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支部思想建设范文

支部思想建设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53:2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支部思想建设,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支部思想建设

篇1

关键词:离休老干部;政治思想建设;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4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01

老干部为国家的建设立下汗马功劳,这点在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表现的淋漓尽致,特别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他们也表现出率先模范作用。做好老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则是符合社会主义经济新形势的发展需要,一方面关系到如何提高老干部自身的政治思想,另外一方面,则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经济发展和深入改革的问题,关系到全党工作的大局影响。通过对于老干部的生活质量的重视,使得他们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新的生活和挑战,这也必将是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也能够更好体现我国的强大的综合国力。所以,我们在老干部的思想工作过程中,应该采用多种的刑事手段,充分发挥党支部建设的基础作用,得到相关的领导重视,处处为老干部着想,努力做到让老干部理想永存、思想常新,在进行具体的老干部政治思想建设中,要落实好以人为本的原则,并且能够做到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做好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1,2]。

一、老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现状思考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的阶段,企业的整体性战略规划受到新时代思想影响比较大,同时,也在深刻影响着企业发展战略思想,推促其不断前进,在培养企业干部思想方面出现了重大变化,这些都对于老干部的思想具有一定的冲击力。一方面,深化改革则是社会转型期的全国各个企业的必然趋势,这才能更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在这场改革大潮中,企业老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必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企业老干部的管理模式在快速发展的企业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大潮中也正在逐步开始进行改变,比如,在企业心中老干部的地位正在逐步弱化,呈现出多种元素的管理模式。管理模式的多样化使得老干部管理体制受到新时代的冲击,从以往的单位管理到现在逐渐演变为老干部、社会和企业内部的多层次、多元素管理模式。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老干部管理出现了管理封闭和权力分散等问题。

二、工作实践几点认识

1.积极做好老干部政治思想工作应该受到领导重视

第一,建立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则是由相关部门的主管领导和相关主任构成,进一步完善党政主要领导负责制,老干部工作目标责任制能进一步建立,提出明确目标,建立相应的联系人制度。努力使得老干部的工作能够有人问、有人管和有人做。党委议事日程中涉及老干部政治思想工作,对于老干部政治思想工作在新形势下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及时谈论和研究,并积极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第二,通过党委的统一部署,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从离退休党员选出21名党代表,对于单位内部的重大事件进行参与并讨论,在单位党委的决定下,邀请老同志参加单位内的内重大活动和重要会议,使得他们的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尤其涉及到单位的的改革与发展规划方面,更要发挥老同志的宝贵智慧。

2.加强老于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进行形式创新

老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中应该更加注重学习方式的创新,力争做到实效明显。离退休党支部不能仅仅满足于传统的学习教育,除了及时能向离退休干部通报相关的单位、党情和国情,有助于他们积极保持党的先进性,更应该发挥一切形式,要求离退休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得以充分调动,使得广大老干部的思想紧跟时展和社会进步。这其中的多种形式则包括广大老干部的思想紧跟时展和社会进步、组织参观考察、每季组织支部生活会、专题报告会、期阅文、情况通报会、集中学习等方式,使得当前的重要部署和改革发展的新成果能让老干部所了解,这样能够起到比较好的效果。一是积极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形势教育,结合一个时期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大事件进行有效开展;二是老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通过政治理论学习的加强而不断得以提高;三是敬老氛围需要通过广泛宣传而努力营造。本单位在共青团中开展助老、爱老、敬老、尊老的多方面活动,在团委积极配合下,把老龄方面的知识积极向年轻人进行讲解,提出青年人关心、爱护老年的活动,积极培养关心老年人、支持发展关心老龄人的浓厚氛围。鼓励共青团员到家里看望老同志,进行送医送药活动,让这些送温暖活动深入到老干部的心中。比如,对于行动不方便的老同志,让青年人能够陪同老同志住院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关心和爱护工作,使得青年团员的爱老敬老的思想品德得以提升。

3.全面经过深入细致地落实老干部政治生活待遇

老干部政策的重要内容就是进行相关的对于老干部的各项政治生活待遇的落实工作,这也是老干部政治思想工作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老干部满意则是第一标准,一定要让老干部工作者按照老干部所思、所盼、所求进行开展工作,一方面,进行积极主动争取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经过上下部门的相互协调来解决不少难题;另一方面,对老干部的生活待遇方面,我们始终坚持的方针就是用制度、用政策、用情、用心。病逝家属做好善后工作也是工作的一个方面,并通知老干部工作者参加告别会等。在日常工作中,则从生活上关心老干部,在政治上尊重老干部,切实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老干部心里,为了更好去开展政治思想工作,就应该多多赢得老同志的信任和理解。

三、结束语

在企业进行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在适应新时代要求下,企业老干部企业新干部的经验丰富和先进思想开拓的重要力量,也是采取理想战略的重要引导群体,要想把握好企业在新时代的发展,就应该重视企业老干部成熟的企业历史发展过程和经验。所以,企业老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顺应时代的要求,有效改进老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传统模式,通过先进的管理和服务模式,切实保证好企业老干部的福利待遇和物质保障,同时,还应该重视他们的精神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企业;政工干部;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企业的政工干部队伍主导着企业的政工工作的开展,对于企业的正常运转、员工的稳定有重要的作用;新时期,企业发展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因此,加强企业的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提升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与企业的整体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是正相关的,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得良好,队伍精神面貌好,工作能力强,必然给企业的全体职工一个榜样作用,企业职工会受到好的影响;加上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到位,那么企业员工的整体思想政治水平就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

一、 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

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由政工干部来负责,他们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主导着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脉络。因此,一批高素质的政工干部队伍,将给整个企业的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以积极的影响;他们良好的精神面貌感染着企业的其他员工,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员工们会在不自觉中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并且积极配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逐渐提升整个企业的思想政治水平;当前处于各项变革的新时期,企业要面临着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解决,受各种思潮的影响,企业员工的思想起伏较大,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都会受到社会大环境和企业环境生存的影响;这时,需要加强政工队伍的建设,首先坚定他们的思想信念,然后需要他们探究出新的形式来对整体的企业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是时代环境给政工干部提出的挑战,如果固守于以前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就不能保持企业思想层面的先进性,职工的整体思想政治面貌也不会是积极向上的,会有落后的因素出现;因此,企业发展和生存的客观环境决定了企业必须加强政工干部队伍的假设,不仅要政工干部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还要求积极开展各项工作,提高整个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二)有益于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

我国的企业现在不仅要面对国内市场的竞争,还要面对国际市场的冲击,因为经济全球化的步法已经越来越迅速,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度也逐渐拓展,我国的企业需要和国际企业进行交流和竞争,企业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压力。这种情况下,企业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是极其必要的,企业内的职工个人的生存也面临着压力,他们需要一定的工资水平,需要得到精神上的抚慰;因此,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提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水平,能够给企业职工以合理的引导和人性化的关怀,让他们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念,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自身优势,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和物质财富,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和力量支持,使企业的发展步入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

二、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思想水平的策略分析

(一) 以先进的理论进行武装

加强企业政工队伍干部的思想建设,提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水平,需要用先进的理论武装人,科学的理论教育人,总之,必须以先进的理论来为队伍建设做好指引工作;政工干部队伍自身的理论素质过关了,才能对企业的其他职工以合理的引导,也是自身队伍建设的关键;在思想理论建设方面,要根据时代的不同要求做调整,遵循国家和社会的主旋律,在思想政治路线上不要偏离大众化的轨道,也就是要与时俱进,坚持党的指导思想不动摇。

(二) 注重道德水准的提高

政工干部队伍的建设成果,最主要的决定因素存在于政工队伍本身之中,他们的品德修养水平将直接影响着队伍建设的成果。因此,政工干部队伍应该遵循各项道德要求,提升想、思想道德水准,推动队伍建设进程,并且为企业的其他职工做好向导和模范,以自身较高的思想修养给企业职工以积极有效的引导;企业的政工干部人员既是干部,又不能把自己当做高高在上的干部,应该树立一种服务意识,为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做些真正有效的工作,不搞“形象工程”;另外,企业的政工干部队伍还要本着负责的态度,为员工的需要和利益着想,促进整体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

总结:以上探析了加强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提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重要性和策略,有可取之处,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希望读者能够进行指正和补充;希望本文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启发企业相关人员进行更深层的探究,使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有更好的成果,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上一个更高的台阶;我国企业目前生存在一个富有挑战的环境中,必须使企业职工坚定信念,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因此,思想政治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企业管理研究班二支部八组.必须加强工业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J].求实,2008(01)

[2] 沈剑才.宜兴水泥厂思想工作抓得细做得活[J].中国建材,2009(09)

[3] 杜学玉,韩迈,吕效吉.大连缝纫机总厂思想政治工作调查[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7)

[4] 如知.提高自觉性 反对自发性——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J].前线,2009(04)

作者简介:

罗小兵,女,(1971.1-),籍贯:四川省渠县,大学,中原油田内蒙探区勘探开发指挥部,经济师,研究方向:现代企业组织人事管理

篇3

地税事业担负着我市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任务,地税干部的思想作风正不正,工作得力与否,直接关系到地税的发展和建设。我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与税收中心工作的关系应该是辩证的。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前者是服务于后者的。的确,地税的中心工作是“收税”,我们也把完成税收任务作为首要工作,而要圆满完成此项工作的先决条件是要做好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税务系统有句老话叫做“带好队,收好税”,“带好队”体现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作用,“收好税”则是税收的中心工作,二者是基础与中心的关系,是前提与目的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好,好似吃橄榄,越嚼越有味,有了长久的魅力,税收中心工作自然就出色。

思想政治工作是对人的工作,尤其是对人职业道德的教育工作。道德是人的精神基石,是维系社会关系的基础,是法律的底线。正因为如此,道德教育即德治就显得尤为重要。法治是具有强制力量去规范人们的行为,而德治则是舆论的力量,是通过道德教化而唤起人们内心的道德遵从。道德建设要着眼于眼前,从点滴入手,最忌假、大、空。税务职业道德纪律建设更要从岗位做起,提高职业道德建设的地位,规范税务职业道德纪律,从而使得地税的整个形象得到社会最大的认可。因此,视岗位为责任,强化“五种意识”,则是新形势下加强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践行“讲政治、讲党性、树正气”活动要求的具体体现。

岗位是人们扮演各种角色的舞台,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地税干部来说,岗位就意味着责任,意味着在各个方面比一般干部要有更高的标准、更高的素质。干部的层次越高,地位就越重要,责任就越大。联系地税系统的实际,目前绝大多数干部对自己的岗位比较珍惜,并能独立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但是,也有极少数干部随着在税务系统工作时间的增长,逐步放松了学习和要求。主要表现为:有的不求有“成绩”,但求无“问题”;有的干工作流于表面化、形式化,带有主观随意性;有的提职晋职慢一些,不是想自己差在哪、差什么,而是患得患失,斤斤计较,怨天尤人。这说明我们当中有的干部对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缺乏正确的认识。要改变这种状态,必须视岗位为责任,在强化“五种意识”上下功夫。

一要强化“标杆”意识。即用人格的魅力感召人,用道德的力量凝聚人。人格是人的思想、性格、才能、作风、气质的综合体现,日常生活中,若是某人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政绩平平,别人会说“此人一般”。对于个别干部表现出的“言行不一,表里有别”,受到局领导的批评,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每一个干部本身就是一座人生的“标杆”,其一言一行都不同程度地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烙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用自己的模范行动、良好形象和人格力量去得到社会的认可。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做到“五正”:一要“心正”,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二要“言正”,言行一致,光明磊落不当“两面人”;三要“身正”,一切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时刻站在党和人民利益的立场上,践行科学发展观、“讲政治、讲党性、树正气”不停步;四要“行正”,在其位、谋其政、倾其心、尽其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讲价钱;五要“风正”,树正气,扬正风,保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始终把先进性塑在自身行动上。

二要强化“不懈奋斗”意识。就是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要做到奋发有为,就要处理好提升职务与提高水平的关系,确实做到“水涨船高”,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实践中增加成绩。想问题、抓工作、办事情,要少琢磨上面挂不挂号,多考虑纳税人需不需要;少考虑对自己有没有好处,多考虑对纳税人有没有益处。不能干点工作总考虑领导看没看见,更不能干了一两件事就向组织讲价钱。要坚信,只要是真抓实干,能拿出真东西,组织上是能看到的,是不会被埋没的。要处理好加压与加速的关系,面对新形势找差距,知不足,奋发努力,保持一种“事业无止境,奋斗无穷期”的进取精神,保持一种“秉烛夜读书,品茗独炼句”的精神境界。

三要强化自觉“充电”意识。就是要始终坚持学无止境,勇于求索的精神。自觉“充电”,在于通过对知识的获取来体现对本职岗位工作的胜任。不管干何种工作都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所处的层次越高,需要学习和掌握的东西就越多。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税收设备的更新,知识、技能在不断“增容”。过去掌握的,现在可能落后了;过去熟悉的,现在可能陌生了。因此,在提高素质上,也必须与时俱进。一个人要有所作为,必须要有较高的精神境界,而精神境界的高低,又往往与学识深浅联系在一起的。不仅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要求、一种责任,更要把学习作为一种修养、一种情操、一种境界,不断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在学习上只有“毕生”,没有“毕业”。学习,一要精,二要悟,三要联。学得越精,悟得越深, 联系得越紧,成果就越大,工作的创造性就越强。目前,随着地税系统改革的不断深化,新的学习热潮正在兴起,作为地税干部在这种挑战面前,一定要抓紧充实自己,不断增强应对能力、竞争能力、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要强化“创新”意识。就是要勇于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同时也是干部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力量源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强弱,决定着我们工作效率的高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越强,工作效率就越高,否则反之。因循守旧,势必被动落伍;只有思想解放,善于用新的思路、新的办法研究解决工作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才能开创新局面,高标准履行工作职能。工作要有所成效,必须靠改革创新拓展空间,找到新的“增长点”。首先,要有创新观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的干部必须要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上当表率,有超前的创新思维、创新思路,决不能思想落后于人。其次,要建立创新机制。既然我们的工作离不开创新,那就应该采取完善创新体制和机制等措施,鼓励创新实践,形成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的氛围,营造支持各类创新活动的环境。再次,要充分地相信和依靠广大干部群众,切实让他们在创新中唱主角。创新既是领导的责任,也是群众的事业。部门领导应该深入干部当中,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集中他们的智慧,把大家组织到创新实践之中,使他们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同时,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鼓励创新,既能使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又能为人才成长提供广阔的天地。

实践证明,创新既是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的需要,也是凝聚民心、激励士气的有效载体。只要充分地把干部们的创新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发挥出来,我们的税务工作就一定能够跃上一个新的台阶。需要指出的是,创新是一种超越,一种扬弃,但又不是异想天开。创新既要倡导敢闯敢试的精神,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因此,要从实际出发,把创新与解决具体问题结合起来,切不可脱离实际求“新”出“奇”,搞些中看不中用的东西。

篇4

首先,应该对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影响因素进行讨论。首先,自我要求意识差。在一些离退休后的企业干部看来,离开了企业就代表着与企业没有任何关系,他们不需要也没有能力再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归属感下降,对企业主人公般的责任感也不复存在,他们将自己弱化,不管从思想上还是从生活生都出现自由散漫的现象,他们不再关心政事,不再心系企业的安危,将自己排除在企业之外,将自己视为只能被关爱,无力付出的弱者。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弱化。一些对离休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单位他们或者认为离退休干部的素质高,思想觉悟高,文化水平高,再加上这些老干部已经离休无需再做过多的思想政治教育,或者认为抱着一种怜悯的态度,认为这些老干部在职期间兢兢业业,弹精竭虑,离休之后,就应该让其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不需要再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占用他们享受生活及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另一方面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束缚,让他们在思想上不能够彻底放松,从而使得这些教育单位对企业离退休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意识淡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不能顺利开展。另外,党支部一般是由一些离退休的老干部组成,一方面他们的身体机能减弱不能从事繁重的工作过长时间,另一方面他们的思想比较陈旧,他们的工作方法也不具有创新性,因此使得工作效率低,工作效果不明显。除此之外,由于随窿豪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追求的欲望逐年增大,使得社会上食品安全问题,假冒伪劣现象,贪污受贿情况屡禁不止,使得这些兢兢业业工作了一辈子的老干部们产生新生一代企业干部不如老一代的想法,然而受到国家政策和自己年龄得而局限,自己又无法再次上任施展自己的才能,因此企业离退休干部不满情绪严重。

2加强企业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加强企业离退休干部思想政冶建设必须需从生活、思想、政治三方面着手。首先,从生活上,要保障企业离退休干部的生活质量,只有从生活待遇上对企业离退休干部有所保障,才能从根本上确保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财叮进行。健全离退休干部退休金的发放制度,确保老干部的退休金能够及时地按量发放;完善离退休干部社会保险制度,对那些退休的老干部要免费为其上保险,为其消除后顾之忧。提高企业离退休干部管理水平,正真做到企业健康迅速发展,该企业的离退休干部的退休金随之增加,而如果企业发展滞后或者破产倒闭,该企业的离退休干部的退休金仍然能够得到保障,让离退休干部真切感受到企业对于这些老干部的关心,国家对这些老干部的重视。其次,在思想上,要加强与离退休干部的交流,了解其思想动态,分担其烦恼。定期针对离退休老干部开展国家政策宣讲活动,一方面让离退休干部了解国家政策动态,增加其对国家政策的了解,另一方面,对国家政策进行详细地讲解有利于引导离退休干部对国家政策的正确理解,从而拥护国家政策的实施。定期对离退休干部进行走访,了解其生活中的困难,思想上的困惑,及时解决离退休干部生活上的难题,对于离退休干部思想上的困惑进行详尽地解答,便于对离退休干部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和引导。另外,在政治上,积极组织离退休干部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可以通过组织定期讲座或者设置离退休干部党小组的形式,使离退休老干部集合到一起,对党的路线、纲领、理论进行深人学习,了解国际形势,国家政策的最新动态,确保离退休干部的思想始终保持先进性,始终与党的性质,国家的政策保持一致。

