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5:53:1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人生的哲学思考,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当然,在校园的中惬意、浪漫了几年的我们,终究会走出象牙塔,跌进这个复杂、快节奏的社会,每天在这个充满金钱、利益的“江湖”中面对各种矛盾、处理各种关系。工作、学习、生活的各种问题接踵而至,疲于应付的大脑如果不能将它们完全搞定,就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出现,于是,恶性循环产生了。此时,我们是多么希望有一双洞穿一切的慧眼呀!透过虚假的外在现象直见本质,或是持一柄降妖除魔的利剑,一切困难迎刃而解。
其实,我们最最需要的那双慧眼、那柄利剑就在我们身边——那就是哲学——确切的说就是我们一直认为最没实际应用的、上课就睡觉、看到就头晕的哲学。
哲学的发展也如同一场伟大的战争一样轰轰烈烈,虽然不见刀光剑影,鲜血淋漓,但也气壮山河,惊天动地。哲学中有一部分,对于我们人生有很大影响。有些道理,我们不信它,我们的生活是一个样子;信了它,就会立刻变了样子。学哲学可以养成清楚的思维,怀疑的精神,容忍的态度,开阔的眼界,我们要有这种眼界,不但可以做事,而且更能善于做事。任何一个知识领域,只要你愿意深入,展现在你眼前的将是一种不一样的画面,而知识的真谛也往往蕴于其中。
下面我就说说哲学给我的人生的两点启示。
一、人生中的辩证法
哲学就是在你人生中遇到拐点后不知向左拐还是向右拐的时候,告诉你左有左的好处、右有右好处、左有左的坏处、右有右的坏处。是的,哲学并没有为我们指明向哪个方向拐,却全面分析了利弊,以便权衡得失,这就是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在你选择了任意一个方向后,如果特别顺利,你就应居安思危,提醒自己不能麻痹大意,要注意阳光大路上也可能有坑坑洼洼;如果道路比较泥泞,就要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且自己得到的锻炼必然要多一些,可能路边的风景也要漂亮些;
同样一件事情,你可以从消极方面的方面去看,也可以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关键是怎样调整心态:例如,我们这些年轻人刚参加工作,不管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会多做一些工作,许多人便只是被动的抱怨,消极怠工;而另一些人则把它看作是一些学习的机会,主动积极的去做,或是把它看作增加对单位、同事了解的渠道,或是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试想:人的一生有多少机会去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哪,你的才华和能力恰恰是在这些小事中体现出来的。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无处不在,而这就是哲学的唯物辨证法的分析对象、辩证思维方法应用对象。成语中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及英文中的“likeacoin!”(像个硬币,暗指什么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都是这个意思。任何事、任何人都要辩证的去看,这个道理谁都能理解,关键是自己身在其中时要清醒:顺境时要冷静、别浮躁,逆境中要自信、要积极的等待(也就是一边充电一边等待),而且要从积极的方面看待人或事物。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践性道德人格;教育;思考
近年来,伴随着知识经济和技术经济的浪潮,职业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中,高职院校以培养大批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的现代化劳动者而赢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我们也发现,不少高职院校学生的道德人格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高职院校在对学生的实践性道德人格教育方面认识还不充分,实践还不到位。
一、高职院校学生实践性道德人格教育的必要性
(一)高职院校学生道德人格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和缺陷
1、高职院校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理念不能体现时代性,不能与时俱进。瞬息万变的现代生活和多元的价值理念已经极大地影响着当代高职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高职院校需要面对现实,及时调整思路和教育理念,过去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需要进一步扬弃,新的道德教育理念要在实践的炼炉中脱颖而出,成为指导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平台和有效载体。
2、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空洞,不能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不能很好地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难以解决学生关心和关注的重要问题,高职院校的道德人格教育与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若即若离,联系不密切,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实践性。学生不能通过现有的道德教育获得他们应该树立的道德理想、道德意志和道德信仰,甚至在道德情感的体验上也缺乏深刻性和持久性。
3、高职学生的道德人格现状难如人意。政治思想上,一些学生的辨别能力较弱,政治敏感性低,在重大问题上立场模糊,甚至在某些问题上存在错误认识:价值观上,相当部分高职学生不能在多元的价值世界中找准方向、明晰坐标,不少学生具有较明显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和合理利己主义倾向;道德修养上,学生主动接受道德认知、自觉进行道德实践的比较少,参与道德活动的积极性不高,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存在明显落差和脱节,道德行为滞后明显。
(二)高职院校学生实践性道德人格教育严重缺乏
实践性道德人格教育是主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通过一定的道德实践活动,以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的教育形态,其核心理念在于道德实践。早在古希腊时期,以道德为主要研究范畴的伦理学即被认为实践的科学。中世纪著名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不仅强调道德必须以信仰为前提,而且强调道德必须外化为人的行为和践履义务的活动。在近代,康德、黑格尔也认为道德应该是实践的。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说:“纯粹理性是实践的,也就是说,它能够不依赖于任何经验的东西自为地决定意志,――而且它通过一个事实做到这一点,在这个事实之中我们的纯粹理性证明自己实际上实践的。”中国宋明时期陆象山、王阳明都认为“行”是道德的最基本的内容和最本质的特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尤尼斯多年从事青少年社会伦理和道德发展研究,提出青少年道德实践活动理论。可见,道德实践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认知,进而形成其健康的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并最终落实为道德行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然而遍观多数高职院校,关注学生技能和证书的程度明显要超出重视培养学生道德品格和健康人格的程度。
二、高职院校学生实践性道德人格教育的可能性
实践的观点是哲学思想的原点,在那里,实践是一切认识的来源和根本出发点,实践对认识具有本体论意义。在产生之前,旧的唯物主义以自然界为本体,力图把精神还原为自然,用自然来解释人类的精神现象,从而也把物的尺度当作人类全部活动的根据。马克思深刻地洞察了旧唯物主义者自然本体论的缺陷,他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岜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
高职院校学生的道德人格教育需要从玄虚的空灵境界走入务实的现实生活,走进学生的实践世界,并且让学生真正成为道德人格实践的主体,在主客体关系的不断融合和交换中,实现道德认知的深化和道德人格的升华,达到道德知行的和谐统一。
1、从道德人格的形成规律看。人的道德人格的形成是一个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对立统一过程。客观存在的道德现象和道德理念经过人的大脑加工,形成人的道德观念,再外化为人的道德行为,通过行为表现出来。高职学生跨越了中专和大专两个层次,年龄上有一定延续性,心理上处于第二次断乳的关键时期,思维不定型。逆反心理较强,涉世不深,缺乏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不易接受自认为不正确的观点。同时,他们又不自觉地被卷入这个复杂多元、良莠碰撞的现实环境之中,极易接触外来无良文化和一些所谓时尚、超前和后现代意识。高职学生要有效应对外界的诱惑和内心的不安,必须不断加强道德实践和修炼。实践唯物主义认为,主观与客观的相互作用、转化不会凭空产生,必须要有一个基础和中介,而“实践成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互转换的基础和途径”。同样,高职学生的健康道德人格也不会凭空产生,必须在现实的不断道德实践活动中得到训练和强化。
2、从道德人格各构成要素的形成机制看。道德人格的构成要素,不仅包括道德人格的认知,还包括基于认知上的关于道德人格的情感、意志和行为。实践唯物主义强调一切认知,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高职学生所具有的或好或差的道德人格现状也都是在他们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学校生活是学生接触的最重要的实践之一。校园生活,包括学校教育实践,对学生的道德人格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学生道德人格的各个方面、环节、要素都与他们在学校的道德实践活动息息相关。说过:“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他们”。可见,道德人格各构成要素的形成是离不开道德实践活动的。
3、从检验道德人格的标准上看。认为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因为只有实践才能把主体和客体真正统一起来。同样,对高职学生道德人格的检验也不是听他们怎么说的和怎么想的,而主要是看他们是怎么做的,看其在具体的道德境遇尤其是道德冲突中所作出的自主道德选择和自觉道
德行为。道德实践是检验学生道德人格的唯一标准。高职院校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效果如何、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是否恰当,最终都要由学生的道德行为来体现和判断。
三、高职院校学生实践性道德人格教育的实施
(一)实践性道德人格教育目标
追寻适合高职学生的道德知、情、意、行和谐统一的价值坐标系,青年学生的道德人格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信念、道德行为与习惯等基本要素构成的。它们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当前高职学生的德育工作,既要晓之以理,又要动之以情,既要坚定理想信念,锤炼道德意志。又要创设道德情境,引导他们进行道德实践,并在道德行动中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与健康的道德人格。正如康德所说,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只有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求时,他才可以说是有德的。
(二)实践性道德人格教育的内容
实践性道德人格教育重在实践,在高职学生的具体生活中主要渗透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方面。针对学习目标制订计划,专业课、文化课注重融入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勤奋作风和科学态度,技能实践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刻苦钻研和求真务实的精神;
2、生活方面。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爱劳动的品德,树立勤俭节约、艰苦朴素、自尊自重自立自强的意识,建立健康高尚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抵制低级趣味和腐朽堕落;
3、人际交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理往能力。构建平等互助、开放宽容、诚实守信的良好人际关系氛围,培养学生健康合理的竞争和协作意识;
