的高校民间音乐教学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需要注重教学改革,完善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模式,促进民间音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智勇.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教学现状与创新[J].大众文艺,2016,11.

[2]余薇.关于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模式的思考[J].都市家教月刊,2015,10.

[3]黄柯瑕.对地方高校民间音乐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4,19.

[4]李春晓.对河南省高等院校音乐课程设置的思考[J].科学导报,2014,14.

篇7

它的教学目标应该是知识性的大众审美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丰富的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音乐教育主要是通过音乐教学活动来完成的,因此公共音乐课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公共音乐课是当代大学生的需要,如何使音乐教育顺应新时期的需要,增强音乐课的教学效果,真正发挥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方面的潜在作用,是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课题。

一、加强音乐欣赏、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欣赏音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变成他们的学习动力。为什么说欣赏音乐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可以变成他们的学习动力呢?因为,爱美是人之天性,音乐审美又是人之需要。具体地说:学生可以在欣赏音乐时得到感官上的愉悦,也可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乐趣。学生的情感可以和音乐的情感直接沟通。这种情感上的共鸣又可以使他们的情操受到陶冶,道德得到升华。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他们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视野,提高文化素质水平。音乐欣赏主要是以聆听为主,教师可作适当讲述,以简练生动的语言介绍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音乐家的生平经历以及欣赏方法等。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逐步从初级的、满足于悦耳的感知阶段过渡到充分发挥欣赏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己平时所积累的生活经验,充分展开情感体验的感情欣赏,最终上升到对音乐作品的内容、形式和表现,以及社会意义进行审美认识和审美评价的理性欣赏。

教学中,教师应注意选择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作为欣赏教材。根据学生的爱好可适当增加中国音乐的比重, 中国音乐中又适度增加近、现代的优秀作品以及民族音乐作品等。只要我们给学生提供的是艺术精品,并且用恰当的艺术手段展示给学生,把学生真正作为音乐审美的主体,让我们的教学过程成为令人赏心悦目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得到艺术享受而感到满足,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水平就会很快得到提高。

二、选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公共音乐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应该由基本音乐知识、识谱视唱和音乐赏析三个部分组成。教学首先要从讲授基本音乐知识,了解音乐语言,熟悉音乐的表现手法等方面入手,概括讲述之后再让学生听作品,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自己的理解去认识作品、体验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其次要培养学生基本的识谱视唱能力;最后是音乐赏析。

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如果要向纵深发展,其教学方法就一定要创新、要扩展。因为音乐教学有自己的特殊规律,音乐不仅有系统的知识体系,还具有丰富的情感性与形象性,如果没有良好的方法,即使满腹经纶也无法真正领略音乐美的妙趣。高校公共音乐选修课可采用“讲授法”为主要教学方法,但不能一贯到底,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大学生的需要及时调整或穿插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创设情境法、提问法、比较法、查阅资料与研究讨论等方法。例如在音乐欣赏教学程序的设计上可试着改变原有的传统模式。对于大学生感到陌生的传统音乐,可先分析后欣赏或边分析边欣赏。一些较为熟悉的曲目,就让大学生自己边分析边欣赏,也可由教师设问,共同讨论。对那些较为通俗的音乐则可以采用刺激式或背景式的欣赏方式。另外对于欣赏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音乐理论知识,也要作简明扼要的介绍。这种教学方法会使大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自觉地学习、研究音乐。

无论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欣赏,都是一个联想、想象与创造的过程。在高校公共音乐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这样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也有助于开拓其文化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和审美观,还能拓展对其所学专业的研究。

总之,公共音乐教学必须把握音乐教育这个根本目的,既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因材施教。在教学中,除了上好每一堂课,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外,还应注意对个别音乐素质、基础较好的学生的培养,使这些学生的音乐天赋、潜力得到充分的挖掘,音乐能力得到大的提高,让这些学生成为班、系、学校开展文艺活动的骨干,毕业以后则能在实际教学及工作中更好地发挥音乐方面的特长,全面普及音乐教育。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使每一位学生自觉地把音乐作为自己终身的生活需要,在这样的土壤里更加茁壮成长。

