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5:53:1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作用,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学校心理咨询思想政治课作用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德育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把德育放在了首位,思想政治课也应当被置于各学科的首位。但实际上,由于课程评价方式及其它现实因素的影响,高中思想政治课所应有的功能不能完全得到发挥,其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有名无实。学校心理咨询的理论和实践对这一现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学校心理咨询是指学校内的心理咨询人员对于前来求助的学生从心理上进行指导和帮助的活动。咨询人员根据前来求助的学生的具体情况,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通过与学生谈话和讨论的形式,在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理解的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上,帮助其发现自己的问题及根源,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模式,以提高学生处理学习和生活问题的能力,促进他们的发展和成长。[1] 本文特指普通高中学校心理咨询。
一、学校心理咨询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发挥作用的可能性
(一)学校心理咨询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有着一致性
首先,二者所面对的对象是一致的,都是在校高中生,在此阶段,他们往往智商高于情商,思维较初中阶段有更高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注意力有很大的提高,而他们的记忆力也是一生中的最佳时期。然而在情感与意志方面,他们却到了最不稳定的时期。心理学上称为“第二断奶期”,他们不像孩童时代那样天真,毫无顾忌地向老师、家人敞开心扉,他们的感情已不轻易外露。这一时期是他们各种心理品质发展的关键期,比较敏感,比较矛盾,并且产生了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意向。高中生以及他们的这些心理现状都是学校心理咨询和高中思想政治课所要共同面对的。
其次,二者的培养目标和任务是一致的,不像其他纯科学学科那样追求简单的“工具性”价值,而是做学生“思想”、“心理”、“精神”甚至“灵魂”深处工作的,都是为了素质教育服务,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再次,二者的教育方法是一致的。无论心育还是德育, 都必须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识规律,都需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学生的心理状态与思想品德状态都具有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特点, 都需要对动态性的问题使其内化而趋于稳定。[2]
第四,二者的教育途径是一致的,都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涉及到家庭与社会,都是综合性的教育活动。都能渗透在教学和学校其他活动之中。
(二)学校心理咨询与高中思想政治课面对的问题相互交织
心理是思想的基础, 思想的发展变化要受心理的影响和制约, 而心理活动的方向又受到思想的支配。正因为如此, 现实中, 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 在许多心理问题的背后有复杂的思想因素;而有些看起来是思想、道德问题, 其根源、实质却是心理障碍所致, 即心理问题往往会引起思想、行为问题, 比如影响其人生态度、行为方式等。所以, 某些心理问题可以通过思想教育的方式来解决, 某些思想问题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来改变, 尤其是一般性的思想心理问题。理论和实践都表明, 心理咨询不但对解决心理问题有效,而且能较好地解决某些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难以奏效的思想行为问题。
基于以上论述,学校心理咨询是可以也是应该为思想政治课某些教学目标(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服务的。
二、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功能的实现中,学校心理咨询可以发挥如下作用
(一)学校心理咨询有利于转变政治课教师的地位
以往的政治课教师多是知识的传授者,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是权威者和塑造者。但是,政治课从本质上说是一门德育课,单纯的知识灌输和能力培养不是其教学的所有目标,它更强调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心理和精神因素的培养和熏陶。以往政治课教师的这种说教者、批评者的形象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很难向其敞开心扉,教师也就无法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和教育。因此,政治课教师应转变其原有地位,要成为学生的“心理咨询师”、学生心理和精神等问题的协助者和治疗者。
