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民国文学与文化范文

民国文学与文化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53:2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民国文学与文化,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民国文学与文化

篇1

摘 要:民族民间舞蹈与民族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因此本文将从利用民族文化教育来对民族民间舞蹈进行教学。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讨论:(1)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对民族民间舞教学的影响;(2)探讨利用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对民族民间舞蹈进行教学。

关键词:民族传统文化、民族民间舞蹈、教学

1、前言

库尔特·萨克斯先生曾经将舞蹈视做一切艺术之母。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融合了包括文学、哲学、运动等多种学科为一体,同样也是文化和精神的具体表现。中国民族民间舞所谓世界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民间舞的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的舞蹈组合而成。由于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发展和地域风俗的区别,中国的民族舞艺术发展成为多种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1-3]。比如汉族的民间舞蹈:安徽花鼓戏、胶州秧歌、东北秧歌等;而少数民族也同样发展出藏族、蒙族、朝鲜族、壮族等各具民族传统文化的舞蹈。民族民间舞受到风俗、生活方式、民族性格和文化传统等各方面的影响,表演的方式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民间民族舞的教学活动中,也必须要正视不同种类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性格对舞蹈的影响[4,5]。笔者作为一名民族民间舞蹈教员,将结合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对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的影响,以及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如何更有效的进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经验,为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教学提供参考。

2、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影响

2.1中国民族民间舞的特性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民族民间群众创造的,带有鲜明的文化特质和地域特性的艺术形式[6]。民族民间舞蹈具有以下的特征:

(1)具有民族性与地域性。比如藏族舞蹈就很好的体现了藏族文化的特征与高原农牧的文化特性。

(2)具有自娱性和载歌载舞的传统。在我国一些民族民间舞蹈艺术中,比如花灯、秧歌等,都是载歌载舞的民族民间舞蹈。

(3)继承性。中国文化的本质是“文以载道、语以言志、舞以宣情”,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既是普通大众的情感宣泄,也是经过一代代的继承和改良而留下的民间艺术。

从民族民间舞蹈中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比如杨丽萍的《雀之灵》和贾作光老师的蒙族舞蹈《鄂尔多斯》,《盅碗舞》等都能够传达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民族特色。

2.2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作用

舞蹈教学是实践性的教学,因此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将传统文化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7]。因为民族民间的舞蹈学习,并不仅仅需要学习到舞蹈的动作和形态,还需要学习到舞蹈的精神以及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含义。学习传统文化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意义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1)传统文化是民族民间舞蹈的根源。在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动作进行讲解的时候,需要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分析舞蹈动作的来源以及所表达的情感,需要将传统文化的根源与舞蹈教学结合起来。只有将传统文化的学习融入到舞蹈动作之中,才能够准确分析得到动作的情感依据以及情感脉络,从而对民族民间舞蹈艺术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只有掌握传统文化这个“源”,才能够使自己的舞蹈动作更加生动活泼,具有民族民间的韵味。

(2)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学习不同风格的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民族民间舞蹈与地域文化、风俗文化等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因此只有了解到这些文化特质,才能够将舞蹈风格进行区分和理解。比如在教学中创造与所学习的民族民间舞蹈相适应的文化氛围,借助服装、化妆技巧和音乐使学生能够身临传统文化的气氛之中,加深对所学舞蹈的理解。

3、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民族民间舞蹈进行教学

3.1设计传承传统文化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计划

民族民间舞蹈的源头是传统文化,在长期的发展、继承与改造中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8]。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必须要把握“传承性”,从民俗学的角度对民族民间舞蹈艺术进行剖析,讲解舞蹈的来源以及分析舞蹈动作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和意义,从而达到中专艺术教育的文化传承。

教学计划除了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性之外,还需要对训练性也有所把握。在教学计划的设计中须对民族民间舞蹈动作进行合理的编排,使教学内容连贯合理、循序渐进;从而使学生达到最大的锻炼,增强民族民间舞蹈的表达能力。只有将传统文化的传承性与舞蹈设计的训练性相结合,才能在教学中使民族民间舞蹈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特色,又符合当代舞蹈艺术的审美情趣。

3.2设计融入传统文化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法

(1)元素训练法

中专艺术院校采用的教材是以许淑瑛教授所提倡的“元素教学法”下整合而成。“元素教学法”中元素是基本的意思[9],该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将民族民间舞蹈中的技巧加以提炼分解成元素性动作,然后从元素性训练开始,进行基础、技能、组合等训练,实现从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比如旋转的技巧,在不同民族民间舞蹈中的表现方式不同,维族民间舞的夏克转、蒙古族民间舞的海青式吸腿转和朝鲜族民间舞的陀螺空转都有所不同,在元素训练法中应该对不同的旋转方式进行单一、重复的元素训练。然后将不同的元素进行集中重复的训练,最后完成一个综合动律组合,直到学习完整个舞蹈套路为止。

元素训练法的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教学方法应该有所不同,在“开法儿”阶段,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示范并且详细的讲解舞蹈动作元素的要领以及所包含的传统文化内涵;在“巩固训练阶段”主要采取大量的集中训练,使学生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掌握动率特点。

(2)启发式教学法

由于中国民族民间舞风格差异较大,因此在不同类型的舞蹈教学方面,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10]。比如“东北秧歌”较为活泼,而蒙族民族舞则较为豪迈。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对这些动作进行讲解和示范之外,还需要增强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增强学生的理解。比如东北秧歌中的“三点头”,就明显的反映出当地文化的特点以及舞蹈者的心态,所以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启发性的教学,使学生自行体会和理解舞蹈的情感表达。

(3)表演组合教学法

通过放映音像资料使学生产生在实地学习的感觉,从而体会到当地的文化以及民间舞蹈所具有的特点。而且同时制造一种具体的情景,使学生进行情绪上的体验,使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对所学习的民族民间舞有更深刻的认识。这种教学法可以将技巧、文化和情感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4、结论

中专学校的民族民间舞蹈老师除了对学生进行教学外,还承担着对民族民间舞蹈进行保护和传承的使命。因此的教学的过程中,有必要将传统文化的教育与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民族民间舞蹈的内涵与表达的意义。(作者单位:无锡文化艺术学校)

参考文献:

[1] 《民族民间舞蹈研究》(丛刊)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编.

[2] 贾安林.中国民族民间初级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9.

[3] 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4] 李赞等.论中国民间舞艺术[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

[5] 赵铁春《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3年1-2期.

[6] 于景春.舞蹈教育在民族舞蹈传承中的作用[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6,(4).

[7] 赵国纬.舞蹈教学心理[M].中国舞蹈出版社,1989.

[8] 袁荣辉.发展少数民族舞蹈之浅见[j],,民族艺术研究,1995.

篇2

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应然性需求和实然性缺失之间存在较大鸿沟,开展国学教育,促进大学生基于民族文化知识习得的认可和自信,及对民族文化价值的探索和体悟,推动基于文化自觉的民族文化传统践行和升华,具有深远意义。同时,需要构建大学国学教育课程体系,拓展国学教育阵地,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和巩固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

关键词:

国学教育;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信仰;文化自觉

当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再掀,深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价值伦理精粹的民族文化正在激起更多的文化热点和社会关注。各个层类的有识之士本着重铸民族精神,传承优秀民族价值观的宗旨,直面社会痼疾,反思百年来西方文化的冲击和破坏,寻求和实践优秀民族文化保存和弘扬的途径。而这其中,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民族价值观念和伦理精神)教育,培育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筑牢文化复兴的主阵地,尤显急迫和意义深远。笔者结合攀枝花学院《国学基础》课程教学实践和思考,来讨论这一主题。同时,需要提前解决的问题是“信仰”这一概念的厘定,“信仰”一词指基于民族文化自信和礼敬的对民族道德精神的体悟和研修,进而达到践行优良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文化自觉、文化自强。

一、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培育的意义及其实然性缺失

大学生是我们民族复兴事业的生力军,也是民族文化传承和振兴的主体,青年兴则国家兴,大学生是否具备基本民族文化知识,是否对传统文化和民族历史有基本的理解和尊敬,能否自觉体悟和研习民族文化精要知识,能否弘扬民族文化核心价值观和伦理观,做到厚德自强,信义担当,既是大学生自我文化心理成长和人格健全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代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更是应对民族文化危机和道德沙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基础和动力。虽则培育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的意义不言自明。然而,考察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的现状却让我们倍感心灼。根据笔者平时观察,与大学生交流,以及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应然性需求和实然性缺失之间鸿沟较大。一是对民族文化认同不够,惟西方文化为尊。多元文化特别是打着民主自由幌子的欧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大行其道,严重冲击青年一代的文化观和信仰基础。许多大学生对民族文化认同性和自豪感严重不足,对来势凶猛的外来文化分析辨别能力不足,盲目认同西方社会的生活和娱乐方式,看美国大片,听外国歌曲,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风靡大学校园,而深具民族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的传统节日在大学校园里反倒显得冷清,对西方文化过分的依赖和崇拜;二是传统文化知识缺乏,民族文化虚无主义,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强调,基于对本国历史的了解应对本国历史怀有一种温情和敬意,“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1]钱穆先生所言“本国历史”与民族之精神、传统之文化密切关联,极力批评民族文化。而今日部分大学生群体,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冷漠疏离;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伦理道德和文化精神一味地排斥,否定民族文化的世界意义和当今价值,崇尚实用、功利、享乐,认为华夏传统文化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中已经一无可取之处,应当求助于先进的技术工具和西方的契约精神。这造成了伦理道德失范,也忽略了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追寻。大学的重要使命在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以上两点反映了当今大学生在民族文化信仰上的缺失,这要求我们创新思路和方法,在青年大学生中间开展内容丰盈、形式多样的国学教育,努力培育大学生民族文化意识,重拾民族文化信仰,重振中华民族精神。