篇8

关键词:素质教育背景高校音乐欣赏创新途径论文摘要:近年来,随着对高校学生的音乐教育步伐的快速推进,各大高校已把音乐欣赏作为主要选修课之一,为了将这门课程更好的被学生学习和接受,将音乐的艺术效果表现得淋漓尽致,在音乐课程的安排上,增添了现代化音乐的审美观和艺术性,使音乐课程不再枯燥乏味。现代音乐的欣赏形式确实是多种多样,主要是以抒发创作人的思想感情和表行行为为主,音乐教育当中的教学内容,对于提高高校音乐赏析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章在素质教育背景的影响下,通过对各大院校音乐教育的需求,近似于专业院校的音乐欣赏,却又区别于专业音乐学校的课程安排上,着重对现代的音乐欣赏做出更多的创新,把这种音乐欣赏的创新思维进行扩大和推广。应该重视对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内容的更新改进研究,以有助于高校音乐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完善。

一、对高校音乐欣赏创新能力的培养

1、审美能力

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大多“以教为主,以学为辅”的原则,而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音乐欣赏的课程安排上,应打破这种教与学的模式,老师照书本知识对学生进行音乐的传授,让学生按图索骥,根本就无法开发学生的审美观念。因此,教师要尽量与学生之间有一个感情的过度,让学生身临音乐的境界中,提高自身的审美观。2、思辨和创新能力

对于音乐的欣赏,若想达到创新的境界,就必须让学生深知创作人流露的思想感情以及内心的感受,对创作人的作品进行深刻的体验和思考,求得与创作人的心境达成共鸣,在此基础上,挖掘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将音乐的欣赏境界推向高峰。

二、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与更新改进

1、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1.1是中西音乐欣赏内容的比重失衡。我国高校的音乐欣赏教学内容,从整体以及单门的欣赏课程看,欧洲音乐为基础的西方音乐占据了其中的较大比例。

1.2是缺乏课堂外的实践内容。音乐欣赏教学内容以课堂为媒介进行传递,倘若没有开展与音乐欣赏教学内 容相关联的实践活动,教学将呈直线形状的发展。可在实际上,音乐教学最佳模式并非为直线形状的过程,而是呈发散性的形状存在。课堂实践的补充学习将弥补音乐课堂教学中的缺陷,使得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接触和理解音乐知识。

1.3是音乐欣赏教学的内容因教师而选定。高校教师多为专业音乐学院毕业,他们有的专注钢琴演奏、有的擅长于音乐历史知识、有的则偏好声乐的表演,等等。由于教师的自身特长,导致其在课堂的设置多是根据本身的情况而定。但是,音乐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最终目的应当是学生的音乐素养的发展,因师而定的音乐教材忽略了学生这个最主要的主体,无法起到促进教学质量发展的作用。

1.4是音乐教学内容存在滞后性。高校音乐欣赏教材内容已经有着三十多年的历史,可基本内容的框架一直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仍旧是中国音乐和西方音乐两部分,而且多为至今延续几千年、几百年的音乐知识。

2、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内容的更新改进

2.1注重中国文化,加强民族特色的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内容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音乐,成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同时也是东方古老音乐的主要代表之一。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由于其文化、语言、历史以及风俗等不同,导致各个民族的音乐具有各自的异彩。目前,我国高校的音乐欣赏教学仍然受到西方音乐教育的较大影响。因此,开辟有中国文化特征的高校音乐欣赏教学之路,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欣赏教学内容显得极其重要。

2.2编写科学、合适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高校音乐欣赏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力保证,是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根据,是学生获取理论知识和使用技能的途径。构建具有中国文化和民族特色的音乐欣赏教学内容,就应当编写出一整套内容具有整体性、科学性与结构性等特点的高校音乐欣赏教材,它是音乐欣赏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是发展和完善高校音乐欣赏教学的基础。编写适用于高校具有中国文化、民族特色的音乐欣赏教材,应当具备以下几点特征:

(1)音乐欣赏内容具有时代性。我国是一个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拥有辉煌、多样化的音乐戏剧文化与民间音乐文化,高校音乐教育应当对其进行珍惜并且善加利用。高校音乐欣赏内容的选择与编写应当处理好传统和现代两者之间的关系,既要弘扬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又必须渗透入现代流行、经典的音乐作品,从而开拓学生的眼界与思路;

(2)音乐欣赏内容具有开放性。高校音乐欣赏具有民族特色的内容,决定了编写应当具备一定的开放性。因此,应当根据各个地区情况与要求的不同,在教材编写过程当中保留一定的余地,允许、鼓励教师在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研究情况进行调整和改善;

(3)音乐欣赏内容的载体具有多样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教材已经不再拘泥于单纯的纸张形式,教材应拥有更多的变现载体。高校编写具有中国文化和民族特色的音乐教材时,也应当对现代化的载体进行充分的利用,发展多样化的教材变现形式。把文字教材(教科书、参考书、以及学生的指导书和补充书本等)、音像教材(幻灯片、录像磁带和音像光盘、电影片等)、视听教材(教材影片、投影片等)以及计算机信息教材(音乐图像资料以及电子书籍等)有机结合起来。

2.3加强高校音乐欣赏教材当中的隐形内容传播

在构建具有中国文化、民族音乐特色的教学内容时,除了确立以民族音乐为核心之外,还应当加强音乐欣赏教材中的隐形内容传播。

(1)培养学生注重民族音乐的价值。我国民族音乐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地更新、发展。逐渐在音乐创作、表演、体裁、形式以及理论知识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征,这些特征均是我国民族的心理素质审美观和文化传统的反映。高校音乐教学不但药传授给学生一定的音乐知识,还应当成为音乐文化的传播渠道; (2)纠正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错误思想。在长期的音乐教学过程中,由于多以西方音乐为主,导致在学生的认识往往以西方音乐为主流,从而忽略了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甚至有可能导致我国民族音乐的衰退、灭亡。因此,在高校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以传播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为己任,在学生的心中树立以本土音乐为主体的意向。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音乐欣赏教学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工作,但也存在细致的一面,任重而道远。高校音乐欣赏教学是教育活动中的门类之一,也有自身的规律。现代的教学模式,大抵讲求创新,因材施教;在教学的方法上,因势施异。本文对我国当前高校音乐教学内容中的缺陷进行了阐述与研究,并且提出有针对性的音乐教学内容的更新改进思考。从加强中国文化元素、民族音乐特色的教学内容;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音乐教学内容应当具备时代性、开放性和传播载体的多样性特征,以及注重音乐教学中的隐形传播等方面,进行内容的更新改进。使得我国的高校音乐教材内容更加合理、科学,使得学生学有所得,同时充实将继承、传播和发展我国优秀音乐融为一体的、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音乐教材内容。

参考文献:

[1]张礁.对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11).

[2]姚思源.新世纪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改革发展的新动向研究[J].中国音乐教育,2007,(07).转

[3]查雁楠.职高学校音乐课堂教学的设计 [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3) .

篇9

1.1共享性

强大的网络环境为信息技术在教育工作中的运用提供了大量的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开放和广阔的汲取知识的空间,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大量的共享资源,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且信息资源没有时空限制,更新的更快,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查阅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通过浏览器查阅、下载大量的音乐资料,网络环境为教师提供了大量的音乐教学资料。Eclass是信息技术在课堂运用的简称。

1.2交互性

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强大的交互性,可以实现丰富多彩的交互型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小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培养小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合作能力。

1.3直观性

信息技术集视频、动画、色彩、图像和声音为一体,信息技术的演示功能可以同时刺激学生的多个感官,这种效果要比单独刺激某一个感官要好很多,可以有效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则可以把相关的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地展示出来,使教学内容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使小学生沉浸在教学内容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1引导鼓励、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小学阶段,学生的主要学习动力来自于兴趣,容易对新鲜的事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一些具有创造力且形象生动的事物很容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为音乐教学提供色彩鲜明、直观、动态的教学环境,通过形象生动的多媒体音乐教学,激发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集中注意力,提高音乐学习效率。