这要求政治课教师不要把自己看成是高人一等的专家和教师,而要以平等的身份看待学生。有的时候还要把自己暗地里切换成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同时,还要努力给学生以良好的自身印象。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此外, 要耐心地倾听学生的诉说, 尊重学生的价值选择、兴趣、个性等, 对学生的遭遇表示理解和同情。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毫无保留地吐露真情,反映其真实思想和情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二)学校心理咨询有利于增加政治课教学的方法
政治课教师地位的转变决定了政治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增加和更新。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是通过讲授、说服、灌输、讨论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但学生只是机械被动地“接收”,要想让学生能够主动的构建和“接受”,必须引入学校心理咨询中的一些方法来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在心理咨询中, 咨询者是协助者和治疗者, 注重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解决他们的心理障碍、病态行为等人格问题, 以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例如,学校心理咨询经常要借助测验、诊断、指导、治疗等工作方式和手段, 咨询员对求询者进行心理咨询时,往往要借助一定的心理量表对求询者进行测验,然后对测验的结果和求询者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诊断,有时甚至要协同其他咨询员对之进行会诊, 选择适合于求询者的方案, 进而对求询者进行指导、治疗。可以看出学校心理咨询的方法非常程序化、技术化。这对于传统以灌输为主的政治课教学方法无疑是很大的借鉴和补充。
(三)学校心理咨询有利于完善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内容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主要解决学生的政治立场、哲学思想及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问题, 而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人格内容, 如社会适应、应对挫折、情绪调适及人际交往等。而这恰恰是学校德育重要渠道――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心理咨询本身是完善人格、发展人格的重要手段, 它警示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学生是完整的个体,要全面发展,除了学生政治立场,道德规范,法律意识等反面的培养,更要注重心理素质方面的发展。这也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而学校心理咨询所实施的内容强调了心理培养方面的内容,因此完善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内容。
(四)学校心理咨询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效果
由于种种原因,当前高中生对于思想政治课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我们可以把这种情绪成为“意义障碍”,所谓学生的意义障碍是指由于学生的某些思想或心理因素的存在,使其对道德要求和意义的理解受到阻碍,从而表现出消极态度及行为[3]。教师如果采取不恰当的方法,如压制、处罚等,一般不会受到好的效果。如果采取心理咨询中的一些方法,如宣泄、暗示、角色互换等方法,效果肯定会更好些。
同时,学校心理咨询强调建立良好的心境。心境具有弥散性特点。如心情愉快时会感到周围一切充满生机,抑郁不快时则感到百无聊赖。学校心理咨询注重改变学生的不良心境,指导他们采用自我暗示、适当发泄、转移注意力等方法来调节自己的心境。如果政治课教师注意采用心理咨询的方法,调试学生学习时的心境,则必将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吸收和消化,特别是对于一些晦涩难懂的政治理论,效果会更好。
思想政治课是德育的重要途径,但是,以往的德育往往把一些心理问题归于道德问题,即心理问题德育化,使得学生一些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阻碍了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同时,一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无法达到课程标准里规定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要求,一方面是由于教师没有受过专门的心理咨询方面的培训,另一方面是没有将学校心理咨询的理论和实践纳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意识。在实践层面,应当遵循二者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功能实现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晓明,钱福永,沈健 等.学校心理咨询模式[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13.