二、国学教育促进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培育的三个维度

一是基于民族文化知识习得的认可和自信。构建民族文化信仰是对大学生不良价值观的重塑,而这样一种关乎民族文化命运的培育过程是以大学生对于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和习得为前提的。必须让我们的大学生迈进国学的“门槛”,并且“徜徉”在处处经典的传统文化的大观园里,在我们教师的讲解和引领下,体会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髓,才能促使他们认识到我们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璀璨壮美,产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可和自信。知识是敲门砖,更是一扇窗,通过国学教育(在这里,国学教育指的是以汉民族文化为主干,以儒家道德为主体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授和弘扬),大学生能够发现除了影响世界进程的四大发明,我们还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意志品质,有“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君子之德,有“见素抱朴”、“上善若水”的人生哲理,有承载中华民族文化和心理的汉字,有数不胜数的文学高峰和熠熠闪光的文学作品,有蕴含人生况味的琴棋书画,有厚重辉煌的人类历史,有无可比拟的工艺技术,还有最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这些不仅在产生的时代不逊色于西方的历史文化,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比他们更稀缺,更先进,更符合人的自由发展,更利于应对当今世界性的难题和人类的困境。有了这样的认可,大学生才会有更理性的分析比较,不会一味地盲目崇拜,一味地排斥拒绝,激励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用于应对外来文化的洪水猛兽,体悟民族文化的不可多得。二是理解基础上的对于民族文化价值的探索和体悟。文化信仰和传承是一个民族的核心,深层次来看,民族文化信仰的培育并不主要在于实物和文化典籍的传承,虽然必须有这种载体,但更主要是一种民族文化心理和价值观的传递,“构成民族特征的各种文化要素的传递,只有经过心理传承的过滤和整合,才能为该民族的社会群体所共识”。[2]“国学代表了中国浩瀚五千年文明积淀中的核心价值,代表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精神成就。”[3]而且,毫无疑问的是教育的主体是作为自由个体的大学生,所谓的“深入人心”靠的是大学生对种种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的自我评判和体悟,以及再生产、再复制性质的探索,探索隐藏在国学知识里的真、善、美。民族文化的超越时代性需要传承主体的探索和体悟,进而形成个体和群体共通的民族文化心理和信仰。因此,国学教育在达到知识传授的目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促使大学生在精神和心理的维度去理解、接纳、体悟中华民族文化。三是基于文化自觉的民族文化传统践行和升华。“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知晓该文化的诞生、形成过程,知晓该文化所具有的特色和优势,了解该文化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了解它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它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简言之,就是要有正确、健康的文化观。”[4]基于认知和体悟的民族文化自觉更利于大学生发扬文化精髓,完善道德素质。尽管信仰关涉人的终极价值和文化心理,但正如体现为宗教仪式活动的一样,民族文化信仰应该在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和生命实践中呈现出来,因为信仰必然靠着它指导下的(实践)行为才成为这样一种我们看不见但是我们承认其存在的精神活动,反过来,一种活动会产生并巩固一种文化信仰。所以,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的培育和巩固,必须也必然会由认知和体悟递进到实践行为。从知识类型来讲,国学教育中不仅有理论性和思辨性的知识,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应用型和技术性的知识,在吃穿住行、人际交往、修养生性等方面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指导,能在行为失范、自我迷失的时候对大学生进行矫正,更能在无路可走、面临挫折的人生关口提供一种来自灵魂的支持。

三、国学教育开展的可能形式及相关问题探讨

大学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开展国学教育,以国学精华来培植大学生群体的中华民族文化信仰。一是构建大学国学教育课程体系,开设国学教育相关课程,我们已经看到席卷全社会的“国学热”已经开始在大学校园蔓延,部分有条件的高校已经开设了国学或传统文化类的院系、专业,出版了多种国学类教材,着力培养民族文化领域专业型的精英人才,希望藉此引领整个大学及全社会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和探索。对于更多的高校来说,受限于师资及办学类型多种因素,以通识课的形式开展国学教育更具普适性,受众面更广,效果也更好。但在此种普及型的国学教育开展过程中同样需要不断加强师资建设,丰富国学教育的课程门类,既要有概要性的国学课程,帮助学生走近民族文化,认识民族文化,理解民族文化;更要从文学、历史、哲学、艺术以及服饰、饮食等各个方面有条件地开设国学类课程,以及专题性讲座扩展广度和深度,形成系统,便于大学生选择符合自己审美兴趣的课程进行研修。另一方面,我们的国学教育更要走出课堂,以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亲近大学生,要把国学教育及传统文化弘扬作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借助社团等学生组织,借助传统民族节日等契机,将民族文化的传统性和时代性有机融合,将国学精要与大学生课外活动结合起来,益智益趣,使民族文化的魅力以一种可观可感可参与的形式呈现出来,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和巩固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还需要澄清的问题是民族文化信仰和民族意识的区别。民族意识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是民族共同生活体长期积淀和内化形成的民族本位观念,强调的是一个族群的生存空间、生存利益和繁衍存续,是构成民族精神的基本要素,指向的是现代民族国家的构建。而民族文化信仰则是一种民族文化心理,是民族意识的基底,是个体对群体精神生活的积极向往,由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可和礼敬能够升华为一种明确的民族观念。信仰产生力量,信仰同时具有一种排外特性,尤其是在今天全球化的语境下,培育民族信仰一定要摆脱“狭隘民族主义”的影响,培育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不仅仅是为了本民族政治利益和生存权益,同样也是为了作为全人类财富的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不是站在对立面排斥外来文化,而是在借助民族文化信仰的力量丰富我们的民族特色文化,使其在人类生活共同体视阈中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王发奎 单位:攀枝花学院发规处

参考文献:

[1]钱穆.国史大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4:2.

[2]赵世林.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4.

篇3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江苏  刘正伟)

    法国现行学制为五·四·三制。即小学五年、初中四年,这九年属义务教育,称为基础教育阶段:高中三年,第一学年学习为基础学习阶段,二三学年为分科教学阶段,进行两种教育,一是升入大学教育,一是就业指导教育。三年学习后,学生需获得一种业士证书,方可毕业。这种业士证书共有四种:A(文学)业士学位(不需要数学);B、D业士(数学成绩平平者);C业士(数学成绩好)。其中最为人看重的是C业士证书。

    法国分101省27个学区,全国实行比较统一的教育制度。一方面它强调统一的课程标准、统一的教学大纲,另一方面又十分重视个性教育和特色教育。进入80年代以后,法国掀起一股民主化教育改革思潮,而作为基础的核心课程之一的法语教学更是首当其冲。其显示出来的诸多特点,亦给世界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许多思考点和借鉴处。

    以学生生活经验为中心的课程。课程是人们对社会共同经验——文化的一种特殊选择和组织,其目的是使文化持续存在和发展下去。很显然,儿童通过学校安排和确立的某些课程,才能达到一定的目标,获得某种能力。课程编制一般为两类:一类是重视学科的,传统的法国语文教学即属此类;另一类是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课程重视学科,是以系统的、富有逻辑性的教材的形式出现的。在教材的编制上,则以学科为中心,强调学科内部的系统、结构和规律。优点是可以有系统地接触文化遗产,但难以培养学生自主性、创造性、责任感和宽容性等民主价值观。法国以往的语文教材很重视法语语言和法语文学内部的规律性。编制的语言课本从法语语言到作为其源头的拉丁语、希腊语,从词、词汇到句子、语法规则,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和封闭的内在结构性;文学课本则既从诗歌、戏剧、童话、民间故事、小说等体裁组编课文,又按由古至今的顺序安排法国文学史上有影响的作家作品,特别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作品和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作品,以引导学生直接与人类文化遗产接触。这种教育的一个重要缺陷是顾此失彼,没有顾及作为学习和接受主体的学生。这种后果在70年代末已暴露无遗。当时的一项调查报告表明,法国初中学生有1/3没有掌握基本语法和基本阅读能力。初中四个年级平均留级率12%,而11—13岁留级的儿童成千上万。1977年出台的一项措施是废除留级制(除非家长要求),解放学生。从1977年实行的新的教学大纲强调,课程本身要求与学校周围的生活和经验有更加“具体”的和“实在”的联系,鼓励学校教育与社会适当接触、开放和相互影响,把青少年在社会上、情绪上的成长作为教育中心目标,实施所谓“生活适应教育”。强调学习内容的生活化和实用化,以形成生活的主体。这种“生活适应教育”表现在法语学习上有二:一是在确立课程目标时,注重运用一交际目标。以前的法语教学注重学术性目标。1989年在全国实施的新的教学计划,就指出要巩固和扩大学生使用现代法语,通过口头和书面形式进行表达和交流活动,发展学生掌握语言方面的实际技能;二是在教材编写上,更注重选择那些与生活有联系或更及时深广地反映当代社会生活的好课文。此外,法国语文教学界还引进第二课程概念,即将法语课本以及以此为内容的课堂教学称为第一课程,将除此而外设置的活动课、课外语文学习活动等统称为第二课程。第二课程的特点是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灵活多变。在哈比教育部长的改革方案中,要求把社会上发行的多种报纸引进初中,作为正规的语文教材阅读。因为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现代世界的公民,就得训练他们加工和改造庞大的“信息”的能力,并对社会重大的问题展开讨论、评析与思考,提高学生探讨、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

篇4

关键词:中国民族文化;大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7-0063-02

提到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人们往往就会想到欧美文化。但是,高等院校英语教学的目标就是为了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输入文化,因此一定要注重中国民族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虽然英语所承载的西方文化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流,但是怎样去解读和理解西方文化,就十分需要丰厚的民族文化基础。这就意味着在传达西方文化的过程中,中国民族文化不仅是一种依托,而且还是根基之所在。一旦离开这一根基,就难以对西方文化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样一来,外来文化也只能成为虚设。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增强的新形势下,我国的改革开放自然也需要引入更多国外先进文化,然而,先进外来文化一定要由本民族的语言进行表达,才能发挥出有效的作用。但是,如今中国民族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却是在了解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对于中华民族本土文化的掌握却到了让人难以容忍的程度。可以说,中华民族的文化基本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抑制了大学英语教学的价值。这不但是高等院校英语教学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而且也是全球一体化进程之中值得关注的重要社会现象。这就意味着在高校英语教学之中,中国民族文化的应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民族文化的必要性

(一)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人的需要

我国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已经形成了自身十分独特的文化形式,主要有民族歌谣、舞蹈、曲艺、民间故事等各种以民间文化、物质文化、口头文化、非物质文化等多种形式。比如,我国侗族地区的耶歌与琵琶歌等歌谣,瑶族所创作的歌谣《盘王大歌》,壮族所创作的史诗《布洛陀》等均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以及文学性。以上优秀文化均为我国民族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组成要素。鉴于我国大量民族本土文化均没有文字性的记录,只能依靠言传身教进行世代流传,只有有土生土长的本民族接班人才能更加准确地理解民族文化之精髓。比如,民族地区的高等院校生源主要就来本地区,这些大学生从小就是在其所特有的民族文化氛围之中成长起来的,理所当然地是民族文化最为理想的继承人。而这批大学生之中的英语学习者肯定会成为民族地区实施对外交流的重要主体。因此,地方院校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更需要强化民族文化之输入,从而让大学生们成为民族文化的继承者与传播者。

(二)对外宣传中国民族文化的需要

中华民族并非是单一的民族,而是由五十六个兄弟民族所共同组成的一个复合型的民族共同体。这里书说的一体,是指五十六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之中结合而成的,彼此依存的统一体。中国多元化文化在实质上主要是由不同的区域民族文化所组成的部分。民族文化主要有传统文化以及当代文化等两个组成部分。前者是指中国文化所具有的基本精神,具备代表性的古代传统文化典籍、中华各民族所特有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和我国所特有的节日等。后者则是指从中华传统文化以及西方外来文化之中吸收有用的成分,并且和现代精神以及中国特色相互结合的文化,可谓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延伸与升华。由于民族文化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并不多,所以十分有必要加快民族文化的传播速度。因此,高等院校在培养英语人才的过程中,不仅担负着为当地经济与社会文化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任务,而且还是对外交流的重要使者,其良好的民族文化素养将是传播中国民族文化的基础与保障。

二、中国民族文化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现状分析

语言和文化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高等院校英语教学之中,不仅要注重于培养大学生的实际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而且还有必要输入目标语当中的各种文化背景知识,从而让大学生们能够正确地理解与判断其所接触到的英语语言和文化方面的信息。学习英语语言需要尊重文化所具有的多样性以及文化交流所具有的双向性。在学习英语语言之同时,我们也应当进行文化的输出,学会运用其语言来介绍自身的文化。在具体的英语教学之中,大学生们所接触到的素材主要是关于英美等国的文化、历史和现状。所以,中国文化在英语课堂中的介入量显得非常少。除了教材自身的原因之外,英语教师所具有的本土文化意识不够强大也是一个主要因素。当英语教师在介绍西方文化时,几乎很少会想到让学生们学到更加本土化的民族文化知识,由此而导致学习了十多年英语的当代大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词汇来描述糖葫芦、三轮车等十分常见的物品,更别说要准确地翻译出牌坊之类的富有中国特色的词汇了。然而,一旦大学生群体的民族文化的输入十分匮乏,那其今后在国际交流之中也就很难准确地解释与弘扬民族本土文化,所以也就容易在国际上失去文化话语的主导权。