4、社会方面。强化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怀。增强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发学生投身祖国建设实践的热情和志气。
(三)实践性道德人格教育形式
道德实践活动具有生动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能调动学生自觉进行道德学习和道德践履的积极性,合理有效的道德人格实践活动能深化学生的道德认知。促进道德内化。
1、教学实践。高职院校学生重视培养技能,教师可充分利用正常的实践性教学课程,融入健康道德人格的教育。深入研究实践课程的教学方式,善于抓住契机和灵感适时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2、开展社会调查。要真正地使学生深入到社会、深入到生活,使社会实践活动实现其意义。不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更不能形而上学跑过堂,做表面文章。
3、建设道德教育基地。要将基地道德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做,不能应景而作。
4、组织青年志愿者队伍。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参与志愿者各项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要有组织、有纪律、有活动、有实效。
5、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壮大社会性义工队伍。使学生通过这些公益活动,亲身体会现实生活,培养道德情感。
(四)实践性道德人格教育的评估体系
[关键词]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
十以来,多次强调,军队要“能打仗、打胜仗”,牢固确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随着部队武器装备更新和实战化训练不断深入,培养更多能够遂行多种通信任务、技术娴熟的技能型人才,对基地化教学训练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课程教学应按照“部队训练向实战靠拢、院校(训练机构)教育向部队靠拢”的要求,遵循“继承、调整、精简、优化、创新”的原则,理顺与相关联专业教学内容的关系,适应专业装备更新情况及实战化训练改革进程,推动教学内容、组训方法和配套建设创新发展。
一、遵循技能生成内在规律,突出部队岗位任职合格要求
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必须着眼部队岗位任职需求,围绕教学实践,抓好与《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中规定的训练科目、部队承担作战训练任务、装备更新发展的结合,增强教学的指向性和内容的针对性,提高参训人员的岗位任职能力,实现训练机构教育与部队训练内容的有机衔接。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应按照“理论-实践-理论”、“考核-分析-评估-纠偏”的组训方式反复实践,确保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和训练效益。
一要坚持调研论证,确定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当前,基地训练承训的专业技术人员普遍生活阅历较浅、个体文化差异较大、服役时间较短,但他们成长成才愿望迫切、比学赶帮超的意识强烈。随着部队新装备、新网系和战场环境的不断变化,装备组训模式、能力素质生成的着力点也随着发生变化。以部队作战任务、岗位任职需求为牵引,突出参训人员能力素质基础、基地现有培训内容的调查研究,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有利于理清教学改革的思路,有利于规范教学活动的组织,确保课程教学的顺利实施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提升。
二要立足教学实际,正确处理好两个关系。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组织人、参与人、学习氛围、装备器材等多方面的条件制约。推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必须要正确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立足当前需求与着眼长远发展的关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专业训练效益和人才培养质量,教学之初要讲清抓好专业学习对部队建设、参训人员个人发展和部队岗位任职的重要性,明确课程教学组织的方法、要求,装备配备和技能考核的标准,增强参训人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正确处理好部队装备更新与基地现有装备差异、大纲规定训练内容与现有装备训练、训练教材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在依据《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按照“增新删旧、调整完善、并简优化”的思路,适时调整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确保训练内容适应部队训练实际和装备更新需求,训练标准达到并适当高于大纲考核标准,使培训的专业技术人才到部队后能顺利走上岗位、战位。
三要改革研究并举,推动教学活动深入开展。教学中要坚持“研为教用、研改结合、以研促教”的指导思想,结合承担的课程教学任务、实战化训练组织、通信综合演练,总结研究专业课程建设配套改革内容,及时把研究成果和补充的新装备运用到教学之中,按照难易程度分级梳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知识要点,制定相应的课程实施计划、实践操作流程、值勤值机规范、技能评定指标、考核验收标准,按照起步和补差训练、基本技能训练和应用提高训练三个阶段进行教学改革检验,有效促进教学改革的持久开展。
二、适应岗位任职要求,突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
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参训人员未来专业技术岗位任职能力,训练内容和标准要依据《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并着眼部队装备不断更新现状,训练组织依据大纲又要高于大纲。目前,基地承训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周期缩短,但技能要求随着装备的更新和军事斗争准备的推进却相应的提高,这就要求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应放在精选教学内容、精练装备操作、精细技能培养上来。依据参训人员知识能力结构、专业教学和技能生成规律、理论实践相互嵌入原则,坚持理论讲解、实践操作、考核评估、理论强化不断线的培训方法,按照教学内容分模块、技能训练分阶梯、组训方式分层级的思路,大力推进组训方式、方法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训练效益。
一是合理确定专业课程培训内容。依据《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和人才培养目标,着眼“能打仗、打胜仗”能力要求,突出训练中最实用的装备及仪器仪表操作使用,重点训练最管用的值机值勤、故障排除和日常维护内容,强化训练通信保障手段综合运用等内容。适应参训人员学历层次、知识结构,把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按基础知识、必须学会,基本技能、必须掌握,专业重点、训练强化,拓展知识、了解补充的思路,使专业课程教学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以遂行通信保障任务为牵引,以提高参训人员专业技能和组织指挥能力为核心,按照单装操作重技能,多装训练重联通,专业要素联合重组网,实战化演练重运用的思路,确定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实践组训方式方法。
二是训练阶段划分采取阶梯递进。专业课程教学应结合装备训练特点,遵循由基础到应用、由低级到高级的实践原则,可将专业教学培训周期分为起步训练、基本训练、应用训练和综合训练四个阶段,形成阶梯逐步递进的态势。起步训练阶段主要针对参训人员学历层次较低、文化基础参差不齐的实际,以统一的理论讲解和装备仪表操作使用为重点,解决专业知识“入门”问题;基本训练阶段主要针对专业知识及相关领域知识的深入学习,熟悉专业教学内容组训方法、基本技能、仪表使用,探索技能快速形成的途径和方法;应用训练阶段主要采用想定作业、室外现地教学等方式,根据实践课操作实施流程,规范训练的组织、检验训练的效果;综合训练阶段主要结合装备全功能运用、多要素联合训练、实战化训练和综合演练,在近似实战的条件下全面锻炼和提高参训人员的战斗作风、战场意识、装备操作和功能运用,进一步巩固和强化理论学习和基本训练成果,尽快提高参训人员的未来岗位任职能力。
三是教学内容配档运用模块集成。专业课程教学组织要打破专业间界限,立足现有装备进行优化组合和精简调整,对专业教学课题进行集约处理、模块配档,各模块之间可按照“积木”原理,优化组合、有机串联。着眼知识掌握和技能培养,以专业装备操作运用、专业综合训练为核心,抓好相关课题模块教学和实践环节的穿插组训,形成横向交叉组训、内容衔接、专业互补,纵向突出重点、逐步深化、逐级提高的训练体系。模块化组训方式的有效运用,可以大大减少各课题间的重复内容,节省训练时间,便于查漏补缺,便于把同类型、相关联的内容相对集中在一起进行教学,强化各知识间的交叉渗透,巩固和消化专业知识。
四是专业技能训练坚持滚动升级。专业知识掌握和装备熟练运用要以部队岗位任职需求为牵引,坚持不断强化。专业课程教学中应按照参训人员入学前专业知识掌握、专业培训参与等不同情况进行分组,实行小教员帮带制度,抓好有一定专业基础学兵的优先培养,建立装备操作、台站组训示教示训小组。充分发挥专业骨干和小教员的作用,带动其他人员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加强阶段性考核讲评的触动作用,通过考核竞赛,选拔技能合格人员进入下一个模块升级深化专业学习,对不合格的人员进行补差强化训练,直到达到训练规定的考核标准,从而调动和激发参训人员的荣誉感和自信心,提高参训人员参与学习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改善专业课程教学条件,抓好教学配套内容建设
深化专业课程教学改革,需要加强专业教学配套内容的建设,不断完善专业课程教学条件,应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专业急需、完善配套,挖潜改造、经济实用,灵活组织、注重节约”的指导思想,不断改善专业课程教学条件。
一要建章立制,推动专业课程教学规范开展。适应未来新装备科技含量高、部队岗位任职和实战化训练要求严等情况,应加强专业课程教学规范化运行,通过对装备操作流程、值勤值机规范、考核评价标准等内容进行规范统一,使参训人员树立严谨的工作态度、养成优良的机务作风、培养强烈的责任意识。
二要突出重点,优化完善场地设施建设。随着实战化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新型装备的不断更新,原有的教学设施、场地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学要求,需要本着借用、改造、重建等思路,在充分发挥原有训练场地作用的基础上,利用好驻地周围有利环境,构建和实现实战化训练想定作业内容和现地教学需要的场地,增强实践性组训的效果,提高参训人员在复杂条件下实施通信保障的能力。
三要盘活资源,寻求专业建设持久深入。专业教学中应结合参训人员技能掌握情况,充分发挥现有专业教学软硬件平台效能,为专业训练创造单装操作、多专业联合、实战化训练的场所。加强维护和保养装备器材,革新制作教学辅助用简便器材,保持装备仪表的完好率,广泛开展多媒体教学应用,积极利用模拟器材、仿真软件辅助开展模拟训练,推动教学改革和学科专业建设不断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晓峰译.美军训练模拟[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1
[2董爱国,方鑫.美军基地化训练的主要特点.国防科技,2002.12
教育对人的关注,无论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还是发展人的个性无论是发现人的价值,还是开发人的潜能,发挥人的力量;或是兼而有之,其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有一个美好的、有意义的人生。那么什么才是美好的、有意义的人生?美好的、有意义的人生需要确立什么样的人生立场?教育要对此做出回答,就务必将对人的一切关注都转向对人的整体人生的关怀,只有关注人的生存和生活,教育的理想、愿望才能有所依附。在此意义上,教育就是关于人们为了生存、享受和发展而进行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生成自身的活动历程,这种活动自然需要人生哲学的指导。教育并不只是在现实功利层面上带来直接的物质利益,更应该能从深层的意义上为人提供一种生存的理念、生存的态度、生存的姿态。为个体的人提供一种对待人生、对待世界的宏大的视野和广袤的背景[1]。只有关注人生需求,从人的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发展的意义上来思考教育,确立教育的价值,我们才能以此为标准来衡量和批判教育的现实,引领正确的教育理念;也只有在广阔的视野上,才能增加理念引领的超前性和正确性。从另一方面来讲,真正的教育智慧,本来就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学光芒,如何唤醒人心,完成心与心的“叩问”;如何实现人性之觉悟,人情之通达,此乃地地道道的人生哲理、人生智慧P]。所以,一个对人生“有为”、“有用”的思想和活动,绝对不可能对人生毫无了解,缺乏认识,或者忽视和漠视。对于人生问题的思考总是伴随着对于教育问题的思考,对教育信念和教育智慧的追求也不能脱离对人生的终极问题的认识。教育信念的确立,教育智慧的生成,不仅是教育者对教育活动的深刻理解,更是教育者自己人生智慧和信念的渗透和融入。因此,教育基础理论的建构,就不可能把人生哲学的知识、思想和理念“束之高阁”弃而不用,关注人生是教育的必然。人生哲学就是关于人生的哲学理论,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人生观,它运用一般哲学的观点和方法,结合有关人生的科学知识,总结人生经验并把经验、知识和哲理融为一体,解释人生的实存,阐明人生的价值,指出人生所能达到的境界,从而展示人生应当所为的生活。因此,以人生哲学作为教育的理论基础,具有更现实、更具体、更直接的
