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5:53:1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语文教学的一点思考,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部分老师很乐意这样做,能把自己从课堂中解放出来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于是课堂上出现了这样一些现象:老师讲的少了,学生讨论多了。课堂上教师淡化出场,让学生自己说了算。如在文本的诵读与理解中,学生“想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交流读书感受”。整堂课学生跑野马,想说啥就说啥。这样,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由,而实际上却是老师对学生不负责任的放任自流。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
那么,新形势下老师究竟应如何对待语文教学呢?笔者以为要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第一,正确处理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的关系。
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老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但实施合作学习是有一定条件的,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
而时下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做无用功的甚多。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认识也不很深刻,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这样的合作只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有的把合作讨论当作学生活动的唯一形式,一堂课下来,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收效甚微。有的教师不管在公开课还是平时教学动辄就安排四人小组讨论,不管内容有无讨论的必要,有些甚至一节课讨论到底。也有的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看到一两个小组有结果就匆匆收场,完成一次合作。以上种种的合作学习,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质上是流于形式,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教师没能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未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第二,正确处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关系。
以往的语文教学,把学生禁锢在小小教室里,与世隔绝,“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这样做肯定不对,要打破“课堂为中心”的传统观念。自然、社会、沸腾的现实生活,也是学习语文的课堂。作为语文老师,一定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一方面要大力改进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不应仅限于读书、写字、答问,而应充盈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小课堂连着大世界”。
另一方面要拓宽语文教学的途径、形式。教学内容、形式、途径要向自然、社会、现实生活开放,也就是说,必要时语文教学要走出去。还要重视课外阅读、课外习作的指导,使学生把课内学习所得迁移到课外学习中去。课内阅读教学中决定了语文课文的经典性、基础性和示范性。
课文应当是精品,文质兼美,在思想内容上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在用词、造句、布局、谋篇、文风等方面有一定的典范性。因而课文也就成了知识、能力、思想教育和审美情趣的载体,更为重要的是课文能够使学生掌握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知识和能力,使学生学会从特殊到一般,举一反三,更好地在课外进行其它类似文章的学习阅读。
阅读教学离不开课外阅读,二者必须相互结合,互补互助。课文阅读教学是基础,对课外阅读起着指导作用;课外阅读是课内的延续和补充,反过来丰富并深化课文的阅读学习。真正做到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当前应当重视的是,课堂上,特别是低年级课堂上,过于注意形式,表面上快快乐乐、热热闹闹,用大量的非语文活动挤占了学语文的时间,结果快乐有余,收效不大,没能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学习的基础,这是与课程改革的目标背道而驰的。至于课外语文活动,有的目的不明,组织不利,时间花了不少,学生在学语文、用语文上收获不大。这就需要加强目的性,减少盲目性;加强计划性,减少随意性;要切实可行,讲求实效。
第三,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
语文课程改革,要致力于每个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的核心是什么?是语文能力。因此,我们必须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较强的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能力,基本的学习方法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的基础不仅是扎实的,也是可持续发展的。
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以往的语文教学比较忽视的。培养创新能力,核心是独立思考能力,还有丰富的想象力。怎样培养呢?比如,在识字教学中培养独立分析、识记字形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读文章想画面的能力,激活想象力;鼓励学生发表独特感受和个人见解,说真实想法,不人云亦云;在作文教学中引导观察,鼓励发现,提倡写个性化作文,增加想象作文的练习。
