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科研的社会效益范文

科研的社会效益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53:16

科研的社会效益

篇1

【关键词】科技馆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经营管理

科技馆是城市公共服务的基础区域,主要是通过向公众展示、讲解或培训等方式,完成对社会公众的科普活动,是推动社会公众的科学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科技馆的基本属性决定了科技馆是服务于社会公众的非营利公益机构。而为了衡量科技馆是否成功,可以通过对科技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其进行衡量。基于此,本文对科技馆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展开分析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一、科技馆的社会效益分析

根据科技馆的基本属性,得到科技馆是服务于社会公众的非营利公益机构,其社会效益是决定科技馆价值的重要体现。

(一)提高社会公众的科学素养

科技馆内部具有较多的展项,并通过相关参观、参与和讲座等内容,使得科技馆的参观人员能够切实的参与到科技馆中,从而将部分客观事实和自然现象,能够充分的展示在参观者的面前,使得参观者可以懂得些科学原理,培养观众的创造力。科普教育是全面提升国民的科学素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性工程。

(二)拉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普及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这个国家的生产力和文化发展的水平,决定着这个民族的创造力。要加快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步伐,归根到底依于人力资源素质的提升,尤其靠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科技馆通过其特有的科学技术传播方式,对培养社会公众科学思想和科学理念得到更新,进而使得社会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提升,对提升劳动者对先进设备等进行合理利用。进而有效的推动劳动的效率提升,进而积极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全面提升。

(三)展示科技前沿,推进科学技术的进步

科技馆展示科技前沿研究取得成果,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和应用前景,探计未来社会发展的重大科学和关键技术问题,介绍当前科技发展新形势和未来发展走向是为了让公众更好地理解推动科技发展、促进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并引发思想共鸣,增强科学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另外,借由科技馆的人才培养能力,激发青年人群对科学和创造的兴趣,为科学技术进步奠定基础。

(四)更好地传播科学精神

通过参与科技馆科学实验,其一培养青年执着的探索精神,科学家在自己的活动中总是既有方向和信心,又有锲而不舍的意志。其二严格精确的分析精神,科学不停留在定性描述层面上,确定性或精确性是科学的显著特征之一。其三敏锐的洞察精神,对偶然的科学现象有敏锐反应,深入探索背后的科学奥秘的专注精神。其四虚心的继承精神,科学活动有如阶梯式递进的攀登,科学成就在本质上是积累的结果,科学是继承性最旨的文化形态之一。其五怀疑精神,不盲目迷信已有的结论,敢于通过思考和实验提出自己的观点。其六创新精神,这是科学的生命,科学活动的灵魂。

二、科技馆的经济效益

科技馆在为社会做出资源共享的同时,也可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科技馆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使得科技馆经济效益的计算方式就存在差异,不能按照传统企业的经济效益计算方式,需要按照其具体的特点展开分析和理解。

(一)间接性

科技馆主要通过教育的方式,使得社会公众的生产能力得到提升,进而有效的带动社会生产效率的提升,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而在这一过程中,科技馆的间接经济效益可以得到实现。

(二)迟效性

科技馆的经济效益不能立刻得到显示,由于教育存在一段时间的,科技馆通过教育提高社会公众生产能力提升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不会立刻得到展示。故此,科技馆经济效益存在一定的延时性。

(三)长期性

由于科技馆是长期完成对社会公众的服务和教育工作,且教育和服务会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在得到间接的经济效益时,社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会始终持续进行,使得科技馆可以获得持续性的间接经济效益。另外,某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理念,均需要一定时间的沉淀,而掌握且利用这一科学成果也将为社会和科技馆带来长期的效益。

三、科技馆效益的提升措施

针对科技馆效益情况,科技馆需要不断寻求有效的效益提升途径,促使科技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够得到综合体验,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基础。

(一)丰富的科技馆活动

科技馆在日常管理中,可以通过丰富的科技馆活动,促使科技馆参观者可以得到体验式、参与式等培训活动。例如:科技馆采取构建兴趣实验班方式,以青少年为主要的培训和服务对象,使得青少年在具体参与兴趣班的同时,通过动手动脑,激发观众发散思维。激起观众的好奇心,引起探究与思考。

(二)多元化的服务理念

结合科技馆现有的条件,根据不同层次的参观者给予个性化的服务方式,例如,增加4D影院的影片,增加放影场次。在展开科普的同时,需要重视相关配套服务的构建,使得参观者在享受知识教育的同时,可以得到多元化的服务,进一步推动科技馆的教育职能的发射。

(三)人性化科技馆

为了提升科技馆的效益,科技馆需要对不同参观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模式,并建立在参观者为本的理念下,构建适宜的服务,合理对无障碍设施和老年设施进行应用。

四、结束语

通过分析科技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科技馆的基本情况,并选择适宜的提升科技馆效益提升方式,积极推动科技馆的功能性和服务性发挥,实现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参考文献

[1]陈江艳.科技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J].中外企业家, 2014(21):35-35.

[2]李永保.科技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J].科技风, 2011(10):9-9.

篇2

关键词科技立法 科技效益 效益优先

作者简介:王冬梅,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助教;曹大庆,山东青成律师事务所律师。

随着近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科技对经济和社会的巨大推动作用日渐凸显,于是,科技立法的步伐逐渐加快。科技立法是以调整科技社会关系为对象的,其目的在于对科学技术工作实行法治,促进科技领域秩序的建立,最终实现科技发展的效益最大化。“效益既应是立法的出发点,也应是它的归宿。”??

一、科技效益优先是科技立法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

如果说,传统的法律价值取向将公平正义作为法律的最高追求,那么,现代科技的立法则更加注重对科技效益的追求,这是由其调整对象的特殊性决定的。因为从科技的性质来看,科学技术是一种方法论意义上的工具和中介手段,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物质手段,本质属性在于其工具性,本身不具有任何阶级性,所以,它最直接反映的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科技立法是通过直接调整人与人间的社会关系,从而间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任何法律都是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的,科技立法也不例外。但科技立法所调整的是科技领域的社会关系,并且通过对社会关系的调整,进而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科技发展的关系。”??所以,科技的立法则应注重效益的立法追求。

科技立法具有促进发展、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直接性,这是由其使命或任务决定的。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整器,更确切地说,它是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器。经济分析法理学认为,任何法律现象都是以一定的经济关系为基础,所有的法律规范都有其经济根源,利益需求构成了立法的内在根据,其它立法如此,科技立法也强化这一诉求。

如果说一般的立法是通过对权利义务的设置对社会利益再调整,那么科技立法不仅具有这一功能,而且还具有通过促进效益来实现利益的直接性。这主要是因为科技立法不仅要执行确认和维护现存社会关系(科技社会关系)的职能,还要担负起促进科技发展的使命。所以说,一般立法是在“分配或调整”利益,而科技立法则更主要的是在“创造或产生”效益。这是由科技立法的使命或任务所决定的。

科技效益优先的价值取向,是由科技立法的本质所决定的。科技立法的本质就是国家开拓社会生产力的法律工具。科技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结构和成份,它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科技本身有极大的功利价值,这是其成为社会生产力的主要因素。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基于效益而产生的社会利益。科技效益是利益最大化的前提和保证,没有效益的保证就难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反之,为了追求效益,就必须发展科技,必须发展生产力。科技效益价值取向决定了“科技立法的本质就是国家开拓社会生产力的法律工具。”所以,我国的《科学技术进步法》开宗明义,第一条就明确规定,科技立法就是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推动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服务。这一立法宗旨,也反映了科技效益价值的立法导向。

二、科技效益优先在我国科技立法中的表现

科技效益优先的价值取向,在我国的科技立法中被强化到极其重要的地步。这一价值取向在法律条文中被现实地表现为对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鼓励”、“支持”、“扶持”、“促进”等激励手段是促进效益产生的有效手段。

我国的《科学技术进步法》是科技法律领域里的一部基本法,它显示出了对促进科技和经济发展的迫切“心情”,仅一部62条的法律,直接使用“鼓励”一词的条文多达14个,而间接带有鼓励词意的条文如“支持”、“扶持”、“促进”等就更多了,甚至在同一法条中连续或者重复使用这些词语。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拥有丰富的词源,为什么这部法律直接而又单一地频繁使用这类词语?这充分说明了该部法律的立法用意及其追求的价值取向。

根据法律规范后果的不同性质来划分,法律规范可分为鼓励性规范、保护性规范和制裁性规范。我国的《科技进步法》所采用的法律规范多为鼓励性规范和保护性规范,而极少使用制裁性规范,所以在法律条文的表述上“鼓励”字样就特别多。在立法原则上,表现为鼓励科学探索和技术创新,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鼓励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社会团体和科学技术工作者与国外科学技术界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在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表现为鼓励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鼓励企业建立和完善技术开发机构,鼓励企业与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联合和协作,鼓励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在高技术研究和高技术产业方面,鼓励和引导从事高技术产品开发、生产和经营的企业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管理制度,生产符合国际标准的高技术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推进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化;在研究开发机构方面,鼓励和引导从事技术开发的研究开发机构单独或者与企业事业组织联合开发技术成果,实行技术、工业、贸易或者技术、农业、贸易一体化经营,鼓励和引导科学技术咨询、科学技术信息服务和社会公益性的研究开发机构,逐步实行企业化经营或者有偿服务,鼓励社会力量自行创办研究开发机构,保障其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在科学技术工作者方面,鼓励在国外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回国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或者以其他形式为国家建设服务;在科学技术进步的保障措施方面,鼓励企业增加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的投入,鼓励国内国外的组织或者个人设立各类科学基金,资助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

解读《科技进步法》,不难发现,该部法律以法定的激励机制为手段,通过各种方式,促进科技的发展,最终为经济建设服务。效益导向是该部法律重要的价值取向。

该部法律的激励机制及其价值取向的宪法依据。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任何法律的制定必须以它为依据和指导,《科技进步法》的制定也不例外。因此,宪法中关于科学技术规定的基本原则就成了《科技进步法》的立法向导。《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有关科学的条文就多达18条,其中,第二十条明文规定,“国家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事业,普及科学和技术知识,奖励科学究成果和技术发明创造”。这就是《科技进步法》激励机制的宪法渊源;《宪法》第14条,将科学与经济、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充分支持了我国发展科学技术的新方针:科学技术必须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并把为经济建设服务当作自己的首要任务。这就是《科技进步法》效益优先价值取向的宪法渊源。

科技进步法的激励机制及其价值取向的现实原因。当前,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它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正如同志曾经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是当前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归根到底要靠科技的力量。”因此,发展科学技术成为解决经济建设中存在问题的迫切需要。

三、科技效益优先的必然要求

(一)最佳效益原则

确立科技效益优先的价值取向,要求科技立法要用最佳效益原则来解决科技立法中的其他价值冲突。

社会关系既是复杂的又是简单的。说其复杂是因为多元主体对同一利益的不同需求,说其简单是无非就是为了一个利益。而作为社会关系调整器的法律,不可能完全协调好所有的关系,它只能用最佳效益原则来解决立法中的其他价值冲突。

在科技立法的价值体系中,效益价值居于优先位阶,是配置社会资源的首要价值标准。这就是,立法体系这一总制度框架须以效益为优先价值来决定权利、权力等法律资源的配置;权利和义务的具体设定和落实,须以效益为优先价值来引导资源的个体配置;效益与公平冲突时,为了效益之价值目标,公平可以退居第二位,直至暂时作出必要的自我牺牲。??科技立法,效益和公平的法律价值取向只能是坚持效益优先,兼顾公平。效益原则是科技法律的最高原则。“最佳效益原则是解决价值冲突的核心原则。”??