[2]刘晓明,王丽柴.试论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差异与一致性[J].现代中小学育,1999(10).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赏识教育
1赏识教育的内涵
1.1赏识教育的涵义
在汉语辞典里,“赏”解释为赞美欣赏,“识”解释为肯定认可。“赏识”即为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给予重视或赞扬。综上而言,赏识就是肯定、欣赏和赞扬。用于教育方面,赏识就是教师在认识学生才能、优点的基础上,对其才能的一种认可和赞扬,从而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一种教育手段。关于“赏识教育”概念,当前学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表述,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观点:赏识教育是在尊重学生人格、承认差异的前提下,发现学生长处,并给予肯定、赞扬,使学生得到有效激励作用的教育。赏识教育是指通过教师对学生表现的肯定与赞扬,使学生能增强信心,促使其主动发展的教育方式。赏识教育是让父母和孩子都会竖起大拇指的教育,是符合人成长规律的教育方式。它不仅是一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教育,更是一种积极心态,是一种永远相信孩子“行”的信念。通过以上观点我们可看出,虽然学者们对赏识教育的表述方式不同,但是其内涵和中心思想都是一致的,即赏识教育是在尊重、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前提下,在多角度、全方位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肯定与表扬,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最终能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塑造其健全人格养成的一种教育方式。
1.2赏识教育的特征
(1)主体性。教育者在实施赏识教育时要尊重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求教育者要关爱学生,真心实意地赞美学生、鼓励学生,从而使学生增强学习兴趣与自信心。这不仅符合学生成长规律,也符合学习规律。教育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鼓舞和唤醒。而赏识教育就是这样一种通过教师的鼓舞、激励,学生能充分认清自我,不断增强自信,从而自觉发挥主体性作用,最终促使自己身心都得到发展的教育方式。(2)人文性。赏识教育也体现出教育的人文性特征。在进行赏识教育时,教师要对学生充满人文关怀,要在尊重和爱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表扬和激励;在教学中要全面关注学生成长需要;在教学评价上,要用发展的眼光,客观、全面的评价学生,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获得知识的满足,同时感受到尊重与爱的力量,从而提升自身素养。(3)激励性。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的一项研究表明,一个受过别人激励、鼓励的人,其潜能发挥程度要比没受过激励、鼓励的人高出3至4倍,这足以说明激励对一个人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而赏识教育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其关注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教师通过发现学生的优点、长处对其进行赞扬、激励,从而增强学习信心和动力,促进其发展进步。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可以表现学生聪明才智的机会,并且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对其进行引导、激励,促进其潜能的继续开发,使其获得更好的成绩和个体发展,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境界。(4)差异性。在教育、环境和遗传因素的影响下,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不同于其他学生的独特性,正如在一个班级里,有的人外向,有的人内向;有的人理解能力强,而有人会较差;有的人偏爱文科,有的人更喜欢理科……这些是学生特有的个性,我们不能因为他们的个性差异就因此将他们区分三六九等,断定他们未来的发展方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学生都有他区别于其他人的优点,也会存在与他人相比某一方面的不足。就像孔子教育我们要因材施教一样,赏识也要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充分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与优点,针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的赞扬与鼓励。
2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运用赏识教育的意义
2.1有利于高中生身心健康发展
高中生处于青少年时期,此时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样也是他们身心发展的危险期。受身心发展规律影响,此时高中生的心理活动还不太稳定,他们调控自己情绪、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还不强。在心理上他们仍处于半幼稚半成熟阶段,此时的高中生多疑、敏感,在乎周围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易受他人评价影响,心理品质不稳定。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尤其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而在高中实行赏识教育就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要求教师要全面关注、了解学生,要欣赏、赞美学生,这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爱,使其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促使其积极地认识自己,最终使学生身心向积极健康方向发展。其次,赏识教育是关注到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能很好地关注、保护学习困难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减少其自卑、焦虑、沮丧等消极情绪的出现。此外,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实施赏识教育时,其表现出来的耐心、乐观、豁达等积极的教学态度也会对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促使学生产生类似的健康心理。