二、教育理论基础中人生哲学的缺席
首先,在教育的理论基础中通常强调心理学、生物学、脑科学等学科的基础作用,将它们作为教育的基础理论学科。诚然,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其他各学科的支撑,正是由于其他学科的日益进步、逐步丰富和完善,才使教育逐渐脱离曰常经验,为我们从事教育活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使教育向科学化迈进。它们为教育、教育学科的发展做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但却无法从“整体的”、“现实的”意义上把握教育中人的真实性存在和发展规律,从而也就难以达到在正确理解教育中人的基础上进行教育。
教育学在其科学化道路上迈出的每一步都与心理学的发展密不可分。不同的心理学派别往往有着不同的教育观和教育方法论,从不同的方面促进教育学的科学化。特别是西方,有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的形式教育论、以联想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实质教育论、实验心理学为基础的实验教育学,当代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学、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更是影响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大部分心理学以科学求证的思维认识教育中的人,而且是把人作为感知的对象去认识,尤其是比较偏重从人的某一方面研究人。生物生理学特别是脑科学的研究成果,也为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脑科学(或称神经科学)的主要任务是,了解脑内成千上万的神经细胞如何活动产生行为,以及环境(包括他人的行为)如何影响脑的活动,最终以脑的工作原理来解释行为(包括复杂、高级的认知行为一感知、语言、思维、智力等。利用对人脑的结构和机能的研究成果,寻找学生语言、智力、创造力、情绪等的发展规律。甚至认为,教师对脑的理解越充分,就越能够设计更好的方案以促进学生学习的最优化。
通过其他学科的支持,研究教育领域中的“事实”问题,进而通过对事实问题的研究,回答教育是什么以及它存在什么样的规律,以帮助人们更清楚地理解教育。然而,由于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人们受到唯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日趋严重,不少人倾向于将全部教育理论等同于教育科学。注重研究教育中存在的客观规律以及人们在遵循规律的前提下从事教育工作的具体方式或手段,强调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研究的技术性与应用性[4]。这有些盲目追求教育科学化的倾向,但教育领域中有许多问题并不是都能“量化”、“科学化”的。教育所面对的是人、人的生活世界,这不是一个客观化到可以让我们有条不紊的解剖、分析、观察、计算的领域。更为重要的是,教育作为人类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独特手段,它是超科学的,它凝聚了人类对自然、社会以及人类自身的全部理解,因而必须关注人生历程的建构、人生意义的实现。
第二,哲学作为教育的理论基础已得到认可,就像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所认为的,哲学是教育的理论,教育是哲学的实践。但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往往在理念或观念的层次上影响着人们的活动,其中包括教育活动。也就是说,哲学一旦形成后,就会对实践活动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它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是最一般意义上的指导,即教育与哲学的关系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并没有表现出对教育的对象一具体的人以特殊的关怀。改革开放后,教育学基本上都不乏对人性、人的本质、人的发展等问题的探讨,但基本上属于哲学领域对“普遍人”的探讨,而且多是一种演绎推理式的探讨。都将教育问题,如教育目标、课程与方法等等,附属于哲学范畴之内。而教育反倒像仅是附在哲学骨骼上的皮肉一样,只用来阐明哲学的原则。然而,哲学思考也许能为我们提供教育中人的一般性假设和对人的认识的大前提,却不能取代具体教育情境中人的认识。从以往的哲学主题来看,虽然都与人有着极其密切的关联,但都是从人之外来探索与人有关的问题。
古代的哲学属于本体论哲学,它认为在人之外存在着一个比人更高更根本的存在,决定着人类的命运,人类的智慧就是要寻找和揭示这个决定人类命运的最高本体。近代哲学属于认识论哲学。近代以来,人类力量的不断强大使人成为世界的主体,这种主体的主要使命在于用人理性说明世界,解释世界。近代哲学的兴趣不再是寻找和揭示人之外的最高本体,而是研究和探讨人如何认识人之外的世界气在认识论哲学视野中,世界虽然可以被人们所认识,但这种世界仍然存在于人之外和人之上,成为制约人的本体性的存在。这些哲学都是对抽象的人性、人的形象的思考,而没有涉及到个体人的生存与本质问题。以近现代意识哲学为基础来观照教育,主要强调的是教育的本质问题。对于意识哲学来讲,教育的本质是真实存在而且确定无疑的。在柏拉图至黑格尔主义漫长的哲学发展史中,哲学的根本旨趣在于获得那个现象背后的确定无疑的本质,因此,教育曾倾力于教育本质的逻辑建构。理解教育本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对教育过程的掌控,但以知识论的方式寻求教育本质似乎没有出路,认为对象的存在方式和本质不过是知识,教育的本质也只能作为“我思”的结果。意识哲学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是教育“是什么”即教育的本质,而人生哲学观照下的教育主要思考教育“应该是什么”即关注教育的本体性,关注人的生存及人生智慧。哲学只有关注人的生存方式,探索人生价值和人生的意义,提出理想的人生状态,并以此来反思和批判现实,才能真正算得上对人的关怀,而这样的哲学就是直面人生的哲学,即人生哲学。教育作为关切人生存与发展的活动,与人生哲学具有最高的相关性。
第三,当人们将研究的视野从客体转向主体、从外界转向人自身的时候,人学成了时代的主题。教育也积极主动地以人学为基础,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提出教育要以人为出发点等观点。但由于仍然机械的以近代哲学的方式来理解人学,在对人学的理解上出现了偏差,尤其是没有正确理解哲学。自20世纪上半叶传播以来,就开创了以为指导进行教育学研究的学术传统。然而,由于历史与社会的原因,直到今天我们在运用理论研究教育问题时,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立场上的意识形态化大于学理研究,态度上的忽冷忽热、简单肯定或简单否定,方法上的机械照搬、演绎推理,内容上的随意剪裁、不求甚解等。认识不到哲学是一种以人的解放为最高目的人学形态,从而导致没有把人作为最高目的,而只是停留在工具层面,使得教育的人学基础形同虚设。基于外烁论、决定论、认识论立场之上,把教育看作是外在于人的东西,仿佛人就被动地站在那个地方,等待着“教育”来填充[7]。这种对人的静态理解,使教育缺乏对人的现实生存状态的关照,缺乏对人的精神与灵魂的关注,就有可能在培养人的旗号下消解了人。成天喊着培养人、重视人,然而,无论在教育理论层面,还是在教育实践层面,都存在着深层次的“人”的缺失。
三、教育应自觉具有人生哲学的视野
教育理论基础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育学研究者缺乏必要的理论自觉造成的。所谓理论自觉,是指理论能够清醒地认识和把握自身所处的时代环境和肩负的历史使命,能够以一种强烈的自我反思、自我超越意识摆脱旧有束缚,以指明前进的方向。简言之,理论的自觉就是对思想的思考。教育的理论自觉就是对教育理论的反思,反思的目的是为了发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教育问题进行寻根究底的追问。
第一,要自觉拓宽理论视野。从教育理论自身发展的历史中得到启迪,只有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以及一切与教育密切相关的科学理论中汲取营养,才会有教育理论的长足发展。因此,教育理论的反思就需要在一个更高、更广和更恰当的位置来审视教育问题,而不是仅从教育自身的角度来自我剖析。正所谓“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从人生的视角看教育,给予教育一个更广阔的背景,可以避免仅从教育的规律来审视教育的事实,导致“不识庐山真面目”。而人生的视角所需的知识和背景就是人生哲学。
……
他(弗兰克)指出,即使处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即可以选择承受苦难的方式。一个人不放弃他的这种"最后的内在自由",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这种方式本身就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内在成就",因为它所显示的不只是一种个人品质,而且是整个人性的高贵和尊严,证明了这种尊严比任何苦难更有力,是世间任何力量不能将它剥夺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受难者如同伟大的创造者一样受到世世代代的敬仰。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陀斯妥耶夫斯基说出了这句耐人寻味的话:"我只担心一件事,就是怕我配不上我所受的苦难。"
我无意颂扬苦难。如果允许选择,我宁要平安的生活,得以自由自在地创造和享受。但是,我赞同弗兰克的见解,相信苦难的确是人生的必含内容,一旦遭遇,它也的确提供了一种机会。人性的某些特质,唯有藉此机会才能得到考验和提高。一个人通过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是一笔特殊的财富,由于它来之不易,就决不会轻易丧失。而且我相信,当他带着这笔财富继续生活时,他的创造和体验都会有一种更加深刻的底蕴。
周国平,1945年7月25日生于上海。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1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主要著作有《苏联当代哲学》(合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随感集《人与永恒》、《尼采与形而上学》、诗集《忧伤的》、《只有一个人生》等多种。他是将哲学思想融洽地植入文学而深受读者喜爱的作家。
周国平的散文内涵极为丰富,常常使人读出许多题外的东西。能启发人的思维,能扩展人的智慧,是一种启迪性的哲学读物。哲学,说到底一种对人生理解和认识的学问。《苦难的精神价值》写的是对苦难的哲学思考。维客多·弗兰克(奥地利心理学家)二战时曾被关入奥斯维辛集中营,他对苦难和绝境的思考和理解,是从自身经历的生命意义有感而发的。对于苦难,每个人都经受过,只是经受的程度不同而已。最大的苦难,莫过于生命已到尽头,而且自己已经确知。比如晚期癌症患者,比如矿难事故中被困井下。最极端的例子就是弗兰克所经历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战俘厄运——他们面临的是煤气室和焚尸炉。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人的精神都会崩溃,他们一般会“放弃了内在的精神自由和真实自我,意志消沉,一蹶不振,彻底成为苦难环境的牺牲品”。但也有例外。看《红岩》小说,一直对囚禁在渣滓洞的革命人有特别的敬意,因为他们在死亡面前表现的太自信太勇敢了。他们在最恶劣的环境中,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他们选择了一种独特的“承受苦难”的方式——以尊严的方式承受痛苦。这种尊严比任何苦难更有力,是世间任何力量都不能将它剥夺的。因此,在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受难者如同伟大的创造者一样,受到世世代代的敬仰。
平心而论,人们一生经受的所谓苦难,比起奥斯维辛集中营以及渣滓洞来,都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我们有可能面临的最严重的苦难,就是将来不可预知的突然变故,如天灾、车祸,或是不可逾越的疾病等等。任何一个人,都应对发生这类变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当然,我们盼望一生平安,但苦难和灾祸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常常不请自到。承受苦难与享受幸福一样,也是人生的宝贵经历,能面对苦难和灾祸,在心理上战而胜之,则是人生中的一次成功的经历。苦难的精神价值,也是一种心理上的财富,足可以使人应付再一次到来的苦难。有的人知道自己身患绝症,还顽强、乐观地生活着,就是表现出人的尊严,从而在精神上获得了自由。