(二)双重使命责任

确立效益优先的价值取向,要求科技立法不仅要担负起调整社会关系的一般法律职能,还要还担负起发展科技、促进社会生产力、提高效益的双重使命。

科技法律作为法律大家族中的一个部门法,固然有其特定的调整对象,但也具有一般法律的共性和作用。它通过对社会行为模式公开而又明确的预先规范设置,从而对社会关系加以确认、调节、整合、制裁、制约、组织和引导,避免了社会行为的盲目性、偶然性和不可预见性,排除影响效益的各种干扰和阻力,保障效益的提高。

但是,科技立法不仅要执行确认和维护现存的社会关系(科技社会关系)的职能,还要担负起促进科技发展的使命,更多地采取肯定、鼓励、奖励合法行为的方式来调整科技领域的社会关系。所以调动各种利于科技发展的积极因素、强化人们的合法行为、鼓励人们积极投身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成了科技立法的重要任务。

(三)最佳运行模式

确立效益优先的价值取向,要求科技立法更具有灵活的调整方法,创造出一套具有效益的最佳运行模式。

为了社会的有序发展,法律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为社会成员预设了一套行为模式,以其强制力为后盾,权威性地施行于整个社会。这易造成“秩序价值”降低社会运行的“效益价值”。而作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即科技,如果采取同样的法律运行模式和法律调整方法,就会失去其活力。因此,科技立法在运行模式和调整方法上应当与之区别开来。因为科技研究是科技人员从事的以探索和创新为目的的智力劳动,其任务就是探索未知世界的规律性,因而对科研劳动的进程和成果很难作出准确的预测,带有不确定性,甚至有的研究工作是没有实际效益的。因此要求各种科技法规,尤其是关于科研规划、科研方向的法规,应当以号召、鼓励和奖励为主。这一措施的独特之处,是科技研究的自身特点决定的。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提升,传统法律的阶级统治功能逐渐弱化,而现代法律的社会组织管理功能及推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逐渐强化。在这样的背景下,科技立法选择并确立科技效益优先的价值取向,也是时代的要求和必然。

篇3

高校科研经费绩效审计重点是对科研资金投入的经济性、管理的效率性和产出的效果性进行审计。

1.投入的经济性。高校科研经费投入的经济性审查,主要是对资金使用和物资利用情况进行审查。其一,审查是否节约使用资金,包括资金使用是否事先编制预算,预算是否合理;资金使用是否严格按照预算执行,有无擅自扩大开支情况;资金使用是否严格执行授权审核制度,有无授权不当或虚假开支情况。其二,审查是否合理利用物资,包括物资采购是否符合规定的程序,手续是否齐全;对财产物资是否具备健全的管理制度,有无滥用、毁损或丢失等情况;物资是否充分利用,有无采购的物资长期闲置情况。

2.管理的效率性。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效率性审查,主要是对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进行审查。其一,审查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包括是否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是否完善科研经费转拨、项目结余管理制度;是否建立科研经费绩效考核制度。其二,审查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是否有效执行,包括是否设立相应的管理部门、岗位;是否具备真实、完备的科研经费使用原始单据。

3.产出的效果性。高校科研活动产出的效果性审查,主要是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对科研经费使用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审查。其一,审查科研项目按期完成情况,如按期完成数量。其二,审查科研成果质量,如科研成果获奖情况、应用情况。

高校科研经费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建立的原则

1.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原则。高校科研活动以其自身的独特性,其绩效大量体现在社会效益上,很难用客观性指标进行计量。所以,在绩效评价指标设计上需注重主观与客观相结合,但应以客观为主。这就要求我们:一是评价时要有客观依据,不可随意估测;二是评价时,若能用定量分析的,尽量用定量分析。

2.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原则。高校作为非营利性组织,更应关注社会效益的取得。科研活动作为高校最重要的业务之一,相应地应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因此,在绩效评价指标设计上要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更加注重社会效益。

3.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结合原则。由于科研活动的特殊性,其绩效很多体现在未来。若仅以短期效益作为评价指标,容易导致一些急功近利的形象工程,不利于科研活动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在绩效评价指标设计上要统筹兼顾,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结合,避免急功近利现象,促进科研活动健康发展。

评价科研经费绩效的主要指标

科研经费绩效评价指标的建立是高校科研经费绩效审计的关键,绩效审计作为对业务活动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审计,其指标设计也应从这三个方面展开。

1.衡量科研经费经济性的指标。科研经费结余率:反映高校特定期间科研经费使用的节约程度的指标。计算公式:科研经费结余率=(1-科研经费支出总额/科研经费总投入)×100%。科研物资使用率:反映高校科研活动所购物资利用情况的指标。计算公式:科研物资使用效率=实际使用时数/可充分使用时数×100%。科研物资完好率:反映高校科研活动所购物资管理情况的指标。计算公式:科研物资完好率=现存物资价值/物资价值总额×100%。

2.衡量科研经费效率性的指标。有效资金率:反映高校特定期间内科研经费耗费与成果积累的关系,说明资金的有效使用程度。计算公式:有效资金率=科研成果累计总费用/科研经费支出总额×100%。管理制度健全性:反映科研活动管理制度健全程度。制度执行有效性:反映科研活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篇4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和谐会计;会计理论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21. 007

[中图分类号] F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1- 0012- 03

1 引 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各项事业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报告明确要求,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科学发展观对会计工作和理论研究具有战略指导作用和深刻影响。《财会通讯》编辑部(2007)提出了建立科学发展观下的会计体系。胡春晖、郑汝昌(2007)根据科学发展观,通过对竞争实质的分析提出人本会计学的概念,以哲学思想为基础,确立了人本会计学研究框架。王晓东、田利军、高建立(2009)认为,会计学在发展过程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现代会计学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会计理论中存在与科学发展观内在一致的理论,本文对会计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进行探讨。

2 科学发展观要求建设和谐会计

党的十七大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和谐会计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一经提出就成为会计理论研究和工作的一面伟大旗帜。和谐会计应该是理想和多元的会计,合作和宽容的会计,秩序和法治的会计,公平和诚信的会计,可持续发展的会计(张连起,2005)。和谐会计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发展需要和谐会计,要与时俱进建设和谐会计,和谐创新发展会计事业(于玉林,2006)。维护社会公平和协调利益关系需要和谐会计,经济方面平等的竞争机会,社会资源的平等利用权利、收入分配的平等都离不开会计的支撑,失去了公平与正义就会导致社会的不和谐以及矛盾的激化(许学科,2006)。和谐会计的价值取向就是会计的公正性,会计的公正性能逐步遏制和消灭社会不公正的现象(马元驹,2006)。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与和谐会计之间存在内在的一致性。笔者认为,科学发展观为会计工作和理论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研究理念、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指导。会计工作和理论研究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结果一定会是和谐会计。和谐会计构建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联结点在于会计职能的有效发挥(宗国恩,2007)。会计在发挥自身职能的时候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更好地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

3 坚持以人为本,需要加强人力资源会计研究

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泛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坚持以人为本首先要求明确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人力资源会计是在运用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原理基础上,与人力资源管理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所形成的一类专门会计学科,是对组织的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的一种程序和方法。人力资源会计把人作为有价值的组织资源,目的在于用人力资源创造能力来反映组织现有人力资源的质量状况,为企业管理当局和外部利害关系集团提供完整的决策信息。一部分研究在继承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并对人力资源价值会计进行改造的基础上提出劳动者权益会计。劳动者权益会计在承认人力资源是有价值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出人以劳动者的身份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人对企业的贡献高于其他任何物质资源,所以他们应该同物质资源的所有者一样享有对企业剩余价值的分配权。可见,人力资源会计的内容体现了“以人为本”,体现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需要加强人力资源会计研究。

4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环境会计研究

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进入21世纪后,环境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更广泛的关注。为保护自然与环境,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支出和环境赔偿责任越来越大。2013年1月9日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近10天陷入严重的雾霾和污染天气中,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是对环境会计的再次呼唤。环境会计又称绿色会计,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开发的成本费用,同时对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与报告,从而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环境会计通过充分强调环境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并赋以价值和价格,对其损耗予以补偿,从而使企业的责任向社会延伸,迫使企业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考虑,真正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会计的基本目标是:用会计来计量、反映和控制社会环境资源,改善社会的环境与资源问题,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最优化。基于对环境宏观管理的要求,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和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尽量提高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环境会计的具体目标是: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对自然资源的价值、自然资源的耗费、环境保护的支出、改善资源环境所带来的收益等进行确认和计量,为政府环保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投资者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企业环境目标、环境政策和规划等有关信息。为相关主体提供环境会计信息的最终目标是控制与协调经济效益与环境资源的关系,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最优化,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可见,环境会计的内容和目标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环境会计研究。

5 坚持统筹兼顾,需要加强社会责任会计研究

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社会责任会计是会计在社会学、政治科学和经济学等社会科学中的应用(戴维·F·林诺维斯,1968)。社会责任会计内涵的研究可归纳如下:

社会责任会计是整理、衡量和分析政府及企业行为所引起的社会和经济结果。它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上的内容。在微观领域中,它的目的是衡量和报告各公司组织行为对社会的影响。企业经济活动对社会的影响主要包括对环境的影响和对职工以及社区的影响。在宏观领域中,它的目的是衡量和披露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业绩。社会责任会计将社会责任同会计学有机结合,对企业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加以计量和报告,其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社会责任会计将企业行为置于社会监督之下,对企业创造的巨额财富与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权衡,使企业在追逐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可见,社会责任会计体现了“统筹兼顾”思想,统筹了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坚持统筹兼顾,需要加强社会责任会计研究。

6 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与会计理论研究的关系如图1所示。

传统会计是指以历史成本作为资产计价依据的实务。由于它在西方国家沿用已久,所以称为传统会计。传统会计的特点表现在以历史成本对资产计价,强调收益的计量、成本归属和流转观念,所履行的主要是对投资者的会计责任,特别是资产的经营职责,即投资的结果。传统会计是会计发展的基础,会计的发展和创新源于传统会计基本职能在相关领域的拓展和深入应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要求会计不断创新,不仅仅要求会计提供与企业直接相关的会计信息,还要求提供与企业间接相关、与环境相关、与社会相关等多方面的会计信息与非会计信息。党的十报告明确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则必须加强人力资源会计、环境会计和社会责任会计的实践。由于涉及的利益关系复杂,这些理论内容在我国执行乏力,严重制约了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效果,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与科学发展观紧密相关的会计理论在我国的实践已经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主要参考文献

[1]《财会通讯》编辑部.科学发展观下的会计体系[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7(11).

[2]胡春晖,郑汝昌.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人本会计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2).

[3]王晓东,田利军,高建立.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现代会计学构建[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9(6).

[4]徐国君,胡春晖,孙玉甫.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5]周守华,陶春华.环境会计:理论综述与启示[J].会计研究,2012(2).

