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语文教学的一点思考范文

语文教学的一点思考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53:16

语文教学的一点思考

篇1

关键词:改革 教学方法 灵活应用 教学结构 课外知识

一、教师的知识要渊博

俗话说“想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至少要有一桶水”,同时也有“名师出高徒”的说法,可见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个人素质对于学生学习的影响。语文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是学生高尚情操的培育者,是学生人生路程的引路人,这就更要求语文教师博览群书,不断地丰富、充实和发展自己,使学生感受到我们无所不通、无所不晓,进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崇高和神圣的形象。另外,教师要深入探究教材,善于浓缩课文内容,通过活生生的语言因素,来达到使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发展思维的教学目的。有的课文比较浅显,中心较明确,教师可充分利用幻灯、录音等教学手段编制信息传递程度,来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在引导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在学生理解课文之后,用省下的时间指导学生练习,培养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课堂要具有丰富的情感

小学时期的学生由于年龄原因以及其认知有限,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厌学、倦学甚至逃学等状况,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从学生的长远发展着手,认识到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孩子们课堂度过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都是由我们教师的手来翻阅。我们的语文课堂空间如何去翻阅孩子的生命。一堂充满激情的语文课,不仅学生听着是享受,教师本身也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的激情来自本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喜爱,还有对梦想的追求。培养他们健康的情感,以便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以便他们能够受益终生。

三、创设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对于小学生而言,不但能够激发兴趣,并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如果都是把握好这一环节,教学效果将会不错。它要求教师以实际行为关心全体学生成长,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以充沛的感情、专治的精神、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高度的概括力,从各方面感染学生。使学生耳濡目染,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的情感。

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由于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课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这样,不仅能把教材内容形成印象,同时还能很快地进行理解。文与画是相通的,因此,借助图画再现情境,可以把课文具体化、形象华,必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在图画面前,学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从画的颜色、明暗中不仅能迅速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易于接受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把图画变成语言文字的高明。在运用图画再现情境时,教师要加以指导和启发,同时还要有感情地讲述,便于学生充分感受形象,进入情境。

四、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活动项目,通过课堂提问既可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还可以进行一定的师生互动,活跃课堂的氛围,另外对于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当然在教学提问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课堂提问的问题适中,如果太容易,学生不需要动什么脑筋就会觉得没意思;如果太难,学生会感到摸不着边际,失去信心。提问要紧扣课文,有一定的深度,能使学生抓住要害,想一想就能说出一二。学生有好胜心理,是愿意思考问题的,关键在于都是要善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要吃透教材,要了解学生。

五、要能与学生融为一体

“亲其师则重其道”,实践证明,师生关系越融洽,教学效果就越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我们应该思考哪种教学方法,更容易被他们接受,尽量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努力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差距。教师可以走下讲台,让学生充当都是,比如在生字教学中,鼓励学生上台,识字,带领学生一起学习,不但课堂气氛活跃,同时学生也会感受到有成功感,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让他们也认识到,只要努力,我们也可以做一个好学生,激发他们的成功意识,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

六、走出课堂,让学生享受活动的快乐

教育家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强调:“教学做是一件事,而不是二三件事。我们都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可见,教学做的统一,有利于学生在动口,动脑,动手中获得真知灼见。所以我们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中学习,是对“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极好诠释。也符合“既教书又育人,既管课内又课外”的“大教学观”。“生活中教,游戏中学;教在有心,学在无意”的教育理念也讲的同一道理。同时也更容易激发起语文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喜欢语文,乐学语文,扩大知识视野,陶冶美好情操。

总之,我真诚地希望我的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让学生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学会知识。多与学生交朋友,多做思想的交流,多做心灵的沟通。“俯首甘为孺子牛”做好学生的服务员,做好学生在知识海洋中遨游的助推器,前进的道路上的垫脚石。在孩子们身上,存在着不可估量的潜在能力,只要抛弃错误的教育方法,则无论什么样的孩子,其能力的幼芽都能茁壮成长起来。《淮南子。说林训》中有一语:“行一棋不足以见智,弹一弦不足以见悲。”这只是我们现在一时觉得比较好的做法,但我们更应相信“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一定会有更多的老师探索出更高效、更科学的做法。

参考文献:

篇2

长期以来,中小学语文教学出现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相当一部分刚升入初中的学生,对语文学习感到很不适应,学习兴趣减退,学习质量下降。很多学生开始怀疑自己,开始越来越不相信自己。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从知识层面上来看,小学语文主要指“语言文字”,中学语文更偏向于“语言文学”。因此,小学语文侧重于认知、记忆、积累,小学教师讲课速度较慢,课堂容量较小,知识点反复讲、反复练,学生只要认真听课,认真完成作业,不需花太大力气就能保持较好成绩。而初中语文侧重于阅读、理解、表达,加上科目增多,课时紧张,教师讲课速度较快,课堂容量加大。刚升入初中的学生面对如此大的变化,自然感到学习吃力,难以适应。由此产生的断层,直接表现为学生成绩由八九十分下降为六七十分甚至不及格。

2.从学生生理、心理角度来看,六年级学生和初一学生存在的明显差异也不容忽视。虽然仅仅相差一年多的时间,但在这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大多数学生恰恰开始进入身体迅速发育期,心理发展也开始出现成人化倾向。这些身心特点使得他们的心理状态处于极不稳定的阶段,从而造成了他们在语文学习方面的障碍。

3.从现行教育体制层面来看,有无升学的压力也是造成中小学语文教学脱节的因素。小学和初中,虽然同属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但初中教师面临的压力与小学教师面临的压力是有区别的。小学毕业无选拔的分地段招生,大大减轻了学校及教师的压力,学生毕业时,基本都是“皆大欢喜”的结局。基于此,小学语文更多偏重浅层次教学,以鼓励学生为主;偏科现象严重,对于只是通过课堂考查的科目,很少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小学生大多过分依赖家长,作业往往依靠家长检查,没有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而进入初中,因为要面临中考选拔,常常几家欢乐几家愁。尤其是初一的教师,往往都是刚从初三循环下来的,刚经历过紧张的中考,自然清楚中考意味着什么,明白其中的压力有多大,因此也容易过分紧张。这种紧张与压力,无形中会让教师对学生提出较高的要求。这种要求,加上初中学习课程的急剧增多,在客观上也对初一新生适应初中语文学习造成了一定影响。

针对上述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脱节的客观现实,该如何消除这种脱节现象,使中小学语文教学平稳衔接,和谐发展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粗浅的看法。

1.语文衔接教学是否成功,关键在于第一线的语文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把目光放长远一些,树立大教育观。对于小学教师来说,我们应立足的不是六年计划,而是每一个学生的未来。《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为中学打好基础,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识字、看书的能力,掌握常用的汉字,初步打好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这就说明小学和中学的语文教学有着连贯性,学习的过程有着连续性。如果把培养学生比作盖楼,那么小学就是地基,这个地基打得好坏,直接影响初中教学质量的高低。所以,在小学尤其是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不能将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割裂开来,而应该多了解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并贯穿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断层。

对于初中教师来说,我们要尽量放慢脚步,给学生读书的时间,给学生聆听、思考、品味的时间,维护他们认真听讲的积极性,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减轻学生的压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平稳地过渡。教师要多角度、多渠道地充分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认真分析原因,制定科学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步骤,尽量防止学生成绩出现早分化、多分化。关键时刻不放弃每一个语文学习困难的学生,更不要把学生语文成绩差的责任推到小学教师的身上。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中小学语文衔接教学成功的保证。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过:“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小学阶段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中阶段必须让学生坚守住良好的习惯。小学教师一定要一丝不苟地抓好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训练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将好的学习习惯带入初中。我们不妨尝试每学期邀请几个优秀的中学生,为六年级学生作学习经验的介绍。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将知识的灌输融合到富有情趣的教学活动中,富有情趣的课堂教学更能出色地完成知识的传授,使学生保持对语文学习的激情,从而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固化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3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 方法与形式 现实元素 语文教学

