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民国文学与文化范文

民国文学与文化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53:2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民国文学与文化,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民国文学与文化

篇1

摘 要:民族民间舞蹈与民族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因此本文将从利用民族文化教育来对民族民间舞蹈进行教学。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讨论:(1)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对民族民间舞教学的影响;(2)探讨利用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对民族民间舞蹈进行教学。

关键词:民族传统文化、民族民间舞蹈、教学

1、前言

库尔特·萨克斯先生曾经将舞蹈视做一切艺术之母。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融合了包括文学、哲学、运动等多种学科为一体,同样也是文化和精神的具体表现。中国民族民间舞所谓世界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民间舞的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的舞蹈组合而成。由于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发展和地域风俗的区别,中国的民族舞艺术发展成为多种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1-3]。比如汉族的民间舞蹈:安徽花鼓戏、胶州秧歌、东北秧歌等;而少数民族也同样发展出藏族、蒙族、朝鲜族、壮族等各具民族传统文化的舞蹈。民族民间舞受到风俗、生活方式、民族性格和文化传统等各方面的影响,表演的方式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民间民族舞的教学活动中,也必须要正视不同种类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性格对舞蹈的影响[4,5]。笔者作为一名民族民间舞蹈教员,将结合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对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的影响,以及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如何更有效的进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经验,为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教学提供参考。

2、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影响

2.1中国民族民间舞的特性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民族民间群众创造的,带有鲜明的文化特质和地域特性的艺术形式[6]。民族民间舞蹈具有以下的特征:

(1)具有民族性与地域性。比如藏族舞蹈就很好的体现了藏族文化的特征与高原农牧的文化特性。

(2)具有自娱性和载歌载舞的传统。在我国一些民族民间舞蹈艺术中,比如花灯、秧歌等,都是载歌载舞的民族民间舞蹈。

(3)继承性。中国文化的本质是“文以载道、语以言志、舞以宣情”,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既是普通大众的情感宣泄,也是经过一代代的继承和改良而留下的民间艺术。

从民族民间舞蹈中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比如杨丽萍的《雀之灵》和贾作光老师的蒙族舞蹈《鄂尔多斯》,《盅碗舞》等都能够传达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民族特色。

2.2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作用

舞蹈教学是实践性的教学,因此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将传统文化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7]。因为民族民间的舞蹈学习,并不仅仅需要学习到舞蹈的动作和形态,还需要学习到舞蹈的精神以及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含义。学习传统文化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意义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1)传统文化是民族民间舞蹈的根源。在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动作进行讲解的时候,需要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分析舞蹈动作的来源以及所表达的情感,需要将传统文化的根源与舞蹈教学结合起来。只有将传统文化的学习融入到舞蹈动作之中,才能够准确分析得到动作的情感依据以及情感脉络,从而对民族民间舞蹈艺术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只有掌握传统文化这个“源”,才能够使自己的舞蹈动作更加生动活泼,具有民族民间的韵味。

(2)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学习不同风格的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民族民间舞蹈与地域文化、风俗文化等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因此只有了解到这些文化特质,才能够将舞蹈风格进行区分和理解。比如在教学中创造与所学习的民族民间舞蹈相适应的文化氛围,借助服装、化妆技巧和音乐使学生能够身临传统文化的气氛之中,加深对所学舞蹈的理解。

3、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民族民间舞蹈进行教学

3.1设计传承传统文化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计划

民族民间舞蹈的源头是传统文化,在长期的发展、继承与改造中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8]。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必须要把握“传承性”,从民俗学的角度对民族民间舞蹈艺术进行剖析,讲解舞蹈的来源以及分析舞蹈动作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和意义,从而达到中专艺术教育的文化传承。

教学计划除了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性之外,还需要对训练性也有所把握。在教学计划的设计中须对民族民间舞蹈动作进行合理的编排,使教学内容连贯合理、循序渐进;从而使学生达到最大的锻炼,增强民族民间舞蹈的表达能力。只有将传统文化的传承性与舞蹈设计的训练性相结合,才能在教学中使民族民间舞蹈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特色,又符合当代舞蹈艺术的审美情趣。