篇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促使各行各业不断进行体制改革,科研机构已经从行政事业型转制成企业股份制或中介机构。随着中国加人WTO,企业管理和经济运作方式都要与世界接轨。所有这些都对转制后的科研机构的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档案工作作为科技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理应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科技档案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与发展

市场经济把科技、信息、人才、劳务等都推向了市场,科技档案工作虽然是一项服务性工作,但它能够参与经济活动并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相关科技档案内容,必然要影响到科技档案工作的建立、发展和完善;科技档案工作的规模、质量、管理、人才、设施、手段等资源配置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市场经济是以竞争为原则,竞争的基础是质量和诚信。有质量和诚信保证才能从中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竞争可以推动科技档案工作的发展,科技档案用自己的投人和质量,得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它的社会效益越高,经济效益也越高,说明质量越好,市场才会欢迎你。科技档案工作应当积极面对市场经济的实力,努力探索工作的新路子,认真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情况新问题,解放思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用市场促进科技档案工作的发展。

二、科技档案工作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

1.改变观念,为市场经济服务管理档案工作的人员,要通过学习,增强科技档案工作服务于市场经济的观念。搞活市场经济,科技档案部门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增强市场意识,主动面向市场是科技档案工作都面临的新问题。因此,科技档案工作者要投人更多的力量,调查、探索市场经济对科技档案工作要求的意向,更好地把握市场,熟悉市场,适应市场,更好地为市场经济服务。2.充分利用科技档案,促进生产力发展努力搞好科技档案的收集、整理、汇编等工作,提供人们发展生产力所需要的各方面信息,把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成生产力,为社会创造效益。3.科技档案工作要适应企业改革在经济活动中,科研机构由行政管理型转向企业经营型,转制后的科研机构对科技档案提出了新的要求。科研市场化的取向,要求科技档案向高效益服务方向发展。科研改革的主体化,要求科技档案向效益化方向发展。抓好企业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环节,科技档案工作必须适应这一要求。4.加大开发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力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大量的信息,科技档案是重要的信息资源。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必须深人开发科技档案信息资源,让死档案变成活信息,为市场经济服务。要善于不断总结,勇于探索,变等、靠为想、闯、干,开创科技档案工作的新局面。

篇6

关键词:高等教育社会性产品、高等教育社会性成本、高等教育社会性效益

高等教育产品是介于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之间的一种商品,因而分析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因当考虑两个方面:高校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当前对高校自身的经济效益分析的相关文献较多,而对社会经济效益讨论较少。本文试图从社会角度出发,对高等教育系统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高等教育产业属性

1992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对产业类别进行了划分,确定教育为具有先导性、基础性的第三产业。相对来说,高等教育比其他教育更具有产业特征。这是因为:高等学校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三大职能,正在从社会经济活动的边缘走向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和选择性教育,高等教育服务提供的是准公共产品,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和利益独占性;高等教育培育的合格毕业生面临较大的社会需求,并且由其专业(产品类型)、毕业院校(产品等级)决定其需求状况。

既然高等教育具有产业属性,那么教育产品是什么呢?对此,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的最终产品是合格毕业生,如美国学者舒尔茨认为,应将学校看作生产不同学历层次学生的工厂,那么最高学历拥有者是学校的最终产成品,其他学历拥有者是半成品(相对于产成品来说依然是在产品)。也有学者认为这种说法不合理,如我国学者袁连生认为“合格毕业生”不是完全由学校“生产”的,而是学校、家庭、受教育者个人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才是学校的最终产品。

上述两种教育产品观点都具有各自的合理性,只是基于考察的范围不同,教育产品消费对象的界定不同,因而存在观点上的差异。由于高等教育具有个人和社会双重受益的特征,社会与个人及家庭是高等教育的两大需求主体。对个人及家庭而言,高等教育的产品是教育服务,而对于社会而言,高等教育产品则是合格毕业生、科技服务和科技成果。事实上,两种高等教育产品之间存在内在的价值转化关系。通过高校教师的传授和校园环境的熏陶,教学服务这种产品被学生“消费”并加以吸收,达到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从而实现产品之间的价值转化。从这种关系来说,教学服务是高等教育的中间产品,合格毕业生和科技成果是高等教育的最终产品。本文研究正是建立在合格毕业生和科技服务与成果等社会性产品的基础之上。

高等教育社会性成本

当前,高等教育成本研究主要集中于其狭义概念上,即对高校教育成本的研究。事实上,高等教育成本的内涵远不止于此,还包括除此之外的其它社会性成本。可以对高等教育的社会性成本作如下界定:高等教育社会性成本是指社会(包括国家、个人、以及其他单位)为高等教育所提供的所有资源的总投入,以及为此而承担的机会成本。具体包括:政府财政拨款、社会捐赠、学生学习与生活成本、以及教育机会成本。

从上述概念可以看出,高等教育社会性成本是由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组成。直接成本是指直接用于教育活动的那部分支出,包括政府财政拨款、社会捐赠和学生学习与生活成本。其中,国家财政拨款占据主要部分。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教育的规模逐渐加大,在财政拨款增加有限的情况下,社会捐赠和学生承担的个人成本所占的比重就越来越大。

间接成本是间接用于教育活动的那部分支出,在此指教育机会成本那部分内容,包含公共机会成本和个人机会成本两个方面。公共机会成本是指教育公共资金用于教育而损失的收益,个人机会成本是指学生因学习而未能参加工作带来的机会损失。

高等教育社会性收益

高等教育的收益,就其效益的领域分类来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经济效益,一个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是以高校的企业性质为前提,对高校的经营状况所做出的评价。社会效益是从社会的立场出发,评价高校的教育对社会做出的贡献。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以各自领域的产品为基础。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对合格毕业生就业的个人收入、科研经费和科研成果转让价格等几个方面来考虑其社会性收益。

个人收入反映的社会性收益。大学生毕业后,需要通过人才市场找到工作。假设人才市场非常健全,信息发达灵敏,人才供求符合商品价值规律。按照等价交换原理,大学毕业生的价值(即能为社会创造的价值)与其工作取得的收入应相等。同时,由于高等教育是一个将半成品(高中毕业生)加工为产成品(高校合格毕业生)的过程,因此,与高等教育相关的个人收益应当等于大学毕业生收入与同等工龄的高中毕业生收入的差额。由于个人收益与社会价值相对应,该差额也就是高等教育社会性收益的一部分。

科研带来的社会性收益。从社会角度看,高等教育产品主要是指合格毕业生。但由于高等教育为科学研究奠定了人才和场所等重要基础,科研服务、科研成果等高等教育的副产品相应而出。同样按照等价交换原理,科研服务与科研成果的价值与其所获得的支付相等。科研服务的价值通过科研经费反映出来,科研成果通过其转让成果反映出来,二者共同构成了社会性收益的另一部分。

量化高等教育社会性成本效益

对成本效益的分析最终需要对其量化才具有现实意义。从当前国内研究来看,一些学者从投资的角度对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如柯佑祥对民办高等教育投资的合理回报分析,宋之杰等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投资回报研究等。另一些学者从其它角度对高等教育的效益进行了探讨,如陈东有对地方高等教育收益的若干问题的探讨,赵海利则利用了高等教育个人成本和个人收益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

然而,由于高等教育外溢性特征很强,社会可能为其担负较多的潜在性成本或者获得较多的外在性收益,要想准确核算其全部成本效益(包括潜在性成本和效益)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从微观经济学角度出发,把学校当作合格毕业生等产品的加工厂,并以与其产品相关的显性成本与收益为指标,则高等教育社会性成本效益的量化就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社会性成本的量化。如上述分析,社会性成本包括政府财政拨款、社会捐赠、学生学习与生活成本和教育机会成本。量化时,财政拨款与社会捐款直接以其数额为准,社会捐物以其捐赠时间的物价为准,必要时可提请评估。而学生学习与生活成本则需要运用数理统计的相关方法进行调查和分析,抽取一部分学生作为样本,测算出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平均成本,然后乘以该高校的学生总数,得到该高校教育的个人成本总数。将上述三个部分加以总计,便得到高等教育的社会性直接成本。

对于两部分间接成本的计算,要根据其引起的原因分别进行。公共机会成本可通过社会性直接成本总额与当时银行贷款利率的乘积计算,个人机会成本则按照高中毕业生的平均收入乘以高校学生总数得出。

篇7

关键词:社科成果;成果转化;激励

近年, 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工作日益受到政府、企业及理论界的重视, 对其进行研究、探讨的文章与专著大量涌现。然而, 如果稍加留意, 就会发现这些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的论著, 大都在研究自然科学的“硬”成果转化问题, 却极少有探讨社会科学“ 软”成果之推广应用者。正是由于我们主观上的疏忽, 也由于社会科学成果的“软”性所然, 导致大量社科成果, 尤其是各级政府投入大量社科基金所支持的重要、重点甚至重大科研成果, 仅仅作为“样品” 而束之高阁, 没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这的确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和损失。如果我们通过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找出原因与症结, 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对策, 使大量社科成果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定能得到提高。

1 社科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1.1 社科成果转化意识淡薄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发现,对于问题“您是否认为您带领学生所做的课题/项目有转化为企业生产力的可能”,有50%的人回答“否”;对于问题“您对成果转化工作的态度?”共有5个选项:①迫切希望能将研究成果转化生产,并且会努力寻找产学研合作机会;②希望可以实现研究成果转化,有合作机会更好,并不急于转化;③忙于教学研究工作,暂无时间考虑科技成果转化,以后再考虑;④忙于教学研究工作,从未想过需要进行成果转化工作;⑤如果有机会,也不会考虑研究成果转化工作。从统计上看,有43%的人希望可以实现研究成果转化,有合作机会更好,并不急于转化。这说明社科成果转化的主体对于成果转化的愿望并不强烈,缺少转化意识。

1.2 社科成果监管力度不够

部分科研人员为了获取各个级别的资助,将相同或相似的研究内容重复申报各类项目。申请了省部级项目以后,将申请书稍作修改,甚至不做任何修改直接申请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这些部门的项目。项目批准以后,研究人员研究同一个课题却获得了多方资助。从资源稀缺性来讲,获得了多个课题资助的研究人员占用了没有申请到课题的科研人员的资源,一方面造成了资源重复资助,另一方面没不利于形成社科成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效果。因此,对于社科成果而言,监管力度不够甚至缺乏这方面的监管,使得社科成果质量难以保证,更何谈成果转化。

1.3 社科成果需求供给渠道不够畅通

在收回的问卷中,60%没有技术成果转化途径,40%有技术成果转化途径的人员中有高达74%的人选择了“依靠个人人脉联系企业”,以及83%的人选择了“熟人介绍”,而选择校内科技成果转化部门的人微乎其微。从这方面来看,社科成果转化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成果转化的相关法规和政策保护,但对于成果供需双方的信息平台建设,尤其是社科成果的信息平台建设教委滞后,人才信息库建设仅仅停留在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或地方性相关部门内部,对于社会上有相关需求的企业或个人而言,难以获得这方面的信息。反之,企业或个体等社会上的实际需求也缺乏信息平台吸引科研人员为其提供相关的服务。

1.4 社科成果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我国社科成果还没有走出重理论轻应用的固有思维,高校科研项目及成果产生的主要程序为申请项目、项目评审、项目立项、划拨经费、开展研究、结项鉴定、发表成果、成果鉴定、成果转化等环节。其中成果转化是科研活动的最终目标也是体现成果水平的重要环节。通常情况下,评价大多数是通过专家撰写评语或者打分的方式,而社科成果水平的高低往往只有通过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才能得到具体的体现,被政府部门采纳的政策建议固然重要,但是不能保证所有的社科成果都能呈送到政府领导手中且被采纳。在这种情况下,研究人员所形成的成果缺少实践中的检验及应用,便造成大量的科研成果闲置,闲置的成果越多,越容易造成社科成果缺少应用价值的误导,致使社科成果水平越发的参差不齐,更不利于成果的转化。

2 影响社科成果转化的障碍因素

2.1 社科成果转化的观念不强

长期以来,高校的科研评价指标以科研项目级别与数量、科研成果水平与数量等构成,很少有高校以科技成果转化的成效作为评价标准。在财经类院校中,高校教师在职称评定、科研表彰、年终社科统计时较少考核成果转化这项指标,因发表数量、科研成果获奖数量和等级等量化指标对高校科研人员进行业绩考核。在这一政策驱使下,高校教师和研究人员将主要精力放在和著作,一旦课题有了进展就忙于申请结项和评奖,并以此作为晋级晋升的基础。他们很少去考虑成果可行性、实用性,更谈不上进行市场调研。可见,现行的政策体制不利于调动科研人员进行科技成果转换的积极性,因而影响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进程。

2.2 缺乏社科成果转化的相关激励机制

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政府,其用于社科成果转化的财政支出有限,国家一揽子包起来的评价奖励办法导致评奖面过大,评价体系的权威性和有效性都大打折扣,因而激励作用并不显著。此外,科研成果的评价体现不出其具有多大的“市场价值”。由于评价体系中企业、消费者、市场测评等方面的缺少主动性和发言权,致使评价标准局限于科技成果的技术价值,这样就对科技成果转化产生直接的影响。

篇8

关键词:绩效;财政支出;财政科技支出

引言

财政科技支出由于其支出活动的特性,其绩效内涵与企业绩效有许多不同之处。要进行有效的财政科技支出绩效评价,有必要对财政科技支出绩效的内涵进行界定。本文通过分析财政支出活动的特性和科技活动的特点,试图对财政科技支出绩效的内涵作出一个明确的界定。