人生的珍贵在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理应活得潇洒轻松,然而,多数人却不能如愿以偿。饥饿、疾病、失恋、流浪等烦恼,常常缠绕着人生。因此才有人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生活告诉人们,自然界的季节可以重复,拉断的琴弦可以更换,演糟了的戏可以重排,唯独人生没有第二次。如何面对人生的苦难,这是一个活着的人必须回答的课题。哲学大师尼采有句名言:“懂得为何而活的人,几乎任何痛苦都可以忍受”。
回首古今风流人物,哪一个不历经千辛万苦而将自己的价值展现给世人看,又有几人能看到辉煌背后隐藏的辛酸与泪水。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远嫁,幼时读书甚至连一碗粥都难以吃到;司马光亦出生寒门;荷兰画家梵高也曾两袖清风,生活上常常需要邻居热心的救济。而在这些伟人所创造的辉煌背后,却是忍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与身体作战。也正是因为他们承受住上天所赐予他苦难的一切,最终才让苦难变成一笔精神财富。
生命科学家告诉我们,时间与空间才是恒定的主人,人只是匆匆的过客。只有我们自己成为人生的真正主人,才能从容面对苦难,才能创造出无悔的人生,才能去追求高质量的人生。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它们能够满足我们物质的欲望,但精神上却开始变得日益空虚起来,当我们慢慢离苦难渐行渐远的时候,也许我们失去的会更多吧,苦难的生活对精神来说是一种历炼。人们要成长,就不能不与这些苦难结伴而行,就像美丽的宝石必经熔岩的冶炼与物质的爆炸一样。
周国平的散文长于用文学的形式谈哲学,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性与爱、自我、灵魂与超越等,虔诚探索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视观照心灵的历程与磨难,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其风格平易,文字简练浅白,贯穿着对人生重大问题的严肃思考和对现代人精神生活的密切关注,而更有价值的是向人们宣讲许许多多为人处世的真谛。他的作品以其文采和哲思赢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无论是花季少年还是耄耋老人,都能从他的文字中获得智与美的启迪。周国平是一位代表人文精神的学者,他既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诗人,他用散文的笔调写他的哲学思考,用哲学思考来贯穿他的文学写作。
生命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定位是很尴尬的,大学教育的真正主旨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得他们学会思考,学会珍惜,学会做人。如果按照这个标准,生命教育应当作为高校教育的核心,而以目前的教育改革理论的发展形势,这似乎有可能实现;若以目前残酷的社会就业形势,这根本是空谈。若将其定位在高校教育的从属地位,似乎它也未被足够的重视。一些高校仅仅将其设为每周一次的选修课,课程内容也类似于心理辅导一般。由此可见,虽然人们理解了生命教育的真正内涵,但其在实践中却存在形式化、任务化等倾向,当然,生命教育的授课教师本身对于这个课程的理解和知识储备也是有限的。
单向化、去中心化
学校开展生命教育活动往往出于一种应激反应,也许是为了缓和某个学生自杀后所弥漫的灰色气氛,避免再有学生出现类似行为。学校通过各种方式告诫学生要珍惜生命,珍惜父母,理解生命的意义。然后,学校通过学生在生命教育课堂或者活动中的反馈来调整生命教育课程的授课内容,选派教师去参加生命教育的课程培训,争取最大限度的发挥生命教育课程的宣教作用。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谁是生命教育的主体?当我们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才会愕然发现,生命教育在这种发展路径上已经出现了错位———为了生命教育而不断完善的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中心渐渐去掉了学生们的主位思考和个人意愿,他们往往只是讲台上被动的接受珍惜生命宣教的听众。站在学生们的角度,以学生为生命教育的真正主体,生命教育在重视培养学生们哲学素养的基础上实现真正的主位置换。
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1.学校和学生在生命教育中的定位颠倒
在一些高校中,生命教育常常与心理健康教育混为一谈,究其原因,本文分析可能是由于校方在这一过程中并没有搞清生命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生命教育更强调一种理解和领悟,它是具有一定“佛性”的教学活动,它的重点在于学生自己主动的“悟”。心理健康教育则更加关注学生在日常学生和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它的重点在与及时的预防和矫正,学生即便不具备一定的哲学修养,被动的接受也是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落到具体教育实践中,学校往往变成生命教育的发起者和执行者,教材的制定,课程的安排,效果的预期等都是将教师一方置于主位,很难兼顾学生的想法。
2.理论多于实践,实践多于反思
产生高校生命教育“热”理论与“冷”实践现象的原因是:教师生命状态低迷与技能不足。确实,这个领域需要更多的教师投入生命教育的实践中,并且不断完善相关授课技能。但本文认为,比这更重要的是一种哲学上的反思:生命教育的基础和底蕴在哪里?如果不思考出这个问题,再多的实践投入可能也收效甚微。
3.生命教育没有明显和短期见效的功利效果
高校间的激烈竞争在学生身上体现的往往是专业能力和科研能力的竞争。比如,六级的透过率,考研的上线率,核心期刊的发表率等等。那么学校在日常教学中的工作重心便与这些很自然的联系到一起。对于学生来说,各种专业的证书和学业上的进步所能带来的功利效果是显见的,因为这些可以作为学生在今后就业竞争中的优势资本。这种高校内的功利氛围和教育体系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如果试图深入探究,这个问题就会变得很大,它上升到了社会体制和生存环境等问题的高度。生命教育它聚焦于人文精神的建构和完善,这种较为抽象的教育理念很难在短期内实现功利效用。
反思:将主位留给学生,关注他们的哲学修养
如果仅将生命教育看作是学校和教师必须重视和贯彻的任务,那么它的生命力和作用力显然是不够的,应当寻求一种以学生为主位的生命教育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们不再是讲台下被动的听众,而是主动的去思考和探求生命的意义,并且统整自己在人生观、价值观上的定位。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哲学修养。将高校生命教育与学生的哲学修养联系到一起并不是天马行空的断想。由于生命教育的核心含义在于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而哲学作为培养人文精神的主要学科,在培育大学人文精神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是探究世界本原与发展的理论体系,是探讨思维与存在关系的集合。哲学旨在启迪人的智慧,开发人的思考能力:帮助人认识世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帮助人改造世界,给予人正确的方法论指导。目前高校中人文精神的缺失,纵然跟社会中主流的科学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潮有极大的关系,但是也应当承认,目前高校教育对于学生的哲学修养不够重视。本文试图整理出下述几个思路来提高大学生的哲学修养。
(一)培养和激发大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
生命教育是一种具有“佛性”的教育形式,想要大彻大悟,首先要学会正确的思考。哲学是一个比较弥散的概念,它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个细节。我们对于世界和生命的理解;对于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定位;对于自我概念的整合等都属于哲学的范畴。从古希腊文明衰落时期开始,哲学便有一个明确的转向:它更加关注个人,关注生活,哲学家们开始思考作为个体的人们如何才能在更大的自然系统中获得令人最为满意的个人生活。思辨的部分至今仍是哲学中最具特色的认识世界的方式。因此,思考可以作为提升个人哲学修养的一种有效途径。这就要求生命教育不能仅仅被定义为某个学期的一门选修课,它应当作为全学习阶段的一种人文教育,它也应当是一种弥散的形式存在,没有形式化的外表,但却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们主动思考人生。教师、家长在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应当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创造思考的氛围和内容,起到一种催化剂的作用,在学生思考存在困惑时,要及时并恰当的点拨和纠正,辅助学生养成平时多思考问题的习惯。学生自己主动的想透一个问题,效果会远远好于老师单向的宣教。
(二)重视大学生哲学知识的积累
在许多高校中,非哲学专业的学生几乎完全不接触此类知识。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课程安排往往紧扣其所学专业。另外,学生顶着繁重的专业课压力,已经没有心力在阅读其他书籍。第三,哲学的知识往往枯燥乏味,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这种问题其实没有立竿见影的解决办法,但是还是存在一些比较好的建议,比如班主任或者辅导员在定期的班会或班级活动中,讲述一些关于哲学上的人物以及他们的思想,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围绕某个哲学命题开展集体讨论,也可以每次班会都安排一个学生为大家介绍一位哲学家以及他的思想等,这些都有可能引起学生对哲学知识的关注,而且也不会占用太多的时间。
(三)提高教师的哲学修养以及启发教学的能力
生命教育,学生是主体,只有他们养成积极主动的思考人生的习惯,生命教育才算正真的落到实处。教师需要转换之前对生命教育的态度,并且在课余时间提高自身的哲学修养,补充自身在哲学知识上的欠缺,然后将这些内容自然的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这样才能够使课堂产生一种哲学氛围。在与学生的沟通中,不论是学生在学习上的问题,还是生活上的疑惑,教师都应该善于启发学生去主动思考,然后及时了解学生思考的情况。
一种新的生命教育体系
如图1所示,传统的生命教育过于单向且带有明显的应激色彩,不免落入形式主义的泥沼。这种方式不宜再被大力提倡,即便增强了任课教师的专业素质,也没有真正的解决这个课程理应达到的初衷。俗语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本文尝试站在学生的角度提出一种新的思路,如图1的下半部分所示,生命教育应当是贯穿整个学习生涯的人文教育,它沉淀在每个生活和学习的细节中,学生对于生命的理解必须是一种真正内化的价值认同,并不是听几节课所能解决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具备的一种整合多种情绪和想法,并且有效调节自己生活状态的能力。生命教育在这种形式下能够很好的促进这种能力的养成。首先,这种形式的生命教育依附于家庭和学校对于人文精神以及学生哲学修养的重视,不再是仅仅依附于几个任课教师应付任务式的空洞说教。其次,它将主动性完全交给学生自己,在教师的点拨之下,学生渐渐学会主动的思考、交流和反馈。久而久之,学生不仅有东西去思考,也有方向去思考。四、哲学修养应被提到生命教育核心位置科学主义和功利主义盛行的今天,大学中的人文精神日渐式微,哲学渐渐被视为鸡肋,它似乎与经济和就业永远也扯不上关系,但是它确是人类精神的根本,在理解人生意义,避免自我同一性危机等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哲学修养应当被提到生命教育的核心位置,没有哲学修养却谈理解生命,终将是白费力气。
诚然,大学工具化以及职业化的教育理念无法在一时间转变,这些受到社会就业等形式的影响和制约,所以在大学中无法实现人文精神重新取代科学主义和工具主义的梦想。本文需要表明一种立场,那就是社会形式不应该过度的被施加在教师的教育理念中,应当先适当放下校门外的激烈竞争形式,先教学生们思考和做人,让他们很好的统整自己的过去和未来,以及对整个人生的看法。也希望学校在安排繁密的专业课程的间隙里,给学生的学习空间中留有一份“人情味”,比如与专业课无关的哲学或者心理学等课程的灵活安排,或者定期组织同学参加社会活动、文艺活动等等。哲学应当据理力争,在科学霸占和窒息学生几乎全部的空间后,及时的给他们送去一缕清风。
哲学是科学的根,我们在盲目痴迷科学的同时,也更应当稳住这个连结生命和精神的根。生命教育其实可以看作是一种哲学教育,在此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提倡的哲学修养或者哲学教育并没有规定其内容,也就是说,本文并不赞同对于哲学较为固执的看法,即只有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思想才是我们唯一要学习和信奉的。哲学是一种人生态度,每个人对于世界的看法和理解都不尽相同,这些都不应该受限于社会体制而被僵化的或者刻板的套上“好哲学”或者“坏哲学”的罪名,哲学并不存在好坏之分,每个哲学家的思想都存在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因此本文认为对于哲学修养有待于提高的同学来说,东西方哲学史是首先要去补课的,通过对于哲学史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多的思考某位哲学家在当时的环境下为什么会产生那样的看法等等。