篇5

关键词:民族文化;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

在目前的跨国跨语言交流活动中,英语无疑是一种最普遍的通用语言。英语的国际通用性是由原因的,因为这门语言的包容性比较宽泛,其虽源于印欧语系,但却包容兼蓄了世界上很多民族的语言文化,而且其包容兼蓄呈动态性,随时随地地兼蓄,跨地域地兼蓄,仅仅看其所兼蓄的日语和我们的汉语元素就足以观察到这样的特点。可以说,在英语中承载着多种语言变体,但无论哪种变体,都是在英语的母语基础上兼收并蓄的。充分认识到英语的这种包容兼蓄的本质,在于说明在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应该脱离我们汉民族的文化去教学,而应该结合我们的民族文化去教学,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在今后的跨文化交际中得体地转换英汉两种语言,不会因为不熟悉或不懂得本民族文化而有失中国传统文化。

1 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误区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基于这样的意义,英语教学也同样离不开支撑它的文化。但在当今我国高校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虽然也能考虑到导入英美文化和本民族文化,但导入的文化教育却存在着问题。如在目前的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一般都会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教授语言,星星点点地也会向学生传授些英美国家的文化知识,但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学生们很难结合所要学习的语言去深刻体会。至于对于我们中国文化,那就结合得更是少之又少了,甚至觉得中国文化不应该是大学英语课堂所要涉及的内容,根本无需"搀和"这样的内容。许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遇到相关的中国文化知识,甚至有意的避开。

必须注意到,英语目前不仅仅只是英美人的母语,随着它的变体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门名符其实的国际最通用语言。我国的大学生学习英语,将其作为第二语言,当然要跟得上它千变万化的特质。当然,英语的这种兼容性对我们汉语也不例外。

信息化社会带来了地球村的概念与交际的现实,在地球村中任何交流都是双方面的。英语学得再流畅,又很熟悉西方文化,但却无法用英文表达中国元素、中国的特色与精华,那么这种交流效果也会缩水。我曾对本科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过用英语表达中国的精神文明及历史文化的测试,但结果却差强人意。大多数学生们无法用英语准确地表达中国特色的事物。

2 解决问题的途径

教育部门的改革。无论哪一种教学都是要遵循一定的教学大纲和课程要求的,大学外语教学也不例外。这些要求是教育部门所制定的。所以,要想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首先需要教育部门的改革。改变教学大纲和具体的课程要求。在英语教学大纲中,适当的纳入中国文化教学内容。在开设英美文化、英美概况这些课程的同时,开设一些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课程。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课堂上学到如何用英语表达相关的中国文化了。

教材的改编。任何知识的传授都是以教材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传播也同样需要教材的支撑。我国现行的大学英语教材,许多文章都来自于英美原文,强调原汁原味。然而,这样的素材存在着它固有的缺陷。因为是英美原文,所以它所代表及传播的都是以西方文化为主。学生所接受的思维理念也是以西方为主的。如果不改变目前的教材现状,学生就无法在英语课堂上接触中国社会文化知识。所以,大学英语教材的改编势在必行。应适当的加入关于中国社会习俗、民族文化等方面的文章。或者在遇到关于西方文化内容的知识,可以利用中西对比的方法,对中国文化进行渗透。

现代化设备的应用。目前,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有许多,不再单纯的依赖老师和课本。多媒体、网络、远程教育系统、自主学习平台等一系列现代教学设备的涌现,给学生塑造了一个多元化的学习环境。而以上的平台也为大学生掌握中国文化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即使课本中涉及到中国文化的知识,教师也无法全面的讲解。而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此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可在课上给学生讲解一些片段,而把其余的部分传到网络课堂上,供学生课后再细细的品读、理解、吸收。比如中国的古典文学名著、现代散文精选等,这些都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都是大学生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

多媒体教学应该被充分利用,学生完全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去观看体现中国元素的视频。如《美丽中国行》这样的纪录片和《花木兰》此类的电影。在观看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课堂指导学生:这是通过西方人的视角在看中国。在西方人的眼里,中国的美丽山水、深邃悠远的人文文化也是值得他们学习及欣赏的。

教师本身文化素养的提高。中国的传统观念认为:要想给别人一滴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中国人一直用这样的理念来要求教师。我们一直在谈论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那么前提是教师本身拥有极高的文化素养,才能培养出真正高素质的人才。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师多是80、90后、年轻的一代,他们的成长历程本是忽视中国文化的,因此不具备扎实的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泰国;华文民校;汉语教育;汉语教学;汉语热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19-0062-04

[作者简介]刘惠(1971―),女,辽宁本溪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博士,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贺月婷(1987―),女,广西龙胜人,硕士,泰国东北部四色菊府甘平埠侨南学校汉语教师。

前言

在全球“汉语热”的背景下,泰国是亚洲地区乃至全世界汉语教育最具代表性的国家之一。2005年,泰国教育部考虑到汉语教育对泰国各方面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制订了《促进汉语教学,增强国家竞争力的战略规划》的五年计划,将推广汉语教学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同时,教育部还制订了泰国公立中小学汉语教学大纲,从政策上保障汉语教学的顺利推进。2006年,泰国第一所孔子学院在泰国东北部的孔敬大学正式挂牌成立。之后的几年里,泰国先后成立了孔子学院13所,孔子课堂11所,成为亚洲拥有孔子学院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一直以来,中国一直保持与泰国在汉语教育事业上的合作。自2003年以来,中国国家汉办先后派出11批、近6500名汉语教师志愿者前往泰国任教,极大地支持和促进了泰国汉语教育的发展。截至2012年5月,由中国国家汉办派出,现在泰国任教的汉语教师志愿者多达1200余人。但泰国教育部仍表示本国汉语教师供不应求,希望中国国家汉办能加大派遣力度,增派500名汉语教师志愿者赴泰,争取2013年在泰国任教的汉语教师志愿者达到1700名。

泰国华文教育的历史已有一百多年。虽然20世纪90年代之后,泰国不少公立学校、国际学校、高等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都争相开设汉语课程,但华文教育的主要阵营仍然集中在各所华文民校。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初,全暹罗(泰国旧称)已有华文民校99间。泰国按行政区划分为中部、南部、北部、东北部、东部五个区域,每一个区域都开设若干所具有区域特色的华文民校。泰国东北部的华文民校大多建于20世纪40年代,侨南学校(Kiawnum School)即是其中之一。侨南学校从最初的纯汉语教学发展到现在的“三语”(泰语、汉语和英语)教学,从最初的几十名学生发展到如今的1700多名学生,从只有1名汉语教师发展到如今有12名汉语教师,其间经过坎坷的办学历程,从侧面反映出汉语教学在泰国华文民校的艰难发展及其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也正是泰国东北部华文民校的共同特点。因此,选择侨南学校作为研究的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便于将来与其他区域的华文民校作对比研究,通过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促进泰国汉语教育的整体发展。

近年来,研究泰国汉语教育的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层出不穷。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总结归纳,发现当前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宏观地阐述泰国整个国家或某个区域的汉语教育现状。这类具有代表性的论文有:《泰国北部地区高校汉语教学现状及质量控制研究》(郝琳琳,2011)、《泰国中小学华文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王宇轩,2008)、《泰国华文教育若干问题管窥》(尉万传,2007)、《泰国南部汉语教学现状及其存在问题》(严钰,2007)、《泰国高校泰籍汉语教师及汉语教学现状》(〔泰〕黄汉坤,2005)。另一类是以泰国某个具体的地区或学校为例,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泰国的汉语教学现状。这类具有代表性的论文有:《泰国乌汶大学汉语教学现状与思考》(〔泰〕曾金枝,2011)、《泰国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泰国庄他武里府他迈中学为例》(范亮,2011)、《泰国汉语本土教师培训的实证研究――以曼谷市教育局汉语教师培训为例》(朱华,等,2010)。

由此可见,自2005年泰国实行《促进汉语教学,增强国家竞争力的战略规划》的五年计划,开始大力推广汉语教学以来,研究泰国汉语教学的著述日渐丰富,基本涵盖了汉语教学发展策略、汉语本体知识、汉语教学法、汉语教学课堂管理、汉语教材等各个方面。但是,泰国东北部相较于其他区域而言,地理位置偏远,社会经济发展落后,汉语教学发展缓慢,研究该地区汉语教学的文献也相对匮乏。为提高泰国汉语教学的整体水平,有必要对泰国东北部的华文教育发展史进行梳理,分析、思考当地华文民校的汉语教学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积极、有价值的对策和建议。

一、四色菊府及乌吞蓬披赛县的汉语教学概况

位于泰国东北部的四色菊府,北接泰国乌汶府、黎府、益梭通府,南邻柬埔寨,东连乌汶府,西毗素辇府,总面积约为8840平方公里,距首都曼谷约571公里。泰国东北部土壤贫瘠,降水稀少,农业人口占当地总人口的89.1%,是泰国最贫困落后的地区。在泰国《地区开发第五个发展规划》中,东北部的城市发展被划分为六个等次,四色菊府位列第三等,下属的乌吞蓬披赛县(UthumphonPhisai)则被列为农村开发部分,由此可见,四色菊府的经济发展状况处于低等水平。由于地理位置、社会经济发展等各方面的原因,四色菊府的汉语教育发展缓慢,远不及附近的乌汶府、呵叻府、孔敬府这些一、二等城市的教育水平。四色菊府共有小学185所,中学23所,所有学校都开设中文课,但均同韩语、日语等并列为选修课;四色菊府有3所大学,分别为Chalermkanchana university、SisaketCampus和四色菊皇家大学,后两所大学设有中文专业。

乌吞蓬披赛县为四色菊府下属的22个县之一,共有小学48所,中小学(包括小学和初中)13所。这61所学校中只有3所开设中文课,分别是:Kiawnum School(侨南学校)、Nondang Nonmuang School和Fapha School。侨南学校是这3所学校中唯一的华文民校,是由本地侨商成立的教育慈善机构,受政府教育部资助。

泰国现存在汉语教学规模和水平的区域性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历史、经济等原因造成的。但如何改善泰国东北部这一相对落后地区的华文民校的汉语教学状况,促进东北部各地区汉语教学均衡发展,需要汉语教育界人士根据目前的实际状况进行自觉独立的思考。

二、侨南学校及其汉语教学现状

(一)侨南学校概况

侨南学校位于泰国东北部四色菊府乌吞蓬披赛县甘平埠,原名“培新学校”,1947年重建并更名为“侨南学校”。该校是本地侨商为让子弟能够接受华文教育而集资建立的“教育慈善机构”,也是泰国教育部资助的华文民校。2004年,该校学生人数还不足200人;到2006年,上升至400人左右;到2008年上升至接近800人。几乎每两年,学生人数就增加一倍(见图1)。截至2013年,学校共有教师72人,其中中文教师12人;学生1717人,其中幼儿园417人,小学909人,初中391人。