3.2设计融入传统文化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法

(1)元素训练法

中专艺术院校采用的教材是以许淑瑛教授所提倡的“元素教学法”下整合而成。“元素教学法”中元素是基本的意思[9],该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将民族民间舞蹈中的技巧加以提炼分解成元素性动作,然后从元素性训练开始,进行基础、技能、组合等训练,实现从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比如旋转的技巧,在不同民族民间舞蹈中的表现方式不同,维族民间舞的夏克转、蒙古族民间舞的海青式吸腿转和朝鲜族民间舞的陀螺空转都有所不同,在元素训练法中应该对不同的旋转方式进行单一、重复的元素训练。然后将不同的元素进行集中重复的训练,最后完成一个综合动律组合,直到学习完整个舞蹈套路为止。

元素训练法的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教学方法应该有所不同,在“开法儿”阶段,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示范并且详细的讲解舞蹈动作元素的要领以及所包含的传统文化内涵;在“巩固训练阶段”主要采取大量的集中训练,使学生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掌握动率特点。

(2)启发式教学法

由于中国民族民间舞风格差异较大,因此在不同类型的舞蹈教学方面,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10]。比如“东北秧歌”较为活泼,而蒙族民族舞则较为豪迈。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对这些动作进行讲解和示范之外,还需要增强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增强学生的理解。比如东北秧歌中的“三点头”,就明显的反映出当地文化的特点以及舞蹈者的心态,所以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启发性的教学,使学生自行体会和理解舞蹈的情感表达。

(3)表演组合教学法

通过放映音像资料使学生产生在实地学习的感觉,从而体会到当地的文化以及民间舞蹈所具有的特点。而且同时制造一种具体的情景,使学生进行情绪上的体验,使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对所学习的民族民间舞有更深刻的认识。这种教学法可以将技巧、文化和情感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4、结论

中专学校的民族民间舞蹈老师除了对学生进行教学外,还承担着对民族民间舞蹈进行保护和传承的使命。因此的教学的过程中,有必要将传统文化的教育与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民族民间舞蹈的内涵与表达的意义。(作者单位:无锡文化艺术学校)

参考文献:

[1] 《民族民间舞蹈研究》(丛刊)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编.

[2] 贾安林.中国民族民间初级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9.

[3] 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4] 李赞等.论中国民间舞艺术[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

[5] 赵铁春《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3年1-2期.

[6] 于景春.舞蹈教育在民族舞蹈传承中的作用[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6,(4).

[7] 赵国纬.舞蹈教学心理[M].中国舞蹈出版社,1989.

[8] 袁荣辉.发展少数民族舞蹈之浅见[j],,民族艺术研究,1995.

篇2

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应然性需求和实然性缺失之间存在较大鸿沟,开展国学教育,促进大学生基于民族文化知识习得的认可和自信,及对民族文化价值的探索和体悟,推动基于文化自觉的民族文化传统践行和升华,具有深远意义。同时,需要构建大学国学教育课程体系,拓展国学教育阵地,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和巩固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

关键词:

国学教育;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信仰;文化自觉

当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再掀,深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价值伦理精粹的民族文化正在激起更多的文化热点和社会关注。各个层类的有识之士本着重铸民族精神,传承优秀民族价值观的宗旨,直面社会痼疾,反思百年来西方文化的冲击和破坏,寻求和实践优秀民族文化保存和弘扬的途径。而这其中,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民族价值观念和伦理精神)教育,培育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筑牢文化复兴的主阵地,尤显急迫和意义深远。笔者结合攀枝花学院《国学基础》课程教学实践和思考,来讨论这一主题。同时,需要提前解决的问题是“信仰”这一概念的厘定,“信仰”一词指基于民族文化自信和礼敬的对民族道德精神的体悟和研修,进而达到践行优良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文化自觉、文化自强。