2.2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具有高度的理论性、概括性和抽象性,对高中学生来说知识枯燥并且不易理解,很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而在思想政治课堂中运用赏识教育的方法,可以唤醒、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爱上政治课,进而提高学习效率。赏识教育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在课堂中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要充分关注到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3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有研究表明,心理健康的人更容易接受思想道德教育所传递的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从而完善自身的思想品德,而心理有问题的人,则容易对思想道德教育产生消极抵触心理,从而使自己道德失范、人格缺陷。而思想政治课中的赏识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从而促进自身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最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是内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教师的教育还需要学生自身的主动参与,需要学生自觉进行思想矛盾转化从而构建良好道德品质。思想政治课中的赏识教育有助于确立学生在思想品德形成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能独立面对道德问题,促进思想发展,最终形成符合要求的思想道德规范。
3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实施赏识教育的策略
3.1树立赏识教育理念
要想在高中政治课中顺利实施赏识教育,教师首先就要改变其原来陈旧的教育思想,树立赏识教育的教育理念。首先,教师要建立科学的教学观,赏识教育是在充分认识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优点、长处,对其进行肯定和赞扬,以增强学生自尊心、自信心和成就感,以使学生健康发展的一种教育。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其次,要建立和谐师生观。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和学生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教师通过积极的教学情感感染学生,使其能积极健康地完成学业任务。此外,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多角度欣赏学生,要相信每个学生都可以成长为具有某方面专长的人才,坚信每个学生都会成为有用之才。
3.2挖掘赏识教育资源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的学生思维能力强,有的动手能力强,有的语言表达能力强,所以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在教学中给学生展现自己特长的机会。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中的漫画、文字和活动探究为学生展现自我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教师可以让朗读优美的学生朗读课文,让思维活跃的学生积极回答问题,让爱看书的学生搜集资料等等,总之要学会把学生的优点与教材内容相联系,挖掘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的教学资源,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
3.3实施赏识教育的教学方法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人,为赏识教育搭桥铺路。思想政治课实施赏识教育的教学策略多种多样,其中有几种教学方法可以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活动提供借鉴。其一,分层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中实施层教学可以帮助不同水平的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体现自己的价值,这与赏识教育理念是一致的。思想政治课的分层教学是指分层次的制定教学目标、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和分层布置课后作业,是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尽可能多地学到知识和锻炼自己能力;其二,合作学习法,按照学生的特点分组合作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获得表现的机会,这符合赏识教育所提倡的赏识机会均等理念;此外探究式教学法也是赏识教育中经常被用到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可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展示舞台,并且探究式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自我肯定自我欣赏的能力,增强自我认同感。
3.4实施赏识教育评价
首先,不能只把学业成绩作为评判标准,还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情况、心理素质和行为表现等。其次,除了教师可以作为评价主体,同学、家长及学生本人也都可作为教学评价的主体。第三,注意评价的综合性与差异性,要全面、科学地进行评价。在实施赏识教育评价过程中,要有两点注意:其一,评价要及时,学生回答完问题或出现某种良好行为表现时,教师要对学生及时评价,从而达到正强化效果;其二,赏识评价要适度,过分的赏识会使学生产生自负心理,也会使其不能正确面对挫折。
作者:张凌雁 单位: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恒映.论中学德育中赏识教育的运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7.
【关键词】家庭教育;思想政治课;德育
家庭能够是人们从出生以后开始的第一所学校,所以家庭这所学校中所接受的教育很重要。由于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那么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的基础也可以说就是家庭教育。因此,家庭教育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一、家庭教育的含义和特点
家庭教育显而易见就是以家庭为单位,实施的教育。家庭中的成员主要就包括父母、长辈和孩子。那么家庭教育就是指家长和长辈对孩子所进行的综合性教育或是对孩子形成的家庭影响。因此,其也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具体表现:第一,启蒙性。家庭是人生第一学校,父母、长辈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因此,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的特点。家长要认识到这一特点,把握好时机,做好家庭教育,为孩子日后成人的教育打下很好的基础。第二,终身性。一般情况下人从生下来以后,不论是在家、上学、工作等等时候,都要与家人联系,无时不会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比,更具有随机性和随意性,少了学校教育的那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比较系统式的教育,更多的是家长的言行举止上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将是终身式的,影响着人的一生。第三,亲和性。多数的家庭,都包含了父母、长辈对子女无私的关爱和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这是家庭教育特有的亲和性特点。