生活何处无学习?学习何处无生活?语文课堂应该经常是“师生在语文课上,共同游历江河山川,欣赏美丽风光,感受人间冷暖,构建生活”。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加强课内外的沟通,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2] 笔者也通过对近几年语文高考试卷考查方向的分析发现,语文试卷越来越多地涉及到现实生活,各地也把握了这些命题的方向,如2013年广东高考的语文模拟考试中,都把一些现实问题搬入试卷中,如“幸福是什么”“光盘行动”“莫言获得诺贝尔奖”“中国式过马路”“江南style”等等新闻事件、热门话题、热点人物都在语文试卷中现身,语文考试再也不是过去传统的死记硬背和对古板知识的考查,语文试题随着新的血液的流入而鲜活起来,更能够考查学生的能力水平,并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世界、并引发了学生对现实的思考。可见,现实生活与语文教学这二者的关系非同寻常。难怪著名语文教师王丽说:“不关心广阔的社会生活就很难学好语文。”

从日常语文教学中的具体情况来看,教师必须要在一定的情境下善于链接现实元素,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环节,教师要学会旁征博引、多方位引导,扩大学生的视野,展开他们的思维。这其中也涉及教育的方式。教育要顺应潮流,改革需要与时俱进,教学要加入新的元素。语文学习已不仅仅是学习课本上的几篇文章,“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提高文化品位;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3] 所以,笔者认为,语文学习应该树立新的教学目标,关注时代、关注人文、关注生活、关注生命、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以着重现实生活来突破课本,回归生活,走出课堂,放眼世界,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情趣。

在语文阅读、语文写作、语言运用这些模块,教师更要注重对现实生活的链接。比如,语文教师有时会感到阅读与写作教学难教,学生也惧怕这些模块,学生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有限,尤其面对新生代,他们张扬的个性和与老师迥然不同的想法,促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上不能适应课本、老师甚至是考试的模式,对于我们传统提倡的经典阅读,学生缺乏兴趣,也就缺乏关注,写作没有阅读的积累更加束手无策,成为学生一大头疼问题,语言运用方面的表达与交流、现实生活的文字运用,他们也常常感到困难。而阅读与写作、表达与交流,对于语文学习是多么重要的环节,叶圣陶先生特别注重学生的阅读,他说:“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因为阅读与写作都是习惯方面的事情,仅仅心知其故,而习惯没有养成,还是不济于事的。”那么如何可以让学生首先在这些方面产生兴趣,然后逐步提高其水平呢?笔者认为是可以找到突破口的,同学们对传统的方式不接受,教师就加入“时尚潮流”元素。让学生从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阅读开始,找到与语文学习的密切相关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如可利用网络资源、手机文学等形式,教师去筛选一些热点素材,提供学生阅读,然后针对这些热点问题让学生们讨论、写随笔、学写时评,长时间的习惯一定有助于学生阅读与写作、表达与交流的水平的提高。也可以定期给学生放映《新闻周刊》,让他们及关注时事,也可以给学生提供写作的素材,这种方法,也得到很多学校老师的认同,学生很喜欢看《新闻周刊》,其中的人和事也经常被他们运用到作文中去。

再从语文考试的角度去看,语文考试越来越着重学生对实际生活的关注,引发学生对生活的探寻,对于人文的关怀,对社会的关注。各地语文高考都开始关注社会生活热点。四川省中学特级教师王丽蓉在评析2012四川语文试卷时说:“2012年高考语文四川卷具有关注生活热点、重视文化传承、突出语言能力、渗透课改理念、体现地域特色五个亮点。”[4]语文试题在考点选择和试题选材等方面关注生活热点,“从全卷涉及的生活领域看,涵盖了学生生活、文化艺术、社会建设、资源开发、金融投资、科技发展、环境保护等,具有广泛而浓郁的时代生活气息,有利于引导学生开拓视野。”不仅四川的高考如此之多地涉及我们切身的世界,广东语文高考和各个地方的模拟考试也鲜明地体现了这点。所以,社会热点阅读对我们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应该是大有裨益的。如2013年广州一模语文试卷的第23题,要求学生根据漫画《中国式过马路》概括漫画所反映的一种社会心理。针对漫画中的现象写一段劝诫的话。这题其实就是针对社会热点话题“中国式过马路”的探讨,命题人完全从现实生活中去找命题的素材。如果之前学生能从新闻媒体或网络去关注到类似的现实话题或事件,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入这些短期内的热点,也许考试中的一些题目,学生能够迎刃而解,甚至在高考中遇到平时关注过的现实问题,也不是不可能的,那么这样对学生的帮助就太大了,也可见,关注现实生活,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很有益处。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充分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经验。要奉行这个理念,并很好地在教学中实施,当然得关注现实生活,结束“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对于学生而言,考试是一种检测和评价的形式,成绩是一种参考和衡量的标准,学习的终极应该是学以致用,带着生活的常识去学习,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新世纪的人才绝不是在书本中找“颜如玉”的佳人和华丽富贵的“黄金屋”,而是从书本走向生活,走入我们现实的世界,用自己睿智的头脑和勤奋的实践登上人生的金字塔,缔造自己人生辉煌的宫殿。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应该与现实生活相结合》http://

[2]《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http://.cn

篇4

关键词:新课改;阅读教学;银川市优质课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二零一零年六月,银川市优质课评选活动在银川十中举行,参加的评选的课程都是各县市精心挑选的,最后评选的优质课程将参加全国的比赛。因此参加活动的老师们准备的都非常充分。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将对这些不足做以简单的分析。

1、课堂教学要灵活运用教学设计的内容

在这次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老师们都经过精心的准备,整个教学设计都很完美,但是一些老师完全按照自己设计,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活动,没有顾及学生的反映,没有针对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对症下药,调整教学内容,而是完全按照教学设计这个剧本以讲台为舞台进行表演,学生是观众,只是还要不时的起来回答问题以配合老师的表演。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关系着阅读教学的成败,但是有了完美的设计,精美的教案就能上好阅读课吗?我们经常忽视了课堂、学生的作用,课堂变成老师的表演,这样的教学是失败的,因此作为教学设计者的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要坚持以学生及其他们的活动为中心,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充分考虑课堂的实践活动,灵活机动的进行教学。

2、开课的导入要具有创新性

一位老师讲《一双手》,开始上课她用多媒体播放了舞蹈《千手观音》,舞蹈展示的是一种动态的华丽的场面,学生都沉浸在这种美的享受中,然后老师拿出纸制的林业工人的手,这两种手之间是没有关联的,而且这个舞蹈的意蕴和这篇课文所反映的劳动人们的勤劳与艰辛也没有关联。这样的导入设计新倒是新了,但与语文课堂导入要与文本相和谐的基本规范却是相悖的。那位老师把纸制的林业工人的手让学生去测量,又测自己的手,然后进行比较,笔者认为这样的活动完全没有必要,林业工人的手的大小通过课文内容的描述学生完全可以知道,老师这样比来比去完全是在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好的导语能迅速把学生带入教学所需的场景和氛围中。而富有创新性的导语还能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因而,教师在导语的设计上,应力求新颖、独特。但是只一味求新,必然会导致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与教学节奏的错乱。这样的设计,表面上看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但由于设计得太“绕”,再加上前后关联不大,对于促进学生对文本本身的阅读兴趣并无多大的作用。著名的语文教师李镇西有一次在讲《荷塘月色》时,他设计的导入非常简单,他以“第一单元有哪几篇课文和第一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的问题切入,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我们在设计导入是不妨也这样做,舍弃华丽虚无的东西,使语文课回归到自然,真实、常态。