一、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培育的意义及其实然性缺失

大学生是我们民族复兴事业的生力军,也是民族文化传承和振兴的主体,青年兴则国家兴,大学生是否具备基本民族文化知识,是否对传统文化和民族历史有基本的理解和尊敬,能否自觉体悟和研习民族文化精要知识,能否弘扬民族文化核心价值观和伦理观,做到厚德自强,信义担当,既是大学生自我文化心理成长和人格健全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代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更是应对民族文化危机和道德沙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基础和动力。虽则培育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的意义不言自明。然而,考察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的现状却让我们倍感心灼。根据笔者平时观察,与大学生交流,以及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应然性需求和实然性缺失之间鸿沟较大。一是对民族文化认同不够,惟西方文化为尊。多元文化特别是打着民主自由幌子的欧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大行其道,严重冲击青年一代的文化观和信仰基础。许多大学生对民族文化认同性和自豪感严重不足,对来势凶猛的外来文化分析辨别能力不足,盲目认同西方社会的生活和娱乐方式,看美国大片,听外国歌曲,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风靡大学校园,而深具民族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的传统节日在大学校园里反倒显得冷清,对西方文化过分的依赖和崇拜;二是传统文化知识缺乏,民族文化虚无主义,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强调,基于对本国历史的了解应对本国历史怀有一种温情和敬意,“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1]钱穆先生所言“本国历史”与民族之精神、传统之文化密切关联,极力批评民族文化。而今日部分大学生群体,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冷漠疏离;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伦理道德和文化精神一味地排斥,否定民族文化的世界意义和当今价值,崇尚实用、功利、享乐,认为华夏传统文化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中已经一无可取之处,应当求助于先进的技术工具和西方的契约精神。这造成了伦理道德失范,也忽略了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追寻。大学的重要使命在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以上两点反映了当今大学生在民族文化信仰上的缺失,这要求我们创新思路和方法,在青年大学生中间开展内容丰盈、形式多样的国学教育,努力培育大学生民族文化意识,重拾民族文化信仰,重振中华民族精神。

二、国学教育促进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培育的三个维度

一是基于民族文化知识习得的认可和自信。构建民族文化信仰是对大学生不良价值观的重塑,而这样一种关乎民族文化命运的培育过程是以大学生对于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和习得为前提的。必须让我们的大学生迈进国学的“门槛”,并且“徜徉”在处处经典的传统文化的大观园里,在我们教师的讲解和引领下,体会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髓,才能促使他们认识到我们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璀璨壮美,产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可和自信。知识是敲门砖,更是一扇窗,通过国学教育(在这里,国学教育指的是以汉民族文化为主干,以儒家道德为主体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授和弘扬),大学生能够发现除了影响世界进程的四大发明,我们还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意志品质,有“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君子之德,有“见素抱朴”、“上善若水”的人生哲理,有承载中华民族文化和心理的汉字,有数不胜数的文学高峰和熠熠闪光的文学作品,有蕴含人生况味的琴棋书画,有厚重辉煌的人类历史,有无可比拟的工艺技术,还有最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这些不仅在产生的时代不逊色于西方的历史文化,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比他们更稀缺,更先进,更符合人的自由发展,更利于应对当今世界性的难题和人类的困境。有了这样的认可,大学生才会有更理性的分析比较,不会一味地盲目崇拜,一味地排斥拒绝,激励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用于应对外来文化的洪水猛兽,体悟民族文化的不可多得。二是理解基础上的对于民族文化价值的探索和体悟。文化信仰和传承是一个民族的核心,深层次来看,民族文化信仰的培育并不主要在于实物和文化典籍的传承,虽然必须有这种载体,但更主要是一种民族文化心理和价值观的传递,“构成民族特征的各种文化要素的传递,只有经过心理传承的过滤和整合,才能为该民族的社会群体所共识”。[2]“国学代表了中国浩瀚五千年文明积淀中的核心价值,代表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精神成就。”[3]而且,毫无疑问的是教育的主体是作为自由个体的大学生,所谓的“深入人心”靠的是大学生对种种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的自我评判和体悟,以及再生产、再复制性质的探索,探索隐藏在国学知识里的真、善、美。民族文化的超越时代性需要传承主体的探索和体悟,进而形成个体和群体共通的民族文化心理和信仰。因此,国学教育在达到知识传授的目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促使大学生在精神和心理的维度去理解、接纳、体悟中华民族文化。三是基于文化自觉的民族文化传统践行和升华。“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知晓该文化的诞生、形成过程,知晓该文化所具有的特色和优势,了解该文化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了解它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它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简言之,就是要有正确、健康的文化观。”[4]基于认知和体悟的民族文化自觉更利于大学生发扬文化精髓,完善道德素质。尽管信仰关涉人的终极价值和文化心理,但正如体现为宗教仪式活动的一样,民族文化信仰应该在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和生命实践中呈现出来,因为信仰必然靠着它指导下的(实践)行为才成为这样一种我们看不见但是我们承认其存在的精神活动,反过来,一种活动会产生并巩固一种文化信仰。所以,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的培育和巩固,必须也必然会由认知和体悟递进到实践行为。从知识类型来讲,国学教育中不仅有理论性和思辨性的知识,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应用型和技术性的知识,在吃穿住行、人际交往、修养生性等方面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指导,能在行为失范、自我迷失的时候对大学生进行矫正,更能在无路可走、面临挫折的人生关口提供一种来自灵魂的支持。