(二)生源以及师资力量

学校的生源主要来自附近的农村地区,极个别学生来自四色菊府。有95%的学生来自贫困家庭,其中,少部分学生来自单亲家庭,少部分学生患有先天性疾病。政府若不提供义务教育,这些家庭基本无力供其子弟上学。学校现有华裔学生人数少于5人,学生入学前的汉语水平几乎为零基础。在侨南学校成立之初,办学经费主要来自华侨资助,学校所有课程均使用汉语授课,并且教授中国历史、中国地理等科目,是名副其实的华文学校。现侨南学校受泰国政府教育部资助,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以泰国文化教育为主导,实行泰语、汉语和英语并行的“三语”教育,汉语已丧失原有的主体地位。尽管中文仍然是学校的必修科目,但实质上并不影响学生升学。

侨南学校自建校以来,一直开设中文课,由中文教师任教。以前由于学生人数太少,对中文教师的需求并不大,执教教师多为泰国本土的汉语教师;但随着侨南学校的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学校对中文教师的需求量也随之增长。2007年,学校聘请中国潮汕人士郑卫强先生为中文校长,以加强学校的汉语教学管理工作。同年,中国国家汉办派遣1名中国汉语教师志愿者(下文简称“汉办教师”)前来支教,开启了侨南学校汉语教学的新面貌。此后,侨南学校的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从未间断,汉办教师在中文教师队伍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见图2)。

由上图可见,侨南学校中文师资的中坚力量是汉办教师和泰国本土汉语教师,侨办教师则是近两年才开始加入的新生力量。本土教师的数量呈现出逐年稳定增长的势头,汉办教师总数增加,保持着一定的稳定性。侨南学校汉语教师人数在2012年达到新高,这从侧面反应学校汉语教师的需求逐年扩大。据了解,侨南学校在2013年将有2名汉办教师离任,学校决定再申请增加侨办教师1名。预计2013年侨南学校将有本土汉语教师4名,汉办留任教师2名,侨办教师4名。

(三)汉语课程设置情况

侨南学校汉语课程的设置每年会随着师资力量和学生人数的变化而调整。校董会的原意是要保证每个年级每个班级每周上5节汉语课,但由于学生人数和汉语教师人数不断变化,除小学一、二年级能保证每周5节汉语课之外,其他年级目前基本稳定在每周3节,小学和初中每节课50分钟,幼儿园每节课40分钟。由于学校汉语课程的设置并没有明确的分类要求,也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标准,汉语课程的教授长年处于衔接不良的状态,没有形成完整的螺旋渐进式体系。

(四)教材使用情况

多年来,侨南学校汉语教材的选用全凭教师根据个人的意愿和喜好自行选择。迄今为止,由中国国家汉办赠送以及汉办教师自购的教材有:中国国家汉办规划教材《体验汉语》,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的《汉语乐园》《开开汉语》《成长汉语》,暨南大学出版社的《汉语》《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乘风汉语》,商务印书馆的《世界少儿汉语》,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跟我学汉语》《快乐汉语》。这些教材均为汉泰对照版。侨南学校历届汉语教师较常用的教材有:《体验汉语》《开开汉语》《汉语乐园》《跟我学汉语》《快乐汉语》。

侨南学校虽然拥有的教材种类多样,但是种类繁杂,缺乏针对性,而且大部分教材数量不足,无法保证学生人手一本,只能作为参考教材。2008年,侨南学校中文教研室拟定全校汉语教学统一使用汉办教材《体验汉语》新版。《体验汉语》是一套注重听说能力的教材,配有汉字部件教学,课堂练习部分生动有趣,较受学生欢迎。但因为侨南学校购书数量不足及其他各种原因,目前为止仍无法真正做到统一使用《体验汉语》,教师们依旧各自使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教材,或者使用自编教材,导致学生长期处于上课“无本可依”的状态。

(五)中国文化活动与交流情况

侨南学校极少正式开展专题性的中文活动,唯一一次大型中文活动在2010年举行。泰国本土汉语教师张志宏邀请了八九个在曼谷的台湾中文教师来校,举办了为期三天的中文夏令营活动,以集体授课的形式为主,辅以中文游戏和问答,获得了很好的反响。以往汉办教师和侨办教师很少单独开展中文活动,他们一般只在泰国的节日活动(例如儿童节)来临之际,跟随全校的泰国文化活动开展一些小型活动,如展板展示、游戏互动等。而在2013年新春佳节之际,全体中文教师(12人)组织策划了侨南学校历史上第一台由中国教师主办的春节联欢汇演。整台汇演由中文教师和所教授的学生联袂出演,共有12个节目,包括歌舞、太极、书画、饮食、走秀等多种形式,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在全校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今后学校举办中国文化活动开了个好头。

此外,侨南学校每年都会有少数人参加个体文化交流活动。例如:2011年国务院侨办文化司主办、泰国华文教师工会协办的“海外华校校董、校长访华”活动,在六十二周年国庆之际,邀请本校17位教师到中国北京、山东等地进行文化考察,参观教育学院,听取文化讲座。再如:由侨办组织赞助的中国“寻根之旅”,自开办以来,基本每年都会分配一至两个名额给侨南学校的学生。参加这个活动需要24000铢的费用,一般由学校出资12000铢,学生自费12000铢,只有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才有机会参加这样的文化交流活动。

(六)中文竞赛的参加和举办情况

2009年正式开办的“东北部华文民校中文学术比赛”,每年举行一届,从未中断。这个比赛主要包括演讲、讲故事、唱歌、舞蹈、抄写、朗读等项目。每次比赛,东北部各所华文民校都会积极参与,侨南学校也不例外。此外,侨南学校参与得较多的汉语比赛还有:四色菊府皇家大学中文知识竞赛、曼谷中华会馆中小学生汉语比赛、曼谷全国学科竞赛等。但是根据历年的赛事纪录,侨南学校参加次数和获奖次数最多的是每年由东北部各类学校承办的“东北部华文民校中文学术比赛”,学校在这个比赛中获得的奖项约占获奖记录的90%;而且就参赛获奖者的名单来看,参赛者一般都有固定的人选,这些人通常每年都要代表学校去参加各种中文比赛,直至毕业离校。由于本身条件的限制,侨南学校只承办过一些区内的小型比赛,相当于区内的选拔赛,尚无实力承办大型的中文比赛。

篇7

关键词:戏曲艺术;学生素质

中图分类号:J8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8-0147-01

中国的民族文化多彩纷呈,历史悠久。不同地区的文化艺术形式形成不同的艺术特点,各具风彩。然而,在众多的文化种类中,作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灿烂文化艺术代表的戏曲艺术更绚丽多姿。中国戏曲种类繁多,丰富多彩。古今名人、名曲、名段和剧目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近几十年的文化观念的影响,在一些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忽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戏曲知识的传播。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陶冶学生情操,振奋民族精神,是音乐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从戏曲艺术作品中了解中国民族精神

中国的戏曲艺术在世界艺坛中独树一帜,是融表演、演唱为一体,是各民族音乐、文化的结晶,它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艺术体系,具有颇为丰富的各种表演手段。戏曲文化的发展史也体现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发展过程。所以,中学生学习戏曲艺术,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认识,进一步了解民族民间音乐发展,而且能促进学生学国传统的音乐文化。戏曲艺术含有丰富生动的历史知识,因此,对戏曲艺术的学习和欣赏,有助于学生历史知识的丰富,有助于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当今中学生对我国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诸如戏曲、曲艺所见甚少。特别是近些年中小学生以学习西洋乐器为主,都在接受西方音乐的教育,有些学生对西方音乐卓有兴趣,对贝多芬,莫扎特、施特劳斯,特别是对一些钢琴曲作家了解掌握较多,而对中国音乐杰作知之不多。尤其对我国戏曲艺术知之甚少。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徽班进京,什么是四大名旦、四大须生。对千百年传唱不衰的戏曲剧目与代表人物知之甚微;对中国自己的戏剧创作大师、表演大师、戏剧大师。如世界著名的三大戏剧表演体系其中我国的梅兰芳大师被誉为梅派表演体系。对古往今来著名的戏曲剧作《红楼梦》、《窦娥冤》、等等剧目缺乏了解。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民族历史在中国各地方的戏曲作品中深刻体现,民族英雄、仁人志士在不同时代戏曲代表作品都颂扬传唱。艺术形式与艺术追求和思想意识与精神风貌密切相关。不同的形式与追求其结果不尽相同。从中小学音乐教育找到与戏曲艺术结合的切入点异常重要。通过戏曲艺术教学,使更多学生知道我们的国家是拥有丰富文化遗产的文明古国,在这些遗产中戏曲则是独具风貌的重要艺术形式。这里有令人拍案叫绝的表演,有长久传唱不衰的乐曲,还有传播范围极广的民间传说。这些必将激起中小学生对中国戏曲文化的追求与兴趣,激发他们的民族信心与自豪感。因此,为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对中小学生进行戏曲艺术教育是音乐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

二、让中国戏曲走进中学课堂

传承国粹、京剧进校园教育部对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增加了有关京剧的教学内容,并将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国推开。让学生了解京剧的形成历史,行当中的生、旦、净、丑。特别是京剧服饰的考究及文化人文内涵。特有的京剧唱腔韵味,更有国剧之称的京剧脸谱都是中学生学习继承传统艺术之重要所在。由于当前中小学生普遍存在民族文化艺术鉴赏能力低的问题。京剧是国粹,纳入学校教育非常有必要。现在很多国家都把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纳入基础教育中,京剧进校园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同时不妨增设地方戏曲课,戏曲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优美的旋律和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土壤、饱含乡土气息的品性,都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审美感受,而且很多戏曲都反映了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美德,对于陶冶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具有独特作用。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戏曲教育、熏陶,有利于他们在学生时代就养成对祖国传统戏曲亲切、熟悉的情感。中国戏曲地域宽广,有着极强地方性,对于当地学生学习接受很方便,更为重要的是能通过学习地方戏曲更多的了解当地文化底蕴。

“百家齐放,百家争鸣”。中国戏曲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所以我们要传承中华民族的戏曲艺术,发挥戏曲艺术的教育功能,让学生接触中国戏曲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将戏曲与现代音乐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中国戏曲走进中学艺术课堂。

学习戏曲艺术是发展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需要,戏曲是我国传统的综合性艺术,它涉及文学、音乐、美术、表演、武术等艺术领域,结合在中学音乐课程中,促进学生多种艺术能力发展的方向相一致。戏曲有着非常强的表现力,它的表现形式中国人喜闻乐见,完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更让许多外国朋友赞口不绝。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髓。它通过唱腔、表演来感染观众、表现社会生活。在弘扬民族文化的今天,戏曲音乐引进中学课堂尤为重要。戏曲艺术进课堂首先给我们提出了教师的培养,在师范学校的音乐专业教学中要设立或建立戏曲课,才好配合中学的音乐教育。还有教材的编写要表演性、趣味性于一体,既使音乐教学增加活力,又使这些丰富的教育资源发挥了作用。通过听赏、演唱,丰富了学生的音乐知识,也使本土文化得到了发扬和传承。戏曲艺术教育的初级阶段是了解和赏析的阶段。教师从戏曲的形成、发展、历史出发,试从经典剧目、剧中人物、著名表演艺术家的生平等一般性知识入手,将学生逐渐引入戏曲艺术的欣赏之中。由欣赏著名艺术家,如梅兰芳、马连良、尚长荣、叶少兰等有代表性的演唱与表演,进而发展到对戏曲艺术风格、表现形式、内容主题及典型人物的分析与鉴赏。