3、对文本要进行准确深入的分析

语文对于人来说是一种文化,它更重要的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生命价值,在于塑造人的个性发展。优质课评选活动中有为老师讲《斑羚飞渡》,这篇文章若单从知识方面来说,对文章理解无非是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要保护野生动物。当然比单纯泛泛的说教和动物课本上的教育要形象生动得多。但是,这忽略了文章本身所具有的丰富深刻的人文内涵。如果我们用人文的眼光、人文的情怀去引导学生体会那种心情的沉着、灵魂的高尚、思想的光辉,肯定会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强烈的震撼。那么,斑羚的灵动、神圣、悲壮及那种极富人情味的为了种族的延续,牺牲一半来挽救另一半的举动,就会成为学生心中永远的丰碑。但是这位老师对文本的分析只停留在表面上,一个点上,那就是感动,并大讲特讲,学生听的很乏味,因为他们都已经理解的很透彻了,而老师还在讲。以初中孩子的理解接受能力,课堂上老师应给孩子足够的信息量,深层次的挖掘文本,拓展他们的思维,开阔他们的眼界。阅读教学需要语文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体味、体验内中情味或情感,感悟文本语言背后的特殊意味、意蕴,最终获得对于文本的理解,形成一定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师对文本高质量的解读是确保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4、正确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这次的活动中,每个语文老师都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有的老师很好的把握了引入的“度”,使多媒体为课堂教学服务,提高了课堂效率和质量。但有的老师过度使用多媒体,不但占有大量的课堂时间,而且对学生理解课文起不到任何作用。一位讲冰心的《通讯十七》的老师,从开始上课一直放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读,在音乐中思考,在音乐中写,把语文课上成了音乐课,试想在音乐的干扰下,学生能静静的思考吗?能静下心来写作吗?这堂课多媒体的使用不但没有起到促进作用,相反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副作用。我们的一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都是为了语文课程标准的实现,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都是为语文课堂服务的。但是目前,一些语文教师只重视语文课堂的形式,声光电俱全,多媒体混同,只图课堂气氛的活跃,而忽视实际教学效果,还有的教师让过多的多媒体画面代替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欣赏,这就背离了语文教学应以语言品味为重点的规范要求。我们引入教学资源,是为语言学习这一中心任务服务的,要确立以文本学习为中心的原则,既把握好引入的“度”,又让引入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

5、准确及时的进行评价

这次活动中,一些老师给孩子的评价不准确,不及时,不到位。有的老师甚至一堂课只用好、很好这样笼统的字眼去评价学生的回答,使学生不知道自己的回答究竟好在哪里?有的老师对于学生的回答不管是对是错,都说好,这虽然符合要多鼓励学生,多表扬学生的教育理念,但是这么做会让学生没有对错、是非的概念,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没有益处。还有老师干脆就不做任何评价,叫学生起来读课文,读完也就完了,回答完问题就坐下,再叫下一位同学。不过其中有位讲鲁迅先生的散文《雪》的老师做的很好,在叫每位学生读完课文后,他都进行点评,比如发音不准的纠正过来。有的读的太快,有的读的太慢,有的读的很有感情等等,老师指出学生的缺点,学生在下一次读的时候就会注意,把缺点变成他们的优点,得到老师的表扬学生会很开心,下次争取读的更好。这样下去他们的朗读能力就会大大提高。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我们应采用正确、科学的评价方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这次活动中,笔者听了十几位老师的课,总的来说。老师们都做的很好,基本上贯彻了新课程的理念,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完成教学教学任务。希望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能在此基础上,加强对阅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共同推进语文新课程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倪文锦,谢锡金,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

篇5

关键词:语文教学 德育 思考

当今社会,影视、网络、手机、游戏风靡一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英雄主义思潮等伴随着信息化的进程已使校园不再成为一片净土。有资料调查显示,中学生中,对网络一见钟情者占90%,60%学生有过上网经历,钟情于网络游戏和聊天的又占上网的80%,真正是上网查资料、看信息的只有不到20%。曾经沉寂一时的“读书无用论”又再度充斥社会。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思想让学生一走出校门就遭遇反击和侵蚀。另外,像我们这些农村中学,还面临着家长外出务工,孩子留守在家的家教盲区困境。因此,当前中学生群体中出现了道德素质低下的现象,有些学生甚至口是心非,习惯不良,唯我独尊等。即使学校和老师孤军奋战,纵然精疲力竭,也是回天无力。

面对这样的困境,尤其是在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一背景下,我们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更大的挑战,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我们应该结合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将德育融入教学活动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特别是语文老师,更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德育的渗透,让“空白”丰富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精神的家园,这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那么,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该如何在新课改下把德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呢?下面我谈一下在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语文课堂――德育渗透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的45分钟,培养学生为其终身发展所具备的能力,同时,要抓住适宜的时机,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相机地进行德育渗透。

1、结合时代背景的介绍有机渗透德育。有些课文所叙写的内容距离学生生活的年代太久远,学生对文章所塑造形象、所寄寓的思想感情理解不深,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背景资料的介绍(也可要求学生自行查阅有关资料),有了这些材料的铺垫,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会更深透。

以前学习柯岩的抒情诗《,你在哪里》,让学生听录音朗读,当听到亿万人民在寻找总理时的声声呼唤“周――总――理”时,有的同学竟嗤嗤地笑了,听着这么深情的朗诵,他们竟会觉得好笑!这是因为他们对的丰功伟绩、高尚人格了解不够,对亿万人民无限热爱与怀念总理的感情体会不深。针对这种情况,以后在学习这首诗时,笔者注重交代背景,向学生介绍总理的光辉一生,向学生介绍总理逝世后,亿万人民自发悼念总理,十里长安演奏家总理,悲痛的哭声响彻云霄的感人场面,介绍在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天安门广场花圈如海,哀歌如潮的震撼人心的情景,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的光辉形象,体会到在人民心目中的无与伦比的崇高地位。这样,学生就进入诗歌所设的特定情景之中。爱总理、怀念总理的感情就油然而生。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朗读诗文,学生似乎与作者在一起,到处寻找着。从高山、大海到森林、边疆;从五洲四海到祖国的心脏,急切地寻找,觉悟地呼唤:“,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山谷回音,大地轰鸣,松涛阵阵,海浪声声……同学们的心啊,随着诗句激荡。一个为革命事业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伟人形象就这样耸立在学生的心目之中了。

2、结合课文内容渗透德育。

语言是课文内容表情、达意、载道的工具,“文”与“道”是相互交织、有机统一的。“道”,即文章所蕴含的思想道德因素,文章“道”是通过语文文字表现出来的。比如写人的文章,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塑造人物的形象,寄寓作者的褒贬;写物的文章、叙事的文章的旨意也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文”与“道”有机统一的关系,决定了语文课不能也不应该上成一般的政治课,不能单纯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只能把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缘文释道,因道释文。教师要利用语文教材中丰富的德育因素,在传授知识技能、培养能力的过程中,相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如朱自清的纪实散文《背影》,许多年来被选作语文教材,哺育了几代人,它之所以能打动读者,在于它布满亲子之爱,这是个永恒的主题,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自然是经久不衰的。同时,这篇散文构思的角度不同一般,语言文字平实,字里行间渗透着一种深深的怀念之情,因而十分感人。在教学中,教师应着重抓住肥胖的父亲步履艰难地爬铁路为儿子买橘子这一细节,来分析父亲的形象。年迈的父亲执意要为年轻的儿子买橘子,因为他想到长途旅途中儿子会口渴,而他亲自买橘子是在尽做父亲的责任。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境衰败,此时的父亲走路已步履蹒跚。从月台下去,“要慢慢地探身下去”,已是不易,而要爬上月台,则更是困难,“攀”、“缩”、“倾”等一系列的细节描写,细腻而简练,父亲对儿子浓浓的爱已溶入这几个传神的动作之中,而儿子望着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泪很快流了下来”。父亲对儿子的拳拳爱心,以及儿子对父爱的感悟、感动深深地打动了同学们,这慈父孝子之间的相爱相怜是足以催人泪下的。学习《背影》,要让学生从文中的“父亲”想到自己的父母,让学生回忆这十几年来父母对儿女所作的点点滴滴,说说父母对儿子深如江海的养育之恩,谈谈作为儿女应当怎样做,才能抚慰父母、回报父母。让学生回家后做一件孝敬父母的事,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何把这一传统发扬光大,当然离不开教师的“育人”,但假如只是空洞的说教,没有结合课文所蕴含的道德价值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那么德育就会流于形式,空泛、枯燥,收不到实效。