三、国学教育开展的可能形式及相关问题探讨

大学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开展国学教育,以国学精华来培植大学生群体的中华民族文化信仰。一是构建大学国学教育课程体系,开设国学教育相关课程,我们已经看到席卷全社会的“国学热”已经开始在大学校园蔓延,部分有条件的高校已经开设了国学或传统文化类的院系、专业,出版了多种国学类教材,着力培养民族文化领域专业型的精英人才,希望藉此引领整个大学及全社会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和探索。对于更多的高校来说,受限于师资及办学类型多种因素,以通识课的形式开展国学教育更具普适性,受众面更广,效果也更好。但在此种普及型的国学教育开展过程中同样需要不断加强师资建设,丰富国学教育的课程门类,既要有概要性的国学课程,帮助学生走近民族文化,认识民族文化,理解民族文化;更要从文学、历史、哲学、艺术以及服饰、饮食等各个方面有条件地开设国学类课程,以及专题性讲座扩展广度和深度,形成系统,便于大学生选择符合自己审美兴趣的课程进行研修。另一方面,我们的国学教育更要走出课堂,以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亲近大学生,要把国学教育及传统文化弘扬作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借助社团等学生组织,借助传统民族节日等契机,将民族文化的传统性和时代性有机融合,将国学精要与大学生课外活动结合起来,益智益趣,使民族文化的魅力以一种可观可感可参与的形式呈现出来,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和巩固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还需要澄清的问题是民族文化信仰和民族意识的区别。民族意识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是民族共同生活体长期积淀和内化形成的民族本位观念,强调的是一个族群的生存空间、生存利益和繁衍存续,是构成民族精神的基本要素,指向的是现代民族国家的构建。而民族文化信仰则是一种民族文化心理,是民族意识的基底,是个体对群体精神生活的积极向往,由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可和礼敬能够升华为一种明确的民族观念。信仰产生力量,信仰同时具有一种排外特性,尤其是在今天全球化的语境下,培育民族信仰一定要摆脱“狭隘民族主义”的影响,培育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不仅仅是为了本民族政治利益和生存权益,同样也是为了作为全人类财富的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不是站在对立面排斥外来文化,而是在借助民族文化信仰的力量丰富我们的民族特色文化,使其在人类生活共同体视阈中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王发奎 单位:攀枝花学院发规处

参考文献:

[1]钱穆.国史大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4:2.

[2]赵世林.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4.