2.2寓教于乐,营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氛围

信息技术具有强烈的直观性,能够有效地刺激小学生的多个感官,提高音乐学习感知力。在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多是将主要的教学内容写在黑板上,然后通过录音机来播放音乐歌曲,学生跟着学。小学生面对着枯燥乏味的黑板,不能很好地理解音乐作品,音乐学习的动力不足,影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通过信息技术,教师可以结合音响、实物、画面等多种资料,通过大屏幕向学生展示音乐教学内容,刺激小学生的多种感官,营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氛围,让小学生更好地体验和理解音乐作品。

2.3培养品味,提升音乐欣赏教学层次

音乐欣赏教学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音乐欣赏教学是一个音乐审美过程,通过欣赏和体味音乐作品的艺术情感和音乐表达,从而获得美的体验,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可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音乐审美情趣,提高小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音乐欣赏课程教学内容比较多,小学生在欣赏和赏析音乐作品的基础上,还要充分了解音乐作品的风格和创造背景,更好地体会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传统音乐欣赏教学,仅凭借教师直白的讲解,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使小学生失去音乐欣赏的兴趣。在音乐欣赏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例如,教师可以根据《雪绒花》音乐欣赏内容,结合电影画面、舞蹈表演、诗歌朗诵等多种内容,丰富音乐欣赏教学内容,通过图文结合、声情并茂、生动、直观的影视展示,转变单调乏味的音乐欣赏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氛围,提高音乐欣赏教学效果。音乐理论课堂教学侧重于不同音乐作品乐理知识的讲解,抽象的音乐理论知识常常会使小学生感到非常困惑,然后教师需要重复讲解,由于小学生的抽象理解能力有限,对于枯燥乏味的音乐理论课堂教学没有学习兴趣,导致音乐理论课堂教学质量一直不好。

2.4学以致用,开展音乐歌曲课堂教学

篇10

一、小学音乐教学现状

目前,小学音乐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教学目标不清晰,重视程度不够,导致音乐教学效果难以实现。(2)教学内容背离教学主题,导致音乐教学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3)教学设备不健全,导致音乐教学质量偏低。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小学音乐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大胆地做出尝试,以改变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

二、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水平的措施

1.转变教学模式

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以及社会的需要,因此,教师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转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主体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音乐、学习音乐,以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去收取相关音乐素材,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主动发表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然后再进行歌曲的教学,先掌握曲调,再进行学唱,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音乐的学习之中。

2.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

合理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音乐教学的内容,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音乐教学的情境要从音乐作品的欣赏角度进行设定,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具展示音乐教学的内容,从而给予学生直观的视觉感受,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萌发兴趣,从而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3.丰富教学资源

篇11

关键词:信息技术;音乐教学;优化整合

前言

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对音乐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增添了音乐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主动投入到音乐学习中,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通过网络整合优化音乐教学资源

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够突出音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网络整合优化音乐教学资源,立足于音乐教学内容,制作不同风格的音乐视频,播放生动立体的教学视频,启发学生积极学习音乐,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歌曲,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突破传统教学的束缚,使学生轻松掌握音乐知识,构建完整的音乐知识体系。此外,发挥信息技术的优点和作用,将信息技术落实到音乐教学各个环节之中,将音乐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优化,播放生动的画面和视频,使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知识,便于学生鉴赏多种风格的音乐,使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有所提高。与此同时,通过网络整合优化音乐教学资源,为学生展示出丰富的音乐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掌握更多音乐知识,有效提高学生赏析能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整合优化小学音乐教学