二、家庭教育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的负面作用
(1)重物质关心、轻精神关怀的做法严重阻碍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功能的正常发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物质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现在一家一个孩子,正处于读高中的这个非常时期,家长们对于孩子物质上的满足是“一求百应”,甚至出现为了上孩子吃得好、穿的暖,孩子不求也主动的给予孩子,从而以显示其对孩子的关怀。但实际上这种做法大大忽视了孩子的精神成长,不仅没有给予积极的引导,反而带入了误区,让孩子不能健康成长,精神世界一片狼藉,道德理性严重缺失,从而不利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功能的发挥。
(2)重分数、轻德育的思想使得学生也不重视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方面的教育功能。现阶段,很大一部分家长觉得,孩子到了高中,马上就要进入大学了,那么以我们目前的升学体制来说,还是分数最重要。所以,多数家长只看重高分,看孩子每次模拟考试、每一科儿考试的分数,排了多少名次,有多少升入重点或是理想大学的机会。对于高中政治课的学习也只是看这科的分数,而并不在意其是否起到了德育的教育目的。久而久之,孩子也会受其影响,忽视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德育教育功能,并不考虑自己通过思想政治课的学习,都得了什么道理,对世界产生了什么积极的想法,而也只是关注成绩和排名。
(3)说得多,做得少让高中政治课德育教育功能成为空谈。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中的基础,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在德育教育上更是需要言传身教才可以,但往往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都是说得多,做得少,滔滔不绝的用理论来灌输子女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应该如何如何,但是自己不做,甚至做不到,更有甚者反其道而行之,这样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于高中生来说,其并不具备完全的判断是非能力,而且其自小从父母那里学来的都是些习惯。如果没有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那么对于其来说,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过程中所传达的德育教育也不会对其产生效果,所以,家长这种说得多,做得少的教育方式,只会让高中政治课德育教育功能成为空谈。
三、家庭教育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的正面作用
(1)发挥家庭教育的连续性作用,辅助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德育教育功能的发挥。作为高中生来说,其思想上还有很多不够成熟的地方,所以在做事时容易产生判断失误而发生行为偏差的错误,这个时期是需要给予高中生积极引导,从而防止其走上歧途。高中政治课德育教育功能就是要发挥这样的作用的,但是由于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特点,也处于不同的家庭环境中,所以,不可能很全面、及时的发现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积极投入到子女的教育中,因为家长对于自己子女的了解、观察要比学校老师跟容易,如果发现有什么异常,给予积极、及时的干预,那么就会避免不必要的事情发生,确保高中生的健康发展,从而达到辅助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德育教育功能向正方向发展。
(2)发挥家庭教育的监督性作用,为高中思想政治德育教育的常规工作做好监督。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体现在日常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中,就涉及了除了学习、生活和工作等各个方面,学校颁布了一些校规、校纪对这些方面都做了相应的规定,而这个规定的具体实行除了学校外,还要受到家长的教育和监督,从而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发挥家庭教育的指导性作用,为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功能发挥其引导作用。由于很多家长重分数、排名,而使得学生也不注重政治课德育教育功能,只想着分数、排名。可见家长的指导作用有多重要,家长应该把智育和德育同时重视起来,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让学生知道政治课的分数和德育教育同样重要,认识到自己不仅要具有高文化、高分数,考入到理想的学校,还要同样具备良好的德性,这样才能成为高素质人才,才能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潮流。家庭教育要和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相结合,积极发挥其指导性作用。
四、促使家庭教育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发挥正面作用的建议
(1)形成家长和学校具有思想德育教育统一战线。家庭教育的主要施教者就是家长了,家长和学校教育比较起来具有启蒙性、终身性、亲和性和权威性的特点,所以,家长和学校如果形成了思想德育教育统一战线,就更有利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从而培育出智能和德能全面发展的学生。
(2)提高高中生家长的素质。高中生家长的素质决定了学生能否具有高素质的前提。家长是子女的启蒙老师,家长如果素质高,子女耳濡目染也会得到一定的熏陶。那么就会为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学生,更有利于开展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的开展。
(3)重视对家长教育方式方法的培训。要想让家庭教育很好的对高中思想政治德育教育发挥正面作用,就必须和家庭教育的实施主体进行积极沟通,并对其进行教育方式方法上的培训,让家长掌握更为科学的、有效的教育方式,从而实现教育目的。
五、结论