二、课外阅读-----德育渗透的“有力后盾”

大学扩招后,学生的升学压力是减少了一些,但要考上重点大学还不是件轻易的事,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还是承受着学生的压力,分数还是压在学生头上的一座大山,有的家长甚至有的老师认为读课外书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不让学生读课外书,其实这种做法并不明智。我们知道,书籍是人类聪明的结晶,学生广泛地吸取课外书籍的丰富营养,对他们的成长大有裨益,但书籍也有良莠不齐,而且学生的精力与时间也有限,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比如针对学生意志薄弱,经受不住困难挫折考验的特点,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奥斯特勒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的光明》,从中学习主人公不屈服于命运,以顽强的毅力迎战困难的精神;针对学生革命理想淡化的特点,指导学生阅读小说《红岩》、《林海雪原》,学习革命先辈为正义为理想而献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事实上,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不仅不会影响学习成绩,反而会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心灵得到熏陶。

三、语文活动――德育渗透的“强化剂”

比如确立一个德育主题,要求学生收集伟人的故事及各行各业中先进人物的事迹,并举行讲故事比赛。这样,在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受到思想上的教育,也还可以利用节日、纪念日等时机,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如端午节可以让学生了解屈原的故事,学习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重阳节可以让学生懂得尊老爱幼;父亲节、母亲节可以让学生帮父母做一次饭、洗一次衣服,对父母表达祝福感谢。总之,首先的培养要从点点滴滴做起,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不是一次教育就可以奏效的,需要教师的持之以恒和学生的自觉行为。

让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成为德育渗透的一支有力的强化剂!

篇6

郭初阳

有一位动物行为专家,出于良好的愿望,为了培养猩猩的创造力,在一个空房间里,为一只黑猩猩设置了一串挂在半空的香蕉和几个散乱的可以叠起来的木箱,然后他关上门,从门上的小孔中向内窥视。然而,他看到的却是另一只乌溜溜的眼睛——那只猩猩也正在向他窥视!

我并无意于把我们可爱的孩子比作猩猩,有的时候,我们自己却像这位专家一样做着失败的实验,惊然发现工作的进程没有按照我们预设的轨道前进,在某种意义上,使我们从事的职业陷入了荒诞。

我一直教着两个班的可爱的“笨小孩”。

初一时,我走进教室,对他们说,同学们,给你们朗诵一首诗吧!他们鼓掌。初二时,我走进教室,对他们说, 同学们,给你们朗诵一首诗吧!他们更热烈地鼓掌。初三时,我走进教室,对他们说, 同学们,给你们朗诵一首诗吧!他们抬起头,呆滞中带些惊讶地看着我,(仿佛看着一只猩猩)说:“老师,您疯了吗?都什么时候了,快点给我们讲评卷子吧!

语文课上竟然容忍不了一首诗,这真使语文教师感到痛苦。怎么会这样?这些如羔羊一般柔弱与纯洁的孩子们的一切都被一头猛兽吞噬了,这头猛兽我们称之为“考试”。诗歌是生长在山坡上的自由的花朵,中学是一个羊圈,花朵怎可生长在羊圈里!人人尽说,亡羊补牢,善莫大焉。可是,假设根本不存在羊圈,“羊儿们正在山坡上吃草”,吃饱了,可以无忧无虑地甩开四蹄撒欢,可以用沾着新鲜青草嫩汁的鼻子嗅嗅黄花,可以翻过身来蜷着脚看无心而动的流云,那难道不正是它们的幸福吗?六十年代中期,美国发起了一场“非学校化”的运动,他们的口号是:“取消学校!”因为学校制度貌似平等,实则极不平等。学校俨然以知识的垄断者自居,把极小一部分规定的知识转变成一种商品,将学生规定为这些知识的硬性消费者,使用文凭这一手段进行强行的贩卖。该思潮代表人物伊里奇(Ivan Illich)在此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概念:隐蔽课程——只有学校教育才能为每个人的成长作准备,凡是学校里不传授的东西,便是无价值的。而这又定然导致更为极端的观念:只有通过考试才能为每个人的成长作准备,凡是不考试的东西,便是无价值的。爱因斯坦说:“做同样的工作,它的出发点,可以是恐怖和强制,可以是追求威信和荣誉的好胜心,也可以是……每个健康儿童都具有的天赋的好奇心,只不过这种好奇心往往很早就衰退了……”我们的儿童早已没有好奇心了,如果有的话,也只是对教育者古怪的行为感到好奇,正如那只向外张望的猩猩一样。

老罗素说过,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对人生而言是如此,对教育而言亦是如此。所以,由“一言而为天下法”的教育方针、划一的教材、划一的教学参考资料、划一的考试乔装打扮而成的教育,是一种暴力教育。一开始就给你定下了错误的方向。楚国在南却向北走,有人劝阻,却说,“没关系,我的马好”,“没关系,我的盘缠足”,“没关系,我有个好把式”。是啊,我们的学生智力高,我们的经费很充足,我们有最卖力的教师。

是谁之过?只想起了帕斯卡尔的一句话:“参与者无人犯有过失,而悲剧依旧渐渐演成,应将一切归咎于命运。”既然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那么,我们将一切归咎于不合理的制度。在此种制度下,教师不再是拥有尊严、拥有自由、拥有灵性、拥有未来的创造者,而是强迫性的智力劳动者,和强迫性智力劳动的监视者。我们依旧视教师为神圣职业,因为他们原本是要将多少代人的工作成绩忠实地转交给孩子们,以良心为天平。我们感到∝痛苦。

“考试是指挥棒”,此言非虚 ,但最多只对了一半,“棒”则“棒”矣,然非“指挥棒”,而乃一枝狼牙大棒,谁若置若罔闻,定遭当头棒喝。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和我的笨小孩们都感到深深的痛苦。我们在狭细的路途中经常被迫陷入形而上的沉思:“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什么?”轰轰烈烈的大背景下,理想的答案离我们多么遥远——佛学大师池田大作如是回答:“教育的根本课题是在于说明和回答人类应当怎样存在,人生应该怎样度过这些人类最重要的问题。”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说:“教育的正确目的,归根结底是宗教性的东西,不能只图利益。教育应当是一种探索,使人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

有人说这些已不适应时代了,那么我们究竟处于怎样一个时代?可以移用狄更斯《双城记》的开首语:这是最好的年月,这是最坏的年月;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新纪元,这是怀疑的新纪元;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的春天,这是绝望的冬天。

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如何做一名教师?我们如何做一名语文教师?