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将不同风格的音乐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创设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根据音乐的类型制作幻灯片或是教学视频,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融入到音乐教学中,驱动学生学习的欲望,满足学生的感官需求,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音乐的乐趣,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音乐,全面了解音乐的独特魅力。此外,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加深了学生对音乐教学的印象,增强学生对音乐的记忆力。播放动态的幻灯片和直观的视频,有利于构建高效的音乐课堂,使学生快速掌握音乐的,学生置身于形象的教学环境之中,能够准确理解歌曲的含义,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充分体现运用多媒体技术整合优化音乐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从而有效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三、运用信息增加音乐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上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增加了音乐教学的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和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主动参与音乐教学中,深入理解音乐教学,将音乐知识进行整合优化,并根据不同的音乐制作丰富多彩的课件,使学生快速学习音乐知识,缩短了教师讲解的时间,加快了音乐教学的进度;依据学生的兴趣点,设计具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运用信息技术播放趣味性的音乐,使学生对音乐感兴趣,信息技术使复杂的教学内容简单化、形象化、立体化;将大量的教学资源整合优化,播放趣味性的音乐课件,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便于学生理解和学习音乐。例如:在学习《幸福拍手》时,教师可以结合音乐的特点,设计趣味性的音乐视频,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使新课内容更新颖更立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效率。由此可见,运用信息技术整合优化音乐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四、运用信息技术提供学习平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现阶段,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中,转变了以往的教学理念,并对音乐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优化,为学生提供学习平台,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内容,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构建开放性音乐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转变被动学习的状态,深刻理解民族歌曲的含义,掌握不同音乐的不同特点。学生借助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搜集大量的民族音乐,使学生获取更多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主制作音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歌曲《小雨沙沙沙》时,教师可以运用信息学习平台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优化,并要求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音乐的节奏,学生依据音乐的主旋律自主搜集五线谱,使学生具备较强的音乐素养,学到更多的音乐知识和技巧,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将多种不同类型的音乐进行优化整合,使音乐教学内容形象化、立体化,便于学生鉴赏和学习音乐,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提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从而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郑素月,袁欣悦.信息化环境下小学生诚信教育策略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1).

[2]马武.信息技术与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整合[J].中国教育学刊,2005(10).

篇12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 创造

随着新课改活动不断深入,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小学音乐教学是提升小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学习音乐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音乐是人类思想的声音,直可以对人的心灵产生冲击力。小学音乐课程可以提高小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培养小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与音乐分辨能力,也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小学音乐教学在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小学音乐教育还存在部分问题,不利于小学音乐课堂的健康发展,也有碍于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在农村地区,小学音乐课程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存在较大的教学弊端。我们要改变传统小学音乐教学观念,需要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全面促进小学生的综合发展。

1. 当前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小学音乐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学校的经费不足,导致音乐环境较差,缺乏应有的音乐硬件设施,课本上的一些乐器的教学只能一带而过。课堂教学环境不理想,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师的教学兴趣;部分音乐教师依然保留着传统思想:音乐课程只是一门辅助课程。由于音乐教师缺乏足够的音乐教学意识,也引导学生对音乐课程产生偏见。直接影响到小学音乐教学效果;音乐教师的教学方法偏向于理论教学,使得原本热爱音乐的学生对音乐课程不感兴趣。音乐课堂缺乏创新精神。古板落后的上课模式,造成小学音乐课程倾向流程化,致使音乐课程效果大打折扣。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而且教学内容枯燥,不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如果教学内容缺乏新颖性,将难以营造良好的教学范围。

2. 完善小学音乐教学的几点对策

(1)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音乐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活动。音乐起源拥有众多说法,其中劳动起源说影响范围较广。劳动起源说:人们在劳动过程中,为了缓解劳动带来的疲劳,改善劳动的沉闷气氛,从而创造出一定的旋律与节奏。便于大家在劳动的时候,能够掌握劳作时作用力的统一点,提高劳作效率。随着音乐的不断发展,音乐拥有许多各种各样的旋律。不同的旋律带给人们不同的情感体验,或者高兴、或者别上。音乐是多彩多样的。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活动的时候,要重视“创造”的作用。我国音乐教学受到应试教学的限制,多年都没有获得较好的发展。音乐创造教学在国外受到教师与学校们的重视,于此制定了相关艺术课程标准。我们也要学习国外先进的音乐教学经验,重新审视小学音乐课程的价值。比如,美国强调“开发人的潜能,提供创造和学生自我表现并享受成功的机会”,德国则强调“音乐是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必须发展学生所有的能力”。音乐教师要将音乐创造教学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

(2)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参与

新课改改革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小学音乐教师也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课程中。音乐来源于生活,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不要局限在课本知识与课本曲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留意生活中的音乐,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社会实践,全面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比如奥尔夫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强调的就是让小学生自己去做,让儿童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实践中,让他们在实践中切实感受到音乐,体验音乐的魅力。