要把赏析与学唱、学做结合起来。除课堂教学外,还可通过看录相、听录音、看演出,让学生直接接触戏曲表演艺术实际。通过真真切切的看和明明白白的听,化被动为主动,很快进入学唱阶段和学习表演阶段。只有进入这样阶段,学生的鉴赏力才能得以升华。这一阶段要努力开发学生内在的表演才能。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与喜好,选择一些易学、易唱、易做的剧目进行学唱与学做,使之循序渐进地步入不同角色和人物的学习之中。

京剧作为音乐课程的重要内容走进中小学生课堂,是在教育界开展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大大丰富了中小学艺术课的内容。新课改提倡学生的学习应由单一学科向综合学科过渡,京剧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形式,它的唱念做打、它的舞台服装等就蕴涵了多学科的内容,又属于美术课的内容。孩子们可以通过学习京剧接受品德教育、感受艺术之美,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寓教于乐,对传统文化回归的一种呼应。今天的中国国富民强。每位家长都怀揣着自己儿时的梦想,为培养孩子音乐能力可以倾其所有。但需要传承和学习的不只是现代音乐、舞蹈、钢琴,还有京剧,更多的地方戏曲更为重要。京剧作为音乐课程的重要内容走进中小学生课堂,是在教育界开展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大大丰富了中小学艺术课的内容。一个民族,学艺术的人越多,这个民族就越有活力;一个国家,自愿从事艺术事业的人越多,这个国家就越富于创造精神。京剧在中国的地位相当于西方的歌剧,它既是大雅的,也是大俗的。京剧进校园能了解中国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更要引以为荣的是我们国家戏曲艺术的博大。能陶冶终身,会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弘扬 ;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 留学生 ; 体育教育 ;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2-0140-02

文化输入和输出的力度差距直接限制了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现代价值取向对西方文化的推崇和对本土文化的漠视逐渐侵蚀了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致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相对滞后。而目前,来华留学生和出国留学生的规模在逐渐扩大,已经形成了一个文化互动的庞大群体,鉴于对文化传播的需求,留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可以形成文化的双边传递效应,我们可以将留学生群体作为传播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媒介,采取有效措施使留学生习得我国传统体育项目,领会传统体育文化内涵,旨在达到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目的。

1.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时代背景

1.1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现状

1.1.1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沦落与衰颓

当前,西方文化的引进对我国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延续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尤其是现代奥林匹克文化全球化的迅速蔓延和现代人生活价值观念的转变,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与世界接轨的过程中不断发生交流和碰撞,例如我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它蕴涵了我国传统的民族气节和深厚的儒学文化,可谓是我国体育史甚至整个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1]。然而现代武术在现代西方竞技体育盛行的时代,为在夹缝中求生存,不断地创新其运动形式为适应市场的需要,其竞技特征也越来越明显,逐渐把传统的武术表现形式创新得面目全非,民间武术也由于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意识形态的转变而不断陨落甚至消亡。如松溪内家拳,目前仅于四川一隅苟延残喘。尤其是作为传承和发扬文化圣地的高校,更是在竞技体育的引领下走上了时尚体育的前沿,象征性的传统项目开设也仅限于为当代青少年展现武术项目的“花拳绣腿”,其文化的传递与弘扬已经从深层开始衰败。我国传统体育长期面临着上至体制政策的忽视,下至百姓万家的舍弃,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和传统正在衰颓与陨落。

1.1.2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融合与变异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衰颓现象是体现民族性格的特质在减少或者消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是文化的倒退,只是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渗透和融合。这种融合是一方面积极地传扬了民族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地更迭传统体育的内容和模式,另一方面,由于有些现代元素与历史特性的悖离,也将导致一些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产生变异。如 “搏击”和“散打”等项目, 就是在传统武术文化中形成的现代传统体育运动形式,它就是为了适应现代人的需求和项目自身的发展而进行的合理演化。融合是传统体育文化在新形势下得以保留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变异是现代社会对传统体育文化无奈变革的需求,其目的都是为了阻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倒,也是促进其繁荣的渠道[2]。

1.2拯救民族体育文化的历史使命和必要性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又逐渐成为世界瞩目的热点,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我国产生了兴趣,世界各地来我国留学的留学生也逐渐增多,这为我国推广和传播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提供了机遇和空间,我国应该借此机会,大力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尽力扭转我国文化传播的弱势地位。在西方文化全球化浪潮中,必须大力倡导民族觉醒,否则,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民族文化不自保,不回归就预示着湮灭[3]。所以,大力弘扬我国民族精神,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使命已经尤为迫切了。

2.留学生体育教育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与发展中的预期作用

2.1留学生体育教育在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作用

目前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输出工作做得还不够,国际体育界对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了解还很欠缺。所以,我国高校为承担弘扬民族文化的责任,不仅要对本国学生普及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更要合理利用本校的留学生资源积极宣扬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大量招收和培养来华留学生将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任务得以顺利完成,同时,有利于加深同各国人民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发展民间交流,增进友谊。

来华留学生教育主要是把“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请进来”和“走出去”两者相得益彰[4]。“请进来”模式是让来华留学生能够亲身感受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习得我国传统体育技能和文化;“走出去”战略则就是有把握让习得我国传统文化的来华留学生将我国文化传扬海外。接收越来越多的来华留学生有利于扩大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范围和力度。

2.2留学生体育教育可以促进我国体育院校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教育国际交流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和显著特点,是国际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的时代潮流,也是促进教育国际化大力发展的有效途径。留学生教育是大部分发达国家高校教育的重要构件,也是我国高校发展的一大亮点。当前,在教育国际化日益加强的趋势下,留学生教育成了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加强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办学规模与层次的有效途径。来华留学生在规模、层次和水平上,都呈现着良好的发展趋势,并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外国留学教育和管理模式。我国国家教育部明确指出,中国要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留学生的数量,及这个学校对世界各国留学生的吸引力本身就是一个国际化标志。建设世界知名大学、增大中国高校与国际高等教育领域的话语权,是推进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3.在留学生中推广传播我国传统体育具体措施

面对现代社会巨大机遇和挑战,我国高校要全面推进体育专业留学生的教育事业,使体育类专业留学生工作真正上国际轨道,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3.1提高对体育专业来华留学生工作的认识

来华体育留学生工作是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战略影响的体育教育工作。通过加强开展对来华留学生的教育力度,可以培养中国特色的国际体育专业人才,促进和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文化沟通和技术交流[5]。因此,相关职能部门应鼓励和支持我国高校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体育留学生教育工作,从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战略高度来看待体育留学生教育工作,在理念和认识上强化大力发展来华留学教育水平。

3.2完善来华留学生教育制度

完善的留学生管理制度和规范的服务机制能够为工作效率和质量提供有力保证,使我国高校在留学生教育管理方面更加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以提高在世界留学生市场的整体竞争力。这是高校开展留学生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高校走向海外留学市场的前提。

3.3扩大来华留学生的招生规模

生源是留学生教育的物质基础,没有足够的学生来源,留学生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我国是体育大国,也是体育强国,我国竞技体育具有较强的实力。在现代竞技体育领域,有些项目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尤其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其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更处于世界前列。我国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可立足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优势,将留学生的培养目标放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上,在世界各地大力宣传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国际留学生生源的“供与需”之间寻求最佳契合点。

3.4优化体育专业来华留学生的课程设置

来华留学生来我国主要目的是学习,我国招收外国留学生的目的是为了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基于这中需求,我国应该在来我国学习的体育专业留学生中开设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课程,以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例如,可以为来华留学生开设传统的导引、养生学等。

4.结束语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灵魂,在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视域下看我国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其中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在华留学生的体育文化习得过程为切入点,论述来华留学生得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及其文化的习得,以及即将产生的文化国际化效应,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旨在论述如何通过留学生这个联通世界的特殊团体,达到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汪灵灵.留学生课程设置中地域文化的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2012(11).

[2]王霄飞.美国正闹“留学生荒”赴美留学首次负增长[N].环球时,2004:11-29.

[3]崔庆玲.来华留学教育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J].教育与现代,2008 ,(3):76.

[4]郭必恒,林凡,周钧.东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留学生事业的影响及对策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1998,(5):48―49.

篇9

目前学界就英语文化教学策略的探讨涉及到了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比如,束定芳[2]、鲍志坤[3]、苗丽霞[4]等从英语文化教学原则的角度进行探讨;而有关英语文化教学方法的探讨也较为广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胡文仲和高一虹[5]等 。但是,涉及到我国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文化教学策略的相关探讨则较为鲜见。基于多元文化背景下美国针对基础教育外语教学制定的《21世纪外语学习目标》的启示,笔者将从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探讨我国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文化教学策略。

一、 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目标》内容简介与特点

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美国政府与教育界意识到了外语学习对于提高国家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性。因此,美国四大国家语言组织在得到资助后,从1993年开始研究和制定旨在针对美国多元文化背景下基础教育阶段(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外语教育目标。从1996年颁布《面向21世纪的外语学习目标》(Standards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 Preparing for the 21st Century)到1999年重新修订并更名为《21世纪外语学习目标》(Standards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in the 21st Century))(以下简称《目标》),[6]《目标》逐步成为了美国基础教育阶段外语教学纲领性的文件。

1.5C标准与7大外语课堂教学内容

《目标》的核心内容包括了5C标准与7大外语课堂教学内容。5C标准即指基础教育阶段学习外语的五个目标。这五个目标是由5个以C开头的英语单词组成,故简称为5C标准,包括:交际(communication)、文化(culture)、联系(connection)、比较(comparison)、社团(community)。每一个目标除了有要达到的对应的总目标描述外还分列出了总目标下具体的子目标。总体来讲,5C标准的内容可以简单地概述为使用外语进行交流、了解体会多元文化、外语学习贯连其它学科、比较语言文化差异以及在国内、国际多元文化社区应用外语。5C标准的核心理念充分体现了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围绕着5C标准,《目标》还提出了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的7大教学内容,即外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应该有更多的机会探究、发展和运用包括语言系统(Language System)、交际策略(Communication Stategies)、文化内容(Culture Content)、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ies)、其它学科的内容(Content from Other Subjects)、批判思维能力(Critical Thinking Skills)以及技术(Techonology)的7项教学内容。

《目标》中的5C标准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割。7项教学内容与5C标准的实现又是紧密关联的,它们贯穿于整个外语教学的过程之中纵横交错和相辅相成。

2.突出文化教学与强调语言实践两大特点

虽然《目标》只是作为美国基础教育阶段外语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但是在笔者看来,《目标》的核心理念与内容明显地体现了突出文化教学和强调语言实践的两大特点。