中国学者对财政科技支出绩效进行了一些研究。袁志明、虞锡君(2004)认为,反映绩效的内容应该包括项目技术成效、管理业绩、直接效益、间接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多个方面[1]。陈丽佳、卢进(2005)将财政科技三项费用的绩效界定为目标绩效、组织绩效、政府绩效、社会绩效四个方面[2]。谢虹(2007)将财政科技支出绩效界定为财政支出合理性、直接经济效益、间接效益和社会效益、潜在效益四个方面[3]。张衡等(2008)分析了财政科技支出绩效的特征,认为其特征包括:差异性和多样性,不同的科技计划绩效不同;不确定性,即科技研发可能会失败;外溢性,科技项目会带来间接的社会、经济效益[4]。胡兴旺、曹武军(2008)将财政科技支出绩效的特点总结为:公共性,即财政科技支出应以满足全社会科技进步的共同需要;间接性,包括财政科技支出的带动效应、服务效应和持续效应;时滞性,指科研项目立项到产出稳定时的时间范围[5]。从以上的综述可以看出,中国对财政科技支出绩效内涵的界定还十分零散,且带有一些随意性,并没有一套完整的内涵体系。

一、绩效

绩效一词是来源于西方管理学的概念,其英文单词为“performance”,对绩效较为常用的解释是业绩、成效。管理学的绩效可以划分为人力绩效和组织绩效两个层面。人力绩效衡量的是企业员工的工作表现。目前对于人力绩效主要有两种观点,即结果观和过程观。绩效的内涵为“三效”,即效果、效率和效益。效果指的是完成任务的数量和质量,以及目标的完成程度,是否取得了成果,成果的质量如何;效率指的是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即用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产出;效益则是指所取得的成果所带来的利益,包括经济利益、物质利益、精神利益等。组织绩效的内涵表现为效果、效率和协调。效果指的是企业是否实现盈利,是否达到财务目标。效率指的是企业的盈利是否最大化,是否最有效地利用资源获得最多盈利。协调指的是企业是否兼顾了各方面的利益,如完成战略任务、满足顾客需求、提高员工表现等。

二、财政支出绩效

1.财政支出的特性。正如美国学者bates和halton[6]指出的,“绩效是一个多维的构成,观察和测量的角度不同,其结果也会不同。”从不同学科的视角出发认识绩效就会得出不同的解释。政府活动具有其自身的特性,财政支出活动是政府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与政府活动相同的特性。财政支出活动的特性包括:(1)公共服务性。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主要活动是提供公共产品,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其根本目的就是为社会公众服务。(2)非营利性。政府活动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其所提供的公共产品通常都是无偿的,政府并没有从中获得报酬。(3)力行节约性。政府活动资金的来源是社会公众的税收,财政资金的浪费就是对社会公众资源的浪费,这种浪费是不允许的。财政支出活动的特性要求财政支出绩效具有与管理学绩效不同的内涵。首先,公共服务性表明财政支出活动是为社会公众带来利益的,而不是为了政府获得利益。这就要求财政支出绩效应含有社会性的效益内容,即财政支出活动使社会公众获得的各种利益,但不应含有政府获得利益的内容。其次,非营利性表明财政支出活动没有盈利的考量,这要求财政支出绩效中不应含有政府盈利的内容。最后,力行节约性要求财政支出绩效中应含有效率的内容,但并不是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利润的盈利效率,而是以尽量少的投入取得预定的成效。

2.财政支出绩效的“3e模型”。西方发达国家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了财政支出绩效的“3e模型”[7],即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有效性(effectiveness)。经济性是指对于政府活动应使用最少数量的财政资金,用最少的资金获得尽可能多的资源。效率性指的是资源投入量和成果产出量的关系,包括以最少的资源投入量取得一定的成果产出量或者以一定的资源投入量获得最大的成果产出量。有效性则是指政府活动目标的实现程度,是否有效地解决了目标问题。

3.财政支出绩效的内涵。借鉴3e模型和管理学的绩效内涵,并结合财政支出活动的特性对绩效内涵的要求,本文认为,财政支出绩效的内涵应包括效果、经济、效率和效益四个方面的内容。效果指的是财政投入的既定目标的实现程度,即是否取得了预定的成果,成果的质量如何等。经济指的是财政支出的花费是否最少,财政资源的配置是否合理。效率指的是资源投入量和成果产出量的关系,财政支出是否以最少的资源投入量取得一定的成果产出量或者以一定的资源投入量获得最大的成果产出量。效益则是指财政支出取得的成果为社会公众所带来的利益,包括直接的活动效益和间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其中,效果与效益的区别在于,效果是对财政支出项目本身而言,而效益是对项目之外的影响的衡量。

三、财政科技支出绩效

由于政府活动范围广泛,活动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政府活动具有不同的特点,某些活动的特点会使得其财政支出绩效的内涵的各个方面重要性有所不同,因此不同种类的政府活动的财政支出绩效内涵有所差别。比如效率性重要的活动应侧重绩效的效率方面,效益性重要的活动则应侧重绩效的效益方面。财政科技活动有其自身的特点,财政科技支出绩效的内涵也有相应的侧重点。

1.科技活动的特点。科技活动包括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简称为r&d活动)、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和科技服务活动三类活动。科技活动属于社会生产活动中的一种,具有其自身的特点。(1)探索性和创新性。r&d活动是对知识的未知领域进行研究,对于所能得到的成果事先是无法完全预知的,r&d活动的探索性决定了其活动成果的创新性。创新性是r&d活动区别于其他社会生产活动的最根本特点,也是衡量r&d活动成果价值大小的最重要标准。(2)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这也是只就r&d活动而言的。r&d活动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果是难以确定的,r&d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事先没有预料到的情况。r&d活动的不确定性意味着对r&d活动进行投入是充满风险的。(3)正外部性。不论是r&d活动还是非r&d活动都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科技活动的成果不仅能使成果所有人获利,也能使整个社会都受益。r&d活动提供新的知识,增加社会的知识总量,提高社会科技水平。

2.财政科技支出绩效内涵。财政科技支出是财政支出的一个组成部分,财政科技支出绩效的内涵即是财政支出绩效的内涵,而科技活动的特点影响财政科技支出绩效内涵的四个方面的重要性。根据科技活动的特点可以将其划分为r&d活动和非r&d活动两类,两类科技活动所对应的财政科技支出的绩效内涵有所不同。r&d活动具有探索性和创新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以及正外部性三个特点。衡量r&d活动成果的创新性属于绩效内涵中效果方面的内容,由于创新性对于r&d活动的重要性,其突出了对r&d活动效果衡量的重要性。r&d活动过程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则使得对其效率性和经济性的衡量显得意义不大。r&d活动具有正外部性,必要对r&d活动的科技效益进行衡量,不过正外部性是只对科技知识和科技水平而言的,对于经济、环境等则没有正外部性。综上所述,r&d活动的财政科技支出绩效应该首先侧重于效果方面,其次侧重于效益方面,经济和效率两方面则不是侧重点。非r&d活动只有正外部性一个特点,这表明对于非r&d活动的衡量应突出效益方面的内容。非r&d活动的正外部性不仅在于科技方面,还涉及到经济、环境等,如提高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减少环境污染等,在衡量效益时不仅要关注直接的科技效益,也要关注间接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等。非r&d活动不具有不确定性,效率和经济的标准都是可以确定的,对其经济性和效率性的衡量是十分必要的。非r&d活动也不具有创新性,对其效果的衡量就不如r&d活动那么重要。综上所述,非r&d活动的财政科技支出绩效应侧重于效益方面,对于效果、经济和效率则只赋予一般的重要性。

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财政支出活动的特性和科技活动的特点,界定财政支出绩效的内涵,并明确财政科技支出绩效的内涵。本文得出两点结论:(1)财政支出绩效的内涵包含效果、经济、效率和效益四个方面。(2)财政科技支出绩效内涵的四个方面的权重有所不同。r&d活动的财政科技支出绩效应侧重于效果和效益两个方面;而非r&d活动的财政科技支出绩效应侧重于效益方面。

参考文献:

[1]袁志明,虞锡君.财政科技投入绩效的内涵及评估实证分析[j].浙江统计,2004,(1):20-22.

[2]陈丽佳,卢进.科技三项费用投入绩效的内涵及特点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5,(5):112-114.

[3]谢虹.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科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4):12-16.

[4]张衡,卢进,王亚萍,赵行旺.财政科技支出绩效评价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7):101-102.

[5]胡兴旺,曹武军.财政科技支出绩效管理模式研究[j].中州学刊,2008,(1):83-88.

篇9

关键词:民族高等教育;教育目标;发展战略;发展道路;选择

民族高等教育是以“两个面向”为主要特征的,即面向少数民族,面向少数民族地区。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教育对象主要来自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二是教育的目标主要是为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服务。民族高等教育必须始终坚持“两个面向”,配合党中央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少数民族及地区不断输送大批建设人才,为推动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与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当前,民族高等教育与其他处在市场中的高等教育一样,都面临着选择与供给、优势与劣势、发展与淘汰等一系列问题。对于在全国高等教育事业中相对处于劣势的民族高等教育来说,要想继续生存下去并求得更大发展,必须在教育目标、发展战略、发展道路等方面做出正确的选择。

一、民族高等教育的目标选择

民族高等教育是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它与其他高等教育之间有共性,也有个性。从目标选择上看,共同的目标就是通过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特殊的目标则是根据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具体需要培养实用人才。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面向新的世纪,民族高等教育必须加快素质教育的推进速度,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教育的共性出发,要为社会培养普通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从教育的个性出发,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特殊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是目前民族高等教育所承担的双重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做到:

一是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的基本导向。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教育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应表现在知识技能、体质、社会关系等方面,而且应该体现在人的精神面貌、思想道德等方面。没有精神文明的发展,没有健康的人格,人的发展就可能是畸形的〔1〕。由此,教育就不仅仅是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育他们怎样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对于民族高等教育来说,就是要培养既掌握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普遍的知识和技能,又要掌握民族地区发展所需要的特殊的知识和技能;既要有知识,又要有良好的道德风貌,有健康的体魄;既要有专业才能,又要有处理各种复杂关系能力的人才。

二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构建教育目标体系。在教育目标上,许多教育与心理学家根据他们对人类素质结构的理解,构建了各具特色的教育目标体系。比如,美国教育家查尔斯提出,要把人类社会生活指标化,据此确定教育活动的具体目标。教育家布卢姆提出将教育目标分解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心理学家加涅以其学习理论为基础提出运动技能、言语信息、指挥技能、认知策略、行为态度等教育目标。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则将教育目标分为教养目标、教育目标、发展目标等3类。〔2〕这些分类学说反映了人类对自身素质结构的探索和追求,对于我们构建民族高等教育的目标体系是大有裨益的。根据我国公民目前的素质状况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我认为,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目标体系主要包括知识技能、道德情感;法律意识、运动技能、民族情感、关系调处等6个方面。通过这6个方面的教育熏陶,教育对象的素质必将得到全面提高。

三是要把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目标体系制度化。推行素质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而不是一种短期的目标取向。决不能因决策者的更替而改变,更不能受功利的诱惑而放弃。必须把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要求制度化,作为教育发展的长期目标持久地贯彻下去。

二、民族高等教育的战略选择

民族高等教育的战略选择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是教育与科研齐头并进,共同发展;二是规模、效益和质量全面提高。

1.教育与科研齐头并进。教育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办好民族教育不仅要从教育本身入手,也要着力于科学研究。科研工作是提高教育者水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直接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重要内容。不能想象,一个缺乏科研能力的教育工作者,能在教育过程中反映当今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新成果,能够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民族高等教育必须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工作,做到教育与科研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自然应该包含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一项。就是说,不仅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科研能力,教育的对象也应该具有这种能力。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从信息论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中可以得到有益的启示。

信息论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把系统(整体)的运动过程当作信息的输入、传递和转换过程来研究。它是通过信息输入、信息加工处理相信息反馈等主要步骤,构成一个有序的科学研究过程的信息流程(如下图所示)。通过对信息流程的分析和处理,来揭示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以实现科学研究的任务〔3〕。