篇3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江苏  刘正伟)

    法国现行学制为五·四·三制。即小学五年、初中四年,这九年属义务教育,称为基础教育阶段:高中三年,第一学年学习为基础学习阶段,二三学年为分科教学阶段,进行两种教育,一是升入大学教育,一是就业指导教育。三年学习后,学生需获得一种业士证书,方可毕业。这种业士证书共有四种:A(文学)业士学位(不需要数学);B、D业士(数学成绩平平者);C业士(数学成绩好)。其中最为人看重的是C业士证书。

    法国分101省27个学区,全国实行比较统一的教育制度。一方面它强调统一的课程标准、统一的教学大纲,另一方面又十分重视个性教育和特色教育。进入80年代以后,法国掀起一股民主化教育改革思潮,而作为基础的核心课程之一的法语教学更是首当其冲。其显示出来的诸多特点,亦给世界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许多思考点和借鉴处。

    以学生生活经验为中心的课程。课程是人们对社会共同经验——文化的一种特殊选择和组织,其目的是使文化持续存在和发展下去。很显然,儿童通过学校安排和确立的某些课程,才能达到一定的目标,获得某种能力。课程编制一般为两类:一类是重视学科的,传统的法国语文教学即属此类;另一类是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课程重视学科,是以系统的、富有逻辑性的教材的形式出现的。在教材的编制上,则以学科为中心,强调学科内部的系统、结构和规律。优点是可以有系统地接触文化遗产,但难以培养学生自主性、创造性、责任感和宽容性等民主价值观。法国以往的语文教材很重视法语语言和法语文学内部的规律性。编制的语言课本从法语语言到作为其源头的拉丁语、希腊语,从词、词汇到句子、语法规则,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和封闭的内在结构性;文学课本则既从诗歌、戏剧、童话、民间故事、小说等体裁组编课文,又按由古至今的顺序安排法国文学史上有影响的作家作品,特别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作品和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作品,以引导学生直接与人类文化遗产接触。这种教育的一个重要缺陷是顾此失彼,没有顾及作为学习和接受主体的学生。这种后果在70年代末已暴露无遗。当时的一项调查报告表明,法国初中学生有1/3没有掌握基本语法和基本阅读能力。初中四个年级平均留级率12%,而11—13岁留级的儿童成千上万。1977年出台的一项措施是废除留级制(除非家长要求),解放学生。从1977年实行的新的教学大纲强调,课程本身要求与学校周围的生活和经验有更加“具体”的和“实在”的联系,鼓励学校教育与社会适当接触、开放和相互影响,把青少年在社会上、情绪上的成长作为教育中心目标,实施所谓“生活适应教育”。强调学习内容的生活化和实用化,以形成生活的主体。这种“生活适应教育”表现在法语学习上有二:一是在确立课程目标时,注重运用一交际目标。以前的法语教学注重学术性目标。1989年在全国实施的新的教学计划,就指出要巩固和扩大学生使用现代法语,通过口头和书面形式进行表达和交流活动,发展学生掌握语言方面的实际技能;二是在教材编写上,更注重选择那些与生活有联系或更及时深广地反映当代社会生活的好课文。此外,法国语文教学界还引进第二课程概念,即将法语课本以及以此为内容的课堂教学称为第一课程,将除此而外设置的活动课、课外语文学习活动等统称为第二课程。第二课程的特点是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灵活多变。在哈比教育部长的改革方案中,要求把社会上发行的多种报纸引进初中,作为正规的语文教材阅读。因为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现代世界的公民,就得训练他们加工和改造庞大的“信息”的能力,并对社会重大的问题展开讨论、评析与思考,提高学生探讨、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

篇4

关键词:中国民族文化;大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7-0063-02

提到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人们往往就会想到欧美文化。但是,高等院校英语教学的目标就是为了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输入文化,因此一定要注重中国民族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虽然英语所承载的西方文化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流,但是怎样去解读和理解西方文化,就十分需要丰厚的民族文化基础。这就意味着在传达西方文化的过程中,中国民族文化不仅是一种依托,而且还是根基之所在。一旦离开这一根基,就难以对西方文化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样一来,外来文化也只能成为虚设。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增强的新形势下,我国的改革开放自然也需要引入更多国外先进文化,然而,先进外来文化一定要由本民族的语言进行表达,才能发挥出有效的作用。但是,如今中国民族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却是在了解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对于中华民族本土文化的掌握却到了让人难以容忍的程度。可以说,中华民族的文化基本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抑制了大学英语教学的价值。这不但是高等院校英语教学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而且也是全球一体化进程之中值得关注的重要社会现象。这就意味着在高校英语教学之中,中国民族文化的应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民族文化的必要性