《目标》特点之一:突出文化教学。从《目标》制定的理论依据到目标的主要内容,文化教学被置于中心地位。首先,《目标》制定的理论基础是依据了三个方面的理论假设,即:关于语言与文化的假设、关于语言和文化学习者的假设以及关于语言和文化教育的假设。上述三个理论假设都涉及并强调了语言学习中文化学习的重要性、途径与方法、评价和应用;其次,《目标》的5C标准中联系、比较与文化都与文化教学有关。除了在外语教学中要将所学文化与其它学科联系和进行语言文化比较以外,《目标》还给出了文化学习要达到的总目标、子目标以及子目标说明。文化学习要达到的总目标是通过外语学习让学生获得和理解多元文化;两个子目标分别是:第一,通过文化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多元文化实践和与之对应的文化理念之间的关系。“文化实践”具体表现在被社会所接受的文化行为模式以及文化表现方式,简单的讲就是掌握多元文化下“在何时、何地应该怎么做”的知识;第二,通过文化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多元文化产物和与之对应的文化理念之间的关系。“文化产物”既以有形的方式表现(绘画、文学作品、一双筷子等)也以无形的方式体现(舞蹈、教育体制等);最后,文化的内容也是《目标》中的7大外语课堂教学内容之一。包括语言学习的同时还必须有机会接触该语言丰富的文化内涵;学生还应该了解说该语言的人们对学习本族文化的看法;学生应该学会使用工具书或其他技术手段去查找所需的文化知识,学会必要的交际策略去识别重要的文化特征和概念,并把这些特征和概念恰当地应用到日常的交际活动中去。[7]

《目标》特点之二:强调语言实践。首先,《目标》制定的三个理论假设中都谈及了掌握语言应具备的语言实践的交际能力、获取其他知识的能力以及国际交往的参与能力等;基于上述的三个理论假设,《目标》的5C标准中交际、联系与社团都涉及到了语言的实践。学生要能使用语言进行交流,包括应用语言参与交流并且提供和获取信息、表达情感以及交流观点等;将语言与其它学科联系起来以获取更多信息,包括应用所需语言与文化进一步强化和深入其它学科的学习等;将语言应用于国内以及国际多元文化社区交流之中。《目标》中的7大外语课堂教学内容也体现了语言的实践与应用:比如,适当运用语言开展交际活动、使用交际策略保证成功的交际活动、使用工具书或技术将所学语言文化特征与概念恰当应用到交际活动中等。

《目标》的两大特点同时还体现了美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广泛性与深入性的结合:文化教学内容根据基础教育的不同阶段既涉及到日常生活的话题也涉及到文学、思想的领域;另一方面体现了外语教学中多种方式的运用使学生充分体会多元文化和在多元文化中实践语言。

二、 《目标》对我国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文化教学策略之启示

基于《目标》内容及特点所得到的启示,下文将从文化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两个方面探讨多文化背景环境下我国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文化教学策略。

1.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文化教学原则

在多元文化背景环境下,结合我国民族地区小学生年龄特点以及民族特点等,在实施英语文化教学时应考虑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宏观性原则。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加之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尚未完全形成自己成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教师在进行文化教学时应把握文化教学内容的宏观性原则,即在进行文化教学时广泛地选择与所学内容相关和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易于小学生理解的文化内容;教师以浅显易懂的教学方式比如,简洁生动的文字描述、借助直观多样的图片或影像展示等来完成文化教学。学生通过对英语国家文化内容宏观性地认识以后可以感知到文化的多样性。

第二,相关性原则。文化教学除了与语言教学相关以外,教师还可以将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以增加教学的灵活性和趣味性。在语言教学中可以将文化教学的内容结合音乐、美术、体育以及计算机等课程来呈现和完成。比如,针对民族地区的小学生能歌善舞的特点,教师可以考虑增加与歌舞相关的文化素材或用歌舞的形式进行文化呈现。

第三,结合性原则。我国民族地区有着自身的悠久文化历史,教师在进行英语文化教学时应注意不要进行单一的英语文化导入。在英语文化导入的同时应该结合与之同畴的相关本民族的文化以及汉文化的导入。学生可以在了解文化多样性的同时也增强了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2.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文化教学方法

在上述三种英语文化教学原则的指导下,实施和完成我国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文化教学可以具体体现在下列教学方法之中。

第一, 由少到多移入文化。根据Damen的解释,一个具备有第二语言能力的人的文化习得过程常常包括两种:文化适应和文化移入。这其中,文化移入发生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8]语言学家Gillian Brown又指出:第二语言习得与文化移入的不同阶段有关。[9]对于民族地区的小学生来讲,在他们所处的年龄段期间对于母语文化的框架搭建尚不够完善,因此和成年人相比所受母语文化的束缚程度低。在他们尚还处于文化移入的兴奋与愉悦的阶段时适时地通过文化教学引入异质文化有利于提高小学生语言学习的兴趣性。

由于文化移入是以第一语言为基础,从少到多。[8]在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文化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文化移入时,适当使用各民族自身的母语进行文化介绍和呈现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同时,文化移入的内容应少而浅,即: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不能一次性给予学生过多和深刻的文化内容。按照2011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小学英语要达到的一、二级总体目标来看,小学生在小学英语学习阶段只需要达到接触以及乐于了解外国文化的目标。[10]例如:在介绍西方节日文化时,教师只需要将节日的大致内容,比如时间以及庆祝方式介绍给学生而无需进一步探究节日的文化渊源;选择文化内容时,教师可以尽量选择更容易为小学生所接受和理解的话题,比如:与日常生活相关联或者是与文化习俗有关的话题等。

第二,文化比较展示多元文化。心理语言学中的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认为,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用已知的本民族文化,来解释未知的外国文化,发现不同和冲突时,图式必定调整,学习者相应产生一种“文化多面性”,以便克服原有的文化狭隘知识,适应新的文化环境。[11]

由于我国民族地区小学生面临的是多元文化语言环境,即本民族的母语文化、汉文化以及英语文化,因此在小学英语文化教学进行文化比较时,应该首先由浅入深、逐个呈现文化现象之后,再将文化现象进行对比。为了便于学生比较文化,教师可以考虑先从学生熟悉的母语文化现象呈现为导入,第二语言汉语文化呈现为辅助,最后呈现对应的英语文化现象。文化现象呈现完成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文化比较。在文化教学中结合本民族文化、汉文化以及英语语言文化进行文化的比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发现不同文化的异质性和同质性,从而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正确和较为清晰的多元文化图示,继而学会尊重和欣赏多元文化。

第三,创设文化体验与实践环境。如何将所学的文化知识进行有效地应用也是教师在文化教学中应该考虑的问题。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为学生创造了解多元文化的环境来达到文化体验和实践目的。

在具体的文化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环境与条件积极创设文化体验的环境。比如,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文化体验教学可结合民族地区民族特色和教学环境,考虑采取创设小型文化表演和文化交流的方式来进行文化实践。教师可以利用民族学生能歌善舞的特色举行小型文化表演,让学生自行组合表演英语歌曲、儿歌、舞蹈甚至小型故事等;教师也可以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明信片、照片等。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给学生播放相关的影像资料让学生体验文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文化话题的交际场景让学生进行文化交流。对于小学低龄段的学生,教师首先给学生展示文化交流的过程;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分组模仿实践;对于高龄段的学生来讲,则可以让学生根据文化话题先分组进行话题交流,之后学生再在全班进行分组展示。

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目标》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制定与实施为我国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文化教学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中美两国尽管在文化传承、价值理念与教育制度上不尽相同,但是面临时展所带来的挑战和新的形式,中美两国都意识到学习外语对于提升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性,由此,中美两国可以在相互学习与借鉴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的外语教学改革经验中达到互补与共进。

参考文献

[1] 苗丽霞.近20年我国英语文化教学研究述评. 中国外语,2007(11):101—104.

[2] 束定芳.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以及外语基础阶段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外语界,1996(1):11-17.

[3] 鲍志坤.也论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外语界,1997(1):7-10.

[4] 苗丽霞.论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原则.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4):46—49.

[5] 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6] Standards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in the 21st Century[M].Allen Press Inc.,Kansas,USA, 1999.

[7] 陆效用.美国21世纪的“5C”外语教育.外语界,2001(5):25.

[8] 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15.

[9] 转引自谭丽.小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24.

篇10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学;话语;生态伦理

文学作为一门语言艺术,是以言语为基本符号,以社会语境为中介,通过读者与作者的心灵沟通而得以成全的话语系统,是一种社会权利关系缠绕的意识形态形式。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飞速运转,生产力的高度解放、发展,现代科技的快速升级换代,市场经济的不断壮大,以及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加强,由大自然的神秘而致的对大自然的那份敬畏,以及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族亲”意识正日趋消减。这种消减首先表现为现代文明进程中科学话语、科学理性对大自然神秘感的“祛魅”。人类对自然界产生敬畏的诸多因素之一,是自然神秘感的存在,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理性色彩的日趋加强,许多原来不可知的现象得到了自然科学的解释,于是,自然界的神秘性就消失了。“叶广苓《长虫二颤》中,在颤坪调研的中医学院教师王安全,用中医学的知识重述了殷姑娘用扁豆花下蛊的传说,消解了山间巫蛊之术的神秘性”;“《老虎大福》中黑子扑朔迷离的野性背景,在二福从杨陵农学院获得生物学知识后被终结,‘豹和犬是两个科目,受基因限制,它们之间不可能有任何杂交成果,黑子……没有任何野性背景’”①。科学话语的传入,使自然的神秘性消解,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也由此淡化。其次,这种削减也表现为,市场经济不断壮大中商业话语对人类与非人类生命“族亲”意识的淡漠。随着市场经济的引入,“族亲”意识已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神话,金钱成为衡量生命价值的一般等价物。出于金钱的考虑,利益诱惑产生了人对自然和其他非人类生命理直气壮无所顾及的掠夺:“笼里的猴对村民来说都是钱,活的钱”(《猴子村长》)②,迫切的致富欲望和精明的物质利益计算,使村民对猴群进行了灭绝式捕杀。在商业话语系统中“钱”成为了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人与大自然、与其他非人类生命之间的“族亲”之爱被淡漠了。

由上可知,伴随着现代文明而出现的科学话语、科学理性、商业话语使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的“族亲”之爱消解了。然而,与现代文明的科学性、商业性相比,少数民族文学话语系统中保留了较强的生态伦理意义,处理了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之间的伦理关系。这一伦理体系的核心是人对自然及非人类生命的敬畏,以及“族亲”之爱。

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云南、贵州、广西、内蒙、新疆等边缘地区,由于地势原因经常处于青山、绿水、奇花、异草、野生动物等的环围之中,因而在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中,关于这些动植物的描述以及围绕着它们展开的故事较多,基本上每个民族的民间故事集中都有关于动植物的描写。仔细分析这些少数民族民间动植物故事,发现它们都摹写出了人与自然、人类对其他非人类生命真诚相待的友爱图景,这主要是通过两种形式来进行呈现:一是正面书写人出于天性的善良、淳朴对动物的友爱。如锡伯族民间故事《黄狗小巴儿》中,傻子老二好心收留黄狗小巴儿,在被嫂子赶出家门后仍和小巴儿相依相靠和谐生活,在黄狗小巴儿被嫂子棒打死后,如伙伴般将其安葬,经常上坟探望,表现出一份“族亲”之爱。与此相类的故事还有锡伯族民间故事《鹦哥的故事》、满族民间故事《扇子参》等。二是侧面烘托人对动物的宽容友爱之情。如锡伯族民间故事《狗和人是怎样交朋友》狗在分别与野兔、狼、熊的相处中每次都因自己的叫声而被排挤,几经选择、几经对比,最后转向人类,人类没有排挤它反而视它为朋友。在选择与对比中,侧面表现出了人对动物的友爱之情。另外,锡伯族民间故事《老虎、蛇、蚊子、燕子和人》、《狗和兔子》,瑶族民间故事《马交朋友》等也都以同样的形式侧面表现了人对动物的友爱之情。