这一流程图对于我们弄清教育与科研的关系,是很有启发的。科研和教育一样,都必须研究外界即社会的需要,并根据这种需要确定研究的课题和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研究和教育的成果都要在实践中接受检验。研究的成果、教育的产品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能否产生比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外界的各种渠道把信息反馈回来,据此再对研究和教育的方向做出调整,这样,科学研究和教育就会越来越适合社会需要。

从民族高等教育的角度看,这一流程图不仅揭示了科学研究的课题来源和服务方向,也揭示了科学研究对教育,特别是人才培养过程及其培养方向的重大影响。一方面,科研课题来自实践需要,又服务于实践需要。而处于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科研工作者同时又是教育工作者,科研中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作风必然反映到教育之中,从而使教育对象在接受理论教育的同时,也了解了社会现实和实践需要,这对他们的成长和成才是有很大帮助的。另一方面,民族高等教育是主要面向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人才的,培养出来的人才合不合乎需要事关民族高等教育的生存、发展大计。教育工作者把自己来自于民族地区发展需要的课题的研究成果,通过教育过程传授给受教育者,不失为培养少数民族实用人才的重要途径。科学研究对于教育发展的重大影响,使得民族高等教育在发展战略的选择上,必须对科研予以和教育一样足够的重视。

2.规模、效益、质量全面提高。办学效益包括规模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中规模效益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基础,没有一定的发展规模,就不可能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会面临生存的危机;社会效益是目的,教育必须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合格的人才;经济效益是规模效益和让会效益的客观结果,有规模才会有收益,有质量保证,经济效益才会持续增长。理顺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新形势下促进民族高等教育大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一是要追求规模效益,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目前我国教育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高等学校规模普遍偏小,提高规模效益的潜力还很大。加快发展教育,既可以减缓升学压力,为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又可以扩大教育消费投资,拉动国内需求,使经济持续增长。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可以满足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所带来的民族地区人才需求的快速增长。新的形势为民族高等教育的大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民族高等教育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扩大规模,为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经济发展、满足民族地区大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是扩大教育规模必须以保证质量为前提。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民族高等教育要将人才培养的质量作为第一要事来抓,通过提高教育水平,不断为社会为民族地区输送大批合格人才,实现社会效益的持续增长。

三是注重教育的经济效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通过扩大招生、加强科学研究、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促进教育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了,教育工作者的待遇才会不断得到改善,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会充分地调动起来,也才会有更多的人才被吸引到教育工作中来,教育事业才能健康、持续地发展。

三、民族高等教育的道路选择

民族高等教育必须按高等教育的规律办事。既要遵从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又要遵从民族高等教育的特殊规律。走特色化发展之路,就是民族高等教育求生存求发展的基本选择。

教育特色化是包括民族高等教育在内的各类高等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民族高等教育办出了特色就有了其他类型高等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优势,就有了生存和发展的立足点。

那么,民族高等教育如何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自己的命运始终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总是受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制约,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又依赖于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民族高等教育的价值就体现在满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需要上。得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支持和承认,民族高等教育才能得到较快的发展。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需要”是一个变动中的概念,民族高等教育要根据这一变化,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以切合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实际需要。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学有所用,更好地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新时期民族高等教育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根据民族高等教育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宗旨,它也理应承担更大的责任。这一点,可以说就是目前民族高等教育特色化的主要着力点。

参考文献

[1]雷振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

篇10

社会科学期刊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来自社会实践又服务于社会实践。 作为社会科学文字载体和传播媒介的社会科学期刊是社会科学的必然产物和社会发展的客观反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科学期刊,促进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化,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科学期刊的重要意义 1.社会科学期刊的重要地位。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是自然规律的反映,它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是人们改造自然的武器;社会科学则是社会规律的反映,它研究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是人们改造社会的武器。主席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在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加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紧密结合,深刻认识井掌握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指导实践。实行仕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必须用新的理论去指导实践.社会科学的重要性就显得更为突出。 社会科学的重要性决定了社会科学期刊的重要性。一方面社会科学期刊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很难用经济的观点来衡量;另一方面社会科学期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间接的,不象自然科学同生产力要素那样直接结合.很快就会提高效率、效益,社会科学更多地体现为研究生产关系的科学,虽然科学管理也会出效益.但毕竟是间接的,社会科学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得是促进和保漳作用。所以.社会上普遍存在重视自然科学而忽视社会科学的倾向.但社会科学研究滞后于自然科学的研究,这是社会科学期刊受冷落的原因。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自然科学的发展带动社会科学的发展,社会科学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和保障自然科学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革,社会科学许多新的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去研究和开发,特别在当前科技进步带来生产力大发展和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繁荣社会科学期刊加强社会科学研究更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2.社会科学期刊的重要作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变革,从而导致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产生,这些问题只有通过新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才能给予科学的回答和正确的解决。实践证明,如果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事物发生,就会出问题。文化教育上的失误将产生思想意识上的混乱,经济管理上的失误将带来巨大的物质损失,政治决策上的失误将造成社会动乱。因此我们应当高度重视社会科学期刊的重要作用,它是掌握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园地,是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舆论工具,是了解社会动态和经济形势的了望之窗,是学习社会科学文化启迪智慧的知识殿堂,是研究探讨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公共讲坛,是进行科学管理民主决策的参谋和助手,繁荣社会科学期刊是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呼唤。 二、当前社会科学期刊面临的主要问题 1.经费拮据。据1991年统计,全国自然科学科研经费为11亿3千多万元,而社会科学研究经费仅为3千多万元。国家拔给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科研经费不及自然科学经费的零头。近年来这种状况并无多大的改观,凭这点经费要想举行学术交流和开展调查研究活动已显得力不从心,再投入更多的财力去办好社会科学期刊就更是举步艰难。 2.质量降低。期刊的质量要以所刊载的内在质量为标准。当前,社会科学期刊存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倾向,有的研究者囿于经费困难闭门造车,有的不愿深入进行艰苦细致的社会调查,使科研成果和实践相脱节;有的期刊部门和单位倾向比较严重,刊物.自觉不自觉地成为领导论坛;有的片面追求名人效应,从而脱离读者大众;有的受不正之风的影响,期刊变成应酬亲朋好友的关系稿,上级领导的推荐稿,金钱来往的交易稿.评聘职称的照顾稿等等,使得文章平庸、肤浅、枯躁,影响了期刊的质量。 3.读者面窄。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社会科研工作者劳动的社会效益体现不在经济报酬上,作者千辛万苦获得的科研成果要发表不仅得不到相应的稿费,往往还要承担版面费、赞助费,作者和编者都缺少提高期刊质量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改革开放的大潮却冲破了多年被禁锢的思维定式,使读者品味不断提高趋于多样化,使社会科学期刊受到冷落。一些期刊的作者和编者与读者缺少交流和沟通,造成社会科学期刊的读者群体日益萎缩。 4.偏离办刊宗旨。社会期刊的重要作用就是发挥社会效益,除读者需求外还存在社会需求。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有的期刊忽视社会效果,偏重猎奇,追求轰动效应.背离了为j、民服务的宗旨,影响了社会科学期刊的健康发展。 5发行困难。从社会科学期刊的功能来看,不论是可读性还是收藏价值,都受到了广播、电视、报纸等大众传媒和电脑光盘等现代化存贮设备的有力冲击。归根到底社会科学期刊的发行数量要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要同社会和人民群众的承受力相适应.期刊的过多过滥和不合法的指购派购都影响到社会科学期刊的正常发行,背离读者和社会需求的期刊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科学期刊的对策 1.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邓小平同志指出:“仕科期刊工作者在工作上要精益求梢,力戒粗制滥造,认真严肃地考虑自己作品的社会效果,力求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社会科学期刊要以社会效益为已任.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坚待四项基本原则,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国家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求真务实地办好刊物。 2.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社会科学期刊只有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改革才能带来生机。一方面各级领导要提高对社会科学期刊重要性的认识,在办刊经费上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另一方面要大胆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打破铁饭碗、大锅饭的旧体制.允许搞一些广告和实体等合法的创收。期刊内容上要锐意创新、广开言路、百纳群言,鼓励不同的学术观点进行辩论和探讨,提倡运用新思维、新观点、新思路来分析研究社会问题和现象,开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局面。#p#分页标题#e# 3.加强管理。社会科学期刊作为社会科学产品公开发行就具备了商品的属性,当然要受到社会主义市场管理的约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社会科学期刊这样的特殊商品不应当排除计划管理,读者需求用市场去调节,社会需求要计划去调节。不是所有的期刊和期刊所有的出版费用都由国家包下来.国家财政支持要有重点,即使是重点期刊国家也只是分门别类承担一个基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市场管理中的首要任务就是确定汁么可以进入市场.什么不可以进入市场,对那些社会效益好的就是赔钱也要坚待出版,对社会效益不好的就是赚钱也不能办。国家要运用价格、悦收等经济手段加强宏观调控、指导消费,使社会科学期刊在文化商品中得到资源的优先配置;运用法律手段促进和保障社会科学期刊的健康发展.运用必要的行政手段淘汰那些质量差、社会效益低、不具备办刊条件的期刊,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把社会和经济发展必需的期刊办好。 4.扩大群众基础。社会科学期刊要扩大刊物的影响,不仅要使专家学者青睐,而且还要使人民群众喜欢。要扩大读者面就必须扩大作者面.必须坚持以质量为标准,材料要实、文风要正,对有头衔和没头衔的作者都要做到一视同仁。社会科学期刊就必须走入社会贴进群众.要以群众论坛、读者专栏等形式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力度和范围,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精神文明和科学文化需要。 5.提高服务水平。社会科学期刊要提高服务水平就必须立足于从理论上解决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要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结合国际国内形式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情况.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科学推断预测未来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和发展规律出发,及时调整栏目设置和研究方向,加强相关课题的研究,发挥社会科学期刊服务社会的功能和作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科学期刊就必须提高对社会科学期刊重要性的认识.找准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的方法和对策,只有保障规模适度的社会科学期刊群体平衡协调地健康发展,才能开创社会科学期刊欣欣向荣发展的新局面。

篇11

【关键词】 万科;企业社会责任;竞争优势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在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国有资产进行改革的大背景下,股东权益开始受到尊重与重视,企业的基本经济责任也在强化,本文将从企业社会责任与竞争优势的关系出发,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让企业认识到履行社会责任将会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与企业的长期利益并不矛盾,使得企业自觉承担与履行社会责任,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文献综述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发展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赢利至上、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保护环境、20世纪90年代至今社会责任运动兴起三个阶段。古典观点认为管理当局唯一的社会责任就是利润最大化,管理者的主要责任就是从股东的最佳利益出发从事经营活动(Milton Friedman,1970)。古典观点并不认为组织不的责任仅限于股东实现组织利润的最大化。社会经济学观点认为管理当局的社会责任不只是创造利润,还包括保护和增进社会福利(Stephen P. Robbins,)。企业责任的支持者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应是企业组织活动的目的。企业经济活动只是基于事实的判断,企业的社会责任则是从道德价值推演获得的企业目的(Simon,1985)。还有学者将研究重点放在社会责任的内涵和内容,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正常发展和不断进步所必需的机制(Druck,1978)。近些年来,学术界的重点放在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的关系上面,主张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有关系,影响企业财务绩效的因素太多,这类研究要得出确切的结论是很困难的(陈留彬,2006)。竞争优势是战略管理的一个重点研究领域,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是行业结构,是超过行业的平均利润水平(Porter,1975)。在研究两者之间的具体关系上的文献还是很缺乏,所以本文将着重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研究方法与案例企业选择