结合上述思考,大学生对于生命的漠视往往是因为他们探寻不到生命的意义,这些也是由于教育机构长期对于科学主义信奉到了一种极致的必然结果,换句话说,也是由于现象学和人本主义等非科学取向的哲学流派散播的人文思想在我国长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如此一味的坚持科学主义哲学,学生就会渐渐变成学习的机器,失去了自己的灵魂和生命的意义,一旦出现负面情绪或者压力过大,他们往往不知道该思考人生,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学生轻生是这种恶性循环发展下去的必然结果之一。只有做到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有机整合,才能缓解学生在生命问题上的迷茫,才能在生命教育中实现更多的价值诉求。因此,现阶段的高校生命教育可以具有多种形式和内容,它可以作为一种人文主义哲学思想的传播载体,也可以作为一种呼唤教育模式调整的主力军,但是这些工作都有一个前提:把生命教育的主位,还给学生。
【摘 要】近年来,我国围绕着提升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这个目标对现行的教育体制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不断地增加有益于学生成长的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中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创新,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做出了突出贡献。《哲学与人生》是中职教学中的一门重要思想课程,通过对哲学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人生,从而逐渐地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分析了《哲学与人生》课程的特点,指出现阶段我国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课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有效措施,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 中职教育;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0-0093-02
有的人认为,哲学是一门枯燥乏味的课程,学起来没有任何的兴趣,甚至会从心理上产生厌烦的情趣,学生之所以会产生这一心理主要是因为他们还没有真正地领悟到哲学的魅力与意义,没有把哲学置于人生发展的层次来进行思考,更没有将哲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中职《哲学与人生》课堂就是让广大的学生真正地认识到哲学的魅力,将哲学与自我人生发展相联系,从而在生活中身体力行地践行哲学知识,感悟人生道理,明确人生的意义与方向。
一、《哲学与人生》教材与教学的特点分析
《哲学与人生》是中职教育体系中德育教育的重要课程,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新版教材的编写更加贴合生活、贴合实际、贴合学生。在进行《哲学与人生》教材的编撰时,应充分考量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和身心条件的情况,以哲学为基础,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理论融入到学科之中,使学生正确地认识我国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引导学生做好人、走好路,坚持将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编撰原则落实到实处。
2.《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要求老师跳出学科知识体系的限制,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进行教学。在传统的教学材料中,知识点是教材编制的核心内容,学科知识的严密性、逻辑性是编撰的主要原则,但是在新的《哲学与人生》教材中,编撰者摒弃了传统的编制原则,着重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要求作为编制教材的重要依据,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的知识更加贴合实际社会发展的需要。
3.《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要求老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的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老师善于运用教材。”我国新的教育标准要求,老师的教学不能仅仅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还要教育学生能学、会学,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与意识,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课堂中一定要注重实践创新,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能力来设计教学内容与方法。
4.《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归属于德育教育范畴。这门课程从名字上看好像是哲学的课程,但是从实际内容来讲是属于德育教学范畴的,与一般意义上的哲学课程有着一定的区别。《哲学与人生》教学课堂的目的不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思考,培养他们正确的思想意识与行为模式,提高学生对人生价值的认识,从而使他们增强对生活的热情,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更加深刻地认识自我能力与实际的差距,树立自信心、自强心,以更加热情的态度投入到未来的生活之中。
5.《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一般安排在职业学习学校面对就业的学期,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正确选择人生道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人们面临的问题也是不同的。我国当前的中职院校一般采用的是2+1的教学模式,学生在第四个学期就开始要面临着人生的一个选择阶段——就业或继续深造,这时让学生学习《哲学与人生》课程就是让他们思考人生的五大问题:人生选择、人生态度、人生实践、人生理想、人生价值,从而使他们再一次地认识自我,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
二、现阶段我国的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课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职院校的《哲学与人生》课程是中职教育体系中的一门必修课程,我国现代很多学校都开设了这门课程,主要教学任务就是让学生在人生选择的关口更好地认识自己,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但是从目前来看,这门课程的作用并没有得到最大化地发挥,这从根本来讲是主要由于我国教育制度方面存在偏差所造成的,也存在着一些主观的人为因素在里面。总的来说,现阶段我国的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不足,思维理念存在偏差。虽然现代的大多数中职学校都开通了《哲学与人生》教学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并没有被有效利用起来,很多学校最初只是为了不落后于其他院校,而“跟风”设立的这门课程,在后期的实践中,由于学校对于这些课程的投入资源不足,重视程度有限,没有聘用有力的教师来教学,使学生对于《哲学与人生》课程的重视力度也逐渐下降,最终导致这门课程没有有效地付诸于实践之中,因此也就没有最大地发挥出这门课程的重要作用。
2.实践意识不足,思想行为有待规范。现在大多数的中职教师往往把哲学教育学习仅限于学会这个层面,缺少实践的意识和动力,在实际的教学生活中并没有把良好的哲学思想与技巧融汇贯通到教学工作之中,工作的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的提高,甚至他们没有把正确的哲学技巧认识通过平时的练习课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这就使他们的哲学技巧认识始终只停留在表面上,没有进一步的深入发展,也阻碍了学生的学习进步。
3.师资力量不足,教师资源结构不合理。由于资金不足及专门人才招聘难度较大等原因,在很多的中职学校中,仅仅只有几个专业的哲学老师,他们要担任着全校成千上万学生的哲学教学工作,这不仅大大加大了老师的教学负担,而且还导致教学的质量不能够达到标准水平。因为教师的人数太少,他们一周中可能会对很多的学生进行数学练习教育,这会大大消耗他们的精力,以至于他们不能及时地发现某些学生学习上的消极情绪,不能够对这些学生进行及时的思想教育,导致哲学教学无法达到预期的标准,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有效提高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课堂效率的措施
《哲学与人生》课程内容是促进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发展的重要方法,中职院校的学生在第四个学期就开始面临着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选择关口——就业问题。就业难是目前我国的一个重要突出问题,很多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这样的尴尬境地。怎么使学生在这一困难的境地中正确地认识自己,找准自我的人生定位就成为了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哲学与人生》课程内容就承担着这样的重要任务,总的来讲有效提高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课堂效率的措施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一切为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彰显学生的本位。中职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体系的创新,是为社会发展培养专门的技术性人才学校,因此在《哲学与人生》教学中要坚持贯彻生本教育理念,坚持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在学习中成长。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中职教育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和支持者,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担当引导师的角色,摒弃传统被动的学习方式,更多的关注学生自主能力的发挥。在《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和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增强师生间的互动,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
(2)在合作中学习,注重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中职院校的学生的文化基础课程一般都比较的差,学习能力有待提高,课堂学习时往往积极性不高。但是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却普遍较强,在活动式的教学课堂上表现非常的突出,且团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较强。这就需要针对中职课堂教学任务,摒弃传统的授教模式,多开展活动式的互动学习模式,引动学生积极地参与,使学生在团队活动的过程中学习到知识、技能。
(3)注重研究性学习,增强参与哲学课堂的动力。在中职哲学教学课堂中,只有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之中,才能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认识,真正学习到知识。因此,在《哲学与人生》教学课堂中我们要注重创设有情境的教学环境,积极地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质疑问题和解决问题。