当前我们教师应当警惕的是,在阅读和作文教学中存在盲目追求新异的现象。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要处理好培养求异思维与培养求同思维的关系。不是想法、说法越新越好,越与众不同越好。关键是要说真话,说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 方法与形式 现实元素 语文教学
生活何处无学习?学习何处无生活?语文课堂应该经常是“师生在语文课上,共同游历江河山川,欣赏美丽风光,感受人间冷暖,构建生活”。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加强课内外的沟通,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2] 笔者也通过对近几年语文高考试卷考查方向的分析发现,语文试卷越来越多地涉及到现实生活,各地也把握了这些命题的方向,如2013年广东高考的语文模拟考试中,都把一些现实问题搬入试卷中,如“幸福是什么”“光盘行动”“莫言获得诺贝尔奖”“中国式过马路”“江南style”等等新闻事件、热门话题、热点人物都在语文试卷中现身,语文考试再也不是过去传统的死记硬背和对古板知识的考查,语文试题随着新的血液的流入而鲜活起来,更能够考查学生的能力水平,并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世界、并引发了学生对现实的思考。可见,现实生活与语文教学这二者的关系非同寻常。难怪著名语文教师王丽说:“不关心广阔的社会生活就很难学好语文。”
从日常语文教学中的具体情况来看,教师必须要在一定的情境下善于链接现实元素,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环节,教师要学会旁征博引、多方位引导,扩大学生的视野,展开他们的思维。这其中也涉及教育的方式。教育要顺应潮流,改革需要与时俱进,教学要加入新的元素。语文学习已不仅仅是学习课本上的几篇文章,“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提高文化品位;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3] 所以,笔者认为,语文学习应该树立新的教学目标,关注时代、关注人文、关注生活、关注生命、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以着重现实生活来突破课本,回归生活,走出课堂,放眼世界,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情趣。
在语文阅读、语文写作、语言运用这些模块,教师更要注重对现实生活的链接。比如,语文教师有时会感到阅读与写作教学难教,学生也惧怕这些模块,学生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有限,尤其面对新生代,他们张扬的个性和与老师迥然不同的想法,促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上不能适应课本、老师甚至是考试的模式,对于我们传统提倡的经典阅读,学生缺乏兴趣,也就缺乏关注,写作没有阅读的积累更加束手无策,成为学生一大头疼问题,语言运用方面的表达与交流、现实生活的文字运用,他们也常常感到困难。而阅读与写作、表达与交流,对于语文学习是多么重要的环节,叶圣陶先生特别注重学生的阅读,他说:“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因为阅读与写作都是习惯方面的事情,仅仅心知其故,而习惯没有养成,还是不济于事的。”那么如何可以让学生首先在这些方面产生兴趣,然后逐步提高其水平呢?笔者认为是可以找到突破口的,同学们对传统的方式不接受,教师就加入“时尚潮流”元素。让学生从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阅读开始,找到与语文学习的密切相关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如可利用网络资源、手机文学等形式,教师去筛选一些热点素材,提供学生阅读,然后针对这些热点问题让学生们讨论、写随笔、学写时评,长时间的习惯一定有助于学生阅读与写作、表达与交流的水平的提高。也可以定期给学生放映《新闻周刊》,让他们及关注时事,也可以给学生提供写作的素材,这种方法,也得到很多学校老师的认同,学生很喜欢看《新闻周刊》,其中的人和事也经常被他们运用到作文中去。
再从语文考试的角度去看,语文考试越来越着重学生对实际生活的关注,引发学生对生活的探寻,对于人文的关怀,对社会的关注。各地语文高考都开始关注社会生活热点。四川省中学特级教师王丽蓉在评析2012四川语文试卷时说:“2012年高考语文四川卷具有关注生活热点、重视文化传承、突出语言能力、渗透课改理念、体现地域特色五个亮点。”[4]语文试题在考点选择和试题选材等方面关注生活热点,“从全卷涉及的生活领域看,涵盖了学生生活、文化艺术、社会建设、资源开发、金融投资、科技发展、环境保护等,具有广泛而浓郁的时代生活气息,有利于引导学生开拓视野。”不仅四川的高考如此之多地涉及我们切身的世界,广东语文高考和各个地方的模拟考试也鲜明地体现了这点。所以,社会热点阅读对我们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应该是大有裨益的。如2013年广州一模语文试卷的第23题,要求学生根据漫画《中国式过马路》概括漫画所反映的一种社会心理。针对漫画中的现象写一段劝诫的话。这题其实就是针对社会热点话题“中国式过马路”的探讨,命题人完全从现实生活中去找命题的素材。如果之前学生能从新闻媒体或网络去关注到类似的现实话题或事件,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入这些短期内的热点,也许考试中的一些题目,学生能够迎刃而解,甚至在高考中遇到平时关注过的现实问题,也不是不可能的,那么这样对学生的帮助就太大了,也可见,关注现实生活,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很有益处。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充分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经验。要奉行这个理念,并很好地在教学中实施,当然得关注现实生活,结束“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对于学生而言,考试是一种检测和评价的形式,成绩是一种参考和衡量的标准,学习的终极应该是学以致用,带着生活的常识去学习,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新世纪的人才绝不是在书本中找“颜如玉”的佳人和华丽富贵的“黄金屋”,而是从书本走向生活,走入我们现实的世界,用自己睿智的头脑和勤奋的实践登上人生的金字塔,缔造自己人生辉煌的宫殿。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应该与现实生活相结合》http://