与人对动物的宽容、友爱相联系的是由它而衍生的动物对人的友爱的回报。少数民族民间故事中有一大部分故事都通过动物对人善行报答的形式,表现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主题,研究者将这一形式通称为“动物报恩型”模式。如满族民间故事《达布苏与梅花鹿姑娘》通过达布苏解救、悉心照料小鹿,之后小鹿幻化为一美丽姑娘与之成亲的故事,表现出了人对动物友爱,动物对人进行善报的主题。在这里报恩的动物不仅限于温顺的鹿、蛙、兔等,甚至凶猛的动物也懂得报滴水之恩。当然,与之相反也有表现恶有恶报主题的作品,如满族民间故事《萨满捉参》中萨满捉参的结果就是被海浪卷进江底淹死了;《棒槌孩》中小蘑菇头他讷、他玛捉棒槌精吃以求长生不老的结果便是被打个头破血流。特定空间的伦理取向的提炼与净化,显现了话语系统中的生态伦理色彩。

总之,少数民族文学中人对动物的友善以及“动物报恩型”的模式都表现出了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之间深深的“族亲”之爱,体现了强烈的生态伦理意义。与此同时,少数民族民间故事中保留的许多自然景观的由来、形成背景也显现了一种生态伦理意义。满族民间故事中的风物传说《汤池的来历》,孝敬公婆的媳妇用手捧着火柴烧热了结冰的水泡子,从而化作驱病除邪的汤池;《红罗女》,美丽正直的红罗女把昏愦的皇帝捉弄的丑态百出,最后幻演成镜泊湖景观之一。这些故事中演绎自然景观的由来是跟人类的善行、善德联系在一起的,表现出了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天人合一、和谐共处的愿望。

少数民族话语系统从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友善相待的“族亲”之爱,以及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天人合一、和谐共处的愿望中体现了生态伦理意义,表现出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与非人类生命和谐、平等、共存的愿望。这不仅为近年伴随着现代化进程飞速运转带来的日趋严峻的生态问题而产生的像于坚、贾平凹、张炜、迟子建等的生态创作,以及由之兴起的生态环境美学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暗示出现代话语对原有空间伦理关系的冲击与破坏,并随之衍生出了更为复杂的价值立场和伦理体系,即在“现代”与“传统”,“原始”与“文明”之间文学该如何为自己寻求合适和合理的支点。“现代”“文明”的进程在理论上本应是促进文学不断进步的动力,然而文学的发展似乎并不与文明的进化相符相成。伴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而文学一直恒久不变的东西是“人文精神”“人文关怀”,它们是文学得以生存的不竭动力。回顾百年文学,上世纪处以来,中国文学以不断书写对人的价值和权利尊重的人文精神追随着“德先生”的指引。在少数民族文学中,少数民族作家们把人文精神中尊重的对象拓展到人之外的自然和其他非人类生命,实现了生态伦理与人文精神的对接,是人文精神发展至生态伦理精神,使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由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整惠及到自然和非人类,拓展了人文精神的理论内涵。我们在谈论保持人类尊严的时候,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发展,保持人对动物的尊重,是保持人类尊严的一个重要部分。然而,“科学”“文明”和“民主”一样,在一个世纪以来一直散发着激动人心的光华。现代科技在带来舒适、方便和快捷的同时,渐渐也显示了它在赋予人类征服自然能力之后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因而如何评价现代科技为文学叙事的一个重要维度。理性考究,其实现代科技本身并不具备善恶品质,区别在于如何使用,而关键点还在操控它的人类。我们在接受现代科技的同时,也要尊重传统的生态伦理;破除封建传说的同时,也要尊重其蕴含的生态伦理,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话语生态的重建来达到恢复和保护自然生态的目的。少数民族作家作品中的这种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的生态伦理意识,为文学处理现代与传统、科学与人文关怀之间复杂的价值立场和伦理关系体系,寻求到了合适合理的平衡点。中国文学的叙事书写既可以从中获取一套生态话语系统,同时也能通过对现代科技的合理评价来搭建保护自然生态的桥梁,在这一点上少数民族文学给予中国文学予重大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李玫.空间生态伦理意义与话语形态[J].民族文学研究,2007,(4).

乌丙安,李文刚,俞智生,金天一.满族民间故事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0

篇11

一、主题发言——高校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自觉意识

开幕式上,中国音乐学院院长赵塔里木在致辞中强调:少数民族音乐传承师资培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音乐学院愿意为少数民族音乐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搭建更好的平台。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在讲话中认为:强烈的人为性文化因素使我们面对传统时,常将之与封建落后迷信等同视之,在过往的历史上钉上封条。作为实现自我认知的一部分,是时候丢弃旧药方,在音乐教育的权威规范体系中为传统悠久的多元民间音乐、大众音乐生活开辟“去遗产化”和“去边缘化”的空间了。

在主题发言环节,五位教授针对本次会议的主题展开论述。樊祖荫认为:我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的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应以培养具有高度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为建设和发展各民族音乐文化事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为其总的培养目标。包括招生、专业与课程设置、教学的方式方法、师资队伍建设与教材建设等均围绕培养目标进行设计与实施。田联韬从具体的实例切入,将自己多年带研究生论文写作的经验分享给大家,最后落脚到音乐学分析角度进行展开。萧梅以《再谈二十世纪的两本书》作为隐喻,探讨如何通过对“两本书”的反思,来考虑在高校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自界,探索突围与共建的问题。张欢以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作为实例,探讨音乐教育体系化的重建与双重乐感文化内涵及实践内容。他认为:音乐教育的关键问题在于其内容和文化土壤构成的关系,“植入式”的民族音乐教育难以解决音乐教育者该有的思维框架。谢嘉幸以实施“广西少数民族民歌教唱工程”为实践,探索在当下诸多的音乐文化已经失传,许多孩子再也不了解自己的音乐母语的背景下,他继“让每一个孩子会唱自己家乡的歌”之后,又提出“教每一个学生唱自己家乡的歌”,力求通过教唱,恢复自己的音乐文化传统。此项目以广西为试点,包括开展调查、师资培训、编写教材、建立网络平台与资源库以及提供咨询材料等五项内容。

二、少数民族音乐师资培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多位老师针对此环节,从实际出发,阐释自己的观点。郁正民对于课程视角下的少数民族音乐教师培养现行政策,实施强基固本措施与建议。他认为应该“加强少数民族艺术教师培养行动计划”和出台“少数民族高等音乐教育课程政策”(特别是非地区的聚居地政策)等。他还提出要提倡“自助餐”式、多学科交叉、“订单式”的课程设置以及要打破班级制,提倡“导师制”培养的制度。徐寒梅结合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系办学实例,分析在现存音乐教育体制一贯制带来的教学内容西化、少数民族师资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文化和技艺缺失、本土与外来音乐的>中突、现代社会对传统音乐的弱视等情况下,如何走出少数民族音乐师资培养误区的问题。和云峰从中央音乐学院少数民族音乐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教材建设以及多年的实践出发,对开展教学工作提出实事求是、注重学生的兴趣点、全面采用多媒体手段等想法。金铁红认为萨满教与萨满调对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传统音乐的影响,体现在审美意识、音乐形态、传承方式等几个方面。嘉雍群培从藏传佛教的古籍中挖掘音乐学方法,对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起到了借鉴作用。苏娟对青海省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现状做了调查研究,从如何建立符合本省师资培训机制,如何建设具有本省特色的少数民族音乐课程体系,如何开发产、学、研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等三个方面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李槐子提出“高等音乐院校在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中究竟该承担什么”的问题。

三、少数民铗音乐教学方泫探讨

杨民康结合他在中央音乐学院从事相关教学的经历,认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课作为国内音乐艺术院校的重要教学内容和学科方向,应该按照学历层次的不同而分学习阶段与教学层次;同时结合田野考察和分析技能的学习,逐步开设研究方法论研讨课及专题讨论课。张应华针对贵州苗族音乐学校教育传播,提出三对悖论:一是教育观念层面上的现代性“同一性”和后现代“差异性”的悖论;二是多元文化教育理想与“文化代际传播”之“封闭性”的悖论;三是行动策略“差异化”诉求和“同一性”实际操作的悖论。尹媛对云南红河北岸彝族歌唱声腔系统的教学进行了关注,通过田野调查,对地方性音乐文化知识体系进行了梳理、传承和应用的实践性研究。

四、少数民族音乐课程与教材建设

少数民族音乐课程与教材建设是少数民族音乐发展的基础建设之一。蓝雪霏提出高校如何介入到少数民族音乐保护工程,对于少数民族高等音乐教育提出了增加培养指标、关注少数民族音乐生源、加强师资培训、实施资源整合等办法。王华根据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多年的教学实践,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对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与课程建设做具体论述。黄凌飞以拉祜族葫芦笙舞“体化”传承作为切入点,提出在日益走向多样化的当今社会中,随着人们认识世界方式的改变,这种东方音乐身体运动的文化价值和传承生态是否能给以中国音乐文化为主体来建设的中国音乐教育体系提供一种“中国经验”?陈蔚以“山花儿”校园传承之路,探讨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要并举研究。尚建科认为少数民族多元文化音乐课程的建构,关键在于突破现代性音乐教育体制下普遍主义的音乐“语法”规范、本质主义的审美理性法则以及科学主义的技术规训手段,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视为多样性的符号文本,引导学生理解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多样性所指内涵,突出课程的人文性、地域性和综合性,最终形成少数民族多元文化音乐课程的文化建构模式。孙凡探讨了非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专业音乐院校中的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传播问题。以其自身的院校的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为研究、实践对象,在对相关师生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需要,有目的地针对不同专业,开设系列少数民族音乐课程。

五、少数民族音乐传承模式探讨

篇12

面对这样的困境,解决问题的可靠路径,就是重回历史现场,梳理出自身的历史生成究竟具有什么样的运作机制,重新为自身的命名奠定坚实的历史依据。循此思路进入历史,一个显在的事实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孕身于两个具有不同历史生成机制的时段当中:即“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正是有了这样两个不同的时段,为重新进入历史提供了可能性,在相互参照和相互发明中为我们探究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诸多症结留下了极大阐释空间。其中的症结之一就是经济与文学的关系。民国时代恰好处在传统农业经济和高度体制化的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之间,中国文学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关联中完成了自己的转型。民国时代的作家有什么样的现代经济生存体验?以现代出版传媒为基础形成的文化市场为作品的流通提供了怎样的生存空间?被卷入世界市场的中国为作家形成了哪些有别于传统的现实兴奋点?现代经济体制怎样激发人又如何压抑人、经济作为社会存在的要件之一又怎样赋予现代文学别样的审美意味?由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青年学者发起成立的西川论坛正是带着这样的疑问,于2011年12月18日至19日,在云南蒙自的红河学院召开了第一届年会,专题研讨“民国经济与现代中国文学”。