2.哲学即是生活,课堂教学要充盈生活气味。哲学的知识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际,是对实际客观规律的总结。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需要让学生在这一课堂中正确地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人身观,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因此课堂上一定要充盈生活的气味。
(1)课堂教学更加地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现在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教材的编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体现鲜明的生活味,课程内容的设置要与学生生活实际充分地融合。在课堂教学的环节中也需要围绕这一主题不断地进行教育方式改革,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采用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做到生活、学习相统一,知行合一,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
(2)让时政进入哲学的课堂,让学生充当自己的老师。时政问题是哲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时政学习使学生及时地了解社会动态、国际形势,在人生道路选择上能够充分地考量实际情况做出更好的人生选择。在中职《哲学与人生》课堂之中,可以鼓励学生去主动地搜集一些社会上的时政热点问题和学校、身边发生的事件,让他们通过群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自我学习,锻炼学生的表达和表演能力,让学生当自己的老师,在积极主动中学习到相关的知识。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与实践,体现活动意义。
(1)注重实践教学,积极地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中职教育不是纯粹的说教课程,而是要努力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对于《哲学与人生》课程来说也是一样的,要注重学生的实践参与能力,让学生在学哲学的过程中有效地利用哲学,从而为自我人生道路的选择做出有利的指导。为了能够提高哲学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可以通过哲学学习强化对学生学习、择业、就业过程中面临的人生难点问题的指导,发挥哲学的实践意义,让学生在掌握了哲学的原理和观点的基础上,能够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做出正确的选择与判断,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
(2)学习实践活动多样化,注重在活动中学习哲学知识。哲学的学习不是纯理论的,在中职《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地发挥创新力,不断地改善教学的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对于那些有效的教学形式,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上要进行积极的尝试。同时要认识到学生是学习中的主体,课堂活动要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拓展,延伸学生的学习实践空间,以身边的实际案例作为学习的素材,真正将哲学知识的学习融入到活动之中。
《哲学与人生》是中职教学中的一门重要思想课程,通过对哲学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人生,从而逐渐促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必须要积极的进行探索,不断创新教学新方式,同时教师应当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勇于突破传统,勤于摸索创新,积极主动地提高哲学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严涛.浅谈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的策略——以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为例[J].当代职业教育,2015,12,(1).
[2]周延丹.用哲学智慧照亮中职生的人生路——《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思考[J].文教资料,2012,10,(35).
[3]张钰铖.品味哲学,体验人生——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三味[J].考试周刊,2013,20,(51).
[4]闫承友.提高哲学素养启迪人生智慧——浅谈《哲学与人生》教学感悟[J].新课程(中旬),2013,(12).
[5]覃少英.浅谈任务教学法在《哲学与人生》课堂的应用[J].才智,2013,(30).
一、用历史典故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哲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历史典故,会使哲学变得鲜活而有趣,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信度,让学生在以史为镜的思考中得到智慧的启迪,从而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如,在讲“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时,我首先讲了我国历史上的“四大美人”,她们都被称为美人,但四个美人又各自都有自己的缺陷:西施耳朵特小,王昭君脚特大,貂蝉有狐臭,杨玉环形体过于丰满,以至于走路的响声不堪入耳。如果是你,你将如何评价这四大美女?这些历史人物,特别是美女让学生兴趣盎然,争相发表见解,最后得出结论“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在讲到“矛盾普遍性”时,我列举了历史上对一些伟大人物:如对牛顿等的评价,他们虽然都对历史地发展作了巨大的贡献,但在晚年也起了一定的消极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既然伟人都是如此,何况我们这些凡人?所以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一样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因此,我们每个学生都要正确认识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同时,也要有一颗宽容的心,正确对待别人的优缺点。
二、用动听歌曲激励学生奋勇前进的斗志
美好的生活离不开音乐,抽象的哲学教学同样需要音乐。主题鲜明的歌曲能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陶治学生的情操,更能通过歌曲主题使教学内容得以升华。在哲学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一些学生喜欢的通俗动听的歌曲,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启迪思维,开发非智力因素,更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知识掌握牢固,促进青少年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讲“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时,为了让学生能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此时,我自己唱了一首歌曲《蜗牛》:“寻找到底哪里有蓝天,随着轻轻的风轻轻的飘,历经的伤都不感觉疼,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 ”歌声展现了一幅蜗牛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畏困难的景象,打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心弦,在歌声中引发大家思考:人生之路有困难也有喜悦,为了实现人生的奋斗目标,那你的人生之路该怎幺走?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从歌声中深深感受到蜗牛历经伤痛后沐浴在阳光下的幸福,激发了他们战胜挫折的动力。这样,在播放、歌唱富于哲理的曲子的同时,能够带给学生以思考与启迪,让学生如同品味千年陈酿,历久弥香,回味无穷,明确肩上的重任,催人奋进。
关键词 真实的自我 尼采
有人说尼采是个狂热激进的思想疯子;有人说尼采是个面目狰狞的政治狂人;而有人说尼采是西方哲学史上一位重要思想家,甚至把他和马克思并为十九世纪西方影响最大的两位思想家。而周国平的这本《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正面评价尼采哲学的旗帜鲜明的著作之一,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独立的思考,阐释了尼采深刻精彩的人生哲学。
1尼采的哲学观点及影响
酒神精神、强力意志、超人哲学、永恒轮回、悲剧审美、价值翻转和重估等都是尼采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尼采哲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重估传统价值、自己创造价值的重要性、提出科学理性的重要性和现在西方哲学人学主义创始人之一。周国平把尼采的人生哲学归纳为为两点,“一是健全的生命本能,二是超越的人生追求。”从中观之,尼采的哲学,是在强调人的个性的哲学,它们有一个根本的出发点,就是人对人生的思考对哲学的思考和人的个性是密不可分的,或者说是哲学来源于人的个性同时也体现着人的个性。本文从“自我的发现”这个章节来讨论自己的见解。
在尼采哲学中“真实的自我”有两层含义,在较低的层次上,它是指隐藏在潜意识中的生命本能,无意识的欲望、情绪、情感和体验;在较高的层次上,便是精神上的自我,它是自我创造的产物。健全生命本能才是超越人生追求的基础,毕竟,首先掌握了生存的本领,有了生活种种体验,才会去追求高贵的灵魂,就像要唱好一首歌,前提是练得良好的气息嗓音,才能更好传达歌的情感。生物性和精神性是人性的两端,唯有两者发展,才能成为优秀的人。
2认识真实的自我
认识真实的自我的过程即是寻找人生价值的过程。我国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即“人生第一重: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然而尼采的人生观历程的点,和我国禅宗这一观点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尼采说,通向智慧之路有三个必经阶段:第一阶段是“合群时期”,崇敬顺从比自己强的人;第二阶段是“沙漠时期”,重估一切价值;第三阶段是“创造时期”,在否定的基础上重新肯定,自己即是命运。两者的共同点是,人在入世之初,认知新鲜事物都予以肯定,并会找到自己崇拜的导向和目标,然而尼采年轻时正是受叔本华悲观哲学和瓦格纳音乐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事物多了,发现的问题和思考的问题也多了,对事物都心有怀疑,自己的思想开始有了萌芽,接着尼采摒弃否定了叔本华和瓦尔纳,把自己逼到沙漠;之后,很多人都会在人生的第二重阶段停止脚步,追求了一生、劳碌了一生,到最后发现并没有到达自己的理想而抱憾终生。许多人所认为的成熟,不过是被世俗磨平了棱角,那并不是成熟,那只是精神上的衰落和个性的凋亡。禅宗的第三重境界和尼采的“创造时期”有一定的区别,禅宗的意思是回归自然回归本性,做到淡然做人处事;而尼采的观点,并不是回归自然天性,在于真正的成熟应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自己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智慧。
3寻找真实的自我
然而人常常因内心的极端状态和外界的舆论和评价而歪曲了自我、迷失了自我。社会的舆论和评价干扰着我们的自我认识,它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举个例子,在当代的学校的应试教育中,一味的填鸭,让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磨平生长的个性。周国平的“教育即生长”就是指,用功利目标规范生长,结果必然是压制了生长。竞争是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动力,竞争给予我们不竭的动力,然而“迷失自我”的盲目竞争也是没有意义的。这种越来越严峻的病态竞争,带来的有可能是病态的同化。有种“伪个人主义”,很多人都不是为他的“真实的自我”活着,而是在为“他们周围人们的头脑中形成并传达给他们的自我的幻象”活着,在舆论的迷雾中,迷失在无精神性的劳作中失去“高尚志趣”的独特个性而劳碌一生。真正的好的社会,应是可以让人人心安理得的社会,让人们真正敢于走自己的路的社会。
4忠于真实的自我