3总结

篇5

一是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方面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关系和经济制度发生巨大变革,呈现出许多新的、复杂的情况。在各种矛盾、冲突、失范和混织的情势下,各种纠纷激增,使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大幅度增加,案件种类不断增加。司法鉴定混乱局面的产生,与这一社会历史的大背景直接相关,原来基本能满足审判工作需要的以法医为主的司法鉴定,短时间内不能适应完全变化了的形势。

二是法律规范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国的诉讼证据制度不完善,对属于证据之一的鉴定结论的产生,没有统一的鉴定程序规则,有关司法鉴定的法律规范主要散见于一些法律、法规中,涉及的法律条文少,且内容抽象,导致同一案件多个鉴定结论的混乱情况时有发生。

三是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方面的原因。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民间团体、个体企业纷纷成立“司法鉴定机构”,积极开展面向社会的服务,这种利益驱动的产物,必然导致鉴定主体鱼龙混杂,鉴定质量相去径庭的结果。

四是不符合科技发展自然规律方面的原因。司法鉴定是在诉讼过程中依靠科学技术手段解决专门性问题的活动,其基本属性是科学技术性的,由于种种原因,司法鉴定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员缺乏。

五是人民法院自身管理方面的原因。机构设置、规格、名称不统一,司法鉴定工作、机构及人员的定位不明确,司法鉴定技术人员素质、技术装备参差不齐,无统一的司法鉴定程序规则和行为规范。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和改革司法鉴定工作:

一是增强思想认识。综观当前的社会法治环境和审判工作的历史与现状,为了确保司法公正,人民法院不但应该坚持卓有成效的司法鉴定工作,而且应当加强对司法鉴定工作的管理,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开创人民法院司法鉴定工作的新局面。

二是要在改革创新中求发展。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做好工作:

第一,将司法鉴定管理与服务职能分开,分别设立机构。主要负责司法鉴定的行政管理工作,研究制定有关司法鉴定的规范、标准,统一管理人民法院委托和组织司法鉴定工作。

第二,澄清司法鉴定的概念,尽快建立和完善司法鉴定工作的统一规范,抓紧制定全国统一的司法鉴定程序规则和收费标准,修改、补充司法鉴定的各种技术规范和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鉴定人出庭制度。

第三,建立司法鉴定人(法人、自然人)名册制度,规范对外委托和组织司法鉴定行为,并对其实行定期考核、及时剔除有劣迹者。需要委托或组织司法鉴定时,按照当事人主张与法院指定相结合的原则,双方当事人协商不一致时,由司法鉴定管理机构主持用随机的方法从名册中选定鉴定人。

第四,队伍建设也要走改革创新之路,要积极探索司法鉴定技术人员管理制度的改革,努力营造符合科技工作特点、有利于司法鉴定事业发展的机制,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司法鉴定技术队伍,全面提高技术人员的政治、业务和道德素质。

三是进一步做好司法鉴定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依法治国方略的不断完善,司法体制的改革必将向纵深发展,司法鉴定体制的改革也将全面展开,改革的最终结果,应该是真正建立了适应我国诉讼制度的体制。可以预见,这种体制将充分汲取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司法鉴定体制中的精华,符合我国的国情,是科学的、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司法鉴定体制。其特色应该有以下几点:

一是司法鉴定制度取大陆法系法院职权主义和英美法系当事人主义的折中。由人民法院行使司法鉴定的决定权、委托权、组织监督权,其中,法官依据职权或应当事人或人(辩护人、公诉人)的申请行使决定权,按照由当事人主张的原则与人民法院在司法鉴定人名册中随机指定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司法鉴定主体。法官不直接与鉴定人接触,由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辅助部门负责管理司法鉴定人名册,完成司法鉴定的委托、组织和监督工作,并负责提供司法鉴定咨询、协助法官审查鉴定结论等工作。

篇6

关键词:四轮驱动;体制机制建设;新发展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1)01-0027-03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起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体制机制。西部地区要在今后十年内完成这一艰巨任务,必须克服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基本障碍,不断探索有效的一体化模式与途径。我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可以区分四个要素或驱动轮:城乡一体化的制度结构建设、城乡一体化的激励结构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组织结构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能力结构建设。就这些要素的相互关系看,前两项是核心和前提,后两项对其有促进作用和制约性。考虑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体制机制的统一性,对这四个驱动轮的建设应该是一个同步的过程。本文将运用新发展经济学的“制度一激励一组织一能力”框架,对西部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要素进行分析,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体制机制建设提供一种系统性的解决思路。

一、以制度结构一体化为支撑平台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根源于传统发展战略的失误,我国城市与农村存在制度和待遇的不平等问题,形成农村发展农业,城市发展工业的格局,在产业进入制度、融资制度、户籍制度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同,造成农村经济社会制度变迁中存在着“脱节”与“空挡”,是造成三农问题的重要制度原因。因此,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建设就是农村与城市的制度结构如何结合成为一体化的制度体系问题。

由于我国城市经济社会制度的现代化、市场化程度高、农村经济社会制度的现代化、市场化程度较低,从区域角度看中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制度现代化、市场化与规范化程度较高,西部地区较落后。这种特点决定了西部地区在城乡制度结构一体化上,不能完全依赖大中型城市,而是以大中型城市为中心,以城镇为平台逐渐推进。城乡制度一体化主要是以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市民支持农民,进而提高弱者的收入水平、公平满足城乡社会成员的经济社会需求与福利,实现城乡共同发展为根本目标,通过城市制度结构改造和重组农村制度结构,改变制度规则自身的二元体系,把原来的二元性制度规则代之以城乡一体化的制度规则,使农村制度平台得以重构,为后改革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制度基础。相应的城乡一体化的制度规范,要包括经济制度中的一体化规范、社会制度中的一体化规范、行政制度中的一体化规范等内容,其设置和创新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市场化、现代化展开,按照减少制度创新的成本和提高收益的原则,既注重规范的连续性、稳定性,又要使其内部结构协调一致,使之成为一个有效存在与运转的制度整体。在制度一体化的内容上,要依靠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共同基础上,把农村产权制度和市场制度的现代化作为资源和生产要素实现资本化的动力,遵循制度变迁与创新的基本规律,先产业后农业,既要分步实施又系统布局,既引入创新的制度要素,又作好要素的系统耦合,使制度的创设与功能发挥有效协调,形成城乡一体化、现代化的经济制度架构。在做好经济制度一体化的同时推进社会与行政制度一体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依法行政理念为依据,根据后改革时代的要求不断调适社会行政制度规范的架构和要素系统,通过组织、设备、标识、行为人等制度角色系统的重构和创新,坚决打破前改革时代城乡分割的制度结构格局,建立统一的制度架构。

二、以激励结构一体化为基本方向

经济社会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建设,实质和基本动力是城乡经济社会激励结构的建设。要完善城乡经济社会激励结构的功能发挥,突破各自的传统范围相互结合,促进激励功能的现代化、融合化,构成一体化的激励体系,确立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体制机制建设的基本方向。根据激励结构的内容和功能,可将这个融合过程分解为经济、社会与行政三个子结构的融合。

首先,以经济激励的融合作为城乡两大区域激励结构融合的基础层次。我国农村经济的激励结构大体有两种类型或具有二元特征:一是基于集体所有权的经济组织、行为人,如农村集体所有制企业所面临的激励结构;另一类是依托使用权和经营权的经济行为人,如联产承包户群体所面临的激励结构。相应地,城市经济存在依托所有权的经济组织(如国有制、城市集体所有制、三资企业等)所面临的激励结构,与依托使用权和经营权的经济行为人(如公司化、合作化、承包制、租赁制等经济组织)所面临的激励结构。西部地区要在确保农村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集体所有权的前提下进行城乡激励结构的融合,必须在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层面有所创新。从后改革时代的基本要求看,按照是否以土地这一基本生产资料为载体,可以分为两种情形:第一,以土地之外农业生产资料为平台者,可借鉴城市经济激励结构设计,以市场化模式为主。第二,以土地为平台者的激励结构设计,在同城市经济结合时,必须从解决三农问题的导向出发,有步骤、分阶段改变城市偏向型二元化土地产权制度,推进激励结构一体化、现代化进程。即对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主体、农业生产经营合作社、农业企业公司等,在与城市的各种经济组织结合时,一方面要采取市场化模式,更重要的是,要对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探索发展农村土地合作社新形式,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以在承包制基础上对农民家庭形成新的激励结构,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激励基础。

其次,把社会激励的一体化作为城乡社会经济激励结构融合的服务与保障层次。城乡经济激励结构的一体化、市场化,虽然深化了人们经济活动的激励空间,满足生产经营性活动市场化、现代化的激励需求,但经济活动激励需求满足之后,必然会产生社会活动的激励需求,包括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方面、文化、休闲等生活方式方面,社会优抚与社会保障等非市场权利体系方面的内容。这些方面的满足与解决,依靠传统的相对分割的城乡激励结构的有限功能,无法完成后改革时代社会激励结构一体化的任务要求。按照社会主义新和谐观,要建立包括市场权利和非市场权利(如养老、教育、医疗等社会权利)在内的城乡统一权利体系,特别是把其中的非市场权利作为建立正确的社会激励结构的前提,有助于推进经济社会激励结构融合的进程。