我以为,语文教育在此时代应有两个目标。

A、为了传统文化的承继 [文化教育]

中国文化传统在20世纪出现了中断。鸦片战争以后,国人认识到了西方科技的重要,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甲午败绩,进一步认识到还要学习西方的法律、政治制度,1898年张之洞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儒家文化的核心并未改变;到了时代,传统文化的整一套哲学、伦理都被了;时期,最基本的信仰、价值观都被颠倒了,传统文化至此破坏殆尽。

有目共睹的是,现代化不等于西化,现代化更需对传统的回归,绵延五千年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安身立命之处,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文以载道”, 语文教学应当自觉地担当起这一使命。

B、为了培养学生纯正的审美趣味 [文学教育]

美学家朱光潜有这样一句话:“真正的文学教育不在读过多少书和知道一些文学上的理论和史实,而在培养出纯正的趣味。”文学表达命运,抒感。懂得如何审美,才能热爱人生,健康充实地生活。

由于以上两点,可见语文教育回复古典是一条正确的道路,落实到教材,便是恢复对一系列经典文本的学习。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指出:“古典文学是一个民族……

长期以来决心阅读的书籍,仿佛它的全部内容像宇宙一般深邃,不可避免、经过深思熟虑,并且可以作出无穷无尽的解释。”“古典文学并不是一部必须具有优点的书籍;而是一部世世代代的人出于不同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籍。”老舍之子舒乙在北京创立书院,教授传统经典,不能不说是很有远见的。

篇7

1.当今语文课堂去知识化的倾向。

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课堂的变化令人可喜。但我们也应注意到,由于对新课程理念解读的偏差,导致了语文课堂教学上的偏差,最普遍的现象之一是出现了去知识化趋势。首先是语法,因为考试不直接考,所以教师不教,也乐得轻松。自从淡化语法教学之后,笔者吃惊地发现高一新生不知哪些词可以充当名词、动词、形容词,不知何为主谓宾定状补等基本句子成分。因为没有现代语法知识作铺垫,讲到文言文的语法现象与特殊句式时,更是一头雾水。其次是缺乏基本修辞与文章知识,古诗文鉴赏能力难以提高,高考作文才会屡屡出现“四不像”的文体不清的文章来……学生是减负了,老师却是越来越头痛了。曾经,语文知识的繁杂艰深长期困扰着我们的语文课堂,使语文课出现不少偏差的现象,为广大语文教师与学生所诟病。新课改后,过去的这种浪费现象虽得到了一定的纠正,但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去知识化。这是必须引起我们重视的。

王荣生先生指出,目前语文课程内容刻板化与随意性过大并存、语文教学花样百出与知识含量的极为贫乏共生,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严重问题。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王策三先生也呼吁:要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

2.对话视域下语文知识教学的必要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如何理解与准确把握课标的精神?

我们知道,知识的表现形式和探究方式是多元的。波兰尼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缄默知识)两类。显性知识是指那些通常意义上可以用概念、命题、公式、图形等加以陈述的知识;默会知识则是指一种个人性的、在一定程度上不可言传的知识,这种知识仅靠客观规律是解释不了的。客观、外显的知识完全取代默会知识是与事实不协调的。过去我们在语法教学上确实存在着偏差,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却收效甚微。那是因为我们的中小学语法修辞知识过于集中、过于系统。新课改后,这种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纠正。但现在又有人走进另一个极端,认为对于默会知识来说,我们永远不可能拥有绝对的确定性,我们只要有对话与相对充分的解释就够了。果真如此?

王荣生先生明确提出“从语文课程的观点看,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首先是个知识的问题;合宜的能力要有适当的知识来建构”。语文知识是相应语文能力(语感)形成的必要前提,具备“最低量”的语文知识,包括一些纳入语文课程的语言知识、文章知识、文学知识,不但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正常交往所必需,也是受过正规语文教育的现代学生“语文素养”的题中应有之意。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对中小学生来说是不适宜的,但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显然,上面我们讨论的语文课程改革中“去知识化”的偏差不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初衷,而是在课程实施中教学“落差”造成的,是一种被误读的教学现象。

因此说,对话教学不排斥也不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对话视域下的语文知识教学是必要的。

3.对话视域下语文知识该如何教。

就目前讨论的对话教学层面而言,王荣生先生认为:其一,将语文知识看成是阅读、写作、听说教学的程序性知识,去“用”他们,而不能满足于“复述”。其二,教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理想的方法是教师“心中有语法(指知识),口中无语法(指称名)”,也就是不追求所谓“学生应知道”的“准确定义”。比如说,只要在具体作品的教学中让学生“感悟”到“意境”是什么,并且学生能用“意境”等词语来表达他们对具体作品的“体味”,应该说已达到了知识教学的目的。H而这种教师心中有知识、口中无术语,可以设计成在课程指引下的语文实践活动,合宜的能力(语感)要有明确指向的语文实践活动来养成。这为我们开展对话教学活动提供了有力的借鉴。

师生对话离不开知识媒介,离不开人类普遍的生活经验。从教师和学生与作为教育文本的知识媒介的对话角度来说,对话教学秉持这样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是过程而并非结果,对知识的运用和创新才是关键。过于强调知识的认识论特点而忽视人与知识之间的建构性关系,会走向极端和偏颇。学习是学生建构他们自身对于世界的理解,亦即知识是由学习者主动建构的。“倘若没有学生积极地参与他们自身的知识表达,学习就不存在。”“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讲,知识是由认知主体与外在世界进行社会互动,即个体与社会文化价值互动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权威者的角色,摆脱知识传递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并与学生一起建构对知识的理解。在对话教学实践中,知识的建构活动不是封闭在各个系统之中,而是在向社会开放的系统之中,寻求在人们的相互作用之中知识建构的契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建立知识与学生经验、个人体验的联结,让知识的获得变成融入学生生命的事,而非纯技术性的事情,让知识真正成为人生路上的智慧力量。

可以这样说,对话教学不排斥也不影响学生知识的掌握。对话教学是要促使学生的“我―它”知识向“我―你”知识转化,即将非个人意义的客观化知识转化为个人意义的主观知识,使知识成为内在于学生生命的东西。并使学生在内化这些知识的同时,找寻到个人的意义。例如莫泊桑的《项链》,在学习之初,教师可以制作网页链接至另一个作家的小说《麦琪的礼物》或《最后一片绿叶》,引出欧・亨利式小说的结尾“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另外还可以补充文学作品“空白”的相关知识。这样做,教师就可以按照“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欧・亨利式”小说的结尾,为学生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帮助。

可见,在对话教学中,重视共识性知识的获得,更重视由此而达成的对话的意义的生成。如果忽视知识、技能的教学,那么就难以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学生智力的发展必然会落空。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必要的知识补充。再比如,高一学段,我们可以补充词性、句子成分等最基本的语法知识,以便为后面学习文言文的浅易语法作铺垫。高二学段在原有的修辞学基础上,可以适当补充诗歌鉴赏所需的基本鉴赏术语与表达技巧方面的知识。高三学段在高一高二作文放开写的基础上要“收网”,教授学生基本的文章知识,进一步规范文体。

需要强调的是,不要将语法学习与平日的听说读写割裂开来,否则将回到过去的老路上去。而对话教学在知识传授之外,较传统教学更为重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交流、生成和提升。因此合宜的语文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陈玉秋.语文课堂教学的两种趋向[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7,2.