发现真实的自己,首先要忠实于自己,对自己的生存负责,真诚地寻找人生的价值。在尼采看来,真正的哲学家应该是真实的人,内心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而他者只会咀嚼别人的思想。尼采就正是一个独特个性的真实的哲学家。尼采在他一生的不同时期,都在发出同一呼吁:“成为你自己,你现在所做所想的所追求的一切,都不是你自己,你应当成为你之为你者。”尼采的意思并不是叫人回到自己的天性,维持自己的天性,而是在强调人在后天的创造和l展。“真实的自我”并不是个人先天所存在的本性,而应该是自我创造的过程,所以,一个人必须独立的探寻人生的价值。一个真诚热忱寻求人生价值的人,一路上可能会走一些错路,但他对待人生的态度是正确的;而一个虚度人生的人也许不会犯错误,但他对待人生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错误。所以,要发现自己,首先要做一个富于创造富于个性的真实的人。
【关键词】哲学;中职德育课;生动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4)01-0062-01
人生发展需要哲学智慧的指导,人生内容充实着哲学。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中的《哲学与人生》课程把哲学与人生结合起来,既是对哲学课程的重大创新,也是发挥哲学指导和解决人生问题作用的体现。
青年时代是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每一位中职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学习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要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了使哲学课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使之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课堂。既增长其知识,又培养其多种能力,我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让哲学课变得生动。
首先,在课堂导入环节,采用多种形式如运用视频、音频资料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讲授《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一课时,为学生播放了一段视频,内容为央视《垃圾分类》的公益广告,同时向学生提出问题:“在我们看来百无一用的垃圾居然能产生价值,这说明了什么呢?”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结论:“世界上的事物,彼此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从而导入新课的学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生动的视频画面吸引了学生的全部注意力,同时问题的提出为学生创设了恰当的情境,激发了其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有的放矢的进行学习,实现本节课的知识目标。
其次,在新知识点的讲授环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法和任务驱动法,以调动学生的热情,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鲜活、易懂。如讲授《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一课,为学生讲解联系的含义时,引用了一个“食物链”的例子加以说明:“在植物――蝉――螳螂――黄雀这个食物链中,如果缺少了其中任何一个物种都会导致生态失衡,这四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就是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而这条食物链的存在又离不开自然界的空气、阳光和水。那么,这四种生物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就是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我们把这两种关系都称为联系。”这样一个简单的例子让学生将联系的含义把握得非常深刻,并且能够依据这一概念列举出许多两个存在联系的事物的例子。从而实现了本节课的知识目标。可见,通过举例讲授的方法,把哲学知识由繁化简,使课堂内容生动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运用哲学知识去指导人生,有利于实现本节课的能力目标,使学生受益匪浅。
第三,在课堂讨论环节,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来丰富课堂教学。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设置了两个讨论问题。问题一是在讲授了联系的普遍性之后,请学生讨论“既然联系是普遍的,是否意味着世界上的任何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呢?”学生在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之后,引导其得出结论:对于整个世界而言,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但是具体的联系却是相对的、有条件的。问题二是在讲授联系的客观性之后,请学生讨论“既然联系是客观的,是否意味着人们在联系面前就无能为力了呢?”学生在经历了热烈的讨论之后得出结论:人们并不是在联系的面前无能为力。例如,我国南方降水多、北方降水少的自然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人们可以通过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来合理分配水资源改变这种现状。最后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人们可以通过改变联系的条件去创造新的联系。讨论的过程既是学生交流思想的过程,也是学生获得正确知识的过程,可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有利于实现本节课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第四,在方法论的讲授环节,利用经典哲理故事启发学生思考。例如,播放视频资料《我要的是葫芦》,让学生对这个从小就熟知的故事从新的视角去审视,从哲学的角度去分析,形成新的认识。从而总结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做到防止孤立、片面的看问题。再如,出示故事《燕太子丹献手》和《三个和尚》,让学生深刻领悟到如何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形成统一认识: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第五,精心设计练习环节,采用多种形式如选择、连线、讨论等,以拓展学生思维。例如,讲授《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一课,我设计了这样几个练习题。题一:请指出下列所述哪些是不存在的联系而是人们主观臆造的虚假的联系呢?题二:现在许多大大小小的饭店里都使用一次性卫生筷子,有专家说人们随手扔的不仅仅是一双双筷子,而是一片片森林,请指出上述观点包含的哲理是什么?题三:有人说人多力量大,也有人说人多力量未必大,请指出这两种观点的哲学依据是什么?通过上述三种形式练习题的设置,使学生积极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努力将自己所学应用其中,并通过交流、讨论拓展知识、培养能力、坚定信念,从而实现本节课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论文摘要】生活本身就是一部深奥的哲学,我们应该仔细地探索哲学与美的关系,以便为人类“诗意地栖居在这个世界上”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哲学是理论形态的人存在的自我认识,哲学是人类最高形式的智力探索,哲学是对世界和人生的明澈而宁静的认识,哲学思维具有极致性,是最深沉的思维。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技术无所不能的时代,人们在物质层面上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满足,但并没有相应的精神上同样程度的自由感和满足感。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更应该仔细地探索哲学与美的关系,以便为人类“诗意地栖居在这个世界上”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生活本身就是一部深奥的哲学,只有哲学和美学兼容的思维才能破译它。
一、哲学是理论形态的人的自我认识
人类在自我对象化的过程中,主要形成了三种把握世界的理论思维方式,即包含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在内的科学思维方式,包含伦理思维在内的宗教思维方式以及哲学思维方式。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是采用最一般的概念和逻辑形式进行理论加工而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包括概念的处理、原理的论证、方法论的讲解等。
哲学从主客体的关系中把握对象,哲学不是片断地研究主体与客体的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哲学要解决的矛盾是主观和客观的矛盾,因而它的基本问题是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个根本特点,决定着哲学能从主客观的关系中思考和把握对象。
人类正是通过这种把自身与现实世界区别开来的方式,在一定距离之外来批判地面对现实世界。哲学这种把自己与现实世界区别开来的方式,使自己与现实世界保持了一定的距离,正是这种距离,使人们在看现实世界的时候,觉得它充满了诱惑,你永远有所得,也永远无所得,引导你不断地追求,不断地入梦,不断地前行,不断地开拓道路,不断地在探索中升华自己。距离产生美,人与世界的距离带给人们对世界感受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距离为人们的自由探索提供了再创造的空间,思索常驻,生命永驻。在这种距离中,我们学会了创造,领悟到寻找精神家园的惆怅和欢愉。
哲学给予人生的是一个整体的世界并对这个整体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作出恰切的分析,凡此种种,使我们看到了宇宙人生中的浑然天成、融洽无间。杂合中的统一,展示了宇宙在对立统一中的和谐,无论是深沉敏锐的概念分析还是痛快淋漓的哲理阐述,以及蕴藏无限机趣的逻辑推理,都给人以畅达、抚慰的美感。它告诉人们:你们可以安身立命,斡运大化,进而生生不息了。
二、哲学是人类最高形式的智力探索
哲学是人类最高形式的智力探索,是由一个个“?”号组成的,什么时候哲学没有问题,哲学也就终止了生命。问题永存,哲学永存。“为什么”是哲学生存的方式,也是人类智能发展的惟一方式。
哲学不是一种完成态的静观知识,它是一个不断跃进和提升智能的动态过程,是一种“爱智能”的运动。爱智能,是所有哲学的共同家园。“哲学的真谛是寻求真理,而不是真理,”哲学永远在路上。
探索中,激情为沉重的思绪所代替,跌倒了,爬起来,人性的冲动在痛苦的重压下变得更为迫切,对问题情境的破解使人生披上了悲壮而又怆然的色彩。这种悲壮美是贯穿人生始终的永恒过程。
对事物的哲学探索之所以美好,还因为这是一个发现的过程。
发现是指经过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别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任何一个发现,即使是天才的发现,如果把发现之前的各种推理、假设都记录下来,那么,废料和各种各样的愚蠢荒谬的推断数量之多会使我们大吃一惊。”而发现的魅力也正在这里。当我们用严谨的思维、刻苦的冥想对这些“废料”、“推断”进行筛选,当我们在这里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热情,“皓首穷经”、“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们为自己的发现而惊喜。
三、哲学是对世界和人生的明澈而宁静的认识
关于哲学,哲学家们说法各异,但无论如何,哲学总是与人类对于自身的根本困境、对于生存意义的深刻思考密切相关。哲学的内容实质上是人的生存,它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当哲学思维把人类自身的认识作为对象,对自身的认识进行再认识的时候,这个过程就是哲学反思,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从更纯化的形态上对主客体的关系的再思考,将自己获得的关于对象的认识升华到抽象的理论形态,进而形成思维中的纯观念体系。哲学思维以认识本身为对象所形成的理论中,包括了认识论。这说明,哲学不仅要思考外在的东西,也要思考内在的东西,还要思考内在东西与外在东西的关系。
四、哲学思维具有极致性,是最深沉的思维
然而,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哲学是对世界对人生之荦荦大端中肯而深刻的思辨,从而具有或高山流水或阳春白雪的大美与大智的内涵。尽管像“哲学究竟是什么”、“哲学到底有何用”这样的问题将永远成为一些人的困惑,然而,古今中外的人们却同时又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享受着哲学阳光的朗照与导引。正所谓“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渺小之中蕴涵着伟大,而美好的另一面却又往往是引人无限慨叹的易污与短暂。一旦当我们有意无意地开始体味诸如这浮世间的事事物物时,也许我们才会惊异地发现,原来这些以往不曾深入思考的哲理,竟能引起我们如此别样的感动!