总之,家庭教育的存在是实现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它以其自身的特点对孩子进行着重要的教育过程,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品德、高素质的孩子,有着更好的人生和前途。而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也是对高中生这一特殊时段的孩子进行更为科学的引导和教育,希望培育出更为有用的接班人。所以,家庭教育应该和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积极而有效的发挥其正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进峰.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哲学新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博客建设;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94-01
博客在互联网上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综合性平台,使得人们可以简易迅速便捷地自己的所见所想,及时有效轻松地与他人进行交流,自主自决地进行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展示和资源管理。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应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博客建设的有益探索。
一、博客建设有利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模式的创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其人格的完善。传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采用的是老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得单向灌输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内容较为抽象,手段较为单一,形式较为枯燥,时间较为短暂,辐射力、感染力和吸引力不强,教育信息在传授过程中耗散较大,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反馈,致使思想政治理论课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而博客则可以弥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从“脸面对脸面”转为“界面对界面”,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空间变得更为广阔,教育内容变得更为丰富,教育双方的地位变得更为平等,交流沟通变得更为开放。思政教师可以把自己积累的优秀教学资源,分门别类地到自己的博客上,也可以把自己工作及生活中发现的问题或感想写成日志晒出来,还可以链接重要的新闻报道、时政快评、精彩的电子刊物、图片、音频、视频,以及精品网页、网站等,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丰富的共享型的教学资源库。不论是以“游客”身份,还是通过博客好友链接形式,学生都可以随时访问这个资源库。大量的学习资料结合生动健康的媒体内容,具有鲜明清晰的视觉冲击力,使学生们在十分放松的心情下,自主地选择浏览内容,在主动的学习探索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师的思想观念。博客不仅可以进行单向信息传播,而且能够实现多样化的互动交流。师生之间既可以双向交流,也可以组建博客圈展开多向交流讨论;即可以同步在线即时交流,也可以异步在线延时交流,信息交换相当充分。在博客这个虚拟平台上,教育主客体地位对等。
二、博客建设有利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渠道的开拓
博客为高校在网上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辟了一个新渠道,为思政教师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提供了新窗口。在博客这个能自由平等地表达意见的平台上,即使意见不同,少数人也不会因此屈从于大多数,或者保持沉默,而是坚持阐明自己的合理主张。博客给人们造就了一个自由倾诉情感,真实流露思想的精神家园。或访问,心灵独白或交流探讨,即可采用真名,也可匿名。因而减少了学生们的思想顾虑和面对面时的尴尬,能够敞开心扉自我诉说或者沟通对话。这正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过程中一种求之不得的境地。为思政教师及时充分地掌握大学生的思想感情动态,进行教育和疏导,开辟了一条新路径,提高了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三、博客建设有利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资源的共享
博客倡导的核心精神之一就是利他性的共享精神。“越分享越多”,就是博客无与伦比的魅力精髓。一般情况下,在线开博是免费的,博客的访问权是开放的,内容是公开的。博客作者会把自己原创的,转载的或连接的资料,以及他人的评价和反馈信息,完整地无偿呈献给来访者。运用超链接方式、博客之间、博客与博客圈、博客与其所在的博客圈和网站就集合成一个庞大的共享型资源库,不仅信息和知识共享,而且经验和思想也共享。思政教师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时常会产生一些思想体验,这些思想体验就是一部分隐性知识,初期是粗糙、零碎、似明非明的。当思政教师把它们用文字的形式记述在博客上后,这些隐性知识就逐步显性化了。
四、博客建设有利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效能的延续
对于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理论课作用的发挥不应该是短暂的、肤浅的、局部的,而应当是持续的、深入的、广泛的。因种种条件限制,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囿于教室、校园等一定的时空范围之内,效果不是很理想。而博客的即时、互动、立体网状传播方式,能够赋予思想政治理论课活动极强的渗透性、覆盖性,促进其效能的延续。通过博客、思想政治理论课活动可以在更广阔的范围、更长的时间内开展;学生们也能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随时随地接受在线教育。从长远来讲,思想政治理论课效能的可持续,还有赖于思政教师自身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的增强,以及学生们自我教育意识和习惯的养成。在博客空间进行的叙述、感悟、阅读、交流、借鉴、评论、交锋、往往能引起人们的深度反思活动。
关键词:本科生指导教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5-0032-02 高校设置的本科生导师制,目的是通过本科生指导教师个人高尚的师德、丰富的学识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引导学生如何做事和如何做人,本科生指导教师首要的职责是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因此,在高校中,不仅指导员、政治理论课教师等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使命,而且本科生指导教师也同样承担着育人的重任。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通过课堂传授、党团活动、第二课堂活动、社会实践、环境熏陶、现代科技、典型示范、自我教育、寓教于管以及齐抓共管的方法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往往忽略了本科生指导教师的作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齐抓共管,形成管理教育的合力。本科生指导教师的作用如果能够发挥好,将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点,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新情况,把握新特点,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上新台阶将起到重要作用。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指导教师工作具备的优势