再次,把行政激励一体化作为经济社会激励一体化的中枢层次。要打破原有激励结构分割,建立城乡行政体制与机制的一体化平台,在城乡行政激励结构的融合中,整合、管理、创制与服务于经济社会激励结构的融合。从后改革时代的要求看,我国城市所形成的行政体制和激励结构,今后其发展主要是一个逐步完善的问题。但是,由于目前农村行政组织的体制与机制实际上是前改革时代城市同类型体制与机制的复

制与同构化,经济、社会功能纠结一体,现代化程度低,加之农村人口数量与需求限制,缺乏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益,其效率与功能发挥并不理想,变革不仅滞后而且缓慢。考虑到我国区域经济社会仍然存在分割的现实,城乡行政体制与机制的一体化,必然既涉及同一地区不同部门激励结构的横向融合,又涉及城乡不同地区同类部门激励结构的纵向融合两类,由于前一类结合是关联性部门的激励结构重构,后一种结合是地域间的功能协调机制的确立,应首先推进前者然后推进后者。首先,要以农村乡镇或县级小城镇为基点,推进行政体制的分工深化与流程再造,构建经济与社会激励结构城乡一体化的基础。然后,区分以大中型城市为主的经济社会区、以小城镇为主的经济社会区两种类型,在推进区域内行政、经济、社会激励结构系统化的基础上,坚决打破不同区域的行政界限,为激励结构融合创造相适应的组织和群体系统支持,最终构建城乡统一的激励系统。总之,激励结构一体化将使城市中全方位的现代激励结构发散辐射到农村,形成网络化激励模式,扩大城乡经济社会主体的活动舞台。

三、以组织结构一体化为实体基础

城乡经济社会组织运行的一体化是体制机制建设的纽带。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建设,离不开城乡经济社会组织的一体化和现代化。如果说制度和激励的一体化是体制机制建设中的“制”,则城乡经济社会组织的一体化是体制机制建设的“体”。组织一体化的具体过程,要通过还权于民,“确权到户”,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使制度的连接顺利进行,使组织之体与制度之制相互耦合。

基于中国不同地区农业产业化组织发育不平衡,从东到西递减的事实,按照新发展经济学中的竞争优势理论,应通过合作社、经营网络等组织形式,提高农村、农业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为农村创造出可持续的增收手段和财产性收入,逐渐生成能够与公司企业平等竞争的现代农业组织。要推进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公平获取生产要素的机会和机制,在培养职业化农民的基础上,进而培育壮大一批产品特色明显、带动面广、市场竞争力强、运行机制健全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增强其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带动作用,提高农村经济的组织化程度。要以农民组织为中介,以政府和农民组织的合作为前提,构建政府――农民组织――农户的协作链,并通过公共选择机制形成崭新的治理结构,完善基层农村经济社会组织架构。要根据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要求,通过土地使用、新农村建设、运输、通讯设施建设等,健全中心城区―中心城镇―小城镇的体系结构,形成布局合理,有效连接的城乡网格结构,探索网格化、现代化的城乡一体化组织模式。

四、以能力结构一体化为发展动力

对农民还权赋能,对农村微观基础加以再造,实现城乡经济主体能力结构一体化是西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建设的发展动力。实现城乡一体化要以提高农民能力为前提,以农民而不仅是政府为一体化的主体。首先,加强城市向周边乡村辐射和渗透,建设适应于网格化模式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的坚实平台。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等物质资本建设,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布局合理的信息高速公路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农村信息化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要加强产业、产品、技术、资本的关联度,促进改造传统农业的生产要素的加速形成,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和转变农村发展方式,实现城乡基本物质能力和技术能力的整体协调发展。其次,要加强推进城乡市场的有机衔接,实现城乡市场特别是生产要素市场一体化,进而推进城乡市场赋权体系或能力的均等化。要改变城市导向的金融资源配置体制,推动金融市场一体化,减少市场失灵所致的农村金融资源稀缺。要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创业办厂,取消各种歧视性准入限制,同时,为本地创业或跨地创业的企业家活动安排好新型产业集聚和剩余劳动力流动与吸纳,促进劳动力转移和配置更为彻底高效。再次,要大力解决农村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薄弱这一基础性问题,夯实城乡一体化的能力基础,不断培育乡村发展的主体和能力。树立小农社会化的新农村发展观,推进社会立法,将农村、农业和农民作为一个整体实施社会保护。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大力培养农民的基本技能,引导更多农民学习一定科技文化知识,掌握一门致富就业本领,拥有一个相对稳定职业,使其更好应对一体化的挑战与机遇。加强农村公共服务,改变单一依靠土地作为农民基本保障的落后局面,实行基本养老、医疗、社保、社会救助等城乡全覆盖,大力推进城乡非市场权利体系或能力的均等化。

总之,在新发展经济学的视角下,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建设由能力结构一体化、组织结构一体化、激励结构一体化和制度结构一体化四个子系统为要件构成,四者分别从支撑平台、基本方向、实体基础、能力体系、发展动力上,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模式和架构,将这些子系统的建设在分头推进的基础上加以相互协调统一,为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建设提供一个可行路径。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招标项目(09JZD0029)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08ZD027)的前期成果。

参考文献:

[1]任保平,“后改革时代的主要矛盾、改革趋向及其重点”[J],新华文摘,2010,(15)

[2]任保平,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制度、激励、组织和能力视角的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

[3]白永秀,任保平,未来三十年改革主题判断和路径选择[J],改革,2010,(01)

[4]桑加亚・拉尔,《对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成功的解释》,《发展经济学的前言问题》[M],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5]薛敏兴,我国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建设模式与路径选择的社会学思考[J],理论导刊,2009,(05)

[6]魏礼群,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J],求是,2008,(20)

[7]曹钢,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J],求是,2009,(08)

篇7

关键词:探索企业;党政;组织工作;思路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更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党办组织系统组织开展“解放思想,科学发展”主题研讨的通知精神,以“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和“增强责任心执行力提升管理水平,促进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笔者认为,要认真贯彻执行同志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我们大家讨论必须坚定不移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全体党员、党务工作者的庄严使命,我们要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二厂的油气生产相结合,以“推动企业发展、服务职工群众”为根本,把全厂上下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上来,着力提高我厂科学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为我们厂持续有效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下面,笔者就党政、组织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职工思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党员干部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视不够。

有些职工感到部分党员干部对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是务虚的,忽视了职工思想实际问题。个别干部甚至在生产任务繁重的情况下,片面地强调确保生产、完成任务,没有很好地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同部署、同落实的制度,以致于造成了“一手软、一手硬”的现象。日常工作中,仍然存在着思想政治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软指标。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不够。

主要表现在:一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不注重改进和创新方式方法,大都沿用传统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使职工常常感到“穿新鞋走老路”,说到思想政治工作,往往是单向灌输或者“以管代教、以罚代教”的方式,缺乏与职工心贴心的沟通交流。二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比较单一,说理性不够强。如班组职工政治学习往往是一人读,众人听,职工普遍感到枯燥无味,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更谈不上效果。

(三)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不强。

目前的现状是,职工思想活跃,不但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挑战,而且广大职工普遍感到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需要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其针对性和时效性。同时,结合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在促进生产经营工作上还存在薄弱环节,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和提高。

(四)形势宣传教育的跟进不到位。

面对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给现实生活带来的冲击,广大职工普遍反映:“家庭生活、子女上学和就业成为最烦心的事儿”、“最希望收入能够保持稳定和不断增长”等等,说明当前的严峻形势给职工的思想稳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各级组织在对职工的思想教育、引导上,特别是形势宣传教育上调研不够、教育的覆盖面不广,需要在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加强。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我认为出发点在于掌握职工的思想底数,落脚点在于针对发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加以解决。因此,作为政工部门,要强化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力、渗透力、约束力和感召力上下功夫。

(一)创新思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力。

思想政治工作要不断增强生命力,就必须积极适应形势发展的变化要求,在思路、方法上进行不断探索和创新。要通过深入调研,及时准确地把握职工的思想动态,紧密结合当前经营管理和成本压力对思想政治工作产生的不利影响,及时研究探讨新的对策,不断总结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经验。要建立一套灵活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体系,变静态教育为动态教育,变灌输式教育为形象教育,变单一的理论教育为整体素质教育。要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二)围绕中心,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力。

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告诉我们,职工中产生的许多思想问题,都是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产生的。因此,必须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中心工作的“双向融入”,只有把职工的力量凝聚到实现生产经营和发展稳定的各项任务目标上来,才能充分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保证各项生产经营任务的完成。充分发挥一线班组长和宣传骨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及时发现影响生产的不稳定苗头,解决职工思想上的顾虑,努力形成上下联动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中心工作的全过程,渗透到各项工作的各个环节,做到每个职工的心坎上,实现各项管理工作的有序可控和长治久安,确保职工队伍稳定。