[2]《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http://.cn
关键词:小学;语文;科目;特点;教学;策略
一、把握科目人文性
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一直以来,语文科目以培养学生基础知识、提升学生思想境界、给予学生人文关怀为宗旨,教材设计也都体现了语文的人文色彩。比如教材饱含民族文化,洋溢着中华文化的气息。或展现灿烂文明,或回首历史事件;或讴歌志士仁人,或颂扬民族精神;或宣传传统美德,或渗透伦理亲情。教材多角度地向学生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为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提供了优良凭借。例如《我不能失信》、《孔子拜师》、《开天地》等课文都蕴含着一定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注重对于学生这方面思想的教育,以便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民族文化归属感与思想文化感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现行教材的文化构成比较合理,中国的、外国的,民族的、世界的,传统的、现代的,科学的、人文的,学校生活及社会生活的等等,视野广阔,文化的覆盖面比较大。并且注意尊重多样文化,有一定的包容性。有利于学生丰富文化积累,全面提高文化素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根据不同内容的知识结构适当的选取教学模式,以便能够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多样化的语文课堂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用语文科目的文化特质来感染学生。
语文教材富含人文情怀,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比如为养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教材继续精心编排“习惯篇”;为使学生喜欢语文,热爱读书,教材选编了大量为儿童喜爱的作品;还有专门的名人轶事、自然风光等内容,能够很好的拓展学生的见识、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认知。只有教师在教学中把握好了这些内容,认识到教材编者的意图,才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二、注重科目基础性
小学时期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引导学生打好基础,只有做好了基础知识教育,才能够为学生的日后发展做好铺垫。现行的语文教材删繁就简,轻装上阵,头绪比较简单,表现方式也比较质朴;教材突显基础目标,着重安排那些对学生发展特别是终身发展有用的内容,强调把书读好,把字写好,把话说白,把文章写顺,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重基础是教材内容的基本体现,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注意从传统语文教育经验中汲取营养。在教学中倡导多读、多写、多背,强调积累和感悟,注重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识字教学提出“识写分流,多识少写”;写字教学提出“描仿人体”;阅读教学提出“以读为主,以讲助读”;习作教学提出“读写结合,模仿起步”。鼓励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把自己培养成“读书人”。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从基本的拼音、识字到组词、造句,一步步的引导学生做好基础知识的学习。比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不断的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运用,例如在学习完“逐”字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组词,比如逐渐、追逐、笑逐颜开、随波逐流等等,还可以用这些词进行造句,让学生对于字词有一个立体化的认知,提升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深度。
三、强调科目综合性
很多老师都说语文是一项“杂科”。既有基础的语文知识,也有数学故事、思想教育、历史知识、地理风貌、生物内容,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知识都有涉及,俗话说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就是对于语文综合性做好的总结。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做好教材内容的安排,讲求整合与综合,比如要把字、词、句、篇的内容结合起来,把听说读写的要求整合起来,把语文与其他领域的学习联系起来,把课内课外有意识地沟通起来。使教材便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便于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以点带面的进行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认知能力。
另外对于教材的练习设计(课后练习与单元练习)也要注重综合。课后练习不仅具有复习巩固的功能,更有拓展的功能和促进学生思考、探究和创新的功能。许多练习不局限于一字一词,也不探究微言大义,更没有用似是而非的东西去为难学生,但却富有启发性、挑战性和综合性,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和兴趣,让学生有多方面的收获。比如在教学《火烧云》这节课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根据自己的见闻来讲述自己眼中的云彩的样式,另外教师也可以根据地理方面的知识来给学生讲述为什么会出现火烧云的现象,以及火烧云对于次日天气的预报作用等等……让学生通过一节课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其实课堂的“静”也不可忽视,更不可缺少,殊不知此时无声胜有声。课堂的“静”不仅指无声的环境,也指学生在课堂上阅读、写作、聆听、思考、体悟的静的氛围。课堂是一个学习的场所,很多时间需要倾听和思考,很多时候需要判断、推理、比较、分析。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只有静,学生才能学得进去,学得扎实。同时,静能养性,静能生智。鉴于此,我尝试了如下做法:
一、课前的静心阅读
静心阅读需要安静的环境,但是打破安静氛围的往往是我们教师的絮叨,强调这注意那等等。试想,如果没有静悄悄的“自主学习”,哪儿来的“讨论交流”,那他们的“合作探究”,他们的“交流材料”,可能就只是身边的教辅资料,也就少有深入、独到的思考了。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公开课上,很多老师怕课堂太安静,怕课堂冷清,如果出现五分钟以上的沉默,就觉得惶恐不安。渐渐的,“静悄悄的课堂”就成了语文课堂的大忌,“生动活跃的课堂”成了教师普遍的追求。诚然,语文课堂不应该死气沉沉,但也不能离开学生的静心阅读。
我们要让学生在安静的氛围中阅读课文,这样更能让他们自然而然地与作者“对话”,沉浸在文本中,用心灵与作者的心灵去碰撞,去感悟文本,揣摩文本,从而被文章所传达的情感所打动,被文章所表达的道理所折服,从而唤起他们独特的思考、联想、体会、感知。所以,学科自习(自主学习)时,要留足时间让学生安安静静的读书,为提出自己的疑问做准备。
二、课中的静心思考与静心倾听
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摒弃了“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取而代之的是问题的抛出和学生热烈的小组讨论。表面上看起来课堂热闹非凡,其实缺乏了思考的讨论,只能是人云亦云,是脱离文本的“架空分析”和“架空讨论”,有的时候甚至在讨论中出现消遣性倾向,随心所欲,逗趣搞笑,这样的课堂是外动内不动。
古人云“宁静致远”,任何问题的解决都要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在课堂上尤其要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时空。而我们的课堂,问题一提出来,马上就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殊不知没有自己的思考,讨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样的课堂何来“深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如何能得到发展呢?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当一个问题提出之后,我们要给学生静静思考的时间,试着让他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在这样静静思考的基础之上再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学生之间才会有思维的碰撞,课堂效率才能真正提高。
讨论之后,我们还需要静下来,静下来倾听,生生间的倾听,师生间的倾听,这样更有利于和作者及文本对话。比如在我们的日常课堂上,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后,为了小组的“荣誉”就开始抢着说,他脑子里始终装着自己的见解,并没有用心倾听其他同学的回答,出现说过的再说、别的同学说的自己不能消化吸收等现象。这类学生缺乏聆听意识,这样的学习,就显的片面、不够主动。所以,在小组展示发言时,我们应强调其他小组静静地倾听别人的见解,对照自己的想法和问题,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快速提升自我。
三、课后的静心体悟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的学科,是一门充满人文精神的学科,是一门充满智慧的学科。作文语文教师,要引领学生们通过语文学习,陶冶情操,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怎样做人,怎样生活,从而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这就要教会学生体悟。给他们创设一个安静的课堂氛围,体悟才能落到实处。所以每堂课结束之时应给学生几分钟时间静下心来,体悟一下文本的思想精髓、作者的价值取向以及整理本课的点滴收获。这样语文课堂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当今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十年课改过去了,原来存在的一些问题哪些已经解决了?哪些还是存在的?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被我们发现呢?
曾有语文教学专家撰文指出,当下语文课堂教学虽然较新课改之前有了积极的变化,但还不能说有了根本性的变革,这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仍然陈旧上。从事实来看,我们也能看到在课改潮流中的许多典型学校和推广做法,仍然是以升学率等应试因素来评价的,课堂改革还都是以单位时间内获得的知识来评价的,这样的风潮曾经在一段时间内非常流行,淹没了课改之初提出的不少改革目标与措施。
因此,在新的课改实践中,我们觉得: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任重道远!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很多时候不能改变大的环境,但在自己的教学范围内,我们仍然可以有一番作为。
二、在教学实践中追求语文教学的本义
首先,关于“讲”的本义。在关于初中语文课堂要不要讲、讲什么、怎么讲等问题上,曾经出现过激烈的争论。有的严格限制了讲的时间,提倡少讲、精讲,有的认为讲是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不能丢。最后折衷的方案大抵是“讲所当讲”,这是一个包治百病的药方,你不能说它错,但你可能永远不知道何为“讲所当讲”,因为“哪个内容当讲”从来都没有一个唯一标准的答案。
在笔者看来,回答这个问题要结合教者的实际。在暂且不谈“以生为本”的语境里,笔者以为,讲是一个语文老师必须的基本功,离开了讲,就离开了语文教学的正道。在结合语文教师教学实际的语境里,在教师具有了基本的讲功之后,我们提出,善讲的老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讲功,将自己所储存的丰富知识,以自己擅长的方式向学生讲明。笔者愿意引用“百家讲坛”中像易中天等大家的例子,他们没有与观众进行互动,但无论是现场的,还是电视机前的,无不为大家的讲功和内容所折服,在他们解读的三国中有着独到的观点,而这些观点就足以吸引观众走进一种情境了。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有这样的境界,你能说不是语文教学的成功吗?