因此,目下,在以国学热为标志的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急切呼吁与实践之中(尽管真伪混杂),我们似乎没有理由不予哲学以同等或相当的关注。且不说洋洋大观的西方哲学,仅仅像《易经》、《老子》、《庄子》、《论语》、《中庸》、《大学》等皓如烟海的东方典籍所蕴含的哲学思想,数千年来就曾熏陶和点化了无数炎黄子孙,并成为一笔足以惠及世界的具有“中华”标记的精神财富。然而,由于当代商业化社会功利及物欲浪潮的猛烈冲击,不仅普通民众淡出传统文化的现象日趋严重,甚至更多的挂牌“学人”也冷杌难耐而纷纷智从机巧。因此,重新倡导传统文化并适当学习或了解哲学,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当为建立文明和谐社会非物质储备之必需。
近读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先生的《生活有哲学》,观览作者以自己的亲历与感受,运用哲学理念解读与引导生活的体悟,读之如品新茗,如聆清音。这种对于哲学与人生关系的精辟阐述,寓深奥于浅显的看似随心所欲的轻松诠解,却颇为直观而通俗地揭示了“生活中有哲学,哲学中有生活”的理性感受。作者源自生活体验的哲思心路,来自物质实体的哲学感受,以及通过哲学的角度去审视生活、观览世相的精神过程,不啻为读者提供了一把进入层层哲学迷宫的钥匙,或是成为一种看似不经意间的哲学启蒙示范。因此,该书不失为一本使人耳目一新的“哲普”读物。
也许由于身为哲学教授的缘故,也许由于对哲学的情有独钟,作者在该书序言的开头便这样饱含激情地写道:“我曾多次自问‘今生最感恩的事’,而答案中一再出现的总有‘念了哲学’这一项。我为此不仅感恩,而且快乐。”在如此言辞切切的基调之下,随之便为读者展现了一系列处处体现着人生经验与感受,以及充满着哲学思辨的生活细节。正如作者引其老师方东美先生的话说:“哲学不能烘面包,但是能使面包增加甜味。”于是,作者便由此而“心中领悟了两点:一,人生就是买面包、烘面包、吃面包的过程;二,若要面包好吃,需要调味的蜂蜜,而那蜂蜜应该就是哲学”(傅佩荣著《生活有哲学》,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第46页)。也许,正是傅先生这种生动而“甜美”的比喻,才引起如我般读者的兴趣与共鸣。也许正是由于这种浅显与通俗,才给哲学这副古怪而狷傲的面孔设计了一方使人比较能够引起愉悦的面纱。
的确,“生命本身没有意义,你必须赋予它意义;而其价值也透过你所选择的意义而彰显出来”(卢梭),而哲学的使命,也恰恰就是专司洞察人生真谛,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即围绕“是否活得有意义”(傅佩荣语)这个问题而展现的万花筒。因此,无论你是苏格拉底或者尼采,无论你是老子抑或孔丘;无论你是“权力意志”的鼓吹者,或是“内圣外王”的信徒,尽管其思想之树枝叶不同,花开各异,而其体都无不接受蓝天白云的洗礼,其根则更是非深植于脚下的凡世生活之壤不可。而其果,无论可口与否,甚至易地而成淮北之枳,它都有生存的权力,张扬的理由。
正是在“哲学与人生关系”的宗旨之下,该书通过“分享的喜悦”、“学习的畅快”、“启发的丰收”和“心得的圆满”四辑内容,以作者自己的学习经历与成长过程为载体,以看似信手拈来的方式,悠悠然以充满智慧的文火为读者烘烤了一只氤氲着淡淡甜味的精神面包。
【关键词】高中政治 哲学 维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0-0082-01
上好一堂政治课很难,上好一堂哲学课更是难上加难。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理性思维的璀璨明珠,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闪耀着熠熠光辉。哲学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和思辨性。一直以来哲学课就非常考验执教者的能力与智慧。上好一堂哲学课不仅需要执教者具备较高的学科素养和文化背景,更要有一定的人文情怀和教学智慧。哲学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学科知识、基本理论,更重要的是开拓视野、拓展思维,让学生在未来的人生路上坚定理想信念,把握人生航程,辨真伪、明是非,最终到达理想的人生彼岸。
但是哲学课教学的具体现实却是学生对于哲学学习的兴趣每况愈下。这当然有多方面的原因,课程设置的多少,教材内容的难易,思维能力的缺失,应对考试的压力等。但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在哲学课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教学方式陈旧、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手段单一等方面。这些原因导致哲学课堂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和生机,失去了灵动和意蕴。那种单纯的教条式的枯燥讲授难免使学生觉得索然无味,兴趣低下。更有甚者,将本已高度抽象概括的哲学道理加以无限的延伸拓展,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思维水平,导致晦涩难懂。这些现象的确值得深思。因此,哲学课的讲学应该让学生充分领略哲学的思想魅力,体验思想领域遨游的畅快,更应让学生追求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从而达到人生真善美的至高境界。上好一堂哲学课,从教师角度而言必须坚持以下四个维度。
一 长度——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
哲学对学生的成长和终身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哲学思想流派繁多,各种哲学思想良莠不齐,而哲学课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让学生坚定哲学的正确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哲学课的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立场的同时廓清种种错误的思想和认识,让学生真正树立起伴随终生的崇高理想和信念。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应紧紧把握哲学的科学立场,让学生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感悟哲学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掌握其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武装头脑并付诸实践。让哲学所体现出的良好品质贯穿于学生成长的全过程,从而使之终身受益。
二 宽度——生活感悟的提炼
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起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所以哲学并不是理论阁楼,不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哲学实际上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脱离生活基础的哲学理论大厦最终一定会倒塌,同样,脱离现实生活的哲学课教学最终也只能淘汰于历史的尘埃中。只有不断贴合学生实际,关注现实生活,哲学才能更具生命力和吸引力,哲学思想才能进一步继承、弘扬和发展。所以教师在哲学课的讲授中要让学生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让学生把关注的视角同时投向历史和现实,引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把握蕴含其中的哲学道理。在哲学与生活的交汇中,提炼生活智慧,提升生活品质,提高生活技能。通过哲学思维的提高让学生体悟生活的美好和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向往。
三 厚度——人文意识的培养
哲学在自身的产生发展过程中一直散发着浓浓的人文气息。哲学在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反思抗争中茁壮成长,所以哲学思想处处散发着人类理性的光芒。哲学课通过对人和世界关系的不断思考和审视,让学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既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观点,同时也要让学生提升自我的人文内涵。因此哲学课的落脚点在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在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塑造。所以教师在哲学课的教学中应该把一些涉及的哲学家及相关哲学观点的产生背景和人文内涵加以介绍,了解哲学的发展脉络和清晰线索。通过对学生人文素养和人文意识的培养与塑造,让学生在思想的国度里自由驰骋,穿越历史和现实的重重迷雾,探寻人生的真谛,实现人生的完美升华。
中国古诗词语言精炼、内涵深刻、意境高远,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在哲学教学中,引用适宜课程内容的古诗词,凭借古诗词特有的语言艺术,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接受哲理时能细细体味,加以思考。例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说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要有乐观主义精神,要准备走曲折的道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告诉我们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诗启示我们人的认识应该不断的深化和向前推移,这样才能保持“清如许”,永不过时。
2巧用漫画教学,提高哲学课堂的实效
漫画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来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在教学中注意运用漫画、动画等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这样能给学生提供直接形象的感知背景,有效地占领学生的思维空间,缩短认识理解知识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例如:在讲解矛盾这个知识点时,利用多媒体展示漫画《他敢剪吗?》,让学生小组讨论分析说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甲、乙二人的上与下处于平衡状态,是互相对立的,在一定条件下双方互相依存,不可分割。所以,结论就是“不敢剪”。这时教师再进一步提问:剪断绳子后果会怎样?显然失去一方,另一方也会不存在了。通过这幅漫画让学生直接认知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3巧用案例分析,提高哲学课堂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