(三)完善制度,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约束力。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好,就必须把思想引导与行为规范结合起来,靠科学规范的制度作保证,并用制度来管理人,用制度来约束人。一是要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制度。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因此,要坚持团结鼓劲、正面引导、和谐奋进的主流思想舆论,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和“严格管理+人文关怀”的新理念,教育干部职工明确任务,认清方向。二是针对职工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抓苗头、抓倾向,疏通思想,消除一切不稳定因素。

(四)人文关怀,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时时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增强职工群众的归属感和向心力。一是关注职工思想动态。新形势下,职工思想十分活跃,精神需求多元化,对收入分配、生产生活条件等问题较为关注,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时时刻刻贴近职工的所思所想所盼来开展工作,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作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做职工需要的事、说职工想听的话、讲职工能懂的理,化解矛盾做到以情感人,处理问题做到以理服人,让职工群众时刻感受到组织的理解与关心,从而激发干好工作的积极性。二是关心职工生产生活。关心职工生产生活,努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是思想政治工作赖以生存的基础。首先要努力改善民生,时刻把民生建设作为最大的政治和政绩,力所能及地解决事关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要进一步深化帮扶救困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困难职工帮扶档案,完善段领导联系特困职工制度,不断加强困难职工的救助力度,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三、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虽然已经得到了多数单位的认可和重视,但也有相当数量的企事业单位,其管理理念还没有转变过来,没有充分

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经营、管理与发展的重要意义,简单认为企业文化建设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

(二)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

一些单位长期以来,对如何搞好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内涵包括哪些内容缺乏明确的认知,认为企业文化的实质和内容就是做一些公关宣传活动、广告推广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和职工的文化娱乐活动,而忽视了企业文化中最本质的部分。

(三)企业文化缺乏个性特色。

企业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来源于其自身的独创性。但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企业往往缺乏对企业的发展历史,文化积累进行深层的剖析、总结和提炼,而是简单学习一些先进企业的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没有表现出企业特有的文化色彩,没有真正的反映出本单位的价值取向、生产经营、行为方式和管理风格,没有在员工心中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无法对员工产生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企业文化不是一时的经验总结或人们的随意编导,而是企业文化通过长期的实践提炼而成,要想文化建设有成效,可以采用以下对策:

(一)调动全体员工参与,建立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

管理者要创造各种机会让全体员工参与进来,共同探讨企业文化。广泛在各层面征求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熟悉,提出各方意见,然后加以提取精华部分整理并加以宣传学习,让全体员工对企业文化熟悉到它是大家共同创造,来自员工群体,从而使企业文化的实施较易受到全体员工的欢迎和接纳,只有得人心的企业文化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二)企业文化建设,要有一定的物力、财力作保障。

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种高高在上的装饰品,它扎根于员工溶于企业员工的思、言、果之中,然而它又有灌输性,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体现。

(三)建立规范性和创新性的企业治理制度。

企业文化需要有良好的企业制度作为支撑,成功的企业文化背后一定有规范性和创新性的制度在实施。企业制度的规范性和创新性之间是一种互为基础作用,互相影响的关系。良性的循环关系是两者保持统一、和谐、互相促进的关系,非良性的循环关系则是两者割裂,甚至矛盾的关系。作为企业而言,应努力使企业制度的规范性与创新性因素之间呈良性关系。

(四)企业要在文化建设中造就企业典型和榜样。

优秀企业文化一般都较注重发现和推崇身边的典型,树立榜样。这样做可以集中体现企业文化的魅力,使企业文化人格化、模特化,使应该能看得见,学有榜样,习有典型;并且让身边的榜样来引导其他员工,让其他员工都要以榜样为学习的标准要求自己,在企业内部形成人人争做先进、楷模,上下相互竞争的你追我赶的积极状态。

篇8

企业政工干部要具有扎实的政治理论素质

作为一名企业政工,应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具有强烈的工人阶级政治原则,坚定社会主义政治信仰和忠于党的事业的政治品质。因此企业政工要想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努力学习党的政策,理解党的政策,执行党的政策,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客观情况,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上的结合,才能有效的搞好思想政治工作。同时只有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功底,政工干部才能更好的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增强政治洞察力、分析力和敏感性。政工干部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所带来的信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和企业员工的思想复杂多变下,必须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把握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原则。

政工干部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企业政工要对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自己必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思想,并且随时要进行自我反思和改造。其次还要具有科学的道德认识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复杂多变的个体,因此在广大员工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政工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精神境界,这样才能在员工中树立威信,顺利开展工作。“政工干部还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思想,热爱本职工作,克服官本位意识,自觉抵制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做经济道德楷模和弘扬民族优秀品质的典范。”

政工干部必须具备合理的知识构成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内容更新速度加快的今天,企业政工需要具备更高的知识素养。除了要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应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即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方法论、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史的专门知识等,提高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同时还包括相关的学科知识如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语言学等等,在新形势下还应掌握一门外语和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努力成为一个“杂”家。

政工干部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必然要涉及到人的心理活动,这就要求政工自身要有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和积极良好的心理素质。发展积极地个性心理,养成身心愉快、情绪热烈、气质优良、性格稳定、意志坚定、动机正确、行为端正的心理品质。同时政工还应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以便在工作中与员工打成一片,寓教育于娱乐之中,在工作中通过开展一系列健康活泼的集体娱乐活动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的思想品德,从而达到思想性、教育性与娱乐性融为一体,提高员工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能力的目的。

政工干部必须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能力,分析研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首先,政工应具备突出的组织管理能力。在实际工作中,能调动和组织本单位、本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如工会、妇联、共青团、职代会等,协调各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际工作中,能够独立组织各种活动如报告会、学习会、总结会、讨论会等。其次是分析研究能力,企业政工要善于接触、了解、观察、分析员工的实际情况,把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分析事物的发展趋势,预测员工可能出现的问题,将思想政治工作做在前面,掌握主动性。最后是语言表达能力。政工干部要能将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以文字形式表达如广播稿、演讲稿、文章总结等,语句通顺,思路清晰,生动活泼。

企业要加大投入,稳定政工队伍

企业要加大对政工部门的投入,硬件设施要齐全,优化政工的工作环境和条件。要关心爱护政工人员,经常了解他们的需求,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在工资待遇、职称评定、选拔任用、深造学习等方面,要努力做到同其他行政、技术、业务人员同等对待,提高政工在企业中的地位,稳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企业要拓宽培养渠道,加强对政工人员的培训

篇9

【论文摘要】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所规定三种速捕程序(即检察院批准逮捕程序、检察院决定速捕程序和法院决定速捕三种)均是实行书面审查且带有浓厚行政化色彩的审查速捕程序,这种审壹逮捕程序不符合现代刑事诉讼结构模式与人权的保护要求,应进行改革和完善,特别是司法实践中使用较多的批准逮捕程序。批准逮捕程序司法审查制度的构建应是我国逮捕程序改革的基本方向,在刑事诉讼法新一轮的修改中确立批准逮捕程序司法审查制度是大势所趋。现阶段我们应确立批准逮捕程序司法审查制度。在批准逮捕程序中形成以检察机关为顶端,侦查机关、犯罪壕疑人抗辩双方的模拟三角结构。

一、现阶段我国逮捕程序现状

审查批准逮捕程序。是指规范公安机关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活动的法定程序。对于我国的审查批准逮捕程序,我国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所规定的是实行书面审查且带有浓厚行政化色彩的审查逮捕程序。具体而言,公安机关侦查的案件,需要逮捕的,由公安机关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检察机关经审查后在法定期限内分别作出批准逮捕、不批准逮捕和补充侦查的决定。公安机,-rex于于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决定认为有错误时可以要求检察机关复议,如果意见不被接受,可向上一级检察机关提请复核。

二、我国现行逮捕程序设计存在问题分析

我国现行的审查批准逮捕程序在立法上及司法实践中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而言主要有,

(一)我国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对审查批准逮捕程序所规定的是实行书面审查且带有浓厚行政化色彩的审查逮捕程序,这既无法保证逮捕的正确适用,也与不符合刑事诉讼科学性、民主性。

(二)现行程序中,嫌疑人在逮捕决定后缺乏权利救济途径。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审查逮捕程序中缺乏犯罪嫌疑人权利救济途径,这是不利于尊重和保障犯罪嫌疑人人权。

(三)没有规定严格的逮捕期限。要准确地计算出被捕后可予羁押的最长期限却并非易事,因为该法定期限中存在许多诸如“延长”、“补充侦查”、“发回重审重新计算期限”之类的“例外情形”。

(四)现行程序中赋予逮捕决定人员追诉职能,使逮捕决定人员中立性存在问题。在逮捕程序中,赋予了审查人员对于公安机关未提请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认为应当逮捕是可以直接作出逮捕决定,送达公安机关执行。该种积极主动追诉的职责使原本在审查逮捕中模拟三角结构发生了倾斜,使检察机关在逮捕中的中立性发生了偏差,不再是一个居中裁判者而变成一个积极追诉者的角色。