1.做好指导教师工作有利于解决教育者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地位问题。高校任课教师大多数担任指导教师工作,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的了解要远远胜过指导员,而且指导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将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在教的过程中将思想政治工作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头脑当中。当代的大学生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接受者,也不再是天真幼稚的孩子,他们具有旺盛的精力和积极敏锐的思维。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在不断地增强,能够对社会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和辨知是非。“知识是构建的,不是灌输的”[1],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大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讲授和教育,让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将知识内化于心。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成为一种呆板的说教、沉闷的灌输和刚性的约束,通过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改变过去枯燥乏味、痛苦不堪的传统教育。
2.做好本科生指导教师工作有利于避免教育方法忽视教育对象的差异性问题。本科生指导教师不再像大学班主任负责一个或几个自然班的学生,教师指导的学生往往是一个自然班的一部分,这使得教师指导的针对性更强。不必像现代工业化大生产一样,进行无差别的流水线式的教育。当然,高校采取的工业化流水线式的教育,虽然无法做到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但是却能够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也能够满足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然而,这种流水线式的培养模式却是以忽视教育对象的差异性为代价的。而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走出困境的指导教师责无旁贷。做好指导教师工作可以有利于尊重教育主体的差异性,尊重学生德能方面的不同,尊重学生选择自己发展方式的权利,提高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防止在教育方法上统一灌输,在教育形式上整齐划一。
3.做好本科生指导教师工作有利于打破传统教学方式忽视学生的情商教育问题。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以教育者为中心,受教育者处于被动地位,教育内容都是教育者确定,而且更多地停留于政治理论、行为规范等教育,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更加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教育,在情感教育的内容和环节上长期缺乏。因此,“仅仅凭借优雅的仪表、良好的愿望、悦耳洪亮的嗓音、一只大功率的麦克风、热情的目光交流——无论它们多么有用,还没有谁能达到教学的顶峰”[2]而高校中的指导教师在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方面是最擅长的,指导教师会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观察现象、分析事实、寻找规律。在传播知识和规范的基础上,加强大学生的情感培养,为我们更深入地进行理想教育、信念教育和民族优秀传统及民族责任感的教育提供可能。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本科生指导教师工作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必须严格按照高校的德育教育方针,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和道德素质,这是高校本科生指导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和根本目的。高校本科生指导教师工作的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要结合实际,最好结合所学专业的实际,对学生进行世情、国情、党情、校情教育。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大学生自身实际相结合,深入浅出、情理并叙,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使大学生真正意识到谈国家的未来,就是谈个人的未来;谈个人的未来就是谈国家的未来,二者并不冲突。其次,加强对大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让大学生明确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指导大学生在选择和确定个人价值目标时,必须从集体利益出发,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教育大学生要增强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发扬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集体精神。再次,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明确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和迫切性,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途径和基本内容,加深对社会主义的了解,坚定发展社会主义的信念。为此,要经常地深入学生当中,搞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为学生及时地解答社会上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保证学生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最后,加强对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要求大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传统和革命传统,将革命传统和优秀文化和行为准则赋予时代内涵,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内化。在实践中体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和革命传统的深刻内涵。