本文将选取万科集团(简称万科)作为案例研究的对象,并基于企业的官方网站新闻报道作为研究内容。案例企业的选取原因是:(1)万科是一家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等数据会在网上披露。(2)万科连续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和中国指数研究院的“中国房地产综合实力TOP10”中名列榜首。连续获得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和《经济观察报》联合评选的2005年度“中国最受尊敬企业”称号,这些荣誉使得研究具有影响意义。(3)万科的企业网站比较健全,有企业社会责任绿皮书,也是国内率先发表社会责任绿皮书的20家企业之一。本文在衡量社会责任与竞争优势的关系将采用数据分析法与内容分析法,数据分析的数据是采用一些公开的二手数据,内容分析是对客观事实进行评价剖析,对于影响竞争优势的因子将以内部效益和外部效益进行衡量,内部效益是分析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吸引员工和保持员工士气的影响,外部效益则是对企业社会声誉以及利益相关者的影响,这里的利益相关者的研究将放在顾客、投资者。

三、案例分析及主要发现

(一)企业社会责任对内部效益的影响

万科现有员工16000余人。自创建以来,万科一贯主张“健康丰盛人生”的理念,重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为员工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机会,鼓励员工和公司共同成长;倡导简单人际关系,致力于营造能充分发挥员工才干的工作氛围。2001年起,万科每年委托第三方顾问公司对全体职员进行员工满意度调查。2007年11月,万科作为唯一一家房地产企业以“雇主品牌”项目,荣获由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北大商业评论》和企业家与企业管理研究院联合设立的“中国管理学院奖”。2008年1月,万科荣膺第三届“CCTV年度雇主调查”评选出的“最具领袖气质的年度最佳雇主”称号。万科会组织员工的满意度调查,首先是整体满意度调查,包括各项目/部门对公司整体满意度横向比较、各专业岗位整体满意度横向比较、各司龄段对公司整体满意度横向比较、对所在部门平均满意度的比较。另外还有7个维度的满意度,这7个维度高至低分别为:部门领导的影响力、如何完成工作、公司领导的影响力、工作本身、工作回报、工作环境、个人成长发展机会。万科始终以员工为导向,尊重与关心下属的看法和情感,愿意与员工建立相互信任的工作关系,并对员工的地位、工作和生活十分关心。

(二)企业社会责任对外部效益的影响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仅能给企业带来内部效益,同时能给企业带来外部效益。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它对企业的声誉的影响相关。企业有一个良好的社会责任声誉,可以改善与外部角色的关系,进而提高企业的财务收入。有关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及有效的信息披露可以帮助企业在利益相关者心中树立良好形象(Orlitzky,2003 )。

1.社会声誉。企业声誉是一个组织的总体属性,反映了外部相关者是如何看待企业的,是一种不易获得的资源,要依靠企业长时期的稳定、持续的投资(Roberts and Dowling,2002)。万科是一家很具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它的定位是让建筑赞美生命。建筑为了生命,建筑延拓生命,建筑充满生命。万科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满足各种人群多样化的居住需要,为人类生命所必需的生活空间提供无限新的可能。万科在住宅的建筑和使用过程注重环保,保持与自然的和谐。尤其在自然生态环境变得异常脆弱的今天,万科一直在探索如何让未来住宅的建造和使用都成为自然生命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将帮助人们在住房使用中更多地以与自然和谐的方式使用各种资源。

2.投资者。万科是上市后持续盈利增长年限最长的中国企业。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两次入选福布斯“全球最佳小企业”;多次获得《投资者关系》、《亚洲货币》等国际权威媒体评出的最佳公司治理、最佳投资者关系等奖项。玩了对投资者一项秉承着投资万科意味着了解你的期望,将获得理想的收益。万科意识到在良好的业绩增长与股东稳定回报之间平衡的重要性,应该从企业成长的角度出发关注股东利益。万科还提出投资者关系管理四个基本做法:第一,保持持续良好的增长性;第二,给投资者长期稳定的回报;第三,在资本市场运作及公司融资策略制定时充分听取中小股东的意见;第四,重视投资者关系。

3.顾客。从而在广义上说,整个社会成员都是企业的客户。企业为顾客提供服务也就是在为社会服务履行一种社会责任,对顾客负责从本质上说也就是对社会负责。为获得竞争优势,企业应该定位在保持现有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吸引潜在的顾客,争取更大的市场。万科的核心价值观是让客户满意的程度是衡量他们是否成功的标准。客户选择万科,选择的不仅仅是房子,更是万科的品牌。2007年的万科客户满意度调查,万科的客户满意度达到了89%,并且平均每个成交的用户向其他7.11个人推荐万科的产品。

四、讨论与结论

1.内部效益与竞争优势。由于企业和员工的关系是一种经济关系,也是一种社会关系,万科保障员工的权利,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重视,产生一种归属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在这个层面上,员工会自觉履行对企业的承诺,至少也会履行应尽义务,这样一来,企业的生产率提高了,自然获得了生产力方面的竞争优势。

2.社会声誉与竞争优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能给企业增强社会声誉,这个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万科在企业社会责任绿皮书中提出人与地球关系的思考、零碳排放住宅在中国的实验、产业链上下游的绿色、对超低收入人群的住宅问题的思考、对地震灾区的灾后重建问题等的思考等这一系列问题以及万科今后采取的对策,让大众看到了一个大型企业在做强做大的同时,在获取商业利润的同时,也在积极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关注环境,关注民生,万科的声誉因此而提高,当声誉提高后,就会引起关注,吸引投资者和顾客等来关注万科这个企业,进而关注万科的产品,一个拥有企业社会公民行为的万科让这些相关者相信万科的产品一定是高品质。

3.投资者与竞争优势。万科关注投资者利益,从而巩固和进一步拓宽强大的融资平台,确保公司跨地域经营的良好势头得到源源不断地资金支持,这一社会责任的履行很自然地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因为关注投资者收益,意味着企业对投资者负责任,这样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一方面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现金流支持,另一方面也会提高企业的威望。企业拥有了资金,可以继续用于企业的发展壮大,由此获得了竞争优势。

4.顾客与竞争优势。企业是通过为消费者提品和服务而获取利润的组织,企业为消费者提供商品,满足消费者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万科集中力量满足顾客的需要,并且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这也是在履行一种社会责任,在履行这个社会责任的同时,万科在顾客之中树立了自己的品牌,确立了一个值得顾客信赖的形象,顾客不仅自己满意万科的产品,并且自愿担任万科的品牌推广者,向其他潜在客户推荐,万科在履行对顾客的社会责任的同时也扩大了自己的市场,并超过其他竞争对手获得竞争优势。在与其他地产争夺市场的过程中,万科的企业社会公民行为自然成为它的关键成功因素。

总而言之,履行社会责任可能在短期内会影响企业的绩效,因为确实是带来了一定的成本,但是从长远来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会带来内部效益和外部效益的双赢,包括提高员工的士气和归属感,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赢得顾客的忠诚度,吸引投资者,这些都会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超过竞争对手。

参考文献

[1]Orlitzky,M.F. LSchmidt and S. L. Rynes.Corporate Social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A Meta - anization Studies,2003(3):403~441

[2]Robert,P. W. and G. R. Dowling.Corporate Reputation and Sustained Superior Financial Performance.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2(23):1077~1093

[3]陈宏辉.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理论与实证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4]陈李宏.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探析.广西社会科学.2002(6)

[5]陈立勇,曾德明.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绩效与社会责任.湖南社会科学.2002(6)

[6]陈恕祥,杨培雷.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劳资关系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7]崔静.企业的社会责任社会的共同责任.江东论坛.2007(4)

篇12

[关键词] 系统基模;成长上限;科技成果转化;动力机制

一、引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已为人们所共识,但这一论断的预设前提是科学技术必须与人类社会的生产过程相结合,其最重要的结合点就是科技成果的转化。尽管我国目前每年取得科技成果3万余项,但由于体制、机制、管理等方面的原因,造成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还十分低下,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局面还未得到根本扭转,科技创新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因此,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问题,已成为我国政府界、理论界、企业界和科技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课题。动力机制是科技成果转化系统运行机制的根本,对转化系统工作起着直接原动力的作用,从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系统更加有效地运行。基于科学的发展观,为了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降低增长代价,提升我国的绿色GDP(GGDP),保障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从而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动力机制的视角,运用彼得·圣吉所著“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成长上限”和“舍本逐末”系统基模的有关原理,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绩效评价体系、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等方面的受限因素进行动力机制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技创新绩效的评价体系、推动利益与风险共担的成果转化合作机制和确立企业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等,从而使科技成果转化具有原动力。

二、科技成果转化动力机制概念的界定

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机制是指市场经济的不同行为主体为追求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对科技成果转化产生强烈需求,从而驱动社会资源向有利于成果转化的方向积聚,促进成果转化的作用过程。在高度市场化的西方国家,市场力量始终是科技成果产生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原发驱动力。这种原发驱动力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引导科研向应用开发研究和新产品开发方向倾斜;二是市场竞争迫使市场经济主体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三是市场需求引导技术创新的方向,最终产生研究开发项目。成果转化的动力因素可分为内在动力因素和外在动力因素。内在动力因素主要是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内在驱动力的构成,主要有企业的科技意识、企业对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追求、科研机构的生存压力及对经济利益的追求等。外在动力因素主要指对科技成果转化起推动作用的外在因素,主要指成果转化的外部环境,包括科技政策、成果转化的资金供应、成果转化利益分配制度等。内在动力是成果转化的根本动力,外在动力通过诱导、激发内在动力而起作用,如果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能够协同形成合力,成果转化将会以巨大的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三、“成长上限”系统基模原理

“成长上限”是彼得·圣吉一个重要的系统基模,它告诉人们,事物的成长是由于某种因素的推动和影响,使其逐渐发展壮大,但这种发展是有限度的,当它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总有其他因素限制或抑制事物的成长,使其成长逐步减缓,甚至停止。“成长上限”系统基模结构是由一个促进或推动事物成长因素的增强环路和一个抑制事物成长因素的调节环路组成。增强环路导致成长,在成长过程中总会碰到各种限制和瓶颈,然而大多数的成长之所以停止,却不是因为达到了真正的极限,而是由于增强环路虽然产生快速的成长,却常在不知不觉中,触动了一个抑制成长的调节环路的运作,而使其成长减缓、停顿,甚至下滑,出现成长上限。当然这种成长上限并不是绝对的、必然的,而是相对的。并不是所有的成长上限都走向末路,只有那些看不到发展前途,不能克服抑制事物成长因素的才会走向衰退之路。要使事物得到不断发展,就必须克服成长的极限,在调节环路中辨认和改变限制成长的因素,使事物再度进入新的增强环路,增强事物新一轮的成长,促进事物向更高、更深的层次发展。

四、科技成果转化受限因素的动力机制分析

1.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体系受限因素的动力机制分析。绩效评价体系对于一个系统的运行具有导向作用。由于评价体制原因,长期以来科技成果的社会效益比经济效益重要,“名利价值”显得非常突出,一般都是单纯以获得国家经费多少、发表论文数量、参与人学术地位高低、所获奖励级别和数量来衡量科技成果的价值,忽视科技成果后续环节的处理,人为降低了科技成果的经济效益,同时,这些评价指标的分值往往与科技人员的职称和各种待遇挂钩,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评价体系对科技工作的导向作用。而有关成果的应用价值以及转化为生产力的状况,却较少作为绩效评价指标纳入评价体系中,因而研究机构和研究者个人缺乏针对市场需求从事开发研究和成果转化的动力,由此导致了其追求的目标与科研的社会目标、国家目标的分离。这种评价体系仅是单纯追求学术价值和地位,推崇科技成果的“技术含量”,而忽略了“经济价值”,结果导致科研投入与产出严重失衡,科技成果的技术先进性不能转化成市场领先性。“经济价值”的缺失造成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不足,科研的低水平重复,出现科技成果转化“阻塞”现象。现行的科技成果绩效评价体系重视论文和成果的数量,轻视成果的市场价值,较少设置成果转化的指标,它通过反馈调节环路抑制了科技成果转化。所以,现行的科技成果绩效评价体系已经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