吸引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教师需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比如让学生先聆听大鼓的声音、碰铃的声音等。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如何从力度、节奏等方面分辨不同乐器产生的声音。让学生敲打自己身边的器具,比如铅笔盒、水杯等。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空间与自由,让学生在和谐平等、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走进音乐世界。

(3)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教学技术也得到迅速发展。在教育教学改革越发深入的今天,现代教学多注重加快培养复合型人才。教学手段现代化也成为教育者需要正面面对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可以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多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向学生传递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教学内容,利用生动活泼的多媒体技术阐述原本枯燥的教学内容与信息,进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时实施素质教学,提高小学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

教师要树立现代化教学意识,将多媒体手段教学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需要重视开发多媒体的功能,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效果。尝试合理利用有效资源,通过多媒体手段进行资源整合。多媒体教学还利于增进教师教学交流意识,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为了将多媒体技术充分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必须集思广益,在教研组内进行经验交流。多媒体教学手段赋予了小学音乐课程更广阔的教学创新空间,丰富了传统教学资源。与传统模式不同,多媒体教学手段活跃了课堂范围,使小学音乐教学更加鲜活。教师还利用多媒体手段精心设置动态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情感的同时将多个教学知识重点与难点串联在一起,通过情境环节的串接引导学生有目的学习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让学生更好的学好重点,突破难点做好铺垫。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有关知识,并联系当前国内外实际现身说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能长久保持集中的能力,并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3. 结语

为了顺应时展趋势,教学方法必须进行改革活动。为了改变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师必要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在课堂上运用新型的教学方法,不要拘于过去,而是要勇于创新,发现适合自己所带班级的教学方法。除了在本文提到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吸引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活动等方法,教师还可以运用问题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发掘每个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效率。

篇13

(一)小学音乐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的提高。在不断加强对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基础上,需要不断提高小学音乐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水平,小学音乐教师的师资力量直接决定了小学音乐教育的质量,专业的音乐教师对于音乐课程质量提高将会发挥出重要作用,而不能由其他教师进行兼任,除此之外,小学音乐教育对于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影响很大,在师资力量的基础上,还需要有配套的设备,各个发展状况不同的学校,可以配备不同的音乐设备,最基本的保障是按照新课改的要求进行基本的设备配置。

(二)音乐课程的课时量的适当增加。目前,我国小学音乐课的课时安排存在的状况比较不乐观,对于中外音乐做到简单赏析就会显的十分困难。然而,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对于中外音乐的赏析能力需要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在此基础上,需要就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洗耳教学以及线谱简谱试唱对小学生进行教育,这些也是音乐教学课程的最基本内容。如果在教学内容这些内容做不到不充分和不全面,就不会达到根本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的开展。首先,保证教学内容的充实性,不能对教学内容进行缩减,更不能对于教学课时进行压缩占用,需要严格按照新课程所设置的目标进行教学。其次,在基本音乐知识的传授、洗耳以及试唱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民族性需要有意识的突出。在我国小学音乐教材中,涉及到我国各个民族优秀的音乐,与此同时,小学音乐课堂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时代性,对于一些健康的,内容积极向上的歌曲进行学习和赏析,这就为提升学生积极性与对于新课标设计的教学任务的完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四)加强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音乐课程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仅仅通过课堂上的学习,不加大在课下的练习,是不会达到效果,在进行教师教学计划中,需要留出一段时间用于学生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开展主要可以通过重奏、合唱、独唱等方式进行,需要保证实践的质量,不能只是为了完成实践活动而进行实践,搞好这些活动,可以对于学生的团队合作,学习压力缓解和调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都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二、加大小学音乐教育情感的培养

音乐的内涵需要有情感和技巧的投入,需要教会小学生对于音乐的欣赏,需要用心去感受,这也可以促进小学生真善美的一面。通过音乐教育,能够启迪他们的智慧,培养其个性,采取活泼的教学模式,用音乐所具有的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其自身的修养和自信。下面从三个方面对于小学生的音乐教育情感的培养和提升的具体措施进行分析:

(一)加大对情感的培养。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技巧等音乐基础训练的同时,还需要对学生加大在情感方面的教育。对于音乐情感的培养需要采取多种手段,学生在对音乐作品学习研究中,需要加大对学生在小学音乐情感以及表现小学音乐情感的习惯的培养,使得学生在演唱时对于小学音乐情感的调动以及控制达到准确和真切。

(二)在小学音乐表达中教师需要扮演重要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对于教学内容的选定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对于所选的曲目需要循序渐进,针对不同的题材都需要训练到位,以耳熟能详的歌曲为首要选择。其次,教师在对于学生二次创作的指导,需要在原创的基础上展开充分的想象力,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在表演时与台下观众的互动,调动台下观众的兴奋度,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使得演唱的曲目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三)加强小学音乐训练中咬文吐字。在小学音乐表演中,表达思想和语句的关键是能够准确的吐字和咬字,而小学音乐表演艺术存在的真谛就是能够利用声音技巧塑造旋律的音乐形象。表演者对于一个作品做到完美的表达,需要做到三点:首先,需要有一副好的声音,其次,作品表演中情感的充分表达,最后,需要清楚的咬字,三点缺一不可。

三、总结

篇14

音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能够通过艺术之美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的心智,而且还能够促进学生智育、德育、体育等方面的学习,为学生全面而又健康的发展奠定基础。前苏联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曾指出:音乐教学的超级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由此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走进音乐的一把金钥匙。

提升音乐教师的综合素养

教师作为引导学生走进知识殿堂、开启智慧之门的使者,对学生学习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小学音乐教师要想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必须要从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做起。

提升音乐专业素养。只有专业的教师才能够教出专业的学生。一个好的小学音乐老师必须要有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和过硬的音乐基本功。小学音乐老师不能因为授课对象是小学生,就忽略自身音乐素养的提升,而要深刻认识到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在闲暇时间加强音乐理论和音乐教学理论的学习,要经常去听一些资深教师和优秀教师的课,不断地总结和反思,逐步提高自身的素养和能力。

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小学音乐教师不仅是艺术之美的传播者,更是学生学习和尊敬的长者。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力争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通过自然洒脱、庄重威严、举止得当、平易近人的仪态,给学生留下好印象。小学音乐教师应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拉近与学生的关系。由于小学生年龄偏小,需要等到教师细致的传授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小学音乐教师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真践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而又温馨的教学环境,尊重每一个学生,鼓励每一个学生,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使学生能够乐于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优化教学设计与教学情境

音乐是一门多重感官相互协调的艺术。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优化教学设计,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学习的兴趣。

要上好一门小学音乐课,需要教师在课前下足功夫,认真研究和解读教材,创设有效地教学构思。小学音乐教师要打破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形式,创设一系列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问题,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通过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掌握新知。

教学情境的设计对学生音乐学习相当重要。小学音乐教师要在课前布置好与讲课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小学生主动配合老师制作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小道具,根据教学内容布置每个学生的座位,通过多重感官的调动和参与,才能够带领学生深切感悟音乐教学的魅力和意境。

小学音乐教师要提前设计好课堂语言的组织与应用。实践证明,一个好的老师,他的教学语音一定是丰富的、生动的、流畅的、并且是富于感情的。所以,小学音乐教师要将诙谐幽默、生动流畅的语言应用于课堂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全身体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创新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小学音乐课是集吹拉弹唱跳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善学、乐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模式是教师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或教育思想指引下,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定的、规范的教学活动框架或程序。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依托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已经形成。这一变革给小学音乐教师教学带来机遇和挑战。小学音乐教师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功能,将单一而又枯燥的音乐理论知识,变成声情并茂于一体的立体化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和学习音乐知识。

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应用,对音乐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至关重要。小学音乐教师要多了解和学习各种教学方法,并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和小学音乐教学的特点,创新和整合各种教学方法,比如示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扮演较色教学法、对比比赛教学法等。教学法的有效应用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充满兴趣,而且还可以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丰富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

为了能够全面调动小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提升小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要求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丰富教学内容,利用多种教学器乐,强化实践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