[2][4]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39-161.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兴趣;素材;方法;评价;经验

小学时期正是学生各项学习能力、学习技能养成的关键时期,作文作为对于学生综合技能要求较高的一项学习项目,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当前阶段学习以及未来的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意义,所以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效的规划教学,以便能够实现学生作文素质的有效提升。

一、首先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发现,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牛不喝水强按头”的教学方法往往会事与愿违,导致师生之间矛盾的激化,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自主性。这就需要我们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他们能够主动学习、自觉写作,而想要实现这个目的,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最要紧的一步。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够有效的带动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他们能够自觉的进行学习、写作,提升写作的效果。

二、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我国有句俗语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是聪明能干的妇女,没米也做不出饭来,作文写作也是如此:没有一定的语文词汇量、写作技巧积累,纵然心中有再好的内容规划也写不出好的文章来。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做好基本的写作素材积累,积累到了一定的阶段,就会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境界,素材积累的多了,并进行一定的模仿、转化、借用、引申,对于学生的写作而言都是一种熏陶,都是一种积累。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话言简意赅地向我们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书读得多,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会写得好,笔下就会生花。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常常发现,很多学生或没有材料可写,或表情达意不够流畅、准确、生动,归根到底是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语言经验。基于这样的实际,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通过加强课内外阅读,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从而提高写作能力。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离开阅读,学生对事物的表达将是无序而枯燥的。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和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除把课堂还给学生外,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阅读可采取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阅读的各种书籍。阅读的内容和范围不作限制,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的均可,越广泛越好。有了广泛的阅读,学生就能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同时在各种不同的阅读方式中,使学生产生了语感,激发了灵感,有了语感和灵感,作文就水到渠成、自然流泻轻松的事。叶老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要解决学生“没有材料可写”这一作文中最大的困难,老师就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获取作文材料。把单调的作文课上成作文活动课,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贴近自然、社会、生活的活动,让学生在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中观察生活,开阔眼界,积累素材。

三、再次教师要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

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传授给人以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运用到作文教学中也是一样:教给学生再多的作文素材也不如教给他们写作的技巧与方法。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方法,才能够在写作的过程中避免一些常见的错误,采取正确的表达方式与表达技巧,更好的进行内容的叙述、情感的表达,使作品显得更加通俗易懂、有条不紊。

比如对于怎样写人这个话题,教师就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写作技巧:可以通过一件事来写人,当然在写事情的时候,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所谓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够表现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美好情感的事。对小学生来说,选择典型事例,要着眼于小事,选择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义的小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中见大”。也可以通过几件事写人,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以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一种品质;二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多种品质。要注意:用几件事写人,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须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着重于某几点进行叙述。更要学会刻画人物:写人的文章要会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也就是学会刻画人物。在这个过程中,外貌描写要和表现人物特点、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紧密配合。外貌描写要传神,切忌脸谱化,反对那种部分主次,从头写到脚、千人一貌的写法。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个性特点的语言可以起到“闻其言,见其人”的作用。动作描写首先要选择关键性的动作来写,一个人做事的时候,会有许多动作。但他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这些动作一个不少地都写出来。这就要求选择那些关键性的、最有意义的动作来写。其次,要写准确,同一个动作可以用很多动词来表示,但只有那些有特色,最能反映人物气质的动词,才能把人写“活”。心理描写的要求是:要真实,要有根据;人物的心理变化要自然,合情合理;心理描写要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在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客观、谨慎,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意。另外还有写景、写事等技巧,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归纳与总结。

四、最后教师要做好作文的科学评价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的一个评语就是对于学生习作成果进行“盖棺定论”,好或者不好,全在教师的“红笔点评”之中。同时由于教师的教学课时较多、精力有限,在评改的过程中往往会比较粗糙,甚至还有教师对于学生的作品用一个“阅”字就“打发”了……经过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教师的评语对于学生有着重大的影响,教师的一些褒扬、激励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而教师的一些批评、打击则会影响学生的写作兴趣。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结合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程度、同一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进行科学的、全面的教学评价,充分的指出其中的闪光点、需要改进之处,以便能够使学生对于自己的写作成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断的提升他们的写作效果。

总而言之,作文教学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教学项目,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另外也要从时时处处用心、着手,抓住教学的每一个时机,引导学生进行素材的积累;同时也要注重方法的引导、教育,提升学生的理论技能;更要做好教学评价,使学生能够根据教学的评价不断的改进自己、提升自己,最终实现学生作文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科目;特点;教学;策略

一、把握科目人文性

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一直以来,语文科目以培养学生基础知识、提升学生思想境界、给予学生人文关怀为宗旨,教材设计也都体现了语文的人文色彩。比如教材饱含民族文化,洋溢着中华文化的气息。或展现灿烂文明,或回首历史事件;或讴歌志士仁人,或颂扬民族精神;或宣传传统美德,或渗透伦理亲情。教材多角度地向学生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为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提供了优良凭借。例如《我不能失信》、《孔子拜师》、《开天地》等课文都蕴含着一定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注重对于学生这方面思想的教育,以便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民族文化归属感与思想文化感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现行教材的文化构成比较合理,中国的、外国的,民族的、世界的,传统的、现代的,科学的、人文的,学校生活及社会生活的等等,视野广阔,文化的覆盖面比较大。并且注意尊重多样文化,有一定的包容性。有利于学生丰富文化积累,全面提高文化素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根据不同内容的知识结构适当的选取教学模式,以便能够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多样化的语文课堂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用语文科目的文化特质来感染学生。

语文教材富含人文情怀,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比如为养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教材继续精心编排“习惯篇”;为使学生喜欢语文,热爱读书,教材选编了大量为儿童喜爱的作品;还有专门的名人轶事、自然风光等内容,能够很好的拓展学生的见识、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认知。只有教师在教学中把握好了这些内容,认识到教材编者的意图,才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二、注重科目基础性

小学时期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引导学生打好基础,只有做好了基础知识教育,才能够为学生的日后发展做好铺垫。现行的语文教材删繁就简,轻装上阵,头绪比较简单,表现方式也比较质朴;教材突显基础目标,着重安排那些对学生发展特别是终身发展有用的内容,强调把书读好,把字写好,把话说白,把文章写顺,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重基础是教材内容的基本体现,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注意从传统语文教育经验中汲取营养。在教学中倡导多读、多写、多背,强调积累和感悟,注重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识字教学提出“识写分流,多识少写”;写字教学提出“描仿人体”;阅读教学提出“以读为主,以讲助读”;习作教学提出“读写结合,模仿起步”。鼓励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把自己培养成“读书人”。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从基本的拼音、识字到组词、造句,一步步的引导学生做好基础知识的学习。比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不断的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运用,例如在学习完“逐”字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组词,比如逐渐、追逐、笑逐颜开、随波逐流等等,还可以用这些词进行造句,让学生对于字词有一个立体化的认知,提升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深度。

三、强调科目综合性

很多老师都说语文是一项“杂科”。既有基础的语文知识,也有数学故事、思想教育、历史知识、地理风貌、生物内容,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知识都有涉及,俗话说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就是对于语文综合性做好的总结。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做好教材内容的安排,讲求整合与综合,比如要把字、词、句、篇的内容结合起来,把听说读写的要求整合起来,把语文与其他领域的学习联系起来,把课内课外有意识地沟通起来。使教材便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便于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以点带面的进行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认知能力。

另外对于教材的练习设计(课后练习与单元练习)也要注重综合。课后练习不仅具有复习巩固的功能,更有拓展的功能和促进学生思考、探究和创新的功能。许多练习不局限于一字一词,也不探究微言大义,更没有用似是而非的东西去为难学生,但却富有启发性、挑战性和综合性,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和兴趣,让学生有多方面的收获。比如在教学《火烧云》这节课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根据自己的见闻来讲述自己眼中的云彩的样式,另外教师也可以根据地理方面的知识来给学生讲述为什么会出现火烧云的现象,以及火烧云对于次日天气的预报作用等等……让学生通过一节课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篇10

摘要:新课改确定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也提出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增“趣”添“味”,以便刺激学生积极去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参与实践的能力。本文笔者就自身的一些教学经验出发,从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实现、课堂气氛的营造以及教学方法的理解等几个角度谈一下我对初中语文教学的一点思考。

关键字:初中语文 新课标 教学 经验

一、首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新课改确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要强调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的例题,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学写出。语文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二、其次要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而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必须用“情感”为教学开道。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教师首先要爱生,这种爱是多方位的。既有生活上关怀学生的冷暖、喜恶之爱,更有学习上了解学习情况,填补知识缺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恰当指引,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