2.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受限因素的动力机制分析。从科技成果转化收益中取得合理的经济利益,是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改善科研条件、增强研发能力以及维持其生存和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也是对其依据市场需求进行研发活动的激励。但在实际运作中,往往是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经济效益,但科研机构或发明人难以取得合同约定的经济利益,影响了科研机构扩散技术成果的积极性,一些经济实力比较强的研发单位为了保证自身的经济利益,往往自行进行成果转化。因为科研机构的优势是组织研究和开发,并不是组织社会化大生产,这种成果转化模式显然违背了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化分工的规律,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因而转化效率有限。科研机构的利益难以保障成为成果转化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科研机构难以取得应得的利益,通过调节环路抑制了科技成果转化。

3.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受限因素的动力机制分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应是成果转化的主体,科技成果转化不仅能给企业带来高额利润,而且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所以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是企业成果转化的内在动力。但是,首先,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之中,企业市场化的经营机制转换尚未最终完成,企业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尚未完全确立,企业普遍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一些企业经营者观念陈旧,没有真正把科技作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注重眼前利益,其发展普遍存在比较明显的短期行为;其次,由于成果转化投人较大,同时伴随较大风险,企业经营者往往对于转化投资较大的主体技术犹豫不决,造成成果买方潜在市场大,现实市场小。所以,企业存在短期行为,风险意识和创新意识薄弱是企业成果转化的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要的主要障碍,同时也是企业对科技成果转化需求不旺的直接原因。当然,影响企业成果转化动力的因素十分复杂,从工业企业看,企业的运行机制、发展模式、生产经营状况均直接影响着其从事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企业由于经营存在短期行为,承担风险能力弱,成为成果转化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它通过调节环路抑制了成果转化。

五、科技成果转化动力机制的优化措施

1.完善适应市场经济的科技成果绩效评价体系,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合作的激励机制。为适应市场经济对科研创新活动的要求,应对我国现行的科技创新成果绩效评价体系进行重大调整,建立与科研不同阶段目标相适应的评价体系。

科技成果转化合作的激励是指对合作各方加以激励,使他们通过分工和交易,客观地为全社会的科技进步而工作,从而实现自利与互利、局部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相互统一,达到最大利益与总目标的一致。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三方(成果提供方、成果需求方、成果中介方)合作的基本动力和共同追求的目标,是产生三方合作驱动力的重要源泉。三方经济利益是通过市场来实现的。基于科技成果转化具有投资大、风险大的特点,按照投资“风险分担,收益共享”的原则,成果转化三方的合作是在利益共同体中进行的。其理论模型为:S(成果提供方)≠?觝,D(成果需求方)≠?觝,M(成果中介方)≠?觝为三方的彼此追求的利益集合。由于三方彼此对利益认同的差异,导致成果转化带来的利益对各方产生动力的大小、方向可能不一致。但是,只要各自的利益之间不存在不可调和的严重冲突,特别是三方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利益之间不存在大的冲突时,本着“共赢”的原则,三方为了争取重大的和共同的利益,彼此之间通过协调,放弃各自一些相对次要的利益,S∩D∩M≠?觝,通过三方的共同努力就可最终实现Max?邀S∩D∩M?妖。由此可见,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三方合作的这种共同利益最大化是实现科技成果成功转化的驱动力。

2.推进利益与风险共担的科技成果转化合作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既具有高风险性,又具有高收益性,高风险和高收益同时并存。在现阶段,应当逐步建立起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创新利益与风险共担的责任制度,实现分层次、分阶段分解风险责任。谁投资多谁受益大,谁决策谁负责,谁掌握项目进展的主动权谁负责,谁影响了项目的进展谁负责,谁承担风险大谁受益多。如,一般情况下,判断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合作项目及如何实现均掌握在高校和科研机构手中,就应由高校、科研机构承担这一部分风险,但高校和科研机构也可以把企业向研究开发的源头方向推进,让企业尽早参与研究开发,分担研究开发费用和风险。另外,大多数企业认为,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创新的市场研究应该以自给为主,那么创新成果的市场适应性风险就应该由企业承担,但企业可以把高校和科研机构向生产领域和市场方向推进,鼓励他们与自己长期合作,在分配中减少先期技术转让费预付金额,采取提成、技术入股、技术持股的分配办法,将高校和科研机构应得的报酬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减少企业的风险压力等。因此,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创新中不仅要有获取利益的意识,同时也要有风险责任分担的意识。

3.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确立企业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完善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动力机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主体,生存与发展是其永恒的主题,对科技进步的需求是企业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内在动力,也是带动其它动力的源动力。而内在动力是随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使企业真正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而逐步增强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对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十分关键。市场需求是吸引企业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拉力,市场需求目的性越具体,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拉力越大,科技成果的技术推力也越强,企业进行转化的动力也越大。但是无论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还是技术推力及市场需求拉力,都只为成果转化提供了可能性,而要把这种转化的可能性变为现实还必须有社会支撑力。因为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特殊的技术创新过程,转化过程中同样会涉及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重组问题,在我国目前企业总体实力较弱,并且又处在市场经济体制初建时期,仅靠企业自身的力量,往往难以解决成果转化中所需要的资源和生产要素。此时,社会支撑力就成为影响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因素。社会支撑力主要是政府以法律、法规、政策、资金等方式为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支持;另外,还要求其他社会组织在技术服务、成果信息管理、风险投资、文化氛围创造等方面为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支撑。企业之所以存在短期行为,风险意识和创新意识薄弱,是由于企业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尚未完全确立。因此,建立企业成果转化原发动力机制的核心就是通过理顺企业的管理体制,加快企业的机制转换,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现代企业制度。

六、结语

基于“成长上限”系统基模的相关原理,用系统思考的方法来探讨科技成果转化所处的困境和成长不足,进而帮助我们从中寻找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潜在问题的根本途径。另外,科技成果转化在很大的层面上有赖于政府政策的支持,随着时间、技术、市场、法律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在信息不对称的现实社会中,政府政策的扶持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应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技创新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推动利益与风险共担的成果转化合作机制,确立企业市场经济主体地位。众所周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动力机制是一项需要广泛协调和严密组织的复杂系统工程,既要有合适的内部因素和条件,又要有适宜的外部环境。除此之外,还要有其他一些优化对策与措施,如:培养科技成果人才;改革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成果管理体制和评价体制;创办科技企业,促进内部转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科技法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增加高校科技投入;制定和完善职称评定政策;完善科技信息网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科技成果推广支持系统,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机制。

参考文献

[1]徐辉. 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及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D].河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2]马松尧. 试论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机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篇13

    作为社会科学文字载体和传播媒介的社会科学期刊是社会科学的必然产物和社会发展的客观反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科学期刊,促进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化,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科学期刊的重要意义

    1.社会科学期刊的重要地位。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是自然规律的反映,它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是人们改造自然的武器;社会科学则是社会规律的反映,它研究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是人们改造社会的武器。江泽民主席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在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加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紧密结合,深刻认识井掌握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指导实践。实行仕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必须用新的理论去指导实践.社会科学的重要性就显得更为突出。

    社会科学的重要性决定了社会科学期刊的重要性。一方面社会科学期刊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很难用经济的观点来衡量;另一方面社会科学期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间接的,不象自然科学同生产力要素那样直接结合.很快就会提高效率、效益,社会科学更多地体现为研究生产关系的科学,虽然科学管理也会出效益.但毕竟是间接的,社会科学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得是促进和保漳作用。所以.社会上普遍存在重视自然科学而忽视社会科学的倾向.但社会科学研究滞后于自然科学的研究,这是社会科学期刊受冷落的原因。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自然科学的发展带动社会科学的发展,社会科学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和保障自然科学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革,社会科学许多新的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去研究和开发,特别在当前科技进步带来生产力大发展和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繁荣社会科学期刊加强社会科学研究更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2.社会科学期刊的重要作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变革,从而导致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产生,这些问题只有通过新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才能给予科学的回答和正确的解决。实践证明,如果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事物发生,就会出问题。文化教育上的失误将产生思想意识上的混乱,经济管理上的失误将带来巨大的物质损失,政治决策上的失误将造成社会动乱。因此我们应当高度重视社会科学期刊的重要作用,它是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园地,是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舆论工具,是了解社会动态和经济形势的了望之窗,是学习社会科学文化启迪智慧的知识殿堂,是研究探讨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公共讲坛,是进行科学管理民主决策的参谋和助手,繁荣社会科学期刊是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呼唤。

    二、当前社会科学期刊面临的主要问题

    1.经费拮据。据1991年统计,全国自然科学科研经费为11亿3千多万元,而社会科学研究经费仅为3千多万元。国家拔给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科研经费不及自然科学经费的零头。近年来这种状况并无多大的改观,凭这点经费要想举行学术交流和开展调查研究活动已显得力不从心,再投入更多的财力去办好社会科学期刊就更是举步艰难。

    2.质量降低。期刊的质量要以所刊载的内在质量为标准。当前,社会科学期刊存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倾向,有的研究者囿于经费困难闭门造车,有的不愿深入进行艰苦细致的社会调查,使科研成果和实践相脱节;有的期刊部门和单位倾向比较严重,刊物.自觉不自觉地成为领导论坛;有的片面追求名人效应,从而脱离读者大众;有的受不正之风的影响,期刊变成应酬亲朋好友的关系稿,上级领导的推荐稿,金钱来往的交易稿.评聘职称的照顾稿等等,使得文章平庸、肤浅、枯躁,影响了期刊的质量。

    3.读者面窄。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社会科研工作者劳动的社会效益体现不在经济报酬上,作者千辛万苦获得的科研成果要发表不仅得不到相应的稿费,往往还要承担版面费、赞助费,作者和编者都缺少提高期刊质量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改革开放的大潮却冲破了多年被禁锢的思维定式,使读者品味不断提高趋于多样化,使社会科学期刊受到冷落。一些期刊的作者和编者与读者缺少交流和沟通,造成社会科学期刊的读者群体日益萎缩。

    4.偏离办刊宗旨。社会期刊的重要作用就是发挥社会效益,除读者需求外还存在社会需求。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有的期刊忽视社会效果,偏重猎奇,追求轰动效应.背离了为j、民服务的宗旨,影响了社会科学期刊的健康发展。

    5发行困难。从社会科学期刊的功能来看,不论是可读性还是收藏价值,都受到了广播、电视、报纸等大众传媒和电脑光盘等现代化存贮设备的有力冲击。归根到底社会科学期刊的发行数量要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要同社会和人民群众的承受力相适应.期刊的过多过滥和不合法的指购派购都影响到社会科学期刊的正常发行,背离读者和社会需求的期刊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科学期刊的对策

    1.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邓小平同志指出:“仕科期刊工作者在工作上要精益求梢,力戒粗制滥造,认真严肃地考虑自己作品的社会效果,力求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社会科学期刊要以社会效益为已任.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坚待四项基本原则,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国家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求真务实地办好刊物。

    2.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社会科学期刊只有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改革才能带来生机。一方面各级领导要提高对社会科学期刊重要性的认识,在办刊经费上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另一方面要大胆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打破铁饭碗、大锅饭的旧体制.允许搞一些广告和实体等合法的创收。期刊内容上要锐意创新、广开言路、百纳群言,鼓励不同的学术观点进行辩论和探讨,提倡运用新思维、新观点、新思路来分析研究社会问题和现象,开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局面。

    3.加强管理。社会科学期刊作为社会科学产品公开发行就具备了商品的属性,当然要受到社会主义市场管理的约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社会科学期刊这样的特殊商品不应当排除计划管理,读者需求用市场去调节,社会需求要计划去调节。不是所有的期刊和期刊所有的出版费用都由国家包下来.国家财政支持要有重点,即使是重点期刊国家也只是分门别类承担一个基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市场管理中的首要任务就是确定汁么可以进入市场.什么不可以进入市场,对那些社会效益好的就是赔钱也要坚待出版,对社会效益不好的就是赚钱也不能办。国家要运用价格、悦收等经济手段加强宏观调控、指导消费,使社会科学期刊在文化商品中得到资源的优先配置;运用法律手段促进和保障社会科学期刊的健康发展.运用必要的行政手段淘汰那些质量差、社会效益低、不具备办刊条件的期刊,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把社会和经济发展必需的期刊办好。