(五)现行程序中对于逮捕作用的认识存在偏差。尽管我国批捕程序在一定程度上贯彻着公、检机关“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但在。侦检一体化”观念的支配下,实践中该原则往往被异化成“重配合轻制约”的关系,由此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司法实践中、以捕代侦”、错捕滥押、超期羁押等违法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地侵犯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三、逮捕程序司法审查制度确立的重要性

逮捕程序主要具备两项功能,一是防止滥用逮捕权,二是保障羁押的合理性。确立正当的现代批准逮捕程序,并正确地理解和执行。是发挥逮捕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防止错捕、滥捕的重要保证。

(一)批准逮捕程序司法审查制度构建是与国际接轨和履行国际法义务的需要。通过对批准逮捕程序的司法化改造,改变现行的书面审查程序,建立直接听取侦查人员逮捕理由、犯罪嫌疑人陈述、申辩、主张等抗辩式的逮捕程序也是与其他国家的逮捕制度相呼应的。

(二)批准逮捕程序司法审查制度构建,是保障人权的需要批准逮捕程序司法审查制度构建,赋予犯罪嫌疑人对羁押的合法性及正当性提出质疑和辩护的权利,是国际刑事诉讼规则的要求。允许犯罪嫌疑人参与审查逮捕过程,是他们诉讼参与权与知情权的重要内容,也是其当事人资格的体现。

(三)批准逮捕程序司法审查制度构建,是完善刑事诉讼结构的需要。刑事诉讼结构是指控诉、辩护、审判三方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及法律关系的组合。现代刑事诉讼以控审分离、控辩对抗为其基本构造。这种构造不仅在审判阶段应具备,在逮捕程序中也应体现。就逮捕而言,意味着对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进行强制性处分,从本质上看,是具有裁断性质的事项,因此应当由司法官在审查侦查机关的逮捕请求时作出,应当在逮捕程序中形成以检察机关为顶端,侦查机关、犯罪嫌疑人抗辩双方的模拟三角结构。

(四)批准逮捕程序司法审查制度构建是保证犯罪嫌疑人获得公正、有效的司法救济的需要。逮捕是直接涉及公民基本人权的强制性措施的适用,势必给犯罪嫌疑人带来非常不利的后果,法律应当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其他公民相应的救济性程序权利。通过对逮捕程序的修正,赋予犯罪嫌疑人充分的救济权利如申请重新审查、复议、复核甚至要求法院进行司法审查等救济途径,可以减少错误羁押的发生。

四、改革和完善我国的批准逮捕程序

改革和完善我国的批准逮捕程序,其根本方向是确立批准逮捕司法审查程序,强化逮捕程序的公开、公正性。即设置检察审查和司法审查两道程序对逮捕进行审查,建立以检察机关为顶端,侦查机关、犯罪嫌疑人抗辩双方的模拟诉讼三角结构模式,同时赋予被逮捕人司法救济权,被逮捕人可以通过法院的审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一)批准逮捕程序司法审查制度构建基本原则。确立批准逮捕程序司法审查制度,首先应在批准逮捕程序司法审查制度中确立一些现代批准逮捕程序的基本原则。

1,审查逮捕主体的中立性原则。在检察机关侦查阶段尤其是审查逮捕过程中,检察机关的行为应具有中立性,至少应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中立性。2,逮捕过程的公开原则。批准逮捕过程应当采用一种透明的、公开的过程,应当是一种吸收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人、侦查机关共同参加的司法审查程序。3,抗辩原则。抗辩原则要求在批准逮捕程序中,实行听审制度。4,消极审查原则。审查逮捕程序中,主办检察官应当放弃积极追诉的功能,仅仅只是等待提请,消极性审查,不应主动出击,配合侦查机关。5,嫌疑人教济途径的保摩原则。审查逮捕程序中,应当着力于保障犯罪嫌疑人对批准逮捕的救济性权利。在检察机关作出逮捕批准决定后,犯罪嫌疑人认为该决定有错误或者不符合法律的规定时,应当有要求重新审查、复议的权利,或请求法院进行司法审查的权利。

(二)批准逮捕程序司法审查制度具体构想。笔者认为保持批准逮捕批准决定权原状,但对逮捕适用的具体程序作较大的完善,主要是,公安机关认为根据现有证据材料。认为符合逮捕犯罪嫌疑人条件且有必要,应在最短时间内将犯罪嫌疑人带到专职检察官处,由专职检察官公开开庭听取侦查部门的意见、听取犯罪嫌疑人的陈述。必要时可以听取所委托的律师的意见,然后依法做出是否批准逮捕的决定。如果被批准逮捕人对检察机关的批准逮捕不服,可以向法院申诉,请求法院对逮捕的合法性进行审查。

这样在不对司法机关作大的变革的前提下,建立了司法审查制度。这种司法审查制度,虽然与话方国家的事前审查与事后审查相结合的司法审查制度有区别,但毕竟建立了以检察机关为顶端,侦查机关、犯罪嫌疑人抗辩双方的模拟诉讼三角结构模式,赋予被逮捕人司法救济权,被逮捕人可以通过法院的审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这对人权保障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设置检察审查和司法审查两道程序对逮捕进行审查,更有利于保障人权。具体是,

篇10

关键词:西方艺术;视觉;设计

中图分类号:J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7-0065-01

有幸研读大师贡布里希的文章:《贡布里希论设计――西方艺术与空间知觉》,在研读过程中寻求着学习这篇文章中的精髓所在,挖掘文章告诉设计者的目的,启发设计灵感。

在《西方艺术与空间知觉》中,贡布里希用形象、科学的大量例子告诉我,“空间”与“图像”、“视觉”与“空间”等等之间的关系。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通过三大板块告诉我们西方艺术与空间知觉的发展过程。第一部分主要告诉我们读者绘画的空间需要通过读者的想象,需要在绘画中研究如何描绘空间的办法。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视错觉”在图像表达中的作用,用较多例子告诉我们“视错觉”可以运用到除了画面上,在舞台布景、建筑等多方面造成的影响,人们运用“视错觉”通过明暗色调对比和光影效果及亮面反光效果两种手法来达到的目的。第三部分解释了透视画法中造成的效果,通过透视法造成图像艺术的空间感知,并且将其理论化,让其在理论体系上解释清楚绘画图像的空间问题。最后,文章还指出了科技的发展可渐渐可以分析人脑中的复杂活动,用计算机来分析动态和视觉景象之间的关系,让人类了解自己是如何感知环境的。

作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谈判了西方艺术――绘画在空间表达上的发展过程。首先提出文学著作中“空间”这个术语的频繁性来引出绘画中的空间来自于观者的想象,由于想象而引起人们在绘画中对空间的关注从而谈到人们的“视错觉”问题。绘画中,人们利用“视错觉”通过明暗色调对比以及光影效果等手法来表现图画的空间。又有人将视错觉技巧同模仿技巧加以结合利用参照对比的方法来完成绘画。从而在艺术中运用透视画法在空间的描绘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通过大量的例子,层层抽丝剥茧来从文学中的词汇导出空间、图像、想象、透视、人的视觉、分析等等视觉的工程,清晰明了的解释了西方艺术在空间表达上的过程与方式,从而导致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通过对这篇文章的阅读,我认为作者强调的是空间问题可以通过图像的不同表达方式来解决,肯定了图像及表现手法的适用性。文章通过大量的例子来诠释西方绘画中对“空间”的表达方式及手法的发展,作者提到“艺术家就是以这种‘图画文字’来‘描写’或‘表示’这个世界里的各种物体的。”强调了图像在艺术表达中的重要性。

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开始理解也存在了许多问题,无法通透直销这篇文章的思路以及作者到底通过这篇文章要告知我们什么道理。阅读了许多遍之后,我了解到:作者通过举例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结论――图像在空间上的重要性。我认为作者通过“视错觉”、“透视画法”、“空气透视法”这些名词在图像上的具体用法以及这些元素在心理上也给人许多影响。

这篇《西方艺术与空间知觉》的文章用一个较清晰、明了的方式告诉我“空间”、“图像”的交织表现手法。这不禁让我联想到曾经在学习西方绘画――素描、色彩的种种困惑,以及当时解决这些困惑时采取的方式。作者用较清晰的表达方式阐述了表现“空间”的方法与效果,感觉到了他非常理性的诠释方式。其实,在初学研究生的课程时,我开始也困惑于为什么要读这些生涩的、难以理解的文章,为什么要学习曾经反复提到的一些问题并且用更深刻的方法强调他们。

在不同的设计课程里,提到了需要清晰明了的思维方式,就像文章的思路一样,将各种不同的小章节分解解读,将之链接、融合,并且使其贯穿全文、协调发展。这种,就如同设计的法则一样,需要定位、提炼与组合。这就是一种系统并且总体学习的方法,用来剖析课程和理解设计一种方法的体现。对设计的一种方法性的指导。虽然整篇文章都是在描写空间知觉在绘画中的运用,但是,我理解的,是一种方法、一种设计方法的引导,狭义上将是对设计、绘画、图像上的一种思维、表现方式,广义上讲,就是对事物的思维方法的一种指导。