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学生适应时展要求的素质教育。重点培养学生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加强荣辱观的教育。当然,在进行指导教师工作的过程中,教师还应不断地完善自身,“教育者必先受教育,不但要学专业知识、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学政治知识、实践知识,以不断丰富和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3]
三、新形势下本科生指导教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1.发挥指导教师的“政治保证”作用,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战斗力。思想文化阵地,不去占领,非甚至反的东西就会占领。本科生指导教师可以随时根据实际需要,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和引导,使他们的思想、心理问题能够及时得到沟通和化解。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特别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帮助学生们领会党的基本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领学生走出去,走到社会大课堂当中来,让同学们亲身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取得这些成果的艰辛,使学生们加深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理解和认识。协助学生们组织各种讨论会、座谈会,帮助学生们把握讨论的主题、主线,及时指出问题所在。并且鼓励学生们写调查报告、心得体会、学术论文。班主任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去写,并帮助学生修改论文、推荐论文。进而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2.发挥指导教师的“目标教育”作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力。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从接受走向思考、从感性走向理性、从很不成熟走向比较成熟的成长过程。将社会的政治原则、思想体系、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这是指导教师的重要任务。应该说,社会环境的影响是学生思想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决定因素。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社会影响是极其复杂的,既包含有积极的因素,又有消极因素,而且这种影响缺乏计划性、系统性,指导教师可以以其自身特有的优势,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向有利于形成良好思想品质方面转化,在学生思想品质形成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是学生的思想实际,将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起来,针对每一个学生的自身情况,鼓励大学生勤于观察和思考,帮助他们理智、冷静、全面、系统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发挥指导教师的“网络教育”作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我们必须重视指导教师的网上教育阵地,坚持在网上有指导教师的声音,建立指导教师网站、博客,随时随地与学生保持联系,为学生答疑解惑,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有一个正确的舆论向导。例如大学生沉迷电脑、网络的现象,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分析,启发,比较,辨别。首先让学生懂得选择什么,使“选择什么”的问题转化为把握“度”的能力。二是知道如何选择。人在网络,有时身不由己地受网络虚拟世界的规则、情感支配,而不能做出清醒的判断。人总要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所谓“有利有害”都应当以社会实践为标准。所以,要告诫学生,与网络的虚拟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是做出正确选择的必要条件,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此外,还要发挥指导教师特长,创建一些学生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网站,例如“青年志愿者”、“普法园地”、“文史哲经”、“意识形态”等主流版块,在融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的上网活动中,将主流思想和正确的社会准则与价值观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实现“灌输式”教育向“渗透式”教育转化。
4.发挥指导教师的“心理辅导”作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据调查,一些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有些同学由于性格等方面的因素,即使心理存在问题也不愿轻易对别人讲,不愿打开心扉,压抑在心中,得不到释放和解决。而指导教师的特殊身份可以为这部分同学进行心理疏导、排除心理障碍,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提高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在远离父母的情况下,学生愿意将自己的心事吐露出来,寻求帮助的对象就是指导教师。通过师生双向沟通,可以为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对于缓解学生的心理紧张和各种矛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新形势下,还可以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指导教师心理服务网站,虽然不能面对面,但却可以心贴心,通过沟通感情,建立相互信任,使学生毫无顾虑地倾诉平时难以启齿的心理问题,引导他们走出心理困惑,帮助他们打开“心锁”,克服心理障碍,消除自卑,放下包袱,建立自信,优化心境,从而养成良好的心态、健康的人格,其效果是以往面对面谈心所不能比拟的。
参考文献:
[1][美]肯·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M].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6.