    4.扩大群众基础。社会科学期刊要扩大刊物的影响,不仅要使专家学者青睐,而且还要使人民群众喜欢。要扩大读者面就必须扩大作者面.必须坚持以质量为标准,材料要实、文风要正,对有头衔和没头衔的作者都要做到一视同仁。社会科学期刊就必须走入社会贴进群众.要以群众论坛、读者专栏等形式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力度和范围,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精神文明和科学文化需要。

篇1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并提出要“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体现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决心,顺应了反腐倡廉建设深入推进的现实需求,为新形势下增强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力度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利益冲突”在我国已经被正式纳入反腐倡廉的范畴,研究利益冲突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有效地遏制腐败的发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科研活动也从过去的个人兴趣转变为职业化的专门工作,科学家们逐渐走出“象牙塔”参与到社会工作中去。由于科研工作者处于多种社会关系之中,扮演多种社会角色,利益冲突问题不可避免。研究高校科研活动中的利益冲突问题,摸清利益冲突形成的原因和表现形式,寻求积极的对策,对降低科研活动中利益冲突的危害、增强高校在科研领域的反腐倡廉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利益冲突的定义

对于利益冲突的定义,国内外学术界给出了不同的解释。美国医学院协会在其1990年的政策方针中对利益冲突定义为:“在这些境况中,金融或其他利益在进行研究或研究报告中可能危及研究者的专业判断,或者具有危及做出判断的现象。”波士顿大学在预防利益冲突的政策中给出的定义是:“当研究者、研究者的配偶或者他们未独立子女有重要经济利益、资产利益、知识产权,这个利益能够直接和强烈影响设计、研究或报告寻求外部资金的研究时,就产生利益冲突。”国内学者邱仁宗认为,利益冲突是一个人具有干扰他代表另一个人做出合适判断的一种境地。魏屹东认为,所谓利益冲突是指这样的情况,在这些境况中,研究者与其所属组织之间以及他或她所代表的其他组织之间有利益关系时,特别是研究者同时为这两个组织工作并从中获得个人利益时,利益因素影响或危及研究者做出正确、客观和公正的专业判断。本文中的利益冲突是从廉政意义上来定义,即为“公职人员的公共职责与其私人利益之间的冲突,其中公职人员私人身份的利益不恰当地影响他们履行官方义务和责任”。显然,对于科研活动中的利益冲突而言,其主体则为从事科研活动的科研工作者。利益冲突的定义中包含了一种假设,即假设科研人员在从事科研活动中,从个人获得私利的角度来做出决策,而这正是腐败产生的重要根源。

值得注意的是,利益冲突只是一种境况和际遇,而并不能因此说利益冲突实际地造成或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后果。更明确地讲,利益冲突只是一个中性的、描述性的词语,它只不过指出了某人或某机构处于这样一个状态之中。没必要谈到“利益冲突”便认为是贬义的、不道德的。因此,正确看待科研活动中的利益冲突,有利于解决实际存在的利益冲突问题,防范即将发生的利益冲突问题。

二科研活动中利益冲突的表现形式及其成因

1 利益冲突的表现形式

近年来,科学技术研究在社会活动中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比例日益提高,国家和企业在高校科研活动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如何保证科研工作者在科研活动中始终坚定立场、不谋私利,就需要摸清理顺科研活动中利益冲突问题的表现形式,进而对利益冲突问题进行预防和协调。

根据学者满榕的研究,科研活动中利益冲突的表现形式有五种:经济利益的冲突、人际关系的干扰、学术不端行为自勺频发、科学传播过程中的信息失真与功利化、角色转化引发的义务冲突。

经济利益的冲突,即科研工作者与企业进行的合作研究及研究成果在开发应用中受到企业利益的干扰。如高校的科研人员为了保障充足的研究经费,过分地直接从企业得到资助或者获得其他经济利益,把研究策略集中在短期目标和容易完成的项目上,而不考虑社会需要进行自由探索,不考虑那些促进社会发展的真正创新性问题。

人际关系的干扰,可以在科研活动中的多个环节发生,但主要发生在同行评议中。同行评议法是科研工作中一种常用的组织方法,常用来判断工作程序的正确性、确认结果的可靠性以及对有限资源进行分配,如学术期刊的稿件录用、项目研究经费的资助等。在我国某些重大科研项目申请中,如果没有相关决策领导的“特殊关照”,一些即使有着相关研究理论深厚根底和实际经验的专家也很难申请到该项目。

学术不端行为是科研领域常见的利益冲突形式,论文抄袭、研究数据造假、一稿多投等现象屡见不鲜,归根结底是利益冲突问题。学术不端行为的出现破坏了科研环境,扰乱了政策的科研秩序,影响了科技的创新。

科学传播过程中的信息失真与功利化,即科研工作者为了某种利益,将科研成果提前公布,导致科学知识或科研成果在新闻的报道和传播中发生异化。如对某些未经完全驻证的前期科研成果就进行宣传,最终导致报道失真,最著名的有“水变油”案例。

角色转化引发的义务冲突,即科研工作者身兼两职或者多职,在无法同时承担两职或多职义务情况下产生的冲突。如有的科学家、教授由于社会兼职太多,经常被邀请到各个论坛发言或者讲学,以致很少有时间做研究和指导研究生。

除了上述几种利益冲突表现形式外,在高校中还存在一个结构型义务冲突。结构型义务冲突往往是由于科研制度不完善,科研管理不规范而造成的。例如,在大学这样一个教学与科学研究并存的机构里,虽然很多高校的奖励制度明文规定,将教学和科研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两者都要受到重视,但实际上高校更倾向于把高额奖励给予在科研方面取得良好成绩的教师,而那些在教学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所获得的奖励则远远比不上前者。这种导向会使教师在教学和科研的时间、精力分配上产生无所适从之感。特别是对于那些从事基础学科的研究者来说,这个问题更加突出。

2 利益冲突的成因分析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究其本质是利益关系。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也正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人类社会才能够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同时,在社会的生产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形成了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这构成了人们实现自身利益的制度条件和社会基础。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利益观念被空前强化,高校中的科研人员同样处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往往扮演多种角色,有多种利益关系。因此,利益冲突是普遍存在的,究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科研活动的两重性是利益冲突产生的基本原因。科学是由人作为主体,研究和运用自然规律,其中离不开人的思考和运用。由此可见,科研活动具有学术性和社会性两方面。作为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来说,科研活动服从于真理性,与人的利益无关;但在社会中,对于进行科研活动的人来说,科研活动与他自身的利益密切相关。因此,科研活动的学术性和利益性决定了科研活动中利益冲突不可避免。

科研工作者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是利益冲突产生的根本原因。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科研成果的取得不仅能够使其在同行中受到尊敬与认可,而且可以通过专利和知识产权来谋取经济利益,同时也可以依靠自身的专利技术和研究成果创立属于自己的企业,进而将科研成果直接转化成个人财富。这种模式所带来的高额回报很容易使一部分科研人员由于经受不住利益的诱惑而突破了本应遵循的科学道德底线。当研究者的研究目标和自己服务的企业或组织机构的利益发生冲突时,研究者心中的天平便会倾向于给他提供资助的一方,或倾向于给他带来私利的一方。

科研体制的不完善是利益冲突产生的客观原因。我国的科研体制是在原苏联的基础上慢慢摸索着建立起来的。对利益冲突认识的不足,导致在科研体系内部并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利益冲突防范和协调机制。对于已经发生的利益冲突,只能简单地处理。对于即将发生或将会发生的利益冲突并不能有效地预防。科研体制的不完善,很可能引发利益冲突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将会滋生严重的科研腐败问题。

三高校在科研活动利益冲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校科研中利益冲突案件的日益增加,政府和高校层面均已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且出台了众多防止利益冲突问题的政策和法规。如2008年中共中央纪委、教育部、监察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反腐倡廉建设的意见》,文件强调高校反腐倡廉建设必须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整体上,高校的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完成了以下转变,即在策略上由侧重惩治向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转变,方法上由注重事后查处向关口前移、加强事前事中监督的转变,整体上把握由孤立反腐向系统防腐的转变。尽管如此,现阶段高校科研活动中还存在以下利益冲突问题:

一是对科研活动中利益冲突问题重视力度不够。随着高校科研项目的增加,科研经费也逐年增加。科研经费是由政府或者企业赞助给科研工作者,用来完成某项科研任务所需要的开销。然而在科研经费的使用过程中,高校缺乏一定的监督,科研人员将部分经费通过某种方式开为相应发票,以科研报账形式将科研经费占为己有。

二是同行评议机制不够健全。科研活动需要耗费大量的脑力和精力,是一项艰苦的工作,科研活动的成果是否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需要通过科研立项、评审奖励、公开成果等形式来展现。在科研活动中,科研项目的立项、科研成果的评定都是通过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评议。在评审过程中,评审专家要能够保证以客观的科学态度,公平、公正地审议。如高校内部科研项目立项的评审,一般都是邀请校内该领域的专家或学者。然而科研项目申报者也正好是该领域的科研工作者,评审专家和项目申报者很可能是同事关系、师生关系、朋友关系。虽然在科研项目的评审过程中要求项目申报书略去申报者的姓名,但是通过项目的研究内容,依然能够辨认出项目申报者的姓名。因此,人际关系干扰很可能引发利益冲突,导致评审专家给某些“已知”申报者申请的项目打高分。

三是缺乏独立的科研活动管理机构监督利益冲突政策的落实。高校对科研活动中的利益冲突已有一定的认识,也制定了解决利益冲突问题的对策。但科研活动中的利益冲突问题屡有发生,究其原因是没有独立的管理机构执行相应的政策,很多对策只存于制度层面,流于形式。

四 高校科研活动中防止利益冲突的对策

科研活动中的利益冲突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大多数国家在科研活动中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利益冲突现象。因此,借鉴国外高校解决科研活动中利益冲突问题的对策,对于国内高校建立相应的对策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美国波士顿大学建立相应的程序来减少其科研工作者面临的利益冲突问题,包括利益的公开、利益冲突的管理和消除、记录并保存利益冲突过程中大学采取的所有行动、处罚、保密等程序。

利益的公开要求研究者申请一个新的、更新或继续申请外部基金时,必须公开他与他的配偶或他的任何未独立的子女是否有重大的经济利益。利益冲突的管理和消除,即资助规划办公室把所有报告重大经济利益公开表(和补充公开表)送给教务长,同时把副本送给研究者所在学校和学院的系主任。如果教务长觉得利益冲突存在,他将通知研究者、系主任和资助规划办公室。在任何奖励基金支出前,教务长决定将采取什么措施进行管理、减少和消除利益冲突。对利益冲突过程中大学采取的所有行动进行记录,建立处罚机制,并对研究者提供的信息进行绝对保密,可以有效地解决科研活动中利益冲突问题。

借鉴国外高校防止利益冲突的对策,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防止科研活动中利益冲突问题的发生,须采取综合有效的对策。

一是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先进现代科技管理新体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过去那种单纯以行政手段管理科研的模式已不再适合现代科研活动的管理,应综合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进行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体制创新,强化监督,完善现行的学术激励、成果评价、职称评审等一系列制度。同时建立科研行为不端监察制度.对已经显现出来的学术不端行为进行惩罚和制裁,对处于萌芽状态的利益冲突问题进行纠正和消除。

二是对科研活动中的利益进行公开。对相关利益进行公开,是防止科研活动中利益冲突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科研活动与商业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急需抱科学转化为生产力,以科学带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将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实际经济增长,不仅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还能充实高校的研究经费,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科研活动中利益的公开,首先应制定界定潜在利益冲突的政策,让科研工作者了解自己可能在何种情况下会产生利益冲突。其次,要求可能存在利益冲突的科研工作者通过填写规范化的表格公开与研究相关的经济利益信息,如企业持股、兼职收入等。这种公开的方式,有利于公众和科研管理机构的共同监督,防止利益冲突问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