一、经济体验与文学书写。作家的经济状况以及由此而来的人生体验和他们的文学创作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是与会者关注的一个焦点。王学东(西华大学)以鲁迅为中心,认为现代作家以自己生存体验为基础,在他们的“经济意识”中,他们一方面以“中性金钱观”赢得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又在争取“经济权”的剧烈战斗中,释放出独立、自由的精神品格。而正是在围绕经济权的搏斗中,不但完成了知识分子的现代转型,而且在开辟现代新人生的过程中,为如何“立人”提供了新的思考空间;李金凤(四川大学)详细考察了经济生活的窘境怎样限制和激发了郭沫若的创作,而郭沫若的文学创作又怎样反作用于自己的经济状况,从而为我们理解现代文学家别样的人生历程提供了一个新视角;王玉春(大连理工大学)考察了现代作家开启的“生之艰”启蒙现代性叙事与自我生存困境形象建构之间的关联。而近年来以陈明远为代表的当代学人对以鲁迅为代表的现代作家们,“年可坐得版税万金”的知识分子的经济状况与生存状态的细致考察,为我们理解五四文学提供了多重的经济视角,从而丰富了我们理解五四文学话语的多重历史逻辑内涵。张武军(西南大学)以历史发展和地域空间的变化为纵横坐标,聚焦于抗战时期作家群体所感受和体验到的经济生活和经济方式之间较之以前有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影响了作家的人生体验和文学创作。研究者不但关注了文化中心地区的经济状况和作家创作的多重联系,而且对边地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状况和文学发展的关系也作出了开拓性的发掘。胡昌平(塔里木大学)考察了民国时期不同阶段新疆经济政策的调整和文学生产之间的联系;卓玛的(北京师范大学)考察了青海湟源经济繁荣和湟源新诗学形成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出版传媒之下的文化市场与文学生产之间的关系。中国文学之所以能完成现代转型,和以出版传媒为基础的文化市场的形成密不可分。现代出版传媒彻底改变了文学生产、流通、接受、传播的方式,使得文学创作作为一种现代职业成为可能。那么通过对文化传媒市场的考察探讨民国时期的经济运作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就是理解现代文学生产空间的必由之路。王琳(四川师范大学)从图书出版的角度透析晚清民初公案狭义小说得以兴起的生产体制以及作品自身的变迁,进而辨析了晚清民初时期小说创作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李直飞(四川大学)以早期《小说月报》为中心,探讨了其影响力中的经济因素、稿费收入影响下的文人心态的转型、广告宣传与作品传播;王永祥(四川大学)以“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为中心,考察了文学作品的商品属性与经典建构之间的关系;汤巧巧(西南民族大学)分析了泰东图书局与创造社之间小资本与大“创造”之间的博弈,认为民国出版业的民营性质,特别是民间资本对于现代文学的风格多样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与文学创作路向的转变。如果说人生境遇中的经济问题和作品流通的文化市场是现代社会中文学生产的必然遭遇,那么民国历史中经济波动的历史情境,则使经济凸现为文学创作和自身塑形无法绕开的问题。1929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危机将中国卷入全球经济的多重利益争夺中,由此而来的中国社会的剧烈分化使得文学叙述和文学想象出现了新的历史动向。从农村到城市,围绕经济利益的分配与调整,所形成的话语权争夺如何深度介入到文学自身的发展状况,就成为与会者探讨的核心话题。邬冬梅(绵阳师范学院)通过分析1929-1933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经济危机和此后的大萧条对民国经济的冲击,详细考察了民国经济危机与30年代经济题材小说的兴起。并分析了围绕经济叙事的左翼文学的兴起,以及社会性质大讨论中对作家写作潜在的导引。认为经济题材的小说丰富了左翼文学的题材与主题,促进了左翼小说的发展,但“经济破产――剥削反抗”的主题过于狭窄,限制了经济题材小说丰富的表现与长久的生命力;布小继(红河学院)则通过对民国政府应对危机的经济政策的历史考察,指出偏狭的阶级视角和历史事实之间强化与遮蔽的矛盾;颜同林(贵州师范大学)分析了三十年代经济叙事与现代左翼小说的偏至倾向;李哲(四川大学)通过对《春蚕》的个案分析,在经济、文本、历史三个维度上分析了经济叙事关涉的1930年代复杂的话语纠葛。任冬梅(北京师范大学)以1928年代之后农村经济大萧条为分析重点,对《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心理动向与对乡村的彻底背弃做了详实的史实分析。

篇13

古今中外,文学界对于文学批评的重视程度都随着时间的发展越来越高,而且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我们渐渐的发现,对于同样的作品,不同的国家对其的评价是不同的,也可以说文学批评受到各国文化差异的影响。每个国家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而这些文化背景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该国家的文学评论产生一定的影响。也正是存在差异的文化评论造成了文学评论的多样性。英美文化也是如此,存在着差异,对英美两国的文学评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下面是我对这一问题的简单认识。

关键词:

英美文化;文化差异;文学评论

一.文学评论的内涵

文学评论,顾名思义,评论文学。用专业的术语来讲,是应用文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对特定的文学内容,比如说文学作品,文学思想等进行探讨、研究等一系列文学性质的活动,以解释文学发展的内部规律,从而帮助相关的文学家进行文学创造,推动整个文学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英美文学的相关内容

英美文学是对英、美两国民间文化艺术的总称。同样的是两个现实生活的生动反应。我认为文学具有很强的表现能力和表述功能,而且英美两国的文化比较多元化,决定了其文学风格的多元化,戏剧、小说、诗歌等类型多样,各具特点:(1)英国文学的特点英国是一个临海国家,不仅气候极具海洋性,其文学也是如此,包容性十足,充满着浪漫主义的气息,再加上英国的经济、历史发展传统,在经历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之后,英国的文学由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开始转向写实主义,这是英国文学发展的一般趋势。(2)美国文学的特点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移民国家,建国的时间比较短,在19世纪之前,美国文学可以说是依附于英国文学,具有英国文学的一些特征,但是在19世纪末期之后,美国文学开始脱离英国文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多方面、平民化、自由化等。就像美国的社会一样充满着自由、民主的气息。

三.英美文学评论的内容

各国的文学评论各具特点,但是仍然是有规律可循的,需要注意三个问题,首先是文学伦理问题,这是要放在首位进行考虑的问题;其次是道德评论,这是进行文学评论的关键所在;最后是审美评论问题。具体到英美两国来说,文学评论与该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有着极大的关系,在女权主义、殖民主义等思想观念的影响下,文学评论研究文学和社会的关系,开创了文学研究的新方向。

四.英美文化差异对于英美文学的影响

(1)英美两国的语言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1.英国的语言英国文化历史悠久,民族文化发展时间较长,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就拿英国的官方语言:英文来讲,许多的文学评论家在对英国文学进行评论时,使用语言十分的谨慎,这既能说明文学评论家谨慎的态度,同时也更能说明英文的地位和重要性,可以说英文便是英国的象征,因此出于这样的态度,英国文学评论是相对拘谨的、缺乏新时期的创新与个性;

2.美国的语言美国官方使用的语言也是英文,但是却是美式英文,虽然说在本质上,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是就是美式英语的称谓便能很好的说明问题,美式英语是美国的创造,是美国争取独立的体现,众所周知美国发展历史比较短,而且是移民国家,文化发展多元化特征十分显著,在独立之后,美国在政治、历史等方面都没有历史遗留问题,可以说美国的民主革命是十分成功的,相应的在文学评论方面美国的文学评论就彰显个性和创新性。

(2)文化历史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人本主义是英美两国共同宣扬与崇拜的,但是英美两国的人本主义又存在着具体的差别:

1.人本主义是英国发展历史上很早便出现的,但是在文学评论领域人本主义是十分保守的,神权和禁欲主义依然处于主导地位,我认为这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的生动体现,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在文学领域的再现,莎士比亚是英国最为伟大的文学家,我认为没有之一,莎士比亚不仅影响了英国一代人,更影响了整个世界。他的作品可以说是英国文学创作的典型代表,对其作品进行研究之后发现,人文主义在其作品中有很多的体现。

2.相比英国的人本主义,美国就十分创新、独特。当然这和美国发展的历史是密不可分的,美国的独立是十分果断的,没有历史遗留问题,争取独立自由的观念理论深入人心,美国的人本主义十分的激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对人本主义的创新理解。在这基础上美国的文学评论就显得更加激进、创新。

五、小结:

篇14

关键词:

英美文化;文化差异;文学评论

一.文学评论的内涵

文学评论,顾名思义,评论文学。用专业的术语来讲,是应用文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对特定的文学内容,比如说文学作品,文学思想等进行探讨、研究等一系列文学性质的活动,以解释文学发展的内部规律,从而帮助相关的文学家进行文学创造,推动整个文学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英美文学的相关内容

英美文学是对英、美两国民间文化艺术的总称。同样的是两个现实生活的生动反应。我认为文学具有很强的表现能力和表述功能,而且英美两国的文化比较多元化,决定了其文学风格的多元化,戏剧、小说、诗歌等类型多样,各具特点:(1)英国文学的特点英国是一个临海国家,不仅气候极具海洋性,其文学也是如此,包容性十足,充满着浪漫主义的气息,再加上英国的经济、历史发展传统,在经历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之后,英国的文学由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开始转向写实主义,这是英国文学发展的一般趋势。(2)美国文学的特点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移民国家,建国的时间比较短,在19世纪之前,美国文学可以说是依附于英国文学,具有英国文学的一些特征,但是在19世纪末期之后,美国文学开始脱离英国文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多方面、平民化、自由化等。就像美国的社会一样充满着自由、民主的气息。

三.英美文学评论的内容

各国的文学评论各具特点,但是仍然是有规律可循的,需要注意三个问题,首先是文学伦理问题,这是要放在首位进行考虑的问题;其次是道德评论,这是进行文学评论的关键所在;最后是审美评论问题。具体到英美两国来说,文学评论与该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有着极大的关系,在女权主义、殖民主义等思想观念的影响下,文学评论研究文学和社会的关系,开创了文学研究的新方向。

四.英美文化差异对于英美文学的影响

(1)英美两国的语言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1.英国的语言英国文化历史悠久,民族文化发展时间较长,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就拿英国的官方语言:英文来讲,许多的文学评论家在对英国文学进行评论时,使用语言十分的谨慎,这既能说明文学评论家谨慎的态度,同时也更能说明英文的地位和重要性,可以说英文便是英国的象征,因此出于这样的态度,英国文学评论是相对拘谨的、缺乏新时期的创新与个性;

2.美国的语言美国官方使用的语言也是英文,但是却是美式英文,虽然说在本质上,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是就是美式英语的称谓便能很好的说明问题,美式英语是美国的创造,是美国争取独立的体现,众所周知美国发展历史比较短,而且是移民国家,文化发展多元化特征十分显着,在独立之后,美国在政治、历史等方面都没有历史遗留问题,可以说美国的民主革命是十分成功的,相应的在文学评论方面美国的文学评论就彰显个性和创新性。

(2)文化历史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人本主义是英美两国共同宣扬与崇拜的,但是英美两国的人本主义又存在着具体的差别:

1.人本主义是英国发展历史上很早便出现的,但是在文学评论领域人本主义是十分保守的,神权和禁欲主义依然处于主导地位,我认为这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的生动体现,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在文学领域的再现,莎士比亚是英国最为伟大的文学家,我认为没有之一,莎士比亚不仅影响了英国一代人,更影响了整个世界。他的作品可以说是英国文学创作的典型代表,对其作品进行研究之后发现,人文主义在其作品中有很多的体现。

2.相比英国的人本主义,美国就十分创新、独特。当然这和美国发展的历史是密不可分的,美国的独立是十分果断的,没有历史遗留问题,争取独立自由的观念理论深入人心,美国的人本主义十分的激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对人本主义的创新理解。在这基础上美国的文学评论就显得更加激进、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