于此同时,这么长时间的设计学习过程中,领悟了很多东西。设计师在理论性的东西面前,最怕缺少的是对事物追求的严谨态度,不能总是以一种浮躁的心态面对设计,认为设计就是玩、没有什么科学的理论依据,没有严密的设计态度。这一点,真的就需要像做实验一般踏踏实实,弥补当今社会带给设计师的浮躁心态,改善设计师对于设计的态度,一步步脚踏实地的走每一步路。

在精读这篇文章之后,通过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感觉到了这篇文章除了告诉我们绘画中表达空间的多种方式、图像的适用性,更加深刻体会的是作者传授给我们的一种思维方式、用来理清楚思路,指导设计者对于设计的态度及总体把握设计的重要性,受益匪浅。

篇11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智能电网 农网

1 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推动了电力事业的长足进步,智能电网的建设随之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所谓的智能电网实质上就是电网的智能化,它以双向通信网络为支撑,以智能控制为主要手段,兼具自动化、信息化、互动化的特征,涉及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如输配电、发变电、用电及调度等等,覆盖全部电压等级,真正实现了电力流、信息流的高度融合。智能电网较为突出的优势为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环保、互动、开放等。我国的智能电网在推广建设的过程中,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已建成3个全世界容量最大、电压等级最高的交直流工程,累计送电量超过800亿千瓦时,并网风电的总装机容量也超过了6千万kW。(2)智能输电技术获得广泛应用,国内已有半数省份实现了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3)在64个城市的核心区建设了配网自动化系统,配网的运行水平获得了大幅度提升。(4)构建了大规模的AMI系统,实现了1.55亿电力用户的用电信息采集,提升了智能用电服务水平。(5)现已建成31个省级以上的智能电网调度系统,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显著提升。智能电网所取得的成果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从这些成果中看,并未涉及农网的内容,而在当前城乡一体化的布局背景下,有必要加快具有智能电网特征的新型农网建设速度。借此,下面重点对城乡一体化布局背景下的农村智能电网建设体系的构建进行论述。

2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基层智能电网建设体系构建

在城乡一体化布局的背景下,农村智能电网的建设应当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1 优化农网供电模式

按照不同地区农村的具体情况,构建适应各类典型区域配网的供电模式,积极开发智能配网辅助决策支持系统,运用满足农网负荷特性的预测方法,并对区域智能配网接线方式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符合多能源互补的智能配网供电模式。由新农村供电模式体系当中提炼出来的21种典型供电区域,提出三个层次96种供电模式,这些供电模式的确立,为电网布局、技术、基本功能、实施方法的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不仅有助于配网自动化的快速实施和配网系统的改造升级,而且还有助于系统中使用设备安全性及可靠性的提升。

2.2 运用自动调容技术

为进一步优化电网节点电压水平,有效降低电网损耗,可将在线监控功能纳入到电能质量监测中,建立并完善各级区域电网无功电压优化自动控制系统。输配电GIS系统是实现在线监测的技术基础,通过对电能质量监测系统获取的实时数据进行整合,再以图形化的方式直观地展示电能质量情况。区域电网无功电压优化控制系统可实现闭环控制,通过采用分散协调的优化算法,在充分考虑各种约束条件的情况下,利用配电自动化系统达到闭环控制的目的。由于农村电网负荷不稳定,存在着较大的变化,所以可采用配电网自动调容技术应对这一现状。若某用电片区的负荷发生较大变化,则配电网自动调容技术可在自动识别状况的基础上,自动调整供电设备容量,既保证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又满足该区域的用电需求。为实现智能化调容,可在电网上安装调容变压器,在线监测负荷变化,并采用自动控制手段进行容量调整。

2.3 应用智能化设备

电力设备的智能化是建设农村智能电网的基础,因此,应当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构建农网数字化变电站,并对站内设备的检修方式进行优化改进,合理运用智能化控制策略,实现站内主要电气设备全寿命周期的综合管理。

(1)应用智能开关。在农网中加装智能选相控制断路器,应用非平面接触结构的开关设备,同时,可以使用固体绝缘开关替代传统的SF6气体绝缘。(2)建设智能配电设备。采用智能配电柜和智能化箱式变压器,并运用智能配电台区自组织技术方案,提高配电台区的自适应能力。同时,制定智能配电终端解决方案,具体内容如下:配电台区设备运行状态监测、无功补偿远程控制、谐波监测、远程通信、智能抄表。(3)应用传感器技术。在农网中加装数字化传感器,借此来对电气设备的运行温度等工况进行实时监测,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电气设备运行状态图形化在线监测。

2.4 数据交换平台

建设数据交换平台,在该平台上实现各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促使业务流与信息流相融合,具体包括各类自动化系统、营销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电量采集系统等。如,在数据交换平台上依据IEC 61970/61968标准定义的通信接口模型对接各系统,共享数据信息。以标准接口技术为基础,在数据交换平台上横向集成信息系统,统一整合信息流与业务流。

3 结语

总之,农网作为电网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在新农村的建设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必须加快农网智能化的建设速度,通过各种技术措施的合理运用,提高农网的智能化程度,使其为农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因为我国各地区农村的经济和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所以,在构建基层智能电网建设体系的过程中,应当以试点为主,逐步向全国范围推广。

参考文献:

[1] 周建其,方景辉,朱晓峰等.智能电网与智慧城市的契合与研究[J].华东电力,2012(5):140-144.

[2] 杨鸿宾.智能电网的信息化体系架构和相关技术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5):171-173.

篇12

关键词:医院;资产管理;内部审计

评判一个经济组织管理水平的主要标准是内部经济控制制度, 无数的事实摆在面前,有效的控制才能获得发展,控制不当则会影响发展,失去控制则会导致混乱。《会计法》中就要求“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内部经济控制制度是执行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前提。目前医改的步伐越来越快,医疗市场的竞争越来越大, 为了提升医院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竞争实力,就必须加大医院的经营管理力度和完善经济控制制度。

一、医院内部经济控制的概念及设想

医院内部经济控制制度是对约束、调控、监督措施的总称,就是通过组织调节、计划管理、监督考核等措施规范各项工作、确保统计资料的真实性、保证医院资产不受损害以及经营的“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

医院内部经济控制制度的构成部分有工作制度、组织机构、岗位职责、内部稽查、操作控制标准和外部环境影响等。

二、当前医院内部经济控制建设的现状

2.1 标准体系尚未形成

目前并没有操作性强、准确的标准体系确保医院内部经济控制的合理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因为医疗系统行业和历史的局限性,内部经济控制制度只是刚刚起步。也只是在各单位的相关文件偶尔看到内控制度, 内部经济控制制度的整体框架并未建立。

2.2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由于内部经济控制的经济价值不能直接体现, 要经过长时间的坚持才会体现其间接效益。同时还要建立和改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体系、配置相关工作人员并建立办事流程和程序,医院需要投入许多管理资金,部分单位觉得根本没有必要建立内部经济控制制度, 还会降低办事效率,所以部分单位并没有意识到内部经济控制的重要性。

2.3缺乏有效的管理力度

现在部分医院仍然没有建立内部经济控制制度, 部分医院制定的内部经济控制制度有待完善, 还有部分医院尽管有完善的制度,却没有有效的实施或置若罔闻, 虚有其表, 没有实际效果。

三、加强医院内部经济控制建设的实施办法

3.1加强对医院内部经济控制的认识

现在许多医疗单位只重视发展业务而造成内部管理的松懈。需要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进行监督,落实内部稽核工作。培养和提高医院管理人员的内部经济控制意识是实施内控制度的前提。

3.2提高医院各级人员的整体素质

工作人员的素质是内控制度能否贯彻执行的关键, 假若执行控制制度的相关人员在思想、道德、举止和技能方面没有满足执行内控的要求, 就不能充分发挥内部经济控制制度的作用。因此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3.3制定一套科学、有效、适用的医院内部经济控制制度

3.3.1 完善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将确保信息准确性和完善性、资产安全性和财务活动合法性的控制称为会计控制, 共有六个方面的内容:一、货币资金控制(存款和现金控制、流动资金控制、岗位分工及授权许可、票据和印章控制);二、实物资产控制(固定资产、办公用品、药品、库存材料和各种消耗品等);三、工程项目控制(基础房屋修建、环境绿化、基础设施维护、医疗仪器设备的维修和改造等项目;共有五个环节:项目决策、勘察设计并做出预算、项目招投标、施工、完工验收与决算);四、对外投资、融资活动控制;五、筹资活动控制;六、外借资金控制。各医院要综合相关规定与自身特点,建立和完善适用于本医院发展的内控制度。

3.3.2 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控制

内部管理控制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医院经营策略有效实施,以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并达成经营目标。管理控制与会计控制之间没有抵触, 部分控制手段在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中都能使用。内部管理控制不仅针对人事、技术等, 还有部门间、部门内部岗位间互相监督和促进的管理工作, 避免出现问题, 真正实现内部管理控制。

(一)建立医院所有工作的内部制约制度。内部制约就是开展某项具体业务时一定要有其他人员或部门的参与,不能只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负责全过程, 参与业务的部门需要主动检查已完成的工作是否正确。制约存在于相关部门间和上、下级间。

(二)制定轮岗制度,提高相关人员的自控能力。经常性调换关键岗位的人员, 次要岗位的调换频率可以低一点。轮岗制度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看到制度和管理在哪些方面还不够完善, 然后制定相关措施, 以完善内部控制和管理。

(三)制定并完善内部稽核制度,起到监督作用。严格落实医院内部稽核制度并不断完善,避免出现问题。

(四)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考核, 并给予相应的奖励或处罚。制定考核及赏罚制度, 严格检查相关人员的日常工作情况,追究和处理没有遵守规定的人员及造成的后果, 奖励认真工作的人员,使医院内部经济控制制度得到贯彻和落实。

3.3.3 加强医院审计控制工作

制定和不断完善医院的内部审计制度,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内部审计人员不能和财务会计人员有重合, 内审人员直接对院领导负责,从而开展审计工作, 监督医院经济情况, 强化经济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

四、总结

内部经济控制在单位中枢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实现了经济组织的自行制约和自我调节。如果要实现医院经营管理的现代化,就必须建立完善内部经济控制制度。在医药卫生改革的新环境中, 医院一定要加强内部经济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提高医院的业务水平和岗位管理水平。确保医院各项经济活动的正常开展,保护资产完整,提高医院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 古淑萍.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的新制度经济学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11,(6):81-84.