三、实施可行的教学方法

1、母语激趣法

新课标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文字感悟能力的培养。每天利用早读、午读或课前的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文字接龙的活动,或进行“咬文嚼字”的纠错能力大比拼,或进行成语故事赛讲,进行几分钟的“美丽演说”。这些活动每天并不会花多少时间,但是,由于坚持不懈,效果会特别显著的。

2、魅力激趣法

新课标中提到“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素养”。教师的人格魅力与学识魅力,在教学中的作用往往被教师所忽视。而学生中普遍存在一种情况:喜欢哪位老师就会自然而然地喜欢他(她)所教的那门课,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给他们留下的印象。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这样说过:“我们做事要感到有乐趣,如果不是精神愉快,而是愁眉苦脸地在那儿教,愁眉苦脸地在那儿学,效果决不会好。”确实这样,一个好的语文教师,一手好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抹快乐的微笑、一种儒雅的风度都能够深深地吸引已经有自己审美观念的中学生,潜移默化中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一种崇拜感,既崇拜就会努力去学、去模仿,久而久之,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便产生了。这也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只有时刻注重自己的品格修养才能使一个语文教师具有一种人格魅力,这是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的最直接的动力。

3、情景熏陶法

教师挖掘教材丰富内涵,弄清课文包容的科技、历史、地理、人文等方面的诸多材料,围绕教育教学目的的要求,加以梳理设计,使之与课文内容水融,给学生及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情景。使学生在这种情景中得到教育受到熏陶。

4、设疑刺激法

即对课文内部“资源”进行挖掘整理,采用技术加工,以“新、巧、奇”的形式来刺激兴趣。如在教范仲淹,《岳阳楼记》时,可设计谜面为“丘”,猜课文一句(调头格,谜底:山岳潜形)在讲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时,可设置谜面:“蜜蜂”,打曲中句子(亥豕格,谜底:峰峦如聚)。这样使学生豁然开朗,妙趣横生,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知识性、刺激兴趣,培养了学生思维创新能力。

5、双关类比法

对课文的外部有关“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巧妙地引导学生联想或合理推理,创造性的开掘学生思维的空间,产生神韵无穷的兴趣,运用得好就会产生神奇的教学艺术张力,使课堂教学增强辐射力,开拓了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如教《孔乙己》时,教师用沉痛悲凉声情并茂的声调说:“孔乙己这个封建科举造就的畸形人,不仅灵魂受到了摧残,而且还摧残了他的身体,他是用自己的手走出了咸亨酒店,离开了社会舞台。”一边轻缓地檫去醒目的题目:孔乙己。这样不仅创造性地构成了学生视觉上的“空白”效应,而且重要的是艺术的启发学生对孔乙己悲惨命运的联想和补白。

6、角色意境法

通过演唱、对白、采访等方法,创设意境,模拟情景,使学生进入一定角色,身临其境,受到感染从而增加兴趣。如教《刘胡兰慷慨就义》,可分角色对白,通过对刘胡兰、阎军的对话,从中感染学生,加深刘胡兰“慷慨就义”的体会,使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经受一次洗礼。再如教《白毛女》时,采用演唱的手段,使学生欣赏感受戏剧的艺术形象和表现方法。

7、行为激励法

通过设疑、设题等手段,以小活动形式来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兴趣。如教《人类的语言》时,让学生收集整理本地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使学生回忆、采访等,体会课文,同时培养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使学生深层次体会课文语言的寓义。

总之,在新课标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有很多的,不论采用什么方法,使语文课堂教学教出味来,必须水融,不可做作附会,必须坚持不断努力,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认真去总结、不断地探索。

参考文献:

篇11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一、树立科学的阅读教学理念

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包办式”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只是简单地跟着教师的教学步骤,亦步亦趋地开展阅读活动。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学到一个结果,而没学习到阅读的过程、技巧,致使学生在开展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效率较低,在面对考试的时候无从下手,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率。教学中我们要认识到阅读教学不仅仅是课本内容的分析,更应该是学生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的过程。教学中我们要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技能培养,认识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理解能力。具体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不断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也要净化学生的阅读素材。在整个阅读活动中,教师不仅是学生阅读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也应该是学生阅读活动的参与者、协调者,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让学生能够和教师一起学习,而不是在教师的“领导”下学习,这样就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和教师一起参与到知识的分析、形成过程中去,不断丰富学生的阅读感知。

对于学生而言,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语文科目的特殊性,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教学中我们要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从说明文、议论文、散文等体裁入手,从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不同作品入手,不断拓展阅读范围、积累名词佳句,以此来引导学生增强语感,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技能

语文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由于受时间、空间、硬件因素的制约,教师不可能一一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鉴赏,而是需要学生拥有良好的阅读能力、鉴赏技巧,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开展阅读活动,不断提升阅读技能。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语感认知,不断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认知能力教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当然也要关注学生的文化底蕴教育,引导学生吸取民族文化的精髓,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丰富他们的综合认知。教师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教育,培养他们的崇高情感,比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自豪感与归属感。也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学习养成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他们信仰科学、尊重历史、自尊自信的健康情感与思想方法。

然想要做好阅读教学活动,我们不仅要“注重情感体验”,也要进行“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经历、生活经验来丰富他们的阅读活动。比如,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开展“群文阅读”“创造性阅读”,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技能。组织学生开展阅读心得交流活动,不断丰富他们的综合学习体验。

三、加深学生的阅读综合感知

篇12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280-01

识字是学习知识的基础,也是小学时期语文教学的重要项目,做好识字教学对于学生的当前阶段学习以及未来的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特别是在小学阶段,正是学生知识积累、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而此时的识字任务较大、学生学习兴趣相对较弱。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识字教学的策略、做好学生识字的巩固,从识字的源头、过程、运用几个角度做好学生的识字教学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升识字教学的效率。

一、注重兴趣培养,引导学习自主学习

新课改确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主体地位,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学习感知,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转传统教学中教师本位的教学意识,注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与学习兴趣欧阳。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就相当于是给学生打开了通往知识宝库的钥匙,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比如教师要通过“目的引导”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准备一些精彩的童话故事或者寓言故事,先给学生讲一些代表性的内容,之后就让学生自己去看:只要大家做好了识字学习,就可以看到更多精彩的故事了!自己想看什么故事就看什么故事!通过目的引导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教师能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通过情境的创设来丰富学生的学习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比如采用儿歌识字法:即根据汉字的音、形、义编成儿歌。如:一条扁担竖着放,一边一只小竹筐,下边一个三堵墙,三堵墙里小口张。要问这是什么字?高“尚”风格人赞扬;口大竟欺天,身旁有人言。如此错“误”大,牢记在心间;天下造福虫,“蚕”儿留人间。吐丝织布帛,为人御风寒。又比如采用演示识字法,如:灭--先用火柴点燃一个纸团,然后用一块小铁板向下一压,这样火就“灭”了。串--用一根小棍把两个圆圈“串”起来,这就成义“串”。让学生感受到识字过程的妙趣横生,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方法教育,培养学生学习技能

1、运用汉字规律进行识字

作为象形文字,汉字具有很强的表音、表意功能,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运用好汉字的这些构字规律特点进行教学。由于儿童的认知不是很多,因此,应从偏旁部首开始,通过分析汉字的结构以帮助小学生识字。将汉字归类可分为义旁归类法和声旁归类法等,有些字它们的声旁一样,偏旁部首不一样,则表达的意思也就不一样。如“清水的清”的偏旁是三点水,那它的意思就和水有关系,而“眼睛的睛”的偏旁则是目字旁,那它的意思就和眼睛有关系等。又比如“直”、“植”、“值”、“置”、“殖”都是“直”的读音,只要学会了“直”,在见到相关的生字的时候就容易学了。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自己最喜欢的、最能接受的方法尽快的认识汉字,所联想、多联系,运用好汉字的这些规律进行识字。