(一)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人的需要

我国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已经形成了自身十分独特的文化形式,主要有民族歌谣、舞蹈、曲艺、民间故事等各种以民间文化、物质文化、口头文化、非物质文化等多种形式。比如,我国侗族地区的耶歌与琵琶歌等歌谣,瑶族所创作的歌谣《盘王大歌》,壮族所创作的史诗《布洛陀》等均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以及文学性。以上优秀文化均为我国民族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组成要素。鉴于我国大量民族本土文化均没有文字性的记录,只能依靠言传身教进行世代流传,只有有土生土长的本民族接班人才能更加准确地理解民族文化之精髓。比如,民族地区的高等院校生源主要就来本地区,这些大学生从小就是在其所特有的民族文化氛围之中成长起来的,理所当然地是民族文化最为理想的继承人。而这批大学生之中的英语学习者肯定会成为民族地区实施对外交流的重要主体。因此,地方院校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更需要强化民族文化之输入,从而让大学生们成为民族文化的继承者与传播者。

(二)对外宣传中国民族文化的需要

中华民族并非是单一的民族,而是由五十六个兄弟民族所共同组成的一个复合型的民族共同体。这里书说的一体,是指五十六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之中结合而成的,彼此依存的统一体。中国多元化文化在实质上主要是由不同的区域民族文化所组成的部分。民族文化主要有传统文化以及当代文化等两个组成部分。前者是指中国文化所具有的基本精神,具备代表性的古代传统文化典籍、中华各民族所特有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和我国所特有的节日等。后者则是指从中华传统文化以及西方外来文化之中吸收有用的成分,并且和现代精神以及中国特色相互结合的文化,可谓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延伸与升华。由于民族文化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并不多,所以十分有必要加快民族文化的传播速度。因此,高等院校在培养英语人才的过程中,不仅担负着为当地经济与社会文化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任务,而且还是对外交流的重要使者,其良好的民族文化素养将是传播中国民族文化的基础与保障。

二、中国民族文化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现状分析

语言和文化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高等院校英语教学之中,不仅要注重于培养大学生的实际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而且还有必要输入目标语当中的各种文化背景知识,从而让大学生们能够正确地理解与判断其所接触到的英语语言和文化方面的信息。学习英语语言需要尊重文化所具有的多样性以及文化交流所具有的双向性。在学习英语语言之同时,我们也应当进行文化的输出,学会运用其语言来介绍自身的文化。在具体的英语教学之中,大学生们所接触到的素材主要是关于英美等国的文化、历史和现状。所以,中国文化在英语课堂中的介入量显得非常少。除了教材自身的原因之外,英语教师所具有的本土文化意识不够强大也是一个主要因素。当英语教师在介绍西方文化时,几乎很少会想到让学生们学到更加本土化的民族文化知识,由此而导致学习了十多年英语的当代大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词汇来描述糖葫芦、三轮车等十分常见的物品,更别说要准确地翻译出牌坊之类的富有中国特色的词汇了。然而,一旦大学生群体的民族文化的输入十分匮乏,那其今后在国际交流之中也就很难准确地解释与弘扬民族本土文化,所以也就容易在国际上失去文化话语的主导权。

篇5

关键词:民族文化;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

在目前的跨国跨语言交流活动中,英语无疑是一种最普遍的通用语言。英语的国际通用性是由原因的,因为这门语言的包容性比较宽泛,其虽源于印欧语系,但却包容兼蓄了世界上很多民族的语言文化,而且其包容兼蓄呈动态性,随时随地地兼蓄,跨地域地兼蓄,仅仅看其所兼蓄的日语和我们的汉语元素就足以观察到这样的特点。可以说,在英语中承载着多种语言变体,但无论哪种变体,都是在英语的母语基础上兼收并蓄的。充分认识到英语的这种包容兼蓄的本质,在于说明在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应该脱离我们汉民族的文化去教学,而应该结合我们的民族文化去教学,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在今后的跨文化交际中得体地转换英汉两种语言,不会因为不熟悉或不懂得本民族文化而有失中国传统文化。