[2] 林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探索[J].生产力研究,2011,(8):196-197.

篇13

【关键词】 企业;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途径

企业文化建设就是通过企业相关工作的开展,逐步使企业的广大员工逐步形成统一的,能够为企业员工所认可的,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总体价值观念。具体说来可以包括诸如: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等一系列的价值观念。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能够使广大员工都朝着这个方向来努力,并在实际工作中以这个价值观念来严格要求自我的过程。而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服从党的领导,保持党的优良传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化解企业矛盾等一系列工作的过程。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不仅是企业管理的一个创新,同时还是建设具有企业特色文化的成功之路。探索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的途径,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着力推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企业文化建设是通过企业开展有效的宣传,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以制度,组织管理,策划实施等一系列活动,逐步改变企业员工思想,使企业员工能够认同企业价值观念的过程。而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则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过程。主要是在企业党委和行政部门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有计划的开展各种形式的影响职工意识形态和心理,最终有效指导职工行为,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贡献力量。

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实质上是不同属性的概念。企业文化是一种经济文化,主要目的是促进企业的经营效益,属于管理范畴;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政治文化,主要目的是在企业内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过程,属于政治范畴。但二者共存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实践活动中,本质上,它们是交叉、互补的辩证关系。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能够在更大的领域里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观念、价值、精神表现的形式与载体,为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地介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找到了新的结合点,拓宽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域,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拓宽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和方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将企业文化作为载体,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载体更加广泛;在内容上不断丰富,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内容更加广泛;在工作方法上逐渐增多,能够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有所创新和增多,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开展。企业文化通过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手段的综合运用,把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内容转化为企业的价值观,进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发挥职工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为企业和国家多作贡献。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又使企业文化建设得以坚持正确的方向,突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导作用,提高了其思想性和层次性。两者相互吸收,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在把握两者关系时,不能用企业文化代替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在“结合”上做文章,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自身利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助推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途径

1、发挥导向功能——使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相互渗透

在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政工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相关的工作开展,来帮助企业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开发企业员工的智慧和潜能,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创新能力,最终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发展。由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属性和特点使其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具有间接性、抽象性以及工作效果难以进行有效考核,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生产经营活动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最终使得 “两张皮”的现象比较普遍。而企业文化建设则是通过一系列的管理及宣传活动,逐步在企业员工内部形成广大职工所认可和接受的观念、意识、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等。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能够较为直接的渗透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之中,企业文化的加强,能够更为直接的调动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企业职工逐步具备较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且增强企业员工的主人翁精神,最终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效益。由此可见,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文化指引了正确的发展方向,而企业文化又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工作内容,企业文化建设能够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是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措施。

2、发挥教育功能——以企业文化增强典型宣传的信服力

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往往都需要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来达到效果,都是要达到企业员工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员工行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基本方法就是在企业内部树立典型,通过典型的人物和事件来启发、教育和激励广大职工。但是一直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方法的影响,我们在树立典型和宣传方面,往往都是过于程序化和形式化,难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意识逐渐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仅仅依靠传统的典型宣传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同时,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之有效结合,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开展。企业文化一旦形成,能够使广大职工群众形成共同的价值理念,有助于团队精神的养成,而在此基础之上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能够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3、发挥凝聚功能——以企业文化改善思想政治工作自身机制

整个企业的共同追求、共同价值观和企业的整体利益是创建企业文化的最终目标,一旦在企业内部形成了企业文化,就会使广大职工群众产生强大的凝聚力。这样,广大职工群众都能够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能够在统一的思想指导下,逐步产生对企业目标、准则、观念的“认同感”和作为企业一员的“使命感”。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使广大企业职工能够立足本职,爱岗敬业,产生对本职工作的“自豪感”和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使命感”、“自豪感”、“归属感”的形成,使职工在潜意识中形成一种对企业强烈的向心力,这恰恰是思想政治工作想要达到的目的。因此,可以说我们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同时,能够实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推进。同时,在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改进的过程中,要注意建立与企业经营管理相融的思想政治工作体制,注重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必须立足企业实际,融合时代特征,做到有针对性和有实效性相结合。

4、发挥激励功能——用企业文化营造思想政治工作氛围

篇14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第二课堂 燕山大学 “红色旋律”QQ群

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成为高校大学生“交流”“娱乐”“学习”,尤其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成为学生校园生活的一部分。QQ群作为腾讯QQ的一种附属功能,相比公共邮箱、班级博客和校友录等其他时髦的词汇来说,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兴载体具有普遍性,其作为一种简单、方便、快捷的群体交流方式越来越受当代大学生欢迎。为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教育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利用QQ群这一网络交流工具,充分利用QQ群的优势不断探索新的教育途径和方法。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第二课堂建设的初步探索

燕山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红色旋律”特色教学活动自2010年创办之初,就注重把传统教学与特色教学相结合,把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紧密结合,我们筹建了“红色旋律”教学QQ群,创办一年多来,不但吸引了我校两千余名学子的参与和热议,也吸引了省内外其他高校的学生参加和参与,以至于“群”满为患,网聊热议的话题呈多样化趋势,紧跟时事热点,如利比亚战争、美国欧洲债务危机、中国、房地产调控问题、当前国人信仰和道德问题、国共两党历史问题……还有诸如考试答疑、课程学习、考研咨询、生活帮助等问题,不一而足。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做了以教学改革的探索:

1.创建教学网站,以教学网站的实用性带动学生的参与性。创建教学内容丰富,形式美观大方的教学网站,包括精品课程网站、红色旋律特色教学网站,在主页上公布QQ群号码供学生加入。对于精品课程网站,任课教师结合每学期的课程教学,如完成实践教学报告,历年试题,网上答疑等教学环节,通过老师的课堂介绍告知学生,由学生申请加入成为群成员。

2.以“红色旋律”特色教学为主要抓手,以教学内容的思想性、生动性和教学形式灵活性和多样性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凝聚力。建立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教学互动QQ群的创意源自红色旋律讲坛中的师生问答互动环节,由于参与学生较多,讲坛互动环节时间有限,很多学生对此意犹未尽,加之红色旋律立体格局搭建,特建立QQ群,根据每一期红色旋律讲坛,红色旋律读书会或者红色旋律影院的主题,每天安排老师专人在线值班,其他老师也随机随时在线,进行主题交流和即兴交流,进行启发式和参与式的交流与探讨。

3.对QQ群聊记录中反映的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共性问题和难点问题进行教学研讨。对一周学生在网上交流的发言记录,进行下载打印,提交学院教研室供教师们就学生提出的某些共性问题和难点问题进行教学研讨,澄清一些较为困惑的理论问题,总结进行网络引导的相关要点,形成QQ群网络教学的基本思路。为进一步深化、细化、优化这项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燕山大学“红色旋律”QQ群网络思政第二课堂建设的基本经验

红色旋律QQ群现已成为我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园地,教师解疑释惑的新讲坛,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第二课堂,师生互动交流的聊天室,真正成为了学生真心喜爱,师生共享,大有稗益的网络家园。在这一教学改革实践探索中,我们取得经验有:

1.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应有“网络占领”和“网络引导”意识。大量的社会实践证明,对于思想文化阵地,、无产阶级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非无产阶级的思想甚至反的思想就会去占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重视QQ群这一新兴的网络交流工具,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到QQ群中,让其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利用QQ群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教育的内容上看,能使及时性与相对真实性相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时效性和针对性。对于近期发生的焦点、热点问题,学生们关注的事件、话题,在QQ群里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而这多是自己的真实想法,具有相对的真实性。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教育的及时性与真实性尤其重要,而这一点QQ群却可以做得很好。学生们都可以在QQ群内发表近期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动态情况和感悟,对当前的热点、焦点问题也可以发表看法,进行探讨,这些都体现了及时性、真实性的特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