2、引导学生联想字形识字

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相对较弱,但是他们的想象能力却很丰富,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能够运用好学生的这一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联想识字,减轻学生学习的难度。中国最古老的文明就是从汉字开始,从最简单的图形导今天明朗的线条,经历了千年的演变,它的字体形象多变。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抓住汉字的形象,直观的特点来诱发学生想象汉字的形体美,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比如在学习“毛笔”的“笔”、“书签”的“签”时,它们都是竹子头,都与竹子有关,这是因为古时候的笔、书籍都是用竹子、竹签制作的,汉字至今保留了这一特点,这样讲解学生就会容易理解了。又比如“提水”的“提”、“阻挡”的“挡”、“打架”的“打”都有“提手旁”,与手有关,说明是与手相关的动词。日后学生见到“拔”、“拎”、“扔”等字词的时候就能够通过联想进行理解,再难记的汉字也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变得好学、乐学。

3、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识字

小学生心智发育仍不完善,在学习的过程中仍有不小的难度。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进行鼓励、引导,让他们能够进行自主识字,比如让学生通过课外书、日常生活用品、认识同学们的姓名等形式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识字。此外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应有意识地让学生结合画面组词,让学生边说边识字,从而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练习中不断提高识字水平。另外教师也要鼓励学生能够自己看图画书来进行识字,因为看图画书是小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够很好的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学习兴趣,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对比运用,培养学生实践技能

篇13

关键词:高中;语文;工具;人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058-0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了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对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教育,还要关注学生情感认知的培养,以便能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技能提升。

一、运用好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认知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对于语文繁杂的知识体系颇为烦恼,加上语文学习见效慢,不少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语文科目的特性入手,让学生认识到语文是一项基础学科,是一项工具学科。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指语文用于人际交流具有维持社会联系的实用功能和中介作用,个人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语文知识的运用。进而不断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重视语文学习。

例如人与人之间要交流必须用到语言,语言能表情达意,是人类相互沟通的桥梁,相互联系的纽带,只要有社会生活就离不开语言的交流。丰富的语言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语言较之于文字更具有直观性,更能够注入情感因素。如果说“沟通从心开始”,那么语言就是我们沟通的最好方式。

另外语文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工具:各门学科的知识内容要用语言文字表达,课堂上教师要用语言讲解,离开语言文字,一切学科都无从进行。苏步青说:“语文是学习的工具,是基础,就像盖楼房需要打基础一样。”只有语文学习能力强了,才能提高思维和理解能力,才能学好其它学科。如果连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都不具备,那么是无法进行其他科目知识学习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语文知识对于学生学习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他们科学的学习认识,让学生能够树立长远的发展理念,静下心来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积累。

二、运用好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注重学生情感认知的教育

语文教学的目的不是简单的教给学生一些基础知识,还要注重对于学生情感认识、个性品德的培养。即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运用人文情怀,通过这些内容来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人文性”这个词在当今社会比较流行,环境讲求人文性,教育也讲求人文性,人文性其实是人与文化,它包含着情感、意志和思想观念的内容,它是不同于自然之物的。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于人文知识的有效渗透,以便能够提升教学的深度,不断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认识技能。著名学者王国维也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现代诗人汪国真曾说:“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这一切无不反复地告诉我们语文的人文性这一特点,它打上了个人深深的主观烙印,这就使语文变得让人琢磨不透,魅力无穷,同时对于学生的情感发展意义重大,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予以重视。

例如我们要运用语文科目的人文特点培养健康的品德与人格:中学时期正处于学生各项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语文作为一项主课对于学生的影响重大,教学中就需要我们能够运用语文教学中的真、善、美的东西来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灵,完善他们的人格。正所谓“文以载道”,任何语言都是用文字表达一定思想内容、观点或见解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去感悟作者的情怀、体会文章人物的情感,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认知。

另外教师也要注重学生学生审美情趣的教育,让学生能够养成科学的审美观与认知观。语文学科是一座风光无限的艺术宫殿,进入其内会领略无穷情趣。教师应注意用美来感染学生,在平时的授课中,力求通过提示、引导、点拨,让学生自行体会其中的美的所在。例如古诗词中的意象美、散文中的语言美,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些知识,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发展打好基础。

此外教师也要充分发掘教材的人文取向,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我们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自古以来,我们的教育界就很重视人文教育。孟子说:“教人从善,谓之忠”,著名教育家陶行之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都是强调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例如《归去来兮辞》中流露的隐士情怀、自由主义,《滕王阁序》中透漏的少年壮志,阔达胸襟,《逍遥游》中的由小见大、天人合一,《陈情表》中的忠孝抉择、亲情流露,这些对于学生的情感认知养成有着极大的促进意义。

三、引导学生综合学习,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协调发展

篇14

1、发挥想象和联想,领悟古诗词的意境美

意境是诗歌的灵魂。所谓“意”,就是指作者的思想感情,所谓“境”,就是指客观的生活景物。作者将自己的主观情感融于客观的生活景物中,达到情与景、意与象的高度和谐统一就是意境。在诗歌欣赏的过程中,意境就是在读者头脑中所产生的一种情景交融的诗意的空间,是客体的情境与意象在读者头脑中所产生的一种综合的审美境界。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意境,通过意象的把玩,进入诗歌本身所营造的意境之中,从而把握诗歌所展示的意象与内在的意蕴,调动学生的自身的生活积累与审美经验,通过艺术的联想与想象,完成诗歌意境的再现与再造,从而引导学生加强审美体验,提高审美情趣。

例如九年级下册《蒹葭》一诗,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借助泛白的芦花,洁白的霜露,瑟瑟的秋风,茫茫的秋水等意象,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教学时,我运用多媒体播放《在水一方》的音乐,并放映白苍苍的芦花,茫茫的秋水烟波万状,弯曲的河道等图片,引导学生边诵读边发挥想象,在头脑中再现诗歌的情景,进而通过分析感悟到本诗凄清惆怅的意境之美。更值得高兴的是,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对“伊人”的意象以及作者的情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即一种对理想的超越,对唯美的执着追求,实现了对本诗歌意境的高屋建瓴的理解和感悟。

2、深入理解,挖掘古诗词中的情感美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是抒情的,直接诉诸情感。大凡优秀的诗篇,都是诗人用他们的真情实感,用他们的人生遭际,用他们的碧血丹心甚至是生命写成的,所以诗篇中就闪烁跳动着他们思想的光芒,彰显着他们丰富的情感。在进行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挖掘古典诗词的情感美,以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如学习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能让学生领会诗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不屈精神和豪迈气概;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能让学生感受诗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学习《石壕吏》《山坡羊・潼关怀古》等,能激起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对假恶丑的憎恶之情;学习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学生能够感受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蹄处”的可贵友情;学习孟郊的《慈母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伟大的母爱。

3、细细品读,感悟古诗词的哲理美

中国古诗词中有许多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的经典名句,其中所含的意蕴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的共鸣。这些名句之所以魅力无穷,是因为其语言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思是只要存在着真挚的友谊,就不必为离别而伤感。凝练的语言中饱含深情,富有哲理,一洗以往送别诗中黯然销魂的感伤情调,代之以豁达乐观的感情,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因此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尤为我们毕业在即的初四同学所喜爱。

4、整体感知,认识古诗词中的形象美

形象美是诗词艺术中重要的美学特征之一,别林斯基说过:“诗歌用形象诉于灵魂,而这些形象就是那永恒的美的表现,它的原型闪耀在宇宙万物中,在大自然的一切局部现象和形式中。”作为中国文学精华的古诗词,更是以塑造千姿百态的艺术形象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