如果说这还是个案不足以有相当的说服力的话,我们再来回顾西南联大的课堂,有史料记载,当时的课堂也多是大师“讲”课,学生是一个忠实的听众,大师于讲台之上长袖善舞,在黑板之上笔势纵横,绝少见我们今天对教师所提出的语言要求和书写要求,但他们的课堂是永恒的。因此,如果我们有足够的讲功,讲又何妨?
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曾就某个专题进行过资料的储备、讲授的准备。例如,笔者曾效网上一位浙江名师之风,专门读了鲁迅,然后在所教的两个班级进行了系列讲授,时间持续了四节课。四节课全是讲,全是鲁迅,虽从同行角度来看,多有内容重复且拾人牙慧之嫌,但对学生而言却是新鲜的,因此听得津津有味。后来反思这段教学历程,常有舒心之感,我觉得,这是讲的魅力。
其次,关于“诵读”的本义。经典诵读是当下的一个热词,因为大家“传唱”而热。但在这种热的情形当中,我们却很容易忽略另一个问题:我们知道诵读的本义吗?或者就算不知道,那你思考过诵读的本义吗?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是否因为所谓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而放弃了纯粹意义上的诵读?我们是否又因为追求所谓的经典诵读而忽略了诵读的本义?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句老话背后隐藏着什么朴素的道理?笔者以为,这句话告诉我们诵读实践对疏通文义的重要性。笔者在思考一段时间后,决定就这种朴素的诵读进行一些基本尝试。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经典之作,对于这篇文章,我放弃了曾经的华丽式的教学,开始了素读式的诵读教学。在简单的梳理之后,我范读,学生浅读,我再范读,学生精读。这两节课中,“读”是一个主旋律,效果良好。因为经典是需要品味的,而品味不是浮光掠影式的走马观花,而应该是多遍诵读中的多次咀嚼与回味。
将诵读放到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进行是诵读的应有之义,也就是说,当下的诵读要追求的不是摇头晃脑式的诵读外形,而是将作品与生活、与社会、与读者相结合的用心诵读,而用心是具体文本情境下的读者感受,非有什么规律能够描述,那种追求普遍意义下的诵读教学是没有意义的。
再次,关于“写”的本义。“写作使人精确”,这是培根说的,从学习心理角度思考这句话是有道理的,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来看,写作确有可以将学生学习过程中模糊的心理清晰地表达出来的功能。
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对写作本义的考虑可以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为什么要写?写什么?怎么写? 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根本。对这些根本性的问题进行思考有助于我们抓住初中语文教学中“写”的本义。
为什么要写?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却也是学生最为头疼的一个内容,那为什么要写呢?很简单,因为“言为心声”,写是言的一种方式;还因为“文以载道”,不写则道难以传世。回归到我们的生活实际,那些应用情境下所提出的各种写作需要则赋予“写”更多的实际意义。
写什么?目前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多是命题作文或材料作文,这样的写法可以锻炼学生写的基本能力,形成初步的写作素养。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学生形成持久的写作兴趣与能力,因为这样的写缺乏一种内驱力,因此,笔者更倾向于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写所想写”应是写作的本义之一。
怎么写?除去常见的写作技巧指导之外,笔者重点想说的是远离浮华的真心表白。目前我们写作的一个较大的误区是过于追求一种时髦的词藻,过于追求一种时髦的思想,而这些词藻是堆砌的,思想是移植的,学生没有写出内心的感受,久而久之就写不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因此,笔者认为在暂且放下应试需要的时候,以笔写内心是一种境界,这种情境下的笔尖磨炼会让学生真正领悟写作的智慧,而非一些奇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