1 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误区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基于这样的意义,英语教学也同样离不开支撑它的文化。但在当今我国高校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虽然也能考虑到导入英美文化和本民族文化,但导入的文化教育却存在着问题。如在目前的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一般都会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教授语言,星星点点地也会向学生传授些英美国家的文化知识,但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学生们很难结合所要学习的语言去深刻体会。至于对于我们中国文化,那就结合得更是少之又少了,甚至觉得中国文化不应该是大学英语课堂所要涉及的内容,根本无需"搀和"这样的内容。许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遇到相关的中国文化知识,甚至有意的避开。

必须注意到,英语目前不仅仅只是英美人的母语,随着它的变体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门名符其实的国际最通用语言。我国的大学生学习英语,将其作为第二语言,当然要跟得上它千变万化的特质。当然,英语的这种兼容性对我们汉语也不例外。

信息化社会带来了地球村的概念与交际的现实,在地球村中任何交流都是双方面的。英语学得再流畅,又很熟悉西方文化,但却无法用英文表达中国元素、中国的特色与精华,那么这种交流效果也会缩水。我曾对本科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过用英语表达中国的精神文明及历史文化的测试,但结果却差强人意。大多数学生们无法用英语准确地表达中国特色的事物。

2 解决问题的途径

教育部门的改革。无论哪一种教学都是要遵循一定的教学大纲和课程要求的,大学外语教学也不例外。这些要求是教育部门所制定的。所以,要想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首先需要教育部门的改革。改变教学大纲和具体的课程要求。在英语教学大纲中,适当的纳入中国文化教学内容。在开设英美文化、英美概况这些课程的同时,开设一些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课程。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课堂上学到如何用英语表达相关的中国文化了。

教材的改编。任何知识的传授都是以教材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传播也同样需要教材的支撑。我国现行的大学英语教材,许多文章都来自于英美原文,强调原汁原味。然而,这样的素材存在着它固有的缺陷。因为是英美原文,所以它所代表及传播的都是以西方文化为主。学生所接受的思维理念也是以西方为主的。如果不改变目前的教材现状,学生就无法在英语课堂上接触中国社会文化知识。所以,大学英语教材的改编势在必行。应适当的加入关于中国社会习俗、民族文化等方面的文章。或者在遇到关于西方文化内容的知识,可以利用中西对比的方法,对中国文化进行渗透。

现代化设备的应用。目前,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有许多,不再单纯的依赖老师和课本。多媒体、网络、远程教育系统、自主学习平台等一系列现代教学设备的涌现,给学生塑造了一个多元化的学习环境。而以上的平台也为大学生掌握中国文化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即使课本中涉及到中国文化的知识,教师也无法全面的讲解。而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此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可在课上给学生讲解一些片段,而把其余的部分传到网络课堂上,供学生课后再细细的品读、理解、吸收。比如中国的古典文学名著、现代散文精选等,这些都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都是大学生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

多媒体教学应该被充分利用,学生完全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去观看体现中国元素的视频。如《美丽中国行》这样的纪录片和《花木兰》此类的电影。在观看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课堂指导学生:这是通过西方人的视角在看中国。在西方人的眼里,中国的美丽山水、深邃悠远的人文文化也是值得他们学习及欣赏的。

教师本身文化素养的提高。中国的传统观念认为:要想给别人一滴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中国人一直用这样的理念来要求教师。我们一直在谈论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那么前提是教师本身拥有极高的文化素养,才能培养出真正高素质的人才。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师多是80、90后、年轻的一代,他们的成长历程本是忽视中国文化的,因此不具备扎实的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